无线电通信论文:无线电通信技术管理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下,科学技术得以更新和使用,促进通信行业的积极发展。目前,无线电通信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因为无电线通信技术是通信行业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部分,其发挥的作用也更为明显。同时,该技术与传统的通信技术不同,不需要实现线路传输,尽管在远距离也能实现有效传输,将其应用到各个行业发展中,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还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有利获取。因此,在文章中,基于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了解,分析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管理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管理;发展 在当前的全球发展领域下,通信行业得以迅速发展,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信息技术不断使用下,无线电通信技术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该技术是将无线电作为媒介,减少了通信之间产生的干扰现象。同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无线传输和无线接入两部分组成的,在当今发展过程中,为各个行业提供较大方便。 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无线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主要应用的一种通信形式,在发展期间,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实现信息传输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使用具备较大作用,在信息传输期间是不需要任何介质的,不仅将降低运行期间的使用成本,还能为信息传播工作提供扩展性内容[1]。一般情况下,无线电通信技术存在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一般发展情况下,人们是无法对通信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信息进行预测,将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了技术与手段的先进性和自由性,为社会的通信工作实现了高效性,维护了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有效传输。比如:该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给教师教学提供较大方便。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以完善,将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能够促进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稳定发展[2]。第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实现具备机动性与可用性。因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存在多种功能,使用期间占用的空间小,实现的数字化传输将产生较大容量。存在的该优势不仅促进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有效性,也保证通信技术的灵活运行,为各个发展行业带来较大便利。第三,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使用具备良好的可靠性。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实际设计期间,不需要为其搭建传输路线的,在使用期间,受自然要素的影响小,不仅能为通信工作提供可靠,还能为各个行业发展创造更高价值,实现通信行业的有效执行[3]。 2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管理 2.1增强管理意识 管理意识的增强是无线通信技术使用期间的首要条件。我国的通信部门在实际工作执行期间,要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其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引导工作人员学会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理念,保证其在无线电通信管理工作中,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其中,无线点频率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资源,与我国的发展安全存在较大关系,所以,相关部门要为其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保证在工作中能够实现合理的监控工作,并及时掌握该工作的动态信息和实际变化趋势,保证全方位的展示出各个行业的发展优势。在实际工作执行期间,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管理人员还要促进自身安全意识的提升,并在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工作发挥的重要性,保证在工作中能够更认真。所以说,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划[4]。 2.2加大网络建设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管理,还需要促进网络的建设。其中,最为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无线电监测网络建设,在该工作执行期间,通信部门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掌握无线电管理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其提供有效技术,促进其工作的优化执行。基于该情况,无线通信部门要促进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充分建设和执行,促进工作的积极执行,保证对各个地区的无线电监测站进行有效整合,在该发展趋势下,不仅能够为各个监测站的相互合作和交流提供保障,还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该工作的实施还能实现通信渠道的畅通性,促进各个无线电业务都能统一发展,维护通信工作的健康发展。 2.3增强执法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相关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无线电通信管理工作发挥的重要性,为无线电通信管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实施提供保障。在期间,加大执法力度,促进监督与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要促进各个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无线电法律管理体系能有效利用,从而提升无线电通信管理工作水平。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根据我国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降低一些违法操作现象的产生,促进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保证在该执行方式下,实现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5]。 2.4构建专业队伍 在对无线电通信进行管理期间,要加大专业队伍的积极建设。为了促进无线电通信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促进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相关部门需要构建专业、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存在高品质的思想道德精神,存在的责任意识也要较强。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有效执行。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引导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教育培训工作中,实现专业化的学习工作,他们不仅要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要学会交流与沟通,实现综合素质的增强。在实际工作中,促进工作的有效执行,保证能够在管理工作中有效完成任务[6]。 3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发展趋势下,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实现数字化无线电通信技术,该趋势主要应用了数字化技术,能够促进无线电通信系统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为通信信号的传输提供保障,促进传输工作的安全、稳定,信号也会免收外界的干扰,实现数据信息的安全使用。然后,信息的宽带化,未来会实现信息宽带化,促进网络技术与通信传输技术的充分利用,实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保证在无线接入方式下,实现宽带化发展趋势,在该发展方向下,不仅能促进通信信号以及相关信息的有效传输,还能维护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最后,无线电通信技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工作,促进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安全、稳定使用。相关部门基于该方式,实现了无线电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的优化执行,促进无线频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实现了社会的和谐进步[7]。 4总结 基于以上的研究和分析,为了促进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稳定发展,我国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在内部为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促进工作人员文化素养以及自身技能的提升,实现其全面发展。同时,我国还需要加大力度,促进法律制度的执行,保证监督工作的执行,促进技术的创新性,这样才能推动无线电通信技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展鹏;谢智兴 单位: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通信论文:无线电通信技术论文 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之所以成为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是因为其在通信上具有很明显的通信优势。无线电通信能够不受空间、时空的限制,通信自由,同时能够更加完善通信中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等,并且能够使信息更加高质量化,即不仅能够传递,还能够进行深入加工。在通信设备上,无线电通信技术设备具有智能化、小巧化的特点,传输数据信息容量大等这些特点就注定了无线通信技术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在通信的可靠性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灾害上的抵抗性。在水涝、泥石流等天气下,无线电通信依然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有传输的可靠性,时空上的自由性等优点,但是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无线电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信号的干扰,信息容易被外界窃取。因此,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成为各国军事信息研究的重点。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有用信息被敌方获取对国家、企业、军事机构等造成的危害都是致命的。因此,做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3]。 2无线电通信方法的创新与研究 在信息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解决无线电通信技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必要。解决这些复杂问题并切实满足民用通信、军事通信上的各种需求成为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前进的方向。因此,在对无线电通信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改革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进行创新研究[4]。 2.1提高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可持续性。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各种设备如果没有较好的安装、配置与部署,那么无线电通信网络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因此,在无线电通信的整个网络布局上,我们必须保证网络的设备性能,优化各种设备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用来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2.2采用无线电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外界的干扰,保证通信的质量。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要保持系统信号的稳定、提高系统频谱的利用效率、增加系统通信上的质量,就必须采用数字通信技术,以确保提高通信质量。 2.3改进接入网络的方式。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网络技术的融合,无线通信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市场发展中,无线传统网络与新兴网络接入技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下,快速地推动了无线接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等接入技术的实际应用,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通信上的各种需求。 2.4推动无线通信技术宽带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宽带化发展对于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最近几年,光纤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在全国各大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我国无线通信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逐步演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宽带化成为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方向。 2.5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推广。在无线电通信侦察方面,软件无线电具有重要的应用。软件无线电在军事通信领域的运用,如果能够推广到大众生活市场,那么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也将是重大创新。 2.6个人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个人信息化通信在全球上已经有着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在通信上,个人信息化能够有效地降低无线通信传输路线的信息量,提高无线通信的传播速度。 2.7电路交换网络的过渡。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都将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在数据的处理能力上,电路交换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无线通信信号易受到干扰的难题[5]。 3结束语 文章简要回顾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无线电通信的优缺点。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上,传输的路线、信号稳定性、传输距离、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我国上亿人通信的要求,在无线电通信的网络规模与通信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满足用户多方位、多层次上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创新的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我们要积极快速地推进无线通信方法技术的研究,为民众生活、国家军防等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无线通信服务。 作者:郄莹莹单位:国家广电总局 无线电通信论文:论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与拓展 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1.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概念 近年来,无线接人技术已经迅速深人到无限电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无线接人技术不需要信息传输的实体介质,接人网基本都采用无线传播的手段,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好的新技术。其鲜明的优势是可以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增强信息传播的距离,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灵活性。无限通信的领域有多种相关技术已经研究出来,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我们最熟知的应该是3G技术和wLAN技术,而且应用广泛。还有一种宽带无线技术就是3.SGHz,这种宽带固定无线接人技术因其灵活的接人方式、快速的建设速度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同时,wLAN局域网作为特定的服务范围,可以实现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 1.2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将无线通信技术与有线网络相对,具有诸多的优势。其一,我们知道对于很多情况下,有线通信的应用会受到时空、单位范围内通信容量的限制。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就正好克服了这些不足之处,可以采用多种较为灵活的方式保证高效的通信的实现,不论数据、图像还是音频资料等都可以实现很杨通的传输。而且将无线电通信和网络技术结合,可以使通信技术实现更高效。其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功能多样,而且系统容量大、可以数字化的传输、设备智能高端且体型小,不论外形还是内部的功能都体现出了高度的实用性和机动性。随着近年来,军事领域的建设也不断引人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军事设备的升级改造。所以,无线电在应对外界非信号的干扰方面有很大的可靠性,极大地提高无线驾输的优势。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虽然广泛,可以解决远距离传输、架设通信设备的繁琐过程,而且使用灵活等众多的问题。但其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或是信号被截获的问题,所以无线电通信的保密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严密。 2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的拓展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也不断改革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所以,在认识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足之处以后,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可以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蓝牙和软件技术等层面进行完善。 2.1将数字化技术植入通信技术领域 为了避免信号的传输受干扰,保持信号传输的稳定,需要提高系统的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也可以加大系统的通信容量,保证图像、数据的准确性,最大程度上实现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2推进无线接入宽带化的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的通信领域,无线宽带的接人技术已有很大的提高,信息的宽带化不断推动高通透量的网络和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将这些方面的应用技术相结合就能更好地确保信息技术的传输稳定。 2.3拓展新的接入网络的样式 将不同业务进行技术上的融合,促进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从而不断开发出新的业务信息。所以在市场竞争的发展需要下,将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通信网络技术进行融合,不断开发新的通信接人形式。一个方面是,关注IP网络的关键技术成为较为合适的选择对象,其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使电路交换网络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也很好的解决了信号受干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蓝牙技术,实现一定距离和范围内的信号传输的实用性。 2.4深化个人信息化的技术 在全球通信技术的大发展的情况下,个人通信技术也逐渐出现竞争意识。个人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信息传输线路的信息量,不断将通信的传播速度进行提升。综上所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很久远,也有其对通信技术信号传输的独特优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也较为明显。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促进无线电技术的普及应用。而且,不断开发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潜力,加快无线电通信领域的科技突破,为全球信息化的通信事业发展做出努力。 无线电通信论文:小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创新 1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缺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点主要有: ①可用性高。因为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设备具有系统容量大、传输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小巧化等特征,因此也充分反映了该技术较高的可用性,尤其是军事领域方面,更是突出了这一特点。 ②可靠性高。无线电通信技术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可靠,该技术可有效抵抗水涝、台风等自然风险所引起的故障,通常情况下无线电通信技术均可保持较为通畅的通信信号,确保信息的相互传递。 ③时间、地域的灵活性。在现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鲜少有人能留意到交流中所跨越的距离、容量以及空间问题,无线电通信技术不仅有效避免了空间、距离与容量给正常交流所带来的困扰,还实现了信息传输功能,促进各国之间的紧密联系。然而,无线电通信技术虽将通信灵活、传输距离、传输路线等问题解决了,但同时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例如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仅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保密性差,易于被窃取、拦截。现阶段,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下,信息的保密也成为主要的工作,成为无线电通信技术不断改善的研究热点。 2关于如何创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对策 近年来,无线电通信技术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发展时期中。而在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中,对无线电通信的技术问题进行克服并不断创新改善,是现阶段解决社会需求、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的有效手段。因此应不断改造创新通信方法,根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存缺点,进行相关的研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2.1采取数字通信技术 将无线通信技术数字化,不仅可将射频频谱的效率提高,还可使语音、数据以及控制功能通过指定的频谱进行扩展,此外还可实现集成且快速的数据访问。将系统频谱资源的可用率提高,加强信号维持的稳定性,是有效防止在通信中通信信号受到不同因素干扰的手段。不断提高系统通信的容量,并增加其他通信服务,例如数据、图象、语音等,保障用户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 2.2推广施行宽带化信息技术 宽带化信息技术是推进光导纤维传输技术以及高通透量网络节点的关键之处,特别是最近几年,技术宽带化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无线电通信技术已呈现出宽带化发展趋势,因此推广施行宽带化信息技术对于稳定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信号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3通信技术实现个人信息化 现阶段,全球个人通信实现个人信息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主流,通信技术的个人信息化不仅使传输路线被信息量堵塞的这一弊端得刀有效的改善,还可使信息通信传播速度得到大幅度上升。 2.4开发具有潜力的网络接入样式 固定技术上的融合不同于其他的通信业务,WAP(无线应用协议)出现之后,在大幅度调动了无线数据业务的展开之余,同时也促进了许多业务信息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送。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融合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新旧结合,开发具有潜力的网络接入样式,例如无线本地环路入、移动蜂窝接入、固定接入等接入样式,从而满足生活中、生产中对通信技术的不同需求。 2.5过渡电路网络的交替 过渡电路网络的交替中最关键的技术便是IP网络,IP网络也最恰当的选取对象,对数据的电路进行交替处理,可有效提升网络,将无线电通信技术在通信中,信号受干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6推广SDR(软件无线电) SDR技术是无线通信中用以操纵与控制纯硬件电路的现代化软件。改变了设备通信功能依赖硬件发展这一格局,通过软件实现多种通信功能。相比传统的无线电系统,SDR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兼容性好,功能软件化且硬件结构通用等。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对抗、侦察等方面深受大家的关注,然而该功能局限在军事通讯的范围中,若可将该功能进一步推广到市场中,将会使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得到进一步的进步与发展。 2.7将无线通信网络的可持续性提高 无线电通信技术所使用的网络设备若未得到优质的配置以及良好的网络部署,一旦遭遇安全威胁则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拓新无线电通信技术时,应综合考虑冗余备份、配备设置优化以及网络设备性能提高等方面,从而使网络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2.8基于Bluetooth技术(蓝牙技术)的信号传感器 该技术设计了一种具备快速、高效等优点的分散式网络组网算法。此外,将在蓝牙技术基础上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系统协议进行了改进,将能量感知路由措施平衡网络层中各个节点能聊的消耗速率。同时将多工作状态的转化机制以及定时唤醒引入到链路管理层中,从而延长了节点的生命周期。蓝牙技术所具备的使用性以及安全性相对来说更高一些,在制作传感器中应用蓝牙技术,可随时将用户需求的信号方向反应出来,若连接上网络,可将可用性以及机动性提高。 3结语 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演变历程中可明显看出,该技术各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例如保密性、信号稳定性、通信灵活性、传输距离以及传输路线等等。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拓新无线电通信技术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经济在市场的推动下,无线电通信技术尽管已发展的相当迅速,但面临着现今众多人口对通信的需求,现阶段无线电通信技术依旧存在普及率偏低、网络规模教与容量较小等问题。在越来越激烈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竞争中,各个无线电通信企业也越来越积极的对新技术进行拓展,从而提高企业本身的营业能力,丰富市场竞争中可提供的选择,使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均可满足。综上所述,无线电通信技术各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开发,改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存问题,促进该技术的进步,从而为通信事业出一份力。 作者:韩洛成 无线电通信论文:小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拓新 1关于如何创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对策 近年来,无线电通信技术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发展时期中。而在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中,对无线电通信的技术问题进行克服并不断创新改善,是现阶段解决社会需求、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的有效手段。因此应不断改造创新通信方法,根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存缺点,进行相关的研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1.1采取数字通信技术 将无线通信技术数字化,不仅可将射频频谱的效率提高,还可使语音、数据以及控制功能通过指定的频谱进行扩展,此外还可实现集成且快速的数据访问。将系统频谱资源的可用率提高,加强信号维持的稳定性,是有效防止在通信中通信信号受到不同因素干扰的手段。不断提高系统通信的容量,并增加其他通信服务,例如数据、图象、语音等,保障用户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 1.2推广施行宽带化信息技术 宽带化信息技术是推进光导纤维传输技术以及高通透量网络节点的关键之处,特别是最近几年,技术宽带化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无线电通信技术已呈现出宽带化发展趋势,因此推广施行宽带化信息技术对于稳定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信号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3通信技术实现个人信息化 现阶段,全球个人通信实现个人信息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主流,通信技术的个人信息化不仅使传输路线被信息量堵塞的这一弊端得刀有效的改善,还可使信息通信传播速度得到大幅度上升。 1.4开发具有潜力的网络接入样式 固定技术上的融合不同于其他的通信业务,WAP(无线应用协议)出现之后,在大幅度调动了无线数据业务的展开之余,同时也促进了许多业务信息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送。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融合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新旧结合,开发具有潜力的网络接入样式,例如无线本地环路入、移动蜂窝接入、固定接入等接入样式,从而满足生活中、生产中对通信技术的不同需求。 1.5过渡电路网络的交替 过渡电路网络的交替中最关键的技术便是IP网络,IP网络也最恰当的选取对象,对数据的电路进行交替处理,可有效提升网络,将无线电通信技术在通信中,信号受干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6推广SDR(软件无线电) SDR技术是无线通信中用以操纵与控制纯硬件电路的现代化软件。改变了设备通信功能依赖硬件发展这一格局,通过软件实现多种通信功能。相比传统的无线电系统,SDR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兼容性好,功能软件化且硬件结构通用等。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对抗、侦察等方面深受大家的关注,然而该功能局限在军事通讯的范围中,若可将该功能进一步推广到市场中,将会使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得到进一步的进步与发展。 1.7将无线通信网络的可持续性提高 无线电通信技术所使用的网络设备若未得到优质的配置以及良好的网络部署,一旦遭遇安全威胁则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拓新无线电通信技术时,应综合考虑冗余备份、配备设置优化以及网络设备性能提高等方面,从而使网络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1.8基于Bluetooth技术(蓝牙技术)的信号传感器 该技术设计了一种具备快速、高效等优点的分散式网络组网算法。此外,将在蓝牙技术基础上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系统协议进行了改进,将能量感知路由措施平衡网络层中各个节点能聊的消耗速率。同时将多工作状态的转化机制以及定时唤醒引入到链路管理层中,从而延长了节点的生命周期。蓝牙技术所具备的使用性以及安全性相对来说更高一些,在制作传感器中应用蓝牙技术,可随时将用户需求的信号方向反应出来,若连接上网络,可将可用性以及机动性提高。 2结语 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演变历程中可明显看出,该技术各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例如保密性、信号稳定性、通信灵活性、传输距离以及传输路线等等。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拓新无线电通信技术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经济在市场的推动下,无线电通信技术尽管已发展的相当迅速,但面临着现今众多人口对通信的需求,现阶段无线电通信技术依旧存在普及率偏低、网络规模教与容量较小等问题。在越来越激烈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竞争中,各个无线电通信企业也越来越积极的对新技术进行拓展,从而提高企业本身的营业能力,丰富市场竞争中可提供的选择,使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均可满足。综上所述,无线电通信技术各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开发,改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存问题,促进该技术的进步,从而为通信事业出一份力。 作者:韩洛成单位:云南 无线电通信论文:浅谈无线电通信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海上无线电通信安全的管理措施 在海上运输安全管理中,无线电通信安全是其安全管理项目中关键的环节之一,船只的无线电通信安全管理对于海上船只的安全航行至关重要,所以为了保证海上无线电通信的安全,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海上无线电通信的安全。 1.1加强无线电通信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 加强无线电通信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对于强化海上无线电通信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无线电通信管理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保障船只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来说非常关键,所以更应该加强其安全防范意识,从心底重视起无线电通信的安全。加强无线电通信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管理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一定要定期的对管理员进行培训指导,可以以做报告的形式来强化管理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使之对无线电通信的安全又足够的重视。其次,对于主管无线电通信安全的部门来说,可以将国家有关无线电通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做成宣传资料,配发给海上船只,督促其自学。最后,也是一个比较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对在考核无线电通信管理员时,一定要把相关的国家关于无线电通信安全的法律法规纳入考核的范围,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无线电管理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 1.2强化海上无线电的监察 对于强化海上无线电通信安全来说,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就是强化海上无线电的监察,这样可以有效的使海上无线电通信的隐患处于一个可以调控的范围,这对于处理无线电通信安全威胁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这对于海上无线电通信安全保障也是非常关键的,设备出现问题的话,无线电通信安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保障无线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设备定期的进行检修,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无线电通信的安全。 2强化对海上电台的安全管理 2.1对于重要频率一定要杜绝占用 对于海上通信来说,重要频率一定要杜绝占用,这也是强化无线电电台安全的关键举措,因为重要频率的随意占用是造成无线电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如果出现占用重要频率的情况,很可能会造成无线电不能准确发送,故而影响海上船只发送安全的信息。对于HF/MF/VHF无线电话、NBDP和DSC安全与遇险频率以及海上船只航线附近的海岸上的电台经常使用的MF/HF无线频率等等,这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对于无线电电波的传输规律要掌握 对于无线电电波的传输规律要掌握,这是强化无线电电台安全的有效措施。对于无线电电台运行来说,GMDSS通信系统的频段主要有MF、HF、VHF三个频段。这三个频段信号传输距离从高到底依次是HF、MF、VHF。所以掌握无线电电波的传输规律就要对信号所传输的距离非常熟悉,这样当呼叫你的接收电台时,根据船只距离电台的距离选择合适的频段。同时当呼叫的时候,先不要急于使用大功率,可以先尝试小功率呼叫,假入不能呼叫成功,或者通信情况不良时,才采用大功率,这是对于资源的合理使用。所以对于无线电电波的传输规律一定要牢牢掌握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上无线电通信安全的管理工作是非常系统化的工程,它具有复杂性,同时也具有长期性。所以为了保证海上无线电通信的安全管理,一定要从无线电的安全管理以及无线电电台的安全管理两方面抓起,从以上提出的措施做起,保证海上无线电通信的安全运行。 作者:赖裕超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无线电通信论文: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 论文摘要:早在七十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无线电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它亦有不容忽视的缺点,譬如声音、文字、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传输的质量不甚稳定,由此造成的声音失真、文字模糊、数据滞后、图像和视频失真都亟须改进之处,还有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容易被人截获造成通信内容保密性差[1],尤其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再一次说明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势在必行。本文就无线电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通信技术所需拓新之处,并提出建议。 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895年5月7日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已“金属屑与电振荡的关系”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布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并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那天俄国当局定为“无线电发明日”。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将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距离延长到250米,做了用无线电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为无线电通信技术拉开新的序幕。 1898年,年轻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利用游艇证明了他的无线电电报能够在20英里的海面畅通无阻地通信,第一次实际性地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 1901年,他在相隔2700公里英国和纽芬兰岛之间成功地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从此人类进入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新时代。 随后,无线电通信技术如雨后春笋其涌现出来。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和日本人八本教授利用高灵敏度摄像管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超短波转播站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电通信技术迅速普及开来[2]。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超远控制技术为满足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的需要,于人们生产与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后来微电子技术也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增加,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就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标志。 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到今日,拥有无限潜力。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2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近些年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引入无线接入技术,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领域,不需要传输媒质,部分接入网甚至入网的全部皆可直接采用无线传播手段代替,无论是概念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飞跃,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其特点喜忧参半,优点主要体现在传输线路线、通信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不受时空限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通信运用的时间、地点、容量需求无法预知,而无线电通信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联络综合高效,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传输畅通无阻,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的来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方法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连接,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构建地域通信网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靠性高。无线电通信比起有线通信的一个卓越优点在抵抗水淹、台风、地震等方面有较大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除非信号干扰都能保持通信的畅通,这也是无线架输的最大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解决了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的难题,但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还有容易被截获造成了该项技术的保密性极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几百年来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目前全球化经济愈演愈热,其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上升为经济领域里关注的焦点,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 3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的拓新 21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时期,尤其最近几十年最为活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IP技术的兴起,欲求无线电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务必在通信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拓新。针对以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蓝牙技术、软件技术等方面进行尝试,主要可总结一下八点: 3.1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上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收到干扰,增大了系统通信容量,提供话音、图像和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保密。 3.2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信息的宽带化对于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3],尤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这个方向对无线电通信信号源稳定来说的确非常之重要。 3.3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话,能够有效地减低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3.4拓新接入网络的样式 技术上融合实现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业务,在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出现以后,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动,促进了信息网络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融合,尤其具备开发潜力接入网部分通过固定接入、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入等不同的接入设备,满足了生活与生产地各种通信需求。 3.5过渡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无疑是核心关键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对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电路交换网络大大提升,这一点对保持通信畅通方面解决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难题。 3.6使用Bluetooth技术作为信号传感器 Bluetooth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利用蓝牙做出来的传感器随时反映出用户所需要的信号方向,一旦连接到Internet上的话,即可以实现更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3.7推广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通信侦察与对抗方面世人瞩目,但它仅限于军事通信领域,如果能够推广到市场,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内容保密性来说将是一大跨步的改革创新。 3.8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可持续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4]。 结束语 回顾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传输路线、传输距离、通信灵活性、信号稳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需求将愈来愈突出。通信方法新技术的拓新将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舞台及光明的发展前景。鉴于市场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尽管我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但面对我国12亿人口的通信需求,无线电通信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面对我国12亿人口,网络规模和容量方面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同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激烈竞争局面促使各无线电通信运营企业积极拓新新的技术涵盖面,提升自身的营业水平,为市场提供丰更加富的选择,满足用户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要求我们积极加快无线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无线电通信论文:无线电通信传输形式及风险探究 1无线电通信与光纤技术通信的比较 相比较无线电的电路传播,光纤通信技术速度更快、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光纤通信并不能取代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在特殊领域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无线电通信传输的常见形式及其技术改进 无线电通信是经过蜂窝网发送移动信号,达到通信的目的,而蜂窝网的移动信号一般是由城市发送的。无线电从城市的蜂窝网开始传送移动信号,在其蜂窝区覆盖范围内的车辆可以接收传来的信号,进行通讯活动,信息的传达不仅方便而且快捷。经过改良,无线电通信技术力求科技上的创新,已经完成由第一代更新至第二代,又由第二代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二代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将基台的数量扩充、分布区域扩大,克服蜂窝区面积狭小的困境,进一步密集无线电信号的覆盖,保证了信号接收的畅通无阻。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无线电通信的最大特点是数字性的运用功能较强。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专门的人员会负责监测最低数字传送速度,再通过无线电基台和城市蜂窝网的“强强联合”来稳固信息传送结构,增大信号传送密度,为大众通信的效率提升提供方便。无线电通信接下来的任务是巩固其在宽带连接服务和多媒体系统的更新。进一步运用尖端科学通信技术分化移动信号覆盖领域,将信号的覆盖区域划分为更小的部分,细化服务项目,各个击破,实现个人全球范围内信息的畅通有效。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经过这么多年的改进仍然在追求精进卓越,向更高层次发展。近些年来,技术人员始终在借助卫星传送无线电信号方面深入研究,试图利用卫星高空发送无线电信号将移动信息高效传送工作步伐向前迈进。无线电通信技术经过层层的改进,地面与高空的信号传输工作达到了在技术人员的操作范围内可控,通信技术的掌握也向前迈进了很大一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移动通信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例如:天气变化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通信系统的频度效率能否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宽带容量能否增大等。整体来说,无线电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巨大,使用人群广泛,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也一片大好。 3无线电通信传输系统运行中的风险控制 无线电通信自兴起以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奇特地理环境的通信一直是科研人员努力设法攻克的难题。例如高大的山峰阻挡电波的传送,密集的森林会影响电波频率,地形复杂的偏远地区技术落后,地形突兀不平,信号很难稳定。经过几年的发展,通过国际对无线电传输系统的资金和科研大量投入,其网络系统在接收信号的效率、传送码的正确率、传送范围的扩大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进步,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对通信的干扰和个别地形奇特地区无线电不能正常传送这一系列问题在通信技术改进的过程中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近些年,科研人员在通信传输过程中嵌入式系统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对无线电通信的技术限制这一方面的僵局。嵌入式网络系统模式是利用无线电技术在网络局限区域传送信号,以此来弥补无线电通信在其自身的空白区的传输的正常进行,实现通信的密集分布。在实验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设法在几个网络局限区应用嵌入式网络系统,使这些区域的网络通信相互连接,如果连接顺畅,无线电通讯局域网中信号传送的多个空白区域间就能正常通信,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无缝隙覆盖。这样一来,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通信中,在任何地点都能快捷、有效地实现网络信号接收,从而加强无线电通信再传送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嵌入式网络系统在设计方面需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注意负责控制全局通信的主控模块的挑选。众所周知,在通信技术中主控模块的设置决定着无线电传输能否正常、和谐的运行。而操控全局的主控模块设备质量的好坏、科技含量的高低制约着无线电通信的网络信号,决定着无线电能否接收,确保着数据传送的正确率,如果主控模块质量过硬,无线电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会大大地减少。所以,嵌入式网络技术中主控模块的选择对无线电的传送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时亟需谨慎,一般使用国际先进通信控制仪器。从另一方面来看,信息传送过程中,无线模块的设置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无线设备领域的改进会增加信号发射的效率,在简化无线电通信的后台运行中,会使信号的覆盖面更加广泛,从而在节省设备资金的同时也能降低人力消耗,所以,在嵌入式系统中对无线模块设备的要求也很高。总体来看,无线电通信传输过程中通过嵌入式网络系统的运行会增强局域网的覆盖率,增加可通信面积,满足一些需边接收信号边转移地点的用户的要求,降低了通信传输在运行中的风险,使无线电通信的传播更加可控。此外,无线电通过嵌入式系统主机和端机的协调配合,电波的流畅性更高,应用性将更加广泛。 4结语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科技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安全、可靠、可用性强的无线电通信设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了信息传送速度,使信息传送不受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有力地促进着全球化步伐的前进,对信息传送便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无线电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量的高速运行。但无线电通信技术有其发展方向上的局限性,电波之间的连接不仅复杂而且系统设置过程困难,应用过程中信号的稳定性不太能够确保。经过多年努力,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地区覆盖率增加,在传送文件、图表等信息方面的漏洞有所减少,但设施的更新和科技研发步伐的加快仍然是无线电通信技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因涉及领域广泛容易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所以备受关注。结合实际,远瞻无线电通信在信息传送行业的发展方向,创新精神如果能主导无线电通信产业的发展,在当今越来越激烈的通信传输行业的竞争中,它一定能够脱颖而出。 本文作者:杨伟工作单位:琼州学院 无线电通信论文: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发展论文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通信技术;通信方法;拓新 摘要:早在七十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无线电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它亦有不容忽视的缺点,譬如声音、文字、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传输的质量不甚稳定,由此造成的声音失真、文字模糊、数据滞后、图像和视频失真都亟须改进之处,还有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容易被人截获造成通信内容保密性差,尤其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再一次说明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势在必行。本文就无线电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通信技术所需拓新之处,并提出建议。 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895年5月7日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已“金属屑与电振荡的关系”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布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并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那天俄国当局定为“无线电发明日”。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将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距离延长到250米,做了用无线电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为无线电通信技术拉开新的序幕。 1898年,年轻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利用游艇证明了他的无线电电报能够在20英里的海面畅通无阻地通信,第一次实际性地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 1901年,他在相隔2700公里英国和纽芬兰岛之间成功地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从此人类进入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新时代。 随后,无线电通信技术如雨后春笋其涌现出来。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和日本人八本教授利用高灵敏度摄像管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超短波转播站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电通信技术迅速普及开来。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超远控制技术为满足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的需要,于人们生产与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后来微电子技术也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增加,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就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标志。 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到今日,拥有无限潜力。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近些年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引入无线接入技术,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领域,不需要传输媒质,部分接入网甚至入网的全部皆可直接采用无线传播手段代替,无论是概念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飞跃,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其特点喜忧参半,优点主要体现在传输线路线、通信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不受时空限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通信运用的时间、地点、容量需求无法预知,而无线电通信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联络综合高效,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传输畅通无阻,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的来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方法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连接,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构建地域通信网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靠性高。无线电通信比起有线通信的一个卓越优点在抵抗水淹、台风、地震等方面有较大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除非信号干扰都能保持通信的畅通,这也是无线架输的最大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解决了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的难题,但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还有容易被截获造成了该项技术的保密性极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几百年来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目前全球化经济愈演愈热,其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上升为经济领域里关注的焦点,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 三、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的拓新 21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时期,尤其最近几十年最为活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IP技术的兴起,欲求无线电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务必在通信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拓新。针对以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蓝牙技术、软件技术等方面进行尝试,主要可总结一下八点: 3.1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上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收到干扰,增大了系统通信容量,提供话音、图像和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保密。 3.2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信息的宽带化对于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尤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这个方向对无线电通信信号源稳定来说的确非常之重要。 3.3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话,能够有效地减低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3.4拓新接入网络的样式 技术上融合实现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业务,在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出现以后,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动,促进了信息网络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融合,尤其具备开发潜力接入网部分通过固定接入、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入等不同的接入设备,满足了生活与生产地各种通信需求。 3.5过渡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无疑是核心关键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对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电路交换网络大大提升,这一点对保持通信畅通方面解决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难题。 3.6使用Bluetooth技术作为信号传感器 Bluetooth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利用蓝牙做出来的传感器随时反映出用户所需要的信号方向,一旦连接到Internet上的话,即可以实现更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3.7推广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通信侦察与对抗方面世人瞩目,但它仅限于军事通信领域,如果能够推广到市场,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内容保密性来说将是一大跨步的改革创新。 3.8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可持续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公务员之家 四、结束语 回顾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传输路线、传输距离、通信灵活性、信号稳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需求将愈来愈突出。通信方法新技术的拓新将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舞台及光明的发展前景。鉴于市场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尽管我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但面对我国12亿人口的通信需求,无线电通信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面对我国12亿人口,网络规模和容量方面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同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激烈竞争局面促使各无线电通信运营企业积极拓新新的技术涵盖面,提升自身的营业水平,为市场提供丰更加富的选择,满足用户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要求我们积极加快无线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无线电通信论文:无线电通信技术管理论文 一、无线电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下面具体介绍: (一)3G技术 3G,全称为3rd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目前3G无线电通信技术标准主要有CDMA2000、WCDMA、TD-SCDMA。从技术角度来看,3G主流技术已经基本成熟,CDMA2000由于技术本身的平滑演进特性,进入3G的障碍不大。WCDMA以前受版本不断更新的影响,阻碍了商用进程,但目前主体标准已经定型,具备了规模商用的基础。事实上欧美等运营商已经进入了3G网络部署阶段。TD-SCDMA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该标准提出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 (二)3.5GHz技术 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MMDS,是工作于3.5GHz无线频段上的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因为其高带宽、建设速度快、接入方式灵活等特点,受到了业界的关注。现在MMDS使用了传统的调制技术,但是未来的技术将是基于VOFDM的,接收端与反射的信号相结合,生成一个更强的信号。这种技术成本低廉,常用于远离服务中心的小型企业接入网,它有时被称为WDSL或通称为宽带无线技术。但这项技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高频段26GHz的LMDS技术受天气影响较大,而3.5GHzMMDS技术在我国又受到了带宽不足等因素的限制。 (三)WLAN(Wi-Fi)技术 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Wi-Fi),其技术标准为802.11,可实现十几兆至几十兆的无线接入。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是802.11b标准的WLAN网络,支持11Mbps的无线接入。WLAN技术将在特定的区域和范围,特别是热点区域和高速信息接入领域,发挥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作用。 (四)WiMAX技术 WiMAX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WiMAX不仅在北美、欧洲迅猛发展,而且这股热浪已经推进到亚洲。WiMAX又称为802.16无线城域网,是又一种为企业和家庭用户提供“最后一英里”的宽带无线连接方案。因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高覆盖范围(可以覆盖25~30英里的范围),以及对3G可能构成的威胁,使WiMAX在最近一段时间备受业界关注。WiMAX相对于Wi-Fi的优势主要体现在Wi-Fi解决的是无线局域网的接入问题,而WiMAX解决的是无线城域网的问题。Wi-Fi只能把互联网的连接信号传送到300英尺远的地方,WiMAX则能把信号传送31英里之远。Wi-Fi网络连接速度为每秒54兆,而WiMAX为每秒70兆。 二、加强无线电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无线电通信电技术目前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无线电通信自身的应用和技术特征,导致必须对无线电进行有效管理,以使之规范、安全、稳定的运行。根据笔者的总结,目前加强无线电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手段主要有: (一)要增强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增强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线电频率是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应组织专门力量,针对动态情况,严加管理和合理利用。要从国家政治高度、从资源管理高度,深刻认识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强化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健全管理机制,以适应和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做到无线电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要切实抓好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建设 无线电监测网络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技术支持,是无线电技术管理的基础设施。加强无线电监测网络建设就是要将全国分散的无线电监测站(中心)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各监测站之间的协作关系,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提高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维护空中通道的畅通,使各种无线电业务相互兼容、正常工作,以维护国家频率的科学、合理、有效使用。 (三)要加强无线电管理的执法力度 无线电技术为无线电通信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的增多,国内相关立法应当逐步完善和成熟,国家应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无线电法律法规以适应国家经济和无线电技术发展。无线电管理部门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做到严格、规范,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做与法律相违背的事,维护法律的尊严。 (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无线电管理专业队伍 搞好无线电管理工作,必须有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执法严的管理队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岗位练兵等措施,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强化技能训练。在法律法规、无线电管理、监测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引导和要求管理人员,自觉跟踪无线电技术发展新动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技术交流,使之与当前管理任务相适应。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保密制度、通信纪律、通信规则、值班制度等行业中必需的修养和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不辱使命,高质量完成国家赋予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 无线电通信技术作为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门通信技术,目前得到了持续和持久的快速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时常暴露出管理方面的不足,因而我们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强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加强管理,使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无线电通信论文:无线电通信技术试析论文 1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895年5月7日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已“金属屑与电振荡的关系”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布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并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那天俄国当局定为“无线电发明日”。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将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距离延长到250米,做了用无线电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为无线电通信技术拉开新的序幕。 1898年,年轻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利用游艇证明了他的无线电电报能够在20英里的海面畅通无阻地通信,第一次实际性地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 1901年,他在相隔2700公里英国和纽芬兰岛之间成功地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从此人类进入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新时代。 随后,无线电通信技术如雨后春笋其涌现出来。直到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和日本人八本教授利用高灵敏度摄像管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超短波转播站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电通信技术迅速普及开来[2]。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超远控制技术为满足遥控、遥测和遥感技术的需要,于人们生产与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后来微电子技术也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使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增加,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就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标志。 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到今日,拥有无限潜力。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2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近些年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引入无线接入技术,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领域,不需要传输媒质,部分接入网甚至入网的全部皆可直接采用无线传播手段代替,无论是概念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飞跃,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其特点喜忧参半,优点主要体现在传输线路线、通信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不受时空限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通信运用的时间、地点、容量需求无法预知,而无线电通信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联络综合高效,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传输畅通无阻,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的来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方法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连接,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构建地域通信网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靠性高。无线电通信比起有线通信的一个卓越优点在抵抗水淹、台风、地震等方面有较大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除非信号干扰都能保持通信的畅通,这也是无线架输的最大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解决了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的难题,但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还有容易被截获造成了该项技术的保密性极差。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几百年来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目前全球化经济愈演愈热,其信号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上升为经济领域里关注的焦点,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 3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的拓新 21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时期,尤其最近几十年最为活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IP技术的兴起,欲求无线电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务必在通信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拓新。针对以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蓝牙技术、软件技术等方面进行尝试,主要可总结一下八点: 3.1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上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收到干扰,增大了系统通信容量,提供话音、图像和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保密。 3.2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信息的宽带化对于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3],尤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这个方向对无线电通信信号源稳定来说的确非常之重要。 3.3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话,能够有效地减低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3.4拓新接入网络的样式 技术上融合实现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业务,在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出现以后,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动,促进了信息网络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融合,尤其具备开发潜力接入网部分通过固定接入、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入等不同的接入设备,满足了生活与生产地各种通信需求。 3.5过渡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无疑是核心关键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对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电路交换网络大大提升,这一点对保持通信畅通方面解决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难题。 3.6使用Bluetooth技术作为信号传感器 Bluetooth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利用蓝牙做出来的传感器随时反映出用户所需要的信号方向,一旦连接到Internet上的话,即可以实现更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3.7推广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通信侦察与对抗方面世人瞩目,但它仅限于军事通信领域,如果能够推广到市场,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内容保密性来说将是一大跨步的改革创新。 3.8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可持续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4]。 结束语 回顾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传输路线、传输距离、通信灵活性、信号稳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需求将愈来愈突出。通信方法新技术的拓新将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舞台及光明的发展前景。鉴于市场对经济的推进作用,尽管我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但面对我国12亿人口的通信需求,无线电通信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面对我国12亿人口,网络规模和容量方面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同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愈来愈激烈竞争局面促使各无线电通信运营企业积极拓新新的技术涵盖面,提升自身的营业水平,为市场提供丰更加富的选择,满足用户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要求我们积极加快无线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无线电通信论文:以去耦的方式实现无线电通信的研究 【摘 要】本文描述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通用设备、系统和方法。所述FUD关于以下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来指示所述FU:(a)从哪一存储位置提取供操作的数据或与待由FU执行的操作相关联的参数,(b)将作为操作的结果的数据存储在哪一存储位置,和(c)在操作后要输出的消息类型。包括多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平台,所述多RAT平台配置成能够利用与收发器处理功能相关联的程序与多个不同的RAT通信,其中,所述程序通过执行操作的功能单元(FU)实现所述收发器处理功能,所述FU以硬件和/或软件实现;并且其中,所述FU通过功能单元描述符(FUD)来配置, 【关键词】去耦 无线电通信系统 冲突 一、引言 用于引入新的RAT或向现有RAT中引入新的功能的这种方法,使UE的SW架构复杂,且难于进行适应这种变化所需的改动。此外,经常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有时位于不同的大洲)进行开发,这导致一体化是更加复杂和昂贵的[1]。 由于UE中的RAT适应性,硬件变化也会是必要的或可取的。例如,在多-RAT UE中,常常期望的是在系统中共享(尽可能多的)硬件(HW)。在多-RAT设备中潜在地可共享的硬件的一个例子是HW加速器。然而,HW加速器的每个用户(即,RAT)需要保持其自己的上下文,以避免与其他RAT的算法或模块的不想要的耦合(即,依赖性)。一种能够使每个用户保持其自己的上下文的方法是在HW加速器中包括和使用多个页寄存器。然而,在寄存器中可利用的页数固定于与多-RAT UE相关联的硅的设计上,且在之后不能改变。关于随后的RAT或特征的增加,这点使得这种去耦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灵活的[2,3]。 此外,关于用在多-RAT设备中的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以软件(SW)或硬件(HW)实现,且与每个用户或RAT的耦合性通常比合意的情况更强。当UE(或UE的子组件)中的一个块改变时,这种耦合或依赖性可导致邻近块的不想要的重新设计。而且,随着RAT数量的增加,会从系统的其他部件引起未知的依赖性和副效应,这是不期望的。更进一步地,在多-RAT系统中,数据速率越高和传输时间间隔(TTI)越短会导致在设计有中央控制器的系统中有更高的中断负荷[4]。 二、以去耦的方式实现无线电通信功能 用于以去耦的方式实现无线电通信功能的方法包括:生成程序以执行能够与多个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通信的收发器处理功能,通过执行收发器处理操作的功能单元(FU)实现收发器处理功能,所述FU以硬件和/或软件实现,和通过功能单元描述符(FUD)来配置FU,所述FUD关于以下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来指示FU:(a)从哪一存储位置提取供操作的数据或与待由所述功能单元执行的操作相关联的参数,(b)将作为操作的结果的数据存储到哪一存储位置,和(c)在执行所述操作后,要输出的消息类型。 包含程序指令的永久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时,该程序指令执行下面的步骤:生成程序以执行能够与多个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通信的收发器处理功能;通过执行收发器处理操作的功能单元(FU)实现收发器处理功能,所述FU以硬件和/或软件实现;和通过功能单元描述符(FUD)来配置FU,所述FUD关于以下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来指示FU:(a)从哪一存储位置提取供操作的数据或与待由所 述功能单元执行的操作相关联的参数,(b)将作为操作的结果的数据存储在哪一存储位置,和(c)在执行操作后,要输出的消息类型。 三、避免在模块资源请求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用于避免在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模块资源请求之间的冲突的方法包括:在无线电规划器功能处,接收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每个所述请求包括用于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的优先值;通过无线电规划器功能,至少部分地基于优先值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准予或拒绝每个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以及基于针对相应的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的确定步骤,发送相应的准予或拒绝。 一种用于在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模块之间分配无线电资源的平台包括:无线电硬件,其被配置成利用多个RAT在空中接口上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电规划器,其与无线电硬件连接且被配置成接收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每个所述请求包括用于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的优先值),和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优先值来确定是否准予或拒绝每个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包含程序指令的永久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时,该程序指令执行下面的步骤:在无线电规划器功能处,接收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每个所述请求包括用于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的优先值;通过无线电规划器功能,至少部分地基于优先值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准予或拒绝每个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和基于针对相应的无线电时间预约请求的确定步骤,发送相应的准予或拒绝。 四、结束语 更进一步地,当向UE加入新的功能(如,另外的RAT性能)时,在不同的活动(如,寻呼信道(PCH)接收和测量)之间的依赖性会使其实现起来比较麻烦,这是因为,用例的新组合需要被考虑,然后被硬编码。层1RAT软件通常使用无线电用于不同目的,例如,信道接收和测量。由于在传统的多-RAT架构中的RAT之间没有共用的规划,故难于处理特定的使用实例,在这些使用实例中,活动的RAT不能分发必要的无线电时间。在试图避免无线电使用冲突中,每个使用实例(如,寻呼信道接收以及服务小区测量)通常被组合和/或同步。然而,冲突并不能够总是得到解决,且在RAT/功能之间的公正处理是不可能的。 无线电通信论文:基于认知无线电通信的信噪比估计和自适应控制的研究 摘 要 本文针对无线电通信的信噪比估计和自适应控制进行研究,对无线电的产生和发展的阐述,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认识,对系统自适应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 信噪比估计 自适应控制 在众多的信息技术中,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通信技术,人们在开始研究无线通信技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线电通信和有线电通信技术相比,无线电传输过程不需要传输设备,也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传输十分灵活,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无线电通信技术倍受当前市场的青睐。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在1885年论述了发明无线电接收机的过程,这篇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论文也就成武无线电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历史,同时为了表示对他的纪念,也就将5月7日作为无线电发明日期。波波夫的不断研究延长了无线通信的距离,也就将无线电通信引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后来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在1898年在海上进行通信实验,对于这次的实验也就标志无线电通信的真正实现,在马可尼的实验中有进一步将无线电信号延长,在1901年对相聚3000多公里的两个国家之间成功进行了无线通信,马可尼实验的成功也就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无线电远距离的通信时代,之后不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的产生。 科学家八本、威玛、罗斯等在1946年用电视机进行天线信号的接收,他们实验的成功也就标志着无线电技术的真正的普及,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我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通信技术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同时信息社会也就要设置更好的管理措施,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开发各种通信应用软件,更好的为人民提供通信服务。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2.1 不受时空限制 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联络综合的高校利用,对信息的传输畅通无阻,随着近年来国内各种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繁荣发展,无线点通信技术为信息传输打开了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链接,让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2.2 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对数字传输、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和智能化的优势下,具备了高度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结构地域通信网络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线电通信作为信息化服务的重要标志,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军事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 2.3 可靠性高 无线电通信比有线通信可以很好的控制地质灾害,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一般情况下除非受到信号的干扰,平时都能保证通信,这也就是无线电通信的最大优点。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受到干扰影响,很容易被截获保密性极差,这也就是无线电的缺点,这也是人们最为头痛的问题,因此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 3 无线电通信的信噪比估计和自适应控制技术 3.1 信噪比估计技术 对于现在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就要求无线点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就要在通信方面不断的进行拓新。无线电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估计一直是卫星通信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卫星通信中信噪比是衡量信道质量的最主要指标也是实现功率控制、调制方式识别、迭代译码等应用的前提条件。利用无线信道通信,在其过程中主要就是多途径的传播,而噪声是始终存在的一种危害,为了更好的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效率,我们必须对信道的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预知能力,信噪比是信道参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信噪比估计技术也就成为信道估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移动通信研究的对象。在通信系统的实际使用中,信噪比的估计作为表征信道特征的参数,对信道切换和自适应通信速率调节功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无线通信自适应控制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的来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方法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连接,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同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的思想就是将参数估计方法与某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结合起来,产生具有自校正能力的控制律,其控制的对象是不确定性的系统。在面对客观上的各种不确定性,自适应控制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测量系统的输入状态,不断的掌握对象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再根据获取的信息设计方法,做出控制决策去更新控制器的结构,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一个理想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应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系统要求的能力;学习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能逐渐形成所需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序列,在内部参数失效时,又恢复的能力,良好的鲁棒性。 3.3 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受到干扰,增大系统的容量,同时要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和保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无线通信的展望无线通信具有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沟通的灵活性,以及全球无缝隙覆盖的特性,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吸引力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进入规模化大发展阶段,无线通信业务和技术呈现出从传统的话音领域向数据领域和宽带多媒体领域转变的态势,市场空前繁荣。 4 结束语 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在通信方法开发应用上具有很大潜力,这也就是我们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对无线电通信进行前面的了解,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造新的发展方向,为全球信息化的通信事业做出贡献。 无线电通信论文:浅析无线电通信配件的发展方向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目前部队无线电通信走到了大规模更新变化发展的机遇期,即从常规模拟化通信转向数字化综合可控集群可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发展方向,这是趋势。但是作为从事部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十多年的作者来说,无论常规模拟还是数字集群,重要的是无线电设备本身性能优劣和官兵在日常执勤便利程度方面的表现情况才是最终适应部队发展建设需要的。笔者就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终端相关配件作以表述,以期互相学习沟通。 【关键词】 无线电 配件 方向 探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目前部队无线电通信走到了大规模更新变化发展的机遇期,即从常规模拟化通信转向数字化综合可控集群可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发展方向,公安部也于2013年10月下发了新一代警用无线数字集群标准(PDT),从而全面具体的对部队无线数字集群发展建设进行了规范,这是趋势。但是作为从事部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十多年的作者来说,无论常规模拟还是数字集群,重要的是无线电设备本身性能优劣和官兵在日常执勤便利程度方面的表现情况才是最终适应部队发展建设需要的。当然,宏观上部队各级在通信设备的选型和采购中,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设备性能(包括厂家知名度、产品供应及售后服务能力等),但是,往往被大家忽略的是产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便利程度,而笔者恰恰认为,这一点是正是左右产品能否受到官兵欢迎并且在部队得到普遍应用的重要因素。 笔者通过多年具体使用实践经验,也通过和官兵、厂家和该行业具体终端使用者一起交流和沟通,特分享一下自己在无线电配件方面的一些感受,供大家参考交流。 一、未来的无线电音(视)频多功能终端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智能的芯片将会越来越多,体积也会越来越小。未来的无线电音(视)频设备是可以通过音频耳机本身实现智能过滤各种频段杂音和噪音和自动声控的。不再需要使用手去按按键。完全可以实现解放双手。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的事。甚至于可以使用语音激励、耳鼓膜振动等多种技术进行无线视频对讲。所以,无线PTT产品也将变得多余。而且,现在大部分厂家生产这个耳机都是考虑到他配在设备上实现设备的音频接受发射的功能。能想到的也就是耳机给用户的工作带来的方便。而对于真正的使用者来说,这个设备是否方便呢?如果现有的产品没有足够的理由变得轻便和有效的话,可能很多直接使用者都是很无聊和单调的工作。比如部队需要的讲课录音、领导开会内容、广播节目等文化健康活动,丰富了教育的手段。官兵能带着对讲机可能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除了必要的通讯对讲外,工作很单调。设想下如果在现有的头盔耳机里加个收音机模块或MP3芯片,用一个IC程序去控制,是不是会增添很多功能,当官兵在执勤执法的时候,按下按键,能听到部队一些安全警示内容和当前部队最新要求,甚至于体操广播或者优美的音乐,在辛苦劳累的工作中休息那么一会,这样继续工作起来会不会更轻松、心态也更好。当有对讲需要时,有发射和接收对讲信号时,能自动跳到通信频道上,做到两不误。会不会有更多人喜欢这样的耳机?实际上加个这样的模块多不了多少成本。取电也可以考虑在对讲机器上取。当耳机可以让隧道施工人员告别单调的哐当声,让工作中有音乐,或者能收听各地的广播,关心下国家和部队大事。 二、未来的无线能源充电设备 随着电磁感应技术的开发应用,未来的机器充电是可以无线的,当然现在已经有实验室开发出来相关的手机充电产品,只是没有量产而已。未来的电池可以没有充电触点,电磁波感应在两个共振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能有效地传输能量,达到充电的效果。或许把机器放在充电器不远的桌子上就可以充电,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也能实现能量传输。可以设想下,未来的对讲机充电设备将不再有线,部队正常警卫执勤和学习生活工作将会带来多少方便? 三、无线电通讯配件人性化充电设备 无线电设备里用得最多的是对讲机。当官兵在办公室或执勤室给对讲机充电时,手机同时没电了怎么办?一般都会拿另一个手机充电器。如果在执勤,在岗亭、码头、桥头等特殊区域呢?或者只有一个插口呢?是否需要多带一个手机充电器或者移动电源。如果能在现有的对讲机充电器槽里加一个4.2-5V、450-500MAH的输出模块呢?引出一个USB口,是不是更方便?甚至于可以给相关的警务通、摄像头、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等进行供电,相信更多的对讲机使用者在自己的办公室或者执勤室,把对讲机插上的同时,把手机数据线接上,就能为自己的手机充电。不管是苹果、三星还是小米,都能在一个开关电源下工作,不但节省排插口更节省空间和电能。 四、未来的能源电池 如果有更好的化学材料做电池,或者有更好的光能、太阳能、风能、电磁、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和技术出现,未来的电池会不会可以实现自己充电、无限循环,当手握住机器时,手的热量在传递,只要有光,有太阳的辐射、有移动,一切都有可能转换成电池里的能量,或者直接给设备供电,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车载电子标签(OBU)许多就采用的太阳能充电,所以未来可以预见,新型的电池会有更多的电量和更加灵活的应用,这对于部队正常执勤将会带来很多的便利。 五、现有可以改变的清洁能源产品 对于现有的电池产品,笔者希望能有可以不污染坏境的电芯产品出现。现有的大部分都是有毒有污染的,废旧电池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如果随意丢弃,腐败的电池会破坏我们的水源,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废旧电池渗出的重金属会造成江、河、湖、海等水体的污染,危及水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可能污染土地,使土地酸化和盐碱化,这就如同埋在我们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希望能多一些废电池回收处理机构,废电池交给专门回收电池的人处理。希望废电池处理技术和新无污染电池技术行业多做贡献,早出成果。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决定一个国家说话的底气。在部队里面很重要的一块是无线电通信。就边防部队来说,各级各部门在各种处置突出事件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时刻,无线电通信都无与伦比的展示出其优越性。在无线电领域,不管你是生产手持对讲机还是车载台,无论是制造无线电音频耳机类还是能源电池充电器产品类,这个行业不仅是专业领域的较量,更是国与国之间国防军事技术力量和市场化规模的较量。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追求,做好做精自己的产品,不仅是企业本身发展的动力,也是做好应用好这个行业的荣耀,更是我们这些真正的终端使用者的福音和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稳定繁荣的基石!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探究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实用性 一、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对幼儿做好适时指导 1.注重师生合作,为幼儿参与活动创造条件 幼儿美术教学有时候会涉及很多手工制作与设计,因此,要提前做好活动材料准备。如果这些工作全部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则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不一定会与幼儿的要求相吻合,因此,难以取得效率。所以教师要带动幼儿一起参与活动材料的准备工作,这样才会按照幼儿自我的需求进行材料准备,这样才会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参与性,促进幼儿创造潜能的发展。以美术粘贴活动《最美的秋天》为例。 在进入秋季以后,围绕这一主题带领幼儿走出户外,去看看落叶、看看庄稼等一切富有秋天气息的事物,进而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材料搜集,之后再回到课堂进行作品创作。幼儿对这一活动充满浓厚的兴趣,每一个幼儿的参与性都很好,并且创作效果十分显著。幼儿的作品丰富多彩,幼儿的想象力、审美力以及观察力、创造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2.通过加强幼儿口语能力训练提升幼儿绘画能力 受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影响,通常情况下幼儿的绘画能力都不高,对于所要画的事物常常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鼓励幼儿学会表达,即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心想要画的事物流利地表达出来,这样就会使教师十分容易把握幼儿的内心发展,了解幼儿的绘画意图,这对于提升教师对幼儿绘画进行有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与关键的。教师在幼儿绘画能力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幼儿口语能力的训练,这样对于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 对于课堂向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着重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使幼儿能够从多角度得到不同的锻炼。例如,对幼儿进行开放式的问题提问,不仅可以拓宽幼儿思考问题的思路,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进而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发展。以《手指造型想象画》这一部分教学为例,向幼儿展示关于手的各种造型,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思考这些造型都像什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新颖,而且充满趣味性,幼儿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教学效果显著。 再如,上剪纸内容《一枝花》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把自己制作的作品向幼儿展示,接下来就给幼儿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在自我动手过程中,探索有关如何裁剪小花的方法。有的幼儿逐个剪花瓣,有的幼儿在裁剪过程中遇到问题向教师请教,有的幼儿则会把纸进行折叠之后进行裁剪。幼儿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自我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并且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切实体验到了一种收获的快乐,教学效果明显。 二、重视课堂评价,提升幼儿自信心 要想有效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积极构建幼儿自信心十分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及时性、科学性建设是提升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性评价,鼓励幼儿多动手,多动脑。 要依据幼儿的能力展开针对性教学,例如,有的孩子绘画能力差,可以让他先从简单的内容开始画,能力稍微强一点的幼儿则鼓励其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丰富所画的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都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进而能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作者:王振梅 单位:翁牛特旗乌丹第三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学活动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幼儿美术教学在幼儿教学中,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美术教学既能培养幼儿学习的极大兴趣,又能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还能训练幼儿动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全方位地发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美术的教学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灵活性,就是说让幼儿都能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求美术作业的数量要科学合理,质量要科学规范,适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是随意性的设置,也不是无原则的设置,这里我强调的是美术作业的优化设置,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置不同层次的美术作业,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以此为契机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美术作业是提高幼儿高效课堂的有力措施,在幼儿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我就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想,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一下。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新意识;兴趣体验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这样阐述了的幼儿教育活动:幼儿的教育教学是幼儿的积极参与,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当中,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相结合,必须和幼儿的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就要研究问题的根源,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幼儿美术教学的环节当中,而要在教学中达到这一要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举着铅笔说:“老师,我不会画!”当孩子说不会画时,是孩子不能把生活中的相关体验和绘画融合起来,不知道怎样用绘画符号表达具体的形象。此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鼓励幼儿回忆事物具体的形象的主要特征,或让幼儿仔细观察具体的形象的细节,帮助他们唤醒相关的体验,引导幼儿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大胆地用绘画符号来表达。比如,有一次美术课,我教孩子们画《乘汽车》。里面有众多的人物,孩子不知道怎么画。我先让他们回忆自己坐公交车的经历,然后出示了许多坐在公共汽车里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明白了,“哇!就是要画坐车的人啊!”孩子们高兴地开始画了。有的孩子画了男人,有的画了女人。有的还画了烫卷发的女人,穿花裙子的小孩等。站着的人要抓吊环,所以抓吊环的那只胳膊比另一只胳膊长了很多。有的孩子只画了大大的脑袋,身子是一个圆或方块,胳膊和腿只用一条线表示。虽然画面显得不“合理”,但他们却对自己的画赋予了无限的童稚之美,对自己的表现力充满了信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二、理解幼儿的美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很多孩子十分喜欢绘画,其实他们在正规的美术教育启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画画的经历,在墙壁上、被单上、地板上创作了许多“得意”之作,他们画天画地画自然,画人画物画宇宙,无所不画,就是这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才是幼儿的画笔之所在。幼儿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在想世界,然后用自己的笔去描摹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世界,他们认为世界万物就是那样的,而在我们成人的眼里,世界好像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所以有的教师就不理解幼儿的作品,经常性地否定幼儿的美术作品,有的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殊不知幼儿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把它们画在纸上。幼儿的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机制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具有他们的主观色彩,理性的客观的成分很少,这正是幼儿画的天性所在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他们的这些幼稚的天性,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展示的内容是成人望尘莫及、意想不到的。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抹杀他们的艺术细胞,应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充分理解幼儿天真的心理,科学合理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实现完成的,我们在培养时务必要制定长远的完善的教学计划,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他们只能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这样是不会有所发展的。 三、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画画之前并没有想着用哪种技巧或是完成什么作业,他们只不过是通过绘画学会了一种跳跃的、灵动的、感性的思维方式。美术技巧对幼儿期的绘画来说意义不大,关键是他们高兴或悲伤的情感能否在绘画中得到宣泄,更应该注重他们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如孩子们画《快乐旅行团》这幅画时,除了画上了旅行的人,还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全加了进去,有的孩子甚至画了三个太阳。但每个孩子说起自己的画来却都头头是道,眉飞色舞,这时我们不能说画的乱了。捕捉生活中的形象,画出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激情,这样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美术才能的儿童。有位版画家曾说过:“有了生活,孩子就有了快乐。有了生活,艺术就有了常青树。”放手让幼儿画,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在每次绘画之前,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只凭一个主题一张范画,放手让幼儿去画,他们将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想,怎么画,只凭潜意识地乱画,只是涂抹,“形”有“神”不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时,利用美妙的音乐,小故事、多媒体课件、游戏等方法,能激发幼儿的高昂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如《谁是鱼王》这节课,我应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激发孩子的兴趣,又出示了海底世界的课件,配上优美的《水族馆》的曲子,孩子们的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看着装饰鱼的动画演示和教师课前画的各种各样的鱼,没有费多少口舌,孩子们就已经“成竹在胸”了,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鱼跃然纸上。看着自己的画被教师贴在作业展评栏里,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这些可喜变化,教学的成功感、价值感也就油然而生了。美术活动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科学合理地呵护孩子们的绘画兴趣,给孩子宽松的绘画环境,使孩子能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美的生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庄雪梅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第一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民间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如何深入浅出、饶有兴趣地引导孩子参入到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是幼儿教学的主要切入点。在幼儿教学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幼儿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有过积极情感体验的民间美术作品,有组织有系统地介入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将有助于解决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参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浓厚兴趣,培养其良好的美术素养和人文底蕴。将刺绣和剪纸等民间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直观理解,启发对生活的兴趣和参入艺术活动的欲望,进而提高幼儿的美术教学水平。 关键词:影响;美术教育;民间艺术 我国幼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形式多种多样,像刺绣、脸谱及剪纸艺术等等,都充分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形式继承传扬下去。当前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并严重阻碍着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为了能够实现幼儿美术教学的科学发展,科学地引入民间艺术教学,让幼儿在课堂上多与民族美术作品相接触,增加他们对于民族艺术的认识,是提高幼儿美术创作兴趣和美术素养的有效手段。 1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美术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往往缺乏正确的理解,很多人都认为美术就是培养孩子画画的能力,并不能真正认识美术教育的实质。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培养幼儿画画来提升孩子的审美情操,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让幼儿在美术的学习中逐渐体会到美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如何画画。由于大家对美术教育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滞后,使幼儿对美术学习得兴趣也在削弱。此外,我国在美术教育投入上资金相对缺乏,对师资力量缺乏激励,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师自身上缺乏敬业精神,一部分教师自认为自己水平不低,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都相对落后,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参与不积极,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晰,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 2民间艺术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影响 2.1民间艺术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 我国民间艺术对于幼儿美术教育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幼儿教师应该用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幼儿的美术教学。幼儿时期孩子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个特点,将民间艺术巧妙地融入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中。通过民间艺术教学的引进触动幼儿的灵感,推开他们创新灵感的大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剪纸艺术,教师可以将生活的简单的飞鸟、云和花朵等这些比较简单便于剪裁的形象,引导孩子认识剪纸这门艺术,进行剪纸活动。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更多丰富多彩的形象展现给幼儿,动员他们进行裁剪,让他们深入了解剪纸这门艺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对成绩好的幼儿,教师可以将他们的作品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进行展示,并给予适当的奖励阿里度孩子进行激励。这样幼儿的好胜心理就会被激发,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剪纸艺术的学习中。在这个剪纸学习活动中,教师再进行正确引导,不断讲解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历史和艺术价值等知识,孩子就会进一步加深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其美术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2.2民间艺术可以培养幼儿人文素养: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民俗文化,让幼儿了解本地区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塑造优秀的文化品格并陶冶人文情操。目前我国的德育工作内容空洞、方法过于简单陈旧,而结合民俗文化加强幼儿道德教育,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教于乐,可以增强幼儿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民间艺术的特点主要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对于幼儿来说对艺术内容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孩子之前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熏陶。但只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明确学习内容,民间艺术还是能够发挥出其杰出的优势,促进幼儿人文素养的快速提高。民间艺术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架古老的民间棉纺车、一块质朴的印花棉布或一扇雕花的旧门窗,都是富有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品,展示着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也蕴藏着巨大的审美因素。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把这些民间艺术制作成纯朴的美术作品展现给大家,幼儿可以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充分感悟到民间美术创造的生活和美。反过来生活和美也促进了民间美术及美术教育的向前发展。这种浓厚的人文熏陶,正适合培养幼儿的人格修养和文化品格,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3幼儿民间艺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3.1将刺绣和剪纸等民间艺术搬进课堂: 多年来,我国肩负教育、素质教育和各种新型教学理念的提出,无不为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尝试,但是想要彻底改变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教育对于我国的义务教育来说,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幼儿教育的教学主体是幼儿,而幼儿在思维、身体素质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处于初期发育阶段。枯燥的课堂教学环境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因此幼儿教师自身都会具有各项基本机能,如:美术、音乐以及舞蹈能力等。从幼儿美术教育的整体来看,依旧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与改革,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将严肃的课堂搬到清新室外,将刺绣和剪纸等生动的民间艺术请入课堂等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型教育才会在当代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协调好美术创作与生活积累之间的关系: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通过引入民间艺术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将民间艺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幼儿进行积极互动。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切实地与民间美术进行接触,使他们真正参入到美术作品的制作和剪纸艺术的实践当中去,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协调好生活积累和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偏重任何一方,都会导致民间艺术教学的失衡,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教育,吸收和利用我们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更能扩大幼儿的视野,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这也是现代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国晓丽 赵娜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册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研究 摘要:社会在高速发展同时,群众逐渐提升了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家长对学前教育培养的重视。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之中,其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幼儿在学前阶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当前幼儿的美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现状亟待解决,它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在学前阶段的发展。文章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学前阶段美术教育的现状,并详细描述了其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促进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更好的落实。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转变;研究 针对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创新,实践证明多数美术专业教师都能意识到自身教育模式主要实践,主要体现在令学生亲自动手描绘,以便在描绘中学习,在动手中落实教学的特色性教育。但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主要是令学生对该学科展开探索、创新,不能运用传统模式去落实教学,学生依照或模仿教学的美术功底,只能抑制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创新思维。因此,美术教育要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转变与改革,将新模式应用至现今美术教育中,贯彻和深入教育新模式的理念,促进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一、当前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 现阶段社会群众受经济发展多影响,忽视了教育以及艺术的发展,多数群众字潜意识里认为只有活灵活现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美术,且浩瀚的山水画才具有美术的真正价值。因此,在经济发展、金钱的不良影响之下,众多幼儿自身具备的创新能力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他们只好被迫学习一些家长安排的教育。故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利益化,受到不良发展等因素的深切影响,令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产生空洞,忽略了学前教育具有的启蒙作用。 二、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美术课程主要是运用手工绘画出美术团,以供受众欣赏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该课程在即搜学内容上有具体化的特征。例如:现今对动物进行美术描绘主要以卡通为主,其卡通形象也有手脚、表情。对于小乌龟传统的美术描绘是四脚着陆地,然而当前的美术描绘方式将其两脚着陆地站立以及可爱表情等。经过对比可知,现今的美术描述方式更受幼儿们喜爱。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身在教学的方案及内容。因为教学内容的落后,会严重影响美术教育落实的效果。只有符合时展的教学内容,才能令学生以较高情绪学习美术。 (二)教学重点不明确 美术教学在幼儿而教育中落实时,无法明确幼儿阶段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传统教学主要是将重点定格在幼儿所要掌握美术的绘图技巧以及手工绘画的技能。然而,当前幼儿的美术教育在教学上更注重提升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素养,令其掌握较强的技能。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较好解决快乐美术学习之中的很多问题,进而强化他们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功底。 (三)缺乏教学延伸 美术教育在当前幼儿阶段体现的现现状主要是根据课程安排单一传授内容,因此在美术课程落实教学中没有进行深入性、多层面延伸。其美术教师扎起教学中过于注重幼儿对技能的掌握,往往忽视了美术知识、实践间重要联系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缺少课程的延伸,令学生没有对美术知识进行较高的应用性思考。通过教学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美术教学展开多项思考,从而激发出他们思维潜在的创新性以及发散性,通过实践性训练令幼儿在实际美术训练中能够灵活的应用知识,从中产生了具有独特性的美术思维,彰显出培养幼儿美术思维创新性的重要性。 三、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分析 针对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创举而言,首先要明确全体幼师制定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去设计所要应用的教学模式等。幼师开展的美术专业教学,旨意在于培养幼师毕业后能够在工作中承担与幼儿园相关的美术工作,进而组织幼儿们举办美术相关活动的才能,和制作教学工具的相关创设性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落实教育目标时,首先要培养幼师的创新力,但也是美术教学通常忽视的环节。这主要是由教学特点界定,因为幼儿园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挖掘幼儿在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创新能力,针对该方面的培养还要依附于美术教学。因此,这就要求幼师必须储备培养幼儿进行创新的能力。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在常规教学当中时刻承担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责任,令未来幼师在工作岗位中能够较好的培养幼儿创新等综合能力。另外,幼儿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剂教学观念的转变,需引进国外先进、新颖的教学模式融合在当前教学中,这间接提升了对幼教的相关要求。在该教育发展形势之下,幼师必须将美术教学以创新性方式开展,令其在长期探索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及幼儿的整体创造力。要想紧跟社会发展与教育步伐的融合,应依据幼儿园在美术教学方面的特征实施,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绘画技能,由于画得好的教师不一定是教得好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想提升美术课堂的质量,其教师绘画的技能是重要前提。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美术教师应具有相对专业的美术素质。而后教师也要掌握教学具体理论,将自身出彩的绘画技能融合在相应教学手段中,进而最大化将该项技能传授于学生或幼儿。故教学模式或方法的应用,足以展现出教师在教学理论中的专业素养。例如:运用“多媒体”新型的教学手段就有效规避众多教学问题,把学生相对固定的思维以常态创新出具有特色性的美术新作品。若课堂有多余时间,教师可在上述乌龟教学环节中,令学生讲述与乌龟相关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追加其他情节的讲述。这不仅锻炼了幼儿在学习中表达的能力,还开阔了他们的学习思路,丰富他们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教师只有在改教学理论指引下,加之灵活运用自身绘画技巧,将美术表现形式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起,便于为学生提供相对丰富、多样化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当前美术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提出了较高要求,更是幼儿园院校对美术幼师培养的主要需求。 四、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新模式转变的建议 首先,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去培养幼儿解决美术课程问题。这要求教师应增加幼儿在学习中展开探索知识的机会。例如:多次巧设单元或小问题,进而深化幼儿的思维以及认知。另外,也要求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工具,同时以游戏方式丰富教学模式。只有令幼儿多接触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再能将美术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全部传授给当前接受幼儿教育的小朋友。此外,着重强调美术学习具有的研究性,运用“单元化、研究性”的学习去培养幼儿的自主力,有利于幼儿较快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其次,将教学结合在实践中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需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以及增强其美术教学、实践间的关联性。例如:可在课前增设相关活动,令一名幼儿充扮教师的角色,其余幼儿饰小朋友角色,而后展开模拟性的教学,锻炼幼儿表达的能力以及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在上完美术课后启发幼儿,美术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性。若将其应用在教学上,可根据幼儿的差异性学习特征,有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与实践。只有将实践与教学进行有效性融合,才能培养幼儿创新出更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最后,要想提升幼儿在美术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自主性学习,美术教师应以单元作为教学的背景,从而提出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该问题同样具有开放性且无答案,幼儿只有以研究、讨论的方式总结美术问题的答案。因此,单元问题的设立应构建在理解课程的整体内容之上。例如:色彩的三要素以及对色彩的联想等,根据问题间存在的联系性,展开讨论从中提出具有新颖性的问题。又如:三要素具体是什么以及给人的联想,该问题可激发或提升幼儿在学习中的情趣,令幼儿在寻求答案实践中展现创造力的价值。 五、结论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同时探讨了其教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落后、教学重点不明确以及教学缺乏延伸性。相继分析了美术教学的新模式,旨意令教师拓展幼儿在学前阶段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启蒙作用的认识,针对教学新模式的转变提供可行性建议,突出教学、实践相融合的重要价值。 作者:薛艳琴 单位:河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具体实践探索 1.创设审美环境。 (1)结合主题活动定期展示有特色的艺术作品。例如本月我们班的主题活动是“伞花朵朵开”,其中有个环节就是《彩绘伞面》,让幼儿在伞面上面进行绘画和创作,用广告颜料让幼儿在伞上进行绘画,出示多把已经绘画完成的伞,请幼儿来欣赏这些伞,让幼儿观察这些伞面构图的特点,启发幼儿商量讨论:我们要如何共同制作彩绘伞?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人多伞少的问题?几个人一起合作,怎样才能让伞的画面一致漂亮呢?每组幼儿商量出一个“工作计划”:伞面什么地方要画什么?谁负责画那个部分?画什么内容?如:语言组的幼儿商量着画海底世界,6个伞面,正好一人画一个面,他们商量着要画一个大大的鲨鱼,有尖尖的牙齿这样需要画两个伞面,就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其他四个小朋友就画小鱼和水母,还有珊瑚和水草。综合区的幼儿拿到了一把蓝色底的雨伞,他们就商量画白云、小鸟,还有很多彩色的气球。 (2)随处展示孩子的作品。班上每周有两节美术课和两次区域活动,在我班的走廊、美工区到处悬挂张贴孩子的作品,孩子们欣赏着同伴的作品,感受稚拙的画法、夸张的形象、浓烈的色彩和大胆的想象,不断地产生共鸣,激发新的创作激情。如:在我们班主题活动《最棒的我》中有节美工活动《表情变变变》,通过这节课我延伸到了区域活动《人物头像粘贴》,利用废旧的纸盒和各种彩色纸来进行人物头像的粘贴。我们班的郭承泽小朋友就把眉毛剪得又粗又直,眼睛一边是方形,一边是同心圆圈。鼻子是用纸盒的边角剪成的一个三角形,很有立体感。嘴吧贴成一个正方形,还有很多牙齿。我看到后马上问泽泽你做的这个表情是什么啊?泽泽说我做的是一个会修理汽车的机器人。当其他幼儿看到后,也马上说教师我做的也是个机器人,他可以帮妈妈干活的!其他活动区域的幼儿看到后,马上跑过来问,这是什么啊?郭承泽很骄傲地说这是我做的会修机器的机器人,其他小朋友马上也获得了类似的灵感!还有面墙展示了幼儿的绘画作品,每次幼儿完成作品后,我们都会让幼儿把作品展示到自己的画袋里面,幼儿就会一起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记得有节课是画出四季常青的树,旭升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画的树是一棵圣诞树,上面挂了很多的彩灯,树下放了很多的礼物,天空还下了雪。国贤小朋友看到后说我也画了很多的雪花,我画的是冬天的树。这时忆宣小朋友说我也要加上雪花,我过年回爷爷家就可以看到雪了。 (3)经常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艺术想象。孩子天生是个音乐爱好者。无论是几个月还是几岁的孩子,只要听到优美欢快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面露喜色,或摇头晃脑,或载歌载舞。音乐和美术是分不开的,一个是听觉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它们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经常听音乐也能丰富孩子的艺术想象。如:中班《线的训练》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用流动的线来作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拓宽儿童的思路。通过音乐可以从另一侧面进一步消除幼儿对绘画的紧张感。活动重点:线条的变化。活动难点: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变化和组织。活动过程:玩彩带,让幼儿观察彩带舞动的变化,让幼儿对线有初步的认识。欣赏红绸舞、体操、棒操、圆环操等与线条相关的舞蹈。边放音乐边用语言描述,启发儿童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线条画。如浪花(弧线)、流水(波浪线)、雨水(竖线、斜线)、折线(山峰、峡谷)、花朵(同心螺旋线)、毛毛虫(螺旋线)等。边描述过程,边在黑板上记录这些线条。 2.选择有情趣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课题的选择符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只要是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的东西,都是孩子喜欢的,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可以说是有情趣的。有种材料叫毛根,它在幼儿的手中能变化成不同的造型,这让我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就创设了一节美术课《千奇百态的人》。在上这节手工课之前,我先带幼儿参观了幼儿园的运动标志墙,让幼儿观察这些运动造型是什么运动的动作,并让幼儿来描述和示范这个动作。在幼儿描述动作的过程中,我随手拿几条毛根扭起来,不一会儿幼儿的动作就展示出来了,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幼儿开始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出了许多千奇百态的动作,人人都说“老师做我,做我”,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教孩子们扭毛根:请每个小朋友拿两根颜色相同的毛根,两根毛根对齐,从毛根的中间位置开始,相互缠绕,做手和脚,这样小人的身体就做好了。再用一根毛根在我们手指上缠绕几圈做小人的头,预留一定的长度用来和身体部位相固定。这样一个小人就做好了。把小人做好后,就可让它们来做操、跳舞、运动了!孩子们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随意扭动它们的手和脚,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就做好了!当幼儿开始动手操作的时候,有些幼儿显得有点困难,这个时候我就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这些有幼儿,让他们互相交流。很快所有幼儿都能自己完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小人了。 3.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创意和情趣。在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以鼓励和正面评价为主,多角度挖掘作品中的亮点,减少对图画与实物的比对,力求神似,以相对宽松的标准客观地进行评价,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创作天赋,并且在美术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展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幼儿团体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喜欢受到他人的表扬,并且会在赞扬与鼓励中再接再厉,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在看到孩子的优点和正确做法时,及时予以表扬,并且提出对幼儿的期望。即使孩子犯错时,教师也应循循善诱,恳切地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做小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降低教学难度,使孩子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事物内部规律。例如“,蝴蝶找朋友”、“和小企鹅抢答”、“编花篮”等,这些游戏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幼儿的思维,使师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应创新评价形式,总结有趣的、新鲜的评价方式,减少幼儿的听觉疲劳。例如,在幼儿园小班的手工活动中,利用小猴买元宵的小故事代替纯粹的泥工美术活动。小猴说:我喜欢买圆圆的、一样大的元宵,我用五角星来买元宵。在小猴五角星奖励的诱导下,孩子认真地搓“元宵”,最终都获得了小猴的五角星。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幼儿的亲密程度,而且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二、总结 实践证明,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注重情趣性,能使孩子对美术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强的创作愿望,孩子们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愉悦心情,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些活动还大大地拓展了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丰富了内容,给孩子新鲜感、神奇感,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了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孩子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孩子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 作者:许莉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机关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大班美术教学论文 本学期,美术班的幼儿集体创作、个人创作作品共36幅。作品形式有蜡笔画、线条画、吹画、水彩画、装饰画,教学过程也是按以上程序循序渐进进行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觉孩子们都有很大的进步,有四个小朋友参加全县艺术节书法美术大赛,两名幼儿获得一等奖,两名幼儿获得二等奖。下面谈谈我在本学期大班美术兴趣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寓绘画于游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我设计的线条》《蘑菇》《花瓶》《小姑娘》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我家后院的花奶牛》《我想去天上玩》《沙漠变绿洲》《苹果船》等绘画素材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二、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根据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采取不同的指导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三、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超级秘书网 这学期大班幼儿兴趣班活动,提高构图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构图时能有自己的创意,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感触能力,还能获取知识。在线条的运用方面,线条流畅很多,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线描画、黑白配。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幼儿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涂色,能尝试不同的涂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绘画是幼儿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是积极的指导者,引领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描绘出一个个五彩的世界。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最后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最后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很多都用到了采用音乐调动气氛的方法,音乐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趣想象旅行中》,让孩子们在梦幻般的音乐中想象旅行;在《美丽的西班牙旅行》活动开始,师幼随着斗牛士的音乐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孩子一下子就进入了教师欲设的情境之中。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沉浸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提高儿童的美术水平并不仅仅为了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不在美术教育本身,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依“范画”临摹式教学并不是美术教育的最佳的起点。美术情境教学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但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是否就能顺利托起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明天,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幼儿美术论文 一、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味强调创造力,忽略美术最基础的方法与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涂鸦式的绘画形式即“思维绘画”形成一股热潮席卷着当今的幼儿美术课堂教学,它依据儿童心理学、潜能科学、思维科学及创造学的理论,将心智训练、脑能训练与绘画艺术结合,从而缔造出了具有优化个性,优化思考状态的新派儿童绘画。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思维绘画的课堂是把故事与游戏融于一炉,使幼儿进入情景中学习,从而满足了幼儿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美好事物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然而思维绘画的教学特点是不限制学生的发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天性在画纸上自由挥洒从而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俗话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此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对美术创作的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且在绘画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二、针对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幼儿教师在既不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还要上好一堂精彩的美术课,这不仅是对于一个幼儿美术教师的考验,更是对于解决当今幼儿美术课堂教育难题,教学方法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口。简单的没有章法的信手涂鸦跟我们所谓的绘画艺术是截然不同的,涂鸦只是宣泄情绪和个人感情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技巧和手段,它提高的仅仅只是幼儿的想象力而非创造力。然而想像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激发幼儿的想像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对发展幼儿创造力尤为重要。培养幼儿对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创造,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学习思维绘画的教学优点,用故事,音乐,边做边玩等游戏,使幼儿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让幼儿拥有新奇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创造出表达自身情感与体验的作品。因此,针对于幼儿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性格特点,教师应该采取适合激发幼儿美术课堂兴趣的方式方法,培养幼儿的兴趣及各种能力,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教无定法、学无定法”采用适合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美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针对不同的内容选取适当方法,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注重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对于美术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发展幼儿的各项身体机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钟丽娟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模式分析 【摘要】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发现美、感知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美术源于生活,因此幼儿美术的生活化对幼儿美术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笔析了幼儿美术生活化的意义,并阐述了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了自己对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模式;问题;建议 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模式主要是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美术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注重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与生活相关的趣味美术课堂,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美术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一、幼儿美术生活化的意义 幼儿美术的生活化,主要是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深化幼儿对美术的理解。幼儿生性单纯,好动,有发现美的天性,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对生活元素的融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顺应了幼儿的发展心理,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能够充分的发掘幼儿的潜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幼儿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幼儿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的美术思维和对美的认知,对幼儿的绘画能力要求并不严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照老师的画,这就严重的阻碍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充满好奇,有些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在美术作品中会经常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不少的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这种美术作品根本不认同,认为现实生活不符合,出现了不尊重幼儿绘画成果的现象,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教学内容杂乱,缺乏针对性 幼儿美术教学对幼儿的绘画能力要求较少,但是重视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美术思维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幼儿机构中对美术教学没有明确的规范,幼儿园运用的都是自选的美术教材,有些教学内容就是重复再现,缺乏针对性,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起不到帮助作用。由于我国对幼儿教育事业规范不严格,甚至还有的幼儿园将美术划分为兴趣课程,幼儿学习美术需要另行收取费用,这也导致了有些幼儿没有进行系统的美术学习,缺乏针对性的美术练习,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教学环境受限,美术生活化涉及较少 美术创作源于生活,因此环境对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幼儿非常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但是我国大多数的幼儿机构的美术教学一般都是在幼儿园内完成的,并且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师画,学生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的教具也都与现实生活不太符合。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教学较为随意,对幼儿美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是照着资料进行教学,很少添加生活题材,这些都使得幼儿美术教学缺乏生活化,严重的影响幼儿美术思维的培养。 三、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开展策略 (一)在教学内容中增加生活元素 教师是幼儿美术教学的引导者,对幼儿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美术教学的生活化,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元素对幼儿美术思维和情感体验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添加幼儿能够理解的生活元素,首先让幼儿将生活有美术结合起来,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美术,然后在进行绘画,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绘画成果,对幼儿的一些奇怪的想法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在教学中还可以和幼儿进行课堂讨论,让幼儿自己分析其绘画作品中都有哪些生活元素,促进幼儿对美术的认识。 (二)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的成长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的了解幼儿的特点,经常和家长给进行沟通,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幼儿做不同的指导,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幼儿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知美,最后创造美。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在进行绘画。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幼儿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晓艳 单位:大庆市红岗区机关幼儿园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幼儿教育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注重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提高美术教学成效。本文通过注重创意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选择合适的创意美术材料与表现手法等方面提出了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创意美术;幼儿园教学;实践 一般来说,幼儿教育的课程为“五指课程”,包括健康、语言以及社会、科学与艺术,幼儿园围绕这五项开展活动。幼儿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幼儿的最优化发展,因为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画画,可以实施创意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有计划的帮助幼儿探索他眼中的世界,提高他们对外界的认知。 1.注重创意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创意美术活动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感,还能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跟传统美术活动相比,主要就是其创意性特点。在进行美术课程内容选择的时候,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来设计活动,比如,可以选择以大海、天空以及森林等主题,就小班学生来说,通过进行相应的涂鸦活动来表现美术创意,像手印画等,中班学生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创新,比如,带领学生观察四季树叶的变化,找出生长规律以及形态上的变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美术创作。而大班学生的创作范围会更加的宽泛,比如, 在安排大班学生学习“给树画像”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给大家观察各种类型的树的图片。因为树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不管是在公园里,还是在马路边,树的身影到处都是,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来自己心中的树是什么样子,有的学生画的是春满枝丫的树,有的是树叶茂密的树,有的是落叶纷飞的树,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学习兴趣。 2.选择合适的创意美术材料与表现手法 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时候,可以选择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像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的物品,牙膏盒、糕点包装盒、布头、餐巾纸、树叶、雪糕棍、棉签等,还有各种类型的油画棒以及坚果皮等。在具体的表现手法方面,可以让小朋友画、剪,也可以让他们刻、粘,而儿童画方面主要是通过幼儿画画的方式,选择一些油画棒、水粉笔等。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砂纸上进行作画,当砂纸跟蜡笔接触的时候带来的感觉与众不同,激发了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带着一颗好奇心去进行画画。此外,还可以选择刮画的方式,如果想简单,教师把一次性筷子削成尖头,这样不但出现了刮的效果,安全性也比较高。幼儿拿着这些削好的尖头筷子一边刮一边想象,并进行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具备非常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表现创意泥塑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捏和塑,结合具体的揉以及压等方面的技巧,把那些没有形状的泥土打造成幼儿心中想象的事物,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选择合适的创意美术活动开展方式 在美术学习中有些幼儿很有创意,满脑子都是新鲜的玩意,就是表现不出来,于是就出现一些小朋友老是停留在模仿水平,不能用笔把自己“美妙”创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具备教育教学新理念,用新型教学模式来提高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1)音乐绘画模式。创意美术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技能,要建立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通过音乐跟美术的结合,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绘画表达对音乐的看法与感受。在给幼儿欣赏歌曲的时候,可以增加自我体验的环节,让幼儿在理解具体音乐的基础上,通过编排动作来找准绘画的主题。让幼儿自由的发挥,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表达的形象,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比如,小孩子听到“小毛驴”这首歌的时候会非常兴奋,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师生可以一起创作出版画“我和一只小毛驴”,让大家一起表演和歌唱之后进行版画的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非常的生动、形象,童趣感十足。 (2)动手操作。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孩子的智慧能够在他们的指尖上体现”。要开展创意性的美术活动,要求发挥幼儿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因为幼儿的的语言能力发展还不是特别完善,他们表达思维的最直接模式就是动作表现。通过小朋友创作印章画、树叶粘画以及纸团印画等,能够体现出幼儿的非凡表现力。比如,在进行手工创作的时候,可以举办绘画主题活动“雪人”,让孩子利用撕碎的纸片,把他们粘到画上当作雪花,显得非常生动和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跳出了单纯模仿的范畴,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3)作品讲述。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表达对作品的看法,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绘画意识。让教师更好的理解幼儿的绘画作品,为下一步的引导打基础。比如,通过引导学生续编故事绘画的模式,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创作。当教师开始讲述一段奇妙的故事的时候,幼儿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增编故事情节,并把想象的情节画在纸上,让幼儿的智慧表达的淋漓尽致。 4.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的好奇心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精神,生动有趣的创意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催化剂。作为幼儿美术教师,要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选择合适的美术活动材料与内容,为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服务。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不但吸引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还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丰富了幼儿的色感,满足了幼儿欣赏的需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园;美术活动;应用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但吸引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还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丰富了幼儿的色感,满足了幼儿欣赏的需要,让幼儿作品能方便、持久保存。因此,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优化了幼儿园美术活动 多媒体教学方式完全使美术教学从“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教学结构,转变成“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大优化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1.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多媒体直接将学习内容信息传递给幼儿,可以增强直观感受,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如美术活动《美丽的热带鱼》,教师在活动前期结合教学内容,上网搜集形态奇特,色泽鲜艳,体态活泼,各种不同种类的漂亮的热带鱼在屏幕中展现出来,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2.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幼儿学习活动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是因为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儿童,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让幼儿融于情境中,可以引导幼儿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以达到激活幼儿思维的目的。如:活动《扇子》,先在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造型多样的扇子给幼儿观赏,通过欣赏讨论,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幼儿在教师提供的范例上,又创造出了多种不同造型的扇子。 3.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即在课程的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幼儿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活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活动中,我们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喜好,在家让父母帮助上网寻找各种交通工具资料,然后再让孩子在活动中进行相关经验的交流,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积极性,而且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孩子们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就像小博士一样,滔滔不绝。听者也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在说说笑笑的轻松快活的互动氛围中,扩大了视野,吸收了知识,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4.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 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趣和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在美术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促使幼儿主动接受教学内容的辐射,为学习新知识降低难度。如在美术活动《小老鼠》中,老鼠怎么画呢?教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先出现了一颗瓜子,然后用拟人的手法咬了一口,幼儿在生动直观、活泼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中,观看得那么专注,这一难点在优化的情境中迎刃而解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高效发挥多媒体作用 随着教育实现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园多媒体硬件的配备正逐步完善,教师已较好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并能积极地运用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去。 1.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美术信息资源,取代传统绘画示范 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中,一般是幼儿老师集中大量的审美信息,通过挂图或纯讲解的形式扩大幼儿的审美视野,但是幼儿教师讲授的时间过长,幼儿学的机会很少,不但教师教是累,幼儿也学的很枯燥,没兴趣,这也很不适应现在所提倡的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作为美术教学工具,可以将“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教学结构,转变成教“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如大班绘画活动《小树林》,教师需要幼儿为大树设计花纹。大树随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但平时谁也没有去留意大树的花纹、树叶的叶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看到的大树的种类也不多,孩子在设计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在绘画前,老师与幼儿一起上网搜集各种大树、树叶图片,幼儿在搜寻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种树木、树叶,不仅丰富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为幼儿创设了想象空间。 2.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的审美世界 尽可能的让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亲自体验一下,接受直接的感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也有许多是不能让孩子直接去感知的,电脑、电视、投影以及新颖的电脑课件的出现,为孩子们带来了崭新的世界,为多种技术融合的绘画教育手段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如:国庆节就要到了,孩子们画天安门,画我们的首都,让孩子们亲自去北京看一看,有点儿不实际,借用电脑、电视是最好的办法。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张关于天安门的光盘,孩子们通过电视大屏幕真实的欣赏到天安门的全貌及具体的建筑结构、色彩等,仿佛身临其境,美丽的画面、宏伟的建筑,激发了孩子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热情。这样,要比以往通过挂图进行教学效果要好得多。通过电教手段,激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幼儿亲自直接去感知真实的事物,孩子们才能从内心里去创造作品。 3.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注重教学过程,使美术教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 孩子把画画看成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那样去教学,教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想、所爱。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把美术技能以游戏的方式教给孩子,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把孩子巧妙地引导想象中去,让孩子在白白地画纸上,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思想。 4.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逐渐丰富幼儿的内在储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想象、联想、创新、求异的能力和多角度思S的意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丰富幼儿的内在储存。因为储存的图示越多,幼儿可想象的内容越丰富。因此,教师经常通过组织听故事、看动画片等活动,不断积累幼儿的内在储存,提高他们观察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如:幼儿在看了动画片《猫和老鼠》后画出了“聪明的小老鼠”、“最笨的猫”、“精灵小鼠弟”等。这些画线条简单,但有各种动态和情节,幼儿的想象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5.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让幼儿体验成功,感受愉悦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幼儿的作品拍成照片,输入电脑中,在班级网页里专门开设了一个小专栏――我是小画家,只要轻轻地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欣赏到班级小朋友的大作啦!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他们的那份激动真是可想而知。孩子们还欣赏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从中认识到别人的优长,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激发自己的创作潜能,便于今后能扬长补短,画得更好,绘画技能提高得更快。 总之,多媒体集形、声、色、字、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和原则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开始,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就要做到注重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中,美育作为一项基本内容应该得到幼儿教师的重视。下面,笔者结合幼儿美术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把幼儿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同时还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即不同教育领域之间并非各自分立,而是相互交流、相互汇通,达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艺术教育作为领域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所以可以说艺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而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 1.教学的兴趣性原则 教学的兴趣性原则是指为了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感到饶有趣味,带着喜好的情绪积极热心地参加。教学要注意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幼儿认识的发展尚处于无意性占优势的阶段,因此,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往往受兴趣的支配。美术教学的效果就取决于教师是否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发展水平,针对其特点去组织教学。例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到野外去,看看迎春花、桃花、玉兰花,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让孩子们观察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它们是怎样的翩翩起舞的 ,从而激发孩子们绘画的欲望。又如:幼儿园平时开展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展示赛,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美术活动。还可以让孩子们独立的展开想象,然后把想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再用绘画的方式上加以指导,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去搭配它们喜欢的颜色,这样美术学习对它们来说,就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的游戏了。如果画好的作品还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美和鼓励,那就更能加厚他们的兴趣了。 2.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要使幼儿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形成鲜明的表象的基础上,再进行绘制活动。如,指导幼儿学画水墨画"金鱼"时,应先知道幼儿观察鱼缸里游动的金鱼,通过直接的感知而形成对金鱼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不同姿态特征的认识。实践证明:感知教材的方式越多,幼儿对教材掌握得也就越好。总之,幼儿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就是要求美术活动能使幼儿在充分而直接地感知、观察物象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形象,并使幼儿积极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得到练习和巩固。 3.审美性原则 是根据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提出的重要原则。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美术的专门人才,而是培养体、智、德、美全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人。因此,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学都应该坚持贯彻审美性原则。贯彻、运用这一原则,要求教师选择的教材内容要符合美育的要求,教学时应该随时注意以美的形象拨动幼儿的心弦,从而陶冶幼儿高尚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4.系统性原则 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指的是在本学科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的连贯性,与其他学科教材内容纵横联系的逻辑性,幼儿认识客观事物,掌握知识技能的顺序性。幼儿园美术教学应该贯彻系统化的原则。系统化的内容有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构建。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系统化的内容遵循的是幼儿的心理结构而不是美术的学科结构。它不同于美术学科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是指美术教学内容在帮助幼儿建构审美心理结构时应该是有序的、连续的、层层推进的,同时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另外,系统化的原则也指美术教学要与相关领域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新《纲要》中整合观的要求。总之,幼儿美术教学的系统性原则,要求美术教学活动要在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向他们逐步提出新要求,逐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发展性原则 教学的发展性原则,是指在美g教学中,更加有效地使幼儿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水平上,教师提供与他们年龄和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刺激,使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提高。因为幼儿美术教学中要培养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造意识和审美情趣。从造型能力上来说,要掌握线条、形状、颜色和简单绘画工具、材料的运用。而却要根据年龄特点和难易顺序来说,线有曲线到直线。形由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到多种几何图形组合,色由单色到间色到混合色。让幼儿逐步了解动物、植物、人物的结构、动态,从而能自己把握图的图例。 6.灵活性原则 教学的灵活性原则,是指在美术教学中,由于教育诸因素的种种差异,教师施教时要灵活而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遇到复杂多变的情况,因此,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尽可能的了解得深入些,实际些,是美术教学更有的放矢,对每次教学活动,尽量要多种设想、多种方法去因材施教,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幼儿。 总之,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热"也越来越升温,幼儿美术教学也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让孩子多掌握一项技能,还能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重视美术教学工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多元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幼儿美术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责任,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化教学的对策,以期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多元化;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素质培养教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一、幼儿美术教学现状 (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当前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师占据主动权,决定了课堂上幼儿需要学习什么,需要表现什么。通常教师会通过自己示范的方式或者在黑板上贴出一幅画,让幼儿模仿示范的作品,甚至有些美术教师会自己画一笔让幼儿跟着自己画一笔,只要是模仿得像的作品,教师会表现得非常满意。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学到得仅仅是绘画技巧,他们自身的天性完全无法释放,思维和想象受到严重束缚,不能根据自己的内心自由创作。长此以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变成了绘画的工具。 (二)幼儿美术教学形式、内容单一 幼儿美术教师给孩子们呈现的美术课堂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局限于呈现一模仿一评价,内容也大多是从教材上复制下来的,对于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这种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电视、电脑、平板、手机,都已经成为当今家庭的必备,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变得快捷、多元。如果我们的美术课堂不能与时俱进,还只依托于一两本教材,很难吸引到幼儿的注意,也不适合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美术教师专业知识欠缺 大多数幼儿美术教师对幼儿美术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教小孩儿只需要具备简单的美术知识就足够,自身就不具备专业的美术知识。所以,在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轻松多变的给幼儿创造多元化美术课堂,只能照本宣科。对于幼儿美术欣赏课程的开展,更是无所适从。还有很多美术教师缺乏与幼儿沟通的技巧,在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只会简单地评价好坏优劣、修改建议,真正能够从作品中挖掘鼓励幼儿潜能的教师很少,如此也会阻碍幼儿的发展。 二、多元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幼儿美术教学要遵从幼儿的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的幼儿其身心发展特点是不相同的,因此,美术教师对于小班、中班、大班这三个阶段要依据各自的特点给予不同的美术教学安排。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刚刚步入校园,还没有完全适应学习的环境,教师要从他们的兴趣着手,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为重点,引导他们学习最简单的美术知识。比如小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把动画片的主人公作为美术素材,让孩子们观察人物特点,引导他们用一些最简单的线条把最重要的特点表现出来。如此一来,孩子们对美术课堂有了兴趣,就会乐意参与到其中,教师也很容易就会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故事化的幼儿美术教学 很多时候幼儿脑海中想象的东西都是以生活为依托,支撑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他们的生活经验,然而实际上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十分匮乏的,教师需要做的是丰富孩子们的想象,给他们创造想象的对象。美术教学可以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很多他们想象不出的东西编成故事,由教师将给他们听,让他们随意创作。比如主题为“森林里的运动会”,美术教师可以把森林里动物开运动会变成一个小故事,以森林中各种各样的植物为背景,让参加运动会的小动物们逐一登场,孩子们在听的同时,每个幼儿脑海中都生成了自己独特的场景,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这样的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为幼儿美术教学创设情境 生硬的教学模式很容易禁锢幼儿的思想,他们很容易因为自己身在课堂而紧张,无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设具体的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熟悉的画面,也可以是动画片中生动的场景,只要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就会对他们联想的展开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像、声音这些直观的方式实现情境的创设,孩子们会很自然地融入到画面和声音之中,获取更加深刻的感受,这些感受就是打开想象之门的钥匙。 (四)幼儿美术教学内容多样化 现在的幼儿美术课堂大多是教幼儿学习画画、折纸、手工等,这些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时代对下一代的要求,美术教师必须使教学内容多样化,让幼儿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就绘画而言,除了常见的简笔画、水彩画,美术教师可以加入我国传统的水墨画、水粉画,国外流行的油画等,教师不需要关注幼儿作品呈现的完整性,对于幼豪此担过程的体验远远高于结果。除此之外,幼儿美术课堂还应该加入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如民间剪纸、泥塑、撕画等,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瑰宝,幼儿应当从小对他们有所认识,在接触后自由选择自己的爱好,这对于开阔幼儿的视野,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游戏化的幼儿美术教学 因为幼儿美术教学的对象是幼儿,所以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培养对美术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玩吹泡泡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引导性地问孩子们泡泡的颜色、形状、泡泡的变化,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们把泡泡画出来,幼儿就会很容易地投身到绘画当中去。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类学科,重点是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幼儿美术教师应当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把美术融入音乐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摘要: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它们作为艺术是相通的。基于这一点,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添加美术成份,让幼儿亲自动手描绘所欣赏的音乐情景,有效地将美术融入音乐教学中,让幼儿从声音、图像两个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欣赏情趣,动手、动脑能力。本文主要论述音乐教学活动中,寻找形式多样的美术手段,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音乐;美术;艺术活动;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地把音乐、美术统称为“艺术”领域,这说明这两门课程之间有着很多的联系性,音乐是从听觉上感受美,美术是从视觉上获得美,二者在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和让人的内心产生共鸣上是一致的。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似乎已厌倦了过去听、唱、演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对将美术融入音乐教学中的做法很有好感。这种做法既挖掘了孩子潜在的美术天分,又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发挥创造力,也可以凭着对音乐的见解来表达情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音传递情感,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它通过色彩、线条来塑造形象。尽管两者在表现上各有特点,但如果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美术强烈的视觉效果去突破音乐理解上的困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几种将美术融入音乐教学中提升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运用图谱再现音乐情景,培养兴趣 图谱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辅助教学工具,它是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材料,它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 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只要音乐是形象的,即使是不同的体裁,都能使孩子接受。”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美术手段,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幼儿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在幼儿欣赏完一首乐曲后,给他们留出相对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实实在在地画在纸上,把抽象的音乐描述用有色有形的图画生动地描绘出来。画画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大胆创造的过程。这样的方法无形中培养了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例如在《世界真奇妙》音乐教学中,孩子们欣赏了第一遍的音乐,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分成四组进行绘画。一组画小鸟在天空中的情景,一组画小兔在草地上的情景,一组画熊猫在森林里的情景,一组画小鱼在水里游的情景。之后,将四幅画拼接起来作为图谱进行歌曲教学,幼儿在感受歌曲的节拍中学习歌曲。又如在《种子托比的故事》音乐教学中,运用点来表示雨点,曲线表示风,在种子四个生长阶段的图谱后贴上磁铁。伴随音乐轻盈活波的节奏变化,教师操作图谱,用线条形象地勾勒出种子在风和雨的帮助逐渐发芽、慢慢长大的过程。将抽象的音乐转变为幼儿理解和接受的直观画面,可以较好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大大调动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二、采用动画呈现音乐节奏,引发兴趣 音乐欣赏是为了培养幼儿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比较抽象,幼儿难以理解,运用动画呈现音乐节奏的变化,能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幼儿的年龄小,在学习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兴趣问题,对于新鲜刺激的内容很感兴趣。 为此制作动画运用于教学,以其极丰富的表现力使人脑得到延伸。它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内容以图象的形式,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于艺术的感受力、情感体验,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是教师无法直接教授的。 例如:在《种子托比的故事》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创设了审美性的视听情景。在音乐的意境中,幼儿欣赏着种子如何钻出地面长出枝干,直观地感受音乐节奏变化,叶子跟着音乐节拍的变化一片片长出,最后变成了一棵大树。又如在《毛毛虫变蝴蝶》中,教师将《毛毛虫变蝴蝶》的音乐中第一句歌词“一只毛毛虫软绵绵,一伸一缩慢慢爬”,配上毛毛虫在树叶上爬来爬去,张开小嘴吃树叶的画面;当音乐唱到“小蝴蝶飞来又飞去”,则配上毛毛虫结茧到破茧而出变成蝴蝶的动画。通过音乐与动画视听结合的感受,既拓展了孩子的知识,又能引发幼儿再次倾听音乐的兴趣。音乐与动画视频的有机结合,为幼儿提供了优良的艺术氛围,引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三、巧用简笔画进行音乐创作,激发兴趣 简笔画是一种线l简洁明了、概括性很强的图画。也许正因为它线条简单、制作快捷、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它不仅有助于歌曲教学,而且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同时,它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感性材料,让幼儿通过视觉感知突破音乐创作的困难。 例如在小班音乐欣赏《野风飞舞》中,引导幼儿用线条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大多数幼儿画了曲折线,表示人在发抖、害怕;画了螺旋线,表示人在跑,像龙卷风;也有个别孩子画斜线,表示人从坡上滑下来,速度最快;画方格,表示士兵们在战场上打仗时身上穿的盔甲。可见孩子的潜意识中还是能发现音乐与线条的共通性的。 又如在中班歌唱教学《买菜》中,这首歌中唱到的蔬菜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菜,且能马上用简笔画勾画出来。因此孩子们听到这首歌曲后,马上就能画出青菜、鸡蛋、母鸡、萝卜、黄瓜等。孩子能看着自己画出的简笔画图案,很快学会这首歌曲的演唱部分。后面的说唱部分,幼儿根据自己认识的蔬菜续编,他们加上各种不同蔬菜,来进行编唱,特别有趣。我根据幼儿的编唱自然带入,幼儿也感兴趣,纷纷尝试自己的编唱。小朋友们兴趣很高,有的动嘴有的动笔,纷纷编出自己的佳作。从幼儿的创编中,可以体会到,一幅简单的简笔画为小朋友的创作旋律提供了视觉基础,从而突破编曲过程中的难点,做到有内容可编。 四、妙用色彩表现音乐元素,诱发兴趣 为使抽象枯燥的音乐教学变得有趣、充满神秘感,在音乐教学中,我常常探索颜色的奥秘。 如针对小班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歌曲中唱到的动物、实物用白色的油画棒画在白纸上,孩子们刷上红、黄、蓝、绿等不同的颜色就会变成不同的动物。孩子们在玩色中不仅发现了颜色的神奇之处,又牢牢记住了歌曲中的歌词。 同时,用彩色也可以表现乐曲的不同结构特点,如歌曲《喜洋洋》是一首由ABA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曲。教师出示歌谱时,把第二乐句用不同于其它两个乐句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色彩既帮助幼儿理清了歌曲的结构,把明显不同的乐句区分开,也感受了乐曲的不同性质特点。 色彩融入音乐教学中,还会使一首复杂的乐曲或歌曲简单化、明了化。比如在学唱歌曲《秋天多么美》时,老师在欣赏前可让幼儿把听到的重复乐段用相同颜色的叶子表示,把不同乐段用不同颜色的叶子表示,这样幼儿可以很快找到歌曲三段中相同和不同的部分。总之,多彩的颜色不仅渲染音乐活动气氛,诱发幼儿的兴趣,丰富活跃课堂教学,也对幼儿音乐技能的训练、音乐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以上案例说明美术手段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采用不同的美术手段,比如加入图谱、图案、动画、色彩等,能够帮助幼儿直观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使整个教学活动动静交替,对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有效性起到很大的作用。 幼儿美术教学论文:使幼儿美术教学摆脱范画的束缚 [关键词]幼儿;美术;摆脱范画 1 范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范画教学之所以推广了这么多年,使用范围这么广,是因为它能够使幼儿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与技巧,对幼儿学习其他绘画方法有很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对于认知能力较低、生活经验缺乏的幼儿来说,范画能够更加直观地让他们理解绘画的内容,懂得如何去画。然而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图画:房子总是三角形的房顶正方形的房身,太阳总是圆圆的挂在左上角,苹果顶端总是一个树枝上面挂一片叶子,孩子们总是把手臂举向天空……教师总是依照自己的意愿,把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平面化、单一化地展现给幼儿,让幼儿以为绘画是这样的,世界是这样的,长此以往,幼儿只会跟随美术教师的范画来绘制,在失去范画之后,便会不知所措。因此,范画教学会严重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容易使幼儿发展成毫无个性的人,幼儿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摆脱范画教学的幼儿美术教学实践 如需摆脱范画教学的束缚,就必须从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观察能力着手,帮助他们认知这个世界,加深理解。 2.1 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范画教学的初衷,是帮助幼儿建立绘画对象,方便他们开展绘画创作。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在刚开始接触绘画的时候,脑海中没有绘画的具体内容,因此如果要改革范画教学,教师就需要帮助幼儿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添加更多的绘画元素,让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1.1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美术教师可以在进行美术活动之前,带领幼儿深入到生活实际中去,收获切身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可以带幼儿进入大自然,比如在创作《春天来了》,教师把幼儿带到户外,让幼儿看看真实的风景,绿色的树叶、彩色的鲜花,闻闻自然的香味,淡淡的草香、浓浓的花香,听听自然的声音,鸟鸣狗叫。这种情感体验对幼儿来讲是美好的、深刻的,幼儿会很愿意参入其中。也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生活细节,增加生活经验。比如在创作《我的妈妈》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回到家中仔细观察妈妈的长相、穿着、行为习惯和生活细节,幼儿在耐心观察之后可以发现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原来没有注意的,也许会获得意外收获。在心里建立起对妈妈的整体印象之后,幼儿就能很顺利地开始绘画了。 2.1.2提升幼儿的心灵感受 幼儿的绘画兴趣往往来自于内心世界,内心的感受是否丰富决定了幼儿是否愿意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增加幼儿的心灵感受。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开展游戏活动。幼儿非常爱玩,枯燥地绘画不能始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若是能够把游戏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中,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绘画情绪。比如教师教学生创作《老鹰捉小鸡》时,可以和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选择一个孩子当老鹰,其他的孩子排成队充当小鸡,每个人都带上属于自己的头饰,开始游戏。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头脑中的老鹰和小鸡,待孩子们头脑中有画面之后就可以开始作画。这样的方法,幼儿会直接获取心灵的感受,通过想象刻画具体的绘画形象,有利于美术活动的开展。 2.2 提升幼儿的欣赏能力 2.2.1注重观察 观察是美术的关键,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才能对事物进行细致地描绘。细致的观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对于丰富幼儿的绘画素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身边的事物,获取他们的特征和具体信息,通过对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多方面的比较,增加他们对事物本身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绘制作品。 2.2.2动态体验 很多时候,静止的无声画面对幼儿来说是枯燥的,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多媒体、动态展示、游戏等方式,调动声、色、形等元素全方面帮助孩子们感受。比如画《森林运动会》,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放“动物世界”,让孩子们看森林都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都有什么特征,听动物们的声音和交谈,感受动物们的关系的情绪,然后开始作画。此外,画蚂蚁搬家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观察园里的蚂蚁如何排成队行走,如何把重物搬运到洞里。通过动态的切身感受,孩子们头脑中的画面就会更加清晰明确,画画也会更加简单。 幼儿更容易理解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需要结合声音、动作、立体形象,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让他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艺术的内在,能够理解什么是艺术,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为绘画创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3 创造进行美术创作的条件 美术创作不仅局限在绘画,也可以尝试剪纸、贴纸等美术形式。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材料,让幼儿依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创作,比如简笔画的彩笔、油画、水粉画的颜料、水墨画的笔墨宣纸、还有剪刀、卡纸和胶水等,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同时选用集中,尝试不同的美术形式的效果。幼儿在此中间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和手脑协作能力。 幼儿的作品是他们自己思想的体现,作品的呈现背后会蕴藏着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教师不能随意否定幼儿的作品,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表达他们的内心,这才是我们进行美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体会幼儿的感受和思想。在表达之后,教师要给与积极的点评,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价值和体现。此外,还可以让孩子们之间进行作品的互评,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虽然我们鼓励教师采用多元教学的方式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然而也不能完全放弃范画教学,可以适时、适量的开展,使幼儿能够将绘画技能和其他素质同时提高。
企业创新论文: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摘要基于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和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技术创新战略对策,期望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所启示。 中小企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创新又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目前,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相继出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贷款体系指导意见》和《科技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实施办法》等措施。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目前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1000万家,在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已占总数的997,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0,占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40。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据1997年江苏省调查,从大中型国有企业下岗的职工,半数以上是通过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实现了再就业。同时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困难。 1.1企业的组织制度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河南省中小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到1996年,河南省县属以上的科研机构仍有300个之多。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力量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普遍浪费,致使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以部门和行业为核心的隶属关系的羁绊,给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使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一体化遇到了无法克服的体制困难。 1.1.2中试机构建设缓慢,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中试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设备配备、能源和原材料供给、科技服务保障等建设步伐缓慢,措施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结果致使作为成果转化之核心机制的中间试验活动发展缓慢,仍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1.1.3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多相当一部分属于淘汰和限制技术。技术水平低,直接造成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消耗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以乡镇企业为例,1996年以来该省先后被关停五小”乡镇企业达17300多家。 1.1.4适用技术少,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更少在该省效益尚可的中小企业中,基本上属于适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和高技术所占比例甚小。 1.1.5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该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平均每户固定资产仅为41万元,工艺技术设备水平也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中小企业基本上仍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1.1.6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创新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投资增幅逐年回落,由八五”时期年均递增341下降到九五”时期的年均17,1997年又降到9,以上虽然是一个省的情况,但据此推算,其他各省中小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甚至更为悲观。此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和折旧提取比例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一部分企业根本就不提取,处于只能吃剩饭”的境地,也就难以谈及技术开发和创新。 1.2企业素质和企业经济实力影响技术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国有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于困境,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非国有中小企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高科技企业比重较小,从全国范围看,地区分布上也不平衡,东南部较发达,内地相对落后。但总体上以家庭企业”和亲友企业”为主流。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层次上与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很难独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同时由于经济实力影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还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15的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据我们对河南省南阳市的调查,该市乡镇企业中专学历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只有142和975,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却高达69,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左右,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1.3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以前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使一些有潜力、发展快、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不能健康地成长,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1资金投入不足以河南省为例,八五”期间,河南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累计10598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超过14208亿元,实际使用总量累计分别是9463亿元和12603亿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三项费用八五”期间累计只有499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过699亿元。这种投入的绝对数量是很小的。 1.3.2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1993年财税体制改革,取消了新产品减免税政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加上对中小企业而言,新产品开发风险很大,缺乏资金支持,致使近几年来,全省新产品的开发一直呈下滑趋势。近两年来,该省财政用于直接扶持企业技术开发的资金仅为700万元,占省科技三项费用的1/10,而其他兄弟省市,此项资金都占科技三项费用的30以上,有的达到50以上,而且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对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给予优惠政策。在此情况下,该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受到极大影响。此外,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市场、技术、制造等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政府和企业自身的重视,才能顺利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初探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企业必须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从事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结合,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2.1模仿创新战略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是具有模仿创新能力的企业的战略选择。模仿 创新并不完全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由于模仿创新不仅可以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这就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日本在这方面做得较有典型性。日本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照搬别人的技术,而是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日本中小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开发过程中,首先是从研究开发某项专门技术开始,进而确立企业的主导技术。然后,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主导技术为核心,吸收其他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实现企业的多角化经营。这样,当某一种产品滞销,就可以马上转产,使企业具有分散风险、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调节能力。2.2联合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1)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这种模式一般适于开发产品(或项目)使用范围行业性强或某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在某一部门。如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等。在有关行业产品技术开发上,与本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联合开发可以取长补短,降低创新风险。如三明制药厂和福建医学院联合开发的蛇酶注射液项目,金陵制药厂与江苏省中医学院合作开发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脉络宁等都属国内首创,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如由江苏省科委、扬州水箱厂、扬州有机化工厂、南京理工大学等联合完成的国家863”项目和CIMS工程,就属国内首创。该项目的完成不仅提高了合作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江苏省企业的科技进步。 2.3与大企业合作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一方面发挥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另一方面可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定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多家,所需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关系。“文秘站”版权所有 中小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与大企业的协作条件。作为大企业的加工承包单位或委托加工单位,在决定价格、交货期、质量、支付条件等协作条件时,一方面需要承包企业注意谈判策略的采用,以一种对等的关系来确定协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求承包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以争取主动。 (2)企业的长期发展问题。中小企业在协作生产期间,必须注意技术积累,不断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树立信誉,逐渐摆脱大企业的控制而独立地面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应采取特色战略,寻找市场空白,开发具有工艺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产品,逐步使自己扩大规模,争取主动。最后必须指出的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还应得到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和技术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创新论文:石油企业管理创新论文 摘要:管理的新生力量在于不断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深入研究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正确处理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几个问题,处理好几个关系,是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高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企业管理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西方管理文化的精粹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让科学管理的新观念、新方法冲涮。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小农意识,就是用市场经济的规范取代计划经济的禁锢,就是要在民主、科学、创新的旗帜下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实施高效、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整合中西管理文化的精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建设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管理思想和文化十分必要。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石油企业正逐步推向市场,面临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的发展趋势。如何才能促进石油企业有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其关键是需要研究企业管理创新。 一、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 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主要是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中开展。参与管理创新的人员主要是专职的管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很少,这反映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狭窄,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广泛开展。当前石油企业鼓励创新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方法及管理模式或在一些局部领域内开展创新活动,而管理制度创新较少。这就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从创新方法上看,主要是借鉴其他相邻领域知识和技能,独创较少。同西方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主要局限于少数专职管理人员,缺乏群众性;同时创新领域狭窄,创新手段有限,整体创新能力水平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石油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观念陈旧,企业的管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问题:1、国家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没有有效结合;2、已经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规范;3、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制度没有建立健全;4、没有完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5、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没有完善;6、成立股份公司后企业管理如何转变;7、重组改制后各个公司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来逐步解决。 企业管理创新活动虽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但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制约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1)石油企业的自身特点石油企业属于矿藏采掘业,同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油气资源深埋地下,勘探开发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低;二是原油生产受自然规律的严重制约,企业生产的成本费用高;三是油气企业工作场地大都在野外,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1]。石油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约束条件要较普通工业企业要多,而且正是这些特点加大了管理创新的成本,从而使得石油企业很难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所突破。2)企业创新本文来自中国美术高考站,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激励政策导向企业管理创新极易受到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政策导向影响。由于国内原油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为提高原油产量,石油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很强的认知,其投入也很大,而对管理创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3)企业创新氛围良好的创新意识,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在一个好的氛围下,人就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思想僵化,思路堵塞。由于石油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中,对市场反映迟钝,缺乏市场压力,难以形成企业创新的氛围。 三、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给企业经营环境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进行管理创新,以期超越一流,保持不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管理创新是一浪高过一浪,在管理的诸多领域中进行了大胆而又成功的创新。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营关系越来越重要,管理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我国石油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我认为在石油企业管理中需要开展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1.组织机构的创新 组织机构是企业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科学的机构设置是管理理论与规律的产物,也与企业实际管理的要求相关。目前石化集团正在进行的重组改制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组织机构必须有相应的变革与创新,才能适应全新的委托关系、集权与分权要求、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等。因此,开展组织机构创新活动特别重要,否则企业制度创新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它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管理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因为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形成产业化到市场推广应用,在整个过程中蕴涵着一种新的管理机理和方法。石油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和追求整体效益的特点,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方法和高效益产出为归宿,推动石油企业发展,从而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 3.经营理念的创新 由于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其价值观及行为存在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在其行 为中表现出来。石油企业的这种模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式及价值取向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应该在经营理念上进行创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特性的经营理念,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 一些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石油企业主业进入股份公司,成为股份分公司,其它部分为存续公司,保留原有的名称。这是把原来的一个企业分为二个,各自有自己的法人,在经济上、行政上相互独立,但在党群组织上还是一个系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5.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首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革,企业物资、资金流动在不断加速,企业原有游戏规则也随之在不断改变。石油企业只有适应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胜。 6.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金、技术、专利等企业生产经营要素都可以相互转让,唯独只有人力资源不能自由转让,因为人力资本将取代金融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使得过去以财务管理为重心的管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如何让职工在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加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活动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7.企业流程和信息技术运用创新 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源于西方企业对传统分工条件下造成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流程片断化、无人负责整个流程,只追求局部效率优化而使整个流程效率低下的再认识。流程之所以需要不断创新,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电脑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有流程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流程创新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 四、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1.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关系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搞好各项其他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前提条件,是企业进行各项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条件。石油企业若想进一步创新、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必须处理好管理基础工作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基础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充分搞好管理创新,探寻新的发展方法和手段,推动石油企业向前进步。 2.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加强和改善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石油企业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 创新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发现,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其科技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说管理创新也能创造市场,也能弥补技术创新的不足。因此,石油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除了尽可能地运用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动管理创新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管理创新来充分挖掘技术创新的潜力和效率。 3.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与自身特色的关系 石油企业独有的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所有的管理创新活动都应当围绕如何减少和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展开。例如,地下油藏呈上下分布,不同的油藏分布在不同的地段,其平面上相互重叠;反映到地面生产上,不同的油藏其地面生产设施可能在同一区域。油藏分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油藏地面生产设施不可能以油藏为单元组织,而只能以地面集输系统为单元组织。因此现行油藏原油成本核算以地面集输系统为单元进行成本要素归集,这样的成本归集反映的是同一集输系统内所有油藏的平均开采成本,从而使采油在优化油藏开采方案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在经营理念创新上,还是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创新上,都必须建立在石油企业的自身特点之上;否则,所有的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 4.管理创新过程与利用信息技术的关系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管理游戏规则,信息技术不仅使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特别是掌握当代前沿技术的大企业控制市场的能力不断加强,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资本周转的速度,使他们更容易获得远远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利润平均化的机制。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在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方面与西方大石油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加上管理创新活动缺乏或滞后,使其竞争力差距不断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已成为当今石油企业竞争的焦点。因此,石油企业在管理创新过程中,运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现行管理创新的重大影响,是决定企业管理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5.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创新和管理创新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的,不能把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实质上就是改革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制度改革,旨在界定企业与政府、与社会、与投资者(股东)、与员工的关系,奠定企业管理的制度基础,带来企业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这是企业现代管理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如果企业的产权界定不清晰,外部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即使内部管理改革取得突破,也是不能持久的。企业管理体制(或组织结构)的改革,目的是实现管理模式的市场化,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基本完成以后,企业管理创新的任务更艰巨,对企业的竞争力、经营绩效的影响更直接。这两种创新是并行的、相互促进的,都直接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因此,石油企业必须通过企业重组改制来加强和深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完成市场导向型的管理创新,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当前石油企业必须通过企业重组改制来加强和深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完成市场导向型的管理创新,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石油企业管理现状,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分析现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新措施,正确处理好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关系,切实搞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把经济搞上去,为我国石油企业在新世纪有更大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企业创新论文:产品创新、服务提升是保险企业获得加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国内保险市场进一步向纵深拓展,保险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产品开发的周期也在不断缩短。产品开发在整个公司的业务运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发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更新换代已有的老产品。保险市场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使得以往的大众市场经营策略转向无数的分散市场。一个崭新的变革开始了,直接与消费者互动取代了原先大众市场中冷漠的消费关系,人性化的消费哲理代替了原先的销售哲学。在现代保险市场条件下,尤其是目前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不断向个性化发展,技术日新月异,保险公司数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原有的部分保险产品将逐步会被淘汰,原有的产品体系将会被打破。迫使我们要以创新的能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要注重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保险职能在社会的发挥,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调整的资产结构,有利于长期盈利能力的形成,利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有利于销售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现就产品创新谈几点看法,仅供借鉴。 一、产品创新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导向 产品开发的导向是一家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是保险公司在未来市场中定位的导向,创新产品我们还要以下共同需要遵守的导向: 1、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保险公司的经营需要体现自身的盈利能力水平,从而获得自身不断发展的能力,同时更要注重研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和政府监管导向,要考虑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在保险职能的基础上部分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贡献。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市场需求分析、研究。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保险公司要站在客户的立场去了解客户的需求,逐步实施保单通俗化。尽量让客户参与公司的营销决策,包括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3、市场细分导向。随着社会发展趋向多元化,消费者的需要也有个性化的趋势,公司所要满足的已不再是单一的市场,而是有个别的,有个性的消费者。强调目标市场的细分,根据不同销售渠道、保险消费者阶层、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进行产品的开发,积极完善、逐步到位,形成完整产品框架体系; 4、竞争导向。过去公司面对竞争所采用的营销策略和做法,往往针对特定的竞争者而来,使得客户导向转变为竞争者导向。这种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可能被误导为随竞争者的步伐亦步亦趋,而使自己脱离了顾客,忘记自己的核心优势和条件。 5、客户关系导向。虽然目前都在说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但在实际上仍以个别交易为考虑单位,而在一个流动性很强的保险市场,忽视了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一次交易完成不应是关系的结束而是开始。 二、各级保险机构在产品管理中的定位和作用 (一)保险公司的总公司在产品管理中的定位和作用 1、从自己的庞大信息网络中不断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组织开发和引进新保险的元素,开发适合保险消费需求的产品,使险种与客户需求的最大匹配。建立和健全在目标市场的产品体系,为销售渠道不断提供新产品。所谓新产品:就是指一个产品的多个维度,如技术,性能,服务,品牌,形象,质量,包装,价格其中改变产品任何一个维度都意味着一个新产品的产生,真正的原创性产品只占总开发产品数的10左右。在当前保险市场中,影响保险公司销售问题,突出问题的是产品同质化,企业缺少个性化的险种。许多企业经营不好总是认为是销售问题,实际上首先是产品问题,是产品同质化,甚至明显不如人家的问题。因此,如何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不断推出个性化的好产品才是关键,这正是营销战略的核心问题。现代营销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首先开发符合特定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的产品,然后才是整合传播,把产品想办法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是新产品成功的基础,如何可获得先发优势,建立品牌忠诚、获取经验优势、占有稀缺资源,进而具有全新的独特技术是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 2、必须明确的是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公司要对正在销售的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把握和管理,通过对市场和产品的分析,对不同的产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调控手段。公司通过费用政策、竞赛策略、销售引导、考核机制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和险种占比,达到综合的平衡。同时总公司要周期性地对公司产品体系及各销售渠道的产品线进行评估提出产品线调整意见对不符合公司经营和产品策略的产品应结合业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意见提出停售建议和善后应对文秘站版权所有。保险公司要建立自己的产品库,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有的企业销售失败的原因就是陶醉于现有产品的销售业绩,在成功的道路上多走了一段。 3、产品开发明确两个细分:一是目标市场的细分。产品推广工作的核心目的是“把产品卖出去”,搞清楚要“卖给谁”显然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产品设计工作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充分结合市场状况,保险公司自己的客户资源情况。二是销售渠道的细分,产品推广工作还要解决是“谁在卖”的问题。不同渠道会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采取完全不同的销售办法,即使在同一渠道,销售队伍同样存在高、中、低端能力的业务员的差异性问题,忽视这个现实将可能导致我们对部分市场的丧失。文秘站版权所有 4、产品需要对购买者定位和包装。总公司要围绕产品的不同分类和特色优势,实施对产品的系统性的包装工作,最后推广到各基层销售单位。另一方面,充分要依靠分支机构,结合当地情况实现紧贴市场的产品包装和销售推动。优秀的产品包装和产品同等重要。社会上保险行业的信任度下降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业务人员对客户的误导,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存在公司对产品销售理念认识不到位,产品缺乏整体定位和包装,任由销售人员自由发挥和随意包装造成的。 (二)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产品管理和销售中的定位 组织销售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产品推广中的主要工作。核心围绕:卖什么?卖给谁?和怎么卖?谁来卖?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卖什么?(差异化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如果说总公司是产品的供应商,那么分支机构就是销售商,作为销售商首先要研究所处的市场环境,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身环境特点的产品类型。更重要的是能从 利于销售的角度分析产品,使我们通过做这项工作知道该向什么人、以什么方式、销售哪些产品,这要求我们伴随客户定位与市场推广工作同时进行。其次在销售过程中不断发现市场的需求,积极向供应商提出客户需求,提出这些保险需求的形态和潜在的市场价值分析。 2、卖给谁?(客户发现和客户区隔) 建立以解决客户问题为核心的销售理念。保险公司是由于客户的需求存在而存在。我们把目光投向市场,发现目标客户的需求。回过头来看产品,找到解决客户需求的产品方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目前市场上重点是中端和中高端客户群,客户群另外的两极考虑较少,一是广阔的农村市场,在农村市场中同样存在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他们需要财产保险、养老、医疗保障。另外,还有很多不富裕的人他们为孩子上学、结婚,自己的养老、医疗做准备,保险的积累资金功能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要开发适合这个层面的产品,特点是实用和收费相对低廉。另外一极是社会中非常富裕阶层,人数不足总人口的5,却掌握75左右的储蓄货币资源,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很适合的产品和相匹配的业务员,基本是保险的空白地带。面对庞大的保险市场需求,管理水平在现阶段仍然是制约保险发展的主要矛盾。文秘站版权所有 3、怎么卖?(产品销售的管理技术) 首先如果产品由相对独立的保险元素构成,为给投保人和销售人员提供了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保险组合是“新产品”的再造过程,使产品数量从有限拓展到无限延伸。既体现了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原则,也赋予营销人员无限创作空间。 其次,要总结市场规律和特性,实施与其相符合的业务拓展工作。保险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不同客户在不同时期和时点集中存在购买欲望,销售队伍要做好不同市场的时间匹配,做出业务的节奏感。 第三是产品包装。我们常说“二流的业务员卖保单,一流业务员卖理念”。保险企业管理者的层面越高,越注意产品战略,就是“道”的问题,越往下面越关注战术,就是“术”的问题。一个产品如果销售人员对产品不感兴趣,公司通过“话术”让业务人员去忽悠客户,往往很难有好的效果。通过降低价格手段进行销售是技术含量最低的竞争手段。 第四是市场开发与市场环境保护。保险公司要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环境,遵守竞争规则,竞争要由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向以产品、服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力竞争。 第五是风险防范。目前市场中类似险种或同一险种在不同机构销售,产生的结果差异性很大,说明由于销售通路和队伍素质的差异性,会带来产品效益的差异性,要运用险种风险监控系统加强险种预警和管控,同时要建立对销售团队的业务品质管理体制,确保险种销售过程中风险防范。 4、谁来卖?(销售通路和销售团队建设) 首先,销售通路和销售机制是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最重要环节。对适应不同保险需求的人群要采用不同渠道进行销售,渠道创新是销售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要适合特定渠道销售的特点,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其次,不同的产品由于销售通路的不同,必然带来用于流通领域的成本不同。在相同销售模式下,分配机制的先进性和相对科学性,是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断创新和完善分配机制才能保持销售的相对优势。 第三,优秀的销售人员产生:一是相对优势的薪酬和较为科学的人才选拔措施,吸引和选择相对优秀的人才;二是优秀的培训机制造就优秀的人才;三是科学的销售管理机制,培养销售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带来良好业绩。四是特定客户的产品要匹配相适应的销售人才。 三、服务提升使保险企业获得发展的加速度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意识,以客户良好感受为标准,实现服务提升,为保险企业发展提供加速度。保险业的服务提升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更新服务理念。一是由以往的客户管理观念向客户服务观念转变。以往是对客户要求为主,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模式,要求公司的整个业务运作皆围绕如何向客户提供服务,尤其是围绕服务改变流程,主动积极与客户联络提供服务甚至是超值服务。 二是由保单管理转变为客户服务管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三是由保户投保为外勤服务结束,转变为投保是服务的开始,实现由满意客户向忠诚客户的转变,让客户和公司一起成长,培育大批忠诚度客户群。 2、使服务为保险产品增值,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一是要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的客户档案、客户服务知识库和服务记录,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向顾客提供针个性化的服务项目。 二是提供具有保险特点的服务项目,如急难救助服务、车损后的短期免费车辆提供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三是提供最便捷的缴费、查询、报案、保险金领取等常规服务。 四是通过电子、通讯、网络系统提供生活和情感类关心服务,如通过电子邮件、自动传真、语音电话、短消息服务等现代通信手段,为客户提供如缴费通知、报案、新险种推介、节日和纪念日问候等自动服务项目,亲密公司与客户之间关系。 通过服务提高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信任度,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双赢和共好,实现保险行业的加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企业创新论文: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内容的探讨 摘 要:文章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财务管理 目标创新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目标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创新、融资管理创新、无形资产投资创新、资本结构优化创新、财务分析内容创新、财务分配方式创新、财务报告内容创新等。 一、财务管理目标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加速应用,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因为,其一,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企业股东以外的人员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其二,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实际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资本在较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其三,知识最大化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二、财务管理内容创新 传统的财务管理对企业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评价,可以说是周密细致。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面临着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的扩展,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将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知识资本的取得上,财务管理要关注从什么渠道用什么方式取得知识资本,如何降低知识资本的取得成本,怎样优化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之间的结构;在知识资本的运用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如何结合运用,如何有效配置企业的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提高知识资本的利用效率;在知识资本收益分配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 三、风险管理方法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表现在:(1)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会扩大投资开发风险。(2)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如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知识资产推销方法的选择,会使现有资本结构不稳定,技术资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3)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据统计,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成功率一般只有15%~20%,而有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只有3%,高技术产业一旦成功,可以为企业带来几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巨额收益。据世界电信联盟测算,信息技术每投入100美元可以获得1000美元的产出,相反一旦失败,则可能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以便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三个过程。风险管理包括三个过程: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者应提高判断能力,对风险种类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判断。采用数学模型、计算机系统等现代分析工具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价。采取适当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或将风险合理地转移到投资的其他方面。二是提高风险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素质。他们必须对企业经营及所处的行业、部门有非常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在财务管理及业务管理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经历和体验;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对高新技术的市场走向及潜力进行准确判断。三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有机结合。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作为企业,应提供一种合适的组织形式,以使风险管理者能定期与其他管理人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商讨,如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企业财产安全的切实保护措施和内部审计、库存现金管理等。 四、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创新 传统观点认为,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决定企业生产规模、收益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财务管理中一直把项目投资管理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为企业竞争能力、发展动力和收益能力的重要标志,而体现知识和技术的“无形资产”将超过“有形资产”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美国网景公司仅因为开发了可同微软公司的因特网浏览器相媲美的导航者浏览器,便成为唯一能与微软在这个领域一争高下的公司,而它的所有资产就是导航者浏览器这一软件。同样,世界驰名的耐克公司本身没有一家工厂,却称霸于世界运动鞋市场,它的所有财产就是:“耐克”商标、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投资战略将从过去主要投资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调整到大量投资于无形资产上,财务管理也将把无形资产投资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首先,必须强化无形资产意识,用法律保护无形资产,企业应当建立专门机构负责无形资产的创新、设计、引进、应用的投资。其次,要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评估,为无形资产投资交易和共享创造依据,为企业资产的流动创造产权量化条件。再次,企业要加大无形资产投资,积 累和扩大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断扩展无形资产的范围,特别要注意对知识产权和流通领域的无形资产的积累和开发使用,提高人力资本的效率和增值能力。总之,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变化,以无形资产的增量去改造和带动有形资产存量效能的提高。五、融资管理创新 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的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因为:(1)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一些发达国家将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2)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经济趋向全球化、市场化、拓宽可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3)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工具。 六、资本结构优化创新 资本结构不同资本形式、不同层次及不同时间长度的各种资本成分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具体来说:(1)合理确定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2)合理调整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结构。(3)明确知识资本证券化和种类及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本的权益形式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通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与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 七、财务分析内容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因此,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对知识资本的分析,即评估知识资本的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同时,应设立一系列知识资本考核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知识资本成本率、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指标。 八、财务分配方式创新 财务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在工业经济时代,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利润分配额的多少。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资产逐渐转变成为财务分配的轴心,因此财务分配方式也必须创新,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地位,使掌握知识及利用知识能力较强的职员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利润。 九、财务报告内容创新 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报告的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财务报告内容把重点放在物质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知识资本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只有对企业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进行充分揭示,才能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使财务报告客观、公正、公允、实用,满足财务报务使用者的需要。 企业创新论文: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探讨 1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必要性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一般地讲,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探讨。 从需求方面看,首先,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70%以上,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到40%,管理水平高低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1995年与1985年比较,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中,上升的占50.9%。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其次,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要求国有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和压力。同时,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已经导致了结构性的买方市场的形成。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历史包袱更使其在竞争中处境不妙。提高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从供给方面看。首先,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出台,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其次,现代科技的进步既对管理创新带来了需求上的压力,如技术的进步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可能,从而增加了对管理的需求和依赖,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工具,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管理方法成为可能,如CIMS、EBP、MIS等等,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对产出的贡献率。 2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 2.1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据资料,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不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家不赞成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认为设董事会是使经理多了一个“婆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问题,不认真调查分析市场状况。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2.2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 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如党工团和后勤服务部门)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引入如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 2.3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问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在我国企业推行CIMS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CIMS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系统。它带来的典型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 II)、准时生产模式(JIT)、按类个别生产模式(OKP)、优化生产技术(OPT)、精良生产方式(LP)、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模式等。尤其近10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市、10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开展了CIMS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国有企业超过半数。CIMS应用示范工程1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不仅给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思想,促进了企业管理的高度集约化和信息的共享。 2.4要重视企业主要经营者在管理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具有创新精神的熊彼特意义上的国企经营者,对于管理创新的推进,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反之,就会阻碍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我国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经营者仍是通过行政任命或行政选拔的,不但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训练,也缺少管理实践,因此,这不能不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管理素质的高低不一。面对国有企业全面走向竞争的新形势,必须逐步改革国企主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和选拔机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政治素质好的人才走上国企的管理岗位,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上新的高度,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2.5还要大力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管理技术和方法工具创新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基础管理包括企业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规定、基本信息资料的储备传送以及管理队伍的建立等等。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层次和效率,否则,管理创新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企业更为混乱无序。比如在实行信息化管理上,就需要很高的基础管理水平。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实施企业管理软件的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还较低,处于国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我国大多数企业完整实施ERP的条件并不成熟。此外,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动态管理,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抓基础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中创造适应自身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效益稳步上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企业创新论文:企业完善金融创新管理的思考 现代租赁业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从金融工具角度看,具有扩大投资和融资的功能。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具有促进产品销售的能力。与国家、地方政府政策相结合,具有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功能。对承租人来说,具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加强资金流动,进行资产管理,降低成本的功能。融资和融物特点相结合,又具有转换资本的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的功能等。正是租赁本身所具有的上述特殊功能,使得现代租赁业在国民经济和市场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管理制度和对现代租赁业认识不足等各方面原因,使得现代租赁业在我国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却一直被资金、人才等难题所困扰,探讨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思路,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融资租赁创新 首先是融资租赁的功能创新。准确的功能定位是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融资租赁业能否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融资租赁的功能创新就是要在功能上充分挖掘、放大除融资以外的其他功能:从宏观上讲,融资租赁还具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引导资本合理有序流动等三大功能;从微观上讲,融资租赁还具有扩大投资、促进销售、节税、表外融资、盘活存量、推动技术改造、缓解债务负担、增加资产流动性和强化资产管理等九项功能。 其次,融资租赁的模式创新。融资租赁的基本方式是三方当事人(出租人、承租人、企业)间的两份合同(购买合同、租赁合同)所确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最基本的直接融资租赁,可以诱导出多种变体,如转租赁、售后租回租赁、杠杆租赁、委托租赁等。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创新模式,如分成合作租赁、风险租赁、结构式参与租赁、捆绑式租赁、综合性租赁等,综合这些创新方式的特点,社会上有许多经济业态,如果能和租赁结合起来就是租赁创新。 第三,融资租赁的租期与租金设置创新。应该对租期和租金的设置上变刚性为弹性、变静态为动态、变规定为协商,即应该弹性地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来调整租金支付形式;如果企业确实是因不可抗力而出现偿还困难,出租人应酌情减少本期支付额;在期限上如果企业投资项目确有巨大发展潜力,只是短期内不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则可适当延长支付期限。 第四,融资租赁的标的物形态创新。应将无形资产纳入租赁标的物范围,如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一般都较为敏感,而采取租赁方式,商家让渡的仅仅是无形物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产权),这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无形资产的租赁期间,承租人可以享受到商家的租后服务,而厂商也可以搜集到用户的反馈信息。 第五,融资租赁的交易退出机制创新。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必须遵循的经营原则,租赁证券化由此产生。租赁证券化是集合一系列用途、性能、租期相同或相近,并可以产生大规模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流通的债权的过程。租赁证券化盘活了租赁公司的资产,增加了资金流动性,加速资金回流,从而为其新项目的运作提供了保证。 人才租赁创新 人才租赁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租赁标的物形态的创新。传统的租赁标的物总是被界定在有形资产范畴内,而实际上,除了已经兴起的软件租赁外,像商标、品牌等特许使用、管理模式输出以及特许经营等,本质上都可归结为无形资产作为标的物的租赁。无形资产能否租赁,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对其定价。由于人才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定价,所以人才租赁的出现自然也就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实践证明,人才租赁能够克服中小企业分散管理人力资源的不少弊端:对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人才租赁可以实现“企业用工、社会管人”,从而有效地控制员工人数,明显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运作成本,而高级人才租赁更实现了高级人才资源的共享;对租赁员工而言,专业化的系统管理能够提供系列化和规范化的工资、福利、保险、劳动保护以及税收代缴等周全的服务,让他们即使是为中小企业服务也能得到与大型企业水平相当的人事方面的保障。随着我国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租赁这项新兴业务在我国各大城市也相继展开,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社会保险尚不完善等原因,人才租赁业务在我国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面向中小企业的人才租赁创新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人才租赁的模式创新。基于人才能力与工作的双向多样性和特殊性,人才租赁的模式不可能采取固定模式。中小企业应该在现有人才租赁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创新,而不应该简单地接受或抛弃某种模式,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岗位性质、人才环境等诸多因素正确评价,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租赁模式。 另一方面,人才租赁的激励机制创新。与传统的用人模式相比,人才租赁涉及到用人单位(人才租赁公司)、用工单位与租赁员工三方的关系,甚至还可以扩展到用人单位(人才租赁公司)、用工单位、租赁员工与高校四方的关系,人才租赁管理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人才租赁过程中,由于委托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方可能凭借自己比委托方占有更多的信息而侵犯委托方的利益,而在实务中方有可能是上述三方或四方中的任一方,如何在上述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做好激励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租赁交易方式创新 传统的租赁交易方式通常具有交易工具手段落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相对低下等缺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要素的一部分,许多网站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利用其 资源与网络特点,为人们提供不同的服务,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其中商品在线租赁(Onlineleasing)是众多服务中的一种,其业务流程一般为:网站会员在一定周期内交纳固定的费用,获得在网站在线租赁商品的权利,并在一定时间内提交商品订单,获得商品使用权,但是在使用期限内必须归还商品。由于网络信息传输成本较低、传播范围广泛、直达核心消费群,并且交易过程中互动性强、感官性强,商品在线租赁业务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租赁交易形式,同时其对于面临短期现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也是最具诱惑力的交易方式之一。 在租赁交易服务网站上,利用传递的信息,租赁交易双方在线浏览、离线交易,将网上信息转化为实际交易行为,采用第三方安全交易保证金结算方式进行结算,使租赁交易从业务咨询、双方交流确定合作意向,到进行贸易的全过程都在网上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在线租赁交易在保留了物理形态交易的主要功能之外,还增添了更加强大的功能。通过集聚和组织出租和寻租两方面的信息,在线租赁交易使供求双方接触的机会增加,打破了原有企业间的疆界,使所有在线信息的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化的、虚拟的行业联盟。供需双方通过进行公平透明的交易,使原来相对固定的价格变成浮动价格,能最真实的反映市场供求,打破靠独占商业信息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业垄断局面,最终实现企业间的双赢。 企业创新论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要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职工思想稳定,达到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目标。以下几方面应特别注意: 一、定期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找准企业当前存在不和谐因素,寻找构建和谐企业的突破点。 企业党委要注重了解职工思想动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思想动态分析,洞悉员工心声,正确对待职工利益诉求,把握企业存在的矛盾与不和谐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首先凸显的是利益问题,表现在:企业员工收入偏低、管理者与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愈拉愈大等;其次是干部素质,由于一些管理者工作作风不民主、自以为是、处事独断专行、简单粗暴等,引起职工不满;再次,贪腐不能杜绝,且监督不力,群众有怨声。找准这些问题后,有针 文秘站: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积极培养与和谐社会相融合的员工,做到企业氛围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要营造和谐企业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做到理解人,要理解人,就要知人,要知人应要先和人交心、关心人。对牵涉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应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一抓到底,坚持把员工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视为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三、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针对市场化、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突出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宣传,解疑释惑,引导他们正视差距,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把过去单纯化的教育人、管理人、改造人的模式,向满足员工自身全面发展转变。 四、坚持人人平等、互利互惠的教育理念,注意营造平等、公平、公正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 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将单一的政治平等转变为机会、权力、规则等方面的平等,创造一种“正义公平、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企业环境。 企业创新论文:矿业集团管理创新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集团公司“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它来自于矿区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来自于基层单位的积极探索,来自于各级领导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进取、大胆实践,是矿区上下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广泛的感召力、亲和力和生命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是“三基建设”(基础、基层、基本功)、“三化管理”(准军事化、精细化、市场化)、“三个亮点”(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开展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引领广大员工转变观念。20__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教育活动,江卫董事长亲自撰写文章发表在《枣庄矿业新闻》报上,并反复在各类会议上宣讲,提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号召大家从迷茫和困惑中摆脱出来,振作精神,打破计划经济的陈旧观念,摈弃“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求发展。并把思想教育的重点放在强化优胜劣汰和责任意识上,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新观念,要求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谋求新的发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实施管理创新打牢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狠抓政令畅通,建立集中高效的管理机制。集团公司开展了讲大局、讲团结、讲党性、讲纪律、保持政令畅通的“四讲一保”活动,实施了煤炭销售、资金管理、物资供应等方面集中统一管理,主要解决了一些领导干部的政令不畅、二级单位各自为战和企业“集而不团”等问题,增强了企业的宏观调控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开展了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行了新井新机制等举措,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机制保证。 三、提出文化强企战略,明确管理创新的战略地位。进入新的世纪,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公司高瞻远瞩,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规划”和“五大施政方略”。“三步走战略规划”即:第一步扭亏脱困,解决“吃上饭”问题;第二步加快发展,解决“吃好饭”问题;第三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富美矿区。“五大施政方略”即:一是实施主业做大做强;二是实施适度多元化发展;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四是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五是实施文化强企战略。这不仅首次把企业文化建设明确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管理创新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结合问题,防止了“两张皮”,彰显了以文化力打造执行力、激活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四、鼓励基层单位踊跃实践,形成竞相超越的创新氛围。集团公司征集、提炼出了“诚信、勤俭、严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各种理念。在企业精神和核心理念的指引下,许多基层单位进行了文化创建和管理创新实践。柴里煤矿率先进行了学习型组织创建、内部市场化运作、准军事化管理试点,蒋庄煤矿进行/,!/了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建设”试点,田陈煤矿进行了精细化管理试点,新安煤矿进行了安全文化建设试点。集团公司及时选点树标,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予以推广。矿区上下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出现了百花齐放、竞相超越的局面。枣矿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发展轨迹。 五、建设“三个亮点”工程,形成体系完备的管理文化品牌。集团公司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化,明确提出了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地面环境综合治理“三个亮点”建设。质量标准化重在提高工作质量、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高,是代表先进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企业文化重在培育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凝聚员工力量,提升管理水平,与代表先进文化相一致;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是通过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来影响人的行为习惯,提升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为职工家属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项人人受益的民心工程,代表了矿区广大职工家属的根本利益。集团公司把“三个亮点”与精细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地开展起来。自此,以“三基建设”、“三化管理”、“三个亮点”为主要内容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形成体系,最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枣矿管理品牌。 六、建设富美和谐矿区,进一步提升管理文化品牌。以和谐文化建设为“龙头”,突出抓好了安全文化和廉洁文化两个关系企业和谐稳定的“天字号”大事,广泛开展实践活动,使之在员工灵魂深处落地生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集团公司制订了《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十大目标”、“六项原则”和“十大体系”,开展了“和谐杯”竞赛。开展廉洁文化和安全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 机关、进基层、进岗位、进家庭,使廉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廉洁勤政。实施了安全文化系统推进、“手指口述操作法”、岗位价值流程再造、编码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创新举措,提出了“十荣十耻”安全荣辱观,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素质。新的形势和任务,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新的内涵,促进了“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的进一步深化提升。通过多次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势任务教育等活动,全面实施了以“三基建设”、“三化管理”、“三个亮点”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集团公司上下步调一致,同心同德,破除了畏难发愁、墨守陈规、不思进取、按部就班的旧观念,树立了抢抓机遇、向严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效益、打破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新观念,为大集团战略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观念转变天地宽。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又进一步推进了矿区员工思想观念的不断升华。七年来,集团公司上下自觉认知、自觉倡导、自觉实践、自觉培育,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其中,“三基建设”是基础、是平台,“三化管理”是载体、是手段,“三个亮点”是目标、是境界,三者既独辟蹊径、自成系统,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像踏实有力的“三足”承载起枣矿管理文化的“大鼎”,不仅提升了文化力,激活了生产力,而且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在现有矿井中,安全生产周期超过5周年的3个、4周年的1个、3周年的3个。全公司百万吨死亡率由1999年的2.75,降为20__年的0.28、20__年的0.18、20__年的0.099,20__年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国家煤监局列入全国首批十大安全质量标准化核准企业。 二是煤炭主业迅猛发展。新源井、滨湖矿分别用18个月建成投产,创出了全国同类型矿井建设新纪录。高庄矿通过改扩建,由年产21万吨的小井,发展成为300多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实施多元投资建设的新安矿年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毛煤产量自1999年以来,以年均200余万吨的幅度递增。20__年完成2145.6万吨,是1999年的2.68倍。 三是非煤产业快速崛起。先后建成了电厂6座、年产110万吨煤焦化、10万吨甲醇、800万条子午线轮胎、1.5万吨白炭黑、1600万平方米石膏板等一批重点项目。现有非煤产品20__余类,其中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水煤浆、煤焦化工、石膏板、炸药、制衣等许多产品销往国内外。20__年,完成国际贸易额3.24亿元;完成非煤总收入77.4亿元,是1999年的13.8倍。 四是走出去战略稳健推进。先后在贵州、云南、安徽、山东四省进行了煤炭资源开发。贵州大方绿塘、清镇两个矿和云南斯派尔矿已开工建设;龙口柳海矿已建成投产。收购的安徽淮北煤矿、租赁的山东济宁菜园煤矿和滕州金庄煤矿已顺利接产。开发了加拿大森林采伐项目,运作了美国、印尼国际贸易,达成了合作开发加拿大矿产、俄罗斯萨哈林岛森林、泰国石膏矿的意向。 五是经济效益年年攀升。企业总收入自20__年以来以年平均20多亿元的幅度递增。20__年实现116.28亿元,比规划提前4年跨入过百亿企业行列。20__年完成170.8亿元,上缴税金21.88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6.6倍、14.68倍。实现利润10.37亿元,比1999年增盈12.23亿元。按照20__年企业总收入,枣矿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90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107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9位、山东省100强企业第13位、山东省煤炭企业第2位。 六是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自主研制了ZY-20__、ZY-2400、ZY6400等15个系列支架,并在薄煤层电牵引、采煤机、综掘机、破碎机等“六机一架”研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其中ZY-2400型支架的开发应用,比普通炮采工作面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并填补了国内空白。ZY6400型大采高支架、极薄煤层智能化高效开采成套设备和具有自移、旋转、机械手、液压四项专利的ZKLGS-300型采煤机先后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鉴定,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推行了矿井生产辅助系统无人值守,实现了新建矿井生产系统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达到了矿井主动力系统数字化集中控制国内先进水平。在薄煤层综采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综掘配套设备、顶板支护改革、矿井水患治理、井下防灭火、水体下安全开采等方面开发了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23项向国家申报了专利,有5对矿井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6对被评为全省科技兴矿先进单位。 七是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打造文明矿区、创建温馨家园活动,消除了卫生死角和视觉污染,改善了员工及家属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煤矿黑乱脏臭差的环境面貌,塑造了整洁亮丽的新型煤矿形象。环境的美化、亮化让矿区员工共享了管理创新的成果。无论是新建矿井还是衰老关闭破产矿井,无论是生产单位还是后勤服务单位,无论是工广区还是生活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清洁如新,亮点纷呈,处处都给人优美舒适的感觉,尤其是衰老矿井即使在原鼎盛时期也未达到这种程度。 八是和谐矿区建设扎实有效。在不断增加员工收入的同时,出资1000万元建立了“枣矿情暖万家基金”,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仅20__年就帮扶困难职工家属近3万人次,发放各类救济金562万元。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司所属单位先后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72个次,有5个煤矿被命名为全煤系统文明煤矿,有1个煤矿被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有2个煤矿被命名为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 以20__年之前的七年和20__年以来的七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相比,可以充分说明企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1993年至1999年七年,煤炭产量4587万吨,销售收入1501651万元,利润总额-30449万元,缴纳税金100191万元,职工人均收入总额53587元。20__年至20__年七年,煤炭产量11131万吨,是前七年的2.43倍;销售收入5624742万元,是前七年的3.75倍;利润总额147838万元,比前七年增盈减亏178287万元;缴纳税金571350万元,是前七年的5.7倍;职工人均收入总额129133元,是前七年的2.4倍。 集团公司的管理创新是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管理实践中继承与创新的产物,是理论探索与大胆实践的产物,是企业决策思维与员工具体行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不断提升,是枣庄矿区有史以来管理的重大变革和突破,是一场管理的革命,是枣矿集团的发展实践证明了的一套“实际、实用、实效”的科学管理举措。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原山东省委 书记张高丽,省委书记李建国、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副省长王仁元及全国政协、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监总局、中煤政研会等有关领导多次前来视察。国内外、行业内外有6万余人次前来考察。集团公司先后荣膺全国典范企业、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拥军先进单位、山东省首届最佳企业公民、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山东省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一系列称号。 企业创新论文: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互联网作为新的商务模式,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扩大了市场,对企业生产和营销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新形势下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创新。 一、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直接影响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革,在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影响最为广泛,变革最为彻底,同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也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电子商务具有全球化、成本低、效率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得到了各国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以我国为例,自信息技术发展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另外,从网络用户普及情况上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的第35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49亿人,并且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最后,从企业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并将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渠道。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营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电子商务为企业市场营销带来机遇 (1)电子商务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网民数量在不断增加,而这些人的消费行为往往较为独立,对于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求其满足功能性需求,更希望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传统的营销环境下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所需的搜寻成本较高,而网络营销环境消除了传统营销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时空限制,无论何时何地,消费者都可以查询到自己所需产品和商家的详细信息,并可以方便地进行货比三家,甚至可以及时了解到该产品的更新换代信息,从而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图书的购买,消费者不需要为找寻一本书而跑遍各个书店,而只需要在网上书店查询,就可以获取所需图书的详细信息并进行购买。同时消费者在下订单时还可对包装、物流等信息做出要求,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 (2)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与消费者实现了双向交互式沟通。传统营销模式下,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前就会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情况,力图设计出满足消费者所有需求的产品,然后在营销阶段围绕产品特点来制定策略。但这在实际情况中很难满足,这是由于消费者很容易对现有的产品实物提出建议,而对处于设计阶段的产品,无法对其是否满足自身需求做出评价。同时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自身财力、人力等的限制,无法与消费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了解其需求。而在网络营销环境下,即使中小型企业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话题讨论等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双向交互式沟通,实时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通过这种双向沟通模式,消费者对于产品设计有着更高的积极性,使得企业做出更有效率的决策,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3)电子商务模式下网络上信息的公开使得企业之间网络营销竞争更加公平。传统营销模式环境下,产品宣传力度受企业本身的资金投入、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投入宣传资金更多的大企业所经营的产品能够有更大的营销范围,产品更能引起消费者注意,从而其市场占有率也越高,消费者对产品市场中几个大型品牌的了解更多。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公开性,不同企业的产品所拥有的消费者受众范围类似,市场产品信息更加公开,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中小型企业通过展开电子商务,不用投入很大的成本即可获得较大的产品信息受众面,从而各个企业的产品信息公开程度类似,产品竞争更加公平。此外,电子商务的出现也使得产业界限更为模糊,大企业不仅面临着同行业中小型企业的竞争,更需应对其他行业企业的竞争。 2.电子商务为企业市场营销带来挑战 (1)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能够较为公平地进行网络营销的同时,也使得企业需要面临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不可逆转地影响了全世界的经济格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企业不仅面临着本土同行的竞争,更面临着跨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竞争。虽然国家为了保护本土企业,通过政策法律设置了一定的贸易壁垒,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独立范围内的竞争优势终将减少。同时,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也能够方便地了解到国内外产品信息并进行比较决策,例如“海淘”、“海外代购”等的出现就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使得自身效益得到最大化的结果。因此,企业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更要考虑到来自于全球的竞争挑战。 (2)信息风险包括信息虚假、信息不完善、信息滞后和信息垄断等情况。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能够较为快捷地获得海量信息,然而如何从这些信息中甄选出对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有用的、真实可靠的信息则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不能从海量数据中及时获取完备的信息,则无法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无法制定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所需的一些关键性信息可能在海量数据中无法得到满足,而是被相关部门或机构垄断,这种情况下,如何获取这些垄断性信息是企业需要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3)企业网络营销还面临着来自于政府的政策和财政风险。由于网络营销为新生事物,网络经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对其认识尚不深刻,各国虽然都有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各国内部及国际之间对于网络营销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而得到各国普遍认可的法律法规则更少,尤其对于国家税收和跨国电子商务之间的政策更为缺乏,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国家都会逐步推行出针对企业网络营销行为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国家之间也会制定出通行于国际的互联网法规,使得全球电子商务系列标准达成一致。新的政策法规环境也是企业网络营销策略需要适应的新的挑战。 二、电子商 务环境下网络营销策略创新 营销理念由4P向4C的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遵循菲利普?科特勒1967年提出的经典的4P原则,即从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以及Promotion(宣传)四方面来综合考虑并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认为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将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市场划分制定价格策略,专注于销售网络的建立,对产品进行宣传。根据以上描述可看出,传统的4P策略是围绕产品定位来进行的,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而在后期营销阶段很少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而近年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更倾向于较为个性化的产品,因此,要求企业在设计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时对消费者人群进行充分的细分,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以舒尔茨为首的营销学者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4C营销策略,即从Customer(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性)、Communication(沟通)四方面来综合考虑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认为企业应根据消费者需求来提供产品,在营销时不仅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考虑消费者搜索产品所花费的购买成本,在消费者购物时享受到产品和企业服务带来的便利性,并通过良好的沟通建立新型企业-消费者关系。在4C基础上的市场营销是基于客户需求制定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被拉进,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制定出营销策略。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制定营销策略也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本文从4C原则出发,提出新形势下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创新。 (1)从消费者(Consumer)角度考虑网络营销策略。与传统营销始于产品不同,网络营销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双向沟通的便利性,在产品设计就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充分的网络沟通和调查研究,将营销策略贯穿于整个产品设计、生产直至销售期间。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面向消费者需求的垂直型网站和专业化网站建设,充分了解采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将消费者的个人偏好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同时在产品销售阶段,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对产品特性进行细分,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2)从成本(Cost)角度考虑网络营销策略。4C理论中的成本不仅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消费者为了购买产品所付出的搜索成本。网络营销方式大大减少了消费者为购买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搜索时间、体力消耗,同时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很容易进行货比三家,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然而网络购物比实体购物多了一定的风险,这也是消费者网购行为中会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不仅要了解类似产品的定价,根据生产营销成本制定合理价格,更要从降低消费者网购风险成本角度考虑,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保障性营销策略,如承诺正品、提供运费险等。 (3)从便利性(Convenience)角度考虑网络营销策略。21世纪的商业竞争不仅仅在产品本身,也在于企业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便利原则是指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现代营销理论认为,企业营销行为在售前、售中和售后都存在,消费者购物行为存在于售中,而购物体验也延续到了售后,其所感受到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B2C商家往往在售中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而缺乏便利的售后服务,以天猫为例,商家售前客服在消费者咨询时服务态度良好,对产品做出耐心解释和解答,但很多商家会疏忽售后服务,从而当消费者有负面情绪时不能及时解决。企业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应对售中和售后服务给予同样的重视,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消费者忠诚。 (4)从沟通(Communication)角度考虑网络营销策略。传统营销策略中考虑促销(Promotion)行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极力推荐自身的产品,是一种单向的劝导行为。本文认为企业应同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可循环的双向互动式沟通关系,充分讨论客户的需求和企业产品的特点,为消费者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在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充分了解到消费者需求,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细分,同时在销售环节为消费者推荐合适的产品。企业在网络营销时应通过充分的、良好的沟通来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长期的企业/消费者关系。 三、结论 传统的4P企业营销策略是围绕产品进行的,本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追求个性化与差异化,因此企业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要围绕消费者需求来进行。同时,本文以4C营销理论出发,从消费者、成本、便利、沟通四个方面提出了企业网络营销的创新策略。 企业创新论文: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讨 以创新意识面对职工思想变化 全国工会十五大提出的“三个不能”中,强调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主力军作用不能动摇。我们电力企业在历经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后,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利益格局、分配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员工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变,员工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电力企业职工群体正在形成。因而时代在呼唤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首先要创新的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要大力倡导和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大力营造邪不压正的氛围和环境。同时必须培养和弘扬团队精神。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木桶的容积,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将构成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加高加强,就是要将团队中较差的那部分成员提高提升。为此,就要从最基层的部门抓起,比如,在班组中开展“手拉手”活动,“手拉手”是团结、互助、友爱、协作的象征,是建立团队精神基础。“手拉手”是和谐班组建设的一部分,它告诉人们的是一种宽容,它给人们的是一种关怀,它唤起人们的是一种激情,把这种激情贯穿在我们的思想工作中将成为一种竞争的动力,用团队精神凝聚员工,引领员工,教化员工,锤炼员工。 其次要创新的是工作方法,一是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进行正面灌输,大张旗鼓地营造声势,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然而,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继续停留在依靠行政手段搞活动、搞宣传、作报告、造声势上,结果往往是“走了过场”,耗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且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为避免这种“镜中花”、“水中月”的“空对空”做法,就要紧密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比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二是由“说教式”向“引导式”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是有情感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进行,同时还要调动职工群众自觉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使主体和客体达到互动,两方面相互交融,相互贯通,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型转变。比如,开展一些向身边的好人学习、我身边的人和事、我看我的同事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借鉴心理咨询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心结,进行灵活多样的心理疏导等等,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由单纯“灌输型”向寓教于乐的“渗透型”转变。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之中,是避免思想政治工作枯燥单调、空洞乏味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定期搞职工文艺表演,建立这个书屋,大力支持职工读书活动和职工自学活动,广泛开展职工摄影、各类征文活动,结合实际的开展技术比武、举办各种各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等等。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调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让职工群众在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将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要求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向文化力要执行力。四是由单一“教育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变。单靠思想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教育,辅之以关怀,动之以情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延伸和拓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定期开展“问计于民”活动,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切实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既可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又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创新论文:对民营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管理创新 摘要:企业的管理创新应该通过学习来充实,所以首先应创立学习型组织,建立校企联盟,让高校和企业结成联盟,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同时在企业内部培养整体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学习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重要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民营企业还应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重视企业战略,人性管理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管理创新; 校企联盟; 学习型组织 经济形势日日更新,上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下至一个企业一个人,都必须去适应生存的环境和形势,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刻处于主动地位,在不断的创新中得以成长。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高度融合的时代,笔者认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应该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发现不足,并且以高瞻远瞩的眼界为企业谋发展。 一、让企业家素质在学习中提升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经营技能不断变革创新,企业家不是神仙,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固步自封只会退步,原本的智慧也会变得愚蠢。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不断学习,全方位提升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才能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有计划地实施企业洗脑工程,进行经营理念意识的再造,才能带领企业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使企业家成为信息社会自觉的主人。很多企业家的成功事例表明,优秀的学习能力加上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出众的捕捉时机的能力,为他们带来了事业的成功。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提升企业家素质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企业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优秀的企业家可以掌舵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而企业的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也要求有高素质的企业家。所以,如何学习就成为问题的关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一书,推介了一种最成功的企业组织模式——学习型组织——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新未来的组织。它是一种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学习往往被认为只是学校的任务,其实人的一生无时无处不在学习。圣吉正是批判了这种学习与实践的分割,主张以生命一体的观点来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系统思考的思维模式来诠释学习型组织的最高境界。 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经在全国上下推行,但推行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促使企业真正认识到学习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从而不断地从学习中受益,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企业。 1. 建立校企联盟,提高领导学习意识 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企业管理专业,但绝大多数是为了迎合招生和就业,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很多教师其实根本没有在企业实践过,所以,讲课大多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同时,企业家绝大部分也没有系统学习过企业管理课程,凭的往往是自己对市场和企业的直觉。这两者一直以来都是割裂的,以至于我国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上成效不佳。本文认为建立校企联盟已经势在必行。让教师走进企业,让企业家走进课堂,高校和企业相得益彰,学习和实践真正融合。首先,让高校管理学教师走进企业。每个企业都必须配有高校教师管理顾问,薪酬可以自定,当然以不增加企业负担为宜,因为教师走进企业,受益的是双方,教师在企业既是顾问也是学生。同时,让企业家走进高校。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分批去学校进修,一方面在课堂听授课,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课下讨论和讲座,将课堂的知识和实践的体会进行对比,使双方都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真谛。这两个过程可以同时进行,正好可以弥补人员的空缺。建立校企联盟,应该作为一项制度,由相关部门督促其实施,原则上以校企自由结合为宜,相关部门可以给予适当干预。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双方会有些不适应,毕竟新的岗位新的环境,但如果可以坚持下去,我们相信,这样一种双赢的联盟一定会受到高校和企业的欢迎,并且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 培养企业的整体学习氛围 建立校企联盟,更多的是给企业的领导阶层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企业的员工也不能放松学习。无论员工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必要的。绝大多数员工习惯于受雇的角色,被动地进行工作,只为每月生活所用的薪酬。管理大师德鲁克倡导让每个员工都能拥有主人翁的姿态,针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断总结,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进步。而这就需要在企业中培养整体的学习氛围,让员工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胜任每天的工作,否则就会落后,甚至遭到淘汰。企业应该就此开展一定的活动,比如:不定期地开展技能大赛或知识竞赛,让大家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与别人的差距;经常聚餐,在饭桌上讨论工作相互借鉴,这种做法并不是建议大家铺张浪费,因为有时候饭桌上的气氛比会议室更融洽,更有利于大家理解领导的意图;也可以组织大家外出等。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增加企业的团体凝聚力,并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企业整体的学习氛围,让大家都认识到学习是个人进步、企业成长的源动力。 二、让企业在先进管理中成长 1. 企业由投机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 所谓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基于自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有效协调企业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全方位的综合因素出发,对自身的经验运作所进行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德 鲁克指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流还是机会导向,战略趋同化严重。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以及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发展战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战略制胜将成为民营企业未来分化的主要驱动力。 战略管理包括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战略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创业阶段,民营企业战略目标就是找准市场切入点,迅速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并依靠自己的产品积累到第一笔财富,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创业成功之后,企业战略重点则应主要放在巩固既有产品与服务市场、开拓新的产品与服务市场,以客户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企业经过了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就是追求企业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民营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方案,但还不足以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战略的成功实施还有赖于民营企业中组织结构、企业领导、企业文化和资源分配的调整,从而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 2. 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导企业管理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知识的承载者正是企业中的人。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整个管理哲学中。“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应是以人本理论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它追求的是管理活动的人性化。从管理的角度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益的思想,以此来丰富、补充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实行“仁治”以安民。儒家认为,民为国之本。这种思想运用到企业中,就是先要做到“尊人”, 再要做到“安人”。其次,在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的环境。再次,企业要善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儒家把用贤看成是兴亡成败的关键,现代的企业管理同样也是如此。一流人才经营一流的企业,二流人才只能经营出二流企业。 三、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成长的动力 要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即要从过去的增量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存量型的增长方式。所谓存量型的增长方式,就是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挖掘企业内部资源,获得企业的成长,这就需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 (1) 选择恰当的自主创新方式。自主创新方式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原始创新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多,一般的企业难以承受,特别是在企业的初创阶段,依靠原始创新发展企业产品,难度较大。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的企业。集成创新指的是选择具有极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促进多种相关技术的综合集成。模仿再创新,即二次创新,二次创新的模式包括模仿创新,即“干中学”;创造性模仿,即对已有技术结构与引进技术结构的相互适应和融合;改进型创新,即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2) 选择与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的技术创新。企业应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技术项目选择和创新,否则会收益甚微,并且会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技术创新本身的风险很大,企业有时候会采取权宜之计来降低这种风险。比如减少长期研发项目投资,在新产品迅速上市方面增加投入;会搁置长期项目,转向回报快的项目。虽然加快创新速度,取得快速的、有可衡量的结果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公司如果过于看重短期成效,就会限制自己在突破性创新方面的潜力,最后只能进行渐进式的技术项目选择。 (3) 发挥资金、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经验表明,凡是技术水平在本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进行资金投入的力度较大。对于经济实力不是特别雄厚的企业,在开始阶段,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企业在增加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采取不断递增的办法;另一方面,还要能够使技术创新的成果,尽快转化为市场上需求的产品,从而尽快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进入一个“投入—技术效果—经济效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过程。 企业创新论文:浅谈以创新的发展观促进非煤企业发展 如做大做强非煤产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的方向,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观念创新,为非煤企业打开快速发展之门 观念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可以促成一项改革的成功,也可以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说到底,企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理念。作为非煤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与时俱进,有创新观念。其次,就是如何转变职工的观念。领导再新的观念,必需由职工去执行,职工理会不了精神,执行起来就不力。转变职工的观念,一是要“引”。通过形势教育,引导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企业领导、政工干部讲形势与邀请专家讲座相结合,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与开展主题教育、讨论活动相结合,引导职工积极更新观念,转变观念;二是要“带”。通过管理层、党团骨干观念的转变,带动职工思想观念转变。由于所处的环境、受到的教育、承担的责任、接受的信息等情况不同,企业管理层与党团骨干对改革创新更容易产生认同感,观念更新容易一些。其言行往往对周围的群众具有影响和带动作用。通过机关带基层、管理层与党团带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使职工队伍观念发生转变;三是要“激”。通过企业成败典型的宣传,激发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宣传正反典型,可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职工观念新,企业思路新,充满活力;而失败以及被淘汰企业的职工观念必然落后,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从而激发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转变,树立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的观念。 突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水平 产品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企业生命力所在。要做大做强非煤产业,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力带动整体发展,促进产业化产品优化升级。技术创新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引进新技术。结合现有产品采取具有技术含量高的单位进行外部联营,以产业集群或产业链的方式对外招商。在外部联营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商贸流通或其它产业联营,形成多边宽带联营格局,不断提高自己产品技术含量;二是对专业技术较强的特殊行业,根据使用年限进行技术改进,增加使用年限。这就要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减少频繁大修,降低中间投入费用,使老机组焕发活力,创造新效益;三是把支柱产品的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深加工技术,把现实的初级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尽快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增强创效能力。四是大搞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固废资源。五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难度大,但可以抓住本省南方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强信息收集,在相关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基础设施、生物工程等产业开发。 管理创新,为企业自身素质强化升级 管理创新是全面创新的重要内容。徐矿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主要是非煤产业,而且非煤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生产规模到效益规模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必须以管理为基础,确保非煤系统效益的增长与壮大。企业管理创新一是战略管理,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谋化。集中研究发展战略和策略,综合系统管理、市场营销、融资和财务、生产和操作、研究和开发、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二是扁平化组织。一个良好的企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非煤企业随着发展其经营的范围、产品范围将逐渐扩大,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经营已成为可能。过样一来,过去那种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结构就难以适应现代动态环境和经营的变化,扁平化组织结构应运而生。三是虚拟经营。现阶段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只保留企业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功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界力量进行融合弥补,其目的是在竞争中发挥企业有限资源的优势;四是人本管理。最成功的企业里的管理都是真正面向人、重视人的管理。管理中让员工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表现和发展自己的才干,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感到工作有意义、有保障,依靠共同的信念来激励大家。
计算机考试论文:电子支付在高校计算机考试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 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中,本文提出并实现了运用电子支付技术,对现行的各学校单独组织、现场报名交费的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将电子支付技术嵌入到OA系统中,实行网上交费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 [关键词] 电子支付; 网上办公; 教育管理 1 引 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管理人员每年都面临着教师的岗前培训、职称评定、考试考核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师资队伍的增加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各高校也在探索如何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类管理工作。本文以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管理工作为切入点,提出并实现了运用电子支付技术,对现行的各学校单独组织、现场报名交费的方式进行改革,将电子支付技术嵌入到学校的OA系统中,实行考试的网上报名、网上交费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 2 研究现状 2.1 高校OA系统的发展 现阶段,高校为了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类管理工作,满足现代化办公的需要,陆续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OA系统是基于全新管理理念建立的一套集浏览公共信息、网络办公、公文管理、在线交流、规章制度、电子邮件于一体的办公系统。OA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部门及个人之间办公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实现了网络办公管理的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免去了繁琐的办公手续。[1] OA系统为高校全面信息化构筑了坚实基础,但是高校OA系统在建设和推广方面,产生的一些共性问题,妨碍了这一系统全面发挥功能。这些问题集中在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维护方面。如何根据学校各自的特点,在通用功能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个性化需求分析,摒弃冗余功能,加强技术服务和新技术推广是高校OA系统发展需要突破的地方。 2.2 电子支付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电子支付[2],即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货币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子商务核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用户只要能上网,便可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完成各类费用的网上支付,整个流程简单方便,免于现场交费的来回奔波。 电子支付技术在网上购物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这些单位拥有自己的技术力量来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电子支付技术之所以没有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得到推广,一方面是应用范围有限,仅学费缴纳和考试报名等相关管理工作需要用到费用支付;另一方面与高校的管理者对电子支付的重视和认知程度有关,高校的管理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办事流程,管理者对电子支付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再加上对电子支付安全的担忧,若无实际需要或正确的推广策略,很难改变管理者的惯性思维。 其实,普通高校作为教育科研单位,虽然没有专门的部门从事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但可以依托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进而培养成专业的技术力量,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运行。 2.3 需求分析 现阶段,高校的OA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但对于网上电子支付功能没有涉及。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具有报名时间短,人员多,交费金额不同等特点,现场报名交费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如何将电子支付技术和高校的OA系统进行整合,切实满足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 研究和应用 3.1 系统架构 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网上报名、网上交费、网上打印准考证、成绩查询、后台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用户和管理员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完成所有的系统功能,不需要安装其他软件,系统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三层架构[3],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替换性。 网上支付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选择中国农业银行作为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支付标准和提供的商户开发软件包,实现了支付请求、取消支付、订单查询及接收支付结果响应等功能。 支付请求:当用户在报名系统平台上确定订单后,选择使用网上支付付款。系统首先提交支付请求给网上支付平台,接着将用户的浏览器跳转到农行网上支付平台的支付页面。 取消支付:如当日的账单中存在用户重复交费,可以使用取消支付将重复的费用退回。 订单查询:针对未收到银行交易结果回复的订单,或银行响应交易状态未明的订单,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发起订单查询请求,查询订单的状态,如果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在该订单并支付成功,可将支付成功的参数再次发送到客户端。将订单查询功能提供给用户,用户自身即可完成对订单的对账工作,减少了电话咨询,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接收支付结果响应:用户在网上支付平台上进行在线支付操作,支付成功后,网上支付平台会将支付结果通知给用户,目前采用的通知方式为页面通知,即网上支付平台会将支付的结果通知到系统指定的页面,让用户实时获取支付结果。 系统采用电子证书的方式来保证它与网上支付平台间的身份验证、中间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以便完成电子支付安全当中非常重要的交易双方身份辨识、不可重复、防止篡改等功能。 3.2 安全管理 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以及系统网络管理的安全问题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只有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手段和高级别的系统安全管理,用户和管理者才能信任电子支付,从而使电子支付真正地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为此,本文采用以下3种技术和方法,提高电子支付和系统管理的安全性。 数字认证: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有可能被黑客截获,因此,一方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要加密,并且加密手段要有不可逆性,防止加密信息被破解;另一方面,对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要进行数字验证,保证通信双方身份的合法性。数字证书是标志和证明网络通信双方身份的数字信息文件,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与解密、数字签名与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通过数字证书的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在服务器上安装数字证书后,客户端浏览器可以与服务器上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套接层(SSL)[4]连接,在SSL连接上传输的任何数据都会被加密。同时,浏览器会自动验证数字证书是否有效,验证所访问的站点是否为假冒站点,从而保证通信的安全。 网络注入的防范:注入是黑客攻击网站的一种常见技术,为了防范黑客的攻击行为,一方面,借助检测软件对系统进行注入点检测,杜绝各类注入点;另一方面,开发了注入检测系统,一旦用户提交的数据中包含攻击信息,系统会自动检测出该攻击行为并立即阻止,同时该用户的IP地址被自动添加到“不允许访问”的数据库字段中,拥有此IP地址的黑客无法再次访问本系统。 IP限制技术:为了保证系统管理员能够安全地管理后台数据,本文采用IP限制技术[5],将合法管理员的IP地址添加到允许访问数列中,限定只有在此数列中的IP地址才能访问管理员后台,假设黑客通过某种途径获取了管理员后台的访问路径,由于其IP地址不在允许访问数列中,也无法登录管理路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后台管理的安全。 4 结 语 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中,本文提出将基于OA系统的电子支付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报名,改变了传统的报名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应更加注重计算机技术与高校各项工作的结合,推进高校的信息化进程。 计算机考试论文:把好三关严防职称计算机考试作弊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简称职称计算机考试)是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评价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职称计算机考试中,由于利益的驱动,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进行作弊,直接损害考试的公信力,践踏公平底线,破坏社会正义。 近年来,职称计算机考试中的作弊手段不断翻新,如何有效预防职称计算机考试作弊?笔者认为,必须以预防“替考”为重点,严把“三关”,即教育、组织和监督。 一、加强法纪教育 引以为戒 对广大考生及监考人员进行法纪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这是预防作弊的基础。 1.要大力宣传与考试相关的各种法规 今年4月1日起,教育部将依据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国家教育考试法》早已起草完毕,待该部法律正式颁布后,一些考试中的作弊、舞弊行为将被视为违法甚至犯罪,国家教育类考试作弊违法行为最高判7年。对策划组织、大面积参与作弊的,将由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监考老师监考不作为而出现作弊现象,相关部门会追究监考老师的法律责任。《军队专业技术干部考试工作实施细则》对军队考生作弊及监考人员失职的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些法规的起草与颁布都凸显了国家、军队打击考试违规行为的坚定决心。 2.要用典型的违纪违法事件警示考生 现在,对于考试作弊行为,不但有法可依,而且执法必严,广大考生及监考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近年发生的作弊事件中,考试违纪责令3年内不能参加考试者有之,作奸犯科被送进大牢者有之,刑罚惩戒手段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3.要教育引导考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鼓励自我奋斗,杜绝侥幸心理 一方面,要宣传教育职称计算机考试的基本经验和技巧。该考试难度并不大,考题绝大多数是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只要努力学习、刻苦练习,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通过。另一方面,要提醒考生违规的代价——除了依照法规严肃处理外,还将被记入诚信档案,通报考生工作单位和管理职称评审工作的相关单位。因此,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考生,杜绝侥幸心理。 二、严格、规范、独立地组织考试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严格、规范、独立地组织考试是让考试的各个环节都没有缝隙可钻,是预防作弊的保证。 1.从技术上确保考试系统的安全 系统管理员要严格按照程序准备考试场地,安装、调试、测试考试系统,杜绝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间谍程序,物理隔离考试系统与外网,从技术上确保考试系统的安全。准备工作完成后要按程序将考室门窗贴上封条。 2.要严格遴选、培训监考人员 只有真正实现了管理者、组织者、结果使用者完全分离的考试机制才可能是公平公正的。监考人员一定要有独立性,在组织考试的过程中,不能受外界的影响,不能单独与外界接触。职称计算机考试监考人员不需要多,但是要精,可以从不同单位临时抽调候选监考人员,要挑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干部担任。在考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考务工作能力。开考前再由参加培训的候选监考人员中临时随机抽取部分人员监考,哪位监考人员在哪一个考室监考也要抽签决定。 3.规范地设置考场 在候考区和考场入口设置警戒,实行全程封闭管理;运用电子干扰器阻断考场内外通讯,架设电子眼对考生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全程录像;在考场入口处设置考生照相计算机,照相前认真核对本人、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一旦出现违纪问题,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提供最及时最直接的证据。 4.监考人员要严格履行监考职责,严格执行考场纪律 每场开考前都要经过人社部考试中心的验证,通过后方能开考。开考前后10分钟,监考人员快速核对考生核查表,考试过程中仔细核对考生核查表,确保准确无误。发现作弊苗头要及时警告,证据确凿的作弊行为要当场认定,绝不姑息。 三、严格、全面、全程监督 任何权利都需要监督,没有监督,权利就会失控,就会导致腐败。因此,必须严格、全面、全程地监督,这是预防职称计算机考试作弊的关键。 1.要依靠广大考生积极支持和参与监督 要培养考生监督意识,按时公开考务信息;监考人员必须佩戴有署名、贴照片的胸牌;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在考场设置举报箱。 2.要全程接受上级督察员的监督 考试中心每年职称计算机考试期间都应向所属各个考场派出专职督察员,检查考纪和考务人员履职情况,对考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3.监考人员必须相互监督,共同担当责任 监考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考场联络员、主监考、监考,既分工合作又要相互监督制约,任何一个监考人员都不能滥用权力,徇私舞弊,监守自盗,这是确保考试正常进行的前提。 (作者单位:昆明民族干部学院) 计算机考试论文:论我国高职计算机考试 [提要] 计算机考试是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分析我国高职计算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并注重实践教学。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考试;改革 计算机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其方式有很多,有笔试、口试、论文、现场操作等计算机考试方法。计算机考试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正是因它具有如此深刻的发展渊源、社会背景和功能,才成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高职计算机考试作弊 近几年,学生作弊范围较之以前有所扩大,在调研中我们分别从作弊行为的横向和纵向角度对作弊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考试作弊从学生数量和作弊课程数量等横向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作弊学生范围广。以往是部分高年级学生才伺机在考试中作弊,而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在逐渐熟悉和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作弊的危害有所畏惧,考试作弊的情况相对较少。而现在许多刚入校的学生由于入学知识基础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对待大学的学习,或视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于不顾,作弊行为逐渐成为常态。同时,不仅学习差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挖空心思,连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了奖学金、入党也会铤而走险;这些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本应是学生为适应今后社会发展需要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而必须掌握的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而许多学生却连基础的专业课程都不能认真学习,为蒙混过关选择在考试中作弊。从纵向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各级各类计算机考试中都存在作弊。高职生不同于中职生,又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有自身的优势,如思想活跃,乐于参加校园活动等,但却难以具备普通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人格素养。特别是五年制高职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处于混沌状态,他们渴望成才,但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较为薄弱,缺少坚定的奋斗精神,心理处于上进与享乐的矛盾状态。高职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难与高中生相比。并且由于中考失败,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所以,当面临考试时,他们难以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无法客观地以平常心面对新的考试,便形成了不良考试心理。 二、对计算机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1、计算机考试方法由单一性向多样化改变。从实际出发,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多元化设计考核方式,丰富考核形式与手段。如高职院校的有些课程宜采取提供有限资料的考试方法;有些课程的部分教学项目宜采用口试或答辩考试方法;有些课程内容则适宜采用课题式考试方法等。西方一些国家的高职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项目中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等,往往采取强调应用,忽略记忆的教学手段,在考试中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半开卷形式,给出公式内容,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严格把关计算机考试质量以及计算机考试管理问题。内部计算机考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指定计算机考试范围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坚决取消此项“义举”。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格按教学大纲出题,要对学生的知识及相关能力进行全面考查。要真正搞好内部计算机考试,使其具有权威性,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搞好试题库的建设。建好试题库,有利于实行教考分离,既能促进教师的教,又能促进学生的学,同时给教师和学生以适当的压力,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试题要全面覆盖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内容要适时变化,适应时代要求,突出新学科知识和技术;二是主要课程应制定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考试标准。各专业的主要科目、基础科目都要制定全国或省级的统一计算机考试标准,以及统一的技能鉴定标准。这样,可使相同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一定的可比性,会促进相关高校的学生形成相互竞争、共同向上的风气,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彻底扭转学风,同时有利于学分制的实施以及各校间互相承认学分。 3、强化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考核评价工作。努力将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接轨,按照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制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计划与大纲,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和锤炼;同时,充分发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评价,真正使高职院校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取得实效。构建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以改革传统教学考核方式为手段,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模式,大力激发学生探索课程、参与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以此来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培养、自我锤炼、努力成才的自觉意识。开展教育疏导,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帮助高职生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因为如果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那些不稳定的内因,例如情绪状态、努力程度、重视程度等,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和坚持行为。同时,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考试、客观对待考试。此外,应在高职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张扬诚实守信之风,表扬守信典型,用诚实守信的教育导向指导学生在考试中真实作答,杜绝作弊,用真才实学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计算机考试论文:职称计算机考试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自从1998年江苏省开始开展职称计算机考试以来,把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考核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必备因素之一。我国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有很多种,涉及到文、教、卫、生等29种门类。而如何考核他们就产生了问题。既不能光考实际操作能力,又不能单单考理论,必须把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本文结合实际运用作些探讨。 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存在问题分析 1、考核科目设计不合理 在1998年考试刚刚开设时,主要考核理论加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考核的内容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熟悉的MIS。而这门课对于广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不陌生,是这门专业的基础课。对于考试而言,当然是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主要是理解加记忆方面的内容。应该来说,当年考生对于MIS作为考核知识点还是很不适应,因为这门学科和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完全没有关系。到了2002年,省考核办重新修订了考核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被移除,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被作为理论方面考核的主要内容,虽然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这样改动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但是研究实际试题上来看,仍然不能做到真正考核实际能力的要求,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往往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例如:“Word 2000启动后,菜单栏有多少个?”又或“在PowerPoint 2000中,母版在哪一个菜单下,有几种建立母版的方法?”直接以选择题的形式测试考生。 考试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实际操作部分。主要考核科目有FOXFRO、AUTOCAD这两个部分。到了2002年,这方面内容得到了扩充和修改。WORD、EXCEL、POWERPOINT被添加进来,这当然说应是取得了进步,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但是作为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应用需要,这些考试科目设定肯定是不够的。 2、考试平台有缺陷 (1)目前使用的考试管理软件经过升级后, 虽然更趋于完善, 但在考务实践中, 我们仍然感到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 在考试系统中, 由于使用的是模拟真实环境,解答方法单一, 只允许单击出题者所规定的区域, 考生常因按钮限制太死而牢骚满腹。例如:有一道试题考核EXCEL表格标题行居中,题目要求A列到I列标题居中,并改变其字体和大小。正常的答题方法应该是这样,鼠标拖动选择A列到I列标题内容,然后点击菜单下单元格格式后,在对齐和字体子项中分别选择相应数值即可。但是考生在解题时,无论怎样操作,就是无法得到正确结果。经过技术人员反复操作,发现问题出在对象选择这个环节上,而正确的做法应是将鼠标点击I1单元格,从右向左拖动选择标题单元格内容,然后进行其他项目的设置。而从左往右拖动标题单元格或是其他选定单元格的方法则不能顺利完成考题!而经过统计,此题的得分率几乎为零。在其他题目中,经常出现只允许使用鼠标右键或是快捷键进行答题的情况。当然此种情况可以解释为要求考生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但这是对于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是很荒唐的。 (2)目前考试系统还是采取传统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应用软件来现的。C/S 模式最大的缺点是运行维护相对比较困难,不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而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保证考生完成在难度基本相当的试题,这就需要对试题进行详细的分类,制定难度级。而对于考核知识点的选择更应划分清楚,例如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系统中,经常出现同样知识点的题目反复出现的状况。 分析问题解决对策 1、考试管理软件的优化 一个好的无纸化考试系统,要求界面友好、简单、使用方便、易操作、耐用,随机抽取试题知识点分布较合理,整个软件设计应趋于“傻瓜化”,使一般有计算机运用知识的人,操作起来觉得比较容易,为考生提供良好、可靠的无纸化考试使用工具。答题的全过程均在计算机上,考试时所应用的工具只有键盘和鼠标。无纸化考试软件的软件平台是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而目前微机所配置的操作系统也多为Windows 系列,所以,软件环境能够满足无纸化考试的需求。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在SQL SERVER 下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分为报名、考场编排、考试管理三个子系统。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报名、考场编排、考试管理三个子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技术管理人员,而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而考试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对于考试界面掌握的难易程度,考试方法和技巧则大有区别。 首先是报名系统。目前考试报名仍然采取考生自己填写报名表及填涂信息卡的报名方式。 由计算机操作员手工录入或用光电读卡机扫描进入系统。虽然效率较差、出错概率高,但在整个考试报名流程里,目前还是最为可靠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报名成为可能,由考试组织机构开发成熟可靠的网络报名系统。这样一来考生不需要到考试机构报名点来办理报名手续,不用填写复杂的报名表,也不需要填涂信息卡。而且考生一旦在网上申报了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考试管理者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核查。考生登录查询发现审核通过即可缴费,从考生而言报名工作结束。而从管理者来说,在规定的报名期结束之后。通过服务器收集所有考生数据,集中导入考试报名管理系统。这样一来,能极大的提高效率,减少错误信息产生的可能性。 而作为考场编排系统而言,对数据安全性及计算机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报名系统生成报名数据,编排系统应能提供更为强大的功能。除了正常的考试时间、考场数设定,还应考虑到一些细节。例如:1、有考生补报名,而整个编排工作已经完成。系统要提供接口给操作员手工录入数据的功能。或者考生信息有变动,例如更改考试科目或是其他个人信息。2、在报表打印功能子系统中,应能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报表打印功能。如准考证打印模块中,应提供可以修改的模板,这样有利于计算机管理人员添加临时重要信息或是修改多余信息。3、提供数据导出功能。有时系统功能虽然看上去几近完美,但是在不同地使用者面前,可能都有不足。系统提供数据导出功能,提供最常见的数据格式,如DBF或EXCEL数据格式。这样,计算机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打印出自己想要的各式报表。 从考场考试管理系统而言,最好考试服务器和考试管理机系统分别安装在两台机器上.考试服务器应安装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服务器主要负责题库管理,考试日志的记录,考试进程的记录。而考试管理机主要负责考场管理,例如单场考试数据导入、发开考指令、结束考试指令、考试结果网络上传等等。考试服务器配合加密狗可以实现考试准时开考,准时结束。如考试时,某位考生出现死机等其他考试不能顺利进行的状况,重启考试机后通过再次登录考试服务器,继续从上次的断点位置继续考试,而且服务器应对考生所用考试时间的记录,保证考试机器重启后能够弥补丢失的时间,做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采用安全身份认证技术 考试管理工作中, 考生身份认证是一个关键问题。有效可靠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减少或杜绝作弊情况的发生。目前, 比较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是通过照片比对的方式, 但这种认证方式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很好地达到考试管理对考生身份认证的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身份认证管理方式为: 由报考人员提供照片, 由管理部门集中制作准考证, 考试时通过对参加考试者与身份证上的照片核对的办法认证考生身份。由于身份证上的照片往往因各种原因与身份证合法持有者本人不太一致, 从而给某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人利用本人与身份证上的照片不太一致的特点, 有意安排相貌相象者代考, 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因此,有效的身份认证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 指纹是人体生物特征之一, 具有惟一性、稳定性和不可复制、不可移植、不可仿造的特点。目前最为有效的身份认证技术应是在考场里现场摄像,采集考生照片的方法。而采取此种技术,只需要在数据库里为每一条考生记录增加一个照片字段就可以了,而现场拍摄的照片以考生身份证号作为文件名。考生在输入完准考证号后,考生的照片直接出现在考试机的屏幕上,有利于监考人员检查。而考试结束后,生成的证书照片即为考场现场拍摄的照片。这在绝大程度上排除了冒名顶替现象的出现。 3、完善题库,增加考试模块 针对省职称计算机考试科目少的缺点,考试科目设定应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应用需要,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应将现有的考试科目扩充为操作系统、办公应用、网络应用、数据库应用、图像制作、其他六大类别,共计25个考试科目,基本覆盖了计算机和网络方面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见附表。 4、考试内容应以实际操作题为主,理论方面的要求应被减少到最小程度。 测试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水平应考核其在工作方面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而不应该以选择题及其他理论题的考核形式。另外,现有大部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在设计时为了减少系统开销,方便管理大都采用模拟真实环境,采用固定题库。采用安装在服务器上的固定题库,考生在输入准考证后,就立即下载考试题到客户机。由于抽题算法编写的不够科学,常常出现相同知识点的题目被反复抽取,甚至题库中的某些题目很难被抽到的现象。综上所述,最科学的考试方法应以真实环境为主,考试机应安装真实的应用软件,考生可以灵活运用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解答试题,而不是固定某种特定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测试考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 计算机考试论文:解析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的方法 摘 要 当前各类考试的不断增加,人工阅卷已不能完全准确和快速的对考试内容和成绩进行统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促使网络也随之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相关部门已采用了计算机对考试数据进行统计,本文就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 考试数据统计 方法 人工对考试数据的统计容易造成疏忽和误判,学生考试成绩与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是紧紧相扣的,那么降低考试数据的误差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对数据的记忆和识别功能能大大的避免人工对考试数据的提取。 1计算机数据统计的特点及优势 1.1 运行统计数据速度快 计算机在进行数据的统计时,每一秒钟可以统计出十几万条的数据。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关注最多的天气预报,它是由很多的数据组成和汇集的一个数据值,如果单单的依赖人工进行数据的统计来完成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任务了,如果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就只需要十来分钟就能很快的完成数据的统计任务。 1.2 数据统计运算准确度高 计算机科学的不断提升,他所能达到的精确度是小数点后超忆位精确度。 1.3 有较强的记忆和逻辑处理能力 计算机和人的大脑一样,同样具备逻辑思维和一定的判断能力,当计算机接到一个任务时,它能很明确的将这项任务划分为几个步骤进行逐步的完成,并且将自己所完成的此项任务分别的储存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存储。当下次需要提取这些或是其中某些数据时,计算机的记忆功能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将原本存储起来的数据重新的调出来。 1.4 数据统计可靠性高 相对于人脑而言,人虽然具备可靠性原则,但是人一旦超出了自身能够控制的工作时间,那么就很容易疲倦,从而使原本存在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但是计算机就不一样,它能在电源通畅的情况下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工作,从而能避免疲倦所导致的数据统计出错的问题。 2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应用极为普遍,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当前人们所关注的教育、医疗和购物上,计算机数据统计的应用就更为精辟。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 教学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推广,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在教学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每个学科的考试,阅卷、考试数据的存储、考试成绩数据的分类整理等在教学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各年级考试成绩数据分类整理储存后,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教学分析,可细化到各科目,甚至是各科目间的数据成绩差异对比,可具体查看学生整理考试数据成绩比较强的科目和比较弱的科目具体是哪科,然后班主任就可以根据较弱科目与带课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及时的拿出方案进行教学调整。同样,还可以根据科目考试数据统计情况,对其他科目提取考试统计数据时,可以从计算机中调出此科目考试主要失分方向在哪里,还可以查看考试数据失分比例,根据这些考试数据的统计进行教学上的相对应对措施,及时的处理,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2.2 医学方面的应用 从事医学方面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各大医院所提供的疑难病例中,找到某种疑难病症进行研究,然而如果靠人工来进行查找和翻阅,那么有可能要耗去几年的光景都不见得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通过计算机数据统计的应用来对其需要调查的病症进行搜查的话,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得出他想要的类似病例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很详尽的查看这种相关病例的所有信息,例如,发病人群、发病症状等,从这些系统的统计数据中来着重的对某种病情进行研究,能节约科研者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提前的完成科研结果,更能为患者们节约出更多的治疗时间。 2.3 商业方面的应用 大型的购物超市如果使用数据统计的应用,就能很及时的知道某类商品、同类商品等是否需要及时的做备货处理,另外还可以提取各类商品的销售具体情况的数据进行营销处理,或者可以从同类商品的销售统计数据上,可以很详尽直观的查看到它的销售比例等,这可以很好的为超市管理人员提高超市经济效益做出很大的帮助。 3 计算机对数据统计的处理方法 以一家企业仓管员在数据的提取为例,如果要从众多的数据中提取到某种成品,这种产成品是由哪些原材料、配件、工艺流程等而制造出来的,就必须通过计算机对已存储的现有原始数据来进行搜集、分类、分析、统计等工作来完成。简单的来讲就是,计算机收集到原始的数据后,会将这些复杂、多元化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统计之后反馈给计算机中心,让计算机中心来做系统的数据采集。可以分为:第一,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采集。在计算机运行中,计算机自行的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收集的过程,就是数据采集的过程;第二,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转换。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计算机能自主的将所存储的信息转换为自身能够接收到的状态;第三,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分组。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计算机可以自行的对原本所存储的专门制定编码,进行有效的统计数据的分组;第四,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计算。在计算机接收到新的数据信息时,它可以通过自身附带的程序进行数据的准确计算,和相关数据的再整理、再计算过程;第五,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储存。当计算机接收到新的数据信息时,计算机自身可以通过逻辑分析进行相对的存储工作,以便下一步的数据提取;第六,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搜索。计算机收到新的查找指令时,会很快的通过所存储的数据库进行全方位的搜索,并且可以准确无误的按照查找指令进行工作;第七,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排序。计算机可以通过有效数据进行按顺序排序和倒序排序等排序工作,以便人们对数据的统计和提出。 4 结语 计算机的普遍推广与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工和时间。然而单方面的计算机在考试数据统计方面的应用,也大大的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数据提取效率,大大的减轻了人们的工作量和减少了错误指数。 计算机考试论文:解析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 摘 要 基于计算机数据分析下的计算机考试成绩,更能直观的、科学的、公正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对计算机成绩中潜在数据信息的发现和挖掘,有利于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指导,增强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配合度,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特色和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 成绩 数据分析 面对数据庞大、凌乱的计算机考试成绩,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成绩的统计、分析。再结合合理的计算机编程进行直观的、科学的计算机成绩评价,以便为计算机教学提供更直观、更准确、更科学的教学参考依据。 1 计算机考试成绩数据分析的必要性 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挖掘这些数据中的潜在信息,探索其内在联系及考试问题根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质量。在计算机考试中利用数据分析对成绩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第一,计算机考试中成绩数据繁重、复杂,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功能和运算功能减少了成绩统计中的失误,确保了成绩统计的正确性、准确性。第二,计算机考试中由于考生能力、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卷面分数(原始分数)凌乱,难以进行教学与学习研究。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客观认识,以便纠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促进教师计算机教学的改革。第三,数据分析将计算机考试中相对孤立的成绩统一起来,提高了成绩信息的利用、挖掘,有利于对成绩中隐藏信息的发现,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科学发展。 2 关于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 2.1 原始分数据的转化 原始分就是指考试者未经任何处理的卷面分数。一般情况下分散、杂乱,不利于教学中对整体成绩的分析、研究,看不出计算机教学或考生计算机能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原始分数据转化就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转化为标准分(将孤立的成绩转化为一种地位量数),以便为学习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支持。在转化过程中,考生的成绩排位不受考题的难以程度和原始分数高低影响。例一:比如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A的成绩是85分,此次考试题目较容易,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处于中间档次。同样,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A的成绩是62分,此次考试题目较难,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仍处于中间档次。那么两次考试A的标准分地位是一样的,表明了A的计算机学习很稳定、教师的计算机教学对于A无太大改变。 2.2 分数增值数据的生成 分数增值显而易见就是学生成绩的增加分值,主要应用在学生计算机学习进步的程度的评价。在操作中,先对学生的原始分进行统计,输入一个分数值。在对学习一段时间后(接受教师教育一段时间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一个输出值。最后结合输入值和输出值的差异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第一,分数增值是依托原有的基础成绩进行和现有成绩的比较实现的。第二,分数增值需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和处理功能才能实现,并确保了增值评价的效率。第三,分数增值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而非分数本身,确保了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2.3 其他数据分析理论 除上述数据统计理论以外,还有一些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如结合题型对学生各题型的成绩进行统计,利用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探索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总之,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就是依托计算机强大的数据统计、处理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以促进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 3 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在计算机考试中进行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第一,标准分数据的应用。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更直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在总体中的地位。如该生的地位量数超过了80%的同学,说明他的学习比较优异。反之有80%的同学超过了他,那么就需要对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思考。另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客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状况。如例一中,不能因为学生卷面成绩的下滑或提高武断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而应结合标准分的地位量数客观评价。此外,标准分数值的应用还清晰的反应了个人或某个集体(班级、学校等)计算机成绩的变化情况,以便教师进行对比教学。第二,分数增值数据的应用。首先,学生个体与总体增值分析可以直观的反应学生的成绩进步状况,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计算机学习的客观认识。其次,某个集体(班级、学校等)计算机增值的比较,可以使教师清楚的看到自己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便结合学生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进行一些合理的、适当的教学改革,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应用,目的在于及时的、广泛的发现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潜在问题。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进等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其过程就是以原始分为基础,进行相关孤立的成绩信息的整理、联系和比较,实现了计算机教学评价的直观、科学、公正,确保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提高了学校计算机教学特色的发展。 4 结语 计算机考试只是检测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计算机考试成绩的高低与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有很大关系,不能直接的、客观的反应计算机的教学水平。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为计算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公正的评价途径,对改善学习计算机学习效果、提高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 计算机考试论文:大型计算机考试管理与安全技术要点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大型计算机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经过实验教学、考务管理、现场考点运转等三个方面的努力。经过对大型计算机考试四年来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有效运转、规范的大型计算机考试信息化管理模式体系,能极大提高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考试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开设了各种大范围针对不同人群的计算机考试。比如,微软认证考试、思科认证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等,计算机考试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获取技能的一种方式。由于计算机考试能较精准的获取人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质量水平的程序,目前很多用人单位也将是否持有相应计算机水平的合格证书作为聘用人员的一条重要标准。做为在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也必须学会应对计算机考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考试策略,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机考试来反映考生掌握IT专业的一定专业水准。计算机考试通过后取得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计算机运用水平能力。 从实践中看,大型计算机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型计算机性考试涉及的考生数量众多,考试时间较长,计算机考试大多属于计算机综合技能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应试者掌握计算机理论的基础知识情况,同时又会测试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水平。因而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计算机考试的训练与练习?如何安排学习进度与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如何实现教学信息、自主学习信息和考试报名信息的统一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包括学生信息、考试报名信息和考试成绩信息的统一管理,考试报名信息的和数据统计,办证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为学生提供网上申请、自主上传资料、办证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务,是提高计算机考试通过率服务效率的关键。三平稳运行、低事故率的考试现场是保证提高计算机考试通过率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如何加强大型计算机考试考务的安排,人员工作安排,考场宣传指引,现场安排,违法处理等工作。如何处理大型计算机考试中的突发事件与群发事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探索与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1 合理安排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与在线评测题库系统,促进学生的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 计算机考试要求学生在准备计算机考试时必须遵循计算机技术的知识学习规律前提,注重运用技能学习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计算机操作水平是计算机考试的核心考试内容。从开始实验教学到计算机考试,我们建设了教学资源平台运用到日常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实现学生上传作业、老师分发和批改作业等多项在线功能,逐步完善和建设以计算机试题库和学生作业库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并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相一致。具体的实验教学工作包括:(1)从实验教学开始,就开展针对计算机考试的教学环境练习,首先我们建立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作业管理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使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开放式上机自主学习;(2)通过在平台上进行的自主学习,使参与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教学的各项内容。同时,自主学习平台依托在校园网上,学生在任一联入校园网的上单机上做比赛测试后,可立即在线评测;(3)同时组织了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平台网络上的数据进行跟踪,教师可依据在计算机平台中自动记录学生的各阶段的各类实习成绩,进行导向式教学管理,并可引导学生进行相互间的良性竞赛。(4)根据计算机考试的最新要求,与学生最新的自主平台学习进度与阶段水平测试的结果,通过网络与学生在线交流,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同时将最有问题的学生过滤出来,并定期培训,以提高计算机考试通过率。 2 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将学生信息、考试报名信息和考试成绩信息的统一管理,考试信息的和数据统计,办证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为学生提供网上计算机考试申请、自主上传资料、计算机考试办证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务 由于参加考生数量众多,而且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而要在较短的几天时间里凭有限的人力资源完成考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前的报名登记和考试后的办证,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对参加考试的学生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来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且提高相应的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初步建立了计算机考试管理平台,实现学生网上报名和确认以及网上办证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网站、宣传栏、BBS、人工通知、各类计算机考试信息与安排书面张贴等方式,将计算机考试的实时考试信息得以出来,给相关学院提供考试分析数据,以提高计算机通过性考试的通过率。较好的完成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以完成各类计算机考试信息的。 3 加强考试前期的考试考务安排,加强考场宣传指引,做好考试现场安排,违法处理等预案工作。处理好大型计算机考试中的突发事件与群发事件。 针对大型计算机考试的特点,应按照如下程序开展工作:(1)制定考务与技术培训的时间,主要内容是按照时间、事件等系统程序对考务人员进行培训。(2)考试前系统环境的测试:含考试前硬件环境,水电环境等需要向供电局或学校总务上报考试安排,进行保电申请,排除考试当天有临时停电或电路维修计划的情况。(3)急病就医等工作安排,演型考试现场突然情况的处理过程,主要目的是安排好各面事务的直接负责人。(4)大型计算机的考试需要十分注意考点环境的布置布置,一般大型计算机考试都须落实机房的考试地点布置工作(横幅、考场分布图、指路牌、考生须知展板、宣传展板、考场门贴、草稿纸等是否都准备妥当)。 在大型计算机考试的过程中,一般采取角色负责制:经过主考安排,由服务器管理员与监考人员组成,开成小组负责制,一般由服务器管理员带头,由小组负责一片考试区域的考务等问题,解决考试过程中技术问题与学生心理辅导。在考试当天,大型计算机考试考点的主考、监考人员、网络员均需佩戴计算机考试的相关标识;其中监考人员:在考试前负责考生就座引导及考生须知的宣读;在考试中维持考场纪律和记录考场情况,在出现考生投诉时,及时妥善处理好考生投诉,安抚好考生的情绪,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要确保考场秩序稳定;考试后要协助收集成绩数据。网络员:主要负责当天考试系统的安装调试,确保考场软、硬件环境达标,考中协助处理考场突发情况,担任各类异常情况下异常事件的上传下达,是考试中各划片区域的主要负责人。 大型计算机考试一定需要制定考试应急预案,一般来说,应急预案应对下列问题做出明确指示:(1)考生迟到与早退的处理。(2)考生进场证件核对等问题的预案。(3)发现考生违纪、舞弊行为时的处理流程,监考、考务人员发生舞弊行为时的处理流程。(4)考生发生疾病,如经简易治疗或休息就能继续考试的,应鼓励其坚持应试;确实无法继续考试者,劝其退场治疗,安排医护人员予以就地治疗或送至就近医院,并如实在考场情况记录表上进行记录。(5)考试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故障耽误考生时间时处理方式,这点对于计算机考试最为重要,一般故障分为下列情况:1)因考试机病毒致使考试无法进行。2)考试开始前或考试过程中突然停电。3)考生反映题目内容有问题。4)考生在下发或上交电子试卷时。5)考生因各类异常或误操作出现提前误交卷。(6)因突发情况发生大规模集体误考、地震等突发性灾害出现误考的应如何处理。 综上所述,大型计算机考试属于计算机综合技能考试,考试目的是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考试的通过率。只有在做好了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与在线评测题库系统,为学生提供网上计算机考试申请、自主上传资料、计算机考试办证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务。在考试过程中做好考务安排,加强考场宣传指引,做好考试现场安排,违法处理等预案工作。处理好大型计算机考试中的突发事件与群发事件,才能保证大型计算机考试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考试通过率。 计算机考试论文:网络计算机考试管理探究 摘 要: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交互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日趋完善,网络计算机考试的易操作性、易管理性和流程规范性等特点使高等教育传统考试正面临着一场改革。网络计算机考试取代传统考试是未来高等教育考试的发展趋势。文章旨在对网络计算机考试的考试模式进行介绍,并与传统考试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网络计算机考试管理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考试;计算机;考试管理 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交互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日趋完善,网络计算机考试的易操作性、易管理性和流程规范性等特点使高等教育传统考试正面临着一场改革。网络计算机考试取代传统考试是未来高等教育考试的发展趋势,而考试管理模式也必须随之进行改进。 1 网络计算机考试的概念 网络计算机考试是指以电脑智能化题库、网络报名系统、计算机考试运行系统、计算机试卷自动分配评卷系统和考试网络系统为依托,学生按照考试指引自助上机答题的电子化考试[1]。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1 试题数据库 建设试题库是计算机考试的最基本条件,大型题库建设,应从知识点分布状态、体型、难易度、题目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考虑,确保计算机随机抽题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合理、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同时要求试题库题量大、知识点覆盖面广、随机抽取试题知识点不应有重复。题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不断补充,使题库具有良好的备用状态,为计算机考试提供有力的保障[2]。 1.2 考试报名系统 报名系统是计算机考试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报考生的相关信息及相关考试要求都是由报名系统收集,分类,筛选并汇总导入考试系统的。考生通过网络或指定客户端的计算机往考试系统服务器输入考生相关信息及考生的考试要求,报名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身份资料存档,考试资质筛选,报考科目分类等相关考务工作,并将数据自动导入考试系统。 1.3 考试运行系统 考试系统是计算机考试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考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答题的操作系统。考试系统的界面要求界面外观简洁、耐看,界面操作简单、易用,系统运行过程中稳定、容错性高,避免误操作造成的考试无法进行;还要求系统对考试出现的电脑死机,网络中断等造成考试中断的突发情况具有一定的应急预案,避免造成考试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以致前面的考试数据丢失。 1.4 考试评阅系统 考试评阅系统是计算机考试充分体现其优越性的组成部分,是考生在计算机上答题完毕试卷加密存入试卷库后,从试卷库中分类,分段;然后自动评阅客观题并将主观题不记名地随机分配给阅卷老师的系统。计算机考试阅卷的高效率性及高公平性就体现在此,评阅系统能将大量客观题快速评分,其准确度和效率是人工阅卷不可比拟的;而需要人工阅卷的主观题,系统也能将其分类分段,随机到分配给各个阅卷老师系统上,既保证了阅卷的公平公正性也提高了老师的阅卷效率。 2 与传统考试相比,网络计算机考试的优越性 2.1 题库的灵活性 与传统考试由教师人工出题相比,计算机考试试卷由题库随机自动生成有2点优越性。一是试题库的出现,解决了教学系统教考无法彻底分离的困扰。在参照相关的教学大纲或行业标准后,考生考核将不受指定应试教材限制,不受教师的个人教学习惯和出题习惯困扰。考生对应这种计算机考试只需针对相关大纲和标准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学习的目的,从而也提高了考试的信度与效度。二是计算机试题库有着灵活的试卷构造方式。考试系统提供了多种的试卷抽取方式,可从题库中抽取一个特定类型的指定数量的试题,也可从题库中的多个类型,不同方面的试题,可以灵活应对考试大纲的要求。 2.2 报名的简易性 与传统考试的人工报名相比,计算机考试的报名一般都在网络上由报名系统完成。传统考试的考生报名资料登记,报名资格审核等报名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资料量庞杂而且容易出错;而计算机考试的报名系统可以让报考生自主在网络上进入报名系统报名,考生资料录入和考试资格审核都可以由报名系统自动完成,最多再进行少许人工复核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 测试的全面性 与传统测试的试题类型相比,计算机考试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传统考试只能涵盖的听力和笔试题类型在计算机考试上得以扩充,可以实现听力,叙述,读写以及远程面试等听说读写全方位的测试形式。尤其是一些关于英语类或专业技术类考试方面,计算机考试可以实现口语测试、远程面试及计算机模拟实际操作等考试形式,这样更能测试出考生的个人实际知识水平,避免了考生靠死记硬背教科书来应付考试的情况。 2.4 阅卷的简易性和公正性 与传统测试的阅卷方法相比,计算机考试的阅卷更具有公平和效率。传统考试靠人工来进行试卷的汇总、分类、评阅及登分等工作,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人为错误或分数不够公正的情况。计算机考试的评阅试卷是在考生完成考试后就由系统自动加密存入,一般的考试系统权限是无法取出或修改的;而且需要老师评阅的主观题部分,也是由评卷系统将一个考生的考题分为几大部分,不记名地随机分配到阅卷老师的系统上的;一旦试卷评阅完毕,系统立刻自动计算出分数结果;过程中几乎没有可以人工操作影响考生成绩的机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计算机考试的不足和考试管理的改进方法 3.1 网络计算机考试需要庞大的题库以保证随机生成试题的广泛性 计算机考试的题库虽然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如果题库使用时间过长,考生数量和考的次数多了,就难免将题库记下并总结出来,这样将对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从考试管理方面来说,要将试题数据库建设当成一个长期的工作来进行,定期的组织该考试领域的专业人士,按照新的大纲或新的标准来修改与扩充题库,并对使用时间过长的一些老试题进行删除,以此来保证题库的广泛性和时效性。 计算机考试论文:探究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考试方法产生强大的冲击,网络考试成为当前计算机考试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计算机考试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出发,分析目前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Web考试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的全过程,以推动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 设计 实现 一、计算机考试系统概述 从2004年开始,我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始采用网络化远程考试的方法,该种方法在各高校的实施存在着很大区别,以某学院为例,该校仍然以传统考试方法,对该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首先,由于该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国家等级考试不同步,使学生没有条件和机会参加模拟考试,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训,在考试时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其次,以传统考试方法不仅需要大量试卷纸,且在考试之后,需要教师集中阅卷和统计成绩,费时费力。 最后,该种方法影响了学生计算机的过级率,也影响了教育部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评估验收。 计算机网上考试系统的研发,不仅为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教考分离、合理安排教学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本考试系统的研发还能广泛应用于网络教学,实现网络化的测验、考试、练习、成绩统计等。 二、计算机考试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一些系统性的计算机网上考试系统,如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调查可以发现,不少系统只能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测验,而并不具备对考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考核的条件,在考试速度、故障排除和组卷策略等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系统是在现有考试系统的基础之上,对考试系统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决了改卷问题和不同题型考试问题。在传统的网络考试系统中,无法有效解决操作题的考试,但本系统可以通过上传附件、下载附件的方式,完成考生操作题的解答,也方便教师的额阅卷。 (二)随机抽取试卷模式的应用。为了提高抽题的速度,本考试系统采用了教师随机抽题的方法,考生在考试时,只需要随机抽取试卷号,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试卷,并可开始答题。 (三)对网络可靠性依赖较小。本考试系统在考试过程中,与网络的联系较小,考生在抽取试卷完成后,就不再需要依赖网络了。同时,考生提交答案也基本错开,大大降低了网络负载,也提高了考试的安全性。 (四)断电处理较好。考生的答题是通过抽取试卷号的方式,因此,在出现断电故障后,只需要管理员恢复考生所抽取的试卷号,就能立刻恢复答题。 (五)实现了考试公平和教考分离。题库系统的管理是由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完成,且抽取试题根据教学大纲的统一规定,因而减少了考试中的人为因素影响。 三、计算机考试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该考试系统采用B/S模式。从逻辑上说,该系统可以分成管理员子系统、用户子系统、考生管理子系统三个部分。其功能模块如下: (一)管理员子系统 在该功能模块中,主要实现了教师信息管理、考生信息管理、试题管理、考试科目管理、组卷模块及考试设置、成绩管理、权限管理功能。 第一,教师信息管理。包括监考教师和评卷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在参加阅卷之前,在数据库记载有教师的基本信息,以约束教师的登录行为及系统赋予的阅卷、分析试卷和查询成绩等权限。其中,教师基本信息应包含教师姓名、性别、编号、任教科目等。在教师信息管理模块中,应包括教师信息增加、教师信息修改、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导入等模块。同时,为了方便与发证系统相连接,还应该包括学生考试号等信息。 第二,考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输入、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导入等模块,这些操作都应该由管理员才能完成。 第三,试题管理。试题的类型应包括单选、多选、问答、判断、操作题等,在每种题型中,都可以输入相应的题目和答案,且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在试题管理模块中,应包括参考答案、标准答案、所属章节等信息,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对于那些已经输入到数据库中的试题,可以随时调出进行修改。 第四,考试科目管理。在考试科目管理模块中,应记录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及考试科目,还应该对已经录入的科目进行浏览、删除和修改,方便对数据库中考试科目的选择。 第五,组卷模块及考试设置。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从题目类型出发,生成相应的试卷规则。在考试时,学生能够通过该系统自动生成试卷,不再需要手工组卷。再者,教师还能够对数据库中的试卷进行删除和修改,或者添加新的试卷。 第六,成绩管理。该模块能够为考生提供分数查询,教师还能够对课程成绩进行统计,包括考试的人数、最低分、最高分、各分数段人数及平均分等。 第七,权限管理功能。该模块指的是由系统管理员对使用者权限进行分配,根究教师权限限制,在阅卷过程中,考生信息是隐藏的。只有在阅卷完成之后,教师才能对阅卷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已经统计过的考生成绩只能在管理员权限下才能进行修改。 (二)学生子系统 第一,考生登录。在考试登录界面,考生输入学号、姓名、学院、班级之后,按下确认,即可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如果没能通过,则应根据验证的结果再进行操作,可能是因为姓名学号不匹配,或是已经参加过此类考试,或是因为一些原因,正处于考试状态。 第二,在线考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时间,在考试结束后,系统根据参考答案阅卷,考生能立刻知道自己考试的成绩。 第三,时间控制模块。在考试过程中,一般有时间限制,在考试结束前,应提醒考生交卷。在考试时间到时,应视为自动交卷,禁止考生再进行操作。 第四,提交试卷模块。将考生的试卷保存在数据库中,然后开始评卷,并将考生的分数保存到该数据库中。 第五,考生成绩查询。在本系统中,教师只需要通过登录,即可查询考生的答题信息和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学历等条件对考试及格人数、通过率、平均成绩等进行统计,由此可以对单题通过率、知识点通过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该统计结果道路Excel表格中进行打印。学生也可在线查询所参加过的课程考试信息。 (三)用户功能模块 第一,教师阅卷模块。教师登录之后,只能选择所授课程阅卷,挑选出未阅的试题和试卷,电机题目之后根据题目答案阅卷,在评阅打分之后再提交,如果给出的分数在标准分数以内,则表示此题已阅。如果超出标准分数,说明教师的输入有误,应按照要求退回重新打分。 第二,成绩处理、打印模块。在成绩评定完成之后,可以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统计,按照科目或班级对成绩进行统计,也可以将成绩管理系统和成绩数据结合起来,直接将学生的成绩输入到成绩管理系统中,打印之后公布成绩。 四、结论 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是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该考试系统能够提高考试组卷、出卷、评卷质量和效率,降低考试资源浪费,也反映了学校计算机考试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广义上说,该考试系统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够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本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充分考虑了系统运行效率问题,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解决了当前计算机考试的许多问题,尽可能降低损失。同时,为了克服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本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实现了数据服务和Web服务的相对独立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性能。 计算机考试论文:计算机考试模式下系统考务安全探究 摘要:计算机考试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系统方面的安全尤其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从考务范畴内的系统安全方面考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防范于未然。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安全防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新形势下,各类考试依托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也越来越普遍。 传统的考试模式,在信息化的今天,弊端逐渐显现。计算机考试系统是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由局域网、考试管理软件和专用题库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在传统考试模式上的延伸,它可以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大大减轻了传统考试的负担,传统考试的出卷、答卷以及成绩管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因而不仅应用在中小学计算机考试,而且包括各系统职称计算机考试、机动车驾驶员理科考试等等,也包括了GRE、CISCO等国际性的计算机化考试。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考试采用了计算机考试模式之后,考试系统的安全却受到了挑战。以下主要从考务技术方面对系统安全的要求进行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层面的黑客威胁的安全探究 考试系统所受的外部攻击,主要指基于黑客技术的攻击行为,对服务器及客户端的系统及数据安全造成威胁,包括主动性的针对本系统的攻击行为和无意识的网络扫描侵入。无论是基于CS架构的系统还是BS模式,开放于Internet网络的系统,永远意味着不安全。 2013年10月,天津某大学考务系统遭黑客软件入侵,并被修改考生成绩。校方报警后,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抓获。 黑客技术和网络安全是分不开的。可以说黑客技术的存在导致了网络安全行业的产生。在考试系统需要高度安全的情况下,重要的计算机考试一般对考试系统进行物理隔离,也就是把考试系统局限在局域网内,隔离于Internet而存在。在进行物理的隔离后,依赖于网络的黑客技术无法再直接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攻击行为。从某些意义上来说,通过外界向考试系统内部的安全渗透,是最容易解决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事先有所防范并加以解决。 二、考务层面的数据处理的安全探究 这个方面主要是包括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三个阶段。 1.考试前主要是对考试系统研发安全、系统稳定性和软件题库安全的考虑。在考试前出现系统代码和题库的泄密,对整个考试安全责任是巨大的考验;对系统本身的稳定性的要求,也是保证考试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2.考试时的数据安全,主要考虑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的防范,以及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候,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还原。 3.考试后的数据安全主要是针对不实时公布的成绩,其数据需要汇总上报,并且对数据的保密及留存备份。 如何有效的对其进行防范控制是一系列考试管理人员的责任所在,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对系统安全的考虑提出想法与对策: 1.考试前的考务安全,主要考验对研发团队的保密性要求。能够在无外网环境下开展的研发,从根本上避免了侵入系统的可能。而系统稳定性则是需要在服务器、大批量客户端、不同软件环境等的测试下,系统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如果是在考前对考务系统数据保密要求严格的情况下,数据到各个单位时,则宜采取多种措施并行的方式。例如在限时加密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发送,而非通过网络传输等。传统的人工发送考试系统数据,防止了在考前系统数据发放的过程中,被非正常复制、破解,从而威胁系统安全。 至于对通过性考试的题库安全,一般采用大容量题库方式,此种情况对题库并没有过多要求,在正常考试环境下的系统抽题的随机性已经能很好地保证安全。 试场准备对于系统的非正常故障,在考试系统安装之前,首先得确保整个网络系统、服务器端、客户端单机系统的系统稳定性与考试系统的兼容性。目前一般的方式,如系统进行恢复,以保证全新的安全系统来安装考试系统;取消还原卡保护等,以保证与考试系统的兼容;大批量的考前试运行等。 2.考试中数据安全,则需要考试系统在研发时,就具有实时备份功能,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以保证在出现意外时候,至少有一处可以导出有效数据。一般系统均考虑到此项功能,包括自动的实时备份和手工备份,在此不再赘述。 3.考试后的数据安全,则是要求考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考务要求,对备份的资料进行保密性封存。不少考试,鉴于保密等级不高,一般不会对客户端内数据进行处理,由网管人员负责保密及删除。而对于保密需要较高的考试,则需要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实施方法如服务器封存、机房封闭一段时间等。 三、考生层面的预防舞弊的安全探究 在排除基于黑客网络攻击模式,考务层面的处理要求后,还需要考虑从考生主观出发,进行技术性作弊的可能。 针对一般机房客户端系统的漏洞,笔者设计了一种在考务管理中需要预防的舞弊模式: 普通机房系统配置举例如下:台式机:WindowsXP+Office2003+各类软件配置、USB启用(因支持鼠标、键盘需要) 准备工作:免驱USB无线网卡、支持热点手机(安卓以后2.2版本、iPhone3G版)、远程控制软件(PcAnywhere、TeamViewer、QQ等) 操作过程:插入并安装USB无线网卡——寻找热点——进入Internet网络——启动远程控制软件——外部连接进入。 过程分析:USB无线网卡安装方便快捷,隐蔽性好,插入并安装完USB无线网卡之后即可寻找已经打开在附近的热点,如身上的或者在机房上交的手机,然后进入Internet,之后可以使用远程控制软件等寻求支持。 此种行为的产生,是基于技术更新上的防不胜防。考生甚至可以根据编辑好的程序,在后台进行程序安装、执行,外观上很难发现,并由远程控制答题或进行有针对的答复。 通晓了舞弊的手段方式,进行预案防范则显得微不足道。一般的技术处理主要是针对无线网络连接,对于USB无线网卡模式的操作,在现场的机房环境下,锁机箱、处置USB口即可解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利用新技术对系统安全进行突破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需要共同的努力方向。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尽可能完善,需要考务管理人员一直不懈的追求。 计算机考试论文:计算机考试下CPA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 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问规律,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境内考生报名时问、综合阶段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为4月份。201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时间即将公布,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六科目难易度,报考科目如何组合搭配,如何应对计算机考试,复习如何开展,是这个阶段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帮助考生朋友们顺利地进行备考工作,本刊特策划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以飨考生。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实行了计算机考试,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2009年实施新制度考试以来的重大变革。从这次的改革来看,机考作为国内考试方式的一次重大的突破性变革,其象征着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相信这将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相信,这种新型的考试方式也将成为未来考试的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将从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两方面人手,结合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谈谈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 一、报考技巧 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以及经济法。对于专业阶段考试的报考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考生可能会难以抉择,其实考生可根据自身对各科目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以往考试的反馈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恰当安排。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比较费精力,笔者建议考试战线不宜拖得过长,否则容易使人失去斗志和动力。因此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可以采取每年报考两至三门,并争取在三年之内顺利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相信这样既可以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应对综合阶段的考试。 再来谈谈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六个科目虽然各自自成一种知识体系,但它们之间的知识都是互相交融的,都是为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来服务的。在这当中,考虑到会计和税法之间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例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都贯穿于两个科目之中,考生可以选择两科搭配的报考方式。而对于审计,由于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建立在会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建议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来报考审计。就公司战略和审计这两科,考虑到公司战略中有关内部控制内容的介绍更为详细具体,建议报考审计的考生可以结合公司战略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此外,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中的风险管理实务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建议将审计、公司战略及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一起报考。而经济法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性不大,考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搭配其他科目一并报考。 二、复习策略 (一)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向来以多、杂、难著称,因此想要通过该考试必须下一番苦功。若考生从报名开始时复习,则有将近五、六个月的备考时间,但是这比较适合于报考两至三门或基础很好的考生,对于报考科目较多,尤其是那些工作时间较长而缺少复习时间的考生来说,建议提早复习,不必等到报名开始之后再来复习。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习的状况等制定好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学习阶段。在该阶段,考生需要将考纲所列示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过一遍,争取弄懂弄通每一个知识点,并选择一本适合于自己的辅导习题进行练习。该阶段的学习是最艰难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超过了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大半,考生需要成天的面对大量枯燥的内容,因而该阶段也是最难坚持的,很多报考考生最终选择放弃考试大部分原因正是未能在该阶段坚持下来。但事实也证明,能够很好的完成第一阶段学习的考生大部分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虽然该阶段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付出,但是我们要相信,这就如同盖楼房一样,只要地基(基础)打牢了,上层建筑就很容易盖起来,而上层建筑盖得结不结实最终还是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还要特别注重对重要知识的记忆。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记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记忆知识点时我们应更加强调以理解为主的记忆。当然最好是可以将各个科目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总结、有联系的理解性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二是巩固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我们需要对前一阶段知识的学习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巩固提高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和做题的速度,因此需要反复练习。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切勿仅仅是看题,一定要习惯记录下自己的答案,这样既方便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加深对题目的熟悉感和理解,并应在整个题目做完后再参考答案。且做题时应将错题标注,决不可轻易放过,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第一阶段学习的误区,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冲刺学习阶段。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所复习的科目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了。但是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还需要第三阶段的查漏补缺。对于记忆内容多的科目,一方面需要快速浏览一遍教材,并将第二阶段中标注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即使觉得很简单也要把关键点写下来;另一方面需要做几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培养考试感觉。而对于记忆内容不是很多的科目,例如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可以不必再过一遍教材,直接做之前的错题和模拟题即可。有一句话很好的描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的这三个阶段,那就是:“看一遍云里雾里,看两遍摸出门道,看三遍融会贯通”。 (二)注重学习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十分宽泛,且不利于理解,因此这种考试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求很高。谈到学习方法,首先,除了准备一本教材,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也是必要的。好的辅导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编者多年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学经验,可以很好的引导考生,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辅导书也不是越多越好,笔者认为一本辅导书就可以了,题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一本辅导书中的题目是值得多次练习的,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每个考点,笔者认为考生可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将这本辅导书做一遍。其次,如果考生觉得复习的时候很吃力,或时间较紧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报个辅导班。听老师讲课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找准考试重点,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比自己埋头看一遍书的效果可能还要好。最后,由于考生对于计算机考试还比较陌生,因此很多时候,考生能在纸质答题环境下做出来的题目,在计算机环境下却不一定能做好做对。在这里,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在计算机环境下做题的感觉,这一环节可以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再进行相关练习。下面将就不同的科目来谈谈学习方法。 《会计》:该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一个基础,属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较难的一门。要学好会计这一科,要理解会计账目中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不能只是单纯的做题,否则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题目。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先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一遍,这些题不仅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当中的某些处理原则也正是考试标准。建议考生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如合并财务报表),在预习过一遍书之后听听辅导课,这样可以帮助考生很好的理解。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辅导课,考生通过辅导课学会的不应只是如何做会计分录,更应学习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要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审计》:该科目内容十分抽象,对于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是十分难学的,而且审计教材中的大多内容都是从国外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文字表述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建议考生最好还是参加审计辅导班,通过辅导班老师的讲解,考生会发现学习审计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学审计关键要抓住审计的脉络,牢记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始终在头脑中牢牢记住审计的整体框架。在学习时,考生还应放开思维空间,将自己想象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并始终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考生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财务成本管理》:从前面第一部分的考情分析可以看到,这是计算量非常大的一个科目,该科考试要求考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更要求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运用。从2012年的考试情况反馈来看,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考试中,考生不仅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提高答题速度,而且要熟悉计算机考试环境下的有关操作,如快速输入计算式。对于平时练习的题目,应注意不要钻研太难的题目,可以选择以往年度的考题或一些经典例题,反复做反复分析。还是那句老话,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科目的考试是在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中新产生的,带有浓重的西方管理学思想,其希望教予考生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考试答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上,否则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只要抓住考点的关键处即可。从这几年的考题来看,考题越来越多的与案例结合起来,考生可将复习重点放在案例题,对案例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题带考点,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对案例题的练习可以跳出教材的内容,接触更多的案例资料以拓宽视野。 《税法》:纵观税法整本教材,其实税法是比较简单的一门,其基本的计算均比较简单,只要将各税种基本的考点记清楚,计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要说整本书的难点可能就只有出口退税和涉及重组的税额计算。但是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这两处所涉及的考题均只要求简单的计算,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对难点的地方过细琢磨,掌握其基本的计算即可。对于新类型的题目考生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如当前实务中的热点话题——税务筹划,考生可以在平时做习题的时候对该类型的题目多加留意,抓住该类题型的突破口。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考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而近两年的考题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了这一目标,因此考生需要对实务热点有一定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税法所包含的知识点多且杂,笔者建议考生对于每个税种的学习,主要从征税对象、税率、税基和税收优惠等四个方面来掌握,当中的相关考点需要牢记。 《经济法》:该科目是从有关法律条款延伸出来的,因此记忆在这个科目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必过早的开始该科目的学习,考前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学习是差不多的。在复习时根据有关辅导书来抓住关键考点,重点记忆即可。从经济法的整体内容来看,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以及票据法等应作为复习的重点。现在的考题体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题目新颖、跨度大,这种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培养做题时思维的跳跃性。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由于前面专业阶段考试已经让考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对于综合阶段的复习考生而言,这一阶段已不是很难,建议考生不必开始的过早,否则可能会导致复习到后面失去动力,考前三个月再来准备是比较合适的。由于综合阶段的考试举行的次数不多,因此以往的考题是十分宝贵且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考生切不可忽视对以往真题的剖析。首先,在准备复习时,最好先将前几年考过的试题分析一遍,记下以往考试的重点,务必要将以往的考题吃透。然后再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重点的复习,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综合阶段的考试并不局限于考试大纲的范围,其他未注明的知识点也要留意。再者,对于英语题这一部分,考虑到英语题在综合考试中的比例逐年提高,考生必须对英语题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英语考试情况来看,考题难度基本没多大变化,但是英语题的考试范围却变化多端,这对综合阶段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建议考生可以收集部分各专业的英语词汇来记忆,只要专业词汇记牢了,考试时将各个词组串连成句子就比较简单。最后在考前大概半个月的时候,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模拟题来进行模拟训练,其中的英语题也要做,实在不会做的就多读一读,练练语感。考前的几套模拟题是十分宝贵的,考生一定要细细品味,对于反复出现的考点甚至要背下来。 三、机考下的答题技巧 在计算机考试方式下,考生可以减轻文字书写的负担,但是对于计算量大的科目,这一优点却被输入带来的不便所掩盖了。因此,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答题。 笔者认为,对于主观性强的题目,题目的答案不少都出自题目所给的材料之中,只需要考生对其中的字句进行删减修改即可。而不少考生倾向于不读完材料直接就答题,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不仅会遗漏重要的考题信息,而且增加了考生思考的时间及文字输入时间,不利于更快的答题。其实,对于文字量大的科目,考生应先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充分寻找有用的字句,并复制到答题区中,这样并不是说题目答案多多益善,虽然可以复制材料内容,但是考生也需要对其进行精炼,使得答案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对于计算量大的题目,由于大部分考生对于数字及运算在计算机模式下输入不熟练,考生可在平时多注意对数字计算的输入练习,而在考试中考生可尽量减少数字计算的书写步骤,只写出关键步骤即可,其他的计算可在草稿纸上迅速完成,再将最终结果输入答题界面中。相信在计算机考试下,考生若能克服这两种题型所遇到的答题困难,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考试论文:VB+SqlServer构建计算机考试系统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利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无纸化考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考试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笔者开发的一个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的流程图、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分析了这个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以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关系型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方式,利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无纸化考试体现了很多优点,比如试题保密度高,提高了考试质量,考试时间安排灵活,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阅卷和成绩统计效率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开发了本校的计算机考试系统。 1 设计思想 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是: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和维护,用户界面分为教师端界面和学生端界面。这样系统开发分就为三部分:数据库开发、教师端界面和学生端界面开发。为了降低开发的难度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教师端程序都安装在服务器上,将学生端程序安装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客户机上。教师端程序和学生端程序的功能划分是:平时教师端程序负责题库的维护;考试时需要教师端程序和学生端程序协调工作,教师端包括题目数量的设置、生成试卷、发送试题、生成成绩表等功能;学生端软件包括接收试题数据、生成试卷、生成学生答案、提交答案等功能。 2 开发语言的选择 Visual Basic 6.0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优秀的编程语言。VB拥有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程序员很容易使用VB提供的组件快速开发应用程序。由于VB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很适合开发本系统。 SQLServer2000是为创建可伸缩电子商务、在线商务和数据仓储解决方案而设计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与分析系统[1]。SQLServer2000是一款安全性非常好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它在当今流行的Client-Server(C/S)结构中扮演后端(Server端)的角色。其主要职责是保存数据和管理数据,并应付来自客户端(Client端)的请求连接和数据访问需求。 基于编程语言的特点和我们的要求,开发本系统,我们采用SQLServer2000负责数据的管理和维护,采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前端的用户界面。 3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考试系统设计包括两大模块:教师操作模块;学生操作模块。系统的框架图为: 4 系统功能的描述 4.1 题库的创建。这个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当界面打开的同时,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输入新的试题。当新的题设定好了以后,单击“保存”按钮的时候,把题传给数据库进行保存。 4.2 题库的删除。这个界面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题号进行查找,相关的记录,找到以后,单击“删除”按钮,就可以对记录进行删除了。 4.3 题库的查找和修改。这个界面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题号进行查找,找到以后,对记录进行修改,然后“保存”按钮,就可以对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修改了。 4.4 考试功能模块。考试功能的完成需要教师端和学生端的程序协调工作,这部分模块的功能比较多,教师端包括题目数量的设置、生成试卷、发送试题、生成成绩表等功能;学生端软件包括接收试题数据、生成试卷、生成学生答案、提交答案等功能。为了实现考试的功能需要,为教师端和学生端分别设定三个数据集控件,负责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教师端有wsQuestion、wsServer、wsAnswer三个数据集控件。学生端有wsQuestion、wsClient、wsAnswer三个数据集控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 随着网络应用普及率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将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向了智能化,还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创新和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持续性和动态性进行分析,然后论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的协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人才培养;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知识信息正以高速传播的态势席卷全球经济。在工业革命发生后,各类充斥人类智慧的高科技、智慧化的发明逐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产品,如电话、铁路以及电脑等等。现阶段,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观念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一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知识体系的作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先进和智能,由此会促使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的创新。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催生了网络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在当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飞快的速度席卷各大经济领域和经济中心,因此各行各业都开始致力于研究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与营销理论的结合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商务合作模式的结合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普及和应用,网络经济由此而诞生,由于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汇集虚拟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网络企业、银行的大型网络服务系统应运而生,从而为开启当代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机会。 2.当代经济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持续完善提供了契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靠、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但是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和电子政府的出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一方面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漏洞,提升网络交易安全系数,另一方面要依据广大群众的新需求积极进行功能拓展和产品研发,从而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奠定基础。 3.当代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互为依靠、密不可分。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网络化、智能化明显,信息传播速度快,经济交易模式多样,且经济业务处理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经济发展特点的形成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息息相关,甚至是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为核心依托的,因此,不能将当代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独立的割裂开来,而是要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二者的高度匹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持续性和动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突破了地域限制和经济壁垒限制,从而实现了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完成相关经济交易。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仍将发挥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持续性、动态性的发展态势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将整个地球系比喻为人类的大脑,那么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延伸到该大脑各个部位的神经中枢。经探究分析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呈现持续性和动态性的原因包括:首先,半导体芯片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构成要件,其在未来时间节点上的更新速度将呈现出翻倍式更新的趋势,这就意味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信息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将发挥重要力量,这一推论能够通过现阶段电子网络产品的使用频率和广度得以验证;最后,互联网用户的持续增长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成熟化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群接触到网络业务,从而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从而实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和转变,而且对现代经济结构和经济理论的完善起到了补充作用。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当代经济的发展急需一套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予以指导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所产生的经济新增长理论明确指出,信息、知识对投资收益有改善作用,而投资收益又能不断实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和完善,从而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构建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企业组织机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2.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完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方面,网络经济的出现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全面应用,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对接和融合,为切实有效地推进传统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企业发展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企业自身发展而言,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压缩和控制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从而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产品优势的塑造上和重点业务的开发上,从而增加企业在垂直生产链中的数量,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稳定性。 4.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网络经济和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加速了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一方面,网络服务模式的创新优化了整个服务模式的流程,从而使服务变得更加高效、快速和及时;另一方面,加速了传统行业服务模式与网络服务模式的融合,从而为传统行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另外,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不仅降低了购买流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提高了交易速度,而且还加速了产品流通的整体效率,从而为实现跨地区、跨国家的国际贸易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支撑。 四、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1.强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计算机技术与经济增长需求的对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已经覆盖各行各业,且正式走向千家万户,由此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一系列的网上交易、网上银行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改变的同时,推进了经济发展渠道的多样化,但是由此而衍生的诸多网络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网络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更能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更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提高企业自身的网络化建设水平,积极创新和运用网络营销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效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依托,因此也为经济发展中营销渠道的拓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念。随着企业办公设施的先进化,各大企业深刻认识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大,由此很多企业都十分注重自身的网络建设,以凭借特有的网络优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网络建设时,都将网络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企业内部系统的运营和使用上,从而来强化各部门间的协同度和配合度,进而加速数据信息的内部共享和传播。此外,针对企业市场营销模块而言,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基于网络技术下的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进行营销方案的实施,从而克服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3.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建立必要的人才支撑保障机制。计算机网络的开发、运用和维护都离不开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的支撑,因此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的可靠性。当代经济发展中,网络经济所占的比重十分庞大,由于网络经济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势必要加强多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特别是网络信息基础建设人才、技术研发人才、技术维护人才、网络数据处理人才以及网络经济与贸易处理人才等。总之,网络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集经济业务与网络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的支撑。另外,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要积极出台相关的人才激励政策和人才保障机制,从而为降低人才流失创造条件。 4.健全网络经济法律法规,构建网络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随着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网络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开始暴露出来,如资金安全问题、企业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泄露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以及网络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规范和处理,一方面需要健全的网络经济法律法规的约束,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的管制,从而为促进当代经济有条不紊地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石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又是提升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让石化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则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其中,在石化企业员工的培训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石化企业员工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探究石化企业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一、石化企业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效结合的产物。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开展相关业务联系,甚至还借助网络平台展开商务交易。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石化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并根据石化企业的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培训体系,以便能够有效提升石化企业员工的信息技能。 二、石化企业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策略 1.充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石化企业管理者应该合理将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工作全面纳入到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逐步形成分工明晰、责任明确和相互协调的培训机制,并根据石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优化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流程,并为石化企业员工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提供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从而促使石化企业的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中,为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创新培训方式,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当前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网络培训方式,组织员工积极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在线培训,合理地将网络学习课程上传到石化企业的共享网络平台,或者联系专门的培训公司设计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学习资源库,并由员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进行学习。这样,石化企业的员工便能够随时随地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以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3.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以确保方案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石化企业开展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工作之前,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范围、员工作息时间安排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培训内容,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同时,在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动态生成的情况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从而确保培训方案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强化培训的应用性,提高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因此,在进行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强调石化企业员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并指导员工积极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工作,以便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石化企业不断发展,在开展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系统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设计合理的员工培训方案,有效提升石化企业员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全面增强石化企业的整体实力。 作者:陈曦 孟姝秀 单位:兰州石化公司员工职业教育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管理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中;计算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工作模式,将其应用在经济管理中,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对此,笔者根据个人观点,就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经济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创新;经济管理 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下,计算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在经济管理中,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够实现企业透明化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引领时代潮流已经成为发展共识,是企业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障。 一、现阶段经济管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科学成就举世瞩目,时展迅速。但是从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情况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较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传统观念影响 21世纪发展下,计算机得到了发展并应用在各行业中。特别在经济管理上,计算机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现阶段经济管理观念上看,经济管理观念较为落后,有待转变。新形势发展下,企业想要在竞争中长存,首先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下赢得主动权。 (二)经济管理方法滞后 经济管理模式的增长,需要有创新型的工作方法;但是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中,相对国外经济管理模式,我国经济管理较为单一,缺少创新;企业管理意识不足;管理概念模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方法的落后必将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制约。由此可见,经济管理方法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根据当前企业经济管理情况,想要实现彻底创新具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要从根本问题上入手,打破传统管理方法限制,尝试新的方法。 (三)管理制度不足 现代企业管理中,制度缺少完善造成经济管理各项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进而造成经济管理方法的落后;管理制度的不足甚至会造成企业破产。 二、搭乘计算机技术网络发展下的经济管理优势 (一)驱动经济管理走向规范化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中,计算机得到了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经济管理的动态跟踪,达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对企业经济状况进行调整,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可行性方法,提升经济管理质量,推动经济管理走向规范化发展模式,使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二)实现经济管理的运程控制 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经济管理扩大了办公业务范围,实现了远程监控。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技术管理模式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 (三)经济管理趋向透明化 计算机网络发展下的经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解决管理人员提升工作效率,更准确的了解企业资源发展形势;在经济活动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分享,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更为模式化、透明化。 (四)提升工作效率 日常管理是现代化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经济管理的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缓解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能够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经济管理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日常经济管理的正常进行, 三、计算机网络发展下的经济管理方法 (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经济管理服务 随着现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成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在现代经济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想要在计算机网络发展下实现经济管理,还需要主动融入计算机技术,加大应用力度,实现创新管理技术。 (二)利用计算机构建数据库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管理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从现阶段来看计算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管理水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我国还需要加大应用力度,构建数据库为基层部门工作提供前提保障,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科学合理化分配;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进而推动计算机数据库的构建。 (三)实现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的融合 计算机发展模式下,企业经济管理想要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将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相融合,相互协调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弥补传统经济管理的不足;制定科学完善的统筹计划,总结经验,创新发展,跟上现代化发展步伐,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下,对现代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方法。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应当运用一切手段积极进行计算机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进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作者:耿笠博 单位:邢台一中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 【摘要】 本文以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结合实践,针对当前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建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 【关键词】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总产值也在持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极度需求。“五年一贯制”是指以五年为教学培养周期,前三年学习中职课程,后两年学习高职课程,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中高等职业院校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五年一贯制”的教育培养模式,是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岗位优势为资源导向,密切结合就业趋势,从而建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作为柳州唯一面向初中招生的高职院校,2013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学生,通过探索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基础,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平滑过度的方式实现中高职人才的衔接,使学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的实践分析 (一)持续推进中高职招生体制革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招生体制改革中,开展了以“技能高考”为考试模式的招生体制,并在实际的技能考试中,以学生技能水平为重点。成批技能水平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能大的考生,以“技能高考”的形式考入本专业。促使本专业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本校生源的总体水平,对本校招生体制革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专业组织了调研小组,对中职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进行走访调查,以及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研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相关专业开展招生工作。考试形式和内容要本着“适合”和“发展”的原则,在内容上要与中职考试内容相贴近,同时也有所提升和发展。为避免在内容设置上“一意孤行”,需要与中职建立联系,组织座谈会,共同探讨考试内容的设置。同时,考试设备和环境也要与中职院校相贴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能考核离不开互联网计算机。因此,在考核前要先带领中职教师与考生参观本院的考试设备,避免学生因对环境和操作设备的不熟悉而影响考试正常发挥。 (二)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创新试点工作 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本专业开展了“3+2”试点工作,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学生需要在中职接受三年的中职教育,待结业后,对通过技能和专业考核的学生进行筛选,考试合格的学生方可进入本专业接受两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待学业完成后,颁发国家认可的高等职业毕业证书。 (三)实现中、高职教育教学的科学融合 中职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中职的理论基础环节的教学与部分高职教学相互重叠。在课程设置上,中职更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而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将中高职院校教学以最为科学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将内容的重叠简洁化、职业能力贯穿化、专业知识系统化、培养目标统一化,从而实现中高职教学的有效衔接,避免教学的断裂和脱节现象发生。此外,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动向,以企业需要为导向,校企联合,并引进先进的中高职结合办学经验,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制定符合本专业发展的中高职教学准则,并在实践中勇于尝试。 (四)对接企业需求,联合办学 根据本专业特点,联合各大企事业单位在本专业中开展联合办学试点,从而组建国家、学校、企业联合办学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在教学的实践中,能达到教学理念、人才输出、技能培训、专业考核、员工上岗、生产实践、科技研发为一体的联合办学体系,以此体系辅助教学的展开,达到企业技能与院校专业的结合统一。 (五)在课程设置上结合企业需求 课程设置上要更具时展前瞻性,把握洞察市场敏锐性特点,与时展相接轨,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定期组织以“优秀企业家”“专业领域行家”为主题的讲座,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专业的理论讲解和技能培养中融入企业实操的课程,根据企业动态变化,适当调节课程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这种课程设置比较灵活,能更好地实现教学计划,并使教学的内容和专业特点有效发挥。 二、“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关于该培养模式的法规还不健全 当前,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关于“五年一贯制”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规定,仅依靠出台多年的《职业教育法》的成文规定,来指导“五年一贯制”教学显然不合时宜。对于国家扶持、企业参与、中高职并进的联合办学,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尚未建立专门的人才一体化培养的相关机制、机构,在教学实际的环节,对于教学的步骤、流程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在教学环境的规范中,没有制度的约束,导致教学环境参差不齐,影响教学的开展。同时,联合办学缺少交流平台,国家、学校、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不同,信息的流动仅靠到学校座谈、走访的方式远远不够,信息渠道的狭窄,会导致教学信息资源的闭塞,丧失时效性,应积极建立联合办学的媒介平台,并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为学校办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二)人才一体化教学模式尚未完善 人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当前“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指导和促进教学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五年一贯制”教学的实际作用难以发挥。学校和企业联合仅依靠浅层的活动实践,难以发挥其真正价值。此外国家相关规定的不健全,对于联合办学中责任、义务、权利的划分不明确,分工混乱,定位缺失,致使在教学实践中资源利用不合理,甚至产生纠纷和矛盾。“双赢”的局面难以形成,致使教学陷入僵局。 三、“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实现的途径分析 (一)实现主体结构双向性 人才培养一体化,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这两大主体机构达到有机统一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效果上,它能实现制度的融合、组织的融合、实践的融合、发展的融合,从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出发,达到两者之间的“双赢”。过去的职业院校专业的办学宗旨,仅仅以学校作为教学主体,受到国家教育监管制度的管辖制约,其他领域无法参与学校教学,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在与社会接轨时明显脱节,“闭门造车”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五年一贯制”的人才一体化培养方式,无论是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上都要以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方式,避免教学与实践的背离,实现“校企”联合办学的教学革新,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发展“量的提升”“质的飞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始终以企业的发展需求趋势作为教学指向,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渗透在教学理念中,将企业的技能需求、生产方式渗透在教学方式中,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校内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的目的,进而在未来的社会实践环节中将所学技能与企业生产更好地融合,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得到显著提高。 (二)在课程设置上突出灵活性 人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环节的设置要更为灵活,教学的方式方法也要多体现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复杂计划体系。在保持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为教学核心的基础上,在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迎合社会和企业发展所需,以市场的实时变化为导向,在过去的单一教学模式基础之上,与企业有机结合,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系。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完成前两学年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不愿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者,可进入企业完成半年的顶岗实习,成绩合格者,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文凭。表1是“五年一贯制”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三)实现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人才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是以企业的参与为依托的,离开企业的“一体化”,教学是无法“生产”的。企业在参与教学的实践中,会将企业的文化带入到校园,而这种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也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最为本质的区别。企业文化走入校园的过程,无可避免会与校园文化产生碰撞。校园文化存有明显的单纯性,这种单纯是国家教育关怀所独有的精神内涵,而企业文化更强调以物质需求和企业价值观作为文化精神的内涵。在人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要将二者有效统一,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封旭 卢志玲 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反思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比较迅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化应用,就能有助于提高应用领域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但是在具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发展中,还存在着不足,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其加强研究分析,就能有助于实际的进步。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现状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人们对信息处理的要求提高下,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就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通过从理论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应用作用分析 1.1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在微型化阶段,对微处理器的芯片应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微型化发展就比较突出。计算机芯片的更新速度比较迅速,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计算机芯片集成度高的情况下,在微型化的发展功能上也逐渐的丰富化,在应用方面也愈来愈广泛[1]。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在网络化的进程方面有着加快。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应用,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比较迅速,主要在政府领域的应用比较突出。应用中在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下,能将不同区域及计算机有机联系,在资源上就能有效共享,这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有着促进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的阶段以及智能化发展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长期发展后就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在功能消耗低的特征上表现的比较突出。而智能化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应用中比较突出,对时展的需求也比较符合,在技术应用的人性化方面更为突出。 1.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作用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着诸多积极作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对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2]。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对新的传输协议有着提供,对信息系统的传输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能有效的促进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在信息存储的要求上也能得以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有着保障。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实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在技术支持上有效提供,这样就能将信息系统的传输性能有效提高,在信息的传输性能上能有效提高,这对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质量也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系统的优化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在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优化方面就有着很大保障。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体应用探究 2.1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遵循的原则分析 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遵循相应的原则,将规范性的原则能充分遵循。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在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上要得以有效保障,将技术人才的优势要充分发挥,避免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能有效提高。只有注重在技术上规范性的应用,才能发挥计算机应用作用。再者,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便捷性原则要遵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要以便捷性为基础进行应用,提高技术应用的整体效率水平。 2.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比较常见,局域网在投资上会相对较少,有着比较高的效率。在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局域网中,就能对网络结构的灵活性充分展示,在实际的应用管理水平上也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对分组交换基础上,对令牌方式的应用,对光纤容量的共享目标就能有效实现[3]。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应用下,对网络传输的速率也能有效提高。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也表现的比较突出。在虚拟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企业单位的应用中比较突出。企业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就能构建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在进行动态化的交流沟通目标上就能有效实现。虚拟网技术应用下,在虚拟网背景下构建有效网络链接,在密码的加密情况下,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得以保障。虚拟网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的传递速率提高有着保障作用,这样就能有助于信息传播的成本有效降低,这样就能在经济效益上有效保障。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就能方便人们的信息阅读以及查阅资料。这对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就能起到促进作用[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化应用,对社会的发展繁荣的促进比较有利。在社会的各领域发展背景下,只有充分重视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样化应用,在技术的升级优化下,未来将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赵颖 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研究 摘要: 计算机和网络目前已经在我国社会得到普及化应用,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影响。但是,也不得不看到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性应用和开发的不足;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应用仍然局限于一些较浅层次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前景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探究,并结合高中生学习生活提出高中生如何以行动融入互联网时代。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互联网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计算机和网络目前已经在我国社会得到普及化应用,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巨大影响。自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应用群体,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上领域更是飞速发展。对我国互联网的现状的分析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互联网的相关基础,互联网的基础条件主要指网民的IP地址、网站、域名等软资源,还有网络设备、网络光缆等硬件资源。我国互联网软资源自2007年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处于世界首位,但网民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在网络应用方面,CNNIC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集中在音乐、影视等娱乐方面,互联网办公、学习、开发等方面的应用有所不足,但在持续上升之中。同时,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相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层次整体比较浅层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性应用和开发不足、计算机网络技术秩序还不够规范等等。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互联网整体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第一,我国互联网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监管机制的不断健全,国家将有能力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互联网开放水平,互联网信息来源进一步丰富,与国际同步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互联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电子办公将成为主流。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年青一代互联网技术教育的普及,未来互联网应用水平和应用领域都将较现在有较大改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层次将得到极大深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第三,互联网应用门槛降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互联网操作将更加简便化、人性化,更多的人将能够享受互联网福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目前网络购票日益成为铁路主要购票方式;第四,网络秩序进一步改善,互联网进一步规范化,随着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必须以制度化设计保障互联网秩序;第五,网络信息的舆论影响进一步加强,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信息的舆论影响力将超越传统媒体信息。最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性人才培养将获得更大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发展动力更加充足。 2高中生如何以行动融入互联网时代 2.1培养自己的技术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纵观人类技术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是从一个个问题开始的。可以说,好奇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人生而便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学生时期更是一个人好奇心较重的时期。所以在日常学习特别是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技术问题意识,在计算机课堂上遇到问题要敢于大胆发问,大胆质疑。对于发现的技术问题,我们除了向老师请教之外,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空前加快,特别是计算机领域,技术创新速度更是加快,我们如果不能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将难以跟上时展。所以我们必须培养自己自主发现技术问题、自主解决技术问题、合作探究技术问题的能力。 2.2在实践性中展开创新 计算机网络知识最终价值在于服务现实,实践运用是高中生获取创新思维的宝贵渠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例如我就曾自主了解计算机安全加密技术,了解到使用特定的计算机算法对计算机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是维护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渠道,相比防火墙的简单防护,计算机数据信息加密的防范能力更强,即使信息失窃可能也不会造成严重损失,但计算机信息加密使用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所以我也掌握了相关知识。 2.3自觉学习技术伦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更是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双重性影响也更加明显,诸如“木马病毒”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灾难也让全人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问题有了全新思考,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旦脱离人类理性的道德,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也是难以估量的,因此高中生也必须自觉接受技术伦理教育,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道德价值进行思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社会,合格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拥有丰厚的知识技能储备,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个人的工程伦理素养。 3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必然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为此我们高中生必须从现在做起,培养自己的技术问题意识,在现实中培养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将来成为计算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靳成才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双江中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图书馆网站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有助于信息的收集、整合和传播。为了提高图书馆网站的服务水平,本文举例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图书馆网站计算机网络应用 1前言 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中心,与新闻性网站和娱乐性网站相比,其具有能动性、互动性、多样性、统一性、服务个性化、人工智能化等特征。同时,图书馆又是面向用户的主要窗口,而其作为校园网网站的建设内容之一,应将其建设与校园网统一起来,继而提高其为用户的服务水平。为了满足图书馆网站对共享、质量和速率等的要求,应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其中。 2图书馆网站建设 图书馆网站建设的任务是为用户查阅图书资源等提供方便,因此其属于综合性的服务网站,应具备以下功能:(1)WWW网站服务功能。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应突出其公益性的特征,则应可在网站上检索到一切与对应图书馆相关的超链接,并在次链接层的查询功能块上显示详细的查询内容。(2)电子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最大目的是为用户阅览图书资源提供方便,则应在网站上共享广大用户所需的电子信息资源,以方便用户自行完成远程下载。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步骤如下:网站规划→制作网站内容→网站,其中网站的制作与均会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比如ASP技术、PHP技术、ASP•NET技术、Java技术等。其中,SAP技术是一种编辑动态服务器页面的技术,其在动态网站制作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具有便捷、简单等优点。PHP语言是一种易学、便捷的服务器脚本语言,其在Web网页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可采用HTML的常规编辑方法来加以编写。ASP•NET技术的速度和执行效果远超ASP技术,其可运行于服务器上,且在初次运行中便可完成全部的编译工作,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网站的编译和运行速度。Java技术是一种通用、高效且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其目前在移动电话、互联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常用来编写图书馆网页,且支持跨平台编写,或支持在不同网页之间完成代码的编写。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 在图书馆建设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实现了在图书馆网页中加入大量的超链接及次链接,且其中包含了数量庞大的电子信息资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总体来讲,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3.1网上书目检索 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在上海图书馆中,IPAC书目查询系统囊括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这一系统拥有的特藏文献书目数据及中英文书刊共计147万条,馆藏复本信息共计443万条。同时,其将Webpac网上查询系统及上海图书馆中OPAC公共查询系统融为一体,继而提升了上海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如此一来,用户便可从互联网上或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中直接查阅所需书目的馆藏及数据信息。另外,中国知网提供的查询系统中囊括了硕博论文、各类期刊及报纸等数据库,用户仅需在查询栏中输入所需的文献或图书,便可直接获得对应的书目,同时这一网站也为用户提供个人定制、下载及在线阅读等服务。 3.2电子资源提供 电子资源提供的范围非常广泛,用户经图书馆网站便可直接获取学位论文、电子报刊、电子图书及电子期刊等数据。上海图书馆收纳了多家出版社提供的各类电子图书共计7000多种,且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下载服务。另外,中国知网收纳了各类国内外文献,比如古籍、会议和报纸等,用户可自行查阅或下载所需的资料,但部分资源要求收费。 3.3网上参考查询 网上参考查询实现了图书馆员参考咨询的网络化,用户仅需以网络留言板或E-mail等形式将自身诉求传给参考馆员,馆员便可在网络上完成对用户的知识导航。在上海图书馆中,网上联合知识导航是在上海地区图书馆和各类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提供的搜寻技术,为用户提供非常专业的网上虚拟的参考咨询服务。换而言之,在这一虚拟的参考咨询平台上,用户仅需以邮件咨询、在线咨询等形式将自身的诉求经网络告知客服,便可获得专业的参考咨询。 3.4网络视频点播 网络视频点播主要基于Web平台进行设计,并与互联网接入实现有效地结合。在图书馆网站中,各类培训、学术讲座等视频节目也需在Web平台上。比如,上海图书馆网站便采用ASF流媒体技术将上海图书馆的讲座视频提供给用户,其中ASF流媒体技术具有占用空间少、影视播放效果好等优点。另外,在中国知网中,用户采用网络视频点播的形式便可自行下载讲座、会议等视频文献。 3.5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海量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群,其拥有数量庞大的电子图书资源,且可经网络实现资源的传递。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用了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比如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总之,数字图书馆提高了跨库图书资源的共享程度,拓宽了信息检索的范围,同时其具有省时、高效的优点,即用户仅需在检索栏输入检索点,便可获取所需的资源,且这一操作不受图书馆地点的限制,继而实现了对图书馆群进行分布式管理。 综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对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与个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图书馆网站囊括了海量的电子资源,且可为用户提供目录检索、视频点播及数字图书馆等服务,继而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作者:王阳明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系建设初探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的大爆炸,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社会需要更多领域的更多人才,这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必由之路。为了顺应来自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中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就业;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以就业为向导,以发展为宗旨,学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输送和历练高技能人才,以契合日益进步的新科技时代,对于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他们为社会为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技人才,也为今后的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教育体系,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将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对接,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充分调动学校办学机制的活力,为完成和实现学生幸福的职业人生出谋划策。 一、概况与历程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秉承为学生的就业为本,向四海宾朋的青年学生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它让社会的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是一种最具有中国国情的新型产业化教育。 1.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学校为迎合社会与市场的需要,以学生就业为目的,面向大众招纳贤士,力求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术人才,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幸福求职的美好愿景。 2.学生与发展 学院实现开放式办学,全方位育人,以就业为向导,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不掉队,不落伍,以信息网络为依托,现实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让学习不枯燥乏味,师生互动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寓教于乐,把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也给活跃起来。 二、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在地域性与经济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孩子都来自贫困地区,有的弱势家庭对上学来说是种渴望而不可即的梦,而高等职业学校就以良好的人文关怀,发起爱心公益活动,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提供平台。 三、学校与改革 古语说“穷则思变”,高等职业学校也是如此。为了兼顾与均衡各个地区的发展,学校开设帮助边远地区的学生入学跟完成学业。走产学研一起的发展道路,目的是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的学校具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建立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 四、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学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他们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在这个信息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最缺乏的。他们提倡师生互动,民主、合作的教育氛围在学校里如沐春风。 五、计算机网络的应运而生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信息非常发达,这给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我们教给学生制作网页,进行一些程序设计,或是教师进行远程教育,建立宏大的网络体系,把学生的学习程度与教师的教育水平进行良好的评估,在科技中畅想信息时代的魅力。把以往的“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变成现在的网络微机授课,灵活又多变,交互式视听教室让学生感到学习原来如此轻松。既提高学习的兴趣,又活泼学习的氛围,这样先进又时尚的教学模式得益于信息时代下的馈赠。信息与科技给人们带来如此丰厚的礼物,这就是新型时代下的产物,让人们认为一切都是美丽的梦,在娱乐中就学到本领,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抛开计算机专业不讲,单是原有的高等职业学校就给我们带来就业的希望与未来,现在又随着科技的发展,冉冉升起一个朝阳行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它可以说是所有行业里面的皇冠行业,科技的含量是最高的,也是最稀缺的人才领域。作为朝阳行业的信息化产业,它有义务作为领头羊带领众多行业的佼佼者们一同前行,为实现自己每一个的职业梦想而奋斗。然而,作为中国特色的教育行业里面,高等职业学校是创办这一伟大专业的策划者。他们有必要做得更好,做得更多,把各种领域里面的行业人才输送给社会跟市场,把拥有非常优越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带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高等职业学校立足为青年学生提供以邮政、电信、移动、银行、证券、保险、地铁、政府机关等单位培养一流的技术服务人才,每年的就业率在上升,每年的社会好评在如雨而来。他们强调以专业贴近行业,课程贴近企业,技能靠近岗位等,实施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多元化、集团化发展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努力。学校构建数字信息网络模式教学,带动师生互动的积极模式,为社会与市场输送大批的专业型新世纪人才。很多硬件设施齐全,大力发展科技信息专业的教学体系,实现与行业、企业、公司、集团紧紧相连,实现一对一的产学研发展道路。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高等职业学校不会放松跟懈怠,会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为祖国、为人民、为美好的明天而不断探索下去。沿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作者:李玉林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摘要】 在我国的科技发展领域,人工智能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动力。伴随着科技大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在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尝试性应用,通过实践应用表明,人工智能确实发挥了巨大的技术推动作用。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措施进行了完整总结。 【关键词】 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 引言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实现了生产和服务领域的革新和进步,对我国整体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人工智能简介 1.1概念 人工智能是在近些年逐步兴起和开始被大家熟知的技术名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人工模拟操控以及实现人的智能性扩展和延伸,人工智能综合了相关领域的智能性技术、智能操作方法以及智能技术应用,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类应用科学。属于一门独立的新型技术学科。人工智能主要的应用载体为计算机,通过技术研究尝试实现计算机实体发挥出人的智能,实现对人的智能性模拟应用,智能性延伸和扩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寻求高应用技能的计算机,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新型的建造方式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高智能水平发挥。人工智能的概念是以人类智能为参考的,主要的应用方法是利用人工技术,通过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开发和引入,综合性研究的科学载体。近些年来,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更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的实际应用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实际的资源存储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实际的网络技术普及促使电子类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许多人工无法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任务通过计算机已经可以轻松搞定,人工智能也由此拥有了更多的现实应用能力和基础。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重要领域,其中包括了智能化的接口设计、智能化的数据搜索以及智能化的主体系统研究[1]。 1.2接口技术研究 为了实现更加便捷自然的人工智能交流技术应用,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的提炼和有效信息的挖掘技术需要从大量模糊和随机的数据中进行有效信息提取,从而实现对潜在和隐含信息中有价值数据的搜索和提炼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搜索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意念、选择性能力以及辨识方法,属于一个智能化的概念主体。同时具有明显的自主性特征。通过对人类大脑智能化识别以及模糊数据处理功能模仿,实现智能化计算机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在人工神经网络中进一步应用和普及,成为未来可具发展潜力的全新领域。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包含了语言信息自动处理、定理化的自动证明以及智能化信息检索和问题解答等等。所以,人工智能应用中人机关系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对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整体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课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也将拥有新的应用领域需要出现[2]。 2人工智能在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在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逐步广泛发展起来。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起来。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因此大为便捷。但是,信息交流沟通的便利性加大的同时也必然引起网络信息的安全系数降低,网络安全隐患多种多样。所以,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安全维护应用将成为重要的突破口,大大提高网络安全系数,同时实现网络安全性能的提高,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充分保护。人工智能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于不确定性信息以及不可知性信息的理解以及整合能力较高,这些都是可利用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重要技术优势。能够很好的对入网访问者进行智能识别,提高信息的安全和稳定性[3]。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很好的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领域中,一般被称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任务设置,丰富实用方式,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在软件方面,各类新型开发工具都在不断应用,人工智能的领域化拓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硬件方面,技术革新带来了性能的不断提高,同时价格也在不断降低。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网络都是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得到自身应用拓展的重要组成。通过以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应用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和参考价值。 作者:谷世红 毕然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管理优化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将人与人以及整个世界都连接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日益成熟,云计算、物联网将人与人以及整个世界的连接更加方便、简单、快捷、高效,高校教学管理也不例外,在其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比之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更加完善、快捷及高效,对于国家对高校的深化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善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 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校教学管理;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对高校教学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更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也提供了先进便利的技术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高校教学管理那种臃肿、低效,也极大的扩大了高校的规模,使得高校教学管理不再有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的限制,因为高校改革正从精英式的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变,高校的陆续扩招,使得高校的教职工以及学生人数大幅度提高,能在如此庞大的人数上进行管理这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所在,如何利用如此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高校的教学管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好处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入是高校教学管理适应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的必要步骤,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前提与关键,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先进、高效、快捷、便利和可靠的技术平台,为高校教学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支撑。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处理各种教务教学条件信息,以及对教学档案的整理,学生、教师以及课程的各种安排信息,这些信息的建设必须合理安排、统一规划,因为高校的年年扩招,高校里面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各种档案信息也急剧增加,传统的人力收集整合就显得极其的缓慢,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加入就使得各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更加的迅速,极大的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和计算,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最终推动高校的快速发展。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概况 由于中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的比国外要慢许多,因此导致许多年纪偏大的高校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接触的时间较短,因为其思想观念陈旧,受到传统的高校管理影响太深,对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还有就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愿意使用。另一方面由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发出的教学管理软件使用起来过于繁琐,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认为还不如传统的教学管理,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不开。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各种不同的教学管理软件的维护与升级不力,现在很多高校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引入了先进教学管理系统,但由于外界的各种技术、信息更新过快,而高校对这套系统的更新和维护过慢,导致这套系统许多内容陈旧缺少时效性,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并没有产生人们所预想的那种效果。最后一方面就是由于各学院及各部门存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差异,由此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教学管理软件,这使得学校方面对各学院各部门的管理产生了极大的难度,所以虽然现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引入了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但实际上只是各自为政,并不能有机有效的联合起来。因此,虽然现在的高校都引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教学管理,但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造成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管理的优化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3如何真正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高校的教学管理进行优化 3.1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的观念,营造出推广计算机网络技 术的环境 改变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观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这种技术极大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上面,它既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对各种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准确度,又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对各种课程安排,可以做到有条不紊,简单高效,所以改变观念适应发展是必然的。而且也要对国外先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因为国外优秀的高校存在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数百年,但到了现代依然能够抛弃陈旧的管理加入到信息化里面,这种勇气和方法就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需要根据高校的自身情况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高校教学管理。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入不是一两个管理人员的事情,它需要全校教师、学生以及所有职工的共同努力,因为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学管理的结合,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并不是将它引入进来就行,需要将它引入到各个基层建设当中,学校领导就需要对本校的管理提供全新的发展模式,鼓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并且建立奖惩机制,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发展,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使用并且乐于使用的大环境。 3.2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管理水平能力 由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很快,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与时俱进,这就对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熟练高效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中间,还要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主动学习各种新知识、新能力,也要熟练的掌握多种教学管理软件,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能够迅速有效的发现跟教学管理相关的信息,并且将它提炼出来。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信息量极大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工作效率,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选出对教学有利的信息,这就需要学校为不同的管理人员提供不同方面的培养,使他们熟悉本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从而提升教学团队的素养,所以高校一方面要从内部培养,另一方面就需要从外面招聘,从社会上招聘高水平的信息管理人员,既能提供新鲜血液,也能促进其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升。另外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是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将这种意识应用到教学管理之中,还需要具备服务意识,教学管理工作是一种服务工作,既然是服务工作,就需要做到以人为本,树立起尽职尽责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原则,做到细致入微,第三就是教学管理人员还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因为管理工作是一种协作性的工作,这就需要各方面互助互利,紧密合作,使得管理质量不断的提高,最后教学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决策应变能力,能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科学决策,对于突发事件能够果断、正确的处理。因此教学管理人员要善于积累经验,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3.3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深化高校的教育改革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是为传统的方法服务的,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入必将影响整个教学管理,因此现在的高校教学管理必须要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技术,以前的那种封闭式、独立式和僵硬教条式的管理必须变得更加的开放、合作以及人性化。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高校都有校园网,于是校园内部与外部的交流将更加的流畅和紧密,这就使得整个教学管理更加的开放。由于网络的便利性,这就使得校内各部门、学生、教师联系的更加频繁,校外的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也连续不断,这样就使得传统的各高校、各院系、各班级的那种独立变得更加脆弱,各种各样的合作也会更加的顺畅,而且以前的那种教条式的管理可以更加的人性化,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将每一个单独的学生联系起来,实时交流情况,上通下达更加的顺畅,出现错误的情况也会极大的减少。 3.4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制度 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规划应该是高校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保证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政策,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还需要不断创新的工程,所以高校领导层应该从更高方面制定发展规划,负责从各个方面进行决策、管理以及调度,合理的对校内资源进行分配,加快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步伐,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同一个标准和制度,在这个标准制度下面进行同意的管理,让各个部门、各院系与信息化中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全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努力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更有创新的道路。 3.5建立更高效、便捷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 现在虽然高校已经引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的各种系统,但由于这些系统的参差不齐,导致系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也出现差异,但往往这种系统都是理想化的,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善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或者一些没有引人注意的细节。而且由于高校各部门各院系各专业的不同,使得各个管理系统存在各种差异,各部门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另外一个系统,各种系统不能统一的联合在一起,造成了各种信息的不对称,对学校的统一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这就需要高校既要从外界引进,也需要内部进行开发,因为外界引入的系统往往不能针对实际情况,而自己独立开发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太大,所以可以从外界引进最基本的核心的系统,然后从这套系统开发出能适应各部门、各院系以及最基层人员使用的子系统,然后通过串联式的连接将母系统和子系统连接起来,做到完美配合。这套系统对于教学管理的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机制都要适应,拿教务处为例,教务处的只要职能是负责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监管,因为职能较多,事务繁多,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就很多,普通的教学管理系统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经常对于教学监管疏忽不力,因为教学基层缺乏教学管理的自主权力,往往就需要反馈到教务处,而由于系统的不匹配,造成基层系统的数据经常送不到或者送到的不够及时,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管理,以至于教学管理效率底下,这就需要一套匹配的教学管理系统,系统不仅适应管理人员的使用,更要适应基层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使用。这就需要开发教学管理系统的人员能够有效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不能仅仅高屋建瓴,还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人性化是对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最基本也是最苛刻的要求,想要做到这点需要靠一个又一个的小细节不断的积累和改进,这就需要不断的对这套系统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我们就拿美国的一些大学为例,尽管美国大学有充足的经费,但他们十分注重投资效益,并不刻意追求设备的先进,而是注重应用来推动系统建设,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国内大学学习,比如美国大学的校园卡本身还多采用较老条形码、磁条等技术,但应用面已经很广。而我国大学在卡本身上已经开始采用非接触的IC芯片卡,具有电子钱包和身份认证两种功能,应该说在技术上是超过美国各大学的,然而应用面对相对非常狭窄。 3.6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奖惩系统 一套再完美的系统也需要人去运行,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估奖惩系统,还有就是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学生学习的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套完善的评估奖惩系统既能发挥出人的积极主动,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才是一个完善的高校教学管理所必备的能力。 3.7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加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性 由于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很快,学习计算机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精通网络的一些不良分子(俗称黑客)也是越来越多,而且技术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为了防止高校内部各种信息资源的泄漏,这就需要高校对于高校内部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提高重视,最基本的就是安装防火墙,这样既能防御外面的攻击,也能过滤掉一些不好的信息,再一个就是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人员注意自己的操作习惯,服务器管理员也需要对防火墙进行及时的升级和维护,通过严密的监管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系统的安全,另外也要培养自身的安全意识,从各个方面减小信息泄漏的风险。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带了极大的优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技术和水平,改善了高校教学的条件和效益,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高校教学管理全方位的结合起来,使得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及国际化,更好为高校培养人才,为高校的现代化做出贡献,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柴功昊 郑权震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建制发展研究 摘要: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从计算机技术建制的角度来讲,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技术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方互为前提。因此,本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技术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建制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极大的改变了社会环境。在此背景下,企业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家想要实现国家富强则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自己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匹配的技术机制。技术建制将知识、人以及物三方面结合在一起的系统化结构,具体来说,技术建制是技术的制度化结构,其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的技术习惯。 1技术建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 技术建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建制是制度与技术的结合体。所谓技术是指根据人类的需求重新组合科学标示物的过程,科学认知物的秩序性是其主要的秩序化基础。例如,作为人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发历史上的重要的发明,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其发明的过程却让人大跌眼镜,其是排队论秩序范式与传统通信技术秩序范式相结合的结果。作为一种技术建制,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已经有了最初的设计思路。最初的设计理论是将话音小片化,而后借助相应的路径,将其转送到相应的目的节点,最后组合所有小片还原成原有话音传递给收话人。在整个过程中,单个的小片无法形成最初的话音,所以其保密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则极大的降低了网络故障和网络破坏带来的影响。随后,在此思路下,世界上第一台分组交换技术应用而生,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技术建制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技术建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助推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三次工业革命均与新技术有着重要的关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实质是当前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相互创新、相互适应的结果,近些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主要缘由在于技术制式化和技术建制化相互作用的结构。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技术上的创新,更重要的在于建立健全了与现代生产技术相匹配的技术建制,新技术的产生都是新建制与旧建制的完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因此,技术创新并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真正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的因素在于与计算机相匹配的组织制度机构,即是技术建制。美国硅谷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源的重要区域,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高科技中心,其主要根源在于优越的组织制度,专家认为,之所以美国硅谷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硅谷的组织制度环境。美国硅谷极大的转变了传统企业模式,美国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其通过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将众多中小企业构建成无差别的社会共同体为目的。在美国硅谷,企业可以获得其他地方不具备的政策优惠,可以建立随心所欲的工作制度。在美国硅谷,公司之间大门都是开着的,各个公司之间可相互借用、分享人才和主意。在硅谷,合作是其发展的主体,在此技术建构下,硅谷成就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高科技技术中心,而且更重要的建立了符合地区特色的技术建构,实现了硅谷的长久发展。 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科学技术建制的建设 近些年,计算机技术与技术建制之间相互作用更加明显,如今,技术建制的功能愈加明显,只有在灵活和全面的组织范围内,技术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复杂”的组织为“复杂”的技术服务就是这个道理。当今社会已经已经是信息化时代,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的科技革命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并适应其发展需要,重新构建原有技术建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环境,当前,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而知识信息均在各种数据库中储存,最后通过网络流向各种管理系统,因此,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建制意义重大。 4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促使我们要不断改变完善原有技术建制,反之,技术建制的完善则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技术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成果需要不断的建制化为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制与已有的技术建制有机融合在一起,为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作者:黄鹤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 [摘要]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现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更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仅拓宽了人们的生活视野,更是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刻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应用前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整体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网络技术更加趋于系统化与规范化,更使得人们的日常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促使计算机更进一步的发展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1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规范 1.1计算机网络的划分 计算机网络包括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有计算机、终端、节点以及连接节点的线路组成。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域域网、广域网。局域网一般是在几千米的范围内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通常会通过网络传输的外部装置和介质,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功能;域域网通常会覆盖几十到上百千米的范围,其规模通常大于局域网;广域网所涉及的地理范围更广,通常会包含一个国家,其网络交换方式也涉及电路、报文和分组三种。 1.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规范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规范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充分应用的前提就是具备规范的应用环境,只有处在规范的应用环境下,其科学性与系统性才能得以实现,以此提高整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提供给人们便捷的服务使得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网络必须进行一定的规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发挥设备的自身功能,在对网络环境优化的同时,更好地完成计划内的任务。但在实际应用中,任何小的故障都会使得整个网络系统崩溃,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规范性,不断将复杂的内容进行检验、更新和提高,以时刻应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可能遇到的隐患。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可靠性得以保证,不仅能够保护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而且能够使得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此的高度重视,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检阅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便捷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人们的需求来决定的。人们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需借助互联网,因此,在选择相应的软件配备系统时,一定要尽可能的方便简洁,全面考虑到计算机以及其网络系统本身的特殊性,以保证人们的实际需要能够得以满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坚持便捷性能够帮助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产品轻易的完成换代、维修、维护设备以及故障排除等一系列行为,只有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才能够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实际的应用效率。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2.1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虚拟网络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的网络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现已逐渐应用到私人网络以及共用网络的构建中来。虚拟网络技术主要就是进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确保信息整合的同时也保证其严密性。与之前租用网路线路来进行信息传输相比,这种技术成本较低且安全性能较好,方便打造内部工作和学习平台。例如可以为企业或团体工作者设置内部工作平台,内部人员可以自由传递和分享站内资源;或是创建网站,但对工作人员和访客设置不同的浏览权限。对用户来说,其和以往的网络相比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只是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私人专用的网络,在保证其本身的独立性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网络本身的安全性,确保网络内部的重要信息不被干扰以及侵略。在进行身份认证时,根据提供信息的完整和合法性,确定用户身份,或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信息加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网络技术主要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通过网络协议传输数据,且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之后再形成计算机续集网络,从而使传递的信息更加安全。 2.2虚拟专用拨号技术的实际应用 彩票发行中心实质上就是采用了虚拟专用拨号技术,在虚拟专用拨号技术还未采用之前,通常是采用准热线法的销售方式,其主要运作方式就是利用了数据数字专线,利用拨号的方式来进行市级服务器连接的模拟投注。但一般投注站的拨号时间会选择早晨和晚上,首先将市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以便能够将本机上的全部数据与市中心服务器连接传递,以此类推,市中心服务器再到省中心。一旦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网络连接,在中继线模拟的数量极少的同时又投入了更多的费用成本。由于彩票的数量极多,传统的数据传输不仅会导致系统奔溃更是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困难程度不言而喻。2.3其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业务的需求决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向,例如视频、录音等这些常见的应用都可通过网络技术得以实现。但实质上,更高一级的网络需要辅之以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对接功能,加上一些通用的技术手段,才能使得网络信息的以安全传递。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加强管理以及数据上传验证和反馈等方式来确保信息的安全。 3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传统的局限,朝向更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期待其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只有将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得以发挥出来,才能给与人们更好的服务,才能完全利用计算机网络。现下,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庞大的需求量,使得之前所提到虚拟专用拨号技术以及虚拟网络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正因为如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更偏向于快速和稳定,即更好的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提升信息处理系统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降低网络办公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涉及人们财产和隐私的安全问题即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升级,尽力减少办公需要投入的成本,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4结语 为了进一步给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环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需要我们充分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必须时刻研究和总结前人经验,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技含量,努力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许葵元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营销浅谈 摘要: 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网络营销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机技术在网络营销中所具有的作用及解决措施,对中国网络营销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价值。 关键词: 网络营销 计算机 网络技术 应用 分析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网络营销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不仅带动网络消费群体日益增多,同时也使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便可以满足购物需要,对产品销量进行大幅度提升。所以,网络营销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创造出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同时也对用户消费体验给予提高,带动中国企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现阶段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好地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网络营销也得到不断进步,并且存在密切关系,首先,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身优势能够更好展现在网络营销中,特别计算机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的能力,为各种网络营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通过根据计算机作为基础的网络交易平台,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采购以及销售成本,带动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提高。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网络营销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网络营销也进一步推动计算网络技术发展,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带动计算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最后,网络营销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营销平台基础上,为用户以及商家提供不同功能需要,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营销相互协调,促进发展,与此同时也为不同交易行为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1]。 2计算机技术在网络营销中所具有的作用 2.1虚拟产品创立分析 在网络营销中,主要把一部分产品根据虚拟的形式呈现到用户视野中,为网络消费提供便利条件。通过打开网络营销平台后就能发现,一些虚拟产品的出现,不仅丰富网络营销平台内容,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因此在网络营销平台中,虚拟产品有着重要作用。由于网络平台营销不会受到时间限制,所以虚拟产品能够对用户实际需求情况进行掌握,对用户消费规律进行分析,掌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营销平台优化,提高网络营销的整体利润,与此同时也能够带动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全面的发展。 2.2为用户检索提供方便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营销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检索方式,一方面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用户在进行网络平台购物中可以对所需产品进行搜索,直接跳转到该产品详细的介绍页面下,提高用户选购时间,同时加强交易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是,部分商家可以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借助,在互联网上对自身产品投放广告,达到吸引用户的目的。用户在进行交易中需要和商家进行交流,使用户对商品更加了解,这种交流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实现,使网络营销交易成功概率得到提高。 2.3网络商城进行建设及管理 网络营销平台主要根据商城形式存在,因此商城建设和管理必须由计算机作为技术支持。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可以建设各个种类商城,并且也可以通过网站后台实现商城管理,保障商城良好运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使商城满足用户搜索以及审美需要,提高商城人气以及商城交易量,带动企业更好发展,同时促进中国社会经济水平全面的提升[2]。 3网络营销过程中计算技术应用分析 3.1建立大型网络营销平台 现阶段,计算机发展的同时,网络营销平台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并且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营销应用。它将计算机网络作为技术基础,通过聘请一些有名软件公司开发出更加符合用户审美习惯和购物习惯的网络营销平台。大型数据库技术发展,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在大型网络营销平台中,每天会存在大量交易信息,而强大的数据库技术便可以提供有力支持,避免在交易高峰中导致后台出现垮台风险。现阶段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已经累积一些网络平台构件和运营经验,能够不断地完善网络营销平台上存在的问题,对网络营销平台内容进行不断丰富。 3.2对互联网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现阶段互联网发展十分快速,并且已经覆盖大量人群,成为现阶段人类生活中必可不少的工具。所以互联网已经成为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同时也促进网络营销寻找应用策略,网络营销通过调整战略,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实现互联网营销发展的重要方向。网络营销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能实现移动通信工具衔接。计算技术应用能定期和定时向用户推送网络营销平台上商家所举办的优惠活动。通过采用智能算法分析,成功提高消费的概率,引导用户购物,使其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带动中国社会经济水平提高。 3.3对用户投诉及时作出响应 网络营销平台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更加及时对用户投诉进行响应,对不良商家进行清除,净化网络营销平台环境,不断促进网络营销平台发展。计算技术应用可以组建投诉中心,通过和用户进行交流来搜集一些不良商家的信息,在不良信息累计到一定程度后,给予商家做出惩罚。通过处理计算网络技术对网络营销平台中的交易信息,对用户购买行为分析以及掌握商家和用户交流情况,为日后制定出战略提供技术支持。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将增加用户对网络平台信任程度,使用户充分认识到交易中的实际情况,增加网络营销平台中的用户消费信息[3]。 4结语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不断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促进其应用得到不断提高,在各个行业中生产效率以及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网络营销随之出现,对人们消费习惯给以改善,因此网络营销以及计算机网络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对计算技术应用研究,促进中国网络营销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作者:欧阳玉峰 周莹莹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 1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信息传递 当前人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信息同样对人们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这种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进行海量数据信息传递的功能同样可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递时,安全性更高,这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持续创新,可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的构建与发展,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意义重大。 2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相关统计显示,电子信息工程存在多种安全问题,该现状会对社会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网络安全问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并进行有效解决,避免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网络信息系统缺陷与网络传输线路等,黑客会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攻击电子信息工程中存在的漏洞,这种攻击有着巨大的危害,不仅会对用户利益产生危害,还会借助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给信息工程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而确保电子信息工程系统远离各种形式的危险,即使部分计算机用户的网络安全受到危害,也可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受到的危害降到最低,并利用防火墙技术防止危害再传播。例如在电子工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积极做好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防护工作,通过建立计算机防火墙等形式,建立起保护屏。通常安全问题需要在外部网与内部网之间来维护,应在公共网络与专用网络之间建立安全、有效的防护网。确保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其软、硬件通过符合安全要求的网络管口,持续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广域网技术,服务范围非常广,可实现不同城市与企业网络间通信网络的连接。就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广域网使用者的数量持续增多,该现象对带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缆与同轴电缆可实现广域网通信传输,而各频段的微波中继线可经由卫星、地面传输与微波中继线对微波信道进行转发。结合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光纤介质所具有的高宽带可对干扰进行有效抵抗,传输质量非常高,基本没有噪音,且可进行远距离传输。因此在铺设广域网主要线路时需要以光缆主体。再者,卫星通信有着自身的优势,可安装地面收发站,并且比较易于拆卸,因此可在边远山区或未铺设光缆的区域应用该技术,由此使广域通信得到延伸。为有效应对水灾、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可为其提供有效的应急通信方式。 4结语 整体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可实现多种有效信息的传递,并共享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有效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相关单位可通过通信技术实现信息流通,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更好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电子信息工程可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电话作用巨大,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会对智能电话进行优化,从而更加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科学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恽凯 单位:常州交通技师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弊端 1.1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教育实践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以职业规划为基础,但由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职业院校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研究,教师本身也忽略了这一问题,在主要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但在课下或实践课程中,一方面所占的时间很少,另一方面,在操作管理上一带而过,学生很难搞明白;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文化课成绩方面原本水平较差,在学完一门课程缺乏实践,会陷入不知为何学、为何用的境地,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 1.2知识体系陈旧、教育设备缺乏 职业院校在我国受到一定的学历歧视,因此在教育投资方面有很大的困难。我国的教育体系目前被划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教育是全日制统招模式,二类教育是职业教育模式,三类教育是成人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模式的学历歧视源于招生过程中的审核限制,但这一判断明显缺乏科学性。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高,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才能维持。同时,教学内容却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一些早已经淘汰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还在继续教学,不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明显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导致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较为典型的如一些职业院校中还教授frontpage、VB等落后技术,却只是为了匹配教材和计算机设备。 1.3教学过程孤立、缺乏有效组织 教学过程是基于所学教材进行安排的,一般情况下,要求知识点在前后衔接,确保整体性。但由于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种种漏洞,教材联系较为疏散,知识点较为孤立,学生只能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进行掌握,却依然不知道学习后有什么用途,缺乏工程化的整体思维,大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2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策略 2.1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并以市场为风向标具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本质上说,人才培养的目的不是适应于学校,而是适应于社会、职场。因此,职业院校教育培养实践型人才,与其他教育模式下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职业院校要维持特色,照搬照抄经验模式、盲目跟风。 2.2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和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目标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职业院校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而普通高等教育则要求掌握更多的研究型理论。要提高的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环境的建设。 2.3培养创新学习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变化很快,硬件、软件的升级换代更加频繁,仅靠职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远不够用,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通过计算机技术的科学思维锻炼,学会举一反三,并将其应用在实践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体现在职场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多需要团队协作,必须学会融入团队,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 3结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践教学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改革,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中,可以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实践性人才,发挥专业素质作用。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更是为全社会网络化建设奠定基础,对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乌日娜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幼儿教育实践场域中教师与理论研究者关系考察 [摘要]教师与幼儿的中间横亘着其他的力量和关系,其中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由于理论研究者具有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为了改善自己在场域中的不利位置,教师会努力获取理论研究者的知识,向他们靠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教师对自己实践的思考方式,同时也会使教师丧失自己实践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理论研究者应该承认教师与自己在文化上是对等的,让他者成为他者,做教师实践活动的关怀者,进而成为教师思考过程的分享者和复杂教育场域的理解者,以让教师和理论研究者都获得对自身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幼儿教育实践场域;幼儿园教师;理论研究者;关系 一 幼儿教育活动是围绕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幼儿理应是教师关注的中心。然而,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往往是被忽视的。 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曾于2003年对208名幼儿园教师作了有关教研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依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日常教学,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仅排在倒数第二位。在主要教研活动内容的十个选项中,教学活动排在第一位,理论学习排在第二位,教材研究排在第三位,研究幼儿排在第八位。 在教育场域里本应处于中心位置的幼儿为什么会被边缘化? 场域是由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组成的。场域当中有各种资本,布迪厄认为,有四种基本的资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场域中的行动者往往被他们自己在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习惯所牵引,为了获得各种资本而行动。行动者获得的资本越多:在场域中就越能占据有利位置。各种位置的占据者为了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会运用种种策略。 幼儿园教师身处的是一个多重关系交互作用的教育场域。与幼儿园教师发生关系的人主要包括:(1)幼儿。他们能给予教师真诚的爱与关心,依恋和崇拜教师。(2)幼儿的家长。获得家长的信任、配合、支持,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效果。家长也会将他们对教师的看法反馈给幼儿园管理者或教师的同事,间接地影响教师的处境。为了获得家长资源以及他们的正面评价,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会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和观点。(3)幼儿园的领导。领导,特别是分管业务的领导,大多曾经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备课,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个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教育观念或多或少带有园领导观念的印迹。园领导同时又是教师工作能力的评价者。管理人员的评价会影响教师的升职、上公开课、进入科研项目组等机会,也会影响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事的评价,进而影响教师经济资本、象征资本的获得。(4)理论研究者。包括各级教研员、大学专业教师。毫无疑问,在幼儿园教师看来,理论研究者是文化资本的最大拥有者,与他们交往会给自己带来知识,同时提升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从而获得一定的象征资本。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理论研究者并不会亲自到场指导,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理论书籍、发表的文章、编写的教材来影响教师。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需直面儿童、文化与社会的对峙。影响教师与幼儿互动发展方向的不仅仅是教师与幼儿的特性,还有在他们中间重叠或横亘着的其他力量、其他关系。教师的行动方向受这些力量牵引和规导,其中幼儿的力量很容易在其他力量的影响下退居边缘。因为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因此往往是教师在场域中最先感知到、最先考虑的力量。 二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场域里,理论研究者以及他们言说的理论天然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理论研究者的理论被社会文化自然地赋予了力量,被视为可贵的资本。由于拥有这些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者在幼儿教育实践场域里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幼儿园教师如果不掌握这些理论研究者的话语,就有可能面临失语的处境。 正是由于理论研究者占有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因此在一个崇尚知识的幼儿教育实践场域里,理论研究者占据了“批评者”“医生”“指挥者”的位置,而教师处在“被批评者”“被诊断者”“被指挥者”的地位。为了改善自己在场域中的不利地位,教师会努力获取理论研究者的知识,向他们靠拢。教师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两种策略。 第一,遵从理论研究者的建议。理论研究者很受幼儿园教师欢迎,有条件的幼儿园往往请他们定期参加教研活动或来园作报告,没有条件的幼儿园也会派教师外出听专家讲座,“好跟得上形势”。 一位幼儿园教师说:“去年来了个专家,让我们搞经验课程,说对孩子好,我们就搞了经验课程,还写反思笔记,给孩子建成长档案。今年换了个专家,又让我们开发本土主题活动,我们又开始研究当地的历史了。反正跟着专家走没错,家长也认可。” 第二,使用理论研究者的词汇。与幼儿园教师交谈,看他们写文章,我们经常能听到或看到各种新鲜的词语。“主体性”“建构”这类词已经泛滥,“高结构化、低结构化”“异质同构”等词也屡见不鲜。在问到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理论词汇时,教师的答案是: “写文章很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获奖、发表,而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不能纯粹是谈经验。” “想使别人对我有一种感觉――你很能干,用很多理论的东西,真的会让人觉得我蛮厉害的。” 佐藤学也谈到了大量教育研究术语渗透到教师语汇中,成为专业术语的问题。他认为,运用这些“教学研究”所提供的专业术语,可使教师的实践获得各种理论切入点。的确,理论词汇的频繁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对自己实践的思考方式,使他们的思考有一个确定的坐标,他们可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明确命名。 W老师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音乐组组长,她对理论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她每次主持教研活动,都会提出诸如“如何解决提问的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她是这样看待理论给她带来的好处的:“我工作十七年了,我觉得自己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理论能指导我去理解我以往的那些工作经验,让我更好地去内化我原来的认识。” 幼儿园教师向理论研究者靠拢,获得了与理论研究者对话的力量,虽然这个过程有点像中国人为了与美国人对话而主动学习英语一样,始终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但毕竟获得了可能性。而且这种知识的获得也有助于教师处理好自己与家长的关系。 “你要说得头头是道,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为了他孩子好,而且还要说出是为了他孩子哪点好,比如社会性发展、延迟满足、自我控制力、主体性等,这样他就觉得你有道理,值得信赖了。” 然而,教师话语中的理论词汇越多,描述他们自己实践的话语就越抽象,就越容易丧失具体性。 我们曾就某课题组织教师写过一些文章。当教师们将文章拿来交流时,我们看到如下片段: 幼儿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审美与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格、提升境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教育实践领域,幼儿艺术教育却存在很多误区:以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替代幼儿真切生动的体验和表达:成人式的思维、概念化的表达、整齐划一的作品使得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能力逐步丧失: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标,背离了它的宗旨,从而使幼儿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美术教育的改革取决于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长时间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实践,我们发现,幼儿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僵化的、单一的、成人化的审美趣味和评价标准,建立一种宽容多元的审美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班级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而是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评价每一个幼儿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关注并分析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的帮助(技能技巧、想象创造、意志品质),我们提倡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我们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我们以启发、引导、鼓励、提升为主,建立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看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是“味同嚼蜡”。我们很惊讶,这位教师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与大家交流时也眉飞色舞,会使听者兴奋不已,但写出来的文章怎么会是这样?问她原因,她不无委屈地说:“不是写文章嘛。我们评奖的文章都是这么写的。”问她那些生动的东西都到哪里去了,她说:“那些东西也能写进文章里吗?那些只是经验啊。” 我绝没有贬低这位教师的意思,因为我们看到的许多文章都与她的文章类似,精彩的鲜活的实践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空洞的不知所云的理论词汇当中。我只是想说明,幼儿园教师所谓的“向理论靠拢”,快达到施瓦布所说的教师的“实践方式”话语已处于“濒死”的状态了。难怪在福柯看来,知识会抑制自由,生产控制,从而促进人的消亡。 事实上,在真实的教育活动中,理论研究者的影响力很有限。特别是当理论研究者的理论知识没有与幼儿园教师的体验、经验发生化学反应时,幼儿园教师口头时髦的理论词汇与实际工作中的我行我素之间的反差使理论研究者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正如布迪厄所说,“社会行动者并非是被外力机械地拉来扯去的‘粒子’。正相反,他们是资本的承载者,而且,基于他们的轨迹和他们利用自身所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他们具有一种使他们积极踊跃地行事的倾向”。幼儿园教师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利用自己的实践,消解理论研究者的理论,同时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和实践。 三 一般来说,理论研究者对于教师的复杂工作、课堂现象的复杂性理解得并不那么丰富、深刻。但理论研究者恰恰因为对于教育实践复杂性的无知与自己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的混沌性,喜欢对实际工作者提些傲慢的建议或指导,他们会以断然的口吻要求实践者“应该”或以亲切的口气“建议”教师们在实践中遵守某些规则。理论研究者往往忽视教师行为的多样化,忽视实践的变通性、策略性、生产性和再生产性。他们提出的建议,对于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往往并不显得那么强有力。吴康宁就曾对教育批判的合法性和可能性提出过质疑,他认为,理论工作者的批判话语权是自赋的,其教育批判是一种“自我定义式的”批判。理论工作者无法获得对整个教育场域的全面认知,其教育批判容易成为一种“有偏见的”批判。理论工作者难以进行彻底的换位思考,其教育批判往往成为“马列主义手电筒式”的批判。 到底什么是知识?显然,在幼儿教育实践场域中,幼儿园教师所拥有的丰富的、复杂的实践性经验往往不被看作是知识,他们当然不能凭借这些不被视为资本的资本(事实上是他们所拥有的最大资本)在与理论工作者的交往中使自己的处境向有利的方向转变。因此,要改变这一处境,根本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知识观。 前文提到,理论研究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也是幼儿园教师在场域中最先感知到、最先考虑的力量。要求教师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研究者,因为没有将教师视为有着与自己对等文化地位的“他者”,没有意识到尊重、理解幼儿园教师复杂实践对自己的重要性,也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因而无法使幼儿园教师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因此,有必要对理论研究者这种立法者的身份进行批判式的反思。而理论研究者要完成自我救赎,就必须努力建构新的身份。 齐格蒙・鲍曼运用隐喻论述过知识分子的两种角色:立法者和阐释者。立法者角色由权威性话语建构活动构成,这种权威性话语对争执不下的意见纠纷作出仲裁与抉择,并最终决定哪些意见是正确的和应该被遵守的。而在后现代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阐释者角色则由解释性话语活动构成,这些解释性话语以某种共同体传统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具有自主性的(独立自主的)共同参与者之间的交往,防止大家在交往活动中发生意义曲解。因此,它激发了人们深入到相异之知识系统中去的愿望,解释活动正由此而发生。 讨论理论研究者相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是立法者还是阐释者,并不是说这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的。在现实中,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讨论都指出,理论研究者应该从立法者走向阐释者。但不管是立法者还是阐释者,他们都把作为实践者的教师看作是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并不重视与对象的主体性互动。因此,我们提出,理论研究者应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 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这一观点受关怀伦理学的启示。关怀伦理学重视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被关怀者角色的主动性。关怀决非完全取决于关怀者一方的态度与目的,而必须考虑关怀者的“关怀”在被关怀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按照关怀伦理学的创始人诺丁斯的观点,要成为“幼儿园教师实践的关怀者”,理论研究者首先要对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活动有相当的了解,并与他们有深入的相处,以分享教师对教育场域的复杂体验、生态化思考。其次,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教师的每一次教育行为。其三,遵循德里达的“让他者成为他者”观点,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时把他们当作“他者”(即独立的个体),帮助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者做得更好。同时,如果发现幼儿园教师有不好的表现,暂缓直接对他作出判断,要努力确定这种不好的表现确是他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而不是我们的偏见。 按照关怀伦理学,理论研究者应致力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但是要以不妨碍他们的“他者性”为原则,避免代他们作决定。要承认在幼儿园教师那里存在着与理论研究者文化相异但地位对等的“地方性知识”,也就是承认幼儿园教师对理论研究者来说具有“他者”的身份。 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不但要承认“教师文化”与“研究者文化”地位对等,通过关怀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践、分享教师对教育场域的复杂体验和生态化思考,成为复杂教育场域的理解者,更要“推人及己”。理论研究者在讨论“儿童文化”“教师文化”时,也要警惕自己不自觉地表现出成人和权威的“霸权”。“一切洞察力都是来自漂泊,包括肉体的和心灵的。于是知识分子的良知,表现为对定式的反省,而非捍卫。”培养“离我远去”的能力,探寻“他者”的意义,进而对自己的眼光和立场保持一种警觉的反思和自觉,这是理论研究者要坚持的。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幼儿的培养教育进行了探讨:一、 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二、 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三、 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育 集体教育活动 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带班老师,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 一、 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 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一种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轻松的学会这一基本技能呢? 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明显,幼儿学习时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尝试着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并把它作为一节课去专门教授,课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幼儿做穿衣服表演,表演时配以儿歌讲解,如:“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钮吱钮上房子。”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自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我不会穿。” 从这件简单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幼儿学习一种生活技能的难点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真正营造一个自然、周密、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幼儿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就会容易的多。 二、 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既课堂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的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 ,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而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彩,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于是,我作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做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作简单的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去描述。比如:为小鸡编歌词必然要想到小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样的代表性动作,独特的本领等。当然,一首歌曲的歌词应当符合整齐的韵律,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我在认可他们创编成果的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稍作改动。这样,一首由幼儿亲自参与创编的歌词内容就产生了:“小小鸡,叽叽叽,东跑西跑捉虫子,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肯定了幼儿的成绩,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地便学会了歌词,再由教师为其配上乐曲,幼儿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如地演唱。 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的本身也为今后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兵兵,刚入院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兵兵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认真地去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包铝集团幼儿园)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试论幼儿教育与实践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幼儿教育培养进行了探讨:①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②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③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育;集体教育活动;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带班老师,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 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 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一种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轻松的学会这一基本技能呢? 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明显,幼儿学习时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尝试着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并把它作为一节课去专门教授,课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幼儿做穿衣服表演,表演时配以儿歌讲解,如:“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钮吱钮上房子。”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自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我不会穿。” 从这件简单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幼儿学习一种生活技能的难点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真正营造一个自然、周密、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幼儿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就会容易的多。 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既课堂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的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而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彩,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于是,我作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做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作简单的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去描述。比如:为小鸡编歌词必然要想到小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样的代表性动作,独特的本领等。当然,一首歌曲的歌词应当符合整齐的韵律,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我在认可他们创编成果的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稍作改动。这样,一首由幼儿亲自参与创编的歌词内容就产生了:“小小鸡,叽叽叽,东跑西跑捉虫子,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肯定了幼儿的成绩,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地便学会了歌词,再由教师为其配上乐曲,幼儿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如地演唱。 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的本身也为今后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兵兵,刚入院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兵兵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总之,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好伙伴,只有认真地去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里信任你、喜欢你、尊敬你,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探析 [摘要]互联网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在优化教育教学、营造幼儿教育文化、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共育方面体现出了显著效果。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的融合即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的需要中去,以满足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幼儿教育 融合 浅述 近年来,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推动各个社会领域的升级与革新,互联网技术引导教育领域变革成效尤为显著,正逐步推广到我国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学课堂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幼儿教育中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笔者在文中对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进行初步探索,提出构建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 笔者将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分为优化课堂教学、营造幼教文化、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共育三个方向,每个方向有着不同的实践主体与技术方法,以满足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互联网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始终流淌着欢声笑语、充溢着蓬勃朝气。为此,必须改变单一的、固定的教学形式而采用多元化的、活泼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是优化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认事物、讲故事、想办法、做游戏和听音乐等教学形式。结合这些教学形式的优缺点及呈现方式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到不同的教学媒体,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认事物、讲故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实时搜索的互联网媒体为幼儿呈现事物的具体形状,通过比较几种物体的异同点启发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或者为幼儿呈现几组图片,启发他们结合画面编一个小故事等;在想办法、做游戏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能放大、缩小、暂停、再现等功能,充分发挥幼儿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种器官的作用,启发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互联网信息资源营造幼教文化 幼儿园教育文化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有助于营造丰富多彩的幼教文化。在建设幼儿园教育文化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幼儿园校园网、网络广播站、网络电视台等互联网应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开展各类幼儿教育、游戏、活动,以此形成高效、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幼儿园网络广播站为例,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幼儿园可以实时更新在线音乐取代传统一成不变的音乐氛围,让丰富多彩的园内音乐营造新颖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幼儿教育节目,建立幼儿科普知识普及园地、幼儿童话王国,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幼儿增加知识、扩展视野、形成兴趣。除此之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工具有助于分享幼儿形成活动的广泛参与感,如在幼儿园内举办小小记者、小小主持人活动,将幼儿表现通过自媒体工具保存、分享、展示,使每位儿童都有亲身参与活动的体验以及展示自身优势的渠道。 三、互联网交流促进家园共育 传统的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模式典型代表是召开家长会以及教师家访,需要家长与教师预约参与,对时间和地点的一致性要求较高,教师和家长有任何一方不能满足时间或地点安排都会使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大打折扣。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实时交互系统解决了这一幼儿园――家庭互动难题。 首先,为每个幼儿园老师及儿童家长创建QQ帐号,并通过群聊系统使幼儿教师与家长聚合在同一平台上,家长通过QQ群聊可以实时与教师沟通,实时与其他家长沟通,幼儿园教师作为“群主”可以利用“群共享”为儿童家长公告与信息。不仅如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群聊功能亦可以使家长之间探讨教育心得,总结教育经验,达到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 其次,为每个幼儿园班级创立微信公共平台,将微信公共平台组成幼儿园与家庭共育的朋友圈,教师作为微信公共平台维护者,可以在平台中分享教育过程、讨论专区、教育日记、投票专区及照片视频等各个栏目,在幼儿班微信公共平台中,教师、家长、学生构成了平台主体,三者都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实现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方面的充分交流,还可以发起对某一热门话题的讨论,进一步促进沟通与互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还为使用者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朋友圈栏目,幼儿家长可以方便的了解到其他家长、老师的日志,吸收儿童教育经验,分享教育感言,好友之间可以在分享的内容后进行评论留言,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信息分享与合作教育。 最后,“云档案”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功能,可以记录幼儿园儿童成长过程的新型互联网技术,通过“云档案”可以对园内儿童进行实时性成长过程的记录,不仅可以数字化地呈现幼儿在一学年学习、生活中取得的成绩或进步以及参与活动的各项材料等,而且内设的老师寄语、家长勉词等栏目还可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指路导航。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游戏根据一定的规则让参与者从中玩耍和嬉戏来达到健体、益智、娱心和调情等的目的。幼儿阶段孩子们的接受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游戏。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就喜欢玩耍,他们不可能安静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行为。因此,幼儿教师应该针对教育的目的合理地设置游戏,让孩子们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欢乐的学习。 一、用游戏来发展幼儿体能 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发展的根基,拥有充沛的身体动作能力,是一个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应该从幼儿教育阶段就开始注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教育和身体能力的发展。但是,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无法接受中小学生与成人相同的体育教育模式,玩耍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用游戏作为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参与中发展各种身体素质。通过编排一些与幼儿阶段优先发展的身体能力相适应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发展自己的身体能力。 幼儿阶段需要优先发展的身体动作能力包括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柔韧性等。为了发展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可以为孩子们编排像“小马过河”之类的游戏,在地上画一条宽两米的“河”,再画一架窄窄的约十厘米宽的线作为“小桥”横跨在“河”面上,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过河”,要求脚只能踩在“桥”上,如果脚超出桥的界限,那就是掉入“河”中,需要老师实施“救援”。当孩子们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后,可以加大难度,把“桥”换成10-20厘米高的10厘米宽的木条,再让孩子们玩这种游戏来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这样,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参与中,高高兴兴地发展了自己的身体能力。 二、用游戏来提升幼儿智力 智力在幼儿阶段发展比较迅速,幼儿阶段是人的智力发育的一个敏感时期,因此,幼儿教育应该抓住这个敏感时期来实施教育发展幼儿的智力。智力的发展离不开书本等教学媒介,但是幼儿对书本上的知识专注时间非常短,因此,仅仅依靠书本教学资源,无法全面发展幼儿的智力。因此,幼儿教师还应该发挥游戏的作用,编排和设置一些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游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得到智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编排《名侦探柯南》之类的游戏来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将不同数量的小东西如橡皮、蜡笔、积木等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站在门外等待的孩子们叫进教室里,要求孩子们仔细看看桌上有什么东西,并把它们记在脑子里。让孩子们看一分钟以后,蒙住孩子们的眼睛,这时,老师把桌上的东西偷拿掉一个,藏在口袋里,然后说:“睁开眼睛吧。”然后,孩子们放下双手,睁开眼睛仔细观察桌子上什么东西没有了。这样,让孩子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参与,在快乐中发展了智力。 三、用游戏来娱乐幼儿心情 心情舒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喜欢的一种精神状态。当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就希望通过一种活动来进行调节。幼儿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高兴起来,减少不开心给孩子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教学内容。孩子们思想单纯,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只要一玩起来,就被玩乐中的激情排斥得无影无踪,因此,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多玩游戏。 比如,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心里想的全是爸爸妈妈,委屈的泪水不住地流淌。教师除了语言温暖孩子们的心灵之外,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玩起来。让孩子们体会到家里没有幼儿园独有的一种快乐,那就是和许多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去玩滑梯。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排着队在滑梯中体会游戏的欢畅,感觉幼儿园就是他们的乐园。滑梯玩不新鲜了,就去玩木马等等。只要让孩子们玩起来,他们就会快乐,忘记一切烦恼。 四、用游戏来培养幼儿友情 现在幼儿都是每个家庭中的宝贝疙瘩,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家里大人的心目中,个个都是掌上明珠。在家里受到家庭成员们的宠爱,就像皇宫里的格格和阿哥,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着自己转。这种意识对孩子们的个体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对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尤其不利。幼儿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人际交往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们之间建立相互合作与帮助,懂得分享友情关系。 教师应该编排和设置一些需要孩子们合作和互助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孩子们认识到同伴的重要性,并且乐意和同伴分享胜利成果。 比如,让孩子们玩“搬家”游戏。两三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教师把所有的玩具平均分配成几组放在教室一边的几个桌子上,作为孩子们的“老家”和家具,在教师的另一边设同样数量的桌子为孩子们的“新房子”,让几组孩子进行“搬家”比赛,看看哪个家庭最先住进“新房子”。这样,通过几组家庭成员的相互合作,把“老家”的家具都搬到了“新房子”里,同时,认识到“家庭成员”对自己搬家的重要性。教师再对各组家庭进行奖励,比如糖、水果之类的,放到各组家庭的“家长”手中,让“家长”把胜利的果实分给每个成员,大家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认识到了同伴的重要性,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而且建立了分享成果的意识。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好多教育内容在此阶段都应该生根发芽,为孩子们将来更好地全面地发展打好坚实之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的内容设置合理的游戏教材,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获得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谈幼儿教育与实践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幼儿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一、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三、与幼儿的情感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育;集体教育活动;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是不同于其它教育的,他有着其特殊性,在工作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对幼儿进行培养的: 一、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目前,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得幼儿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幼儿学习一种生活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真正营造一个自然周密,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幼儿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就容易的多。 二、组织幼儿集体教育活动 众多研究表明,人如果受压抑易使大脑过度疲劳,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处在自由宽松的情境下,则心情舒畅。我国幼儿园教师及家长普遍普遍对幼儿保护多度,这样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使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及创造力,幼儿期是人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天地,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真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的做好听老师讲课,或让幼儿一位的按照老师自己的想法来做,这样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与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里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里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岁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这样整个过程显得呆板,幼儿没有自主性,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采,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于是,我做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作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的指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做简单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区描述。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学习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 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到预想不到得效果,而这一方法本身也为今后的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要知道,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体,要玩什么怎么玩,做什么怎么做,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不应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况且,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已基本定型,而几岁的孩子好像是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敢想成人没想到的东西,他们敢做成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从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个性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兴趣和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通常,幼儿园都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如果有的孩子不跟着做或逃离了教师视线,教师就会反复提醒,甚至训斥,惟恐孩子们离开视线会出什么差错,教师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责任心强,才是常规好。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幼儿围在教师周围,必须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任何出格行为都会被及时制止,这种过度的关注与呵护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是有害的。教师出于保护意识而不让幼儿做这做那,不让幼儿说这儿说那儿,这样就不可能学会自我保护,也得不到自我锻炼和体验的机会。再有孩子稍遇到一点不明白的问题,老师们就义不容辞的出手相助。孩子们遇到一点点不明白的问题,老师们立刻慷慨解囊,告诉孩子一些简单直白的答案等等。结果孩子不用动脑,无须思考就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众所周知,小树在大树的隐蔽下长不成参天大树,同理孩子在成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也不会有所作为。试想孩子的难题都被老师率先解决了,孩子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探索的机会,没有战胜困难的体验,只能坐享其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接受者,那么,他的想象力、创造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何处培养呢?是成人轻易的帮助,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扼制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教育首先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大胆的去想去做,并适时地给以启发引导,而不是现成的答案,更不是包办代替。必须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去探索。 当然,幼儿园生活也一定要有纪律,无纪律的集体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纪律约束的同时,给孩子创设一种轻松的生活和学习氛围,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天地,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更为幼儿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都要关注孩子的自我问题,及时改正不良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及聪明才智。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与幼儿的情感沟通 幼儿比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父母的时间还要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至。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刚入园时,每天都会哭闹不止,不哭的时候,他就是沉默寡言,很少和小朋友接近玩耍,眼睛更不敢与人正视,说话的声音也很小,通过了解我知道他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孩子,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成长,,我对他倾注了特别的关爱与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进行下去,其次再让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使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得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认真的去扮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使我们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浅谈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目前,中国传统节日已实现行政化休假,与此同时,对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元素也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在幼儿教育的教材和活动课按排中,也出现了这一文化体裁的渗透。如何把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以后合适的平台和方式,承入给幼儿稚嫩的人格中,是笔者等一线幼儿教师思考所在。本文就目前传统节日在幼儿园中的承载情况作据实分析,并提出自己对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传统 节日文化 承载 发扬 内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休假目前已实现行政化,但节日的原始味道却不浓。而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在我们年青人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网络、都被各种各样的洋节日信息充斥着。作为一线幼儿教师,笔者发现:目前幼儿园中大班课程设计,让孩子们庆祝圣诞节,让幼儿与制作感恩卡,新年树(圣诞树),准备母亲节礼物、包饺子、做月饼等学习内容比比皆是,从教学内容的设定和目标的维度看,可以利用这些节日背后承载的文化,让幼儿感受中西文明的不同风格,既长见识,又获得动手能力的机会。但让好多孩子分不清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哪些是西方节日。对好多孩子来说,哪些是传统节日、为什么要过节?却一无所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动手能力的操练,更需要精神与人格的塑立。利用好传统节日文化这一资源,将使孩子们在幼儿教育这一阶段埋下树立民族的、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种子。为此笔者从自我的教育实践出发,谈谈传统节日在幼儿教育中的现状,思考,及所做所想过程中一些建议。 一、 “传统节日活动”在幼儿课堂教育中开展的现状 例:中班第七周主题活动《爷爷奶奶你们好吗》中有节语言课《重阳节》。当老师问中班的孩子:“小朋友,你们知道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积极发言的孩子有好几个举起了小手。“请你说。”“九月九日是中秋节。”一个孩子回答着。“老师再请个小朋友来说回答。”“宝贝,请你说。”一个自信的孩子站来起来,大声说:“老师,九月九是儿童节.”老师用摇头的方式表示不对,坐着的孩子们就不敢再举手来回答了,安静一片。不光是几个孩子不知道九月九是重阳节,全班孩子没有一个能说上来的。下一个问题重阳节是谁的节日,孩子回答也是像猜谜语一样,答案五花八门。 幼儿教学教材中,虽然涉及到部分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主题活动,但活动设计的过程中,笔者至少发现以下三大问题: (一)传统节日时间与幼儿课堂教学内容不符 在教学“传统节日活动”这学习内容时,与国家法定的节日或迟或早不相遇。如2013年的中秋节是9月19日,放假是9月19日,9月20日,9月21日。而幼儿园中班的课程中《中秋月儿圆》安排是9月23日至9月27日,相差一周的时间。小朋友是先过中秋节,先有体验和感触,然后再进行这个节日活动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讲,是有利的,因为亲身体验,所以更加深刻有印象。但中秋节日的背景主题元素是团聚、圆满,对于孩子来说过中秋应有一种期待,原本该有的赏月、识月等活动都只是轻描淡写。 总之,许多节日的教学,时间颠簸跨度很大,使教学索然无味。 (二)节日时间相符时,幼儿园内无节日气氛 既为节日,就需要有节日的气氛,气氛是有环境的创设而产生的,不同的节日就应该有不同的气氛,幼儿园环境创设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传统节日来临时,农村幼儿园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节日到,创主题;节日过,一边放。”在一周主题前几天对主题墙进行装饰,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再是参与到各个课程中,如儿歌朗诵,故事,或是绘画来表现传统节日及风俗。但整个幼儿园基本上没有传统节日的氛围,大中小班中课程节日也不是统一安排,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 (三)除了吃穿、放假,无其他文化寻根气息 在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语言、艺术、社会几个领域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特点与风俗,但事实上,孩子们只了解了节日我们吃了什么或是节日到了我们要放假几天等概念。而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每个节日不仅仅有着不同的表象作用,更有着深层的教育意义。我们的教育停留在节日的表面,重在让孩子们“玩”来感知节日的文化,忽视了文化内涵和教育的功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几千年地沉浸在节日中,孩子是社会人,他们的生活也同样沉浸。所以笔者认为要重视每一个节日内在的文化,一方面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另一方面要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精髓,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中华民族,继承我们中国优良的传统品质与文化。 二、传统节日对幼儿文化寻根教育的意义 (一)生活化常识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传统节日内容丰富,涉及到人们的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礼仪风俗等,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幼儿生活周围的人、事、物和活动,都蕴含是传统节日文化内容。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孩子们生活化常识有所提升,了解各个节日的名称和时间,如正月初一是春节。同时也了解各个节日中的习惯于风俗,如张灯结彩元宵节,吃汤圆。节日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存在着,让孩子们感受节日文化的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爱生活,享受生活。 (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幼儿园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常常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食品,安排了不少动手实践的活动。如:中班主题《中秋月儿圆》中,我们邀请了糕点师傅,让孩子们参与了做月饼的过程。一个个圆圆的小月饼都是孩子们亲自参与制作的,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月饼是人们仿照圆圆的月亮的样子做的,加深对“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风俗的了解。 (三)乡土气息的感受和人文背景的了解 如何让孩子了解我们民族特色,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既宽泛又抽象的概念,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一放面让孩子们感受了节日的乡土气息,如我们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春节,按照我国的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过节是以“红色”为主,收红包、挂灯笼;孩子们放鞭炮、点烟花;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让孩子们心中留下一个红彤彤、甜滋滋的年,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年。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了解了节日的人文背景,如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在大班主题活动中,幼儿认真听革命英雄的故事,一起动手做花圈,鼓励幼儿在家长陪同下祭祀扫墓、踏青郊游等。 三、自我尝试的实践策略与思考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节日都隐含着不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教育价值,可以让孩子们喜爱、了解、感受传统节日,是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在幼儿园中,大家都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选择有效合适的教学活动,以孩子们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让孩子们了解、学习、感知、体验各种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让传统文化不断在孩子们心中不断发芽、生长,结果,激发孩子们热爱我们的祖国,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质。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内容建立成适合幼儿园特点的课程,传统文化是教育重要的材料。我们实践的“过端午“这一活动为例,谈谈传统节日的教育策略。 (一)事先挖掘传统节日中的积极元素,提炼出适合幼儿感受的人文印象 如端午节前人文背景的铺设,我们先带领孩子们跨越历史时代,聆听《屈原》的故事,观察屈原这个热爱国家的大诗人,被人怀疑和陷害的画面,感受屈原的痛苦,投江自尽,以及江上的渔夫和百姓知道后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还拿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江中的鱼虾们吃饱后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画面。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初五。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感知了屈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人民也热爱他,怀念他。所以把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每个节日都一定的背景,积极的,不积极的,但不是每一点都适合幼儿去体会。所以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挑选合适的感受途径和策略,即贴近孩子的思维和眼光,又新奇地吸引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的正确人格品质。 (二)、设计易于准备和动手的实践体验活动,聚家园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邀请家长走近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合作“包粽子”的活动。家长们准备了包粽子的材料,已经泡好的糯米、煮软的棕叶、馅料、棉绳。孩子们在家长的知道帮助下有摸有样的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粽子,粽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让孩子们一起看粽子,认识形状的同时,还让孩子介绍自己包粽子的过程以及用了哪些材料,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念着儿歌,品着粽子,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过端午的这个活动。这样的过程靠教师一人之力,完成起来必定有诸多不便。但发挥家长对教育的协助作用,意义和效果上会大大提升。 (三)活动意义的提炼与反思促使自我的成长 在这次半日活动中,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亲手尝试“包粽子”,了解粽子的制作材料和基本制作过程。一方面唤起了家长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认可,增强了家长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们,孩子、家长、老师三者之间可以互动交流。另一方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分享粽子中还让孩子们感受了集体的温暖,加深了对“端午节“这一个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了孩子们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欲望,中国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小时侯就开始扎根。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还需要关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缺失与不足,提炼节日文化活动中组织与引领的艺术,不仅需要前测前瞻活动开展的意义性,也要反思活动后留下的内化因素。 传统节日本身就带有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我们应该珍惜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充分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乡土气息和人文背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主动地参与各个传统节日,从小就感受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成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更好地传承。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浅议幼儿教育与实践 幼儿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 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 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一种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轻松的学会这一基本技能呢?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明显,幼儿学习时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尝试着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并把它作为一节课去专门教授,课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幼儿做穿衣服表演,表演时配以儿歌讲解,如:“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钮吱钮上房子。”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自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我不会穿。” 从这件简单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幼儿学习一种生活技能的难点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真正营造一个自然、周密、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幼儿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就会容易的多。 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既课堂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的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而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彩,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于是,我作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做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作简单的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去描述。比如:为小鸡编歌词必然要想到小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样的代表性动作,独特的本领等。当然,一首歌曲的歌词应当符合整齐的韵律,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我在认可他们创编成果的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稍作改动。这样,一首由幼儿亲自参与创编的歌词内容就产生了:“小小鸡,叽叽叽,东跑西跑捉虫子,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肯定了幼儿的成绩,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地便学会了歌词,再由教师为其配上乐曲,幼儿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如地演唱。 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的本身也为今后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兵兵,刚入院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兵兵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认真地去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幼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现行幼儿教育的重要论题。在探究幼儿教育多样性的过程中,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游戏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或者以凸显幼儿发展为本创造性游戏。游戏不仅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全方位的系统调整与提升,也能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一、游戏化安全教育中的幼儿教育 所谓的游戏化安全教育就是将安全教育的内容、目标融入到游戏当中去,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觉各种安全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去实践。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儿童对家庭、社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但也是儿童这种特殊的地位,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过分保护,造成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安全意识不强的现状。幼儿教育在这时候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安全教育也成为重中之重,所以安全教育的方式是教师研究的重要方面。而将游戏融入到安全教育中是目前实现安全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角色扮演与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在游戏中指导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在角色游戏中融入安全教育,能让孩子们感受不到任何压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幼儿入园的时候,他们刚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他们会害怕陌生的环境或者是陌生人,这时候游戏是分散他们注意力的最好办法,因为角色扮演能够让小朋友在游戏的过程中,接受新的朋友、老师,忘记心里的焦虑。在中班的教育中,教师会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换父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有人扮演父母,有人扮演陌生人,还有的扮演家中的孩子。在这个游戏中,父母要出门,反复地叮嘱孩子“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这样的游戏让幼儿有了最初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 三、体育游戏与安全技能教育 在体育游戏中能够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体育活动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能与抵抗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潜藏在内心的冒险和克服困难等潜能,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且体会到团队合作的成功喜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符合幼儿发展的体育游戏,有目的地针对安全教育进行疏散练习或者必要的应急措施。如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看谁能够想到办法让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到操场上。这是一个有关安全疏散的游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安全疏散。在这过程中,不只是要求学生跑得快,而是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协调各方矛盾等,让幼儿在协调合作的情况下疏散。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会表扬一批在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幼儿,并把他们的方法加以推广,让其他的孩子学到正确的疏散方法。并且能够间接地让孩子们明白在游戏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同伴,以及在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从而增强自己的保护意识。 四、创造性游戏与幼儿区域活动结合 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其在快乐与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创造性游戏可以和区域活动结合,区域能为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补充与情节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又能够在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拓展开来,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以及伙伴,让他们在游戏中能够完全自主。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更多的是自主地与材料互动,它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同时也是创造性游戏活动情节的拓展。比如,教师可以模仿酷贝拉的游戏设置,将游戏区域划分成各种小区域,比如“医院”“图书室”“美术馆”“照相馆”“美工区”等不同的区域,教师在各个区域深化各个细节,在“医院”区域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医院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仿真的医学用具,然后模仿医生进行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作为医生的职责与医院的一些基本功能。又如“美工区”,为学生提供各种画具、剪纸工具等美工制作需要的器具,让他们为“医院”区域的同伴提供病历表、门牌等。为“照相馆”的学生制作自己设计的衣服、配饰,根据不同的幼儿设计不同的造型。“照相馆”的幼儿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美工区”的小朋友提出意见,这样就能够加强各个区域的小朋友之间的合作与互助,这样区域游戏就摆脱了简单的“买卖”而形成了一个合作、创意与创造性的结合体。“操作区”提供各种药品盒,引导幼儿按类或按宽窄、长短、大小顺序摆放药品盒,促进幼儿数形概念的发展。从以上例子可以发现,在活动区中幼儿不仅获得多层面的发展,同时为游戏开展自制材料、创设环境,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细化看病的流程,为游戏情节的拓展提供基础保障。反之,创造性游戏活动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补充。 区域性的创造性游戏是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合作性的有效手段,让幼儿合作互助,这样的游戏更能达到游戏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幼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幼儿教育一直是教师、家长和社会极度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幼儿教育要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且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育;兴趣培养;习惯 幼儿教育一直是教师、家长和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幼儿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家庭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本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在此谈谈对幼儿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教给幼儿的就是自我保护意识。现代社会危险无处不在,教师和家长又不能分分秒秒都在幼儿的身边,想要让幼儿能够平安顺利的学习和生活,就得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让教学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说明了教育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幼儿在一个亲切自然、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容易被激发出探索的兴趣,从而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并在生活环境中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幼儿在角色游戏“过家家”中,他们分别扮作爸爸、妈妈。“爸爸”去劳动,“妈妈”去做饭,都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工具的使用、做饭的方法,并发现、解决自己不理解的洗菜择菜问题。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了发展,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也变成了幼儿互相学习的平台。 幼儿对新鲜的环境总是特别有兴趣。我们可以为其创造出亲切、温馨如小家一般的氛围,使其在这里的生活、学习能从心里感到安逸舒适。幼儿在如自己小家般的环境里,可以安心专注地活动,快乐地成长。 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亮亮,刚入院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亮亮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四、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比较片面,认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使我们忽视了幼儿的非智力教育,妨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全地发展,首先要使儿童有健康的躯体,而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保护和锻炼。比如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适当的劳动和游戏,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了,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别人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等。要想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为幼儿创造出一个能够相互接纳、信任、尊重、和谐的生活氛围,并与他形成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培养幼儿“倾听”的好习惯 在我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专注地听他人讲话,无论是教师讲课还是其他孩子回答问题,孩子们总是和其他小朋友交头接耳地说个不停,并且很爱在其他人说话时插嘴,在他们的世界里认为这样做没有不对。然而教师和家长都知道,这种行为不但很不礼貌,而且很影响幼儿的倾听能力,久而久之的话孩子就不会听讲,对上小学之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若等造成重大影响之后再教育孩子去改正就为时晚矣。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就要及时地纠正孩子的这种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在我的教学中,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1)课间的小故事讲解。每天我都会给小朋友留一个搜集小故事的作业,第二天讲述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由于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特别喜欢展现自己,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地积极,每天都会认真地搜索有趣、好玩的小故事,以分享这些故事为乐趣。 在孩子讲述故事之前,我都会时时刻刻地强调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知道尊重他人的小朋友,在听故事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做一个最文明的听众,而且每天都会给表现最好的孩子一个特别的奖励。 (2)挑错误比赛。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学习很多儿歌,而且小朋友对儿歌的内容也都非常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教师唱儿歌(要故意设置错误)让学生听,并找教师所唱儿歌的错误之处,找错误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渐渐养成了安静倾听的习惯 经过这种方法的培养,使孩子懂得了倾听的乐趣。从而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生活当中,小朋友都不会随便插嘴和交头接耳地说话,而是做一个会倾听的文明人。 六、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小朋友经过数学的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操作。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得出的相关结论在幼儿的脑海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教师在给予及时地补充和说明,知识便会扎实牢固地被幼儿所接收。而数学规律地总结和归纳,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整理习惯,从而提升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这也正是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的原因。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改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用最适宜教育孩子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浅谈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其中,有的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有的则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硬往幼儿身上套,等等。目前,这种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始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各种“以孩子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模式。 一、现象探悉:学前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幼教小学化的产生,实际上与一些家长的错误看法和错误需要有关。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家长将这种希冀转嫁到中小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很多家长希望在幼儿园里能学到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熟不知,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就像是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无疑对他今后的发展害多于利。 3~6岁是学龄前教育阶段。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的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家长应该本着对孩子终身负责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逼迫孩子以百米冲刺的方式去跑马拉松,那样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拔苗助长”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教育孩子有如种庄稼。要想庄稼有好收成,需要合适的土壤和适时播种。儿童也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纠正措施:幼儿教育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做起 针对目前幼儿教育存在“小学化”的弊端,笔者以为“拒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1.模式创新――助推素质教育 (1)能力培养是关键。幼儿园应把孩子的能力培养当作重要的教育目的来抓。幼儿园要把孩子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生活中的点滴常识融入到课堂中;经常组织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体育运动;组织节日联欢活动,等等。这些教育理念和活动对幼儿阶段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幼小衔接”工作三步曲。首先,在心理方面,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学校,熟悉小学环境,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渴望。同时,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感知自己的成长。指导孩子与伙伴、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其次,在学习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在自理方面,要求孩子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作息,不懒床、不迟到,等等。 2.探索启发,打造引导环境 (1)给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时,幼儿园应坚持“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在游戏中构建自身发展”的办园宗旨,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基础。 只有充分释放孩子的想像力,才有可能为他们的创造性学习和今后的小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开拓其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将固化的知识灌输给孩子。 (2)为孩子打造自主探索的环境。幼儿园要走在素质教育的最前列。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幼儿园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开阔自由的学习空间。 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期外语教育,总是将孩子的词汇量和会背多少个外语例句作为孩子学习好坏的衡量标准。其实,孩子幼儿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外语语境,使他们习惯和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对话。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运用浸入式英语教学法,将英语学习融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例如,每天早晨由英文老师站在门口迎接上学的家长和孩子,用英语与孩子互相问好,让孩子用英语同家长道别,等等。这样,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使用英语的习惯。 幼儿园要坚持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努力做到寓教于乐,通过做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向孩子渗透日常知识。让孩子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索自然、了解自然。 3.寓教于乐,教学融入游戏 (1)趣味教学,拒绝“教育跑步”。为避免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造成“教育跑步”拔苗助长的现象,幼儿园要在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和班本化上努力,实现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将作息时间从点状改为块状,在这种弹性时间中,做到寓教于幼儿园的环境和各项生活之中;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态度、个性,以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动力。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着重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区域性活动”、“生日宝宝聚会活动”、“走向自然户外活动”等活动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2)把学习融入游戏之中,让教育目光穿透围墙。在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日益严重的教育问题的大环境下,坚持“快乐学习,兴趣学习”幼儿教育理念,使孩子们得以在各种游戏中轻松度过快乐童年。我们感到,幼教改革关键是课程改革。我们把教育的目光越过了围墙,带孩子走出幼儿园,投向大自然、社会的怀抱。 三、学前教育的核心,让幼儿快乐成长,拒绝教育跑步走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众多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浮躁的心理,想方设法地加大知识的教授,培养出所谓的“神童”来扩大幼儿园的知名度。应当还原幼儿教育的本来面目,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充满快乐,少去些人为的浮躁,真的很重要――快乐,必须从娃娃抓起。 快乐,人生之本。假如一个人没有快乐的心态,世间明媚的阳光就永远不会到达他的心灵,生活的乐趣就会荡然无存。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心智、情商奠基时期,此时,教会孩子快乐,比让他背过新华字典更重要。 快乐,学习之本。教育的精髓是教会学生不断自学的方法和技能,而不是掌握了多少所谓的知识,而这个基础就是让孩子们身心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达到“马不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让幼儿唉声叹气地背圆周率,有何快乐而言?那是在很大程度上毁掉孩子学习进步的动力。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针对学前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游戏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本文通过论述游戏对儿童身心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更好的通过游戏让儿童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此来鼓励、引导学前教育机构更好的通过游戏实现其教育目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 发展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他们对一切事物及周围的世界极度好奇,总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任何一种事物,他们总能从他们的小脑袋中幻想出各种各样的搞笑、温馨、或幸福的画面。他们总喜欢不停的触摸,摆弄东西。针对儿童的天性,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成为一种契机,可以让儿童在轻松自觉中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健康成长。所以,游戏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根本践行宗旨,是促进儿童教育不断提升的有效载体。 1、 游戏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应用价值 1.1 游戏有利儿童智力的发展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主要基于自己的感性认知,游戏可以让儿童在玩耍中积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通过不断接触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儿童会不断增加自己的常识,提高对事物的判断与辨别能力。游戏,一般是一种群体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在不断地与同伴进行着互动,这样,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增进儿童的社交能力。 1.2 游戏可以抵制厌学情绪 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小学生都有厌学情绪,不愿意去学校,不愿意学习。学前教育是教育的最原始、最基础阶段,在这一时期,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学习可以是在游戏中不断进行获取的,既轻松快乐,又可以掌握知识。不能在幼儿阶段就对儿童进行每天生硬的知识灌输,这样会让儿童在吸取知识萌芽阶段就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1.3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在当代,由于计划生育以及人们生育观的改变,每个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在家中是父母、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小公主,这种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在游戏中,游戏伙伴都是自己的同龄人,完成一个游戏,必须有大家共同的配合、协助、交流,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共同学习、玩耍。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感、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些基本且重要的品质,且在游戏中不断形成,不断历练。 1.4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成长 现在的很多游戏都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游戏,不同性质的游戏具有不同的针对性,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训练,提高儿童的体力,增强平衡感、反应力、洞察力等,让儿童在游戏的天地里健康成长。 2、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2.1 在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论 学前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儿童能够更好的认识世界与感知世界,并在其中逐渐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让儿童在体力与智力方面健康成长。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与动脑,掌握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手动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在编排游戏时,要让游戏目标与游戏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让儿童通过游戏,对游戏感兴趣,愿意主动去玩游戏,并最终实现研究怎么玩会更好,怎么玩会更加让自己更出众。这样,无形之中,就会让儿童实现自我探索与自我思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 2.2 游戏内容的设计性 首先,游戏的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游戏的主体是儿童,所以,游戏的编排出发角度要以儿童的思维角度进行编排,游戏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可以让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游戏的主题及扮演的人物角色,这样,儿童就会在脑海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自主进行创作,从而提供儿童的创新性与组织性。其次,丰富游戏内容,根据游戏的主题,进行不同形式的游戏编排,然后对各种游戏进行综合,把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组合,同时,听取儿童的意见,把他们认为有趣、重要的部分纳入其中,这样,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游戏意义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再次,游戏空间的广泛性,游戏活动不能只局限教室内的上课时间,不能单纯为娱乐而游戏,在组织一项游戏时,可以让儿童事先准备一些题材。比如让儿童在自己家中画好自己的卧室,在家中手动橡皮泥捏动物等活动,然后在游戏时参与。这样,可以让儿童知道在生活中到处有素材,发现生活的微妙之处。 2.3 游戏组织活动与游戏环境的灵活性 教师在儿童的教育中起主要的指导作用,但教师不能全权组织编排设计游戏,只让儿童参与其中。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起到引导、启迪的作用,在游戏的设计中,应让儿童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游戏设计理念与活动形式。可以选择益智型的、手动型的、运动型的等等,并以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可以是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角色,也可以是梦想中未来的自己,充分提高儿童的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游戏的环境不只局限于教室内,可以是户外,让儿童更多的亲近自然,并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在不同季节进行适合户外环境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自然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同时,户外游戏还可以增强儿童的社会性,让儿童在游戏中更加具有真实感,加深对游戏的认识与感知程度。 2.4 注重游戏后的评价工作 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每个儿童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是否喜欢这个游戏,在游戏中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等等。培养儿童的总结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3、结束语 通过从最开始的游戏编排设计,到最后的感受交流,一系列的游戏教学活动,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教育要以游戏教育为根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教育的价值所在,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游戏教育模式实施于教学环节,让儿童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普遍存在,它违背幼儿教育教学的规律,严重影响幼儿健康成长,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是幼教参与各方必须保证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参与方,对内应统一办园思想、坚持科学保教、完善教师教育和激励机制、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对外应承担示范和引领的责任,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幼教;幼教工作者应自觉抵制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主动承担宣传正确教育理念的责任。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工作者 幼儿园 幼教“小学化”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但这种现象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是一个多年存在的问题,早在1987年全国第一次幼教工作会议上就曾批评过这种现象。 教育部在2011年12月28日发出《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大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整改的措施。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角度总结分析了抵制“小学化”的经验;从幼儿园的示范责任和专业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角度,对幼儿园教育贯彻教育部《通知》精神进行探讨,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经验分析 (一)幼儿园管理层面统一思想,坚持科学办园理念 2001年我园经体制转变成为独立核算、自主办园、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初期,幼儿园发展在资金支持、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保教质量维持与应对社会舆论压力等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 转制后幼儿园如何继续生存,幼儿园管理层面进行了自主办园思路选择和发展道路选择的讨论:是实施减员增效,还是依靠提高幼儿托费?继续坚持科学的办园理念,还是迎合家长不恰当的幼教需求?幼儿园转制后是应该坚持继续发挥示范性作用,还是独善其身,自我质疑幼儿园的园所类别?是继续坚持幼儿园的冬季户外锻炼的特色活动,还是“顺应”家长舆论的导向,开办珠心算、拼音班、全脑数学思维班等特长班增收并吸纳生源? 经历多次反复和细致的讨论,幼儿园管理层面达成共识即选择坚持科学的办园思路,坚持科学保教,遵循儿童成长发展规律,采取游戏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抵制幼教“小学化”;实施减员增效,以应对经费的不足,在保障保教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加大教师工作量;坚持不懈的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教;选择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采用混龄编班,坚持延续多年的冬季户外锻炼的特色活动等方式,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让幼儿自由选择快乐的学习各种“特长”。 (二)注重教师队伍和幼儿园文化建设,营造爱岗敬业,热爱孩子科学保教的环境 幼儿园改制之初,因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办园经费严重不足,幼儿园实行了减员增效措施,教师工资待遇未变而工作量大幅度加重,一段时间内教师频繁流动,曾影响到保教质量,为此我园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教师的频繁流动,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 1.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思想讨论,请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如何确保幼儿园的生存,如何保障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幼儿园教育应如何为家长服务等系列问题,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函授教育提高学历水平,通过园内培训、外出学习和参观机会、开展科学研究等方式拓宽教师发展的路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成长。 3.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全方位营造教师爱孩子,爱幼教的文化和心理氛围,鼓励教师通过爱与付出和教育优质服务的提供,获取幼儿和家长的充分信任和尊重。 4.引导鼓励教师充分挖掘资源,开发适合儿童的具有园本特征的特色课程,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上述措施,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彻底扭转了不正确的思想苗头,杜绝了“小学化”的内部根源。 (三)加强家园联系,开展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家园合作效果会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的认识。为了贯彻科学的保教理念,幼儿园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通过开展系列家长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认识的误区,了解幼儿期孩子主要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力争做到科学育儿、理智育儿,形成教育的合力,保证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 家长系列教育活动主要有: 1.开展“回忆我的童年”家长交流活动,请家长回忆自己的幼儿园教育和教育经历,并同自己当前对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思考自己选择是否恰当,引导家长理性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起跑线上的输赢”等主题的讨论活动,让家长进一步明晰知识增长和人格培养的关系,孰重孰轻?学习越多,练习和阅读越多是否等于能力越高?高学历者是否等于有用人才?通过广泛讨论让家长科学地了解孩子发展的要求,为孩子确立正确的起跑线。 3.向家长介绍阅读经典家庭教育图书,如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并通过网络论坛分析阅读心得,让家长了解现代的儿童观、教育观、人生观。让家长逐步认识到儿童的独特性,成人应当尊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能力和个性;童年不仅是未来的准备期,也具有自身特殊价值,发展的优势不能以牺牲当前的快乐为代价换取;“小学化”的实质是对孩子发展的摧残;引导家长改变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应该和自己一样享有快乐的童年。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动漫画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随着二期课改于1999年提出以来,当前的早期教育、脑科学和心理科学都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前教育如何吸纳和反映新理念、新成果和新的研究手段,如何在借鉴外来课程思想、理论时不失却自己,确立与保持独立的课程发展意识,如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幼儿教育的非凡育人功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如何使动漫这一既传统又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的放矢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幼儿真正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二期课改对幼儿教育模式的改变 学前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始终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教改的深入,课程的新定义――“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已逐步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同。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课程具有两大特色,一是突现经验性。这是与幼儿完整性认知方式,具体形象思维,行为方式随意性等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要求,表明幼儿阶段难以适应通过学习书本和己接受的方式把握知识、技能和情感性教育,而更适宜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二是强调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不只是“上课”、“学习”,还包括“生活”、“运动”、“游戏”;课程不只是指教师有计划引导幼儿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还包括以幼儿自身的爱好、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所创设的有教育潜力的情境,让幼儿在这种背景下自主生成的各类活动。那幼儿最喜欢的是什么,我相信在大家小时候的时候都喜欢看动画片,看卡通书,所以现在的幼儿教师更多地将课程的内容以卡通的形式和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做成了课件,利用Flash、插画、动物头饰等一系列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动漫画在幼儿教育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 1.80年代中、早期动画漫画在幼儿教育中的表现形式。80年代早期中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是更多的精力还放在社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上,所以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只是把保教工作中的保放在了首位。所以那个时期我们更多地称我们的幼儿园老师为阿姨。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中所使用的漫画和动画的元素几乎是没有的,基本上老师上课所使用的教学挂图我们称之为插画。所以80年代中、早期对于幼儿教育中动画和漫画的表现形式比较稀少、单一。 2.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动画漫画在幼儿教育中的表现形式。到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随着世界动画漫画对世界文化市场的冲击,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文化之间的对外交流,以及教育事业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1992年左右第一批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了幼儿教育行业,使我们的幼儿教育中的很多地方开始发生了变化,就绘画风格上由于这批学生在学生时代接触到欧洲、美洲、日本各类动画、漫画的熏陶,其中不乏至今还历历在目的精品和佳品,例如:《咪咪流浪记》、《机器猫》、《聪明的一休》、《机器人高达》、《蓝精灵》、《希瑞》等,随着这些动画和漫画人物的深入人心,这些佳作不光影响着我们这批踏上幼教岗位的学生,还影响着进入其他行业的学生。出版社、编辑、动画工作室等一系列职业也随着这些动画和漫画的引进开始在绘画风格上逐渐转变、创新,同时这个时期计算机教育也已经进入了中专以上学府的课堂。所以这个时代的学生进入幼儿园工作以后开始对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实际教育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变。 这个时期的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挂图不光有出版社在出版教学书时印好的图片,还有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画成的图片,例如,幼儿答对问题时可以放小动物的声音加以表扬,可以让小动物从画面的左面走到右面,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动画形式,但是在幼儿教学中这种模式抓住了更多孩子的眼球和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始对这些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愿意加入到课堂的互动实践中去。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中,漫画风格的改变,简单动画的加入,使得幼儿教育中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模式也不再单一,能更好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3.21世纪早期到如今的动画和漫画在幼儿教育中的表现形式。21世纪的到来代表着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纪元,随着大众文艺娱乐日趋多元化以及数码特效技术的不断创新,动漫文化又开始得到新的繁荣与飞跃,出现了Flash动画、三维动画、全息动画等崭新的动漫形式,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都成为主流的影视文化形式。同时,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幼儿教育模式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更多的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幼教老师开始进入了幼教行业,幼儿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也随之确立。现在的幼儿教学中不再是上课用一张挂图,老师根据内容说课,更多的老师选择了将一节课的内容制作成以Flash动画和简单的PPT动画的课件来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由于绘画风格的多元化,计算机技术更多的整合性,以及教师在环境创设的主导性,使现在的课件所呈现出的内容能让孩子在课堂上更加身临其境,参与性更强,兴趣点更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也开始逐渐普及,这样在教学中幼儿还能参与到你所制作的课件之中,让幼儿真正地来到他们的童话王国,与他们喜欢的漫画人物一起学习本领。 所以,这个时期动画和漫画在幼儿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形式是多元化、科技化的互动展现,进而使现在的幼儿教学更加贴近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来满足二期课改对幼儿教育的要求。 三、动漫画在幼儿教育课件中的应用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开始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在了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其实不止这些领域,实际上幼儿园老师在平日的环境布置、区角设置、自主性游戏等每个工作环节中都应用到了动画和漫画这两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下面我分别来分析漫画和动画在日常教育中的应用手段。 1.在幼儿教育中漫画的应用。漫画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各种夸张或幽默的人物和动物造型,鲜艳的色彩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它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教育――我们幼儿园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肯定会设置绘画课,那么在教室里绘画案例的时候就会根据所熟悉的绘画风格来画范例作品,而且幼儿绘画本身就是漫画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可以是卡通的动物形象,夸张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拟人形象,还能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画出不同的效果,例如水彩、油画棒、水粉、国画等。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育中漫画技巧和工具的应用是少不了的。 (2)环境布置、环境创设――在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教室环境的创设。幼儿的环境创设就是将故事中的情景,或者课程指南上的主题用各种材料表现在教室的墙面、地面上。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会运用漫画中的各种场景布置手法先预定设计方案,然后用废旧材料、卡纸、纸板箱或色纸等材料将其按照设计方案形象地体现出来。 通过对幼儿园实际漫画应用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幼儿园的工作中不管是教学还是幼儿园的环境都和漫画的应用是分不开的。漫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它的作用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2.在幼儿教育中动画的应用。动画在幼儿教育中是比较常用的教学形式,它能够以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声音,夸张的动作深深地吸引幼儿。动画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形式是课件和动画片这两种模式。 (1)动画片。在幼儿的生活中动画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动画片也是被经常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挑选主题单一明确,具有教育性情节的影片,如内容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昂,以及具有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动作夸张等特点的动画片给幼儿欣赏。例如,《巧虎》、《喜洋洋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等动画片。 (2)课件。课件是一种由教师根据备课内容将课程内的人物、动物和教学活动流程用PPT或Flash制作成可以进行简单动画和连续动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顺应二期课改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这一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教育迈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多媒体课件是通过优美逼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或解说,把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而生动形象的内容,它的功效能更加强烈地吸引3~6周岁的幼儿。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提供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课件制作的原则。课件制作是设计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设计者对教育、教学和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但若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课件设计者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如信息传播论、系统论、最优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以下是课件制作应确定的一些基本原则。 原则一:多媒体课件须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原则二:多媒体课件须遵循教学性原则,在教学目标上,要明确课件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课件要解决相对应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课件才有它的意义,形式花俏、教材翻版的课件是没有教学意义的。例如大班的数学活动――“图形拼折”(《大班教育活动指导》),教学重点是“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图形的拼拆变化。”难点是“将一个图形分成多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并用这些图形拼出其他的图案。”这就可以利用课件的操作很好地向幼儿展示图形的分解、整合过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较之平面的教学挂图,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并对幼儿的操作练习有更加直接的指导作用。 原则三: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保证资料来源的可靠,不能用道听途说得来的材料充当资料,也不能用想象的东西充当资料。其二,用素材设计成的内容要有严谨的知识逻辑体系,其表现手法和知识形成过程要严谨周密。其三,所显示的素材质量要好。文字的输入要正确,图像、动画要比较美观,声音要动听。总之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集中。 原则四:多媒体课件中必须遵循的动画漫画原则,在幼儿课件的制作中由于动画和漫画元素的运用较多,所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人物绘画的原则和动画的曲线运动、人物运动规律等。 四、结论 通过前面对幼教模式转变的论述,各个不同时代动画和漫画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对课件制作原则的解析,可以得出动画、漫画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不管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和教学设计中都要运用到各种动画和漫画的表现手法来体现。同时在设计制作中我们还是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运动规律和人物结构的规律。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让动画和漫画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功能与作用。 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 中国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在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方法及授课时间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小学化的倾向,本文就如何解决幼儿教学小学化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纠正 探索 在中国普遍存在一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幼儿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同时为了节约资金和简化管理,戴上了小学教育的枷锁,无论从授课内容上、授课方式上,还是课程安排和事件安排上都或多或少受小学教育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纠正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呢?本文就此作介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师资力量薄弱。中国地区的学前教育大多数处于私营化和自负盈亏的阶段,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资,学前教育降低了教师的工资和教师从教的门槛。许多地区的幼儿教师都不具备学前教育资格,她们的学历和能力都不能满足儿童成才和成长的需要。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为了省心和省力就强迫孩子做一些小学化的验算试题或者写一些常见的字和词。而对于一些基本的素质教育,她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完成一定的素质教育任务,这就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迎合家长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存在过高的期望和愿望,想让孩子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学习一定的小学知识。由于一些素质教育的课程有时候家长不能看到一定的成绩或作业,这就使家长产生了一定的错觉,以为孩子仅仅在学校里面玩耍而没有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幼儿教师就布置一些超出孩子负荷的数学演算或者生字书写和认读任务,这样做纯粹是出于应付家长需求的目的,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却没有良好的影响。 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践和探索 1.注重孩子能力培养,提高孩子综合素质。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该把培养孩子的能力放在首位,应该用能力培养代替知识培养。幼儿老师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而不是孩子接受了多少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手工教学,教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手工知识和技巧,同时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开展音、体、美的教育,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提高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的愿望,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2.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教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例如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扔瓜皮纸屑、不咬指甲、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习惯。同时,教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让孩子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感受自身的价值,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与合作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教师要给孩子以充分的尊重,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3.开设活动,培养能力,提高兴趣和主动性。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除了学习活动之外,教师还可开展一些小的游戏活动,让孩子通过游戏了解和别人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书画或者歌咏比赛,让孩子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激发自身上进的欲望,确立自己奋斗的方向,同时通过活动发现自身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发现自身的兴趣所在时,幼儿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这样孩子就能产生主动参与到兴趣所在的活动中的愿望和行动。 4.运用游戏教学,寓教于乐。“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孩子天生就爱玩,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设置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孩子通过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在课程开始和时间安排上,教师都要给孩子安排一定的游戏和活动时间,将作息时间从点状改为块状,让时间具有弹性。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态度、个性,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动力,教师可以开设有助于培养孩子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的游戏,让孩子通过游戏明白一定的道理。 5.让快乐充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在校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在学校中充满阳光,让孩子快乐要比让孩子学习重要得多。幼儿时期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未定型,因此教师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和做事,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爱上快乐。幼儿教师不能强迫孩子完成一些没必要的背诵和书写任务,要让孩子感受背诵和学习的乐趣,在玩或学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感。幼儿教育的任务在于开发心智,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百般呵护。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损害的是孩子们的心灵。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收获一个灿烂的明天。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物流成本的研究 [摘要] 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于物流管理,从而引发物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物流业已从为社会提供传统运输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本文主要从物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这几个方面论述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降低 物流成本 现代物流是生产营销的重要支持系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计算机网络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决策,并控制现实物流运行。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物流成本,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高速、安全、可靠,特别是低费用的需求,这也是未来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物流业现状 近20年以来, 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一样有了较大发展。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6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比2005年下降0.2个百分点。物流管理费用增幅回落,占总费用比重略有下降。2006年管理费用为506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2005年回落1.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3.2%,比2005年下降0.4个百分点。据专家预测,2007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会比2006年下降。 二、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在物流方面的信息化、集成化管理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水平普遍较低。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2.物流管理、服务水平低。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加上市场发育滞后,全国物流企业大多数处于小、多、散、弱的状况,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3.物流人才和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物流行业人才培训和物流管理亟待加强。 4.相关领导对物流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上原因导致(1)物流费用过大。如果从物流业总体费用考虑,有关资料显示,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账面反映已超过40%。(2)物流时间过长。据有关资料介绍,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在货物运输中,我国现行运输管理体制也制约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物流速度。(3)货物受损,投递差错时有发生。 三、前景 1.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高效率的配送将降低物流成本。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和途径,从而降低配送成本。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先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在我国的物流业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从而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如: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正确、及时的采购、销售信息,提供适时、适量、适价的采购、销售信息,及时了解供应商和销售商的绩效,帮助物流管理者制定科学的策略和行之有效的方案。 2.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最优控制,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例如,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再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好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使用计算机,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数据交换技术,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也可以自动完成。 3.物流管理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生产、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工具、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任何一种物流设备都必须接受物流系统计算机的管理控制,接受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其规定的动作,反馈动作执行的情况或当前所处的状况。智能程度较高的物流设备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识别路径和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为降低物流费用创造条件。 四、结论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物流管理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物流存在的成本过高、时间过长、不易掌握物流车辆的具体方位等问题,不断简化物流操作流程,努力降低物流成本,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试论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高职 数据库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以《sql server数据库与应用》课程作为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但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显然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本文针对这一不足提出该课程与一门前台语言整合的教学改革思路。 1 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中的地位 1.1 课程性质与任务 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教授学生理解关系型数据库原理,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管理和维护,让学生学完之后能够利用数据库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和管理。 1.2 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学习,具有设计、使用和维护一个一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管理工作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数据库系统,并掌握一定的界面开发能力。 1.3 课程教学内容 主要知识点: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具体创建表、创建数据的方法、常用的数据库对象、sql语言,重点是数据的查询统计语句、数据库的安全与管理,至少学习一种前台开发平台与数据库的连接及数据基本操纵方法。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掌握数据库安全与管理维护操作。通过实际项目的学习,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合理数据库,熟练掌握sql查询和统计语句,能够编写sql语句查询分析数据。 2 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单独开设,注重理论教学,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都会单独开数据库技术这门课。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强调知识点的完整性,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完之后,学生只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一些简单的sql语句等,但还不能理解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技术支持的重要性,在进行数据库程序开发时,自己不能设计合理的数据库。 2.2 授课方式、方法不适宜 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教学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一般是讲解完理论知识,然后操作一遍给学生看,上机课让学生模仿做一遍。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点的学习,没有把课程系统化,学生不能理解这门课程在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学生虽然能够模仿做出每次课程的操作,但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自己思考的少,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能自己分析解决,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感觉不到数据库技术的作用。 3 数据库技术与其他前台语言的整合 数据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后台技术支持,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外,还需要前台语言的连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系统。目前信息系统的结构是c/s结构或b/s结构。用于c/s模式开发的主要有vb、delphi等,用于b/s模块开发的主要有asp、jsp、php等,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b/s模式的程序更加普及,社会对b/s模式程序设计、维护的人员需求较大。 考虑到单独开设数据库技术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笔者所在的学校尝试将数据库技术与asp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网站数据库的开发维护能力。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分析工作岗位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让学生学有所得,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改革后,采用项目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展开,重点是网站数据库的设计,并讲解一定的前台网页开发技术。将教学内容对应到项目的各个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模拟计算机企业数据库项目开发的流程。 3.1 教学内容的分解 进行数据库项目开发,首先是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分析当前工作过程中需要存储的数据,可以收集一些纸质的管理文档,确定系统需要的基本数据结构,所有数据库技术课程最先讲述的应该是关于系统数据逻辑设计方面的内容;确定系统的基本数据结构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它转化为系统的存储结构,这部分涉及到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表的设计与创建;建好数据库和表后,就要实现数据库数据的基本操作,如增加、查询、修改、删除,这部分内容一般对应于数据库项目开发中的程序设计环节,sql语言的学习;学完数据操作语句之后,针对项目开发中可能涉及的复杂查询、数据统计,以及实现复合操作的要求,还涉及到视图的设计与建立、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和创建;学完以上内容之后,涉及的就是数据库安全和维护方面的内容,属于数据库应用项目初步完成之后的工作;最后,就是综合运用前面所提到的知识,开发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项目,数据库技术课程内容的分解及对应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3.2 课程实施建议 学时:总学时72,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前导课程:excel、网页制作、asp。 3.3 项目的实施 教师首先给学生演示开发好的系统,让学生了解系统的功能,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将项目进行分解,明确开发步骤和本课程对应的知识模块,将整个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针对每个子项目展开知识讲授,并利用项目方式,让学生分组完成子项目,在所有讲授完毕之后,让学生对子项目进行组合并修改,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最后举行作品汇报会,让学生相互评价完成项目的情况,给出评语及建议,教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和总结课程的教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既将课程内容讲授给学生,又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数据库项目的开发过程,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4 项目教学的保证措施 教学过程设计的再好,如果保证不了实施顺利进行,那也是没有用的,对于项目课程来说,教学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在开展教学之前,任课教师就必须制定保证措施,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制定了数据库技术项目课程的相关措施如下:①教师要摸清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特点制定项目内容,并合理分好学生项目组,一个项目组成员,最好要搭配好、中、差的学生,让他们可以互相学生,保证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教师在设计项目课程时,难度要适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②项目的设计要是学生比较了解的实际项目。项目教学中的项目一定要是学生比较清楚,容易理解的实用项目,脱离了这个基本规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程所给出的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每个学生考试完都有成绩,成绩是怎么保存的?学生在家上网就能查询到自己的成绩,这是怎么实现的?学生用了学校的成绩管理系统,自然就会想到这些问题,并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③制定有效、严格的成绩评定办法,促进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在进行项目教学时,不把握好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反而会更糟,因为项目课程前后的连贯性很强,学生没有完成前面布置的项目,后面的项目就无从下手。所有在设计项目课程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严格、有效的成绩评定办法,以考促学。例如,取消理论考试,考核成绩将以项目验收的成绩为准,学生只有通过项目演示、现场答辩的相关考核,才算成绩合格。考核方式要给学生一定压力,督促他们学习,考核方式要注重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4 结语 在《数据库技术》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其与前台开发技术asp整合,并采用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数据库原理的有关内容和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即让原理部分与应用紧密结合。这样既能让学生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又能避免了纯粹讲原理的枯燥和泛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浅析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 通讯工程规划 “十二五”规划 应用 论文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在医学、教育、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覆盖面、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多方面全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线路的布局、线路的监管及设施的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文章分析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 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 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试论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教学思考 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逐渐成为高职院校近些年来比较重视的一门专业课程,怎样优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近些年来比较重视的一门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怎样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比较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大批企业蓬勃兴起,这种现状一方面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被拓宽,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对就业者的各方面技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加上近些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施行扩招的政策,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专业在开设和施教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完善教学的课程设计体系,推动课程的合理化,才能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课程的专业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目前的教学现状 1.缺乏实习实训类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知识和专业技术储备的人才,技能型人才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对象,但是,就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上,过分看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反而忽视了对实习实训类课程的设置,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口头表述,背离了创新教育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太过落后和枯燥,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习热情,而且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很到的教学限制,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与高职人才的要求相悖,不利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学习内容不断增加。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增加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负担,学生学习的课程数量不断增多,课程的内容和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可否认,高职院校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初衷是希望将压力变成动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显然学校并没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改革不但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有效地把握,而且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削弱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没有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偏失。 3.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大院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求教师也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自己和完善自己,加快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这种思想本身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很多教师在施行该思想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过度重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却忽视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和系统化,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的“求新求异”上,显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做到系统的掌握。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路 1.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就业,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相关的课程,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就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将课程的设置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加有针对性和应用价值,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对本专业的就业信息进行相关的跟踪性社会调查,认识到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展开对课程的设置,使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打破课程的界限,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地整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对课程的改革必须要以岗位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构为要求依据,建立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来设置课程吗,包括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领悟能力、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等都要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了解,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以及所要面临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等方面做好系统的课程内容整合,以知识结构为基本框架,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培养,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把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实习实训当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加深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革课程的教学形势,加强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传统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公共课组成,这样的课程体系比较古板和陈旧,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积极地改革实践,使之符合学生的就业要求,建立起由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所构成的新的课程设置体系,打破原先的课程自称体系的封闭状态,将专业课当作课程设置的中心,使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都围绕着专业课来展开教学,突出对实践课的重视,以专业课为核心,形成与其他课程横向衔接的发展态势,教师要根据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做到每一课程的设置都要相对独立,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逐步接触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也应当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实践实训练习的重视,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制定专门的实训计划,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录用需求,鼓励学生多考一些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边讲边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的讲解局限在了课堂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高职学生大多是一些文化基础课基础较差、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而选择进入高职学校的,这些学生本来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就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在毕业后取得与高等院校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就必须要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本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边讲边练的方式,将课本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学生的感性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到专业的教室去上课,让学生亲自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才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结构以及功能在头脑中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顺序。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训练方面,教学的思路首先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展开实践性的练习和训练,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要求比较高,进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走的是理论——实践——理论的路子,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必须重视起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实践——理论——实践的新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动手实践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理论课程,从理论课程中找到解答问题的思路,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3.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充分关注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类的人才,只有创新型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对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都在不断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提倡学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统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也给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试论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 论文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检测 计算机 信息系统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了监控建筑工程质量工作的特点,分析了传统人工监控的不足,在改进传统流程的基础上,说明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的特点,并阐述了信息管理监控的功能。 一、引言 我国工程质量事故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除其本质原因外,政府授权的专职机构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在行使工程质量监督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工程作为系统工程,具有质量指标多、耗工料多、施工周期长、人工控制费时费力、破坏因素多等特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职能是承担大量政府委托的建筑原材料、预制成品或半成品、竣工后建筑结构等质量监督和检测任务。其项目种类繁多,客户面广,检测费用收取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检测任务相对繁重,收费管理流程复杂,且监督员数量明显不足,给监督管理造成了相当的难度[1]。 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腐败现象,监督员独自工作,一手遮天,手写记录,没有图像,缺乏监督。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规范管理,能够及时将大量业务信息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传递,方便呈报主管部门和与客户联系,有必要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监控。 从目前普遍的工程质量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多数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未真正落实质量保证标准;其二,在质量评定过程中随意性过强,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无法进行实时管理和监督;其三,质量评定手段原始,基本依靠技术人员手工操作,信息处理效率低、周期长。现有的监控管理软件多数偏重采集检测数据、形成处理报告等,而忽视了检测机构在管理需求方面的多样性。所以有必要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使其易于存取和共享,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信息管理水平。 二、信息管理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的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用于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定与控制,包括各种报表的生成、各种实测数据的收集,从而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加以评判,进而对工程质量提供保证[2]。其特点包括: (一)可以灵活采集、修改、编辑数据 传统方法中数据的收集主要依赖于各种质量评定表,由质量控制人员根据各项要求填写相应的实测数据。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可以直接依照顺序提供的相关表格,在屏幕上填写对应的数据信息。 (二)系统稳定可靠,共享性强 管理系统可采用三级系统管理制,实现从底层权限到流程权限的多重管理,能够确保系统安全。为每位操作人员设定唯一的登录名和密码,各类权限必须经过管理程序的严格设定。由于该系统的数据均集中在主机端处理,要求其必须具备不间断的可用性和相对高的可靠性。要建立对数据进行多方面统计分析的能力,监控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方便数据备份。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充分体现数据共享的优越性,同一条数据信息仅需录入一次,即可供其它部门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系统各模块之间高度结合,可方便地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使管理层在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地调用各种资料,为决策的做出提供有力帮助。 (三)数据结构清晰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所需的数据包括基本数据、保证数据、允许偏差的实测数据等。填写时,可设计成首先填写保证数据,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就不能继续填写,直至改正为止。这样可以保证每道工序都建立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之上。 (四)可以生成便于长期保存的文本文件 可以设计生成如下表格: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屋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装饰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门窗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面与楼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主体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等等,其中每项都包含着若干分项工程表。 (五)根据采集的数据,逐级生成质量评定结果 要设计为逐级生成各分项工程、各分部工程、整个工程的质量评定结果和质量等级。这样做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干扰,使结果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 三、信息管理的功能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可以弥补人脑记忆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其单位工程可包括主体工程、地基基础、地面楼面、装饰门窗、煤气工程、屋面工程、电气工程、采暖卫生、电梯安装、空调通风等等,采取动态管理模式[3]。 各模块包括收费管理、委托方信息、检测通知、分包合作、系统管理等等。每一项的工作流程均包括数据录入、表格处理、统计查询、打印报表等功能[4]。 委托方信息管理可实现对委托方基本信息的收集存档。收费管理模块其功能为自动计算委托方产生的费用、付款额登记、生成缴费单、各项费用统计查询等等。分包与合作管理模块其功能为录入分包合作项目的委托单。检测通知管理模块包括消息的录入、审核、通知、打印统计报表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可以对数据进行各项统计,生成各类图表便于分析。整个系统采取任务流的方式,当某用户进入系统时,即可看到其已经和将要完成的任务[5]。 四、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时效性、流动性、专业性等特点,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失误,在确保工程质量、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浅论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摘要】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对日常医院业务的信息管理,可以更加准确、实时、可靠。而且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医院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效率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文章论述了医院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流程改进;电子病历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在近30年有了革命性的发展。硬件计算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价格大幅度下降。软件开发方法论、开发语言、开发工具发展也很迅速。医院的信息系统应用得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在这种条件下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业务处理效率,辅助提高管理水平已经是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具有的功能进行论述。 一、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护理信息管理,临床检查信息管理,临床检验信息管理,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 医嘱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医师的医嘱为主要管理内容的计算机系统。医嘱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自动生成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等处置单,减少核对的工作量和差错。同时将医嘱信息通过网络传往收费处代替手工进行自动划价,传往检查科室代替手工申请检查项目。 医嘱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1)医嘱数据的输入与核对处理。(2)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检查申请和医嘱病历的自动生成处理。(3)根据医嘱、治疗单、检查申请、护嘱生成每天的收费记录处理。 (二)护理信息管理 计算机护理管理系统,一般由护理信息、护理管理和护理支持等三个子系统组成,应用于护理管理、护理实践、护理科研与教学及其它护理活动领域。 1.护理信息子系统:是在搜集大量的医疗信息的基础上,按标准化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要求整理成护理信息。护理信息主要包括:(1)护理分级记录。(2)病人状况记录。(3)入院护理记录。(4)出院护理记录。(5)病房护理记录。 2.护理管理子系统:完成护理活动中对护理资源管理、护理人员管理以及护理实践中的文秘等工作。 3.护理支持子系统:用于责任制护理,辅助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以及为护理科研和教学提供有关的医疗信息等。主要包括:(1)辅助护理诊断。(2)辅助制定护理计划。(3)检索各种医疗信息。(4)护理科研。(5)护理教学。 (三)临床检查信息管理 临床检查有各种形式的结果,但归纳起来有6种类型:(1)定性结果,如一些定性检查。(2)数值性结果,如血压、体温、各种检验结果等。(3)文字结果,如病理检查报告、心电图检查报告、超声检查报告等。(4)图形结果,如心、脑电图等。(5)图像结果,如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等。(6)动态图像结果,如血管造影检查记录、内窥镜检查录像等。 临床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用计算机采集、存贮、传输这些检查的结果记录。充分发挥出辅助诊断治疗的作用。临床检查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医疗中的问题,同时也为收费等管理工作提供了原始数据。临床检查信息系统通常由:申请处理、结果采集、报告生成、结果存贮与传送和结果查询等几个部分组成。 (四)临床检验信息管理 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1)检验申请的输入。当病人需要进行各种检验时,医师能够在计算机上选择所需的项目,由计算机将这些申请单传往检验科室。(2)标本采集与编号处理。在采集样本时从计算机中调出检验申请并对将进行的检验项目进行编号,如果使用了条形码,此时将条形码贴在试管上。(3)检验与结果数据采集。将检验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目前很多检验项目已使用自动分析仪进行处理,分析完成后能自动将结果传回计算机。(4)检验结果的传输。(5)检验工作登记。计算机将上述检验申请和结果记录下来,既能够作为检验科室的工作登记记录,又能够根据这些记录进行自动划价并传往收费处。(6)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通过计算机记录下质量控制的数据,使检验科室能够随时掌握检验设备的工作情况,计算机绘制出的质控图形使质控情况一目了然。(7)检验结果的查询与打印。主要是使临床医师能够很方便地查到所需要的检验结果。 (五)医学影像信息管理 医学影像信息的管理是医院辅诊检查信息管理的一种。但由于医学影像的数据量比一般文字信息大几个数量级,这给医学影像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主要是影像的存贮、传输、显示都与一般文字信息有很大的区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用的计算机设备性能也越来越接近专用设备。因而医院可以用较小的投资来建立一个功能较强、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需要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建成后,医院的影像检查设备可与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临床医师可以在每个病房中使用联网的微机显示出所需的图像,包括:ct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超声图像、内窥镜图像、病理切片和电镜图像、血管造影图像、核医学检查图像、x光图像等。 二、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管理是指医院的各级领导通过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实施对医疗、护理、行政等方面的全面管理。根据医院的医疗任务及业务特点,其中医疗、护理的管理占整个医院管理的主要部分,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主要是对医疗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因此在医院管理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 医院医疗信息通常可归为二类:一类是效率管理指标,一类是质量管理指标。效率指标包括伤病员流动情况,床位周转和使用情况等。质量指标包括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床位周转和诊断符合情况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真实反应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收治情况、伤病员的人员结构情况、床位周转使用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目前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情况,经过计算和统计分析,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作出一系列相应调整措施,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使用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因此,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反馈及综合分析是领导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二)医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计算机是医疗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涉及钱、财、物等环节的管理,对这些数据的流向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这些重点环节实施监控。因此,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对管理环节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 (三)病案信息是科研、教学、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的最好资料 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的全部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病案信息的管理既为科研教学提供原始信息资料,又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 (四)提供优良的医学期刊信息服务也能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业务技术建设发挥作用 医学期刊是医学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道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交流,而且在医院业务建设上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因为医学期刊是传播新技术、新创造、新信息、新科研设计及医学发展新动向的主要媒体,它为科学研究的交流和推广提供了园地。 (五)影像信息管理也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 影像信息是通过录像、照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媒体存贮的医学信息,它既有医院重大改革的现场纪实,也有特殊病例的治疗记载,还有科研论文的精辟总结,它在促进医院建设及科研指导上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带动了互联网经济。随之而来,丰富多彩的各类信息服务相互交叉融合,逐渐演变出其商业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也凸显出全球信息网络中所蕴含着的无限商机,抓住这一机遇,适时合理地培养信息管理人才是各大院校需要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专业建设 教育市场研究 企业岗位需求研究 差异化竞争 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要顺应市场需求 1.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现状 从21世纪初我国推进国家信息产业化开始,到目前各大院校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经济、人文、教育、科技、管理、咨询、中介等社会信息服务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已从传统的科技信息管理部门、图书馆以及文献信息服务部门延伸到各类企业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中。该专业毕业生更多的参与到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从我国现状来看it人才总量存在严重不足。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4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8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年只能培养50万左右,缺口很大。目前国内各高校目前都在摸索和探讨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创新问题。 1.2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方针,使我国信息产业得以高速发展。特别是加入国际世贸组织后,it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压力,这些企业不仅需要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通信工程师,更需要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对信息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要,信息产业部已全面启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按照信息产业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意见》的要求,从2004年1月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信息技术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加快培养一大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管理人才,5年内培训5万名高级信息技术人才,50万名中级信息技术人才和500万名初级信息技术人才。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3月颁布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主要针对的人群是从事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士;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咨询顾问等。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颁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调查分析师是政府和企业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重金难求。根据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调查咨询机构1500多家,有关的研究机构上万家,但是专业调查分析人才缺乏的现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定量调查方法,收集有关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使学生在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等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开设信息管理专业是顺应时代的,但在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发展而调整和创新。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2.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为顺应市场需求,我们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同步进行,相互支持,参与教师共同完成对教育和企业市场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研究。 2.1.1 教育市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专业建设不但要依托企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研究,还要着眼于教育市场对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在研究中还要充分重视和结合地域经济、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而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我们院校处于北京的特殊环境,通过对现阶段国内以及北京市教育市场的研究,分析并掌握竞争对手专业研究和发展领域、学生培养方向、其他地区专业特色等信息;通过对现阶段国内以及和北京市企业特点,结合北京市政府对北京总体规划的研究,从而制定差异化竞争方向,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①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研究 我们对全国大约50家本专科拥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分别为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训项目设置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要总结和发现全国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各个院校课程设置的关系和差异,并通过进一步数据统计和分析,甄别出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专业建设做好准备。 ②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研究 我们对北京市大约50家本专科拥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分别为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研究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研究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实训项目设置研究 北京市高等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 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和发现北京市相关专业各个院校课程设置的关系和差异,并通过进一步数据统计和分析,甄别出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专业建设做好准备。 2.1.2 北京市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认证调查 通过对信息管理专业招聘市场研究,分析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探寻企业岗位能力、人员性别、受教育程度、需要人数等各个方面的真实现状,细化各个岗位受企业欢迎程度,分析企业性质与本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调查研究的实施和渠道分别采用 招聘网站调查与分析 市级、校级招聘会以及各区人才招聘市场调查与分析 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调查与分析 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 各类型企业走访 2.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 2.2.1 主要研究方法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电话访问 问卷调查 企业访谈 专家论证会 网络调查 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为专业课程建设准备好第一手材料。 2.2.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重点是 信息管理岗位调查 学生岗位能力调查 企业需求调查 专业培养方向定位 课程设置 毕业生情况调查 含金量高的职业证书调查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研究难点是 开专家论证会时,如何确认专家、讨论内容、会议方案 调查走访时,确认企业、与企业联系、确认会面时间、讨论议题 问卷设计时,问卷设计是否合理等 3 结论 在论证专业定位时,一定要注意专业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找到了改革专业的正确方向;在确定专业、寻找学生就业市场时,要善于发现竞争环境好的领域进入,从而拓宽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所以,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造,加强实训环节建设,了解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使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初探 摘要:当今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核心技术,可以认为当今任何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都与数据库的应用分不开,数据库已成为其核心和基础。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是要充分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的操作除增加(insert)、更改(update)和删除(delete)外,最常用,也是重要的是查询操作。即便是最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也离不开查询功能,查询可以说是进行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不过也是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较困难、花时间、有一定难度的部分。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查询 1、综合信息的查询 目前,随着工具软件的发展和广泛采用,使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如虎添翼,其中powerbuilder以其独特的数据窗口(datawindow)倍受欢迎。 powerbuider是美国著名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生产厂家powersoft公司于1991年6月推出的功能强大、性能优异的开发工具,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具有可视图形界面的、快速的交互开发工具。智能化的数据窗口对象是其精华所在。利用此对象可以操作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而无需写入sql语句,即可以直接检索、更新和用多种形式表现数据源中的数据。但要注意,必须使数据窗口成为窗口(window)下数据窗口控制的一个连接对象,数据窗口才能使用户在应用执行期间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利用powerbuilder提供的内部查询机制,我们即可以让数据窗口作为查询条件的输入,又可以让该数据窗口作为查询结果的输出,这样就可以使数据窗口中的所有数据项进行自由组合的查询。例如:在窗口w_que上建立两个数据窗口控制dw_1和dw_2,分别连接两个数据窗口对象dw_que1与dw_que2,其中dw_1用于输入查询条件,而dw_2用于显示满足查询条件的所有元组。事实上条件的输入及元组的显示完全可以在一个数据窗口中实现,考虑到这两种操作的差别(例:条件输入可编辑,而元组显示不可编辑;条件输入可为某一范围,而元组显示仅为满足条件的所有纪录……)将其用两个数据窗口控制来实现。这就要求dw_2与dw_1数据共享,即要求dw_que1与dw_que2两数据窗口的数据源完全相同。 用这种方法实现查询优点突出,例:通过设置数据窗口中对应列的编辑风格(edit styles)为相应的下拉式数据窗口(dropdowndatawindow),使显示的元组文字化。注意,这要事先建好下拉式数据窗口。设置数据窗口中对应列的编辑风格同样可满足其它显示需要。利用数据窗口的风格特点:查询表的列宽、列序可自由改变,甚至可以覆盖掉一些列,以达到更满足查询显示的需要。综合查询的信息来自多个表,改变数据窗口的数据源,采用多表连接的数据源即可实现。但是如我们问题的描述,如果我们需要的查询项随机地来自这43张表中的数据项,显示项也是随机地。这种任意条件的组合,可选输出项的显示称为动态查询(dynamic query)依然采用上述方法,数据窗口dw_que1与dw_que2的数据源将是这43张表的连接,先不说效率问题,单从这426个项中输入查询条件,又显示这426个项,就使人敬而远之。因为,在每一次查询前,都不了解此次查询的要求是什么,这样,每张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项都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每一次的查询,一旦查询条件确定、显示条目也确定后,我们会发现,每一次有意义的查询并不是需要全部的43张表,换言之,每一次查询没有必要将43张表全部连结,而应只连接那些被选中数据项所在的表,即数据源是动态产生的。由于数据源不确定,数据窗口就无法设计,动态查询无法用这种方法实现。 2、计算机动态查询的实现 在某些实际的应用系统开发中,由于用户在开发前提不出查询的需求,而在系统运行中希望能够对所有的数据项任意组合进行查询,以满足来自多方的需求,实现动态地查询(即随机地从43张表中选择数据项进行组合作为查询条件并任意地选择数据项作为显示条目)。对于此类查询的实现要利用powerbuilder通过编程的方式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数据窗口,并动态地控制数据窗口。 动态地创建一个数据窗口,应用程序需要执行下列任务: •动态地构造sql语句。 •用符合数据窗口语法的字符串,为现在的数据窗口控制创建一个数据窗口对象。具体实现如下: 2.1 动态地生成sql语句,根据sql的语法:select stringa from stringb where stringc 也就是动态地生成 stringa, stringb, stringc.由用户输入要显示的列,一旦输入完毕,列名就随之确定,将所有列名拼成一个“串”,中间用“,”分隔,形如“columm1,column2,column3,...,columnr”,则动态地生成stringa;同样由用户输入查询条件,包括相应的列、满足的条件或范围、逻辑关系等,将这些条件拚成一个串,即为stringc,显然,所有的列名都确定了,他们所在的表名也确定了,按照stringb的语法规则即可构造。 注意:上面的stringc由两部分(表间关系stringc1及查询条件stringc2)组成;表名串stringb与表间关系stringc1、查询条件stringc2及显示条目stringa均有关。 在实现的过程中:为贴近实际应用,习惯上,先输入查询条件,再输入显示条目。即在输入查询条件后,生成strinc2,stringb,stringc1;然后,再在输入显示条目后生成stringa,并修改stringc1,stringb。最后形成sql语法: str="select"+stringa+"from"+stringb+"where"+stringcl+stringc2 2.2 在现在的事物对象里利用相关的syntaxfromsql()函数生成符合数据窗口语法的字符串: exp=syntaxfromsq1(sq1ca,str,strsty,error)生成数据窗口的源代码 其中:strsty为数据窗口的显示风格,例: strsty="style(type=grid)datawindow(units=lcolor=12632256)text(font.face='system')" 2.3 创建数据窗口对象 dw_que.create(exp) 这样就实现了用户要求的随机查询。 在真实系统中,用户在输入查询条件时希望通过选项方式录入查询信息,由于库表中存放的大量信息为代码,这就需要在程序中先把录入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相应的代码再连接到查询条件中。为简化输入,提高准确性,可采用代码输入,即动态地嵌套下拉式数据窗口。在显示查询结果的数据窗口中,事先不能嵌套下拉式数据窗口,可预先做一个函数,在程序运行中根据所选的列把代码转化成所对应的汉字显示,这样更完善了用户要求的随机查询。 根据数据窗口的动态特性,对于那些运行时才能确定的数据窗口采用动态方式创建,使应用程序能更灵活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总结 将查询条件的输入实现多级菜单选择将查询结果文字化,使复杂查询问题解决得更完善。动态查询的方法,不仅能应用于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是解决其他需要复杂查询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途径。这种动态查询方法的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避免了应用系统开发中开发者冥思苦想所有可能的查询条件,而系统运行中用户总遇到有些查询要求无法满足的矛盾。动态查询的实现,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产品维护的工作。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关于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进程的加快,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在各个高职院校兴起。如何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从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就业培训实习四个方面,探索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正确处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要把培养目标全面在课程体系上反映出来,要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绝不停留在课程教学的浅薄层面上,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入手,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点,给学生营造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这样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健康培养。 一、明确高职专业人才目标,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是要更加明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掌握上岗技能。同时,应了解和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并挖掘市场需求,通过调研,分析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和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此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职业关键能力及应取得的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因此,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建立在以行业服务为依托的基础上,将行业创新、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应向以下三个方面的人才倾斜。 一是信息处理技术人才的培养。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推进,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异常迫切。二是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开发人才的培养。目前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离不开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和开发这方面的人才。三是图形信息处理人才的培养。在计算机领域中图形、图像处理,及平面设计和三维动画技术是工作中不可或缺重要部分,因此,培养好此三方面的人才,是高职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长远目标。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强化实践、精化理论、主重能力的教学方针。具体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紧跟企业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岗位群进行追踪调查,把握企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动态,运用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思路,确保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联系,进而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技能;另一方面是课程整合跟随市场变化。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做铺垫、以技术做重点,全面承载课程的实质目标。一切为学生负责,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特点及毕业后的就业道路,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课程进行全面改革。[2]在制定课程项目和设计学习规划时,把所有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实际的训练之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强烈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实操训练过程成为高职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坚强后盾。 二、体现高职专业特色,改革教学摸式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体现在学生的实操技能接近企业岗位技能,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专业宜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途径;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设置和开发的出发点,开设3-5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任务驱动式教案,将满足工作任务需求为课程讲授的出发点,使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每门课程可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以及学生所需达到专项能力的要求,把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让学生亲手操作,强化应用,强化实践,在有些实验、实训场地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教师制作一些与实验、实训相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片,或者制作实际操作过程的录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较好的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考核方式应采用理论、实验和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出成绩。 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也是有利于学生技能发展的教学模式。利用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的方式,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分配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并通过大赛的组织分类,创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锻炼。老师给学生提供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例如顶岗实习,经过双向选择,一部分优秀学生走到企业,在企业完成本课程的部分学习任务。采用顶岗实习,以就业为导向,在企业具体工作岗位上,实现了“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职场与学校一体化,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雄厚的师资队伍培养专业人才 首先要培养出心理健康、高素质的学生,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学校尊重和塑造学生的性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开设心理咨询部门,对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心理诊断与咨询,同时学生社团成立专门的心理协会,帮助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改变不合理认知方式、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利用墙报、黑板报、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 另外要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高职院校应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安排和设计学科拓展的内容,使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出知识全面、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备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好的课程设置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好的教学方法同样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做到两者相为辅翼,互为照应,才能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推动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教师的专业精神。因为,学生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源头往往来自于教师强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所抱有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操守等。要使教师认识到专业精神在其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有自觉培育、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用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实现自我,贡献社会,对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专业能力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二是良好的校内环境。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如健全和完善考核机制、发挥有经验教师的带头作用,老教师指导和带动青年教师等,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出国考察等机会,确保对教师做到既使用又培养,努力满足教师专业、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三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只在课堂和学校里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及时了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前沿技术、企业岗位所需技能,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只有形成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雄厚的师资队伍,高职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四、加强培训实习环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验、集中时间的项目实训、毕业实践三个部分组成,协调合作实现技能目标。主要开设的实训课程有数据库技术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实训,网页设计实训,办公软件实训,微机维护修理实训等。 (二)从时间、师资、场地和技术服务四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时间,加大实践学时比例;二是进一步加强“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从企业聘请一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选派老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三是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四是鼓励教师大力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5]。 (三)利用较长的毕业实践时间,让学生进行顶岗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获得真正的工作体验。除了毕业综合实践,有必要增加8-10周的机动时间,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四)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本专业第二课堂以开发学生对本专业兴趣和技能为着力点,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技能训练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特长,提高职业技能。 通过构建以上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技能培训环节,增强学生现场工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回顾近些年我国高等职业跨越式发展的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虽取得可喜成就,但是,高职教育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到新阶段,将会对高职教育提出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要想跟上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顺应时展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实践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推动了新领域的崛起和发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顺应时代的需求成为一种必然,推动了信息科学的发展。在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使计算机技术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网络化 计算机技术逐渐的成熟和发展,为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与信息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并且随着信息和知识的容量逐渐增加,人们对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提高,并且管理的难度也有很大程度的加深。在这种形势下,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开创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新局面,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不仅可以使信息更加准确,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 一、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大多数的情况来看,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基础,也是信息管理的前提,而信息管理又可以为知识管理提供基础条件,两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不离不信息共享的。在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下,信息量的增加是非常迅速的,并且知识经济也飞速发展,知识促进了现代化生产,而知识的创新又要基于信息之上。把信息资源和数据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处理,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在传统的信息管理中往往忽视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对信息的管理为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人在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人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会提供各种知识依据,使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加科学。知识管理是在社会发展中,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的一大提升,使信息管理可以得以延伸,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的意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是在科学发展形势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计算机技术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提升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效率,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目前,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合作,实现了信息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率,使网络化应用的优势充分的显示出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的应用 1、做好需求的准确分析工作 在研究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的实践应用时,要准确的分析自身的发展需求,只有准确的掌握了需求才能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应用提供基础。首先,要准确的分析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应用的总量,对数据能够正确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管理,并且体现出网络化应用的优势。其次,要深度的了解自身的物流信息,最关键的就是信息的适时性,只有充分了解了信息的适时性进行才能够保证自身具有的适时性与网络环境相适应,更好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具体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最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提升对市场发展的应变能力,依据客户的需求实施网络化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应用,进行信息集成,尽量的使流程简化,提升信息的利用率,并为其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指导,大大的提升服务质量。 2、做好应用系统的合理设计工作 在网络化应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网络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要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然后根据应用需求设计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式,最后利用网络的特点设计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网络构架。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系统的功能性,使设计目标得以充分的实现,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分类,使设计出来的系统功能更加的层次分明,让同类型的功能可以处在同一层次中,最终完成一个较为强大的系统功能模式,有效的完成各种应用任务,实现科学合理的系统网络构架,从各个方面提升网络化管理的效率。 3、做好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 硬件基础设施是计算机技术得以实现的根本,只有对硬件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才能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实践应用的效率和质量。硬件基础设施主要由计算机终端设备、互联网和网络通信设备组成,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实践,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调整,使硬件基础设施更加的完善,使其基本功能能够满足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应用的需求,为顺利的开展实践应用工作提供支撑,避免一些由基础设施不完善而造成混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造成一定的损失。 4、做好网络维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 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实践都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实现网络化应用就需要与外界网络环境发生一些联系,但是很多的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会对网络进行一些不正当的攻击,使网络安全性受到破坏,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所以要使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能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就需要加大网络保护力度,做好相关的网络维护工作。防火墙技术最基础的保护措施,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离的保护墙,阻止非用户对数据资源的访问。做好基础保护之后要加强密码保护,为外界的非法破解制造障碍,大大增强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应用的安全性。网络安全的维护需要依靠多种技术,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系统的功能需要进行各种安全维护,为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四、总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便捷服务。知识与信息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实践应用中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创造了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新模式。在设计科学的网络化管理系统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从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合理的系统设计,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安全维护,使得计算机技术更好的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实践服务。 作者:曾涛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 通讯工程规划在社会稳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通信工程建设的合理化与正规化发展,提升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水平,并且为通讯工程的科学合理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采取恰当的应用方式,促进通讯工程规划水平的提升,为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通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通讯工程规划工作,能有效促进规划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实现设备线路的合理布局,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但是,在具体应用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能够实现通讯工程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建设的有效结合,推动我国数字信息化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 1通讯工程规划的内容 城市在进行通讯工程规划的过程中,首要目的就是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通过明确自身规划的主要内容,保证通讯工程的合理性[1]。在进行城市通讯规划过程中,应明确发展基础,满足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通过考虑各个行业不同的通讯需求,实现城市现代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通讯工程规划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背景下也逐渐完善,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科学应用到通讯工程规划中,提升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目前通讯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强化通讯工程规范,保证其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2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原则 为了保障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进行,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规划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提升设备线路布局的高效性。首先,规划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城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保证每一项通讯设备的建设能够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推动我国城乡的全面发展。其次,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促进通讯工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2]。最后,每一项规划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合法性与安全性,避免出现危害国家利益的情况。只有坚持以上几项原则,才能保障通讯工程规划的合理性,发挥出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计算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3.1邮政设施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在我国目前的通讯工程中,邮政设施是覆盖面最广、服务人群最多的通讯设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其中,能够更为科学地进行路线的设计,尽可能降低邮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下,路线设计更为简单准确,从而强化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进行信息的储存,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来促进邮政工作效率的提升。 3.2固定电话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尽管移动电话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固定电话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通讯事业想要获得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固定电话设施的稳定工作。在进行固定电话办理的过程中,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信息及地址等详细资料,从而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其中,能够实现用户信息的智能甄别,从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与遗漏,最大程度地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当固定电话出现问题时,在接到用户反映之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会对提供的问题信息进行智能分配,并安排维修任务,从而减少问题维修的一些累赘程序,也起到了人力资源的节约效果,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3]。 3.3移动通讯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移动通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移动通讯工程的规划中,能够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整个通讯工作的效率。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对移动通信进行实时的管理监控,特别是在电话卡补办及通讯记录查询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极大地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移动通讯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更好地进行通讯系统的更新升级。 3.4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设施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掌握消息的时间有了新的要求,广播和电视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而且一些电视剧和综艺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媒体的规模比较大,线路比电话还要复杂。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将各个环节都连接到网络中,可以保证不同的部门实时沟通,也可以及时检测信息的准确性,自动化管理促进电视和广播发展,不断提高其先进性。 4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对通讯工程进行全面规范、合理高效的规划,使工程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并且在具体的邮政设施、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及广播电视等媒体设施方面,设施运行更加可靠、稳定。此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其数据进行精确反映,以及实时更新通讯工程运行状态,进一步促进通讯工程的发展。 作者:单淋琳 单位: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越发成熟,现在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成为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是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地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此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 计算机技术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其中有一大方面就是对信息进行搜索,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因为这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让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让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升了工作的效率。想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进行一定的探究,首先要求我们要对计算机管理系统有所了解。 1计算机管理系统概述 计算机管理系统就是从信息切入,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一系列地开发与设计,进而创建出计算机服务平台。它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系统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以达到使用者可以根据此平台进行大量数据信息的分析及处理。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了统计学、经济学以及数学模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而成的一种全方位的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 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人们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管理和处理、分析时需要使用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而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当中,主要需要注意的有三部分,一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编程语言,另一个是计算机模块的设计。 2.1计算机程序设计编程语言 对于计算机程序开发技术人员来说,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C++的编程语言,还有一种是像PB、VB这样的编程语言,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前在使用时难度要求相对较高,这样为编程人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它的语言很难做到灵活使用,编程语言本身的更新速度也不是很快。同时,在目前来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运行,也就是说,需要后台来带动前台。计算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数据引擎才能够对数据信息库进行访问。因此,PB、VB的编程语言存在着显著的优势,不仅让自身的运行速度得到提升,后期维护变得简单,也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编程程序的可靠性。 2.2计算机模块的设计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当中的模块设计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内容就是让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动作硬件相连,进而确保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当中的模块设计,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观察。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横向的设计,于实际设计过程里需要考虑到系统的众多子系统,将数量庞大的信息数据全部利用起来,要得到充分的兼容,以达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整体的运行;但是从它自身的设计角度上看,它又是一种纵向的设计,它需要满足自身的功能进行设计。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它的功能是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得到合适的功能区域划分,将各个功能区域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让它们之间互相处于独立的位置。其实我们可以把整个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看作是一个较为高级的伺服系统,这样便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前文所提到的独立位置进行地独立运行了。在对功能区域划分的时候,需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并严格按照功能区域的划分规定,让各个系统都有各自鲜明的专业性,进而让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同时,模块与模块的接口要很简洁,对于这点,需要考虑它们的强度。计算机当中存在着很多的负面因素,这些,这些负面因素多数是客观因素,如环境温度、镇流干扰等,它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机各个系统的运行。所以,在计算机模块划分时需要考虑到降低负面因素的影响,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平稳化。总的来说,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我们需要从“内聚”与“耦合”两个指标进行评价,“内聚:指的是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就是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性,而“耦合”指的实施各个系统的独立性。而在设计时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方法可分为三种,即设计系统框架然后通过客户意见进行修改的原型设计法,按照系统全生命周期进行设计的周期设计法,和将前两者进行综合的综合设计法,在此不做赘述。 3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未来的发展 3.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创新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是计算机从硬件到软件不断地创新发展,是不断地以新的替换旧的的过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同样也需要跟随整个计算机发展的脚步,进行自身地创新发展。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还并不完善,在处理性能上,在受到外部原因的硬件老化、硬件落灰,或是内部的信息存储量逐渐增大,信息同时处理骤然增多等方面的影响都会让计算机的信息管理上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在此方面进行大力地研发,做到真正地突破。 3.2信息安全性地更大保障 在对于信息系统的设计时,对于每一个子系统都应该有相应的编程技术人员,让这些独立的编程技术人员保证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行。而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基于网络为前提的,而现在网络具有很强地开放性,信息安全经常会受到威胁。信息安全如果出现问题会对个人以及企业等造成重大的影响。在国家方面,需要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制度保障,而对于计算机自身而言,需要自身通过网络上的限制,以及系统的革新,来应对非法人员地入侵,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更大地保障。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上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根据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再一步地研发,才能让计算机管理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运玉 单位: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计算机系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探讨 摘要: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来获取各种信息化的通信数据。现代,无论企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均通过建立局域网来进行信息共享,以便于获取各种通信数据。但,人们在享受数据通信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其网络维护和网络安全的问题也逐步被大家所重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进行分析,找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剖析其维护网络安全的有效措施,使其安全、稳定和可靠。 关键词: 计算机;安全漏洞;信息管理;网络安全;应用 引言 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各个行业的飞速发展都或多或少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可以反过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进步,进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从另外的角度上看,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导致风险的出现。故而,就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去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导致的安全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拿出相应的措施,强化前期预防,防治结合,逐步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 1简述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对于计算机来说,至关重要,就是防止计算机受到恶意破坏,系统因此能够良好运行。目前这个阶段,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信息、运行以及数据等方面,而用户的操作以及习惯都能够影响着网络的安全。另外,黑客、病毒以及非法入侵等都影响着其计算机的安全。信息管理指的是对网络信息的管理,换言之就是安全管理互联网信息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在计算机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自身信息管理作用重大,究其根本就是保证网络安全。通常,网络信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服务器传输、服务器信息、基础运行信息、用户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等几个方面。网络安全不只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也是商业和社会性的重要问题,其最终的目的是维护通信数据的安全及稳定。但是,维护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并不像产品一样能够立即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通过网络安全确保数据通信稳定,能够使企业信息传输和共享准确,这些准确的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阐述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原本存在的安全漏洞 在软件和新系统上市之后,还存在着很多的安全漏洞,又不能很轻易的进行修复,所以,严重的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 2.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常常隐匿于计算机的程序、文件以及数据当中,其一经触及,就会不可避免的危害到计算机的安全运行,进而会导致计算机的瘫痪、死机、信息丢失甚至是盗取,从而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并且,信息的丢失以及篡改还会对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计算机病毒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潜伏期,不触及并不能说明无病毒,而一经触及,其传染性就非常强,通过网络以及程序等各种传播途径,从而使计算机很快就会感染上病毒,对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很大。 2.3计算机系统维护不当 计算机系统虽然一直在升级管理,但仍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不能完全保证对于一些威胁因素能够应对有效,从而产生危害。同时,要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安全,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和升级,但是也会因为防火墙的阻止,导致一些系统漏洞出现,因此,计算机系统是否安全,将不仅仅取决于此。与维护是否得当紧密联系。 3总结计算机信息在网络安全的应用中的有效措施 当今阶段,发展迅猛的数据通信网络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有不可小觑的社会地位,只有采用有效的维护网络安全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风险,才能让人们更加放心的使用。 3.1养成及时备份数据的习惯 为有效的确保计算机网络内关键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由于计算机出现故障抑或是遭遇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导致数据的篡改、丢失、非法访问乃至被破坏的问题,就要及时的对计算机中的关键数据予以备份,生成备份数据并保存起来。此外,在对关键数据予以备份时,要注意建立备份的记录,生成备份档案,以有效防止由于系统故障而出现信息的丢失以及损坏。 3.2运用防病毒技术 现阶段伴随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前进,在有效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网络病毒愈来愈严重,因此对于防治计算机病毒以及杀毒问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网络安全除了计算机系统安全外,有需要对病毒提前进行预防,过程中需要对症下药,进行合理查杀,另外,检测需要有效、具体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单台计算机进行提前预防病毒:因为病毒的种类以及危害力相对有限,所以,预先将其进行设定,大多数情况都会在萌芽阶段进行消灭掉。因为病毒大多是通过软件或者硬盘进行传播,所以,提前预防这类病毒效果明显,几乎能够完全抑制;第二个阶段为网络防毒:系统安装有预防病毒的软件,能够非常彻底的把网络里的病毒清理干净;第三个阶段为网关防毒:该方式本质上其实就是所说的防火墙技术,它把外环及内网的环境予以分隔,以实现计算机系统比较好的信息安全。 3.3安装防火墙 大多数情况下,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出现网络漏洞,因此,必须制定修补系统漏洞的措施,经常使用的就是防火墙技术,它是在网络的外接口处利用防火墙控制网络层,能够更改限制、鉴别穿越防火墙的数据流,以此达到维护网络安全的目的。为了避免信息丢失而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它利用防火墙最大限度的阻止黑客攻击,防火墙对网络安全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阻止网络上的不安全因素扩展到局域网的内部。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的首道安全防线,其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按照结构的差异能将防火墙分成2方面:一个是软件防火墙,它能够直接设置在计算机内,运用一定的设置对计算机网络实行管理和安全防控,目前国内的计算机相关用户运用最为普遍的是360防火墙;另一个是硬件防火墙,它是把硬件设置于计算机的外部和内部的网络交接处,这种防火墙的成本相对而言较高,但是它的功能也更加强大一些。 3.4入侵检测技术应用 对计算机予以入侵检测是现在发展非常热门的一种技术,其主要是综合运用规则方法、推理、网络通信、密码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很多不同的手段,主要目的是达到对计算机网络内面临的入侵问题予以充分的监控。这里面,入侵分析的技术又可以分成统计分析以及签名分析2种手段:前者的重点监测对象为计算机系统被攻击的情况,运用其监测到的攻击模式得出签名,并且于DS系统的代码内予以相应编写;后者主要是将统计学为前提,在系统运行正常的时候结合其运行的模式来判断某个行为正常以及安全与否,进而有效避免系统被入侵,达到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 3.5完善网络管理 不断强化对网络的安全管理,完善、健全安全管理的制度,应严格遵循安全制度进行有关操作。内部网络仅能用来处理和工作相关的事宜,严禁进行和工作无关的事。为有效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要强化日常的维护,定期对软硬件予以检测、升级及维护,及时对系统予以更新。对特殊机械的运用要有完整记录,以最大程度保障网络安全。 3.6利用网络加密技术 前述提到的防火墙、网关检测和VPN均是被动型的网络安全技术,而加密和认证技术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网络安全实施的主动型安全措施,包含有数据保密与身份认证等方面的技术。还有一种技术是利用网络进行加密,保证各种信息不容易被盗取,其网络安全的意义就在于此。网络加密技术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一个提升,它能够确保信息完整,保证公共网络传输保密安全,还能防止其他用户远程访问内网的现象发生,是一种身份认证技术,传输信息完整、可靠、安全。除了以上,还有虚拟专用网技术和漏洞扫描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信息。与此同时,还应在网络系统中加入相应的安全应用,例如:系统安装的各种软硬件,不能只安装必要部分,会形成潜在的安全漏洞;尽量不要采取将主机与服务器分开的外包方式,这样非常容易将信息数据丢失,出现安全问题。 4结语 当今,为了适应高科技所带来的信息化发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数据通信已成为了通信的主导力量,在未来的时间里,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的通信网络将会与更多的信息接应,其稳定性、安全的性能更将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加强数据通信网络的维护,规范网络安全问题的管理,让数据通信更加安全、可靠,将成为数据通信行业所研究的重点课题。 作者:伍华东 单位:广西钦州商贸学校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建设改革研究 【摘要】 现今时代属于信息科技高速的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已经进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各个生产与生活领域均逐渐开始重视对计算机信息进行管理,由此对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此大环境下,本文便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现状,包括其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课程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具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体系;改革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亦需要对其教学体系作出恰当的改革,以便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时,不仅仅要重视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更要对当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市场发展总趋势具有清晰的理解,以便能够根据市场发展的状态进行人才的培养。在此之前,高校必须适时更新教学体系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将高校的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我国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需要重视“工学结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均要融入恰当的实践内容,并且要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基于此,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当中,已经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部分高校已经能够在结合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的情况下,重视对该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1]。但是,诸多高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当中,存在着与其他专业的课程交叉较多,目标不明确,并不适合其在人才的课程实践。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未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甚至没有在本地区区域内进行调研就照搬其他一些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教学课程的实践方面缺少科学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受到教学限制。 1.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且与专业具有较低的相符度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时,均未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甚至已经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与本专业并不具有较高的相符度。如某些高职院校为了满足某些教师程序语言课程的教学需求,在专业课程中开设了Java、、PHP等多种web开发类实践课程,且不说与专业本身的教学目标有些相悖,学生学完之后在短时间内容易混淆所学知识,甚至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并不能够收获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这种为了满足个别教师的教学需求而进行的课程设置忽略了专业本身的培养目标,实在不可取。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1.3教师专业综合素质未能持续提升 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仅对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对该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要求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和时代精神[2]。教师自身要对与该专业相关的知识,例如会计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均有所掌握,且要能够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但是目前部分院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自身的惰性使得自己依旧停留在经验教学、习惯教学的模式下,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不愿去学习新知识,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比较陈旧,没有实用价值,在求职过程中没有竞争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些教师在讲授利用技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这门实践课程的时候,VisioStudio开发环境早已更新到2015版,可我们的教师为了自己教学的方便依旧使用的是2010的版本,尽管两个版本有部分使用技巧是一致的,可是学生面对就业时就出现了脱节。 1.4实训教学基地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基地并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资金、资源等均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学校对于该方面教学资源、设备的配置并未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一些重点专业建设中,忽略了该专业的发展优势,目前内蒙古地区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没有很完善的实训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策略 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计算机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重视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要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接受能力,要促使学生能够在该专业所处的社会就业范围内,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3]。高职院校要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一套完备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全面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考证课程进计划,考核方式多样化。开发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课程体系,首先由系部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认证讨论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目标时要突出专业特色,要形成与学生实践能力相关的教学体系,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然后,再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课程标准,依次施教。 2.2重视实践教学课程 现今时代,社会的发展当中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更需要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4]。专业实践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因人设课,教师在每一堂实践课程当中,要对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恰当的调整,以避免该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偏向于形式化。例如教师既要指导该专业学生进行较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制作,便于师生对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成果进行良好的把握。同时,教师亦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小型的网页,争取能够将其在校园网站上进行共享。另外,学校亦应该尽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该专业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实践机会,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5]。 2.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当中,需要重视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当前,该专业教师需要不断的适应信息技术的改革背景,需要在教学当中选取恰当的案例,进行深入的研讨,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便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指导[6]。如可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锻炼,提高专业实际能力,积累实际经验,鼓励中青年专任教师取得软件设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经济师等社会职业资格和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相互讨论,介绍经验;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与老教师切磋交流教学经验。同时依托企业,建立校企“互兼互聘,双向交流”制度,以服务换服务,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将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技术能手以及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工作人员充实到专业教学队伍中,实行“双导师制”,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指导工作,并聘请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来系举办讲座,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行业知识,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2.4完善实训教学配套设施 高校若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则必须对其实训教学基地进行完善。在此方面,首先高校应该对其实践基础实验室及较为专业的操作实验室进行建设,其次着重要在专业实训项目的科学设计、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备、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编写、学生探究创新、技能竞赛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围绕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要设计出一套与职业岗位符合的高度仿真的实训项目;根据专业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具有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业务水平较高的实训指导教师;此外,高校亦需要建设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比较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岗位,以及商务实验室等,形成良好的实验室体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7]。 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的、高能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逐渐提高需求,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此方面,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必须要重视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完善,亦要重视开展实践教学课程,在提高该专业教师综合素质,以及完善实训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将促使该专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作者:高丽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
小学数学小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策略分析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建构。这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这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充满潜力的人,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发展。要真正明白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这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说这种方法有效,是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真正被掌握和可以灵活应用。首先,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激发下产生问题的兴奋点,学生就能在学习中寻求思路,大胆创新。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草原沙漠化的录像,将学生引入探讨在沙漠中何种植物更容易成活的问题情境。接着出示农场实验数据让学生来分析,学生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很快就发现利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比较成活率更方便,从而完成了对百分数意义的建构。其次,我们还应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尝试、探索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为猜想能缩短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能使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猜想是否有价值,最终要接受实践的验证。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心地验证。如果通过验证,发现猜想是错误的,应立即调整思路,重新分析,只有引导学生把猜想和验证有机结合起来,猜想才具有意义。 3 尊重学生个性,提倡大胆质疑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既要“学会”又要“会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后,提出问题:“汽车上的测速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得出来的?”这个学生是受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疑“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启发提出的。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测速器、车轮与圆的周长联系起来,找出圆周长,使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迪了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灵活多样,实施有计划的思维训练 4.1 鼓励学生动手,培养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人人都参加实践操作,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体的各个面、棱之间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生活问题的生动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4.2 打破常规,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打破常规,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例如:根据松树棵数是柏树的4倍。教师问:“同学们,你还想到些什么?”于是学生展开联想,积极发言。有的说,柏树棵数是松树的1/4,松树和柏树的比是4:1;有的说,松树和两种树总棵数的比是4:5,柏树和两种树总棵数的比是1:5……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广开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而且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小学数学小论文:小学数学教育进行革新了解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 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上起课来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殊不知教师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要比所教的文化知识重要得多。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方法不得当。 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学习需要一种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突出它的外化作用。本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时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说得很好,会算不等于会说。但本来要求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可教师非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说上。本来学生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可放着时间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非得盯着几道抽象得很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当然,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因此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却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因此而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意识,这就更不应该了。 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要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做两步的和一步的应用题,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所学的应用题了。学生解答新的问题时根本就不用再去思考解答的方法了,留给学生的只有繁难的计算。整节课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反正老师叫怎样就怎样。这种方法很普遍,根本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办法,反映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本来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教学设备不断出现,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往往由于运用不当却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投影、微机的演示过多,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时间,没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而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却因为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演示。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人们已经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知识。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会终生学习、学会生存。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己任,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这样,教师就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上好每一节课了。如果有了这种新的教育观,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而发脾气;就不会非得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就不会只是为了答好试卷而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的工作业绩。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实行百分制的时候,量化学生的分数就可似评价教师的成果。可是随着等级制的到来,这种本来能量化的东西也变得模糊了。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比如,开始实行等级制时,老师们讨论给学生的应用题评分的问题。如果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正确,只是答语写错了,这题是否算过关。按常规这当然应该算,因为这不影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但有的教师说如果这样,那以后干脆告诉学生一律不写答语,反正不影响成绩。这一个很小的问题反映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课题,要以更高的思想素质对待今天的改革。要自觉主动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是立即见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是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从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不至于出现和学生一个水平甚至跟不上学生的尴尬局面;也不至于出现总是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上绕圈圈,而对那些关键问题却一带而过的情况了,也就能从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研究小学生的学习了。 三、结论 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学数学小论文:谈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用)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和负有一定的责任。 2.开发非智力因素。人们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从小学生搞好学习的角度说,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主导的作用。从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来看,研究与事实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多大的波动。而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它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数字排列的对称美,数学结构与分式的统一美等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3.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例子很多。如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实例引进数学知识或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实践第一的观点教育;通过多与少、加与减、已知与未知、精确与近似、直与曲……对学生进行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教育;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性质与性质之间,概念、性质与法则之间,和数与式、数与形,数、形、式与应用题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发展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矛盾转化观点的教育。 4.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教师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数学家尤其是解放以来许多数学家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5.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效率。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课堂教育过分地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该学生操作的老师代替了,该学生思考的老师讲解了,老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扭曲了教学行为,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才能的发展。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主”不可偏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具体地讲: 1.培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老师来培养。数学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动力。其次,讲究课堂授课艺术。教师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 、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教会方法。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对应、转化、假设、比较、还原、逆向等解题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学法,学生借助这些学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能达到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 3.加强引导。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从教法改进角度来讲,在课堂教法上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引导: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知识形式、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既要引导学生发展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和转化,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4.适时调控。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要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馈、理解性反馈、应用性反馈、系统性反馈、前馈性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教师掌握和了解学生“个别差异”,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小学数学小论文: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 1.创设情景,体验问题生成的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促使学生 发展 。在教学中,如果老师简单显浅地提问,学生在不理解老师提问目的和问题重要性的情况下,就会因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从面严重抑制了他们的探究热情;相反,如果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能直觉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思维也就被激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1.1 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借助童话故事导入新课是低年级教学常用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小猫吃鱼”时,联系前面讲过的“小猫钓鱼”一课,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话说小猫一家去钓鱼,当时没有钓到鱼的猫弟弟今天认真钓鱼,结果钓了好几条(边说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正准备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呢!学生一听小猫钓鱼的后续故事小猫吃鱼,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趁热打铁,让学生数数有几条鱼(一共3条)课件动态演示小猫吃掉一条,设问:“还剩几条?”再演示吃掉一条……把从3到0的变化过程逐步演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体验了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 1.2 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是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可见,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2.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固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分行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生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 3.互动交流,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感悟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老师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4.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有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既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不定期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学习“圆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 计算 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统计图表”后,指导学生收集家中的各种发票,了解收入支出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季度收支出情况的统计图等等。 5.有效评价,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对予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我想学”。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表扬与批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如多些说“再想想,相信你能行”、“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的回答真有创意”……,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处主学习的培养。 总方,体验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用脑去学习,更要求他们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理解。体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 自然 和谐地 发展 。 小学数学小论文:数学实践要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数学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热闹闹,其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必须关注学生在其中的体验和感悟、发展和提高。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突出“人文性”。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在这个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注入人的情感因素。如数学教材各册中的统计知识中有许多调查题,教师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填好统计表和画好统计图”上,还要让学生参加实实在在的调查,并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决策。一方面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统计的作用,培养统计观念。 二、在开放问题中体验和感悟,突出“审美性”。 开放问题具有多样性、探索性、层次性的特征,这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教学六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一节后,我安排学生进行折纸和剪纸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剪纸艺术中有轴对称图案的美丽,巩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们把自已的作品贴在教室里,大家一起欣赏剪纸作品(剪轴对称图形),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三、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突出“过程性”。 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我出了一道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在一昼夜中,时针与分针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学生慢慢地计算;有的学生在纸上画草图;有的学生直接拿出手表(事先要求准备的),用手拨动指针,很快得出答案……大家解决的途径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因为他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获得了独有的体验。 小学数学小论文: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计算器的逐步普及,数与计算中的哪些知识是大多数人最常用的和最基础的知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了解和研究这种变化,重新审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将结合数与计算教学的意义、变革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谈一谈对数与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数与计算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1)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数与计算的每一个概念、性质、法则、公式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都必须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把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应用到实际中去又必须经过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2)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在小学数学中数概念的认识,从自然数、零到分数、小数基本上体现了数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建立这些数概念的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而数与计算中又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整数与分数、约数与倍数,加与减、乘与除、通分与约分等等。教学中阐明这些相互依存的概念与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将使人终身受益。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过幼儿时期、学生时期和成人时期,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接触到数,家长扳着指头教孩子数家里有几口人,桌子上有几个苹果等等,上幼儿园以后,又学习一些简单的数与计算知识。幼儿如果没有一点数的知识,就会连自己有几只手,有几件玩具、家里有几口人,这些简单的问题也弄不清楚。因此只有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时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时期,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82年英国出版了国家学校数学教育研究委员会著名的《cockcroft报告》,该报告认为:“读数和计数、知道时间、购物付款和找零、计重和测量、看懂浅易的时间表及简单的图表及图示,以及完成与此有关的必要计算”以及“估算和近似计算的能力”是成年人生活、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对数学的需要。 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4.数与计算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国家的繁荣富强,关键在于高新科技和高效率的经济管理”这是当代有识之士的共同见解,也已为各发达国家的历史所证实。而当代科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定量化。在许多现代化的设计和控制中,从一个大工程的战略计划、新产品的制作、成本的结算、施工、验收,到贮存、运输、销售和维修等等都必须十分精确在规定大小、方位、时间、速度、成本等数字指标。而这些数字指标的获得离不开计算。如果说高新技术的基础是数学,那么计算则是高新技术的基础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与计算是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5.数与计算教学的变革 我国小学数学历来都非常重视数与计算教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的数与计算教学有过多次变革。 50年代,我们主要参照苏联的小学算术大纲,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编写教材。这时整数的循环比较多,教学的数比较大,一般学到12位,小数、分数的学习没有循环。名数的化法聚法教得比较多并且计算比较复杂。当时我国的实际是大多数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初中,而要参加生产劳动,虽然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在小学算术中增加了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简单簿记并加强了珠算。但由于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把苏联小学四年的教学内容拉成了五年,致使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内容没有学全,降低了小学算术的程度。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们把初中算术的部分内容下放到小学,强调以“以四则计算为中心”提高了小学毕业生的数学水平。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算术”课本更名为“数学”,采取“精选、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把“培养四则计算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不再提“以四则计算能力为中心”,这样就使计算教学处于一个更恰当的位置。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根据计算机和计算器等现代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的现状,对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在保证小学生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前提下,对那些实用价值不大,对进一步学习也无直接帮助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降低要求。新大纲规定:笔算加减以三、四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五位数;笔算乘除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最多不超过四步;珠算只学加减法,而在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些珠算;分数四则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删去繁分数。根据需要,把“教学要求”也作了调整,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这三个层次。20以内加减法及表内乘除要求熟练掌握,100以内、万以内的加减法;乘数,除数是一位数、两位数的乘除法;小数四则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分数四则笔算要求比较熟练,乘数、除数是三位的乘除法,以及有关的四则混合运算,简单的分数四则口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会计算。 从上述不同年代数与计算教学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到,数与计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 二、计算教学改革的主要成绩 四十多年来,经过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数与计算教学的改革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重视数概念的教学 首先调整了整数教学的分段。义务教材把整数教学从原来的四段改为五段,即“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五段。同时调整了后三段的教学重点。“万以内”这个阶段,除了重点教学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外,还增加了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由于乘、除的数目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也能节省教学时间。“亿以内”这个阶段把认数范围扩大到万级,重点教学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简便运算。“亿以上”这个阶段,再把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亿级,重点教学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等。实验表明,把亿以上的数和一部分概括性的知识移到四年级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教材除保留原通用教材中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的分级、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外,从一年级起就加强数序、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增加了数的组成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含义、数位以及更顺利地读、写数。 2.笔算教学强调理解算理和合理地运用计算方法 重视笔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我国学生计算能力之强是举世瞩目的。但是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笔算教学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反对过份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已是国际性的共识。但反对过份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是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义务教材在这方面的改革是显著的,除了较好地落实大纲精简繁难计算的要求外,还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算理上。具体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 (1)在低年级通过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如,通过把两堆物体(可数的)合并起来,说明加法的含义;通过摆实物教具,使学生明确乘法就是几个几相加的简便算法。 (2)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如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对十位除后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比较难以理解。教材把竖式的写法和小棒的分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右图的52÷2。 (3)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根据口算、笔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学习每种计算方式的认识规律,义务教材在口算、笔算的编排顺序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如,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之前,先教学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等口算,学生有了这些口算基础,就便于理解和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步骤。 (4)在中、高年级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如,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就是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想出乘数百位上的数该怎样乘,乘得的末位数该写在哪一位,由此来理解和掌握其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 (5)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强调灵活地运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要求怎样计算合理、简便就怎样计算。 3.加强口算。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正确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在发扬我国重视基本口算的优良传统下,《九义大纲》明确提出“适当加强中、高年级的口算”,要求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小数四则和分数四则口算。为了体现这一要求,义务教材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1)口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有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了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 (2)注意经常性的口算练习。注意在每一个练习中都带着练习前面学过的口算,每一册教科书的后面都附有口算卡片,并且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注意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4)合理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4.适当注意估算。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如估计一定空间的人数,一段距离的长度、一个房间的面积、一定款项可购的货物数等等。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估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是否在正确结果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另外,估算还 可以用于平时的计算,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重视、加强估算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义务教材已经引入了一些有关估算的教学内容,这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教材在处理这一内容时,考虑到教师接受的具体情况,所安排的估算内容只涉及到计算。具体做法是:在传统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基础上,在多位数四则运算中教学简单的估算及运用估算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粗略的检验。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虽然数与计算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数与计算教学做进一步的研究,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1.进一步删减笔算内容 由于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社会生活对笔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计算教学中的笔算教学也必须进行改革。虽然义务教育大纲删减了一些教学内容,降低了对大数目计算和多步骤繁难计算的要求。但是,笔算内容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大。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些笔算内容并不都是最基本的。如,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这些笔算算理、算法和相应的数目较小的计算基本相同,只是数目变大了。再如,一些步数比较多的计算。如三步文字题、四步整、小、分数混合运算等。对于前者可以进一步研究处理的方法,后者则可以删减。这样就可以腾出时间,教学那些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吻合的、更有用、更有价值的内容。 2.进一步加强数的意识的培养。 所谓数的意识是指对数的含义和关系有所了解,对数的相对大小有所理解,对数的运算及其产生的效果有直观的认识,对周围事物能够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义务教材在培养学生数的意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有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例如,如何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能够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加强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可以通过丰富的反映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数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会有意识地从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加强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对于估算,专家学者都认为在小学数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习一定的估算知识,培养一定的估算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中估算内容仅作为选学内容来处理,且由于这部分内容在编排时,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在整套教材中没能体现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的完整意图,使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可有可无。笔者认为要加强估算,首先应该把估算作为正式的必学的内容确定下来,使估算能力的培养得到基本的保证。第二要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教材的编排要体现这一点可以结合计算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第三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以后,要安排让学生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丰富计算能力的内涵。 计算能力不仅仅指会用笔算、口算等进行计算,以及计算得正确和迅速。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至少它还包含对口算、笔算、珠算、估算等多种计算形式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计算形式,它还应包括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简便,等等,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5.适时引入计算器 计算器或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意义,国际数学教育界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即“计算机或计算器的使用,能代替机械性的计算,使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理解数学、探讨数学和应用数学上去,使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更广阔、更加丰富多彩。”“计算器以及口算、估算的经常性使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计算的更结合实际的观点,并且使他们更加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小学数学中引入计算器的时机已渐成熟。但是什么时候引入比较合适,在什么范围内允许使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计算器的使用有它的优越性,但是也要认识到,计算器不能代替计算的基础知识,不能代替口算和基本的笔算。如果一个学生连基本的计算方法都没掌握,他就无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基于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小学中高年级引入计算器,允许学生在进行统计计算、求面积、体积计算、解答应用题和验算时使用计算器。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正确率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小论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凑整、取整"。比如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274+(2+98),而对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100-98+176。这些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经验相联系的。妈妈买饮水机用了276元,买了一件衣服用了98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衣服用了100元,就用了276+100,可衣服比100元少了2元,所以要276+100-2;或者妈妈带了276元,买东西用了98元,还剩多少钱?妈妈可能会拿一张百元钞票,而留下176元,付了98 元,应找回2元,所以有276-98=100-98+176=178元。 再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 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 在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后,我拿出了一瓶插花,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花组成了哪些图形?当然,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在图形变换中欣赏数学的美,从而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 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探讨生活未知,激发兴趣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白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炼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如: 在教学第七册"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 。此后,我让学生再估算:妈妈一行12人旅游,现在要买12瓶矿泉水,每瓶1元1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要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10元〔10×10=100(角)钱,即大约要带10元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10元钱买不回12瓶矿泉水,妈妈带20元钱就完全可以买回所要的水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又如:在教学乘法后,我让学生猜一道题:有两对父子去吃饭,可是服务员却给他们发了3双筷子,这是为什么?再问:同学们都知道4×5=20,现在只有10盆花,要求摆成5行,每行4盆,该怎么摆?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回归生活空间,应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例如,在教学:"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实践活动课中,事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们都喜欢什么节目,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明白男生比女生更喜欢 体育节目,学生比家长更喜欢挑战800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回报交流过程,也是数学交流提高过程。 2、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3、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外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课外活动。例如:教学" 步测和目测"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小学数学小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 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计算类似的 这样的分数加法后,再通过约分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如下图: 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 与 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 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1. 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 ,运走了多少吨? 2.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 ,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 ,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 ,第二次运走了全部 ,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小学数学小论文:学习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几点体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已由国家教委审查通过,并将于1993年秋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开始实行。这部新大纲是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多方面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才确定的。它是进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将作为编写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考试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小学数学教科书编者、小学教育行政人员,还是学校领导、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新大纲》,领会大纲的精神,掌握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 一 明确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大纲》首先明确指出,“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同语文一样,同属工具学科。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大纲》指出,“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新大纲》进一步指出了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那么,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要接受义务教育,就必须学习数学,并且学好数学。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它把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目的是给学生从小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许有老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过去和现在小学一直有数学课,它与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课有什么不同呢?我体会有以下两个不同点。 第一,义务教育强调全民性,即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受到9年的学校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数学课,要给所有的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不能采取淘汰的办法。 第二,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把过去片面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以促进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这两方面看,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都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这也正是《新大纲》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大纲》是一部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大纲,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纲。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就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大纲》前言中首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即“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是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提出来的。这部文件中强调的“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不仅是对教师提的,也是对教材编写者、教育行政领导者和教研人员提出的。 任何改革都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唯物辩证法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科学的方法论。以它为指导来研究和处理工作,才能使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改革获得成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问题很多,归结起来是三个方面: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中改革教育思想是首要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目的(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的。教育思想解决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容易解决。例如,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结果增加一些超过大纲、课本的内容和难、深的题目,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现在实行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首先就有个转变教育思想的问题,然后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上述总的指导思想下,《新大纲》进一步结合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提出较为具体的改革指导思想,即“要正确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处理好这五个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每个关系的两个方面都体现着辩证的统一,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我们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处理不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都会给教学造成损失,不能很好地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时,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重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提高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学科都担负着这一方面的任务,不能有所忽视。但是只有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来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智育方面,既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但是也要使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果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数学知识就不可能较快地掌握;反过来,片面地着重能力的培养,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也会落空。又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如果小学数学课只注意教师教,忽视引导学生学,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但是反过来只强调学生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至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学内容“一刀切”,不利于更好更多地为培养人才打好基础。因此,进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只有处理好上述几个关系,才能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使民族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三 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 《新大纲》把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明确分为三条:第一条是关于基础知识方面的;第二条是关于能力方面的;第三条是关于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这比现行大纲明确。三条并列,体现对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缺少或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教学要求,新大纲也比现行大纲全面、明确、具体。它在具体要求中不仅对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作了说明,而且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做了说明。 《新大纲》对数学知识,根据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的要求是: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就是说在小学要打好基础,初中一般不再提要求了。而对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等的要求是:使学生获得初步知识,进入中学还要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对于计算能力,也根据其在实际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的作用,提出适当的要求:首先强调正确,对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这在各年级教学要求中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新大纲》对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和要求作了具体说明,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适当的。首先从数学本身来看,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数学知识本身是由若干判断组成的一定体系,后面的判断都是由前面的判断推导出来的。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简单,不能要求很严密,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逻辑系统性强这一特点。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此时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利时机。当然在小学还只是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进入中学后还要进一步培养。《新大纲》还重视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这属于培养思维品质的问题,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对于提高民族的素质有很大好处。《新大纲》增加有关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要求的说明,不仅有助于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而且会促进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大纲》对发展空间观念的要求做了具体说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幼儿期(学前期)主要是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所谓空间知觉是反映事物的立体状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觉,其中包括形状、大小、距离、深度、方位等知觉。小学则主要是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与空间知觉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等表象,也就是说,离开具体的物体或模型,学生的头脑中仍保存着它们的形象,甚至带有一定的概括性。而且当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时能再现它们的形象,并且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特征。至于中学阶段,除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外,还需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当然,小学阶段在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因素。例如,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各个面的长和宽。《新大纲》增加了有关发展空间观念的具体要求的说明,将有助于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改变以求积为重点的教学,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新大纲》还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这一点很重要。要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数学这个工具,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培养学生经常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并善于把所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为此,《新大纲》十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新大纲》对于思想品德教育也提出较具体的要求,即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主要分成四个方面: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风品质教育。这在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中结合有关内容提得更为具体,并且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也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四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小学阶段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新大纲》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做了适当的调整。 (一)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新大纲》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的开头,明确提出了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三条:第一,符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其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能过多,教学要求不能过高,应使全国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打好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负担不重。第二,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同时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这里特别强调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很重要,因为义务教育是为培养21世纪人才打基础的,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就要保证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以不致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例如,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就应该精简大数目的计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随着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适当加强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第三,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新大纲》明确提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学校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必须教学的最基础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这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改革,既便于使全国大多数小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条件较好的学校或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打下更好的基础。 此外,选择教学内容时还注意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性,使小学和初中既有分工又能很好地衔接。 (二)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简大数目的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如笔算加减法强调以三、四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五位数;笔算乘、除法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珠算只学加减法,中、高年级适当加强口算。四则混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降低笔算的要求,加强口算,以及在较高年级教学现代计算工具的使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共同发展趋势。《新大纲》在这方面的措施与国际改革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2.删去一些不十分必要的或者比较难的内容。例如,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处不大,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能解决约分问题就可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初中还要学习,小学可以不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体积较难,初中也只出现很简单的,也可以不教;繁分数用处不大,计算比较复杂,而且中学已删去繁分式,故也可删掉。 3.有些内容适当降低要求,或只列知识点,不作基本要求。例如,循环小数实际用处不大,主要是为初中学习有理数做些准备,积的变化主要是为学习小数乘法做好准备。这些《新大纲》都只列知识点,不作基本要求,也不作考试内容。此外,在低年级教学一些简单图形的直观认识,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因为后面还要进一步学习,所以也只列知识点,没列入教学要求。 4.简化应用题,加强与实际的联系。现行大纲和教材中教学的应用题比较复杂,步数也较多,教学用的时间也较多。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适当减轻学生负担,《新 大纲》中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计算的为主,最多三步(只限比较容易的)。其次,强调培养一般的解题能力,通过1—3步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题的分析、解答以及检验的方法。这样,即使学生遇到未见过的不大复杂的问题也能解决。此外还强调,应用题应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适当安排选学内容。主要安排有以下几项: (1)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有时还可以用来检验笔算和用工具算的结果,看大数目是否有错误。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小学数学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2)三角形的内角和。 (3)组合图形的面积(只限两个图形的组合)。 (4)比较容易的四步应用题。 (5)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球是生活中常见的形体,增加球的初步认识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如初中自然地理中的认识地球)做一些准备。 (6)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一些珠算。 《新大纲》中在选学内容的前面都标有“*”,并说明不作共同要求,也不作考试内容。 五 对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得更明确,有针对性 现行大纲的第四部分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已做了较有指导作用的说明。《新大纲》总结了近年来教改经验,在现行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充实,使之更加明确,有针对性。特别是注意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下面就这部分内容中改动较大的几点谈一些体会。 (一)突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一点现行大纲只是在第三条中,结合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了一句。《新大纲》中第一条仍提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二条则专门讲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问题,体现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并重,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的思想。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从我国义务教育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来看,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把必需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还要在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否则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个方面在《新大纲》的目的要求中已经明确提出来,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对如何培养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归纳起来,强调以下几点: 1.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这就是说,教学每个内容,上每一节课,每节课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新大纲》特别强调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为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的。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是基础知识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因此教学每一部分知识时,既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还要结合知识的特点,考虑培养哪些能力。例如教学“9加几”时,要使学生掌握“凑十”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同时结合教学“凑十”的口算方法,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推理等能力。为了培养这些能力,教学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怎样“凑十”,而要启发引导学生怎样想。教学8加几、7加几……的时候,再引导学生把已学的口算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况中去。这样,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2.强调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这一点在现行大纲中虽然也有些体现,但是没有明确地把它作为一个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来。这一原则很重要。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只有了解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儿童的认知规律很多,最基本的一条可以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规律。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维的,从幼儿到小学低年级,虽然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是往往离不开动作。因此加强操作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是到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发展,遇到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数学概念或法则,也往往需要通过操作来帮助形成表象。因此,《新大纲》强调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这并不是说教学任何知识都必须从动作、感知开始,《新大纲》也指出,“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例如,教学“用三位数乘”就可以在复习“用两位数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推想出来。 3.重视思维过程。这一点在现行大纲中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具体地讲。《新大纲》对这一点更加重视,并进一步具体化。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强调套公式,重视思维的结果,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很不利。《新大纲》强调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体现了既重视思维过程,也重视思维结果的思想。首先是加强算理的教学。例如,《新大纲》讲到口算时,强调“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讲到笔算时,强调“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其次,强调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很有好处。 4.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如上所述,《新大纲》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还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小学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就便于将来在工作中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地解决问题,并注意提高效率。为此,《新大纲》强调要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在解题和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解法或算法。”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强调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新大纲》对思想品德教育比现行大纲更为重视。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问题。为此,《新大纲》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小学数学课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以下两点。 1.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强调经常性,上每一节课都考虑着重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书写整洁。只有每个年级每一节课都注意坚持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2.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并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小学各学科都担负着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必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数学内容恰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否则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削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是有过历史经验教训的。此外,《新大纲》强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这一点很重要。例如,在低年级结合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可以渗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但是如果给学生抽象地讲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就超过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不理解,收不到好的效果,还浪费了教学时间。 3.根据学科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四个方面以及进行的方式。第一,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主要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来进行。可以结合所学内容举一些实例向学生说明,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一些参观访问。第二,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结合教材以及一些数学史料来进行。第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主要通过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及内在联系来进行。这里提启蒙教育很重要,只是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不能抽象地讲唯物辩证法原理。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学习习惯。这是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提出的培养重点,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来进行。 (三)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关于这一点,现行大纲中只讲了一句。而《新大纲》把它单独列 为一条,说明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也是针对小学数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因为长期以来,大纲和教学都存在着“一刀切”的思想,很少注意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从义务教育的角度来说,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之间在生理、家庭条件、环境以及教育基础等方面又是有差异的。要使差生达到基本要求,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特别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而另一方面有些优生很容易达到基本要求,还学有余力,对他们也要适当因材施教,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题目,以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这对于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打好基础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大纲》在这一条中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谈一点体会。 1.强调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如果不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不研究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确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失去重要依据,也就不能有针对性、有效地进行教学。研究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不仅要了解和研究小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而且要了解和研究不同年级学习不同数学内容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经常进行分析研究,作为拟定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的参考和依据。 2.强调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这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重要前提之一。备课时一方面要很好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入地了解教材。正如《新大纲》所指出的,要“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切实把握好教学要求”。只有在弄清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之后,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强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一点在现行大纲中也讲到,但比较简单。《新大纲》进一步强调“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要生搬硬套”。这是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必须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原则,即《新大纲》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思考上。只有这样,才便于使学生既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又发展能力。 4.有效地组织练习和复习。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大纲》把它单列一条,以示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条中强调练习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练习题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安排有层次、有坡度,合理分配练习时间,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对练习作业及时检查,认真批改,以及重视整理和复习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大纲》明确提出,“教学要讲究实效,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现行大纲中只提到“要讲求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效率高有两个标准,一是教学效果好,二是时间消耗少。教学效果好而时间消耗多的,不能认为教学效率高。按照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数学课时有所减少,又要求课上负担适当,不给学生加重课外作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复杂的受多方面制约的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按照《新大纲》的指导性意见做,注意教学要求全面、适当,教学内容的份量和编排顺序合适,抓住重点、难点,课堂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适当,时间分配合理,并注意节约时间,讲求实效,就能够有效地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 (五)改进成绩的考查和评定。小学数学成绩的考查和评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考查和评定,不仅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及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学,而且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和不足之处,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新大纲》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其中有的在现行大纲的基础上修改得更确切。如强调成绩的考查和评定要以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既要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又要适当考查能力。也有的是新增加的。如强调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重视平时考查等。这些对改革考查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学数学小论文:浅谈在网络中应用多媒体计算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石狮市湖滨教委新湖中心小学 杨美美 [内容摘要] 本文从基于网络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基于网络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一种探讨和发展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描述了在网络环境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优点。 [关键词] Internet ;CAI ;电子白板 ;校园网 21世纪教育是一个"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网络"教育,说到底也是一种媒体教育,而且是21世纪媒体教育的基本模式。"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板)+学生"这种传统典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只要求传承知识虽有一定好处,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灌输、被填鸭的从属地位。其主动性、内动力和自压力、积极性难以发挥,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而网络环境中的小学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只是强调抽象逻辑思维而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数学的教学就能解决以上的矛盾。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长方形,然后问:这个长方形快速旋转时会形成什么图形?学生众说纷坛,急欲求知,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自由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校园网中的素材库中找出用3Dmax软件制成的长方体旋转成圆柱体的过程的三维动画。(平时一定要做好数学素材的积累)也可以借助Internet网从鹏博士素材库中去寻找该素材,让该演示在学生个人的PC机上演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深争感悟圆柱体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求圆柱体特征的欲望,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如下图) 二、把握时机,促进发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3D Max制成的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使导入适时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如果上课伊始,教师就直接把长方体表面积展开之后是一个平面图形(如下图)展示[:请记住我站域名/]在屏幕上: 那么,这就使计算机媒体过早地介入课堂,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触摸,甚至动手拆开长方体、猜想之后,再让媒体进行演示论证,这样才是适时导入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共享资源,协作发展 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而只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等。例如在《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程序:所以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只是处于引导、点拨的主导地位,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网络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性、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基于网络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模式,它确实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把计算机多媒体同时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小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又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基础之基础。数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造一切活动条件,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只处于整个动机层次的第一、第二阶段即学习是为了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为了得到奖励等等。据此,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把教材和从学生生活实际能获得的有关信息联系在一起,编成学生喜欢的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在故事中出现一些问题。 案例1:苏教版第一册的认位置可以这样操作——帮小朋友分东西,帮小动物找家,把迷路的小朋友送回家等等类似的问题,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采用的办法很多。第四册确定位置,题目是游乐场的小狗,小猴,小兔,小松鼠玩转椅时间过长,辨不清方向拉啦。“那位小朋友能帮帮他们?比一比谁是最好的向导。”就是从这样一点点小事中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被表扬,渴望象大人一样作好多事,体验成就感。只要将他们的劲头提起来,潜力是无限,有时是成人所不能及的, 二、利用现成的材料展开实践活动。 案例2:第三册 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经常出现在生活中。我是这样做的:当时学生学具没带齐,急中生智,用彩色粉笔。找了四个纸袋,两包粉笔,分四组,每个袋中有两种颜色的粉笔,每种数量不等。规则:小组为单位,每人摸一次,统计这组完成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十五分钟之后的结果: 组别 人数 红色 绿色 蓝色 粉红 黄色 一 6 2 4 二 6 5 1 三 6 3 3 四 5 3 2 原因:两种颜色数量不等,多的被摸到的可能性大,少的被摸到的可能性小。让学生经历这样的实践过程可以增强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的学生天真活泼,但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丰富的生活内容。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融入到当前学习内容中,创设生动有趣又有知识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这样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进入角色,去理解和掌握知识于技能,启迪数学思想和学用数学的方式方法。 如何用教材教呢?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我选用不同的方式. 1、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属于纯知识性的东西,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形成一定的技能。“认图形”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时常可看到,我是这样操作的: 案例3:(1)大家每人准备三张纸。(教室里比较乱,有借的,有自己找的)足有三分钟时间。 (2)师:取出三张纸,开始折四边形,六边形。(这时准备好纸的同学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老师折什么,并模仿) 我听到一个声音:“我知道老师要做什么啦!” (3)都备齐以后。找一张长方形,正方形给大家看这个图形有 几条边,(四条边)大家找一找教室里有四条边的物体,并用手摸一下,有什么感觉。教师做两个动作:划弧线,划直线,一边比画一边说,四边形的边是那一种,学生很快判断对了。 (4)“请大家给这些四条边的图形起个名字,”“叫四边形”“请大家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四边形,老师会帮大家贴到黑板上。”结果不同的四边形排了一长条。 (5)又用类似的方法折五边形、六边形一堂课感觉很乱,但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得体会。 (6)第二课时,做书上的题,判断哪是四边形,哪是五边行等,做的很好。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具体设计新颖而又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这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也能学好会用的。 2、教材中还有一部分是知识性的内容,需要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理解,并且能掌握一些解题的技能。 平均分。设计时首先想到学生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平分呢?怎样才能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呢?案例4:学生分成六组,每组4人,发给数量不等的小亮片若干。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到的一样多。分得情况:每组每人分得三个,四个,六个,还有的有剩余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案例5:生活中经常能遇到平均分得例子,“有四个苹果,你和妹妹分开吃,通常怎么分?” “对,你两,她两。” “这叫怎么分?” “平均分,对,说的很好。小朋友们就举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平分的例子。” 很自然而又轻松的将生活知识经验和数学概念联系到一起。 总之,我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交流这样才能将数学融入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数学学习活动也变成一门艺术活动 小学数学小论文: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 论文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几点看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采取哪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巧设导入语激趣。上课伊始,教师应根据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设计一段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导人语引入新课,以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其次,设计擂台赛出情趣。小学生表现欲强,爱争强好胜,喜欢受人夸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竞赛题和竞赛形式.,学生会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学习空前活跃。如把基础数学知识或口答题设计成抢答竞赛形式,把中等难度题设计成限时必答竞赛形式,把难度较大的题设计成小数奥赛形式,让学生以赛激趣,以赛促学,以赛提效。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激趣方法,会使数学课趣味盎然,高潮迭起;会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2、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具创新、探索意识的新世纪人才,就成为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树立创新意识,着眼创新培养。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知识、技能以外的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创造精神,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只是学习的机器,不能实际运用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素质能力,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简便、快捷、方便的途径。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创新能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主”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教就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了,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第三、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4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适时地引导学会合作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享的荣誉。这样,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和加强。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它与其他技能一样离不开后天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与实践。 5 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创造了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为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认知障碍,加速学习的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中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一旦知识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浓缩信息,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有力的认知工具,有效地突破 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小学数学小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将长期沿袭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重视教文秘站:育内容的全面落实,要求各科教学不占不让。活动课有利于学生手脑结合,促进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多门功课要不分主次,齐头并进,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只有优化教学结构,发挥课堂教学的全部功能,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是改革教学的关键。 优化教学结构,教学相长。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要依靠各科教育的协调,数学水平与能力是学生良好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学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结构的优化,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问题来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前学习。自学课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布置学生课前先学,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却为教学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拟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上课时,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针对问题,通过教具演示,沟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引导学生找出解决方法,从而掌握新知识。 这样做,学生从预习中发现问题,到课堂上有意识地解决问题,加深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自学能力,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整体体现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重点、难点,力争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内容。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因此,一上课就应要求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纸平均分成两份,对所分成的两份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初步认识到怎样才是平均分;接着介绍将一个整体分成2份、3份、4份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判断哪个是平均分,哪个不是平均分,进一 步理解不管分成几份,只要分得的各份一样大小(多少)就是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然后阅读课本,强化对“平均分”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平均分”是分数意义的基础,是产生分数的前提,且使其学会学习,这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而且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既促进知识和智能的发展,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优化教学结构,还应该注意及时反馈适时评价。从反馈中了解学生学习情态,及时给予重视纠正,消除错误认识。素质教育应当完善课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通过口答、实验操作、课堂开卷或用闭卷笔试、作业答辩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适时评价,给予表扬,提出不足。这些对于鼓励学生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方向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优化作业结构,练中促智。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是通过练习形成的,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技能,发展智能,在优化练习结构方面应着重体现练习设计四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趣味性。典型性,就是在设计练习时注意选择最一般,最具有典型特征的题目,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练习,既体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又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针对性,就是在设计练习时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选择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有的放矢,设计练习,通过对比辨析,达到鉴别分化的目的。综合性,就是在练习中要注意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沟通,形成知识系统,培养学生能力。如:在学习“比”的知识后,把有关“倍”、“分率”、“百分率”、“比”这些不同类的概念和应用题结合在一起,编成题组进行综合练习。可使学生大大地减少不必要的机械记忆,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整体知识结构。一题多变,同中求异运用比较法,不仅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而且在比较中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还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面向大多数,前面题目差生可以接受,学有兴趣,后面题目可培养优生的思维广阔性,促使学生发展思维开发智能,从而全面提高素质。趣味性,就是在设计练习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解题情境,选择灵活生动的习题,引发学生解题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解题中品尝学习乐趣。这样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乐于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个负担。 优化作业结构,还要严格把握作业份量,把课本习题分为预习、边讲边练、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几部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解答,不随意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从作业堆里解脱出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负担也不会过重。 总之,只要从教与学入手,不断优化改进,发挥课堂教学功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不难达到。
四年级语文论文:如何做好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 摘 要:四年级学生写作文是最令头痛的事,接触写作时间不长,词汇贫乏,视野狭隘,作文成了他们语文学习上的难题。我在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关键词:语文;作文 四年级学生写作文是最令头痛的事,接触写作时间不长,词汇贫乏,视野狭隘,作文成了他们语文学习上的难题。我在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结合我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培养兴趣、多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描写能力,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第一步让孩子画出来、第二步让孩子说出来、第三步让孩子写下来。学生写作文不好,心理上必然会产生一种恐慌感,再加上教师或家庭给的压力,时间长了,就会产生逃避甚至逆反心理,也就对写作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这个结果是非常失败的。然而,要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因素,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要靠教师多留“心眼”,多给予肯定和鼓励,控掘他们内在和外在的积极因素,并持之以恒。特别是学生有点滴进步迹象时,就不要让这微弱的希望之火种熄灭,要循序渐进,我教的一个学生,虽然成绩都很好,是三好学生,但是我接教她的半年里,发觉她的语文成绩有后退的迹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一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而她的数学教师则反映,她的数学学习劲头则很好。后来,从家访中得知,她是怕写作文,每当家长叫她完成语文家庭作业时,她总是躲开语文科,学习数学。这都是作文惹的祸。有次,我叫学生以《我家的***》为题,写一篇描写动物外形的文章,我把她写的作文在班上作范文念出来,而且三次都念,指出每一次修改获得的成功之处,让同学们自己比较,向她学习多修改作文;以示给她的夸奖和鼓励。果然,渐渐地她对作文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起来,变得不是怕写作文而是爱写作文了;而且写作文时还常常要我给她指点,多提点子,上课时,也由原来的心不在焉的样子变得用心听讲和积极思考了,而且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在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里,她的成绩又挤进了班中的前三名。所以教师要耐心地引导,抓住学生每一瞬间的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迈进写作的大门。 二、多读书,多练笔,多修改 作文需要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积累,况且“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段可模。 作文内容写得好不好,文章思想反映美不美,三分在写七分在改。修改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例写作《最美的人》写作时由于选材的不同, 孩子们写出的人物不同,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有反映助人为乐的美,有反映勤奋努力的美,有反映无私奉献的美……形形色色的美不可能通过一个学生的作品来反映,但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修改,小组交流让孩子们欣赏到,感染到。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评价,不但纠正了文章中出现的标点,词句,段落的详略、条理等方面的文章语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文章从遣词造句到文面整洁的形式美,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明辨是非,发现生活真、善、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美育。而只有抓住时机,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美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成为行为美、心灵美的人。作文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好途径。我总认为学习写好日常应用文;特别是周记是个提高写作的好方法。因为周记要记的这些事或物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与他们的最贴近,他们认识也最深刻。从周记中不但可以显露出学生的写作优缺点,而且还往往反映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倾向,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第一手指导材料。教师可以将训练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写作知识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不但使达到练笔的目的,而且又能使教材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迁移。认真修改是写好作文重要一环,特别是让学生自己来修改,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如果作文只由教师来修改,再把作文本子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参考”,就算是教师修改得多么详尽,批语写得多么完美,这样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收效基微的,因为学生写作时高涨热情早已冷却,再要他们认真看作文,他们只会敷衍了事,即使有个别同学认真看了,也只会过目就忘。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感到复式法是比较奏效的,即多次评,多次改。 三、调整学生心理,诱导其身心融入 因为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经常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自卑心理、畏惧心理、无所谓心理、速胜心理等。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一消除。使学生真正理解:畏惧、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重运用以上巧妙方法,定会有长足进步;无所谓和自大,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是一种错误思想的熟悉,作文是一种技能,多练就会进步;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是轻巧的事。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有在家长、老师耐心的引导下和学生自己认真地去读书,精细地去观察,深入地去思考,刻苦地去积累和写作,反复地去琢磨,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下笔“有神”。 四年级语文论文: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小学四年级上册学了《语文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后来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来读,读完后让学生来揣摩成语的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指导阅读,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是指导精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教学《观潮》第3、4自然段时,先让学生细读课文,想象画面。再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形状,并分别用波浪线和直线画出作者描写钱塘江涌潮声音和形状的语句。这样,学生才会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既理解了内容,体会了感情,有领悟和学习了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其次是指导速读。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再次是注重课外延伸。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同学们阅读的有关报刊、书籍,经常开展阅读课外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如我教学完《幸福是什么》后,搜集了有关幸福的名言,如: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果戈理的“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四、重视朗读,读出“其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学《去年的树》,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与树、树根、大门和小姑娘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当的情境和人物的心情…… 五、读写结合,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断,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写随笔,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和丰富学生视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四年级语文论文: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课堂配合度高,学习反应快,但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的特点。笔者针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进行阐述,并提出若干想法,以供业内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脱离幼儿教育后接触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都未定性,对于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自制力很弱,常常会由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讨厌一个教师而抵触一个学科。对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说,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而信任的关系,让学生从心里愿意接近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意化,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又爱动爱闹的,其情绪变化大,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分钟热度”是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特征,他们会因为一个情绪而开始特别努力地主动学习,也会由于一点教师眼里的小事而开始不爱学习。小学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的态度应是全面而细致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情应全面掌握,在课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开放鼓励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学法就是针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设定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性语文教学中以文字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全面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场景、视频等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把课文中的知识“演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调的讲解与中心思想解读,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心理,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如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严苛且冷淡”,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倾向于“沉默和应付”。如果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课堂是“生动且活跃”,那么学生也就会表现得“积极和兴奋”。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文字内容的描写非常多,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还处于积累学习阶段,而其感官上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就在进行教学引入时,就向学生们提问:自己去过的绿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学生们纷纷把自己曾经去过的山、去过的湖边、去过的森林感受全说了出来。接下来,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了《阿凡达》里的树屋、九寨沟的山水等各种风景优美的视频片段,并且进行介绍与讲解。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学生的情绪已经紧跟着视频里的内容而起伏,此时笔者再切入网上所找到的《鸟的天堂》中相关的图片与资料,配上各类的鸟鸣声让学生听。每个片段中还放入一段课文的原话,并且提示学生,待会儿要把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勾选出来。良好的情境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也得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让学生整堂课都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走,而且还让学生在各种感官体验中静思文字之美,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也大大提升了整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情感融入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语文的教学单位就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这些课文都是饱含作者情感在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汉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特点,带有感情色彩地去带读,把文字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投入情感,把呆板枯燥的文字句子用充沛的情感去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的教学内容也占了一定比重。对于诗的教学,小学语文阶段并没有对其体裁、几言律诗、平仄等进行要求,而只是让学生进行积累与背诵。针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对于古诗的教学与传统的《千字文》、《三字经》一样,通过不断的诵读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其性格特征,强制性地要求其去背去读,只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任务式”教学的反感。只有通过情感的带入,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包含的文字之美,情不自禁地去吟咏才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文字底子还处于积累阶段,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对诗中的情感引发共鸣,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感受到情感共鸣。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笔者先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了情感铺垫。让学生们想一想除了父母自己最舍不得的人是谁,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说奶奶的,有说同学的,有说邻居小朋友的。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这个最舍不得的人今天就要离开你去到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开始嘈杂,慢慢沉默,接下来就开始想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笔者挑了几位平时情感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形容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学生的回答中,不舍是主要,但还有祝福,更有期待未来的见面。当情感铺垫到位后,笔者开始介绍诗中的作者与送别人的关系时,学生的情感很快与诗人取得了共鸣。甚至有学生说,诗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感觉,自己形容不出,但诗人却说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他特别感同身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真实而针对性强的情境化教学创设,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是全身心的,教师不仅仅应从传统的听说背上去作创新,还应运用图画、音乐、动手等各种感官接触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加其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 四年级语文论文:四年级语文阅读学习指导策略例谈 在学生习作过程中,观察是为了获取信息和材料,是一种手段;表达是学习的目标。学习观察是为了更好地获取信息,为了更好地表达。习作言之无物,表达不具体,是四年级学生习作常见的通病。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习作言之无物的难题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就教师的实际教学而言,从语文教科书提供的范文中,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和表达,不失为一种务实有效的方法,这也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在阅读中学习观察 观:看,察看,视觉;察,观察,仔细看。观察,是指细察看事物的现象、动向,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人观察主要用到人的感官,包括眼、耳、心、口、手、脚、鼻等;会分辨各种感官作用,如眼睛是视觉器官,看到的外貌样子、行动、神态、景物、数目形态等是人的反应,而手、口、鼻等其他器官作用各不相同。 1.在阅读中学习用眼睛看 用眼睛看,是人观察周围世界最重要的方法。所有的文章基本离不开这一种感官感知的描述,哪怕是知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也离不开。指导学生阅读,要学习作者是怎样用眼睛看事物的。 (1)看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 人教版四下课文《全神贯注》一课中的描写: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段话重点描述罗丹工作时的情景,指导学生读文章,要明白作者用眼睛先后看到了罗丹的脚步、嘴巴、眼睛、手等变化。为什么只写看到了罗丹的这么变化呀?原来,作者并没有把看到的全写出来,只写看到罗丹修改作品时的情绪变化,突出表现了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状态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切合课文重点表达的“全神贯注”这个主题。 再如人教版四下课文《普罗米修斯》一课中的描写: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这一段话写的是用眼睛看到的“戴、锁”的动作,和“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神态,这个让人夺目的动作神态,传神地描述了普罗米修斯这位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英雄所遭受的痛苦折磨,把人物写活了。 (2)看景物的动作、变化等 人教版四上课文《爬山虎的脚》一课中的描写: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段话写爬山虎脚是怎样爬上墙的。要指导学生明白,文字中可看出作者用眼睛仔细观察了爬山虎脚的变化,看到“触、变、巴、拉、贴”等变化。用了这些动作细致描写了爬山虎怎样用脚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形。通过这些动作描写,读者就好像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让人印象深刻。 2.在阅读中学习用耳朵听 声音是文章描写离不开的内容,包括人物的语言、发出的各种声音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人物语言是人物在活动中说的话。语言既指别人的话,也指自己说的话。要把人物写活,离不开记叙的语言。如人教版四上课文《去年的树》一课中的描写: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这片段是树和鸟说的话,指导学生阅读这段对话描写,让他们明白这对话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这份不舍的依恋和深情。 再如这篇课文中多次出现鸟儿的语言: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这些是鸟儿一次一次地不厌其烦地去寻找朋友的语言描写。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语言,要明白鸟儿三次说话,都是鸟在寻找树,询问不同的对象,当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着时,心里是越来越焦急,深情地体现了对朋友的关心和自己信守诺言的诚心。语言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能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习作时要思考人物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在记叙时要把人物的语言认真地记下来。 当然,在记叙的过程中,还可以把各种对文章表达的中心有关的声音描写出来。如四下课文《麦哨》一课中的声音描写: 文章的开头: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文章的结尾: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课文开头和结尾部分对麦哨声音进行了反复描写,指导学生阅读,要引导发现声音首尾呼应、意蕴悠长的妙处,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细细读来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 3.在阅读中学习用心去想 “想到的”是指人物的心里想法――思维和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想像等。人的思想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在阅读中,要学会感受人物的内心想法。 (1)看景物时的心里想法 四上课文《观潮》一课中的描写: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 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段话是潮来时的写景描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和“那声音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两句有声有色的比喻联想描写,是作者亲眼目睹钱塘江大潮后产生的想法,使人如临其境地感受到钱江大潮的壮观。景物描写中夹杂着人的心理活动描写,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2)揣摩人物内心的思考 四下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描写: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这一大段话主要描写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所说话的质疑时的心里想法。由两句话组成,前一句是分析推理的过程,后一句是分析推理的结论。通过“如果……那么……就……”“但是,如果……就……”“这样……”一连串关联词语的运用,使得整段话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指导学生阅读这段话,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写人物内心想法,体会伽利略科学严谨的品质。描写人物时,写人物有关的内心想法,有助于突出人物的品质。尤其是刻画重点人物时,把人物的思想活动着力描述,文章会更生动具体形象,能有效避免干巴巴的嚼蜡味道。 二、在阅读中学习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提出:“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要把“新奇的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写清楚”,需要教师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1.写人、写物要抓住主要的特点 身边的人,是常见的习作对象。但学生往往却写不好。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写人的课文,领悟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的写法。 如人教版四下课文《尊严》一课的描写: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这几段话是课文的重心所在,描写了哈默要求杰克逊大叔给他活干,如果不让他干活,就不吃不劳而获的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全文紧紧抓住哈默有“尊严”的这一特点,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致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自尊自爱的与众不同的人物。“石油大王哈默”这个人物肯定有很多特点,但课文没有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是紧扣“富有人格尊严”的这个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进行描绘,突出重点,画龙点睛。 写景物也是这样,如人教版四上课文《火烧云》一课中的描写: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这一段话描述的是作者亲眼目睹的火烧云颜色的奇异变化,反映出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指导学生阅读这段话,要明白作者紧紧抓住火烧云颜色变化奇异的这一特征,用富有特色的简练明快的词句进行表达:用“红彤彤、金灿灿”重叠式的词语,写出色彩的浓、深;用并列式的词语“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写出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形容火烧云变化的一刹那间美景;用比喻式的词语“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写出火烧云的颜色像某些实物的颜色一样。这是最具学习意义的。 2.写印象最深的要有重点 印象最深的,必定是这个情景非常突出,让人难以忘怀。四年级上册课文《白鹅》,作者重点描写了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为了表现出白鹅的高傲,又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的来描写。在这三个方面中又重点突出了第三方面――白鹅得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地吃饭来表现。这样的描写,入木三分,读来让人对白鹅高傲的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组织学习这篇课文时,突出重点的表达方法是必须要让学生领悟的。 再如课文《观潮》,重点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特点。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描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潮水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潮水景象从“一条白线”到“千匹战马齐头并进”……语言形象优美,富有感染力,表达有声有色,使人感受到大潮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像这样的课文在四年级的教科书中还有很多。 3.写清内容要抓顺序 习作有材料,如何把内容介绍清楚、有条理呢?这需要指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掌握写作的顺序。顺序,顺理而有序,和谐而不紊乱。对习作来说,就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常见的顺序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远近顺序等等。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作者用移步换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方法,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课文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先是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接着描绘了天山的原始森林;最后描写五彩缤纷的野花。课文的三个重点段的第一句分别是: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可抓住三个句子,明显发现课文的表达顺序。可让学生借鉴这种写法:移步换景法适合写游记或参观记,步走景移,随着观察地点的变换,观察到的画面也不断变换,写时要把地点的变换写清楚,让读者清楚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再把步移后见到的景物具体描绘出来。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如果能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观察和表达,在习作时把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对学生来说是功德无量的。 四年级语文论文:四年级学生语文作业拖拉分析与对策 【摘 要】 小学四年级学生存在作业拖拉的现象,笔者主要结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存在的这种不良习惯,采取行为指导与赏识教育予以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对反馈练习及时完成。对小学生在作业方面存在的拖拉行为进行矫正,具备反馈练习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练习效率,对所学知识更好地巩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作业 拖拉 学生在写作业方面之所以形成拖拉的行为习惯是受多方面原因所致,结合与家长、教师的沟通,以及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导致小学生写作业拖拉情况出现的相关原因 1.没有掌握基础知识、缺乏基本能力,不会做作业。有的小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所以不能很好地吸收新知识,要是不能及时补漏,在写作业时就会遇到困难,自己独立完成作业难度很大;作业量过大特别是很多作业内容是重复性的,只会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一种厌烦心理。例如笔者所教的小学四年级有几个男生,语文学习一直维持在中下等水平,每学年语文学习都会亏欠很多内容,平时作业如果是抄抄写写的内容还可以,要是作业遇到稍微具有思维性的就应对不了了。 2.学生在个性方面具有差异,学习存在很大的惰性,主观上就不想做作业。作业书写必定要投入一定的精力,花费一定的时间,这项劳动并不轻松,有的学生性格偏“慢”,书写速度慢,阅读速度慢,理解也特别慢,别人完成作业也许十分钟足够,他则可能需要二十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也有一部分学生天生“好玩”,贪玩的他们一“玩”就不记得作业了。很多时候玩够了却没有时间写作业了,于是就少写或者不写。面对教师的作业检查,这部分学生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应对,例如作业忘记带回家了,所以没写;作业写完了,落在家中;我不清楚作业内容,所以没写。也有的学生假装生病等。 3.学习压力过于沉重,学生对作业存在畏惧心理,在写作业方面缺乏主动性。教师与家长使学生在学习上背负了太多的压力,这些直接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导致学生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率;不少学生面对作业存在畏惧心理,害怕写作业出错遭受家长与老师的指责批评,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作业质量,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成为必然。 4.家庭监督没有到位,学生思想上不愿意做作业。很多学生家长为生活所迫,往往需要外出打工,孩子的日常生活几乎全部交至自己的父母管理,隔代教育管理模式在我国广泛存在。但是这种隔代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在教育上老人不管是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与新时代家庭教育的要求难以适应,孩子在作业环节碰到问题,他们通常不具备解决的能力。同时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祖辈们对孩子教育往往是溺爱,孩子作业出现一两次拖拉,不能及时对其追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惰性习惯。 5.孩子存在偏科倾向,不喜欢做作业。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完成情况取决于他们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热衷程度。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们普遍倚重数学及英语的学习,而对于语文,特别是课后练习都很难完成。 二、针对学生拖拉现象的改进办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爱护学生,把与学生交流当作是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通过平日的观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不足,并且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在良好的交流中,树立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及对老师的信任感,并且把老师当作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关心。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难处,也第一时间想起与老师交流,以寻求帮助。老师可以借助这种良好的关系,提出需要学生们改进的缺点,他们也会乐于接受并认真执行。 2.多多鼓励,积极开展赏识教育,进行适当的正面评价。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或者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当他们有了良好表现或者取得一定的进步时,老师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给予鼓励,特别是拖拉的毛病改善后,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他们也会体会到自己辛勤付出后成功的喜悦。并运用名人名言进行激励教育,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3.适时施行强化训练,对学生的良好习惯要予以保持。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长时间努力的结果。即使是懒床这一毛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想要根除也十分困难。因此,作为教师要反复进行强化训练,改掉以往懒惰及拖拉的毛病。虽然想要彻底改掉很难,但是,这种反复的周期也会越来越长。对于他们作业情况,要建立随查记录,并定期进行公布。 4.老师要正确引导,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抓住学生的弱点,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强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鼓励,以激发他们向上的信心。针对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实施个别教育,在教导方式及教学方法上积极引导,因材施教。 5.教师应打破原有作业形式,积极寻求创新。在留作业时,要本着有效的原则,打破原有传统定式,以新课标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让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别具一格。同时,继续保持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的形式,把学生动手及动脑结合起来,运用双基教育理念,融合现代创新精神,将知识的迁移与实际运用结合到一起。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学生素质的提升及未来发展相结合。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灵活安排,在内容上提升其内涵及科学性,并且作业的分量适中,既抓住课本,又联系实际,以多样性及多变性的特点,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只是为了一种提升或者求知去完成,完全抛弃以往将作业当成一种负担的情况。 综上所述,学生自身拖拉的毛病作为一种不良习惯,想要改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必须要将其作为一种精细的工作来抓。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取得好效果,必须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像朋友一样,对他们多方关心,全面爱护,从课上到课下,将教师的爱心融入其中。作业要精心设计,问题要科学引导,相互间以诚相待,一定会取得满意效果。 四年级语文论文:刍议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刻值得人们去学习,去思考,去探讨。语文这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就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这一学科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受到品德的教育,要学好语文,除了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以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教师在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阅读;感悟;情境 人的生活中离不开阅读,阅读也就是“看”,看报纸,看杂志,看书,这些都是阅读,要想更好地去阅读,那就需要读者用心去阅读,去看,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经历,才能让自身受益。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沿用传统的灌输的教学方法,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传达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语文阅读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真正地理解文章,这恰恰符合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宗旨。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学会如何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要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自己通过自身的阅读来解决提出的问题,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自身的想法要给予重视,不能一口否决,要耐心地解释答案本身的问题所在,让学生可以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想法,让学生可以真正地融入到阅读中,用感情去阅读,用心去思考,真正地有所感悟。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年纪正是叛逆的年纪,同时也正是好奇的年纪,要想让小学生认真地去阅读,那就需要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去提高阅读能力,现在的学生接触阅读只是单纯地在语文课上,仅仅局限于课本,阅读面就会变得很窄,阅读的数量也就会很少,思维就会变得比较束缚,这样不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的阅读感悟能力,书读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在课堂上就会自然地进行独立的思考。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拼命地让学生学习做题,这些行为都阻碍了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道路,所以,学校针对小学生现状,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改变现有的策略,除了正常的大纲教学以外还应该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程,让学生读一些对自身有益的书籍,学校的图书馆也要定期地对学生开放,里面购进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让学生平时可以进行阅读,读后要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提高了课堂上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自发地去阅读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小学教师讲课方式大部分是把课文的理解内容写在板上然后让学生去抄写去死记硬背,这样学生不仅不会独立思考还会觉得内容相当的枯燥乏味,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反感,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有趣性,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对课文讲解的时候,要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不要一味地唱独角戏,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可以结合幻灯片来讲解,让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情景交融,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采用场景模拟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文章转变为现实中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演绎这个场景,让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文章中各个角色的真实感情,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评价,激活课堂 语文是一个文雅的学科,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跟随着读者的思绪在写作中的世界里遨游,所以进行语文阅读是一个相当愉快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份快乐,小学生正是一个活跃的年纪,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在课堂上教师要善用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夸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激发自身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其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活跃,这种活跃的气氛也会带动其他学生的情绪,从而让整个课堂显得很有活力,让学生们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思考。 三、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阅读的目的也是为了写作,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以外,还应该培养其写作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从简单的句子练起,把自己阅读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写作之前教师要做到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写作,把学生引入文章的情境中,充分利用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深入地进行思考,在此期间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并且进行评价,同时再提出下一部分要讲解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写下来,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每天观察一件事物并且把它记录下来,或者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感悟、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心里喜欢上阅读。 四、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开展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运用适当的方法,让阅读变成一种乐趣,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使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要让学生学习到,如何把一篇文章读出韵律、读出情感、读出内涵,要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领悟,进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年级语文论文:“语趣”解读人教版语文四年级有关教材 【摘要】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程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属于是语文课程教学的转折点。虽然在教学模式上,依然遵循儿童教育,但是从教学内容的层次上显然要有所提高,教学内容要更为深入具体。鉴于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会对语文教学内容文本、语言以及教师教学方向有所判断,会对于课堂教学模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采用“语趣”解读的教学方法,能够收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有关语文教材,针对“语趣”解读策略进行初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解读 语趣解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刻认识到:随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高要求,我们教师也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地改变,以达到教学目标,并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是的,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读文、学字和讲故事,还要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对语文教学内容加以延伸,以促进小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而要达到以上目的,生动幽默,充满“语趣”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有效途径。所谓“语趣”,就是课堂上,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准确、流畅、丰富、生动、活泼,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文学性、哲理性,以明快的语言、风趣的讲解对语文教学内容加以深化,让小学生在有节奏的朗读中感受阅读之美,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到学生的意识当中。小学语文的“语趣”教学能够达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有关语文教材为例,初探“语趣”解读策略。 一、解读教材的“语趣”魅力 (一)体会绘画解读的趣味。中国的文字与绘画存在着不解之缘。事实上,追溯到远古时期,中国的文字就是从绘画起步的。原始时期的人们为了传达信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使用各种器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逐渐地,绘画成为了通用的传达信息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字从形成到经历了各种转化,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文字。鉴于此,对于小学生的文字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加深其对于文字的印象,就可以将文字“象形化”。 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的时候,可以首先请一名小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鸟”一幅简笔画,然后,语文教师用一支彩色的比在“鸟”的简笔画中勾勒,此时,小学生就会透过“鸟”看到了教师从中勾勒出的文字。它就好像是鸟的骨架一样,形成了鸟的基本形体。此时,就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之美,可以用感性的方式来描绘。鸟儿会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是因为鸟儿有一双翅膀。如果将这幅“鸟”图形以更为简单的方式进行勾勒,就会将“飞”字描绘出来。汉字是如此神奇,不得不让人惊叹中国文字的内在美感,正如中国的绘画一样,其中饱含着意向之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天生对于绘画非常敏感的小学生从中领会了造字的乐趣,对文字的书写加深印象,让学生感觉到汉字是可以画出来的。 对于鸟飞起来的样子,也可以从《鸟的天堂》中有所体会。“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巴金在写这篇作品的时候,其中对于鸟描绘更多的是表达了鸟的动态之美。鸟儿对于声音的敏感,鸟儿的悦耳的歌声,鸟儿飞出来又飞进叶丛中的伶俐和迅速,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通过这些表达,不但能够让小学生加深对于鸟的特性的认识,更能够通过阅读课文而领会鸟的各种特征,从而在脑海中留下了印迹。 (二)感受语言内涵的趣味。汉语言之美在于,其能够通过丰富的表达方式令人感同身受,并耐人寻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拘泥于课文本身,也不可以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强迫性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来品味课文中的各种之美感,从而让学生思想融入其中。 《蟋蟀的住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几张蟋蟀的住宅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蟋蟀的住宅看起来当然没有我们人类的住宅好看,但却是适合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本文当然不是要讨论蟋蟀的住宅有多么的好,而是要思考,就是这样的小小的昆虫,竟然能够承担起如此“伟大”的工程,不得不令人佩服它那吃苦耐劳而又勤奋努力的精神。当小学生用钦佩的心理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相信一定会对于其中的语句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三)品味情谊之美的趣味。小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别于幼儿园时期,但是从思维能力上依然维持在形象思维能力,加之儿童天玩好动,并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并会发挥着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当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听语文教师讲课的时候,很难于集中精力,而是通过所听到的细枝末节而展开想象的翅膀,对于所听所看添加了许多主观的色彩。这就避免不了地给语文教师带来很多课堂上的“意外”,不但打断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甚至于造成课堂教学脉络的中断,而且还会引起教师的尴尬。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情谊,并认识到相互合作的方式,就可以从语文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木偶》的故事,是被小学生们所喜爱的,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令学生感受到小木偶受到了委屈而表示同情。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上,可以请学生来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有趣的是,学生在表演的时候,都会有表情,而课文中的小木偶是不能有表情的。在学生从表演状态中感受到乐趣的同时,也会深深地体会到小木偶的生活的不易,因此而令学生赋予同情之心。此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是小木偶,此时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从学生的表达中,就可以了解他们思考的是什么,进而品味出结论:微笑是富于感染力的,是改善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方式。 二、艺术性的语言激发想象 激发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引起其对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让小学生在语文的阅读中体验乐趣,就需要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将小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将语文课文内容以艺术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与小学生的兴趣相吻合,让小学生感受到其中所渗透中的情趣,从而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内容主观艺术化。小学生对于事物的想象力本身,就是主观的艺术化,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艺术化,并蕴含有丰富的语言情感表达,天生对事物敏感的小学生很容易与语文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小学生也因此而快速地融入课堂情境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情境的兴趣。语文教师要主观地将课文内容进行绘声绘色地讲解,让情节引人入胜,让小学生有深入其中的感觉,如身临其境一般。这种想象力的激发,可以使小学生在在不知不觉中对于语文教学内容产生认知,从而主动地、积极地思考相关问题。 (二)适时创造想象的空间。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创造产生想象力的条件。将课文的内容进行艺术的表达,让小学生的想象力展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的教材中《触摸春天》一课,在进行课程教学中,要握住本课的教学主旨为,让小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生命的可贵,从而要懂得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热爱生活的同时,还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出示本课堂中需要掌握的生字和生词,“盲童”“弧线”“流畅”“飞翔”“缤纷”“袅袅”,并请小学生把这些词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造句。《触摸春天》的课文内容在语句的表达上极富美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这些优美的语言读起来极富韵律,而且对于春天的明丽增添了一缕人文的气息,极其清新淡雅,但又耐人寻味,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教师要将美贯穿其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感受春天自然美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课文的内涵。 三、文学化的语言增强情趣 为了让小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兴趣,可以在文章的讲解中增添一些文学色彩,以引导小学生感受到故事的深刻之处,通过增强阅读课文的情趣,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扩展。 (一)把学生带进童话世界。把小学生带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当中,是他们乐意为之的活动,将语文教学以童话文学方式表达,可以让小学生在无意识中步入文学的殿堂,从而促进思考潜力的发挥。妙添文学色彩以增强语言趣味,引导学生改变听课模式,将小学生的天生好动和兴趣取向在文学语言的引力下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讲解增添童话的色彩。对小学生而言,童话就是属于他们的世界,在课文的讲解中增添童话的文学色彩,能够激发其小学生的想象力,并从兴趣出发来体会语文教师的文学性语言。文学性中渗透着语言的感染力,并从中体会到生活的哲理,这也是小学“语趣”教学的目标。《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很受小学生喜爱。其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一群孩子在花园里面玩,那种欢乐遭到了巨人的嫉妒,于是就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很高的墙,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面玩。花园里面花开花落,没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变得死气沉沉。巨人不得要领,后来还是在小男孩的提醒下,才领悟到其中道理。围墙被拆除之后,漂亮的小花园中又呈现出了孩子们的笑声。 课文的内容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也是容易受到感染的。让小学生亲自参与到角色表演当中,从中体会到幸福的乐趣的同时,还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教师将本课学习的生字“冷酷”“拆除”“脸颊”“鲜花凋谢”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学生齐声朗读。 四、生活情趣中引导思维 学生都喜欢动物,虽然动物不会如人一样地思考问题,但是他们丰富的表情会影响着学生的情趣。小动物的感染力足以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在极力渲染的气氛中让他们浸润其中。每一种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它们通过自己的方法表达出来,丰富而有趣,而语文教师在讲授与动物有关的语文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模仿一下小动物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并猜一猜动物语言表达,各种丰富的表情会激发起小学生的情趣。 (一)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小动物都会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憨态可掬,或者活泼灵力。语文教学对于动物内容的讲解,以情境描绘的语言引导学生模仿、猜测,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小学生的兴趣。在阅读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适当地请小学生来描绘一下自己生活中的案例,委婉动听的文章内容,让学生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与共同听故事的人讨论等,将自己的意识完全投入到故事的世界当中,让自己的思维能够更为流畅,这样的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天生与动物存在着亲近感,教师在相关课文的讲解上,尽量将话语权让给学生,以他们丰富的语言表达来激发起小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情感,并产生极高的兴趣。小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猫》是老舍笔下的一篇文章。相信每一位小学生对于猫的一举一动都不会陌生,但是对于猫的描绘,老舍却表达得惟妙惟肖,使小学生对于猫又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定位。猫的性格很古怪,孤单、贪玩、胆小等等是它所留给人的印象,但是猫还有很多可爱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教师可以请小学生根据老舍的描绘来说一说。比如,猫很是调皮可爱,爱清洁,是充满灵性的小动物;猫很有耐心,否则它是不会捉到老鼠的。讲授《猫》这篇文章,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也会以逻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猫被表象所掩盖的内在性格。 综上所述,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就已经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能够接受教材内容的同时,感受其中的美感。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基于主观思维而描绘出来的内心世界,而他们自己则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个世界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语趣”解读时,首先要让自己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所塑造的意境美和情趣美,再将这些都融合到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当中,与小学生达成意向上的共知,从而引导小学生触摸中国汉语言文化,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体会生命之情趣 四年级语文论文:“生活即教育”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生活教育 教学运用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课标》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它体现课改精神,是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现我结合小学四年级语文,谈谈如何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生活具有教育作用是生活中的矛盾使然,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选择与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例如我在教授《人类的“老师”》一文时,让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思考“为什么动物是人类的老师”、“人们除了课文中所提到的外,还向自然界学习到了什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人类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学生初步明白了“仿生学”的含义,同时紧抓了“潜在课程”,渗透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学生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领会“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始终坚持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考察,他一直坚持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经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进行,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比如我在教授《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时,设置问题:“同学们,你们抱过你们的妈妈吗?”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不是为了学课文而学习,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爱慕情绪。 上好一堂“感恩母亲”主题班会,通过母爱放送(展示)――回报母爱(倾诉)――母爱内涵(探讨)三个环节,针对“母爱放送”环节,通过摄影组播放抢拍的有关母爱的令人感动的画面,电影、电视收集组的代表上台展示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感人镜头,图片收集组的代表展示几幅有关人类和动物的母爱图片,讲故事组讲述几个有关母爱的动人故事,采访组将采访到的真实的故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的四个形式,体会母爱的真谛,绘画组给母亲献上自己创作的画。 针对“回报母爱”环节,诗歌收集组为母亲献诗(《游子吟》、《妈妈的爱好》),唱歌组为母亲献歌(《妈妈的吻》),诗歌组播放一段Flash动画形式的诗歌朗诵等,倾诉对母亲深深的爱恋。 针对“母爱内涵”环节,围绕“狐狸的母亲在自己孩子长大以后把它们赶出巢穴,强迫它们独立生活这种做法对不对?你们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这一辩题展开辩论,体会母爱的内涵。母爱是为孩子无私的付出、母爱是给孩子成长的磨炼、母爱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开辟学生学习语文的新空间和新视觉,开启学生真切体验亲情的心扉。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和“爱”的内涵,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要“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教育,教育与生活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意义,发挥教育的力量。同时,在教育中找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把教育推广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比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苏教版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且密切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做有道德的人。我们应当承认学生所在的生活的世界,是用眼睛所观察到的,用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和成人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我们要提倡“有意义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生活赋予了语文教学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使语文课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把理论知识生活化,才能在语文课这个有限的时空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才能完成“教书育人”这个根本任务。 四年级语文论文:对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摘 要】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语文的学习是非常的重要。教师主要就是要教会学生从识字到阅读,然后是口语交际与习作,最后是展开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小学教育的情况就是,课程安排的很紧,学生们学习不积极,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感觉很累。为了探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为此,笔者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入手,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人教版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思考 一、教材内容没有创造力 纵观国内与国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最大差别在于“创造力”。将这个差别与国内实际教育相联系,就四年级的语文教材而言。语文教材分为了上下册,在每一册的教材中必读的课文大概有32篇。其内容选材上通常都是名人之作,或者是一些文字比较优美的,又或者是其道理意义非常深刻的。不论是哪一种内容教材,在课文开篇的第一页下面对作者的介绍上,竟然在上下册的课文中都有13篇的课文中标注有“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关于这些改动的课文在整本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40.8%,在改动的这一词上是极为值得人深思的,这些文章到底是名人作家所作,还是由编者进行的改变呢?就拿四年级小册中的内容来看,将第9课中的《巨人的花园》与《自私的巨人》这一名家原著对比,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其改动都是很大的。其原著在内容上更为符合教学的要求,但是将其改写成了《自私的巨人》,这篇文章无论是从人物形象还是情节的发展都已经脱离了剧情,在阅读完了后,给人的是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 另外,学生对于讲道理或者是介绍型的文章大多都没什么兴趣,更偏向于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等。比如:四年级上册中就有很多关于介绍小动物这些的文章。对于这一现象,不能将学生归结到不学无术,不爱动脑筋的原因上。而是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在选材上的失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儿童,如何提高他们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性?首先,就要先引起他们对教材的兴趣。如何才能对教材感兴趣,那就必须得投其所好。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其学习的结果往往都是事半功倍的。如果在文中只是一味的讲解一些大道理,在文中又运用到了多种专业术语。这种乏味的教材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半点吸引力,而且学生对于这些大道理是否能理解,是否看的明白?比如: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对于黄河在变化上的问题,连专家都是十分困扰的。拿这篇文章去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如何看懂,如何能够理解。在介绍黄河的文章中,不乏有一些运用了童话形式的,为什么不用这些文章呢?一样的宣传黄河,但是这类型的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更有可读性,能让黄河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学习中。 二、教材内容过多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教材而言,其包含的内容过多。一学期通常都为20周,但是如果除开了复习与考试的时间,实际的上课时间大概在18周上下。一般,小学四年级一个周有6节左右的语文课。那么一学期算下来就110课左右。教材一共有8个单元,一个单元大概要花14课。光是教新课就要用去112节课,而一学期的正常上课时间也就110节左右。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复习,于是就导致了赶进度、占技能课以及拖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既不能全面的把每章教材的内容讲解完,占技能课、拖堂又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导致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以,在选择有效的教材的同时还要注意内容上是否能在一学期内教完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有的选材内容看似对的,可是感觉不对。第一、有的文章内容在道理上都是对的,做法也是对的,但是也有针对性的。如果是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那就是不对的。第二、这些教材的内容里的大道理对于儿童而言,能明白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多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可读性不强,没有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教材的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 在教材的内容上要结合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将每个单元的课文按照专题的形式进行编材,并且围绕相关的专题来开展学习活动。将整个教材融汇贯穿,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编材的时候还应考虑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编写,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利用图文对话的模式来引导学生的读和想。 对于语文的教材学习不能仅仅是在课堂上,局限于课本之中。应该将语文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以这样的思想来编写教材,增加教材的开放性。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学生的生活案例,以及口语交际等。 四、结束语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并不只是要让他们了解一些大道理,更多的是让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中能够去识字,写作,进行口语的交际等。要很好的对他们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的学习、思考,在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 四年级语文论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朗读教学 小学四年级属于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他们渴望接受更多新鲜、美好的东西。朗读有着基本的一些技巧,掌握了朗读技巧,在不断的训练中才能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那么,朗读有哪些可以遵循的基本技巧呢? 一、注重朗读的层次性 按照“词语―句子―段落―全文”文章由基本元素到整体的组成,我把朗读训练分成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以“情”为中心,把这四个阶段联系起来。 1、词语理解 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理解词语是理解全文的基础。知道学生品味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感情色彩,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基本、重要的途径。我在教学的时候,用“换词”的方法去品味词语。把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开动脑筋,找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替换,品味哪个词语更好。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我让学生思考“滑”可不可以换成“游”?通过词语地比较,使学生感受到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用一个“滑”字颇有情趣,与前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才更加突出湖水的静。这样对学生后面的朗读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句子赏析 句子往往能表达相对独立、具体的情感。把握文章中精髓、优美的句子的赏析,有助于指导学生去领悟作者的独特情感。 3、段落体验 当学生对文章的局部能正确地理解之后,就要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一个对文章的情感理解。在这一阶段,文章中一些重要的段落的阅读,我利用了不同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1)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的、是对话课文中较为常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朗读手段。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 (2)表演朗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 (3)配乐朗读。我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 (4)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领悟全文 在课堂中我经常启发学生“要把自己当成是文章的作者,文章所写的内容都是你亲眼所见,内心所感。你需要通过诵读把内心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这样你的文章才有价值。”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学生读到“桂林山水的静、清、绿”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观赏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图,然后读文章。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下,学生会把朗读当作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久而久之,在以后朗读、作文时,就会有真情流露,这才是学生终身所需要的。 二、注重文章核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具有情感性、形象性等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把握好文章中的这些关键点,回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寻找文章的情感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位作者的每篇文章都带有一份独特的情感,教师在知道学生进行朗读时,首要抓住文章的情感点,这样才能尽可能准确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朗读文章时才能深情并茂。例如四年级上册《猫》一文,教师先让学生印象中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可爱”、“淘气”,接着让学生在文中了解老舍笔下的猫的样子“性情古怪、淘气可爱”,透露出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这时候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基调,读出喜爱之情。 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分析。小学课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鲜活的语言,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些学生印象深刻的词语进行有效朗读训练,让学生知晓语言中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同时这些词语又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例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段话中,“没理他、踩着风、朝后院跑”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因为年龄小,面对雪亮的刺刀,敌人以为雨来害怕,不顾一切朝后院跑去,实际上,雨来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交通员。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语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生动的任务形象也展现出来了。 学生的朗读成效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小学,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朗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显得越发困难,注重技巧训练,坚持生活化的感情引导,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一点点不断积累经验,最终阅读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四年级语文论文:教育均衡发展与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提倡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平等教学法。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以识字和写字、理解课文、领悟课文读写规律为培养目的。如何在四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教育均衡发展呢?本文从从识字和写字开始,培养学困生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抓住理解课文的重点,引导中等生的自读自悟能力;抓住课文的精华,指导优秀生的领悟读写规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教育均衡发展与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相对均衡,接受教育的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它的主要精髓是平等教育。而四年级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感悟能力至关重要,它能有效地巩固学过的字词、加深理解课文、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读写能力、利于积累运用,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潜力,增强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四年级的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加大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课文的解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提高了很多,但对于学困生的识字、写字;中等生的自读自悟、优秀生的领悟读写能力还不很高。如何在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提高他们的不同能力呢?我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做法。 一、从识字和写字开始,培养学困生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而且均是随课文识字,这就意味着识字在阅读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到了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识字方法,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学困生来说,因为他们对识记、理解记忆比起中等生和优秀生来说还比较迟钝,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引导学困生运用熟字对比识记,结合形声字中的形旁、声旁辨析、换偏旁记字等理解记忆来学习生字。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要根据学困生难以接受的特点进行教师板书示范,特别是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困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举个例子,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等的识字,要让学困生积极地发言,有些还必须用实物来区别。然后请他们上黑板来一个一个的写出来,肯定他们的成绩,顺势利导他们书写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学困生也会好起来,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二、抓住理解课文的重点,引导中等生的自读自悟能力 提高了学困生的识字、写字水平,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具备了阅读的能力。要使四年级学生都具有自读自悟能力,我们应重点培养中等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能力。应重点对中等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中等生在阅读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四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少量重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味积累的能力。如教学《小红军》时,在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我抓住“小红军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重点内容,引导大部分中等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小红军动作的词语来品读思考,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圈画批注,然后分四人小组交流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再引导学生思考:小红军真的不累吗?他真的吃饱了吗?经过听老师对长征的介绍和自读自悟,学生领悟到了小红军在陈赓前的表现出的那种自信、坚强,也体会到他在善意地欺骗同志中饱含的那种关心革命同志,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伟大精神。这种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圈画批注的开启心智的学习,真正体会到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引导中等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文章的同时,我们也要培养中等生捕捉关键词语的能力。所谓关键词语,是指那些信息量非常丰富、能突出文章衷心的词语。这些有的在表情达意上内涵十分丰富,作用很大,要培养中等生在阅读文章时去感知这些词语的能力。同样是在《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借小红军在面临绝境时仍拒绝帮助、最后牺牲的故事,突出了了小红军的“倔强”。倔强这一词不单纯有固执、不听劝告的含义,更体现出他不愿意拖累同志的那种无私和勇敢。开课时便留下问题,课题里告诉我们小红军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然会找到倔强。在学生通过频度文字在体会到小红军的性格、品质之后,让学生围绕倔强一词再去读文章,看看哪些描写体现出这种倔强,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一连串的描写小红军外貌、神态和动作的词语,也从词语中更深刻地感受到文章所蕴涵的深情厚意。 三、抓住课文的精华,指导优秀生的领悟读写规律 叶圣陶先生认为:读书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把书中的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经验,随时能够“转化”,那才做到了“开卷有益”的极致。课文中的经验,就是课文中的精华,也就是一些读写规律。当然这些读写规律不能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领悟。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优秀生善于思考的特点,指导优秀生采用比较、揣摩赏析的方法;也可以指导优秀生增删字词、变换字词、调换顺序的方法,让优秀生领悟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有意识地指导优秀生疏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让他们领悟作者的表达特点,从而达到优秀生在课堂中能吃得饱。 课堂小练笔是结合阅读教学开展的最切合课堂教学实践,最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得到最扎实的文字训练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练笔的实践中积累书面表达的材料,习得书面表达的方法。小练笔不仅要体现学生对所学课文中事件、人物的认识和情感、态度,更要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写作方法。例如《螳螂捕蝉》一课中写到: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这一段就通过对蝉、螳螂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两者急于得到眼前利益的心理。通过对这一语句写作方法的分析,引导学生知道,动作描写能起到刻画人物心理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练笔,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体现人物特点。有趣的话题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练笔的兴趣,语文课的练笔也由枯燥无味变得趣味横生,学生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加上丰富的想象去描写,他们运用文字的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总之,我们根据学生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都大致均衡,让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都大致平等,让每个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都相对均衡。这就是我们教育均衡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之所在。 四年级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摘要:四年级下册是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同时也是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学期。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可以说,四下级下学期是很关键的一个学期。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教学 注意问题 四年级下册是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同时也是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学期。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可以说,四下级下学期是很关键的一个学期。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与四年级上册教材一致:以的专题形式组织教材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口语交际、习作不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单独作为一个体系;我的发现改为 交流平台;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叙述语气也有所变化,主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考虑的。 二、加强目标意识,明确四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只规定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要考虑怎样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分解到中年段四册教材中,通过课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其他的一些内容来体现、落实这些目标。 学生语文的能力发展与其他能力发展不同,它不是直线式的发展,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发展的。这就需要教材编写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有的不是一学期或一学年所能达到的,既可能是阶段性的目标,又可能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如中年段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是“学习”、高年级是“能”);又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目标。 三、每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第一组。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的美好。 《古诗词三首》,可背诵、默写,了解诗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形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忆江南》这首词共有三节,后两节可以让学生搜集,也可有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一课时进行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进行交流。 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不是强调春游过程,而是侧重春游活动的策划,在策划中进行语言的交流。教学中可以扩大春游活动的范围,可以是能够实行的计划;也可以是以后才能实行的计划,目的是打开思路,让学生有的想,有的说。 习作:写校园景物,着重引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由读到写比较容易做到的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描写景物的方法,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课文的记叙方法。同时强调要抓住校园中一两处重点景物来写。 宽带网:是本组走进千山万水的拓展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了解五岳,有条件的还可以再扩展,搜集资料,注意如何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2、第二组。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二篇精读和二篇略读。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本组课文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诚信故事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要求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强调学习的迁移,读与说的结合。另外,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良好品质的教育。 《中彩那天》,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矛盾的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内心情感的高尚。课后“小练笔”是想象情景的练习,既能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训练想象能力。 《万年牢》,可以通过课文泡泡中“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人什么联系呢?”的问题,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还要学习课文中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感受人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课文简短易懂。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内容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有没有以诚待人的事例,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不受图和文中的事例的局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老师要加以引导;讲的事例力求做具体、生动,让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习作:把自己想说的心理话写下来。这次作文比较好写。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怎样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他们的情感激发出来。想好倾诉的对象,即想对谁说,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防止学生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三年级、四年级上学期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勤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同时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这也是一个有关写的训练重点。 四年级语文论文:浅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的应对策略 摘要: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必须明白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中的内在逻辑,在教学策略上才更能量体裁衣,有的放矢。本文就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后习题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态度亲和化、教学习惯规范化、奖励机制多样化等应对策略,谈谈如何把握语文课后练习的内在逻辑,使课后习题更有利于教师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题;应对策略;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副主任郑宇老师在《课程・教材・教法》发表过一篇论文,在这篇《从课文后练习的编排看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走向》中,郑老师将半个多世纪以来小学语文的课后练习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为:“从200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语文课改的根本点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体验、感悟和积累,强调语文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可谓是一语中的。 纵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后练习题,确实如此。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种规律:第一类题是朗读题,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短语:“多读几遍”、“读一读”。第二类题是互动题,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讨论”、“交流”。第三类题是动手题,高频率词汇为“抄下来”、“抄写”,第四类题是感悟题,高频率词汇为“体会”。有时二者兼备,先体会体会,再抄下来;或读一读,再体会体会。 至于交替出现的“选做题”、“小练笔”、“资料袋”、“阅读链接”、“综合性学习”,我们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拓宽视野,如“资料袋”与“阅读链接”;一类是培养习惯,“小练笔”注重仿写,“选做题”注重搜集资料。“综合性学习”则是两者兼备,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再动笔落实。 这样的练习编排,其实是相辅相成,用心良苦的。朗读题培养语感,加深认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有利于个人理解。接下来的互动题,让已有个人理解的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互通有无,集思广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经过合作交流的进一步理解,再回头来体会感悟精彩语段,这时所运用的思维在角度上更加多元,在深度上更加递进,在广度上更加自由。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取长补短,巩固更加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在思维上已经有所进步,就要加深印象,巩固战果,于是出现朗读或抄写句段的动笔题。从单人朗读体会―多边互动讨论―重新全新体会感悟―用笔用嘴把句段复习巩固,拓宽视野类的资料无疑有利于加深认识,培养习惯类的练习则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这是一条完整的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练习系统链条,先自己朗读,接着多人交流,然后重新体会,最后巩固拓展。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必须明白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中精心构造的这样一个内在逻辑,我们在教学策略上就更能量体裁衣,有的放矢。本人就教学策略方面谈四点个人心得。 一、教学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朗读理解 西汉文学家刘向有言:“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简言之就是一句俗话“百闻不如一见”,在书上看文字是一种感受,看见逼真甚至动态的场面又是另一种全新的感受。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可以借助图片,flash,视频短片,来加深学生的朗读理解。 比如在教第一课《观潮》时,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找“钱塘江大潮”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从听觉与视觉上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如此一来,再让他们朗读《观潮》的课文语段时,脑中已经有了对应的形象动感画面,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在理解文意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题里的朗读训练乃至要求背诵,都可以在播放视频讲解课文中穿插进行,不必非得死板地讲完课文再一题一题地完成课后练习。当然,在串讲完课文后,再播放一遍视频,然后让学生再读,就是在理解文意基础上整体感知全文,当然是更加科学的一种朗读训练。 二、教学态度亲和化,有利于学生讨论交流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见自信对于一个人工作学习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小学生尤为突出。小学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树立起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勇于表达,乐于表达,所以教学态度的亲和化非常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重视自己的意见与说法,自己每次的发言都能得到老师的回应、肯定乃至褒扬,那么学生会勇于发言,喜欢发言,这对于练习中的讨论交流题就很有帮助。 明代谚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小学生,多肯定他们的优点,即便有缺点不足,也一定要委婉点出,并及时多加鼓励。亲切和乐的教学氛围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让他们畅所欲言,乐于表达。 三、教学习惯规范化,有利于学生持续学习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求得好习惯。”小学生的学习常常有一个问题――学习热情无法持久,经常是三分钟热度。作为小学教师,理应把语文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都规范化,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每节课都要让一部分学生开口表达,或朗读或讨论,让学生逐渐习惯这样的教学活动。定时检查有完成“小练笔”、“选做题”的同学,并加以表扬乃至物质奖励,大力弘扬这种好习惯,起到推广示范作用。其他没有做的同学就会“见贤思齐”,加入争取表扬奖励的队伍中来,这比苦口婆心地警告、督促乃至批评有用得多。及时批评作业,点评优点与不足,让学生及时反省改正。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英国另一个哲学家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科学高效地完成学习活动的最大指导。 四、奖励机制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习动力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初的意思是送鱼给一个人,还不如传授他钓鱼的技艺。其实我们可以想到更好的一个方法就是经常地送他味道鲜美的鱼,让他品尝,然后告诉他钓这种鱼的技艺,那么他钓鱼的动力无疑加倍增长,因为他已经尝过这种甜头了。 从长远看,在营造亲切和乐的教学氛围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过程中,还要有多样化的奖励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让学生不停地觉得有“鱼”吃。朗读得特别好的学生吃“示范朗读”的鱼,讨论发言讲得特别好的学生吃“大家向他学习”的鱼,抄写特别工整漂亮的学生吃“张贴示范”的鱼,收集资料特别用心的吃“奖励水彩笔”的鱼……只要有一个学生吃到味道鲜美的鱼,旁边的同学就会蠢蠢欲动,就会“心动不如行动”,那么学生在学习“钓鱼”技艺甚至是研究“钓鱼”技艺上就会有源源不竭的动力。长此以往,又加快了养成好习惯的进程。 总之,准确把握语文课后练习的内在逻辑,更有利于教师科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理应学会管中窥豹,从这一练习系统逻辑中举一反三,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这绝不是说以应对练习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包含有灵活应对课后练习的教学策略,为人师者,就是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应对课后练习,让学生学好知识,好学知识。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正确观念分析 摘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从目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对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强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使建筑企业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社会经济、改善公共及民用生产、生活环境,提供社会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属于资金、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从事的产品———各类土木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占用和消耗大量资金、物资、劳动人员的特点,另外建筑企业属于我国的传统行业,如何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和发展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均需要对建筑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予以强化、科学化管理。本文从总结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入手,对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作业周期长,内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除了一般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之外,尚具有如下突出的问题。 1.1财务制度缺乏落实与监督 应该看到的是各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相当重视的,从财务制度的确立、人员的培训上岗等方面均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目前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各项规章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落实,相应的监督措施并未得到应有的执行,财务管理需要制度作保证。而执行力的薄弱已经成为困扰众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部分财务人员往往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规不守、有责不负、年初无预算、开支无计划、成本无控制、费用无限制、核算无规矩、挂账不清理等,这是造成财务秩序混乱、建筑企业经营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1]。 1.2财务机构设置与人员素质均需完善和提高 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有所体现,如报表的电子化、网络化,汇总核对通过软件的自动电算等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对既有的财务机构设计和人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是金字塔形、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的理财观念陈旧、员工理财知识和技巧不足,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 1.3挂靠企业的财务核算、偷漏税问题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国家对建筑市场采取了资质管理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而出于各方利益的考虑,出借、挂靠、虚假投标等在建筑市场上为规避资质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发了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具体体现如下[2]: 挂靠的企业不设置相关账簿、财务人员,或只设置流水账,由有资质的企业代为核算。挂靠企业为了隐匿利润,不将真实的业务记录交于核算企业,核算企业只能将持有的部分业务记录进行核算,致使核算脱节,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由于挂靠等行为易导致管理的混乱,挂靠的施工企业在工程中大量存在偷逃税款行为;纳税意识差,只有在税务检查时,查点补点,能拖则拖;由于管理上的不规范易导致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问题严重,导致相应税收的拖欠和流失。 1.4建设单位工程款拖欠导致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 目前作为业主的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项、施工企业垫资施工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增加了不必要的利息等款项的支出,从而降低了施工企业应有的效益,导致账目与实际情况不清的出现。 由于账面上的钱是空的,不能为施工企业所用,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全面发展。长期拖欠形成呆坏账,即单纯表现为账面的虚假盈余。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不仅损失企业效益,而且还让企业承担着沉重的银行利息负担,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直接造成企业欠发职工工资、欠发职工生活费、欠民工劳务费、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2建筑企业财务观念的完善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灵魂,只有树立了完善的观念才能更好的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予以指导[3]。 2.1企业财务管理应树立全方位的观念 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由企业主要领导主管,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 企业管理基础。 2.2企业财务管理应树立争取合理利润最大化的概念 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是任何企业经营的目的之一,但对利润的追求应该在国家各项法规的范围之内争取合理化的最大化,财务管理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作用极其显着:首先上级部门必须加强对各下属机构收入、成本、费用、资金等指标的控制。加强对下属单位利润的考核,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和争取最大化;其次财务管理的过程也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过程———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应从财务制度的角度予以制止、监督和管理,从而纠正企业出现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现象。 2.3建立健全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和岗位观念[4] 首先应根据建筑企业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对财务管理的岗位予以合理设置,对各岗位上的职责予以明确化、具体化,使各岗位上的人员各司其职,明确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强法制和责任观念的灌输和培养。 其次是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同时要加强全员素质教育,从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规财务意识,增强制度观念,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4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表现为机会成本和资金占用中的利息、潜在投资盈利的损失,为了衡量财富或价值,使用时间价值的概念把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表示。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项目应予接受,反之应予拒绝。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无法合理地评估建筑工程项目的未来收益和成本。 2.5在财务管理中树立“风险”意识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风险”表现为潜在的、可能的机会损失,具体表现可以是资金效益、工程质量、工期等不同形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因素及后果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准备,以避免在各类非预期情况出现时能够保证企业维持正常的运转和经营活动的继续。 2.6树立财务管理贯穿、涉及建筑企业经营活动各个时期、方面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从项目立项、招投标阶段开始即需要财务部门对经济效益予以分析和研究,因此应树立财务管理涉及建筑企业经营活动各时期、各方面的概念。 3结语 本文针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树立并健全合理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摘要:世界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们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国内众多中小企业将更深刻的感觉到这个“冬天”的寒冷和严酷。在当前金融危机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制定怎样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本文对于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探讨有助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求得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策略 一、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危机将走向何方并止于何处?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全球。同样,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仍是未解之谜。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持,除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接管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以外,还涉及一些制度调整,这些调整可能给全球未来的金融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当金融风暴来临之时,任何国家都难能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市场,冲击是在所也难免的,并且其影响在慢慢地扩大和深入并凸现出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饰、生活用品等低附加值加工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最为明显的是在秋季广交会上,曾经是中国出口产品消费大户的欧美国家,2008年的订单已经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再则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随着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呈单边升值,以及国内2007-2008年物价明显上涨,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优势不再,甚至已经是无利可图,许多纯加工性的喜爱企业也只好趁早关门大吉,从而导致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歇业与倒闭的词语像瘟疫一样蔓延,直接威胁着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中大型企业。 二、中国企业财务现状及发展要求 中国企业大部分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状:企业的资金实力普遍比较薄弱,在创建和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客户当前的定单数目需求。在投资生产过程中,片面追逐当前的高利润,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在未实施和实现产品的创新、技术的提高、服务的创新、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这已经严重制约该类企业的成长壮大,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这些企业首当其冲的进入艰难时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正常现象。全球经济每十年左右将要历经一次大规模调整,如1997年前的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十年后的今天爆发的金融风暴。危机终究会过去,全球经济也将会回复平稳,但如何度过寒冬,去迎接春天的到来是企业目前的关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次重大挑战。每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如创新精神、市场定位、技术革新以及良好的财务运作管理策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身的市场定位也很重要,重点发展哪个层面的技术,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实力和经营能力进行实事求是的选择。在当前外向型经济受到影响后,我们便可以根据政府政策性的调整转向内需市场。中国目前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也将随着实施和操作而逐步显现出来。除此外,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启动,企业可是通过自我的产品和市场定位,进入融资市场以增加企业的财务实力,优化财务结构。企业资金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充分利用和管理企业资金非常重要。财务管理也应该运用科学的统筹的方法,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因金融危机的环境将带来的部分不利因素,采用谨慎性原则,防范资金链的断失所导致经营困难。 三、金融危机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1.首先是成本控制管理 即节约成本,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建立在科学的成本分析基础上的。结合企业实际找出成本控制的内容,比如产品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营销成本等;根据成本内容掌握能够可控的成本,分析各成本构成要素,着重对各成本进行分析,如直接生产费用(原料、辅料、直接劳动成本)分析,制造管理费用分析,劳动力成本分析,确定成本费用可压缩空间,找出控制关键环节点,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诸如通过降低差旅费用、招待费用标准降低管理费用支出,通过裁减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人力成本,通过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来降低营销成本等。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的途径。 2.资金效率管理 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减少现金流出,增加可控现金,在采购环节尽可能实现间接融资即赊购的方式,注重采取多种融资渠道,企业须大力加强组织收入的工作力度,在尽力扩大销售的同时,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对应收帐款实行动态跟踪,加大催收力度,合理谨慎估计坏帐额度,加强存货管理,科学、经济、合理采购,促进现金周转速率,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力求保持现金流量稳定,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关系,来保证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支付能力,此举既是企业应付危机的良策,同时也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一剂良药。 3.购进材料与设备实行比价管理 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向供应商询价、压价,列表比较,筛选后选择供应商,然后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网上调查和信息收集等,再压价,谈价,核实无误后下价格审批单。,如果是大宗货物、批量货物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这种采购方式往往能通过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得到其底线的供应价格,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 。比价能节约大量资金,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4.呆滞资产管理 许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如何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各部门的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每年必须集中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财务部门对每个仓库都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按银行同期利率奖罚,变“死钱”为“活钱”。 5.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当前,部分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逐年逐月增加的问题,使流动资产失去应有的流动性。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帐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帐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货款回收问题,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提高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减少贷款极其利息,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的经营责任制。公司应与有关人员层层签约,明确责、权、利,并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回笼额、回笼率、产品销售费用、差旅费等,其中,资金回笼额以上年实际为基数,每年增加额将按一定比例给予销售人员奖励,每年减少额将适当扣减销售人员奖金与工资,同时,销售人员岗位采用“末位淘汰制”。 6.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功夫。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长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参加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新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索 引言 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三个层次,第一是基本准则,第二是38个具体准则,里面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报告准则等三类,第三是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帮助实务人员理解执行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报表格式等内容。新准则的实施,要求煤企提前做好准备,练好内容,实现新旧准则过渡期间企业财务的平稳运行。 1 新准则对煤炭企业财务的主要影响 首先,影响了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新会计准则的第四条明确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与以往不同,必须按照实际数据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这种做法一是为了及时反映企业控股方的业绩和各项责任的完成情况,二是为企业权益所有者提供决策依据。由于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原有的做法是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经营状况报告,为其奖惩调动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信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改革进程的加速,煤炭企业也将进行股份改造,成为多个主体并存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并且进入资本市场,所以,给投资人提供具体、详尽的决策信息成为煤企财务报告的另一个目标。 其次,影响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和折旧。第八条规定,各种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在之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由于煤企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比超过一半,折旧非常快,设备计提减值工作变得更为繁琐复杂。所以,煤企怎么准确快捷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使相关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三,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煤企采矿对当地地表造成破坏,塌陷赔偿和矿山环境污染的支出一向列为重大科目,新会计准则要求煤企的采矿权等无形资产必须按照工作量法进行摊销,将明显缩短摊销年限,由于在客观上加快了无形资产的资金周转速度,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降低了煤企的当期盈利水平。 其四,影响了企业的纳税额。新准则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也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致使之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逐渐失效,煤企所面临的税收问题越来越复杂,新政策无疑对煤企的纳税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处理不当,税负将极大加重。 2 应对新准则的几点财务会计管理措施 其一是在于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新准则和新政策。增强培训力度,既要让各级煤企财务、审计人员参与,也要把煤企各级领导和其它相关业务部门纳入其中。应大力宣传新准则的具体内容、应用要求和主要变化,配合实际操作的案例。从学习的内容形式上看,聘请专家进行培训,采用与旧准则和国际准则对照学习的方式,善于利用工作中的要点难点,举一反三,有机联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二是在于明确与规范煤企会计的基础工作。随着新准则的实施,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报表体系必须随之调整,具体操作上,煤企财务应综合利用信息手段,协调相关业务部门,注重在平常工作中收集资产价格、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现金流和贴现率等重要信息,对煤企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必要修正,以符合新准则的基本精神,尽可能降低财务费用,保障企业的核心利益。 其三是改革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煤企的实体多,规模小而且管理比较松散,应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培育出几家实力较强、有竞争力的实体,并建立一套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核算转为监督管理,把各部门的信息汇总到财务管理系统,加速有效管理信息的传递,及时分析各项经济活动,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其四是对财务会计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煤企的会计工作十分复杂,核算、分析、管理和监督,工作量非常大,只有经过合理分工和科学配置,才能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具体可通过分设成本组、财务组、材料组、薪资组与综合组等不同科目,明确各组别的目标责任,分别承担货币资金的各项工作,直接对其岗位承担考核责任,与煤企的经济效益挂钩,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的利益上。 最后一点是强化监督核查力度,建立一套常态化的财务监督机制。作为管理制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监督机制必须遵循员工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互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财务总监责任制、财务委派制、会计集中核算等措施,加强对煤企财务的垂直领导,尽可能避免个人利益在财务审核过程中的渗透,降低财务违纪违规的概率,将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总的说来,要在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并得到长远发展,必须深入研究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和主要变化,完善煤企的内部财务管理流程,从机制上做文章,与时俱进,及时改进,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为煤企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提供基础条件。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水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浅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趋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规范,在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经费管理、投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以及会计基础工作等方面都有所进步。本文通过对水电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对其财务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电施工 财务 财务预算 项目成本控制 资金管理 0 引言 水电施工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特点是资金流动量大,工期长,运作复杂,且由于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分布很不集中,这给水电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再则由于水电施工企业大多实行委托-制,在这一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的风险是中性者,人是风险规避者,甚至是风险制造者,因此,加强水电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加强水电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优化资金结构,是降低工程项目风险,保证公司利益实现的关键。 1 水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人员能力素质相对偏低 目前全国水电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施工企业每中标一个项目至少也要配备两个财务人员(一个会计,一个出纳),而财会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都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造成具备财会人员从业资格和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相对匮乏,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承担工作任务的需要。 1.2 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集团财务和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平台在整个施工企业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但由于受地理位置、应用网络、人员等主客观原因影响,发展不平衡,有的项目部至今还没有用起来,有的项目部形式上看在用集团财务核算平台,实际上真正在用的还是原来的一套,集团财务核算形同虚设。特别是资金结算中心建设由于业主对项目资金的管控,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1.3 项目部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由于水电施工项目施工环境的影响,在项目部工作的财务人员基本上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自身资历浅,业务能力不够强,对各项财务标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熟悉,收入、成本确认不够准确,费用归集不真实,在具体财务工作中难以打开局面,加之部分项目部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财务人员又更换频繁,使项目部的内业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存在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表不符、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1.4 预算管理执行不完善 在预算的实施过程中,重机关轻项目部、重经费预算轻工程成本预算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有的单位领导重视不够,相关业务部门不参与预算的编制,有的预算纯粹是由财务部门编出来的,特别是工程成本预算没有按照项目中标合同和项目评估报告编制,由于基础资料不齐全,编制出的经费预算、成本预算针对性不够强,可操作性较差,利用价值不高,不能作为考核项目经营管理的指标。 1.5 控制制度实施存在问题 施工项目部一般都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差距。有的项目部在支付分包队伍工程款等大额资金使用方面会议研究少,审批手续简单,财务监督不到位,有的项目部在现金管理和现金支票的管理上,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管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2 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队伍素质 企业要通过培训,达到提高财务人员能力素质,规范会计核算的目的。鼓励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试,以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对企业财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招收大学生补充到财会队伍;另一方面也可实行财务统管的模式,对合同金额较小、施工时间较短的项目部只设一个代报销的出纳岗位,不派专职财务人员,由上级财务代管,几个项目部轮流处理财务业务。 2.2 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很快,各大商业银行、电力系统、通信行业等国有大企业都实现了全国性的网络一体办公自动化,水电施工企业也基本上实现了财务集团化,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团财务和资金结算中心平台在企业一旦运行就必须不断推进,不断完善,加强人员培训和与业主的沟通。新开工项目一开始就必须使用集团财务平台,对确因网络原因不能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可用其他软件暂作补充,一旦条件具备,就应尽快转换到集团财务平台上来,努力实现企业内部“核算统一、预算统筹、资金统管”的财务管理目标。 2.3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各级财务部门要认真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 通则》,积极推进企业集团财务平台的建设,从原始凭证的收集、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资料的整理保管入手,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财务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对各项经营活动开展情况的集中反映,企业所属财务核算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的各项会计政策,重点是收入、成本、利润的确认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力争做到账账、账卡、账表、账实相符,为企业决策者和外部相关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2.4 加强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 财务预算是企业各级实现经营目标、控制成本、考核业绩的依据,是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推行预算管理审批制度、财务集中管理和经费审批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审批支出;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部经营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各项目部要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和项目评估报告等为基础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分解,并通过建立成本计划定期分析制度,定期进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对造成超支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资金管理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安全理财的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推行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建设,着力实行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积极推动资金集中支付平台的运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2.5 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及财务监督 项目中标后,项目部一旦组建,工程、质安、财务、运输、物资等职能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部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必须带头模范执行财政法规、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务监督,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运行。 3 结束语 除以上叙述外,工程项目的变更也是财务管理中问题之一,为此,企业必须选派责任心强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项目部从事与业主的工程结算和变更索赔工作,加强合同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台帐,及时收集资料,及时办理签证,及时结算工程款,做到日清月结,特别是对变更索赔项目,一旦结算不及时,日积月累数据越来越大,最终索赔的难度也加大,因此更是要随时发生、随时办理签证结算,减少施工企业在项目上的超前投入,减小经营风险,再综合以上所述,即可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序进行,对企业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浅析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及其新选择 【文章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目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评析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并结合当代企业面临的新实际,提出顾客利益至上应该成为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选择。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顾客利益 近年来,对于财务管理的目标人们提出很多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对财务管理目标几种观点的评价 1、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一般是指企业的利润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如果每个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资金就会流向利润高的企业,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利润最大化这一指标没有考虑风险的影响。第二:利润最大化没有强调利润获得的时间。第三: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侧重短期行为。第四:利润最大化强调的是会计利润,忽略了重要的资金成本之一—股东所提供的成本。 2、每股盈余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率,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期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其仍然不是一个完全适当的目标。第一:它没有具体说明预期报酬的时间或持续时间。第二:它没有考虑预期盈余源流的风险。. 3、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管理者应寻求股东预期将来收益的现值最大化。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股本价值提供了衡量公司业绩好坏的指标,所以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合理的经营,使企业净资产不断增值,使其股票价格最大化。理论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指标,然而人们对这一指标却存在着种种误区。 1)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股票价格最大化要求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尽可能以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就业机会等.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管理者更加倾向于以减少投资为代价来实现当前的回报.比如通过减少产品开发,顾客服务上的开销,工人的奖金等来增加股东当前的利益。 2)公司为股东创造的财富与公司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同一概念.股东财富最大化只能狭隘的衡量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其相对于公司创造出来的财富只是一小部分。 3)当前的股东价值和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并不一致。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经济实力,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竞争优势并不是由经济利润来实现的。 4、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虽然这一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也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但笔者认为其同样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企业价值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何谓企业价值? 从性质上看:有企业经济价值,企业社会价值,企业人文价值等,从分配对象上看:有股东价值,员工价值等,从时间上:看企业价值有过去价值,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之分,很难将其定义清楚。 二、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选择 现代社会经济是属于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人力资本价值在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核算和价值评估中所占的比例相对上升并将成为决定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有了变化即相关利益最大化,相关利益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职工、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有的企业以平衡各方的利益为目标,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脱离实际的目标,股东的利益确实常常要与顾客和员工的利益相冲突,所谓的平衡不过是从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感觉出发,对各方利益进行“适当”的平衡,且这种平衡的持续性是得不到保证的。 所以结合以上各个方面,笔者认为顾客利益至上是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新选择。 1、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企业的管理者会自觉意识到把服务顾客,开拓市场放在中心位置,并在实现这一过程中努力的维护员工的尊严,关注员工的需求,创造出一种有助于发挥个人潜力的良好氛围.企业的竞争力会随之增强。 2、一旦企业确立以顾客的利益为目标,利润自然而然会成为一种手段,而不再作为企业的目的.企业通过合理经营获得了利润,但为了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则会做出明智的决策,把这些利润支出用于在降价,额外的研究开发,打入新的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公司形象上面,虽然企业的这些举措会减少当期的会计利润,却能够增加企业创造的总价值。 3、这个目标让企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以顾客利益至上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企业追求的是企业的成长,企业的成长依靠企业销售业绩的增长,也就是顾客购买量的增长。在企业不断成长的情况,股东,员工,供应商,顾客面临利益减少的风险会减少,从而利益分配关系会变的和谐。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是不同的。我们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虽然目前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最优选择,但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顾客至上将为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论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新经济发展中起步较晚。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要求而发展和演进的。 1. 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内涵 1.1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人力资源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将各项理财活动“人格化”,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有信息价值观念。随着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以数字化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反馈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关注信息的及时搜集与整理,注重对信息价值的分析。 再次是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一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完整、不及时,或者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形成企业的决策风险;二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加大了存货风险及产品设计、开发风险;三是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四是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 最后是树立环境价值观念。新经济要顺应时代要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导资源有效配置,环 境和生态的优化与平衡。企业财务人员要善于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公共关系。 1.2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要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应兼顾各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作为企业理财的最高境界。 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新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企业将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人所要求的偿债能力最大化、对政府社会贡献最大化、对社会公众的社会经责任和绩效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使企业经理及职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盈利、个人的资产积累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和目前单纯的工资制相比,更有利于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保障职工经济上的直接利益,更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财务责任社会化。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要求,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必然选择。因而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这样既有助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其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1.3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首先,筹资管理和投资管理。新经济扩展了企业资本的范围,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在知识型企业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应着重考虑“筹知”和“投知”。 其次,无形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在财务管理中应重视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及其评价,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再次,利润分配由按资分配调整为按“经济要素”分配。新经济社会中,利润分配转向在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按各所有者为企业带来财富的大小比例进行分配,按贡献大小并结合各相关利益主体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来进行分配。 最后,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新经济时代,企业应建立起“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控制”的管理机制,增强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及时有效地阻止不利事件的发生,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2.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2.1融入市场,参与竞争。 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参与外部市场竞争,成为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经营实体,客观上存在着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企业财务风险将会越来越大,财务管理工作由过去重融资、投资的资金运动过程向着重风险发现、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转变,由实务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财务转变,由过去单一价值目标的财务向多层次目标的财务转变,形成了财务的价值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人文目标的共存状态。这就客观地要求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必须具有现代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善于掌握各种市场变化的财务信息,研究分析其变动趋势及影响,特别是对市场环境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预测,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2.2敢于负重,加快发展。 新经济时代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将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国外资本的进入,使企业融资渠道会越来越多。在资金筹措和运用过程中,企业会有许多获利的机会,同时也存在着市场风险。因此,寻求合理合法的融资形式和机会,就成为企业理财的重要技巧。所以,财务人员应该全力更新负债经营的观念,要把负债作为筹措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强化经营与管理,提高投资效果,把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负债经营也要注意资本结构问题,并非负债资金越多越好,而是要研究企业资本运营中财务的杠杆作用。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和财会人员要有科学合理的融资及其使用观念,调控负债水平,,充分运用好通过负债融通的资金,确保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2.3创新模式,开拓进取。 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实现财务管理功能、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在新经济时代,一方面,信息传播、处理、反馈的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 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导致合作更加广泛。这就必然要求企业之间要相互沟通和合作,但合作并没有取代竞争,竞争也不妨碍彼此间的合作。这种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开放型的管理模式,必然成为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发展的基本模式,因此,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总之,新经济的出现,对于每一个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新形势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只有创新,才能够使一个企业、一个学科保持活力,迎接挑战。要使企业财务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适应新经济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要求,创新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使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现金、手持证券以及引起某种合约上的权利、义务产生的合约。其基本业务主要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衍生金融工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其产生成为必然,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杠杆性和高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背景及特点,决定了它将被广泛地为人们所运用,以其共性与具体衍生金融工具的独到之处解决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融资中的运用 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规避或减少企业融资中的财务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可用于规避风险,规避风险也是人们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初衷。前几年,我国在向日本借款引进外资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没有预料到汇率风险的巨大影响,因而没有采取任何风险防范措施,导致在日元升值美元相对贬值的情况下使我国增加了几十亿美元的额外债务负担。当时我国借入的资金是日元而贷给企业的全部是由日元兑换成的美元(当时企业需要美元),企业最后连本带利还回美元时,我国在当时美元疲软的情况下还要将收回的美元折回日元还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债务负担。这种情况企业是常常会遇到的。比如,企业得到一笔低息日元贷款,未来将有美元收入用以还贷,而美元相对日元将有贬值趋势。对此若采用了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防范则不会增加债务负担。最简单的,为防上即将收回的美元贬值可以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做一笔买入日元卖出美元的远期外汇交易,这样就可以确定收支,免于受到汇率变动的冲击。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总会遇到因汇率的波动而增加实际债务负担的风险,另一种避险的方法就是利用金融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假设企业欲在九月份进口一批原材料,需要大量美元,虽然预测美元汇率将大幅度上升,却苦于手边无大量资金可以用于购入美元现货,况且购入美元闲置并不合算。此时,该公司可在金融市场上购入九月份美元期货合约,在合约即将到期前,筹足资金购入所需美元现货,同时卖出期货合约。如果汇率真如预测上升,则期货市场上赚取的头寸可以抵补购入美元现货的成本,使其实际成本下降;如果汇率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动,现货市场上的节约又会抵补期货市场上的损失。通过不同交易部位的同时操作,来达到气候保值的目的。由此可见,衍生金融工具确实是企业在金融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避险工具。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为企业筹资提供了更为灵活有效的手段,同时也降低了筹资成本。 假设某中国银行希望通过发行债券在欧洲市场上筹集一亿美元,但问题是这个银行在欧洲知名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债券成本必定很高。此时,银行可以在日本市场发行武士债券(以日元计价的外国债券),随后通过日元与美元的货币互换最终取得所需的欧洲美元。以这种间接手法,企业很灵活地在尚未涉足的资金市场上获得了成本优惠的资金。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筹资成本,多是源于金融互换的使用,而金融互换可大幅度降低筹资成本这一点也是其它衍生金融工具所不具备的优势,互换市场因此被称为最佳的筹资市场。以IBM公司与世界银行在1981年8月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货币互换为例,可以说明互换在降低筹资成本中的作用。1981年8月,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为IBM公司和世界银行安排了一次货币互换。当时IBM公司绝大部分资产以美元构成,为避免汇率风险,希望其负债与之对称也为美元;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希望用瑞士法郎或西德马克这类绝对利率最低的货币进行负债管理。同时,世界银行和IBM公司在不同的市场上有比较优势,世界银行通过发行欧洲美元债券筹资,其成本要低于IBM公司筹措美元资金的成本;IBM公司通过发行瑞士法郎债券筹资,其成本也低于世界银行筹措瑞士法郎的成本。于是,通过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撮合,世界银行将其发行的29亿欧洲美元债券与IBM公司等值的西德马克、瑞士法郎债券进行互换,各自达到了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据《欧洲货币》杂志1983年4月号测算,通过这次互换,IBM公司将10%利率的西德马克债务转换成了 8.15%利率(两年为基础)的美元债务,世界银行将16%利率的美元债务转换成了10.13%利率的西德马克债务。由此可见其降低筹资成本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三,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有助于调整企业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给企业调整自身资本结构带来了更多的途径。前面所提到的IBM公司与世界银行进行的目前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笔正式的货币互换业务中,IBM公司与世界银行就各自达到了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世界银行在欧洲债券市场上筹集欧洲美元资金的筹资成本低于IBM公司,而IBM公司发行瑞士法郎债券筹资的成本低于世界银行。同时,IBM公司希望增加美元负债以与其美元资产对称,从而避免汇率损失。世界银行需要用瑞士法郎或西德马克进行负债管理。二者正好从互换中各得其所,都达到了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目的。企业在调整资本结构时应抓住金融互换的独特优势进行操作,通过互换,筹资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筹措到任何期限、币种、利率的资金。 二、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资中的运用 企业除了在融资过程中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外,在投资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以小博大,获得风险收益。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中,一般在达成交易时只需缴存或支付相当于合约金额极小比例的保证金或权利金,便可控制全部的合约资产,因此其杠杆性十分明显。这给予乐于承担风险的企业以良好的获利机会。最简单的获取风险收益的方法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也是任何投机手法的本质。以金融期货为例,投机者预测某一金融期货将来价格会上涨就买进,等价格真的上涨了就抛出;或是预测某一金融期货价格看跌先卖出,等价格下跌时再买入,进行平仓,这是价差套利。在同一期货市场上还可以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差价变化进行对冲获利,或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交易。如果企业信息灵通还可以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期货价差套取利润,进行跨市套利。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都可用于投机博取风险收益,不同的只是操作的繁简与承担的风险大小。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给希望获取风险收益而又没有大量闲置资金的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 企业在证券市场上投资总会有风险,而且一般来说投资收益高的金融资产风险要大一些。对此,财务管理中一般采用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相组合以减少投资风险。然而,再有效的证券组合也无法规避系统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显然解决了这一问题。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将市场经济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分散在社会经济每个角落的风险集中在几个期权市场或互换、远期等场外交易市场上,将风险先集中,再分割,然后重新分配。使套期 保值者通过一定方法规避掉正常经营中的大部分风险,而不承担或只承担极少一部分。以金融期权为例,假设企业购入国债期货后其价格突然下跌,企业可以买入看跌期权将损失锁定,这样只付出少量保证金就能确保企业拥有的国债期货在一段时期内以某一使企业较为满意的价格售出。若到期国债期货价格上涨企业可以不履约,放弃这一权利的代价只是少量保证金。这一方法比进行投资组合要简单有效的多。同时,金融期权这一衍生金融工具使保值者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仍可抓住市场变化有利于自己的盈利机会,这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近乎完美的保值和投机手段。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讲,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的出现无疑为货币资金的运用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将更多地涉足于国际金融市场。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衍生金融工具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路 不同的市场环境,需要不同的财务管理思路。只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思路与经营市场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财务管理才能成为推动企业经营的助动器。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培养面向市场的新型企业理财人员,笔者试作探讨。 一、树立创新观念 供大于求是相对于一定时期、一定产品和一定企业而言的。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和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所有生产产品的企业均出现供大于求。这就告诉我们,在买方市场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成长、求发展,只有紧紧地把握市场需求趋势,站在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的最前沿,以不懈的创新来赢得生存,赢得发展。创造出领导市场的经营发展优势,就要求企业不仅要注意培育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能力,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来推动企业的经营创新。 培育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能力,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笔者认为,应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中实现两个“融入”:一是在“筹资与用资”的观念中融入“筹知与投知”的观念。现代市场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市场,谁先掌握知识谁就先掌握市场。这是知识经济同工业经济最本质的不同点。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不仅要有维护生产能力的实物资本,更需要有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资本。企业具有大量的知识资本,就拥有了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可以从高层次上优化产品结构,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买方市场为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要求企业紧密结合市场实际,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及人力资本的管理,支持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和增加企业价值。二是在“管财与管物”的观念中融入“管人”的观念。人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知识的载体,是创新的主体,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财务管理要立足于管人,并与“管财与管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通过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把人的知识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 二、调整财务目标 传统企业的财务经营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应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企业追求的财务目标。目前,美国已有29个州先后修订了《公司法》,要求公司的经营者不能只为公司的股东服务,必须同时为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服务。美国的IBM公司把其财务经营目标提炼为“为职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笔者认为:经济效益已包含股东的利益和职工利益,而顾客利益则属于社会效益的组成内容;以我国的社会体制、价值观念和发展现状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作为企业的最高境界,调整企业财务经营目标。 现代企业已完全超越封闭经营的历史阶段,企业在创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超脱社会环境的企业活动是无法存在的。在现代市场中,消费者对市场消费的需求,不仅讲求适用,更讲究良好的消费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注重健康的消费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注重自身消费与社会进步的协调统一。这就要求企业要以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良好的形象、较高的信誉服务社会,提升形象。企业财务管理要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发展社区服务,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无形资产。 三、加强成本管理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最大的参考因素还是价格。所以降低成本,创造价格竞争的空间是买方市场下企业制胜的重要手段。加强成本管理,要切实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广泛实施标准成本制度,明确成本管理目标。前几年推广“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就是成本管理的市场化。制订企业的标准成本要将企业产品的价格水平锁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上。二是全面开展“价值工程”管理活动。价值工程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功能分析为核心,通过功能分析,使产品或作业达到适量的价值,即用最低的成本来创造应具备的必要功能。价值工程管理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创造阶段,就注重成本控制,从而能促进企业在实现产品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三是强化成本分析,实行成本诊断。要定期地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进行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成本管理经验,纠正成本管理偏差,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四、制订信用政策 买方市场情况下,要有效地保护企业利益,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防范和杜绝经营风险。一要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谨慎选择客户。应该知道,在应收帐款成本中,给企业带来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客户拒不付款或无偿债能力而造成坏帐成本。所以,企业财务部门应认真研究客户信用状况,为正确确定客户提供依据。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客户以适当的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促使客户尽早付款,促使资金尽快回笼,减少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三要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明确发货审批权限,责任到人,防止盲目发货或发“人情货”;同时将货款回收状况、合同履约率等指标同营销人员的报酬挂钩,充分调动营销人员收款的积极性。 五、强化风险管理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财务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一是要有效地选择和利用市场信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充 分及时地披露内部和外部信息,不能对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及时有效地加以选择和利用,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增加不必要的机会成本。二是要不断创新、更新管理办法。买方市场条件下,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变化的知识水平、科学发展进程开发产品,创新管理;不能随着社会知识水平及结构的变化相应调整财务经营思路,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三是要根据产品寿命周期确定财务经营方向。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寿命周期,面对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财务管理要实行相应管理措施,使财务经营与业务经营相适应。四是要适应“媒体空间”无限扩大的趋势,调整财务经营战略。“网上银行”的兴起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通加快,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财务经营风险。财务管理应适应这种变化,制订相应经营战略,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五是要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加快,变化加大,已不象传统投资那样能清楚地划分期限与阶段,使投资风险加大。买方市场下,企业如何在不断创新发展中防范、抵御各种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试论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拓宽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空间和范围,财务管理重心由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向无形的知识资本管理转变,实现财务管理方式由传统财务管理向网络财务管理方式转变,财务管理范围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知识经济将对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地影响。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影响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知识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呈现出组织形式集团化、信息传递网络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发展态势,财务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迅速发展,拓宽了财务管理研究领域,改变了财务管理观念与财务管理方式。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必须进行变革和创新,建立起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观念、目标、内容和方式。这将对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目标、内容和形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知识与信息迅速传播,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企业财务管理走向网络化,财务管理方式由传统财务管理转向网络财务管理。企业财[:请记住我站域名/]务管理人员必须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做出财务预算和决策, 并进行相关的资金运筹等财务活动,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风险意识,精通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国际财务准则与国际贸易知识,掌握电子商务知识与网络技术,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知识经济又是全球化的经济形态,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资本流动从国内市场流向国际市场,知识经济使企业的行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交易量迅猛增长,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的约束,全球购并涉及更多领域,使得理财环境更具多元性、层次性、风险性,更为复杂多变,增加了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企业必须运用衍生工具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的预测与防范,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树立风险理财观念。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财务目标主要是服务于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享有企业剩余的索取权,排斥劳动者对企业剩余的分配权。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既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知识经济社会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部分人的利益。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向 “相关利益主体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到股东权益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兼顾和均衡利益相关者利益,充分考虑到企业相关共同体的利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一部分,他们不是股东,没有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但有权分享企业剩余收益,他们向企业投入具有获得超额利润和创新能力的知识与技术,对企业收益作出贡献,根据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企业剩余收益不仅属于物质资本的拥有者(股东),而且属于相关利益共同体各方,企业理财过程应当兼顾企业内外各方利益,寻求利益平衡点,充分调动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企业股东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和企业个体劳动者利益,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使得企业非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 转三、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资金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行, 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知识资本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扩展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筹集知识取代筹集资本,投资战略调整为“投知”或“投智”战略,而不再以资本为中心。创新财务评价指标,表现在对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将从财务效益转向全方位效益,对经营成果的计算重点将由利润计算转向增值计算。 1、对企业财务筹资的影响 传统的筹资仅限于国内,而且筹资只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筹资主要是指财务资本的筹集,主要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和债权人的融资。在知识经济时代筹资的功能不仅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在于有效地配置资源,企业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方式。 2、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传统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实物资本及货币资本。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对无形资产投资比例控制很低。知识经济下,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财务管理的内容由筹集资金、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为主转向筹集知识、发挥企业的知识效益为主。 3、对企业财务收益分配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收益分配取决于资源的占有关系。在知识经济社会“按智分配”成为收益分配的主要模式,知识资本比物质资本更具有增值性,知识化劳动创造着更多的价值,由知识生产力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分配,理应以投入的知识量为主要依据,应把企业劳动者的知识资源加以资本化,并参与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 四、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扩大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财务管理逐步走向网络化和国际化,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日益先进,企业的组织形式与交易方式发生变化,突破了财务主体的物理空间,出现“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财务主体由“实”的物理空间变成“虚”的媒体空间,出现了网上虚拟企业,形成临时财务主体,使得企业经营决策与交易瞬间完成,交易活动实行网上结算和网上支付。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运用打破了财务管理的时空界限,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逐步运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企业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远程化、实时化和虚拟化,实现财务数据远程处理、财务报表远程传递、财务监督远程控制。财务数据和信息存储于网络中,财务 报告由纸介质变为磁介质,由定期报告变为实时报告。网络财务的运用延伸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和传递速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在线服务,完成企业由传统财务管理向网络财务管理过渡,必须构造与网络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方式。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加快了知识与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丰富了财务管理内容,改变了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重心由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向无形的人力资本管理转变。因此,需要实现财务管理方式由传统财务管理向网络财务管理方式转变,实现财务管理范围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把财务管理的本国化与国际化结合起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培养我国的财务管理高层次人才。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对建设ERP系统提高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摘要:当传统的企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实施ERP战略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它是通过对资金的聚集和组织,形成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是物流企业信息时展的垫脚石,它在很大程度上挖掘了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潜能,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完善企业的业务程序具有显着的作用。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财务管理;完善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企业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ERP战略系统,对物流企业来说是新的技术挑战,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用系统化的管理理念,为物流企业提供决策性手段的管理平台,近年来,财务管理建设思想倍受关注,物流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加大了治理力度,用ERP系统来整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大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在ERP系统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管理运行的效率,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潜在风险,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原则。信息化技术的进步,要去我们必须引进ERP系统,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物流企业的稳健发展创造佳绩。 2.ERP系统的简介和发展的必要性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美国一家IT公司依据传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而预测出以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变革所提出的这个观念。ERP是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综合起来的企业管理软件,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集合起来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固有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和谐的财务关系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从ERP系统的管理模式上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工作的核心,它的发展决定着物流企业财务的基本方向,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通过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演进过程来看,它体现了物流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也反映着企业利益关系的平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的体现。ERP系统的广泛应用,不仅突出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性,同时也扩展了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空间,为物流企业提供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 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企业作为新兴服务行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活跃性,并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我国物流企业起步较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规范,再加上中小物流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财务管理就出现诸多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物流行业的稳健发展,新兴的服务行业正追随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在逐步崛起。文章分析了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物流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物流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也是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逐步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制度接轨,我国高度重视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寄予期望,因次,根据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和特点来进行分析,对物流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3.1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的特点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制约一个企业的经济技术和决策,对于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加强财务监管力度是增强物流企业财务竞争的手段之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与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紧密相关,只有抓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提高财务管理要求,才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 3.1.1业务成本结构错综复杂 由于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向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归类可以向财务管理者提供更多有效的决策性建议。企业物流活动是按照职能的不同来组织进行的,所以从客观上,根据业务活动来对成本进行分类比较科学。再者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业务还包括许多不直接相关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源于物流业务的特殊性,迫使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现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的特征。 3.1.2无法满足融资要求 物流企业的利润率比其他行业相比较低,企业的固有资产有限,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都要求贷款抵押或较高的信用,由于物流企业的信用较低,又加上缺乏抵押的资产使得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物流企业是经济基础行业,它的投资回收期时间久,而盈利性的金融机构不会贷款给物流企业,最终导致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通过金融贷款的渠道得到满足。据统计,在我国已经有30多家上市的的物流企业,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物流企业的融资规模有限,所以从这些上市公司的数量和集资规模上分析,我国物流企业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占有比重较低。在我国现有市场的规模下,大量的资金需求凭借物流企业自身来进行进行难筹集,通过其他方式的筹集方法也存在着重重障碍。 3.2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看,传统的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状。 3.2.1缺乏监管力度 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下,我国的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进行改革,规模也必须同大型化和国际化的企业接轨。但物流企业的组织机构较为复杂,在旗下具有庞大的子孙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另外,企业的财务管理自身就是个难题,面对组织机构复杂的物流企业,财务监管力度成为了财务管理有效可行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财务监管缺乏力度,公司的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核算制度和内控控制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3.2.2财务费用管理方式落后 财务费用管理方式是否有效,是物流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前提,由于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资金管理方式还存在着较多漏洞,缺乏合理科学的手段来进行完善,另外部分物流企业在账面上存在着大量的闲散资金,由于 资金的调度工作无法完善,使得企业与企业之前的融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有的物流企业急需周转资金,但缺乏资金的调度功能,而降低使用率,资金管理方式的有效与否,是决定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4.传统物流企业实施ERP系统战略的措施 根据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经营理念,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ERP系统的正式开启则是扭转整个物流企业系统的重要手段,要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实施ERP系统战略是当务之急,也是加强物流财务管理工作强有力的措施,围绕价值最大化这个中心目标展开工作,必须内外部同时采取有力手段,加强国有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 4.1ERP系统的实施,需拓宽集资路线 因为物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以及难以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这一情况,导致ERP系统无法正常实施,物流企业就要积极从其他渠道来拓展融资需求,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并通过各种渠道来完善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而推进物流企业的进步。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适当放宽物流企业的审批条件,支持并鼓励资产素质高的,质量有保证的物流企业上市,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要求力度,要求金融机构结合国家产业发展的现状作为信贷标准,来对物流企业进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与帮助,通过拓宽筹资渠道,实施ERP系统,推进我国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2增强财务内部监控制度,有效的进行ERP系统工作 加强财务监管制度就必须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的内部监管体制,并行之有效的运转。强化对物流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贯彻责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并约束其行为。加强公司财务内部监控制度来治理结构建设,建立财务中心来进行资金调度工作和财务核算工作,同时加强财务管理部门的法律意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保证有效执行,促进企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总之,伴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实施ERP战略系统,并用系统化的管理理念,为物流企业提供决策性手段,用ERP系统来整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大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增强了企业管理运行的效率,时代的进步要去我们必须引进ERP系统,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物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摘要】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各利益主体相关。本文分析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理财目标的局限性,并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 利益相关者 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与归宿,对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起着导向作用。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关系到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和财务管理实务内容的界定,因而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分析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理财目标的局限性出发,提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存在的缺陷 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经历了“筹资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力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该目标与以前各阶段的目标相比,是具有较大进步的: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考虑了时间价值,有效地避免了夸大企业盈利水平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激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目标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1、只强调股东的利益,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该目标主要强调股东的利益,往往会导致经理基层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之间产生分歧、对员工利益重视不够、甚至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成为与实体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经济的长期、持续和快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智力资源。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且实现了企业财富分配原则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化,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把实体资本所有者作为唯一股东,以其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财务目标,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2、量化指标——股价的波动较大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衡量指标是通过股票市场价格最大化来表现的。而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仅包括企业经营业绩,还包括政治形势、国家地区的经济政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等理财环境,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股价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也就让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量化指标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股东财富的实质变化,从而使该目标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 3、可能引起企业行为的短期化 虽然前面提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仍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股价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不惜采用一些违法的行为。比如美国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虽然短期使得某一部分股东的财富增加了,但最终却使企业陷入了困境,也让企业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蒙受了巨大损失。此外,企业的一些战略性投资,如人力资本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高科技研究投资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可能都难以见效,短期内不会让股价上涨,可能使股东对这些投资失去兴趣,结果造成企业丧失长期竞争能力,无法实现长远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4、在我国缺乏可操作性 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较晚,目前虽然经过不断的扩容,但整体市场规模仍然较小。上市公司在全国的企业总量中所占比例也极小,对广大的非上市企业来说,其价值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应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财务管理目标。 5、与社会财富最大化存在一定矛盾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在契约参与的其他各方收益固定的前提下,实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就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即Y=a+X,a为常量,当X最大时,Y也最大。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目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比如美国学者萨克斯在一篇着作中写到“像清洁的大气和水这样的共有财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垃圾场,因为他们不考虑这些毫无利润的人们普遍的消费愿望,更谈不上对市民全体利益的考虑了。”这种只考虑企业局部利益,而不顾全社会利益的行为也许是符合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但绝对无法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 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公司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客户、政府之间产生联系的桥梁和中介。由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财务主体的多元性,产生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能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因为只有当参与企业的各方的利益都实现最大化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了帕累托有效率,当每个企业的资源配置都实现了帕累托有效率,也就达到社会财富最大化的状态了。而且既然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了,也就避免了只强调股东利益的弊端,有利于协调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歧、协调股东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协调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多赢”。 笔者认为,虽然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1、不可能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股东要求投入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经营者要求更多地享有成本,员工要求提高工资和福利,债权人要求保障其本金的安全和利息的按时获取,供应商要求及时支付货款、建立稳定的销售关系以降低风险,客户要求企业提供价格低廉的商品或劳务、延迟支付货款,政府希望企业能在增加国家税收的同时解决社会的就业,社会要求企业维护生态环境等等。然而,这些利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是无法兼得的,往往是实现某一方的利益最大就必然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比如对股东来说,经营者所得工资、奖励等,正是其所放弃的利益;要实现经营者享有成本的最大,必然会导致股东利益的降低。由于在一定时期,企业能创造的经营成果是一定的,因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景而已。 2、相关者利益中股东利益仍应占主导地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考虑相关者的利益,但如果过度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完全否认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让企业来办社会,把过多的社会职能交由企业来完成,也是片面的。 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主体, 它首先是因为股东的投资而存在,实现股东投入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如果将股东的利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提并论,就会将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增加就业率、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与股东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了。这样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会迷失方向。 股东对企业承担的风险与企业其他利益主体所承担的是不相等的。股东将资金投入企业后,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将得不到预期的收益,而且还时刻面临着企业破产、血本无归的威胁;而债权人的资金投入,会定期收到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当企业破产时一般也能从企业的剩余财产中优先获得部分甚至是全部本息的补偿,因此债权人的风险小于股东。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都只是接受雇佣的劳动力,接受的是一份事先设定的合同收入,企业破产时也具有优先受偿权,所以其风险更小。至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客户等的风险与股东也是无可比拟的。 因此,股东的利益在企业的相关者利益中仍然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 3、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具有不可计量性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中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无法用比较综合的指标来分析计量。而如果是联立方程组,其中的变量也不好设置,即使假定已经建立了包含所有目标变量的方程组,如何求解也是个问题,因为这些变量的变化方向不可能是单一的,也就无法解出答案来。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并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需求。 三、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现代企业的理性选择 既然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是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为了兼顾相关者利益又同时考虑到股东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现代企业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1、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相关者利益均衡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来说,其利益存在的基础是企业这个载体的存续,如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法得到保证,也就谈不上企业的相关者利益均衡了。而在企业的这些利益相关者当中,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的主体只有股东。股东投入的第一笔资金产生了企业,在企业的各项重大发展阶段中都离不开股东的正确决策。因此以股东利益为代表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奠基石,也是相关者利益均衡的前提和基础。 2、相关者利益均衡的结果也会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对经营者实施有效地激励措施,经营者会在激励机制的约束下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企业关心职工的利益,为他们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后,员工也会发自内心的关心企业、为企业服务,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企业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在重大的财务决策中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就能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让企业尽可能地使用资金成本较低的负债资金,从而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企业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多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也有利于稳定客户群体,从而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如此这些相关者利益得到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经不断地改善,生产经营效果也将进一步优化,最终就能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因此,对于企业这个多边利益关系的总和体,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是缺一不可的,但要实现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基于利益相关者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系统更加稳定、有效地运行。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盐业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报告 在企业中财务管理是一项价值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科学地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合理、高效地运营,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盐业企业在推行食盐营销“五统一”的过程中,在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盐业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盐业企业的垄断经营地位不断遇到挑战,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盐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目前盐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地位不高、作用不大、管理不力等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1、企业领导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的领导很注视新产品的研发、市场盐政管理与市场销售工作,认为财务管理是从属于生产和营销的,财务人员只要算好账,报出报表就行。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存在,导致财务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与会计知识更新特别快,而有的盐业企业的财会人员系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非常少,再加上人员编制由省公司控制,无权引进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财务人员,导致其业务水平普遍不高。 2、资金管理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理念、模式、手段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盐业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弊端都纷纷显现出来,资金管理普遍存在使用分散、效率低下、体外循环等问题。由于人员少,多数基层单位尤其是批发企业中,许多不相容职务都没有分开,同一个人既收销货款又兼职出纳,坐支现金现象极其普遍。 3、制度建设不完善盐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朝令夕改,使制度失去了严肃性。有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也有的企业预算不切实际,指标不科学,缺乏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使预算无法正常执行。 4、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不透明有的盐业企业由于受人为控制因素影响,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往往根据上级的计划指标、领导人的意图反映经营状况,而不按权责发生制反映收入、支出等,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加强和完善盐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该企业领导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关系很大。上级人事部门在选拔聘用领导人时要把“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并重视财务工作”作为一条重要条件落实下来。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完善从事资格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学习、交流,提倡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观念,以不断提高、更新和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满足财务人员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形势财务管理知识的要求。同时每年还应招聘一些财会专业的人员充实到财务队伍中来,不断增加新鲜血液,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2、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指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措施和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报告分析制度等。只有加强会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维护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确保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促进盐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3、强化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虚增利润,确保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 4、加快网络财务建设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公司理财手段和方法应以网络财务为准,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资源规划系统中。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可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而且在网络财务环境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不但提高了财务流程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改革开放中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辉煌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强化财务管理。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中,除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而又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外,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1.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外,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这就使得企业在决策和经营管理方面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缺乏一套比较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法。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资产浪费严重。 3.财会人员素质偏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中小企业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无证上岗的现象极其严重。许多企业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会计人员或企业主管人员兼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面向市场,采用科学投资策略。 中小企业要发展,关键是要稳健理财,科学投资。对风险程度大的项目、决策面临不确定性的风险方案应主动回避,应尽可能采取中、短期投资模式,加强投资项目的考察和论证,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另外,投资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注重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市,同时又不断淘汰陈旧的老产品,这样可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同时加强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和人力资源的投资,这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2.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小企业促进法》,希望政府能加快进程,给中小企业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如成立中小企业基金,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金融部门要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3.全方位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面对新的理财环境,若企业不能全方位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趋势。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扬弃“以物为中心”的观念,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科学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入世后,资本市场开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都将进驻中国,大量的外国资本将涌入中国市场。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更大。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风险观念,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防范风险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制定详实的财务计划,通过计划将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使企业产生应对变化的机制,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二是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预见地、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 4.强化资金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使资金应用得到最佳的效果。在改善资金 结构的同时要维持一定的付现能力,以保证日常资金运用的周转灵活,预防市场波动和贷款困难的制约,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一般来说,流动性强的资产收益低,这就意味着企业应尽可能的减少闲置资金,即使不将其投资于本企业的资产也要将其投资于能产生收益的其他资产,避免资金闲置带来的损失。当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时,可采用偿还债务、投资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反之当实际现金余额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可以用短期筹资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的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蒙受损失。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编制账龄分析表,看有多少欠款在信用期内,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对不同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提取坏账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严格财产控制。建立建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期形成内部有力的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要定期检查盘点,以揭露问题和促进管理的改善及责任的加强。最后,要不定期的检查,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5.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为解决好上述问题,一是中小企业要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以吸引更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到中小企业发挥作用。二是企业的财会人员,要加强培训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学习《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要求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三是企业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通过企业财务人员和领导人员甚至全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体育课论文: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教 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为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 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 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 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那 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又从何谈起呢? 由此可见,要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任务,就有必 要在督促中学生加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 和锻炼,从而减轻学生自我揣摸的肓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体育场地及设施均很简陋,遇雨室外技术课即停已成不可改变 的客观事实。近几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每学期遇雨时间几乎占全期体育课的1/4以上,那么,中学的雨天体 育课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据笔者对川北地区的苍溪、营山、南充、岳池、武胜五县市10所中学的调查了解: 6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被其他教师占用而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2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为棋牌活 动;1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让学生自习;只有10%的中学,利用雨天坚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 对“四川省苍溪中学”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1985年,有关单位下来检查体育工作,随便问到一位学生 :“你们体操学了些什么内容?”该生回答:“学了‘打洋古蔸’。(实为“侧手翻”);另一位学生回答: “还有把腿杆挂在单杠上一摇一摇的,一下就翻上去了。”(实为“单挂膝摆动上成骑撑”)这些动作名称及 术语的错误,并非教师教错了,而是学生当时学后,印象不深,记不住而造成的,从那以后,该[文秘站:]校体育组全体 教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大胆进行改革,坚持利用雨天体育课加强理论课教学,并将体育理论课列入期末考试 内容之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引此可见,中学利用雨天开展体育理 论教学,确实是一条使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良好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雨天上好体育理论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 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 ,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 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 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 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 任务的必备条件。 2、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 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关节扭伤肿大后,立即揉一 揉就会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 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3、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我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已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体育运动在人们 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不可少的地位。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这些运动 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 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 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 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 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 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 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 “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 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 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5、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 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 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 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6、定期进行考核,引起学生重视。学校应支持体育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体 育理论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配合。考核并非只局限于教师出一套题,让学生定时笔答。而可 以把这种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熔于平常的一些体育技术课中。例如,上武术课时,可以抽检学生出来做 示范,并要求学生边做边讲述动作要领,看其能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还可适当布置课外理论作业, 教师收回笔改或在下一堂课进行随堂抽问,以此引起学生对理论课的重视。 总而言之,中学通过雨天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育,对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及体育 意识,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体育课论文:小学体育课在情境教学中结合“教”与“玩”游戏活动的初探 游戏是一项最受少年儿童喜欢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而情境教学正是沉浸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学习田径、球类等项目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情趣圣战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和游戏相结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比较容易模仿和接收新鲜事物,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侧重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渗透在教学中,寓教于玩,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能在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并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一、以情境教学,提高“教”与“玩”结合和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与其它单个的体育动作有所不同,其有其自身的特点。很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在游戏教学中,我采用儿歌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活动,提高学生对游戏的积极性。例如“穿越森林”这个简单的游戏,假如老师不做启发,只是让学生绕着人群在跑,就感到很乏味、枯燥。在活动中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抗日战争年代少年儿童穿越森林送情报的故事,激发学生活动游戏的情趣,游戏结束后,教师集中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也可以课间穿插一些趣味性更强的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采用叫号的方式把四列横队变成八列纵队,也可穿插其它一些花样等进行队列训练。这些方法都能使一些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 二、以情境教学,促进“教”与“玩”结合体现游戏的多样性 一项游戏只有一种游戏方法,而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如:“织鱼网”,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上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学生说用鱼网捕捉,教师讲解游戏方法,“织个鱼网”捕鱼,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教师预先拿两根标枪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看那一组最先把布条系完那组为胜,然后再让学生把织好鱼网的布条解下来,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使游戏活动的气氛更加活跃。接下来我再让学生用织好的鱼网捕鱼,先让三们同学手拉着手做鱼网,其它学生分散在半块篮球场上当鱼。用两张网同时捕鱼,捕后连接起来,三人的手不能分开,接着由五人组成鱼网,用两张网同时捕鱼,要求:1、不出圈,不破网;2、碰到就算抓到。通过教学我认为采用了多样的游戏方法,能激活了同学们的活动情绪,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三、以情境教学,促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与“玩”的游戏教学中,怎样充分利用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活动行为和利用时机及时进行教育。例如:在“过草地”这一游戏中,有的学生在做游戏中不遵守规则,一边跑一边人为地破坏学校种的草皮;有的学生游戏活动不积极,出现消极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采取积极诱导,进行正面教育,并要对学生讲解花、草、树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它们,同时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特别要关心那些智力和体力较差的同学,及时帮助他们,在活动中让老师也参与进去,自己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多和同学广交朋友,使师生在活动中关系融洽拉近了距离。 四、以情境教学,结合“教”与“玩”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教学中有人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提倡以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教学为主题的今天,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游戏教学中,我经常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游戏教学。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还可以教师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和谐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总之,多少年来,学校的游戏教学往往是单向式,指令式,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而情境教学便是通过创造一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心理与教师之间距离缩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这种方法对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不断完善。使学校体育事业更加光辉灿烂。 体育课论文:浅析小学体育课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与克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也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优胜劣汰,这是竞争的必然。对于强者,跌倒了,大不了再爬起来。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这时候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难以再站起来,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把目光停留在自卑心理的形成时期——小学阶段。 一、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化发展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良好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认为自己不行,无法赶上别人,它有着很强的消极作用。我们就先看看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 首先,由于客观条件引发的:有的学生家境不好,吃穿谈不上讲究,只能稍做到有,由于习惯了这种生活现状,开始自己也不在乎。可日久天长,因周围的同学和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逐渐注意到别人优越条件。觉得自己家里很穷,没有资格谈这说那,继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以至于以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对自己毫无信心。还有的同学因自己的相貌产生自卑,总是认为自己太丑了,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甚至于连抬头举手都小心翼翼,生怕会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而引来别人的歧视与嘲讽……由于小学生认识和理解事物还不能够达到理解程度,这也就很难避免使他们产生偏激的一面。 其次,教师不负责任的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一句话很可能造成一个学生一辈子的跌落。前几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教师在看见一名学生老教不会时,和蔼可亲的形象立即被粗鲁的辱骂声所代替: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活在世上还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这名小学生仅有的一点自尊心也在教师的辱骂声中撕裂,当晚,他便自杀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学生 是抱着不负责的态度,动不动就以打击、谩骂来抵制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由极度的自尊变为自卑。这样看来,我们教师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再次,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个性的差异是指人们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小学生由于遗传素质不同,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不同,因而在体力、智力、兴趣、气质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其实个性的差异也算是客观条件,但学生经过后天的努力,也能够改变。)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智力和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了,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 最后,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这一点是上一点的分点,之所以分作一点来讲是因为其对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上二点所谈及的方面都是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理发化、客观化,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处理事物。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它是不成熟的阶段。如果那位自杀的小学生认识能力稍微提高一点,那么悲剧便不会发生了。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也就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自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小学生自卑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自己,害怕自己被伤害,却往往自己伤害了自己。所以教师在给有着自卑心理的学生做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要防止操作他们的自尊心,因人施教,选择适当的方法,一位好的老师,也应该是一位好的 “医生”,只有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二、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即使在家人面前也常说:“我们老师讲的”。对于儿童的这种特殊心理,教师应珍惜它,利用好它。在整个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教师依旧起主导作用。 1、小学生的感知觉情绪化比较明显。小学生自卑时,心情比较低落,面部表情暗淡,容易走神,喜低头,他的内心活动多写在脸上。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留心观察,对学生进行爱的陶冶教育。 2、经常利用身边的小事和创造条件教育学生。有的学生因为动作不会做而感到自卑的,教师可以通过指导,给一些难度适中的动作让学生完成,增加其信心;有的学生以自己的品德不好而自卑的,教师可以设计好一个“陷阱”让其自我满足,消除这方面的自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坚持原则办事,正确地引导学生,不可以给予学生错误的引导;要分清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认识到克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三、通过比较,抵制自卑 说实话,这不能说是一个好办法,但也可适当选用,像那些有着自卑心理且容易满足的学生易采用。教师通过某一方面的比较,让他知道比自己差的人还有,自己不是没有希望的,暂借用一下阿Q精神。不过要注意的是: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不可以帮助了这个同学又打击了另一个同学。也可以通过优点来纠正缺点。例如:一个体育很好的学生因自己的成绩而自卑,教师就让他做了体委,并且鼓励他参加体育训练。结果运动会时,他多项得冠,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从此以后,他的学习像体育运动一样,成绩很快上升,自卑心理也自然消除了。 四、优化环境,渗透熏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学校是传递文化和育人的基地,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体现在校园物质和精神环境中。校园文化具有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因此,有人称它为学校的隐性课程。在其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校园精神环境的建设。学校良好的风气和师生奋必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一种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 2、需要注意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对学校文化有不小的冲击力,所以学校在选择、引进时要注意识别,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成为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渗透和熏陶,从而形成优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自卑。 3、最后教师还要注意由“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旧的封建思想引起的自卑现象。总之,要抵制 一切对小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不利的因素,帮助他们克服自卑,为他们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奠定基础。 体育课论文: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的教育 体育课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这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加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出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一般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能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而在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则不够重视,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素质教育,做到寓思想素质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用八个字概括起来,就是“精心设计、寓教于乐”。 具体说来,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枯燥乏味的队列练习,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学生,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向解放军学习,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锻炼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划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看谁能炸着,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则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所谓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的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圈。可将之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从而达到了锻炼和教育目的。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搞好思想素质教育,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独运匠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受到教育。这便是体育课中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体育课论文:体育课意外伤害处理的方式分析 一、第一步:有备无患,重在预防 “郑老师,不好了!王宇晕过去了!”一阵急促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八(2)班几个学生慌张地边跑边喊。我急忙向事故地点跑去,升旗广场边正围着一大群学生,王宇躺在地上。我正想办法进行处理时,学校的校医邵医生也匆忙跑了过来。 【事后反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体育课上出现一些意外伤害在所难免,关键是体育教师对课上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要有一定的预见,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事先准备好危机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为此,我们制定了意外伤害三级应急预防机制。第一级:若本班学生从事危险性活动,或活动时有危险、同学之间争吵打架等突发状况时,旁边的同学无论男女都要加以提醒和劝阻。第二级:发生以上情况时,任何在场的班干部都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体育老师。第三级:如出现较严重的情况(如出血、跌倒不能爬起等),在场的班干部要维持现场秩序,另一名班干部或学生立即通知校医到场。机制建立后,我还利用体育课进行了模拟演练,以便学生熟记于心。此次意外,我和校医能在第一时间到场处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级应急预防机制。 二、第二步:临危不乱,镇定处理 此刻,学生们有些紧张地看着我,有的在小声议论。我和校医立即把王宇放平,掐其人中,不一会儿,王宇醒了。我首先安慰王宇不要害怕,又低声命令其他学生:“体育委员和组长留下,帮我扶王宇到校医务室;班长立即通知班主任到医务室;其他同学回去准备上课。”把王宇扶到医务室后,我问了组长的事情经过。原来王宇这组因游戏输了,被罚跑一圈。由于学校正在建塑胶运动场,体育课都在升旗广场和两边的中心路上进行,加之上体育课的班级多,空间较小,王宇和其他班级的一名男生发生碰撞,造成王宇意外跌倒。 【事后反思】 体育老师作为体育课管理的责任人,要临危不乱,事情往往没有人们预想中那么糟糕。体育教师要用所学的运动生理知识对出现的伤害事故进行及时科学地处理,而且要让受到伤害的学生尽快镇定下来,防止情绪恶化。另外还要做好其他学生的安抚工作,尽量不要让事情扩大,以免给自己和学校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三、第三步:积极主动,互动沟通 到了医务室,校医给王宇喝了一支葡萄糖水,此时班主任也到了,大家决定还是要到县人民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在赶往县医院的途中,班主任通知了王宇家长。医院对王宇进行了头部和胸部的CT,并做了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安顿好王宇,他的父母亲慌慌张张的从乡下赶来了,我和班主任连忙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的告诉了两位家长,同时转达了医生的诊断结果。家长看到儿子没有什么大碍,就平静下来。和王宇家长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让王宇暂住急诊室一晚,以做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我们和家长互留了电话号码,以便有特殊情况时能及时联系。 【事后反思】 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体育教师是有一定责任的。老师和家长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出现较严重的意外事故后,除了及时地处理学生的伤情,视情就医外,还要积极主动地联系家长,态度诚恳地向家长解释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谅解,以免让家长走向老师和学校的对立面。在处理意外伤害时,有时问题比较严重相对难处理,如:可能会涉及到多名学生、产生一定的医药费用等等,此时最好能有班主任、同组年长的老师或学校的中层干部在场,通过他们先帮忙稳定家长的情绪,然后再多方沟通交流,合力调解,共同商议处理,确保不留后患。体育老师不能抱着怕麻烦、逃避的心理,应积极主动地预防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给自己、家长、学校带来更多的麻烦。 四、第四步:攻心为上,教育反思 经过一夜的观察,王宇没有大碍,第二天就到学校上课了。原来王宇因看到口腔出血害怕紧张出现晕血。尽管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事故,但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第二天的体育课,我做了一次专题的安全教育课,课上我列举了大量体育课上学生不注意安全对自身或他人造成的身心危害,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学生、家庭、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课上还给学生介绍了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和出现损伤后简单的处理方法,并强调和完善了体育课三级应急预防机制。 体育课论文:中学体育课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路径建设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学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体育课堂中的创新教育,一要注重学生的智力的开发,二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多样化和自主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现就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进行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三)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景,形成欢迎进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题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惟上、惟师、惟书”,反对的是“惟师命是从,惟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辩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 (三)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 体育课论文:开好体育课势在必行 目前,一些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基本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有些学校则干脆停开体育课。由此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发病率上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应试教育的影响,师资、经费缺乏等,但最根本的思想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要恢复体育课的“合法席位”, 一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认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积极性,把思想认识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 二是要因陋就简,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体育器材,能开的体育项目尽量开全。如广播体操、跳高、跳远、篮球、排球等项目,冬季的踢足球、踢毽子、跑步、滑冰等项目,一般的学校是有能力搞好的。画跑道、挖沙坑、钉跳高架、买些球是不难做到的。 三是要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师资力量,采取短训、自学等途径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开好体育课,不能等到师范院校分配来毕业生再去考虚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培养“出学校门,进医院门”的下一代,开好体育课势在必行。 体育课论文:体育课怎样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积极性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譬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 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但有时集中了注意的事物,并不都能引起兴趣。)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自由体操那种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时,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总之,教师要善于灵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文秘站整理) 体育课论文:体育课怎么吸引学生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文秘站: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个“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耳边风。L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曾有一段时间经常逃课。班主任到处找他,但一见到班主任就躲,真拿他没办法。在一次课外活动时,我有意的接近他,“L同学,你的协调性很好,欢迎你加入健美操队。”一听这话,他来劲了,开心了。然后我话锋一转,“L同学,叶老师可以跟你聊聊吗?我们到那边草地上坐坐好吗?”他点了点头,跟着我来到草地上。“某某,叶老师很孤独,很想跟你交个朋友,你能答应我吗?”说完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叶老师,其实我也很孤单,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不愿意跟我玩,而且妈妈又出差了,我很想念他,恨不得跑到她身边去,可是学校又不让,所以我天天逃课。”“你觉得逃课这种行为对吗?还有,同学们为什么不跟你玩?”“不是的,上次我的手受伤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很关心我,对我很好的,可是我的手好了以后,他们就……”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在草地上坐了差不多一个钟头。经过这次的交谈,L同学愿意上体育课了。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后面有一个人大声的喊:“叶老师,我最喜欢你,也最喜欢上体育课。”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L同学。听了这话,我心里甜滋滋的,突然间使我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一名人民教师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自豪,更加强了我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 总之,通过又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外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 体育课论文:浅论高校公共体育课如何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 论文关键词:高技体育;女大学生;体育兴趣 论文摘要:培养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其内在动因,使其养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思想,这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技能知识的传授、思想教育等方面着手,分析阐述了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知某种事物或获得某种技能与知识以后,兴奋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使其产生继续探求欲望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同情感密切联系,能使人们集中注意力,积极自觉愉快地从事某种知识的学习或某种活动的参与.兴趣产生以后会诱发主体对某种事物的参与和学习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后,会使主体逐渐在大脑皮层相关中枢产生定型,这种定型的不断完善就会使主体在神经高级中枢中形成主动参与或学习某种事物的思想动因.从兴趣的产生到诱发主体的思想动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但是,从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以明确地发现。只有主体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以后,才能诱发主体的思想动因,使主体形成自觉参与或学习某种事物的行为习惯.体育兴趣是人们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产生的浓厚程度取决于主体在体育锻炼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它与个体的个性差异密切相关,特别是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在生理上已进入青春成熟期,身体各方面已达到成熟女性所特有的特征,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她们在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比较复杂的变化,性格上变得爱美喜静、腼腆怕羞等等,对体育活动明显地降低了兴趣;特别是那些体育活动体验和经历较少、性格内向的学生,她们的体育兴趣会降得更低.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要提高女大学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先从培养她们的体育兴趣着手,结合其身心特点,采取必要的方法措施诱发其内在动因,让她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去,逐渐地养成锻炼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思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通过体育教学去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阐述对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以求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在此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1 高校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1 高校女生的生理特征 在枝女大学生的年龄多数是在18~22岁之间,她们的生理机能基本上已走向了女性成熟阶段,由于雌性激索的特殊作用,此阶段其生理形态与特征已和男生有了明显的差异.她们的生理形态已完全女性化,臀部增大,乳房突起,胸腹、臀部等身体部位的皮下脂肪丰富.她们的生理机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男生相比较,她们的每博输出量小,心率相对较快;肺活量较小,呼吸频率较快;肌肉工作力量小,动作速率较缓;身体活动中容易产生疲劳,恢复时间相对较长;等等.由于她们的心血管、呼吸和运动等系统的生理机能明显的弱于男生,决定了其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活性等身体素质都明显地差于男生.这些生理机能上的变化,导致了她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减弱,体育课上参与活动的惰性较大,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相对薄弱. 1.2 高校女生的心理特征 高校女生由于年龄阶段、社会经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心理上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她们变得性格内向,腼腆怕羞,文雅好静,喜易,怯难;这些心理方面的变化,会对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自觉主动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一方面的心理变化是,她们变得求新、拾趣、爱美,追求时尚;高校女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阅历和鲜明的个性追求,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体育在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她们在大学生活中一方面渴望提高自己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自己对体育的评价能力和欣赏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她们希望通过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塑造自己健美的形体、优雅的姿态和高雅的气质,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和信心.从高校女生的心理变化来看,对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心态而言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尽量克服其消极一面,诱发鼓励其积极一面,才能逐渐地培养起她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高校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与措施 2.1 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针对高校女生的求知欲望和她们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学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扩大和加强体育基础与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根据她们的需要,增加一些运动保健、运动生理和体育文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的讲授和技术实践课中的随机讲授时间外,还可以利用课外座谈与讲座和课外活动锻炼等时间广泛接触学生,了解她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她们不断提高对体育锻炼的正确理解,激发其良好的健身锻炼动机,逐渐地培养起她们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和兴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加深其对体育意义和目的的认识与理解,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她们建立起对运动技术课学习时的信心和自信心,使其较快地掌握基本运动技术的正确练习方法,提高她们健身锻炼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另外,要根据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和新理论,把体育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大学生对现代体育知识的需求,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使她们能够跟上现代体育发展的步伐.再则,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观看到网球、台球、棒垒球、保龄球、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非课堂学习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体育项目学生们平时无法直接参与,对其规则和竞赛方法也十分陌生,但她们对那些项目中激烈的竞争场面、美妙的战术配合和紧张的现场气氛等方面抱有浓厚的兴趣,她们渴望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其欣赏的需要;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时机。向学生介绍这些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提高她们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鉴赏和欣赏能力,从而使其从中领略到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和由此带给她们的无限乐趣和喜悦.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她们对体育的参与欲望,不断促进其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逐渐形成. 2.2 结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台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 高校女生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特征,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她们的生理特点与特征出发,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她们对体育的兴趣,调动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她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和意识.首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与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内容设置;要有别于男生,因为女生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明显差于男生,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在教学内容中多安排一些轻力量、慢速度、低对抗与防止疲劳较早产生的体育锻炼内容,多安排以有氧代谢为主、无氧代谢为辅的运动项目,例如:健美操、艺术体操、舞蹈、小球类等等;教学内容与项目安排的合理恰当才能克服她们学习时的消极抵住心理,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特征,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运动量、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是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果在练习中其强度、密度和运动量没有有效地控制,同样可以降低学生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的准确度和参与活动的态度等情况,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她们在心情愉快和满足的情况下积极地参与各项练习,喜悦与满足的体验才会激起她们继续尝试这种体验的欲望,只有这种欲望的产生才可能激发其兴趣的逐渐形成.另外,要根据女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周期特征适时地调整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确实作好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教育女大学生正确认识月经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克服其经期的波动情绪,消除其神秘感和恐慌感的心理阴影. 2.3 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高校女生由于生理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影响,心理发生明显变化,其变化对她们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克服她们心理的负面影响,积极诱发和调动她们正面积极的心理影响因素,才能不断地激发她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广开思路,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女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地培养起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首先,在课堂教学安排上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合理搭配与变换,压缩单调、枯燥和乏味的跑、跳、投等内容,增加学生喜爱的健美操、韵律操、舞蹈和形体练习等内容.其次,要克服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采用小型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把枯燥的跑、跳、投转变为有趣味的健身跑、健身跳和趣味投;可在课堂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有选择地安排一些韵律性强的徒手操和舞蹈动作等练习;主要教学内容可融入竞争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的练习方法之中;等等.再则,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要使学生始终保持喜悦和快乐的积极情绪;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她们对某种练习注意力不集中或感到乏味时,应及时变换练习方法或内容,克服其消极抑制情绪的产生,以使她们在身体练习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兴奋性. 2.4 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女大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当中大部分都存在着爱干净、怕脏、怕羞、怕累、胆小胆怯、害怕失败等等,存在着有碍于她们专心投入到体育课堂学习中的种种不利心理因素.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她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可能会形成她们害怕学习体育的心理障碍.要克服这些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练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以降低难度要求,内容的安排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要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取得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并做出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欣慰感、成就感和满足感,消除她们的紧张惰绪,以增强练习的自信心;要加强练习帮助和保护措施,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保证场地器材的绝对安全,以克服她们的害怕心理,以此来增强其完成练习时的自信心.另外,还要考虑女大学生爱美、爱清洁的特点,在体育课场地选择时要尽爨选择一个优美洁净的练习环境. 3 小结与建议 高校女生在其生理和心理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特征,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和利用这些特点与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满足她们对体育的需求与渴望,消除其对体育的心理障碍,激发和培养起她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她们逐渐地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体育参与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从而建立起她们终身体育的思想. 体育课论文:浅论高校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更是运动翻j练避免受伤的重要一环,一定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的备课,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使同学们身体顺利的达到锻炼目的。 论文关键词:准备活动;教学效果;运动损伤 准备活动是体育训练和比赛之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各部分身体活动练习。当肌肉进行紧张的运动时,有机物的强烈分解和能量的释放,需要大大加强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由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来执行的。因此,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激烈运动时,内脏器官的机能不能适应肌肉运动的要求,不仅运动成绩下降,而且还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习、呕吐、甚至休克等现象,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在高校体育基础教育中发现,教学效果好坏除了共同有的身体素质外,同学们对准备活动的认识程度也是他们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据调查体育课中所有的受伤,85%来自于准备活动的不充分。通过对我院部分公体学生的调查,95%的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前没有认真做准备活动,只有近5%左右的学生在认真的做。所以,如何安排好高校体育公共课每节课的准备活动,是保证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意义 在绝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识里,有一个误区,认为准备活动仅仅是热热身,也就是使身体发热就可以了。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使学习运动技术效率低,锻炼效果不理想,最直接的是导致身体受伤、致残、甚至危急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运动锻炼之前的准备活动。其意义有很多,我们列举几点主要的进行分析与探讨。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脑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准备活动可以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升高体温。有的人在一有较强的运动就感觉头晕目眩,肚子疼,其实就是内脏器官不适应引起的疼痛。准备活动做了,并有一定强度,这些症状就会减轻甚至不出现。 准备活动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改善心肺器官功能。趣味多样的准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这些功能的改善,能较快使学习运动者进入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锻炼效果更佳;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肌肉收缩的粘滞性,可以预防因大强度的运动而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损伤。所有的准备活动,在这一点上是最直接、最常见和最多的。 二、准备活动的安排和注意事项 准备活动分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 一般性准备活动:徒手或持轻器械的练习,包括单人、双人徒手操,武术操,棍操,绳操等;走跑练习,包括各种形式的走、慢跑练习;队列队形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游戏,可根据教材、学生情况,自编或参考游戏类书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时问不宜长,最好同徒手操结合使用;舞蹈,这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新特点,最好配乐使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专门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包括一些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或辅助练习,应与教材结构节律强度栩类似。如:教材是掷铅球可以先做掷沙包等练习,教材是鱼跃前滚翻,可先做前滚翻。 准备活动的时间安排:准备活动是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的,基本活动时间一般在20—25分钟,心律控制在每秒90~110次左右。根据季节的变化,冬天时间要长些,夏天应短些。运动过大,学生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疲劳,影响教学效果。运动量过小,则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 准备活动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但也可分组和个人任意进行。即可定位也可行进问做。应从易到难,从基本到多变。准备活动与运动项目之间(课的基本部分)要连接紧凑,问隔不可过长,否则就达不到运动效果。 学生体育运动锻炼效果的好坏和准备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没有认真做准备活动可导致受伤几率高出很多。要使锻炼效果到达预期要求,就必须做好充分相应的准备活动。随着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准备活动更应该是多姿多彩,使同学们在充满着快乐而有趣昧性的气氛中做准备活动。在安排好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老生常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这一话题上,我们强调每一任何运动锻炼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体育课论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制形式教学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俱乐部制形式 体育教学 考核评价 论文摘要: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采用体育俱乐部制模式进行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符合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应用体育基本知识,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身心健康的提高。 1目前高校采用的主要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注重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主动参与体育意识的培养,注重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注重现代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即强调体育教育应树立现代体育观念。因此,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即将成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1.1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以主、副项为切人点,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内外教学管理融为一体。课外辅导采用“侧重式”或是布置课外练习的方式进行,它对体育课起到了互补和延伸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得到消化,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能力拓展了空间。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 1.2多维目标体育课堂模式 依据传统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根据现代体育理论把课堂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游戏、技术教学、能力培养、强化身体素质5个部分。课堂教学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愿、积极踊跃地回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1.3体育合作模式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 1.4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园区模式 以人为本,体现现代体育健康教育的特点,把社会化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以及个体化等教育的精髓融合在一起。 2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 2.1课程方向 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投人到学习锻炼中去。 2.2课程目标 形成健康的体育观,掌握专项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科学规律的认识水平;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3课程设置 (1)体育基础课:一年级第1学期为体育基础课,以院系、行政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体育课。 (2)专项运动课:第2学期至第4学期专项运动课实行体育俱乐部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任选自己喜爱的体育俱乐部进行学习。 (3)体育保健课:对部分身体异常、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适应性体育课程。 (4)运动训练课: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主力队员,开设以各专项运动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 2.4课程结构 (1)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课时间、自由选择体育俱乐部、自由选择教师。 (2)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体育俱乐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 (3)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运动实践中穿插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5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以专项健身理论、锻炼方法、运动技能等相关知识为主,教学组织以集体授课为主,根据项目特点安排专业教师授课,突出专项教师的作用。体育课程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1)体育基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高等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主要运动项目介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2)技术理论的教学内容:各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理论、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基层单项比赛的指导方法和组织方法。 (3)俱乐部开设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贻拳道、形体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田径、武术。 (4)体育保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养生体育、运动处方、医疗体育、机体康复方法等。 (5)体育训练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各运动队教练员制定的专项训练计划、任务,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参加各类体育竞赛。 2.6教学管理 授课方法上,应改变过去的单一形式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将重心转移到重讲解、示范与分析上,在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方法上,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独特的学习方法,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设置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评价,积极主动学习知识。 2.6.1俱乐部制的教学管理体系 (1)选课程序 一年级第1学期由学生所在院系按行政班集体上课,其余学期全部由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择2个以上的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体育俱乐部学习与训练。学生每学期根据公体部公布的学习与i)}}练项目、时间、地点,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俱乐部,所选时间不得与其它课程发生冲突。第2学期至第8学期,学生可在校园网上选择体育俱乐部学习与训练。 (2)课堂管理 教学管理的改革在内容、方法、手段上,要真正做到为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为宗旨,强化体育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从而创建和谐、高效、务实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上课时间、自由选择体育俱乐部、自由选择教师。体育课合计6学分,学生在校4年必须修满6个学期6个学分。原则上要求第1至第4学期修4个学分,第5至第8学期可机动任修2个学分,每学期只能修1个学分。学生若未取得每学期规定的体育类课程学分,则不具备评选三好学生、获得奖学金的资格。学生只有获得体育课程全部学分,毕业时才能视为体育合格,否则不能毕业。 2.6.2考核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实行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定。在层次教学方法中,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运动水平、运动能力进行单元阶段检测。在教学检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以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达到教学面对全体学生的目的。 3结论与建议 (1)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符合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2)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使体育课的功能得到了强化。 (3)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知识面,促进了个性化发展和实践体育能力的提高,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俱乐部模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终身健身的方法与技能,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体育课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 论文关键词:学生主体 公共体育课 考核评价 达成性评价 论文摘要: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的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的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评价。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加强体育教学的评价和考核方法的研究,对学生体育成绩实行多元化、分年级、分层次的评定,淡化竞技,减少身体差异对体育成绩的影响,健全学生体育课的多元评价体系,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问题的提出 对学习的评价,尤其是对学习进步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其人格和尊严应有的关注。一直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评价观念,受技能“肓”人的影响,多以竞技体育的要求,评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程度,评价标准刻板、单一,以一成不变的技能式的量性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后天的遗传性和在学习的发展过程。这就出现在体育课成绩考核中,一些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以获得较好成绩,甚至有的项目不及格,有些学生单凭身体素质、先天优势,不锻炼就取得优异成绩(“锻炼身体,学习技术”以分数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评价策略,不盲目追求客观与量化,认识到体育教育与考评的相对性,依据体育考评的互动性特点,建立起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和学生之间学习效果的相对差距的横向评价,再辅之以学生的自我评价。本文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制度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2.理论基础和依据 2.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2.2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的逐级评价最终要使学生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在逐级的评价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评价应使学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通过发现、探索,学习知识,掌握规律。所以,让学生自我评价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 2.3从学习过程的角度看,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效、进步的幅度、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对于学习结果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报酬”或鼓励,它能产生或加强学习动机。知道结果,学生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思路,对优点进行肯定,对缺点进行改正。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必须着眼于教学开始与结束时成绩的变化上,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4从高校体育的培养目标角度分析,学生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掌握两到三项运动技术,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而考评制度作为体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动机及体育意识、习惯的形成。合理的考评制度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配合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高校体育的培养目标。 3.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考评主要包括理论考评、运动考评、达标成绩和出勤率等方面,是以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评价采用绝对性评价:运动水平越高,成绩越好,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征。过分看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价作用,以至把“达标”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单一目标,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着“达标”,并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体育教育评价中过多地强调体育的功效性,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指向,使评价作为整个体育教育系统的闭合环节应起到的反馈检验作用与学校体育目标错位。因此,现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不利于调动所有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也使一部分学生锻炼的信心受到挫伤,如此考核评价办法势必会引导学生努力掌握运动技术、片面追求运动成绩,而忽略了终身体育这一指导思想,偏离了高校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前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大多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只重视学生最终的考核结果,是成绩完全量化的结果,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先天性身体差异,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导向作用,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整体素质下降。 4.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 现代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逐步喜欢体育运动,使学生在大学阶段能掌握两到三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学评价要求,提出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 4.1体育教学评价应从对体育教学的价值进行判断。体育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能充分了解体育的功能、体育运动的特点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需要,并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自我构建。(2)学生真实的锻炼表现。(3)学生对体育锻炼方法获得的整体性。(4)学生合作锻炼及分析讨论能力的发展。 4.2强调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过去体育课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这在特定的时代无可厚非,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的概念不断得到延伸,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被包括在内。因此,再坚持强身健体的单一目标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要,体育与健康目标内容需要不断得到丰富,这就必然要求评价的内容也要跟着作相应的改变。评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进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总体来说,强调综合效应、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学习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及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 4.3在体育课考核评价中,首先,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自身的横向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运动项目(例如速度耐力类项目、格斗类项目等)特点选择一至三项对学生的初始状况进行测试评价,课程结束时再进行一次考核,按一定的标准评定学生的进步幅度,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主要指标,使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外活动的效果。 4.4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初期,可以就明确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制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把教师被动的“教”变为学生主动的“学”,加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4.5综合“达成性评价”考核标准。达成性考核标准要求制定各个运动项目对学生的最低要求,结合学生的初始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学生某一运动项目的最后成绩。 5.结论 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使评价标准呈现多元性,并注意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要处理好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等方面的结合。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的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的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评价。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加强体育教学的评价和考核方法的研究,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体育成绩实行多元化、分年级、分层次的评定,淡化竞技,减少身体差异对体育成绩的影响,健全学生体育课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他评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实现大学阶段体育课的价值。 体育课论文:论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 论文摘要:体育俱乐部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已经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指导纲要》,推动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建立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使体育俱乐部活动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为丰富高校体育现代化的内容和寻求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终身体育 1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提出 1.1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提出的重要依据. 1.2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观念,树立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念.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法,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教学模式为母板,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实行“多班分组男女分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上课积极性,使学生每次课都有新鲜感,由原来的“让我学,让我练”转变为“我要学,我要练”.在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发挥学生个人特长,在自己感兴趣、爱好的项目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2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情况 2.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通化师范学院三年级10个班的各专业本科生,共计462人,以及担任体育俱乐部选项部分的任课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发表在国内期刊的有关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论文、资料,并了解相关方面研究发展状况.运用调查问卷法对所抽取的不同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62份,收回有效问卷421份,有效率为9l%.对参加选项部分教学工作的教师发放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100%. 2.2体育俱乐部开设的内容形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以强身健体和娱乐休闲为主.俱乐部开设项目有排球、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武术等.运动训练课针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员,开设各专项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体育保健课是针对身体特征和病、弱、残等特殊群体开设,以指导健康、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体育俱乐部的开设比以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更具有实用性、自我教育和健康性.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情趣性,更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模式. 2.3课余时间训练采用会员制度 课余时间体育俱乐部教学采用会员制度的形式,以最优惠的条件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俱乐部中来.俱乐部会员可以凭会员证参加体育俱乐部举办的任何一项体育活动或参加培训,尽管在体育俱乐部的花费不是很大,但这种“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让诸多的大学生加倍珍惜体育活动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学习并掌握一项体育运动,为将来工作以后仍能坚持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对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识 调查显示,9%的同学在老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时,是从来不听的;有17%学生偶尔不听,有74%的学生回答是喜欢这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了解:学生只有在上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时,才有最好的表现,能够积极主动的练习,遇到难题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有8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开设的项目比较全面,能够较好的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且在器材、场地、时间等方面也能得到保证.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普遍认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自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及“素质教育”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是以“终身体育”为主题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上优化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推行男女合班上体育课,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合理且好处较多,最大的一方面表现就是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有异性在旁关注,表现欲的程度自然加大,这一缘由势必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 3.2对大学生体育教育健康意识的影响 创设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型体育教学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实用性、自主性的特点,是以娱乐为主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健身的意识,并化被动为主动,形成“我要锻炼”的自觉行为;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的最佳时机,而且能使学生在校期间有健身的愉快体验.当回顾这些经历时,觉得体育是愉快的,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及失败带来的教训,从而养成坚持长期锻炼的习惯. 3.3高校开设俱乐部的可行性分析 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是可行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指导思想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学生的体育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学习与兴趣及特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俱乐部是可行的.因为俱乐部以学生为主体,且组织方式生动活泼,所以它更多的是带给学生娱乐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也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随机抽取在校生462人的调查中94%设赞同票,约2%投反对票,4%弃权,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说明我院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可行的.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也是可行的.俱乐部组织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上课的内容、教师和参加的次数,使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灵活的选择.“俱乐部制”的教学采用了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多层次、多样化和娱乐性的情况下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 3.4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俱乐部教学不能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安排没有体现出层次变化和个体的针对性,不能解决学生中“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问题.二是开设项目与学生选项的制约.在部分热门项目中,学生过于集中,只能临时调整,有些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因场地限制而无法开设,因此学生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选项.三是师资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体育项目,这就使得教师专业知识显得滞后或老化,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俱乐部的管理应规范化.学生在俱乐部学习的考勤、成绩的评定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学生在各俱乐部之间自由转会制度也不完善,其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4结论和建议 4.1建议 (1)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体育是高校的必修课,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体育场馆设施,在推行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选择室内课程较多,由于俱乐部教学不再受教学班和课程内容统一的限制,这样大大增加了体育课的单元时间.一般情况下,除上午1、2节不安排体育课外,其它时间都可以安排课程.这样,场馆设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2)对体育师资队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开设俱乐部课程相对于普及教学而言,对教师的专项水平和组织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通过进修培训、师资引进等方式调整队伍结构,主动适应教学要求. (3)建立俱乐部课程选课机制.为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志愿,应编制选课小册子,让每个学生了解课程设置,授课时间、地点、内容、考核办法、任课教师等详细资料.根据学生志愿统筹规划,提出每门课程的计划人数.要实行计算机选课管理,必须淡化原有的行政班级,打破系、班的界限.如学校开设此项目,学校领导部门和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针对有利条件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问和场馆进行活动. (4)体育俱乐部的活动要从单纯的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向整体体育文化素质的转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条件和爱好自由选择;教师依据每个学生技术水平,划分一定的层次. (5)加大对体育俱乐部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建体育场地,添充体育器材,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4.2结论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以生动活泼为前提,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将会是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优越互补,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才能得到显著提高,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念,虽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但其积极的实践意义不容否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体育课论文:浅谈高职公共体育课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合作意识;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审美意识 论文摘要:离职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挫折教育。运用激励手段。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调解和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 公共体育课不同于专业体育课。专业体育课是以提高技术水平为主,公共体育不但要提高技术水平,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课堂。但是。高职公共体育课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甚至没有受到一些老师的重视。一些老师认为公共体育课就是让学生学一些基本的技术。锻炼一下身体就完成任务了。学生们认为。我也不是学体育专业的,将来也不从事体育工作,对付一下就可以了。这是人们对公共体育课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开设体育课。高职院校从入学到毕业也一直开设体育课,这就说明开设公共体育课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它不只是简单地学点技术,而是要学好技术,更要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 一、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大多数运动项目都存在着合作的内涵,有整体合作、小组合作、二人合作等。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只有很好的合作,让每位合作者都发挥出最好水平,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例如,在三大球类运动中,队员要密切合作,场上队员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表示一个战术。只有队友就得明白,才能取得胜利。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结合所学的项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懂得有比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合作,在合作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2、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田径项目中的接力跑,要求四名队员不但有合作意识,而且更要发挥好伙伴之间的协调的配合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内容,学生在自学自练的过程中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公共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它不但要学一些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有身体的体验。每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产生许多不适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恐惧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心理障碍,如怕苦、怕脏、怕失败、怕丢脸等。尤其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过着“农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没受到这样的“苦”。作为体育老师,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和战胜这些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从而逐步培养起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1、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在体育课中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创立挫折情境,让学生碰些“钉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例如。在学生已经完成练习任务后再增加练习任务。延长规定的练习时间;在疲劳时要求学生完成比较复杂的动作。并要求保持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准确性。这些都能起到挫折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顽强性和坚韧性,从而形成良好意志品质。 2、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起克服困难的勇气 学生在体育课中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功亏一篑”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我们能在学生可能退却的关键时刻,适当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就可以促使其去坚持、去奋斗、去拼搏,从而使其意志得到磨练。 3、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好强”、“好胜”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心理在体育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体育课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也是一种较好的举措,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入学开始大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学业不良,高考失败等打击,在心理上受到了无形的伤害,失去了远大理想和明确的人生目标,使他们目标模糊,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一些学生因得不到及时的调解和疏导,致使其消极行为加剧,变成病态的心理行为。体育课就能起到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调解作用。众所周知,娱乐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最有效的良药,那么娱乐的项目又大多是体育项目,在健身房里、广场上、公园里随处可见那些运动健身的人们,一个视野开阔的运动场就会让你忘记烦恼,一段节奏较快的健美操就会让你心情舒畅。因此在体育课上合理安排一些大运动量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为男生安排一些球类比赛;为女生安排健身操、游戏,有意识地通过这些运动项目,让学生“合理宣泄”,使受挫情绪、委屈情绪等多方面心理压力释放出来,以达到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效果,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真正地做到自尊自信。 四、公共体育课能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 公共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公共体育课上学生所学的每一项技术,都要求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例如,篮球的胸前传球技术,眼睛看传来的球,大脑判断来球方向,手要伸出接球,腿要迈出选好位置;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在体育课中,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促进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让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五、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教会学生欣赏美、发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育运动是美的运动,从动态到静态处处存在着美。在体育课中体育运动的场地、运动过程更是美的展现,一个篮球、一块田径场展示的是静态美;被称为“东方神鹿”的王君霞的奔跑动作、职业篮球队员的扣篮动作,展示的是动态美;艺术体操、健美运动、武术、太极拳优美动作以及各种动作之间和谐的编排组合,展示了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因素。当我们看到这些运动健儿那种健壮优美的形体、机敏灵活的动作、和谐舒展的造型时,会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美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2、通过体育课的培养让学生拥有美的行为 当我们亲自参加体育运动,从中体验到运动的美妙愉快时,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快感,受到美感教育。高职公共体育课就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体育和观赏体育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感染,使观赏者获得美的享受。体育教学是自然美、艺术美和人体美的有机统一。高职公共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总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体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在颅脑外伤病人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在颅脑外伤病人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的病人12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全科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全科护理颅;脑外伤;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和工业的发达,交通事故与工地意外伤日益增多,颅脑外伤合并多发性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有明显上升。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诊,重型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一般都是颅内高压,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死率和致残率也在50%以上[1]。现将全科护理在颅脑外伤病人的应用效果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的病人120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14-88岁,平均年龄为45.29±4.38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急救护理措施①病情观察:密切检测患者的神志意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变化。因脑细胞损伤的不同病灶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如出现中枢性高热提示脑干损伤。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脑疝的发生及高血压危象对的发生[2]。如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呼吸深慢不规则、脉搏缓慢时提示患者的病情加重,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②静脉通道的建立: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快速准确的输入抢救药物提高生命支持,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现象,应首选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20%甘露醇在30min内静点完毕,必要时可以遵医嘱给予速尿、激素等药物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为手术做准备赢得有利的手术时机和条件,保证并脑部供血,减少机体损伤。③术前护理:术前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密切沟通,交代患者的病情,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术中的风险,并要求患者家属进行手术知情同意书签字。讲解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术的优点,消除家属的紧张焦虑的心情,以取得最有效地配合。 1.2.2基础护理措施①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颅内血肿的患者多数由于长期卧床所致肺部痰液增多,应按时给予翻身、扣背,痰液粘稠时可以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②呼吸机的管理:呼吸机需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管道连接的紧密性,气管导管固定牢固,呼吸机的通气模式和呼吸机各参数的调节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血气分析的各项指证做相应的调整,对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以选用SIMV模式辅助呼吸,无自主呼吸的患者给予PCV,PSV,IPPV模式控制呼吸。呼吸机的呼吸频率范围在12-14次/min,潮气量为标准体重×(6-8ml/kg),呼吸比在1:1.5-1;2,ARDS的患者必要时可选用反比通气2:1[3];吸氧浓度在40%-60%之间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造成氧中毒,PEEP在3-6cmH2O之间。呼吸机的使用必须调节好每个参数的报警界限,禁止关闭报警音量,出现报警及时解决报警原因。 1.2.3康复护理措施及早的给予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早期活动患者的肢体,患者意识恢复开始进行神经功能训练,具体包括对定向力的训练,询问患者当天日期、时间、地点等,让患者区分自己的左右肢体,病房中的物品等;对患者实施注意力的训练,重复1-50的数字,让患者复述奇数与偶数;对患者实施计算力的训练,如连续计算100减7或者加7;对患者进行记忆力训练,回忆刚出现过的物品或者人物;对患者进行语言的训练,通过反复的听、读、说等对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训练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的能力[4];对患者进行解决问题的训练,让患者独立完成洗漱、吃饭、穿袜子等。 1.3效果评价:患者呈意识清醒状态格拉斯评分为8-15分的为显效,格拉斯评分3-8分为有效,格拉斯评分为3分以下或临床死亡的为无效。 1.4数据统计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治疗效果如表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3讨论 此组研究结果证明,实施全科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经比较两组具有显著差异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中的体会 【关键词】全科护理;基层医院;护理体会 护理工作是医疗单位整体工作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会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加强护理服务意识的建设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全科护理将成为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全科护理意识已在我国各大基层医院的逐渐推广[1],由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意识、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以下是本人下乡期间的体会: 1产科护士要求 由于产科病房收住院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无疑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产科护士不仅仅是局限于产前、产后护理工作,还应有各专科疾病护理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和体现护理质量的特殊性。使病人对病房的全方位护理建立起一种时时在在的信任感。 2护理体会 2.1接诊、转诊护理对每位产科护理人员都要求具备一定的院前急救知识及应变能力。在基层产科,平均每周有接诊、转诊2-3例,其中有普通病例也有急危重孕产妇,如胎盘前置孕妇接诊时应同时做好大出血急救准备,由医生、护士同时在场,以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2.2急救护理产科病人病情变化来势凶险,时间紧迫,曾发生一例患者在分娩中出现羊水栓塞,护士最早发现并在现场,因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做到分秒必争,稳中有序,有效实施抢救,为生命争取第一时间。 2.3学校健康护理每位孕妇从建卡开始最少接受3次以上孕妇学校授课培训,要求有师资的医护人员每周进行授课1-2次,内容包括:宣传母乳喂养好处、孕期营养、孕期母婴保健、分娩知识、产褥期护理等。通过讲解传授疾病知识,减少出生婴儿残缺率。 2.4角色转变护理基层医院为综合性医院,曾收住一位智障孕妇,孕30周,羊水过多,其智力相当于6-7岁儿童,由于胎心监测曲线不连续需重复监测,护士用成人的语气对孕妇说:平躺别移动位置。孕妇依从安排并平躺了40分钟,结果尿床了。当班护士没注意到要转变儿童角色,说话时语气应缓和、鼓励、表扬等,而不是严厉批评,结果吓出尿床。 2.5传染病护理产科合并症较多,如妊娠合并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病毒性肝炎等。护士不仅要掌握有关疾病知识、传染途径、隔离措施,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新生儿做好预防接种和隔离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对孕产妇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包括疫苗接种、家庭隔离和消毒、饮食保健等。 2.6合并症的护理妊娠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在产科较常见,在护理上要深知方方面面疾病知识。高血压疾病护理宣教应告知,定期血压监测,按时口服降压药,低钠盐饮食,保持情绪稳定等;心脏病患者产后24-48小时易发生心力衰竭,护理上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滴数,准确记录出入量;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要具体,包括饮食习惯、品种、饮食量,指导血糖监测及合理运动等。 2.7出院健康指导以产妇为中心包括新生婴儿、产妇丈夫及其他家属,出院前对他们进行家庭护理知识讲座,介绍产后转介服务、康复护理、母婴保健等,做好丈夫及家属心理疏导,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对特殊人群护理健康指导,应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让智障患者及家属得到健康支持。 2.8家庭访视护理出院的产妇在一个月内通过母乳热线电话进行家庭访视,内容包括:新生儿喂养方式、睡眠、大小便、皮肤黄疸、脐部护理;产妇产后恢复及产后42-56天回门诊复诊等。尽可能满足患者护理需要,以提高人口素质。 3总结 全科护理的宗旨是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运用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护理服务[2]。综合以上护理,作为距离广大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了解基层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医疗服务要求,建立主动健康宣教,减少并发症、传染病的发病机会。护士除了要掌握常规操作技术,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沟通艺术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更应有计划地加强临床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宣教,全面提升业务水平。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专业基本功,既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技术要求,利用住院期间最佳时机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因为宣教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现身所患的疾病,易让患者得到安慰和理解加深,在有限的环境开展宣传、指导,使她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其健康意识、知识、技能,从而提升人类健康质量。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在病区开展全科护理技术对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4月随机抽取的64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操作,观察组采用全科护理技术操作,比较2组患者对病区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区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全科护理;病区;护理质量;患者 围手术期疼痛不仅造成患者主观的痛苦,还会对机体的各个器官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如形成血栓、心肺并发症、各种心理障碍等。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把疼痛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排在四大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世界医学领域正在倡导全科护理和人性化服务理念[1]。如何构建全科护理管理体系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4月随机抽取的64例择期手术患者,32例观察组进行全科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4月随机抽取的64例择期手术患者,男42例,女24例;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53.1±6.5)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操作,观察组采用全科护理技术操作,比较2组患者对病区护理的满意度。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 2全科护理 医护人员要从思想上实现发展,重视医患两方面的交流和互动,建设人性化的医疗管理制度,争取能够在无痛的环境下开展医疗护理工作,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工作,展现人本思想的护理关键,重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的服务思想。目前,普通的普外笑话系统疾病手术都是通过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这就要给患者进行术前导尿、置胃管,主要是由于尿道神经分配比较丰富,咽喉存在喉上神经,容易受到异物的影响。所以,如果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时候进行导尿,患者的痛苦感会比较明显,也会经常出现不安和焦虑的心情;在留置针穿刺的时候,根据手术过程中数学和输液的具体要求,病房输液针要比穿刺针洗很多,所以很多患者在看到静脉穿刺针的时候会感到害怕。巡回护士要在手术之前的三十分钟为患者进行即将进行手术部位的药膏涂抹,要涂厚度为一毫米的利多卡因软膏,这样表面性的覆膜麻醉法,在三十分钟后使用无菌棉签对其进行清洁,使用碘伏进行消毒,结合一般的方法开始手术,保证操作规范。 3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病区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4讨论 医护人员要转变思想,强化医患两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构建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也就是在无痛的条件下实施不同的医疗护理和管理工作,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工作,展现人本思想的应用,彻底落实人文和人性化关怀服务的落实。现在,一般普外消化系统疾病手术都是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导尿、置胃管,因为尿道神经分配比较丰富,咽喉存在喉上神经,容易受到异物的影响。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围术期全程无痛技术应用逐渐宽泛,手术患者对手术的基本要求是无痛进行。临床医务人员在积极开展无痛宫腔镜、无痛分娩、术后镇痛等无痛诊疗技术保证手术患者术中、术后无痛的同时,病区护士应形成无痛理念,注重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无痛导尿和无痛置胃管等全科护理技术的开展,降低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导尿、置胃管等操作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以及身体的痛苦,要尽量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为患者进行手术,保证手术过程符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效提升病区护理质量[2]。 总之,病区全程全科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提高病区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所有手术患者来说,病区是个令人恐惧的地方[3]。如何在病区进行人性化的无痛服务,让患者充分感受到病区最安全,解除患者所有的担心和忧虑,让患者满意,是我们的病区工作的重心。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32例患者对病区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全科护理论文:社区全科护士工作规范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全科护士工作规范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达标要求对我院全科护士从护士礼仪举止到工作规章制度、职责和社区相关专业知识开展规范化训练,定期进行考核。结果:①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合格率从2011年的83.5%提高到2012年的98.3%。②患者满意度从2011年的91.5%上升至2012年的97.8%。③护理差错发生率从2011年百张床年一般差错发生率8%下降至2012年的2%。社区护理人员在素质、护理水平、护理业务技术和工作效率都有相应的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工作质量。结论 工作规范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关键词:全科护士; 工作规范; 护理质量 全科护士是相对于医院专科护士而言的,它是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面对社区的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团体,集预防、保健、护理康复为一体,以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主动性、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卫生服务工作。它体现了全科医学的全病种服务(不分科)、全病程服务(未病、欲病、已病)、全生程服务(优生、临终关怀)、全面性服务(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服务(时间、空间、人间)的特点。全科护士是向社会、群体、家庭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管理者,更是健康教育者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者。由于社区是慢病管理的主阵地, 护士是社区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全科护士除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外,还经过社区医疗服务知识和系统培训,获得结业证和上岗证,其思维模式和服务模式已向社区卫生"全科"转变,且利用在医院工作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规范化培训与考核为切入点,以规范护士行为为重点,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析现状 我院是一所集体所有制的一级甲医院,本中心参与了2005年海珠区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工作,全院护士有 65人,年龄18~53岁,其中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22人,护士 30人。本中心管辖的社区居民有9万人。存在情况是:①护士数量少,护士人力配置难以满足社区日益递增的护理需求,护理工作压力过大,造成护理人员流失多,护理队伍不稳定;②护理队伍整体力量薄弱,护理质量难以提高,护理安全存在隐患;③护理工作面临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引入,加大了护理风险,扩大了专业的内涵。以上情况提示,加快护士的培养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1.2方法 制定培训计划以6个月为一阶段,分脱产和半脱产两部分学习:①前两周脱产学习,第1w培训从护士的礼仪举止到训练语言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专题讲座来提高社区护士文化传统的修养,伦理道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修养和语言文字的修养;。第2w主要为规章制度、职责、环境、规范要求培训。②专业知识学习,根据2007年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制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将培训内容确定为:理论课,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概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特殊人群的保健、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社区紧急救护等;操作课,内容包括外科换药技术、心电图基本操作方法、包扎、吸氧、导尿、灌肠、心肺复苏等。计划中详细列出每月须了解、掌握的相关制度、操作标准、护理工作方法,集中培训内容、授课时间、考核方式。按达标要求开展阶段性的规范化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使护理人员在培训活动中有共同的关注点,能参与交流切磋,培训后有所得益,在工作中能切实运用,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 2考核 由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成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小组,分别对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阶段考核和全年总考核。 2.1 护理部根据培训目标及内容,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定期进行业务(临床实践,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等)和思想政治,工作态度(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阶段考核。 2.2 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科室规范化培训计划,护士长定期检查科室培训人员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及手册登记情况,由护士长对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每次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下一阶段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积极参加并严格执行计划,如实填写《护士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2.3 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应积极参加并严格执行培训计划:认真填写《护士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按时完成基础护理量化指标,按时完成综述或论文。 2.4 每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测试。平时要加强技能操作训练,特别是对一些常见急救操作要不定时抽查考核。采用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检查监督力度, 2.5 护理部年终对规范化培训完成情况进行集中审核,对不能完成计划及相关要求者,取消其年终评优评先的资格,年终考核定为"基本合格",对连续3年不能按计划达标者则实行解聘。 3 结果 ①全院护士"三基"考核合格率从2011年的83.5%提高到2012年的98.3%。②患者满意度从2011年的91.5%上升至2012年的97.8%。③护理差错发生率从2011年百张床年一般差错发生率8%下降至2012年的2%。社区护理人员在素质、护理水平、护理业务技术和工作效率都有相应的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工作质量。 4讨论 4.1 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以护理规范保证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4.2 规范了护理行为 从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到护理操作,使护士通过规范纠正偏差,强化服务意识,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4.3 提高作工作效率 通过规范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庭的配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发生,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5结论 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全科护士工作规范使护士的交流沟通、综合应用各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灵活应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通过系统全面地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使护士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都能胜任工作以确保护理安全,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探讨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实现护患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护理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执法执业的完善,护患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护患沟通成为护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患者由于疾病缠身,存在担心、恐惧、烦躁,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让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显得更加的重要。经过和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并进行各项针对性的方案的制定,在各项方面帮助其改善不良心理表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为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1.1 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细致的收集 对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可对其的各项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其文化水平、过往疾病史、过敏史等。详细的资料可更有利于干预方案的制定,其更具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加明显。 1.2 和蔼可亲、真心地对待患者可增加患者的信任 因为疾病的影响,患者会有很重的心理压力,多会有恐惧、担心、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患者非常希望医疗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和蔼可亲、真心地对待患者,可让其产生信任感,从而在治疗中更加配合,这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1.3 良好的关系可明显避免纠纷发生 进行有效的沟通可明显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良好的关系可明显避免纠纷的发生。有文献研究称纠纷中有80%左右为沟通不畅而致使纠纷发生。故这表明和患者进行有效、细致的沟通非常关键。2 进行有效沟通的具体方法 2.1 加强与患者接触,交流,交往之初,就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做到处处关心患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给予解决。病情加重时,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这时更应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 2.2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护士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必须具备良好的护理道德,具有珍爱生命的崇高情感,承担为生命负责的责任和义务,在实施护理技术操作时,及时、安全、熟练的操作,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 2.3 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科学管理,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和减少护患矛盾,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遵守医院的一切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及各项操作规程,达到有序、安全、及时准确、高效,使患者满意。 护患沟通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是护士取得患者信任的必备技巧。进行良好的沟通可对患者的各项情况更加清楚,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对患者各项心理情况改善效果更明显。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顺利化解护患纠纷,让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明显增加,从而增加医院的影响力。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治疗场所,我们不仅要做好手术配合,还要从整体护理的观点出发,掌握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征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极积地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康复。 1.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手术之前要经过专业的医师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情况的评估,在评估时应收集患者的各项心理信息,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介绍患者的疾病情况,告知其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应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的安全性,不应告知其那些只有千分之一的风险的并发症。给予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非常的重要,在沟通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技术性的语言。比如患者要进行局部麻醉进行腹部的手术治疗,要告知患者手术中会因为牵拉而出现一些牵拉痛,此时患者应有准备,可以用深呼吸等方法进行降低疼痛。在手术之后应用导尿管、引流管、鼻饲管等治疗器械时,要和患者进行介绍,让患者不要害怕。如果患者的手术项目很大,且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应告知其此项手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并要重点强调手术治疗的好处,让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治疗充分了解,从而愿意接受治疗,在手术中给予其配合。在进行手术之前可先领患者到手术后的观察室,告知其术后应注意的事项,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不论是对环境还是对仪器都有一个准备。此项举措对患者的术中出血等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并让患者的心理紧张情况得到缓解。 另外,在手术室中一个单独的手术室中尽量只有一个手术台,不可排列好几个台子,这会让患者紧张。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医后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在进行交流时要小声,不要让患者听到后出现紧张,让患者可以平静地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中还要降低器械的碰击所发出的声音,这也会让患者出现紧张。手术中如果出现突发危险的情况,术者护理人员都应冷静对待,不可大声讨论而让患者也非常的紧张、恐惧。 2.术中也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 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会使他们本能地产生一种恐惧、孤独、紧张无助的心理,此时他们迫切期待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和帮助。因此从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手术名称等开始,利用有限的时间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谈,告诉患者手术中从头到尾都有我们的负责和陪伴。进行各种操作前要告知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取得患者的心理理解,让其对护理人员信任,在治疗中给予配合。因为进行手术的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当遇到危急时,应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抢救,切不可惊慌失措、焦急不安。对患者的一些要求,如口渴想喝水,不能粗暴拒绝,应和蔼可亲、耐心解释此时不能喝水的原因。在术中应少讲话,多做事,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特别是关于患者病情(肿瘤)、隐私、家庭问题应避而不谈。要告诉患者,我们时刻监视着他的生命休征和病情变化,也说明医护人员对他的手术是很重视的,术前准备是很充分的,减少或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加其安全感。 3.做好患者术后的心理方面的干预 3.1 术后要告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要安全送回病室,在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和主管医师应告知其手术治疗的疗效,告知其治疗顺利,患者现在很安全,术后会有一定的疼痛,但过几天就会痊愈,希望患者坚强,早日恢复健康。一些患者会害怕伤口出现疼痛或伤口发生裂开,如患者为胸部的手术治疗,要进行排痰,可是患者害怕伤口裂开,而不敢咳嗽,这时护理人员应告知其可使用术前告知的排痰方法进行排痰,并让其放心地进行应用。在给予患者传达的信息应尽量是好的,不要老给予其消极的信息。 3.2 帮助患者缓解术后所出现的疼痛。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3.3 让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出现抑郁。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患者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 3.4 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外科患者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还有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患者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患者,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 综上所述,给予患者手术之前的心理干预很重要,并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还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这是科学艺术的高度结合。 全科护理论文:浅谈护士应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护士; 全科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在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指导思想前提下,病人的身心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具备全科护理比只具备专科护理的业务素质能更好地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地为病员的健康服务。 1 全科护理 护理人员不仅具备全科护理的业务技能,而且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基础理论的操作常识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所以,无论在应付本系统或跨系统的疾病时,都能较迅速地进入角色,从而使病人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护理。1)由一案例中看护士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重要性。我病房曾收治一名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诉是顽固性心绞痛,发作频繁。入院一周后一天清晨7am又感腹痛剧烈,恶心欲吐,急做心电图,图示与刚入院时无大变化。即给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吸氧等措施,无明显缓解。至下午3pm测体温38.5℃,且腹疼逐渐局限脐周,这时有一位有外科经验的老护士怀疑是阑尾炎。急请外科会诊,最后确诊为阑尾炎,经保守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2)此患者为一老年冠心病人。用来腹疼首先想到的是心脏疾患。因老年人各项反应均迟钝,加之体温变化不明显,不熟悉外科常识的很难联想到是外科疾患。另外此患者原从家中也犯过同样的病,均以是顽固性心绞痛自行服药处理,所以此次患者及家属也都一致认定是心绞痛发作。3)从此病例中,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临床工作中,还是宣传中,护士具备全科护理的业务素质很有必要的。 2 具备全科护理素质,树立护士威信 1)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护士,在遇到临床问题时,大脑中输入信息及对应措施要比具备专科护理素质的要大、要多。从而能及时反映给医生,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避免误诊及延误病情。2)由于各科疾病都有一定地了解,并有一定的护理经验,无论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在临床工作中,遇有病人或家属询问时,都应从容应答,从而提高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树立护士在社会上的威信。3)具备全科护理优越性。还在于如发生突发事件,个别科室造成人员短缺,临时调往人员如具备全科护理的素质,不仅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且亦更为病员及家属所接受。4)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逐渐增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比只患一种疾病的机率明显上升,所以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护理人员更加适宜于老年人的疾病护理。5)在院外突遇危急病人时,具备全科护理素质,能迅速做出判定,做出院外分诊,为抢救和挽救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6)为了病人的需要,许多病房都以打破了原来固有的界限,这样就使得其具备全科护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 3 具体实施方法 1)护士从护校毕业后,应在岗位上全面掌握,包括各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的理论、基础操作,尤应掌握一些常见急症的急救措施或应急手段。所以,笔者建议护士3-5年内可不定科室,就是工作达5年以上者也可在本系统内做小的转科。具体情况也可根据各自医院的条件自行决定。2)医院应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参加全科护理知识培训班及各种知识讲座,包括参加院外进修等,以开阔视野,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3)医院应鼓励护士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种形式的函授、在职继续教育等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护士素质。 这样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实践,积累各种护理常识及经验,就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病员服务,使病人的身心得以早日康复。 全科护理论文:浅谈护士应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护士; 全科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在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指导思想前提下,病人的身心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具备全科护理比只具备专科护理的业务素质能更好地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地为病员的健康服务。 1 全科护理 护理人员不仅具备全科护理的业务技能,而且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基础理论的操作常识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所以,无论在应付本系统或跨系统的疾病时,都能较迅速地进入角色,从而使病人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护理。1)由一案例中看护士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重要性。我病房曾收治一名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诉是顽固性心绞痛,发作频繁。入院一周后一天清晨7am又感腹痛剧烈,恶心欲吐,急做心电图,图示与刚入院时无大变化。即给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吸氧等措施,无明显缓解。至下午3pm测体温38.5℃,且腹疼逐渐局限脐周,这时有一位有外科经验的老护士怀疑是阑尾炎。急请外科会诊,最后确诊为阑尾炎,经保守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2)此患者为一老年冠心病人。用来腹疼首先想到的是心脏疾患。因老年人各项反应均迟钝,加之体温变化不明显,不熟悉外科常识的很难联想到是外科疾患。另外此患者原从家中也犯过同样的病,均以是顽固性心绞痛自行服药处理,所以此次患者及家属也都一致认定是心绞痛发作。3)从此病例中,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临床工作中,还是宣传中,护士具备全科护理的业务素质很有必要的。 2 具备全科护理素质,树立护士威信 1)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护士,在遇到临床问题时,大脑中输入信息及对应措施要比具备专科护理素质的要大、要多。从而能及时反映给医生,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避免误诊及延误病情。2)由于各科疾病都有一定地了解,并有一定的护理经验,无论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在临床工作中,遇有病人或家属询问时,都应从容应答,从而提高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树立护士在社会上的威信。3)具备全科护理优越性。还在于如发生突发事件,个别科室造成人员短缺,临时调往人员如具备全科护理的素质,不仅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且亦更为病员及家属所接受。4)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逐渐增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比只患一种疾病的机率明显上升,所以具备全科护理素质的护理人员更加适宜于老年人的疾病护理。5)在院外突遇危急病人时,具备全科护理素质,能迅速做出判定,做出院外分诊,为抢救和挽救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6)为了病人的需要,许多病房都以打破了原来固有的界限,这样就使得其具备全科护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 3 具体实施方法 1)护士从护校毕业后,应在岗位上全面掌握,包括各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的理论、基础操作,尤应掌握一些常见急症的急救措施或应急手段。所以,笔者建议护士3-5年内可不定科室,就是工作达5年以上者也可在本系统内做小的转科。具体情况也可根据各自医院的条件自行决定。2)医院应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参加全科护理知识培训班及各种知识讲座,包括参加院外进修等,以开阔视野,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3)医院应鼓励护士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种形式的函授、在职继续教育等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护士素质。 这样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实践,积累各种护理常识及经验,就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病员服务,使病人的身心得以早日康复。 全科护理论文:心理护理在全科诊疗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理论,通过对患者表情、行为、肢体语言来判断其心理需求,进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们对心理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社区护士在全科护理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护理;全科诊疗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依据心理学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的手段和方法。其本质是观察和了解妨碍病人治疗和健康的不利因素,观察及探测病人有意义的行为,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科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占据着重要地位。全科诊室是患者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过程中的第一个部门,担任接待工作的社区护士是患者就诊过程中接触的第一个医务人员。首因效应会影响患者在接下来就诊全过程的体验和行为,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施加的心理影响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1]。作为社区护士除了应具备优雅得体的护士形象、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过硬的业务素质、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等综合素质[2]以外,还应该掌握心理学知识,并应用于门诊分诊工作中,对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增强患者就医依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患病”是一种失去健康的状态。失去的心理过程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等五个阶段[3]。护理人员应该在接触患者的第一时间内通过观察其表情行为、肢体语言初步判断患者正处于哪个心理期,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用护士的语言、行为、神态、优质周到的服务去消除病人不良心理,从而使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调动起潜在的自我康复能力。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社区全科护理实践经验和学习文献将心理护理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不同“患病”阶段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1 否认期:这一时期的患者主观上不愿接受患病这一事实。他们或不愿意就诊,或被家属劝导就医,表现出固执和不依从,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或持无所谓心态就医后不遵医嘱用药。这种心态往往导致患者贻误病机。此外这个时期的患者常常由于首次就诊或患急性病,陌生的环境让他们对就医更有抗拒。社区护士需要帮助患者适应环境和转换角色,提高患者重视健康的认知。热情接待和主动引导可消除陌生感;柔和的语调可减少抗拒;保证的语言可给予安全感;递上健康教育手册可提供相关信息和抵消等待中的烦躁;对急性病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就诊后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 1.2 愤怒期: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脆弱、易激惹,心理语言是“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他们在就诊全过程中都表现出焦虑、恐惧、急躁,易迁怒他人,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甚至对就医环境百般挑剔。这一时期护理人员应以微笑面、容温和的言语、宽广的胸怀、细微周到的服务体现出对患者的理解、宽容和同情。并适时给予患者以心理疏导,使其明白:愤怒只会加重病情,没有任何好处。 1.3 讨价还价期:这个时期的患者虽然已经接受了患病的事实,但抱侥幸心理,不相信病情发展的程度,尤其对不良转归持怀疑态度,心理语言是“没那么严重吧,我的身体扛得住”。不完全遵医嘱治疗,常常自行调整治疗方案。这种患者在短时间内能稳定情绪,但破坏了治疗的完整性。健康教育是应对这类患者的重要手段[4],宣传栏、声像材料――录像片、健教宣传碟、健教手册、咨询台等都是很好的方法[5]。社区护士需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解释,表达对患者一视同仁的尊重,鼓励患者接受现实,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1.4 沮丧期:患者已经完全接受了患病的事实,表现出消极心理,心理语言是“我太倒霉了,我太惨了”。由于对治疗疾病失去信心,表现出思维迟缓、意志力减退、冷漠、回避、自我责备、孤独、被动、依赖等特征,缺乏安全感,甚至有自伤行为。 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患者、复诊的患者和病情较重的患者易出现这种状况。社区护士应主动周到地提供患者所需的服务,并照顾到重症患者的特殊需求。向患者传输现今医疗技术发展进步境况,帮助患者竖立战胜疾病信心,同时动员家属配合,表达患者个人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不嫌弃、不放弃,多鼓励,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帮助患者克服沮丧情绪,重建生活信心。 1.5 接受期: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是积极的心态,心理语言是“问题来了就尽力解决”。他们依从性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学习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对就医环境不苛求,与医务人员相处和谐。这类患者需要的是认同和支持,社区护士在提供服务时不需要说教的语言,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就可以了。如果候诊环境允许,在不违反医院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让这样的患者和处于沮丧期的患者交流――同伴教育,通过个人分享帮助沮丧期的患者走出心理困境。 2 体会 失去健康的感受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会经历这5个阶段或一定按这个顺序,有时候,某个阶段可能会重复或交叉出现。患者的反应与病前人格有关,社区护士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目的是让病人尽快进入到接受期,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更能彰显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提高医疗质量的贡献。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态度、言谈、举止等,有目的的影响患者的认识和感受,从而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调动病人潜在积极因素,进而达到防病治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完全与全科医疗模式相呼应。社区医疗机构在开展区域卫生服务工作中,应积极的引进和开展全科护理,在其护理培训中,重视心理护理的培训,充分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在社区全科诊疗中,辅以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健康促进,使病人不仅配合而且积极主动地加入治疗疾病及健康促进活动中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综合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430081 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 全科护理论文:成人高等教育是全科医学与社区护理继续教育的主渠道 摘要:随着新型医疗体制的逐步确立,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大批社区医护人员走向社区医疗服务中去;知识更新,“六位一体”的结合服务模式的建立,从事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迫切要求提高学历层次,加快知识结构更新,完善知识结构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和社区护理的核心和主渠道。 关键词:全科医学;社区护理;职业培训;继续教育 作者简介:徐凯(1951―),男,汉族,辽宁省沈阳人,沈阳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任全国卫生管理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多年从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我国在以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为根本奋斗目标的前提下。伴随着新兴医疗体制改革和创立,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那么医学教育要适应医疗模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应将全科医学教育、社区护理学教育、全科医师的培训纳入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建立全科医学教育和社区护理学教育的有效机制,逐步形成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全科医学教育要适应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要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逐步尝试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保健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纳入教学全过程,以适应社区管理的以医疗服务为主,转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国家教育部教字(2006)13号文件指出:“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全科医师培训的主渠道。”作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是全科医师培训的承担者,我院2000年以来先后在沈阳市举办三期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培训,对350名学员进行了培训,原卫生部部长彭玉同志专门到我院考察。2001年我院被辽宁省卫生厅授予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的毕业后教育和课程设置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成人学历教育 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后,各级卫生医疗管理部门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批卫生服务技术人员,从医院的医疗服务机构走向社区。由于医疗服务模式转变,这批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以沈阳市社区分布情况为例。按《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中明确提出,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3至10万服务人口,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居民15分钟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补充设置服务站。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我市已有街道办事处112个,社区1290个。但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5个。医疗服务人员近2000人。但是这部分医疗人员学历结构依然偏低,亟待培养,以适应社区服务的要求。据有关资料证明,在全国社区医疗和护理的人员中,学历结构仍然偏低,本科学历占社区医护人员的12.5%,专科学历占社区医护人员的37.6%,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占社区医护人员的49.9%。职称层次也偏低,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以上),占社区医护人员的3.8%,中级职称(主治医师以上),占社区医护人员的25.7%,初级职称(医师),占社区医护人员的71.5%。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和医疗服务人员相比只能是更低,本科学历占极少数,职称普遍偏低。 医疗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提供生源保证,随着全科医学的学科完善,职称评定畅通,随着国家逐步打开通向社区服务的医学毕业生的道路,这样形成了社区医护人员接受学历教育的生源群体,大批从事社区医疗和社区护理人员,将接受成人高等医学的学历教育。 二、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培训纳入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过程 国家卫生部已建立了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制度,国家卫生部职业鉴定中心,以逐步向社会公布了13行业的职业资格鉴定的标准。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变化,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的“六位一体”的结合服务模式要求,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要逐步实施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社区中“六位一体”综合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结合服务内容决定了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职业要求。 从“六位一体”的六个服务内容要求,全科医学和护理人员要逐步接受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 健康教育工作,可要求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鉴定。预防、保健工作,可要求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参加防疫员的培训和鉴定。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的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可参加妇幼保健、护理的培训和鉴定,也可扩展社会人员参加护工的培训,有利于社区实施家庭病房建立后的护工的要求,缓解护士的人员短缺问题,逐步缓解“有市场、没人才”的局面。 三、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 大批医疗服务人员逐步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这批人员的知识结构急需更新。全科医师、社区护理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系统培训,沈阳市有关资料证明(截止2006年10月),已培训了2048名医生,占全部社区医疗服务人员2238名医生的91.5%,已培训1642名护士,占全部2416名护士的68%,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86万余份。年均入户服务60余万次,使320万人次直接受益。“医疗服务进社区,卫生服务进家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社区医疗和护理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医学继续教育重要内容,知识更新、五种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的培养。均需要纳入岗位培训内容。 可见岗前培训是十分重要的。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继续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贯彻终生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为此承担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培训是当之无愧,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医学继续教育应当承担着历史的责任。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对社区健康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全科护理对于社区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社区接受全科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社区未接受全科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均给予全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将患者对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满意度及原有疾病复发或恶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全科护理;社区健康水平;影响 相对于专科护理来讲,全科护理是目前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以患者身心健康为核心,以患者为主体,集结对患者疾病的预防、护理、健康以及保健于一体,从而使患者的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1-2]。由于我国的大部分基层医院面临着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窘境,其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且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较差,从而致使社区居民的患病率呈现大幅度升高状态。针对上述主要问题,全科护理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3]。在基层医院以及社区中实施全科护理能够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对于疾病发生率的降低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4-5],因此本次研究重点分析全科护理对社区健康水平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社区接受全科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社区未接受全科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49.3±15.5)岁,身高(151±37.8)cm,体重(42.4±33.8)kg;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52.5±14.8)岁,身高(153±39.4)cm,体重(44.3±42.7)kg。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影响。本研究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以及医院相关部门的批准后实施。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①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保证患者睡眠,定期靠窗通风,维持病室合适的温湿度;②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调整患者合适体位等。 1.2.2观察组 给予全科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提高护患双方沟通水平: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来说,护患双方存在正确的沟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不同患者的文化背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就医时对于就医环境、医疗氛围以及综合医疗服务水平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及期望。全科护理过程中要实时注意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体现护士高素质及良好尊重程度的同时要尽力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需求,不断适应多元化服务理念的挑战。②拥有过硬的各项基础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目前,社会医疗服务领域的分科越来越细致,同时对于护理专业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所以对临床上的全科护士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熟练的掌握使用各项临床护理技能,且还要拥有熟练的技术操作、精妙的沟通技巧以及相关心理学护理的关键技巧。护理工作者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且护士长要在各项专业培训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带动全体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全科护理工作者的全面素质。③完善的全科护理服务:加快全科服务的发展进程,同时加大护理力度,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民的养生程度,且还应该加强对患者保健、心理辅导以及其他疾病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另外,建立重点护理对象和长期患者的个人资料档案,充分建立健全全科护理服务的电子呼救网络系统,利用多层次、多元化及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护理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将患者对整个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统计分析[6-9]。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的高低采用评分制,分值越高护理质量也就越高,分值低的护理质量相应的低;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评分制,满意度高分值高,满意度低分值低。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l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原有疾病复发或恶化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原有疾病复发或恶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应广大人民的追求,医疗行业也在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社区护理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0]。目前社区护理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从单一的护理模式逐渐发展到全科护理的一种蜕变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个医院以及社区护理中的整体水平[11]。 全科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其在近几年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全科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便利、经济、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个性化、持续性以及综合性等各种优点[12],其护理内容包括针对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有效的治疗及健康管理方案等。全科护理不仅仅涉及单纯的临床医学学科,其涉及的主要内容还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方面,其中全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其对于获得患者的好感,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直接性的作用,所以护理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以及素质的提高对整个护理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全科护理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护理质量,而且患者对于整体护理过程具有较好的满意度,从整体上促进了社区的整体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目前社区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问题。 综上所述,在社区医疗工作中开展全科护理对于临床护理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与此同时对于以后社区医疗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将全科护理的理念切实运用到社区服务中,将社区医疗机构作为中心,同时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将会全面而有效地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15],针对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全科护理模式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和推广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宗旨。目前而言,全科护理在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突破,为人们的医疗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的推广和使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以此作为切入点,寻找推广全科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全科护理;社区护理;措施 一、全科护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全科护理的概念 顾名思义,全科护理是与专科护理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以个人的健康为中心,围绕着每一个个体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而不单单是针对某一专科疾病进行护理。通常而言全科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主要适用于社区护理当中。针对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以护理为重点,以预防、保健、康复为辅助手段,最大限度的保障病人的健康问题。 (二)全科护理的特征 与医院专科护理相比,全科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全科护理主要适用于社区当中。医院的管理结构与社区不同,它的管理、运行以及人员的安排上更加细化,并且医院的病人数量更多,如果不实行专科护理,会给医院的工作困扰,同时也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而社区不同,它所面对的病人数量比较少,而且管理结构也比较简单,全科护理更符合社区的特点,同时也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 其次,全科护理的工作范围广。医院的专科护理主要是以某一专科为范围进行护理,例如,神外的护理人员只负责神外方面疾病病人的护理,但是全科护理是以个人为单位,涉及到基础护理,各种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全科护理人员来说,要求更多,挑战更大。 第三,全科护理的灵活性更强。可以说全科护理是一种弹性的护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随时调整工作内容,虽然一些常规的工作内容大体一致,但是当出现急诊时,诊断、病床以及一些处置工作都是临时决定的。虽然相较医院而言不利于管理,约束性比较差,但是也具备自身独特的优点,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全科护理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社区护理的不断完善以及今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全科护理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二、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的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都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全科护理也不例外,它在社区护理的推广和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医护队伍不健全 在整个全科护理当中,医护人员处于核心地位,对患者的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有精湛而全面的护理知识、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在专业知识上,全科护理比专科护理的要求更高,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多种护理知识,不仅涉及到各种专科知识,还包括心理护理等方面。一方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我国的全科护理起步比较晚,在护理人员的培养上仍然没有形成全科护理观念,虽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全科护理的适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全科护理的人才严重匮乏。这对医护人员本身以及我国医护人员的培养机制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如果全科护理人员的知识不够全面、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很难应对全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社区的工作内容较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更高,但是工资水平较医院又比较低,大多数的医护人员更愿意到医院工作,如此一来便导致社区全科护理人员紧缺。护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护理人员,但是人才的紧缺,制约了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推广和应用,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解决医护人员紧缺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全科护理发展机制不健全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社区护理模式开始引进中国,在社区护理的实践当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实行全科护理的必要性,并由此开始全科护理探索的脚步。而国外的全科护理已经存在并发展了一百多年,早已日趋完善,我国的全科护理模式还是在借鉴国外的全科护理明尼苏达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全科护理在我国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全科护理的理论研究者较少。一套完善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有科学而充分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我国在全科护理方面没有权威的专家学家。虽然现在一些高校开设了全科护理的研究课程,但是仍然以培养医院专科护士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收效甚微,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从本质上讲,社区的护理人员与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是一样的,甚至工作量更多,但是实践中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低于医院的工资水平,在这样的待遇环境下,人们自然更愿意到医院工作。另外由于社区护理仍然探索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多仍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所以也给全科护理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阻碍。 (三)组织结构不完善 与医院的临床专科护理相比,社区的全科护理的特点之一便是它的灵活性。社区服务体系仍然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和定论,再加上社区护理自身的性质,使得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变化性比较大,难以形成一套固定的组织结构。首先,社区护理的硬件设备不齐全。社区接受的患者数量比较少,客流量较为固定,而且各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少,难以支付各种器材的购买费用。其次,社会卫生保障体系的不一致,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承受能力的不同等原因使得全科护理在发展中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也使得社区的全科护理工作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此外,社区护理术语、交通信息联络体系等方面也有待改善。 三、完善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 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护理人员,丰富而全面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必不可少的,这比专科护理的要求更高。为了满足社区护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应当重视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全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护人员也应形成良好的工作素养,自觉主动的接受再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要求的提高,医护人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进行再教育,全科护理内容复杂,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发展之必然。此外,针对社区全科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比医院临床护士低的现状,应当适当的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待遇问题,通过保障基本的工资以及奖金、保险等福利,提高人们对社区全科护理工作的积极性,积极的投身到社区全科护理工作当中。从以上两方面同时着手可以有效的环节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全科护理发展机制 若要建立完善的全科护理发展机制,理论模式的探索和人才的供应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高校应当提高重视,建立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通过教学研究,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护理发展模式,为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此外,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教育机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随着全科护理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建立专门培养全科护理人才的学校是必然趋势,通过高校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了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出来之后能够学有所用,高校与社区间应当加强合作,以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社区护理的要求,也确保今后的就业问题。建立专门的全科护理培养学校,可以使得全科护理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的加以完善,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健康问题。 (三)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 为了实现国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我国在医疗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变革,而社区护理是解决人们“看病难”问题的关键措施,因此如何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以实现“病有所医”成为了重点问题。首先,设备和仪器是进行全科护理的手段和基础,如果没有仪器,医术再精湛也难以保证疾病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社区全科护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而保证社区的设备和仪器齐全,当居民来看病时能够满足基本的设备需求。其次,在满足社区护理营利性的前提上,综合考虑人们的经济水平、我国的医疗水平等因素,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形成统一的收费标准是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组织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社区护理应当尽量克服灵活多变的特点,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四、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的医疗护理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科护理的特点和作用决定其今后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虽然全科护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通过在高校建立全科护理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全科护理发展机制以及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全科护理一定能够在社区护理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全科护理论文:全科护理意识在卫生院综合护理中的意义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全科护理意识在卫生院综合护理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当前卫生院综合护理的特点,基于现代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要求,研究护理意识对于卫生院综合护理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如何将全科护理意识推广至卫生院中,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结果 全科医疗的发展,护理工作不仅要突出综合性,还要凸显服务性,同时护理质量也要求提升,应基于全科医疗,在此发展趋势下,推广全科护理意识,逐渐建立起卫生院全科护理模式。全科护理意识可有效推动卫生院综合护理发展,应将全科护理意识推广至卫生院护理工作中。 结论 全科护理意识对于提升卫生院的综合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将全科护理意识推广至卫生院护理工作中,并逐步扩大到社区卫生室等下级医疗机构,从而带动辖区内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卫生院;综合护理;全科护理;基层医疗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近年来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因而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针对基本社会保障进行改革,医改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改中,对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对象和内容进行了划分,以满足各部分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卫生院属于基层医疗机构,也是地区的医疗中心,其承担了辖区内的保健、预防等医疗服务,凸显了医院自身的服务性。在卫生院综合护理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性要求逐渐提高,为此,其护理开始转向全科护理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基层医疗全科护理相关文献资料、卫生部关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关文件、本院综合护理工作资料等作为研究资料,分项整理、记录、统计并分析。 1.2研究方法 针对卫生院工作的综合护理工作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选择基层医院的主要服务目标和服务要求,分析全科护理意识在卫生院综合护理中的意义。 1.2.1卫生院综合护理工作的特征 卫生院承担辖区内的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等。卫生院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基层群众,院内设置基础科室,推行全科医疗,可应对常见病的诊疗,同时卫生院也履行协助转诊的义务,帮助抢救危重患者。卫生院护理工作属于综合护理,由于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因而护理人员要负责多种疾病的护理,工作十分庞杂,不仅需要按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还要登记电子病例,实施护理管理,做好交接班记录等[1]。 1.2.2全科医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随着医改的深化,对卫生院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推行全科医疗。作为卫生院护理人员,其应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因而综合护理工作也要向全科护理转型,要求护理具备全科护理意识,提升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2]。 2结果 从卫生院综合护理工作分析来看,其综合性特征较为突出,而随着全科医疗的发展,护理工作不仅要突出综合性,还要凸显服务性,同时护理质量也要求提升,应基于全科医疗,在此发展趋势下,推广全科护理意识,逐渐建立起卫生院全科护理模式,真正使卫生院医疗水平提高。由此可知,全科护理意识可有效推动卫生院综合护理发展,应将全科护理意识推广至综合护理工作中。 3讨论 作为卫生院,应加快全科护理意识的推广工作,促进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本院总结了全科护理意识的推广的相关对策,如下所示: 3.1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塑造全科护理意识 基层卫生院要做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工作,因而要求护理数量掌握这些疾病的护理方法,具备较高的护理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全科医疗的要求。卫生院可通过培训和专题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学习)内容为:全科医疗知识、全科护理服务要求、各科临床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护理知识、先进技能资料(图片、视频、纸质材料等)等[4]。培训(学习)后,院内要对护理人员统一考核,保证其学习效果良好,并树立起全科护理意识。 同时,院内还要进行业务讲座,针对具体的全科护理工作进行探讨,进一步深化巩固全科护理意识。除统一培训以外,院内鼓励护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自学,追求更好的专业水平。 3.2改善护理工作态度,进一步强化护理工作服务性 全科护理强调了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护理人员应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关注患者的精神需求,提升卫生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应重视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通过护理服务满足基层群众的医疗需求。作为护理人员,要强化其思辨能力、观察能力,院内应加强心理学相关知识的辅导,使护理人员更善于体察患者的心理变化[4]。护理人员也要提升自身修养,可由护士长组织进行礼貌用语、仪表、风度学习, 培养护理人员乐观的服务态度及自我调节的方法。 3.3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健教宣传,提升护理工作的教育性 对于卫生院来说,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资源,因此,在 护理工作中重视健康教育,也是医疗服务进步和提升的表现。在全科护理意识中也注重护理服务本身带来的教育和指导意义,可有效弥补卫生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均的缺陷,因而推行健康教育宣传势在必行。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向服务对象传播科学的保健健身知识,如低盐饮食、禁烟、锻炼、血压控制、体重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尤其要注意对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教育,从而减少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依赖性,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护理人员有意识的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本身就是全科护理意识的体现。作为医院,要强化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责任感,使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向基层群众传达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疾病预防意识和基础保健意识。 综上所述,在卫生院综合护理中应用全科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增加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改善了护理管理环境,提升了护理行为的质量和效率,应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全科护理模式。 全科护理论文:浦东某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护理服务的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浦东上钢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护理服务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钢社区全科团队服务的3个站点150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利用过的服务项目为静脉输液等常规项目,对护理服务态度评价较高,但对护理技术水平评价不高。结论: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利用度不高。社区站点应拓宽服务项目,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居民对社区护理的利用。 关键词 全科团队服务 社区护理 利用 影响因素 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1998年率先提出和探索了“全科型、网络化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2003年6月,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制体制改革举措之一是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全科团队服务依托卫生服务站点,为附近居民提供“六位一体”服务。其队伍构成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其他人员(包括收费人员或药房、中医医生)。目前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6个卫生服务站点及相应的6个全科服务团队。为了解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的社区护理利用情况,笔者于2012年上半年对上钢社区利用过社区护理服务的居民进行了调查。 对象和方法 对象 随机选择上钢社区3个全科团队服务站点,每个站点抽样利用过社区护理的居民各50名,共150名。要求被调查者需来自不同的家庭,年龄、性别不限。疾病诊断根据二级以上医院的病历记载或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检查结果等回顾诊断记录。 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居民一般情况、疾病状况、健康意识、对社区护理的理解和利用情况、对社区护理的认可度5个部分组成。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对社区护理的认可程度分为5级,即“非常认可”、“比较认可”、“一般”、“不太认可”、“不明确”。调查者通过该问卷,对利用过社区护理的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当场回收问卷。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的处理采用率描述,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软件分析。 结果 社区居民的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3个站点中,男女比例分别为1:1.1、1:0.92、1:1.13。此次调查中,男性32人,占21.3%,女性118人,占78.7%;年龄(71.0l±2.35)岁,其中60岁以上者占78.0%。文化程度:文盲13.3%,小学28.0%,初中25.3%,高中或中专23.4%,大专及以上10.0%。婚姻状况:已婚60.0%,单身40.0%。家庭人口数:1人占14.7%,2人26.6%,3人及以上58.7%。个人月收入:2 000元占2.7%。所有的被调查者均有医疗保险。 社区居民疾病状况 150名居民中,90.7%有慢性病史,53.3%患有2种以上慢性病。其中患高血压占54.7%,冠心病占43.3%,糖尿病占16.0%,支气管病占18.0%。近2周患病率为54.0%。 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150名居民中,认为患病严重的有62人(41.3%),对自身健康评价较好的有106人(70.7%),对健康较为重视的有125人(83.3%,表1)。 居民对社区护理的了解情况 150名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中静脉输液了解的占98.7%,肌肉注射占98.7%,健康教育占44.0%,测量体温占38.7%,健康咨询占28.7%,皮下注射占24.7%,快速血糖检测占20.7%,测量血压占18.0%,静脉注射占12.0%,吸氧占9.4%,家庭护理指导占6.0%,心理护理占4.0%。 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社区护理服务利用情况 150名居民利用过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总共为12项,其利用率按顺序排列依次为:静脉输液84.0%,快速血糖检测36.7%,健康教育33.3%,测量血压20.0%,肌肉注射13.3%,吸氧9.4%,健康咨询8.0%,静脉注射6.7%,测体温4.0%,家庭护理指导2.7%。心理护理2.7%,皮下注射1.3%。 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可度 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可度见表2。 讨论 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社区护理服务利用的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社区护理的利用主要为静脉输液等护理项目。因此,居民对社区护理的利用比较局限。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强调整个团队的合作,社区护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承担团队中更多的工作内容,从而扩展社区护理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影响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社区护理服务利用的因素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护理利用的影响因素相关报道较为少见。国外有调查显示,社区护理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职业、居住环境、家庭规模大小、经济状况、疾病类型、病情等级、医疗保险制度、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以及交通因素等。本次调查的影响因素如下。 人群结构 本次调查显示,利用社区护理的居民中,男性占21.3%,女性占78.7%。60岁以上老年人占78.0%。可见社区护理的利用者中,大多数为女性,且多为老年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老年女性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其特点。社区护士应重视对他们身、心两方面的照护。另外,此次调查发现,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对社区护理的利用越低。学历高的人群可能认为社区护理水平较低而不愿意利用社区护理服务[1]。 家庭状况 41.4%的家庭人口数为1~2人,缺少亲人的照顾是他们寻求护理服务的原因之一。社区护理应为这些居民提供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居民的个人月收入大多在500~1 500元(92.0%)范围内,来源主要为退休工资,低收入使得他们更愿意接受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 疾病状况 有慢性病者占90.7%,53.3%的人患有2种以上慢性病,主要病种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为此,社区护士应承担照顾者的角色,对患有慢性病的居民进行疾病和心理方面的照顾。 健康重视程度 大部分居民对健康的认识比较有局限性。因此,社区护士应承担健康教育者的角色,增强居民的预防意识,与服务对象共同预防以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 对社区护理工作的了解情况 居民对社区护理的了解主要是“静脉输液”等传统护理工作项目,这与目前社区护士在团队中承担的实际工作以及医护人员对社区护理的宣传程度有关。在全科团队中应合理分工,让社区护士承担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社区护士可以介入健康教育宣教,甚至可以独立进行糖尿病足的护理、糖尿病饮食、高血压患者护理[2]等内容的宣教。护士也可以作为家庭医生的助理,补充和完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工作,从而提升社区护士的服务质量,促进居民对社区护理的了解。 3对社区护理的认可度 居民对社区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都比较满意,说明社区护士的护理技能、知识水平和素质都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这与团队服务及社区护士扎实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有关。社区护士应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从影响社区居民就医行为方面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护理的认可度[3]。 建议 从本次项目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社区居民以老年患者为主,他们对护理的传统项目特别是静脉补液比较熟悉,对护士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态度较为满意,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但是对于护士还能够提供诸如健康资讯、家庭护理指导、心理指导等服务,社区居民并不了解,这与原先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强调基本医疗为主有一定关系,居民片面的认为护士只能提供输液服务,无法提供其他相关护理服务。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提高对社区护理的利用率。 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加强护理服务的宣传 利用墙报宣传和义诊等机会,把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畴,向社区居民予以介绍。同时在社区开展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家庭护理和心理护理等项目,让居民了解和熟悉相关内容。 利用家庭医生平台开展工作 在家庭医生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护士可以作为家庭医生助理,参与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工作,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功能健康服务[4]。特别在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和健康行为干预指导方面,可以发扬其亲和力强的特点,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家庭护理服务,做好医生和患者间的沟通桥梁和健康服务的纽带。 加强社区护士的自身能力和素养建设 护士的家庭护理、健康咨询和心理护理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另一方面对护士来说同样是一个新的挑战。家庭护理和健康知识的更新补充,是这项服务工作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对于心理护理,一方面建议护士经过相关正规培训,掌握一些心理护理的技巧和知识,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工作,还可以通过对社区居民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大课堂、阳光聊天室等社区心理护理工作模式[5],充分发挥社区护士的心理服务优势。另外在部分中心,可以通过舒缓疗护服务,将社区心理护理加以实践和推广。 全科护理论文: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全科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科护理的薄弱环节及重要环节,了解社区居民对全科护理的质量要求,探讨PKU-VPSM工具对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作用。 方法 本次研究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展开调查,随机选取深圳市盐田区两家社康中心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两家管理模式、政策环境、中心规模及社区类型相似的社康中心为对照组。在每家社康中心随机选取1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后,观察组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及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作任何改变。1年后,两组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分析并比较调查结果。 结果 第一轮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比较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二轮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人员态度、礼貌及耐心程度,对您治疗及病情的了解情况,为您提供帮助的情况,护理技术服务水平,服务总体水平,中心清洁度及中心环境,诊室隐私保护程度及安静舒适方面得分更高,分别由之前的(3.57±0.31)、(4.01±0.42)、(3.81±0.50)、(4.11±0.35)、(3.62±0.38)、(3.01±0.52)、(3.24±0.44)分提升到(4.09±0.31)、(4.14±0.41)、(3.93±0.51)、(4.11±0.35)、(4.22±0.38)、(4.56±0.32)、(4.26±0.41)分(P 0.05)。观察组患者不仅候诊时间更短,而且接受关于疾病知识、治疗的指导更多、更全面(P 0.05)。 结论 PKU-VPSM工具,有利于社区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科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促进全科护理持续发展。 [关键词] PKU-VPSM;质量管理;全科护理 满意度是患者的主观感受[1]。满意度易受个人期望及偏好的影响[2]。医疗机构的服务能满足患者期望,则患者感到满意。也可能出现尽管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不高,但因患者期望值较低,致使满意度较高的状况。现今,传统的满意度调查已经不能满足医疗机构对质量控制的要求。PKU-VKSM,它是一种新型的满意度调查工具,它不仅可监测患者满意度,还可监测患者在医疗服务中的体验,以患者的体验为主,客观的反应医疗服务质量。本研究中,应用PKU-VKSM工具对社康中心护理质量进行改进,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展开调查,随机选取两家社康中心(深圳市盐田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两家管理模式、政策环境、中心规模及社区类型相似的社康中心为对照组。调查对象:盐田区社康中心接受护理服务的居民。在每家社康中心外100米处,随机选取1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总人数为400例(若调查对象为儿童,则由其监护人完成问卷)。 1.2 调查方法[3] 调查队伍由研究者单位的医护人员组成。调查人员均接受过专业培训(即明确调查目的,学习调查技巧及如何进行问卷解说等)。考核合格之后,方可参与调查工作。本研究根据PKU-VPSM工具进行资料收集[4]。调查人员根据问卷逐一解释、询问调查相关内同,并根据居民的回答,如实填写问卷,完成问卷后,检查有无漏项、不合理及缺项等状况,确保问卷无质量问题后,将其送至质控员处。当天调查结束之后,质控员分析、总结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出现问题不断完善调查,以保证调查质量。全部问卷均由质控员当天发放及回收。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两轮调查问卷。 1.3 护理干预[5] 对照组护理工作不做任何调整;观察组针对调查问卷体现的薄弱环节及居民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年后,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调查结果。 观察组主要进行以下护理干预:①根据相关文献[6],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奖励、监督及惩罚等干预。②加强流程化护理[7]。规范就诊流程,有效缩减患者候诊时间[8]。③加强护士思想教育,责任心教育,增强护士使命感,积极性。④定期清洁,确保中心整洁[9]。确保流程化就诊,使患者井然有序。⑤诊室设屏风,注重保护患者隐私。⑥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10-12]。此外,重要项目是社康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应努力发展并维持优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一轮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居民第一轮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显示,两组护理人员态度、礼貌及耐心程度,护理人员对您治疗及病情的了解情况,护理人员为您提供帮助的情况,护理技术服务水平,服务总体水平评价,中心清洁度及中心环境,诊室隐私保护程度及安静舒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第一轮护理常见问题调查情况显示,未向患者详细阐述疾病相关知识,未向患者详细较交代治疗信息,未直接到收费处登记、收费处人员未询问患者个人信息,收费处人员不礼貌、不耐心,候诊时间过长,诊治时间过短较为常见,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2。 2.2 第二轮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经过1年的护理管理及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态度、礼貌及耐心程度,护理人员对您治疗及病情的了解情况,护理人员为您提供帮助的情况,护理技术服务水平,服务总体水平评价,中心清洁度及中心环境,诊室隐私保护程度及安静舒适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未向患者详细阐述疾病相关知识,未向患者详细较交代治疗信息,未直接到收费处登记、收费处人员未询问患者个人信息,收费处人员不礼貌、不耐心,候诊时间过长,诊治时间过短等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4。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医护工作人员护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护理水平以及护理人员给患者提供帮助情况等。通过对比表2、4可以发现,在没有使用PKU-VPSM工具之前,医护工作人员为向患者详细阐述疾病相关知识的情况所占比例达到25.5%,在使用之后这部分变化情况明显好转,已降低到12.0%。此外,之前为向患者详细交代治疗信息的护理问题达到14.0%,而经过护理干预之后,降低到5.0%。同时,收费处人员未询问患者个人信息、候诊时间过长等方面的问题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分别由之前的26.0%、36.0%降低到11.5%和12.0%。由此可见,在使用PKU-VPSM工具之后,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态度以及行为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医院注重对医护工作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的考察,医护工作人员也逐渐提升对自身服务水平的认识程度。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医护工作人员整体服务水平都得到提高,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向患者详细阐述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其次,医护工作人员愿意积极主动向患者详细交代治疗信息。此外,在登记方面,收费处工作人员也尽可能详细的填写患者资料,详细询问患者个人信息,如实填写患者基本病理情况,使得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尽量缩短,全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PKU-VPSM工具可解决传统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虚假高分的现象,有利于临床护理人员发现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重要环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13-15]。PKU-VPSM工具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6]。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PKU-VPSM工具,分析社康中心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重要环节,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及干预,1年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态度、礼貌及耐心程度;诊室隐私保护程度及安静舒适;中心清洁度、中心环境及服务总体水平评分均显著提高。此外,居民就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均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PKU-VPSM工具,有利于社区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科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促进全科护理持续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摘 要:数学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效性:1.做好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2.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调查研究,教师经常反思教学;3.培养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习惯,促进师生交流;4.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 教学实效性 探索 一、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以“慢”促“优”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如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教法学法的变化,尤其出现知识点增多、课堂容量加大、进度变快,七年级新生一时会很不适应这种差异。而且小学只要多记多背即可取得好成绩,初中则需要勤思考、总结规律才行,而七年级新生根本没有这个习惯,这不利于他们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数学不衔接好,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从调查情况看,初中数学教师还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去做好衔接工作的不多,给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适当听一些小学数学课,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也了解学生学习的习惯。总体来讲,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交流热烈,教学知识点少,学生练习时间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始教学阶段要尽可能营造一些气氛,以使学生逐步适应,顺利过渡。 2.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3.熟悉小学的知识体系,找出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如小学几何是实验几何,它的性质都是通过实验方式得到的,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通过剪拼得到的。初中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与初中对相关知识的不同处理,采取不同的策略,以达到巩固复习、深化提高的目的。 4.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根据七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奇、热情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要放慢起始教学进度,特别是开学前5周左右每周安排一节课专讲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一些常规学法的指导,如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等。教师应以“低起点、缓坡度、多直观、勤指导”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每节课的讲授不超过25分钟,余下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七年级开始有几个难理解、易错误的概念,如负数、绝对值等,教师应多注意创设情境,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比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正迁移、阅读课本等方式,使学生顺利过关。 二、拓展各种互动资源,以“交流”促“发展” 1.通过学情调查促进交流。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学习思想、方法、情感上的变化,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及时地了解这些学习动态,可以为教师提供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依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下面是上虞区教育局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作的一个调查,其中有几项对数学教师很有启发。 (1)你不喜欢数学的原因:老师讲得不好(20.2%);总做错(19.6%);抽象枯燥(20.8%);成绩差(39.4%)。 (2)你喜欢的数学方法:讲授法(18.18%);讨论法(30.6%);指导练习法(29.5%);发现法(21.26%)。 (3)数学成绩考好了,你会:更加有信心(75.28%);与以往一样(18.34%);可以松气了(7.38%)。 (4)下面哪一位老师的数学方法更能提高你的数学兴趣?每题从头讲到尾(10.23%);每题都讲,但每节课都给学生留出反思和练习的时间(29.55%);在征求同学们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解,并给学生留出反思和练习的时间(46.58%);让学生多练(13.64%)。 (5)每次考完数学你觉得哪种方式更能激发你学习数学的热情?考好后直接评讲试卷(21.2%);先根据成绩表扬和奖励,然后评讲试卷(28.3%);考前先动员,考后根据成绩表扬奖励并让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41.46%);考后就把样卷贴在墙上,由学生自我校对(9.04%)。 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应该富有民主意识、善于激励、少讲授多启发、作业试卷不要偏难、不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数学教师时常进行一些调查,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搞好素质教育。 2.培养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习惯。数学周记的内容与形式有很多,如内容可以是本周学习的知识中哪些已经掌握、哪些尚未掌握,解题中哪题的做法是最得意的、哪题的错误原因是什么、准备如何改,或对某个问题的探讨、对老师的想法及建议等。周记的形式可以是书面、E-mail或QQ聊天等,教师对数学周记应作一些口头或语言上的交流或评价,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周记的价值,能真正展露内心的思想。数学周记有效地弥补了数学交流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以“多元”促“全面”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值得研究和应用。他认为,每个正常人至少具有9种智能: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等,但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不同智能上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能)和自己所倾向的学习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智能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在课堂引入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意识。例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些图案有哪些基本图形组成?他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讨论结束后大家总结进而形成统一意见。 关键词:起步教学;生活事例;学习方法 一、起步教学的优劣决定着将来教学的走向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一翻开新学期的数学课本,扑面而来的是感觉的新奇、有趣,由此而产生的求知欲望异常迫切。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第一章节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感知所学知识。在本章节学习结束后,我又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了一次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七年级数学学习起来难吗?你觉得学习后有没有用处?你感觉学习数学有没有趣味?你对学好初中数学有没有信心?通过这种讨论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学习数学的劲头特别高涨。又如我在进行第一章节“展开与折叠”教学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协作制作,相互磋商,共同完成。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教学时,我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教材教学目标中,对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有如下要求:侧重消除学生害怕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感染学生,使其像磁铁上的铁鞋离不开磁铁一样,心系老师,神往数学。 二、活生生的事例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它是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中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波动较大、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等,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基本上采用了如下具体做法: 1.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 在课堂引入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意识。例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些图案有哪些基本图形组成?他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讨论结束后大家总结进而形成统一意见。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学生的主动性异常高涨。 2.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针对七年级学生喜爱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既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激情,又渐渐地培植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一道进行演示实验,一道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一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劳动纪律,与此同时也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到了极致。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精炼的语言,适当的语调,科学的板书,优美的字体,丰富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只要运用恰当就能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最佳效果。 三、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 新教材根据“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是人感觉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 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合作探讨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我们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通常情况下,我采取了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采用了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例如在教学“平行”之前,让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 4.培养学生善于总结习惯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就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点滴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接手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以后,我一直在思考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保持浓厚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数学,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数学的老师,我 常常抛掉 老师严肃的一面,而从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经常和他们一起谈心,一起做游戏、一起讨论问题,从而建立起浓厚的师生情谊,因此,获得了学生信任和爱戴。 2 把握好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在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第一章的正负数时,教师要多举例子,尤其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我们都来自农村,可以举一些像农作物增产和减产的例子,增产用正数表示,减产用负数表示;或者是去银行存钱和支钱的例子。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讲完课以后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都举出一个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兴趣。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起始阶段,教师要侧重消除其害怕的心理、在提高兴趣上做文章,以趣味性和幽默性给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3 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诱发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持久的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3.1 注重课堂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我们在讲同类项的定义这个问题时,如果运用式子来说明问题,学生们不容易理解,我就把这些式子比喻成小兔,有的颜色一样,有的大小一样,让学生们自己找依据,把小兔分类。这样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还可以把他们作业中出现的比较可笑的错误拿到课堂上来讲,既能缓解气氛,又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出错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 3.2 充分让其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做练习题时,由这样一题,把三棱锥和四棱锥相邻的面粘在一起所形成的几何体有几个面。在课堂上,我给出他们十分钟的时间,同桌两人一人做三棱锥一人做四棱锥,做完以后把两个几何体拼在一起,这样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事情,既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规范了他们的劳动、行为习惯;又能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注重指导,培养良好的习惯 新教材的其宗旨是设法使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实践中,我从兴趣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4.1 培养习惯。如在第四章中“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效果;或有地组织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其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有进步、有成绩的,使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 4.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进入所创设的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类的问题中,我让学生们前后桌六人作为一个小组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归纳出相应的规律和结论。 4.3 培养观察能力。七年级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对变化的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情境把他们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例如在讲三视图时,我找来学生的字典,想方设法排列这些字典,让学生们从各个方向观察这不规则的几何体,观察完后再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这样能使他们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4 培养小结习惯。在一开始,我让学生们以作业的形式交上自己的小结,慢慢地,我们形成了小组进行小结,然后上台进行小组评比。从每一节小结过渡到章节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他们站在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5 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尤其对于后进生,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和题目,让他们有发言和表演的机会,当他们答错时,用信任、期望的眼光鼓励他们,并说: “不要紧,敢于发言就是好的。”在课下,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亲切;而对于好的学生,则采取把单元测试满分的考卷贴在“学习园地”,并让他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把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同学,带动其他同学进步,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更多的同学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一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方法和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真正能胜任新教材的改革。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向中学数学学习的过渡期。为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适应能力,有些问题应在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开拓创造性的人才,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由小学数学学习到初中数学学习的转换中,首先应当是获得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些问题应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予以重视,以缩短小学数学在学生脑海中的停留的时间。 开学有一段的时间了,发现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哪一页哪一题都有学生不知道;许多解答题都是只有答案,没有过程;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原来自认为数学“还可以”的学生也出现不及格的现象,甚至部分优秀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及格。 以上原因的出现,我认为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系: (一)教师方面,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老师注重手把手地教,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不会自觉看书,看书都是被动的。 (二)基础知识方面,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表象;“解题即答案”的意识非常强,解题往往只求答案,重结论,轻过程。 (三)学习方法方面,小学数学课里新课内容少;学生动口动手、巩固练习的时间较多;学生用于记忆运算法则和进行相应运算上时间长,忽视运用概念、性质来指导运算,不追求解题过程的合理性与条理性,只为做对答案。 (四)学习能力方面,他们的记忆力较强,但理解力差,习惯于具体思维而不习惯于抽象思维,不善于思考,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解题时常要老师给解题格式。 到了初中,课堂容量明显加大,教师知识讲解的时间多了,学生练习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知识更加抽象和更加严谨,教师教学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七年级学生离开待了六年的小学,来到新的环境,需要长时间的适应过程,随着课程的增多,教法的改变,常常令他们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上的失衡;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强弱也不太了解,教学中起步点把握不准,造成知识脱节;数学教学课时的减少也让数学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减少。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来解决上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并重。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刚刚步入初一的学生来说,我们怎样引导他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们怎样使他们较快地从以数为主转到以字母为主,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育,让他们了解数学思想方法,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怎么样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呢?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明确的学习对象,以知识为教学的载体,把隐藏在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寻找出来;并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把数学结论发展形成的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学中,让学生走进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大胆去思考、去争辩、去领悟,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数学要什么,要会做?还是什么?数学要的是理解,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对知识理解了,才能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也只有理解,才能长时间记在脑海中。而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和记忆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数学学习材料抽象性,与实际有些不一样,有些符号没见过,容易混淆,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对于初一的新生,我们更应重视这一点,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模型,并以此作为参照物去逐渐摸索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领悟出相应的知识概念,以增强理解能力。 第三,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和总结能力。 对于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带来的一套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学习。在小学,学生不用理解、归纳与总结,只要会算就可以,因为那时只有数。而到了初中,很多东西要自己去理解、归纳与总结。也只有自己理解、归纳、总结得到的知识才能运用更熟练。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用语言提示,让学生逐步说出自己的想法,得出的结论,不到位再讨论、再思考,直到真正理解、归纳与总结清楚为止;在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下,变换角度、情形和背景对问题进行理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式教学。 最后,数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 怎么来体现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一些学生关注的东西作为数学事例,比如,中国“辽宁号”满载排水量67000吨,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kg,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积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强化自我:我们的数学不是培养数学专业人才、数学家的,是为“育人”的,要善于把握个性的不同。从而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积极主动性;重视实践: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积极为学生寻找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意识和表现自我的能力。教师的自我改变:首先是观念是否彻底改变,能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让自己成为一名好的导游,让学生好好地在课本上游览后有更多的收获,能在脑海里有更多印象。我相信做到以上几点的话,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启发引导式在七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摘 要:启发引导式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本文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学生现实生活开始,启发引导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能力;从提高老师素质开始,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引导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启发引导式;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尊重。这样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如何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当今初中数学教师所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七年级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 一、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寻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运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根据教材特点,提出一些符合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启发性问题和形象化实例。如在七年级数学“射线”的教学中,可提出手电筒射出的光线问题,让学生联想到数学中的“射线”概念。在“坐标”的教学中,可提出我们到电影院找座位,只找几排不找几座不行,反之只找几座不找几排也不行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坐标表示一个有序的实数对的概念。又如对有理数意义的教学,通过提出“零上与零下”,“高出与低于”,“运进与运出”等实例,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确定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只用算术里的自然数和分数(包括小数)能不能区别开来呢?如果能区别开来应该怎样区别呢?如果说不能区别又怎么办呢?以突出引进“负数”、“有理数”的概念。这样不但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在讲无理数的概念时,先提出如下问题: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为边作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对角线BD是多少呢?当学生设BD的长为X,知道X的平方等于2,就继续提问:在以前学过的有理数中,有没有平方等于2的数呢?从而说明仅有理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样,引入一种新的数——无理数,就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的了。 二、从学生现实生活开始,启发引导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现实生活开始,启发引导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在七年级数学的方程的应用教学中,可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开始,启发引导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能力。某商店购进了一批成衣,进价每件50元,原计划每件100元,则每天可卖出10件,后来经调查发现:若降价1元,则每天多卖2件。商店为了减少经营周期,决定降价处理这批成衣,问降价多少元所获利润最多?又如,经营和开拓市场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市场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字统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来驾驭和把握市场的实例也不少。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大有益处。 三、从提高老师素质开始,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能力 启发引导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可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新教材的理念,增加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驾驭新教材,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反思。教学反思不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先后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论化。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拓展提升自己的空间,更好地促进学生能自主地学好数学。 四、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引导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方法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纵观人类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也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例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就开始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所谓:“为学贵知疑,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敢于创新。在一个问题解决完后,我还会经常问全班同学“你们谁还有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观点特别是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或思维的闪光点,我都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教会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首先教育他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预习中做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其次在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要边听课边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以后复习和巩固。第三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多想多问。第四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在作业或试卷中做错的题详细的写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争取做到下次遇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而言之,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程观念的建立是首要的,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新的课程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学生交流,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向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要按照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构建现代教学模式,使启发引导式教学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课程教学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方式。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浅谈立体引学式教学与七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立体引学式教学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本文从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教学;七年级数学教学 立体引学式教学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我们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从传承知识到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自主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未来的社会里,多数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分析、创新能力而不只是机械的操作技能,所以,今天的学生需要更多更强的数学能力而不只是数学知识作为未来职业的准备。那么,在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中,就必须反映这些需求:数学教育应该实现从传承知识到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 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是学生懂了、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它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中才能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程度,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刻程度。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主动学习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先前认知结构去主动和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信息,建构其独特的意义。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的观点中去领悟,更要在数学学习中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因此,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索(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潜能,都有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作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能力,抓住这一点,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基础。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立体引学式教学理论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改变传统的传承知识到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首先,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为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负数》时,可从学生最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温度计、收入支出问题作为学习的开始,创设问题情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接下来,我们要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自然想法开始,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逐步联结到形式的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形式化是数学的固有特点,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将实际问题形式化,是学生应有的数学素质。应该让学生经历具体事物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中,学生已经获得有理数、同类项、平行线这些概念的时候,由学生适时总结出他们的定义就很有必要了。我们要的是数学不要脱离实际、不要唯形式化,要的是求得对数学精神实质的把握和形式化表达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完成形式化这个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学具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索,获得发现。动手操作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为此,在七年级数学中提供了大量的做一做活动。之所以需要操作过程,是因为对于多数数学知识来说,它通常是先表现为一种算法、操作过程,然后再表现为一种对象、结构,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的概括与运用过程。当然,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须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及时由直观向抽象转化。 第三,学生的自主学习既有其个人的单独活动,也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知识建构不是任意的,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知识建构在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中进行。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相的讨论可以促进自己的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显得很重要。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要与同伴的想法相比较,辨别其中的正确与不足。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前进或转换,自己的想法可能被同伴改进或否定,甚至被代替,逐渐形成成熟的解法。在自主学习中,无论是提出解法,还是改进解法,甚至是出现失误,只要积极参加,学生都会从中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针对不同的内容,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中无处不有议一议的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以自主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体现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要反复强调做比知道更重要。 数学教学不宜采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应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经历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比如,运算概念的建立,只有在获得丰富的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学生有意义,这就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自主学习过程。其中需要利用情景、操作工具、图片、图表、符号等去探索小数、分数、百分数、有理数、实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教学不应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以便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趣味性,对学生有吸引力,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学要直观的多一点,动手实验的多一点,并着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心。 要启发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平等地交流,进行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倾听、提问、解释和积极获取信息的水平。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应经常启发引导学生:你是怎样知道这个结果的?鼓励学生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启发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观察中总结获得的经验;当学生对自己所得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修正猜想;当学生对他人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或修正他人的结论。 要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经常评价学生: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对各种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总之,要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以自主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让七年级数学教学更精彩。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浅谈七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七年级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如何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是每一个初中数学老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指导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的学生常常感到学数学无味,学数学无趣。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使得大多七年级学生措手不及。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七年级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如何上好七年级的数学课,为将来学好数学打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各章节内容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和阅读材料,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一)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兴趣也随之培养起来。 (二)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四)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先粗读,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3)听懂重点、难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5)听好课后小结。“思”是指学生思维。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2)深思,(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记”是指学生记课堂笔记。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注意:(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好记录时间;(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 (三)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测试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由此引导学生四、六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三)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七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如何利用新教材上好七年级数学课,每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做好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我从教已经十三载,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在我从教的日子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让我久久无法释怀。 这个问题的起因是每一届都有那么几个学生小学毕业数学成绩很不错,但一到初中数学学习就感到很吃力。2007年七年级就有一个学生小学毕业时数学是全年级第一,结果初中第一学期后数学居然不及格,但他的其它学科这种情况都没有这样明显,而他平时上课又都特别的认真。后来我开始思考和关注这个问题,我发现,七年级是学生新生活的开始,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学习中尤其是数学,中小学教学内容、编排体系、授课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学得很优秀,但到了初中就一落千丈的原因。这其中我觉得有一个由小学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适应期的问题是很值得关注的。现根据多年来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来谈谈如何做好七年级学生数学教学工作,以供同行分享。 一、放慢教学进度,等待适应性不佳的学生 不同的学生由于悟性不同,基础各异,在面对新的数学内容时适应能力自然有强有弱,有的学生在这种新的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转变中适应得快,自然数学成绩就比较的好,有的学生适应能力不强,数学成绩就落后得多,其实对于七年级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学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原来的基础好坏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更关键的是要看谁能在新内容和新授课方式下,适应性更强。这时我的策略就是放慢教学进度,等待那些一时半会适应不过来的学生。但是可能有一个问题出现,就是教学任务完不成,其实只要学生能很好的适应初中数学内容和新的授课方式,后半期适当加快教学进度也是可行的。如我在七年级入学一个半月只安排学习第一章有理数的内容,到了后面学生进入状态后适当加快。 二、适当回顾小学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信心 本来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开始的内容好像和小学数学没有太多的联系了,学生一下子就变得陌生了,又由于更换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又不同,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都有些适应不了,感到茫然,甚至特别严重的会感到厌学。这个时候我们应尽量把初中的内容与小学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到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这样学生会感到学习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自然数学成绩就会上升。如在讲有理数乘除法时我们就可以联系到小学的分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学生自然感觉到新知识和旧知识有很多联系,唯一不同的就是确定结果的符号。 三、转变初中数学教师固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初期尽量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靠拢 我们都知道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的年龄也大些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和小学教师相比最明显的就是节奏快了,一节课容量大了,训练的时间少了,这样一下子造成学生对一节课多个数学概念、多个内容分不清记不住,理解也不透彻,糊里糊涂地开始了初中数学学习,这样会造就学困生学习更加困难,就连有些小学数学不错的学生也跟不上。这时我们就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与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靠拢,多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教师演示点拨,趣味活动,比赛奖励等小学教师经常用到的方法去激励学生,去调动学生,尽量少用初中教师一贯的方法——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当听众和观众。只有把小学、初中教师各自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结合,做到自然过渡,学生才不会觉得突然,不适应。如教学第一章数轴时,我就利用温度计上的零度、零下和零上来说明数轴上的原点、正方向、负方向。学生会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更加容易接受。 四、平时注重训练和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数学少不了训练,没有训练的数学是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小学由于课时多,内容少,所以教师很注重数学的训练。初中数学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少,平时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讲课和考核上,训练较少,辅导更是少得可怜,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直接导致初中数学的起点就低,为后续数学学习埋下祸根。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特别注意对每一小节内容进行训练,做到课课有训练天天有训练。平时的辅导及时到位,争取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对每个学生心中有数,从而达到人人能够过关,人人能学好数学。 我在近年的七年级教学中一直坚持这么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没让一个学生从小学数学优等生变成初中数学的中后进生,并且我所教班级数学总体成绩始终处于学区的领先位置。 (作者单位:637641四川省仪陇县环山小学校)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优化策略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优化教学模式,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七年级新生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心智发展的不成熟,以及对初中的教学环境、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不适应,以至感到迷茫、困惑,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人际关系紧张,出现畏难、厌学等不良情绪。因此我们当务之急是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消除自卑,克服不良情绪,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当前“唯理智”式的教育大搞机械灌输和题海战术,漠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师生正常的情感交流。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全完美的个性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对情感教育的研究,当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告诉我们,缺乏情感因素的“知学”远不及享受乐趣、陶醉其中的“乐学”。 二、影响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分析 1.学习负担因素。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到初中的时候成绩逐渐下滑。这是由于小学与初中的学习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小学数学教材涉及知识面少,题型简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反复训练,而初中数学涵盖的知识面较多,灵活性增加,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快,学生未能掌握就进行新课教学,导致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畏难情绪。 2.教学目标因素。由于小学没有升学压力,教师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初中阶段迫于升学压力,教师过于强调知识性,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初中阶段注意知识的发展过程,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使步入初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听课存在障碍。 3.生理心理因素。七年级学生一般在十三四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心理产生闭锁,他们不再象小学生那样积极发言、讨论热烈,与教师产生心理隔阂,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呼而不应,引而不发。 三、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策略 1.情知交融。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1)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的事例、未知领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产生进一步琢磨、探索的兴趣情绪。如在《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教者用古印度的梵塔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贝那勒斯圣庙里有三根细针,有64个大小不等的金盘片套在柱子上(梵塔)。僧侣们要将这些金片从一根针移到另一根针上,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一片,而且不可将大盘放在小盘之上。当某一天将金片完全转移到另一根针上,世界末日就会来到。聪明的你,认为这个古老传说可信吗?”(2)挖掘文化情感。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背后的隐性情感或历史素材,感受数学家们在推动数学前行中焕发出来的感人力量,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如针对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心存畏难情绪的状况,教师让学生查阅有关数学家们不畏艰苦、努力学习的故事。生1:苏步青发奋苦学,废寝忘食,四年演算上万道数学习题。生2:祖冲之为求出圆周率的密率,反复演算,需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生3:陈景润在进军“哥德巴赫猜想”时,演算的手稿有几麻袋,历经十年,终于攻克了“1+2”。(3)诱发学生美感。数学具有简洁、对称、和谐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展示和创造数学之美,引导学生探索美的规律,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2.互动交流。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他们在互教互学、相互沟通、彼此分享中心灵相通,情感产生共鸣。在智慧碰撞、思想交锋中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1)灵活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进行异质分组,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中,教者以6人为一小组,让组织能力强的一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协调分工,推选操作能力强的3位同学分别探究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推选一位同学统计,负责记录研究的过程、数据的处理,推选一位同学发言,负责汇报研究成果。合作学习让他们体验到关怀、接纳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相互依赖、彼此信任的伙伴关系。(2)角色互换。教师还要利用合适时机,把课堂的主动机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当“教师”的角色,去出题、提问、分析、辅导和评价,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教师的艰辛,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3.积极评价。教师要施以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据此调整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积极的评价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用折线图对比他们的历次成绩,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对进步显著的学生在表扬成绩的同时,要表扬他们付出的艰辛努力。对学生回答部分正确时,教师要肯定成绩,鼓励其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在纠正答案的同时,也要肯定其勇气和态度。 总之,我们要运用情感策略优化七年级数学教学,要力求创新,用灵活的教法、新颖的思路、简明的语言改变满足学生的求新需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消极情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沟通交流帮助他们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我们还要理解和支持后进生,对他们赋予信任和鼓励,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将综合性、有难度的问题分解成若干梯度的问题让他们逐一解决,帮助他们重塑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改变他们相对滞后的状况。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三中学)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摘 要:主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学生学习现状说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理念;衔接;能力;教学质量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离不开科技,科技与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素质教育,虽然现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但是有些学校、教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仍然在搞应试教育,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仍然存在(真的熟能生巧吗?)小学死整上初中没有后劲,初中死整上高中没有潜力,高中死学,上大学更没有创造力,导致了恶性的连锁反应。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具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吗?因此有必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进程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好的课堂教学是从传授知识变为以激励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促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要进行认真的分析,认真备课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解题格式和方法等都与小学数学有很大不同,小学主要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为重点,而初中要逐步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并且由于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学生不能迅速适应初中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规律,这些因素在分析教材和备课时要充分考虑。 要认真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真正含义及在教材中如何得到落实,要分析教材的各章节的异同及逻辑关系,如有理数与小学所学数有何异同,整式的加减与有理数的加减有何异同等。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它们在教材中如何体现。如何落实四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2.注重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认真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特别是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中正数与负数的实际意义的实例,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集中精力,兴趣盎然。如在讲方程的时候可引入平时商店的广告,如“跳楼大自杀,六折优惠”(先把原商品提价80%后再说六折优惠),启发学生建立原价、卖价及利润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确用方程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贯彻落实“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2)注重四基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由于现在教材是普九教材,因此要特别注重四基中的前双基的教学。首先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七年级的相反数、绝对值的教学,如果这两个概念理解、掌握不好,就会影响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有理数的运算以及整式的加减,最终导致对学习方程的困难,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对代数的学习产生厌倦感。对这两个概念主要从几何意义(借助于数轴)及代数意义两种定义去分析、理解,进一步消化,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3)注重四基中的“基本思想”的教学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这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要引导学生明确一定的数学思想,比如分类思想(有理数分类可引导从有理数家族中加以分类、整式分类等)、化归思想(解方程最后化归为x=a的形式)、整体思想(合并同类项,某些化简等)、方程思想(在对一些求解未知的问题时可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加以解决,不要再像小学那样老是想列算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借助于数轴化简含绝对值的代数式,借助于具体的图形来建立方程等)、建模的思想(问题的解决、方案策略)、猜测的思想(牛顿也说过,没有大胆地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 (4)注重分层教学、分层练习 新课程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分层教学、分层练习。课堂中在学困生做基本运算的练习时,让优生少做几道,这时可给优生补充一些提高题,比如,在学习绝对值的知识后可以补充■+■+■等类似的知识,并引导、启发学生归纳奇数个与偶数个这样的代数和的规律;讲完之后再统一订正作业,这样使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在布置作业时,进行分层练习。在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尽量当面批改,并且使用好批改符号及激励性的评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受小学运算加括号不变号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若不及时纠正,在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总之,作为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的教师,要全力以赴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充分挖掘学生及教材中的资源,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速素质教育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附中)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 对于七年级数学教学,教师要注重起始阶段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要求新、求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要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课堂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关键词: 七年级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起始阶段教学 学习方法指导 课堂提问方式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程增多了,学习的知识范围扩大了。学生的生理、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以往学生刚升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感到新鲜,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难度逐渐增加,学习兴趣也就淡了下来。特别是对于数学学习,学生一直兴趣不浓,这是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注重起始阶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教材中渗透了对学生初始学习数学的情感的激发。学生翻开数学课本后,都感觉新奇、有趣,都有想学好数学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狠下工夫,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师要在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中,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感染学生,让学生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数学学习。从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二、课堂教学要求新、求活,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以其丰富的内容诱发学生学习情趣。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教师要以有效的导入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之下,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兴趣盎然,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教材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共同准备实验器材,共同进行实验演示。在实验中可以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总结。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认识“自我”,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为指导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独具特色、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引导学生“会读数学”,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先提出要求和问题。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学习测量线段长短时用刻度尺,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在表示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阅读课文完毕后,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后可以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的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改变课堂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方式、提问技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问答式教学方式。教师提问浅显直露,不利于对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情境及相应的活动。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回答问题,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提问方法和技巧的恰当与否,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提问的方法、技巧。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提问可以采取如下方法:①次序法。次序法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提问使学生逐步掌握教材知识和逻辑体系。②铺垫法。铺垫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首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③核心法。核心法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难点内容设计的提问,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④对比法。对比法是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观念加以对比设置问题,通过提问使学生把握相类似的知识或概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⑤点睛法。点睛法就是根据数学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进行的提问,这种提问方法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关键。⑥寻求法。寻求法是从原因提问开始,逐步引出结果,经过寻求性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⑦破题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题目提出问题,因为题目是破解问题的眼睛,它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种方法的运用能起到茅塞顿开的作用。⑧综合法。综合法是对问题的小结,也是对提问中的题目重点词和重点句的分析。教师要抓住问题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最后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增强七年级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七年级数学学习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因此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的完整性、讲授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的矛盾双方,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对初一数学教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比较全面的掌控,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将教材、学生、老师三者合理地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增强七年级数学教学效果?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一)注重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进入中学后,学生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刚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他们虽然有求知欲和一定的思维能力,但自学能力是较弱的。七年级教材涉及数、式、方程,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尽相同。为此,在上某一新课前,应给学生介绍课型、特点及预习方法。如对概念课,一般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编排相应预习题,让学生自己看书去找答案,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在继续保持和发展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意义识记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记忆方法。 (三)以旧引新,适时引导。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在讲授某些新课的时候故意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趁势引入本课课题。 二、注重听课方法,向课堂要效率。 初一数学相对小学数学难度加大、题量较多,许多学生不能马上适应。因此,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学习学习方法的转变。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所谓心到:是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要求学生会围绕老师讲述展开联想,理清教材文字叙述思路;要善于从特殊到一般,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眼到:是要善于观察,勤看。既要观察老师表情和手势,又要仔细观察知识的表现方式。耳到:要求学生学会听,要听出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听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听完一节课后,概念的实质要明确,主次内容要分明。手到:一是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掌握技能。二是学会做笔记,根据教师讲课特点和板书习惯,抓住中心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扼要记下重点、难点;有时思路也可以记下。在以上“四到”中,“心到”是关键,因为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 三、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和方法的合理训练,培养数学能力。 较之小学,初中的有理数运算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细心捉摸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同时从解题策略、方法等方面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反思。要总结相似类型的题目,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地掌握了学习这门学科的窍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惑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并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因此,例题的教学,习题的讲评教学等既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的过程,又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数学能力的过程。抓住典型题讲,循思设疑,引导探索,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防止学生生搬硬套,要求通过训练学生既能获得解题方法,又能锻炼思维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适时进行有效的沟通。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合作、互动与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纯是授课者,还是教学中的主导者,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五、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总之,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升初的过渡特点出发,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措并举,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技能,为他们学习和掌握更高一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摘要:初中三年,数学是一个整体,要想在初中阶段把数学学好就必须在一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打好基础 总结归纳 收集整理 本人最近几年一直担任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其实初中三年的数学是一个整体,要想在初中阶段把数学学好就必须在一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工作和学习,发现了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首先,学好七年级的数学知识是关键。学生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对数学的某些概念感到单调、乏味,理解不是十分深刻,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数学概念学习后,虽然记住了,但是不会灵活运用,这就是对概念还没有真正地理解与掌握。学生要真正地理解与掌握,那就要求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使他们能很快掌握那些枯燥的数学概念。其次,有少数学生感觉七年级数学比小学数学难度大,但有些同学觉得学习中学的很轻松。这就是他们对一些概念性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时间一长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进入八年级的学习中,就慢慢地显露出来了。比如一些定义、运算公式等等,由于记得不是特别牢固,在做题时容易出错。在进入下一年级的学习中,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班里平均成绩下降,掉队的学生也随之出现。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不求甚解。例如,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实数的概念等。认为实数就是有理数,或者认为小学学过的数就是有理数;分不清性质和判定的区别,把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混为一谈。 2.解题时小毛病太多,尤其是计算题。例如,有理数的计算,经常丢掉负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忘记它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等问题随处可见。 3.做题效率低,速度慢,不会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不能很快找出题目的突破口,在理解题意时浪费大量的时间,不适应考试节奏。 4.多数同学解题时不能把握关键的数学技巧。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不能分清到底该用“加减消元法”还是“代入消元法”,不能分清二者的应用情况。并且孤立地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会做这一题,但是下一道类似的题又不知该从何入手。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及时总结所学知识点。当然,这与教师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 6.不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如“数形结合法”“表格法”等。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七年级不能很好地解决,在八年级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就会很容易出现成绩的滑坡。可能有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在七年级学习成绩挺好,可到了八年级就跟不上其他同学了,其实原因就在以上我说的情况之中。相反,如果在七年级打好数学基础,八年级、九年级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学习方法正确的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才能打好七年级数学基础。 一、细心地研究概念、定理、公理和公式 多数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认为考试中不考背诵,所以不必深学。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一是对概念、定理、公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三是有些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做题时遇到用公式的题目就去翻书,耽误了解题时间。如果是考试,眼看着应该会做的题目最后却丢分,所以我的建议是:更仔细一点、更深入一点、更熟练一点。 二、总结类似的题目 我们教师要告诉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最好是硬皮本,能长时间使用)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题目分类整理,尤其是自己第一次做不出来的题目。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做过哪些类型的题目,会做的有哪些,不能解决的有哪些,哪些题目的数学思想或者数学方法已经掌握或还没掌握。这些事情,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告诉学生,让学生也要学会自己做。只有真正这样做的学生,才能掌握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地做到“见题拆招”、“举一反三”。有些同学每天都做大量的题,可成绩提高并不明显。其中原因就是,他们每天都在做同样的工作,并不会加以总结。长此以往,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做。我的建议是:“归纳总结”是将题海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三、收集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做题,无非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的题目中加以练习。另外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有两个方面,即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在实际的情况中,多数同学只关心自己做题的数量,而对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或者置之不理,只是一味地等待老师给予解决。更谈不上主动收集整理错误。我对同学们的建议是: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整理并记住它。 四、就不懂的问题,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中发现了不懂的问题,要积极向他人请教。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却做不到。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可能他认为他请教的问题是不是太简单,其他同学会不会取笑我;或者老师会不会因为我不会做题而瞧不起我或是惩罚我呢;再或者他会想就一两个问题不会没关系的。如果真有这些想法,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 五、注重平时测验、考试经验的积累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上课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提问的问题也都能回答正确,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我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考试心态不好,容易紧张,导致失误;二是考试时间紧,自己的应变能力又很差,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心态不好,自己可以调整,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练习中积累经验,自己解决。自己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规定时间,然后逐步加快速度。最后,在考试时,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题目,也不要慌乱,可以先把这样的题目放一放,把其他题目都做完后再专心解决。我对学生的建议是:把“练习”看成考试,把“考试”看成练习。 以上是我在近几年的基础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总结的几点经验,拿出来与同行们分享。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张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要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教学方式要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要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开辟第二课堂,展示学生的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学生刚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就慢慢失去了兴趣,如对七年级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不那么浓厚了。那么,面对这种状况,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笔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 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以下几个环节。 1.培养阅读习惯 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七年级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一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真正发挥新教材的诸多优势。
个别教育论文:浅析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呢?笔者认为,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分类进行教育。 一、对优秀生的教育 对优秀生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经常提醒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与集体生活中多和别人相处,去发现别人的长处,让他们通过比较,真正体会到自己并不是什么都名列前茅,也有不如他人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让他们自我能体会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其次,要注意把握表扬与批评的分寸,必需的表扬是不可缺的,这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可过于渲染;同时对他们的缺点也要适当地指出,不能被他们所戴的“光环”迷惑,不能“纵容”他们。 二、对一般学生的教育 教育一般学生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调动一般学生的积极性。这类学生往往具有性格沉稳、表现一般的特点。他们通常处在不为别人特别关注的境地,好事坏事似乎都不沾边。其实他们隐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可能因为教师的漠视等原因,使他们的创造性难以展示出来。如果班主任能够有效地加以引导,便能够促进一大批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调动一般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求班主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产生较强烈的表现欲望。其次,要安排适当的活动、角色地位,让他们在丰富的实际活动中施展才能。(2)促使一般学生向先进方面转化。一般学生在班级中各方面处于中等水平,班主任要讲究教育艺术,通过积极的教育引导促进他们向先进方向转化。如果教育方法不当,或者他们稍稍松懈,便有可能落入后进生的队伍。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互助小组活动,让一般学生在优秀生的带动下,在与后进生的比较中获得进步的推动力量。也可利用一般学生的长处,安排他们做些适宜的班务工作,激发他们向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对后进生的教育 对后进生的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后进生用正确的观念去引导。后进生是相对于班级中的优秀生而言的,他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随着教育作用的增强和后进生主观努力的提高,后进生是能够取得进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身上也有长处,也有值得其他人学习的地方,只要班主任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他们,不歧视他们,能够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某种发展潜能,对于后进生也要从爱护和扶持的角度加以引导。鉴于后进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和挫伤,班主任要对他们满腔热诚,耐心细致,真正使他们感受到教师无私和崇高的爱。(2)对后进生教育方法要科学。从心理学角度看,后进生的形成大多在于基本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所以,班主任要学会从情感入手转化他们。首先,班主任要对后进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在师生心灵深处疏通情感交流的渠道。其次,班主任要学会“爱”后进生,只要严中有爱,严爱相融,才能使后进生严格要求自己,持续进步。(3)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还应注意采用以增强后进自尊心为出发点的转化方法。为了塑造或者改变后进生的行为,应争取使他们把行为归因于自己的选择,而不要归因于外部的力量。因为只有人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人。只有当学习较差的学生发现和发展了自己的才能,从实践中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可以做得比别人好,至少可以同别人一样,才会真正树立自信、自尊等积极的自我意识,并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智慧、能力和积极情感迁移到其他学习任务中去,从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此,班主任首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后进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做法。其次,要营造适当的教育环境,科学地运用奖励诱导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发挥自主性。(4)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班主任要采用逐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方法,一点一点地提出要求,先在班级总目标的基础上,让他们制定小目标,然后落实,再制定更远的目标,再落实。在目标落实过程中,有进步给予表扬,重犯错误就耐心帮助,使他们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目标从小到大,从低到高,逐步提高要求。这样循环往返,循序渐进,使他们不断进步。在评价他们时,看基础、看发展、看整体,该肯定时充分肯定,缺点多的要从正面教育,并及时指出努力的方向。 个别教育论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既包括对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也包括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对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一、做好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在班级中,因为优秀生的存在,可以使全班学生学有榜样,带动和鼓舞同学们共同前进。但在优秀生身上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为学生本身优秀。得到来自学校、班级、家庭和社会上的表扬多批评少,使用多教育少,家长更溺爱孩子,时间一长易导致学生养成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娇气十足、受挫能力差等不良习性。因此,作为班主任既要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予以充分肯定,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严格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地进步,成为班内学生学习的楷模。 我班一个女生,聪明、漂亮、学习成绩突出、家庭富裕,但她自视清高,看不起比她穷的同学,同学关系紧张。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单独和她谈心,耐心地对她进行教育,使她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将来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就要从小学会与人相处。每个人的出身不同,家庭条件也不一定相同,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地方。家庭条件贫穷的学生有时更知道好好学习,更懂得家长的艰辛,更会体谅、关心他人,心地更善良。为人更真诚。同学之间应学会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真诚地与人交往。为了使她尽快放下架子,转变态度,除联系家长共同教育外,我还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才艺表演、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她从活动中看到同学的闪光点,从活动中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活动和说服教育,提高了她的认识,转变了交往的态度,同学关系融洽了,同学也更喜欢与她交往,共同探讨问题了,自然更成为全班学生效仿的好榜样。 二、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后进生”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学习成绩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思想道德不良,往往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受到家长的严厉斥责、谩骂和惩罚;在学校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讽刺和挖苦。这些致使他们产生一种特殊心理――对老师和同学心存戒备和敌意。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为了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班主任要用深情换真情,厚爱暖心灵,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信任后进生,使他们从实际感受中相信班主任的诚意,把班主任当作知心人。当他们愿意与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谈心里话、吐露真实思想时,这是他们突破心理障碍、发生思想转变的重要契机,也是班主任辛勤工作赢得后进生信任的重要时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这种时机,从爱护关心出发,采取以心换心,用温暖的心灵去医治他们长期造成的心灵创伤。去年我班有一个叫张涛的学生,个大、皮肤很白、很胖,成绩不好不说,他有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担心与畏惧的动作:见到比他矮的学生,他就会忍不住伸出手箍别人的脖子,同学畏惧他不敢大声叫嚷,他却在大笑,一脸得意和满足的表情,他没有意识到危险性。我知道此事后,就利用课前、下课和放学的时间留意、观察他。发现他有这样的行为后,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无所谓地说;“好玩呗!”天哪!这么危险的动作他竟认为是好玩,我心里不禁直打冷战。我耐心地问他好玩在哪。他说这样做很刺激。我寻根问底,最后才知道原因。他在家很受宠,有一个哥哥。比他大八岁。在家基本都是哥哥管他,因为爸妈很溺爱他,只有哥哥知道怎样教育他,所以他很畏惧哥哥。犯错时,哥哥会狠狠地揍他,他受气后,就到学校找同学撒火。我了解情况后就让他换位思考,这样做对不对。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使他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也表态要改。但坏习惯一旦养成不是一次就能改过来的。为此,我基本上是每半天都要问问他管好自己的手没有,如果管住了手,没动别的同学,我就立即表扬他。反复两周后,就没再听说他又箍别人。为了鼓励他,我让他担任劳动班长,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成绩也在慢慢提高。 三、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是指班级中在各方面表现都处于一般水平、中间状态的学生。他们处在变化和发展中,很容易受两头的“自然”影响而向两头转化。因此,班主任仍然需要腾出一定时间抓中间层次的学生。他们思想情绪不稳定,要鼓励他们上进,并促使其向先进层次发展,及时帮助他们去克服各种困难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尽快解除困惑,振奋精神,奋勇前进,防止他们消沉下去而向后进生转化。要在各种班级活动中,给中等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断上进,跨进优秀生的行列。当有些中等生问题较多时,班主任还得千方百计“拉”他一把,防止他向下坡滑去。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和英明管理。但只要我们能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抓好个别教育,就一定能出色胜任班主任工作。 个别教育论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个别教育的推进策略 摘要:个别教育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广义上的教育;他不仅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信念。实施个别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全面、深入了解。个别教育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宗旨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发展个性。 关键词:现代教育观;个别教育;推进策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个性和感受,在崇尚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是帮助学生个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现代教育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宽容性: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人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的最有效手段,它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然而,纵观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潜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教学过分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高中美术教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教学时间集中在课堂上,因此,笔者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个别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 遵循个别教育的充分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施以下推进策略: 1鼓励成功策略 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也是各不相同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和成功的潜能,因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有效方法就在于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步都应视为是成功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我是最好的"观念,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成功。 1.1目标性的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学业成就代表了他所有的人生成就,也就是说,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常以完成每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为阶梯,努力调动内外因素,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以优秀为视点的中长期成就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会有新奇,也会有迷茫,有兴奋,也有颓废,多变性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他确定学习目标和成就目标。 ①确定一节课的成就目标。 每一次美术学习过程就是完成一个学习目标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每一次作业之前或之中向学生传递目标信息,以便他能把握和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这有利于培养他积极的心理感觉。使学生明确了任务,产生了表现欲望,为达到目标作了预期的心理明示,推动了目标的完成。②确定一个单元的成就目标。 成就目标以短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所以,在某个阶段之前也要向学生明示目标。在高一学生校园景物写生中,由第一次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大胆体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体验了成功的欢乐,由此,走向了良性循环,肯定自我。③确定一个学期的成就目标。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对绘画模块的成就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绘画"模块的学习,能够:积极参与绘画造型活动,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于是,这学期在第一节绘画课上就明确目标,要求学生成就大师之梦:每位学生一学期出一件自己满意并珍藏的作品,出一件在学校展出或参加各级比赛的作品;每个班要求在学校橱窗进行一次个性画展,并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评出最佳个性画展班集体。④确定长期的成就目标。 美术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美术感知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人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目标,也是主流目标;美术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立志美术的专门人才。高成就动机的坚忍不拔、努力攀登、追求卓越的精神,对高一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经过几个单元的绘画技能训练,部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更深厚,更广泛,明确了一定的绘画技能的掌握是高素质社会人群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已有部分学生对教师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对自己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的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估价。高成就动机与强自信心成正比关系发展。高一学生由于长时间以美术鉴赏为主的学习,重欣赏而轻技能,比初中时更"眼高手低"了,因此在绘画技能课上表现及不自信。①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培养绘画自信心;②从行为角度培养绘画自信心。 2情感沟通策略 师生间建立一种更密切和谐的新颖关系,有利于个别教学的有效实施。"亲其师"然后能"信其道",随着沟通的加深,情感的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调动起来。美术鉴赏提倡对话,通过"情境化"学习的情感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在合作与对话中实现审美能力的建构。 2.1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对话: 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对话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来。 2.2与同伴观点之间的对话: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创造机会,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达,允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形成审美经验有许多的缄默性,给予更多与同伴观点碰撞、对话的机会,在思维冲突中建构理解,在吸纳相左观点中完善理解。 2.3与生活情境之间的对话: 生活经验审美活动的原动力,学生的审美经验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生活层面上的,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发表超越他们生活的所谓高深的观点和言论。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是不同的,欣赏依赖他们的生活,从生活出发,去寻求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他们在各自层面上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这意味着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也存在着个别的差异。 教育最本质的含义是"人"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学习的和创造的兴趣,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心理及情感基础。个别教育已经把美术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从前的被动学习者已经从不爱学习美术变为了喜欢学美术、主动学美术,这种变化的背后体现着个别教育的成功性和必要性,它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个别教育既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在美术课上因个性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个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正逐步被大家接受,它将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个别教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之个别教育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更是经常遇到一些违纪的学生,对于这些违纪学生的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犯了错误,如果班主任不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但不能使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点名批评,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无精打采、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或者是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故意跟班主任对着干…等等。所以,班主任在处理日常违纪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最好采用个别教育的形式,因为个别教育不但可以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而且还可以收到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班上的其他情况,及时把握本班的班风、学风情况,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搞好教育工作。我觉得要做好个别教育,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认识学生是做好个别教育的前提 班主任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首先应该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并在家长会时与其家长多沟通,课余时通过其他学生侧面来了解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经常与班主任多交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纪律表现、生活习惯…等等学生的详细情况。不管是通校生还是住校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常到学生当中去,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的机会经常与学生交谈,融洽师生关系,借机掌握每个学生的行为、学习情况及思想动向,为做好个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平等对待学生是做好个别教育的条件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时候,绝不能偏心,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绝不姑息迁就,该批评教育的一定要批评教育。如果班主任做不到这点,学生与老师之间就会产生隔膜,学生不愿意信任老师,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学生即使犯了错,班主任也要平等的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学生违纪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个别教育的时候,不要不容分说的就批评他,要问清情况,分析出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做到有的放矢。一谓的批评教育只会使问题更难以处理,有的学生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任你班主任怎样说,他都以沉默对之。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也找不到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给以后的教育工作埋下隐患。 3.理解学生是做好个别教育的关键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真正故意违纪的学生那是很少的,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还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不强,学生在学校期间经常不由自主的会违反一些纪律,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因此老师要对违纪的学生要能够理解,不要过多的自责,要从心灵深处去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教育他们说:"人不犯错那是不可能的,但要知错能改,奈善莫大焉。"对于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班主任要通过个别教育,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要让他们管住自己,加强对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纪律观念,加强对他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让他们在校期间尽量少犯、甚至不犯错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个别教育论文:自闭症儿童个别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摘 要: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个案所在的机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观察个案,了解个案现有发展水平,针对个案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根据其特殊需要设计一日教学活动的个别教育计划。此次研究发现:个别教育训练对特殊儿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最好是将一日活动和经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在一段时间内训练和巩固同一内容,另外,机构的个别教育还需要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效果才会更好。 关键词:自闭症 个别教育 个案研究 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有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等特征。个别教育是一种根据儿童的特殊需求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方案或课程,在进行显性课程时,也注意潜在的训练内容,针对学生的问题做较细致的指导。可以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效果。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1 个人信息 姓名:郭涛宇 性别:男 年龄:6岁 所在机构:绥化市初阳自闭症康复中心 所在班级:启智四班 残疾类别:自闭症 残疾程度:中度 其他残疾:无 个案为全托,个案父母不定时的来机构看孩子,但时间间隔较长。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和周日合班,但不上课。 1.2 生理神经状况 (1)视觉:视力正常,但因身患自闭症,在与人交往时和对方无目光交流。 (2)听觉:听力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在与个案说话前,必须大声喊个案的名字,才能引起个案注意。 (3)智力:智力正常。 (4)四肢运动不协调,精细运动发展缓慢。 (5)主动言语少,模仿能力强。 1.3 现有发展水平 (1)言语表达。 言语理解:对老师或他人简单的指令,能理解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对于稍复杂的指令或话语,需要给与辅助,个案才能理解;语言表达:因主动语言少,个案语言表达存在严重的障碍,如有需要时仅能用1~2个词来表达需求,说话声小而无力。 (2)生活自理:个案基本可以生活自理。 (3)认知水平:有较好的视觉分辨、视觉反应和触觉反应能力,听觉反应能力较差。 (4)肢体运动:大运动能力较好,精细运动相对比发展较差,平衡能力较差。 (5)社会交往:有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但不会用语言表达,不能与对方目光对视。 2 个案研究方法 利用周末的时间,对个案的班主任进行访谈了解个案的情况,另外还对个案进行一个月的观察,收集并整理与个案相关的信息,对个案进行深入的了解。 3 研究过程及结果 3.1 机构领导对个别教育的需求与建议 在收集个案信息时,机构领给与了大力支持,机构领导希望此次个案研究可以取得明显效果,为推广个案研究方法起到示范作用。 3.2 机构班主任对个别教育的需求和建议 机构班主任希望个别教育能发展个案的语言表发能力,个案的主动语言增多,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需要时机构班主任会给与帮助。 3.3 个案对个别教育的需求 (1)自我认识。 (2)主动语言训练。 (3)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4)情感交往训练。 3.4 个别教育的一日活动表(见表1) 因个案周末不上课,所以设计一日活动,虽然是周六和周日两天,但课程内内容是一样的,在此称为一日活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日活动。 3.5 个别教育的实施 (1)自我意识训练。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识,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自闭儿童缺乏自我意识,并且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满足的世界中,对外界的事情及变化漠不关心,要想改善个案的自我封闭状态,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就要加强个案的自我意识。在认知课上,问个案:你的鼻子在哪里?这是你的书吗?通过让个案对自己及他人的五官指认和物品的所属问题来训练个案的自我意识。我还会让个案帮助我取物品或将食物分给指定的同学,让个案理解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2)主动言语训练。 语言是人沟通的工具,也是一种特殊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可以向他人传送很多信息。自闭症存在语言障碍,不仅是因为发声器官有障碍,他们根本不理解言语的真正含义,缺少语言的动机,因此不光教他们说话,更要教他们理解和正确运用语言。个案也存在此障碍,在认知课上,问个案:这个水果是什么?想吃吗?从生理需要入手对个案进行提问,鼓励个案说:这是××或我想吃××,若个案说出,就给予食物强化。在感统课上,问个案你想玩滑板吗?或者你想玩什么?个案说:想或不想,此时要引导他说:想玩滑板或者我想玩××,经训练个案就会主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表扬他并满足他的要求。在主动语言训练的环节,要为个案创设情景,塑造个案主动说话,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进行,并注意使用强化。 (3)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生活离不开与人打交道。要想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缺乏主动语言,人际交往也就成为另一难题,其实儿童的交流从没出生就已存在。由于自闭症儿童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外界漠不关心,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动机,人际交往也就受到了阻碍。因此,在生活课上,要创设多种场景,让个案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掌握人际交往的规则和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主题超市购物,首先将超市购物流程进行任务分解,并分别配上分解图片以便个案理解,第一环节:讲解告诉个案:老师要去超市购物,你愿意帮我吗?如果他说:愿意。就说:可是怎么去超市购物?然后根据图片讲解超市购物的各步骤及所要准备的东西。第二环节:模拟演练当个案对购物流程基本掌握时,就在教室模拟一个小型超市,让个案独立进行购物,适当给与提示。第三环节:真实演练带个案去机构附近的超市,为了消除个案的恐惧心理,先陪同个案购物,顺利进行后再让个案独立进行购物,个案独立购物成功后给与强化。每周一个主题,让个案了解不同环境及在不同环境下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因为“交往是寻求的需要,合作是解决困难的需要,交往合作是生存的需要”。 (4)情感交往训练。 个案存在严重的情感障碍,情绪常表现过分冷漠或激动,波动大,缺乏情感及情感交流,因此在音乐课上,选择舒缓的音乐或歌曲,缓解个案紧张的情绪,有助于控制情绪。同时,在音乐课上,放一些小动物的动画片,从而让个案了解这个动物,然后拿一个片中动物的玩偶,让个案抚摸玩偶并说:喜欢,不仅如此,还要指导个案关注他人的情绪变化,如小明跌倒哭了,我会告诉个案:小明摔疼了所以哭了,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几天后,个案摔倒了也哭着说:疼。可以看到这种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变化,对个案的情感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5)具体实施及效果。 只周末时间进行训练,有的训练内容是所设计课程本身,有的训练内容则渗透到课程中。经三个月的训练,个案的自我意识有所增强,主动语言增多,有人际交往的意识,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6)反弹与原因分析。 在训练的过程中,个案经常会遗忘上周训练的内容,经提示能想起部分内容,主要是因为机构课程与我所训练的内容无相交的地方,所以产生了反弹现象。 4 建议 此个案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要想取得更大的效果还需更多人的努力,不仅是机构,更是家庭和社会,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而社会则是人生存的环境。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父母选择离婚甚至将孩子丢弃来逃避现实,社会的排斥等。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4.1 对家长的建议 作为特殊儿童的父母要接受现实,调整心态,多了解相关的知识及训练方法,用行动诠释爱,父母可以到机构陪孩子,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也有利于了解孩子的训练和学习情况等。 4.2 对机构的建议 康复机构应落实机构宗旨,确保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得到相应训练和康复,定期进行评估,因为详细的评估是训练的依据,再设计合适的教育计划,选择针对性强,有效性强的训练方法。机构不仅要训练特殊儿童,还要对特殊儿童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仅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病因,还要懂得训练方法,将每天的训练内容告诉家长,白天老师教,回家家长练,无论是在机构还是在家里父母都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训练,助于家庭支持的建立。 4.3 对社会的建议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社会不仅要给与家庭和机构各方面支持,更要大力选宣传特殊教育事业,发挥社会的作用,提高社会对弱势全体的接纳度,特殊事业关系着全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力。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使特殊儿童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下成长。 个别教育论文:两手抓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 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不但是实施教育工作的引领者,也是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更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是实现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媒介。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在此从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集体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 1、开展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功课的重要保证。班主任要使小学生懂得今天的学习与以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挑战之间的关系。同时,班主任还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制度,按时到校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班级开展学习纪律检查、评比,树立学习纪律好典型,使学生学有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经验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每学期(或学年) 开学之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的实际,组织学生布置教室、在教室内墙壁上张贴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画、名人画像或格言名句。平时,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安静,适于学生学习。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是各科教师共同的责任,但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如参观、访问、课外阅读、书法绘画、朗诵、科技小制作、智力竞赛等,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吸收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后进生参加活动,让他们从活动中增强求知欲望。 4、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班主任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一般通过指导学生上课时如何听课,如何提高听课效果,具体可以通过组织班会、墙报、展览、座谈会等方式,交流“应该怎样学习”的经验,推广好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帮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二、抓好个别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教师就像是学生的家长,虽然班主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和班集体上,但由于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只靠对集体的教育去影响学生个人还不够,因此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别教育。 1、做好优秀典型的培养工作。优秀生典型可以使全班学生有榜样,带动和鼓舞同学们共同前进。为此,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善于选择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或在某一方面发展比较突出的学生做重点培养对象。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予以充分肯定,又要严格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地进步,将其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在班内树为典型。 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品德、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虽然人数少,但对班级的成长仍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他们的特点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针对经常犯错误、自卑心理强、与班主任在情感上有一定距离的学生,班主任要从感情上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从而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可近,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积极因素,长善救失,激励上进。对学习品行均落后的学生,除了加强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外,要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们学好功课的信心。班主任对后进生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反复时,要以最大的耐心,冷静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进步。 3、作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虽然多数优点、缺点不大明显,但他们身上多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赖,想要表现自己。因此,班主任要主动地去了解、关心他们,根据他们普遍存在着要求进步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契机,调动众多的中等生的积极因素,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推动他们不断进步,同时也将成为班级体的一支积极力量,推进班级体的发展。 4、作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比较差,在他们中经常会有违反课堂纪律、骂人、打人、丢失东西、损坏公物等事件发生。正确处理偶发事件,不论对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全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班级舆论的进一步形成,还是对教育犯有错误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把握好三点: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沉着冷静;⑵要调查研究,弄出事情真相;⑶要因势利导,进行正面教育。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艰巨的,这个角色担负着一个班学生的全面教育管理工作,对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能够针对班级情况和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进行经常而直接的教育和引导、细致而具体的帮助和培养,对学生的影响也超过一般教师。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培养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 个别教育论文:做好个别教育 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摘要:任何一个班集体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中有的思想品质较差,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胆大妄为,目无尊长,有的喜说乱动,有的性情孤僻。对待这样的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遇到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抓住问题关键,对症下药。“九零”后的学生是个性一族,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将有助于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关键词:对症下药;信任;兴趣 人们经常说:“九零”后的学生太有个性。而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特别是个别学生的教育,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世界观的形成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因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班主任作为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就更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任何一个班集体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中有的思想品质较差,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胆大妄为,目无尊长,有的喜说乱动,有的性情孤僻。对待这样的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遇到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抓住问题关键,对症下药。 班中一来自农村的女生,因母亲过早去世,有些早熟,虽然住校,但平时并不太与同班同学沟通。我在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后对她的关心不自觉地多了一些。前不久,我发现她与我班一男生走得过近,因男生的父母离异,两个孩子间的情感也由彼此同情转为互相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情感悄然发生着变化。我私下与他俩分别交流,劝说他们正确处理好两人的关系,他们答应得都挺好,但离开教室后,两个人的情感依旧偷偷地发展着。看着小女生忽上忽下的成绩,目睹着两个孩子的变化,心里真是很焦急,但又不能操之太急,生怕两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会因此逆反,克制不住自己而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只好暗地里关注着两个人的行为变化。 有一天早晨,女生因感冒到我办公室来请假,我对她说:“老师陪你去医务室看看。”她却告诉我说她爸爸给她联系了一位大夫,让她去打吊针。看着孩子当时的状况,估计她上课没办法专心听讲,所以我一边询问孩子情况,一边迅速地给她开好了出门条,当孩子拿着出门条向办公室门口走去时,我看着孩子瘦弱的身影,不由自主地叫了她一声,孩子回过头来诧异地看着我,我快速地走到孩子身边,把她拉到走廊里,搂住她,在她的耳边轻轻地说:“孩子,你长大了,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时,来找老师,把老师当做你的妈妈、阿姨,记住老师永远是你的避风港。”孩子突然抱紧我,将脸靠在我的肩头轻声地哭了起来。想想这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那么久,不知多渴望这样一个拥抱,我也紧紧地搂住孩子,让孩子趴在我的肩头尽情地哭泣……后来我发现她变了许多,性格开朗了许多,上课听讲也认真了,教室里又多了一个阳光的孩子。原来让人头痛的问题竟然如此简单地解决了,虽然她还在与那个男孩交往着,但我相信,她会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细想一下,教育无小事,点点滴滴皆是情。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总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处理许多事情了,所以当我们用成人的身份跟他们说话时,他们会用极其叛逆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但事实上,当真的遇到事情时,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需要师长在某些方面给予指点,当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用成人的经验与之交流时,会与他们达成一种默契,取得他们的信任,此时的交流与沟通就变得易如反掌了。 其次,班主任在进行个别教育时,尤其要注意那些后进生,这些学生一般思想品德、学习、生活习惯都不如一般水平的学生,通常思想较落后,不尊重师长,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上课不安心听讲,作业马虎、潦草,有时干脆不交;说谎、抽烟、欺侮小同学,打架,小偷小摸。这些学生,虽然使老师大感头痛,但他们本身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弄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积极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听懂、会听,会做作业,成绩能够追上,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一但有所进步时,利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扬,让大家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回到集体的怀抱。 班中有一学生学习不太好,但人缘不错,喜欢跳街舞,平时在班里总会时不时地跳两下。有一次下操,我跟他说:“你这么爱跳舞,要不把咱们班喜欢跳舞的同学组织起来,弄个兴趣小组如何?”没想到这孩子不相信似地反问我:“老师,你别拿我开玩笑。”我认真地对他说:“老师说的是真的,你考虑考虑。”第二天,这个学生来得特别早,一看见我就冲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考虑好了,咱们班就组建个舞蹈小组,您看怎么样?”我看着孩子焦急而又盼望的神情,点了点头,学生高兴得笑了。下了早读,我把他叫到一边告诉他,成立兴趣小组可以,但要有个规章制度,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同时不能影响学习,这样才行。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您放心,我这两天就写一份申请,将有关的制度制定好,我保证上课一定用心听讲。”过了几天,这孩子果然起草了一份计划书,还征得了学校团委的支持,在科技楼找到一间教室做活动室,看到学生们如此认真的态度,我很欣慰,每周五自习课时,我就让他们去活动室活动,当然学生们也很守时,总是按时返回教室,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多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当他们对事情感兴趣时,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遵守规章制度,无需老师的百般唠叼,习惯成自然,相信他们会有所收获。 面对我们的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关心爱护他们,海纳百川,是教育者应拥有的素质;发扬他们的优势,时常赞美他们,字字珠玑,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只要我们认真地读,细细地品,一定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总会有办法,只要我们努力去做,自然就会乐在其中。 个别教育论文: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关注个别教育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科目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关注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个体差异 个别教学 一、信息技术学习中,关注个别教学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个体差异、智力因素、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原因,信息技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存在着不少的个别差异。学生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差异。 家庭因素:虽然现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但少数家庭还没有计算机,学校所学知识无法在家里得到巩固与发展,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学生的上机操作仅限于学校的每周一节课。其次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只是副课,对学生将来的升学没有任何影响,学好学坏无所谓。某些家长认为学生只会用计算机玩游戏和看电影,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限制或拒绝学生使用计算机。 学校因素:某些学校设备投入不足,无法保证一人一机;学校主课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经常“照顾”主课学生留在办公室进行辅导功课,使这些学生无法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内部因素:某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控能力差,进入机房就千方百计的想着玩游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随意讲话,上课不认真听讲;某些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有畏难情绪,生怕操作错误被老师说,被同学笑话,不敢大胆的上机尝试操作;还有部分学生性情懒惰,依赖心理很强,老师、同学怎么做,只会机械的模仿,不肯多加尝试与探索,限制了其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关注信息技术,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生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学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机,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心。他认为教育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呼唤他们沉睡的思维。培养学生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需要教师付出相当多的精力。 (一) 调动积极性,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习的有效切入点。 信息技术学科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从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更应该保护和保持好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课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始终保持热情的学习状态。同时,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好的表现要及时的表扬,哪怕是输入一个汉字,画出一个圆形,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成功的体验。见到操作一直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些耐心、多些爱心、多些鼓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得到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 (二) 注重培养信息技术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突破口。 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提醒学生,或者把学生安排在离老师较近的座位,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通过长时间的强化,提高了个体学生的自控能力,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使其跟上课堂节奏,掌握所学知识。 (三) 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化归能力以及志趣特长等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尝试,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陪读”的现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不但让学生在学科上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让学生达到起码的合格水平,腾出时间和精力,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特长。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望又可及的奋斗目标,又可以使学生逐渐达到爱学,乐学的境界。 例如:在教四年级《制作演示文稿》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能根据视觉效果选择合适的幻灯片版式,并正确插入和编辑文本;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学生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高级目标: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并尝试声音视频的插入。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开展进行个别辅导 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你无法保证学生每节课的内容都可以消化,每节课的操作任务都可以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开放机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到计算机,完成课上未完成的任务。教师对于学生的操作应该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对学生的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只要教师对学生怀着真诚的爱,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找到启迪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健康、蓬勃发展的一代新人。 作者简介:顾枫男出生年月1979。籍贯:常州,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学历:本科,在常州市翠竹新村小学工作,在信息技术、教科研方面成绩突出,撰写的论文在教育教学类刊物中发表。 个别教育论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个别教育、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 【摘要】文章探讨在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班主任应重视个别教育、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熟悉个别教育、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例举了一个了解和研究学生成功事例。 【关键词】个别教育 方法及注意事项 成功事例 一、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与集体教育相辅相成,个别好的典范可带好全班,个别差的也会腐蚀和干扰集体,故班主任要因人施教。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重点培养提高,要求要更高、更严,目标要更高。中间学生中的大部分班主任给予适当帮助、教育也可成为优秀学生,至少能保持良好水平,但少部分如受到冷落,就可能滑入后进生。后进生的转化是个别教育工作花力气较多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第一、与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后进生在很多场合均受到冷落、歧视,这也是他们后进的主要原因。当我们用真诚感化他们,使他们愿意交谈,谈真实思想。班主任再向他们提出适当要求,后进生就后将之视为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交往而产生感激。这样就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第二,掌握心理特点,调动积极因素:后进生做出成绩,受到表扬和奖励对他们是一种最好的回报,而他们又犯错误,心里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懊悔,有一定程度的改错念头,当这种希望火花得到应有尊重和扶植后,他们矛盾的心理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第三,培养学习兴趣,对学习无兴趣是后进生后进的重要原因,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就业形势对学生知识要求的教育,从而端正态度,有学习愿望。另外也要让其坚信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充满希望。班主任应与任课老师联系,为他们补课赶上进度。或安排“1+1”的优秀生带后进生的帮教活动。当他们体验成功喜悦后,学习兴趣自然就成了。第四,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后进生反复为正常现象,但这种反复往往有一定积极因素,应寻找原因,有针对性,细致地连续转化,不要妄下“屡教不改”断语。 二、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正确组织班级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职校学生大都处于成长期,他们有一定共性,但由于社会、家庭等的影响,他们的个性各有差异,而且一个班内学生间也是相互影响的集体,它的健全程度反过来又影响每个学生,班主任只有熟悉每个学生和集体情况,才能定出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好学生,如不这样,仅凭主观判断或照章办事是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 三、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个人和集体两方面,个人又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健康情况、兴趣、性格、成长经历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了解个人基础上再了解集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可通过一看二谈的方法,一看是指研究书面材料和观察了解,新生入校前主要是通过研究入学登记表,体检表,成绩单等,任教过程中积累的资料是最真实反映学生情况的,但也要注意用全面发展眼光看问题,重视现在表现,切勿抓住过去缺点不放。观察就要求班主任应深入学生学习、实习、班、团劳动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在共同活动中,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知识质量、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兴趣及与集体与同学间关系。二谈包括谈话与查访,谈话既可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也可了解学生,在谈话前班主任应考虑好谈话目的、中心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谈时态度要诚恳、和蔼,身份要平等等,消除戒备心理,创造良好气氛,并注意谈话艺术,不能直接的可间接,还要注意将谈话与学生平时对照,勿轻信一面之辞,轻下结论,同时谈话时给予一定教育,提出一定要求。查访与被了解学生有关的人,将了解和研究后的情况分析,及采取措施,按人头作班主任工作日记,为进一步教育提供依据。 五、了解和研究学生成功事例 这方面我接触的最典型例子是:1996年我任教数控2班班主任,该班有一个唐姓女生,入学前,我通过查阅入学登记表了解到,该生12岁时父母离异后随母,但因其母工作地与家相距近百公里,故一月在家只有几天,入校后再经观察及与本人、班上与其要好同学谈话后知道,该生思想品德较好,学习一般,身体健康,兴趣爱好不太广泛,性格具有两面性,适当引导可表现外向性,任其发展则表现内向性,同时她独立能力强,作风正,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曾担任高中所在班级团支部书记,对待该生我采取了:由我推荐班级团支部大会讨论通过让她担任团支部书记,全面负责班级团的工作;在班、团干部培训时加强对她的培养,提出高要求;在她第一次与班上某男同学有交往过密发展适当时候,我知道近期我及班集体对她关心相对缺少,在一次晚自习后与她边走边谈中,我给她讲了张玫玫的悲剧,她静静地听完这起起源于市九中但发生在近三年后的真实故事后对我说:“老师,我理解您的意思,同时也知道该怎么去做,请您放心”。她确实处理得很好;当她在一学期后出现反复与另一家庭经济条件好但人品较差的低年级男生相处过密时,因此时她对自己有一定正确评价了,我仅告知不要瞧不起自己她就把将失足的脚收回来了。 个别教育论文: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摘要:个别教育,是指语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针对学生个体所进行的学习或思想行为乃至个性心理的辅导行为,它与集体教育相辅相成,除了语文教师个别教育,还应包括校内校外的诸多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参与。以形成多方联动的态势。 关键词:个别教育;因材施教;自信心;兴趣 所谓个别教育,是指语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针对学生个体所进行的学习或思想行为以至于个性心理的辅导行为,它与整体教育相辅相成,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个别学生提高教育。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及周边文化氛围的差异等,集体中的成员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在品德心理素质、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就呈现出不同特点,学习上也有优有劣,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新的进步,班级大集体才能健康地成长。 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分层展开,既要重视优秀生的培养教育,也要重视中间状态学生的“促进教育”,更要注意潜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决不可“一刀切”。即只注重优秀生,只抓中间生,忽视甚至干脆放弃对潜力生的培养与教育。更不应该抓两头,去中间。针对三种学生在学习、心理及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应该分析各自特点,区别对待。 一、优秀生 优秀生在班级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他们是班级的排头兵,又是班级的骨干力量。这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尊师守纪,成绩优良,是班级的积极分子,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但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面对的是鲜花和掌声,环绕着荣誉的光环。在个体上往往表现为自尊心强,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不太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保持和追求优良成绩,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责任意识较差,不愿承担语文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等。语文教师也容易因他们的优点而以偏概全,放松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他们的缺点甚至姑息迁就,这样,只能导致优秀生走向学习上的强者,思想上的唯我,自私,狭隘,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待这部分学生的态度上,应该对他们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优点和不足,在方式上,突出表扬,但决不能放纵他们细微的缺点和不足,做到褒贬分明,以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使其健康成长。 二、中等学生 作为班级的中间力量,他们占班级人数的大多数,无论在学习,纪律,品德等方面,都是班级的脊梁,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语文学习,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在:身上有积极因素,有发展潜能,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他们既不起带头作用,又对班级工作很少有负面影响,所以,常常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他们的心理状态更为复杂,往往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思想顾虑多,他们的缺点也不易暴露,若得不到老师的引导,就会滋长,后患无穷。而在学习方面,语文教师又往往抓两头,去中间,觉得中间生对班级影响不大,只要抓住优差学生就可以了,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应克服这样一种错误教育倾向,即只注意对 “双差生”的教育,而忽视对大多数中等生的教育,要特别注意了解中等生的思想动向,掌握他们的思想,抓住矛盾的焦点,促使他们力争上游,不断进取,争当优秀生。对学习、思想、纪律等方面存在缺点的中等生要注意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他们滑入差生的行列。 三、潜力生 是指在学习,纪律以及其他方面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在班级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特殊的“身份”,以及影响力要比优等生大得多,他们在学习上基础差,兴趣低下,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和同学又总是给以“白眼”,最终产生对学习由自卑到放弃,进而影响纪律和品德,从而产生破罐破摔的念头。从影响力上,又表现为能量大,范围广,破坏性强,很容易形成消极因素,严重影响语文学习的开展。针对潜力生的特殊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分析原因,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不良风气、家庭和教育的失误,以及他们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具体分析原因,并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取得成效。潜力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因如基础差或成绩不理想就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其实他们有着更强的自尊心,但往往得不到尊重,有要求进步却又意志薄弱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育时,应该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主动和他们进行思想沟通,找出他们的闪光点,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去迎接挑战,同时,对于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应该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总之,对待他们,必须看到潜在的积极因素,看到其中的进步苗头,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克服缺点,完成转化过程。(2)多给真诚的呵护,特别是精神的鼓励。潜力生尽管有许多缺点,错误,但他们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要看到他们本质和主流是好的。因此,语文教师要象对待优秀生那样热爱他们,尊重信任他们,坚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不断前进。有阳光的地方就能见到彩虹,在方式上,语文教师要更加关怀,体贴他们,真心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其感到温暖,受到鼓舞,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去克服不良行为,取得进步。(3)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潜力生许多是“双差生”。他们往往思想品德差,学习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厌恶学习。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明确目的,扫除障碍,增强学习信心,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勇敢的面对人生。(4)要有耐心。教育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曲折过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在潜力生的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对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以高度的耐心和毅力,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对出现反复的学生要尊重信任,坚信他们能够进步,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教育机智,做好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论文:个别教育情境下师生情感互动方式探讨 〔关键词〕师生互动;情感互动;个别教育 大量的师生互动研究着眼于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互动,研究结论越来越清晰地揭示了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育情境下的师生互动也同样应该引起重视。教师除了承担“授业”的重任,还肩负“传道”的职责,教师要向学生传输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帮助学生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教育目标可以通过面向学生整体的集体教育,也可以通过面向学生个体的个别教育实现。当个别学生出现认知或行为偏差时,教师通常会采用个别教育的方式。在个别教育情境下,教育行为通常由教师发起,所以教育过程经常会呈现为教师主动施加教育行为,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事实上,成功的教育行为应该表现为教师关注学生感受,师生间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 互动即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1]。个别教育中,师生互动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个体之间。教师首先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接收到信息后产生反馈,教师采集反馈信息并再次向学生释放,如此往返,形成互动。传统观念把教育行为看做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位于主体位置,处于主动状态,学生位于客体位置,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所以教育常常演变成教师高高在上的说教。如果教师只满足于自己单方的表达需求,完全忽视甚至禁止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所反馈,教育有可能会成为教师的一厢情愿,即使教师用情很深,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师生不断交流,相互作用,教育才具有生命力,受益的不仅只有学生,教师在互动中的收获意义更加重大。师生互动对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接近学生内心 单方说教,缺乏互动的教育易使教师误把学生的沉默当做对教育的接受。其实,学生的沉默可能是阻抗的表现。学生不予以任何回应的教育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给予反馈相比沉默不语为教师提供了接近学生内心的机会。较之那些回避教师的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学生更易于与教师沟通,接受教师观点,受到教师影响。 2.发现教育契机 症结隐藏在问题的背后,辨清症结并非易事。学生的不当行为很容易被教师识别,但其发生原因往往很隐蔽,如果不能厘清根源,教育可能徒劳失效。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育契机,一旦展开互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语言及非语言表达中获得丰富信息,有助于查找问题根源,调动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原本的难题会在有效的互动中寻找到解决的途径。 3.校正教育策略 教师为使自己的教育行为达到预期效果,通常会在教育之前设计教育方案,但在教育行为发生之前,教师并不一定能掌握足够的信息,所以和学生互动之前形成的教育策略并不一定完善。只有不断互动,才能了解细节,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才能完善教育策略,使教育行为有的放矢,产生良好效果。 4.检验教育效果 教育是否有效,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愿,而取决于学生对教育行为的客观反馈。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教育,是否有改变自己认知和行为的愿望,其愿望的强度如何,可能性有多大,均能在学生的语言及非语言表达中反应出来。如果漠视或者禁止学生反馈教育感受,教师很可能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错误认知,把无效的教育当做有效的教育。 基于此,个别教育情境下师生间的互动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成长的契机,教育要强调让学生有所反馈,不要只做沉默的接受者。 二、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 有学者指出,“大多数被教师认定为不可忍受的行为都属于社会(交)而不是学术的范围,因为这些行为都涉及情感强度”[2]。与学生互动不良,尤其是教育过程中遭遇学生阻抗成为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使教师的职业信心受到挫伤。所谓“经师易做,人师难为”,正是指相对于传授知识而言,塑造人的价值观是一项更加任重道远的工作。尽管人们对于师生互动的课题存有不少分歧,但基本认同情感在师生互动中占有重要地位[3]。卢家楣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中存在一条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情感回路[4]。在个别教育情境下,师生间同样存在情感回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个别教育常以改变学生不恰当的认知、矫正学生偏差行为为目的。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接受来自学生的认知信息,表达自己的认知,检验学生对教师认知的接纳状况,评价学生的认知转变状况,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认知回路,产生认知互动。教师往往意识不到在教育过程中,伴随认知互动的同时师生间还有一条情感互动的回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比认知互动更为重要,“情感居于师生互动内容的中心位置”,情感互动决定学生认知改变的程度,对于教育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三、情感互动方式 人有正性情感体验与负性情感体验。正性的情感体验即愉悦的感受,如满意、快乐、自豪、骄傲、兴趣、欣赏、信任、理解等;负性的情感体验即不愉悦的感受,如悲伤、忧愁、愤怒、恐惧、焦虑、悔恨、内疚、惭愧、羞耻等。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影响反馈的动态过程。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方式包括: 1.积极情感对积极情感 有学者认为,师生情感的性质具有同质性。一方表达的正性情感使另一方产生正性的情感体验,一方表达的负性情感使另一方产生负性情感体验[2]。“一个人的行为会因为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得以巩固”[4]。教育实践中,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充分表达欣赏、赞美等正性情感,会引起学生快乐、自豪等愉悦的体验,这种体验会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教师的积极情感成为对学生积极行为的有效的强化物。 2.积极情感对消极情感 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师的正性情感并非只能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消极体验,比如面对一个有偷窃行为的学生,教师没有表达愤怒,而是耐心了解其动机,对其错误行为表示理解,诚恳表达愿意帮助学生的愿望。教师这些正性的情感表达会引起学生的自责、内疚,“一个人的行为也会因为受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而获得改变”[4],这种指向自身的消极情感促使学生认识错误,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继而使行为产生正性变化。因此,教师的积极情感表达并非只能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它可以改变学生的消极行为,使其向正性发展。恰当激发学生内心的消极情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 3.消极情感对积极情感 多数研究强调教师在师生情感互动中应呈现积极情感。“积极的情感具有动力、诱导和迁移的功能,教师良好的情感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功能”[5]。教师的负性情感确实可能会引起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但是如果师生间一向有亲密的充满情感的关系,学生尊敬教师并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尽管犯错误时受到教师严厉批评,他们也不会生气,反而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进而按照教师的期望积极改正错误以期获得教师的积极情感。 4.消极情感对消极情感 教师需要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能以恰当的情感和学生互动。教师在压力状态下如果失去对自己情绪管理的能力,将会不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比如学生出现严重的错误行为,或者教师的辛勤教育没有出现预期效果,教师会出现愤怒、失望、焦虑等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情绪,教师会借教育的名义把这些消极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它所引起的消极情感不但不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正性变化,反而可能挫伤学生自尊,破坏师生关系,导致教育失败。所以在运用消极情感时,要慎重考虑它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不能把它演变成教师发泄负性情绪的途径。 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理解、支持,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方式,重视情感互动的教育功能,研究情感互动的策略,使情感互动成为教育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上海,200433) 个别教育论文:“特殊”幼儿的个别教育探讨 摘 要: 孩子的禀赋品性各不相同,有调皮的、有娇气任性的、有孤弱寡闻的、有智力超常的等,要使他们充分发展,教师必须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他们的闪光点。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个别教育 因材施教 孩子对老师往往很崇拜、尊敬和信赖,而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身边的所有孩子。“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的禀赋品性也各不相同,要使他们充分发展,教师应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采用的“特别”的教育方法。 一、调皮的孩子 调皮的孩子一般精力旺盛,活动量比较大,注意力较不集中,自制力差,霸道,但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特强,常常向老师家长提问题,自尊心比较强,批评他时会顶撞大人。 1.帮他找点“活”干。 其实,调皮的孩子并不是不听话,而是比同龄人对外界更好奇,就连擦桌子、摆脱鞋都会认为是件好玩的事。因此,可以多给调皮的孩子找些“活”干,使他们因此认真地做一件事且变得更聪明、伶俐。例如:我们班的涵涵小朋友,他是园里调皮得出了名的孩子,非常好动,一刻也坐不住。当其他的孩子都在准备角色游戏环境的布置时,他在活动室里到处“溜达”。于是,我对涵涵说:“涵涵,听说你对泉州十八景挺了解的,是吗?”只见,他瞪大了双眼好奇地看着我使劲地点点头。“你看,那有一个‘旅游团’,他们是来参观咱们泉州的,你当他们的小导游,为他们……”“好,我会帮他们好好地介绍的。”就这样,我还没说完,他就答应了。一次游戏活动下来,涵涵像变了个人似的,非常认真地为“游客们”服务,一刻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游客们”满意极了。 2.多给他们一点爱心。 调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小伙伴的关心和爱。也许,有时他们只是想通过捣乱来引起老师的关注,从而获得老师的爱。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调皮的孩子,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和微笑,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是爱他的。即使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也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娇气任性的孩子 如今的孩子无一不是家长关爱备至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难作出利他(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的行为。对于这些娇气任性的孩子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来教育。 1.不为所动法。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至于哭闹、撒娇时,千万不要急着去哄他,去抱他,可以先让他把所有的“本事”都使出来,让他明白耍“小脾气”是不管用的。 2.磨炼法。 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索、磨炼的机会和空间,尽量减少对孩子的百般呵护,以便孩子在磨炼中自己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增强独立的意识,从而学会并懂得关心、爱护、帮助别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机智地“将”他一军,这样他就会认真地完成原本不会认真做的事。记得有一次楠楠拿着故事书吵着要我给她讲故事,而当时我又放不下手头的工作,于是打开故事书指着上面的一只小动物对她说:“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可厉害了,她会画各种小动物而且画得非常的可爱!你行吗?”“我当然行,要不我画给你看。”就这样,她乖乖地被我“骗”去画画了。 三、孤弱寡言的孩子 造成孩子内向、孤僻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比如父母过于限制孩子的活动,使孩子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于娇宠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于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那么,对这类孩子该如何帮助教育呢? 1.提供单独表现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到自信。 性格内向的孩子比较胆小,不敢表现自己。教学中,我们应该逐步提供机会让他们单独展示,让他们找回自信。小凯就是这样的一个“傻瓜”孩子,平日少言寡语,吃饭很慢、很少,上课从不回答问题。在小伙伴的眼里,他是一个没有朋友的“孤雁”。这样的一个孩子,令我十分头疼,但我还是没有放弃他。首先从吃饭入手,吃饭慢,让他提前吃;吃得少,就盛少点,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班里吃饭“快”的孩子。为此,他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小红花。受到鼓励的他在一次“数学”活动——“5”的相邻数中,胆怯地举手了。看到他举手,我马上请他回答。可是这么一叫却惹急了班里的那些“积极分子”,他们嚷了起来:“不用叫他,他什么都不会,让我来!让我来!”我用眼神示意他们安静,面带微笑地对小凯说:“小凯,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用大点的声音告诉大家答案,好吗?”“4和6。”顿时,活动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渐渐地小凯不那么沉默了,开始尝试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吃饭的速度也在我和保育员的帮助下迅速了,身边的小伙伴也多了。看到他一点点的变化,我很高兴。 2.进行赏识教育,多给幼儿积极、公正和肯定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在幼儿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如果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提出努力的方向,就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因此,老师应该从积极的评价入手,慎用横向比较,采用个人掌握标准的评价方法,针对幼儿是否达到特定的标准,如“和昨天比,你今天吃饭很快”、“你能够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你的玩具,真是不错”等。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告诉幼儿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期望,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得到表扬或者批评,自己的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是要纠正的,对将来的某些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和控制。 以上是我对“特殊”幼儿个别教育的一些见解,现在提倡因材施教,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该留心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变化,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把母亲般的爱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心灵苗圃阳光明媚,让孩子茁壮成长。 个别教育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是学生的领导者、教育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班主任对学生一般教育,可分为“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个别教育”促进“集体教育”,在培养优秀生和转化后进生的基础上,搞好班级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在此,我就如何开展“个别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通常,人们惯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但分数往往掩盖了优秀生的缺点、弱点,也埋没着后进生的优点、长处。我们班主任要善于从分数的背后有的放矢地开展个别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1 优秀生的培养教育 优秀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优异、听话守纪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决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去认识优秀学生,要随时发现、防止和消除优秀生可能有的、甚至已存在的缺点和弱点,及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 1.1 帮助优秀生改正自负行为。 优秀生由于在学习上、表现上出类拔萃,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宠爱、同学的羡慕,容易产生优越感,出现自负心理。为了防止他们出现这种情况,我经常利用班会、团员活动的机会,组织讨论,如“满招损,谦受益”等古训,或找他们个别谈心,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有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力补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使自己更优秀。 1.2 引导优秀生走出受挫打击。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心理还不够成熟,接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优秀生更为突出。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关注这个问题,及时帮助、引导他们建立健康心理,避免挫折给优秀生带来消极情绪。我班的黄兰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勤奋,在一次单元考试中因作文走题,成绩考得不够理想。只见她在试卷发下后的几天都闷闷不乐。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把她叫到办公室,跟她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指出一次考砸了并不代表她不行,鼓励她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笑对胜败,不为分数而活,走向生活,快乐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过几次的谈心疏导,她走出了受挫阴影,重新快乐地学习。 1.3 教育优秀生克服嫉妒心理。 因为优秀生在班上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他们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往往听到老师赞扬其他同学,就嫉妒他人。例如陈威同学,是一班之长,在一次劳动课上,我发现他拖地时毫无章法,就让他向旁边的那位女生学习拖地,我话音刚落,就听见他小声地嘀咕:“会拖地,有什么了不起!她能和我比学习吗?”听到他的话,我知道他心理已不平衡,于是把他拉到一边,首先指出他思想认识的错误,然后告诉他一个人除了学习,更应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和一颗博大的胸怀。通过我和风细雨般的循循善诱,他认识到了错误,对学习、对生活都充满热情,嫉妒心理也渐渐消失,生活能力不断增强。 2 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德不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通常有一种复杂的病态自尊心——平时表现使人觉得他们似乎没有自尊心,实际上却有极强自尊心。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这类学生时,关键要从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入手,去关爱和帮助他们,达到教育目的。 2.1 用诚心维护自尊。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后进生时,只有用自己真诚,才能溶化他们思想上的坚冰,达到教育的目的。我教过的陈珊同学,人长得很漂亮,但经常与男同学鸿雁传情,无心学习,成绩较差。我发现后,步把她叫到我的房间,先肯定她对英俊的男生有好感是每个青春期女生的正常表现,然后指出她在读书时期过分投入这种事情的错误。最后与她讨论、交流、如何交朋友。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她感受到我的真诚,走出房间时她红着脸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我一定会改的!”事后,我又多次找她谈心,肯定她的进步!现在,她学习认真多了,书信也越来越少了,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2.2 用耐心巩固教育效果。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后进生有上进心,也能上进,但上进的过程充满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此话一点不假,我班的陈清同学,一年来找他谈话教育十几次,每次都是改了这个又犯下另一个错误。上个月,他又一次犯错误,那次我一叫他,他就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对不起你,我真的不会再犯错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听了他的话,我顺势鼓励他说:“你能这样想,这样说,老师相信你,但一定要说到做到哟!”经过近一年耐心细致地引导教育,他变了,变得尊师守纪了。 总之,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的教育,都要求我们用爱心感染他们,用真诚去关心他们,用耐心去引导他们,用爱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辽阔的天空。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班集体,才能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个别教育论文:走进孩子的内心 有效开展个别教育 强强是班里较特殊的孩子。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显得孤独,从不主动与同伴、老师说话。与同龄孩子比各种能力差很多。楼梯走不稳,吃饭穿衣成问题,更别说画画做手工了;自控能力也较弱,不懂得遵守规则,上课经常自顾自地走开,总是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他没有朋友,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发脾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大灰狼!” 【实录一】: 晨间区域活动时间,强强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在冉冉旁边,没等一会儿,冉冉就哭了起来,我连忙走过去问:“为什么哭啊?”冉冉委屈地说:“强强不玩游戏,总是抱着我,还拉我的辫子。”我安慰了冉冉,对强强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冉冉?那就和她一起好好地玩,你拼一块,我拼一块,不会就问冉冉怎拼,不要抱着她,这样就不能玩游戏了,而且还会弄疼冉冉,知道吗?”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进行拼图。刚等我走开,冉冉又叫了,强强又抱着她,把冉冉吓到了。我批评了强强,他低着头一动也不动,突然冒出一句:“我是大灰狼!” 【实录二】: 正在上语言活动《小蛋壳》,我提出问题:“小鸡宝宝离开了蛋壳,小蛋壳想去找谁做它的新家?”小朋友有的说蚂蚁、有的说蜗牛、有的说毛毛虫……正当大家回答热烈时,强强突然大声叫着说:“大灰狼!”先是震得全班一愣,随后引来哄堂大笑。我示意小朋友们安静,然后问强强:“为什么找大灰狼?”小朋友也纷纷反驳说:“大灰狼很凶狠,小蛋壳不会找它。”“大灰狼太大,小蛋壳太小。”……“强强,你来说说你的理由。”他振振有词大声地说:“我是大灰狼!”边说还边做大灰狼的动作,根本就陶醉在他的世界里,小朋友们的情绪也被他搞乱了。 【实录三】: 户外自由活动时间,瑶瑶、嘉嘉等几个女孩子正拿着玩具嬉笑着飞跑,原来后面跟着强强正在追。追不上,强强停下来,气喘吁吁地握着拳头在空中使劲敲,还用力地跺着脚,“嗯!我是大灰狼!嗯!我是大灰狼!……”满脸通红地发起倔脾气。我马上走过去,问:“强强,怎么了?”他不说话,我握住他的拳头让他安静下来,“不要着急,怎么了?告诉老师,老师帮助你。”他还是不说话,我蹲下来把他抱在怀里,安慰他说:“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这样别人才会知道,才能帮助你,这样吧,我来猜猜发生什么事了,如果我猜对了,你就点点头,猜错就摇摇头,好吗?”他点点头。“是不是你想和瑶瑶她们一起玩,可是她们不和你玩,你找不到朋友,很生气?”他又点点头。强强的两次点头,深深触动了我,我把他抱的更紧,说:“你是大灰狼,小朋友们当然怕被你追到了,没关系,我们不做大灰狼,老师和你一起玩。”我找来一个皮球,和他玩抛接球的游戏,故意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终于把他逗笑了。后来我又宣告说:“孩子们快过来呀,强强不做大灰狼了,我们一起玩吧!”我站在强强后面,教他抛球接球的方法,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孩子聚集过来一起玩,强强玩得很开心。 一、个案分析 针对他的表现,我们对强强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父母亲一起分析孩子的行为,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1.保护过度,没有自信。孩子是2005年8月份出生的,相对同班的孩子年龄偏小,加之父母年龄较大,得到这个孩子不容易,所以对这个孩子更是溺爱有加。父母工作忙,大部分时间由奶奶照顾,奶奶的宗旨就是让孩子在家吃饱、穿暖,不磕着碰着,一心一意保护着宝贝独苗,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造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到了幼儿园,完全脱离家人,他就无法适应,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不敢做,与同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从而产生不自信心理。 2.缺少交往、不懂相处。奶奶很少带孩子到小区里走动,入园前社会交往能力也几乎为零。看到幼儿园里那么多小朋友,有一种害怕心理,无所适从,从而采用躲避方法,生怕被同伴弄疼,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或者他想和同伴一起玩时,却不知道怎么和同伴相处、交往,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只能用一些直接的行为动作,如抱、追、拉等。 3.性格内向、缺乏勇气。当孩子与外界交往受到阻碍或挫折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停止,而由于性格的内向、胆小,无法冲破内心的屏障,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不敢去尝试,无法进入周围世界时,对周围的事物就变得逐渐淡漠,慢慢地大脑“停止”的信号就转变为“后退”,后退到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 4.渴望关爱、方法消极。孩子常说“我是大灰狼”,在他心中大灰狼不是同伴们认为的反面角色,而是很厉害的形象,小动物都怕他,如果他是大灰狼,小动物们就会听他的。从另一个的角度看,在孩子单纯的心灵中出现了极度的渴望,渴望与同伴一起游戏,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这种渴望让他失去了判断,也因为他能力较弱,缺少自信和勇气,不懂交往相处的方法,就只会用一些消极的方法。 二、教育措施 对于这样一个内心极度渴望关爱和友爱的孩子来说,老师的空洞说教,常规的启发引导都是不起作用的,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病需要心药医,要先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的心田注入甘露,用爱去滋润他。 1.用目光给予心灵温暖的阳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性格孤僻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追寻着教师的目光,希望从教师的目光中寻找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虽然表面上对周围的一切显得漠不关心,其实脆弱的内心比谁都在乎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形象里,从他们的眼神。我们更是可以发现他们纯真的心灵里有着对孤独的恐惧和被关注的渴望。 2.用微笑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最美的语言,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柔和的灯光,温暖别人,照亮自己;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音乐,能调节紧张的气氛。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孩子需要微笑的教师,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他们因害怕被拒绝而远离人群,因缺乏自信而畏首畏尾,对他们而言,教师的微笑胜过任何华丽的语言,在教师慈爱的笑容里会获得理解、宽容和信任,在教师微笑的语言里更多几分惬意和阳光。 3.用表扬树立心灵自信的勇气。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人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更加健康地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孩子变得畏缩犹豫,甚至一蹶不振。因为“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而“坏孩子”都是批评出来的。 4.用交流消除心灵潜在的消极。性格特殊的孩子,他们表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不是真正的内心,他们不善表达,潜在着消极的心态。而谈心,就是一碗很好的滋养心灵的“鸡汤”,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老师教育孩子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实现情感的交流、融洽、升华。 三、教育反思 为什么孩子任性不听话,不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往往因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老师蹲下来从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们相通。我们一旦读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就会多一些顺利,少一些失误。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耐心来关注幼儿,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个性,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璀璨的明珠。 个别教育论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个别教育、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 【摘要】文章探讨在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班主任应重视个别教育、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熟悉个别教育、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例举了一个了解和研究学生成功事例。 【关键词】个别教育 方法及注意事项 成功事例 一、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与集体教育相辅相成,个别好的典范可带好全班,个别差的也会腐蚀和干扰集体,故班主任要因人施教。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重点培养提高,要求要更高、更严,目标要更高。中间学生中的大部分班主任给予适当帮助、教育也可成为优秀学生,至少能保持良好水平,但少部分如受到冷落,就可能滑入后进生。后进生的转化是个别教育工作花力气较多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第一、与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后进生在很多场合均受到冷落、歧视,这也是他们后进的主要原因。当我们用真诚感化他们,使他们愿意交谈,谈真实思想。班主任再向他们提出适当要求,后进生就后将之视为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交往而产生感激。这样就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第二,掌握心理特点,调动积极因素:后进生做出成绩,受到表扬和奖励对他们是一种最好的回报,而他们又犯错误,心里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懊悔,有一定程度的改错念头,当这种希望火花得到应有尊重和扶植后,他们矛盾的心理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第三,培养学习兴趣,对学习无兴趣是后进生后进的重要原因,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就业形势对学生知识要求的教育,从而端正态度,有学习愿望。另外也要让其坚信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充满希望。班主任应与任课老师联系,为他们补课赶上进度。或安排“1+1”的优秀生带后进生的帮教活动。当他们体验成功喜悦后,学习兴趣自然就成了。第四,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后进生反复为正常现象,但这种反复往往有一定积极因素,应寻找原因,有针对性,细致地连续转化,不要妄下“屡教不改”断语。 二、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正确组织班级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职校学生大都处于成长期,他们有一定共性,但由于社会、家庭等的影响,他们的个性各有差异,而且一个班内学生间也是相互影响的集体,它的健全程度反过来又影响每个学生,班主任只有熟悉每个学生和集体情况,才能定出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好学生,如不这样,仅凭主观判断或照章办事是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 三、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个人和集体两方面,个人又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健康情况、兴趣、性格、成长经历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了解个人基础上再了解集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可通过一看二谈的方法,一看是指研究书面材料和观察了解,新生入校前主要是通过研究入学登记表,体检表,成绩单等,任教过程中积累的资料是最真实反映学生情况的,但也要注意用全面发展眼光看问题,重视现在表现,切勿抓住过去缺点不放。观察就要求班主任应深入学生学习、实习、班、团劳动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在共同活动中,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知识质量、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兴趣及与集体与同学间关系。二谈包括谈话与查访,谈话既可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也可了解学生,在谈话前班主任应考虑好谈话目的、中心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谈时态度要诚恳、和蔼,身份要平等等,消除戒备心理,创造良好气氛,并注意谈话艺术,不能直接的可间接,还要注意将谈话与学生平时对照,勿轻信一面之辞,轻下结论,同时谈话时给予一定教育,提出一定要求。查访与被了解学生有关的人,将了解和研究后的情况分析,及采取措施,按人头作班主任工作日记,为进一步教育提供依据。 五、了解和研究学生成功事例 这方面我接触的最典型例子是:1996年我任教数控2班班主任,该班有一个唐姓女生,入学前,我通过查阅入学登记表了解到,该生12岁时父母离异后随母,但因其母工作地与家相距近百公里,故一月在家只有几天,入校后再经观察及与本人、班上与其要好同学谈话后知道,该生思想品德较好,学习一般,身体健康,兴趣爱好不太广泛,性格具有两面性,适当引导可表现外向性,任其发展则表现内向 性,同时她独立能力强,作风正,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曾担任高中所在班级团支部书记,对待该生我采取了:由我推荐班级团支部大会讨论通过让她担任团支部书记,全面负责班级团的工作;在班、团干部培训时加强对她的培养,提出高要求;在她第一次与班上某男同学有交往过密发展适当时候,我知道近期我及班集体对她关心相对缺少,在一次晚自习后与她边走边谈中,我给她讲了张玫玫的悲剧,她静静地听完这起起源于市九中但发生在近三年后的真实故事后对我说:“老师,我理解您的意思,同时也知道该怎么去做,请您放心”。她确实处理得很好;当她在一学期后出现反复与另一家庭经济条件好但人品较差的低年级男生相处过密时,因此时她对自己有一定正确评价了,我仅告知不要瞧不起自己她就把将失足的脚收回来了。
成本管控论文:单井标准成本管控思路 主要做法 为保证单井预算管理的有效运行,公司单井定额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织财务、经管、定额、技术、生产等部门搜集、汇总近年来不同区块、不同井型的钻井单井成本消耗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针对钻井分公司在单井成本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把规范标准成本项目作为完善公司单井标准成本体系的基础工作。经分析,将钻井单井成本费用划分为九大类49个小项130个明细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公司统一的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通过规范标准成本项目,为标准成本消耗定额的制定打下基础。为统一单井核算项目,有效控制钻井单井成本,制定了不同区域、不同井别、不同井型、不同井深、不同钻机类型条件下的单井成本预算标准。新的标准不仅有价值量,而且增加了数量,体现了量价分离的核算原则。为加强内容管理,方便单井项目的考核和预算管理,加强对钻井队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由定额价格管理站牵头,财务、技术、生产以及经营等多部门配合,根据钻井成本特点及钻井成本构成情况,制定了《渤海钻井总公司单井内部预算费用标准》,该标准在量价分离标准和直接套用上级定额标准基础上,明确了公司内部标准和计提费用系数标准。制定新的内部成本定额标准后,公司每一项费用都有定额标准,逐步理顺了结算关系,提高了公司内部管理水平。 量价分离是基于传统的概预算制度实行的量价合一的预算定额。只有制定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才能确保单井成本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结合中石化定额及近年来管理局对钻具摊销、安全生产费用等成本项目的有关规定,经大量分析,公司确定按钻井队可控及分摊分别制定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为保证定额体系的科学合理,公司组织钻井一、二公司近20个井队的队长、成本员对单井成本预算管理及单井考核进行了座谈讨论。对近年来单井成本消耗资料进行纵、横向对比,并考虑“量价分离”等因素影响,通过与分公司经营、井队成本人员进行交流、分析、试算,在充分吸取两个钻井分公司近年来实行单井成本预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渤海钻井公司钻井队单井标准成本消耗定额体系。 坚持把单井成本预算落实到每个班组和岗位,实施“两会、两表、两曲线、一台账”的过程控制办法,加强对单井预算成本的动态跟踪、预警分析、合理使用和节点控制。“两会”即开钻前的成本预算分解会和完井后的成本分析总结会;“两表”即成本预算大表和施工运行大表;“两曲线”即成本预算曲线和实际消耗曲线;“一台账”就是将每天的成本消耗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登记造册,形成资料台账。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与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成本消耗定额与量价分析相适应的承包模式、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实现成本、投资与产量构成的有机结合和效益最大化。在工作实践中,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确定项目。严格分清量价收入与非量价的关系,如套管、水泥、添加剂、柴油等结算价格与完工时期的价格有关,而数量与单井定额及甲方要求相关。因此公司严格合理确定材料消耗量,以应对材料价格的波动,同时确定消耗量的收支对比,体现公司效益。如套管要对比实际收入和消耗使用成本;柴油的收入与消耗对比,并进行台月消耗量统计对比,由于价格变动,仅用单位成本无法说明升降原因;水泥采用口井或单位成本对比分析;钻头采用单位成本对比;材料消耗采用台月消耗等指标进行,形成科学的定额指标对比体系。公司严格控制成本,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成本控制网络,彻底堵塞跑、冒、滴、漏现象,真正把生产和非生产费用降下来。完善了单井成本控制及考核、奖励机制,探索以分级管理、过程控制、项点考核、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办法,使公司每一项支出都处于受控状态。 我们强化分层级、物资供井过程控制,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成本管控新格局。一是强化分级管控。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工程班组是实现单井成本过程控制的四个层面。四个层面控制各有侧重,其中公司是单井成本预算管理的决策者,主要负责单井成本预算编制、归集和考核等工作;钻井分公司是单井成本预算管理的组织者,主要负责生产组织、安全监控、技术管理和队伍建设等工作;钻井队是单井成本预算的实施者,主要负责细化单井成本分解和节点控制等工作;工程班组是单井成本控制的执行者,具体落实各项成本控制措施。二是强化物资管控。材料费用占单井成本的45%以上,历来都是钻井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公司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生产物资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物资管理制度,将单井成本有关材料费用分解到11个职能部门进行管控,并按照单井材料预算和钻井队用料计划进行物资配送,超预算用料由井队申请,逐级审批,确保材料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按照“谁主管、谁控制”的原则,将183项成本项目落实到21个责任部门。在基层队,根据项目成立以队长和指导员为组长、副队长为副组长、大班和司钻为成员的单井项目法施工领导小组,将单井预算成本划分为技术费用、泥浆费用、油料费用、一般材料费用和固定费用五大块,分别由技术员、泥浆组长、司机长、材料员、经管员负责监督和控制。各项目组负责人又将预算指标细化分解到三个工程班组和全队各个岗位,每个岗位都对应目标值,并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使人人参与成本管理、岗岗成为经营单元。 为规范钻井队成本费用的归集、核算,便于对单井成本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我们按照完全成本法将单井发生的实际成本细分为外购材料及燃料、外购动力、人工成本、折旧及摊销、分摊费用及其他费用支出共6类195项。树立“发生即归集”观念,对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各项费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无论是否支付,均计入当期成本费用。钻井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套管、钻头、泥浆药品、石粉等主要材料,在归集时坚持量价分离的原则,对单井发生的各项材料按数量和金额分别进行归集。在单井考核时,通过单井定额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结合钻井队单井实际情况分析,落实考核结果与单井定额差距较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通过细分优化成本费用归集,进一步加强了单井成本管控工作。信息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现代成本管理又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p#分页标题#e# 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信息系统有:生产指挥系统、车辆调度信息系统、钻井井位地理信息系统、单井预算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日报查询系统、IADC数据查询系统、钻井井史数据查询系统、井场信息实时平台系统以及源头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分属于不同部门的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系统分属于不同的部门,造成各部门间的数据无法共享,部门之间数据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汇总数据效率低下,给财务成本分析造成很大的困难,无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系统的优势。加强全面管理需要建立起一套能够与主要生产经营系统接口的集预算管理、结算管理、单井核算管理及财务成本分析于一体的全面财务系统。基于上述原因,公司开发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单井预算管理系统、物资供应系统、生产指挥系统网络的优势,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作为共享数据资源,能够为各部门提供口径一致的数据与分析结果,极大提高了经营管理工作效率。 公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奖金挂钩,切实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实现了考核激励差异化。一是按照“所有部门都有责任、所有责任都有指标、所有指标都有考核”的原则,构建起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班组“四位一体”的考核体系,进一步落实考核责任,明确考核内容,体现了考核内容的差异化。二是建立了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连带责任考核机制,把钻井队单井考核结果向上延伸到钻井分公司和公司。公司机关与全公司钻井队月度考核挂钩,钻井分公司机关、后勤与所属钻井队月度考核挂钩,重点向一线倾斜,向钻井分公司倾斜,做到严考核、硬兑现,体现了考核责任的差异化。三是实行盈亏账户管理。在钻井队强力推行职工盈亏账户管理,建立钻井队职工个人盈亏账户,钻井队将考核结果分配到每名职工账户。职工在公司内部调动时,个人账户跟随职工调入新单位,调出公司职工必须还清欠款。通过实行职工盈亏账户管理,将单井效益与岗位职工收入挂钩,提升了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我们利用差异化、异常化管理方法,坚持对单井成本管理进行全要素总结分析,不断提出改进措施,实现了分析改进常态化。一是公司定期召开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主要分析单井成本及专项费用控制情况;钻井分公司每月召开单井成本分析会,重点对所属钻井队单井成本进行分析;钻井队对单井预算实施及项目施工情况总结分析,形成自上而下的单井成本分析体系,实现单井成本日常分析改进常态化。二是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对单井成本超支较多的钻井队,组织经营、技术和纪检监察等部门深入现场,重点剖析,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对单井成本节约较多的钻井队,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加以推广,做到异常单井成本分析改进常态化。三是利用差异化管理方法,对同一区块、同类型井、同类型钻机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真实反映钻井分公司、钻井队管理水平;对不同区块、同类型井、同类型钻机施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反映不同区块的盈利能力。通过制定标准的成本体系、及时的数据归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单井成本的科学化管理。完井后钻井队召开成本分析会,对全井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核算对比,对本井盈亏、成本消耗、费用控制、存在问题及每个班组、每个岗位的材料消耗、节超原因等方面情况,一一汇总分析,考核评价。各专项费用项目组通过开工前预算、施工中控制、完井后总结,认真分析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影响效益的因素,制定整改措施,指导生产实践。 实施效果 通过建立标准成本消耗,实施单井成本预算精细化管理,钻井成本控制和生产经营实现了“四大转变”。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前,钻井队能够提前掌握的仅有一个年度承包指标。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推行后,钻井单井成本预算在每口井开钻前就下达到钻井队,使钻井队在每口井开钻前就能对单井成本做到心中有数,便于井队在施工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单井预算体系建立前,最基本的考核主体是所属钻井公司,考核依据是总体承包指标。由于具体施工条件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干扰,经常会造成经营成果失真。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后,可以作为一个尺度对单井预算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工作更具体、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前,单井分析没有具体标准作为参照,在一定程度上是定性分析,分析效果较差。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后,成本预算在开钻前下达到钻井队,钻井队月末结算完当月交井的全部费用后,将实际发生费用按成本项目与单井成本预算中成本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单井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前,目标成本不明确,经营效益很难与钻井进尺相匹配。单井预算体系建立实施后,钻井队精细管理,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过程消耗,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同一区块相同设计单井钻机时效提高了10%,总体经济效益不断显现。(本文作者:李然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渤海钻井总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生产经营型成本管控精细化思考 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公司油田、境内、境外三个规模市场的形成变化,成本管理的“边际”不断拉长,而且每个市场受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影响,成本费用的发生具有显著差异,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原来“大包干”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事后算账、事后考核的成本控制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成本管理必须在观念上调整更新,前移关口、事前控制。此外,预算方式需要改进。多年来,公司实行的一直是定期预算和增量预算,这种依据往年情况推算今年情况的“基数加增长”或以年度定期编制预算的方式,由于与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脱节,从而使预算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如果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预算就会失去指导意义。 一是基础比较薄弱,反映在成本管理制度、管理职责和权限、管理标准、定额和预算控制、成本管理职能的发挥以及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等方面还不尽完善,存在技术人员懂生产但不关心成本、成本管理人员掌握成本发生数但不清楚具体的生产环节和信息的现象。二是预算方式不十分顺畅,从往年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反映来看:基层单位反映预算的指导意义不强,特别是在预算过程中,指令多于计划,造成基层单位预算的符合率偏低;责任部门反映实际预算中变数多,各项费用预算难以掌握全面,计划数与实际运行数存在“两张皮”现象。同时成本的利益挂钩机制薄弱,考核过程中难以实现硬考核、硬兑现。在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中,仍较多采用对比分析和差异原因分析的方法,对成本效益分析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公司各级的生产经营分析模式虽已基本成型,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同时,月度经营分析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存在对经营现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找不出来,或找出了问题又找不到症结,或找到了症结但制定的措施又不具体的现象,对生产经营的指导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内涵 借鉴ISO9000体系思想,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对原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流程再造”,推行一整套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以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相结合为方法,以纵横向承包合同、经济活动分析为手段的成本管理模式。同时,运用责任会计中成本中心的原理,强化基层单位、责任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责任,完善成本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材料费、维修费、运费等重点可控成本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方式,实现生产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其特点是:将公司成本管理由以职能为中心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通过跨部门团队的协同运作,促进各项资源要素、功能与优势之间的优化配置,实现了生产经营顺畅运行和经济效益最优化。运用“成本多动因”理念,完善财务预警系统的运行,实现预算管理对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双重控制。同时,进一步量化项目预算指标,根据项目影响因素确定成本变量,由成本变量的多元分析确定成本管理运行方式。 通过运行单位自控、部门专控、财务统控机制,强化领导推动、全员参与、共同协作的成本控制管理链,进一步健全完善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一是强化预算控制责任的落实,横向上,突出分级把关负责制,实现了预算管理全员化;纵向上,细化分解预算编制执行,实现了预算监管全程化;立体上,通过强化内功,实现了控制结果最优化。二是强化预算控制执行的落实,将班组作为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的落脚点和关键点,让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主动寻求增效点,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主动分析产生的原因,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确保成本预算的完成。三是加强预算控制信息的反馈,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具体分析,评价经济运行的质量,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规范成本支出,提高运行效益。从生产经营分析、单项成本分析入手,通过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经济分析与技术分析、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了全面的经营分析活动。在分析内容上,突破分析仅限于经营方面因素分析的方法,把分析对象扩大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在分析方法上,督导成本负责人从只分析客观原因转移到查找管理漏洞上来,从只分析问题转移到拿对策、想办法上来,从只分析成本转移到分析经济技术指标上来,进一步挖掘了深层次的管理潜力。 采取措施和办法 地质录井公司的成本管理除具有石油行业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独立核算的非法人单位、计划管理下的市场开拓单位、与钻井工程不可分割的施工单位、责任成本中心下的利润考核单位、录井专业化管理与地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录井技术服务单位五个方面的特点。生产经营型成本管理模式适应录井作业特点,将管理的触角延伸至生产经营末梢,注重从源头进行成本控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司把预算管理作为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制度和措施,按照零基预算的方法,应用“标准控、程序控、限额控和重点控”,从源头上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实现了“该花的钱一分不多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的目标。一是健全控制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展成本费用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推行,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明确了各项成本费用使用范围、开支标准、管理手段、监控措施、考核方法等,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管理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对80多项成本费用都建立了管理标准,不仅对管理部门的材料、办公、差旅等管理费用进行控制,而且将党、团、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福利费及体系维护费、宣传报道、图书资料费等专项和单项费用支出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形成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控制。同时,着眼于可控和可操作,细化各项开支的管理标准,强化费用开支关键节点的控制,如对燃料费按单车确定消耗定额,对劳务费划分了暖气管线、门锁、灯具等30多项开支标准,对标准化费用按不同项目层级确定修订定额,对查体费按一般人员、女工、家属、科级、处级的人员类别分别确定了费用标准,对会议费按每人15元/天确定了就餐标准,会议水果按每人10元/天确定接待标准,对一般慰问费按慰问对象确定了200~800元/人次的看望标准,对一线慰问分开发井300元/次、探井小队600元/次确定了标准,细致的管理使费用控制延伸到每一个管理单元的基本活动。标准的制定中,立足于满足管理的基本需要,如材料费每人每月只有91元的指标,低值易耗品每人每年只有84元的指标,一般办公电话每月只有60元的指标,办公费各单位只有1000元以下的审批权限,通过始终保持成本管理的“高压”态势,促进各项费用开支尽量节约。二是规范预算程序。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采取成本倒逼的方法,按照年度效益指标,排出总成本预算,然后在总成本预算中优先安排生产性开支,再倒挤出非生产性开支的总限额,从总量上保证各项开支的合理。对各单项非生产性费用项目,在预算平衡中,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一切从实际需要的可能出发,不考虑以往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数额,实行零基预算和要素预算,对每一项费用开支详细说明开支的理由和数额,提供充分的依据,依据开支标准列明测算公式。#p#分页标题#e# 预算办公室按照非生产性开支的总限额和开支标准,逐项审议预算期间内各项费用的内容、业务量和金额,对于预算说明不清或理由不充分的,不予列支。经审核后的费用开支,还要向公司预算委员会进行说明和汇报。对于涉及职工权益和福利开支的非生产性开支,要经过当年的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才能予以确认。非生产性费用经确定后,以年度经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责任单位或部门,实行限额支出,超罚节奖。严格的控制程序,保证了非生产性开支以最小的投入办理最多的事情。三是突出控制重点。在管理部门运行费用上,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运行,公司将重点放在材料费、通讯费、低耗品和运费管理控制上,制定了严格的“四费”捆绑使用管理制度,大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材料费用管理上按照人均消耗定额1100元/年进行限额管理,并逐年降低人均消耗定额;通讯费管理上按单位和部门工作性质及业务量确定了固话数量,费用标准落实到每部固话和手机,费用标准只有局同类人员规定标准的40%;低耗品管理上按照人均84元/年确定了开支标准,并统一了低耗品的购置渠道;运费管理上按每个台班220元确定标准,实行路单和台班双向控制,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发挥了车辆应用的综合效益。公司在严格管控管理费用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福利费、稳定经费、文化建设费、会议费、考察费、科研经费、安全生产费用等大额重点非生产性费用的管理力度,严格预算审批,保证各项费用开支科学、合理。 按照“疏通神经末梢、量化考核指标、细化管理单元、激活最小细胞”的思路,分级明确责任主体,明晰成本管理单元,推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和“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倡导全员参与,规范开支运行,创造最佳效益。一是落实控制责任。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公司对所有成本项目都指定了责任部门,坚持“谁负责、谁控制、谁运行”的原则,实施项目法管理,推行单位自控、部门专控、财务统控的成本责任运行机制。公司主要领导同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分管领导与分管职能科室的成本费用承包指标挂钩,明确考核及奖惩,形成层层签订合同、层层落实责任的成本管控体系,使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及职工的身上,营造了“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责任”的工作局面和“全员比学赶帮超、精细管理齐支招”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审批程序。对于大额开支,凡是未列入预算的,均不做计划安排,杜绝了计划外支出。预算开支实行分管领导、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相结合的签批制度。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严格按照计划运行,杜绝了无计划的合同。在计划和合同环节加强了监察工作,使得每个重要环节均得到了有效的监控。对于日常开支,积极实施了月度预算管理制度和月度资金收支例会制度,强化资金综合调度,严格计划资金的收付控制,规范资金支出流程,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实行分级与部门相结合的月度资金计划运行方式,一切以资金计划为基准,实现了资金占用、使用的有效控制,使非生产性资金和成本支出的监控更加有力、运行更加平稳。三是细化核算管理。核算是费用管理控制的基础,也是进行费用分析和考核的数据源泉,更是影响费用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公司财务部门通过明细核算对象设置,合理确定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强化了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在核算单元上逐步细化到单项目,在责任主体上逐步细化到班组,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通过精细的财务核算,使每一笔费用开支去向清清楚楚、用途明明白白,费用运行动态的反映及时、明晰,运行中的问题被及时发现,管理控制更加规范有效。 加强监督考核是层层落实成本管理、强化全员降本增效意识、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能力的有效手段。公司坚持关口前移,由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延伸,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确保了成本费用运行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一是强化过程监督。对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要采取自检、互检和专检的方式,加强日常检查评价,将过程跟踪监督与内控月度检评和财务稽核、内部审计工作充分结合,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督促责任部门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堵塞漏洞。在物资采购方面,针对项目运行环节多、物资类别复杂、采购金额大的特点,加强其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合同管理、货物验收等5个方面15个关键点的定期监督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督促整改。在基建维修方面,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从审查资金流向入手,对基建施工从设计到完工的所有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按照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把好主材采购进货关和施工安装质量关,对主材采购进货和施工安装质量全过程进行监控,逐一查找管理漏洞。与此同时,财务部门强化了财务预算的跟踪管理,实时监控费用发生情况,定期统计和通报费用发生结果。二是实施动态评价。建立“月度预算平衡会”制度,由公司经理亲自组织,召集经营、计划、财务等部门及基层单位,定期召开月度预算平衡会,审核审查各项目,特别是非生产性费用的预算执行进度、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对运行偏差大的项目及时预警,逐项分析和诊断,完善改进措施。会上对超支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对控制较好的部门进行表扬。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业务公开,提高了非生产性费用管理的透明度和职工的参与度,提升了公司财务管理的公信度和职工的满意度,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费用的月度预算符合率,保障了各项目的顺利运行。三是突出绩效考核。要在原来费用预算完成额、率考核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满意度、服务质量考核、管理工作执行力等内容,通过基层测评、年度考评、组织巡视以及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绩效考核。同时,要在绩效考核制度中突出对“岗位”的经济责任考核力度,细化对负领导责任的岗位、流程控制点岗位、出结果岗位的考核原则、考核方式、考核结论,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强化经济约束,落实奖罚政策,使绩效考核真正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保证生产投入产生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作者:梁斌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学校食堂成本管控改革措施 高校内不是只有一家食堂,食堂之间存在着竞争,而学校还会引入社会力量来承包食堂,同时还有社会餐饮业与食堂争抢市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保证食堂的持续发展,食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在饭菜质量、价格、服务态度上下功夫,因此直接影响到食堂的成本。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化,高校食堂都是直接参与市场采购,食堂成本直接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米面、肉类、油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高校食堂成本呈直线攀升。而学校属于教育公益性质的,因此高校食堂价格不能够轻易的提高,必须谨慎处理。广大的师生、员工是高校食堂的主要消费群体。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济基础、生活习惯,对食堂伙食有着不同的需求。为满足广大学生在价格方面、营养方面、特色、品种等不同的要求,高校食堂只有不断的提高伙食水平,从而对食堂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食堂进行各项工序的源头就是采购物资,原材料的质量对饭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物资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饭菜的价格,因此物资的采购对食堂的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高校食堂的成本控制改革的措施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高校食堂应将成本管理意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进而在员工中培养、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员工以食堂为家,重视自我激励与自我控制,形成自主控制成本的意识。强化成本管理理念,高校食堂应帮助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从而有效减少事故成本与维修费用。管理与经营的根基与土壤是人员,改革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措施就要以依靠全体员工,充分挖掘人员的潜力与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与创造性,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食堂基层员工对食堂经营程序、服务规程最为熟悉,同时也清楚、明确食堂一切物料消耗与费用开支状况,因此是最有办法实现成本控制的。仅仅依靠财务人员与成本控制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从而保证事事有人控制,处处有人把关,及时找到差距,及时作出改进、调节,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控制的效果。加强对高校食堂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关键在于人员。强化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成本控制素质,这是高校食堂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食堂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通过长期、持续的对全体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文化建设,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去引导师生、员工的消费,避免因消费不当而造成饭菜的浪费,进而有效控制销售成本。 改革高校食堂成本管理,创新食堂成本控制运行机制,就应不断的培养员工的节能意识,通过有效的管理不断实现经营效益。因此,高校在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和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能耗控制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了解、掌握能耗控制的有关知识与操作技能,从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时刻注意能耗控制。如根据时间、季节、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对抽风机、电风扇、空调等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控制,规定开启时间,并对器械设备及时进行维护、保养,避免设备老化带来的损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制定食品原料的存储冷藏、烹调制作、饭菜加工等详细的操作规程。根据年度经营状况制定考核指标,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真正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以及能、增效、减耗为有效突破口,将责任指标分解到各个班组并细化到每个环节,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班组或个人的经济效益与指定的费用定额直接挂钩,奖惩结合。同时,还应考虑经营季节与食堂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定编定岗工作,科学、合理安排人员,保证人员的机动、活力,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高校食堂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就是物资采购,这是控制成本的源头,也是基础。因此,高校食堂要成立物资采购部门,专门负责食堂所需各类物资的采购,并建立、健全、完善采购制度,如采购计划申报制度、市场价格询查制度、大宗物资招标制度、库存物资保管制度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的品种愈加繁多,食堂需采购的品种也不断增多。然而大多数的原材料受时间、地点、季节的影响,其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且食物的保质期通常较短,因此在采购之前一定要制定好采购计划,拟定周期性所需原材料。负责采购的人员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深入高校周边的市场、城乡结合部市场询问市场价格,掌握了解各类物资在不同市场出售的价格,及时获取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同时在网上搜寻物资生产厂家、基地,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在购买大宗物资时,按照制定的大宗物资招标制度执行,将领导人员、质监部门、饮食部门联合起来成立招标小组,公开、公正招标,通过货比三家,最终确定供应商、采购数量、批次,实现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物资质量。采购蔬菜时尽量选择初级批发市场或是直接到生产地采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食堂需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饮食爱好与生活水准,尽可能的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收效。并且应根据物价逐渐上涨的情况,对伙食供应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价格较高的菜肴品种进行适当减少,价格较低的菜肴品种予以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消费低的需求。尽可能的降低物资的当日回库率,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成本。还应熟悉货源供应基本情况与节令变化的作用影响,从而更好的食堂的生产作业进行指导。完善食堂的库存保管制度,设置主食库、副食调料库、中心冷库、酒水库、油库及杂品库,由专职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库存的管理。同时进一步完善出入库制度、存货盘点制度,无证不能入库、腐烂变质不能入库、过期的原材料不能入库,按照食堂的经营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库存的品种及数量,及时补充与减少货物库存量,避免物资短缺或是长期滞销变质对食堂造成一定损失。同时根据市场物价波动情况,实时作出量化采购,及时增加或是减少物资的库存量,加强对物资库存量的成本控制。 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导向,根据食堂具体的经营状况,为实现的一定的盈利目标,通过量、本、利的综合分析,将食堂各项目标成本进行测算,创新食堂成本管理方法,提高食堂成本管理控制成效。创新高校食堂成本管理,采用策略性成本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生产过程、采购过程、销售过程、技术开放过程等各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更加全面、实时、预测性更好。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指采用物流、资金流、信息利用的形式进行采购伙伴的联结,实现供应链的控制、优化运作,积极评价运作的业绩,并不断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成本。以成本会计为主,进行成本限额预订,按照限定的费用进行各项开支,比较实际成本与限定成本,从而对经营活动的绩效进行有效衡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预订的成本额。因此,成本控制的关键就在于目标成本的制定,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根据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价格水平设备水平、材料供应渠道等,按照“最优投入”的基本原则通过进行小规模的试产从而获得各项消耗的基本定额,在通过测算、分析、比较,反复多次后,选出最佳目标利润方案。为实现高校食堂成本目标,应尽量避免无效成本的产生。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应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浪费现象;强化物资管理,及时有效的对库存物资进行查库盘点,充分保证帐、卡、物三对口,减少物资流失的可能性,防止物资的丢失、损坏。#p#分页标题#e# 结语 总的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应有效的将现代成本控制与管理手段运用起来,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改革:积极完善采购制度、库存保管制度,控制好采购成本;进一步实现食堂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作业;努力提高人员的成本控制管理素质;强化成本管理观念;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的手段创新,最终降低食堂经营成本,实现管理效益。(本文作者:梁燕 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管控论文:国企成本管控探析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旧的机制被打破而新的机制尚未建立,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空白”,使企业经营活动无章可循,客观上削弱了成本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再直接下达成本计划指标,使企业失去了外部成本压力;企业内部成本自我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尚未健全,过分偏重于效益总量,忽视效益质量。国有企业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一直以来,人们对成本管理在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多数员工认为成本管理与自己部门无关,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财务人员负全部的责任,自己只需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这样的想法严重制约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还有一些员工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意识不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要强化成本管理意识。目前,由于多数国有企业的成本观念落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对成本的认识不够,无法衡量他们所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与成本的关系。所以说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成本观念,只有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重视起来,一定要将成本管理的理念及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流程植入全体员工的思想中去,同时要采取适当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要抛弃以往陈旧的成本管理观念,灌输新的成本管理观念,同时要学习成功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将其可取之处引入本企业,不断地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管理起到理想的作用。其次,应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充分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成本管理的目的。最后,成本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人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水平,经济效益的高低。 为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认真落实成本责任制,实行全员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并非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员的参与,只有全员的参与,部门间相互配合,才能有效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基础工作。首先要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只有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有据可依,更加的规范化。同时,对于各项规章制度一定要加大力度执行,否则如得不到良好的执行,制度成了形式化的东西,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端正领导班子的经营思想和行为,做到依法经营和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堵塞因管理不善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造成的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再次,应加大财务监督、内部审计力度。财务监察、审计人员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检查、掌握、反馈财务管理的负面信息,对违规、违纪现象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推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必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成本指标一旦确定,则不能随意改动,严格按照指标执行。为鼓励完成成本指标的员工,可根据成本降低额计提效益奖;然而对于完不成成本指标的,可选择停发奖金的方式,但也不能从此打消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促进他们更加的努力完成成本指标,如把超支部分补回来,累计完成了成本指标,停发的奖金照样可以补回来。这样真正体现奖罚分明、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原则。使企业从领导到职工群众,人人有成本责任目标,个个讲求经济效益,增强其紧迫感、责任心,真正将成本责任制落到实处。在管理中,应紧紧抓住效益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成本不松手,抓住成本否决不留情,强化成本控制,让市场机制进入车间、班组,成本指标分解到人,模拟市场价格,进行成本倒算,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 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标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广泛,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财务核算、分析、控制、监督、决策等,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加强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等,加快了对管理实效和空间的拓展,从而有利于管理层作出正确的决策,能有效避免风险。如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都比较广泛,也被应用于大部分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去,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计算机运用到成本管理中去是一种很好的结合,有助于成本管理的效率的提高。其次,要抓好企业成本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几个环节的工作。首先,事前要做好成本预测、成本计划等方面的工作;其次,事中一定要做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最后,事后对成本考核和分析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 扩充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应由传统的只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拓宽到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活动可以概括为研究开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顾客服务等环节,在每一环节都存在成本管理问题。国有企业要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从研究开发到顾客服务,从事前、事中和事后,设计并运行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从成本管理内容的重点来看,要强调成本管理是对价值链的管理而不是对产品的管理。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创新是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的源泉,只有制度的创新、观念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才能使企业更上一层台阶。同时也要着重提出一点就是对人员的创新,对人员的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加强对人员素质的提升,对于成本管理人员来说,一方面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并且对成本管理软件要懂得操作。对管理人员成本管理知识要进行及时更新,接受新的思想,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作者:尹鑫 单位:沈阳铁路局沈阳工务段) 成本管控论文: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地位 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考虑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成本管理对企业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管理不但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效性,也对企业效益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意义。从目前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来看,成本管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有效的成本管理不但能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获得较高收益,还能够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手段,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管理取得实效。综合来看,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多数企业都提出了“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这一提法不但反映了企业对成本管理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还反映出了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日益成为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一样,是企业有效经营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侧重于对企业财务投入的管理,严格来说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从实际效果来看,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企业管理手段的升级,保证了企业的效益能够得到持续提高。 企业成本管理取得的重要效果 考虑到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大成本管理力度,积极推进成本管理取得实效,使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依托,把握成本管理原则,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融为一体,提高成本管理效果,促进企业高效发展。 从目前成本管理的开展情况来看,企业成本管理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采用成本管理制度,企业对成本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方式,使整个经营模式朝着精细化方向转变,同时更注重实效性,从多个角度出发,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提升企业总体经营业绩。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是否能够为成本管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因此,成本管理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和准确,提高财务管理的最终效果。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了企业成功的重要方法,因此,为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成本管理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中提供了重要保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来看,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企业做好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管理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对成本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努力构建成本管理体系,使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手段。此外,我们还要处理好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将二者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二者能够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本文作者:丛永进 单位: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煤炭业成本管控策略 煤炭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程,只有在信息全面自由准确传递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成本控制。但是很多煤炭物流企业并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整合,尤其是很多物流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建设,一些成本的信息系统不完善,不能在根本上控制成本。在信息平台建设上,很多煤炭物流企业平台不够宽广,导致在主要的交易网络平台上交易时不能精准有效地开展交换,容易造成人力、时间、效率等方面的浪费,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 成本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一些煤炭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成本管理水平偏低。一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从业人员年龄、专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的失调,操作性的人员多,有战略眼光和市场眼光的成本管理人员少,煤炭市场和运输专业出身的人多,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出身的人员少,同时还普遍存在成本管理思维老化、观念陈旧等问题。二是煤炭物流企业很多都是建在煤炭生产基地附近,不能有效吸引成本控制的专业人才,很多优秀人才都在其他行业进行成本控制工作,导致煤炭物流企业为自己的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比较难。总的来说,很多煤炭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不是很高,企业也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使得成本管理的方式粗放,即使企业拥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贯彻实施。 提升煤炭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思路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一些煤炭物流企业没有专业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要建立完善成本财务核算和管理系统非常必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营运活动设置成本控制目标和明细,在具体的企业活动中有指向明确的参照物,以有效控制成本。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以明确各部门、各个企业工作人员在企业各职能中的成本控制职能作用和具体贡献程度,以能够优化成本控制,以最佳的结构和配合对成本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 加快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煤炭物流企业应该加快融入信息化建设的时代洪流中,尤其是与交易平台、生产基地等重要阵地建立即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关联,开发出一套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物流网络系统,从而有效节省营运成本。同时,还应该对各种历史数据科学分析,对能够开展控制的成本项目进行压缩,以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另外,还可以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使得煤炭的采购、企业经营资金、仓储库存等成本关联项目进行网络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煤炭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 加快对煤炭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如上所述,现代的煤炭物流企业不是过去简单的煤炭运输和销售企业,这对煤炭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时代要求,也需要煤炭物流企业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吸引人才,并努力加快信息化建设,使得企业能够尽可能地安家在城市中,以吸引优秀人才,并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二是加强对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培养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努力建设一支综合能力高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强化全员的成本节约意识,使成本管理与考核机制相挂钩。 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机制。目前很多煤炭物流企业都是从以前的煤炭企业的物流部门分化出来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待改进之处,因此要加强对煤炭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建设,为成本管理铺设坚实基础。总体分析,人员结构上应该是工作人员多元化,既要有懂煤炭生产的,也要有懂煤炭市场和财务管理的,还要有懂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另外要努力构建全员成本管理的氛围和制度环境,把成本控制责任具体分落到各个员工和部门身上,以奖惩结合、权责分离的方式保证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本文作者:蒋冕 单位: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医院成本核算与管控思索 本文作者:翟素娟 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 由于绝大多数医院的成本核算仅仅停留在医院内部科室绩效分配上,或以医院增收节支为目标,所以,大多数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只对科室收支、工作量进行了核算,而未以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病种、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进行系统核算,加上成本核算资料的不完善、不规范,也就不能为物价部门制定相关收费标准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7]。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对无形资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忽略,有限的卫生资源在区域内没有得到合理地利用等因素,使物价部门依据现有数据而制定的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单病种限价等与医疗服务价值严重背离。 医院的成本核算项目多、过程繁杂,仅靠手工是不可能完成的,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撑才能准确快速地完成,但目前市场上能真正满足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核算要求的软件甚少,再加上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不配套,信息资料传递方式落后,有些数据处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所以大多数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对所需数据也只能从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账簿中间接获取,直接影响了医院成本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新《医院财务制度》指出:“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成本核算可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一般应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实施过程中,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为此,笔者对公立医院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组织架构。医院成本核算涉及到医院各个科室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总会计师或主管经济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财务、信息、人事、后勤、设备物资、统计、医务、护理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医院财务部门设成本管理工作办公室,其办公室作为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医院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自身规模和业务量的大小,在本部门设立成本核算工作岗位,其工作岗位的专职成本会计不得少于2名。医院各科室需确定兼职成本核算员;其他职能部门还需确定成本核算专管员,从而形成从上而下的、全员参与的成本核算工作组织与管理架构。 (2)加强对各类人员的成本核算培训工作。医院应对管理人员进行成本核算知识的培训;对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兼职核算员进行成本核算的业务知识培训;对全院职工进行成本核算理念、成本核算管理方法的培训;对软件操作人员进行成本核算专业技术培训。 (3)合理划分成本核算单元。为了满足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的需要,医院应将成本核算单元细分到最末级。同时,医院应对所有在岗员工,并充分考虑一人多岗的情况,按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成本核算方式和规定,设置工作人员,为人力成本的合理分摊提供可靠依据。对在同一期间内服务于多个核算单元的、多重角色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其实际出勤情况将其人员经费分摊到相应的核算单元。 (4)认真核查资产,梳理收费项目。医院应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按照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物价代码、收费项目进行规范处理,以确保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的准确。同时,为了实现医院内部基础数据的传递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对所有成本核算要素进行统一编码。资产的清查是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基础,医院应在全面清查资产的基础上,借助固定资产网络管理平台,确定所有资产在每个核算单元的占有量,为固定资产折旧的精确分摊,提供真实的、可靠的数据资料。 (5)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医院要实现信息系统、会计核算软件、成本核算软件等系统的无缝连接,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就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为此,医院应在启用满足新制度要求的成本核算软件的基础上,实现成本核算、绩效薪酬管理、经济运行分析、成本预算与管理信息化,所有与成本有关的数据,只要在HIS系统、物料(含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事考勤系统和会计核算等系统中录入一次,就能为后续系统所调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各系统的无缝连接。 2完善成本管理机制,优化成本控制 (1)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系统。医院对成本管理应充分利用专业成本核算平台,全面核算医院、科室、项目、病种成本,编制成本报表。同时,医院还应结合成本核算的结果,开展较全面的成本分析,即通过事前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制定成本核算计划或目标;事中对成本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做出成本差异的调整和控制;事后在成本管理时,将有关指标与绩效挂钩,实现对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连续跟踪与全程控制,达到成本最优化、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严格控制可变成本,实行物资招标采购。医院应对卫生材料、办公用品、水、电、气等科室可控成本实行定额管理,对超定额部分应分析原因或直接与绩效挂钩。医院的药品、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价格直接关系到医疗成本的高低。因此,医院对制定物资采购计划、购货、保管等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并对采购物资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以达到控制医疗成本的目的。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以及降低物资储备成本,医院对物资可采取零库存管理模式。 (3)制定预算控制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奖罚机制。医院应制定科学、合理地费用开支标准,严格费用审批权限,做到每笔支出有章可循,也便于对费用支出的情况进行审核和控制。医院应建立有效地全成本控制激励奖罚机制,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控制为主动节约。 (4)实行全成本核算,完善成本核算机制。医院应明确区分医院内部不同的责任主体,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成本进行分类,以确定核算单位,其核算单位包括行政职能部门、医技科室、直接医疗类门诊科室。医院通过成本管理建立最基础的单元,从源头控制费用,使全员成本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医院树立全员成本核算的理念,使医院实现低耗、优质、高效的管理成为可能。另外,医院完成成本考核工作需要职能部门的共同协作配合,以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成本分摊的方法;利用成本报表分析,评价医院的经营状况及科室运营情况,有效的控制成本,以实现增收节支。医院要实现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科室(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等技术平台的数据共享,医院就必须组织财务科、信息科联合“南京凯唱软件有限公司”,以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连接,从而细化和明确成本核算单元以及完成费用分摊工作。#p#分页标题#e# (5)建立完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与管理体系,就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合理搭建组织架构。医院应建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并形成以财务科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体系,内设相应的成本会计岗位,以充分发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信息技术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合理划分核算单元。医院要想满足其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等核算的需求,就应按照成本核算的规定,细分医院成本核算单元,其中包括直接医疗、医疗技术、药品供应、医疗辅助等管理服务部门,并按内部管理要求组成绩效考核单元。合理确定人力资源角色。医院应将其发放经费开支的员工,纳入成本核算体系。所有在岗人员根据一人多岗情况进行划分,为人力成本的合理分摊提供基础。同时,医院还应完善人事部门网上考勤系统,合理确定人力资源角色。 梳理收费项目。医院应确定项目成本核算对象,按照国家物价代码对项目进行净化和规范处理,凡有收费项目的医疗服务皆确定为项目成本核算对象。另外,成本核算对象还应包括医用收费材料(专属卫生、材料)、药品等。规范成本核算要素的编码工作。医院要实现内部基础数据的传递与信息资源的共享,医院应对所有成本核算单元、全员职工、收入细目、服务计量指标等进行统一编码,并按国家标准、省级标准、院级标准的等级进行编码。如疾病ICD码执行国际编码ICD-10.0标准,医疗收费项目编码执行省医疗服务项目编码规则,会计核算的明细科目代码执行淮安市会计核算科目编码原则。 总之,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医院只有加强成本管理,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才能使医院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本管控论文:项目成本管控策略 本文作者:梁玉玲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 建设成本控制的意义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建设成本控制始终贯穿其中。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投资成本控制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保障工程项目高效益的基本措施。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以及项目竣工阶段等都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成本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如期完成施工建设的前提下,对在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与协调,以求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甚至是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费用,从而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而有些施工项目的工程量较大、结构复杂,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变性、工种多样性以及施工组织复杂性,进而为建设成本控制增加了一定的风险。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避免投资成本超过限度,还在于推进项目建设、施工以及设计单位自觉强化管理,为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作铺垫。 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的作用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设成本控制的关键,而现场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其难点在于影响因素较多,如工程量较大、涉及面较广、人员众多等。因此,在该阶段中,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方能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具体而言,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对建设材料价格的控制。依据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材料预算价格包括了材料原价、包装费、运输费以及采购保管费等的总和。为使材料采购成本最低化,并且保证采购质量,在现场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需进一步加强监督与管理,尤其是在建设材料的采购这一环节,要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导致浪费现象,因此,采购的工作人员要负起全责,做好降低采购成本这一环节,以保证建设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对建设材料用量的控制。在现场施工中,降低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控制建设材料的用量。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材料。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使用材料的多少加以监督,并采取相关的奖惩措施,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建设材料在签收及使用中出现差错形成材料的浪费,以节约用量。此外,对建设工程竣工之后的剩余建设材料,要予以回收和保管,避免剩余材料的丢失及损坏,加强材料管理,有效控制建设材料的用量,要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而对材料的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对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以及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等。人工费是建设成本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人工费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控制。在工程项目之中,对于必要的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要对其给予合理有效的控制。设计变更若出现在开始施工之后,则会造成建设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力度,尽早发现设计中必须要进行变更的内容,以减小损失。对合同中工程索赔的控制。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从中牟取个人利益,采取低价中标、索赔利益的方式去承接工程,为此,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不仅要对工程变更有效控制,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防施工单位从中作假,对工程不需要变更的设计也要求变更,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虚增。我们要在监督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因素,以进一步衡量工程变更是否需要。因此,对合同中工程索赔的控制也是建设成本控制的重要举措。 加强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 首先是建筑材料费的成本控制,材料要按照建设工程规范要求的种类、规格及技术参数等进行采购,此后,要加强材料验收、储存及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混用其中。其次,对于人工费的成本控制,应该从人员费用的支出上入手,着眼于促进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双向发展。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增强他们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按质按量地完成施工建设任务,与此同时,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以促进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及工作效率。最后,对施工间接费用支出的成本控制,它主要包括故障成本中的罚款、赔款以及诉讼费用等。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注重质量和安全问题,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而要真正落实质量成本控制,就要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检验的高度结合,从而把施工间接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要求的范围之内。 结语 建设成本控制中现场施工管理具有重大作用,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应该从各个环节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正确处理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降低工程成本。 成本管控论文: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控 摘要:文章通过对动态成本管控的含义,分析了动态成本管控的条件,如构建企业成本数据管理系统,信息技术支持,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支持。最后阐释了关于动态成本管控的关键,如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实际成本数据的实时归集,构建具备可实施性的预警制度,构建统一目标成本的基准文件,以及开展动态成本跟踪控制等。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控要点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水平也在持续提高,监管机制亦得以日益健全和完善。尤其对项目动态成本的管控,能够有效控制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本,促进项目资金的规范化使用。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控是房地产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房地产项目迈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一、动态成本管理的含义 房地产企业进行动态成本管控的目的是将全过程开发成本有效地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减少期间无效投资,提高实际开发效益。这就要求房地产公司按照项目的进展,将开发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及有效的分解,从而科学地设置目标成本并将其作为动态成本控制的主线。动态成本管控是通过项目合同的开展来进行的动态跟踪管理,开发过程中及时采集、整理实际成本数据,并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直观地比较、分析,对成本偏差的形成原因、幅度进行理性分析,为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提供数据参考。项目成本通常可以分成已开发成本和待开发成本,已开发成本又分成合同成本和非合同的成本。这些成本是房地产公司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础。 二、动态成本管控的条件 (一)构建企业成本数据管理系统由于房地产的项目非常多而杂,所以房地产管理人员决定开展项目动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时候,应当得到项目的数据支持。只有对相关项目做一个具体且详细的调研,收集相关数据,方可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作出最真实、准确的数据指标,这样成本管理人员才能制定或修正出准确的项目目标成本,并可根据成本的基本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动态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二)信息技术支持 当前社会处于发展的阶段,而人们则处于信息科技时代。由此可知,信息技术关系到个各个行业的相关信息和全部的资源。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准确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所以,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动态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信息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采集到与项目相关的数据资料,而且还可以提供最准确的数据分析结论,使房地产房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更加及时和精准。 (三)企业管理人员的支持 首先动态成本的管控,应该是房地产企业全员参与的,房地产管理人员更应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的高效性并不留死角,如仅仅依靠成本管理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再者,如无房地产管理人员的支持,极可能造成无法正常开展动态成本管控工作。例如对附加保密要求的相关财务信息等,须在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下,成本管理人员才可以得到相关信息资料,才可以确保动态成本管理核算是有效的。 三、关于动态成本管控关键点分析 (一)建立健全目标成本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目标成本,是有效地控制项目动态成本的前提条件。假如进行项目实行的时候,经过成本跟踪了解到目标成本中有漏项的,就需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首先,项目成本的组成科目一般有两百条以上,所以目标成本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全面。所以应当在开发成本条件下设定不能预见费当成开发成本中的二级科目,从而处理对目标成本影响很小的漏项成本方面的问题。不能预见费的设定是根据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差别而异,一般不可以超出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的5%,最好保持在1%和3%左右。企业应当伴随项目的推动而进行整理和归纳,做好成本科目的设定,从而降低目标成本费用编制漏项因素产生的成本占据不能预见费的比重。其次,不管是设计的结果和施工的方案中的不良问题,还是目标成本编制的问题,假如有漏项的情况发生,就会影响到目标成本,因此需要及时对目标成本进行修正,从而确保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比对是合理的。 (二)实际成本数据的实时归集 在进行正式的成本费用管理控制的时候,不管是跨地区的开发公司,还是地区性的小型公司,都有着成本游离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是一些已经产生的成本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没有实时归集入成本管理系统表单或者成本管理相应的系统成本科目里面,让动态成本无法进行真实且客观映出成本的实际情况。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因素是:一,设计更改等文件未能够实时进行审核和归集。二,一边设计图纸一边进行施工不能够对成本进行准确的预估。三,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未能把已经订立的合约进行归集。上述所言,造成的成本归集不实时造成动态成本不准确的问题,和实际的管理经验相融合,可经过制定ERP成本管理体系方法来处置。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在系统中构建成本科目系统和合同规划系统、工作流程审核系统、签证、设计更换等,进行审核以后成本自动进行归集。制定ERP成本管理系统的整体流程应当在软件购进、实施等层面上投入一定的成本费用,构建比较健全的线下管理系统。 (三)构建具备可实施性的预警制度 项目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幅度如能控制在5%的范畴以内,是较为理想的。如一旦超出这个偏差幅度或设定的预警值,却仍未予实时预警和及时纠偏,那么动态成本管理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房地产企业各部门可以通过定时成本体系回想会议的形式,回想当月的成本费用发生了哪些改变、判断以后一段时间内会产生的成本费用和合同规划,尽早发现超出成本的概率,实时预警。进行预警的重要意义,通常表现在成本超过尚未产生时,这个时候对超出成本的处理往往比已经超出后的预警要高得多。 (四)构建统一目标成本的基准文件 房地产开发关系到的项目以及科目比较复杂,房地产建设的房产价值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商品房与一般的居民房价格不相同。可是每次房地产开发,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做好每个项目成本核算以及制定。且固定核算的成本应当在运算的范畴有以内。因此,应当构建统一的项目成本基准文件,给每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奠定项目核算以及管控的基础。 (五)开展动态成本跟踪控制 房地产项目投资除去运算之外,还应当拥有预备的费用。由于房地产项目费用随时都可能产生变化,会依据市场经济改变以及材料的费用变化而出现改变。所以,应当对项目的动态成本进行随时的跟踪以及控制,这样才可以确保吸纳投资不会高于预算中的费用。动态成本控制以及跟踪,应当划分好时间段。每一个星期都要进行成本信息的报告以及调查,每一个月都应当进行成本预估,且设定合理的费用周转以及结算历程。所以,项目动态成本的控制与跟踪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好的。因此,必须要构建预警制度和确保目标成本编制的全面性等,才能确保房地产项目的整体质量。 作者:杨斌 单位:深圳市万丰铖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成本管控论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思路 摘要: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价值、问题和措施三个维度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成本;核算;管控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当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整理和统计,并根据企业的相关要求或者预算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规划。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资金优化配置,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价值 1.辅助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活动当中,必然会涉及到会计成本核算内容,而想要顺利开展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首先就要对企业生产阶段和经营阶段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进而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科学的成本预测、成本评价、成本计划等等,从而能够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和可靠的信息。 2.评价成本管理状况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信息以数据的形式统计起来,并进行计算和处理,从而得到成本分析结果,再将实际的成本管理情况与预先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对成本管理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 3.提高成本控制质量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主要的核算对象就是企业的费用开支,包括企业账簿上所记录的支出。以及其他在生产活动和销售活动当中所发生的支出,例如原材料采购支出、动力燃料费用、租金支出、利息支出、人力资源成本开支等等,这些都是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而成本控制还需要利用会计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控制,要求较高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继而实现成本控制质量的提高。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问题 1.相关制度不健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不注重相关制度的建设和措施的制定。由此一来,就导致在实际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没有明确的指标和规范进行控制,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进行核算工作的管理。而在如今的市场环境当中,只有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快完善相关制度才是企业应当关注的课题。 2.核算方法不科学 除了制度建设方面有所欠缺而外,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上还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核算方法作为技术支撑,导致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容易出现很多漏洞和弊病。不仅如此,很多企业由于在财务管理活动当中没有进行规范有效的成本分析和审核,导致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问题。 3.会计人员水平低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由于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繁杂,数据较多,因而影响因素也较多,需要在工作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进行全面仔细的考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但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目前很多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缺乏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同时企业也没有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这就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会计成本核算质量和成本控制效率。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措施 1.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为了能够尽快提高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质量,提高企业成本管控效率,本文认为首先应当弥补在制度规范方面的漏洞,让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在制度层面上得到强制力的规范。基于此,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意识到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意义和作用,并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提高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其次,从制度规章层面对企业的会计科目进行全面化的设置,从而为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提供更好的财务环境。除此之外,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系统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制度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会计成本核算的标准、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会计成本核算的程序等等,同时包括会计成本核算的对象、目标、实施原则等等。只有先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开展实际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真正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当中,应当根据实际的业务活动需要和企业的行业性质来选择最适合的核算方法,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进一步细化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对会计成本管理的能力和核算方法的应用能力。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会计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科学的成本分析,采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从而让分析结果更加全面有效,对各种不同的成本情况予以充分的掌握,同时对其中成本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再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改进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实现成本管控目的。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由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而且会计成本管理工作也比较繁琐,因而对于负责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的水平,就必须要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成本核算团队。第一,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在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实际经营状况,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人才的选拔标准,并严格进行工作人员的聘请和录用。第二,针对已经上岗的会计工作人员,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和教育宣传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讲授,从而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跟上时展的脚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同时也是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空间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需要以会计成本核算为基础,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成本分析、成本评价和成本控制,最终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嵘 单位:山西焦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成本管控论文:财务管理下企业成本管控建议 摘要:国内经济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高度关注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方向比较多,其中人工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都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并且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当前人工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企业发展情况,对如何提升财务管理视角下的企业人工管理工作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成本管理;人工管理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在进行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付给劳动人员的费用总和。人工成本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结构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可以通过提升人工管理工作质量的形式来提升成本控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改善传统的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财务管理工作指标下的企业人工成本目标 管控企业人工成本以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主要体现在相对控制指标以及绝对控制指标这两个方面。在不同的指标当中,两种模式所占比例是可以比较的。人工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的绝对控制指标是受到人均支付人工成本费用影响的,并且在相同时间段下企业运行的整体指标。企业在运行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控制等形式,结合计算的精确结果来明确人工成本投入,提升企业人工管理工作质量,便于企业后期发展。 b1.从人工成本控制认知的角度提升控制水平。人工成本以及相应的控制工作是近年来国内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所以必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提升成本管控控制质量以及对其的认知程度。企业方面应当从人工成本以及人工控制的角度来提升工作质量,不仅是一种对国家、企业以及职工进行调节的经济杠杆,同时也可以通过该形式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人工成本控制的形式来提升资产增值质量,使其更加满足当前企业制度需求,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企业人工成本会受到资产增值的影响。通过人工成本投入的形式来提升企业商品市场综合竞争力,保证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可以将成本控制融入到劳动力要素中,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要求。通过对比的形式来计算投入额度和所创造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资产始终都是保值的,为提升职工日常工资比例奠定基础。 2.人工成本和控制范畴。要明确企业人工成本和人工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确定工作涉及的范畴以及减少人工成本冗余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企业人工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控制范畴,表现在人工成本比重占职工总工资的比例上。不论是固定工资还是员工绩效工资、年终奖金,都需要加入到其中。 3.精简企业工作人员。从目前国内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地区的企业都存在工种单一而且工作人员比较冗杂,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不同企业部门或者不同的管理岗位部门之间协调工作能力。如果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不足、工作能力不足,必然会导致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加。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相关问题可以发现,企业人工成本和企业日常控制工作也要打破传统工作模式以及传统的工作理念,以撤岗或者是岗位合并的等模式,让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工种做到最优化,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让企业的人工成本始终处在最低的程度。企业方面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开展情况来抽取一些冗余的职工,将这些职工通过分批分流的形式来提升职工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以及职工的实践工作能力,鼓励相应职工在获取了对应能力之后重新上岗。 4.优化企业酬薪分配工作制度。企业方面可以通过优化酬薪分配制度的形式来全面优化人工成本和控制体系。具体表现与应当始终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企业进行管理,并对合理的人工成本进行计算,当计算完成之后,按照监督管理工资总额来优先处理一些问题,兼顾公平分配原则,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工资效率,降低不必要的人工成本。还可以将企业职工不同岗位以及不同劳动技能下的酬薪标准当成主要工作目标,结合员工学历以及员工的职务、员工年龄等指标,对员工适当的进行一些补贴,进而提升企业人才吸引能力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 三、结语 通过分析人工成本的理念、人工成本结构以及人工成本的体系可以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影响下的企业人工成本以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会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是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时主要参考条件之一。企业方面,需要先认识到人工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控制可以带来的积极主动的作用,之后根据企业日常经营发展情况,分别从多个角度强化企业人工成本控制认知,明确人工成本工作范畴,以促进企业人工成本以及控制体系的方式来优化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作者:张启国 单位:青岛第一疗养院财务科 成本管控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方项目成本管控重点探析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中施工方项目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明确影响工程成本的相关因素,以便找到加强施工方项目成本管控的重点。对此,本文首先从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成本管控的因素,然后探究了当前存在的成本管控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施工方成本管控的一些建议,期望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方成本管控影响因素建议 成本控制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成本控制,可以保证建筑施工单位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因素很多,要对其实现全面管控是比较难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就需要突出成本管控的重点,加强这些重点环节的成本管控,使其为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1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 1.1直接因素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由于其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完成者,因此和施工过程相关的各种直接因素,都属于影响成本直接因素这一范畴,具体说来有人员、材料和设备这三个方面。首先,在人员方面,一项建筑工程需要众多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参与其中,在施工人员的组织搭配上,若是没有依照工程实际随意编制人员,就可能导致参与工程的人员数量超出实际所需,引起人力成本增加。其次,在材料方面,建筑工程的材料成本支出往往能够占到工程整体成本的50%以上,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而且,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在这一周期中材料价格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市场行情也会影响材料成本。最后,在设备方面,建筑工程施工活动需要多种设备投入其中,机械设备所产生的采购费、租赁费、维修费、运杂费等都是一笔较为庞大的支出。 1.2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是指一些和施工活动并不是直接关联的因素,但是其又确实会对工程成本造成影响。具体说来,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是最为常规的成本间接影响因素。施工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施工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造成返工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材料浪费、工程量增加等问题,使得项目成本出现额外增长。施工进度的快慢也影响到项目成本,施工进度过快,可能导致质量问题或是安全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开支。进度若是过慢,又会在人员、设备等方面增加成本。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一直强调的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需要支付一定的赔偿款,导致成本增加。还可能引起停工、返工等问题,进一步增加工程成本。 1.3其他因素 除了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成本造成影响,如项目管理工作质量、不可抗力、气候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和项目成本不存在直接关联,但是又可以通过一定渠道对项目成本形成影响,也需要进行重点管控。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存在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成本管控机制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不少单位尚未将成本管理纳入到核心工作范畴,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机制规范成本管理工作,导致其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施工活动之中,难以发挥效果。具体说来,一是没有健全的成本管理工作制度,对该项工作的定位不清,导致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阻碍。二是没有完善的工作方案,成本管控开展随意。三是缺少监督机制,难以检验工作的落实情况。 2.2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到位 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成本控制主要涉及到几项直接因素,即人员、材料和设备这三个方面的成本管控。首先,在人员编制上,成本管理落实不到位,尚未对人员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全面分析。而且人员编制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都未得到成本管理的控制监督。其次,在材料采购上,成本管理不到位,对采购环节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比如没有对市场情况全面调查,对材料质量也未全面检查。最后,在设备方面,设备配置方式不合理,对设备型号、数量的编制存在问题,而且设备的置办形式也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购买、租赁等手段没有合理搭配。 2.3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不到位 在施工活动开展过程中,成本控制主要应该从几个间接因素入手,即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在质量方面,成本管理没有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尤其是缺乏现场管理,导致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遗留到施工后期,造成返工等问题,增加成本。在进度方面,由于存在不可抗力、气象因素的意外情况,施工单位对进度规划不合理的地方。而成本管理又没有对进度管理引起重视,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增加成本。在安全方面,建筑施工方在施工活动中缺少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在成本中也没有针对安全问题设置合理的应对方法,引起安全问题增加项目成本。 3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强化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3.1健全成本管控机制 要确保建筑施工单位项目成本管控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对成本管控机制进行健全,使其能够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规范作用。首先,需要对成本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制定,在其中需要对该项工作精准定位,明确其工作意义、工作范围和管理对象,同时赋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利,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畅行无阻,落实成本管理。其次,合理制定成本管理的工作方案,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全面分析之后,编制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方案,确保工作展开有案可循。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成本管理工作时限全面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改正,确保成本管控能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切实作用,使项目成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3.2做好施工前期的成本管控 在施工前期,成本管控应该集中在人员、材料和设备这三个方面。首先,加强人员方面的成本管控。对工程量进行确定,明确所需工种和具体人员数量,然后以此为据展开施工人员的编制,合理配置工种以及数量,确保施工人员符合工程实际要求,不至于出现人员超额增加成本的问题。其次,在材料采购上,可以依据工程进度,先采购一个阶段的施工材料。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对市场深入调查,选择可靠的供货商,尽量压低价格。此后,需要跟进材料价格走势,若是未来材料价格上涨,则需保持以前的采购价格;若是材料价格下跌,则需和供货商协商降低采购价格,以此控制成本。在设备方面,需要依照工程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机械设备,使其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需就购买和租赁两种形式合理配置,使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成本降低。 3.3施工中的成本管控 在施工活动进行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质量做好全面控制,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质量控制不仅涉及到材料、设备的质量,最为主要的还是施工质量。这就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标准合理施工,避免质量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其次是要对进度合理调控,避免进度延误导致成本问题。这主要是在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之后,合理对后续施工流程进行调整,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按时完成施工。最后是要做好安全管理,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安全问题出现,避免成本增加。 4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是保证其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从管控机制、施工前期和施工中期这三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成本管控的相关工作。 作者:杨丽芬 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质测绘论文: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其对地质测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质测绘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像定位技术不仅关系着地质测绘的精确度,更关系着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本文将着重对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的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影像定位技术 地质测绘 运用 当前,地质测绘在各个行业中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随着房地产开发、矿产开发行业的发展,地质测绘技术也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作为一项繁琐、复杂的工程,地质测绘对信息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质测绘的难度系数。近年来,影像定位技术的发展为地质测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地质测绘中发挥中极为重要的作用。 1 地质测绘与影像定位技术 1.1 地质测绘的基本概述 地质测绘是地质工程实施的必要前提,在地质工程开展前,需要对各方面的相关地质数据进行有效的测绘,如矿坑深度、地质剖面以及地质工程点等,只有对施工的地质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设计出相关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实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地质测绘与地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对地理学知识的具体实践应用,在工程实施前,对施工点进行充分的勘探与测量,再结合数据的统计分析,绘制出科学的地质勘探图,该图依据不同的地理元素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并按照比例尺进行缩放,能够将地质的全貌进行全面的表达,这不仅要求地质测绘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素养,也对相关的数据统计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1.2 影像定位技术相关概述 我国的遥感影像定位技术起步较晚,近年来逐渐在地质工程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它主要是利用遥感平中的传感器对勘测地域所发出的电磁波信息以及远距离目标反射线进行接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通过遥感影像定位技术能够对地质施工的现象地貌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既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又能够为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影像定位技术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像素值实现对不同波段数的获取,其所呈现出的像素值也就是波段位置的显示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禁止将遥感影像进行压缩,这不仅会影响到图像信息的精确度,而且会占用大量的空间[2]。影像定位技术在野外地质勘探中应用较为广泛,它能够对地质的构造、空间分布等进行有效测绘。而三维影像分析技术则能够在岩性岩相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实施追踪路线,为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 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 2.1影像定位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运用 通常,在地质结构不稳定的条件下,都存在着地震的安全隐患。在地震发生前,相关地质工作人员可通过对卫星影像动态变化的分析,对地质构造进行全面的掌握,进而探究出其与地震发生的关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降低地震所带来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在影像定位技术的支持下,相关人员能够通过卫星获取有关信息,增强地震预警的准确性,这很大程度上都有待于影像定位技术的发展。 2.2 影像定位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运用 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对影像定位技术也有着深入的应用。作楣こ痰刂士辈楣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地质测绘不仅关系着工程实施方案的确定,而且影响着工程的实施质量。它主要是运用地质、工程等相关理论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与传统的地质测绘方法相比,影像定位技术对于野外地质观测路线有着明显的优势,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遥感影像定位技术的分析,所观测的测区地质与构造形态能够完全得以展现,便于对不同地质体以及构造特征的分析。通常,在对地质工程地质进行测绘时,多选择垂直于区域构造线方向的穿越路线,并采用追索路线作为辅助路线,以便应对岩性岩变化以及地质体走向延伸模糊的情况。另外,影像定位技术还能够对矿区水文地质进行有效测绘,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含水层的分布、地质构造等能够清晰地呈现给相关地质勘探人员,为矿井布置以及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依据,这一方面能够保障开采的有效进行,而且能够保障开采的安全性,极大的降低了矿井安全隐患。 3 地质测绘的运用前景 当前,我国的地质测绘技术正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未来的影像定位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首先是多元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测绘产品的应用更加广泛,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影像定位技术将会实现新的创新与发展,向多元化趋势迈进。其次,测绘信息将会更加精确、形象,实现全方位可视化管理。另外,地质测绘除了满足工程建设、地质勘测等需求外,还逐步向实用化发展,它充分结合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地理信息资源,增强了地质测绘的实用性。 4 结语 当前,影像定位技术在更多的行业中得以应用,其独特的应用优势不仅保障了地质测绘的精确度,而且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影像定位技术将会朝着多元化、可视化、实用化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质测绘论文:新形势下的地质测绘技术发展及应用 摘 要:建国以来,中国的地质勘测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地质测量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如今,在新的形势下,航天技术、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传统的地质测绘技术面临再一次革命性的革新,毫无疑问,新形势下的地质测绘技术的功能性质将更加优良,应用范围也必定更加广阔,这必定会对国内的地质测量工作带来巨大的改变。幅员辽阔的中国,在先进的航天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国内的地质测绘技术一定会得到很好地发展。本文就新形势下地质测绘技术进行研究,对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两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地质测绘技术;发展;应用 传统的地质测绘技术过度的依赖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等实测仪器,在实际的地质测量中,对现场的具体操作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人力、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很大。而在新形式下,由于航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原有测绘仪器在实际地质测绘中的使用大大减少。在当下信息技术主宰的时代里,地质测绘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 1 新形势下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 全新的地质测绘技术已经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开始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中,这种新技术启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新形势下的地质测绘技术的代表三种超强的融合了当代科技技术的形式,他们分别是: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已经老生常谈,现在笔者对其他两种技术展开讨论分析。 1.1 地质测绘技术中GIS技术的应用 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理信息系统。按照学科的划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归属到空间信息系统的范畴中,这种系统是以地理决策、地理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它实质上是一种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强大的数据库和计算机处理装置,他能对空间信息进行快速的响应、分析以及处理,它还可以把地理分析功能和数据库的处理结果以地图的形式显示,简单明了。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地质勘探、地质测绘、地质监测等地质领域中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的地质测绘工作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被作为空间信息的基础平台来使用的,借助该系统可以对便利的完成地理数据的采集工作、管理工作、分析工作乃至决策工作,进而给地理测绘工作提供数字化的信息。 1.2 地质测绘技术中RS技术的应用 RS是遥感技术的简称,近些年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科学也逐渐开始完善了,RS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如今,RS技术已经在国内的地质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RS技术应用与地质测绘技术主要是依赖于遥感卫星与环境监测卫星做到的,RS技术能够用不同幅度的图像资料反映地表的动态变化,这为RS技术在实际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便利[2]。RS技术应用与地质测绘工作中使得地质测绘的范围更加大,时效性更加强,图像可比性更加高。 2 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2.1 矿山的地质测绘 幅员辽阔的中国矿产资源异常的丰富,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程中,矿山地质的测绘工作不可或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矿山的地质测绘工作中,对RS技术和GPS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多。RS技术已经在矿山地质测绘领域中应用较长时间了,通过RS技术,地质测绘人员可以便利的获得与矿区地质相关的信息源,这样就可以为矿区的开采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3]。 2.2 水利工程的地质测绘 RS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工作者不仅可以实时地检测江河湖泊的实时水位,同时还可以实时的检测洪水灾害的面积,为后续灾害防治措施的决策工作提供可信赖的依据。以GIS技术和RS技术为核心的地理测绘集成系统可以做到准确的预报洪水以及干旱发生的范围、时间、严重程度,进而为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决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避免了传统水利测绘工作的盲目性。 总之,现阶段,导线测量以及“3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极大地减轻了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并且显著的提高了地质测绘工作的精确度。 地质测绘论文:对当前地质工程测绘技术与发展的思考 摘 要:当前,地质工程测绘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对新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也在进一步深入,这不仅促进了地质工程测绘技术向现代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文着重探讨并分析有关于现代地质工程测绘的发展方向问题。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测绘线技术;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质项目建设的监测标准也随之提高。因为地质工程测绘容易受限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检测技术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发展与更新,才能满足日益变幻的社会发展需求。 1 现代地质工程测绘的发展趋势 1.1 数字化的发展 各种新型的测绘软、硬件的开发与应用,使得测绘时得出的数据可以以数字化的方式快速地进行传输、记录和分析处理。还可以将数字化应用于存储数据和回执图纸,以便于后期编辑和比例修改等工作能顺利进行,从而有效地避免测绘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进而推动测绘质量的提高[1]。 1.2 全面化的发展 地质工程测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再加上各项技术的更新与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使得测量的所有内容及其对象更加广泛和全面。相对于传统的测绘技术而言,新的测绘技术能突破先前的局限,使图形的绘制更加全面。对于经测绘而得出的结果数据,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和修改,其对各项技术的运用可以实时缩短测绘工作的时间,从而全面反映测绘目标的情况。 1.3 自动化的发展 自动化的软件处理系统因对各项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合理应用,能更加准确、精密地测量并计算相关数据,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参与,它将自动完成测量计算的整个流程。以前的地质测绘工作十分繁复,测量时只能用三角和几何来进行,不仅工序繁琐,且测算周期长,还容易受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甚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得出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因为某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无效,又得重新测量。有了新技术,可以直接用计算机自动完成测绘的整个过程,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1.4 精确化的发展 在测绘的过程中使用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基本精度。譬如:可以应用遥感技术将距离300米左右的目标物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高度误差则不高于20毫米,从而确保良好的测量精度。有了数字化的传输手段,可以避免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进一步保证了测绘结果的精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误差的有效控制。 2 地质工程测绘技术的前瞻性 2.1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1)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在地质测绘的过程中,无疑会用到GPS定位技术,有了它,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速度之快和数据之精确都是人工无法企及的。GPS技术还可以用于采集,以确保图像具有较高的辨识率,再加上对新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的运用,对目标位置的测量精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新定位技术的运用,不仅打破了传统测绘技术中定位难和测量难等问题的局限,而且实现定位的动态化和实时性。GPS卫星定位技术降低了对测量环境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域限制,从而使测绘范围和测绘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2]。(2)对RTK 技术的应用。所谓的RTK 技术,它是一种控制系统,而且可以进行动态化的实时控制,改进了以往只能静态测量的技术,它还可以以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方式,使得野外勘测的整体精度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对于后期的工程放样和地图绘制也具有明显的优势。(3)RS技术的应用。较强的测量实效性是RS遥感技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且它还拥有丰富的测量信息。在监测地质灾害的过程中,运用RS遥感技术可以轻松实现远程监测,除此之外,还能通过对获取的数据的分析来预测该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地质工程测绘时,RS遥感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因其较强的时效性和兼容性,它能很好地与其他技术共同配合使用。有了RS技术,对提高地图精度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2.2 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处理技术,融合了数字化的测量、摄影与信息处理等,能更加准确地测量出工程测绘的数据。其中,摄影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三维测量、高效测量和非接触测量。当地质环境测量的范围较大时,会运用摄影测量技术,除此之外还能提供了大比例尺的地形与地籍的测绘。摄影测量技术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结合了光谱航空摄影与微星遥感技术的双重功效,从而为采集当地的基础信息提供了良好地条件。同时,经济型和时效性也是这种摄影测量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对于它的运用,能更好地保证整体测绘的精度,是现代化大型地质工程测绘的新选择。 3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地质工程测L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在测绘工作中,相关从业人员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地质测绘论文:地质测量中的数字测绘技术探讨 [摘 要]本文以数字测绘技术为研究对象,从技术特点、技术内容、测绘方法三方面着手,围绕数字测绘技术工程应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以此论证了数字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发挥的关键意义与优势。 [关键词]数字测绘技术;矿山测量;技术特点;技术内容;测绘方法 我国的测绘科技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相关机构具备数据采集、空间定位等方面的技术生产能力,为土地管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国防建设、矿山开发等领域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1 数字测绘技术的特点 1)测图自动化。传统模式下,野外作业中测量人员需要通过手工的方式记录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计算坐标、面积等数据。而数字测绘技术实现了野外测量的自动化,不仅能够自动记录信息,并且可以自动运算、自动处理数据,使整个测图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图形自动化。数字测绘技术生成的数字地形图,不仅存储了符号、数字等数据信息,而且便于传输、使用。数字地图能够自动提取方位、面积、坐标等信息,并可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地理信息系统使用。 3)测图精度高。传统的测绘方式由于测定、展绘及视距等误差的存在,精度普遍不高,1:1000比例尺会存在±0.5mm的误差,其中视距、刺点是主要的误差源。即便是使用经纬仪视距高程法在平坦地区测定高程,也存在较大的地形点高程误差,当倾角增大时误差也会进一步增加。数字测绘技术在野外采集数据时不存在精度损失,也不会因比例尺的关系而影响精度,因此数字测绘技术因其精度高的优势在地籍、管网、房产等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便于更新。传统的测绘方式在遇到实地有变化时,需要进行重新测量,否则将存在较大的误差,而数字测绘技术在面对这种问题时,仅仅需要输入新的坐标、代码等数据,再通过相关软件的编辑处理,便可以将成果进行更新,从而保证成果的现势性,可谓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5)耐保存。传统的测绘方式将地图信息记载到图纸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纸难免会在使用、保存过程中出现变形,从而使地图信息产生误差。然而数字测绘技术不需要考虑该因素,由于采用数字化的保存方式,不会受图纸变形的影响。 6)输出形式多样化。由于数字测绘技术的成果由数字化媒介保存,可以通过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将成果以多种方式进行输出,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调整输出的方式,为其实际使用提供了诸多方便。 7)便于加工利用。由于数字测图采用分层存放的方式不受图面的限制,测绘成果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十分方便,有利于测绘服务的拓宽。例如在CASS软件中能够定义许多层,可以根据需要定义房屋、道路、电力线等层,关闭、打开层便能方便地提取信息。 8)为GIS提供信息。GIS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工作量最大,数字测绘技术可以将测绘成果转换为GIS数据库接纳的格式,使其得到补充和更新,从而保证GIS功能的充分发挥。 2 数字化测绘的主要内容 1)将地图数字化。当需要某一地区的数字地图,如果由于测量经费不足或是时间不允许,而不能对某一地区进行数字地图的绘制时,此种方法可以快速的解决这类问题。将现有地图数字化,就是经过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扫描仪、数字化仪和绘制仪等对地图进行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得到一幅数字化地图。一般采用扫描矢量法,扫描矢量法的精度较高,但其主要依赖于原图的绘制精度。在扫描的时候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而产生误差,并且其绘制的结果主要是将原图数字化,导致其时效性不足。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是应急需要,不可作为资料保存,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进一步测量对得到的数字化地图进行补充和更新,对一些具体事物的坐标进行精确调整,这样可以提高数字地图的精确程度以及实效性。 2)数字化地图测绘。目前,这种方法是我国在测绘时所选竦闹饕方法。在没有地图可以进行数字化或者测绘的地图要求比例很大时都会选用这样方法。数字化地图测绘的精度非常高,一般可以将标记事物的精度控制在5cm左右。 3 数字化测绘的具体方法 1)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是通过对所摄物体的相片进行的分析、研究,确定所摄物体的形状、大小、性质和空间位置的一门科学和技术,是测绘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依据获得相片的方法的不同和摄影距离的远近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水下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科学及其延伸的一部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现代信息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IS技术主要利用了计算机科学技术、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以及管理科学与技术。因其采用了诸多科学技术,优势不仅在于集地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存储、三维显示以及成果的输出,还可以进行空间的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强大丰富。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理信息系统将向着数据多维化、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平台网络化、系统智能化以及应用社会化方向发展。 3)遥感技术。现代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地面实况调查系统和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四部分组成。遥感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识能力,比传统的野外测量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且观测的范围更加广泛,对于静态及动态物体都能在瞬间成像,大大“加宽”了人眼所能观察的光谱范围。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 4 数字测绘技术的具体运用 4.1 作业模式的选择 数字测绘作业模式主要有编码和无码两种,其中编码模式要求作业员熟悉编码,多进行信息交流,作业速度较慢,尤其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下,作业难度较大,而且容易出错。无码模式较为简便,不容易出现错误,测绘速度快。数字测绘设备以往多是电子手簿,但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受与全站仪通视不一的影响,它对绘图员的要求较高。电子平板的造价较高,并且恶劣环境下缺乏可靠性,不便于携带,但测绘速度快。因此需要根据测绘条件等情况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作业模式。 4.2 数字测绘流程 数字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运用,需要经过数字采集、成果输出和成果整理、验收等过程,因而需要GPS卫星定位技术、测绘软件等的支撑。在实际测绘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埋石、GPS布设和选点,保证GPS控制点均匀分布。在野外观测方面,需要五颗以上卫星的支持,数据采集间隔通常在10秒,卫星高度角在15℃以上,以保证图形强度良好,并利用GPS接收机随机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测绘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在地质测量中数据的管理、分发、应用、服务等方面加强开发和研究,早日实现地勘信息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测绘产品市场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成果应用社会化,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地质测绘论文:地质测绘领域中数字化制图技术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测绘领域当中,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构成了比较先进的数字化制图技术,这种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将当前的信息技术、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地质测绘领域当中数字化制图技术,并且提出具体的应用方案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地质测绘 数字化制图技术 1、引言 为了充分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关的部门提供较为准确的社会发展规划数据,这些规划数据能够有效对地质测绘工作进行分析,并且最终保障整个测绘工作的顺利执行。随着当前技术力量的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整个测绘管理工作的指令和效率。在提高上述效率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对该领域的测绘成果进行比较充分的展示,最终确保其在地质测绘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2、数字化制图技术 2.1 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内涵 在当前的测绘领域当中,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构成了比较先进的数字化制图技术,这种数字化制图技术可以将当前的信息技术、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力。在传统的模拟方式和制图方式中,根据数字化的地图设计技术可以对传统的制图技术进行改进和颠覆。上述技术已经被证明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当中。通过对上述的数据进行内部分析和内部抽象,可以有效保障整个地质测量中制图工作的精度水平。 2.2 数字化制图技术的特点 当前的数字化制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点:首先是数字化制图技术能够自动对各个范围内的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地质信息的有效分析,并且上述收集的各种图形信息非常丰富,这种地图信息的收集需要依赖较为丰富的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上述技术能够实现数字记录和各种自由格式的转换,并且上述的数据转换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数字制图技术当中,还需要依靠各种比较先进的数据测量技术,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相应的误差,并且保证地质测绘的相关精度要求。 3、地质测绘中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地质测绘技术中可以对数字化的制图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并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提供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对一定符号的图形或者尺寸比例来进行选择可以保证整个平面图形能够直观的进行展示。在当前的系统化的资料收集过程当中还可以根据工程地质或者水温信息来进行各种普查工作,这种普查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或者财力,上述测量工作还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图形的复杂性会影响到整个测量过程的测量精度,保证其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难以找到有效的测量结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地质测绘人员的工作量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相应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这种地质测绘手段和测绘技术能够保证工作效率得到较为根本性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测绘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地质测绘信息,这些信息对数字化的制图技术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除此之外,利用数字化的制图技术还能够对地质测绘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4、在地质测绘中对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具体应用 4.1选择合适的制图方法 在数字化的制图技术分析中,需要首先对合适的制图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上述这种制图方法进行分析能够保证信息在抽象化的过程当中不会出现缺失,并且根据描述图像坐标来对地质结果进行精确的测量。在进行测量图的绘制过程当中,还可以对复杂化的工作进行简化,当前也存在着三种比较常用的数字化制图技术,这些制图技术需要地质测绘工作人员来进行详细的操作。在具体的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分析过程当中还需要对原本比较复杂的工作进行简化,这种简化工作可以为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如果在地质测绘工作中,需要以人工操作作为前提来对数字化制图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因此在进行各种信息跟踪技术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信号进行记录并进行有效测量,通过及时有效的图纸分析可以保证测量结果得到完善,并且从根本上来实现数字化的发展需求。但是在这种制图方式当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毕竟繁琐的数据操作,这些繁琐的数据操作需要购置毕竟昂贵的设备,昂贵的设备具有较高的数据测试性能,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测试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进行。 上述测量工作需要在有效的矢量化环境当中进行运用图像编辑系统来进行图像分析,这种图像分析需要直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各种数据修改分析。在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算法中,当前的地质测绘工作也有着比较充分的分布范围。这些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系统中的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并且通过扫描仪可以对各种扫描数据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对分析的数据进行存储。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手段能够为整个数字化过程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 4.2 数字化制图基础的具体操作 如果需要在地质测绘技术中进行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分析就需要对整个地质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数字化制图软件可以完成数据分析与数据录入工作,上述工作能够进行矢量转变分析。矢量图的元数据还可以对画图和图形编辑功能进行点和面的分析。在上述的地质测绘中还可以对地址情况进行有效的绘图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来对数字化制图技术进行校正功能的分析。根据输入数字图形的相关分析结果来处理当前的文件数据,并且对文件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整理,最后结合地质工程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当前的文件数据格式,确保打印的电子文档中能够生成完整有效的地图。在图形设备的结合过程当中还可以通过调整图形数据格式来绘制当前所需要的地图图形,最终降低地图图形的误差。 4.3 在地质测绘中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当中,目前的数字化制图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当前有着十分关键性的应用背景。但是大量应用数字化制图技术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较为严格的使用条件,因此在各种场合对地质测绘技术进行应用的条件下需要确保整个数据来源的有效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水平。这样才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在数字化制图技术的绘图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模型法进行运用,这样可以在点测绘工作获得完善的条件下来建立一套比较稳定可靠的数据模型。在进行地表模型的分析中,还可以通过点与面的关系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地表模型。 5、结语 数字化制图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端和先进的技术,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与制图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展现地质测绘技术与原技术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别。利用这种地质测绘效率和测绘质量来对当前的测量结果进行有效提高,因此该种测量技术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各种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不断进行提高,这种提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不断积累较为丰富的数字化制图技术和制图经验,通过这种测绘水平最终确保我国地质测绘工作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上述测量工作需要在有效的矢量化环境当中进行运用图像编辑系统来进行图像分析,这种图像分析需要直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各种数据修改分析。在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算法中,当前的地质测绘工作也有着比较充分的分布范围。这些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系统中的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并且通过扫描仪可以对各种扫描数据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对分析的数据进行存储。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手段能够为整个数字化过程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 地质测绘论文: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新技术的运用分析 关键词:地质测绘工程 测绘新技术 运用 在现代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不再是单一、传统的技术应用,而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技术应用。只要将现阶段各种测绘新技术的特点应用得当,就会使其在地质测绘工程中发挥出更加理想的作用,极大提高地质测绘工程的精准性。有了更加精准的数据基础,工程师就能更为准确地设计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程序,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工程相关人员最为关注的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施工的安全性,都能从中获得足够的保障,而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工作也能更加有序地开展,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能够完美取代传统的测绘手段,并取得更高的成效,让地质测绘工程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1 测绘技术发展概况 随着地质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地质测绘工程中对测绘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我们对于地质测绘数据的精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在相关测绘测量过程中,数据结果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左右,所以,地质测绘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而有关的测绘工作也因地质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进而逐步加深[1]。在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潮流下,地质工程测绘技术得到了极大推动,测绘新技术日新月异,诸多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绘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多种类的测绘新技术取得了空前发展。例如,在地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3S技术的应用,就极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准度,与此同时,还降低了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有效提升了地质工程建设测量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了测绘数据数字化的进程。 2 测绘新技术的发展特点 2.1 测图精准度更高 在地质测绘工程中,运用数字化的测绘技术来开展地质测量,可以有效提高测图数据的精度和准度,这对于数据误差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遥感技术的运用,测图的数据精度误差能够有效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规定范围之内的误差水平,是提升测绘精度的重要保障。遥感技术的充分运用,为测绘工程的精度提升提供了强大保障,而传统测绘技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此外,测绘所得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时传输,测量与数据传输与制作同时进行,极大减少了测绘耗时。而在绘图过程中,由于新技术的运用,视觉上的误差不复存在,绘图的精准度也得到有效提升。总之,随着测绘新技术的运用,地质测绘的精准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2.2 测绘信息更加丰富 传统的地质测绘过程中,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测量的元素和测量范围都会受到客观限制,相关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受到限制,测绘结果往往会存在局限性。而在地质工程中运用测绘新技术,可以对测绘对象的周边环境以及内在元素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测量,这就能为地质工程的绘图工作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资源。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环境下,测绘所得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即时搜索,并对所测信息资源进行实时检查。测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有效提高了测绘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2]。 2.3 测绘工作更加自动化 新的测绘技术往往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出现的。测绘新技术通过精密软件的运用,可以对测绘信息进行科学树立,从而确保图案绘制的精度和准度。此外,信息化的应用,也是测绘新技术的另一特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也能降低误差,确保整个测绘工作系统的严密性。测绘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越高,相应层面的失误或误差出F的概率就会越低,这对于地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未来测绘新技术必然会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全面发展。 测绘图形的编辑,是测绘工作的另一重点。随着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的图形编辑方式,确保图形的准确性和正确性,降低误差,进而实现地质测绘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测绘新技术在图纸编辑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让图形编辑更加科学,结果反映更加精准,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可以随时更改相关图纸的数据信息,确保测绘图纸的时效性。 3 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新技术的运用 3.1 遥感技术的运用 遥感技术是测绘新技术的重要一环。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不同比例的工程地形图,为相关测量图形的变更提供了依据。随着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旅游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都开展旅游业。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勘察不同的地质类型,因其具有信息采集效率高、勘察范围宽广,能准确反映探测地的实时动态,因此,各旅游地均普遍使用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能够感应地面的任何事物,包括物体的状态和颜色等,并将感应结果图像化,这样能让人们发现更多的旅游资源,并对新发现的信息进行相关处理,为旅游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对于旅游业的开发应用来说,遥感信息是实用价值很高的数据信息。 3.2 数字化成像技术的运用 在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全站仪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存在,实用范围极广。通过全站仪的一次性观测,我们可以获取非常丰富的数据信息,包括所测物体的直角距离以及水平角距离等[3]。此外,全站仪具有极强的计算功能,可以把所测数据的最终计算结果呈现在显示屏上。除了测算功能,全站仪还可运用大量的电子记录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全程非人工干预。这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降低人为操作可能出现失误的频率,并且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地质测算的实现难度。 3.3 GPS技术的运用 现代社会中,GPS已然是最为常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在地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能实现陆海空三维定位导航,是测绘领域中全新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而在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GPS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发宽广。通过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监测地质工程的水文观测孔高,建设地质控制网,并能对地质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革新与完善起到极大的促进效果。 4 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的发展策略 当前,工程测绘技术正由传统向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变,工程测量作业一体化进程不断完善,数据获取自动化也取得可观的发展,这些进步都是测绘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同时,测绘范围和测绘领域也在新技术的引领下不断扩大,有传统的建筑和水利领域向更多行业领域拓展,应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新技术的应用中,测算结果可以直观的展示在相关人员面前,并且所得结果更加精准,结果反映更加生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也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加速度推荐,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宽广。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新技术产业的革新,地质工程建设必须始终结合测绘新技术的运用。 5 结语 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早已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重要性日渐显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物质文明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于测绘新技术的要求必然逐步增多。因此,测绘技术要不断更新完善,实时确保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开发出更新更实用的测绘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质测绘论文:GPS―RTK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 [摘 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地质勘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地质测绘工作开展需求。经过科研人员长时间的努力GPS―RTK技术产生,并且在我国地质测绘中应用越来越为广泛,致使我国地质测绘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GPS―RTK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地质测绘工作开展的成本投入,提升了测绘工作效率。但是对GPS―RTK技术应用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良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GPS―RTK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GPS―RTK技术;地质测绘;成本;误差 引言:地质测绘对我国领土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GPS―RTK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越来越为广泛,在各个行业中都有所应用。该技术是以地理科学与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结构背景作为主要的探索对象,同时还涉及到了数学、化学、计算机等众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对GPS―RTK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GPS-RTK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 GPS-RTK测绘技术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该项技术产生后受到了众多地质测绘工作人员青睐,并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应用成效。GPS-RTK测绘技术最为突出优点在于定位时效性较强,测量数据精准性较为良好,可以加强计算误差控制力度。技术融合了多种先进科技,操作可行性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地质测绘工作开展不会在受到时间、空间限制。RTK测量技术详细阐述就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数据传输技术,自动化的对地质测绘数据进行传输。系统主要有三个有效分支,其中包括了基准站、数据链和移动站,在测量方面主要是以载波相位观为测量的基础,使得地面基础站存在的接收设备可以实时对其它可以观测的卫星系统进行动态化监测。数据链具有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将测量得到的信息数据全面、准确的传输给移动站,最后应用厘米级定位结果对移动站得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审核。 二、GPS-RTK测绘技术的优势分析 (一)GPS-RTK测绘技术工作效率较高 地质测绘工作效率较高是GPS-RTK测绘技术具有的最为突出的优势,RTK基础站测量范围广泛,一般情况下优质RTK基础站测量半径可以达到两千米。这种测量技术与传统类型测量技术进行综合比对,可以降低测量控制点的数量以及测量设备移动次数。在正常电磁波环境中可以快速的对地点坐标进行定位,作业速度得到提升,测量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下降,可以降低测量外部作业开展成本投入,大幅度提升地质测绘工作效率。 (二)定位精准性较强 GPS-RTK测绘技术定位精准性较强,测量站之间不需要通视,没有进行控制点设置或者控制点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测量工作开展、刚精度的进行定位测量。只要GPS-RTK测绘技术基本工作条件可以达到相应要求,测量技术应用的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 (三)可以降低外界因素对地质测绘工作开展的影响 传统类型的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总是会受到众多不良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测量区域地势地貌、气候环境、植被覆盖等等,这些因素会严重降低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测量工作速率也会受到损害。还需要注重的是,如果测量区域可见度较差、通视难度性较高,那么测量工作是无法开展的。但是GPS-RTK测绘技术应用可以避免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及时测量区域可见度较低也可以快速的、高精度的进行定位工作开展。 (四)GPS-RTK测绘技术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较高 GPS-RTK测绘技术可以同时完成多种测绘工作,流动站也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系统运行进行全面化、科学化的控制。只需要投入较少的人力资源,就可以自动化的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对测量误差进行有效控制,有效保障测量数据的精准性。 三、详述GPSAshtech快速―RTK进行地质测绘的实施过程 (一)野外数据的采集 在地质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应用GPS系统的两大功能,分别为动态功能、静态功能。静态功能具体指的是对卫星传输的信息进行接收,对地表设定控制点位三维空间坐标进行确定。动态功能是利用卫星系统,将已经知道控制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单位,实地放样地面上。 对GPS测量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卫星信号接收设备数量不能低于两台。所有的接收设备必须要同步运行,同时对测量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从而有效确定不同接收设备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相对位置关系通常都是以定量形式进行表示的,也就是站点之间存在的坐标增量形式,向量是对卫星信号接收设备得到的观测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产生的。这是一种三维关系,与传统测量工作开展的三要素相类似。技术人员需要明确,GPS系统运行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是设站点之间存在的向量关系,测量结果并非是点位坐标。想要对观测点的实际坐标进行确定,必须要提供一个已知的坐标点,将其作为坐标计算的参考依据。结合已知点的实际坐标以及GPS测量系统运行得到的向量数据,最终计算出观测点的坐标。数据采集如表1: 1、静态数据采集 GPS静态数据采集需要通过三个过程来完成,分别为测量准备、测量实施与测量数据整理分析。GPS静态数据采集过程中,技术需要保证各个卫星信号接收设备所在位置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中,同时对阶段时间内可见卫星的原始数据进行进行采集。对于数据采集时间需要进行合理控制,时间范围确定需要考虑各个卫星信号接收机设备所在位置的距离、卫星空间分布情况和站c遮挡情况。当前时间阶段测量数据收集完成后,技术人员需要对接收机位置进行移动,进行下一时间断静态测量数据的采集。不同时段之间至少要存在一个衔接点,便于对不同时观测点进行衔接。静态数据采集完成后,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最终处理,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转变成不同测量站点之间的基线向量。GPS系统静态测量特点在于测量数据精准性较为良好,不足之处在于测量环节过于复杂,测量工作周期较长。 2、动态数据采集 动态数据采集需要将GPS测量系统中的一台卫星信号接收设备所在位置设定为基准站,在测量工作进行中基准站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测量点位都是根据基准站进行确定的。基准站实际运行中主要是承担测量区域可见卫星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储存工作,其它卫星信号接收机被确定为流动站,接收机所在位置会根据测量工作开展需求发生改变。对流动站进行操作的地质测绘工作人员需要在测量区域往来走动,在多个观测点进行短时间停留,以便对卫星数据进行收集和储存。观测点停留时间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停留时间不会低于六秒。测量数据采集完成后,地质测绘工作人员需要将卫星信号接收机转移到下一个观测点继续进行测量工作开展。流动站操作地质测绘人员为了方面对设备进行携带,及时进行观测点转移,可以将设备装置于背包中。利用掌上电脑对接收机进行操作,从中可以了解到动态数据采集工作效率较高,不足之处是测量数据精准性如不静态数据采集。 (二)数据处理 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在对GPS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在办公室应用个人电脑完成,也可以在测量工作现场利用笔记本电脑完成。数据处理的主要方式为,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利用移动储存装置将GPS系统运行采集的众多信息数据转移到计算机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基线向量计算,并且应用软件中的检测工具对基线向量精准性进行评判,删除其中不合格的基线,高校进行网图编辑。对具有多余基线向量存在,并且形成了闭合环路的测量网进行自由网平差计算,从而剔除网图内部存在的闭合差矛盾,构建唯一性的集合图形,对已知观测点的三维空间坐标进行配置,对平差进行有效约束,然后在对外部已知观测点所引发的符合差矛盾问题进行调整的同时,在快速的完成坐标的实际转换工作,满足用户对测量工作开展的多元化需求。GPS测量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能在隧道内部或者是水体中应用。图1为RTK工作流程图。 四、实例应用 (一)概况 为查明某矿区的构造特征、地层层序、可采煤层的层数、埋深、厚度、分布范围和其他有益矿产的赋存情况,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审批设立矿区煤矿普查项目。该地区属山地形,海拔在160m~1150m之间,相对高差大,切割较深,通视条件较差。综合测区以上情况,通过分析和讨论,决定对卫星信号较好的山坡和平坦地区采用RTK进行测量 (二)一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采用边连式法布设一级GPS静态定位网,共布设6点。外业采用4台经鉴定合格并在鉴定有效期内的中海达V8双频GPS接收机进行观测(静态水平2.5mm+1ppmD,垂直5mm+2ppmD)。观测条件和作业要求认真执行规范相应规定,同步同组有效观测卫星数均在6颗以上,PDOP值小于4,卫星高度角大于15°,观测时段长度大于60分钟。内业采用中海达HDS2003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控制网平差,对解算后为固定解的基线向量的方差比(Ratio)、中误差(RMS),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进行检核,剔除不合格基线向量,符合要求的基线向量在WGS-84坐标系内进行三维无约束自由网平差。 (三)RTK地方坐标系转换参数解算 选取分布均匀且能基本覆盖矿区的5个GPS控制点的两套坐标成果求解RTK坐标转换参数,采用七参数法,通过RTK手簿进行参数解算,其WGS-84坐标系下的经纬度坐标及大地高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均由一级GPS静态定位网测定,解算后平面坐标转换残差最大值0.0149m,限差±0.02m,高程拟合残差最大值0.0234m,限差±0.03m,均符合RTK规范规定。 结语 GPS-RTK在测量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对提升地质测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有着积极影响。测量技术应用不会受到测量区域通视条件等众多因素限制。降低了地质测绘工作开展的成本投入,避免测量工作开展对测量区域环境造成破坏。但是这种测量技术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地质测绘领域不断进步。 地质测绘论文: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应用 摘 要: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不断发展,制图技术正在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地质测绘的工作效率,使地质测绘结果更可靠、更准确和更有效。本文就数字化制图技术进行概述,提出数值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具体应用,给地质测绘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数字化制图技术;地质测绘 1 数字化制图技术的概述 数字化制图技术为现代测绘技术与多种新兴技术的结合性产物。眼下,信息化与网络化业已成为了几乎所有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最根本的途径,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可将地表的各空间要素与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继而进行一定高度上的抽象化,并以坐标或图像及其相关要素的属性与关系来对其进行描述,而本技术则可将上述信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直接存贮在具备存取性能的介质之上,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可随时读取并引导作业,如此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其精度稳定性也大大提升。随着与本技术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数字化制图技术也势必会在工程行业中获得更为普及的应用。 数字化制图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包括高测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更丰富的图形信息、更便捷的图形编辑方式以及可通过GIS获取某些重要的信息资源等。数字化制图技术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测绘精度,主要是缘于其可在300米范围内均能准确地测绘出非常精确的数据,几乎不存在地物点误差、地形点高差、视距误差、展点误差以及方向误差等,同时其测绘数据均是以电子格式进行保存,也非常便于自动的无误传输、记录、存储以及成图等,可最大程度确保外业测绘数据的精度;数字化制图技术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则又主要是因为其是通过相关软件来进行所采集数据处理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识别与计算,还是连接与自动调用符号等均完全是由计算机进行,如此不仅可获得非常精确、美观与标准的数字地形图,同时也能自行进行读错与展错的修正;再则,本技术在进行相关测绘工作之时,其程序所首要进行的工作便是将所有测点包括位置与编码等属性记录下来,并连接相应信息,而在绘图进程中,每读取一个编码,便能从图库中提取出与之对应的图示符号,继而再绘制成图,如此以来,所绘制的图自然包括了所有的定位与连接相关的丰富信息,同时也是非常方便进行检索的;关于数字化制图的图形编辑特点,其编辑模式也是非常方便的,所制得的成图一般均是进行分层存放的,不仅可不受到图面负载两的限制,而且也便于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最后,数字化制图技术还将GIS相关技术引入进来,进而建立数据库,与此同时,数字测图也成为了GIS数据的重要来源,当当前GIS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成效是相当显著的。 2 数字化制图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具体应用及分析 2.1 数字化制图技术方法 数字化制图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地质的测绘工作,通过这些数字化的数据,进而将地球表面及一定空间内的实体要素进行抽象出来,并采用坐标、关系一起其他属性与图像等对其准确描述再现,同时在对其进行一定的有机组织后,再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储存下来。其最主要的技术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智能扫描矢量化输入法。此种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即是将原始资料与图纸等相关数据利用扫描设备想计算机输入,之后再利用计算机安装的智能程序将这些信息进行矢量化处理,并进行必要的误差修正。此种输入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比较快,基于所获取的数据量比较大,同时在图像要素的自动识别中存在相对比较多的困难,因此完成测绘后的后期编辑修正工作量却是比较大的。 (2)数字化仪输入法。数字化仪输入法也就是数字化仪在人工的辅助下进行游标跟踪, 进而把原始图纸信息变成一副图形数据。采用该方法进行地质测绘图纸的数字化的特点是进度慢,工作量也不小;同时也要配套有高昂价格的数字化辅助跟踪设备,因此在如今的地质测绘中这种方法已经很少使用。 (3)人工跟踪矢量化输入法。该方法的工作特点是利用人工手段在图像编辑系统中栅格图像。在使用图像编辑模块的时候,软件强大的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改编辑。在地质制图方面,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数字化制图技术的操作过程 (1)数据的获取与矢量化。数据的获取是进行数字化制图的首要步骤,也是进行地质测绘的基础,其中进行数据的录入工作是借助相应的软件的制图功能来实现的,获取数字制图矢量图需具备点图元、线图元以及面图元三方面的数据。 (2)图形编辑与处理。数字化图形编辑器具备对空间数据与图形相关属性实施编辑的强大功能,其中的图形编辑系统包括了点、线、区以及相关土层等具体的编辑内容。①点、线图元符号以及子图库的编辑:参考实际的编图要求,可应用系统服务库的子系统生成图库、填充图案以及矢量字库等,将其存放到系统库里面,以便在进行制图编辑时可随时调用;②图形的编辑:图形的编辑为制图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应用图形编辑子系统的情况下,则可实现对图形的整饰及编辑修正操作,并可对拓扑关系进行自动校正;③误差的矫正:就图形数据相关的误差类型来看,主要可分为源头误差、处理过程误差以及应用过程误差,其中最重要的误差还是来自于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录入过程,另外,在数字化过程中,纸张的走形、比例尺的变更以及采集点密度的差异同样均是导致误差不可忽视的因素,数据误差的校正为整个校正工作中的首要工作。 (3)图形相关数据的输出。所有数据的输出通常包含了文件输出与图形输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文件输出即是将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转化成一个整体的工程文件,它是通过栅格进行处理的,接着再按照所需要的格式将成品的地形图在打印机等设备上打印输出;另一方面则是图形的输出,此项工作即是需进一步将已转换为数据文件的进行一定的格式更改,进而确保其可被图形输出设备所识别,最终再通过图形输出设备将地图图形绘制出来。 3 数字化制图技术较传统成图技术的优势分析 数字化成图技术为制图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以上分析,这里再将其与传统的成图技术进行总结性的优势分析,具体可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精度高。数字化成图则控制层次相对减少,数据处理由计算机处理,计算机成图,减少了人为误差,所以数字化成图的精度要比传统成图的精度高。 (2)劳动强度较小,数字化成图的周期相应缩短,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3)更新方便、快捷。以某种格式存储的图形数据文件,对其调用、图形编辑、显示都十分方便。 (4)便于保存与管理。数字化图形以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中,占空间很少,没有纸质地形图产品保存过程中的变形、霉烂等问题,而且数字图形容易复制,给保存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正。 (5)便于应用。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分层存放,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从而更便于成果的加工利用。 4 结束语 当前这个数字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对企业而言,也只有加快自身的数字化生产改造,才能紧跟上时展的步伐,而地质测绘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数字化制图的推广与应用,势必会从根本上改变其工作生产模式,并最终在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面愈发显示其非凡的现实意义。 地质测绘论文:试论地质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地质测绘工作中,提高了地质测绘的质量。GPS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地质测绘工作的质量,减少了地质测绘的工作量,提高了测绘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下文章结合自身经验,谈谈现阶段GPS技术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地质测绘;GPS技术;应用状况 一、GPS技术的概况 所谓的 GPS技术,就是全球性的卫星定位系统,它最先由美国进行研发并应用。现阶段,这一技术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GPS卫星系统由二十四颗卫星组成,其中三颗为备用卫星,剩余的卫星处于工作状态。用户设备、空间以及地面控制系统构成了GPS系统。这一技术有着精度高、实时性的特点,能够在测绘工作中快速准确的进行坐标的定位与其他测绘工作的进行。现阶段,该技术不仅应用于地质测绘工作中,还广泛应用于农业观测、军事测量等领域。 对于GPS技术的功能,概括的说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地质测绘工作中两点距离的确定以及相应面积的测量。在进行距离以及面积的测量时,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第二,该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坐标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可以进行多种数据之间的转换工作。第三,该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的定位,这也是该技术主要的功能,同时也是现阶段应用较多的功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GPS技术也有极大的应用,并且显著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比如:该技术在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的勘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勘测质量,对资源的勘探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之所以GPS技术能够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得到应用,是由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特点。第一,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减少观测的时间。在地质测绘工作中,需要观测的范围较广,测绘任务较大,因此,平均下来对每一个测绘点的测绘时间并不多。但是,应用这一技术可以明显的减少地质测绘的时间,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现阶段,在测绘工作中应用GPS技术进行定位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对测绘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该技术在操作上十分简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测绘经验的总结,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测绘仪器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目前的测绘工作中。现阶段,测绘仪器正朝着智能化、小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正是由于操作简单,所以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低,同时提高了地质测绘的效率。第三,GPS具有较强的定位功能。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定位工作较多,而定位技术正是该技术的强项。第四,GPS技术的定位精度较高。由于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该技术的定位精度取得了较大的改进。现阶段,应用该技术可以将五百千米之内的距离定位误差控制在十米以内,这一精度对于地质测绘工作来说已经非常高了。第五,各个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就可以进行测绘。GPS技术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在进行地质测绘时,只需要各个测站的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就可以。并且在测点的选择上不会受到限制。 二、GPS技术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正是由于GPS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并且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地质测绘工作中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在地质测绘工作中,GPS技术有如下应用: 第一,进行大地控制网点的测绘。现阶段我国的地质测绘工作中,基线与勘探线组成了勘测网络。对于勘测地区来说,如果没有大比例尺就需要建立一个控制网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勘测工作。在勘测区域内,GPS控制网络通常采用分级布设的方法。采用这种测绘方法,可以为各个勘测地点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参考基础。另外,勘测网络可以形成一个长短边结合的网格,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的降低测量过程中边缘误差的累积。另外,还可以应用该技术进行数据结果的分析,从而降低测量误差。现阶段,水下地质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时,难免会遇到水下地形的测量。在进行相关测量时,需要对水平面位置以及相应地点的水位情况进行确认,通过数据的得出,可以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应用该技术进行水下测绘工作时,可以方面作业人员的测绘,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高测绘精度。 第二,GPS技术可用于野外地质测绘工作中的选点与观测。在选点方面,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各个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特别是进行山区的地质勘测工作时,由于山区中树木较多,并且地势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因此,应用这一技术进行测绘工作会显得得心应手。在进行具体的选点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方面,点尽量不要选在水面较大的区域以内,因为水面会对测绘工作的精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测绘点十五度以上的高度角范围内不能有东西遮挡。一旦测绘工作中存在障碍物,就会吸收设备的信号,这样一来,就会对测绘精度造成影响。此外,在有高压线以及磁场较强的周围不能进行测点的选择。因为磁场较强的区域内存在着较多的磁场线,会对测绘结果造成影响。最后,测绘点尽量选在地形较为开阔,交通较为便利的区域内,这样一来,不仅方便测绘工作的进行,同时有利于测点的记录与保存。在观测方面,进行测绘工作时,要保证和接收装置相对静止。在实际的观测过程中,要使多台机器同时开启。另外,在进行测绘之前以及测绘工作完成以后要仔细的对测量时的气候条件进行记录。应用GPS进行观测是一个静态的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一方面,采用这种测量方式可以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测量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 第三,测绘工作中应用GPS技术可以方便数据的处理。GPS网平差以及基线解算是相关数据的处理的内容,地质测绘最后数据的得到要经过基线精确的解算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如果数据存在误差要及时的进行修复。数据的分析过程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地质测绘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度。 第四,地质测绘中经常会用到GPS技术中的实时定位功能。应用GPS技术进行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实时定位,一方面可以提高地形图绘制的精度。另一方面,应用这一技术可以极大的减少户外作业的时间,提高户外作业的工作效率。现阶段,通过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应用实时定位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测绘精度,方便了相关地形图的绘制,这一技术在未来我国地质测绘工作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地质测绘工作的发展,我国的地质测绘工作越来越多,并且要求的精度也越来越高。在地质测绘中应用GPS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地质测绘工作的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我们应该对GPS技术引起重视并应用于测绘工作中。 地质测绘论文: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随着新技术、新工具的出现,在各项工程开始之前,地质测绘工作者要对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将相关空间分布情况安照规定的比例尺将其绘制到图纸上,为该区域进行的工程施工提供执行和预算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地质测绘 测绘技术 应用 为了给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高质量的地质观测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掌握不同区域地质环境和施工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将地质报告所记录的尺寸结合测绘比例尺在图纸上绘制出来,再对图纸进行试验和勘测,最后再进行工程地质图输出工作。工程地质图作为地质勘测的基础性资料,为各部门的地质勘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国内地质勘测工作所经常用到的工具主要为水准仪、平板仪和经纬仪三种,由于这三种仪器在工作运用中都存在不小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希望在新技术的运用上,可以逐渐引进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设备。目前在我国的地质绘图工作中,已经广泛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勘测技术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新型技术。 一、现代测绘技术主要内容 1.测绘技术 对于地质勘测工作来说,地质测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勘测方式,它运用工程理论和地质理论来对相关地质现象进行探测和描述,明确地质要素和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依照所要求的精度和比例尺反映在地质地形图上,再结合通过实地勘探得到的相关数据制作成完整的工程地质图。其测绘数据要求要准确地反映出测试地质的发育规律、形成条件和空间分布。目前地质测绘工作所普遍使用的测绘技术主要包括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野外数字化测量模式、卫星遥感和数字影像测量技术以及GPS测量技术等。 2.测绘内容 地质测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岩石的研究、地质构造的研究、地貌的研究、水文的研究和自然地质的研究等。 3.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即对所要开展的工程项目进行工程施工环境的地质成分和地质环境的测绘工作。这种地质测绘以岩石工程勘测为主,主要是对特定区域的岩石基本特征和岩石种类进行地质地貌测绘。这种测绘对测绘设备的要求不高,所得到的信息比较全面,有助于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种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工程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主要得益于其工作范围跨度小、工作时间短、投资少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所测量到的数据更加精确,要对施工区域的岩石采样工作进行加强,最大程度上增加所收集到岩石的各类,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准度,促进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1.遥感测绘 遥感技术对地质测绘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此年,遥感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到国内地质测绘领域中,在西方发达国家,遥感技术在地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对此进行研究与学习。通过遥感技术所获取的遥感资料,可以对测绘区域进行动态、实时的观察,为工程地质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GPS技术 GPS作为最新型的定位技术正在广泛的应用于军事、科学、汽车定位、及我们生活的手机定位等等,GPS的诞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研发也有了很大的突破,GPS使很多事情变的更精准化,工作效率化,GPS的灵活、方便使它的应用范围变的广泛起来。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地、准确地获取测绘区域的三位立体空间坐标。通过GPS提供的地面摄影图像可以对地质情况进行高分辨率的显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相关信息和数据提供应用和存储服务,并与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去计算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平台的可视化。地地质测绘方面,我们利用测绘系统和远程卫星通过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勘测设备的实时动态控制,有效解决勘测、定位和检测相统一的问题,使传统的静态测绘工作方式转变为更加高效的动态测绘工作方式,不但可以让单个测绘人员拥有更广阔的测绘范围,而且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加精准地获取信息系统空间资料。 3.数字化测量 三、地质测绘的发展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双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取地图信息,在地图的帮助一人们越来越易容准确、快速地掌握区位位置信息。对于地质地形图的绘制来说,测绘资收集是它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构建精确、严密的地质勘测图形,必须具备详细的、准确的基础数据资料,使地质测绘的内容可以得到及时的更新,现代新型的地质测绘工作广泛地运用平差计算法来控制测量成果,相对于以往差错多、进度慢的人工计算方法,相关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也得到了全面普及,比如遥感技术、控制精灵、GPS后处理软件等,既降低了出现误差的概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地质工作者广泛的青睐。长久以来,地形的测量工作都是利用平板仪来进行测图,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全面普及数字化野外测量技术,采用RGK、全站仪等工具,其工作效率远远超过平板仪等传统设备。 结束语 在当下,我人正处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对地质测绘领域产生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测绘技术的集成性的提高以及相关理论的概括性扩大。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地质测绘工作一定会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对传统的测绘技术和方法进行深刻的改革,地质勘测工作者要坚持不断地对新技术加强总结和学习,才能对地质测绘理论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 地质测绘论文:现代测绘技术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地位与应用分析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矿产支持,矿场资源的开采也逐渐进入白热化,但在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因地下大量的挖掘,破坏了原本山体或者地下的环境结构,引发挖掘经坍塌,内部岩石变形,或者一些自然环境的突然变化,这样的变化产生极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地下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对开采所用的设备和所开采的矿区资源进行了危害,如今现代科技发达,人们地质灾害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现代测绘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就对现代测绘技术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地位和应用进行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作用;应用分析 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矿产资源的使用量业日益增加,大量开采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恶劣环境问题,首先因为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料对地表的植物进行破坏,其次在地下大量开采的过程中,在地下环境中,形成大量的空洞,地下原有组织被更改,同时引起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一些动植物有退化行为和数量上的锐减,这种因采矿而对地区产生的负面作用亟需解决,如今科技发达,矿山科技人员在对开采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已经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因采矿引起的副作用和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1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测绘技术的作用 1.1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现象 矿山的开发范围很广,其中金属矿山属于矿山环境工程中的一个分支,其产生的地质灾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在金属矿山的开采中,因为开采而引起的矿藏地貌改变,生长在矿藏之上地表的植被也相应的被破坏,危及到矿藏所在地区生态的平衡,这种残存的生态,在特殊天气的侵袭下会越来越严重,最后绿色植被无法生长,山体因为没有植物根系的保护,在阴雨天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泥石流,危及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现今,在矿山开发的项目中金属矿山开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比较严重,众多矿山已经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补救和改正,在这些工作中,主要从检测、研究、矿内地质稳定性方面着手。 1.2 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金属矿山的地质灾害研究中,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相结合,比如:关于所在矿区工程环境的分析、在采矿进行中所采取的方法、还有各种地质学、梳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交叉运用,给测绘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矿区信息可以更好的针对开采矿区进行监测。 虽然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我国的防治工程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但在金属矿山测量队伍中的使用率却不算乐观,很多金属矿山测量队还在使用传统的方法仪器对矿山的整体进行勘测,这就降低了勘测的准确度。 2 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应用展望 测绘科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应用学科,在近二十年来由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卫星定位测量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导致了包括电子测距仪、全站仪,各种激光测绘仪器,机助制图系统,数字水准仪,电子测距三角高程,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矿山形变监测网优化设计及平差处理技术,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矿山GTS等在内的一大批重要的测绘技术设备和方法的出现。也为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中数据的及时、准确、自动获取、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现简要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现代测绘技术: 2.1 卫星定位技术及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GPS测量的作业模式主要有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及实时动态相对定位,绝对定位,充分相对定位,伪动态相对定位,网络RTK等。对于高精度测量,主要采用前三种方法。 (1)GPS定位技术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中一个显著的前提为监测体为缓慢变形,并且无明显的崩塌陷落。在此基础上,可布设GPS观测点,这种方案具有小布设传统的变形监测控制网,能同时测定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小需通视、全天候、自动化、不必进行高程转换等优点。但在矿山应用中也具有布点灵活性差(受地形植被限制),整体规划由于地形影响而导致函数关系复杂、误差源多的缺点。尽管如此,运用GPS进行变形监测的精度也能达到1-5mm,完全能满足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的需要。 (2)将卫星定位系统融入于矿山地质灾害的测绘中,可以对矿山的整体数据进行计算测量,把已经发生的灾害程度、特征情况进行分析,再根据灾害地的地貌特征、体积的等等信息进行整合,随后制定解决方案。 (3)GPS技术高程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坐标系统的小一致,观测误差等的影响,GPS技术在测量平面位置时的精度是可靠的,但在高程测量上的精度不太可靠。所以在GPS测量时要注意严格依照《GPS测量规范》执行,严格控制外业条件。如卫星高度角大于150,有效卫星数大于5,注意周围的电磁影响等,并且在采用精密星历进行解算。对测站的对中,天线高的量取等工作要十分仔细等。 2.2 影测量技术及其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由于高质量的摄影机和精密量测仪器的出现,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采用严密的数学处理方法来模拟摄影测量中的系统误差,含摄影机镜头的畸变及底片的变形。从而测量精度和效率显著提高。目前空中摄影测量点位测定精度己可达2-4pm。地面摄影测量的精度可达到摄影距离的一几万分之一。由于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三维空间信息,无需接触被测物体,以及野外工作量小,效率高和成果品种多等优点,因而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可以进行金属矿山开采引起的整个大面积矿区的地形图、灾害变动状况、地表沉陷的调查等。特别是植被浓密、山高水急的危险地带,航空摄影测量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多种形式的地图成果。特别是GPS技术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结合使其作业效率和精度得到大大提高,而全数字摄影测量的系统的出现,小仅实现了航摄测量内业的自动化,也为形成4D产品(DEM,DOM,DRG,DLG)奠定了基础,并为建立专题信息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我国的矿产开采行业可以持续发展,就要认真对待矿产开采带来的地质灾害,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的自动化、多样化、实时化、精准度获取矿山外部内部的实时动态,对即将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预防,这就要求测绘工作的设备精准,人员技术专业,懂得合理运用多方面知识对不同矿区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准确的监控与测算,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保证矿区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为我国的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质测绘论文: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 【摘 要】 勘察测绘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我国地质工程工作的开展,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地质勘察测绘水平。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GPS技术在提升勘察测绘水平的同时更为地质工程测绘开辟了一个新的技术方向。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地质工程勘查测绘中的GPS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质工程 勘查测绘 GPS技术 应用 地质工程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对所属领土的精确了解和严格掌控。工程开展的理论基础包括自然科学原理和地球科学理论,在进行地质探索和测绘过程中,主要以地质结构、矿产资源等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采用数学方法、地理知识、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软件等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掌握更加精准的地质资料,以期为我国地质工程开展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为了进一步强化地质勘察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在工程实践中必须要采用GPS技术,以保证我国地质勘察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下面对GPS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GPS测绘技术原理 地质勘察测绘中通过应用GPS技术,能够更加迅速的实现定位,利用自动化信息技术精简勘察测绘程序,降低测绘数据的误差率。而GPS测绘技术的工作原理也相对复杂一些,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得到以下三个技术部分的支撑:(1)卫星信号系统。该系统的运行要求分别在基准站和流动站配备两台以上的GPS接收设备,其中GPS基准站如果需要在同一时间点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那么就要安装相应的双频GPS接收机,以此来确保基准站和流动站的采样速度保持同步。(2)软件解算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RTK的精确度,实现零误差、零失误,通过记录得到的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相位,与接收机产生的载波信号相位进行比对,以得出RTK测量。(3)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是实现RTK测量的一个核心装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设置于GPS基准站的数据发送设备,另外一个则是设置于GPS流动站的数据接收设备。 2 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 2.1 在野外施测选点中的应用 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应用GPS技术,应选择远离大面积的点位,以此来降低多径效应对测绘结果造成的影响,另外还需注意避免大功率无线发射源,有效降低电磁对测绘结果的干扰。 2.2 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在应用GPS技术进行地质工程勘察测绘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数据采集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状态,确保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器的棱镜高度与数据输入高度相符合,并严格控制棱镜的实际高度,降低数据计算的误差率。如果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突发停电等状况,需要等到电压恢复稳定以后重新测量一遍,防止出现采集数据错误的情况出现。若在测量过程中无法观测到点的位置,则需要严格控制转站的设置数量,以简化数据处理过程。采集仪器全部就位后,要注意对每个需采集的点进行重复采集,对比多次采集结果,尽可能的避免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 2.3 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处理是建立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之上,只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的减小数据采集存在的误差,才能够保证数据处理分析的精确度。因此,在勘察测绘GPS技术的应用中,首先要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那么在数据准确这一前提下,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角度的重要性,做好角度闭合差运算,确保角度闭合差在规定的范围内后,计算方位角,得出坐标增量,从而分配增量闭合差。 2.4 测量方法 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用到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GPS摄影技术,该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找准地理位置,对每个地理位置进行多角度勘察,在得出较多的数据前提下,综合整理、对比分析,总结不同角度得出的数据规律,然后利用GPS摄影技术与数据进行计算,提高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率。 3 地质工程勘察测量结果质量控制 (1)现阶段,在进行地质工程勘察测量过程中,GPS技术的应用大都会通过OTF法计算整周未知数,在就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因此,在一些干扰较小或者完全不会受到干扰影响的地质工程勘察中,如果设备锁定的卫星数目足够,那么就能够在短短的五秒钟时间内得到固定的计算答案,而且手簿反应的收敛值一般情况下也都会在2cm以内,更加直观清晰的反应出测量一起在经过多次的测量之后数据之间存在的误差。而一旦固定计算答案的得出时间超出了60秒,则往往表明收敛值的精确程度不是很高,还需要继续确认验证。(2)通过对已知的控制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明确的了解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过程中,通过应用GPS静态技术可以得到动态控制系统测量的起算数据,而这一计算过程则构成了一个计算可靠性相对较高的高级控制网,该控制网可以对坐标转换参变量、数据录入情况以及各个测量阶段的准确度进行验证和核实,应用性较高。 4 地质勘察测绘中的 GPS-RTK 测绘技术发展预期 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的空间定位过程中,采用GPS-RTK技术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该技术将GPS技术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极大的促进了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解决勘察测绘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难题,弥补了传统地质勘察测绘方法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地质工程的勘察事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随着GPS-RTK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预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5 结语 总之,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工作中通过应用GPS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控制网络的布局效率,确保地形图测绘的信息准确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GPS的技术优势,简化地质勘察测绘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所以,GPS技术的应用在更好的满足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实践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我国地质工程研究事业的顺利开展。 地质测绘论文:对现代地质测绘技术进行分析 摘 要:地质勘查和工程建设离不开相应的地质测绘技术,测绘技术为各种地质活动和工程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下文中笔者将对目前我国现代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为推动我国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地质;测绘;现代技术 要想了解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就先要明确地质测绘技术的基本概念所谓地质测绘技术就是采用相关的定位仪器和设备对现有的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进行绘制和反映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为开展各种地质相关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由此可见她质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洛种地质工程的开展都需要相关的地质测绘技术做支持而相应的仪器和设备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质测绘的准确性和精度。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地质测绘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有导航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几种不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论述。 1 工程地质测绘 所谓工程地质测绘就是对即将开展的工程项目进行当地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成分的相关测绘工作。一般来说这种测绘工作以宕石工程勘测为主主要是对现有的环境下的宕石种类以及宕石的基本特征甚至是地貌等进行测绘。这种测绘工作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设备应用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信息池就是说有助于工程人员了解区域内的大致的基本地质情况。这种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因其具有投资少、工作时间短、工作范围的跨度小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的得到地质测绘的准确数据肩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宕石样本的采样工作,因为宕石的种类越全面所得到的数据的准确度也就越高相应的地质测绘的结果的价值也就越大工程项目的开展也就越顺利。 2 工程地质测绘的问题研究 2.1宕石的研究 宕石作为地质测绘过程中的主要测绘对象之一对于整个地貌的测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宕石的种类和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基本地质形态所以在地质测绘中,工作人员要认真的研究地表上的宕石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尽可能的推测出当地的地质变化过程和特点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地质测绘指明方向提高了测绘效率。 2.2地质构造的研究 地质的构造是研究整个区域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尤其是现代构造活动的进行和活断层的形成,同时她质的构造还限定了各种不同特性的宕体的位置掩体的完整性和选定建筑区域内掩体的稳定性。作为一项地质测绘重要的因素研究构造还必须以具体的地质力学原理对其进行地质历史的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进一步的认识结构面的组合规律,同时还要对其构造惊醒详细的统计,以便于宕体定量的模式化。 2.3地貌的研究 对于地貌是宕性、构造和近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地貌可能判断表层沉积的成因和构成根据各种地貌形态之间的差异等关系河以确定地貌形成的顺序这些可以了解各种动力地质功能的发展成因。对地质构造地貌主要研究在外力的作用情况下洛种地质构造的具体的活动表现,以及不同宕石组成在不同的地层在地貌上的表现。 2.4水文和自然地质的研究 地质特征中不仅包含相应的土壤和宕石结构还包括当地的水文特征,水文环境对于工程项目的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深度钻探的项目。一般来说水文的地质研究可以从地下水的性质、水量、水质等方面入手查明各个水系含水层的特点。这项研究与自然风土现象和构建工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地质的探索主要叙述建筑区域是否可能受到现代自然地质的危害,研究自然地质也是有助于预测工程地质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启然地质现象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便于查明产生原因和促进发展的条件。 3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得准确的三位立体的空间做标。通过获取地面的摄影显示一系列高精度分辨率的数字三位的图像来表达地面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整个空间数据及信息的存储、应用和看见的平台应该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相结合。对于现代的地质测绘技术主要应用远程距离的通讯设备手段和测绘系统的实时动态应用遥感技术的有效地结合,就可以解决检测、定位和勘测等问题,使地质的测绘工作从原有的静态过渡到静态,扩大测绘的工作范围和时间河以快速的获取空间精确地信息系统资料。地质图是显示地壳表层宕石的分布、地质结构分布、地层年代、地质应用范围等地质现象的地图作为地质行业工作极为重要的图件。地质图首先将地壳表面的所有地质现象作为点、线、面、注明不同的符号等然后把普通地质地图作为原图,通过正射投影将这些地理空间真实投影到地理底图上,以完成地质现象的透明化表达的效果来更具体化的描述地质表面准确信息。三维表面建模技术利用透视学的原理表达地表的变化这种透视立体的图形更好的反映了地形的立体三位状态河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同一个地形作进行各种不同的立体形态的分析和审查。地质现象的三维效果能更好的表达出地质现象的变化情况便于工作者分析地质空间分布效果规律根据不同视角审视地质空间的分布。 4 地质测绘的作用和发展 在现实的生活中六们通过地形图的使用更快、更准确的掌握了人们生活的信息。然而测绘资料也是绘制地质地形图的基础步骤因为要想构建高质量的地质勘测图形关键在于依靠准确的、详细的绘制的资料使空间的信息及时获得处理和更新。作为现在地质测绘技术大地控制测量成果的平差计算,以往用对数表人工计算,进度慢、差错多,现在也普遍涉及到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橡GPS后处理软件、控制精灵遥感技术等等汉提高效率也减少误差出现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大的应用范围。地形测量是长期以来的测图方法,以大平板仪测图至今在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仍然是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占主导地位的已经是全野外数字化测量了采用全站仪、RTK一天的工作量已是大平板仪所不能比拟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测绘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认识到了地质测绘的重要性并开始对测绘技术的新功能提出要求。我们正处在社会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体方向很大影响着地质测绘的发展趋向这种趋向体现在理论的概括性扩大规业绘技术的综合程度提升。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规业绘必将会适应时代的发展道路并且全力的建造现代的测绘技术,只有不断的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总结,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地质测绘论文:试论地质测绘GPS 技术 摘 要:GPS是一种新型的卫星地位系统,在地质测绘中运用GPS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测绘水平,获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测量结果。本就主要针对地质测绘中GPS技术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地质测绘;GP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 GPS 技术概述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发的,通过接收离地面约两万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24颗人造卫星所发射出来的讯号,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能够对收讯者在地球上的位置进行计算。GPS采用的是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地球质量中心是其坐标原点。GPS技术功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 1.1 GPS 技术原理 利用 GPS进行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卫星导航来实现距离和时间的测量,以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定位系统,再根据高速运行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数据,利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将被测量地点的具体位置进行计算。具体的说,就是利用被测量位置与 GPS卫星的具体位置之间的方向和距离进行计算,以此来判断被测量地点的具体位置,实现定位。如果地面的用户使用的GPS接收机在同时受到四颗以上的卫星信号时,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测量和载波为止的测量来实现对被测量位置的具体定位,然后再结合不同的卫星星历,实现其与地球距离的相互交接,才能够利用被测量地点所在的地区唯一的三维坐标对其进行准确的表示。 1.2 GPS技术的特点 GPS技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特点,能够持续不断的对需要测量的地区进行数据监控。同时,GPS技术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任何人员在通过培训之后都能够对其进行使用。具体的说,GPS技术的特点可以进行如下的论述: 1.2.1 GPS技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其能够在使用范围50km窑内的相对定位精度达到610m,而在100-500km的范围内则能够达到7-10m。 1.2.2 观测时间较短。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GPS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更新,在高新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使得GPS所利用的观测时间越来越短,对于普通的观测定位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完成。 1.2.3 GPS测站无需通视。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不需要每个测量站之间互相通视,只要每个观测站具有相对开阔的视野就能够实现有效的测量,并且极大的减少了费用的支出。同时,由于不需要每个测量站之间实现通视,因此只需要根据测量需要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便能够顺利的开展测量工作,不需要对测量选点的疏密情况进行考虑,这样便缩短了选点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1.3 GPS的定位功能GPS具有较强的定位功能,其能够通过遥感影像图和传统矢量图等数据和图形的加载,自动生成相应的数据和图形;通过对属性库的自定义合适设置实现对资源的与偶小管理。另外,利用 GPS技术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尤其是野外测量点的确定更为准确。测量结果可以通过各种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需要,而在各个坐标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 2 GPS应用于地质测绘的重要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质测绘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测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GPS技术广泛的运用,其在地质测绘中的重要性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具体可以归纳为: 2.1 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测绘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地质人员的劳动强度。 2.2 GPS手持仪器的使用为地质填图数据的采集提供了更为简便的途径。 2.3 针对一些特殊的地质,如山区、高山区地区的遮挡地质填图也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服务,与此同时,也减少了测量人员进入到野外测量的工作量。同时,在野外地质勘察中运用 GPS 技术,能够提高找矿的准确性,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3 GPS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1 测定大地控制网点 在地质测绘中的勘测网络一般是由基线和勘探线所组成的,对于地质勘测区域来说,如果没有大比例尺寸的地区,则应当建立起一个勘探区域控制网络,以此作为勘探工程的基本空股指网络。在勘探区域内,利用分级布设的方式对GPS控制网络进行分布,这种分布方式能够有效的为勘测区域内的各个测量点的确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同时也能够在区域勘测网络内形成长短边结合的结构,以此来减少边缘误差的积累,也有利于利用GPS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3.2 在水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地质测量时遇到需要绘制水下地形图时,要求其应当明确的标识水深和平面位置,然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水下绘制。以往的绘制过程中使用的是经纬仪、境外测距仪等,这些设备使用起来都较为复杂,而且在水下地形图的绘制方面也不够精确。而GPS技术的运用,使得水下测绘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3 野外观测的应用 3.3.1选点GPS技术的运用对测站之间并没有通视的要求,所以在设置图形结构时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因此,在进行选点时更为容易,特别是在山区的地质勘测工作中,这项优势体现的更为明显。但是,GPS的运用也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考虑到前期的测量布控,同时也要对其后续测量进行充分的考虑,具体的说,在进行选点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第一,点位要与大面积水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影响而产生多路径效应;第二在选点周围的高度角 15°以上,不能存在障碍物,以免对信号的接收产生影响;第三,点位的确定要与大功率无限电发射源以及高压线等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电磁场对信号产生干扰;第四,选点的位置要保持通行方便,而且视野开阔,对于日后的观测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作用;第五,在选点完成后,要及时填写选点日记。 3.3.2 观测 在进行GPS静态测量时,整个测量过程中GPS接收机都处于一个静止的转台,而不同的接收机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开启,在每个时间段进行接收机的开启之前要对测量现场的卫星好、天气状况以及实时经纬度等进行一次详细的记录,并且记录不同仪器的高度。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将不同时间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数据的数值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具体的计算获得相应的测量结果,观测的时间一般要根据实际的测量情况进行确定,在半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之间不等。 4 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地质测绘工作的不断进步,GPS 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对地质测绘的全面提升,其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优越性使得其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 技术也将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其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运用也将更为方便和快捷,同时也能够促进地质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持续发展。 地质测绘论文:地质测绘的现状与发展过程 摘 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地质测绘事业也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从现阶段我国地质测绘的整体水平来看,地质测绘中的相关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与此同时也需要国家大量资金支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提升,地质测绘技术水平也在相应提升,本文针对地质测绘现状与发展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地质测绘;现状;发展 引言 地质测绘技术与国家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地质测绘技术也在全面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国家政府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地质测绘技术种类不断增多,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广阔。 一、地质测绘的现状 1.GPS技术已经非常完善 在地质测绘中,GPS技术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它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各种通讯设备、数据结构以及设备分析等,对卫星所检测的数据进行整理,总结,最终确定具体位置的技术,它摆脱了天气情况以及人工水平的制约,实现了运作自动化,准确性很高。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这项技术的发展也更加快速,对GPS全区定位系统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目前比较常见的类型有静止定位以及快捷的静态定位。前者是针对接收和处理相关数据信息,但是本身的位置变化不大,这种方式一般是应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测绘工作中,比如路基建设,一旦出现数据偏差,会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这种定位技术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它对测绘内容要求比较精致,因此会影响测绘时效性,这个时候第二种测绘技术就能够弥补这个问题,它能够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定位,精度也很高。 2.G1S技术发展迅速 GIS技术也是地质测绘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形式,特点是能够及时准确的对测绘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一些测绘手段,对相应的内容的内容进行测绘。GIS技术操作简单,比较方便,但是测绘所需要的数据系统比较庞大,一般都是进行周边测绘中应用,系统能够依据本身搜集的各种数据,对测绘地区的相应数据进行整理和输出,大大简化了测绘人员的工作内容,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也具有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的特点,目前在我国地质测绘中应用比较普遍。 3.遥感技术的进步 近些年来,我国在卫星发射,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相应的,航天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我国的计算机开发和控制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遥感技术就是在这两项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监控系统和数据传送系统为我国的地质测绘技术作出巨大贡献。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来看,过去的测绘束缚于单纯的数据的实地勘测以及对于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成图。而由于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地质测绘有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因此对于测绘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的地质测绘方式和测试内容也在朝着更加精确、误差更小的方向发展。同时,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工作的应用要求也就促使测绘工作不停的完善。而一些内部条件比较强大,功用比较齐全的传感器能够为计算机对所收集到的各项测量参数的对比和分析研究提供很大的助力。遥感技术止是因为其工作的应用性较强,工作环境所受的限制较小,可以保证测绘工作的有效运作。另外,这项技术还具有无需人工,工作时间较长的特点,保证人类对于地质方面的研究较为可靠。不过,为了跟随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完善程度,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遥感技术和测绘技术不断完善,保证其精准度,为整个工程的良好运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地质测绘未来的发展 1.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崛起 地质测绘的信息化势必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信息化测绘服务层次分析,在巩固测绘支撑作用的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测绘作用。从测绘服务模式分析,传统的测绘技术在服务方面比较被动,而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后,信息化测绘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从信息化测绘质量问题分析,信息化测绘作为现代新型地质测绘技术,能够全面提升地质测绘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充分实现了测量项目的价值。从信息化测绘服务效果分析,在执行过程中,不但要适应环境,还需要在过程中做到及时、有效,确保信息化测绘的工序准确与标准。 通过对测绘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我国地质测绘的应用情况的分析,能够了解到,我国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还是非常重视的,并且,近些年来,在经济与科技的依托下,其发展也非常迅速,尤其是滇西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它们都在我国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地质测绘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国在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这与传统测绘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对我国地质测绘领域迎来了划时代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发挥,使得测绘科技发展也十分迅速,信息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常规测绘技术不会在短时间消失,可以说,它在目前的测绘生产中,依旧发挥着作用。目前的测绘技术依旧存在着若干问题,如:怎样改进外业数据采集模式的问题、成图系统的统一标准问题,内业编辑图形工作效率问题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地质测绘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2.大地控制测量 大地的控制测量是整个测绘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对于其他工作的良好展开有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首先,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比如该如何调整设备,如何对进行数据的采集等等,这些理论性质的内容可以给工作做出具体的理论依据。其次,则需要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对该收集的各项参数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各项参数的采集都有专门的数据,因此研究的内容比之前出现误差的几率更小,应用的范围更加广大。 3.地形测量技术 这种测量是整个工作过程中的主要部分,而过去的测绘方法一般都是用人力或者一些工具通过一定角度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对整个的地质进行勘探,之后进行绘图。对人力要求较高,精确度较差,而我国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整体的工作水平,为我国整体地质测绘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结束语 从本文分析来看,目前我国的地质测绘技术已经比较完善,并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当然,强化操作,研发新技术,突进信息化进程是必可少的一部分。研究地质测绘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信息化测绘的未来发展,促进地质测绘水平的全面提升。
公路工程论文:论公路工程成本监管的研究 1材料费用的控制 (1)材料用量的控制 实际施工中,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一般为70%,因此材料费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工程建设完成后,一般都有材料费的结余,这对整个工程的结余影响很大。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队并不注意材料的合理使用,许多施工环节都出现了材料浪费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企业可将通过理论计算出来的材料用量及损害情况定量、限额购买钢材、水泥,施工队若能够节约材料成本,那么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则有施工队承担多出来的那部分成本,让施工队意识到这是关乎自己的利益,在以后的施工中必然会更有效的利用好材料成本。 (2)材料价格的控制 材料价格的高低也显着影响着总成本的变化。企业在确定材料价格时,应积极收集各销售材料企业的资料,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货比三家,找出货源充足、价格优惠、服务最好的企业。然而价格并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而是必须在保证达标的基础上讨论价格问题。要把好材料质量关,就必须要把握好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所有的材料必须经过质量检验。 (3)材料的管理控制 优化材料管理环节,减少材料采购、运输、保管等方面的损耗,从而节约采购费用;现场材料的合理堆放能够避免和减少二次倒运,从而减低成本。材料进场时应先验货,保证材料合格才能进场,并规定进场材料的数量;采用新技术,使得材料物尽其用,防止浪费。 2机械费的控制 (1)机械的科学选用,能够降低机械费用。先科学制定好施工所需的机械,然后合理规划好机械设备及进出常次序,保证机械发挥最大的效能。 (2)要落实单机单车核算制度。施工人员应制定科学的施工任务,通过人机结合实现机械的最大化利用。在日常施工中,相关人员应做好机械的保养工作,防止出现大修、大检现象;此外,严格控制油消耗也是施工人员必须做好的工作,把机械维修、消耗控制在合理的指标范围内。 3目前成本管理有待完善的地方 随着公路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要求我们公路人必须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保证工程的开工及完工后的质量,成本管理就急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1)完善成本考核、奖励、处罚机制。企业应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作出及时的总结和评价,对整个成本控制的优劣进行评分,根据考核评分高低来决定奖励、处罚,这大大调动了员工的努力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每一道工序的责任制必须具体落实,不可到了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责任人。成本考核可分多次进行,每月、分项工程及竣工考核都可作为考核的周期,在施工中进行考核评分,能够提高员工的斗志,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竣工后进行考核,能够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检查总结,对于做不好的地方加以注意、改正。 (2)完善工程成本管理制度,规范预结算格式从制度上对项目成本管理进行明确,将项目部每个岗位、工程中每道工序的责任制度进行详细制定,并按要求进行落实。 (3)将成本管理工作在公司各部门和各个环节进行推广,培养节约的意识,防止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提高成本。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需要全体人员的主动参与、协调合作,不能忽略微小的费用,须知“积少成多”的道理。在成本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我们应该积极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项目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只有深入、全面、细致的成本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公路工程论文: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要点 1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第一,软土路基在路堤填土施工完成之后和路堤填筑施工过程,公路的路基就会产生一定的路基沉降,以及剩余沉降。怎样才能有效的对路基沉降进行控制,并保证其沉降控制在预期的设定目标,同时还要保证公路路基不同结构结合处的平稳以及公路路基高度预留高度保障道路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路基施工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软土路基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路堤滑坡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的造成路基基础的失稳,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软土路基中固结速度过慢,路基强度较低。怎样才能有效的对地基进行稳定性的保护,以及对施工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保证,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提高填土速率,也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1排水法 通常可分为三种:一是砂井排水固结法,二是挤密砂桩法,三是振冲碎石桩。这种直排水法在软土层较厚的软土地基比较适用。一般情况下,为增强软土的强度,常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清楚表层淤泥,二是砂井排水固结,砂井排水,即通过预压砂井法先使排水固结,地基提前沉降。此方法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需注意的是,软土地基要想完全固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2换填管理法 换填管理法就是将基底下的软土挖出来,换一些材料进行填补,再加以夯实,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这些填补的材料必须满足低压缩性、无腐蚀性的要求;第二,挖出的软土必须在基底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此方法有一定的限制,需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具体操作。换填的材料有相应的垫层,如砂和砂垫层,碎石与矿渣垫层。底层的材料不一样,相应的垫层也随之变化,垫层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共同点,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代替软土来承载基础压力,填筑的材料要具备较高的抗剪度,其压缩性要小。在填充的同时,会有一些空隙出现,通过此刻发挥其透水性能,提高排水速度,使软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固结,避免出现低温冻胀的情况。在水利施工中,利用此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时,上部软土朝下施加的应力很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考虑工程的规模和稳定性等问题。 2.3化学固结法 即通过一些化学手段对地基进行固结,以加强其强度,提升其稳定性。经常用的处理手段通常有三种:一是深层搅拌法。二是灌浆法,三是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即在软土中掺加固化剂,经搅拌机搅拌,软土和固化剂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将软土硬化,加强其整体性。固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多是水泥石灰等,搅拌机为特质搅拌机,另外,软土和固化剂的黏合尽量在地基深处就开始进行。利用此方法,主要就是为了增强软土的强度,提升承载力,以达到减少沉降量的目的,从而为边坡的稳定性提供必要保证。此外,之所以要用搅拌机加固,主要是为了让软土和固化剂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它与混凝土的硬化有着很大区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比较快,因为其进行的是水解水化作用。 2.4旋喷法 为加强地基的强度,常采用旋喷机制造旋喷桩,这就是旋喷法。将带有特制喷嘴的注浆管放在土层预定的深度,提升其高度,喷嘴会按照设定的速度开始旋转,同时喷射出水泥固化浆液,与软土合并并发生作用,进行凝固硬化,形成的桩就是旋喷桩,旋喷桩压缩性小,强度高,主要用于对粉细砂和软粘土地基的加固,但是对有机成分较高的地基加固效果较差。 2.5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应选择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过小,需先将加固范围内的土层浸湿,接着按先外后内的间隔进行成孔的顺序;含水量过大,需利用干土粉或石灰粉吸收部分水分,或者快速成孔浇灌。在进行孔填料之前,先对孔底夯打大约三锤,夯锤形状以梨形和枣核形为佳,重量要在100公斤以上,然后以所测出的密实度为标准,对夯击次数和下料速度实行严格控制。对于已出现疏松、断裂或夹层的情况,应先将其取出,再依据设计要求填夯灰土,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此外,还有预压砂井法、加筋法、爆炸排淤法以及强夯法、井点降水发等许多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交通量和公路路面工程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为顺应发展,某些级别较高的公路的路基面通常会采用科学化、规范化和定性化的施工技术。其中软路基施工技术对路基施工有严重的影响,要解决公路软路基施工的技术问题,就必须在准备阶段就给予重视,强化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正确分析影响施工的原因,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公路工程论文:浅论业主对公路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 公路工程项目的投资,就是指该公路工程项目从决策到竣工的全部费用,工程项目完成的过程就是实现投资目标的过程.对投资的控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业主既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又是工程项目实施的主持者,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应进行全过程控制,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都要实施投资控制,力求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在项目决策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对公路工程项目投资的影响主要在三个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评估与决策阶段,业主在项目决策阶段对投资的控制主要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1、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规划,国家及地方的公路网规划,经过调查研究、市场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对拟建的公路项目的总体轮廓提出设想。是政府选择建设项目和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是公路基本建设程序中前期工作阶段的第一个工作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项目建议书应该着重从客观上对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对拟建公路项目的必要性分析应从项目本身和国民经济两个层次进行,对拟建公路项目的可能性分析应从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必备的基本条件及其获得的可能性两个方面进行;充分做好外业调查工作,编制好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 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公路基本建设程序中决策的前期工作阶段,是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论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投资的影响因素:市场分析、项目规模选择、项目实施条件分析、技术选择、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人员应积极配合设计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基础资料,了解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工程量情况,合理选用估算指标和各种费率,准确编制好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 3、在项目评估与决策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在项目评估与决策阶段对投资的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搜集,要确保基础数据资料的真实、准确;2)、做好市场分析工作,对拟建公路项目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详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做好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用动态分析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使设计更合理,投资最少;4)、合理确定评价价格,进行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强化项目前期工作,规范项目投资决策。 二、在设计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在工程设计阶段对投资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要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1、在工程设计阶段吸收工程造价人员参与全过程设计,从设计一开始就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设计人员在做出重大设计变更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注重设计的经济性。 2、重视设计多方案比选,引人设计竞争机制,有效控制投资。 3、在设计阶段采用限额设计,在项目投资限定条件下,经济技术上的改进和方案优化,提高项目标准水平。 4、推行设计招投标、设计监理、设计市场化管理。 通过优化设计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不能片面地强调节约投资,要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必须要满足项目的该了功能要求。 三、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业主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对投资的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主必须完善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 2、业主必须掌握与项目有关的工程造价的基本情况,确定合理的招标工程上限价,选择合理低价中标,允许中标人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3、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合同形式,如固定总价合同或固定单价合同,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建商来承担。 4、选择有资金实力、有施工能力的施工队伍。 四、业主在施工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是建设费用消耗最多的时期。业主应该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在施工中定期分析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 1、业主应该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采用经济技术比较法进行综合评审,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 2,业主应该加强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款支付是投资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力保证。 3、业主应该严格审查工程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成了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 4、正确处理与防范施工索赔,并积极做好反索赔工作。 5、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切实落实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进度、质量会反作用与费用,进度控制不好,质量得不到保证会引起投资的增加。 五、业主在竣工结算阶段对投资的控制 业主在竣工结算阶段对投资的控制中,应认真及时审核竣工结算,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结算是否按定额和工程计量规则、造价主管部门的调价规定;根据合同、图纸对工程变更、工程量的增减、材料替换、甲供材等进行审核。 1、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是竣工结算的基础,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工程变更,同时要对施工签证单 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2、定额套用的审查 定额套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结算审查时经常会发现定额套错、高套、定额替换等情况。 3、合同外项目结算单价的审核 工程量清单中原有项目的工程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属合同约定的幅度以外的,及工程量清单遗漏或设计变更引起的新工程项目,对承包商上报的单价,业主要严格审核。 六、结束语 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只有加强对工程项目每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和审查,找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才能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投资效益。 公路工程论文: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方式 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表层的方法 1表层排水法 软土地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通常一些土质很好的地基之所以成为软土地基多是含水量过多引起的。针对这样的软土地基,工程作业人员在开展填土工作前,要先在地的表层开挖出来一道沟槽,排掉地面和软土地基表面的水分,从而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为了使开挖沟槽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工程作业人员常会选择透水性极佳的沙砾或者碎石来进行回填。 2砂垫层法 1)施工中进行砂垫层操作时要把机械设备自身的厚度、机械轮胎跟地面接触时产生的压力以及机械的偏心程度和地基表层的承载强度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制定出准确的砂垫层厚度。针对极软地基的施工,施工单位常把表层排水法、敷垫材料和砂垫层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能促使大型施工机械正常运行,还节省了成本,既经济又实用。2)在进行砂垫层施工时要预先安置样板。对路面进行摊铺时通常会将自卸汽车和推土机联合起来进行操作,并保持二者进度同步。另要妥善处理砂垫层的端部位置,以免侧面排水不便。 3敷垫材料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基,可以避免出现部分区域沉降不均匀或者出现侧向变位的情况。敷垫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剪和拉抗力,有利于施工机械通行的增强,促使地支承填土荷载量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4添加剂法 在路基表层粘性土里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提升地基的强度、改善压缩性能,还可以稳定填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添加材料通常由生石灰、熟石灰以及水泥三种原料组合而成,这种石灰类添加材料一般都是现场进行搅拌或者厂拌,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减少土壤里的含水量、产生团粒,更是从根本上固结粘性土壤使其发生质变,从而巩固整个土体。 实施粉喷桩加固措施 1)粉喷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2)开展平整场地、清理障碍物的工作。3)所有的机械在使用前要先组装,再试运转,确保无问题时方可正常投入使用。4)粉喷桩的施工方案主要是依据工程设计要求的配比以及实际测量所得的各种参数,试桩稳定之后再行确定的。 竖向排水固结法 施工过程中对于粘性土的地基常常会安置垂直的排水柱,从而减少排水的面积,固结住地基排水,进而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垂直排水柱一般会采用沙井和纸板两种材料。砂井排水法因为施工方案不同,方式也就不同,常有打入式、水射式等,多与加载法和缓速填土法结合使用,用于层厚大的均质粘土的地质使用效果最为明显,但不太适用于泥炭质地基。在对排水砂井进行设计时要预先制定施工方案,再测量砂井直径和排水的距离,并预估改良的范围;最后计算地基的稳定和沉降率。 处理方案评价 1)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一般采用排水固结措施,这种方法非常经济适用,效果也很好。2)在国内对轻质路堤施工时常用的材料是粉煤灰,这种路堤常见的三种类型是:①单一型;②粉煤灰;③粉煤灰和土互层形成土砂等混合。这种路堤成本低,效果好,很受欢迎。3)施工时采用土工布以及塑料加劲格栅等一些简单实用的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地基整体的稳固性能,也避免了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还能减少滑移,促进工程早日竣工。 公路工程论文: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公路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人们对公路行车安全、舒适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就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 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里的重要组成,路面施工好坏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舒适、速度及运输成本,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噪音小、行车舒适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到广泛欢迎,可是随着车流量、车载不断增加及车速提高,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早期损坏现象,这与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为确保路面质量,应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 1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1.1材料来源确定与进场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关材料检查工作,尤其是沥青、砂、矿粉、石屑及石料等有关材料检查及验证,要从源头上就加强质量控制,同时,还应该从质量及经济方面进行材料合理选择,通常应该选择正规及大型沥青厂商或石料场。当原材料进行施工现场时,要有专门监督人员进行原材料数量、质检报告、日期及厂商等方面检查及审核,特别是填料及粗细集料质量要格外注意,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还应依据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每批材料的抽样检查,当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放入施工现场进行使用。 1.2机械检查 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对相关机械设备给予全面检查,确保施工机械及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尤其是路面施工过程所需要的运输设备、拌和设备、矿料撒布车、洒油车、压路机及摊铺机等有关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性能检查,以确定设备配件齐全,并且在使用之前,要做好调试及养护工作,防止施工时候出现故障,耽误路面施工时间,减少了路面施工的效率。 2混合料配比控制及质量控制 2.1混合料配比控制 沥青混合料在生产之前,要试拌试铺,对拌和时间、拌和温度及矿料的加热温度进行确定,拌和机操作工艺也要进行确定,计算机的打印装置可信度进行考察,还应对配合比设计与混合料压实性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的最佳点进行确定。在混合料拌和过程里,有待料及溢料就表示冷料仓供料比是不相配的,应依据待料及溢料集料粒径对冷料仓转速作出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让冷料仓的供料比达到平衡,拌和机在调整稳定后,应该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及抽屉试验,对生产配合比的试验结果及取样实验结果给予对比,其沥青含量及混合料配比与马歇尔的设计及特性是否一致,进行钻孔取芯,主要是通过压实度及压实的孔隙率来检验混合料压实的效果。 2.2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里,要对各进场材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项目检查或者抽样试验,保证材料质量与相关技术要求相符,在平常质量检验里,其检验频率应依据质量及材料波动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质量稳定性。在混合料的温度控制里,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主要包含沥青材料的出场、到场、摊铺及辗压等温度的具体参数,在这些温度参数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其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接下来的到场、摊铺与辗压温度,造成出场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稳定性、集料的干湿度及出场温度的设定值等具有很大关系。在沥青含量的控制方面,其含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性质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稳定度、孔隙率及流值指标等,沥青含量比较少的时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会变差,会对沥青路面耐久性产生影响,特别是沥青用量较少的情况下,路面的孔隙率增大,其沥青膜会变薄,当公路沥青路面在空气及阳光影响下,就会发生较快老化,降低沥青含量的变异性,要保证沥青拌和的楼计量系统能够稳定,混合料的取样均匀,设定温度也要保持恒定,另外还要对沥青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时刻掌握,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给予解决。 3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摊铺及辗压的施工技术 摊铺机运行速度要依据搅拌机产量、摊铺宽度及厚度、相关施工设备情况等来确定,通常按照2-6m/min进行预先设定,路面施工过程要均匀、缓慢及一次摊铺,不能够随便改变摊铺速度,在摊铺过程一般不用人整修,当遇到交叉口及十字路口等特殊情况时,可在专业的人员指挥下,进行混合料更换或者人工找补,当摊铺缺陷较多时,要铲除重新摊铺;摊铺所应用钢丝是扭绕式,其直径要控制在6mm以下,每5m设置一钢丝支架,并且拉力要在800N以上,在摊铺机前面左侧可设立钢丝,安装横坡仪进行控制,摊铺机后面的右侧也设立钢丝,其左侧可在摊铺完层面之上走雪橇。辗压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最主要步骤及施工最后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提高沥青路面压实度,这需要增加压路机压实功能,并且对压实机速度给予密切关注及控制,有效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辗压过程里,辗压次数及速度是互相作用及制约的,当辗压速度快的时候,为确保质量,辗压次数会相应增加,这样压实效率就会降低,辗压速度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速度控制在2-4km/h之内,如果是轮胎压路机的话,可以适当提高压路机速度,可也要控制在5km/h以下;压路机速度过慢的话,也会对压实度产生影响,尤其是会在压实及摊铺间产生孔隙,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影响,为确保沥青辗压质量对压路机速度给予合理控制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在沥青路面的辗压过程里,会出现辗压不明、漏压及重复辗压的现象,还有辗压间隔时间较长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辗压方式进行改善,使用黄红绿对辗压区段进行初压、复压及终压等标明,防止重压及漏压现象发生,还可以运用排压方式进行作业,使其成为流水形式,环节紧密,在辗压的过程里,还应注意辗压车道变换问题,要在已辗压路段,及压路机停止振动情况下进行变道;变道的时候,方向变换要缓慢进行,防止沥青路面破坏。 3.2接缝施工及压实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混合料配合比及压实是很重要的两步骤,当配合比比较合理科学时,沥青路面没充分压实,路面使用功能就会降低,进行路面压实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缝隙,增加路面密实性,从而提高公路路面耐久性。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会见到纵向及横向的施工缝,对于纵向施工缝可运用两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使用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进行纵向接缝,先在已摊铺混合料中,留下1-2dm位置,这位置不进行压实,这样就会有5-10cm的摊铺层发生重叠,可以运用热接缝方法进行跨接辗压,从而消除缝隙;对于横向的施工缝,应该运用平接缝,在3m直尺的纵向延伸位置,其端部直尺要呈悬臂状,把直尺脱落及摊铺层地方当做裂缝处理位置,使用锯缝机进行切割铲除,在摊铺之前,要把接缝部位的粉尘进行清理,再添加一些沥青进行摊铺,进行辗压的时候,要用钢筒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跨缝向新铺的层面逐渐进行压实。 4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 在公路工程里,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及沥青面层给予检测的,原材料检测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为混合料拌和、辗压及压实提供基础保证,沥青路面检测,能够改善不合格路面施工质量,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的动态管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及检验,对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质量评定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重要依据,应该给予仔细认真检查,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科学路面质量评价标准,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5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组成,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个系统的工程,可由于各地施工手段、气候条件及原材料不同,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 高及质量控制,需要对所需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及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公路工程论文:关于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思路建议 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在建里程、通车里程都不断增加。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数量上快速增长的同时,公里造价也出现递增趋势,并且出现不少项目实际建设费用突破概算的情况,究其原因除工程内容增加,材料价格上涨,各项税、费增加等因素外,造价监督管理模式滞后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这就要求交通造价管理监督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造价管理监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造价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开创造价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以下谈谈我们对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监督管理体制和模式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项目是否突破概算的评判方法 概算作为投资控制的最高限额,是我国基本建设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许多年。评价一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如何,包括优良工程的评定都与是否突破概算有着重要的关系,项目决算一旦突破了概算,往往会对项目管理的水平评价大打折扣,且失去了评选优良工程的资格。 对于项目决算是否超概算的问题,我们认为还需要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评判方法。从这几年项目建设的情况来看,现行以批准的概算控制投资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因为批准的工程概算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投资水平,也就是概算批准时期的造价水平,当市场长期稳定状态下,其价格水平基本没有大的波动时,则工程建设以概算控制投资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基本可以作到,但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式下已不相适用。 当然,这并非要否定概算控制作用,毕竟这是国家有关部门控制投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把批准的概算由一个纯静态的投资控制变为动态的投资控制,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评价项目是否超概算的评判方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1、在批准的概算中,应将建设项目工程实体消耗的主要材料用量,如钢筋、水泥、沥青、汽柴油等,一同审批作为控制因素。当一个项目决算投资费用突破了概算,而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总量并未突破批准概算用量时,不应简单作为超概来对待,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引起的。由于材料价格原因引起超概,造成对项目管理的负面评价是不公正的,甚至导致管理较好的工程不能参加评优,则更不能体现出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辛勤劳动。 2、目前的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以钢材为例,从今年年初的4500元/吨飚升到6200元/吨,又从6200元/吨暴跌到3500元/吨,整个一个过山车走势,变化幅度相当大。由此我们认为在项目概算编制时期应重新计列价差预备费,以应对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总体造价的影响。 一个公路建设项目概算的确定一般以批复时期的价格为基础,按照目前的材料市场情况,同样的项目如果在不同时间段实施就有可能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在概算编制办法中没有必要的调控措施,那么批准概算作为最高投资控制很难实现。 目前国家公路工程概算编制办法中对于价差预备费已经作了规定,提出了以年工程造价增长率计算项目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且年工程造价增长率是有关部门公布的工程投资价格指数。但目前我们编制概算时,仍然按照1999年国家计委的文件不计取价差预备费,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在工程概算编制中的考虑造价上涨的因素。 在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公布投资价格指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将概算总金额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际大宗工业商品指数挂钩,可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上年度的上述指数的情况综合一个本年度的公路建设投资价格指数作为价差预备费的计算依据,从而将价差预备费计入工程概算中。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价差预备费的使用,应采取较为严格的控制手段,当工程实体消耗主要材料数量在批准概算主要数量范围之内时,建设期内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导致增加的材料价格差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要严格按照合同及有关文件履行材料价格调差程序调整材料差价。首先要考虑在招标结余中列支,如招标结余不足,经省厅批准方可动用价差预备费。 二、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 总结这几年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建设投资超概算的另一项重要原因是设计变更过多,且大多为增加投资的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发生有许多方面的因素,有设计方面的原因、施工方面的原因、业主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等等,具体原因不再一一列举和分析。 交通部、省交通厅对于高速公路设计变更的管理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文件规定设计变更分为一般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等三类。对于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业主在申报设计变更时需要将设计变更理由和论证材料一同上报;一般设计变更由业主自行审批,但每半年应将汇总情况上报省交通厅备案。 从目前对于文件的执行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较大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申报不及时。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往往在较大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已经实施以后,形成了既成事实,才将有关材料上报审批,造成此类设计变更的审批仅仅成为了完善建设程序的过程,不能起到控制变更的目的,而且此类变更往往引起投资的较大增加,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 二是一般设计变更不能做到及时汇总备案。文件已经下发了近三年时间,尚没有一家项目建设单位将一般设计变更台帐资料报送备案,使得项目监督/!/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变更情况不了解,对其存在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为了使设计变更的管理切实落实到位,应加强对重大、较大设计变更的管理,在程序上应坚持未经批准的重大、较大设计变更一律不能实施,已经实施的要追究有关责任,引起的投资增加不能纳入到决算中。同时,加强对项目自行审批的一般设计变更情 况的管理,落实定期备案制,组织定期检查或抽查,核查变更及其费用变化的合理性。从而形成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加以落实。三、合理预测我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 我省高速公路经省政府批准的总体规划是6280公里,20__年底我们已经建成了4556公里,目前在建项目里程大约900公里(含加宽项目380公里)。我们已经积累了近几年建成的近50条高速公路项目的概算、预算和部分项目的工程决算数据,应该对以往建设项目的造价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出我省豫西、豫北、豫南、豫东等不同区域,山区、平原区、丘陵区等不同地形条件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叉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等各分部工程的典型造价情况。以此典型造价为衡量的标准,计入物价水平变化修正因素后,作为新建项目的勘察设计限额,一项设计的工程预计造价应控制在限额的一定范围之内,如超出过多,则应优化设计,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在设计阶段就预先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我们根据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资料进行全面调查总结、分析,除了综合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地形条件下各分部工程造价情况外,还以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方便、快捷预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模型方法,使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预测更科学,可以为项目前期宏观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提供参考。 四、工程决算的管理 概算、预算仅仅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预测值,工程决算却是对建设项目实际造价的反映,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工程决算的管理工作。交通部20__年印发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决算编制办法,从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执行情况来看,正在逐步走向正轨。但从当前项目工程决算编制情况来看,部颁编制办法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工程或费用名称”各分部工程中的项目不全面,缺少一定的灵活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按照部编制办法的要求,工程决算应在进行竣工验收前向交通主管部门报送,并未要求是否审核,我们认为应对工程决算采用核备的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超概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要对计量支付资料、变更台帐、财务支付凭证、各种支出合同协议、设备购置合同及清单等详细对照,审核工程决算的真实性及合理性。真实性是工程决算的各项费用与实际发生是否吻合;合理性是指各项费用支出与一般情况下的费用标准是否有较大出入。对于没有超概的项目则可采用抽查的方法进行核备或仅备而不核。 公路工程论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我国的交通事业也要与时俱进,积极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我国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交通基础设施,随着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网日渐普遍,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也逐渐受到重视,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了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问题有关内容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探析关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建设安全 公路建设事业是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业,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积极大力发展公路建设,至2008年为止,我国的高速公路的里程为6万km,在世界高速公路里程排名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仅为经济的全面腾飞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而且在改变人们生活水平,加强国内交通运输,工业产业化布局等多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挥作用的同时,高速公路建设中安全管理的问题也日渐在工程管理中至关重要。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自身的范围广的特点,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人员数量过大,因此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对工程施工的安全也更加关注。 一、现阶段我国告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综合素质差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安全管理起步较建筑业晚,从规范性的管理上也要落后于建筑业,再加上公路工程最初的建设项目多以道路为主,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类别相对较少,使得长期以来在工程现场形成了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加上安全管理人员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也不了解,这也直接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检查起不到有效作用,使得安全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或制止,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项目在机构设置上比较薄弱。 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出台,许多项目已经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是也存在个别现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为了追求资金投入的最小值,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忽视安全生产,没有按要求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是没有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必须的资金保证和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安全管理部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从而项目内部的安全教育工作很难执行,根本起不到安全管理的作用。 3、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的意识匮乏 专职安全员的设置是对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一种保证。一些工程项目安全员多是临时上岗,既不具备上岗证,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专业技能知识,所凭借的仅仅是以往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无法做到及时发现、汇报和排除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性培养的考虑,忽视上岗培训的重要性。企业对外聘民工更是招之即来,来之即用,无从谈起持证上岗和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作为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在整个施工的程序及工程管理内容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整个施工程序不仅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标准和当地交通部门的项目要求,而且还要在内容上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不仅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且要从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规划施工的相关内容,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1、工程建设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依法办理相关法律手续,对施工中使用的危险性物品及措施要确保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而且要明确各岗位及部门之间的安全配合与责任分工,做到安全问题,人人有责。 2、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在专业技术上要进行培训 加强建筑安全工作培训,确保参与工程建设人员在技术上和安全观念上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技术上的保障,做到安全管理,安全施工。 3、对工程中重点环节的施工的安全问题要重点管理 例如隧道、桥梁施工和高坡施工等危险系数比较大的施工,工程施工部门应对其指定具体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审查和认真落实。 4、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体系和奖惩制度 不仅要有完善的救援方案和相应的救援器械,而且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救援演练,加强施工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掌握,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事故的时候,能迅速做出救援,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方式事故扩大化,将损失降到最小。另外,对安全问题管理较好的组织部门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形成有效地奖惩体制,按时考评。 三、当前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关的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形成。最好依法监督、安全管理,在当前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背景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当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中,要贯彻落实参建各方的安全责任问题,完善工程安全监管的体系。从建设单位开始,包括项目业主、监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对工程安全负责,参建各方要建立完善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做到安全和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防治为主”的总方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要求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体系。 公路工程论文:谈高速公路工程中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1该土壤的独特点。 根据名字我们也可以大体的推算出它的特性,所谓的膨胀土,自然是当遇到水分之后会自动变大,而一旦水分供应不充足就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收缩现象,它的亲水能力非常强大,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性能,总之在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非常的不具有稳定性能的。 2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各种弊端。 在进行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该土壤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工程。因为它一旦碰到水源之后就会变大,而远离之后又会非常明显的出现收缩的现象,会给我们的各类工程项目以非常不利的作用。在这几年,我们国家相关的机构组织针对上述的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认真地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现了它易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3如何对其进行判定 我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第一要做的是对土壤进行区分,要分清施工的突然是不是我们上述的这种土质,如果是再具体的对其性能特征的强弱进行总结,之后我们才能够根据问题合理的进行分析,然后寻找最有力的方法。通过过去的实践活动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土壤虽然性能对我们的施工不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来降低这种不利因素,不过最应该担心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判断不合理的情况,常常会因为判断出现误差而导致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影响到我们的工程。针对上述的这个状况,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展开了非常细致的研究调查,而且也获得了很多成就。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对此土壤的判定给出严格的规定,不过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是现场定性和室内简易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及土的自由膨胀率指标来综合判定: 第一,裂缝,我们在施工中最常遇到的裂缝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出现的裂缝,另一中国你是表面有痕迹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缝隙里存在粘土,而且一般多是灰色或者绿色等,当外在条件一定的情况喜爱是一种塑性形式呈现的。 第二,最常见的区域是丘陵地区以及盆地的四周地区,通常地势比较平躺,不会出现非常显着的坡度问题。 第三,项目的中的缝隙常常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当气温比较高的时候,缝隙就会自然扩张,而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又会自然的收缩等。 第四,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种难以辨别的土壤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这些要素进行判断,如果该土完全的符合上面的各项标注,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位为上述的土壤,当初步断定之后,我们在具体的分析它的指标性能等特点。 4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4.1路基断面。我们在确定路基的断面尺寸的时候,应该尽量的保证坡度问题,要对坡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如果工程需要最好对其进行防渗处理。而且在设置路肩的时候,要尽量的将其设置的较宽点,这样可以确保道路下的水分维持稳定,如果过于窄小,就会影响到这种性能,我们通常将这种宽度设置为两米到二点五米之间。 路肩横坡要尽可能大一些,以利于排水;路肩与路面结构层用相同的材料铺砌,以利于保持路幅内土基水分的均匀性,并铺较薄的不透水面层或做防渗处理,以防水分下渗;边沟适当加宽、加深,沟底应在土基顶面以下至少20—30cm,并尽可能离路面结构层远一些;路侧不应种树,特别是不应种生长快、吸水和蒸发量大的树种,如桉树等;若成排种树,其距离应在边沟外侧1.4—1.5倍成长后的树高以外,至少也得是成长后的树高以外,但不得小于5m。 4.2路基排水。路基排水设施对膨胀土路基的稳定尤为重要,所有排水设施均应精心设计,要做好路基地面排水工程,使排水通畅,防止地表水下渗,浸润土质。所有地面排水沟渠,尤其是近路沟渠均应铺砌和加固,防止冲刷渗漏。边沟应比一般地区适当加宽加深,路堑边沟外侧应设平台,保护坡脚免遭水浸,并防止剥落物堵塞边沟。堑顶设截水沟,以防水流冲蚀坡面和渗人坡体,截水沟纵坡应利于排水。对于台阶形高边坡应在每一级台阶内设截水沟以截排上部坡面水,且在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设一定宽度的平台以利坡脚稳定。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基底蒸发失水引起膨胀土干裂收缩。 5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使用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要求掺灰处理后的膨胀土其涨缩总率接近零为佳。 第二,路基两边边坡部分和路基顶部要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必要时需铺一层土工布,从而形成包心填方。 第三,膨胀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3%以内。 第四,填挖交接处2米范围内挖方地基表面上的土应挖台阶,翻松并检查其含水量与填土含水量是否接近,同时选择适宜的压实机具,使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第五,开展工作的时候最好是躲避开阴雨天气,如果必须要在这种天气进行工作,要认真地做好排水工作。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白该土壤是一种对我们的道路或者倍的项目有非常不利影响的一种物质,在以往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要想合理的解决这种弊端,我们首先应该分析它的性能特征等,只有将它的不利性能进行更改之后我们才可以合理的使用到我们的工程之中,为经济建设服务更多更有效的力量。 公路工程论文: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应加强危机管理 摘要:危机管理是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在目前的公路建设市场中,建设企业竞争比较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发展,进行危机管理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企业;持续发展;危机管理;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近年来对公路的投资逐年增加,规模逐年扩大,这给公路建设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在公路建设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其它行业的有关企业也涌入了公路市场,造成目前公路建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中,各施工企业要把握好企业利润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将危机管理纳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桥梁工程是一项投资额较大,技术较复杂,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一旦发生危机不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应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危机管理。 一、危机存在的必然性 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作业过程中危机存在的必然性,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公路施工生产中,施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机械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施工还处在试验阶段的情况下,潜伏的危机因素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1、危机因素的来源: 公路工程施工环节较多、工序复杂,涉及的部门、范围很广。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环境、社会政治影响,不可阻挡的自然环境条件;在内部,企业机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人事资源环境、技术发展水平、财务状况、机械设备性能、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公司文化因素等部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公路工程及危机的特点: 公路工程是一个产品较单一,形体比较庞大,其组成部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等)相互组合建成一个整体,施工周期较长。在其投资建设期间占用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左右。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材料价格的上涨下跌,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危及企业的生存。 公路施工建设流动性较大的特点,造成施工人员、设备、设施及机具等流动的频率大大增加,使得在人员机具设备流动过程中,隐藏了更多的不充分的信息,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明显提高。 施工工序环节较多,技术环境条件公开,一般施工地理位置较偏,施工环境较差,施工现场机具设备较多,高空作业量较大,生命危险比较突出,施工过程中若某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带来很大的破坏与损失。 随着机械施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组织采用更先进更经济的机械施工,机械是否完好,检修保养是否准确到位,操作人员的作业熟练程度及责任心如何,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潜在的危机因素无时无刻不在。 公路施工大部分是露天作业,地势高低、天气冷暖、暴雨雪的突发事件,这些都是人不可阻挡的,都会给作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危机的本身具有突发性,再加上危机处理时间的迫切性,造成处理危机的资源严重缺乏。 二、加强危机管理的意义 危机因素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巨大潜伏性,应引起各建设企业对危机的重视,应加强危机管理。加强危机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防止工程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施工时间的延误,使工程进度得以加快,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危机管理得到加强,工作人员危机意识提高,这就使其在作业过程中重视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创新,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从而使企业技术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加强危机管理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由吴炳新创建的三株公司不就是由于一场“人命诉讼”而打倒了“三株神话”的旗帜吗?尽管公司最后胜诉,但其形象地位都一落千丈。正如巴顿(Barton)所说的“一个引起潜在的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荣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可见在公路建设企业中加强危机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如何进行危机管理 既然危机存在于企业每一项工作中,那么就要对危机进行全面管理,尤其要加强公司在建的工程项目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决不能将危机和管理停留在危机发生时才采取行动上,一定要将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所进行的管理统一起来,达到系统而连续全面的管理,这才能使管理更加有效,不致使由于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信息不充分性及资源严重缺乏性而手足无措。也就是说要强调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日常危机管理及危机事件管理。 1、重视危机基础管理。 危机管理基础工作是贯穿于危机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是危机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首先必须成立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其次健全危机管理规章制度,再次健全危机管理工作的内外沟通机制,要加强在建工程项目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及沟通机制的建立。 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危机进行管理,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小组设计了一个CMSS结构。 对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或者小的工程项目来说,危机发生的概率小,可不专门设立危机管理部门进行危机管理,可在公司或项目进行全局规划部门中,指定专门的人员行使危机管理部分的职能,但一定要完善危机的沟通机制。将媒体管理纳入危机管理工作,处理好与媒体的关 系将有利于危机管理和组织的长远发展。 2、加强危机日常管理。 危机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性的,有其产生、爆发及持续阶段。在日常工作中对潜在的危机进行管理,预防危机的发生并采取措施消灭或减少导致危机发生的因素,以减少危机发生时带来的损失和提高公司及项目对危机的恢复能力。 日常危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危机风险的识别:掌握公司危机的来源(内部和外部),辨认可能发生的危机有哪些,辨识影响危机发生的因素,并确认其所具有的性质。 第二,危机风险分析与评估:根据危机风险的识别情况,对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各种危机将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衡量,为危机预防提供依据。 第三,危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了解危机发生的环节,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减少引起危机发生的因素,采取预先的措施降低危机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对危机风险可进行回避、转移、接受等方式处理。 第四,制定危机反应计划和恢复计划,根据衡量的潜在危机破坏性的大小,配备适当的人力、财力、物力,有利于指导组织在危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反应和恢复措施。 3、进行高效的危机事件管理: 当危机发生时,危机的基础管理及日常危机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危机事件能否进行高效的管理,以尽快控制危机,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并尽快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使公司或个人保持持续的发展,甚至使组织或者个人获得新的发展。 危机事件的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危机萌芽阶段:即指危机的第一个征兆出现到危机爆发造成的可知的损失的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都会对此不够重视,甚至视而不见。此时,若要尽早的发现危机的到来,必须提高危机意识,提高对危机的可能认识,并利用开发危机识别的辅助手段,然后采取阻止、延迟、危机爆发,降低损失的有效行动。 在水上、高空作业时,更要加强对危机信号的收集整理,并及时采取相关的行动,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二,危机爆发后的反应管理:危机爆发后迅速成立危机反应小组,危机反应小组必须有统一的指挥中心,协调地全面展开危机反应工作。阻止或减少人、财、物的继续损失、损害,阻止或延缓危机的蔓延,防止危机的连续反应,减少避免人员的伤亡。有重点、分主次地采取行动隔离危机,做好危机反应的信息沟通,危机反应经验总结,着重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 第三,危机发生的恢复管理:危机发生后,进行恢复管理工作,首先建立包括各组织各部门的主管、所需的技术人员和部分反应人员,了解危机的破坏性和严重程度,确定危机恢复的目的,危机恢复的资源,危机恢复的对策及其重要性排序,制定危机恢复的计划策略,确保做好对人员的恢复,以维持公司的生存和连续性,使公司获得新的发展。 总论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同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体制都不是很完善。全面了解公司建设的特点,深入对公路建设中的危机的认识,应是现代公路建设企业组织管理者,技术人员必须储备的知识之一。面对我国目前公路建设的巨大效益,经营管理者绝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效益,而忽视了其背后巨大的危机。 “事未有不存于微而见于着”,引起危机的每个因素都是不能忽视的,“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待其着而后救之。治其微,用力寡而功高;救其着,则竭力而不能及也”。工程的某一环节出现危机,直接对此分项工程造成损失,进而将会影响危机整个工程,甚至危及到企业。因此进行公路工程的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危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危机的管理。将危机管理落实到实际组织管理的工作中,绝不能是防火措施只是拨打119,急救措施只是拨打120. 公路工程论文: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几个策略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交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呈现出一种逐年增长的趋势,公路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开工项目之多、投资数量之大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12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调查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23.7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11万公里。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军,公路建设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就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十一五”末,省内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5万公里,截止到2012年底,江苏省公路密度已经由“十一五”末的120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至14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占省内公路里程的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0%,已经基本形成一种结构合理、总量充分、密度适当的公路网络。但是,在道路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频发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控制好公路的质量也成为道路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时刻关注的重要问题。 1 公路承建中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实现了稳步的提升,但是在整体质量的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一些工程项目缺乏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就拍案定板、一些工程项目在未调查好地质水文情况前就仓促施工、一些工程还存在无图施工、无证设计以及任意修改图纸的情况,在工程施工完成后未经过验收就匆匆交付,这都会给公路的后续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总结而言,导致公路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计问题 在现阶段下,我国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是分开运作的,在这种运作方式下,很多设计人员没有深入的调查施工现场地质情况,也未与施工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就“闭门造车”,一些设计人员也没有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性的论证,这就直接导致公路工程项目的设计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设计不合理的情况,甚至留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 1.2 施工质量问题 目前,由于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实施的均是一种经营责任制,对于工程项目的承包都是自负盈亏,有些单位为了取得承包权,在竞标时故意压低价格,在中标后,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暗中将工程分包,分包的单位缺乏施工经验,就导致偷工减料的情况频发,整个工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1.3 政府监管问题的影响 公路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的特征,且公路的建设也往往关系着当地政府的形象,因此,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也会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干涉和监管,少数施工单位为了迎合政府要求,没有客观的分析实际情况就急于开工、验收,这就给安全事故的发生铺设了条件。 2 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策略和管理措施 2.1 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 质量是公路建设的生命,想要提升公路的质量,必须要增强施工企业、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当然,质量意识的提升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任务,也是政府的任务,为此,政府机构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在企业内部强化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工作,保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种意识能够深入员工的内心。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考虑,公路工程质量的保障不仅能够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全面降低公路工程的安全隐患;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上考虑,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才能够保障企业得到长治久安的发展。 2.2 做好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为了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做好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制定好相关的技术标准,保证质量监管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还要做好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质量检查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政府与施工企业的共同配合,施工企业内部也要设!置好相关的质量检查部门,定期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从根本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此外,还要以数据来指导施工,精确的质量数据能够保证企业和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也能够帮助企业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最后,施工企业要在内部实行施工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充分的发挥好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3 深化细节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2.3.1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坚决禁止不达标的工程设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要严把材料的“审查关”,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与供货商联系,做好材料的退换工作。 2.3.2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实施动态管理的方式,严格的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进行施工,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实现工序标准化、作业流水化、工地工厂化和程序规范化,及时的检查好工程的质量情况,按照时间将其记录在案,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以便全面实现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2.3.3 在施工时要开展精细化的管理活动,对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工程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尤其是要加强对水泥、钢绞线、钢筋、锚具,沥青等材料的检测,并加大对混凝土配合比、路基压实度、路面平整度等指标的检测,对沥青拌合设备、沥青加工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及时的公布检测报告,确保重点部位、隐蔽工程和关键环节能够符合技术标准。 2.4 规范检 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应该严格遵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配置好相应的试验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并严格的选择实验室的位置和设备安放区域,为数据的检测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全面调动起检测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施工企业需要在内部推广一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试验管理制度,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定好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积极性高的检测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此外,为了保证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应该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检测、工地巡查等方式及时的对施工过程、工程实体以及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 2.5 开展专项整治,防止质量通病 在公路工程施工完成后,可以通过召开施工现场会、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开展公路质量通病的治理活动。为此,需要组建专业的专家委员会,发挥好专家的咨询作用,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还可以积极的引进第三方检测单位,加强对混凝土强度、预应力压浆饱满度、桥梁桩基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力度,为日后的公路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借鉴。 2.6 规范项目管控,实现全面发展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该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管控,协调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定期汇总工作进度,召开专题会议,创新管理,为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其质量的控制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提高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实现公路建设的稳步发展。 公路工程论文: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结合笔者的体会和认识,探讨了在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合同管理的建议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是建设项目在完成工程设计和施工招标后进行公路产品生产的最后实施阶段,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签订好公路施工合同,无论对发包人(建设单位)还是对承包人(施工单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和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相互权力与义务关系的协议。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把技术、经济、法律三者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它是订立合同当事人在工程建设中的最高行为准则,经济活动的依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协调工作关系,以及解决合同纠纷的依据,达到顺利完成工程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规范、完善工程合同,做到管理依法,运作有序,有利于在工程建设中,做好公路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三大控制,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扯皮、纠纷和经济损失,确保按期完成公路工程目标和任务。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一、当前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路工程合同发包人不遵守合同约定,随意调整合同单价或提高公路验收标准。目前在广西的路网工程中,发包人(业主)系公路行政主管部门,而承包人(施工单位)则多数系该公路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些下属单位。行政干预过多,往往在签订合同后,开始进场施工时,业主开始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对原来施工单位投标的单价进行调整,并且抬高公路中间验收标准。(如原设计是三级路标准的公路要求施工单位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施工),致使承包人(施工单位)要用建低等级公路的造价来建设比原设计高一个等级的公路。 2.“阴阳合同”充斥市场。 “阴阳合同”是指发包人在有形建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包人,并按照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要求,与中标承包人签订施工合同,俗称“阳合同”;在有形建筑市场以外,另行与承包人签订一份合同书或补充协议,该合同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但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即所谓的“阴合同”。各种“阴阳合同”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归纳起来“阴合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与“阳合同”存在明显差异:发包人利用自己在建设工程发包中的主导地位,将自身的一些风险转移到承包人身上。 3.施工企业合同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主要表现在: (1)不严格按合同办事。出现问题后不能按依照合同办事,而是习惯于找领导协调,即便是正当的索赔也不能理直气壮的提出。 (2)不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大多数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高智力型的,涉及全局的,又是专业性、技术性强、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管理人才的缺乏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4.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 由于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公路业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者的权利,也是合同缺陷的补充,其实质是承发包双方承担工程风险比例的再分配。对于承包人来讲工程索赔是一种保护自己正当权益、弥补工程损失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公路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承包人往往是受损害者。 二、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建议 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1.做好公路工程合同的谈判与签约工作 签订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应充分注意并处理好下列问题:仔细阅读使用的合同文本,掌握有关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要结合项目特点和当事人自身情况,设想在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同条款用词要准确,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义务责任、权利要写清楚,切不要因准备不足或疏忽而使合同条款留下漏洞,给合同履行带来困难,使施工单位合法权益蒙受损失。 2.在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中规范管理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公路工程签订后,合同双方就形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和法律上的效力。合同规定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权力和义务,双方就必须严格遵守,严格履行,不应违反。但从根本来说,合同双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容易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造成在工程施工和管理中双方行为的不一致,不协调和矛盾。合同履行作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管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合同条文,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工程范围,责任、权力与义务,分析各种违约行为,按照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全部条款内容完全履行。 (1)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相关的合同和合同规定的各工程活动之间不相矛盾,以保证工程有秩序,按计划地实施。 (2)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监督和跟踪,按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做好增减、变更项目工程量的确认签证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涉及工期、费用记录要记录清楚,减少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纠纷,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3)严格遵守工程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期限、价格,进行保修条款的履行管理。 (4)做好工程签证,记录、协议、补充合同、备忘录、函件、图表等整理保存工作。 (5)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和利用计算机网络,监控合同的履行情况,运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工期、安全按计划实现。 3.承包人应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意识,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 构,重视培养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建立严格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在签订施工合同过程中,承包人要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使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签订前后和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4.承包人应积极开展施工合同风险管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在激烈竞争的公路市场上做好风险预测、控制与转移工作可使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合同中引入工程担保制度,可适当转移合同当事人的风险。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是解决承发包双方合同纠纷的特殊方法,也是制约合同双方认真履约的强有力的约束手段,合同管理索赔要求承包商人: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为合同履行时制造索赔机会;明确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预测合同风险,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以合理履行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5.营造良好的合同管理法律氛围。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保证公路市场正常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机制作后盾。目前这方面的法制建设已有了可喜的变化。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拟出台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搞)中倾向于确认“阳合同”的法律效力。 6.对工程施工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内容多,涉及法律法规也多,工程较大,履行时间较长,工程施工合同是一种丰富的文字信息资料,也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真实反馈,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应认真做好工程施工合同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分类、登记、编号、装订、归档备案工作,保证合同档案齐全,使工程施工合同档案管理程序化,规范化;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情况与实施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或教训,找出差异和干扰因素,分析原因,指导今后工作,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合同谈判成交率、合同履行率,提高公路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公路工程论文:公路工程管理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公路工程管理由于模式的多样性和管理层次的复杂,在工程试验检测、工程监理及后期工程维护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管理乱象,诸如监管不力,偷工减料,关系标、人情标,采购混乱等,这都给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出现了人们热议的“走路死”等工程质量话题和许多重大安全事故,这都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制度创新。安全事故频发的背后也暴露出工程档案管理的滞后,与建设管理的发展步调不协调。一些工程事故发生以后责任难以追查。在工程建设中,工程负责人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普通存在着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不重视工程前期文件收集工作,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没有和项目建设进程工作同时开展。项目管理相关部门没有给予现场工作监督和各项工作的审查足够的重视,监管不到位,档案质量难以保障。 公路工程管理的对策 1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必经之路。培训中既要提升管理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也要有发展的眼光,建立长效机制,注意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多层次、系统的学习活动;既要补充新生力量,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也要注意培养现有人员的素质;既要组织选派骨干人员去先进地区学习,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也要注重团体内部的传帮带;既要对年轻人员强化学习指导,也要让年老员工加大学习力度。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要积极地推广、大胆地试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建成一支学习型队伍。既要学习业务技术知识,也要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思想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廉洁奉公等水平,努力学习新时期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良好的管理者形象。 2建立有效机制,强化公路工程各个环节管理 有效的公路工程管理必须在勘查、试验检测、招标、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机制。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方面,要进行有效的、严格的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勘察设计水平,使管理人员明确目标和责任,既保证工程的质量,又保证工程的进度。始终坚持把工程试验检测作为检测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不能一味盲目凭借旧有的经验施工,要始终让试验数据把关。在试验检测工作中要大力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加快工程进度,推进施工技术的进步。必须加强建立完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群策群力,严把质量关,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质量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必须使公路项目招投标工作透明廉洁,坚决遏制关系标、人情标等歪风邪气。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办事。 3坚决贯彻工程监理制度 工程监理程序必须进一步完善,要细化监理实施细则,做到监理项目的“四化管理”,即程序化管理、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各方面的关系必须协调好,力争把工程建设为品牌工程、精品工程。对于工程监理制度,各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要足够重视,督促和监管其认真执行。必须大力推进监理制度,这样既能使工期缩短,又能节省造价,而且质量也能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现代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在新形势下,我省公路建设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构建科学的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度,加强对工程人员素质的培养,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组织结构,促使工程管理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从而实现管理水平的高效、高质、规范、严谨。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公路工程建设,为我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作者:苗彩虹 单位:吕梁公路分局临县公路段) 公路工程论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现代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受到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并兼有咨询、顾问、参谋、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 经济承包责任制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方式 工程质量管理 公路建设 技术美学 一、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健,并且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为此,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3)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2.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二、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地实现。 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3)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4.建立健全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奖惩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三、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并且要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当然,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1.设计质量的控制。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有很多不尽合理及遗漏的地方,这些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2)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处。(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2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施工质量的控制。(1)抓好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如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2)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以保证工程质量。(3)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关环节,往往会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具的精度不高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5.其它因素的控制。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人、施工人员情绪不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人施工现场,做好 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人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 四、严格质盆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葫;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1.明确质量检脸标准、内客和手段。检验标准包括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的习惯。 五、结束语 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当前,要想建立科学、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仍有许多困难。如公路工程线长面广,有些工程施工季节性强,施工队伍的条件和素质要求还不相适应,工程监理工作起步晚,缺乏成熟经验,检测手段还不先进,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论文: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态势,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一定要重视公路工程建设。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具有流动性大、协作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和天气干扰的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群体的利益的制约。所以,如何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展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已经成为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1 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1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公路施工的过程复杂的技术和经济活动,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建设成本,怎样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主要集中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活动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使施工现场的人和物更好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整个施工项目增收节支。 1.2是衡量施工企业好坏的关键性要素 衡量一个施工企业的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质量、安全、成本、工期。而这些环节恰恰在施工现场体现出来。因此说,一个施工企业能够对施工现场能够很好的管理和控制,这个企业就成功了一半。 1.3是建设优质路、放心路的根本保障 公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作用决定其建设质量一定要过关,否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建设出优质路、放心路是国家和百姓的要求,其根本保障就在于公路施工的现场管理环节。 2 当前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2.1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施工企业尽管意识到安全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的重要程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视程度却不够,也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2施工现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 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但是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的并不健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些部门负责人在管理,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施工现场管理的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现场管理的规章制度,这样就造成人浮于事,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例如:现场建筑材料管理的混乱、技术资料的缺失等等。 2.3施工程序混乱 好多企业存在施工程序混乱的情况,不严格的按照工程建设的程序执行,例如:没打报告就开工等。 2.4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 质量数公路施工项目验收的关键,高质量的施工企业可以对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在质量监管方面可以追求降低成本,将工程质量置之不理,有时会酿成严重的质量事故,从这一点看,部分企业的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 3 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3.1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办事,以其达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合理化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2经济性原则 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成本,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例如:降低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尽可能选用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尽量对工农业废弃物材料进行再利用。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产生循环经济效益。材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 3.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公路施工工作是一项协作性较强的工作,施工现场设计的人员多、部门杂。因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标准化、规范化现场管理的前提。它可以高效低协调施工生产活动,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克服主观随意性。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4 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4.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础,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是每个企业应当重点抓的工作之一。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全体工作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做到任何施工环节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还要定期的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督促工作人员时刻注意安全问题。 4.2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在施工现场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来统一指挥协调施工现场的管理活动。避免建设材料和资金的浪费,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4.3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旗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 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合理压缩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应有所不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地质钻探论文:超前水平钻探技术在隧道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以某隧道工程地质勘探为例,介绍了改善超前钻探预报的必要性以超前水平钻探方法,对实际隧道工程的超前水平钻探勘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隧道的地质情况,提出了施工建议及钻探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 关键词:超前水平钻探;隧道工程;地质勘探;钻孔质量保证措施 一、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大规模地建设,长大隧道数量也越来越多。作为隐蔽工程的公路隧道、铁路隧道、矿山隧道、输水隧道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方地质情况不明,经常会因遇到断层、破碎带、暗河、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体而导致塌方、泥石流、涌水、岩爆冒顶等地质灾害发生。这些灾害的出现往往会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人员伤亡,给施工单位、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隧道不仅延伸很长,而且深埋于山体中。对于这些埋藏很深的长隧道,由于其前期的地勘工作受到技术水平和经费的限制,因而在施工前不可能查清隧道围岩的地质情况。随着隧道工程施工的逐步深入,其安全隐患会一一暴露出来。这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对前方不良地质灾害进行准确的超前预报,以便及时地修正开挖和支护设计方案,避免施工事故发生。 二、超前水平钻探方法 超前水平钻探方法是在隧洞内安放水平钻机进行水平钻进,根据钻孔资料来推断隧洞前方的地质情况。钻孔数量、角度及钻孔深度可人为设计和控制。根据钻进速度的变化、钻孔取芯鉴定、钻孔冲洗液颜色、气味、岩粉及遇到的其他情况来预报。由于超前钻孔能够最直接地揭示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特征,所以准确率较高,也是地质超前预报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超前水平钻探方法的优点:(1)预报准确度较高,可以反映掌子面前方一定距离的地层岩性、岩体完整程度、裂隙度、溶洞大小、有没有水以及可测水压高低等;(2)煤系地层可进行孔内煤与瓦斯参数测定,以便采取适宜防范措施,防止煤与瓦斯突出;(3)与物探方法相比,它具有直观性、客观性,不存在物探手段经常发生的多解性、不确定性,且得到的资料可信度高。 超前水平钻探方法的缺点:(1)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预报效果较差,很难预测到正洞掌子面前方的小断层和贯穿性大节理,特别是与隧道轴线平行的结构面,其预报无效;(2)在破碎岩体中会卡钻,钻进困难,速度不高;(3)需占用较长的施工作业时间,费用较高;(4)一孔之见,较难形成面的概念。 三、工程实例 某分离式隧道,左幅全长1568m,右幅全长165m。设计路面标高1165.61147m,隧道左线最大埋深约227m右线最大埋深约232m。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并为隧道开挖、支护提供依据,对该隧道进行了地质超前预报。超前地质钻探是利用钻机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钻探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D1K711+030―D1K710+960段位于冲沟段,为查明地质、确保安全,采用φ75超前探孔进行验证。本段超前地质钻探采用回转取芯钻。钻探孔位置:隧道里程124m;钻孔深度:20.10m。 各孔段主要水文工程地质特征:0.0~2.90m岩芯完整呈长柱状,采芯率100%;2.90~6.30m岩层间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2.90~3.10m,5.60~5.80m见裂隙,有溶蚀现象,溶孔发育,采芯率80%;6.30~15.60m,岩芯完整呈长柱状、线柱状,采芯率95%;15.60~16.20m,见溶蚀裂隙,裂面上见黄色泥质侵染,具构造岩溶溶蚀裂隙的特征,采芯率70%,岩芯呈块状。16.20~19.50m岩芯完整呈长柱状,其中,17.80~18.20m有溶蚀现象,采芯率90%。19.5~20.10m,岩芯较破碎,采芯率100%;该隧道从124m掌子面钻探揭露的20.10m长度内,地层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隐晶质结构灰岩,岩质较坚硬,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未见地下暗河或突水、涌水现象。但在隧道里程126.50~130m段,143~144.10m段,岩芯比较破碎,应注意冒顶做好维护工作,131~132m段,140~143m段,见溶蚀现象,应对溶蚀突水、涌水做好预防工作。 根据现场钻孔资料分析,预测段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建议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进行预先处理,同时在此段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沿泥化夹层、溶洞和节理的失稳破坏,同时在可能发育溶槽或溶洞区域,可能突泥和水,故开挖后应及早支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麻痹大意思想,并加强监测。 四、超前地质钻探要求 (一)超前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1.孔数:超前水平钻孔每个断面为5个孔,拱部3个孔,边墙脚各1个孔。 2.孔深:连续钻探每循环孔深为30米,并且前后两循环钻孔重叠5米,即25米一循环。 3.孔径:钻孔直径为φ75,其满足钻探取芯、取样和孔内测试的要求。 (二)超前地质钻探工作要求 1.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在现场做好钻探记录,包括钻孔位置、开孔时间、终孔时间、孔深、钻进压力、钻进速度随钻孔深度变化情况、冲洗液颜色和流量变化等。 2.超前钻探过程中应及时鉴定岩芯、岩粉,判定岩石名称,并选择代表性岩芯整理保存。 3.加强钻进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钻机处于良好状态;强化协调和管理,各方面应积极配合,减少和缩短施钻时间。 五、钻孔质量保证措施 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地质超前钻探占用开挖工作面的时间,可采用冲击钻与回钻取芯钻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地质调绘与物探法结合判断出的围岩危险区域决定是采用冲击钻还是采用回转取芯钻。冲击钻速度快,但是无法取出岩芯,只能通过一些可接指标判断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围岩变化情况,加大了对围岩分析的难度;回转取芯钻速度慢,占用施工时间太多,但是能准确直接地对前方围岩进行分析研究。如何选择钻探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专门研究决定。长距离地质超前钻探应按照标准操作要求进行,对钻探质量控制宜采取下列措施: (一)采用系统的钻探程序 1.测量布孔:施钻前按孔位设计图设计的位置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准确测量放线,将开孔孔位用红油漆标注在开挖工作面上。 2.设备就位:孔位布好后,设备就位,接通各动力电源和供风、供水管路。安装电路要由专业电工操作,确保安全,供风管路要连接紧密,无漏气现象。 3.对正孔位,固定钻机:将钻具前端对准开挖工作面上的孔位,调整钻机方位,将钻机固定牢固。 4.开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 5.成孔验收:施钻满足设计要求,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签收后方可停钻终孔。 (二)控制钻进方向 1.钻机定位完毕后,对钻机进行机座加固,使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位置不偏移,做到钻孔完毕钻机位置不变。在钻进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机器的松动情况,及时调整固定。 2.对钻具的导向装置尽可能加长,并且选用刚度较强的钻杆,从而提高钻具的刚度,减少钻具的下沉量,达到技术的要求。不得使用弯曲钻具。 3.当岩层由软变硬时应采用慢速、轻压钻进一定深度后,改用硬岩层的钻进参数。钻进中应减少换径次数。 4.本循环钻孔完毕后,根据测量结果总结出钻具的下沉量,下一循环钻探时通过调整孔深、仰俯角等措施控制下沉量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达到技术要求的精度。 5.对于100m以上的超长钻孔,应综合工作面岩性、隧道坡度、前进方向、钻杆自重等因素进行钻孔定向综合设计,计算出合理钻进角度。 六、结语 随着隧道工程施工的逐步深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对前方不良地质灾害进行准确的超前预报,以便及时地修正开挖和支护设计方案,避免施工事故发生。超前钻孔作为直接地揭示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特征且较高准确率,是地质超前预报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超前地质钻探工作要求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地质钻探论文: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 摘 要:必须仔细分析事故,才能采用正确的处理措施并谨慎操作,争取尽快把事故处理好,将事故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孔内事故处理要求情况明晰、措施得、处理快速、操作稳妥。孔内情况及事故分析要认识孔内情况及事故的复杂性,对孔内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关键词:孔内;复杂;事故;处理 1 孔内情况及事故的复杂性 在充分掌握孔内情况,主观上又能正确加以调控的条件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从整体上看,事故是可能发生的,钻孔施工目的及施工要求可以不同,施工对象复杂多变,而设备、工艺、操作熟练程度及管理水平又不尽相同等。孔内情况及事故的复杂性表现在如下方面: (1)同一钻孔内可能存在多种复杂因素,如同一钻孔内可能既有易于崩落,又有易于塌陷或涌、漏、缩径的地层,可能引起多种孔内事故,必须注意预防。(2)某种复杂现象可能是导致另一种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钻遇漏失层后上部孔段塌陷,考虑防塌可加大冲洗液比重,而比重加大会使漏失更趋严重,降比重防漏似又有碍防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漏失使孔内水位下降,孔壁失去平衡而垮塌,因此漏失是诱发垮塌的原因,应设法堵漏而不应脱离两者的联系,单纯地、孤立地防塌。(3)同一复杂现象可能引发不同事故,如孔壁塌陷可能造成埋钻、烧钻及钻具断、脱等事故。某些事故会随时间而发展,埋钻最典型,卡钻也有可能。不同事故可能同时产生,埋钻的同时由于冲洗不畅而烧钻,卡、埋、烧的同时钻具断、脱等。不同事故可能叠加,如钻具断、脱后处理不及时又被卡、埋。(4)处理过程中孔内情况可发生变化,如处理过程中把断头挤偏、破坏;钻杆甩脱,单头变多头,其中活头位置还可变化;操作不慎落入工具、物件;孔壁扩大或打出新孔等。要按孔内情况的变化修订处理方案。 没有孔内条件完全相同的钻孔,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钻孔,各类事故之间存在联系,可以叠加并发,互为因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孔内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之间也没有截然界限。对套管故障的处理,也是对套管阻留钻具的预防;对孔壁失稳的治理,是对钻具故障的预防。静止地、孤立地研究孔内事故,不可能很好预防和处理事故。正确的方法是深入实际,积累经验,学会正确分析判断孔内情况的方法。 2 孔内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1)深入实际,积累经验。孔内情况复杂多变而又不能直接观测,分析、判断一般凭个人的经验,而经验具有一定科学性,是长期分析判断孔内情况的总结。例如在断头孔深找不到事故头,怀疑甩脱,缓下钻具找头,在某位置碰“头”,但一扭就掉,再往下走又碰“头”,对扣情况,可以肯定事故仍在上面,所遇“头”实际上是接箍,无法对扣。其他如打捞、反管是否有效的判断,由地表现象判断孔内情况等的经验,都来自长期实践的运用仍需自己去经验。(2)根据具体条件。经验有其局限性,受各种条件制约,而孔内条件是变化的,必须具体分析。如利用钻具触碰感觉来判断孔内情况,钢铁碰撞声脆、弹跳明显,但使用稠泥浆或泥砂在事故头上沉淀,就有可能淡化这种感觉,使与触碰岩石及密实的岩粉类似;又如钻具与金属的磨痕常深而显,在接触压力较小,转速较高,接触面大而稳定的条件下,就会呈现表面打磨抛光的特点,脱离具体条件去判断,就会产生误断。(3)强调综合分析。同种事故可能有不同表现,不同的情况又可能有类似之处,需要综合表现才能准确判断。如钻具断、脱与掉块憋车都会发出声响,仅从声响难以判别。可称重,钻具断脱后重量会发生变化,拉力段断脱立轴还会上升,压力段断脱,孔径允许时活动钻具有可能错开断头,使立轴下降。深部断脱,重量变化不明显,立轴亦无升降表现时,可按扭矩或动力机声音判别,因钻具断脱时,回转阻力下降,动力机运转轻快。如仍难区分。可顶起钻具晃车,钻具断脱情况下阻力小,无声响,钻杆不回劲。尽管不同情况具有类似表现,但总有差别存在,抓住这一点,多比较分析,总是可以区分的。但实际工作中,钻具断脱、尤其是掉岩心管及钻头未能及时发觉,错误地判断为岩心堵塞或岩石变硬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责任心外,也有经验不足、不善于判断的因素。(4)了解钻孔的相关情况。对岩性及地层组合,钻进情况,以往发生过的事故,有无脱落岩心及其他物件残留孔内等的了解,有助于分析判断孔内情况。如某机台起拔套管过程中,在预计位置找不到套管头,后有人反映曾在下部某孔深碰到一点什么,按着这一线索下大钻具往下试探,找到了甩脱的管头。(5)侦察手段的运用。由于孔内情况的复杂性及工作缺乏经验或疏忽,对孔内事故不甚了解的情况是存在的。如打捞不到,不知是事故头偏斜还是甩脱;已知卡阻,但不知卡阻性质、程度和部位等。情况不明就难于正确决策,无从决策。摸清孔内情况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打印器,物探测井、孔内电视及摄影等都可以作为专门的侦察手段。每下一次处理工具,都应当看作是一种侦察手段,能处理就处理,处理无效则有意识地利用它来了解孔内的情况,该触碰的触碰,该晃车的晃车,但应防止恶化事故。 地质钻探论文:探讨煤田地质钻探施工钻机的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钻机在施工过程中带来了便利和高效的施工效率,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重视实际维护施工过程的安全,针对钻机的缺陷制定安全施工准则,同时针对我国现在广泛使用的钻机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两者相结合营造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管理好钻探施工的现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煤田地质钻探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煤田施工;钻机;隐患;安全管理 1 引言 对于煤田发现的地质环境来说,在我国不同的地区都可能会发现煤田资源,例如我国福建省煤资源的分布地大多是偏远山区,对施工的安全保障就会有所影响,钻探环境的不同对于钻机来说所面对的难度系数不同,在地形的冲击下钻探施工要面临的问题就不只是技术方面的限制,还要考虑来自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问题。因此安全问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注意施工安全”和“安全第一”不能只流于形式,而应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影响着钻探钻机的施工,比如钻机的技术和安全管理制度等,因此,就钻机在钻探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应该进行探讨同时加以改善。 2 煤田地质钻探施工钻机安全的分析 2.1 钻探施工中钻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我国对于钻机的使用广泛度是比较高的,要想提高钻探过程中的生产安全度,就要分析钻机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从钻机的施工使用人员来解读其存在的安全问题,野外钻探工作人员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生产施工的安全,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和对钻机认识不足,就会影响施工中钻机的作业,并导致其在钻机安全使用方面意识不足,从而影响施工安全。同时如果对于所有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完善,也会影响总体生产工作环境的安全。其次从钻机的技术方面来探讨其存在的安全问题,现如今我国的钻机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前面说到的地形和地质结构的不同,就会直接影响到钻机工作中施工的选择,从钻机运行的数据设置到钻机设备内部零件的选择,都影响着施工的整体安全[1]。只有认识到各个方面的安全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保证钻探施工的生产安全。 2.2 煤田地质施工钻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明白了钻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之后,就更应该清楚钻机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对于煤田地质钻探工作,最主要的结构关系就是人和钻机的关系,钻机工作人员是钻机的控制者,而控制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也存在机器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但是事故发生的百分之九十的概率都是控制者造成的,这是由相关专家经过事实比对分析得出的结论,而大多数这样的事故都是因为控制者粗心大意或者对钻机的安全施工掌握不足造成的。就@机的工作人员对钻机安全使用的认知来说,控制者的钻机安全使用意识对于生产施工影响颇大,同时在我国经济飞跃和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钻机也会不断的改革和优化,新钻机使用的变化都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地学习,以免对改革的钻机使用不熟练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同时影响煤田的钻探工作。 3 针对施工钻机安全问题的改善 3.1 加强安全隐患防范意识 对钻机存在的生产安全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那么就应该在问题的基础上想问题,不断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既然说到安全意识在安全施工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改善钻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是势在必行的。为了施工生产安全,需要提高整支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从前线的钻机直接控制者到钻机组工作技术管理人员,再到整支施工队伍的管理者,都需要深刻地认识钻机工作中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从基层到管理者应该连成一条线,不断点的工作和思想线,一起学习钻机的安全使用,同时应该由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员带动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施工意识,对钻机使用不熟的相关人员应组织培训,从而提高队伍整体的工作质量和综合素质。一支有专业技术能力做后盾且具备高素质的队伍,对于工作的质量和煤田地质钻探生产安全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2 从施工现场和制度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的改善除工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之外,还应在钻探施工过程中改善环境并加强制度管理,这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 地质钻探论文:地质工程勘查中钻探技术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摘 要】地质工程勘查中的钻探技术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艺,在地质工程勘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来选择适合的钻探技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积极的发展、研究地质钻探技术。本文首先概述了地质工程勘察钻探,对地质工程勘查中钻探技术常用的方法以及地质工程勘查中钻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地质工程勘查;钻探技术;方法;应用 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地质工程勘查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必须对地质工程进行认真勘查,了解地质工程的特点。但是地质工程勘察钻探技术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极为广泛,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与特点来选择适合的钻探技术。同时还应当对地质工程勘察钻探技术进行更为积极地研究,重视钻探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地质工程勘察钻探的概述 1.1地质工程勘察的涵义 地质工程勘察指的是经过测绘、试验、勘探、调查等一些方法,从而获取到和工程建设相关的水体、土体及岩体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等一些信息,然后以此来对建筑适宜性、场地稳定性、环境演化性进行论证、评价、检验,同时再提出一些关于施工原则、资料的建议。地质工程钻探是很重要的勘探方法,同时也是测试孔内原位和岩土样品采取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也是保证勘察资料准确的一个基础,尤其是对一些复杂地层,比如岩溶、砂土、碎石土等,如果钻探的技术不合格,那么也就不能对地层结构进行准确的揭露,更不能获取到力学参数,甚至会出现勘察报告虚假这样的问题,那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也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1.2地质工程勘察钻探的特点和使用条件 (1)布置勘探工程的钻孔时,不仅要考虑到自然地质的情况,也要结合好工程的特点和类型,比如说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要按照建筑的轮廓线来进行布孔,而水坝则是要顺着坝的轴线来布孔等。(2)通常来说,除了大型的水利工程、控测深岩浆、深埋隧道以外,其他钻进的深度都不大,也就在十余米左右,因此我们就会经常用轻便钻机和简易的钻探法。(3)钻孔的用途通常有很多种,比如说一个钻孔要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地层岩性的同时,还要做各样的长期观测及取样、试验等,而有一些的试验很多时候都是和钻进来同时进行的,因此进尺也就较慢。(4)在钻进方法和钻孔结构中的编录、观测等方面都有着特殊要求。 二、地质工程勘查中钻探技术常用的方法 通常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多变性,针对地质情况的不同特点,应当采用不同的钻探技术的方法以及设备,从而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钻探技术的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地质勘查钻探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 2.1击入法 该方法适用于土层比较硬的情况,包括了轻锤多击法与重锤少击法,根据实践证明,重锤少击法具有更为理想的取样效果,效率比较高,对土样所产生的干扰少。 2.2压入法 压入法适用于土质比较松软的图层取样,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连续压入法,利用活塞油压筒或者钢绳滑轮的组合装置,一次性迅速的把取土器压入土层中,对图样产生的干扰比较少,另一种方式是断续压入法,当使用连续压入法进行取样时,取土器压入土层后难以取出来,此时可以通过使用断续压入法来进行取样。 2.3振动法 通过振动法进行取样,会对土样产生比较大的波动,该种方法是利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把取土器压入土层内,不适用于因受到振动而发生液化的土层。 三、地质工程勘查中钻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地质工程勘查中钻探技术就是对地下进行钻孔来打碎岩石的一种工艺方法,钻探技术也是一种验证、取得地下岩层材料信息、地下实物资料,评估矿石的品味和计算储量的一个技术手段。对于不同钻探的目的,那钻探工艺和装备也就不同,我国现在对钻探技术投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使我国的钻探技术形成了一种技术体系,如反循环钻探技术,绳索取心技术,定向对接井钻探技术,液动潜孔锤钻技术,还有新型的节水钻探技术等。 3.1反循环钻探的技术 反循环钻探技术包括两种,一种是空气反循环,另一种是水力反循环,两种方法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其介质的区别。在空气反循环的过程中,通过空气这个介质,利用双臂钻杆外管,输送空气到达孔底,然后空气发生膨胀,产生极大的冲击力,从而促使空气在孔底对孔底的岩石进行撞击,钻杆在这个过程中会把空气输送给地面,并且带出细小的岩石,对所带出的岩石进行研究。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的工作强度比较低,有效地节省勘查成本,使用在干旱区使用,但是该方法所取出来的岩石样品欠缺代表性,难以根据该岩石样品来对底层的结构做出完整的判断。而在水力反循环的过程中,其通过水或者泥浆作为介质,把水或者泥浆输送到孔底,在取心钻头之后,可以获得岩心,岩心随着钻头返回地面。该方法的优点体现在其所取出来的岩石样品具有比较高的完整性,所需要的劳动强度也比较低,可以根据该方法所取出来的样品作出具有完整性的判断,但是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缺乏一定的勘查效率。 3.2绳索取心的技术 绳索取心技术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打捞工具和岩心管,通过打捞工具来解决堵塞的问题。该种技术的优点体现在其使用方便,不仅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还可以保证取心符合所规定的质量,提高了钻进的工作效率。在钻进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此时可以使用打捞工具来解决,有效的避免了钻杆工具和岩心之间发生不必要的摩擦,保证了取心的效率。此外,该种钻探技术还可以减少提升钻杆的升降频次,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3.3液动潜孔锤技术 这一钻探技术我国在应用和研究方面做的很好,再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此技术是在回转钻探基础上建立的,是用冲洗液来驱动液动潜孔锤的,那当液动潜孔锤受到冲击时,就能将能量传给钻头,然后钻头来破岩。而当中的冲洗液是用现场的泥浆泵来进行配送的,随着钻头的不断深入潜出,也就会产生有节奏性的冲击负荷。此技术是常规回转钻探的一个改进成果,在回转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可以对高硬岩钻进的效率提高很多,从而也就减少了打孔的成本。此技术还能利用坚硬岩石抗剪度低和脆性大这样的特点,对于一些钻孔质量差和钻探复杂地形都能用此技术解决。此方法适合用在脆性大、岩层坚硬的地质来进行钻探,因为此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是高频振动的,那就要注意好设备紧固的问题,而液动锤磨损的大小与液压泥浆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因此液压泥浆就要粘稠度低、含砂量少、润滑性能好。小口径岩心的钻探现在正向水下爆破,锚固施工及水文水井等一些领域发展。而此技术有待发展的地方就是处于高强的工作环境下,要增强潜孔锤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现在此技术通常都应有在金属矿山,化工,石油,水电建材,地质等一些领域。 四、结束语 钻探技术是地质工程勘察中重要的技术,是地质工程勘察十分有效且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同的地质对钻探技术的要求不同,在地质工程勘察中对钻探技术的选用也是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地质工程勘查的钻探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地质钻探论文:浅谈煤田地质钻探中处理孔内事故的基本方法 [摘 要]由于在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事故多种多样,危害极大,因此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和影响都会有很大的作用,在事故处理的原则上坚持“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方针。本文主要就一些事故分析,操作方法,预防手段和策略,处理方式等基本方法进行了描述,为杜绝孔内事故的发生积攒知识和技术储备,防止孔内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为将来的施工作业带来便利。 [关键词]煤田地质灾害;孔内事故;基本方法 1. 引言 孔内事故的多种多样为施工的进行增加了难度,事故的产生不仅可能造成钻探孔报废,从而产生人力、物力、财力的过分浪费,造成工期的耽误,更甚至会造成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财产问题,孔内事故具有隐秘性的特点,由于孔内事故处理过程中,孔内各项状态都在随时发生变化,应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孔内的具体特征,使用最精准的应对策略,并在施工开始前,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若在操作中使用不恰当的方式或者不规范的处理办法,将带来不可估计的错误危害,如使孔内情况恶化、拖慢进度、影响施工质量下降,所以应特别重视这类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 2.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事故产生的原因 (1)人为因素: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在操作中难以掌握和忽略具体问题未作出正确的处理方案,导致孔内事故,如钻具折断、烧钻、掉钻头、夹钻、跑钻具、岩芯挤夹、孔内掉异物等等人为造成的事故; (2)自然因素:主要是施工地区的地质和气候特点,在施工中由于对本地区地质复杂性缺乏深刻的理解,未及时作出应对方案或错误的操作导致孔的塌陷埋孔事故,或是严重破碎地层造成掉块挤夹事故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应尽量做好充分的调查,尽量规避。 3.煤田地质钻探中处理孔内事故的基本方法 3.1机械设备的使用 考虑清楚全孔井壁岩,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测和保养规格,以防设备的不完善为施工加大难度; 3.2工艺性方法 简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捞:解释为用各类丝锥和捞管器打捞各种事故器械,丝锥打捞的益处在于利用自身硬度较大的丝扣特点在套住钻具端头,实现接合并打捞,由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丝锥的用途不仅防范,而且分类也是多样的,当出现卡钻,夹钻,烧钻,埋钻等事故引起的阻力加大的情况时应使用反丝钻杆和反丝丝锥;而对于套管,岩心管类时应使用公丝锥;所以丝锥的正确使用规范也应带来极大的重视。严格遵守规范,如在丝锥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丝锥与打捞器件的吻合,当面对丝扣损坏时候就给丝锥带来的技术限制,这时应使用岩芯管卡取器来打捞掉落的器件。也会采用捞矛、磁铁打捞器和抓筒来进行脱落的钢丝绳器具的打捞; (2)提:解释为当发生具有一定距离余量时的掉落的器件时,可采用起重设备将器件拉出孔外,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应采取适当的起重装置,根据起重量的不同可以考虑加大起重量的方式,并且在起重过程中视情况不同采用来回拉的方式将掉落件拉出孔外不至造成孔的损失; (3)冲:解释为当埋钻,夹钻现象不太严重时,起重设备无法正常打捞器件时,可通过加大冲洗力度,清理掉钻具周围的障碍物,方便提取,并加大循环,为处理带来方便; (4)顶:解释为利用千斤顶的静力作用,由于千斤顶的起拔能力较高,对阻力较大的情况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所以在起拔过程中应重视起拔速度不应过快,用力不能过猛。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将千斤顶又分为油压千斤顶和螺旋千斤顶,根据不同的而是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工作种类; (5)打:解释为通过吊锤和震动器,冲击和震动卡钻事故钻具,进而减少甚至避免钻具周围的挤压力带来的危害,这种方法针对于浅孔,中深度孔的掉落件为掉块或钢粒时;由于钻具的挤压部位的不同又分为向下打和向上打,当底部受到挤压时像上打等类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多方位处理以及分段处理; (6)反:解释为主要使用反丝锥,反丝钻杆,反事故接头等反装置对掉件实行分阶段分层次的提拉,通过前几部的帮助,为粗径钻具带来极大的方便。反取孔内事故钻具,增加了阻力,增加了体力强度的要求,避免操作过程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一定要严格遵守使用规范; (7)劈:解释为对留下的粗径钻具时,采用环状切铁钻头劈开减小直径方便用以上办法处理。 3.3预防办法 孔内事故角复杂,所以采用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方针,预防手段的实施为事故的减少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对于操作规范的严格使用,在勘测时应全面详细掌握所处的地质特点,对将可能发生的孔内事故种类进行预测,和原因的追溯,使用技术手段规避事故的而发生,起到防护的作用; (2) 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规格应提高,在日常的使用中应提高标准,并定期实行培训,定期考核,帮助施工人员技术和基础知识的提升,养成规范意识,对于一些实例和新遇到的情况进行讲解,随时掌握最新方法和动态,进而做出最优的防护方案; (3) 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规范使用也很重要,及时的掌握,设备如其中机械,钻机等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破损处理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4) 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尤其是泥浆的利用一定要符合标准; (5) 在施工^程中制定安全,合理的钻洞计划和方案,减少事故的产生和带来的危害; 4.结论 煤田地质钻探中处理孔内事故多样性,使保护难度加大,由于危害极大,所以采用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方针为施工的顺利完成,和孔内事故的减少有很大的作用。因为在前期的充分的预防后,减少了孔内事故的数量,而且由于前期的充分准备,使工作人员对于地质,气候有了充分的了解,且工作人员的技术和知识储备的提升为后期出现的事故特点分析,处理方案的制定,以及设备的合理化使用都带来的方便。通过以上的预防手段和处理方法的结合,规避和减少孔内事故的发生和带来的危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地质钻探论文:基于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研究 [摘 要]如果发生孔内事故,会对钻探工程的施工进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情况相对严重的孔内事故会导致钻孔失败,形成较大财力、物力浪费,甚至还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因此,必须予以钻探工作高度的重视,注意可能引发孔内事故的各种因素,对可能引发事故的相关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规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施工人员检查培训的力度,将孔内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提升施工的效率,减少勘探的成本。可知,预防钻探施工中出现孔内事故具有较大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的预防、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田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措施 1.引言 在对煤田进行地质钻探施工期间,一旦发生孔内事故会对施工的效率以及工程的效益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前对孔内事故进行判断、分析、预防以及采用正确的措施来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钻探的效益。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孔内事故均能够提前进行预防,出现孔内事故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只需要在出现事故时立即对其进行处理,以免延误事故处理的时机,从而导致事故变复杂。可知,对孔内事故进行正确的判断、采用正确措施来解决问题是钻探过程中的重点。 2.孔内事故的起因 2.1 地质条件复杂,管材以及施工设备与施工地的地理环境不相符。例如,岩石出现裂隙、涌水、流沙以及活石等。土岩、泥岩遇水会发生膨胀,导致钻孔的直径缩小,当出现严重漏水时,钻孔内部的液面会出现骤然下降的情况,导致井壁坍塌。此外,施工使用的管材质量也会引发孔内事故。 2.2 钻进方法不合理。例如,卵砾石地层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该种地层具有无胶结以及结构松散等特点。卵砾石地层一旦被钻开,极易打破该地层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导致孔壁的稳定性不足。在钻进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的情况,进而导致冲洗液严重漏失,极有可能出现埋孔、卡孔等事故。因此,在对卵砾石地层进行地质钻探时,应该选取合适的钻进方式,可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升岩石的采取率。 2.3 施工人员技术能力差、作业不合理以及使用的技术措施不得当。例如,在进行时间较长的冲孔维修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定时活动钻探工具,并且将工具提离孔底,极易导致夹钻、卡钻以及埋钻等孔内事故。在将钻探工具钻入地质情况复杂且破碎的地层时,如果不使用泥浆来对井壁进行相应的保护,极易导致钻孔掉块或者坍塌,从而引发卡钻或者埋钻等孔内事故。在对岩石的性质、钻头规格以及钻具情况并不清楚的情况下,随意采用某种钻进参数,极易导致烧钻或者脱钻的孔内事故。 2.4 不以施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选取钻进技术。例如,绳索打捞全面钻进技术、潜孔锤同心跟管钻进技术、反循环钻进技术、深孔以及复杂地层绳索取芯钻探技术、螺旋跟管无循环钻进成孔技术。 3.孔内事故的预防工作 预防孔内事故应该对事故发生的机理来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会分为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两种。自然因素主要是指特殊的地层性质,此种因素无法改变。因此,主要对人为因素来进行控制。相关人员需要对以往的孔内事故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做好总结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解决方案。近年来,大部分企业开始使用危险辨析技术来避免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该种技术的使用效果相对明显,做法如下。 3.1 将孔内事故作为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对孔内事故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进行分级解说。主要是对后果相对严重、各方面损失较大的孔内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将施工的责任分配至个人,让每一位领导以及施工人员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3.2 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来进行操作。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颁发的规程来施工,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规程是针对孔内事故的施工经验。与此同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施工的危险源进行辨析,在施工期间利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并且需要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内部规程。 3.3 落实安全检查制度。相关部门需要每月、每星期以及每日对工程进行相应的检查,将安全规程、制度以及相应的措施等做成检查表格,认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该立即要求整改,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4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对于安全方面出现的难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相应的缺陷弥补,时刻准备更新施工技术,以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3.5 加强安全培训力度。积极推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以及ISO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将孔内安全融进两个体系中,全面进行安全管理。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4.煤田地质钻探事故解决措施 4.1 在出现孔内安全事故时,施工人员需要立即对地层加入适量的泥沙,让钻孔壁形成一层水泥皮,以控制粘土吸水膨胀现象。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降低泥浆的失水量,降低孔坍塌事故的发生概率。 4.2 在出现孔内事故时,相关人员需要立即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全面掌握事故的具体情况。例如,了解断头深度、外径、内径以及地层性质等,在了解情况之后,再选择适合的打捞工具,选取适当的解决方案,以降低经济的损失,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4.3 孔内事故的具体处理方法,主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事故的性质、类型及地理条件的差异决定处理方法也各有特点,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在处理钻具折断的事故中,我们应该用各种类型的丝锥打捞孔内的钻具。②在处理埋钻、挤夹、卡钻、烧钻的事故时,我们应该加大提升力进行强制提拔,方便后续处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冲洗液的循环排除障碍物③在处理孔内掉块挤夹事故时,我们应该利用钻具进行上下反复提动,防止钻具被卡在孔内。如果不能顺利把钻具提上来,我们应该用液压千斤顶进行钻具的顶拔。④在处理浅层挤夹事故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吊锤冲击钻具,善生震动力,使钻具松动,减小钻具周围的挤夹力,通过上下垂直移动的方式顺利拨出钻具。⑤对处理粗径钻头的事故时,应分批拨出事故钻杆,在适当情况可以进行分割,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⑥当孔内钻具取出仍留有钻杆和钻头时,应用比事故钻具大一级的岩心管,连接专用钻头,进行扩孔套取,清理剩余钻杆。 5.结束语 由此可知,在对孔内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需要将安全放于首位,严格按照规程来作业,对孔内事故的引发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x取适合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事故,以提升施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 地质钻探论文: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 要: 近些年我国各行各业都在飞速的发展和进步,地质勘探近些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找矿钻探技术及其装备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将会针对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找矿; 钻探技术; 发展策略; 建议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质行业发展受到了一些局限,首先我国地质行业的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技术较为落后,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钻探、找矿技术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前景和突破,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能蚩采的矿产资源还是有限的,如何能够将这些矿产资源更好地进行开采,让找矿和钻探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是现代人们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想实现找矿和钻探的高效发展,首先就要确保资源开采的数量,不仅如此,还应该履行一定的环保理念。要让找矿和钻探发展实现高效能的建设,其中找矿装备和钻探装备的研究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主要内容。 1. 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 1.1 X荧光技术 X荧光技术是二十一世纪较为常用的找矿技术,该种技术主要就是运用了现代技术和化学、物理等原理,因为不同的光线和射线都能够进行反射,运用X荧光技术还可以实现灵活和轻便的工作。其本质的原理就是通过运用矿物质本身能够反射光线,根据不同波长的射线反射情况不同而设定的。当波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将会出现具有X波段的射线,运用这种射线对荧光进行识别。 与传统的找矿技术相比,该种找矿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为X荧光找矿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标出隐藏的矿体,并且能够将矿体的大致位置和形态勾勒出来。可见X荧光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前景是非常巨大的,在找矿过程中,如果可以将这种技术充分的应用到实际当中,必将会为找矿节约很多时间,也会为钻探提供更加精确的定位信息[1]。荧光技术的出现为我国找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将会充分的利用荧光技术,让该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1.2 甚低频电磁法 甚低频电磁法是现代一种新式找矿方法,该种方法主要就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对一些深层次的矿物质进行勘探,这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传统的找矿技术中,一般是针对表层矿物质进行勘察,目前我国地表层的矿已经所剩无几。即使对其进行开采,最终的效果和利益也并不高。所以只有采用创新式的开采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找矿才会更好地提升找矿的效率。而甚低频电磁法具有很多传统采矿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性强、效率高,这些都是传统找矿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现如今新型的Fraser技术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效率较高。在找矿过程中,能够对矿的位置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运用该项技术可以更加直接的找出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后期钻探和定位给予更多的帮助[2]。 1.3 钻探技术的实际应用 钻探技术在实际的找矿过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首先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常用的钻探技术有受控定向及岩心定向钻探技术,这两种技术非常实用,该种技术与传统的钻探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对深部位置进行找矿的时候,其效率非常高。而受控钻探技术则可以根据方向的需求对其进行钻探,并且其效率和精确性较高,是现如今找矿钻探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在钻探的时候,也应该对钻探技术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钻探的深度、方位、钻孔倾斜率等问题都会关系到采矿的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当钻探深度达到60m的时候,就应该定期地对钻孔方位角以及定角加以测量。只有满足相关参数标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钻探工作,通常情况下完整岩层采取率应该在84%以上,而质量较差的破碎岩石采取率应该高于68%,而不同的采取率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所运用的开采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定期地对岩层的岩芯采取率进行测量是非常关键的[3]。 2 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的发展建议 2.1 钻探设备要实现国产化与现代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钻探设备与一些先进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一些传统的钻探技术已经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只能够开采出表层的一些矿物质,无法对深层次的矿物质进行开采。要想进一步的实现找矿和钻探,就应该引进先进的设备,但是如果一味地靠引进国外的设备来进行钻探工作,那么必将会导致我国钻探技术整体呈现下降的水平。所以我国有关研究人员就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设计出符合我国自身发展的国产设备,这对于提升我国整体钻探技术的发展将会具有促进意义。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做好预测,希望在2018年的时候让我国的钻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样将会让我国钻探设备、技术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要重点发展深部资源勘探的相关技术和装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些研究部门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钻探设备和技术的重要性,一味地引进先进设备并不能够改变我国目前的状态,只有不断地创新和自主研究,才会更好的实现钻探技术的全面发展。钻探技术首先就应该在精确度上达到国家要求的相关标准,然后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突破,如果精确度高、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的成套设备能够普及,那么必将会让我国钻探技术有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在未来的研究中,人们应该关注5000m以内深度地质钻探技术研究;8000m以内地质钻探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传统钻探技术将会有着质的飞跃[4]。 2.3 钻探技术设备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钻探技术也会有很大的突破,找矿钻探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也非常高。人们应该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设备有效的结合到一起,这样才会更好地提升设备的效率,在节省时间的时候也能够节省更多人力。智能化钻探设备的出现会更好地提升钻探工作效率,站在宏观角度上来看,目前我国很多找矿人员都已经采用了较为先进的钻探设备,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技术、螺杆马达液压孔底动力钻进技术、复杂底层钻进技术、液动潜孔钻进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的钻探技术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够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钻探工作中,必将会更好地促进钻探工作的高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地质找矿钻探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代找矿钻探设备与传统的设备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不仅仅实现了智能化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也有了新的进步。我国已经逐步自主研究新式的钻探技术和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节约很多经费,不再依靠从其他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这对于我国而言也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只有走自主研究和创新的道路,研制开发出高效设备作用于钻探,才会从根本上提高找矿工作的效率,让我国的矿产资源能够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地质钻探论文: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 [摘 要]地质钻探技术是工程地质勘探中的一种重要技术,不受地质条件和建筑种类的约束,应用范围广,精确度高,能显著提高找矿和探矿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钻探技术及其在工程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探;钻探技术;技术应用 工程地质勘察是指利用机械工具对地下的物质结构进行采样分析,从而充分了解区域内的地质状况,为工程施工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钻探技术是在预定的地点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深,采取地下的岩石样本和水样,来进行分析研究。钻探技术不受地质条件和建筑种类的约束,精确度高,能够直接观察到岩心并采集样本,且探测深度较深且钻进速度快,与成本高、工期长的坑探技术相比,钻探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一、地质工程中的常用钻探技术及应用 (一)绳索取芯钻探技术 绳索取芯钻探技术的原理是用特制的绳索将钻杆柱中的取样管取出来,不需要移动钻杆柱。只在需要对钻头进行定期检查的时候,才会提上整个钻杆柱。其能有效提高钻孔效率,节约提升钻杆柱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绳索取芯技术的钻孔深度较低,因此,其能较好地保证获取岩芯的质量。绳索取芯技术在钻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具是打捞工具和岩芯管,在钻探过程中其钻孔时间短,钻孔方便快捷。此外,由于升降钻杆的次数减少,钻头的摩擦力度也大大降低,有利于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目前,绳索取芯钻探技术在我国石油、天然气、地热、冰层钻探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 (二)反循环钻探技术 反循环钻探技术是针对较深区域水面高且压力大的问题,在绳索取心钻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钻探技术,也是钻探技术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根据循环介质的不同,反循环钻探技术又被分为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和水力反循环钻探技术。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在钻探过程中以空气作为介质来进行钻探,在钻探过程中通过双臂钻杆外管来实现对于压缩空气的传输,将其输送到孔底,压缩空气在膨胀后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驱动孔底的孔锤对岩石进行冲击,而后钻杆又将空气和岩屑带回地面,实现对岩屑的检测化验,具体原理如图2所示。水力反循环钻探技术是以泥浆或水作为介质进行转孔的,在转孔时将水送至孔底驱动钻头,在钻头的作用下获得岩层,而后在钻杆的作用下转头内的岩芯带回地面,实现样品的钻探采集。同样是由钻杆将其传输至钻孔底部,不过这种循环带回来的样本不是碎岩,而是柱状的岩心。 (三)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 动潜孔锤钻探技术是在回转钻探基础上开发的,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勘探较深、较为坚硬的岩层,在金属矿山、化工、石油、水电建材、地质勘探等行业应用比较多。其基本原理是将液动潜孔锤插在钻杆和钻头之间,钻孔时,在冲洗液的驱动下,液动潜孔锤就会将能量传递给钻头,造成冲击负荷,使钻孔的效率提高。对于抗剪强度低、不耐冲击的坚硬岩石来说,这种技术比较有效。作为回转钻探技术的改进技术,在冲击力及回转力的驱使下,其大大提升了设备的钻进效率,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钻孔成本,孔斜率也大大降低,非常适用于脆性大、岩层坚硬的地区。此外,该技术还能充分利用坚硬岩石抗剪强度低的特点,能有效解决钻孔质量差和复杂地形等钻探问题。但是,这种技术对液动潜孔锤的要求条件也较高,因此,要注意对泥浆的选择,使用含砂量且粘稠度低的高|量泥浆,才能保证液动潜孔锤的正常工作。这两种钻探方式各有优点。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在一些较为干旱、缺水的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其在钻探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力较小,钻探成本较低,但其获得的岩屑样本的代表性不强,不能够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水力反循环钻探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层的结构情况,但其在钻探过程中存在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钻孔速度较慢、所需时间长的缺点。 (四)组合钻探技术 组合钻探技术就是综合应用上述三种钻探技术。但钻孔比较浅,就采用空气或液体为循环介质,在钻孔底部驱动液动潜孔锤,然后携带样本回到地面,当钻孔太深,反循环技术无法满足要求时,就可以用专用绳索等打捞工具来提取。这种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钻探的效率,节约成本和人力资源,尤其在一些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工程地质勘探中应用钻探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应用钻探技术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具体如下:第一,钻探时,对岩心的采取率通常很难达到工程地质勘探中规定的80%的要求,要根据岩层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孔方法,低速干钻,不能盲目冒进;第二,钻孔的位置要选取得当,具体的工程和当地具体的自然地理条件都要综合考虑,像一般的居民住宅或者工业建筑,要按照建筑的轮廓线来选择钻孔的位置,但像水坝这种大型水利工程,就要按照坝轴线来选择;第三,钻孔的深度也要分情况分析,一般情况,比较小的建筑工程,钻孔深度在十米左右,可用简单轻便的设备操作,而大型的水利工程和隧道等,钻孔比较深;第四,除了明确施工地区具体的地质情况、水文条件、岩石等,钻孔还有重要目的就是对目标地点进行采样并做试验,因此,要注意进孔的速率,严格遵守取样的操作流程,对钻孔的过程进行观察和纪录,保护岩层和水层不被破坏。回次进尺的时间和长度对岩芯的磨损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要视地层情况而定。按规程,回次进尺最多以2-3米为宜,就是为了尽量减少过长的回次时间和进尺对岩芯的影响。另外,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勘探要求,在钻探时也应当尽量选择相对较为简单的钻探方法与设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探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在勘察过程中应用钻探技术,能较好地确保勘探的质量与效率。由于工程项目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及钻探目的不同,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钻探技术,以提高钻探质量,降低工程勘察成本。随着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钻孔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很多先进的钻探施工设备被应用到地质钻孔施工环节中去,并向着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方向不断发展。 地质钻探论文:论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 摘 要: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因此我国将会不断的增加矿产能源的开采量,继而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但是,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地表以及露天矿产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极限,所以,寻找新的资源开采方式即进行深部地质钻探,已成为目前人类发展与生存的必经之路。我国在进行深部地质钻探时,因前期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已取得较为可人的成绩,为此运用已有的技术如遥感技术、钻探取样技术等和理论如完善的地质理论等,使得工程进展较为顺利。对地质进行勘察技术以及深部地质找矿技术的使用,不仅造福了人民,还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地质勘查;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 中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国土占地面积非常大,地势面貌十分复杂,且地质条件多种多样,相对的国家矿产也较为的丰富,分布地区广泛,同样的,中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量占世界首位,目前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又不足总量的三分之一,故使得资源平均占有量较低,随着资源的日益的开采与使用,资源紧缺已成为目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资源使用情况可以了解到,国家在以往这些年里使用的大多是地表与露天的矿产资源,深部资源还未进行一定的开采,因此解决资源紧缺问题,就需要进行深部资源的开采,所以有效采取深部地质钻探技术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但是我国的深部地质钻探技术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了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对深部地质钻探技术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 1 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 1.1 以资源分布为基准,合理布局 我国是能源大国,各地区都分布着矿产资源,但是不同的地区其分布的矿产资源的种类也不一样。河南、云南、内蒙古等三十多座城市是我国能源储备最为丰富、种类最为齐全的地区,最为有名的是河南的煤矿和钼矿以及内蒙古的铁矿与稀土资源。开采深部地质中的矿产资源,我们需要对矿产资源与地质的分布进行一系列的勘查,同时再结合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有效的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从而有效的解决资源紧缺问题,带动地区的发展。 1.2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前,需要做好准备计划,即进行严密的统筹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需要明确此次勘查工作的性质,因为不同的地区,其地质勘查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如公益性质、商业性质等;第二步就是规划地方与中央的地质勘查工作,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部署与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创新技术,提高勘查能力 想要加快我国矿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得加强地质勘查技术,认真落实“科技兴地”的发展计划。为创新勘查技术,就需要对已出现的重要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技术的发展,努力建设勘查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勘查技术,应当结合科研技术,一边发展,一边创新,以此提高勘查能力。 1.4 完善体制,扩大合作 为有效的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应注重建立地方与政府的勘查管理体系,并积极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使得地质勘查项目能够进入多渠道发展模式,以此更好的完善地质勘查体制。地质勘查体系逐渐得到完善的同时,政府应当积极响应其建设,鼓励国内矿产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有效合作,引导有能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走出去”,以此来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勘查能力。 2 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对矿山生产的勘查 对矿山进行开采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第一步就是明确矿山的服务年限与相关的规划,为有效的开展勘查做好准备;第二步就是明确矿山的生产区域,明确矿山的资源数目,使用有效的勘查技术,提高地质勘查效率;第三步就是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并整理与备案。 2.2 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 矿山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_采矿山资源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降低对矿山的损害,并综合考虑矿山的开发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矿山的使用年限,进而达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开采一些珍惜且关键的矿山资源时,不能盲目开采,适当的时候应当勘查一定的接替能源,尤其是铜矿、锡矿等,这些矿山资源需要寻找接替能源。 2.3 综合评价与勘查共伴生矿与尾矿 使用重点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矿山开发技术,目前,对开发技术进行一定的评价与研究能够有效的运用紧缺资源共伴生矿与尾矿。国家应当拟定相关规范与标准,来规划矿山资源的利用,并对共伴生矿与尾矿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提高矿山资源的使用效率。 3 找矿工作中地质勘查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深部地质钻探技术的方法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地质探查精度,还需要发展井中观测技术,从而提高我国的勘查技术。 3.1 甚低频电磁勘查法的应用 甚低频电磁勘查法是目前最为基础的一类地质勘查方法,其成本低,仪器轻便,很是方便携带,对于野外找矿无疑是最为有利的。甚低频电磁法究其根本就是一种最为简单的电磁法,但是又与普通的电磁法的低频概念不一样,甚低频的发射频率在15-25kHz之间,属于高频电磁法范围。随着国家开采矿产资源的力度的不断加大,地质表层储存的资源在不断减少,使得矿产勘查工作变得越来越难。甚低频电磁法通过利用电磁法来勘查矿山资源,其主要适用于浅层物的探测,仪器对通过勘查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结合相关规律,能够准确的分析出矿藏的位置。这项技术的运用为以后的找矿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运用,能够准确的对各种地质层面的组织成分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各种地质,为寻找到有利的矿藏资源提高了极大的帮助。运用该技术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测绘与分析,获取相关的矿种信息,并得到相关物种的特有波谱,进而达到找矿目的。 3.3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每个矿物元素的X射线谱的波长不同,且每种矿物元素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之间都具有特定的关系,因此,对待测元素进行谱线强度与波长的测定,能够对元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所以,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就是运用X射线光子激发待测矿种的原子,使其产生X荧光,近而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这种技术具备了分析速度快、可测元素多等优点,所以它的有效运用,使得深部地质勘查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加快了找矿的速率。 3.4 GPS感应系统的应用 GPS感应系统的应用能够获取比较精确的三维数据坐标,对于采集地质矿产信息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在地质勘探中运用该技术,需要GPS监控平台以及GPS感应系统,这是因为岩石中矿物元素的离子晶体内部基团发出的特定光谱不同,各矿物元素金属辐射能力也不同。GPS感应系统可以对这些特定光谱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照资源库中原有的矿物质元素进行光谱对照,通过这些就能确定矿区特定位置所含矿产资源的种类。 综上所述,目前,全球化发展日新月异,资源已经成为竞争的核心问题。老的资源分配不可改变,因此寻找新的可用资源就成为了当下最为紧要的任务。综上而言,深部地质找矿技术的迅速发展恰恰满足了当下社会的需求,使得技术到生产力的转化得到了实现。我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程度较高,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需求也比较大,对于这一问题的应对除了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加快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的推进,还需要对勘探的效率进行提升,从而保证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能够实现稳定的增长。 地质钻探论文:对煤下铝地质钻探中施工技术的浅谈 摘 要: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地质钻探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介绍了在煤下铝地质特征情况下钻探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及在煤下铝地质钻探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钻探技术分析与浅谈。 关键词:煤下铝 钻探施工技术 采空区 一、技术标准和要求 1.1技术标准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13908-2002;2、《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3、《钻探、井、槽探操作规程》YS 5208-2000;4、《岩芯钻探规程》(DZ/0227-2010);5、《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DZ/T0032-1992 6、《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8-2015);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8、《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2―2002);9、《固体矿产/储量分类》(GB/T17766―1999);10、《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2、施工技术工艺 主要施工方法 (1)钻进方法: 根据矿区地层、断层、裂隙发育情况、岩矿物理力学性质及岩石可钻性等综合考虑,本矿区将采用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工艺和方法,开孔可铺以金刚石复合片或合金钻进。 (2)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实践证明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方法及钻具能够保证铝土矿类岩矿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岩矿心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较好,完全能满足铝土矿施工地质要求,且有利于增加纯钻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钻进效率、缩短工期。 3.钻遇采空区的施工工艺 因有些煤层已采完形成了采空区,存有大量老窑水,若处理不得当,会与下部作业面贯通,造成淹井事故。在该矿区有多个含水层,有些为承R水,钻孔与透水层打通时也会造成淹井事故。 采空区钻孔结构:一般采用前述中图1三级钻孔结构成孔或更多级钻孔结构成孔,如采用Ф133-Ф114-Ф96成孔。 开孔Ф133mm,下Ф127mm井口管,换Ф114口径钻进,穿过采空区后下入Ф108mm套管(或下飞管)封闭,换Ф96mm口径钻进至终孔,从而满足招标文件对口径的要求,封孔时套管或飞管不得拔出。 施工中如果以Ф114mm开孔,Ф96mm钻进时偶遇采空区,则需首先钻穿采空区,然后用Ф114钻头扩孔至采空区底部2m左右,下入Ф108mm飞管隔离采空区,再换Ф96口径钻进至终孔。飞管长度要大于采空区高度4-6m,飞管安装要求是保证采空区下部有2m,上部不少于2-3m。 4、应对涌水时的技术措施 在钻进过程中,发现漏水或涌水,要及时采取堵漏措施;每一层段钻穿后,要及时注浆或下入套管。 4.1对于严重漏水或涌水的破碎坍塌孔段,煤系地层,要下入套管;下入套管后要及时固井,按规定操作,保证固井质量。 4.2套管下入的深度和长度要科学合理 为预防煤矿开采后,地层应力释放,扰动范围较大,引起塌陷,套管除隔离煤系外,还应隔离上下扰动地层。 5、钻孔护壁堵漏 非固结硬化的堵漏浆液 这类浆液大都是各种类型的泥浆,加有惰性充填材料的泥浆,主要用于轻微漏失。 ①稠泥浆。稠泥浆静止时,岩粉和粘土沉淀,堵塞漏失通道,减小或消除漏失,一般需静止沉淀一天以上时间才能有效。 ②高粘高切低密度泥浆。用优质膨润土造浆,加增粘及降失水用高聚物,以致密坚韧的泥皮封闭微裂隙。 ③冻胶泥浆及其他结构,泥浆。泥浆中加入水泥、氯化钙、水玻璃等结构形成剂,配成的高粘度冻胶状膏浆,静止后能形成强度不高的凝结物,以减小或消除漏失。 ④聚丙烯酰胺泥浆。利用未水解聚丙烯酰胺起完全絮凝的原理,以絮凝物堵塞漏失通道,从而减小或消除漏失。 ⑤加有惰性充填材料的泥浆。泥浆中加入各种形状的惰性充填材料,以充填材料堵塞漏失通道,从而消除漏失。 典型堵漏泥浆配方 浆液配方为:聚丙烯酰胺1%~1.5%,水泥0.75%~1.5%,贝壳渣3%~5%(其中0.075~0.5mm占20%,0.5~5mm占20%,5~15mm占60%)。200万的聚丙烯酰胺、三氯化铁、乙二醛作交联剂与水泥浆混合进行交联堵漏也获得明显效果。 6、破碎带复杂地层护壁堵漏措施 (1)钻进护壁、冲洗液量: 地表第四系地层必须用优质泥浆钻进护壁,进入基岩地层后采用植物胶低固相泥浆或无固相化学冲洗液钻进, 植物胶低固相泥浆或无固相冲洗液的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节,与清水相比有较好的携带岩削和悬浮岩削的能力,它可在孔壁上形成薄膜而起护壁作用。该冲洗液主要用于裂隙^发育和易坍塌的破碎带复杂地层,特别适用于绳索取心钻进。冲洗液量可由下式估算: Q=3.14m(D2h-h2)v/4 m3/s(m―由于孔径不规则,上返速度不均匀的系数,一般取m=1.03-1.1;Dh―最大钻孔直径或孔口管内径,m;d―钻杆外径,m;V―上返速度,一般取0.5-0.8m/s;Q―冲洗液量,m3/s)。 施工区内由于构造影响,遇破碎带地层坍塌严重时,需用速凝早强地勘水泥进行封堵后(水灰比0.5~0.6),或配合套管护壁钻进。 遇破碎坍塌地层,需使用护壁防塌泥浆钻进,护壁防塌泥浆配方为:10-15%钠土 + 2%高粘防塌剂+ 2%广谱护臂剂+ 2%硫化褐煤树脂。性能:比重1.1-1.15,粘度24-28s,失水量小于12ml/min。 (2)保证岩矿心采取率的措施 采取正确的钻进取心方法和取心工具,使用合格的金刚石绳索取心钻具,控制和限制回次进尺、转速、钻压,以提高并保证岩矿心采取率。 本项目要求,一般岩心采取率不低于70%,在矿层上下3m-5m的顶底板岩心采取率及矿层采取率不得低于80%,对厚度较大的矿体,要求连续5m-10m段平均矿体采取率不低于80%。施工工程中,若遇上回次矿心采取率达不到80%,下回次进尺必须减少,一般控制在0.5m左右,并相应检查取心钻具,调整钻进参数。若矿心采取率在两个回次内均未达到80%,必须补采,并准确丈量孔深,报表登记。 (3)保证钻孔轨迹的措施: 钻机地梁摆放水平周正,钻机安装稳定、牢固,保证钻机立轴方向与设计一致。 在岩石换层或软硬不均时,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如采取轻压慢钻方式,在进入下层1.0m之后,再采用常规钻进参数。 使用XP-2测斜仪器按要求及时测斜,斜孔深度大于100m的钻孔,每50m测斜一次,在开钻后25m时需加测一次弯曲度,以测斜数据验证钻进参数,指导钻进。依规范规定,斜孔钻孔顶角的最大允许弯曲度在100m间距内不得超过30。 钻孔顶角的最大弯曲度随孔深可累加计算。 (4)原始班报记录必须专人填写,做到及时准确、详细、整洁,每天核对签字,发现错误及时修正。岩矿心采取之后,在岩心箱内要严格按顺序整齐摆放,及时编号,不得重复编号,按每回次填写岩心票做好岩心隔离,以便编录查对,岩心箱应用红漆标识,并将岩心箱存放在防雨帐篷内,钻孔结束后及时移交入库; 所有测量工具如测斜仪、钢尺等在进入现场前应校准并标识;每100m丈量钻杆一次,孔深误差率控制在1‰以内,若超差应进行处理,见矿前必须进行孔深测量;井深验证时,钢卷尺经检定合格,其刻度准确、清楚、丈量机上余尺时应停止立轴回转,基准点必须一致。 7、确保封孔质量的措施 封孔质量与采空区的施工质量同等重要,若封孔质量差,采掘作业到施工孔位时会与采空区或含水层构成水力联系,造成淹井事故。 钻孔结束后应按地质封孔设计书要求及时用P0 32.5R及以上标号合格水泥封孔,泥浆施工钻孔应清洗干净井壁后在封孔,封孔水泥要搅拌均匀,水灰比小于0.6;封孔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泵送注入水泥浆的方法,注浆过程不能中断;用套管护壁的钻孔,应先封好套管下部各封闭段后再起拨导管,封孔过程中,严禁弄虚作假。封孔完成后应填写封孔记录,并在孔口留下水泥桩标识。 钻孔结束后三天内,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填好钻孔技术档案。 严格按照钻探工程六项质量指标检查验收,对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但孔斜及其它质量问题不允许钻孔终孔后补救,否则,造成废孔时须重新施工。 8、资料成果保护措施 本工程资料成果保o为钻孔资料、岩心保护等。 8.1加强相关人员对地质钻孔资料、岩心等资料成果保护的教育,增强规范性认知。 8.2钻孔施工严格按《岩心钻探规程》进行,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 8.3钻孔施工工序参照《地质勘查钻孔质量管理要求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 8.4做好岩心保护工作,及时入箱按顺序编录,保证岩心及时入库保管。 地质钻探论文:复杂地质条件下钻探卡心与取样技术 摘 要:在钻探工作中,遇到相对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而且获取相应的岩石样本是钻探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因为这些岩石样本,包括岩石的碎屑或者是岩心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久而久之,获得矿物样品成为钻探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南北方地质差异相对较大,无论是从地形还是地貌上都有本质的却别。因此,钻探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对此,应用钻探卡心和取样技术是保证钻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地质条件;钻探卡心;取样技术;研究分析 现如今,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融为一体,所以,在进行钻探工作中,更多地是对地质条件进行保护。为了充分地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钻探卡心与取样技术逐渐广为应用。在现有的取样技术的基础上,技术人员经过努力研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技术条件。在多种地区进行钻探工作时,都采用钻探卡心和取样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新疆地区和北京地区。只有高质量的钻探工作才能够保证对岩石矿石样本研究的准确度越高。因此,促进钻探卡心和取样技术的高效发展成为现如今钻探领域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1 地质工作对钻探岩石样本的基本要求 由于钻探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无论是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是所用钻探机械设备的质量都应该达到规定的标准。高质量的设备是提升钻探效率和安全性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地质工作对岩石样本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岩石取样的过程中,采取率就是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因为岩石样品的采取率直接影响到以后物理实验或者是化学实验的精准度。不仅如此,岩石样本本身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因为,岩层结构本身是固定的,只有相对比较完整的岩石样本才能够给研究人员提供相对比较明确的信息,进而使得地质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样品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谓的代表性就是指岩石是些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地区或者是一定范围内岩石的特点。通过对样品的成分进行测量,可以直接断定这一地区岩石的特点。最后,钻探样品所处的坐标应该具有一定的精准性,这也是比较重要的特点。 2 比较常见的卡心工具 由于钻探岩石样本仅仅依靠人力不可能实现,因此需要依靠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机械设备来对岩屑进行充分采集。一般来说,选择适当的卡心可以降低钻探的难度,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要保证卡心工具和岩石的性质达到一致。工作人员要注重岩石拉断工作的操作方式和时间。常见的卡心类型有三点:第一是内槽式。第二是外槽式。第三是切槽式。在对这三种卡心形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应该以钻探地区的地质条件为依据。 3 卡心工作失败的原因分析 在具体的钻探工作中,卡心失败现象也比较常见(图1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卡心),主要原因如下所示:第一,a种类型的卡心主要是以小块岩石的钻探为主,卡心卡簧的直径和岩心相比相对较大。所以在遇到破损程度相对较大的岩石时,卡心工具就会出现严重地破损现象。第二,b种类型的卡心出现失败现象的原因主要应该归结于岩石的坚硬程度。如果钻孔径超过的规定范围,卡簧会出现缠绕岩心的状态,无法实现拉断操作的正常进行。第三,c种类型的卡心失败主要是岩石表面存在厚度较大的包裹层,而且岩心的凸凹程度不均匀,所以直接影响到卡心的操作。第四,d种类型的卡心出现失败现象的原因出现在卡簧上。其刚度和孔底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卡簧和岩心的契合程度就相对较低。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各种不同类型卡心工作出现失败现象的主要原因之后,才能够根据不同的岩石特点选择相对比较合适的卡心类型,保证钻探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4 获取孔底岩屑的技术分析 4.1 钻进过程中获取岩屑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钻井股从横中获取岩屑在地质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钻头破碎岩石的岩屑能直接表现出孔底岩石矿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如果是无岩心钻进操作,所收集的岩屑将成为获取孔底地质信息的重要依据;钻进过程中收集的岩屑还能直接减少孔内岩石粉末堆积事故的产生,是净化泥浆、降低投入资金的重要手段。收集岩屑的方法主要有地表法和孔底法两种。通常情况下石油钻井以地表岩屑录井方法为主,而孔底法主要运用于地质岩心钻探过程中。 4.2 获取孔底岩屑的方法 第一,全孔反循环法。在收集空地岩屑的过程后中,通常要将钻进过程中产生的岩屑引入到岩心管中,在满足以上条件后,空地岩屑的可靠性与孔内流体的循环方式存在紧密的联系。如下图2所示,a、b、c代表的是全孔反循环法,d代表的是孔底局部反循环法,I代表的是风管,II代表的是气水混合物;III代表的是岩粉收集器;IV代表的是岩心管;1代表的是喷嘴;2是负压区;3是分流管道;4是岩心管;5是滤网;6是管;7是岩屑收集桶。图2中a、b表现的是全孔反循环采集孔底岩屑方式,a中主要使用沉淀法,利用沉淀法将孔底岩屑统一置放在取样管中,起钻开始后将其带到地表位置。b方法在要求工作人员在取样管以上位置添加螺旋叶片,利用携带岩屑的流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岩屑分离出来,并利用沉淀法将其聚集在样品管中。全孔反循环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紧闭孔口,由于该方法具有结构复杂等特点,导致施工过程复杂,难以顺利开展。 第二,孔底局部反循环法。该方法以喷射式孔底为主,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岩心的完整性,能同时满足破碎'脆弱性'坚硬性演示的取心钻进需求。该方法示意图如图2中d所示。孔底局部反循环法的缺点在于反循环的效率越低岩屑运移的总量越少,冲洗液中岩屑的浓度越低,反循环的效率越高。因此该方法通常不用在钻软和中硬岩石和岩粉的钻探采集过程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地质钻探工作中,尤其是在地质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选择科学合理的钻探卡心以及先进的取样技术是尤为重要的。不仅可以促进钻探行业的高效发展,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取样技术进行全面地推广应用。进而提升岩石样品的研究力度,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地质钻探论文:刍议如何加强煤田地质钻探过程的质量控制 摘 要:煤炭行业的发展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的建设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煤田地质钻探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标准,下面文章针对如何加强煤田地质钻探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煤田;地质;钻探;质量;控制 引言 煤田地质钻探作为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对整个煤田地质工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煤田地质钻探规定,在进行钻探施工前必须针对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有效的运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改善钻探施工方法,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煤田地质的施工质量及服务质量,更能为其整个煤田地质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1 钻探质量的保证在于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1.1 把握钻探施工的基本特点 在煤田地质钻探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则是金刚石绳索取芯技术。它能在钻取的过程中将其取芯管放置到煤层最深处进行钻探,进而确保取芯工艺的完整性。煤田地质钻探施工的特点有:一是钻机主要是单机作业,质量管理要扎根机组;二是钻探机械动力包括液压钻机、变量泵,柴油发电机组,旋流除砂器,金刚石绳索取芯钻具等,施工技术比较复杂;三是施工中必须依靠钻塔,其架设在钻场或井场上方,配合钻机绞车进行升降钻具。质量管理是钻探工程项目成功的保障。一个钻探机组要保证钻进的质量,必须针对钻探的特点,开展质量管理。 1.2 以人为保证本质量培训 质量管理是煤田地质钻探的基础,也是确保整个施工作业流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可靠保障。所以在煤田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将质量管理贯彻于始终,通过加强对质量管理的认识,来有效的完成煤田地质钻探的每一道施工工序,以人为本加强质量传宣教育活动,对于煤田地质钻探而言,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将对整个煤田地质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人员管理上可以通过培训、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管理意识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在实际煤田地质钻探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员分析判断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作业能力,还能从根本上保障期质量。 1.3 重在基础设施建设 在煤田地质钻探施工中,使用大型钻探机械和设备较多。钻探设备管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钻探需要购置或安装的设备。实现绳索取心钻探的主要技术装备包括:要有性能良好的钻杆、取心用的双层(或三层)岩心管、绳索打捞器及附属工具、对岩层适应性强的金刚石钻头和性能良好的钻机和泥浆泵;二是为保证设备的完好和机械的正常运转所必要的维修。研究表明,质量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经济关系事半功倍。所以要实现勘探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投入方案的优化以及质量投入方向的合理的选择。设备也是有寿命的,且会产生故障,容易产生机械伤害。我们一方面强调操作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按正确方法和工艺要求,保证质量;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保证钻探质量;加强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保证钻探设备的完好率,使施工设备能发挥其质量的保证作用。 2 钻探质量的保障 2.1 进行施工中需要把握基本 对于煤田地质钻探队伍来说,其具有的特点如下:其一,钻探的机械主要是进行单机作业,因此,在进行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扎根于机组;其二,在钻探机械的动力方面主要包含了变量泵;液压钻机等等,其施工的技术相对复杂;其三,在进行钻探施工过程中,必须依靠钻塔。作为钻探工程的保障――质量管理就需要针对钻探的实际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质量管理。 2.2 质量控制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机械设备的使用对于煤田地质钻探来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钻探施工中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及购买等情况。在煤田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使用到大型的机械设备,这就需要依据实际施工作业情况合理选择恰当的机械施工设备,这样不但可以保障其质量,还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用途,减少其磨损程度。二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实践表明,定期对其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可以有效保障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正常使用,还能从根本避免因机械设备问题而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2.3 做好钻探前期的基础工作 在进行一系列煤田地质钻探工作前,必须要进行实地考察,针对钻探环境及周边的施工作业情况进行合理分析,这样才能对钻探管道、电缆等比较详细的情况有所掌握,能够有效预测出煤田地质在钻探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及问题。通过专家小组成立专项责任人来完成钻探前的基础工作。掌握钻探信息及相关数据资料,使得钻探工作可以正常有序的开展。 3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在煤田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采取专业的发展眼光去看待问题,并加以解决。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在煤田地质钻探中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煤田地质技术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下面针对目前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所具有的几种优势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如下: 3.1 开发井下勘探技术 根据国内外资料,落差小于5m、长度小于150m的小断层及小型褶曲,很难用地面勘探方法查明。因此,国内外普遍认为,应在采区开采前,在井下开展采区勘探或工作面勘探,其方法包括矿井物探和沿煤层钻进。显然,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将大有作为,是一重要发展方向。 3.2 发展水平钻进技术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煤田地质钻探技术为了有效保障其质量,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采取了新的水平钻进技术,将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引入其中,从而实现了水平钻进的大跨越。不仅仅可以在深层地下进行煤层钻进,还能够沿着某种垂直角度进行水平轨迹的煤层钻进。 3.3 研究动态地质勘探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煤田地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在进行钻探过程中必须时刻监测其发展趋势,依据实际变化分析数据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针对高产量的煤田地质钻探而言,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将影响到整个钻探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有一个动态的了解。 3.4 加快发展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建设。尤其是对于工业而言,将其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在分布式处理、工作站、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煤田地质钻探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是提高了信息数据的稳定性及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田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关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安全意识贯彻于整个煤田地质钻探过程中,从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促进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造福于人。 地质钻探论文:地质钻探技术与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当前的钻探技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重点工作应当提升钻探的效率。为此,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探究了地质钻探技术与应用的相关课题。一方面可以与同行进行有关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相关读者对研究不足的批评和指导。 关键词:地质钻探技术;地质工程;反循环式钻探技术;绳索取心钻探技术 地质钻探技术属于学科技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中国,地质钻探技术发展历史很久远,很早以前就开始大范围的应用。我国土地辽阔,矿产资源种类很多,储量也是巨大的。我国的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拥有大量的资源,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更加注重地质勘探工作,积极开发矿产,更好的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最近几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这也带动了工程地质钻探技术的深入发展。就如今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撑的,现阶段,大部分处于浅层而且易开采的矿产都被开发了,余下的都是处于深层、地质复杂、很难开采的矿产资源,或者是开采难度非常大的矿产,在探测开采这类矿产资源时,不但要根据有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实地研究和实验钻探技术。这就对地质钻探技术工艺和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高地质钻探技术的应用效率,确保钻探技术的安全使用,合理控制实施钻探技术时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地质钻探的质量。 1 简单概述地质钻探技术 在人们的生产活动当中,很多方面都会应用到地质钻探技术,例如勘察矿产资源以及收集地质状况信息等等。对于岩土工程勘探来说,地质钻探工作是很关键的一部分。钻探工作的施工过程,会受到钻探技术、钻探设施以及钻探工艺的重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述因素决定了工程的工期以及质量。在钻探作业的事前准备阶段,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合理的选择施工设备,同时还要应用最新的钻探技术以及工艺流程,这样有利于高质量的完成钻探技术。在具体实施地质钻探技术时,经常会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举个例子,某些地层取芯很困难,取芯钻探之中孔壁不是很稳固,钻孔漏水或者是渗水,这体现出钻探技术在施工时常见的问题。如果钻进中孔壁时,稳定性达不到要求,就会导致成孔十分困难,钻进不能很好的运转,取芯成为一个难题,岩芯的采用率不能满足地质的需要。所以,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探的质量,必须要重视地质勘探取芯率和钻孔成孔这两个方面。 2 钻探技术在地质工程当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的领土大国,拥有众多的人口数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导致矿产资源的紧缺,这种情况会给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收入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以及政府的更多关注。中国通过有关的文件,进一步规定了地质工程工作,同时也明确了此项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最为关键的任务是“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和“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在地质工程领域,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但有正在实行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基金,还有刚刚开启的地质勘查基金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基金。在部分地区,还存在地方和个人寻找矿产资源的现象,并且这种势头一直不减,愿意在这个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最近几年,地质工程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地质钻探作业的工作量也持续上升,在个别省份地区,钻探作业工作量年均超过了几十万米。通常来说,钻探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分别是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省资源补偿费、国土资源大调查、市场项目以及矿产资源补偿费等。随着钻探工作量的不断上升,对于钻探技术和钻探设备有了更多的需求。对于我国目前来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地质钻探技术符合国内现阶段的实际环境。就现如今来说,人们所面临的新情况,就是探索地质钻探技术如何才可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3 目前工程地质钻探技术的运用情况 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拥有最新的钻探技术,和他们比较起来,我国的工程地质钻探技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利用钻探技术进行施工时,经常会用到的岩心钻机是立轴式的,这款机型设计完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而就目前来说,主要是应用从国外进口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现阶段,中国也开始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产品,并且投向了市场,不过却还没有实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目前的市场上仅有很少的钻机具有钻深的功能,相关的市场还有待成熟。从钻探工艺的角度来说,有不少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案仅仅在小范围内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 3.1 反循环式钻探技术 对于地质钻探技术来说,反循环的钻探技术属于目前比较新的钻探技术。地质钻探界将反循环的钻探技术看成是钻探技术的重大变革。反循环钻探技术包括水利反循环以及空气反循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在一个钻孔中应用一套钻具,进行钻进的转换。其中空气反循环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不需要较大的成本,主要适用于干旱的地区。而水利反循环在取芯方面比较好,及时的判层有利于节省时间。在实际操作当中,可以结合地层的现实条件,将两种钻探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也可以单独的使用空气反循环钻进或者是水利反循环钻进,其对于国土资源调查来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用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这个办法效率是很高的,且不需要太多的成本,不过就目前来说,这种方法并没有被有关的地质工作人员所认可,因此也不可能大范围的推广开来。现阶段,在运用地质施工钻探技术时,所采用的某些技术还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由于我国目前地质工程当中,钻探技术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地质工程钻探工作的效率以及效果都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台月效率不高,在某些复杂地层进行钻进时,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缺乏对深孔进行钻进的能力,钻进的成本很高等。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就导致钻探技术应用在地质工作当中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 绳索取心钻探技术 绳索取心这种钻探技术不提钻取心,它的工作原理是:用岩心管填满岩矿心,或者是在岩矿心发生堵塞时,不必把孔内的钻杆柱提到地表,而只需要通过专用绳索和打捞工具将岩矿心的容纳管从钻杆柱里取上来。在具体的操作当中,钻头仅仅是在需要更换或者是检查磨损度的时候,才有必要将钻杆柱全部提升。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可以缩短升降钻具的时间,从而为纯钻进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从而使钻进更有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钻探机械的升降系统磨损以及动力损耗,也可以减弱升降钻杆柱冲洗液给孔壁带来的冲击,从而保证孔内的安全性。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这个办法应用在很多方面,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普及开来。虽然液动锤钻进这种手段有很多优势,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不过这种手段如果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使用,钻具的寿命和可靠性存在问题,从而会影响到钻探现场勘测和施工管理水平,因此,在地质工程钻探当中,很少应用这种手段。在钻探时,更换钻头有很好的效果,不过在实际当中,运用的也不多。 4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飞速发展的状态,中国现阶段所拥有的钻探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也逐渐的显现出来。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想要在地质钻探技术方面获得突破,最关键的就是提高钻探的效率。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在地质钻探施工当中,通常都会使用金刚石绳索钻探取心法,因此我国也需要加大推广以及普及的力度,同时,针对那些不同的使用条件和不同的地层勘探技术,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于中国来说,需要积极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地质工程钻探技术的先进理念,只有这样,我国的地质工程钻探技术才能跟得上世界的发展潮流,进一步的发展下去。 地质钻探论文:地质钻探工艺技术中的安全与生产管理 【摘 要】我们国家自加入世贸以来,经济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地质钻探行业也随之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安全和生产管理两个方面,安全隐患重重、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加强地质钻探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本文就目前我们国家在地质钻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质钻探存在问题;改革措施;施工管理;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是任何生产管理都必须放在首位的工作。在地质钻探工作中,就更加需要做好安全工作,这样才能把地质钻探工作顺利展开。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地质钻探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很多时候为了提高地质钻探工作的效率,逐渐放松了施工中的安全与生产管理力度,使地质钻探施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严重问题。进而影响了地质钻探行业的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一、目前国家地质钻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钻探工艺问题 钻探工艺问题在地质钻探施工中,需要根据岩石性质和地质设计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钻探工艺,比如金刚石钻进、钢粒钻进、以及合金钻进工艺等。同时还要结合岩石可钻性的等级来选择钻头结构类型、钻进方法、钻进技术参数、以及钻进时间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质钻探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地质钻探工作中,在钻探工艺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地质钻探的正常施工。 2、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问题是地质钻探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地质钻探施工队伍里,施工人员大多都是从农村临时招来的农民工,本身的素质就很低,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也没有进行有效专业知识培训,招来就直接上岗工作。在这样的施工工作下,给施工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地质钻探工作的好坏。同时再由于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不到位,致使施工人员没有责任感,在施工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谎报进度的现象比比皆是。 3、机械设备问题 地质钻探工作是必须用机械设备才能进行的,机械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钻探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我们现在使用的设备与发达国家比还很落后,还缺少计算机控制设备,这样就无法实现地质钻探施工的自动化及智能化,阻碍了地质钻探工作的发展,也与发达国家的地质钻探施工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地质钻探工作改革措施 1、加强地质钻探工作施工现场管理 1)、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要真正的做到安全施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我们的各项现场安全施工的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其次我们在施工现场要设专职现场安全员,这个安全员很重要,他要时时掌控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对人员的安全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现场用电的安全管理、等,而且还要经常监督、检查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真的落实。 2)、施工质量管理 在地质钻探施工现场要设立专职的、有高素质的质量检验员,制定严谨的质量检验制度,要求检验员在施工现场在质量的管理上要有认真仔细、严格审查、按标检测、坚持原则的质量管理意识。对现场施工中各项要求标准,严格把关逐一检验;同时还要对施工各项质量,按照设计的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施工监督管理 我们施工除了我们本身施工企业自己在施工中的各项管理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我们要找一个管理信誉好、水平高、专业强的监理公司,好在整个地质钻探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高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监理人员,对工程的现场管理、沟通合作、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全局控制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监督管理,而确保整体工程的工期可以按期完工,质量达到优秀。 2、建立地质钻探施工的安全生产体系 要想建立地质钻探施安工安全生产体系,关键是要保证钻探施工的各个环节有全面完善的制度可依,具体有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1)要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在地质钻探施工中。需要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并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和特征,不断优化和补充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 2)要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地质钻探工作是一项相对比较危险的工作,各职能 部门以及管理人员要加强思想上的认识、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在设计规划、施工作监、以及后续维护阶段贯彻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把安全规范落到实处;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地质钻探施工中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剜个人,培养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3、施工队伍人员管理 由于地质钻探施工中的工序比较复杂,工程规模较太,任务相对比较繁重,因此需要具备足够数量的人员来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工。一般在地质钻探中需要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监督人员、以及设备维修人员等,人员数量和种类比较多,因此在生产管理中需要首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要确保相关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对于一些新员工要先进行岗位培训再上岗。首先要对施工人员从个人素质到施工技术,从个人管理到团队配合等方面由浅到深、有易到难,逐步的把我们的施工队伍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的、高技术的、高素质的一流施工队伍。对于目前我们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现象,一定要坚决禁止,因为施工人员安不安心工作,是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4、机械设备管理 地质钻探施工中,机械设备的质量与钻孔的数量和质量、花费的成本、以及施工的效率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要对机械设备加强管理。在机械设备的选购上,要在预算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一些高质量、高性能的钻探设备,既能保证工程质量,也能提高施工效率。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同时,还要注重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保证时刻处于完好状态,避免影响工期。 5、钻探工艺管理 在地质钻探施工生产管理中,要加强对钻探工艺的管理,保证钻探工艺符合施工的要求,能够确保施工的质量。具体说就是要严格施工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钻进技术参数,提高钻探的工艺方法,保证钻探施工的安全。 结束语: 地质钻探是一项比较复杂繁重的工作,对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安全生产和管理。针对当前我国地质钻探行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要加强认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促进我国地质钻探行业的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诸如经济成分多元化,各种利益关系在发生新的变化。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心理状态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现实,讲求实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人头脑中滋生,集体主义思想、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精神在一部分人头脑中谈化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企业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努力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抓根本,深入扎实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职工头脑,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总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二个基本点这个核心,组织职工反复学习,集中讨论,畅谈体会,全面正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为保证学习活动扎实有效,可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文明建设等工作实际,通过举办征文、演讲会、知识竞赛等形式,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自我教育和我鉴别能力。与此同时,对下岗职工、停薪留职人员以及离退休老同志也不能放手不管,而应该采取适合其特点灵活多样的形式搞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学习勿要就理论学习而学习,要注意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学习,让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深刻教育,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其次,摸清职工思想脉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针对当前个别职工因受“”邪教组织的影响而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种种思想认识问题,要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企业深化改革,建立企业制度过程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如企业兼并、破产、人员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等,有的职工不能正确理解,致使在思想上出现了较多的模糊认识问题;有的对企业改制前途命运产生疑惑、担心,甚至失去信心;有的对政府、企业抱有依赖思想和下岗后等待观望、犹豫等。为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些思想问题,采取“实话实说”等形式,引导职工从身边的人和事谈起,通过本人、家庭、企业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实例,使职工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大力开展形势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有关方针、政策教育,真正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形势,科学分析形势,调动职工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工作。第三、言传身教并举,用自己的形象启发、引导职工,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教育,所以作为领导者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成为讲学习,勤思考,做勤奋学习的表率;讲政治动真情,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讲正气,严要求,做清正廉洁的表率;逐渐摒弃只说不干,只讲不看,摆花架子,表面文章的不良风气。同时,面对市场经济的利益诱惑,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在金钱面前毫不动摇,牢固树立领导 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威信,才能起到凝聚职工的核心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和导向效应,思想政治工作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收力。要根据职工的兴趣爱好,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兴建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如“职工之家”“阅览室”等。同时,“五一”、“七一”、“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庆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如歌舞会、球类比赛、拔河赛等,陶冶职工情操,使广大职工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受到教育,激发职工潜能。 二、抓实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有效地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实际工作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是注重抓实事,力戒空对空,切实把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耐心教育与人情服务结合起来,并把职工工作、生活中“热点”、“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扎扎实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即由实际问题引发思想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把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截然分开。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思想根源,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彻底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所谓实际问题,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矛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维护职工权利,保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处处为职工着想,做到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尊重职工就是要尊重和发挥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等,充分行使职工主人翁的权利。在企业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完善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让职工知厂情、议厂情。对企业重大事项都要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职工体会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达到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关心职工不仅要做到政治上爱护,而且要做到生活上关心。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发现和培养职工中优秀积极分子,只要符合入党、入团、提干条件的,就要按规定加强培养,及时发展或任用。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吃苦在前,勇挑重担,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精神。经济上关心职工要从实际出发,关心职工生活,把为职工排忧解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常深入到职工中去,与职工平等谈话、交心,倾听职工意见和呼声,愿望和要求,更要注重了解和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职工住房、吃饭、子女上学、晋升等。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下岗职工生活问题和再就业问题。只要是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而企业又能够做到的就应千方百计去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应向职工耐心解释,真正做到想职工所想,帮助职工所需。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要注重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时刻把职工冷暖挂在心上,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推心置腹、赤诚相见,就一定能够换同舟共济,肝胆相照。 三、抓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此,要结合企业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主体竞赛活动,为职工提供参与和奉献的机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这种以参与和奉献为核心的竞赛活动对职工职业道德、价值观念可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作用,同时也可有效地抵制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侵蚀,形成职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利益共同体。为此,应着重围绕以下活动载体开展竞赛。 1.以增强和提高主人翁意识为主题,开展以“优质服务,方便群众”为宗旨的竞赛,锻炼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展“爱岗位,当主人,创一流,比贡献”的竞赛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2.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为主题,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竞赛。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等“传帮带”活动,制定措施,严格考核,奖惩兑现,鼓励职工虚心请教,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开发职工创造力,使竞赛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传统的技术比武竞赛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平面上的重复,处于比名次,争高低的浅层次上。有的还只能是凑凑热闹,提提精神而已。因此,应注重层次,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多动脑筋,选难题搞攻关,使竞赛跃上一个新台阶,为职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开辟用武之地。 3.以挖掘职工潜能为主题,大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活动。要充分认识“点子”的功能,开展出点子竞赛,定期组织评选好“点子”,及时采纳,付诸实施,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评选、竞赛,造就一批“点子”状元。切实把出“点子”活动纳入竞赛的规范化管理,对现有原材料、机器设备、工艺技术进行深加工利用、改造和革新,提高其利用率,促进职工发挥智能。 4.以后争先创优为主题,开展评先进,树典型活动。变“号召型”为“示范型”竞赛活动,弘扬企业精神,宣传先进人物,推广典型经验,引导职工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新风尚。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使职工的才能得到发挥,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受到熏陶,为使活动搞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还要树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到量化有指标,质化有目标,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物质奖励以增加工资、奖金、改善住房条件等手段,优先满足先进职工的需要,精神奖励以晋升职务、宣传表彰等形式,满足职工荣誉感、成就感等精神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浅谈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银行做好各项业务的前提和基础。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当前银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银行 问题 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银行做好各项业务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银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思想政治理论和方法也被不断充实,但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员工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青年员工思维活跃,思想复杂化、多元化倾向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银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没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少数干部、职工经不起利益、金钱等的诱惑而蜕化,致使银行业监守自盗、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经济案件频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这都给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说明,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论文联盟 一、当前银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日益淡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银行业部分领导及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日益淡化,对党的政策和理论学习严重不足,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与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格格不入,可有可无;部分员工贪图享受、一味崇尚金钱,拜金思想严重;个别员工只计较个人得失,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个别银行政工部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流于形式,而不讲求实际效果。 (二)思想政治工作日益边缘化,作用和地位日益减弱 思想政治工作被片面的认为是独立于银行管理及业务活动以外的工作,而忽视了其对银行管理及业务活动的促进作用。个别领导由于片面的追求 “政绩”和“指标”,无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甚至将其与银行经营管理相对立;个别银行没有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机构和专岗人员,而是由银行干部兼职,由于银行干部集中精力于搞管理、抓经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政工人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者,其自身的素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现。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队伍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第一银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老龄化严重,银行从减轻老员工工作负担的角度考虑将其安排进政工部门,但没有考虑是否适合做政工工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充斥其间,银行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教育不足,甚至无从谈起;三是政工人员自身对党的理论政策学习缺乏积极性,很难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这都严重影响了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四)政治思想工作形式和内容不适应形势要求,工作方法相对传统、单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却没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仍旧存在以诸如汇报、读文件、开会、谈话、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交流方式大都是“我讲你听”灌输式的单向传递方式,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互动性差,员工参与度低;内容老套,空洞无物,与实际工作联系差,“两张皮”现象明显,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个别单位以物质奖惩的方式片面的代替思想政治工作。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的力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作的成效,加强组织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强有力的保障。要从思想上培养和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为银行业务经营活动服务的意识,狠抓银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是在职责上加强落实,各级银行党组织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纳入工作议程,建立起明晰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其次,是在行动上加强领导,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想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发挥其作用,银行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身正示范,言行一致,给广大干部职工做出表率。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复合型的政工人员队伍是银行业改进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做好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设优秀的复合型政工人员队伍。要建立完善的政工人员培训机制,不断加强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政工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在新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列主义、思想等理论基础,较高的精神境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还应具备心理学、行为学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要敏感的把握和洞悉,准确迅速的抓住问题,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是包括工作内容、要素或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工作方式。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必须是以思想政治部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科学的系统工程。工作机制的完善要在原来的并基础上着手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下三项具体制度:一是定期分析制度,由政工部门或与其他部门联合成立员工思想状态分析小组,定期对员工的思想状态进行分析和收集,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达到预警的目的;二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体系,严格兑现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或领导本人评价和员工季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如将晋升或培训机会与思想政治情况挂钩等,以此激励对员工对自身行为进行强化和促进,使员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在激励机制下不断鞭策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解决银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必须结合各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行人员、时间、资金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科学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1、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通过人本化的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达到企业满意的绩效要求。以人为本体现在银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要尊重人,即在银行各项业务活动中要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采纳员工合理的建议,让员工感觉自己真正是银行的一员;二是要理解人,不同员工的思想、性格本就千差万别,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想别人之所想,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理顺冲突,化解矛盾;三是要关心人,银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走进员工的心扉,在感情上与员工形成共鸣,潜移默化中让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时代环境和特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继承;另一方面,在选择性继承的基础上,跳出原来僵化的思维模式,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与传统经验和方法形成优势互补,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例如,现在各银行内网建设完备,无纸化办公基本实现,可以充分利用银行内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政工”,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1];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类活动,寓教于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等。 3、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2]。如今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重要载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可以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培养广大干部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政治工作也收到应用成效。 4、 思想政治工作与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一方面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能孤立的进行,必须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是为银行经营管理服务的思想和意识,围绕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让思想政治工作既成为银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又成为银行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推动力;另一方面,在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和过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努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动作用,这样才能增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最终实现银行业务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结论 当前经济迅速发展,政治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这给银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缺点和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持续不断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达到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为银行的经营业务及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注重人文关怀研究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80后的一代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创新、爱张扬的一代,他们青春、有活力、敢爱敢恨、敢做敢当,我们应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工作上指导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的诠释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应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人文关怀落实到政策制定和日常工作中,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在高校中,要根据广大同学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人文关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应成为激励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精神需求的精神家园。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不断吸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更多的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创新体系。然而人的思想问题是无穷无尽的,当旧的问题解决了的时候,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这就需要我们将知识创新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永葆思想政治工作鲜活的生命力。 二、正确的认识人 “识其所长,避其所短。”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了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渐强烈。要高度重视广大同学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也要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作为一名辅导员,则要对所负责的班级在整体上所存在的共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在发现他们缺点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并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要引发学生的情感,辅导员首先要有情感,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严格要求,遵守校规校纪。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辅导员要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思想,有的放矢进行教育。了解学生必须客观全面、深入细致,防止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中积极因素,还要善于分析其思想中消极因素。通过细致而耐心的工作,引导其向积极方面发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既要抓住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又要因人而异,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三、理智的管理人 一位英国哲人阿若德曾经说过:“关怀可以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暖,可以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崇高”。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一个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易受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不少人迷失了方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在发展中求得人性化的和谐,在和谐发展中推陈出新。我们应该对学生采取热心而不是冷漠,亲近而不是疏远,宽容不计较,以人性化的服务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沟通,解除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心服务,以情操作,以法管理”。能在服务中创造感动,并让学生在感动中受到启发,从而达到管理的最终目的。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懂得“以人为本”。在集体生活中要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关心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一个学校在管理上的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体现在作为学校“产品”的学生的质量高低上。因此,学校规章制度的指导思想都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学习为前提。作为教师则必须“敬业爱生”。敬业指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以能当教师为荣。“爱生”则指给学生以最大的关爱,以爱暖其心。只有出于真情,受教育者才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古今中外,有很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的例子。教师在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更应爱护学生的心灵,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以朋友般对待学生,更易于与学生沟通。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学校才能和谐发展。 四、科学的引导人 “科学理性,事半功倍。”这对于激发情感、引导行为具有特殊的作用。在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这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广大同学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贫困补助、德育排名、医疗保险、生活环境、就餐条件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学校各项建设,减少学生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他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广大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加大心理咨询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环节,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我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为:当学生们“得意忘形”时,让他们的心中有一种像失落了某种高贵东西的感伤;当他们获得成功和荣誉时,在他们沸腾的血液里注入谦虚的冷却剂。告诫学生:面对困难,叹息和抱怨只能消磨他们的意志,犹疑和退缩只能助长一个弱者惯有的惰性。要引导同学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更要引导他们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的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既来之则安之,既干之则胜之”,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人生信条和目标。从事和开展学生教育、学生工作、学生管理是需要用心、用脑、用力、用情的。你的工作、你的事业,无论你如何去做,成功和失败都永远是朋友、是战友,我们要以心爱人、以能管人、以才示人、以德服人。让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道路上,以人为本,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摘 要】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育手段,积极寻求改进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 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在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数量方面都在高等教育中站的极大的比重。普通高校学生身上的问题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一、高等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首先,生源复杂,学生心理素质整体水平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落榜生或是找地方混日子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点是不爱学习或是基础差,对学习没有兴趣。同时由于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着偏见,认为职业教育不正规,没有发展前途等,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自己及未来失去信心,从而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产生自卑、叛逆心理,而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缺乏,手段单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咨询等其他可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并没有进入校园。然而学校设置的思想政治课程往往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对学生实行灌输式的教育,学生思想新年的确立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教育中是无法获得的。另外,职业院校普遍缺乏专职从事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现在的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缺乏有效的监管,因而网络在提供娱乐、学习信息的同时,也会存在着带有暴力、迷信、色情等倾向的信息。而且网络信息的多维与快速变化的特点使得用单一的价值观判断问题变得很困难,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的安排,东西方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加困难。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 (1)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及个人都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认识的提高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其次,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改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态度。对高职教育加强宣传,消除社会大众及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与歧视,从而为高职教育创造出轻松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加强高职院校自身的建设。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场所,培养文化与道德兼备的学生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应该从观念的转变到经费的保障,从教育形式的规范到广泛的参与都给与高度的重视,形成以教师和党员为主要力量,以行政干部和“两课”教师为主干队伍,共青团等组织为支撑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总之,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2)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创新教育手段。建立专业的、高素质的政治教育工作师资队伍是开展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同时应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育形式,积极探索新形势、新方法和新手段。首先,“两课”的地位不能削弱,“两课”是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教学方向和内容应该进行改进和创新。只是完成课堂安排及考试是起不到实质作用的,课堂应该精简,要做到“精”讲“活”授,重视学习马克思的观点与立场,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目的。将课本以外的东西引进课堂,丰富课堂内容,课堂也可以采用互动式或研讨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的兴趣。改进课堂形式,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可以将政治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在课堂之余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邓研会、思政会,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度和实效性。(3)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首先,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政治敏感度。其次,开展社会实践,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课堂以外学习解决实际的问题。最后,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开展工作,对学生党员提高更高的要求,以期起到模范作用。(4)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高职院校的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针对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建立专门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 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加及时和直接。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引导学生的网络公德及法规的教育,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意识,提高抵抗诱惑和抑制腐蚀的能力。同时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系统,对网络信息内容加以监控,建立绿色的网络空间,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对黄河基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法的研究 摘要:随着黄河系统水管体制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由此产生了黄河基层单位内外部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只抓经济,放松了对职工思想的教育与管理,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滞后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工作机制,引导、激励和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治黄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治黄和谐、健康、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黄河基层职工 思想政治 创新思路 一、创新领导机制,建立大政工格局。 目前黄河基层经济运行节奏加快,单纯由政工部门抓思想工作将出现信息滞后问题。职工的很多思想问题是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者如不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使基层单位付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要适应新形势,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真正使行政部门和行政管理者也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他们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和思想反映,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治黄经营与管理的全过程,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编辑: 。 二、创新运行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多年一直延续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一个活动,不分行业,要求全部参加,规定动作很多,自选动作少。实际上,黄河基层各单位治黄的区域位置、受教育程度、方式方法不同、制度不同、效益情况不同、改革的进度也不同,职工的思想问题就不一样,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也不一样,单纯地实行上下同调、整齐划一的运行机制,容易脱离黄河实际,难免产生形式主义。对此,建议上级部门给基层下达任务,要有所区别,多提指导性、原则性的,少提具体、规定性的,更不能以是否全面“不走样”的贯彻来考核。应注重效果,体现差别性,真正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黄河实际的密切结合。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引导、感化功能。 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宝贵经验。但是,在新形势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光靠学理论,进行思想教育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用物质的激励、事业的激励来解决思想问题。例如,对困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一些技术人员和贡献大的职工而言,待遇问题反映的就会强烈一些,制定新的政策、办法、提高人才待遇,真正使分配体现人才的价值和贡献。对此,新时期黄河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用理论武装人、教育人,也要用解决实际问题感动人,用物质激励人,用发展目标、待遇、事业吸引人。 四、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黄河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吸取现代科技的新成果,跟上时代的步伐,注重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网上政工”,加快信息的交流沟通。要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及手段,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同时,要改进方式方法,坚持健康与创新、先进性与广泛性、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一般号照与典型宣传、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精神塑造与文化熏陶等相结合,区别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状况,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五、创新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同样一个思想问题、同一群人,由于工作水平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不大一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对做好工作至关重要。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黄河基层党支部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班子建设,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干部交流,实行政工干部和经济管理干部岗位轮换制。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组织他们学习理论业务,学习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提高为改革开放和治黄事业服务的本领。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卫生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卫生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对卫生人事管理的作用,研究提高卫生人事管理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例如提升卫生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卫生人事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知识;找准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的关键点等方法。 【关键词】 卫生机构;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 1前言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已经越来越突显,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医疗事业的稳步前进,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做为指导。正确的思想政治指导对于卫生人事管理人员具有思想指导作用。正确先进的思想政治指导可以作为卫生人事管理在岗人员的指向标。 2卫生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 卫生事业单位是国家卫生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卫生事业单位需求的医务人员,可以为卫生事业的稳步前进提供人才储备[1]。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在卫生事业单位也要得到落实,这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了顺利实现卫生人事管理的运行,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为每一位医务人员搭建一个平台,使得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这也是为了让医务人员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医疗行业的工作环境。在实施卫生人事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响应国家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工作理念[2]。激励员工激发自身的创造性,努力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每一位医务人员最密切联系得体现。 3思想政治对卫生人事管理作用的体现 社会环境和思想已经开始发生了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单一,于是有些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存在等不健康的思想的出现会导师制医务人员出现人情味丧失,贿赂腐败等消极情况。因此卫生人事管理得中的思想政治指导具有一个很强大的作用就是扶正医务人员的不正之风,正确的思想政治指导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这对优化我国医疗服务水平起到很好地提升作用。在卫生事业单位的招聘过程中会采用多种招聘方式,这对医务人员来说会存在一定的压力,比如说思想上的压力,这时就需要卫生人事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指导。避免因为思想政治的歪风吹及这些对应聘存在心理压力的医务人员。正确的思想政治指导可以有效地消除医务人员之间的工作纠纷。 4提高卫生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 4.1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在每一个工作季度之后进行思想政治演讲活动,搭建小型的演讲现场,落实通知相关人员出席,实行考勤;有奖问答活动等等。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管理,卫生人事管理也不例外,管理需要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时俱进,确保管理方式与社会前进的步调一致。 4.2提升卫生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卫生人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走歪路。卫生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除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还有自身的专业管理知识和经验。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的又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要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出现腐败或者消极的思想而导致管理受到阻力。 4.3卫生人事管理人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知识,用党的先进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地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3]。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深刻并且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卫生人事管理道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认识,卫生人事干部要时刻告诫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通过管理实际工作来积累厚实的学识修养,练就好卫生人事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指导内功。 4.4找准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的关键点,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是医务人员实际需要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医务更应该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而不是专注于对金钱或者报酬。正确的思想政治指导不仅医务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卫生事业行业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因此,卫生人事管理人员要务必做好思想政治指导工作。 5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要想把卫生人事管理顺利有效地推行就必须要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在卫生人事管理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指导及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和工作的创造性,还为推动卫生事业的前进提供了思想保证。 作者:高峰 单位:荣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企业人事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厂企业人事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当前在思政工作具体发展阶段,其内在含义比较多,在后续控制阶段,必须对思政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具体管理形式的要求。以下将对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厂企业人事行政管理中的意义进行分析。 1.1思政工作是管理工作前提 近些年来,电厂企业基于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干预过程中,必须了解具体管理措施,及时对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管理工作内容。思政工作能强化电厂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基于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重视电厂工作人员的思政教育,要用正确的意见引导工作人员,让员工认识到思政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而提升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1.2思政工作是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厂实际管理过程中,控制措施对整体管理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从当前发展现状入手,掌握具体制度的节奏,发挥管理体系的最大化作用。行政管理是指导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在工厂阶段性管理过程中,不能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必须按照组织形式和干预机制的要求,发挥思政工作体系的作用。在后续管理过程中,电厂企业的外贸交易、生产形式等,都是采取统一管理的支配形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规划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思政教育,能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在后续管理中,只有落实思政工作,才能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完成。 1.3思政工作是提升电厂凝聚力的有效措施 随着竞争力的不断增加,电厂企业要想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必须从当前管理现状入手,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后续干预过程中,必须对思政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具体控制标准和形式。思政工作对企业凝聚力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遵循现有的管理标准,必然会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1.4思政工作有助于提升电厂管理水平 电厂在发展和改革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后续发展,基于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和干预性,必须做好思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当前,需要以思政工作内容和干预形式为基准,从电厂实际管理和生产现状入手,提升电厂整体管理水平。人事行政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做好常规性管理工作,满足电厂实际管理形式的要求,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到企业人事行政管理中 基于企业管理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干预过程中,需要对思政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现有控制基础上,对管理形式进行分析。以下将对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到企业人事行政管理中进行分析。 2.1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电厂企业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产品质量,需要从当前发展现状入手,满足制度体系控制的具体要求,提升经济效益。在建设过程中,制度体系是以人为基础的,必须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体系,明确控制要点,对干预因素进行分析,使其适应企业人事管理的具体要求。此外,电厂管理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制度体系的类别和干预形式,将具体管理形式落实到实处,进而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顺利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 2.2严格执行纪律 在思政工作后续施工阶段,需要对电厂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分析,避免出现管理不当情况。在后续管理中,要严格执行法律要求,规范员工自身行为。例如,在电厂工作具体管理阶段,会出现迟到或者早退的情况,多是采用罚钱的形式,部分员工对其重视度比较低。基于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要求在电厂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实相关管理工作,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政教育。由于电厂工作人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认知度差距大,部分员工不遵守制度体系的要求,需要对员工进行系统的教育,严格执行具体管理制度,及时纠正错误。 2.3确定工资绩效机制 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使其了解工资制度的具体要求。但是由于原有工资形式的特殊性,部分员工出现思想保守的情况,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平均分配,激发不了职工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发挥工资的调控作用,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思政教育,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电厂的后续管理干预机制比较多,为了保证思政工作的有序性,需要以现有制度形式为基准,给予工作能力强的电厂工作人员正激励,进而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2.4发挥思政工作的最大化作用 基于思政工作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续控制阶段,必须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在后续思想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从实际工作入手,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满足制度形式的后续要求。在具体干预过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的导向作用,对工作形式进行分析,在已有干预形式和控制基础上,通过制度管理实现企业的科学高效运转,为制度管理营造团结、公正的环境。思政工作的内容比较多,系统有效的创新形式符合具体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系统有效的干预措施,满足具体管理机制的要求,进而不断促进电厂企业的后续发展。 3结语 电厂企业的人事行政管理机制比较复杂,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满足制度体系的本质性要求,对具体管理目标进行分析。电厂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分析,确定有效的控制形式,为了避免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必须将制度体系应用到实践中,满足具体管理工作的要求,适应企业管理机制的要求。同时,思政工作的落实,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帮助人事管理部门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体系。 作者:何晓祝 单位: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在当前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实现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完美结合,使得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的一项重大问题。笔者主要对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进行总结,从中发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怎样形成两者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的积极影响力,同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新时期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不断更新,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怎样使得文化水平稳定提高,怎样将企业文化很好地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并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是今后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和怎样进行两者创新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产生的企业内部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内管理者所大力倡导的,受到员工认可的群体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精神文化,被企业员工所认可的精神文化,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强大动力。所以,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进行良好的管理活动。首先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目前很多的企业只是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社会效益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整体素质水平。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向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文化建设使得员工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把个人理想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良好的企业文化还能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前进的动力,使得整体员工都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员工具有责任感。企业文化所创造的良好气氛,使得员工和企业共同生存的意识形成,深刻认识到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受到尊重,员工对企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大家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最后是实现自我的良好调节。企业文化可以看作更高层次的管理制度,将繁杂的制度压缩形成具有强大号召力的行为准则。管理者依据这样的准则开展员工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同企业目标相一致的价值准则观念。当员工违反这些准则时,即使不被领导或者同事追究,自己也会产生内疚心理,今后努力完善自己。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企业文化可以看作经营管理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实质是传播政治思想文化,是一种政治思想理论。两种形式都在企业中存在,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一是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殊途同归。比如它们都看重人的重要作用,以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为主。二是工作内容的共同点体现在对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上。企业文化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不断熏陶让员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教育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理想的过程。三是在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都要求着重体现人的社会价值。企业文化要求充分尊重人、体谅人、理解人,从而发现员工的内在潜力;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为了提高员工素质,最终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追求、有素质的“四有”人才。 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在很多观念上都具有相同点,但是毕竟不是统一范畴的要求,本身也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不能相互代替。它们的区别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理论范畴不同。企业文化一般看作在经济文化的范畴之中,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然而思想政治工作一般看作在政治文化的范畴中,是党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的良好传统。二是它们作用的方式不同。企业文化是为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气氛,使人的思想受到熏陶,最终体现在工作状态和行为上,成为企业今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但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教育和疏导等多种方式,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合理处理员工中存在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确保一切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三是具体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差别。企业文化建设涵盖了物质、精神、制度等多个方面,对员工思想进行“软”“硬”两种方式的引导;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引导员工思想,通过问题的解决方式和过程达到对员工行为的指引,所以相比企业文化建设有更加突出的党性和政治性。 四、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它们都推动着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所以要想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结合,最大程度发挥正面效应,就必须找到关键的结合点,完美衔接和联系,保证能够顺利进行各项工作。详细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对人员的规范效应。正常的文化建设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员工能够认真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和指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企业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并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利用文化氛围、科学价值观和道德信仰的价值,去指导和制约员工的各种行为,严格达到各项工作的标准,完成高品质的工作任务。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思考方式就会有怎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同时这些方式决定产生怎样的结果,是否有良好的绩效水平,所以应该将有形和无形的约束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外部企业制度和内部员工的行为管理意识共同作用,使得每一个企业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充分发挥管理的影响力。 二是严格执行“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地将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最终目标,从而很好处理群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结合这两个方面时,强调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随着时代和市场发展不断出现的新要求,科学进行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最终使得企业和个人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 三是党政工团要共同进行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合力。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出来,党政工团大幅度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企业文化是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很好地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它的作用对内对外都很重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指引企业前进的方向。 四是设计各种别具特点的活动实现两者的更好融合。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强化工作,这些都要以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完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量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避免出现思想政治工作空泛和脱离实际的情况。比如开展“文化建设”工程,更好弘扬道德文化;开展“教育感化”工程,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企业不断同各种管理等多方面结合,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作者:王楠 单位:神华内蒙古煤焦化西来峰硝铵有限责任公司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微时代背景下,“移动式”“碎片式”的虚拟生活环境正在深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多元文化冲击着高校的文化生态,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元和复杂,这对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也带来极大挑战。针对微时代的特点,高校应当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式和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微生活”,要依靠微力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活动,并通过建立多方联动的工作微路径,有效衔接微时代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1.移动环境下的无序生活及行为。 微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移动生活的普及,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不再受时空限制,其生活方式和行为呈现出场景的流动性和选择的随意性。大学生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学习、生活就可以从教室、宿舍、食堂向商场、公交车、网络平台等区域无障碍扩散,生活和行为与移动环境关联在一起,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的生活和娱乐就“永远在线”。微时代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行为方式,这些活动跟随一部手机向各个场所移动,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到各种互动中,实现了全天候的阅读、交往和娱乐,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空间中不断切换自己的行为特点。可以说,微时代让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随着移动环境变成流动的、无序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移动时代让大学生进入了移动生活、移动思维,其行为特征变得更为随意和无意识。 2.碎片思维下的信息获取及传播。 微时代改变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场景,同时,也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思维特征,微时代的学习和生活大多以“微内容”呈现,“永远在线”的内容也让时间支配变得更为自由和主动,因而,大学生在时间支配和管理上就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学习和生活也以碎片化的形式获取和传播。比如,可以一边吃饭一边发微信,公交站候车时可以顺便淘宝购物,坐公交时可以浏览新闻和视频;时间的碎片化,也让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传播变得即时和跳跃,一分钟前可能在看微博,一分钟后可能就是淘宝购物,再过几分钟可能又在和同学微信互动,大学生的学习时间、社交时间和娱乐时间以碎片式的特点跳跃着进行。当然,这种碎片化的生活使大学生可以通过零碎的时间轻松完成学习、社交和娱乐等活动,实现用碎片式的时间获取信息并传播信息。同时,碎片式的时间支配带来的就是大学生的一种碎片式思维。微时代的互联网特性,让大学生的多种活动得以相互重叠与交叉,不同活动之间的时间支配界线也被打破。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征,让大学生在时间使用上变得随意和消磨,导致大学生出现一种“网络依赖”的病态现象。 3.虚拟生活中的社交依赖及放纵。 微时代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熟人社区”和“虚拟社区”高度融合的重要特点。班级、宿舍以及同乡会等传统熟人社区虽然依然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交区域,但同时,微时代也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拓展到虚拟社区,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成为大学生主流的交流工具。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交往,其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消解了传统社交中的真实性、实名性,个体甚至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性别、身份自由地与他人交流,不同的身份角色还可以在多个虚拟社区中流动和变化。虚拟社会的这种自由性和隐匿性可以让大学生完全解开束缚,热衷于在虚拟网络平台上实现一种“虚拟的真实”,甚至让大学生对虚拟社区的社交形成一种需要和依赖。微时代背景下,“虚拟社交”“移动社交”正在替代高校大学生传统的社交方式,他们着迷于“虚拟”与“现实”、“熟悉”与“陌生”之间的不断转换,而且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固定束缚,在不同的时空中转换,甚至模糊“虚拟与真实”“熟悉与陌生”之间的界限。微时代给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人际交往呈现出多元与单一、虚拟与真实、熟悉与陌生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特点。大学生对虚拟社区人际交往的依赖、沉溺以及放纵等特点也日渐突出,需要高校学工部门予以重视。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多元文化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待创新。 其一,微时代的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虚拟社交平台的大众化,个人获取和信息变得非常便捷,任何个人可以随时借助微博、微信、QQ等平台信息,对社会热点问题可随意选择关注、传播、点评,加之思想行为缺乏道德制约,传播的信息也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容易造成真伪难辨的信息无限制地泛滥开来。虚拟社会中多种文化混杂,对大学生而言,既可能有先进文化的影响,也可能会被腐朽、落后的文化侵蚀,这种多元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增加,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二,互联网现实与虚拟相叠加的特征,容易造成大学生在现实与虚拟社区中的价值错位,比如以自我为中心,对现实社会不关注,责任感缺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主流价值观发生偏差,等等,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不可控化。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靠教师、讲座、实践的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今天高校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如何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引导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革工作方式,把网络社会和现实环境统一起来,帮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保持清醒的政治方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信息载体多样,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受挑战。 微博、微信、QQ群等社交平台,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的信息获取和传播,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个体不需要面对面交流,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这种没有限制和约束的社交让大学生乐于参与,并成为其重要的社交生活方式。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优势非常明显,如信息便捷、快速,审查渠道不严格,陌生人之间可以任意传播、评论以及“互粉”,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和情感发展的需要。在虚拟的网络社区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建构者和传播者,大学生的话语意识被激发,其思维方式呈现出简单、多变和扁平,高校的育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呈现出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现象,严重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育人效果。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关注点更为多元,其思维焦点也更为多变和不可测,因此,高校的育人方式和渠道也要跟上微时代的互联思维,充分认识网络社交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有效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载体,去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联网平台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时俱进。 3.虚拟世界狂欢,思想动态及行为后果难预见。 便利的互联网环境让大学生热衷于虚拟世界的狂欢。碎片化的移动阅读,让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简单、零碎和非理性,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微语言表达,呈现出情绪化、个人化、主观化和“屌丝化”的特点,传达的大都是个人情感和非理性的观点。面对不加过滤的信息海洋,大学生可能只在乎信息是不是吸引眼球,不会考虑信息所带来的后果和负面影响,在围观与起哄中成为“看热闹”的参与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大学生无意识地深度介入虚拟网络世界,一方面,造成大学生思想动态及行为后果很难预见及可控,给教师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高校的舆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如何主导舆论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微时代下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1.微内容渗透:把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学生的微生活。 “只有将‘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有机整合为同一个‘自我’,人才能成为顺应时代的健全的道德之人。”[1]高校要创新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融入互联网生活,借助新媒体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诉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学生互动,以无声感染及渗透的方式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社会正面事迹,引导大学生关注并参与讨论,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正面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主动介入大学生的网络虚拟社交。针对微时代的微生活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微生活”,透彻剖析网络热点事件的现实背景和根源,把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统一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换工作角色,做大学生的忠实听众和“粉丝”,让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微方式推进:借助微力量开展思想政治微活动。 微时代需要依靠微力量,这种微力量既包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包括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本人,通过不同力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活动。这种微力量要形成强大的合力,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和任课教师要主动融入互联网生活,了解和掌握“微时代”的新手段、新文化和新媒体,将社会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主动融入教育内容,主动实践运用“微时代”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深刻认识新媒体的优势和局限,提高自己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水平。二是要有效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让党员学生干部、优秀学子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优秀事迹,让正面的价值导向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三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各类专题讨论,对于学生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借助微博等平台进行多角度讨论,还可以把校园文化活动搬到网络平台,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服务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管理,也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改进,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融入新媒体平台。 3.微路径实施:建立多级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微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2]针对微时代的特征,高校应当变革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分析“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构建一条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首先是顶层引领,高校要及时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利用官方平台权威信息,引领热点、焦点问题的主题设置,“以生为本”来构建开放、透明、及时的育人环境。其次是多级联动,学工部门要主动建立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学校、学院、班级为平台开展多级互动,把思政工作以分层、分类、分众的方式落到实处,学工部门通过组织班级、团支部、社团等组织开通微博、微信等交流互动平台,坚持“主导与互动、自由与控制”的原则,服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再次是个体融入,包括思政工作者、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与学生做朋友,和学生无代沟地谈心及思想交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舆论环境,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倾向,充分发挥解疑、释疑和指路的引导作用。高校通过建立多方联动的工作微路径,有效衔接微时代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梁海波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一、企业员工思想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员工一方面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状态。 (一)员工思想变复杂化 随着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员工的思想自然也产生诸多疑虑和后顾之忧,而员工的层次不同,心态也各异。部分员工对企业改革后没有给员工带来直接或长远利益的改善,也相应产生一些失落感和不平衡情绪,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稳定。 (二)员工思想趋感性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文化也不断的向企业涌入和渗透,部分员工盲从于外在的权威和教条主义,盲目、轻信、主观臆断和意气用事,愿意跟风从众,随波逐流,容易感情冲动,心浮气躁,企业员工思想感性化倾向更为凸显。 (三)员工思想显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逐渐地改变着传统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个人观点和主张的自由度、开放度、便利度以及快捷性、互动性大大增强,而且可以实现无地域限制的交流沟通,使企业员工思想变得更为活跃多样化。另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与员工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在不断增多。许多社会现象也诱发员工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有些可能会引起员工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员工则表现出一些消极倾向,主要有以下几种状态:一是矛盾心理;二是依赖心理;三是焦虑心理。 二、有的放矢,寻找和实践解决员工思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解决职工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作为思想工作者,要深入一线,了解员工的所需、所求,切实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准确选好工作切入点。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理顺员工的思想和情绪,解开疑点和思想疙瘩,把解决思想问题同实际问题相结合,热情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尽力为基层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让他们对企业信任,依赖,在工作中放下思想包袱,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企业发展当中。 (二)做好宣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 宣传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又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重要方式。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宣传具有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导向性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做好企业宣传工作,对于营造经营环境、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外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宣传公司在团结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重视培训,大力增强员工素质 员工的思想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这就需要企业每—个员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切实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自觉在工作岗位的实践中磨练和完善自己,努力消除那些对企业科学发展不利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技能培训则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对于自己操作技能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消减由公司改革对员工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所带来的焦虑。做好政策及制度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形成常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为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原则找到了结合点,可以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脱离的现象。 (四)以人为本,切实为员工解决问题 一个企业,要做好思想工作,相互信任是基础。在工作中,要给予员工四大权利:知情权、参与权、商议权与决定权。只有这样,员工才会觉得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有参与感、归属感、荣誉感,才能体现出主人翁意识,在具体工作中才会更加努力。当然,在工作中,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外,思想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和发展动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鼓励员工的创业力,为员工的创业力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机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推动力。员工的思想工作是千头万绪,员工的思想状况也是千差万别。了解员工心声,才能知道员工的所思所想。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坚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鼓舞人”,才能成为员工的贴心人。始终坚信疏导胜于封堵,畅通言论渠道,以全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并自觉把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以此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重要内容和保障。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改制,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企业是社会的发展的经济支柱,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培育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和谐的动力源泉,建立和谐的调节机制,进而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企业的政治优势,并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有被弱化的趋势。“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很多企业真实地存在。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服务员工的能力和水平;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重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单位等方面结合在一起,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透做实,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或“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要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使思想政治工作为民造福。另外,企业要紧紧围绕长效机制建设,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三管齐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以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做好服务员工的相关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三、结语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的舞台就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就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招一式、一举一措、一言一行,能否在员工的思想上,情感上引起共鸣,得到员工的认可,并为员工所接受,就得看这些是否与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是否切合实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着眼于企业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作风、新局面,不断增强新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更离不开企业的思想工作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和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翠娜 单位:唐山港兴实业总公司党群工作部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一、概述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在思想政治工作指导下的符合自身特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不断完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企业逐步完成从制度化管理向企业文化管理的转型,为企业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每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企业文化属于一种新的管理科学与管理方法,它的实质是将以往企业管理中对物的过分重视变成对人加以重视,对职工的观念与意识加以重视。现在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认识,而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起较大作用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的提出,经历了很长时间。1847年,马恩共同创建了共产主义同盟,这是无产阶级的首个政党,同盟章程中出现“宣传工作”的概念。刘少奇同志解释过这一概念,他指出宣传工作实际上就相当于思想工作。我国于1951年召开了首次全国性质的宣传工作会议,刘少奇同志在会上正式提出新的概念,即“思想政治工作”。所谓的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在日常政治工作当中属于思想性的那一部分,还有思想工作当中属于政治性的那一部分。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就相当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互换。简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相应的阶级,以及政党,还有社会群众这三者之间通过相应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观点,有一定的组织、计划,以及目的的来影响其成员,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符合社会、阶级的需要,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它必然要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出发,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项基本原则等,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有效地保障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企业文化除了要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发展规律,更要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的方向,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支持,是上述这些要求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代表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领导的实质在于执政为民,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在企业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企业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根本上讲,企业文化建设与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只是从总的方向上讲是这样。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中,由于观念、体制、方法等原因,出现脱离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也难以避免。这些偏差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以保证企业文化确实代表多数人的利益。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和可靠的队伍,相对于企业文化而言拥有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从而为行之有效地建立企业文化提供了有形的队伍、有效的机制,使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不会完全流于自发,而是能够有步骤、有秩序地加以推进。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把工作的落脚点定位于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氛围外,还要主动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开辟道路、提供动力,推动企业文化向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分析 1.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的思想动态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对象是职工,正因为如此,在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职工的思想,重视职工的思想动态。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时刻了解职工的内心想法,从而可以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教育的作用,从而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融入至企业的各个环节。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领导来说,其需要大力完善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考虑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和目标以及职工的思想状况,然后有效选择工作载体,积极组织企业的各类活动,进而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带头作用。 2.用科学发展观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想要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引导作用,就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培育企业的文化,要充分考虑事物的发展规律,科学管理企业,促进企业在科学发展观下不断提升自己。对于企业党组织来说,其要积极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要重视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发展指导方针,让企业能够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紧随时展,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与时代同步,进而得以快速、有效地发展。 3.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企业各项制度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此,企业党组织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引领企业及时修订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制度。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力量。以人为本,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最大的资本,人才优势是最具竞争力优势的意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要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实现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的转变,真正使企业成为人才辈出之地、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创业之地。要对企业人才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岗位描述、岗位价值测评、绩效考核与管理、教育培训与开发。还应完善激励制度,包括促进全员学习和竞争成才制度,留住、吸引和鼓励核心人才的制度等。 四、结束语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有关人员应该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优势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策略。 作者:潘文举 单位: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建筑段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企业基层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部门在组织领导上薄弱 很多企业认为,当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日益加剧,企业的营销任务很繁重,特别是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势下,企业以经营为中心,并逐步建立一套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很多企业管理部门缺乏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提不到位置,列不上议程,受到冷落。长此以往,企业将陷入意识危机,精神危机,以后必定会影响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1.2方式方法存在差距 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加强和治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这对做好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们未能借鉴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也未能够因势、因人、因地制宜地转变工作方法,新的方法也没有,总是搞一些让人反感的形式主义,费力费时,事倍功半,辛苦了大家,却达不到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 1.3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一些企业政工干部长期得不到培训,知识老化,素质弱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工队伍缺乏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懂市场、懂科学、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措施 企业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教育并且引导职工,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自觉担负起振兴企业和发展企业的责任,一心一意为企业分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方,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很重要,重视民生,以服务职工为目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会很容易在基层中展开,职工也会很容易接受,从而以心甘情愿的心态来配合,工作也会很容易取得成功。抓住了这个方法,就等于找到了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金钥匙”,可以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有序的环境。 2.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一个高层次管理理念,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手段。主要是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精。我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方法精;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工作要认真,思想政治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针对性强,政策性强,不能疏忽;二是工作范围要精准,行程综合管理体系,覆盖到班组,岗位,员工家庭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制度细;分级建立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使企业各部门责任明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考核严;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实施经常化和考核管理规范化。目标实;结合不同的时期指定不同的目标来开展政治工作,以企业的目标完成情况和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检验和评价企业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追求最大效益,把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增强思想工作在经济生产工作中的实际效果。认识高,标准高;围绕实现企业经济生产效益为中心,把经济效益的增长作为企业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精细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精益求精的方式,当前形势下,是一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改革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新方式。 2.2以人为本,精神物质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把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坚持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而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物质刺激的同时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了物质刺激,不能实现群众的物质需要,政治思想工作便如同空洞的说教,从而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有物质刺激,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脱离实际走向邪路。管理部门应该正确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各种利害关系,关心职工的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与此同时,管理部门做到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价值教育和知识提供相结合,分清是非和耐心等待相结合,力求贴近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实际,注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确保所讲道理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2.3满足企业职工精神理想需求,凝聚企业力量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企业文化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一个和谐的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对基层企业,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做好企业文化的落地执行工作,真正将员工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使企业成为和谐美好的员工之家。 2.4强化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模范带头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力、说服力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高尚人格和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员工正是以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为依据来判断谁是党的路线政策的忠实执行者,谁是群众利益的根本代表,从而真心实意地相信谁。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应该富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怀抱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具公道正派、廉洁奉公、自省自律的作风的领导,那么它必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必然能够团结奋斗、风雨同舟、开拓前进。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干部,对待功名利禄,多一点“无我”;对待事业工作,多一点“忘我”;对待自己的缺点毛病,多一些“非我”,真正地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带头模范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基层思想工作者们应该结合企业特点,联系实际,认真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找准员工的思想难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下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作者:吴永军单位:黑龙江省襄河农场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青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研究 1加强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多样化。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保障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化解青工思想问题、保证青工生活幸福的必要措施。时代的要求。石油工业经历一次一次的重组改制,面对的是国际化的竞争,特别是上市重组后,工作标准、规范要适应国际化要求,新的企业使命,带来了青工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部分青工的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建立“大政工”格局的需要。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并优化“大政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构想,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工、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体制是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青工入职时间短,工作中还处于学习和提升阶段,难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矛盾,促进企业政策和观念的贯彻与执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近年来加强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采油五厂按照“贴近生产、贴近生活、贴近青工”的总体工作思路,全方位开展青工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青工队伍思想稳定,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2.1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构建青工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 制定下发相关工作制度。出台了《第五采油厂青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每季度专题听取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汇报,每半年开展一次青工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指标相挂钩,进行严格考核兑现,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化和程序化。创建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充分利用报刊、广播、图书、微博、微信等媒体的优势,开展新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厂网页开辟工作会精神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交流园地等专栏,定期及时更新,进行青工思想教育。分门别类建立了网络QQ群、微信群,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创造了更为新颖、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 2.2掌握苗头,预测动机,增强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善于察言观色,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心人。紧密围绕“做青工所需、帮青工所困”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月度青工思想调查等多种渠道,引导青工相互沟通交流,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力争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个人的心坎上,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从源头上维护稳定。坚持以人为本,真情关爱青工。定期组织领导班子轮流住井住站,督促机关管理人员经常性深入现场、班组、岗位开展工作。与青工“一对一,面对面”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理想、谈未来、拉家长,了解青工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多渠道为青工排忧解难,满足青工的合理需求。 2.3创新方法,以人为本,提高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为青工积极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构建舞台阵地,把“彰显个性,激扬青春”作为舞台阵地建设的核心出发点,通过搭建文化展示平台、文化互动平台、文化欣赏平台,满足青工精神需求,释放工作压力,使青工的特长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彰显,激发了青工队伍的活力和创新力。畅通青工信访渠道充分尊重青工的参与权和发言权。积极探索建立通畅、规范的青工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构建了“厂长接待日”、现场办公会、青工代表大会等多种党员领导干部与青工群众面对面接触、心对心交流的沟通渠道,积极引导青工相互沟通交流,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关心青工个人的成长成才问题。以“锻炼队伍、涌现人才、奉献岗位”为宗旨,每年举办一次青工技术比武活动,建立了动态的多层次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注重实践锻炼,把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青工放到关键岗位、重点工程、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让青工“有目标、有奔头”。 3结语 在新形势下,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是很难奏效。我们应与时俱进,准确把握青工的思想特点,创新青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充分调动起青年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源头上化解青年的各种思想问题,使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兴衰紧密的相连在一起,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作者:李亮 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这是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赵林中所讲的一句话。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交流研讨会上,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赵林中,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可人,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徐海芳,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范立元五位领导所各自介绍开展党建工作的实践和经验体会,不仅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也再次验证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这句话在纺织企业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成效。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在富润集团赵林中书记看来,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形而上的东西,是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做、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工作、文化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永远都不会过时。 记得在2013年初秋,赵林中书记来北京出差,与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刘慧兰一起在香江戴斯酒店大堂小座交流,我有幸陪同刘会长与这位睿智但低调的纺织行业优秀企业家赵林中书记一起交谈,在谈到对企业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时,赵林中书记首先讲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创效益”。这句话让我记忆尤为深刻。 围绕转型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转型。上海纺织集团公司坚持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行,党委在强势推进集团转型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把党建工作落实的着力点体现在“四个必须”和“四个有为”上,把党建服务经济工作的落脚点重点体现在“围绕中心”和“融入管理”上,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上海纺织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2016年创出了营业收入实现540亿元的历史新绩。富润集团30多年坚持不懈加强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政治保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如今成为富润的优秀传统,也成为富润的品牌和软实力。际华集团股份公司创造性提出党建工作“五个体系”,建立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国轻纺城市场全力构建市场党建服务标准体系,成为全国首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党建标准化试点市场。迎阳无纺机械公司把党建工作中激发出来的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企业的发展上,将党建成效实实在在的转化为生产力。 依靠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我们很多纺织企业进行了不懈探索,创出了有效的经验,实践也验证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企业的市场竞争和稳定发展中也是强有力的生产力。 作者:姜国华 单位: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公路建设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摘要:公路建设是我国基础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公路建设项目当中,为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保证施工秩序的稳定,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推进和强化。本文针对目前公路建设项目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公路项目建设的有利作用,对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与强化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强化策略 一、引言 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路建设的整体效率,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实际的公路建设项目中比较重视施工速度和施工技术,却减少了对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在另外一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形式和方法也较为落后,这就需要针对其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式,以此来推动公路建设项目的更好发展。 二、开展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工作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1.首先是公路建设项目中职工岗位类型较为复杂。公路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种类型工作人员的协调支持,才能完成整体项目,其中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于每一种工作人员的工作特征来说,具有较大程度的差异,另外每一种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整体文化程度也不相同,比如说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文化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思想觉悟程度也个不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很难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内容进行完善的规划,无法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受到较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提升速度较慢。2.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式较为落后。公路建设项目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建设周期和建设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也各不相同,在公路建设项目的逐渐发展下,各种高素质人才被大批量的引入,使实际工作人员中年轻人员和高素质人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虽然提高了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平,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所采取的工作开展方式仍没由发生改变,不能适应目前职工的主要特点,在目前职工接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发生较大程度改变的情况下,仍旧是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口头教育或者讲座的形式开展,而没有借助任何信息化产品来进行,比如说多媒体教育,这样就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较为枯燥,大部分职工对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到功利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尽快的完成思想教育工作,或者将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当成一种获取荣誉、提高职称的方式,没有领会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涵义,将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而在思想引导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职工所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与开展公路建设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4.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率较低。部分公路项目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人员虽然按照相应的方式和指导思想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仍旧没有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针对性,也就是说没有根据职工的主要思想认知程度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向心力的培养并不到位。在另外一个方面,部分管理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主要以简单的文件报告阅读或者纯粹的文字解说为主,没有结合实际的工作案例来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性,而由于没有指定较为完善的教育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工作人员参加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真性和积极性普遍较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收能力也较低,这也是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与强化策略 针对目前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来有针对性的寻找相关改进措施,以此来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其主要强化策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首先是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的基层党建工作。要想保证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果,提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工作人员思想的纯洁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最先进的思想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这样就需要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基层党建工作。针对公路建设项目中所设置的各个不同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建立并且完善相应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建设项目中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基层党组织人员需要行使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了解公路建设项目中职工平时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及时的职工解决问题,以此来提升其思想政治的水平和政治觉悟程度。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在实际的公路建设项目当中,由于岗位的不同,职工所行使的责任也不同,在目前的公路建设项目当中,针对各个职工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同,需要改变传统口头教育和思想讲座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式和理念,在对职工的思想觉悟认知程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进行完善,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在另外一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意义,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采用先进的工作开展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采用多媒体教育的形式,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收程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整体效率。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整体效率,需要在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案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相应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对其中考核不及格或者达不到相应目标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思想觉悟认知程度较高的工作人员给予鼓励,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针对岗位和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和标准的考核,以此来做好考核的公平和公正,在这样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影响下,工作人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理解其中所传达的意义和内容,保证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程度能够符合公路项目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四、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目前的公路建设项目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维持施工秩序的稳定,增强员工的凝结力,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针对目前公路建设项目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所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从开展形式、教育内容和相应机制的建立等几个方面,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水平,保证其中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的快速稳定发展。 作者:曲明慧 单位:日照市公路管理局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离心式压缩机干气密封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业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应用范围的扩大也使得离心式压缩机的故障频发,主要表现为机组的能耗性过大、干气密封性不强、部件间的连接不紧密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工作人员应该转变原有的处理观念,根据典型的离心式压缩机故障进行分析,提升机械的运行速度。因此,本文针对干气密封技术的基础原理,对典型故障案例予以讨论。 [关键词]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干起密封;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干气密封属于一种新型的轴端密封设备,并在无液体的状况下形成非接触性流动中心。干气密封设备作为离心式压缩机的重要控制设备,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机械的运转速度。但由于现代化工石油业的严格性需求,传统的干气密封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要求,使得故障频发。因此,主要案例的分析必不可少。 1 干气密封技术基本原理构造 干气密封技术的基本原理构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设备的安装上来讲,弹簧、旋转环、不锈钢密封器件都是其关键部分。由于不锈钢弹簧座内含有O型颈环,工作人员要将动环组件固定在密封转子上,这样才能够保障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螺旋槽受到压力的推动,在根部外的无槽区形成密封孔位。第二,密封孔会在气压的阻止下形成对流,并增大气膜之间的间距。同时,螺旋槽在密度坝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对气膜表面的压力进行感应,对机组表面的构件气隙进行分配,还可以起到密度平衡的作用。试想一下,当动环组件脱离了气体膜,弹簧座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失去平衡。但如果干气密封孔位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两个组件之间都有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设备的两端面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连接纽带的作用,关键部位也不易出现磨损情况,减少了故障发生的频率。 2 干气密封故障典型案例分析 2.1 隔离气中断 隔离气中断是干气密封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在盘机启动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工作人员要设定机械轴承的位置,保障驱动器的正常运行。但很多情况下,盘车的冷却速度会在压缩机组的影响下减小,驱动器中没有足够的压力来推动,使得润滑油无法正常提供,甚至出现中断的现象。此时氮气在管网中的分布会呈现不均匀的状况,使机组的运行受到影响。表现如下:在石油化工装置的运行过程中,两孔板之间的间距变大、其中个别板位上还出现了污染性杂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修发现:干气密封的后壳已经出现了裂纹,甚至传送套也不能在润滑油的作用下进行运转,颈环表面出现了严重的裂痕。第二,在盘车机组的运行中隔离气中断,并进入润滑油当中。密封端面受到压力气体的影响已经不能够按照原有速度进行运转,在初期受到磨损。但动环在惯性摩擦下会使密封性减弱,以裂纹不断扩大的方式进入二级密封腔体中,使得大部分石墨粉泄漏出去。最后,干气密封也会因机组结构的混乱而加大裂纹的产生范围,并冲开动环构件,出现散落现象。 采取的主要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干气密封设备进行检查,以内部管壁的布局为控制方向,更换干气密封构件。另外,如果隔离气源与标准气体的差异过大,工作人员也要进行测定,确定管道的吹扫空间,保证压缩机能够稳定运行。 2.2 机组喘振 导致机组喘振的主要原因就是公用工程系统故障的出现。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对相应构件进行检查,调整机组运行中的速度,并对最小转距进行调整,保障低压缸的震动频率。故障异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压缩机停止运行时,润滑油还在继续输送,甚至在两隔板处发现了压缸阻力浮动的情况,使得机组内部的运行混乱,出现了干气密封泄漏现象。第二,工作人员以两端轴承的连接情况为检点,并没有发现相关构件出现磨损。但在驱动器启动的前提下,设备外壳的金属保护层融化。故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机组在加速运行中离心设备的内置压力失衡,大量的密封气体被吸入到了缸体的缓冲区内,导致机械在振动的过程中出现损伤,润滑油淹没密封管线,对关键器件产生腐蚀。 采取措施主要为控制机组启动的速率。工作人员要通过阀门来调节机组的运动速度,使密封装置不受到阻力浮动的影响,满足设定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闭装配机组的阀门,对轴承两端的接线位置进行确定,并调整冲区的密封气体容量。 2.3 密封环浮动性 密封环浮动性故障出现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组空间的差异。一些干气密封环境相对较差,内部较为狭窄,会影响密封缓冲区的气流速度。同时,在机组运行前,工作人员没有对内部构件进行清洁性处理,使杂质在密封性装备中浮动,令现场出现泄漏情况。第二,由于干气密封金属器件的规模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弹簧座的表面就容易出现密封圈过大的情况,使密封量超标并泄漏。根据这种现象,工作人员应该采取新工艺,在压缩机的端口对污染气体进行过滤,并将浮动密封圈的厚度降低,在隔离设备的中心处安装上前端处理器,阻止机组内部的气体与外部污染接触,以保证密封装置的使用效率,提升离心式压缩机的质量,达到故障减少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分析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第二,从实际故障出发,探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从而得出: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离心式压缩机的运行情况对机组状态进行整合,检查机械设备的启动速度,设计干气密封的流动空间。同时,也要做好机组的维修和保护工作,为石油化工的长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策略及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的应用 摘 要:石油化工行业受到能源短缺的严重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工行业中实行节能策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策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节能策略在间歇性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节能策略;石油化工行业 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和资源消耗量过大的问题,石油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使用化工行业中应该积极推行节能策略,提倡节能降耗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模式。 一、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策略 石油化工行业主要有三方面的节能策略:能量回收、工艺利用、能量转换和传输。3种策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因此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技术也可以分为三大类:能量充分利用与回收技术、先进工艺的开发与应用、能量的高效转换和传输技术[1]。 (一)能量充分利用与回收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并且会产生一定的余冷、余热和余压资源,要实现节能策略就需要对这些能源进行回收和充分利用,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部分具有较高品位的低温余热资源可以用于制冷,用以替代电能或者蒸汽。余压资源也可以拖动机械设备,用以替代电能。当前还没有对余冷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技术,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二)能量的高效转换和传输技术。通过一定的技术来使能量传输和转换的效率得以提高,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当前有4种途径能够达到这一目的:①通过自发的装置对废水进行转换,使其成为蒸汽并加以利用,能够达到80%的综合利用效率。②通过窄点技术来对患者网络进行优化,使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消耗减少。③将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再生器中排放出的烟气用于发电机发电或者驱动主风机。④通过热电联产来利用燃气透平发电的排放气体,使其成为加热炉中的燃烧空气加以利用[2]。 (三)先进工艺的开发应用。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国外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炼油行业中已经开发出了很多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应用新型的助剂和催化剂、新型节能蒸馏技术、新型过程控制技术和大型延迟焦化装置、内部换热型蒸馏塔等等,以及加热炉和新型换热器等节能设备,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降耗作用。 二、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策略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一)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上世纪70年代我国研发了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该工艺立足于我国炼厂气资源分散、储量丰富的特点。在高效催化剂体的作用下,精丙烯中的分子量调节剂为H2,在液相丙烯中分散催化剂颗粒。该工艺的压力范围为3.2-3.6Mpa,控制反应温度范围为72-76摄氏度,反映具体时间为3-5小时,该工艺得到的产品为立构规整性的聚丙烯产品[3]。 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建设快、投资小、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该工艺也具有加工损失大、装置能耗高、丙烯单耗高的缺点。 (二)工艺优化技术。1、新型催化剂的使用。在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中催化剂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方向为得到合适的聚合物粒径分布、有效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分布、高定向性和超高活性。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应用的新型催化剂主要是第四代 DQⅢ型高效球形聚丙烯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由我国中石化公司研发的。该催化剂的优点在于产品加工性能优良、分布窄、产物粒子大、立构性好,是一种高抗冲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均聚物树脂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2、运用智能控制。平滑衔接问题一直存在于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升温到恒温过程之间,在加热升温之后、开始反应之前会有大量的热能被释放出来。一旦停止加热,反应温度仍然会急剧上升,为了将多余的反应热量带走必须使用冷却水进行及时降温,这样对能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然而要实现该阶段的控制并不容易,其具有扰动因素多、聚合反应速度快、容量滞后大、时间常数大、聚合釜容积大特点,难以用常规的方法和仪表进行控制,需要使用更加先进的控制技术。预测性控制技术能够使聚丙烯的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同时使生成过程中冷凝水的用量得到极大的减少。使用预测性控制技术之前,冷凝水的月使用量约为70万吨,在使用预测性控制技术之后使用量仅需52.4万吨,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 (三)做好能量利用率传输工作。1、使用高效换热设备。如果产生了激烈的聚合反应,必须对气相聚丙烯进行回收,从而使反应的温度得以降低。在结束聚合反应之后进行间歇的冷凝套和丙烯气体操作。回收和冷凝操作具有不确定的时间,而高压丙烯冷凝器需要连续使用,造成循环水的极大浪费。使用双台冷凝器冷凝可以使应急回收的工作效率和冷凝能力得到提高,增大换热面积,从而使冷凝套的能耗得以降低。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原有的指形内冷管换为U 形冷却管,使操作弹性得以提高,也能够起到提高担负产量、,提高各釜车辙能力的作用。2、维护和清洗传热设备。夹套中的冷却循环水会带走正常聚合反应中的热,因此循环水的利用率和聚合釜的生产效率都会受到撤热能力的影响。夹套内壁受到较高的釜温的影响容易出现结垢,温度越高的地方结垢程度越高,会对聚合釜的撤热效果造成影响。可以使用超声波除垢技术或者酸洗的方式来清洗夹套,降低循环水的使用量。 (四)回收丙烯。会有很多惰性气体氮气在聚丙烯闪蒸过程中随着丙烯气进入到气柜之中,这些氮气的压缩之后又会被排出,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可以使用有机蒸汽膜法来降低丙烯资源的损耗,提高丙烯的回收率。 在石油化工行业实行节能策略势在必行,化工行业会排放出大量的废物,也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和原料。因此通过3项策略能够有效地节能降耗,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艺中应用节能策略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试论自动化仪表故障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分析和处理 【摘要】石化生产中,常规仪表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及压力检测仪表,日常维护中,需要工作人员掌握这些仪表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指标等,同时,还要注重控制系统各个环节的特点、衔接及易发故障节点等,并熟悉相应的工艺流程及介质。本文从石油化工行业检测执行仪表概述,重点的讲述了自动化仪表故障分析思路及常规处理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 仪表故障 分析处理 前言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常规自动化仪表主要包括温度检测仪表、流量检测仪表、压力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等。工作人员在对这些仪表进行日常维护时,必须掌握好仪表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工作指标和性能等事项,与此同时要加强控制仪表中易发生故障的节点。由于工艺因素和仪表因素均可能是引起自动化仪表故障的因素,所以工作人员要熟悉仪表的工艺流程,及时、准确判断仪表故障出现的根源,在最为有效地时间内处理故障,确保正常生产,减少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一、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工业仪表的特点 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控制仪表主要特点是采用先进的微电脑芯片及技术减小了体积,并提高了可靠性及抗干扰性能。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自动化工艺仪表的可编程功能 在控制电路的过程中,硬件软化可以通过一些接口芯片来进行一个比较复杂的功能控制,它的软件编程就是以储存控制程序代替往常的顺序控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用硬件代替,则需要一个完备的定时和控制电路。所以,总的来说,如果可以利用软件置入仪器仪表来代替常规的逻辑电路,则可以极大地简化了硬件的结构。 2.自动化工业仪表的记忆功能 往常,仪表采用的形式一般都是时序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它们只可以在一定的时刻里记忆一些简单的状态,但是当下一状态到来之后,前面记忆到的状态就完全消失掉了。但自从把微机引入到仪表的应用之后,它的随机存储器本来就可以记忆前一状态中的信息,所以只要一充上电,这些记忆便可以一直被保护存下来,同时还可以记忆其它状态的信息,再进行信息的重现和处理。 3.自动化工业仪表的计算功能 由于微型计算机是自动配置在自动化仪表中的,因此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多种复杂计算。在自动化仪表的计算中,我们还可以进行确定极大和极小、被测量的给定先检测和乘除一个常数等各方面的比较和运算。 4.自动化工业仪表的数据处理功能 在测量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自检自校、线性化处理、抗干扰和测量值和工程值的转换等等。但是因为有了微处理器和软件,我们都可以很方便地用软件来处理这些问题。第一,可以极大地减轻软件的负担,第二,丰富了处理功能。除此之外,自动化仪表在检索和优化等方面也是存在极大的功能的。 二、石油化工行业检测执行仪表概述 1.温度仪表 石油化工企业的管道内介质温度和现场生产设备温度均应在温度监控的状态下进行安全生产,一般温度控制的范围为-200℃~1800℃,大部分温度测量均采取接触式测量方式。在现场温度仪表中,常规使用的品种包括热电阻、顺贵金属温度计、热电偶等。其中,热电偶信号和热电阻往往可以直接与DCS或温度采集仪器相接入,在现场总线技术日益成熟的情况下,一体化温度变动器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压力仪表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压力控制与安全生产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压力控制一直被企业视为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压力仪表在生产中可控制的压力范围为300MPa左右,对于变动器、压力传感器、特种压力仪表等设备,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运用多种工作原理,如脉动介质、粉状、高温介质、粘稠状、易结晶介质等压力测量等,能够确保较高的测量精确度,现阶段,石油化工生产主要使用的压力仪表包括弹性式、液柱式、活塞式三种类型。 3.物位仪表 通常情况下,石油化工生产采用液位测量的方式,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准确了解被浮力式仪表。物位仪表根据压力和压差的不同,其测量放肆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静电式、雷达式、直读式、电容式、点接触式、浮力式、雷达式、辐射式、超声波式、重锤式、激光式、矩阵涡流式、磁致伸缩式等。在这些测量方式,具备较高测量精确度的方式为磁致伸缩式、雷达式和矩阵涡流式,并且已经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得到了良好应用。 4.流量仪表 流量参数与温度、液位、压力参数共同构成了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的重要信息数据基础,所以同样也必须确保流量参数测量的精确度。在流量考核中要遵循优化和稳定的原则,确保流量仪表能够准确获取单位时间内物体有效截面的流体体积、温度和压力补偿数值,为正常生产提供可靠数据。 三、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工业仪表的控制技术 1.常规控制 其实,石化工业自动化的顺序控制、批量控制和连续控制等这些基本控制策略是依然不变的,这些我们都可以从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常规DCS和新一代DCS的变化中观察出来。这些控制主要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比率调节、均有调节、前馈调节、自动选择调节、分成调节、串级调节、单回路控制、连续控制、分成调节、非线性调节和自动选择调节等。但是,PID调节依然是最基础的。具体来说,就是控制算法和功能块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组态能力和控制方案的变化则是最大的。 2.先进控制和优化 在现代化的控制论推动之下,各种各样的智能化算法呈多样化。其实除了只能PID控制器之外的其他多变量控制都已经在石化行业和炼油行业实现了生产实践阶段的运用。虽然它的基础是DCS,但是它既可以是一个软件包,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多变量动态过程软测量技术和模型辨识技术都是和它有着极大的联系的,多数都是采用PID串级控制和测控相结合的方式。单一油源在炼油厂中的成功率最高,尤其是在卡边控制上,它的平稳操作基础的增效效果是最明显的。 3.人机界面 目前,石化企业的形势已经不再是一对一的装置和控制室,二是发展到多个装置对应一个控制室的形式,并且他们的最终表现是以LCD和CRT显示屏为主的,偶尔辅以一些显示仪表和指示灯。鼠标和键盘操作为主,触摸屏和少数旋钮与按钮则是辅助工具。工业电视的摄像头画面也实现了以DCS代替专用屏的目标。 在DCS的组态过程中,人机界面的操作策略是和控制策略紧紧相伴的。在工位号操作的过程中,细目画面、趋势画面和分组画面等这类典型的“仪表棒图”都是可以相伴的,可以快速实现“组态”。但是模拟图的制作则需要比较谨慎,需要我们按照工艺要求来实现,这些都是关系到报警、优化操作、事故判断和信息处理能力等人机界面是否能够取得友好相处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DCS和HMI等软件产品的性能,另一方面,我们除了需要控制方案等指标的实现之外,还需要注意控制在系统集成过程中的硬指标的实现,在人机界面这些软指标方面也需要尽到百分之一的努力,更加需要工作人员树立无私的服务思想,和工艺操作人员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从而在工艺装置中实现最完美的操作。 4.安全仪表系统 石化装置的安全性要求如今越来越备受各方面的关注,主要都是由于连续化和大型化以及工艺过程中易燃易爆等原因引起的。以往的单纯又DCS设备来实现安全连锁保护的方法如今已经不能再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紧急停车系统的加入显得尤其重要。自动化仪表基于IEC61508和IEC6151的安全仪表系统(SIS),正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安全需求。 四、自动化仪表故障分析思路及常规处理 石化生产中,常规仪表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温度检测仪表及压力检测仪表,日常维护中,需要工作人员掌握这些仪表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指标等,同时,还要注重控制系统各个环节的特点、衔接及易发故障节点等,并熟悉相应的工艺流程及介质。因为,通常仪表的异常现象,可能是由工艺因素、仪表因素或者二者共同引起的。当故障发生时,仪表维护人员需要与工艺人员确认后及时判断故障发生的根源,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故障,保证生产安全平稳。 1.流量检查仪表故障分析及处理 流量指示经常会不正常,比如指示偏高、偏低等。 (1)流量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到最小时,首先检查现场检测仪表指示也最小,则检查调节阀开度,若调节阀开度为零,则常为调节阀到调节器之间故障。当现场检测仪表指示最小,调节阀开度正常,故障原因很可能是系统压力不够、系统管路堵塞、泵不上量、介质结晶、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若是仪表方面的故障,原因有:孔板差压流量计可能是正压引压导管堵;差压变送器正压室漏;机械式流量计时齿轮卡死或过滤网堵等。 (2)流量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达到最大时,则检测仪表也常常会指示最大。此时可手动遥控调节阀开大或关小,如果流量能降下来则一般为工艺操作原因造成。若流量值降不下来,则是仪表系统的原因造成,检查流量控制仪表系统的阀门是否动作;检查仪表测量引压系统是否正常;检查仪表信号传送系统是否正常。 (3)流量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波动较频繁,可将控制改到手动,如果波动减小,则是仪表方面的原因或是仪表控制参数PID不合适,如果波动仍频繁,则是工艺操作方便原因造成。 在此我以电动差压变送器为例(ROSEMOUNT 1151 系列)。仪表保运人员在处理故障时应先向工艺人员了解故障情况,了解工艺情况。 2. 物位检查仪表故障分析及处理 (1)液位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变化到最大或是最小时,可以先检查检测仪表看是否正常,如指示正常,将液位控制改为手动遥控液位,看液位变化情况。如液位可以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则故障在液位控制系统;如稳不住液位,一般为工艺系统造成的故障,要从工艺方面查找原因。 (2)差压式液位控制仪表指示和现场直读式指示仪表指示对不上时,首先检查现场直读式指示仪表是否正常,如指示正常,检查差压式液位仪表的负压导压管封液是否有渗漏;若有渗漏,重新灌封液,调零点;无渗漏,可能是仪表的负迁移量不对了,冲洗调整迁移量使仪表指示正常。 (3)液位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值变化波动频繁时,首先要分析页面控制对象的容量大小,来分析故障的原因,容量大一般是仪表故障造成。容量小的首先要分析工艺操作情况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很可能是工艺造成的波动频繁。如没有变化可能是仪表故障造成的。 以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为例,当液位指示不正常,偏高或偏低时,首先要了解工艺状况、工艺介质,搞清楚被测对象是精馏塔、反应釜,还是储罐、反应器、用浮筒液位计测量液位,往往同时配置玻璃液位计。工艺人员以现存玻璃液位计为参照,判断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指示偏高或偏低,因为玻璃液位计比较直观。 3. 压力检查仪表故障分析及处理 当容器压力指示偏低、偏高或者不变化时,首先要了解被测介质是气体、液体还是蒸汽,了解简单的工艺流程。 (1)压力控制系统仪表指示出现快速振荡波动时,首先检查工艺操作有无变化,这种变化多半是工艺操作和调节器PID参数整定不好造成。 (2)压力控制系统仪表指示出现死线,工艺操作变化了,压力指示还是不变化,一般故障出现在压力测量系统中,首先检查测量引压导管系统是否有堵的现象,不堵,检查压力变送器输出系统有无变化,有变化,故障初处在控制器测量指示系统。 4. 温度检查仪表故障分析及处理 温度指示不正常通常指指示偏高、偏低或者变化缓慢甚至不变化等。 分析温度控制仪表系统故障时,首先要注意两点:该系统仪表多采用电动仪表测量、指示、控制;该系统仪表的测量往往滞后较大。 (1)温度仪表系统的指示值突然变到最大或最小,一般为仪表系统故障。因为温度仪表系统测量滞后较大,不会发生突然变化。此时的故障原因多事热电偶、热电阻、不畅导线断线或变送器放大器失灵造成。 (2)温度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出现快速振荡现象,多为控制参数PID调整不当造成。 (3)温度控制仪表系统指示出现大幅华南的波动,很可能是由于工艺操作变化引起的,如当时工艺操作诶有变化,则很可能是仪表控制系统本身的故障。 (4)温度控制系统本身的故障分析步骤:检查调节阀输入信号是否变化,输入信号不变化,调节阀动作,调节阀膜头膜片漏了;检查调节阀门定位器输入信号是否变化,输入信号不变化,输出信号变化,定位器有故障;检查定位器输入信号有变化,再查调调节器输出有无变化,如果调节器输入不变化,输出变化,此时是调节器本身的故障。 在此以热电偶为测量元件进行说明。 首先应了解工艺状况、被测介质的情况以及仪表安装位置,在气相还是液相等,可以通过询问工艺人员来了解。因为是正常生产过程中的故,而非新安装的电热偶,所以可以排出热电偶和补偿导线极性接反、热电偶或补偿导线不配套等因素。 5. 简单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 在实际生产中,控制系统经常会出现不稳定、输入信号波动大等现象,为了不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我们必须对此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在处理这类故障时,作为仪表保运人员,必须很清楚控制系统的组成情况,在此我以流量on告知系统为例。简单的流量控制系统由电动差压变送器、单回路调节器和带电气阀门定位器的气动薄膜调节阀组成;此外,还要了解工艺情况,诸如工艺介质、简单工艺流程、流量类型以及介质的存在状态等。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摘要:基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介绍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在鄂州球团厂的尝试应用。研究中尝试将生命周期法和木桶理论引入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以求扩大预先危险分析法应用的时间范围,提高其分析精度,并使之分析更加系统化。 关键词:预先危险分析法;鄂州球团厂;生命周期法;木桶效应 一、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一)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概述 预先危险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1]是一项为实现系统安全而进行的危害分析的初始工作,常用在对潜在危险了解较少和无法凭经验觉察其危险因素的工艺项目的初步设计或工艺装置的研究和开发中,或者用于在危险物质和项目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的初期开发阶段(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对物料、装置、工艺过程以及能量等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做出宏观的概略分析。在PHA中,分析组人员应考虑工艺特点,列出系统基本单元可能的危险性和危险状态,这些是概念设计阶段所要确定的,包括:原料、中间物、催化剂、三废、最终产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反应活性,装置装备,设备布置,操作环境,操作(测试、维修等)及操作规程,各单元之间的联系,防火及安全设备等。当识别出所有的危险情况后,列出可能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改正或防范措施。 (二)预先危险分析法的步骤 PHA分析法包括三个步骤,及分析准备、分析和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1.分析准备 (1)确定系统。明确所分析系统的功能以及其分析范围。分析准备PHA分析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对所需要分析的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和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调查了解。 (2)调查收集资料。调查生产目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收集设计说明书、本单位的生产经验、国内外事故情报以及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资料。分析组需要收集装置或系统的有用资料,以及其他可靠的资料(如任何相同或者类似的装置,或者尽管工艺过程不同,但其使用方法相同或者相似的设备的资料)。危险分析组应该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面、方式和渠道汲取相关经验或者教训,包括详细装备的危险性分析、相似装置设备的操作经验、标准等。 (3)概念设计。为了让PHA达到预期的目的,分析人员必须写出工艺过程的概念设计说明书。因此,分析人员必须知道过程所包含的主要化学物品、反应、工艺参数以及主要设备的类型(如容器、反应器、换热器等)。明确装置需要完成的基本操作和操作目标,这些工作有助于确定设备的危险类型和操作环境。 2.完成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不是分析系统本身,而是预防、控制或减少危险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从确保安全的观点出发,寻找危险源或者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评价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分析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把事故与危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PHA分析可能发现一些危险和事故情况,因此PHA还应对设计标准进行分析并找到能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的其他方法或途径,要做出这样的评判需要一定的经验。危险分析组在进行PHA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危险物料和设备。如燃料、高反应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爆炸系统、高压系统、其他储能系统。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替面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设备与物料之间与安全有关的隔离装置。如物料的相互作用、火灾爆炸的产生与发展、控制停车系统等。 (3)影响设备和物料的环境因素。如地震、振动、洪水、极端环境温度、湿度、静电等。 (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者状态参数。 (5)操作、测试、维修以及紧急处置规程。如认为失误的重要性、操作人员的作用、设备的可接近性、人员的安全保护。 (6)人机关系。包括人的适应性,机的可靠性、维修度,界面的以人为本等。 (7)辅助设施。如储槽、测试设备、培训设施、公用工程。 (8)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如调节设备、备用设备、灭火以及人员防护设备。 (9)划分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对工艺过程的每一个区域,分析组都要识别危险并分析这些危险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系统或子系统查出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很多。为了使采取的安全措施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对这些危险因素按照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成四个危险等级。 (10)制定安全措施。针对危险因素出现条件及形成事故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编制分析结果文件 为了方便起见,PHA的分析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其内容包括识别出的危险、危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后果、危险等级以及改正或预防措施。PHA结果表常作为PHA的最终产品提交给装置设计人员。 二、预先危险分析法应用实例 (一)实例简介:鄂州球团厂 武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州球团厂是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在鄂东南地区投资兴建的一座特大型球团矿生产基地,[3]地处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新庙工业园,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该厂于2002年12月24日经武钢批准立项,2004年11月18日奠基开工,2005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其球团一期工程拥有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 500 万吨/年球团生产线,固定资产总投 资达人民币 11.7 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生产工艺,[4]由美卓矿机和国内长沙冶金设计院联合设计,并以外方为技术总负责,重要工艺设备全部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高,实现了计算机集中操作并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系统稳定可靠实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球团品位达 65%以上, Ф9~16mm,粒度均匀,各种化学成分稳定,硫、磷含量在 0.015%以下,FeO 工厂主要有原料作业区、球团作业区、检修作业区和运输作业区。这里我们仅选择球团作业区中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生产工艺为例,进行重点分析。 (二)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选取部分示例) 三、关于预先危险分析法改进的建议 (一)预先危险分析法弊端 1.预先危险分析法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设备装置或者某一特定危险源,针对范围小,对于庞大的工厂难以适用。 2.预先危险分析法主要是定性分析,难以对危险和事故进行准确的量化分析。 3.预先危险分析法主要在事前进行预测分析,现状评价难以适用。 (二)改进性建议 任何方法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不应该说它改变了之后就不再成为原来的名字(预先危险分析法),随着实践情况、时代情况进行逐步调整,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而且有利于提升实际生产创造活动的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1.概略方面 将生命周期法的思路引入安全评价的过程。任何系统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5]所谓生命周期法就是严格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去评价系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坚持完善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贯穿于某一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以往的事前用危险分析法,事中用安全检查表法等。整个生产的生命周期采用同一种方法不仅利于操作人员掌握,而且加强了衔接,避免了脱节,明确了责任,更重要的是,同一种安全评价方法起到了追踪的作用,有更好的安全评价效果。另一方面,预先危险分析法不仅应该有事前评价,而且应该有事后的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有完善的评价过程,而且评价效果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对以后的评价工作起到启发作用。 2.技术方面 在控制措施阶段根据木桶理论。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同样的道理,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性也是由最危险的环节决定的。首要对最危险的环节采取措施,不仅达到了安全的效果,而且符合经济性的原则。 总之,预先危险分析法简单,但又具有可编辑性。不仅适用于项目的初期,而且经过实际情况补充也适用于高级复杂的项目。尽管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其强大的应用功能将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浅谈石油化工行业消防设计的问题及遵循原则 摘要:近些年来,石油化工企业火灾频发,使该行业的消防设计受到广大行业内人士的重视。本文就石油化工企业消防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当下消防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消防设计;遵循原则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内地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建设石油化工工厂的项目。 石油化工企业是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储运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石油化纤厂及其联合组成的工厂,其加工、储运、运输的物料多数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石油化工成为了发生火灾的高危行业,尤其是近几年国内石油化工厂火灾频发,使石油化工厂内的消防设计受到了国大企业的重视。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合理设置固定式和移动式消防设施,减小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做到消防设施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本文就石油化工企业中消防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论述,供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探讨。 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防火间距的问题 在总图布置时,不能严格审视周围环境条件,周密地考虑与相邻建筑物的关系和防火间距。不能严格按规范规定执行,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如:某装置的消防水炮与装置之间距离不到8米,造成水炮仰角太大,不能有效地保护装置的设备;另外,如果装置发生严重火灾,则在火焰强烈辐射下,将不能进行水炮的正常操作和使用。又如,某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装置,在总图布置时,把装置的生产区布置在了南侧,装置所属的办公区建筑物布置在了北侧,造成与其南侧的另一个工厂的办公楼的防火间距不足20米,另外东北的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这样的布置给装置留下了消防隐患。所以,在总图布置时,应避免办公楼处于生产装置下风向,以此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 1.2 消防站的设置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的要求,大中型的石油化工企业应设消防站。即对于大中型石化企业,无论其周边的依托条件如何,企业自己必须设置消防站。该消防站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大中型石化企业的火灾危险程度高,设置消防站立足于着火初期快速出车灭火,企业自救。消防站的设计规模则需根据企业的规模、火灾危险性、固定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及周边可依托的移动消防力量确定。对于固定消防设施设置完备,周边协作单位能够提供适用于扑救石油化工火灾的消防车,消防站的设计规模可适当减小。 对于小型石化企业,当周边设有消防站,该消防站在接到火警后消防车到达火场的时间不超过5min(对丁、戊类的局部场所,行车路程加大到4km),当其消防车的配置满足企业消防需求时,该消防站可作为企业的依托消防站。 对于园区内的大中型石化企业,即便是园区集中设置的消防站接到火警后消防车到达火场的时间不超过5min,能够提供适用于扑救石油化工火灾的消防车,考虑到企业内部消防站消防人员熟悉本企业内部情况,了解石化火灾特点,能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对扑灭初期火灾、控制火势发展有很大作用,所以认为企业仍需设置自己的消防站,但消防站规模可适当减小。 1.3 设备选型问题 一些消防专业设计人员缺乏实际生产经验,造成了设计的消防设备不符合实际要求,一些设施不能正常工作。如某装置露天现场设置的火灾探测器,设计上选择了感温感烟型,投用后全部不能正常工作。作为业内人士都清楚感温感烟型式的探测器只适用于封闭的空间内,而唯一适用于露天场合的是光电感应型火灾探测器。又如,某氯盐加工装置,正常生产情况下现场挥发大量油气,而现场所设置的火灾探测器选择了感烟型,造成火灾探测系统误报频频。某化工厂,生产现场存在氯、氮、硫等杂环化合物,现场设置了催化燃烧型可燃气探测器,由于氯、硫化合物导致催化剂中毒,致使该现场设置的可燃气探测器全部失灵。 1.4 罐区消防冷却水系统的选型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2.4条注(4)规定“地上储罐的高度大于15m或单罐容积大于2000m3时,宜采用固定式冷却水设施”,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第12.1.5条规定“单罐容量小于5000 m3且罐壁高度小于17m的油罐,可设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或固定水枪与移动式水枪相结合的消防冷却水系统”,两者不一致,而且两规范规定的罐壁高度17m和15m也不明确,因为油罐都有基础,该部分高度是否计入总高度,规范及条文说明中都未提及。笔者认为:(1)油罐高度应从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算起,因为灭火救援行动中油罐高度就是从室外地坪到罐顶的垂直距离。(2)应以15m为分界点,并把“宜”改为“应”,原因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第7.4.6条中解释“经过训练的消防队员能够承受的水枪最大反作用力不应超过20kg,一般不宜超过15kg”。油罐越高,消防冷却时需要的水枪充实水柱越大、水枪出水量也越大,相应水枪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当油罐总高度超过15m时,根据水枪充实水柱公式Sk=(Hl-H2)/Sinα,水枪上倾角一般为45°,为了保证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和扑救效果,水枪的最大倾角不应大于60°,取α=60°,Hl=15m,消火栓灭火高度HZ=l.0m,由此可知,当油罐总高度为15m时,水枪充实水柱为16.2m;若为安全起见,取17m,水枪口压力则超过0.355Mpa,此时水枪的反作用力超过20.13kg,超出了消防队员承受的压力范围。 二.消防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消防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为了使消防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进行设计: (1)要以规范为设计依据 国家起草和颁布了相当数量的规范和各类行业标准,并且就一些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标准、规范,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现在,就消防设计而言,可以说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笔者认为,设计行为应严格地、认真地履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各种消防、防火、报警设施的设计,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2)要以生产实际为依据 由于我国相关标准规范的不完善性、不具体性,导致在实践中一些具体问题无可适从。如对于固定式干粉灭火设施,哪些场所应该设置,哪些场所不应该设置,规范中就没有进行具体规定,只是笼统地说火灾危险性较大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干粉灭火系统。于是,在一些企业,固定干粉灭火设施到处泛滥,无论是封闭空间还是露天场所,无论着火介质适不适合当即扑灭,只要是火灾危险性较大,一律被设计单位所采用。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起码有两种场所不适合设置固定自动干粉灭火系统,一是露天场所,二是存在液化烃的场所。这是因为:1、固定自动干粉灭火系统属于全淹没式灭火系统,它只适用于封闭空间(开口面积不超过封闭面积的 15%),而露天场所存在气流的扰动,所以固定干粉灭火系统不适用于露天场所进行灭火。2、一旦因液化烃类气体泄漏而发生火灾,固定自动干粉灭火系统将自动喷发实施灭火。而液化烃类气体发生火灾后,如果无视现场状况而盲目把火扑灭,液化烃类气体的扩散更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3)进行专家论证 实践表明,专家论证制度,是解决诸多实际难题的有效机制。如果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实际情况也无从选择,则应该召开相关专家参加的专家论证会议,对所做的设计进行充分论证。论证会议通过的设计方案,设计工作可以继续进行。没有通过的设计方案,必须推倒重来,重新开始设计工作。 结语 本文对石油化工企业消防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消防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在消防设计时,应严格执行现行规范要求;对于大型、特大型的项目,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且设计方案一定要通过专家论证。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浅析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的安装调试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经营也步入了自动化,尤其是自动化仪表的广泛应用,更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降低了人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使得化工行业的产品质量更上层楼。本文就围绕着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的安装调试谈笔者几点看法。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 仪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经营也步入了自动化,尤其是自动化仪表的广泛应用,更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降低了人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使得化工行业的产品质量更上层楼。 一、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的施工工艺 1.仪表单体校验。首先对仪表进行外观检查。内容包括:铭牌及实物的型号、规格、材质、测量范围、刻度盘等,应符合要求。一般仪表单体校验应不少于五点,基本误差应小于允许误差。温度计示值校验应不少于两点,有特殊要求的温度计,应作四点试验。压力表校验过程中指针的上升和下降应平稳、无迟滞现象。一般真空压力表真空部分选取至少两点,压力部分测量上限超过零点三兆帕时,真空部分选一点。 2.调节阀调试要求。气密性试验将相当于调节阀输入量程上限的气源压力送到薄膜气室,切断气源后五分钟,气室压力应不下降;强度试验在阀门全开状态下用洁净的水(或煤油)进行试验,压力为最大压力的一点五倍;泄漏量试验试验介质为水或空气,试验压力为零点三五兆帕,当阀的压差小于零点三五兆帕时用规定允许压差。行程试验根据阀的输入信号要求,分别加入零、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允许偏差正负百分之零点二五(不带定位器);十负百分之一。灵敏度试验分别使阀停留在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八十五的位置上,增加或减小信号压力,测量使阀杆开始移动的压力变化值,不得超过信号压力的百分之一点五。行程时间测定事故切断阀和设计明确规定的全行程时间的调节阀,必须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在阀全开(或全关)状态下,使阀动作并走完全行程趋于全关(或全开)。用秒表测定从阀开始动作东动作完成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的安装调试 要按照校验接线图进行零点调校:在AP为零时,调整调零螺丝,使输出电流为4mADC,向正压室加入AP,使输出电流满量程为20mADC,然后泄除压力,观察仪表回零隋况,反复几次,使零点稳定。测量范围的调整:缓慢加入压力信号到满量程,观察输出电流。调整量程微调螺丝,使得在规定量程下输出为20mADC。调整好量程后将输入差压信号分为五个点,对仪表进行基本精度的校验。 1.仪表的安装。 仪表要在现场条件具备后方可进行安装,其安装位置应考虑操作及维护方便,不宜安装在震动、潮湿、有强磁场干扰或温度变化剧烈的地方。仪表安装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外观应完整无破损,附件齐全,型号、规格、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不得敲击、震动仪表,应轻拿轻放,安装应固定牢固平正。 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应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并随管道一道进行严密性及强度试验。仪表设备的接线引入口不应朝上,以避免灰尘、水或其它物品进入接线盒内,接线完毕,接线口应及时封堵。 2.关于调试应力的产生及处理办法。 调试应力的产生通常仪表内部都有机械传动部件,如差压(压力)变送器在调试过程中,对其机械支点及零点进行机械调整时,使其传动机构在正反作用力作用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点,从而使其零点及量程符合要求参数,但在新的平衡点建立过程中,调试应力随之产生。在调试中发现,仪表在相同的标准器、等值的输入信号、相同的调试环境下,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调试,其所得到的参数不一致,其变差与机械调整幅度的大小成正比,经过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与机械传动机构在调整正、反作用力时受力产生的变形有关。所以平衡点会随着这种变形恢复过程而变化,产生调试应力,影响了仪表的精确度。 消除调试应力的方法消除调试应力采用恒温二次调试,具体方法如下:取仪表全量程的百分之零、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百进行校验,并观察仪表的稳定度和灵敏度,做好调校记录,校验合格后将仪表放进保温箱,进行二十四小时恒温(恒温温度参照当地该时段的自然平均温度或按仪表使用温度高限设定)。二十四小时后,取出仪表使其处于常态(温度、湿度),实测百分之零、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百输入一输出值,两组数据比较后发现产生变差,然后进行第二次调试。第二次调试宜采用仪表电气线路中的可调元器件进行微调,避免产生新的调试应力,使其零点、量程、线性误差符合要求。 3.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各个参数的测量。 现场仪表测量参数一般分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四大参数。根据测量参数的不同,来分析不同的现场仪表故障所在。 第一在分析现场仪表故障前,要比较透彻地了解相关仪表系统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情况及条件,了解仪表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意图,仪表系统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参数要求等;第二在分析检查现场仪表系统故障之前,要向现场操作工人了解生产的负荷及原料的参数变化隋况,查看故障仪表的记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仪表故障原因所在;第三如果仪表记录曲线为一条死线(一点变化也没有的线称死线),或记录曲线原来为波动,现在突然变成一条直线;故障很可能在仪表系统。因为目前记录仪表大多是计算机系统,灵敏度非常高,参数的变化能非常灵敏的反应出来。此时可人为地改变一下工艺参数,看曲线变化情况。如不变化,基本断定是仪表系统出了问题;如有正常变化,基本断定仪表系统没有大的问题;第四,变化工艺参数时,发现记录曲线发生突变或跳到最大或最小,此时的故障也常在仪表系统;第五,故障出现以前仪表记录曲线一直表现正常,出现波动后记录曲线变得毫无规律或使系统难以控制,甚至连手动操作也不能控制,此时故障可能是工艺操作系统造成的;第六,当发现显示仪表不正常时,可以到现场检查同一直观仪表的指示值,如果它们差别很大,则很可能是仪表系统出现故障。总之,分析现场仪表故障原因时,要特别注意被测控制对象和控制阀的特性变化,这些都可能是造成现场仪表系统故障的原因。所以,我们要从现场仪表系统和工艺操作系统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仔细分析,检查原因所在。 另外,自动化仪表前期质量好坏,决定仪表本身的使用的好坏,使用的寿命长短。自动化仪表的中期,也就是仪表的使用过程,使用的好坏,维护的质量,对仪表的使用寿命来说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有关部门注重提高仪表自动化建设的步阀,真正让仪表仪器取代人工操作。定能大大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效率,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 【摘要】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也是近代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素有“工业的血液”之称,所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对石油工程风险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各种因素对石油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控制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因素,管理措施 1、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以石油化工工程项目为对象,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不同环节,针对自然风险(主要是地质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在跨国工程项目中考虑政治风险),进行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置、风险监控活动,来预防、控制、消除风险,实现降低石油化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中实施风险管理,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安全生产、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2)有利于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3)有利于减少工程项目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4)有利于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形象;(5)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6)有利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因素 2. 1经济风险 (1)采取其他不当筹措资金的方式,使得成本增加,导致不必要的损失;(2)业主信誉度低,对项目的支持度和满意度低,推迟对承包商支付的费用;(3)物价工涨,工资水平和材料价格增加了承包商的成本和经济损失也是许多工程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囚。 2. 2技术风险 所采用的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与可靠性,以及工艺技术在能耗,三废处理等方面是否能够满足项目预期的风险,以及技术认识不足可能的风险。承包商和是否有顺利完成该项目的能力和经验,风险管理的监测是否到位。还有由于技术的变更造成施工计划,材料、人工等方面的变化,影响到工程成本。另外要十分重视工程地质风险。 2. 3自然风险 (1)超标准洪水暴雨、不利的气象条件或地质灾害等自然环境条件,造成工程停工,财产损失;(2)环境污染健个法规要求严格,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2.4政治风险 主要是指项目所处宏观环境的局势稳定性,项目建设和运营所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政策性调控影响,以及项目的审核批准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问题。这类风险由下列因素引起:一是政府或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干预。二是产业政策调整,工程建设体制、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变化或不合理。三是在国际工程中,国家间的关系变化等。 3.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对策 实施风险管理,其目的就是通过这套管理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由于工程项目的工艺特殊性和工程项目场所的环境特殊性,各种突发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了将各种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以阻止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必须制定一套针对工程项目活动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计划,以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都能做到有条不紊、胸有成竹。 1.硬件措施 在削减风险危害的措施中,硬件措施必不可少。削减工程项目风险的硬件措施包括配备控制和消除危害的设备、仪器、工具、防护装置以及安全劳保用品等硬件的配置和保证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及有效使用措施。没有专门用于控制有害操作和保证设施完整性的硬件措施,削减风险也许就是一句空话。硬件措施包括:安全设备配置以及劳动保护措施。 2.技术措施 风险预防技术对策是以工程技术手段解决风险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最佳安全措施。石油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采用新的工艺新技术,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无疑会提高质量和速度。但由此可能会破坏危及原有的安全保护系统,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掌握,也有一段适应的过程。为减少对工程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危害,避免环境污染或因不适应新工艺、新技术而造成失误带来损失,进行技术变更时应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针对采用的新工艺或新技术,对可能产生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危害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从而修改或重新制定新的预防和削减风险的措施; (2)当使用新的液体系或引用新的液化学处理剂时,须进行毒性试验和对人员健康及环境影响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在施工中往往会因地质或其它方面的原因改变设计或原定的施工方案,由此可能会产生新的危害风险或原定的风险防范措施不再有效或不适应,需要制定新的措施; (4)当引进某项新工艺或新技术时,应针对新工艺或新技术的特点,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新工艺或新技术的掌握;新工艺或新技术可能带来哪些新的对工程作业人员健康、安全和对环境方面的危害以及防止、减轻和处理这些危害的措施、方法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3、 掌握市场信息 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掌握、利用市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石油企业要及时了解外信息,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多渠道、全方位地开经营活动,不仅可以大力开展合作经营,分包施工、配合工,而且还能有效保证规模效应及良好的收益。同时通过适地掌握项目东道国的新政策、新动向,与先进技术进步相联系,提高专业水平,强化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也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现风险转移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4..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风险应急反应体系 包括应急反应组织、应急反应管理、应急反应指挥和应急反应实施系统;从工到下,有可靠的、方便的信息传递系统,保证应急计划的顺利实施。 (1)工程项目风险应急反应组织体系 风险应急组织属于风险管理组织的一部分,当发生重大险情时,应成立临时性的专门机构,如抢险指挥部。通常应急组织分为三个级别。①局属风险应急管理机构或应急管理部门;②公司风险应急管理机构或重大险情抢险指挥部;③队(平台)现场应急不组。 (2)应急反应管理的内容 应急反应管理是风险应急反应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内容包括:①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落实;②应急组织及成员的应急岗位和职责与任务;③应急反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④应急抢险防护设备、设施及工具的配置与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状态;⑤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报告制度;⑥员工的应急反应培训和应急演习;⑦应急反应准备情况的检查;⑧发生紧急险情后,实施应急处理的结果报告等。 5.对员工加强培训 由于人员变更改变或补充的组织机构成员、设备监督员及操作人员,为了保持其基本能力和风险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应针对油气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培训。当员工的岗位改变或设备操作人员发生变更时,须针对新岗位的要求进行培训,对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的,必须经培训考取合格证后方能上岗。新参加工作的员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才能上岗。 6.要考虑法律变更因素 公司和队应研究和评价己颁布的或新的法律、法规内容,使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与这些规定的要求相适应。当有关法律、法规变更后,风险管理计划及相应的措施必须重新制定和修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风险分析,提出预防、处置工程项目中各类突发事故和可能发生事故险情的应急反应计划,并且按照应急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模拟演习,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当工程项目中发生各种紧急情况时,能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损失和影响。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流量仪表选型 摘要:伴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众所周知,石油化工的流量仪表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同时流量仪表也是自动化装置中的―个非常重要仪器,无论实在电力行业还是石油行业,它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仪表的种类、价格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仪表也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就仪表的选用做出了简单的阐述。 众所周知,石化化工行业流体的种类相对比较多,流体主要包括蒸汽、新鲜水、软化水、等。从石油化工的原料或者产品来看,又主要包括瓦斯、液化油、轻烃等。因为存在着输送流体的管线粗细差别相对比较大,而且流体的一些物理性质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这就造成了无论任何一种流量计都不能够全部测量出以上的流量。所以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选择合适的仪表是相当重要的。 1 石油化工行业流量仪表选用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因为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经常会遭遇到高温高压的环境,或者是易燃或者易爆的工作环境。所以石油化工行业的流量仪表的选型首先必须要遵循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的设计规范和一些相关的标准。必须要选用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仪表。一定要禁止选用一些没有经过工业部门鉴定仪器仪表。而且在同一个项目工程中,选用的仪表种类和规格应该尽量统一。以便为以后的维护工作作出一些方便。因为各类流量计都有一些各自的特点,而石油化工仪表的选型目的是为了发挥仪表的长处,避免仪表的短处。所以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该选择最适合本厂使用的流量仪表。选型主要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考虑: 1.1.所选用的仪表的防爆性能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1.2.选用的仪表是否满足工艺对压力损失的要求。 1.3.是否满足被测流体的相关特性。 1.4.各个仪表之间的准确度是否配合恰当。 1.5.选用的仪表是否可以满足现场的安装要求。 1.6.选用的仪表是否满足耐温和耐压以及抗振动的相关要求,以及是否满足日后修复和更换的相关要求。 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外界因素对仪表造成的损害,对于那些具备一定条件的管线,应该尽可能的安装副线,以便于日后的维修工作和离线校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流量仪表类型及选型。 2.1.流量仪表的分类。因为现在国际上对于流量仪表没有统一的一个分类的标准。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对流量仪表进行分类。从实际运行情况来说,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了五类流量仪表。 2.1.1.根据流体的差压和流量之间平方关系来测定的差压式仪表,这种仪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使用中仍然位居首位,这种流量仪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流量仪表。但伴随着一些其它种类的流量仪表技术不断的成熟和价格的逐渐降低,这种仪表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的降低; 2.1.2.利用叶轮的旋转带动检测线圈中检测到感应电动的涡轮式流量仪表,这种仪表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它具有结构相对简单牢固,安装费用相对较低,测量的范围相对较宽$等优点。 2.1.3.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测定流量的电磁式流量仪表,这种流量仪表测量水的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这种仪表不能用于测量一些非导电的液体。同时对蒸汽和气体和对电磁的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差。 2.1.4.由时差法和多普勒法这两种测量方法共同工作的超声式流量仪表,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流量仪表,超声波流量计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因为于管线的口径无关,而且也不需要对管线进行开口和加工,所以这种仪表的后期维护量小。 2.1.5.容积式流量仪表,这种仪表适用于油脂类和水等介质的测量工作。但是这种仪表不适和测量蒸汽和空气等介质,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除此之外,还有质量流量仪表等。这些仪表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工程选择中,我们应该发挥其优点,避免其缺点,才能更好地让企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 2.2.石油化工行业流量仪表选用准则。 在石油化工行业流量仪表选用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以上的六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然后进行仔细的分析后,然后再选择一个具体的适用于现场生产的流量仪表类型。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以下的几点要求。 2.2.1_对于流量测量的相关系统,应该尽可能的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争取测量出来的流量和实际的流量相符。 2.2.2.对于流量测量仪器,流量测量的量程应该尽可能的达到一定宽度标准,高于正常生产中对于流量的要求,防止超流现象的发生。 2.2.3.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流量仪表要拥有较小的永久压力,应该尽可能的减少管道损失,争取降低能耗,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2.4.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流量仪表的选用工作应该满足流量仪表具有良好的可重复l生和重复利用率。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少开支。 2.2.5.直管段的长度应该尽可能的短一些,而且在没有流动调整器的情况下,流量仪表可以进行自身的流动来进行调整。 2.2.6.因为流量仪表的本身的部件要求是全部不能动的,所以这就要求流量仪表应该拥有较长的检定修理周期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这样才可以可以降低后期的检修投资。 2.2.7.石油化工行业中的流量仪表应该具有较强的耐磨蚀能力、而且可以进行长期稳定工作。 2.2.8.石油化工行业流量仪表应该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模式,所以企业的投资应该尽可能的考虑成本的大小,所以,在流量仪表的选用工作中,选型何种流量仪表不仅单单要考虑技术上是否适用,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投资的经济性。应该在满足技术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较高性价比的仪表。 3.结语 其实石油化工行业的流量仪表选型是一项具有专业技术性、实用性、和责任性的工作,要想做好仪表的选型工作就必须对测量对象的一些工况条件、一些物理或者化学的性质等都有较好的把握,而且还应该熟悉各个流量仪表的生产厂家的最新动态,争取熟悉流量仪表的工作工艺,并且充分结合现场流体的实际状况来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有这样,才会做好石油化工行业的流量仪表的选型工作。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策略 【摘要】石化企业内采用何种供配电方式,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使供配电系统安全地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新 问题 。结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现状,根据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供配电特点,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内的供配电特点,并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 分析 比较,为石油化工行业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低压配电技术;电气施工;安全 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是由中、小型逐步扩容起来的,石油化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电气低压配电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电气设备的过电流和过电压耐受能力差,区域内发生雷击或设备直接遭受雷击,雷电的脉冲电磁场、过电流和过电压会通过控制线路、供电线路等途径进入到弱电电子设备当中,很多大型石化企业的供配电方式选择不合理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大型石化企业内采用何种供配电方式,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使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一、大型石化企业供配电特点 1.要求高 连续运行的石化企业对供配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电力系统故障容易导致造成大量生产装置停工,甚至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而且要求负荷相对平稳,日负荷曲线的变化几乎数周甚至数月不变。以大型异步电动机拖动的风机以及异步电动机拖动的机泵为主。需要对其功率因数进行有效的补偿,缩短装置变电所故障时自动投入时间。 2.启动难 大型电动机的启动虽然次数很少,但启动时间会影响大型石化企业内供配电系统。有些规模大的用电需要本企业提供一定负荷及保安电源。石化企业的热电厂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石化企业大面积停电,生产装置会立即停止用汽,需要石化企业要克服启动难的问题。 3.安全性 安全性对电气设备选择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在关注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完善自身的安全机制,保障化工企业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的安全性,防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一形势下,石油化工行业开始采取防雷补救措施,采用浪涌保护器对回路的某部分实施保护。石油化工有很多易爆品,在生产准备阶段和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电气系统设计中应重点注意火灾,均衡设计线路走向及分支变电系统的安全性,保证走向的安全性。所以,线路设计时应保证足够的防火空间 二、石油企业低压配电设计的措施 1.接闪技术 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中对于直接雷击的防护主要是由接闪技术,即建筑物防雷装置来实现的,现场低压配电系统的防雷中,应同附近储油罐设备的防雷措施结合在一起,共同进行设计,从而形成石油化工企业雷击的直接防护。 2.均压技术 均压技术在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是为了消除雷击瞬间电压放电和电流路径。电气主接线设计时,要考虑配电的可靠性、运行灵活性,然后确定推选方案。对于推选方案要给出电气主接简图。电气设备的选择结果应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对配电装置的保护和控制方式有较大的影响。需要结合低配系统的额定电压、站用电的电压等级以及开网的情况确定系统的输电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路线;金属设备的组件、设备同元件的设施和外壳连接在一起,连接到控制室形成等电位的完善连接。 3.接地技术 石油化工电气配电系统的接地技术主要是多点接触和浮地两种。多点接地技术是通过保护地进入系统,浮地技术是进行了电子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当存在较强雷电时,设备外壳同内部电子电路间就很可能产生高电压,击穿绝缘间隙,损坏电子线路。低压配电系统在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还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及不正常运行情况。对配电系统危寄最大的是短路故障。需要按照短路电流计算电气主接线的方案。相与相之间的水中性点直接节地系统中的相与地之间的短接都是短路。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要考虑系统等不正常工作状态。计算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4.屏蔽技术 当前石油化工电气控制系统中,传递信号、集成电路、半导体电子器件电缆被大量的采用,这些元件会受到雷击瞬态电磁脉冲的直接辐射。同时,电源和信号线上也可以对瞬态过电压产生感应,沿线入侵到电子设备当中,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和失灵。而屏蔽技术的应用就有效地衰减或阻挡了电磁脉冲能量的传播。控制室屏蔽技术,电气控制室采用无窗封闭结构,进行墙壁结构钢筋交点的电气连接,并同金属门框焊接起来,从而构成的屏蔽笼带门开口,再在墙壁四周接入防雷地,使得屏蔽笼同防雷地进行有效的电气连接;继电气屏蔽技术,将综合保护设备进行外壳接地处理,同时加装spd 于工作电源上,并将其计入到配电接地系统当中;电源线和信号线屏蔽技术,采用双屏蔽电缆或将电缆穿入金属管内,外层屏蔽采取多点接地,内部屏蔽采取一端接地,既保证了安全,又对低频干扰起到了抑制作用。 5.分流技术 分流技术的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可能的最大输出功率,拟定可行的接线方案,尽可能考虑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等方面要求。接线简明清晰,故障影响范围最小。继电保护要简单,根据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而限制石油企业的输出功率,考虑负荷曲线的变化和逐年负荷的发展。还要考虑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输条件等因素,对于主变压器的10.5KV侧的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在选择载流导体及电器元件时,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需对有关短路电流值进行动稳定、热稳定和开断能力的检验。为选择继电保护方式和进行整定计算提供依据。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探析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石化行业危险性大,通过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及时处理,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安全;石化;管理;措施 一、石油化工行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从原材料和产品的性质看,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群死群伤事故几率高。石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绝大多数属易燃、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极易导致人员伤亡。 从工艺条件看,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生产过程需要经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单元操作,一些过程控制条件异常苛刻,如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 从生产方式上讲,石化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个别事故影响全局。装置呈大型化和单系列,自动化程度高,只要某一部位、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或操作失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设备装置看,石油化工生产的设备大型化、立体化、集团化;管道纵横贯通,装置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一旦发生事故,扑救难度大,损失严重。据有关资料对近年来世界石化行业重大事故进行分析,发现单套装置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惊人。 从动力能源上看,石油化工生产具有火源、电源、热源交织使用的特点。这些动力能源如果因设备缺陷、设置不当、管理不当等原因,便可直接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引发源。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企业的整体形象,是企业振兴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加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安全模式体系 1.1把好设备质量关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的改进以及产量的提高,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器出现运行不正常,异响、振动、仪表指示不准,操作人员对其不熟悉,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应该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制定一套完整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产设备设施台账制度。 1.2完善安全预警体系 首先是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建立和保持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企业存亡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要走向市场争取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就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改进的管理体系。 其次是建立安全事故隐患预防与控制的制度体系,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必需保障措施。必需要做到正确处理石油化工生产作业过程中留置的危险源,对生产工艺及流程中的危险要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是针对针对一些工艺缺陷问题作重点预控,有必要的可建立起长期的预防与控制计划,有效实施现场动态监控,如发现有事故前的征兆,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报警和整改。在制度上有有效抑制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避免企业的经济损失。另外,石油化工企业相关的安全主管部门应以常备状态做好安全隐患治理的预备工作,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检察与管控力度,并以安全第一为基本原则贯彻实施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应用新兴的工艺技术和新型的设施设备,最大化的提高管控水平。 1.3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申请人、审批人等,在制订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用电作业的环境和火灾危险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爆炸极限、引燃温度、闪点、密度等;了解现场通风状况;了解该环境属于何种爆炸危险区域,根据上述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对策和防范措施。配电系统应根据负荷条件合理的进行规划,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应根据负荷的发展规划正确地进行选择;施工单位安装线路时应由电工负责,并应严格制度,不准乱拉电线和接入过多地负载;定期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检查线路的实际负荷情况;安装合适的断路器、熔断器,以便线路过负荷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严谨滥用钢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 为了防止线路发生短路和过载,在安装电气线路时应重视导线的类型、截面和绝缘强度的选择,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干燥无尘的场所,可选用一般绝缘导线;潮湿的场所,应采用有保护的绝缘导线,如铅皮线、塑料线以及在钢管内或塑料管内敷设的一般绝缘导线;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可采用铅皮线、管子线(钢管涂耐酸漆)、硬塑料管线;高温场所,应采用石棉、瓷珠、瓷管、云母等作为绝缘的耐火电线电缆;可燃粉尘、可燃纤维较多的场所,应采用有保护的绝缘线。 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需牢固可靠;为了防止接触电阻过大,必须经常对运行的线路和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接头松动或发热,应及时紧固或做适当处理;大截面导线的连接可用焊接法或压接法,铜铝导线相接时,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采用在铜铝导线接头处垫锡箔,或在铜线鼻子上搪锡再与铝线鼻子连接的方法,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减少接触电阻的措施;在易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部位涂变色漆或安放试温蜡片,可以及时发现过热情况。有防爆性能的电气工具及通信器材,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铭牌上的防爆类别、级别、温度组别,当达不到使用环境可能释放物质的级别、温度组别,或类别不对时,应视为非防爆电气设备。当生产装置发生事故,工艺异常或生产中必须进行采样、脱水、排放等操作,临时用电容易引起爆炸火灾事故时,用电人员必须绝对听从生产岗位人员的指挥,立即停止用电,在非防爆区进行停送电操作。 2、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变事后管理型为事先管理型: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强调对安全危害和风险进行事前控制,在尚未构成危害时及时纠正,而不是通过总结事故教训开展工作,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加强差错管理:降低差错、杜绝违章是减少事故的根本,主要抓好以下管理:一是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时间和人员,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三互动纠错,发扬团队精神。 抓好职工安全教育、促进班组安全建设:构成企业的最小单元是班组,班组职工直接接触危险因素和操作生产设备,搞好职工安全教育,提高技术素质,消除主客观危害因素,才能实现以局部保整体的安全目标。对不同工种和岗位分类安全教育,使职工充分掌握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加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过正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操作。 重视安全技术:为了预防或消除对人健康有害的影响和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采取各种技术和组织措施推广使用安全技术,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预防伤亡事故和灾害性事故发生。根据同行业的经验预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研究控制措施,在设计安装的开始或生产运行期间,加强工艺改革,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入安全技术的保障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主要采用防火防爆、电气、压力容器与管道、装置检修、石油化工操作等安全技术,使生产装置本质安全化,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报警装置措施。在预防事故措施和监控手段上采用先进技术,通过信息联网、遥控等措施,增加对异常情况、突发事故的控制和处理速度,通过自动控制,将职工从有危险的场所替换下来。 加大检修检测力度:及时检修、检测安全技术装置,如安全阀,泄压防护装置、超限自动保护、阻燃装置、各种报警仪,这些装置起到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作用,必须确保灵活有效。这些装置如失效,将起不到任何作用,导致事故发生。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抓好隐患整治:石化企业的生产现场是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抓好安全检查,排查安全盲区,可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监督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结束语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企业生产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十分必要。要进行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规范,同样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落实安全责任和管理意识,强化生产安全的重要性,把握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防微杜渐。只有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企业人员安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实现我国新能源建设目标。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人才需求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的分析,阐述了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的特点,当今石化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这一行业的人才需求定位,现阶段职业院校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实施的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教材、教学方法、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做法,为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及实用价值。 关键词:石油化工 行业特点 发展现状 人才需求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途径方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我国21世纪新人力资源的开发体系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在职业培训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以能力为核心、实现能力人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是: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8个模块。尤其强调为适应国际社会的飞速发展,要特别观注和强调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必须适应产业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趋势是“集约化、大型化、园区化、临港化”,而职业教育的相关专业布局却呈现“小型化、分散化”状态。调研中发现,差不多1/3的职业院校承载着60~80%的专业规模,相当数量的专业点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严重,也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和质量的严重参差不齐。教育部为加快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成立并重组了53个行指委。2013年成立的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石化行指委),作为石化行业指导的有力抓手,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作用逐渐凸显。行指委建议,应当压缩、撤减“小、散、差”的职教专业点,资金和政策向石化专业配套倾斜。 一、石油化工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一)石油化工行业特点 石化产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对安全生产要求高,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对节能、环保及物流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对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近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中,石化类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有了很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先进生产工艺、高科技产品和新型装备的不断应用,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复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采用了更多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生产一线涌现出许多与高新技术有关的职业岗位,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难以满足岗位的要求;在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对人员知识技术层次要求逐步提高,急需大批高端的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能源产业、原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小到大,初步形成具有40多个子行业,生产6万多种产品,门类基本齐全,品种基本配套,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完整工业体系。2012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3.3%,利润总额15.3%。2013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稳中趋好。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7万家,从业人员700多万人。全行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化学工业2010年起位居全球第一。“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石化行业仍然需要增加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全行业技能劳动者每年需要增加27.4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需要增加10.4万人,而目前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远不能及。 在工业领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简单操作性技能人才需要量越来越少,大量的手工劳动已被机器替代。但与此同时,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操作者技术知识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者只有具备现代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才可能解决生产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就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较强的创新能力。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培养一线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企业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问题解决了,才能彻底打通学生就业之路。 (二)吉林省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 吉林省石油化工产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石油、天然气、汽柴油、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农药、氯碱、浓硝酸、橡胶制品、涂料、化学试剂、赖氨酸、燃料乙醇、化工醇、化工机械、化工仪表等多门类千余种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成为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十一五”以来,我省石化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9.2%。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1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6%,居全国同行业第16位;资产总计1274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14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9.2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10位。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形成规模。石油和天然气750万吨/年;原油加工量1200万吨/年;乙烯85万吨/年;燃料乙醇50万吨/年;赖氨酸50万吨/年;丙烯腈42万吨/年;尿素40万吨/年;氯碱30万吨/年。重点企业为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中化吉林长山化工有限公司、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嘉吉生化有限公司松原分公司、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锦湖轮胎(长春)有限公司、汪清龙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吉林省新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四平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行业85%左右。我省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早,起步高,具备适当快速发展和产业跃升的条件。2009--2012年,石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实现了2000亿元,年均增长11%;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长12%。地方化工企业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全省石化产业产值在全国位次前移。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12年,原油加工量达到1200万吨;乙烯达到115万吨;ABS树脂达到58万吨;化工醇达到100万吨;氯、碱产品达到40万吨;苯乙烯达到35万吨;丁辛醇达到48万吨;丙烯腈达到42万吨;苯酚丙酮达到37万吨;双酚A达到15万吨;乙丙橡胶达到7万吨;赖氨酸达到50万吨;苯胺达到30万吨;子午胎达到1000万条。 2009--2012年,建设吉林市国家级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新能源化工;建设松原市省级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石油机械;建设长春市玉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多元醇、乳酸、氨基酸、合成纤维、生态和工程塑料、聚乳酸等生物化工;建设四平市氯碱化工基地,重点发展氯、碱产品;建设白山市临江硅藻土环保功能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医用材料、复合颜料催化剂、精品助滤剂、无毒杀虫剂;农安、扶余、汪清、桦甸开发油母页岩,重点开发页岩油、联产发电、集中供热、轻质建材。所以,吉林省需要大批实用型高技能的创新人才。 (三)石油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最近几年,我国各类院校石油和化工及相关专业学生总量持续增长。2011年,在校生规模突破了百万,其中本科在校生占总量的59%,高职占25%,中职占16%。本科继续增长,高职与中职招生则出现连续下降。虽然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但却存在着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2011年,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对部分石油和化工企业职工结构和新进员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员工总数中,生产人员所占比例最高,达69.09%;其次是管理人员,占13.71%;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的比例接近,在4%-5%之间。在新进员工中,生产人员的比例高达76%。另一方面,来自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全行业每年新增从业人员总量中,职校毕业生占77%,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严重倒挂,这也预示着,大量本科毕业生将面对就业难题。行指委建议,今后一个时期,要控制本科规模,大幅度地增加高、中职后备人才的培养比例。以满足我国对石油化工行业大量一线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石油化工行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 梳理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理论体系;归纳总结构建创新教学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各种新模式;投置创新实践活动体系。通过对吉林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的调研分析,企业普遍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良好的成长发展潜力。根据石油化工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石油化工工艺基本理论和从事石油化工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精工艺、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职业院校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比较研究,我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研究,二十一世纪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的研究,尤其是对我省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运用的研究,创新实践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基地实训研究及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深化石油化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研究等。确立科学正确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1.要提升学校对技能型创新人才模式培养理论教育水平 企业在发展中有与教育机构的需求和愿望;发挥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作用,努力营造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环境;构建技能型创新人才机制的实践探索;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与建议。对创新人才利益驱动机制、政策、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基于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专业教学方案开发研究,基于技能型创新人才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使用、评价研究。 2.撰写石油化工类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调研报告 了解周边化工企业现状,分析化工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预测化工技术专业的未来前景,为学校专业建设和调整提供依据。调查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岗位,明确岗位任务和要求,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明确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调研周边典型企业对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看法和基本要求,为我院教育建设指明方向。为吉林省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较高技能创新人才需要培养做出贡献。 3.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完善石油化工专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来构建课程体系的课改思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邀请行业实践专家(如技师,班组长等),通过研讨会共同回忆和陈述个人职业历程及工作任务实例,确定本专业主要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找出各成长阶段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通过分组讨论和集体研究提炼出描述该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为教学过程设计确定这些任务的难度范围和归类,深入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及子任务的汇总,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4.明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职业技术领域对应的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调研,企业可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石油化工生产操作(工艺操作)、化工产品检验(化工分析)、化工设备维护(化工机械)、化工电器及自动化、化工产品营销、车间管理等岗位。其中石油化工生产操作是目前化工企业的急需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主要有:工艺操作能力,事故判断与处理能力,设备仪表使用维护能力,识图、制图能力(CAD),班组日常工作管理能力等。需要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础化学知识、化工原理、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工艺以及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等。 各岗位对石油化工专业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企业中大专层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生产车间的技术骨干、技术员、车间主任。对就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为:具备扎实的基础化学知识,懂得化工产品的基本性质,了解化工产品的检验方法,熟悉化工生产流程,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协调能力。 5.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理实―体化的教学方法;案例;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法等等。 改革考试方式,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逐步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可采用笔试、口试、机试、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实习考核等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 6.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师资与教学条件配置建议 继续参加国培省培,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拓宽教师的视野。技能型人才培养应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石化企业学习和实习,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 7.合作开发实训资源,建成一流的应用化工实训基地 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校企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8.强化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 主题为“技能―中国化工”的石化行业技能大赛,自2005至2011年来已成功举办7届33场行业全国大赛的基础上,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成为23个与教育部合作主办技能大赛的部委及行业之一,全国石化行业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首次纳入教育部技能大赛系列,由国家教育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化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承赛院校等承办。石化行指委提供技术支撑。来自全国29个省市地区的253个职业院校参赛队伍参加了石化类大赛。其特点:一是石化行业和教育部共同搭台,是政府与行业合作,教育与企业交流的平台;二是石化赛项专家组由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专家组成,比例各半,确保竞赛内涵与现代石化工业发展接轨;三是石化赛项技术方案由石化行指委相关专业委员会制定,覆盖化工领域职业教育的重点和主干专业,竞赛方案贴近行业对企业职工的技术技能要求,大赛内容覆盖专业核心技能点;四是公平办赛,办绿色竞赛,启用行业企业专家现场裁判,第三方执裁。赛场即是竞技场也是德育教育基地。使赛项内容引导专业教学改革,竞赛设备引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大赛。 9.教产对接搭建职教与企业互动平台 10.文化对接 瞄准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 总之,一方面,收集和发现和实践石油化工行业“技能人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提出培养主要模式和各环节的规范性要求,以及评估验收标准;教学资源开发共享的办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模式化、标准化的梳理,提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专业方案建设规程”等。另一方面,从制度机制上提出突破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难题办法。着重提出解决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师资队伍难以适应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的实际需要的可行办法,包括理法建议、政策建议、制度制定等。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措施 [摘 要]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平稳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性,提出了加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以及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安全;石化;管理;事故预防 前言 石油化工行业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点,安全管理是石油化工行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采取及时有效地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对石化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与管理,才能保障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生命健康安全。 一、石油化工生产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石化行业的特点是:程序多而且复杂,生产具有高度连续性,石化产品多以气体和液体形式存在,易泄露和挥发,遇火源即燃;石化产品或原料多含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本身既有毒又有腐蚀性。安全管理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从原材料和产品的性质看,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群死群伤事故几率高。石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绝大多数属易燃、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极易导致人员伤亡。 (2)从工艺条件看,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生产过程需要经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单元操作,一些过程控制条件异常苛刻,如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 (3)从生产方式上讲,石化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个别事故影响全局。装置呈大型化和单系列,自动化程度高,只要某一部位、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或操作失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4)从设备装置看,石油化工生产的设备大型化、立体化、集团化;管道纵横贯通,装置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一旦发生事故,扑救难度大,损失严重。据有关资料对近年来世界石化行业重大事故进行分析,发现单套装置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惊人。 (5)从动力能源上看,石油化工生产具有火源、电源、热源交织使用的特点。这些动力能源如果因设备缺陷、设置不当、管理不当等原因,便可直接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引发源。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企业的整体形象,是企业振兴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加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建立和保持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每一位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企业存亡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根本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要走向市场争取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就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加强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改进的管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做到“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通过制度化建设来提高各基层员工的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是人创造的,但制度常常也能反过来塑造人,使员工不知不觉地适应于制度,从而达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 (2)用安全科学观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科技越进步,文化事业越繁荣,人民的安全科技文化程度也需要相应提高,促进安全向着科学化管理迈进。科学的工作态度可以为人们提供正确的工作方法,科学、合理、有序地工作,成功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使人类真正拥有安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明的社会。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去开拓基层员工的内心文化世界,去挖掘基层员工的精神文化世界;用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去引导、激励基层员工的思想文化世界;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完善作业程序,提高操作技能,进而形成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场。 (3)培养安全工作管理人员:石化企业基层员工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石化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石化企业的命运。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一个安全工作者如果不懂施工专业知识,就发现不了问题。 三、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追求人身伤亡事故零指标管理,这是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一种追求,努力做到零指标,鼓励职工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实行全员安全管理。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安全事故的预防。 (1)变事后管理型为事先管理型:通过系统化的管理, 强调对安全危害和风险进行事前控制,在尚未构成危害时及时纠正,而不是通过总结事故教训开展工作,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2)加强差错管理:降低差错、杜绝违章是减少事故的根本,主要抓好以下管理:一是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时间和人员,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三互动纠错,发扬团队精神。 (3)抓好职工安全教育、促进班组安全建设:构成企业的最小单元是班组,班组职工直接接触危险因素和操作生产设备, 搞好职工安全教育,提高技术素质,消除主客观危害因素,才能实现以局部保整体的安全目标。对不同工种和岗位分类安全教育,使职工充分掌握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加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过正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操作。 (4)重视安全技术:为了预防或消除对人健康有害的影响和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采取各种技术和组织措施推广使用安全技术,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预防伤亡事故和灾害性事故发生。根据同行业的经验预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研究控制措施,在设计安装的开始或生产运行期间,加强工艺改革,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入安全技术的保障措施, 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主要采用防火防爆、电气、压力容器与管道、装置检修、石油化工操作等安全技术,使生产装置本质安全化,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报警装置措施。在预防事故措施和监控手段上采用先进技术,通过信息联网、遥控等措施,增加对异常情况、突发事故的控制和处理速度,通过自动控制,将职工从有危险的场所替换下来。 (5)加大检修检测力度:及时检修、检测安全技术装置,如安全阀,泄压防护装置、超限自动保护、阻燃装置、各种报警仪,这些装置起到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作用,必须确保灵活有效。这些装置如失效,将起不到任何作用,导致事故发生。 (6)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抓好隐患整治:石化企业的生产现场是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抓好安全检查,排查安全盲区,可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监督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结束语 石化行业危险性大,通过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及时处理,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浅析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的筹划 摘 要: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是涉及行业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必须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国际石油贸易中加强安全管理的筹划。本文根据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具体情况,以宏观环境打造、实际操作养成和微观竞争能力培育为手段,展开了对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的探讨,希望对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中加强完全管理,控制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风险,进而达到促进石油化工行业整体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 国际石油贸易 安全管理筹划 宏观环境 竞争能力 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被国际炒家严重操纵的商品,任何的影响因素都可能产生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因而,石油化工行业进行国际石油贸易的风险量是巨大的。我国年石油进口总量早已突破亿吨,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亚种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面对波动幅度大、风险显著的国际原油市场,如何降低国际石油贸易风险,提高石油化工行业问题,维护我国能源和材料安全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国际上降低和防范石油贸易风险的方式有很多,通常以优化石油来源地、影响石油市场走势、稳定贸易形势、优化资源结构等方法达到降低国际石油贸易风险的目的。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应该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同时,将目光转移到石油化工行业内部,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措施和办法,形成有效的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促进行业的发展,体现出石油化工行业对社会和经济建设的价值和作用。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问题,应该在建立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观念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具体情况,以宏观环境培育、实际操作养成和微观竞争能力培育为手段,科学地对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进行探讨,形成真正有效的措施对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加以筹划,在实现安全管理的同时,控制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风险,达到促进石油化工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稳定我国经济的根本目的。 一、打造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宏观环境 根据国际通行的参照系数,国际市场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1年,通货膨胀率将会有0.8%左右的上升,可见石油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影响。我们看到这一点,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也同时注意,这就为他们操纵石油价格,控制我国经济提供了原始动力。为了实现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安全,就必须建造一个适合我国特点的宏观环境,降低宏观因素变化产生的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问题。 1.降低石油化工行业对国际石油的刚性需求 我们应该通过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生产效率、提升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稳定对国际石油的总体需求量,当需要恒定时,就减少了相关炒家和操作者的获利空间,降低了他们提高石油价格的可能。 2.建立石油化工行业进口石油的基金 政府应该组织行业全体建立石油进口的专项基金,通过将基金注入海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开辟新海运、管道和铁路的石油通道、参与国外石油期货市场交易等方式影响国际市场油价。 3.营造有利于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世界典论 要将我国石油的需要与我国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贡献练习在一起,让世界了解到,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必然性,争取更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4.积极开展有效的开展能源外交 政府应该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确保我国石油进口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安全,实现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经济性。 二、养成国际石油贸易实际操作的习惯 1.国际石油贸易观念的正确培养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相当长的阶段,在国际石油贸易市场中将主要以买方的身份出现。因此,必须积极培育石油化工行业正确的国际石油贸易观念和风险意识,推进石油化工行业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的体系构建。 2.国际石油贸易风险意识的正确树立 石油化工行业进行石油贸易时要始终把风险意识放在首位,将其融化在企业文化中,推行全员参与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把风险意识印到员工的头脑中,贯彻到企业考核中,与每个人的利益挂钩。 3.国际石油贸易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贸易时应该组建专业的风险预警机构,实现风险预警专业化,累积风险预警方面的经验,开发风险预警分析技术。 三、培育石油化工行业的微观竞争能力 1.建立石油化工行业的内控制度 抓住国际石油市场上稍纵即逝的贸易机会,提高;二是权利过多地集中于上层管理者,一般员工不负责任。这两种情况都是与设立内控制度的初衷相违背的。 2.培育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石油期货队伍 建立高薪养能、养勤和养廉制度,将薪酬制度和从事石油期货的人员的业绩挂钩,实行股权、期权、延期支付等激励机制,使其更注重企业和自身远期的根本利益。 3.理顺进口与石油化工行业的关系 应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石油贸易进口商,把进口商和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的筹划。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面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激烈竞争,必须树立社会和行业的安全理念,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面对着竞争激烈、价格变动频繁的国际市场,就更应该建立石油贸易安全的观念。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宏观环境培育、实际操作养成和微观竞争能力打造等不同层面的措施,希望为建立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筹划有所启迪和帮助,以便使石油化工行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国际石油贸易的安全,在确保行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质量和速度。 石油化工行业论文: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A股现金红利分配行为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何之望(1992.5-),汉族,海南省琼海市,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数理统计以及信息管理。 摘要:股利政策关系着公司股东的利益还关系着公司的稳定发展,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对于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A股2011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找出影响石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水平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具体地分析,进一步为该行业股利政策的制定和规范提出具有合理性和可取性的建议,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采取何种股利政策虽然最终由管理层决定,但实际上在其决策过程中会受到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诸多学者针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文献综述 Lintner(1956)从不同产业的600多家公司中选取了2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向其高层管理者进行实地调查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著名的Lintner股利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该模型可以解释高达85%的股利变化,并认为每股收益是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自Lintner之后,西方学术界开始重视有关股利政策的研究。Holder(1980)在企业规模、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变量基础上,研究了企业的集中度与股利支付水平的关系,并得出二者具有负相关关系。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最早是刘星等人(1997)对1992、1993年的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股票市盈率以及资产流动性水平对公司的现金股利有显著影响。赵春光等人(2001)通过研究1999年底之前上市的210家A股公司的1999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与是否分配股票股利、上年度是否分配现金股利有关;还发现每股现金股利与市盈率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都有关系。 (三)文献综述小结 从国内外关于现金股利分配的文献综述来看,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基本上集中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规模,现金流动性,上年股利的支付情况和股权结构上。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在对这些不同的能力考察上选择的指标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会有差异。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动性、公司规模、市场前景、上年股利支付情况和股权结构选择了一系列的指标来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分析及以前学者的研究,提出问题:影响石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分配的因素可能有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充裕性、市场前景、公司规模、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股权结构。 1.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特定时期内公司利用资源创造利润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其当期利润和未来利润,由于现金股利是以公司利润为主要来源。所以公司的盈利能力是现金股利分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基础。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的盈利越稳定,则其现金股利也就越高。这是因为,从稳定股票价格、维持较好市场形象的目的出发,企业总是力图维持较为稳定的股利政策。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到此项政策长期维持下去的可能性。盈利稳定的企业对保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更具信心。此外,收益稳定的公司由于其经营和财务风险较小,因而比其他收益不稳定的公司,更能以较低的代价筹集负债资金。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一方面现行的财务制度已经规定公司当年亏损则不得分配利润,使得现金股利的分配受制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较短,使得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市场主体意识不强,“盈利多则多分,盈利少则少分”的现象比较普遍。 2.公司的偿债能力 公司的偿债能力强,那么公司的富余资金就比较充足。这样公司就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派发现金股利。 3.公司的现金流动性 公司资金的灵活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应以不危及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为前提。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越强。而成长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其大部分资金投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则通常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而危及企业的安全。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对在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的石油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初步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首先,选择在2011年之前上市的石油化工行业的公司。其次,删除了样本中标示为ST和*ST的公司数据。最后,剩下了103个样本数据。公司的财务指标资料及数据全部来自大智慧软件的个股资料。 三、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沪深两市石油化工类上市公司A股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红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本文实证作出的结论与理论分析和以前的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之间存在很多异同点。从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中的叙述来看,上一年分配的现金股利、每股收益和现金充裕度都对本年度分配现金股利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了证明。但是在理论分析中,公司规模、股权结构还有市盈率这一系列的因素对本年度分配的现金股利产生显著的影响却在本文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明。在本文实证的研究中,选择衡量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的指标分别是总资本的自然对数和流通股比率。虽然从回归结果看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显著性不强。可以看出,在衡量上市公司不同方面时选择不同的指标,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同。 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流通股比率、市盈率和总资产规模可能也是影响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因素,但从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显著性并不强。 (二)、建议对策 1、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是保障先进股利分配的关键,企业应该通过加大技术改进创新、重塑品牌、多渠道融资以运用财务杠杆、进一步晚上产业链等多种手段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高回报的上市公司,应该进一步强化回报中小股东的意识,严格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动决策公司利润分配事项,制定明确的回报规划,积极主动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利。 2、证监会应该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律环境建设,规范我国股利政策制度,提高上市公司上市门槛,严格上市要求,将现金分红与企业上市再融资以及退市制度结合起来。借鉴其他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派现的做法,制定明细最低现金分红率,对留存盈利过多的现象用税率工具调节。进一步建立完善退市制度,对于连续亏损、不分红、违法违规、财务状况恶化、公众持股比重过低的上市公司予以退市。通过入市源头把关和退市制度可以优化证券市场结构,真正遏制炒作。(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工业工厂生产逐渐都朝智能化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方向发展,文章主要对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控制系统;自动检测仪表;变送器 1 概述 自动化仪表的智能化,使仪表本身性能从整体上得到了改善。智能化的普遍使仪表不再单一地以一种结构运作,使其适应性和功能都得到了提升。对设备优化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功能的多样化,也要考虑到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对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2 石油化工仪表中的控制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仪表系统也开始步入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范围内。特别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自动检测仪表更是需要系统的提升。对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就要适应这些要求而使变送器快速发展起来,所以变送器肯定就是数字化仪表。比起一般变送器的性能,数字化仪表从分辨力、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来说都要高出很多,并且其结构也较简单。从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品计量精确度来讲,我国一直都在研究并提高着产品的质量。一般在石化出厂的产品精确度为+0.1%或者更高。在对产品加强管理的同时,也为了使出口产品质量能比现在的产品或能与国际产品相抗衡,从而对在线油品质量分析仪和在线气相或液相色谱仪等仪表加大了使用量。以便得到的数据更为准确,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1 DCS与FCS系统 我国在石化和石油化工系统中已经使用了3000多套DCS。而石化中应用的DCS就有一半之多。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DCS系统在一直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与传统的DCS相比,新产品在数字化智能控制、兼容性和OPC等系统的应用上都变得更开放了。从而使得不同型号和不同厂商生产的DCS都能相互进行联结,能组成大规模和由自动化控制的网络管理控制体系。这样的系统变得更加容易控制,也使性能变得更加强大。 2.2 新型DCS系统 炼油装置中生产出来的成品油和半成品油在经过调和后就会储存运输出厂,这是石油化工过程炼油厂的最后一道工艺。对石化企业的油品贮运系统使用DCS系统,不仅加强了自动化控制,也使管理变的容易了。我国在石化企业中用了DCS系统来控制,对其他新建装置也采用了DCS来加强控制和管理。但对于如此重视和加强使用的设备中,还是有很多企业无法完全地利用DCS的所有功能。这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由于使用率下降而造成自动化系统变得复杂并显得冗余。但我国自主生产的DCS新一代系统中配备了一些专门软件,此软件是适合于我国石化企业特色生产过程的。这样的新一代DCS系统功能还在不断增强,可靠性也会越来 越高。 石化企业在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等炼油生产装置中采用了DCS系统来控制,后来在乙烯装置中也采用了DCS控制,对全厂各生产装置进行监视和管理。而控制管理等操作都集中在一个控制室内进行,因为现在的新一代DCS控制系统可构成多工段,并采用了多集控单元,能综合管理并控制综合信息自动化系统。这些都是新型DCS系统的成果,而以后还会变得更完善。 2.3 总线控制系统 全数字化、开放性、智能化和微型化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这已经成为了现代新型石化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今FCS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对其设备的操作和功能的开发也变得越来越完善。从而使得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宽阔。据统计,目前的大部分石化企业的系统还是在应用FCS控制着企业生产装置。现场总线的控制工作是在现场总线和局域网中完成的。局域网的功能是使得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相互交换信息,其中的信息容量是相当大的,也可实现相互间的信息共享功能。现场总线的技术标准是实现技术信息共享,这就可以对所有制造商和用户公开化。FCS智能型现场仪表的测量和控制精确度都是有保障的。工作时是采用双向数字通信,使得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也使得系统的调试和组态能方便地进行。对现场总线智能仪表还是有着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的,每个不同的厂家要按照标准生产产品,就可以相互交换或相互连接。即插即用,不仅能方便设备的提升更新,也能使系统更大规模地扩展。这样的设备除了有基本的功能外,还具有控制和运算的功能。这就能方便地进行分散控制管理。每一条总线可以连接多台现场仪表,节省电缆的同时也节省了大规模安装、调试和维修系统等的复杂工序,也更多地节省了其中的费用。 3 具体分析 3.1 检测执行仪表方面 石化现场设备或者管道内界质温度一般都在-200℃~1800℃之间。现场的水银玻璃温度计都会被双金属温度计取代。热电阻和热电偶信号都会直接进入DCS中。在所有仪表中压力仪表是最受重视的,因为它是与人们的安全联系最紧密的仪表。压力传感器和特殊压力仪表都是采用很多原理生产的,能抵御住高温,能在脉动介质、粉状和易结晶介质中测量压力等。再从物位仪表来讲,石化行业都以液位测量为主,并且除了浮力式仪表外,物料仪表都没有通用的产品。但从测量方式可分为浮力式、静电式、超声波式、电容式、磁致伸缩式和雷达式等等。仪表中还有流量仪表、分析仪器、在线过程分析仪和执行器等仪表。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都是工艺参数的保证,对生产过程中物料成分的分析和对最终产品的分析都是非常必要的。要对排放的物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对分析仪表的要求还是很强烈的,而且对其的科技含量和特殊材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目前我国对分析仪表的资金投入在增强,这也会使得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 3.2 控制策略 从如今的新一代DCS系统的变化可以看出,石化工业在自动化连接控制、批量控制和顺序控制等基本控制策略还是没有改变。智能化算法如智能PID控制器和多变量控制等都已经开始普遍采用,其都是以DCS为基础的控制,但也都可以独立控制。 传统的生产过程都是一个装置一个控制室,但现在几乎都是多个装置一个控制室或全厂都由一个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并且都是以LCD屏幕或CRT显示为主。现在人机界面方面都在以DCS操作站屏幕为主,这样能让公益操作人员轻松地进行操作。 石化装置的工艺过程复杂,很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因此对安全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若仅由DCS设备完成,则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了,如ESD系统就会在DCS之外单独运行。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仪表不仅使得安全生产成为现实,而且现在应用的SIS系统都是以人性化和安全性为主的生产系统。不仅要紧抓安全生产,还要在生产线的危险场所设置警报系统,一旦有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泄漏后能及时得到提醒。全厂的每个角落都要在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监控下,对重要的工艺装置进行控制和检测。对安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化工仪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要以我国自由的特色生产为主,在安全生产的同时,设计和研究自己的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在发展现有的信息系统的同时也要从企业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安全控制系统为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提高企业自身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水平,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石油化工企业中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前景分析 摘 要:石油化工产业与我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在我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将对我国自动化控制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应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 石油化工行业 在我国,虽然石油资源总量较大,石油消费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就目前的石油产量并不能使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得到满足,需要进口的石油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石油化工产业需要在不断研究和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不仅能避免人工操作的危险,而且为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企业分布、节能降耗、延长运转周期、增加资产利用率、安全生产发挥了更大作用,同时推进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转型。 一、石油化工企业人工操作的危险性 1.现场人工操作用人多,一旦发生事故件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2.人工手动控制中很难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稍有不慎即会出现投料比控制不当和超温、超压等异常现象,引发溢料、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3.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容易造成职业危害。 4.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增加了现场人员机械伤害、触电、灼伤、高处坠落及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直接威胁现场人员安危。 二、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运用历程 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展关系到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十分引人关注。多年的经验证明,自动化已成为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代企业自动化的概念已不单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还包括企业信息管理和实验室灾难性等的综合自动化,具体包括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计划、仓库、设备、安全、财务、人事、市场和经营等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现场已从手工操作发展到自动化控制,从低级的单回路控制发展到高级复杂系统控制,直到炼化一管控一体化。中国的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主要乍产过程在不同水平上均已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小型骨干石油化工企业的主流程也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并实现了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常规仪表性能大大提高,已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主要检测手段,电子仪表、数字仪表、智能变送器与执行器的使用数量逐年增加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取得进展,近年来已成为石油化工自动化领域发展的热点之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安全性控制、生产调度和管理中的开发与应崩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自动化控制的几种方法 1.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可以看作是一个能根据环境变化智能调节自身特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以使系统能按照一些设定的标准工作在最优状态。一般地说,自适应控制在航空、导弹和空间飞行器的控制中很成功。可以得出结论,传统的自适应控制适合没有大时间延迟的机械系统;对设计的系统动态特性很清楚。但在工业过程控制应用中,传统的自适应控制并不如意。PID自整定方案可能是最可靠的,广泛应用于商业产品,但用户并不怎么喜欢和接受。传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要么采用模型参考要么采用自整定,一般需要辨识过程的动态特性。它存在许多基本问题:需要复杂的离线训练;辨识所需的充分激励信号和系统平稳运行的矛盾;对系统结构假设;实际应用中,模型的收敛性和系统稳定性无法保证。另外,传统自适应控制方法中假设系统结构的信息,在处理非线性、变结构或大时间延迟时很难。 2.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个典型的最优控制问题描述如下:被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初始条件给定,同时给定目标函数。然后寻找一个可行的控制方法使系统从输出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并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动态规划、最大值原理和变分法是最优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和贝尔曼动态规划是在约束条件下获得最优解的两个强有力的工具,应用于大部分最优控制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最优控制很适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等领域,例如空间飞行器的登月、火箭的飞行控制和防御导弹的导弹封锁。工业系统中也有一些最优控制的应用,例如生物工程系统中细菌数量的控制等。然而,绝大多数过程控制问题都和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的控制有关,用传统的最优控制技术来控制它们并不合适。 四、自动化控制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趋 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新趋势将必然和智能控制在石油化工领域里面的应用研究相关。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一些控制难点与解决对策石油化工自动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维护,其内容较为主富,涉及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如石油化:亡对象的特性分析、建模方法、控制器原理与相关计算,以及自动化仪表工具(如变送器、控制阀等)。其研究对象既包括简单控制系统,又包括复杂控制系统及先进控制算法,还涉及控制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过程控制系统则是其重点各种过程及设备,如储罐、储槽、流体管道、换热器、加热炉、精馏塔、反应器、泵和压缩机都足被控制对象。这些对象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应当说,炼油和乙烯领域里面的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甚至于石油化工领域里面的大多数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控制难点都是和系统中的强耦合、大滞后、多惯性及慢时变等非线性系统环节相关。 五、结语 石油化工行业从未放弃对新技术的开拓和追求,这促进了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同时推进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转型。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为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企业分布、节能降耗、延长运转周期、增加资产利用率、安全生产发挥更大作用,使得中国的石油化工行业跃升为世界范围内的强者之一。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浅析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的构成及关键技术 摘要:几十年来,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初期简单的手工操作到连续工艺及负荷不断加大,对生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控制的要求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仪表使用越来越普遍,从简单回路的闭环控制到单元装置的全面自动化,使用的控制工具也从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到DCS的广泛应用,控制水平也从单参数简单控制回路到多变量复杂控制回路,先进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在各种场合都有成功应用的典范。 关键词:石油化工自动化关键技术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直接影响国计民生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农业、轻工、纺织、国防、交通运输等部门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之一。化工生产过程,往往是在密闭的容器和设备中,在高压、真空、高温、深冷的情况下连续进行的。此外,不少介质还具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的性质。因此,为使化工生产正常地、高效地进行,就必须把各项工艺参数维持在某一最佳范围之内,并尽量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现代化。所谓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就是在化工设备上,配置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 一、化工自动化释义及其重要意义 在化工设备上,配备上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是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这种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办法称为化工自动化。实行化工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1)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2)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能力的目的; (4)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为逐步地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二、石油化工综合技术的结构构成 一般而言,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主要关注4方面的问题。(1)安全:即需要用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检铡和执行机构对设备与装置的运行提供保证,进而对关键装置进行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2)低成本:通过先进的工艺及工艺参数以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以及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控制技术和实时优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转化率。(3)高效率:通过先进的计划调度与排产技术和流程模拟技术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提高竞争力:通过数据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如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ERP、CRM、SCM等)、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技术等,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总体结构可以分成3层结构。 (1)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无线技术的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 (2)以MEs(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建模与流程模拟技术(AMT:AdvancedModelingTechnologies)、先进计划与调度技术(APS:Adv用信息。 (2)科学的决策支持 生产经营决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还处于经验决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科学的决策支持则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以得到全企业综合经济指标的过程。在炼油企业综合自动化中,成本效益分析是炼油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炼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必需步骤。 成本效益分析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方案的盈亏分析,为企业领导提供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计划的经济指标,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为了达到公司预先制定的利润目标,就必须协调好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即原油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调度和产品的销售等。由(RTO:Real timeopfimization)、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校正技术、动态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动态成本控制与管理技术等等。 (3)以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质量数据管理(PqDM)、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通过研究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MEs)及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成本的预测、控制和反馈校正,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可以实施生产全过程的优化调度、统一指挥,以形成生产指挥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全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三、企业综合自动化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1)信息的集成、挖掘和增值 信息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核心,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信息集成的基础。由于流程工业的特点,有大量的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实时海量数据需要处理,管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采用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对生产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因而流程工业信息集成环境中需要同时设置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信息的集散地。这两个数据库既可独立地操作,又可协同动作,及时并行或交叉地处理来自全厂的各种信息。真正做到信息集成与共享。信息挖掘和增值的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利于原油是炼油厂生产的主要原料,原油成本占了产品总成本的80-90%,因此,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必须首先控制原油成本,即控制原油的采购价格。 盈亏平衡分析是指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和数学工具,对生产经营方案或计划进行分析,得出实现利润目标的原油最高采购价格(保利点)和保证不亏损经营(利润为0)的原油最高采购价格(保本点)。盈亏平衡分析对于原油采购,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制定合理生产计划时的重要环节,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扩大利润,从而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指导全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有软测量技术、设备过程故障诊断新技术、生产过程的安全保护技术以及对实时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调整技术等,都是自动化领域急待解决的难题和研究的热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近几十年工业生产的发展体现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二是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化学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能耗物耗高,限制了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出路就是走科技进步的道路,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现场总线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发展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素及集成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今后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趋势。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浅谈自动化控制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个极其丰富而广泛的技术领域,在该行业内当前的智能控制理论及控制算法的发展格外的引人关注,本文将浅要谈论一下自动化控制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应用。 关键字:自动化控制;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应用 一、石油化工企业人工操作的危险性 1、危险性大小五要素: 化工装置的危险性大小通常用危险度来分级,分为高度危险级、中度危险级和低度危险级三级,构成危险度的五个要素是: (1)、物质:工艺过程中的物质本身固有的点火性、可燃性、爆炸性和毒性。 (2)、容量:工艺过程中物料量,量大危险性大。 (3)、温度:运行温度越高,点火温度低的危险性大。 (4)、压力:运行压力越高越危险。 、操作:不同的化工产品、不同的反应类型、不同的运行条件、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原料路线造成化工操作异常复杂。 人工操作的危害 (1)、现场人工操作用人多,一旦发生事故件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2)、人工手动控制中很难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稍有不慎即会出现投料比控制不当和超温、超压等异常现象,引发溢料、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3)、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容易造成职业危害。 (4)、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增加了现场人员机械伤害、触电、灼伤、高处坠落及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直接威胁现场人员安危。 二、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运用历程 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展关系到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十分引人关注。多年的经验证明,自动化已成为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代企业自动化的概念已不单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还包括企业信息管理和实验室灾难性等的综合自动化,具体包括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计划、仓库、设备、安全、财务、人事、市场和经营等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现场已从手工操作发展到自动化控制,从低级的单回路控制发展到高级复杂系统控制,直到炼化一管控一体化。中国的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主要乍产过程在不同水平上均已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小型骨干石油化工企业的主流程也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并实现了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常规仪表性能大大提高,已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主要检测手段,电子仪表、数字仪表、智能变送器与执行器的使用数量逐年增加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取得进展,近年来已成为石油化工自动化领域发展的热点之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安全性控制、生产调度和管理中的开发与应崩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自动化控制的几种方法 1.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可以看作是一个能根据环境变化智能调节自身特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以使系统能按照一些设定的标准工作在最优状态。 一般地说,自适应控制在航空、导弹和空间飞行器的控制中很成功。可以得出结论,传统的自适应控制适合没有大时间延迟的机械系统;对设计的系统动态特性很清楚。但在工业过程控制应用中,传统的自适应控制并不如意。PID自整定方案可能是最可靠的,广泛应用于商业产品,但用户并不怎么喜欢和接受。传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要么采用模型参考要么采用自整定,一般需要辨识过程的动态特性。它存在许多基本问题:需要复杂的离线训练;辨识所需的充分激励信号和系统平稳运行的矛盾;对系统结构假设;实际应用中,模型的收敛性和系统稳定性无法保证。 另外,传统自适应控制方法中假设系统结构的信息,在处理非线性、变结构或大时间延迟时很难。 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个典型的最优控制问题描述如下:被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初始条件给定,同时给定目标函数。然后寻找一个可行的控制方法使系统从输出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并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 动态规划、最大值原理和变分法是最优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和贝尔曼动态规划是在约束条件下获得最优解的两个强有力的工具,应用于大部分最优控制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最优控制很适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等领域,例如空间飞行器的登月、火箭的飞行控制和防御导弹的导弹封锁。 工业系统中也有一些最优控制的应用,例如生物工程系统中细菌数量的控制等。然而,绝大多数过程控制问题都和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的控制有关,用传统的最优控制技术来控制它们并不合适。 自动化控制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趋 世界级规模的工厂需要集成自动化的系统。对于当前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来说,为应对全球竞争,对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高度重视,这就要求DCS系统打破以往只是单装置控制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状况,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真正的全厂集中控制、操作和管理。与此同时,当前新建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规模大且同步建设,控制系统规模多达几万点,涉及分散控制系统砚场总线控制系统(DCS/FCS)、安全仪表系统(SIS)、火灾和气体检测系统(FGS)、压缩机控制系统(CCS)、转动设备监视系统(MMS)、设备包控制系统(PECS)、分析数据采集系统(ADAS)、罐区数据采集系统(TDAS)、储运自动化系统(MAS)、设备管理系统(AMS)、操作数据管理系统(ODs)、先进控制(APC)、实时优化(RT-OPT)、操作培训仿真系统(OTS)等多种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实现全厂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对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新趋势将必然和智能控制在石油化工领域里面的应用研究相关。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一些控制难点与解决对策石油化工自动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维护,其内容较为主富,涉及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如石油化:亡对象的特性分析、建模方法、控制器原理与相关计算,以及自动化仪表工具(如变送器、控制阀等)。其研究对象既包括简单控制系统,又包括复杂控制系统及先进控制算法,还涉及控制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过程控制系统则是其重点各种过程及设备,如储罐、储槽、流体管道、换热器、加热炉、精馏塔、反应器、泵和压缩机都足被控制对象。这些对象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应当说,炼油和乙烯领域里面的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甚至于石油化工领域里面的大多数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控制难点都是和系统中的强耦合、大滞后、多惯性及慢时变等非线性系统环节相关。 结语 石油化工行业从未放弃对新技术的开拓和追求,这促进了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同时推进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转型。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为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企业分布、节能降耗、延长运转周期、增加资产利用率、安全生产发挥更大作用,使得中国的石油化工行业跃升为世界范围内的强者之一。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浅谈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是新时期的工业生产设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在整个化工业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本文从石油化工自动化基本概述、当前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在应用中的缺陷分析、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要点分析以及未来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展望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整个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一、石油化工自动化概述 随着科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石油行业化工自动化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目前石油化工设备的自动化是发展的趋势。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我国在发展自动化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石化设备正向着设备大型化发展,所以更要提高相关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水平,提高效率。 通常而言,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安全控制 安全性控制需要控制系统的可靠、相关检测机构或部门对设备及其他装置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所以对关键部位的设备、装置进行专业化的故障诊断与基本保养、维修。 2.效率控制 通过科学、合理的计划调度安排与模拟流程技术以期提高设备与相关装置的生产效率与原材料使用率。 3.成本控制 通过先进的技术来实现降低能源与原材料的消耗、通过建模、控制、优化技术来相应的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利用率。 二、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在应用中的缺陷 石化行业自动化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设备系统内部控制原因不合理、石化工艺控制设备产生故障、现场操作不稳定等情况。 1.系统内部不合理 它主要体现在使用前对控制系统的选型不合理,并没有根据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分析、研究、论证,而是直接采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使用的成本,导致石油化工的自动化设备使用难度大幅度增加。尤其中石化行业中串级、比值、分程等繁琐复杂的控制程序,其对控制用的初始条件要求繁多,针对不同工作环境,它需要反复、多次数的调整相关设备作业参数,且在调整参数在使用过程中较难,不能够完全的体现自动化设备的意义。除此之外,由于调整参数的工作难度大,导致多数自动化设备在未调整的情况下运行了很长时间,影响了正常生产作业的高效率运行。 2.控制设备故障 就是指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其中包括调节阀关闭的严密性不够而产生的漏液漏气情况、操作设备动作缓慢,设备实现实时化相对低,甚至出现无响应情况等,对于比较重视数字化的自动设备来说,其数字信息丢失情况比较严重,在正常的实地作业环境中,数字化设备不能实时将各项诸如温度、压力等参数反应出来,滞后情况严重,导致部分操作人员只可采取手动操作,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与施工进度。 3.现场操作不稳定 其与石油化工企业自身原因有关,目前石化企业经常会出现原料不足或是超负荷工作情况,这两种极端情况出现在作业设计的下限或是上限边缘。如在化工作业过程中的一个自动化装置往往因为上道工序中原料使用量不够,以造成后期溶剂量太低,进而导致自动化控制比例系统不能实现自动化运行,只能依赖人工替代机器,大幅度降低了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效率,对原材料也形成了浪费。又如在加热炉作业时,由于原料增加导致将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全开也未能满足其加热需要,产生这种现象,只有通过手动开启侧边阀门,以此满足增加炉内温度,满足加热需要,使自动化控制设备失去了其原来的作用。 4.其他原因 一般由化工企业设计初期,考虑不全面,在选择或采购设备时选择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设备与仪器,缺少对设备运行时遇到特殊情况的测试,导致后续自动化设备作业由自动变手动,违背企业要求自动化的初衷。 三、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要点 1.明确工艺、流程,挑选适合的设备 在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中,应首先明确作业项目的工艺路线和作业的流程,全面考虑实地作业环境和气象气候变化等的客观条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在选择、安装、调试自动化设备参数过程之中,要重视对特殊情况下的测试操作,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确定自动化设备作业饱和极限能力。对于每一台设备的选择应该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要能合理衔接起企业每道工序。 2.重视应用细节,定期检查与保养 在自动化设备应用中,要重视设备的使用细节,对于诸如调节阀之类的设备,要做好定期检查与保养工作,时刻关注调节阀运行正常与否,测量系统是否准确等,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现今绝大多数自动化设备都有设备操作记录储存在设备内部,可随时供技术人员读取,对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可以提供设备的状态分析,以此分析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运行参数是否合理、早期故障征兆是否存在等问题,并且对故障部位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帮助。 3.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培养自动化设备专业的使用人员。这些专业人员除了要知晓工艺设备、转动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对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及设备历史操作数据来判断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合理解决,发挥自动化设备的优越性。 四、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前景 1.控制系统优化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大部分设备装置还是采用传统的常规控制系统,其中大部分还是采用PID控制系统,基于此,导致自动化设备的潜力并没有全面的被发挥出来。所以开发及优化控制系统是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必然趋势。 2.仪表升级 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关产业企业,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中仪表数量庞大,品类繁多。我国目前仪表配套的品种不齐,缺口较大。制造仪表的辅助材料供应不全。所以自动化设备的方向应向着仪表优化升级、仪表使用的成套率发展。 3.过程控制 分散控制系统、编程控制器、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本着开放化、标准化的原则,采取国内外市场通用硬软件的方法,将向着开放的分布式监控控制系统发展。 4.总线应用 其主要被运用在作业现场,要在现场设备、仪表间实现全数字化、串行、双向、变量的数字通信网络,连接技术非常重要。总线技术的应用,使连接技术日趋势成熟,将对自动化设备控制技术领域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在其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实际作业环境,从设备的安装开始,做好特殊情况下的测试工作,在应用中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尽可能的使用设备的自动化相关功能,藉此发挥自动化设备的优势,提高企业生产力、提升作业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关于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探讨 摘要:石油化工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极其丰富而广泛的技术领域,本文介绍了大型石化装置的一些控制难点与解决对策。顺应国家能源政策,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的能耗状况,最后提出了许多目前行业中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的先进方法。 关键词: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 中国石化自动化经过50 多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虽然中国石化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一些难点与长期未解决的问题,仍然造成企业自动化总体水平发展受阻。 一、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发展现状 中国石化工业是指包括从原油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石油炼制,以蒸汽裂解生产的乙烯、丙烯等为原料生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基本有机原料等的石油化工。当前,石化企业自动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自动化水平相差较大。大型石化企业自动化水平普遍较高,存在的不足是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外尚有差距,而有些行业特别是染料、农药行业自动化基础仍然较差,大量小型化工企业及部分间歇生产过程企业自动化水平依然很低;二是在自动化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上,未能形成工程化、产业化、商品化、标准化,成果推广和转化困难重重;三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观念更新落后于形势发展,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与企业机制的协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造成总体进程不快。信息仍不能在企业内有效地传输和利用,“自动化孤岛”问题依然突出。 二、石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一些控制难点与解决对策 石化自动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维护,其内容较为丰富,涉及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如石油化工对象的特性分析、建模方法、控制器原理与相关计算,以及自动化仪表工具(如变送器、控制阀等) 。其研究对象既包括简单控制系统,又包括复杂控制系统及先进控制算法,还涉及控制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大型石化装置的过程控制系统则是其重点各种过程及设备,如储罐、储槽、流体管道、换热器、加热炉、精馏塔、反应器、泵和压缩机都是被控制对象。这些对象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2.1炼化一体建设 随着炼油化工装置大型化、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设备构造越来越趋向复杂,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炼化一体建设既是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也是世界石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 2.2采用一些新的理论与方法 近几年来,一种基于SOS 约束的凸优化方法,在国外控制界引起广泛关注。在系统及控制理论中,许多系统分析与综合设计问题都不能表示或转化成相应的SOS 凸优化问题,运用近年提出的高效可靠的内点算法,从数值计算上给一些没有或很难得到解析的问题带来生机。SOS ,SOS 凸优化方法以及SOSTOOL S 工具箱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研究控制问题的重要工具,不管是李亚普诺夫函数的构造,还是系统控制器的设计,还是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研究多项式系统最有效的工具。 2.3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石化工业作为典型的流程企业,在资源优化配置上面临着规模庞大、流程复杂、产品多样、产品价格变化频繁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济效益。鉴于此,石油化工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石化企业生产优化模型,然后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出效益最大的生产方案。 三、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级规模的工厂需要集成自动化的系统。对于当前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来说,为应对全球竞争,对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高度重视,这就要求DCS系统打破以往只是单装置控制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状况,通过系统集成实现真正的全厂集中控制、操作和管理。 当前的现代石油化工企业在网络架构上通常采用ERP/MES/PCS三层网络结构。一体化的网络结构,促使我们从规划伊始就要从硬件、软件以及维护等方面统筹考虑。随着智能HART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无线技术等数字技术向控制系统和现场仪表的不断延伸,数据总线处理的信息将不断增加,对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合理利用将是自动控制系统面临的重要考验。同时,大量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逐步替代自动控制系统固有的软硬件设备。如何保证DCS系统的安全可靠将是工程公司及制造商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产品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经验的不断丰富,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制造工业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开拓。从应用效果来看,可以说现场总线技术在大型石化项目中采用是可行的,可实现预测维护和远程维护,但是当前也仍存在包括用户理念的转变、对现场维护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以及技术本身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得现场总线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发展比较缓慢。 工业以太网系统是大型数字化、自动化系统的命脉,推进信息化带动自动化的新选择、新技术,能够促进和提升生命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工业以太网的开放性和标准化。 此外,以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为基础建立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能耗普遍偏高。其中,原油加工、乙烯加工、大型合成氨平均能耗水平均高于国际领先水平。而发展新经济无疑将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综合利用,市政、楼宇、环保等自动化技术将成为未来自动化市场的增长点。 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目前仍处于规模已大而不太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为特征的发展时期。全行业的改革已进入解决深层矛盾和问题的攻坚阶段,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由大走强、逐步升级、再上新台阶的过程。因而,作为石油化工行业水平高低象征性标志之一的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处于更进一步的阶段。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需要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为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企业分布、节能降耗、延长运转周期、增加资产利用率、安全生产发挥更大作用,使得中国的石油化工行业跃升为世界范围内的强者之一。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几点研究 几十年来,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初期简单的手工操作到连续工艺及负荷不断加大,对生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控制的要求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仪表使用越来越普遍,从简单回路的闭环控制到单元装置的全面自动化,使用的控制工具也从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到DCS的广泛应用,控制水平也从单参数简单控制回路到多变量复杂控制回路,先进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在各种场合都有成功应用的典范。 一、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我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经过50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石油化工工业还普遍存在着能耗大、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信息集成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等问题。而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先进的工艺装备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以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运行、计划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与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高技术。 国外大型流程企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均重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构架工厂级、公司级甚至超公司级的信息集成系统。1995年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已有100多家炼油、化工企业在实施CIMS计划,推动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美国德曹达公司、高尔公司等化工企业都相继建立了综合自动化系统。 二、石油化工综合技术的结构构成 一般而言,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主要关注4方面的问题。(1)安全:即需要用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检铡和执行机构对设备与装置的运行提供保证,进而对关键装置进行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2)低成本:通过先进的工艺及工艺参数以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以及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控制技术和实时优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转化率。(3)高效率:通过先进的计划调度与排产技术和流程模拟技术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提高竞争力:通过数据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如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ERP、CRM、SCM等)、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技术等,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总体结构可以分成3层结构。 (1)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无线技术的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 (2)以MES(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建模与流程模拟技术(AMT:Advanced Modeling Technologies)、先进计划与调度技术(APS:Advanced Planningand Scheduling)、实时优化技术(RTO:Real-time Opfimization)、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校正技术、动态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动态成本控制与管理技术等等。 (3)以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质量数据管理(PqDM)、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通过研究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MES)及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成本的预测、控制和反馈校正,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可以实施生产全过程的优化调度、统一指挥,以形成生产指挥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垒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三、企业综合自动化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1)信息的集成、挖掘和增值 信息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核心,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信息集成的基础。由于流程工业的特点,有大量的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实时海量数据需要处理,管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采用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对生产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因而流程工业信息集成环境中需要同时设置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信息的集散地。这两个数据库既可独立地操作,又可协同动作,及时并行或交叉地处理来自全厂的各种信息。真正做到信息集成与共享。信息挖掘和增值的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 (2)科学的决策支持 生产经营决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还处于经验决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科学的决策支持则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以得到垒企业综合经济指标的过程。在炼油企业综合自动化中,成本效益分析是炼油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炼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必需步骤。 成本效益分析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方案的盈亏分析,为企业领导提供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计划的经济指标,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为了达到公司预先制定的利润目标,就必须协调好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即原油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调度和产品的销售等。由于原油是炼油厂生产的主要原料,原油成本占了产品总成本的80-90%,因此,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必须首先控制原油成本,即控制原油的采购价格。 盈亏平衡分析是指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和数学工具,对生产经营方案或计划进行分析,得出实现利润目标的原油最高采购价格(保利点)和保证不亏损经营(利润为O)的原油最高采购价格(保本点)。盈亏平衡分析对于原油采购,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制定合理生产计划时的重要环节,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扩大利润,从而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指导垒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有软测量技术、设备过程故障诊断新技术、生产过程的安全保护技术以及对实时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调整技术等,都是自动化领域急待解决的难题和研究的热点。 将现场总线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发展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素及集成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今后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趋势。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若干探讨 摘要: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直接影响国计民生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农业、轻工、纺织、国防、交通运输等部门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之一。化工生产过程,往往是在密闭的容器和设备中,在高压、真空、高温、深冷的情况下连续进行的。此外,不少介质还具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的性质。因此,为使化工生产正常地、高效地进行,就必须把各项工艺参数维持在某一最佳范围之内,并尽量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现代化。所谓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就是在化工设备上,配置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 关键技术 几十年来,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初期简单的手工操作到连续工艺及负荷不断加大,对生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控制的要求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仪表使用越来越普遍,从简单回路的闭环控制到单元装置的全面自动化,使用的控制工具也从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到DCS的广泛应用,控制水平也从单参数简单控制回路到多变量复杂控制回路,先进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在各种场合都有成功应用的典范。 一、化工自动化释义及其重要意义 在化工设备上,配备上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是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这种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办法称为化工自动化。实行化工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1)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2)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能力的目的; (4)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为逐步地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二、石油化工综合技术的结构构成 一般而言,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主要关注4方面的问题。(1)安全:即需要用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检铡和执行机构对设备与装置的运行提供保证,进而对关键装置进行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2)低成本:通过先进的工艺及工艺参数以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以及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控制技术和实时优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转化率。(3)高效率:通过先进的计划调度与排产技术和流程模拟技术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提高竞争力:通过数据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如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ERP、CRM、SCM等)、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技术等,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总体结构可以分成3层结构。 (1)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无线技术的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 (2)以MES(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建模与流程模拟技术(AMT:Advanced Modeling Technologies)、先进计划与调度技术(APS:Advanced Planningand Scheduling)、实时优化技术(RTO:Real-time Opfimization)、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校正技术、动态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动态成本控制与管理技术等等。 (3)以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质量数据管理(PqDM)、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通过研究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MES)及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成本的预测、控制和反馈校正,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可以实施生产全过程的优化调度、统一指挥,以形成生产指挥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垒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三、企业综合自动化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1)信息的集成、挖掘和增值 信息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核心,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信息集成的基础。由于流程工业的特点,有大量的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实时海量数据需要处理,管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采用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对生产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因而流程工业信息集成环境中需要同时设置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信息的集散地。这两个数据库既可独立地操作,又可协同动作,及时并行或交叉地处理来自全厂的各种信息。真正做到信息集成与共享。信息挖掘和增值的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 (2)科学的决策支持 生产经营决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还处于经验决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科学的决策支持则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以得到垒企业综合经济指标的过程。在炼油企业综合自动化中,成本效益分析是炼油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炼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必需步骤。 成本效益分析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方案的盈亏分析,为企业领导提供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计划的经济指标,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为了达到公司预先制定的利润目标,就必须协调好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即原油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调度和产品的销售等。由于原油是炼油厂生产的主要原料,原油成本占了产品总成本的80-90%,因此,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必须首先控制原油成本,即控制原油的采购价格。 盈亏平衡分析是指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和数学工具,对生产经营方案或计划进行分析,得出实现利润目标的原油最高采购价格(保利点)和保证不亏损经营(利润为O)的原油最高采购价格(保本点)。盈亏平衡分析对于原油采购,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制定合理生产计划时的重要环节,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扩大利润,从而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指导垒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有软测量技术、设备过程故障诊断新技术、生产过程的安全保护技术以及对实时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调整技术等,都是自动化领域急待解决的难题和研究的热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近几十年工业生产的发展体现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二是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化学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能耗物耗高,限制了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出路就是走科技进步的道路,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现场总线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发展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素及集成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今后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趋势。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 摘 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工业生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出现了智能化发展情况,这样也使得石油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化工仪表出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对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更好的分析能够更好的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 自动化控制 控制系统 在石油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使用的仪表在科技含量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也使得仪表出现了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发展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仪表本身性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善。智能化仪表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在结构运作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适应性和功能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对设备进行更好的设计,不仅仅在功能方面能够进行改善,同时在工作效率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也能更好的对其进行分析,促进石油化工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1 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发展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仪表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有其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自动检测仪表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改善是有很大影响的。对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来说,能够更好的对适应一些要求的变化,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变送器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数字化仪表发展。相比较一般的变送器来说,数字化仪表在性能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分辨能力和安全性能方面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同时,在稳定性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能够更好的保证生产效率。数字化仪表在性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结构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在进操作的时候更加方便。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很多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使用数字化仪表在产品精度方面也得到了更好的提高、对产品加强管理也能更好的保证我国的产品能够更好的和国际产品进行比较,这样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1 DCS与FCS系统 在我国的石油化工系统中,都使用的是DCS系统,为了更好的适应科学技术的变化,DCS系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传统的系统进行比较,新的系统在数字化智能控制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在兼容性方面也是非常好的。将不同的型号和厂家的DCS系统进行连接,这样能够形成更大规模的管理控制体系,同时在进行控制的时候也能更加方便的进行控制,这样在性能方面也是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 1.2 新型DCS系统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说,炼油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设备,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只要能够产出成品油和半成品有,在经常一定的处理以后,就能够将其进行储存和运输,这样也是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后的工艺。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应用DCS系统,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动化控制能力,同时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能更好的进行。石油化工企业应用DCS系统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利用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无法更好的利用DCS系统的所有功能,导致自动化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情况复杂的问题。我国在DCS系统生产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软件开发更加适合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这样在功能方面也出现了更好的情况,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可靠性也是非常高的。 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经常是会使用催化裂化的物质来进行生产的,在这种情况下,在炼油生产装置中是可以利用DCS系统来进行控制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各个生产的情况进行监视和管理。在控制管理中操作是可以在一个控制室内完成的,这样就使得系统控制要采用多集控单元,同时在综合管理方面也是能够实现信息自动化控制的。 1.3 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慢慢形成了全数字化、开放性以及智能化化的特点,这样就使得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现在,FCS自动化控制在应用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好的情况,这样就使得设备在操作和功能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空间越来越广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很多的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FCS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工作是通过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来进行实现的,因此,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是要利用众多的计算机来进行实现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信息的交换,同时也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2 具体分析 2.1 检测执行仪表方面 石化现场设备或者管道内界质温度一般都在-200~1800 ℃之间。现场的水银玻璃温度计都会被双金属温度计取代。热电阻和热电偶信号都会直接进入DCS中。在所有仪表中压力仪表是最受重视的,因为它是与人们的安全联系最紧密的仪表。压力传感器和特殊压力仪表都是采用很多原理生产的,能抵御住高温,能在脉动介质、粉状和易结晶介质中测量压力等。再从物位仪表来讲,石化行业都以液位测量为主,并且除了浮力式仪表外,物料仪表都没有通用的产品。但从测量方式可分为浮力式、静电式、超声波式、电容式、磁致伸缩式和雷达式等等。仪表中还有流量仪表、分析仪器、在线过程分析仪和执行器等仪表。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都是工艺参数的保证,对生产过程中物料成分的分析和对最终产品的分析都是非常必要的。要对排放的物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2.2 控制策略 从如今的新一代DCS系统的变化可以看出,石化工业在自动化连接控制、批量控制和顺序控制等基本控制策略还是没有改变。智能化算法如智能PID控制器和多变量控制等都已经开始普遍采用,其都是以DCS为基础的控制,但也都可以独立控制。传统的生产过程都是一个装置一个控制室,但现在几乎都是多个装置一个控制室或全厂都由一个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并且都是以LCD屏幕或CRT显示为主。现在人机界面方面都在以DCS操作站屏幕为主,这样能让公益操作人员轻松地进行操作。石化装置的工艺过程复杂,很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因此对安全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若仅由DCS设备完成,则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了,如ESD系统就会在DCS之外单独运行。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仪表不仅使得安全生产成为现实,而且现在应用的SIS系统都是以人性化和安全性为主的生产系统。不仅要紧抓安全生产,还要在生产线的危险场所设置警报系统,一旦有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泄漏后能及时得到提醒。全厂的每个角落都要在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监控下,对重要的工艺装置进行控制和检测。 3 结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石油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安全生产,同时在控制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历程和技术应用前景 摘 要:石油化工技术繁多而复杂,自动化控制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多方位提升自动化水平,以适应石油行业现代化机械水平,有助于石油行业的发展。文章首先阐述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前景。 关键词: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应用前景 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也得到了飞跃式进步,对应而言,企业规模的扩大化要求匹配高水平的技术,材料、工艺和技术应用不断翻新,加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而,自动化控制技术越来越重要。然而,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还需要遵守化工企业的发展规律,在应用和发展中不断提高化工自动化控制水平。 1 石油自动化控制历程 技术发展在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关乎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呈现出的水平。石油自动化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甚为引入关注。石油行业的发展实践经验告诉人们,自动化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的驱动力,尤其是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并应用于现代企业之中,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企业信息管理自动化等多种自动化控制组成了现代企业自动化控制的概念。具体来说,从过程控制与管理,从仓库管理到市场营销,从生产计划到财务统计,设备管理到人事管理,自动化控制已经贯穿到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石油化工涉及自动化已经经历了半百年的发展,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的手段,首先对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不断吸收消化其中的精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石油行业的自动化水平。经过50多年的发展,石油行业的自动化进步主要体现在操作现场已经从传统的手工劳作转变为当今的自动化控制,低级的单回路控制已经被予以淘汰,高级复杂系统控制推向市场,直到炼化管控一体化。自动化控制已经蔓延至中国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之中,虽然在水平上有所差异,但从总体来说,相对于传统的行业操作,自动化控制已经帮助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小型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中,也有很多骨干企业拥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较低成本的自动化技术,并且,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常规仪表性能大大提高,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主要检测手段。我们了解到石油自动化控制历程,还需对石油自动化控制应用前景做进一步探讨。 2 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把化工过程的控制作为企业日常生产管理控制的目标对象,自动化控制技术、算法和方案帮助石油化工企业可以有机调和控制理论,把整个生产过程纳入到自动化控制体系,实现化工过程中各种模拟量的自动化控制。为了使得自动化控制的全过程得以有效实现,自动化控制设备、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为自动化控制打造控制平台。高素质的操作人员也十分重要,可以实现对科学管理、操作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将设备和体系、方案和人员进行科学的结合的前提下,才能使得石油化工企业的自动化控制过程得以顺理成章地完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化工行业中,其不仅对自动化控制的技术水平有所要求,还对自动化控制过程的匹配性有所要求。最优化化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降低企业所需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成品质量,从而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科学生产。因而,对化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进行研究,然后使用先进的系统设备和技术,为化工企业提供服务,是化工企业前进和发展的驱动力。 3 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化工自动化控制网络和信息控制网络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在数据采集、自动化控制、技术调节等各个环节,都有化工过程的控制体现,通过化工过程控制一体信息平台集中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这要求自动化控制硬件需要更加具有可供挑战的性能。过程控制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拥有各异的硬件设备,分别由不同的生产经营商家供给,而开发商对硬件设施进行自主经营。之所以,在多种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之中,很多时候会出现不兼容,接口不统一也时常出现,因而,技术产品的更新升级也会受到影响。综上所述,化工自动化控制硬件需拥有多种优点,如较好的兼容性、便于升级换代、速度快等。化工过程控制技术设备只有具备上述特点,才可以在控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从而实现化工控制全过程和各个系统之间的完美联合,保证任何的化工过程控制设备在升级换代的时候不会对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有所影响。控制硬件只有具备灵活性、精确度、抗干扰等各个方面的优点,才能够在化工过程自动化控制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化工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是信息集成,信息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多数化工企业使用流程管理模式,需要通过软件平台处理和管理化工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使用哪一种软件决定着化工控制过程自动化控制的信息有效集成性和共享性。 4 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愈加重要 我国化工自动化控制操作技术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原因在于我国自动化控制理论研究较为落后,存有的化工自动化控制研究成果不多。很多化工自动化控制操作技术人员不够了解化工过程自动化控制原理,对化工行业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甚少,化工自动化控制复合型人才欠缺。在化工自动化控制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实现对整个化工过程的最优化自动化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引导广大的职工及时更新观念,化工企业领导层需要对化工自动化控制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切实行动引导更新全体职工的化工自动化控制观念,从而开放思维,培育出强烈的责任心来对待化工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化工自动化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发展职工培育方法,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措施相结合,促进化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其次,还需要对化工自动化设备的整体利用水平给予更多关注。其充分体现了化工企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电子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在化工企业自动化设备的采购、安装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这个特点,之后结合企业自动化控制现状,加大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化工过程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投入产出比的分析,在信息资源建设和化工自动化控制应用技术上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化工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整体使用水平。 5 结束语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一直关注于新技术的开拓和应用,这促进了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飞越。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石油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和转型离不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开拓创新。因而,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在节能降耗、增加资产利用率的同时,促进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常见故障的原因探究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各种自动化设备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石油化工生产的自动化和现代化。在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自动化仪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仪表的故障诊断和分析也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首先对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分析了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的疑难故障,以期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稳定生产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故障 为实现石油化工生产的自动化,需要对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进行全面监控,这些功能通过相应的检测仪表来实现,仪表一旦发生故障,将对化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仪表的物理构造、测量原理以及性能指标等,能够准确地对仪表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从而保证化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1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概述 1.1 温度仪表 石油化工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及变化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及压力环境下才能顺利进行,为实时监测温度变化、精密掌控温度范围,必须在生产中布设一定数量的温度仪表。目前对于生产温度主要采取接触测量,通过热电偶、热电阻等测温元件来测量温度数据,并借助现场总线技术来达到自动化温控效果。 1.2 压力仪表 压力仪表的类型比较多样,如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特种压力表等,压力仪表可以用于高温、腐蚀等极端环境下的压力测量,也可用于易结晶及粉粒状介质的压力测量。通常情况下压力调节系统会借助压力变送器将采集到的信号输送至集散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压力测量及控制效果。 1.3 物位仪表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物位仪表划分为浮力式、直读式、差压式、辐射式、雷达式等,在石油化工生产中,雷达式物位仪表由于测量精度较高,同时对石化物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正逐渐受到行业的青睐。 1.4 流量仪表 流量仪表基本上基于两种测量原理,一是体积流量测量,二是质量流量测量,具体来讲,有节流式、压差式和速度式几种。 2仪表故障的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下,自动化控制仪表由传感器、变送器、显示器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负责被测对象模拟信号的检测;变送器负责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化为标准电流信号(4~20 mA),同时将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显示器负责测量数据的直观显示。仪表故障通常表现为指示异常,如示数偏低、偏高、不动、异常波动等,导致仪表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工艺参数本身出现异常;二是测量系统的某一环节发生故障,导致数据显示不准确。要正确诊断故障原因,一是对仪表的测量原理、物理结构、使用特性等具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要熟知测量系统的整个工作流程;三是对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物料特性、设备性质等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就化工仪表常见疑难故障进行具体讲解: 2.1 流量仪表故障 1)若流量仪表值达到最高,一般现场检测仪表也会显示最高,这时手动调节远程调节阀大小,若流量值减小,说明是工艺问题;若流量值不变,应该是仪表系统的故障,需要检测仪表信号传输系统、测量引压系统等是否存在异常。 2)若流量指数异常波动,可以将系统由自动控制转到手动,若依然存在波动状况,说明是工艺原因所致;若波动减小,说明是PID参数问题或仪表问题。 3)若仪表流量达到最低,首先检查现场检测仪表,若现场仪表同样显示最低,则查看调节阀开度,开度为零说明故障发生在流量调节装置上,若开度正常,极有可能是物料结晶、管道阻塞或压力过低所致。若现场仪表正常,说明显示仪表出现问题,其原因通常是机械仪表齿轮卡死、差压变送器正压室渗漏等。 2.2 物位仪表故障 1)液位仪表值达最高或最低时,根据现场检测仪表进行判断,若现场仪表正常,则将系统改为手动调控,查看液位是否变动,若液位能够在某一范围内保持稳定,说明是液位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反之则是工艺方面的原因。 2)对于差压式液位仪表,当控制仪表与现场检测仪表的显示数据不符,且现场仪表不存在明显异常时,检查导压管液封是否正常,若存在泄漏现象,补充密封液,仪表归零;若不存在泄漏情况,初步推断是仪表负迁移量出错,需进行校正。 3)液位控制仪表的数据异常波动时,要根据设备容量分情况进行判断,设备容量大的,通常是仪表出现问题;设备容量小的,要先检查工艺操作,若工艺操作有所变动,极有可能是工艺原因导致的波动,反之就是仪表方面的问题。 2.3 压力仪表故障 当压力仪表数据异常时,应当根据被测介质的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诊断。 1)压力控制仪表出现异常波动时,要首先确认工艺操作的变动情况,因为此类变化多是由工艺操作及PID参数异常所致。 2)当控制仪表停滞不动,即工艺操作变化的情况下仪表数据依然保持恒定时,通常是由于压力测量系统出现故障所致,这时应首先确认引压导管是否存在阻塞情况,若管道畅通,再确认压力变送输出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发现异常变化,则可确认问题出现在测量指示系统。 2.4 温度仪表故障 温度仪表故障通常表现为示数偏高、偏低或反应迟缓,当温度仪表发生故障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温度仪表大都采用电动仪表;二是该系统仪表在检测时具有比较明显的滞后性。 1)温度仪表数据突然间变化到最高或最低,通常属于仪表系统方面的问题,这是由于仪表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鲜少出现突发性的变动。若出现突发性的变动,一般是由热电阻、热电偶或变送放大器异常所致。 2)温度控制仪表发生高频异常波动时,通常是由于PID参数设置不当所致。 3)温度控制仪表发生比较明显的缓慢波动时,一般是由工艺操作方面的变动所引起的。若可排除工艺操作方面的影响,那么极有可能是仪表控制系统出现了故障。 3总结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应用给石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方便,重新定位了人与石油化工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分析和处理实际的化工仪表故障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仪表理论和知识,还要对工艺实践有着详尽的理解,如此才能对仪表故障进行快速的诊断,然后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故障处理,保障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石油化学工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自动化仪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过去传统的自动化仪表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石油化学工业的需求,所以必须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仪表的控制技术,使之实现网络化、集成化与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石油化工仪表的各项控制系统,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我国石油化工的健康、持久、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 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化 一般情况下,石油化工必须配合天然气才能顺利生产,二者相互提供半成品与原料,最终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现阶段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开始从过去传统单一结构运作模式转变成网络化、集成化与智能化共同发展的新型运作模式,这不仅提高了自动化仪表的各项功能,还强化了自动化仪表的适应性,使之能够有效满足石油化工提出的要求。 1 我国石油化工仪表的控制系统 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化石油化工仪表提出的各项要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必须把数字化仪表作为变送器,这主要是因为数字化仪表的分辨力高、稳定性能与安全性能好,而且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同时还要加强产品管理能力,适当增加液相色谱仪与在线油品质量分析仪的实际使用量,以获取更为精准的数据资料,进而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让出口产品质量能够匹敌当前产品,甚至是国际产品。 1.1分散控制系统与未来战斗系统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石化系统与石油化工系统已采用3000多套分散控制系统,其中石化系统的采用量占总数的50%。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于迅猛,促使分散控制系统不停地研发新产品,而新产品的生产应用了许多不同的系统,例如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OPC系统与兼容性系统等,导致不同厂商与不同型号的分散控制系统都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网络管理自动化控制体系。该系统除了更易于控制外,还有效增强了产品性能,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最大化。 1.2新型分散控制系统 成品油与半成品油在炼油设备中生产出来后,一定要做好调和工作,这样才能贮存运送出厂,该过程即为石油化工制油的最后一道工艺。在石化企业运送油品过程中,合理应用分散控制系统,除了可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外,还可以便于管理工作的实施。应用分散控制系统来实现我国石化企业的仪表控制,而其他新建设备也可以应用分散控制系统来完成各项控制与管理工作。但如果设备为加强使用型或是石油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应用分散控制系统时,其效用就会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使得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会因使用率减少而导致自动化系统复杂化。 1.3总线控制系统 石油化工仪表中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与开放化等诸多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已成为当前新型石化企业的主要发展目标。现阶段,未来战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设备操作技术与功设备能开发也随之得到有效完善,这对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根据有关调查数据统计,大多数石化企业在控制系统方面仍采用未来战斗系统对本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最后利用现场总线与局域网来顺利完成现场总线控制工作。局域网的主要效用是通过网络让多个计算机系统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换,其中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相互之间可以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是完成技术的信息共享工作,这样除了可以让用户公开化外,还可以让全部制造商公开化。 2 我国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分析 2.1执行仪表的检测方法 展开石油化工生产作业时,其现场设备与管道内介质的实际温度均为-200℃~1800℃,并采用双金属温度计代替水银玻璃温度计,以便分散控制系统直接获取热电偶信号与热电阻信号。压力仪表在石油化工中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利用诸多原理制成的特殊压力仪表与压力传感器,不但可以抵抗高温,还可以在易结晶介质、脉动介质和粉状介质的条件下测量工作所需压力。此外,从物位仪表的角度上看,石化行业通常把液位测量作为重要核心,只有浮力式仪表具有通用产品,其他仪表均无通用产品,例如物料仪表等。但根据测量方法可有效划分为雷达、浮力、电容、静电、磁致伸缩和超声波等诸多类型,而且仪表内还存在执行器、流量仪表、在线过程分析仪和分析仪器等装置。为了能够正确分析出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物料成分,必须保证温度、液位、压力与流量等工艺参数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同时还要详细分析石油化工生产后排放的所有物质,以防止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2执行仪表的控制方法 过去传统石油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均是一个设备使用一个控制室,但现阶段均为多个设备共用一个控制室,也可以由一个控制中心来控制全厂所有设备,把CRT显示或LCD屏幕作为核心。以便操作人员更易于使用。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具有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出现爆炸、火灾等情况,所以必须进一步提升石油化工的生产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如果只依靠分散控制系统完成所有控制工作,那么现代化石油化工提出的要求就无法满足其效。应用智能化控制仪表与自动化控制仪表展开石油化工作业,除了可以实现安全生产外,还可以实现人性化生产。除此之外,还要将报警系统安设在生产线的危险区域,这样有毒气体或是可燃气体泄漏时就能够立即提醒,便于采取防护措施。 3 结论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各项生产仪表,并进一步增强自动化控制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产品质量。在确保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对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以强化企业本身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对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探究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策略 摘 要:石油化工发展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和增加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论述了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提高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技术 发展 信息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步,从初期简单的手工操作到连续工艺作业,对生产稳定性和对控制的要求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闭环控制到装置的全面自动化,使用的控制工具也从实现了DCS的广泛应用;控制技术方便又先进的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随着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推广,快速反应、临界稳定工艺、能量综合平衡等工艺的开发成功,对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化工发展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和增加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今后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趋势。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现场总线的应用正在逐步推广 现场总线应用于生产现场,实现全数字化、串行、双向、多变量数字通信的网络互连技术。现场总线虽然没有实现“制定单一现场总线”,但与现有的DCS、PLC等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由于具有的全数字多点通信、现场设备状态可控、开放性、互可操作并能实现分散控制等特点,仍然是石油化工行业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2.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及各种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成为核心技术,取代系统硬件而成为高附加值的载体 具体的技术手段首先是FCS将与DCS共存.DCS技术实现了性能可靠,软件丰富,功能完善等优点.已经成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主要手段,当前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没有随着FCS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DCS将会与FCS共存下去。其次是现场总线与DCS相结合。从集成到控制系统,将现场总线智能仪表连接到DCS上,利用DCS的控制功能和软、硬件产品带动现场总线来应用。利用现场总线的全数字通信功能,收集现场大量非控制信息,建立现场智能设备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智能设备的远程状态监控、故障诊断、预防维护、在线调校等远程管理功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一体化管理与控制。 二、石油化工企业综合自动化的有效手段 1.实现企业的管控一体化。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自动化技术就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到了一起。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自动化技术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使得过去的均匀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等变成了一段段比较容易实现的软件代码。如何把IT技术尽可能多地应用到自动化技术中的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1是更好的应用IT技术,通过优化来产生效益,和具体的工艺、设备相结合,挖掘设备和工艺潜力,促进提高产量、降低消耗、并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 1.2是将企业中的“自动化孤岛”变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具体措施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实效性,实现管控一体化。 2.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立。 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无线技术的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同时以MES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 2.1信息的集成、挖掘和增值 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信息集成的基础。因此要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同时设置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系统。利用信息挖掘和增值的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 2.2成本效益分析 应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得到全企业综合经济指标的过程。在炼油企业综合自动化中,成本效益分析是炼油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炼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必需步骤。成本效益分析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方案的盈亏分析,为企业提供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计划的经济指标,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了达到公司预先的利润目标,就必须协调好原油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调度和产品的销售,控制控制原油的采购价格。 3.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 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通过研究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成本的预测,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全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4.进行流程模拟,建立过程模型 实现流程模拟,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由于炼油生产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特点,必须将工艺机理建模与系统工程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结合应用线性规划或动态规划的办法建立计算机调度系统,实现优化调度的有效途径。过程操作优化根据市场原料和产品需求变化,技术难点是建立过程稳态数学模型。此外,还有设备过程故障诊断技术、生产过程的安全保护技术等。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谈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现状与发展 摘要: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石化产品的产量、品种及质量,影响着现代石化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本文就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对理清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发展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系统 集成现状 发展趋势 一、引言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化工自动化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还涵盖了生产过程、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范畴,直接影响着现代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些技术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促进了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水平还有不少未解决的问题,影响了石化企业整体自动化水平。 二、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现状 1.现场总线技术被广泛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应用于生产现场,实现现场仪表、仪器、控制设备等之间数字通信的网络互连续技术,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之中,其开放性、可控制、分散控制性等特点,给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通信技术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为完善石油化工自动化管控一体化功能提供了有力条件。虽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有着众多优点,但传统DCS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实用,在可靠性、安全性、开放性、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且功能相较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更为完善,因此目前在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中还占据着一定地位,处于同现场总线系统共存的状态。 2.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度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实时数据库技术、测量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与过程优化技术、ERP技术等取得了较大的突破,IT技术被大量应用到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之中,有效的提升了生产过程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设备维护等自动化水平。而随着IT技术在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相关的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生产流程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的提升了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水平。总体看来,在IT技术高度融入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后,石油化工生产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3.企业管理综合自动化 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在不断的引起进技术、创新研究的过程中,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水平越来越高。目前,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已经迅速拓展向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综合流程主要分为三层结构,分别是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制造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涵盖了生产现场自动控制、生产流程优化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我国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发展趋势 1.自动化系统集成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将会进一步融入国际竞争之中,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为有效的地位,石油化工企业就必须集成自动化系统,打破传统自动化系统信息孤岛的情况,提升信息流通和系统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实现一体化生产经营。而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动化系统控制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安全仪表、设备监视、分散控制、数据采集、储运管理、设备管理、实时优化等多个子系统之间的自动化控制协调需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促进系自动化系统集成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向大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 MAV策略将成为重要模式 MAV策略是一种全新的主自动化系统供应商策略集成模式,这种集成模式以自动化系统供货商为核心,建立石油化工仪表与控制一体化系统,提升系统的性价比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的综合成本。这一模式,将会涵盖系统集成方案、网络结构、设备配置、管控作业程序、功能规模、组态模块、操作维护等等多个方面,使系统公用工程和生产装置同步集成,通过各接口和人机界面,以统一的标准总体协调。MAV策略能很好的应对现代大型石化项目建设、运行方面的需求,有利于集中管理、优化资源,将成为未来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的重要发展方向。 3.系统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涉及生产、经营等多个环节,系统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 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多采用ERP/MES/PCS的三层网络架构,这种架构在系统安全上还存在不少缺陷。随着硬件、软件等技术的提升,尤其是智能HART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在自动化系统中的深入应用,信息安全问题将会变更越来越为重要,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将成为众多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将会催生自动化系统安全水平的提高,从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安全策略、风险应对等多个方面得到完善。 4.绿色低碳将会成为自动化系统集成的影响因子 长期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能耗都一直较高,在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为严峻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目前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对绿色低碳的考虑相对较弱,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将会建立起一套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为基础的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这必然会影响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促使自动化系统集成更多的考虑绿色、环保问题。 四、结束语 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集成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石油化工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化工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现有的石油化工自动化集成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未来,石油化工自动化系统将会向大型化、智能化、规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系统安全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浅析石油化工企业的综合自动化变电所 【摘要】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变电所发展自动化领域中,先进的电气设备已逐渐去代替老的、传统化的电气设备;特别是智能化数字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企业110Kv、 35Kv与10Kv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对其结构及功能等进行概括地阐述。 【关键词】变电所 综合自动化 构成特点 1 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变电所自动化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自动化技术的大范围采用,使得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工厂建设都已经大部分实现了无人值班,同时,自动化新技术在11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所建设中也得到了大量的采用,从而使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得到了增强,不仅如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变电所建设的总造价还得以降低,这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对石油化工企业的110Kv变电所,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通过对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新的电气设备的保护和控制技术应用得到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变电所监视、控制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各专业之间在技术上、管理上实现了有机的结合;配合的默契程度也得到极大的促进,自动化技术的采用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变电所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运行质量也更为稳定。例如,高压电器设备本身监视信息的采集工作,变压器、避雷器以及断路器等设备的绝缘和状态等;故障录波器和继电保护等装置完成的各种故障前后瞬态状态量和电气量记录数据的采集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将相关信息报送给调度中心,以便为检修计划的制定、电气设备的监视以及将来的事故分析提供准确的原始数据。全面实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对新建变电所不再实行过去的常规测量监视、保护、控制屏,实现由少人值班逐步向无人值班的过渡;对于老变电所的控制、测量监视等各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以进一步达到少人甚至无人值班的目的。 对于35Kv与10Kv的变电所,应当将改进和提高用电质量,提高供电安全与供电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更为高效地利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全面改造与提升变电所的二次设备,不再使用原有的测量、保护、控制和监视屏,全面提高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程度,以使变电所的控制和监视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使变电所管理得到有效的改进,最终使变电所无人值班得以实现。 要实现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电网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的随时在线监视;设备本身异常运行的自检和自诊断工作。 (2)如果发现装置内部异常或变电所设备异常变化,为防止事态扩大,并保护其他设备安全,应当立即自动报警并闭锁相应的出口。 (3)如果电网出现事故,为将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应当快速判断、决策,采样,并迅速隔离和消除事故。 (4)为确保自动和遥控调整电能质量,应当实现变电所运行参数的在线统计、计算、存储、分析报表和远端传输。 2 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系统结构微机化、功能综合化、操作监视屏幕化、测量显示数字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几个方面。 2.1 微机化的分级分布式系统结构 不同配置的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共同组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功能模块,其系统结构采用分布式结构,应用通讯技术,并通过总线、网络等,将数据采集、控制、微机保护等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呈现分级分布式的整体系统。 2.2 综合化的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多种技术密集、多种专业技术相互配合、相互交叉的特点。它是以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来的。是变电所内全部二次设备(除交、直流电源以外)的综合集成。而微机监控子系统则是原来的模拟屏、操作屏、仪表屏、显示屏以及远动装置、变送器柜、中央信号系统等各项功能的综合集成;微机保护子系统替代了以前晶体管式或电磁式的保护装置;监控系统和微机保护子系统相结合,综合了故障测距、故障录波、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和无功电压调节等子系统的各项功能。 2.3 屏幕化的操作监视 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的实现,以CRT屏幕上的实时主接线画面来取代以前常规的庞大模拟屏;用屏幕上的鼠标操作或键盘操作来取代常规在控制屏上或断路器安装处进行的分、合闸操作;用计算机屏幕上的软连接片所取代了常规在保护屏上的硬连接片;以屏幕文字提示或语言报警以及画面闪烁取代了常规的光字牌报警信号;通过计算机上的CRT显示器,可以实现对整个变电所运行情况的实时监视并对各开关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2.4 数字化的测量显示 常规的指针式仪表被CRT显示器上的数字显示所取代,实现了更为明了和直观的数据显示;而原来的人工抄表被打印机打印报表取代,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值班员的劳动强度或者直接节省了人力,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测量精度及准确性,提升了管理的科学性。2.5 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变电所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应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所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即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所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所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要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一种最重要的手段,根据重要性和电压等级的不同,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的要求和手段有所差别。但是,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使变电所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得以提高,发生事故的机会得以减少,这些都是实现无人值班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事故处理和恢复的时间,使变电所的整体运行更为可靠和稳定。 3 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所可以实现的各种功能 3.1 微机保护功能 此种保护是对站内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的保护。主要包括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设备自投及电容器保护,低频减载等自动安全装置。上述各类保护还具有存储多套定值、故障记录、适合当地修改定值等其他功能。 3.2 数据采集功能 3.2.1 状态量采集功能 隔离开关状态,断路器状态,变电所一次设备告警信号及变压器分接头信号等均属于状态量的范畴。目前这些信号大多数采用的是光电隔离方式输入系统,也可通过通信方式获得。保护动作信号与其他信号不同,采用的是计算机局域网通过通信方式获得。 3.2.2模拟量采集功能 线路电压,各段母线电压,馈线电流,电压和功率值,频率,相位,电流和功率值等,这些都是变电所采集的模拟量。此外还有变电所室温,变压器油温等一些非电量数据的采集。模拟量采集精度应当可以满足SCADA系统的需要。 3.2.3 脉冲量功能 脉冲量主要是脉冲电度表的输出脉冲,是也采用光电隔离方式与系统相连接的,内部采用计数器对脉冲个数进行统计,实现对电能的准确测量。 3.3 故障录波测距和事件记录功能 事件记录应当包含开关跳合记录以及保护动作序列记录两个方面。其SOE的分辨率一般应当在1~10ms之间,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对SOE的不同要求。变电所故障录波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并能与监控系统通信。 3.4 控制和操作闭锁功能 操作人员可通过CRT屏幕对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容器组投切,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远程控制操作。为了防止由于系统故障造成的被控设备无法操作,在系统设计时应当保留人工手动直接跳合闸手段。操作闭锁有以下内容: (1)电脑五防及闭锁系统; (2)根据实时状态信息,自动实现断路器,刀闸的操作闭锁功能。 (3)操作出口有同时操作闭锁功能。 (4)操作出口有跳合闭锁功能。 3.5 同期合闸和同期检测功能 该功能可分别以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实现。可以选择由独立的同期设备实现,也可以通过微机保护软件模块得以实现。 3.6 无功和电压的就地控制功能 电压和无功的控制一般采用调整投切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同步调相机,电抗器组等方式实现。操作方式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就地控制或者远程控制。 3.7 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数据处理和记录历史数据的形成和存储,其中,上一级调度中心,变电管理和保护专业要求的数据也包括在内。具体包括: (1)断路器动作的次数信息; (2)断路器切除故障时跳闸操作次数和截断容量的累计数量; (3)变压器的有功、无功、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母线电压定时记录的最小,最大值及其时间数据。 (4)独立负荷每天的峰谷值,有功、无功及其时间数据。 (5)修改整定值及的控制操作记录;根据需要,该功能既可以在变电所当地全部手动实现,也可在远程调度中心或操作中心实现。 3.8 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系统内部各种功能插件应当具有自诊断功能,自诊断信息与被采集的数据一样,被周期性地送往后台主控计算机和远方调度中心或操作控制中心进行处理。 3.9 与远程控制中心的通信功能 本功能在常规远动‘四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远方修改故障录波、整定保护定值与测距信号的远传等,其信息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远动系统。根据现场的不同要求,系统应当具有通信通道的切换及备用功能,确保通信的可靠性,不仅如此,还应当具备同多个调度中心不同方式的多种通信接口,且各通信口及MODEM应避免干扰,相互独立。保护和故障录波信息可以采用独立的通信接口与调度中心连接,通信规约应满足调度中心的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及IEC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 3.10 防火、保安系统插件功能 从设计原则而言,无人值班变电所应具有防火、保安措施。 4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综合自动化的变电所在新建的一些变电所的运行中表现出了很明显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的改造与工厂的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所大范围采用了自动化技术而实现了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所建设中也大量采用了各种新的自动化技术,从而使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不仅使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靠性得到增强,同时也使得变电所建设的总造价得以有效地降低。 5 结语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采用,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现场运行管理现代化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将使电网一次、二次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得到大大增强,同时,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促进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现,可以利用远动技术使电网调度迅速而准确地获得变电站运行的实时信息,完整地掌握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的故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处理,同时可以使值班管理人员根据变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负荷分析、合理调度、远控合分闸、躲峰填谷,把握安全控制、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减少和避免误操作、误判断,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实现对变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 总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及维护简单等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配电站的计算机化进程越来越快,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及无人值守已成为当今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硬件软件环境的不断改善,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性也必将进一步地展现出来。 石油化工自动化论文:浅析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取得发展与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刻,石油化工工业设个一直被我们熟知的传统工业,在当今时代仍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对石油化工的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对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关键词】石油化工 自动化技术 发展趋势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也日益增加,虽然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资源丰富,但是如今的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的数量惊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石油开采量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所需渐渐拉开了差距,为了进行生产,我们从国外进口石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要想提高综合国力使国家长久稳定的发展,就要减小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寻求新的方法推进我国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减少石油进口量。1 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应用必要性1.1 石油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石油是我国一项极其为重要的基础能源,也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能源,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全球化的推广,让石油工业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我国号称能源大国,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国内的石油的提供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工业生产的需求。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设计理念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具体的环境逼迫着生产理念的改变。如今的石油化工企业改变了航向开始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2 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渗透到石油化工企业 石油资源能够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逐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石油化工行业中。在分析了以往的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逐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模拟人工化,不仅达到了人工操作的效果,还高额度的,高精准性的完成了数百倍次的工作量。从工厂生产的操作、维护的不同的角度出发,先进技术的控制系统具有相对的开放性、易于管理性。不需要耗费太大的精力,只要熟悉操作程序,并且通过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经营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就可以简单的实现传统石油化工企业从原油选择、采购、生产加工再进一步得到石油以及石油附属产品的全部过程,不同的是这一过程具有智能性,简化了工人手工操作的人力耗费和时间耗费。这种智能化的石油化工的生产及管理,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上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1.3 传统石油化工企业中,人工操作的缺陷性及危险性 (1)在传统的石油化工企业中,生产需要人工操作,大量的作业量需要很大数量的工人协作完成,石油化工生产作业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量的工人集中作业的工作环境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大量工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2)人工操作,达不到石油化工产业要求的精准度。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工作有严格的精准性要求,但是人工操作生产过程中,精准度不易控制,在人工操作控制的情况下,想要达到精确的工艺参数要求有很大的难度。并且极易因为这种误差而造成投料不当,从而导致生产时超温超压等异常状况,埋下安全隐患,引起事故的发生。 (3)石油化工属于高污染性,高腐蚀性的工作环境,全人工操作的模式下,如果做不好安全防范工作,长期工作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对身心极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容易形成职业病。 2 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投入到石油化工企业的使用中,目前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自适应控制和最优控制。 (1)自适应控制。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智能调节机器的性能生成反馈信息,接受反馈信息后系统自动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标准来进行工作。在我国目前的石油行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自适应控制运用到了石油化工的不同部门,与以往的传统自适应控制模式相比较来看,如今的自控制系统更主要的是自整定与模型参考,具有具体的辨识过程的独特性。并且在辨识过程中激励信号平稳运行。 (2)最优控制。在当代的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是一个占据极为重要作用的构成环节。最优控制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安定和平的大环境,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定改善。如今最优控制在石油化工产业上的应用成果较为显著,解决了传统人工操作的各种弊病,提升了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的产业地位。 2.2 石油化工企业的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2.2.1FCS将与DCS共存 DCS 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成熟技术,经历了发展、成熟到集中应用几个阶段。DCS 技术成熟,性能可靠,软件丰富,功能完善,得到了用户的信任,而FCS还处于发展阶段,技术还不太成熟,可靠性还有待考证,功能不如DCS 完善。如今广大用户虽然关注FCS 的发展,但是多持观望的态度。DCS 至今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和实用,仍是当前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主导型,不会随着FCS的出现和发展而走向衰退或是退出历史的舞台,DCS将会与FCS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下去。 2.2.2现场总线与DCS相结合 现场总线技术集成到现有控制系统中,利用DCS丰富而成熟的控制功能带动现场总线的推广应用。现场总线与传统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通过三种途径:一是现场总线在DCS、PLC的I/O 层次上的集成,二是现场总线设备通过网关集成到DCS、PLC上,统一组态、监控与管理;第三是独立FCS 与DCS、PLC 之间的信息集成,两者之间通过网关实现信息交流与映射。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利用DCS、PLC成熟的技术与经验,发挥现场总线的独特优势。在现场总线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尽快完善一体化功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一体化管理与控制。 3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石油化工企业决定着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命脉,石油化工产业融入的技术含量的多少也是彰显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石油化工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一直努力的寻找新的突破,处于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石油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对石油化工行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有机农业论文:世界有机农业现状探究与我国有机园艺发展 摘要:我国有机农业面积位居世界第3位,有机园艺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园艺是全新的园艺生产方式,我国发展有机园艺具有劳动力多、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等优势,可以通过给予扶持政策、研究有机农业理论与技术、制定园艺技术规范,促进有机园艺发展。 关键词:有机园艺;有机农业;生态学;发展对策 1 有机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成立于1972年的国际有机农业联盟使大家越来越关注有机农业。20世纪90年代后, 生物行业商品交易会成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产品的贸易机构,各个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等纷纷颁布有机农业的法规,使得世界有机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近年来,有机农业得到了加速发展,有机农业面积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 1.2 国内发展现状 在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了现代意义的有机农业。1994年,我国成立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这是我国第1家有机认证机构。2005年实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并且质检总局了有机产品认证的管理办法和实施规则,我国有机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2006年,我国有有1600多个机构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机产品数量多、种类全,大约有30大类,400左右的品种数。获证产品一般是初级原料,加工后的有机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少。 2 有机园艺的相关内容 2.1 有机园艺基本要求 有机园艺生产和普通农业不一样,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用自然的农作方式,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土壤资源,创建和谐的生态环境。有机园艺主要有以下要求:原料要求,原料必须是建立在有机体系中或者用有机的方式采集到的天然野生产品;过程要求,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跟踪记录,要有比较完善的跟踪审查体系,要及时记录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档案;要通过有机认证机构审查认证。 2.2 运用高新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有机园艺 要严格选用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使有机园艺优质高产, 而且保护环境。在农药和化肥等方面要进行技术革新,选育的新品种不仅要满足常规要求,还要有抗性。对病虫的控制要适当,不能都把虫子杀死,要充分利用植物的抗逆性,保持生态平衡。 要利用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主要通过有机肥、绿肥等为其提供养分,对病虫害利用植物性农药进行综合防治,要培肥土壤,种植多种植物,合理的进行轮作。现代的有机园艺也要吸取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才能更好的发展。 2.3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行有机园艺 园艺的工作十分复杂,不仅植物种类很多,而且生产技术也不简单,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虽然现在大部分使用机械来进行园艺工作,但很多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比如修剪植物、整枝等。在有机园艺中,要使用有机肥或者天然肥,还要进行嫁接、剪枝等工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 2.4 有机园艺是三效统一的产业 所谓“三效”,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进行有机园艺时,要对环境加以保护, 极少的投入外来的物质, 生产出的产品价格也比较高, 因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行有机园艺,同时促进了就业, 达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效统一。 3 有机园艺生产优势 3.1 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机园艺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工去进行操作,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有机园艺中,有很多的生产环节和我国的传统农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样大部分的农民都能进行操作。发展有机园艺,增加了就业,也解决了劳动力过剩问题,大大提高了我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2资源丰富 我国各处地形气候不同,地域辽阔,资源种类丰富。我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不仅植物种类多,不同的环境也适合园艺的发展和生产。所用的有机园艺的植物般都是原材料采集来的,并没有经过基因重组的改造,在很多偏远地区,很少使用农药等,可以直接作为发展有机园艺的地区,方便,安全,所建成的生产基地隔离起来也很容易。 3.3 农业技术优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很多农业经验和技术。比如用养结合、精耕细作、农牧结合等。这些农 业技术有利于更好发展有机园艺,成为我国发展有机园艺的优势。另外,很多生态农业基地也可以直接转化为有机园艺生产基地。 3.4 优秀的农业思想 在有机农业中,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过多的人为的干预自然。要注重合理的轮作,利用天然有机肥等,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优秀的农业思想对有机园艺来说也是发展优势。 作者简介:夏秀华(1977-),女,黑龙江省双城市人,本科,黑龙江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学、园艺。 有机农业论文:浅谈有机农业蔬菜的种植技术 1引言 有机农业蔬菜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同时,农业蔬菜的根基是土地,以农业蔬菜种植的区内的能量来回重复利用来完成植物生长需要,同时控制病虫草害常借助于人工、物理、生物、农业、天然的方法和物质。有机农业蔬菜具有口感佳、营养、无污染、健康等特征[1、2]。 1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 1?1农业有机蔬菜的种植首先需要适合农业有机蔬菜生长的合适的生态环境,尽量做到种植的地方距离城区、交通区等人多的地方。 1?2其中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土地是一块整的基地,普通的非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不应在其中;同时在其交界处标记明显。 1?3必须有转换期,通常常规生产系统转向有机生产,需要2年的时间;而一些多年生蔬菜常需要3年的转换时间。 1?4一些动物的栖息的地方与农业有机蔬菜之间有缓冲带 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旁边存在有污染的可能,可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与污染源之间采用物理障碍物来隔离,从而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不受污染。 2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管理 2?1农业有机蔬菜的种苗和种子[3] 首先应选择良好的品种。如果没有良好的品种出售,可使用一般的品种。但必须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病虫害抗性,同时要考虑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转基因种苗或种子不得使用。 2?2清园轮作有机蔬菜基地通常情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况下选用多种蔬菜轮流种植的方式 如果有一些农业有机蔬菜的生长周期超过1年,可适当减少在农业有机蔬菜种地基地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一定不可在一块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上连续种植单一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在每一次农业有机蔬菜收获后,应将前一级的农业有机蔬菜移除。 2?3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配套的有嫁接、地膜覆盖等 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周期内,可充分利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水、气、光、热等资源,可使有机蔬菜适应生长环境,以提高产量。 3施肥 3?1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原则[4] 是采用再生、回收等来使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得到补充。 3?2施肥分类 3?2?1生物菌肥其中包括根瘤菌肥、腐殖酸类肥、复合微生物肥等 3?2?2有机肥,其中包括饼肥、沼气肥、堆肥、绿肥等 3?2?3 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特殊的养分,需经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认证机构认同,采购属于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有机肥3?3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技术 3?3?1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堆制有机肥时,禁止使用转基因产品,可添加自然界的微生物肥 3?3?2生物肥料和天然矿物肥料不可称为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整体的营养需求的替代物,同时,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禁止采用化学方法来溶解矿物肥料 3?3?3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3?4农业有机蔬菜肥料施用方法 3?4?1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量[5]应是种菜与培肥同步。有机肥的施肥量为3 000~4 000kg/667m2,同时可追施100kg/667m2的有机专用肥 3?4?2施足底肥将80%施肥用作底肥,同时,结合耕地特征,肥料可均匀地分布在土地耕作层,其作物可有效的吸收 3?3?3巧施追肥对于根系浅、密度大的蔬菜可施加追肥。而一些根系较集中,种植行距较大的蔬菜,开沟追肥 4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 4?1病虫草防治 4?1?1在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时,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抗性品种,或采用非化学药剂来处理种子种苗 4?1?2合理的轮作通常,蔬菜地连作病虫害发生会加剧、所以推行水旱轮作,打乱和改变病虫发生的环境以及气候,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1?3科学管理通过秋季翻土、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措施 4?1?4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区域,应结合生物与物理防治方式,来抵抗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草虫害,将害虫捕食 4?2草害管理 4?2?1及时人工清除田间杂草。可在有机蔬菜基地覆盖黑色地膜,避免种苗裸露在外,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中控制杂草 4?2?2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若采用的有机肥含有杂草时,应将杂草腐熟,方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使用 4?2?3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可采用电热除草、机械除草以及其他物理方式;不可使用化学除草剂或转基因工程产品来除草。 5结论 本文通过有机蔬菜的种植原理,在有机蔬菜基地选择,种子,种苗的栽培管理,施肥步骤,以及病虫草防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结合不同类型的地块,有机蔬菜特性,科学的应用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可有效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虫害控制和 土壤污染物的修复 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如贫困、疾病、食品价格上涨、气候变化、污染、病虫害肆虐、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荒漠化。由于大多数问题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现在不能再用经典的弗里德曼方法来解决问题。现有的科学和政府结构已经过时,应不断改进,以应对全球挑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农学成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核心学科,因为农学是植物生物学、土壤学、气候学、生态学和化学的许多学科的综合。 本书内容共分17章,各章内容如下: 1.可持续农业成为解决全球社会问题的核心科学; 2.万物之母:土壤; 3.没有智慧的技术; 4.转基因棉花害虫的可持续管理; 5.通过可持续的土壤和水管理的作物生产方法; 6.对小麦品系改良的经常性选择; 7.旋转设计:半干旱气候的可持续作物生产的关键因素; 8.农业的植物寄生:种子萌发和寄主植物定位的化学生态; 9.水稻种子的振兴; 10.可持续作物病害防治; 11.有机农业土壤保护; 12.综述农业土壤中所包含的表面活性剂,这些活性剂主要用于污泥改良; 13.矿质营养和根瘤菌共生; 14.罕见的重金属,类金属及其植物毒性; 15.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在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16.磷在土壤中的铅固定; 17.镉药害:反应、机制和减灾战略。 本书作者认为可持续农业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核心学科。可持续农业是最适合解决当前问题的科学,能够预测未来的负面影响,并确定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后代更安全的世界。 有机农业论文:研究吉林省雁鸣湖镇有机农业发展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对吉林省雁鸣湖镇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实地调查,以小粒黄豆等特色有机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对雁鸣湖镇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雁鸣湖镇在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了雁鸣湖镇发展有机农业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食品;雁鸣湖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食品的品质产生了独特的要求,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有机农业已经成为促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可实践的技术和措施,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新的切入点,对拉动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是全国的有机大豆生产基地,该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依托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作为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不断加大有机豆类、绿色水稻、优质烟叶、有机大豆机械化示范、中药材栽培五大园区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有机大豆、小粒黄豆、绿色水稻等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稳步发展。 一、有机农业的相关概念 (一)有机农业的含义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一种新兴产业,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禁止辐照处理。 二、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雁鸣湖镇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座落于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的吉林省雁鸣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经营出口有机小粒黄豆等农产品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有机农业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从2002年起,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公司在稳定贸易出口的基础上,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积极向农副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变,先后组建了六个子公司,重点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配套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食品中摄入的营养要求提高,由于豆制品含有丰富优质的营养成分继而豆制品类耕地面积比重逐年增大,仅次于粮食主体玉米的比重(如图1所示)。 (二)雁鸣湖镇特色有机食品(有机大豆、小粒黄豆)发展现状 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高蛋白大豆和小粒豆最佳种植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高蛋白大豆和小粒豆的生长,这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据考证渤海时期即有种植,有记载的面积是1924年种植10475公顷,占粮豆面积的15.6%。据敦化市统计局统计,从1999-2008年有机大豆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见表1)。 敦化市小粒黄豆具有径粒小、口感好、色泽亮、豆皮薄、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该市小粒豆历史悠久,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吉林1号在敦化市具有以下特性:每公顷单产水平3500斤,具有产量高,粒型小,抗逆性强的优点,改变了该市小粒豆品种的缺点,并形成了本地制种和异地制种相结合的良种繁育制度。后来吉林小粒3号、吉林小粒4号、吉林小粒6号、吉林小粒7号都是吉林省农科院在吉林小粒1号的基础上通过野生大豆杂交选育的,和敦化的本地品种长白一号(俗称压破车)具有同源性。 由于小粒黄豆营养丰富,现在被用来生产纳豆,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出口到日本。纳豆是由小粒黄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微生态、有机健康食品。纳豆在日本盛行一千多年,并形成了丰富的纳豆文化。纳豆是世界230多种普通食品中唯一能溶解血栓的食品,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被各国医药食品行业所重视和研究开发。 三、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明确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2000年以来,以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的安全、优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及其加 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雁鸣湖镇抓住时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但是有的部门或机构片面夸大有机食品在该镇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将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称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一些不切合当地实际的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既面临着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矛盾,又要满足庞大的消费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相当规模和适度的增长,另一方面要求不断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二)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及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如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中,对付病虫害的能力还比较弱,有效地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肥力投入的措施和手段仍没有保障;在市场管理上,有机食品生产流通和规范销售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发展有机食品要从基地抓起,土地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而转换期间的产量一般不高,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对增加,这些都会影响到生产者的积极性。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开发缺少经费,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研究和开发。 (三)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较低 在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雁鸣湖镇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培训或指导,忽略主动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在没有项目或当地技术咨询力量弱的情况下,引导农民进行有机生产就显得十分困难。尤其在一些贫困村落,农民没有知识,缺乏经验,没有足够的进行创新的自信心。 (四)缺乏有机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敦化市政府对开发有机产品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资金问题及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够;二是缺乏科技项目扶持。据调查,有的村屯有机农业刚刚起步,先行的部分农民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但政府苦于经费有限,对有机农业的深入发展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到有机农业生产中难以给予资金支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妨碍了当地有机农业的推广和深入。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不能有效提供服务。 (五)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雁鸣湖镇农业龙头企业总量不足,且缺乏规模大、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这是制约雁鸣湖镇有机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现有的大多数龙头企业内功基础差,自身的水平低。一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名特优产品的比重低,企业规模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有机农业进一步向优质、高效和外向型方向发展。 四、雁鸣湖镇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有机农业的功能定位 一般来说,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难度要大于常规生产,这是事实,但是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雁鸣湖镇没有开发相应的技术,价格优势没有得到实现。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相当部分有机农业不仅在技术和生产上可以与常规农业抗衡,而且完全具备竞争优势,关键是如何转型。这在雁鸣湖镇有机大豆生产中已经得到证实,如果再加上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其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增强。综合比较各种农业发展的探索模式来看,现代有机农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兼顾生产、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需求,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的比重小而轻视。 (二)健全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从生产、认证、销售等整个环节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进行规范,这就需要农业、环保、海关、技术监督、认证认可、工商等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农业经济立法相呼应,雁鸣湖镇急待建立本地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建议以农业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本地区认监委、科技部、海关等相关部委积极配合,健全和完善在相关部委内对有机生产的管理机构,强化以促进生产和贸易、维护有机产品质量为目的的组织管理,确保有机农业的生产、营销、监管、认可、技术研发等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三)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发展有机农业,已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集农业环保、植保、土肥、种子、栽培、管理、收获、包装、储运及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农民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强烈的绿色环保观念。为此,雁鸣湖镇必须强化对农民的绿色环保认识,利用地方众多相关媒体积极宣传,家喻户晓;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培训农村骨干力量。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农民熟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 规程,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及有机农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四)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扶持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都应该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认证,除了在基地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配套方面给予优先资金扶持外,还应该为现代有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增加有机农产品的比重。雁鸣湖镇继续实施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对于列入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的产地,在土地整理资金、生态补偿基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另外,该地区应重点扶持与农业增效和与农民增收相联的有机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雁鸣湖镇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促进有机农业的产业化。 (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要认真落实好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技术、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搞好精深加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快速膨胀规模。重点突破金融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机制,改变当前“农”字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 有机农业论文:吉林省雁鸣湖镇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吉林省雁鸣湖镇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实地调查,以小粒黄豆等特色有机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对雁鸣湖镇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雁鸣湖镇在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了雁鸣湖镇发展有机农业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食品;雁鸣湖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食品的品质产生了独特的要求,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有机农业已经成为促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可实践的技术和措施,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新的切入点,对拉动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是全国的有机大豆生产基地,该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依托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作为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不断加大有机豆类、绿色水稻、优质烟叶、有机大豆机械化示范、中药材栽培五大园区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有机大豆、小粒黄豆、绿色水稻等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稳步发展。 一、有机农业的相关概念 (一)有机农业的含义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一种新兴产业,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禁止辐照处理。 二、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雁鸣湖镇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座落于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的吉林省雁鸣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经营出口有机小粒黄豆等农产品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有机农业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从2002年起,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公司在稳定贸易出口的基础上,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积极向农副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变,先后组建了六个子公司,重点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配套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食品中摄入的营养要求提高,由于豆制品含有丰富优质的营养成分继而豆制品类耕地面积比重逐年增大,仅次于粮食主体玉米的比重(如图1所示)。 (二)雁鸣湖镇特色有机食品(有机大豆、小粒黄豆)发展现状 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高蛋白大豆和小粒豆最佳种植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高蛋白大豆和小粒豆的生长,这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据考证渤海时期即有种植,有记载的面积是1924年种植10475公顷,占粮豆面积的15.6%。据敦化市统计局统计,从1999-2008年有机大豆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见表1)。 敦化市小粒黄豆具有径粒小、口感好、色泽亮、豆皮薄、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该市小粒豆历史悠久,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吉林1号在敦化市具有以下特性:每公顷单产水平3500斤,具有产量高,粒型小,抗逆性强的优点,改变了该市小粒豆品种的缺点,并形成了本地制种和异地制种相结合的良种繁育制度。后来吉林小粒3号、吉林小粒4号、吉林小粒6号、吉林小粒7号都是吉林省农科院在吉林小粒1号的基础上通过野生大豆杂交选育的,和敦化的本地品种长白一号(俗称压破车)具有同源性。 由于小粒黄豆营养丰富,现在被用来生产纳豆,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出口到日本。纳豆是由小粒黄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微生态、有机健康食品。纳豆在日本盛行一千多年,并形成了丰富的纳豆文化。纳豆是世界230多种普通食品中唯一能溶解血栓的食品,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被各国医药食品行业所重视和研究开发。 三、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明确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2000年以来,以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的安全、优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雁鸣湖镇抓住时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但是有的部门或机构片面夸大有机食品在该镇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将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称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一些不切合当地实际的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既面临着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矛盾,又要满足庞大的消费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相当规模和适度的增长,另一方面要求不断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二)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及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如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中,对付病虫害的能力还比较弱,有效地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肥力投入的措施和手段仍没有保障;在市场管理上,有机食品生产流通和规范销售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发展有机食品要从基地抓起,土地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而转换期间的产量一般不高,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对增加,这些都会影响到生产者的积极性。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开发缺少经费,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研究和开发。 (三)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较低 在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雁鸣湖镇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培训或指导,忽略主动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在没有项目或当地技术咨询力量弱的情况下,引导农民进行有机生产就显得十分困难。尤其在一些贫困村落,农民没有知识,缺乏经验,没有足够的进行创新的自信心。 (四)缺乏有机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敦化市政府对开发有机产品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资金问题及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够;二是缺乏科技项目扶持。据调查,有的村屯有机农业刚刚起步,先行的部分农民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但政府苦于经费有限,对有机农业的深入发展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到有机农业生产中难以给予资金支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妨碍了当地有机农业的推广和深入。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不能有效提供服务。 (五)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雁鸣湖镇农业龙头企业总量不足,且缺乏规模大、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这是制约雁鸣湖镇有机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现有的大多数龙头企业内功基础差,自身的水平低。一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名特优产品的比重低,企业规模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有机农业进一步向优质、高效和外向型方向发展。 四、雁鸣湖镇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有机农业的功能定位 一般来说,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难度要大于常规生产,这是事实,但是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雁鸣湖镇没有开发相应的技术,价格优势没有得到实现。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相当部分有机农业不仅在技术和生产上可以与常规农业抗衡,而且完全具备竞争优势,关键是如何转型。这在雁鸣湖镇有机大豆生产中已经得到证实,如果再加上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其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增强。综合比较各种农业发展的探索模式来看,现代有机农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兼顾生产、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需求,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的比重小而轻视。 (二)健全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从生产、认证、销售等整个环节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进行规范,这就需要农业、环保、海关、技术监督、认证认可、工商等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农业经济立法相呼应,雁鸣湖镇急待建立本地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建议以农业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本地区认监委、科技部、海关等相关部委积极配合,健全和完善在相关部委内对有机生产的管理机构,强化以促进生产和贸易、维护有机产品质量为目的的组织管理,确保有机农业的生产、营销、监管、认可、技术研发等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三)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发展有机农业,已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集农业环保、植保、土肥、种子、栽培、管理、收获、包装、储运及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农民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强烈的绿色环保观念。为此,雁鸣湖镇必须强化对农民的绿色环保认识,利用地方众多相关媒体积极宣传,家喻户晓;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培训农村骨干力量。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农民熟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及有机农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四)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扶持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都应该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认证,除了在基地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配套方面给予优先资金扶持外,还应该为现代有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增加有机农产品的比重。雁鸣湖镇继续实施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对于列入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的产地,在土地整理资金、生态补偿基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另外,该地区应重点扶持与农业增效和与农民增收相联的有机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雁鸣湖镇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促进有机农业的产业化。 (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要认真落实好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技术、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搞好精深加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快速膨胀规模。重点突破金融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机制,改变当前“农”字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 有机农业论文: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 摘要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阐述了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发展有机农业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太湖水污染问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有机农业;污染治理;太湖地区 水体富营养化一直是当今世界水污染治理的难题,国际经济与合作开发组织(oecd)把富营养化定义为:水体富营养盐增加而引起的一系列征兆的变化,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生产力的增加引起水质恶化,破坏了水资源价值。2007年夏太湖蓝藻大暴发导致水源水质恶化,造成无锡地区居民饮水困难。近年来各项研究发现,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而农业面源污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全球范围来看,30%~50%的地球表面已经受到了面源污染的影响,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引起了1.44亿hm2耕地的退化[2]。可见,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解决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及污染现状 1.1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 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农业生产中,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的污染[2]。研究表明,对于湖泊、水库等封闭水域,当水体内无机氮总量大于0.2 mg/l、磷酸盐磷浓度大于0.01 mg/l时,就可能引起藻华现象[3]。太湖“零点行动”以后,点源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源就成了当务之急[4]。 1.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和广度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而潜在的压力更与其他国家无法相比[5-7]。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地方每年都投入了巨资,“十五”期间用于包括水污染治理的环境整治的投资规划为7 000亿元,已达到了中国gdp的1%,但是到目前为止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仍然有增无减[8]。全国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的营养盐水平已基本达到富营养化标准,26个主要湖泊中,具有中营养水平的占39%,而达到富营养和重营养水平的占61%[9]。地表水中50%以上的氮、磷负荷来自农业面源污染[3]。2005年,滇池流域污染负荷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氮、总磷分别占总量的60%~70%、50%~60%[10];巢湖总氮的65.9%、总磷的51.7%来自于面源[11]。在太湖的外部污染物总量中,工业污染仅占一小部分,为10%~16%,农业面源污染所占的比例目前已达59%[12],其中来自农业面源的氮量占入湖总氮量的77%,磷占33.4%[13]。 2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农田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量氮、磷随径流进入水体;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畜禽排泄物的任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造成的径流污染;污染水域底泥的污染物缓慢释放等[14]。其中农田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和集约化畜禽养殖的排泄物是最主要的原因[15]。在太湖流域,来源于农田面源和畜禽养殖业的总氮分别为30%和23%,总磷分别为20%和32%,贡献率超过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5]。本文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和畜禽排泄物的任意排放作主要阐述。 2.1化肥和农药 太湖流域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全区面积仅占全国的0.4%,而化肥消费量占全国的1.3%[16]。近几年,环太湖地区的施肥量基本保持在400~600 kg/hm2 [4],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17]。太湖地区农田系统中氮、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更严重的是土壤中磷的积累现象,这对地表水构成了潜在的威胁[18]。太湖流域农药用量为8.072 kg/hm2,是全国平均使用农药水平的3. 572倍[9]。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却很低,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70%的农药流入江河、土壤中[15]。肥料比例失调也是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积累和流失率高的原因。太湖地区有机氮的投入,从20世纪60年代的46.6%下降至目前的不足15%[4]。我国南方降水多,与施肥期耦合,会引发大量的农田氮、磷随径流流失。而且太湖流域河网、沟渠纵横交错,即使在地表径流较小的条件下,也很容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5]。 2.2畜禽排泄物 除了化肥的过度使用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每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7亿t [15]。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初步测算,即使只有10%畜禽粪便由于堆放或溢满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氮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就可达10%,磷可达10%~20%[5]。可见,流失的畜禽排泄物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环太湖流域大约有2 000多家集约化畜禽养殖场[19]。由于畜禽排泄物的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因此许多养殖场对畜禽排泄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只图省事省钱,将农田作为最终的处置场所或直接排入太湖和附近河道[3]。大量禽畜排泄物的随意排放,成了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20]。按照上海市环保局的调查结果计算环太湖周边地区畜禽养殖场排入太湖的氮高达2.3万t[4]。畜禽排泄物的cod和bod的流失量也逐年增加,到2010年,cod的流失量将达到728.25万t,bod的流失量将达到498.83万t[21]。 3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必然性 我国的面源污染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有了较快的进步[22]。但在政策方面,我国只是做了部分探讨。对湖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目前也主要按照点源污染的治理模式,而没有按照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基本规则,对整个流域各类型水源涵养地统一布局,从源头上进行氮、磷输入的总量控制[23]。 有机农业是一种持续稳定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2005)中将有机农业的定义为: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24]。只有将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物质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大幅度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发展有机农业就是实现此目标的最佳选择[19]。 3.1国际上有机农业发展迅速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食品和环境安全意识的逐步增强,有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目前,有机农业在发达国家发展迅猛,全世界约有130个国家进行有机食品的生产,它们主要是欧洲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其中欧洲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较早。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25-28],但发展十分迅速。ifoam 2009年2月的数据(源自全球144个国家)显示,全球以有机方式管理的土地面积为3 220万hm2,亚洲的有机生产面积将近290万hm2,其中中国就占了160万hm2,并且是有机方式管理土地面积第三大的发展中国家。 有机农业模式下生产的农产品是源于自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环保型安全食品[26]。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只占当年全球有机产品的1%[29]。可见,我国有机食品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有机农业,能够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30]。 3.2我国需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在流域治污上,我国在末端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太湖流域为例,当日降雨量为50 mm时,对流域农田产生的径流进行末端治理需要日处理能力为100万t级的污水处理厂1 000座,日处理费用为5亿元[6]。同样,20世纪60年代日本也是不得不历时25年,耗资185亿美元,才逐渐使琵琶湖从v类水恢复到可饮用水的水质标准[31]。在欧洲,即使有巨额补贴,农民也无力支付处理畜禽养殖场污水的费用[6]。 由于末端控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不现实,应当采用源头控制的对策。因此,亟需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从源头上控制氮、磷向水体的输入,减缓太湖流域水体的富营养化。 3.3太湖流域具有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产者的素质高,接受新技术快,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机食品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将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转换为有机方式,将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及生态保护与恢复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31]。因此,在太湖流域发展有机农业是完全可行的,并比其他区域具备更优越的经济条件和市场优势。二是政策鼓励。政府已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解决太湖流域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在2007年9月通过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中指出太湖流域要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也指出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验收技术报告中也提出要将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作为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源头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32]。相信不久政府就会出台相关具体措施来鼓励太湖流域的农户发展有机农业,保证太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有机农业的措施 4.1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对有机农业的优势和前景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有机农产品的健康意识;可以引进韩国的农业直补制度[33]以支付农民因发展有机农业造成的损失,同时在税收、认证费用方面给予减免;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建设有机农业基地,培育有机食品市场,促进有机产品出口创汇[34]。 4.2加大科研和推广的投入 目前我国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应加大科研投入,重点研究和开发适合有机农业的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有机肥、生物肥料等,探索并建立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机栽培体系[30]。同时,也可以借鉴匈牙利的成功经验[35],在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形成政府、科研机构和相关大学合作,民间的有机农业协会积极参与,专业推广公司介入的良好格局,从而为太湖流域乃至全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4.3健全地方有机认证机构 国内现已有几十家有机认证机构,但许多机构认证的规范性和掌握的标准还不能与国际接轨,不同的机构和检查员执行标准的差异性也很大[34],往往得不到大众的信任。应健全地方有机认证机构,并促进其与国际有机认证机构的合作和互认。此外,还必须加大对有机农产品生产认证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认证认可条例》的要求和国家认监委的有关规定[36],进一步调整、规范和完善认证管理制度,保证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和规范性。 4.4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在农业发展中应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的生产管理,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扶持,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和规范有机农业的生产管理。建立以农业主管部门为主体,认监委、科技部、海关等相关部委积极配合,健全和完善在相关部委内对有机农业生产监管的机构,强化管理以促进生产和贸易、维护有机产品质量为目的的组织,以确保有机农业的技术攻关、生产、营销、监管、认证等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37]。 4.5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匈牙利的有机农业在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发展中最具特色,这得益于匈牙利国内各类非政府性质的有机农业协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35]。为了使政府能够更好地统筹兼顾,应该鼓励和推动国家和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发展农业协会、相关中介、专业咨询团体,提供技术和市场咨询、召开研讨会和组织技术培训等。通过非政府组织形成有机农产品品牌,产生品牌效应,形成统一的销售网络,使中国的有机农产品市场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38]。 5结语 有机农业是一个能够实现内部物质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能够大幅度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是治理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太湖地区经济发达,具有广阔的有机农产品市场,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发展有机农业势在必行。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有机农业蓬勃的发展下,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能够彻底得到治理。同时,有机农业在中国越走越远,使中国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组织形式与销售模式 摘要:有机农业必须实现良好的销售,良好的销售和回款有机农业的组织形式直接相关,不同组织形式有机农业适用不同的销售模式。 关键词:有机农业;组织形式;销售模式 一、有机农业不用化学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激素、不用化肥、不用转基因 有机食用农产品在食用农产品中具有最高的安全等级,在今天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首先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要。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比常规农业也要低许多,实现完美循环的有机农业不但不污染环境,甚至还能够修复和改善环境。有机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良好的销售,获得顺利地回款才能够维持良好的经营,才能够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良好的销售和回款有机农业的组织形式直接相关,所以我们先来考察有机农业的组织形式。 二、有机农业的组织根据主导力量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主要类型:有机农场主导型、合作社主导型和有机农业公司主导型 有机农场主导型的有机农场可以是个人经营的,也可以是家庭经营的,还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或公司经营的。个人或家庭经营的有机农场规模较小,人手不够用时需要雇佣临时劳动力。这种类型的农场顾客一般是熟人,和农场主个人或家庭有比较亲密持久的关系,这些消费者经常对农场的种养殖品种、生产经营计划等提出中肯的建议,给农场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帮助。这种类型的有机农场生产的产品差不多都被消费者自己取走或由农场直接送到和消费者约定地点,因而很少到市场去销售。集体经济组织和公司经营的有机农场一般规模较大,经常将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有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活动与旅游业的吃饭、住宿、购物、观光、体验、度假等活动进行结合,使得城镇居民可以在大自然中释放压力,回归田园,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农村人口在当地的就业范围,使城镇居民在与农村就业人员的互动中加快城市与乡村的融合。有机农业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众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的成员可以是同类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者,也可以是同类有机农产品的经营者,还可以是同类有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需求者,合作社由成员自愿组建,实行民主管理,不以营利为目的。有机农业合作社由有机农业劳动者组成,有机农业劳动者是合作社的主体,合作社主要服务其成员,帮助成员联系有机认证机构,协助成员办理有机认证,组织成员统一购买有机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成员进行技术培训,收集有机农产品的供需信息,帮助成员销售、加工、储运所生产的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业合作社既可能是由生产者自发组织的,也可能是在相关政府部门或公司组织的推动下形成的。有机农业合作社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具有法人资格,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和企业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一般企业相比较,成员之间是互助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有机农业劳动者自愿进入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也有退社的自由。有机农业公司一般是与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签订一种或几种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与购销合同。有机农业公司一般根据合同给有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机种子和其他生产资料,对有机农业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有机农业公司以合同约定的价格和规格收购有机农业生产者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业生产者应该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进行生产,按时交付符合约定的有机农产品。 三、目前在有机农产品销售模式多种多样,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方在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开直营店 就是有机农业生产者在城市建成区开店铺直接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这样的直营店一般选择开在高端消费人群聚居的区域,譬如高档的商业小区、排屋区、别墅区,名牌院校科研院所职工住宅小区,党政机关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宿舍楼等地方。直营店的营销人员通过科普宣传和当面讲解,可以让消费者初步了解或加深认识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的生产环境有什么要求,如何选择和改造环境以达到这样的要求,有机种养殖的生产过程和结果如何区别于常规农业,有机农业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机农业生产者通过直营店的现场陈设、宣传图像、宣传视频和人员演示来塑造自身的形象,吸引消费者到店消费并逐步培养忠诚度。 2.超市专柜 设有生鲜部的超市经常设有农产品的直销专柜,这样的直销专柜大多数销售的是来自城市近郊的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价格一般比普通农产品高20%~30%,接受度比较高。有机农产品专柜一般设在比较高档的超市,价格是普通农产品的3倍左右,目前看来销量有限。 3.会员制 有机农产品目前还没有被消费者普遍认可,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不认可的一个原因是有机生产的可信度,通过会员制更容易建立对有机农业生产者的信任,了解有机农业,了解有机生产,了解生产环境,了解生产者。为了增进了解,生产者可以组织会员或潜在会员到基地参观体验,甚至可以组织他们参与生产过程,从采摘到耕作到浇水施肥除草捉虫伺喂。对正式会员一般采取配送制,按每周1~2次送货上门,会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生产者的生产实际情况下订单,生产方根据订单组织配送。 4.礼品 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传统节庆日,有机农业生产企业可以将有机农产品设计包装成礼品盒进行销售。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好烟好酒一度充当主角,现在食品安全困扰着芸芸众生,人们希望吃得健康,有机农产品礼盒正当其时,经过简单、环保包装的有机农产品代表了更好的节日祝福。 5.酒店与餐厅订单 某些城市的高档宾馆酒店为了提升自身档次,设立了有机餐厅,也有一些独立餐厅,主打有机菜。但是酒店和餐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往往品种多,单量小,大部分有机农产品企业对酒店和餐厅的销售主要目的是进行品牌推广。 6.自营餐厅 有机农业生产者的自营餐厅主要设在农场里,和农场体验相结合,也有少部分有机农场在城市里设立了自己的餐厅。消费者可以在这样的餐厅里体会有机农产品与常规农产品的不同,体验优质食材的纯真。 7.农场体验 有机农业基地进行乡村游、蔬菜水果采摘、农业生态观光等项目建设,利用自身较好的环境,种植养殖多种经营、花色品种较多的优势,升级生产设施,配套旅游设施,吸引广大消费者进入农场进行采摘消费,消费者在有机农场游玩、吃饭、喝酒、干农活、购买有机农产品。 8.集体采购 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企事业单位,向有机农产品生产者购买优质食材,制作员工餐或作为单位福利发放给员工。 9.网络销售 网络销售可以通过建立生产者自己的官方网站进行,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 10.微营销 随着移动端的兴起,微店、微信、微博等微营销也越来越重要。 四、不同组织形式有机农业适用不同的销售模式 对于有机农场主导型的有机农业企业,让消费者感受农场的真实存在,在农场体验农作物、畜禽的生长环境,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引导消费者直接参与劳作,体会农人的辛劳和意境,重建人们与食物的亲密关系,这是有机农业营销的至高境界,最能够促成有机农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实现。有机农场在城区开直营店或自营餐厅,有利于和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同时有利于就近服务消费者,而通过超市进行销售则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互联网和微营销也可以扩大影响和促进销售。总体来说,把(潜在)消费者吸引到有机农场是有机农场主导型有机农业营销的中心任务,接下来是发展会员和建立消费者社区。合作社主导型的有机农业生产者的销售能力是比较有限的,优先选择和销售能力比较强的有机农业公司合作。有机农业公司可以选择全面的销售模式,开直营店和自营餐厅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进入超市有助于扩大销售和增加曝光率,礼品销售和单位采购在扩大销售的同时增强存在感,会员制是增强顾客黏性的好方法,酒店与餐厅销售重在品牌推广,采摘体验如果能选好示范农场也值得尝试,网络和微营销也是重要的销售渠道,运用得好可以和其他渠道相互助益。 作者:施学奎 单位:浙江行政学院 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研究 [摘要] 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粗放型农业产业链价值缺陷不断显现、小规模经营成本投入问题不断受到关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不断落实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结合传统农业的特征和农业市场的现代化需求,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探索。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以有机农业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有机农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用有机肥完全取代或基本取代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保证种植业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要,或用有机饲料完全取代或基本取代畜禽饲料添加剂等成分,满足养殖业畜禽生长的营养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的形式就是有机农业,可见有机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调整,改变了农作物自身的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市场竞争能力。但要充分发挥有机农业的作用,需要利用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扩大有机农业的市场影响力。 1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相比传统农业,虽然有机农业也以农业资源为载体,但其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利用人类的智慧,将传统农业中对农产品、种植环境可能造成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生产要素进行了替换,不仅提升了农产品自身的“绿色”品质,而且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相符,这不仅使产品的整体附加值得到提升,而且与现代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需求相符合。但有机农业在舍弃应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虽然传统生产要素被取代,但对人工管理和投入的依赖性大幅提升,人工成本明显增加,如果有机农业创造的附加值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将使有机农业的发展面临比传统农业更大的威胁。在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使高品质、低产量、高价格、环境友好性突出的有机农业所提倡的健康环保理念被市场接受,就需要结合有机农业产品的实际特点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拉近有机农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有机产业的经济价值,所以有机农业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2有机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有机农业在发达国家发展得相对较早,而且现阶段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已经被消费者所接受,形成了较稳定的有机农业消费市场,例如行业机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欧洲目前拥有有机农场面积在1213万公顷以上,年均有机农产品创收超过260亿美元,在欧洲家庭中,78%的家庭会依据食品标签选择有机农产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进行了有机农业的相关探索,并凭借我国传统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等优势,将有机大豆、有机花生、有机葵花籽等有机农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在云南、江西等地域建立了众多有机食品基地,但国内有机农业市场仍处于缺失的状态,有机农业整体发展状态的“畸形”,加大了我国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难度,特别是在我国以有机农业产品开发、市场竞争、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背景下,忽视了针对性的营销管理、特色管理、导向管理的营销思想,市场营销更难以满足有机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态,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注重以下方面。 2.1市场细分 虽然有机农业产品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地接受,但受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绝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价格在传统农产品价格1.3倍甚至1.5倍的有机农业产品,所以在市场营销前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明确我国国内有机农业的目标市场。消费者生活背景、消费理念、认知水平等方面差异,其接受的商品性质、营销策略等也存在差异,所以要针对消费群体在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市场细分。客观的市场调研和调研数据挖掘是细分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细分后,有机农业企业将有机农业产品的特点与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匹配,明确自身有机农业产品在接触不同类型、层次消费群体时存在的优缺点,确定符合自身有机产品特点的目标市场,并基于产品和市场分析,建立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例如我国翁牛特旗黑鱼泡子有机农牧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结合有机农业市场形成的水稻有机农业、苹果有机农业、玉米有机农业、小麦有机农业、蔬菜有机农业等市场细分形式以及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将有机水稻、有机水产、有机中草药和有机畜牧业作为主要有机农业发展内容,在将敖汉旗、奈曼旗等周边城区作为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将目标市场锁定在中国北方,针对北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能力进行销售对策制定,不仅形成了“中国北方有机水稻第一村”品牌,而且其生产的有机农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2.2注重宣传营销 部分地区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将目标市场锁定在周边,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以生产有机农业产品为重点,以期通过产品自身的口碑扩大市场,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发展理念,实际上是忽视了市场营销的作用。扩大宣传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营销手段,现代消费者虽然在主观上比较易于接受健康环保的事物,但要想促进消费者产生有机农业产品消费意识或消费冲动,甚至培养消费者产生有机农业产品消费习惯,必须先要让消费者对有机农业产品产生基本的认知,这就要求市场营销注重市场宣传,宣传的有效性甚至可以强化有机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营销宣传的渠道随着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如电视媒体、互联网、报纸、期刊、室外大屏幕、农产品会展等均可以作为营销的有效渠道,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具体选择何种宣传途径以及具体的宣传形式,要结合具体的有机农业产品特点以及目标市场特点进行。例如安徽田园日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进行有机蔬菜、有机大米、有机鸡蛋等有机农业生产和营销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营销推广的途径,在地方台电视媒体中进行“生鲜有机认证,宅配健康保证”的广告宣传;在公交车上进行“摘取有机天然,配送健康自然”的车载广告宣传,使其周边城市居民对有机农业的认识更为深刻,而且对安徽田园日志农业品牌也较为认可,该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合肥市有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2.3顺应时展 有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顺应时展的产物,所以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也要将此思路贯穿始终。笔者认为有机农业市场营销顺应时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加大有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互联网+”模式,将会导致其市场范围狭窄,所以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有机农业企业要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将线下的营销形式向线上扩展。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政府为后盾,进行商务模式的探索,符合互联网时展和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特点,而且,可以将区域内有机农业合理整合,提升市场营销的整体影响力。除上述途径外,笔者认为培养专业的、灵活的且具有较高道德情操的营销人员,也是推动有机农业市场营销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形成高水平的营销队伍,才能将具体的营销策略落实并不断优化,这对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均提出了较高的人才培养要求。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对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等融入到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符合现代消费者心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动有机农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成果经验,不断优化和推广。 作者:李梦柯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发展竞争优势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品质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高,特别是现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有机健康的食品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当前我国的有机农产业的发展极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陕西省安康市有机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对安康市的竞争力进行科学的研究,最终为安康市的有机农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有机农产业;竞争力分析;安康市 1安康市有机农业的竞争力分析 1.1矿资源丰富——“中国硒谷” 陕西省安康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根据安康市国土资源公布的数据,安康市现有探明和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金矿就达到65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其中在陕西和中国位居前列的矿产有金矿、汞矿、毒重石、瓦板岩、重晶石、锑矿、锌矿、天然珍稀矿泉水等。特别是其富硒资源,据不完全调查整个安康市境内富硒的区域含量高达2.5~6.6mg/kg,横跨跨度达到近500km,为中国之最。 1.2安康市的地理优势及特色农产品 安康市地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年降雨量均在910mm左右。这样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气候,也是因为其气候的特殊原因,安康也被誉为我国中药材的摇篮。此外本地区的特色茶叶、魔芋、中药材、油菜均具备优秀市场竞争力。根据安康市市农业局公告显示,截止2015年,安康市富硒食品产值达到233.46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24.9%),同比增长32.6%,生态富硒产业在全市GDP占比为26%。 2安康市有机农业发展劣势 2.1市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安康市作为陕西省境内的一个地级市,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2015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91元,比上年增加2180元,增长8.7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96元,比上年增加728元,增长9.75%。截止2015年年底安康市全境需要领取救济金的弱势群体达到近2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数63.8万人,同期减少12.3万人,虽然大幅度减少但其经济滞后的困境任为解决。经济发展滞后是当前阻碍安康市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2有机农业发展观念落后 安康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任然以传统农业耕作为主,多采用的是人力与畜力结合进行农业生产,其生产力低下、机械化水平落后。而且由于区域农业教育力度不足,大多数农民仍然习惯使用化肥农药来进行耕作。对有机农业的观点不理解认识度较低,不愿意进行改变,导致有机农业产业化在安康境内推进受阻。 3安康市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 3.1国内“绿色产品”消费观增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消费者从前期“便宜消费观”,得到了扭转。人们越来越追求食品“无添加剂”、“绿色无公害”、“有机化”的属性。这种观点大大促进了当前有机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安康市进行有机农产业发展的信心。 3.2安康市政府高度重视 安康市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安康市要发展,必须从绿色、生态出发,打造“绿色陕南”和“和谐安康”。不断派出工作组推进知识下乡、科技入村,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迈向高质量、高水平的绿色化生产行列。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打下坚实的交通、电力等基础,寻找更多更大的销售市场,以确保农产品的出售不受阻碍。 4对安康市有机农业发展建议 4.1加强生产链的建立 加强安康市地区农产品生产链条的发展,保证各个生产链条齐头并进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政府要进行基础农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艺,有效的延长有机农产品的产业链,加大农产品深加工的力度,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与养殖业合作,构建地方有机肥生产链,减小成本,扩大生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打造金字招牌 有机农产业不能仅依靠农民自身或者生产加工就能做大做强,必须依靠政府或者科研机构对产品进行研究或者创新,比如可以共同培育新型农业品种;改良或创新新兴培育技术,提高种植技术;加大力度研发无公害保鲜、贮存技术,确保农产品的贮存。 作者:钟伟 何波 单位: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有机农业概念、特点,并对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建立、加大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等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有机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20世纪绿色革命以来,世界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在此背景下,在吸取传统农耕生产方式上,产生了有机农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本文将从有机农业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1.1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认为,有机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生产体系,她遵从当地的生态节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而不依赖会带来不利影响的投入物质。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她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公平与和谐共生。 1.2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有机农业出现较晚。1989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IFOAM成员,1990年浙江省临安县临安茶厂和裴后茶园获得荷兰SKAL的有机认证[1]。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2015年8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修正版)取消了有机转换认证及其标志,进一步规范了有机产品生产。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较快。据报道,2014年我国有机生产面积已达272.2万公顷,有机产品总产值达800多亿元。2015年,全国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9个,形成了水稻、茶叶、畜产品、水果等示范模式,我国已成为全球第4大有机产品生产消费国[2]。 2我国有机农业的问题 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有机农业投入较大,劳动力投入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市场风险大,使得有机农产品生产风险极大。因此有机农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要得到政府支持,弥补有机转换期间收入下降的风险,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我国政府目前没有提供对有机农业统一的支持,中央没有专门的补贴资金,发展有机农业的财政资金主要由地方自行解决,但是政府也只进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乏长期、稳定的规划和政策支持。 2.2产业化水平低,生产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有机农业对自然环境依耐性很强,生产的监控程序多,检测、监测费用高,使得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成本大增,限制了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在市场利益驱使下,单个农户也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生产措施,结果往往损坏整个有机生产行业的利益;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水平较低,对单个农户约束性较弱,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2.3有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素质较低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刚刚兴起,适应本地的生产技术并不完备国内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停留在科研机构实验室水平,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系统性研究和开发。在我国,仅有5家专业有机农业咨询组织,但它们大多数多专注于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而不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这也成为制约我国有机农业生产的一大瓶颈。 2.4对有机农业认证不规范,生产过程缺乏监督 目前,我国现有59家有机认证机构,不同机构和检查员对于标准本身掌握和执行不规范,差异很大,导致有机农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对有机产品生产监督不严,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等现象时有报道,市民对本国有机农产品缺乏应有的信任。因此,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 3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 3.1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 各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都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如德国“联邦有机农业计划”每年投入两千万欧元用于支持有机农业生产。我国也应加大对有机农业生产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对有机农产品给予政策补贴。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和鼓励,以政策引导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3.2加强有机农业规范化建设 首先,要完善有机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有机农业管理规范的国家或地区都有着较为完善的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和管理办法。其次,要科学制定有机农业认证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从而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的规范发展。同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避免无序竞争。 3.3加快土地流转,建立新型的生产经营组织,形成有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导致土地种植碎片化,既不利于有机农业种植管理,也不利于新技术的使用。要以土地确权为契机,加快土地规范化流转,推动有机农业集约化经营,推动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和个人投资有机农业。 3.4建立和完善技术和服务体系 由于有机农业限用或禁用化肥、农药,有机农产品产量稳定性是一个大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级农业科技机构、农业院校等的科研力量,加强与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产品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有机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中的存在的问题。 作者:炊晓宁 赵永强 单位: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人民政府 陕西省岐山县水利局 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发展政策支持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有机农业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作方式方兴未艾。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兼具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和特色农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较好的作用。但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形式与常规农业一样面临着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风险程度甚至超过后者。因此,对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考察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相关研究,分析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支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现状与问题 1引言 绿色革命以来,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造就了石油农业的兴起,这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石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诸如土壤板结、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集聚等环境破坏问题,并可能将污染传导到食物链终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有机农业作为石油农业的替代选择之一日益得到重视,相关研究与支持政策不断涌现。在1920年代的瑞士和德国,有机农业概念被首次提出。21世纪以来,有机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机农业是对农作物培育过程要求极高的现代新型农业,兼具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有着较广阔的消费市场,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常规农业一样依赖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同时,有机农业生产环节对生态环境有较好的恢复与保护作用,能够形成经济行为的正外部性。伴随着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过程,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因此其生产的风险性较之于石油农业更高。有机农产品的产量较低,而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较之普通农产品弹性系数更大。因此,其发展面临着生产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基于以上几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2何为有机农业 自从“有机农业”概念提出后,学界从不同角度尝试对其定义进行规范,但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本文将几种主要的观点进行简单归纳: (1)农业系统说。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和技术要求最为严格的具有持续性发展特点的农业系统[1]。系统说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角度考察有机农业定义是合理的,但关于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及其生产过程、生产目的等方面未作具体阐释。 (2)生产过程说。李显军(2004)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中强调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有机农业基本标准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化肥、农药和各种调节剂和添加剂,绝对避免基因工程技术,维持种植、养殖业的平衡,采用具有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技术,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总而言之,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建立生物多样性、恢复良性循环是其观点的核心[2]。 (3)生产方式说。葛体达等(2008)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考察了有机农业的定义,他们认为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应该符合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健康、安全、优质的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使用绿色、无污染的生产资料,结合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发展科学原理和技术,协调种植、养殖业的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进步,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3]。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如下: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4]。不难看出,从农业系统、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的角度考察有机农业的定义都有其合理性,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对有机农业概念的界定根据专业性和具体性,从有机农业的生产环节、生产特点、系统协调等角度对这一概念加以界定。虽然有机农业的概念众多,但综合各种观点会发现它们所要阐述的内容具有趋同性,即有机农业是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本文将采用这一定义。 3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学界对其政策支持的研究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考察国内外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研究,不难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对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分析、对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具体经验总结和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建议对策等。 3.1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研究 如前所述,有机农业不仅有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还兼具特色农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有机农业面临的生产和市场风险较之普通农业生产更大,且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更大。因此,国内外关于有机农业支持政策内在原因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上述几点,且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 3.1.1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作为自然在生产与经济在生产交织的生产活动,其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远大于工业生产活动,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弱质性[5]。农业的弱质性特征不仅表现在普通农业生产方面,也表现在有机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农业的弱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自然环境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难以实施有效人为控制的因素,即便当今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展,自然条件仍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面对自然灾害,普通的农业生产本就难以抵御,而有机农业对其承受更显无力。总体而言,“靠天吃饭”仍是当今农业生产的基本现状,因此,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自然风险。石油农业可以通过大规模施用化肥农药抵御来自病虫害以及土地贫瘠带来的自然风险,而有机农业在这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正因如此,有机农业在面临同样的自然灾害时,其风险抵抗能力相对更低。 (2)有机农业市场风险更大由于生产中的风险不完全可控,有机农业的弱质性还体现在其他领域上。就消费层面而言,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品等生活资料,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而来,农产品是最基础的需求,因而需求弹性很小。就流通层面而言,农产品流通中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时滞,这意味着农产品供给的数量难以在市场的自行调节下及时跟随价格的波动而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接收到有关农产品短缺或过剩的信息往往都被放大,农业经营者难以建立起稳定的价格预期。如此一来,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产品面临着更高的市场风险。而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市场中新兴的一员,消费受众又具有局限性,因而面临的市场风险更大。 3.1.2有机农业生产过程的正外部性 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不仅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收益,更重要的是有机农业生产过程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水源、空气等公共资源。有机农业的公共效应外溢主要是:一方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有机质在作物土壤中的含量,增强土壤肥力,同时提高碳的储量[6]。近年来,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生态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分析有机农业的作用主体,一方面,生产者能够从生产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是另一方面,生产者采用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的积极效应作用于公共领域却未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而有机农业生产形成的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由于农业生产空间的不可分割性导致有机农业形成的正外部性难以被具体测量。因此,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就成为公共机构对有机农业生产者所带来的社会贡献进行补偿优选方案。 3.2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现状 3.2.1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直接补贴 对于从事有机农业的相关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其投入的生产资料及认证时所需的费用进行直接补贴。目前,相关的扶持政策中,进行资金直接补贴的有35项,总政策量的80%左右,其中大部分(70%~80%)补贴资金是用于资助进行有机生产、认证的企业,仅有少量资金是用于发放给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的。 3.2.2提供技术支持 政府投入专项技术资金,牵头组织、提供一系列有关区域性有机农业的规划、咨询、讲座培训以及技术推广等基础支持服务,设立高质量的有机农业产业基地。设立相关科研项目,推行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示范,探索有机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7]。此外,对于在进行有机生产的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承诺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范围包括配套的基建、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机生产。 3.2.3实施金融政策倾斜 对于在进行有机生产的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承诺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倾斜范围包括配套的基础建设、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机生产。 4结束语 有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历程较长,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研究现状,梳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理论论证方面。在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研究方面,研究学界的理论观点趋同;在政策支持的实施方面,我国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实践虽处于快速发展期,仍相对滞后,难以有效覆盖有机农业生产的行为主体。 作者:曾卓 王振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有机农业论文: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技术论文 1有机农业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是客观实际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与冲击。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充分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农业生产需求等。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无机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农业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机农业又称生态农业,其主要特点是将各种先进的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传统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方式过于粗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的化肥、农药以及生物生长调节剂等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也威胁农业生态化境,对土地、空气等均有一定的污染。有机农业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有生物酶等元素的有机肥料,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少,可以达到绿色生产的目标。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无污染性应对我国当下的农业生态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无机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的优势与不足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所运用的生物肥料不含有污染性的元素,因此能够有效节约各种石化资源的运用,并且在较大程度上保护农田生态结构,使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均得到良好保护。因此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无机生产技术的弊端。在我国当前形势下要实现无机农业生产技术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必须充分考虑2种生产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无机农业生产技术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是不同农业发展历史阶段的产物,必须充分认识它们运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农业生产模式虽然能够节约大量的石化能源降低农业生产的物质投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但是其缺点是不利于农业的快速增产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往往需要各个协作部门的分工协作,因此也不利于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且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但它却需要消耗较多的化石能源和使用较多的物质费用投资,并且易导致土壤肥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以上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无机农业生产技术则很难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实现联合。 3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处理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业发展类型呈现多样化特点,而且农业结构比较复杂,就一个城镇而言,不同的地方也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有机与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但是可以通过设立近期目标的方式逐渐引导两相结合式的农业技术的发展,比如建立以有机农业为主以无机农业为辅的生产模式,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从而慢慢实现2者的有机结合。要确立长期的有机与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结合目标,建立有机与无机农业生产技术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满足当下农业生产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农业生产活动的内部平衡,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渗透各种先进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项目,维护农业生态平衡,提高自然环境质量,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实现无机农业生产技术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农业生产部门应当在“三农”问题的总体纲领之下,注重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投入,不断采用创新方式实现无机与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鼓励发展新型农业。农业技术研发人员和农业生产者应当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有机农业技术运用期间重视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证农业基本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作者:陈晓锋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农业服务中心 地方有机农业循环发展思路 本文作者:陈兴鹏 王静 薛冰 张子龙 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有机农业“、有机甘肃”与循环经济的概念关联 有机农业是在现代农业生态、经济、资源关系失衡,食品质量与安全,人类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1],[2],[3],[4],[5]。在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自1909年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得到迅速发展。有机农业是一种健康、综合、环保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合成化学肥料、合成化学农药以及合成化学除草剂[3],[4][5]。是一种环境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的有机农业是随着国际有机食品市场对中国有机产品的需求而起步的。此后,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逐步了解和国内消费者对有机食品需求的增大,国内有机食品市场逐渐开拓[6]。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解决农业生产环境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高度重视,国内不少地区积极开展有机农业地区性规划以及有机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到生态规划中[8]。“有机甘肃”由张政民(2004)首次提出,王家勋等(2006)进一步指出以“有机农业”为抓手建设“有机甘肃”[7],[8]。 “有机甘肃”是指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科学发展观原则,充分利用甘肃省特殊区位、独特条件和有机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以追求资源环境成本最小化和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开发有机食品、有机产品和发展有机服务业为龙头,以发展有机农业、有机产业和循环经济为先导,以实施保护性农业、开发再生能源和研发推广有机技术为手段,兼顾国家、地方、个人利益,统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构想和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甘肃省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甘肃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机农业与循环经济是推进甘肃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用循环经济原理对有机农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甘肃省传统农业跨越式发展和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当然,“有机甘肃”建设,不仅仅是从有机食品到有机农业问题,而应将“有机甘肃”作为一个品牌,乡村以建设有机食品基地为重点,城市则重点发展有机工业,有机工业的核心是建设相关产业的有机集群,“有机甘肃”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本文基于“有机甘肃”的概念,结合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主要研究甘肃省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基于“有机甘肃”和循环经济的甘肃省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㈠甘肃省发展有机农业的巨大潜力甘肃省具有发展有机农业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和生物资源优势;有良好的发展畜牧业传统,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1,7,9]同时,由于工业化、机械化水平低,促使的农药、化肥用量、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等,反而构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后发优势,为“有机甘肃”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技术等条件。甘肃省地处青藏、黄土、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复杂,海波相差悬殊,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历来就有生产天然食品和中药材的传统。甘肃“三分山,三分草,二分沙,一分林,一分田”土地类型,高山、盆地、戈壁、沙漠、沟壑等地理单元,在大空间尺度上,自然形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天然屏障和生产条件。初步形成了马铃薯、棉花、瓜类、蔬菜、果品、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蚕豆、百合、草产品、草食畜牧业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产品。天祝白牦牛、靖远滩羊、河西白绒山羊、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甘肃高山细毛羊、华特瘦肉型猪、早胜肉牛、藏羊、牦牛等地方品种是甘肃畜牧业生产的主导品种[1],[7],[9]。另有一些地方特色农产品如发菜、蕨菜、木耳、白瓜子、黑瓜籽、黄花菜、白兰瓜、橄榄油等。这些优势农副产品品质优良,产出量大,商品率较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优势,是极具开发有机食品的资源基础。 ㈡有机农业发展分区布局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甘肃省水热、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在地域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以及人口、社会经济要素的不同分布,共同作用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因此形成了有机农业生产的区域背景特色。在深入分析甘肃省自然生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发展研究的角度,甘肃省可分为陇中、陇东黄土丘陵川塬区、河西地区、甘南高原区、陇南山地区等四大自然生态区域[10],[11]。根据甘肃省自然生态环境分区、农业生产区域特点和农业生态环境类型[12],运用循环经济原理,本文将甘肃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划分为河西荒漠绿洲区节水型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陇南山地区特色有机林果畜循环经济模式;甘南高寒高原山地区特色有机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等有机农业特色地域模式类型。一是河西荒漠绿洲区节水型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河西走廊及其北部残山丘陵地带、荒漠戈壁和砾石绵延千里,降雨少、风沙大、日照强,为典型的内陆型气候。农业活动主要集中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在沙漠戈壁中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十多个绿洲里,为典型的灌溉农业[11]。一年一作,小麦、玉米、瓜果、甜果、棉花、亚麻、油菜等种植面积较大,每年有大量粮食、瓜果和畜产品调出,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 目前该地区已经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畜产业,在粮食、油菜、瓜果、啤酒原料、制种、园艺特产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综合开发利用河西地区优越光热条件,发展绿洲节水型特色有机农业,依托甘肃省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张武定农产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加大建设和开发投资力度,提高绿洲有机农业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建成重要的有机商品粮基地、有机商品蔬菜基地、有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12]。打造三大循环经济模式:水源涵养生态林—草畜业有机畜产品链,保证林草生态系统功能前提下,发展林(草)—牧—沼循环经济模式;粮、菜、果有机种植—圈养有机畜牧产业链;生态保护—荒漠有机牧业模式,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在承载力基础上,合理发展有机畜牧业。河西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适宜草畜产业的发展,发展草畜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草—蓄产业基地[13],[14],[15]。据研究发现农民种植紫花苜蓿等草畜农产品与种植粮食相比,不仅减少了水肥、田间管理等资金和人力投入,而且收入增加。具有良好的经济收入和生态效益。二是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起伏大,有丘陵、山地、台塬、沟壑河谷、风道等各种地貌,黄河两岸降雨量200毫米~300毫米,为干旱气候。陇东的中、南部地区、龙溪接近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为湿润气候,其余则为半干旱区。#p#分页标题#e# 在一些河谷和有提灌条件区域有灌溉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其他地区为旱作农业[11]。优势小杂粮、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优势明显,其中马铃薯为甘肃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属全国重点产区,质量和价格上在全国有一定竞争优势[16]。该区应克服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等限制条件,发展旱农耕作,开发绿色食品。推进集雨农业—农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体系,以沼气为纽带,发展有机农林果畜产业。陇东以粮—牲—菌—沼模式为主;陇中以林果栽培—苜蓿种植—马铃薯种植—圈养牲畜—食用菌—沼气模式为主;大力发展经济林这一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产业模式,在天水、平凉等适宜地区推进建设有机林果基地[17]。在陇中、陇东优势产区发展有机小杂粮[17]。三是陇南山地区特色有机林、果、畜循环经济模式。陇南纬度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降水一般在400毫米~700毫米,年平均气温较高,气候温暖湿润,河流多,水量丰富,植被覆盖程度高,生物资源丰富,除一般农作物以外、还有多种中药材,经济林木、珍稀动物和土特产品。该区重点建设有机畜牧、有机林果蔬菜、有机食用菌、有机中药材基地。 主要发展以下3条循环经济链:林—山野菜—茶—沼循环经济链;果—菌—牲—沼循环经济链;果—粮—渔—沼循环经济链。四是甘南高寒高原山地区特色有机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祁连山和甘南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势较高。甘南高原西部为高原地貌,东南部为高山峡谷,降水较多、湿润、热量少。年平均气温1℃~4℃,气候寒冷,植被覆盖面积大,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有一些水源涵养林和高山高寒草场,为放牧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该区农业生产的重点首先应当是加强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开发。同时发挥畜牧业主导优势,延长畜产品加工产业链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变传统粗放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有机化改造和循环经济改造。 三、甘肃省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模式 ㈠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区域的资源特色优势和已有有机产业基础,选择特色优势产业,将其作为有机产业发展的重点,着力做大做强,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林果产业等。推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生产、产供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经营转变;向适度规模、注重质量、集约经营转变;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突出产后商品化处理转变;向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生产初级产品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生产方式的有机化、清洁化和无害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综合运用传统农业中的有机生产技术与秸秆有机覆盖、免耕、节水等新技术相配套,建立有机农业保护地耕作新制度。加快有机农业所需的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生产资料有机化、无害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产业[7]。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实用产品[18]。在有机农业发展全过程中注重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和推进清洁生产,完善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建成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有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严格执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和信誉,建立健全技术服务、监测监督、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出自天然,保证质量。 ㈢创造有机产品品牌,实现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基地化、品牌化建设积极申报有机食品标志及相关产品在国内、国外专利申请[19]。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原产地商标保护条例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防止无序竞争。积极适当地引进国际质量ISO认证体系,从生产加工、运销到消费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形成品牌和竞争优势。基地是有机农业发展的载体,利于发展集群经济,发挥规模效应。基地建设以政府推动、示范带动为手段,依据现有有机产品品牌优势,加快推进有机林果、畜产品等基地建设[2]。因地制宜建设有机产品基地,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提升陇南市文县的甘肃省有机茶基地、敦煌肃州有机彩棉生产基地等已有基地,同时推进发展各地特色有机产品形成基地。今后发展中,推动“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天水蜜桃”、“天水苹果”等已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产品的基地建设。积极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在有机农业基地的发展过程,大力推进“有机品牌+循环经济+基地”模式,促进有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和基地化建设,助力甘肃省的第一产业跨越式发展。 四、小结 本文从有机农业,有机甘肃入手,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立足甘肃省农业发展现状及条件,研究了甘肃省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推动模式,以期为甘肃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体现环境价值的有机农业,推动甘肃省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20]。同时在政府层面,积极鼓励和引导资金来扶持农民,引导农民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耕作,把实施有机农业作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手段,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西部地区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有机农业论文:如何加强有机农业创新发展力度 目前,我国从食品安全角度分层划分的安全级别是一个金字塔形结构,处在顶端的是最安全的有机食品,其次是绿色食品,然后是无公害食品。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业、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即是有机食品或有机食品原料。 1有机农业的发展及现状 有机农业的发展是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学物质而不断造成健康隐患提出来的。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有机食品的销售量还不到食品销售量的1%,但其发展速度相当快,而且销售潜力相当可观。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多数人还在解决温饱问题,有机农业的发展相对较慢;而在发达国家由于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较早、投入力度大,因此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快,如法国大约有5%的农场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原料的生产,有机食品市场占整个食品市场的5%,婴幼儿食品基本上都是有机食品。欧洲其他国家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场在2%~3%之间,90年代初已注册登记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加工的工厂有1716家。美国几乎在所有的连锁店都销售有机食品,有1/3的美国人会购买有机食品,1980年有机食品销售额为7800万美元,2000年为60亿美元,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有8000多个有机农场,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3500亿日元左右,年增长率为30%左右。当然,“3·11”地震后,核电站泄漏事件,给了日本有机农业以沉重的打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有机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始于八十年代。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并成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会员。1994年10月,国家环保局正式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走向正规化。其中,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发的有机茶第一次出口到荷兰;1994年,辽宁省开发的有机大豆出口到日本。以后陆续在我国各地发展了众多的有机食品基地,在东北三省及云南、江西等一些偏远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快。近几年来,已有许多外贸公司联合生产基地进行了多种产品的开发,如有机豆类、花生、茶叶、葵花子、蜂蜜等。目前,绝大部分有机食品已出口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较小,且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 2发展有机农业对社会的贡献 2.1关于环保食品 发展有机农业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口味好、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多年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它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 2.2关于生态平衡 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据调查,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利用率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过剩化学物质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化肥大量进入江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生存;农药在杀病菌害虫的同时,也增加了病虫的抗性,杀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引起病虫再猖獗,农药用量则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2.3关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机农产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农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受关税调控的作用愈来愈小,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控制愈来愈大,只有高质量的有机农业产品才是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4关于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增收问题 有机农产品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3潍坊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3.1传统农业优势 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的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潍坊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更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精髓。 3.2生产条件优势 潍坊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一些地方仍是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农民能够很少用化肥农药就能完成生产过程,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3.3农村劳动力优势 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一种产业,我市农村劳动力富余,这也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 3.4出口优势 我市农产品的出口渠道通畅,有机食品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可以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将有较大发展需求。因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5有机农业认证优势 现在,潍坊市有机农业认证面积已达到9.3万亩,377种产品,包括蔬菜、杂粮、果品、畜产品等,其中90%以上是通过国家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 4加速发展有机农业的建议 4.1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等方式的宣传,提高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4.2政策的引导和调控 政府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针对有机农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进行调控,在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期,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支持。#p#分页标题#e# 4.3技术指导的跟进 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由于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用化学合成物质,因而势必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与之配套,建议组成专家技术指导体系,通过专家指导和培训,使生产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好杂草防除、病虫防治、营养供应等技术问题,使有机农业更好更快地顺利发展起来。同时,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 4.4产品包装的标准化 有机农产品,其收获与销售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分级标准、统一销售品牌、统一内外包装、统一农药残留检测、统一加贴有机标志。 4.5网络化经营构建营销网络。 充分发挥寿光蔬菜市场的影响作用,构建有机蔬菜营销网络、流通销售渠道,创建品牌、拓展市场,逐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有机蔬菜销售网络。
管理决策论文: 管理决策论文:我院经营管理决策中成本核算的应用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对于医疗的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通过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手段,对医院自身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较好的保证到医院正常的发展,对医院实施成本核算就显得极为重要。医院成本核算是管理部门进行制定出的一种宏观的经济管理的财政以及政策的补偿政策和医疗保险等政策的 一种科学依据[1]。在医院实际的经营管理决策时,通过成本核算的形式,能够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深化医院改革的相关效果。为了保证到这种效果,可以不断的对医院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所使用的成本核算的手段以及对医院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找出如何较好实现成本核算的方法。 1成本核算对于我院在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医院在体制方面也开始取得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我国的医院也从靠着财政拨款过日子的情况之下转变成为需要靠着自身经营来发展的现状。对于我院也是如此[2]。我院在实际的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经营管理决策工作是能够取得有效发展的一种前提条件。为了较好的实现我院的经营管理决策的正常进行,保证到成本在一种合理的状况之下进行极为重要[3]。为了保证到我院的日常工作能够严格的规定成本,并能够在此过程中保证到医疗质量,则需要对其实施成本核算。 2目前我院在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的成本核算问题 我院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并不足目前我院已经开始实施了科室级别的核算情况。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医院的管理人员对于成本理论的认识并不足,对于成本的理解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目前在实际的实施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也无法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成本核算,甚至极有可能会出现成本核算上的错误,例如会将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和院内的奖金分配工作等同,导致我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走向误区[4]。目前我院缺少一种完整的成本核算理论的方法为了较好的实现成本核算,我院在实际的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一种完整的成本核算理论方法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但目前我院在实际的实施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仍然是将成本核算建立在预算会计的理论方法上的。同时这种方法下的成本核算基本上也只是对于医疗业务活动过程中的业务收支进行一定的核算,因此无法将医院中的实际成本状况以及目前我院的经营情况进行反映,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成本核算理论方法无法对我院实施一种及时可靠的依据,甚至极有可能导致我院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错误[5]。成本核算的管理方法以及实施方法并不相同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上,我院使用的方法较多。例如可以将科室的核算纳入到财务管理中,也能够单独的成立经济管理的科室对于成本进行相应的核算,和财务管理实际上呈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正是由于这种现状的出现,目前我院在进行成本核算的管理以及实施的过程中,会导致成本数据出现失真的情况。 3改进我院在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成本核算问题的方法 加强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目前我国在实施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及时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并不足。正是由于这种特点,我院在实际的实施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往往并不能够较好的进行。因此可以在我院实际的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于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明显的提升我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对于成本核算的认识工作,因此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成本核算的实际效果,这对于我院在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进行成本核算的正常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找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实现方法的不合理也是导致目前我院在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无法正常进行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关注到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种有效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于我院的科室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估,也需要对于目前我院的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关注。通过这种手段,就能够较好的实现我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成本核算的实际效果,这对于我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统一我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成本核算的管理以及实施方法目前我院在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成本核算过程中,管理和实施方法相脱离也是倒是成本核算无法正常进行的一种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可以对于我院的经营管理决策中的成本核算特点进行分析,找出较为有效的管理和实施的方法,并能够实现对我院的经营管理决策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以及管理,并在此过程中真正的起到成本核算的相关效果,保证到我院能够较好的实施成本核算。 作者:侯景芳 单位: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财务科 管理决策论文:大数据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能在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支持涉农企业进行正确的管理决策。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并得出涉农企业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大数据;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影响 最近一些年来,涉农企业面临着一体化经济和信息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为保证涉农企业能抢占更大的市场竞争,应当使其管理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涉农企业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增加,然而在管理决策上受到其影响也大大增加。所以,亟待进一步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1大数据定义 目前,专业研究领域尚未对大数据技术的概念进行明确规定,其中存在以下几个典型的观点:IT权威研究结构Garther公司对该概念进行界定,即为在新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量信息资源,并且具有良好的处理信息的能力;NSF对大数据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为在多种数据源的基础上构建的丰富且长期性的分布式数据集;麦肯锡对其也作出定义:即为在突破传统数据软件功能的数据集合,在规定时间内能高效管理数据,涉及采集、储存和分析数据等。上述对该概念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大数据技术的特点,能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同时摆脱数据信息的限制,能对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掌握,并用专业化的手段处理数据信息,在加工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 2大数据特征 2.1高速性 由于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基于此,涉农企业在形成信息的同时能高效处理这些信息,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决策,由于大数据存在高速性的特点,因而能实现上述现实需求。 2.2海量化 大数据的特点之一即为海量化,其为在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时,数据存储单位在TB存量到PB存量之间,但海量化的数据存储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涉农企业的管理决策。 2.3多样化 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内容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越来越显著,并且大量的大数据符合信息发展的要求,涉农企业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为内容,有效存储和处理正常交易期间的所有相关信息;与此通知,在人机交互期间形成的数据信息能通过非结构化数据形式完成存储和管理,并进一步构建大量的数据信息库。 3大数据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分析 3.1给决策环境带来的影响 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可见在当前环境下,涉农企业不但能结合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管理决策,对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和研究,灵敏地感应市场发展动向,良好地应用有效数据,进而为涉农企业发展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大数据环境下,涉农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制定、评估和分析决策方案,进而对管理决策的总体产生影响。当前,我国逐渐朝着市场经济时展,在当前日益竞争的背景下,唯有深入应用数据,涉农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才能协调,涉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中的数据的价值较高,其涵盖了准确、全方位的信息,因而对于涉农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涉农企业应用大数据拓宽了其发展空间,从调查数据可知,当前涉农企业现代化管理已经将大数据作为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尽管当前涉农企业才应用大数据才刚刚起步,但是已经给涉农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会。数据能够准确判断有效信息,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为涉农企业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2给决策数据信息带来的影响 面对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的存在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的内容技术含量及知识含量的丰富程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大数据带来的最大影响即为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合理分析信息,能为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奠定理论基础。若涉农企业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忽视互数据的应用,则其将丧失大量的市场竞争资源,流失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并降低其竞争力。大数据下的数据管理、特点以及形式已经突破了目前前期数据的大量特点,大数据的数据管理较为复杂,因为涵盖的内容广泛,必须通过选取、手机和存储整体的数据等一系列环节,旨在实现稳定可靠的数据,接着进一步分析与概括搜集的数据,结合涉农企业的现状和实际正确处理数据,必须对大数据的实时作用给予高度重视。除此之外,数据间存在相关性,数据和数据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唯有如此才能对数据有准确的理解,并充分发挥其价值;基于知识含量的视角,由于数据包含的知识内容较多,这种知识既有行业内部的也有行业外部的,数据管理工作者应当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一因素对管理决策产生极大影响。大数据下涉农企业需要的知识更多更丰富,必须深入分析和挖掘数据中的内容,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数据和知识在内部实际上是统一的,必须视为一体,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涉农企业应用数据的能力,唯有保证二者的协调一致,涉农企业获取的信息才更有价值,其能创新发展模式,增强涉农企业综合实力,帮助其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3.3给决策参与者带来的影响 对数据分析师的影响,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在数据搜集和分析上的作用至关重要,数据分析师不但要应用统计分析分类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还必须整理和总结大量的数据,能够转换数据,使其转换成简单的语言以供决策者正确使用数据。然而,市场中十分缺乏数据分析师,哪怕部分涉农企业设置了数据分析师,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变管理决策职能,大数据的应用转变了管理决策者的制定决策的方式,传统的决策方式都是借助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所学知识,或者借鉴其他涉农企业案例经验对涉农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判定,基本上属直觉判断,但是大部分大数据对科学和方法较为重视,因此和传统决策方式相比更客观,因而转变了他们的职能,高层管理者在未使用大数据之前基本上都是依靠自身的知识对涉农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判断,难以确保获得全面、准确、可靠的信息。在应用大数据之后,能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涉农企业的现状出发,进行科学准确的决策。对涉农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而言,获取数据信息更具便利性,同时决策水平逐渐提升。在使用互联网和普及计算机的基础上,科技获得高速发展,各个领域间更易于融合,多元化的数据信息使得涉农企业内部能实现全员参与决策。 3.4给决策组织带来的影响 大数据环境下,必须动员所有成员参与其中,则涉农企业的决策不仅是管理者的职能,进而逐渐拓宽其范围,以此重新配置决策的权重,这对于涉农企业决策组织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包含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还包括分配决策权的问题。由于市场瞬息万变,能充分凸显出分散决策的作用,因而便于涉农企业管理制定有关方案。当然,知识分布和转移成本对涉农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产生极大影响,若涉农企业领导存在相对统一的知识结构和集中的知识面,则必须通过集中决策的方式作出有关决策。在分配决策权时,涉农企业可能不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然而因为涉农企业没有交付给个人制定决策权,因而在交付的同时,也未能综合评估这些人的能力和知识,进而对制定决策的质量也产生了极大影响。通常而言涉农企业中的员工对涉农企业的基本情况越熟悉则存在更多的知识量,技巧就越熟练,且判断涉农企业的发展更贴切,同时也具有更大的决策权。在网络时代中对应用管理组织模式更为重视,因为金字塔的管理模式更于趋向于扁平化的组织模式,由于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基本员工也能对基本的数据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因而管理模式更显著,同时也会影响决策的分配权。所以,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完善涉农企业的组织结构,为制定高效合理的决策奠定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涉农企业的发展模式获得极大改变,因而涉农企业必须满足更高条件的,必须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规律了如指掌,不断跟随时展的脚步,积极使用现金技术,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增强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效支撑涉农企业正确的管理决策,进而推动涉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作者:刘丹 单位: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商贸系 管理决策论文: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也给也给企业传统并且相对简单的管理环境带来了极大冲击,对企业的企业管理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想突破固有管理模式,取得更大进步,必须尽快探寻出适合于当今市场经济发展格局的企业管理决策系统。而大数据的出现,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商业革命的记录,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特征的探讨,分析了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管理决策;影响分析 大数据时代即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应用程序共存并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其中囊括的数据内容远不是目前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及的,在分析、搜集、存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资源丰富,反应迅捷,而且存储空间大到难以想象。大数据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将对企业决策数据、环境、参与者及组织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大数据的特征 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目前在整个学术界尚无统一定义。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更偏重于将某一含义的数据进行专门处理,而不仅仅只是掌握海量数据内容,即假设大数据的内容是某一产业模式,则分析重点应放在怎样提高数据的“加工”能力,以确保大数据内容升值。 2、大数据的特点 (1)迅捷性。众所周知,大数据在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处理方面具有迅速敏捷的特点。各种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的盛行,各式传感器在日常生活的普及,都在某一程度上反衬出信息的输出、传播、接收等过程只是转瞬之间的事。(2)多样性。数据内容在大数据中是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的,一般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产生于正常的交易过程,需经过专门处理才能对数据内容进行记录和储存;非结构化数据内容是一种技术内容,由原有内容衍生出或随着各项技术手段的诞生而出现,是人和机器之间各种交互变形产生的数据。(3)海量性。大数据里的数据经整合后呈现海量趋势。以普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一般存储单位为TB,更有甚者以PB为单位储存数据。这种现象倘若上升到更大更广的科学领域或者商圈,存储规模恐怕会更大。 二、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影响分析 1、影响管理决策数据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决策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其中当量准确性数据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企业对数据内容的疏于管理会导致数据内容的流失,致使企业无法通过数据分析监测市场状况,从而做出错误决策。以下从两方面内容分析大数据对管理决策数据的影响。(1)数据管理方面。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管理,呈现出形式、结构多样化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数据管理过程繁杂,需首先对整个内容进行大致选取再重新整合,将实时数据分析的内容作为重点,在保证处理的数据准确可靠的同时注重数据内容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内容之间的关系已不是原有的因果关系模式,而是相互关联模式,这种关系模式的转变,使得数据内容之间信息的相互挖掘成为现实,提升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度。(2)知识管理方面。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看,数据中潜藏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内容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唯有从各个方面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中提炼出适合于本企业管理决策制定与运行等方面的知识体系,才能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影响管理决策环境 随着大数据内容的不断更新充盈,数据量已从原有的TB(1024GB=1TB)、PB(1024TB=1PB)级别,上升到EB(1024PB=1EB)级别,甚至是ZB(1024EB=1ZB)级别,数据存储量上涨趋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数据内容总量中,近两年出现的数据内容超过数据总量的92%,这预示着大数据时代早已到来。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决策内容需要大量的数据内容做支撑,因此,数据内容的搜集、筛选、整理、整合、再利用这一过程,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云计算的背景下,大数据环境影响着企业搜集信息的方式,决策方案的选择、决策制定及评估等过程,进而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内容也有深远影响。 3、影响管理决策参与者 (1)数据分析师的出现。数据分析师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兴职业,主要工作内容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通过自身对数据敏锐的感知力,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及分布式处理等数据处理方式,将企业某类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整合,提炼出决策者希望看到的有助于决策制定的信息,大大便利了企业决策制定人员的工作。(2)管理决策参与者职能转变。大数据背景下整合出的数据内容,使得传统的经验判断、直觉判断、仅靠自身学识分析判定等较为冒险的决策制定方式不再盛行,转而屈服于能“说话”的精准数据内容。大数据的存在,使得企业决策者能理性的站在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和管理者多年的管理经验,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管理决策参与者的职能由此发生了转变,全员参与决策制定已成为大势所趋。 4、影响管理决策组织 大数据背景下倡导的全员参与决策转变了决策制定者的角色,决策制定权的重新分配问题,势必会给企业管理决策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带来变革性的冲击。(1)企业管理决策组织结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集中决策组织或分散决策组织的选择问题,另一个是决策权的分配问题。对于问题一,企业组织理论认为可预测环境对组织决策过程影响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决策组织更易形成;反之,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下,分散式决策组织更为有利。电脑技术常常用来帮助企业在动态变化环境中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而动态变化环境作为不可预测环境的一种类型,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分散式决策结构。除此之外,企业知识财产分布、转移成本以及权力转让成本等也会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倘若知识财产散在分布,则应选择分散决策结构;倘若上级主管分布集中,则应选择集中决策结构。大数据背景下的决策更注重时效性,并且环境复杂多样,各种决策知识散在分布明显,因此,大数据下的决策形式主要是分散式。对于问题二,决策权没有适当分配是导致企业决策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大数据背景下,全员参与决策制定,即使是普通员工也有决策制定权,因此,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更为有利,决策分配问题应该更多的参考借鉴这种变化趋势。(2)企业管理决策文化。企业借用大数据理念进行决策的制定,必须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当面临重大决策时,首先应该收集、整理数据,再做出决策,而决策者的思维转变会提高员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行动力。倘若员工能做到用最新的数据分析结果,说服上层领导改变仅凭直觉做出的决策,那么企业管理决策文化将迎来一场革新。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就企业本身来说,不止是一种数据处理方式的应用,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全新的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手段。大数据内容的高效运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还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战胜对手,完善自我,让企业的未来更辉煌。 作者:翟飞 单位:中铁辰邦(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决策论文:企业管理决策行为中后悔因素概述 1引言 决策者在各种决策过程中首先是规避风险或是规避后悔;还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二者兼顾进行决策,二者间是否有共同的标准,是否有共有的机制进行权衡、协调,并产生决策行为,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和扩展。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研究,给决策领域研究带来了新的期待,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内部加工机制以及外部的决策规律。决策者如何预测未来的可能后悔,若规避后悔后会导致何种决策行为差异,已成为了今后后悔与决策领域研究的重点。 2决策行为中后悔情绪的研究现状 决策在经济学中最早被看作是“绝对理性”的行为,但现实中不确定的风险决策,如赌博、炒股、保险等却违背了“利益的最大化”经典理论。Kahneman的前景理论认为风险下决策者的各种主观偏差导致了其非理性行为。决策过程总是受到情绪的作用影响其行为,是认知加工的高级过程。在决策过程中,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者都基于趋于快乐而避免痛苦。决策领域的已有研究指出,诸如后悔、失望、愉悦、惊奇等情绪在决策行为模型的影响作用,已成为风险决策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在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中,情绪与效用的关系密不可分。决策者在积极和消极情绪影响下,其决策行为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与此同时,正确的决策结果会使决策者产生正面与积极的情绪,但错误的决策结果会导致决策者后悔、失望等负面情绪。 3后悔情绪的相关理论 3.1后悔理论 后悔源于决策者对所选项结果和放弃项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而产生。若放弃选项的结果优于所选项结果,决策者会产生后悔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愉悦情绪。Bell的失望理论认为,失望基于结果未能达到期望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比如,参与有1%的机会获得10万元抽彩活动。参与者选择参与但结果一无所获后,就会非常失望没能获胜。Weber Chanman在小额赌注的赌博研究中发现,个体在失望情绪的影响下,表现出风险寻求的行为。Dijk认为降低自我期望是避免失望的一种方法,因为“没有期望,永远不会失望。”Zeelenberg指出,后悔理论不同于传统的前景基础决策理论,选项的期望效用不仅受到选择项结果而产生的痛苦或快乐影响;还受到被放弃项结果的影响,即风险偏好除受到心理因素和认知加工因素影响,还受到预期后悔情绪的作用。 3.2决策后后悔 决策后情绪的有关研究对深入了解决策者决策过程的认知机制,影响决策行为的有关因素等有着重要意义。Zeelenberg等人深入探讨了决策的结果所可能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消极情绪——后悔与失望,认为二者是明显不同的两种负性情绪,后悔与失望情绪在感受、思维、行为趋势、行为、情感性目标五个方面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别。后悔的产生是由于自责;而失望的产生是由于环境或他人的被动感觉。决策后后悔的有关研究还指出,后悔是在以往错误决策中习得的一种功能性情绪,决策后后悔情绪不仅是独立的决策后情绪体验,而且还会影响到决策者未来的决策行为。因此,决策后后悔情绪的预测可能会出现偏差。3.2.1情感判定理论Mellers等人(1997)提出了情感判定理论解释个体对选项结果的预期情绪,认为决策者对结果的愉悦程度受到结果效应、比较效应和惊讶效应的影响。Me1lers(l999)又提出了主观预期愉悦理论,用于解释决策者在面对决策任务时的认知特征,并预测决策者会按照最大化预期愉悦的原则进行决策,在面临具有不同结果得失的赌博选项时,会对赌博总体进行主观评估,权衡备选项的主观预期愉悦值大小后,选择预期愉悦值较大的一项赌博选项。3.2.2决策判断理论Connolly Zeelenberg提出了决策判断理论,认为后悔基于两个核心因素:即与决策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或对做出不利决策的自责。在决策结果反省过程中,若存在可能或完全不合理的认知,决策者产生后悔,后悔强度依赖于反省结果的严重性程度。决策者会由于决策结果未达到自身预期结果而后悔,也会由于自身错误决策而后悔。3.2.3反馈条件的后悔理论Humphrey发现早期后悔理论中缺乏对反馈作用的主观认识,提出了反馈条件后悔理论。认为后悔是否产生源于决策者是否预知弃选项的可能结果。通过预期反馈,突显了对于不确定项的结果。 3.3预期后悔 心理学家Janis和Mann则提出预期后悔情绪能促使决策者在更加细致的思考基础上,最终做出的更加“理性”的决策。预期后悔情绪作为一种决策前情绪,是影响人们行为决策的重要情绪因素之一。所谓“后悔厌恶”“、避免后悔”等都是源于对后悔情绪的预期感受,即在决策行为做出之前规避或厌恶可能的后悔情绪,被称为预期情绪。所谓预期情绪区别于即时的、内在活动结果的预想情绪(如恐惧,惊慌等)。是预期结果发生时,对于未来体验的预期,而非在决策过程所伴随体验到的即时情绪。对预测选项结果进行比较的预期情绪就是预期后悔。研究表明预期后悔可以改变人们在行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决策者受其影响而做出规避后悔的决策行为。Boles Messick认为,决策者采用多重参照点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最终改变决策者的选项偏好。选项本身的特征,如关系、社会比较和价值区域是激发决策者产生参照的三个影响因素。Ritov的相关研究显示,后悔概率的改变导致决策项结果间的对比所形成的参照,决策者对于选项偏好产生差异,最终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行为。Zeelenberg等人证实预期后悔情绪可以通过操纵反馈信息进行控制,决策者在决策时并非因为风险厌恶,而是后悔厌恶。当风险规避与后悔规避的方式不一致时,决策者为了规避未来的后悔表现出风险寻求的决策行为。Larrick Boles发现当决策者对放弃选项的反馈信息没有期望时,比期望得知反馈信息的决策者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厌恶,在这种影响下,决策者更容易达成谈判。Zeelenberg和Pieters通过对荷兰彩票的博彩行为研究,发现受预期后悔情绪的影响,荷兰邮政编码彩票(号码为邮政编码)要比国家彩票(自己选定号码)更能吸引群众,后悔情绪的产生是由于个体或社会所提供的反馈。Lin等人研究发现决策者在股票投资中使用多重“也许会怎样”来判断其预期后悔情绪。 3.4“作为效应”与“不作为效应” Kahneman研究指出,行动者比不行动者更后悔。因为行动者的不作为与不行动者的作为相比,更容易产生反事实思维,导致行动者会更加后悔。Gilovich和Medve的研究发现,在短时期更容易由于作为而后悔;在长期时则由于不作为而后悔。Zeelenberg指出,决策者对于之前结果是积极或者缺失进行决策,作为比不作为更后悔;若结果是消极时,则决策者不作为更后悔。Li和Liang的研究表明,若作为结果接近却未达到积极结果时,决策者作为比不作为更加后悔;若作为结果远未达到好结果,不作为的决策者比作为的决策者更加后悔。张结海提出后悔一致性模型解释了后悔的作为与不作为效应。用“状态改变”和“状态继续”替换了“作为”与“不作为”的概念。另外,在决策过程中系列决策任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Tykocinski等人指出,为了避免由于两次机会对比而形成的预期后悔情绪,在错过前期决策行为机会后,决策者的“不作为惯性”会降低后期类似机会作为的可能性。Zeelenberg不作为惯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后悔可能只是一个副产品。决策者对初始机会的错失导致其对后面机会的决策贬值。不作为惯性对经济学中的许多反常现象都可以进行合理的解释,例如沉没成本效应或登门槛效应等。后悔的“作为”与“不作为”的后续研究愈加深入,诸如反事实思维、心理模型等许多概念成为了研究的新角度。研究发现后悔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后悔总是作为一种很强的动机因素影响和调节着人们的行为。 4今后研究的展望与启示 后悔因素在决策行为上的作用与影响是复杂的,理性认知与情绪解释并不能全面解释个体的决策行为过程,决策者受后悔最小化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做出冒险行为。在决策认知过程中,规避风险和规避后悔的方向一致时,决策者才会表现出风险厌恶,因此决策实质是后悔厌恶。另外,由于情境因素的影响金融决策行为的结论不完全适用于人们的普遍决策行为模式。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多地符合生态理性观。当前研究认为后悔来源于反事实思维,若未能得到放弃项结果的反馈信息,就不会产生反事实思维,也无法产生后悔。从决策反馈到后悔情绪的产生过程中有哪些认知成分,其如何参与后悔情绪的加工,也是一个今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另外,目前关于后悔中的作为与不作为效应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争议。研究者对“作为效应”与“不作为效应”相比较,仍然未得出其后悔程度差异的一致看法。此外,后悔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更多涉及决策者的行动与不行动、责任、努力及个体特征等方面对后悔程度的影响。对于决策任务选项对后悔程度的客观影响,还有待于深入探索。在情绪因素中还存在一个因素,即弃选项与决策项接近程度,在被试的预期后悔情绪与决策行为上的作用与影响。以往研究结果发现,当决策者依赖于代表性知觉进行决策判断时,在一定程度上通常会忽略“基线值”的信息,即事件发生的相对频率。备则项的接近程度可以作为一个影响预期情绪强度的重要情境因素,提高决策者的后悔厌恶强度,并改变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接近程度的强度如何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直线性的对应关系,还是会出现波动,还有待于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对后悔因素深入探讨。 作者:于翔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管理决策论文: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研究 一、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1.市场营销管理状态落后。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状态均较为落后。由于企业的运作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生产力也大幅度提高,但是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市场营销管理的状态稍显落后。因此,使得企业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市场营销状态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将各部门之间工作相统一,也就无法将生产环节中的力度完全发挥出来,限制企业的发展。 2.营销手段贫乏。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许多企业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渠道,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却没有改善自身的营销手段,也没有将技术与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相结合,所以,在营销手段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企业进行包装,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3.营销方式与管理之间存在矛盾。由于营销理念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引入我国的,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发展的程度还不够完善。营销方式一般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而更新的,所以企业的营销方式方面发展还算稳定。大多数企业对市场营销的管理都不够重视,所以,营销管理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营销管理方法都是在沿用过去的传统模式,而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营销理念和营销方法的需求条件,这样就会制约企业市场营销方式的更新和发展。 二、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及结构功能 1.环境分析功能。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环境分析功能。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对潜在的威胁因素进行具体地分析,并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等环境因素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得出企业发展的途径。另外,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帮助企业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意向,分析企业的竞争力优势和劣势,从而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2.市场细分功能。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市场细分功能。企业在充分了解自身所生产产品的情况之下,就能够对市场受众进行细分,从而实现具有目的性的市场营销,减少市场营销的误差,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 3.产品策略分析功能。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产品策略分析功能。产品的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落期为其生命周期。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可对的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减少产品不同生命周期带给企业的不良影响,使企业能够在旧产品的成熟期推出新产品,实现产品的新陈代谢,防止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产品的影响。 4.价格策略分析。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进行价格策略分析。从产品的价格策略角度进行分析,可将产品的市场占有额、利润以及销售方式等等分析透彻,实现定价方式的优化,保障新产品以及处于成熟期产品的市场成本、需求以及竞争力。 三、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策略 1.数据库支持技术。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系统发展较为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市场营销方式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系统进行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许多企业已经形成了数字化办公的模式,而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也应进行改革,以数字化管理模式来代替过去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市场营销管理提供支持,可以将市场营销工作中获得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整合,将所有信息与数据全部纳入数据库之中,从而满足市场营销多样化的需求。数据库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支撑层、数据库管理层、决策工具层以及决策层。其中,支撑层为数据库模型,由营销模式为基础对数据库模型进行选择;数据管理层是对数据库、方法库以及知识库等等进行管理;通过选择决策,最终进行决策。数据库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一,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满足各种市场营销方式的需求,以市场营销的特征为主体,对数据库的适用性进行重点的分析。其二,在利用数据库进行市场营销的管理时,由于数据库能够对市场营销数据进行系统、整体地分析,使信息数据保持整合性,并且能够在营销信息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联系,从而实现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并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 2.OLAP支持技术。OLAP(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共享方面,且需要建立在网络数据库的基础之上。OLAP技术是一种决策工具,可以在数据库进行决策的过程之中提供动态的数据支持,从而实现营销数据的综合性分析。OLAP技术为数据库提供的动态信息较为灵活,而且OLAP技术还可以对营销数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使数据库分析更加接近人的思维,也使营销数据分析更加具有准确性。OLAP技术实施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第一层(客户端)、第二层(多维化处理)和第三层(数据处理)。OLAP技术实施环环相扣,先从客户端获得数据,然后将数据提交服务器,由OLAP服务器进行多角度地处理,然后再投入数据库进行准备、加载,移入数据仓库,最终完成数据的分析和转换。这种数据处理方式与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基本一致,所以,能够为营销数据的处理提供支持。 3.数据挖掘支持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也是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之上的营销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就是将营销数据库之中的重点决策信息筛选出来,并对重点决策信息进行整合,为市场营销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信息挖掘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集成、规约、清理、变换、实施、评估以及知识表达等八个步骤对信息进行整理,并利用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等对数据进行集成计算,挖掘营销信息的有效价值,并将价值最大化。信息挖掘技术可以弥补数据库的不足,帮助数据库筛选信息和数据,防止重要数据被忽视或丢失,并保证数据库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实现自身的发展,企业必须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许多企业对营销管理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营销管理模式阻碍企业营销能力的发展。所以,企业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还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重视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水平,改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实现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作者:李贤俊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管理决策论文:学校教学管理决策 一、规范办学行为,使教学有序进行 规范办学不仅是国家、社会的要求,也是家长、学生的期盼,更是学校管理的需要。首先,对教师教学行为加以规范,要求教师要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要求,学校也应制定相关师德师风和教学管理方案,做到预防在先,以规避违反师德行为的发生。其次,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自我规范:第一,要严格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坚持平行班教学,注重教学的公平性,确保所有学生的受教育公平权利;第三,严格作息时间,保证学生的课间锻炼和休息时间。通过规范办学行为,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基础保障,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常规管理决策到位 教学常规管理决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好坏,也是学校其他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和保障。1.决策制定突出“实”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夯实常规管理,应凸显“实”字。首先,决策要符合实情,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校本常规管理制度。其次,决策要注重实效,要做到切实可行,能够提高教学管理质量。2.管理落实突出“恒”“滴水穿石”,靠的就一个“恒”字。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我们也要坚持“恒”,切忌时冷时热,有头无尾的管理态度。首先,严格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能够持之以恒地实行,学校领导要每日巡查、定时检查、随时抽查,遇到问题后要及时解决,形成日日有管、天天有效的管理格局。其次,除了制定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外,还要从思想上对教职工进行引导,逐渐结成共识,形成持之以恒的管理文化。3.反馈调控突出“快”教学管理中狠抓常规管理旨在为了更有效地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管”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这就要求在“管”中必须做到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做到一个“快”,以指导“教”与“学”。反馈途径有很多种,如:当面交流反馈、集体反馈、教学效果反馈、教案反馈等等,通过及时反馈,促使教学管理的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4.校本教研突出“活”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为基本的途径,也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中“教”与“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要扎实校本教研,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本教研要由“单一性、封闭性”向“多样性、开放性”转变,突出一个“活”字,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不断自我进步,并主动把成果中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中,进而转化成提高教学水平的实际效益。 三、结语 总之,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强教学管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更好地让学校教学管理跃上新台阶,展现新活力,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陈云峰 单位: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学校管理决策的育才氛围 一、学校管理决策势在必行 学校法人的权力没有实质性制度的制约,分工而不分权,缺乏有效的授权就会导致决策上的事情会因校长的情绪和偏见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我们会发现这种决策管理采取的方式和参与的程度往往也是个人决策的结果而非民主意见。学校教育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是学校的管理,这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壮大。在当今社会学校从一个封闭的系统变成了关系复杂的社会系统,学校的职能在兼顾“育人”为目的的同时是“主其事为管,治其事为理”。一所好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是有素质、有能力、有管理水平,能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人。我们小学在建设校班子的时候秉承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让每个管理岗位上的人都记住“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须有为,无功便是过”。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缩影,教职工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分子。管理者如果不走访倾听老师的心声,肯定会脱离实际地制订一些决策。俗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管理者不为教职工打造舒适的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势必会导致教学积极性的下降,只有打造出“学生不怕学习难,教师不怕工作苦,领导不怕下属烦”的工作环境,才能留得住人才。我们小学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这种管理难度增大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领导,副校长分科管理教育教学的指挥机构,这种层级式管理,相互之间分工又合作的目的是达到一级对一级负责,管理责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学校的各科组长和干事都是经过学校的层层推荐,反复考核通过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创新能力。我校选拔出来的管理人员思想先进,教学有创意,工作有闯劲,有较强的责任感,能当好干群之间的纽带,能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桥梁。我们学校的管理决策是以“育人”为目标,在教育方向、目标、内容、原则上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 二、学校管理决策规范可行 学校教育工作要结合现状。成功决策的前提是有准确的认知,认识老师对学生、教育与社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等基本关系,规避一些实际行动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这种现代关系,在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触类旁通。学校的管理实践是检验决策理论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管理能推动学校的发展进程。我们小学在提高教师的理论学习上大下功夫,让教师知行达到合二为一,教师会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检验决策实践的正确与否。我校在调整控制教育行为的时候真正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这几年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各种形式的调研和学习。在教师培训、交流演讲、名师讲座、骨干进修的活动中,提高了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思想觉悟。我校通过职代会充分征集意见,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在绩效挂钩方案、课时奖励方案、创新改革制度、优秀科研等方面投入资金,吸引优秀人才,打造名师队伍。利用现有条件提高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在其他方面加强对教职工的精神激励。管理策略用对路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这学期我们把小学生贪玩问题同小学生好动的个性联系起来认识,利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学校的管理者把学校放到社会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教学模式,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调整学校的教学目标。目前,我们学校的决策执行者在教学管理方面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当个体参与决策活动并依靠集体的智慧进行决策,就实现了学校的民主化,这是所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现在的管理讲究科学化原则,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发展中,为学校的其他各项管理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我们姜家镇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工通过团结协作,构建了和谐的群体关系。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为教职工提供广阔的发挥空间,管理者不但把决策作为一门科学,还把学校决策视为一门高雅的艺术,用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决策,用与时俱进的艺术眼光看决策。我们把学校打造成培养学生的摇篮,用正确的管理决策打造卓越的管理团队,齐心协力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学校的发展目标达到质的飞跃。 作者:刘显德 单位:黑龙江省肇东市姜家镇中心小学 兽药市场管理决策和事项 兽药市场混乱会带来污染农产品、损害消费者健康,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农产品出口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因此,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实施兽药、饲料全程监管,提高养殖业产品安全水平,已成为农业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我市多种措施并举,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确保养殖业投人品质安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成效与问题 l.l监管成果2002年我市共立案查处兽药案件47起(其中有涉及配合饲料和预混料中不规范添加兽药的饲料案件8起),在查处的纯兽药案件中,取缔无证经营、无证生产兽药的22起(其中无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案5起,无证生产销售兽药案2起),占案件总数的5641%;违法经营违禁药品案6起(违禁的药品有呋喃唑酮、丙酸睾酮、己烯雌酚、氯霉素、土霉素残渣等),占案件总数的l538%;违法经营未标注主要成份兽药案l6起,占案件总数的410%;违法经营未经批准人药转兽用药的II起,占总数的2821%;违法经营含量不足兽药案l起,占总数的256%;饲料加工点违法直接向饲料中添加兽药的1起,占总数的256%。 l.2存在问题我市兽药市场违法经营状况呈现七多三少一低的特征。七多为:一是饲料经营点无证偷卖兽药的多;二是养殖大户利用规模优势带卖兽药的多;三是在职乡兽医,尤其是村畜技员无证经营兽药的多;四是持证经营人员超范围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多;五是合法经营者经营未标注主要成分等标签不合格兽药的多;六是人药未经批准擅自转为兽药销售的多;七是经营和使用违禁药品的多。 三少为:严把进货验收销售质量关的少;建立完整兽药进、销、存台帐的少;经营的场所、仓库符合兽药经营陈列与储存要求的少。一低是:合法经营者整体专业水平低。实际从事购销活动的直接经营人员一半以上不具有专业资格或未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对兽医、兽药知识和法规知之甚少。 2措施与对策 2003年兽药管理重点是进一步强化兽药监督力量,完善兽药审核,加大兽药质量抽检力度,提高产品合格率;大力开展养殖业产品兽药残留检测,认真清理、规范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继续推行安全使用各项制度,协助相关单位指导养殖场所科学合理用药;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和超范围使用药物添加剂的一切行为。 2.1积极宣传,为规范兽药市场营造良好氛围继续推行行政执法宣传回执制度。将兽药管理、禁用药清单、两院关于违禁药品的司法解释印制成宣传资料,一边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多种形成广泛宣传,同时将宣传资料直接送给有关单位和个人,请当事人签字,将回执存档待查。这样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并广泛参与,提高法规的社会知晓率,把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2加强培训,从源头上确保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每年《兽药经营许可证》年审工作,对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者进行兽药知识培训。聘请专家教授讲授兽药、兽医法律法规以及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推广绿色兽药和饲料。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职业道德观,规范市场秩序,从源头上确保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 2.3全程监管,依法整治,不留死角,为规范兽药市场秩序,确保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法律法规,重点对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加大监管力度。(1)取缔无证经营者,即未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和超范围经营兽用生物制品者。(2)取缔四无产品,即无《生产许可证》、无批准文号、无产品说明及无产品质量合格证的兽药饲料产品;(3)没收违禁药物,对有严重违法行为人员给予行政处罚,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违禁药物和不按规定超量超范围使用兽药的违法行为。(4)按照减少执法成本的要求,对抽检的兽药产品先行初检,初检有问题后再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测。 3意见和建议 3.1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实行执业兽医处方制。一是初具规模的养殖场所,更要配备专职兽医,以确保兽药的安全、合理、有效。二是实行兽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销售制度,以此规范兽药经营秩序。 3.2加强兽药监管体系、监测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养殖业产品安全,协调三者关系,逐步完善法制、体制和技术支掌机制,加大投入,全程监管,严格执行禁用目录和禁用清单,确保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 3.3帮助广大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提高认识,增强市场意识;树立竞争观念,增强经营意识;引导生产经营者抓畜禽产品的加工,增长产业链;同时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良好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 管理决策论文:应急物资管理决策机制探析 摘要:基于CBR算法的电力应急物资应急需求的研究和应用,是专门用于电力单位在应对应急事件时对应急物资的需求预测。是研究CBR算法理念,分析各历史应急事件的基本信息和物资使用情况,为新的应急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依据,提高应急事件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应急物资决策;CBR算法 一、概述 基于CBR的应急物资管理决策机制是人工智能的一种,通过收集历史案例建立应急救援案例库,当发生新的应急灾害时,系统可以根据新的应急灾害的关键信息从案例库中查找可以与之匹配的案例,从而依据匹配案例的应急物资使用数据来预测新应急灾害救援需要的应急物资,很好地模拟了人的联想、直觉、类比、归纳、学习和记忆等思维过程,在新问题求解时,借助历史经验类似问题来进行推理,得出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当应急事件发生时对电力应急物资的需求,呈现出的要求是既要快,又要准。因此将CBR模型引入到应急事件的电力应急物资需求预测中,无论是对于处理水平不确定的决策信息,还是帮助处于复杂决策环境、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的应急事件管理决策者,其效果都是显著的。 二、应急物资管理决策机制方案设计 (一)构建信息空间 构建CBR案例库分为信息空间和解空间的构建。信息空间是客户进行前端操作的基础,信息空间是案例库的前端数据库。信息空间是对案例信息的总体描述。通过抽取应急灾害案例的关键因素对应急案例进行整体描述,信息空间存储的变量数据是区分各个案例的基础。案例库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按照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分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地震灾害、雷暴灾害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四类;第二层级是每一个具体的案例,案例按照不同自然灾害归类;第三层级是案例的问题描述层级,这一层级抽取案例的共同特征进行描述,从而收集每个案例的基本信息;第四层级是案例的决策描述,这一层包含相似性计算的关键信息。 (二)构建解空间 解空间是案例库的后台数据库,存储案例库中案例的实际应急物资需求相关数据。解空间中的数据是以应急物资需求比的形式存储的,案例的信息空间和解空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系统从案例库中查找到与新应急灾害相似的案例时,系统会从解空间中自动调取匹配案例对应的应急物资需求比清单。解空间通过输入应急物资台账进行数据分析,最后以应急物资需求比的方式存储。通过台账的应急物资需求数量与信息空间的受灾关键因素数值作比,得到历史案例应急物资需求比。当新案例通过相似性算法在案例库中找到匹配案例时,系统自动调出匹配案例的应急物资需求比,用新案例的信息空间关键指标的值乘以匹配案例的应急物资需求比就可以得到新案例应急物资的预测需求数量。 (三)基于CBR的应急救援物资需求预测机制 应急物资管理辅助决策推理模型包含新应急灾害受灾信息汇总与数据输入、案例相似性度量、案例匹配算法、结果输出和案例库更新五个模块。首先在用户操作界面选择应急灾害类型,系统包含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地震灾害、雷暴灾害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四个应急灾害类型,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应急灾害的类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增加或删减。输入新应急灾害的问题描述和决策描述信息后,系统根据案例匹配算法进行计算决策,从案例库中匹配出与新应急灾害最相似的历史案例,如果系统输出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加入案例修改规则重新从案例库中寻找匹配案例。系统查找到匹配案例后,自动从后台数据库调用匹配案例的应急物资需求比清单,然后根据新应急灾害的输入数据计算应急物资需求清单,经过人工修订后输出应急物资需求清单。在应急救援结束后,根据新应急灾害的特点和实际使用的应急物资种类和数量,完善系统输出的应急物资需求清单,最后加入专家修改意见,将新应急灾害纳入案例库完成案例库的自学习功能。 三、结语 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CBR的应急物资管理决策机制,首先,将CBR的理论模型与应急物资的管理决策相结合,从而将人工智能引入应急物资管理决策机制;其次,从信息空间和解空间两个部分构建适合应急物资决策系统的历史案例库,为应急物资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再次,设计基于CBR的应急物资管理决策机制,使应急灾害救援时需要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更加科学、快速、准确,避免了人工决策的随机性、主观性和滞后性。基于CBR的应急物资决策机制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原理,使用历史经验和数据来指导新应急灾害的应急物资需求分析。从而避免了人为决策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大大降低了应急救援的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为应急物资需求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宸1,赵亚豪1,刘保德1,陈旭1,黄鑫2 单位:1、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2、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决策论文: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审批实施制度 一、专家论证咨询制度 在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领导下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类规划编制方案以及重大项目的方案选址提供论证咨询意见并形成书面意见,为规划管理提供决策审批依据。具体项目范围为: (一)各类规划编制成果体系。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概念性规划方案。 (二)列入近期建设重要地段的重大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城市重要节点及重要轴线的公共建筑单体方案。 (三)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绿地、重要管线走廊规划方案。 (四)省级以上立项项目及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论证。 二、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决策制度 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至二次委员会会议,采用两种会议方式,一是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主持;二是受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托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或分管规划的市领导主持。对市区三条高速范围内及市区产业园区内重要规划项目进行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市规划局按照会议纪要实施管理。以下范围项目须经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研定: (一)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决策的范围 1.对已经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咨询过的各类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审核,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重要节点及重要轴线城市设计、 概念性规划方案; 2.主城区内产业园区选址、年度城建重点实事工程和社会公用事业项目选址及其规划方案; 3.经营性用地项目及社会事业项目的选址及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4.主城区内(含各类产业园区)规划主次道路两侧临街所有建筑单体方案; 5.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110KV以上高压管线走廊规划方案; 6.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规定、实施办法、市区规划编制计划以及规定外项目的规费减免; 7.因公共利益对已批规划进行调整的项目; 8.临城市主干道两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违建项目的处罚;产业园区内3000平方米以上工业项目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处罚。 (二)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或分管规划的市领导主持会议决策的范围 1.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托负责决策的范围项目; 2.规划区内的集镇总体规划及城乡统筹规划方案; 3.主城区外的城建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用事业项目的选址; 4.主城区外国道、省道两侧临街建筑单体方案; 5.主城区外的其他市级重点工程和实事工程规划方案及单体方案; 6.决策项目,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审签。 三、市规划局局务会会议决策制度 市规划局局长主持局务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对上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项目会办讨论,按控制性要求进行审核并拟定初步意见,确定提请研定内容;对市规划局自身负责管理的项目作出会办决策,实施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为: 1.上报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分管市长的项目初审; 2.已经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研究明确由市规划局把关的项目; 3.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范围以外的项目选址、经营性用地项目以及公益性项目的设计要点和规划方案(以上不包括工业项目选址及总平面规划方案和高速圈外乡镇用地规模在200亩以下项目); 4.市区规划区内、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范围之外的建筑单体方案以及道路、桥梁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方案; 5.城市主干道以外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违法建设及确需变更规定处罚幅度的违建项目的处罚; 6.市规划局直管区域内的项目一书二证的核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四、规划分局会议决策制度 各规划分局每周由市规划局分管局长牵头会办,形成分局会办决策意见,除需上报的项目外,各分局可根据会办意见直接办理规划决策审批并实施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为: 1.所有按规定需上报项目的预审工作; 2.负责分局管理分工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一书三证的核发和竣工验收; 3.高速圈内乡镇项目的预审、上报,高速圈外乡镇用地规模在200亩以下项目的选址、规划和单体方案的审批; 4.负责分局管理分工范围内的民房管理和各类违建项目的监督检查; 5.依据已经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市规划局审批审定的各类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直接对具体工业项目的选址、规划方案进行审批和管理(规划道路红线宽40米及以上的临路建筑单体方案按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管理决策论文:大数据企业管理决策分析 面对大数据时代下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管理决策模式开始在大数据环境下凸显出诸多不足。而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观察,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大数据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也必然会进一步深化,对企业的市场经营能力也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围绕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决策为中心,分两部分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期在大数据环境下为企业科学、适用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大数据概念及特征 大数据又被称作巨量资料,目前在学术界其官方定义为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互联网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的集合则是互联网大数据。从大数据的内涵上观察,可分为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为大小处于不断变化中且符合大数据标准的数据,这些数据会随着技术进步、时间推移在数据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第二层为符合大数据的标准且都可称作大数据,但基于数据集来自不同部门采集,因此在大小上会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大数据的特征上,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价值密度低、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体量巨大以及处理速度快。 二、大数据环境的企业管理决策 (一)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决策主体改变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而言,其首先凸显出的影响为在管理决策的主体上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具体而言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下的内部管理决策权上,传统的企业管理觉得的权利集中企业高层,而在大数据时代则有更多的基层员工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决策中,提升了企业整体管理决策的水平;其二从外部管理决策权上观察,基于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一般企业员工而言,也会在企业经营中产生数据,同时还会使用这些数据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在企业的整体管理决策主体上逐渐从市场精英垄断转变为一般民众也可参与的开放多元。 (二)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决策思维选择 随着大数据在企业市场经营中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化,当企业管理决策的主体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企业在管理决策的思维选择上出现一定的变化。具体而言,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决策思维上,多是基于对经验和理论的分析,进行技术性的管理决策。而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在进行管理决策之前,则首先想到对大量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而基于分析的结果进行客观的管理决策,从传统的主观直觉决策思维转变为客观分析的决策思维。 (三)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决策权力配置 在大数据环境下,当企业管理决策的主体和思维出现改变之后,必然会导师在企业管理决策的权力上出现重新配置的情况。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决策权利的分配中,处于“金字塔”模式下,权利极其集中。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因为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会产生数据,且利用数据,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决策权力上也朝着“分散化”的趋势发展,而企业的决策结构也会造成“扁平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中的一般低层管理者和员工会在企业管理决策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拥有更大的权力。 (四)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决策文化建设 在企业市场经营进行管理决策时,其决策文化会直接对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继而进一步就决策模式的选择,和决策效果产生影响。从传统的企业决策文化上观察,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国情,通过企业高层对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化评估,便可以就企业的发展决策进行拍案,处于“管理者制定决策”的决策文化之下,在客观性上难以保障。而在大数据时代,因为企业在决策时可进行参考的点和数据更多,拥有更多的数据对决策给予支持,因此有利于企业建设“信息驱动”的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的决策客观科学性具有明显的效果。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决策在主体、全力、思维以及文化上影响分析可知,通过大数据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升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当主动推动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积极优化管理决策主体,扁平化管理权力、转变管理思维和建设“信息驱动”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开始发生巨大的改变,依托于信息不对称所展开的市场经营模式开始被市场所淘汰。对于企业而言,面对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向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渗透,其在经营中的管理和决定都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改变,管理决策主体改变、管理决策思维选择、管理决策权力配置以及管理决策文化建设都是企业面对大数据宏观环境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保障企业能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 管理决策论文: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分析 摘要:结合项目管理需要介绍了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技术支撑和设计对策。实际应用表明,高速公路专项工程项目管理中,为促进项目管理决策水平提高,科学合理设计决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该决策系统满足项目管理需要,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专项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系统 为促进高速公路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及时修复和处理存在的质量缺陷,加强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为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应该设计项目管理决策系统,从而更为有效地辅助决策,为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和管理水平提高奠定基础。本文将结合实际需要,介绍一种项目管理决策系统,主要包括设计目标、技术支撑、设计对策等内容,希望能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 1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总体目标是提高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了解其总体目标,先需要知道该系统的设计目标。总的来说,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将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养护等各环节集合在一起,使这些业务流程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这样大大简化了高速公路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比较方便,共享程度高,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2数据交换能力强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与互联网结合,使项目管理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变得十分方便。 1.3操作简单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界面清晰,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开展项目管理决策工作,并且信息反馈能力强,能及时将各项决策信息反馈到管理层,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依据[1]。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促进项目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 2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技术支撑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就没有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具体来讲,为更好地适应高速公路管理需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数据库集成技术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运行,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 2.2图形用户界面 可以方便用户使用,便于开展项目管理决策。 2.3先进的服务器结构 系统由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机组成,这种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优点。能让资源共享变得方便,技术升级、软件更新变得容易[2],同时节省成本,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 2.4技术先进 面向对象技术和第四代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ABAP/4开发工具以及C++、JAVA语言等。 3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对策 3.1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总体功能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分为不同的子系统,管理者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相应界面,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开展操作,进行项目管理决策。用户根据权限登录到相应的系统中,进行决策并开展项目管理,以保证系统安全。不同的用户类型对系统的需求不完全相同,系统设计时全面考虑这些内容,达到有效服务系统设计和用户的目的。另外,还有系统权限配置,不同用户享受不同权限,同时也不能越权访问,只能在配置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各项操作,完成项目管理决策的各项工作。 3.2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功能需求 整个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当中,管理员的权限最高,能进行用户、人员信息、设备管理,可以添加、删除、修改系统数据,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与管理。只有管理员才拥有这些权限,其他人员不能进行这些操作,只能在分配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其他工作人员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操作。例如,参与项目管理决策、查看决策信息、进行系统管理等,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便利,推动这些工作有效进行,提高系统管理工作水平。根据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功能需求,合理设置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分配不同的功能,满足用户使用和参与决策管理的需要。注册用户利用账号和密码登录访问系统,在分配的权限内开展各项操作,满足项目管理工作需要[3]。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与管理,通过这些子系统的设置和功能、权限的分配,有利于项目管理决策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还能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为促进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提高创造条件。 3.3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功能 决策人员登录后查看高速公路的基本信息,每个系统具有自身功能,为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服务。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基本信息模块显示系统基本情况,登录后查看系统和高速公路的基本介绍。用户管理为用户注册、登录、浏览服务,还可以查询、删除、修改用户;人员信息管理用于添加、修改、删除、查看注册用户人员的姓名、性别、部门等;系统管理用于管理员、各参与者的管理工作,根据角色不同配置权限资源,查看系统注册人数。系统具体应用中,为促进项目管理决策水平提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由系统审核通过,完成登录工作。并在配置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各项操作,参与项目管理决策,促进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水平提高,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功能实现 4.1系统功能实现 系统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从系统分析和需求功能出发,根据数据和系统功能模块,确定运行平台。然后实现系统设计的功能,为系统运行和发挥作用奠定基础,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创造条件。目前在软件和系统设计工作当中,MVC模式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包括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三个部分。具体应用中,每个组成部分发挥不同作用。模型是核心组成部分,封装系统数据结构和事物逻辑,接受用户请求并操作相关数据,返回处理结果。视图将处理好的数据结果返还给用户,接收和发送数据,但不能对数据进行处理。控制器接收视图传来的请求,调用模型处理,将处理结果传至视图层,向客户显示结果,让客户掌握模型处理后的结果。 4.2系统架构设计的实现 合理设计系统架构不仅有利于完善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功能,还能为子系统开发创造良好条件,优化系统结构,促进系统更好地运行和发挥作用。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形式,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4]。每层实现相应的功能,形成一个整体,但各层是相互独立的,分别发挥不同作用。用户界面层通过Web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业务逻辑层根据请求向数据访问层调用模型,数据访问层进行数据处理和操作,将结果返给业务逻辑层。通过采用这种架构设计和工作方式,促进系统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形式,在项目管理决策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与数据库交互通过JavaBean完成。用户登录进去的子系统为用户界面层,向业务逻辑层发出请求,根据规则处理请求和相关数据,封装处理结果,返回至用户界面层。完成整个系统结构的工作流程,也有利于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有效运行,促进决策管理水平提高,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 5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具体应用 为了对系统有更为详细全面的了解,系统设计完成后将其应用到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中,查看应用效果,为推广该系统创造条件。 5.1具体应用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设计完成后,将其应用到邢台-衡水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工作中。并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操作,掌握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基本情况,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实现有效提高决策水平和项目管理效率的目的。 5.2应用效果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错误率小于10%。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开展项目管理决策创造条件。同时,应用表明系统利用率在80%以上,安全性和保密性非常强,系统加工数据的准确性在95%以上,并且可扩充性和维护性好。 6结语 高速公路专项工程项目管理中,为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科学合理设计决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项目管理需要,介绍了一种决策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与此同时,为促进系统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应该做好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并及时修复系统可能出现的缺陷,使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发挥作用。 作者:巩瑞才 单位: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决策论文:高速公路专项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探讨 摘要:结合项目管理需要介绍了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技术支撑和设计对策。实际应用表明,高速公路专项工程项目管理中,为促进项目管理决策水平提高,科学合理设计决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该决策系统满足项目管理需要,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专项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系统 为促进高速公路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及时修复和处理存在的质量缺陷,加强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为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应该设计项目管理决策系统,从而更为有效地辅助决策,为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和管理水平提高奠定基础。本文将结合实际需要,介绍一种项目管理决策系统,主要包括设计目标、技术支撑、设计对策等内容,希望能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 1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总体目标是提高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了解其总体目标,先需要知道该系统的设计目标。总的来说,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将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养护等各环节集合在一起,使这些业务流程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这样大大简化了高速公路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比较方便,共享程度高,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2数据交换能力强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与互联网结合,使项目管理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变得十分方便。 1.3操作简单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界面清晰,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开展项目管理决策工作,并且信息反馈能力强,能及时将各项决策信息反馈到管理层,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依据[1]。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促进项目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 2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技术支撑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就没有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具体来讲,为更好地适应高速公路管理需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数据库集成技术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运行,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 2.2图形用户界面 可以方便用户使用,便于开展项目管理决策。 2.3先进的服务器结构 系统由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机组成,这种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优点。能让资源共享变得方便,技术升级、软件更新变得容易[2],同时节省成本,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 2.4技术先进 面向对象技术和第四代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ABAP/4开发工具以及C++、JAVA语言等。 3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对策 3.1项目管理决策系统 总体功能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分为不同的子系统,管理者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相应界面,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开展操作,进行项目管理决策。用户根据权限登录到相应的系统中,进行决策并开展项目管理,以保证系统安全。不同的用户类型对系统的需求不完全相同,系统设计时全面考虑这些内容,达到有效服务系统设计和用户的目的。另外,还有系统权限配置,不同用户享受不同权限,同时也不能越权访问,只能在配置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各项操作,完成项目管理决策的各项工作。 3.2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功能需求 整个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当中,管理员的权限最高,能进行用户、人员信息、设备管理,可以添加、删除、修改系统数据,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与管理。只有管理员才拥有这些权限,其他人员不能进行这些操作,只能在分配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其他工作人员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操作。例如,参与项目管理决策、查看决策信息、进行系统管理等,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便利,推动这些工作有效进行,提高系统管理工作水平。根据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功能需求,合理设置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分配不同的功能,满足用户使用和参与决策管理的需要。注册用户利用账号和密码登录访问系统,在分配的权限内开展各项操作,满足项目管理工作需要[3]。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与管理,通过这些子系统的设置和功能、权限的分配,有利于项目管理决策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还能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为促进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提高创造条件。 3.3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功能 决策人员登录后查看高速公路的基本信息,每个系统具有自身功能,为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服务。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基本信息模块显示系统基本情况,登录后查看系统和高速公路的基本介绍。用户管理为用户注册、登录、浏览服务,还可以查询、删除、修改用户;人员信息管理用于添加、修改、删除、查看注册用户人员的姓名、性别、部门等;系统管理用于管理员、各参与者的管理工作,根据角色不同配置权限资源,查看系统注册人数。系统具体应用中,为促进项目管理决策水平提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由系统审核通过,完成登录工作。并在配置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各项操作,参与项目管理决策,促进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水平提高,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功能实现 4.1系统功能实现 系统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从系统分析和需求功能出发,根据数据和系统功能模块,确定运行平台。然后实现系统设计的功能,为系统运行和发挥作用奠定基础,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决策创造条件。目前在软件和系统设计工作当中,MVC模式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包括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三个部分。具体应用中,每个组成部分发挥不同作用。模型是核心组成部分,封装系统数据结构和事物逻辑,接受用户请求并操作相关数据,返回处理结果。视图将处理好的数据结果返还给用户,接收和发送数据,但不能对数据进行处理。控制器接收视图传来的请求,调用模型处理,将处理结果传至视图层,向客户显示结果,让客户掌握模型处理后的结果。 4.2系统架构设计的实现 合理设计系统架构不仅有利于完善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功能,还能为子系统开发创造良好条件,优化系统结构,促进系统更好地运行和发挥作用。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形式,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4]。每层实现相应的功能,形成一个整体,但各层是相互独立的,分别发挥不同作用。用户界面层通过Web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业务逻辑层根据请求向数据访问层调用模型,数据访问层进行数据处理和操作,将结果返给业务逻辑层。通过采用这种架构设计和工作方式,促进系统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形式,在项目管理决策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与数据库交互通过JavaBean完成。用户登录进去的子系统为用户界面层,向业务逻辑层发出请求,根据规则处理请求和相关数据,封装处理结果,返回至用户界面层。完成整个系统结构的工作流程,也有利于项目管理决策系统有效运行,促进决策管理水平提高,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 5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具体应用 为了对系统有更为详细全面的了解,系统设计完成后将其应用到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中,查看应用效果,为推广该系统创造条件。 5.1具体应用 项目管理决策系统设计完成后,将其应用到邢台-衡水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工作中。并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操作,掌握项目管理决策系统的基本情况,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实现有效提高决策水平和项目管理效率的目的。 5.2应用效果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错误率小于10%。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开展项目管理决策创造条件。同时,应用表明系统利用率在80%以上,安全性和保密性非常强,系统加工数据的准确性在95%以上,并且可扩充性和维护性好。 6结语 高速公路专项工程项目管理中,为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科学合理设计决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项目管理需要,介绍了一种决策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与此同时,为促进系统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应该做好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并及时修复系统可能出现的缺陷,使项目管理决策系统发挥作用。 作者:巩瑞才 单位: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决策论文:企业预算管理决策和控制功能 一、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预算管理及观念意识 在企业管理中预算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在我国,预算管理的起步较晚,是在上世纪未90年代才被我们所认识。预算管理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其包括;特种决策的预算,日常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统称为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是根据企业目标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也就是用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中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在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大多数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而对于经济管理还留有计划经济下的印迹,显然与市场经济的需要相背离,这会导致预算管理难以实施。这种现象是基于两种观念上的错误导致。一是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机制,使得管理层缺乏采用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多数中小型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在当前,能够运用预算管理的企业唯数不多,晓通预算管理的人才更是少之甚少,科学地认识预算管理的知识缺乏,以至于没有足够的运用平台。这些都是导致运用预算管理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难以实施的又一原因所在,因此,制约了预算管理的发展与发挥。 (二)预算管理在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参与预算管理的程度不高,从管理阶层到基层员工普遍缺乏极积参与意识。在整套预算管理中,从方案的设计到组织实施,都会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影响,也会对日常管理,财务管理等不同的作业流程产生影响。因此,预算管理也被称为“一把手”的工程,这也就意味着在此管理中需要管理阶层的直接参与领导。并且,广大的基层作业人员也应极积的参与配合。而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管理阶层参与程度不够,认识不足。一方面,片面的认为预算管理只是单纯的财务或计划部门的业务。另一方面,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中,注重指标的完成情况,忽略各环节中的执行情况。也大大削减了预算管理的效果,也降低的其权威性。二是预算管理机构建设不完善,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协调与沟通。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率,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预算管理机构,做到动员企业的各部门,各类成员都进入到预算管理活动中,通过预算管理组织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相关的利益。预算管理具有很强专业性,权威性,与代表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财务上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以专业的预算知识将数据转变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动因,是一种期望值,通过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编制,执行,评价与考核制度等环节来完预算机构的建立,保证决策与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加强预算管理,平衡与协调预算各预算的职能,提高决策与控制功能 (一)预算管理的功能 当前预算管理已被许多企业广泛的应用,对于预算管理在实际中将给企业哪些效益,这还得从预算管理的最基本的功能说起,预算其本质是一项工具,它是用于协调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中制定决策的工具。也是行为实施过程中的控制的一项工具。而这两项工具即为预算管理的职能或功能:决策与控制。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也就是加强企业的决策功能的管理以及控制功能的管理。 (二)决策的功能 决策通常是指在预算过程中,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制定的规划与计划方案,以便能够实施落实的活动。这是利用沟通与协调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决策功能中也包含着三项功能,一是沟通功能,二是协调功能,三是计划功能。沟通功能是预算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它是一个交换信息的环节。比如上下级之间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产生的信息不对等,通过预算管理中参与决策的制定,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各方,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等的作用。协调功能则是预算管理中的一种活动,它是将企业现有的资源合理地进行分配与安排,达到平衡各部门间的利益。开展良好的协调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推动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计划功能,在决策中制定的计划是企业将在某一时期内实现完成的目标,也是经营预算,它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的希望和途经。也是预算管理的必然结果。 (三)控制的功能 控制是指以企业的预算目标为标准,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给予监督评价与考核。在控制功能中有三项内容,一是经营控制,二是业绩评价与考核,三是激励机制,在经营控制中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期望与要求,通过预算起到对所有部门及人员之间管理沟通作用。业绩评价与考核则是通过会计数据实现预算管理,企业管理者通过相应的指标的完成情况,了解各部门及人员的业绩,或是存在问题,从而为预算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激励机制的功能,是为了鞭策员工,提高其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将激励的政策编制成预算管理中,以量化的数据形式,赋予某一部门或人员的期望值,对员工而言,这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景。激励员工努力完成预算目标,对预算管理起着积极参与的作用。 作者:于力单位:泰安中正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管理决策论文:探讨贷款价值管理决策的有用性 (一)贷款价值比是满足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决策需求的关键财务信息 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管理决策是一项金融决策,本质上是对在房地产抵押贷款配置过程中的战略选择权进行估值,也就是财务信息对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管理决策的有用性才能够最大化。为使商业银行管理者能够识别和建立战略选择权,原则上要求财务信息“相关”并且“真实”。“相关性”具体表现为财务信息能够预测房地产抵押贷款未来的价值和财务信息能够对贷款时预测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价值进行确认或改变。借贷双方都不能在事前预见并描述贷款发放之后贷款价值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管理决策同时要求“真实”的财务信息。“真实”财务信息要求反映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价值及其变动的本质特点。具体讲,第一,财务信息要有总体性,即能够完整地反映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价值。第二,财务信息要有实时性,能够客观地反映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价值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之间的价值动态变化。最后,财务信息要有均衡性,能够在信息成本的约束下使信息价值最大化。本文认为,在银行财务报告中,能够获得的基本具备上述各项质量特征的关键财务信息,就是贷款价值比例(LTV),即贷款数额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比例关系。首先,贷款价值比例体现了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内在特征,也符合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根据贷款的抵押品,可将贷款区分为“依据资产”或者“依据现金流”两种类型(梯若尔,2007)。房地产抵押贷款是一种典型的“依据资产”的贷款。在实践中,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主要是杠杆率约束。一般地,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关注确保未偿付的债务价值与房地产资产中剩余的价值之间大致平衡(哈特,2006)。在发起房地产抵押贷款事前,贷款价值比可以帮助银行预测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未来价值;在发起贷款后,通过比较名义(或初始)贷款价值比和实际(或当前)贷款价值比(即贷款额变动率/房价变动率)的差幅,能够确认或改变之前的预测结果。其次,贷款价值比例能够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真实性”内在一致性,又能体现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决策对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特殊要求。第一,通过一家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配置规模和抵押房地产价值规模,可以能够完整地反映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价值的杠杆约束。第二,比较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价值与抵押资产价值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变化,能够获得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价值变动的动态信息。第三,贷款价值比可以节约财务信息成本。广义讲,可以作为房地产贷款抵押的不仅有房地产,还包括借款人的声誉。相比审核借款人声誉,银行审核房地产资产价值的信息成本更低。唯一需要单独进行进一步讨论的是贷款价值比的前瞻性。 (二)实物期权框架下的贷款价值比 假设房地产抵押贷款发放并持有到期,房地产抵押贷款使用历史成本法或摊余成本方法记录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中。历史成本法通常在贷款到期无法偿还之前并不认定亏损,只有当违约实际发生时才将已发生的贷款减值计入当期损益,换言之,在贷款到期之前,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资产价值与违约可能性没有太大的关系。抵押房地产资产价值使用公允价值法计量,放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公允价值计量坚守“现在”时点,而不是面向未来计价(任世驰等,2010);能够动态地反映抵押房地产资产价值的动态变化,但不能单独地预测抵押房地产资产未来的风险价值。这就是说,贷款价值比这一财务信息是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混合计量的产物,但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会计计量都不能直接使贷款价值比呈现出前瞻性特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明确指出:通用财务报告是以管理层的最佳估计、判断和模型为基础而不是基于准确的描述①。因此,只要估值是所选择的方法和应用方法是合理恰当的、能够如实反映估值,就能符合财务信息真实性中无重大过错的特性,并非强求完全正确。基于此,我们发现在实物期权框架下,把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与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抵押房地产资产联系在一起,能够显示贷款价值比的前瞻性,同时能进一步认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决策有用之间的关系。在实物期权的框架下,我们可以把房地产抵押贷款描述成债务人持有的一种看涨或看跌的实物期权②。假设某公司用自有的价值600万的某一商业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包括利息)。当抵押商业房产的市场价值大于500万元(假设仍为600万元),则债务人会还本付息,这等于以500万元的价格从银行手里买回价值600万抵押房产,其差额是100万元(600万~500万元)。但是,抵押商业房产的市场价值下跌,假设跌到为450万元,则债务人就会放弃抵押的商业房产,即不还银行的500万元本息,因为一个理性的债务人不会花500万元买一宗只值450万元的房产。可见,理性的债务人在抵押商业房产的市场价值上涨超过贷款本息时,有权按照约定价格(即贷款本息)买回抵押商业房产。这类似债务人得到一个看涨期权。我们也可以把房地产抵押贷款描述一个看跌期权。仍然使用上面的假设数据,现在我们要说明:理性债务人在什么市场价格下选择把商业房子留给银行而不愿意归还贷款。当抵押的商业房产的市场价值大于贷款本息500万元时,假设仍为600万元,理性的债务人不会把价值600万元的商业房产只按照500万元的价格出售,换言之,债务人会支付给银行500万元贷款本息。但是当作为抵押物的商业房产的市场价格下跌到500万元以下,例如450万元,理性债务人就会选择把商业房产留给银行而不愿意归还贷款,因为这等于按照500万元的价格(即要还的贷款本息)卖给银行只值450万元的商业房产,前提是抵押的商业房产市场价值下跌到贷款本息以下,因而这类似债务人得到一个看涨期权。可见,理性债务人是否违约的选择,取决于抵押房地产资产的市场价值波动与抵押贷款规模之间比例的变动。一般地,当抵押房地产价值大于贷款价值时,即贷款价值比的比值较小,债务人没有违约激励;当抵押房地产价值小于抵押贷款价值时,即贷款价值比的比值较大,债务人就有违约激励。在实物期权框架里,贷款价值比能够产生一个前瞻性的财务信息,在没有交易成本(即没有违约金、处置费用)的情况下,如果贷款价值比趋向于≥1时,群体性违约概率就越大,当贷款价值比<1且更小时,群体性违约概率就越小。由于贷款发放后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未偿贷款本息余额基本固定,抵押的房地产价值“随行就市”因此,通过对重估抵押的房地产市场价值,能够得到贷款价值比变动趋势的信息。这一基本思想在美国KMV公司1997推出的KMV组合管理模型(又称信用监测模型,CreditMoniter’sModel)得到实现。不确定性程度和实物期权的价值正相关。不确定性越大,实物期权的价值越高。这是因为不确定性越大,获得或等待新信息而保持行动灵活性的价值就越大,而保持行动灵活性就相当于购买或建立了一个期权。因此,贷款价值比变动趋势信息的相关性最终体现在帮助商业银行管理者识别和建立战略选择权。我们假设一个银行要增加一个房地产抵押贷款组合,这个增加的贷款组合假设为10亿元(类似初始成本),一年后得到的本息收入是12亿元,资金的加权成本是15%,无风险利率是年利5%。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设房价贷款比为1,即用于抵押的房地产总价值与贷款组合价值等价,由此,银行预计抵押房地产价值将上涨20%,即1年以后的抵押房地产价值和贷款组合的还本付息额一致;并且我们假定出现群体违约,则银行出售抵押房地产收回贷款本息(忽略出售成本)。这样,我们可以用抵押房地产价值的变动表示贷款组合的收益变动。我们比较传统的现金流量决策和期权决策的差别。按照传统的现金流量决策:在时间0时,银行增加贷款10亿元,到时间1时,银行通过出售抵押房地产得到本息支付12亿元,本息收益的净现值如下:净现值=12/(1.15)1-10=0.43亿元按照实物期权方法决策:现在我们进一步假设,如果房地产市场行情好,1年后抵押房地产价值可能上涨到14亿元,但是如果房地产行情差,抵押房地产价值也可能下跌到10亿元。如果1年后证实出现用于抵押的房地产价值下跌到10亿元,银行将选择不增加房地产贷款组合,显然,只有在抵押的房地产价值上涨到14亿元时,银行才会增加一个贷款组合。根据实物期权方法决策价值可表达为:净现值=14/(1.15)2-10/(1.05)1=1.06亿元按照实物期权方法决策的10亿元抵押贷款组合的净现值大于按照传统的现金流量决策的净现值0.63亿元,换言之,假设银行只是靠出售抵押房产收回本息,显然前者优于后者。两者之差就是信息的价值,也就是保持灵活性或期权的价值。尽管按照现行的制度安排,如果债务人违约,银行也只能从拍卖抵押房地产的所得中债务人必须支付的还本付息部分,剩余部分仍归债务人。但这并不能改变我们这里给出的结论:银行的战略选择期权决策是一个依房地产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状态变动信息而进行调整的行动;而根据期权理论,房地产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状态变动的基本驱动因素就是贷款价值比的变动。反过来,由贷款价值比变化驱动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状态变动信息的价值,最终体现在银行战略选择期权的决策上。(四)简短的结论当商业银行管理者改善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管理决策、从而防止房地产市场价格崩溃冲击银行贷款资产质量引发金融危机时,需要从银行的财务报告中能够得到贷款价值比变动的信息。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关于决策有用性的基本原则精神保持一致,在实物期权框架下,能够将计量贷款的历史成本方法和计量抵押房地产市值的公允价值方法结合起来,在商业银行财务报告中充分反应贷款价值的动态变化,并将这一信息的有用性最大化地体现在银行建立的战略期权上。由此,能够大大提高银行财务报告信息满足银行管理者事先防范房地产市场价格崩溃冲击银行信贷质量、从而防范金融危机的需求。 本文作者:陆克今薛恒新工作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职班主任论文:从汉藏文化差异探索内地西藏中职班班主任工作 一、汉藏文化的差异冲突 1.学术界通常将宗教、环境、河流、语言作为文化的四个重要因素,包括知识、艺术、风俗、信仰、道德、法律等因素。人类社会的所有能力和习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总和,物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物品,精神文化存在于人们的行为规范中通过一切爱好与习俗所表现。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奴隶制度的禁锢,早期的藏民族思维和行为方式上具有依附性,这些痕迹依旧能够在我们现在的藏族学生身上体现:对于具有绝对权威的班主任老师,他们表现出绝对善良的遵从。他们会帮老师拿好书本,搬好椅子,备好粉笔,倒好水开好门。对于自己心仪的男友,女生会帮男生洗衣端饭,递茶送药,男友则为女友奔走忙碌,甚至挎上女友的迷你小包免得让她遭受一点点的辛劳。 2.在千百年的文字发展的过程中,藏族文字的发展也远远比不上汉族文字的发展,因而在文化的发展流程中,藏族语言的表达至今居于落后趋势,由此,藏汉之间由于语言文字的差异而导致的表达失误。比如,在分发书本或者水果等物品的时候,负责分发物品的学生找班主任老师说:老师,一个不够。这对于任何一个汉族老师来说都是无法理解甚至会产生误会与矛盾的。一个不够?难不成要每人两个?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了解之后正确的表达应该是:老师,缺一个。 3.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文风情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状态。在辽阔空旷的草原上,没有厕所和卫生纸的概念,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农牧区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没见过也看不懂厕所里“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这样诙谐的标记。在他们初来乍到的第一周,于是学校最辛苦的员工是冲厕所的清洁工。学生是不习惯洗澡的,即使洗了澡也不习惯勤换衣服。面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中的种种尴尬将毫不留情地将你击倒:39度的高温让学生们满身长痱;蚊虫的叮咬让学生们抓挠破皮;由于不注意个人卫生,部分女生尿路感染,羞于启齿偷偷落泪;初秋时节,大批的红眼病传染爆发。 4.藏汉婚姻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藏族牧区有着早婚的习俗,男子年满17岁,女子年满15岁便可以结交婚配,只要双方满意当晚便可带男友到女方帐篷过夜,俗称“钻帐篷”。他们有着先生子后结婚的现象。在我的班里,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是单亲家庭。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或亲戚抚养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藏民族结婚离婚手续简单无需登记注册,他们视两性关系为天性,婚前性行为自由,外界与旁人无权干涉。男女学生处于热烈中时,他们会在教室、走廊、操场、宿舍等等场合做出过热的举动。尊重他们的习俗就会与德育要求发生冲突,在处理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是顺应他们的无婚姻法,无计划生育,甚至一妻多夫一夫多妻还是坚守校园内严禁男女恋爱? 二、汉藏文化的互补发展 文化差异并不可怕,它是人们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藏族人民拥有特色的习俗,比如献哈达、喝酥油茶、献歌劝酒、藏族服饰、敬酒拜年、饮食特色等。藏族游牧民族中还有至今流传的婚丧习俗,包括子与后母、父子共妻、天葬仪式等。当所有这些神秘神奇又不可思议的异域风俗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是拒绝或疏远,是全盘接纳?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促使藏汉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发展。 1.掌握内地西藏中职生的内心世界 ①西藏学生从高原来到平原,他们面临的是气候的反差、海拔的落差、环境的变迁、语言的障碍、习惯习俗的不入格以及文化基础知识的不协调。他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水土不服身体的不适加重了思乡情结。他们正直青春期,身心开始明显变化,他们害怕孤独、对情感充满饥渴,精神上寻求寄托,心理上期望抚慰,对亲情回归的渴望等形成了一道道情绪障碍。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原因藏民自古以来与外界缺少沟通,这种地域背景下自然容易产生保守自闭心理,同时也产生一种内聚力,还会表现为一种对外的防备心理。这种防备心理对接受非本民族教师的教育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内地西藏班学生对汉族教师教育态度比较看重,有的学生受到批评教育时容易往民族歧视方面联想。 ②民风纯朴是西藏人民的美德,藏族学生天性淳朴善良,礼貌,谦逊。他们用胆怯的目光看四周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环境还很陌生,他们对你怀有防范的举动是因为对你还疏离,他们不和你说心里话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你当成亲人。他们不敢走近老师是因为他们听不懂老师讲的课,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哪怕在老师看来这已经是最最简单的试题;他们会被激怒是因为他们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在高山雪域自由地奔流着,无拘无束,他们的脚步随着牛羊马群四处漂泊,畅游。这就是距离!是我们中职班主任必须跨越的心灵的距离,他们太需要关心,太需要你去追问,去提醒和不断地关照。时间是跨越距离的良药,关爱是缩小距离的砝码,在时间和关爱的整合后,老师是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遵受者,他们的微笑是羞涩而甜美的,他们的脚步是匆匆却轻快的。他们用你读不通的短信问候你,用听不明白的汉语来关心你,用高亢嘹亮的歌声来迎接你;用你吃不习惯的藏耙来孝敬你。教室里的瓜子壳会在你不在的时候清理干净,晨读的朗朗书生告诉你又迎来了美好的一天。 2.不做“黄母娘娘”式的班主任 平时教学中,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以不使学生丧失改正错误的勇气为原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这是民族情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用真心接纳学生的民族习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扇窗。打开其中任何一扇窗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文化。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用天籁之音歌唱他们的生活。他们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想保持并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 在我接受西藏班不到三个月的时候,有一位腿部残疾的从来不上体育课的女生,她学习认真刻苦,从来没有和异性交往过甚的行为,甚至没有发现她有男朋友。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乖巧的女生,我发现她身形的异样,进行妇科检查后发现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四个月后她在西藏那曲牧区产下一子。此事发生后她并未遭到家人的责骂,只是要求她放弃就学的机会自己抚养孩子,至于对于我一度为她纠结的孩子的亲身父亲他们却毫不在意。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此类现象,开展处理男女生交往问题成了我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尊重他们的恋爱观,每月进行女生的例假检查,督促提醒他们男女生之间保持适宜的距离;另一方面用事实分析利弊,结合校纪校规和社会就业形势,竞争压力等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男女之间可以是学习的帮手、生活的伙伴、快乐的分享者、苦恼的倾吐者,等到学成毕业之时将这份美好的学生情谊转化成爱侣之间的爱情。学生们纷纷点头微笑认可。 3.放开怀抱敞开胸怀深入学生中间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悄话时,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于是顿悟,如果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心灵的沟通,能够使双方互相了解、信任,从而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让西藏高原之花不凋零,并能汲取鱼米之乡的富饶、沐浴江南的雨露,作为内地西藏中职班的班主任,尊重他们的民族习俗,了解他们的礼仪与传统,融入和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祝福,引领他们走进天堂苏州的人文和美丽。尊重民族文化也就是尊重学生。当我用微笑倾听他们用藏语低语,用不太娴熟的舞蹈和他们一起跳锅庄,用简单的藏语和笨拙的手势向他们问候祝贺新年时,我看到的是他们亲切的笑脸,真诚的目光和听到热情的欢呼:老师好,好!学习和生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生活组成,老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通过教室,课堂,办公室建立起来的师生情往往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和尊重。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宿舍就是他们的家,走入宿舍也即走入他们的家,走入他们的生活。好客的藏民族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哈达来欢迎他们的组组尊贵的客人,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和他们建立起来的友谊没有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无须用违心和勉强的面具来遮掩。 三、民族融合之班主任工作的困惑与反思 1.德育要求的实施和学生现状之间的矛盾使教育任务的完成陷入困境。自然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的生存习惯使藏民族养成顺其自然、自由散漫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可能影响学生的行为自控能力的发展。内地西藏班学生特别是男生比较普遍存在着纪律意识淡薄、贪玩散漫,这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产生了很大的阻力。这个矛盾最终由谁来买单?谁来让步?这就是我一开始所说的“拔河”般的僵持,我坚持,就有可能陷入孤军奋战,而一旦我买单就无法实现德育目标。 2.西藏学生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影响德育目标的实施。学生不止一次的疑惑,问我,老师我们将来有没有工作,老师我第三年在什么地方实习?老师我们太阳能专业学的是什么技术?我在翻阅一个女学生笔记本时看到一行歪歪扭扭的打字:我要离开这个地方。对于她内心无助的呐喊,我又该如何回答?在面对这样一群内心挣扎的学生,首先要做的不是严格要求他们的行为而是稳定他们的情绪,但是没有明确的对于将来的答案又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抚”? 3.德育要求严与爱尺度的无参照性影响班主任德育效果的显著性。对于他们提出的对伙食的不满我们的费用是否不断提升?他们抱怨学习课务多我们是否坚持原则?“严”到什么程度是适宜的,爱到什么温度才不算纵容?过于严厉不利于民族团结,过于宽容导致不可收场。这个“度”没有标准可循,德育大纲上没有规定可遵循。 4.语言障碍和特殊的地域原因导致家校教育得不到统一与合一。家校联系这一环节脱节,教育力量无法整合,老师的教导显得单枪匹马。同时,西藏学生或多或少受到汉族民众的排挤与疏远,公众舆论和新闻媒介对于他们没有道德威慑力。固有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得不到施展。由于西藏学生与生俱来的防御与排外心理使校内没有教学课务的老师,比如后勤、宿务等教育力量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困惑才会有思考。耕耘在这块特殊的教育热土上,我热情满怀脚步坚定却心有余悸惴惴不安,我担心我的爱还不够,更担心我的爱会过度。我寻求合适的“半糖主义”、“甜”得不腻,“甘”得合适的西藏内地中职班班主任工作的特殊的“教育配料”,这一味甜品的调制需要更多的人手、更多人的爱心,我在酝酿着,也在期待着。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谈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是学生由系统学习向社会工作岗位转折的重要时期,而中职班主任是这一时期关键的引路人,对其走向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职业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经受不了升学压力、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厌学,没有上进心,叛逆心强,不服管教。同时,中职学校专业种类设置较多,学生所学专业各有不同,加之专业实习的需要,与社会接触广泛,思想活跃,自主性强,所以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显得更加艰巨。如何在此环境中克服所有困难,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是我们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首要研究的共同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耐心和责任心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融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几年中,我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一、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想班级管理工作变得容易,那么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全面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太注意细节,在学生面前说话做事随心所欲,觉得有些事不必太认真,其实学生一直在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私底下会议论、评价你。学校规定学生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佩戴首饰,我就得从自身做起,穿着得体,不佩戴首饰;学校要求提前十分钟候课,我就提前十分钟来到教室;平时随手关灯、关窗;在教室里经常擦讲桌,拣地上的纸屑垃圾。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上课迟到的越来越少,教室卫生也越来越好了。由此可见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不需要班主任天天在学生面前重点强调,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够以身示范,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其潜移默化仿效教师行为,促使他们提高个人素质。对学生来说,这是无声的教育,所以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它会直接影响着学生。 二、 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与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说情是心灵的钥匙,那么爱则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可贵的职业感情,更是班主任重要的法宝。 1、树立对学生的信心。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所以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首先班主任要树立对学生的信心。教师相信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表扬多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了。 2、处处留心,做有心人。 作为中职生的班主任不仅要眼到、嘴到,更重要的是心到。中职生大都在十六七岁,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既是青春勃发的花季,又是容易迷离的雨季。班主任要处处留心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帮学生解决厌学、早恋等思想上的问题。 3、一视同仁,把每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宝贝。班主任要对学生付出真心,要公平、公正、平等的对待班上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学生生病,及时询问病情;学生请假,及时与家长联系;学生学习有困难,悉心指导;放学回家,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天气变化,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学生取得成绩,多加表扬;学生有违纪,委婉提出,及时改正……这些虽是小事,但对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贯穿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包含着“爱”的灵魂和内容,只有高尚纯洁的师爱,才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亲其师,方可信其道,继而乐其道,进而行其导。 三、 细化管理,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靠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班主任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1、培养一支班级骨干队伍。要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一支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在选班干部之前,我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确定出部分学习较好、守纪律、责任心强、热心为他人服务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使这些学生率先接受班级管理的要求,成为班级建设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在实施过程中,我对他们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从不错过,抓住机会进行表扬,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而这种威信又能督促他们更进一步自觉自愿为同学服务,使这种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 2、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班主任首先要制定一套学生认可的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分明。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但在教育、引导的同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他们,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关键的一环。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例如运动会、课间操比赛、大型文艺汇演等等,让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为每一名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要想让中职学生在求知路上潜能得到显发,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鸣,精神得到唤醒,我们必须在管理方法上寻求创新突破,以满分的热情去呼唤学生的真情,用积极的行动来指引学生的行动。班集体建设是充满人性与挑战的,值得所有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有时又使人觉得头疼的工作,但只要努力地去做,那你的收获必将是巨大的。当看着一个个学生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时,成功的喜悦将充满你的心中,一切的烦恼都将随风而去! 中职班主任论文:试论以阳光的心态对待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论文摘要:结合笔者3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以教育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为切入点,探讨中职学校班主任以阳光的心态,充满幸福地享受工作,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对学生全面发碾起到的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阳光心态;中职生;班主任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造就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重任。现阶段,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信心缺失、适应环境能力较弱等问题。中职班主任承担的责任重大。 1中职生个性与特点 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20岁,他们有以下特点:(1)由少年步人青年期,思想品德具有过渡性和可塑性。思想上既有幼稚和单纯的一面,又有青年时期的独特性。(2)身心发育趋于成熟。(3)人际交往范围逐步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自我约束能力、识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不良思想和行为影响。(4)精力旺盛,对事物的感觉比较敏锐,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遇事急躁而不沉着。(5)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渴望体验成功的喜悦,需要获得赞赏与鼓励。 2幸福属于满足的教育者 针对中职生特点,笔者认为,班主任应以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必然能让教育者从中享受到快乐。 2.1学生每天的一点避步使班主任获得满足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可以带出一班充满爱心的学生;一位工作严谨的教师,也可以带出一班学习认真的学生。作为教师,无论在课堂、办公室,还是在校园,都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笔者在任新班班主任的第一周,每次到教室都要将角落的垃圾扫进垃圾筐。后来,每到下课时间,学生会自觉打扫教室。有十几名学生主动提出每天早操后组织卫生监督小分队,巡查班级10个宿舍的卫生状况,以保证宿舍干净与整洁。此外,及时表扬与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而对学习退步的学生要了解原因,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帮助其进步。作为班主任,复杂的学生问题有时会令人疲惫不堪,但若换一种心态,就能体会到乐趣,这种乐趣来源于学生每天的小进步。 2.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班i任从中获得满足感 中职学生天性活泼,时尚嗅觉敏锐。为此,笔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时装大赛、现代戏剧表演等。此外,学生还自行组织演讲比赛、人生规划设计比赛、班际篮球比赛和拔河比赛、求职竞聘会、包饺子等活动;利用周末时间走出校园,到街道发放手写的低碳环保宣传资料;到幼儿园亲身体验做小小教师的乐趣。若班主任多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就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亲切感,有助于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从学生身上,笔者发掘出一种宝贵的财富——生气勃勃、乐观向上,而这种积极的心态也是广大教育者应该拥有的。 2.3感恩教育使班主任获得满足感 近年来,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笔者为使感恩教育更为有效,除开展主题班会和讲座外,还播放了感恩教育题材的视频,如《你留意过你的父母吗?》《哪一个是我》等,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感恩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会发现美,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使其在幸福的生活中具备了奋斗进取、自强不息的品质。 2.4努力培养阳光的心态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难度较大,班主任心理压力大。广西某中等职业学校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71%的班主任不愿意继续担任班主任;68%的班主任对工作缺乏热情,感到厌烦;65%的班主任感觉自己做了许多帮助学生的事,但学生不接受、不感激;61%的班主任感觉自己的工作机械、单调乏味;40%的班主任有一种无力感。这组调查数据不仅反映了该校班主任的心理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状况。 笔者认为,以一种阳光的心态走近学生,换一种角度审视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与他们倾心交谈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在交谈中肯定他们的优点,逐步指出其缺点,会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作为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要用心体会,总会从中发现乐趣,使工作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自己收获一份快乐。拥有阳光的心态,班主任工作就能顺利开展。 3承载使命.累并快乐着 亚里士多德曾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清华大学吴维库博士的《阳光心态》一书让人感受到阳光心态是一种让人积极融入环境的乐观心态,能够让人学会知足与感恩、豁达与宽容。有了这种心态,班主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就会感悟幸福、寻拢决乐,使生命充实,使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3年中,始终以乐观、开朗的心态解决学生问题,通过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阳光的心态能产生积极的力量,作为教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达观的胸怀和谦和的气质,从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获得满足,充满幸福地享受工作,精彩就会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天。 中职班主任论文: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探讨 【摘要】探讨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的工作,对中职生现状分析,提出班主任工作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多与家长联系配合教育、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并注重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 班主任工作 探讨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就是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涉及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当前的中职生源素质低,他们的自主意识、逆反心理都很强,往往站在教师的对立面看问题。班主任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当前班主任工作难度加大。因此,班主任要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就要对当前形势进行认真思考、探索。 1 现状分析 中职生难以管理似乎已成为职业教育者的共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即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不爱学习、放任自流等种种缺点和不是。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1)家长因素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把子女送人名牌大学,对接受职业教育表现出极大的排斥性。只因为子女没有考上高中,所以以一种无奈的心情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随之对其关心和重视的程度也就大打折扣,不能与学校配合尽到家长的责任,与班主任联系也不像中学那么密切了,再加上家庭教育方法简单,要么溺爱,要么粗暴,以至于学生总是生活在负面的环境里。(2)学校因素 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学生缺点暴露后,班主任在他们身上虽然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往往收效甚微,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恨铁不成钢,随之对他们失去信心,总是进行埋怨、挖苦、嘲弄,进而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样造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自信、失去自尊。(3)自身因素 中职生太多来自“中考落榜”者,学习成绩差,他们自认为是普教筛选下来的“末等品”,自觉等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之世俗偏见,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歧视,使他们产生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自卑心理作崇,他们的心情时时处于苦闷之中。进入中职学校后,因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于是各种不良习气和缺点就暴露无疑。 2 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 2.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应成为学生可敬、可亲的朋友。这就需要注重师生感情的沟通,深入到学生之中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和他们一起谈人生,谈社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学生,做到身教胜于言传。班主任对学生以关心为纽带,用情感做载体,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且自卑心理严重,渴望被理解的心情极为强烈,这就要求班主任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同时,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班主任,让他们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被误解,并且班主任处理问题时对待学生要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只有这样,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2.2 与家长联系,配合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定要纠正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开学时,召开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不能溺爱孩子,但对于他们的缺点,不能态度粗暴,打骂说教,只能启发诱导,督促他们改正缺点。要经常通讯,了解孩子的思想情况,并与班主任保持联系。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甚至家访与家长交流,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及时表扬与鼓励。 2.3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都需要他人的理解。师生之间同样需要理解。理解学生能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能得到解决安慰、支持和友情。班主任要通过和学生平等对话,相互探讨来建立感情,达成共识。爱迪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工作中,不仅尊重表现好、学习好的学生,而且对表现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让其从思想上真正认清错误,在行动上彻底改正错误,促使其自“我”觉悟。只要他们有进步,哪怕极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2.4 加强对学生的修改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都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只有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才能针对各种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工作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正确认识成才路,知道每个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树立信心,勤奋学习,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成功的希望。并且,注重中职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让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得以提高,逐渐完善人格,使学生的信心不断得到提高。 2.5 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品德,较高的理论修养,做到为人师表,处事公正,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善改革,思进取,要有丰富的创造性。这样,学生才会认为班主任与自己有共同点,是朋友,学习和工作才会自然充满信心和生机。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每一个学校教育管理者,都要本着素质教育宗旨来进行教育与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 班主任工作 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而班主任工作是指班主任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统一班级力量,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工作。具体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关心和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等任务。因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作为班级的领头人——班主任,应怎样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根据素质教育的宗旨,培养一个健全的班集体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班集体的形式、班风的好坏,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班主任工作对于培养一个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友爱、勤奋好学风气的健全班集体,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但是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必须要经过班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培养。首先,班主任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新时期的总的任务和要求前提下,确定适合本班学生特点与实际的奋斗目标,并常用这一目标检查和督促全班学生,使它成为班集体前进的巨大动力。然后班主任必须认真选拔和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关心班集体、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让他们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同时还要经常教导他们虚心诚恳、工作主动、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习上和纪律上的典范,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在工作上的成绩和问题。 其次,班主任要重视培养班集体的正确舆论,让它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及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使坏事在班上得不到支持而被很快制止,好事因得到认同和表扬而不断涌现,从而达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目的。 二 抓住素质教育的特征,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素质教育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班集体,总有好、中、差三部分学生。好学生在思想表现、学业方面均优秀,中间部分的学生,通过班风的影响及老师适当的帮助也能向先进转化。后进生平时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常被称为“双差生”。这样的学生越多,班级管理的难度就越大,甚至可以影响一部分中等生,如此很难培养出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有必要,而且必须要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教育,使他们向中等或优等生转化,不断扩大先进面,缩小后进面,才能培养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那么,怎样做好“双差生”、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呢?首先,应摸清后进生差的原因,掌握其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做好转化工作。其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思想上爱护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使他们能从内心上为之感动,愿意接近你,信任你,听从你的教育。此外,还要不断地组织他们补习功课,组织他们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使他们产生好学的内在动力。最后,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要能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不能急躁。对于出现反复的学生仍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继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他们主动表现自己的特长,并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他们任务,以体现他们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光。这样,抓住素质教育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转化好他们,达到整体优化班级的目的。 三 贯彻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因此,班主任负担着比其他教育者更大的责任。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祖国的四化,班主任要主动取得与各科任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和配合,以统一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沟通老师与学生;社会、家庭与学生在教学中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能茁壮、健康地成长,长大后能真正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未来教育的重点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这些都要求我们每个班主任,每一个学校教育管理者,都要本着素质教育的宗旨来进行教育与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真正的有用之人。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析中职学校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齐抓共管 正副班主任 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国家对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学生的管理成为中职学校的难题。特别是当今面衬大部分90后的学生,管理是愈加困难。推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是对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 一、推行正副班主任的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种职业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换句话说,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较低,不考察中考分数,这种宽人口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是不想学的现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能力欠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加之年龄普遍偏小,特别是90后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管理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者深思。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学生,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在本学期开始试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 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 (一)真正体现齐抓共管。所谓齐抓共管,意即共同参与,共同管理。面对大部分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得规范,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仅仅依靠专职班主任是不够的。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就是齐抓共管的一种方式。 正班主任一般情况下所带的班级、人数都比较多,所带学生的层次也参差不齐,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要把学生管理工作搞好,不仅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在大政方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作正确领导,具体的学生工作还是要由班主任来抓,但仅仅依靠正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实行正副班土任管理制度,让学校专任教学老师或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正好弥补了学生管理工作师资力量不足的欠缺。实行正副班主任制度,副班主任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更有利于开展自身的本职工作,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副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学校学生管理的师资队伍得到壮大,使学生感受到管理他们的不仅仅是正班主任,而且还有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 (二)正副班主任自身价值的提升。实行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使大部分老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在大家共同管理学生过程中,可以使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取长补短,在学生实际管理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让各自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不断的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自身价值得到提升。譬如学校举行迎新文艺汇演等一系列节目,让副班主任参与其中来,一方面,弥补正班主任不擅长文艺方面的知识,使正班主任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收获;另一方面,拉近了副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无形中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忧虑 (一)对正副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优势过于乐观。正副班主任体现了齐抓共管,但齐抓共管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具体落到实处。一味的强调齐抓共管,可能会出现齐抓但不共管的局面。拥有两个指挥家的乐队不会形成竞争力,拥有两个决策者的军队不会形成战斗力,同样学生管理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出现大家都在管,但门不对路,路难对门;同时过多的强调齐抓共管容易产生推诱扯皮的现象。一件工作无人主导,一件事情无人牵头,一件任务无人担当,总是进行分解再分解,摊派再摊派。因此对学生管理首先需要正副班主任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口径一致。同时需要分清正副班主任的职责,正副班主任的职责各有侧重,正班主任发挥经验丰富之长,宏观上把握班级工作的思路,对管理进行全程控制,重大活动决策,具体工作操作指导和把关。副班主任思维活跃,容易与学生生打成一片,协助正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 (二)正班主任过于依赖副班主任。实行正副班主任的管理制度,壮大了学生管理师资队伍,无疑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副班主任减轻了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为正班主任分担了部分工作。但过于依赖副班主任来加强学生管理是不行的,副班主任毕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协助正班主任工作的。 (三)副班主任的评价机制。副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到实处,需要加大对副班主任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副班主任的成长,通过鼓励、鞭策和警示进一步强化副班主任的岗位责任意识,有利于督促他们进一步协助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综上所述,实行正副班主任制度是学校发展中学生管理制度的一次改革,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学生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 中职班主任论文:试析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贵任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班主任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理健康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然而,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而且中职生素质也不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作一番探讨。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十缺乏”。 1.缺乏身份认同。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照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与诱惑。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身份,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 2.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班主任不善于处理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良好沟通,融洽相处,就容易发生纠纷,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形成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缺乏自信。 现在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读书期间依赖性比较强,独立能力较低。参加工作后,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对能否管好、教育好学生缺乏信心,感到“教师难当”。教师一旦缺乏信心,对做好教学工作就缺乏动力,渐渐地就会缺乏教学兴趣。 4.缺乏成就感。 第一,教师跟自己的同学、同行和朋友比较,地位、职称、收入等不如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但学生 “不领情”,感情淡薄,因而造成了教师情感上的失落。第三,现在的学生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说服教育效果不大。由此教师便产生一种挫折感。在这几种不良心态之下,教师的成就感就很难建立起来。 5.缺乏休闲时间。 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当教师专业要求较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越来越多等,教师工作繁重,工作时间过长,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各种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心理状态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节,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6.缺乏适应能力。 青年教师从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大专院校来到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职业学校,往往有一段适应期。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能很快就融入到工作学校的群体中,工作上手快。相反,很多新教师综合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较多,适应期相当长。 7.缺乏自控能力。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表现为行为冲动、易发怒、精神抑郁等。因此,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能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8.缺乏持久力。 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持久力,也就是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表现为,每天工作重复、单一、劳累,没有新的刺激,没有成就感。横向比较表现为,与同学、朋友比较,他们工作轻松,收入高。职业倦怠是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9.缺乏能力与方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有知识,却缺乏能力,更加缺少教学方法,教学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10.缺乏心理培训。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造性的工程,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发展自己,成长学生,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只懂得用教师,向教师加压,而未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特别对教师心理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教师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笔者以为,要解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五个“加强”: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悦纳自己。 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层次的最高阶段,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那么,怎样树立起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昵? (1)通过各种会议,让教师加强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起当好教师自豪感。同时做到敬业爱岗,甘为人梯,勤奋工作。 (2)举办专家讲座,讲教育教学艺术、方法与技巧,讲教育教学科研,使教师有成为名师、专家的冲动与理想。 (3)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做受人尊敬的教师。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1)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进行管理方法、艺术的培训等。 (2)重视心理培训。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活泼和蔼、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培训的内容既要有心理讲座,也要有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培训,让教师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 (3)合理安排班主任,让班主任愉快地接受班主任这个岗位。我校实施“双班主任工作制”,即是对于难管理的班级,可以由两个班主任来共同管理,发挥两人的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竞争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事实上,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可见,调动班主任的积极,建立和谐、合作、良性竞争的团队是何等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开心工作,又得到实惠,更能得到成长。 (2)提高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管理班级,工作量非常大。如果待遇低,工作就无积极性。所以,学校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使人人想当班主任,争当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待遇包括金钱的,也包括荣誉的。 (3)树立标杆,使班主任有学习榜样。树立标杆,让优秀的班主任引领、带头、示范,促使其他班主任向之靠拢,形成竞争氛围,让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获取成就感,提高整体素质。 4.加强联系沟通,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繁重,压力大,在工作过程中积聚了不少脾气——学生不听话而发火;怨气——工作多而无人理解;受气——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责备批评,因此,要想方法减轻班主任的心理负担。 (1)领导要多理解、关心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有错误领导要平心静气地解释,暗示批评。 (2)设法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没有必要的会议不开,没有必要的任务不布置,没有必要的汇报不上送。 (3)提供自我调节的时间。如课余时间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连续当班主任的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再安排,这样,做到劳逸结合,情绪才能得到调节,防止班主任职业倦怠。 5.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情感校园”。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成长人,更能留住人。学校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创造条件让教师人人都能实现自我需要,从而营造“暗感校园”。 (1)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校主人翁。 (2)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氛围,使教师有归属感。 (3)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化氛围浓、信息化程度高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温馨感和舒适感。 总之,学校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及时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班主任对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和生活。 中职班主任论文:探析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目前中等职业卫生学生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做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师德 师爱 自我评价 自我管理 赏识教育 德育在学校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导 向、动力和保障作用。由于生源问题,职业学校中有不少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大多在中学养成了自由散漫、不认真学习、不求上进、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中职德育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是中职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欲成才,先成人”,针对当代中职生的特点,如何使学生成人、成才,是值得教师和班主任思考的。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深深感到,要有效实施有“灵魂的教育”,就要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工作中,就是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1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平日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只有不断注重自身的职业素质、品德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同时,师爱也是成功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只有真正关怀、爱护、尊重、信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在生活上教师给以他们细心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以他们热心的指导、帮助,让学生在接受关怀的同时也加强师生感情的交流,这是落实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 另外,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教育时应讲究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 当代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比较强,对此,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及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此,在日常管理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以便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 班主任工作辛苦复杂,千头万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呢?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新的班集体成立以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完善各种班级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切实有章可循。班规应当与校规保持一致,从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班规的制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学生知道并加以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生遵守班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觉地与违反班规的行为作斗争。其次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好人好事,要公开地充分地加以表扬,有利于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对违反班规的行为要适当地处罚,起到警示作用,以便使这部分学生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改进。 2.2选好学生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如前所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同时很多班主任都有相当重的教学任务,事必躬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一个新的班集体建立以后,班主任往往要通过观察、了解和培养,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热爱集体,乐于为同学服务,组织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同学来担任班委干部和团支部干部。只有这样的班干部才能赢得同学的支持,并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敢于和善于放手让班干部开展工作。但要把握好尺度,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班主任要牢牢把关,对于班级的日常工作,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干部去作,实行民主管理,要让学生干部既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又有权利的约束,要善于维护班干部的威信,作班干部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3进行赏识教育,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赏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班主任常规教育的一种方式,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班主任的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加倍关注,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特长并加以赏识,充分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公开地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做人的信心和勇气,并且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爱,从而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对有些不遵守纪律,但比较聪明、组织能力强的后进生要大胆的委以重任,比如,补选为班干部,使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主动地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 除此之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总之,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建立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中职班主任论文:探讨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贵任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班主任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理健康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然而,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素质不高,而且中职生素质也不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作一番探讨。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十缺乏”。 1.缺乏身份认同。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照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与诱惑。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身份,这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 2.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身心健康、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班主任不善于处理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及家长良好沟通,融洽相处,就容易发生纠纷,久而久之,教师就容易形成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缺乏自信。 现在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成长过程比较顺利,读书期间依赖性比较强,独立能力较低。参加工作后,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对能否管好、教育好学生缺乏信心,感到“教师难当”。教师一旦缺乏信心,对做好教学工作就缺乏动力,渐渐地就会缺乏教学兴趣。 4.缺乏成就感。 第一,教师跟自己的同学、同行和朋友比较,地位、职称、收入等不如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但学生 “不领情”,感情淡薄,因而造成了教师情感上的失落。第三,现在的学生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说服教育效果不大。由此教师便产生一种挫折感。在这几种不良心态之下,教师的成就感就很难建立起来。 5.缺乏休闲时间。 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当教师专业要求较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越来越多等,教师工作繁重,工作时间过长,没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各种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心理状态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节,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6.缺乏适应能力。 青年教师从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大专院校来到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职业学校,往往有一段适应期。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就能很快就融入到工作学校的群体中,工作上手快。相反,很多新教师综合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较多,适应期相当长。 7.缺乏自控能力。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表现为行为冲动、易发怒、精神抑郁等。因此,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能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8.缺乏持久力。 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的持久力,也就是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表现为,每天工作重复、单一、劳累,没有新的刺激,没有成就感。横向比较表现为,与同学、朋友比较,他们工作轻松,收入高。职业倦怠是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9.缺乏能力与方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都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有知识,却缺乏能力,更加缺少教学方法,教学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10.缺乏心理培训。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造性的工程,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发展自己,成长学生,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只懂得用教师,向教师加压,而未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特别对教师心理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教师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解决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笔者以为,要解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五个“加强”: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教师悦纳自己。 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心理层次的最高阶段,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那么,怎样树立起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昵? (1)通过各种会议,让教师加强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起当好教师自豪感。同时做到敬业爱岗,甘为人梯,勤奋工作。 (2)举办专家讲座,讲教育教学艺术、方法与技巧,讲教育教学科研,使教师有成为名师、专家的冲动与理想。 (3)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学生的表率,做受人尊敬的教师。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1)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进行管理方法、艺术的培训等。 (2)重视心理培训。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活泼和蔼、多才多艺的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培训的内容既要有心理讲座,也要有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培训,让教师树立自信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 (3)合理安排班主任,让班主任愉快地接受班主任这个岗位。我校实施“双班主任工作制”,即是对于难管理的班级,可以由两个班主任来共同管理,发挥两人的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竞争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事实上,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欲望。可见,调动班主任的积极,建立和谐、合作、良性竞争的团队是何等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让班主任在管理中开心工作,又得到实惠,更能得到成长。 (2)提高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既要上课,又要管理班级,工作量非常大。如果待遇低,工作就无积极性。所以,学校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使人人想当班主任,争当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待遇包括金钱的,也包括荣誉的。 (3)树立标杆,使班主任有学习榜样。树立标杆,让优秀的班主任引领、带头、示范,促使其他班主任向之靠拢,形成竞争氛围,让班主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获取成就感,提高整体素质。 4.加强联系沟通,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繁重,压力大,在工作过程中积聚了不少脾气——学生不听话而发火;怨气——工作多而无人理解;受气——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责备批评,因此,要想方法减轻班主任的心理负担。 (1)领导要多理解、关心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有错误领导要平心静气地解释,暗示批评。 (2)设法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没有必要的会议不开,没有必要的任务不布置,没有必要的汇报不上送。 (3)提供自我调节的时间。如课余时间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连续当班主任的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再安排,这样,做到劳逸结合,情绪才能得到调节,防止班主任职业倦怠。 5.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情感校园”。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成长人,更能留住人。学校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创造条件让教师人人都能实现自我需要,从而营造“暗感校园”。 (1)以人为本,民主管理,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学校主人翁。 (2)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氛围,使教师有归属感。 (3)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文化氛围浓、信息化程度高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温馨感和舒适感。 总之,学校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及时化解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班主任对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和生活。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析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师德 师爱 自我评价 自我管理 赏识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等职业卫生学生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做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德育在学校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导 向、动力和保障作用。由于生源问题,职业学校中有不少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大多在中学养成了自由散漫、不认真学习、不求上进、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中职德育工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是中职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欲成才,先成人”,针对当代中职生的特点,如何使学生成人、成才,是值得教师和班主任思考的。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深深感到,要有效实施有“灵魂的教育”,就要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工作中,就是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1良好的师德、无私的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平日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只有不断注重自身的职业素质、品德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同时,师爱也是成功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只有真正关怀、爱护、尊重、信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在生活上教师给以他们细心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以他们热心的指导、帮助,让学生在接受关怀的同时也加强师生感情的交流,这是落实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 另外,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教育时应讲究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 当代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比较强,对此,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及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此,在日常管理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以便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 班主任工作辛苦复杂,千头万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呢?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新的班集体成立以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完善各种班级规章制度,使班主任工作切实有章可循。班规应当与校规保持一致,从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班规的制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学生知道并加以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学生遵守班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觉地与违反班规的行为作斗争。其次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好人好事,要公开地充分地加以表扬,有利于在班集体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对违反班规的行为要适当地处罚,起到警示作用,以便使这部分学生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改进。 2.2选好学生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如前所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同时很多班主任都有相当重的教学任务,事必躬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一个新的班集体建立以后,班主任往往要通过观察、了解和培养,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热爱集体,乐于为同学服务,组织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同学来担任班委干部和团支部干部。只有这样的班干部才能赢得同学的支持,并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敢于和善于放手让班干部开展工作。但要把握好尺度,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班主任要牢牢把关,对于班级的日常工作,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干部去作,实行民主管理,要让学生干部既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又有权利的约束,要善于维护班干部的威信,作班干部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3进行赏识教育,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赏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班主任常规教育的一种方式,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班主任的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加倍关注,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特长并加以赏识,充分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公开地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做人的信心和勇气,并且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爱,从而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对有些不遵守纪律,但比较聪明、组织能力强的后进生要大胆的委以重任,比如,补选为班干部,使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主动地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 除此之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总之,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应该建立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中职班主任论文: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的生源质量,中职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一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方法和灵活恰当地使用一些工作抓手。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育教学 管理工作 就目前中职学校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而学生管理则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不仅是学校管理层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一~班主任更要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就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浅见,愿能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些绵力。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甚至还有不少在中学阶段中途辍学的学生,他们大多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也较差,入校后违规违纪现象频发。2010年7月29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学校的最基本单位一班级的管理上。因而,最终的担子也就落在班主任身上。所以,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更不好当 2认真履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 (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礼修身,诚实守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中专学生行为准则。 (3)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教育学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重视职业能力的锻炼和职业素养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和发扬良好的校风。 (4)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文艺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健康、正确的自我形象,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安全意识。 3切实履行班级管理工作职责 (1)认真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经常深入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加强检查与督促工作;按要求填写学生档案;认真组织实施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与鉴定;及时对学生的奖惩、资助和评先评优以及推荐就业等提出建议;制订和落实班级学期(学年)工作计划,搞好班级总结;认真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做好班级台账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生报到、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鉴定、毕业就业实习指导和毕业离校等工作。 (2)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级学生的自然状况和思想、学习、生活、纪律等情况,经常同任课教师、有关部门和家长联系,围绕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3)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及其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指导班委会、团支部开展工作,做好班团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推荐工作。 (5)关心学生,主动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向学生科汇报本班学生违纪情况,协助调查处理并制订帮教措施,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 (6)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抓好宿舍、教室和卫生区的卫生;督促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建“优秀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教室”等活动。 (7)督促班委管好班费,负责班级学生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填报,督促学生按学校规定按时缴纳相关费用。 (8)按时完成学生科布置的各项工作。 4班级管理基本工作方法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常说的“管无定法”。对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而言,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树立威信、教学生做人和培养学生生存观三种做法尤为重要。 (1)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要当好班主任,首先须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因为威信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心灵的纽带。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感情传递的载体。没有这样的纽带和载体,班主任就无法把班集体搞好。班主任的威信应该有这样三种内涵: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权力的威信令人畏,叫人不敢违;能力的威信令人敬,使人不能违;情感的威信令人亲,让人不愿违。 (2)教做人,帮助学生确立人生观。学生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知识重要,学习技能更重要,而学会做人最重要。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如陶行知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学生如何做人,首先请学生做到七个字,那就是“忠、孝、仁、智、礼、义、信”。其中,“孝”最贴近学生实际,而“孝”又最能教育学生怎样傲人。“天下事,孝为先”,从“孝”字入手。一步一步再做到其他。如何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呢?除了讲道理以外,更重要的是开展“感恩”活动,要求学生每月一次“感恩”行动,诸如给父母做一顿感恩饭、给老人洗一次脚、打扫一次庭院等,甚至送一次茶水、搬一只凳子、给父母洗一件衣服等都可作为“感恩”活动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把做的事情写下来,最好能带有家长的意见。班主任阅读后,找出有代表性的,在征求学生本人同意的条件下,在班级宣读,并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傲肯定会给学生在做人上以启迪和教育。 其次,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苏轼日:“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是一个转折,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学校管理,除学校统一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外,还应在新生入学后—个月内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时间认真学习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心得体会或保证书,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根据班级的具体工作,制定班级公约和奖惩制度,由全班同学讨论达成共识后执行,以培养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班风。 (3)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生存观。人的一生有两大任务:一是作为自然人,要恋爱、结婚、生育,担负起繁衍人类的任务;二是作为社会的人,要择业、就业、职业发展,担负起发展人类、发展社会的任务。学生来中职学校学习,其目的就是找个工作。找到满意的工作的依据是什么呢?主要有三条依据:一是就业的机制和劳动力供求状况;二是个人的因素;三是一些外部环境因素。而个人因素是选择职业的首要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是指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自我因素。所以班主任就以就业为导向指导学生认识“我是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人需求、长处和短处,从而知道自己会傲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去做等个人能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去从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技能方面下功夫。就知识而言,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复合知识,其中对中职生来说,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尤为重要。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常识知识、工具知识;专业知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实训课。与此同时,班主任再指导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优良素质的形成。学生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便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为自己今后的独立生活也就是生存创造了条件。 5班主任工作的抓手 许多班主任在交流心得时多多少少都表露出对班级中个别“能”学生的无奈。他们经常旷课、旷宿、上网、吸烟喝酒,甚至时有打架斗殴事件发生,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相关规定。班主任在处理这一类问题上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心思,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不仅对其个人发展无益,对班级其他学生也会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对于这些学生,班主任怎样去挽救他们,转化他们,尽可能地留住他们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就业。就业是谋生的手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体现,中职学生就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找工作。如果说就业是立国之本,安民之策,那么就业更是我们的制班之道。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就业推荐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含有对学生学习成绩、操行评价、技能等级证书等各项规定。班主任就以就业推荐为班级管理的抓手之一,自学生入学,在开展正常教育中,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一开始就做好就业的准备,对于上述个别“能”学生敲响警钟。如果他们漠然置之,班主任则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其推迟推荐就业或不予推荐就业的处理,视其以后表现再酌情对待。 (2)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是记录学生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学习成绩、操行评定和班主任评语等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尤其是就业后在个人转正定级、办理养老保险等方面必须用到学籍档案。档案作为个人身份的一种象征,随着人事服务工作的发展,其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每一位获得正式学籍的学生,他的在校学习经历都会记录在案。而且,在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还要调阅个人档案以了解其在校表现,作为是否录用的铁的依据。对于班级屡教不改的学生,班主任评语在学籍档案中就会体现出来,这样对其以后在校的表现将会起到鞭策和激励的作用,其行为将会有所收敛,甚至会发生彻底改变。 (3)纪律处分。根据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号)的规定,学校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视其情节和态度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对于一学期旷课累计达90课时以上或擅自离校连续二周以上的学生,学校可以作退学处理。对于经常违纪经教育而不知悔改的学生,报学校申请给予其纪律处分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是对其施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后抓手。 6结语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当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亏了。”因为当班主任有三种收获:第一收获多类人才;第二收获真挚的感情;第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班主任的工作是有创造性的,每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时,看到有的学生由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感觉班主任工作真是魅力无穷,由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遭出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真谛! 中职班主任论文: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探新 论文摘要:目前,在中职学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难度。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认为中职班主任可采取如下管理方法:服务管理法、欣赏管理法、目标管理法、自主管理法、全员管理法。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学生管理 中职学生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班集体和每个学生。现在,中职学生越来越难管理,班主任越来越难当。为了加强中职学生管理,提高中职学校育人质量,中职班主任必须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必须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的特点 (一)弱势群体 中职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处于弱势。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收入水平多处于中低阶层;有些学生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学生缺少母爱或父爱。(2)学习上处于弱势。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成绩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生理性成熟度与社会性成熟度不一致 生理性成熟度与社会性成熟度不一致,表现在:生理性成熟超前而社会性成熟滞后。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即生理性成熟期,但社会性成熟未能及时跟上,即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集体观念和责任感淡薄;叛逆心理和自卑心理较强;在成就动机、求知欲、自尊与自信、综合素质等方面明显弱于普高学生。 (三)沉迷于网络 学习压力比普高学生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觉得无事可做;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使大多数中职学生喜欢上网,尤其是男生,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 针对中职学生的以上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给学生温暖,维护学生尊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服务管理法 班主任要树立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多与学生谈心,增进师生感情;多替学生着想,为学生办实事,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针对中职学生家庭弱势的特点,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真心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新生班班主任,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此时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状况及初中的学习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除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外,还要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可针对学生喜欢上网这一特点,创立一个班级qq群,邀请全班学生加入,周末或学校放长假时,可以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在群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班主任自身的网上言行,教育并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 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随着多元价值观取代单一价值观,职场的成功除了专业与绩效外,积极的生活态度、豁达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同样重要。 此外,要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梅雨天为学生烘干衣物;寒冬腊月为学生送衣添暖;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增强班级凝聚力。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应带领班干部和其他学生一起关心帮助他,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 (二)欣赏管理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出色的,都是能成功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就其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其结构来说,是由8种智力组成,即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它们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如语言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多写宣传稿;身体运动智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等。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消除自卑,提高自信,班主任可以把每个学生的操行分定为1000分,投稿、做好人好事、参加各种比赛等,可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分;在学校每星期的综合测评(包括卫生、纪律、宿管、宣传、体育等)中取得前五名,全班学生的操行分相应奖5、4、3、2、1分;如果哪个项目在全校第一,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多奖2分,负责该项的班干部双倍奖分;学生违反班规校纪,如迟到或不按时搞卫生等,第一次记录下来,不扣分,应第二次则加倍扣分。 班主任应利用周会时间总结学生上一周表现,表扬表现好的学生,与表现不好的学生单独谈话,共同探讨改正缺点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又间接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守纪律的学生会慢慢地变得守纪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随之养成,集体荣誉感及责任心随之加强。 (三)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上世纪中叶由德鲁克提出的管理方法,它通过让组织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激励员工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法就是让学生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可在教室设立“我的目标”栏,让学生每周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贴在目标栏里,目标要具体,要切实可行,内容可以多样化:学习、生活习惯、同学关系等都包括在内。公开目标可以让学生了解彼此的努力方向,互相督促,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目标栏的设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求知欲,在班上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并能以学风促班风。 (四)自主管理法 自主管理法就是利用学生干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用心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 优秀的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确定品质优秀、为人正直、有魄力、敢说敢管、能说能干的学生为班干部,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和悉心培养,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意识,并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使其他同学能够自觉地团结在他们周围。要及时传授给他们正确分析、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成为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后,要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如安排宿管委员每天早晚检查各寝室的卫生、就寝纪律、清查就寝人数,并负责将查寝结果及时报告给班主任。这样,既给学生干部锻炼的机会,又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全员管理法 全员管理法就是让全校教师都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班主任要与招生教师、学生科、科任教师沟通,多方面、多渠道、多视角地了解、教育、督促、培养学生,利用全校教师的力量进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本校教师招进来的,进校前,招生教师就对他们比较了解,因此,要想对新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除了与学生谈话外,还必须与招生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班主任不可能时刻守着学生,班干部也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班主任要与学生科教师沟通,多方面了解学生表现,共同探讨教育培养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中职学生的学习地点除文化基础课在教室外,其他学习地点依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场所。班主任要经常去学生实训场地,一是看所有学生是否都参加了实训,二是与专业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及时与专业教师交流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态,共同探讨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班级管理有法,但无定法。不管什么班级管理方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爱心、细心、责任心及奉献精神。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析中职学校兼职班主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论文关键词:兼职班主任 关系 学生管理 论文摘要:兼职班主任是一个肩负多重职能的特殊群体。如何使这支特殊队伍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管理工作,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本文以笔者几年来担任兼职班主任的亲身体会,谈谈兼职班主任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除了专职的班主任之外,还从专职任课教师中选拔一部分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同志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参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兼职班主任如果发挥得好,不仅可以减轻专职班主任的工作量,产生优势互补效应,而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可形成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工作时间不固定,管理知识不全面等情况,可能会带来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作为兼职班主任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要协调好专职班主任与兼职班主任的关系 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随着近几年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而许多班主任却到r退休的年龄,因此学校出台丁从专职任课教师队伍中选拔一部分同志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政策,许多青年教师积极响应。但这却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许多教师加入兼职班主任的原始动因是出于评职称的需要,对班主任工作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主观上并没有做好通过班主任工作去为学生德育工作作贡献的充分思想准备;另一方面,部分兼职班主任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际开展学生管理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兼职班主任自身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另外,专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对兼职班主任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专职班主任是专门的学生工作管理者,由于时间充裕,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基本情况非常了解,对处理学生问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对兼职班主任来说,许多老师是第一次参与对学生全方位的管理,不清楚学生的心理特点,遇到学生发生纠纷等棘手问题则束手无策。因此,兼职班主任要想进一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指导,就必须借鉴专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来快速弥补自身工作经验的不足。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处理专、兼职班主任关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例如,每个兼职班主任刚开始带班时学校会安排一位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给予指导。另外,定期举行专、兼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大家相互交流,相交学习。总之,“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专职班主任和兼职班主任是合作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实践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要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工作的关系 在中职学校,兼职班主任都是工作在一线的理论或实习教学老师,大多教学任务繁重,有的还兼有行政职务。因此,必须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工作的关系。兼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紧紧围绕本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展开工作。担任兼职班主任的教师因为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与学生之间在专业课程等方面有共同认知感和归属感,师生关系也更多的是一种良师益友关系,也有助于班主任更深地了解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专业工作,充分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对兼职班主任而言,妥善处理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教学工作的关系一方面是对他们专业教学工作的一种补充,可以增强他们的管理和事务处理能力,另外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为教学做参考。 三、要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兼职班主任因为本职工作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在本职与兼职工作之间往往难以兼顾。而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连续性的,不容许有片刻懈怠,如果兼职班主任不能全身心地投人到这项工作中,就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达不到教育目标。笔者在当兼职班主任期间,利用每周班会对学生进行某一个主题的教育学习,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到教室掌握学生学习信息,经常找到任课教师了解班级动态,或借助寝室值班的机会,到学生寝室走访,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也可利用网络技术,例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多种方式,笔者所在班级学生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高,每学期都有几名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中职班主任论文:浅议中职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 我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几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许多年了,但作为职业高中学校的班主任,时间才五年。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五年中,也足以让我体会到职教班务工作的琐碎和辛苦了。在实际工作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普教班主任多得多。 一、认识学生,了解学生 职高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我校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是那些家庭环境复杂、中考失败、初中辍学在家或者是在社会工作后因不顺利返校的学生,在家没人疼、在校没人爱,社会没地位、没有考上高中的自责加上学校环境营造的低人一等的感受,从客观环境方面导致了现在他们普遍表现出了失败感和上进心的缺失,表现为不认真听讲、一部分学生还经常旷课、责骂、抱怨他人,生活无规律,情绪化问题严重,自私自利、对他人冷漠。通过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两周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是情绪和心态调节问题。 怎样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呢?我以为,因为他们失败的过去导致他们现在的状况,因此,关注学生未来,让他们树立一切从头来的信念,同时以行为规范教育为辅助,帮助他们逐渐摆脱情绪困扰,逐渐学会自己调整精、生活和学习状态。 二、调整心态,真心爱学生 有人可能会说,就那样的学生,爱得起来吗?但是,冷静想想,现实让我们面对的就只有这样的学生啊!我们干的就只有这样的工作啊!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了解学生,我发现那些学生本性是善良的,单纯的。于是,我学着用爱去温暖学生脆弱的、自卑的心灵。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先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才会在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朝前走。 三、蹲下身来,尊重学生 教师做久了,班主任做久了,有时不经意会形成“老师腔”,动不动就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人的嘴脸。克服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即尽可能的蹲下来,设身处地的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认真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首先要有民主精神,尊重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待。在开学第一学期,我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既然是公约,就必须全班讨论,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上的主人。在民主选举班干部时,我也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四、以亲和力感染学生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怎样体现班主任的亲和力呢? 第一,要语言美。对学生讲话要亲切,严禁“老师腔”,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尊重他的,关心他的,爱他的,这样,他才能接受你的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取心和荣誉感。第二,要仪态美。仪态包括仪表、眼神、动作等。一个仪表美的老师,在学生印象中总是美好的,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鼓励和赞赏的眼神,真诚的微笑,大方自然、亲切的动作,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从而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第三,要人格美。人格美主要指内在的思想美、道德美、知识美等,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必然学生无限敬仰,进而产生感召力。 五、灌输常规,约束学生行为 每学期,特别是开学初,我都要不厌其烦的向学生灌输学校的常规,如作息时间、仪容仪表、早操课间操、用水用电安全,财产公物、考试制度等常规, 迟到早退、打架纠纷,不做清洁或清洁打扫不干净等行为的处罚……。让学生熟悉学校及班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反复纠正和强调,直至全体习惯为止。灌输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的理念。 六、用文体活动团结学生 如果举行一项活动,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的话,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将是极大的成功。学校举行的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和运动会等活动,我让全班学生都出去,参加的参加、助威的助威。班主任要全力提倡和督促,这是形成和谐的环境,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绝好机会。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前做好动员工作。学校每学期都有全校性的文娱、体育等竞赛活动,在每次的竞赛活动之前,都应利用班会课时间做好动员工作,阐述同学们参与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参与,并鼓励同学们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为班集体争光。在每学期的劳动周前做好动员工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学校在一、二年级期间,每学期安排每个班一周的劳动课。为了使本班同学在劳动周中遵守劳动纪律,按质按量完成劳动,班主任应在每个劳动周之前利用班会课认真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周的意义,完成劳动周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校内、校外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实习是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去的一个过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手段。实习成绩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所以班主任应在每次的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工作并在实习课中努力完成实习任务。(4)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做好动员工作。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本学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广大同学重视期末考试并在考试中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班主任应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教育学生搞好复习和考试,明确考试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检查教学的一种手段,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方法改革做准备。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而职教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中职班主任论文:分析中职学校班主任论文 摘要:中职学校班主任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必须对班主任工作有热心、有责任心、有信心,对学生有爱心,并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中职学校合格的班主任。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1.合格的班主任必须要有奉献精神 班主任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正常上班工作是8小时制,而班主任工作是24小时制,多数班主任不论白天晚上,心里时刻都装着全班同学,总是担心班级学生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班级几十号人,大事小事有可能随时发生,确实要花不少精力。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没有奉献精神是肯定不行的。 2.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热心 2.1对班主任工作要有热心。首先要热爱班主任工作,要把班主任工作当作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才会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工作。 2.2对班级管理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不会用主要精力去学习、去探索、去工作的,那么工作效果肯定不会好。 2.3对班主任工作要有信心。要有信心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积累经验,班级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2.4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学生远离父母和亲友来到了学校,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学生来到学校,班主任即代替了他们的父母角色,他们希望得到老师们的关爱。班主任负有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多去关心爱护学生,多去和学生交往、交流、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在班主任的面前敢于说话,愿意说出他想要说的话,这样才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与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更应该去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这样他才会在心里面感激你并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班级管理工作才会顺利。 3.做好班级工作的方式方法 3.1把班风建设、学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3.1.1建立得力的班委,发挥班干的作用。新生入学后,要尽快组建临时班委。要多注意了解学生入学初期的表现,有目的地分配给学生的一些工作任务并注意观察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况,然后由班主任提名组建临时班委。临时班委一般为两到三周,在这期间,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临时班干的培养,指导他们去做每一件事,并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遇到问题时与他们商量解决,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正式班委的组建打下良好基础。在组建班委时,一是班主任做动员工作,重点讲班干工作的重要性和班干工作是自我锻炼的最好方式;二是要求学生自我推荐,采用竞聘演讲的方式;三是由同学提名推荐;四是班主任提名推荐;最后进行投票选举。实践证明,这样选举出来的班干,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组织能力、工作能力都比较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3.1.2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是一个转折,学校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学校管理,除学校统一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外,还应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学习讨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学习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在校期间顺利的完成学业 3.1.3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风气。由于生源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不一样,有的学生求知欲不高,表现有厌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的现象较为严重,有少部分学生甚至有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以班风、学风等各方面做得较好的班级来教育学生搞好学习,并把在校学习与毕业后就业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1.4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表率。凡事要注意坚持原则,对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如学生做错了事,违反了校规校纪,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对那些屡教不改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否则,班级管理工作难度更大。 3.1.5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根据班级的具体工作,制定班规班纪和奖惩制度,由全班同学讨论达成共识后执行,以培养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班风。 3.1.6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一些开朗,有一些内向。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批评教育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1.7精心策划好好每次班会课。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交流、沟通的主要平台,精心策划好每次班会课是班会课取得良好效果的首要条件。 3.1.8抓住关键时刻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1)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前做好动员工作。学校每学期都有全校性的文娱、体育等竞赛活动,在每次的竞赛活动之前,都应利用班会课时间做好动员工作,阐述同学们参与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参与,并鼓励同学们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为班集体争光。(2)在每学期的劳动周前做好动员工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班主任应在每个劳动周之前利用班会课认真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周的意义,完成劳动周的各项工作任务。(3)在校内、校外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实习是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去的一个过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手段。实习成绩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所以班主任应在每次的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工作并在实习课中努力完成实习任务。(4)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做好动员工作。 3.2加强班级团队精神教育 班级同学来自各地,新生入学后最明显的问题是互不相识,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够多,有些同学很活泼,表现欲望强,个性也很强,但他们往往缺乏团队精神;城区、乡镇、农村的学生以居住地分成群体,各居住的宿舍又形成若干个小群体。大家缺乏交往沟通,班集体的凝聚力较差。所以班主任应多深入班级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开展班级活动,给同学之间的交往、沟通创造平台,使班级的团队精神尽快形成。只有班级团队精神形成了,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就顺利了。 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级同学在学习、纪律、思想品德等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了,学生受教育时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工作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职班主任论文:中职财会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 摘要:中职院校最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中职院校的工作重心是教书育人,而德育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决定中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施教者,也是德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方法,分析影响中职德育教育的因素。本文以中职学校财会班为例,浅谈班主任加强班级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主任;中职学校 新时代的中职学生通常思想价值观不够成熟,讲究个性,不喜欢被传统教条所束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强的情绪化,主张教学内容应该贴近个人兴趣,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主义。随着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多中职院校开始注重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加入学生互动,这一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项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职院校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财会人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水平,才能担负起公司日常的财务保密工作,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财会学生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自信心 与普通中学教育相比,中职教育在课程安排的差异上是十分显著的。不同于普通教育模式,中职教育课堂教学在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外,更加注重教授学生职业化的专业课程。这普通教育的教学场所大都以教室为主,中职教育在进行室内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去室外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进行教学实践[1]。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但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好胜心过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形成自私主义,导致其真正遇到挫折时容易失去信念。 (二)缺乏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就业的压力日趋严重,渐渐导致中职学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中职学生的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学历、成绩等种种因素,中职学生容易出现自我效能感差,出现自卑心理,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间接造成了中职教师对课堂教学玩忽懈怠。另外,中职学生缺乏学习毅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其普遍比较“好动”。 (三)学生的思想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也时刻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知独立,长此以往不仅会消磨学生的斗志,还会让其沉迷于此,给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带来负面影响。此外,由于中职学校的招生率长期得不到满足,为了增加人数学校降低了入学的标准,因此,也致使学生质量的下降,学生品质低下,道德缺乏,再加上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心理不正常[2]。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打击下,就会发生离家出走、打架、逃课等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或改善,会给学生带来重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学生肆意妄为、忽视朋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现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思想保守 从财会班主任的角度上来看,首要目标是保证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再以此为基础,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根据目前中职院校的现状,教师们在维持教学秩序这一目标上所花费的精力远远大于在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上所花费的。并且大多数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掌握更多的财会知识,认为开展德育工作是浪费学生的时间。然后就是班主任的自身德育专业知识不足,无法满足财会工作德育教育的要求[3]。 (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弱 现阶段,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德育教育也是一样。要想有效保证德育教育的顺利展开,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脱节。除此以为,班主任与其他任课老师之间也缺乏交流与合作,使其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也缺乏了解,这在客观上也阻碍了德育教育的展开。 (三)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担负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责任,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上中职学校的孩子来说,这也客观上反映出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会对孩子失去了教育信心,家长通常是因为自己管教不了或不愿意管教,其将学校当束缚孩子、管教孩子的工具,自身也没有为孩子建立很好的榜样作用。有些家长甚至一同与孩子欺骗学校,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如此才能有效保证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4]。 三强化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班主任德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保证。班主任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心理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班主任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班主任在思想、行为、道德品行方面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要学会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此外,还应该加强和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将正确的思想与高尚的品质传递给学生,无形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与财会专业的特点相结合 财会专业与一般专业不同,其具有特殊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其主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精华,同时必须具备成为一名财会人员的良好道德品质。这也是因为高水品的思想搞的品质才可以为财会工作的质量提供有效保证,从而确保财会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5]。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必须正视财会专业这一特殊性,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学。要将财会工作的思想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例如会计职业道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财会知识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充分展现出来。 (三)加强课堂管理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推德育教育是实现中职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基础,没有严格的课堂教学管理措施,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就没有约束,就会缺少紧迫感,不利于中职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中职课堂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妥善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德育教育内容,如此有利于促进课堂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学生还缺乏行为自制力和心理抵御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心理波动。中职院校要密切注意中职学生的心理变化,班主任在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前,如果忽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因素,不对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制定,容易引发师生关系恶化,甚至引发冲突,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也与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6]。同时教师要仔细考虑不同学生中的年龄、特征差异,以便促进中职学生自愿了解和接纳课堂准则,做到有理有据。 (四)教育多样化 德育教育常规的尺度要适当,不能要求太低,也不能要求太高,不可以偏宽,也不能偏低。班主任在制定教学常规的时候不能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要以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宽严适度,使学生能自发接受德育教育,并主动承担责任与义务。使德育教育能真正满足中职学生的内心需求。采用合理的形式,中职德育教学常规要采用合理的形式,内容要具体、明确,文字要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最后以书面形式陈列出来,既有利于常规实行和操作,又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接受和理解。一方面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儒家的礼仪经典,让学生接受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其明白文化的魅力,推动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之间懂得互帮互助,既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又能促使其文化内涵及道德修养提高,推动其发展的全面化。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一门合作型很强的学科,作为中职财会班主任,要在实践中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要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对德育教育进行准确分析,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途径,增强高职教学效率,提高高职教学质量。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必须用新的德育标准来审视和培养学生,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的德育特点,不断改进德育方法,使德育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作者:吴丽艳 单位: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略议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形式的完善 一、分清角色,努力打造“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1.做好英语课堂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对课堂引导的仔细研究,充分准备每节课引导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们带着目标和任务来完成每一节课的学习;同时,在准备时也要对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行注意,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把握,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潜移默化的学习,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兴趣带动下完成课程;最后,要注意对课堂所要讲授的知识和所要传授的信息的准备,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来提高和改善课堂氛围、教学形式,让学生进入一个培养能力为主、学习知识为辅的大环境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感觉大幅度提高。通过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的自我实现,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每节课的开头阶段,就像一篇好的文章一样,好的开头能够奠定整个的基调。当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必然会兴趣倍增,思维会更加的活跃和兴奋,记忆、思考的效果也会更加的好,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3.不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 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老师的爱心是离不开的。具备爱心这个基本条件的老师会在心理上重视教学任务,不会把教育学生简单的看做教完规定的课程,还会关心学生的学习成果,知道学生的各种问题,更深层次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且,如果教师没有爱心也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这样会使得本应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变得紧张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就会收获很小。同时,爱心还会督促老师对特殊学生进行更多的注意和关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创新思维,努力改进“课上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很少有学生可以在课上的时间把老师讲授的所有内容全部消化,因此必须寻求其他有效的教学途径。但是,这里说的其他途径并不是增加学生上课的学时,而是一些其他有效的途径。 充分利用好课上时间,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只传授对学生有用的知识,对一些讲了也没有用处的知识进行舍弃,以免学生本末倒置,学习效果下降。通过对知识的筛选和提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抓住课程的重点也可以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由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尤其是针对一些较简单的内容,更应该有选择性的讲解,以免简单的知识毫无意义的反复,学生听的不耐烦,效果也不大,倒不如传授一些新知识,进一步提高知识量和有用度。这样传授的精炼知识可以让学生抓住实质,画龙点睛,去粗取精,效果很好。在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过程中,要保证练习的内容适当的集中,内容逐渐增加深度,先单一在综合,通过对练习效果的反馈研究,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及时修正和指导。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多年来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具体介绍了研究的成果。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素质教育已经写入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作为教师必须通过努力的工作和深入的研究,切实落实国家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的选择和改善,不断提高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效果,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子平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上营初中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探求语言经济学下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 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上分析,外语学习是从学得过程逐渐过渡到习得的过程,而语言的学习理应安排在小孩成长的关键期。但小孩的职业规划还有很大可塑性,根据语言经济效用的理论,孩子将来从事的职业,能运用英语的程度如何还是未知数。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绿贝儿曾说“幼儿可以自我发展,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自主性,自发性,以游戏的方式去学习”。 如果小孩的学习负担过重,剥夺儿童娱乐的时间,这种学习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事倍功半。有些家长抱有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强迫孩子利用周日和节假日的时间参加英语培训班,这种拔苗助长的家庭教育模式很容易让小孩产生厌学的情绪,而这种盲目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一部分家长出于从众的心理和攀比的心理希望自己的小孩外语水平比其他学生好,如果不参加培训班有可能落后于其他学生。更有些家长认为价位越高的英语培训,其效果就越明显,等消费行为完成后,却发现虽然消耗了不少的财力和物力,达到的效果却不明显,由此产生了高消费低收益的问题。有些家长高价聘请研究生给小孩辅导英语,希望小孩将来能考上重点中学,其实,这种消费行为属于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二、语言经济学对小学英语教育的指导意义 从小学生的现状出发,针对家长对英语教育大量投资的状况,笔者从经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几个建议。 (一)盲目性的英语消费,会导致学生严重偏科,阻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学生现阶段花费太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在英语学习上,利用节假日参加英语培训班,很容易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例如,美术、音乐、自然、体育等科目都可以全方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学生现阶段一味地把时间花在英语上,可塑性的思维很容易发展到定势思维,不利于理科学习。比如小学英语强调学生模仿、记忆、储存、运用,而小学数学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如果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花费在英语学习上,而发散思维和抽象逻辑性思维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开发,到了中学阶段很容易产生偏科的现象。这种过度的英语消费违背了小学生的教育方针。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地进行英语语言消费,争取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 (二)优化外语师资队伍,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小学的外语师资水平却让人担忧。有些落后地区的重点小学的英语老师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师范生,没有接受过英语专业的训练,不仅缺乏外语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而且,几乎没有真正掌握英语学科的知识。例如,语音语调不标准、缺乏对外语学习规律的认识、不讲究教学方法,结果不但收效甚微,还误人子弟。乡镇小学的外语师资力量与重点中学相比更恶劣。这样,外语课不但不能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接受过英语专门训练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师队伍中没有竞争力可言,迟早被社会淘汰。 所以,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应该全力支持和鼓励英语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通过参加教师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科学地掌握外语学习的规律,挖掘学生学习外语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热爱这门学科。 (三)学生用的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保持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知识性 语言具有经济价值的属性,让语言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学生教材就应该及时更新,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的特征。目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材落后。表现为教材主要以单词和课本为主线,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教育决策者应该选择应用性比较强的教材,以任务为中心编辑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教师应该认识到语言的经济价值,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英语投资都产生效益,教育决策者要及时调整教材达到与时俱进,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发挥最大效用。 作者:邓斯怡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探求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问题及策略 一、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培养问题 当今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多数来自各个院校英语系,院校注重的多是语言能力的培养,缺少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人才,使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与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虽然目前已经有高等院校将英语教师直接分配到某一院系之中,主教该院系的学生,但是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师资力量上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所有的院校不是都具有提供英语教师进修学习的能力,使教师无法潜心的做科研或者是教学,从而加重教师的压力,使师资的力量得不到提高。 2.对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够重视 随着我国在国际中的发展,将国外大量的教学理论引进使用,但是外国的教育理论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方法中存在着大量的积极因素。我国是拥有较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国外的教学理论能否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还有待教育学家、语言学家等专业人士的验证。 3.我国英语教育教学的政策缺乏 我国的相关教育部门在各个时期对英语的教育教学都制定了相应的部署和指示,对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却没有制定一个长远的,和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对英语的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4.我国英语教育教学受到市场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和招生率的扩大,使测试市场和教材市场具有较多的经济效益。因为教材市场有一定的经济利润,使高校大学英语的试验单位、出版社和教材的编写者之间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利益链,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垄断的模式,也使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成为了获得经济利润的手段之一,使全国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遭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批判。因此,高校大学英语的顺利发展受到了市场化的制约和阻碍。 5.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没有明确的定位 大学英语指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学校的公共英语,而不是专业英语。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非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英语时间较短,但是学习者的范围却很大。将高效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进行明确的定位是当今大学英语教育中所有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校大学英语不单是使学生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为目的,而是要使学生掌握英语的使用能力,从而达到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目标。但是我国目前仍没有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是专业的英语教育还是公共的英语教育进修明确的定位,势必会影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解决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1.使用针对性的措施促进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了进一步的使教师的师资力量得到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可以对师范的培养投入加大,制定英语专业的等级标准,进行动态的评估,做好在职教师的教育工作。 1.1对在职的英语教师进行鼓励,为其提高良好的进修学习环境,减少负担和压力。 1.2可以在师范类的院校进行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改善师资力量的不足。 1.3改善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方式,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应主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2.结合西方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注重我国的教育理念 英语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伴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英语教育教学方面也发展着变化。我国有着“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教育理论,所以教育者必要要在我国英语教育教学中找到优点和缺点,结合西方教育的长处进行互补,不可以对西方的教育方式进行盲目的遵从和追求。 3.制定科学合理的语言政策 科学合理的语言政策是应该是对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学生的基础以及社会的需求等进行详细调查,并以此为基础上,以保障国家政治经济为前提,根据语言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大小等因素进行制定的。其应该是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对英语教育政策进行研究与规划。 4.制定相应措施 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实施可以有效促进英语教育改革的效率与力度的相应措施,以解决我国英语教育由于市场化因素产生的制约效果,从而对我国大学英语评估及测试方法与教学体系等进行较大的改善。对大学英语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明确英语教学目标,对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能够正确对待;对大学英语老师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对明确自己的学术定位,并且能够乐于研究,潜心向学。5.通过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进行功能定位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英雄教育是培养可以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有效的通过英语进行某一领域工作的能力。英语教育不仅要顺应个人的发展,还要顺应大环境的发展。从我国培养人才的角度或者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教育是培养通过英语进行借鉴与学习西方先进的的科技,以及向西方国家传播与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育承担着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以及语言教育等多项任务,可以有效的促进东西方思想交流、科技以及文化等,迄今,大学英语教育为我国培育出了大量的人才,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已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它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我们应该中西并用,统筹兼顾,从大学英语教育中认识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大学英语教育进行改革,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与内容,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交流活动、对话教学等多加重视,以期能够向着积极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者:贺青一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简述职校英语教育教学的革新 一、分析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创新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点 1.主题教学不够明确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应该要围绕相应的专业需求,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当前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往往忽视对专业的整体融入,学生在简单机械的单词记忆、句子理解中完成英语学习,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也不够,造成主动学习与自我求知的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题把握。尤其是有部分同学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习惯不好,自制力不强,对英语学习存在恐惧心理,造成整体学习效果的不足。 2.素质教育模式不健全 大多数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黑板——教材——录音机”为主,外语教学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教师的进修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教师没有系统地参加过高职教育方面基本理论的培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清楚的认识,不利于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探讨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的运用技巧 1.知识引导的创新方式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采用系统化、全面化的知识引导模式,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采用个性教学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自我探求的方法运用,教师采用步步引诱的方式,让学生在自我知识探求的过程中找到知识运用的最佳点,突出对专业英语知识的运用,此外,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并选用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做游戏、组织英语竞赛活动、教唱英语歌曲等,激活学生的内心追求。 2.学习导向的功能模式 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形成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效果,尤其是突出职业院校英语课程的整体导向,形成在英语知识运用中的字词、句子、基本英语语法等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英语学习的引导之中,并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与自身在人生观、价值观等行为准则与思想作为方面的衔接,推定专业技能的导向作用。譬如在讲述IT英语运用的专业知识中,在基于J2EE的银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就需要对SSH架构、struts框架、spring框架有一定的理解,同时还需要相当高的英语技术能力,对SpringAOP、ORM、DAO、web网络等都能有准确的理解,才能的更好实现平台的构建,就需要发挥英语的处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英语知识引导,形成导向运用的综合效果,更好的推动整个教学效果的高效化。 3.个性教育的创新模式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思考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特点、身体表现、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之下,通过形象化的知识点运用,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到最大化,形成自我学习的目的。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更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将英语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结合社会需求的各大热点,细致深入的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在教学英语音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音标写在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进行辨认,然后由这么学生的同桌进行评价,看音标读得是否准确,并由这名学生根据音标的正确读法,举出几个带有该音标的例子,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英语单词,增加学生的单词量。通过结合学生个性化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英语学习专业性、适用性、综合性的全面实现。 三、结语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是一项全面化、综合化、个性化的教学实施过程,要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引导,并结合学生个性需求与特点,采用灵活多变、创新教学的手段,突出学生的个性参与,形成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推动职业英语教学的全面进步,促进学生英语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邱丽月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中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探讨 【摘要】经济环境在迈进新世纪以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在新经济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苛刻。为了契合经济环境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顺应时展的新需求,制定了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新措施。但在中职教育中,英语这门学科还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如何让广大的中职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培养新时代综合应用型的人才,提高中职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中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探讨几种有效提高中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中职英语教师对课堂质量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法策略 一、提高中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我国中职院校目前所要面对的重要课程改革之一。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甚至厌倦学习生活,中职院校的教师要积极主动寻找有效的措施,改善问题,使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英语课堂的质量同步得到提高。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并能满足其心理上的需求,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就会在教育教学上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社会对中职学生的看法及观念也会随着英语课堂质量的提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来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当今中职院校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二、中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面临的困难 在中职院校所有学生里,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及基础教育设施的限制,学生的英语水平十分低。农村学生性格腼腆,而且掌握的英语知识十分有限,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越来越弱。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意识到主动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容易形成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总体的学习氛围是消极的。 三、提高中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课堂活动教学法。中职英语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非常枯燥,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运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充满活力与兴趣的课堂中获取知识。在英语课堂中可以穿插竞猜式的小游戏,或者以小组的形式来竞争,对胜利的个人或小组进行奖励,让学生学习欲望得到激励的同时,集体荣誉感与团体观念也得到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来组织英语单词记忆大赛,把课程需要记忆的单词整理规划,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赛,之后派出代表解说所给出英语单词的中文词义,或者用单词造句子,或者制作英语单词图片让小组代表用英语来对其进行描述等。依据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及需求创造充满激情的学习环境,开展兴趣浓厚的课堂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主动接受英语知识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情境教学教学法。中职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上没有压力的汲取知识。如果教师没有创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那么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发挥其潜在的作用。在汲取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口语是中职学生最难以克服的弱点,也是英语这门学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中职生掌握的英语知识不足,单词的使用能力很低,在课堂上无法使用英语进行对话。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环境。对于如何创造良好的口语环境,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具有可行性的策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的人物,用情景对话或故事表演的形式,把文章的情景在课堂上演绎出来。对于没有人物的论述性文章,可以采用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进入文章的情境中,深刻体会文章的内涵。通过这些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英语说话的平台,让学生胆怯的心理逐渐消除。在情景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被教师所创造的情境所吸引,然后进入这些情境里,主动的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在最大限度上汲取并实践应用情境中的英语知识。 3.结合实践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英语课堂中,应用结合实践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新课程改革对中职教师的要求。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学生只有主动的汲取知识,对获取知识充满了热情,才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并在实践生活中运用。在运用结合实践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把课堂从教室转移到户外,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校园里的某个景点进行仔细的参观,派出小组代表,用英语描述本组学生对所参观景点的看法或感受等。通过户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摆脱枯燥的英语课堂,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而提高了中职英语课堂的质量。 四、结束语 针对目前中职院校对英语的关注程度不够,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有效的策略,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与调整,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契合中职学生的各种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的素质,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作为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寻找课堂质量低下的根源,因材施教,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总而言之,提高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长期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并要求教师积极寻找有效的策略来解决。所以,中职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身掌握的知识,并深入了解中职学生的潜在需求,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加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迅速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飏 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职业本科英语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职业本科英语教育主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与普通的高校本科教学不同,职业本科教育在教学中存在较大问题,所以本文根据问题因素,对我国职业本科英语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职业本科 英语教育 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实现经济力量的共同进步,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当今发展的需要。特别在职业本科英语教学中,更是专业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该教学形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提高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 1职业本科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职业本科学校中的英语教学与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课程不同,该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的地位不同、层次不同以及实现的人才不同。在职业教学中,主要的教学为三年,在实践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英语教学来说,由于学生在入学期间英语学习的知识水平不同、掌握的英语能力不同,学生不仅没有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专业性的英语知识也得不到有效提升[1]。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职业学校必须要找出合理的教学道路来有效实施。 1.2没有合理的课程体系 职业本科教学中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结构,在课程体系教学中存在较大变化。职业本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素质人才以及创新性人才,但该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形式上也存在较大困难。近几年,各个职业本科学校虽然已经更新了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形式,但在教学课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体系的培养是在一个确定目标下实现的,对各个课程进行设定、选择期间,要按照有序的方式排列起来,并根据各个课程要素培养实际的教学目标。在职业本科院校中,对英语课程教学的构成是通过选修课来实现的,对基本技能以及素质培养中,对专业性的英语知识运用还不够,形成的教学体系结构还不够合理。 1.3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职业本科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对实际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实现针对性教学,也没有促进文科与工科教学的交融。英语课程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期间存在较多问题[2]。例如: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它们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多,不仅包括电子、机械、电力等知识,还要学会管理、教学、素质、品德教学知识等,不仅要在整体上培养综合素质,还要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设定相同的教学技术根本不能满足各个专业的学习需求,也不能适合学生在各个岗位上的职业情况,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充分表达出来。 1.4其他方面的问题 职业本科教学中的师资力量也是影响专业性教学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对外语知识实施教学期间,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考虑教师对英语知识掌握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相关的技能水平,还要对外语知识进行研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了解[3]。而且,在职业本科学校教学过程中,该学校对英语知识教学并没有充分认识,不仅投入的资金不足,利用的教学设施也比较差。在提升教学效率知识水平形式下,不仅没有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对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进行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英语知识产生的兴趣也没有得到进一步提高。 2职业本科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探究 2.1实施因材施教 在职业本科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探究性教学就要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水平以及学习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总体形式上设计出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的实施对策。由于学生源水平不同、学生对英语知识水平的掌握能力也不同,要保证良好的生源质量和教学稳定性,就要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一些考四级专业、升本科学校的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学校的教学条件实施教学,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4]。 2.2利用讲座教学 由于职业本科中的学生掌握英语水平比较低,对语法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系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开展英语教学的相关讲座,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语法知识进行讲座教学,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在讲座知识教学中,应以知识讲授为主,并适度进行教学。不仅要强调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还应全面性的、系统性的实施教学,从而提高讲座的教学效果。 2.3根据专业实施教学 职业本科英语教学主要培养专业性的应用人才,并实现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实现积极教学效果,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知识适量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知识能力。职业本科英语教学中一个比较特色的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由于职业学校受教学条件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基础教学为主。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用性,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意识,就应利用专业性知识实施教学,从而提升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 2.4根据社会开放教学 要培养职业学生的英语专业性教学,还要根据社会的实际变化和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并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根据教学、考试为主实现的,而学生是社会人才的主要部分,要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就要将学生放在市场中进行检验,并实现自己的市场形象。学校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应充分了解社会中的潜在需求,了解市场需求人才的重要方面。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施教育培养,不仅要改善学生的教学质量,还要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 3结语 职业本科英语教学成为市场教育的广泛形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发展下,教育者需要不断对该学科的教学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从而培养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何少芳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发展哲学观浅谈 一、前言 英语教学这些年投入和产出的严重失调,与我们的观念陈旧、思路闭塞、安于现状等不能没有关系。联想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教学的失误做出理性的思考。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英语教育具有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之特征 1.英语教学的普遍联系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语言也不例外。语言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的产物,是对人类活动的摹写和反映,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有着直接的联系,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外语技能与策略的关系;语言学习与师生心理的关系;听说读写的关系;语言学习与思维的关系;外语学习与学习环境的关系;外语与其它各种知识的联系。这些关系影响着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效率。为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他必须是个通才,除了一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做到:(1)了解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要。(2)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手段。(3)了解学生及学生的需要。(4)了解哲学、教育、文化和心理等知识。(5)懂得教育背景、教育政策和教育条件。 2.英语教育的变化发展 语言材料是对人类社会各项活动的反映,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表达的是人的思想和感情。而人类活动与思想感情处于发展变化中,所以阅读文本也是动态的。任何事物都不会停滞不变,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在变,所以英语教学也应在变。有人说英语是门语言知识,没什么变的,甚至若干年前的材料一样的用,但是不知道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与以前有质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重视人的本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而教师教的角色也发生着剧变。现在,人们还提倡人与教材、教学的整合。强调教材的文化哲学内含,因而,新的教材内容体系也应运而生。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终身教育。把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技能的提高。各种教学方式在探究中走向实践,开辟了教学舞台的新视野,多媒体等多技术教学手段的诞生,为英语教学以物理条件的支持。教师应自觉去调整自己的角色,克服各种矛盾以适应新的变化。(1)从传统型教师变成新型教师(2)从“被动接受者”的学生变成“自由者”的学生(3)从教授式的教材模式走向综合式的现代新课程(4)从单纯的课本教学走向开放式的学习(5)从原始的教学手段走向现代新技术。 三、英语教育是各种矛盾的统一体 1.英语教育是矛盾的统一体 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中包含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英语教学的矛盾也是千丝万屡。第一层次是人际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家庭的关系。第二层次为外语学习内在的矛盾:听说读写的关系、词汇语法学习与篇章学习的关系、教与学的矛盾等。第三层次为英语学习与相关学科的矛盾:传统教学与素质教育、语言认知与心理因素、课堂教学与主体实践、思维与文化、语言与环境、外语教学与道德教育、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无不充满着矛盾和冲突。 2.英语教育教与学的质量互变性 客观事物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这种运动变化要通过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表现出来。量变和质变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质的变化。语言学习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不付出主观努力的想法都是空想,捷径和绝招是不存在的。因而,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有一个漫长的积累,教师必须向每一堂课要质量,同时要教育和管理学生,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会勤奋,当然教与学的策略与方法也是质变的前提。 四、结语 哲学与语言,永远无法划清界限,这也是哲学家永远的迷惑、语言学家永远的心痛!教育需要哲学。很难想象没有一种哲学理论指导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杜威指出,如果我们愿意把教育看作塑造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基本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那么哲学就可以解释为关于“教育的一般理论”。无论是教与学,必须尊重人的本性,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英语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吸纳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营养。不断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的差异,做到因时施教、因材施教。只有这样,英语教育才有生命力。 作者:圣仰芝 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使得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同于以往的英语教学,新课改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英语教学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出发,倡导多种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 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想要改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首先就应该转变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意识。提升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综合专业素养,增强教师应用新教学材料的能力,毕竟我国目前针对高中英语教学资料和优秀案例方面已不再和改革前那样匮乏,而且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高中学校已基本建设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网络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以此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中优秀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进而改变以往面向英语课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网络还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完善,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堂教学中的小游戏大课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保证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多开展一些有关英语知识和教学内容的小游戏,因为在学生参与课堂小游戏的时候,会逐渐形成自主探究意识,而且学生很容易从这种教学方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获得自信,学生的脑海中会深刻记忆下一些特别游戏的知识,当学生在回忆游戏的时候,游戏所涉及的知识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同时一些小游戏还能起到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适时采取一些小游戏,转变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的教学水平,进而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标改革就是要将一些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丢弃掉,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引进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分享形象记忆法、联想与分类记忆法等经典或者新的记忆方法,以此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能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需要适当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所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很多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迟迟得不到提升,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所处在的中文语言环境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外语语言环境的创设,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这样的情景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英语掌握情况,适当使用英语来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中适当贯穿英语文化,循序渐进之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还能从中掌握一定的交际语言,逐渐形成英语思维,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为学生创设纯英语的学习环境中,使其熟练的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2.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以往高中学生被动式学习的状态,使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很多小组,在慢慢培养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到所需要学习并掌握的课堂内容,从而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迅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在以小组形式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英语积极性强的学生还能够很好的影响积极性和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并且在教学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还能够分享自己的预习和学习经验和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还让学生融入到了教学中。 3.小组探究合作式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高中学生被动式学习的状态,使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很多小组,在慢慢培养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到所需要学习并掌握的课堂内容,从而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迅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在以小组形式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英语积极性强的学生还能够很好的影响积极性和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并且在教学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还能够分享自己的预习和学习经验和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还让学生融入到了教学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来说,必须要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不断改变和完善其教育模式,这样不仅是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更是为了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作者:吴萍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定位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后反思,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的意义,使其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和合作者,教师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自身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二、注重语言运用,彰显学科价值语言的本质 特征是工具性、交际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既要注重知识积累,更应注重实践运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转静为动,化繁为简,少讲精练,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语言运用为目的,贯彻落实“学用合一”的教学原则,努力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开辟广泛的教学渠道,积极营造鲜活逼真的课堂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转变,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训练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所有学生均能在原有语言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体现出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丰富积累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教授学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英语阅读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教师应选择贴近高中生学习生活和语言水平的文章,同时要注意所选阅读材料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多鼓励、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监管和评价。 四、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合理地评价学生,促使其更好地学习英语。英语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英语教育教学观念,因为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教法去教学生,不但会教得费事,而且会使学生学得枯燥。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学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是很有必要。英语语言是21世纪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是全球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来源,是人们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桥梁,是现代社会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了新时期英语教学的需要,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力求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外语学习者。 作者:金山 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一、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对英语学科产生了厌倦 在大学里,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课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要花两年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而且在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当中,都是以讲单词、讲语法为主,甚至没有脱离高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刚踏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期望大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所改进,但如果教师仍然沿袭中学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自然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外语教学模式陈旧 在很多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当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学生则显得十分的被动。这种单向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很多学生因为过于被动,不敢问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向老师询问。甚至每一堂课的内容都是讲解词语和语法,再做练习,对答案。这样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很多大学的英语课都是公共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挤在一起上课。一学期下来,英语教师连学生的名字都不知道,所以就不能因材施教,更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课。 (三)外语教师严重的不足 据调查和统计,我国的外语教师严重的缺乏,合格的英语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教师的匮乏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多的学校为了把课程安排下去,不断的外聘教师,到外面请来兼职的英语教师。外聘的教师很多在经验方面都显得不足,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而且教师的教学动力很低,缺乏敬业精神,很多的教师都在寻找跳槽和发展的机会,这使得英语教师的队伍非常不稳定。 (四)太过于急功近利 目前,很多的大学都把国家英语四六级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相挂钩,这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学生会为了毕业证而过于急功近利,急切的想要考过英语四级,同时忽略了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甚至还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状,即便是考试过了,也不能真正的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运用。 (五)方言的影响 对于很多的大学生来说,母语方言会对他们学习英语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在发音的时候出现很多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国的南方一些地区,因为受到方言的影响,所以n和L分不清楚。甚至在英语发音中也是如此,学生在读Skin、Scoop的时候,S后的音不浊化,还有一些学生会将Bakcd读成\bcikit\。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发现,这些读错的音都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在一些辅音的后面加上元音,或者是随意给一个单词加上\r\的音,这些都是错误的发音。 (六)学生对英语课的满意度很低 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堂都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以讲解和示范为主,上课的内容也离不开读生词、讲解课文、分析课文、课堂练习等等。就算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上课,也只是用将过去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放到了电脑屏幕当中。而且教师在讲台上忙于讲解、演示或者操作,学生仅仅只是被动的做着笔记,互动很少,也没有充分的参与到其中来。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的基础有很大的差异,学习能力也非常不同,有的学生在单词方面很薄弱,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很差,还有的学生听力不行。另外还有学习动机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一些学生是为了通过大学的考试而学习英语的,还有一些学生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如果通过了考试,学习动机便消失了。一些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定位也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很多的企业把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当成是应聘者的一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用到英语的机会并不多。此外,教学课堂采用的是传统的“灌汤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很多知识,但是学生没有参与到其中来,也缺乏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这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一)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和态度 在英语学习当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观念和态度是最重要的,只有帮助他们转变了学习的态度,树立了长远的学习目标,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教师要尽快的使学生了解大学英语学习的要求和步骤,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在大学里,学生自己分配的时间有很多,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很少了,只有科学的管理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二)更新教学的观念 除了学生的因素,教师自身也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明确在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需要明白,自己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人,而且还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其他的角色,比如组织者、监督者和示范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多多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比如信息技术,对网络课堂和校园网进行开辟,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样也能使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三)摆脱母语的束缚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母语的束缚,或者过分的依赖母语。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尽量的创造条件,完全用英语来授课,也可以采用一些直观的手段来讲授英语,使学生摆脱母语的束缚。也就是说,要避免过多的使用汉语,促使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来思考学习中的问题。如果遇到一些意思较为具体的单词,要采用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教学难题,比如让学生看图、看视频、看手势等等,这样他们就能够养成思考的习惯。另外,在讲课的过程中还要巧妙的将一些重点的复杂的句子进行引出和插入,这样学生便能够合理的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这样也能够避免说出一些晦涩、难懂、生硬的句子,从而帮助学生对句子的含义能很快的理解。 (四)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学生学习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教师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如果学习当中出现了问题,教师则需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并且精心安排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其中要扮演主导的角色,充分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性。此外,为了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教师要多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通过小组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学习兴趣。最后,要将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和现代的英语教学手段相结合,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等。因为语言环境缺乏,所以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五)强化教学反馈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能够传递教学的信息,作业和学习成绩也能够对教学信息进行反馈。所以,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进,必须加强反馈。一是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完成作业能够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并且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且知道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必须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一般被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是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的练习和巩固,课外作业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实训的良好机会。所以,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反馈的方法。二是完善测试的方法。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发展。为了避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师不能只强调测试的结果,要将学业成绩的测试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学习过程和结果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样就能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实际性。 四、总结与体会 如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是来自学生自身的问题,一些是涉及到国家的教育体制的,还有一些和教师素质、能力有关。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才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梁瑞芳单位: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从教十多年来,接触并使用过很多的教学方法。可谓教无定法。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授课内容,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可以适合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课堂。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下面我就结合多年来在英语教学上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英语数学兴趣效率 1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一位教育家在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认为教师只有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内容感染和吸引学生,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记单词词汇是英语教学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而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恰恰就是单词词汇了。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使学生对记英语单词感兴趣。 记单词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几十个单词抛给学生,规定用多少时间给我记下来。学生一定会非常反感,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酝造一个非常宽松的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记的话,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把记音标和单词的任务完成了。 1.1指物记单词这种记忆方法就是利用了就地取材的原则,一切皆为我所用,不必为教具发愁。方便实用,学生颇感兴趣,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时,我就顺手拿起学生的书包对学生说:“同学们知道吗?李明的这个书包里面的东西,看一看谁能把他们认出来”接着我就依次取出了文具盒、铅笔、钢笔、书、橡皮、直尺、卷笔刀、字典笔记本……我取一样学生就说出一个单词。 1.2比赛记单词有时我就以比赛的形式让他们来记单词。采取写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以及学号等的比赛形式让学生记住了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字。 1.3单词接龙在电视节目上我们经常看到成语接龙比赛,每一位参赛选手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想出更多的词语供选择,这时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同时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所以,如果遇到单词多而且难的单元,我就采用单词接龙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有时候复习时也偶尔采用,效果特别好,而且学生很感兴趣。 2培养习惯,强化能力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说得好:“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就要学好英语的五大技能。学生学英语习惯归纳起来就是听说读写译习惯的培养。 2.1听的习惯一位语言专家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可见“听”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学习英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也说明听力差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比如聋和哑往往就是相连的。光靠初三这两个月是不行的,所以我从初一的时候起每节课都要进行听力训练,听力训练的单词记得多,听力也就不怕了。另外就是听写课文,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练习听力的一个好方法。 2.2说和朗读的习惯我们最怕的就是“哑巴英语”,因为中国学生大部分性格内向、腼腆有一种不愿积极参与的心理障碍,而且害怕出错,这是学习语言最大的障碍,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只有认真训练学生的说和朗读的习惯。语言这东西,读比写还重要,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小孩,他虽然写不出几个字,但他能基本掌握语言的表达功能,比较自由的交流。这就是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师每天要练拳,歌手每天要练嗓子。我们学习英语也要坚持朗读英语,只要每天坚持朗读英语,只要每天坚持朗读三四十分钟,持之以恒,就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另外,大量的、准确的朗读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而广泛的朗读更能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这也是我上高中时的亲身经历。之所以我现在吃英语这门饭,就是因为我上高中时每天早上坚持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英语才成了我最强项。 2.3培养写作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学习必须以听和读为前提,但要真正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仅靠听和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说和写来检验和促进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 在我国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可谓人所共知的现象,比如许多毕业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拿到了英语6级甚至是8级,但到了工作当中无法和外国人正常交流。而这些年来随着听,说不断受到重视,笔头工夫,尤其是写作成了学生的难题。所以从初一第一个学期起就特别重视写作能力的训练,每天都要学生写几句话,到初三写整篇的文章。原来学生写一次作文,老师都需要一词一句的改上几天,但最终效果不是太好,还是要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鼓励赏识的力量无穷尽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谁都爱听好话,表扬的话。有利与学生成长的好听的话,老师一点也不要吝啬。不经意的一句表扬和鼓励,一句真心的关怀,一个真诚的眼神,一句善意的面带微笑的责备,也许能给学生彻夜难眠的欣喜,也许能成为学生化悲痛为力量的催化剂,也许是学生一生的转折点。我们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英语每天早上都要默写。不管默写多还是少,满分都是100。为了严格要求学生,都是95分过关,也就是说错三个以下过关,否则就不过关。但是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比较薄弱,别说95分过关,就是65分他们几个也过不了关。 于是我就给他们降低标准,比如今天默写对一个,就批一个“好”字,明天能默写对两个,我就给他们批一个“进步很大,加油!”好学生一样也需要表扬。如果是经常默写满分的同学,我就会这样批“你的水平就是一流的,你太棒了!”尤其是初三学生的心里压力已经够大的了,老师不应该再有恨铁不成钢的言语和做法,给学生沉重的思想包袱,这时最好的老师是能给学生减压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会对学生说:“中考的题目不难,所有的题目都是我们平时做过的见过的。”这时,学生听了我的话后都会开心的笑起来。所有的压力都烟消云散了。同时,平时考试的题目不要太难,这样会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超级秘书网: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生命的火焰!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 【内容摘要】在近几年全球化的趋势下,英语成为了全球通用语言,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人们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有所关注。同时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需尽可能领会到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本文基于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展开探讨,并提出优化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教育教学方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也随之而来。我国教育教学的新视野下,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英语课堂效率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及其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 一、英语教育教学与创新型人才的意义 随着时代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重新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与实践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生涯及其以后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培养创新思维 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英语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对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改革来培养学生能力,从对英语音标、到单词组成及其语法等等方面的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过程。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启发性引入英语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来分析知识点的构成要素,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二)培养创新观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英语教育教学中创新观察能力,高校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更为繁杂,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观察能力。英语的单词、语法知识极其相似,这就考验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并且经过不断区分其异同点得以掌握;在高校英语句子的翻译中,不仅需要学生了解其句式及其单词的应用,还需创新观察,结合实际来翻译完美的句子。所以英语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 (三)发展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下,创新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但又不是每个人的创新能力都很高,那么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就会在事业或工作中有所作为。对于学生来说,英语教育教学在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拓展,使得学生完善自我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以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主,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辅,在未来生活中能够有效地使用其进行终身学习。 二、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传统 传统教学模式———现今社会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课,学生听讲。由于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缺乏课堂学习氛围,于是,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存在厌倦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缺乏话语权 一般的英语教育教学中,师生主导地位颠倒,学生的话语权较少,一般由教师掌控课堂教学,使得英语的教学方案缺乏实践意义。这使得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主动性不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练习少之又少,而且以教师为主的英语课堂学习气氛低沉,致使教育的教学效果不佳。 (三)学习方法不好 在课堂上学生没有配合教师的教学来学习,而学习知识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学生认为即使不听课,看看课本就能把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都能学会。于是缺少了课堂上的学习,课下的学习并没有做到认真对待,而最终造成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存在半知不解的状况,致使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学生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四)评价体系有所欠缺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教师追求学生的分数提高,而对英语口语有所忽视,要求学生在考试时懂写、会写就行,使得英语综合能力评价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导致学生的能力有所限制。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的欠缺,导致很多学生在英语考试高分而英语口语交际却不行。同时近几年部分高校只追求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而忽略了英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想要以上解决问题,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固然这种传统教学观念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但同时却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互联网+”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它使学生的创新性有了大大的提高。教师在正式的讲课之前,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课堂的职能不局限在讲课,还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取消在很多的传统教育中分数至上的理念,使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增加对话教育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用有哲理的英语真理或是有意义的句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课堂有兴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对话教育教学中来表现自己,积极参与英语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来达到在对话教育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目的。教师在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中,与学生交流时,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教师与学生交流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而且在当今社会,交流沟通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完一章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组织语言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英语口语的总结,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实行英语对话教学课堂后,师生在课堂的交流有了很大转变,提高了大学英语课堂的交互性,不再是教师的主场,形成一种课堂上相互交流学习的良好方式,有效提高了英语对话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对话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厌恶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好各种知识,还要承受就业的压力,而大学知识并不是多么有趣,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能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同时也使得学生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新的高校英语教学方式下,学生在此环境下能更好地学习,同时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考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有利于活跃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得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为主”模式是高校英语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学生终将是要踏入社会的人,实践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十分重要。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安排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及其创新能力。若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没有一点经验,那么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困难可想而知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高校在选择和培训教师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知识储备,更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要求。因为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是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可以进行创新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独自思考,就会有疑问,解决了疑问,那么就会收获知识。 (六)教育机构要给予支持 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机构要给予高校一定的支持。教育机构要为高校英语提供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相适应的硬件条件,保证了高效的高校英语教学,以实现师生拥有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源,有效学习,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同时使得师生在课堂中能更好地讨论对话,使课堂学习氛围浓厚,促进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七)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在教学英语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手段多样性及其灵活性,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从而促进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敢于尝试,而不是默默无言,学哑巴英语。我国的英语教育相关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要完善英语口语评价,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高校不仅要追求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更要注重英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未来高校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创新高校英语的课程教学,英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能有效地进行外语交流为目标,从而使得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能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从而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作者:夏雪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英语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对外交流工具。而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于立足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本文从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入手,提出若干具体路径,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提高质量;路径 2017年9月初中英语教育既是小学基础英语教育的延伸,又是为高中英语教育打基础的阶段;初中教育既属于最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又属于基础教育的中间环节,是连接高中与小学的桥梁,因此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位置极其重要。但是语言学习并不容易,母语学习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英语?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初中生是特殊的群体,心理尚未成熟,生理处于青春期,不仅好奇心强,且容易转移注意力;不仅好动、活泼,且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仅可塑性强,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性,有严重的逆反心理;不仅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快,且兴趣选择性强。加上现代社会传输信息的渠道多、广、杂,速度快,特别是游戏、网络等对初中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英语课堂枯燥的学习(张健玮,2016),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这些特征,依旧使用过去的讲授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作知识容器,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更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被严重挫伤,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如何在现代教育中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掌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特征,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每一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2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 (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推动教育教学进步 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还可利用课堂讨论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交流协作能力等有重要意义。教师不但要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课堂思考与讨论时间,还要重视提高课堂讨论质量,不能让学生盲目讨论。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会因时间的增加而慢慢分散(梁振华,2015),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科学、合理,要有计划性、时间性,以便最大化利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关于Shopsandmarkets的知识点时,就可先向学生展示关于bookshop,toyshop,clothesshop,shoeshop等新单词、新知识,接着提出问题:Whatdoyouwanttobuy?Whydoyouwanttobuyit?并由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讨论这些问题,注意把握时间;最后,教师让学生围绕主题Shopsandmarkets设计对话内容,进行小组比赛。如此,教师不但能让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发挥想象力、锻炼拓展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推动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枯燥、乏味的,即便是好的方法,频繁使用也会丧失魅力。随着新世纪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细致研究教材,按照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拓宽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与接收渠道,在激发初中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保持其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激励学生把英语学好。例如,在单词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趣味地学习并记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每次依次讲几个单词,照本宣科;而另一些教师则将各类单词制作成卡片,让学生开展单词分类游戏,并分组比赛,使英语教育教学不仅速度快且效果好、质量高,同时还训练学生观察能力与反应能力。这两种教学方法取得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灵活有趣。对于单词教学,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就拿单词bas-ketball来说,教师可指着篮球说:What’sthis?It’sabasketball.接着再重复说几次basketball,basketball...篮球的音、形、意就在学生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以后看到篮球就能脱口而出basketball,不再需要汉语翻译。复习词汇时,教师可选择开展游戏Guess。如在复习名词bas-ketball,bell,book,jeep,pen等时,就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模型、实物等摆在讲台上,让学生先看,之后收起图片,秘密地将其中一件物品如pen放进大袋子,接着拿出,用学生学过的句型提问:Whatisinmybag?学生回答:It’sabook.对于错误答案教师只说:No,itisn’t.紧接着问另一名学生,学生回答:It’sapen.学生猜对了,教师就给予鼓励:Yes,you’reright./Youareveryclever.之后教师再换一件物品继续做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复习单词的同时熟悉句型,练听、练说,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句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听力比赛,让学生比一比谁先说出自己听到的句子,看谁说得好、说得准、说得快,并进行单词组句比赛,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则可按照不同课文的内容、体裁,选择模拟对话、讲故事、改变人称、看图说话、即兴口头作文、组句成文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途径,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结合实物、幻灯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拓展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教师还应巧用网络平台开展英语对话教学,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朱鹏程,2016)当今社会有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无线网络使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公共场所等都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而英语教育教学也应改变理念,学生学习英语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在线学习英语。其中,对话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课堂对话时间很短暂、内容缺乏丰富性,学生很难及时训练对话,而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资源,学生就能在线训练,显著提高运用能力。例如,对于Whenwasheborn?的教学,教师就可指导学生在家中在线学习,依托网络平台再一次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英语句式、语法,通过在网络上和多名学生或教师在线对话,提高英语对话练习效果,增强实践能力。另外,教师也可定期举办英语手抄报、英语黑板报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简单阅读英语杂志,或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沙龙等。通过这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学生能及时在实践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英语语言环境也变得更加开放、灵活,从而实现课外活动、课堂教学的相互促进,大幅度提升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3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后,英语作为基础的语言学科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得愈加重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搞好英语基础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广大一线英语教师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职责。在实践中,初中英语教师只有积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充满趣味性的教育教学手段,才能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爱好英语学习的学生,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曾双喜 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二中学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多模态教学分析 摘要:中学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应该是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意在促进中学多模态教学模式创新。 关键词:英语教育;多模态教学;模式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对中学培养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在的学生必须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素质品质、过硬的实战能力,才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采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正是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如何理解多模态教学模式 多模态教学模式适于英国,在改革开放后被引进到中国,并结合国内的教学情况,逐渐转化为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它是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分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配合工作,达到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更全面地理解多模态教学模式:第一,课程设置多模态化。2007年《中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要将综合英语、语言文化类的层次划分开来,充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第二,教学内容多模态化。据实验对比,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形式教学活动,要比“上传下达”的教学模态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条件下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更丰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学互动多模态化。互交式教学方法是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点,它强调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和生生互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自主创造能力。第四,教学手段多模态化。顾曰国提出,能够调动单个感觉器官互动叫单模态,能够用到两个感觉器官的叫多模态。本中提出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是在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情况下,全面调动视觉和听觉器官,使人、机器、物件等之间形成互动的一种模式。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根据每所学校的教学要求及教师的教学习惯,各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采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对全面提升中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全面提升中学的教学质量 采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全面结合起来,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讲解,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全面提升整个中学的教学质量,促进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 (二)全面培养实用性英语人才 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中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提高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中学英语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的延续和拓展。 (三)专业人才全面能力的培养 在多模态教学中强调了两点,如教学互动多模态化、教学手段多模态化,它是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环境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感官接受程度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模态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感情,而且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这些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难感受到的。 三、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中国多以应试化教育模式为主,即使是中学教育也是如此。如中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条式地开展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式在下面接受,即使对很多问题不理解也不会请教,更不会深究其问题的始末。教师观念不够现代化、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中学信息化程度低等都是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现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现有问题。 (一)教师观念不够现代化 中国的教师是要评等级和资质的,在中学教育体系中,资质比较高的一些教师通常年龄稍长些,有些教师已是不惑之年。他们的优势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接受程度低,认为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和“寒窗苦读”,否则很难懂得知识的真谛。但在这个知识和数据可以检索的年代,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中学采用将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并不是打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将中国古代提倡的“寓教于学”的教学理论延续下去。 (二)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师生间平等交流的机会不多,多数情况下教师扮演着“受道解惑也”的角色,学生必须尊师重道,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挥,课下完成老师的要求。这种被动式接受的教育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几乎只能听见教师侃侃而谈,很难看到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在中国根深蒂固。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的感官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度,全身心地配合教师讲课,参与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形成一种相对活跃的课程气氛。但由于一些教师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多模态教学模式仍在缓慢推广中。 (三)中学信息化程度低 互联网和计算机在如今已不是新鲜事物,它已经成为中学学生的必备产品。但很多学生花大价钱配置计算机并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便于课下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等娱乐活动,这无疑丧失了计算机存在的意义。中学也配置了机房,但很少有学生去“光顾”,一台台计算机成为摆设。换句话说,中学的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因多媒体教室少,教师们也只是偶尔会申请多媒体教学,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板书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这非常不利于中学教育体制的革新。 四、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多模态教学模式 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教师观念不够现代化、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中学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若想改变现状,必须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采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选取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增加中学教学设备的投入等。 (一)加大多模态教学宣传力度,开创新的教学方法 加大多模态教学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多模态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好处,然后再逐步地推进整个中学体制的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现代化人才,这才是中学培养学生的目的。中学英语对所有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之在日后能够有用武之地。但实施多模态教学方法后,中学英语教学将不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是交际能力、协作能力、团队意识、思维创新能力等,它强调的是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二)鼓励多实施互动教学模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被动式接受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需要。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一种起源于英国,引进到中国后加以“改良”的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或电子作业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用途,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通过辩论赛、讨论会、调查研究等方式参与到老师设置的问题中,体现出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达到师生间互动的目的;通过拓展活动、集体比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懂得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重要性,达到生生互动的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团队精神及创造能力的最好时期。 作者:代朗朗 单位: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蔡官初级中学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中学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应该是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意在促进中学多模态教学模式创新。 关键词:英语教育;多模态教学;模式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对中学培养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在的学生必须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素质品质、过硬的实战能力,才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采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正是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如何理解多模态教学模式 多模态教学模式适于英国,在改革开放后被引进到中国,并结合国内的教学情况,逐渐转化为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它是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分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配合工作,达到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更全面地理解多模态教学模式:第一,课程设置多模态化。2007年《中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要将综合英语、语言文化类的层次划分开来,充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第二,教学内容多模态化。据实验对比,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形式教学活动,要比“上传下达”的教学模态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条件下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更丰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学互动多模态化。互交式教学方法是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点,它强调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和生生互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自主创造能力。第四,教学手段多模态化。顾曰国提出,能够调动单个感觉器官互动叫单模态,能够用到两个感觉器官的叫多模态。本中提出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是在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情况下,全面调动视觉和听觉器官,使人、机器、物件等之间形成互动的一种模式。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根据每所学校的教学要求及教师的教学习惯,各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采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对全面提升中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全面提升中学的教学质量 采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全面结合起来,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讲解,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全面提升整个中学的教学质量,促进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 (二)全面培养实用性英语人才 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中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提高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中学英语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的延续和拓展。 (三)专业人才全面能力的培养 在多模态教学中强调了两点,如教学互动多模态化、教学手段多模态化,它是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环境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感官接受程度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模态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感情,而且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这些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难感受到的。 三、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中国多以应试化教育模式为主,即使是中学教育也是如此。如中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条式地开展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式在下面接受,即使对很多问题不理解也不会请教,更不会深究其问题的始末。教师观念不够现代化、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中学信息化程度低等都是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现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现有问题。 (一)教师观念不够现代化 中国的教师是要评等级和资质的,在中学教育体系中,资质比较高的一些教师通常年龄稍长些,有些教师已是不惑之年。他们的优势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接受程度低,认为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和“寒窗苦读”,否则很难懂得知识的真谛。但在这个知识和数据可以检索的年代,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中学采用将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并不是打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将中国古代提倡的“寓教于学”的教学理论延续下去。 (二)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师生间平等交流的机会不多,多数情况下教师扮演着“受道解惑也”的角色,学生必须尊师重道,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挥,课下完成老师的要求。这种被动式接受的教育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几乎只能听见教师侃侃而谈,很难看到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在中国根深蒂固。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的感官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度,全身心地配合教师讲课,参与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形成一种相对活跃的课程气氛。但由于一些教师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多模态教学模式仍在缓慢推广中。 (三)中学信息化程度低 互联网和计算机在如今已不是新鲜事物,它已经成为中学学生的必备产品。但很多学生花大价钱配置计算机并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便于课下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等 娱乐活动,这无疑丧失了计算机存在的意义。中学也配置了机房,但很少有学生去“光顾”,一台台计算机成为摆设。换句话说,中学的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因多媒体教室少,教师们也只是偶尔会申请多媒体教学,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板书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这非常不利于中学教育体制的革新。 四、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多模态教学模式 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存在教师观念不够现代化、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中学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若想改变现状,必须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采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选取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增加中学教学设备的投入等。 (一)加大多模态教学宣传力度,开创新的教学方法 加大多模态教学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多模态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好处,然后再逐步地推进整个中学体制的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现代化人才,这才是中学培养学生的目的。中学英语对所有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之在日后能够有用武之地。但实施多模态教学方法后,中学英语教学将不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是交际能力、协作能力、团队意识、思维创新能力等,它强调的是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二)鼓励多实施互动教学模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被动式接受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需要。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一种起源于英国,引进到中国后加以“改良”的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或电子作业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用途,有助于提升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通过辩论赛、讨论会、调查研究等方式参与到老师设置的问题中,体现出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达到师生间互动的目的;通过拓展活动、集体比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懂得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重要性,达到生生互动的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团队精神及创造能力的最好时期。 作者:代朗朗 单位: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蔡官初级中学
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量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最核心内容。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部分,分为发电和输电调度自动化(通常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配电网调度自动化(通常称配网自动化)。 二、电力系统远动 电力系统远动就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对电力系统实施的实时远方监视与控制。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被控站和远动通道。狭义远动系统只包括两端远动设备和远动通道;而广义的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的人机设备和被控站的过程设备在内。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控功能由各级调度共同承担,而自动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则由大区网调或省调负责,网调和省调还应具有安全分析和校正控制等功能。 三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 (一)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 通过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为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高层次功能提供实时数据。其中监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告警和打印,以及对电力系统异常或事故的自动识别,向调度员反映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而控制主要是指通过人机联系设备执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静电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方操作的开环控制。 (二)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要内容是利用实时数据对电力系统发生一条线路、或一台发电机、变压器跳闸的假想事故进行在线模拟计算,以便随时发现每一种假想事故是否可以造成设备过负荷、以及频率和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是一系列以单一设备故障为目标而进行的在线潮流计算。 (三)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在满足安全、电能质量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和考虑网络损失的影响,以最低的发电(运行)成本或燃料费用,达到机组间发电负荷经济分配且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的一种调度方法。在调度过程中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在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条件下,以全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将系统的有功负荷分配到各可控的发电机组。经济调度一般只按静态优化来考虑,不计算其动态过程。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均是采用了RISc工作者,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西门子SPECTRUM系统。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引入软总线概念,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问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的。采用了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公司和工业用户。 (二)CAE系统。该系统采用64比特ALPHAI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选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集DAC、SYS、uI、APP、COM于一体。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三)VALMET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可连接SUN、IBM、PHA工作站。该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三个服务器。 (四)SPIDER系统。该系统是由ABB公司开发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配置系统。它具有双位的遥信处理功能,使状态信号稳定性好,并有一套完整的维护工具。 五、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该技术应该能够及时并准确地采集、检测和处理电,网中各元件、局部或整个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 (二)能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等指标要求,为调度人员做出准确的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能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协调,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并提供优质的供电;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尤其是能避免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和大面积停电等连锁性事故发生。 六、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 力系统调动自动化技术应朝着模块化、面向对象、开放化、只能化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展。 (一)模块化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能够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 (二)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先进且能很好地遵循ClM的技术,但它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三)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避免电力系统崩溃或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四)无人化值守管理模式。建立无人值班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安全性分析、状态估计、负荷预测及远程调控等,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以便调度人员及时处理事故,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实现无人值守调度管理方式,减少值守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五)智能化。智能化调度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实时监测和优化、预警和预防智能化控制、故障的智能判辨、故障的智能分析、故障的智能恢复等,最大限度实现全面、精细、及时、最优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以达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 结语 本文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及电力系统设计人员掌握相关技术的必要性。根据几种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概述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出发,对几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最后,对今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电力系统论文:浅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前言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以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平台。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它在传统产业设备发行、电能质量控制、新能源开发和民用产品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最成功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是直流输电(HVDC)。自20世纪80年代,柔性交流输电(FACTS)概念被提出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多种设备相继出现。本文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环节中、输电环节中、在配电环节中的应用和节能环节的运用。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柔性交流输电(FACTS)概念被提出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多种设备相继出现。已有不少文献介绍和总结了相关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以下按照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配电以及节电环节,列举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现状。 (一)在发电环节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发电环节涉及发电机组的多种设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以改善这些设备的运行特性为主要目的。 1 大型发电机的静止励磁控制 静止励磁采用晶闸管整流自并励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造价低等优点,被世界各大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由于省去了励磁机这个中间惯性环节,因而具有其特有的快速性调节,给先进的控制规律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并产生良好控制效果的有利条件。 2 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 水力发电的有效功率取决于水头压力和流量,当水头的变化幅度较大时(尤其是抽水蓄能机组),机组的最佳转速便随之发生变化。风力发电的有效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风车捕捉最大风能的转速随风速而变化。为了获得最大有效功率,可使机组变速运行,通过调整转子励磁电流的频率,使其与转子转速叠加后保持定子频率即输出频率恒定。此项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变频电源。 3 发电厂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 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平均为8%,风机水泵耗电量约占火电设备总耗电量的65%,且运行效率低。使用低压或高压变频器,实施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低压变频器技术已非常成熟,国内外有众多的生产厂家,并不完整的系列产品,但具备高压大容量变频器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不多,国内有不少院校和企业正抓紧联合开发。 (二)在输电环节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器件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被称为“硅片引起的第二次革命”,大幅度改善了电力网的稳定运行特性。 1 直流输电(HVDC)和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技术 直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稳定性好、控制调节灵活等优点,对于远距离输电、海底电缆输电及不同频率系统的联网,高压直流输电拥有独特的优势。1970年世界上第一项晶闸管换流器,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正式应用于直流输电。从此以后世界上新建的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晶闸管换流阀。 2 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 FACTS技术的概念问世干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项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的阻抗、电压及相位实施灵活快速调节的输电技术,可实现对交流输电功率潮流的灵活控制,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水平。 电力系统论文:分析电力系统不同调度模式的技术及经济特性 0 引言 电力系统有功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发电机组出力计划,以满足呈一定概率规律且周期性变化的负荷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调度机构不仅需要考虑各个机组的差异性,根据机组的发电成本、发电煤耗和环境污染等特点,在机组的最小、最大技术出力范围内按一定调度目标制定发电计划,而且需要考虑电力线路有功功率传输极限等安全、可靠性准则,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 传统经济调度模式 传统经济调度模式,是按等耗量微增率原则分配各机组负荷,即按相等的耗量微增率在发电设备或发电厂之间分配负荷,使系统的总耗量最小。在传统经济调度模式中,机组的煤耗量曲线和它的微增率曲线是调度的基础资料,它们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经济调度效益。而发输配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有利于调度机构获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因此,传统经济调度模式适用于发输配一体化的电力体制。传统经济调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物理意义清晰 假定两台机组在微增率不等的状态下运行,且dF■/dP■ dF■/dP■,可以在两台机组的总输出功率不变的条件下调整负荷分配,让1号机组减少输出ΔP,2号机组增加输出ΔP。于是1号机组将减少燃料消耗(dF■/dP■)×ΔP,2号机组将增加燃料消(dF■/dP■)×ΔP,而总的燃料消耗将可节约: ΔF=(dF■/dP■)×ΔP-(dF■/dP■)×ΔP 0 这样的负荷调整可以一直进行到两台机组的微增率相等为止,不难理解,等耗量微增率准则也适用于多台机组间的负荷经济分配。 1.2 可以考虑网损的影响 传统经济调度模式可以通过计算网损微增率,构成煤耗与网损的协调方程式,对机组的耗量特性曲线进行修正,考虑网损对经济调度的影响。 1.3 对部分不等式约束条件较难处理 传统经济调度可以考虑功率平衡等式约束,同时,对于自变量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如发电厂有功功率上、下限,水电厂流量上、下限和水库水位上、下限等,可以通过检验方便处理;但是以函数形式出现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例如,线路潮流限制和母线电压上、下限等,传统经济调度较难处理。 2 计划电量调度模式 计划电量调度模式,可以确保投建机组的发电利用小时数,保证投建机组的固定成本回收,对于促进我国电源投资建设、尽快补足电力供需缺口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这一时期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由于计划电量调度模式仅与机组容量有关,不考虑机组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2.1 火电建设小型化 计划电量调度模式下,小型火电机组可以保证充足的负荷率,确保成本回收。因此,一些地区建设了一批小火电、小油电,以补足电力供需缺口。这些机组煤耗高、污染严重,影响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水电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落后 水电及可再生能源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而且在计划电量调度模式下分配的发电利用小时数与火电相同,因此电源建设投资更倾向于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火电机组。 2.3 输电设备建设落后 计划电量调度模式对电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倾向于电源建设,对输电设施建设没有引导和激励措施,造成这一时期我国输电设备较为落后。 2.4 电厂建设不经济 计划电量调度模式保证了机组的成本回收,此外,为鼓励投资兴建电厂,国家还规定了还本付息的电价政策。因此电厂建设工程缺乏约束,建设缺乏经济性。 3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改革,必然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运行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引导电源投资建设方向,改善电源结构 目前,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较小,截止2005年,火电占总装机容量比例约为75.67%,电源结构不合理。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后,优先调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对我国投资建设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引导作用明显,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电源结构,优化各类资源配置。 3.2 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最优 节能发电调度能够获得在等输出电量情况下发电侧节能降耗和有害气体减排的作用,但是,由于不同电厂燃煤的来源不同、煤炭运输成本不同、煤价有差异等因素,煤耗量并不能代表发电机组的边际生产成本。因此,节能发电调度改变了传统经济调度按边际成本制定发电计划的原则,偏离了电力系统经济性的理论基础,是一种节能但不一定经济的调度模式。 同时,由于在当前“厂网分离”的体制下,很难获得真实的发电机组供电标煤煤耗率,并且供电煤耗率本身是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函数,这将使得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不能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3.3 电网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下,大容量、低能耗机组接近满发,可能对电网的传输能力、安全裕度要求更高;另外大容量机组满发后,系统备用由多个小机组承担,可能造成系统事故备用容量不足,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4 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对电力工业放松管制,以各种方式将发电、输配电和用电分离,形成多方利益实体的竞争化模式。电力市场化竞争机制的特点是放松管制之后,多方利益实体追求各自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电力市场模式下电力系统更加经济有效 发电侧和售电侧引入竞争、打破电力工业的垄断经营,提高电力工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发电竞争的结果使得电力系统整体供电成本下降,电价有所降低。 4.2 电力市场模式兼顾电力系统的节能环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巨大,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欧盟国家己经对燃烧化石燃料而释放的二氧化碳征收高额的碳税,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发电成本中,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成本已经占发电成本的一定比例,在这种情况下的市场竞争发电调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兼顾节能和环保的经济调度模式。 4.3 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复杂性增加 电力市场模式下需要考虑中长期交易、期货交易、实时交易等不同电量约束,调度的复杂性增加。市场模式下强调竞争,为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化,可能造成电网在临界安全附近运行,淡化电力系统运行中复杂物理规律与市场竞争的关联,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能背离预期的经济效果。 4.4 市场化竞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市场力 电力市场模式下,一些公司可能利用自身所占的市场份额优势或与其他公司形成联盟后所占的市场份额优势来操纵市场价格,这些公司的收益往往超过竞争所能取得的收益,产生不必要的市场力。为防止市场中公司之间的勾结行为,市场管理者应当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5 结束语 总之,在市场交易模式下,由于电力交易的多样性,调度机构不仅应当考虑时段之间的爬坡速率限制,而且应当考虑各种双边合同、电量合同以及期货合同等在各个调度时段之间的合理分配,同时,电网潮流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得安全经济调度的重 要作用也日益明显。 电力系统论文: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量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最核心内容。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部分,分为发电和输电调度自动化(通常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配电网调度自动化(通常称配网自动化)。 二、电力系统远动 电力系统远动就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对电力系统实施的实时远方监视与控制。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被控站和远动通道。狭义远动系统只包括两端远动设备和远动通道;而广义的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的人机设备和被控站的过程设备在内。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控功能由各级调度共同承担,而自动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则由大区网调或省调负责,网调和省调还应具有安全分析和校正控制等功能。 三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 (一)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 通过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为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高层次功能提供实时数据。其中监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告警和打印,以及对电力系统异常或事故的自动识别,向调度员反映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而控制主要是指通过人机联系设备执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静电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方操作的开环控制。 (二)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要内容是利用实时数据对电力系统发生一条线路、或一台发电机、变压器跳闸的假想事故进行在线模拟计算,以便随时发现每一种假想事故是否可以造成设备过负荷、以及频率和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是一系列以单一设备故障为目标而进行的在线潮流计算。 (三)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在满足安全、电能质量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和考虑网络损失的影响,以最低的发电(运行)成本或燃料费用,达到机组间发电负荷经济分配且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的一种调度方法。在调度过程中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在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条件下,以全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将系统的有功负荷分配到各可控的发电机组。经济调度一般只按静态优化来考虑,不计算其动态过程。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均是采用了RISc工作者,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西门子SPECTRUM系统。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引入软总线概念,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问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的。采用了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公司和工业用户。 (二)CAE系统。该系统采用64比特ALPHAI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选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集DAC、SYS、uI、APP、COM于一体。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三)VALMET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可连接SUN、IBM、PHA工作站。该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三个服务器。 (四)SPIDER系统。该系统是由ABB公司开发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配置系统。它具有双位的遥信处理功能,使状态信号稳定性好,并有一套完整的维护工具。 五、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该技术应该能够及时并准确地采集、检测和处理电,网中各元件、局部或整个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 (二)能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等指标要求,为调度人员做出准确的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能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协调,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并提供优质的供电;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尤其是能避免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和大面积停电等连锁性事故发生。 六、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技术应朝着模块化、面向对象、开放化、只能化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展。 (一)模块化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能够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 (二)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先进且能很好地遵循ClM的技术,但它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三)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避免电力系统崩溃或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四)无人化值守管理模式。建立无人值班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安全性分析、状态估计、负荷预测及远程调控等,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以便调度人员及时处理事故,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实现无人值守调度管理方式,减少值守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五)智能化。智能化调度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实时监测和优化、预警和预防智能化控制、故障的智能判辨、故障的智能分析、故障的智能恢复等,最大限度实现全面、精细、及时、最优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以达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 结语 本文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及电力系统设计人员掌握相关技术的必要性。根据几种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概述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出发,对几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最后,对今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和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涉及最为广泛的工科类学科,这其中包含了计算机的软硬件处理技术、电力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气工程制造等多个技术范围。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科学以及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依托电能发展的控制行业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农业、家用、办公、工厂制造等众多领域的高度运用,在高需求下,传统电力带动的技术在当今多线路的电力系统中已经愈发供应不足。实行高度自动化技术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工人的劳动量,并且节约了生产所花费的时间,更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各种行业各种技术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依托促进作用,我国在近几年所呈现的大国崛起现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政治讨论的焦点,尤其是信息化相关方面普及发展技术更是可见一斑。而电力行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军事信息安全的保障性系统,更在不断提升自身设施、技术以及专业技能。与高速发展相对应的是,能源匮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避无可避的重大问题。虽然电力能源并非讨论中心的一级能源,但是其与有限资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电力资源的获取主要通过火电和水电两种形式,然而煤炭资源这一非再生资源的逐年短缺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水资源方面,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极度浪费还在逐步治理过程中,治理成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电网覆盖面积在逐年扩大,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虽然实现通电,但电能供应极度不稳定。再加上通常情况下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科技普及能力不足,所使用的电器以及输送电力所需的电缆设备老化情况较为严重,这就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和断电现象的出现。如果出现断电时,相关专业人员未能及时到场进行处理,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进而造成社会秩序出现紊乱,扰乱社会治安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更严重的会造成国家安全受到影响。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的内容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了PL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方面。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其核心即为计算机技术,这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它为电力系统实现电气自动化提供前提条件,并且在输配电和供变电方面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计算机技术中运用了电网的调动,从而实现了国家电网信息的采集工作,并且还负责对不同的省、地区直辖市范围和省、市、县不同级别电网实施自主调配工作,对其信息进行储存和整合。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实施还实现了我国整体电位设备整合,加强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监控以及调动工作。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采用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开展实时的仿真工作。电力系统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仿真技术的实施驱动,导致电力系统在更大的工程上都可以实现暂时以及稳定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中进行同步的实验,并且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强大且精确的数据,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于更多新型的电力装置进行测试,最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混合型的实时、仿真实验室的建立,也推动电力系统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顺利实现了对于电网数据的分析、采集、整合、传递以及调换等工作,对整个电网实施控制,并且提高了在电力相关的生产活动中的协调性。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使得电力控制内接线得以精简,并且使得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降低了系统的能源损耗,节约了电力生产的人力和物力。PLC技术所具有的种种优势使得其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PLC技术所采用的辅助性继电器,内部逻辑关联替换了之前的机械继电器导线相连。这样继电器其中节点转换时间就能够到达忽略不计的程度,这使得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显着提升。除此之外,PLC系统其抗干扰性非常强,这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生产中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系统的操作流程将会更加简单易操作,逐步实现了电力系统操作的方便快捷的目标,并降低电力员工的工作难度,提升作业准确率,这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用电以及输电、发电和变电、配电等很多重要的环节,都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强大的支撑,这样可以在计算机技术的带动下,将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往更好的方向推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许多环节以及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应用,这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改变了传统电力制造传输过程中的不足和弊端,对电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充分迎合了我国电力市场在新世纪的发展需要以及社会需求,电气自动化的驱动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能够完成实时仿真工作任务要求,实现了稳定状态与暂时状态同步稳定的存在。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驱动技术也使得员工的实践操作和运行准确率大幅度升高,并且促进混合型实时仿真实验室建设的完成。以太网等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也增强了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实用性。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智能服务化中的实际应用,使得智能化服务效率水平得到显着提高。该项技术在实现系统智能化服务的基础上还能够对障碍提供精准的自动分析,摆脱了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人工分析的情况,大大提升工作准确度。在配电网工作中充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配电网数字信息配电一体化技术,降低电能的损耗,并且充分发挥了先进科学技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价值。 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将会朝着更高的国际标准逐步迈进,在功能上能够实现“控制、测量、保护”这三大目标。IED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和推广也将实现各环节信息的充分共享,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电网一体化的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多媒体、通信、计算机等技术也将更加深入发展。电气自动化在保证系统相对独立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电网数据的准确采集和监控。PLC技术的操作流程也将向着直观精简易操作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员工操作的效率以及准确率。因此,逐步加强PL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 统中的实际应用,将使控制设备的效率以及工作成果达到质的飞跃,并且传感器和执行器也应得到充分的推广。以太网、多媒体客户服务器的充分发展,也将使得这些技术更深入地运用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中,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高性能,加强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运用是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我国自主研制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开展监控,对于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具有以下优势:对系统的独立性起到保护的作用以及对事故可以及时地进行分析、处理的优点;可以很好地将设备的重复配置现象减少,使得技术更加合理,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量也有很大程度的减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将会逐渐转换成为保护、控制以及测量等很多方面的综合技术。保护、控制以及测量三者综合一体化的应用技术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只有不断把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计算机辅助使其一体化地完成,才可以真正地将电力系统从整体上实现自动化,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进程,促进我国的智能化电网系统改革更快地发展。此外,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也是电力系统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正在朝着并行处理分布式的方向快速发展,计算机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4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运用,大力推进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建设发展目标,使得电力系统智能化服务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新技术、新思想积极大胆地应用到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发挥新世纪信息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逐步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以及电力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电力系统论文: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在电力系统信息化中的应用 导语 在电力系统发展与信息化相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计算机网络一方面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上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存在的易受病毒侵害等问题,也在无形中加大了电力系统运营的安全风险性。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对于电力系统运营稳定的影响 在开放的电力市场机制下,通过计算机网络引入可以有效的将电力用户与电力交易中心进行联系,密切了双方之间的服务关系,因此一旦电力系统受到相关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侵害,将会对消费者和电力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这一情况下,在电力系统中进行必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医刻不容缓。电力企业中为了防止黑客以及病毒的侵害,通常采用认证技术以及加密等措施进行保护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但是很多的非法份子以及黑客能够根据数据传输的长度、速率、流量以及加密数据的类型等等对电力系统中较大设备的影响或者破坏,或者非法份子以及黑客等还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流量的分析和密码的分析结合起来对传送的数据进行解码,这样就会对电力系统中直接操纵的设备以及数据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在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中没有安全保护措施,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2.1工作环境的安全漏洞 目前在很多电力企业中电力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等用户环境自身就存在很多的安全漏洞,如对特定网络协议实现的错误,自身体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等一些漏洞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对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2.2网络协议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Internet)中采用的TCP IIP协议主要是面向信息资源共享的,所以会造成部分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这种漏洞也是目前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安全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根源。比如常见有FTP、Telnet、SMTP等协议中。并且在电力系统中用户的口令信息主要是采用明文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输的,这些网络协议虽然是依赖的TCP协议本身但是也不能保证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信号的安全性。 2.3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计算机病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毒形式,任何一个接触计算机网络的人员都可能会有遭到病危害的先向我。计算机病毒分为“蠕虫”和“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诚讯,是一段可以进行执行代码的程序。计算机病毒如同生物病毒,具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并且蔓延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但是也是非常难以清除的,并且病毒还能够将自身附带的各种病毒类型一个用户传到另一个用户通过文件的复制进行传递。计算机病毒不仅具有复制能力,而且也具有其他的一些共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的载体。 3、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3.1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 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所以在电力企业,首先应该提高全体员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和信息安全知识水平,提高防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窃密泄密的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电力企业中严谨将涉密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或者其他的公共信息网相连接,严谨在互联网以及非涉密的计算机网络中处理单位机密以及国家机密的,不断落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加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并且还应该开发合作单位的安全保密管理系统,并签署保密协议,加强对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应该定期不定期的对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并且还应该做好文档的存档、登记以及销毁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力系统中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走出一条含有高科技的道路,不断推进我国信息化的建设。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中央保密委员会也多次发出相关文件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切实防外部侵害和网络化带来的国家以及单位机密泄露。 3.2防火墙的拦截 防火墙主要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种技术措施,它主要是用来进行阻止网络中的黑客的入侵的一道屏障,防火墙也被称为是控制逾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电力系统中在杀毒软件的基础上配置防火墙软件系统是比较安全的措施,并且在电力系统中为了预防黑客或者不法分子的入侵对计算机网络信息以及系统的备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对备份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其有效性。 3.3防病毒 (1)在电力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应统一部署病毒防护的措施,严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区Ⅰ和Ⅱ与管理信息系统共同使用一个防病毒的管理服务器;(2)在电力系统中对于所有系统中的服务器以及工作站都应该布置有恰当的防病毒产品的客户端;(3)在对电力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布置单独的电子邮件系统时,必须在电子邮件的服务器前段部署杀毒软件以及病毒网关,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带有病毒的邮件在办公网路中传播蔓延;(4)电力系统与Internet的网络接口处也应该部署防病毒的网关,从而可以防止蠕虫以及病毒的传播和蔓延到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5)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还应该加强病毒的管理,从而可以保证病毒特征码的全面及时的更新,并且应该及时进行查杀病毒的特征以及类型并掌握病毒对电力系统威胁的情况,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4、电力专用物理隔离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对于网闸可以采用隔离岛以及双处理器的设计技术,并且在电力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应该采用单向传输控制,从而保证网络传输的单向性具有可靠地保证。为了保证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性专门设计了单向电力系统的物理隔离装置,这种隔离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区Ⅰ或者集散控制系统中的DCS系统中,安全区Ⅱ(非控制生产区)和管理信息系统的MIS网或者安全区Ⅲ、Ⅳ(生产管理区)等网络物理隔离,并且还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区Ⅰ、Ⅱ向安全区Ⅲ、Ⅳ进行实时有效的传输数据。并且电力 专用物理隔离措施能够有效的阻止病毒以及黑客以及外来网络的入侵。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5、主机防护 电力系统中的主机防护系统能够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各种计算机已知病毒或者未知病毒、各种恶意程序以及木马的入侵。并且在进行连接互联网时,不用担心由于中病毒而导致系统的瘫痪现象,并且可以不用重启系统,只需要进行点击按钮,则系统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主机的防护对增加服务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总结 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也在逐渐变化,这对电力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主要是防护病毒、黑客以及非法分子等通过各种形式对系统的攻击和破坏,因此加强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是保证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电力系统论文:对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分析 一、电力应急通信中VSAT卫星通信的应用范围 (1)实现双向数据传输。在双向数据传输过程中,电力系统应急VSAT卫星通信具备中低速率、续传输、呈星型拓扑结构(可实时指令控制远端变电站)且指令传送及返回时延 二、电力应急通信中VSAT卫星通信组网方案 (1)县调范围VSAT网络方案。因此对于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较低,可以采取租用商业卫星通信网络。在组网时采取共享主站方案,均以调度部门、变电所、远端小站的方式接入系统,主要运用“双跳”连接。(2)地调范围VSAT网络方案。此组建方案主要是应用于数量较多(几十个小站之间)站点的通信,其通信业务主演涵盖:中低速率数据通道、话音传输、图像传输通道以及太网接口等等。由于此类通信网络结构需要具备较高传输实时性且信息种类较多,因此需要组建专用的VSAT系统,调度部门、变电所、远端小站主要采取“单跳”连接方式,建立起以调度部门为中心,电力系统内的厂、所为远端小站的VSAT网络通信系统。(3)省级系统VSAT网络方案。省级系统内厂站VSAT网络主要是指组建一个系统调度中站覆盖全省所有变电所、远端小站的VSAT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系统必须能够保证各个地调至省调通局之间以及各个地调至所有覆盖范围内的厂、所之间的通信传输均为“单跳”连接方式,在整个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需要设置一个中心站,主要负责监视、控制系统和管理整个通信网络[2]。 三、电网VSAT卫星应急通信建设实例 在国网公司VSAT卫星应急通信网络的建设当中,组网方案主要采用的是以省公司统一VSAT网络平台方案(即:采用分层、分区域架构形式)。省信通公司范围内,在省调控中心建设中心站/主站,各个厂站建设子站系统(主要设备为便携小站和车载站),通过中心站/主站与每个子站直接通信,构成星状卫星通信网。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主站系统是利用卫星运营主站,卫星带宽资源是利用租用的亚太5号卫星Ku波段转发器资源。中心主站至220kV变电站卫星通信电路开通,使通道具备了应急条件下为电网提供可靠通信通道的条件。这使整个电网的电力通信系统在运行时更加稳定和可靠,保障电网安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电力系统论文:分析广域测量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广域测量技术是近年来电力系统前沿技术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论述了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System,WAMS)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全网动态过程记录和暂态稳定预测 及控制、电压和频率稳定监视及控制、低频振荡分析及抑制、全局反馈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对其应用前景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WAMS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广域测量系统(WAMS);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动态监测 随着电力系统总容量的不断增加、网络结构的不断扩大、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增多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可靠的电力系统运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系统,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对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进行动态分析与控制的困难。 1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互联网稳定控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互联系统的低频振荡问题及紧急控制等问题。如我国华中系统的低频振荡衰减时间较长,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华中系统的较长的动态过程势必会通过联络线影响到华东系统。传统的基于事件的就地控制不能够充分观察系统的动态过程,因而不能够较好观察系统的各种状态,比如某些系统目前无法较快地抑制低频振荡问题。基于响应的广域稳定控制增强了互联网稳定控制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目前的稳定控制系统,比如电气制动、发电机快速励磁、发电机组切除、自适应负荷减载及新兴的灵活交流输电等,发展到广域控制都应该是基于广域电力系统的信息:原来使用就地信息不能够满足控制对电力系统充分观察的要求。广域测量系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观察性,通过各种分析手段,进行系统动态过程的分析,如通过频谱分析,可以实时计算出系统的振荡模式、系统状态量的变化趋势等:从而提供给广域控制充分的动态信息。 1.1 暂态稳定预测及控制 当今投入实际工业应用的稳定控制系统可分为两种模式,即“离线计算、实时匹配”和“在线预决策、实时匹配”。但分析表明,大停电往往由“不可预见”的连锁故障引起,在这种情况下以上两种稳定控制系统很可能无法响应。理论上最为完美的稳定控制系统模式是“超实时计算、实时匹配”。这种模式假设在故障发生后进行快速的暂态分析以确定系统是否会失稳,若判断系统失稳则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这种稳定控制系统的整个分析计算、命令传输、执行过程的时间极短,理论上可以对任何导致系统暂态失稳的故障给出相应的稳定控制措施,达到对各种系统运行工况、各种故障类型的完全自适应。 WAMS 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上述自适应实时控制系统: (1)对于 WAMS 提供的系统动态过程的时间序列响应,直接应用某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或人工智能方法预测系统未来的受扰轨迹,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但由于电力系统在动力学上的复杂性,这种直接外推方法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2)以 WAMS 提供的系统故障后的状态为初始值,在巨型机或 PC 机群上进行电力系统超实时暂态时域仿真,得到系统未来的受扰轨迹,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仅就算法而言,这种方法是可靠的,但在连锁故障的情况下,控制中心未必知道该方法需要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再者,该方法要求的时域仿真的超实时度较高,目前对大规模系统而言可能还存在困难。 (3)基于 WAMS 提供的系统动态过程的时间序列响应,首先利用某种辨识方法得到一个简化的系统动态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超实时仿真,得到系统未来的受扰轨迹,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这种方法的可靠性比第一种方法好,同时仅基于WAMS 提供的实测信息,不需知道第二种方法必需的故障后系统动态模型的先验知识,应该是目前比较有前途的方法。 除了判断系统稳定性外,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若干预测结果为系统失稳,那么该如何给出适当的控制量以避免系统失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于暂态稳定预测的研究还较薄弱。它涉及电力系统稳定量化分析和稳定量化指标对控制变量的灵敏度分析,即使在离线环境下这也是一个难点,实时环境下要求快速给出适当的控制量将更加困难。有些研究以WAMS 得到的故障后一小段时间内的实测量为输入向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直接将这些实测量映射到控制向量(如切机、切负荷量等)空间,这种方法相当于将暂态稳定预测和求解控制量都隐含在神经网络之中。但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样本,如何保证这些样本对各种系统运行工况和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是一个难题。WAMS 得到的实测信息也可用作稳定控制后备的失步解列装置的触发信号,在这方面的研究中系统通常被等值成两机系统。 1.2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传统的分散配置的分散控制器实际上是在简化模型下设计的“孤立”控制器,只考虑本机可测信号,不考虑多机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及系统中其它控制器的存在和交互作用影响,其结果是这种控制器只对改善本机控制特性有一定好处,但对系统其它相邻机组的动态行为不可能有确定的改善,相反存在着各控制器间动作无法协调,而使各自的控制特性恶化的可能性。北美系统在进一步加装PSS过程中曾有过由于相互协调而使低频振荡重新出现甚至加剧的实例。 广域测量系统提供了广域系统的同步状态量,为进一步开发相互协调动作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打下基础。基于广域测量系统,PSS可以观察动作以后系统各点的响应情况,并根据系统的状态,确定进一步的动作。 2 电压、频率稳定控制 2.1 慢速电压稳定控制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人们可以开发较为慢速的广域控制,比如电压稳定控制。美国BPA公司正在开发"先进电压稳定控制"项目。该项目基于广域测量系统和SCADA系统提供的系统电压、电流相量、有功、无功及频率等综合信息开发以下控制:基于响应的快速控制,该控制措施包括发电机跳闸及无功补偿调节。该控制主要需要提供电压相量、频率、有功及无功的测量;利用无功补偿设备进行电压控制,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提供的电压幅值及功角,无功补偿设备使用模糊逻辑控制来调节电压幅度;变压器自动调压避免变电站之间并联变压器的环流现象,提高电压稳定性;发电厂的电压调度在电压紧急的状态下,有较多无功储备的电厂可以提高电压,从而减少系统的无功损耗,并提高电容器组的无功输出。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无功平衡,从而加强电压的稳定。 2.2 静态电压稳定控制 相对于暂态稳定问题,静态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属于慢动态的范畴,更易于利用 WAMS 信息实现稳定监视和控制。如利用 WAMS 得到的各节点电压相量测量值将系统等值成两节点系统,能快速给出电压稳定裕度;以各节点电压相量测量值作为输入变量,以潮流雅克比矩阵的最小奇异值作为电压稳定指标,用大量样本训练得到一个模糊神经网络作为电压 稳定分类器,输出 变量为很安全、安全、警戒、危险、很危险等 5 种电压安全水平;以 WAMS 提供的节点电压相角差和发电机无功出力为输入变量,应用决策树快速评价系统的电压安全水平。 3动态过程安全分析 3.1 低频振荡分析及抑制 随着大电网的互联,区域间的低频振荡对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威胁。WAMS 可望在分析和抑制低频振荡方面发挥作用。直接将系统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离散化,利用WAMS 提供的各离散时间点的测量值,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的系数矩阵,进而计算该矩阵的特征根;基于 WAMS 提供的各离散时间点的测量值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计算系统的机电振荡模式;应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分析对 WAMS 提供的节点间的电压相角差振荡时间曲线进行分析,提取低频振荡模式。与常规离线分析相比,基于 WAMS 的低频振荡分析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通常仅基于本地信息的阻尼控制器(如 PSS)不能很好地抑制区域间的低频振荡,因为本地信息并不能很好反映区域间的振荡模式,本地信号对于区域间的振荡模式的可观测性不好。WAMS 的出现为抑制区域间的低频振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可通过 WAMS 获取区域间的发电机相对转子角和转子角速度信号等全局信息作为阻尼控制器的反馈信号构成闭环控制。将采用 WAMS 信号的区间阻尼控制器附加到发电机励磁控制器中,达到抑制区域间振荡的目的;采用 WAMS 信号作为装设于联络线上的 TCSC 装置的控制输入,基于线性 H∞控制理论设计了 TCSC 区间阻尼控制器采用 WAMS 信号作为控制器输入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 WAMS 信号的时滞(Time Delay)问题考虑时滞后闭环系统成为一个时滞系统,若时滞过大可能引起闭环系统的不稳定采用最小二乘预测算法由历史 PMU 测量序列得到控制器当前的反馈输入,没有明确说明时滞的处理方法,但其采用的 H∞控制是一种鲁棒控制方法,对由时滞造成的影响有一定抑制作用。 3.2 全局反馈控制 以往乃至目前的电力系统控制研究领域一直强调分散性/就地性,即对电力系统中的某一动态元件仅采用本地量测量构成反馈控制,从便于控制实现的角度追求控制的分散性/就地性毫无疑问是可以理解的,但通常电力系统的动态问题本质上具有全局性(如暂态稳定问题),而分散/就地控制只是通过本地量测量间接地包含一些全局信息,因此在提高全系统稳定性上有一定局限性。随着 WAMS的出现和发展,研究和实现基于 WAMS 信号的全局信息反馈与控制成为可能。 基于 WAMS 提供的全局实时信号,将通过联络线互联的两个区域等值成一个两机系统,然后采用直接线性化技术设计了联络线上的 TCSC 控制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 WAMS 信号的全局 TCSC 控制器有效提高了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在全局反馈控制的研究中,同样存在远方反馈信号的时滞问题,有必要采用时滞系统控制理论加以分析研究,以探明时滞对全局反馈控制的影响。另外,对于非线性全局控制,如何根据特定的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远方反馈信号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见,建立广域测量系统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必须从工程技术、经济等角度对其开发、应用进行整体规划。未来重点要编制现有技术应用的规范,并提出技术改进的各种方法。根据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规划、分析、控制、保护及EMS等系统的未来实际要求,确定与广域测量系统接口、数据管理、分析和交换等各种相关课题。 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 摘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管理要求,针对网络管理层次多、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方案。方案以TMN为基础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强调接口的开放性,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强调网络化和对各种体系结构的兼容性。为网管系统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 通信网络; 网络管理系统; Q3适配器; SNMP; TMN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及电力企业运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新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例如SDH、光纤环路、数字程控、ATM等,都纷纷涌入电力通信网,使网络的面貌日新月异。新设备的大量涌入表现出通信网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功能日益强大,配置、应用也十分复杂。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功能、新技术及技术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可选择的设备越来越多,造成电力通信网中设备种类的复杂化。技术的发展使某些旧的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交融。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网络交换、ATM设备等。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等。今天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例如计算机互联网、广域网、视频传送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也已从单一服务于调度中心的简单星形方式发展到今天多中心的网状网络,以保证能为日益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需求服务。 此外,由于网络规模的限制,电力通信网实际上是一个小而全的网络。小是指网络的业务量不大;全是指作为通信网所有环节一样不少,而且电力通信网地域广大、数量繁多。由于规模的原因,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传统上一直都是不分专业统一管理,每一位通信管理维护人员都必须管理包括网络中传输、交换、终端各个环节上的设备,还包括电源、机房、环境等网络辅助设备,同时还要管理电路调配等网络业务。 由于电力系统行政划分的各级都设置电力调度,电力通信网又被人为的划分成不同级别、不同隶属关系的网络。一般来说,电力通信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主干网分国家、网局、省局、地区4级;地区网又分为地区、县级网。各个级别的网络根据隶属关系互联,各行政单位所属的网络管理、维护关系独立。而且由于传统的原因,上级网络的设备维护工作多由通信设备所在地区的下级网络的通信管理人员负责。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分离,集中运行,分散维护。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网络,这样一些苛刻的管理要求,唯一的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具有综合业务功能、综合接入功能的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网管系统)。 早期的电力通信网管理方式简单,由于通信设备的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不高,自动化管理表现为监控系统,具有监视通信设备运行状态,实时通告设备的告警和运行异常信息,远程实时控制设备的主、备切换等功能。随着电力通信网的发展,作为新一代通信网基础的智能化设备出现后,产生了网元管理系统,它除了对设备故障的监控功能外,还包括对设备性能、配置及安全的管理。时至今日,网元管理系统的应用在通信网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已随处可见。随着通信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组网的灵活性越来越大,通信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网络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1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设计原则 1.1全面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1],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包括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及Q3标准的互联接口等项内容。通过多年来 的不断完善和发展,TMN已走向成熟。国际上的许多大的公司(例如SUN,HP等)都开发出TMN的应用开发平台,以支持TMN的标准;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也宣布接受Q3接口标准,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配置Q3接口。国内的公用网、部分专用通信网都有利用TMN来建设网管系统的成功范例,例如:全国长途电信局利用HP的TMN平台OVDM建设全国长途电信三期网管;无线通信局利用SUN的SEM平台建设TMN网络管理系统[2]。TMN的优点在于其成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这些问题在网管系统建设中应该加以考虑。 1.2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 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 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所构成的网络管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CP/IP网络的管理标准,SNMP网络管理系统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厂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应该将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作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之一,尤其在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目前出现了新发展的网管体系和标准,例如对象管理组织OMG的CORBA体系、基于Web的网管体系、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等,这些新的技术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总之,对于电力通信网这种组织结构分散的网络来说,网管系统对各种体系的兼容性很有必要。 1.3采用高水平的商用TMN网管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基础 网络管理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特别是像TMN这样的系统,而综合业务及综合接入功能的要求又增加了系统的难度。依照标准的建议书从基础开发做起的方法无论从时间、经济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取的。高层网管应用开发平台是世界上具有相当实力的厂商,投巨资历时多年开发出来的商用系统,目前比较成熟的有SUN公司的SEM、HP公司的OPEN View、IMB的NetView等[3]。每一种商用系统都为建设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协议接口及信息数据库开发的工具和方法。利用商用TMN网管平台作为核心来构筑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屏蔽了TMN网管系统的复杂性,可大大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分开的成功率。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来说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当然,商用化高层网管应用开发平台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因此对于规模小、层次低的通信网,采用一些专用的自行开发的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可能更为实际。 1.4网管系统的网络化 网管系统互联组成网管网络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从长远的观点来讲,电力通信网管应接受异构网互联的观念,即不同层次、不同厂商甚至不同体系结构的系统之间应不受阻碍的互联,组成一个具有广泛容纳性的网管网络。 规定一种或几种统一的标准互联接口作为系统互联的限制约定是目前网管系统之间互联的最可行的方法,如采用CMIP的Q3接口、SNMP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作为网管之间互联的标准协议接口。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限制可能会有所改变,例如:CORBA技术的应用会对目前的状况产生影响。虽然统一接口有系统花费大的不足,但是统一接口在数据互联中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可互操作性机制是网管系统互联的基础。完善的安全机制是网管系统互联成功的保障。网管系统还应支持与网管系统以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1.5综合接入性 网管必须满足各种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的接入要求,兼容各种制式、各个厂商的产品。 TMN网管系统本身支持的标准接口有限,能够直接接入TMN网管系统的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并不多,大量通信设备的接入依靠网管系统提供的转换机制,网管系统通过协议适配器这样的网管部件,将通信设备上的五花八门的管理数据接口转换成统一的网管系统支持的标准接口(例如Q3适配器,SNMP PROX等),实现网管对通信设备的接入。对于设备种类繁多的电力通信网,这个环节尤为重要。 对于网络层次多、设备分布广、智能水平低的电力通信网,如果全盘依照TMN的方案,势必造成系统十分庞大,整个网管系统变得很不经济。因此,选用一种综合接入能力强、成本低的网管系统直接面向大量的通信设备,将通信设备集中转换,再通过标准接口送入TMN高层次网管。建立综合接入网管系统来完成接入的任务对电力通信网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案。 对于大量中等以下规模的网络完全可以依靠综合接入网管系统的功能来管理网络,既可实现通信设备的综合接入,又建立了网络的分层管理,一举两得,而且这种方案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对于系统已经在建的大量的监控、网元管理系统来说,也可以采用先将其改造成综合接入网管系统再接入高层TMN网管的方案。 1.6完善的应用功能及客户应用接口的开放性 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完善、丰富,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适应网络的变化,总之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是否能得到用户的认可,是网管系统成败的关键。 应用功能的设置应该能由用户来选择,用户的应用界面应该满足用户的要求。这要求网管系统除了具有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能力外,重要的一点是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接口应具有开放性,应能支持满足应用功能接口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不改变基础系统的情况下不断推出新的应用功能、用户界面,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于电力通信网采用行政划分的管理方式,各级用户的管理功能要求的不一致性更大,应用功能开放性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1.7网管系统的一体化和独立性 网管系统应实现电力通信网的一体化管理,即各种功能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统一设计,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采用一致的名词术语。用统一的管理操作界面去操作控制不同型号、厂家的同类功能设备。在同一个平台、界面上监视、处理网络告警,控制网络运行。 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独立性,系统不应依赖于某个设备制造厂商;网管系统应能保证所有的厂商都得到同样公平和有效的支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通信系统本身的发展,确保不会因网管系统方案选择限制通信系统本身。这一点对于多样化特点十分明显的电力通信网尤为重要。 1.8网管系统的人机界面 首先,对象化的思想应该贯穿在网管界面的设计中。将图形上的元素及元素的组合定义成图形对象,将图形对象与它所表示的数据对象、实际的通信设备串联起来,实现实物、数据、表示界面的统一。这种对象化的设计方法保证了网管系统数据和界面的统一,保证了网管系统对被管理系统的变化的适应能力。对象化的设计观念应推广到网管系统人机界面的各个方面,例如:语音申告、媒体管理等。 其次,网管系统的界面应不断采用新技术加以更新、改造。界面是表示一个系统的窗口,界面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对系统的第一印象,影响人们对系统的使用。引入新的技术,提高系统界面的功能、界面的可观赏性、系统的易使用程度是网管系统成败的又一关键因素。 GIS是目前实用化和技术经济性能都比较高的一项可视化信息技术,GIS采用对象化设计思想,支持地理信息数据,支持多图层控制,采用矢量化图形方式。GIS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表示界面方面应用广泛,在表示与地理信息有关的数据界面时尤其优秀,电力通信网管系统可以采用GIS技术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网管应用界面。 Web是一种影响非常广的、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用方便的数据浏览界面,Web支持的数据包括文本、图形、图片、视频等,支持数据库的浏览,而且支持的数据种类和数据格式还在不断丰富。利用Web的优势作为网管系统的信息媒介是一种非常明智 的选择。 2电力通信网管系统方案 2.1需求分析 在选择网管系统方案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如网络管理要求、通信系统规模、通信网络结构、技术经济指标等。网络管理要求应是确定网管系统方案的首要因素。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网管的配置越高、功能越全越好,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对通信设备的实时监控,那么最佳方案是选择监控系统。在完成监控功能方面,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准确程度都较复杂的网管系统要高。同样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通信设备的信息,只需要建立网元管理系统即可。但如果是一个管理一定规模的通信网络而且提供通信服务的管理单位,那么就应该选择能够涵盖整个通信网的网管系统。 2.2网络设计 初期的网管系统一般只注重网络某些部分(如通信设备)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通信网管系统在发展初期一般依赖于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各个层次: 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设备)的数据接入、数据采集系统。 网元管理层:直接管理单个的网元(设备),同时支持上级的网络管理层。这一层主要是面向设备、单条电路,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内容。其直接的结果实现设备的维护系统。 网络管理层:在网元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网元之间的关系、网络组成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从网络的观点、互联关系的角度协调网元(设备)之间的关系;创建、中止和修改网络的能力;分析网络的性能、利用率等参数。网络管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支持上层的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层:管理网络运行者与网络用户之间的接口,如物理或逻辑通道的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用户接口的提供及通道的组织;接口性能数据的记录统计;服务的记录和费用的管理。 业务管理层:对通信调度管理人员关于运行等事项所需的一些决策、计划进行管理。对运行人员关于网络的一些判断的管理。这一层管理往往与通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其功能包括:日志记录,派工维护记录,停役、维护计划,网络发展规划等。 网络管理系统应当是全网络的,对于面向用户服务的规模较大的通信网络,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网络、服务、业务等层次的管理上。 2.3系统功能 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故障管理:提供对网络环境异常的检测并记录,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 性质及确定其对网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性能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能对网络及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确保网络本身及网络中的各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配置管理:建立和调整网络的物理、逻辑资源配置;网络拓扑图形的显示,包括反映每期工程后网络拓扑的演变;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传输链路;设置和监视环回,以实施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 安全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对运行和维护人员实现灵活的优先权机制。 2.4系统结构 为了保证网管系统能较好适应电力通信网的特点,满足电力通信网的管理要求,网管系统应能兼容多机种、多种操作系统;应能设计成冗余结构保证系统可靠性;应能充分考虑系统分期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档次的网管系统的需求。网管系统的组成见图1。 图1网管系统组成框图 Fig.1Frame of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网管系统可采用IP级的网络实现系统中各硬件平台之间的互联,利用现有的各种管理数据网络的路由,组织四通八达的网管系统网络。 数据服务器:是网管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存储载体,用于存储和处理管理信息。 网管工作站:为网管系统提供人机接口功能。它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来操作各被管设备或资源,并以图形的方式来显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统计数据,同时运行各种网管系统的应用程序。 浏览工作站:通过广域网、Internet或Intranet网接入网管系统,提供网管系统数据信息的浏览功能。 协议适配器:完成网管系统与被管理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 前置机:通过远方数据轮询采集及网管系统与采集系统之间的协议转换,实现对各种通信站、通信设备的实时管理。 网管系统的软件由管理信息数据库、网管核心模块、若干应用平台、若干网络高级分析程序及数据转换接口程序组成。 管理数据库:负责存储和处理被管设备、被管系统的历史数据, 以及非实时的资料、统计检索结果、报表数据等离线数据。 网管核心模块包括管理信息服务模块、管理信息协议接口及实时数据库; 通信调度应用平台包括系统运行监视、运行管理、设备操作、图形调用、数据查询等功能。 图形系统实现网管系统图形应用界面,包括图元制作工具、绘图工具、图形文件管理工具、数据库维护工具等。 通信运行管理应用平台提供网管系统所需的各种管理功能,包括运行计划管理、维护管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等。 网络高级分析软件包括网络故障分析、性能分析、路由分析、资源配置分析。 3结语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起步比较迟,相对于公用网和其他一些专用网都落后了一步。目前,在电力通信网中未见真正的规模比较大的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的运行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一些随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引进的网元、网络管理系统。随着网络规模、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示出目前这种状况的不适应性。从事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开发的建设者们有能力、有决心解决好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焦群,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及网管系统的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焦群(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南京 210003) 电力系统论文:谈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中用电等重要环节以及输电、发电、配电、变电环节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撑,这样就会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同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所形成针对整个全局进行智能控制的技术,也就是智能电网技术,是一个最具典型性的技术,涵盖了配电、输变电和用户以及调度、发电的各个环节。其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等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技术的系统中,同时一样的还有诸如调度柔性交流输电以及自动化系统等。目前这种数字化电网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智能电网的雏形,实际上也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做着准备工作。智能电网中较为典型的有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依托计算机的技术,需要具备实时性、双向性、可靠性的特征,需要先进的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而且该系统也是完全依托计算机技术而存在的,同时具有信息管理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说,变电站的自动化的实现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的,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依赖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在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次设备也随之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完全是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操纵以及监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才得以实现,正是如此多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为了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必不可少。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不仅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了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将电网调度自动化分为五级,其中各级电网的自动化调度都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不开的,从高到低分别是:国家电网、大区、省级、地区以及县级调度。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些装置在计算机系统的连结下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电网调度系统,将整个的结合起来。其他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工作站、服务器、变电站终端设备、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场、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计算机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作用不仅要实现对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的监控,还要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更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及状态估计等功能。因此种种这些,都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测量控制以及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等装置。 2电力系统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 PLC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其存储器采用了可编程序以实现在其内部存储进行控制、运算、记录等操作指令。该技术是为了在工业环境下使用而设计的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该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解决了传统控制系统内可靠性低、接线复杂、灵活性较差以及耗能高等缺点。 PLC技术的数据处理 PLC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具有排序、查表、数学运算、数据转换、数据传送以及位操作等功能。这些数据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可以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也或将它们打印制表。数据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也可以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 PLC技术的闭环过程控制 并过程控制是指对压力、温度、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的闭环控制,PLC通过模拟量I/O模块对模拟量进行闭环PID控制,并且实现数字量与模拟量之间的D/A、A/D转换。可使用专用的PID模块,也可用PID子程序来实现。 PLC技术的开关量控制 火力发电系统内的辅助系统的工艺流程的控制多为顺序控制和开关量控制两种。用许多行业也应用到PLC进行开关量控制,如机床电气控制、电机控制以及电梯运行控制、汽车装配线和啤酒灌装生产线等。PLC技术的输出和输入信号都是通/断的开关信号。工业控制中应用最多的控制是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控制的输出、输入点数均可通过扩展实现,从十几个到成千上万个点,不受限制。 PLC技术的顺序控制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大型火电企业的辅助系统均已由原来的继电控制器升级成PLC控制系统,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资源损耗和提高效益,已成为各企业的管理最终目标。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电厂对类似企业辅助车间的自动控制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采用PLC控制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信息模块单独控制某个工艺流程,并且可以与通信总线连接来协调全厂生产工作。 电力系统论文:浅论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前言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远动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全面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远动控制技术的深入分析,能够有助于我们将其更好的应用于电力系统各个运行环节。在下面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对远动控制技术的概念及实现原理进行简单了解,并重点对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远动控制技术 1.1 远动控制 远动控制作为自动控制领域的重要环节,是以通讯技术为基础,对远程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能够实现实时测量、远程信号、远程控制和远程调节等多项功能。在电力系统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是为了使调度实现对辖区内发电厂及变电站的集中控制管理。远动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远动装置和应用程序组成,能够实现下列三项功能:(1)采集所有的相关设备数据及报文,并向这些设备传达控制指令;(2)预处理传输的报文;(3)通信功能。具体包括通道运行状况的自检、通道的自动切换、选择不同的通信规约等。 1.2 远动控制的实现原理 远动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四遥”,即遥测、遥信、遥控及遥调。远程控制技术作为连接变电站、发电厂与调度之间的桥梁,是相关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中监视和集中控制两个模块,其中集中监视即遥测和遥信功能,这一模块的实现的功能是数据采集站、厂将所需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按照一定的规约上传到调度中心,为控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最大限度的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集中控制模块是实现遥控和遥调功能,具体是指调度中心将相关操作命令(改变运行状态、修改设备运行参数)发到管辖站、厂。远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及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二、远控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远程控制的实现需要多方面技术作为基础,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和通讯传输技术。下面我们对这三方面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探讨。 2.1 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 数据采集是将外部信号采入计算机,并加以处理,最后输出。下图1为数据采集的流程图: 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负责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及控制等。在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监控分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集它所连接传感器送来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再收集到计算机予以显示、处理、传输和记录,这一过程即为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的成套设备被称为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运行现场的相关模拟量(如压、电流、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进行采集、量化为数字量,以便于终端计算机的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这一系统是计算机与运行现场联系的重要桥梁,是获取远动控制相关数据的重要途径。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采集技术的关键是变送器及A/D转换技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鉴于设计及调试需求,其处理的信号主要是低于5V的电平信号,但是在电力系统中,相关的运行设备其工作电压都比较高,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可靠性,就需要利用变送器对照这些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进行转换,即将各种不同等级的电压、电流转换为合理的TTL电平信号。由于变送器采集的信号为模拟信号,为此还需要利用A/D转换技术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于进一步对对遥信信息进行编码,对遥测信息进行采集。 2.2 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 信道编码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数码流进行一定的处理,使的整个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最大限度的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通信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远控系统能够利用通信信道将运行现场采集到的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由后台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信道的抗干扰能力,首先要做好信号的编码和译码,这一技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数据信息进行编写、翻译和传输,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在信道编译码过程中,一般是利用线性分组码来提高抗干扰性;同时还有必要结合循环检错法、检错重发法、前后纠错法、反馈重发法对相关的信息的检验,来避免传输过程中差错的发生。 2.3 通讯传输技术的应用 对于远动控制系统而言,通讯传输技术的关键是调制和解调这两方面。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其通信网是依托自身拥有的电力通信网络资源与方式来构建的。目前应用广泛的信号传输形式为电力线载波和光纤通信。对于前者,其载波信号有两种,一是在信号发射端通过编码产生的相关基带信号;二是电力线中的高频谐波信号,利用调制技术将载波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以电压、电流形式在电力线中实现通信传输,这一方法必须在信号接收端位置以解调技术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由此可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数据通信主要是利用调制解调器具有的调制解调技术来实现。 随着光纤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传输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时其设备成本也大幅下降。目前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光纤传输网络已经在不断的建设扩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纤传输网络将会全面取代传统的载波信号传输技术。 三、结束语 通过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远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操作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在上面文章里,我们只是对远控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随着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预见远动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将会更加重要。 电力系统论文:关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量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最核心内容。而电力 系统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部分,分为发电和输电调度自动化(通常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配电网调度自动化(通常称配网自动化)。 二、电力系统远动 电力系统远动就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对电力系统实施的实时远方监视与控制。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被控站和远动通道。狭义远动系统只包括两端远动设备和远动通道;而广义的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的人机设备和被控站的过程设备在内。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控功能由各级调度共同承担,而自动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则由大区网调或省调负责,网调和省调还应具有安全分析和校正控制等功能。 三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 (一)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 通过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为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高层次功能提供实时数据。其中监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告警和打印,以及对电力系统异常或事故的自动识别,向调度员反映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而控制主要是指通过人机联系设备执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静电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方操作的开环控制。 (二)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要内容是利用实时数据对电力系统发生一条线路、或一台发电机、变压器跳闸的假想事故进行在线模拟计算,以便随时发现每一种假想事故是否可以造成设备过负荷、以及频率和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是一系列以单一设备故障为目标而进行的在线潮流计算。 (三)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在满足安全、电能质量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和考虑网络损失的影响,以最低的发电(运行)成本或燃料费用,达到机组间发电负荷经济分配且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的一种调度方法。在调度过程中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在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条件下,以全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将系统的有功负荷分配到各可控的发电机组。经济调度一般只按静态优化来考虑,不计算其动态过程。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均是采用了RISc工作者,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西门子SPECTRUM系统。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引入软总线概念,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问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的。采用了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公司和工业用户。 (二)CAE系统。该系统采用64比特ALPHAI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选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集DAC、SYS、uI、APP、COM于一体。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三)VALMET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可连接SUN、IBM、PHA工作站。该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三个服务器。 (四)SPIDER系统。该系统是由ABB公司开发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模块化结构,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配置系统。它具有双位的遥信处理功能,使状态信号稳定性好,并有一套完整的维护工具。 五、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该技术应该能够及时并准确地采集、检测和处理电,网中各元件、局部或整个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 (二)能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等指标要求,为调度人员做出准确的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能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协调,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并提供优质的供电;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尤其是能避免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和大面积停电等连锁性事故发生。 六、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 力系统调动自动化技术应朝着模块化、面向对象、开放化、只能化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展。 (一)模块化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能够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 (二)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先进且能很好地遵循ClM的技术,但它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三)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避免电力系统崩溃或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四)无人化值守管理模式。建立无人值班综合监控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安全性分析、状态估计、负荷预测及远程调控等,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以便调度人员及时处理事故,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实现无人值守调度管理方式,减少值守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五)智能化。智能化调度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实时监测和优化、预警和预防智能化控制、故障的智能判辨、故障的智能分析、故障的智能恢复等,最大限度实现全面、精细、及时、最优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以达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 结语 本文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及电力系统设计人员掌握相关技术的必要性。根据几种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概述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出发,对几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最后,对今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探讨 [论文关键词]二次设备 电气设备 状态检修 在线监测 设备诊断 [论文摘要]电力二次设备同样需要状态检修,这样才能和一次设备保持同步,适应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给出了电力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定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解决了电力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几个具体问题。 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电力部门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势在必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使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成为可能。目前,我国针对电气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对一次设备实施保护、控制、监测的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被忽视。 一、电力检修体制的演变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中,电力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检修策略由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的故障检修(BM,Break Maintenance)发展到19世纪产业革命的预防性检修(PM,Prevention Maintenance)。预防性检修又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又出现了不同的检修方式:一种是主要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内容与周期的定期检修(TBM,Time Based Mainten ance),或称计划检修(SM,Schedule Maintenance);另一种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到1970年,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状态检修(CBM,Con2dition-based Maintenance),也叫预知性检修(PDM,Predictive Diagnostic Maintenance),这种检修方式是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为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 二、电力状态检修的概念 状态检修可以简单定义为:在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科学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的检修方式。它有三层含义: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诊断是以状态监测为依据,综合设备历史信息,利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技术来判断设备健康状况。 就电气设备而言,其状态检修内容不仅包括在线监测与诊断还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诸多工作,最后要综合设备信息、运行信息、电力市场等方面信息作出检修决策。 在电厂、变电站检修决策时要考虑电网运行状态,如用电的峰段与谷段,发电的丰水期与枯水期;设备所在单元系统其它设备的运行状态,按系统为单元检修与只检修单台设备的合理程度;电力市场的需要,进行决策风险分析。 三、电力状态检修的优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正逐步向状态检修体制过渡。状态检修与其他检修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开展状态检修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而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是为了减少设备的检修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开展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分析,可以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即做到设备的经济运行。 2.开展状态检修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定期维护和检修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费用的浪费;由于定期检修工作量大,往往使检修人员疲于奔命,加上现场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影响“,越修越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开展状态检修,可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集中了优势兵力,使检修工作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是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方法。 3.开展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已经具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和分析判断方法,开展状态检修已有较充分的技术保证。 4.由于状态检修往往是以设备运行状态下的在线监测结果为依据进行的检修,所以能够预报故障的发生,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防止发生意外的突发事故。 四、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 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要监测二次设备工作的正确性,进行寿命估计。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对象主要包括:交流测量系统;直流控制及信号系统;逻辑判断系统;通信管理系统;屏蔽接地系统等。 交流测量系统包括:TA、TV二次回路绝缘良好,回路正确,元件完好;直流控制及信号系统包括直流动力、控制操作及信号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好;逻辑判断系统包括硬件逻辑判断回路和软件功能。二次设备监测对象不是单一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监测各元件的动态性能,有的元件性能需要离线监测,如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曲线等。 因此,二次设备的离线监测数据也作为状态监测与诊断的依据。 五、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系 一次设备的检修与二次设备检修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情况下,二次设备检修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才能进行。在作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时要考虑一次设备的情况,做好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既要减少停电检修时间,减少停发(供)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检修次数,降低检修成本,又要保证二次设备可靠正确的工作状况。 六、结束语 电力二次设备实行状态检修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的广泛使用,对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比较容易做到。随着集成型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可大大减少二次设备和电缆的数量,克服目前常规保护状态监测存在的困难。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电力系统的广泛使用,为电力二次设备实行状态检修提供了信息支持。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将有助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经济建设论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近两年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又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压力。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总结、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党中央提出的“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的指导下,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能源增长翻一番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在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和总结国内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累了经验。 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一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未能很好落实,节约优先没有很好体现到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三是尚未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四是缺乏技术支撑,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五是全民节约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对头、消费心理扭曲、消费方式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大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树立节约型的思想观念。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在生产要素投入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 高、国民素质增强、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要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 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开发区建设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加强重点行业能源、水、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构建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积极保护耕地,提高单位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化用地,土地使用功能适当混合。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推进建筑废物综合利用;新建建筑实行装修一次到位,禁止二次装修。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有条件的要发展分布式供热;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与补给的平衡以及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住宅小区建设要配套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加快再生水利用,推行分质供水。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因地制宜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 构建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精准化水平,节约使用土、肥、水、电、种、药等投入要素。继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型农业机械,提高资源能源的产出效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生物农药,从源头上消除餐桌污染;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和附加值;积极推进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并使之成为农村的补充和替代能源。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住房、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在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鼓励购买低油耗、低排量的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禁止过度包装,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产品。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和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意义,明确将“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并列为基本国策,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把节约资源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把节约能源和资源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和深化税收、财政、投资、金融等改革的重要内容。 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督。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建立执法责任制,保证现有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要加快国家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对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实行严格的开发准入条件;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新建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加快制定工业耗能设备、机动车、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强制性、超前性的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的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的节能标准。完善重点用水行业取水的定额标准。建立和完善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新建建筑的准入制度,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制度等。 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体系。加快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的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财税和收费政策。加快研究制定鼓励使用节能节水减免税产品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发展节能车型与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完善资源性产品进出口的税收政策。公共财政要加大对政府资源节约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制度。对一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包括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工程应用科技的开发,将其纳入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化发展规划。 促进机制创新,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建立信息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国内外各类资源节约信息,引导企业挖潜改造。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担保,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即耗能用户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此外,还要广泛开展国情教 育,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经济建设论文: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个重要因素,因为在整个社会运行中,意识形态能发挥多方面的功能,而其巨大的经济功能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正确对待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积极利用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服务。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创新社会意识形态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不断创新社会意识形态理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下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之路。面对新 情况新问题,社会意识形态工作不改进就没有活力,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与时俱进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继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环境,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工业强则国家强”的理念,用足用活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经济建设理论创新的生长点。坚持节约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五大战略”理论创新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以来,根据时代的新特点和实践的新要求,不断地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来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并维护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扩大了阜新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力,从而实现了以人为本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实践。 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摘要: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良性互动机制,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互动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纳入到更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指导思想之中,并明确了“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原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正确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而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增强国防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就是要确保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协调,并努力防止在实践中出现相互偏废现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防实力要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相协调。没有一定的国防实力,国家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得到保障。而脱离国家经济建设安全环境,单纯追求国防实力的增长将耗费大量的宝贵资源,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二是国防发展战略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得以延续、保持稳定和走向繁荣的两个重要支点,只有在国防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情况下,国防和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三是国防建设投入要与国家经济的承受力相协调。经济是国防的基础,国防建设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不仅国防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经济发展也将因此受到拖累。四是国防体制要与国民经济体制相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国防体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经济体制的变迁必然要求国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须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除此之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协调还包括其它许多方面内容,如国防发展方向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国防政策要与国家经济政策相适应等。 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涵,随安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和平时期,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防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依托,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前提下谋求发展。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只有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国防建设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因此,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下谋求发展,使国防投入、军队规模等控制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富国不等于强国,一个国家即使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若无强大的国防力量,也难于巩固已有的经济建设成果,难于取得与其自身经济实力相符的国家地位。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是要立足提高国防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当前,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还存在某些不相协调的地方,一是国防发展实力与经济发展实力不相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我国现有武器装备综合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也不占优势。军队建设整体上处于机械化和半机械化阶段,而发达国家正在进入信息化军事阶段。二是国防费占gdp比重过低,同经济建设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长期呈下降趋势,“六五”和“七五”时期平均分别为3.6和2.0,“八五”和“九五”进一步下降到1.5,20__年回升到1.5,20__年进一步回升到1.7。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国防费的投入,但仅仅是一种恢复性增长、补偿性投入,国防费占gdp的比重低于3的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应当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基础上,适度增加国防费占gdp和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增强国防实力和应对各种安全因素的能力。 二、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良性互动机制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矛盾的统一体,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尽量减少和降低两者对立矛盾的因素,促进和强化两者互为依托的能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军民分离”和“军民结合”两种模式。在“军民分离”模式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自封闭、互不相通,两者在资源的分配上通常表现为相互对立关系,难以起到良性互动作用。而在“军民结合”模式下,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技术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可形成双向扩散、交流和融合的态势,促进国防与经济良性互动作用。因此,通过军民结合,不仅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克服资源重复配置现象,缓解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争夺资源矛盾,而且可提高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效率与效益,从而能够更好地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就是要打破军民分割、相互封闭的传统界限,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求,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也就是,一方面将国防建设根植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形成国防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建立起军民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项目立项、资源配置等方面真正实现相互融合。国家和地方在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公共基础建设以及光缆、 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等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不仅要考虑经济建设需要,而且应当充分考虑军事和作战需要,做到寓“战场建设”于“经济建设”之中,使一笔投资能获得经济和军事双重收益。军队在人才培养和后勤保障上要充分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通过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做到寓军事人才培养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获得持久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通过物资供应、卫生勤务、交通运输和技术保障等军事后勤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做到寓后勤保障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使军事后勤保障的效率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应当按照军民一体化要求,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大军民兼容设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努力促进国防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互溢流和优化配置,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努力发挥国防支出的投资乘数效应、地区乘数效应与就业乘数效应,使国防建设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就业形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机制,积极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需要相应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为之配套。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改革和完善国防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制度。政府需要适度放宽国防市场准入,逐步降低民用部门进出国防市场的门槛,允许和鼓励非公有经济进入军民兼容的军工行业和非关键领域。同时,还应当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使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相对较弱的国有军工企业,能够自主地退出武器装备生产领域,使有科技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民用高科技企业,能够自主地进入武器装备生产领域,从而彻底改变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相对封闭格局,迅速扭转国防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局面,并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机制的加快建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要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必须及时修订和完善军用标准和规范,扩大军品和民品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程度。比如,在武器研制和采购方面,只要不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凡是适合采用民用标准和规范的地方,就应当尽可能使用民用标准和规范,以此提高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军民融合程度,从而达到降低资源重复配置和浪费的作用。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决策、协调和评价机制。在决策机制上,政府应当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求,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纳入统一规划进行决策。其中,经济建设的决策要贯彻国防原则,国防建设决策要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协调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军地联系办公会议制度,从项目立项、投融资、价格、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各个方面,加大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力度。在评价机制上,应当把“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使各级政府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兼顾国家安全利益。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系。让有限资源在和平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于经济建设,在战时可有效地保障战争需要。最后,还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应法律和法规,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 三、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用于国防建设的资源投入就更加有限。为了使国家有限资源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国防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问题上,我们还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当前我国现实情况看,经济不够发达仍然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制约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将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我国用于国防建设的资源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时必须坚持协调发展、有所侧重原则,避免出现全方位推进和平均着力而导致国防建设效率低下的现象。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就是以增强国防实力和提高军队战斗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限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国防实力及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根据“木桶效应”原理,系统的整体功能主要由系统的“短板”决定。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好系统的“短板”问题。为此,必须根据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特点和规律,抓住我国国防建设特别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有限资源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原创://一是军事战略威慑能力的建设。提高军事战略威慑能力是遏止战争,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手段。军事战略威慑力量的建设,通常被认为是“费效比”较高的国防建设活动。在国防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应当以足够的投入确保急需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杀手锏”武器的研制生产,并逐步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从而依靠强大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力震慑对手。二是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建军目标,也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国防和军队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大军队信息化装备以及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等方面投入,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双重历史任务,加快推进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步伐。三是军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现代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的联合作战,需要海、陆、空、天、电、磁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有效配合和联合作战。军队能否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为此,需要加大军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建成一体化的作战指挥系统、火力打击系统、情报侦察系统、装备研制与采购系统、动员及后勤保障系统等。四是国防和军事人力资源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国防和军事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国防和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配置由 数量型向专家型和职业型转变。 国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而且是特殊的公共产品,国防现代化建设理应由国家来进行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由国家来进行投资。实际上,国防建设的某些领域,国家完全可以充分依靠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军事、民用技术协调互动重视不够,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通用化程度较低,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和低效率,不但损失了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影响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后劲。为此,国家对国防建设的资源投入,应该集中投在民用部门“不能”、“不愿”和“难以”进入的国防建设领域,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安全保密性强、投资大和风险高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些领域,国家应当在项目立项、投融资、土地使用等各个方面,逐步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支持力度。而对于一些军民兼容性和非关键的国防建设领域,国家应当允许和鼓励民用部门积极参与,以增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后劲。另外,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手段,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国防费保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国防费保障向精确化转型,提高军队和国防建设的质量效能。 经济建设论文: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关系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生态工程,需要有组织的、科学的、专业的主体承担,这一投入过程本身就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要发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时社会和人民的力量,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把林业融入到自然——社会大系统中去,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工程。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参与性,做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贡献。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并不与经济建设相对立,相反,它是一个非常好的 经济建设方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掘林业资源开发潜力,多角度建设林业资源相关产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变成经济增长引擎。健康的生态林业发展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点,提供形式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经济建设论文:加强市场监管服务经济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 经过多年努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行政执法队伍。 实践证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条件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有手段在短时间内对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进行大范围的检查和清理,有能力对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或重大应急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在我国市场监管体系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成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重要执法力量。 我们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经济形势变化对市场秩序影响的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消除市场秩序中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面对____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总结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只有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工商行政管理才能树立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更新监管理念。要把落后的、传统的、随意的监管思维向文明的、现代的、依法的监管理念转变,牢固树立科学监管、依法监管、有效监管的理念,努力做到创新监管、规范监管、高效监管。要把依法行政看作生命线,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完善体制机制。要针对维护市场秩序的实际需要,着力在丰富发展“四化建设”的内涵上下功夫,着力在各项监管制度的完善上下功夫,着力在完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四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创新方式方法。要按照推进“四个转变”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着力在巩固和扩大创新成果上下功夫,着力在提高监管执法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着力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推进“四个转变”的工作力度。 加强市场监管,必须提高监管效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协调配合、业务条线的上下联动、区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强资源整合,增强监管合力。要完善应急机制,健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管理组织体系,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当前,特别要注重从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出发,深入研究解决涉及全局和扰乱区域经济发展秩序的问题,努力防止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今年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要始终牢记:只有做到公正执法,工商行政管理才有执行力和公信力;只有做到依法行政,工商行政管理才能实现规范监管、科学监管;只有做到廉洁文明执法,工商行政管理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只有做到创新监管机制,工商行政管理才能提高执法效能。我们要坚持把市场监管作为第一职责,强化监管,创新监管,以高效能的监管树立工商行政管理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 经济建设论文:对省域煤炭经济建设思索 一、内蒙古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 虽然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但长期形成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先导,以原料输出为依托,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煤炭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内蒙古当前煤炭生产主要以原煤为主, 这种固有习惯的传统生产方式使得原煤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全区煤炭工业产品在高新技术方向的发展能力有限, 使得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2009 年,全区加大了对煤炭深加工的资金投入力度, 一批煤制油项目加快了研发部署和生产,但就总体水平来看,煤炭深加工的量不足原煤总产量的 3%。 (二)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加剧 根据调查, 当前全区经济在享受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收益的同时, 煤炭开采对全区环境的破坏也进一步加剧。统计显示,因开凿和采煤产生的废石和煤矸石量与原煤产量的比例接近于 1:1,其中原煤产量与煤矸石的比例接近为 1:0.2~0.3。 当前内蒙古煤炭产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因此,每年排弃的固体废弃物也在大量增加, 预计每年将达到 6 吨以上。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对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更是致命的威胁。 但从煤炭工业对环境的补偿力度方面看,开采原煤同时对环境的补偿费用却很少。根据对相关资料显示,内蒙古 2009 年煤炭价格中用于治理环境的各种税、在煤炭价格中仅为 25 元/吨左右,不到其/,!/煤炭销售价格的 5%。 (三)煤炭收益分配不公问题突出 煤炭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以内蒙古重点煤炭生产地区鄂尔多斯市为例,部分地区发现煤炭后,开采企业或投资人以近百万元/亩地的高价征集相关土地的使用权,使部分人一夜暴富, 但没有被征集土地的居民群众生活依然较为贫穷。同时煤炭开采后,真正受益的是与之相关的煤炭生产企业和个人, 而开采后所遗留的环境等问题则由周围居民来承受, 煤炭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收益分配不公问题。 (四)煤炭开采中资源浪费严重 据测算, 内蒙古每开采 1 吨煤就要消耗 2.5 吨的煤炭资源,同时约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达 8 吨,损耗水资源 2.4 吨。 但在以经济发展为各地区基本要务的思想下, 这种资源浪费并没有引起各地区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煤炭开采所引起的资源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同时,这种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使得今后由煤炭生产所引起的环境补偿费用逐步增加,今后全区仅矿区塌陷治理费以及植被再生费就需要上百亿。 (五)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 作为最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进行大规模勘探和生产的中央煤炭生产企业,拥有着专属的煤炭运输线路和较为丰富的可供开采煤炭资源。 根据调查,央企煤炭生产企业 2009 年在内蒙古生产的原煤占到了全区原煤总量的一半以上,实现煤炭收入上千亿元。 但由于历史原因,央企煤炭生产企业将收入中的所得税部分(所得税率现为 25%)划归中央财政,而留给地方财政的仅为增值税部分(增值税率已上调至 17%)所得收入,中央和地方收益相差了近30%多,央企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贡献度较低。 二、政策建议 (一)改善资源管理政策,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内蒙古煤炭资源现行的有偿使用制度,是通过征收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实现的。 但是这两种形式是以煤炭产量或销售收入为征收基础,不能真实反映资源本身的价值,没有体现出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和资源有偿使用的全部内涵,不利于提高资源回收率,也不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要实现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当前的煤炭资源管理政策。 对煤炭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以合理的资源价值为基础,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发展生产的目的。 同时,要继续加强煤炭工业深加工能力,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值,促进全区煤炭工业的整体效益的提升。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煤矿技术改造和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水平和质量信誉等方面品牌资源积累。 并且要加快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战略,抓紧发展一批大型煤炭洗选加工转化项目, 扶持水煤浆、“煤制油”工程项目建设,扩大原煤入洗比重和炼钢喷吹煤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 同时加快非煤产品项目建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加大水煤浆生产规模,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调整煤炭输出产品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内蒙古煤炭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加大煤炭企业对资源补偿力度 要适当提高煤炭开采和生产企业对资源和环境补偿力度,增加煤炭企业各种税费。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煤炭开采生态监测管理体制。解决各地区乡镇、个体煤矿只管挖煤赚钱,却在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长期欠账问题。 有专家估计,全国仅治理采矿区一项就需要投入上千亿元。 因此政府在加大审查的行政执法力度, 对煤炭生产企业或个人进行的煤炭开采与生产活动进行一个有效的环境生态评审并建立相关的职能部门来规范煤炭开采中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行煤焦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注重提高资源开采水平和洗选效率,以传统矿区节能降耗、废弃物利用和新建矿区原煤高效开采、洗精煤外销、中煤及其他劣质煤发电、矿井水及生活废水处理后回用、粉煤灰及煤矸石合理开发的煤炭矿区资源高效循环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并促进煤炭资源效率的提高。 (五)加强对煤炭工业的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 要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炭生产资源回收率。按照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坚持开办煤矿标准, 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加快采煤改革的步伐,推广采用粉煤和水煤浆燃烧、辅机系统等节能先进技术,扩大集中配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应用范围。 (六)促进本地煤炭生产企业发展,加强相关煤炭生产企业责任 中央煤炭生产企业其对煤炭价格制定具有较高的话语权, 而其他各地区国有或私营煤炭生产企业对煤炭价格的制定一般依据央企煤炭企业所定价格定价,不公平的竞争,造成了煤炭市场竞争 机制的缺失,不利于煤炭生产企业间的正当竞争。应尽快依托本地区自身优势, 积极促进本地区煤炭生产企业发展,同时,制定相关规定加强中央煤炭企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发挥中央企业带头作用,并建立一种有效的补偿机制,对中央煤炭企业所得收益中,除支持了中央财政外,同时也应加大对其地方或省(市)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经济建设论文:强化媒体优势服务经济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闻媒体也日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新闻媒体既是喉舌和工具,却又不能全部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生存运转;既要保证其政治导向的正确,又要计算其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因此,广告作为新闻媒体必须具备的一种宣传形式,同时又成为我们新闻媒体不可缺少的经营项目。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下,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遵循《广告法》相关法规,努力探讨广告工作规律,做了一些工作,很愿意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各位。 注重政治意识强化导向性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是全县唯一的新闻媒体,其指导性、权威性、综合性是显而易见的。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我们广播电视台广告工作的全过程,而不只是仅仅视为一种单纯的经营活动。因此,我们在做广告工作的时候,一直坚持“先看证件后谈广告,先予查证后拟合同,先审文字后拍样片”的广告工作操作原则。 广告样片出来后,依据“编辑初审,主任覆审,台长终审”的审查程序,层层把关,把涉及政治,涉及大局,涉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字词句和声乐影反复斟酌,尤其是广告词中的一些绝对化用语、比较性用语,我们都予以严格剔除,并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敲定到既坚持政治倾向,又满足客户需求的那么一种定位。近年来,我们的广告没有出现任何政治差错或主观性宣传。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广告的生命同样在于真实。广告宣传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活动,还肩负着引导县内外消费者健康消费心理的责任。因此对每一项广告业务,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个“真”字。我们近段制作某种药品广告时,采用了真实地址、真实人物和真实疗效的实地拍摄手段,让本地患者用本地语言叙说本人的医疗感受,达到了方方面面满意的效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麻烦。有的客户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提供虚假的广告内容,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通过刊登广告而赢利的目的。对一些医疗广告、药品广告、邮购广告,以及一些格调和质量不高的广告,我们都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广播电视台声誉负责的态度,宁缺勿错,宁肯不挣这个广告费,也都坚决抵制。在非典猖獗时期,邻近某县市药店要做板蓝根冲剂广告,因拿不出药品检验纪录,我们当即拒绝,药店老板便拿着红包到台长家来,说是做生意要的是赶时间,希望先做广告,后补检验单。为着全县以及周边地区民众的用药安全,我们坚持了原则,没有做这笔广告。 就这样,我们通过广告,使平民百姓既了解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的实际景观,又让他们接受了健康有益的经济和文化信息,享受了正常的消费服务,使我们的广告版面成为广播电视台其他版面内容的合理的延伸和补充,成为党和政府经济方针、政策形象化的、实际的解读和宣讲,让广告也成为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熏陶的有效载体。 注重竞争意识强化形象性广告作为现代商业不可缺少的门类,不仅具有政治和文化的含量,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特点。近几年来,我国广告业空前发展,经营单位从1996年的5万家发展到去年的9万家;而广告额则从1996年的30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903亿元。这个领域的竞争也是空前激烈的。 作为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如何面对这样的竞争呢?我们首先做到的是确立竞争意识,就是明确定位,发挥优势,主动出击,打主动仗。近年来,我们与中盐宏博集团、富士特集团、美国杜邦公司等大型企业有过不少成功的合作,双方也各自不同地取得了各自需要的利益。 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就是一条:解放思想,大胆出击,以诚相待,平等互利。关键是,我们向我们的合作伙伴清楚地介绍了云梦广播电视台广告的市场定位,把广播电视台的服务经济特色介绍清楚,把可能的市场前景分析清楚,让他们在产业诚信、产品诚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把广播电视台潜在的传播优势发挥出来,把地域特色和地域优势发挥出来,为这些大型企业的市场分割、市场重组、市场扩张、市场吞并而制造先期舆论,并进而凝聚企业文化,扮靓企业形象,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兼并而摇旗呐喊。 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使排除直接的经济效益,我们也要为这些企业做好宣传工作,因为这些从云梦土地上崛起的大型企业是建设楚天强县的坚实基础和力量。 我们十分珍惜我们广播电视台政治信任度的无形资产,我们在全台开展了“四个珍惜”活动,即:珍惜广电荣誉、珍惜工作机会、珍惜个人前途、珍惜家庭幸福。我们把塑造广告客户形象同塑造我们自身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凸现自身形象的基础上做好广告工作,讲求诚信,讲求信誉。 有一个外县白酒批发商自制了一大批浓香型白酒,打算在云梦广播电视台投一笔可观的广告费,我们帮他分析了云梦地区的白酒消费习惯和状况,并告诉他,目前云梦的白酒品种非常齐全,其中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凤香型各种酒的品种达几百种,市场十分饱和,因此做大量广告效果未必理想。对方很感激,尽管他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上做广告,但却帮我们联系来许多其他的广告客户。这使我们认识到,广告不是硬拉就能"拉"来的,诚信是产生效益的基础。 今年5月,云梦城南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国药商场等10多家客户因非典原因,经营一落千丈,有的客户还准备撤离云梦市场,我们理解他们的临时困难,主动承诺在有线台和影视频道免费为他们继续做广告,共同战胜非典带来的市场波折。我们的做法使客户们深受感动,他们说,云梦广播电视台讲求诚信,讲求信誉,与朋友共存共荣,在这里投放广告一百个放心。就这样,我们以我们的理念,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忠诚的广告客户。注重经营意识强化效益性广告工作既是宣传,也是经营,是经营就不能不讲效益,就要带头遵守工商行政法规和《广告法》。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具体支持和指导下,为了抓好广告工作,我们成立了广告中心,内设业务、制作、监播和收视调查等4个小组,规范地履行接听电话、提供价格与段位信息、分工洽谈广告业务等职责。同时,多次组织广告业务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它应知应会的工商法规与业务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广告质量,我们在年初投资了120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整体装修改造;投资140万元,对摄编播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率先在全省县市电视台中实现了硬盘自动化播出,广告制作和播出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地理顺了三个关系: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广告也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把公益广告也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抓。今年,为了配合县委大力开展再就业的工作,我们采用镜头组合方式,将做早点的、搞建筑的、拉板车的普通劳动者组织成一组动态画面,既歌颂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劳作,又揭示了“就业的路就在脚下”这一极为朴素的道理,为下岗工人寻找新的就业门路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数。与此同时,我们拷贝了中央电视台的“诚实”“信任”“宽容”系列伦理教育公益广告,在每晚黄金时段播送,以滴滴温泉沁润着人们日益向善的心灵。 二是企业效益与电视台效益的关系。企业在广播电视台做广告要追求一定的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广播电视台也要按广告的规则取得自身的效益,其中的效益比例应该尽可能地数字化。梦阳集团是一家生产和经营食品、饮料与饮食的私营企业,我们把梦阳酸奶、王氏焦切和梦泽古酒系列产品与当地民间传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策划出让著名曲艺家张明智亮相荧屏的传播方案,使梦阳集团名声大振,企业效益成倍飙升,产品成功走出云梦。与此同时,我们广播电视台也按照与商家事先商定的比例,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回报。正是我们兢兢业业地为客户倾心服务,20__年,我们克服了因非典带来的重重困难,经营收入实现了历史大跨越,全年广告总收入比20__年净增100万元。文秘站版权所有 三是集体效益与个人效益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通过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号召我们的广告工作者既讲市场规律,又讲思想觉悟;既讲合理分配,又讲无私奉献;既讲全国同行业的大环境,又讲云梦现实的小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积极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工资分配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个人目前所执行的档案工资为基础,结合每月出勤状况,外宣任务和广告创收业绩等因素,予以结构上的工资浮动,努力创造一个“多做贡献多拿工资,少做贡献少拿工资,不做贡献不拿工资”的分配格局。 我们云梦广播电视台的广告事业刚刚起步,未来的道路更漫长,工作更艰苦,挑战更严峻。但我们有信心在全体同志的支持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经济建设论文:试论执法监察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 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 是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执法监察是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最直接的体现。开展执法监察要紧贴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通过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实践探索新思路,不断提高执法监察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一、找准方向,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针对性 执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 既不是放弃本身职责去直接从事经济工作,也不是单纯对违规违纪问题处理,更不是片面的地方保护主义,而是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和问题,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 治理经济环境是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抓住这个切入点,执法监察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才能体现出为经济工作服务的自身价值。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贴近经济,深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认真调查研究,查找并及时解决干扰、阻碍、危害经济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经济发展清淤排障,保驾护航。就目前情况而言,干扰和影响经济发展的消极不利因素突出表现为两大矛盾:一是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决策、决议与个别单位部门贯彻落实上中梗阻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着不办、落实不力;二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优质高效服务、文明依法行政与个别单位部门及工作人员职责意识差、服务质量低劣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作风疲沓、效率低下,甚至乱收乱罚、吃拿卡要、作风粗暴 。另外,打假打私不力,制假售假泛滥,欺外排外、寻衅滋事以及扰乱社会稳定等问题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执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 就要突出解决两大主要矛盾,同时重视其他各类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工作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良好环境的培育、维护和治理,对于经济发展振兴的作用尤为重要和突出。因此, 坚持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充分履行监督检查职能, 清理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和问题, 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这是当前及今后执法监察工作的主题和方向。 二、强化措施,拓宽服务经济建设的途径 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任务。开展执法监察,既要树立服务经济的意识,找准位置, 明确方向,更要强化措施,拓宽领域,增强服务的力度,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我们认为,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充分发挥两项作用,当好两个角色。一是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当好服务经济的“检查官”。执法监察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有其独特的职能优势,从执法监察方式上,可以主动地走向监察对象,可以定期检查,也可以随时检查;可以超前检查、同步检查,还可以跟踪检查。从对象上看,主要是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守法情况的监督检查,是“执法的再执法,监督的再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经济建设的实际,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机动地运用不同的监察方式,切实解决干扰破坏经济环境,阻碍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当好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检查官”和“ 守护神”。在监督检查中,要善于突出重点抓典型,查办案件树权威,这是执法监察工作效果最有力的体现。在治理经济环境方面,其作用表现在查处一件,带动一线,影响一片,既对危害经济环境行为起到了惩戒和教育作用,又能对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各执收执罚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起到较强的震慑和警示作用。同时,开展执法监察不仅要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查处,还要关口前移,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防范,将被动查堵向主动预防转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大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二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当好服务经济的“协调员”。执法监察工作涉及面宽,业务性强,随着反腐败形势的发展,在治理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日益部门化、职业化、专业化,纪检监察机关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当好“ 检查官”, 还要当好“协调员”,要通过组织协调,调动起单位部门共同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既牵好头,当好主角,又充分发挥有关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主动搞好协调配合,把业务部门熟悉管理、法规、政策和内部监督的优势同纪检监察部门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 坚持不越位也不越权, 既不揽功也不诿过, 始终站在监督的角度 , 正确展行监察职能, 发挥综合监督的整体效能, 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经济建设的效果 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客观上对执法监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也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而发展,促进执法监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进一步强化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效果。一要注意机制创新。开展执法监察最根本途径包括专项检查和受理投诉。专项检查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综合性较强;受理投诉举报,可以及时抓住群众、企业反映的问题, 快速受理, 快查快办, 主动性、时效性更强。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和充实专职执法监察队伍,成立专门机构,开通热线电话,认真受理企业群众投诉举报, 拓宽社会各界对治理经济环境工作的监督渠道,要研究制定受理、审批、调查、处理以及督办等一整套规范完善的工作程序, 做到既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又高效优质办理, 加大对损害经济环境行为的监督和查纠力度。同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 研究效能监察、廉政监察和专项检查在服务经济建设中“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探索重点经济项目跟踪督查机制,认真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加强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开展执法监察,只有在新形势下大胆尝试,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要注意把握政策。在政策贯彻中,要正确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既要认真研究国家大政方针、规定制度,又要立足地方实际,克服盲目性,增强创造性和实效性。处理经济环境问题主要依据是党政纪条规、公务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在治理经济环境具体工作实践中,通过监督检查和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往往是群众有反映,调查有结果,但在处理违规违纪行为上没有更具体、更对口、符合地方工作实际的处理依据和标准。纪检监察机关要注意加强制度 规定方面的总结和研究,在对违纪问题处理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当前,违反规定,片面追求单位部门利益,乱收乱罚、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成了影响环境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对症下药地进一步完善细化这些制度规定,为优化发展环境,严惩违规违纪行为提供更严格具体的处理依据和标准。要注意在工作实践中定制度,又通过实践对制度规定进行规范完善善,增强制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建立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之,执法监察服务经济建设,既要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实际明确服务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又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服务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上探索实践,开拓创新,正确认识并把握好这一关系,执法监察工作才能有权威、有作为、有地位,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展现执法监察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经济建设论文: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国土资源规划工作随之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对其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到底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呢?本人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并结合现代经济的特点和未来规划的发展趋势,粗浅地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 讲规划先谈政治很多人不理解,在表面上看好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殊不知,规划和政治实则紧密相关,相辅相成。首先,规划工作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起着龙头作用,这已是广大规划工作者的不争事实,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已是政治经济学家早就得出的科学论断。当然还有无数的历史事实可以充分证明。如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受不同的政治路线影响,国家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事实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影响经济,[本文作者申明:仅提供给文秘站 !注:]当然也就影响着在经济建设中起龙头作用的规划工作。可以这样说,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政治的人能够搞出一个有远见、有生命力的规划来。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该时刻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刻关心政治,不断了解政治,并从中认清方向,看清形势,及时了解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并用其指导自己的规划工作,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科学的规划建设,进而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二、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规划工作的成败,还会严重影响着办事效率的高低。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益更新,信息瞬息万变,作为我们的规划工作就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时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仍然靠吃老本,沿用旧法,遵循旧制,那么就会象老牛拉破车一样落伍,就会被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所淘汰,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较高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学懂、学通、学透,为什么?因为一个好的规划,必定要在政策的范围内,必定要在法律的制约下,离开了政策和法律而制定的规划,就不是一个好的规划。如果一个规划工作人员对政策、法律、法规不懂或半懂,不通或半通,不透或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导致规划工作的失误或失败,就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某些开发区的建设规划,由于规划工作人员对政策缺乏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导致一些方面的规划起点不高,没有远见,致使一些刚建成不久的大楼,马上要拆除,这样不仅给县域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又如有些乡镇的集镇规划,由于规划工作人员对国土法学得不够,作规划时没考虑到国家的基本农田要受保护,随意破坏了良田,留下了无穷后患等等。 其次,就是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电脑测绘、制图等)。 如果一个规划工作者对相关的高科技术不懂或操作不熟练,就很难如质如数按时制出高水准的规划图来。如果一个用地单位的规划图纸迟迟制不出来,或达不到预定的标准,那么,它不仅会严重影响用地单位的建设进度,还会损害本部门的形象,更不利于当地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快速掌握和提高日益更新的与本部门相关的现代技术,是现阶段规划工作者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三,就是要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特别是在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今天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规划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他不是写小说、唱戏,写写而已,唱唱了事,至于后果怎样管不了,而现代的规划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它既要求泽及当代,又要考虑造福后世,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创造社会效益,象过去的一些纸上写写,墙上挂挂的规划已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在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今天,规划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必须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再有,规划工作还要求要好中求精,有不得一丝误差。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图纸上误一厘米,实施中就会误上一万厘米甚至更远,造成的经济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因此,在规划工作中,必须做到精益求精。 三、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内容涵括很宽、很广,很难面面俱到,一一细说,我这里着重就二个方面归纳浅谈如下: 1、要树立三种意识:即超前意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谈到“超前意识”的作用,我们规划工作人员,无不身同感受,因为在我们以前的规划中,有很多由于缺乏超前意识而导致了现在的落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有的甚至不惜惨重代价重新规划建设,因此,在现代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树立“超前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于“环保意识”的重要,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人都很清楚,过去由于在这方面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城镇的规划上,很上考虑到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激剧增加,各种厂矿企业的蓬勃发展,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找材料到文秘站 -ˇ文秘站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致使现在一些城区的水域惨遭破坏,空气被严重污染,生活环境每况愈下,导致现在政府不得不花大投入、下大力气来治理和整顿。因此,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是对每个规划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对于树立“忧患意识”,早在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给我们做出了楷模,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今天,作为规划工作者,更应该仿效古人,树立“位卑未敢忘忧镇、位卑未敢忘忧城”的忧患意识。在现代化城镇规划建设中,我们的规划工作首当其冲走在先,对城镇未来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 ,只有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会把规划工作搞得更加完美无缺。城镇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2、要具有三种基本功:即嘴功、笔功和做功。 “嘴功”即说话的功夫或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人说,搞规划主要是靠脑的思维、靠手的操作,而与“说”没什么关系。我认为并非如此,为什么?一个好的规划当然离不开脑的思维,但当一个好的规划在大脑中形成并要变成现实的时候,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就要领导审批通过,究竟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呢?领导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有高素质的,有一般水平的;有内行的,也有外行的,如果遇到外行,仅凭一纸写满专业术语的文字报告恐怕还不能打动他,这时,“嘴功”就可以大行其道、大显神通了,它既可以抛砖引玉,也可以旁敲侧击;既可以旁征博引,也可以引经据典,既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又有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等等这些,都是“文字功夫”所不能及的。当然,对规划的宣传和付诸实施同样离不开“嘴功”。因此,“嘴上的功夫不可小视,有些时间它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功”,即写文章,做报告的功夫或笔杆子功夫。一篇规划论文或报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项好的规划的顺利实现。假如一篇规划方面的论文如果用词不当,或逻辑不强,或结构不严谨,或谋篇布局缺乏新意和特色。那么,就很难有说服力,就很难被读者接受,自己的规划当然就很难付诸现实,即便是再好的规划恐怕也只能在想象中保存,在现实中流产。因此,练好笔杆子功夫至关重要。 “做功”,即做事的功夫,有人就会提出疑问:“做事还要有功夫?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我说,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是个不会做事的人,至少是个不称职的干部。我认为,真正的“做功”,主要应做到“实干加巧干,汗水加智慧”。一项工作的好坏既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身体力行,还应该做到勤思考、善总结、多兼顾、巧安排。尽量在工作中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这一点,只要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都有很深的感受。因此,“做功”在个人素质方面占有重要一席,绝不可等闲视之。 当然,综合素质还表现在职业道德修养;求学治学的态度,等等一些方面,这里我就不一一论证。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呢? 本人认为,要具备这些素质,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有选择地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首先,是“学习”。谈到“学习”,博览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学者,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学习,而到达成功彼岸的。大文学家韩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道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何况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越来越丰富,不懂的、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难道不更应该从师学习吗? 要学习,向谁学,怎样学呢?我想第一要向书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是有前人的经验教训作基础,就是有中华五千年广博深厚的文化作根基,就是有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的广泛融合。这些文化的搜集和流传主要靠书本。因此,读书就成了承继古今优秀文化成果的主要途径。 当然,光靠书本还不够。孟子云:“尽言书则不如无书”,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它总结的只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一个地方的一般现象和一般规律。对解决现阶段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还可能不适应,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就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还得到实践中学习。爱国诗人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其中不难悟出实践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到实践中学呢?我总结为“四多四少”。 1、多搞些调查研究,少搞闭门造车。 2、多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少来些夜郎自大。 3、多向有一技之长的同志学习,少一些骄傲自满。 4、多征求群众意见,少搞一言堂。 “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我们只有所实深入实践,不断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更快地增长知识和才干。更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当然,仅广泛的学习还不够,还应该勤于“思考”。如果说“学习”是个搜集材料或信息的过程,那么“思考”就是个加工的过程。它是把学来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变成可利用的信息,它是把搜集来的材料合理加工搭配,变废为宝,成为有用的东西。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加思考就会变得迷惑。又云“三思而后行”,即凡事都要再三思考后再做,等等这些精辟的论述无不说明“思考”的重要。因此,“思考”是提高自身素质最重要的环节。所以说,要加强学习,但更要勤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再有,“学习和思考”是没有时限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是不断进步的,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学习和思考”就永远不能停止。孔子云:“学不可以已”。也就是说:“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学无止境。”因此,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我们规划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我们国土资源规划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永立潮头、永不言败、永远充当时代的弄潮儿。 经济建设论文:探讨如何提高林沙产业的经济建设 1森林及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胜区开展了林业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日元项目等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着。根据2010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近年来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面积达到51245.2hm2。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面积14010.5hm2;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3148.4hm2;退耕还林工程23410.0hm2;其他工程(日元项目)面积10676.3hm2。东胜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必将进一步加大。一是社会需求向多元化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经营水平低、综合效益差与促进区域发展、满足林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应结合生态建设工程,进行沙产业建设。通过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的协调,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行政地域间的协调,将林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保证全社会的整体协调性。东胜区降水量少、大风天数多、蒸发量大、气候干燥,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土地沙化、退化的潜在威胁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抑制,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难度大。尽管东胜区林草植被明显增加,但自然生态系统还未恢复,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情况还未得到扭转,土地沙化、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还没有彻底摆脱。 2沙产业发展的措施 2.1充分发挥灌木树种在沙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中所占优势和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实施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灌木林在生态建设和治理沙地中的重要性,而逐步加强灌木林地的保护和人工造林力度,灌木林地的面积也逐年增加。 2.2协调发展,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生态效益优先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就是木材,这就决定了林业必须把木材生产放在首位。现在形势和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是生态需求,是防止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沙化和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等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因此,必须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天保、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等重点工作,真正实现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移。在严格保护天然林、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加快生态恢复与建设的同时,发展沙产业,积极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营造人工林,加快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森林科学经营,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确保区域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发达的林沙产业结构,创造优良的林业投资环境,推进沙棘、沙柳和柠条等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东胜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东胜林业健康发展。 2.3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东胜实际出发,确立防沙治沙及生态建设新思路 西部和南部沙区以种植沙柳为主,适当与柠条、沙棘、红柳等树种混交造林,“封飞造”结合,实施锁边封沙治理;东部地区以柠条、沙棘、油松混交林造林为主,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实践证明,分区治理的措施是得当的,“十五”以来,东胜区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为8.4万hm2,每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34万hm2,每年可减少向黄河排沙3000万t。全区治沙造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东胜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2.4实行全面禁牧,保护防沙治沙治理成果 实践证明,东胜区禁牧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方面,禁牧使造林保存率和造林合格率大幅提高,林草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林草得到有效休养生息。全区林草面积达到20.3万hm2,牧草的平均高度达60cm,年产草量达到3.04亿kg,是1999年的50倍。另一方面,禁牧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畜牧业基础建设得到有效加强,畜牧业生产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到2008年底,东胜区已建成养殖小区60处;建设标准化棚圈600余处,3.6万m2;建“两贮三化”窖池8376处,总容积达21万m3;青贮种植面积0.2万hm2,产量1.2亿kg;牲畜总头数由1999年的11.06万头只增加至30.96万头只,羊绒产量由1999年的4t增加到58t;母畜和绒山羊的养殖比重增加,畜群出栏周转速度加快,出栏率和绒毛质量大幅提高。 2.5大力发展林沙产业,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赢”东胜区 按照“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基本思路,在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时,围绕“调整结构、改善生态、增收增效”的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沙区生态建设不动摇,一手抓沙区资源开发利用不放松,立足沙区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积极做大做强以沙棘、沙柳、家具制造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并逐渐取得了“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明显成效。 2.5.1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林沙产业园区的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东胜区林业建设转变旧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林业发展是基础,农民增收是关键,农村进步是根本。一是要牢固树立林业的发展地位。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的首要地位。二要切实提高对林沙产业建设的全面认识。在广泛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提高认识,全面了解新时期新阶段的林业发展方向,全面学会运用现代林业的标准和要求去发展。培养新型农民,最大限度地适应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的建设模式、思路和办法。三要统筹协调、全面配合、共同营造林沙产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转变。 2.5.2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龙头 企业是林沙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东胜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思路,为增强龙头企业辐射作用,东胜区对符合林沙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规模和效益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林沙企业,在资金、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把园区建设作为林沙产业规模化经营的有效载体。一是要根据东胜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才、科技及区位交通优势,坚持“有所 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把沙棘、沙柳、柠条种植及精深加工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二是政策到位。积极调动农户种植沙棘、沙柳和柠条的积极性,坚持实行“谁治理、谁拥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对土地实行有效流转和合理利用。三是服务到位。东胜区一改过去的旧的的思想观念,扶持壮大林沙产业规模,加大对林沙产业的投入,带动农民积极参与种植。不断的扩大沙棘、沙柳和柠条的种植面积,形成了企业投资为支撑,地方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格局。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国土增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积极提供优质的服务。 2.5.3逆向拉动,林沙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东胜区林沙产业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林业经济社会功能日益增强。依托得天独厚的灌木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逆向拉动”战略,用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思维来指导林业生态建设,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有效措施,支持宏业人造板、天骄沙棘资源、高原圣果等林沙龙头企业,建成沙柳原料林基地2.53万hm2、柠条原料林基地3.93万hm2、沙棘原料林基地5.00万hm2,建立健全发达的林沙产业结构,创造优良的林业投资环境,推进沙棘、沙柳和柠条等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东胜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东胜林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形成以沙棘加工为主的林果一体化和以沙柳加工为主的林板一体化的林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铜川镇沙棘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引进王致和天骄、高原圣果、伊利达、佳音和万立五家公司,其中,天骄、高原圣果已经投入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二期工程现已启动;宏业人造板厂年产高密度板8万m3;林业产业链不断延伸,食用菌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九成功、秦直通等生态文化旅游业日渐兴起。林沙产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5.4构建和谐,以林沙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东胜区 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结合东胜区实际情况,建成林沙产业园区,拉动生态建设,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林沙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使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聚集,推进东胜区城乡统筹建设。二是通过园区核心区的建设,使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合作组织、农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体效应、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总之,通过加快林沙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可以从根本上缩短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到目前,东胜区林沙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以沙柳原料为依托建成中密度纤维板创花板厂1个,年产量8万m3,产值近1亿元,年利税2500万元;以沙棘资源依托建成沙棘醋酱系列饮品生产线及沙棘深加工企业5个,年产量1200t,产值800万元,利税100万元;以森林资源依托绿色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使森林资源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充分体现出经济效益。 3结语 进一步延伸林沙产业链条,提高林沙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转化价值,从而实现“高原增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林业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实现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论文: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一、幸福的涵义及其评价标准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其着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伊斯特林悖论”。“伊斯特林悖论”提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即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感不再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3]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要看这种增长和发展是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总理明确提出,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对人本主义视角的经济学幸福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山东大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教授刑占军的《幸福测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和《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研究报告》,都在试求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幸福问题。幸福经济学采用幸福指数(GNH)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效用函数来计算主观幸福。1972年,不丹王国提出了GNH的概念,并将追求该目标的最大化作为政府的最高发展目标。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幸福经济学采用幸福指数来计算主观幸福感。居民幸福指数(GrossNationalHap-pinessIndex),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居民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整体的感受水平,是衡量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具体感受程度的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居民幸福指数(GNH)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居民幸福感的标准。[4]居民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部分的幸福感,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一种重要参考因素的幸福指数,与GDP的关系是辩证的。GDP是硬指标,是前提和基础;GNH是软指标,是动力和保障。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所向的“风向标”。 二、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一)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民生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民生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的发展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有利于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缓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从而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经济结构单一的工业城市难以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产业转型失败,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必将导致破产。与底特律一样,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现实困扰。高昂的房价、拥堵的交通、肮脏的空气,促使诸多白领“逃离北上广”。而“底特律之痛”警示我们,城市唯有实现产业再升级以获得新的发展支撑才能持续发展。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对于城镇化,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普遍愿望,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我们要从底特律破产中吸取经验教训,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其直接作用就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二)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与落脚点。”[5]澳大利亚华裔教授黄有光提出“东亚幸福缺口假说”,指东亚国家和地区不仅有高收入水平而且经济具有高增长率,但整体上看却比其它地区幸福水平低。“东亚幸福缺口假说”实际上是“幸福悖论”在东亚的体现。导致这一现象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东亚地区经济高增长和民众高消费所引致的拥挤、污染和其他形式的环境破坏,经济增长破坏了生态文明,导致人们感觉不幸福。[6]我国农民工“临时夫妻”问题在2013年两会上被广泛关注。为了更多的收入,无数农民工进城务工,但由于户籍、高房价、子女教育等原因,很多外出农民工没法拖家带口,不得不和配偶分居两地,并在打工地与异性组织“临时夫妻”,直接造成农村夫妻婚外恋增多,离婚率升高,严重影响下一代教育。这些问题凸显了社会建设尤其是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比较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我们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让人民富裕,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党的使命。(三)改善民生是评价经济增长的最高标准人民的幸福指数的提升是评价经济增长的最高标准。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动力。要把GDP转化为人民幸福,就得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近年来,雾霾天气侵袭我国东中部大片地区,尤其是京津鲁豫、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大气污染十分严峻;违规排污事件和水污染隐患,毒奶粉、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频现。“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作为关系到老百姓健康和安全的“底线”,已成为当前最大民生期盼。空气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过度追求GDP发展速度,导致经济模式太过粗放,过度重视具体经济指标和发展数量、依赖资源开发,都是科学发展观没有落实好的“症状”。要从让老百姓能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放心食品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出发,从吃喝住行让人民感到满意,逐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这才是经济建设的最高标准。 三、倡导民生与经济相结合的“民生经济”模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倡导民生与经济相结合的“民生经济”模式,是基于幸福经济学思想的“幸福国策”。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一)提高发展质量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要把GDP增长转化为人民幸福,就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无论何种经济增长模式,不管哪种经济发展指标,都应表现为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传统经济学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把工业化看成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把向自然的索取作为发展的手段。而幸福经济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在发展目标上,要求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且这种全面进步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人民,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的是共同富裕;在发展内容上,强调既要考虑经济指标的增长,又要考虑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生态保护、社会结构完善、文化繁荣以及收入分配的改善;在发展的后果上,强调低代价发展,既实现发展的代内公平,又保证发展的代际公平。我们要调整以GDP为中心的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大力倡导民生经济模式,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民生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传统经济学发展观是物本发展观,只关心物质财富增长,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在物本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一味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导致经济发展成本增加,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现象。幸福经济学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涵。幸福经济学人本发展观克服了物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强大的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物质增长,更要重视精神需求和社会关系性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重视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政治民主和自由,健全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以期达到最高层次的满足水平———自我实现的幸福水平。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力为目标,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三)注重可持续发展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积极发展教育文化,推动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人类就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只注重人对自然的单向性索取,造成人与自然失调;在发展内涵上,只重视经济指标增长,造成了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在公平效率上,过分强调效率,忽视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造成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协调。我们要学会用经济的方法、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又要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实现民生与经济的双赢。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必须统筹划兼顾,协调发展,具体有以下五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农业和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经济”要义就是创造和共享,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为改善民生提供强大支撑,最大限度让人民共享;二是统筹收入分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扩大中等收入者的规模,提高社会整体的丰裕程度,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三是统筹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四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时,更要发挥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乡居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五是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不断融合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功能,确保内外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测绘工程论文:浅谈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摘要】测绘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的工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3s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行业的发展压力与日俱增。要提高测绘行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本文简要介绍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系统控制 1 测绘工作实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近年全国测绘工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重点测绘工程的质量合格率高达93.1%,不可否认,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开放程度的加深,测绘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严重,所以测绘行业只有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2.1 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功能,在于沿着科学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及时地获取各种应有的质量信息,进行判断、加工、储存、传送,最后以指令信息作为反馈加以输出,通过改善体系的要素,实现体系应有的控制状态,求得需要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有目标值系统,程序标准,工作标准,组织系统,管理点,信息管理,体系评价。 2.2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要素 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质量管理系统要素。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提供的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的通用模式可以看到,质量管理系统包含四大过程要素,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2.3 质量的系统控制 质量管理是由一系列系统的特定的概念组成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论的概念体系,它包括质量、质量环、质量方针、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审核、质量成本及质量体系等。 2.3.1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 2.3.2 测绘工程的数据检查 测绘工程数据的质量检查,是保证地形建模和数据库数据正确性的基础,这里的检查包括图形数据、属性数据、风格检查、拓扑检查这几个方面。 2.3.3 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测量是测量人员进行的一组操作。测绘工程中的各项任务都是一个过程,所以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是对测绘过程的控制。每个过程有三个阶段:输入、操作、输出。因此一个合理的质量管理就是输入无误、操作正确、输出合格。所有《测绘记录》均应按照表格栏目规定执行。 2.3.4 记录和标识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有关的记录应进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所有记录表格,包括操作记录、检查一记录、质量管理记录、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测量结果的记录均按统一规定的系统进行统一编号。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记录应由一记录的部门或个人保存,特别是书面记录应确保记录不丢失、不受潮、不损坏,保证记录的完整和清晰。计算机硬盘和光盘贮存的记录在备份好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采用科学分类的统一编号或编码或计算机软件储存,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及时查找到所需要的记录。根据记录的用途,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并由文件作出规定。 3 如何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就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的形式要求,制定测绘质量的专项法规,以法律为根本准绳,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测绘的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严重违反质量管理法规的单位及项目;第三,加强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工作。设立测绘质监部门,不断增强各级测绘质监部门的地位,做好监管工作。 3.2 加强领导及员工的质量意识 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好测绘产品质量提高的的基础工作。要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就要不断加强领导与员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班等方法,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3.3 重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测绘工程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三个固定管理点:第一,己知数据的检查;第二,控制数据的检查;第三,地形要素,图形,碎部数据的检查。另外在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平差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图形编辑等过程中根据需要建立临时管理点。 3.4 通过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测绘单位要做好人员的技术质量培训工作,不间断的组织员工系统地学习国家测绘局颁发的《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加强优秀技术总结、设计等技术资料的学习,把测绘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要特别强调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维护测绘持证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测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3.5 加大经费与人力的投入力度 基础测绘工作的公益性较强,单靠市场机制进行自发调节,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势必造成测绘的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出现严重背离。虽然,每年国家都加大了基础性测绘事业的经费投入,但是增加的费用仍然不能与生产成本增加的费用持平。按目前投入水平可安排的基础测绘工作量已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我国还只有为数不多的测绘生产单位具有先进的测绘技术手段。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测绘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让测绘生产单位能够更新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测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保障测绘成果的精准度。测绘单位的经费投入要遵循以下三点进行:一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计划,当列入国家和省一级年度经济计划,在预算中列有专项,安排适当的经费额度,由测绘主管部门按计划实施。二是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改变多年来我国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都由国家测绘局包下来的状况。其三,还应注意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比如通过建立测绘成果的有偿使用制度等方法,建立各种经费补偿机制。 3.6 文件化质量体系要实施动态管理 测绘质量体系文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使其可操作性逐步增强,确保测绘产品实物质量稳步提高,这就要求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测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文件规定不明确、规定与实际不符或文件未规定以及采取纠正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的情况,要按照文件规定的修改程序及时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加严格,达到质量体系运行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的目的。文件修改程序要根据测绘单位的实际情况规定合理,进行有效控制,便于文件的控制和修改的渠道畅通,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摘 要:简要的介绍了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内容及目标,详细的阐述了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为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协调、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工作,它是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工作,从测绘工程质量、测绘工程工期、测绘施工安全三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成本管理;预测;控制 测绘工程项目成本是测绘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目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协调、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为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工作,企业只有认清形势,建立适应市场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才能赢得社会信誉,赢得企业效益。 测绘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现代科学成本管理方法对成本、进度进行有效地综合控制,将给工程带来极大的效益。 测绘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贯穿于测绘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测绘项目合同的签定开始到实施准备、测区测绘、直至资料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施工安全。只有通过技术方案的制定、项目实施的核算和测绘成本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来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 就测绘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来说,可以划分为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下面就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两方面引以阐述。 1 成本预算 根据测绘合同、招标文件、图纸和进度计划作出的科学预算,它是进行成本分析比较的基础资料,也是测绘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目标。它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如下因素: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各种资源的工作效率和可利用程度较高,难以避免的损耗、低效率,技术难度造成的返工,自然环境等。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成本既切合实际,又切实可行,操作起来既有难度,又能够达到目标,从而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现实性、激励性、稳定性。 成本预算是通过货币的形式来评价和反映项目工程的经济效果,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和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的依据,是为科学编制、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签约价根据各项目的测区条件、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1.1掌握测绘工程信息,科学运筹前期工作。测绘工程项目预测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要充分认识项目成本预测的意义。 (1)首先要掌握该项目准确的工程信息,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2)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的性质,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资金是否可以到位情况;(3)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了解项目的工程量、简易程度、工期、人员、设备、业主的要求。(4)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仪器设备、水、电、管理费、税金等所有的成本。(5)企业根据自身的综合因素,做出合理报价。 1.2做好测绘工程项目工、料、费用预测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根据测绘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标准、工期的长短、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测绘工程项目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情况来综合预测项目工程的成本费用。 (1)首先,分析测绘工程项目所需人员,用工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员工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所占比例。测绘工程项目中劳务费的支付在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工期的长短与质量管理的控制都与人员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2)测算所需材料及费用。(3)测算使用的仪器设备及费用。在测绘行业中,除测绘劳务费外,仪器设备的投入在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在定额中的工作量中套算出来的,与现实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仪器费用,同时,还得计算需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费的摊销费。(4)测算间接费用,间接费占总成本的15%~20%左右,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务费用等。(5)成本失控的风险分析。项目成本失控的,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对测绘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第二,对业主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第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组织施工方案、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第四,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状况的分析。第五,对气候的分析。气候的因素在工程的进度影响很大,特别是前期外业作业过程中,这一点很重要。 总之,通过对上述几种主要费用的预测,即可确定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控制标准,也可确定必须在多长工期内完成该项目,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控制。所以说,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2 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测绘过程及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其主体则是人的管理活动,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成本控制是测绘项目能否对企业产生效益最重的一个关键步聚。对于测绘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2.1全员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针对测绘项目的性质不同,可以实行包干制、月薪制、日薪制等。 2.2全程成本控制。首先要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班组甚至个人;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项目的准备开始,经测绘过程至资料验收移交后的后期服务的结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如在准备阶段要制定最佳的组织实施方案,在实施阶段按照业主要求和技术规范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成本支出,并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后期服务费用,工程资料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依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2.3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人、材、物投入到测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差,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应遵循“例外”管理方法,所谓“例外”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那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但关键性问题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重大,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属于“例外”的情况通常有,如测区征地、拆迁范围红线业主临时的变更,临时租用费用的上升、天气的原因工期无法及时完成、仪器设备的损毁与检修等,从而影响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2.4节约原则。节约就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要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现偏差,以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来达到节约。 3 降低成本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合同管理、组织、技术、经济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找出有效途径,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3.1成本分析。成本分析对各种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进行分析、管理和归集。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通过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规律,需求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 实际的利润也就是企业的效益(盈余值),盈余值是一种能全面衡量工程进度、成本状况的整体方法,其基本要素是用货币量代替工程量来测量工程的进度,因此盈余值也反映了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3.2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要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管理部门、作业队伍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一般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对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超成本较大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在具体工作中,工作要仔细、资料要完整、签认要及时、索赔要主动。如属工程量追加,则应积极及时同业主协调,追加签证。 3.3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节约成本。 3.4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1)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测绘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必须以工程承包合同为标准,确定适宜的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定得高,相应的质量标准也要高,投入也要增大。因此,每项工程要达到什么目标要事先认真研究,除树立品牌、扩大知名度外,要仔细研究承包合同的要求,恰当把准合同要求的临界点。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从三个角度把握好质量标准:第一,对超标准创优工程,要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自身实力,通过认真的去把握,不可轻易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片面追求虚名,增加的测绘工程成本。第二,安全也是也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的一个方,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势必在安全保护措施上增加投入或花费一定的管理精力。第三,以合同为准则,搞好资金管理,及时确保工程款项按期收回。(2)人工费控制。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使用是发挥资源整体效能的技术环节。人力资源是决定其它资源是否能够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而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很重的比例,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所以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要从用人数量上加以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力争做到实际结帐不突破定额单价的同时,提高工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另还要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保证人工费不突破。(3)材料费的控制。要严格计算材料的使用计划。(4)仪器设备费的控制。根据细化后的组织实施方案和调整后的单价分析,合理安排充分利用仪器,减少停滞,保证仪器设备高效运转。(5)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测绘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总之,只有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了,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又是降低成本的基础。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对测绘项目成本的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只有把测绘项目成本管理与测绘实际工作相结合,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协调、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并建立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的经济能力不断提高,立足于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 测绘工程论文: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测绘工程质量 测绘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现代科学成本管理方法对成本、进度进行有效地综合控制,将给工程带来极大的效益。就测绘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来说,可以划分为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下面就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两方论文联盟//面进行阐述。 1、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通过货币的形式来评价和反映项目工程的经济效果,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和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的依据,是为科学编制、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掌握测绘工程信息,科学运筹前期工作。测绘工程项目预测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要充分认识项目成本预测的意义。 ①首先要掌握该项目准确的工程信息,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②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的性质,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资金是否可以到位情况;③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了解项目的工程量、简易程度、工期、人员、设备、业主的要求。④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仪器设备、水、电、管理费、税金等所有的成本。⑤企业根据自身的综合因素,做出合理报价。 1.2做好测绘工程项目工、料、费用预测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根据测绘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标准、工期的长短、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测绘工程项目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情况来综合预测项目工程的成本费用。 ①分析测绘工程项目所需人员,用工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员工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所占比例。测绘工程项目中劳务费的支付在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工期的长短与质量管理的控制都与人员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②测算所需材料及费用。③测算使用的仪器设备及费用。在测绘行业中,除测绘劳务费外,仪器设备的投入在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在定额中的工作量中套算出来的,与现实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仪器费用,同时,还得计算需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费的摊销费。④测算间接费用,间接费占总成本的15%~20%左右,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务费用等。 2、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测绘项目能否对企业产生效益最重的一个关键步聚。对于测绘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2.1全员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针对测绘项目的性质不同,可以实行包干制、月薪制、日薪制等。 2.2全程成本控制。首先要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班组甚至个人;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2.3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人、材、物投入到测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差,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4节约原则。节约就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要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现偏差,以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来达到节约。 3、降低成本: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合同管理、组织、技术、经济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找出有效途径,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3.1成本分析。成本分析对各种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进行分析、管理和归集。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通过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规律,需求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实际的利润也就是企业的效益(盈余值),盈余值是一种能全面衡量工程进度、成本状况的整体方法,其基本要素是用货币量代替工程量来测量工程的进度,因此盈余值也反映了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3.2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要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管理部门、作业队伍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一般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对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超成本较大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在具体工作中,工作要仔细、资料要完整、签认要及时、索赔要主动。如属工程量追加,则应积极及时同业主协调,追加签证。 3.3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节约成本。 3.4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①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测绘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必须以工程承包合同为标准,确定适宜的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定得高,相应的质量标准也要高,投入也要增大。因此,每项工程要达到什么目标要事先认真研究,除树立品牌、扩大知名度外,要仔细研究承包合同的要求,恰当把准合同要求的临界点。②人工费控制。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使用是发挥资源整体效能的技术环节。人力资源是决定其它资源是否能够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而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很重的比例,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所以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要从用人数量上加以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力争做到实际结帐不突破定额单价的同时,提高工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另还要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保证人工费不突破。③材料费的控制。要严格计算材料的使用计划。④仪器设备费的控制。根据细化后的组织实施方案和调整后的单价分析,合理安排充分利用仪器,减少停滞,保证仪器设备高效运转。⑤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测绘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4、结语 只有把测绘项目成本管理与测绘实际工作相结合,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协调、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并建立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的经济能力不断提高,立足于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 测绘工程论文:建筑工程测绘技术问题与优化措施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而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达到较高的建设质量,合理应用好工程测绘技术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手段措施,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价值,相关的施工单位对于工程测绘工作的重要性也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本文将重点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展开相关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绘技术;问题;优化措施 1引言 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内充分应用好测绘技术,也成为了一项主流的发展趋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工程测绘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与效率,并进一步促进工程测绘技术的高速化发展。对此,本文重点就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2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测绘作业领域内,尽管测绘作业有着较高的合格率,然而却也同样会面临着相关的问题情况,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所选用的测绘作业方式方面,由于可能会千差万别,因此也就导致了测绘工作将会产生出严重的质量缺陷,现将建筑工程测绘作业过程中所面临着的一些问题情况展开具体分析: 2.1质量监管不到位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所开展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应当是由开发商、施工单位与监理方一同进行监督管理。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与验收环节当中,往往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质量重视程度不足,所开展的相关工程验收工作也更多都是敷衍了事,并未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难以实现由本质上对施工测量做到合理化的监督与控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建筑施工测量水平受到了严重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要求。 2.2结果检查不严格 部分相关的施工单位或是检查测绘部门在应用相关测绘技术开展施工作业时,往往未能够严格依据有关规范标准来搜集相应的测绘数据信息,这也将直接造成测绘工作产生出严重的问题缺陷,对于存在的隐患问题不能够做到及时发现与处理,导致工程测绘的质量水平无法得以有效提升,测绘作业效果也将大大折扣,使得测绘工作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而且,由于测绘人员本身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所引起的各种测绘误差也频繁出现,然而这些误差情况只有稍加注意则是完全能够有效避免的。同时一些工作人员即便是在发现了相关的问题情况后,却并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误差没有及时纠正,这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测绘质量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3优化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建筑工程测绘技术问题,可通过采取加强检查严谨性以及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来予以优化改进,现分析如下: 3.1加强检查严谨性 若在应用工程测绘技术的过程中未产生问题隐患,则应当搜集相关的检测信息,对测绘结果加以规范、完善。在提交测绘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以免因个人因素而致使测绘信息发生丢失或错误情况,必须确保测回信息内容完全正确方可应用到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下图1为某建筑工程测绘现场作业情况。 3.2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在对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与不足,这也使得工程测绘技术应用体系与质量监管体系缺乏良好的完善性。因此确立出完备的科学管理体系将能够大幅度加强对工程测绘职责的划定,同时对于整体工程项目做到严密化的监管与控制,这样毅力也便能够实现对测绘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针对各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和质量缺陷予以及时修正,并保障测绘资料更加全面,以免在测绘作业过程中因测绘结果而发生错误问题,实现对测绘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对于质量监管体系的改进与完善并非是短时间内能够速成的事情,而应当是要做到长期性的坚持才能够实现,因此,也就必须要尽快制定出相关的法律规范来确保质量监管体系的有效落实。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工程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会直接受到工程测绘工作的影响。因而,相关的施工单位在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时,往往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能够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就必须针对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由此来保障工程测绘工作的高质量完成。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关注于对各项工程测绘技术的充分应用,以确保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者:黄静 单位:天津中盛联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测绘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给整体工程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工程测绘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研究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进而提高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测绘工程;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建设主要发展的行业之一,其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测绘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而随着关注工程测绘的热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其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对着工程规模不断增大的环境下,不仅相应的投资金额也在升高,传统的工程测绘技术难以满足当前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因此,要实现全方位的工程测绘管理,就目前的整体条件来看,可能性不大。在实际的工程测绘环境,常会因其技术或管理等其他方面的问题,而出现一些较为难解决或未曾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的提高工程测绘技术的水平,对其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全面落实对策。 1测绘工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测绘工程质量的问题 对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不少的建筑单位会在测工程竣工后,进行测绘工作,这也直接导致测绘人员不能准确及时地发现工程建设中发出的任何问题,测绘工作的进行对于后续有效解决这些工程施工问题的意义不大,甚至还可能会造成工期拖延,影响后续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关注度极高,而在测绘工程环节,却难以规避质量问题。其中,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与测绘仪质量偏差均是致使测绘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1.2安全与管理问题 从古至今,工程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倍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作为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在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对整体工程的质量影响也日益突出。而工程管理问题作为目前建筑行业发展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不仅对工程后续的顺利施工影响极大,同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影响也不容小觑[1]。工程的安全与管理问题在测绘工程中也同样存在。而在实际开展测绘工程的过程中,引发其工程安全与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参与该工程活动的工作人员自身施工安全意识不足,比如在施工现场,有一部分的施工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施工场地的安全操作规则,这些现象在实际测绘工程中比较普遍,这些均属于测绘工程安全问题的范畴。而测绘工程中的管理问题,通常表现在施工的材料与设备的管理这两个方面。对当前测绘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发现测绘仪器与相关的设备产量日益增多,形形色色的测绘工具的具体操作与使用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探究,掌握最新的测绘工具应用情况。而由于相关机构在监管测绘仪器的过程中监管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上监管力度不够,进而导致测绘企业在实际开展相关测绘工作过程中,应用机构推荐的测绘仪器测量出来的数据,与实际数值存在一定的出入。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不仅给企业后续顺利开展测绘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还可能阻碍建筑行业的日后的发展。 1.3成本控制问题 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在测绘工程中,尤为明显,而导致其出现成本控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负责测绘工程的相关人员缺乏对预算编制的了解与认识,这对企业的预算编制效率与预算质量均造成极大的影响[2]。同时,在未有效解决成本控制问题的情况下,预算的实效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事后预算的事故。此外,测绘企业的成本控制人员责任的划分不够明确,管理方式比较笼统,在实际管理测绘工程的成本控制中,显得比较随意,导致成本不断的升高,这些均是致使企业成控控制问题的重要原因。 2解决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对策 2.1构建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要进一步的提高测绘工程的质量,构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看见效果的对策。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有利于完善测绘工程的相关制度,还可以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的可行性,并确保其科学性,为后续的工程顺利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其次,要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根据不同岗位承担的职责与负责的区域或工作内容,进行责任的分配,确保责任划分的合理性,并通过上下监督的方式,使岗位责任制的督促作用在测绘工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提高各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3]。此外,在测绘产品质量的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以质量控制作为管理其产品质量的前提,认真做好相关的检查与记录工作,在每一个项目完毕后,为了确保其质量,可以与公司的质检部门进行合作,提高检查的专业性。在检查具有代表性问题区域与较为复杂地区时,要相应的加大检查力度,并确保测绘产品质量的相关资料的完整性,提高检查的可靠性,进而达到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的目的。 2.2解决工程管理与安全问题的对策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的扩大工程的建设规模,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是其重要的因素。唯有基于工程安全,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施工质量才变得有意义,对测绘工程来说,也是同样。因此,在实际开展测绘工程的相关工作环节,要提高其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必须细化管理内容,特别要关注不良天气对参与测绘工程活动工作人员的伤害。同时,还可以以成立安全测绘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的方式,开展后续相关的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整体的测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对于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加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对其实行岗前培训,也是有效解决测绘工程管理与安全问题的对策。仪器管理是测绘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做好测绘仪器的相关管理工作,还要进一步的加大设计编制、操作流程、施工顺序、测绘的组织与方案的管理力度,负责测绘工程的相关人员在调整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实际的天气与环境状况,在不影响施工安全性的前提,实行有效的监管对策,减少测绘工程管理问题的发生,加快测绘工程施工的进度。 2.3严格控制成本 从上述的问题中,了解到成本控制问题不仅会降低测绘工程的质量,还对测绘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要高效解决成本控制的问题,需要测绘施工企业可以设立对成本监控管理的小组,该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材料的管理与审查测量施工设计文件,为了避免企业财务因产生混乱局面而导致企业成本无法控制的问题,成本监控管理小组要与企业的财务部门独立开来。此外,在测绘工程中,对成本进行游戏的控制,可以从控制人员与测绘技术这两个方面投入更多的费用与经理,结合实际的测绘施工状况,来进行施工人员的投入与测绘技术的判定,进而达到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因此,要有效解决测绘工程企业中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还需要借助审查工作与财务管理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测绘作为其起点,工程测绘的质量与效率对后续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工程测绘的质量,不仅要加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对其实行刚签培训,还需要测绘施工企业建立一个专门的监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减少成本控制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根据不同岗位承担的职责与负责的区域或工作内容,进行责任的分配,确保责任划分的合理性,这些都是有效解决测绘工程管理与安全问题的对策。 作者:钟贤洪 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三大队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管理 摘要:总结近年实验中心设备仪器管理现状,分析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提高设备仪器使用效益的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实验设备的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测绘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创新管理;使用效益 测绘工程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目前,测绘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测绘技术人才,不但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及动手操作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思维。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学生培养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发挥其最大的投资效益,是高校实验室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 1测绘实验教学中心设备仪器管理现状 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测绘实验教学中心是学校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中心有使用面积约300m2,有各类实验仪器价值达500万元。其中,精密仪器主要有GPSRTK、测量机器人、激光隧道断面仪、精密水准仪、测深仪、激光垂准仪等;常规仪器主要有自动安平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徕卡测距仪、求积仪、数显倾角仪等。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及学校领导的重视,实验中心未来仪器设备投入越来越大,设备配置将更加完善齐全,高精度贵重仪器将逐步增多,但实验中心在综合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分析目前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1.1实验中心管理理念及意识跟不上学校发展 升本十多年来,学校发展日新月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资源重组,重视开放办学和社会服务,转变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原有的陈旧办学理念。但是,实验中心没有紧跟学校发展步伐,随着中心仪器设备的增多与完善、使用面积的扩大,实验中心的管理理念与学校发展脱节,创新管理理念不足,创新意识缺乏,管理上有些许被动。对仪器设备的购买缺乏前瞻性、综合性考虑,仍存在“只追求量不重视质”的传统观念。在采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时,不经过有效的科学论证,对购买设备的必要性、适用性缺乏周密考虑,导致购买的部分仪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相应课程实验要求或者科研要求,只仅仅满足了相应的实验设备购置计划,直接导致部分仪器设备使用率极低,有的甚至闲置,浪费了有限的资源经费[1]。 1.2实验中心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落实不到位 管理制度是否成熟完善是整个实验中心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其中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关系仪器设备能否利用好、维护好、管理好。中心现有的一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已多年未更新且缺乏创新性,造成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清、运行不畅、难于落实等问题;部分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失去了适用性;有些制度已跟不上现代高校办学理念的步伐,适用性差,针对性不强,不仅不能促进实验室制度改革创新,有时甚至会阻碍一些基本工作的常规运行。 1.3管理手段、模式落后 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各实验中心的支持力度,测绘实验教学中心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有了长足进步,设备设施逐步增多、实验室面积等各种硬件条件越趋完善,但原有的管理手段及管理模式却没有足够转变,导致各实验室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直接影响实验中心综合实力的提升,阻碍了实验中心管理水平的提高。 2实验仪器设备创新管理模式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保障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科研项目、实习(训)、校企联合生产等工作的基础。为了保证实验中心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各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势必越来越严格,随之而来的资金上的相应投入也会大幅增加,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制度要求更高。因此,做好各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确保各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使各种设备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最大程度为教学活动、科研项目的开展而服务,成为实验中心工作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最终目标。如何建立一套高效、可行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是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2-3]。 2.1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实验中心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原有的一整套制度进行行之有效的更新完善。对原有职责分工不清的相关制度,落实责任人,签订责任书,从根本上解决职责分工问题;对于难于落实的原有制度,充分论证,查找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提高其适用性和可接受性;根据实验中心仪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季度及年度修改完善计划,定期定时完善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其更具时效性、前瞻性。 2.2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数据库,对其实行信息化管理 中心设备不断增多,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也要更加规范。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进行电子登记造册,建立数据库,对设备状态、使用情况、保养维护情况等进行信息登记。进行信息化、在线管理是中心近期要完成的目标,并在远期规划实现对所有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2.3建立集中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 中心近年来发展迅速,实验仪器设备现数量大、样式多。根据中心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集中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新机制:(1)价格低的普通仪器由中心集中管理,贵重精密仪器由技术负责人签订管理责任书后单独管理;(2)适用性广、使用频率高的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专业性强、使用频率低的仪器设备由专人单独管理。 2.4加强对仪器的借、用、还等过程的监督管理 测绘专业仪器种类繁多,小配件零散多样且易丢失,相当部分仪器需要学生借出后使用,给仪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这种实际情况,中心加强对仪器的借、用、还等过程的监督管理。(1)在仪器借领过程中,核实所有仪器数量及型号,并确认仪器完好情况,对仪器及相关各种零配件做到借出登记、确定领取责任人并签字;(2)在仪器使用过程中,讲解仪器操作规程,强化使用注意事项,对违规情况给予通报,并建立损坏赔偿制度;(3)仪器归还时,严格按照登记的型号、数量及零配件情况进行逐项核实,防止遗漏并检查仪器完好情况。 2.5建立设备总账,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查 将中心所有的仪器设备建立总账,并根据中心仪器增减报废等情况及时进行更新。设备总账要包括中心所有仪器以及各种零配件、各种低值品。各仪器及配件、低值品要登记其生产日期、采购时间、使用寿命、保养记录、报废年限等情况。建立健全定期清查制度,指定相关责任人定期对中心的所有仪器设备、配件、低值品等根据设备总账进行清查,及时报告损坏的、丢失的、无法使用的各类仪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 3结语 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且极具探索性的课题,需要大量实验人员不断努力及辛勤探索来逐步完善推进,才能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设备管理体系,更好地为科研和教学服务。 作者:宋宝来 王沙沙 陈栋 单位: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策略 【摘要】随着国内外计算技术、远程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测绘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测绘新技术有着许多优势,其也正向着更高效、更快速以及更准确的方向逐渐发展,本文就针对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测绘工程测量;测绘新技术;应用策略 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测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测绘技术有了新的进展,给建筑工程测量的水平带来保障。下文就对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3S”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S”技术就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站在测绘技术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3S”技术是目前测绘新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运用这三种技术能让测绘人员更加快速、高效以及准确的获得地理空间数据信息,为测绘工程测量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创造力条件。(1)全球定位系统(GPS),其是一种可实现定位和跟踪的导航系统,为地理空间距离的测量提供有力支撑,且能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和了解。能在根本上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特征,对之后项目的有效施工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保障。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测绘工程测量的应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许多测绘工作人员只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就可以获取数据信息开展分析工作,这样一来,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在很大程度上的得到了减缓。(2)遥感技术(RS),在测绘工程测量中运用遥感技术,能实现对建筑工程建设面积进行整体观测,加上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经济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能实现人们对地形地貌条件进一步测量。(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工程测量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实现对数据信息进一步采集和处理,建构出三维模型,进行工程的全面分析,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工程的实际测量中,为了实现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实时化的实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对工程实现预测和决策,进一步保证数字化信息的较高准确性。 2数字化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绘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具体表现在地图技术和成图技术中。一般来说,以往应用的传统形式GIS系统自身在地图数字处理中的表现并不理想,需要大量人力与物力最为支撑,由此测绘单位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测绘结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经济节约为基础条件是现代化产生活动中必然要求,之前使用的GIS系统也就逐渐失去了其竞争优势。和GIS系统的大量任务相比,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数字化技术能对有关纸质地图加以整理,特别是在地图比例基础上实现了精确化的处理,且可以对纸质地图进行深度化编辑或修复处理工作。另外,数字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在相应实物技术的表现层面上,数字化技术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且技术的要求层面也更为先进。近些年来,数字化技术常应用在手扶跟踪与扫描工具的工作中,凭借数字化技术能在多个角度上对有关资源信息进行科学的收集,较之传统形式的处理技术,其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有着更高的效率、速度更快且信息数据处理得更加准确。在实际应用中,其有着极强的优势。同传统形式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以及实地测量手段比较来说,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推动着测绘行业进一步发展,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 3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是指使用先进的摄影方法,对所测物体的基础性信息进行有效获取。目前,摄影测绘技术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数字化摄影测量环节,运用摄影测量技术就能在计算机操作和影像处理的基础上,对相关影像进行高效化的测绘,这样使得比较丰富室外测量测绘工作逐渐向室内工作转移,继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一般情况下,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是很难顺利开展测量工作的,像城市的繁华区域,其人流量就比较大,室外测量工作就比较难开展,这时候借助这种先进的测绘新技术及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项目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且能保证大面积性质项目测绘工作开展。另外,数字化测绘技术能按照城市比例尺地图实现测绘和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为城市规划工作与城市建设工作的提供数量较多的、较为准确的信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人口逐渐向着高密度区域迁移,使得室外测量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因此,摄影测量处理技术势必会在城镇化发展中发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新城市的规划与新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三维工业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生产也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有大量十分严格的生产要求,需要在产品的监测、质量的检验、过程的控制、自动化流程等环节中实现快速、精准的定位。在这个背景下,传统测量技术很难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由此三维工业测量也就应运而生,自很快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三维工业测量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都是将电子经纬仪与近景摄影仪,将其当作是系统运行中传感器来实现操作的,继而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基础中形成了三维测量系统,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飞机制造领域、卫星领域等,在这些领域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如图1所示,3D数据库流程图。 5信息化测绘技术 目前,在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中,推动着我国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传统测绘技术发展成为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代表着我国测绘技术逐渐有了新的高度,在技术与效率方面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出现保证了我国测绘技术持续与良好的发展,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随时随地地理信息服务与工程测量的需求。就目前情况来看,信息化测绘技术有现代坐标基准构建技术与新型网络RTK技术,在实际工程测量工作中,能有效提升工程测量的精准度,保证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在工程测量中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中,还能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6总结 总之,在测绘工程测量中,工程测绘新技术应用能有效保证工程测绘的高精确度以及高测绘效率,促使测绘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提升测绘工作可靠性,帮助工程测绘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有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对测绘新技术的研究与探析,为测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作出努力。 作者:谭小明 单位: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测绘工程论文:桥梁测绘工程GPS技术运用 【摘要】GPS技术在桥梁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在对传统测绘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升桥梁测绘工程的测绘效率,本文主要从GPS在桥梁测绘工程方面的主要工作原理入手,对GPS技术在桥梁测绘工程领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控制测量;GPS技术;桥梁结构变形监测 前言 GPS技术是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而成一种军民两用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这一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末投入使用以后,它凭借着全天候、实时性和全球性等技术特点,给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GPS系统所表现出来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严格的保密性能开始得到了人们关注,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城市测量、工程测量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相比于常规的测量方法,GPS技术具有着测量精度高、观测时间段和全天候性特点。对GPS技术在桥梁测绘工程方面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可以为桥梁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1GPS在桥梁测绘工程方面的主要工作原理 GPS系统的卫星星座主要由分布于间距为60°的6个轨道上的24颗卫星组成。在这一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卫星可以向接收机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实时间信息等信息,接收机在接收卫星所发送的信息以后,会对三维位置和方向等信息进行计算[1]。图1所示的内容就是GPS在应用于桥梁测绘工程以后所构建的差分系统的示意图。从图1中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差分主要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测站之间的相对定位。以上图中的A、B两点为例,上述两点在相同瞬间可以对相同的至少4颗一组的卫星进行观测,为确定B点所在的位置,相关人员可以以A点作为已知点,借助数据链将原始信息输送至B点。可以说,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是GPS技术应用于桥梁测绘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地球为参照点的绝对顶谁技术可以让检测技术的便利性得到提升,对基线在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进行确定的相对定位技术可以让桥梁测绘的准确值得到有效提升。 2GPS技术在桥梁工程测量中的优势 定位精确性和全天候工作特性是GPS技术在桥梁测绘工程测量中表现出来的主要优势。同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GPS技术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结果进度要远远高于传统测绘技术的精度。从桥梁测绘作业的实际情况来看,GPS技术也可以对传统测量技术在复杂地形情况下表现出的抗干扰性差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在GPS技术应用于桥梁测绘工程以后,相关人员可以依靠单个操作站设置,对1500m以内的地区进行测量作业,这一措施的应用,可以让监测站的数量和人员数量有所降低,因而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让桥梁测绘工程的劳动力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3GPS技术在桥梁测绘工程方面的应用措施 3.1桥梁勘察的高程控制 GPS控制网在桥梁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桥梁的跨河水准和跨海水准问题。在根据某一精度对测站点的高程异常差值进行计算以后,可以将GPS点的大地高转化为正常高度,进而为桥梁勘察中的高程控制的实现提供帮助。某桥是白龙湖环湖路的组成部分。连接着湖区两岸两个乡镇,全长约1100m,沿线路走向路线跨越河面宽度超过1000m。项目沿湖两岸大地水准面变化相对平缓的方向布设跨河水准路线,如图2。两岸陆地上采用水准仪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施测。跨越河面时,采用二等GPS跨河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GPS观测采用6台徕卡GPS1200双频接收机进行GPS静态相对定位,获取跨河导线点和非跨河导线点的高精度坐标和大地高H。GPS基线解算、网平差采用徕卡数据处理软件LG08.4版。将所有合格基线构建成路线GPS控制网,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无约束自由网平差数据的大地高用作GPS跨河法观测计算。后采用一台徕卡TS16全站仪按三等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对同一对跨河水准点进行对比检核。结果表明对于短距离的跨河高程传递,采用GPS水准测量进行正常高拟合的方法,完全可以达到三等跨河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3.2桥梁结构变形监测 桥梁结构的变形监测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内容:①桥梁墩台的变形监测;②桥梁的平面位移监测;③桥塔的变形监测。在桥梁变形监测中,人们通常会借助基于GPS技术的垂直位移监测机制和静力水准测量机制进行应用。在对水平位移监测机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从桥梁的线型差异性入手,对不同的观测方法进行应用,例如在直线型桥梁的水平位移监测中,工作人员会对基准线法和测角法进行应用;在曲线型桥梁的水平位移监测中,人们会对交会法、导线法和GPS测量法进行应用。从桥梁测绘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GPS技术与其他变形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已经成为了桥梁变形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 4GPS应用于桥梁测绘工程方面的注意事项 从GPS技术的应用过程来看,在信号接受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传输中断的问题。为了对测绘数据的准确度进行保障,相关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测绘结果的数据精度[2]。相比于其他测绘技术,基于GPS技术的桥梁测绘技术所应用的函数关系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对信号传输过程和接收机在信号接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控制,相关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可能引发误差的环节进行关注。为了保障测绘工作的精确度,测绘人员在将GPS技术应用于桥梁测绘工程以后,需要避开房屋和水域等硬性测绘结果的因素,也需要与高压线和变压器等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 5结论 GPS测量技术在桥梁测绘工程领域具有着一定的优越性。这一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性、高精度化和实时性特征,可以让桥梁测绘的测绘进度得到有效提升,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会得到不断拓展,对这一技术的积极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一定的支持。 作者:潘彦 单位:四川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测绘新技术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测绘工程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测绘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加强,有效的的提高了摧毁工程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测绘的精准度。在此背景下,测绘工程逐渐走向自动化和网络化。目前,测绘新技术的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测绘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主要对当代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当代测绘新技术;测绘工程;应用 前言 近年来,测绘工程的发展速度加快,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测绘结果也更加科学准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在测绘工程发展中,越来越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当地测绘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测绘工程的测绘效率和测绘水平就,极大的满足了测绘工程的实际需要,对测绘工程的创新与进步具有很大作用。 1当代测绘新技术类型简述 1.1全球定位技术 这也是一种空间基准的导航系统,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全球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及地面事物进行定位。[1]再对相关事物的空间定位模式进行数字化的表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的硬件,可以给用户提供精准的坐标和导航,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定位服务。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全球定位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测绘工程发展中,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已经成为测量工程不可缺少测绘新技术。 1.2RTK技术 RTK技术,是GPS应用中,一种新的常用的测量方法,可以说与全球定位系统是密切联系的,也是全球地位技术的新发展。目前,在测绘工程应用非常广泛。应用RTK技术,能够在野外测量工作中,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打破传统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中,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的弊端,其时效性更高。RTK技术,主要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测量方法,对于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显著提高了野外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此外,RTK技术,主要是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观测点的三维坐标能够进行实时测量,而且保证了较高的测量精准度的。 1.3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也是测绘工程应用的一种测绘新技术,此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测绘遥感科学技术,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类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测绘质量。[2]在测绘工程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对测绘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和管理,对于空间提示和辅助据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处理信息数据使关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相关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处理、表述,然后进行地理信息图像的绘制,成图更快,更准,提高了工程测绘的规范和水平。 1.4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探测技术,主要是根据电磁波相关理论,利用各种传感器收集、处理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最后进行成像处理,从而对地面各种事物进行探测和识别。遥感技术的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时效性和经济性很高,发展逐渐趋于多元化趋势,在多种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测绘工程,遥感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在测绘工程中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充分展现写出各种比例尺和地形图,极大的提高了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当代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在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测绘新技术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与规划中的重要工程,字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中,由于城市地下管线数量较多,情况较为复杂,为了保证排水管道施工和管理顺利进行,需要应用当代的测绘新技术,对管线情况有一个更为精确的了解。当前,对于大多数城市,都在应用数字测图技术,有效促进了城市数字化的发展。在城市排水管道施工中,在城市喝到建设中,全站仪和数字水准仪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测绘新技术,通过应用测绘新技术,能够在保证城市地面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实现了排水管道准确安装和规划。特别全站仪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地下管道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全站仪的自动定位系统会有助于在施工中,更好地掌握位置与方向,为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自动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2在地基测量工程中应用测绘新技术 RTK测绘技术是地籍测量够工程中普遍采用的一中测绘新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每一宗地的测绘地籍图和权属界址点进行准确测定。[3]RTK技术在应用用具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信息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很高,通过利用GPS系统,把获得的数据自动录入GPS系统,从而获得精确地地籍图。一般在建设用地的勘测中,利用RTK技术,能够高质高效的对界桩位置进行测定,对土地的应用边界和有效使用面积进行确定,促进建设事业的正常进行。在土地应用动态的检测工作中,也会应用RTK测绘技术,对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土地检测的精准度和效率显著提高,相关部门对土地应用情况能够有一个准确、及时的把握。 2.3在通讯工程中应用测绘新技术 在通讯工程的发展中,需要对实地进行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采集资料数据信息,从而作为通讯工程发展的可靠依据。这就要采用测绘新技术。[4]①要根据已经规划和设计好的路线走向图,结合路杆明细表等具体的材料,对其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在一定的施工规范要求下,准确比较线路测量的方向和实际的偏移量,保证测量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横线路偏移的情况发生。②在通讯工程现场进行测量时,要科学采用连续载波差分法,准确设置基准点,在此基础上,应用GPS对线路进行测量。③在基准点位置,要设立GPS接收机、电台和电池等设备,要设置流动站山GPS接收机、GPS天线和流动电台等测量控制器,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和合规划和应用测量方法,科学分析、处理测量数据,正确选择基点位置,合理创建观测标记,保证数据间的传输顺利。 2.4在大型水利工程中应用测绘新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迅速,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对于我国树立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往往需要应用当代测绘新技术,应用测绘技术的作用已经越越明显,受到了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高度重视。[3]在测绘新技术应用中,通过应用全球定位技术,提高了水利工程三角测量的数据控制力度。在应用中,要正确确立坐标三脚架,合理建立测绘内容,对具体影像进行全球扫描,然后实施图像测绘,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效果。通过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情况和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为水利工程的健康、安全发展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3结论 综上所述,在测绘工程中应用当代测绘新技术,是测绘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测绘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当代测绘新技术的主要类型进行了解,具体分析测绘新技术在具体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于更好地下改进测绘新技术,更好地处理测绘工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安宏 许恩庆 单位:瑞华国土勘测规划工程有限公司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测绘市场也正在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逐步迈向市场化,并且在这一转变当中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作为核心的测绘经营管理体制也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测绘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着成本高、效益差等问题。基于价值工程视角,对我国测绘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研究,以期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关键词: 测绘项目;成本分析;价值工程;成本管理 市场经济环境下,测绘企业应该完善管理手段,从技术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创新管理,以改变传统的重质量、轻管理、轻效益的管理方式。本文运用现代价值工程等现代管理理论,对测绘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加强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的实践指导,一方面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真正实现高品质、低成本的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目标。 一、现状研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我国测绘工程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很大影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我国测绘市场也逐渐走向了技术导向型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如何加强测绘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是当前测绘项目成本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权责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在我国,测绘企业管理工程项目时重视质量而轻视效益,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统一的管理结构,导致成本管理计划往往难以落到实处,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员工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在企业发展中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的意义。在测绘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当中,由于企业内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了企业各部门和不同企业工作人员之间职责不清。其次,缺乏全程管理。在测绘工程项目当中,质量成本是测绘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主要环节。但在实际当中,很多测绘企业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导致在测绘产品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中容易出现漏洞,这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测绘企业的质量成本。这些成本不仅会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同样也会对企业的信誉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价值工程理论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价值工程的原理价值工程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对产品、作业以及系统的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进而提高企业经济价值的活动。价值工程需要依靠群体的智慧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能够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价值工程活动的对象能够有更高的价值。价值工程活动的目标就是节约成本,进而提高管理效益,在确保产品正常功效的前提下,提高价值,其最终的目标就是促进对整个社会中的资源更加高效地利用和更加合理地配置。 (二)价值工程成本管理优势分析 1.全程管理。在项目工程成本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精力从事后管理到事中管理,再到事前管理得逻辑发展顺序。在进行测绘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当中,事前管理阶段主要有预算管理和计划,事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对成本的控制工作,事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成本进行核算和进行调整阶段。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价值工程管理方法应用于测绘工程的每一个具体的阶段,并且能够对每一个阶段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工作方案。从这一方面来说,价值工程在测绘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覆盖测绘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而不仅仅局限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够成功地应用到成本管理的全部过程,这样能够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2.高效性。在测绘工程项目当中,测绘工程项目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测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对测绘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市场占有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测绘产品在具体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较大影响且复杂程度比较高,因此在很多环节都容易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测绘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支出在这一方面,但是这一部分的消耗并没有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在企业效益提高过程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此,在进行测绘产品的生产当中,如果能够采取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杜绝在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浪费现象,并且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这一部分开支,就能够对测绘成本实现更好的管理。而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方法恰好能够对全程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杜绝生产中出现的成本浪费,从根本上更好地实现测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实用性强。在对测绘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多目标的成本管理方面,很多学者依旧倾向使用多重属性效用函数理论,使用这一方面的核心思想是要建立工期—成本—质量综合均衡优化模型,之后通过现代计算机或者是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算法对模型进行解答。在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当中,采用效用控制系统或者是采用目标优化模型的管理方法在理论上是比较完美,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实际应用型却比较小。因为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多种算法进行求解还是建立科学的模型都很难被工作人员掌握,因此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这也导致了以上理论实际上只能存在于理论方面。采用作业成本法,并对产品的形成和积累过程进行跟踪,相对来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一方法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成本管理,更加偏向与财务会计方面,因此,也并不十分实用。价值工程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拓宽成本管理的应用办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简单易懂,能够保证成本管理当中的全员参与、全员控制,能够对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发挥价值工程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建立专职管理机构。在测绘企业内部建立其规范、同一、标准的权、责、利相互结合的价值工程管理结构,遵循民主集中制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确保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责任能够具体落实,通过逐级放责形成完整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法人在公司的发展当中是以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作为目标的,因此,它们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也使最为关注的,这样使其成为公司价值工程管理结构的领导。这些领导在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通过发挥领导的作用能够带动公司的其他职员积极参与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成本管理工作当中,通过权力与责任将成本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身上,通过财务合理的方式激励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认真落实自己的职责,这样可以以企业的法人为核心形成权、责、利相互结合的企业内部价值工程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在价值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为成本管理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第二,建立统一标准。在价值工程管理结构制定相关的规则和标准时,本文认为,需要根据测绘企业实际制定的可行的价值工程条例、手册及标准。并且在规范和标准规定的环节,必须要与国家和测绘企业的价值工程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标准化是实现对价值工程管理方法进行推广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价值工程管理方法进步的重要的方向。测绘企业内部制定的工程条例、标准等都是在企业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的,企业内部的这些价值工程条例、标准以及手册的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不仅能够为测绘企业制定更加严密细致的价值工程操作标准和规定,同时也能够使制定以及修编人员对价值工程管理方法更加了解,能够更好地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测绘工程管理项目中。 第三,加强审核工作。加强对价值工程管理在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审核,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要从测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全程进行入手,特别是要关注企业密切关注的成员预算阶段的价值工程活动,保证测绘项目在预算阶段的价值工程活动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加强对企业的价值规划的审核工作,具体指的是加强对价值工程所取得成果的检定估算工作,这些工作可以在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成本审核的同时对价值工程的成本进行审核工作,这样能够减少测绘工程项目的总成本。 第四,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价值工程培训工作是发挥价值工程管理思想的前提条件。在测绘工程项目当中,价值工程管理方法的成功使用势必要求企业员工的广泛参与,特别是熟知价值工程管理方的员工更是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利用价值工程管理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将熟知价值工程管理方法的员工作为企业价值工程实施的专职人员,并且要对其进行积极培养,确保价值工程管理方法能够在测绘企业得到顺利实施。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采购人员等成本价值工程管理思想,并且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企业内部岗位的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培训效果。 四、结语 在企业测绘工程项目当中,成本管理工作中的权、责、利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工程质量和成本的科学把握,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重视质量,轻视效益,导致了测绘工程项目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价值工程管理方法和测绘工程进行融合,能够对策划会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实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标。 作者:山锋 张亚 刘杰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 测绘工程论文:地质测绘工程新技术分析 摘要: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地质测绘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地质测绘,可以对不同性质的地质状况进行深入观测,根据观测结果来勘察工程地段的地质条件,并依据测算结果来编制出工程项目相应的地质图。该文从我国测绘技术应用发展概况入手,详细分析当前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详细特点,并对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新技术的运用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总结概括出地质测绘工程中测量技术的发展策略,为测绘技术在未来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测绘工程;测绘新技术;运用 在现代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不再是单一、传统的技术应用,而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技术应用。只要将现阶段各种测绘新技术的特点应用得当,就会使其在地质测绘工程中发挥出更加理想的作用,极大提高地质测绘工程的精准性。有了更加精准的数据基础,工程师就能更为准确地设计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程序,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工程相关人员最为关注的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施工的安全性,都能从中获得足够的保障,而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工作也能更加有序地开展,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能够完美取代传统的测绘手段,并取得更高的成效,让地质测绘工程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1测绘技术发展概况 随着地质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地质测绘工程中对测绘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我们对于地质测绘数据的精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在相关测绘测量过程中,数据结果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左右,所以,地质测绘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而有关的测绘工作也因地质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进而逐步加深[1]。在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潮流下,地质工程测绘技术得到了极大推动,测绘新技术日新月异,诸多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绘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多种类的测绘新技术取得了空前发展。例如,在地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3S技术的应用,就极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准度,与此同时,还降低了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有效提升了地质工程建设测量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了测绘数据数字化的进程。 2测绘新技术的发展特点 2.1测图精准度更高 在地质测绘工程中,运用数字化的测绘技术来开展地质测量,可以有效提高测图数据的精度和准度,这对于数据误差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遥感技术的运用,测图的数据精度误差能够有效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规定范围之内的误差水平,是提升测绘精度的重要保障。遥感技术的充分运用,为测绘工程的精度提升提供了强大保障,而传统测绘技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此外,测绘所得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时传输,测量与数据传输与制作同时进行,极大减少了测绘耗时。而在绘图过程中,由于新技术的运用,视觉上的误差不复存在,绘图的精准度也得到有效提升。总之,随着测绘新技术的运用,地质测绘的精准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2.2测绘信息更加丰富 传统的地质测绘过程中,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测量的元素和测量范围都会受到客观限制,相关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受到限制,测绘结果往往会存在局限性。而在地质工程中运用测绘新技术,可以对测绘对象的周边环境以及内在元素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测量,这就能为地质工程的绘图工作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资源。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环境下,测绘所得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即时搜索,并对所测信息资源进行实时检查。测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有效提高了测绘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2]。 2.3测绘工作更加自动化 新的测绘技术往往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出现的。测绘新技术通过精密软件的运用,可以对测绘信息进行科学树立,从而确保图案绘制的精度和准度。此外,信息化的应用,也是测绘新技术的另一特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也能降低误差,确保整个测绘工作系统的严密性。测绘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越高,相应层面的失误或误差出现的概率就会越低,这对于地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未来测绘新技术必然会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全面发展。 测绘图形的编辑,是测绘工作的另一重点。随着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的图形编辑方式,确保图形的准确性和正确性,降低误差,进而实现地质测绘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测绘新技术在图纸编辑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让图形编辑更加科学,结果反映更加精准,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可以随时更改相关图纸的数据信息,确保测绘图纸的时效性。 3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新技术的运用 3.1遥感技术的运用 遥感技术是测绘新技术的重要一环。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不同比例的工程地形图,为相关测量图形的变更提供了依据。随着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旅游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都开展旅游业。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勘察不同的地质类型,因其具有信息采集效率高、勘察范围宽广,能准确反映探测地的实时动态,因此,各旅游地均普遍使用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能够感应地面的任何事物,包括物体的状态和颜色等,并将感应结果图像化,这样能让人们发现更多的旅游资源,并对新发现的信息进行相关处理,为旅游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对于旅游业的开发应用来说,遥感信息是实用价值很高的数据信息。 3.2数字化成像技术的运用 在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全站仪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存在,实用范围极广。通过全站仪的一次性观测,我们可以获取非常丰富的数据信息,包括所测物体的直角距离以及水平角距离等[3]。此外,全站仪具有极强的计算功能,可以把所测数据的最终计算结果呈现在显示屏上。除了测算功能,全站仪还可运用大量的电子记录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全程非人工干预。这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降低人为操作可能出现失误的频率,并且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地质测算的实现难度。 3.3GPS技术的运用 现代社会中,GPS已然是最为常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在地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能实现陆海空三维定位导航,是测绘领域中全新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而在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GPS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发宽广。通过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监测地质工程的水文观测孔高,建设地质控制网,并能对地质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革新与完善起到极大的促进效果。 4地质测绘工程中测绘技术的发展策略 当前,工程测绘技术正由传统向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变,工程测量作业一体化进程不断完善,数据获取自动化也取得可观的发展,这些进步都是测绘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同时,测绘范围和测绘领域也在新技术的引领下不断扩大,有传统的建筑和水利领域向更多行业领域拓展,应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新技术的应用中,测算结果可以直观的展示在相关人员面前,并且所得结果更加精准,结果反映更加生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也不断提高。未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加速度推荐,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宽广。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新技术产业的革新,地质工程建设必须始终结合测绘新技术的运用。 5结语 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早已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重要性日渐显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物质文明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于测绘新技术的要求必然逐步增多。因此,测绘技术要不断更新完善,实时确保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开发出更新更实用的测绘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者:马超 单位:本溪县地测技术服务中心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 摘要: 在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上级管理单位的质量监督中,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过程,更是确保产品生产质量的根本。基于此,文章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生产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措施 1引言 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是确保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测绘工程来说更是非常重要。因此,生产企业对系统测绘工程的主管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务必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测绘工程的良好发展。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测绘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更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促进测绘工程的顺利实施。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意义 对于现代我们所从事的测绘工作而言,具有六化、十六字的特点。六化主要是指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自动化、测量过程智能化、信息管理透视化、信息传播网络化以及成果产品数字化,而十六字具体为动态、遥控、便捷、安全、快速、准确、可靠以及集成。通过对近几年测绘工程的结果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重点测绘工程的质量基本上合格率都在93%以上,无可厚非,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的标准来实施的。但是,在国内经济全面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我们测绘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对我们质检人员自身的质检质量和质检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测绘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测绘行业的不断发展。 3测绘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 3.1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人员、设备以及数据等因素。我们质检人员的管理要点对我们的专业技能、工作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能够胜任自己本职工作,并符合测绘工作对职称、工龄、学历以及业绩等方面的需求。设备管理要点主要是对设备进行使用前的检验和定期检查,从而保证设备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测绘数据的管理要点分为以下三点:①原始数据的检查。②控制数据的核对。③地形、图形以及碎部数据的检查。此外,在收集控制网布设、检测以及平差地形要素等数据时,一定要在图形编辑中构建相应的管理点,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3.2测绘工程数据检查 (1)图形检查。在进行测绘数据的处理以及转变时,极有可能出现各种错误,导致在开展拓扑运算时仍然存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图形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检查错误图形记录,其实就是对图层中的错误图形记录进行详细的检查;其次,检查环状图形的面积,重点检查图斑以及图斑自身较差形成的面积;再次,检查其他面积,对每个区域内图层图斑面积与该区域面积之间是否存在误差以及误差是否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检查;最后,其他项目检查,主要有自相交检查、缝隙检查以及重叠检查等。(2)风格检查。在测绘工程数据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符号化问题,也就是图形风格化问题。对于不同的绘图平台来说,其中的图形数据符号是完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不同软件中的符号方式、符号库不尽相同,因此,如果想要解决平台数据转变中存在的风格问题,必须要在要素编码的基础上整合不同要素,实际上就是实现符号库的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完成风格的转变。由此可见,测绘工程互数据的风格检查即要素编码的检查。(3)拓扑检查。在测绘工程中,有的数据模型能够支撑拓扑关系,但是也有一些数据模型不存在拓扑关系,这跟软件的不同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在进行拓扑关系数据模型到不支持拓扑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转换时,拓扑关系很有可能会丢失,相反则要构建全新的拓扑的关系。拓扑关系的构建是否准确、是否存在缺失等信息,都要在拓扑检查的前提下进行获取。 3.3测绘工程过程控制 测绘工程中的每一项任务都属于一个过程,因此对测绘工程进行过程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过程控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输入、处理、输出,要想确保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质量,测绘工程一定要在图根控制以及碎部点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过程控制,并严格按照《测绘记录》中的有效实施,避免出现差错,影响产品的合格性。首先,在水准测量中输入的是原始起算点高程以及控制等级中的限差;导线控制等其他常规测量输入的是起算点数据等。而操作就是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操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收集,输出主要包括控制点数据、精度评价结果等,具体为最弱点中误差、闭合差等;其次,在线路测量以及碎部测量中,输入为控制测量输出的控制点数据,操作为获取碎部点数据、属性信息的具体过程,输出的是检测合格的信息数据;再次,在施工放样的过程中,输入的是放样数据信息和控制点成果数据,操作的是放样点实地标示的根本过程,输出的是放样点标示结果和数据之间存在的误差;最后,在数据处理和绘图中,输入的是原始观测数据,操作的是处理原始数据,输出的是数据成果以及图形。 4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新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展测绘工程之前,我们质检人员要先对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并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设计。通过分析现场获得的相关资料,再加上具体测绘工程的情况,在研究相关技术时要保证方案和技术之间的相符合,并对测绘方案进行认真审核,使方案能够实现有效实施。另外,还要在测绘工程实际需求以及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要求的测绘工程监督管理体制,将其在每个环节中进行落实,切实提高测绘工程的实施水平。 4.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正在不断深入,我国对测绘工程的质量引起了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质量法、计量法以及测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还颁布了与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有关的法规,如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一系列线管的法规政策。但是,在现阶段的测绘工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特别完善,其可行性也亟待提升,这给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系统控制的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定要在测绘工程的实际情况下,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对测绘工程的约束和管理,实现测绘行业的有效发展。 4.3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进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时,应该按照测绘单位的级别建立相应的管理检验机构,一些管理质量的欠缺的单位要安排专门的质量检查人员负责相关事宜。测绘单位应该在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并申请体系认证,使测绘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充分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质量管理理论和开发商务必要实现良好的配合,加强内部与外部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在映射方面,一定要采用品牌化的管理方式,加强的市场管理效率。另外,作为一个成熟的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大力度,重点寻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强化和完善。 4.4强化系统控制管理 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而言,不仅能够实现测绘产品的管理和控制,还能对测绘工程的生产行为进行详细规范,并且具有公正、科学、合理、独立等特点,是确保测绘工程顺利完工的关键所在。要想使测绘工程顺利实施,一定要对测绘工程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落实。为了实现测绘工程中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测绘工程的管理控制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另外,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3]。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测绘工程质量的提升,一定要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这对我国社会化建设策略以及信息化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和系统控制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但是只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系统控制管理、注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就一定能提高测绘工程的质量。 作者:努尔比亚·艾尼瓦 单位:喀什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测绘工程论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测绘技术也有了更为突出的展现,诸多新工艺、新设备在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行业中,测绘属于工程建设获取基础数据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最终成本、质量以及工期管理的效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模式下,现阶段对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初探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初探测绘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必要性;措施 1前言 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提升工程测绘结果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的保障,这样的测绘结果能够在最终的工程竣工中展现出该工程最为真实的情况,同样,测绘工程也能够为建设工程提供必要的资料以及基础数据,提升该企业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的整体实力,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有不可代替的位置。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要素 就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要素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测绘人员的质量管理 在测绘质量管理中,测绘人员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是整个测绘质量管理的核心。对于测绘人员质量管理来说,首先应该按照测绘的具体要求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明确人员各自的分工以及人物,在人员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将人员的配置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让人员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范围的展现,将人员与岗位之间的磨合期进行进一步的降低,以方便相关人员能够更为快速的进行工作的进行。然后,还应该按照最终的质量管理内容进行基础经济责任体系的建立,这种体系的建立应该将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细致性的划分,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按照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最终的质量以及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性的落实,保证测绘工作能够有更为细致的推进。最后,还应该将绩效考核的内容融合到测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中,并按照实际情况尝试多种绩效管理模式,对质量管理的体系运行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最终能够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 2.2测绘设备质量的管理 测绘设备的质量管理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必备条件,对于测绘人员来说,测绘设备就是他们进行工作的必备武器,通常情况下,测绘工程系项目属于户外作业,这样的前提条件导致使得在进行测绘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十分众多,所以,更应该提升测绘设备的质量要求,保证能够在测绘人员使用的过程中,测绘设备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提升测绘的成果。对于测绘设备的质量管理来说,首先应该按照合理经济的原则进行测绘设备的选择,购买正规的测绘仪器,保证设备能够在出厂过程中的质量情况;然后,还应该对设备进行定期护理,在作业前期,按照送到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与校正,保证设备测绘出的最终数据具有准确性的内容;最后,还应该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震动与撞击,检测的设备还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保管,并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保证设备的使用年限。 2.3测绘文件的质量管理 测绘工程质量中测绘文件就是质量的最终保证,对测绘文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并按照最终的测绘文件进行严格的执行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现场的情况进行细节方面的改进与完善。识别质量体系中的内容需要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容,以方便最终能够有相关资源以及信息的获取,按照这样的信息资源获取进行有效动作的进行,针对该过程的监控、测量达到分析最终测绘的执行情况。 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测绘质量在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属于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质量工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监督机制,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对测绘的质量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加强质量的控制内容,保证测绘最终的质量情况,为测绘工程进行进一步的推动。 3.1建立测绘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想要将测绘工程质量进行进一步的保证,就必须将质量控制的工作放在整个工作的关键位置,将所有的质量资料进行整理,保证最终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认真检查并对相关测绘工程进行记录的整合,在测绘项目完成之后,由相关的质量检查单位进行专项的内容验收,就比较复杂的内容以及区域进行检查力度的加强,针对性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解决与完善,做到认真整改的最终要求。 3.2增强领导与员工的质量意识 产业的质量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想要将测绘工程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应该从领导做起,领导层面的关注将提升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方针政策,只有将员工放在质量的首要位置,才能保证员工心里有质量的意识,在该基础上,还应该对员工的质量监控意识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与内容性的学习,不断夯实员工的思想认识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定期进行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按照多种多样的业务交流形式,逐步对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爱岗敬业精神进行进一步的树立,从而提升测绘的整体水平。 3.3布控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在人员、设备以及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现实情况对工程的质量管理点进行进一步的测绘与设计,通常情况下,人员的质量管理点就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的及中展现,并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保证测绘工作人员能够有一定的职称基础。设备的质量管理点就是指该设备能否正常的进行年检的审核,在该基础上保证设备在测绘过程中的正常运转情况。在质量管理点的布控上,在测绘工程中相关的管理条例中也应该有所涉及,以此来督促相关测绘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自身的职务情况对测绘工程的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推动,给今后测绘工程质量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细节完善,保证测绘工程能够有进一步的内容推进。 4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内容不断细化,测绘工作也变得更为细致与规范,测绘工作的质量管理落实将是整个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内容,有效地质量管理将是保证工程数据准确的关键,对于工程建设的最终完成情况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鉴于此,加强测绘工程管理工作,完善测绘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措施,提升整体测绘水平,能够整体性的提升工程的质量情况,为最终的工程质量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 作者:王守中 单位:卢龙县不动产登记局 测绘工程论文:地形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简述 摘要: 在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都开始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脚步更是逐渐加快,建筑工程中地形测绘工程质量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我们知道,在城市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地形测绘工程是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现代化城市建筑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因此我们更应该将这项工作引起重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地形测绘工程上我们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的质量控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很多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本文笔者就将针对这种情况,对建筑工程中的地形测绘工程进行研究,希望结合实际工作的情况,提出更多质量控制的方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地形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此基础上,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加,地形测绘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人们对工程建筑地形测绘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那么,接下来本文就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怎样将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对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地保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1]。 一、做好地形测绘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我国地形测绘工程的技术水平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地形测绘工程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管理项目比较多,因此想要保证工作质量,一定要保证有着我们掌握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才能有更好的工作质量。因此可以说做好地形测绘工程质量控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和国家经济建设相适应,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对我国信息化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有助于提升测绘管理水平和监督效果 在新的历史和发展阶段,我国在进行地形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将质量进行提升和发展,首先我们应该不管坚持发展创新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管理系统进行充分地完善和优化,在工程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监督的力度进行强化和提升,同时对测绘工作中的准确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测评,定期组织统一的检测,将监管力度进行建立和充分的完善,在工作的环节中尽可能做到集中地管理和控制,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更好的将内部管理和监督的水平进行更好的提升和发展,帮助我国测绘工作得到更好的进步[2]。 (三)有助于提升工作的准确性,做好城市的规划工作 现在我国的地形测绘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对地区和地形进行测评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对地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为我国的建设单位的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帮助。充分的对地形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完善,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技术,同时还能保证我们获取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好地对我国相关地区的建设提供更好地帮助,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影响我国地形测绘工程质量水平的主要原因 (一)人为因素 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是我们在进行工程的有效实施者和执行者,因此在进行地形测绘的工作过程中,我们无论是在进行数据的管理、测量还是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由人工来完成,因此工作效率的提升与人力资源是不可分割的关系[3]。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进行地形测绘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指导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将质量得到更有效地提升和发展。 (二)设备仪器的精准度 在进行地形测绘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保证人员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同时也要在精准仪器的配合下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设备是我们一定会用到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设备的准确性,保证设备的精准和高素质工作人员能进行更好的配合,将这项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 三、地形测绘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 (一)坚持提升地形测绘工程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地形测绘质量进行提升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将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和完善,适当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同时聘用一些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强的人员上岗,保证这些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技术的完善和更好的使用先进的设备[4]。 (二)积极引进现代化设施 由于在进行地形测绘的过程中,我们对设备的质量和精准程度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传统的测绘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加强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在这个基础上,相关的工作单位和企业也要结合实际的测绘结果,适当的增加一些资金的投入,将设备的性能和精准度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保证我国地形测绘工程的质量,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帮助我们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发展,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更加稳定和坚实的基础[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建设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保证这项工作的精准度和质量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我们也要引起重视,从工程的内部环节到外部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完善和发展,才能将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今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更多积极地影响。 作者:关宗江 单位: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关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论文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何担负班主任职责对学生的思想管理得当,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对路,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教育的桥梁。为此,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加强班主任自身建设 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应从三方面努力: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二是加强迫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三是具备多种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 二、重视教育方法的运用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真切感受到,没有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就无从谈起。抓班级管理,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全面教育学生,鼓励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断进步,争当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方法如下。 一是抓住入学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二是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殆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三是抓住常规教育。如遵守学生守则、学习并遵守文明班级评比规定、制定和实施班风、班标、班规和措施等。四是抓住集体主义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抓好管理关键环节 1.要制订正确的班级计划。要对照文明班级评比规定和相关细则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制订班风(文明、拼搏、求实、创新)、班规(请假制度、出勤制度、劳动制度、卫生制度、奖罚制度、晚自习制度、班团委管理制度、评优评奖制度等),要求学生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2.要建立合理的班级组织和配备合适的学生干部。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按照目标统一,精干高效,分工协调等原理建立近似直线的组织结构。班内干部配备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班级目标能否实现。第一学期初,班团干部、舍长、组长的选配,唯一依据是学生初步表现,要反复考察,慎重物色人选。所选干部在一学期中的表现可能并非所期待的那样好。那么,在第二学期一开始就把班级工作重点放在干部的选拔上,按照竞争原理,能级原理,“民主集中原理”,在班内“因需设岗”,“以岗定人”。对缺乏工作责任性和热情、工作能力较低、成绩较差的学生干部要重新选配,通过他们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和带领全班同学走向目标。 3.要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一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三是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 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四是注意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于班内表现出色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包括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推荐其当三好生、优干生,隆重召开班内表彰会表彰他们的事迹,设专栏宣传他们的光荣事迹,还可用班费购买一些奖品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4.要及时控制班内的活动。要按文明班级的目标去控制,抓住班级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灵活“例外原理”去“抓两头带中间”,根据反馈情况重点控制住优生差生,使优生有动力,带动普通学生,使差生有压力,不至于拖累班级实现目标,并在每两周一次的班会上和职能干部一起汇报工作、情况、原因、采取对策,找出优势设法保持,查出劣势想法改进。 5.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接受启发诱导;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智慧 [摘要]班主任工作中需要爱心与智慧,班主任工作如能充满着爱的阳光并且张扬着智慧的灵动,学生就能接受并在她的关照下快乐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爱 智慧 教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学生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我认为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的爱心与智慧。爱,让德育充满智慧的灵动。智慧,让德育培出爱的果实。 一、爱,让德育充满智慧的灵动 新学年的第一次班会上,作为他们的新任班主任。我给每个学生发了张纸条,让大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这些写着学生名字的纸条收上来。我又一次发纸条,这一次,我让学生们写下一些形容人优点的褒义词,诸如“美丽”、“健康”、“聪明”、“善良”之类,同时我也没忘记让学生在这些形容词前面加上“非常”、“特别”之类的副词。现在,我让学生们挨个上到讲台上来,从我手里那一摞写有大家名字的纸条里随意抽,然后跟抽出的名字组合成一个句子,当着大家的面大声朗读出来。于是所有的孩子们都听到了这样令人鼓舞的句子:“李德书非常聪明!”“林远特别善良!”“施展鸿十分可爱!”“翁晓羚非常勤奋!” 无一例外,所有的学生都听到了一句从未听过的大声赞美,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这一天比过节还要幸福。我说: “以后咱们的班会都这样开。”像施了魔法一般,学生们马上表现出了以前未曾表现出的优点:懒惰的变勤奋了,笨拙的变聪明了。 在下周来临之前,学生们天天都盼望着开班会,班会成了学生们最喜欢上的一堂课。由简到难,由浅入深,这样的班会坚持了。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学生听到了所有的赞美,所有的学生学会了所有的褒义词,并把它们用在所有的同学身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出了应有的优点。让学生在赞美声中找回自信,找回做人的尊严。对于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在许多老师的眼中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于是,老师们在教育时往往失去信心,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去批评一通,效果自然不好。但老师如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问题学生上进的点点滴滴,再设计一些艺术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问题学生也就不成其问题了。学生其实只是一张白纸,你想用他造出什么样的句子,他就会按照你所造的句子提示的方向去发展,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用些褒义词、多造一些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句子呢?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说:“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和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差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就要多赞美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上的一个男学生,纪律散漫,不思进取,学习成绩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在多次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曾在初中时,参加演讲比赛,得到过一等奖。我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在班级里演讲,获得了成功。几个同学的发言热情洋溢,赞美他演讲的风度,赞美他演讲的语言,赞美他演讲说理透彻,逻辑严密,赞美他思想性强,赞美他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在老师和学生的赞美中,他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做人的尊严。从此,他改变自己,终于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困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智慧,让德育培出爱的果实 我们面对的是可塑性很强的高中生,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只有科学化的德育、艺术化的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提倡智慧德育就是要求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用智慧将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智慧德育的精髓是要求老师具备爱心、真诚和宽容;智慧德育的表现是要求老师做到灵活、机智和艺术。 记得今年推选团员名额的时候,按照学校的比例要求,我班只能推荐五名学生。我采取班委提名的方式,先提出一些候选人,可是不料一下子就有15名学生的名字上了黑板,这时被提名的同学中有人认为自己条件不够,主动退了出来,可还多出人来。我仔细一看,其中有一名叫王睿的同学平时表现不够优秀,而此时此刻他一点也没有要退却的意思。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让他进行一下自评,这样也许会让他知难而退。想到这里,我就对他说: “王睿,你说自己够优秀,能不能向老师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条件呢?”可没想到王睿毫不示弱,只见他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很是激动地说: “老师,我觉得我够条件,你看,我学习主动性也加强了,成绩也已经有进步了,纪律也比从前强多了。我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我觉得我够条件。”听着他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自荐,我不由一阵欣喜:谁说我们的学生没有自尊,没有上进的勇气呢?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所渴望的,是来自我们师长对他们些微成绩的肯定,这是对他们正在成长着的自尊的最好的爱护。想到这里,我决定因势利导,给他一个进步的机会。于是我就亲切地对他说: “王睿,你的优点都摆完了吗?怎么觉得你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没说,用不用我替你说呢?”这时全班的同学都一起把目光投向我,都不知我还要说什么,王睿坐在那里,也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我于是就激动地说: “你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上进心,要强,不甘落后,渴望成功,就冲着这一点,今天,老师决定把这个优等的名额破格给你,一方面是肯 定你的过去,更主要的是给你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使你更加完美,同学们,你们看怎么样?” 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睿也沉浸在我和同学们热烈的鼓励之中。在这掌声里,我有些激动,也更为自己机智的做法感到欣慰,也很庆幸自己的机智,我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上。 德育是门艺术,大凡艺术殿堂的攀登,都需要自觉的奉献;德育又是门科学,涉及科学领域的探索,必依赖智慧的涌动。理想的德育,是无痕的、是智慧的。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它要求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灵,一颗比天空更宽广的心灵,一颗懂得教育艺术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谈新形势下大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走进大学校园进行深造。本文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对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学生来源更加广泛,分层更加丰富,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实际上,学生的多样性决定了班级管理方式的多样性。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上的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所以班级是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在这个微型的社会体系中,班主任充当着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实践,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觉得有必要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以人为本,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在班级和学生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开的。这就需要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作为班级和学生管理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切忌“心罚”和“体罚”对学生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在班级和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尊重、对话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体察学生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重视情感教育的力量,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主动、全面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多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鼓励、表扬学生,以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虚心采纳学生合理化的建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达到“健全人格”的培养。 2消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由于班主任与大学生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生理年龄存在差异,导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如果班主任不通过主观努力去消除与学生的这种隔阂,思想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1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消除和学生之间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隔阂,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它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同时重视班级环境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以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例如,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正前方张贴着诸如“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循续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大字,作为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两边张贴有关班风建设的名人名言,比如“做人一定得知道自已的价值,并以此决定自已的行动”,“责任就是对自已所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等等。教室后面的墙报栏设班风建设专栏,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性,以求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班主任要指导班干部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文艺晚会、体育竞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和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使同学们的歌声和笑语变成整个班级和谐的音符。 2.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要具有“四心”,即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这样很容易被孤立,四处碰壁。班级的事情,要明确主体是班上的学生,归根到底要靠学生自已去做。要充分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我解决班上所遇到的问题,班主任不能以发号施令者自居,遇事要与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一起商量。当学生与辅导员意见相左的时候,班主任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可亲可信更可学的楷模,引导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班主任通过班会等形式讨论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就业、创业、沟通、社交、团队精神),使学生毕业以后,很快能适应社会需要,迅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21世纪不仅是一个不断竞争的时代,而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这就需要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学生了解和懂得合作能力的具备将比竞争更重要,运用更广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有的人会迷失方向,而合作取胜、共同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协作,不懂得沟通,就难以在今 后的社会中立足和生存。因此,在班级和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意愿和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沟通。它是班级的活动和统一起来的重要手段,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多开展集体活动,以此取得彼此的了解、信任。在此基础上,逐步使学生养成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 “不创新,则灭亡”这句话正日益成为现代管理的一大呼声。在全球竞争的动态环境中,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只有创新才意味着积极进取,意味着持续发展,意味着出奇制胜,意味着未来的希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创新,这种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从事创新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全为基本条件。创造性活动往往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而只有心理正常,健康的人,才会把创新的潜力付诸实际行动并争取最终实现创新。心理学家认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生心理变化的管理,细心体察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同时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学生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营造创新氛围,它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创新活动不是空穴来风,它需要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知识。所以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切实采取措施保护、支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直觉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关爱生命 教育因生命而存在,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因此教育应关乎生命、尊重生命、指导生命。关爱生命教育,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教育的重大使命。然而,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日趋严重的人生意义淡漠和浪费生命、自毁生命和他毁生命的现象。 因此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尊重、敬畏、欣赏,并能主动的追求生命的意义,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为此,在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而能够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和关爱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烦恼,熟练地与他人相处,爱惜自已和他人的生命。 总之,班级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场所,通过加强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最终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心理健康、具有创新意识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材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心理素质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摘要] 从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青少年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出发,探讨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目标和内容。文章认为:应该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作到心育与智育并重、健身与健心共举。 [关键词] 心理素质教育;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就是保持人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内涵之一,身心和谐统一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人才战略的角度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新一代国民、新一代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本着对青少年、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面对亿万万纯洁稚嫩的心灵,我们不禁深思:怎样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心理素质教育指的是从心理品质方面对人进行培养,国外有人称为精神力培养。它们含义相近,都是通过教育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的发展。身心培养是一个长期塑造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以某种载体为依托。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学校政策的执行者,是学体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特殊载体,有着丰富的内容指向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在这里,本文根据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及教学中的尝试探究,构建了如下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和途径: 一、积极的自我概念——自尊、自信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会相对稳定的表现出来。通常把导致这种行为方式的认知称为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概念具体包括:使学生能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真正地做到自尊自信。诚然,积极良好的自我概念是个体获取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自尊自信是堪称宝贵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意识的地运用以下这一些方法与手段,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1成功教育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设置具体可控、个性化、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通过“成功——肯定期望——自信提高——成功”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提出自我挑战。如在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评价的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得第一,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成功欲望,使其树立自信心。 2创设情境 一是创设尝试情境。如在班主任工作中,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做示范、轮流做小组长 ,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得以自我实现。二是创设选择情景,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其投入地体验一次,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例如:上学期我曾设计了“个性舞台”这样一个主题班会。学生在二胡、画画、书法、朗读等方面有专长的,让他在班队活动中充分显现,使内在的生命和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他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通过自我价值的体现,使学生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整个人都显得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充满自信。 3教师期望 教师是否关心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希望,会很自然地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国外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正效应为教师的期望、信任与爱,将鼓起学生的勇气、自信。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充满期望的话语和信任的眼神,有时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并使其心理能有良好的发展。记得我班的梁佳婉同学刚转入我班时,胆子很小,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声音也非常轻。老师没有丝毫嫌弃她,多次耐心地对她说:“你其实很聪明的,大胆的说出你的观点,一定会说得很好的!”慢慢的,她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清楚了。这也就是说明教师的期望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克服自卑,树立自尊,提高自信。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推动一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它是动机系统中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离开了意志品质,就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也不可能克服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险阻。意志品质是一个人是否能坚持到底、彻底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1挫折教育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为孩子包办一切,惟恐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唯孩子命令是从。这样的教育使孩子逐步变得懒惰、软弱、固执,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创立挫折情境,从小就让学生碰些“钉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例如:对那些总是学习拔尖的学生,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必要时也让他们尝试一下失败和挨批评的滋味。这些都能达到挫折教育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性和坚韧性,从而形成良好 意志品质。 2运用激励手段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功亏一篑”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如果班主任能在学生学习可能退却的关键时刻,适当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就可以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起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其去坚持、去奋斗、去拼搏,从而使其意志得到磨练。每年的运动会上,1000米等长距离跑是学生深感畏惧的项目,许多同学都是不能坚持跑完全程。记得去年的运动会的1000米比赛中,我班的陆砚墨同学大概跑了600多米就想退缩了。我看出了他想放弃的念头,就对他高声说:“陆砚墨,你要知道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英雄。”在这关键时刻,这么一句话就激发了他跑完全程的勇气。这不但让该同学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而且是对他意志的一次磨练。 3引入竞争机制 “好强”、“好胜”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也是一种较好的举措。例如: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然后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中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良好,彼此间的距离很近,会使人产生愉悦之情,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人际关系恶化,彼此间心理距离很远,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导致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1学会尊重理解 尊重人和理解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保证,师生之间更需要尊重和理解。班主任在工作中,十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人的品质。在自己班级中要求: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内的融洽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与幸福。牢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学会合作互助 多互助,少互斗,这是魏书生老师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艺术。为此,我也在班级里建立了“互助组”、“合作组”。在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把握和挖掘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时机和教学资源,如何把“身心一体化”的辩证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事关教学艺术和育人目标的重要课题。 班主任工作实践应以“完美的身体和无瑕的心灵”为主题,以“心育智育交融并重”为指导思想。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通过成功教育、挫折教育等途径来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把班主任工作带入一个对青少年身心全面关怀的视角和境界。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摘要】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陶冶人格的过程。班主任具备了一定的专业修养,就会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终极目的。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专业修养;教学质量 学校的很多工作要通过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连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基于种种因素,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它影响着学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同时,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中一项复杂、艰苦而有长期的工作,不是在短期内能够看到效益的。这是由班务管理的对象——学生的性质决定的。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思想丰富而又素质差异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应有四颗“心”,即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这样才能从个别学生到一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管理好班级,用爱心培育新人,是我们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由于住校生多,班主任工作尤为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要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教师和书本是信息来源外,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都是学生易接触到的信息源。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农村学校开始蔓延。再加上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部分素质较低,不能给孩子们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抱希望。在新的社会背景和 教育 要求下,班主任应时刻注意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及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 二、要在班级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要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要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农村初中生大多数是住宿生。在学校里,生活上没有在家里方便,会给学生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所以在生活上给学生以关心、爱护就显得极为重要。班主任应该象父母关爱小孩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照顾学生,要经常到学生寝室去走走,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某些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 要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要善于对后进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对于后进生,班主任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其转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时间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同问题较多的学生谈心时,是特别注意不要急躁,也不要想一两次谈话就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们一般都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诲。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动员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交流,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主动地转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要善于与学生平等交往。当今中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谈心时,不要总以长者和老师自居,而是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要自己先交出“心”来,做到与学生谈心时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假若平时对学生漠不关心,常发脾气,谈心时又教训人,学生就不愿讲出心里话,老师讲的话学生也不会听进去。 三、要善于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现在 农村 初中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们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淡薄,加之目前的 大学生就业不包分配,因而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合算,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当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而当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时,他们又打又骂,孩子们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些家长忙于挣钱,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对孩子们的行为不闻不问,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生活纪律不严谨,比较散漫。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访或写信等多种方式和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落后的家长应及时教育。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工作。犹如一张网,但只要我们抓住了上述三个环节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轻轻松松做个优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个工作技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学生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与班主任工作有极大的关系。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素材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学生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与班主任工作有极大的关系。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我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小入手,从学生身边选取教育素材,从而使教育亲切、自然、做到“润物细无声”,并通过多年的实际行动,转化了很多顽皮的小学生。要搞好班级工作,就要从点滴做起。 一、全面了解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他们,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就是和学生们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要经常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谈心,谈心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倾听他们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他们的发言,尊重他们的意见,从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心理、爱好和特长以及优缺点。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个性差异,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也就能发现每个小学生的闪光点,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动他们不断进步。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 首先,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尊重学生就是重视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积极主动的与学生沟通,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拉一把,在学生停止不前时推一把,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老师、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真诚的爱,从而鼓足勇气,奋发努力。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惟独我们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我们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始终牢记陶先生的话,并让它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生根发芽,生发出无穷的魅力。可以说,是教育智慧使我这样一个并不美丽的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人。我们要时刻记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生活在尊重的教育环境中,自尊自爱自信的种子才会在他们心中萌芽生长。 三、做到师生“双向信任”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庭的宠爱,养成了他们事事依赖的习惯,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估计自身的素质,或脾气急躁,处事不加思考,或性格内向,处事缺乏勇气。 1.要注重情感交流 班主任老师必须要用炽热的情感去热爱、信任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真正做到师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可信赖时,他们自会打开心灵之窗,教育才会有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班主任一定要诚心诚意,对学生的行为作深入地剖析,分析其不良的影响,即使批评惩罚,学生也会心悦诚服。 2.要公平公正,对学生一视同仁 是否每一个班主任都有我这样感受,第一惑觉会表现自己的偏爱或偏见,这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大忌,而能否取得“师生双向信任”,这种表现行为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偏爱小部分学生,打击的是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而若看扁一个学生实际上是损害了教师自己的威信。班上任必须要求自己刚正不阿,赏罚分明,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对学生一视同仁,应该不难做到。怎样真正地体现公平、公正,这不是靠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所能解决的,班主任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行为。在掌握原则的前提下,班上任应该是最具有“人情味”的。 3.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言传身教,身正为范 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感染、感化、震撼着学生。学生人格的升华、个性的养成、心灵的净化,无不受老师的激发、点化。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不断完美的自身形象、强劲的说理教育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树立良好的班风而身先士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里的每一天中,真正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是班主任,这一特定的群体所呈现出来的主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班 主任言传身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材,所以班主任在学生的每一天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究竟如何去做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呢?孔子所说的一句话是极富哲理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高为师,身正以范。班主任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影响、教育学生。良好的素质不是刻意雕琢的结果,而是在潜移默化中生成的,它更多的获益于陶冶。班主任只有身体力行,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发展自身素质,才能“其身正,不立而行”。 总之,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自尊、自立、自律、自强。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 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系统的工作,它比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多,还要散,它除了管理学生的安全,还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不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的管理。随着社会形势发展,对班主任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以更强的责任心,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办法与学生接触沟通, 全面深入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领他们正直做人,健康发展。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关键做到以科学方式管理人,以高尚品格凝聚人,以优异成绩鼓舞人,以思想教育塑造人。 一.以科学方式管理人 以科学方式管理人就是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小学生年龄较小,天真活泼,可塑性强,但自觉性、自律性较差,管理不能条文化,需要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管理,我首先在同学中明确建设定优秀班级目标,指明努力方向,同时有侧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将班级管理重心下移 我将班主任工作定位为纽带作用,开好每周的班会,总结班风、学风情况,查找不足,指导下阶段工作。具体管理工作从学生中选出一些性格开朗、组织能力好、果断利落的同学任班干部,由他们管理班风、学风,以点带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由于管理重心在班级,所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较快,较全面。并且班干部督促同学,同学也监督班干部,他们之间形成互相促进,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如在2008年我但任六(1)班班主任,这个班学生原纪律较散漫,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学校较后进班级。我首先广泛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思想动向。然后,选拔了莫云、赵兵、莫冬梅等一批学生任班干部,其中包括平时较调皮的莫鹏杰任纪律委员,通过加强班干部监督,学生纪律性明显增强,班风明显好转。学生担任班干部后,增强其责任感,促进班干加强学习,从而也带动其他同学进步,逐步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2)消除分歧形成合力 在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各有各的思维方式、喜好,所以一个班总有许多分歧。分歧多,班级就不会形成合力,就会散,战斗力就会低,工作学习就会事倍功半。消除分歧化解矛盾,要选准切入点,对温顺的学生采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对性格较叛逆的学生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抓住问题根源和他们讲道理,从而消除矛盾形成合力。去年,我班赵安和莫小键是篮球骨干,在一次篮球比赛中,由于战术部署有分歧,互相不配合,致使輸掉该场比赛。针对这些情况,我分别与他们谈心,并接纳赵安的战术部署,使后面的比赛取得了喜人的佳绩。 (3)开展竞争活动 在班上开展适当的竞争活动,通过竞争,转移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拧成一股劲。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等多方面激发从整体到个人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竞争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经常组织开展两人三足、七人八足、分组球赛、分组棋赛等趣味性比赛,转移其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协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 二.以高尚品格凝聚人 以高尚品格凝聚人就是班主任以良好的情操折服学生,要成为学生中的核心,必须具备为学生解惑的能力和得到学生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向心力、凝聚力。 (1) 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班主任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一定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要对篮球,象棋,羽毛球等文体活动有一定水平,只有能为学生解决问题,与他们打成一片,学生才会敬重和信任你。所以班主任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并且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2)一视同仁关爱学生 班主任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适当的宽容他们,引导他们进步。除了在平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外,还在他们受到误会时挺身而出,在他们受到委屈时用心倾听。在2009年班主任工作中,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我班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被一家长误会偷了他的果,到了学校不分青红皂白将学生臭骂一顿,并强扭到教导处。学生泪流满面,见此情景,我先保护安慰小学生,再协助家长调查,后证实家长误会,我让家长向学生道歉。此事从我对学生的信任到为他争得权益的过程在班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全班同学从此更加信任我。 三.以优异成绩鼓舞人 以优异成绩鼓舞人就是落实培优转差,促进班级成绩整体提高。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一些优生、差生,假如对他们的学习不加以引导帮助,会使优生迷失方向,也会使差生差距越拉越大。针对这个问题,我制定了同舟共济方案,培优转差,共同进步。,即在优生中找学习优点,在差生中也找出其特长,让他们分别结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结果显示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很鼓舞士气。例如:在2010年,我班莫小杰同学学习成绩优秀,而体育活动较差,莫鹏同学体育活动较好,而学习成绩较差。我让他们结成对子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然后与另外一对组合相同的对子进行竞争,到期末莫小杰的体育成绩上来了,莫鹏的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取得良好效果。 四、以思想教育塑造人 以思想教育塑造人在平时教育中加强品德塑造。小学生思想单纯,在平时思想教育中,我除了加强安全教育,学习教育外,还注意开展英雄模范教育。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要求,挑讲一些《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说岳》等英雄典故故事或介绍近代史的艰辛岁月,教育学生学习一些英雄气概,明白什么是骨气,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且明白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民族铁骨铮铮,通过讲解让学生逐渐对人生有个正确定位。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工作量大,牵涉面广,管理千头万绪,它不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的管理,只要我 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不断创新,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只要我们用心去爱,用心去做,许多管理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提高管理质量。(编辑:圆圆)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重要关系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一、实与虚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照前料后……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务实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务虚。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务虚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的光,广泛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只务虚不务实的班主任,工作难见实效;只务实不务虚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二、管与放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的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三、严与宽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堵与导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的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引发的问题却不少。 因此,“堵”必须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要让学生增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 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多引导,少说教”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以说得人跳。方式有别,其效果截然不同。班级工作中,“堵”与“导”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种重要关系,班级管理工作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论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 一、教育学生要有较强的责任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说明了责任感与成功的联系。我在工作中,不忘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例如,利用课文中的典型人物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习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要为自己曾说过的话负责,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拥有较强的责任感,才会无怨无悔地付出,才会不断有收获。 二、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伦理规范,当今社会虚假太多,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文明程度的象征,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德育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告诉学生:“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教师要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诚信行为。 三、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班主任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开发内在动力;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树立自信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班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吸引了更多同学的注意,使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脱颖而出,令人刮目相看。这些鼓励与肯定,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向新的更大的成功迈进。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在学生的心中时刻树立起“我能行”“我最棒”“我一定能做得更好”“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等观念,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小学生善于观察和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学生的榜样。比如:2012年冬季的一天,在刺骨凛冽的寒风中,我和学生一起清扫校园的积雪,分享了劳动的快乐。师生一起劳动,学生从思想上受到熏陶,受到了爱环境、讲卫生的教育。 五、教育留守儿童要自强自立 留守儿童是学校的另一道风景线。上级部门与学校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我班的留守儿童李兆金性格很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他的家长,我常常教育他不要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自卑,要坚强起来,自信起来,我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他。我还经常打电话给他的母亲(他爸爸在他没出世前就死了),叫她多打电话回家,多回家看看,与儿子联络感情,关心他的学习及成长情况。兆金久违的笑容又出现了,发言积极了,性格开朗了,操场上又见到他与同学们一起玩耍的身影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时刻关心他们心理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老师付出爱心、信心与耐心,采取好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对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浅谈班主任工作 摘要:详细、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为班主任工作打好基础,遵循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实际工作中,切实抓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落实好具体措施。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 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作为班主任,应比较详细和真实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内向、外向,调皮、踏实,还是活泼、呆板,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可通过家访的方式获得,对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来获得。当然,充分了解学生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有的甚至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仔细揣摸,才能总结出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 了解学生的目的是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备、打基础。对学生的关系到隐私的东西,特别是对学生自尊心有影响的情况,教师切不可任意的告诉别人。如学生身体的残疾,父母的离异,以及一些作为学生难于启齿的东西,要为学生保密。教师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本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出发,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普遍感觉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思想上,应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信念的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还要进行是非观念的教育、见义勇为的教育等。 2.学习上,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学生认真学习,认真复习,认真严肃对待每一次测验、考试,能较为牢固的掌握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大胆的运用,学以致用。学校学习的东西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如利用所学知识办好墙报、广播,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纠正社会上使用语文错误的地方等,以便在进入社会后能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3.工作上,锻炼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建立、健全班委会、团支部,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使全班学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学习。班干部和支部委员除了管好自己以外,还要管好别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为班主任分担了工作量。 4.纪律上,加强对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除能自觉遵守学校、年级的纪律外,还主动维护班集体和学校的利益、荣誉,有一定的正义感。培养学生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见义勇为精神,为班集体,也为学校的安全、荣誉出力。 5.安全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加强管理,杜绝学生事故的发生。也应教给学生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如火灾、地震、食物中毒、医疗急救等。 6.其他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热爱劳动、积极锻炼身体、尊老爱幼、扶残济弱、见义勇为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涌现出感人的事迹。 各班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解决。一般情况下,以下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 1.扭转学风问题: 教育学生树立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对活泼有余而勤奋不足的学生,要加大谈心力度,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特别是让他们去掉依赖思想,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在当今社会,竞争意识尤为重要,教育学生不怕在学习上“出风头”,使得优良学风初步形成。多找学生谈心,和他们一起分析学习上的得和失,总结经验教训,订下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和任务,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转变学习态度,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付诸实施。随着学风的扭转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整体上自然会有较大幅 2.狠抓学生纪律,确保学习环境的优良: 良好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保证。班级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外,还可以制定班级的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以确保正常秩序和各种工作、活动的开展。通过班会、平时教育、学生座谈等形式,反复强调校纪班规,让学生牢记在心。班委会、团支部应主动、积极的配合班主任维持好班内的学习、生活等纪律,营造一个让教师、学生满意的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工作和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纪律约束,使学生纪律,特别是课堂纪律有明显好转。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以说服教育为主,耐心开导,特别是对多次犯同一种错误的学生,更应耐心的、不辞辛苦的进行反复教育。对于个别严重犯错误者,除按班级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还应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使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这样 ,既教育了当事人,又教育了全体同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是班级管理的重大问题。学校、班集体一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安全工作做到常讲常抓,每一次班会必定讲到,平时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班内学习上的安全,课余生活上的安全,寝室安全,上放学途中的安全,在家的安全等等。对于学生喝酒、打群架、下河游泳等严重违纪事件,要坚决杜绝。 4.努力尝试和施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 班主任应大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尝试、开展素质教育。首先是与各学科,特别是艺体学科(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紧密合作,开展好课外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主副科”的观念,树立大学科观念。特别是要抓住元旦、“五?一”、“五?四”、国庆、教师节、“一二?九”、学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班主任还可根据自己所上学科的内容和特点,结合班级工作,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 5.主动抓好后进生(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每个班集体中都存在后进生(学困生),特别是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影响下的学生有的只是到校“混时间”,厌学情绪严重。对于不同特点的后进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学习差的学生,着重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教育;对因纪律差而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过思想教育,先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逐步的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因基础差和思维不灵活的学生,让他们从基础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高;对于双差生,更是应从思想上、学习上给予最多的鼓励、教育,使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6.搞好班级的财产管理和班费管理: 班内的财产是国家的公共财产,不容侵犯和随意破坏。在实际工作中,可将班内财产实行人头承包负责制,学生有了责任感,基本能认真爱护班财产,有损坏还能检举揭发。 班费是学生家长的血汗钱,对班费的使用,精打细算,不乱花学生一元钱。期末时向学生公布班费收支情况,让班长签字后存档。 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尊重学生人格。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的人格不容教师的任意侵犯和践踏。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班主任要特别善于听取学生对自己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批评,因为学生是善意的。不要随意的否定一个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扼杀了学生的童真和对求知世界的探求。 2.正确对待学生的“小报告”。针对学生善于表现的特点,可以让部分学生有意的注意和发现同学中的不正常现象,使教师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和动态。但对于学生的“小报告”,教师要注意辨别真假,不要胡乱的根据学生的报告下结论,以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3.拟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学期初应拟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作为工作的依据。计划可以分为这样几部分:学生情况、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应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分月活动安排等。对于学生情况,要摸准、摸实,这样便于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工作的指导思想,不能违背国家和教育方针,不能违背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主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但一定要符合实际,更要有针对性。分月活动安排,尽量细致些,比如每月教师的中心工作、学生的中心工作、活动安排等。 4.写好总结,积累经验。经过一学期的工作,班主任多少都有一些经验教训,这就需要总结。总结能够让我们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乃至错误,在以后的工用中加以改正;总结还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有用经验记录下来,用以指导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只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到里面去,一定能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快乐、教师生命的活泼和教育教学生活的充实度的提高。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钦佩与信任—─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多种多样,而每种不同的方法又都自有其过人之处。在我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如何做到让学生钦佩你、信任你,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同时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与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我们工作起来就会有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感觉,而且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博学多才——获取钦佩与信任的第一步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也”,如果我们班主任老师能获得学生的信任,那毫无疑问,这将是一种成功的开始。 曾记得那是在我上初二的时候,物理课程才刚开设,我的物理老师外表看上去并不怎么样,但是,他有着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而恰恰是他的这一专长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时,在年少的我看来,他的形象很高大,很儒雅,他的一切言行就象他的字一样漂亮而有吸引力,再加上他的普通话既流利又标准,所以我就喜欢模仿他,心里觉得他很很了不起,进而爱屋及乌,由喜欢他的字转变为喜欢上他的物理课。 想要获得学生的钦佩与信任,教师自身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知识与文化修养。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应具备广博的其它门类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要努力想办法做到让学生在惊叹声中来认识你、了解你,要做学生羡慕的老师。事实上,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大有人在,不过,喜欢和羡慕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所谓喜欢,指的是人的心理表层的感觉的表现,而羡慕则指的是在教师身上的某种理想的形象。如果你做到了能让学生羡慕的话,在你的周围自然就会有一批学生对你投以钦佩的目光,为你的才华而叹服,从而被你所吸引,成为你忠实的追随者,进而信任你所传授的一切的一切,而对于一个班主任老师来说,这种引力是促使一个班级凝聚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级体的凝固剂。 二,富有爱心的言行——促使钦佩与信任的升华 在初步取得班内学生的钦佩与信任之后,如何使之长久持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时往往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疏忽,会令我们辛苦建立的信任毁于一旦。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 要教育学生有爱心,教师自己首先要起好示范作用,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要使用信任性、期望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奋进精神;用谅解性、宽容性、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赞许的点头、希望的目光、会新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这种师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它可以使学生心境愉快,使学生感到老师的爱,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 在平时的正常工作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 此外,要做到使钦佩与信任长久,我觉得,班主任老师就还需具备一颗不同寻常的爱人之心,这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去爱那些成绩、品行等各方面表现的好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爱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问题的学生,要努力让自己去爱上、喜欢上这些学生。 爱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这是每个教师人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做的,而要让自己真心去爱上那些缺少爱的幼苗,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这些学生之所以缺少老师的爱、家长的爱,自然是有原因的,一般你轻易是无法爱上这种学生的。如果他是那种容易被老师及家长一眼看中并喜爱上的话,那他也就 不会是现在这样.正是基于这个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努力去为自己寻找爱他们的理由,想方设法去喜欢他们,找他们身上的优点,找他们身上你认为可以接受的长处,让自己逐渐喜欢上他们。其实,当你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个学生 的时候,甚至某些时候你自己还没明显感觉到,但你的学生却都知道:我们老师比较喜欢某某某而不喜欢某某某。你不得不承认,在你经意或不经意间,一颦一笑之间,你早已将你的信息泄露,一个你所不爱的学生是很难爱上你的,而一个不喜欢你的学生一般不会非常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也不会十分相信你所讲授的道理。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之所以优秀,只因为他能做到:即使他是在批评一个学生,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及身上存在的缺点并要求改正的时候,也能让受批评的学生感受到老师这是在爱他,老师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他着想,是为他好,要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我们要讲究爱的艺术及爱的方式与方法。不妨给你的学生打这样一个比方:有一棵花朵 生了虫子或旁逸斜出了,这时园丁所要做的工作自然是给它喷杀虫剂或者是剪修掉那些多余的枝条,而老师今天所做的一切,自然也跟园丁所做的一样,你绝不能因为怕痛而拒绝老师给你“修剪”、“整理”。人非草木,常常当你讲到这份上的时候,你的学生往往就会理解你的批评,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从而进一步做出配合你的举动。这时的你,就达到了使钦佩与信任升华的地步。 三,良好的人格魅力 —— 使钦佩与信任恒久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教育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学生接触的,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己的人格、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礼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师者,律己严而后道尊”。我想,这就是告诉我们:得到学生的好评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别的,正是教师自身。我们每天都在对自己和学生的人格作出评价,而且,在影响学生学业的所有因素中,人格的作用与智力的作用同样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用我们的人格来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在威望、爱心、求知欲、理想的基础上的。首先,教师的威望是逐步蕴育起来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体态、穿着打扮、教态和作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只有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才能有利地引导学生,同时建立自己的威望。其次,教师的爱心,就是热爱学生的心。教师要以强烈的爱之心吸引学生,和孩子们滚在一起,这种教师对孩子们的赤诚的爱之心,最终将会变成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再次,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自己的理想和道德观,其中最基本的并且是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这一理念。此外,教师还必须有理想,理想是指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付诸实践的勇气,并且要在为教育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建立起教育的世界观,永保青春的活力。 一个行为表现规范,人生态度积极,情感饱满适度,意志坚 强可控,个性和谐统一,社会适应良好的教师,足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钦佩与信任恒久。并且,这种良好的人格会以它独具的魅力,潜在性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完美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果你的班级里有那么一群学生能够深深地被你的才华、言行及人格所吸引,追随你的左右,对你投以敬佩与信任的目光,我相信,你所施与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将是卓有成效的。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项工作的基础。一是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二、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学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接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三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及其途径,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 以《评价手册》和“月评表”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 3、奖励和批评: 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五、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我和小萝卜头》,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金钱是什么》以及宏扬红岩精神的队会《热血热泪洒热土》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六、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 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七、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文秘站:]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八、做好个案总结和班主任工作总结。 做好总结是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需要。通过总结要认识不足,吸取经验,努力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只要我们不断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谈素质教育下的班主任工作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班级的具体管理者,要强化自身素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全国都在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班级的具体管理者,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为顺利推动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下体会。 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首先强调教师素质。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作为教师就必须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书方面,班主任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有声有色,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就会对你产生钦佩之情,就愿意服从班主任的管理。"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育人方面,就是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班主任工作首位。学生应是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做学问。做人就要做品德高尚的人,做对社会、家庭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做有益于国家的人。而这一切离不开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具体地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等。 为人师表方面,首先要注重仪表大方,语言得体,举止文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其次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一致是班主任特别具有的美德。如果班主任嘴上说得很动听,而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那换来的将是学生的蔑视。再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开朗的心胸,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平衡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进行班级管理。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这种师生关系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驱使着学生去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用功学习而更加勤奋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班主任更应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前提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马卡连柯说得好:"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爱默森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在人格上和成人处于平等地位;在学生管理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绝对不能恶语中伤,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然而,尊重学生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能就此姑息迁就,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批评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态度、关怀、爱护的口气,推心置腹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鼓起勇气改正错误。批评应该讲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心服口服。 2、与学生真诚相处,真心交流 班主任要使自己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还应是他们的"益友"。放下作为班主任不应有的"盛气凌人"的架子,使自己走到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家庭状况,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细心观察学生,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当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形成尊师爱生的氛围时,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有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3、讲民主,不搞专制 不利用班主任的"权威"压制学生,不能扼杀他们的想法,不能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允许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畅所欲言,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集思广益,民主平等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讲,班主任可以发动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班级知识竞赛、演讲,学习操作微机等各项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组织演唱会、艺术品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开展田径、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密切联系学生家庭,搞好家访工作 访问学生家庭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班主任通过家访能使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等,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他们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学生教育好。 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很全面的了解,包括各科学习,纪律,性格脾气等,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手足无措,使学生父母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的感觉。家访时教师应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介绍学生在校情况要事实求是;要先讲学生的优点,再讲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同时还要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毛病的有利因素,与家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家访后,要及 时对学生加以督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首先要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篇文章,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密切联系学生家庭,搞好家访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当然,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不断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我们的认知,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只有如此会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体现素质教育。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开展班主任工作 为探索既适应社会变革,又适合当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笔者就开展班主任工作做了几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竞争中培养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从培养学生干部入手,打破了由班主任凭主观印象任命的惯例,实行竞选制。即不分成绩的高低,只要有领导和组织能力,在竞选演讲及民主选举中获胜,都可担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园内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缺憾,满足了新时期高中生的心理需求,进而调动了班级整体的竞争意识。实践证明,竞选产生的学生干部,其能力都在班级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干部对班级管理逐渐由生疏而得心应手,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由于学生干部真正成为同学的模范带头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增强,学生的努力目标更加明确,班主任也得以摆脱了“生产队长”的处境,能够潜心从事教学研究。 二、用激励手段提高素质在班级的建设中,我们倡导在知识方面要超越他人,在素质方面要超越自我。前者意在培养竞争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后者意在强化心理素质,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而形成整体性的品学兼优。在此基础上,我们取得家长的积极协助,筹集了一定数额的资金,建起本班第一期家长奖励基金,用以奖励本班在校级以上的考试、竞赛优胜者及成绩突出者。因有家长参与,使竞争更趋热烈。学生们懂得,他们所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全家;他们所竞争的不仅是在成绩上超越他人,而且是在素质上超越自我。 三、在论辩中净化心灵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不成熟与成熟的临界点上。他们的自我意识、意志力、坚定性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和阅历的局限,辨别是非的能力又显不足,加之生理方面的日臻成熟有时会引发心理的恐慌和情感的躁动,从而导致早恋、“追星”等现象的出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曾就10几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全班通过论辩方式明辨是非,净化心灵。以上几点做法,都是围绕素质教育进行的。 笔者认为,做好德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在于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自发的而非人为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发掘潜能,进而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试论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要] 本文以班主任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入手,着重探讨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班主任 培养 创新精神 一、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是一个对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从心理角度分析,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性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的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从具体内容上看,创新精神应包括:求新求异精神;求真求是即探求事物内在规律的精神;奋斗拼搏献身事业精神。 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发挥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靠三个方面的工作,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进程看,50年代及其以前偏重科学知识的传授,60年代至80年代强调智能的培养,80年代以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何种程度,能否为社会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如果将学校的工作教育和教学工作,那么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应主要由科任教师来完成,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班主任却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因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联系着,与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紧密相连。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骨干作用。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德育为首,充分发挥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所谓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入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创造动机。真正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者。没有道德品质的人的创造发明往往会危害社会。这是有众多事例可以证明的。 其次,以培养科学世界观入手,使学生具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方法论。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创造发明就无从谈起。班主任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一定要身体力行,做科学世界观的楷模。 再次,从明确学习目的性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学习的目的是应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多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鼓励学生在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怕失败,不怕冷嘲热讽,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充满自信,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一切创造者所共有的人格特征。 2、从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力,推动创造者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而又其乐无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就得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上下工夫。 首先,班主任要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既鼓励冒尖,也允许落后。那种视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不感越雷池一步的“听话学生”为好学生,反之则是“坏学生”的评价,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班主任要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的优劣之别。特别要注意绝不能仅仅以学科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要给个性不同的 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会和平等的权利。 其次,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逐步解疑,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讨论、争辩。开发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然后对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受学习创新的美。 再次是班主任要改革操行评定的评价手段,增加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入手,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 品质。它突出表现在创造活动中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治力四个方面。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也应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班主任对形式创新精神的培养,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还应“导之以行”。通过组织诸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育学生,磨练学生意志。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总之,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还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他能联合家庭、社会的力量,以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 本文曾荣获2002年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日益增高,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方来说都显得特别重要。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要贯穿整个施工周期,对于建设中各个环节都实施科学的造价控制,本文从工程的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到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我国对于工程造价的政府管理机构一直以来都是分散的,分别由投资、建设和审计等不同部分进行管理,而且部门间的联系沟通也有所不足,因此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就被分割成了几个部分进行,没法进行统一的控制管理,这也是造成一些项目的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五个重要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1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这个阶段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提交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且进行立项可行性研究,再进行投资预算的编制,最后制定详细完整的设计任务书。在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的任何一项的投资决策,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以及完工交付使用后的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所以要在这个阶段做好工程的造价控制就必须首先将项目法人制度落实到位。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都要在各项资金的运作,以及在债务偿还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还要建立与之对应的配套措施,最好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监理方共同设立监察组,对项目进行严格的造价管控。其次,在进行市场分析的时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防止项目投资决策上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尽量考虑可以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工程项目。第三就是对于工程项目的一些外部条件,例如地质条件,施工的水电、运输等方面的保障等,都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以及更具可操作性。 2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这个阶段是进行工程项目总价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虽然设计费用占到的比例并不高,但是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却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所以项目的设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就是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规划安排,包括了资金和技术上的规划。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的造价。 3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招投标阶段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管理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招投标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资格的严格审查,如果有暗箱操作等现象出现,招投标的目的就完全无法达到了。在标底管理上也要特别注意,保证其准确性,在保密的工作上要多花精力,尽量避免泄密的情况。 在评标方法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工程的报价、工期以及竞标企业的信誉和施工的经验等,在正式评标时,技术上的优势要进行优先考虑,务必做到评选过程的公开透明。又因为在招投标的文件或者是合同方面不够准确和严密,因此在工程结算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一些纠纷。我们在这些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并且在施工的预算标底的编制上要尽量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原则。对于各个参与竞标企业的投标书也要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在招标答疑的时候就要对可能发生的一些纠纷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前预防。拟定合同也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措辞,尽量防止出现一些因为细枝末节的遣词造句的错误造成的争议或者纠纷。 4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进行项目施工的阶段,造价管理必须伴随每一个施工的环节。在这个阶段,是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最后形成的重要部分,当然,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复杂、最困难和影响因素最多的一个阶段。除了其它的建设相关的费用外,大部分的资金都被用于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造价管理对于参与施工的各个相关单位来说都是极为重要和有益的。不仅使得业主方降低了成本,也使得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方面,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在进行施工的组织规划方面要尽量使其达到最优化组合,从经济和技术等角度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二是如果在施工中间,出现了任何的变故,比如说施工材料的变更或者地质条件的变化、设计变更等等,造价工程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充分了解变化的具体原因,以及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对变化造成的费用增加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进行对整体的造价目标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还要出具相关的分析报告给业主方。三是对于施工材料而言,要严格对其规格和质量进行控制,并且随时跟进其使用量和价格的情况。四是资金的使用计划要合理。不能让施工的过程中发生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施工的进度受到影响,必须保证资金的充足,而且也要尽量的降低利息,尽量少占用资金,使得资金的筹措上不至于出现大的问题。五是月报资料的复核问题,施工企业要将月报资料为业主方整理好。 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承包商依照合同的要求以及设计文件的规划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并且在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对其进行价款结算。这个审核过的结算是非常重要,对于工程的造价核定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所以对于竣工结算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一是对于工程量进行准确严格的审核。这道程序是竣工结算中最为重要的,但同时也是最为复杂和繁琐的一个过程,在审核的过程重要按照竣工图以及相关的设计变更和施工的现场,并且依据相关的定额要求的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进行逐一的审核,尽量避免出现施工企业虚增工程量并以此来增加工程造价的行为。二是对定额的套用是否恰当或者准确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审查中药将所有的分项工程罗列出来,审查其与定额单价是否一致,并且其相关的规格和名称、计量单位等与单位估价表是否相符。关于换算的单位问题,最主要的是审查其单价的换算与定额的规定是否相符,然后对其单价换算过程是否正确要进行审查。三是对各项费用开支在标准上是否与定额允许的相符进行审查,还有是否与相关的工程造价政策相符。 6 结论: 总之,进行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并不一个简单的工作,它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几乎包含了工程从立项开始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都是不能有所松懈的。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对于投资收益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进行工程的决策、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和竣工结算等工序中都要对其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依据相关的造价规定和造价目标开展科学严密的施工建设,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若干思路探讨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企业效益和工程建筑质量,对于进行研究探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出几点意见,供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测;控制;降低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工程造价管理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我国建筑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多年来我国工程造价领域一直思索和关心的问题。 目前,我国要求改革公路养护投资方式,全面推行定额养护和计量支付,然而现有的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是很难适应这种改革要求的。因此,应尽快研究出一套满足养护市场化改革需要的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下面仅就造价工作中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目标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 1 科学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成本预测,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1.1 施工主材料的经费预测 工程造价人员要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其次,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第三,机械使用费: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 1.2 施工过程中的变性因素引起的经费变化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以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变性因素,如临时设施的搭设、工地的迁移等因素还需要在造价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预留经费,以备不时之需。 1.3 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施组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的分析;对气候的分析等等。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2 多方联动,实现造价成本控制目标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2.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经济实体,应对处整体利益负责任,同理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 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2.2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始终贯彻我局“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理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2.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这种控制是基于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精减,包括: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费的控制。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首先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其次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并且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4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2.5 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合同管理者的任务是非曲直天天念合同经,在字里行间攻的机会与守的措施。总之,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了,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扎实有效地把这些工作开展好。 以上,只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不成熟思考,推行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达到利润最大化,还须从施工实际出发,遵循市场化的原则、效益性的原则和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严格按照目标成本的制订、控制程序,充分挖潜,认真决策,发挥造价部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论电力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摘要: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设计、施工、结算三个阶段分析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建议。 关键词:造价;电力工程;控制 1 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投资浪费和项目“三超”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这两年,拟建和在建的输变电建设项目很多,无论是在水电站、火电厂的配套工程还是电力系统的网络建设项目上,都存在着忽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现象,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控制,则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建设、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从设计、施工、结算三个环节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 2 设计阶段 从设计技术经济角度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需从可研、初设和施工图三个阶段做起。 (1)可研阶段。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搜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对工程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提出最优方案。最优方案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可行,而且在经济上要合理。一般来说,先进的技术方案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但是所需的投资较大,因此,要认真进行经济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在电力建设项目中,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的40%~50%,在设备设计与选型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生产的设备,尽量立足国内。 (2)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中设备、材质的控制。为此,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设计工程量和设备、材质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参照设计和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在初步设计限额中,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增强工程造价意识,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以及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为鼓励、促进设计人员做好设计方案选择,要把竞争机制引入设计中,实行设计招标,促进设计人员增强竞争意识,增加危机感和紧迫感,克服和杜绝方案比选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以及经验主义。例如,某电力工程,初设概算为800万,预算为1040万,工程结算为1082万,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初步设计阶段工作不够深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施工工艺的重大设计变更,使预算大大超出了概算。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一定要认真搜集、调查、分析、研究工程资料,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技经人员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实行经济核算、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控制工程进度拨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工程决算的基础资料,因此,设计人员应主动深入现场了解情况,争取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技经人员应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沟通,例如,某变电站土建工程,由于技经人员的疏忽,施工图预算中落掉了变电站大门的费用。经工程管理人员的审核,及时对预算进行了补充。 3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地处理造价、工期、质量三者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是承包合同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并将实际支出值与造价控制目标值进行比较,而后作出分析及预测,对各种干扰因素加强控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并切合实际。 另一方面对于相当多的工程现场更改较大,加上技术人员与技经人员的脱节,导致更改部分造价无法控制,而使结算价超出合同价甚多。比如,有些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土方开挖量大,先外运再回填,结果往往要增加工程造价的5%左右。因此,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地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施工方案,以提高施工签证的准确率。同时,对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分、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分的工程量在图纸上是不定值,还要标明被隐蔽部分的几何尺寸或原始数量,而不在签证中简单地签写工程量和工程造价,以免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生矛盾,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依据。 4 工程结算 工程决算审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方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通常多报结算。以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决算审核实际上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内容和套用规定、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而且还要掌握三者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唯此在应用中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此外,技经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既能对现场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又可对签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另外,造价人员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工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工程动态。 5 结语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才能提高投资效益。随着我国造价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造价工程师制度的推行,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将使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地位更加重要。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参与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提要为使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的整个建设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本文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及后评价等阶段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公正、合理地确定造价,准确地反映工程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全过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咨询是一项经济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投入产出比大的知识智力型服务。在工程建设市场领域,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作为接受委托,专业提供建设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咨询服务的中介单位,既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也直接充当业主和承包商的顾问和代言人的重要角色。为公正、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价格真实可靠,准确反映工程的价值,保障业主、承包商均取得合理的经济利益,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 投资估算对项目投资的决策及成败十分重要。它是建设项目进行决策、筹集资金和合理控制造价的主要依据,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接受委托参与编制投资估算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估算指标的搜集。在搜集估算指标过程中,既要注重历史数据,也要根据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这些数据进行修正、补充与完善,充分体现指标的现实性、实用性、全面性。 (二)投资估算的编制。在编制时应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的措施。同时,还要避免高估冒算,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拟建项目一经决策,设计阶段便成了工程建设和投资控制的关键。一个项目的设计优劣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5%以上。因此,控制好设计阶段的造价至关重要。咨询单位应督促造价工程师主动参与到设计工作中,使设计人员具有造价意识,充分运用价值工程等理论来降低工程造价,力求设计方案在技术先进的条件下做到经济合理。这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应贯穿于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即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直到施工图设计,为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招投标与施工阶段 (一)项目招投标阶段。招投标在约束各方的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投资方资金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参与招投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招标文件是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是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依据,是双方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竣工结算处理索赔的依据。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非常严密、准确,每一项都要详细写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具有招投标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应代业主编写、招标公告(书),制定资格预审条件、评标细则,进行资格预审,选择优秀的施工、监理企业等,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编制工程量清单时要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2、加强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办理工程结算、拨付工程款及处理索赔的直接依据,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业主的委托下应做好甲乙双方所签订合同有关造价部分条款的咨询,特别是采用费率招标时,更应弄清楚业主与施工单位各方的责、权、利,尽量减少发生造价条款争议的可能。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 (二)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施工阶段应做到“严”、“细”、“准”。“严”是严把变更签证关。由于签证是对施工过程的记录,也是最终工程价款结算索赔的依据,因此参与项目工程造价监管的造价咨询单位应严格把关,防止施工单位巧立名目、以少报多、遇到问题不及时解决、结算时搞突击的现象发生。“细”是造价咨询人员工作中要认真细致,对于可以描述清楚的尺寸、部位、数量要认真地进行记录,必要时可以依靠照相、摄像等手段帮助,防止结算时错算。“准”是造价专业人员准确地审查月报、签证数量、索赔价款,尽可能在最终结算时少留活口。例如,包干费用已包含二次搬运费的,有关材料的二次搬运费就不可再重复签证,同时,对于预算中已有的项目不得重复签证。建议业主可建立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制度,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人员对项目造价控制(管理)负责,在跟踪管理的同时,没有该责任人签名的签证不得结算工程款,同时负责对工程付款进行控制,防止工程款超付。 三、竣工结算与后评价阶段 竣工结算是一项集技术与经济为一体的工作,也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投资人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核结算。目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竣工结算环节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但是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在审价报告中分析影响工程价款的原因、审核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如何控制修正工程造价的相关内容。为了防范审核风险,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应落实好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咨询单位负责人的三级复核制度,对工作底稿逐级复核,从而真正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后评价是对整个建设项目的一次综合性评价,也是对该项目上造价控制的总结。一般说来,造价咨询单位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数据资料的积累、分析和整理归类。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投入使用经历了较长的周期,产生了大量有关工程造价的数据资料。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人员,应认真细致地对待大量有关工程造价的数据资料,通过与实际的联系分析、筛选,总结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有条件的还可建立相关数据库,为今后做好其他工程的造价控制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重视合理的建议。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应充分重视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分析造价控制如何在各环节做到有效衔接、如何有效防范价格风险等,真正达到工程造价由被动控制向主动控制转化的目的,并防止出现“三超”现象。 (三)加强经验总结及问题分析。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后评价阶段进行自我总结经验和分析自身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总结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有效控制、全面管理造价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分析自身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方面的不足之处,找出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总之,对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使得我们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做到有始有终。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工程建设的各有关主体应转变观念,顺应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创造条件,发挥好工程造价咨询对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关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 论文关键词:全过程服务 造价控制 造价管理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工程项目全过程中造价成本控制不力的现状,本论文重点分析讨论了在全过程中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服务分别由投资主管部门、建设、设计、审计等部门负责,同时也就被孤立的分割在各个部门和系统,相互间无联系,更无一独立的造价控制责任体,也就成为许多项目投资失控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主要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进行分析,以期和同行分享,共同推进我国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水平。 2.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2.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设计是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工程项目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效益显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大,控制效果显著。二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效率高,投入产出比大。因此,此阶段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协助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方案优选,通过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竞选比较、技术经济分析,可以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既能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方案; ②严把设计投资审核关,在设计会审时对合理的质量目标下超出投资的设计问题提出造价审核意见; ③充分调查分析市场上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途、功能及价格,了解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使主要材料、设备的选用及采购更趋经济实惠。 2.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阶段是建筑产品的需求者经过招标活动确定产品的生产者,并签订承包合同的过程,此阶段需要确定项目的招标文件、评标原则与方法、承发包模式、合同计价方式、合同价格以及合同条款等内容。 (1) 评标办法的选择 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合本项目的评标办法。深圳市目前施工招标中有5种常用评标方法,每种评标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招标人根据项目的不同,认真选取评标方法,这样,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深化、细化设计图的审核,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 ①设计图纸作为拟建工程的技术条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是工程技术质量的保证,是工程量清单准确率的保证。勘察与设计的深度和正确度,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正确性,影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②招标文件编制需要十分细致全面,它是后续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2.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将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物质形态的工程实体,需要集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各种资源。虽然在这个阶段节约造价的可能性较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仍然十分重要。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 ①组织措施:是指从投资控制的组织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例如,落实投资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投资控制人员的任务、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改善投资控制工作流程。 ②经济措施:从全局考虑,如检查投资目标分解的合理性,资金使用计划的保障性,施工进度计划的协调性。另外,通过偏差分析和未完工程的预测还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取得造价控制的主动权。 ③技术措施:不同的技术措施往往会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因此,运用技术措施纠偏时,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综合评价后加以选择。 ④合同措施:合同措施在纠偏方面主要指索赔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在发生索赔事件后,要认真审查有关索赔依据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索赔计算是否合理等,从主动控制的角度出发,加强日常的合同管理,落实合同规定的责任。 2.4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结算阶段造价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对于已经成为事实的项目的审核更需要造价人员认真细致的对待,为了能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使结算工作顺利进行,在结算审查中应注意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审查承包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招标人要求的承包范围完成工程建设,承包人完成的项目是否竣工验收合格,是否存在甩项工作。 ②核定施工工程量,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关键。由于工程量的计算多并且繁琐,容易造成高估冒算。因此,一是要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二是要重点审核容易混淆或有漏洞的项目。 ③审查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修改图纸,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在审查设计变更时,除了有完整的变更手续外,还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对计算有误的工程量进行调整,对不符合变更手续要求的不能列入结算。 ④审查项目单价套用。主要审查工程所套用单价是否与工程应执行的合同及定额标准相符,工程结算所列各分项工程清单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计算单位是否一致。正确把握定额套用,避免高套、错套等问题。 2.5 积极推进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根据科学的依据,结合投资理论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专业、综合、科学的方法,在达到工程最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取得最佳投资效益,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提高工程造价效益,即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最终使项目实际结算总造价控制在批复的概算内。 3.结语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项目设计、招投标和建设施工、竣工结算各阶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对造价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把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工程的各阶段之中。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应努力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从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发挥专业人员应有的作用。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试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摘要】如今,为了实现投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造价在各行业的应用已是十分广泛。而水利工程周期长、投资高等特点使得水利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深刻思考的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所以,本文就水利工程前期的投资、决策与设计,中期的招投标与施工,后期的竣工与验收三主要阶段进行一一探讨,以求出一套可行性强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造价控制;方案 如今,为了实现投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造价在各行业的应用已是十分广泛。其中,水利工程造价在水利行业的运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水利工程有着周期长、投资高、易受自然与地质环境影响等特点,使得水利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有着一定的易变性,需要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各个环节的动态,随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所以,如何有效且科学地使水利工程收益最大化,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了深刻思考及挑战。而本文就水利工程前期的投资、决策与设计,中期的招投标与施工,后期的竣工验收三个主要阶段进行一一探讨,以求出一套可行性强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案。 1 水利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1.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关系着后期阶段能否有效地进行控制,所以,造价人员必须要对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制定出最优方案,以便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造价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认真调查清楚工程项目实质所需的资源及环境要素的基础之上,并对所调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第二,在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预测前,必须收集好有关工程材料采购地、主要材料与设备及其价格、施工用水与用电设备等基础资料。 第三,根据相关的行业资料及国家、政府的规定,进行有效的市场预测与投资估算,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一些必要依据。同时,在完成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例如,对工程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时,要确定项目的主要风险源及抗风险能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要根据市场预测和投资估算进行项目决策。 最后,为了防止盲目投资,在进行决策时,通常采用“集体决策制”,或投资方、决策人与专家组三者相结合的决策方式。 1.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要注意技术、经济、实际与设计的关系。而如今已是市场经济,所以为了实现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建设单位要与设计单位积极配合,避免出现设计和施工脱节,或施工时出现大量设计变更等问题。因此,为了控制好设计阶段,一般有这三个方向需要注意。 首先,利用设计招标形式选择采用先进技术、工程造价低的较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其次,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对初步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较、评价,选取相对合理的方案。 最后,在整个设计阶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贯彻“先做预算,再计划”的方针,实行限额设计,并杜绝一些设计过程中“不算账、不计划”的不良现象。 2 水利工程中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2.1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所以在招标阶段,施工合同中必须明确可操作性强、清晰明了、有制约性的,且与价款、责任、义务等有关的法规条款。 其中,施工价款合同包括了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可调单价合同。为了招标的公正与严肃性,一般工期短、规模小的施工项目,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工期长、规模大的施工项目,宜采用可调价格合同。而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条款包含了本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一经签订,一般不允许随意更改。但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突发情况多样而不确定,想要完全不出现变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条款就约定了在发生这类情况后的工程价款处理与结算的方式。 在施工期间,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工程款拨付的控制。所以,为了维护双方利益,保证资金在工程上的及时供应,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工程款拨付方式条款应该是在总合同价款控制前提下的多节点进度款控制,明确规定进度款的提交、核定、拨付时间。 2.2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工程阶段所占时间最长的阶段,而工程投资也主要发生 在施工阶段。所以,为了避免投资的浪费,除了要求建设单位方加强对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注意工程结算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上的问题。 一是,工程造价材料费的价格的举足轻重,占总的工程预算费的70%左右,为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施工合同中的材料用量确定材料价格。 二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易变性,一旦设计时不注意,很容易出现设计变更。所以,施工之初,一定要严把设计关。如果实际情况需要设计变更;那么,在变更时,一定要有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共同签字后方可执行,且要尽量使设计赶在施工之前(有些设计变更不是要有批复才行吗?)。 三是,规范施工阶段的现场签证管理,做到随做随签。同时,为避免给今后竣工结算时带来不利影响,签证时一定要有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共同签宁后才生效(因为有批复概算的制约,有一些签证是否也需要批复?)。 四是,招标方要与承包商、供货商签定相关合同,或预留足够的风险费用(现在水利工程计价中有一项叫暂列金额,是否等同于此费用?)等措施来实现最低化回避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风险。 3 水利工程后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水利工程竣工与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往往会有投机倒把的侥幸心理,过于夸大工程量与工程难度,将一些莫须有的工程量加入最终的结算,或是对同一项目进行重复结算。这时,造价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依照施工合同办事,认真审查图纸与核实实际工程量,根据先前收集的工程资料及竣工资料正确计算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结算;同时,必须要合理套用定额或选用单价,注意费用性质,完成对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4 总结 总之,只有对水利工程实施全面的造价控制,整体上把握工程情况,才能达到造价管理控制的最终目的。而随着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地不断改革,水利工程造价的管理也已开始朝着国际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只要重视工程建设前期投资决策与设计,把握实施中期的统筹规划,认真仔细后期的工作,对水利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与管理,一定会使得水利工程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摘要】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仍然停留在对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上,而对项目前期投资决策、设计、招标等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够重视,也没有有效的造价控制方法,这说明对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国有资金和以国有资金为主的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将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在当前的政府投资城市市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建设项目的五个阶段:即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的控制,相应形成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价、承包合同价及竣工结算价,这些造价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要切实控制好工程造价,对各环节都要重视并有所侧重。本文简要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与策略。 1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普遍存在重后期轻前期的现象。项目工程造价投资若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不但会使国家资金流失,而且有可能出现廉政问题,所以,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在项目立项初期,虽然有专业的投资咨询机构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但都流于形式,没有从项目的实际要求及对本地区有利的角度去论证,造价控制仍停留在对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往往不顾及造价指标或考虑不周全,施工图设计阶段也仅仅只从技术及安全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经济角度进行设计,这样设计的结果往往会增大投资额;在招投标阶段,评标时间仓促,有时甚至在开标的前几个小时才随机抽取评标专家,这些专家有时连招标文件也没有详细阅读就进行评标,且大部分是就技术标进行评审,报价方面往往是按投标单位总报价来进行评定,而没有对主要项目的单价是否在合理报价范畴或者是否按照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计算及编制进行评审,如果投标单位故意调整部分严重偏离正常价格水平的项目单价或不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一旦他们中标,势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虽然严把工程造价结算评审关,能为节约政府投资建设资金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初期决策、设计、招标在内的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够重视或没有有效的造价控制方法,仍然会在实施阶段普遍存在工程造价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严重困扰着项目投资效益。为了保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故应大力提倡开展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通过工程项目的前期投资决策、设计、实施、结算等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解决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顽症。 2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策略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对建设工程整个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一、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不仅要评价项目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设计概算必须控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设计概算不允许突破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因此,决策阶段必须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第二、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执行设计标准正确理解和运用设计标准是做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前提,各类设计部门制定与执行相应的不同层次的设计标准规格,对于提高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各专业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及用户对建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使工程造价不突破造价限额。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价值工程理论,使项目以最合理的成本达到最大最佳效果。 第三、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在招投标过程中,首先要对招标文件工作内容等进行研究确定,通俗的说,“就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严禁预算资金外增项,超投资,同时,应做好标底的编制复核、审查及分级管理工作,严格审查招标程序。在评标过程中,既要考虑投标总报价的合理性,又要详细评定其中主要项目的单价及各项主要材料计算的合理性。 第四、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在技术措施及合同措施这两方面进行挖掘,寻找通过设计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分析此项目的主要支出项目造价,统计初步成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好政府项目投资的控制,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结合项目实施当时当地现场情况,对不合理及超指标的设计提出修改或变更意见,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或重复的开支,节约财政资金。以上做法有利于政府在控制过程中,树立自身良好的管理形象,从更大的方面来讲,可以为国家节约相关一部分的支出,为建设祖国付出一份力。 第五、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竣工结算阶段是整个投资项目阶段的重点,是全过程控制的最后环节,是防止承包商虚报冒领工程款的总把关环节,要严把质最关,防止经济损失。结算工程成本要以招标承包合同内的工程内容及工程技术要求为主,严把工程计量关。 其中,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变更、差异等引起的索赔进行控制,是控制项目施工阶段投资的有效途径。科学控制与审核索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为障碍引起的索赔。 承包商如果遇到了现场条件以外的外界障碍或条件,就可以相应地延长工期并得到相应的赔偿,但不包括利润。在审核中,要注意相关索赔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赔偿的条件,若属于承包商可预见的因素,可排除在外,拒绝赔偿。 (2)项目变更引起的索赔。 项目变更引起的索赔要分清责任,如属于承包商为采用先进工艺而发生的费用,由他们自己承担,该部分费用不予赔偿。 (3)物价上涨引起的索赔。 对于因物价上涨,使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不断增长,引起工程成本的增加的索赔,应按合同的相关条款执行,如果合同上没有具体的规定,要按国家已的有关条文规定执行。 (4)工期延误索赔。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是因为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后,给业主带来经济损失,业主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承包商进行索赔,由承包商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 3 总论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就是为确保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政府职能部门对工程建设从科研开始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调试、竣工投产、结算审计等的整个过程、围绕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们只有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才能对工程造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 有效管理 提高效益 【论文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最基本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投资效益和经营效果的有效手段。文从“立项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项目施工、项目竣工”五个阶段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合理核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途径 工程造价管理也称投资控制,是基本建设管理中最基础的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我国基本建设领域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基本建设的投资结构改革对工程造价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经营效果。自1995年国家计委提出对建设项目控制:程造价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想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则必须进行事前、主动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即从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招投标阶段的招投标,到实施阶段的承包合同和完工后的竣工决算进行管理。本文分别从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和实施各阶段论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审查和做好的工作进行论述。 l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正确的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前提。投资决策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选择出了最佳的投资方案,使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项目决策失误:仪会造成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因此,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以后各个建设阶段造价是否科学和合理。决策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 1.1项目的建设规模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应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规模过小,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建设和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规模过大,超过了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销售不畅,也会使经济效益降低。合理的建设规模是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1.2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技术装备 项目的建没水平主要指建设规模、建筑标准、技术装备、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订,标准订得过高,只能无谓地增加造价,浪费投资;标准订得过低,达不到先进高效、安全可行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技术进步。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适当超前、安全可行的标准,既考虑现时投入,又考虑长远效益。在技术装备的选择和工艺设计中应充分应用技术经济原理和价值工程理论,分析投入产出,比较综合效益。 1.3项目建设地点 合理选择项目建设地点,将在很大程度决定着项目的命运、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和今后的经营状况。 1.4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 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不仅要评价项目是否町行,更重要的是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设汁概算必须控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因此,决策阶段应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2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拟建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初步设计决定工程建设的规模、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可见,工程设汁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设计质量和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影响到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现时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据经验分析,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5%以上,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多少。据统计,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一10%,甚至可达10%~20%。要做到设计经济合理,业主就要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设计单位要从内部着手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经济观念。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以求改变普遍存在的设计粗糙的局面。 2.1积极推行设计招投标 目前设计单位凭关系、靠情面承揽设计任务的情况还不少,由此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是设计深度不够,不能适应工程施工招投标的需要,尤其不能满足建设工程无标底施工招投标的要求;另一方面设计个性及变更频繁,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2.2合同约束 严格设计合同条款,不能仅限于标准的设计合同格式,而且在技术条款上,有必要增加工艺专业“管道单线图”,以满足工程施工招投标需要;在经济条款上,应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条款,如设计变更费用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8%)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质保金(设计质保金)。 3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建设工程在设计完成之后,施工开始之前是进行工程招投标的阶段。工程招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本文仅就在施工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上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说明。 3.1加强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严格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防止施工质量低劣、财物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单位混入投标单位之列。 3.2合理低价中标 对项目的“合理低价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大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中应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应重点加强合同管理、规范招投标活动。 4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并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据统计,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即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一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_『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施工阶段应做好的工作有: 4.1做好人的观念更新和素质教育 加强本单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投资的节约。 4.2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施工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要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其次,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甲方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后生效。另外,有条件的甲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4.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甚至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监理人员相互配合。现场签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监理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工程造价知识,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不应盲目签证。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 (2)对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的行为应严格审查。 (3)对施工单位为了中标而自动压价,为保利润对包干工程偷工减料,以及非包干工程进行大量的施工现场签证,这类签证应严格审查。 (4)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工程签证单上的所有内容必须字迹清晰,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签证内容不能超过签证的范围。 5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竣工验收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阶段,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收尾阶段,是对建设成果和投资效果的总检验。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对工程决算、结算的控制上。首先应重点对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应对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行控制,防止不应由基本建设支出的费用挤入建设成本。其次,对工程决算编制依据进行控制。控制内容包括对施工图纸、说明和施工图预算,施工合同和协议,现行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费用定额及取费基础,调价方法和调价系数的规定,图纸会审记要,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施工记录等方面的依据进行比较审核加以控制,保证工程决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投标、建设施工和项目竣工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程造价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列入们的乖视,从依附f施上并或建筑帅发展到一个独立的々业,从事后算账到事前算账,从被动反映没计和施工发展到能主动地影响设计和施_t。]程造价的管理应始终贯的拿过程的各个阶段,允分利川和认真分析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投资效益。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浅谈输变电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 电力工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共事业,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输变电设备造价与成本过高,影响了输变电工程投资效益。 一、输变电工程造价与管理的认知 (一)输变电工程造价 电力企业选定一个项目后,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后设计招标、工程招标、到竣工验收等后期工作的投资管理活动。在该项目中,工程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 工程造价一般数额较大,同时每一项工程的结构、设备配置等有具体的要求,工程造价的评估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实际分析,具有个性化和差异性。在项目建设中,不可控制因素的存在,形成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工程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工程造价具有动态性。工程造价包括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专业分工细分化,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和该工程管理角度分析,该工程造价的层次明确。 (二)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 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拟定规划、设计方案,预算、计算、确定和架空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对建设工程投资费用进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差错,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增多。缺少数据资料没有科学合理可行的决算方案,同时有些企业采用多计工程量、高额定额单价等提高工程造价,而不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入手。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很烦琐,要很细心,工程造价构成项目多,变动侵犯,计算程序复杂,要求编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坚持全员和全过程控制、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目标管理、质量管理、节约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输变电工程成本的管理。 (三)工程成本管理的方法 工程成本管理方法的第一步是成本分析。对于总的工程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对照检查,计算绝对数、相对数,运用总和分析法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按照施工成本费用和构成项目进行分析比较也是工程成本管理的一个方法——项目分析法。还可以通过人工费进行分析,将项目中的人工费的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相比较,参照劳资部门的有关劳动工资方面的统计资料分析。对材料定额变动和废旧料利用等的分析达到材料费分析的目标。对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相对照分析进行机械使用费的分析。还有一些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分析。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距也是成本管理方法的第二步。通过成本对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实现成本的及时控制和管理出发,避免更大的损失。完成成本的纠正后检查其结果。以人为本,落实管理责任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注重工程竣工后的时候成本控制,在施工工期内完工的原则,总结经验。 二、输变电工程造价过高的原因 (一)成本管理的观念缺乏,缺乏成本竞争意识 面对市场竞争,有的施工企业盲目接工程,不惜赔本中标,使企业亏损。有的施工企业盲目开展工程,贷款垫资施工,企业包袱沉重,危机企业生存发展。输变电工程造价没有根据经济规律的标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未来的目标,借助多角度的投资管理思想和合理的控制途径,投资管理存在缺陷,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导致输变电工程成本投资过大。 (二)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过程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规划作为工程建设和管理工程造价的重点,科学决策的引导下,规划成本非常少,降低工程造价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部分工程比较烦琐,建设周期较短,工程没有充分的筹划。控制不得当的投资限额标准、工程水平的控制、规划水平的审核、各种文件的及安全水平都会导致工程方面无法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投资成本过高。 (三)工程中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 没有进行规划管理,合理预算工程造价成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巧立名目,高套定额。 三、解决输变电工程造价过高的对策 (1)施工承包合同、劳务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和物资采购合同等是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企业只重视中标后的合同签订,对工程前期合同管理不够重视,往往导致施工成本控制被动。充分重视合同的重要性,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开工前的合同分析,全面理解合同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对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在整个工程过程中使项目管理人员始终清楚地了解合同实施情况,对工程有个清楚的认识,设置专人管理。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进度控制的龙头是进度计划,必须先行和及时调整,它是其他计划编制的依据。编制时考虑施工方案、施工队伍施工能力、机械能力、天气等因素。 (2)项目投标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项目成本估计有利于竞争中取胜,为企业投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选择和计划项目时,使用项目估计方法,定型项目,根据历史数据采用趋势法确定目标。在估计基础上,对项目和其成本估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估计方法对工程项目总成本估计,提高成本的精度性。根据企业预算成本标志责任预算,对文件认真分析研究,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责任预算。对工程设备额定全面调查,确定供应定额。 (3)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与控制。在估计的基础上,对项目和其成本估计的合理性分析,让成本精度化。同时将总成本分摊到项目的各项目上。对于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责任预算。对于工程设备进行全面的调查,确定供应定额。在工程实物量的基础下,分解到部门、施工队和班组,形成自己的责任成本,为控制成本做好准备。 (4)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施工阶段,及时分析成本绩效,找出成本差异和产生低效率的原因,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加强项目成本的控制。对材料费的控制,要把好进货关,招标的形式购买用量较大的材料,或直接联系厂家购买。鼓励多劳多得,培养、配备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合理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等控制人工费。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做好原始记录,精确计量,减少施工机械费。 (5)项目施工结束后期成本的控制。业主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预算人员需与财务人员认真全面核对,确保足额结算收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合同的履行,化解风险,建立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管理层次,明确责任,层次分明的成本中心,层次的管理活动,为企业实现成本目标形成保证体系。 (6)工程工期成本的控制。通过对工程工期的合理调整达到最佳工程成本,把工程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工程工期主要表现在项目经理保证工程工期采取的措施费用和因工期拖延导致的业主索赔偿成本两个方面。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程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是工程工期成本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 在当前市场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强管理,控制施工企业成本,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工程,让输变电工程从投标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的投资成本在预算范围之内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试论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管理中,工程的预结算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预结算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造价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强化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分析当前造价预结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行预结算控制的要点及措施,以达到提高预结算控制质量的目的。 【关键字】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预结算审核 创建健全预结算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实现以收定支,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预结算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量的计算,工程整体建设成本的预算和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工程的预结算审查主要是围绕量、价、费展开。在进行工程报价预结算管理时,从加强复核,进行造价控制等方面提高预算控制,从严格结算审核方面做好结算管理。 1 当前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预结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但是,在实际进行预结算管理工作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需要改进和完善。 1.1 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 当前,我国工程预决算工作普遍存在着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内容含量大且较为复杂,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来进行监督管理。另外,部分工程项目为节省项目资金,大量压缩管理人员的数量,这也是管理组织难以建立起来的重要原因,导致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不能得到全面的保障。 1.2 招投标制度不完善 实行招投标的制度,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建筑市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招投标制度是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对规范市场行为、避免腐败滋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招投标制度还不完善,规避招标、不合理分标、串标、行业封锁等现象时有发生,让招投标制度成为一种表面形式,不利于造价管理工作的展开。 1.3 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 工程的预结算管理工作大多实行条款分割,协调配合的方式进行。由于各部门均有自己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各自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导致工作重复,浪费的人力物力,同时让造价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2 工程预结算的主要控制措施 2.1 创建健全的预结算管理机构,完善预结算各项制度 首先,建立起一支有实践经验,又具有专业知识的预算队伍,充分发挥预结算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的全预算管理机构。 其次,制定行之有用的预结算管理制度和原则,并与奖惩挂钩。这样不仅能调动预结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使预结算管理有章可循,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2 加强工程投资计划管理 对工程预算内的建设投资计划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投资的总额和分区投资由国家进行规定。所需资金分别由中央财政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拨给,贷款收回也是上交给相应的拨款机构。另外,建设单位在建行开户时,要将项目建设计划、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包干合同等提送给银行,便于银行对工程造价进行监督管理。 2.3 严格执行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基本准则 在实际的预结算管理工作中,管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要严格按照基本准则来执行。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结算方案,往往存在一些与相关准则相背离的部分,这时就要求管理人员熟悉和精通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基本准则,去伪存真,消除误差,制定出正确的工程预结算控制方案。 3 进行工程造价预结算控制的要点 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可以分预算的管理控制和结算的管理控制。 3.1 预算的管理和控制 加强预算管理,实现以收定支,努力降低成本,争取最大效益。预算质量的高低主要从加强复核、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变化进行造价调整等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 3.1.1 施工图预算的复核。 复核是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工程预算编制完成或主项目计算完毕的情况下,对所编制的预算内容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核对,及时发现差错、漏洞,及时纠正,提高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 复核的具体方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要设置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由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造价管理人员负责预算的复核工作。重点审核工程量、定额套用和材料的费用,有无国家政策性调整等。 3.1.2 在施工中检验并调整预算。 对比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施工图预算是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实行经济核算和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内部向施工队、班组签发施工任务书和材料领料核算的依据,也是向建设单位进行结算的依据。它们根据同一份施工图编制,两者都要计算工程量,可以相互换算。用对比的方法,可以发现和查找出施工图预算在编制中有无漏项、重算或工程量差错比校大的工程项目,检验了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质量。 对比材料计划和实际情况。在施工时,根据施工量计算出材料的消耗数,以此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若实际消耗数与任务书的数量相差较大,就需要对预算中的工程量重新计算,这样可以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1.3 设计变更后做好预算的增减。 设计变更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同意的基础上,对设计局部进行调整,以变更单的形式表示。它是增减施工图变更的依据。 在进行预算的增减时要注意更改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同时需要负责人的盖章签字才能生效。还要注意调整的范围是否符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订立的施工合同的条款。对设计变更的内容进行详细清楚的记录,以满足编制和审核增减预算的要求。记录后要及时编制预算,尽快核审。 3.1.4 无施工图的工程预算管理。 若没有完整的施工图,则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做出工程预算。这项工作难度很大,需要专业人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准确套用,做到与工程内容相吻合。 3.2 结算的管理和控制 3.2.1 工程结算的审核步骤。审查工程合同和劳保核定卡;审查所有的工程结算资料;审查工程量的计算;审查费用的计取。 3.2.2 工程结算审核的主要方法。分组审核法,对比审查法,重点抽查法和全面审查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审核方法。 4 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的管理控制,需要预结算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觉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加强工程合同管理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摘 要 通过分析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搞好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应抓住的几个环节,共同探讨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合同管理中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工程 造价 价格 控制 管理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包阶段其投标价格和在工程结算阶段从建设单位所得到的工程建设费用(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其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就财政部门而言,其实质就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这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招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合同中关于工程造价确定和支付的相关条款,是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在当前建设工程市场发育尚未成熟、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信用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有待改进的情况下,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许多不规范之处。 1 工程合同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和履约时间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有的当事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往往就同一工程项目再签订一份或者多份与中标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合同”,待工程实施起来,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将容易导致工程纠纷的发生。 1.2 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1.3 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更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有些地方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不得力。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力量,遇有建设工程,便委托给监理公司,而目前监理公司的机构设置不规范,合同管理力量薄弱,往往很难胜任建设单位的委托;施工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机构从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1.4 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2 控制工程造价,抓好合同管理的几个环节 2.1 把好合同签订关 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包装物、提(交)货或移交工程成品、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2.2 做好合同实施管理 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2.3 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可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可预见不确定因素应作为普遍性问题,不可预见不确定因素作为可追溯事件加以标识,通过合同后评估加以鉴别,并在以后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示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3.1 合同管理精细化 目前,各省级人大常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各省级《合同监督条例》,指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合同的种类繁多,《条例》内容只能对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做出粗线条的规定,无法满足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各级建设工程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细则”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政府项目投资主体的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细则”的制定与审核,尤其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对政府投资项目就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2 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建设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并应执有《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资质证书》,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总结以住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从而为国家财政节省建设资金。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3.3 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3.4 项目建设代建科学化 所谓“代建制”,就是由政府组织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形成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加强对代建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利用“代建制”在合同管理中的优势,彻底消除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管、用不能分离的弊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3.5 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 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摘 要:从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和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等方面论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造价全程管理。 关键词:决策阶段管理;设计阶段管理;施工阶段管理;竣工阶段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价值量大,建设周期长,价格构成比较繁杂,且是典型的项目建设过程价格,因此,在工程价格的确定、控制和管理规程中存在着众多复杂多变,甚至是不可预见性的因素。为避免造价的失控和“三超“现象,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地投资控制措施,并使其管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1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合理科学的编制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内容,它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后,将作为此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显而易见,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投资估算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尽可能做到完全、合理、准确。投资估算必须真实地反映设计。目前在项目建议书阶段,通常由建设单位提出投资估算。由于建设单位一般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的专业人员,并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所以投资估算内容相当简单,往往造成漏项。更有甚者,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从而使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因此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设计人员应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要进行方案比选,方案优化。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应该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渗透到建设项目中去。按照工程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全面充分打足投资,不留缺口。 2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项目建设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由于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常可达到70%左右,因此,抓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控制阶段的核心。在设计阶段,首先要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详尽论证选优,并请专家综合评审,确保其中的设计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和有利于有效控制投资额的优良方案中标。设计方案选定后,在设计实施阶段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设计审定投资造价分成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在保证各专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设计的不合理变更,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3 施工阶段的全过程跟踪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按图施工,不突破标价,减少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费用调整和索赔,通过监督管理,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在工程实施阶段,要做到主动控制,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实行招投标制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当前建筑市场中确定建设任务的主要形式。基于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核心是工程造价,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参与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发挥自身作用。实践证明,建筑工程只有通过实行公开、公正的招投标,才能切实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实施,建筑单位才能最终选定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以往业绩甚佳、标书最接近标底的施工企业建筑,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先干后算导致资金严重失控的局面,为工程造价得到比较合理的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注重施工方法,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在工程施工前,造价管理人员要事先熟悉施工图纸,对图纸内容和设计意图做到彻底了解,融会贯通,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图纸上的差错与缺陷纠正在施工之前。同时应努力克服乃至避免仓促草率地图纸会审,以及由此造成施工过程中频繁进行设计变更、修改等现象。在施工阶段,与造价管理关系密切的另一具体工作是现场签证费用,应随时做出详细的记录并加以要尽量做到分部、分项或以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办理签证、编号,并按照各项费用的划分原则,把握现场签证的范围,使签证尽可能做到详细、准确。对许多障碍物拆除和措施性工程应注意废料回收,将这家或回收费用在工程的结算中扣除。除上所述,还必须注意签证单上的内容与设计图纸、定额所包含的内容是否有重复之处,对重复项目必须予以剔除。在提高工程造价的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按规定,设计变更应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图纸,经监理工程师审定报建设单位批准后下达变更指令。因此在审查设计变更时,应审查该变更是否有合法的手续和依据,是否符合现行的有关规定,是否确实引起承包商的经济损失。对现场的经济签证应首先定性审查。 (1)造成费用增加的原因不是承包商的。 (2)合同规定的不应由承包商承担的风险。 (3)与合同相比较是否已造成费用增加。 (4)承包商在事件发生后的合同规定时效内提出书面索赔意向,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再进行定量审查,否则不予认可。此外,造价管理人员应积极促进施工单位改进施工单位改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这也是有效控制施工投资的重要一面。 三是要把好合同关。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它作为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主线条贯穿于该阶段的始末。因此在合同订立时,必须对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严谨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全面审核,使工程造价在竞争中实现合理确定,避免产生疏漏,造成后续索赔。 四是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费占很大的比重,约占总价直接费的70%。因此材料价格的高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造价的有效手段。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力争把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严格按照批准的概算选材,规范业主的自身行为。严禁在实施阶段调高建设规模及建设规格,从而造成投资超额。 4 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 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向发包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的最终结算。现阶段尽管施工实际阶段的造价控制较为完善,但是承包商在竣工结算时,为了利润的最大化,仍然会高估冒算,就一般竣工结算审核的情况看,建筑工程结算核减资金往往占送审结算资金额的10%以上,个别项目核减数达30%,可见,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是控制投资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经审查核定的竣工决算,是核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因此应十分重视结算的审核把关。 长期以来,建筑业普遍存在工程定额执行不严、造价管理机构不健全等现象,造成竣工结算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因此客观、公正地按有关规定编制竣工结算,计算确定整个项目从筹建到全部竣工的实际费用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搞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渠道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是要在实践中加强认识,在实践中,我们自己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共同把关,同时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制度,高质量、高效益的把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摘要: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综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主要从建设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三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阐述,通过对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尤其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以达到对整个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投资决策 1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预结算上,算细帐,结果是事倍功半,控制的目的没有实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却屡禁不止,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2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的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第一方面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 第二方面认真做好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 第三方面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第四方面是合理确定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是做好经济效益的基础。 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在财务评价中,评价价格的选用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目前在经济评价报告中,产品销售价格按市场价格计算,不考虑计算期内价格相对变动,这样,若产品销售价格逐年下降,那么就夸大了项目的效益,如果产品的价格是逐年上升的,就缩小了项目的效益。显然,经济评价仅用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编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评价人员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因素选取多种价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减少项目投资风险。 3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项目勘察设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体现其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及竣工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说,控制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这才是从龙头抓起。但是,由于投资决策时连方案都没有,要确定准投资额也确实不那么容易,尤其民用建筑变化比较大,虽然都是宾馆饭店,可是由于建筑方案不同、设计标准不同,所选用的材料设备不同,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当然施工地点、方法、管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价不一样的重要原因),致使它们的造价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虽然建筑类别相同,但很难有相同的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由于针对的是单体(具体项目)设计,是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显露出来,并使之可以实施。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3.1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主客观条件 设计阶段控制与管理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这样,业主、设计师、造价师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设计单位应有完善的造价控制系统,每一建设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预算。 设计阶段控制与管理造价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设计概算要有明确的规定,一定要有资质的单位和人才能编估算、概算、预算,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干。要建立严格的概算审查制度和对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的审核检查制度。同时,要赋予造价师一定的权力,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目标的确定 当明确了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和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件具备时,要控制造价就要合理的确定控制目标。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目标一般是用投资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作为方案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用方案设计估算作为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有技术设计时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标,用修正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没有技术设计时就直接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 3.3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方法 合理地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以后,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造价进行控制。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方法有: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进行限额设计,搞标准化设计。这些方法对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确实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当前要强调的是;加强对设计阶段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管理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实际中经常发现有的方案估算不够完整,有的限额设计的目标值缺乏合理性,有的概算不够正确,有的施工图预算或者标底也有不正确的地方。 实际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初步设计概算不准,与施工图预算相比,差距很大。当前初步设计概算确实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造成其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初步设计图纸的深度不够,有些概算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概算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算错,定额套错,间接费计取错误等都时有发生。从这些年的概算抽查实践来看,概算审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避免重大错误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在概算审查中就发现:有的写字楼概算,居然在概算汇总时将整个弱电工程概算漏掉;有的多层住宅楼概算,居然没有内墙的工程量。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4 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一直是将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相关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较全面,现对实施过程中各相应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4.1 招投标阶段 通过投标竞争,业主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一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要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三是要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特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四是标底的确定原则上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达到双赢的目的。 4.2 施工阶段 即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过程。业主可建立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制度,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人员对项目造价控制负责。严把签证关,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变更费用,审核评估相关索赔等。没有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签名的签证不得结算工程款,同时对工程付款进度进行控制负责,防止工程款超付。 4.3 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等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共同努力、恪守职责,尤其是加强前期阶段的主动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论文范文:浅谈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摘 要]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投资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何种项目,其前期工作的核心是编制符合实际的投资估算值,正确确定投资估算值,对于以后控制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实现投资者预期的投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相对于建设项目的其他后续工作来说,投资决策阶段控制造价,对建设项目经济效果好坏的影响最大。因此,在此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对整个建设项目来说,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最大。在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是随着建设过程的进展而不断减少。一般来说,决策阶段控制造价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高达95%~100%,说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投资决策 造价 控制 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含义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项目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准则,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设计的依据,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工程造价,并且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项目决策失误,对不该建设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或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错误,或者投资方案的确定不合理等。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要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事先就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 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小,其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大,可能供大于求,造成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低。只有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才能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保证拟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太高,会脱离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3)建设地区及地点的合理选择 建设地区地点的选择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设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 (4)拟建项目设计方案的确定 拟建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与主要设备的选用。工艺流程在必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要求的同时,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卫生、生态平衡,节约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以谋求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包括项目投资总额、资金筹措和投资使用计划。准确全面地估算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是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决策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一)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及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其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是决定项目是否建设、银行是否贷款的依据。只有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真正做到宏观控制,而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明确决策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关键。 (二)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指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中,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内投入产出的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在允许条件下,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评价方法要反映未来时期的变动情况,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动态的价值判断。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通过效益计算,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应该强调,凡可量化的经济要素都应作出量的表述,也就是说,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 (3)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 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既要以现有状况水平为基础,又要做有根据的预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资金流入流出时间、数额进行常规预测的同时,还应对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性作出估算,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 (4)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 项目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当企业的财务评价可行,而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主。 (5)全过程效益分析与建设期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是看项目整个计算期,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经营阶段全过程经济效益的大小。不仅要看建设投资多少、工期长短、造价高低,而且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也要重视。 结论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较多,因此对造价的控制应根据业主及项目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而不应该将造价控制孤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项目有准确的把握和定位,进行最适合的投资决策。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情况 摘要:现阶段我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各项科学技术措施的发展使得我国机电工程技术措施进步速度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在机电工程领域当中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机电工程技术措施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种情况之下也演变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措施,但是和智能电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是十分的密切,如果机电工程技术措施可以和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话,那么是会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因此机电工程领域中的各个工作人员,应当对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形成一定的了解,以便于可以研发出来适应性更强的机电工程技术措施。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前言 在以往的几年当中,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使得世界范围之内各个国家当中的人民感觉到十分的不安,之所以会在世界范围之内出现气候变暖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在以往的一个世纪当中,人类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使用到了数量众多的矿石资源,因为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温室气体对于太阳辐射的短波是具备一定的透过性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地球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反射除去的长波吸收,这也就是人们经常提及到的温室效应,在温室效应出现的基础上,就会使得全球气候出现变暖这种问题,当然引发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有其他原因的,比方说世界范围之内各个国家当中人口的数量大幅度提升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能源大幅度应用之后的产物,我国范围之内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是在人口数量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是较为低下的,从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应当解决的就是能源层面上的问题,如果可以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得机电工程技术措施得到妥善的应用的话,那么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1.机电工程技术措施在智能电网建设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再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使得电力能源逐步得到优化调整,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是电力能源等级划分和评价,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对供电用电实际情况展开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来将用户需求作为依据的电能质量等级划分以及电能质量评估机制,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对法律法规的监督管理作用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值得智能电网向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在电能质量优化调整技术措施当中,其实会涉及到各个层面上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在得到应用之后,不单单可以使得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可以让智能电网领域中的用电质量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也就可以创造出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措施。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交流电,以及智能电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直流电之间是有一定的矛盾的,从而也就会在我国智能电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远距离输电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已经逐步使得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措施得到应用。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展开分析工作,远距离输电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到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措施。所以在以后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为了可以使得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问题出现的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也就需要在对换流器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使得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措施得到有效的控制,以此为基础将电流控制在既定的范围之内,最终也就可以使得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提出的输电需求得到满足。能源转换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施行的技术措施。在对现阶段我国的还是挤情况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当中我国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可以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施行的过程中提出的实际要求得到满足,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能源也应当可以满足低碳经济领域中的要求,以此为基础自然可以使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也可以使得能源的应用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上文中开展的分析工作得到的结果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如果想要将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的话,那么肯定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当中智能化电网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用机电工程技术措施,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的智能电网配置工作的力度也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倡导培养出来更多的机电工程技术人员,以便于可以开展更多的机电工程技术和智能化电网建设工作融合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此为基础使得我国智能化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保证,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李鑫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说明了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性意义,并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优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分析 1引言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提升,用电需求不断扩大,这也对我国电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电力工程和电网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但我国当前电网难以满足需求,因此电力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并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目的 我们所说的智能电网实际上是一个电力系统,是由多种自动化配电和书店系统构成,这种电网的运作是高效的,且协调性高,可有效解决电力供应中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可以对市场中的电力需求单位的用电要求作出迅速的回应,快速灵活且安全的为用户提供经济可靠的电力供应。智能电网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能源分布时空不均及能源匮乏的问题。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决定了我国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建立智能电网,将我国的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用,为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3智能电网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也是能源消耗大国之一,电网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目前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但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又决定了我国用电需求有很大差别,不同地区用电规模和用电高峰期各不相同,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智能化建设,也就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3.1绿色环保 智能电网应该最小程度的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伤害,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较多使用新型环保可降解的材料进行电网建设。 3.2坚固耐用 智能电网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其使用寿命也必须很长,在常年的使用中,智能电网必须能够承受长期风吹日晒的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采用建设智能电网方式,我国网架的请硬度高,决定了我国的电网系统在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 3.3性价比高 我国的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最大程度上做到了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综合降低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提高了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同时智能运行的方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成为我国低投入高产出的典型代表。 3.4自动化程度高 智能电网采用全面自动化的技术,弥补了传统电网下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效率低下的短板。建设智能电网,由于采用了自动化的管理,在电路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关故障数据,对故障点的数据进行第一时间的分析解读,从而快速修复电路,并为以后的电路故障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数据,促进了我国电网系统的安全快速的运转。 3.5良好的交互性 智能电网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输模式,改为交互式的传输模式,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4.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总体应用 4.1.1发电过程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对电能的转换和利用电子设备来实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我国智能电网整体工作效率。我国的电力工程技术涌现出一大批高精尖技术,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使得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提供多样的电力来源,利用电子电力设备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大大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同时减少了相关辅助设备的物理损耗。随着我国电容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市场上的半导体功率元件的容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有向高压方向发展的趋势。4.1.2电源过程的运用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来说,电源的建设是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各种电力设备得以运行的基础。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为个别用户提供有特殊要求的个性化供电方案,有多种电源可供用户选择,比如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定帧交流电源等。4.1.3输电过程的应用输电过程就是将发出的电运送出去的过程,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要求输电过程必须满足安全、稳定等的特点,对电能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而运用电力工程技术的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为运输电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我国的智能电网不断成熟完善呢,一大批适应当下智能电网需求的新型装置也大量涌现,譬如薄型交流变换器和超导无功补偿装置等。这些高技术装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运输电力过程中的电压工作不稳和电网突然断电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输效率和电力运输质量,因此在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这些高科技装置被和高效率的电力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智能电网建设中。 4.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4.2.1能源转化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发电技术主要依靠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来产生大量废弃物,污染空气和周围环境,对土壤污染等的后续危害也比较大,而来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能源短缺,每年更是需要大量进口国外煤炭资源,与我国节约资源的理念相悖。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很清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低污染、低耗能、高经济发展,目的就是未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无用污染废弃物的排放。所以,电力工程技术更加注重绿色可再生资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风力、太阳能、潮汐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转化为电力,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4.2.2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主要是在智能电网的电能质量等级划分和评估上,通过对接口部分的性能分析,独处玄关质量等级结果,从而可以建立用户经济性和技术等级划分两个质量评估体系,同时在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时,促进我国用电市场的不断规范和电能电网建设朝着经济发展和质量水平提高两个方面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的质量优化技术主要有直流有源滤波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和连续调谐滤波器关键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运输的效率和运输质量,并且降低了电网的维护成本,较传统电网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同时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市场很广泛,受到了各地电网部门的喜爱。4.2.3柔性交流电技术的应用这种“柔性”,是与传统的利用机电或是机械的“刚性”输电技术相比较而言的。所谓柔性交流电技术主要功能是向电网中运输具有高清洁度的能源,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做支撑,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持主要是电力技术、微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因为在运输电力的过程中必须可以柔性的控制电力。在智能电网中,电力运输必须满足能够将高清洁、新型的电力能源注入电网中的需求,而柔性交流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要,能够采用必要的电力技术和控制技术对交流电视线灵活的控制,因此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2.4直流高压输电技术在普通情况下,许多直流输电的系统环节采用交流电的方式输电,但是,与此相对的输电过程却常常采用直流电的方式运输。直流电运输通过控制换流器的方式对不同阀的电力进行控制,使得电力的运输更加平稳,提高了电力运输的经济效益,甚至在一些与外界毫无联系的、孤立的、环境恶劣的岛屿上面也可以实现供电,解决了供电困难的问题。 4.3新型的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新型的电力工程技术发展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调度及广域防护网络的建立,促进我国电力资源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新型硬件设备的建立,在电力运输网中使用新型硬件设备,避免了运输过程中输电设备老化的问题,提高了运输效率,与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建立目标相一致;③拓扑网络的建立,运用这种技术实现了智能电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连接的需求,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供电系统网络。 5结束语 我国当前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优秀表现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我国的智能电网力求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持续的动力。 作者:赵成严 单位:珠海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与迅速发展,无论是发电、输电、变电等多个环节,电网发生的变化与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而对电能产生、调度以及更好的控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力工程技术成为了智能电网应用功能得以发挥和实现的重要应用手段,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探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重要意义;应用策略 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无论从性能、环保或是使用年限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其发展就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而对于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则要重点从智能电网效能与使用效果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电力工程技术价值的发挥,预防出现一些突发性的问题。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 智能电网运行的基础为高速集成和双向的通信网络,其具备了非常先进的技术,比如自动化技术、技能测量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进一步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确保电网运行环境的优化和效果的实现。如今,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态势中,电网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优越性和使用潜能的进一步开发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也将地区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并紧密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的程度与重点对技术进行改进[1]。从整体来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确保结构坚固、配置优化,在结合自动化和经济性的基础上满足建设的运行要求。在智能电网的各种技术中,智能电网灵活的网络拓扑技术成功为自然灾害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动乱消除电网负面影响,维持长久以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电网的实时监测功能则及时准确地识别到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潜在隐患,针对问题和隐患分析原因,以高效集成的通信系统进行外延的管理与应用。此外,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还将电网功能交互、操作控制以及配电管理的环节结合起来,更保障了配置资源的优化,以灵活度的提高大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工作人员也应注意到,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对电网应用技术要求更高,只有高配置、高性能、高智能化程度的设备才能确保技术价值的最大化发挥[2]。 2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过于追求系统功能的完善,不注重体现核心价值 电网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过于追求配电自动化较高的应用水平,以求形成完善网架,但没有对其技术应用制定合理规划,因此无法满足需求,使得电网进入到后期阶段无法实现实用的目标。还有就是过于重视智能自动化的故障处理与功能恢复,导致只解决一些配网自动化问题,而无法保证整个配网自动化运行的科学性,于是产能并不好。在智能电网配电过程中,很多时候超负荷高度集中,且受到恶劣运行环境影响,更容易导致系统发生故障,无法达到技术应用和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2.2智能电网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设计单位中,从主站、实现的方式、通信方式以及设备、管理模式等,都缺乏全面的研究与应用,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一些专业配网自动化的设计公司。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一旦内部的分工和职责不明确,就无法与运行管理相结合,也不能确保相关技术在其应用中发挥功能,于是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行就无法达到要求的稳定性。 2.3工作人员缺乏对应用技术的了解,管理模式难以与之相适应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技术、管理薄弱的环节,在技术应用的人才上比较缺乏,并且智能电网更是涉及到自动化、通信、一次设备以及配网运行等多个方面,如果将其统一协调而急于求成,必然无法成为配网管理解决的工具,因此需要配备科学的管理和优秀的技术应用人才。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3.1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电力工程中,质量优化技术应用的优化对象主要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能,根据电能不同等级的划分,在建设的同时采用不同的评估和判定方式,不断完善相应的体系。同时,以经济方向为目标,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经济性原则实现供用电接口的连接,确保为与客户之间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估体系与电能质量评估体系[3]。此外,还要在应用质量优化技术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更经济性与高效化。 3.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充分地发挥了微电子技术与电力技术在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的基础性价值和作用,其应用使得交流输电控制的过程更快捷有效。众所周知,高压输变电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建设更是需要引入大量清洁能源。控制技术和电力工程技术相互融合后确保了智能电网不同参数得到及时准确的控制与调节,必然也保证智能电网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外,还可以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很大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电能输送的能力[4]。 3.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 现阶段的智能电网中仍有不少环节会用到交流电,但实际的供配电运行中传输电流真正得到保障的则是直流电。使用控制交换器,真正的作用在于完成换流或是逆变工序,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就是为了促成这一目的的达成。很多情况下使用换流器都需要通过具有管段功能的原件,并通过提升其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与经济性来实现,比如直流输电系统,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则能同时在直流传输工程与远距离直流传输工程中进行应用,甚至一些建立在海岛等偏远位置的工程也能实现电力运输。总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现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更远距离与更大容量,全面实现技术应用的升级。 3.4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未来的智能电网系统建设中,新能源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其特点迎合了当下最低限度减少碳排量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现实,并以低污染和低消耗为目标,不断实现技术的升级,比如常见新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就可利用其环保节能性成为今后智能电网系统技术发展的核心,以能源转换技术为基础,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与更新。 4结语 要解决智能自动化配网存在的问题,还要做到建立配网自动化运行组织机构,实现配网自动化的自动控制,开发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同时要确保配网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持系统运行稳定。本文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与应用过程重点进行探讨,总结了高效的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策略与价值,以为更多的电力技术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智能电网,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作者:谢勇辉 单位: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从化供电局城郊供电所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了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一改以往的人工操作模式,使得整个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更加的智能化,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接着对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最后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能源转换;高压直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电能成为了我国当前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不仅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同时将电力工程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还能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因此加大对智能电网和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1智能电网的特征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逐渐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智能电网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深受人们的好评。智能电网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环保。智能电网能够对电网中的资源进行再次利用,有效地降低了能源的损耗,这与我国生态建设的要求相符合。同时减少对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工业生产给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②优化资源。传统的电网运行方式不仅存在着电力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还加大了对电网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难度。而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使得电力能源传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并且对于电网系统的维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③经济收益高。由于智能化电网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力能源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因此极大的降低了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并且还能降低对电网系统的维修保养成本,使得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具有更高的经济收益;④交互性强。通过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市场沟通体系,从而在第一时间内能够掌握客户的需求,以确保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⑤自动化是智能电网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特别是在对智能电网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修复的时候。通过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问题诊断及修复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运行维护方面的成本节约;⑥电网的构架非常牢固。由于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整个电网系统的影响使非常大的。而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确保整个电网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确保电网具有更高的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保证其得以更好的运行。 2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实现电网每个环节的供需平衡,提供给不同设备所需的电源,主要类型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频以及变频电源。而智能电网通常需要高质量且稳定的电源能源,为了保证达到电能的标准要求,可以利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进行实现,无功补偿技术也可以保证电源能源的稳定性。由于电力工程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内在的改变,比如出现新设备与装置、变换器类型的转变、无功补偿装置的更新等。在某些特殊的国家以及地区,线路较长或者输电容量较大时候,通常采用直流电源进行电能运输。我国在电能运输中,通常利用闸管变流装置充当整流阀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电网输送的稳定性,同时电网输送容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利用逆变闸进行配电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电压的不稳定事故以及各种突然停电事故,提高了供电效果,有效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常规电力技术在电力公司的应用不胜枚举,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如下:当公司的电力负载出现异常的电压变化或者出现电源突然中断的现象时,就会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异常敏感以至于出现整体断电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威胁,这时可以通过更换电力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使用两套常规的电力设备能有效避免电力公司的断点情况,再次投入使用后,还会极大改善公司电力质量水平。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3.1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对碳的排放量。智能电网的使用就是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的。而对于整个电网系统来说,在进行电能转化的时候存在着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特别是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发转换效率更好的能源转换器,从而为整个智能电网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能源,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2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 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需要确保有完善的电能质量等级和评价标准体系,对于供电接口和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进行充分地考虑,以实现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方面的优化。与此同时,对于市场用电需求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保证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平衡。此外,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对直流有源滤波器、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供电电能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在减小供电成本的基础上帮助电力企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3.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直流输电技术仍然一直被沿用。虽然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以交流电为主,但在电网系统中进行电能的传输时,必须以直流电的形式进行传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逆变技术来将直流和交流电进行转换。为了更好地实现换流的操作,还需要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确保整个过程的更好完成。目前在直流电传输的过程中,不管传输距离的远近,或者是为山区等偏远地区进行传输,都可以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来完成。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今后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会被应用到容量更大、距离更长的电网系统中,因此加大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4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流输电网络中,这一技术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中央处理技术和网络结构技术广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得更好,需要做好对电网结构和系统的有效控制。这样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进行有效地隔离和清除,最终确保整个输电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使用中,需要将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输电技术进行高效结合,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力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和处理,从而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应,最终通过采取柔性操作避免电网出现过度的波动和变化,以保证输电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促进智能电网的更好建设与发展,需要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与智能电网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在技术上对智能电网系统发展和功能建设的有效保障,最终加速电网建设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是适应时展,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我国发展如此迅速,电力需求急剧增大的情况下,将电力工程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智能电网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改革,还能对社会结构和能源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 作者:曹江春 单位: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 摘要: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电网作为基础组成部分,其属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结构。当电网建设时,只有实现人工演变为智能化,并将电力工程技术合理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正常建设,使其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对此,文章首先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分析,其次阐述电力工程技术,最后研究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加剧下,促使电力工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演变为电网建设重要技术支撑,基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电力工程技术的完善、优化力度,确保电力工程技术得到合理应用的同时,以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尽可能改善电力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从而更好实现节约资源和保证质量等目标,为电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分析 智能电网建设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时,其特征具体表现为:首先,绿色环保。当智能电网实际建设时,除了需要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运用,而且还应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确保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其次,电网结构具有一定可靠性。与传统电网对比,智能电网在结构方面得到明显优化,能更好适应环境、天气变化,确保电网运行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特点。再次,经济性特点。在社会迅速发展下,资源问题日益严重,而智能电网建设,通过全方面分析和研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最后,交互性。当进行能源供应时,在用户和市场的基础上,合理构建交流模式,确保能源市场得到全面发展。 2电力工程技术的浅析 目前,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而通过对其全面分析得出,电力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压直流输电。当智能电网实际输电过程中,部分设备主要是以直流输电形式为主,因此,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一直占据重要作用,其原因为:该项技术除了具有一定技术性能,还具有经济性特征,在电网输电环节起到有效的积极作用。第二,能源转换。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式下,促使能源出现严重匮乏状态,使其成为世界首要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能源转换技术的出现可以更好解决此类问题。另外,由于该项技术具有低污染和低耗能的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开发,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技术,均以取得明显进步。基于此,将该项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更好达到电力资源循环的目的,促使智能电网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第三,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对电能质量进行优化时,可以根据电能质量将其进行具体划分,同时对电能评估进行优化,以保证供电接口得到全面分析,从而构建完善评价标准,使其具有技术性、经济性特点。而我国相关部门,则需要科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评估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推动电能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3.1应用于电源区域 为了更好符合用户用电需求,应保证电气元件、电子设备具有满足不同用电需求的能力,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以保证更好提供电源供应,如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等。例如:通常情况下,蓄电池的充电操作,则是通过直流充电技术得以完成,然而,变电站通过直流和交流充电方式的运用,或者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等,同样可以更好满足该项需求。 3.2应用于发电工程 由于电力工程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完成电能转化、控制等操作,从而将机电设备和电能消耗降至最低,促使发电机、机电设备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除此之外,伴随电容技术迅速发展,使功率半导体器件实际容量得到明显扩增,同时逐渐迈向高压发展时代。虽然电子工程技术已经研发许多高效技术,如全自动、大功率的电子器件,具体包括APF(有源滤波器)或DVR(动态电压恢复器)等,此类设备可以更好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使其维持持续运作的状态。 3.3应用于输电过程 在电力工程技术持续发展、智能电网逐渐完善下,促使部分新型装置逐渐受到广泛应用,如果输电工程具有较大的输电容量,且电路相对较长,则可以采取直流输电的方式,将晶闸管交流设备作为送电和受电的逆变装置,该装置的应用,除了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容量,还能保证输电系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可以保证系统更具安全性、稳定性,如智能调度技术的应用,能对资源进行全面优化和配置,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大面积故障情况,以达到智能调度的目的。 3.4应用措施 为了将电力工程技术合理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其应用措施主要表现以下几点:首先,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目的。当智能电网实际运行中,配电网自动化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智能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时,应积极引入自动化技术,以建立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并保证通信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从而更好对工作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其次,提高智能电网灵活性的特点。若要实现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转,则应保证电网结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然而,当前电能分配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只有对此类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才能确保高压电网更具灵活性和坚固性,促使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高效电力设备的积极引入,除了可以向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还能更好参与电网建设工作,为电力使用性能的提升起到有效促进作用,进而实现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 4结束语 总之,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下,促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为了更好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给予全面分析,使其应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通过分析智能电网建设发现,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在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后,以实现输电质量、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作者:白宝军1;杨旸2 单位1、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榆林供电公司,2、榆林供电局物资总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摘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国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国家电网建设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智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是时代变化发展阶段下的必然趋势。智能化、现代化的电力工程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之中,越来越受到社会人士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前言 人口增长、气候变化显著是现今社会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特点。日益紧张的生态能源供应,尤其是在西方金融危机现象出现后更加显著的能源供给现状,是人类正在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只有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之中,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潮流,有效保障我国电力安全输送,及时解决能源供给紧张的社会发展现状。 1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智能电网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谓智能电网,指的是一个可以同时包含多种配电输送体系的大型综合电力系统,智能电力网络系统是智能电网的全称。智能电力网络在原有电力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添加特别的智能控制结构,相比传统的电力网络系统,能够更加迅速地对用户在电力的传送需求相关信息上,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反映。在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全球气温逐渐回升,地球上的居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能源供给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主要生态生存问题之一。智能电网的建设就是这一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必然趋势。 1.2智能电网的显著特征 国家居住人口数量众多、国土面积辽阔、生态资源分布不均衡是我国现今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在这种国情的影响和要求下,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方法。我国的智能电网在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主要有经济环保、电网架构坚固、资源优化以及自动化故障整修四方面主要的特征[1]。智能电网经济环保的特点是有效遵循我国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最大限度地保持智能电网电力输送品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智能电网的耗费成本。坚固的电网架构能够让智能电网设施更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给其造成的损伤,保证对用电用户持续稳定的电力资源输送。通过智能自动化的自我修整功能,有效降低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我国智能电网的特征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我国电力输送事业不断进步发展的有效保障。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电力工程的质量优化与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之中,将所输送和产生的电能,根据能量大小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等级,通过综合测评的方式组建形成完备的电力网络机制。通过对智能电力网络系统建设在经济效益方向上的判定,来明确科学合理的供电衔接方式,就是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优化与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主要表现。在智能电力网络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之中,随着电能质量的优化发展,电力工程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低碳能源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现今社会发展阶段能源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力工程的能源转换技术能够有效转变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能源的转换形式。太阳能发电、水利发电以及风能发电,都是我国现今社会发展阶段,电力工程能源转换技术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的典型低碳能源。 2.2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在我国现今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家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并逐渐接受,将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有效结合了微电子和电子技术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是电力控制技术以及电力通讯传输技术的综合。在大多数时间里,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变电技术会被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压电输变电发电传输的过程之中。在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危害程度较轻的发电能源体更多的吸收运用到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之中的基础上,通过柔性交流输变电对电力工程技术与电力控制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对电力能源的科学分割。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力网络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和保证电力网络输送平台的平稳运行。通过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还能在智能电网运输电能的过程中有效减少电力能源的损耗,更好地提升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工作效率[2]。 2.3电力工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仍有许多的工作人员选在电力网络输送体系中运用传统的电力运输方式,原有的电力输送方式不能更好地避免在实际电力配送供给过程中交流电的运用。将电力工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有效运用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之中,让电力能源配送过程中的控制换流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变以往控制换流器在高压电配电输送过程之中管段的原件组成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的平稳性。但目前,由于相关电力企业的科研工作人员,对于有关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力网络建设当中的应用工作方面,还处于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初期发展阶段。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只能暂时应用于短距离的电力输送环节。对于电力工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长距离电力能源的输送和供给,仍旧需要我国相关电力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实验研究。电力工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对我国智能电力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智能电力网络系统的全面建设,是在国家新型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下产生的必然趋势。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在国家智能电力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程的长久有序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实现我国电力能源输送产业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是遵循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体现,最终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由博 杨玉磊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摘要: 我国电力工程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而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智能电网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的高科技供电枢纽网络,对未来电力供应的发展帮助巨大,而电力工程技术作为一项领先技术,将其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十分必要。将对智能电网的概念及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 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电力供应;电能质量 伴随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基础。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有效保证智能电网的环保效果,提高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引起重视,积极探索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切实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水平,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1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 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对智能电网的质量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电力工程技术属于自动化技术,对智能电网中用电对象的控制和数据采集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而且可以使用更高科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处理模式对用电对象及用电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最终得到准确性高的反馈控制信号。因此,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能够避免传统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将电网的控制效率提升到最高水平。 1.2有利于提高数据采集的能力 在以往的物理电网中,采集的数据并不能够进行自动分组,原因就是科技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不高。而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而且能够按照设备种类和功能进行区分,创建不同的数据收集档案,不仅为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程度检测提供了基础支持,也能够利用科技手段确定电力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案,提升了电力工程和智能电网整体运营的水平,强化了智能电网对数据采集的能力。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能源的日渐紧张,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也要加入环保理念。而未来的智能电网将主要以环保型、低碳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供给,并通过科学的能源转换技术,在保证电力规模的前提下,增强电能的远程运输能力。当前智能电网的能源应用主要有分布式和可再生式,而分布式则可以再进行细分,分成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发电。其中,分布式储能主要通过蓄电池、飞轮和超导储能等方式实现能源储藏的目的;而分布式发电主要通过潮汐能、风能和燃料电池等进行发电。可再生能源是新型的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能够有效减轻当前传统能源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可见,可再生能源能有效地满足智能电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而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对于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2.2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 该项技术的灵活性较高,且具有环保性的特征,将其应用于智能电网中,可以实现新能源并网,向一些偏远地区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换流器选择自换相的形式,不仅可以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单独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四象限运行。另外,采用该项技术不需要换流站之间实时通信,就可以对换流站进行独立控制。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将风力发电作为新时期重点建设内容,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风力发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并网困难,这与风能的间歇性、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而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这一问题。我们知道,电网互联可以实现电能互济,提高能源利用率,但是电网互联会引发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短路电流超标,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而柔性直流电的应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以往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但是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以及电网互联需求的增长,我国已经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实践中,我国某风力发电厂挂网运行,就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2.3在智能低电网输电过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应用的过程中,对其工作状态和环境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有效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工程技术工作的稳定状态,并高度重视电力工程技术的工作环境,从而将电力工程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展现出来。其主要的电力工程技术形式为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形式。电力企业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不断应用,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安全的工作状态,提高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质量。 2.4电能优化技术的应用 如今,人们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优化电能质量也是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通过对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电能等级的合理划分以及运用先进的评估方法,可以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保证电能的优化效果。另外,电力单位可以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接口方式,在客户中形成有效的客户评估体系,在保证智能电网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同时,达到经济性的相关要求。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智能电网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有效地帮助智能电网实现其应用目标,保障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陈宁 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电力工程技术中智能电网建设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能源的缺乏问题成为了比较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能源的匮乏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此时就必须对智能电网进行好的建设,并且将这个视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业。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并且国家内部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因此在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的时候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同时在对电网模块进行建设时,可以将电力工程的技术有效运用进来,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快电网建设的速度,还能够节约国家的资源,使得电力的运行得到保障,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消耗能源问题,所以要重视电力工程技术在整个电网建设中的地位。 1.智能电网的概述 智能电网就是一个电力的系统,其中会包括很多配电和输电的体系,能够迅速反应电力市场需求与公司的需求,智能电网结构非常智能,能够将信息迅速传输出去,提供更加好的服务给需要的用户。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来,电网建设最节约资源的方式就是构建一个智能的电网系统。目前全球气候和人口问题愈发严重,中国是世界上面第一人口大国,并且由于中国内部各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建设电网系统的时候,要与其他国家区分开来,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明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2.智能电网的特征 2.1环保智能电网的环保特征与我国生态建设的要求相符合,可以对于电网的资源再次利用,同时还能够减少工业生产给生态的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2.2优化资源在建设电网的时候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资源,但是在建设国内电网时资源的运用率非常低,同时也会给电网带来非常不理想的收益。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优化资源,最有效的将资源运行效率提高。 2.3经济收益高在建设智能化的电网时候,要充分考虑全方面的因素,降低在建造时候的成本费用,这样既可以保证电能的品质,同时还能够将物质的收益提高。 2.4交互性强智能电网的交互性很强的特征,是指在能源供给的环节中,要建立一个质量比较高的市场沟通体系,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5自动化智能电网自动化的特性主要就是指能够对自身的问题进行诊断和修复,这样不仅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2.6电网的构架非常牢固中国经常会发生自然灾害,灾害会对电网的整体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电无法输送出去,因此在对电网进行建造的时候要保证构架要非常牢固,这样才能够保证电网能够承受住自然灾害的威胁,保证整个电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电力工程在整个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3.1优化质量和能源转换的技术质量的优化就是指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要将电能划分为不同等级,用评估判定方法建造为一个完整的电网体系。在建造智能电网的时候要将经济性放在首位,确定供电和用电的接口,建立一个有效的电能质量的评估体系和客户的评估体系。 同时在对电网进行建设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电力工程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改进,保证智能的电网能够更加有经济价值。同时低碳的能源会成为日后发展的主要能源,因为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低碳的能源主要就是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对电量转换进行改善,将能源充分利用起来,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两个低碳能源就是风能和太阳能。 3.2在智能开发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仔细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这几年电力工程的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主要就是用电子器和电力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在建设智能电网系统中运用电力工程的技术可以降低过程中的耗电量,同时还能够减少运用机电设施的频率,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3电力工程中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在目前的智能电网系统中,有一小部分的环节是运用交流电,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运用直流电的输电体系。在实际的供点和配电的过程中要确保运送的电是直流电,为了能够顺利进行环流和逆变的工作,就要发挥控制换流器的作用,并且此时只有运用高压直流电的送电方式才可以将这个目标在根本上实现。换流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用管段作用原件组成,使得电力运输的系统具有经济性和稳定性,除此以外该技术还能够摆脱距离的影响,无论是长距离还是短距离都可以很好的运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技术还将被运用到更多个环节和更大的容量上面。 4.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目前社会设施的基本项目,目前我国电网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上面各个行业都对电网提出了很大的要求。但是因为电网的本身就具备顽强的自愈能力、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经济效益,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所以说很好的利用电力工程的技术,对于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很大的意义,同时还能够优化电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能够让经济和能源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赵阳 单位:国网河南许昌县供电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论文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主要涉及到发电、输电、配电、变电、调度、用电等几个方面,并与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工程等有所融合,所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将会带动能源、信息、电子工程等产业的发展。但不论是哪种技术的参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还是电力工程技术。以下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1.1发电环节能源危机使得全世界都在对新能源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比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开发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但同时也对现有电网也提出了并网的要求。新能源本身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地域性、季节性、发电的不稳定性等。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学者要更多地研究如何高效、安全地与这些新能源实现并网,降低新能源对现有电网的影响,使新能源能够高效、安全地接入现有电网。 1.2输电环节我国的电网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提出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特别是在电网的整体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华北电网三大交流电网的规划,并着重提出了这三大电网之间的直流互连。我国的电网建设正稳步向着特高电压、大容量、交直流电互联的时代迈进,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统的问题,比如,电网的结构日益复杂;所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端,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各大电网之间的互联给电网本身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上使用的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与其他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系统中间没有落点,所以这种技术适合远距离的输电,而对于交流电网之间的互联,该技术有着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特点。所在在由交流与直流所组成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中,使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保证整个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工程技术在此输电环节上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对电网整体系统运行的监控、对运行状态的检测、对运行故障的管理和应急等。 1.3变电环节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在变电环节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这是对传统变电站或者说是对传统电网的一次突破,也是智能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最好体现。在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很多方面。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就是对变电站中的物理结构、网络设计、信息的采集、通信协议等进行统一的设计和管理,使变电站的各个环节实现互联,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变电站系统的智能化运行、自我诊断与恢复。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高速传感器的使用等电力工程技术。 1.4配电环节配电环节是整个电网系统内直接接入用户的一个环节,在智能电网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根据智能电网的总体规划,配电网还要承担各类中小型新能源的接入工作,这就对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配电环节中,所使用的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充电技术(主要是指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智能化的高级储电技术和高级的检测技术等。 1.5用电环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也在日趋市场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能市场供需双方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对于用户来说,需要稳定、可靠、便宜的电力能源;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则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智能城市和智能小区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使用到的电力工程持术有:智能化的测量技术、高效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技术以及智能电表等。 2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居民的正常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都越来越大,这对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在满足电力系统新要求,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力能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点。电力工程技术是发展智能电网的基础,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李松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机电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应用 摘要:智能电网的应用,在我国范围内得以广泛发展,也实现了新的变革。基于发电、输电以及变电、配电工作环节,都会产生一些变化,也会影响电能的控制、生产以及调度等工作。在智能电网中,机电工程技术为其中的主要方法,应用到电网中具备更广泛的作用。因此,文章做出一系列探讨。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 在近几年不断进步和发展下,能源危机更为严重。为了对其积极改进,实现智能电网,促使其整体的高效、安全,保证电网新潮的实现。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等,都已经提出智能电网的战略规划。 1机电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 在我国不断进步和发展下,智能电网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经济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了能符合现实社会发展需求,对其远景进行规划,将促使工作的执行。当前,我国能源分布不均,一些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储存的不够充足,具备的资源分布、负荷中心等出现明显偏离,从而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意义的有力实现。在我国开展智能电网,也能展现其自身具备的特色。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数据的分析显示,在发展和规划的三个阶段中,我国总投资超过4亿元:第一阶段,2009~2010年,预计投资5500亿元;第二阶段,2011~2015年,预计投资2万亿元;第三阶段,2016~2020年,预计投资1.7万亿元。电网的积极建设,需要每年在智能化电网投资660亿~680亿元,以保证为电网提供强大支撑。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智能化电网发展,并将特高压工程作为发展中的主要网架,实现同步电网,促进交直流的相互联系,也要对其存在的各个电网进行协调发展,这样不仅能在大范围电网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整体能力,也能对电网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进行渗透,增加新能源的使用,这样不仅达到了节能减排效果的形成,也能发展为清洁电网。当前,我国建设的智能电网主要展现为四个体系。如:标准规范体系、智能应用体系以及发展的基础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等。将其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能促使输电、智能、变电以及配电工作的执行,也可以在积极发展中,将其与网络通信、传感器等进行结合,以促进信息、能源以及材料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应用[1]。 2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的应用,其具备的特点展现为多个特点。2.1较强的兼容性。智能电网中可以兼容一种可再生能源,能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有序接入,也能符合当前的分布式电源、微电源接入方式。同时,将其与系统、用户进行结合应用,将促使其高效性、互动能力的提升。基于双方的互动,不仅能满足用户对电力的多样化需求,也能实现用户服务工作的增值化发展。2.2稳定性与安全性。智能电网的实现,在整体上将展现安全与稳定性能。基于智能电网的控制,为了避免电网受到的干扰性,降低其故障的产生,可以在积极发展下为民众提供电力,也能避免停电事故的产生,这样才能在最大范围内,将其控制在合理供电范围内。同时,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强大外力的破坏,智能电网基于自身功能还无法充分发挥,在最大范围内也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3经济实用性。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能维护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所以,在电力市场逐渐运行和发展下,要加大力度实施智能电网,不仅要在实际交易工作中维护电力市场的有效开展,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实现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增加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其产生的损耗,保证电力资源的充分利用。2.4自愈能力。智能电网的应用,其具备的评估能力、自身安全能力得以增强,在实际运行的时候,也能展现其预警能力,以达到智能电网的自我治愈。当智能电网中出现故障的时候,也能对其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诊断等,实现自动恢复,以维护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2]。 3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意义 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能促使其发展意义的实现。在整体上,具备的重要作用为两个方面[3]。3.1采集数据,提高工作的整体能力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存在较大不同,是基于电力工程技术的的应用,对其存在的各个数据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也能根据数据信息,按照设备的种类、设备的功能进行分类,保证为其创建不同档案。在这种执行方式下,不仅能为信息收集分类工作提供方便,也能改变其复杂和繁琐现象。同时,将其与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比较,实现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技术更高,也能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这样不仅能实现有效的数据采集,提高工作的整体能力,也能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水平的提升。3.2提高智能电网具备的准确性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备自动化发展趋势,将其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能在期间对存在的数据信息进行准确分析,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对其更好整理,也能在电力发展下,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合理配置[4]。 4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4.1发电环节。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存在较大不同[5]。在整体上,智能电网是基于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面对我国能源紧缺问题,为了对其充分解决,要促进电网清洁度、安全稳定性的提升,保证能源的可再生使用。在近几年不断进步和发展下,基于对清洁能源和电网接入技术的应用实现更大发展意义。如:风能、太阳能等实现大规模使用。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新能源并网技术应用受到电力工程中。因为新能源具备高效、低污染特点,发电工作也更为稳定,具备一定的季节性特征,所以基于工作要求,维护新能源的安全使用,促进规模化接入工作的执行。这样不仅能降低并网给电网带来的影响,减少清洁能源使用期间的电能质量受到影响,也能促使储能设备、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6]。4.2输电环节。在近几年不断进步和发展下,随着我国高压电网的建设和骨干网架的实现,确定了各个电网发展过程中的执行方针。还要根据我国电网公司提出的执行规划,促进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我国电网的执行发展已经实现了高电压、大容量等工作方向。面对复杂的电网网架结构,使用的交流大电网,将给电网的安全与稳定造成较大影响,也增加其存在的风险性。我国电网已经开始向高电压、大容量发展方向前进,在这种形势下,发现电网网架更复杂,在电网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多风险。在智能电网输电工作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发挥十分必要的作用。如:特高压直流输电,在系统心中没有存在落点,存在的控制方式更灵活,可以实现点对点形式。也能促进大功率、远距离电能传输工作,也可以实现交流电网之间的相互发展。所以,基于交流、直流为其组成特高压输电网,能对电力吸纳,也能对用户需求变化进行跟踪,以保证能维护系统的整体安全,实现其可靠性。在电网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对电网进行集中监督与控制,实现状态检修以及对寿命进行管理等[7]。4.3变电环节。在智能电网变电工作中,对电力工程技术广泛应用,能促使其作用的实现。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是建设智能化电。为了促进变电环节的智能化发展,要改变传统的变电站模式,维护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发展。同时,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化变电站中,其存在的环节表现为多个方面。如:基于数据模型、通讯协议以及信息采集工作,促进多个环节的统一性,能为其展现新变化。在变电站内部,也能增强自我描述、自我诊断能力,对数据进行实时上传、共享以及控制,促进各个功能的发挥,也能对系统电压的执行状态进行检测,对电压进行控制等。实现的智能开关,主要是应用光电式互感器、高速计算机网络等,促进变电站的实时监控[8]。4.4配电环节。智能电网的配电环节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环节中,使用的配电网,特别是中低压配电网实现的智能化发展,能为其发展提供有效部分。根据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中的执行需求,在配电网能促进小型新能源的实现。如:风能、光伏等,都可以进行能源的分布式接入,也能促进用户的可靠供电,以保证达到电网的执行标准。电力工程技术,其主要部分为配电自动化、储能技术以及智能网络建设等,能将其应用到配电环节中,对其广泛应用。在各个配电网中,也可以使用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储能设备等,促进开发工作和应用工作的执行。并且,基于对超导储能技术、液流电池的研究,能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开发意见,也能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4.5用电环节。智能电网积极发展,能促进智能化小区的构建。当将智能电网应用到用电环节的时候,能基于一定要求,促使电能的可靠与高质量。并且,根据电力企业的实施要求,还要促使其信息化、智能化运营。在现代社会发展下,为了对我国的电力市场进行深化改革,需要在市场发展下对电力企业进行推进,促进电能供需方的频繁使用,也展现我国电能市场的稳定进步和发展。在这种发展下,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对智能量测仪表进行开发,对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进行准确建立,促使其高效性,还要为电力市场的电费定价方式进行改进,促使可变电价的实现。还需要根据电能的实际使用情况,实现分阶段电价使用。为其建设智能小区,将其与智能化家电、分布式储能设备进行应用,不仅能促进能源的充分应用,提升整体效率,也能达到合理的智能化用电需求[9]。4.6其他环节。在智能电网发展下,实现的调度、通信工作环节实,是基于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调度工作中,需要对电网实现信息的高度采集,也能在整体上对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状况进行控制,促使决策控制体系的实现,也能在期间对电网进行动态化监督、预警以及对风险进行控制等,也能对电网灵活控制,以维护整个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在智能电网中,也能促使其数据信息的高度传输。在系统中,可以在各个接点中为其设置数据采集工作,并在工作中基于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执行统一框架,将其与专业配套网络进行结合,保证信息通信平台的统一化与完整性,这样才能为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发展和整体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5结束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我国能源结构和整体布局更为重要,电能与我国能源产业的安全性、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存在较大关系。为了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不仅要自主创新,还要打造特色化智能电网。还要基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保证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有效执行和发展意义的实现。 作者:李宜蜜 单位:国网福建龙海市供电有限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电网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电力系统。采用有效的应用对策,把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不同领域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1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1)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促进了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运转,保证了智能电网传输电能的效率,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电力工程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运行装置的自动化,实现了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和准确记录。电力工程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决定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的高效性,尽量减少了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促进了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转。(2)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传统意义上的电网在采集数据时,需要人为操作进行分组。传统的物理电网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操作,自动化水平不高,且操作较为繁琐。现今,采用的电力工程技术则充分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提高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并且对运行装置加以分类,以保证电网系统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类数据信息加以对比,以为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数据参考。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需要提高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为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优化了电力工程的运行方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高效运作,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1)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策略。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质量优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技术中,质量优化技术即对电能进行质量优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各个指定对象的电能存在差异,对差异化的电能加以分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以实现质量的评定,继而提高质量优化的效果,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质量优化系统。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用户端的具体情况,以选择匹配的用电接口,把用户评估与电能质量相结合,以实现质量优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必须符合操作标准,以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高效运转。(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即把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满足了电力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双重标准,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经过专家的多次试验和研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交流电压的输电过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更好地作用于高压变电,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电力来源。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以清洁能源作为电能源头,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把控制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相结合,对智能电网中的运行装置加以分类控制,实现针对性的有效调节,以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稳定进行。此外,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供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提高了电网系统中线路传输电量的效率。(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目前,直流电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直流电的电流传输形式保证了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需要转换电流,可以采用控制换流器。控制环流器的使用,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使用提供了设备支持。换流器核心功能的发挥依靠原件中的管段,进而提升了电力输送的效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服务于近距离或远距离的直流传输,主要应用于远距离的输电工程中。(4)能源转换技术应用策略。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能源转换技术。新能源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又一能量来源,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运作效率。能源转换技术的使用,在为智能电网提供发展动力的同时,协调了电网运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新能源的使用实现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低污染、低消耗,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电力系统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电力供应。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提高了电能的供应水平,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转,满足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 作者:乔永祥 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作用 1智能电网特征 智能电网是指在高科技技术基础上,建立的智能型、全新电网。该类型电网以传统物理电网为基础,将通信、自动化等技术有机结合,融入物理电网中,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保障电能供应更加稳定、高效。智能电网是科技与电力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电力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一是降低能耗。以往电网规模大、运行效率低,且管控难度大,智能电网能够将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到一起,实现统一管理。二是智能电网科技含量高,融合现代技术,能够快速解决故障问题。三是智能电网架构更强大,能够应对各类恶劣的外部环境,保障供电稳定性。可见,智能电网凭借自身优势,将成为未来电网建设及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实现电网每个环节的供需平衡,提供给不同设备所需的电源,主要类型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频及变频电源,通常蓄电池充电源为直流电源,在变电所的运行过程中,还会涉及交流电源,在计算机的运行操作中,所需的电源均为高频电源,根据设备及运行环境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类型的电源。智能电网通常需要高质量且稳定的电源能源,为保证达到电能的标准要求,可以利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无功补偿技术也可以保证电源能源的稳定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工程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出现新设备与装置、变换器类型的转变、无功补偿装置的更新等。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线路较长或输电容量较大时,通常采用直流电源进行电能运输。我国在电能运输中,通常利用闸管变流装置充当整流阀结构,有效提高了电网输送的稳定性,同时电网输送容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利用逆变闸进行配电的过程中,能有效减少电压的不稳定事故及各种突然停电事故,提升了供电效果。常规电力技术在电力公司中应用广泛,比如:当公司的电力负载出现异常的电压变化或出现电源突然中断的问题时,会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异常敏感,甚至出现整体断电情况,严重时会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我们可以通过更换电力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使用两套常规的电力设备能有效避免电力公司的断电情况,再次投入使用后,还会极大提升公司电力质量水平。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该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建立在微电子、通信控制等相关技术基础上,能够将污染小的新型清洁能源输入到电网中。智能电网建设中,超高压输变电数量增加,因此,应积极引入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对有限能源的过度消耗,且能将各类能源有效隔离。该项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将其与智能电网的结合,能够保障智能电网稳定运行,能够提高电能运行质量。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流输电网络中,这一技术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中央处理技术和网络结构技术广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得更好,需要做好对电网结构和系统的有效控制,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电能的有效隔离和清除,确保整个输电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使用过程中,要将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输电技术进行高效结合,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力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和处理,从而使智能电网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应。2.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阶段,我国输电以直流电为主流趋势,供电范围越来越广,很多输电环节变为交流电,这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实现对输电网络整流、逆变的处理,使电网处于优良状态。针对重量较轻的直流输电系统而言,设置换流器,能够提高输电可靠性。该项技术在智能点样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远距离、偏远地区供电的目标,如针对海岛等地区输送电能。尤其是我国正致力于西部大开发,适应远距离输电的高压直流技术会获得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以推动我国电力产业的持续发展。2.4能源转换技术。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等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开发新型能源迫在眉睫。运用新型能源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且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引入能源转换技术能够为智能电网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电网建设主要以并网技术为主,随着范围不断扩大,将会引入光伏发电技术。但相比国际水平,我国在能源转换方面还存在一定滞后性,要适当增加技术、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核心性能。我们应与时俱进,吸纳先进的技术并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进行电网建设。2.5用电计量技术。用电环节作为智能电网运行终端,在传统模式下,用户根据电表数字确定用电量,精确度偏低,且功能较少,无法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智能电网建设中,利用用电计量技术,能够提高计量设备精确度,且能够使计量更加稳定,提供更加多元、具有时效性的供电服务,电力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各家各户用电信息。新电改背景下,针对电力调度的管理也趋于自动化,有效协调了电力能源分配与供应,逐步突破了供电与用电之间的矛盾,提高了电能利用率。2.6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需要确保有完善的电能质量等级和评价标准体系,要充分考虑供电接口和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以实现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的优化。要对市场用电需求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保证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平衡。此外,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对直流有源滤波器、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供电电能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在减小供电成本的基础上,帮助电力企业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 3结语 智能电网建设成为电网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力工程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先进性技术,建立在多项技术基础上,具有传统电力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实现对电能针对性的管理,提高电能供应质量。能源转换、用电计量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智能电网建设面临的各类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加大研究力度,不断丰富电力工程技术,完善智能电网建设方案,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 作者:谢桂明 单位:龙江县电业局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 摘要: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电力工程技术,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当前智能电网以及向着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电力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合理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使其满足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用电需求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为我国电力事业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智能电网中,是所有电力技术人员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 (1)我国电力系统输配电的效率还有待提升,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仍旧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智能电网要想提升性能,满足各种功能要求,就必须将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支持。因此,当前我国电力企业非常重视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事实证明这些技术的应用的确大大提升了电网的输配电效率,故障发生的频率也大大减低,满足人们对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1]。(2)电网系统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倡在发展智能电网时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一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利用点分散,且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要将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收集与调度作为重点,这就需要电力工程技术提供支持,提高电力系统的适应性,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 2.1.1应用 该项技术的灵活性较高,且具有环保性的特征,将其应用于智能电网中,可以实现新能源并网,向一些偏远地区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换流器选择自换相的形式,不仅可以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单独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四象限运行。另外,采用该项技术不需要换流站之间实时通信,就是可以对换流站进行独立控制。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将风力发电作为新时期重点建设内容,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风力发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并网困难,这与风能的间歇性、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就可以缓解这一问题。我们知道,电网互联可以实现电能互济,提高能源利用率,但是电网互联会引发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短路电流超标,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柔性直流电的应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以往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但是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以及电网互联需求的增长,我国已经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实践中,我国某风力发电厂挂网运行,就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该工程的电气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表1则为工程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所使用的换流器的参数。 2.1.2发展方向探究 考虑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水平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建设重点,笔者认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①将智能化直流输电技术作为研究重点;②开始着手研究三级直流输电技术;③换流器应用的相关技术;④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技术[2]。 2.2电能质量技术的应用 该项技术已经被很多发达国家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就是使用一些特定的装置或者是电力工程技术提高电能质量。电能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供输电的稳定性,同时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虽然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但是这一问题已经逐渐引起重视。由于我国在对这方面研究的起步较晚,因此诸如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等补偿技术的研究仍旧处于模拟仿真阶段,应用于实际中的并不多,电力工程技术装置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应用电能质量技术之前,需要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为电能质量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将研究重点放在电能质量控制器的实际应用上,其可以对蓄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调节,高峰期保证供电量可以满足要求,低谷期避免资源浪费。 2.3能量转换技术 未来电力领域对于智能电网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求系统运行过程中做到低能耗和低污染,逐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同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这些都需要能量转换技术的支持。目前,群聚功率调节技术以及间歇式电源能量转换技术已经进入细化研究、初步应用的阶段,新能源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大面积应用将逐步实现[3]。 2.4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2.4.1电源领域 电源装置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根据智能电网的需要为其提供各种类型的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也可以是变频电源。例如,通常情况下智能电网蓄电池充电时会采用直接电源,而电力工程的应用就提高了变电所使用电源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交流电源。同时,在对智能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时,需要使用各类计算设备,可以根据设备型号合理使用高频开关电源。 2.4.2发电环节 发电环节是智能电网发挥作用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中仍旧需要电力工程技术的支持。一方面,要利用基础设备实现其他类型能源向电能的转化;另一方面,要对耗电量进行检测和控制,防止出现浪费问题。在满足发电需求的基础上,要尽量减少机电设备的使用,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当前,半导体功率元件的容量越来越大,无功发电技术以及电气传动技术等新型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 2.4.3输电环节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线路本身以外,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输电线路安全问题导致系统故障的案例有很多,这里以安徽省输电线路故障统计为例,最典型的就是线路遭到雷击以后跳闸,截至2015年,雷击跳闸事件共发生25起,近几年有下降趋势,这类事故相对分散,在宿州、安庆、滁州等地都发生过这类事,雷击事故都发生在雷雨天,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很大损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对输电线路的保护,当地供输电管理部门建立了差异化防雷措施:①减小避雷线的保护角,适合于原线路保护角在5°以上的情况,如果线路本身保护角大于5°,防雷效果不明显;②降低塔杆接地电阻,安徽省山区较多,塔杆接地电阻超标现象比较明显,一般根据土壤情况确定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③在输电线路中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和绝缘子串连,提升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出现绝缘子闪络问题。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保护范围有限,可以对以往安徽省雷击跳闸数据进行总结,在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高发区安装避雷器。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智能电网的大面积建设和使用已经势在必行。实践证明电子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研究了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智能电网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翁鹏浩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电气工程自动化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的增加。并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电力行业自动化建设速度的提升,使得建设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我国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对此,本文以智能电网为立足点,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建设过程中智能电网基本概念的阐述,从而就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相关技术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具体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就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大规模电厂其在并网建设过程中其使用的一项主要技术就是开发技术。而从我国电力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电网将会朝着光伏发电等运行较为稳定、范围比较广泛的并网技术发展。但由于我国自动化和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同外国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相关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仍旧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因此,要想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力建设电气工程,并扩大其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之中的应用程度十分重要。 1智能电网的概念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电网公司开始逐渐将“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系统”融入到了其建设发展方案中,这使得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将推动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同建设结构坚强的电网系统这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发电、输变电、通信和自动化调度技术融入到“坚强智能电网”之中,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以当前我国国情发展建设情况为依据,在了解电网重点建设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电网建设。因此,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大特点:①绿色环保。该特点要求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时需要循环使用电网资源,尽可能减少电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大范围污染。②网架结构的坚固性。坚固的电网架构不仅可以保证电网系统拥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使得其抗击不良天气影响的能力得以提升,还能够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受到天气情况的干扰。③优化电网资源。最大化的优化电网系统内部的资源调度,对于提升电力系统内部运行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④提高电网系统自动化运行程度。电网系统自动化运行程度越高,其在运行过程中自动诊断和调节电网故障的能力越强,所以,推动自动化建设,对于消除电网运行故障,保证其电网系统功能的安全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⑤电网经济性。我国电力系统在推动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和利用各方面因素,以便能够最大化的节约建设成本,保证电力能源供应和电网系统的服务质量,从而提升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⑥交互性。电网系统的交互性指的主要是电网系统在向用户供应能源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用户和市场之间存在的交流模式。这种特性的存在,可以按照用户提出的具体需要来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2自动化和电气工程技术的总体应用 (1)在电源领域中的应用。在推动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电气工程技术,可以为电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型设备提供不同类型的电源,其中包括了变频、直流、交流和恒频电源等类型。例如,蓄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使用的一般都是直流电源,而电网系统中的变电所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既可以使用直流电,也可以用交流电,但在使用一些小型或者是大型的计算机设备时,使用的则是高频开关电源。(2)在输送电领域的应用。由于我国电网系统在进行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电能的质量和电网运行状态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如果在电网建设过程中想要实现这些要求,就需要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这两种技术的配合与支持。我国电网系统建设输送电线路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建设一些高压直流输送电线路时,通常使用的都是晶闸管变流这一设备作为受电和送电两端的逆变阀和整流阀装置。在输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应用这些设别,不仅可以极大的扩大电网系统输送电源的容量,还能够提高其输送电路的稳定性。此外,在输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应用这些设备装置,不仅有效防止电网系统中突然停电或者是电压出现闪边和突降等情况的出现,提高供电质量和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系统的要求,为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推动力。(3)在发电领域中的应用。电气工程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子和电力这两大设备媒介来实现转化和控制电能的目的。该项技术在发电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降低使用机电设备的频率,从而提升电网运行的工作效率。此外,伴随电网系统逐渐朝着高压化这一方向的发展,使得电气工程在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新型技术。例如,电气传动、柔性交流输电、同步开断、超高压输电等相关技术[1]。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发电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电网系统的供电和服务质量。 3电气工程技术在电网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优化电能质量技术的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用该项技术,需要以完善的电能质量等级划分和等级评估方法机制为基础,对我国电网系统中供用电过程中的接口所带有的经济性能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便可以建立起评估用户技术等级和经济性具体等级体系[2]。并且,在推动电网系统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以此来促进智能电网可以朝着运行经济性和服务质量优质的方向发展。此外,因为优化电能质量这项技术包括了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直流有源滤波器、连续调谐滤波器以及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等相关技术,所以,这些该项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对于提升电网运行成本,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具有较高的作用。(2)柔性的交流电输送电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将一些清洁度较高、环保型的新能源束输送到电网系统中。就技术本身来看,其主要是以微处理、微电子、电子和电力等通信和控制技术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能够灵活控制交流输送电的现代化技术[3]。由于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时对于高压输变电的依赖性相对较高,在整个输送电过程中,其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量比较大,而要想满足智能电网的该类型要求,降低电能输送过程中能源的损耗量,利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十分必要的。(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在智能电网中的直流输电系统中,有较多的输送电环节使用的都是交流电,但由于电网系统在输送电过程中实际应该使用的是直流电,所以,采用高压直流这种新型输送电技术改变电流的输送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以我国电力行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智能电网的建设为立足点,通过对智能电网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具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指出了电气工程对于智能电网建设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因此,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就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在电网建设过程中总体和具体应用方案进行研究,对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效率和质量,推动电力系统迅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洁 刘悠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 智能电网工程论文: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电力智能化网路建设逐步发展开来。因为智能化具有良好的信息网络资源,通过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升智能网电网的组织发展建设,提升电力工程智能网的综合应用发展,这对于电力工程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针对电力工程技术中的智能化电网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从电力工程发展中,分析职能电网建筑的重点环节,通过分析电力智能网建设的应用,提高电力技术的实际操作,确保电力工程职能网的稳定建设发展。 关键词:电力;智能电网;建设 全球化的人口增加,自然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紧缺危险严重影响。智能化电网的全球发展是确保我国电力工程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在不同的区域资源分布不同,发展也不同。为了有效提升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发展,确保我国全部分为内的资源合理分布,保证电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加强智能化电网建设是及其重要的,我国电力网络资源建设的发展是实现全电力网络结构下的智能化建设。通过融合电力设备、电力输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调度调节,实现电力工程智能化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一、电力智能建设的基础应用 1.实现电力资源的广阔发展应用。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智能化网络建设,通过智能化电力设备的分配处理,完成电力资源直流电、交流电等的有效分配。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采用直流电源进行建设,在变电所中采用直流电源操作。在大中型计算机设备中,采用高频电源开关设备操控。2.电力智能的输电应用。电力输电需要有高品质的电力稳定电网状态,而现实电力技术中谢振波会抑制电网技术,补偿配合完成电力网络支持。随着电网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良。例如,应用超导补偿装置,配合电力设备完成远距离的输电线路发展。通常采用置留通电方式弯成。我国在电网输电建设中,一些具有高压置留输电线的设备,利用晶体闸管,稳定输送电路的两端,配合完成整流和逆变阀门装置的处理。这些设备的应用提升了电力输电网络的荣计量,确保电力输电的稳定性。在配电中,一旦发生电网突发停电,电压会因为没有电力能源补充而迅速的降低,为了有效的提高供电能效,采用智能化网络建设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电力输电过程中采用智能化输电应用处理。3.电力发电的应用。电力智能化应用是一项较新的科技。通过电子设备、电子线路元件、电能完成电路配电和传输过程,确保电路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降低电力输配电的损耗量,避免机电设备的不合理使用,提高电力工作效率。在电力技术中,多采用半导体功率元件提高元器件的容量,通过回向高压化发展出力,提升电力技术的技术应用。例如,采用高压高频作为电气传到技术的标准,以交流电输送配电,智能化完成电路通断过程。以高压直流电路为高新输电方法,采用电压恢复器完成用电电气设备的有效应用。 二、电力智能化网络的具体应用 1.优化电能的资源使用技术。建立电能质量等级划分制度,通过评估电能体系指标确定电能质量,对供电结构进行经济能耗分析,建立良好的经济电网等级评估系统。通过政府法律法规的制度,逐步完善电力智能网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经济优化体制发展的方式,提高电能质量的应用。具体来说其中包含直流过滤设备的补偿处理,电力化轨道平衡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路滤波器协调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提高电能质量的快速稳定发展,降低电能的使用成本,提高电网的整体市场应用发展。2.交流输电的技术应用。将柔性的高新技术应用到输配电电网中,采用新能源输入电网技术,利用微电子电力技术完成通信控制的交流电处理。利用电力设备的灵活性,对我国电网智能化设备控制,完成新能源的有效使用,完成柔性交流电输电处理,确保智能化电网的需求应用增长。将电力技术与先进的控制技术相互结合,提升电网相关参数的控制能力,促进电网的稳定化运行,保证输配电损耗的逐步降低,提高电力工程输配电网络输送效果。3.高压输电置留技术的应用。高压置留输电系统是利用交流电输电的特点,采用过滤器控制实现整流电路的工作。重量轻的直流输电系统一般采用换滤器完成对元件的通断,利用输送稳定性,提高经济效能,确保应用举例的合理性。例如,一些举例较远的地区,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较为广泛,是利用远距离高压的方式,实现大容量的输电过程。4.能源的技术转换。随着我国能源发展水平的提高,低碳化智能化的新能源经济发展复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新能源的应用,减少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步提升新技术能源的转换,确保新技术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升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例如,目前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资源完成电网综合输配电的综合利用,确保电网能量的有效使用,这是一种新型能源的环保技术转换,是在环保前提下的完成能源技术的转换和发展。目前,利用大规模形式的电网新能源技术主要以开发为主,通过分析电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加强光电能网络范围的有效覆盖,保证电网资源的稳定性,提高电网技术的运行效果。我国的能源技术较外国发达国家而言,还具有较多不合理、不成熟的地方。通过我国综合能量资源的分析,合理的加强利用,确保新能源技术的合理转换,实现电网技术的多方面开发与利用。在智能化网络建设中,采用合理的能源技术转换,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可再生利用资源的使用,逐步提高各方面网络运行建设和利用。 综上所述,智能化网络的建设是需要基础发展前提的,通过分析我国电力智能化输配电发展建设水平,分析电力智能化建筑的重要意义,研究智能网综合应用发展标准,提出适合智能化技术应用稳定发展的保准。通过我国电力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应用标准基础,提出促进智能化快速稳定发展建设的保准,逐步提升优化电力网络结构能源的方法,提升智能化经济效益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应的稳定发展。未来智能化电力网络建设必将随着电力设备的科技发展、电力人才的培养、我国电力资本实力的提升,实现环保型的智能化电力稳定发展建设,确保电力资源的智能化网络建设应用。 作者:金为国 单位:国网福建武夷山市供电有限公司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实施策略 2017年6月,财政部办公厅了《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工作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应对会计人员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要求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并着重提出财会类专业教育应当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努力提高会计后备人才的诚信意识。高等院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对潜在会计人员进行系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理应关口前移,在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开展会计诚信教育。由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与实践性。因此,文章旨在探讨将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大学生的会计情感和会计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出“知、情、意、行”合一的会计后备人才。 一、第一课堂固化认知,系统学习掌握职业道德教育 第一课堂又称课堂教学,一般由专业教师主导,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侧重固有系统性知识的传递,以考试为考核手段等特点。尽管近年来高校教学模式时有突破,但整体说来会计专业大学生在第一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较难激发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以获得学分为目的,以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职业道德往往不能成为学生的关注点。此外,根据对全国各大高校的财会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比对发现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将《会计职业道德》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绝大部分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仍然依赖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或者是《经济法》等专业必修课程,未单独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学分。但毋庸置疑第一课堂是大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固化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的主要阵地。因此,高校针对第一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首先,在课程定位上,应确定单独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并将其列为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和必修课程写入培养方案,每个财会专业的学生均必须修读,扩大课程教学的受众面。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职业道德体系,将“职业道德”理念贯穿始终,促进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利用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耦合,发挥两者互补的作用。可以借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针对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课程。如第一学期开设偏重于知识的《会计职业道德范畴》、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偏重于实验模拟的《会计职业道德模拟实验》、第五或第六学期开设偏重于实践调研的《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等,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体系。最后,在授课方式上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系统讲授法、模拟实验教学法等,我们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以系统讲授法为基础使学生通晓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法规和流程,以问题为导向生动的开展案例式教学并广泛地开展融合性讨论,模拟实验教学则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运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主观能动性。 二、第二课堂升华情感,与文化人内化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课堂是指在专业培养方案或者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的总称,它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二课堂一般由学团工作者主导居多,涵盖科技竞赛、主题班会讲座等系列活动。其具有内容的体验性、时空的开放性、参与的互动性、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但第二课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未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有效衔接、场面热闹实效不佳等情况。尤其是现阶段大学生即将迎来00后,其自我意识更强,市场经济社会总体的会计诚信环境较差,甚至存在着学生从潜意识拒绝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近代道德哲学家休谟就曾强调,在道德的范畴里感觉和情感比理性更加重要。因此,高校针对第二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观念认为学团工作者不管专业,只管思政。2013年党中央公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明确指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要求,从而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因此第二课堂的设计应与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挂钩,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较为轻松的方式进行职业道德情感的升华;二要在内容设计上突出较强的情感体验。主题班会等设计应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如模拟招聘环节面试中被问到“你是否会做假账”应如何面对,可以通过小品、影片等情景再现的方式引发思考;主题辩论赛可以设置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辩论,如以”会计不做假账是会计的最高要求还是最低要求”等;各类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可以事先与主讲人沟通,特别是这些职业人士分享他们的职场经验。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近年就打造了“会计名家大讲堂”“会计高端实务访谈”等品牌活动。三要在形式上注重仪式感增强学生道德体验。其一各类的科技竞赛活动要安排适宜的指导老师进行专业的技能和仪态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以赛促训”的效果;其二针对大四即将走向工作单位的毕业生组织开展模拟财务部公布的《注册会计师诚信宣誓办法》的诚信宣誓活动强化学生从事会计行业的神圣庄重体验。事实证明,庄严的宣誓活动,不仅可以使宣誓者本人,还可使参加仪式的同学也能从仪式中体味职业道德的神圣感。四要营造优质教育环境。发挥学院甚至是公寓文化育人的功能。可以细致到班训班规班歌班徽的制定,如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学团就提出“会计不做假账,从考试不作弊开始”,并坚持十余年每学期开展免监考活动,免监考专业覆盖率达到100%。五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在校生信用档案。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在校生日常贷款、科研、考试、社会实践、就业等为依据,以在校大学生学号为基础,及时采集、如实记载相关的信用信息,逐步形成该生的信用档案。此信用档案可以用作学生评优评奖、就业的有效凭据。 三、第三课堂磨练意志,虚拟与实体双管践行职业道德教育 第三课堂又被成为实践课堂。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等特点。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必要前提,学生只有学习了解了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立场,才能将其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实践教学,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磨练他们的毅力、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一般来说,高校针对第三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一要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建设可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特别是针对招聘会计专业学生较多的会计事务所、银行等单位签署实习协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强化现场教学环节,甚至可以开展法庭旁听的方式。二要打造学校与就业单位合作的实验班、订单班。如近年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积极聘任业内优秀人士为学生事业导师,通过学院内部选拔建立班中班形式的“卓越人才班”、“天健班”、“大信班”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品牌。三要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其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现场教学、课题式社会调查、主题课件展示与宣讲等方式进行集中与分散、团队与个人的实践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献搜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社会调查方法,还能通过实习实践,实现了对校内职业道德教育的印证、检验、完善,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完成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四要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 四、第四课堂创新延伸,营造立体职业道德教育环境 网络正成为大学生的“第四课堂”。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这一比例达到63.9%。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基础元素”。第四课堂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以及多媒体性拓展了职业道德教育空间。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较多,但怎样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深层次需求的探索还略显不足。因此,高校针对第四课堂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如下改进:我们就是要着力探索学生喜爱能够黏住学生的多种网络形式。一要专业打造“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案例库”。把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进行互联网改造,成为网络平台上的学习素材。二要整合名师资源。可以将学生身边一票难求的名师转化成触手可及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专栏、微课堂等形式强化职业认同,三要整合校友资源。着力打造包括“职场面对面”、“菜鸟先飞”等有趣有料的网络平台营造立体育人环境,前期搜集学生热点问题,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在交流中化解矛盾与困惑。四要运用榜样的力量,抓好典型示范。《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提出要大力发掘、宣传会计诚信模范等会计诚信典型,深入剖析违反会计诚信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会计人员不断提升会计诚信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会计之星”等选拔活动来树立榜样,“会计之星”的产生可以通过自我申报—组织推荐—网络投票—自我展示等多个环节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同学。总之,高等院校不仅应该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也应把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把教育引导作为提升会计人员诚信意识的重要环节,使会计诚信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会计后备人才的自觉自愿行为。 作者:王婷 周兵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教学题库的建设 摘要: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了解现有教学和考试中的不足,从应用环境、维护成本和动态管理上进行题库建设的优缺点分析,选择在教之初平台上自主建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题库并加以应用。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情景,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和定向共享。 关键词:会计;题库;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应对课程考核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章节习题以作备考之用。章节习题以课本后面的章节练习为主,而往年真题以教师打印并课堂分发为主。由于受到出版物的出版周期、资源来源和打印等因素的影响,资源的数量和更新速度受到限制。随着财政部于2008年12月18日了《关于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指导意见》(财会〔2008〕16号),并于2010年1月15日印发了《全国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建设方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与外贸管理系会计专业学生数量多,绝大部分需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为响应财政部的考试无纸化要求,总的来说,现阶段的教学和考试题目有以下欠缺之处。(1)书本背后习题集自主性和灵活性差,不能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选择试卷。(2)试题库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差。考试每年都会添加新的内容,而题库中的试题必须能够不断得以补充,同时淘汰已经不做考试要求的试题。即考试题库必须是动态的,同时另一方面,作为会计专业网上试题库没有自主维护的权限,新出现的试题无法录入,而陈旧试题无法删除,这样的试题库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逐渐老化,失去活力。(3)题库资源信息不能适应现在的互联网+的要求,能够同时满足web端和手机端登陆访问的题库资源少之又少。因此,建设适合老师教学考核和学生应对考证需求的题库势在必行。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级项目为例,阐述如何建设教学题库。 1资源试题库的收集以及格式 1.1试题库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由于互联网的便利,可以在一些文档分享类站点进行试题收集下载和整理,例如百度文库和豆丁,这些试题往往其他人已经经过了初步整理,是题库题目的主要来源,而对于需要增改的试题主要来源于近年的真题。 1.2题库的保存格式 建议以excel格式按照章节和题型进行分类保存,例如,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考试试题类型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题等。相比起word格式而言,excel格式在后期的题型适应性和增减上有更大的优势。 2资源试题库平台的选择 待资源整理完毕后,可以选择现有的题库资源平台(教之初)或者对开源的题库考试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如TCtest等)。两种类型的资源平台可以从应用环境、维护成本和动态管理上进行题库建设的优缺点分析: 2.1应用环境上 开源的题库考试平台自主度高,可以按照项目的要求进行题型的增添,同时支持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的上传。由于开源考试平台利用MYSQL进行数据库管理,后台为PHP编写管理和应用程序,使得其他科目的试题教学资源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整合,方便教学应用,但对于手机浏览支持差,对教师的编程开发水平要求较高。而现有的第三方题库资源平台可选项较少,只支持特定的题型,但平台开发规范,对手机浏览可以实现自适应。 2.2维护成本上 开源题库考试平台成本较高,除日常题库维护外,在学校无法提供服务器的情况下,需购置域名和租用网络服务器。现有的第三方题库资源平台可直接申请账号使用即可,无需日常硬件和网络维护,只需支付每年的账号使用费用。 2.3动态管理上 开源题库考试平台的数据库和第三方题库资源平台均可以支持ecxel文件的导入操作,方便资源库的内容增加、删减和完善,使得更加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综合上述,出于对自身项目的定位以及实际成本考虑,本项目使用现有的题库资源平台(教之初)进行题库的开发与建设。 3教学资源试题库的组成 根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要求以及课本章节安排,为满足日常学习和教学需要,题库设计带有答案以及答案解释的标准题目共计1961题,共计2套题库,30套试卷。其中题库一为1162题,单选(含计算题)为288题,多选题为249题,判断题339题,不定项(案例)286题;题库二(备选)为799题,单选(含计算题)287题,多选221题,判断题291题。 4教学资源库的应用 由于题库系统是按照课程的要求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进行建设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针对性较强,实际应用价值大。现以日常教学应用以及考前突破两种情景进行介绍 4.1日常教学应用 教师前期对教学章节进行预准备,将学生名单导入到系统中;正常授课,预留越20分钟进行课堂习题巩固,在PPT中展示二维码;学生拿出手机扫码,使用自己的姓名学号登陆题库;题库根据所选章节随机抽出约20题左右供学生限时作答;学生作答完毕后教师手机端得到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对课程后续内容进行调整和重点讲评。 4.2考前突破应用 教师将考证学生名单导入系统,同时开放所有习题供学生备考刷题所用;系统统计错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考前加强复习。借助于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学生可以随时在习题库中进行练习,通过在线的学习与复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端通过导入学生名单的做法,可在自己的教师账号上调用和统计信息,同时也在日常和备考前充分利用资源库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赋予了教师对教学资源应用的灵活性,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创造立体的教学空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结语 教学习题库资源是利用现有的web技术,对教学习题资源的再次优化和整合,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情景,同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和定向共享。当然,如果仅仅从一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来看的话,这对于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时不够的,建设多门习题资源库并进行整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前期的技术选择,习题删减和后期的维护应用,这也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程茜 易烽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摘要:本文展开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会计的普遍职业道德情况,明确会计的发展现状。在当前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现阶段社会中,社会各行业均取得快速的发展,会计作为企业财务计算、报表规划等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的会计普遍存在职业道德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危害加以分析;其次,探讨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原因;自后,重点研究会计职业道德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综合能力 自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后,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市场经济环境。通过对企业发展的分析,能够明确会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十分重要的人才,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对财务总结,报表分析等,对企业的未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导致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危害、问题、原因及对策的探究,为日后促进企业会计道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危害分析 1.干预国家经济政策 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会计职业道德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存在,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干预性。通过对会计的深入分析,能够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经营现状和生产能力。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而形成的财务报表等相关数据,对国家财政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依据性作用。而会计人员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相应的职业道德问题,对企业财务相关数据实施违规操作,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科学性。 2.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存在,不仅干预了国家经济政策,同时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在以往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新环境下,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析,明确在此体制发展形势下,信用是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近年来,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做假账、偷税漏税等问题,尤其是贪污现象较为严重。上述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忽视了会计的重要作用,由此影响到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监守自盗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相对普遍。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通常存在监守自盗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数据收集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膨胀,过度关注金钱利益,在一定程度丧失了基本的会计法治观念。在金钱利益的熏陶下,会计从业的职业道德丧失,存在财务数据故意伪造、隐匿或是损坏等现象,尤其是部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利用职能的便利,挪用公款,最终造成企业和国家的经济损失。由此能够看出,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监守自盗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水平。 2.弄虚作假 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不仅存在监守自盗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弄虚作假遇监守自盗的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由于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能力不足。弄虚作假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开展中,缺乏对审计业务的独立客观评价,忽视了职业道德准则在此项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不科学、不合理的审计报告,与财务会计作假行为基本相同。此外,部分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存在故意编造数据现象,发现错误财务数据并不指明的现象,根据错误数据做出虚假报告的现象等。上述弄虚作假现象的存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三、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探讨 1.缺乏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 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分析,明确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会计法律法规相对缺乏。根据对会计法律环境的掌握,了解到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为《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等。现阶段以会计为主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其法制环境相对较差。同时,虽然当前有部分法律以会计为主,但是其所出台的法律之间缺乏协调性,部分法律中并未对会计行为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发生后,存在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此外,会计法律法规中也并未针对会计行为,制定出相应的惩处方案,惩处执行力度不足。由此可见,会计法律法规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问题,限制了企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2.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 在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发展进程中,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其职业道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为三方面。其一,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为非专业毕业生,对财务相关内容和工作的了解程度较低,无法单独完成相应的财务工作。其二,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受学历和见识的影响,部分会计从业人员拜金主义较为明显,缺乏对会计行为的法律关注。其三,会计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针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水准,对其实施系统正规的培训,导致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不足,缺乏对工作的具体认识,由此限制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改善措施研究 1.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 根据当前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产生的法律原因,应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一方面,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企业会计的发展现状,以及现有的会计相关法律条款,制定与会计工作相符合的会计条款。包括《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从不同程度上完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中的条款内容。对现有和新出台的会计法律法规内容加以分析,明确其内容的完善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现有法律的分析,探讨相关法律中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规定。在了解相应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会计行为和责任等相关问题,明确具体的职能和责任,将责任分配到个人,从而避免出现会计行为推诿责任的现象。此外,要针对会计法律法规,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惩处机制,以此提高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惩处力度。 2.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培养 针对当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应从不同方面实现对会计人员的综合培养。第一,应充分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学历水平的关注。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聘用的重视,在聘用时,应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关注会计从业人员应聘者的学历、经验等。通过笔试、面试和实际考察的方式,实现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了解。其二,应充分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条幅、公告说是群公示的方式,向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讲会计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的关注。第三,应充分加强对在岗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针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水准,对其实施系统的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明确会计具体工作,由此提高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五、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在此新的发展环境下,会计人员逐渐成为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某种角度而言,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和资金数据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部分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监守自盗和弄虚作假方面,展开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分析。同时从会计法律法规和人员综合能力方面,展开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并从上述指标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解决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措施。期望通过本文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的研究,为日后提升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 作者:许乐鑫 单位:武汉大学财务部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会计信息化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出现,而会计信息化是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电子记账的模式逐渐取代了手工记账,会计工作的应用环境由此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会计信息化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约束要求也会更加严格。本文主要以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综合各方面案例,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国内外现状差异、相比传统会计环境对职业道德的约束差异、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一些体会及结论。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职业道德;传统会计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日渐广泛。从会计行业来说,会计信息化逐渐取代传统会计,记账方式及信息共享的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挑战,由此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 二、会计信息化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含义 1.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具体的会计理论发展的,它所利用的计算机技术自动计算数据功能、自动汇总数据功能、自动存储数据功能等都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或者可以说它们就是会计信息化的前身。此外,会计信息化还利用了网络技术扩大其内涵,使其不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处理。网络技术特有的共享性以及它所连带的一系列特殊性能带动了企业财务信息固有的孤立和滞后,积极的将企业中的业务、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信息融为一体。电算化属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要学科,笼统来说,会计电算化是在原本的手工记账模式中发展起来的,主要用计算机技术将会计信息输入电脑,从而由此实现了会计工作的快速与便捷。而会计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可以说是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发展,它像一张网,将会计电算化的信息所存在的不及时、静态、孤立等缺点加以弥补,由此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会计环境。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科学,它将会计理论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主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把企业中各方面的财务信息包括各类物流管理信息和人力资源信息等充分收集,并且将这些信息充分加工运用以实现资源共享。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化有益于企业管理,它所符合的主要是管理者的需求。它将企业的各类信息整合加工,然后按照管理者的需求实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因此,会计信息化在传统会计核算职能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将会计原有的控制和决策加以强化。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计信息化的出现符合历史的发展,也具有其必然性。2.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而言,主要是在会计的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用以衡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活动所产生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时从会计人员的职业认知角度产生并遵循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这不仅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的行为底线,也是他们的会计行为对社会所承担道德责任以及所要尽的道德义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被具体要求。所有的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都应该保持着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热爱这份工作,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好好学习、努力钻研,完善自己的各方面会计业务知识,让自己的技能符合岗位要求。另外,会计人员需要在熟知会计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严于律己,约束自己的会计行为,使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被限定在法律规范之内,另一方面要“严以待人”,即在约束自己的同时也要严格监督他人,广泛宣传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会计制度等。由于会计人员接触到的是公司的财务信息,这样的工作职能相当敏感,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时保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并且要义务的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能向法律规定的其他人透露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在进入一个单位工作时应当熟悉该单位的内部运作以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积极运用自身的知识为单位提供有益于内部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服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相对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加强与改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并且将相关的政策加以贯彻和实施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起到重大作用的机构与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由此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都能够落到实处。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发展的国内外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和英国的市场经济相比其他国家来说比较领先,所以他们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虽然都不尽相同,但是都表现出了以英美为基础的延伸与发展。其中,美国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开始较早,他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主要有政府加以干涉与监管,而当地的注册会计师只负责相关资格的认定或者标准的制定等。美国将会计师划分为不同领域并且针对领域划分职业道德规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相当的全面。在这样的划分下形成了包括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内部审计师甚至会计教师在内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美国的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指出,会计人员在熟知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保持客观正直的工作态度,积极关注公众利益。美国的会计人员所体现出来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都相当高。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于1983年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提出管理会计师应该同时具有工作能力、保密、正直和客观的职业道德。甚至要求管理会计师在于企业管理当局发生道德冲突时,他们有必要辞职以维护其职业道德。美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都归结于美国的那套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相对规范的外部环境。而英国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可以看出当地的注册会计师的自律度非常高,主要靠各大会计职业团体来制定,很少由政府干涉。英国的各大审计委员会和会计职业团体都有其各自的职业道德准则,而准则内容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相同。英国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中比较注重真实公允、客观公正、职业能力和保密性等方面。同样的,英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也有着和美国相类似的职业道德要求。英国会计人员的底线是真实和公允,随着欧盟第四号指令的出台,这两项原则亦被成员国纳入各国法律,由此各成员国的会计人员也受这两项准则的约束。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香港会计师公会为例,我国香港会计师公会的《职业道德指南》主要针对会员所负的责任,提出正直、客观等职业行为。同时还对部分具体的会计行为做出详细阐述,当然,最具体的还算是最后一部分的指南,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存在道德观念淡薄、道德体系不规范、以及行业环境混乱等问题。 四、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传统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约束差异 现代的会计模式基本都是由传统会计发展而来的。传统会计主要依靠手工会计利用纸张、笔墨、算盘等进行手工的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会计工作。因此,在这些繁复并且机械的会计步骤中,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相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有一定的差异:1.知识储备需求差异会计信息化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日常的会计业务,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传统的会计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手工记账方法,而会计信息化需要会计人员多方面掌握计算机技术,从基础知识的角度来说,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求有了某种程度的提高。2.信息泄露难易程度差异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它将传统会计的各项会计信息都进行了信息化的处理,也就是说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信息都会被输入进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由此而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信息化是依靠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的,这样的信息就不是封闭的,如果某个部门需要抽调数据,在取得授权以后,这些信息就可以通过网络从系统中被直接抽调。传统会计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侧重于会计人员的义务保守秘密,而由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力度,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难度更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采取更强力的措施来防止重要的财务信息泄露。3.数据输入繁琐程度差异传统会计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在手工记账汇总数据以后才能得到最后的会计数据,这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一方面手工记账的工作量比较大,另一方面这样纯手工的记账统计方式更容易出现错误或者失误,每一个小错误都会导致最终数据的差异。所以,会计信息化环境中,计算机技术的加入有效的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各类科目名称的自动选择以及最终数据的自动统计汇总都有利于避免差异的产生。从这方面来说,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显得更加便捷、利索。4.信息披露即时性差异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共享信息的智能系统,它会把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给利益相关者。传统会计的手工核算由于会计人员工作量很大,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基本会依靠每年的会计报表,这样的会计信息基本都是事后披露,利益相关者们很难根据这样的过期信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因此,通过这样的渠道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让利益相关者能及时根据会计信息进行有利的预测和估计,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由此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中国政府的重视下,通过会计制度建设以及执业人员培训等,在原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要求,使其能够良好的贴合会计信息化的新环境。因此,不管是传统会计还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都要求会计审计人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同时也要严格遵守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做到不屈从、不迎合。会计信息化环境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背景,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和普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意识缺乏会计信息化环境为会计工作提供了开放的网络环境,然而部分会计人员缺少爱岗敬业的意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共享。为此,会计信息的传递与传统会计相比将途经从纸张转移到了计算机,而会计信息共享也是公司生产业务的信息共享,会计不再是传统会计时期的记账工具。然而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仍然处于一个很不成熟的状态,没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升。他们没有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以及与目前职位相匹配的其他能力的提升。他们没有认识到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他们的服务对象早已经从单位或者公司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利益相关者。2.职业底线难以防守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依然有很多会计人员违背准则,在面对经济利益的时候守不住底线。从传统会计到会计信息化,一直会有不少会计人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不能坚持准则。在面对教唆、威胁、甚至是金钱诱惑的时候,部分会计人员会忘记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等加以粉饰,弄虚作假。很多人为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信息化环境下,大部分的会计工作需要在计算机软件上完成,这样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相比之前的传统环境很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部分会计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不到保护好会计软件的职责以及保守秘密的义务。3.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会计人员仍然保持着在传统环境下的会计技能与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的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使其适应时代潮流。在信息化环境下,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创新与学习意识,缺乏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也不知道要去学习与新时展相适应的计算机技术。这样会导致很多会计工作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也达不到预期中及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任务。4.监督机制仍不健全由于信息化环境是相对于传统环境发展起来的,与之相匹配的监督机制还不是非常健全。之前提到了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共享,为此会计信息在其他部门得到申请认可以后就可以被随意提取,同时会计信息也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及时披露给利益相关者。这虽然从该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利益相关者以及各部门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督,但是相关过程中的信息流通却不能得到监督,很容易产生秘密泄露。 六、加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采用的方法或措施 1.积极宣传爱岗敬业的意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在职教育以及后续教育,积极宣传爱岗敬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要求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环境下的会计知识技能,而应该督促他们学习新的更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的新知识,一方面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技术等辅助技能的培训。2.进一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其适应信息化环境传统环境中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约束会计人员道德、防止他们在会计工作中出现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总体来说,会计人员不仅需要组织会计工作,也需要在组织过程中执行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化环境要求会计人员认真守法,在必要的过程中严肃执法,在其本职的会计工作中不因个人利益而徇私枉法、弄虚作假,积极做到清正廉洁、诚实守信。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应当成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宗旨和灵魂,一切从会计职业道德出发,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符合法律要求,并且能及时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真实、完整的决策依据。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必须符合会计真实客观的要求。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信息的记录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所得出的会计数据应当如实反映会计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没有弄虚作假,对于不符合实际的会计数据要坚决加以纠正。另外,会计人员还需要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出于相关法律要求、职业责任等方面的需求之外,不能以个人为单位未达到某种利益需要向其他人泄露该会计对象的会计信息。3.完善会计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机制需要运用企业内部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应该通过对确认、核算、分析、记账、报告等会计程序的审查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要求,以便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社会监督也可以从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入手,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也是熟知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对于企业或单位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业务的监督更能督促其符合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我国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在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上,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对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建设的惩罚机制。对于违反纪律的会计人员应当严加惩罚,而对于遵纪守法、表现突出的会计人员要适当给予奖励。4.优化社会环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受其工作领域的影响,由于每个社会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避免不了会被社会所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不良因素所干扰。即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相当的标准,在经历社会这个大染缸以后,都免不了会受其影响。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虽然有很多三观端正的模范,但是依然会存在道德意识薄弱、个人利益第一的不良风气。创造美好和谐的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及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放在社会环境中来说就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和修养的要求。当下,各行各业都在强调要提高职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对会计行业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十分有利。当然,会计人员也不应该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条件和要求全部加诸于外界的社会环境上,而是应当从自身出发,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觉悟。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修养提高的同时,借助外部环境优异的东风,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由此赢得人们对于会计行业的信赖。 七、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未来发展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会计信息化环境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严肃认真,尽职尽责。虽然“八审八看”是传统环境下对会计人员审核凭证的时候的要求,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这些要求由于客观原因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改变,会计人员仍然需要按照当前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一丝不苟的工作。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时刻认识到自身的服务对象相比以前更加开放,增加了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及时为需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和服务。另外,会计人员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先进手段,不仅仅局限于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与服务,更要提供精准的信息和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需要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确保所提供的决策方案更加针对实际并且达到预期效果。会计人员提出的管理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了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市场资源状况等信息的基础上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会计人员需要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培训,只有在自身能力达标的情况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分析企业的运营管理,这样的情况下所提出的管理决策才是真正有效的。从会计人员的个人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从会计人员个人出发,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应该与时俱进,在端正的同时加以升华。在我国目前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公私分明,不贪不占。会计信息化环境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加频繁的犯错机会,而共享的会计信息让会计人员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社会的发展让金钱更加具有其价值,在这样的条件下,会计人员的严于律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会计人员需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不断学习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法律法规的新内容,并且正确使用法律赋予的职业权利。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履行会计人员的义务。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做到实事求是,提出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信息化环境要求会计人员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充分了解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了解会计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由于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共享,众多的经济利益也会牵涉其中,会计人员需要时刻保持独立性,坚持自己客观的立场,在不弄虚作假的同时也要及时有效的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 作者:吉欣悦 单位: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商学院会计金融系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尤其要注重对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因为它关乎到了整个单位的机密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原则要求,并进一步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道德建设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会计;行政;事业单位;职业道德;优化策略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原则要求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拥有责任感,这对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大有裨益。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主要包括了:爱岗敬业,要会计人员能够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可以适应工作需求;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规章制度,并且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地宣传;依法办事,会计根据会计法律和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真是和完整性;公正客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业务时,应当病症实事求是的态度;搞好服务工作,会计人员需要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以及业务管理的有关情况。最重要的一点,即会计人员应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私自地向外界透露本单位的信息。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严格落实审计监督工作 事业单位的职能、性质都决定了事业单位在成本核算上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经历,但是任何时候,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讲究效率。当下,一些事业单位已经有了企业的性质,但是和企业的运行方式相比,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经营活动。财务监督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遏制一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行为,及时地发现职业活动当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偏差,督促财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以情分的大小来管理他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堵塞财务管理当中的各项漏洞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真正地形成以制度约束人,让工作人员可以相互监督,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鼓励财务人员自觉遵守纪律,规范自身的行为,避免走形式主义的道路。审计监督的工作作用就是要发现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有力的批评与教育,并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在对行业的管理上,采用双重组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本单位的经济管理效率,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养自身健康的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将职业道德建设摆在第一位。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事自己的工作,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除此之外,行政单位的会计人员也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学习技能,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更新自身的工作结构与方法,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和每个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都密切相关,实现对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可以熟练地掌握自身的本质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方式方法操作。最重要的一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保密意识,坚决杜绝因一己之私而泄露企业的财务秘密,坚持良好的原则,从而真正地走向合格的服务型工作人员。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做好自身的工作职责。 (三)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在《会计法》中存在着明确的规定,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会计法、恪尽职守、拥有正确的原则,对于一些精神可嘉的会计人员要做出物质上的奖励。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积极地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对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基于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鼓励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让职业道德和会计评优工作相融合,产生良好的激励效应,使得财务会计人员在追求成绩和职称的同时,也会关注自身的职业道德形象,改进自身的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的水平。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人事考核制度,真正地做到依法办事。财务管理部门要实现对项目成本、收入等问题的进一步管理。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权责制度,结合具体的项目工作量确定工作成本,根据实际的收入管理区分析,确保工程项目在财务方面科学、合理、准确。不仅如此,财务部门也要做好精细化核算,实现对项目工作人员的精细化考核,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将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绩效挂钩。 三、结语 总的来说,会计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为其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当下的会计行业存在的失真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为了进一步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将会计行业存在的问题已经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无疑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真正地实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达标,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必要的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作为政府宏观决策的依据,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决策者开始重视会计信息。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高低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如果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欲望的膨胀和职业犯罪率的上升,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道德问题。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从业人员如果具有良好的职业的道德,不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有利于贯彻执行我国的财经法规制度和维护我国的经济秩序。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通过良好的职业品质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来理解,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内必须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不但体现了会计的职业特征,还能够调整会计的职业关系。它包括了会计职业与会计从业人员、其他职业以及会计从业人员和所服务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狭义上来理解,会计职业道德仅仅指会计从业人员个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要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形式,还是会计行为规范的基础,与此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还可以充分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以及帮助会计从业者素质的提高。 二、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必要性 第一,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求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准确与否,关系着能否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作为会计从业者,如果要成为德才兼具的管理者与理财着,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的两大核心任务。会计管理和会计信息则恰恰是这两大任务所必需的。但是,由于受到某些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影响,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会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以及在许多领域与环节出现造假的问题。第三,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要求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从业人员也在不断面临着外界的各种利益诱惑,加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吸气的影响,在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中,出现了贪污、奢侈浪费、弄虚造假等不良现象,对会计良好形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会计行业如果要想让社会改变对其看法,会计从业人员唯有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因此,如果要想会计信息质量得到切实提高,亟需增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三、增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首先,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会计作为一种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单位是货币,在核算和监督时需要采用专门的方法。会计人员作为这种管理活动的管理者,需要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专业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及时更新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完成,而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则可以通过社会教育来完成。目前,会计从业人员每年必须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再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其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但仅仅依靠这种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会计从业人员走出去,通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来开拓其视野,自觉加强职业道德的素养,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对会计行业的规范,除了运用道德约束之外,还需要法律对其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果要想把全部道德规范全部法律化是完全不可能的,原因在于把道德规范全部法律化之后所需的执法成本是任何国家财力都无法承担起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的不断进步,那些基本和重要的道德规范需要国家尽可能地将其法律化,从而使会计职业道德法律法国体系得到完善。与此同时,国家还需要加强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要严厉惩处那些不遵循行业规则、失信的企业或个人,对于那些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让其马上退市,并且取缔参与造假的中介结构,对涉及造假的相关会计人员的资格证书予以吊销,禁止其再从事相关的职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民事赔偿制度,为了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使用者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对因相关人员造假对其造成的损失提起诉讼,要求得到合理的赔偿。再次,完善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内容还不够全面,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因此,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十分有必要。如果要想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通过检查,对于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要予以严惩,除了取消其从业资质之外,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对于那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要对进行奖励。以反面案例为借鉴,以正面典型为标杆,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营造一种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良好氛围。最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系统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它是对各级会计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措施、方法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与会计业务相关的各个环节如会计记录、授权批准等可以通过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来自动防止错误、查找错误和纠正错误,进而实现遏制造假的目的。作为会计工作与会计从业人员生产出来的“产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能力息息相关。因而,只有不断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建设,才能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作者:王秀芹 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反思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极大发展,同时,会计人才缺口越来越大。纵观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其职业道德水平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就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本文对当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做了分析,并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切实提升我国会计人员水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意义;建议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一)是对现代会计法律制度的补充 对会计这一职业而言,法律制度是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约束,属于最低要求,而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高层次的要求,是对会计法律法规的补充,而且其具有法律法规无法达到的作用。例如,会计人员如果在工作中出现违法行为,则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约束的层面,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态度、专业水平的提升等法律法规无权干涉,属于职业道德建设的层面。如果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服务意识以及专业素养,那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便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提升其专业水平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良好补充。 (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会计行为 在行为的产生过程中,动机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规律对于会计行为同样适用,会计人员的动机决定了其行为,动机的好坏与行为的优劣有直接影响。在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下,会计人员必须养成诚实、公正的优良品德,对会计人员具有引导与规范作用,能够促进会计人员形成优秀的职业习惯,并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现代经济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且也是现代会计人员素质与水平提升的要求。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会计工作对于管理者的决策、判断等提供着重要信息,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制定与提供者,其工作质量高低与其职业道德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够帮助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工作者,对于其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三)能够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 对于会计职业而言,其目标在于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而所提供信息的质量与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准则的履行情况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制定与中操作不当,会计信息便会成为无效信息,不但不能实现会计目标,而且也会由于信息无效致使使用者作出错误决定,为企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够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从而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 二、对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第一,对会计人员展开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典型案例增加真实性,使得枯燥抽象的说教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案例教学,使会计人员能够对职业道德规范有感性的认识,提升教育质量;第二,加快信用档案的建立进程,涵盖企业、单位、中介以及会计人员,对于诚实守法者作出鼓励,对于不信用人员作出惩罚,加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信仰与遵守;第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以及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社会范围内普及诚信思想,使诚实守信成为人们心中的信仰,营造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监督力度 对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而言,加强监督工作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需成立专业监督部门,实时掌握会计人员的工作状态,保证其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对会计人员在财务处理方面的工作要严格审查,以便及时发现处理不当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纠正。如果发现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有不诚信行为,必需严肃处理,防止危害继续发展。让会计人员意识到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其工作责任感。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尽管当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关的法律建设并不完善。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保障会计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需对会计职业道德体系进行规范。充分研究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发展、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融入我国传统道德因素,使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 (四)不断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 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建设有更明确的认知,有利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包含上岗前、上岗中以及上岗后教育这三个阶段。其中,上岗前教育主要是为即将工作的会计人员宣传有关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内容,确保他们能够对职业道德建设有正确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上岗中教育指的是会计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规范来约束自身行为,并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上岗后教育指的是要定期对会计人员展开培训,增强其业务能力,分析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员工时刻保持端正的思想。此外,为了增强教育的作用,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教育机制的管理,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进程。 三、结束语 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特殊意义,我们必须对会计工作提高重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为信息需求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作者:王子涵 单位:天和城实验中学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 摘要:作为专门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在分析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五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在向社会提供财务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的灵魂。会计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影响。作为专门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职业道德的受重视程度却不容乐观。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入手,在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到: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体现了国家层面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目前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无论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遍存在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的问题。经笔者对云南省8所知名度和生源率均比较好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调查(包括5所公办高职院校和3所民办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上仍以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操作技能培训作为重点,而会计职业道德在教材内容和日常教学中仍处于次要地位,普遍存在“课本上有多少则讲多少,没有则不讲”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出,高职院校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受到重视的原因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未受到重视的原因,本文认为应当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层面 1.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缺少实践体系的支撑,在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未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随着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会计职业道德在法律层面得到不断完善,也为高职院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未制定配套的实践体系支撑,相关的法规和准则规范与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没得到很好的衔接。如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举办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在比赛科目的设置上主要以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等技能性科目为主,而未设置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比赛科目。这就导致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在引导高职院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因未得到很好衔接而存在导向力不足的问题。2.考评机制缺乏全面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会计类证书成为评价会计专业学生业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这些证书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等,考试内容主要以考察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对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考察比重较低。这就导致学生潜意识中不自觉的将学习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对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学习。 (二)学校层面 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生源问题。随着学生数量的下降以及本科院校的扩招,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带来较大的压力,抢生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为提高本校生源,各高职院校普遍将“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作为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宣传指标。为提高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各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均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教师层面 一方面,从思想理念上,会计专业教师对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重视程度不足。在日常教学中,会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课本上有多少则讲多少,没有则不讲”的现象,教学方法也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导致学生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太抽象、缺乏实用性;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经历了2007年—2009年招生规模快速扩大的时期,这就导致高职院校中年轻教师占比较大,其中不少是毕业后就进入学校从事教学的。这些会计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未深刻领会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四)学生层面 会计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能够顺利就业,在校学生普遍将主要精力都放在考证和专业技能学习上;同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明星的各种绯闻炒作”,无不在一次次的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这些都导致学生从潜意识里轻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三、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实践体系,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1.国家有关部门应当丰富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实践体系,使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与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之间能够得到更好的衔接。如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在组织举办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置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比赛科目,或者组织举办会计职业道德辩论大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增强对高职院校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导向力。2.国家应建立全面的考评机制。一方面国家可以考虑逐步为会计从业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另一方面,对于会计专业职称证书的授予,国家可以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环节主要考核专业知识,面试环节则主要用来评价申请者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两者均合格后方可授予会计职称证书。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意识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明确教育目标,转变教育理念 1.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相关要求可看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单纯的为社会培养只懂技能的专业性人才,而应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纠正为提高学校生源,以就业为导向,片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错误做法,明确教育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切实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2.高职院校及会计专业教师应转变过时的教育理念,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必修课程,系统地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帮助会计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信念;在专业课教学方面,要求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仅仅讲授专业知识,而应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期末考核方面,进一步提高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目前占总成绩的比重一般为20%,建议提高到40%~50%),平时考核除了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等考核以外,还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如:诚信、纪律意识等)进行考核。 (三)营造崇尚诚信的校园风气 高职院校应重视崇尚诚信的校风建设,通过营造崇尚诚信的校园风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崇尚诚信的校园风气:(1)加强考风建设。学校可以尝试采用“无人监考”的方式,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监考,自己即是监考官又是考生,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成绩固然重要,但诚实守信更是做人的根本;(2)学校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诚信积分档案,设定最低标准,并与学生的档案及毕业证挂钩;(3)标语宣传,实现潜移默化教育。可以在校园、教室等场所悬挂崇尚诚信的标语;(4)宣誓教育。在会计专业学生入学和毕业时,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宣誓,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建立会计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 当前高职院校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实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相应培训,以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经验,对会计职业道德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如通过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分批派遣会计专业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或“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进行短期进修。 (五)创新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教师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学时应积极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一改过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古板枯燥的现象。通过教师设定项目案例,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总之,高职院校开展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改变当前的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上述对策是笔者在会计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王敏 单位: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高职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改革 摘要:近年来会计犯罪现象屡屡出现,并呈现出学历高、年龄低的趋势,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因此,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重视会计实务技能,忽视职业道德教育;授课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空洞,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针对上述问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专业课程;开创教学新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加强职业道德考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的会计专业人才,有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会计犯罪、违规事件也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多数进入到中小企业工作,而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正常运作,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技能和职业操守,为企业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一、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案例一:“王某,23岁,会计专业专科毕业后到某市某国债服务部工作,担任柜台出纳兼任金库保管员。任职期间多次从金库偷取出国库券用于炒股,截至案发,王某共贪污国库券94.03万元,折合人民币118.51万元。案发后,当地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王某迫于各种压力投案自首,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案例分析:案例二:“陈某,22岁,利用其担任广州市番禺区某电子厂财务会计,负责该厂员工工资计算和发放的职务之便,每月在工资表格合计栏上,加大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的金额。两年期间,陈某加大工资额共计人民币78万元转入账户并占为己有。陈某被判处犯职务侵占罪,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没收财产2万元。”案例三:“刘某,29岁,担任某公司出纳职务。陈某喜欢奢侈消费,但收入不高,她便将犯罪的手伸向了公司的财务上。陈某的异常引起了公司怀疑,公司悄悄安排人查账,发现她挪用了公款44万元。江北区检察院指控,其中19万余元,是她用作废的支票存根记账的手段非法侵占,另外20余万元是她直接挪用的。”③ 2.分析总结。从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犯罪人员特点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毕业不久,刚找到工作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除了自身问题之外,也说明大部分的高校缺乏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仅掌握了会计的专业技能,对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没有清楚的认识。以至于刚刚步入社会,经不住外界诱惑,道德防线不堪一击,最终走上犯罪之路。面对当前会计犯罪出现学历高、年龄低的趋势,高职院校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是当务之急。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会计实务技能,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近年来,虽然高职教育不断地改革创新,但基本都是围绕着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使得高职院校更加坚定走技能教育路线。学校重点传授的是会计记账的方法与电算化操作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对大赛成绩也非常重视。与之相比,高职院校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重视程度相差甚远。一名真正合格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作为标准要求自己。 2.授课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中,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仅有一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简称《财经法规》)。虽然该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专业必修课,但由于本课程涉及法律条款的内容比较多,教师感觉比较难讲,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较为陈旧的灌输式教学。由于课堂上讲授的是比较枯燥且理论性很强的法律条文,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生动的案例,再加上学生没有机会去企业亲身体验,无法真正理解会计职业的意义。这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课程内容枯燥,难以记忆,仅仅为了考试背诵,缺乏学习积极性。 3.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空洞,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高职院校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更多的是在讲授空洞的法律条款。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除了在《财经法规》这门课上讲授法律条款,就是教师在专业课上寥寥几句,蜻蜓点水一样地提一下“职业道德”。对于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修养,要怎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操守,如何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荣誉感等,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这类问题。④在考核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由于没有完善的考评体系,学校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这导致会计专业的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因为职业道德无需与成绩挂钩,更加认识不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对其不予重视。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方法 1.转变教学理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专业课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侧重职业技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也要注重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应该将与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规范和品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时刻不忘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更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专业道德教育课程上,应该贯穿整个财会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坚持原则,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热爱会计职业;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开源节流,讲求效益,保守秘密。在《经济法》和《税法》课程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清楚法律条款,增强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2.开创教学新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法,通过互动、开放的方式将职业道德知识贯穿课堂,把抽象的条例条文形象生动地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消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不定期地去搜集会计违规违法案例,将案例贯穿于授课过程中,在讲授案例时,可以让学分组讨论,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讲座教学是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特色教学方式之一。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会计实务界资深专家、专业人士对学生讲授会计实务,通过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进行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讲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以此达到自警自省的目标。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相关法律人士和中介机构审计人员来校进行《会计职场舞弊案》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职务廉洁警示教育。此外,增强与企业间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校外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会计职能、企业内部会计业务流程等相关事项,在实践中提高会计实操技能,领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真正理解会计人员担负的责任和意义。 3.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加强职业道德考评。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遵循教学规律,要主次分明,有侧重点,不可盲目地一把抓。因此,需要对会计职业道德内涵逐一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更有效地发挥学校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发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提高技能”、“坚持准则”、“诚实守信”三个方面。⑤其它内容由于受学校教育的限制相对要弱一点。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将“诚实信用”的教育列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此外,应该在学生考评体系中加入职业道德素养内容。可以追踪学生各个阶段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通过学生日常的一些表象,进行评价考核。如对学生抄袭作业、迟到早退、旷课、课堂表现、考试作弊等与职业道德相关行为进行考核,综合评价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签写“考试诚信承诺书”,模拟无人监考方式来测试和锻炼学生的坚持准则、诚信、公平公正等方面的意识。 作者:郭悦超 单位: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 摘要: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会计职业道德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道德底线。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层出不穷,会计职业道德也随之呈现出不断滑坡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现状入手,剖析会计职业道德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 在本文当中提到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活动当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将会计人员的个人品德作为基础,一方面能够协调会计活动当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又因为会计行业的独特性质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现如今,我国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主要是从道德示范的角度来进行,但这种研究却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并没有对会计行业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结合自己的多年现状研究,将会计作为抓手,针对会计行业的特征,对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行业当中的人员道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实际的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现状 1.案例分析 2016年7月3日,一度撑起慈溪外贸半边天的慈溪进出口公司宣布倒闭,其原因起源于其旗下的恒源职业资金链断裂。据知情人透露,悦城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由悦城1号和9号组成,两地成交价总价为31.3亿元,创下慈溪文化商务区内土地出让的天价,投入巨资开发,这个项目光是利息就是一个巨额数字,恒源职业资不抵债导致资金链断裂,财务萎缩,层层传导,这意味着恒源职业一旦倒闭的话,慈溪进出口贸易公司也是岌岌可危。从实际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投资错误,预算失败是大多数高管人员认为此次中小企业倒闭的必然因素,许多财会人员则表示危机来临之前已经嗅到了“寒潮”气息,部分财会人员则表示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够丰富而没有做出准确的财务预算和防范措施,部分会计人员声称公司的获利和损失是老板和高管的事情,本着“枪打出头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他们选择闭口不言,大隐隐于市。还有部分会计人员则不顾法律法规违背职业道德,私相授受趁机获利。而底层工作人员则表示公司不断推迟发放工资时,他们才感受到危机意识,并表示深深的无奈,同时对老板拖欠员工工资甚至携款潜逃的行为进行深深的斥责。由此可见财务漏洞,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此次案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现象。 2.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会计制度的透明度较低,加上中小企业有着较大的经营状况变化,这就使得企业以及自身的会计业务充满了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这同时也会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上出现一种不稳定的情况。具体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表现方面:(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方面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会计人员在遇到自己的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发生冲突之后,一些会计人员难以遵照道德良知,做出会计造假、作弊等行为,于是,出现了所谓的萝卜章,假公文,伪合同等掩盖报表,虚增利润的行为。甚至为了利益没有底线的参与到违法活动当中,为其出谋划策,从中谋取自身利益。一些单位的负责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无视法律法规,强行收益会计人员对数据进行篡改,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经受不住压力,放弃了坚持的准则,做出了有悖于会计道德的行为,最终走上违法的道路。“诚信危机”亦是会计道德缺失的一个重要特征。“诚信”是企业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基本,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讲,也是职业准则的基石,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与坚守,能够有效的保证诚信度的提升以及公信力的加强。然而,现今社会许多会计从行者为了集中资金,保证现金流通最大化,甚至违背合同约定,推迟应当交付的往来款项,在会计界也就流行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债主最大”的潜规则,这在严重影响公司正常贸易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公司信誉,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危机时,出现连锁反应,许多中小企业纷纷破产。(2)“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方面问题。物欲横流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对于会计讲也同样如此,由于受到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一些会计人员选择无视法律法规,并最终走上了违法的道路。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一己私欲,利用自己的职位以身试法,通过对会计资料的故意伪造、毁损,或者是贪污、挪用公款等来获得自身的利益。还有一些人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行为,都反应了会计人员的错误思想。(3)“坚守原则,提高技能”方面问题。现如今,在许多高校当中,由于教学工作者一味追求训练学生专业技能,而忽视会计道德以及相关会计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选修课,或者讲师不进行深入讲解,读读大纲,一概而过,会计职业道德培育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缥缈而过。这样,使得许多会计学生进入社会后不懂得坚持原则,亦不知道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而社会上,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提高自身技能的意识浅薄,同时忙于工作,进而没有进行会计继续教育,替考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会计技能的提升止步不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逐渐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为了保住工作,一些会计人员不得不依赖制假造假而取悦老板。(4)“参与管理,强化服务”方面问题。会计学是管理学的一部分,参与管理,强化服务是会计人员的职责所在。我国中小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管理较为混乱,无疑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难度。财务工作繁琐赘余,财务预算以及财务审批迟缓,财务工作漏洞大,工作效率低下。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参与管理,制定相应的财务审批流程,使得财务各项审批条理清晰,步骤齐全,有据可依。同时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财务工作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让财务不再是老板的私人小金库,而是与其他部门一样,是公司管理的一个流程,仅此而已。 二、我国中小企业产生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 1.监管体制疏漏 现如今,我国正在不断加大会计行业的监管力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也推出了很多会计监管的法律。这些法律主要是针对监管的主体、重点等做出明确规定。尽管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监管体制有了一定的出行,但在监管过程当中依然还有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部门在管理过程当中各自为政,使得多种监管措施难以结合。一些部门甚至有矛盾的政策,这就会阻碍监管的效率。内审机构是代表国家形式内部审计职能的机构,但实际上内审机构的权利并不能有效的实施,其作用也难以履行。 2.利益的驱动,企业管理层利益冲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建设相比,精神文明则还远远落后,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要精神和经济“两手抓”,但在实际的行动当中,却往往用牺牲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来加强经济发展,在加上西方观念的影响,这就使得很多人在物欲面前失去了自我。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在资本主义当中学到了不择手段,却没有注意到西方企业是十分重视对员工德行修养的培养以及自我约束的。因此,很多企业当中的会计从业人员自然就会忽视道德,从私立的角度来谋求最大的利益,监守自盗则成为了其最好的选择。 3.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缺失 现如今,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主流思想是正确的,大部分的会计人员有着健康的思想状态,有着端正的职业态度,他们能够坚守职业操守和职业准则,但与此同时仍然会计人员的荣辱观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受到利益的诱惑时难以正确的拒绝,导致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对策 1.加强中小企业会计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严惩严治会计行业制假造假行为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会计行业社会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社会媒体舆论等监督作用。健全会计制度,近年来,我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在以往会计法律基础上,相继《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细则,但其中仍然还有一定的不足,对会计诚信惩罚力度不足,使得会计人员屡教不改。完善相关法案,加大处罚力度,能够进行会计从业人员。其次,确保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执法,坚持执法必严的原则,发挥法律法规的威慑作用,保护公众利益。最后,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的进行完善,从而促使会计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程序办事,从而约束会计人员的信用意识,企业要对自身的用人制度以及组织机构不断的健全。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够对会计人员的地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讲,会计人员在单位当中有更高的地位就越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与此同时,会计人员的选拔方式也会对会计人员的到道德起到影响的作用。 2.实行“高薪养廉”制度 会计人员的物质难以得到保障,是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当中出现会计道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则更是如此,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常常会使得会计人员受到一定的风险。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正确的认识到会计从业人员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工资,并给予适当的福利待遇,利用“高薪养廉”的方式来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从业人员物质能够得到保障,受到的物质的诱惑就会变小,这也会促使其更加公平、公正的完成会计工作。 3.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提高企业会计职业应聘要求 会计德育教育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灌输,使得职业道德能够成为会计人员的思想,最终实现对自身的约束,遵守职业操守。会计人员需要主动学习职业道德的内容,强化职业建设,这是因为个人的水平会在实际工作当中得到表现,这也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努力,强化自身道德建设,按照该法律法规严格办事,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公平公正。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并不断的接受后续教育,加强自身对于会计业务的学习,能够紧跟时代变化,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企业应提高会计行业的准入规则,除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外,还应当对其进行测试,增加面试笔试内容,通过面试笔试来部分了解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以及道德素养 4.建立监管机制,加强法规监管 《会计法》是针对会计职业制定的法律,《会计法》不仅对我国的会计职业人员自身道德素养提出了要求,也能够有效的维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会计从业人员在正常的工作过程当中,不会受到打击以及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应当随之完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完善会计行业法律法规成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硬性要求。同时根据我国会计行业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会计行业管理经验,按照国际会计行业标准,我们应当设立相应的自我管制组织,自我管制的组织能够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把控,充分发挥枢纽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当中,行业、企业可以利用组织活动的举办来加强会计人员对自身职业道德的不断反思以及评价,使得会计人员能够明辨是非,建立更好的职业道德。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除了要不断的加大执法力度,更要各方通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作者:张圣男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范文:会计职业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会计工作是经济的基础,世界经济迅猛的发展,使会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对决策者的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真实与有效性对决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国家与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因此,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承载着广泛的社会责任。为了能够正确的引导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会计人员必须坚持以诚信为本,有原则有立场有信念,不为私利多动摇。但是,现在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他们只为自己的私利着想,使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严重下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当年的三次会计诚信危机在我国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朱镕基总理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进一步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会计道德失真的问题的极大关注,加强诚信教育,有效阻止会计失掉职业道德,已成为社会各界对会计人员的一项迫切要求。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特点 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指则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社会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会计职业道德不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 (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个职业的规范,也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规范。会计法律制度只能对会计从法律层面上进行约束,有很多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是没有办法约束的,不宜对爱岗敬业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缺乏爱岗敬业的态度,职业技能水平有问题,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讲究做事讲道,以德服人,这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的补充作用非常重要。 (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有着鲜明的政治性目标。会计目标是:①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②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会计工作与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经济目的,同时又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目标 (3)会计职业道德应具有廉洁无私美德,为公众服务,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会计工作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人民服务是所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根本,人是需要互帮互助,互相服务的。会计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在工作中应该勤勤恳恳,不辞辛苦,淡泊财利,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努力。 (4)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广泛的社会性,是经济活动中的特殊职业。随着企业结构的不断进步,会计不仅仅为政府,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还有像投资人提供有效信息,帮助投资人选对发展方向。会计信息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与经济命运,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作为会计人员时时刻刻面对着挑战与诱惑,不仅要依法办事,还要搞好服务。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与危害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 (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够完整。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善程度是指形成和约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行为机制的完成程度。在我国的目前仅仅有适用于只有规范注册会计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但是没有适用于其他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只是零星的见与有关法规和制度中,会计的正常教育和继续教育也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内容,机制尚未有效形成。 (2)社会环境。现在的社会,标示着多一分优势多一份就业机会。大多数人不再是为真正丰富自己的能力,而是为了生存方向的多元化选择一个技能。会计是一个看起来简单易上手的工作,所以成为了众多人的后备的生存选择,抱着侥幸的心理选择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所以,在充满诱惑的现实工作中,暴露出职业道德缺失的尾巴。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意识占据主要思想,重利轻义的现象在社会上滋生蔓延 (3)会计从业的需要。会计隶属于一个团体,会计的经济来源,奖惩都依赖于此。当这个团体需要达到非真实的经济数据时,企业领导就会要求会计人员做出一些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甚至是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包装、美化”,如果会计人员拒绝,害怕打击报复。或者进行利诱,走上了同流合污的路。所以,一个团体的领导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会对业会计的道德水平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4)会计人员本身的道德意识薄弱。会计从业人员,大多数在从业之前都不会进行从业道德的培训,在社会中开始养成什么样的道德品质,都会带到工作之中。部分道德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将继续发展自己的坏品质。另外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薪资普遍较其他职业的低,由于道德意识薄弱,会出现“借用、挪用”的现象,最后无法补缺,酿成大错。 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1)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导致部分会计信息失真,小不追则大。会计信息层层递进,多个小部的决策错误,有可能造成大方向的错误,最后错失大好的发展的机会。 (2)危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还反映为损害企业利益为代价。为了追求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从而成为企业的蛀虫,不断侵蚀着企业的发展。另外会计信息的失真也无法令企业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3)对会计人员自身伤害。会计工作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如果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企业损失,会计人员也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同企业管理者一同制作假账,蒙骗相关审计部门,一经查出也是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将造成偷鸡不成蚀把米,将自己的前途葬送。 三、改善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方法 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国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应不同会计职业,制定不同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让各行业的会计人员有据可查,有理可说。同时企业可以企业现状为根本,以国家为限,制定一些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企业道德规范。 2、会计人员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前辈在教授后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后辈的职业道德培养,从开始接触会计知识开始培养,专业知识与道德素养齐发展,养成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习惯。在校学生,生活在象牙塔当中,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学习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以道德败坏的职业例子为警示,从学习开始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每个会计从业人员入职前可以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把会计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份工作需要,考核通过可入职工作。在工作期间机关团体根据自己的现状,安排在职人员培训的机会。 4、强化企业问责、奖惩制度。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制定奖惩问责制度,勤则加冕,无则鼓励。对有错误出现的从业人员追究其责任,实施惩罚。对待积极上进,工作效率与质量并存,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要实施奖励。用实际的行动证明好的道德水平会的到好的发展,反之,则需要责罚。 5、强化关键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有一个高水平的道德素养,影响其下属。如果下属犯错将影响领导的业绩与评比。每一个部门,层层递增。让领导的责任和风险意识带动个人的责任和风险意识,最后带动企业蓬勃发展。 6、自我提高道德水平,严于律已。 我们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说明一个人的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只有自己下定决定,才能将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人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监督所有会计人员对相关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节操教育,使之能够不畏强权,抵制诱惑,诚信为本、尽职尽责;建立和实施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不道德行为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定期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化、法制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雷秀慧 单位:北京银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物联网技术论文:消防安全管理在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应用 【摘要】消防信息化建设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只有通过采用正确、及时的灭火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物联网技术为消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通过阐述了物联网技术的定义,联系实际,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消防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物联网技术;信息化应用 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智能收集与传递,不仅可以降低人为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提高消防工作效率,阻止火势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就要在消防工作中利用物联网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研发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由于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较早,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极大程度的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物联网技术的技术核心是将网络技术做了延伸和扩展,将移动终端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如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仪等,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信息的交换,达到智能监控与管理的目的,运营模式有M2M、SaaS等。物联网以其智能化以及优越性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针对于高层建筑、高铁、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有着更大的意义,更大的责任,只有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的保障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物联网在消防信息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感知功能与传输功能上,通过手持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智能的感知功能,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功能,最终作用于消防系统中,另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消防事业管理,将数据导入到消防档案系统中,实现统一管理与消防的合理调度。 2物联网技术在消防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 2.1更新基础数据库 数据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数据不仅可以帮助系统做出正确、科学的分析,同时也能够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但是我国目前的消防信息系统数据过于陈旧,资源利用率不高,在资源共享方面难以提供全面的数据,极大程度的限制了我国消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消防信息化领域中,能够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录入与分析,区别于过去数据单独录入存在重复率极高的弊端,物联网能够实现数据的平移,达到资源有效整合的目的,消防信息化领域中,将灭火救援、队伍整改以及后勤保障串联在一起,实现统一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消防指挥中心与客户终端相连,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的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疏散人群,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通过为消防人员配置移动终端设备,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消防事业的发展。 2.2实现消防车辆智能调度 在灭火过程中,对消防车辆、消防员和灭火药剂的调度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调度能够帮助消防队员及时的采取灭火措施,在火势尚能控制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消防的调度中,通过RFID技术与消防车辆的水泵与发动机相连,能够在灭火过程中,对于消防车的水量以及发动机状态做到实时的了解,便于消防指挥中心的指挥工作,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进行智能收集与传递,此过程不依赖于人工操作,不仅能够避免在数据收集与传递中的人工误操作,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沟通的时间,数据可以直接在PDA或消防指挥系统中显示,为消防指挥中心制定出正确的灭火方案赢得了时间。 2.3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火灾现场情况复杂,尤其是在高层或地下建筑环境中,人员密集,疏散空间狭小,使得消防人员的危险系数增大,特殊的环境也加大了灭火救援的难度,因此,将物联网技术与消防员相连,在消防防护服中安装芯片,如湿度探测器等传感设备将每一名消防员的基本信息通过网络反映到消防指挥系统中,不仅可以使指挥员识别出火灾现场的温度、湿度以及有害气体的浓度,从而及时调整灭火方案,另外移动终端设备还会反映出消防员的身体状况,使指挥员及时下达撤离命令,有效的规避风险,保障消防员的安全。 2.4实现消防设施的动态管理 消防设施主要是指自动化灭火设施、灭火器、消防水源等等。目前我国消防部队尚没有对消防设施采用统一的管理,自动化灭火设施等是阻止火灾蔓延最为有效的途径,尤其在消防救援力量未赶到火灾现场时,自动化灭火设施的合理使用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水源是灭火救援的基础设施之一,合理的利用可以达到最大的灭火效果,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消防信息化领域中,通过在消防设施中安装GPS芯片合一实时了解消防设备的位置,通过安装RFID芯片,能够是实时了解消防设备的使用情况,便于统一管理和调度。 3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在消防信息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更新基础数据库、实现消防车辆智能调度、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同时也能够实现消防设施的动态管理,不仅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社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极大促进了我国消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作者:吴迪 单位: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摘要:详细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及其他生态环境恶化等环境监测中的作用,着重阐述物联网技术在这些监测中存在的要素不全、技术等级低、监测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公众对监测认知程度较低等系列重要问题,并对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信息传递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种工业不断发展,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传统的环境监测是使用人工采取样品进行检测的方式,这种监控方式:(1)无法进行长期的远程实时监控;(2)不能够及时地反应环境变化等信息;(3)由于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这些不足使得传统监测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监测对于环境的信息化管理要求。随着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始推广,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开始了最早的探索和应用,它的出现克服了传统环境监测方法的缺陷,降低了监测成本,也使得环境监测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手段还很落后,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为复杂、多样的环境进行自动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案。 1物联网 1.1概念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IOT)是指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扩展和延伸到物体与物体之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物联网的定义是实现物体与物体、人与物体、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在国内的应用一般是使用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仪、全球定位系统(GPRS)、激光扫描仪和气体感应器等设备间的信息,进行交换和记录,实现检测、定位、监测和扫描的一种信息技术,实现各种设备之间信息的交流,让使用者能够在物联网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让监测和管理的信息具有时效性和保证其准确性,达到人工智能化的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弥补传统工作中的不足。物联网在现代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中,如医疗健康、道路交通、店铺监控等,它们都体现了物联网的智能化与实用性。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已经开始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地方的环境监测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物联网技术。 1.2组成结构 环境监测物联网主要由采集层、网络层、应用层3大部分组成。其中采集层通过传感器、智能卡、电子标签、识别码、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实现环境因子的识别、监测分析等信息的捕获、采集,以达到智能感知的目的;网络层利用无线网、移动网、固定网、互联网、广电网等传输网络实现感知层所采集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是整个环境监测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将采集层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大范围的传输与共享,并且实现多方的交互;应用层主要包括环境监测中的特定应用服务以及实现网络层和应用服务间接口和能力调用功能的中间件,用于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决策,以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识别、感知、分析和预测,发挥智能作用。 2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1大气污染监测 如今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空气污染现象,空气质量较差,尤其在一些大中城市,由于重工业和城市交通的发展以及人口持续增长,导致了城市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其中就有人们熟知的PM2.5。大气污染监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监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和大气降尘监测等几个方面,由于物联网技术所具有的强大沟通等功能,它能够有效地应用到对大气污染监测的整个过程中,如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甚至能够监测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等,可以快速地发现空气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实时传输功能把监测器上的相关数据传输到气象控制中心,再由气象控制中心传输给电视台新闻中心等告知民众,让民众及时做好自我防护,降低污染的危害,保证身体健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天气气象预报的准确和适时就表明我国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联网应用上确实已经有一个完善的体系。 2.2水污染监测 当今世界水污染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应当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由于物联网技术所具有的自动监测功能也被广泛用于对河流河道水质、水库水质、污水处理质量等监测中。通过传感器监测水体中含有的各种固体污染物含量,各种气体含量,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而后将数据传送到中央控制系统,再由那里的计算机自动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水质好坏情况、水质安全情况并提供两种相应系数,所有的数据都会自动进行储存备案,一旦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计算机还能够自动报警,引起人们的警觉。而且物联网技术具有的“物物相联”的特点使得人也能够对系统进行人工干预,人为地进行实时的监测观察,以便为及时整改服务。 2.3海洋污染监测 我国对于海洋污染监测的物联网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世界很多国家都很早就对海洋污染监测的物联网系统建设进行着研究,它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帮助。海洋污染物联网系统建设能够监测一个国家海洋的水质情况、污染物情况,能够在发生一些人为灾害或者自然灾害时做到及时发现,从而为及时处理争取时间。比如在发生核泄露造成核污染时及时发现污染物是否到达国家的近海,为及时有效的防范争取时间;在发生油船原油泄漏时也能够及时地判断原油泄露产生的污染情况并及时地做出处理,有效控制污染的范围和规模,把损失降到最低。 2.4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尽管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系统概念,但也已经逐步地被接受应用,并发生着作用。一般来说,这样的一个监测系统不仅仅包括前面提及的几个已经投入使用的环境监测系统,它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对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动物生存情况的监测等一系列的监控,所有的信息、数据等最终汇集到中央控制系统中,由中央控制系统做出反应发出指令。目前生态环境的物联网监测的应用主要是在一些自然保护区、沙漠绿植研究、生态环境恶化监测中,已经体现出了收集、预报等功能和功效。 3存在的问题 3.1监测要素不全 在关于生态环境的物联网技术系统性监测中,监测的对象其实较为简单,很多监测系统的构成也较为单纯,因而离实际需要还有很大距离。比如只能够对海洋中几种特定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对空气中特定的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测范围非常有限,因而监测的功效也大受影响,这些与对全球整个生态环境的监测需求是极不匹配的,缺乏完善、全面的整体性环境监测势必制约着环境保护与防治,所以监测要素亟待补充和完善,方能担当重要使命。 3.2监测技术还较为初级 世界上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其实也并不完善,尤其是我国环境监测中的物联网系统建设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硬件、软件上都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完善和加强,还有很多课题亟待人们去研究和论证,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认知和开拓;不仅仅是完善传感器、传输器、运算器等硬件;更多的是在软件系统的研究控制上要加大力气,加强技术攻关,努力改变监测技术的初级化制约着监测成效的现状。 3.3监测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 我国在环境监测的物联网系统建设上起步晚,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逐步在摸索中前进,逐步在积累中提高,迄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整个国家的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建设也还缺乏统一规划,有着各自为政的特点,因而显得混乱;甚至同一个地方、不同监测系统每天向公众播报的空气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及等级都不相同,这样的环境监测效果确实不尽人意。因此实行监测的统一规划和标准,有利于提升监测效果。 3.4公众的认知度较低 物联网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名词概念,其技术应用在我国尚未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且宣传力度也不够,甚至对于已经应用了一定物联网技术的领域也没有对公众进行宣传,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对于普通公众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有隔膜的。这样一来,关注度低自然导致相应的政策无法进行完善,物联网技术应用便不能有效地扩大范围。虽然公众对于这样一项技术是有着巨大的需求前景,但是市场和生产研发之间出现了巨大脱节,这也与技术的宣传力度不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4未来发展 4.1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 对于相关设备技术的研发、生产,国家要不断加大加强政策支持,同时国家也要加强对相关研发企业、生产企业的政策补贴,在提高物联网相关附属设施质量、性能的同时不断地降低成本价格,让物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到环境监测中,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4.2加强环境监测物联网建设规划 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物联网建设的系统规划,统一监测的标准,统一国家层面的系统建设标准。同时对整个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的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杜绝地方性差异,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完善,提高质量和水平。 4.3加大宣传,提高民众对于物联网的认知 必须要通过科学教育频道、有关新闻频道、社会活动以及公共产品展示等方式来提高人们对于物联网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增加普通民众对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支持,因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归根到底要惠及民生幸福。 5结语 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必然会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促进生活的改善和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尤其对于现代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其建设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对于节能型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环境保护以及国家实行节能减排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得现代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沈伟 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在铁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铁路运输与维护是阻碍铁路发展的巨大隐患之一,运用铁路信息化完全可以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由此,为了能够适应铁路客运呈现的密度高、客流大的特征,就一定要提高铁路系统运输工作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一、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通过运用物品把它和互联网相结合,从而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定位、识别与监控的网络,同时通过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与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通讯与交换。它的核心是互联网,但是结果却已经扩散到商品之间的互换。 2.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在1999年,物联网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提出。物联网是依靠互联网技术运用无线设备与射频设别技术,从而形成一个能够让全世界的商品在互联网上能够达到实时共享的网路。在2003年,美国的权威杂志《技术评论》表示在未来的生活中物联网将会是改变我们生活习惯的十大技术的第一位。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就发表了物联网的相关报告,在报告中表示出物联网大时代的到来,在全世界各地的商品都能够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交换。通过依靠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也将会成为未来商品交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中国也出现了许多成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化的典型,例如上海的浦东机场与上海的世博会。 二、物联网关键技术 首先物联网需要运用特定的识别系统对物品的相关属性进行鉴定,其次应该把相关物品的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上传的网上,最有通过中央信息处理系统把传输进去的网络信息进行处理与公布,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当前物联网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智能嵌入、云计算、IPv6、传感技术等。 1.IPv6 因为互联网的不断成熟,互联网的IPv4地址已经达到了顶峰,IPv6必定会在未来取代IPv4。当期IPv4只有32位的地址远远不能够到达当前会联网用户的需求,而孕育而生的IPv6具有128位地址,这样就能够促使世界上的任何一样物品都能够拥有自己的IP。在当前想要快速发展物联网就需要让每一件商品都具有自己的IP地址,因此IPv6的运用必将成为物联网实现迅猛增长的基础。 2.RFID 运用射频识别RFID能够通过无线射频识别出相应的物品信息。射频识别可以识别出很小的物品的相应信息,同时通过对实体的分辨,可以迅速的在没有触摸商品的情况下了解到商品的相关信息。RFID能够大面积的识自动识别商品的相关属性,但是RFID运用的技术也有相应的不同,比如适用领域、技术特点与工作原理都制定出了不同的标准。 3.云计算 云计算被一些专业人士叫做计算资源池,它能够对海量的信息实现快速的处理,它是发展物联网的关键。由于物联网需要随时随地及时的对相关采集的数据进行更新与添加,这样就需要一个能够大量存储信息的平台实现,通过云计算就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 4.传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传感技术通过传感器、信息的识别与处理对相关物品实现检测与数据录入。同时运用其相关的传感器对一些感官达到信息录入与处理的要求。 5.智能嵌入 把信息处理器嵌于应用系统,运用Internet让整个系统固化。这样就能够节约许多的时间,但能够快速的让信息实现共享。这样就能够让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实时同步的进行信息的高速传递。 三、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 在铁路运输中实现物联网的全覆盖能够对铁路运输与维护起到高效的作用。它能够在铁路行车调度管理、机车和轮对检修信息管理系统、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系统与智能化检票系统中实现 1.智能化售检票系统 智能化售票系统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使用。乘客可以使用自动售票机进行铁路购票。在乘客进站时检票员运用小型识读器识别读取RFID电子标签,以此来识别乘客购买的车票是否与购票信息相符,这样不但能够大大提高铁路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节省旅客进出车站的时间,从而使车站可以快速运转。 2.铁路机车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 地面独立识别设备、车身或者底部的识别标签、复示设备与数据集中管理这五个部分构成了铁路机车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地面独立识别设备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其设置需要通过各个站点的一系列的处理来实现信息的管理。在货物运输车上安装电子标签就能够迅速的对车辆的相关信息进行识别。这样在物联网时代就能够让货物的信息实现实时的了解与共享。 3.铁路行车调度管理 物联网在铁路行车调度管理中只要是通过对车厢的管理来实现。它能够对铁路的速度检测与信号的升级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每一个车厢上安装一个RFID芯片,运用RFID芯片的读写器,不但能够了解到当前铁路运输的速度,还能够检测到当前铁路运输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的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使铁路可以安全的到达相应的目的地,防止一些干扰。 4.铁路客运系统 运用物联网,把旅客购票的信息植入到每一张的车票中,同时把读写器安装的客运车厢、候车室、检票口与车站口等地方。当旅客在自动售票机上购买到车票以后进入到进站口就能够自动识别车票信息是否与本人相符,进入到候车大厅以后,收到读写器的识别能够快速分辨出旅客候车地是否正确,以免旅客耽误候车时间。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对旅客候车的人数进行统计。旅客在登上火车后,也可以通过读写器对某些旅客走错车厢得以及时的纠正,并且对旅客的下一站所达到的信息进行实时传递,一面旅客坐过站的现象出现。在旅客下车以后,系统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 5.机车和轮对检修信息管理系统 运用RFID技术,能够对火车的到达时间与步骤进行精确的统计与计算,进而存储。不但如此,还可以对火车进出车站的次数与相应数据进行快速的采集与录入,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列车数据的查询与统计效率,缩减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质量与效率。 6.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系统 发展铁路物流,就一定要把集装箱运输实现信息系统化。通过对集装箱信息的采集与统计,对箱号图像识别,这样可以方便摄像头对集装箱对信息的快速读取,从而减少由于天气或集装箱破损的原因导致识别系统出问题的现象的出现。把RFID技术运用到铁路的集装箱上面,不但能够实时了解货物运输情况,还可以减少商品被盗或者破损的情况。同时提高集装箱运输运用的效率得以提高。 四、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行业其他业务中的应用及展望 1.物联网在视频监控中的运用 想要达到高质量的要就必须要使用传感器与物联网。比如,能在探头前面连接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将激光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与云台摄像机连接,利用云台摄像机捕捉画面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测距。 2.山体滑坡的监控以及提前警报系统 山体滑坡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它不但可以摧毁大量的铁路基础设施,还可能对铁路运输时对火车上的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由此看它是一个特别严重的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极大地隐患。在当前铁路部门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山体滑坡现象严重的区域安装倾角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前端设备,这样不但能够实时监控这一地区山体情况,还能够对当前的山体的数据进行传输与储存以便于相关人员的分析。同时在发现山体变化的同时及时的发出警告预警,以便于车站人员能够及时的对相应的地质灾害做出反应,进而极大地挽回人员与财产的损失。 五、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铁路系统的广泛运用,是当前信息化时代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了铁路系统的各个方面才能够提升我国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在铁路中的使用主要表现在RFID、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二维码等方面,在这些年的运用中能够发现其效果是十分的明显的。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物联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铁路运输的发展必将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的前进,我国铁路系统必将会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作者:范军 单位:北京铁路局调度所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单灯控制系统应用 1单灯控制系统组成 莱州市单灯控制系统框图由路灯监控中心、GPRS无线数据通信系统、路灯监控终端和安装于每基路灯灯杆处的单灯控制器组成。该系统利用中国联通烟台有限公司莱州分公司的GPRS网络进行大区组网,将监控中心局域网与联通GPRS核心网络接入平台进行专线链接,为每台监控终端安装移动SIM卡(SIM卡只开启数据传输功能),并且配置监控中心的IP地址后,即可实现监控中心与监控终端的数据传输,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而监控终端通过RS-485接口与单灯集中器连接,采用ISM无线小区组网方式与安装在每基灯杆处的单灯控制器进行通信,并完成与监控中心的通信中转任务。 1.1单灯控制系统组网方式 1.1.1单灯有线方式(电力线载波)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已有很多年了,它是借助电力线,将高频信号叠加在电力线上进行低速数据传输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抄表、智能电网等领域。优点:借助原先路灯电力线进行通信,无需铺设电缆和安装天线,可实现长距离数据通信;网络协议简单;维护方便。缺点:由于路灯线路复杂多变,灯型和阻抗各有不同,单一载波频率很难适应各种线路,通信成功率不到90%;变压器对载波有阻隔作用,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变压器配电区域使用,无法实现跨越。 1.1.2单灯ISM无线方式(433MHZ) ISM为国际通用的无线频段,433MHz无线网络广泛应用于工业、科学和医学领域,国内在远程抄表、工业控制、电子消费产品和无线传感网中均有成功应用。优点:频率免费使用,穿透性和绕射能力强,传播距离最远可达2000米;发射功率低,接受灵敏度高,稳定可靠;经济适用。缺点:单一的433MHz频点易受干扰,可通过无线模块自身特有的十组频点跳频技术来解决; 1.1.3单灯ISM无线方式(Zigbee) ZigBee是一种无线连接网络,工作在2.4GHz频段,具有最高250kb/s的传输速率,它的传输距离在10-75米的范围内,类似于WIFI技术,多用近距离数据传输。优点:功率低,时延短;协议通用、开放;采用加密算法和避免碰撞机制,安全性高,可切换16个信道。缺点:波长短,只能直线传输,无法绕开障碍物;传输距离短,超过75米需增加中继,可靠性大大降低,中继故障将导致后面链路所有通信中断。 1.2单灯集中器 单灯集中器安装于路灯控制箱处,与监控终端通过RS-485接口对接,主要实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单灯集中器负责集中采集所管辖路段所有路灯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素等参数,向单灯控制器发送开关灯指令;另一方面,单灯集中器与三遥终端进行数据传递,由三遥终端向监控中心实时传输数据。单灯集中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处理器采用Corex-M332位ARM芯片,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2)软件可远程升级;(3)可容纳单灯控制器容量≥256个;(4)内置锂电池,停电后可使用8小时以上;(5)具有自身和单灯控制器参数掉电保存功能;(6)较好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信道冲突自动检测;(7)单灯集中器自身故障,可根据自带时钟及常闭触点确保路灯正常开关。(8)供电范围:AC220V±20%;(9)工作温度:-40~+70℃;(10)防护等级:IP51;(11)防雷等级4级; 1.3单灯控制器 单灯控制器主要应用于路灯照明,可以实时在线监控每一个灯杆每一盏灯的工作,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经精心研制而推出的新产品。单灯控制器安装于路灯灯杆底部,防尘、防水设计,达到IP54防护等级,可根据灯杆尺寸和内部空间采用永磁吸附灯杆内壁或内壁悬挂固定。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采用军品级MCU处理芯片和电力计量专用芯片,运算速度快,采样数据精度高;(2)采用无线或载波通讯方式与单灯集中器通信,通信距离最远可达2KM;(3)检测回路:2路,可检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4)数据采集精度优于1%;(5)采用IP54防护等级,防水、防潮;(6)采用看门口电路、软件优化等方法进行抗干扰设计;(7)可适应高压钠灯、金卤灯、LED灯和节能灯等不同光源;(8)外形尺寸设计小巧,安装方便,采用透明外壳和指示灯,方便现场接线和维护;(9)工作温度:-40~+70℃;防护等级:IP65;(10)输入电压:220±20%VAC;(11)绝缘等级ClassI; 2单灯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1)实现单、双、三头(臂、火)的控制、调光和检测;(2)通过中心站软件或手机APP指令实现片区、街道、间隔和一侧(单、双数)等控制方案,以及主道开灯、辅道开灯、主辅全开、主道调光、辅道调光和主辅调光等控制模式;(3)可实现3路0-10V独立调光输出控制;(4)具有异常开关灯、电压电流超限、灯具故障、灯杆漏电、通信失败等报警功能;(5)可按照周计划、日计划自主独立运行;(6)能够检测各个灯头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和功率因素;(7)实现了通过更换通信模块,即可实现433MHZ、Zigbee和电力线载波三种不同得通信方式,确保通信无盲区覆盖。(8)实现白天修灯只开启需要维修的单盏路灯,无需开启整条路段路灯。 3结语 莱州单灯控制系统建成后,只要在监控中心就可掌握全市主要路段每盏路灯的亮灯情况,路灯故障可直接定位,准确及时的维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管理者精细化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通过设置各路段每天亮灯方案,隔灯亮、半夜关闭广告灯箱、奇偶日轮换亮灯等方式不仅节约了大量电费还大大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因此该系统的建设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宁华 单位:南京理工科技系统有限公司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铁路运输论文 一、目前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各方面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在铁路方面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尤其是在设备的客货运输的服务系统以及安全保障系统。各方面的智能化应用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以及服务质量。 1.火车票售票和检票的智能化应用 目前,在全球的高速铁路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飞速发展,我国的售票和检票系统也已经实现了很高的智能化,给广大乘客取得了很大的便利。而在铁路运输的领域中,所运用的是RFID电子容票,它根据乘客需求,采用自动售票机使得乘客可以自己提取,而且在检票中指定相对应的读写器,解读数据来分析车票是否有效,这给乘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缩短了工作流程。 2.铁路行车时的调度得到有效管理 在铁路行车的调度管理中,物联网的运用能够有效管理火车的各节车厢从而进行铁路速度的监察控制以及信号系统升级改造。它是将电子标签芯片安装在各个车厢里面,这样同时,隔一段距离在铁路的两装上特有的读写器,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掌握全国所有的铁路某个时刻所在的线路位置信息,还能够读出火车的速度,大大的帮助了火车的安全控制、调度以及追踪。 3.铁路上车辆智能化监控识别系统 一般而言,铁路机车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由五个部分所组成,即数据集中管理、复示设备、机车车身底部识别标签、地面自动识别设备(AEI)等,其中,地面自动识别设备包含了防雷设备、天线、读取装置、列车探测装置、远程通信设备、微波射频装置等。将自动识别的仪器装在各种不同的站,通过对国王的车辆分析解读,然后传至信息系统处理,采集包含数量、车次、类型等各种数据的信息,这就实现了车站管理信息的系统对机车进行每个时段的有效跟踪。 4.物联网技术在客运系统的运用 在铁路系统的各个主要地方安装读写器,这样就能识别车票中的芯片,对应相应的乘客。除此之外,这样的系统能够统计等候的乘客人数,如果有乘客不小心进错了检票口,那么就会发出提醒。而且在列车驶出后,这些信息就会自动的传输到下一个车站,而到下一站的时候就会自动提醒,除此之外,乘客下车后系统能对信息写入。 5.物联网在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互联网与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而如今网上购物的便利使得人们购物的方式越来越倾向它,那么货运的稳定、高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相比其他的运输方式而言,铁路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常重要的漏洞。并且这些情况的发生,不但损失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给铁路部门带来了许多损失。而将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使得在货物上车前就对其进行检测,那么这些信息都能被采集到,组合管理人员能够将货物与单据信息核对。不仅如此,物联网的应用,使得消费者能在网络上看到货物所在地以及到达的时间。 二、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领域内的未来展望 随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铁路运输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基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交通以及现代中的应用,物联网的技术会在一下更多的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1.物联网应用于站车信息的共享系统 如今铁路的售票系统已经与网络相连,但是车上的补票依旧需要独立的开展,这就导致了车站里面的所留的票以及车上所补的票之间会有所脱节,那么就会有浪费的现象出现。如果利用RFID技术的网络信息共享性,将车站售票系统与车上补票系统联网,车站可以准确掌握无票上车人员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车票的预留,车上也可以准确掌握列车预留情况,方便为旅客补票,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列车资源,同时便于车上进行检票。 2.综合安全预示系统 安装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安防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有效的感应入侵,包含火灾等各类安全隐患的子系统,实现列车更为安全的运行。 3.仓库管理系统 借助标签我们能使工作人员在不开箱的情况下检查物品,这同时可以防止货物在仓库里面受到损害或者被盗。 三、结语 物联网作为一次技术革命,带动或者是与产业链共同发展,实现了人与物品之间的对话。铁路是我国各方面的重要产业,随着各方面发展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铁路交通智能化一定会迎来质的飞跃。 作者:吴鹏单位: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化校园管理论文 1物联网技术在校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提供智能化教学环境。学生时常为找不到自习教室而苦恼,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的信息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自习室的情况。将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安装在教室中,并且与教室资源系统连接起来,将实时的学生数量信息传递到资源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进入教学资源系统来查询自习室的占用情况,从而节省了找自习室的时间。 2)智能考勤系统。传统教师点名的考勤方式,浪费了一定的教学时间。使用智能考勤技术,学生上课前通过刷卡进教室,教室的读卡器在接受了学生的刷卡信息后,自动将信息发送到教学管理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将数据更新到考勤数据中去,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的查询学生的出勤情况,从而节约了教学时间。 3)构建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主要为学生借阅图书和学校管理图书提供方便。首先,学校图书馆是供学生查阅资料的场所,外来人员的进入会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不便,利用RFID标签和学生的一卡通等设备,可实现图书馆安全管理。另外学生借书、还书也依靠一卡通来实现,通过刷卡、扫描图书等方式来实现自助式借书,还书时只需扫描一卡通即可获得书本信息,方便图书的归架。另外,系统在刷卡时能自动识别学生的专业、借阅记录,学生的考试成绩等信息,自动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推荐服务,方便学生学习。 4)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的设备一般造价昂贵,其结构、类别也比较复杂,通过电子标签,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在电子标签上存储设备的信息,通过与网络系统相连接,实现统一控制。学生凭一卡通进出实验室。 2物联网在学生生活方面的应用。 校园生活是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生活包括学生、教师在校园内消费、住宿、校园安全、车辆管理等方方面面,智慧校园是以智慧技术来实现智慧生活,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更好的实现智慧校园。具体来谈,有以下几点。 1)消费管理。消费管理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消费管理主要包括: ⑴基于RFID技术的一卡通,或有的学校以手机等作为信息存储器,含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⑵RFID阅读器,即消费场所的刷卡器,读到信息后传至后台的数据库进行查询,读取和扣除金额。 ⑶后台数据库,持卡人的信息统计在数据库中,方便了消费业务的查询。像食堂、商店、浴室等场所的消费管理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2)智能照明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照明,利用声控装置、加法计数器等设备,根据光线、教室有无人来自动控制照明开关,实现节能效果。 3)校园安防管理。在物联网安防管理平台中,利用射频识别、图像识别、GPS等技术,结合日常监控设备,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汇总、处理,适时进行警报或提示,实现校园安防自动化。 作者:张淑坤单位: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现代农业发展物联网技术问题及建议 摘要:农业物联网是一种新兴农业信息化技术。本文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在应用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安全、射频辐射、电子环保、形象工程、国家标准五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技术;农业信息化 物联网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定义可以概括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步骤是首先各种数据感知设备采集各种农业数据,然后建立数据传输和数据格式转换,最后利用各种网络及现代信息传输渠道如4G网络、zigbee、internet,数据决策中心如“吸星大法”般的实现农业广、深数据全方位的大尺度收集;决策中心再将海量农业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然后再发出指令数据控制各种智能化终端完成农业各种操作行为,最大限度的免手工作业,进而实现数字农业高效精准目标。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物联网在我国农业相关领域开发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农业生产过程精细管理、农产品质量溯源、农产品物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各个方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各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数据处理平台。如辽宁省农科院开发的基于zigbee网络传输的设施农业温湿度物联网控制系统;2012年安徽省被列入国家物联网试验区,主要在农作物“四情”大田监测、农业精细化种植管理、加工车间生产管理、畜禽和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应用到了物联网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确实在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看到成绩的同时,物联网快速爆发式的应用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如何应对及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物联网能否高效、长期、健全稳定发展的关键。 一、数据安全及建议 从物联网的定义上不难看出,RFID使用数字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由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阅读器(Reader)与及软件平台三部份所组成,通过射频信号进行数据识别,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农业物联网与其他物联网最大的差别是,农业物联网能够较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生产信息的公开,而且使用农业物联网进行生产的农产品附加值较高[2]。但是,由于前期大量数据录入及处理需要人工操作,那么,问题来了!从数据安全角度,如果射频标签不加密或机密机制不够严谨,在各个工作流程的环节中,标签中的数据很有可能被删除、盗取或被篡改。农产品的各种种植、加工、性状等数据就有可能被其他竞争者所获取并利用,也就形成了标签数据是真的,但和实际产品对不上的尴尬境地。从网络安全角度,从读写器到后台网络传输如zigbee网络传输,不但面临普通网络中的数据安全问题,而且也要面对无线传输数据截获问题。建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是所有的RFID读写器在读取数据、zigbee传输数据中都要严格应用数据加密验证机制,同时读写器和后段的系统平台数据传输也需要数据加密,必要时可以采用量子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参与平台的管理人员也要有高度的数据安全意识,并且要具有高涵养的科研数据保密素质。 二、射频芯片的电磁辐射影响 在物联网中,无论是信息采集设备、还是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包括rfid、zigbee、wifi等先进电子设备,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当RFID标签和zigebee相关的电子器件被大量使用的时候,操作者就会陷在充满电磁辐射的有一定危险的空间中,如果功率过高,这就可能会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在农业物联网中,电子器件的电磁辐射及材料释放物对空气、水、植物、动物等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本来农业物联网是用来代替人工劳动力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最后可能因为电磁辐射的影响,却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甚至是生产了有毒害的农产品,最终食用农产品的人类还是受害者。这样人类就掉入了自己所设计的高科技电子产品之坑。建议设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电磁辐射相关标准规定RFID标签使用的频谱和信号功率,其功率及频谱必须对人体的辐射降低到最低,甚至是零辐射;规定其工作模式是被动还是主动以等重要参数。不要盲目追求传输速率,尽量使用保证人类、环境相对安全的低频段,避开高频段和超高频段,把农业物联网的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降低到最小。 三、物联网电子设备的环保问题 在大规模的农业物联网中,电子标签和相关电子器件必将是大规模应用的产品,大规模的使用所带来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即“绿色环保”的问题。针对电气电子设备报废产生的环境问题,2003年1月27日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电气电子设备报废指令,电气电子设备报废指令旨在将电气电子设备在其生命周期中和成为废品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化。它鼓励收集、处理、再循环、再利用电气电子设备报废品,并订立标准,规定制造商负责大部分这类活动的费用(制造商责任)个人用户能够返还报废的电气电子设备而勿需缴纳费用此外。强调采用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废物回收手段,以减少废物排放还寻求改善电气电子设备生命周期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人员的环境条件[3]。虽然rfid、zigbee等电子器件及芯片是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的,但也会有生命周期。因此,做好废弃RFID相关电子器件处理与回收利用的工作,既是对本身的道德要求,又是对社会公众及地球大环境负责任。我国在电子设备绿色环保领域还没有成熟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物联网相关电子设备的废物回收等绿色环保电子设备法律法规,最好由使用方或者制造方负责回收,并且要创建由政府部门监督、由检测机构或RFID标签制造方来处理的体制,采用“谁获得收益谁付出管理”的原则。即产品制造者在得到RFID标签收益同时,也必须要由有义务回收、处理相关的电子垃圾,或者增缴RFID电子标签及其他电子器件垃圾的环保税。可以依据回收工作的质量进行rfid设备商的资质评级,未达到资质评级的要求强制退出政府采购供应。 四、演示形象工程多,产生实际效益的少 虽然我国农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发展已有多年,但大多数还是处在演示、形象、政绩工程阶段,真正用到农村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很少,而能够给农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少之又少。类似几年前的互联网泡沫经济,短期出现的大量互联网站在互联网泡沫经济的衰退下也都因为不能创造价值而关闭了。同理,目前物联网有些标准还尚未统一,政府部门及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各自为战,在设计研发初期都把关键点放在了如何采用最时髦的信息技术和设备,营造最先进的物联网环境,以达到单位报奖、个人政绩提升之目的。至于设备成本、人工使用成本、使用推广对象、是否适合地域实际情况等问题很少考虑。以致重复投资建设研发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技术平台只能做花瓶鉴赏,不能真正在农村、农民中推广,不能在农业实际生产时投入使用。或者即使投入实际农业生产,相对高昂的平台软硬件费用投资,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也会微乎其微,甚至会是负效益。建议政府、科研部门在设计研发物联网平台时应脚踏实地、立足当地实际的三农需求,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开发出当地农业真正能用得上的、用得起的、真正给当地农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物联网平台。即真正用在田间地头的、用在老百姓家里的、让农民看到收益的物联网平台五、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缺乏统一标准近年来,我们国家先后建立了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TC10)。早期成立的这些科研组织通过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物联网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在物联网技术标准化方面奠定了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应用行业,其他行业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往往不能直接应用于农业方面,需要根据农业行业特点重新进行拟定统一技术标准。所以,在物联网技术农业标准方面,各个国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专门成立农业物联网标准的制定部门,特别对绿色RFID标签的研究与开发相关标准方面,有待建立完善的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各级科研机构不能各自为战,要尽快统一标准。 五、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引起了世界农业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农科院、各省农科院也认识到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对农业数字化管理及精准数字农业的重要意义。如果能在实践中解决以上五个相关问题,并充分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结合,相信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科研机构的前瞻研究,再和农村生产一线的实践相结合,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就不会停留在虚空的信息化彩壳之上,亦将会给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个浪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专题。电子商务这几年虽发展迅猛,但物流配送、产品质量、假货等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物联网简介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指按约定的协议,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光纤传感、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起来,能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的典型特征 (1)全面感知: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等,实现对物体的全面感知。 (2)可靠传输: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传感网等多种方式将感知的信息传送到处理中心。 (3)智能处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智能处理算法和模型。 3、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比其他国家落后,我国的物联网研究并没有盲目跟从国外,而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应用需求,积极开展基础标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物联网在车辆管理、调度以及物流的物品运输、仓储、监测和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以应用为牵引发展特色,并在标准、技术、产业以及服务和应用等方面,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我国物联网产业已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应用启动”阶段,多地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突出“示范应用”。 二、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问题 电子商务并不是面对面的交易,而是通过商品的标题、图片、宝贝描述来获取商品的信息,买家对于商品的认知取决于卖家的描述,若卖家不诚信,则造成买家对商品的认知产生偏差,卖家甚至可以利用掌握商品信息的主动权误导买家,如经营商虚假商品信息等,使得市场中出现了一些商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网络消费者实际收到的商品往往和网上的商品介绍相去甚远。 2、物流问题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是与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的最接近的环节,物流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目前物流发展还较落后,没有形成高效的物流体系,多以第三方配送为主,而第三方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会影响用户对商品的满意度,目前电子商务中投诉最多的是物流配送服务方面。如:配送速度慢,送错地方,丢失货件,送错商品,货件有损坏等问题。 3、电商产品真假问题始终存在 价廉物不美,电商商品真假难辨,近年来越来多的电子商务平台被假货沦陷,淘宝/天猫(C2C集市卖家及品牌卖家)、当当、小米、国美在线、1号店、唯品会、银泰网、华为、好乐买、凡客诚品为“2014年度十大用户体验最差网络零售商”。2011年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淘宝网售假问题;2013年3月,调查发现,关于乐蜂网售卖假货的投拆在微博、论坛、BBS上比比皆是;2014年CCTV2《经济半小时》曝光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电商售卖的化妆品来自“天照天”批发市场,而当当网方面无法提供能证明是“正品”的凭证。所有这些,说明目前电商售假,是老大难问题,同时也是制约电商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应加强支撑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示范工程 (1)建设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着力改变电子商务分散建设各自为战的现状,应尽快制定电子商务标准、物联网编码标准以及数据共享和交换等标准规范,并应统一设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总体框架。示范引导、分步实施。鼓励感兴趣、并有条件的企业首先在我国电子商务对物联网应用需求比较迫切的地区和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总结运行经验,并逐步扩展应用的区域和领域。依托现有、充分整合。依托现有的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充分整合各种相关系统,提高效率,尽量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强调资源共享,包括设备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和知识经验的共享,通过物联网整合分散的资源,理顺各单位间的业务流程,形成新技术条件下电子商务新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企业间、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示范工程的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2)支撑平台的建设应由政府建立相关的《产品防伪和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使用RFID技术对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直至到消费者的全部信息数据进行精准化和系统化管理,从而达到对产品实行防伪和追溯管理的目的。质量追溯:系统应对所有产品进行统一编码,综合运用加密通信、GPS、RFID等技术,将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的信息全部写入RFID标签,对写入的环节应严格把关,再利用RFID读写设备读取信息,了解每个产品的信息,从而实现从产品的生产到加工、物流配送直至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监控,实现产品可追溯,可追溯系统对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实施监控,能够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和信息透明化。防伪:为每个产品设置一个全球唯一标识,并将标识写入电子标签中,成为产品的一部份,用户可通过电子标签识别器对产品进行真假识别验证。 (3)示范工程的建设应开展应用示范工程,可在物流、农产品、食品等方面的电子商务确立一批应用物联网的示范工程,积极探索“物联网+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如可先建立智能物流、食品追溯物联网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应以政企共建模式为佳,由政府牵头整合资源、进行前期引导支持,后续通过企业市场运作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初期对企业给予税收和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电商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产品开始生产起,就在产品中嵌入EPC标签,使每件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将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过程的信息都记录其中,包括:生产厂商名称、原材料、原材料检验人、原材料检验结果、原材料批次、产品批号、成品质检人、成品质检结果、成品分类、出厂日期、出厂顺序等相关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真实信息。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不再是由卖家单方介绍产品信息,可主动地通过卖家所提供的产品的电子标签EPC,通过溯源系统查询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然后再到销售的真实信息,从而解决电商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消费者可真实地辨别商品,了解商品的来源,提高网络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有利于工商等执法部门的公平快速执法,形成网上商家良性竞争形态。 3、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防伪问题 应用RFID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产品防伪系统,在生产时为每个产品设置一个全球唯一标识,并且将标识写入电子标签中,写入后是无法修改、无法仿制的,同时在标签读写过程中利用电子签名技术提升标签的保密性和防伪造性,为方便用户的查询,可应用移动技术将移动终端,如:具有RFID读写功能的PDA、开放了开发环境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与电子标签、防伪系统结合起来,使用户可直接用智能移动终端对产品进防伪验证,系统将防伪验证结果返回给消费者,同时记录验证信息,若验证不正确,应将信息记录到防伪报警子系统中。 4、应用物联网技术优化物流问题 配送速度慢,送错地方,丢失货件,送错商品,货件有损坏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和消费者对物流过程不能实时监控所造成的,可通过将电子商务物流与物联网有机结合,解决这些问题。 (1)优化配送运输流程应综合运用RFID、GPS、GIS及速度传感器等技术建立智能物流系统。系统可通过优化配送线路和配送方案,加快物流配送速度;并能实时准确获取车辆所处的地理位置、车辆速度、车内湿度、温度以及物品的相关信息等,并可将车辆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有自动报警功能,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智能物流系统,同时车辆应按监控中心的指令工作。 (2)实时追溯货物的行踪,提高配送质量通过对物品进行统一的编码,并在物品中嵌入EPC标签,通过智能物流系统,消费者、企业、物流公司仅需要在网上查找相关商品的EPC信息,就能够实时获取该商品的所有信息,如:商品的运输路线、车辆目前所处位置、车内温度、物品有无破损等。当商品在物流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可马上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通过对商品实现追踪,减少送错地方、丢失货件、送错商品、货件损坏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整个物流实时效率。 四、结语 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物联网是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个浪潮,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将物联网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将会解决电子商务目前存在的很多难题,有助于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黄燕勤 单位:梧州学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库存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应用 现如今,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在库存管理上都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推动了企业库存管理的发展,诸如MRP、ERP等,而物联网的发展也极大的改善了库存管理的模型。 一、库存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 1、仓储运作流程的优化。 在企业的仓储运作流程当中,包括有三个阶段:其一是入库;其二是出库;其三是盘点。而验货人员的工作就是根据以上的到货记录与接到订货数量的单子进行具体的比对,再决定是否将货物接收入库;而在出库的管理过程中,一般是应用RFID技术来进行扫码,可以将库存量信息准确的进行更新记录,定位货物库位的信息,有利于货物的分拣便捷;对货物进行盘点的时候,可以应用RFID技术来加快盘点的速度,使得定位更加精确,与传统的人工盘点相比,新型盘点技术可以增加效率,缩短时间,更能够提高盘点的准确性。 2、库存成本的降低。 在企业内部的库存管理时,需要对订货的时间和数量做出准确的管理,还要保证货物的安全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极大的保证在途物资的动态时时查询和跟踪监测,为后来的入库做好充分的准备,还可以科学的安排接下来的生产以及销售。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库存内的产品数量进行了解,在掌握原材料的消耗情况之后,为下次的订货做好准备。因此,物联网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库存管理,最大化的降低库存成本,使企业保持最佳的库存持有量,减少库存资金在企业资金中所占的比例,从而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3、生产成本的精确计算。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只有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引进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产品的生产过程,了解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和其他加工的产生的见解成本,对不同批号产品的数量和成本都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计算。 4、服务质量的提高。 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帮助客户进行产品动态的查询,还可以对整个企业的库存变动情况进行科学的记录,将库存管理行为透明化,只有有迹可循才能够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且,企业还可以对产品生产的来源和加工流程进行了解,包括原材料的始发地信息等等,保证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的查询到原有,同时,还能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库存产品动态进行清晰的定位,配合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将库存管理过程中的设备运行机械化,包括对堆垛机的控制以及出入库和库内管理的运行,提高了企业内部库存管理的有效性。 二、在库存管理中应用物联网的障碍 1、物流管理应用较少。 现代企业对于库存管理已经不单单在企业的内部使用,在与企业相关的各个供应链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整个应用的环节设计到多个方面,包括对于海关、工商和税务等。由于在现代社会当中,物联网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在整个市场企业中得到重视,因此技术使用范围受到的局限性较大,大多是在企业的内部得到推广,却没有在庞大的供应链中体现物联网技术的优势。 2、物联网技术标准不够统一。 物联网技术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传感网技术;TCP/IP寻址技术;RFID技术,第三项技术的技术性较强,在企业中的使用也比较频繁,由于每个RFID标签都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其中的识别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感应器来将物品中的RFID标签信息读取出来,比较规范而且还具有信息互用性。但是现阶段,RFID产品在国际上并没有正视的标准,倒是每个厂商的相关产品之间不可互通,无法兼容,导致RFID标签产品只能在特定的厂商中得以应用,不利于库存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也不够便捷。 3、技术产业化问题。 国内对于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主体一般都是各大高校或者是相关的科研单位,虽然该技术在许多的领域中都取得了专利,但是技术产业化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只要在智能交通或者家居等方面使用,对于企业供应链这一庞大的应用群体,物联网技术只处于试验时期,还无法将这项费用较高的新兴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总之,本文探究了库存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面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将会继续深入的进行研究试验,最终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核心支撑点,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 作者:徐小敏 单位:重庆西南医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铁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铁路运输与维护是阻碍铁路发展的巨大隐患之一,运用铁路信息化完全可以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由此,为了能够适应铁路客运呈现的密度高、客流大的特征,就一定要提高铁路系统运输工作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一、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通过运用物品把它和互联网相结合,从而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定位、识别与监控的网络,同时通过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与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通讯与交换。它的核心是互联网,但是结果却已经扩散到商品之间的互换。 2.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在1999年,物联网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提出。物联网是依靠互联网技术运用无线设备与射频设别技术,从而形成一个能够让全世界的商品在互联网上能够达到实时共享的网路。在2003年,美国的权威杂志《技术评论》表示在未来的生活中物联网将会是改变我们生活习惯的十大技术的第一位。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就发表了物联网的相关报告,在报告中表示出物联网大时代的到来,在全世界各地的商品都能够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交换。通过依靠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也将会成为未来商品交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中国也出现了许多成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化的典型,例如上海的浦东机场与上海的世博会。 二、物联网关键技术 首先物联网需要运用特定的识别系统对物品的相关属性进行鉴定,其次应该把相关物品的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上传的网上,最有通过中央信息处理系统把传输进去的网络信息进行处理与公布,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当前物联网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智能嵌入、云计算、IPv6、传感技术等。 1.IPv6 因为互联网的不断成熟,互联网的IPv4地址已经达到了顶峰,IPv6必定会在未来取代IPv4。当期IPv4只有32位的地址远远不能够到达当前会联网用户的需求,而孕育而生的IPv6具有128位地址,这样就能够促使世界上的任何一样物品都能够拥有自己的IP。在当前想要快速发展物联网就需要让每一件商品都具有自己的IP地址,因此IPv6的运用必将成为物联网实现迅猛增长的基础。 2.RFID 运用射频识别RFID能够通过无线射频识别出相应的物品信息。射频识别可以识别出很小的物品的相应信息,同时通过对实体的分辨,可以迅速的在没有触摸商品的情况下了解到商品的相关信息。RFID能够大面积的识自动识别商品的相关属性,但是RFID运用的技术也有相应的不同,比如适用领域、技术特点与工作原理都制定出了不同的标准。 3.云计算 云计算被一些专业人士叫做计算资源池,它能够对海量的信息实现快速的处理,它是发展物联网的关键。由于物联网需要随时随地及时的对相关采集的数据进行更新与添加,这样就需要一个能够大量存储信息的平台实现,通过云计算就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 4.传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传感技术通过传感器、信息的识别与处理对相关物品实现检测与数据录入。同时运用其相关的传感器对一些感官达到信息录入与处理的要求。 5.智能嵌入 把信息处理器嵌于应用系统,运用Internet让整个系统固化。这样就能够节约许多的时间,但能够快速的让信息实现共享。这样就能够让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实时同步的进行信息的高速传递。 三、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 在铁路运输中实现物联网的全覆盖能够对铁路运输与维护起到高效的作用。它能够在铁路行车调度管理、机车和轮对检修信息管理系统、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系统与智能化检票系统中实现 1.智能化售检票系统 智能化售票系统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使用。乘客可以使用自动售票机进行铁路购票。在乘客进站时检票员运用小型识读器识别读取RFID电子标签,以此来识别乘客购买的车票是否与购票信息相符,这样不但能够大大提高铁路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节省旅客进出车站的时间,从而使车站可以快速运转。 2.铁路机车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 地面独立识别设备、车身或者底部的识别标签、复示设备与数据集中管理这五个部分构成了铁路机车车辆智能化识别系统。地面独立识别设备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其设置需要通过各个站点的一系列的处理来实现信息的管理。在货物运输车上安装电子标签就能够迅速的对车辆的相关信息进行识别。这样在物联网时代就能够让货物的信息实现实时的了解与共享。 3.铁路行车调度管理 物联网在铁路行车调度管理中只要是通过对车厢的管理来实现。它能够对铁路的速度检测与信号的升级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每一个车厢上安装一个RFID芯片,运用RFID芯片的读写器,不但能够了解到当前铁路运输的速度,还能够检测到当前铁路运输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的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使铁路可以安全的到达相应的目的地,防止一些干扰。 4.铁路客运系统 运用物联网,把旅客购票的信息植入到每一张的车票中,同时把读写器安装的客运车厢、候车室、检票口与车站口等地方。当旅客在自动售票机上购买到车票以后进入到进站口就能够自动识别车票信息是否与本人相符,进入到候车大厅以后,收到读写器的识别能够快速分辨出旅客候车地是否正确,以免旅客耽误候车时间。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对旅客候车的人数进行统计。旅客在登上火车后,也可以通过读写器对某些旅客走错车厢得以及时的纠正,并且对旅客的下一站所达到的信息进行实时传递,一面旅客坐过站的现象出现。在旅客下车以后,系统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 5.机车和轮对检修信息管理系统 运用RFID技术,能够对火车的到达时间与步骤进行精确的统计与计算,进而存储。不但如此,还可以对火车进出车站的次数与相应数据进行快速的采集与录入,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列车数据的查询与统计效率,缩减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质量与效率。 6.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系统发展 铁路物流,就一定要把集装箱运输实现信息系统化。通过对集装箱信息的采集与统计,对箱号图像识别,这样可以方便摄像头对集装箱对信息的快速读取,从而减少由于天气或集装箱破损的原因导致识别系统出问题的现象的出现。把RFID技术运用到铁路的集装箱上面,不但能够实时了解货物运输情况,还可以减少商品被盗或者破损的情况。同时提高集装箱运输运用的效率得以提高。 四、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行业其他业务中的应用及展望 1.物联网在视频监控中的运用 想要达到高质量的要就必须要使用传感器与物联网。比如,能在探头前面连接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将激光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与云台摄像机连接,利用云台摄像机捕捉画面信息,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测距。 2.山体滑坡的监控以及提前警报系统 山体滑坡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它不但可以摧毁大量的铁路基础设施,还可能对铁路运输时对火车上的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由此看它是一个特别严重的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极大地隐患。在当前铁路部门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山体滑坡现象严重的区域安装倾角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前端设备,这样不但能够实时监控这一地区山体情况,还能够对当前的山体的数据进行传输与储存以便于相关人员的分析。同时在发现山体变化的同时及时的发出警告预警,以便于车站人员能够及时的对相应的地质灾害做出反应,进而极大地挽回人员与财产的损失。 五、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铁路系统的广泛运用,是当前信息化时代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了铁路系统的各个方面才能够提升我国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目前,我国的物联网在铁路中的使用主要表现在RFID、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二维码等方面,在这些年的运用中能够发现其效果是十分的明显的。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物联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铁路运输的发展必将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的前进,我国铁路系统必将会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作者:范军 单位:北京铁路局调度所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1建筑节能的方向走势 (1)对于建筑节能最常见的概括是,为了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对建筑空调热水器的使用、建筑照明以及各个家用电器工作状况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合理利用。另外,在建筑使用的能耗方面,空调体统、照明以及动力系统的所占比例较高,对于大型的公共建筑而言,楼宇的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是最常见的,通过对楼宇自动化和控制网络的数据通讯协议以及欧洲设备安装总线的协议这两种主要的技术采用,保证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建筑内共机电设施的完好运行。尽管楼宇系统自动化的技术运用比较广泛,但仍然存在一些难点,例如:建筑内电气设备存在布线的成本较高并且安装复杂的问题。并且,楼宇系统自动化的其他方面的难点在于,它不能全面的获取建筑在能耗过程的详细数据,因此,无法让建筑的内耗能系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所以,另外一种更低成本、更加低耗拥有较大范围的组网,并且更便于管理的网络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2)物联网技术的低成本,低耗能,并且能够组建大规模的测控网络等许多方面的使物联网技术为建筑的节能技术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外,一些能源研究机构经过科学的系统研究,研究出来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照明控制实验室的原型系统。在一些研究报告中可以发现,增加采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控制节点的照明系统中,使其对能源的消耗降低30%左右。另一方面,一些小型的公司,已经研发出一整套以无线传感器为基础的网络的照明控制产品,这些产品,通过照明系统的遥控与自控,从而使照明系统的能耗降低。 (3)建筑的能耗多尺度、细粒度以及对多种运行参数的检测都可以通过对物联技术的运用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根据对一些相关数据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继而形成建筑低能耗的运行系统的最优化。 2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1)温湿度采集器、空调墙空器以及人员位置的采集器是中央空调的调监控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温湿度采集器主要通过对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一定的收集,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给空调墙控器,进而,空调墙空器结合当前温度与之前预备设置的温度进行对比,另一方面,人员位置采集器通过向空调墙提供某篇区域的人员所在信息,让空调控制器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合适选择其控制模式,因此,这两方面的正常结合运用,使空调得以正常的运行。 (2)照明控子系统是通过将某片区域的光照检测信息传递给照明墙控器然后通过对该区域的安装的人员位置与光照度的采集,在周围环境光照度的基础上,经过该片区域内照明电器的组合控制照明电器开关对照明亮度进行一定的调节。 (3)为实现对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中电梯进行一定的数据监测与信息控制,电梯控子系统采用电梯数据采集器以此来知晓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消耗。通过对电梯控子系统的智能优化,从而更好的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耗能的最终计划。 (4)电能表数据的采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实际生活中,为更加方便的解决电表数据的采集和传送,使用为电表加入无线通信模块或者是连接无线数据采集器的方式进行远程电表数据的采集工作,并且逐步建立一个电力抄表的系统。 (5)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对建筑能耗系统的测控中,数据采集节点占绝大部分,数据采集节点有被人们称之为系统中的终端节点。终端节点的作用在于在检测环境温度,电量的数据过程中可以一段时间内周期性的采集所需要的检测数据。另一方面,由于电梯的启动与暂停工作的频繁,因此,可以采用中断方式采集数据,而且终端节点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未工作的状态,从而可以采用电池进行对其的供电。 3建筑节能的控制策略 (1)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能源以及排放的系统设备进行一定改善与约束是跟据我国能源及排放多方位的整理分析得出的。因此,对建筑各个方面的节能控制成了首要的任务。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节能的分项工程中,对水管、风管的保温层的温差进行一定的自动检测并经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另外对房间里每个地方的空调用电进行计算与统计并安装自控装置。 (2)在对空调的采暖系统的冷热源这一分项的节能工作中,进行一定的科学实验。在公共建筑的空调节能过程中,以实验区为例。在实验区的区域内采用四管制空调系统用,冷源为冰蓄冷系统,热源为市政蒸汽。一方面采用全空气空系统,空调系统冷热源采用屋顶式空调机组;另一方面,在教育展示中心设置地源热泵,使建筑物内其余的空调区域运用变冷媒流量多联几种中央空调系统,最后利用技术动态的检测记录,进行分布调控。 (3)在进行对电能检测与控制节能的工程分项中: ①对每个电源的分路进行检测、计量;根据的电路所需容量选择合适的智能电表。 ②对于开关容量超过100A,应配置相应的电流互感器,运用带CT接线进行软计量检测,最后,智能电表和智能数据根据网关可采用“总线式”挂换方式。 (4)在可再生能源分项工程、雨水利用分项工程以及污水处理的分项工程中: ①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智能检测和供回水动态监控,同时也对太阳能光伏发变电监测进行智能的记录与监控。 ②在雨水利用分项过程中,对集水池,管道和泵,以及喷灌系统进行记录控制,使雨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最大化的利用。 ③对污水排放的窖井,调节池和反应池以及污水提升管道,进行一定的动态检测,包括,潜污泵、流量计、管道混合器、pH计泵、加药设备以及计量泵。使污水得以被更好的重新利用或者合理的进行排放。 4结束语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建筑节能是一个热点领域,随着市场的发展,将占据未来物联网市场数据中的主要比例。这一技术的兴起,能很好的降低我国建筑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效益目标,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工业建筑节能减排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作者:刘浩伟 单位:山东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现代物联网技术设施农业论文 一、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概述 据统计,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已经位居世界首位,达到了350万hm2。同时伴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开来,大范围应用于设施农业,会使应用整个体系更加完善。与此同时,物联网凭借其产出增加、成本降低、高效及智能化等优势被人看作是现代农业智能化实现的重要途径。设施农业是结合动植物的特点分析其最佳的生长条件,同时在有关设备和人力的共同调节下控制环境,使动植物不受季节天气的束缚达到每年均衡生产上市的目的。当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某个程度进而衍生出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物联网技术是将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网络与自动化等综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的聚合性应用。它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广,因此被认为是信息技术第三次革命性的创新。这种技术拥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世界各国人们对其充满了期待,我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战略,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到设施农业发展中去,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完美结合。在智能监控与分析、数据的传输与采集、自动化调控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对农业的生产过程等进行监控管理,对农业生产实现科学的组织与规范的管理,让动植物能够更好生长生产,实现产出最大化。如今,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已经形成一套控制闭环的系统,它的实现首先通过传感器来得到温室环境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酸碱性等),在把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收发网关来发送到信息的处理中心,同时由它来对得到的信息进一步处理并采用一系列的算法等作出决策,然后再经网关把算出的决策传送到设施农业执行机构,触发执行任务后就可以参考标准对现在的环境作出调整。如此循环往复,实现目标。 二、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当前,在种植、养殖、农资、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化推送、农业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设施物联网技术都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与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植物生长环境更好,可以全面感知家禽牲畜的生长状态,减少弊病。下面就对其应用具体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整个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其终端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是工作的重点之一。简单地说,物联网终端与各式各样的作用不同的传感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传感器的帮助之下,可以全方位的对农作物实时进行监控,依据监控所得数据进一步采取措施,使农作物在合适的环境下生长。其中传感器的种类大致有温度、光、湿度、pH值、二氧化碳、生物等传感器。使用这一终端对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合理适度的调整控制,同时还节约了各类资源,如水与人力等。二、对农作物的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判定农作物是否发生灾害的关键数据是阈值,当阈值到达一定的界限之后,农作物灾害便随之而来。在以往的种植过程中,人们常常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金钱、精力去应对农作物灾害发生,但是往往得到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同时大量时间、金钱付诸东流。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借助无线传感器对农田进行大规模的同步监测,同时针对观察情况,科学及时地对发现的情况处理,对农作物的灾害防御有很好的作用。在准确判断灾害情况、范围、程度的同时,还可以面对问题给出最合理的方案。根据情况的不同,在整个过程中还可能会用到GPS定位、GIS等先进技术。 三、物联网在设施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发展事业的重视,物联网产业持续升温,很多与设施农业相关的设备工厂开始在设施农业物联网方面大展拳脚,使得产品种类多种多样。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公司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产品功能单调、没有特色。再次开发前景受限、价格过高等。这些工厂研发制造水平旗鼓相当,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并没有出现领头羊式的企业。再者由于该技术比较新颖,没有一套公认的、合理的、权威的评价标准。面对这一困境,需要国家进行适度干预,从全局上对该产业进行规划、同时明确发展的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计划。要在新产品的研发与新技术上加倍努力,根据不同的地区情况、人员素质情况研发技术,因地制宜。在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技术不协调的问题。二、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信息化还没有普及,所以物联网中很多的高新技术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市场,这就导致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在一些关键的技术上一直停滞不前。但是伴随着传感器在各个不同类型农业的发展,其价格也逐渐走低,该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综合上述两种现象,产生了在一个大的技术系统中各类技术发展不均衡。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持,虽然目前物联网技术取得一定发展,但是总体上水平较低。要是这个问题走出泥潭,首先是对关键技术(无线传输等)进行攻关,取得突破,再是对已经取得的技术成果(传感器等)进一步巩固完善。三、当前,我国农业物联网产业分布分散,没有统一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这使得行业内交流较少。出现了对同一技术重复开发,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这需要各个企业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权威技术平台,围绕该平台,进行交流探讨,避免一些重复开发、资源浪费问题再次发生。 四、就物联网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设想 要想使设施农业实现投资少,环保节约的目的就要大力发展精确农业,这种农业类型以效益作为目标,是一种超前性的农业新技术。这种技术把信息智能化与机电一体化结合起来,并取得一定的应用。精确农业凭借其减少不必要投资,同时加强农业管理水平,既保证能源消耗少,又可以使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值得被引入我国设施农业。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食品安全的问题逐渐凸显。要想使食品安全有保证,农产品的生产、传输、出售等各环节必须严格把关,用传统的方式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设施农业的引入可以缓解这个问题。比如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动植物生长,监测动植物生长环境的各个指标,真正保证食品安全,实现绿色无公害。当前,传感器应用和比较广泛,但是随着发展很多农户存在完全自动化管理的要求。这对整个设施农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领导作用。同时要建设一批专业的技术队伍和技术品台,使企业之间、用户之间、企业用户间有一个良性沟通。 五、结语 物联网的应用可以使设施农业有一个大的飞跃。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新的农业技术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也提出愈发多的高要求,加之国家对物联网的高度重视,使得物联网发展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面对种种任务,我们才刚刚起步,前路漫漫,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进行探索研究。 作者:庞春辉 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论文 一、物联网与云计算 谷歌已许可用户在Google的云计算上运行大型并行式的应用程序,并公开其教授云计算程序。在国内,中国移动科学院已完成云计算中心的试验,阿里巴巴下属阿软件建立了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世纪互联推出CloudEx产品线,提供个人及企业进行云备份的数据保障服务。由此可见,中国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的构建立正在进行中,云计算将得到飞速的发展,其在电子商务上的发展价值巨大。本文对分析云计算在B2C的发展及困难,通过解决方案来探讨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发展方向。 二、基于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B2C电子商务模式 由于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能够对海量的营销数据进行高性能的分析处理与优化,考虑当前的物联网技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建立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时,采用如下几个方面的经营模式。 1.在物联网的角度作为切入口,协同传感器生产厂商、通讯营运商,将企业自身的无线传输网络,通过传感节点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因此,想升级为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可以将物联网系统架设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之上。从而实现运资源的虚拟化与动态分配。 2.可以将大型的B2C的企业作为发展的云平台发展的基础,将云平台的网络几点配置以及资源分配进行优化升级,从而达到B2C电子商务企业的高效应用。将大型的B2C企业进行联合,制定云平台的统一标准。 3.当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建立完善时,随着B2C电子商务的业务量不断的增长,要努力提升云平台资源的共享服务以及高性能计算的能力。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伴随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良性发展的要素。随着B2C电子商务的规模越来越大,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体系的优势就越明显,盈利效应就越好。 三、总结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应用,深入分析了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并且对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作了详尽的阐述与深入的探讨。为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B2C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作者:周本海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用于设施农业论文 1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信息化科技飞速发展时期,我国农业正处于这个关键的时期,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要想使“电脑上种地”的愿望可以实现,就必须加快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步伐,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1.1传感器种类繁多,功能相近,将向细化 其发功能的方向发展目前,应用的传感器产品都能够达到对环境监测的目的,并能够形成简单的系统,但是功能不完整,扩展性和升级能力相对较差,性价比不高,没有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农业传感器将朝着微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能否降低构建传感器网络的成本,降低传感器的功耗,延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是传感器网络能否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同时,发展可靠性高的更为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以及设施与机械化技术的功能定位,引进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1.2网络传输管理系统建设滞后,无线通信 技术将获广泛应用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需要一个稳定性、经济性和通用性上均衡发展的管理系统或管理平台,设施农业综合管理系统大多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价格昂贵,真正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产品还很少。此外,如何提高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也将是研究的重心。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空间范围查询处理算法能量消耗较大,且当节点失效时查询处理过程易被中断,无法返回查询结果。wifi技术因其组网灵活、易维护、易拓展和丰富的配套设备等优势将在设施农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通过对农作物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二氧化碳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自动控制指定设备。同时在设施现场布置摄像头等监控设备,用户通过电脑或G4手机实时采集视频信号,收集设施内生长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远程控制智能调节指定设备,为作物生长信息实现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人才匮乏,技术不完善,应用推广范围较小 农业物联网的建设需要国家鼓励和加大对物联网的物资投资和人才投资,给予资金技术支持;需要国家加强农业物联网专门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需要专业的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各物联网设备开发企业,围绕这个平台和标准,开发相应的配套产品设备,不再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基础的软硬件,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增加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产品种类,加快设施农业物联网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 2结语 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多种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融合了现代的传感技术、自动化、智能化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植物科学等多种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把所有的技术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对农作物生长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 作者:李娅娜 单位: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院 物联网技术论文:物联网技术资产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1物联网与FRID技术介绍 1.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一项新的技术,是一种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激光扫描、通信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物体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的交换与通信,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1.2FRID技术 射频识别(简称FR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交变磁场和电磁场实现非接触式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识别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定位跟踪与信息的共享。FRID正不断向生产行业的各个方面渗透。FRID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首先是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然后扩大到资产、物流的各个环节,已显示其在煤炭行业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2系统需求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资产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应满足公司公司资产的流程管理工作,具体包括资产的录入管理:即采购资产的信息录入、到货信息的补充录入、资产的验收确认、资产信息数据的写入、RFID芯片标签的制作、标签的粘贴与固定;同时实现资产的变动管理:包括资产的转移、维修修和报废管理;资产状态管理:主要是区域内资产分类、资产名称和数量等,而且某个大型设备上安装多个标签可反应一个资产信息,快速盘点资产;资产信息的查询汇总;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要求能够对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实时掌握设备使用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从设备的采购,运行,报废整个过程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管理工作做到更加精细,精确。 3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是按照物联网三层架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采用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组成,标签用于记录资产信息,读写器用于读取标签上的信息,实现物联网感知层原始数据的自动采集工作。网络层采用公司的各类可连接的网络连接读写器,在网络机房架设SQLServer2005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将读写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来完成资产的全程跟踪,实现资产的动态信息化管理。应用层是用户和物联网的接口,是根据公司资产管理流程处理读写器采集到的数据,再将数据显示在用户桌面上,实现资产数据信息的查询、存储、统计与共享工作。 4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包括资产编码设计、RFID系统设计和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4.1资产编码设计 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公司的资产,准确区分公司各类型资产存放状况,将公司资产分为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两大类,为了做好编码资产的动态管理,本次资产编码采用RFID植入式芯片无线管理监控,并对编码资产实行门禁系统管理,将公司资产存放位置划分为生活区、工业区、井下、风井工业区四大区域。同时,为了规范资产管理,前期由资产管理部门对所管辖资产进行标签写入、核对及贴签。后期对新增的每一项资产均在验收通过时,写入资产管理系统并现场制做并贴签。 4.2RFID设计 4.2.1RFID标签设计 由于煤矿物资存放的场所不同,体积各异,且井下环境条件恶劣,在对公司物资设备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后,确定使用超高频860~960MHz,存放公司物资电子标签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1)防水、防油污、防撕 2)RFID芯片的粘贴或悬挂根据以上要求将RFID标签样式设计为室内标签和室外标签两种,室内标签采用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银行卡大小,封装pvc8.5×5,室外标签采用超高频无源RFID标签,封装pcb,抗金属,规格95×35×10,带外壳,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分为钢丝栓挂,带胶,带胶且螺丝固定3种类型。 4.2.2RFID读写器设计 RFID读写器是系统的核心设备,通常分为固定式和手持式两种,固定式读写器安装于公司资产存放位置的出入口,用于快速识别资产上绑定的标签出入,进行方便的对资产的管理,并提供报警功能。手持式读写器配合管理人员用于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管理人员拿着手持式读写设备在资产所在区域走一圈,该区域的资产将自动读入手持式读写器,再将读写器连接在互联网上将数据导入资产管理系统中,方便的实现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 4.3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4.3.1系统业务流程 根据公司资产管理的流程分析。管理人员登录到资产管理系统,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管理资产的动向和盘点的数据。 4.3.2业务功能设计 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对公司的业务工作流进行分析,设计系统业务功能图。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资产的新增,领用、借用、处置、调拨等功能。 4.3.3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在项目开发阶段,整个系统开发基于B/S的体系结构,数据统一存放在数据服务器上,采用基于微软的.NET平台VisualStudio2010进行编程,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在客户端运行此系统端无需安装任何软件,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在服务器端配置windowsServer2008+IIS(.netFrameWork3.5)即可。 5结束语 张家峁矿业公司基于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对未来煤矿行业大规模的物联网发展推广有积极的作用。物联网技术有望成为煤矿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切入点。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公司技术创新形态发生着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形态正在不断的显现,实际应用下的用户体验也是煤矿行业的创新。但物联网的具体应用涉及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控制各个过程,还涉及到研发的各个环节,显然不是单个人后者单个部门能够处理的了的事情,需要在政府部门、企业技人员、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才可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物联网发展环境。 作者:韩培强 单位: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论生态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建筑 摘要:提倡把建筑置于所在的文脉上,建设 经济 上合理的、符合生态的、有助于社区建设的建筑方向,即基于共同关注人、 自然 的新的设计理论和价值观,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既要综合考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加强物质、能量的循环再生,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也要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和文化品位,创建宜人的空间环境,从而实现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生态要素;建筑形态;建筑环保与节能 1 从生态要素到建筑设计:对建筑形态与外观的影响 建筑出现伊始,无论“穴居”或“巢居”,都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人类的庇护所,却时时刻刻体现着与自然的交流和对话。生态因素对于建筑的产生和 发展 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建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地的太阳辐射、热、光、阴影、降雨、水文、风、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参与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建筑的功能和外观。 建筑不是大地的“领主”,建筑的造型语汇是自然风景的直接反映,任何建筑最重要的关系是与自然的协调。建筑的形式、布局、室内外空间组合应与不同时(季节、时令)空(场地)充分联系起来,力求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控制温湿度。 气候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设计师在了解建筑所在地区的温湿度、风力风向、太阳辐射、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 规律 后,因势利导,通过适当的建筑体量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建筑材料,表面色彩等选择来满足人体舒适感。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程度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敞廊、通透、架空等设计语汇。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纳阳为主,形成双层墙(窗)、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封闭等设计语汇。而对于温带地区,则需建筑空间具有可转换的灵活性,即空间有开与闭,内与外的双重性。中东地区传统的双院式住宅小而荫庇的庭院比大的庭院凉快,从而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空气对流。即从小庭院(凉)到大庭院(热)的穿堂风,而两院间过道中的水槽又可以冷却微风。 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建筑适应于土地成为其存在的条件。土地通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影响着城乡、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的影响着城市布局与建筑形态。在 2.1 建筑节能:针对不可再生资源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全过程(从建设筹划、建设、维持到建筑拆毁全过程)能量及相关能量链的相对减少,它的根本是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消耗的减少。 2.2 建筑环保:资源可持续性,再生性利用 建筑环保是指:建筑全过程对社会环境及 自然 环境相对小的影响,它的根本在于自然资源可恢复性和再生性地利用。 环保比起节能的分析要复杂得多。环保更像是平衡,一种对于自然大系统的平衡。我们不能只建立在一个房间、一个房子、一群建筑的范围来分析是否环保,很多所谓环保房子是对大环境平衡的破坏。比如大面积推广雨水回用和过度抽取地热(且不说热水是否得到100%的回灌),都会使得地表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发生改变,都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一种建材是否环保,也不能进行绝对的判断,比如木头、石头是环保的,塑料是不环保的。同是取自天然的木材,过度砍伐和森林自然代谢,或是可恢复性砍伐,意义和性质将是完全不同的。 请看下例:“石材向来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列表里绝对没有它,因而只要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石头在建筑中的使用一定是环保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得出如此数据;买下一座山,山体上可用矿带只是一部分,或是极小的一部分,20%以上的算是好矿山了。采矿的普遍办法先是从山下的石材加工厂修一条简易公路通到山上。然后炸山暴露矿带,通过进一步爆破形成作业面,最后可供真正开采的仅仅是矿带的30%~40%。开采通过火焰切割机进行(烧柴油形成喷射火焰),切割下来的石块够得上荒料标准的,由大马力柴油卡车(多为进口)运下山,这样的荒料占矿带的1%~10%。荒料到了加工厂,要通过大砂轮锯的切割形成板材,砂锯片一般2至3公分厚,板材也是2至3公分厚,因此出材只是原有荒料的50%。这些石板还有根据建筑师的风格设计进一步加工,加上运输和施工的损耗,铺在地上、挂在墙上的也就60~70%。按照以上的步骤列成山体利用率的算式;20%×40%×5%×50%×70%=0.14%。 对于一座利用率仅为0.14%的山体,开采过程中山体表面植被几乎是100%地全部破坏:炸山后遗留下的裸露岩床可达几平方公里,望去苍凉一片,碎石块、碎石渣漫山遍野,山体表面寸草不生。这些坚硬的岩石要经过几百年的风化和沉积泥土,才可能生长小型植被。而山下石材加工厂几乎成了粉尘加工中心,让方圆几里的植被得上了白化病(植物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白色石粉)。在石材厂门前厚厚的石粉几乎没过了鞋子,环境破坏的程度触目惊心、不忍目睹”。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所建造的建筑物是一种对物质环境的营建。在大自然生物圈中,人最具有知识和认识的能力。大自然中有着生态的要求,即自然生态的循环。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一样要遵循自然法则,否则就会被无情淘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支撑,地区的生态要素就是建筑设计建造运营的基础。建筑诞生的几千年以来,生态因素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从单纯的关注建筑的外观形式,转而重视了建筑环境的生态命题,从单纯的强调用建筑学的知识处理狭义的环境,到自觉的利用综合交叉的学科去处理广义的人居环境的问题。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自然建筑也为建筑师关注的新的特点。 生态建筑论文:浅谈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的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以及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并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年178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从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 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18 世纪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才使得70 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世纪末,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的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的有限资源。《里约宣言》指出,为今后世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担负应有的责任。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4.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建于柏林的戴母勒奔驰办公室,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在美国,1948—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所建“3号”、“4号”太阳房均为实用住宅;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总的来说,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切。客观来讲,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国家用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总之,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生态建筑论文:试论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在全球生态建筑理论思潮方兴来艾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指导实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从生态建筑概述、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以及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建筑住宅设计展开讨论。 [论文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技术策略 1.生态建筑概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 1.1生态住宅定义 健康住宅又称“生态住宅”,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总体布局、生态住宅建筑单体的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和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1.2生态住宅原则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亏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1.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1.3、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1.3.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1.3-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生态住宅设计理论 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将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b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c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 3.设计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本文将从住区风环境、自然通风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外围护结构布置、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等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阐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住区风环境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了解小区内气流流动情况,是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所必须做到的。 3.2自然通风 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影响而进行建筑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住宅中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而且在不增加住户投资的情况下,就能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室环境。 3.3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生态住区不等于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如果住区绿化仅仅使用大规模草地而不考虑与林地、水景设施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在改善室内外热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还会把大量的金钱浪费在草地的浇灌上,可谓得不偿失。在绿化系统设计中如何改善住区室外环境,除了避免以上误区外,还应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①合理选择和搭配绿化植物和水景设置,并与整个小区的热环境设计协调起来,除了给人以观赏的美感外,还应充分发挥植物、水在降低“热岛”作用、改善住区微气候方面的作用;②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如果绿化设计的最后结果是把人和绿色隔绝开来,仅仅“可以远观而谢绝入内”是不可取的。 3.4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天阳光的直射和热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是指运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凸凹变化而形成建筑围护结构,使室内实际接受的阳光直射和辐射热量减少。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当地地理与气侯条件,通过精确计算,对住区的建筑布局以及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进行建筑群日照、遮阳以及自然采光分析,检验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3.5外围护结构布置 这里主要是指外墙和外窗等围护结构的布置,体型系数这一概念并不能充分反映外围护结构对建筑物热环境的复杂影响。实际上,对于不同朝向角和倾角的外墙和外窗,由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不同而造成的渗透情况的不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也相差很大,日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变化而千差万别,夜间背景辐射状况也不相同。 3.6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住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居室噪声超标,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 4.结束语 总之,生态住宅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不能离开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系统地设计与评价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 生态建筑论文:浅议低碳生态建筑 作者:李考智 赵玉国 邱一峰 【摘 要】 分析了人类建筑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了树立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应用生态共生原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共生建筑的基本要求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 生态原理 低碳建筑 生态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1 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1.1 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1.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1.3 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2 生态位原理与低碳建筑探索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碳排放主体是排放在大气中的碳源、二氧化碳,对碳进行吸收有两个方面:一是林木碳汇,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量,二是贝藻碳汇,还有土壤固碳、海洋固碳,碳截存等方法。 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生态位原理,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空间、时间和循环链维度上找准适宜生态位,有空位要抢占,有偏位要挤占。第二,要避免生态位重叠,一旦出现重叠必会引起竞争,因此,必须依照生态位分离原理来解决。生态位分离会导致共生,共生才能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第三,要合理利用现实生态位,挖掘潜在生态位。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在内涵和目标上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3 建筑生态化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运用生态技术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从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建(构)筑物。 3.2 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虽然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3.3 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目前,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首先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其次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总之,生态建筑代表了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建筑,有助于推动全球生存品质的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建筑论文:试论大型交通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生态化策略在交通建筑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大型交通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推进作用,进而分析实现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交通建筑;生态化策略;客运中心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能耗居高不下的弊端日益显现。我国大量民用建筑已经取得了50%的节能效果,而大型交通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响应节能减排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大型交通建筑建筑生态化已成为了能源工作开源节流的首要措施之一。 1概述 1.1基本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 “住所”,后来衍生成生态学(ecology)。到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先将生态学与建筑学结合为生态建筑学,其内涵在不断扩展和延伸。 整体性是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类不能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打破自然界自身平衡。作为一种建筑策略,生态化策略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行业的体现。在生态建筑的倡导下,建筑业的发展从过去的以改变自然为手段逐步转变成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持生态平衡的模式。这标志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现代生态文明阶段。生态化设计是一个整体模式,通过协调各因素以求达到目标之间的平衡。本身具有层次性,从总体规划到细部设计,从低层次目标到高层次,随着设计的深入,各个环节逐步有机结合。 1.2项目概况 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总用地面积约26.66hm2,建设用地面积约11.66hm2。位于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东广场东北角,国道107辅道以东,七里河路以南。紧靠郑州市新火车站,自然形成辐射周边区域的交通核,通过铁路、地铁、汽车等换乘,将南来北往的旅客安全高效的送达。为实现建筑造型,以及满足交通建筑对于大空间的客观要求,方案采用大跨度预制钢结构及聚氨酯保温复合铝板外壳为主的可循环材料,建造起来简单快捷,多数材料及结构可以预制,使施工周期缩短的同时也降低了工地的污染。本投标方案经专家评审获得第一名。 2生态化策略 2.1生态化形式 2.1.1顺应气候,优化形态 环境和建筑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建筑物在这个系统内运营。我们在设计阶段对于环境问题的讨论是不可回避的,如何合理地利用环境,顺应气候,实现节能环保,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之一。 郑州处于我国中部,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7月最热,平均27.3℃ ;1月最冷,平均0.2℃。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本项目把客运站主体设计成l型,长边沿用地的东南边,并把主要立面朝向夏季主导风向。客运站东面的墙体与垂直方向形成一个夹角,让建筑物下部收拢。这个角度的形成使得在夏季炎热的太阳成89°角的直射下,下层玻璃幕墙也能始终处于屋顶的阴影之下;而在冬季温和的阳光成45°照射下,能透过玻璃幕墙照入站房。自然光的直接引入节省了白天的照明能耗,同时有效解决夏季太阳光辐射热的问题。 2.1.2地下空间的利用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也是这个方案的特点。深度7m,地下两层的空间既节省了用地,又有效地在竖向上组织了流线,同时可以利用地下空间有着气温比较稳定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地下6m深处的气温年波动恰好与室外空气的年波动呈现180o左右的相位差。即在室外气温最冷的1月该深度气温处于全年最高值,在气温最热的7月该低层气温处于全年最低值。由于周边土壤的良好热工性能,合理利用这部分自然能源,将大大节省采暖,制冷的费用。 2.1.3地域文化的塑造 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当地社会人文的联系,地域文化的塑造对于建筑物个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是重点工程,也是郑州市形象的窗口,因此客运中心站房造型设计非常重要。由于已经在建的郑州新站规模庞大,气势宏伟,造型非常阳刚,所以设计师避免了同类型的对称建筑以刚克刚,采用了富有动感的柔和造型,在承托新火车站重要性的同时,也显示了自身独特的简洁柔和风格,使得整个郑州交通枢纽从造型上刚柔结合,寓意郑州经济和交通发展刚柔并进。 2.2生态化内容 2.2.1可循环材料 传统大型交通建筑为了营造轻灵通透的效果,倾向于选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作为围护材料,为此背上能源消耗带来沉重的负担。通过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对比研究,为了更加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热工损耗,并没有全部采用玻璃幕墙,而是在较大面积的西侧和屋顶部分选择聚氨酯保温复合铝板作为围护材料。聚氨酯保温复合铝板为建筑物表皮,中间注入阻燃型聚氨酯泡沫复合而成,是公认的最佳环保型隔热保温材料。其轻质高强材料特性,不仅让建筑物显得轻盈、简洁大方,也使得远远伸出的挑檐在结构上更加合理,使建筑物获得良好遮挡西晒的效果。 2.2.2良好的自然采光 没有任何照明比自然光更加舒适。传统交通建筑为了获得匀质舒适空间片面强调阳光,自然风和温度的不利影响,依赖人工照明和空调等技术手段来营造室内空间,但是这并不符合人体生理健康需求。科学研究表面,室内气候适度的动态变化能够减轻人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增加环境舒适度。另一方面,减少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主体站房除设计了南面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和东面墙体的倾角来引入自然采光外,在屋顶适当位置设有采光区,在白天拥有足够的自然光源以减少照明耗能的同时,也保证候车厅中轴线上的室内花园植物吸收充分的阳光。同时,天窗下面设置半透明膜内遮阳,来折射、散射太阳光,达到良好的照明条件。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设计师建议在顶部采光区安装透明太阳能发电板(photovoltaique),通过这一有效的高科技手段来把无污染的光能转换成电能,这项技术在欧洲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发电的同时也给室内创造出舒适的阴影。 2.2.3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也越来越认识到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由于合成材料广泛应用造成了空气质量的下降,而且节能保温要求建筑物自身的气密性,使得进一步限制了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客运站站房通过风压和热压的手段来改善自然通风的效果。l型布局,不仅仅延长了迎风面,而且减少了建筑物进深,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在边界风作用下,在建筑高度2/3处有气流正面停滞点,气流从该处向外辐射,该区域动能比同一水平高度气流大。因此我们在东南立面除了设计倾角来引导风向,并在合适的高度开启侧窗对气流引导,使其在室内缓和通过。屋顶的天窗和下沉中庭空间为中轴的地下空间利用温差形成烟囱效应,在垂直方向形成气流的运动,达到室内外空气交换的目的。 2.2.4绿色宜人的视觉环境 在主体站房中部区域设计一个下沉的中庭空间,种植绿色植物,自然采光和通风改善提高了环境舒适度。同时自然通风技术和地源热泵(土壤换热器)也在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不仅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引入绿色植物、阳光因素不仅仅改善了室内小气候,又增强了空间活力和识别性,振奋了旅客的精神。 3结语 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现状,集约设计的生态化交通建筑给出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对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中心设计方案中生态手段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化交通建筑的特征,即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地域情结,因地制宜,科学、高效、合理地加以优化整合,达到系统集约、经济高效、突出地域化、体现人性化的目的。 生态建筑论文:析建阳山区生态村建筑设计 摘要: 本文阐述建设小康生态村的理论概要,分析其内涵与作用,明析生态建筑内外空间在不同层次上的关系,探索其设计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建筑 建筑规划 在世纪之交,千年转折之际,面对世界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得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日益恶化,因此建筑师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设,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保持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纪话题,而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全国山区农村占国土面积的69%,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故山区生态建设所触及的建筑与社会问题就成为村庄建设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 了解背景明析设计立意: 山区生态村建设是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综合应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成果,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统一,并与自然生态融合、共生的过程。如何协调好自组织非线性耗散结构三分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是生态建设设计的中心问题。人是生态活动的核心,抓住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一个布局合理、用地经济、生活方便、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村。 二 分析问题解决不同层次内外部空间的关系 生态村建设是对农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对建筑师而言,在考虑如何营造一个生态“家”的同时,首先应重视生态的整体协调,创造有生命感的居住环境。 按生态学的观念建立起人类聚居地,使生态建设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的保护,创造一种高效、和谐的栖息环境。 1 生态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村是以大地自然形体为背景建设而成的,是大地景观空间集合体的一个人造因子,在规划选址时,处理好地理、气候、生物、人文等各因子对村庄建设的影响,是山区生态村建设设计的第一层次, 是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互动转化。也是调节山、田、水、路、渠、库、村综合治理之间与生态建设关系的过程。对闽北山区水南村规划时将生态村融入乡村的自然景观之中,不仅提供了与城郊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工作空间与休息场所,还把古典的轴线体系通过现代手法加以重新组合,强调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平衡发展。 要做好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总体规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统筹考虑生态村人口、用地规模、生态规划区范围、地理气候条件。 (2)要整体协调生态村土地发展、生态群落、农业生产系统和人文科技状况的相互关系。 (3)要切实关注生态村道路设置与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引导生态、景观、物质、能量的扩散、传输和运动。 (4)要以发展目标为主线、以总体布局依托。对村庄河湖水系、给水排污系统和生态绿化系统的进行综合治理 (5)要强化措施对富有特色和重要价值的自然生态地带,人文历史等实行有效保护。 2 村庄与建筑单体的空间关系 村庄街坊与建筑单体的关系处理是生态建设设计的第二层次,在村总平设计中引入传统街坊的居住空间,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使村落建设人性化,同时在庭院与街坊生态建设和绿化中,打破小农经济的围墙概念,内外相互交融,为穿行于生态街坊的人们营造祥和、共生的气氛。 把街坊庭院生态建设和村庄生态建设联系起来,形成庭院-街坊-中心花园的点线面组合的生态系统。使村庄的整个空间洋溢着生态建筑的生机,表达了生态村建设的主题 .同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日照与季风对街坊间距,房屋排列的影响。 3 庭院内部生态空间合理性的确立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院落空间环境的应用,是生态建设设计的第三层次,。 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通过客厅、 餐厅、敞厅和后院的围合,形成内外渗透的复合空间,厅堂与餐厅用插屏门分割,习俗大典时,插屏门打开,提供活动所需的大空间,后院农作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农民通过劳作的参与和感情介入,使自身劳动创造行为和环境有机结合,体现庭院经济价值。庭院的围合增强农民的安全感和领域感。敞厅与沼气池上的养料棚架, 屋顶绿化架及庭院垂直绿化等不同层次的景观,给人以安全、舒适轻松自由之感。 后院的沼气池是庭院生态建设的核心,粪便及有机废料用作沼气池养料,所产沼气作为第二能源用作炊事或照明,沼气池残渣用作庭院植物和农田生产肥料。庭院种植的花卉蔬菜、屋顶花园、室外绿作等提供了常年食物和富氧环境,生活用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和绿化植物浇灌,屋顶种植蔬菜瓜果增加夏季屋面隔热效果,使室内温湿度条件接近于自然。 应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山石等自然景观及沼气池技术引入建筑设计,与建筑物内部相融合,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耗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使其自身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减轻其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让建筑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4 材料应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村建设的第四层次设计体现在材料艺术上,这首先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与基地紧密结合,这是生态建筑摆脱传统建筑概念的重要标志之一。当设计选择了如农村、山区森林、河流沙滩等作为基地背景时,他们同时也选择了与之对应的创作材料如砂、石、木、草等,在这里建筑与基地的界限已不清晰,如鹅卵石砌筑水渠与河流两岸,土筑田埂,泥石路面,竹木棚架、隔断。这些不仅建设时少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在拆除后也不会给环境带来新的破坏。 三 生态建筑构造设计 (1)沼气的利用:农业有机废料和生活废料的再生和综合开发在一家一户的应用,其核心是沼气池。沼气池建于房前屋后,与厕所和猪圈相邻并相通,构成一个鸡(兔)-猪-沼气-蔬菜(花)的多级生态系统 (2)建筑内环境的处理:根据闽北山区建阳市农村的地理特点,设计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建筑构造,如通过调整墙体与门窗洞口尺寸,改善室内不同季节通风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设计时通过热工计算分析屋面,墙体传热对室内环境影响程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对屋面复土,设置花圃。这样使屋顶天棚内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凌晨,屋面和墙体综合传热最大值出现在凌晨3点钟,保证了室内通风降温的经济有效。 四 结束语 建造实用型的生态建筑,关键在于观念更新,有了生态观念, 建筑师只要深刻理解地方条件和需求,在尊重经济与生态法则的基础上,将建筑技术与生态观念结合起来,就能产生好的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论文: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摘要:生态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了普遍关注,其不仅有助于降低资源耗费率,而且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析了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对能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能源匮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耗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生态建筑设计应运而生。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点 1.1生态建筑的内涵 生态建筑主要从建筑场地的生态环境着手,涉及了各类学科知识如生态学、建筑学等,实现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将生态理念融入进建筑领域中,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实践证明,通过运用生态建筑,保证了建筑能量的高效率使用,避免了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废料,为社会群众营造了安逸美好的居住环境,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首选。 1.2生态建筑的特点 (1)节能与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主要采用蓄热等一系列的手段措施来降低能耗,确保现有能源在实际中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同时综合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整体效用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降低石油、煤炭等无法循环利用的资源。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通过光照与通风,被动节能措施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将建筑材料潜在的蓄热及绝热性能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与隔热作用,冬季来临时,发挥太阳能的取暖性能,夏季来临时,则通过太阳能降温,购置遮阳效果好的设施设备降低夏季的炙热,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的居住环境。(2)材料再生利用。购置大量能够再生利用的材料或资源,比如工程施工中,通过具有再生功能的建筑材料,可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建筑投入实际使用时,可采用水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最好选用建筑所在区域的建材,节约材料运输成本。(3)促进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物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指的是涉及现有建筑、街道及部分人造景观在内的一种直观环境,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人为观念、社会体系等潜在环境。由于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人类居住场地的空间环境逐步向周围社会环境靠拢,才能真正体会安逸性。所以生态建筑中,促进了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 2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2.1促进使用者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建筑物具有桥梁和平台的功能,这么说的主要原因是其促进了使用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吸收大量的自然元素,人在自然元素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切生产生活行为都必须以生态化为前提,具有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与发展。无论是建筑设计阶段,还是建筑施工阶段,也无论是建筑使用阶段,还是建筑报废阶段,都必须充分考虑维护生态环境,将生态化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由此可见,只有建筑使用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和谐发展,才能平衡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2突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生态建筑设计中一直强调的重点,从人类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人类健康生存与发展,这不仅是现代建筑领域的宗旨,还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发挥主体作用,所以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采取有效手段加快人与自然的良好互动。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应遵循关心人、尊重人的设计理念,进而创造出认同度高的作品。 2.3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当前,在城市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下,致使土地这一资源越来越匮乏。推行生态建筑,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空间体系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紧张的局面,也能使人类对自然环境有较好的体验,比如构建楼层低的房屋,或密度性能好的房屋,有利于使用者接近自然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通过先进的生态技术,构建地上地下同步使用的建筑物,提高地上地下整体空间的利用率,进而组成系统完善的空间体系。生态建筑设计明确强调降低建筑物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率。 2.4运用新科技新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落实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运用新科技和新方法。生态建筑设计有助于实现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环境生态效益最大化,进而提高社会的经济水平。建筑设计中运用新科技和新方法能够突出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及生态化的原则,特别是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比如太阳能资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对于建筑物的通风性能、采光性能、隔热性能等也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建筑设计与当今社会所推崇的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向建筑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代建筑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就必须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琳 马晓鸣 李寒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生态建筑论文:传统建筑学思想与生态学理念融合 摘要:随着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逐渐成熟,建筑领域在发展思想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更新,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现代的生态学思想进行融合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新思潮,对其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针对于此,笔者站在高中生的视角,尝试分析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相结合的基本问题,并且分析了生态学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建筑学思想;生态学理念;现代建筑领域 1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学思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此期间经历了空间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的思想变化,对于建筑领域来说开创了全新的历史篇章。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上升也会给生态环境方面带来的影响,以高中生的视角来看,建筑学也可以不断转变思想,向着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进行转变,将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将生态学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方案策划、建筑地址选择等等相应过程当中,在确保建筑实用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2生态学应用到建筑领域的背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内越来越多的绿地被侵占,取而代之的是不但发展的建筑项目以及高楼大厦,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均绿地面积不断下降,从而引发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噪声污染等等。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更多的思考怎样去保护环境,怎样去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对于生态建筑学来说,其最根本的就是保证人们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融合的意义所在 以高中生的视角来看,将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进行融合,对于现代建筑领域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生态学的综合性相对比较强,所研究的内容范围较广,重点在于自然界当中不同类型资源和生物间所具有的关系。因此,将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进行融合能够全方位推动建筑学思想的发展,与目前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在建筑领域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结合能够实现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共处,同时推动两者之间共同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建筑思想的不断进步。(2)进行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的融合能够有效调节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更加适宜居住的环境。另外,进行两者之间的结合能够有效推动建筑行业向着生态化、节约型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一步促进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3)近年来,“生态文化”理论在西方十分盛行,这种新理论对中华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生态元素相结合带来了新的设计思维,推进了设计师在创新表达方式和追求设计品味与旨趣方面的深刻进程,展现出高度文化自信理念下传统设计理念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风潮的引领下,可以把静态空间范围融入生态文化,从而打破静态有序世界,融入自然韵味,散发出大自然的时尚气息,令人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官和舒坦的心里感觉。 4两者融合的相应建议 以高中生的视角来看,进行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论的融合,不但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后期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所在。 4.1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合 我国古代就有,“道法自然”一种建筑学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态度。在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同时,生态建筑也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主导的,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设计的基础。在满足人体的舒适性、健康性、节能性以及无污染性的同时,住宅也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目前,国内不少建筑都是先建楼后造景观。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的铺地广场、硬质的道路地表、枯山死水等。我认为这种人为地、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并不利于住宅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建设绿色生态建筑,一定要注重研究建筑区内植被、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的共生共荣、互相依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建筑和绿化环境进行合理配置。 4.2天地万物之融合 一个生态住宅必然脱离不了自然环境,正如自古流传下来的风水学说的一样,城市,“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与山水自然有着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生态住宅是一个综合体,它包含多个基本条件:声、光、水质、地质、绿化、抗灾能力等自然坏境要素和室内空间坏境要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社会压力增加。人们有着亲近自然和回归自然的趋向性。这就让一些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的风水宝地更加的价格不菲。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建造独门别墅、高档别墅和私人花园供极少数人的享用。使用更多得自然生态环境去建造生态小区、小区花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推广生态建筑以及建筑的生态与绿化。 4.3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水平 在建筑设计时,可融入现代生态学理念,形成符合现代人审美追求的复合式设计理念及其风格。一是由流畅动线与非对称线条构成,如各种波动的、优美的自然曲线。二是加入大自然植物或动物造型元素,如蝴蝶、昆虫翅膀、花朵和花梗,竹子、藤条等图案,使整个环境充满大自然气息。三是立体感和节奏感较强,非对称线条构成元素较多,线条典雅柔美,富有遒劲,融入铁艺、玻璃造型、珠帘、陶瓷等新工艺。 5总结 传统建筑学思想和生态学理念相互融合就会形成生态建筑学的概念,其相对较为宏观,会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所以可以通过具体应用作为出发点来深入细致的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继而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朱典涵 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高1605班 生态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并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生态功能,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主要从生态建筑学概述、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等角度就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思路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在节约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层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会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影响之下,生态建筑学应运而生,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于营造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建设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生态建筑学概述 生态建筑学是生态学和建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指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前提构建建筑的人工生态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将生态学、建筑学的相关原理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充分融合,合理安排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实现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将高层建筑和自然环境组建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综合分析高层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和高层建筑两者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目标就是通过可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和能源的使用,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问题,并且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减少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对高层建筑居住环境的概述,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住宅环境,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2.1.1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 一般情况而言,所有的高层建筑都需要经历决策、设计、建设、使用、拆除这样一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与自然界生命体经历的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周期非常类似。所以高层建筑也可以适用生态学的自我调节理念进行设计,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完善高层建筑的整体功能。例如,在设计时应该对高层建筑的通风、温度、湿度、采光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自身废弃物的排放,从而促进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延长高层建筑的周期。 2.1.2自然体系设计理念 自然体系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周边的水、土壤、空气等外部因素,并将这些外部因素与高层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从而营造一种自然的生态建筑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建筑设备,仅能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例如,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能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而且还能避免环境污染。另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达到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风等自然资源提升照明效果和通风效果的目的。 2.1.3健康舒适的设计理念 健康舒适的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使用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材料,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2)高度重视高层建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例如,充分利用保温墙技术和隔热材料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充分利用吸声材料做好噪音干扰防护。 2.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思路 2.2.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生态化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时应该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在生态化原则的指导之下,将高层建筑周边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植被特点等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好高层建筑区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整体规划设计建筑结构体系,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2.2空间组合设计的舒适化 在进行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庭院空间的利用、建筑的布局特点、空间设计的经济性等问题[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应用要求设计要满足舒适、节能的需要,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和通风、采光的环境分区等。另外,还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经济性、均匀性、舒适性和热工效应等。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平面空间布置应尽可能以南北朝向为主,还要考虑到楼梯、卫生间等辅助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2.2.3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 生态学在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应该坚持节能环保的原则,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即要实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建设生态型的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周边的建筑物和交通设施进行整体布局,尽可能多的利用绿色环保材料,优化配置建筑资源,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节能化。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符合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内部建设环境和外部的自然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完善高层建筑设计,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周华军 单位:山东正龙设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简析 摘要:地球上很多生态系统都已经失去了平衡,在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于是本文简单讨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生态文明;措施 前言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也一定要遵循这项原则,这样对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建 筑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应当是为满足人民生活基本要求和安全健康为主的,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我国和国际社会普遍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划归重点的时代条件来看,建筑设计中纳入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环境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建筑产品作为人类活动居住的主要场所,其对资源的利用率占据着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绝大部分,在面临着环境破坏、土地恶化、能源短缺等问题下,人们逐渐意识到缓解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间矛盾的必要性,包括缓解建筑及其附属产品与自然环境间矛盾的必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建筑师们对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强化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下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2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 2.1原生型建筑 这种类型建筑旨在还原或复苏传统建筑视角下的一些建筑要素,运用一些较环境破坏影响更小的建筑材料,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在城市化进程和建筑发展迅速的今天,用现代的观念和科技理论辅佐以旧的历史传统和地方风格,以建筑来还原当地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更高效的自然能源利用与供给,实现建筑与原生系统的和谐统一。 2.2节能型建筑 节地节能建筑是一类具有特点的建筑,该类型的建筑的设计初衷是实现对物质材料的循环利用,以节省资源。近年来,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节地节能建筑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举个例子,在我们的生产生活生产中,会有各种垃圾的产生,将这些垃圾再次利用,将它们作为建筑施工中的材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了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环境。 2.3高技术建筑 高技术建筑所指的“技术”有许多种,高技术建筑所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是轻质的、环境友好的,也包含各类低污染、少浪费的现代建材,所采用的施工手段技术可以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控制围栏等技术实现的系统性修建,降低建设过程各环节产生的污染和环境破坏。高技术建筑主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ArcGIS等,实现固定建筑的生态反馈和调整,实现有效的能量与物质的交换,给建筑加上一层生态皮肤,增强建筑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降低对电、水、天然气等资源的利用,实现节能和保护环境的功能。 2.4生土型建筑 生土类型建筑是一类通过覆土来改善建筑热工性能的建筑,这类建筑可以使资源与能源的损耗降到最低,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通过对生土类型建筑的方案的设计,我们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暖性能,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措施 3.1绿色设计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涉及了多个知识点,包括建筑中的能量转换规律与不同物种的循环规律。建筑设计者已经将一些节能技术如门窗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与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同时,建筑设计者也可以将一些新型材料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换代,更为轻便的墙体结构技术、高强合金钢材料以及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结构与砖石材料,这大大促进了建筑内部空间的拓展。 3.2建筑和环境相统一 选址是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最基础的一步,而维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的统一性是合理选址的关键内容。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性,以实现建筑规划的合理性。此外,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施工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建筑施工的方式,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施工的合理性,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如果有一些建筑需要重建,设计人员需要将之前的建筑与要重建的建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提前规划好新建筑的施工方式,并突出新建筑的特点,将生态建筑观融入建筑设计中。 3.3追求人性化的理念 建筑设计环节中,要想使建筑结构整体纳入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功能和意义,首先要从“人”的角度入手,单纯地追求某种功能或一味降低建筑能耗,使建筑产品成为一项华而不实的摆设而对人类居住活动无所建树,很显然反而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筑设计中首先要以人为本,将人类对建筑的基本诉求作为切入点,在为人类活动服务的前提下,结合建筑的具体功能、经济效益、环境及文化特征等为基础,综合分析考虑各种有助于维系生态与人类活动之间平衡的各类方法进行建筑设计,使建筑长期有效的发挥功能,实现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3.4建设设计突出个性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突显建筑的自然景观,设计师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建筑物可以和谐地融入周边环境。但是设计人员不能一味的根据周边的环境设计建筑,而使建筑丧失了自己的特点,因此,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并将个性化的设计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突出建筑物的特点。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融入全新的创造理念,创造出能引人共鸣的建筑设计。 3.5提高设计的一体化 从具体的设计内容上来看,生态建筑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环保,针对这一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重点引入“综合设计”(IDP)的理念,即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一体化,避免出现短板效应,实现最初方案上的规划、结构、能源、暖通、给排水、电气等各个因素的综合分析设计,通过各个模块的有机整合,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及区域自然情况,设计成规模型的建筑生态节能体系。同时要保证建筑设计艺术与建筑技术和建筑功能的有机结合,避免因单纯追求造型而出现的高能耗、低效果的建筑产品。 3.6建设设计突显绿色 ①生态建筑观要求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突显绿色理念,并使室外与室内的设计保持一体化。这就需要设计人员通过相关的技术将室外的环境置入到室内,其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内外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②生态建筑观要求室内外的景观保持一体化。室内外景观的一体化多见于我国的传统的园林设计,即将室外的部分景观延伸至室内,使室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气候,这种设计有很多的优点,它不仅能提高生活的质量,陶冶人们的情操,更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生态建筑观要求装饰的生态化,即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时,要选择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装饰品。 3.7增强生态化的效果 在建筑设计阶段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程度和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其有效的高品质自然采光系统,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发展建筑太阳能能源利用,实现自然光能的充分利用,降低建筑内部采光所需能耗,如窗户集热板系统、空气集热板系统等;创设足够的通风对流结构系统,建立起完备的自然通风系统,降低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建筑施工期间多采用新型材料,加强雨水收集和循环系统的设计,一方面使雨水作为冷却建筑外围的有效媒介,建立雨水冷却单元,使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另一方面收集雨水或使建筑中水循环利用,作为卫生间等冲水用水;保护建筑物周边地域的生态环境。 4结语 总体而言,在建筑设计中纳入生态文明理念是时代所需,做好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工程设计的工作,能够有效的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作者:杨艺鹏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生态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生态技术 [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技术的特点,并阐述了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和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生态技术;应用 生态技术与建筑装饰看起来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事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施工技术层出不穷,生态技术也是其中的一种,在高层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这一项技术,不仅与当前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等理念相符合,能够减少装修污染,也有利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装饰装修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房屋建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好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能够恰当的彰显房屋的魅力,吸引用户的注意,提升用户满意度,而且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实际上也是建筑文化风貌的重要体现,在不同的地区,建筑装饰装修的风格也大不相同。下面,笔者将分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即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并剖析其在应的重要作用。 1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生态技术看似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毫无关联的,但实际上他们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量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发展和进步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如何有效的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也是当前人们生活中比较关心的一个重点话题。房屋建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不能有效的节约资源,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经过长时间研究,人们逐渐发现如果能够将生态技术与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相结合,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于是这种新兴技术就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装饰装修工程中。这种新兴技术,注重与建筑周围的环境相结合来开展装修,注重平衡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受到了较为广泛的欢迎。 2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2.1具有节能和环保的特点 生态技术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装饰装修工程技术而言,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注重节能和环保。因为,工作人员在运用生态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往往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保护自然环境上。在应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更多的考虑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节能和环保是当前时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也与生态技术的理念息息相关。所以,笔者认为生态技术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节能和环保的特点。 2.2具有安全与健康的特点 在运用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进行房屋建筑装饰和装修的时候,具有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不太注重安全和健康的问题,比如说,在使用油漆和一些房屋内墙需要用到的涂料时,有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散发出带有污染和危害的气体,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及人们的健康,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但是,在使用生态技术进行装饰装饰房屋建筑的时候,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众所周知,生态技术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环保的问题,所用到的材料必然也是以绿色环保材料为主,这样的话,装饰装修工程中所使用的材质,以绿色材料为主,也能更好的维护用户的安全和健康。 2.3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生态技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但是人们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应用生态技术,并不意味着工作人员所有的工程开展都能够完美的运用这项技术,而是要学会将科学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学会吸收传统技术的优点,将其与现代装饰装修技术相结合,做好生态技术的创新工作,丰富生态技术的内涵,这样才能使生态技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好的开展高层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 3生态技术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进行工程设计 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应用生态技术,并非是盲目的,而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态技术的作用,做好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促进我国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应用好生态技术,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就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环境进行设计。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在不同的地区,环境和生态情况大不相同,装饰装修工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说,在我国的福建地区,土楼建筑十分的著名,而土楼建筑与普通的建筑在装饰装修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不同;而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天气较为寒冷,人们在设计房屋的时候,可能会较大考虑到保暖问题,那么在进行装饰装修的时候可能也是一样的道理,也可能会较多的注重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应用生态技术进行高层建筑装饰装修的时候,技术设计人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进行工程设计,尽可能根据当地环境实际情况来应用生态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生态技术的优势,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3.2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设计 所谓的生态技术在施工应用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就是环保,注重对资源的再利用,而在我国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笔者曾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发现近些年来,我国用在建筑上的耗能,大概占所有能耗的30%,这样巨大的能耗,如果仅仅依靠不可再生资源来维持其基本运转是极为困难的,这也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好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就需要解决好能耗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生态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体现出生态技术的价值。比如说,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运用在建筑的室内设施中,而在高层建筑中,实施房屋屋顶灌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雨水等天然资源。在进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充分的将可再生资源引入到建筑设计中,为生态技术的应用保驾护航。 3.3科学地改良与设计建筑实施 工作人员在应用生态技术开展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根据地域环境和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外,还需要对相应的技术进行科学的改良,以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生态技术,满足用户的需要。而在科学的改良与设计建筑设施的时候,笔者认为首先可以从学习和借鉴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之上进行考虑,尽管传统装修技术相较于生态技术而言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可能不如生态技术那么先进,但是不可否认,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之所以能够长期屹立于建筑装饰装修界,自然也有其过人之处,工作人员在应用生态技术的同时也要理性的看待传统的装饰装修技术,寻找这些技术存在的优点,并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在生态技术之上。比如说,传统的玻璃墙可以被双层玻璃所取代,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能耗,另一方面也使得室内空气流通和通风效果更加的明显,但是这种取代也要因人、因环境而异。因为有些用户可能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取代,所以说,需要技术设计人员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3.4房屋居住的舒适性 在要求的材料中包括隔声降噪材料以及可调节自然采光面积的产品等。例如:通过对废旧的塑料轮胎再利用,作为楼板的弹性层,可有效提高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可气喷覆施工的吸声材料具有环保、无二次污染以及和隔热保温的特点;低噪声的建筑排水管道、抽水马桶等产品也将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随着生态建筑的发展,对这些新产品的大量需求,将成为建筑装饰材料的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建筑装饰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巨大动力。 4结语 总之,生态技术在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当然,目前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窄,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施工人员愿意钻研,并积极的解决好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然能够应用好生态技术,更好的促进高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燕飞 单位: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生态建筑学下的高层建筑设计 摘要: 本文从生态建筑学的基础概述入手本文从生态建筑学的基础概述入手,进而分析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视角下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策略下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策略。目的是推动我国城市建筑与生态文明相协调。 关键词: 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 1前言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是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而言,高层建筑无疑是解决土地资源稀缺性和人类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学界提出在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对于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进行研究。下文将从生态建筑学概述入手,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于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进行研究。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概述 生态建筑学,就是在当前建筑能耗提升的背景下,高层建筑在整体建造过程中具有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筑在整体建造过程中具有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废弃物的大量排放行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从建筑设计学角度上看,生态建筑学设计师立足于建筑设计实践,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以及资源等条件地的环境以及资源等条件,将生态的思想与理论融合到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实践过程中,利用合理的建筑技术以及措施手段,实现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建筑形态,进而打造出富有生气的健康建筑环境设计模式。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当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能源的损耗程度、提升建筑材料循环和再利用水平、对于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排放,同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于高层建筑设计以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降到最低可能出现的污染降到最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使其能够创设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存环境,令建筑的功能性和高质量性相统一,推动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平衡。 3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理念与实践 3.1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基于生态建筑学的高层建筑设计基于生态建筑学的高层建筑设计,首先应当确定建筑设计目标,为人类提供功能完善、环境宜居以及体验舒适的建筑生存环境,在高层建筑设计实践过程中,有如下几种设计理念较为通用和便于实践较为通用和便于实践。 3.1.1高层建筑舒适性设计理念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选择对于人类身体健康有利的材料,对于挥发性的材料化合物进行减少利用,同时,对于具有较高辐射以及电波的材料进行严格把控,保持空间内的自然空气流动间内的自然空气流动,实现高层建筑空间内部温度湿度的合理控制,对于桌面的照度以及建筑隔间的对视和通视进行标准化设计,防止建筑噪声干扰过程中也应当采取吸声材料参与到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 3.1.2利用自然体系进行高层建筑设计 所谓的自然体系所谓的自然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外界的自然因素,例如土壤资源土壤资源、绿化水平、自然地下水以及空气等,自然因素与建筑相结合,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一方面能够创设出良好舒适的建筑小环境出良好舒适的建筑小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设备的数量实现整体大环境的资源合理利用耗设备的数量实现整体大环境的资源合理利用。对于高层建筑设计实践中筑设计实践中,对于自然体系的利用可以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污染的减少和建筑费用的节约,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中,利用自然体系中的自然光、自然通风和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为人们创设出更加低碳环保的高层建筑设计。 3.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实践策略 在整体生态建筑理念的背景下在整体生态建筑理念的背景下,高层建筑设计一方面应当考虑到建筑能源的节约当考虑到建筑能源的节约,另一方面也应当着力于打造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的区域生态系统,注重高层建筑与自然系统的平衡,具体实践策略有以下几点策略有以下几点:(1)探索生态高层建筑空间组合模式探索生态高层建筑空间组合模式。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研究的过程中计研究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模式问题,生态设计空间分布应当进一步认识和考量节能与舒适度的平衡度的平衡。因此,需要就高层建筑设计的实践而言,根据功能分区以及舒适度等的区分进行描绘分区以及舒适度等的区分进行描绘,在进行核心交通位置,需要从经济结构的稳定和热力环境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出发要从经济结构的稳定和热力环境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立体空间的合理高效利用行立体空间的合理高效利用。与此同时,需要保障总体的空间生态模型具有良好的生态性间生态模型具有良好的生态性,保障阳光、通风以及其他辅助空间设施都有生态性的空间组合模式空间设施都有生态性的空间组合模式。(2)高层建筑物体系的生态化实践高层建筑物体系的生态化实践。生态系统中的高层建筑物体系实践筑物体系实践,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的循环机制机制,为人类提供必要且环保的资源,高层建筑物的生态系统建设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建设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在实际高层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设计实践中,应当重点强调建筑物结构的生态化思想融合,尊重其进行当地适应性分析,考虑到当地的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以及植被特征境资源以及植被特征,整体认识到区域内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关系,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重视“高层建筑表皮”的生态化设计实践。“高层建筑表皮”是指具备建筑要求的室内外综合环境功能的建筑表皮保护围护机制护围护机制,其中包括建筑的外墙以及屋内的墙面等,同时也包括共同作用在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综合性附属构件中包括共同作用在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综合性附属构件中。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更多的关注点在建筑表皮的装饰性功能以及表面视觉元素的叠加上能以及表面视觉元素的叠加上,而高层建筑表皮的生态化设计实践,则更为深入的将生态建筑学融入到高层建筑的表皮控制和多维功能设计等控制和多维功能设计等,例如关注太阳能辐射对于建筑表皮的适应程度的适应程度,化学物质以及雾霾等对于通风表皮因素的负面影响等等影响等等,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江高层建筑的表皮进行更好地生态化设计实践。(4)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中融入生态化实践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中融入生态化实践。在进行高层建筑整体形态设计的过程中筑整体形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和谐、绿色的原则,将生态建筑学的思想融入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当中态建筑学的思想融入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当中,本着废物处理最大化废物处理最大化、能源利用最小化以及绿色循环最优化的原则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则进行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继续法学生态系统的多种可能性学生态系统的多种可能性,利用诸如VR等新技术,将其合理地应用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中地应用到高层建筑形态设计的实践中,将会对于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居住的体验舒适度有所提升,使其整体的高层建筑居住体验得到提升住体验得到提升。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和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将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放在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势在必行。将生态建筑学应用到城市高层建筑设计的构想与实践中,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长远意义,也能为建筑与生态之间构筑良性循环系统,为建筑设计发展提供新方向。 作者:周佳 单位:中国东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重要性 摘要: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为了城市建设发展更加的井然有序,同时也为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更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使得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但是由于材料和能源消耗大量的浪费,高层建筑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影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应用;注意事项 生态建筑是以生态为基础的生态与建筑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从而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以下就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 建筑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居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高层建筑会给社会生态、人们的居住环境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高层建筑内往往都伴随着高科技的运用,电梯、中央空调机组、风的作用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在局部空间中尤为明显,造成了高层建筑的噪音污染,影响着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同时,高层建筑外墙大多采用的玻璃幕墙,在太阳光、紫外线等光线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光污染,不仅会对行人的视觉产生干扰,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影响飞行动物,造成许多飞行动物撞击在建筑上。②对生态气候的影响。高层建筑高耸入云,密集而又狭窄的空间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在高空形成高速气流,气流的变化会对建筑周身的天气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雨雪等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会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的不便,甚至会改变建筑物周边的气候。 2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主要表现为:①节能环保设计。有效的节约能源资源是高层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也是生态建筑学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选择的能源资源都是一些低能耗和可再生资源,大大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建筑物所在地的可用能源资源,比如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将太阳能作为建筑主要的能源来源,并将其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煤炭、电力资源的使用,还能充分利用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资源。但同时,过度的使用太阳能资源会带来一定的光污染,因此在利用太阳能资源时,还必须采用恰当的防护措施,如安装节能门窗、遮阳挡板等,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②舒服化设计。为了更好的体现生态建筑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在考虑到现有的空间条件下,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还能达到室内通风情况良好的效果,促进空气的对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避免采用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在高层建筑电梯上的选择,由于楼层太高,电梯是必须的,但是因此也带来了一定的噪音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建筑学建议采用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成果,设计时保证每层楼彼此独立旋转,采取格外的形状和碳素材料以减轻噪音带来的污染。③环境友好设计。高层建筑的出现会对周边的环境甚至是地区长期的气候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这就需要在生态建筑时,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外部环境进行空间上的合理设计,形成立体的合理的多层次美化体系,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周边的生态平衡。 3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应用的注意事项主要表现为:①结构平面布置的注意事项。在设计生态型的高层建筑物时,处于水平荷载的作用中结构侧移是制约建筑物最主要的因素。布置建筑物的平面时所遵循的原则例如形状、对称性等都影响着建筑自身具有的抗侧压力,不对称和不规则甚至是比较复杂的平面结构都会对建筑本省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布置结构平面时应该使建筑物功能作用得到满足后,还要将建筑物的抗侧压力尽量提高。②建筑物构造的注意事项。由于不同高层建筑物具有的功能和特性不一样,意味着其内部空间也不一样,再加之建筑物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构造的建筑物具有不一样的优点。比如悬挂这种结构,是一种允许主框架落地但是其他都可以不落地的结构,而巨型结构则是由大截面其斜、竖杆所构成的担负竖向力和水平的一种结构。③高层建筑节能的注意事项。a.节能会受到建筑的朝向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受到季节的印象,因此在设计生态型的高层建筑时要具体全面的将环境的因素给考虑在内,最好设计出来太阳高度角图,对不同的季节朝向不一样的太阳高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打开窗户时拥有的最大的采光面积那侧,让室内可以得到最多的太阳光线,使损失的热量可以有效减少,让室内的温度保持稳定。b.在建筑物的外表面最好使用节能材料,依据不一样用途的建筑物来选取最适合的材料,其中具体的材料主要有透气、遮光和吸声等材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类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但是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领域的具体践行,因此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长文 单位: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建筑论文: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随之不断提高了起来。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设计越来越多样化,所以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建筑设计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绿色化以及生态化,就必须结合生态建筑理论进行建筑设计工作。但是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的庞大以及建筑领域的复杂,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建筑的实际建筑状况的全面分析,对此提出了建筑与自然相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对怎样科学的应用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中的应用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理论;运用及分析 1.前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同样对人类资源、生态以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人类的发展造成了很多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建筑发展设计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生态资源以及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对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提高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2.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重要性 经过科学的调查及研究所知建筑行业所消耗的原材料以及能源资源占了全球总消耗量的50%左右,并且由于建筑用地场面较大,所以导致了农业用地减少了许多以及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使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与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且将生态建筑理论充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从而使人类与自然建筑达到有效的结合。这就证明了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生态建筑理论的特征及概念 3.1生态建筑的含义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建筑学概念,它在狭义上指的是将生态学原理融入到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应用的过程当中,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的发展关系。而在广义上来讲,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是相对抽象的,它在建筑事物层面上将建筑学理论以及生态学原理相结合,然后使建筑产物上升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从而使建筑物达到可持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产物,不仅是为了将人类与自然以及建筑能够达到相互和谐的体系,还有效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从而使建筑生态的运用以及建筑生态的理论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3.2生态建筑的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提出是为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实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舒适健康以及周边环境没有严重的污染,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就必须结合人类实际生活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以及建筑使用的各个环节中运用综合的科学技术、生态学以及建筑学,从而有效的指导建筑设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产物,达到人、自然以及建筑的生态平衡。在建筑设计中其生态建筑的地域性非常明显,它主要包含了两层地域性,第一层面是生态建筑与地理以及气候等实体要素必须统一,第二层面是生态建筑必须与人文以及历史等抽象的要素形成统一。为了实现生态建筑与当地的地理以及气候等其他的特征要素相适应,并且还要求建筑中体现出人类文明抽象要素特征,就必须把地域历史以及人文要素结合起来然后运用到建筑设计的生态建筑理论当中。因此,因地制宜地取材不仅能在建筑生态理论中得到最好的实践,还赋予了生态建筑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4.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 4.1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给生态建筑造成的影响因素,为了使生态建筑将建筑转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就必须把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由于建筑中所用到的材料大多数来自于自然界,因此,将无废及无污染的材料重用于自然界也是生态建筑的核心理念,从而使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 (2)技术环境因素 在建筑设计与建设的过程当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时,必须有良好的技术环境为基础。在生态化建筑中生态建筑的取材、科学技术以及生态化加工处理,最后到生态建筑中各种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开发及再生利用等,成为了解决建筑生态化水平高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将相关的科学技术环境作为理论与实际支持的基础前提。 (3)经济环境因素 在一些经济发达程度不高或相对滞后的地域中,想要引入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是相对比较困难的,虽然建筑生态环境有了较为完善的生态计划,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环境水平较为落后,所以导致建筑生态化在建筑设计中不能有效的得以利用。 (4)人文环境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化建筑是为了创建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舒适健康的发展空间,要想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融入地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就必须将生态建筑理论合理的、周到的、细致的运用到人文环境中。只有将这些融入到人文环境中才能够更好的突出生态化建筑中的地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 (5)社会环境因素 在建筑行业中高污染以及高耗能是建筑行业的两大特点,所以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将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们对建筑合理的设计以及科学的设计重视程度的加高,因此,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在社会环境成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科学建筑工程,其中包括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实现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设计以及建设,就必须将生态学原理都贯彻的落实到建筑设计领域中,从而有效的达到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 4.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针 (1)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有效结合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自然环境与建筑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不能遵循单一的固定设计模式,并且要根据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设计方案所结合,然后有效的利用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从而建立好人与自然良好的和谐关系。最终不仅可以实现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还有效的实现了建筑生态化理论的运用。 (2)高效的利用在建筑中的优势能源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除了要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环保功能,还应该将不同地域中的优势能源有效的利用到生态建筑中。例如,一些在海边的建筑群体,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的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潜在的一些优势,使建筑群体在这些能源的作用下更好的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效的利用优势能源在建筑设计中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3)在建筑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并就地取材 在实行生态建筑理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选用的材料是生态建材,它不仅可以减少废材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因地制宜有效的利用再生能源,比如,有些地方的人民利用当地废弃的材料来搭建小屋,为生活提供冬暖夏凉的居所。所以因地制宜的就地取材实现了建筑生态化以及地域性的建设。 作者:孟涛 单位: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生态建筑论文: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探析 摘要: 介绍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与形态,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绿色建筑设计与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并从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筑设计;人性化;原生自然能源 0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建筑设计主要指的是专业人员在工程确定建设以后,对建筑项目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结构设计、水暖电气设计和景观规划等内容都是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影响下,建筑设计除了要对人们的自身需求进行满足以外,还要对建筑对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 1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1.1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意义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的缺乏,让人类自身的一些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人类对环境问题缺乏关注的情况下,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化的问题。对于建筑领域而言,在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对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进行重建修复,也是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一些与自然关系相对融洽的优秀建筑作品的出现,为建筑生态体系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也成为了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1.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形态 对能量和物资资源的节约,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思想的主要出发点。生土建筑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这一类建筑的特点来看,它是通过覆土的方式对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进行改善的。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防震防尘、防噪声放射性污染等特性是这一类建筑在建成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因而这一类建筑形态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是建筑领域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有效措施。新陈代谢类建筑也是生态文明视域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建筑设计形态。这一类建筑形态主要侧重于对历史传统、地方风格等在现代建筑领域有所忽视的因素进行复苏[2]。在对建筑中的一些有价值的成就进行继承吸收的同时,这一建筑设计形态也对现代技术和现代化的施工材料进行了应用。 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技术 2.1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涉及到了不同物种的循环规律、能量流动转化规律和建筑中的能量转换规律等多个知识点。对建筑的节能功能的发挥,是这一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者已经开始将墙体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等多种节能技术进行了应用。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设计者也可以对一些新型材料技术进行应用。在建筑材料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以砖石为主的传统建筑设计结构已经开始被更为轻便的墙体结构技术所应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合金钢等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资源紧缺问题,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对新能源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建筑设计者还需要对能源的再利用技术进行应用。对国外先进设计案例进行吸收借鉴,也是对建筑领域的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进行优化的有效方式[3]。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 3.1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建筑设计的人性化,主要指的是建筑设计对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要求的满足。在对人与环境,人际交往问题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后,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可以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经济效益功能进行充分发挥。对艺术生活的追求,是人们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人们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以后,建筑物的个性空间问题也开始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建筑物的规整性进行保障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充分展示,是建筑设计师在新时期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生态文明视域的影响下,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坚持以人类和人际活动的需求为核心。为了对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征进行充分满足,房屋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建筑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了解,进而在对建筑设计的文化积淀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征进行强化。 3.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建筑施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变化情况等因素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所进行的优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筑设计与大的生态循环圈之间的融合,成为了建筑设计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耗问题需要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之中。在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中所具有动态化的特征的影响下,人类的建筑系统也会表现出一种动态性的特征。建筑系统与所在区域的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就是这种动态性特征的表现。从建筑物建成到寿命终结,建筑系统都会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4]。 3.3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和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是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一种合理化的路径选择,从人、建筑和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建筑设计工作除了要为人们构建一种适合生存的舒适空间以外,还要对建筑所处地域的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维护,也就是说,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让建筑设计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需求进行充分满足。为了让人们在建筑中更好地对自然景观进行体验,设计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建筑物呈现出室内外空间自然过渡的特性。在对地方文化差异进行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性进行发挥,也可以让建筑设计的一体化特性得到强化。 4结语 生态文明观与建筑设计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从人与自然的共生、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问题入手,对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可以让我国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好。 作者:刘向燕 单位:平度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浅谈材料涨价因素对铁路工程及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作者:林鸣 朱晓东 刘东宁 张李英 薛随云 摘要: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是物价的时涨时落,近两年来,我们又面临着新的一轮物价上涨,特别是钢材、水泥、燃油料、当地料、火工品等主要材料的价格上涨对基建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许多施工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定量分析物价上涨等因素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随时掌握市场经济的变化,作为建设单位可以随时掌握和控制物价因素对建设投资和概算的影响,设计单位可以预测物价上涨对未来几年工程造价影响的大小,施工企业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立于不败之地,把物价不稳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小,对于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材料涨价;铁路工程;公路工程;造价影响 0 引言 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是物价的时涨时落,近两年来,我们又面临着新的一轮物价上涨,特别是钢材、水泥、燃油料、当地料、火工品等主要材料的价格上涨对基建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定量分析物价上涨等因素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是我们必须面临的新的课题,对企业的发展也显的尤为突出和现实。 1 工程概况 我们以新建铁路某段工程作为例,该工程路线全长16.395km,管段工程类型多,结构复杂,综合性强,包含了隧道工程、桥涵工程、路基工程、轨道工程等铁路项目的站前工程。 下面以某新建铁路线某段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段线路全长16.395km,管段工程类型多,结构复杂,包含了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等站前工程。 本管段内主要工程量有:路基2381延米;八股道站场1座;桥梁5539.18延米/10座,其中双线特大桥2座、大桥5座(其中包含4线大桥447.65延米/2座),中桥3座;涵洞13座;双线隧道共8264延米/13.5座。 该项目投标时内部分劈总造价为66125.11万元,其中隧道工程占48.99%,桥梁工程占41.26%,路基工程占9.73%,轨道工程占0.02%,由于轨道工程所占比重很小,本次分析不考虑。 太中银铁路项目编制办法采用的是《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管[1998]115号文,以下简称“115号文”)及《关于对铁路工程定额和费用进行调整的通知》(铁建设[2003]42号文,以下简称“42号文”),基期价格是《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2000年水平)(铁建设[2001]28号文以下简称“28号文基价”),设计概算(投标文件)材料价差已调到铁建设函[2006]2号文关于铁路工程建设2005年度材料价差系数水平;目前太中银铁路项目材料调价方式主要是采用相对于铁路“115号文”“42号文”编制办法的基期价,每年由铁道部材料价差系数进行价差调整,太中银站前工程施工合同中合同价款调整条款中明确铁道部批准调整的有关费用(如材料价差系数调整等);允许按铁道部的材料价差系数进行价差调整。 针对太中银铁路项目的特点,由于其材料供应方式为主要材料采用的是甲控料,因此分析时重点考虑了水泥、钢材、当地料、火工品、燃油料五大材料及辅助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两个测算小组分别对该段工程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太中银铁路工程项目概算编制原则为基础,同时采用公路新定额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采用同一时期材料价格,把两个小组的数据用归纳统计的方法分析各种涨价因子对该工程造价的影响。 2 材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2.1 材料价格上涨分年度对造价的影响 按照该段工程到目前为止完成的工程量,我们重点分析测算了段工程每半年主要材料价格(含运杂费)上涨对所完成工程量造价的影响,其中: 2007年上半年段工程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10.34%(其中路基工程0%,桥涵工程14.28%,隧道工程9.09%)主要材料上涨到2007年上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1.33%,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桥涵工程影响1.69%,隧道工程影响1.29%。 2007年下半年段工程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28.43%(其中路基工程1.26%,桥涵工程27.32%,隧道工程34.78%)主要材料上涨到07年下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5.41%,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22%,桥涵工程影响5.08%,隧道工程影响6.56%。 2008年上半年段工程完成总价值占合同额24.1%(其中路基工程3.05%,桥涵工程12.57%,隧道工程38.01%)主要材料上涨到2008年上半年价格水平对总造价影响7.21%,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81%,桥涵工程影响3.59%,隧道工程影响11.04%。 2.2 五大材料同时上涨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我们测算了五大主材上涨对太中银铁路项目该项目部所承担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了主要材料(五大材)同时上涨从1%至50%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以发现假如五大主材同时上涨10%,路基工程造价上涨1.88%,桥涵工程造价上涨3.99%,隧道工程造价上涨3.99%,对整体造价影响达3.58%。 2.3 单项主要材料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2.3.1 水泥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水泥从上涨1%至50%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水泥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19%,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21%,对桥涵工程影响1.25%,对隧道工程影响1.3%。从分析可以看出的水泥涨价对隧道工程影响最大,桥涵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2.3.2 钢材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钢材从上涨1%至50%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钢材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27%,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09%,对桥涵工程影响1.18%,对隧道工程影响1.07%。可以看出:钢材涨价对影响桥涵工程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2.3.3 当地料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还分析了该段工程中当地料从上涨1%至50%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当地料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14%,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81%,对桥涵工程影响1.15%,对隧道工程影响1.2%。分析看出的当地料涨价对影响桥涵工程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2.3.4 火工品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火工品上涨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火工品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火工品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0.25%,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05%,对桥涵工程影响0%,对隧道工程影响0.47%。分析看出的火工品涨价对隧道工程影响最大,路基工程次之,桥涵工程影响较小。 2.3.5 燃油料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燃油料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燃油料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25%,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2.56%,对桥涵工程影响1.09%,对隧道工程影响1.15%。分析看出的燃油料涨价对路基工程影响最大,隧道工程次之,桥涵工程影响较小。 2.4 辅助材料涨价对铁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随着主要材料的上涨,辅助材料也同期上涨,我们对辅助材料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做了测算,辅助材料每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0.99%,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93%,对桥涵工程影响1.16%,对隧道工程影响0.88%,分析看出的辅助材料涨价对桥涵工程影响最大,路基工程次之,隧道工程影响较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铁路工程中材料费用占的比重较大,本工程材料费用占44%,各项材料因子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主要材料的涨价对桥涵工程影响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3 材料上涨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3.1 五大材料同时上涨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我们根据太中银铁路该段工程施工图数量按照公路新定额进行了预算编制,材料单价采用公路新定额基价(2006年水平),编制出各类章节费用组成,其中隧道工程占55.6%,桥梁工程占32.97%,路基工程占11.43。同样我们主要测算了五大主材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了主要材料(五大材)同时上涨从1%至50%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发现假如五大主材同时上涨10%,路基工程造价上涨3.52%,桥涵工程造价上涨4.33%,隧道工程造价上涨4.08%,对整体造价影响达4.12%。 3.2 单项主要材料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3.2.1 水泥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水泥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得出结论:水泥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02%,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19%,对桥涵工程影响1.15%,对隧道工程影响1.08%。水泥涨价对桥涵工程影响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3.2.2 钢材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钢材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看出,钢材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85%,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26%,对桥涵工程影响2.37%,对隧道工程影响1.74%。分析看出的钢材涨价对影响桥涵工程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3.2.3 当地料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当地料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看出,当地料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1.36%,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1.46%,对桥涵工程影响1.36%,对隧道工程影响1.35%。当地料涨价对影响桥涵工程和隧道工程基本一样,路基工程影响较大。 3.2.4 火工品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火工品上涨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火工品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分析看出,火工品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0.20%,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11%,对桥涵工程影响0%,对隧道工程影响0.38%。火工品涨价对隧道工程影响最大,路基工程次之,桥涵工程影响较小。 3.2.5 燃油料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分析了该段工程中燃油料从1%至50%上涨对各类工程和造价的影响,可以看出,燃油料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0.95%,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4.58%,对桥涵工程影响0.26%,对隧道工程影响0.78%。燃油料涨价对路基工程影响最大,隧道工程次之,桥涵工程影响较小。 3.3 辅助材料涨价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 随着主要材料的上涨,辅助材料也同期上涨,我们对辅助材料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做了测算,辅助材料每上涨10%,工程造价上涨0.87%,其中对路基工程影响0.49%,对桥涵工程影响0.76%,对隧道工程影响1.05%,辅助材料涨价对隧道工程影响最大,桥涵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3.4 各种材料涨价对公路工程成本的影响 从材料涨价对公路工程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在公路工程中材料费用占的比重较大,本工程材料费用占46%,各项材料因子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产生了巨大影响,和铁路工程一样,主要材料的涨价对桥涵工程影响最大,隧道工程次之,路基工程影响较小。 4 综合对比分析 通过对材料涨价对铁路、公路工程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各种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且同一种材料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影响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我们把同一类材料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影响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对比如下: ①五大材料同时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对比,同时上涨10%时路基工程铁路比公路低1.64%,桥梁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34%,隧道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09%,整体造价影响铁路比公路低0.54%。②单项材料中水泥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对比,水泥上涨10%时路基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02%,桥梁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1%,隧道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22%,整体造价影响铁路比公路高0.17%。③单项材料中钢材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对比,上涨10%时路基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07%,桥梁工程铁路比公路低1.19%,隧道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67%,整体造价影响铁路比公路低0.58%。④单项材料中当地料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对比,上涨10%时路基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31%,桥梁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16%,隧道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21%,整体造价影响铁路比公路低0.55%。⑤单项材料中火工品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对比,上涨10%时路基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06%,桥梁工程铁路和公路一样,隧道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09%,整体造价影响铁路比公路高0.05%。⑥单项材料中燃油料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对比,上涨10%时路基工程铁路比公路低2.02%,桥梁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83%,隧道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37%,整体造价影响铁路比公路高0.3%。⑦单项材料中辅助材料价格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对比,上涨10%时路基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44%,桥梁工程铁路比公路高0.4%,隧道工程铁路比公路低0.17%,整体造价影响铁路比公路高0.12%。 综上所述,材料涨价因素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定量分析和研究物价因素上涨对铁路、公路工程的影响,随时掌握市场各种材料的价格变化,作为建设单位可以随时掌握和控制物价因素对建设投资和概算的影响,设计单位可以预测物价上涨对未来几年工程造价影响的大小,施工企业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立于不败之地,把物价不稳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小,对于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铁路工程论文:浅谈铁路工程建设中成本与质量及进度的关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科学地运用项目管理是降低成本与提高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时间、成本、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要素,如何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达到最协调的状态,是项目成败的重要取决因素。铁路工程建设的项目工序较多、协作面较广泛,因此,怎样合理组织人员,协调工作,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最高的质量完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进度与成本的最佳协调方案,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项目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由此探索铁路工程建设中,项目成本与其质量、进度时间相互协调的方法。 关键词: 铁路工程建设 成本控制 质量 进度 早在人类早期,如建设金字塔、长城等时候起,这些工程就已经行成了建设项目,只是还不具备对其进行项目管理,诸如成本、进度等协调关系的研究。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成本控制与质量及进度协调是衡量工程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1.成本控制与质量的协调 1.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目标与质量的联系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质量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当对该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高要求时,就势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在一定的范围内,质量目标与成本控制及进度目标之间成反比;当工程建设投入的成本减少时,在工作量一定的条件下,对工程质量就是造成一定的。当工程建设的成本有着合理优化的计划时,使工程有着均衡连贯的进展,则不但能够缩短工程周期,也能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在进度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合理地提高工程质量能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一方面又降低了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1.2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目标与成本之间的影响 许多的工程建设有其实效性,要赶在一定的期限内必须完成,如上海的世博会建筑,一些体育场馆建设等等,不能有延期的现象,否则该工程就失去了时效性。再比如铁路,它的建造周期也都有前期的计划,像这类工程项目的投资和质量,就成为了可以选择的决策变量。有些工程单位,为谋求更高的利润,采用一些费用较低的材料,甚至是不达标的劣质产品,抑或是在施工是偷工减料,这不单会给工程的安全性带来隐患,也有损施工公司的名誉和形象。而由此导致的质量不过关、返工、停工等,则会反过来加大施工的成本,而为挽回企业形象所作出的公关措施,同样也增加了一比开支,又导致了工程成本的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支出。 对于某项具体的工程而言,它的质量标准也不是一味求高求好,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比如工程成果的使用人、社会对其的功能需求。若是一味追求高品质、多功能,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包括人力和物力上的。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息息相关,工程的质量要求定位得越高,它的投入成本势必越大,因其在施工中势必采用质量好、价格高的建筑材料,更复杂的施工工艺,更高性能的施工设备,更先进的施工管理体系。但是也并非质量目标降低,就能够降低成本,因为工程质量低往往会导致工程的运营、管理、修理、养护费用的增加,甚至返工,不但造成材料、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增加了成本支出。 1.3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与质量目标间的协调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因素造成影响,目标成本与目标质量中任何一方的改变,就会对另一个目标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协调,以求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最佳效果。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建设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遵循如下原则: (1)加强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在工程开始之前,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将质量的目标进行逐层、逐项分解,之后与负责施工的直接责任者签订关于质量目标的责任书,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制。 (2)强化培训,提升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各级领导、所有成员的关于造价管理、质量教育、施工管理及业务技能的培训,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科学地降低造价。 (3)制定合适的质量成本。成本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之一,也不是说成本越高,质量就越好,他们之间并非线性比例关系。 (4)工艺合理、技术先进、组织均衡。在确保工程质量同时,缩短施工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当组织施工的时侯,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按照合同工期建立“工期一成本”关系曲线,优化工程的进度,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科学地安排施工工序,加强投资动态控制,对资源进行峰值分析,尽量的做到错峰施工,降低资源峰值与资源平均值的差异,从而实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管理目标。 2.成本控制与进度的协调 2.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目标与进度的相互关系 成本控制及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以往一般是将它们分别管理,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这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如何使成本控制与工程进度达成协调。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消耗在施工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等。直接成本随着产量的多少而变化。间接成本包括企业管理费和财务费用等。间接成本是一种时间性的成本,不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时间累积的。一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越长,需要付出间接成本就越多。 2.2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与质量目标间的协调 一般说来,工程建设项目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或对变化所采取的控制措施,都会给其他项目因素带来变化亦或冲突。正因为认识到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目标和进度目标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在确定了其中一个目标值时,都会对其他目标产生影响,所以要对之进行协调,使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达到最优目标系统。因此本文探究协调原则几点: (1)赶工须先于其他的活动。因为,当某项活动成为其他后继工作的瓶颈时该项活动就最该缩短。只有当这项活动缩短后,其他各种活动才能够得以实施。 (2)赶工须在关键路上。对于那些不是非常重要,并且已经出现时差的活动赶工,非但不会加快项目进度,反而会造成更大程度的时差。因此,只有在关键线路上的活动才能驱动项目前进,对位于关键线路上的活动进行赶工才有助于加快项目进度。 (3)选择活动工期长的活动。对一项工期很长的活动进行赶工,可以获得更多的潜在时间收益。 (4)活动位于项目前期。根据“阳光法则”,若是活动在项目的前期,那么万一赶工失败,就仍然还有恢复的时间,而且项目的早起,所需要的资源也比较少。 (5)选择更易出现常规问题的活动。缩短时间就等于减少了危险时间,减少出问题的概率。 (6)活动劳动密集度低。当活动的劳动密集程度较低时,在项目前期通过增加人手完成任务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活动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时发掘合格人选完成任务就很困难。 3.结语 本文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三要素:铁路建设的成本、质量、进度三者进行了关联分析,论述了三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从而探究使之达到平衡协调状态的方法。也许对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而言,这些论点还只是表面,但希望能对实际铁路工程管理实践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也是如火如荼,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大的问题。铁路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的物资种类比较多,而且数量比较大,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采购模式,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新时期的铁路建设过程中应该引进科学的采购管理理念,并掌握科学的采购方法,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采购的效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的成本,节约资本,对铁路建设项目后续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物资采购的管理进行研究,并探讨有效的采购管理措施,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提升采购的效率,并进一步促进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铁路工程;物资采购;管理;解决措施 0引言 近几年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巨大的铁路建设投资对物资的需求急剧扩大,因此做好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新时期铁路建设对物资有更高的要求,采购的物资和相关的设备必须要有较高的质量和完善的技术标准,而且物资的种类和涉及的范围都比较广,需要物资的数量比较大,如果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没有一个科学的物资管理模式,这将直接影响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会严重影响铁路建设的质量。所以在铁路建设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做好物资采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确保物资的质量而且还能节约资本、优化采购的效率,为铁路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1现阶段铁路建设项目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铁路建设项目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适时、适质、适价、适量、合法”五个基本的原则。适时主要指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采购,在这个阶段的采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展状况、市场的价格的变化等,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之后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在最适宜的时间进行采购,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同时还能满足铁路工程建设的需求。适质主要指的是采购物资的质量一定要达到铁路建设所需的要求,质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质量太差会影响铁路建设的质量,质量太高会推高成本,不利于铁路建设工程的持续发展。适价是指采购物资的价格是最实惠最经济的。适量是指采购物资的数量满足建设的需求,不致造成资源的浪费。合法主要是指在采购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合规,公平、公正、公开,不触犯法律。 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现阶段随着铁路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铁路物资的供应商也越来越多,而且资质参差不齐,所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供应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管理供应商方面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管理。 2.1严格审查供应商的资质 铁路项目的建设对物资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查,选择资质较优的供应商,同时物资采购部门要建立《合格供应方》档案,对供应商进行科学的管理,每年都要对供应商进行审查,做一次全面的评价,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和所供物资的质量满足要求。 2.2采用绩效管理法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当前对供应商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绩效管理法,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管理。采取绩效管理法对供供应商的管控主要是指物资供应的过程中,管控评价的主要对象是供应商所提供物资的质量和供货响应的能力,是否满足现场的需求,这种管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供货商的质量和生产供应能力,而且还能提升供货商的服务水平,这对供应商的管理来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2.3构建供货商的评估目标体系 在公平、公正、揭露准则、定量准则、成赋性准则和可操作性准则的基础上,构建供货商的评估目标体系。对供货商进行考核评估时,要根据对供货商调研后的反应信息,分别对事务技术目标(如报价、质量、付款周期、交货周期、效劳、运营成绩等,考核的是供货商的管理水平、供应服务水平)、商业诺言目标(合同实行情况、有无违规违纪记载等,查核的是供货商是不是信守合同,并且能做到无论是买方市场情况下、还是卖方市场情况下都能恪守商业道德)等查核目标给出相应的分值,一并根据物资商品种类、金额、影响巨细、供给危险等来设定目标权重,核算加权分,并得出评估分。 2.4完善供应商的处分机制 完善对违规供应商的处分机制。根据查看状况和供应商的违约程度,采取相应的处分方法和办法:一是执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对违约的情形扣减履约保证金;二是实行合格供应商评价机制,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价,对严重违约情况上报上级领导机关,认定无误后进行通告公示,阶段性停止其投标资格,直至重新认定合格后,才能允许其重新参与铁路建设项目的投标。 3物资的采购和实施 现在绝大部分的铁路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的模式以甲供方式为主,简单的来说就是公开招标。在一定资质的招标机构协助下,对所需物资设备进行招标。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多个环节,在招标的方案、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开标评标等一些方面必须要严格的把关,设定严格的评判标准。在这个环节业主纪检部门必须派员参与,这样既可以让供应商互相之间充分的竞争,最终便于获取质优价廉的物资,又可以保证招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4提高铁路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制定采购预算机制 铁路工程建设所需的物资种类复杂,而且数量比较大,需要的资金比较多,所以在采购前就必须做好预算,这不仅影响到采购方案,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控制机能。采购预算的主要目的在于估计采购所需的成本,严格意义上来说预算能科学的配置采购的资金,合理的控制资金的具体使用状况,并能及时的对资金进行调整,达到节约成本,实现铁路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4.2健全市场信息灵敏反应机制 要想提升采购的效率,节约采购的成本,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市场,了解和把握市场信息,这就需要健全市场灵敏反应机制。如果业主对市场的信息把握不及时或者是不准确,物资的采购工作就很可能会延误,这就往往导致采购的预算偏差过大,在成本方面就失去了很大的优势,采购的预算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不仅不能提升采购的效率,而且还会抬高采购的成本,所以说健全铁路建设项目信息灵敏反应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有很多人对这种机制并不是很了解,简单的来说,市场信息反应机制主要是了解同一种物资的价格数据库以及重要供应商的信息数据库,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动态,并及时的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研究,完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这有助于物资采购部门合理的进行预算,科学的制定采购的方案,尽最大可能的提升采购的效率,节约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4.3物资供应尽最大可能满足施工要求 物资供应建立在详细的施工需求基础之上,物资的供给需求尽可能的满足施工进展的要求。物资供应组织工作是建立在详细的施工方案之上和物资需求计划之上的,但并非供应工作与施工方案之间不能有任何的出入,通常来讲,供应组织相比于方案,需求有必定的宽裕度,使得工程展开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少量的变化,工程的整体进展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关于物资的供应,要充分考虑到现场的详细施工情况,并预留给供应商一定生产周期,这样才能很好的满足施工进度的需求。另外,为了最大效率的运用资金,物资供应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对有关资材的市场价格走向予以尽可能精确的猜测,使得采购的成本下降,比如在整个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钢材和水泥是两个主要的大宗物资,投入到这两种物资中的资金会对整个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采购这样大宗物料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市场的价格态、工程的详细施工进度和需求方案、建设单位自身的资金周转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采购,尽量减少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对铁路建设成本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5总结:采购 总的来说,在整个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物资采购,合理、合规、合法的采购不仅提升采购的效率,而且还能节约资金,这对铁路建设项目后续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而本文重点研究现阶段如何提高铁路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采购措施,制定采购预算机制和市场信息灵敏反应机制,严格的控制采购的成本,在采购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采购的成本,最终实现铁路工程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张明富 单位:济南铁路物资总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铁路工程桥梁施工存在的问题 1.1对桥梁施工的监管不严格 就我国当前铁路工程桥梁施工来看,工程建设监管部门在编人员少,难以满足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工程监管部门往往会委托其他有资质的部门代管,而代管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代管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容易给工程质量管理留下盲点。另外,监理对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监理在现场查看时大都是走过场,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没有意识到监理人员的职责所在,进而使得工程施工问题频繁出现。 1.2场地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施工材料作为桥梁施工的基础,施工材料质量对桥梁施工质量同样也有着重大影响。而在铁路工程桥梁施工中,施工单位没有做好材料的质检工作,一些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后,都是哪里有空位置就往哪里摆放,材料乱推放,对这些进入场地材料没有做好标记,尤其是像钢筋、水泥等材料,一旦碰到雨雪天气的时候,这些材料经过雨淋后再在太阳底下暴晒,材料的性能就会下降,进而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2铁路工程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2.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各项工作安排,全面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其次,施工企业要将施工要求、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交代清楚,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施工行为,进而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和安全。 2.2钻孔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是利用钻孔及其对施工现场进行机械钻孔进而形成桩孔,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桩。首先,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布线,确定钻孔位置,然后利用钻孔机进行钻孔,在钻孔机安装中,为了确保钻孔机基础稳定,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在对准桩位后,用枕木对准钻机横梁。其次,埋设护筒,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因此,护筒应选择钢—混凝土。最后就是钻孔。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及相关操作标准进行,为了确保开孔质量,施工人员就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同时,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和抽渣,并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在钻孔完成后要及时地做好清孔工作。然后下放钢筋笼和混凝土。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凝土作为房建工程中的主要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桥梁施工质量。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首先,施工单位业必须加强混凝土材料的验收工作,对进场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如果是自身配置的混凝土则要加强混凝土配置的监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混凝土配比,如果是从商砼公司进行购买,则需要商砼公司出示相关质量检测报告及兑水比例。其次,混凝土浇筑前,想要将浇筑地方的杂物清除干净,对浇筑点洒水,然后利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要分层浇筑,由中心向四周浇筑,浇筑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利用振动器进行无死角振捣,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振捣频率,防止出现漏振、过振等问题。由于温度产生的应力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混凝土浇筑要尽量避免高温天气,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定期的进行洒水,进而确保混凝土能够完全凝固。 2.4梁端钢筋与预应力钢筋连接 在结构计算时连续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会使得配筋抗拉力出现问题,这时可以将受力筋均匀布置,同时考虑到连梁以承载水平荷载为主,支座弯矩主要由水平荷载引起,在反复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截面上、下受拉筋面积相近,可以采用截面对称配筋。另外,利用起吊设备将主梁吊装就位,在起吊的时候要防止采用一定的起吊设备将主梁吊装就位,为了确保起吊安全,主要永久性固定主梁支座。随后按照设计图纸,在各主梁端部的湿接缝处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其中已经截断的纵向钢筋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并摆放到指定位置。抗剪钢筋的连接可以采用挤压套筒。当主梁的内部钢筋连接完成后,进行预应力孔道的安装,安装过程中应控制好预应力孔道的位置,以便降低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摩擦。预应力孔道在与两预制梁端与现浇段交接处的位置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避免预应力钢筋在此处发生方向的转折。 2.5加强施工管理 为了确保铁路工程桥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就必须加强桥梁施工管理。首先,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加强进场施工材料的检测,防止有问题的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待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后,要对材料进行分类停放,并做好的材料的防潮、防晒工作。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要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人员的头上,进而确保施工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3结语 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只有质量过关的工程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在铁路工程桥梁施工中,施工单位就必须认识到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做好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确保桥梁施工质量,进而为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作者:付巍 丁力 单位:中交二航局第六分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EPC模式下铁路工程采购管理论文 一、当前铁路工程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铁路工程因受到行业限制和长期计划体制束缚的双重影响,建设、设计、施工各方长期各自为政,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购成本高 一是采购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不够高。对于甲供物资而言,建设单位在采购时实施的采购策略和方法不够严谨,导致采购物资的价格偏高。而对于自购物资而言,虽然体量不小,但由于市场竞争充分,利润空间不足,施工单位多会想方设法通过设计变更来提高自购物资的价格和数量,以此来换取采购利润。二是采购物资浪费大。铁路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采购清单进行采购,采购清单的准确性决定了采购物资的浪费程度。由于设计单位的自身角色的定位和长期养成的习惯,在制定采购清单时都会乘以一定的系数,建设单位本身对采购清单的检查能力不够,施工单位也乐得这样的结果,这样就无形中造成了采购物资的浪费,进而增加了采购成本。三是采购信息没有共享。虽然铁路工程项目推荐多单位联合采购,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推进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各施工单位多数还是采取自行采购的方式,每个施工单位甚至每个施工标段都会设置采购部门及很多个小的采购小组,负责不同阶段各工程的物资采购。这样导致了采购资金的利用率较低和采购资金的扩张。 2.采购管理混乱 一是采购制度不健全。铁路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和规定在一些具体采购细节上还未完全覆盖,比如甲供物资的签认工作缺乏制度约束,造成账物不符,追查困难;比如对急采购物资未明确作出说明,导致现场发生需要采购应急物资时,项目部无法操作。二是预算管理需加强。铁路工程项目往往开工需求大多急迫,给予设计的时间极为有限。而整个设计过程中留给预算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项目预算人员无法仔细的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数据,只能是做一个大体的估计,导致项目超预算情况频发。三是采购计划不清晰。在目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负责甲供物资和自购物资的采购模式下,双方制定的采购计划都未与设计单位对接,计划中只包含了需要的物资总量和大概的时间安排,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这就导致采购物资的利用效率不高。 3.采购质量控制难 一是采购模式针对性不强。一方面,甲供物资通常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而招投标更关注的是供应方的经济指标,这样可能会排斥掉一批经济指标不够好但产品质量过硬的供应商。另一方面,许多供应商为了在招投标中取胜,往往过度压低自己的价格,而价格的压低就只能通过质量的打折来弥补。二是采购监督力度不够。利润较丰厚的甲供物资指定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设计单位负责提供采购参数,但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设计单位,目前都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这就造成采购寻租频发,进而导致了采购质量难以保证。 二、EPC模式下铁路工程的采购管理要点 针对目前铁路工程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将EPC模式引入铁路工程项目,通过对目前采购管理各相关方的职责和权力进行重构,并在采购管理的整个流程中选取若干个重要环节从EPC角度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提出新的采购管理思路和方法。 1.物资设备分类及各方采购职责重构 一是物质设备分类原则重构。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中间引入总承包方,将物质设备分为建设单位监督总承包方采购、总承包方自行采购和分包方采购三大类。采用这种分类的目的主要有: (1)建设单位对涉及铁路行车安全的少数物资设备采购实施监督,既保证了采购物资设备的质量,又可以使建设单位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其他工作。 (2)将物资设备采购的主导权交给总承包方,既激发了总承包方的积极性,又控制了工程的采购成本。 (3)分包方在总承包方的总体指导下开展物资设备的采购,采购计划更有针对性,采购资金利用效率更高,间接的节约了分包方的成本。二是各方采购职责重构。新建立的各方职责中,将原建设单位的大部分职责转由总承包方来承接,建设单位主要起监督作用。总承包方的职责和权力基本对等,有利于总承包方开展工作。设计单位的职责中加入了协助采购管理的内容,将设计单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使得设计与采购能有机衔接。 2.采购规划和供应商选择 一是做好采购规划。对总承包方而言,首先要建立并更新铁路工程物资的采购清单,将总承包方负责和分包方负责的采购细目区分清楚;其次要建立项目物资信息管理机制,保证各方在共同完成采购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能够顺畅、准确、明晰的传递采购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单位要加深设计深度,尽可能的提供详细、深入、精确的物资需求建议;总承包商要关注设计变更、供应商变化和工程建设紧急情况,加强采购计划的动态调整。二是做好供应商选择。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物资的性价比、物资的质量、供应商的稳定性,还要考虑到物资的存储和运输。总承包商可结合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颁布的供应商准入大名单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验建立自己供应商评价标准,以形成合格供应商库,并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项目的供应商。同时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总承包商要有全局观和长远眼光,除了做好完整的采购工作,还要在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上下功夫。 3.合同签订 一是合同的谈判与签订。EPC模式合同的编制需要由总承包方或者承包方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谈判,确定物资供应的种类、规格、数量,供货时间、地址、履行方式,验收模式、付款方式等。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采购量巨大,应根据设计方案分期分批的与各供应商签订合同,避免过早签订合同后过多占用工程资金或无故增加物资设备的储存保管和损耗费用。二是合同的执行跟踪。EPC模式要求在签订正式合同之后,还应该对合同执行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关注合同履约的动态,对发生的意外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实际情况需要对合同的某些内容进行更改,经双方同意,可以补充合同条款,优化合同的履约方式等,为工程建设做好后勤保障。 4.配送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的配送主要有两种模式,按照交易主体分,分别是卖方运输和买方仓储。在具体实践中,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也有不同的配送管理方式,具体选择何种待项目情况而定,很多时候都需要两种配送方式综合使用。现结合铁路工程项目的采购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从EPC模式视角去审视,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近期建议总承包商采用供方直接配送模式。这需要总承包商建立物资管理虚拟中心,目的是达成对采购物资设备集中管控的高效调配,避免发生物资设备到期未进场等问题出现。二是远期建议总承包商采用供方直接配送模式和买方储备及配送相结合的方式。因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来,铁路总公司正在努力盘活既有土地资产,积极主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物流园的建设正是发展方向之一。如铁路总公司借助运输资源优势,在全国建设或收购了众多的物流园,形成了大物流系统,那么总承包商借助这一庞大平台开展物资设备采购配送无疑是更加经济合理的。但是部分已损坏的物资设备还是应采用供方直接配送模式,以规避采购风险。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EPC模式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加之铁路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的转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铁路建设领域大力推行EPC模式必将成为现实。作为总承包商而言,应顺势、借势,主动积累EPC项目经验,积极介入项目采购管理环节,适时建立并不断完善采购管理体系,增强自身EPC实力,为在未来广阔的市场中承揽EPC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炫 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国内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论文 1铁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铁路工程在服务期间所要承受的荷载压力更大,因此在施工上对路基的要求也更高,主要分为有砟与无砟两种,现在随着新型施工技术与理念的应用,基本上都是采用无砟轨道施工方式,虽然其使用效果更好,但是对施工过程要求也更为严格。铁路工程一般线路都比较长,并且受地质条件影响,还会存在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要求,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短的特点。同时,因为整个铁路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比较多,所需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等也各不相同,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很多铁路工程来说,要想在施工阶段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必须针对不同施工环节要求,对环境、地质以及水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管理,降低各因素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正式施工前存在的问题 2.1.1准备工作不到位。 铁路工程施工需要与信号、通讯、接触网以及线路等方面做好协调联系,同时还需要掌握各项设计、施工以及设备等方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以各类数据作为基础,并通过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展开工作。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正常施工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对于配线比较多的设备仪器,在准备阶段需要保证所有联锁设备与信号等落实到位,并通过专业人员的核查,保证不存在任何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但是就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在施工准备阶段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各部门以及人员不能做到物尽其用,相互之间搭配不当,反而成为一种新的制约因素,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2.1.2施工超量准备。 对于铁路工程超量准备工作,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务部门联锁设备以及运动信号过早;另一方面,公务部门松动扣件太提前。按照此种方式来进行施工的准备工作,不但会对铁路工程基础稳定性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大车辆运行与设备运行的安全威胁。另外,铁路施工超量准备一般都会导致连锁操纵台出现红光带问题,其中存在部分已经关掉开放信号。 2.2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2.2.1施工变更过多。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过多的变更情况,会对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等造成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因为铁路工程施工涉及到内容与专业比较多,整个工程的有效进行需要有各项数据的支持,其中如果一个部门上报数据不准确或者是滞后,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能有效掌握整个施工现状。 2.2.2组织管理不当。 现在铁路工程施工单位组织管理环节比较薄弱,虽然现在铁路工程建设效果不断提高,并且增加了投入,但相应的对施工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组织形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施工组织管理不当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管理方案可操作性差以及施工人员素质低等,并且各个专业与环节之间相互搭配不协调,对施工人员、设备组织以及施工技术等没有进行有效协调,这样如果发生紧急事故,难以在短时间内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进而会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2.2.3施工违章过多。 工程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技术规范,通过安全管理保证所有行为都可以满足建设要求,降低不安定因素的存在,避免因其产生安全事故。但是从实际施工效果来看,大部分施工行为与管理行为都是在长期工程建设中积累下来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与管理作用,但是却不能提前对各项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预测,这样就增加了工程施工违章事故发生的概率。 3铁路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加强施工准备工作管理 首先,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由施工企业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并且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所有人都可以掌握工程施工的要点。其次,制定施工方案。科学编制施工方案,以满足工程施工建设为依据,在掌握各项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施工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计划执行以及作业情况,对各分项计划进行跟踪,保证其可以落实到位,保证所有项目都可以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最后,制定完善预案。 3.2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铁路工程建设主要以施工单位为主体,这样就决定了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应从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各方面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安全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标准施工行为等,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管理,确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权责任命的有机体系。 3.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有着密切联系,两者都决定着工程建设效益,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企业并不能对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存在一方偏重一方忽视的明显问题。为在整体上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应抛却传统片面的观点态度,从综合角度出发,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受铁路工程规模影响,安全管理的执行需要全员的参与配合,按照前期制定的施工方案,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对其他因素影响的抵抗力,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正常进行。另外,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还应签订安全协议,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确定所有施工行为的合理性,避免因为过于重视安全管理而忽视对质量的管理。 3.4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工程参与方应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保证施工行为的合理性,尤其是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行业规范作为依据,做好对施工单位行为的监督,及时发现其所存在不符合质量标准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督促其及时改进,并且施工企业还应成立专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定期对工程施工进行巡检,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有权要求其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 4结语 铁路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特殊性,虽然有更多新型技术与工艺被应用其中,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管理,降低各因素对工程安全施工的影响,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铁路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张正文 单位:宁夏宁东铁路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造价论文 1.铁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对铁路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运营成本,也是为施工企业带来预期利润的必要手段。作为整个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铁路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也有明确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标准,使铁路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铁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目标就是管理工程的整个建设资金,由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中难免会出现资金预支超标的状况,这将会对整个铁路工程的成本、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所以,在铁路工程项目中必要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在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造价控制计算,保证施工单位的必要利润。 2.影响铁路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2.1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费用 铁路工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的费用开支占整个工程造价的很大一部分比重。通常人工费用与单价及数量相关,人工数量少、单价低,铁路工程的造价成本也就低。如果在计算人工单价、施工人员数量出现错误,必然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个工程成本,企业的利润也会受此波及。 2.2铁路工程的原材料费用 在铁路工程造价预算中,占工程造价成本最大的就是工程原材料的支出。工程原材料的价格除了其本身价值的影响外,也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原材料的选择要极可能的降低采购价格,为企业节省开支。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管是铁路工程原材料还是其他商品,都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而且原材料价格一旦出现上下波动现象,必然会对采购原材料的整体费用造成影响,进而对整个铁路工程的造价成本产生负担。 2.3铁路施工中机械设备费用 目前,不管铁路建设项目,还是其他工程建设,机械设备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施工中,在工程项目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种机械设备在铁路工程中运用的增加,这项费用支出在工程造价成本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多。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运营使用费、维修保养费用等,这些费用的总和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铁路工程施工中要根据工程施工进度,严格规划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期限,避免出现机械设备不用搁置先知现象的发生,尽可能的节约各项支出。 3.铁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3.1对铁路工程投标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管理 在铁轮工程招标的过程中,也就是公开挑选工程项目承包商的过程中,各个承包商最关心的也就是工程的预算价格,因此,在此阶段要对铁路工程进行初步的价格控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制定详实、科学规范的标书,尤其是对铁路工程建设的工程总量清单达到科学、准确、完整。施工方案的选择要结合项目竣工后的运用方案、工程的后期养护方案,三者结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承包商,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的利润与工程的质量。 3.2铁路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 根据之前的相关研究,在铁路工程中,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能使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减少10%,对工程整个造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铁路工程的设计必须达到科学规范合理。对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被批准后,工程设计人员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当地的经济市场状况等进行全盘考虑分析,最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质勘查勘测,为铁路工程提供基本的基础资料。再一个,对之前的设计进行科学审核,确保所设计的方案是科学经济、安全高效的,并且要最大限度的减少铁路工程中一次性的投入及返工现象的发生。最后是,监理人员对各种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结合各种因素,确保企业效益,选择最优的工程方案。 3.3铁路工程施工中的造价控制 铁路工程的施工要根据所选的施工方案,合理有序的组织施工,虽然在施工方案以及承包合同等中明确了各种费用的开支情况,但是在施工操作实施起来,难免会遇到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为因素原因等,影响整个铁路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工程出现延期、造价超标等情况的发生。 4.结语 铁路工程造价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合理有效的造价管理控制措施是保障企业正常利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铁路工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减少各项支出,实现铁路工程建设成本最低以及质量最优的双赢局面。 作者:肖健 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新余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论文 1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 1.1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的做好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人员必须从制度、方案等方面着手。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准确的施工方案,选择好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 1.2工程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是铁路工程开展的关键内容。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的培训、方案的筛选和设计的变更。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研究,弄清设计图纸中存在的细节问题,熟悉每个控制点的工作进程,确保现场工作准确进行。 1.3施工设备管理 铁路工程施工中,所需的设备种类全,数量多,必须加强管理。为了减少设备的闲置,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这样,就能进一步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并能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做到及时有效地检修,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1.4施工材料管理 为了确保铁路工程施工有效进展,必须确保材料的有效供应,为此,必须根据施工进度的变化及时调整人财物的分配,同时做到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材料的储备,做到各种施工材料的统一管理和科学合理配置。 2铁路施工工程的特点 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给整个施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必须结合铁路施工工程的具体特点,妥善安排施工工作。 2.1工作的复杂性 铁路是在土地上建造的,所以决定了铁路施工具有复杂性,而且,在整个过程中,生产施工具有较大流动性,导致整个施工工作工程量大,也加剧了铁路施工的难度。 2.2施工机构的多样性 铁路工程根据具体的设计来开展,而建造铁路的每个工程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采取相应的办法,通常情况下各个工程具有不跳的结构,造成铁路施工工程机构的多样性。那么,在铁路施工中,必须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 2.3施工任务的艰巨性 在我国,铁路线路少则几百公里,多则数千公里,整个施工规模浩大,建设周期较长,这就决定了施工工作具有艰巨性。规模大,就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建设周期较长,就需要考虑每个工程之间的衔接问题。 2.4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铁路施工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所以,施工工程不能持续进行。而且,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而且遇到雨雪天气,施工进程就会中断。例如,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就充分考虑了冻土因素,根据冻土的特性采取具体方法,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确保了工程质量。因此,在铁路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避免因自然条件的影响对施工工作造成阻碍。 3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是铁路施工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就会造成现场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施工的进程,阻碍铁路工程的有序发展。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设备管理不专业、技术管理经验不足 使用生产设备的过程中,很多操作人员对设备性能不熟悉,而且保养意识不强,设备的利用率和功能被大大降低。在技术方面,很多人员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经验不足。随着时代的推移,原来的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加上各项工作没有落实到人,严重影响了铁路工程施工的进程。 3.2工程事故频发,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铁路工程对于安全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铁路安全事故依然频繁发生。2011年10月29日兰渝铁路施工车辆翻车事故发生,遇难人数高达24人,成为近几年较大的铁路安全事故之一,也为铁路安全施工敲响了警钟。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安全制度条例不完善造成的。 3.3材料供应不足,影响施工进程 在材料供应方面,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备必需材料,而且有时候材料价格波动起伏,工作人员不能根据市场变动及时做出调整,就造成了成本的增加。材料供应不足,质量不高,不仅不能满足铁路施工的需求,影响铁路施工进程,而且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强化施工管理认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在铁路工程施工建设中,传统的施工管理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必须强化施工企业的管理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注重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责任意识,改进管理方法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出现。 4.2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现代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加快管理体系的创新。结合铁路工程的特点,亟需建立健全铁路施工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健全,防止问题的发生,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根据铁路施工特点对现场管理进行系统的测评,了解铁路施工的进程。 4.3培养技术人员,加强设备管理 作为铁路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最新技术,对施工图纸内容进行深入了解。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促进他们掌握最新工程技术,同时做好技术交流,让员工掌握新本领,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另外,在施工中必须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既保证没有设备闲置,又要保证现有设备满足工程需要,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4.4强化进度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在铁路施工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工程质量,造成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为了避免此事情的发生,必须对铁路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跟进,对各个阶段的内容和时间等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5结语 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不仅影响力铁路行业的发展,还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因此必须结合现代铁路施工的特点,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铁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朱明杰 单位:中铁二十一局电务电化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论文 1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优点 传统上,大部分业主采取临时组建的且缺乏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全过程系统管理经验的指挥班子组织工程建设。以实施阶段招投标选择不同承包商,并分阶段,实行豆腐块式的组织、协调、衔接、管理,导致单项工程多、实施阶段多,以及相互之间的作业关系、衔接关系、预留关系、程序关系、生产工艺关系复杂的工程,不可避免将招致“投资增加、竣工日期延长”的风险。EPC总承包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的承包体系。它将过去分阶段分别管理的模式变为各阶段通盘考虑的系统化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合理交叉,是体现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优越性之一,工程总承包商在建设管理中,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使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通过提供完整的设计,使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深度结合,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为业主和总承包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工程总承包能有效地克服和弥补业主在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能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上的脱节,有利于方案整体优化;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进度上的合理交叉;有利于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进度、费用和质量的综合控制,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目标。 2工程总承包项目勘察设计管理要点 勘察设计是工程总承包的龙头,工程总承包能否使项目功能最优、能否有效控制投资、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勘察设计。 1)重视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 重视施工过渡方案,重点关注和既有铁路、繁忙公道路有干扰的桥涵设计方案、既有线接轨过渡方案、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等是否可实施;邻近既有铁路相关结构物设计方案的选择,要考虑施工时对既有铁路干扰的因素,尽量减少施工干扰,避免或减少工程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影响,以规避安全、工期、质量、费用等风险。提高设计方案可实施性案例:某铁路专用线自既有铁路车站引出跨越开发区疏港路,疏港路为双向六车道,设有中央隔离带,该路交通繁忙。既有铁路采用2-20m简支梁跨越疏港路,桥上有 3股道,中央隔离带上设置桥墩。本线可行性研究跨疏港路采用2-20m框构,本线与既有铁路线间距是5m。定测前我们发现疏港路交通繁忙,如采用框构势必要断道施工,施工过渡难以实现,即使勉强实施,交通干扰费用也很可观。通过与有关专业人员沟通,建议适当增加线间距,改成2孔梁式桥方案,桥墩设在中央分隔带,修改后桥梁施工对道路行车干扰大大降低。另外既有铁路是电气化铁路,硬横跨接触网是三线共用的整体结构,桥墩上设置了硬横跨接触网支柱。原来的框构方案5m线间距接触网支柱势必侵入限界,硬横跨接触网将被拆除,对整个既有线行车影响很大。优化后的方案线间距加大至9m多,硬横跨接触网不受影响。 2)检查督促各专业设计的边界条件是否稳定 专业之间是否充分配合,注重设计细节,减少差错漏碰,确保设计深细度。线路、站场专业牵头,相关专业应积极、主动与地方有关部门沟通,配合业主签订立交、道路改移、拆迁等重大协议,及早稳定设计边界条件。因客观原因无法签订协议时,应详细了解对方需求及建议意见,并纳入勘察设计输入资料。对难以确定的边界条件,在与业主签订总承包合同时要采用相应的对策,规避或转移风险。 3)勘察资料收集齐全,保证设计文件质量。 对于三电和地下管线,电力、通信、信号、给排水等专业应到现场调查和收集本专业资料,提出测量或物探要求,必要时通过挖探掌握地下管线情况,确保三电和地下管线资料完整、准确。选择交叉跨越保护或改移方案时相关设计专业要充分征求主管部门的意见,签订书面协议或纪要,稳定保护、拆改数量或费用,避免设计遗漏或拆改方案缺陷。 4)充分把握项目特点和业主需求 在满足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相关规程规范,合理确定技术标准,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积极主动为业主提供高质量服务,赢得业主的信任。同时积极协调业主与相关方意见,考虑铁路局、地方政府等相关方需求,稳定边界条件,实现多方共赢。 3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编制施工质量管理实施计划:明确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责任人,确定重点工程、关键工序及质量检查频率,辨识项目质量控制点,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质量风险。组织管理人员熟悉工程总承包合同、施工分包合同,熟悉合同条款中质量管理有关方法和程序;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组织进行岗前质量管理培训,学习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施工技术指南、操作规程、验收标准、检测规程等内容。检查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培训情况。编写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配合业主与政府相关部门、铁路局办理项目质量监督、开工许可等手续;与业主和监理单位共同确定验收程序,确定项目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划分,质量验收用表格式等。审查分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审查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其落实情况;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质量措施。审查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检查分包单位进场主要施工机具、设备的种类、数量及检验证书的合规性和时效性。检查分包单位进场的材料质量。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发现质量问题时,及时向分包单位发送整改通知单,要求分包单位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利用设计优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案例:某光伏发电项目B逆变器室位于软土地基上,地基承载力约90kPa,房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发现放线错误,需要向南侧移动2m。我们在例行质量检查时,发现分包单位在没有拿到变更设计图纸的情况下自行在南侧将基础接长了2m。当时我们马上意识到分包单位可能想当然施工,新老基础之间钢筋可能没有连(焊)接。马上打电话询问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接长基础钢筋比照原来的基础钢筋布置,新老钢筋没有连(焊)接。我们向分包单位提出首先必须严格按变更设计图纸施工,并向其说明新老基础之间钢筋没有连(焊)接,不能形成整体受力,以后地基变形新老基础势必开裂,对整个结构安全带来隐患。由于我们发现及时,分包单位及时返工,问题得到了解决,保证了工程质量。 4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编制项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包括对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和对分包方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应明确项目部管理的目标、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标准。根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组织识别项目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形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要危险源清单》,并实施。在过程中动态识别新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更新、实施。根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要危险源清单》组织安全培训、检查与考核。审查分包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其落实情况;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审查分包单位编制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分包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工作,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督促、指导分包人制定施工安全防范措施。检查、落实分包单位安全防范措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组织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巡检,掌握安全信息,召开安全例会,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并跟踪检查整改效果。重点关注临近铁路既有线施工、隧道施工、高墩大跨或结构复杂的桥梁施工、深大基坑施工、高空作业等重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专项验收计划,配合相关部门及业主开展安全专项验收深基坑临近既有铁路安全防护案例:某电厂铁路专用线与既有铁路线间距14.34m,既有铁路跨越规划道路已实施2-20m框构,本线对孔设置2-20m框构跨越规划道路与既有铁路框构顺接。基坑开挖10.5m深,设计采用梯级钢板桩和止水帷幕防护既有铁路。为减少施工干扰,施工前我们根据现场情况优化设计方案,提出将两框构断开露出“天窗”,既节省了工程量,更重要的是两框构断开露出“天窗”后,新建框构边缘距离既有铁路更远,减少了深基坑开挖对既有铁路防护难度。施工中分包单位自行采用简单防护措施,给既有疏港铁路带来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发现情况后,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及时研究补救防护方案,要求分包单位在已实施的防护措施基础上予以加强,保证了基坑开挖中既有铁路的安全。 作者:杨克鉴 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论文 一、提高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水平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提高铁路工程质量。 加强对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能够做好铁路工程建设中的预算和验工的工作。铁路工程的计划合同对铁路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预算,例如材料、工人薪酬、工期等,通过对计划合同的管理,能够按照合同中相关的预算进行铁路工程的建设,同时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可以根据预算的工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在保证铁路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铁路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有利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效率。 铁路工程的计划合同对铁路工程的各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规划,在铁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的相关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建设,可以减少铁路工程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快铁路工程建设的速度,同时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还能够减少在铁路工程建设中财力、人力的浪费,从而提高铁路工程的建设效率。 (3)有利于减少风险。 在计划合同中规定了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应该做的,同时也有明确的不许执行的工作。通过对计划合同的管理,能够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合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执行,减少违规操作的现象,保证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铁路工程建设,对减少安全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的漏洞分析 1.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在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中要具有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合同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但是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降低了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水平。很多铁路工程建设中缺少对合同管理的意识,根本没有聘请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来对计划合同进行管理,合同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合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术,但是很多合同管理人员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管理培训,很多都是其它部门的人员进行兼职的管理。还有一些铁路工程在签订了计划合同之后,就将合同放起来,根本就没有派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合同进行管理,缺乏对合同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一些计划合同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合同管理过程中没有认真完成有关合同管理的工作,降低了合同管理的水平。 2.缺乏完善的计划合同管理机制。 制定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机制,才能够实现计划合同科学有效的管理,但是在铁路工程的建设中由于缺乏对计划合同管理的重视,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合同管理比较混乱,降低了铁路工程合同计划管理水平。由于缺少相关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够按照正确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随意的对合同管理,这种随意的管理方式会产生很多问题,导致在找相关的合同时无法顺利找到,甚至由于管理不当,导致一些计划合同丢失,不利于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 3.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行为,但是与之相关的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在合同出现问题时,无法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合同的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在合同的管理过程中不按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出现合同问题时,不会利用法律手段将损害降到最低。在签订计划合同时,有些领导为了体现“兄弟情义”,只是口头上约定合同内容,并没有签订详细的纸质合同,在合同的运行当中,一旦出现利益问题,就会容易出现合同纠纷,不利于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的相关策略 1.加强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合同管理人才建设,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水平,保证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首先,要建立严格的任职考核机制,只有通过考核的专业的计划合同管理人员才能够到岗位上管理计划合同。其次,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让合同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的合同管理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够防止计划合同管理的混乱。第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管理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并将绩效和合同管理人员的工资挂钩,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实现计划合同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计划合同的管理水平。合同管理制度要明确合同管理的各个流程,让合同管理人员按照标准的程序进行管理,防止出现违规管理的现象。铁路工程建设中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合同管理人员的行为,确保合同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对铁路工程的计划合同进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在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过程中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对于在计划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对铁路工程建设造成一定损害的合同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或是辞退,这样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有利于计划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要完善与计划合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合同双方按照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和执行合同,提高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水平。铁路工程一定要签订书面的计划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权力,在执行合同时要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出现合同问题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切实提高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水平。对于计划合同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够在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的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管理,这对提高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的管理水平对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铁路工程计划合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要根据计划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运用法律手段来加强计划合同的管理,提高计划合同管理水平。 作者:刘利萍 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二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1、工程招标业主面临的利弊 1.1不同合同类型存在的管理难度 1.1.1总价承包合同存在的管理难度 目前,铁路建设普遍采用总价承包合同。签订总价承发包合同,甲乙双方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工程设计图为基础,并规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通货膨胀等因素造成工料成本增加,如达到或超过某一幅度(如5%),建设单位将按信息价与投标价的差额给予补差。这样承包商承担小额风险,建设单位完全承担或甲乙双方按比例、分类别承担一定的风险。采用这种合同方式虽能有效降低承包商的报价,可却承担了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另外还规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招标工程量与施工图工程量发生变化,属于施工图量差范围的,由承包商承担。这样以来,招标工程量与施工图工程量有较大差异时,将直接影响承包商的经济效益。由此说明这种合同方式直接影响了总价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同时也给合同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1.1.2单价承包合同存在的管理难度 单价承包合同是国内外通用的工程承包方式,铁路建设项目单价承包是建设单位根据审核后的施工图及施工图预算提出招标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按照工程量清单及施工招标图纸进行报价。并规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工程量变化幅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合同综合单价保持不变,施工单位只承担价格风险,不承担工程数量发生变化的风险,而建设单位要承担工程数量发生变化的风险。采用这种合同方式,要做到已完工程量与原估算工程量之间不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工程量依据《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故承担的风险相应较小。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到非承发包双方的原因,引起工程量的大幅度增加(如地方政府提出特殊要求或设计变更等),可能导致工程投资的大幅增加,致使建设单位承担增加投资的风险。另外,建设单位对(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工程数量的控制难以在一个精确的范围内,对不平衡报价的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1.2工程设计和造价管理难度分析 工程设计是建设工程的起点,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其中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大。前些年是以初步设计批复概算进行施工招标,施工设计图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施工设计阶段发生方案变化,就会给造价管理带来难度。近几年国家和行业要求采用施工设计图和编制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相应地减少了工程造价管理难度。但有工程施工和管理经验的承包商会针对工程量清单及施工设计图存在的缺陷,采用一些不平衡报价方式,然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索赔。这样以来又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难度,所以,建设单位要想把承包商(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给建设项目管理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必须做好施工招标前的准备工作,即审查和完善施工图,编制好工程量清单。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2、可采取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1)根据建设工程性质和规模、建设和技术标准、工程特点等,通过调查研究合理确定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建设工期和工程进度。 (2)针对不同建设项目,选择相应的招标文件范本。如施工总承包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总价承包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补充文本》和《铁路建设项目总价承包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补充文本》编制。又如监理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监理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示范文本》和《铁路建设项目监理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编制。再如施工图审核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文本》和《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招标文件文本》编制。同时还应根据相关的规定随时更新所采用的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的示范文本。 (3)建设项目的发包方式及标段划分,建设单位应视自身机构设置、人员构成、业务和技术水平、工程管理能力、合同管理能力、工程规模和特点来确定。拟定的招标文件内容,特别是通用、专用、项目专用合同条款的描述,对投标报价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为使投标人对项目现场情况有全面的了解,还应组织现场踏勘及招标答疑会。 (4)为降低建设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应组织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委托招标单位、专业造价咨询单位)依据施工图编制工程量清单,并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评审后执行。 (5)首先选择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作为评标办法,有效降低建设项目投资;其次是淡化标底的作用,减少在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招标的公平、公开、公正。 (6)要求投标人(承包商)提供经济担保,如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等,避免因承包商违约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选择合同方式时,应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和特点,通过合同方式规避和转移建设单位承担的风险,也可通过补充及完善合同的相关条款,避免和消除可能存在的有关风险,或将有关风险转移给承包商。 (7)实行施工总承包,其合同价格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工程量增减而变化,所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商承担了可能存在的全部风险,包括工程数量增加和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除有重大设计变更或按规定可调材差情况外,一般不调整合同价格。为降低施工总承包给承包商带来的风险,应尽可能明确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内容、工程数量,并通过完善施工设计图等来消除由承包商可能承担的风险;也可通过规定恰当的调价变动幅度来降低业主承担的风险。 (8)采用单价合同,投标人应根据招标人提供的项目工程量清单,市场价格水平,对项目成本和应获得的利润进行分析,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并结合自身综合施工能力和施工技术及水平等进行报价。在中标后的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价款按承包商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填报的单价计算,工程款结算以综合单价计算。对因单价不准确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单价风险由承包商承担,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的变化引起的合同总价风险由建设单位承担。为降低建设单位承担的风险,应尽可能提供完善的施工设计图,对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数量和内容等进行准确而详细地描述。同时在单价合同中明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工程量的计量原则,并规定工程量极限变动幅度,当变动幅度超过极限时,才允许调整单价,以此来协助建设单位降低可能承担的风险。特别对深挖高填土方、长大隧道、深水特大桥等结构复杂项目,可要求投标人对招标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如出现计算错误及时修改,经双方确认后签字盖章,以减少工程结算时带来的风险。 (9)要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完善合同管理办法,确保合同管理覆盖每个层次,使合同管理融入到项目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施合同管理,应对所签订合同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明确工程范围和甲乙双方所承担的责任等。并建立合同管理评审制度,不断改进合同管理工作,使合同管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实效性。 3、结束语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规模的发展,投资不断增加,为优化资源,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和保证工程质量,建设工程实施施工招标,对项目的有效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施工招标和合同履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利弊和管理上的难度。本文针对不同的招标方式和不同的合同类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在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中可采取的防范风险的控制措施。 作者:彭学群 单位: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成本管理探讨 一、传统价值链与电子商务价值链 传统价值链的推行是依靠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而及于作业活动。在这种单一的、各个分散环节的商业活动中,价值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实现物流、商品流、资金和信息流的单向流转,已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的瞬息变化。此种价值链的局限性在于内部呈多层金字塔式管理结构。这种层级管理结构使企业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对客户需求及市场变化反应迟钝;信息起辅助支撑作用,信息技术只是产生价值的辅助因素,其自身并非价值的来源。移动互联时代的电子商务价值链越来越多地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信息成为价值增值的来源之一。伴随着信息流与实物流的相互分离,实物的所有权将越来越少地掌握在一个企业中,网络购物的兴起使得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模式迅速削减了交易环节和中间成本,中间环节的缩短所释放出的利润使消费者受惠(见下图)。价值链企业之间的关系由互相对立变为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这一协调过程能否持续进行取决于企业对关键资源即信息的控制是否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将最终决定商品、资金的流向。 二、案例背景 (一)当当网背景 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和制度均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自1999年当当网成立以来,该公司的经营环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第一阶段为1999年至2005年,当当抢占先机,主营网上图书业务;第二阶段为2006年至2009年,品类全面扩张,推出第三方平台,此阶段电子商务行业成为热门,出现诸多效仿者。第三阶段为2010年至今,当当网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此阶段国内竞争者采取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前进,当当网无论从营业收入规模还是客户流量方面均开始呈现落后趋势,一度被边缘化。由于保守的投资及业务发展战略,当当网在2012中国B2C企业前30名中屈居第7,自上市以来连续9个季度呈现负利润的财务状况,股价仅为发行价格的1/2。 (二)物流配送系统 当当网在物流方面的策略是通过建立自己的物流和仓储中心,与第三方城市物流公司建立战略联盟进行包裹配送。但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系统远落后于欧美国家高效率的物流系统,例如DHL、UPS等。从仓储配送来看,当未来几年大部分网商均可通过仓储物流赚取利润时,当当网将面对第三方物流价格不断上涨的窘境。当当网在第三方物流方面的整合能力尚有欠缺,还将对用户体验造成极大的损害,制约平台业务增长。由于物流行业是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在物流战略方面做出更好的决策以实现扭亏为盈。当当网仓储、运营费用及收入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从当当网的物流运营数据可以看出,其整体运营费用率在20%-25%之间,近几季度已接近25%。可以发现,上市后其仓储物流费用从八千多万元一度达到1.8亿元,仓储费用占运营费用的比重高达60%,这部分几亿元的刚性费用使得当当网难以实现盈利。2013年第一季度的报表显示其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未来如何实现扭亏为盈依然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当当网2013年第一季度总净营业收入为13.338亿元,较上一季度的16.14亿元下降17%。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网购行业,低价销售带来的有限利润短期内无法抹平较高的仓储物流费用、人力成本及技术投入。逐渐降低仓储费用对于当当网生存发展的关键性不言而喻。此外,目前国内网购行业发展模式仍未成熟,处于争夺市场份额的混战阶段。本文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选取艾瑞咨询公布的B2C市场份额排名前五名网上商城的物流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表2中可以发现当当网的仓储面积以及覆盖区域远不及苏宁和京东商城,在投资方面比较保守,配送方式也存在显著的区别。苏宁易购在传统零售商的渠道派送、供应商议价能力方面较为突出;京东商城不断融资兴建仓储中心,其高速的物流配送效率使得客户认可度越来越高;天猫拥有支付宝这一得天独厚的资金系统和大批的固定用户。因此当当网需在物流配送政策方面开拓新的模式,避免市场被侵占、瓜分后被并购的结局。 (三)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神经系统,基本职能从传统的单项传递逐渐演变为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与处理的全过程。在当当网信息系统构成中,营销网站体系的内容包括界面化的网站首页、搜索、商品细节、价格、支付方式以及相关促销手段,作为B2C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的基础和核心,是一切活动的承载体;供应链体系的内容包括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各个环节,即订单预测、采购、分配、发货、配送、退货,该体系是否完备决定了网站商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和在存货量上的保证;战略性物流体系的内容包括订单系统、TMS配送系统、WMS仓储系统,决定了交易活动能否实现;财务体系的内容包括精细化管理,与传统零售企业的差别相对较小。 在数据化时代中,电商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系统的研发能力。顾客购买、物流、供应商数据有效、及时的处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分析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提供支持,因此,信息系统的投入在现阶段看来必不可少。当当网在信息建设方面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仅局限于基础服务。相比之下,京东商城采用自建信息队伍,提供管理和决策;苏宁易购和IBM合作完善信息系统;国美电器和OR-ACLE甲骨文进行合作。而当当网虽然拥有一套ERP系统,但其前瞻性明显不足。当当网近几年的技术和研发投入如表3所示,其3%左右的技术研发费用率,和各大平台相比差距明显。在不久的将来,技术将是网络零售商重要的收入来源。亚马逊的网络服务在2012年创造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阿里和京东也已迅速跟进,而当当网的技术实力较弱,缺乏创新,不利于持续发展,由于模式具有可复制容易使其被对手反超。 (四)资金控制系统 当当网的资金流运营包括两方面,一是资金流转,指企业现金存款量以及增值情况;二是资金流,指用户确认购买商品后,将自有资金转移到商家账户上的过程。在资金流转方面,当当网的基本模式为先卖产品后付款的“类金融模式”。即利用规模优势和渠道优势,通过滚动占用供应商资金的方式供自己使用。当当网通过零售业务积累了大量现金,如果提高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则要付出极大的风险成本。资金循环体系链环为扩大销售规模使得账面浮存现金上升,较低成本的资金可用于规模扩张,从而进一步提高零售渠道价值,实现更多的账面浮存现金。可以看出,在提升运营效率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否则将产生竞价地位下降、付款周期变短等反应,最终陷入恶性循环。然而,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应付款项挤兑风险,容易使公司陷入破产。因此,类金融模式风险的防控,就是通过提升速度,打通资金循环体系。 2008年至2013年当当网的现金流转情况。其中现金循环周期显示了作为企业血液的资金的流动状态。资产流动的越快,现金的使用效率越高,运营效率也越高,经营风险也越低;反之亦然。当当网的现金循环周期由2008年的-30天增长到-2天,说明资金使用率有所降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其应付账款额度逐步减少,相应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也逐渐下降,伴随着亏损的持续,当当网的现金流出增加必然给资金储备带来负面影。2012年因投资和货款结算周期的原因,库存周转天数为104天,比去年大幅下降54天;而短期贷款额度达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财务风险大大提高。鉴于当当网账面现金积累较多,筹划账面现金进行与账期匹配的投资是必要之举。此外,就当当网目前的现金财务支出项目而言,包括以快递方式代收的手续费1%和在线支付的手续费0.3%-0.5%;而就现金财务收入项目来说,只有发展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才可能创收。第三方支付的优点在于可以控制部分现金流循环,阿里集团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余额宝便是很好的案例。不利之处在于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格局已定,支付宝的规模门槛已经建立,要想突围则必须依托一个很大的平台以及政策对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倾斜等。当当网也可考虑自建支付系统,例如腾讯财付通在刚推出时采用加入免30元的促销活动,逐步将其推广到全体会员甚至全网以此积累用户,这不仅有利于当当网实现对现金的控制,还能减少一部分相当的手续费。 三、基于价值链的当当网运营优化方案 (一)物流配送系统 当当网物流运营费用率的降低可从仓储和配送成本的降低着手。具体措施包括:(1)将库存控制在最低水平,实行零库存运转。(2)降低退货比率。对商品品种进行适当选择,商品质量和配送服务等尽量满足顾客需要,降低退货率从而降低企业的退货成本,通过较高的顾客服务水平取得良好的商业信誉。(3)根据不同商品类别建立不同的配送中心,提高配送中心作业效率。此举有利于提高配送中心的专业化作业程度,还可降低配送中心的管理和运营费用。 (二)信息流系统 从数据中掘金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当当网作为购物网站拥有大量的用户信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创造价值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当当网应重视用户的获取,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强化数据分析团队的建设,利用数据建立流失预警模型,预测用户三个月后是否会离开当当网,并对潜在的流失用户采取挽回措施;根据流量推荐消费者感兴趣的促销商品等,让数据为用户服务。 (三)资金流系统 首先,应改善资金结构,提高毛利率。当前我国电商竞争的主旋律为低价路线,要保持盈亏平衡已非易事,通过提高售价拉升毛利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应转为通过增加高毛利产品的销售,改变产品结构;同时注重第三方平台业务的增长。其次,应降低运营费用。在毛利率提升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开源节流,采用新的仓储管理技术,开放物流战略联盟以实现对第三方物流的整合和管控,从而降低物流仓储费用。最后,应提升客单价,引流提升用户数量。因图书产品低价的固有属性,应依靠80后及90后的人口红利,从百货、服装等业务入手提高客单价。当当网目前的用户获取成本约为33元,总体来说偏高,可采取促销以及推出其他相应的频道来提升用户数的方式。 作者:王敏 肖巧璐 单位:中南大学商学 铁路工程论文:铁路工程成本管理初探 1铁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现状 (1)管理混乱,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技术、施工工艺都很复杂,若没有一个合适的管理制度,很容易引起管理中的混乱。如材料的堆积,在入库保管时没有分类放置,全部都堆在了一起,造成了领用材料的困难,以致于物品堆积、丢失、浪费等现象比较严重。 (2)缺乏合适的奖励机制 不少项目虽设有成本管理小组,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都难以落实,起不到实际作用。缺乏奖励机制,对严重损害了工程利益的人员的惩罚力度不够,而对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也没有相应的奖励,甚至很多管理者认为这是员工应有的责任,以致于员工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除了本职工作,不愿插手别的事。 (3)成本核算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展现 不少单位都将重心放在了如何加快进程上,而对实际消耗的成本没有明确的统计,实际与计划无法比较,其中必然有很大偏差,却难以分析偏差原因,如此,成本核算的指导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2铁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原则和对策 2.1原则 (1)促进增收节支 对成本支出的控制固然重要,同时也应适当地增加工程收入。实际中,应该对分项目的成本定期进行核算,将预案收入和实际成本相比,若支大于收,可从中分析成本节超的原因,对出现的偏差加以调整,从而提升控制水平。 (2)重视全面控制 成本管理控制应对整个单位开展,且要贯穿于全过程,每一个部门或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都应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将管理目标平均分至每一个人,全员积极参与。 (3)掌握管理规律 为避免出现混乱的状况,在加强成本管理时,还需熟悉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和规律,并不断将其运用到现实中去,理解并学会运用目标管理法、概率预测法以及定量预测法等,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4)除了日常成本控制工作外,还应考虑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控制,如遇到恶劣天气、地质发生很大变化时,尽量做足准备,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成本管理的准确性。 2.2对策 (1)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 成本管理是全体员工的事,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因此,在施工中首先应强化领导的成本管理意识,并通过宣传、会议等方式逐渐扩及到全体人员,所有日常活动都要围绕项目成本展开,对各种不合理的支出必须严加控制。施工人员是施工阶段的主体,应提升其综合素质,在专业水平满足要求的基础上,需要学习掌握足够的经济管理知识,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要权责明确,并将其具体落实,对于管理中做出贡献或造成损失的人员应公平公开地予以奖惩,以起到激励和警示的作用。施工企业的最终目的在质量符合要求且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利润,因此必须对整个过程严加控制,建立起项目经理考核制度,防止项目经理借着项目去获得别的权力。 (3)加强各项成本的控制 施工中常常会配备民工,应积极配合,充分发挥民工作用。施工材料是施工的基础,由于质量、管理等问题,常会引起大量浪费。因此,在领料时要有一定的限制,并有严格的领料程序,没有特殊情况,用额不许超过定额,否则一定要追究责任,从而提高对材料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对相关机械设备同样如此,其特点、性能、油耗、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都应围绕成本管理进行。施工中,除了直接费用,还有许多间接费用,由于项目杂多,稍微处理失误,就有可能引起大量浪费。间接费管理中,要突出重点,如招待费、办公费等,都应有严格限制。 (4)加强合同管理 在每项工程项目开始前,双方都会有签订的合同,合同是对施工各个方面的一个详细记录,直接关系着双方利益。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为避免以后引起纷争,应对各项条目,尤其是可能出现争议的条目进行仔细商讨,保证每一项条款都能公正公开合理。施工过程中,应实时了解合同的变化,降低合同风险。同时,索赔工作也与成本有关,应注意收集足够的证据,才有可能在索赔中获胜。 3结束语 铁路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重大影响,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有利于获得更大的效益,实现最初的目标。铁路施工成本管理复杂,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甘彬 单位:成都铁路局达州车务段 铁路工程论文:玉铁铁路工程线施工安全控制 摘要:本文以在建的玉(林)铁(铁山港)铁路为例,深入分析目前工程线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作业环境复杂和安全管理不力,提出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以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施工计划管理和审批,增大施工安全保险系数;坚持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堵塞施工安全漏洞;采取稳妥技术措施,推动施工安全有序进行等措施,确保工程线施工安全有序推进。 关键词:工程线;施工安全;工程管理;卡控;教育培训 新建玉(林)铁(铁山港)铁路自黎湛线玉林站Ⅱ场引出,由北向西南方向经玉林市的玉州区、陆川县、福绵区、博白县和钦州市的浦北县,然后穿越云开大山余脉,进入北海市的合浦县、铁山港区,接入在建的铁山港支线止,它通过洛湛通道(永州—岑溪—玉林段)、黎湛线和湘桂线,向北可与桂东及洛湛通道沿线地区进行物资交流,形成了广西北部湾港特别是铁山港与桂东南、桂东、湘中、鄂中、中原和西北之间新的便捷通道。玉铁铁路全长131.364km,线路自2012年10月开始铺架后,就成为工程线。所谓工程线,即是指按设计线位铺轨后,因工程施工需要,供自轮运转设备、铺架机械、捣固整道机械、工程列车、运料车辆等行走的尚未正式验收开通的线路和临时便线。为确保工程线施工的生产安全,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1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正在进行的玉铁工程线施工,由于参建单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人员流动性大,而工程线施工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没有及时跟进,故未能满足工程线施工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些施工人员只顾赶进度,忽视了施工安全;一些作业人员对于工程线施工需注意的事项了解甚少,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安全应知应会知识,自我防护意识差。施工中存在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来车时未停止作业,违章抢道、不及时下道的现象时有发生。 1.2工程线施工作业环境复杂 工程线上行走的车辆有小平板车、运梁车、捣固车、宿营车等车辆,工程线外尚有许多路基的附属工程未完工,还需要继续施工,施工环境可谓复杂,加之线路的防护栅栏未安装及临时留设的平交道口安全管理不力,造成当地村民、车辆、牲畜跨越工程线行走、施工遗留在工程线的路材路料未及时清理造成侵限,以及闲杂人员随意进入工程线内的问题大量存在,这些都给工程线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1.3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指令不落实,存在着施工组织方面的随意性,对现场施工没有抓严、抓细、抓实。表现在无计划施工,擅自扩大施工范围,施工不要点,要点不施工,现场无工地专职防护员,施工配合监控人员提前离岗,作业点未设置作业标,未拉警戒线,不按要求进行机工联控等不良现象。以上问题暴露出施工单位管理理念和思想认识不足,安全基础不牢,安全卡控措施不力,现场作业控制不严,防护措施不到位,盲目求进度而忽视安全质量。 2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 2.1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和现场防护技能,尤其是要把防止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安全知识以及上道作业的操作规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定期组织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演练,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综合素质。认真抓好工程线施工知识的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和运用工程线施工的相关知识。加强施工防护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定期考核工作,做到未经安全培训和考试不合格的不能担当安全防护员,杜绝无证上岗。通过培训学习,使施工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工程线施工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杜绝现场作业违章蛮干、简化程序的现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安全。 2.2加强施工计划管理和审批 参照营业线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要成立调度中心,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分工,统一协调工程线各项施工事宜。建设指挥部工程调度介入到施工单位的施工调度中,首先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科学合理编制了施工方案。在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计划时,要严格执行施工审批制度,各项工程线施工均要纳入施工计划,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调查,特别是施工地点、里程、作业内容、影响范围等均应在施工计划中填写准确。对施工方案不妥、填写错误、涂改的施工计划要及时指出,责令修改。杜绝无计划和超范围施工,在未给点前或防护措施未到位时严禁上道作业。施工时要设置隔离防护措施,防止人员、机具侵入邻线,作业人员横穿线路时必须有专人防护,作业前需经现场监理确认满足安全条件后才可开工。 2.3加强施工安全监督检查 建设管理人员树立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问题管理意识和服务现场意识。一是检查安全培训考试及交底情况。重点排查整治各级参建人员尤其是劳务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考试、作业人员是否真正了解和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安全交底是否到位、是否具有针对性;特殊工种人员是否经培训合格、是否持证上岗,所进行的培训、考试及交底是否有记录、记录是否弄虚作假等。二是检查自控、互控、他控情况。重点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措施是否落实、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到岗到位、职工带班制度是否落到实处;监理单位现场监控是否到位、是否尽职等。对车辆伤害等集中多发的突出问题和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隐患,采取加强对重点工序、关键岗位、繁忙时段条件下作业的监督检查,加大施工安全检查力度,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动态掌握现场作业情况,督促作业人员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和安全卡控措施,养成良好作业习惯,严防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只有坚持在工序、在现场、监控管理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及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2.4采取稳妥的技术措施 运输车辆行走时间尽量与施工时间错开,如安排在早上未施工前或中午施工人员休息时以及晚上运输。工程线的容许速度要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线路的质量状态予以确定,以调度命令公布执行。在不同的速度区段设置相应的限速牌,各种车辆的运行速度不得超过60km/h。另外,要通过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路外安全教育,对禁止路外人员进入或跨越线路的危险行为进行告示。在路口、村镇等人员进入地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路外闲杂人员进入线路。所有工程列车司机在车辆运行中必须加强瞭望,按规定鸣笛示警,确保与运输调度的通信联络畅通。 2.5严格执行“架子队”管理 要在抓建立名副其实的“架子队”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尽管目前施工单位“架子队”的架构已经成立,但从实际检查情况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名不符实。要建立名符其实的“架子队”管理模式,必须做到:一要抓好劳务人员的身份转换,把靠“民工头”带来的劳务人员身份变为施工单位临时合同工的身份,按合同工进行管理,所有劳务作业人员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二要抓好对劳务人员的报酬结算,把劳务人员工资结算由“民工头”核算交施工单位发放变为由施工单位直接核算发放,对劳务人员工资效益进行直接管理。三要抓好配齐“架子队”管理人员,配齐“架子队”管理人员,确保指令畅通,确保劳务人员服从命令听指挥,实现管理层与作业层有效衔接。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稳定施工单位,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3结束语 工程线施工安全不仅关乎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关乎工程进度能否顺利推进,因此,要像运营线路一样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结合工程线施工实际,采取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以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施工计划管理和审批,增大施工安全保险系数;坚持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堵塞施工安全漏洞;采取稳妥技术措施,推动施工安全有序进行等措施。期望这些建议能引起建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重视,也能为其他工程线施工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合唱教学设计优化 [摘要] 小学高年级音乐合唱教学设计需要全面优化,精心设计合唱教学环节、精选合唱伴奏方式、介入合唱竞赛机制等能够激活合唱教学气氛,提升学生参与合唱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合唱意识和技能的大幅度提升,全面塑造学生音乐素质。 [关键词] 小学音乐;高年级;合唱;设计优化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明确规定和要求: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强化合唱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歌唱热情,对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也有重要帮助。 一、优化合唱教学环节,明确合唱学习目标 合唱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合唱歌曲内涵有深刻理解,还要求学生有合唱参与主动性。教师要对合唱教学环境进行多元优化,以提升合唱教学品质。首先,教师不妨组织学生欣赏优秀合唱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合唱歌曲的魅力,通过欣赏优秀合唱歌曲,可以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学生听懂了,才会喜欢合唱这种学习形式。其次,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创设丰富的视觉环境,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动画、形象的视频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合唱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歌曲《手拉手,保护地球》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并引导学生对歌词展开认知学习,让学生说出保护地球的想法,然后播放歌曲,展开二声部学习。为提升学生合唱的学习热情,教师给学生展示了群星《地球大合唱》视频材料,特别是对其中的二声部进行重点欣赏。学生认真观看合唱视频片段,大多能够跟随多媒体开始哼唱。视频观看后,教师组织学生谈观赏体验,并对学习合唱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快速展开讨论,并给出不少学习建议。教师利用优秀合唱歌曲视频为学生打开了眼界,学生通过观看合唱视频,有了很多独特的学习设想。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献计献策活动,给学生参与合唱互动演绎提供重要机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唱歌曲教学环境得以优化,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为顺利展开合唱教学提供重要条件。 二、精选合唱伴奏方式,激发学生合唱兴趣 合唱歌曲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有效激活学生的感知思维。为提升学生参与合唱歌曲的训练热情,教师还要在合唱伴奏上有些创新设计。首先,根据学校现有学习条件,结合学生学习认知特点,教师不妨选择电子琴、钢琴作为伴奏手段,利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质、钢琴极具穿透性的声音,给学生带来重要视觉听觉冲击,激发学生参与合唱歌曲的积极性。其次,利用多媒体播放合唱伴奏也是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操作性很强,可以任意调整伴奏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学唱马来西亚民歌《哈罗,哈罗》时,教师先给学生介绍马来西亚美丽的风光和风土人情,以及马来西亚丰富的民歌资源,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哈罗,哈罗》,让学生关注合唱歌曲中“哈罗,哈罗”的即时衔接。为提升歌唱演唱气氛,教师在组织学生合唱学习时,让学生利用拍手等动作,为合唱进行辅助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马来西亚人在适合的地方喊“哈罗,哈罗,我的朋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合唱训练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击打桌子等方式进行伴奏,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合唱效果非常显著。《哈罗,哈罗》这首民歌还不是典型的合唱歌曲,但适时添加邀请声,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加上多种形式的伴奏介入,让这首民歌带有很强的热度。学生在具体演唱伴奏时,大多被其歌曲外的气氛所打动,甚至有手舞足蹈的冲动。如此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合唱能力的提升,也培养了合唱演绎的热情,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三、引入合唱竞赛机制,提升合唱展示品质 合唱属于集体活动,讲究的是全体成员的默契合作。为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不妨设计合唱竞赛活动,以调动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班级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唱竞赛,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一旦被调动起来,必将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一首歌》合唱教学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演唱形式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学生集体讨论,编制演唱动作,排列队形,设计统一表情,进行二声部练唱,有很多小组都设计了领唱、合唱、朗诵相结合的形式。演绎开始后,各个小组根据顺序先后登场演唱,教师当场给出表现分数,并公示在黑板上。教师设计分组表演,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演动作、队形和表情,特别是引入领唱、合唱、朗诵等形式,为合唱演绎创设特殊氛围。通过引入竞赛机制,为合唱教学带来重要原动力,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合唱教学成效显著。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很多难点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有差异,音乐歌唱基础参差不齐,对合唱歌曲的认识也不同,这些都为合唱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制约。教师要关注学生学情调查,精心选择合唱歌曲内容,特别是对教学设计展开多元优化活动,适时引入合唱竞赛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以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徐华 单位:江苏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裕丰校区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技能提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2011年在“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一改变意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经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有效的融合起来,加强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 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正确的教学路。要明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手段三者的内在联系。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细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充分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达到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第三,综合素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新课标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发事件,完善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的提升的有效措施 首先,教师要加强备课准备,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课前进行备课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第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针对教材内容有侧重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明确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设计的丰富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手段: 第一,情境带入教学法。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要通过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情景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教师在进行情景设计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有条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最终,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第二,合作教学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学习能力,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的时候,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时积的变化,教师再进行适时引导,加强学生了解这一规律的实际应用。 第三,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微课资源,对课堂资源进行优化。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对三角形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先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透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对三角形底以及高进行认识学习,提高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会发现锐角、直角以及钝角三角形的高,教师要对直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的其他两条高有侧重地进行教学,通过小组研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游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与效率。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有效融合起来,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达到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五,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在根本上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论坛以及其他渠道加强对国际教学方法的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整合教学信息。教师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经验与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校与校之间、师与师之间教师的沟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公开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其他教师的听课方法,了解自己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技巧的应用能力。通过各种学习与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知识结构。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与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了解教学内容,“吃透”教材、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以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技能,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者:陈晓雨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津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分析 摘要: 小学教育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小学数学学习,是为学生以后深层次地学习数学知识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然而,这些都与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我国小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构成分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并使其不断进步,教学质量是否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小学教学模式在不断进行改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反之,会为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阻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所谓教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标准,并与讲课中所需要的数学教材相结合,根据教师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所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而为了满足新课改对小学教师更高层次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也要做到对每位学生基本情况全面了解,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不仅在数学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传授与指点,更应该在学生的实际生活方面提供更多帮助,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并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要求教师具有更好地完成教学设计活动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技巧及负责任的态度。 二、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分析 随着如今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小学数学有关课程标准修订,总结来说就是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需要、对课程的态度四项目标。所以需要小学数学老师不断加强他们授课设计的基本技巧,由此符合新课程提出的要求,遵循学生进步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根据现实中的授课行为和授课的课程所取决的,因此分析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一定要密切联系实践授课的工作。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特点,而且有其特有的结构层次所在。因此,教师经常被要求每学期、章节、课时,都准备具体的授课备课计划。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体现其课程授课的设计技巧、章节教学的设计手段和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的水平这三项基本要求。尽管这三个级别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各有不同,但是,不一样水平的教学设计步骤,必须经过研究授课的课程内容和实现的工作目标,设计授课的过程和内容,评价授课的结果与问题,调节授课的手段与内容。 三、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分析 一般来说,小学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就是让小学数学教师足够积极地完成授课的设计活动所前期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体全面的总结,通过课堂教学将课本知识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解,促使学生又快又好的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充分带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小学数学教师密切配合,将所学数学知识熟练把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1.授课知识的方面 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知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讲课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数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与此同时,为将来难度加大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教学设计应不断进行探讨,更好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2.一些技能方面的问题 技能主要指的就是教学的设计技能,可以根据对小学教学的分析,归纳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技能包含有:分析的能力,总结的能力,设计评估和及时改变的技能。唯有完全把握这些基本的技能相关要求,才能在实际授课中,把教学理论应用在实践设计的环节,唯有把握足够授课技能,才能确保执行设计的过程中达到最初教学设计与策略的要求。 3.教学的态度 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拥有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的同时,也要拥有良好的教学态度,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全面了解,以鼓励为主,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小学数学教师要更好地诠释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提高自己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翻开新的篇章。 作者:敖海玉 单位: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中心总校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个学习阶段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成长的作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也应随之创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数学,结合小学数学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最终形成一种能推广到其他学科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构成 引言: 由于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开发和创新,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式和设计思路。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进行对其教学构成的分析。其中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社会资源等等设计因素。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促进这些因素的联系、提升这些因素的内在潜力,以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能力。 1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对课程的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较之其他学科比较简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简单内容的学习,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兴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根基[1]。对此就要求教师在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具备分析能力,首先分析教学的目标,从上文中,我们清楚的知道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但是深层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学学习的喜爱,产生对以后学科的兴趣,激发出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以下两点进行。这两点分别是:一要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要体现“多元性”,通过趣味性教学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通过多元性教学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其次分析学习者也就是学生,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在7-12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但失去兴趣的时间也很快,很难保持对一种事物的持续热爱[2]。鉴于此,这个时期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能够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保证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很多学者认为这时的教学要以学生的想法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国提出的问题也不能过于复杂,避免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结合学生年龄实际出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又能提升兴趣。 2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对课程的设计能力 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能力是指对教学过程中整体性的设计,首先教师应当对课程把握有预见性。如: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教学过程中不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疑问,教师对于问题的引导,课后作业的审阅等等等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教学设计应该包含每个环节[3]。其次,还需包括教学的策略,学生自主性的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增加,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的导入新课,如何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动力,对数学内在含义的理解等等具体策略。最重要的是教学媒介的选择和使用,已有的教学媒介有老师、黑板、教科书、教具、学具、图书角、多媒体等,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些媒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对教学媒介的正确认识,如何使学生了解教学媒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些问题都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意识和态度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科的热爱和对学科的钻研探究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管理知识意识、研究设计意识等;二是知识方面,首先要有小学数学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如何教育小学生知识;其次应该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观、教育观等。同时还应具备教学设计知识、教学目标学习加工的理论。 3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课堂前形成性评价和课堂后总结性评价。教学设计的过程是动态的,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前,将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计划和评价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4]。课堂后,教师为了完善自己的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应该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不足的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升自己对教学设计的能力。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不断实现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双赢局面。调整能力在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充分的预设的前提下体现。依据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在课后急性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难以预料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补救。主要表现的形式是在教学后对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的学生和没有达成的教学目标进行补救。根据出现的问题对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并研究和分析教学中时常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这些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类条件:第一类是基础性条件,即小学数学教育学科知识和数学学科知识;第二类是支撑性条件,即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第三类是发展性条件,即教师的态度,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在反思的过程中总结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设计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开展培训活动,从而提升教师在教学设计知识、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课程质量提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要付出努力,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数学“估算”及教学设计 摘要: 在小学整个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以数学估算内容为基点,优化设计教学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强化他们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估算内容;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工具日渐普及,能够进行繁杂的计算,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但人们必须具备准确判断数字合理性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学事业已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出发不断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师要意识到估算内容的重要性,采用多样化的估算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更多互动的机会,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估算内容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不断促进新时期我国小学数学事业向前发展。 1.小学数学估算内容概述 1.1小学数学估算概述 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过程中,无法精确计算的情况下,采用的数学方法。从广义上说,估算体现在不同的方面,计算、数量、测量的估算。在小学阶段,估算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估算知识,掌握科学估算方法的同时,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不断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估算是在九十年代被引入到我国数学教材中,成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内容。随着教学大纲不断修订,在2001年,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口算,强化估算,采用多样化的算法”。换句话说,强化学生的估计意识,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数学教学的新目标,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能力。 1.2新课标对小学不同阶段估算内容的教学要求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不同阶段的估算内容已被提出不同的要求。总体来说,小学估数学估算内容脉络可以分为两个学段。(1)在第一学段中,估算内容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比如,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能够准确估计。比如,能够准确估测物体的长度,准确测量,能够准确估计已给定的简单图形面积。(2)在第二学段中,比如,能够选择适宜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相关的正比例关系数据为基点,在方格纸中绘出对应的图形,利用其中某个量值估算对应量数值。在这两个学段中,都有估数、估算、估测方面的内容,随着年级逐渐升高,估算内容的难度也会逐渐加大。在低年级学习的时候,学生必须打好估算基础,为更高阶段学习埋下伏笔。 2.小学数学估算内容教学设计 2.1估算内容教学设计要求 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可以采用问卷、直接询问等形式,调查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已有的估算能力、估算意识等。还要了解数学教师对估算教学内容的认识,把握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不同年级学生的估算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精确计算之后,学生估算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第一、教师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要求,明确学生在估算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在估算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需要具备怎样的运用能力。第二、教师要结合估算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贴近他们的生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比如,超市购物。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具有其实用性。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估算相关的词语,“大约”、“接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估算内容的重要性,准确理解估算的概念。估算不需要准确的结果,只需要大概的数值范围,不同于精确计算,有上、下界。以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知识,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科学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地分析估算教材内容,完成教学设计。 2.2估算内容教学设计举例 以“估数”为例,小学数学估算内容教学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第一、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导出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例举生活中需要运用估算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设置问题情境,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比如,估计在一分钟内自己可以读多少个数字?学生在估算的时候,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感受到估算随处可见。并让学生说出自己迅速数出自己一分钟读字数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一分钟读字为基点,估算自己十分钟的读字数量,并估算自己是否可以在十分钟内读完整版的报纸,予以说明,引导灵活运用“平均分”准确估算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在需要估算大数目的时候,可以先把它“平均分”,估算每份的数量,再估算出全部数量。第三、运用新的估算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估算练习。比如,让学生估计自己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十分钟又跳动多少次?这是学生为之熟悉,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迅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此基础上,层层递进,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合理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估算出每组桌上所放纸张的数量,并估计下2000张纸会有多高。学生可以分工合作进行估算。第四、归纳、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为什么需要进行估算,有什么好处?教师要多鼓励班级中,每位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念,逐渐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等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需要进行估算,哪些需要进行精算,让学生进行正确的判断,正确认识估算、精算,灵活运用。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过程中,估算内容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引起重视,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估算方法,比如,规律估算法、近似估算法,强化他们的估算意识,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能够科学、正确估算。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数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作者:骆东霞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乡张博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语文自由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摘要: 小学教育是学生重要的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是实现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随着当今社会对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不断的改革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想法,打开学生的视野,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人类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侧重学生人文情感的培育和熏陶,是人类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工具,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开放式自由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总结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为小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开放式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童趣和活力的,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在室内进行教学内容,随着时展的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理论知识,还需要从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只注重课本容易走向教学误区,割断了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因此,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探讨变得尤为重要,它影响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1]。 一、开放式课堂探讨的必要性 探索小学开放式课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传统的课堂缺陷进行弥补,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的优势,开拓视野,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所谓开放式的课堂并不是让学生自由散漫,而是在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把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力,营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仅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还要拓展课外活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妙和神奇,形成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2]。 二、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 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选材方面应考虑题材新颖,内容生动有趣,比较典型的课题,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将教材作为一种工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都比较强,所以选材方面一定要慎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影响孩子的一生,比如:在给孩子讲《皇帝的新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做人应该诚实的道理,避免学生出现模仿皇帝的作法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小学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及时的矫正错误的观念,才能健康的成长。在教学形式上,多采用实践的方式完成课堂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记忆,通过学生的实践总结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等实行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引导学生进入如鱼得水的阶段[3]。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开放资源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学生除了利用好课堂的学习条件之外,还应该将学习的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教师应该着重的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市场上的阅读教材鱼目并存,有很多的消极成分,教师有必要按照择优阅读的原则,选择高质量、高品质的书籍和艺术性高、思想健康的读物,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学生还没有课外阅读意识的阶段,教师每天规定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课外文章,并在课堂上分享啃到的文章,给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要不断赞扬学生的努力,给孩子足够的动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后,注重阅读的实效性。任何的学习内容都是以最终的应用为主要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重视阅读的实际效果,讲究阅读的质量,通过阅读,能够达到提高个人素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灵活、恰当的阅读方式,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善于开动脑筋、多问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 (三)教学效果反馈平台的开放 教学问题及时反馈才能及时解决,教师应注重反馈意见,才能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反馈制度,自觉主动的向学生获取教学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其次,分析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最后,定期的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态,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对开放式课堂研究成果的反思 课堂改革和课堂效果反馈的过程同时进行,有利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不能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想法,避免不了会出现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只有不断的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才能尽善尽美;教师应该从各个环节进行反思,这样才可以形成新的成长点,在自己专业素养不够的地方,多向同行请教,弥补不足,挖掘原因,让教学工作更加精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课堂的探究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任何规定和方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变封闭的系统环境,注重实践过程和心理体验,主动的参与学生个性发展,坚持不懈的进行探索和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小学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 作者:卓本银 单位:盐边县渔门镇中心学校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学习品质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习品质形成与稳定的最佳时期,课堂教学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师生关系、课堂情感支持、活动性参与是影响儿童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在阳光教育中要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阳光学品”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性格、学习品质和气质,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通过师生转换角色、转变教学思维和课程与学生评价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参与度,帮助教师和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监控与优化学习品质,最终达到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阳光学品”的目的。 [关键词] 阳光学品;学习品质;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学校教育的重点不能单纯追求知识的积累,而应该重视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的教育部门的教育改革重点。针对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异化教育”和“功利教育”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阳光教育”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十几年来,该理念的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阳光学品”的提出就是对该理念的传承、丰富和具体化,是为了强调在“阳光教育”中更加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阳光学品”的内涵 国内研究通常认为,“学习品质”最早由郑秉洳提出,他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学习战略、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是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其中,“学习品质,即以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从事学习,是决定学习行为倾向性和独特性的心理素质,是思想品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1]。学习品质包含两大类:奋斗献身精神和科学求实精神,具体来说,又可分为18种,“献身真理、献身祖国、热爱、责任感、勤奋、持恒、克服困难、突破失败、虚心、求师、交友协作、信心、胆识、独立性、进攻性、好奇心、严谨认真、诚实老实”[2]。也就是说,学习品质不是指学习方法,而是一种学习习惯,侧重于心理特征。西方国家学习品质(ApproachestoLearning)的提出与我国不谋而合,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EducationGoalsPanel)将“学习品质”确立为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之后,各州都开始针对此领域进行标准研究。其中,华盛顿州的定义最具代表性,其认为:学习品质是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它不是指儿童所要获得的那些技能,而是儿童自己怎样使自己去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3]。显然,该定义更加侧重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过程,对此后相关研究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阳光学品”,就是指阳光的学习品质,即通过阳光教育,使学习者在获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开朗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积极的学习精神、主动学习的习惯、恒久的学习毅力、耐心的细致品质、良好的内省精神、适合的学习方法、健康的学习兴趣、自觉的调制能力等。 二、“阳光学品”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阳光学品”的培养关系儿童的未来学习和个人发展。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包括五大领域:身体与动作发展、社会与情绪发展、学习品质、语言发展、认知与基础知识。但这五大领域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学习品质是其他四个领域的核心,并与各个领域发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倘若没有积极的学习品质,其他领域的学习也不会顺畅。“阳光学品”是学习者学习其他技能和知识的基础,是学习者“德、智、体、美、劳”[4]全面发展的铺垫。其次,小学阶段是学习品质形成与固化的最佳阶段。在美国,学习品质的培养着重在学前阶段进行,儿童从幼儿园开始独立接触家庭以外的环境,也是儿童第一次正式获取学习习惯和知识,因此,对学习品质的学前培养非常关键。但学前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或学习品质不再改变,小学生仍处于低年龄段,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还未固化,仍旧需要“阳光学品”的培养来引导其心理和行为。而且,幼儿园更侧重于对世界的基本认知,而上小学后才开始了真正的知识学习,此时将阳光学习品质融入课堂中,是对幼儿园时期学习品质培养的强化,是在真正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学习品质,有助于使学生做到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最后,学校是影响儿童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影响儿童学习品质的因素包括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主体因素是儿童的个人行为特征,包括儿童的活动参与、问题行为和年龄等;环境因素是指“围绕儿童并直接或间接对儿童行为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5],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家庭背景特征、文化取向和学校教育方式等。根据伯奇纳尔(Burchinal)的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情感支持对儿童良好学习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6],而多明格斯(Dominguez)则认为这些因素可以纠正不良的学习品质,减少儿童问题行为[7]。另外,儿童的活动参与性也可以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得以提高。可见,“阳光学品”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再设计得以实现,在教学中强调“阳光学品”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阳光学品”培养的层次 教育的本质在于“树人”。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于唤醒生命的自觉,唯此才会有心灵的自由、学习的自主和行为的自觉。培养学习品质应该和培养道德品质、改造人生观、建构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等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将阳光学品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性格(阳光品格)、学习品质(阳光品质)和气质(阳光品味)。性格侧重于儿童的心理层面,包括对待生活、他人和社会的态度,不局限于学习;学习品质侧重于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素养;气质侧重于行为风格,是一种内化性格的外在行为表现。可以看出,阳光学品所含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品格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反映出的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阳光品格就是让学生拥有“温暖、多彩、快乐、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主要是包含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远大的理想志向、自信心、接受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认识知识的价值、时间观念等,它是“阳光品质”的支撑。阳光的品味是各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特定事物得以感性显现的与众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由观念而形成的行为方式,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出一种品味追求意识。“阳光品味”是“品格”和“品质”的延伸和终极目标。阳光学品离不开基础层次的“阳光性格”的养成,也能促进高层次“阳光气质”的提高。这符合教育的本质,即将阳光学品的培养与阳光性格的培养和阳光气质的提升相结合,将小学教育的重点放在人格的培养上。 四、“阳光学品”培养的教学策略 与阳光学品相对应的是阳光课堂,阳光课堂基于生态、快乐、智慧、多元的特点,让每一个孩子能建构一个稳定的学习品质,丰富其成长的经历。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将课堂学习作为培养学生阳光学品的渠道与方式。根据学习品质的诸多影响因素,在学校层面,教师能做的有三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课堂情感支持,增多活动性参与学习。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转换角色和教学理念,增强学生主动性和师生互动性;其次要转变教学思维,将正确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贯穿到课堂进程中;最后要重视课程与学生评价,增强评价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利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阳光学品的形成。 (一)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灌输、学生吸收式的“填鸭式”教育,这虽然有助于控制课程进程,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但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只学会了知识,没有掌握学习的技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品质。在阳光课堂中,教师要能够转换角色,由控制者变为引领者和催化剂,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引领者就是“无形地”引领课程进程,既让学生感到是在自己的思考和表达中完成了课程,又让课程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会过于发散和离题,从而不至于走向“填鸭式”教育的另一个极端。催化剂就是要让课堂充满生机,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反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要求教师做到三点:首先,自己要保持微笑,始终拥有一种热情、期望和快乐的心态,用这种心态去带动学生,影响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其次,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强问题设置,用提问的方式开始课程学习,将学生引入课堂,并且使用问题推动课程进展;最后,教师要学会使用幽默、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尊重每一个学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自信心。 (二)转变教学思维 转变教学思维就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程序。转变教学思维的核心和首先要做的是教学内容的定位和问题的设置。在定位教学内容时,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他们渴求弄懂的问题。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了解学生面对“这个领域”的状况,考虑这个领域是不是学生需要的地方,学生在这个领域会获得多少知识,怎样把知识的领域变成学生的需要,进而要找到这个领域的“魅力点”和学生面对这个领域的“兴趣点”,然后把两个点巧妙融合,这也就是学习的“发生点”和问题的设置点。进而,通过问题的设置点初步设计问题。在此我们建构了一个“思维发展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有共同关注问题的人(教师和学生),还有他们共同参与的实践,即问题呈现流程:发现问题——优化问题——重组问题——展示问题——检测问题——拓展问题。为了让学生亲历问题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要经历整体建构、行为调控和反思提升三个阶段。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与开展探究活动,引领激励学生走进问题的深度思考,基本流程为:制订方案——梳理调控——阳光导学——点拨引导——评价检测——提升意义。根据这一模型,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自己通过思维发展模型思考各个阶段问题的发展,想象多重可能,预测课堂中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应,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学生思维,思考怎样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自主地提出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即“调控思维流量”。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教师备课和课堂。之后,在课堂整个流程设计上要以问题驱动为中心,教师需要根据设置的问题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质疑、讨论、判断,通过拓展思维空间、增加思维密度、提升思维高度,力求实现“举一反三”的课堂、“矛盾冲突”的课堂、“多维看点”的课堂、“高度挑战”的课堂。课堂中往往不是给出学生现成的答案或唯一的答案,而是把学生带入多角度的世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来审视问题,并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式,进行深度探究。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完成状态,调整教学思路,为知识的拓展做好铺垫,即自我课程评价。 (三)重视课程评价与学生评价 课程与学生评价过程也采用了“思维发展模型”,将评价贯穿于整体构建、行为调控和反思提升三个学习阶段。在整体构建阶段,采取芬兰的教学方式“先见林,再见到树”,即让孩子先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然后循序进入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可通过“阳光课堂设计单”,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学科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继而通过每节课之前的“阳光预学设计单”,让学生在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进行反复权衡、优化的过程中做出慎重选择,而且在选择中要有价值判断。在判断中引导学生将课程开展过程设计成儿童快乐的学习之旅。这种前置性评价可以让学生保持“居高临下状态”和“超前学习的状态”。在行为调控阶段,注重学生间的互动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记录小组整体的表现状态,在教室的相应公示栏标注每小组的表现。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促进同伴之间考量交流和表达技巧,在合作中学生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在观察评价表时会自然提升自我的认识度和调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也是一次自评与反思的过程。同时,还可为教师提供学生思维信息,为下一步教学调整提供参考。另外,还可通过阶段性展示来分享互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可以以橱窗布置、作品(业)展览、竞赛、评比等形式安排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也可以以“表演展示”的形式进行。根据学科的不同,展示内容应有所区别。比如英语学科侧重于唱英语歌曲、口语会话、讲英语故事、编演英语节目、主办班报和校报、设英语角等。科学学科侧重于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技制作、社会调查等。音乐学科侧重于视唱、打节奏、独唱、合唱、演奏乐器、表演等。语文学科侧重于口语交际、朗读与美文欣赏、古诗文诵读与积累、书法晋级赛、荷韵杯习作赛、演讲、演课本剧等。每个学科可以设计成联欢会或接力赛等形式,活动结束,学生根据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填写“阳光素质评价卡”,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填写等级标志:太阳、月亮、星星。学生在同伴衡量中了解自己的位子,进一步确定自己努力的目标。在反思提升阶段,要增强评价的鼓励性和趣味性,莫将反思提升变为闭门思过,要多看到学生的闪光点。除了教师在课堂和作业中给出积极的口头和书面评价外,还可采用“阳光评价卡”。评价卡包含“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思维的品质,创造性、独特性、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在内的不同的品质元素,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阳光卡评价方案”,学生每达成一个目标或得到教师的肯定就随时把一张阳光卡放入“阳光银行”。周末学生把自己的阳光卡兑换成相应的“校币”,然后在“阳光校市”上购买学校的礼物或换取活动的通行证、购买“特殊权利”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知道评价目标,并将反思变为习惯。 五、结语 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不要将知识的获取作为教学目标,而是作为在培养学生“阳光学品”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收益。课堂是一个动态生命体,它随着学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教师的成熟而日渐成熟。因此,好的教师和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这首先要求教师自我的提高,教师自己要有阳光学品,有丰厚的学术底蕴、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创造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阳光学品”的培养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它也需要社会的重视、学校的支持和家庭的配合,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来为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刘金芳 单位:洮南市第一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教学设计 摘要: 在针对小学英语综合板块进行拓展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可以围绕相应的话题展开对于语篇阅读的拓宽,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丰富知识教学,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尝试,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关键词: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拓展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课本中,综合板块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多方面展开有效锻炼。针对综合板块的教学,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好的教学拓展活动,知识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这样不仅符合综合板块对于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能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发挥综合板块的教学价值,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围绕特定话题,丰富语篇内涵 在针对综合板块教学设计拓展活动时,教师应当遵循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有一定的侧重。首先,教师可以尝试针对教学话题进行拓展延伸,丰富语篇内涵,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课本中对于很多主题的探讨并不是完全深入,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与开发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好的教学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教学延伸深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在丰富语篇内涵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选取的资料要和课本知识有紧密关联,同时,拓展的知识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被学生理解与接受。这样才能实现拓展活动的教学目的。6AUnit7《AtChristmas》的A板块语篇是围绕Jim一家在圣诞节互赠礼物展开的对话,主要谈论物品的归属,E部分则是一篇《NewYear'sDay》的日记。虽然中国孩子已相当熟悉圣诞节,常把圣诞节与圣诞老人送礼物联系在一起,但对于西方的Christmas和NewYear之间的联系及其所涵盖的知识和文化背景还不甚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语篇拓展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丰富学生对于这两个节日的认知,通过一些课外阅读资料的渗透让大家对于圣诞节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便是拓展活动一种很好的设计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知识面予以拓宽。 二、创设教学活动,丰富拓展内容 在拓展活动的设计中,对于拓展的内容教师要有合理选择,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要具备可行性。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教学活动对于知识教学的促进作用,也能感受到这种教学形式对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所起到的显著功效。然而,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一些教学活动存在问题,活动过程很难在课堂上得到实践。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尤其是在拓展活动的设计中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科学合理,丰富拓展内容。如6AUnit5《Onthefarm》F部分的教学,首先可以通过Who、What、When的提示词,以游戏形式滚动呈现人物图片、事情画面和时间状语,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本单元重点句型——一般过去时的陈述句,看图描述人物过去所做事情。然后以巧妙的过渡进入Doasurvey的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Whatdidyoudolastweekend”,合作调查并作report。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具备可行性,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参与空间。 三、深化语言应用,提升学生能力 在针对综合板块进行拓展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要点。教师应创设更多能让学生展开语言应用的拓展活动,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才是更为高效的活动形式,同时也是拓展活动教学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结合知识要点创设一些能够充分活跃学生思维的活动,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展开对于语言的灵活应用。拓展活动在设计时只有关注这样的设计要点,才能充分实现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这也是提升知识教学成效的核心所在。在5AUnit2《Anewhouse》综合板块H部分的教学中,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歌谣后,教师可以对于知识教学进行延伸,可以透过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教学拓展活动。首先,在屏幕上给学生呈现一组图片,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教师对大家说道:“Doyoulikemyhouse?Here'sthebedroom,there's…,thereare…Here'sthestudy,there's…,thereare…”学生在欣赏教师的卧室和书房的同时,个个跃跃欲试,于是顺势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卧室、书房、客厅。这便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应用。 作者:还燕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创新研究 摘要: 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我国小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领域。小学数学教育是研究小学初步数概念发生发展及其教育规律的科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小学数学教育,除要求小学在数学活动中具有知觉、行动、思维、应用协调的一般能力外,还应进一步培养小学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小学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兴趣,挖掘每一个小学在数学方面的潜能。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设计;创新研究 现代数学作为思维工具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数学最终是为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在第二届全国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会上,到会的人员都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觉得作为小学教育,不仅要体现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也要体现出一个个别上的差异性,还要体现出小学数学教育的学科的特征才行,从而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一个融合。作为小学数学教育,要本着为小学生的素质提升作为目标而进行,不能单单依靠一些盲目的教学目标而进行[1]。小学数学教育要真正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结合他们在年龄上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不断促进他们的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教学是促进学生进行学习的一项非常有意识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能够对于知识、技能以及在态度方面获取到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每当学生想要学习的时候,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之进行一定的教学设计,按照学生的需要进行的数学教学设计,体现出了一定的目的性,这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了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有目的的进行的。 (二)数学与数学教育 对于数学这门课的理解,我们总是这样认为的,这门学科是研究现实世界和空间之间的联系的一门科学。简单而言,是针对数字和形状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人们能够对于物质世界从数量的角度进行衡量,从而形成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定律,有效的推动数学在实践中的运用。数学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进行认识,从而加深对于世界的了解,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2]。 (三)小学数学教育活动设计 对于小学数学中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围绕着小学数学大纲进行的,按照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进行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于小学数学进行具体的方案的设计,在老师的带领下,帮助小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从而有效地进行学习。不断促进小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逐步实现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 (一)、遵循小学生的个性差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现在的现状是小学中的老师由于自己本身的原因,他们对于数学中的某些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对于一些系统的知识内容了解得比较吃力,这就使得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了。作为教师,要进行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在做到对于知识体系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教学的有效进行[3]。不单单是这样,作为一名小学数学的教师,还要对于一些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地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分析,更进一步实现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实践活动内容。 (二)数学应以小学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在现在的《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作为小学中的各个学科要进行相互的融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而且也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要尊重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教师,在不断完成各个领域的教学任务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进行渗透。比如说,在进行一些绘画的时候,小学生可以从认识形状开始,有这个基础后,才能进行不断地深入。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后,学生也要有目的的体会空间方面的一些知识,了解数学和空间之间的联系,从而能更好地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即喜欢学习数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前提是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老师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图例、动画进行。比如,展示出目前数学在社会中的热点,即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社会、生活、经济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最喜欢的做的事情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我们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当中去,使得小学生能够巧妙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结合到一起,从而能收获到一定的经验。比如,让小学生玩搭积木的游戏,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空间和几何形状以及测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与此同时,也学会了物质的分类、排序等之间的知识。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体验到了数学和形状之间的联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更加地喜欢这门课程,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要使得小学数学教学不断进行优化,教师就要改变自己的做法,使得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本着为了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认识方面、以及个性方面的发展,都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朝着有效地学生前进,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多做贡献。 作者:许小飞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设计分析 一、“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作文先导式”教学核心是突出学生的真实体验和交流表达,其教学的基本模式也围绕这两点展开。首先是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为中心,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学的重点,将其语文学习的过程当做对学习欲的培养过程。其次是开拓思维抛弃传统的语文学科化特点,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中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模式,提高作文本身的作用和特点,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充分的理解“体验为中心”的内涵,合理的控制“作文先导式”教学设计,在体验式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小学学生年龄尚小,在活动体验中更多的关注交流和表达,但是忽略了基本的作文能力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阻碍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基本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作文教学的各项活动,例如在情境教学和活动体验中穿插识字教学、拼音教学,并在后期的教学需求阶段引入阅读、说话、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的“作文先导式”教学设计 确定了基本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也有多种转变。从教学的侧重点来看主要有表达交流型和阅读拓展型两种,前者侧重学生体验后的表达和交流,后者则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培养。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满足了作文先导式的理念。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作文先导式为基础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全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度的强调语文学科的概念,因此教学目标的生成也极大的贴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但是在作文先导式指导下,教学设计中就要有意的淡化客观知识的中心地位,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让学生掌握几个生词或者句式,而更加重视学生能力上的培养。基于作文先导式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交流和表达空间,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由于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资源的地位,因此教学中也要有意的淡化教材的绝对主导地位,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特定的教材内容,更加充分的利用“学生体验”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并有机的组织和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构建创新的教学目标。 (二)整合基础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将教学的内容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拼音、识字、阅读和作文,这样的分类是固有的认识语文学科的表现,而这种分类也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实际上这几项能力是相互影响和交叉的,传统的教学中对语文学科的固有认识也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基于作文先导式的教学设计中要有意的整合这几项能力的培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能在教学设计中将拼音、识字、阅读和作文转变成一种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学生要记录和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就要充分的利用这几项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表达某一个场景要用到特定的词汇和句式,而这种“需求式”的学习也改变了传统语文学习中的固有思维,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结构,形成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并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课堂上的迁移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人文特点,语文学习本身既有一定的工具性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更多人文的需求。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过多的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语文的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启蒙。因此课堂上除了基本的语文学习之外还要能够有一定的纵向扩充,具体到教学设计中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改变:首先是将交流和学习作为语文知识获取的基本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其次是重视学生情感上的传递和变化;最后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放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内容,基于作文先导式的语文教学的评价过程也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在作文先导式的指导下,教学评价也被融入了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民主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评价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要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是充当点拨和引导的角色,而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也得到提高,可以通过交流、说话、写作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从而实现能力上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是现阶段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方向,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一学生体验作为教学开展的资源,并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体验。开展过程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活动体验、交流与表达、阅读和生化,并结合作文教学的实际进度和要求,灵活的安排常规作文教学的课时和内容,将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李承珍 单位:济南市东河村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问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是指导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去教学,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关键的要素。 2.对小学数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不透彻。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透彻,只是单纯地认为数学是教学生学习数字或者是简单算术的一门学科,以至于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只注重表面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原因分析 1.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过于形式化。 教师培训是教育部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督促其学习的一种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却呈现出形式化的发展。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没有做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督,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也没有做到深入人心的宣传,以至于很多教师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2.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对于绝大部分的小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小学数学老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不高,有的甚至是高中毕业。他们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认识并不深刻,加上一味地进行表面知识的传授,对于这个阶段的教学重要性没有系统透彻的认识,只是为“教”而教。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能够探索数学规律,从而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来分析这些生活现象,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单纯枯燥的数学以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法来带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数学学习是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数字的认识以及基本的数学运算。简单的数字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设计时,可采用情景教学法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被带动起来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把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如,全班30名学生,让数学课代表收交数学作业,课代表收了20名同学的作业,那么还有多少份作业没有上交?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的具体意义,有利于他们进行基本的算术学习。 (二)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语言教学,面对简单的数字,如果单纯地使用书面化的数学语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说:“我昨天买了一支笔花了1.5元,买了一个作业本用了0.5元,同学们帮我算一算,我昨天买笔和作业本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都有买笔和作业本的经历,以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事例来引入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小学是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是单纯地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知识之后,让学生尝试着去计算自己房间或者是教室的空间大小。 (四)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可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地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具体形状,帮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结语 总之,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他的教学重要性不可忽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作者:桂腾丽 单位:贵州省安龙县招堤五小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分析 一、合理的时间安排 调查发现,虽然教师能够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但没有真正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具体地说,部分教师在口语交际中过多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却没有给学生合理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学生能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夸夸我的同学》这一课的口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花费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阐述这堂课的主题,并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之后,教师留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思维。在剩下的课堂时间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利用充分的时间使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要将理论上升为实践。 二、合理运用分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性格差异。简单地说,教师需要考虑到性格内向学生的具体情况。口语交际教学需要学生大胆地用口语进行交流与表达,这种特殊性对内向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小组当中大胆地交流与表达。相比于在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相对内向的学生也更加愿意在同学中间自由大胆地交流与表达。这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步走出自闭、内向的阴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例如,在《神话、传说故事会》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利用标准的普通话分享自己所知的神话和传说故事。此时,即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逐步受到吸引,使其在小组中大胆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并赢得其他学生的掌声。 三、总结 总的来说,口语交际是一项基本的能力,这就促使教师重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这就要求众多教师不断研讨,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特殊性提出有意义的教学改革策略。 作者:刘芷萁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三合乡五道岗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一、研读生本,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课标是教学行为与活动的主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课标要求,有方向地开展教学。而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结合具体教学,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教学对象,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教师需要研读学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特点,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实现有效教学做好铺垫。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有机构成部分,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明确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既熟练把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全面发展与进步。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与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 1.研读课标与教材①教材分析:根据小学数学特点,利用表格能有效处理表格数据,发掘数据间的内在关系,为后续有关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的教学做好铺垫。②课标分析:教师可依照任务需求,熟练运用图表处理软件与工具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研读学情有些学生对表格的数据处理有了一定的接触与理解,但缺乏操作经验。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各项能力渐趋成熟,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与讲练法,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运用所学信息技术与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生活与学习问题。 3.明确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把握数据的计算、筛选与排序。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来生成新知识点,学会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创造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来分析与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创造与实践操作能力。 4.教学重难点①重点: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与排序。②难点:数据筛选。另外,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如搜集有关数据表等资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二、讲究策略,整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效调控教学活动的保证,涉及了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织师生活动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若要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既把握知识,更提高能力,教师则需根据具体内容与目标,结合学生实际,优选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启发法、发现教学方法等都是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需求来整合多种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电脑课时,结合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师可整合任务驱动法、讲练法、启发法,以训练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师可复习提问,出示新课教学目标: 1.怎样用办公软件分析统计月考成绩①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与每科平均分。②把成绩加以排序。③通过筛选获取与条件相符合的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试着动动手。这样,可让学生直观获得知识点,自主解决知识目标。接着教师可呈现有关学生成绩表格,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数据的计算。 2.数据的计算提问引导:在上述表格中,我们应怎样求出每位学生的总分与各科平均分?有哪些方法?然后教师可请几位基础好的同学演示操作,再让学生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并试着上机操作。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熟悉操作方法,也使他们在老师指导与点拨下把握填充柄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学主探究,可增强学生分析、探究、总结能力。而后教师通过讲授法进行小结。接着继续诱导学生思考讨论:①上述数据表中的总分是否可以复制到其它单元格中?还有其他复制函数或公式的方法吗?②若要对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会改变总分中的数据吗?当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可予以补充,帮助学生深化认知。③数据的排序。提问引思:有什么方法可快速找到成绩表中成绩最好的前6名学生?而后出示任务,要求学生交流讨论并操作实践:①将学生成绩表.xls文件根据总分降序排序。②排序的时候最多能够对几个关键字加以操作?练习资料实践题1。③对字符的排序有着怎样的规律?④用户是否可以依照自己规定的顺序排序?这样,通过任务驱动与自主探究,既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排序功能,也可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三、总结 当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优选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有机整合;注意技术与人文的有机融合。此外,教师还需注重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评价,以提高学生反思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作者:王东强 单位:江苏省丰县首羡镇和集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研究 一、借助实物进行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的方法十分多样,可以借助的辅助工具也很丰富。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来进行情境创设,这种方法也非常适用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小学英语课程中讲授的很多单词以及知识点都是十分基础的,很多词汇都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那些物品,这也使得借助实物展开情境创设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主题提前准备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物品,可以将这些物品带到课堂上来对于知识教学提供辅助。以实物来进行情境创设是很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对于小学阶段的词汇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效用。实物的出现能够让学生把单词的发音、拼写与实物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所学词汇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这种教学方法既形象生动,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一目了然,易懂省时。这对于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对于单词的掌握程度将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五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在学习“What’syourfavoritefruit?”(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等句型时,教师就可以带一些水果,苹果、葡萄、香蕉等进入课堂,在实物情境的支撑下师生可以进行实物问答。T:Whatisyourfavoritefruit?S:Ilikelotsoffruit,butIlikeblueberrybest.实物的支撑不仅能够给师生间的情境交流提供更好的铺垫,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也能够对于各种水果形成更为直观的印象,这对于提升单词教学的效率将会是很有效的推动。 二、借助图画进行情境创设 借助图画来进行情境创设同样是一种很好的单词教学模式,这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样会很有帮助。小学生们由于自身的语言基础还较为有限,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仍然在积累中,很多时候学生很难用英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这种有话倒不出的处境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或多或少会构成阻碍。教师要想办法化解这一难题,可以以一些灵活的形式来转变这一难关。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一些意思,对于有些词汇学生如果还不认识或者不会读,可以让学生先将其画出来。这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这个过程也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对于单词的理解与记忆。在进行各类职业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图片来创设情境,如运用类似于“Whatdoesyourmotherdo?”等句型提问,然后以图片与词汇结合的方式,将回答与图片一一对应,并且通过图片将学过的和未学过的单词进行比较。这个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用相关词进行对话练习,这会让学生对于这些单词印象更深刻。此外,简笔画也可以成为词汇教学的有效辅助。简笔画简单有趣,寥寥数笔就能直观、有趣、清晰地表示某种概念,描述某个事物,采用简笔画教学生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方法会让学生觉得单词学习不枯燥,对于单词的教学过程也会更感兴趣。 三、借助体态与动作进行情境创设 借助体态语和动作来实现情境的创设也是单词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将很多单词“表现”出来,能够增进大家对于词义的理解与体会。采取动作及体态语进行情境创设往往非常适用于动词类单词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看到某个单词后立刻将其“表达”出来,以此来考察学生对于单词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还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借助动作教动词,如教学go、run、jump、close、open等词汇时通过动作演示,学生会很快学会这些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单词。体态语情景的创设则可以很好地利用表情及身体其他有关部位的姿势,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比如在学习身体部位的相关单词时,教师可以指着自己身体的某个对应部位说出单词。体态语还可以非常有效地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或态度,使抽象的词汇通过感官具体化,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够让大家牢固地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师要灵活地应用体态与动作来为单词教学提供辅助,这对于增进大家对于相关词汇的理解与掌握,并且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将会是很大的推动。 四、结语 在小学英语词汇的教学中,合理地进行情境创设往往能够极大地提升单词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来进行情境创设,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也非常符合小学英语词汇的特征。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以及简笔画来为单词教学提供辅助,这不仅能够简化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增进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此外,借助体态语和动作来实现情境的创设也是单词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将很多单词“表现”出来,能够增进大家对于词义的理解与体会。 作者:许爱萍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论文:语篇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论文 一、读前设计问题——善激趣 读前活动是阅读语篇的前奏,读前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出话题,为下一步的阅读奠定基础。教师要设计与语篇主题相关的问题,通过问答来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阅读扫清语言障碍,为学生顺利阅读做好铺垫,从而引领学生积极地从生活走进文本。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英语第7册Lesson25:Christmas一课,TodayIbringsomepictures,throughthesepictures,canyouguessWhatholidaystheyare?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和简单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有关背景知识,What’syourfavouriteholiday?Why?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巧妙地切入语篇话题。T:DoyoulikeSpringFestival?Why?S:Yes.BecauseIdon’tgotoschool.T:SpringFestivalisaChineseholiday.Ilikeit,andIlikeaWestern(西方的)holiday,too.Guess?Whatisit?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大胆猜测,丰富的想象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愉快而积极地学习语篇。 二、读中设计问题——解语篇 读中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材料,教师可以根据篇章结构设计一些带有指向性性、针对性、层次性、涵盖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引领他们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解读语篇,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实效性。例如,Seasons一课主要是描述四个季节的特点,不同天气和不同的服装,我们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教学:Whatseasonisit?How’stheweather?Whatdoyouwearinthisseason?What’syourfavouriteseason?Why?...这些问题围绕着教学主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学生有话可说,能根据这些问题完整地说出四个季节的相关信息,既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读后设计问题——再提升 读后活动是语篇阅读教学的升华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或者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教师要设计一些评价型、创新型、探究型的问题,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阶段,将语篇教学与文本价值的提升融为一体。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提炼文本的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这体现了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的理念。例如,Maddy’sChristmas一课主要讲Maddy没有买到礼物送给大家,自己写了一首歌表达对大家的爱。我设计的问题是:What’sMaddy’sgift?Doeseveryonelikeit?Why?Doyoulikethisgift?Why?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追问,由低级到高级,既检测评估了学生语篇阅读的质量,又启发了他们的思维,提升了文本的价值,把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在语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理解和输出程度,适当更改提问的形式。问题较简单,学生易于表达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问答形式;难度较大,我们就可以将问题设计成选择、连线、判断、填空题等形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难度,学生会更乐于表达。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对语篇进行梳理,自然理清了语篇脉络,语言输出活动也会进行得更加顺畅了。 四、结语 总之,设计问题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提什么问题,怎么提,并没有那么简单,教师要深思熟虑后才能设计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理解语篇,学生通过阅读回答事实性的问题,回忆推理性的问题,捕捉具体信息,进而深入理解语篇。因此,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启他们思维的大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使他们感受语篇带来的无尽魅力。 作者:李玲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