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 第一,可度量性与连续性相统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有总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要根据总目标制定具体的阶段性步骤,实现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持续发展。第二,适应性与清晰性相统一。要求职业生涯规划处理好就业计划、就业愿望与社会就业形势的关系。第三,可行性与具体性相统一。因为每个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与自身的特点、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充分分析内外相关因素,针对特定的个体进行具体指导。第四,长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为自己的发展选定方向,同时根据社会环境与自身特征等因素,选择更贴近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1.职业心理咨询 高职学生年龄小,心理与生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适当加入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内容。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有冷漠傲慢、怯懦、焦虑、依赖、自卑、盲目攀比、挫折耐受力差等。学校可以采取观察、个案、问卷、档案分析、谈话或者测验等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解,并评价学生的特点和心态。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消除心理障碍,改变不良心态,既可以采取各种团体活动辅导,让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在人际互动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带来自同学的关心与温暖,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影响,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性辅导,直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2.职业抉择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抉择占据着重要位置。教会学生职业抉择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职业生涯教育包括行动措施、目标抉择、路线抉择与职业类别决策等内容,同时也将开发学生的潜能意识纳入其中。潜意识对学生的行动有很大作用,尤其对人的语言与思考起到控制作用,而且在潜意识中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在学生接受了潜意识教育培养后,将会有效提高职业抉择能力。 3.就业环境分析能力的培养 就业压力日益增加,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就业环境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熟悉就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晋升发展机会、人力资源需求、组织发展战略以及组织环境等职业发展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特别是自己的价值观、气质、情商、智能、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等;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觉进行就业环境的分析。 4.职业道德与诚实教育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诚信,属于法制经济。在对高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要注重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教育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正确处理好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同学关系与师生关系,把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有理想新年的社会好青年,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适应性。 5.就业形势与创业教育 如今我国处在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竞争。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积极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与社会现状,让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与运作机制,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特点与社会需求选择职业。创业也是就业的一个不错选择,学校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创业方法,认识到创业的复杂性和可行性,让学生将创业当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6.基础知识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付诸行动、制定目标、进行抉择、了解职业社会以及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遵循原则与特征,了解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方法 1.抓住关键时期,发展教育活动 在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要抓住学生择校、入学、就读与工学结合四个关键时期。要获取初中毕业生性格与气质、兴趣爱好、能力倾向、身体状况等个人资料,可以通过去中学宣讲或者召开座谈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选择专业时,学生由于缺少经验,心智又不够成熟,常常会感到困惑与迷茫,这时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定向,帮助参谋选择专业,这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入学后更快地融入新的学习中。 2.选择恰当的项目教学法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学生后天的努力与教育者的专业教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单项能力,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受到了学生与高职院校的重视与认可。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可采取项目教学法,该法也是最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第一,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个性、爱好、接受教育的能力不一样,客观存在差异性,也要求训练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尤其是各方面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更要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训练之中,认清自己的短板与长处,争取取长补短。第二,五年制高职生在刚进入高职院校时,由于年龄比较小,又从初中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进入到相对舒适的大学环境中,心智难免不够成熟。项目教育法属于行为引导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因此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第三,项目教学自身也要求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因为选定的项目都要求是能够展示与验证结果的,是完整的。这种要求弥补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少阶段评估与动力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另外,项目教学法已经在很早之前就被应用在了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对该法的实施已经非常熟悉,学生也乐于接受。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为了对学生的各种单项能力状况进行了解与判定,进行职业性向测试或者开展座谈与问卷调查。其次,将培养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作为总项目,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子项目,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统筹安排能力训练项目,既要兼顾能力比较弱势的学生,又要重点强化学生的耐挫意志、健康心理与身体素质等。再次,提交与评价训练成果,将最终结果评价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最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机制 1.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是学生的承接者,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企业的作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第一阶段,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领导来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分享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的能力有哪些要求,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弥补。在第二阶段,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走进企业”的机会,带领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真切地了解企业都有哪些岗位以及每个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让学生在意识上缩短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距离感,并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第三阶段,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人事经理向学生介绍企业招聘人员的常规流程与要求,也可以举行面试模拟大赛,锻炼学生的应聘技巧。 2.建立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要建立全程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将其贯穿于高职学生五年的学习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一个整体,要在学生的每一个学期结合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可采取讲座或者集中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不同学期职业教育内容的联系,并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专业,对其进行积极的指导。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发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的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聘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社会成功人士、企业人力资源领导等到校与学生分享经验,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任教师,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还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规范化,保证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空间与时间,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建设。 五、结束语 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础性教育,对于学生明确职业道路有着重要意义,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立足于社会现实与学生的个体特征,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实践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单纯物质上的满足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寻求心灵、精神上的慰藉,力求周围优美的生态环境带来心理上、身体上的舒心,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小品更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能够起到提升整个园林设计的整体的艺术效果,拉升设计水平,满足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建筑小品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日渐巩固,其应用也是日渐普遍。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小品;分类;原则;应用 1建筑小品的概念 建筑小品是具有体量小巧,造型多变,做工精巧细致,活泼生动,选址恰当,富有情趣的古典建筑物。其内容较为丰富,在园林景观中能起到陶冶性情,点缀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氛围的作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建筑小品既能与周围的园林植被等景观等融为一体,又能在美的景物中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同时又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心安逸的休憩环境,提供一个促进人们交流的平台,拉进人与人之间距离。 2园林景观建筑小品的分类与特点 建筑小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建筑小品的分类亦可多样化,但总体来说,可分为三大类: 2.1满足需求类 建筑小品包括亭台楼阁、瀑布长廊、圆桌长椅、照明设备、桥栏、亭栏等防护设备,而这些建筑小品主要是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其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休闲、休憩的场所;同时变化多彩的小品建筑,像是各种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能给人们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意境,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各种照明设备及桥栏、亭栏、栅栏等各项防护措施,能使游客们在欣赏美景、陶冶性情的同时,提供安全保障,充分满足人们日常需求。 2.2服务展示类 园林景观建筑中,一般会装饰各种风格迥异的指示牌、解释说明牌等,像是对亭台建筑的历史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介绍,让欣赏它们的旅人能够对其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相应时代的历史、文化加深理解。同时为了是人们能在有限时间内对园林有充分的认知,各种园林格局图以及各种路标指示牌都是必不可少的。 2.3装饰类 一般的园林景观都是通过设置各种装饰性的建筑小品来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像是通过景墙、花钵、水缸等装饰性的设置来加以点缀,进而烘托出城市文化风情。 3遵循原则 3.1因地制宜 因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势多变,文化底蕴浓厚的国建,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情,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建筑小品的设计时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设计建设小品时必须依据当地的人文风情,地域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地域、每个民族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 3.2以人为本 园林景观中的建筑小品最终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实际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例如对儿童来说,建筑小品就要以色彩鲜艳吸引孩子眼球为主、尽可能的设置一些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符合卡通形象的建筑小品。老年人则以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园林设计为主。 3.3环境协调 建筑小品时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唯一存在的组分,这就要求建筑小品的设计就要满足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不能以个体为中心,而是要充分的与周围环境想协调,这样才能体现出园林景观的整体美、和谐美,使其不是突兀的、不是格格不入的。 4应用和实践的探讨 4.1廊、亭 园林设计中,尤其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中,亭、廊是较为常见。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廊、亭亦是重要组分,但更为多见的是亭。园林景观设计时一般是以亭为中心、以廊为连接线。亭台楼阁的建筑可以为困顿的人们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同时也提供了人们面对面贴心交流的一个平台,所以亭台楼阁的建筑是不可缺少的。 4.2椅、凳 与建筑小品的其他应用相比,园椅、圆凳在园林景观中更是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筑小品的重要组分,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相对较多。相对于其他建筑小品,园椅、凳体量更小,成本材料消耗较少,设置起来也更加容易。与以往成品座椅为主的情况相比,近年来人们更多的是对园椅、圆凳设计感的追求,而园椅、圆凳也愈来愈个性化,与周围的园林景观也愈加和谐统一。 4.3假山 从古自今,无论古代的园林景观,还是现代园林设计,假山这一建筑小品,因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一直被沿用下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假山材料由以前单一的岩石制品,逐渐扩展到假山皮及水泥、石灰等涂料,使其在园林景观中显得更加逼真。同时假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空间分割的作用,是空间格局显得更加有条理性。 5结束语 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组分,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点缀、装饰的特点,不仅能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艺术性,同时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此同时建设小品设计中必须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建筑小品的地位与价值,协同构建现代城市生态建设。 作者:王巍 单位:金华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儒家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儒家文化流转至今,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不论是对人的处世之道,还是国家的治国之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当前这个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儒家文化思想并没有消失于园林设计中。目前,我国很多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融合了现代文明思想,而且也融合了儒家文化思想。 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历经了长时间的发展,儒家文化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即使在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依然没有消亡。目前,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虽然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儒家文化始终渗透其中,例如,著名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就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从儒家文化思想的角度来看园林建设结构,可以从审美本质、功能以及形态3个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古代园林设计处处蕴含着儒家文化,到目前为止,现代社会文明越来越发达,园林景观设计也凸显了这点,但依然融合了儒家文化精神,使社会文明与儒家文化充分融合于建筑风格中,使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1从审美本质分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通过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审美本质可以用2个词语表达,一是“比德”,二是“悦心”,从某种角度而言,其是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从古至今,在儒家文化的思想体系中,主要的审美基础是道德,人格伦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理念,这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很好地彰显。特别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赋予自然植物人的精神,是对人格魅力的一种认可[1]。例如,在现代园林中经常见到梅、兰、竹、菊这4种植物,被称为植物4大“君子”,从设计中可以看出,不论在形式或是底蕴,都蕴含着道德的本质。这几种植物的精神可以从历史众多的文人笔下看到道德精神的存在,如对于竹子坚韧的品质进行了歌颂,原诗句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又直”。从这就可以看出,现代园林的设计利用了象征手法。同时,园林景观设计满足了观赏者全方面的需求,更是让观赏者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获得一个悦心的认知,而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儒家文化思想。 2从审美功能分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从审美功能的角度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达到成于乐而游于艺的高度,这就充分体现出了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成德思想理念除了体现于园林景观的审美上,还体现于其审美功能上。园林景观具有很大的乐趣,不仅可以体现于精神中,还可以体现于园林功能中,以感性的视角来看,孔子用“兴、观、群、怨”4个词语进行总结。其中“兴”主要是表达人们内心对园林景观的感触,“观”主要是表达人们对景观的欣赏,“群”主要是表达人们表现出来的感情,“怨”主要是一种与群相反的情感[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讲究的是一种美的意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让整体的设计给人一种朴素简约、随形就势、轻巧淡雅等感觉。例如,在山顶上设计而成的小亭,它本身是给人提供赏景、休息的一个地方,但是人们从低处仰视小亭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凌空欲飞之势,观赏这座小亭可以唤起人的某种感情,而人的情感可以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这就产生了社会作用。从这就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艺术功能的论述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规律是相似的,因此,儒家文化思想深深额蕴含于现代园林景观的意境中。 3从审美形态分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从审美形态的角度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充分显示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念,这也是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一个体现。正是结合了儒家文化思想,现代园林景观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计特点,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2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和:人和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理念,主要是指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第二,乐和:主要是指柔和婉转的一种审美乐趣。将这2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即为中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庸之道,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当前我国现代园林景观与古代建筑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慢慢融合了一些现代文明思想,但是整体上依然给人一种含蓄婉转的感觉,并没有脱离儒家文化倡导的艺术理念。 4结语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虽然融合了一定的现代文明思想,但也渗透了儒家文化,不同文化的结合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具有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园林景观价值。从当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情况来看,儒家文化思想主要是体现于其审美本质、审美功能以及审美形态3个方面,使得园林景观给人一种独具特色的意境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郭若旭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地域特色乡土植物被广泛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本文主要对地域特色乡土植物应用于城市绿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科学性及其植物配置等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乡土植物;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地域特色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绿化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要用乔木、草本等绿色植物来营造园林景观。其中,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作为主角,其他植物作为陪衬,既能使园林景观美观大方,又能体现园林景观的实用价值[1]。 1特色乡土植物应用于城市绿地园林景观设计中作用 1.1生态作用 乡土植物有利于维护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不仅能增加园林的美观性,而且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调整气温,降低噪音等。还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场所,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园林绿化植物多方位综合地展现了其生态作用。 1.2植物的观赏作用 乡土植物各具形态,形态不同的植物能够给人们不一样的感觉。随着地形、土壤、建筑的变化,与其相配置的植物也姿态万千,能够形成独特的景观特色。各区域的乡土植物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所以,可以根据植物的这种特性把花期不同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使得在同一区域的不同时间欣赏不同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进行风景区园林设计时,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而设置各个不同的景区,如季节园、常青园、色彩园等。此外,乡土植物的果实有的奇形怪状,有的色彩鲜艳,也非常富有观赏性。园林景观还有许多香气迷人的花,如茉莉花、桂花、梅花、荷花等。所以,要根据植物不同的特性进行植物配置,以便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1.3联想作用 人类所感受到的园林美主要来自于自然、生活、艺术中所体现的美。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设计出的优美的环境、干净的活动场所,体现出的就是生活美。园林中设计出的山明水秀、万紫千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等充满生机的景象,体现出的就是自然美。其次,园林景观还有一种意境美。意境美就是一种被赋予了思想感情的美,是人们在观赏植物的同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将植物人格化,并赋予植物一些高贵的品质。 1.4造景作用 在现代园林景观的构图中,乡土植物多以造景为主,以显示城市的地区特色,乡土植物景观作为最直接的景象,既能使人们感受其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象,又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陶冶情操。乡土植物景观既可作为主景对园林进行单独造景,又可作为其他景观的背景起到衬托作用,增强人们其他景观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园林植物进行分割,分离空间来达到构架空间的作用,获得“步移景异”的效果。总之,乡土植物多种多样,可以普遍应用,体现其优势。 2特色乡土植物应用的科学性 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大体会采用两类植物:观赏性植物和绿化性植物。所以,要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2],具体如下:一是适地适树、因地制宜,要科学合理选择植物,避免存在各种致使植物难以生存的因素。二是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来选择园林植物,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根据植物的变化来营造园林景观的季相变化。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一定要合情合理,才能设计出具有四季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三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选择各具特色的观赏型乡土植物,合理配置,以达到不同的观赏需求。四是增加乡土树种的种植数量,体现所在城市的地方特色。五是注意选择具有传统观赏性的植物。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可以根据古诗来造景,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对于植物的选择,既要色彩丰富,又应引入珍惜的野生植物,这样既保护了稀有植物又丰富了园林景观。 3植物配置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绿化树种的选择,然后才是植物配置。乡土植物的配置效果对城市园林景观的质量及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实际设计时,要根据植物的特色进行造景建设[3]:利用各种颜色的树叶进行叶色造景,配置出不同的图案,丰富园林景观;利用姿态各异的树形造景,使人产生不同的美感;利用能够开花的树种进行造景,营造出花开四季、色彩缤纷的效果。 4结语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更注重的是对景象幽、深、奥的追求,所以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应根据这种独有的特色进行造景,充分展现植物所拥有的各种美,并要结合传统艺术手法,创造出既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又景色优美、健康的园林景观,满足众人的观赏需求。 作者:翟晶 单位:攀枝花学院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原则及方法 摘要:从无障碍设计的理念、特点、原则及方法进行简单论述,探讨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无障碍;原则;方法 1无障碍设计的概念 无障碍设计的概念最早见于联合国组织于1974年提出的设计新主张,它旨在强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及各类建筑设计中,都要充分考虑到具有生理缺陷和正常能力衰退群体的需求。这些设计、设施等都要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营造出一个充满关爱、方便、舒适的人类生活环境。无障碍设计首先是出现在城市的建筑、交通及公共设施中的,例如,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的“盲道”,为乘坐轮椅的人设计的坡道以及为他们专设的卫生间等,这些都属于无障碍设计的范畴。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日常行为活动等进行细致研究后,优化一切为人们所用事物与环境的设计。他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了最大的方便,重视对老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这些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2无障碍设计的发展历史 无障碍设计这一概念最早提出和执行的国家是美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演变为强制执行的条款,从此逐步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各类设计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障碍设计一般会按照建筑景观等的具体功能要求去执行,这体现的是一种区别对待的思想。我国对于无障碍设计的观念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才有了相关法律条例特定说明,成为我国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基本依据。从多年实施应用上来看,无障碍设计主要应用于公共建筑及设施的建设,对于园林的应用相对还较少。这与我国传统园林建设的理念“曲径通幽”等意境追求有一定的相关联。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对于较复杂的景观环境组合,人们常常追寻的是从变化设计中感受美的所在,因此在设计建造时忽视了对弱势人群的照顾,在公园、景区等方面,无障碍设计的观念得不到深入体现及贯彻。 3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 3.1设计理念。在无障碍设计理念中的主要思想有:人本主义理论、人体工程学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以及专为残疾人设计的理论。更广泛来说,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应当应用于所有活动场合的设施设备中。因此,要用一种通用的“无障碍设计”的思想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布局、节点设计。3.2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场地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不具危险性,这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安全原则,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只为了追求体现无障碍设计的理念而忽视了其他潜在的应用人群危险因素。2)系统性原则。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能只将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应用在局部环境,而应该在全局上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对整个户外景观系统进行统筹。同时,这也是在当前无障碍设计中存在的普遍不足。3)可操作性原则。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就是为了让一些弱势人群得到方便,所以在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实用性,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这一设计理念不流于形式,而失去他的实用价值。4)协调性原则。在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讲求功能与美感,如果只是顾及无障碍设计而破坏了景观的美感,就违背了园林设计的初衷。无障碍设计应该是在不影响园林整体美感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并对它进行的“修饰”,使他看起来更加完美,更加人性化,同时这一原则也是对设计师的最大的考验。5)经济性。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还要考虑到投资方对投资的标准,在满足这个前提条件下增加无障碍设计。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灵活的方法来达到。例如,可以通过废弃物再利用、再生材料循环使用、合理使用高差等方法,这样既满足了经济性的要求,又符合人们科学环保生态的理念。6)可及性。可及性是指在对园林景观建造时要让人们能够方便的感知、到达并使用无障碍功能。该功能环境还可以对周边环境加以影响,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清晰的空间环境,从而达到了设计建造的目的。7)可交往性。园林景观在建造时不仅要考虑到人们的生理、行为需求,还要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即要重视景观内部不同功能空间的营造还要重视配套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无障碍设计的设计方法 4.1游览路线设计方面。园林景观中游览路线的设计是无障碍设计中重要的部分,因为在游览中人们平时基本都是根据制定好的游览路线走的。因此,一条好的无障碍游览路线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是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来说也能感受到游览的乐趣。1)主要游览线路应简洁、明确。园林景点中的主要路线要简洁明确,基本没有太多的转折和障碍,这样不仅方便人们游览,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人们还能快速疏散。除此之外,简洁明确的路线还有利于残疾人行动的方便。另外,在这条线路上还应该注意平坦、防滑、易排水,路上无任何的障碍物,这样也能够方便轮椅使用者的通行。2)道路的铺装应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园林中的道路铺装可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考虑到视觉障碍者的需求,在铺装中要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例如,在道路上采用带有方向的铺装,在人行道的道路上盲道的设计,铺装时采用触感较强的材质进行铺装。如利用卵石来铺装,一来可以增加景区的美感效果,二来视觉障碍者在经过时可以通过触觉的感知来寻找道路的走向,再来用卵石铺装还可以对游人们进行足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4.2行动不便者对园林空间感受方面。1)营造行动不便者愿意进入的空间。对于行动不便者来说,他们想要进入的空间首先是安全方便的。所以,在园林设计时,如在入口区域,可以设置多种进入通行的方式,台阶以及坡道等。这样就可以满足乘坐轮椅、老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者的使用了。2)园林空间中应该有足够的交流互动场所。在园林的无障碍设计中,要多关注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在园林中尽可能地设计可以进行交流互动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要配套有休息设施,如桌子椅子等,还可以增加一些供他们喝水、补充食物的设施。同时,考虑到儿童的需求,还可以增加供儿童玩耍的设施,营造出一种和谐、充满人性化的氛围。 5发展趋势 残障人士比例和人口的老龄化的增加,人们在进行各种设施的建设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弱势人群的基本需求。园林是人们进行游玩和户外活动的比较好的场所,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来到这些地方观赏游玩,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锻炼身体。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更加关注弱势人群,创造一切可能条件去满足他们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在制定设计原则时,要尽可能地结合具体情况去考虑,制定出更加人性化的标准,为园林的无障碍设计奠定充实的理论基础。无障碍设计由最初的为残疾人设计的理念发展到今天几乎为所有人服务的设计,显示了社会以及人们思想的进步。如今,我们在一些公共设施中随处可见为残疾人士设置的专门通道等。通用设计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设计理念,代表着人们追求完美的态度,同时他也是无障碍设计的方向和设计师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作者:欧显槐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观赏藤本植物在园林景观的应用 摘要: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绿地空间日益受限,因此推进垂直绿化,建设立体景观,显得十分紧迫与必要。就此开展观赏藤本植物的应用研究,针对观赏藤本植物的园林绿化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观赏藤本植物的树种特性与生态效应,探讨附壁式、凉廊式、棚架式、篱垣式等植物造景方式及其绿化效果。进一步明确了观赏藤本植物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前景,对提高城镇绿量和建设立体景观具有较好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观赏;藤本植物;城市园林;应用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和人口的日益增长,绿地面积越来越少,科学地利用建筑设施、狭窄地带等进行绿化美化,以增绿添景促效益为中心,建设多层次立体景观,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做优绿色宜居环境,是园林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针对目前园林城市的建设现状,开展观赏藤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了解观赏藤本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效应,加大其应用与开发力度,丰富城市景观,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园林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1观赏藤本植物种类及生态效应 观赏藤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因树种而不同,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造景方式,栽培在适宜的绿地环境,形成一定的景观价值与生态效应。 1.1观赏藤本植物的主要种类 结合观赏藤本植物不同的生长特点和攀缘方式,主要分为4类:缠绕式、吸盘式、匍匐式、气根式(表1)。 1.2观赏藤本植物的生态效应 观赏藤本植物的生长环境往往比较特别,是一般乔灌木没法生存的,所以它也具有不一般的生态效能;并且观赏藤本植物都具有各自的生长特性,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也有明显差异。其主要生态效应有4点:(1)隔音防尘,如猕猴桃的叶面粗大、多毛,其藤蔓缠结密度也大,所以在绿化生产上常常用它来隔音与滞尘,效果比较明显;(2)吸毒抗污,络石、紫藤等藤本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污能力[1],可将其种植在一些污染厂区,降低环境中的有毒物含量;(3)保湿护土,常春藤的枝叶覆盖密度较大,可将其栽在路坡,既可滞尘护土又可保湿;(4)降温效应,如爬山虎是墙壁绿化的常见树种,它形成的叶幕隔热性能好,可以降低墙温。 2绿化中的常见树种及其性状 对江苏省盐城市人民公园、街头小游园、观光农业园、社区绿地、通榆河边绿地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园林城市建设中的藤本植物主要有紫藤、爬山虎,金银花、络石、常春藤、凌霄则次之,栽培较少的是月季、蔷薇、葡萄、扶芳藤、猕猴桃等,其生长特性、景观效果和环境条件等,因树种不同而差异明显,表2列出部分常见栽培树种的基本情况。 3观赏藤本植物景观类型及效果 据调查,在江苏盐城地区的城市绿化美化中,观赏藤本植物主要采用了凉廊式、篱垣式、附壁式、棚架式和垂挂式等5种造景方式,并且篱垣式、凉廊式、附壁式应用较广,达65%,棚架式则次之,达20%左右,而垂挂式用的不多,仅占8%。各藤本植物景观类型及效果见表3。结合树种特点与造景需要,建成了绿篱、花墙、游廊、花球、蘑菇形、瀑布形等立体景观,弥补了平地绿化的不足,使其与环境更加和谐,增加了园林景观层次,丰富了城市园林的艺术效果。 4观赏藤本植物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观赏藤本植物一方面易繁育、生长快,单位绿化面积栽植株数少,生产成本低;另一方面易造景,同比乔灌木类形成的景观,其效果更为柔美、奇特,形态多变化,易圆、可方。同时,观赏藤本植物栽培养护也较为粗放,常常病虫少,修剪量不大,所以,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4.1栽培原则 (1)适地适树。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结合观赏藤本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栽培环境,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绿化景观效果。江苏盐城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濒临海滨,可栽培一些耐盐、耐湿的藤本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等。(2)以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为主。在园林生产中主要选种金银花、常春藤、爬山虎等[2],适当栽培一些牵牛花和茑萝等草质藤本植物。(3)生长势强。尽量栽植一些长势旺、攀缘力强的,做到覆盖快、成形早。(4)满足景观设计需要。根据绿化设计的意图和架体样式,宜选花果、枝叶等生长特性明显的观赏藤本植物,建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5)多用常绿植物。盐城地区冬季气候严寒,落叶植物较为普遍,而常绿树种非常缺乏,景观绿量严重不足,适当多栽常春藤等常绿藤本植物,可以美化环境与营造生机。 4.2生产现状 近年来,盐城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绿量明显增加。据了解,盐城市先后改造了17个公园,新建盐渎公园、聚龙湖公园等一批公园和80个街旁绿地,建成绿色村庄530多个;建成区绿地率37.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9m2,2015年已顺利通过江苏省省级生态市创建考核验收,生态效益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同时,城市建筑飞速发展,活动范围在减小,人口密度则加大,积极倡导了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违建绿与立体绿化,充分利用有限空间长树种草,平地绿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垂直绿化也随之适度发展,减缓了城镇发展与景观建设的矛盾[3],提高了环境质量。 4.3存在问题 (1)绿量偏少。经过近几年的城镇绿化美化与景观建设,盐城城区的环境生态得到了有效改善,绿化指标逐年上升,但人均绿地不高和绿量偏少仍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子,发展景观的空间依然存在,绿化潜力还须再深入。对照100万人口的城建目标,更应高度重视园林景观建设,紧紧抓好平地绿化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花墙、凉廊等设施,积极抓好垂直绿化,建成多层次的立体景观。在平地绿化空间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增加绿量、推进垂直绿化具有广阔的前景。(2)缺少研究。观赏藤本植物虽已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量少、面小,缺乏研究,特别是关于品种选育、景观设计、养护技术等方面的探讨更少。另外,花架、立交桥、坡地等绿化环境比较特别,造景难、管理难,往往是放任生长,养护粗放,难以被重视和研究。为此,加大观赏藤本植物栽培力度,推进垂直绿化,丰富园林景观,增加城镇绿量,仍是园林中非常薄弱的生产环节。(3)养护粗放。目前还存在不少对观赏藤本植物的栽培与养护不够重视的情况,常常是缺肥水、修剪少、不理枝,树体长势不良,树形乱杂,花少枝稀,未能充分发挥观赏藤本植物特有的飘逸、柔美、依附等特性,致使花架、立柱等设施的优美形体不能尽情地表现。 5观赏藤本植物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观赏藤本植物是构建立体景观的主栽树种,不仅扩大了城市绿量,丰富了景观层次,也提高了环境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对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与人们的生活需求仍不适应,还须加大研究与应用力度,尤其是观赏藤本植物在品种繁育、景观设计、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空间依然广阔。 5.1研究生态习性 观赏藤本植物的栽培环境相对特别,一般都是花架、阳台、凉棚等,常常是光少、保水难,甚至伴有高温,了解与把握观赏藤本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有助于因地植树和科学管理,以确保树体长势良好。 5.2开展良种繁育 要高度重视观赏藤本植物乡土树种的研究,进一步熟悉其生长习性,在园林绿化中加大本土树种的应用比例;同时,切实加强对观赏藤本植物的引种、驯化及栽培研究,特别是景观性能的研究与挖掘,努力培育满足各地区城镇绿化需要的观赏藤本新品种。 5.3重视造景设计 观赏藤本植物具有与乔、灌木不一般的优美树姿,而且景观的可塑性大,因设计理念而变,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资源,应加大观赏藤本植物的开发与应用力度,不断提升设计和造景水平。在园林生产中,乔-灌-草是最常见的组合方式,未能考虑观赏藤本的应用与构景,不妨试选乔-藤-灌-草、乔-藤-地被等组景方式,建成多层次景观,满足园林城市建设需要。 5.4加强养护管理观赏 藤本植物虽在垂直绿化中叶色美艳,可观花赏果,且造型多变,养护粗放,景观价值较高。但优美的外姿需要细致的管理[4],应结合凉廊式、棚架式、附壁式等架体造景方式的不同,并考虑树种的生育特点、设计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与合理修剪,剪去病虫枝、枯枝、重生枝,及时调节与平衡枝条生长势,并对藤蔓适当绑扎、疏理,按景观需要有序分布,确保植株造型优美。 6结论 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绿地空间日益受限,环境质量亟待改善,而观赏藤本植物不仅养护粗放易造景,而且占地少、生长快,可借助建筑物及花架等设施进行垂直绿化,构建多层次立体景观,实现环境质量与园林造景同步提高的目的,因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应看到观赏藤本植物发展中的不足,要大力开展品种培育、景观设计、栽培技术等方面深层次探讨,提高观赏藤本植物的应用水平,推进城镇园林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者:唐登明 单位: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园林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摘要: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提高园林景观的绿化效果和美化程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环保需求,需要加强园林景观养护,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其美观程度,同时还能够实现园林规划的完整和管理统一。 关键词: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景观 近年来,虽然园林景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质量却停滞不前。针对这一情况,应改变园林景观的传统粗放管理方式,采用精细化管理进行园林养护,从而发挥园林景观的绿化环保功能,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1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园林养护就是对园林景观的各种植物进行护理和美化工作,不断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发挥园林的环保作用,净化空气和绿化环境。园林养护本身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根据不同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养护,加强对植物的修剪、施肥和除草,使其能够健康生长,同时加强艺术性管理,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园林养护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园林养护中的各项工作细分,做好每一个细节养护,对于细微的工作也应认真做好,这就要求养护人员落实责任,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率。精细化管理对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园林植物中的成活率,使其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够增强其艺术性,使园林景观更为美观[1]。 2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1土壤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在园林养护中进行精细化管理,从园林养护的细节处做好,其中,土壤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主要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各种养分。在园林养护中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加强对土壤的管理,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采用最适合的土壤类型。在精细化管理中,会加强对土壤的选择,采用良好的土壤能够保障植物快速健康生长。不同植物对土壤的酸碱性、湿度和肥沃度的要求不一样,尤其是对于一些引进的外来植物,当地的土壤一般较难适应引进植物的生长,因此,一定要为其提供适合的土壤才能保障其成活。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强土壤的选择,就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土壤的精细化管理中,还会加强对土壤的施肥和松土,从而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氧气,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使其保持活力。因此,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促进其健康快速成长。 2.2修剪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对园林景观进行修剪操作是园林养护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精细化管理中,及时修剪枯枝,剪掉歪枝和过密枝,不仅可以使植物更加美观,同时还能够保持植物间的合理密度,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从而促进植物快速生长,调节植物的水分和营养分配。此外,通过科学地修剪枝条,使植物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成长,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园林景观的美观性是其一个重要的基本要求,通过科学修剪,合理调整树枝结构,使整个树形更加美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2]。在实际园林养护过程中,一定要制定目标明确、分工明确的养护计划,从植物种植开始,对于其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制定完整的修剪计划,对日常的养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从细节出发做好养护工作。 2.3艺术性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美观性,还要求其具有艺术性。在园林养护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更加重视园林景观的艺术性管理。园林养护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促进植物快速健康生长,更重要的是将植物景观和周围的建筑科学、合理搭配,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通过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以及植物和建筑之间的搭配,营造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环境,让人们在都市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魅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园林景观进行艺术性管理,而在精细化管理中,艺术性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体现现代化的艺术气息。例如,在园林景观中,通过松、竹等的搭配,创建充满艺术的绿化环境。 3结语 园林养护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环节,在园林养护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加强对日常养护工作的合理安排。同时优化每一个养护细节,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养护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和管理责任,能够促进园林景观植物的健康快速生长,不断提高其美观度和艺术性,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 作者:郭金明 李军 单位:邢台市园林局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园林景观材料选择与应用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对在环境建造过程中,根据环境的要求、自然的条件、美观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环境改造以及规划,实现园林的客观性得到实际的提升,园林景观设计顺利进展的基础条件就是材料的合理选择以及正确应用,这样既能够有效的控制园林景观建造的成本以及保证园林景观建造的成果,本文研究的方向为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材料;材料选择;材料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园林景观建造的质量以及建造的水平保证基础就是建造的材料,主要原因就是材料是园林景观建造的基础,构建的基本物质,是载体性质的存在,园林景观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以及舒适感使得园林景观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园林景观材料的种类较多,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的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配合性应用,实现园林整体景观的相融合性,以及园林景观的变化性,达到预期的要求。 1园林景观材料浅析 园林景观材料的大致类型氛围植物性的生命材料、天然的材料、文化属性的材料、人工制造的材料,植物性的生命材料具体包括各种植物、各种绿化材料等,天然的材料包括自然界所具有的水、土壤、木头以及岩石等,文化属性的材料包括各种标志、符号、雕像、文字等,人工制造的材料包括玻璃、塑料、混凝土、陶瓷等,由此能够得出园林景观材料的种类极为宽泛以及园林景观材料的应用方案、应用方式多样化,是园林景观设计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基础。 2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分析 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操作步骤,主要原因就是园林景观材料选择的种类直接影响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执行程度,园林景观材料选择的质量直接影响园林景观建造的最终成果,园林景观材料选择的数量直接影响园林景观建造的工程进展,因此,需要从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入手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确定园林景观材料的正确选择方案以及选择操作,实际的保证建造的成本以及建造的效率质量。 2.1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原则分析 园林景观材料选择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即所选择的材料要保证不对环境、生态人体造成影响或者影响极小,实现园林景观的绿色化以及安全化,保证环境的舒适度以及环境的稳定性,对于进一步推进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建造发展有实际的促进意义;还需要遵循耐用性原则,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抗腐蚀性、抗潮、抗压等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材料的耐用程度,主要原因就是园林景观建造是一个较大的工程,需要进行长久性的运行以及应用,无法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大幅度的材料更换,材料的使用寿命由此体现出来,材料的使用长久性显得尤为重要;衔接性原则,需要从材料的色泽,材料的重量,材料的变化趋势等因素考虑,保证选择好的材料能够较为自然的融入原本的环境之中,同时各材料之间的衔接正常性,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美观性原则,不能够为压低成本而选择有细微残缺或者颜色差异较为明显的材料,导致园林景观出现不协调,补丁式,分割形式的观赏效果,对于园林景观的质量提升极为不利,同时也是材料选择中极易出现的一个误区;实用性原则,即根据具体的环境因素,选择防滑、防摩擦等材料,保证能够适应环境,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2.2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方式分析 园林景观材料选择的方式主要为首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条件、实际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气候、湿度变化、温度变化、天气变化、水文等,在自然条件完全掌握之后,在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需求确定设计方案,在多次对设计方案调整之后,大致确定最终设计方案之后,在进行材料的确定,先大体上确定材料的种类,细化种类的内容,例如在确定植物类材料之后,进一步细化所需要的植物种类,在全部种类确定过程中需要采用计算机进行完整的记录,在确定每一种材料的要求,包括质量要求、性能要求、材质要求等,在确定所需要的数量,进行完整的表格制作,最终得出选择的方案,进行市场的调查,进行相应的价格质量比对,同时根据所需的数目选择最为合理的采购方案,保证园林景观成本控制从源头开始,同时保证园林景观设计的高效性,以及能够保证材料的利用率,同时需要重视材料的保存方案,实现材料不受损伤,材料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材料方面的成本不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方式条理化以及选择方式有序化,是实现园林景观材料选择最优化的基本操作前提。 2.3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园林景观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际的环境因素,基于实际的环境因素开展材料选择分析,注意材料的选择整体过程的记录性,防止出现各种问题以及各种纠纷,还需要注意的材料选择过程中的全面性以及及时性,保证材料选择能够在既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完成,材料选择需要综合性的考虑,不能以单一的质量要求为基准,需要考虑单价、性能、产地等。 3园林景观材料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材料的应用具体操作为按照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进行先后步骤的景观建造,根据建造的内容先后顺序的应用材料,在材料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应用的方式,如植物材料的应用需要保证植物的根系相对完整性,植物的叶保留尽量少,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种植的深度以及种植的间隔,种植的土壤,保证植物材料的应用效果以及应用质量,防止出现材料的浪费以及材料的损伤,实现植物种植的成活率提高化,园林景观材料的应用还包括玻璃、陶瓷等人工制成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搬运的方式,安装的方式以及需要注意切割的比例以及切割的大小,防止出现材料不必要的浪费,尽量实现边角料最少化,达到预想值或者低于预想值,文化材料的应用需要保证文化材料的应用位置,文化材料的附着端正性,以及文化材料的使用频率,防止出现文化材料的使用过度频繁,进而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性,同时需要保证文化材料的应用凸显性以及应用作用,实现标志作用以及实现引导作用,实际的体现园林景观的特点,自然材料的应用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如自然存在的池塘,在此之上建造亭台,增加美观性以及增加赏玩性,或者自然存在的土丘,则进行相应的植物种植或者雕塑的放置,实现园林景观的统一化整体化,以及园林景观的自然融合性,将各材料完美的应用,才是实现材料价值最大化的主要操作步骤,同时也是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目标的主要操作。 4结束语 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园林景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探讨部分,是园林景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以及应用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园林景观的质量未达标,运行潜在危险因素增加,同时园林景观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因此,探究园林景观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合理应用是极为必要的,园林景观材料选择正确性的前提就是基于实际,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及进行完整的分析,应用的合理化就是对各应用操作步骤进行相应的控制以及管理。 作者:王石发 单位:福建泛亚远景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地泰御与苑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追求,通过建筑空间布局与周边外部环境的引入与联系,通过特色景观形态的打造,氛围的营造来实现视觉、听觉、嗅觉和感觉上的感观融合。 关键词:人居环境、现代集合院落、人居理念 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地泰御和苑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东临城市一级主干道——万家丽路;南临湖南省环保厅;西临300米宽的圭塘河绿化景观带;北临湖南省煤田管理局,周边道路完善,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地泰御和苑”以现代建筑重构集合院落,并求庭、阁、院之和而不同,其景观设计的本质即为人居与环境的和睦,生活与社会的和谐。正如《易经文言》中所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力求打造高端的花园洋房居住社区以及商业、办公配套。项目场地整体平整,地块规则,地形高差变化较小。西边相邻圭塘河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是社区人们闲暇之余运动休闲的好去处。项目场地内规划布局上的整体抬高的方式在丰富了景观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观景的视野,交通上的人车分流减少了车行对人的干扰。 二、景观设计定为和目标 该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目标是在打造和谐、生态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追求视觉、听觉、嗅觉和感觉上的感观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各功能空间区域之间的和谐统一、开放与私密的和谐统一,追求“小隐于林之美宅,大隐于市之景园”的居住意境。演绎“和衷共济,园幽景明”的人居理念。第一,通过对“地泰御和苑”项目建筑规划格局的理解和提炼,基于项目规划台地与地块限定的聚合院落空间的空间关系形成了“前庭、大院、巷道、小院”的院落式的景观格局。第二,依居项目规划特点和空间布局的关系将景观分为以下几个区:其一,西面入口为小区的主要人行入口,也是展示社区形象的主要节点,在设计中将前面部分景观空间进行托开,很好地体现了前庭的大气开敞。结合台地的高差变化设计了灵动的入口叠水,配以中央开场的生态阳光草坪和周边层次丰富的植栽,烘托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主入口形象。其二,蜿蜒灵动的浅水水系将入口广场以及中心景观中的休闲广场、亭、榭、廊架等景观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微地形结合林间步道将整个中心景观的各项功能进行分割围合,形成了一个中央小公园式的庭院景观。这是对圭塘河公园景观的结合与延伸,使得各个景观节点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营造出了一种“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景观意境。其三,延续中国人对住宅生活的一种习惯的情感需求。宅间花园采用曲径通幽,和而不同的景观空间形式,结合流动的微地形、配以观景休闲的宅间活动平台空间,加上多层次多季节有色植物的搭配形成一个个不同特色的花园式宅间空间。在解决了地块本身过于平坦的不足的同时也营造出了建筑因景而生,鸟语花香,景以境出的一种祥和的院幽景明的居住环境。其四,它是中心景观与宅间花园之间景观空间转换的纽带,同时也是小区中人行的主要通道。廊道两边配以丰富的植栽结合简洁的铺装形成人们观赏视线的纵深感,极大地丰富了各景观节点间的空间感与延续性。其五,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绿篱结合树阵围合出停车空间和户外洽谈区,结合入口情景式的标示跌水加上广场树阵下的特色小品,既营造了售楼处销售的气氛又满足了相关功能。在金星大道和金潇路交接处设计了景观花坛,结合现代味十足的导视牌为过往的人流车辆进行引导,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广告宣传作用。 三、绿化设计说明 第一,绿化定位:生态、低碳、阳光。第二,绿化设计目标:生态自然、四季分明、层次分明、精致完美。第三,绿化景观类型:为达到绿化设计目标,植物设计分六大植物景观类型。具体为:其一,以高大乔木为骨架、配置丰富的中下层植物,密实空间。其二,草坪:以草坪为主的开放空间。其三,疏林草地:大树结合草地,林下空间通透,半开放空间。其四,花林:同一种开花乔木片植成林。其五,树阵:根据景观形态规则布置同规格的乔木形成的统一美。其六,花境色带:花境植物和观叶地被的组合应用。将以上六大植物景观类型有机组合,做到空间开合有序,层次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协调,视线收放自如。第四,分区设计。其一,主入口景观区:采用树阵、色带等规则种植形式,结合水景、铺装形成规整大气的效果。其二,中心景观区:采用生态密林、草坪等绿化景观类型,结合水景、泳池等进行布置,泳池周边形成浓密的绿化围合空间,局部地方点缀特型树,水景周边以常绿树种为主,注重层次和色彩的变化,同时减少落叶以利物业维护。其三,组团景观:组团绿化主要体现各自的色彩、层次和特色。满足业主的日常生活需求,对建筑起到很好的软化作用。其四,阳光之翼,以自然和芳香为特色,结合广场、廊架、水景等硬景设计,将绿化自然融入其中,形成幽静的休息空间。其五,阳光之歌,以疏朗和明快为特色,植物层次疏密有致,大面积的疏林草地结合一些小花境,主要植物:杜英、特型朴树、广玉兰、紫叶李、碧桃、春鹃、狭叶十大功劳、美女樱等。其六,商业景观休闲区及绿化隔离带:商业街绿化主要营造商业氛围,主要用彩叶植物和花卉植物。主要植物种类:银杏、一串红、美女樱、鼠尾草等。绿化隔离带主要采用密林的形式,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商业街前的绿化带同时满足金星大道与商业视线的可达性。 作者:张玲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乡土植物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受到广泛重视,主要因为园林景观设计关乎着城市的形象,对城市空气也具有净化作用,是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结构。然而,当前多数城市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乡土植物的重要性,不能将乡土植物有效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导致园林景观设计失去了家乡的味道,难以体现出城市的发展特点。基于此,本文针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应用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几点乡土植物应用措施,以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乡土植物;应用措施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并且根据其实际应用需求实施设计工作,保证可以发挥乡土植物的生态作用与观赏作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设计质量,为城市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 1乡土植物概念 乡土植物又被称为本土植物,也就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物种演变与替代之后、符合当地种植条件与种植要求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凸显出当地植物发展情况,代表着当地的植物发展历史。同时,乡土植物还可以优化当地自然环境,具有绿色化与观赏功能,发挥着生态作用[1]。 2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用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乡土植物具有较为良好的生态作用与观赏作用,可以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2.1乡土植物的生态作用 乡土植物是在经过长期的进化与演变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对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等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可以抵抗恶劣的条件。同时,乡土植物还可以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之下,与各类生物维持着一定的生态关系,即使感染了病虫害,也会通过生态系统的调节对其进行控制。对于一些条件较为特殊的城市,将乡土植物利用在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景观设计效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2]。 2.2乡土植物的观赏作用 乡土植物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具有地理差异特点,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与观赏特征,同时,在季节变化过程中,乡土植物会有着丰富的变化,呈现出季节性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乡土植物的视觉美。乡土植物在实际生长过程中,本身就具有视觉美感,乡土植物的叶子、果实与枝干等都可以塑造出较为优美的景致,可以刺激人的视觉,例如:龟背竹与鹤望兰等,都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白玉兰等在萌芽的时候都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其次,季相美。由于植物在不断生长,每个时期都会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因此,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或是季节美感被成为季相美。由此可见,乡土植物在四季变换的过程中,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季节交替的美感,例如:迎春花、山茶花可以代表春天;石榴花与紫薇花可以代表夏季;桂花与金钱松可以代表秋季;腊梅可以代表冬季。再次,芳香美。乡土植物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芳香也可以为人们带来较为良好的感受,不同种类的植物都会散发出不同的香气,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空气,例如:桂花、荷花等[4]。最后,意趣美。乡土植物在实际生长期间,已经融入到了当地风俗习惯与民族文化传统中。在人们对乡土植物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与文化素养借景抒情,因此,很多乡土植物都被人们赋予了良好的意境,并且形成了特殊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并且反应出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发展情况,例如:竹子可以代表高风亮节的意境、莲花可以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等。由此可见,乡土植物具有一定的意境美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质量与效率。 3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措施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保证可以制定完善的应用制度,并且创新设计方式,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应用作用。具体设计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3.1制定因地制宜的设计制度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制定因地制宜的设计制度,保证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乡土植物。对于不同体系的植物,还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使得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都可以在相应的位置生长,避免出现植物之间竞争现象。同时,还要对乡土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与水分,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基础上,增强设计效果。 3.2满足城市绿地功能要求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利用乡土植物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保证可以达到绿色化设计效果,创造出符合城市时代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同时,在对乡土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分析城市绿地的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使得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效益有所提升。 3.3重视历史文化特色 在应用乡土植物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历史文化特色的凸显,保证可以利用植物形态、颜色与香气等表达当地的历史文化与社会风俗。同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还要利用乡土植物的意境作用设计园林景观,保证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征。例如: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利用古树等实施设计工作,并且重点关注古树树种的选择工作,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结语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期间,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保证可以制定完善的设计制度,并且利用先进技术实施设计工作,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质量,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 作者:金明林 单位: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地产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交底研究 摘要首先,在对地产园林技术交底及其主要目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产园林景观的具体施工实际情况,探讨地产园林景观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其次,以此为基础,根据地产园林景观施工项目管理流程,分析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主要方法。最后,结合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实际管理需要,探讨施工技术交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产园林;技术交底 随着人们对居住空间要求的不断提高,居民住宅地产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地产景观建设成了地产开发的重要内容。因为地产园林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公共性和艺术性,而且施工对象大部分都是活体,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交底措施,通过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班(组)长向下一级具体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交待清楚该工程的具体施工任务、重点对象、操作重点和工程建设标准等内容,达到保证地产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探讨和分析地产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分析技术交底的具体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地产园林技术交底及其主要目的 技术交底,是指地产工程的各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在正式的工程建设之前,对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施工人员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深度和不同范围的技术性交底与说明。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所有工程项目建设参与人员熟悉并了解该项工程(其承担建设施工内容)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点以及具体的施工工艺等,使施工各方对自身建设内容有一个相对详细的了解,达到心中有数,能够较好地避免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操作错误,进而达到保证工程建设周期和建设质量的目的。 2地产园林景观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2.1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技术交底该项技术交底的内容是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就设计意图、图纸技术要求、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事项以及重点部位等进行相关的技术说明与解释[1]。2.2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授权项目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该项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对工程建设概况和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说明与解释;二是对主要的施工方法,重要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三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开展的特殊技术处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四是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五是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要求、施工管理、施工设备和劳动力组织与安排等;六是总包与分包单位间的相互协调及重要问题的处理流程等。2.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工长进行技术交底该项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一是工程项目的主要情况、园林建设的地形、地貌及需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二是工程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需要达到的设计效果;三是园林工程的具体组织和设计及具体的施工步骤;四是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施工做法和对应的工艺技术标准,重点部位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可采取的办法;五是施工的具体进度要求、工序衔接及施工任务安排等;六是施工的相关质量标准及安全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2.4工长向各个班组长以及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该项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一是主要针对各个施工班组的主要施工负责内容及主要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对应的标准;二是各个分部及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三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通病及可以采取的预防技术;四是安全施工交底,并开展安全施工宣传教育工作。 3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主要方法 3.1会议交底采用会议交底方式的技术交底包括: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的设计交底、施工单位向项目部的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班组长的技术交底。在进行技术交底前,交底人员必须充分准备相关的交底技术资料,并在交底会议上进行技术性的介绍与说明;同时,针对技术交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或者表述不清晰的内容提出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并最终落实。3.2书面技术交底采用书面技术交底方法的主要是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或工长向各个施工班组长、工人进行的技术交底。该种技术交底方法是产生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来源,在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全部归档,是后续技术责任落实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出现重大的质量事故时,是判定技术责任人的重要依据。3.3施工样板技术交底对于施工过程中首次用到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等,为了保证整体施工建设质量,地产园林景观工程中的部分分项工程应该采取样板交底的方法,即按照设计图纸的相关技术要求及具体的施工方法,以相类似的施工工艺或者引进相关技术的方式,在满足施工要求及景观工程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在景观园区中的一个局部范围内做出达到优良标准的样板,以此作为其他工人学习和参考的对象,让其他的施工人员都能够了解整个施工过程中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新结构的具体特点和性能,掌握具体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保证景观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3.4岗位技术交底一个具体的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操作,是由不同类型的工种、工序及岗位构成的。例如,园林景观中的绿化工程,不仅只是最终的植被覆盖,还包括乔木、灌木和草坪的种植,事前的地块分割、整理和基肥配制等多个分项工种。只有多个分项工程相互配合、衔接,才能保证最终的景观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保证各个分项工程的岗位操作质量都满足相关要求,按此能够保证最终的建设质量。有些施工单位通过制定工人施工岗位责任制,并制定对应的操作工艺和流程,按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书面的方式向工人进行岗位技术交底,提出具体的施工操作要求。以上所有交底内容交底后均应签字存档,并整理成册保存。 4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具体应用 4.1铺装工程的技术交底 4.1.1材料的选择铺装用材料必须厚度一致,且不得存在边角碰缺情况,重要的几何尺寸要使用红外线切割。当使用石材进行铺装时,所有的石材不得存在明显的色差与射线。铺装施工前要进行试铺及排版,样板确认后方能大面积铺装。4.1.2线性控制使用全站仪进行放线操作,并在整个铺装施工中要保证铺地与周围景观的相对位置关系。4.1.3标高控制通过使用水平仪对各个标高控制点进行密集的复测,保证高差满足设计要求。4.2木平台施工技术交底对于地产园林景观中经常使用的木平台,其主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技术交底。4.2.1排水要求对基层施工标高进行严格控制,并在基层施工中添加暗沟,保证木平台在下雨时能够及时将雨水排出。在安装平台的面板时,要采取挂线控制平整度的施工技术措施。4.2.2线形控制使用全站仪坐标对整个线形轮廓进行整体控制,且木平台中的所有缝隙都要使用预制的木楔进行卡缝处理。4.2.3颜色色差较大的木料不得在景观工程中使用,必须在保证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之后再统一进行安装。4.3软景工程技术交底软景,是指通过绿化、水体等造型而形成的景观,常规的地产园林的软景主要包括入口、行车道及地产中心区域的绿化造景。4.3.1入口在小区入口的设计过程中,其重点通常是要在入口区域形成围合感。例如,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气候,选择当地的树种,营造强烈的阵列感。这样,在技术交底时,应该要求树木的种植施工要满足营造阵列感、立体感的需要,不得随意种植,以免影响设计效果。4.3.2车行道在车行道设计过程中,通常考虑到挡土墙等硬景的存在而使绿化种植空间受限,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尤为重视绿化空间层次的控制和保证。因此,在施工技术交底时要对此予以重视,要求施工过程中保证绿化(灌木)的空间层次感。 5园林景观水景施工交底 通常,地产园林景观的主入口是整个工程的门面。例如,设置有该地产的标志背景墙、入口水景。当使用石材制作标志时,其材料控制与铺装施工材料控制方法一致,要求材料必须厚度一致,且不得存在边角碰缺情况,重要的几何尺寸要使用红外线切割。当使用石材进行铺装时,所有的石材不得存在明显的色差与射线。铺装过程中要杜绝出现通缝、贯穿缝等情况。同时,要严格做好材料的现场验收工作,设置专门的岗位在材料的供应源头控制好质量,并及时与甲方沟通,保证所有石材达到设计要求[2]。此外,要使用全站仪进行放线操作,并在整个铺装施工中保证铺地与周围景观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标高控制的方式,使用水平仪对各个标高控制点进行密集的复测,保证高差满足设计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议对石材角做小海棠角,从而有效避免崩角问题,并按照顺序对自然面锈石的侧面铺贴厚度进行控制。若景观的主入口使用了水景,就要针对入口水景进行技术交底:在铺装过程中采取分线调整、模数调整及大板切割的方法,有效地避免出现边长过小石材的情况;采取斜向拉水平的方法对铺装层进行控制,严禁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积水问题;要对砂浆的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选择使用含碱量较低的水泥,在将花岗岩板背面清洗干净之后,在水池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先预先刷上一道河胶水泥浆,然后在挂贴水泥砂浆中加入比例为30%的膉胶泥,充分搅拌后,将之刷在花岗岩背面,最后再将花岗岩粘贴在水池壁上,并轻轻敲击其四周,使膉胶泥砂浆四周饱满、密实。在擦洗干净之后,做好对应的保护工作。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红外线仪进行水平控制,并在完工放水前要进行细致打磨,保证其整体绝对水平。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各分项工程按照规定实施技术交底,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作者:邓小军 单位: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园林景观建设原则及建议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政府部门对城市景观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公众对景观品质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通过调研我国园林景观工程实例,分析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现状,论述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原则,并提出关怀型园林发展建议,以期为今后园林建设提供新的理念。 关键词: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 1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概况 人既是园林景观的建设者,也是消费者。近年来,园林景观建设不断发展进步,相继提出“节约型园林”、“人性化”园林景观等,而“关怀型园林”的概念是首次提出。无论是哪一种景观建设,都应先是科学的,其次才是艺术的(见图1、2)。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要从源头开始,即从规划设计开始,考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创造优质的环境,是否与自然生态、周边环境和谐,是否解决功能问题。近年来,为求快速建设、快速见效,景观建设中出现“趋同”现象,使园林景观变得生硬、无趣;过分重视景观艺术的表达,忽视自然环境本身和人们的真实感受及需要;大多数人认为“人性化”就是在园林景观中建有绿地、花池、休憩设施、盲道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但却忽略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的需求,如何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为动物营造栖息的环境,也是当今园林景观建设应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许多园林虽然考虑了人的需求,设置了各类设施和小品,但由于设施、小品自身的不足,不能满足某些功能要求。各类设施小品设置的位置及所处环境,会影响设施小品的景观展示和功能使用。有的园林景观建设为体现其特色,忽视其功能需要,“人性化”园林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关怀型园林。 2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园林景观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2.1现阶段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2.1.1设计盲目照搬,建设缺乏人文关怀现今不少园林景观建设为追求视觉效果和形式美,规划设计精品意识太强,照搬、模仿所谓的欧式园林、欧式景观,认为是建设创新,完全忽略景观本身以人为本功能的发挥,缺乏对人性的关怀,缺乏对人的的心理、精神和行为需要的关注,未能将人文需求融入到景观营造与建设中。2.1.2过度追求植物造景效果,缺乏对植物生长需求的关注主要表现在有些地区和城市没有立足于本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特点,大量引进外地植物进行造景,“高密植”种植现象、盲目大量的种植大规格苗木等,种植环境不能满足植物自然生长要求,违背植物生长习性和生态规律,忽略适地适种原则,造成植物长势不良、生长抑制甚至死亡,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反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增加高昂的养护管理成本。2.1.3忽略对动物、飞禽的关注动物是生态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景观建设中关注动物、飞禽等生活空间和栖息场所的营造,为它们预留、制造活动空间,不仅可以维护地区城市的生态平衡,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可营造动植物自然和谐、“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2.1.4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的标志,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城市随着景观事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一些趋同景观,缺乏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建设生硬,导致本地特色和城市个性缺失。2.1.5城市外围建设阻断绿地,破坏绿地系统的连贯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等问题,一些地区过于关注市政建设,破坏了城市绿地之间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与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背道而驰[1]。2.2公众和社会发展对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的要求(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生态建设”,充分体现政府对景观建设的要求更为明确。以新疆昌吉市为例,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将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思路,狠抓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尤其是将与市民关系最紧密的公园、街头游园、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的首要任务,合理规划,大量运用本地植物组景、造景,不仅形成地方特色景观,促进和保护本地植物可持续生长,而且在当地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昌吉市人口为35万人,人均公共绿地已达10.88m2,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景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建设除为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外,在服务功能上还必须满足不同环境、不同人群对精神、心理和行为的需要,满足市民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上的需求。(3)关注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大力倡导景观生态建设,反思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构筑关怀型园林景观旨在促进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园林景观建设不仅满足人文关怀,促进一个地区、城市的综合发展,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2.3关怀型园林的概念关怀型园林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尊重历史、民族等文化特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特点,关注不同植物(动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关注和探索不同人群在园林空间中的心理、行为、精神需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类型。关怀型园林宏观上关注一个区域、地区、城市整体发展影响及绿地系统的建立健全;中观上关注城市各类公园绿地更好的发挥功能作用;微观上则关注公众需求、植物个体、植物种群和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要求,以及动物的栖息场所等。其特征是: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植物种类配置科学合理,群落之间相互促进生长,景观环境优美宜人,地域文化特征显著,公众普遍感到城市空间舒适美丽,社会公众(不同人群)有深深的满足感和归属感。2.4关怀型园林与人性化园林的区别关怀型园林是在人性化园林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建设目标和要求。人性化园林是指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建立符合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而关怀型园林研究的内容涵盖节约型园林、人性化园林、生态园林等多种园林类型,通过关注和探索园林景观建设如何使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更多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符合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及周围事物,与其本身的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及地域性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人文关怀更为突出。 3关怀性园林景观建设原则 3.1科学性原则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劣,关键之一是必须突出功能因素的重要性。因此,关怀型园林规划设计必须以科学合理为核心,结合地方、区域现状、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系统等层面,结合周边环境、本地植物群落,充分利用现有地形与构筑物,综合协调景观规划中的不足,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统一和谐。同时,结合城市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场地预留,不仅是为了未来的城市建设、景观建设,也是为动物预留空间,创造栖息、活动场地,维护其生态平衡。尤其是避免过度重视景观的艺术性,“求新求快”破坏良好的生态系统,避免造成无形的经济损失。3.2生态性原则建设关怀型园林,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原则。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园林景观建设的根本任务,为“求大求洋”,大面积的硬化铺装、假树假景等,使景观工程变成门面工程;为营造季相景色,引进不适合当地的植物等违背关怀型园林的生态性原则,使原有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出现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衡等问题,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关怀型园林以不破坏本身特点,始终坚持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环境的融洽性,以改善人们居住、活动的环境为目的,进一步增强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3.3功能性原则园林景观的最终功能是为人服务,景观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功能性的要求。通过对自然环境、地域特色、文化历史、人文需要、社会环境的融合,实现一个地区、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环境、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使园林景观建设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和休闲活动场所,为本地各类植物群落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地区、城市的发展。3.4关怀性原则园林为公众提供游赏、活动的公共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艺术环境,其服务功能不仅仅是设置设施、小品等,应更多考虑不同人群与园林景观的亲密关系,关注动植物、自然环境本身、公众心理、行为及精神需要,是关怀型园林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3.5高效性原则建设关怀型园林景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通过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植物配置,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建设和养护管理成本,使景观建设的利用率高效化、最大化。 4关怀型园林的发展建议 4.1发掘特色,展现地域历史、社会、民族文化园林景观建设与当地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社会经济的发达带动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而城市景观建设则会促进社会各个系统的发展。因此,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关注当地的人文历史和居民的生活习俗,融入地方文化,以当地特色和人文历史相结合打造具有明显地区特色的园林景观,使其成为一个地区标志性的景观。4.2因地制宜,建设自然生态优先的园林景观景观建设是对原有自然环境的一种提升,关怀型园林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发、打造自然生态景观,使其最大化地发挥生态功能。因此,在植物造景中,通过合理配置乔、灌、草、花等当地乡土植物和引种驯化成功的各类植被,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和植物群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3以人为本,突出园林景观细节中的人文关怀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是要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另外,要避免为了突出景观的艺术性和所谓的“大景观”而复制或照搬一些异地景观建设。如在道路设计施工中,老人与儿童的活动区域不宜选用大理石路面;年轻人居多的环境则需相对独立、半隐蔽的空间等。同样是廊亭堂榭,有老人和儿童需要的开放式活动区,有年轻人喜欢的有特点和个性的独立空间,更有特殊人群需要的畅通无阻的特殊区域。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从心理和行为活动的需要出发,让不同人群感受到舒适性。只有这样的园林景观才是被公众认可的景观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型园林。 5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朝着服务功能的优化、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方向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将从追求外在景观形象转向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提升,保护自然生物和资源,改善人居环境、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地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关怀型园林遵循以人为本和自然法则的理念,运用科学手法,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城市的人文历史、不同的地形条件和自然植物,建设出符合生态良性循环和景观优质的城市园林,这不仅是园林建设的根本需要,更是未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必然趋势。 作者:马晓燕 单位:新疆昌吉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谈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摘要:现如今的天气问题,日渐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雾霾天气的频发,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它对人体的危害相当严重。因此,做好园林景观绿化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并不是简单的“种树”工程,所涉及的层面颇广。文章主要浅谈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希望对有关部门及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重要性 自21世纪以来,园林景观绿化显得尤为重要,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一方面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另一方也是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中。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速园林景观绿化建设。 1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现状 目前,各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正在不断深入,并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生态建设,从而推动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进程。快速增长的城市建设带来的灾害,已经成为我国需要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技术的匮乏和认知度不高,导致乱砍滥伐现象频发,以至于水土流失严重,风沙侵蚀加剧,大量植被濒临灭绝。所以,只有通过园林绿化建设,才能使我国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且施工技术日臻成熟,对大气形成了天然屏障,维护了生态平衡。然而,也暴露出施工技术的明显漏洞,对景观工程的质量构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分析景观工程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2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分类及要点 2.1植被的养护技术无论开发自然园林还是人工园林,最基本的施工技术就是植被养护技术。在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这不仅可以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减少资金损失,还可以促使植被正常生长,尽快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其中,植被的养护技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除虫及施肥。只要做到实时防护,及早发现,及早治理,施肥得当,才能起到促进植被生长的作用。2.2园林修剪技术对于园林景观绿化施工而言,修建技术具有一定的美观作用,尤其是城市绿化或供人观赏的公园绿化而言,修剪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非常丰富。2.3造景技术造景技术是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是园林建设的一种现代方法。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涉及众多学科,既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为整个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增添美感及观赏价值。2.4施工技术要点(1)土方施工阶段。包括按照图纸进行地形走向、土壤植被的前期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因素等。只有准确无误的进行施工建设,才能确保绿化工程的顺利竣工。(2)种植阶段。无论是水电供应,还是植物选取,都应遵循自然原则,合理安排水电供应设施的标点,多方面考虑使用效果,保证种植后体现出的最佳现象。 3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3.1调节气候与净化空气园林景观是由各种植被构造而成,具有吸热、遮阴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不仅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增加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舒适感,而且植被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粉尘,吸附空气中大量颗粒,起到滞尘作用。3.2降低城市噪音,提高生活质量植被在城市的大面积覆盖,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用,大大减轻了各种噪音对人们的伤害,降低和避免对人们生活的干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结语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其涉及面广且复杂,在整个城市绿化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得到更多的重视。只有通过从设计规划到具体实施的各个阶段,运用现代化、科学化地思维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反复核查与时刻监督,加快完善相关体系,不断提升培训力度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正确解决与积极改进现有不足才是上策。 作者:赖惠银 单位:深圳市山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节约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新时期,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渗透节约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园林设计的重要思想,对改善现阶段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基于当前我国园林设计发展需求,十分有必要对节约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加以探索,促使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生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一定的力量。 关键词:节约理念;园林景观;设计 前言 随着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构建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甚至节约和低碳等科学的建设理念一度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加强了对节约型社会和环保型社会建设的重视,希望在节约理念和环保理念的指导下能够改善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现状,真正将我国建设成为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适当的渗透节约思想,将节约思想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为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坚实的保障。 1加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在城市建设工作中,节约的本质就是在社会经济建设活动中尽量减少对各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进而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和有步骤的使用各项资源,实现对各项能源的可持续使用[1]。将节约理念渗透于园林设计工作中,就是在园林设计环节应该重视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利用,保证相关设计内容能够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社会生态环境,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贡献相应的力量。由此可见,在全面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将节约理念渗透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进而以节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规划,适当改善城市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大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产生着积极影响。 2园林景观设计浪费现象分析 2.1对材料的选购控制工作相对忽视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相关景观设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每一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都必然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而不同材料的质地、型号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无法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的控制,就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影响园林设计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当前我国部分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对材料的选择相对忽视,不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搭配组合,不仅造成了材料的严重浪费,还极大增加了建设成本,后期维护费用也相对较高,不利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稳定发展[2]。2.2对国外设计理念盲目追求随着国外设计思想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的渗透,一部分设计工作者为了增强自身景观设计的吸引力和“时尚感”,盲目地追求国外设计理念,造成所设计的园林与当地整体城市环境不契合,甚至对当地城市文化建设以及景观植物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不仅无法贯彻解决思想,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限制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2.3水景设计不重视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水景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论是对于雨水较多的东部城市还是干旱少雨的西部城市,城市水景设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城市的整体设计效果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城市水景设计工作对生态环境的维护还不够重视,极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水景区水生生物的死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3园林景观设计中节约理念的体现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节约理念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资源的节约、能源的节约、材料的节约等,只有保证园林景观设计节约的全面性,才能够促使节约理念的影响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下面本文就选取其中几个点对节约理念的体现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在节约思想的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重视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科学使用,注意通过合理配置提升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全面维护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平衡,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发展目标[3]。如充分合理利用屋顶土地资源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既能够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还能够促使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其次,照明电能的节约使用。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夜景的建设与电能的使用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因此也应该注意在此环节中适当的渗透节约理念。在具体操作方面,相关设计部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一般会降低时钟控制灯的使用几率,而是采用声控灯以适当节约电能,维护城市的和谐发展。最后,材料的节约。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会使用大量的材料,并且这些材料的使用往往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4]。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部门可以探索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方式,以废弃材料构建环保型生态园林景观,促使节约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 4设计中渗透节约理念的措施 4.1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科学的设计理念将树木作为植物配置的主体,进而通过合理的搭配,构建乔木、灌木和草地相结合的生态复合型结构,凸显景观设计工作的生态性,促使园林景观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只有将乔木、灌木和草地进行合理的配比,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维护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4.2保持原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加以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中,因地制宜是最好的节约成本措施,只有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基于因地制宜思想开展各项设计工作,才能够实现对现有景观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保护当地园林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城市绿化效果,进而有效解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浪费现状等,促使园林景观设计的节约性能和环保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5]。4.3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技术创新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利用科学技术实施技术创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可以探索相应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净化等措施,在为园林建设提供丰富水资源的同时也能够降低污染,对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4.4在园林设计的管护环节中渗透节约思想在园林设计工作中,除了初期园林建设方面的设计需要渗透一定的节约思想外,在管护方面的设计也应该重视对节约理念的渗透,只有保证真正将节约理念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才能够促使节约理念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推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6]。基于此,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该明确后期管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保证管护人员在设计准则的指导下能够真正基于节约理念开展管护工作,提升园林景观管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园林景观设计节约效果的凸显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将节约理念渗透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实施科学的指导,对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工作以及城市的和谐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适当的渗透节约思想,在节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各项设计工作,保证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作者:刘超 单位: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园林景观方面论文: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带设置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分析了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原则,最后探讨了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现状以及开展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带;原则;措施 1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作用 1.1环境保护作用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的设置能够发挥出环境保护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①绿化带植物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②绿化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粉尘;③绿化植物能够调节温度与空气中的湿度,树木不但能够吸热,而且能够利用蒸腾作用,蒸腾出一些水分,从而提高空气中的湿度;④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噪音,降低噪音污染;⑤能够保持水土,绿色植物的根部能够吸收多余的水分,巩固植物根部的土壤,从而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1.2绿化带-自然的景观那些创意十足的园林景观绿化带不但能够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而且能够作为园林的景观进行欣赏,使得城市园林更加富有活力、贴近自然。能够将附近的城市建筑景观更自然的融入自然景观中,增添景观的艺术性。有一些绿化植物能够进行交通指导,对游人观赏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1.3过渡作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绿化带能够将两个园林景观恰当的连接起来,发挥一定的过渡作用,使得相邻两个景区间的景观不至于太过突兀,影响景观的和谐性。绿化带过渡能够达到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使游人自然走向下一景区。除此之外,绿化带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游人走到危险区域。 2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带设置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够设置出符合景观要求的绿化带。下面将对应遵循的原则进行简要的介绍:2.1整体优先原则在开展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带设置时,一定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与当地地理环境相结合、结合当地自然景观的特点来展开配置,一定要把城市的形象特征给把握好,然后进行有机统一,使得城市整体形象不断优化,这样才能够使得绿化带的设置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提高植物的趣味性,使得绿化带的亲切感不断提高。2.2生态优先原则在绿色植物的选择与搭配、草坪与花卉的应用上,一定要严责遵循生态优先的重要原则,应尽量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可应用那些有益于生态的树种,构建较为稳定的植物群,适当的分布绿化带,使得绿化带的生态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2.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的设置也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该在对植物物种原理学以及生态学等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合理的搭配植物,使得植物和生态环境、城市环境相结合,使得其和环境、经济发展相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4文化原则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的设置还应该遵循文化原则。遵循文化原则也就是使绿化带不但为自然景观,而且应该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精神,把文化特色与历史的脉络都融合于绿化带之中,使得其变成精神象征,使得园林景观更具独特性。 3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现状 3.1个性化缺失绿化带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城市园林的形象,因此,绿化带应具有城市园林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以及地方特色,使得其可以将该地区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特色给体现出来。但有人们没有对城市园林中的绿化带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许多城市园林的绿化带毫无特色、缺乏个性化。3.2过分利益化因为当前我国并未对城市园林设计行业进行严格的规范,使得城市园林设计单位与工作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开展绿化带设计时,没有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很难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判断,这就导致了绿化带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难以与园林景观相融合,没有园林特色等。更有甚者,个别园林为了追求快速的绿化效果而忽略了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时间,因此就通过加大植物密度来缩短时间。有的园林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刻意种树,致使树木种植过多,绿化植物过密,影响到植株的生长空间,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为病虫患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3.3没有和园林环境相协调在开展园林景观绿化带设置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别的园林景观,不管是形状、颜色还是已经等都应该互相配合,从而达到景观和谐的效果。但在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带设置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其他景观的情况,盲目的开展绿化带的设计,这样无法达到互相补充、互为衬托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绿化带的作用。3.4不够重视生物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城市园林之中具有许多生物,因此在选择绿化植物的时候应该注意植物的数量、种类与各植物间的层次与关系等。但现在很多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常常会把“竞争关系”的植物放在一起,这就致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了影响,产生了一些浪费。 4开展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的措施 4.1城市园林道路绿化带的设置众所周知,园林道路好比是城市园林的骨架,而园路又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小路等。由于园林的主、次干道一般较为宽敞,因此主干道的两旁能够种植较为高大的乔木,如:桂花树,其不但景色亮丽,且香气宜人。除此之外,在主干道上还能够配置写较低的花灌树,如:荷兰菊、马兰花等。在设置的时候可依据花灌木的具体种类开展具体的功能分区,能够使得园路两旁绿化带的层次感有效加强。4.2园林湖旁边的绿化带设置由于湖旁边有较多的水分、较大的湿气,因此在设置绿化带的时候应种植一些具有较强耐水性的椿树、槐树、柳树或者杨树等。如果湖旁边有较宽的地带,可设置湖旁小道或林间小路,并且可以在小路的两旁设置上草地,并且能够在草地上种植一些较低的灌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湖旁道路绿化带的层次感,给那些游客提供较为惬意、舒适的休憩场所。4.3山水景观的绿化带设置一般而言,园林中的山水景观绿化带不仅需要考虑怎样科学搭配自然意境,而且还要考虑怎样配置草丛、树木与花果,起到一定的陪衬、烘托作用。因此,山水景观绿化带设置应能够在具体的空间之中创建出具有已经的雕塑、亭廊等。建造出具有特色的瑶池、石栏、湖泊以及小溪等,从而发挥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将这些山水景观与绿化进行搭配、融合,其意境才会更加深远。山水景观的绿化带通常多应用山楂树、梧桐树、香樟树以及桂花树等,依据不同的植物物种开展分区种植,将园林绿化景观和山水景观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还可再铺设一条清幽、曲折的林荫小道,组合成多样性、多层次的绿色植物群落,而且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有序排列,营造出一种较好的气氛,构成一个美好的、和谐的自然景观。4.4林间小路与湖旁小道的绿化带设置由于湖旁小道和林间小道都是为游人提供休憩、观赏的小道,因此在这些小道上可以配置些桩景或盆景,构成漫步彩带的景观,可以使游人漫步其中,体会与自然融合之感,能够将自然之美衬托出来,具有较好的意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不但是为了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带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与园林的特色以及城市居民的思想进步状况等。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中绿化带设置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工作者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 作者:孙辉 殷瑞敬 单位:河南省鸿日晟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成本预算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预算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控制生产成本,实现目标成本以及目标利润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本文主要针对成本预算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应用必要性、成本预算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以及成本预算在房地产项目中应用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预算;房地产;项目管理;应用 房地产项目预算管理是现在比较常用的一种项目管理手段,可以对项目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对实现项目建设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成本预算管理主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理念,对房地产项目资本配置进行优化,在项目建设施工前对总造价进行评估,并对后期施工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争取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一、成本预算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应用必要性 1、成本控制重要手段 成本控制是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项目建设最终效益。项目成本管理贯彻于整个建设过程中,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三个部分,想要提高管理效果,就需要对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管理,控制项目施工成本,将其控制在预算内,提高项目投资的有效性。 2、成本管理计划编制基础 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基于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以往管理经验,针对成本控制来制定管理方案的编制,以此来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依据。成本预算是成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在对项目建设进行预算时,预算人员应提前对各类相关数据进行搜集,并以及降低成本为目的建立研究体系,利用现计算技术与计算方法来对建筑施工经济活动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形成完整的成本预算计划,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效率。 3、确保成本管理合理性 房地产项目管理贯彻于整个建设过程中,在整个阶段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项目投资效果。成本预算能够对项目未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可以提前制定规避方案,并且将预算方案与实际施工相结合,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保证项目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成本预算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意义 从上面的概述中可以看出,成本预算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费用进行事先估计和判断的过程,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成本控制管理中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成本预算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成本预算足管理人员编制工程成本计划和决策的基础 项目管理人员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前需要对相应的成本计划进行编制,作为后期成本管理的主要依据.而成本预算作为成本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是成本计划编制的基础。而在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预测计算的过程中,预算人员需要对相关经济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并对其节能型系统分析研究,采用现代计算技术和计算方法对建筑施工的经济活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最后形成完整的成本预算计划,而在这一过程中对资料的分析和计算对于成本计划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成本预算足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手段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贯穿到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部分,只有在三个部分都采取有成本预算则是成本控制中事先控制中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制定成本预算能够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预先规定,从而为后期的成本控制实施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建筑项目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项目管理人员要想达到成本控制目标,就要做好相关成本预算工作,为成本控制指明方向,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3、成本预算能够帮助管理人员选择出最佳成本方素 通过制定成本预算,管理人员能够对在未来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影响施工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规避,并结合这些因素来制定出不同的施工成本方案,管理人员依据成本预算要求能够对各种方案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比较,从而从中选择出最适合的成本方案,按照最佳成本方案来施工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工程施工往往是采用投标的方式进行,建筑企业根据承包商提供的各种方案从中选择相应方案进行施工,因而在事先建筑企业应该结合工程情况和企业经济情况对建筑工程成本预算进行详细制定,这样才能够为建筑企业在选择成本方案时提供依据,以便建筑企业能够选择成本预算值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建筑项目进行施工,以有效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对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材料等等都会对成本预算值产生决定性影响,因而有必要对施工前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事先预测,以综合各因素考虑,制定出最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方案。 三、成本预算在房地产项目中应用措施 1、健全管理体系 1.1建立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以及责任体系,在企业领导层带领下,结合项目建设实际需求,确定成本预算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管理规划,企业内各相关部门相互联系,对职能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成本预算管理顺利实施。 1.2建立房地产预算管理制度,采取授权与成本管理机制,明确预算编制,企业应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与流程管理制度。各机构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还应保证权责分明,保证整个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1.3建立预算管理评估考核体系,基于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房地产项目建设特点出发,设计一套目标明确、权责分明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并且将管理人员绩效与管理效果挂钩,以此来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提高预算参与人员专业能力 房地产项目预算管理需要多项数据的支持,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是保证管理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填报成本预算时,应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并以市场单价为依据,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来进行编制,确保成本预算的合理性。另外,为满足项目管理需求,要求所有参与成本预算管理的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要求其在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项与成本预算相关的知识,控制好各项数据的来源,严禁应用虚假数据。 3、加强与财务、业务等部门联系 成本预算管理部门应该与财务、业务等部门进行联系,形成项目整体管理体系,达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评的模式,争取不断提高管理效果。其中,成本预算与财务系统的联系,通过对预算成本的对比,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做好项目建设中每一个阶段的管理工作。 4、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书 4.1房地产企业集团的预算具有独特的行业特点房地产公司主要是一个高资金密集的企业,企业进行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只有保证企业的稳固的发展才能确保新增计划的投入,才能正确的实施预算的实施。 4.2房地产公司的预算计划主要是利用了年度预算房地产企业集团应注重项目预算与滚动开发预算,关注年度预算。项目预算与滚动开发预算是现金流预算和利润预算的基础,也是房地产企业预算的核心。项目预算与年度预算是密切关联的,房地产企业集团必须平衡项目预算与年度预算。 4.3一般房地产企业的预算编制的模式年度预算应当按照“前期预算,中级计划,后期反馈”的程序进行编制。首先,董事会预设年度总目标,确定年度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下达至各机构。各机构按照董事会下达的预设目标,结合实际,编制预算草案。 结束语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成本预算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对改善管理结果,提高项目建设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企业需要结合成本预算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需要确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分析 摘要:一个房地产项目,从开发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往往还伴随着复杂多变的环境,众多因素可以对项目的开发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开发案的成败。因此,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可谓是房地产企业需要关注的工作重点,也是有效提升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分析,以期能为房地产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性支持。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关键环节 项目管理占据着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位置,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功失败影响深渊。具体的,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房地产项目管理迫切需要各环节之间相互配合,在不断优化的同时,以期能让项目整体目标可以更好的实现。房产企业做好项目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各环节,可谓是房产开发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房产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具体的,房产项目管理中需从以下几个环节完善: 一、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环节分析 作为整个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领头军,可行性研究可以说是做好整个项目开发管理的重中之重。通常,对房地产项目有效管理,可行性研究需要仔细明确以下几个内容: 1、明确可行性研究内容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主要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此项研究也是房产公司项目审批的关键资料,对项目的整体开发指导作用非凡,主要有: 第一,项目市场环境分析,对于项目开发的整体状况作一个分析。对于项目整个开发的背景、社会经济及同类产品开发等作资料搜集及整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作项目开发依据;第二,项目实施可能性分析,科学制定项目安排。对于项目实施方案,要尽可能的多设计几个,在充分结合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项目规划方案进行施工;第三,项目经济及技术评价,在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之前,做好项目融资方案及融资成本的估算,做好项目财务评价风险分析,保证项目施工中经济及技术可靠性。 2、坚持可行性研究原则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管理中重要部分,对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有重要影响。通常,可行性研究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第一,独立、客观原则。这是决定开发商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可靠的重要依据与基础,也是保证可行性研究科学、公正、客观的重要保证,是整个项目开发的依据;第二,研究方案选优性原则。此原则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设多个研究方案,择优选择最优方案作为整个项目实施参考方案,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第三,避免先入为主。此原则是为了强调整个项目开发实事求是,避免因不好的观念给项目开发带来不良影响。 二、房地产项目进度管理环节分析 项目进度管理也是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点,此环节要先明确进度管理影响因素,再运用有效方法作有效管理。 1、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 房地产项目开发工序复杂,建设周期长,参与部门多,这也就造成进度管理受很多因素影响,具体的有以下几方面: 2.1.1委托方因素。在进度管理中,委托方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单位,如果在工作中没有按照原有的进度去将设计好的图纸或者是计划的极度及时准确的提供给承包商,并且没有按时的给承包商拨款,那么都可能会导致项目进程的变化。 2.1.2.承包商因素。在项目进行中,可能承包商方面会出现由于团队管理以及企业内部的一些变更而被迫让施工操作没有按照原有的进度进行。 2.1.3.其它因素。房地产项目的施工与天气、自然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项目的进度也会受到这些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政策变更、临时的停电停水等。 2、进度管理的方法 房地产项目的进度管理由于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发生进度的变更,所以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采用一些方法来进行进度的管理。常用的方法如下: 2.2.1传统表格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原先安排好的项目开展进度以表格的形势记载下来,在记载的时候需要算计好时间,记载好正在进行的工作的名称,所耗费的时间以及需要的时间等等,从而计算出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 2.2.2形象进度表法。这个方法也称横道图法,是在进度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这种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先要做好项目进展中相关信息的搜集,然后将整理好的信息采用实际的横道线与原计划的横道线进行对比,从而衡量两者之间的差异。 2.2.3前锋线比较法。这种方法是以进度计划检查的坐标为开始点,然后以进度计划检查的时间坐标点为终点,依次用点划线的方式进行实际进度点的链接,根据形成的前锋线与工作线焦点的位置来判断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之间的差异。 三、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环节分析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对产品的配套服务的质量的管理,对产品的使用效果、使用稳定性以及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管理。一般来讲,质量管理需要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 1、全面性 质量的管理需要具备全面性的要求,对项目的实体质量、使用价值与功能等方面要做好全面的管理,保证整个项目在质量方面符合标准与要求。 2、主动性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信誉,在项目管理中应该要主动地进行质量的管理,通过日常与施工的监督,让整个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保证质量,保证其可靠。 3、动态性 房地产项目的管理具有动态的特性,质量管理也是如此。企业应该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以及开发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内容的充实,并且在不断的变化中做好质量的管理。 四、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环节分析 整个房地产开发中要想做好项目管理,就无法忽略项目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关系整个项目收益。通常,项目管理的成本管理中需注意: 1、明确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在项目成本管理中主要有对土地成本、前期成本、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公共设施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成本、项目单位管理成本、财务成本、营销成本等的管理。 2、坚持成本管理的原则 在成本管理中需遵循成本管理原则,包括: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最小化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及权、责、利相对等原则。其中,成本最小化是成本控制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直接关系企业经济收益。 3、有效运用成本管理措施 成本管理成功的关键是能够有效的运用管理措施,具体的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比较选择成本最优、施工可行、技术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项目施工。第二,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进行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确定合适的造价水平。第三,严格合同管理保证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有法可依。第四,做好施工中成本控制,保证项目成本目标。 五、结论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房地产项目管理往往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各关键环节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科学、有效管理及企业利润最大化能否实现。所以,房地产企业需有效分析项目开发各环节,做好各环节管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和项目的成功开发。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工程监理与房地产项目管理的融合 摘要: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使监理企业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工程监理发展主要以向更加专业化以及旁站监理和与国际接轨,向着更加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方向发展,使我国监理事业的发展更加辉煌。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对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对比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工程监理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中组织协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监理;房地产;项目管理;融合 一、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工程监理的意义 工程监理的工作就是依据监理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和相关规定,其职责为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计划、协调、组织或是激励等手段帮助甲方和乙方履行所签署的工程承包合同,最终达到完成工程项目的目的。建设部和国家计委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工程监理为拥有一定资质受项目法人的托的监理单位,根据国家的所批文件、相关法律和合同,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的专业性服务活动。 (二)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 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可将其概括为“四控”、“两管”、“一协调”。其中“四控”包括,第一为工程投资控制,第二为工程进度控制,第三为工程质量控制,第四为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其中“两管”分别为,合同管理以及信息管理。其中“一协调”则为整体的控制并组织甲方和乙方以及第三方之间的协调。 (三)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工程监理工作属于拥有一定资质受项目法人的委托的监理单位,根据国家的所批文件、相关法律和合同,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的专业性服务活动,而工程项目管理也属于可以为委托人提供相似的服务。因此,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属于某种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 二、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两者的对比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但两者之间却不尽相同。从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法律地位、所服务的对象、业务范围以及资质要求进行对比。 (一)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对比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均属于为了监管和控制项目目标而实施的管理,但两者的法律地位却不尽相同。工程监理在我国的建设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属于基本制度之一,而且在《建筑法》中明确的指出在一些重型、大中型或是大面积开发中必须要进行监理。但是工程项目管理却不同,国家虽然建议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但却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强制执行,因此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不同,前者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而后者则没有法律限制。 (二)服务的对象对比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的服务对象不同,工程监理的服务对象较为单一,只能够是建设单位或是项目法人。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则不同,其可以提供工程管理和咨询两种服务,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既可以是设计机构、施工单位,也可以是为建设方或是业主提供服务,还可以进行工程承包管理或是联合承包工程管理。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种类繁多,因此在处理问题时所秉持的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但是工程监理却仅是代表建设单位,因此在处理问题时所秉持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一样的。 (三)业务范围的区别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的业务范围有很大的区别。工程监理的业务范围是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理,还包括工程设计、招标、使用以及维修等各个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范围是设计、投资、建设、施工、金融、保险等各个单位的业务,其还包括、工程管理、项目承包管理、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施工管理等。由两者之间的对比可看出工程项目管理中涵盖了承包项目管理、材料管理、金融管理等的多方面业务。 (四)资质要求的对比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的资质要求有很大的区别。工程监理企业需要取得监理资质,其员工需要用有符合规定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管理的单位不仅需要有符合规定的注册监理工程师,还需要有符合要求并注册的建筑师、造价师、城市规划师以及咨询人员等,否则无法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多种业务范围。 三、工程监理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中组织协调的作用 (一)协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关系。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由于施工单位与业主的协调关系发生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因此,两者工作上联系紧密,频繁,在某些具体工作问题看法上若出现分歧,这是不可避免的。解决两者之间的分歧,既需要施工单位及业主双方的真诚合作,而且还需工程监理在两者之间积极的配合,化解存在的分歧及矛盾。施工单位及业主双方除了需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认真履行外,还应该强化两者之间的协作关系。而建设单位一方面需落实资金问题,保障资金的充足供应,另一方面还应该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积极提供地质资料、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帮助及配合施工单位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监理作为双方沟通协调的桥梁,在实际工作中需鼓励施工单位向其反应工程施工状况,以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使工程监理能够将所报告的情况及时总结处理,减少因双方因沟通协调不利,而导致的各种分歧。施工单位及业主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双方互相了解程度越深,这有利于减少监理中出现的对抗及争执。工程监理应该坚持协商的原则,针对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办法,细致耐心地协调两者出现的各种矛盾及分析。协调设计以及勘察单位之间的关系。处理勘察设计单位之间关系,重点是积极配合设计修改、地基处理、工程概算、图纸会审竣工验收、设计交底、隐蔽工程等方面的工作。供应商之间关系的协调。工程监理除需依靠供应合同,综合运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以及供求机制,搞好供应商之间的协调外,还需采取措施以发挥企业法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作用。 (二)协调处理工程项目与工程外部关系。深入研读相关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在工程建设方面,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较多,工程监理需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研读,学法、懂法,才能用法律指导日常监督工作,既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而且也能有助于更好地处理组织协调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法律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与政府部门联系的依据,也是国家和政府利益及意图的真实反应。若期望处理好外部关系,深入地研读法律是非常有必要的。遵守公共道德。工程监理一方面要要求自己在公共道德约束下办事,一方面还应该监督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尽量在公共道德标准下解决出现的矛盾,以此协调社会与工程项目的良好关系,使工程设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及重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施工环境。 四、工程监理组织协调实现的方式探讨 具体来讲,工程监理人员需协调解决的施工现场的矛盾来自多方面,总的来说,主要有:业主与施工方的矛盾,与施工方、业主间的矛盾。各参建方间产生的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若要处理、协调好矛盾关系,重点是对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梳理,然后针对性地给以解决,如此才能保证参建方间的矛盾顺利化解。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历,对如何实现工程监理组织协调的方式作一些探讨。 (一)深入了解工程状况,协调三方关系。工程监理人员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日常的监理工作时,需对所接触的图纸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力求对图纸掌握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工程的整体情况,才能在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时及时、针对性的采取有关措施。另外,工程监理与参建方交流时,需注重表述的规范,努力保持与施工方及业主方交流的和谐。 (二)严格行使自身职能。工程监理人员应该坚守原则,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坚决予以改正。比如,若施工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来源于所使用的材料,工程监理人员应按照监理原则,坚持要求施工方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处理,对已经使用的材料进行返工,否则不允许施工方进入下道工序的建设;若工程监理在与施工单位现场责任人接触时,发现该责任人不具备该项工程项目建设所应具备的相关技术水平以及职能要求时,工程监理工程师有权利,也有义务报告建设方,要求施工方更换符合要求的合适人员。只有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合理解决,把监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赢得参建各方对工程监理的支持。 (三)规范制度,统筹协调。工程监理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理也尤为重视,并对工程质量的结果负责。在实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时,应该实行监理工程师质量签字审核制度。当施工方的施工不符合相关要求,或者不能出具设备和配件相关的手续材料,应采取措施,禁止施工方投入施工,并且若发现存在不合格材料时,拒绝签字验收,不予计算工程量,也不予支付工程款。当施工过程出现工程变更时,工程监理应综合分析,统筹安排,深入考虑由于变更带来的投资额度变化,同时积极地协调有关方面,在达成统一的意见后,监理工程师签证审核。 五、结语 工程监理引入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其目的保证建设项目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前提下,按照预先制定的投资、进度以及质量目标完成项目的建设。工程监理及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是保障工程监理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工程监理的有效组织协调,能够使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主体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有机的配合,从而保证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浅析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价值工程原理,针对房地产项目全生命期的各个阶段成本控制的要点与内容,分别选取不同的功能指标以及不同的功能评价方法,详细阐述了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价值工程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价值工程房地产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又称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称VA,它是研究如何使产品功能与成本达到最优结合的一门科学,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新产品开发、服务运营组织等对象进行功能分析和成本分析,以多学科团队工作方式和创意流程,优化项目和产品的功能,同时在数十种甚至数百种方案中找到最低成本、最高价值的方案。价值工程最早在产品和设备制造中使用,后来逐渐应用到军工、建筑工程、服务业等领域。 一、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意义 (1)能够节约成本,利于项目后期的成本控制 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关资料研究表明,设计方案的优 劣最高可以影响到总费用的75%,而其他费用才占1%-25%。价值工程则充分考虑项目的功能需求,进而在保证一定功能水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力。成本控制的前提是进行成本分析,即对成本对象进行分析,发现成本驱动因素或成本发生的来源,进而对成本薄弱环节以及可以降低的成本因素进行控制。价值工程正是这样一种经济技术管理手段,通过价值工程的功能成本分析,可以发现哪些成本是可以降低的,哪些成本的产生可以大幅度提高项目的功能和价值,哪些成本是可以避免的。这样,成本控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运用价值工程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进行价值功能分析,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确定成本与功能的最佳结合点,则可以为实施的项目质量和成本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项目实施及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才不至于陷入被动的局面。 (2)能够优化设计方案,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方案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是首位的,也是决定性的,而注重设计方案的 经济效果、寻求优化设计是价值工程始终追求的目标。项目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 符合一系列功能要求的统一体。在设计阶段对项目进行功能分析,可以充分把握 住项目所要达到的总体功能。项目的总体功能决定了其各子功能,在此阶段应用价值工程最能改善项目的功能,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并且在这个阶段,工程项目的范围、组成、功能、标准、结构形式等内容并不是非常明确,所以优化的限制条件较少,可优化的空间非常大。而随着设计工作的开展,工程项目的构成一步步明确,优化的限制条件也随之越来越多,优化的效果固然没有之前的好。 三、增加项目的科技含量,保证项目质量 通过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促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在 项目中的使用,还能够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价值工程的核心就是进行方案创新, 其前期的工作,从选择对象到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系统的功能成本分析和评价, 都是为了方案创新而做准备。同时,创新活动本身也提高了价值工程小组全体人员的素质,为今后他们从事项目建设和价值工程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价值工程的房地产项目管理应用 (1)房地产工程招标评标中价值工程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领域推行招投标制度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承包单位,其目的就是要选择一个能够可靠地实现 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工期时间、质量标准、限额造价、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成本费用 较低的承包单位。招标人所要选择的是能满足其综合价值目标的投标人。之所以 说是综合价值目标,是因为招标人在一项工程项目中有着多重价值目标。招标人 要求的是达到各价值目标的最佳协调,而并非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价值目标的实 现。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恰恰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在工程招投标的实践中运用价值工程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工程项目招标评标中,把每个承包商提供的项目实施方案视为价值工程中的创新方案,是待评价方案。把技术、质量、工期、信誉等视为项目的功能评价指标,而把承包商相应的报价视为成本。将实际参加投标的多个承包商,运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逐一进行评价,选择价值评价系数最大者,即为所选的最优承包商。以此来确定一个最为合理的综合承包合同价。 (2)房地产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价值工程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充分运用价值工程的有关原理,提倡突破、创新、求实的精神,激发企业的创造热情,可以使施工过程合理化,科学化,有效地削减高峰工作量,减少临时设施,避免劳力、机械、材料的大进大出,保证建设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有利于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可保证工作面不空闲,工序作业不间断,实现均衡连续作业,有利于缩短工期、降工程成本。将实际可用的多个施工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逐一进行评价,选择价值评价系数最大者,即为所求的最佳的施工组织设计。 (3)房地产项目优选建筑材料中价值工程的应用 建筑材料是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它包括未经建筑业加工的原材料和经过建 筑业或其它行业加工过的构件和配件两大类。在工程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必须由高费用来换取的观念,以致在工程施工中把注意力集中在价格较高的材料上,有意或无意地阻碍了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材料选择,造成一定程度的功能过剩和引起不必要的浪费。价值工程则充分考虑了技术的适用性、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它认为满足一定的工程功能要求的材料不是唯一的,实际上应有多种替代方案。在众多方案比较中,一定可以取得一种既可以满足功能要求又能使费用较小的方案。因此,在工程选材中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技术,能够具体研究对象的功能要求,科学地选择既满足功能要求同时费用又相对低廉的材料,大幅度提高工程价值,使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造价的降低有机结合起来。 把优选工程材料作为价值工程的活动对象,将实际可用的多种材料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逐一进行评价,选择价值评价系数最大者,即为所求的最佳工程材料。 (4)房地产项目施工机械选择中价值工程的应用 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项目从事施工生产的劳动手段,是工程单位获得良好经 济效益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施工机械设备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无疑是保证工程项目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机械设备选择中应用价值工程,工程单位可以更好地系统分析本企业生产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具体功能要求,从而寻求最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施工机 械设备。通过应用价值工程,工程单位可以避免片面追求高功能施工机械设备而 带来的不必要浪费,同时克服过分强调降低成本,盲目减少施工机械设备投资而 导致施工机械设备功能不足,从而形成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损失。使工程单位拥有 的施工机械设备在功能和成本上达到较为完美的匹配,从而大幅度提高工程单位 技术装备的整体价值。同时,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中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 法,从功能和成本两个方面的相互匹配上分析评价各种机械设备投资方案,从中 遴选出最佳方案的有益实践,必将推动机械设备管理其他环节的完善,并带动整 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应用价值工程有其重要的价 值和意义。 (5)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中价值工程的应用 将价值工程用于施工成本控制时,首先要从项目中选择占项目费用比例高、 成本降低潜力大的部分作为其活动对象。在实践中要视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选择方法。之后,在收集了大量详细资料的基础上对价值工程对象进行功能分析和评价,在功能评价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估算出研究对象的功能评价值,即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实现该功能的最低成本,也称为目标成本。将实现此功能的目前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得到其价值系数和成本降低期望值。至此,解决问题的前期工作己经完成,接下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决定性阶段。在方案创新中需要价值工程小组充分发挥人类的创造性才能,提出各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并对其逐一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验以验证创新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在实施替代方案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总结。 结语:综上所述,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广泛运用,可以提高房地产项目管理效率和科学性,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全生命期的各个阶段适时导入价值工程,这对房地产项目管理来说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的方法。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控制 摘要:项目管理占据着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位置,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功失败影响深渊。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房地产项目管理迫切需要各环节之间相互配合,在不断优化的同时,以期能让项目整体目标可以更好的实现。 关键字:房地产;项目管理;关键环节 一、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房地产项目管理是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只要做好房地产管理作业,才能使工程到达预期作用,使工程的利益到达最大化。优质高效的管理,可以延伸建筑的使用寿命,可以进步建筑的质量,可以使开发商获取最大的利益。我国有很多建筑因为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致使工程项目呈现返工乃至抛弃的状况。所以说,为了使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收益,就要做好项目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作业。 二、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决策阶段存在问题。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社会形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为了加强对房地产业决策阶段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前期市场的研究。在项目实际管理中,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不彻底、不完善,使项目的规划设计不能按原来制定的计划执行,使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产生重大的差异,最终导致房地产项目管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开发商领导层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详细,导致决策错误,浪费了良好的时机,决策不正确肯定对项目产品的制定不合理、不系统、不完善。决策正确与否对一个项目产生直接影响,在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原则性、功能性的错误,当房地产急需建设或工程出现异常不能正常进行时,再加上对市场定位前期资料的收集不完善,使产品研究方面的资源匮乏,常常造成决策阶段定位不准确,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房地产企业前期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对项目产品的的技术问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产生直接影响,项目决策阶段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管理产生很大的制约,特别是房地产的户型是否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观念,按照传统的思想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人们对房地产建筑产品的需求,需要创新理念,创新设计新成果。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房地产施工成本增加,效益损失,生产效率降低,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2.设计图纸提供不及时。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在图纸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制约,设计深度不够,且不细致,不规范,最终导致项目决策阶段的问题拖到项目实施阶段。本来是设计人员的事情开发商过多的进行干预,造成设计图纸技术文件不能跟施工同步,出现更多的设计变更。在开发商项目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发商领导过度的进行参与,使房地产的设计规划偏离设计意图,且规划设计不完整、不详细,从整体上来说,设计成果不系统、不协调、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念完全由开发商进行确定,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及设计理念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使得设计的产品功能性、系统性和效果性与实际不吻合,影响房地产项目在实际中的管理。在设计阶段,虽然开发商领导明白设计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的水平与能力有限,不能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仅凭开发商领导的感觉为依据进行规划、设计,从而给房地产的项目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例如在进行某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开发商领导强行将一些设计项目加上去,使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不一致,在一定程度,大量的设计变更对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带来严重影响,设计变更的增多,牵涉到工程的签证也就越多,因此给房地产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目标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对项目设计资源的有效整合,可确保项目设计文件的质量、供应时间、工程内容接口等,从而增加项目管理人员难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绿化是人们生活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发商在房地产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设计资源,使景观绿化设计工作滞后,使景观绿化与整个小区的建设不协调,失去景观绿化的意义,经常改变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项目的建设。在房地产建设中,因对交付的内容不明确、建筑细部设计跟建设过程不同步,常常造成后期装修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收尾阶段混乱,增加房地产项目管理困难。通过对大量的房地产项目的调查发现,在建设实施的后期阶段,总承包方与施工单位之间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常常出现矛盾,对房地产项目的后期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高层建筑或大型小区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较多,需要进行交叉作业,且各施工单位之间进场、退场的时间不一致,建设方除了与单位工程的施工单位签订总承包合同外,其他专业工程的施工单位也直接与建设方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前期主要是项目总承包企业进行一些基础临建作业,此时进行房地产项目管理较为简单,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渐推进,工程施工难度逐渐增加,所需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房地产项目的管理的难度相应的增大,尤其是各施工作业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招标时对施工内容要求较粗,签订合同时施工单位对合同没有细致的认真,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管理上的困难,给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总承包单位对建设方直接分包的项目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当建设方直接分包的单位有问题时直接跟建设方进行沟通,监理单位进行管理也存在一些困难,往往建设方成了总承包单位,建设方的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总管理。当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时出现问题时,双方进行相互推诿,给工程项目的收尾造成管理的影响。总体上说,开发商没有建立健全工程收尾阶段的管理制度,仍坚持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给工程收尾阶段留下很多问题。 4.开发商与供应单位之间缺乏诚信,影响房地产项目管理。开发商是房地产建设的组织者,对房地产整个建设过程进行控制。对于房地产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控制材料的供应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重要保证,工程实施所需的建筑材料、设备,在房地产实施阶段必须制定完善的供应计划,满足现场实际生产需要,另外由于开发商对招标工作不重视,对工程项目发包的内容和接口要点不了解,再者招标工作组织不力,工程建设所需的资源积累不足,最终导致供料供应不上。在实际中有的开发商认为自己是买家,对材料供应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给供应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开发商急需时,估计发难,等工程项目结算后,故意拖延工程款,诚信缺失,双方之间的不能有效的沟通,影响项目的正常进度。开发商既要通过交往实现供需双方的平等、诚信关系,又要建立供应单位资源库,以便在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时满足建设需要。 三、解决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对策 1.加强对房地产前期管理。房地产前期管理是做好实施阶段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进行工程项目设计的龙头,通过不断的研究和细化,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房地产项目管理才能得到有效控制。设计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必须根据设计合理的配置人力、物力、财力,并在决策阶段不断的完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使前期管理更加标准化。 2.重视项目整体开发及资源整合。对于房地产项目来说,收尾阶段是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考察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必须把过程资料及其他资料收集齐全,并建立完整档案台帐,分类归档,加强对工程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及项目的交付及移交工作。在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以诚信为根本,把供需双方视作双赢的合作伙伴,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研究、纠偏、评估等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资源,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加强对资源的整合。 3.工程进度动态管理控制 在施工进行前,应当编写施工的整体进度方案。在施工的全部实施前,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全部的项目评价,并拟定合理的、可行的、科学的工程进度方案。在拟定进度方案的时分一定将资本与进度相结合,而不是固化的几个时间节点。这就需求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图纸的基础上,再依据工期方案、施工工种的技术区别、设备资料储运、劳动力组织等条件编制施工进度方案,并且在编制后寻求土建、安装等首要施工单位的定见,终究达到一致。在实践管理操控中,把进度方案作为操控总控文件,来辅导工料机的分配;同样,在工料机的分配出现问题时,也及时反映到工程进度方案中去,从整体进度方案的视点做相应调理。 4.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开发商的获利程度,因此在相应的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十分注意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贯彻设计的始终。从整个系统的开发成本控制和严格的监控,以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降低成本。在房地产的项目开发设计之时,选择较好的建筑设计公司,保证建筑的设计质量之时也能满足人们日渐提升的居住要求。特别要注意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但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项目管理对项目的建设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认真分析、纠偏、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项目管理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浅谈房地产项目管理优化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取得了空前的进步,相关的房地产的项目管理也逐渐变得复杂严格。进行房地产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能够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须对项目的质量品质等进行具体的控制,对项目的管理也要进行优化。基于此,本文对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管理优化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概述 1.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内涵 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内涵而言,主要是指在依据法律法规,基于国有土地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按照城镇的整体规划进行房屋建设项目开发。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部门众多,包括监理方、投资方以及勘察、设计、施工、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等,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复杂的管理过程。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来讲,主要以房地产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定约束条件下,以达工程项目目标,并按照工程项目潜在规律,对项目构思至完成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投资,保证项目质量品质与管理效率。 2.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现状 在现阶段,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开发项目管理缺乏可行性研究。一般而言,在工程项目决策前,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与技术经济分析法,对项目技术与经济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可最大限度地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现阶段,由于可行性研究未得到重视,导致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商业用房闲置、户型单一;(2)融资能力有待提高。房地产贷款门槛高,诸多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导致开发项目管理效率不高;(3)项目监理缺乏公正性。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未达成统一,前者过分干涉监理工作,同时监理方对施工方以及建设方的违法行为未进行公正处理,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4)以邀请招标为工程发包主要方式,公开招标存在围标、串标等现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5)项目后期物业管理不规范。物业管理存在诸多纠纷,地区间差距大,覆盖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二、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表面上普遍都存在着诸如质量不合格、交房延期、货板不相符、大量空置房屋、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欠缺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由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管理方面存在了问题所造成的。所以需要针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 1.项目方案的管理工作欠缺 房地产开发商一般对于项目方案都很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经常出现违背规范程序进行操作的情况,这也是项目管理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开发之前没有进行足够的市场调研。受利益的驱使,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拿到项目之后,基本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就匆忙的依据当前最为赚钱的项目来确定自己未来准备开发的方案,基本都是在模仿别人,这就导致了自己开发出来的产品缺少自己独有的东西,形成不了足够的吸引力,从而销售速度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调研,企业的整体运作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2.房地产企业普遍忽略对于品牌价值的培养 房地产企业也不太注重对于品牌价值的培养。很多房地产企业注重的都是当前的利益最大化,只希望可以从这个项目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钱,却没有对自己的产品做好品牌的培养,尽管做了很多的产品,可能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或者认可度依然很低。而事实上,如果企业希望可以长盛不衰,可以长期发展,那么就需要注重对于自己的精品产品的打造,并且注重对于自己的精品品牌的培养,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商誉都会让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 三、房地产项目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 1.项目成本投资控制 1)立项过程中成本控制 立项成本控制主要包括前期工程费用、土地征收、拆迁费用。立项成本控制应建立在市场基本信息与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动态观察市场变化,判断市场经济未来走向,评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策因素、价格因素、人文因素、经营因素对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影响,选择最佳工程开展时期。同时,项目立项管理要重视项目经济效益预算与项目投资预算,考虑各种影响投资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与管理费用。在施工阶段中,承包商与监理是工程建设主要实施体,对其的选择关系着项目成本的高低,同时材料、设备的选购影响工程的成本与质量,因此选择总承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是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关键。在选择承包商与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要重点考察承包商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并对相关项目工程进行评估;在选择材料供应商过程中,要以社会声誉与材料供应价格为主要参考依据,选择最佳材料供应商。设备选型工作是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设备选型工作应该尽可能选取供应市场稳定、成熟的设备,保证采购工作在未来谈判过程中占据主动位置。 3)隐性成本控制 隐性成本控制是影响工程成本的另一项因素,隐性成本影响企业整体效益,加强隐性成本控制势在必行。在隐性成本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三方面原则:一是预算成本至上原则。一切建筑行为与活动必须以最初的预算成本为核心,严格、彻底的审查成本超出部分;二是市场监督工作。对市场价格波动进行关注,预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设备运行情况,降低价格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影响,并为核算部门审核建筑成本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最后建筑工程必须加快人性化建设,保证建筑人员利益,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2.质量管理 像房地产这样关系到民生的关键的企业,质量是其企业立足之本,也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活力源泉。质量代表着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在拥有良好的质量成果之前,公司应该掌握相应的技术来保障质量的产生,公司可以发挥群众的力量,鼓励员工学习掌握质量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团体效应,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热度,使得工作有质有量的进行,这就是优化组织结构来推进质量的管理。同时在项目开发进行时,可以寻找合适的外包来降低成本质量风险,强化工作效应,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去保障资源配置和资金的分配投入,在招标承包商的时候力争让更多竞标商参与进来,从而选到合适的理想的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最优。后期项目的宣传及销售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房地产企业,为了让顾客满意,企业的服务质量也应该到达高水平,这样企业竞争力又可以提升 3. 建立标准化的设计管理 设计工作贯穿任何一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由此可见设计管理工作对一个项目的整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选择好设计单位。可以借鉴一下国外比较流行的设计方案选择的形式,从选择好的方案出发,来选择优秀的设计师和高水平的设计事务所。一个新颖的、完美的设计方案不仅能创造好的建筑产品,同时也可以大大地节约项目成本。其次房地产企业在管理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坚持原有设计的理念。不能为了节约部分成本或优化施工方法而改变设计。在落实设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所有资源优化整合,创造精品。再次应该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提高设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保证施工企业依据设计意图完成。对于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完成后还要加强竣工图纸和文件的管理,为项目在运营阶段维护时提供良好的依据。 4.加强对房地产前期管理 房地产前期管理是做好实施阶段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进行工程项目设计的龙头,通过不断的研究和细化,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房地产项目管理才能得到有效控制。设计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必须根据设计合理的配置人力、物力、财力,并在决策阶段不断的完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使前期管理更加标准化。 5.运营阶段的管理 对于房地产项目来说,运营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是综合考察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以诚信为根本,把供需双方视作双赢的合作伙伴,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研究、纠偏、评估等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资源,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同时要做好物业管理工作,这样项目的日常管理才能合理的完成,业主的利益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综上所述,房地产项目管理对项目的建设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认真分析、纠偏、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项目管理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对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管理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提出了房地产企业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和必须认真对待的管理措施,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字: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策略 前言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些小型房地产企业因为资金短缺纷纷倒闭。就目前形势来看,国家对房产的调控仍将继续,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如何对其房产项目进行管理,合理对其投资进行控制管理,就可以说是未来几年房地产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 1.1忽视市场调研,盲目进行开发。 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做或者只做简单的项目前期市场调研。然后在项目决策阶段要不就是犹豫不决要不就是盲目自信匆忙决策。殊不知缺乏市场调研会对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对消费者人群定位不准确,错过最佳的开发机会。虽然当前大体上楼市依然火爆,但也出现了三四线城市房价走低,楼房卖不出去的现象。若地产商对房产项目定位错误,没有找到最佳的消费人群,就可能有楼房空置,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1.2设计阶段忽略成本控制,导致建设期投入过大。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一个设计师很难既能设计出优美的建筑外形,合理的户型,又懂得房屋的安全结构设计,还懂得建筑的造价与预算。现阶段,这些过程往往分配给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完成。三方的专业人员又往往不在同一个单位,这就造成了沟通困难,设计方案需要反复修改,不仅很难做出外观,安全,造价三方面都让人满意的项目,而且会拖延进度浪费时间。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不是建筑质量强度不合格;就是项目投资远远超出预期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而停工,再者就是发现施工过程中难以达到设计的要求,设计需要变更。 1.3项目分包转包严重。 工程项目分包转包问题是常见问题之一,分包不符合国家法律规范,多次转包的项目从来没有不出问题的。转包是违法的,必须禁止。这里主要谈谈分包可能会对开发商项目管理造成的困难。像房产开发这样的大型工程,现在多是由众多的分包建设单位分别于开发商签订合同的。例如比较常见的有桩基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泵送等等主要的分包单位。然而,由于不同的分包商所进行的工程或多或少会有联系,这往往牵涉到了各方利益,如果协调管理不及时,容易出现矛盾。 二、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积极调研市场,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 在现阶段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发商首先要做到两点.。其一是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牢牢把握住消费人群,制定合理的房产项目开发策略。意思就是说开发商需要在首先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好定位,房子是走高端还是终端定位,消费人群是普通工薪阶层还是高层白领。其二就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问题。这包含了经济可行性研究和技术可行性研究两个方面。产品定位完成以后就要做经济可行性研究,分析投资与回报。若经济上合理还要看技术上是否可行。必要时,对重大项目开发商需要召开专家座谈会,严格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2.2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的意思并不是要减少设计费,而是要控制设计对后续开工建设阶段的投资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开发商可以增加设计费,邀请资质较高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因为开发商需要的是在保证项目品质和质量基础上花钱最少的设计方案。房地产商可以尝试一些新鲜的管理办法,比如价值工程理论,来引导设计工程 币对成本的控制。给那些造型美观而成本节约的一些项目重点表彰,增加这类设计师的薪酬,鼓励设计师去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样,设计师们不仅会绞尽脑汁的去构建精美的建筑外形,同时也会思考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升房产的性价比。另外,在设计阶段影响成本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设计,施工,管理沟通少,导致项目因频繁变更而停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在这方面,管理者必须不辞辛苦的周转于双反之间,建立起双方沟通的桥梁。尽快的论证设计是否需要变更,分析变更与不变更对整个项目造成的影响对比。 2.3重点关注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 要做好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首先必须要在项目建设的分包合同签订的时候慎之又.嗅。开发商必须派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承包商去签订施工合同。并严格限制项目的分包,对分包商的资质也必须审查。若发现转包情况必须及时叫停。在合同签订时需按照国家合同法和行业的一些法律规范严格明确各分包商的责任义务,并建立质量问题与工期问题的纠责机制,明确规定谁的问题谁负责,谁拖延工期谁承担责任。才能尽量避免项目的接口工程的利益纠纷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开发商可能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对分包商的资质审查,默许资质不够的施工的单位入驻工地。这些小的施工企业,没有固定的驻点,也没有承担责任赔偿的能力,若在日后出现问题就很难追究责任。所以在我国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只能是由开发商承担。因此开发管理者需要着眼大处,有全局成不控制的眼观,不要被蝇头小利引诱。 三、房地产项目优化管理措施 3.1选用正确的项目管理方法、紧抓基础管理与动态管理。 在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上,可通过掌握项目管理的自身特点,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完善,正确判断一种或者多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以及项目管理水平。我们对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用量本利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并不单纯地只根据产量、利润、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依照企业生产管理的需求,通过使用数字模式预测一个目标值。通过目标分解建立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使成本管理不断推进,保证提高经济效益。现代化管理的实施必须要在基础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如监测手段、计量管理、编制以及执行全部定额、统计报表、信息管理等。一定要抓好所有部门的管理基础,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基础资料,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使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施工项目实施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动态过程的管理要认真掌握,并且反复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管理方法在项目上成为现实。 3.2科学实施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 在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上,我国的建设和先进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项目管理现代化想要成为现实,其管理人员必须要有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素质。项目经理极其重要,必须要跟得上时代潮流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掌握领导艺术与管理艺术。在项目管理中,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项目经理一定要灵活运用电脑软件等工具,从而开展整体的网络管理。假使管理人员没有这些该具备的管理素质,则很难实现现代化管理。因此,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掌握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 结束语 只有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培养技术人才以及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发展。我们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提高房地产项目管理水平。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浅谈房地产项目管理优化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资源利用不断加大,各种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减少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同样也为了达到企业顾客双方利益最大化,在这么一个巨额投资过程中,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优化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文章对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房地产开发商在对项目进行开发时,主要是围绕着公司的愿景、使命以及战略目标开展起来的。这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制定的战略规划目标,其主要是靠一个一个的“项目”的实施来完成的,并且要在战略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所谓的现代化的项目管理,其主要核心思想就是实现目标。基于此,企业就要不断的进行管理的优化,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含义 房地产项目管理,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主要的一项内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者,通过对房地产项目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管理及对管理程序的实施,其核心的是通过房地产开发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当中,对房地产生产要素进行最优配置。 2.影响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因素 2.1技术因素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完成一项高质量的工程作品。这就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以先进的技术活动、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从而做到低投入、高产出,进而确保产品的质量,技术因素可以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而技术因素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来进行具体体现。 2.2人的因素 任何施工项目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进行项目管理时管理人员也是第一要素,这就需要具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不仅要求队伍的结构要合理,而且人员综合素质也要高,需要人员要配备到位。项目管理中对项目经理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全面的知识和领导能力,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起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项目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3资金因素 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作为一种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一个资金投入的过程,资金投入的多少对工程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项目成本控制工作,而且成本核算还需要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核算的准确性,使工程项目做到成本的最低,效益的最大化。 3.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策划准备不充分 房地产开发项目应以客户的需要为中心,然而过分重视市场的变化程度和客户的项目需求程度可能导致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策划不够充分,项目的方案确定不够详细准确,致使项目的市场消费定位不够准确,而长时间的商讨和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工程项目由设计到实施的时间。缺乏详细具体的项目计划报告致使项目在决策过程中问题重重,决策层的匆忙决策导致项目在实行和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整体而系统的管理体系,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3.2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未建立 房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应贯穿于开发项目全过程之中,项目的成本和质量控制是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因素。很多房地产企业(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将成本控制作为财务人员或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主抓,而忽视了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最终现场施工管理各个环节的相关部门,没有成本控制系统意识,不能明确的确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要素以及具体的责任主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旦成本超标往往治标不治本,把握不住问题的关键或为之已晚,甚至责任都很难划清,造成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互相推诿,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 3.3对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没有足够重视 事实上,工程成本的控制始于房地产项目的设计阶段,只要投资计划一经确定,设计阶段就展开了,这一过程是技术与经济合理结合下进行的。但是国内相当一部分设计单位没有深入地分析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重技术、轻经济”的现象,设计人员将工作重心基本都在工程的质量问题,而忽视了成本问题,就造成了高成本隐患的可能。 3.4工程建设完成后质量难保证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以项目和建筑的质量为核心,项目的成本管理也应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为基础。然而由于房地产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工作的协调上存在矛盾,致使房地产项目工程的后续质量难以得到相应的保证。前期的项目管理阶段施工和管理的因素较为简单,但在项目实施后期收尾阶段,建筑工程实施的配合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未定义清楚致使相应的开发商和工程的分包商之间存在相应的矛盾,虽然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督方能对相应的工程实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但在工程完成后由于前期工程管理和建筑后期维护之间的责任不清、沟通不明等,致使工程的验收和事后的项目质量管理责任难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定义。 4.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 4.1建立价值链数量模型 通常情况下,施工的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了招投标、土建、安装以及公共设施当中,而作业成本除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费用以外,还包括了水电费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支出。由此可见,对施工过程建立价值链数量模型,对各个环节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对照比较后,能够将这五种资源当中所存在的优化空间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现优化的路径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 采用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当中,能够将我国房地产项目现阶段在各个环节当中存在的成本优劣势进行彻底展现,还能够通过多种价值链数量模型的建立,将其中的函数关系进行计算与统计,选取相应的成本抉择,进而达到以最低的成本确保项目的质量,能够获得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项目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对其进行优化的目的是对各个活动环节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明确,进而达到最优成本水平。这种水平在实际当中如何达成,还需要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动因采取相应的细致分析、控制以及改善,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4.2工期的管理 房地产的开发是需要多方面的协议、合同等协调来整合而成的,在这个漫长而复杂的工程里,工期的规划和管理是很重要的。因此,将时间优化,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房地产在开发土地前要进行各类的手续办理,为了缩短工程的进行时长,可以计划一条该工程的关键路径,将所有必须要走的流程和必须要有的工程步骤计划出来,在这个优化后的工作布局里,优先进行重要的不能延期的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工作中的关键及重要的步骤,并且对其特别关注,使其顺利高效的进行,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的项目会有不同的优化方向。 4.3质量的管理 像房地产这样关系到民生的关键的企业,质量是其企业立足之本,也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活力源泉。质量代表着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在拥有良好的质量成果之前,公司应该掌握相应的技术来保障质量的产生,公司可以发挥群众的力量,鼓励员工学习掌握质量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团体效应,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热度,使得工作有质有量的进行,这就是优化组织结构来推进质量的管理。同时在项目开发进行时,可以寻找合适的外包来降低成本,强化工作效率,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去保障资源配置和资金的分配投入。当然在招标承包商的时候力争让更多竞标商参与进来,从而选到合适的理想的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最优。 4.4现场的管理 房地产业的施工中危险系数比较大,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企业在施工期间应当有专门的安全员,来实地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现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具有生命危险的事故发生。同时施工现场的物流管理也非常重要,施工现场的所有原材料及配件都要从各大市场买入,物流对项目的进程,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一定的人数来联系联络和督促物流的顺利展开。为了保证现场原材料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滥用,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工地现场需要一个检查员,不定期的检查核实原材料的利用情况,登记以后进行总结汇总,然后企业可以根据登记情况对工地的原材料进行相应的补贴以及增添相关的材料,使得施工现场有条不紊的进行建设工作。 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既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又要各项兼顾,协调推进;既要统筹全局,又要重视细节。要想使得管理优化,只有通过挖掘潜力,不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体会、丰富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管理工作,保证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房地产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房地产企业和行业的影响重大。对项目管理的现状作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方法、人员、法律法规三个方面探讨了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 房地产项目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综合管理项目建设和使用的一个过程,生产要素在房地产项目中如何更加高效的配置,很大程度上要看项目管理模式的水平。从内容上看,它贯穿于房地产项目的全部过程,以项目建议书为开端,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工运营做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 1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使得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市场的激烈竞争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企业要在土地出让招标中获胜除了资质、势力等方面的因素外还要在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方面具有对手无可比拟的优势。而项目管理水平也成为体现房地产企业的重要实力之一。房地产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生产要素最大限度的应用到项目建设当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科学合理的配置各方面资源,为此应当用到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同时对于现代管理技术也应当及时的更新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力资源高效使用,工程指定稳定可靠。目前我国房产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对施工企业内部推行项目承包制。施工项目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施工单位资质与实际水平不符,早晨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隐患,生产效率不高等。而且这些问题在房地产长期繁荣背后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人力资源统筹不科学,没有实现项目工程人员的高效配置,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众多企业反映人才不足的现象。开发和利用好人力资源不仅要看是否引进了多少外部人才,还要看如何科学的使用既有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也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这些方面的工作在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除此之外,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方法不科学也是一个重要隐患,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随着房地产工程项目的发展而发展,项目管理应当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创新和自我完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项目管理在方法和制度设计上的不足给整个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2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1)创新管理方法,做好基础管理和动态管理。施工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次性施工。项目管理应当适应和符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不能将房地产项目的施工管理等同于一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因此管理方法创新应当体现出这一特殊性。另外管理方法创新还应当结合项目特点,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环境和需求决定。因此创新成果不是适合所有项目管理工作,为此管理人员应当针对项目特点与现行管理方法之间实现深度融合,管理方法的创新也就体现于此。动态管理的基本要义就是不同项目之间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应当有所区别,这也是管理方法创新的最初动力。为此房地产项目管理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动态管理制度,在管理行为开始之前就要对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更新。 (2)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项目管理队伍。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是影响项目管理模式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造成:一是现有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不完善,二是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人才队伍知识结构不完善导致管理的科学性受到一定影响。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用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层出不穷。这要求人才队伍必须善于学习,及时更新和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些方面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的表现。另外,人才利用率不高也是影响人才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人才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状况在队伍素质建设过程中比较突出。为此项目管理主体应当对内部人才素质做一个全面调查了解,对于不同人才的综合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并建立人才档案。只有对内部人才的真实情况客观掌握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科学配置人才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3)加强行业法律法规建设。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出现了持续繁荣和高速增长的阶段。有的企业由于利益驱使出现很多违规违法行为,导致市场竞争秩序被破坏,国家和消费者利益受损。这与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存在必然的联系。为此,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必须做好法律法规建设,为行业竞争秩序的维护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房地产项目管理质量不仅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同时还要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为此我们应当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环境维护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为项目管理模式效能的发挥奠定雄厚的基础。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试析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 摘要:房地产项目有着区别于其他项目的自身特点,这也决定了房地产项目风险的特殊性。如何最大程度的规避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这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解决的一个前提。在实际房地产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优化各种风险管理措施,提前发现风险、尽量规避风险、妥善处理风险,将因为风险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对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大、时间长,无疑就造成了风险大这一特点。对于各种类型的风险,以及复杂的风险局面,我们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科学地规避风险,这是现代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应积极重视的问题。深刻认识房地产项目各方面风险,保证在每一个房地产项目中都严格制订并落实针对性强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房地产项目开发是一个耗时较长的业务,普普通通的也要好几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存在太多的风险因素,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帮助项目开发部门及时认识到风险的潜在性和危险性,及时适应房地产市场中各种不稳定的环境。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和控制,保证项目开发能合理进行,促进房地产业务的升级。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可以有效控制突发性风险问题,避免因风险问题导致的巨大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上的损失,以保证项目稳定经营。风险管理只是投入了一小部分成本,却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通过风险管理,能有效地减轻和控制风险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基本任务,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积极提高员工的安全保障和促进安全措施的执行,为员工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同时加强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让他们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房地产开发商要积极做好与银行、消费者以及建筑承包商之间的合作联系,做一个值得让人信赖的房地产企业,获得合作伙伴的帮助,共同抵抗风险。 二、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房地产开发商针对开发的不同阶段,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感知风险,对风险进行分析。感知风险,是开发商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寻找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分析风险,是在感知风险的基础上分析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为减少和预防风险的发生拟定方案。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流程的第一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2、 房地产项目风险的回避 风险的回避主要是指中断风险的来源,使其不能够发生或是抑制其发展。通过回避风险的方法,将从根本上去除可能进入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因素,从而避免其可能导致的潜在危险和损失。风险回避是对风险进行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彻底的。当项目的潜在风险太大,可能导致的损失和后果都较为严重,而又没有其它合理策略可用来应对时,直接放弃项目或是对项目进行改变,从而直接避免风险。 3、 房地产项目风险的转移 风险的转移是风险管理的另一种有效手段。当企业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风险转移是将自身存在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企业来承担,但是,需要弄清楚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将风险直接转接给目标企业,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是风险的事情,对别的企业则不一定是风险。因为每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同,对风险的管理态度也不相同,对自身企业是风险的项目可能在别的企业那里就是一种良好的机遇。因此,房地产项目合作伙伴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利益分配的方式同时还要考虑风险的承担方式。 4、房地产项目风险的承受 由于一些特定的情况和形势,对于有些风险企业既不能回避也无法转移,只能由自己进行风险承担。当被迫采取风险承担的处理方式时,房地产项目的各个成员,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风险:一是提高灵活性。传统的建筑企业供应链常是单一的供应商机制,整个建筑供应链较为固定。设计灵活可变的建筑供应链是预防和解决供应链风险的重要措施,与多个供应商合作的机制不仅使建筑供应链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而且还能使供应商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的形势,以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二是进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保证信息数据及时、准确的传递。在采购方与供应商以及工程建设方之间建立良好通畅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使其都能够共享彼此间的信息数据,从而提高供应商的对物料需求的应变能力,减少因物料供应不合理而造成的风险及损失。三是优化管理方式。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日益复杂化而造成各种不确定因素过多所导致的。基于工程项目的特点,有必要及时地进行一定的组织流程重组工作,对供应商选择、物料采购、施工组织安排、分包商选择等过程进行高效平行的管理,将各种冗余的工作和管理中的不确定性降到最少。同时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尽可能避免因设计变更、施工不当等问题而带来的风险的出现。 5、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在目前的局势下,单一的依靠某种资金来源渠道风险是很大的,只有提高项目自身的资本运作能力,内外部融资相结合才有可能减少风险。首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殊性使其在房屋未交付前可以通过预售来获取预售收入,因此如果能通过找准市场准入口或低价入市等方式吸引购买者购买,使得项目的资金尽早回笼,提高变现能力,降低项目的负债率及减少资金成本。其次,利用应付账款等自然融资工具也能提供一些资金上的支持。再次,从外部融资来看,拓宽融资渠道,采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委托贷款等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可以促进项目的持续性发展。 6、加强成本的内部控制管理 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应强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竖立全面成本观念,整合各部门的资源,达成有效沟通,建立标准化成本管理体系,减少无效成本的发生,并充分地运用信息化工具来分摊风险。目前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一般都会自行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如POM 系统等,通过对工程合同信息的初始录入,能对每次付款及成本结算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达到成本控制和增加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的目的。 7、建立全面预算控制系统 防范和控制预算风险,应对预算外的重大现金流出上报决策层,并实行集体决策;对预算内的现金流出应尽量在保证企业信誉的条件下,结合信贷资金的流入时间,采取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延迟付款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为企业增效;对收入则应及时入账,以加速现金的流入;同时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系统,做好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强调整体规划;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有效地协调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目标指向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的目的,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依据预算指标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发生和执行进行控制做到有的放矢;最后预算执行结果还应与业绩考核相结合,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8、研究税收政策,规范财务核算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关注与项目相关税收政策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税收政策及变动情况,及时更新税务知识。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充分考虑筹划方案的风险,然后再做出决策。对于核算风险可以从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着手,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提高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避免因核算错误而导致多交税。 总之,随着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出现.人们对风险的认知能力会不断提高.会不断应用更有效的方法去研究风险.关于房地产项目风险的认识和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在此基础上的应对措施也会不断更新,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浅谈房地产项目管理与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的持续,房地产开发的利润在逐渐减少,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对设计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降低开发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设计 前言: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最终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开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按其内在运行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系统。包括前期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等。本文中的设计管理,不仅仅只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理,还包括前期方案的设计管理,施工图的变更管理。 设计管理的本质主要包括:其一,确保设计师准确理解产品定位及意图,比如制度化的要求设计院必须仔细阅读业主提供的相关设计任务书,并提出正式的书面完善意见;其二,加强过程管控,比如促使设计单位内部工作外部化,利用合同保障业主监管等;其三,充分发挥设计人员控制的主动性,比如通过合同、激励、奖惩等措施调动设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其四,提高设计人员的职业精神等。 方案阶段的设计管理 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土地后,现在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的土地已经含有土地的使用性质、用地强度、容积率等设计条件。根据政府部门的设计条件,就要进行项目调研:项目周边的环境,项目的市场情况,项目地点的风土人情。进一步进行项目的定位:项目的档次,项目的销售对象以及项目的目标。根据以上资料进行建筑方案的研究、设计和确定,做到建筑平面布置合理,结构设计施工经济。此阶段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决定项目的投资收益。例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过高的估计项目所在地的消费能力,将其开发的高层项目的套型面积定位在130--200平方米的户型上,并且一次完成了5栋共计496套,结果该公司完全陷入了困境。因此,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住户的生活舒适方便为本。设计必须符合项目定位,不要偏离定位去追求不切合实际的东西。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该尽量考虑项目营销的方便。设计除了遵循专业规范以及技术要点之外,还应尽量考虑中国传统建筑景观学说的基本禁忌。 在建筑方案评审阶段,要组织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评审,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当下的需求,设计出深受购房者喜爱的项目。 施工图阶段的设计管理 施工图阶段的设计管理直接影响着土建施工的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结构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以地下汽车库为例,目前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分别是梁板结构,空心板无梁楼盖结构和实心板无梁楼盖结构。比较这几种方案,梁板结构用于覆土很少且跨度不大的地下车库顶板,可以减少楼板的厚度,配筋也相应的减少。而无梁楼盖结构可应用于覆土较厚且跨度较大的地下车库顶板,并且地下车库中不见梁,使用净高大大增加,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减小基坑开槽土方量的目标,这样不仅美观,而且节省成本。空心楼板则是考虑到楼板主要受弯的特点,去除对受弯贡献较小的中和轴附近混凝土,减轻结构自重,减低板的配筋。但是空心板需要专业厂家进行空心管的指导铺设,人工费上较多。总之结构方案的选取,要综合实用功能需求,工程造价,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 图纸交接的设计管理 我国建筑业企业职工的培训偏向对施工管理人才的培训,而施工现场从事一线操作的人员基本由农民工替代,且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专业操作技术素质和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基本依赖现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交底指导。因此,施工技术交底这一技术措施就更加突显其重要性。 设计图纸下发到施工单位之后,及时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图的全面技术交底,包括设计意图,施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等。交底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说明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特殊注意且严格遵守的环节。同时,施工单位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将图纸中无法达到的设计要求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因地制宜,选择最优方案。这样可以激发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领会施工与设计的关系。 图纸变更的设计管理 由于现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开发单位经常要根据先期开盘的市场销售情况,考虑购房者的各种实际需求,对后续在建工程进行适当调整。这就需要设计施工图纸的变更。同时,由于现在设计周期较短,图纸中也难免出错,这也需要图纸变更。但是,有些时候变更图纸不能及时到达施工人员手中,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应该做到设计单位作出变更,要及时通知开发单位,开发单位要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变更情况,并发放变更图纸。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开发单位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成本计算,时常造成图纸交接问题。这就需要开发单位对图纸变更进行管理,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减少变更图纸的发放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设计变更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应尽量减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与签证。 2. 工程设计变更的具体经办人是项目部经理,具体负责与使用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联系,并负责分发设计变更通知单。 3. 所有设计变更必须有文字记载,禁止口头承诺。 4. 项目经理审核、签字确认后转发专业工程师组织实施。 5. 各专业工程师在接到设计变更资料后应当天分发到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并监督实施。 6. 设计变更的内容完成后三天内由分管的专业工程师填写执行结果,并报送项目经理审核。 经审核的执行结果在工程管理部备案登记,作为今后结算的依据。 总结: 总之,设计活动作为项目的领头羊、排头兵对项目发展至关重要。开发单位应做到前期方案与设计单位沟通;施工过程中组织设计单位提前预验收;竣工之后与设计单位总结工程中的问题与经验,向更好的得到工程作品努力。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房地产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的重点 摘要:作为目前国内最为火爆的行业之一,房地产行业所受的聚焦度相当的高,房地产项目的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房地产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突发性因素,工程的周期、投资的金额以及工程的质量都与项目工程管理的好坏有着直接的联系。房地产项目管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项目的策划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实施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仅是工程管理的主体,更是施工计划的实施者以及组织者。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能否做好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直接影响着房地产项目的施工成本、工程进度以及最后的工程质量。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对房地产项目的工程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房地产;成本;工程项目;管理;重点 一、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概述 房地产公司对房地产项目管理大多采用部门管理制度,即由开发商设置一系列的管理部门负责不同的事项,以最高的效率来完成项目工程的管控。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由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协调,从而有效的对系统进行管理。 具体讲,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成果性目标指投资回报率、销售利税率、自有资金利润率等投资效益指标,以及项目的内外部功能要求;约束性目标指建设工期、投资限额、质量标准等。除此之外,房地产开发项目还受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条件制约。房地产开发涉及投资方、监理方、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市政、交通、供电等几十个部门和近百个单位以及最终消费者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因此,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整套完整、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保证体系,来统筹和协调开发项目的全过程和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的重点 2.1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 在房地产项目中,工程项目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因而在项目的管理中对于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其中对于工程变更的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施工时发生的工程变更通常会增加加工程的成本,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施工方案,而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一些需要变更的部分要做好审查工作,对于不需要变更的设计要予以驳回。 在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项目全员控制的方法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项目全员控制原则就是指将控制施工成本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让所有的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中,从而充分调动每个成员对于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积极性。 此外,加强对于施工合同的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措施。在合同谈判时就应当开始对合同进行管理,一直到合同上工程的保修日期结束,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合同中商定的协议研究透彻,以便于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2.2房地产项目进度管理 在房地产项目中,施工的进度不论是对于工程的成本还是对于后期的利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对于项目的进度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管控手段。 一般的房地产项目通常采用网络计划法来控制项目的进度。网络计划法就是指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各项工程之间先后次序的图表,并以此为基础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分析。对于施工的进度管理更重要的是在施工前期,在施工前期,项目部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的人员数目,并对各项工程进行分配,责任到人,确保工程的进度。作为负责人的项目经理要在前期组织各部门人员对施工图纸认真研究审阅,对于施工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一找出并提前处理。此外还应当制定工程项目进度表,对工程的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全面的排期。一旦制定计划,就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不可以随便对计划进行更改。总而言之,对于施工进度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工。 2.3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 房地产项目不同于其他的工业项目,其作为一项大型的工程施工项目,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其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是与工程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相关的,因而对于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必须要予以重视。 在项目施工中,由于房地产项目的特殊性,施工单位与开发商对于项目的要求是不同的,施工单位关注的是各分项工程能否达标,满足相关的验收标准;而开发商更多关注的是用户的需求,两者难免产生分歧,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因而要处理好这一方面的矛盾,在确保工程能够通过验收的同时也要保证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 除工程管理以外,工程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也对项目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对工程质量而言,图纸的质量与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同等重要。只有有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准确清晰的施工图纸、再辅以科学的工程管理,才能真正的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 三、房地产项目管理注意要点 3.1严格发包 在选择项目的承包方时必须要十分慎重,要选择有经验的承包方,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施工时间,更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如果因为价格低而选择承包方,不考虑其它,很有可能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3.2规范管理 在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中,要按照项目规范要求进行规范的计划管理。要在项目建设开始前就将工期定好,然后将施工计划制定出来,然后再签订合同。施工时也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对工期以及成本严格控制。 3.3灵活控制 在房地产项目的施工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在不违背大前提的情况下进行灵活的变通。对于一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设计方面的缺陷应当及时修正,不能拘泥于设计。在工程的质量、进度方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在执行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变通。 3.4信息畅通 信息的通畅必须要得到保证,确保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相关人员手中。应当设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审批制度以及公文分发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通畅,保证施工方案的准确无误。 3.5控制变更 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现图纸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因甲方原因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或要求,因而就会产生设计变更。一般而言,工程中的变更主要有三种:1、设计方案中存在着问题,在实际的施工中得以暴露,对于这一类的变更要求应及时处理;2、市场趋势的变动导致的方案调整。对于面向市场的房地产项目,其利润是与市场需求直接挂钩的,只有更好的适应市场才能带来更大的利润。对于这一类的变更要求应当先进行市场调查,经过审核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3、技术创新,对于这一类的变更,可以参照2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总而言之,对于任何的变更相关的管理部门都应当严格控制。 结语:目前,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房地产项目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了。工程管理同时涉及了多个方面,在管理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要同时考虑工程的进度、工程的成本以及工程的质量等因素,因而对于企业而言,应当注意吸收一些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注重整个项目管理团队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房地产项目管理工作。 房地产项目管理论文:试论房地产项目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 要】房地产项目管理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发商前期的策划、市场调研、可行性论证、经济分析评价,以及后期的营销策划,最终都必须通过由项目管理全过程制造出的最终产品来实现。本文通过对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探讨当前房地产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环节都要进行正规化、标准化的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房地产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会为项目、为企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房地产项目管理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也逐渐变化。房产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全面,其公用配套设计也将会越来越多,住宅的科技水平也在逐步的进步,很多关于房产的材料、技术、工艺以及管理等都在不断地改进。外部环境对房产开发企业提出了新挑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取得项目的成功,除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整体实力外,还需要在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使企业诸生产要素达到合理科学的配置,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质量,降低消耗,挖掘内部潜力,依靠项目管理的进步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从现时期的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其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以及效率等方面表现得都不是很乐观。 二、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合理的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管理,开发有效的项目管理经验是今后房地产界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现在的房地产项目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前期,开发商准备不足 开发商在项目方案确立之前,缺少对市场的充分调研。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拿到项目后,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匆忙确定方案,仅就目前市场什么赚钱,就开发什么。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在同类开发产品中,没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在市场上缺乏吸引力,始终不能超前别人。而且由于决策层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对市场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在方案决策阶段会出现失误,增大了企业的风险。 2.2 中期,对设计不够重视 房地产项目在实施阶段也存在重施工,轻设计的问题。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将注意力过多投向施工阶段,但是对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能够给项目带来的价值明显重视不足,也就是只是强调施工,轻视了设计。对房地产项目的外观设计多随波逐流、贪大求洋,而不是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体现项目自身的特色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很多房地产项目的设计,只是简单的复制了外地甚至国外的某些项目的风格,而不去考虑是否本地条件是否适合及周边环境能否协调,最终完成的产品也与消费者需求相差甚远。 2.3 后期,合同不严谨 房地产项目在工程施工阶段签署的工程施工合同内容不完整、条款不严谨,尤其是在承包商配合以及各专业接口方面的划分和规定不够详细具体,造成各承包商之间协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时有发生,并最终导致工程的延期。在工程项目的收尾期,开发商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协调各方之间的配合,而且工程本身往往会遗留下许多的缺陷和问题,一旦这些问题爆发,又会由于合同内容的不严谨造成难以分清各方责任,进而影响项目整体的效率和形象。 三、解决措施 以上种种弊端的出现,呼吁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有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念来管理房地产,规范其合理运作。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房地产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加大前期的市场调研 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项目前期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研究,也包括项目的品 牌和战略。由于中小型房地产市场调查的不全面,信息收集相对来说不够充分,往往会影响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准确度和价值。所以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要想取得最终经济效益,只有在全面掌握市场环境的基础之上,才能对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时间等相关要素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除此之外,在进行市场调研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纳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的经济、项目概念规划方案、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综合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在这些职位中的作用。房地产商要有意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进行充分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实现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我国现有实力强大的项目管理公司不多,而且专业性的项目管理人员非常少,人员素质也不高,许多都是东拼西凑的杂牌队伍,对项目管理的任务、性质和机制的认识不够全面,管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往往局限于对施工质量的监控,使我国的项目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使项目管理现代化,一定要具备现代化管理素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要具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观念,懂得项目管理艺术,要深知在项目管理中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项目,项目经理必须要掌握和善于运用电脑等工具,进行全方位的网络管理。如果管理人员不具备这些管理素质,要实现项目的现代化管理是非常艰难的。同时,项目管理的每一位人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接受充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是否是一支合格的项目管理队伍。而具备了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才能使项目的各项工作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开展。 3.3 完善房地产项目的监管 为了确保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完善公开的程序监管是确不可少的,完善公开的程序监管才能确保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由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足,很多房地产商为了能够尽早的回笼资金,片面追赶工程进度,忽视了工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及质量问题的监管等。针对目前各地房产项目管理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应该加强监管的作用,可以通过第三方监管力量的引入,防止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因为房产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涉及的内容复杂,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程序,适时的调整项目当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找准项目管理中自身的特点,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正确选择一种或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从而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总结 房地产的项目开发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并已经逐渐我国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做好项目定位、与一些实力较强的勘察、监理、设计、营销能让施工等相关单位进行合作,控制好项目管理中的进度、质量、造价以及安全问题,科学的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公司项目管理方面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现在的旅游信息管理,是需要有管理系统的,这个系统主要是处理旅游信息的系统;首先是把旅游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程序,最后才是旅游者进行信息检索,这些旅游信息供旅游者参考,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旅游线路的决策等。 基于这些要求,就要求旅游信息必须具备时间要及时,有新的消息需要随时更新等。 1对不同时期的旅游信息进行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了,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国际旅行社,到美国引进了PRIME550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在1984年的时候,也去美国引进了关于饭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逐步发展,很多行业都是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航空公司也是采用了这种订票系统,方便了乘客,订票不用去机场,在家里就可以直接定票了。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之间互相结合,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早在10年前,国家旅游局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建设“金旅工程”通过旅游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酒店、旅行社、景点等,可以很容易查到。尽管这些在国内已经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显得非常滞后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旅游管理系统系统相当封闭。对于很多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信息的共享,互相之间利用的非常少,显得有点闭关自守。 (2) 旅游管理系统在开发是没有考虑空间信息。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没有考虑周全,对空间信息忽略了,因此,旅游者在查询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空间信息。 (3) 旅游管理系统的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系统,里面的内容多数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吸引力。 针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系统现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设计出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本文采用ASP程序,开发出适合的软件,对于一些旅游规划的子系统来说,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例如旅游时间、费用等这些限制条件,再把这些需求转化为背包,或者不对称的TSP,再运用遗传算法,来进行解释。 2对WebGIS技术进行分析 WebGIS 是一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必须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系列存储、处理、分析的计算机系统, 这种技术是和Intemet应用的产物,也是一种互相操作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地理信息在网上能够直观的浏览,这和图形是离不开的,但是,现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样的图形。因此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另寻方法,一种是利用客户端解决,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服务器解决。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1) 采用公共网关方式 这种方式一方面采用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两者之间一个接口;另一方面是采用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这两者之间一个接口,这就起到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了。还有种方式是把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上,再通过服务器把/:请记住我站域名/信息传递给程序,程序再传递给服务器,最后服务器再将结果传到客户那里。这种技术有两种,但是因为因为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灵活性又非常大,并且这种程序需要单独的运行,这样的网站由于用户都非常多,因此对于服务器来说,负担非常的重,所以运行的效率就很低。 (2) 采用服务器应用程序 这种方法是针对公共网关效率低,才研制出来的,因此他的方法和公共网关的原理有些相似;同时,也有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运用程序可以单独的运行,但是对于服务器应用程序,需要在一种特定的服务器上运行,因此他的运行速度非常的快。这种服务器应用程序也有他的缺点,表现在必须依赖服务器和计算机作为平台。虽然这种服务器增强了与客户的端的交互性,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空间数据,但是这种信息仍然是属于静态的。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缩小和放大,原因是这种图像是属于实体,在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这些操作时,都需要通过服务器才能完成。当网络快时,用的人多,服务器的负担更重,从而导致系统的反应变慢。 (3) 采用插入法 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在浏览器那端安装插件,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图形信息。这种方法是,将部分服务器上的一些功能,转移到客户端上;这种方法克服了系统反应慢,减少了负载。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他的缺点,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些控件才能实现。 (4) 采用Java应用程序法 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这种语言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一次编写 ,什么地方都能够运用,并且和操作平台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存取到网络的相关文件,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但是,也有他的缺点就是这种方法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工作量非常的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5) 采用Map API 在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相关网站上,有一些应用程序接口,进行技术研发,研发者可以利用其中的资源,供第三方运用。这与一些软件的功能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运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表现在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 但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而言,两者所应用的范围是不同的。首先,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供给专业人士用的。基于这些特点,采用Map API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3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准确的定义为了系统目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的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规模。 首先通过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来设计出系统;同时,在这些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了最后验收的最主要的依据。 旅客是非常关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因为这些游客,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了解旅游信息,为整个旅游做好前期的决策或者规划;因此,在出发前,旅游者需要了解到旅游的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或者服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包括吃、住、行、娱乐等等。假如旅游信息有变动时,这个系统将会随着变动而更新,所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询到相对准确的信息;这样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后,为游客的整个旅行做到心里有数,也能让游客更好的选择目的地,安排好行程的时间、地点等,也能满足一些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旅 游的宣传力度,也是为了让旅游信息管理的更好,且更进一步地管理好旅游提供的一些依据。所以说,对于旅游信息能够更科学、准确的管理,还能收集到反馈信息,为旅游分析、预测、决策等,提高科学的可靠性。因此,该系统除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上述需求外,还应该是一个网络系统,游客通过这些互联网,获取到有用信息。这样也能方便旅游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准确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使各种旅游资源的信息能够共同用,因此这个系统的目,依靠网络,为游客或者是旅游管理者,提高。达到旅游资源共享及信息更新的目的。 因此,本系统应达到目标:依托网络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信息资源的查询,也是方便旅游管理者能够快速的维护和更新相关信息。 4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从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来看,这个系统包含有信息的查询、形成规划还有对旅游资源管理的维护和更新等等。 (1) 对于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旅游景点和一些附属设施,这些都属于是旅游资源。这些都是通过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文字、地图、照片、音频、图像等等这些多媒体信息,从而对旅游景点的风貌等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同时,设计的系统可以让游客对相应的旅游景点的各种情况进行打分,并且根据最终的打分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推荐旅游景点。 (2) 确定相应的旅游行程 游客在选择自己预想中的旅游路线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旅游目的地,自己可以利用的旅游时间,自己预算的游玩费用等等从而预选出相对优秀的旅游行程路线。 (3) 电子地图功能 电子地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借助电子地图控制相应的管理功能。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图像放大、缩小以及还原等等这些具体的管理功能;第二,地图查询功能。可以根据游客制定的旅游地点,借助于先进的Map API技术,对周边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探测和搜索,系统具备的这个查询功能应该体现出高效、灵活和方便的特性,从而让游客借助这个查询系统能够较好地查询到相关实施的信息;第三,自驾游导航功能。当游客选定相应的旅游目的地之后,在起步开始就将起点和终点输入到系统中去,从而将相应的路程计算出来,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行走的路线预设出来,同时将具体的路线在电子地图中向游客展示出来,引导游客准确找到旅游目的地;第四,地图输出功能。这个功能主要四实现专题地图的输出。针对的旅游风景区以及祥光的服务实施等方面的信息输出;第五,公交查询功能。对公交线路进行相应的查询,具体需要查询的是公交车的站点,公交车行走的路线以及是否需要换乘的可能性;第六,虚拟的旅游功能。游客在没有对相应的旅游景点进行游玩的时候,可以通过虚拟的旅游模式将相应的情况连接到酒店或者具体的景点,或者制作成为360°全景图的形式让游客从中感受到虚拟的真实旅游。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借助多种形式进行。而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之中,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甚至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本系统的出发点主要是放在Map API和虚拟旅游技术方面,在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整理和汇总之后,同时借助于当前先进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秀资源上,通过可行性的研究,总体设计了相应的系统等等,将旅游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同计算机先进技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利用,从而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论文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现在的旅游信息管理,是需要有管理系统的,这个系统主要是处理旅游信息的系统;首先是把旅游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程序,最后才是旅游者进行信息检索,这些旅游信息供旅游者参考,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旅游线路的决策等。 基于这些要求,就要求旅游信息必须具备时间要及时,有新的消息需要随时更新等。 1对不同时期的旅游信息进行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了,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国际旅行社,到美国引进了PRIME550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在1984年的时候,也去美国引进了关于饭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逐步发展,很多行业都是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航空公司也是采用了这种订票系统,方便了乘客,订票不用去机场,在家里就可以直接定票了。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之间互相结合,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早在10年前,国家旅游局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建设“金旅工程”通过旅游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酒店、旅行社、景点等,可以很容易查到。尽管这些在国内已经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显得非常滞后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旅游管理系统系统相当封闭。对于很多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信息的共享,互相之间利用的非常少,显得有点闭关自守。 (2) 旅游管理系统在开发是没有考虑空间信息。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没有考虑周全,对空间信息忽略了,因此,旅游者在查询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空间信息。 (3) 旅游管理系统的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系统,里面的内容多数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吸引力。 针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系统现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设计出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本文采用ASP程序,开发出适合的软件,对于一些旅游规划的子系统来说,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例如旅游时间、费用等这些限制条件,再把这些需求转化为背包,或者不对称的TSP,再运用遗传算法,来进行解释。 2对WebGIS技术进行分析 WebGIS 是一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必须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系列存储、处理、分析的计算机系统, 这种技术是和Intemet应用的产物,也是一种互相操作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地理信息在网上能够直观的浏览,这和图形是离不开的,但是,现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样的图形。因此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另寻方法,一种是利用客户端解决,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服务器解决。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1) 采用公共网关方式 这种方式一方面采用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两者之间一个接口;另一方面是采用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这两者之间一个接口,这就起到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了。还有种方式是把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上,再通过服务器把信息传递给程序,程序再传递给服务器,最后服务器再将结果传到客户那里。这种技术有两种,但是因为因为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灵活性又非常大,并且这种程序需要单独的运行,这样的网站由于用户都非常多,因此对于服务器来说,负担非常的重,所以运行的效率就很低。 (2) 采用服务器应用程序 这种方法是针对公共网关效率低,才研制出来的,因此他的方法和公共网关的原理有些相似;同时,也有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运用程序可以单独的运行,但是对于服务器应用程序,需要在一种特定的服务器上运行,因此他的运行速度非常的快。这种服务器应用程序也有他的缺点,表现在必须依赖服务器和计算机作为平台。虽然这种服务器增强了与客户的端的交互性,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空间数据,但是这种信息仍然是属于静态的。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缩小和放大,原因是这种图像是属于实体,在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这些操作时,都需要通过服务器才能完成。当网络快时,用的人多,服务器的负担更重,从而导致系统的反应变慢。 (3) 采用插入法 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在浏览器那端安装插件,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图形信息。这种方法是,将部分服务器上的一些功能,转移到客户端上;这种方法克服了系统反应慢,减少了负载。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他的缺点,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些控件才能实现。 (4) 采用Java应用程序法 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这种语言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一次编写 ,什么地方都能够运用,并且和操作平台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存取到网络的相关文件,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但是,也有他的缺点就是这种方法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工作量非常的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5) 采用Map API 在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相关网站上,有一些应用程序接口,进行技术研发,研发者可以利用其中的资源,供第三方运用。这与一些软件的功能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运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表现在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 但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而言,两者所应用的范围是不同的。首先,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供给专业人士用的。基于这些特点,采用Map API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3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准确的定义为了系统目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的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规模。 首先通过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来设计出系统;同时,在这些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了最后验收的最主要的依据。 旅客是非常关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因为这些游客,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了解旅游信息,为整个旅游做好前期的决策或者规划;因此,在出发前,旅游者需要了解到旅游的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或者服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包括吃、住、行、娱乐等等。假如旅游信息有变动时,这个系统将会随着变动而更新,所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询到相对准确的信息;这样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后,为游客的整个旅行做到心里有数,也能让游客更好的选择目的地,安排好行程的时间、地点等,也能满足一些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旅游的 宣传力度,也是为了让旅游信息管理的更好,且更进一步地管理好旅游提供的一些依据。所以说,对于旅游信息能够更科学、准确的管理,还能收集到反馈信息,为旅游分析、预测、决策等,提高科学的可靠性。因此,该系统除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上述需求外,还应该是一个网络系统,游客通过这些互联网,获取到有用信息。这样也能方便旅游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准确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使各种旅游资源的信息能够共同用,因此这个系统的目,依靠网络,为游客或者是旅游管理者,提高。达到旅游资源共享及信息更新的目的。 因此,本系统应达到目标:依托网络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信息资源的查询,也是方便旅游管理者能够快速的维护和更新相关信息。 4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从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来看,这个系统包含有信息的查询、形成规划还有对旅游资源管理的维护和更新等等。 (1) 对于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旅游景点和一些附属设施,这些都属于是旅游资源。这些都是通过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文字、地图、照片、音频、图像等等这些多媒体信息,从而对旅游景点的风貌等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同时,设计的系统可以让游客对相应的旅游景点的各种情况进行打分,并且根据最终的打分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推荐旅游景点。 (2) 确定相应的旅游行程 游客在选择自己预想中的旅游路线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旅游目的地,自己可以利用的旅游时间,自己预算的游玩费用等等从而预选出相对优秀的旅游行程路线。 (3) 电子地图功能 电子地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借助电子地图控制相应的管理功能。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图像放大、缩小以及还原等等这些具体的管理功能;第二,地图查询功能。可以根据游客制定的旅游地点,借助于先进的Map API技术,对周边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探测和搜索,系统具备的这个查询功能应该体现出高效、灵活和方便的特性,从而让游客借助这个查询系统能够较好地查询到相关实施的信息;第三,自驾游导航功能。当游客选定相应的旅游目的地之后,在起步开始就将起点和终点输入到系统中去,从而将相应的路程计算出来,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行走的路线预设出来,同时将具体的路线在电子地图中向游客展示出来,引导游客准确找到旅游目的地;第四,地图输出功能。这个功能主要四实现专题地图的输出。针对的旅游风景区以及祥光的服务实施等方面的信息输出;第五,公交查询功能。对公交线路进行相应的查询,具体需要查询的是公交车的站点,公交车行走的路线以及是否需要换乘的可能性;第六,虚拟的旅游功能。游客在没有对相应的旅游景点进行游玩的时候,可以通过虚拟的旅游模式将相应的情况连接到酒店或者具体的景点,或者制作成为360°全景图的形式让游客从中感受到虚拟的真实旅游。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借助多种形式进行。而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之中,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甚至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本系统的出发点主要是放在Map API和虚拟旅游技术方面,在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整理和汇总之后,同时借助于当前先进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秀资源上,通过可行性的研究,总体设计了相应的系统等等,将旅游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同计算机先进技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利用,从而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信息化时代数字的跨界交流与传播方便了信息的共享,行业间的信息平台搭建助力行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在旅游行业中,实现智能化可以将游客与旅游景区间共塑于一个平台之中,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提高旅游工作效率,优化服务,在这种相互串联的系统中,游客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并且能够在管理信息中留下偏好足迹,实现智能终端服务的分析与改进。 关键词: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管理信息平台终端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适应了大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的了解游客的相关情况以及旅游景点的详情,处于旅游信息的集散地,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了解信息的载体,便于分析信息价值做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合理的优化景区的安排与设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局面,将信息的最大价值释放出来方便了企业价值的创造。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是信息时展的客观要求。 旅游行业最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的服务性产业,与其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以及组成要素都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协调其相互间的行业运行能够优化经济运行秩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要保证这个局面的生成需要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共享,只有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化才可以将各个行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旅游行业中的纠纷矛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机构间的关系时。信息的公开化可以解决信息阻塞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经济运行的环境。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精细化复杂化,充分有益的信息处于信息流中,加强信息的管理将减少识别有用信息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也由国内地区的市场开始向国外进行拓展,空间上广延需要缩短信息的时间成本才能够将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的重要性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在原因。 旅游产业其生产和消费同时性以及其产品不可转移也不可以储存,作为固定的消费品,需要消费者亲临,这就导致了消费者的频繁流动。吸引消费者旅游的关键在于旅游景点的信息是否流通到位,消费者能否获得充分的信息渠道。信息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自觉的涌向景点,并形成合理的旅游观念,有利于良性的旅游秩序形成。充足的信息帮助游客缓冲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感,提高旅游消费的可能性。同时旅游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游客偏好信息的收集有利于提供各种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权衡各项选择中做出合理的安排。总而言之,信息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管理人员都是重要的,在市场化中,快捷通畅的信息渠道将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以市场的发展动态为依据,以服务顾客为核心全面思考旅游行业相关组成部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完成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可扩展性原则。 旅游行业是一个跨行业的部门,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经济发展的契机,系统设计旅游管理信息平台要了解其他行业发展的信息才能正确预测旅游行业发展的状况。首先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有未来发展的眼光,考虑旅游行业发展现实性因素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设计系统,为系统的升级改造保留剩余空间。同时在设计系统时要使系统简洁,能够清楚的操作,方便处理旅游业务。 (二)适用性原则。 旅游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在设计系统时要从系统的结构上来考虑系统与实践操作中的结合。系统在各个板块间要保证不重合,尽量的能与现实中的各个因素耦合,系统在应用中能够及时地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个功能间实现密切的配合。 (三)集成原则。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融合旅游产业以及计算机专业技术的系统化工程,其涉及的学科知识以及生活范围远远超过现实中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作为服务旅游业发展的中介工具,系统设计要以集成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的综合应用为依托,实现游客信息、导游信息、景点信息、票价信息、住宿信息等诸多信息的高度集成与信息共享,并以数据、文档、图片等多种数据形式进行显示,从而形成较为全面实用性较强的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三、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化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在现阶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系统设计较传统有更多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促使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完成投入到旅游行业中,实现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可行性。 经济发展给开发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系统软件的成本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趋向较低的态势,所以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开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会是低成本高产出的活动。系统在开发时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一旦处于应用状态,系统自动为旅游行业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二)技术可行性。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掌握发展获取途径较多,在对系统设计中要对其软件和硬件进行科学的研究,通过与现实情况的分析比较适当的开发新的功能以满足性能需求。系统可以采用主流的Java语言,对WEBMASTER而言,JSP的写作界面应是随着需求而改动。采用的数据库有SQLServer、Oracle等,而相对于其他的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丝毫也不影响它在将来所发挥的功用。 (三)操作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般网民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知识,能够操作具体的系统,在科学设计系统完成后,系统的维护只需很小的成本。系统成为一个共享的工具,为旅游产业创造价值。系统只需要一定知识的人员就能够轻松的操作起来。 结语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旅游业动态化发展情况搬移到虚拟的空间,通过信息的供给与消费,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借鉴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对比中吸收借鉴外国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有益经验,加快我国旅游行业的转型发展。 作者:逯祥渠 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摘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内容更是关系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构建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内容框架,并设置了具体的实验项目和实验要求。 以互联网的发展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旅游业是较早采用信息技术的行业之一,随着旅游市场的全球化,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旅游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1992年国家旅游局启动中国旅游资源库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开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信息化工作在体制建设、旅游网站建设等方面逐步完善。进入21世纪以来,从国家旅游局启动“金旅工程”开始,通过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引导以及旅游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旅游业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高。2011年,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表明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被纳入到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设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以来,旅游信息管理及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在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及旅游规划等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在开设旅游类专业的高校中,大部分都把《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信息管理》、《旅游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是选修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学生旅游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的综合性很强的理论课,除了要求学生要具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发展现状 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管理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受到我国高校的广泛重视,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具有工科和理科性质的信息系统分析等课程内容让他们感到难以轻松掌握,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样的情况反馈至授课教师,也让教授该课程的教师的教学欲望大大降低。目前关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有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该课程的教材建设。根据旅游管理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和设计。第二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对该课程在理论课讲授和实验教学体系的设置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第三是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研究。研究者主要对该课程在实验内容体系构建、课时安排和实验教学中的条件要求等内容进行分析。从相关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手段更新等方面研究成果较多,对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成果其重点集中在理论课或是实验课的设置,较少综合理论课与实验课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方案多认为应丰富理论或实验内容体系,增加基于编程语言的系统设计,这样既增加了课程难度,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难度,降低教学效果。本文尝试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入手,按照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分析旅游行业的信息管理人才需求,构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的内容框架,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及内容框架 (一)设计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标是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及设计原理等;了解旅游信息系统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应用现状;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原理、方法、步骤及相关技术手段。理论教学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教学目标,因此需要开设课程实验。从社会需求来看,目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应用领域集中在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专门性应用人才,文科学生在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实施方面基础较差,因此设置教学内容应按照“认知—模仿—应用”的思路安排实验内容。 (二)内容框架 实验内容按照“认知—模仿—应用”的思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及分析。实验课上给学生提供目前酒店、旅行社、餐饮业、景区等旅游企业使用的系统软件,设置实践场景让学生通过使用相关软件去进行模拟操作。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形成感性认识并加以分析,对于软件在用户界面、模块设计、功能菜单等方面做出评价。第二:小型桌面数据库系统设计。使用microsoft公司office2003软件包中的microsoftaccess桌面数据库开发软件,提供学生详细到操作步骤的数据库开发范例,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完成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第三:综合性实验。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及方法,完成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和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包括系统开发背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实现等内容。 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设计 按照课程总体学时安排,依据理论课教学内容设置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并实施《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框架及具体实验项目,共设置了4个实验项目。如表3-1所示。实验一是认知类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具体能够做什么。在系统的选择上,没有使用我国目前旅游业应用较为广泛的行业管理系统软件,如西软的FOXHIS、北京华仪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而是选择几个具有原型性质的系统。这样选择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分析系统功能的优点和缺点。实验二是演示加设计类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全程操作步骤的数据库设计,让学生模拟并自行设计旅游信息系统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设计软件选用microsoftaccess2003:第一,学校机房广泛使用microsoftoffice2003;第二,该系统非常容易上手使用。实验三是设计类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和步骤。包括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等阶段,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形成工程化思想和系统思维能力。实验四是设计类实验,该实验提供一幅高像素中国行政栅格地图,以mapinfo9.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让学生完成栅格地图数字化、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专题地图制作等实验内容。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构建目前主要是借助地理信息系系统的技术实现,因此通过本实验内容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构建的技术和方法。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对旅游企业和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信息系统类型和系统建设技术不断涌现,掌握信息技术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应在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这样才能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作者:黄常州 单位:盐城工学院旅游系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传媒市场的日益传播,网络信息技术在市场中的使用机率越来越频繁,已成为各事业单位、企业公司拓展本公司业务的重要手段。旅游公司也不例外。旅游业汇集世界各地的旅游信息资源,优化与整合旅游信息,开源节流,丰富旅游信息管理经验,旅游公司顺应新科技信息的流行趋势参与竞争,接受挑战的关键。本文从以下方面着手,对当前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概况做出简要阐述,以便为旅游管理信息化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 1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创建ERP旅游管理系统,有利于聚合企业顾客资源,扩充旅游市场,加速企业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城市化进程,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比率。在社会信息化大环境中,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旅游业经营者最先了解信息的可靠来源并灵活运用旅游信息技术发展的含量,保证旅游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就等同于是旅游企业管理者抓住了本公司经济的发展命脉。 2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联系 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管理信息化相互印证,相互作用。网络信息技术是检验旅游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来源,旅游管理步入正确的信息化轨道,需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实际应用。旅游信息数据一般包括旅游产品、旅游景点、服务设施、交通路线等各方面的内容。旅游信息化产品目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占有大量市场,持有可观的提升空间,在市场经济中占先机。旅游公司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创建本公司的ERP系统,打通市场信息的大门,适时精准、迅速高效地搜集需要的旅游信息,加强了各行业公司旅游信息的融通共享,减少了员工的工作任务量,提升了本公司在旅游行业中的强度较量。 3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旅游业涉及的信息比较广泛,导致信息收集的难度较大。旅游信息软硬件设施的不齐全,导致信息检索范围广,速度慢;旅游信息设备的不完善,旅游信息机制不合理;实现旅游信息化进程缓慢,人口的增长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是阻挠我国旅游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根据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拓展手段,消弭旅游业发展的残留问题,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就为旅游管理部门加速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供了方法论断。 4实现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各行业的激烈竞争都离不开有效的信息资源。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将推进旅游业的全面综合发展。 4.1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旅游业务的大量信息资源。旅游业务经营者管理本公司的人力、财力、物力,就需要建立强大的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旅游行业内部应该保证数据库内容的适时更新与分类整合,要对旅游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应当做有详细的介绍,尽量图文并茂,体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避免垃圾信息的传递。对于旅游时应该注意的相关危及游客生命、财产的事宜,旅游信息管理者不能隐瞒事实真相,不报或漏报。再言之,信息数据库的集合性,将旅游信息通过客户端或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旅游业务使用者可根据自己所需要检索的内容或关键字,在网上寻找相对应的旅游信息,方便旅游业务操纵者迅速查找信息来源,推动旅游事业在整个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4.2创建软硬件设施的保障体系 网络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需要优质可靠的软硬件设施做支撑。软硬件设施为旅游信息的承载存储搭建平台。旅游部门应该储备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实施人才培养战略计划,提高在职人员的岗位素质,树立责任道德意识,结合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顺利完成旅游软硬件设施的构建工作体系。 4.3建立“三位一体”的旅游体系 “三位一体”是指旅游管理部门借助遥感技术、GIS(全球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实现旅游信息的数字一体化。旅游公司应该从多维角度经营公司的理念出发,加强与旅游管理部门的信息互动与交流,整合旅游信息资源,为旅游信息使用者提供旅游信息的风向标。 4.4加强旅游信息资源的监督 鉴于各行各业的竞争激烈态势,旅游信息在旅游行业营运过程中应当兼具保密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旅游管理者加强对旅游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同时需要旅游公司内部的执行者共同遵守,相互监管,达成内部信息的保密协议。 5结束语 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旅游管理的信息化,使旅游公司在参与激烈社会竞争的实践当中,优化旅游管理策略,提高旅游信息管理水平,实现旅游业务发展最大化、旅游经济效益化成为可能。 作者:李倩 李莎莎 褚贵霞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分析 1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定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完成该课程教学之后,要保证学生能够构建起基本的学科体系结构,对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扎实,并且能够对旅游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熟练操作。此外,还要能够完成简单的系统开发与系统维护,为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2]。 2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目标不科学。对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来说,其主要就业方向就是基于旅游行业的三部分,酒店、景区以及旅行社。所以,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就要将这三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都只是对这三部分知识的简单加和,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性教学。在课程内容上也只是简单介绍,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使得教学与市场需求发生错位,所教育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行业的作用日益显著,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组成,但是有些学校将其列为选修课程,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重点出现错误,导致学习结果不能得到应用。2.2教材不完善。目前,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共有5版教材,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对理论知识讲解透彻,有些对软件管理相关内容着重论述。但是,缺少管理理论与软件应用相结合的教材。2.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模拟实验是必备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说,大多数学校还是将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中,有些学校并没有建立相关实验室以供学生动手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课程很难开展。有些学校取消了实践课程的设置,完全依靠教材完成教学,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步入社会很难完成岗位工作,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3开展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完成任何工作都要具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向,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首先需要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原理进行掌握;其次还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通过对不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提升自身能力。这就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在原有的“学生—学校”教学模式上增加企业的部分,改成“学生—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模式,通过这样的转变能够突出课程的应用型特点。此外,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也是很有效的方式之一,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相关的培训课程并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学生完成培训任务并通过考核之后才可以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通过增加实践的方式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为了与旅游信息化的趋势相吻合,就要重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于行业的重要性,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让旅游管理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3.2重视教材编制。对于目前所使用的5版教材来说,其基本框架是一致的,都是将不同的管理知识应用于旅游行业中,并没有将模块知识融合成一个整体,章节之间的逻辑性与联系性较差,影响教学效果。对这种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存在跨学科的情况,这就使得任何一方面的专家都无法独立完成教材编写工作。所以,在进行教材编写工作时候,要将所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家汇聚在一起,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框架。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之后,要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都涵盖其中。通过对该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概念、理论,又能够在操作章节的引导下完成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保证教学与市场的一致性。 4结束语 旅游信息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顺应行业的发展潮流就要对相关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本文将市场应用作为课程改革方向,在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充分分析之后,找到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改革措施,为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作者:姜涛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本科阶段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SWOT分析 摘 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编程相结合,学习及时、正确、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一门科学。旅游学理论为主体,计算机工具为两翼。本文旨在分析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开设和本科生反映情况,利用SWOT模型对本科阶段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SWOT分析;课程教授建议 随着旅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网络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酒店、景点、超级市场等场所。我国旅游业的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进程也快速铺开。在2004年,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召开了目的地营销系统(DMS)推介大会中,在今后的到三年内,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将基本实现旅游信息化。近几年兴起的“智慧旅游”也是旅游信息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实现智能移动终端对于旅游环节的基本控制。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旅游教育现代化、互联网化的重要手段,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类院校,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已经连续三年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在西北师大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随着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游客数每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以敦煌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景点建设迅速,引入了“智慧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成果;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收集、管理、储存旅游信息,做到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便捷化、集约化。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培养高级旅游人才的必学课程。旅游学院2013年实施“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设立旅游管理(卓越旅游产业规划师)基地班,为甘肃省培养具有现代旅游学理论和视野,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项目创意策划的高级专门人才。应当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习前沿的旅游理论。 二、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开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现今,SWOT分析法广泛的应用于决策、项目实施、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S(优势)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共有专职教师(教学岗)34位,其中教授4位、副教授9位,多位老师拥有计算机科学的学科背景,在教学上拥有优势;旅游学院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列34名,在丝绸之路旅游研究、民族地区旅游研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上拥优势;学院为甘肃省最具实力的旅游类二级学院,承担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重大研究项目。 甘肃省旅游近几年发展迅速,2014年,甘肃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亿元,两项指标均比2013年增长25%以上,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和旅游相关的产业,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开设变得迫不及待。 2.W(劣势)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历史学系中发展分离出来,从历史学角度研究旅游学,不可避免的将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放在研究的重要位置,相比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名校,他们更多的从地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 学院没有专门为本科生开设的机房,导致《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部分的实践环节无法完成。完全理论的学习势必会造成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 3.O(机遇) 201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意见》,强调了甘肃省旅游业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丝绸之路大景区规划纲出台,开启了甘肃省旅游资源集约化进程;以上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为甘肃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甘肃旅游的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 “互联网+X”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互联网+X”的产业发展形式是以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辅之各产业的核心理论,互联网技术强大的搜索引擎和传播功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4.T(挑战) 据任课教师口述,西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的效果不佳,不能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旅游学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对于旅游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缺口增大,陷入了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不能胜任旅游信息管理岗位的尴尬境地。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在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开设,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启发性的、引导式的讲授将会对这门课的认可度有较大裨益。 三.结语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专业信息化、国际化的必学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是旅游景区管理标准化、专门化的必由之路,在大数据时代,迎合大数据对旅游产业的冲击,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规避方式。对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化教学仍然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对于《对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解,任重而道远。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高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摘要】解析了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理论课和实验课中存在的具体的教学问题,从学生基础、课程设置、师资需求等方面论证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改革、师资整合等方面探讨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积极性 课程改革 师资整合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清晰框架概念。在熟悉对象的前提下,掌握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构思和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该课程主要研究旅游信息管理技术在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设计与应用的一般理论、理念、过程和方法。与计算机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系统开发不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在于必须以旅游专业和旅游行业市场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授内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偏向于对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于理论基础对具体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入门与操作。由于课程涉及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理解信息技术存在困难,增加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难度。自上世纪90年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以来,各大高校关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研究从未停止,如何有效的将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引入到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并实现深入浅出的课程传授,一直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对我国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信息知识基础薄弱,理解上存在困难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一类是由师范院校的人文地理专业延伸而来。因此,高校招生时,生源多以文科生为主,由于高中学习的惯性和理工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信息系统类课程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兴趣,甚至有抵触心里。 2)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不易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 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只设置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或者Visual Foxpro等公共课。由于公共课面向的是全校各专业学生,且课程既要学习理论基础,又要结合实践,导致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很难全面掌握。C语言教学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但是如果后期不开设程序设计与数据库的高级课程,很难与实践接轨。Visual Foxpro是一种简便的数据库技术课程,但是该课程的学习需要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完全没有这方面知识基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材内容宽泛,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和旅游学理论。现有的教材大体上都将课程划分为酒店、旅行社、旅游地等具体的行业类别来编写内容的。但是,在个部分内容中,绝大多数教材都是提供了一个抽象的旅游行业,并分别说明其管理体系,以模块化和数据流程图的形式描述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交互。这种思路看似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旅游行业所涉及到的全部模块,但是由于在课本中缺乏具体的案例很难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与体会,不少学生反映教材内容不具体,不太吸引人。虽然在章节末尾都举了具体的案例,课程设置中也配备了实验课,但是由于理论部分的抽象与枯燥,导致学生在实习时的兴趣不够。 4)实践教学的设置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都开设了配套的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实习;一是某类旅游企业软件的应用。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实体上都是基于Visual Foxpro软件,目标是建立一个数据库级别的虚拟的饭店或旅行社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的重在应用而不是设计,因此,这类实验课不仅消耗课时多,而且缺乏与培养目标的联系。另外一些高校选择查良松主编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的Foxhis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和eTravel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或者是一些网络上免费下载的系统,但是,这类系统显得陈旧、功能不完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采用了当前比较主流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如千里马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和意高公司的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这类系统购买和更新维护的花费高昂,对一般院校而言经济负担过重,限制了专业的发展。此外,当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匹配的实验教材,软件说明书虽然全面对教学来说又显得繁冗,缺乏情景案例,因此在具体教学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5)缺乏具有综合素质的师资 由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旅游学、地理学、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宽广的知识面,既要懂旅游企业运营理论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同时具备这两方面能力的应届生教师少之又少,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师虽然对信息系统了解深入,但是对于旅游基本理论、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的运营都缺乏认识;而旅游管理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旅游学理论基础和旅游实践经验,但是在信息技术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对专业教师的需求,给教师队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受到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匮乏的阻碍,这一问题同样在“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中存在。为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信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应主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改革和培养整合师资等方面入手,以培养面向应用的优秀的旅游人才。 如借助当前“智慧旅游”概念等信息技术旅游应用的热潮,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适当增加1至2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和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解力。采用较易学习和常见的Access数据库,从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入手,实践课程目标由原来的设计一个信息系统转变为――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改革原有的程式化的课程内容,以案例促进教学,适当时候可以与实习单位签订合同,进行产学研教学。既可以实现现实情景下的软件应用教学,同时给学校减轻了购买高额软件的经济压力。此外,师资力量的加强是教学的重要保障,提高师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通过教师的教学研究促进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是必备的,在短时间内可以将课程划分为信息基础和行业应用两类,采用由两名分别熟悉计算机技能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配合代课,并定时集中讨论,互相听课学习,逐渐丰富各自缺乏的知识,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宁夏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 [摘 要]以开发宁夏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探究为目标,通过整合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旅游可视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在VB 编程环境中利用MapX 与Authorware, 开发具有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和旅游景区动态管理功能,包含编辑测量、精确定位、信息查询、资源动态管理和路径优化决策模块的宁夏智能化旅游信息系统,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关联的多媒体图形显示目标,为实现宁夏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管理技术体系保障。 [关键词] 宁夏;智能旅游;信息系统;设计;VB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旅游业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特色产业来培育,确立了以打造“西部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的宏伟蓝图,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坡头、沙湖、西夏陵)、两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特色景观)为核心的A级以上景区31家,其中4A级及以上景区11家,在中国西北旅游圈发展格局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极好的业绩和经济效益,2010年接待国内游客就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入境游客1.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8亿元,相当于全区GDP的4.12%。但宁夏传统的旅游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和旅游资源的动态变化趋势,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里的应用范围窄、深度浅,成为旅游行业快速稳步发展的“瓶颈”,其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迫切需要借助以空间信息处理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撑,构建具有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空间信息分析系统、空间信息查询系统及三维影像显示系统等功能的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因此,本文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媒体制作技术引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旅游系统中来,开发具有编辑测量、精确定位、信息查询、资源动态管理和路径优化决策模块的宁夏智能化旅游信息系统,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的多媒体地图和全区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管理,以此整合宁夏全省现有旅游资源,进一步缩小与其他省份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为实现宁夏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管理技术体系保障,同时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全新的服务。 该旅游信息系统旨在实现以下几个具体目标:一是结合宁夏典型旅游景区及周边进行旅游资源的实地勘察与调研,构建宁夏智能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模型体系架构;二是旅游资源普查及数据库关联构建:在各县区旅游资源及旅游支撑系统普查的基础上,经宏观分析、计算、提炼、研究,完成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属性数据库设计及关联关系创建;三是在统计分析宁夏旅游综合资源与旅游行业属性数据和景区及周边空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使用现今流行的GIS软件如MapX、Supermap等,程序设计语言使用主流的开发语言进行混合编程如、JAVA等,以及使用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作为动态交互部分的开发平台,开发出包含景区及周边旅游资源分析、景区及周边发展条件分析、游客源市场分析、景区及周边环境的空间分析和景区及周边经营管理中的静态与动态的空间分配和利用率分析等功能,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以及多媒体图形化显示目标的宁夏智能化旅游信息系统。 1 国内外研究及技术现状 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更加趋向多样化,游客对获取旅游信息的要求更高,旅游资源管理面临复杂化变化趋势,对旅游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国外对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1-6],国外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三种空间尺度的系统形式:第一种是以国家空间尺度信息系统,通过核心计算机数据库及其服务器的转换和连接,使各个终端进入系统数据库,以此整合、协调和运行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信息,如丹麦的国家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第二种是区域空间尺度的信息系统,该类系统主要面向区域性游客出行、酒店、门票预订和游线的信息和查询为目的,其数据库信息的更新快捷和针对性更加贴近游客,如奥地利罗尔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瑞士阿彭策尔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该方式以用户电脑终端为基础,由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详细的信息数据库组成,单体用户终端通过专用软件与地区性信息系统实现联网;第三种是跨区协作旅游信息系统,该类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跨地区和国际之间的旅游信息沟通与共享,采用视频传输系统,通过视频传输技术连接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用户,直接实现图像之间的传输,用户就可以获取旅游地景观图像,与旅游景区保持联系,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内容。以此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同时,提高了智能化管理旅游资源和提高旅游系统效率的途径,同时也是成为强化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国内相关研究远远迟于欧美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进行的。通过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经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国:第一,理论研究方面,着眼于面向管理者和旅游者的旅游信息系统查询、资源管理、游前体验目的[7-9],在GIS软件组件式和模块构成的集成、整合和多空间尺度的旅游信息多媒体表达方面[10-13],形成和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信息科学为载体的学科体系[14];第二,旅游信息系统实践应用方面,在吸纳整合国内外组件式GIS软件公司MapX、SuperMap的技术性挂件的基础上,中科院遥感所、湖南地质遥感所、青海省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与环境灾害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高校陆陆续续建立了面向管理层的由地理信息基础库[15-17]、旅游资源库、服务设施库、游客统计库、资料库组成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18-25],和面向游客的区域旅游信息系统(Tourist-oriented Regional 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TORTIS ),后期系统在模块构建方面做了进一步的优化提升,增加了数据输入模块、查询检索模块、路线选择模块、显示输出模块、系统界面模块等,提高了用户需求的满足和可操作性;第三,由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引发了对智慧旅游系统的关注和构建[26-31],在2011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邵琪伟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建设。北京市、南京市、吉林省、四川省、大连市、苏州市、黄山市、温州市、武夷山、镇江等两省八市成为首批试点地区。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又公布了第二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名单,增加了无锡市、常州市、扬州市、南通市、武汉市、成都市、福州市、厦门市、烟台市、洛阳市等十个城市。九寨沟等景区作为智慧旅游系统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众多院士和区域学者的引领下,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和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效率提升和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国内外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针对游客实际需求和期望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系统研究的缺失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比较重视硬件投资而忽视了针对具体区域的软件信息技术的独立研发和整合应用,由此限制了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吸引力。迅速膨胀的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已经将宁夏等边远省份远远抛在后面,主要在信息系统的空间信息的表达和分析功能非常缺乏,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相当贫乏等,这对于对接国线旅游市场和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者需求方面已经存在较大短板,显然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旅游业发展要求和智慧旅游的发展潮流。因此,有必要以宁夏典型旅游景区为依托展开理论和实践研究。 2 系统设计内容及技术构架 2.1 系统设计内容 2.1.1 理论基础对比研究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结合宁夏典型旅游景区及资源的实地调查,宁夏智能化旅游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旅游平台)的构建是对传统的旅游行业的管理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存在的行业短板,提出了行业解决方案,对旅游平台所采用的方法、技术进行探索与可行性论证。 2.1.2 基础旅游资源普查、分类与评价模型构建 对宁夏各县市典型景区旅游资源及周边旅游支撑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评估模型的综合评价法和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三次指数平滑法建立旅游信息系统的评价及预测模型。经宏观分析、计算、提炼、研究,完成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属性数据库设计及关联关系创建,并进行数据的优化分析和统计,实现对景区的评价和预测,将结果以图形、图表等直观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 2.1.3 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的设计与关联构建 空间数据主要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组成,各空间数据按其特征以图层的方式分层存储。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划分为一些最基本的地图图层,如省界、市界、区界、道路、水系等,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则由景区、景点、周边娱乐、购物、交通等组成。按照数据分类编码体系规范化分类编码,采用分层存储,并且赋予各层地理数据属性,每个图层包括整个地图的一个方面,图上所有要素均按点、线、面要素分层。 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由旅游资源数据库和旅游服务设施数据库组成。主要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购物、宾馆、饭店、医院等的配套服务及设施的分布数据。本系统利用电子地图工具里的分层技术,将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涉及到的景区景点及相关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分别组织到不同的图层,每一个属性图层里的内容都使用特定的图符表示并对应不同的数据源,即每一个图层都是空间地图与属性地图的相互配合的分层数据。 属性数据库的数据通过两种图形对照法和预先建立属性表格法输入宁夏典型景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方面的主要属性,然后根据标示关键词和图形之间的链接,建立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关联。 2.2 系统构架 通过对宁夏旅游业现状的分析该平台以分单元的形式(即:管理系统单元、全景虚拟体验系统单元、客流统计系统单元和电子导游系统单元等四个单元)(见图1),将各单元功能有效的组合,通过管理系统单元统一各单元的数据标准和接口,以实现有效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建设目标。 第一单元:管理系统单元主要分为内网和外网部分,内网以数据统计分析及各项报表功能为主,外网以信息、景点展示、旅游产品、纪念品等电子商务的功能为主,旨在智能便捷的为游客提服务,在使用GIS技术的同时,引入了景观评估模型。使得原本抽象的模型变得更加直观,方便了管理部门决策;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出行参考。 第二单元:全景虚拟体验系统单元主要是景点展示、说明、虚拟体验为主与管理系统单元的外网部分相结合,利用现今流行的全景拍摄技术与Web技术相结合,对景区的景点实现街景地图的效果,使用户如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并能更多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景区景点。 第三单元:客流统计系统单元主要以客流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为主,通过客流统计与预警系统,可以做到人流预警,解决人员密集时段的预知,并为场所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客流信息,及时发现重大的客流安全隐患,帮助场所管理人员在客流高峰时期采取适当的措施,正确引导客流,避免事故的发生。该单元与管理系统单元的内网系统相结合。 第四单元:电子导游系统单元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发适用于手机操作系统和专用数据终端的应用软件,即能自动通过语音导览终端机进行讲解;同时,同步显示讲解点图片信息,实现走到哪,对应讲解到哪。该单元与管理系统单元的内网相结合。 3 系统设计与开发 3.1 系统设计程序 根据宁夏旅游行业需求分析和实际应用分析,宁夏智能化旅游信息平台(以下简称旅游平台)通过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结构,基于B/S架构以Web GIS技术为支撑,借助Ajax异步交互及GIS空间分析功能等技术,使用JAVA、、C#.net、等开发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混合编程,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 3.1.1 景区评估规划 建立评估模型,通过专家评测,游客评价,对景区的合理规划提供技术参考和建议意见,保证景区的最佳景观效果和管理模式,通过旅游区热度统计,区域吸引力评价,规划热门景区线路和主题线路。 3.1.2 旅游门户网站 以电子地图、三维模拟和实景体验等形式,基于手机、PAD、浏览器多个终端,为游客提供信息浏览、查询、导航等人性化的服务,并对景区所在地的各项基础地理信息、旅游资源及周边设施进行统一管理。 如以吃为主的饭馆、酒店、特色农家乐等,以住为主的宾馆、旅馆等,以行为主的旅游社团等,以及涉外机关、交通、邮电、银行、医疗等配套服务设施的相关信息、天气实时信息的查询等相关旅游服务的管理。 3.1.3 客流统计分析 采用视频式客流统计,对客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通过采集到的流量数据,用跟踪层的方式,动态的显示在地图上,可做到每天24小时的流量动态显示,这种基于模型的机器视觉技术,能准确地统计通道口出入人数和提供人群流动方向等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1.4 移动智能导览 基于手机终端APP,在景区内建立布局合理的wifi热点,游客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手机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景区导游和位置服务;同时,可接入景区的人流统计疏导系统,为游客提供导游、查询和实时客流疏导提醒等服务。 3.2 关键技术突破 3.2.1 景区评估和游客评价模型的建立 通过引入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评估模型和基于景区地图应用服务的游客评价系统,实现景区管理部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保护,更具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2.2 客流采集分析 采用基于模型的机器视觉技术,将统计的人数和人群流动方向等信息,与电子地图的跟踪层方式相结合,实现动态实时的流量数据。 3.2.3 无线定位算法 基于WiFi射频信号强度的权重值选择的定位算法。该算法是基于WiFi射频指纹的空间定位法,移动终端通过获得WiFi有效范围内的射频指纹特征,为每个扫描到的WiFi射频指纹设定了选择区间,指纹库中落在此区间的所有位置点设平均权值,最后选取权重值最大的WiFi射频信号为待定位点,如有相同权重值的WiFi射频信号,则比较信号强度距离取最小值,通过这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WiFi射频指纹信号随机抖动对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定位算法运行于服务端,客户端为配备WiFi模块的Android手机。借助该定位系统,解决了当卫星信号受到各种障碍物遮挡或干扰时,无法定位或误差较大的问题。 3.3 主要模块与特色功能 3.3.1 主要模块 地图操作:平移、拉框放大、拉框缩小、全副显示、距离量算、面积量算、清除高亮、鹰眼图、比例尺、指北针等辅助操作工具。 空间查询:提供中心点查询、多边形查询、拉框查询等空间查询操作。 属性查询:用户以感兴趣的分类别(历史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其他)景点为中心,可进行属性查询和简单空间查询。 路径分析:通过一个站点列表,将在地图上拾取的若干路径站点包含进来,对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增删、调序之后,进行路径分析。 景观评估:相关专家通过登录景观评估平台,根据评估模型进行判断评分。平台通过统计分析算法将评分结果自动生成图表和地图。管理员可以登录平台进行评分模型的权重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 地图自助服务:游客可以在景区地图上自助标注、发表意见、并查看,管理员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回复和删除游客自助的标签和发表的意见。 游客评价:游客在前台根据管理员设置的评价说明选项进行评价。管理员后台登录编辑评价选项。 流量变化查看:打开流量查看,出现流量图例页面,选择时间,通过点击控制轴上两边的箭头来丝24小时内的流量变化情况,并且在控制轴的右侧会显示当前丝吹氖奔涞恪 出租计价: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下拉列表框中的选择项,进行简单的出租线路总长度和费用的计算。 移动导览:将手机APP应用安装在手机终端上,根据景点位置信息找到地图上的景点,并标记出来,当靠近该景点或点击景点,便可以转到景点的介绍界面,可看到景点的图片、文字说明,同时还有语音讲解。在游览的同时,还可见自己的见闻分享到微信中,并有方便的景区周边资源的查找功能和语言设置。 3.3.2 特色功能 第一,使用目前流行的JAVA与.NET混合编程的技术,界面设计新颖独特,集视频、动画、交互和街景于一体,操作使用便捷,接口灵活,具有多平台兼容等优势。 第二,系统借鉴经典三层架构结合WCF进行开发,代码结构合理,易于维护。 第三,路径分析更具人性化,用户既可点选地图任意点进行多点路径分析,又可将地物查询果加入分析列表进行分析,同时可对列表中的站点进行位置调整、删除等操作。 第四,基于模型的机器视觉技术,对行人进行精确定位、跟踪,统计准确率达95% 以上。 第五,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是对GPS 的有力补充。在移动智能导览系统中,集成了基于权值选择的无线信号强度获取目标位置信息的位置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GPS信号由于干扰或漂移引起的定位误差,提高了游客位置信息的精确度。 4 讨论与不足 本文立足解决限制宁夏旅游业进一步稳定快速发展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瓶颈”问题,借助以空间信息处理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撑,构建具有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空间信息分析、空间信息查询及三维影像显示等功能的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引入了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评估模型和基于地图服务的互动平台以及游客评价系统,采用基于模型的机器视觉技术和基于WiFi射频信号强度的权重值选择的定位算法。整合管理系统单元、全景虚拟体验系统单元、客流统计系统单元和电子导游系统单元四个单元于一体,强化游客体验和管理者智能动态化管理的动态导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宁夏与其他省区在智能化旅游管理技术上的差距。 但随着智慧旅游一词的问世,建设智慧旅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蔚然成风,顺应智慧旅游趋势该系统还有进一步优化和扩展的空间。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将推动智慧旅游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趋向是面向游客深度体验和虚拟体验的关注,在借助智慧旅游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和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社交媒体和手机定位技术发展如现场救援、需求挖掘,需求响应等相关的新兴旅游服务将是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方向。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传统的旅游信息管理不能满足需求旅行者日益复杂的需求,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获取。在此结合当前旅游者的具体需求和旅游管理的发展水平,对现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关键词: 旅游; 管理信息系统; WebGIS; 遗传算法 现在的旅游信息管理,是需要有管理系统的,这个系统主要是处理旅游信息的系统;首先是把旅游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程序,最后才是旅游者进行信息检索,这些旅游信息供旅游者参考,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旅游线路的决策等。 基于这些要求,就要求旅游信息必须具备时间要及时,有新的消息需要随时更新等。 1对不同时期的旅游信息进行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了,在1981年的时候,中国国际旅行社,到美国引进了PRIME550型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在1984年的时候,也去美国引进了关于饭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逐步发展,很多行业都是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航空公司也是采用了这种订票系统,方便了乘客,订票不用去机场,在家里就可以直接定票了。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之间互相结合,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早在10年前,国家旅游局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建设“金旅工程”通过旅游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下,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酒店、旅行社、景点等,可以很容易查到。尽管这些在国内已经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显得非常滞后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旅游管理系统系统相当封闭。对于很多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信息的共享,互相之间利用的非常少,显得有点闭关自守。 (2) 旅游管理系统在开发是没有考虑空间信息。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没有考虑周全,对空间信息忽略了,因此,旅游者在查询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空间信息。 (3) 旅游管理系统的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系统,里面的内容多数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吸引力。 针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系统现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设计出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把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设计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本文采用ASP程序,开发出适合的软件,对于一些旅游规划的子系统来说,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例如旅游时间、费用等这些限制条件,再把这些需求转化为背包,或者不对称的TSP,再运用遗传算法,来进行解释。 2对WebGIS技术进行分析 WebGIS 是一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必须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系列存储、处理、分析的计算机系统, 这种技术是和Intemet应用的产物,也是一种互相操作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地理信息在网上能够直观的浏览,这和图形是离不开的,但是,现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样的图形。因此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另寻方法,一种是利用客户端解决,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服务器解决。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1) 采用公共网关方式 这种方式一方面采用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两者之间一个接口;另一方面是采用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这两者之间一个接口,这就起到了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了。还有种方式是把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上,再通过服务器把信息传递给程序,程序再传递给服务器,最后服务器再将结果传到客户那里。这种技术有两种,但是因为因为程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灵活性又非常大,并且这种程序需要单独的运行,这样的网站由于用户都非常多,因此对于服务器来说,负担非常的重,所以运行的效率就很低。 (2) 采用服务器应用程序 这种方法是针对公共网关效率低,才研制出来的,因此他的方法和公共网关的原理有些相似;同时,也有他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运用程序可以单独的运行,但是对于服务器应用程序,需要在一种特定的服务器上运行,因此他的运行速度非常的快。这种服务器应用程序也有他的缺点,表现在必须依赖服务器和计算机作为平台。虽然这种服务器增强了与客户的端的交互性,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空间数据,但是这种信息仍然是属于静态的。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不能随意的进行缩小和放大,原因是这种图像是属于实体,在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这些操作时,都需要通过服务器才能完成。当网络快时,用的人多,服务器的负担更重,从而导致系统的反应变慢。 (3) 采用插入法 这种方法采用的是,在浏览器那端安装插件,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图形信息。这种方法是,将部分服务器上的一些功能,转移到客户端上;这种方法克服了系统反应慢,减少了负载。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他的缺点,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些控件才能实现。 (4) 采用Java应用程序法 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这种语言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一次编写 ,什么地方都能够运用,并且和操作平台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存取到网络的相关文件,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但是,也有他的缺点就是这种方法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工作量非常的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5) 采用Map API 在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相关网站上,有一些应用程序接口,进行技术研发,研发者可以利用其中的资源,供第三方运用。这与一些软件的功能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二者运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表现在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 但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而言,两者所应用的范围是不同的。首先,传输方式不同。其次是供给专业人士用的。基于这些特点,采用Map API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3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准确的定义为了系统目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的需求决定了系统的规模。 首先通过了解用户的不同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来设计出系统;同时,在这些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了最后验收的最主要的依据。 旅客是非常关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因为这些游客,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了解旅游信息,为整个旅游做好前期的决策或者规划;因此,在出发前,旅游者需要了解到旅游的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或者服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包括吃、住、行、娱乐等等。假如旅游信息有变动时,这个系统将会随着变动而更新,所以,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询到相对准确的信息;这样做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后,为游客的整个旅行做到心里有数,也能让游客更好的选择目的地,安排好行程的时间、地点等,也能满足一些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旅游的宣传力度,也是为了让旅游信息管理的更好,且更进一步地管理好旅游提供的一些依据。所以说,对于旅游信息能够更科学、准确的管理,还能收集到反馈信息,为旅游分析、预测、决策等,提高科学的可靠性。因此,该系统除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上述需求外,还应该是一个网络系统,游客通过这些互联网,获取到有用信息。这样也能方便旅游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将准确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使各种旅游资源的信息能够共同用,因此这个系统的目,依靠网络,为游客或者是旅游管理者,提高。达到旅游资源共享及信息更新的目的。 因此,本系统应达到目标:依托网络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信息资源的查询,也是方便旅游管理者能够快速的维护和更新相关信息。 4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从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来看,这个系统包含有信息的查询、形成规划还有对旅游资源管理的维护和更新等等。 (1) 对于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旅游景点和一些附属设施,这些都属于是旅游资源。这些都是通过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文字、地图、照片、音频、图像等等这些多媒体信息,从而对旅游景点的风貌等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同时,设计的系统可以让游客对相应的旅游景点的各种情况进行打分,并且根据最终的打分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推荐旅游景点。 (2) 确定相应的旅游行程 游客在选择自己预想中的旅游路线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旅游目的地,自己可以利用的旅游时间,自己预算的游玩费用等等从而预选出相对优秀的旅游行程路线。 (3) 电子地图功能 电子地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借助电子地图控制相应的管理功能。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图像放大、缩小以及还原等等这些具体的管理功能;第二,地图查询功能。可以根据游客制定的旅游地点,借助于先进的Map API技术,对周边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探测和搜索,系统具备的这个查询功能应该体现出高效、灵活和方便的特性,从而让游客借助这个查询系统能够较好地查询到相关实施的信息;第三,自驾游导航功能。当游客选定相应的旅游目的地之后,在起步开始就将起点和终点输入到系统中去,从而将相应的路程计算出来,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行走的路线预设出来,同时将具体的路线在电子地图中向游客展示出来,引导游客准确找到旅游目的地;第四,地图输出功能。这个功能主要四实现专题地图的输出。针对的旅游风景区以及祥光的服务实施等方面的信息输出;第五,公交查询功能。对公交线路进行相应的查询,具体需要查询的是公交车的站点,公交车行走的路线以及是否需要换乘的可能性;第六,虚拟的旅游功能。游客在没有对相应的旅游景点进行游玩的时候,可以通过虚拟的旅游模式将相应的情况连接到酒店或者具体的景点,或者制作成为360°全景图的形式让游客从中感受到虚拟的真实旅游。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借助多种形式进行。而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之中,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甚至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本系统的出发点主要是放在Map API和虚拟旅游技术方面,在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全方面的调查、整理和汇总之后,同时借助于当前先进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秀资源上,通过可行性的研究,总体设计了相应的系统等等,将旅游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同计算机先进技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利用,从而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浅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与改革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其开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是由于该课程开设历史较短,在实验教学环节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环节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提出系统化教学思路及改革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学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特点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以旅游企业战略竞争、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并能为旅游企业进行决策、控制、运作的人机系统。以我校为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总课时为54学时,其中实验课占18学时,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实际操作课程,该课程与其他旅游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实际,操作性和应用性强 操作性强,即理论学习必须配合实际操作,并配套上机实验,这与一般的计算机课程相类似,又有别于其他旅游类课程;应用性强,指教学的结果能在实际中使用,所采用的软件必须是当前旅游企业所普遍使用的主流管理软件,如为与大理的旅游企业对接,我校实验室采用了千里马、FOxhis等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学软件。 2、实验课程必须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 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服务体系,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必须以酒店、旅行社等专业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旅游企业实际,因此,其实验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课程,专业性更强。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对象的特点与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熟知学生的特点和该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将使实验课程的重新设计和教学更具针对性。 1、知识结构偏重文科,对学习理科知识有畏难情绪 旅游管理专业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国内高校的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基本上是脱胎于地理、历史、人文、管理等学科兴办或增设。从云南省近几年高考学生的选考科目和招生情况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来源以历史、政治等文科生为主,这些学生在学科知识结构上多存在偏文科的现象,理工科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计算机类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从心理上就存在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计算机知识特别是数据库基础知识薄弱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计算机类的课程一般只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公共必修课,例如《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时数一般为72学时,其中还包括了实验课时。由于课时总量比较少,既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未能充分掌握上述知识。特别是学习《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所必需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知识,在非计算机专业一般是不开设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曾自学过此类课程。 3、相对课时少,学习时间不足 根据调查,目前使用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在讲述数据库技术部分知识时,采用FoxprO关系型数据库软件为对象,而数据库技术课程之前并未开设,在讲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必须安排补充这方面的知识,结果导致该门课程学时数极其紧张,而且对于完全没有数据库知识基础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很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实现《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系统化思路及改革策略 从实验的过程分析,系统化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主要有:实验软件系统化的实现;实验主体(学生)和客体(实习、用人单位)的评价研究;实验室的网络建设等。针对此,现提出具体的系统化措施。 1、实现实验内容的系统化是关键引入多种专业软件,实现实验内容的系统化 拥有资源是开展系统化教学实验的关键,根据教学需要,这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方面,在原来实验室内部局域网的基础上,提高计算机服务器的配置,争取与部分旅游企业实现联网,增强实验的效果。软件方面,除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外,根据教学需要引进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物业管理信息系统、高尔夫管理信息系统、旅游景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在采购选择软件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软件开发商具备国家信息产业部资质认证;软件的发展比较成熟;在市场上有多家企业使用;售后服务比较好。为避免泛泛而谈,在系统化实验中,应该让学生精专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熟悉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以达到通晓原理、举一反三的实验教学目的。 实验措施的制订是实验系统化的外部保障,应该按照实验计划逐步实施。首先,制定室内实验要求,规定实验目标和步骤,让学生遵循一定的方向开展实验;其次,制定课外实验要求,让学生通过课外调查,了解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市场上的使用情况,增加实验的针对性;再次,制作调查和实验考核标准,将学生调查的结果讲解后存档;第四,与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商建立联系,引入资格证制度,如可与千里马等大型软件开发商建立合作关系,软件采用千里马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实验考试合格,由开发千里马酒店管理系统所在的广州万迅电脑软件公司颁发操作认证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重视实验形式的系统化形式是巩固内容的手段 为使实验与实际紧密联系,在形式上应该与旅游企业建立联系,实现实验形式的系统化。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酒店、旅行社、度假村、物业管理公司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选择实验酒店的参考标准:该酒店采用的软件有代表性,具有比较稳定的客源,三星级以上,部门结构比较典型等。选择旅行社的标准:国家百强旅行社,具有稳定的客源,拥有1家以上的分公司或两家以上的门市部。选择旅游物业公司的标准:有国家物业管理资质认证,组织结构比较齐全,在本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等。 根据实验的需要,把实验分为认识实验、数据库设计、操作实验、实地操作实验等几个阶段进行。认识实验主要参观旅游企业运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安排在课程讲授之前进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数据库设计实验安排在课程基础理论和数据库知识学习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企业需求的认识,掌握设计步骤和原理,为培养熟练操作技能打下扎实基础。操作实验与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介绍等部分教学内容同步进行,主要是熟悉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学习和掌握操作技巧。实地操作实验在旅游企业进行,根据达成的协议和学生个人的专攻方向,把学生分组安排到不同的旅游企业开展实验实习,以体会实际应用效果,积累现场实验经验。 通过上述实验形式,成为该课程实验系统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注意采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实验 实验教学系统化效果如何需要在实验中检验,因此必须重视实验反馈意见的采集。检查实验教学系统化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二个:一是学生的意见和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二是旅游企业的反馈信息。学生意见的收集分别在认识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实地实验等阶段进行,根据其中的合理部分开展讨论,修改实验的内容和形式;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主要通过学生设计的数据库作业、操作实验成绩、通过企业标准操作考试的合格率等几个指标进行评价。而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实习中的信息反馈一般都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必须重视。采集旅游企业的评价方法有:根据协议定期评价,上门访问,交流研讨会等。通过旅游企业和实验主体――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修正实验,使《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朝科学性、实用性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实验系统。 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挖掘师资潜力,配合新的教学方式,以务实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追求绿化、生态的生活环境,这就对园林绿化相关部门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景观园林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的相关内容,不断提升园林景观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现状,研究了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1我国景观园林工程建设现状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景观园林建设既能够美化城市形象,又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还能实现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的效果。景观园林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当城市拥有绿化度高、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景观园林时,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态的和谐发展,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1]。除此之外,在城市形象优美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2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的具体内容 施工设计方面 景观园林设计直接关系着景观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效果。在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认识到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现统筹兼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及时地排除景观园林建设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同时,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景观园林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合理地选择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并不断完善施工方案,确保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除此之外,在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工程所在地区的特点,合理设计园林景观,深入分析园林周边的环境情况,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和有效空间,强化景观园林设计工作力度,减少景观园林施工成本的投入[2]。施工人员还需要深入分析景观园林气候、水源等各项因素,合理选择绿植,提高植被的成活率,还可以添加其他植物,提高景观园林的美观性。 2.2施工技术方面 在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施工技术为园林景观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景观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预期的景观园林施工效果,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合理布局,减少交叉作业、重叠作业问题的出现,降低景观园林施工安全隐患。在实际景观园林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分析施工过程对周边居民带来的各项影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通行。同时,在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建设专业技术强、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施工队伍。在施工准备阶段,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景观园林工程施工设计满足各项要求,提高景观园林施工的整体效果和质量。除此之外,在景观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引进现代化施工设备,确保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落实各项工作质量。在选择苗木种类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为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支持。 3景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在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后期养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大量不确定因素,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种植地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养护工作,确保幼苗的正常生长。在景观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养护要点:①夏季降水量比较大,技术人员需要对积水情况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出现雨水长期浸泡的现象,在高温天气下,为了确保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技术人员需要适当地洒水,确保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②各项园林植物排涝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技术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地表径流一般控制在0.2左右,避免出现低洼死角现象;明沟排水一般需要进行大量积水排放工作;暗沟排水需要在地下进行,使用排水管做好排水处理,这就对植物生长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作为支持。③在园林养护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机肥,严格按照实际情况选择肥料和施肥方式,在均匀播种情况下需要不断搅拌,确保有机肥的均匀抛洒。④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夏季是病虫害高发季节,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发病期合理选择防治方法,根据各项要求使用不同药物,做好各项养护工作,有效预防病虫害问题[3]。⑤根据园林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修剪,有效地控制园林苗木的生长特性,在抑制植物生长的基础上确保园林的美观性,避免生长快的植物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升,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并对园林景观工程的美观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施工设计和养护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为了确保景观园林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需要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做好设计和养护工作,从根本上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出景观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 作者:罗振鹏 单位:无锡市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篇2 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发展的重点。以环保理念为主的追求自然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逐渐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尤其是通过园林绿化设计及改造为城市生活提供健康绿色生活环境已然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但目前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和后期绿植养护等方面还存在着缺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城市生活环境和园林绿化植物,选取适当且符合城市风格的绿化植物,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及养护,将绿化植物与城市特点融合凸显,契合城市未来景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 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各地城市持续发展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景观园林绿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城市的生态建设。在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要明确景观园林作为城市的基础建设之一,对于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设计人员运用植物的不同生长特点,突破传统设计模式的束缚,从概念、形状、后期施工养护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整体协调为基础将植被形状设计与美学理论相结合,在城市空间中实现多种植被的合理布局。使得各种植被配置相得益彰,符合所在城市独特的设计特点和风格[1]。 1.1景观园林施工设计 在现代景观园林施工设计中,需考虑种植土地、地形整理、种植定点放线等多个方面。涉及建筑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不同的种植植被、施工理念、设计将会造就现代景观园林的无限可能性,并给予人们审美上的不同感受。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把控好当地植被的原始属性和自然美感,充分开发其独特性质。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园林施工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地形特点,避免粗暴铲平的方式,减少人工对自然感的破坏,使用流线式的设计保留原始地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植被的种植设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感觉,给人轻松愉快的游玩体验。 1.2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景观园林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整体规划,一个优秀的整体规划方案往往能够体现景观园林设计的真正水平。1)对景观园林设计内容进行协调,使得整体的自然氛围更加完整。从层次上来说,需将主要凸显的内容放在核心位置,同周围的事物和元素融为一体。以公园园区的景观设计为例,园区内的道路将各种绿化植物进行划分,同时整体围绕园内水域进行展开,使其成为园区焦点的同时解决部分用水和排水问题。2)精致的园林设计需要建筑、水道、岛屿、园林小品及优化的植物配置等共同配置完成。 1.3景观园林养护技术 养护工作与施工和规划设计同等重要,关乎园林景观的使用年限和美观。日常的养护需做到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松根除草等基本工作。针对不同植物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尽可能延长植物的生存时间,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以达到景观园林的要求。因此,1)养护管理人员在养护过程中,应了解所管理植物种类、习性和生长状态等。2)对于不同树木对土壤要求条件的差异,应尽可能保证其种植的土壤条件,适当进行换土。3)在不同的季节对植物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如每年的3—9月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预防,避免病虫害暴发为害景观园林植物,以减少经济损失。4)定时对植被进行修剪和除草,并及时清理病虫残体和落花、落叶,合理使用化学药品,提高植株的抵抗能力。5)收集园内植物的生长状态信息,结合计算机技术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并制定出适宜、规范的养护计划,做到对景观园林的定期、定时养护,保证景观园林的美观[2]。 2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 2.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要点 景观园林的施工阶段奠定了整个项目的基础,与项目的质量及后期的养护有着巨大的关联,同时也将主导景观园林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明确绿化施工设计要点对于整个项目具有重大意义。从施工设计原则、施工设计技术、经济成本3个方面入手,可实现绿化施工设计的高效执行。1)景观园林的施工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灵活调整、整体优先的原则。依据每个地区的地势地貌特点,结合地区城市文化内容,考虑地域气候,选择适宜生长条件的植物组成景观园林的内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植物的基本情况和栽种的实际效果及景观园林想要表达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但大体上应遵从整体优先的原则,避免出现栽种植物之间或栽种植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情况,从而导致景观园林整体美感不足。2)选择标准化的施工技术是施工设计方案有序推进的保障。实践证明,施工的整体流程和基本操作会对景观园林的后期使用造成影响。倘若在施工进程中采用不合理的施工布局和技术措施,可能会造成重复作业或返工作业等现象。同时,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可消除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安全隐患。为实现景观园林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应当依据方案内容,采用高效适应的施工技术,保障项目的可靠推进。3)在实现项目可靠推行的同时,对经济成本进行适量把控,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严格遵从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成本把控,提高施工设计的经济效益[3]。 2.2景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景观园林的后期养护是园内景观的重要保障,关系着园林绿化的整洁美观。绿化养护要点有植被灌溉、树木养护、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1)植被灌溉需要注意浇水量的把控,水分过多会导致水涝,水分不足则导致植被脱水。植物生长的水分大部分从土壤中获取,这就要求养护人员依据不同的立地环境、不同植物的水分需求、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浇灌作业,从而保证植物能够获取到适宜的水分,进而保证自身健康生长。2)依据长期的园林养护经验,树木生长过程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松软度。采用松土液结合人工松土使土壤保持松软,能够使后期的施肥高效展开。同时,需要注意种植分布,要按照树木的特点和体型进行合理调整[4]。遵从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原则,减少树木之间争夺养分等情况的出现,将人工干预与树木自然生长相结合,使养分可以合理分配。3)针对植被的除草施肥,需要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尽可能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降低化学药剂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同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使用化学试剂除草,以消除杂草对景观、植物生长的影响。施肥是植被茁壮生长的重要保障,可采用充分发酵且气味较小的有机肥为主要肥料,并在合适的时间段开展施肥工作,给予植被充足的养分。4)病虫害防治宜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使用的农药应选择低毒高效的类型,将农药对环境、对游客的影响降到最低。 2.3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管理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不仅需要从实际操作逐步落实,也需要针对相应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双向推进景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1)在施工设计管理制度中,为保证施工过程有法可依,需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归属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等,有效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工作,给予相应的施工人员对应的责任,提高其责任意识,避免出现重复工作或无人负责的状态。通过有效的监督,可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竣工部分进行严密核查,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适当的追责,提升景观园林施工的高效准确性。2)同施工管理制度不同,养护制度注重于搭建完整的植物养护体系,在相应的管理制度基础上,致力于组建一支专业的绿化养护团队。在制度理念上注重个人的责任意识,逐步完善人才培育体系。鼓励内部人才积极参与有关绿化养护等方面的活动,不断深化细化养护要点和养护标准,协调合作能力,让每一位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进而实现整体养护水平提高。可定期组织养护人员开展绿化养护工作研讨会,在系统内部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让优秀工作人员分享自身经验,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进行积极的采纳,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5]。 3结语 景观园林是城市的形象,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随着绿色环保等理念不断深入,相关工作人员需明确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的要点,不断完善景观园林设计、施工及后期养护的各个细节,从思想重视到行动落实上去发现现有施工设计及养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完善景观园林的细节,为景观园林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为人们创造更加自然、美好的环境。 作者:孙冬 单位:南宁市南湖公园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篇3 景观园林被视作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构成元素。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下,景观园林的设计在改进城市的环境领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功能。雾霾天气的出现,工业领域排放的污染物和汽车的尾气等气体,均可通过绿色植物加以调控,净化并优化空气的质量,提高水土的性能,为整个城市输送新鲜而又干净的氧气。同时给民众营造出洁净且幽雅的定居环境,从而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1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所需遵循的原则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要能够设计且修建出与主题相吻合、使人满意的景观,应遵从如下的几点原则: 1.1凸显设计的独异性创新性在园林设计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吸引客户的能力,建造自身的独特性。 1.2入境问俗,以各种的人文关怀以及区域性文化作为契机展开创新诚然整个国家地区都愈来愈凸显出包容性的特点,其发展走向日益凸显出多样性的道路,然而,区域性文化研究明显,借助于不同区域的文化营造多元化的景观园林设计,确保设计和环境二者的整合。 1.3注意环境和舒适度、创新性之间的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是否优良,并非仅仅分析设计内容的本身情况,同时关注于设计和环境二者是否相融,是否可以让民众感到适宜。这些均属于极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内容。 2景观园林工程的特征 2.1突出的综合性景观园林工程在整个园林景观环境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具体施工工程项目时,应基于整体性设计的意图展开实施。景观园林在设计具体的工程项目过程中,应确保其与园林景观的建筑物、园路、地形以及水系等诸多要素相吻合,须关注到与全局的有机联系。因此,应首先确立起整体性的设计目标,同时有意识地综合性地结合美学、生态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内容,得出科学的结论,总结出具有理论性的知识点。据此可知,景观园林工程凸显出综合性的特点。 2.2施工素材价格的非确定性景观园林工程项目在施工时涉及到多样性的原材料类型,且原材料价格地区差异明显,因而,景观园林工程在具体施工时的材料无法有效地掌控好具体的价格。当下,国内尚未对园林景观植物素材栽植的定额加以标准化的统一处理,不同地区的运算方法及其标准均存在区别,从而导致景观园林在施工时所涉及到的造价指标存在非确定性。2.3较长的养护管理周期景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亦为园林工程项目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它的最为明显特征在于持续性的周期较长。景观园林在绿化施工养护的过程中,其所涉及到的核心项目包括植被的维护、修理、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栽植花卉、维持景观园林的总体性面貌、日常性管理以及环保等方面。在景观园林工程的维护项目中,流传着“三分种,七分养”的看法,也即仅仅在完成好景观园林养护项目的管理性任务之后,才可以确保景观园林达到良好的效果。 3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3.1场地的处理在施工之前,须先对场地展开生活与建筑物垃圾以及杂草等多种杂物的清除工作,另外,应尽可能地规避对场地所处的外界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在场地适宜时,展开水循环体系的设置,保障景观园林在进行绿化和施工时所处的场地拥有充足的水源。再者,在设计场地环境时,应尽可能地使得修剪、栽植、灌溉以及养护等环节达到预定的要求,挖掘土壤和运送应采取先挖后填埋的方法,确保植被和草坪等均可以与土地紧密结合。保障植被生长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就土质欠佳的土层展开必要的置换与改造处理。对需要加以改善的土质展开酸碱度的抽样测试与统计,确保酸碱度与植物栽植要求相吻合。再者,保障土层的深度可以满足植被的生长要求。经由小范围的改造、土层隔离带的设置以及增强土壤的肥沃度等途径,尽可能地改良土质,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通透性。 3.2植物的组合明晰场地所栽植的植物特征,保证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外部环境之中,定期处置土壤中的植被资源。在栽植植被之前,应先界定绿化的面积,按照土壤面积大小挑选出合适规格的植株。应尽可能地规避绿地和植被内部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整个外部环境的平稳性。 4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4.1成本类的管理园林景观成本类的管理主要涉及到植物素材的开支、施工开支以及设计开支等。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立项以前,即应针对全部的项目成本开支展开研究。比如,在针对佛山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展开绿化施工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基于人力资源的成本、能源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机械装置成本等方面对施工成本展开了实时的管理,有效地规避了资源的浪费后果,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机构综合性的效益。另外,科学地配置好人力与物力方面的资源,目的在于提升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4.2技术类管理技术类管理指的是就景观园林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实施的工艺方、质量监督以及施工预备等方面的管理等。出于强化管理技术水平的目的,就应引入领先的绿化施工方面的技术,且再通过有关机构的测试。另外,在具体施工时,须有意识地强化质量的监督任务,确保施工工作者可以严格地根据相关的要求展开施工的过程。再者,还须做好和政府部门的协调性工作,从而推动施工项目的顺利展开。 5景观园林工程的养护技术要点 5.1强调施肥的合理性在栽植完景观园林之后,应按照植物在各个阶段对于肥料的所需,科学做好肥料的补充工作,施肥量不能太多,即一次性施肥的量少些,施肥的次数可以多些。 5.2注重灌溉的科学性除却施肥之外,景观园林还须及时加以灌溉。灌溉植被时,其量应按照植被的需水特征、当地土壤的含水量、气候改变状况、植被栽植时间的长短及其大小等指标加以界定。另外,在对植被进行灌溉时,须贯彻节省用水的宗旨,规避发生灌溉量偏多的问题,如此不单单对植被生长导致不良的后果,同时还造成水资源浪费。 5.3强化修剪植被的管理植被的修剪本身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养护性任务。对植被进行合理的修剪,可以加快植被生长的速度,同时还可以额外地提升观赏植被的价值。大型的植被,在恢复根系之前,须适量地芟除树冠和枝叶。地植被应定期地展开整形式的修剪。在对草坪进行修剪过程中,须把草坪修剪的高度掌控在3cm之内,在具体修剪时,应始终贯彻1/3范围的修剪宗旨。 6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关键性的平衡功能,从而确保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切实的实效性。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设计过程中,须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和施工现场的现实状况相联系,对设计的方案加以优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张学庆.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8):244+246. [2]徐超.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4):49-50. [3]张佳金.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技术措施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2):110-111. 作者:苏小惠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增长动力浅析 【摘要】轨道交通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快捷高效、运载量大、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在高铁建设的拉动下,中国铁路基建投资规模出现快速增长,加之城轨地铁的大规模投资,带动轨道交通装备需求上升;但进入2011年以来,受铁道部高层人事调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动车追尾事故等因素影响,高速向前的铁路投资出现了降速的现象。受此影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收入增速明显下降,资金链趋紧,经营压力增大。中长期来看,相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作为国内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运力仍显不足,未来铁路建设将继续推进,路网密度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也将增长。 【关键词】轨道交通装备;需求;动力 1、引言 轨道交通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快捷高效、运载量大、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趋势。轨道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城轨、地铁等运输方式,相对应地,国内轨道交通装备需求主要来自于铁路和城轨地铁建设需求,以及海外轨道交通的投资需求。近几年,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依托铁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充分消化吸收轨道交通装备的先进制造技术,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世界轨道交通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2、国内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现状 作为国家轨道交通运输重大技术装备的提供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直接关系国家和社会安全的重要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这使得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内竞争程度远低于一般装备制造业。同时,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涉及国计民生,铁道部对行业内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并对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产品验收通过方可出厂;国家对城轨地铁车辆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控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整车制造企业,以避免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从而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2000年,铁道部下属的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总公司分拆为中国北车集团和中国南车集团,并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中国北车集团和中国南车集团是国内主要的两大综合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凭借较大的经营规模、完整的产品线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两大集团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5%,行业集中度高。此外,由于产业政策和技术准入壁垒的限制,国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尚不能在国内独立开展整车生产业务。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等国外知名企业通过合资设厂、技术输出、联合投标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占据了国内少量市场份额。此外,随着铁道部的取消,后续招标权将逐步下放,地方铁路局的自主权不断加大,可能致使行业竞争趋于加剧。 城轨车辆、高速动车组制造所需部分关键零部件国产率较低,比如城轨车辆中的信号系统、直流供电牵引设备以及高速动车组中的传动及减振装置、网络控制系统等主要依靠进口。部分进口零部件生产周期较长,从外国企业进行采购时的订货、生产、运输等问题会对产品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针对国内供给能力较差的关键零部件类别,外资企业往往会定价较高,从而对行业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 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垄断性决定了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行业主要客户为铁道部及其所属的地方铁路局。铁道部不仅决定着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需求总量与结构,而且还决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政策。由于铁道部对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采取“保本微利”的定价原则和“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使得相关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同时,铁道部的结算政策会随资金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对企业资金周转产生较大影响。 3、国内铁路建设需求 铁路建设方面,近年来,中国铁路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调整了原有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十一五”后三年中国铁路建设投资获得爆发式增长。2008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75.54亿元,是“十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1倍,同比增长88.6%。2010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074.59亿元,同比增长17.8%,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作为铁路投资建设的主要部分,高铁投资从2004年的4.50亿元飞速飙升至2010年的4,415.90亿元,其中在2008~201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成为铁路投资的主要方向。2011年以来,受铁道部高层人事调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动车追尾事故、铁道部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当年完成基建投资4,610.84亿元,同比下降37.58%。 进入2012年,随着事故影响的消退、铁道部资金压力的缓解以及“稳增长”目标的强化,部分停工铁路项目陆续复工,但受资金安排与落实的时滞影响,1~9月投资额仍呈现同比下降的趋势,2012年1~9月铁路基建投资累计完成2,920.51亿元,同比下降15.8%。四季度,在铁路投资计划不断上调以及铁道部资金逐步到位的影响下,2012年四季度完成铁路基建投资2264.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9.97%。在四季度投资大幅走高的带动下,2012年全年完成铁路基建投资5185.06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年投资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2013年,铁道部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其中基建投资5200亿元,车辆购置投资1170亿元,整体投资规模与2012年基本持平。 铁路建设资金来源方面,由于铁路运营的公益性,铁路运营的盈利能力较低。2011年和2012年前三季度,铁道部营业毛利率分别为11.16%、8.63%,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85.41亿元,铁路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为缓解铁路建设资金紧张问题,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成为政府支持债券,同时,给予该债券利息所得税减半的优惠政策,铁路建设资金来源将得到有效保障。2012年,铁道部完成债券融资2,000亿元,其中铁路建设债券的发行规模为1,500亿元,发行规模为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度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不足1,000亿元)。此外,根据2013年3月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铁道部将实行“政企分离”,原有行政职能将划入交通运输部和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原有企业职能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考虑到铁路仍处于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承担着较多公益性职责,预计融资主体的变化不会影响其融资能力。 2012年5月以来,多省先后披露了铁道部下发的《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关信息,该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基本建成规模超4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之前初步确定的规划为4.5万公里),形成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铁路运输网络。将该规划确定的总体建设目标与之前初步制定的铁路“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比较发现,除快速铁路网由4.5万公里调整为“超4万公里”外,其他总体目标基本一致,因此初步估算的“十二五”期间总计约2.8万亿元铁路建设投资规模预计将不会有太大变动。 铁路建设属于基础性产业,其投资规模大、工程复杂,涉及到土木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车辆设备、运营调度、客运服务等多个方面,其中车辆装备作为铁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投资额约占总投资规模的16%。近年来,随着铁路投资的快速增长,铁路车辆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迅速,铁路机车车辆年购置规模快速上升,从2004年的不足200亿元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1,08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根据已有铁路发展规划,预计“十二五”后期,铁路机车车辆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10%~15%。 4、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 城轨地铁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和常住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交通体系压力巨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绿色环保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近年来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轨道交通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数量已达到55条,运营里程1,500公里,近几年来城市轨道车辆保有量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从主要国家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来看,国内城市与主要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未来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仍然巨大。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39个城市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有30座城市获得批准,计划至2015年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线路总长2,500公里,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考虑到国务院对拟申请轨道交通项目城市的基本条件是:地区GDP达到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城区人口300万人。由于申请门槛不高以及轨道交通对其他产业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会积极投入到轨道交通建设上来。2012年9月,发改委审批核准25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国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总投资约3.3万亿元。城市轨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城轨地铁车辆需求的增长,按照每公里平均5辆的密度计算,2013~2020年的车辆年均需求约3,300辆。 5、国际市场需求 从国际市场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运输的市场需求将保持增长势头,在各类运输方式中的份额将持续升高,从而拉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根据德国SCI Verkehr铁路工业信息咨询公司的相关统计,2010年全球铁路市场容量为1,310亿欧元,其中轨道装备的市场容量为743亿欧元。其中,亚太、西欧地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全球最大的三个市场。预计到2016年国际市场对整车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至2.5%;对修理服务的需求增长略高于整车,年均增长率约为2.9%至3.4%,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出口海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 总体看,相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作为国内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运力仍显不足,未来铁路建设将继续推进,路网密度进一步提高,铁路车辆装备的需求也将增长。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推动城轨地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铁路投资、城轨地铁建设和海外需求增长的带动下,未来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浅谈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PLM系统在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应用 摘要:随着竞争的加剧,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创新性等业务需求是企业当前面临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实施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系统。PLM可以有效地提高收入和降低直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PLM;ERP;实施;数据模型;工程资源;工艺数据;集成;编码 一、PLM简介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是一种新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是一种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数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管理的技术。它覆盖从产品的设计阶段一直到产品报废的全过程。它打破了限制产品设计者、产品制造者、使用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技术桎梏。通过实施PLM可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PLM提供了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生产、使用维护到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管理的功能,已经成为了制造商整合和改进产品生命周期流程的有效工具。 二、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实施PLM系统的背景 (一)图纸资料的管理较困难 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产品技术资料,包括电子图纸和文档资料,图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关系,都是采用手工管理,管理难度大,而且在每个人的计算机内都保存和自己相关的电子图纸和文档,不能集中统一管理,新产品设计需要借用已有产品中相关图纸,设计人员需要经常查阅已有产品的设计图纸,由于图纸资料和文档资料的检索十分不便,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二)产品数据修改后唯一性差 由于图纸的借用,很难实现一处修改后,所涉及的产品同时修改,这就不能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图纸更改的及时和唯一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图号相同的图纸可能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运用于不同时期的产品之中,设计人员在对零部件作图纸作更改时,下发时采取旧图换新图的方式,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三)编码不唯一 编码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还没有任何编码系统,所有的编码都是人工编码,编码规则不标准,多人同时编码,难免出现错误以及重码的现象。 (四)数据共享不方便 出于图纸安全性的考虑,设计部门不能将产品图纸和相关数据以电子的方式传递给工艺部门,工艺部门在进行工艺卡片编制和工装模具设计时,只能依据设计图纸进行重复画图。还有设计处往往是设计好图纸以后才传到工艺处,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五)ERP的数据不是由PLM传出 目前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正在使用用友ERP系统进行物资采购计划、采购管理、生产领用、委外加工、物资存储管理、存货成本核算、存货占用资金控制、销售管理、产品成本核算与分析等各方面工作,但是ERP系统的数据是靠财务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和工艺部门的工艺信息进行手工录入的,不是直接来自于PLM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这就造成了重复劳动,而且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 (六)没有统一资源库,数据靠手工处理 没有现成的材料库,材料的选用只能依据设计手册确定,费时费力;对于同一种材料名称存在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叫法,使用不够规范,造成下游部门辨认的困难。 工艺编制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效率低;每个工艺人员技术水平不同,手工编制的工艺文件缺乏一致性,编制不规范;典型工艺、借用件难以利用;没有统一材料定额计算模块和材料特征库,工艺部门对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计算方法与标准不统一,同一部件,不同人员算出的结果会有差异,而且汇总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采用手工统计容易出错。 三、PLM实施过程 2006年1月,工作领导小组与实施小组成立,随后编写了需求分析报告,邀请八家在国内来说实力较强的公司来竞标,每家软件公司用两天时间做调研,然后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厂长和总工多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选型的问题,最后决定买国内软件,因为国外软件虽然成熟,但它的二次开发能力差,不能满足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需要,最后选择三家参与工厂项目招标,项目小组决定根据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出了几道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问题,看看那家公司的产品适合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经过仔细的分析,最后选择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我们的实施PLM系统。 2006年9月实施人员正式进厂,和工厂的相关业务人员组成了实施小组,我担任系统管理员角色,和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一起开始进行具体的项目实施调研,和业务人员反复讨论解决方案,同时进行系统理念的培训,使设计、工艺和标准化人员对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进行软件和数据库的安装和调试,进行系统模型的定制,包括各种数据模型的定义,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种文档模版的定制,权限的分配,电子签名的制作,流程模版的定制,工程资源的定制,工艺数据的定制,包括各种工艺卡片模版的制作,工艺文件的模版的定制,在定制过程中要和相关的业务人员讨论方案、模版的样式,经过反复的修改,测试,直到适合业务人员使用为止。另一方面进行大量的系统使用培训,做使用说明文档,操作录像。 基本模型搭建结束以后开始录入基础数据,由于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先上的财务软件,好多基础信息ERP中都存在,但由于不是设计人员录入的,数据比较不规范,经过数据整理,导入PLM系统,同时设计人员开始搭建产品结构,导入图纸,这期间又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编码的问题,左右件的问题,无图件、紧固件的问题以及明细表是否下图的问题,经过实施小组和总工、处长以及各个组长仔细衡量,反复讨论,最终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为了尽快让设计工艺人员设计熟悉系统,选择GQ70车型在系统里模拟,从搭建产品结构、导入图纸、跑流程、划工艺分工路线、做工艺文档,把所有的功能都应用一遍,为了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方式,选择新设计的低压液化气车型作为系统正式应用的数据,为了做到万无一失,PLM系统和以前的工作方式同时进行。 和ERP进行集成,以后产生的新数据都在PLM系统里产生然后传到中间库,由ERP进行接收,新增的设计自制件由设计人员直接编码,新物料编码采取走流程的方式,由财务审批,最终给码。由于ERP里没有批次的概念,设计更改的也传到中间库,由ERP决定是替换还是新增。 四、实施PLM系统以后的效果 (一)图文档管理 为已有的产品数据提供一个管理平台,大量的已有资源有效管理起来,提供便捷的产品资料库,由于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三维造型、二维图纸及与该产品相关的工艺信息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保证电子文档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正确性。 (二)产品结构管理 根据产品结构随时自动生成产品明细表,提供给工厂的其他部门,工艺部门进行产品工艺设计、工时定额核定,财务部门进行物资采购、成本计算等,建立由设计到财务的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数据链。 (三)产品流程管理 实现产品设计工作流程电子化,对产品开发过程和设计更改过程中的所有节点进行监控。工作流管理强调对数据和文档生命周期的管理,数据的校核、审核、批准、归档等都是通过工作流程实现的。下游的设计人员可以提前查询设计图纸,并作相应的准备工作,并行地进行产品开发工作。这种并行的产品开发模式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及时纠正设计缺陷。此外,工作流和过程管理还提供辅助管理功能(如警告、提醒机制等),可以提高工作流和整个设计过程的管理效率,改善管理质量。 (四)和ERP的集成 设计部门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可以查询现有库存,对现有库存进行优先选择,防止库存积压,工艺人员在进行做工艺的时候可以实时查询ERP中的库存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时间。新产品设计完成后,将产品结构和新增物料导入中间库,ERP系统进行处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的财务人员的重复录入,可以对新物料提前进行采购,缩短了生产周期。 五、还需改进的方面 (一)流程功能不够强大 现在的流程不能很好的适合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模式,在一个流程中不能实现无问题的图纸到下一个节点,有问题的返回。返回的路径唯一,不能返回到上一个节点,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二)基本数据库没有搭建起来 录入已有车型和新设计产品的时候需要借用另一种车型的某个部件或配件,由于部分已有产品没有进入系统和配件库不完整,导致了重复工作。 (三)项目管理功能不能满足工厂的需要 PLM系统自带的项目管理功能模块太简单,不能满足工厂的需求,如果采用和Microsoft Project 进行集成的话,还需要购买正版的Project软件,而且要进行对Project软件的培训。 六、结论 PLM系统实施以后,建立了产品研发平台,形成各种资源库,缩短了研发时间,提高了新产品的设计效率,在进行工艺设计时能方便调用产品的设计资料和相关的工艺资源,从而加快了工艺设计,还实现了产品研发与ERP系统双向信息传递。使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浅谈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铁路高职院校发展研究 摘要: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这为铁路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分析铁路高职院校在服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铁路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一些具体做法,可以为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服务;校企合作 铁路高职院校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服务于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紧密地围绕着铁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铁路高职院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对铁路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铁路高职院校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铁路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高职教育作为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结合紧密度很高的教育类型之一,对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反映很灵敏,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铁路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国家、省、市全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高速列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将达到18万公里,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湖南省拥有核心企业和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湖南省政府提出“要以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方向,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突出重点领域和主导产品,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特高压输变电等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地方政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制定了扶持政策。株洲市政府在《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千亿产业集群,并制定了《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具体确定了对骨干企业专门的扶持政策,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供应、财政、税收支持做了新的安排,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所在地田心高科园、金山工业园二期铁路货车与铁路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以及河西电力机车电子器件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以园区现有产业公司为基础,由株洲市国投公司、高科集团及有关社会民营机构协助其整合筹措资金。从2010年起,建立了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据课题组对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一线行车企业或制造企业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公民素质、科学思维能力、人文素质、人际交流能力、个性品质、创新素质。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取决于高职教育本身,更取决于就业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过程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接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探索铁路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员工特质的目的,在于将行业企业员工特质与学院人才素质培养对接。铁路高职院校有必要将铁路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员工的特质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评价指标,根据员工的特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推进高职学生特质培养,切实培养一大批能够达到铁路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员工特质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铁路高职院校应有目的地将公民素质、科学思维能力等6大特质纳入铁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以特质为重点开展人才培养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铁路高职院校服务于行业及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铁路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无论是在服务的方式还是在服务的程度及服务的深度等方面,均难以达到行业或企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专业设置没有对接行业需求 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对接行业或企业的需求,从而导致自身的特色不鲜明,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正在呈现集群式发展,高职院校应围绕产业群的变化调整专业。围绕产业的发展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产业集群的重要体现。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技术结构会有所调整,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高职院校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调整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是适应这一变化的有力举措,其方法一是调整专业结构,二是拓展专业方向,三是丰富专业的发展内涵与知识内涵。 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求 由于一批铁路高职院校是由“三改一补”升格而来,因此,在师资力量及课程体系重构方面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还带有本科“压缩饼干”式的特点,受到中专的“发酵馒头”的思想约束,师资的“双师”素质还不明显,课程还是以学科型为主。因此,高职院校应主要在提升师资水平、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方面下工夫,以此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要通过建立教师下企业制度、定期送教师到企业跟班培训等方式,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学校要完全按照产业群中企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将企业真实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而不是到了企业后再进行培训,从而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浅谈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得各国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强,通过构建适合国内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可优化企业间的关系网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由于关系的不稳定性带来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入手,探讨现行产业结构的市场绩效,并从改善绩效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面向全球产业链的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 产业结构 价值链 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需要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一是重大、核心技术问题;二是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产业链;三是有助于解决前述重大、核心技术问题,有助于构建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所需产业链的产业组织问题。本文将着重研究产业链及产业组织问题。 一、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 从产业链的结构来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国内有其完整的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之间不存在主要环节和工序的联系,而是与全球价值链并行共存,二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如图1所示。 1、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以及原材料等环节位于产业链的上游 在产业链的最前端,专业的研发设计企业、专业的零部件生产商迅猛发展,如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他们接替了部分整车厂商转移出来的生产和研发任务。这些研发设计企业根据理念设计新车型,同整车企业一起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关键零部件。因此,整车企业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专业化设计、零部件的竞争性采购,低成本组装。而品牌设计、差异化营销、金融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则是从纵向一体化生产模式中剥离出来的重要环节。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都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有着较高的附加值,能为制造企业建立独立的销售渠道,促进自主创新量的增加,拓展融资渠道,进行差异化营销,最终提高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 2、整车车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位于产业链的核心 近几十年,由于发达国家的轨道交通市场已趋于饱和,行业合并重组和集中化趋势明显,各跨国公司向全方位系统集成公司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资源整合,成立了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两大公司,其下属的北车长客、北车唐车、南车株洲机车、南车青岛四方、南车南京浦镇等企业主要从事车辆的制造,共同垄断了中国铁路机车制造业95%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工作。 3、物流、维修以及租赁等售后环节位于产业链的下游 随着区域化、专业化的企业间分工模式的深化,维修、租赁、物流等细分行业也逐步从整车厂商剥离出来,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 我国机车车辆的维修体系主要包括大修、中修、小修和辅修四个层级。一般来讲,辅修、小修和中修由铁路运输系统的机务段和车辆段完成,而大修一般由铁路车辆厂完成。另外,机车车辆的各种耗材是按照损耗程度进行更换的,主要包括车轮、车轴和刹车片等。这些都属于整车产品的售后环节,位于产业链的下游,但又和零部件、整车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形成铁路客车、动车组、城轨车三大检修系列,多品种的检修格局,发展成为国内铁路客车修理的龙头企业。北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检修基地,铁路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矿机车制造基地。 二、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分布特征 1、通过资源整合,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已经形成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资源整合,成立了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两大公司,其下属的北车长客、北车唐车、南车株洲机车、南车青岛四方、南车南京浦镇等企业主要从事车辆的制造,共同垄断了中国铁路机车制造业95%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工作。 2、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模式不断深化 从专业化分工来看,车辆和零部件相关的研发部门、整车车辆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主要是在中国南车、北车两大公司内部进行的分工,增压器、调速器、缓冲器、紧固扣件、通信信号系统等其他车辆配件、零部件的市场结构则表现出较强竞争力,包括几百家企业,已初步具备完整的产品系列生产和研发能力。 这种专业化生产的产业组织模式已经具备了模块化、网络化的基础,其理由是各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已经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特色明显。例如,北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检修基地,铁路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矿机车制造基地;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形成铁路客车、动车组、城轨车三大检修系列、多品种的检修格局,发展成为国内铁路客车修理的龙头企业;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铁路罐车设计、制造;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铁路电力机车检修和K系列漏斗车设计制造;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的电传动装置产业化基地;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建有国内最大的拉铆钉(销)试验检测中心和制造基地;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则是国内轨道车辆空调的第一大供应商等等。 三、现行产业结构所取得的市场绩效 1、从单个企业来考察市场绩效 最能综合反映市场竞争有效程度的指标应该是市场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利润率和人均销售收入。如表1所示,以中国北车集团下属某公司(由于资料保密性的需要,此处的公司名称以“某”表示)2004—201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企业的从业人员数基本稳定,但工业产值和利润额均增长迅速,人均销售收入从35.64万元/人增长到61.57万元/人,销售利润率也从0.37%增长到4.3%。 将历年人均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率两项指标纳入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人均销售收入还是销售利润率,其大幅度地提高都出现在2008年以后。究其原因,这与我国近年来发展高铁和城轨的内需增加密不可分。但数据也表明,从2007年开始的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有效的,至少提高了下属企业的市场绩效。 2、从中国北车集团来考察市场绩效状况 据表2数据计算可得,中国北车股份公司2010年的人均销售收入平均数为80.63万元/人,平均销售利润率为3.47%。股份公司的人均销售收入较高,平均销售利润率则相对略低。 但可以看出,人均销售收入高于整个产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有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大同电力机车、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及大连机车车辆等企业;销售利润率高于整个产业平均水平的企业也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大连机车车辆和西安轨道交通装备等企业,说明这些企业的市场绩效也相对得到了改善。 四、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平均销售收入水平较低 如表3所示,2003—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数从311.77万人增加到573.72万人,工业产值和利润额均增长迅速,人均销售收入从35.33万元/人增长到95.02万元/人,销售利润率也从7.06%增长到8.91%。相对而言,2010年人均销售收入明显高于整个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就只有唐山轨道客车、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和大连机车车辆等企业,说明整体的平均销售收入要远低于整个交通运输装备制造行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是以利润总额除以销售收入计算得到的,而表2中中国北车股份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则是以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计算得到的。在公开的有限数据资源中,只收集到大连机车、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总利润”数据,可分别得到销售利润率(以总利润计算)大连机车为6.57%,西安轨道装备为9.84%。从这两家公司的销售利润率指标来看,市场绩效还是得到了改善,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整个行业的市场绩效改善较为接近。 2、缺乏有特色的龙头企业 面对综合性跨国公司的强势竞争,我国缺少能与之抗衡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在规模、融资能力、成套工程能力方面,还无法与国外GE、三菱、西门子这样的巨型公司相比。由于两大公司在市场上势均力敌,基本上没有形成市场和服务方面的差异化,导致产品结构相同,重复投资改造严重,而研发与人才资源又得不到整合,这和一般的寡头市场相去甚远,难以协同一致对付外部竞争,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等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3、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仍需技术创新 同时引进多国技术和多元化的体系标准,行业力量分散,各主机厂总体把握能力与协调能力有限,在实际转让过程中,关键技术都内含在部件中,如电机和电路控制等核心技术,外方并不交底,工厂只是装配而已。尽管目前我们在以下关键技术上处于全球相对领先的位置:高速线路技术、高速动车组技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高速牵引供电技术、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安全检测技术。但是,我们还有10%的零件需要进口,主要集中在轮、车轴、轴承三部分。尽管比例较小,但它们都是核心部分,而且属于耗材,是下一步国产化的关键。例如时速超过160公里的动车组所用轴承,目前我国还需100%进口,国产高铁轴承真正配套至少要两三年。 五、构建面向全球产业链的国内价值链 1、国内价值链的构建模式 通过构建适合国内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可优化企业间的关系网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由于关系的不稳定性带来的问题。如图3所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国内价值链的建立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进行。第一,水平关联拓展。凭借拥有的战略资源,从提供运输产品到提供关联产品,如承揽大型企业所拥有的专用铁道和专用线的运营、维修和管理业务(包括组织社会共用),参与跨国铁路收购并负责运营管理等。这主要适用于主机厂商的高端嵌入,他们致力于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并向生产服务业延伸,扩大规模,提高集中度的方式嵌入全球产业链,与其他制造企业巨头形成水平竞争局面。第二,纵向增值拓展。各配套的零部件专业化厂商(涉及基础装备、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等)通常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群,则应通过整合资源、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提升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所处较低端环节的价值和利润。当然,在高端嵌入路径方面,应当鼓励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品牌实力、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的本土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建立战略联盟等手段,与跨国公司在R D、设计、高端制造、营销、品牌运作、市场服务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并最终形成对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能力。 但是,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劣,关键在于产业链上的主机厂商和其他厂商之间是否形成契合度较高的配套协作关系。所以,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否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密不可分的。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可以通过联盟与合作的创新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快的成长,以参与到全球产业分工和竞合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内建立公司级、事业部级的两级研发体系,对外与合作伙伴共建能力中心重点关注系统化的复用、知识的分享与经验的传承以及员工技能的不断提升,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构建国内价值链需要注意的问题 (1)研发组织应采取企业主导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的模式。从传统的组织模式来看,研发活动不外乎是政府主导的培根模式,或是市场主导的斯密模式。培根模式多用于公共产品研发领域。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属于竞争性产品,所以应采取企业主导的市场研发模式。但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应结合开放式创新的方式来建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吸收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加快推动重大技术突破,以深化原材料产品加工发展,创新行业整体的商业模式,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浅谈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国内铁路轨道交通装备租赁业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现代租赁业的发展和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业的发展实际, 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务在国内外铁路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现状,对租赁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融资租赁 轨道交通装备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其中,资金的获得与投融资渠道的拓宽成为当务之急。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方式灵活、政策限制少的融资手段,是解决铁路运输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装备等移动设备需求与资金矛盾的有效方式。 一、现代租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租赁自50年代在国外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趋势,融资租赁是其主要标志特征。1981年4月,中国第一家现代租赁公司——中国国际信托公司旗下的中日合资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租赁业的诞生。中国现代租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过去3O年中,中国租赁行业几度沉浮,融资租赁业务初被引人国内时曾一度兴盛,但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应收账和坏账激增使得国内租赁业濒临行业性破产,此后租赁业在中国陷入长期沉寂。直至2007年银监会颁布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银行获准涉足租赁市场,租赁业才浴火重生,在国内再度受到各方的关注。 为促进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商务部了《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的重要意义,提高融资租赁交易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提升融资租赁业的地位,鼓励融资租赁企业拓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意见》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完善行业监管,研究出台一系列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出口退税等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截至2010 年,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总交易额超过4200 亿元,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7000 亿元。融资租赁服务领域日益拓宽,融资租赁逐步渗入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直接租赁、联合租赁、售后回租等交易模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租赁公司融资渠道拓宽,金融债券、基金、信托、上市等融资模式得以尝试和采用,中国融资租赁业务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外轨道交通装备租赁业务发展现状 世界范围内,欧美国家铁路轨道交通装备租赁业最为发达。 1.美国铁路装备租赁情况 美国有世界上最为成熟的租赁市场,租赁种类繁多,租赁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在铁路行业,美国很早就开始了机车和货车租赁。美国铁路运输设备租赁市场中,承租方主要是美国铁路货运公司,出租方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制造厂商。这类厂商在生产、销售铁路设备的同时,也开展租赁业务,其中一些大的厂商通常通过合资或独资成立子公司来从事租赁业务。对制造商而言,租赁既是业务的拓展,更是一种有力的促销方式。美国重要的租赁厂商主要有GM EMD、GE、TTX等。其中GM EMD通过与GATX铁路子公司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开展机车租赁、维修、零部件销售等业务。GE公司可供租赁的铁路产品包括机车和货车。TTX等公司作为货车生产商同时提供多种类型货车的租赁服务。 二是银行、银行下属企业、财务公司、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芝加哥货车租赁公司、康奈尔财务有限公司等属于这种类型。 三是专门租赁公司。这类出租方有的从事多个行业产品的综合租赁,有的专门从事铁路设备租赁。GATX和CIT都是比较有影响的综合租赁公司,而GATX的铁路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罐车和货车租赁商,它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和管理的铁路车辆超过16万辆。CIT的铁路子公司则可以向美国I级、II级和地方铁路提供多种类型的货车租赁。 美国大部分铁路运输设备租赁公司提供的租赁形式多样,既有融资租赁,又有经营租赁;既有单一投资租赁,又有杠杆租赁;既有直接租赁,又有转租赁、回租租赁等。对于美国铁路货运公司,租赁是融资和获得设备使用权的一种经常性手段。 2.英国铁路装备租赁情况 英国铁路机车车辆租赁有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市场结构形式,它以3家租赁公司为绝对主导,这种市场格局的形成与英国的铁路改革直接相关。1994年英国铁路改革后成立了3家机车车辆租赁公司,接管英国铁路的机车车辆,几经转卖,最终3家银行分别成为这些公司的最终投资者。3家公司分别是Angel Trains(投资者为苏格兰皇家银行)、IISBC Rail (投资者为汇丰银行)、Porterbrook Leasing(投资者为阿比国民银行)。铁路客运特许经营公司、货运公司通过与他们签订租赁协议获得机车车辆使用权。据统计,1996年到2011年英国国内新购供出租的机车车辆为5259台(辆),其中4850台(辆)(占90%)为以上3家公司所有。 英国的特许经营机制,促使运营商追求特许期内机车车辆使用效益最大化,经营租赁因而成为最普遍的租赁形式。这在一方面满足了运输需求,另一方面不需要进行巨额的残值处理,有效利用了资金资源。对于租赁商,除了向客户提供已有机车车辆租赁、改造和维修、购进新车出租外,有的也开展回租租赁业务。这样,既使运营商获得了有效融资途径,又使自身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3.德国铁路装备租赁情况 西门子和Adtranz都是闻名世界的机车车辆制造商,这两家公司在德国铁路网络开放不久,就设立了商业机车储备库(Loco pools),大力开拓机车出租业务。Vossloh一直在从事小批量机车出租业务,2000年它又与英国一家机车出租公司合作,组建了一家专门从事机车出租的子公司,实力大增。在德国150家独立铁路公司中,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财力有限,自购机车车辆一次性投资过大,在财力上难以承受,租赁机车车辆便成为它们的首选。而一些从属于大型企业的独立铁路公司,拥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和一定数量的机车车辆,随着业务发展,自有的机车车辆已不能满足需要,但为了避免资金积压,它们也往往选择租赁。由于日益增长需求的拉动,德国铁路机车车辆租赁业欣欣向荣。 国外机车车辆租赁总体特点是租赁机构多元化,租赁形式多样化。另外,随着租赁业务的深化,特殊目的机构(SPV)等租赁证券化方法开始采用,不少租赁公司,同时开展租赁、贷款、风险投资、信托等多种经营,向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三、国内铁路轨道交通装备租赁业务发展现状 目前,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在我国航空、海运、工业装备等领域已有30多年的应用,飞机租赁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租赁的典范。融资租赁对于飞机、船舶等运输业和大型设备制造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相对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例如单架飞机或者轮船的造价往往达到上亿美元,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很难拥有如此巨大的资金来完全的购买它们,国外通用的经营方式就是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现在,世界上大型的船舶和飞机的租赁率达到了70% 左右。从事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银行系租赁公司.即金融租赁公司.主要由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受银监会监管:另一类为厂商系租赁公司.主要由相关产业集团投资设立.受商务部监管。 铁路轨道交通装备与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特点相似,但租赁业务起步较晚。1998年,广深公司引进瑞典X-2000摆式列车,在广深线以“新时速”命名投入运营。自运营以来,“新时速”就以良好的服务质量和较低维修费用,打响了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得到了业内外好评。 “新时速”采用的是典型的融资租赁模式,广深公司从1998年8月到2000年底两年多的时间里,以固定年租金租赁该列车,2000年底转租赁为购置。租赁期内,出租方提供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广深公司除支付租金外,仅支付一定的技术支持费和极少量的维修费。购置后,广深公司与出租方签订了“新时速列车技术支持协议”,根据协议出租方有偿继续提供维修技术支持。 “新时速”开创了我国铁路以租赁方式利用外资的先例,使我国以少量的前期资金投入获得了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技术装备。租赁期内平稳、可预期的资金流出,出租方提供的全面技术支持,确保了企业合理成本预算和安排,促进了我国对先进技术装备的认识与掌握;以固定的价格,最终获得租赁设备所有权,集中体现了以租赁实现外资融通,以租赁促进新技术采用,以租赁实现技术结构调整,以租赁适应运输市场需求的优势。 近几年,我国铁路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中国南北车集团、中国铁路物资集团均成立了投资租赁公司,业务范围涉及铁路和城轨交通领域,并已有几年成功运作的经验,但规模还不大。如铁物租赁公司2008年租赁给集通铁路公司34台DF8B型内燃机车,融资额为2.8亿元;2010年至2011年租赁给集通铁路公司大型养路机械,融资额近1亿元。 在当前国内铁路轨道交通装备需求稳步增长的形势下,许多企业都有参与铁路轨道交通装备融资租赁业务的积极性,也提出了开展融资租赁、经营租赁、联合租赁等多种现代租赁的实施设想。银行机构、投资公司等金融系统的租赁公司也一直高度关注铁路行业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中投融资改革的进展,参与铁路轨道交通装备融资租赁积极性较高,也开展了一定范围的研究与尝试。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铁路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开展大规模融资租赁的时间较短,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还不完善,经验还不足,因此,还难以准确、全面地把握融资租赁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1.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融资租赁的管理部门,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往往受到很多不同的政府部门监管,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对于市场机制、业务范围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影响了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同时,为了促进企业的融资租赁的合作和发展,国家应当制定融资租赁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灵活的融资租赁方式,通过融资租赁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目前铁路行业没有制订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规章制度,虽然小范围开展了装备租赁业务尝试,但资金规模小,操作比较简单,还不具备指导大规模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条件。要更大范围、科学有序地推进融资租赁业务,还需要建立必要的配套政策法规,使管理程序有章可循。 3.开展装备租赁业务模式比较复杂,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实施方案,但要求经营主体对目前已有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才能使融资租赁方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装备的投入产出分析,并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因此需要研究分析铁路运输财务清算体制如何适应融资租赁的开展问题。 4.铁路轨道交通装备资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必须保证产品运用在安全、质量、检修等方面的特殊要求,需要认真研究制造、运用、维护等相关专业技术管理和责任主体方面的问题,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 5.我国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有效的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其业务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提高。由于人才的个人素质之间的差异和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了融资租赁方面的综合性人才的缺乏。 五、租赁业务发展建议: 1.深入调查研究。为积极稳妥地开展铁路轨道交通装备融资租赁业务,需要进一步对装备融资租赁业务进行广泛深入调研,进行专题研究,有针对性的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融资租赁理论和案例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比较,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适用对象、政策框架与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先在部分单位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再作推广。 2.发展多样化租赁方式。租赁方式多样化是现代租赁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的租赁还主要是一般性的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形式过于单一,租金支付方式不科学,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不同情况。发展多样化的租赁方式,有利于开拓租赁市场,扩大租赁业务服务对象和范围,满足不同的需求。 3.加强理论研究、培养现代租赁人才。行业主管部门、各种金融和经济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应开办现代租赁业务课程和各类培训班,加强对现代租赁业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培养一批懂金融、经济、管理、技术的高素质的现代租赁人才,为我国现代租赁业健康发展服务。 4.提高租赁主体综合能力。我国租赁企业资金筹措渠道狭小,租金拖欠问题导致租赁企业资金周转性差,背负较高经营风险;租赁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因此,要提高租赁企业资金筹措能力,可以通过制定金融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租赁企业注入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租赁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或税收减免;鼓励业绩良好的租赁公司上市发行股票,扩大筹资渠道。在企业自身增强竞争力,抵抗风险同时,政府也应建立租赁信用保障制度,比如租赁保险,担保等,从外部加强租赁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保护租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六、结语 总之,融资租赁资产是金融资产中安全度相对较高的资产之一。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会使承租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会使出租人获取安全性较高的投资方式、同时也会使供货商扩大销售渠道。目前,国外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对融资租赁的认识和利用上还不成熟,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金融实际,大力发展现代融资租赁业务。
摘要: 在分析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生理学课程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团队建设以及做好课程设计等自上而下的路径构建一门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以期为高职院校其他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课程改革对院校的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共享程度、拓展教学时空,增强高职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在政策层面对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生理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研究、揭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节机制,起着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作用。学生能否全面精准掌握生理学知识,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巨大影响。基于此,建设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专业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在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索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以期为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发展过程及不足 1.1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过程 我国在线课程雏形追溯起来应是2000年启动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工程建设”,通过远程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开放式网络教育模式,构建了终身学习体系,对推动我国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奠基作用。但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设计多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学内容单一、互动较少、缺少评价体系等,且没有明确的分层次建设。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开始探索进行精品课程建设。这一时期的建设工作实现了从“以资源为中心”的资源建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共享的转变,高职院校初步建立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库,但网络化教学还没有大范围进行。这一时期因主要建设群体仍是高等学校且高职院校经验不足等,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现象,部分建成的课程教学内容过时、教师手段单一、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即使在本校内资源共享程度也较低。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内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通过遴选形成了本科、高职等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共享体系,高职院校开始加入了开放课程建设的队伍。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育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为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构建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推行跨校、跨区域、跨类型的学分互认,各省开始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新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等,都在政策层面上促使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从之前以高等学校建设为主、高职为辅的结构化建设中独立出来,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1.2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不足 随着前期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以及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2.1全方位支持力度不大 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存在地方支持、经费支持、技术设备、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导致现阶段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陕西省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因学校综合设计不完善、经费支持倾向性不强、教师认识不足等,2018年前后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出现了“谁申报建设谁”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建设数量的增加,立项有了选择性,但也多是以申报团队能力强弱为主要考量指标。到2020年,教育部认定的高职院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99门,综合分析这些建成的课程,还无法达到建成一批以学生为中心的系统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的目标。 1.2.2团队力量较薄弱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团队多为某一课程任课教师,每人负责若干章节,教学风格、水平以及教学内容、资源等容易出现偏差较大的情况。同时,专业教师缺少信息化能力和相关知识储备,且主要精力还没有从重科研转变到重教育教学改革上,在课程制作过程中投入的精力较少、热情不高,建成的课程多是将课堂内容网络化,存在教学设计不充分、课程信息化水平不高、特色亮点不够凸显、后期使用过程中维护跟不上等情况,导致在线开放课程使用率低,教学效果较差。 1.2.3在线开放课程使用规范性有待提高 如果说前期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为时间节点,为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现阶段,各高校认可的在线课程平台有22个,极大地实现了不同高校之间优质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多在学银在线、智慧职教、智慧树等平台上线,还有部分省市自主开发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但查阅各平台现有的高职院校课程,除开发者开展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使用外,其他学习者较少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资源认证标准和体系还没有构建起来。同时,还存在课程规模没有系统化、内容更新不及时、课程利用率较低、后期维护跟不上、交流互动较少等情况,致使优质资源无法真正实现共享。为更好地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高职院校应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以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程,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一最终目的。 2以生理学课程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地,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通过以上分析,笔者以生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例,探索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养教学团队及加强使用管理等自上而下的建设路径来提高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以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2.1高度重视,合理规划 学校层面要对课程建设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做好调研工作,如拟建设课程当前建设情况、学习群体数量以及受欢迎程度、开放的平台等。在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做好课程规划,如在立项所建课程时要做到以点带面,以典型专业为引领,分析专业设置情况,先行建设一批使用较广泛且有一定建设价值的专业课程,其他课程也要列入规划,以建成基本覆盖各专业核心课程的一系列在线开放课程。同时也要注重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工作。此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如制定相配套的财务制度以保障教学团队经费支持,鼓励更多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以我院确立建设生理学课程为例,调研了以面向群体是各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及师生的学银在线平台的高职院校生理学相关资源共享课程,现开设8门,选课最多的一门课程有将近两万人学习,这极大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该课程是医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我校每年学习该课程的医学生有2500余人,如建成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均有提升作用。 2.2加强团队建设 笔者查阅了上述8门课程教学团队的组成,团队成员90%以上是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具有对应的专业背景,在课程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更应注重工学结合、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及高度共享,所以团队成员还应包括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以及课程制作、运行和管理教师(信息化技术服务教师)。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还要做到以老带新,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团队成员职责方面先行做好规划,如课程负责人需具备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负责课程设计,结合行业动态准确把握课程建设内容,确立明确的建设目标,并针对每位任课教师的特长分配不同的任务。学校任课教师要掌握课程前沿,在进行课程知识点设计时及时加入最新的教学内容,做到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行业兼职教师发挥行业优势,主要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实践课程的授课或开设某一知识点的专业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行业的认识程度。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制作多由外包完成,但随着建设课程量的增多,各高职院校已开始着重培养本校教职工的在线课程制作能力,团队中加入信息化技术教师可大大提高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2.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石,从教学内容的设定、资源库的建立、教学设计和方法到教学活动等都应提前做好规划。 2.3.1学情分析是抓手 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兴趣较低、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根据生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结合学生学习时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情况,将每一个知识点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作为一个小专题进行呈现。例如,肺通气的原理内容包括概念、机制、影响因素、临床相关知识以及功能评价,在线单一讲授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去听课兴趣,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可加入话题或案例,如以新冠肺炎为话题引出医护人员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并讨论新冠肺炎患者为什么需要呼吸机等问题,通过融入思政元素、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其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通过探究、逻辑推理来完成课程学习。 2.3.2资源库建立是重点 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视频库、随堂测试、课堂讨论、单元测试、试题库、知识拓展库、虚拟仿真实验、3D实验等,这些资源大部分可通过对之前的精品课程等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获得。同时,还要注意结合生理学历史,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物学简史、生理学重大突破或创新等呈现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所以要整合资源,将基本知识模块化,以短小视频形式呈现;扩展的资源要广泛化,如将知识扩展库、实验视频、其他平台短视频等放在教学资源中加以呈现,建成系统化教学资源库,促使学生主动学、愿意学、学得懂、学得会。 2.3.3课程教学设计是核心 课程设计是对授课计划、教案、课程标准、目标、内容、教学重难点、PPT、课程评价与反思等内容的制作总领。在线开放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碎片化学习,生理学课程教学设计就要根据现有的教学时长,将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结合线下课程,开课时间维持在14周左右。在具体内容设计上要因材施教,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如心血管循环系统功能中心脏的功能这一知识点,可利用3D动画将心脏如何射血这一过程展示出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其他相关内容的设计要结合视频内容加以完善,以利于学生的系统化学习。 2.3.4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线上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或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直播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在线课程加以应用,从而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这一教学改革目的。另外,可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如在考核中增加对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在线讨论积极程度等的考核,可通过查看学生在学习平台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答题情况、互动讨论等给出相应的分数[2]。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报告来评估其表现及学习效果,进而针对学生个体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可以拓展教学时空,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本文通过对生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笔者认为可通过高职院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教师层面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及专业特点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建设具有职业特点的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发挥“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张飞飞.高职学生学情分析及教学改革应用[J].知识文库,2020,37(10):96-98. [2]郑亚萍.多维度生理学在线精品课程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2):27-28. 作者:王喆 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及养护技术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园林景观、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美的享受。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常见园林绿化栽植的类型,并对其养护技术做了论述。 关键词:北方地区;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养护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加快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园林建设作为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有效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城市园林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面积和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北方城市园林种植的类型应符合北方的气候特点,节约用水。 1北方常见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及养护技术分析 1.1北方城市常见树种规划 北方地区的树种规划应将节水性植物考虑在内,并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配置,不能忽视了对植物生理性的关注,以免造成大面积浪费。在选择园林绿地植物时,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在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植物品种的同时,还应科学的、合理的从外部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强节水耐寒特征的新品种植物材料,以此来进一步丰富北方城市原来的生态景观。 1.2园林绿地建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要想实现对园林植物的科学选择,就必须对当地的乡土植物进行有限的选择,选择具有观赏价值、适应性强的品种,例如,圆柏、柳树、榆树、槐树、丁香、香椿树等,是北京地区园林绿化的基本树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中一定要注意质与量的同步,严格控制常绿草坪的配置比例、乔灌木栽植的比例。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以复层植物群落的结构作为主线,进一步增加绿量和生态效益。 1.3耐旱植物的选择及养护技巧 在北方园林绿地建设中,选择耐寒植物非常有利于北方的气候和缺水的现状。由于在园林绿地的建设中,植物的品种多样化将出现用水量的差异,园林绿地在规划时必须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植物材料进行合理配置。例如,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草坪地被植物的选择,如果选择具有较强抗旱性的草坪地被物种,将大大节约用水资源。金叶莸非常适合在我国北方缺水城市种植,该物种喜光、耐半阴、耐寒、耐热、耐寒,并且能在-20℃以下的地区安全露地过冬。相关试验数据资料显示,越是在干旱天气、光照强烈的北方,金叶莸叶片越是呈金黄色,如果长期将其置于半阴的条件环境下,其叶片多呈现淡黄绿色。值得北方城市园林种植人员重视的是,如果土壤经常积水、湿度过大,金叶莸根部、根颈附近的枝条皮层很容易出现腐烂变褐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植株的死亡。特别是在多余的夏季,应注意少浇水、防止出现洪涝。 1.4防治病虫害 在北方的园林中,最常见的虫害主要包括天牛、潜叶蛾、蚧壳虫、金龟子、木虱等。对于这些病虫害的危害,一般采用杀虫剂、介特灵、速扑杀等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绿地的清洁,必要时可以先进行修剪然后再喷药。 2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的严重污染,道路的异常拥堵等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然清新的交通环境、优美整洁的绿地建设是每一个城市人心中的渴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已成为城市建设者们的重要职责。 作者:刘青玲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城关分站 园林类论文: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研究 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复杂多样的情况,由施工的环境来决定,因此在施工许多中往往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解决,施工技术中也存在着相应的漏洞和选择性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施工过程掌控以及如何在园林工程中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园林工程的类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施工中程序解读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园林工程设计及施工做出笔者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园林工程类型;施工程序 园林工程的施工与一般的建筑施工有一定的差别,不仅仅是按照图纸将建筑造出相应的模样,还需要特定的造型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尤其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更是需要有灵巧的手法将景物与建筑浑然天成的混合在一起,既有其美观性,也应有其使用价值,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因环境而变得更加美好,因此下文便突出介绍园林工程的类型与施工过程的细节。 1园林工程类型 1.1基础性工程 (1)土方工程施工 这类施工主要包括建筑中与土地有关联的部分,例如人造水池、挖沟、开凿铺路、树木栽培等等,在园林工程的进行上需要见大块的土地进行管理与规划的都属于此类型。 (2)钢筋混凝土施工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钢筋混凝土在园林工程中以不再是少见的,因其具有良好的特性而被广泛使用,其材质又被分为预应力型与普通型,分别适合不同要求的建筑,并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3)供电设备施工 园林工程中一定不可以缺少供电的相关设备与技术,因为电路的复杂,且需要隐藏在不明显的部位,往往需要有良好的规划才可以实现,园林工程设计中需要不同亮度,不同颜色以及不同功率的点灯,而最主要的则是用电安全问题值得注意,尤其是一些在水中的灯光设备,更需要良好的防漏电措施保障安全。 (4)装饰性施工 园林工程中会有许多的装饰性物品与挂饰,将环境衬托的更加美丽与精致,例如一些玻璃装饰、吊顶挂饰、面板个性设置以及各类的门窗类装饰,这些装饰尤其需要注意其安全性,例如琉璃的不易破碎等,确保在美观的前提下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1.2建设施工主体 (1)假山类 假山意在其意境上的美,而假山的结构与样式也往往是随机的,体现出一种随意的凌乱的美感,假山与周围山水树木的融合与假山所要表达的意境决定以设计规划好后需要运用相应的材料来实现。 (2)水景类 山与水分不开,水景主要包括一些人工的水池,循环湖以及各类小型喷泉等,其中的技术手段主要为水系规划以及水闸的设计。 (3)园路类 在园林工程景观中往往会有一些林荫小道或者一些充满趣味的小路将各个方位的景致连接在一起,这些园路的设计不仅仅要求能够贯穿整个园林,还需要将园内所有地方都涉及到,尤其是一些雅致的小景观,或易被人忽视的地方,都要有所涉及,园路不似柏油马路,宽窄、长短以及路上的风格花纹都可以有所创新。 2施工过程 2.1准备阶段 园林工程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庚哥施工现场的整体规划以及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图纸上的立意需要建筑工人提早的了解,并根据该环境的特殊性提出好的修改意见,在技术手段层面、生产准备层面、施工现场调配以及后勤保障方面都提早进行安排,并确保每一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规章章程以及监督检查人员,确保整个施工的安全有序的进行。 2.2现场施工阶段 现场的施工种类繁多且复杂,涉及的类型与方面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需要在施工阶段注意几个问题。 (1)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划的图纸进行施工,若计划有变也应及时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传达以及修改都一步到位,不能出现有人不知道的情况而造成损失,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协作与及时沟通。 (2)需要严格进行检查、验收等环节,而不是作为一种形式不负责任的进行签字确认,施工的原料以及质量都需要及时的把关,避免事与愿违的现象或出现私扣公款的现象。对于一系列的工程变更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例如:材料原料的变更,规格大小的变更等等,但是这一步骤却不能忽视,在没有批准文件以及相应的具体安排与命令下,不得私自进行更换与改变,检查、验收、签字每一步都不可忽略,且相应的文件也应妥善保管。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例如监察监督人员要尽责去发现每一处可能出现的有意或无意的纰漏,避免危险与潜在危险的发生,还有每一位员工都应严格服从调配的命令,统一执行各项措施与规定是其应有的职责,每一部门的协调工作可以使得施工过程变得简单易行且高效高质量。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已经对园林工程的基本类型与施工改程序有所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精神文化世界也有了新的要求与向往,希望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仅有美丽的植被,也有一些可供欣赏或孩子玩耍的娱乐场所,更是希望其也有一些更为实用的价值,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不仅仅需要一个完美的设计图,更是需要优良的施工队伍将这一理想模型付诸实践,通过园林工程的不同类型建筑来与实际情况相搭配,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规定,相信这一就一定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与满足,促进园林行业的未来发展与进步。 作者:海巧霞 单位:江苏洁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类论文: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活环境的建设以及精神生活的构建。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绿化成为了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放松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不仅因其所具有的刚正不阿精神而受到我国人们的喜爱,而且也具有着很多种竹类类型可供我们选择,具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意义。 2竹类植物在现今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2.1提高生态效益 随着我国现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业、生活以及工业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在人们对于居住条件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就使得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问题。对于竹类植物来说,其由于叶子面积较大,以及其自身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对空气起到净化效果的同时对空气中所存在的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进行吸取,并以此对城市人民健康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其还具有着降低噪音的作用,能够较好的调节居民生活环境。除此之外,竹类植物也由于所具有的发达的根系而具有着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以及防风能力。 2.2强化精神水平 竹类植物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着不畏霜雪、坚强不屈的品质,同我国所特有的审美趣味以及伦理道德具有着非常强的一致性,具有着积极的精神意义。而通过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栽植,则能够使来往的行人能够更好的对竹类植物所具有的高尚精神进行近距离的感受,并以此得到净化品格以及心灵的效果。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人们在受到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往往会产生疲惫以及烦躁的心理,通过在业余时间对竹类植物的观赏,则能够在安静、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舒缓。 2.3柔滑建筑线条 在园林绿化中,不同程度的会存在一定的建筑物。而对建筑物来说,其毕竟属于现代化建筑、线条过于锐气,对于园林自然、古朴的效果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为了能够使这种感觉得到降低,我们则可以选择高度较低、枝茎较大的竹类植物,以此在园林中有效的起到软化建筑物线条的作用,使人们更能够感受到园林的自然特征。 2.4丰富观赏内容 竹类植物具有着姿态优美以及四季常青的特征,可以说是植物中的优选,通过其在园林中的栽植,能够较好的提升园林所具有的欣赏水平。 3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的配置形式 3.1群植 群植可以说是非常适合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一种配置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选择体积较大的竹类植物如毛竹、茶杆竹以及刚竹等等,能够有效的在园林中营造出竹海的感觉,对于这种种植方式来说,非常适合种植在园林中大块绿地的位置,能够形成非常壮观的竹林景观。尤其是在较为炎热的天气,更是能够在形成壮观景色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一种幽静、凉意的感觉,更加适合人们在其中进行游览与散步。而在刚刚种植、竹类植物尚未形成规模时,则可以在地面上种植草皮以及白三叶等等,避免竹类植物较少而出现土壤外露的情况,以此对园林的整体生态效益进行提升。 3.2单植 在竹类植物的单植方面,主要具有石绿竹、高节竹、湘妃竹以及罗汉竹等等,对于这部分竹类植物植物来说,其外形体积通常较大,且在形状方面也具有着非常独特的特征,很容易形成园林中区域的焦点,非常适合种植在园林的庭院、假山以及池塘等位置,且能够在单植的同时以其它类型的植物进行衬托,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在其周边种植一定数量的菊花以及梅花等等,并因其所具有的较为强烈的色彩变化更进一步的提升园林景观意境。 3.3丛植 丛植方面,凤尾竹以及孝顺竹都是较为合理的竹类类型,较为适合配置在园林的庭院以及绿地等位置,且可以通过不同竹类植物混合的方式集中种植在一处,并对其搭配成不同的形状。同时,也可以在丛植中适当的加入草花以及园林小品等以进一步提升园林品质。目前,一种经常使用的方式为使用刚竹作为主景,并在其附近为主搭配梅花以及女贞等植物,以此在形成较为鲜明层次感的同时对原有的园林空间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3.4列植 在竹类植物的列植方面,其经常会以单列的方式种植在园林的四周位置,并按照具有规则特征的线条进行栽植。对于大多数竹类植物来说,都可以使用列植的方式进行种植,以凤尾竹为例,能够在列植中在体现出园林整齐美的同时在园林中呈现出一种非常协调的效果。而当人们漫步于园林之中时,这部分列植的竹子则如一排排绿伞,在对人们提供良好休憩场所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3.5盆植 对于竹类植物来说,其也可以采取盆植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在盆植时,则需要对竹子的类型做好选择,一般来说,小佛肚竹、凤尾竹以及观音竹都非常适合盆植,可以将其放置在园林门庭以及办公室等位置,能够为空间带来一种高雅、时尚的氛围。 4结束语 在我国现今的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文中,我们对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应用与意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在具体配置过程中,也需要园林设计方在对环境、主题特点进行联系的基础上以良好的竹类植物的配置提升园林整体效果。 作者:吴怀美 杨竹英 单位:陆良县林业局绿化委员办公室 园林类论文:园林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综述 1灵活多样的期末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通过考试形式多样化,增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的考核,提高考核效果,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确定其考核方式主要分为以下5类,即①试卷命题(闭卷、开卷);②现场操作考查;③方案汇报;④作品(图纸类、实物类);⑤项目设计等.然后,制定了课程考核改革方式一览表,确定了各门课程对应的考核方式,考核时可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试卷命题与方案汇报两种方式.试卷命题主要针对课程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等的考核,而方案汇报则模拟行业项目的招投标现场进行考核.其他3类主要针对实训课程.其中,园林工程实训考核可采取现场操作考查、作品两种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能力及现场施工技能.而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则主要以项目设计方式进行快题考核.期末考核前,教师应提前申请该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教研室审核,学院备案监督管理. 2科学制定课程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对科学公正的判定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至关重要.对于设计类课程而言,由于不同课程考核的技能内容也有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并采取集体评阅、交互评阅的方式,规范任课教师的阅卷行为,避免评阅的随意性.例如,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中的项目设计考核的评分标准如表 3经验与思考 在新一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多样化考核的设计类课程考核方案制定并经过一年的实践后,收到了多方面的改革成果与经验: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较快.由于课程之初学生就获得了课程的考核构成、比例等信息,加上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实践,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因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2)密切了校企联系,提升了校企合作水平.由于实训项目的开展要贴近行业实践,校企合作刚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的机会,并受到来自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增强了课程内容的专业化水平.企业也可以从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挖掘潜在的人才.3)在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讨与实践基础上,学院将改革成果纳入学院层面,制定了《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在全校起到了示范,推动了学校五大改革的深入开展.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3.1考核的公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设计类课程中,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往往是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难免有少数学生出现有懒惰心理或者由于专业功底不够,不积极参与项目任务,坐享团队其他成员工作成果的现象.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团队成员的参与情况的话,在考核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给“印象分、人情分”,不能公正评价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3.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推动校企一体化与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是保障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取得成果的前提与根本所在.因而,需要加强专业教师双师型培训,促进校企一体化,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考核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保障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的专业化水平.此外,目前学生参与考核改革还比较欠缺,在今后的考核改革中,对于方案汇报、技能操作考查等考核形式,可尝试将学生纳入考核评价团队,相互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大有裨益.从而形成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评价,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的有效性及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3.3改革学校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师生参与考核改革的积极性 在改革试点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的一点就是改革后工作量增加不少,但学院很少有奖励措施,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这将增大推进改革的阻力.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应及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鼓励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考核改革举措,在资金支持、科研申报、职称评定、考评考核、奖励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引导教师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实施改革. 作者:魏勇军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探究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有关注环境问题。我国的地域辽阔,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园林工程的类型也逐渐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假山的施工、水景的建设以及其他园林绿化工程。根据不同的园林工程类型,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具体的施计划,对施工的程序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当前我国园林工程的类型,并对园林工程的施工程序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类型;施工程序;研究与分析 我国领土广大,跨度宽广,有很多不同的地理环境,而我国的园林大多都是依山傍水进行建设的,所以大多数的园林地处比较复杂的山林之间或是某些山河之间。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复杂,因此在建设园林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法,当然,很多园林建设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所以其施工类型与施工程序也会存在差异。为了满足当前的社会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需要开展园林工程的建设。但是园林工程与其他的工程类型相比,工程种类繁多,需要的技术结构复杂,需要结合当地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的变化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等,在保证园林工程建成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由此可见,园林工程的施工相对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前期的计划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前期的保障。 一、园林工程的类型 (一)假山与置石工程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建造假山工程,一是为了符合园林景观的整体意境,增加设计感,二是为了人们的观赏以及休闲需要。在建造假山之前,需要了解整个园林的整体构造,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选择建造假山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材料的运输方式。在具体的工程实施阶段,需要按照图纸进行具体的建造,在此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既要思考假山的建造质量以及美观程度,还应该考虑与整个园林设计的契合度,避免假山的设计过于突兀,失去整体的协调感。 (二)水体与水景工程 园林工程设计当中较为常见的设计类型就是水体与水景工程的建设。在建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落实循环经济的理念,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使水景工程的建设能够与园林工程统一协调发展,满足施工的规范以及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广场与园路工程 园路的建设贯穿于整个园林工程当中,要使景点与景区之间连接起来,考量整个园林建设的整体性。在设计园路的走向以及宽窄的时候,应该考虑园林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通风情况以及光照条件,使设计具备美感的同时,增加其实用性。 (四)栽植与种植工程 栽植与种植工程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园林的绿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在进行栽植之前,应该事先考虑当地适于种植的植物,按照具体的设计规划,进行树木、花坛以及草坪的建设,定期开展修理、养护工作,发挥植物的绿化功能,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园林工程的施工特征 (一)建设与施工具有极强的技术性 园林工程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个小工程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素质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假山的建造当中,不仅要考虑假山的建成重量,还应该呈现出立体的美感,对造型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园林内部构造中的廊、亭等建筑的结构复杂,对技术的要求相对严苛。 (二)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准备较为复杂 我国园林工程的类型种类繁多,对质量以及艺术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布置现场,还应该尽量缩短工时,减少施工用地,以免对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 (三)园林建设的综合性强 园林工程建设作为一种综合类工程,建筑的规模不断壮大,需要多种专业施工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加强合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团队之间的配合,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工程的整体建设。 三、园林工程施工的程序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的施工之前,要做好施人员的分配工作,合理规划施工的任务。施工人员要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细致具体的考察,了解整个园林建筑的风格。精心设计图纸规划,掌握施工的要点与难点。检查施工用的器材设备能否正常的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施工的过程严格按照图纸的规划以及设计方案进行 施工的安排工作,一旦施工方案发生变动,设计规划人员需要与相关的部门共同制定最科学的方案,按照标准开展工程的建设;落实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认真执行,各个施工单位互相配合,严禁私自修改施工要求,更改技术规格,避免不同种类的施工人员之间相互交换任务;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以及规格需要符合国家的标准,工作的流程变更情况,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给予正确的指示,施工人员在得到官方的批准之后才能开始后期的工作;由于园林工程的种类繁多,因此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质量的审核以及验收工作完成之后,相关的部门才能够进行签字盖章,并下发相关的质量审核文书,施工的负责人需要妥善保管,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能够有据可查;做好对园林施工各个阶段质量成果的验收工作,一旦在质量审核中发现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指示,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改正,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工程竣工之后,负责人需要对结果进行定期的检查验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三)施工后养护管理注意事项 1.施肥:各种栽植的园林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它们将从一个固定长期吸收养料,即便是肥力来源很高的土坡,肥力也会因逐年消耗而减少,因此应注重不断增加土坡的肥力,确保所栽植物能够旺盛生长。 2.灌水与排水:作为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足够的水分是保证树木体内正常运动的基础。处理过程中,可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土坡的水分补充,这样能够使地上、地下部分水分维持均衡,大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而排水也是保树防涝比较常用的方式。 3.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植物的病虫害主要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重日常管理中多加看护便可。 4.中耕除草:中耕主要是人工对土坡表层进行松动,这样能够保持良好的土壤透气性能,改善土温,促进肥料的化解,加快根系的生长。对于中耕深度的确定,视种植植物的数龄情况而定,浅根性的中耕深度一般较浅,深根性的深度则需要适当增加,通常至少要有5cm,并做好相应的施肥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的园林工程种类丰富,园林施工的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施工的准备工作相对复杂,园林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为施工人员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工程建设之前,应该积极的做好准备工作,实际考察,认真设计施工计划,施工中要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在严格把关质量的同时,兼顾设计的美感,增加园林工程的艺术性,积极打造园林艺术精品工程。通过对园林建设类型进行分析和划分以及对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使其研究结果在园林建设更好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园林类论文: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前各大高校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核心已经由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转向广义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因此为适应当前园林设计教学核心的改变,各大高职院校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上也应顺势转变。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为我国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园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愈加呈现个性化趋势。教育行业作为承载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导行业,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应当跟紧时代步伐,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国家对于城市园林设计愈加重视,社会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园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课外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分析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进行中做到与学生亲切交流、辅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教师需要将课程的讲解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7到12分钟的在线学习讲解视频,学生需要在家里面对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和观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由接受教育转变为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帮助和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作业,针对疑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1] 二、园林设计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短小精悍的园林设计视频将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设计实训进行结合,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加强,由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园林设计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设计内容,学生在家里观看课程教学视频能够充分放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出现课堂学习的精神紧张状态,适当调节自身知识接受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随时控制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借助通讯软件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园林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学习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园林设计教师俨然从一名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教练,因此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耐心回答各个学生提出的园林设计问题,加入学生讨论组和学习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路。[2]针对学生完成作业后遇到的诸多学科问题,教师应当适时组织设计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园林教学教师成功地由一名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随之增强,学生们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互相帮助和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综合评定学生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意设计的思想。通常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草图进行设计构思,当翻转教学模式引用之后,学生在家庭的轻松氛围中进行方案设计,回到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专业内容的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师生交流。[3]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设计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园林设计的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最终设计图上的方案设计,同时需要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学习主动性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学习基于每一名园林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翻转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较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认识到各个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及思维差异,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按照自我接受程度进行高效率学习。园林设计专业作为多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设计实践和学习,同时需要教师的协助来解决诸多专业性问题。初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当天教学视频的观看,由此来完成当天课程要求的设计和作业。[4]但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化和调整,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按照自身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安排作业及完成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五)翻转教学改变了课堂管理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设计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避免学生出现分神或者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影响到他人学习的状况,学生与教师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是实行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之后,诸多课堂管理的问题随之消失,在课堂中调皮捣乱的学生失去了表演的热情,感受到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设计的乐趣,由此课堂管理的诸多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三、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当前我国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重视,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但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仍然在不断施加无形压力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诸多考核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花费较多课外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因此需要学校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配合学生的翻转课程学习。[5]由此需要学校取消园林设计专业晚自习时间的占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同时需合理布置学生课程设计的作业量,以此来满足学生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的训练。 (二)信息技术的支持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园林授课教师制作专业设计教学视频,还是学生在家中观看课程教学视频都不可缺少专业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学校应当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改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配备高性能网络服务器,针对于家庭内部缺乏电脑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有关设备支持,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校内机房的形式进行改善。[6]同时园林设计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课程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需要专业人士给予帮助。 (三)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发挥教师的课程设计主动性。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的质量和知识含量、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及课程设计环节的组织均能够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强化自身专业园林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基于摄制人员和录制人员的帮助,为学生录制生动、内容丰富积极的学科视频。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园林设计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的能力。学生在对设计课程进行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专业性问题,由此学生应当基于教学视频的指引,主动翻阅和查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和设计案例,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以便在课堂上与学习小组或者教师进行讨论。[7]因此要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及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的能力,同时具备网络资源正确检索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测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准确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涉及到学生间相互合作、集体组织、个人控制力和自主时间安排的能力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学生此种学习方式体现出来的情感交流、学习态度及学生价值观的整体评价,综合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学校在教学体制上进行完善和改革。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园林设计课程教学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革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该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校应尽力辅助该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各个学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作者:高传友 林容容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及应用 1.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1.1审美原则园林景观建筑小品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审美观的原则,要具有较高的艺术特性与视觉美观。从园林的主题和整体结构、布局出发,将建筑小品的色彩以及造型设计的符合现代艺术及审美原则。 1.2实用原则园林景观的为人服务的,建筑小品一样也是供人欣赏的风景。换句话说,人就是园林景观的主体,所以园林建筑小品要具备满足人们欣赏的作用,其设计还要以人为本,考虑到实用原则。比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体现出建筑小品的人文性;比如体型较胖的人的需求,要将椅子的高度、宽度适当加大等等。 1.3文化认同原则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要独具风格,展现出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不同地方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文化气息,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应该讲这种历史文化体现在建筑小品之中,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2.园林建筑小品分类及应用 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基本都是按照建筑小品的功能来划分的,主要有供观赏类的建筑小品、供实用类的建筑小品以及观赏和实用具备的建筑小品。 2.1观赏类型观赏类型的建筑小品,顾名思义也就是供游人欣赏的小品,如花坛花架、雕塑、刻字、假山、奇石等等。 2.1.1花坛、花架花坛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状栽种具有观赏类的植物群体,在其结构上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审美特性。花坛一般具有两种形式,即平面式和立体式,而植物可以根据春、夏、秋、天观赏的季节进行合理栽种。花架就是植物摆放用的道具,花架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不仅美观还能够对植物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2.1.2雕塑、刻字雕塑有浮雕与圆雕,一般园林里面的浮雕都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设计,比如有主题标志性质的,有纪念意义性质的,有宗教性质的,也有纯属装饰性质的。刻字在园林景观中一般指的是石碑刻字,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即书法。石碑刻字具有一种古典文化传统气息,利用书法将字体刻在悬崖上或者石碑上,这是园林中常见的景观。 2.1.3假山、奇石假山也是一般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景观之一,就是综合利用石头,将其堆砌成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和审美特性的假山,能够提升园林的自然韵味。而奇石在园林景观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石头具有纯天然、奇形怪状的特点,给园林增添了很多趣味。 2.2实用类型实用类型的园林建筑小品也就是为游人提供休息、休闲服务以及对园林景观起到保护作用的小品,如桌椅板凳、凉亭、园林路灯、标识牌、栏杆、景观墙等等。 2.2.1桌椅板凳、凉亭桌椅板凳、凉亭是大部分园林必备的景观,很多园林使用混凝土制作凳子,将其设计成树墩的模样,不仅实用还能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有的园林将桌椅设置在大树之下,桌子上还有棋盘,以供人休息、娱乐。 2.2.2园林路灯、标识牌路灯和标识牌在园林中是必不可少的具有服务性质的景观。路灯在白天作为观赏之用,晚上能够为游人提供照明服务。标识牌有很多种,如指示牌、宣传牌等,都能给游人提供服务。 2.2.3栏杆、景观墙园林里面的栏杆有围护栏杆、坐凳栏杆以及观赏栏杆等等,而园林景观墙有围墙和景墙之分,都属于对园林景观的围护与管理。 2.3集实用与观赏与一起的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建筑小品中有一些既具有为游人提供休息、休闲服务以及对园林景观起到保护作用的小品,又同时具有美化环境和装饰、点缀园林景观作用的小品,这类小品就是同时具备实用与观赏的建筑小品,如园灯、解说牌、景窗等等。 2.3.1园灯园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园林对园灯的要求不仅仅只是照明,而更多的要求其具备艺术性、美观性、装饰性。如园灯在白天就是一种艺术品,而到了晚上既能为游人提供照明作用,又能渲染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氛围,为园林增添一种神秘、绚烂的景色。 2.3.2解说牌在园林景观中无法被游人忽略的一种随处可见风景就是解说牌,解说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说明牌、园林布局牌、展览牌以及线路指示牌等。解说牌不仅能够为游人提供指示和说明的作用,同时还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具有观赏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内容丰富、造型各异的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中不仅具有点缀、装饰环境的作用,还能够满足人们是审美以及实用的需求。本文针对园林建筑小品,分别从其内涵、作用、设计原则以及种类和应用方面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究,以期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周芳良 单位:浙江同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类论文:论述园林小品的分类及用处 1绪论 从中国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囿”中的灵台、龙、麒麟、白鸟、龟、图腾柱等对神的图腾崇拜,到明清时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华表、石刻、灯柱、孤赏石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绿地中的各类坐椅、指示标牌、垃圾箱、园灯等都是园林建筑小品。可见,园林建筑小品无论是在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园林中,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 2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从审美、实用的功能划分: 2.1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品。观赏小品,如叠石盆景、喷泉及各种装饰物。它的作用就是通过作品自身的美,给人从视觉感官上激发起美的情趣,美的联想,并将环境衬托得更加和谐,更加漂亮,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一般都很重要,大多在景区中心成为主要景观或是全园的构图中心。壁画:壁画在传统园林里常常依托于景墙。我国古代的皇家园林有许多著名的壁画,象北京北海公园里的《九龙壁》就给诺大的一个公园提出了一个亮点。雕塑:雕塑泛指带有塑造、雕凿的物体形象,并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间和可观性。园林雕塑小品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户外小品雕塑。常见的雕塑主要有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等。如我市矿工广场的“矿工”雕塑和广场东侧入口墙壁浮雕体现了七台河煤矿工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进取、吃苦耐劳的伟大精神;桃山公园的“扬起新世纪风帆”雕塑则象征着七台河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熊猫”雕塑和“孕育”雕塑又为公园增添了妙趣;仙洞山风景区的“希望之星”雕塑,气势宏伟,蕴寓着七台河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希望之星,而风景区一广场西侧的墙壁浮雕,画面抽象,仿佛是美丽的凤凰在彩云中飞舞,为整个风景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以煤城历史演变为主题的浮雕水幕墙成为我市城市建设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雕塑小品大多因自身的艺术感染力闻名,从而提高了公园的知名度。石碑刻字:园林建筑小品里有很多历史名人的书法墨迹石刻。比如我市仙洞山风景区中的艺苑,用火烧石、卧牛石和灵壁石精心雕琢了我国自产生文字以来的57件作品,包括真草隶篆名家书法作品22件,篆刻作品35件,打造了一处自然风光和城市园林交相辉映的人文景观,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园林孤赏石小品:我国园林历来将石做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深刻,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欣赏“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从我市桃山公园环山路东北侧的4块“龟石”上,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其中的蕴义。中国人欣赏石,不在石头本身的形态而看中神似,从而产生美好的联想。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可见石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是多重要的了。 2.2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建筑小品具有集观赏与实用的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小品是指在园林中起到供休息、照明、展示、导游、装饰、服务、及管理的作用的小型园林建筑设施。这类小品是园林绿地中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人工景观。园椅:园椅为高出地面,供人休息、眺望的人工建筑物,它是园林中最普遍的设施之一。一般宜选择在游人需停留休息处以及有景可赏之处。我市桃山公园环山路的10组仿生座椅,与路边的树木相得益彰,达到了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解说牌:解说牌是园林中极为活跃、引人注目的文化宣教设施,它的类型包括展览栏、阅报栏、展示台、园林导游图、园林布局图、说明牌、布告板以及指路牌等各种形式。园灯:园灯既有照明又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的功能,因此,既要保证晚间游览活动的照明需要,又要以其美观的造型装饰环境,为园林景色添增生气。绚丽明亮的灯,可使园林环境气氛更为热烈、生动、欣欣向荣、富有生机;而柔和的灯光又会使园林环境更加宁静、舒适、亲切宜人。例如我市仙洞山广场中变幻莫测的彩柱灯、华丽典雅的银花灯、造型奇特的宇宙灯、吉祥喜悦的红球灯、玲珑别致的庭院灯就将夜晚的广场烘托得无限温馨、浪漫,别有一番氛围。 3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用途 3.1组景 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在园林空间中形成无形的纽带,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起着导向和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作用;能在各个不同角度都构成完美的景色,具有诗情画意。园林小品还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 3.2观赏 园林小品作为艺术品,它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的布置,本身就是园林环境中的一景。如我市桃山公园南广场绿地内的梅花鹿、长颈鹿、小鹿、小狗、小羊等仿生动物的设置,使普普通通的绿地富有了生机与情趣。由此可见,运用小品的装饰性能够提高其他园林要素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美感。 3.3渲染气氛 园林小品除具有组景,观赏作用外,还把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品予以艺术化、景致化。如水边的两组坐凳,一个采用石制天然坐凳,恬静、祥和可与环境构成一幅中国天然山水画;一个凳面上刻有艺术图案,独特新颖,别具情趣,迎水而坐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我市湖滨广场的“琴、棋、书、画”象四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广场的画龙点睛之笔,七根图腾柱又勾勒出广场浓浓的文化氛围。因此,构思独特的园林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环境宜人而更具感染力。 4设计 恰到好处的园林小品离不开精心的设计。园林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设计创作时可以做到“景到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园林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是:(1)立其意趣,根据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做出景点中小品的设计构思;(2)合其体宜,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布局,做到巧而得体,精而合宜;(3)取其特色,充分反映建筑小品的特色,把它巧妙地熔铸在园林造型之中;(4)顺其自然,不破坏原有风貌,做到得景随形;(5)求其因借,通过对自然景物形象的取舍,使造型简练的小品获得景象丰满充实的效应;(6)饰其空间,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的灵活性、多样性以丰富园林空间;(7)巧其点缀,把需要突出表现的景物强化起来,把影响景物的角落巧妙地转化成为游赏的对象;(8)寻其对比,把两种明显差异的素材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烘托,显出双方的特点。 5结论 从以上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和其在园林中的用途论述,不难看出它的重要意义。园林建筑小品以其“小”的特性存在于园林绿地中,其作用绝非可有可无,它折射出园林文化的光芒,反映出一种审美情节,有的还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生理需要。对于园林建筑小品一定要精心进行足够的设计构思和美妙的艺术创意,才能标新立异,在整个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园林类论文:高职非艺术类园林专业教学 一、学好素描的必要性 1、观察能力培养。园林设计表现中,要想将环境表达准确生动具体,要求学生在观察对象时先整体观察、比较,分清主次和前后关系,再整体去画,迅速准确地抓住主要结构,再细致观察,落实物体的尺寸比例、前后透视关系等,使所绘画面达到准确、生动的效果。 2、审美基础。素描运用单独色彩来描绘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空间、质感和色素的浓淡,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园林设计中,多用到手绘表达和艺术审美,而素描教学正是培养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教学课程。 3、专业铺垫。园林专业如物体造型,光影明暗把握,画面构图,都需要在素描课程中理解掌握。如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所要表现的景观场景等需要培养物体造型审美专业基础与绘制能力。 二、现阶段高职园林专业素描教学存在的部分问题 高职园林专业大多数招收学生为文理兼收,学生入校前基本没有美术功底。学习素描要从零开始。素描基础教学如透视原理、明暗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等,涉及石膏几何体、静物、自然风景、人文风景,较少的课程设置对于没有美术功底的园林专业学生来说,无疑难度太大,压力过重,学生学完后很难灵活掌握。 三.建立具有高职非艺术类园林专业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 1、完善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结合园林专业学生特点,课程结构上可以分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风景速写和设计素描。结构素描重点讲解透视规律及形体穿插关系。明暗素描训练中,通过对光影的分析,掌握三大面五大调子规律及表现技法,延伸到不同的物象之上,提升对形态的审美。风景速写可以选择建筑、自然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训练,速写可以收集素材,积累形象语言,获得感性知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及空间思维。设计素描将园林要素进行拆分、重构训练,然后以恰当的形式和技法进行表达创造,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力,更注重艺术思维方式培养,增强学生对园林造型元素的掌握,完善思维转化,强化设计意识、空间构想及表现能力。素描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上根据专业特色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写生训练,可以选取主题景观进行现场景观写生训练,如小品写生、道路景观写生、广场环境写生、小区景观写生等,积累景观设计资料。 2、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点,讲方法与技巧,学生课堂上动手练习操作,与教师交流互动,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课堂上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可适当示范技法,让学生动手临摹,再布置训练任务。训练过程中强调出现的共性问题,解决学生疑问,课堂以学生自我完成作品为主,教师修改引导为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素描实训教学。素描教学结合夸张、变形、抽象等训练方式,向设计素描过渡,提高学生的应变设计能力。同时努力与生活景观相结合,扩大学生视野,将课堂搬到室外,将理论与室外的园林景观相结合,从室内训练转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从写生实践转向创意设计实践,将对单纯事物表现逐渐扩展到对复杂世界的感受表现甚至是精神世界的艺术表达,使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力得到升华。搭建特色作品展示平台也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形式。固定形式有展示墙、展示廊;阶段性的展示可以结合校园文化节活动、专业教育、校报系刊进行,采用灵活多变的布展方式。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直观展示学生作品,将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欣赏溶于一体,成为课堂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促进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我发展。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齐白石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不是别的,而是芥子园画谱》”。临摹训练是素描造型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学生临摹前,分析优秀作品的处理方式,使学生有针对性的临摹作品。并适时提出学生绘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针对性地提供优秀范例,让学生分析临摹,在临摹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短期的临摹训练能使学生较快掌握素描基础表现方法,为写生练习夯实基础。临摹是练兵,写生训练是实战,学生将临摹作品学习的经验,指导并运用于写生练习。在写生过程中,学生通过实战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有针地解决各自的问题,从而充分掌握步骤和方法,完善各自绘画技能。“创意”是设计素描的核心,本质是想象和创造。通过表现性素描训练、静态和动态物体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在常规中去寻求新思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变常规以产生新的感官刺激。如通过形象的分解与组合、扭曲和夸张变形等方式,将表现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按照视觉造型需要作各种形态再创造。将自己想象的一切通过几何体形式进行解构与重构,也可完全脱离常理束缚加以想象,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4、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评价作品需有评价要点及评价标准,可从画面构图、形体结构、明暗关系、主次虚实关系、体积空间塑造、整体关系、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2)教师评价做主导,自评、互评相结合。多维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更易接受评价,认知自我。(3)因材施教,分组评价。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有所不同,所绘作品有好坏。同档次的作品一起评价,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超越自我。 5、不断完善后勤教学保障。素描教学要求有专业素描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需要教学设备储藏问、展示橱窗及展架,用具上需要画架、画板、全套石膏几何体、不同造型静物、衬布、素描灯、教学范本、室外扩音喇叭等。这些都需要教学后勤部门在开课前准备完成,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和进度的进行。同时配置具备园林工程设计经验的专业教师。 园林类论文:解析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特性和类别 1.地被植物的特点 1.1种类丰富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不同科属,如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有不同的生态类型,既有一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灌木和半灌木。 1.2观赏性强地被植物有色彩丰富的观花植物,也有生长茂盛、枝叶茂盛的观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做花境,花带、花墙,大色块的地被植物形成壮观的花海,与乔木、灌木、草坪配置形成多层次景观效果,可以极大地提高绿地的观赏性。 1.3生态适应性强地被植物不同种类在不同光照、不同水分条件、不同酸碱度和不同质地的土壤条件下都可以正常生长,有耐荫的如玉簪、鸢尾等;有耐水湿的如水菖蒲、水生鸢尾等;有喜光的如福禄考、萱草等在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 1.4应用广泛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丰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可以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2.地被植物的主要种类 2.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一、二年生草花是鲜花类群中最富有的家族,其中有不少是植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的种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它们风格粗放,是地被植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二年生草花作地被植物,更显出其优势和活力。 2.2宿根观花地被植物花色丰富,品种繁多,种源广泛,作为地被应用不仅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如鸢尾、玉簪、萱草、马蔺等。被广泛应用于花坛、路边、假山园及池畔等处,尤其是耐荫的观花地被植物更受欢迎。那些观赏价值高、颜色丰富、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宿根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到绿化设计中,而花期长、节日盛花的种类如五·一节开花的玲兰、山罂粟、铁扁豆等,国庆节开花的葱兰、小菊、矮种美人蕉等在节日期间被广泛应用。 2.3宿根观叶地被植物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而叶形优美、耐荫能力强的虎儿草、蕨类等植物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薄荷、霍香等阔叶型观叶植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2.4水生耐湿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水池、溪流及水体沿边地带,需要选用适生的、耐湿性较强的覆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和点缀景观,同时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 2.5藤本地被植物大部分藤本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吸盘或卷须爬上墙面或缠绕攀附于树干、花架。凡是能攀援的藤本植物一般都可以在地面横向生长覆盖地面。而且藤本地被植物枝蔓很长,覆盖面积能超过一般矮生灌木几倍,具有其它地被植物所没有的优势。现有的藤本植物可以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草本藤蔓枝条纤细柔软,由它们组成的地被细腻漂亮,如草莓、细叶茑萝等;木本藤蔓枝条粗壮,但绝大部分都具有匍匐性,可以组成厚厚的地被层,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金银花等。 2.6矮生灌木地被植物灌木在园林植物中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其中植株低矮、枝条开展、茎叶茂盛、葡萄性强、覆盖效果好的种类、变种、品种是组成植物群落下层不可缺少的类型,作为地被有其它地被植物所不及的优点,矮生灌木生长期长,不用年年更新,管理也比草本植物粗放,移植、调整方便,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修剪进行矮化定向培育;一般均具有木本植物的骨架,形成群落比较稳定,如栀子花、八仙花、棣棠花、小檗等。 2.7矮生竹类地被植物低矮丛生的竹类适应性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西藏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如箬竹、凤尾竹、鹅毛竹等。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措施 一、园林绿化栽植类型 (一)、林木类 当前我国南方的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园林绿化常见的林木种类有乔木、灌木二大类,乔木、灌木中有落叶和常绿之分。绿化乔木有柳树、榕树(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黄葛榕等)、玉兰树(白玉兰、黄玉兰、荷花玉兰等)、桉树(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还有阴香,人面树、木棉、柏树等。绿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黄心枚、山子甲、变叶木、山茶树、含笑等。除乔、灌木外,南方城乡不少单位把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用作绿化,一举两得。另外,南国风光的标志树种、大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高档亚热带树种,不但公园种植,而今在机关单位学校,常作首选绿化树种。 以上各种林木,按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和结合单位的实际,按需选择种植。 (二)草地 草地植被,在单位绿化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于平地为广场草坪,种植在坡壁和山丘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裸露,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当前南方单位、学校绿化用的草种有台湾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台湾草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叶片细嫩一致,远近观赏效果好,宜种植在楼前门坪和空旷地带。大叶草耐旱耐瘠,叶片大,覆盖好,远视效果好,近看观赏差。宜植于坡壁、山地、边角地带。连地针叶草,叶小茎硬,匍匐生长,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别强,但观赏效果差,宜种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三)绿蓠 绿蓠是单位庭园内不可缺少的种植类型,既有观赏价值,又是区域间道路旁的隔离带,绿化中常见的绿蓠有平面绿蓠,园型绿蓠和造型(或造字)绿篱三种。这些绿篱中常种植的树种有:山子甲、福建茶、黄心梅等,山子甲粗生易长,叶色深绿,宜用于平面高大绿篱;福建茶粗生快长,叶色浓绿,宜用于近墙绿篱;黄心梅粗生,叶色黄绿,易造型,观赏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绿篱。 (四)花卉、盆景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中的精华,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还有阴生阳生和室内室外栽植之区别。花卉顾名思义以观花为主,在绿化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植,也可人工调节其开花期,使单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药、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鹃(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等。适宜室内栽培的阴生植物有:巴西铁、绿箩、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等。盆景是植物艺术之精品。在单位园林绿化中常用树庄落地盆景为多。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人工艺术造型而成,它是园中景,景中之最的小品。 二、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技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为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 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对大王椰、假槟榔等观茎树,要保证树干笔直干净,叶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脱落,要人工及时清除。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四)花卉的管理 “待到鲜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鲜花为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种植花卉,是绿化中不可缺少的项目,目的是观赏其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花朵,花卉有草本木本和藤本之分,有些品种一生(一个生长周期)只开一次花,有些一年才开一次花,不同的花卉品种开花季节和花期长短各不相同。为实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除了科学搭配不同品种种植外,抓好管理是关键。 1、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较多的是美人蕉、黄花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含笑以及炮仗花,金银花等,在栽培上要求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肥水管理,前期肥水充足,以N为主,结合施用P、K,中期N、P、K结合,花前控肥控水,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补施P、K、N肥,可延长开花期。松土除草培土每月一次浅松表土,除去杂草,结合施肥。草本花卉,多施液肥,木本花卉,雨季可开小穴干施。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剪下的台湾草),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台风瀑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二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二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以及亭台楼阁甚至室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厅堂、阳台。 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在阴棚沙池无性繁殖),幼苗期加强肥水病虫的管理,然后准备规格合适的陶瓷、塑料花盆,装上事先拌好的配方花泥(干塘泥粒65—70%,腐熟有机质10%,沙20%,复合肥3-5%),盆底漏水眼压上瓦片,装量八成,最后种上幼苗,分类摆放加强管理,长大或开花前后放至摆放点。 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防旱:高温炎热天气,水分蒸腾蒸发快,室外2-3天淋一次水,室内5-7天淋水一次。防渍:盆体通透性和渗漏性很差,只靠盆底漏水眼渗漏渍水,室外盆栽严禁盆底直落泥地,室内及阳台盆栽,不要每天淋水、每次淋水后观察盆底是否有滴水,如滴水不漏,一是盆土板结,适当松土,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及时疏通或转盆,盆栽花卉失败大多因为盆底部分渍水烂根影响生长以至死亡。防冻:热带花卉和阴生植物如绿巨人、万年青等冬季气温18°C以下,不少品种开始出现冻害,露天和阳台盆栽花卉,在低温、霜冻天气,要搭棚复盖保温或搬进暖房防冻。除了做好以上“三防”外,阴生植物要防晒,烈日下灼伤叶片,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宜放于室内和厅堂及阳台无直射光的背日处。 盆栽施肥,施肥种类有机无机肥结合,木本有机为主,草本无机为主,观花的P、K、N比例是(3:2:1),观叶的是(2:1:3)施肥次数,视长势每月1-2次,结合淋水施液肥,减少干施,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易肥害伤根,施肥量视盆土多少、能少勿多、免于肥害。必要时采用根外喷施“叶面保”、“大丰田”等,可使叶色浓绿,花期延长。换盆:为使盆栽花卉,根多叶茂,按时盛开花期长,多数多年生的木本和部分其它花卉需要换盆。换盆的时间要考虑二个因素,一是盆土多少和盆土质量、土量少质量差的早换,土量多质量好(如纯干塘泥的配方花泥)迟换;二是花卉的大小高矮,高大花卉早换,矮小花卉迟换,一般2-3年换盆一次。换盆方法:空盆放上瓦片压住盆底眼,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然后将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换盆前3-5天不淋水,换盆时,盆内周边淋少量的水,振动盆体,花盆侧倾,用木棍或两个大拇指,顶住盆底瓦片,边摇边压,以致盆土离盆,用花铲铲去三分之一的旧泥(最多不能超过50%),保留新根,用枝剪剪去老根,剪齐断根,然后小心放入新盆,根顺干正,填上配方花泥,压实淋透(盆底滴水)。 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另外,部分花卉对土壤PH值要求较严,如含笑、茶花等要求酸性土壤生长才正常,可淋柠檬酸水每月2-3次,土壤PH值保持4.0左右。 (五)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生长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修剪会变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该剪的剪,不该剪的不剪,千万不要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园林类论文:剖析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其造型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陪衬。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则成产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窒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 4、园桥。即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其位置和体形要和景观相协调。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广,桥宜较高并加栏杆,水面狭窄,桥宜较低并可不设栏杆。水陆高差相近,宜平桥贴水,过桥有凌波信步亲切之感,水体清澈明净,桥的轮廓需考虑倒影,地形平坦,桥的轮廓宜有起伏,以增加景观的变化。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5、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中国古典园林中,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形,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6、舫。依照船的造型建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物。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船头作成敞棚,供赏景用,中舱最矮,是主要供休息、宴饮的场所,舱的两侧开长窗,坐在里面有宽广的视野,后部尾舱最高,一般分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舱顶一般作成船篷样,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 7、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分析论文 我国有园林古国之称,园林意为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成开辟天然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工作学习、居住的环境。绿化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是指除天然植被外,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单位的园林绿化日新月异。有苏杭园林誉满全球,桂林天然山水美甲天下,古都北京,西安旧貌换新颜。今有改革开放特区,深圳、夏门,埔东等称之现代化花园式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园林式、花园式的单位,小区、学校层出不穷。这样既美化了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今从事园林绿化养护队伍日益扩大,这批养护大军中,部分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担任技术员,园艺师,而多数来自转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工,提高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普及养护知识,掌握关键技术是保证巩固园林绿化效果,使之美景常在,鲜花盛开的关键。 一、园林绿化栽植类型 (一)、林木类 当前我国南方的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园林绿化常见的林木种类有乔木、灌木二大类,乔木、灌木中有落叶和常绿之分。绿化乔木有柳树、榕树(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黄葛榕等)、玉兰树(白玉兰、黄玉兰、荷花玉兰等)、桉树(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还有阴香,人面树、木棉、柏树等。绿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黄心枚、山子甲、变叶木、山茶树、含笑等。除乔、灌木外,南方城乡不少单位把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用作绿化,一举两得。另外,南国风光的标志树种、大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高档亚热带树种,不但公园种植,而今在机关单位学校,常作首选绿化树种。 以上各种林木,按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和结合单位的实际,按需选择种植。 (二)草地 草地植被,在单位绿化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于平地为广场草坪,种植在坡壁和山丘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裸露,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当前南方单位、学校绿化用的草种有台湾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台湾草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叶片细嫩一致,远近观赏效果好,宜种植在楼前门坪和空旷地带。大叶草耐旱耐瘠,叶片大,覆盖好,远视效果好,近看观赏差。宜植于坡壁、山地、边角地带。连地针叶草,叶小茎硬,匍匐生长,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别强,但观赏效果差,宜种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三)绿蓠 绿蓠是单位庭园内不可缺少的种植类型,既有观赏价值,又是区域间道路旁的隔离带,绿化中常见的绿蓠有平面绿蓠,园型绿蓠和造型(或造字)绿篱三种。这些绿篱中常种植的树种有:山子甲、福建茶、黄心梅等,山子甲粗生易长,叶色深绿,宜用于平面高大绿篱;福建茶粗生快长,叶色浓绿,宜用于近墙绿篱;黄心梅粗生,叶色黄绿,易造型,观赏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绿篱。 (四)花卉、盆景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中的精华,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还有阴生阳生和室内室外栽植之区别。花卉顾名思义以观花为主,在绿化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植,也可人工调节其开花期,使单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药、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鹃(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等。适宜室内栽培的阴生植物有:巴西铁、绿箩、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等。盆景是植物艺术之精品。在单位园林绿化中常用树庄落地盆景为多。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人工艺术造型而成,它是园中景,景中之最的小品。 二、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技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为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 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对大王椰、假槟榔等观茎树,要保证树干笔直干净,叶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脱落,要人工及时清除。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四)花卉的管理 “待到鲜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鲜花为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种植花卉,是绿化中不可缺少的项目,目的是观赏其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花朵,花卉有草本木本和藤本之分,有些品种一生(一个生长周期)只开一次花,有些一年才开一次花,不同的花卉品种开花季节和花期长短各不相同。为实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除了科学搭配不同品种种植外,抓好管理是关键。 1、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较多的是美人蕉、黄花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含笑以及炮仗花,金银花等,在栽培上要求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肥水管理,前期肥水充足,以N为主,结合施用P、K,中期N、P、K结合,花前控肥控水,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补施P、K、N肥,可延长开花期。松土除草培土每月一次浅松表土,除去杂草,结合施肥。草本花卉,多施液肥,木本花卉,雨季可开小穴干施。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剪下的台湾草),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台风瀑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二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二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以及亭台楼阁甚至室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厅堂、阳台。 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在阴棚沙池无性繁殖),幼苗期加强肥水病虫的管理,然后准备规格合适的陶瓷、塑料花盆,装上事先拌好的配方花泥(干塘泥粒65—70%,腐熟有机质10%,沙20%,复合肥3-5%),盆底漏水眼压上瓦片,装量八成,最后种上幼苗,分类摆放加强管理,长大或开花前后放至摆放点。 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防旱:高温炎热天气,水分蒸腾蒸发快,室外2-3天淋一次水,室内5-7天淋水一次。防渍:盆体通透性和渗漏性很差,只靠盆底漏水眼渗漏渍水,室外盆栽严禁盆底直落泥地,室内及阳台盆栽,不要每天淋水、每次淋水后观察盆底是否有滴水,如滴水不漏,一是盆土板结,适当松土,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及时疏通或转盆,盆栽花卉失败大多因为盆底部分渍水烂根影响生长以至死亡。防冻:热带花卉和阴生植物如绿巨人、万年青等冬季气温18°C以下,不少品种开始出现冻害,露天和阳台盆栽花卉,在低温、霜冻天气,要搭棚复盖保温或搬进暖房防冻。除了做好以上“三防”外,阴生植物要防晒,烈日下灼伤叶片,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宜放于室内和厅堂及阳台无直射光的背日处。 盆栽施肥,施肥种类有机无机肥结合,木本有机为主,草本无机为主,观花的P、K、N比例是(3:2:1),观叶的是(2:1:3)施肥次数,视长势每月1-2次,结合淋水施液肥,减少干施,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易肥害伤根,施肥量视盆土多少、能少勿多、免于肥害。必要时采用根外喷施“叶面保”、“大丰田”等,可使叶色浓绿,花期延长。换盆:为使盆栽花卉,根多叶茂,按时盛开花期长,多数多年生的木本和部分其它花卉需要换盆。换盆的时间要考虑二个因素,一是盆土多少和盆土质量、土量少质量差的早换,土量多质量好(如纯干塘泥的配方花泥)迟换;二是花卉的大小高矮,高大花卉早换,矮小花卉迟换,一般2-3年换盆一次。换盆方法:空盆放上瓦片压住盆底眼,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然后将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换盆前3-5天不淋水,换盆时,盆内周边淋少量的水,振动盆体,花盆侧倾,用木棍或两个大拇指,顶住盆底瓦片,边摇边压,以致盆土离盆,用花铲铲去三分之一的旧泥(最多不能超过50%),保留新根,用枝剪剪去老根,剪齐断根,然后小心放入新盆,根顺干正,填上配方花泥,压实淋透(盆底滴水)。 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另外,部分花卉对土壤PH值要求较严,如含笑、茶花等要求酸性土壤生长才正常,可淋柠檬酸水每月2-3次,土壤PH值保持4.0左右。 (五)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生长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修剪会变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该剪的剪,不该剪的不剪,千万不要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独特的川西地域条件与特殊的历史社会环境共同孕育了雅安全手工软包皮拖鞋制作技艺,它集浓厚的川蜀人文气息和川西艺术魅力于一身,是川西地区制革历史与鞋履文化的综合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川蜀地区传统制鞋技术受到现代制鞋技术的冲击,雅安全手工软包皮拖鞋逐渐走向消亡,为了解雅安全手工软包皮拖鞋在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引起业界对地域性“传统鞋履”发展方式的探讨,本研究相关人员于2022年6月赴雅安市芦山县进行考察。 1雅安全手工软包皮拖鞋 1.1发展历史 四川盆地除少数高山地区外,整体气候湿润闷热,雨热同季,雅安全手工软包皮拖鞋既柔软舒适又透气方便,适宜川蜀地区的人民日常穿着。雅安全手工软包皮拖鞋制作技艺是四川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软包皮拖鞋”),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雅安当地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思想观念、民族审美等方面发展变迁的综合体现。1939年为抗战军兴,软包皮拖鞋技艺第二代传承人苏红应招入厂,将家传的全手工、软包裹等核心技艺带入工厂,为推动川藏地区贸易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1]。如今,由于疫情下软包皮拖鞋制作周期较长难度大,目前仅有几双成品在金步鞋文化博物馆作为藏品进行陈列展示,市面上少有见到。 1.2工艺制作流程 软包皮拖鞋以全手工和软包裹为技术核心点,以川藏地区出产的牛皮羊皮及少量马皮为制鞋原材料;以传统巴蜀题材为装饰图案,如熊猫食竹、变脸等;受羌、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影响,造型风格多样,常以刺绣、绘画、编织等方式为装饰手法。软包皮拖鞋的制作工艺复杂,要经历选料、裁料、清帮、折边、镶接、美化、翻点子、内胆制作、底子制作、帮底缝合、装内胆、鞋底缝合等12道大工序、82个小步骤,最后烘烤成型[1]。因其具有唯一性、复杂性和艺术性,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鞋文化历史传承的载体之一。 2软包皮拖鞋的发展环境 2.1政策导向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于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雅安市政府对软包皮拖鞋的保护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软包皮拖鞋技艺完成了区、市、省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1]。2014年,皮软包拖鞋产业化项目作为新产业集群中的代表被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列为“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业项目”,解决了芦山地区两百余名技术工人的就业问题,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助力人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影响[1]。 2.2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目前软包皮拖鞋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雅安皮拖鞋技艺研究》调查研究并记载其历史起源和基本发展脉络,探讨了软包皮拖鞋的基本特点与多重价值,从专门史的研究角度,收集照片和数据。在软包皮拖鞋技艺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方面,孙泽慧(1969-2020),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安全手工软包皮拖鞋”代表性传承人,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中屡获大奖,得到了皮革行业及社会、市场的极大肯定和认可,荣获中国轻工“大国工匠”称号。在软包皮拖鞋技艺整体保护方面,雅安政府借助《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重建专项规划》等政府政策优势和资金扶持,在芦山县建立相关产业园区,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该技艺传承与发展共进的产业化道路。软包皮拖鞋传播及普及方面,雅安市雨城区文化馆帮助孙泽慧团队创办了西南地区第一家以皮履革靴为主题的博物馆———金园鞋文化博览馆,馆藏大量传统鞋履外还收藏了软包皮拖鞋、制鞋工具实物与文字资料,为我国鞋履文化传承提供了实物支撑。 3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传承人才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主要有群体传承、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等三种传承方式。在考察中发现软包皮拖鞋技艺传承为群体传承和社会传承共同组成,群体传承和社会传承前期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孙泽慧去世后,软包皮拖鞋技艺目前现存一位市级传承人,每年相关固定补助金仅2000元。其余技艺传习人员未获得任何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的情况下生存状况堪忧,传承人员大量流失。 3.2内外源创新不足 软包皮拖鞋技艺的传习队伍主要由芦山地区农村妇女组成,未接受过专业的鞋履设计培训,创新工作基本由代表性传承人孙泽慧完成。孙泽慧的去世对软包皮拖鞋创新发展方面是毁灭性打击,软包皮拖鞋技艺面临无人教学传承,无人创新发展的地步,同质化现象严重,内源创新力严重不足。软包皮拖鞋生产企业目前以家族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技艺传承人作为参与主体,无经营经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该主体拥有的大多是著作权、专利等无形资产,管理模式陈旧,产业外源创新不足,该技艺在产业化进程中受到明显制约。 3.3审美变化带来的文化不自信 改革开放后国外大量鞋款涌入中国市场,国人的美学观念逐渐趋于国家化和现代化,市场在崇拜、模仿甚至山寨外国鞋款的时候,没有发掘自身的文化优势。对于很多传统鞋履款式,消费者不敢穿着,企业不敢生产,设计师不敢应用和创新,文化不自信心理让很多优秀的地域文化成为灯下黑。图1中展示的软包皮拖鞋尖头折边造型和裸后跟造型已经在市场中消失,圆头半包款式成为当前软包皮拖鞋造型基础,简单的素面、花朵、熊猫成为主要装饰图案。失去造型、装饰辨识度的软包皮拖鞋在川渝人民的生活中逐渐被其他拖鞋取代。 3.4协同互动脱节 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不是单方面的责任,每一个参与者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传承人作为非遗技艺的代表性主体,是传承技艺技法的核心。目前,软包皮拖鞋代表性传承人只剩一位,疫情当下企业停工,传习人才流失严重。专家学者对软包皮拖鞋非遗技艺关注度较低,相关数据记载和研究较少,软包皮拖鞋行业人才基础仍待完善。地方企业是让非遗技艺回归群众生活的实践者,承担着促进脱贫致富、灾后重建和“非遗”传承保护三个方面的社会责任[2]。设计师作为鞋款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时尚潮流的创造者,地方企业现合作的设计师除了非遗传承人以外多为中老年设计师,时尚敏锐度不足。消费者作为产品实际使用者,意见建议不能与企业或设计师直接反馈,消费者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被生产者忽视。受财政压力影响,雅安地方政府对软包皮拖鞋的后续关注度和支持力不足,地方企业缺乏政策性指导和监管,企业资金流维持困难。博物馆作为非遗文化的展示窗口和宣传角色,在软包皮拖鞋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中缺乏对新媒体的运用。 4传承与发展策略的思考 对软包皮拖鞋的传承保护应当是在软包皮拖鞋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中进行的,更是“活”在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传承和保护,面对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和现实困境,怎样让软包皮拖鞋“活得久”和“活得好”,实现其活态传承与发展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与探索。 4.1重视培养传习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人为载体进行技术传承与文化传播,“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是对非遗传习人员的保护[3]。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管理、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长期跟踪传承人的传承动态,积极引导中小学、博物馆、地方高校等开展软包皮拖鞋传承保护相关课程,拓宽传习途径,让软包皮拖鞋“活得久”。另一方面,地方企业革新经营管理方式,制定流程规范和质检标准,生产高质量产品。以“企业+家庭工坊”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将软包皮拖鞋的生产制作融入当地群众生活中,两种方式并进为其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让软包皮拖鞋“活得好”。 4.2挖掘特色文化,在传统中创新 四川作为多民族聚居大省,多彩的地域文化是软包皮拖鞋的创新宝库,当前软包皮拖鞋的创新工作基本上围绕着鞋面图案和装饰手法,未涉及鞋楦、鞋履造型、原材料等方面探索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要想打破这一现状,设计师和企业应当以现代审美和需求为基础,传承技艺同时挖掘四川特色文化和民族元素,扩宽设计装饰题材和元素,在进行文化提取时除了常见的大熊猫文化、麻辣文化、四川戏剧文化外还有道教文化、金沙遗址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在鞋楦和造型上遵循传统,让尖头翻折、裸后跟等款式重新散发光彩。原材料创新上,多使用印花皮革、压印皮革等新型工艺皮革,为软包皮拖鞋创新提供更多可能。 4.3建立有效“非遗”管理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主体受益、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有机结合的非遗管理机制[4],有利于长效性推进软包皮拖鞋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通过调研发现软包皮拖鞋产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地方企业管理和经营出现了交叉和牵制,创新效率较低。同时,政府未有后续政策性指导和监管,地方企业依靠自身融资困难。雅安政府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应加强多方角色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科学有序地推进软包皮拖鞋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的各项工作,以此对软包皮拖鞋文化进行立体、全面、综合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 4.4新媒体推广宣传,文旅融合 随着西南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旅融合成为四川发展文化产业、振兴地区经济的有效手段。雅安各级政府、地方企业、博物馆等应当依托背后丰富旅游资源,运用新媒体丰富营销手段,以视频、图文、文创产品等形式推广软包皮拖鞋体验项目,如软包皮拖鞋技艺纪录片、软包皮拖鞋制作体验课程等,让其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展品。同时宣传软包皮拖鞋文化,举办软包皮拖鞋文化节等大型线下推广活动,让软包皮拖鞋可看、可听、可穿、可玩,回归群众实际生活。 5结束语 软包皮拖鞋生长发展于川渝地区,是川渝传统鞋履的一个缩影,体现着川渝独特的地域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精神风貌。目前,软包皮拖鞋技艺技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传承上的人才断层,内源外源创新缺失,多方协同脱节等等,都是当前传统鞋履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多个角色间怎样平衡好“守旧历”与“创新规”的关系,做到软包皮拖鞋的活态传承和发展,让传统鞋履从博物馆展品回归群众生活,从理论到实践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作者:李科 顾任飞 雷昕怡 单位:温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篇1 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国家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持续提升,较多地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在污水处理方面,学者多重视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开发和不同污水处理组合技术的应用方面[1-3],尤其是在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进和优化上[4]。但是,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开发和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5],例如,厌氧/缺氧/好氧(A2O)设施可同步脱氮除磷且被广泛应用,但是氮磷去除效果并不理想[6]。我国农村水环境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历史欠债多和长效机制缺乏,环境治理主体缺位,污水处理项目多重申报而轻考核,重建设而轻运营,短期有效而长时间无法运行[7-8]。目前,大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和效果仍满足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需要。为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安徽石台县分别以县美好办、县环保局、县住建委为建设主体,于2015年前后在各乡镇共建设了33个生活污水处理站点,涵盖了所有重点村、镇。但污水处理站点的运行管理情况如何?各种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适宜性如何?需要进行充分的现状调研和分析,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适宜的处理方法,这对于完善现有的排水系统和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让农村生活污水合理排放,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实效性的具体体现。 1调研区概况和内容 本研究调研区为石台县,为安徽省池州市下辖县,位于皖南山区西部,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秋浦河是石台县的母亲河。尽管石台县多年来持续实施秋浦河生态治理工程,但由于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秋浦河水质受到了较大影响。石台县地形多样,农村情况也极为复杂并零散分布于各种不同地形条件下,适用工艺亦不相同,这给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增加了一定难度。为此,对石台县33个村镇污水处理站点进行实地查看、调查、访谈,了解各污水处理站点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处理与运营等情况,并从管网收集、控制系统、工艺适宜性、污泥处置、尾水去向、运维等角度进行问题原因的现场分析。各乡镇站点具体位置见图1,站点数量情况见表1。 2结果分析 2.1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研33个村镇污水处理站点,其中,能正常运行的仅有8个,且3个出水水质不达标;不能正常运行、仅有进出水的有6个;其余19个几乎完全荒废,无进出水,控制系统也已损坏。各处理站点的基本运行情况见表2,其中能正常运行的多为近两年新建的处理站点,但也缺少基本的维护,少数正在运行站点的处理效果也无法保证。 2.2处理工艺分析 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6种处理工艺组合:厌氧+生物滤池(13个,占39%)、生物滤池+人工湿地(2个,占6%)、厌氧(或好氧)+人工湿地(5个,占15%)、化粪池(或化粪池+土地处理)(3个,占9%)、A/O或A2/O工艺(7个,占21%),以及A2/O+MBR膜处理(2个,占6%)、氧化沟(1个,占3%)等,这也是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应用较广的几种处理工艺。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利用生长在载体表面生物膜中各类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来完成水体净化,而且通过控制微生物的活性、生物量和内部环境还可以实现反硝化除氮。这种处理工艺在石台县农村污水处理中占比最高,一般采用厌氧消化(或厌氧酸化)+生物滤池(或生态填料土壤渗滤系统)、生物滤池+人工湿地两种组合工艺,也是较早投入到石台县的处理工艺,其有占地面积少、成本低、运行简单等优点。然而,这类工艺的现状是缺少运行管理,较多系统本身无法运行,同时,存在控制系统或动力设备损坏、生物滤池填料缺少更换、淤泥未能清理、填料堵塞等问题。A/O或A2O及其组合工艺。A/O或A2O及其组合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由厌氧池(A)、缺氧池(A)、好氧池(O)组成,该工艺较为成熟,流程简单,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还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在我国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也是石台县早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常用工艺。污水处理一体化A/O或A2O工艺是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用较多的一种工艺,但调研发现此类工艺应用到农村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目前,石台县较多设施已经闲置,主要是管网配套不到位,管网破损缺少进水,另外,动力设施多采用太阳能微动力系统且已基本损坏,缺少后期维护。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由人工筑成和负责运行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依靠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基质截留等作用来完成污水净化。目前,在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较其它处理技术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其具有净化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相对投资不高等优点,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是近几年在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正常运行比例较高的工艺。目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基本都在运行,但长期运行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化粪池+土地处理。一些偏远、分散或者管网铺设难度较大的地区,相邻几户用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也是较好的选择。石台县较为偏远和分散的村庄有3处采用化粪池处理,其技术和设备较简单。通过调研来看,基本为混凝土化粪池且都在运行,但是较为简陋,存在缺少清淤和后续处理不当等问题。有的化粪池出水直接外排到自然水体,有的通过天然土地渗滤,处理效果不佳。MBR工艺。MBR工艺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通过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来降解有机物,并利用膜来进行固液分离,可实现污水深度净化。该工艺净化水质高,占地面积少,其前端一般联合A/O或A2/O工艺。石台县有2处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采用了A2O+MBR膜组合模式,该工艺前期投资和建成后的维保费用较其他技术高。从调研来看,高投资和收效相差较大,有一处已无明显进水,管网施工质量差、渗水严重,导致收集不到水,另外运行技术要求、建设和运行成本均较高,不适合石台县山区的污水处理。 2.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缺乏适宜性技术和规范。适宜的工艺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功运行的关键,不同地区的处理工艺适用性并不一样,在投资、出水、成本、管理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亦不同。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工艺选择时没有充分考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缺乏对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的把握,存在设计时照搬城镇用水处理技术和规范,并未充分考虑处理系统的适用性,以及污泥处理、后续运行管理等问题,使得工程建成后难以正常运转。例如,A2O+MBR膜组合模式运用于农村污水处理会造成投资浪费;另外,运行系统多采用太阳微动力,但是在调研期间已基本损坏,而且重要的曝气系统多已停止工作。污水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是推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点考虑指标。排水管网建设不足,严重不配套。目前,石台县农村污水处理实践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尤其是,部分地区管网建设过于随意,施工单位随意更改管道坡度,导致了日后管道运行存在淤积问题;同时,管道接头质量差,存在脱节和移位等情况,渗水漏水现象严重,而且污水管网设计仅考虑管网走向,对标高方面是否可行考虑不足,导致收不到水。调查发现,多数污水处理站点设施没有进水或者进水量很少。如横渡村采用了A2/O+MBR膜组合模式,该工艺投资了上百万且处理设施完好,但发现根本无进水,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这些情况也给污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和养护管理带来了严重隐患。污水处理项目施工、验收不规范。设计施工不规范、项目建设质量偏低导致了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就异象频出,如管网破损、控制系统损坏等。较多污水项目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不符合污水治理项目所需资质要求,图纸也未按照相关规范设计,如尺寸、填料、曝气、水力停留时间等指标均达不到规定要求,多处站点出现类似问题。例如,焦曹村采用了生物滤池处理,但其存在滤池设计尺寸相对偏小,填料随意堆放,设计施工不规范。同时,设计终端选址也存在不合理情况,如碧潭村选址靠近河岸,在夏季雨水量大时,控制系统淹没明显,回流泵根本无法工作。另外,部分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监理也未起到监督作用。缺少运行维护和专项资金。就调查来看,石台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维护运营不到位,甚至存在建设完成后短时间内就出现问题的情况。而且,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政府配套资金也不到位。例如,矶滩乡八村的人工湿地系统水泵损坏,但村里无专项资金,施工单位也不愿无偿提供水泵,导致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此外,有的站点杂草横生,人工湿地荒废,无人管理。农村污水处理费用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但是多数乡镇政府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有的即使有,但由于监管不到位、不重视,致使较多处理站点根本无人维护。 2.4原因分析 政府对农村污水处理具体情况失灵性强。石台县相继建设的33个污水处理站点多属于命令-控制型建设项目。由于石台县农村多地处山区,环境污染广、散,县城建部门和环保部门较难获取全部信息,在协调配置治理资源的权威性和污染处理设施的针对性方面较差。各乡镇、各村过度依赖政府,影响了他们主体治理能力的发挥,且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普遍面临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污水处理项目,在投入生产两三年后甚至更短的时间就无法正常运行,造成了有限公共财政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在石台县农村污水处理甚至是全国农村污水处理中也不是偶然现象。市场参与意愿不足,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农村水环境污染点分散、来源广和不稳定等因素导致了农村污水治理比城市复杂,难度较大[9]。另外,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公益性强,而市场可经营性弱,加上石台县市场小,地理位置偏且多是山区,市场发育较其他农村地区更为缓慢。而且石台县村落分布广、村民居住较为分散,水环境治理投入强度大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以上原因均导致了市场企业主体参与意愿不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另外,有的企业不具备污水处理能力,为了分一杯羹,强行参与农村污水处理,导致项目设计、施工均不规范,后续问题较多。 企业过于追求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诸多企业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套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思路、标准和体系,导致了很多污水治理技术存在不适用性和成本过高等问题。例如,石台县几个处理站点所采用的A2/O+MBR膜组合模式存在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行成本高,缺少专门技术人员,无法正常运行维护等问题,而且企业基本也是验收完事,时间一长又成为晒太阳工程,造成了巨大浪费。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起步晚,欠账多,亟需环保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也有必要通过制度或相关法律法规来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村民自身缺乏主体参与性。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着村民主体缺位严重的问题。村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多认为污水处理是乡镇政府或村集体的事情,参与度较低。村民对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也存在事不关己的心态,更存在别人干自己看的情况。经调研发现,村民希望污水能被正常处理,但主动参与管理、检查、维修的意识不强,甚至有村民都不知道本村有生活污水处理站点,村民主体缺位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难度。治理方式未能做到因村而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系统考虑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环境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性[10]。石台县部分农村污水处理没有结合诸如村庄人口变化、地形分布及区域环境敏感性等具体情况来提出治理思路和建设标准,特别是未结合石台乡村旅游实际,导致了部分地方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模式和建设规模与现实需求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矶滩乡红墩村紧邻秋浦河和百丈崖景区,周边农村人口和旅游人口较多,但是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足,已有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因地理位置高,管网无法进水,导致四处渗漏,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另外,生活污水对河流影响较大,更影响景区美感,村民意见较大。缺少专门的技术和运行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石台县大部分已建好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不能保证,部分设施损坏后得不到及时修缮,难以达到高效、长久使用。有些地方把设施交给乡镇运营,但由于财力有限,时间一长也难以维持。同时也缺技术,农村污水治理在技术上有别于城镇污水处理,如进水易波动、水质变化幅度大等会导致技术“水土不服”,再加上缺少懂行的维护运行人员,较多污水处理设施成为了摆设。 3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有33个,其中能正常运行的仅8个,且有3个出水水质稍差。有进出水但未运行的有6个,其余19个完全荒废,其主要问题体现在无进出水、控制系统损坏、缺少基本维护、设计施工不规范等。在技术应用方面,厌氧+人工湿地、生物过滤+人工湿地等技术应用较多,其中,厌氧+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效果较好,化粪池也有一定的适用性,而A2/O+MBR组合处理新技术也有一定应用但较难维护。造成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原因较多,有政府、市场、农民对污水处理的主体失灵,也有污水处理技术与当地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彻底梳理各站点存在的问题。梳理工作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对进水管网进行全面摸底检查,给出各站点修复或重建管网的具体方案和建议;二、对各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的规范性进行梳理,获得各站点的规范性结论,并按相关技术规范给出改造、重修或迁址等决策建议;三、对各处理工艺的技术、经济适用性进行准确评估,并提出适合石台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建议和方案。引入第三方环保公司。针对目前各站点具体情况,出具详细的调查报告和解决方案,明确各站点处理设施维修、新建和维护费用,并进行整体费用评估。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环保服务的方式,以可量化的水环境治理效果为基础,大力推行综合环境服务和合同环境服务。以石台县为整个单元,将石台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服务打包,可采取按年付费等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化运行单位进行运行与维护管理。建立严格合理的考评机制,采取以石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石台县环保局、第三方共同管理模式,在运营管理中做好对于运行费用的评估处理。 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针对国家、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高要求,对围绕石台县秋浦河的镇区和中心村可以多建一些规模化的污水处理站点,且执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一方面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进行修复和扩建,另一方面可新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有效收集和处理。建设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所需资金,可采用PPP模式筹集,将乡(镇)、村未建污水处理运营纳入PPP项目管理,从而打破资金不足难题,并打造示范项目以推行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范例。加强监管和考核。建立设施运行及出水水质长效考核机制,加强监测监管力度,明确采样、检测方法,保证运行数据的可靠性,建立奖惩罚机制。监测采取双随机制度,即随机抽查站点,随机安排人员查看和监测,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设施的维护管理。各污水处理站点应按照污水处理设施日常维护(30%)+处理设施出水水质(40%)+周边水体监测质量(30%)的组合模式进行处理站点考核。由石台县城建局牵头,生态环保局主体负责对运营维护的第三方进行考核,以强化监管和考核的有效性。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石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公众参与度较低,参与途径也较为缺乏。当地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宣传和教育,让村民认识到农村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改变不当的用水排水观念。在环保意识提升的同时,积极推动村集体和第三方参与到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以提高村民对污水处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作者:贾莉 刘赵文 傅妍芳 方红浩 单位:池州学院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篇2 《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年)》也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农村污水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农村水环境仍然存大着来源复杂、源头分散、排放量与波动性大以及集中收集难度高等诸多问题,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全国范围内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早日实现。农村污水除了水量波动性大和收集难度高以外,其污染物成分也同样复杂,给标准化治理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农村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包含厨房污水、洗涤污水与厕所排放的污水,生产污水主要包含畜牧养殖废水和农产品加工废水[2]。其中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糖类、脂类物质、蛋白质、氨氮以及磷等有机物质[3-4],而生产废水中也以高浓度有机废物为主要污特征。目前主流的农村污水为生化处理法,其中微动力和无动力的活性污泥法及厌氧消化法是目前最为主要的处理方法。但随着提标改造政策的不断提出,农村污水面临的处理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除了有效治理的技术难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程及管理难度也一样存在较大困难[5-7]。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且大多数房屋为自建房,缺乏系统的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还比较薄弱,难以有效收集并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这就导致了农村水环境生态极易遭到破坏,水质安全隐患巨大。文章以多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线工作和研究经验为基础,对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及治理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从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维度对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运行对策进行了思考总结,并对目前已有的运行成效进行分析和展望。文章立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管理和实际工程一线,结合周宁县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与建议,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1.1用水与排水现状 周宁县农村生活供水主要采用山涧水,经过沉砂池和处理设备处理后进入调蓄池由给水管供给到各农户家中使用。用水主要包括餐厨、沐浴冲厕等生活用水和畜禽养殖用水。根据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监管平台APP数据填报及现场调查,目前周宁县多数行政村的主村建设有部分污水管网。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初,周宁县农村排水体制兼有不完全分流制和合流制,已建设的排水管网以不完全分流制为主,不完全分流制村庄23个,合流制村庄7个。管网收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或处理设施简易处理后排入山田河道自然消纳为主,周宁县属山区,地势起伏大,各村镇相隔较远,污水集中处理程度较低。 1.2农户改厕普及情况 周宁县共有147个行政村(含城区狮城镇),农户的厕所污染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周宁县的农村环境,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农村污水分散面源污染。2016年起,周宁县开始开展农户改厕普及工作。2016年完成了对试点村落七步镇后洋村的改厕工作,投入30多万元,对45户旱厕进行改造。同时标本兼治,因地制宜推进改厕污水收集与治理,合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排污管网2.5公里,并建立公厕。2017年,周宁县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三年改厕任务。2017年度,全县9个乡镇改厕共计完成5299户,实现所有行政村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其中,浦源镇结合自身特色,在全镇15个行政村全面铺开改厕工作,让7个行政村先行改水,完成了包括东升村26户在内的588户改厕工作,铺设污水管网5.5公里。2017年,周宁县投入4000多万元,对全县132个行政村、4451户进行改厕改水,每户补贴2000元,并对境内54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完成了3367户改厕工作,管网建设51.36公里,全面治理7条河流。截至2022年,周宁县9个乡镇共完成改厕6776户,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8%;新建公厕176座,实现乡村公厕全覆盖。可以说,周宁县的农户改厕普及情况在最近6年里实现了突破式的发展。 1.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现状 1.3.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周宁县农村污水现状主要的治理模式有三种:(1)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2)就地收集集中处理;(3)三格化粪池简易处理。其中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主的有7个村,主要是乡镇的主村及邻近村庄;就地收集集中处理为主的有21个村,主要是人口较集中的行政村主村;三格化粪池简易处理为主的有105个村,主要是人口分散且偏僻的村庄。另外还有13个行政村存在尚未开展治理工作的农户,占对应村庄总户数的10%~30%。 1.3.2乡镇处理厂现状 周宁县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大多位于乡镇政府所在的主村,主要采用的工艺为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A/O工艺或者大型化粪池厌氧处理工艺,处理规模100~150m3/d,设计出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执行标准则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1869-2019)。目前各乡镇污水处理站主要由乡镇自行管理,运维水平有限,表1及表2为周宁县乡镇污水处理站运维现状及进出水监测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如下问题: (1)除了咸村镇咸洋村污水处理站目前处于正常运行之外,其它乡镇的运行状况都不是非常理想; (2)进水CODCr值偏低,目前仅咸村镇咸洋洋村污水处理站一处为进水达到120mg/L,其余为28~65mg/L,明显低于实地考察的正常生活污水CODCr值,根据初步调研可能存在进水管网接入混乱及可能的管路破损问题。 (3)有监测数据的6个污水站,咸村镇咸村污水处理站、咸村镇上坂村污水处理站、礼门乡污水处理站和玛坑乡污水处理站都存在着出水氨氮和总磷部分达不到设计标准的问题,咸村镇咸村污水处理站的氨氮甚至处理超标状态,处理设施脱氮除磷工艺运行不正常。这说明目前周宁县乡镇污水处理站的运维状况存在较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 1.3.3村庄处理设施现状 周宁县农村污水就地集中处理设施集中在各行政村的主村,处理规模主要为15~40m3/d,以无动力的厌氧池和化粪池为主,主要由村集体自行管理,运维水平有限,目前缺少有效监测的水量水质数据,村庄设施处理现状及进出水监测数据如表3、表4所示。研究发现以AO工艺为主要处理工艺的6个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除了贡川村数据缺失外,上洋村等5个村庄的出水情况均基本达到城镇污水的一级B设计标准(坂坑村污水处理设施氨氮有波动)。其它以化粪池和人工湿地为主要处理工艺的村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全部处理正常运行状态,但运维状况较差,后期均需要进行提标改造。 1.4周宁县农村污水治理的共性问题 当前,周宁县农村污水治理除了上述的乡镇污水处理站和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的分析情况外,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还不够到位,管网纳管率还不高。由于长期以来的环保意识的不足,周宁县的大部分农村都存在着管网纳管率不高的问题,这将会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部分存在。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基础薄弱。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多数村庄未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除了行政村主村敷设有部分管网和简易处理设施(三格化粪池)外,还有部分村庄尚未开展治理工作,无管网和处理设施。 (3)部分设施处于无管养维护状态,污水管网覆盖率不足,存在局部破损堵塞。这是目前周宁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最大问题和最大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精细的调研和一对一的技术和政策帮扶解决。 2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运行对策 2.1提高农村污水的收集率,提升处理效能 加强管网与处理设施现状排查,对现有的污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等功能及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根据村庄位置制定不同的收集处理方案。对于城镇周边的村庄,可考虑接入市政管网[8];对于远离城镇的村庄,可以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者污水处理设施;对于远离城镇,人口较少的村庄,可设置一体化处理设备。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与新农村景观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对部分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结合现状进行提标改造,对现状设施进行利用处理,增设后端污水处理设施,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污水设施利用率。 2.2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弱项,提升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 根据人口规模、自然和地理条件、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厂布局。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的地区宜以集中处理方式为主,人口少、相对分散,以及短期内集中处理设施难以覆盖的地区,合理建设分布式、小型化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水质型缺水乡镇优先将达标排放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就近回补自然水体。资源型缺水地区推广再生水用于工业用水和市政杂用的同时,鼓励将再生水用于河湖湿地生态补水。有条件地区结合本地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提升、水生态改善需求,因地制宜通过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工程等措施,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9,10]。 2.3规范农村污水治理的运行管理,逐步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 加强农村污水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多采用低维护,操作简便的“傻瓜”式处理设备。引入第三方运维管理公司,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和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完善运维考核机制。 2.4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智能化水平,引进“EPC+O”治理模式 (1)以福建省农村生活监管平台数据为基础,同步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智能化运行维护管理信息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结合政策思想,建设市县镇农村生活污水监管平台,对污水设施等实施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污水设施的利用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平台上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数据情况,通过电量、流量检测结合现场采样的数据可以宏观上把握污水设施运行情况,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而未运”、“晒太阳”、“偷排直放”、“数据不真实”等现象。 (2)依托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同时满足县乡(镇)村3级监管、第三方运维公司和群众需求,建设了监管者的“一张图”,群众的“一块码”,辅助运维的“小程序”,实现对地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化的应用与延伸。目前,周宁县按照《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规划,于2020年全面接入了以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实现了在一张图系统中查看项目进展,资金使用情况,也可进行多个时间节点的项目成果比对。图1为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的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实时监控图,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及管网的建设情况,同时还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每个项目的开工时间,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等;随时掌握项目进度,便于调度决策。 3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特色亮点 虽然目前周宁县在乡镇及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及运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周宁县积极应对,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有效激发村民主动性,构建了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共管”的新格局。目前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以下特色亮点。 (1)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针对周宁县目前存在的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出水超标、管网混乱问题,周宁县政府一方面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及运维管理机制的改进。目前已经对7个乡镇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及整改,并对上洋村等6个村落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AO法治理的技术升级试点工作。同时通过福建省生态云平台进行了有效的工作监管。 (2)县政府扛起牵头主导责任。周宁县政府明确自身主体责任,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导小组,多次带队深入村庄了解群众要求,贴民心、接地气,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亲自部署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切实发挥政府监管的“指挥棒”作用。 (3)乡镇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周宁县组建项目工作专班,明确乡镇政府包干负责项目征迁工作,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发生的群众纠纷。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乡镇政府与施工队一道,提前征求群众意见、及时做好协调解释,最大程度征得群众理解。项目建成后,乡镇政府指定专人负责巡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通过平台随时调度、监督第三方运维人员正确履职,落实考核和监督管理。 (4)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监督。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广泛动员老党员、老村干共同参与项目宣传、征地赔偿调解、施工建设监督等工作。公开设施二维码及投诉电话号码,发动群众参与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4结论 文章对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发现:(1)周宁县乡镇污水处理站运维状况存在较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进水管网混乱,出水氨氮及总磷与设计标准差距较大;(2)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大部分仍然采用单一化粪池的落后处理技术,但部分提标改造后的村庄出水数据均达标;(3)周宁县农村污水处理还存在着管网纳管率低、技术落后及运维缺失等共性问题。文章同时针对提高污水收集率、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弱项、规范运维管理以及引入智能化治理监管模式等四方面提出了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运行对策。文章以调研分析地方农村污水处理相关问题入手,提出运行对策的同时对地方管理及技术特色进行了剖析,对于进一步的提升周宁县农村生活污水的管理、技术及运维水平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陈木华 单位:宁德市周宁生态环境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篇3 前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近五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等一系列强调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政策文件,由此可见,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总规模较大,居住较分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污水处理普遍存在着污水处理厂(站)需求数量大、污水水质变化大、水量波动大、单个农村污水处理厂(站)设计日处理规模小等特点。总体来说,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挑战性、建设挑战性和运营管理挑战性等都比城市污水处理要复杂的多。因此,深入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面临的困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1.1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及其变化 从理论上来讲,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应根据农村供水水平、污水处理设施条件、排水管网建设程度等确定,因此,农村污水产生量很难进行精确计算。根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制定的《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农村污水总产生量可按照总用水量的60%~90%进行估算。因此,对2013年、2019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进行匡算(见表1)。从全国来看,2019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10.37亿~165.56亿m3。全国农村生活污水低限产生量从2013年的74.69亿m3增加到2019年的110.37亿m3,增加了36.68亿m3;高限产生量从2013年的112.04亿m3增加到2019年的165.56亿m3,增加了53.52亿m3。2013年至2019年总增长率为47.78%,年均增长率为6.83%。从各区域来看,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分别为43.03亿~64.56亿m3、34.18亿~51.27亿m3和33.16亿~49.73亿m3,分别占全国农村污水生活产生量的46.25%、25.82%和27.78%。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农村污水产生量差别较大,东部地区的产生量约占全国产生量的一半。同时,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的变化情况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变化分别为6.72亿~10.09亿m3、15.82亿~23.73亿m3和13.34亿~20.00亿m3,增长率分别达到18.51%、86.17%和67.31%。对比污水产量增长率,可以看出污水产量增长情况为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且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78%。 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 1.2.1全国层面分析 2019年末,我国城市和县城分别有污水处理厂2471座和1669座,年污水处理总量分别为536.9亿m3和95.7亿m3,污水处理率分别为96.81%和93.55%,已经完成2020年底95%和90%的目标,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趋于饱和。根据近几年的治理趋势预测(《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比例数据只统计到2016年),农村地区2018年生活污水处理比例仅为30.53%,2019年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比例约为31.50%,与镇(59.67%)相比差距较大,与城市地区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总体来说,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空间巨大,处理能力仍有待提升。同时,对比2013年至2019年间乡镇地区生活污水治理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13年至2016年间镇、乡、村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比例都有增长,但增幅不太明显,年增长率分别16.01%、25.75%和39.93%,农村地区增长相对较快;而2016年以来,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16年至2019年镇、乡、村对生活的污水的处理比例年增长率分别达37.65%、89.45%和19.17%,农村地区增长相对较慢。 1.2.2区域层面分析 由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比例只统计到2016年,所以我们对2013年至2016年全国以及不同区域农村污水治理情况进行整理计算,结果见表2。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差距较大。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分别为34.09%、13.25%和12.36%。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比例差异不大,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遥遥领先,处理比例近乎中西部地区的3倍。从变化情况来看,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与201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3.49%、8.89%和8.25%,污水处理比例增长情况仍然是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存在的问题 2.1系统规划不合理,污水收集处理困难 顶层设计不足,污水收集率较低。农村地区房屋基本都属于自建房,在建设用地等方面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规划和管理,建筑物的地基建设不规范,很多建筑物间的距离不到1m,对管道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3]。通过厕所革命,很多农村已经改为了水冲厕所,但是由于没有统筹考虑供排水系统建设和农村厕所改造,基础设施衔接性不强,再加上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收集率较低,使大部分生活洗涤用水和餐厨废水以及部分散养禽畜的粪尿直接渗入地下或排入沟渠,造成严重污染。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治理效率较低。有些农村地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规划滞后,雨污不分流,生活与工业污水不分,导致污水处理系统的治理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污水收集困难,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容量远高于居民实际污水排放量,导致后续运行进水不足,污水处理厂运行起来成本过高而闲置。据调查已投运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到设计能力的66%,其中因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而难以运行的约占36%[4]。 2.2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从总体投资额度来看,2013年至2019年间,我国农村排水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均逐年呈稳步增长趋势,但是投资额度的绝对值却明显低于城市。2019年,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分别为1562.4亿元和803.7亿元,而农村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分别为461.40亿元和275.69亿元,仅为城市投资额的29.53%和34.30%。从投资比例来看,2013年至2019年间,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总投资的占比和市政投资的占比都在稳步增长,但比例值仍相对较低。2019年,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建设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4.54%和2.71%,均未超过5%;而在农村市政投资中的占比分别为14.88%和8.89%,均未超过15%。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巨大需求相比,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额度则显得严重不足。从投资强度来看,2019年全国范围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行政村投资强度分别为9.03万元和5.40万元;2019年全国排水设施投资和污水处理设施人均投资强度分别为63.20元和12.49元。考虑到如今建材及劳动力价格日益攀升的大背景,如此低的投资强度很难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只能采取降低工程质量的方法来完成工作任务和指标要求。 2.3后期运营管理质量不理想 我国农村排水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而运营维护资金多以地方财政自筹为主[5]。许多地区在政府出资建设基础设施后,由于农村难以承担运行维护费用,导致很多农村地区出现“建得起、运行不起”的尴尬局面[6],污水处理设施逐渐被停用。考虑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队伍[7],管理水平总体偏低,再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管护机制,导致农村污水设施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效能。同时,目前涉及农村污水治理的行政机构分散,且职能交叉现象严重,造成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难度增大。如杭州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由农村农业部门牵头、“1250”工程由生态环境局牵头、“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则由能源办负责[6]。 3发展建议 3.1强化因地制宜和顶层设计,保障规划科学合理 统筹规划,征集并协调各方意见。规划前,要根据农村的人居环境条件,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化整为零,在综合考虑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农村总体布局、供排水系统建设和农村厕所改造等,合理规划建设改造方案。同时,在制定农村污水治理规划时,要组织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政府、村民和企业共同协商,充分采集当地农村居民和各个主体的意见。加强专家帮扶指导,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通过专家的调研指导,摸清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问题,科学确定收集和处理方式,以县为单位编制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弥补各地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布局、技术选取及治理衔接性等方面的不足。完善修复现有污水收集系统。以充分利用现有管网为原则,综合考虑排水体制和管网布局合理性、管网建设匹配度、运行管护规范化、经济可承受能力等,判断是否需要改造。对管网不足、错接、混接、漏接的,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对雨水混入管网造成进水浓度长期较低的,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对管网老旧、破损、堵塞的,开展管网修复。 3.2强化投入和激励机制,保障资金来源和管理 完善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在综合考虑各项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完善本级配套资金,制定具体的奖补办法,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例如,可以有效整合涉及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专项基金,完善“中央补贴、地方筹资、有偿使用”的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资金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资本。针对作为社会资本的企业能力不足以及面对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动力不强的问题,强化社会资本投入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农村“污水治理”的示范工程,给予相关企业资金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通过区域项目的捆绑,将农村建设中公路、厕改及后续管理等多个项目打包,形成有收益的复合项目,来吸引企业的进入。另外,通过部分环保组织捐建、公益基金投入、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主动回报家乡等形式,充分吸引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同时,可以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互促互进[8]。细化资金分配与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细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各环节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科学核算,确保资金投入能够实现预期成效。在农村污水设施建设改造过程中可以积极尝试实践代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金,细化资金的分配与管理,后期管护部分投放市场,营造企业产品、运作和提高研发效率的良性产业链。 3.3合理选择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机制 科学合理选择管理模式。选择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因素。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采用以政府监管、社会参与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委托第三方公司来保障设施的专业化管理[9];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地区,可采用村民自主管理为主,政府协助管理的逐级管理模式或者财政出资村管理模式[10]。同时,为了既费时费力,又保证管理运维效果,可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尝试建立无人值守的污水处理运营体系和智能化监管平台[11]。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完善多元化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设、施工验收和后期运维管理等的全过程监管[12],建立一种以政府执法为主,农村居民、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农村污水治理监管机制,实现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在线评估、监管举报、问题咨询和即时反馈等功能;健全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政府从运营、管理、制度、监督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例如:设立管理奖项、村民适当付费机制、技术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修等;建立职责明确化的多部门合作机制,通过调整环保、财政、生态等配套政策和制定责任清单,确保政策衔接顺畅并明确各部门的任务与职责,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联系,形成治理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2]于法稳,于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3):6-17,2. [3]孙美玲,魏维利,刘春梅,等.中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分析[J].现代化工,2020,40(9):4-7. [4]解彪.陕北地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资源化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5]刘俊新.因地制宜构建适宜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J].给水排水,2017,53(6):1-3. [6]司国良,周广礼,胡啸,等.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2):240-242. [7]梁光源.污水处理需破几层冰[J].环境,2016(7):16-19. [8]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 [9]孔德,张晓岚.农村污水处理运行模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9,47(19):61-64. [10]王洪臣.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的中国之路———浅议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J].给水排水,2018,54(5):1-3. [11]周荣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现状及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2):109-110,112. [12]贾小梅,于奇,王文懿,等.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5):623-626. 作者:郭芳 陈永 王国田 张文慧 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思索 本文作者:孙建文 单位:晋城市晋方圆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如何去把握,或者说有意识地去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一句话,对应于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概念设计。 首先,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要正确把握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必须坚持结构设计没有惟一解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协助建筑师以达到令业主满意的建筑。例如,美国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大楼建设之初,银行业主追求和向往能在他们银行大楼的整个底部有一个4层~5层楼高的无柱大空间,以充分满足他们银行业务在使用功能和形象功能上的需要。在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大楼方案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合作开拓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将电梯井筒与设备井筒分别设置在建筑物的纵向两侧,作为巨型柱,并将第一道设备层设置在第6层,往上每隔18层再各自设置一道,作为承载力和刚度很大的巨型水平构件,并与周边的巨型柱有机地刚性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种巨型框架体系的结构功能与受力特征,不但能有效地抵抗重力荷载和水平荷载,还在整个大楼底部5110m2的面积内无一根柱子,实现了业主梦寐以求的大空间。同时,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所构思的结构总体系应有一个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理想刚度目标。即具有一定大的刚度和承载力抵御风荷载和规范设防烈度水准的地震作用,以及在第一道防线的有意识屈服后,在结构变柔的同时仍具有足够大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和延性耗能能力来抵御可能遇到的罕遇大地震。 其次,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正确把握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必须掌握各种结构体系的近似计算方法。英国工程师A.L.L.Baker讲过:工程师所掌握的最佳计算方法,应该是运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计算方法。而近似的计算方法就是对一个结构工程师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例如,对于框架结构体系,必须掌握的近似计算方法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直接弯矩分配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法。同时,结构工程师还必须了解抗侧力构件的变形近似计算,通过获取不同抗侧力结构(或构件)之间的相对刚度比较概念,来大致估算建筑物的变形,以便于提出或比较各种可行的结构总体方案。 最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仍然要注意把握和运用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例如,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超过了规范的限值,我们要结合具体设计综合判断。众所周知,规范控制轴压比限值的目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达到具有较好延性功能的大偏心受压破坏状态,以防止小偏心受压状态的脆性破坏。同时我们知道,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延性功能的因素除轴压比外,还有框架柱的配箍特征、核心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纵向钢筋承担截面轴压的能力、框架柱的截面形状等因素,轴压比限值的大小必须根据具体工程设计综合所有因素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调整。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始终坚持概念设计的理念,既不盲目照搬规范,也不盲从于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任其随意摆布;只有始终坚持概念设计的理念,才可能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思想,而其结构的概念、经验、判断力和创造力才会随年龄与实践的增长而越来越充实,其设计成果才能不断创新。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的应用 摘要:针对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生态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核心,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充分融合建筑环保节能理念,提升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现生态环境和节能的一致性,采用生态表皮设计,以打造舒适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节能性;环保性 湖南省将森林覆盖率、绿色建筑覆盖率等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到规划体系中,加大生态建筑建设力度。在构建可持续化发展城市形态时,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有效连接。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生态控制线规划,明确禁止开发区域与限制开发区域,因此对生态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生态建筑学概述 生态建筑学设计理念提倡节能效应与环保效应,将生态环境和建筑相互融合,利用自然生态理念与模式,开展高层建设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科技与生态等的优势,融合各类因素,形成绿色、安全的人居环境。高层建筑建设资源消耗量较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较大,引入生态建筑学,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确保高层建筑建设的效益。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最优原则 基于生态建筑学,开展高层建筑设计,坚持结构方案最优原则,需要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明确建筑区域情况。以建筑选址为例,要明确地质条件,了解建筑区域的经纬度与气候条件等,以合理设计建筑朝向,进而保障自然通风技术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要明确建筑区域周围的绿化情况,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做好后期规划设计,确保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2.2合理化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注重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设计。为确保建筑设计的安全可靠,需要精确计算建筑结构参数,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化、数字化处理。因为基于生态建筑学的高层建筑,多应用各类节能技术与材料等,设计人员若能将节能理念,有机的融合到高层建筑设计,做好建筑设计的把控,则能够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1]。 2.3环境互动性原则 基于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核心,考虑到建筑使用者的需求,采取人性化设计,坚持舒适性与方便性,使得建筑能够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设计人员可以充分的利用节能技术,实现环境与建筑友好相处。譬如:高层建筑水资源消耗量较大,若将污水全部排放,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甚至会污染环境,因此要加强水资源回收利用,收集雨水和生活用水,利用处理技术,用作厕所冲水与景观水体。可以设置分质排水系统,例如图1所示,实现水循环利用。 3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实现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 开展高层建筑设计,实现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吸取环境资源,譬如:高层建筑采光设计,需要制定多种方案,做好方案评选,以确保建筑能够获得较多的光照,减少电能的使用;对于高层建筑空间格局以及朝向设计,增加通风面积,减少对空调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消耗。高层建筑自然通风形式,主要包括幕墙开窗、双层通风幕墙。其中幕墙窗开启方式主要包括固定窗、平行外推窗等。双层通风幕墙主要包括内循环、外循环、开放式双层幕墙。双层幕墙和传统幕墙相比,能够实现节能50%,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2]。 3.2采用生态表皮设计 建筑表皮生态设计,指的是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楼板等,高层建筑外围护墙体能量消耗较大,可以占据整个建筑能源消耗的1/4左右,因此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建筑装饰功能,还需要注重建筑表皮的支撑功能,从人的生理舒适度与辐射热等因素考虑,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譬如:某建筑表皮覆盖系统设计,采取了双层结构,包括隔热玻璃与多孔通风层,利用双层表皮,确保建筑内部气流保持正常,避免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建筑外皮进入到通风层,建筑内部设置控制板,来控制自然通风系统,形成缓冲气流,输送到建筑主体,以减弱外部风的影响,制造出自然风。 3.3融合舒适化理念 高层建筑是常见建筑物,人们对高层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对建筑结构与功能的要求较高。基于生态建筑学,开展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合理选择原材料,避免使用有害材料,影响居住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把控,合理选择建筑原材料。在设计建筑空间时,需要做好空间组合的设计,确保空间生态性,保障辅助空间能够达到自然采光与通风的要求[3]。 3.4遵循生态建筑学设计原则 基于生态建筑学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在开展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循生态建筑学设计原则。坚持再评价、更新、重复利用、减少消耗、循环利用基本原则。建筑设计原则,提倡不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美观程度,还需要做好周围环境评价工作,包括城市气候与植被覆盖,以打造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结构样式,实现高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永续共存。譬如:某节能环保大厦,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水资源与地热资源优势,构建了水循环利用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同时采取分区设计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河水和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提升建筑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除此之外,在屋顶还设置了光伏发电机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非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与环保性。从建筑到室内外装修材料上都大量采用具有环保与高科技含量的可循环使用材料,如有机涂料、中空夹层玻璃等环保材料,大厦建成后将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4结束语 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日益短缺,高层建筑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加强对生态建筑学的运用,减少高层建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节约,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明 单位:郴州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设计问题与方法 摘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能与建筑整体的稳定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应该对高层建筑中的每一个构件详细的分析承载力,重点部位应该加强技术的关注。为了满足高层建筑设计的规范与标准,设计高层建筑时应该关注每一个构件。设计人员应该不断的提升高层建筑设计的水平,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问题;对策 高层建筑严重影响着建筑的施工可行性与稳定性,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好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为了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不断的优化高层建筑的设计水平。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不断的优化高层建筑设计,不断的学习新理念的知识与技术,并结合设计经验,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1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点 第一,混凝土设计重点。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与钢筋是主要的施工材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承载力较好,并且性价比高,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使用。在设计混凝土时,如果设计不合理,施工时建筑表面就会出现大量的裂缝,从而严重影响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了设计好混凝土,在初期设计时应该全面的考虑问题及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并详细的记录数据,从而避免混凝土在施工后期出现不稳定性现象的产生。第二,基础设计重点。基础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基础不仅包含地基,还包含其它的基础构件。基础是建筑工程中的隐藏工程,并且还得承担起整个建筑工程的负荷,因此基础的设计非常重要。在设计基础时,设计人员应该实地考察施工现场的情况与施工地质的情况,从而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并仔细的研究施工场地的土质,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设计方案,为建筑的施工打下稳定的基础。第三,砌体设计重点。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砌体较为常见,并且砌体的种类非常多,对于不同类型的砌体,设计的重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工程实际的需求设计出符合工程建设的砌体。对于混合性的承重,砌体在建筑中主要是作为底层框架,由于砌体的组织体系动力性能不好,这使得建筑的不具备良好的抗震性。砌体应用到横墙时,主要承受墙体的压力,从而保证墙体受到砌体的承载力,提升墙体的刚度与强度。砌体应用到纵墙时,能够保证纵墙的抗弯性能。以上是砌体应用到不同的建筑部门中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重点。为了提升建筑的设计水平,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都满足国家设计规范与标准,从而提升设计企业的业务能力。 2高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注重地基的建设。在很多的高层建筑中地基的建设都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但是在设计建筑时没有实地考察从而缺乏地质勘查的资料与数据。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地基的建设。在建筑设计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地基设计,会导致建筑出现严重的问题。为了提升建筑中地基的稳定性,保证地基建设的质量,相关人员应该实地考察建设场地的地质情况,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设计符合建筑工程的地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应该只根据自己的想法在地基建设中填入沙石,这不仅不能够提升地基的稳固性,还会减小建筑的承受力,让建筑留下大量的安全隐患。第二,楼板出现裂缝。建筑的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是混凝土中的楼板出现大量的裂缝。目前,在建设建筑时一般使用楼板,分析楼板的受力也仅仅分析楼板平面受力情况,这是导致楼板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楼板的承受力时应该考虑三维空间上的受力情况,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楼板受到的承载力。设计人员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时不应该使用单向的楼板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不应该使用分离式的钢筋作为支撑,这样计算出的楼板实际受力数据与计算的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导致混凝土使用楼板时会出现大量的裂缝。第三,选择错误的梁高。建筑设计中梁高的设计尤为重要。设计人员为了简化计算与设计过程,通常会把梁的设计作为单梁,这使得梁的数量显著减少,不能承受住整个建筑的符合,留下安全隐患。在设计梁时设计人员应该全面的考虑梁的承载力,选择合适的梁,避免梁由于超负荷出现损坏的情况。 3高层建筑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选择合适的高层建筑。选择合理的建筑,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高层建筑物承受住自身的重力,不会出现超负荷现象。建筑的承受力达到设计标准,才能够让建筑的安全得到保障。要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建设面积与功能进行仔细的考虑,设计人员需要注意不同的建筑,建筑所需的空间与高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第二,提升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结合美术、力学及地质知识,并且对于理论的要求较高。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应该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设计人员应该严格的控制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得建筑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除此之外,更要重视建筑的安全性能,要考虑应该具备的抗震性与抗风性。第三,提倡概念设计。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提供的舒适性,而是更侧重建筑展现的个性化。为了提升建筑设计水平,设计人员可以使用概念设计。通过对施工场地的实地考察与分析,将获取的数据进行不断的优化之后,设计适合建筑设计,然后制作建筑的模型。目前,科技飞速的发展,设计人员可使用先进的技术模拟模型,不断的优化模型,最终实现模型,这对于建筑设计具有非凡的意义。 4设计高层建筑的方法 第一,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完成基本的建筑工程之后,在空余的部分需要进行回填土工作。回填土应该选择粒径大的材料,回填土施工应该满足施工规范并达到设计要求。在进行回填土工作时应该控制一些施工条件,根据施工的特点及回填土的种类确定回填土的参数。为了保证前期工程的建设质量,在进行回填土工作之前应该做好验收工作。在施行回填土工作时,应该设定好施工水平的标准,从而确定回填土施工的程度。第二,地梁建设。地梁建设主要分析地梁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首先,将地梁作为框架计算,此时不用考虑地基情况,虽然这种处理方式与实际的计算数据存在着差异,但是可以作为设计与施工的参考依据,从而让建筑避免自然灾害对自身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只计算框架整体而不计算梁,并忽略梁弯矩的影响,这种方式也十分的合理。并且此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地梁建设问题,还能够完善与优化建筑的施工。第三,钢筋锚固。钢筋锚固主要是为了提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连接,提升建筑的稳固性。钢筋锚固与剪力墙的施工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需要将剪力墙与钢筋锚固结合在一起,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出有利于两者的施工条件与施工工艺。钢筋锚固能够让剪力墙与钢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避免钢筋出现任何问题。钢筋锚固应该具备适当的长度与强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固性。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关注高层建筑设计。高层建筑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为了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的高层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全面的考虑问题,并对必要的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的竣工。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超高层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为节约用地面积,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尤其是一些人员密集、功能复杂的城市。超高层建筑尺度宏伟、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投资庞大、容纳性强,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环节会有很多问题。本文探讨了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建筑设计;存在问题 超高层建筑不仅体现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同时也象征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超高层建筑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设计和维护,对人力、物力、财力消耗较大,与建筑在设计时节约的原则相违背。 1、抗震设计方面的问题 抗震问题也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尤其是短柱问题较突出。 1.1结构平面设计 超高层建筑设计时结构平面设计常存在外形不规则、上下不对称、形心、质心偏心大、凹凸变化尺度大、结构平面刚度与现状不均匀、长度长等一系列问题。1.2抗震构造柱抗震构造柱在设计中通常存在大厅的四角、外墙的转角缺乏构造柱,即使有构造柱但不是成对存在,在一些纵墙和山墙的交接处也缺乏抗震构造柱,甚至在一些建筑中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等问题。 2、消防问题 超高层建筑功能多元化、设备较复杂,存在很多引起火灾的因素,例如如果对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维护和管理不当、或者是明火处理不妥善就有可能引发火灾[2]。相对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如果发生火灾引起的危害更大,常见的超高层建筑消防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火势蔓延较迅速,疏散困难 超高层建筑中由于存在很多可燃物导致形成纵向烟筒,这些烟囱的拔风抽力效应在发生火灾时会促进火焰和烟气迅速蔓延,而这种效应随着高度的增高和抽力的增大而强烈。超高层建筑工作、生活人员较多,通常情况下,3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可容纳数万人以上,如果发生火灾,客货电梯不能使用,只有消防专用电梯才能使用,而消防电梯的时间和运载人数有限,大量的人员需要借助楼梯疏散。人数越多、楼层越高,疏散的时间越长,潜在危险越大。 2.2火灾扑灭困难 如果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那么因为建筑周围的场地较小、登高高度受限,而火势蔓延迅速,增加了扑救难度。因此超高层建筑试析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蔡云峰1郝虹琳21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242北京紫玉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12设计中必须充分重视消防问题,全方位考虑,尽最大可能消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预期目标[3]。 3、设计中一般的实际问题 3.1防排烟系统 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投资,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设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防烟设施,缺乏有关机械防烟的设计,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排烟的方式在超高层建筑中是不合理的。尤其针对于一些大型的商场,中间设有封闭楼梯,很多开发商为了扩大商场的使用面积,节省投资,并没有按照规范设计正压送风,也没有增加前室。 3.2建筑消防设计方面 由于超高层建筑自身特殊作用,工程设计实际建筑中,加强超高层建筑设施消防工作变得很重要。由于超高层建筑物楼层很高,超高层建筑容纳人员很多、很集中,实际设计工作中,需适当提高在建筑内安全通道的质量和数量,这样做避免有火灾事故时人员拥挤出逃踩踏;超高层建筑设置的消防通道必须设计到密封性,一旦火灾事故发生,事故造成的烟尘扩散迅速,火势会蔓延迅速,在设计中、后期维护使用中一定要保证消防通道自身密封性能,防止即使有火灾事故发生,消防通道依旧安全使用。超高层建筑规定的消防设备必须准备完全。 3.3电梯设计 超高层建筑中电梯被视为其生命线。设计实例如纽约世贸中心:建筑物高541.3米,共有246个电梯,如果电梯在高速运行期间大楼出现15.24CM以上的晃动,电梯钢缆会因为受力不均造成严重损害,甚至造成危险,因此开发商设置了电梯钢缆的随动跟踪机构并设计了相应的报警系统,以便于及时调整钢缆的长度使其受力均匀。由此可见超高层建筑高度较高、结构复杂,使得设计和维护相对较困难[1]。3.4设备与设备系统的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设备和设备系统角度出发比普通的建筑要复杂的多,不是将普通的建筑进行简单的拉伸和叠加,必须对普通建筑中较简单的问题特殊对待,相关的人员要特别关注、及时处理,如提高建筑的侧向风力承受能力。 4、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探索 4.1设计采取基础隔震相关措施 传统的设计抗震方法依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来消减地震破坏能量,来保护建筑物,却存在许多短板。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发生的破坏能量多出自于地面,通过建筑物基础向上部层层传递。在对地震经验总结归纳后得出:发生地震时,建筑物结构底部相对越小的滑动,较大幅度减轻高层结构的破坏烈度。基于可动这一概念的基础隔震方案多种多样,主要方式有:软垫式隔震、滑移式隔震、摆动式隔震、悬吊式隔震。例如软垫式隔震就是是在建筑物基础上设置一定带铅芯的钢板橡胶这样的隔震装置,使整个房屋坐落在软垫层上,遭遇地震时,底面与地面相对水平位移小,建筑物自振周期加长,致使主要的变形都集中在软垫块处,建筑物上部间侧移却变得很小,这样做就保护结构一定程度免遭破坏。 4.2合理设计提高结构阻尼 提高高层建筑物结构阻尼,建筑物结构上设计布置阻尼,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变形。在实际设计实例中;台北101大楼设计时在87-92楼规划安装了一个体积巨大特殊的钢球风阻尼器,球体直径达5.5m,它由四十一块12.5cm厚钢板焊接为球形,其中重量可达660t,这样的规划设计有效减轻了由于飓风和地震所引起的建筑物震动和侧移。为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附加阻尼这一新途径,是利用主体结构连接刚性挂板中间特殊装置所具备的非弹性性能、摩擦性能来实现。建筑物设计采取这一措施过后,使阻尼比仅为2%的抗弯钢框架,发生地震时有效的粘滞阻尼≥8%,使得底部地震剪力和顶点侧移降低50%左右。此外,通过设计采用高延性构件,设计时附加耗能装置的做法也有效消减高层建筑物地震反应。 5、关于我国超高层建筑中节能设计的思考 超高层建筑因其高度变化导致相关的参数有所变化,影响建筑的能耗,超过100米的建筑只有太阳辐射保持不变,其余的气象参数均变化较大。而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所用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都不能反映出气象参数与高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又不能反映出表面的热交换能力,不能准确计算出相关的能耗,不能科学合理地配备相应的节能设备。 6、超高层建筑中配体设施和装修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美观和使用功能的完善,集中供应空调和冷热水,但是增加了建筑的负担,也引起了燃气、锅炉、燃油等安全隐患。为了美观几乎全部的消防柜直接镶嵌在墙体里,导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达标。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消火栓为环状结构,保证建筑物的配件耐火性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符合要求,在发生火灾时不会短时间损坏,减少火灾损失[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旦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将会对人员、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因此,为了尽量减小损失,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注意一些普通楼层一般但对超高层建筑较危险的影响因素及重大火灾等安全隐患问题,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减少经济损失。 作者:蔡云峰 郝虹琳 单位: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紫玉山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绿色建筑理念超高层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介绍了绿色建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基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从仿生形态、建筑基底、建筑自遮阳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优化策略,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保护城市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超高层建筑,仿生形态,光照 1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土地资源供应的紧张,超高层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这很好的解决了土地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超高层建筑被视为城市的地标,体现着现代技术、材料的最新成就,同时也是形式美,结构技术,地域文化等综合的体现。但是随着城市超高层建筑的增加,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例如建筑层高,交通拥堵,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的隔绝,建筑微环境较差等等,这开始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超高层建筑的绿色化,如何减少建筑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等,成为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超高层设计当中是十分必要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相对于比较完善,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他是生态建筑的倡导者和生态建筑理论的创立者,出版了大量关于绿色建筑的文献及专著,其中《设计结合自然》《绿色摩天大厦》等专著都十分有针对性的对绿色建筑的理论及其设计要点做出了研究和分析。在他的建筑作品中也从多方面体现了他对绿色建筑的理念。除此之外,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自己国家特色的绿建评价体系:美国能源部建筑技术《联邦零能耗高性能绿色建筑研究发展规划》《能源安全与独立法案》《联邦零能耗高性能绿色建筑研究发展规划》《建筑技术项目2008—2012规划》;瑞典能源署自助机构(FEBY)颁布低能耗方面法规文件;日本建筑无综合环境评价体系等。 2.2国内的相关研究 相较于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慢,始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虽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此类的法规、评价体系、标准以及经营模式,但研究依旧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借鉴和引用了大量国外的理念和实践。并陆续的出台了适应于我国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评价体形,包括《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等。另外我国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于该课题也进行了研究,2010年沈驰发表的《“建筑”行为———绿色建筑的空间策略》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通过案例的分析详细的概括了5种绿色设计策略。刘煜发表的《青海省地域适宜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构建研究》通过对青海气候、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实例,探索了适合青海地域特点的绿建标准。 3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使用周期之内,在能源、用地、用水、用材等方面进行节约处理,建造出对于环境污染较少、利于人健康以及高效使用,并且能可持续与自然共处的建筑。设计出来的绿色建筑更符合人类目前的生存状态,它不但减少了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的节能减排,同时也可以使得使用者更贴近自然。 4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对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 4.1仿生形态优化策略 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许多设计师已经将仿生形态理论实践于许多造型以及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对于那些复杂扭曲的建筑形态以及对于常规结构的挑战,他们能通过电脑模拟分析出合理的结构形态以及如何更加与当地环境相适宜,从而设计并建造出更多绿色生态以及造型新颖的建筑出来。日建设计公司设计建造的名古屋Mode学园螺旋塔楼,造型借鉴了DNA双螺旋结构,配合螺旋上升的自然形态,建筑高度达到了170m。考虑到整体造型要求,建筑的围护结构是大块的玻璃幕墙,并采用三维的构架拼接,同时其通流系统为双开方式。三维构架利用了2000多块造型、角度各异的玻璃,并且在风洞中进行周密的实验,最终选择出最佳的玻璃构建角度,针对曲面的玻璃设计师采用了可滑动的窗格,以对应不同形态的玻璃幕墙。双开放式空气流通系统,外窗框和内窗进行组合,在提升空调能耗的利用率的前提下,还明显的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 4.2建筑基底以及场地优化策略 建筑所在场地是建筑内部的私密空间与城市外部的公共空间的过渡区域,只要将外部城市的各种交通空间通过建筑的场地基底与建筑内部发生联系,就能部分缓解城市与建筑空间联系的拥挤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基底可以分为裙房以及地下室两个部分,通过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交叉优化设计,就能有效的提高基地与场地的使用效率,从而让城市以及建筑更为高效且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KPF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是一座118层高的绿色综合式大楼。其可持续性表现在它是与我国香港最大的交通系统之一的九龙地铁站一起进行设计的,该建筑很好的与周围场地以及城市空间进行了联系以及回应,与周围建筑以及城市交通空间联系了起来。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拥有庞大复杂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过计算机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体系以及精确地计算将整个交通网络内部的商业空间和周围的城市空间有秩序的组织起来,整个立体交通网络以环球贸易广场为中心,周围建筑以及公共空间的人们都能迅速的到达目的地。 4.3建筑自遮阳优化策略 建筑遮阳的相关理论最早可以起源到古希腊的作家赞诺芬,他的著作里描述了如何通过柱廊的设计来遮挡阳光照射到建筑内部的相关研究。现代建筑的遮阳主要可以分为窗口遮阳、墙面遮阳、屋面遮阳、绿化遮阳等形式。在这些遮阳措施当中,窗口遮阳是无疑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AlHamra塔是科威特市最高的建筑,建筑设计成一种特殊的向内部进行折叠的空间形式,在增强了建筑内部的视野范围的前提下,还能降低太阳对于不同楼层的热辐射。为了使太阳的光照辐射对建筑产生最小的影响,设计师采用了清晰的材料句法,南面的墙被设计得高大而厚重,在开口的设计上,遵循建筑的光照情况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这面墙起到了主要的承重作用,还能将建筑与当地恶劣的环境所隔绝开来,极大的降低了太阳对于建筑内部的热辐射。并通过石材装饰的处理,让阳光与墙面产生坚实和厚重的安全感。 5结语 要实现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出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必须针对建筑的能耗损失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进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本文选取了世界各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总结出仿生形态优化策略、融合场地的基底优化策略、建筑自遮阳优化策略三项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优化策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思路。希望更多的建筑设计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将新的绿色的、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结合,设计并建造出更多的绿色超高层建筑,为实现当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者:王力 颜舒婷 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南大学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城市高层建筑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建筑形式。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兴起,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而且改善了城市自身的环境。在当前城市高层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做到城市空间构造之间的协调性,增加建筑的人性化,因此需要做好高层建筑规划和设计工作,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主体结构;绿色生态;节能设计 前言 高层建筑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造型新颖,而且具有丰富的功能,这也使其在当前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出来。不仅增添了城市现代化的信息,而且也对整个城市格局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对协调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合理布局,确保其空间结构具有较好的协调性。高层建筑由于垂直高度较大,因此需要合理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1高层建筑规划分析 高层建筑修建过程中,其规划和布局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建设工作,会对整个城市的布局和城市氛围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遵循美化城市结构和丰富城市空间的原则来进行高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避免高层建筑的出现影响城市整体结构的协调性。 1.1超高层建筑数量 城市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繁荣的象征,但超高层建筑体系会对城市带来带来较大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主导性,特别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采光问题,因此对于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需要合理掌握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减少其可能会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2高层建筑的密集程度 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但高层建筑如果密集在一个区域内,则会对交通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合理对高层建筑进行布局,掌握其密集程度,确保其布局的合理性。 1.3建筑与街道 当前城市中高层建筑多集中于商业发达及繁华区域,但高层建筑较大的容积量必然会增加该区域的交通荷载,对该区域的交通带来影响。因此在高层建筑规划和设计时,需要结合街道及其他建筑的情况,做到协调统一,对繁华地段的高层建筑层数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必要时需要扩大街道的通行能力。 2高层建筑设计分析 2.1高层建筑主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当前,城市高层建筑结构更为新颖和复杂,特别是高层建筑平面形态和竖向形态之间的布置和衔接更具复杂化,这也使大量不规则和非常规形式的建筑平面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高层建筑各种形式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再加之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也有效的促进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破坏现象十分突出,这也使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重视绿色、经济、节约和环保。因此在当前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来减少高层建筑可能会对城市环境和周围居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从长远发展眼光,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于高层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风土人情充分了解,针对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建筑风格和类型,有效的执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2.3建筑尺度设计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把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物不同于人,体积庞大,内部结构复杂,需要各部分相互的协调统一。要做到尺度的设计,需要从以下尺度关系入手:第一是与城市尺度的关系,高层建筑体积大,建筑高度高,是城市的重要组成,也直接影响城市的景观,因此,建筑的尺度离不开城市的尺度,要与城市尺度协调统一;第二是建筑尺度,即建筑本身的尺度,设计师做到均衡,需要从建筑的组成来调节,高层建筑由主体、裙房和顶部组成,这三部分的尺寸需要一定的比例来均衡建筑的整体尺度,然后就是各个组成的细部尺度,层次、等级划分要细致、协调;第三是近人尺度,这是容易被人们所观察和直接看到的,比如出入口的尺度,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尺度要适宜;第四是道路尺度,也是近距离的感知,需要考虑行人的舒适度来确定尺度。 2.4重视节能设计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密集度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旦在高层建设设计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则会造成高耗能和低效益的现象发生。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将节能设计放在主要位置。在具体设计时,合理布置建筑的朝向和位置,使其能够有效的满足日照要求,尽可能的增加南向开窗的面积,减少北向和东向开窗的面积,更好的利用日光。同时选择具有较好隔热性能和导热系数低的窗体材料,避免热量从窗户位置消耗掉。墙体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层,利用较强保温性能的材料做成复合墙体,增强墙体的保温性能。以此来全面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低能耗、高效益目标。 2.5高层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在高层建筑设计时还需要注意防火、抗风、配电、电梯和防雷等诸多的问题。高层建筑具有较大的垂直高度,这也需要设计时要注重水平区域,因此要做好防风设计。同时还要设计两套供配电系统,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正常的供电需求。对于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建筑总体布局时需要确保具有较好的畅通性和安全性,所设计的楼道要能够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性,配备有采光设施及应急照明装置,使人员能够快速疏散。同时还要合理进行防火分区设计,高层建筑楼道内消防器械和疏散通道要做到合理分区,这样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采用灭火措施,并同时对人员进行疏散。在各楼层设置消防栓时,需要保证消防栓所处位置能够到达同层的任何部位。另外,就是在设计时需要重视高层建筑防雷击问题,合理设计高层建筑防雷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循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及多层防护的原则,在防雷措施上要充分的利用高层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即在高层建筑顶端及容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利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将其上端与顶端避雷网有效连接,下端与基础接地位置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良好的防雷系统,有效的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高层建筑作为当前城市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主体规划需要与城市空间规划有效结合,确保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在具体设计时还要遵循生态、绿色和节能的理念,打造绿色建筑。而且高层建筑设计需要与规划有效配合,使城市空间布局更为科学和合理,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廖三生 曾微 单位:江西坤巽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的应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进步,其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类型中最普遍的一种。但是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而且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大,改变了生态结构形态,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建筑设计则能够很好地改变这种情况。文章就针对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进程程度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水平,体现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设计工作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方面。绿色建筑设计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例都比较少,所以我国相关的专家学者应该根据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体系。 1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当前,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尽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开始大力宣传绿色建设,节能环保思想,国家也根据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人们知识水平逐渐提高,环保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这些方面都已经证明了绿色建筑设计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工程建设中,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还能够减少工程的施工成本,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不破坏环境,除了带给企业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从长远角度促进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这对我国的建筑事业具有很大帮助。 2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相比传统的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够调节好自然和人的关系,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把整个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尽可能地全面掌握建筑工程中的每个部分,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自我调节功能对废水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并实现对温度、湿度等的调节,同时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人们在高层建筑中工作、生活,往往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通风,这不仅会浪费人的精力,同时还不能节省能源,人们也感受不到来自自然的阳光和风,给人们的身体造成损害,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不仅能够节省资源还可以感受到真正的自然气息。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高层建筑必然会成为最普遍的建筑形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必须必备一定的舒适性。而绿色建筑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使用环保工程材料,保证建筑物的舒适程度符合人们的要求。 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层面上的应用 3.1.1应用在高层建筑的朝向设计上。高层建筑的朝向直接关系到人们能够接受到的阳光、流动风量等方面,所以必须做好朝向设计。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所在区域的方向、太阳辐射度、经纬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资料的结果来确定建筑物的朝向设计方案。例如在温度比较低的城市,在设计上就需要考虑到采光以及开窗的面积等方面。3.1.2高层建筑的形状和平面的设计布置。当前出现了很多形状各异的高层建筑,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进行高层建筑形状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散热比,因为建筑物外表面积越大,散热就越快。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物外型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建筑物的整体构造以及用途进行全方位考虑,比如,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就应该选择在建筑物的西向或者是南向,这能够减少阳光的直射,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空中庭院的方式来保证通风。3.1.3合理的设计高层建筑周围的绿化。高层建筑的绿化工作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不仅能够愉悦身心,同时还能够对所在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 3.2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墙上的应用 3.2.1高层建筑的外墙起到围护结构的作用,是维护结构基础的主要部位。围护结构和砖石结构的外墙是不同的,砖石结构的外墙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但是高层建筑的外墙结构是填充材料的。所以设计师可以把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到高层建筑的外墙结构设计中,使用较轻的、保温效果好的材料。例如,在温度比较低的地区,高层建筑的外墙体可以用混凝土和其他材料进行配比,形成空心砌块的复合墙,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混凝土保温复合墙。对施工的材料和位置进行仔细的挑选和设计,保证保温的效果。3.2.2高层建筑的围墙外侧不要选用较轻的保温材料,例如,泡沫板和岩棉板等。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比较长,质地轻的材料会降低墙体的抗震能力,也不能进行外挂或者是动作比较大的装修,墙体还容易出现裂缝。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保温材料,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不要出现冷桥的现象。 3.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上的应用 3.3.1高层建筑的外墙耗能占整体耗能的1/4,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外墙设计来说,主要就是尽量缩小外墙的面积。结合数学的知识和建筑学理论,高层建筑的外形最好是圆形或者是椭圆形,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小建筑外部的面积,而且建筑的外形也不会太复杂,真正的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3.3.2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比较高,所以受到风力的影响比较大,会给建筑物造成损耗,尤其是在冬季气温比较低的地区,风力太大的话会带走建筑物表面的热能。所以高层建筑的通风设计和自然环境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环保的设计。3.3.3建筑物窗户的绿色设计对高层建筑来说也很重要。因为玻璃窗具有传热大的特点,会对人体产生冷辐射,还会对室内的温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的舒适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可以在设计窗户时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其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对窗子面积的大小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太阳辐射的能量比热损失的量大,从而降低建筑的耗能情况。其次可以提高窗户的气密性,不要让冷风进入到室内,对窗子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挑选,对窗子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强窗子自身的保温能力,减少因窗子造成的热损失。 4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要方向,而高层建筑往往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了尽量减少这种破坏,需要在高层建筑中采用绿色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高层建筑不仅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同时还能节约资源,为创建节能型城市奠定基础,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 作者:孙小平 单位: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低碳设计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应用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大的发展理念,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目标。低碳设计理念包括节能环保以及低碳特点,与我国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低碳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的减少环境破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本文首先对低碳设计理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高层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理念应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低碳设计理念;高层建筑;设计;应用 由于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导致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高层建筑不断增多,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造成环境破坏,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设计理念的出现,加大了对环境生态因素的重视与保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加强对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低碳设计理念概述 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进一步紧迫的形势下,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升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低碳设计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低碳设计理念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采用先进的节能产品与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低碳设计主要针对二氧化碳排放严重展开,其中节能、减排是低碳理念下的两大要素。 2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低碳设计理念的必要性 建筑能耗逐年增加,使能源危机加剧,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已经大大降低,与之相比,我国的建筑能耗远远超出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将低碳的设计理念大量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有其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层建筑的推行能够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利润。然而,目前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扩大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常常缩小两栋建筑之间的差距,影响建筑光照,造成热损失。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了建筑使用效率。基于此,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 3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高层建筑设计中树立低碳设计理念 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大力推广隔热保温的节能型材料,制冷系统以及取暖系统都选用节能型,同时在采光设计、通风设计等方面都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材料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其对人体是否有害,选用能够降低资源浪费与消耗的替代建筑材料,目前,很多复合型材料都具有节能性,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首选。 3.2充分应用低碳技术 高层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要求充分使用清洁能源,包括光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其中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系统等都是低碳设计理念中的代表产品。太阳能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光伏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就是利用太阳光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不仅节约了电能的使用,同时也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加方便的热水服务。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新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楼板、墙面、窗户等位置设置光伏电池板,将其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不仅不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性,也能为建筑使用提供电量。风能使用也是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体现。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对建筑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利用自然风对建筑室内空气记性流通与转换,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同时在建筑屋顶可以设计无动力通风设备,对风速、风流等进行调节,通过对风能的使用,能够减少空调使用,不仅节约电能,也能减少空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建筑采光设计方面,特别是高层建筑底层或地下室采光设计,在低碳设计理念下,可以利用玻璃纤维等高科技材料,这种天然的导光技术,能够将自然光顺利的引入到地下室中,实现建筑用电的节省。总之,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高层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性,还能给建筑使用者带来经济实惠。 3.3传统建筑技术与新型技术结合发展 传统的建筑设计与建设技术中也包括很多节能环保型技术,包括木结构填充岩棉技术、陶土夹心墙技术、苯板保温技术等等,这些传统的建筑技术,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能节约能源,对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应该积极的探索新的节能建筑技术,开发新型的节能型能源,将这些清洁能源融入到高层建筑设计中,实现低碳设计理念。高层建筑在夏季,内风场气流流动不畅,会使室外活动的居住者处于闷热的状态中,从而产生强烈的不舒适感。冬季时如果高层建筑物前面有低层住宅时,会受到风旋的影响,风速会增大,造成热能的损失。因此,应该选用保温效果好的环保材料并且在建筑构造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化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探索新旧技术的融合发展模式,发挥传统建筑设计技术的成熟性,借助新型设计理念与技术的高科技特点,为高层建筑设计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促进高层建筑设计全面实现节能环保。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建筑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压力。然而,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对环境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低碳设计理念具有低碳、节能、环保的特点,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符合我国建筑领域发展基本理念,与我国可持续化发展战略相吻合。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时选用更加清洁的建筑材料,创新建筑建设技术与设计理念,促进建筑与人类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作者:郭灏 闫冰 单位:平顶山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一、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政府和人民都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全世界各个国家和社会环保人士在最近几年也在大力宣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思想,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国家颁布了很多关于环保的政策和规定。现在,环保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人民的心中,进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说明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工程的能耗、减少对工程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工程的环境质量,还能顺应现代化市场的发展,为施工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也符合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可以帮助建筑行业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对高层建筑设计有很重的意义。 二、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具有便于调节、可以充分利用自然体系和舒适化的特点。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把建筑看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尽量把建筑中每个部分的特点展现出来,所以高层建筑应该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对废气、污水和其他的污染源进行净化,对温度、湿度和采光等进行自我调节。也可以对自然体系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目前高层建筑都是依靠人工通风,这不仅会造成能源上的浪费,还没办法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光和风,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把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到高层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的对自然体系进行利用,让人们感受到真正的自然环境。在未来,高层建筑会作为人们主要的生活场所,所以应该具备舒适性的特点。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整体性能,尽量不要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材料,多使用一些舒适、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尽可能的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 三、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高层建筑设计的研究可以发现,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是建筑企业的领导和设计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1)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层面上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层面上的应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应用在高层建筑的朝向设计上高层建筑的朝向和绿色建筑设计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会受到太阳辐射和经纬度的影响。所以在设计建筑物的朝向时,设计师一定要对施工周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结合调查资料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如果在温度比较低的地区,高层建筑的设计一定要满足采光的要求,增大南向开窗的面积,减小北向和东向的开窗面积。②高层建筑的形状和平面的设计布置在高层建筑形状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和散热比值进行研究。对于一个建筑物来说,建筑物的体型越大,散失的热量就越多。所以,设计师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外观设计时,一定要对建筑的结构和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例如,把电梯、管道、机房等设施设计在建筑物的南向或西向位置,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挡日射。也可以通过设置空中庭院的方式增加自然通风。这些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③合理的设计高层建筑周围的绿化对于高层建筑周边的绿化也要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对气温和水分进行调节。 (2)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墙上的应用 ①高层建筑的外墙起到围护结构的作用,是维护结构基础的主要部位。围护结构和砖石结构的外墙是不同的,砖石结构的外墙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但是高层建筑的外墙结构是填充材料的。所以设计师可以把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到高层建筑的外墙结构设计中,使用较轻的、保温效果好的材料。例如,在温度比较低的地区,高层建筑的外墙体可以用混凝土和其他材料进行配比,形成空心砌块的复合墙,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混凝土保温复合墙。对施工的材料和位置进行仔细的挑选和设计,保证保温的效果。②高层建筑的围墙外侧不要选用较轻的保温材料,例如,泡沫板和岩棉板等。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比较长,质地轻的材料会降低墙体的抗震能力,也不能进行外挂或者是动作比较大的装修,墙体还容易出现裂缝。所以,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保温材料,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不要出现冷桥的现象。 (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上的应用 ①高层建筑的外墙耗能占整体耗能的1/4,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的外墙设计来说,主要就是尽量缩小外墙的面积。结合数学的知识和建筑学理论,高层建筑的外形最好是圆形或者是椭圆形,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小建筑外部的面积,而且建筑的外形也不会太复杂,真正的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②建筑物外部的风力情况也会影响建筑物的耗能,特别是在冬天和气温比较低的地域,过大的风力可以带走建筑物很大一部分的热能。所以高层建筑的通风设计和自然环境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环保的设计。③建筑物窗户的绿色设计对高层建筑来说也很重要。因为玻璃窗具有传热大的特点,会对人体产生冷辐射,还会对室内的温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的舒适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可以在设计窗户时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其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对窗子面积的大小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太阳辐射的能量比热损失的量大,从而降低建筑的耗能情况。其次可以提高窗户的气密性,不要让冷风进入到室内,对窗子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挑选,对窗子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强窗子自身的保温能力,减少因窗子造成的热损失。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的主流。为了减少高层建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必须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让高层建筑既具有时尚感,又不破坏环境,为创建绿色城市、节能城市、环保城市奠定基础。 作者:邓文俊 罗雨 郭海丽 单位:山东铭远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青岛城投燕岛酒店有限公司 山东华烨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我国高层建筑设计理念论文 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很多种,但对于加强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的概念设计则运用的比较广泛。高层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通常都要耗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因此控制好高层建筑的质量和抗震效果至关重要。但如何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方法却是不确定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自身特征以及相关的外部因素。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关于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并作出提升和创新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相关建议。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以及相关设计要点 1.1重力荷载迅速增大,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成为主要矛盾 由于高层建筑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特性,使得其建筑结构的设计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高层建筑在高度上具有其他建筑所不可比拟的特性。因此,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不断上升,其重力荷载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作用在竖向构件柱以及墙上的轴压力也随之增加。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基础的承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也成为了主要矛盾,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所造成的。一方面,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使得风作用效应加大;而风力的加大也就使得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变高,从而使其对于建筑物产生的作用效应也就变得更大。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高度过高使得其自身的重心位置也相应的被升高,建筑的结构自重也相应的加大,此时在地震作用下就将导致薄弱部位加速破坏。 1.2竖向构件产生的缩短变形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增大 受力变形、干缩变形以及徐变变形都是竖向构件总压缩量的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受力变形都会在瞬时间完成,并且变形量能够根据胡克定律进行大致的测量。而干缩变形所需要的时间则相对较长,通过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在一般条件下干缩变形量大致占总压缩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耗时最长的就是徐变变形量,线性徐变能够通过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而受到构件的总压缩量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而增大的影响,使得在高层建筑中竖向构件产生的缩短变形差对于结构内力的影响也逐渐变大。 1.3倾覆力矩增大,整体稳定性要求提高 高层建筑由于在建设的过程中,高度不断上升使得侧向风力引起的倾覆力矩也会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抗倾覆力的要求也随之升高。许多具体的工程施工中都会采用增加基础埋深以及加大基础宽度或者是采取抗拔桩基等手段来达到保证整体稳定性的需求,来强化整体的稳定性。 1.4防火防灾的重要性显现,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升高 与此同时,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应当着重考虑防火防灾的功效,凸显出防火放防灾的重要作用。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一些建筑材料虽然具有耐热的特性,但是耐火的功效却不甚理想,一旦放生火灾的话极易造成重大的损失。并且由于高层建筑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高层中的人们很难找到有效的逃生途径也容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此外,在出现地震等坍塌性事故时,需要较长的疏散时间,但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长时间的疏散过程中极易发生其他的安全事故。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巨大,并且在所属区域一般都应是当做代表性建筑来建造的。所以高层建筑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乃至政治上都具有较强的影响。为此,在进行高层结构的设计时务必要强化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强化建筑的整体性能质量。 1.5控制风振加速度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 一般情况下,风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着高度的升高而不断加强,在高层建筑中风力的作用效果尤为明显。但是风振作用过于显著会影响到人们的舒适度,不利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如何处理好风振及速度与人体舒适度之间的平衡成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问题。为此,必须控制好顶层的最大加速度,使其满足规定的限值。此外还要掌控好由风振带来的扭转加速度,通常情况下不应该超过标定的限值。与此同时,鉴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使得垂直于围护结构表面上的风载标准也迅速增大,所以围护结构必须进行抗风设计。 2、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实践应用 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实践应用来说不仅要掌握好相关的要点,了解相关的结构特征,还要在具体的设计上合理的利用设计方法。首先,根据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就要做到减轻自重,减少地震作用。在这方面通常可以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全钢结构以及轻质隔断等都能够起到很明显的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的效果。其次,就要降低风作用的水平力。降低风作用水平力的主要手段可以从减小迎风面积、降低风力形心以及选用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平面形状来实现。其中为了减小迎风面积可以采用正方形的平面形式,如果计算对角线方向的迎风面宽则可以采用圆形的平面形式。而降低风力形心的方式主要可以通过采用下大上小的立面体型来实现,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小高风压在高处的迎风面积,也可以通过降低风作用的重心来使建筑物底部的倾覆总弯矩减小。与此同时,还应做到减少振动耗散输入能量。在这方面主要可以采取阻尼装置或者加大阻尼比的方式来实现。还要选择耗能、减振的结构体系,像利用偏心支撑的钢结构具有耗能的水平段,使用橡胶支座都能够做到有效的减振。最后需要完成的就是加强抗震措施。为了强化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就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首先就要为建筑配有明确合理的计算简图,科学的分析地震作用以及相关的受力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圆形、正多边形以及正方形等平面形状能够做到避免强弱轴的抗力不同和变性差异。但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相应的问题。例如,要注意到结构平面形状是否做到对称,是否设置了多道抗震防线以及是否在满足了强度等方面的需求后采用了延性更好的结构材料等。此外,为了保证结构设计的科学性还应利用多个权威程序进行核算对比,使计算出的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并且在设计上应当尽量向智能化方向偏转,增强对于结构设计的可控性。 作者:朱炳耀 单位:郑州华信学院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论文 1.设计流程及图面表达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即为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理性高效的设计流程与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同学的设计过程仍然是“野路子”的:从某些图书杂志或网络资料中东拼西凑出的资料图纸或是效果图片就是“超脱”于基地的“灵感来源”,由此发端出的设计成果有多大的意义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图面表达方面也普遍存在着“重视觉效果,轻逻辑表达”的误区,学生往往把精力用在如何使图纸描绘得更炫丽,而忽视了表达的深度和技术规范性。如最常见的剖面图表达,就很少有同学能够完全画对,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今后的职业成长。 2.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立足于时展和教学实际,提出以下解决途径和方法,以便可以切实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1打破设计教学长周期模式 中低年级的课程设计教学周期一般为九周,在这样的长周期中,容易出现学生“前松后紧”的散漫状态和教师“放羊式”低效管理以及只重视最终图纸成果等弊端。故可以将九周的设计长周期拆解为长短周期相结合的模式,如在高层综合办公楼课题设计中:第一、二周为学生实地调研、查找文献及教师理论教学,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多人成组调研,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调研,“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通过采用调查问卷采访及计算机辅助模拟等方式为后续设计提供定量的分析依据,使调研成果真正能为后续设计服务;在第二周穿插一次与课题相关的快速设计及研究环节,促使学生尽快进入设计状态,并在快速设计中反思问题、总结经验从而反映到正式设计环节中;第三周至第八周即展开正常的高层建筑设计课题,变传统的师生“一对一”坐诊式交流为调研小组讨论,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督促学生提高效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成果,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的表达方法进行成果汇报;在第八周时再次穿插一次快速设计及研究环节,对学生之前所学进行总结和回顾;第九周提交正图并进行公开的答辩评图。由此可以看到,这种长短周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贴近了设计院实际的工作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更加符合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巩固的内在规律。 2.2理论课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高层建筑的诞生本是技术革新与飞跃的产物,对其技术问题的钻研应是本设计课程教学中必然包含的内容。由于设计教学时间有限,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使理论为设计实践服务。以高层建筑设备部分为例,在四年级同时进行的建筑设备课教学中可开设专门的研究环节,针对建筑设备对于高层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及剖面设计的影响及互动关系进行深入讲解。如通过图示说明建筑设备管线对于高层建筑剖面设计的制约,总结出了剖面净高的设计数据,让学生既知其然,又了解了其所以然。同样的,诸如建筑结构选型、建筑防火设计等专业理论课均以类似的形式同课程设计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其最优的教学效果。 2.3注重设计过程的研究 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设计全过程的积极引导可视作教学工作的核心,具体则体现在引导学生运用理性的设计方法完成整个设计上。如在设计展开阶段,引导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地基特点估算出建筑基底面积、层数等数据并划定出可建范围,并在可建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形体组织模式进行多样性、可行性的组合;随后在结构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时代的美学要素、建筑与城市的关联、建筑的个性与标志性等方面来塑造高层建筑的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态。在上述引导式的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向导的角色,学生则是互动教学的主体。通过实践,即使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可以顺利展开设计,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这不仅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自信心普遍得到提升,有力地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意识,也增进了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结语 今天,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学生在职业生涯开始后必将大量接触高层建筑的设计任务,其知识积累只有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才能不断丰满起来。课程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预演性的设计中使学生构建积极、可持续的设计观念,掌握理性高效的设计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种种现实的挑战,这是学生对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最大的期许,也是作为设计指导教师的最大责任。 作者:朱兆阳 夏晓敏 单位: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设计特点及优化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具有较高的抗震设计要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于其抗震性能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充分的考虑竖向荷载和风荷载,同时还需要保证结构性能的良好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能力,使其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和安全性。1.2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对于减少高层建筑的自重比要比多层建筑的自重比减轻具有更直接的影响。高层建筑如果自身的自重减轻了,在相同的基础上就可以多建层数,更有益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高层建筑的重量与地震效应是成正比的关系的,高层建筑的重量越大,在地震发生时其作用于结构上的剪力则会越大,而所产生的倾覆力矩也会增加,这就导致作用于竖向结构的除加轴力增加,从而导致建筑物发生倒塌的可能,所以减少高层建筑的自重,可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1.3重视轴向变形。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往往大于边柱的轴压应力,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当房屋很高时,此种轴向变形的差异将会达到较大的数值,其后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支座沉陷,从而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1.4概念设计与理论计算同样重要。在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通常分为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部分。近几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无论是分析手段还是分析原则都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但在设计计算时是在一定假想条件下进行的,但由于实际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样就导致结构进入到弹塑性之后,极易导致局部开裂及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2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策略 目前高层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最常采用的结构,由于其具有框架结构,所以其平面布置可以很灵活的进行布置,以获得较大的空间,整体性较好,而且抗震能力也较强,由于其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多的优点,因此在水平荷载下,框架剪力墙具有单纯的框架或是单纯的剪力墙更为水利的水平变形曲线。但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是一个具有双重承载体系的非常复杂的空间受力体系,力学分析难度较大,其优化设计就更为复杂和难以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分部优化设计,即是在结构整体内力分析完成后,根据梁柱各构件的控制内力进行截面优化设计,确定满足荷载效应水平要求的各结构构件的几何特征和配筋量的优化结果,由此导致原结构的几何特征和荷载特征发生变化。优化结构在现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特征发生变化,各构件控制截面上的控制内力也发生相应变化,据此再进行新一轮的优化设计。2.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1)初始选型:根据结构平面、立面布置及建筑物设计使用功能,分析结构所受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及其传力路线,并考虑施工因素,归并框架梁、柱的类型,初选梁柱的几何尺寸。2)结构分析:按照结构的实际几何构造特征,计算结构所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空间内力分析。根据结构分析结果,将截面尺寸相同的构件来控制截面内力,根据其大小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类构件的设计控制内力。3)截面优化设计:针对每一种梁柱构件的控制内力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优化约束条件下的结构几何构造特征和配筋特征的优化设计结果,从而构成新的优化意义上的设计结构。4)收敛性判断:在工程精度意义上选取一个较小的数值,作为检验结构收敛性的条件,进行收敛性判断,若优化结构与原结构基本一致,则认为优化结构是收敛的,可以转入下一步的可行性判断,否则转回第2)步重新进行结构分析、优化设计。5)可行性判断: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一次内力分析,检验其可用性,若整体分析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则可按此方案进行配筋和构造处理,作为最终的优化设计结果。否则需根据工程经验和结构内力分析结果进行局部调整,直到方案可用为止。2.2框-剪结构的设计优化。在对框架-剪力墙设计优化时,其涉及的问题较多,主要的有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对结构最优设防水平进行决策,其次,还要对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协同性、承载力、刚度及变形能力进行匹配设计,最后需要对结构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的优化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仅能够使高层建筑结构更加合理,而且对于高层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及新型结构形式具有更广泛的研究和推广意义。(本文来自于《工程科技》杂志。《工程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滕宝权 单位:黑龙江省新建监狱工程设计科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趋势 1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要点的几个问题 1.1防火 高层建筑整体布局结构繁琐复杂,而且高层人口居住较为密集,因此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防火问题应充分考虑到。防火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防烟,烟雾窒息导致的伤害远大于明火的伤害,因此在高层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烟雾的排放,楼梯设置位置考虑通风条件,设计阳台、窗户、凹廊等增加排烟保证通风。首先是人群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求,走廊、楼梯通道要保证畅通安全便于疏散。有采光、照明设备要保证正常工作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并且要注意进行防火区的划分。其次是消防设施的配备,设计时要将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到位,灭火器、消火栓的位置安排要科学合理。 1.2抗风 高层建筑因为其高度比较高,不稳定性很大,很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在设计高层建筑轮廓时要考虑风向、风流的作用力。设计科学合理的结构尽量保护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牢固。将抗风设计考虑到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去充分分析和研究这一重要课题。 1.3电气 高层建筑的用电包括楼层配电、消防电源、应急照明以及电梯的用电。其中楼层配电是基本的设计要求,要保证配电线路的科学合理安排;消防电源作为紧急情况下必要的设施,应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给予充分考虑,作为紧急电源要与基础供电电源分属两个不同区域的供电所,保证基础用电停止时消防用电正常使用;应急照明系统用电包括楼梯通道路线指示牌电源的供给、消防照明设备的使用等,要保证应急照明系统的科学合理设置,便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电梯的用电,高层建筑设计电梯的设置是基本配备,要根据楼层居民人口数量来选择相对荷载量的电梯,电梯的安装也要选择便捷、安全的位置,为了保证停电时电梯的运转正常,电梯的电源也要相对独立便于居民生活。 1.4防雷 高层建筑的高度和结构集中度较高,容易受到雷击。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中对于防雷的设计要求比较重要,常见的避雷设施有在易受雷击的部位和建筑的顶端位置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注意接地装置的设置。建筑物结构中含有的金属物体和阁楼等部位带有的金属物体都要进行接地处理,从而防止高层建筑受到雷击灾害。 1.5生活垃圾处理 高层建筑居住人口多,生活垃圾种类多样、数量庞大,生活垃圾的产生成为高层建筑设计应该考虑的一大民生因素。如在指定地方设置垃圾收集区域,及时清理垃圾并做好清洁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优美。 2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2.1智能实用性 智能化高层建筑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其具备以下特点:1)生活舒适性。绿化、除噪、自然光及其他生活环境条件达到高质量,使人们在生活中感觉更为舒适。2)便捷高效性。智能化的生活网络控制,不仅提高了生活便捷性,也为都市化办公手段节省人力、物力、空间、时间、支出等,提供了便于管理的通信、决策等一系列高效化工作水平。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都成为高层建筑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要求,利用高科技设计更为便捷的智能化控制的家居工作空间成为时代趋势。对生活空间和办公组织机构的变更,以及办公资源、网络功能、办公设备的变化和改革更具有时代性。3)安全性。高水平的科技管理生活、办公,利用智能网络控制,便于人身、财产的安全保护更为可靠。 2.2节能环保性 高层建筑设计规划中,对节能环保元素的应用也应予以重视。一方面,选择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都较为优秀的位置建设,例如考虑交通便捷性、空气环境质量好、采光照明好等条件来规划。另一方面建筑节能设计要贯穿建筑规划设计,合理应用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设计、雨水回收系统等先进技术,以便形成系统的高层建筑节能体系,营造能耗低、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对空间的利用也要把握节能环保,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空间占用,科学合理的进行利用。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杂志。山西建筑杂杂志简介详见 2.3欣赏价值性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对审美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高层建筑不再应该是一栋栋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应该给人们提供使用便捷的同时带来相对应的视觉享受。设计既实用又环保并有欣赏价值的高层建筑,其实也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一种点缀。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深圳的小蛮腰、台北的101大厦这样的地标性建筑,不仅能为城市带来旅游资源,而且还能推动城市的全方位发展。 3结语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设计者所重视,一般情况下大多会被人们忽视,引起能源损耗,对企业的收入造成影响,增加了企业的支出。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平衡性和质量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时要以创造出适宜的城市空间为依托,从而将高层建筑的设计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对无功功率因数补偿的分析和讨论,了解到了无功补偿对于供配电系统的重要性,所以在电气设计中一定要对设备与系统进行有意识无功补偿,相信这也是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作者:邢涛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设计方案论述 如果总的建筑造型与结构体系是经过优化的,附加的材料用量就会更加合理,可以比上述用量减少1/2或2/3。从抗震的角度,通过对震害的分析,结果表明,平面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不易被破坏,比较容易通过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提高抗震性能。所以建筑的平面及立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出现突变,在立面的造型上不要过分追求新奇特,从而增加建筑成本。在建筑方案的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师就应与结构设计师紧密配合,依照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原则,作出经济合理的建筑方案。 结构设计一般都是在建筑专业已经确定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先假定好构件的尺寸,通过计算机,运用专业软件计算后,如果有个别构件超筋或控制指标超限,则对局部构件进行调整,直至没有超筋或超限后,就开始画施工图。至于建筑方案是否完善;是否还可以再优化;虽然控制指标没有超限,但是不是余量较多;构件虽然没有超筋,但是不是假定尺寸太大等情况,则心中无数,盲目设计。作为结构设计者,在接到建筑方案后,应按照抗震规范的各项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合理性评价及方案优化,然后再进行结构方案的确定,并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确定出最佳结构方案。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采用较多的结构形式。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10中规定,在抗震设计时,截面厚度小于等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为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所在建筑物抗震等级提高一级计算。 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在墙肢的平面布置上应减少采用短肢剪力墙的数量或避免采用短肢剪力墙。从而降低构造钢筋的用量。通过计算判断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主要有: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结构的振型曲线﹑自振周期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建筑物的刚度过大,则周期就短,导致地震效应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刚度过小,结构的变形就会加大,影响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舒适度的要求。合理的刚度应该如何确定,笔者经过查阅有关资料,结论是:结构按弹性计算的顶点位移与总高度之比(两方向取大值),建议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取1/2000~1/2500;对于剪力墙结构取1/2500~1/3000。同时也要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高层建筑通过计算后,有许多构件都是构造配筋,对于大多数构件,规范只规定了一个极限值,如柱子的轴压比和最小配筋率等。有些限值又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有些规范没有规定,如剪力墙的最大配筋率等。但在设计时具体应取多少合适还与设计人员的经验﹑习惯﹑对规范和计算机专业软件中个别参数的理解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同样一个工程,不同的设计者设计,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结果。对于一些计算指标和构造要求应该如何正确判断取值,统一构造做法,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予以重视。如果设计院或有关部门能提供一些标准的设计参考图和各种构造做法,让设计人员,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设计人员作为参考,就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为浪费。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土建费用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高层住宅及办公楼结构造价的百分比约为总工程造价的30%~35%。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表明,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对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及优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这项工作做得好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和优化的过程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还应创造性的结合,从建筑的整体性、功能性及实用性出发,综合考虑问题,为用户设计出更安全、经济、适用的作品。 作者:孟晶 单位: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通讯工程论文:载波通讯在配电网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简要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和载波通讯,并通过一个实际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介绍了载波通讯在配电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的情况,同时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配电网 馈线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 载波通讯 西门子BU 1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气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供电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一个配网自动化工程,配网试点工程中包括了主站、子站和配电终端部分。为了实现上述配电站的配电自动化功能,该工程在4个开关站安装了配电终端设备,在110kV变电站设置了配电子站,在配调处建立主站,并据实际情况建设通信通道,通过载波技术实现终端与子站的通信,利用电力系统已有通讯设备,实现子站与主站的通讯。本文介绍配电自动化及载波技术(主要设备是西门子BU)在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中的应用。 2 配电自动化 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以大幅度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为目标的对配电系统在线的、准实时的闭环控制。 配电自动化一般由3层组成:主站、子站和终端。主站为配网的监控和管理中心层:子站为配网监控中间层;终端为配网监控终端层(包括FFU,TTU)。主站完成全局性的功能;局部性的自动化功能由子站完成:终端的功能主要是数据采集和执行操作命令,主要为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一般来说馈线故障隔离有两种方式:一种利用馈线上安装的分段器多次重合实现故障隔离:一种是线路保护动作后用通信方式故障隔离。通过通信方式故障隔离可以发挥配电自动化整体优势,从全局实现故障的判断、隔离和恢复供电,以减少故障引起的损失,减少停电时间。例如:珠海许继的FA-1000馈线自动化系统由架空线路用馈线自动化设备由真空负荷开关(PVS)、故障搜查控制器(FDR)或一体化远方终端(RTU)及电源变压器(SPS)组成。其中PVS在不安装通信设备时候就具有利用断路冲击电流按照整定延时分段多次重合功能隔离故障。加装通信设备后既可升级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 3 载波通讯 配电自动化有众多的远方终端设备,因此配电通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低压电力线信息传输主要有:有线、无线和电力载波几种传输方式。有线信道使用专用电缆,优点是数据传输的误码率低,缺点是需要专用通信线路,费用高。无线信道发射功率和使用频率均受到限制。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优点是可以大量减少投资和对线路的维护成本,缺点是须提高载波通信的信息传输速率,降低误码率,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等。 本文所介绍的配网自动化工程使用了西门子数据通信系统DCS3000。DCS3000系统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接1传输处理原理,将通讯信号通过耦合电感耦合在10kV电缆出现口,另外一段电缆进口也装耦合电感,利用电缆屏蔽层载波通讯,由西门子基本单元设备发出和接收信号。系统的心脏为基本单元(BU)。拥有独立的电源,4个传输接口,用于传输处理的高集成模块,一个微处理器和几个本地接口,并由软件可分别设置成主、从或中继功能。DCS3000系统采用4kHz-24kHz带宽,如果某频带无法使用,可更换为其他频带。该系统可自动选择最大传输容量的频隙,该特点不仅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满足快速数据传输并启动无故障系统。 4 配网自动化工程的实际应用 本文介绍的配网自动化工程是杭州配网试点工程。DA试点主站设在配调。运管中心设立一个子站,可以根据权限对管辖的开关进行远动操作。具体实施功能上考虑了和SCADA的主站功能实现合二为一,实现变电所信息的调用,实现DA和变电站自动化信息的共享。 DA系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通信方式。其中主干网(变电所―DA主站)利用已有局域网通信;FFU―变电所的通信模式采用光纤通信;变电所(子站)和终端设备之间利用载波(西门子DCS3000)通信。 试点范围选择高技变电所2条线路:益市779线、乐超780线:三墩变新出2条线路,以及4座环网开关站:益超站、莲港站、湖畔站、政新站,4个开关站设备均为SM6环网开关柜。DA试点系统需对SM6开关站操作机构和通信进行改造,加装电动机构、通信设备以及电源设备。四个开关站I、II段母线均没有母联装置,现有高技变2路电源,在政新开关站加装母联,系统为单环运行。系统改造后,从三墩变新出2条线路到政新开关站,拆除母联,整个系统便是标准的双兀结线,可以看作A、B两个相对独立的环网。A环网:高技变―乐超780线―益超站―超港线―莲港站―港畔线―湖畔站―新畔线―政新站―线路3―三墩变:B环网:高技变―益市779线―益超站―益莲线―莲港站―莲湖线―湖畔站―政湖线―政新站―线路4―三墩变。 对于该网络,配置10个西门子BU设备,一个主BU设置在高技变,连接子站,每个开关站放置两个BU,分别连接母线出线和进线。三墩变放置一个BU,用于闭环。如网络中有一个节点出现故障,载波信号可以通过另外一条线路送至子站。 试点的配电自动化(DA)是SCADA/DMS系统的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FTU以及通信网络对配网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隔离以及恢复供电(网络重构)。 试点系统要求对开关站进、出线开关柜以及用户开关柜实现全方位的监测和控制,在FTU采集信息的基础上,能从变电站自动化(SCS)系统获取相关信息,实现全网络的数据集成,通过DA主站能够检测并识别相间短路、单相接地、断线等故障,实现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隔离以及恢复供电,实现局部方位的网络重构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压合格率、线损统计,无功补偿方案以及配变监测和集中抄表功能。 DA试点中开关站设备为SM6开关柜,FTU选择采用施耐德TELUS200I,采用多路共用型式进行配套。FTU的通讯电源及开关操作电源均有蓄电池供给,开关操作电源采用DC48V,通讯电源采用DC24V,在FTU装置包含充电器,平时通过取自线路的电能浮充,直流电源能在外部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开关操作10次,同时通讯设备工作24小时。 通讯工程论文:试论通讯工程中有线传播技术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我国通信工程的相关设施设备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和其他技术相比较,有线传输网络对于人类来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不断的为人们提供信息传输,并有效的实现业务的连接以及传输。本文对通信技术发展进行了简述,同时介绍了通信技术的内容,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有线传输;通信工程;研究;改进 现在的通信技术分别有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组成。无线传输在进行信息传递时是使用电波进行的,而有线传输是以光电信号或电缆等方式传递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有线传输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他能实现通信业务的传送和连接,并能不断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传递的服务,使人们的通讯和沟通日益平凡和便捷。 一、有线传输技术概述 1.架空明线传输技术。架空明线传输技术即是指,通过电线杆将导线架设在恰当的位置,把每对导线连接形成一个通信渠道。一般来讲,明线信道频带300Hz是最低端范畴,而高端范畴则按照间距大小、线径尺寸来进行确定,一般会控制在1MHz左右。架设明线传输技术,适用于单路电话、多路载波、数据信息传输、传真传输等方面,此技术最大的缺点是传输距离不长,而且传输速度较慢,应用范畴比较窄。 2.同轴电缆传输技术。此种技术即是指芯线以单根铜线为主,此外,以外包同轴铜管来代替电缆铜线,从而形成一个信息传输渠道。经过同轴电缆的电磁波,可以进行有效信息的传输,而且还可以防止外界对电磁波的干扰。此种传输技术的频带有较大的宽度,高端最高范畴能够达到10GHz左右。因此,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在信号馈线、电视信号传输范围当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3.对称电缆传输技术。对称电缆也被称之为绞合电缆,主要有低频、高频两种。低频对称电缆具有较窄的频带,单个信号也只能进行一路电话通信。高频对称电缆主要有非屏蔽双绞线以及屏蔽双绞线两种,屏蔽双绞线比较重,而且价格比较贵,应用范围有限,但是对称电缆传输技术却有着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4.光纤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是当下比较常用的一种传输技术,同时也是骨干网当中最重要的传输渠道,光纤传输速率较快而且容量较大,具有十分优良的保密性以及抗干扰能力,通信质量也非常的不错。此外,光纤重量较轻,此种技术所需要的原料充足,大部分都是数字信道。在未来的通信工程发展过程当中,光纤传输技术的位置至关重要。 二、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 1.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同轴电缆的传输信息道是将一个单根的铜线作为芯线,并同时将电缆上的铜线被外包的同轴铜管代替所形成的一个基本通道。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信息通道可以使电磁波进行有效传输,避免外界的干扰。因为同轴电缆传输技术频带很宽,所以其高端能够超过10GHz,所以在电视信号或者信号馈线过程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2.架空明线传输技术。在架空明线的传输技术指的是将导线架设于电线杆上的适当位置,让各对导线都能形成一个通道。这类信息传输通道的频带低端最多为300Hz,但它的高端具体确定因素为线径尺寸以及间距的大小等,并且一般为1MHz左右。架空明线传输信息道可以用于多路载波、单路通话、电报、传真以及数据信息等信息 。 3.光纤传输技术。在骨干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传输途径就是光纤传输技术,它不但具有通信容量大、带宽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保密性强的特点,还具有通信质量好的优点。除此之外,光纤传输通道大部分为数字通道,所需要的原材料充足,重量也轻,所以,光纤传输技术在以后的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四)绞合电缆传输技术。绞合电缆可以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也被称为对称电缆以及平衡电缆。市话电缆等低频对称电缆的频带都较窄,他单个的通信道只能容一路电话。反之,高频对称电缆中的双绞线具有两种类型,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的价格高、分量重,使得应用并不广泛,但是绞合电缆传输技术的前景非常好。 三、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1.光纤通信传输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光纤传输技术有自己的优越性,很多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比如:网络信号传输协议、传到材料、计算机网络路由等等,在其中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网络通信的传输的发展与改进趋势之一。在信息工程上跟着传输协议、材料以及工艺方面的越来越完善,有线传输技术已经朝着传输质量最佳和传输速率更高的光纤有线传输技术的方向改进 。 2.网络化的发展改进。数据信号的传输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l展不再是传统的单目标的指向性连接,其更多朝着现代网络化方向飞速进展。实践证明,其不仅可以有效满足用户多方面的信息传输需要,同时还可以确保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可靠性,所以成为有线传输的改进与发展。 3.传输距离的改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不断加快的同时,对通信工作里的信息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有线传输距离、有线传输技术方面,全球化的今天将面临更多挑战。从实践里可以看到,跨海电缆以及跨地域光缆的铺设历程越来越长,这就是以后通信工程里的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实现兼容、相通和匹配,不仅意味着有线传输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与各种技术相结合,还意味着有线传输技术可以发展成网络中包含领域最全面的一项技术。而技术的全面研究的过程非常漫长,所以其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通讯工程论文:无线通讯技术在偏远地区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介绍如何解决偏远地区水利工程的通信问题。通过技术理论对比选择,实际采购,现场施工,最后完成实施。为解决类似偏远地区工程的通信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偏远地区 通信 无线 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们的位置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一些水库都是在崇山峻岭之间,而一些水闸则都是在大江大河旁边,这些水利工程都是远离人们生活的地方,网络运营商大都没布线到这些地方,所以这里的安防设施及办公自动化等一些现代管理方法都没办法应用。但是随着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它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现在我就无线通讯技术在偏远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谈谈个人的看法。 现将前一阵子我单位的一个堤防安防监控工程介绍一下,我单位管理范围11.5公里堤岸,沿路下辖4个旱闸、4个水闸和一个排涝站,单位准备在各个水闸、旱闸、排涝站及部分堤岸都装上安防监控,且都要通上互联网,做到无纸化办公。在这次工程招标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碰到一个问题,我们的两个水闸建在堤岸迎水坡,距离通信商的线路端口大约600米,且中间隔着路堤结合的江滨路。明线布设非常困难。如图1所示。 所以在这两个水闸与通信商的连接方面,考虑用无线连接方式。因为如果按照有线方式,那就要破路、破堤挖管铺设线缆,不管从经济方面还是地理环境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1 工程需求分析 (1)每个水闸需要3路(1路高清红外球机、2路红外枪机)高清视频监控; (2)每个水闸都要连接上互联网满足办公上网需求; (3)由于包括3路实时高清视频监控,要保证录像画面流畅性和清晰度,所以前端往后端硬盘录像机的流量需求比较大。 2 无线信道及技术方案的选择 通常的无线信道包括红外、短波和微波信道。 (1)红外线是利用红外光源发光照射到墙壁或屋顶等阻碍物反射红外线从而形成整个房间的广播通信系统。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设备便宜,带宽高,但其传输距离很有限,一般在无阻碍物的情况下,可传输几米。常用于家用电器的遥控上。 (2)无线电短波通信是使用甚高频30-300MHz和超高频300-3000MHz的电视广播频段,其波长在100米-10米之间,其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且带宽比微波通信要小。 (3)微波通信的频率段为吉兆段的低端,一般是1-11 GHz,由于频谱越高,其潜在的带宽越大,所以它具有高带宽、容量大的特点。由于使用了高频率,其工作波长短,因为在天线面积给定时,天线增益与工作波长成反比,所以天线增益高,且可使用小型天线,便于安装和移动,灵活性更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无线技术也日新月异,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有以下几种无线技术,即蓝牙、 Zigbee、Wi-Fi。 (1)蓝牙技术其传输范围有限,一般只有在4米范围内,才能收到其信号,大多应用于计算机或手机等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2)Zigbee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其传输也只有10-100米,标称传输速率为250Kbps。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等流量需求比较少的领域。 (3)Wi-Fi俗称无线宽带,它在当今社会上被广泛应用。提到Wi-Fi,我们就要从IEEE802.11这协议说起,它包括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IEEE802.11ac等协议。其中802.11n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协议,它工作于2.4-2.4835 GHz和5.15-5.85 GHz频段,在物理层用了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DSSS系统中,由于发射的码片只占数据比特的N份之一,所以DSSS信号的带宽是原来数据带宽的N倍。它还在MAC子层采用了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议)增强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理论上,它能提供最少1Gbps带宽进行多站或无线局域网通信,或是最少500Mbps的单一连接传输带宽。 综上所述,显然微波通信信道的Wi-Fi比较适合我们实际要求。 按照IEEE802.11协议标准本身来说,其覆盖范围是:室内100、室外300。这个数只是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会碰到各种障碍物,比如混凝土墙壁、木板、玻璃和石膏墙等都会影响其传输距离。为了实现我们目标,我考虑增加网络互连设备。互连设备按它们工作的协议层划分为:中继器工作于物理层,它只是简单对接收信号进行再生和发送;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其处理数据的速度比网桥慢;而网关则工作于网络层以上协议层,它的产品比较少;网桥和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转发处理数据的速度相对较快,所以选择无线室外网桥桥接来解决我们的难题。接下来就是天增益的问题。在无线网络的架设过程中,为有效提高通信效果,减少天线输入功率,天线会做成各种带有辐射方向性的结构以集中辐射功率,由此就引申出“天线增益”的概念。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天线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是全方向的即在水平方向图360度都有辐射,没有死角或者死角非常小。一般情况下宽度越大,增益越小,所以其增益小,传输距离近,多用于点对多点通信。而定向天线正前方有水平角度,水平角度的大小与其增益数值成反比。其能量集中,增益相对全向天线要高,适合于远距离点对点通信,同时由于具有方向性,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3 设备采购 经过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对比、选择,我们选择以下主要设备:大华的PFM880和PFM881,其大概参数为无线技术:IEEE802.11a/n;调制方式:IEEE802.11 OFDM;天线:DH-PFM880是外置天线增益16dbi,DH-PFM881是内置天线增益15dbi;传输距离可达5千米,传输速率最高可到300Mbps。 4 施工阶段 摄像机位置固定好后,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再从交换机连到PFM881的LAN口,其有两个RJ45接口,一个LAN口,一个POE口。PFM881作为发射端装在水闸操作房的顶楼,其供电是从POE口通过双绞线与POE电源上的“POE”口连接,再接到电源插座上。PFM880作为接收端有1个RJ45接口通过双绞线与POE电源上的“POE”接口连接,给PFM880设备提供24V电源和数据传输,POE电源上的“LAN”接口连接光纤收发器,通过布设光纤连接到机房硬盘录像机再接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最后效果图如图2所示。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总结一下几个注意点: (1)在配置发射端或接收端的IP时,应及时修改其默认IP,避免造成冲突。 (2)天线角度的调整整个施工的难度之一,大增益要细细调整,因为水平角度非常小,稍微调整一下,就会失之千里。 (3)发射端和接收端在无线设置时,网络名称、无线加密选项和密码要设置成一样。 5 结语 实现现代偏远地区水利工程业务信息的高度共享、传递、日常办公及管理信息化,就必须要把它与外界的通信连接起来。通信包括有线和无线,由于偏远地区的局限性及现代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方式越来越成了我们的选择,本文通过技术理论对比选择,实际采购,现场施工,最后实施完成。可为解决类似偏远地区工程的通信问题提供参考。 通讯工程论文: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通讯事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而在光纤网络诞生之后,通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光纤网络的不断发展完善,其自身所具备的大容量、抗干扰以及快速率,使得其在电信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通讯工程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光纤网络不断应用的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完备起来,有线通讯行业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为通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必须要强化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研究,从而更好的弄清光纤网络技术的特点与作用,充分的发挥出其在推动通讯工程技术发展当中的作用,为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光纤网络 通讯工程 应用 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中,光纤网络的诞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利用光纤网络高速率、强抗干扰以及大容量的特征,能够从全方位促进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这就使得通讯介质产生了根本的变革。特别是在传统的通讯技术发展遭遇瓶颈,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社会通讯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光纤网络的应用,能够彻底的变革传统的通讯技术,更好的推动现代有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所以说,通过强化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探究,能够为满足现代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推动通讯事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提升,更好的为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讯需求。 1 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现代通讯工程技术的发展当中,光纤网络的应用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单模光纤、接入网光缆、室内光缆、通信光缆以及塑料光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光纤网络的发展,其在通讯工程当中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特别是在现代通讯行业当中,供应商对于光纤通讯有着更高的重视程度,在技术研发当中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这就使得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多波长光网络以及光网技术合作计划将会得到更好的落实,光纤网络在促进通讯工程技术发展当中的作用也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为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光纤网络的关键技术 2.1 网络基站 作为光纤网络正常通讯的基础,网络基站在整个的光纤网络当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就目前的网络基站来说,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解码基站以及通信基站,这两种基站都是进行网络通讯转换的节点,为保证网络通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我国通讯工程的不断发展,网络基站的建设工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只有依靠大规模的网络基站覆盖,才能为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网络基站在运作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保密性与传输的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而为用户的通讯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通信中的复用技术 在通讯工程的发展当中,光纤网络不仅需要对光信号进行处理,还要对现有的资源以及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从而保证资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资源的调度依赖于复用技术的保障,只有科学合理的对光纤网络进行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光纤资源的作用与价值,为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进行复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的传输容量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保证整个效能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光纤网络效率的提升,为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 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3.1 光纤入户 在通讯工程当中应用光纤网络,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实现光纤入户,从而更好的促进用户网络宽带的提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在传统的网络宽带当中,尽管理论宽带很高,但是用户终端的宽带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缩水,造成实际网络宽带较低的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因此,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光纤网络在通讯事业的应用当中,必然会朝着光纤用户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光纤入户也会逐步的落实,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通过光纤入户的实现,能够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更好的推动我国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保证信息化社会的全面实现。 3.2 全光网络的发展 在通讯工程技术的发展当中,全光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为节点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传统的光纤网络节点当中,采用的大多是电节点的形式,但是在全光网络当中,节点将视线全光华,从而极大的促进信息传递效率与安全性能的提升。在全光网络的传输下,能够在较强的兼容下,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传输,从而更好的进行各个终端之间的连接,促进网络宽带的提升。在光节点的作用下,信息传输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减少以往由于延迟传输而产生的信息乱码等问题,从而极大的提升了W络结构的便捷。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的全光网网络技术应用当中,研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强化对于全光网络的研究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当中的作用,推动我国现代通讯行业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光纤网络的不断发展完善,其自身所具备的大容量、抗干扰以及快速率,使得其在电信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通讯工程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光纤网络不断应用的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完备起来,有线通讯行业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为通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传统的通讯技术发展遭遇瓶颈,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社会通讯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光纤网络的应用,能够彻底的变革传统的通讯技术,更好的推动现代有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所以说,通过强化光纤网络在通讯工程技术当中的应用探究,能够为满足现代通讯工程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推动通讯事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提升,更好的为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讯需求。 通讯工程论文: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探析 摘 要:在通讯工程中,安全管理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围绕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希望为今后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关键词: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一、现阶段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状况 1.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一些通讯工程的建设项目中,多存在风险,特别是通讯工程建设,风险性较大。在进行通讯工程项目建设时,造成安全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相关人员没有将安全施工的理念全面落实到个人。这种现象在通讯工程建设时普遍存在,一般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是凭借之前的经验对安全管理问题进行预测,而是要根据施工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对安全管理进行具体考量。 2.通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在现阶段的通讯工程建设施工时,项目的管理人员一般会忽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忽略安全施工的观念。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的误区,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只是重视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3.通讯工程施工时缺乏管理力度 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时,由于缺乏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管理力度,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模式陈旧、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等现象。 4.相关人员缺乏对项目风险的预测 在进行通讯工程建设施工时,相关人员缺乏对风险的预测,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面临的种种问题,缺乏有效的分析以及防控,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此问题也是严重制约我国通讯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进行通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 1.提高项目施工过程中“人”的作用 要提高通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效率,其重点是要凸显施工过程中“人”的作用。第一,组建高效可行的管理流程,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系统培训施工设备的操作,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第三,重点贯彻落实安全施工的观念,在施工过程中搭理宣传安全生产的理念,并且重点讲述安全施工的意义,提高施工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2.强化施工设备及材料的管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中所需设备以及相关材料的使用时限、次数等基本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及时停止已超使用期限的设备,并对其进行替换,避免因为使用期限的问题造成通讯工程安全质量出现问题。另外,相关人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养护与维修,并且记录维护的次数,保证设备在使用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3.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在进行通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在实施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提升环境、工程质量。为此,我们可以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着手,全面提高施工水平,以此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实现安全管理的施工目标。 三、通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进行通讯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其重点要对项目工程的众多安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展开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此,为了提高通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进行通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管理的观念,需要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为此,要在相关部门的规定下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监理并完善。在通讯行业的相关企业中,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督系统,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监督系统对施工过程实施安全监控,从而进一步完成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根据施工前防控、施工过程中控制、竣工后改进的流程实施安全管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要及时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深挖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以及处理。 项目管理人员要在现有人员设置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加强对通讯工程中安全管理项目的资金投入,严格审核通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设置合理的惩罚制度,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缺乏安全管理力度的情况,要予以合理的惩罚;相反,面对安全管理落实比较好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奖励,这样也可以激发相关人员实施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提升进行安全管理的意识。第二,通讯相关企业要将安全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提高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以此保证通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提高对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在通讯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为此,榱私一步保证通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第一,要在企业中开展以“安全管理”为主题的培训,相关管理人员通过知识培训,提高自身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重视通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且能够采取措施进行积极防控,面临安全问题时可以进行有效解决,全面解决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问题。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因为一些项目管理人员过于重视通讯工程的施工进度,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忽略安全、质量的重要性,为此会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认识,全面提高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保障项目施工的安全性,提高通讯工程的质量。 3.提升安全管理力度,建立专项安全管理部门 为了全面贯彻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力度,并且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另外,相关人员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设计专项的安全管理资金,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状况进行全面监督与审核,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违反安全管理条例的人员予以惩处。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全面降低施工人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保证人员自身安全,为通讯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4.提升项目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项目风险预测能力 由于在通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缺乏对项目风险的预测能力,为安全管理以及项目施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为了保证通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与质量,要不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对项目风险的预测能力,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防控,避免因为风险防范不及时,对通讯工程建设施工造成影响。另外,相关人员也要提高自身面临风险及时应对的能力,在风险来临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以免对通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四、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通讯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发展,提升通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是实现的有效手段。而这意味着在通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以此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通讯工程论文:浅析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在医学、教育、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覆盖面、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多方面全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线路的布局、线路的监管及设施的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文章分析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十二五”规划;应用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 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通讯工程论文:关于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工程有线通讯楼光环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中新塔台与周边建筑群楼之间光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重点介绍光纤环网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SDH技术 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有线通讯楼主楼位于新塔台建筑楼群,由于二期工程量大建筑物分布广,业务多,所以各建筑楼之间数据、语音业务采用光纤环网技术进行传输,可靠,安全,稳定,场区共有30个站点,分别位于场区周边各建筑楼。 光传输设备分两个区:航站区、飞行区。 下面从技术角度分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一、光纤的概述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技术从原理上看,其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 二、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1.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 2.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在FTTH应用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P2P技术主要采用通常所说的MC(媒介转换器)实现用户和局端的直接连接,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接入。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电信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光纤通信的发展又一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 从过去20多年的电信发展史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 3.实现光联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投入使用。 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鉴于光联网具有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 4.新一代的光纤 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 5.光接入网 接入网中采用光接入网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开发新设备,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由此可见:21世纪以来,光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各大建筑群间使用,咸阳机场有线通信网络光环网的使用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更有利于向国际化机场迈进。 通讯工程论文:浅谈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中集控系统的通讯设置 【摘要】以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为例阐述在PCS7系统S7-400系列PLC与溴冷机控制系统、离心机控制系统、软化水控制系统及联合泵房控制系统等这些不同控制系统、不同通讯协议下通讯参数的设置、通讯数据的读取等。 【关键词】热电冷联供;PCS7;通讯设置 1、前言 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是将瓦斯气发电、制冷和供暖技术整合在一起,对能源经行梯级利用,高品位能源(瓦斯气)用于发电,然后利用发电机组排放的低品位能源(烟气余热、热水余热)来制冷(供热),具有能源利用率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高达80%以上,最高可达90%)、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煤矿热电冷联供系统不但解决了瓦斯直接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而且通过瓦斯发电产生的余热来实现井下降温,改善井下工人工作条件,提高井下工人的工作效率,对煤矿安全生产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煤矿也可大幅节约能源费用。 2、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的构成及工艺流程 2.1构成 煤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主要分为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包括瓦斯输配系统、瓦斯发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地面制冷系统;井下部分主要由井下供冷系统组成。 2.2工艺流程 瓦斯气采用站外输送方式送入储气罐,储气罐依靠自身的压力将瓦斯气输送至发电站气体预处理系统,瓦斯经脱水、除尘、增压达到发电机组需求后输送给高浓瓦斯发电机组发电。发电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产生0.8MPa的饱和蒸汽供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溴化锂制冷机将18℃的井下降温回水温度降至5℃后进入离心式制冷机组进一步降温至2.5℃,再送至井下三腔硐室,经三腔冷媒分配器及二次循环泵输送到工作面空冷器, 实现井下降温。 3、集控系统结构及通讯设置 3.1集控系统结构 以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为例,集控系统根据矿井热电冷联供工程的特点,按照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原则,选用西门子SMATIC PCS7系统构建整个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现场控制层、集中控制层、调度管理层和与之对应的控制网络构成。控制管理层由地面制冷控制站(包含溴冷机控制分站、离心机控制分站、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瓦斯发电控制站(包含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余热利用控制分站),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包含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冷媒管路控制分站)组成,详见图1。 3.2通讯接口设置 要想全面了解整个热电冷联供工程的运行工况,热电冷联供工程的集控系统必须采集各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及报警信息,这些参数和报警信息可以通过硬接线和通讯两种方式接入集控系统。随机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集控系统通过通讯的方式来采集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及报警信息。要实现通过通讯方式采集数据,首先必须选择能够与子系统控制分站兼容的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再对通讯参数进行设置,最终才能实现数据的采集。 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地面制冷控制站、瓦斯发电控制站、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中的控制分站均由设备厂家成套提供,有些控制分站可以提供多种通讯接口及通讯协议,有些控制分站只能提供一种通讯接口及协议。溴冷机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离心机控制分站采用嵌入式系统,由高速单片机控制,能提供Modbus-RTU接口,通过转换模块将Modbus-RTU接口转换成Profibus-DP接口;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采用高速单片机控制,能够提供OPC通讯方式;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采用贝加莱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和OPC通讯方式;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余热利用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采用IPC控制,能够提供OPC通讯方式;冷媒管路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控制,能提供Profibus-DP接口。 PCS7系统作为新一代的控制系统,不但继承了原有PLC控制系统的优点,同时融合DCS系统的优点,能够提供多种通讯协议及通讯接口,且通讯协议更加开放和透明。因此,丁集矿热电冷联供工程集控系统在网络配置上,使用标准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网络。溴冷机控制分站、离心机控制分站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地面制冷控制站,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余热利用控制分站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瓦斯发电控制站,冷媒管路控制分站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地面制冷控制站、瓦斯发电控制站、井下冷媒分配控制站通过工业以太网接入地面集中控制室的两台冗余服务器,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和井下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由于只能提供OPC通讯方式,因此也通过工业以太网接入冗余服务器,这样就实现了热电冷联供工程中各子系统控制分站的接入,完成了以通讯方式采集数据的第一步。 3.3通讯参数设置 溴冷机控制分站、离心机控制分站、高浓瓦斯发电机组控制分站、气体预处理控制分站、余热利用控制分站、冷媒管路控制分站均通过Profibus网络接入上级控制站,现以溴冷机为例来说明Profibus-DP方式接入集控系统的通讯参数设置。高压电气系统控制分站、井下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通过工业以太网以OPC通讯方式接入冗余服务器,现以三腔冷媒分配器控制分站为例来说明OPC通讯方式接入集控系统的参数设置。 (1)Profibus-DP方式 地面制冷控制站采用西门子S7-400系列PLC,溴冷机控制分站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在STEP7软件的硬件配置界面中将地面制冷控制站配置DP主站(Master),溴冷机控制分站配置成DP从站(Slave),从而实现主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STEP7软件的HW-config(硬件组态)界面,按照设计先配置好地面制冷控制站的硬件,再把CP 443-5(Profibus-DP通讯模块)配置成主、从模式。 通讯工程论文: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部门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并深入,在医学、教育、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庞大的覆盖面、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多方面全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线路的布局、线路的监管及设施的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文章分析并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十二五”规划;应用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 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 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通讯工程论文: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可视化应用 摘要:在分析我国电信行业尤其是移动通讯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与现场管理的模式,然后分析了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原则。 关键词:移动通讯;项目管理;可视化应用 引 言 目前, 我国的电信行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 国家对整个行业的调整、3G 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都将对移动通信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 移动通信公司为扩大市场占有率, 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 不断地进行着技术改造和通信网络项目的工程建设, 用以支持公司日益扩大的业务服务范围。 面对日益增多的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 不但是项目成功的保证,也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保证。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提高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计算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提供了方法与技术的支撑。本文根据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利用可视化方法对通讯工程的现场进行管理,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 从而提高通讯企业的竞争力。 1、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与现场管理模式分析 1.1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 (1)市场为买方市场。 设备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但为了保证网络调整稳定,运营商多和两三家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形成较稳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项目标的大、涉及面广。 工程标的高,尤其是重大工程的主设备项目,有的一期高达几亿美元。 工程往往涉及多家设备供应商以及客户内部多个部门协同 (如传输专业、无线专业、电源专业、空调专业),而各方又互不相属。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项目极易陷入多方扯皮,进度将严重滞后。 (3)项目风险大。 一是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迫于市场的严酷竞争,各厂家往往不断推出新版本、 新技术, 造成系统不稳定,原承诺的功能无法实现等问题。项目进度受多方未知条件影响,很难控制。例如一个新交换局的割接入网是否与全网的重大调整相冲突,是否得到相关分公司的配合,各分项工程是否都进展顺利, 甚至其他运营商的配合,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展。而这些限制条件往往是不可控的甚至是不可预见的。比如某个外国元首来访,突然宣布封网(所有工程停工)一周;又比如不同运营商之间展开非正常竞争等。 二是其风险承受度低:因为通讯行业的特点,一旦发生网络瘫痪、计费错误等重大通信故障,对运营商而言,将引发大批用户投诉甚至转网;对设备供应商而言, 将面临运营商的高额索赔,并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2 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少, 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研究更是不多见。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和一般工程项目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移动通讯工程项目和一般工程项目中攫取共同点,并根据移动通讯工程的自身特点,结合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理论, 对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度管理。对工程现场各种不可控因素应有专人负责分析跟踪,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方案,对设备供应商通过在合同中加入激励条款, 来减少项目延期;二是质量管理。首先应该有一套完善有效的工程现场网络指标监测体系和严格的系统定期自查制度, 力争在故障发生前就排除隐患;三是成本管理。对工程现场中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并进行控制;四是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项目团队虽然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但应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专长,尤其要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 使其业务水平能力不断提高。 根据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构建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见图 1。 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的设计原则 为了能让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漂亮地完成移动通讯工程的现场管理的任务,保证工程管理的实用和高效,在设计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 实用性是系统开发的根本目的, 本着软件客户在实际工作中简洁易学、方便操作的指导思想,系统设计追求简单实用和人性化,界面清晰明了,人机交互友好,操作灵活。 (2)先进性。 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应该重视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尽量做到以最通俗、最简便的方法,实现完善管理的最终目标。 (3)通用性。 系统在完成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基础上, 应该有比较好的通用性, 应该能在同类型的工程的现场管理中同样能够发挥作用。 (4)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 为防止发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非法添加、修改等情况,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可靠性和抵抗病毒侵害的能力, 必须为系统建立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等措施。其次是系统自身的坚固性及系统应具备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都不能崩溃的特质,以及灵活而强有力的机制。 2.2 系统功能的设计 通过对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工程实际管理的需求等的分析, 最终确定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由以下内容组成。 (1)数据库子系统 空间数据库子系统包括数据编辑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编辑模块主要完成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和影像数据等的录入保存功能。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数据的处理、分类、连接、查询等功能。 (2)GIS子系统 1)图形编辑模块。 完成三维图形和各类专题图的制作、修改、存储等功能。 可以实现移动通讯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的各个组成部分、三维图形的制作,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散点图、直方图的制作等工作。 2)图形浏览模块。 图形显示模块由 3个子模块组成,其功能有:①平面布置图显示子模块显示工程实体总体平面布置图;②进度三维动态显示子模块显示工程进度三维动态图; ③专项图显示子模块显示散点图、直方图。 3)双向查询模块。 实现图形和相对应的工程信息之间的相互查询, 实现工程三维图形和工程基本信息之间以单元工程为基础的一一对应关系, 实现三维平面布置图和相关属性、 三维动态进度图以及相关属性间双向的查询功能。 (3)管理子系统 1)进度管理模块。 进度管理模块由 3个子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功能如下:①重点工期警示子模块。 登录、修改、保存和查询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重要工程节点日期,并为项目法人提供警示;②进度计划子模块。输入合同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的开工、完工日期,以及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制 作网络图及时间参数表; ③实际进度子模块。已经监理审核、业主审批的月进度支付申请单中的单元工程完工日期、 报量和支付款额为依据,生成实际的参数表。用实际参数表与计划参数表对照, 计算出工程的延期情况, 依据实际参数表和计划参数表的对照情况作出相应的进度调整报告。 2)质量管理模块。 质量管理模块由 4个子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功能如下:①人员控制子模块。考察总监和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主要工作人员在场情况, 以天为单位对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主要工作人员考勤并登录、删除、修改及查询统计相应信息;②施工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械质量控制子模块。依据监理工程师抽样情况,对施工材料、半成品和机械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3、结论 在分析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根据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构建了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可视化系统, 对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界面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为可视化方法在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的应用提供了方法与思路,同时也为提高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提供了方法与技术支持。 通讯工程论文:中兴通讯对外承包工程特点及问题 中兴通讯是最早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企业之一。自1995年至今,公司的国际化成果已让世人瞩目,公司产品销往全世界包括亚洲,南亚,北美,欧洲,拉美,非洲等,在全球160多个国家进行工程承包,为500多家运营商及政府、行业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2009年,中兴通讯总营业收入88亿美元,海外约占到一半,其中亚洲、非洲所占比例较高,随着高端市场的突破,公司在欧美的项目正在快速增加。 中兴通讯主要承包运营商项目,同时也承建一些政府及其他行业项目。作为通讯企业走出去的典范,中兴通讯的对外工程承包特点及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做一简单介绍,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工程覆盖面广 中兴通讯在160多个国家进行工程承包活动,这使中兴通讯的工程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别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环境,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建议相关部门能提供一些系统培训指导,组织经验共享,避免公司在文化、用工、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少走弯路。 TURNKEY项目所占比例高 虽然公司的主业为通讯设备及方案与服务的提供,但纯通讯设备及服务提供类工程比较少。通讯类项目客户倾向于全包模式,就是要求提供网络规划、站点获取、站点施工、网络优化等一揽子TURNKEY服务界面,这对公司的项目管理、资源调配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需要与大量土建等外包商合作,在国际项目上我们认证通过的外包商有上千家,工程管理难度大,质量保证难度大。2009年公司国际工程过半的项目都是TURNKEY项目。工程建设在网络成熟的国家少一些。比如在欧美市场,新建站点相对较少,更多是共站建设、设备替换升级。 建议大型承包企业重视联手“走出去”的协同效应。也建议政府多组织一起企业合作交流会,使企业相互了解,增加合作机会,互相取长补短,汲取经验教训。建立战略联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承包工程的能力,而且可以使企业提早介入,共同策划,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非常规项目比例较高 为了迅速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对外承包工程中,承接了一些非常规项目。例如埃塞“千禧年”项目,就是一个令西方公司望而却步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7年9月11日,是埃塞历的“千禧年”节,几十万侨民回国庆祝,全球诸多政要聚集,现有的移动网络无法承载即将出现的巨大话务量,埃塞电信经过慎重抉择,4月底把网络扩容的合同交到中兴通讯手中。200万线扩容,从签约到组织生产、越洋运输、安装施工到网络优化,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工作被压缩到短短五个月里。公司加班加点,出色完成了任务。 本地化程度高 员工的本地化是国际化运营的必然要求。公司员工的本地化率在65%以上。员工的本地化使我们更便于与客户沟通,了解当地客户的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反应速度,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占领先机。本地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公司融入当地,对驻在国利益的关注。2009年,中兴通讯埃塞俄比亚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延猛代表公司向儿童福利院捐款,帮助福利院解决儿童饥饿问题。此举得到了埃塞总统吉尔马・沃尔德・乔治斯的高度赞扬。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公司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注重对客户的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中兴通讯长期秉持的理念。在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同时,积极致力于为驻在国培训人才。既兼顾客户后续发展需要,密切了公司与客户的关系,也减轻了工程服务负担。 2007年10月,公司与埃塞电信签订了400多万美元的赠送合同,建立了7个实验室,公司还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全业务电信实验室,其作用和影响覆盖至整个非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可以提供培训、业务模拟、业务测试等多种功能,为埃塞当地电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技术保障。公司与哥伦比亚最著名和悠久的大学之一JAVERI―ANA大学自2009年开展合作,投资建设了实验室。今年4月,中兴通讯宣布在巴西著名的INA―TEL大学建设两个通信人才技能中心。 中兴通讯学院是中兴通讯的培训平台,在海外14个片区均设有专职区域培训经理,已为全球70多个国家的近13万名客户提供了培训服务。 力图在积极拓展与风险控制方面寻找最佳平衡 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存在种种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如果片面追求规模上的扩张,容易将企业引出良性发展的轨道。过分的价格战会破坏市场规则,进而造成签约项目难以实施、影响企业信誉等问题,短期行为为后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阻力。作为“稳健派”的中兴通讯,在海外项目承包选择上,力图在规模和效益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坚持可持续发展。通常,公司会在国际通行的对各国金融风险系数评级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特点,确定一个国家的财务风险系数,并以此作为评判是否承接一个项目的参数之一。在签约前,对客户的财务能力进行审查,力求把每一笔订单的风险降到最小。 技术、成本、融资能力作为竞争优势 在高科技行业,技术能力是能否占领行业制高点的关键,中兴通讯已经在多个领域从技术跟随成长为技术领先者。成本领先战略始终是公司的坚持的生存之本。而融资能力已经成为关键竞争能力,因为通讯项目往往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2009年公司承包国际工程中60%多的项目需要融资。公司积极与各大银行探讨合作,充分利用“中国资金”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优势。 在目前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公司已多次呼吁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加大对国际工程承包的支持,放宽尺度,确保信贷资源,为企业重要国际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协助企业针对具体项目共同决策、努力推进。 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使之越来越成为海外企业攻击的目标。 不久前,欧盟委员会接到比利时无线网络设备生产商Option公司投诉,称以中兴华为为首的中国无线网卡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导致该公司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72%降到2009年的5%。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线网卡同时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达41亿美元。这是欧盟第一次对中国出口欧洲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影响巨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对后续中国通讯制造企业在欧洲的市场拓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针对全球贸易保护及贸易摩擦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政府间协调力度。建立相关产业、宏观政治信息监测通报、预警机制,指导、约束企业的行为。 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还遇到其他问题,如签证问题、承包资质问题、汇率风险、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国际工程承包中,中兴通讯采取了项目化管理运作机制,完善工程交付能力,稳健经营,控制风险等措施,在国际电信市场上不断提升工程承包能力。在过去的三年中,公司的复合增长率排名行业第一,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实现了弯道超越,向成为世界卓越企业不断迈进。 通讯工程论文:浅谈智能建筑中通讯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监理 摘要:目前,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多,本文结合某智能型办公大楼工程的监理实践,讨论了智能建筑的通讯及电气设备在选用和安装过程中的监理要点。 关键词:智能建筑 自动化 监理 一、开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1.征求业主对施工图纸的意见。 智能施工图虽然经过大量调研才绘制,但因智能建筑具有其独特性,如综合布线的线缆不可驳接,最大长度受到限制等,因此要充分考虑业主装修的要求和具体需求,尽量避免数据点、语音点的返工和增加,从而保证工期和质量。 2.认真负责地对待图纸会审。 智能建筑设计复杂,相关专业多,互相 影响 密切,如在空调未制冷的情况下,智能监控系统就需主动判断可能出现的 问题 如主机启动与否、电力供应和给排水情况是否正常等,并将所有判断结果输出,供管理人员参考。又如在设计所选用的变频泵控制柜中无预留运行状态的参数输出,我们在图纸会审中发现后及时进行了更改,避免了可能造成的经济或工期损失。因此,图纸会审应认真细致,不仅要检查各专业图纸有否存在错漏或重复,还要对各专业所设计的设备型号、参数等进行对比复核,确认其准确无误和安全,才能确保工程的按时按质完成。 3.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正常。 智能建筑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其设备、部件大多为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故其产品选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装前测试。安装施工时由两人负责,一装一检,确保接线无误,通信正常。本工程施工工艺要求高,如综合布线施工中选用的光纤电缆产品有长达15年的质量保证,为确保业主利益,还必须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做到责任到岗到人,每工序均有技术交底,并督促总包单位指派专人对分包单位完成工段进行专检。 二、施工阶段的监理 1.综合布线系统(GCS) (1)材料的验收 监理人员首先应了解物料的存取情况,督促施工方及时对主材进行报验。我们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对所进五类双绞线进行抽查,每批次随机抽验3箱,并在任意段按100m的倍数进行抽验,降低了因抽验可能造成的线缆损耗。对于端接元件,采用本工程的设备如RJ45 PS100E-262模块链路测试,测试仪器为FLUKE DSP100。主干光纤的验收主要核对厂家证明材料,以及光缆型式、规格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其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并对端头用放大镜观察是否有损伤或破裂。 (2)施工中的监理 综合布线施工严格按厂家技术要求进行监理,采用的监理手段主要有对线缆敷设情况进行巡查,如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和无毛刺,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缆线的布放应 自然 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有外力造成的挤压和损伤等;缆线两端标明编号的标签应书写正确和清晰端正,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对主要施工工艺如模块打接、光纤打磨等实行旁站;工段完成后隐蔽前应进行隐蔽验收,使用FLUKE DSP100自动测试链路情况和编号记录,铜缆链路测试见图1。光纤传输系统的敷设质量关系到光衰减,要求敷设光缆的弯曲半径大于38.1mm,此外STII连接器(陶瓷)的连接也非常重要,打磨后的连接测试需用光学仪器进行检查,使用仪器为FLUKE DSP4100。 2.建筑设备系统(BAS) 本工程建筑设备的控制器具有广泛的通信能力,其支持的标准通信包括点对点通信,PROFIBUS DP,PROFIBUS FMS,LONWORKS,以太网TCP/IP,远程通信等,甚至支持MP-BUS,M-BUS,EZR-BUS,GENI-BUS等非标准通信。 本工程中选用的SAIA DDC PLUS系列产品中的每个类型都是由处理器模块和其他功能模块组成,各类PCD处理器在模块结构上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和指令集,唯一的差别是用户存储器的大小、输入输出点数和CPU的处理速度有所不同。通过中央通信总线S-BUS将各分站的信息传至中央工作站,通信速度为9600~38400bps。SAIA DDC PLUS提供的现场控制器是全智能型设计,能完成顺序控制、DDC控制、PID调节、能量管理程序等功能,无需借助中央工作站的帮助。 本工程BAS的监理,采用先硬件后软件的方法 进行质量控制,对SAIA DDC PLUS系列产品PCD处理器模块先用万用数字表对开关量测试,然后用手提电脑通过接口转换模拟信号的输入或接收信号,检测处理机构、执行机构能否正常工作。对程序部分的监理,本工程采用现场控制软件实现实时控制,反馈数据信息,以大庆华科(FOCECONTROL)为主控软件,其编译速度快,输出界面好,人机对话易懂易用。 3.智能建筑通信系统 主要在语音设备区对110DW2-300无脚配线架的语音管理进行监理,根据电信部门提供的电话编码核对打线情况,确保电话的开通。在无线通信方面,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电信部门进场施工,对其施工线路架设进行指导,避免以其他管道作支架或挂在其上或破坏天花等。 三、工程验收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其内容包括:①对已验收的工段抽查其产品、布线有否存在异常情况,并注意提醒施工方做好成品保护;②在整体验收时,应确保单机已能正常稳定地运行,施工竣工资料是否齐备;③要求施工方编写验收程序步骤,做好试机时的安全、技术交底;④与设备供应商如空调主机、水泵厂家等人员联系,要求联合调试时在调试现场协助弱电工种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安全。 四、结语 智能化建筑之所以“智能”, 由于其安装了先进的通讯、控制和电气系统,因此,智能化建筑的电子、电力系统安装工程监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严格监理和真诚的服务,使工程质量和效益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通讯工程论文:面向通讯工程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在逐渐的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也在不断地接近国际化的水平,建立一个告诉网络服务平台迫在眉睫,这个网络平台主要是提供服务质量和管理服务,本文针对如何实现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的方案。 关键词:通讯工程网络服务监测控制 前言:网络服务质量的监测主要分为服务质量监测与公开,基于MPLS的通讯服务质量控制,基于政策的计费系统。现在我们就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例进行一个分析,探讨解决通讯工程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教学目标,网络将是必须的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实现远程教学系统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资源的迅速增加,开发能够实现控制、测量、计费实际服务质量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必然的。目前我国的网络共存已经出现,但是没有一家企业公开的为用户提供质量报告。要想体现网络的良好信誉,透明公开是一个必然的程序,也是CERNET的当务之急。实现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的关键。这是CERNET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流量工程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IETFInternetnran定义Internet流量工程(trarneengineering)为:从Internet网络工程角度处理运行IP网络中的性能评估和性能优化问题,它包括测量、描述、建模和控制Internet流量。 RFC2330Frmework for IP Perrormance Metric定义了一个IP性能测量尝试应该考虑的框架。为了最大限度地使Internet用户和Internet供应商共同理解端到端的性能和可信度,框架定义了一些测量的准则。定义了一些涉及测量的术语和概念,讨论了测量的不确定性和错误。 这个定义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的结果,集成业务以资源保留为主要特征,主要提供的是保障服务和控制负载服务。它将网络业务区分为不同的服务区间,每种服务定义了一种单向的包传输特征,区分业务在DS节点中的转发行为特性由PHB来描述。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通过为每个路由建立一条标签交换路径(LableswichPath),在路由核心设备的内部引入面向连接的机制。它有过去路由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它可以根据业务类别给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的路由选择,提高了路由选择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对通讯业务的路由直接控制的需要,可以与客户的Intranet无缝集成,这是网络发展的一个大进步,一个飞跃性的进展。 2.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系统 2.1 系统设计原则 网络服务系统在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设计目标,现在的大多数用户都在网上查询和使用部分信息,因此在设计的时候,系统应在网上提供简单明了服务,便于用户查询与比较;系统的测量功能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且主干网上的测量要尽可能小的扰动和变化,充分考虑到RFC规范;尽量避免周期性的主动测量的扰动,因为一方面如果与被测对象是同周期的,就只能测到一个相位;另一方面,周期性主动测量带来的扰动,可能导致网络进入“同步状态”,这对整个系统的运转有很大的影响,这是系统设计时要遵守的根本性原则。 2.2 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组成相对的较为复杂,但Cernet主干网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管理系统在主要节点上运行。主要有三大功能区组成: 2.2.1 服务质量监测系统 服务质量监测系统主要是在Monitorserver上为用户提供主节点的WeatherRePort服务,可视的网络拓扑信息服务,主要站点的响应时间服务,其它服务,主要是作用是帮助进行网络测试与诊断。 2.2.2 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服务质量控制系统是由基于MPLS的预约带宽和政策性路由服务器组成。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来自于用户的预约和监测系统的反馈。在Policyserver上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路由器信息,支持Policy一BasedRouting,利用MPLs实现质量控制,保证主干网与国际出口的服务质量。 2.2.3 基于政策的计费系统 此系统主要是用来计费的。是基于部分服务质量来收取一定的费用,并在计费系统上给予显示。 2.3 系统实现过程 系统的设计,建立,功能的监测后,要实现其意义,主要包括包括响应用户的呼叫,服务的质量是业务质量的一部分,是关键的一部分,而对网络来说,服务质量最终是从网络性能撒上反映出来的。网络的服务质量是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的,切不可做面子工程,一定要控制好网络质量,保证功能正常运转,在管理过程中缺少不了监测系统的帮助,监测系统随时监测网络的质量,发现不对,及时更正,对网络服务收取费用,不应该一刀切,应该采取分级收取的原则。 3.监测分系统 系统从设计到完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真正的运转需要一定的管理,管理过程中监测分系统的设计就是必须的,监测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在用户的实际需要,问题的改善等方面,监测系统必须紧紧围绕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整个系统发挥应有的功能,保证通讯工程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的完善。 结束语: 通过对网络的纯熟运用,对服务质量、流量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网络的测量、控制、管理,提升了网络的实际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本文从MPLS/VPN技术角度进行研究,CERNET的Q-Bone实现的话,将可以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传输服务质量保证,支持CRENET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并对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通讯工程论文:西安市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供水工程规划浅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安市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供水现状,从区域内水量计算、水源选择及管网水力计算分析等方面设计分析,展望了工程建成后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 通讯产业园;供水;水量;水源;管网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基本情况 长安通讯产业园位于长安区西沣公路西侧河两岸,总规划用地约6.96 km2,规划期末用地范围内的人口约为10.5万人。根据规划区的功能定位,规划区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目前“产业园”区内无公共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村民用水均为就近打井用水。 2、分析内容 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用水量进行计算分析;结合周边已有水源,对水源进行论证分析;根据水源布置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管网配置进行计算分析。 二、水量分析 1、 用水量计算 长安通讯产业园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三种计算方法,并结合《西安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2008~2020)》中规划用水指标及最近几年西安各开发区建成区供水资料进行对比验证,较为准确预测该开发区的需水量。 1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西安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6~1.0万m3/万人.d; 2020年西安市城市规划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0.46万m3/万人.d;结合“产业园”规划期限,设计“产业园”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采用0.46万m3/万人.d; 最高日用水量为: Qdmax=10.5×0.46 =4.83万m3 /d 2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西市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0.8~1.2万m3/平方公里.d;目前西安市主要区域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见下表: “产业园”用水量预测指标基本与西安市西高新地区用水情况相似,设计“产业园”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60万m3/km2.d; 最高日用水量为: Qdmax=6.96×0.60 =4.18万m3 /d。 (3)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的计算 结合“产业园”的规划方向和西安市的实际用水情况,设计各性质用地用水指标均取规范下限值。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2、用水量的确定 采用以上三种方法的计算出的需水量分别为4.83万m3 /d;4.18万m3 /d和4.55万m3 /d。随着阶梯式水价逐步推行,用户节约用水意识的提高,工程建设中节水器具、节水措施、再生水回用系统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也将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相对减少。 通过上述分析并为以后发展留有余地,确定 “长安通讯产业园”最高日用水量为Qdmax=5.0万m3 /d。 三、水源分析 1、供水水源分析 目前“产业园”区内无公共供水设施和管网,周边供水水源情况如下: 1现状供水水源 “长安通讯产业园”周边的现状供水水源主要有三处: (1)西安市城区供水水源 城区供水水源主要以黑河源水为主(曲江水厂60万m3 /d,南郊水厂50万m3 /d),向城区重力供水。 (2) 长安区三水厂水源: 长安区三水厂位于“产业园”东南,现状供水规模为5.0万m3 /d,远期供水规模可达到10万m3 /d。目前主要向长安韦曲城区、航天基地、长安科技产业园重力供水。 (3) 长安秦沣水厂水源: 长安秦沣水厂位于沣峪口内,现状供水规模为1.0万m3 /d ,远期供水规模为3.0万m3 /d ,距“产业园”约8km。 2供水水源选择 按照西安市政府关于“优先利用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的决策,“长安通讯产业园”供水水源优先利用地表水源。将长安区第三水厂作为供水水源,长安秦沣水厂作为补充水源和事故备用水源。 四、1、管网规划 1管网布置原则 管网布置主要依据长安通讯产业园总体规划平面图,同时结合管网布置的基本原则,整个区域内给水管网以环状网为主,并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形式,以保证区域内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2比流量计算 管网平差计算给水管道均按照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管线上,由此计算出比流量。 3管网平差工况 管网平差工况:近期临时供水按最高日最大时计算;按照消防时、事故时工况进行校核。 4管网平差的计算方法 管网平差采用哈代-克罗斯方法进行计算,时变化系数取Kh=1.7,设计环闭合差h=0.001。 五、结语 该给水工程是“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命线,本文通过对长安通讯产业园用水量计算分析,对水源进行论证分析,结合水源布置对供水区域管网配置进行计算分析,为该区域的给水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加快了产业园的建设速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论述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职业能力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能与业主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熟练掌握设计流派与风格,能进行各种类型的项目设计,能独立进行方案的手绘或者计算机辅助快速表达的方案设计师;熟悉行业规范,熟悉装饰与景观材料,并能合理运用;熟练掌握构造,能独立进行项目平面图的绘制,能独立进行立面图绘制,能独立进行大样图和节点详图的绘制的设计师;能熟读设计图纸,了解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施工质量验收要点的工程现场管理人员。 (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面向室内装饰、景观规划等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设计职业领域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环境艺术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生产、管理等第一线的方案设计师、绘图员、工程管理等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岗位从事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①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计算机应用及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②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③具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方法;④具有人机工程学、景观生态学、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植物植被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⑤掌握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规划、建筑的基本知识。2.能力要求:①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写作、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②能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英语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具有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基本能力;③能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④具有景观设计人员图纸表达手绘表现能力;⑤具有一定的景观和室内设计职业素养和工作岗位能力;⑥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能力;⑦具有景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实施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能力。3.素质要求:①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②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热爱人类生活的精神;③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④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精神。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实施“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主要在校内工作室实训环境和校外实训基地真实环境中完成基础知识和各种基本技能性训练使学生成为专业的新手具备设计师基本的理论与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第二学年主要在校内工作室实训环境和校外实训基地真实环境中交替完成各种综合性训练,并邀请行业的专家学者和本校老师交替上课来扩充学生设计的知识面,并与市场充分接触。使学生成为专业的能手;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综合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以工作为途径,以学习为目的,依靠专任教师和企业行业兼职教师,通过双证融通培养企业满意的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特点、行业特点、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现状、企业需求而确定的。其核心就是“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段递进式”主要是指职业能力的递进。刚来到学校的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学生,他们大多不是艺术生,是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他们是凭着自己一时的兴起和爱好,选择了这个专业。可以说是一名彻彻底底的专业新兵、专业新手。在一年级学校主要开设专业认知实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喜欢这个专业,并达到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是第一阶段。二年级主要开设景观规划设计、非居住性空间设计、小型建筑设计、展示设计、居住性空间设计等综合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课程和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这是第二个阶段。三年级就进入订单企业进行顶岗综合实习。解决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校模拟到社会实战,这是第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学生就能从新手到熟手到高手,实现零距离毕业上岗。“2+1”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顶岗实习1年,它重要的意义是真正实现“双环境双师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专业,仅仅依靠学校模拟真实的项目是不能完全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完成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后,要尽快的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战中来,让学生在岗位上通过企业的人员的带领来学习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但“2+1”的人才培养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或者是时间问题,它不是或者说是不仅仅是2年在校1年在校外这么个加法算式,而是两种不同培养方式的紧密结合。作为学校要用学生需要一年在校外顶岗实习,能满足企业对学生技术能力基本胜任、能做事的角度去思考2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同时作为紧密合作方的企业也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让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学生2年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作为学校也要主动参与到学生1年在顶岗实习中,不能放任学生,要多指导学生,多参与企业的设计活动,这样也能锻炼了师资,达到学校企业双赢,学生受益的目标。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保障问题 “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核心的问题是学生第三年的培养问题。首先要保证学生有企业提供一年顶岗实习的岗位,其次企业要有合适的人员来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而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就是企业的积极参与。所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建立订单式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就非常关键。一是搞好校内的专业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企业是否选择我们来共同育人,其核心动力是我们培养的人对企业来说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也就是专业技术是否过硬,是否能直接解决设计的技术问题,是否具备手绘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是否能对室内和景观空间进行技术性设计和表现,若能企业就会很愿意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进行校企合作。二是选择优质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或者是校企合作育人协议,用合同的方式将双方的意愿固定下来,来共育人才。三是加强顶岗实习期间,校内老师的指导、帮扶。这里的校内老师不仅指专业教师,还有辅导员等教辅人员。大家根据自己不同的岗位职责同心协力共同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保障学生安全稳定、富有成效的完成学业。加强学校领导组织机构的建设。重点是加强组织机构对校企合作层面的领导、管理和具体工作的实施。根据实际的状况,主要是首先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行业专家领导、企业主要领导、学院院长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只有这样才能将校企合作领导、协调、沟通、指导到位,才能紧密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真正的培育好学生。同时学院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专业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辅导员为主体的校内工作落实组,主要是负责具体事务的落实,与企业对接后校内培养的落实,以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的具体的指导帮扶工作。同时成立由专业负责人和企业人事或者是技术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衔接推进组,来共同拟定教学计划、加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校企互动,让校外的企业专家走进校园,让校园的专家学者走向企业。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三段递进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届学生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实现了毕业即可以零距离上岗就业。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实现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职业岗位群“无缝对接”。多年来,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为100%,部分优秀的学生成为设计师、主任设计师、设计总监,成为企业的骨干。少数学生经过实践自己开公司和工作室当老板。专业老师在带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企业的业务,成为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现在所有的专业老师都成为教学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专家能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证。充分弥补了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和教育资源的缺失的问题,使企业教育资源有效为学校服务。同时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增强了办学活力。 作者:刘国峰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实践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这门专业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的实践性较强,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本文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校企合作;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无法满足社会人才供给方面的需求,没有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和知识结构较强的设计人才。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面必须得到完善和提高,而校企合作则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1.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当中,不管是艺术还是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学校很少跟外界有过多的接触,而且由于学生的实习时间较少,对于学生的教学也比较封闭,学生的教师都因长期从事教育活动而对企业和行业的动态并不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1。而校企合作解决了这个问题,校企合作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用于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还能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训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学校的课程安排和企业的实训安排形成了一个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关键,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人才供给方面需求、适应经济发展的优秀设计类人才。 2.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封闭的,它只围绕着学校和课堂,学生的学习参照对象也只有书本,这种教学形式会使学生无法将书本知识和工作实际联系在一起。对于将来就业的方向,学生也没有一定的认识,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实际工作进行掌握,容易导致就业困难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呼应各大高校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即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理论知识,也能在理论知识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而校企合作能够在各个环节中彻底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可以在学校的课堂中加入真实的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清晰的运用过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运用过程来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3.带动各方面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供实习的相关设施和优秀的技术人员为其进行实训,还可以让学生拥有较多的职业实践经验,明确自己的职业定向,获得顶岗实习收入。不但解决了学校设施不足的问题,还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使企业不用进行前期培训就获得一定的人才储备,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则在实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行业视野,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显而易见,校企合作无论对学校、企业还是学生、教师都是有益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 1.联合教学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采取了校企合作联合教学的方法,不仅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通常高校专业教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一直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近几年来愈演愈烈,对于学生适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所以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高校专业教师也应当进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并为自身积累专业实践经验。只有充分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和企业。 2.教学基地 在全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比较稳定,不仅拥有生产、服务产品,还拥有设计等一系列的产品,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场地设施和专业设备上,企业和学校都经过了严格挑选;在技术力量和师资上,校方和企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保证尽量能够满足企业和学校的教学要求。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景,相当于对学生的一次培训,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就能够与企业员工一同工作,真正体验企业生活和工作场景。对于学生的这种培训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和对于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3]。企业中的指导老师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带领学生去到材料市场进行考察,或在工地定期进行实训,那么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就可以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完全发挥使用,而校内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则无法给学生带来实际工作场景和学习机会。 3.新课程的开发 校企合作单位可以与校方共同合作,设计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课程,例如设计实践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比较重视学生在企业团队工作环境下的专业知识素养,所以这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校方理论教学外的企业实践操作技巧。待学生完成了这类课程的学习,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自行选择是否留在校企合作单位工作。这类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学习具体工艺,无论是公司管理是施工图纸设计,学生都要进行一定课时的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可以在公司直接上岗,使企业获得了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三、结语 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校企合作是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途径,若是在现有的环境艺术技术教育加入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校培养高素质、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还能在各个环节上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发展。 作者:王超 边宇慧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五学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造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要备很强的语言、文字、图表方面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加强该专业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达能力;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是当下比较热门的学科是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城市环境的日益严峻,也越来越得到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近年来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其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一般包括有城市设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布局、提升城市美观度以及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1]。因此,加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出专业设计人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表达能力又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下文从如何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望为日后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达能力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口头、文字、图面,三者之间关系相辅相成,有相互独立,是一名合格环境艺术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素质。1)首先,现在社会重视沟通,尤其是设计领域,更多的是需要对客户群体进行解释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为设计主题需要对众人进行口头描述,所以口头表达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一个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包括有语言组织能力、行为礼仪、普通话标准度、答问技巧等多个方面。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来说,其在向众人介绍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把握主题思想,避免空洞,吐字清晰、言简意赅,并且在答问过程听取、尊重对方提出的意见。2)其次,文字表达思想、展现设计理念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个优秀设计的基础。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表达方式、文字逻辑、章节组织等几个方面。在开展设计过程中,应对设计理念、条件以及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就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组织、表述能力[2]。3)设计成果主要是通过图面表达来进行展现,一般包括电脑操作能力、手绘、排版设计等几个方面。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应该要在日常中养成徒手画稿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需要增强电脑操作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管是哪一个要素,学生都需要通过图片来表达,清晰展现出设计的意图。如果仅仅停留在追求表面效果层次,是无法真正的提升设计水平的。 二、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1、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主要涉及语言组织能力、行为礼仪、普通话标准度、答问技巧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后期应用于设计实践的根本。只有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熟悉每一个专业术语,才能在设计过程中有根有据,如鱼得水。2)在行为礼仪方面,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在仪态方面的培训,要求学生在交谈中保持谦虚态度,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以此提升自身形象好感度,获取对方的肯定和信任,为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3]。3)一口流利标准普通话不但有利于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为自己的形象加分。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应该要虚心向老师或者普通话水平优秀的学生进行请教,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课余时间多关注新闻联播,仔细观察新闻主播的发音和咬字,并不断学习和模仿,通过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身普通话水平。4)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的各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在竞争中学习借鉴人家的答问技巧,把每一次参与都当作一次历练。同时,学校尽可能为学生在提供实训平台,让学生参与社会,在实践中锻炼,作为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及时应对处理能力,达到提升自身答问技巧的能力目的。 2、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表达方式、文字逻辑、章节组织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文字的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管是如何表达,都必须要遵守一点原则,即文字表达不但需要生动、有趣、具体,告诉人家设计的目的、设计的原因,充分展现出设计的理念、设计的根本意义。因此,学生必须要在不断设计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对于设计的主题进行正确把握,确保文字精炼、有深度、有寓意,切忌给人读后依然模糊不清,找不到中心思想的感觉[4]。2)对于设计作品来说,文字逻辑、章节组织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文字表述是否合理清楚,是反映设计作品高低的关键,更可显示出设计师的根基。因此,必须要确保文字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对于文字的用词确保精确,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必须要有连续性,章节与章节之间既独立又紧密联系。学生在表述文字时需要多话心思,用心推敲,就算是确保文字充满幽默高校,也需要在合理前提下去进行改动,禁止出现擅改文字用语、东添西套的行为。此外,平日应多研究、观摩各种优秀设计大师的作品,向其学习如何通过文字表达作品思想,以此不断提升自身对于文字逻辑、章节设计等方面把握能力。 3、提升学生的图面表达能力 设计成果主要是通过图面表达来进行展现,一般包括电脑操作能力、手绘、排版设计等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传统的设计主要是依靠在图纸上画,这种方式效率慢,修改起来也比较麻烦,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显然已经不符合。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完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设计是现代设计师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5]。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运用互联网技术为设计服务,提升谁效率和质量。不但需要掌握基础的电脑操作后,还必须要掌握设计专业的所有运用到的软件,包括“photoshop3DMAXAutoCADlinghtscape”等专业设计软件,通过多种设计软件,把空间设计、概念完美呈现,打造出一个逼真的设计效果立体图。2)虽然当前设计均实现电脑操作化,但对于一个专业、合格的设计师来说,当遇到一个设计灵感之后,还应该具备徒手表现的能力,即通过草图把设计大概、整体画出来,形成一个最初的方案。因此,学生在设计中,应该养成随身携带画纸和笔的习惯,把自己每一个灵感快速记录下来,在后期中在通过电脑使作品趋于完美。并把这些设计初稿好好的保存起来,在日后设计时,对这些初稿进行整合优化,不断创新,碰撞出新的设计灵感。3)排版是一个设计作品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作品的美观度和效果体现。为此,学生除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多学习、多设计积累经验,提升美感度,结合设计特点,严格排版设计原则,进行合理排版,通过电脑渲图方式提升排版真实效果[6]。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表达能力是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因此,学生应该要从口头、文字、图面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表达能力,从根本上提升设计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升日后就业竞争能力。 作者:沈磊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元素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以空间艺术设计为领域的专业,包括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等多项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的图案艺术以及点、线、面等设计元素,通过和色彩以及空间的线条结合,设计出多功能、美化的空间。因此,在实际的设计案例中,平面构成元素的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项领域中都充分体现出来,起到了统筹全局的作用。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元素为点、线、面,并且点、线、面具有不同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元素指一切平面空间和平面形态,在平面空间完成的造型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含有平面构成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点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最小单位。在一个平面中,只要有足够小的单位都可以看作是点。在平面构成中,点可以通过画面组合进行排列,给人不同的联想和视觉感受。而线可以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形态。在平面构成中,面具有位置、面积和形状,可以在二维空间里通过构成的组织方式产生立体效果。总之,点、线、面三者在平面设计中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平面构成元素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1、点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中都可以体现出“点”的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进行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移动而产生线的感觉。比如:在上海地铁吊顶设计中,在格栅形式的吊顶之间放行的发光正方体不规则的分布,可以将每个小格子看成“点”形态。在景观设计中,将植物大小、数量进行组合的,构成了“点”的形态。再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沙发上的靠垫、茶几上的茶杯都可以看作点的集合体。另外,还可以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将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 2、线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 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广泛,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比如家具、门窗、主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县,就是实体之间的缝隙,比如墙角线、窗户线等。比如上海公园的地面铺装的设计采用了乱世镶嵌的方式,构成向心的环形线,具有一种韵律感。在室内设计中,线的应用就更加广发了。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溪流等视为线。地板铺设的线型都是采用线条来组合和表现的,与空间中的点、面形式作对比。而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经常会被使用在以娱乐的悠闲景观之中。 3、面在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二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都是限定空间的主要因素,但是其依附在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内环境中的湖面都是以片状独立存在的。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到其限定空间的特性。在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设计中都运用了平面,充分表达出其功能要求、材料使用、艺术风格以及装饰造价等各种因素中的应用。在进行空间平面布局的时候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因此发现其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规律性,同时也可以从宏观角度上将平面进行合理规划,充分体现出优美的空间与丰富的空间功能。 三、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 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法则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对于初步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展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加强其对平面构成元素的重视。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海报的设计、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等等应用的非常广泛。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都是综合引用平面构成的几大形式法则,巧妙的对版式进行设计,理性而又巧妙的控制平衡、节奏以及对比等方面的结合与应用,从而形成更加完美、多样化的作品。为了不断适应环境艺术设计的变化与发展,充分发挥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使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点线面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每种因素都具有其特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应该穿插上使用各种构成元素,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巧妙的排列与运用,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文章。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遵守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将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巧妙的运用在室内的空间设计你中,使平面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从而才能使各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平面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室内空间中,使人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四、结语 经上所述,平面构成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的基础。平面构成元素可以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因此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应用平面构成要素,在设计中提倡多种元素并存的设计,从而才能设计出更多样化的作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庞闪闪 单位: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五常教育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价值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思想简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经历几千年的更新演变而来的文化产物,是文化的精髓。其中“仁、义、礼、智、信”即“五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加入了“智”,董仲舒在孔孟的基础上加上“信”,称为“五常”。它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仁”,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思想教育的价值 在以往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往往是教技能,思想教育推给了公共课和学校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从当今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存在着懈怠、厌学的情况,班级的凝聚力普遍不强。踏入社会工作后,学生对于社会上一些丑陋的行业现象,如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中不注重环保、以次充好,在设计施工中弄虚作假,求得利益的最大化的这些现象他们就没有鉴别能力,自己会觉得很迷茫。或者选择“从恶如流”。这样发展下去将摧毁这个学生的职业前程,这是我们当老师最不愿意看见的。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让学生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这种思想教育,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设计理念的价值 1、“仁”,仁义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它的实质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仁”还有催人向善的积极因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当中,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就是要为人服务,设计师就是要“爱人”,针对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设计。也就是设计要“以人为本”。设计师不仅要了解人,还要尊重人,如果在一个老年人聚集的地方设计师给出一个张扬个性的设计显然是“不仁”的。 2、“义”,能舍,也可以理解为“义举” 古代人提倡控制自己的私欲,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要给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资源越来越缺乏的今天,设计师对空间应该最大化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要提倡“不要过度设计”。在设计的材料选择上,也应摒弃材料价格上的差别而专注于环保材料的应用上,一方面环保材料应用于人居空间对人的健康生存有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人居空间反复对大自然进行无限制索取。 3、“礼”,礼制、礼法 本来是维系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统治阶级和民众和谐共生的保障。“礼”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概念和定位,但是其最终的实质就是规矩、秩序和遵循的代名词。在当代环艺设计中,“礼”作为设计理念,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古人设计的建筑、园林作品能够流传下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在数理、材质、装饰样式上都遵循礼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现在的设计师的思考。 4、“智”,无所不知也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是一位智者。特别是要明白环境设计与天、地、人、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和一”。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具有生态智慧的理念。古代南方的干阑式建筑、福建的土楼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这些建筑形式都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气候、生活方式等基础上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结果。这对我们当代的绿色设计有很大的启迪,如在居住空间中采用水循环、风循环、光循环、利用太阳能来节约能源,过“低碳”生活。 5、“信”,诚信、信念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份恭敬心,一份恭敬得一份利益。只有对传统文化充分的深入、挖掘、研究,才能具备对传统文化真正的了解、认知和继承。才能保存住传统文化的命脉。在设计中,简单的把古典元素搬进你的设计,是表面的,没有内涵的。真正的设计在于把传统的设计中加入现代的技术,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去诠释,使他们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贝律铭在香山饭店完工后说“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上,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四、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教育 1、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体的。老师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以“五常”为标准来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了老师所教的知识,但老师谦虚的态度、认真工作的精神也许会一直鼓励着学生。 2、对学生实行环“境教”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木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五常”内容张贴上墙,上教室的墙,宿舍的墙,办公室的墙。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个活跃的、有创造性的环境氛围,对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设计素养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3、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可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等课程,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宗教传统、教育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及史学传统等等,以概要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爱国情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将中华传统文化贯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对于现有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要适当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写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门实践课程,写生的地点可以选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些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写生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写生的技法练习。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这些专业核心课程中,介绍优秀的设计师运用传统文化设计的优秀案例,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5、开展丰富多彩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外教育活动 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一是不了解,二是不感兴趣。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收集传统文化的资料,让他们在班会上各抒已见,发表看法。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学”,出去现场感受古典建筑、古典园林的魅力,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以组织学生听取“传统文化讲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沈科进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财经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 一、历史的名义: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纵观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我们期待着由传统的“硬性”灌输教育向“软性”的挖掘教育潜能的视角进行转变。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经不再是单一专业的发展模式,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其范围之内必然呈现出多种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个性特质。这种思想又使艺术设计不再是原生美术概念下的工艺美术,而是一次突破性的回归,标志着艺术设计的独立价值从一个边缘学科到中心综合的文化形态的建立。 (一)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教学概况 最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一般都具有自身专业依托,比如在建筑学专业或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或是在艺术院校内以艺术类专业为背景,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实用艺术的一个支脉进行扩展。随着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综合型大学在没有明显专业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办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间相互借鉴效仿,形成了几乎一样的课程设置。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所采用的教学体系之根源要追溯到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国立建筑学院。包豪斯在设计思维上用科学的、理性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和自我表现;社会需求是明确的教学导向,也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格局,即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在作坊式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探索与追求,更教会其掌握具体工艺的方法与技巧。毫无疑问,这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体系对今天的现代设计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且不论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与包豪斯设计思维之间遥远的距离会不会导致院校教学细节上的不适,单就对包豪斯教学思维的借鉴而言,多数院校目前也是“缩水”的,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有所缺失。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开设在没有专业背景支撑的综合性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如果走不出一条拥有自身学科优势的特色化之路,该专业的开设最终只能沦为学校的一项“渔利之举”。 (二)非专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普遍状态 近期,某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107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展开了一项关于专业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初选择本专业的动机,有41.7%的学生是因为“便于升学”,33.3%的学生是出于“喜欢”。而在喜欢的学生中,78.2%的学生表示选择本专业前,对该专业只是“大概了解一点”,仅有21.8%的学生在此之前对专业“比较了解”。那么,为何要选择在财经类院校中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呢?68.8%的学生选择了“受考分影响,有学上就行”,而选择“认可学校排名”的学生为21.9%,仅有3名学生选择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感兴趣”。四年学习即将结束,认为本校与其他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比,在专业教学水平上处中上水平的有13.5%,认为处中间水平的有41.7%,认为处中下水平的有33.3%,其余学生则认为水平较低。但是,有67.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在其他院校中不能涉及的“财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30.2%的学生表示要“继续本专业”,表示“不一定,有工作就行”的学生占43.8%,而明确表示会改行的有26%,大部分学生在回顾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时都提到“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在专业岗位上的适应度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立刻满足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都要经过1至2年的学习适应期才能真正担任一定的具体事务。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以为继,最终在行业选择上再度进行调整,使得该专业的改行率进一步升高。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缺乏自身在专业上的独特性,那么在和具有专业背景院校的学生竞争时,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当下正处在新媒体教育变革的叙述岁月中,学校应通过个性教育重新营造出一个有文化价值并蕴含人文生命体验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三)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基本市场反馈 自1987年实施的新《普通学校社会科学本科目录》中工艺美术领域下增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和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带动,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一直处于人才相对匮乏的状态,这也是各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的又一社会契机。但随着近30年的专业发展,这种市场的单向偏颇已渐渐趋于平衡。市场需要的不再是仅仅是对形式美有一些理解和创意的人才,而是逐渐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行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一些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公司内部部门不断分化,对人才的需求层面也越来越多元化。设计公司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设计师,同时也需要对设计内涵有充分了解的业务员、预算人员、施工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鉴于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反馈,一些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在其他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扬长避短,以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培养为主,广泛拓展学生在相关领域的适应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二、现实的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思考 目前,无论是在艺术类、建筑类院校,还是在综合性院校里,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都大致相同,基本是复制或延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为包豪斯模式的一种本土化形式)。尽管根据院校自身状况和专业特点有一定调整,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基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有美术基础课(素描、色彩、水彩),设计理论课(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形态基础课(装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影视语言基础),另加部分技术性课程(摄影、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特点就是在这部分加入了管理学原理这种具有学校背景特征的课程。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设计表达、设计制图、人体工程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对学生进行设计语言、思维方式和表现技巧方面的训练,是进入专业设计之前的技术准备课程。第三部分为专业主干课,以建筑设计初步、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课程为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内容不同、规模不同的项目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写作。各校在排课的内容和顺序上略有差异,但大致框架不变。现阶段,开展专业个性化教育对于满足社会和学生素质提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个性化教育是融合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模式在内的综合性发展共同体。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呈现出的问题,各院校相关专业人士也都有自身的思考与提议,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意与表现能力 基于我国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类招生的种种诟病,综合素质弱、理性思维差、知识面狭窄、重形象思维、轻逻辑科学几乎是该专业生源的普遍特征。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及独立化个性的培养,首先应是对其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建立自身价值观,能够扎根民族文化,面向国际视野,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立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谈得上创意的思维。以美国艺术教育思想为鉴,在艺术教育中强调视觉艺术的文化属性,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学科,认为艺术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现象,其形式、线条、色彩是人类用来进行交流的符号,注重发展跨学科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倡议教师设计涵盖多门学科的课程方案,在课堂上以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氛围的制造者、教学研究的推动者。显然,这对教师个体的素质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向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对美术基础的强化似乎带有一种暗示性,即该专业更注重表面的形式美感。学生在开始进入设计阶段时,也很容易忽略设计的功用性。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同时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特征,是一项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和使用目的的活动,而纯艺术则完全不关注物质结果,只追求从表象之后反映出的作者的精神层面,环境艺术设计却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严格尊重自然、科学的规律来完成的,其艺术性则体现在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对人性的充分关注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技术训练与设计教学中技术意识的建立,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夯实设计创新的基础,能够在设计创造力与现实转化力之间找到自身定位。 (三)实行双轨制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 包豪斯设计学院一开始就要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工厂化的教学模式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一地接受课堂教学显然远远不够,因此要实行双轨制教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开设讲座或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作室教学,鼓励专职教师对外承接项目,让学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实践项目中进行理解、体会和领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操作能力。 三、前景的设想:针对财经类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化的基本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个性化艺术设计教育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理想目标通过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植入学生内心,学生再将这类因素有倾向性地分类和解构,整合为自己的个性成长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用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特征通过社会教育的深切影响并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而实现。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为环境艺术类专业在一些管理课程上的拓展提供了先天条件,在尝试将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管理、环境工程投资规划、资金控制等方面相互结合提供了相应的学科优势。如能结合这些学科优势,补足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求的相关管理人才空缺,形成特色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不仅对院校学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要将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真正结合起来,就目前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促进生源选择理性化,完善教学管理个性化 从前期对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选择是盲目的。学生的目光总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分数与学校的排名方面,而忽视了自身特长和学校的学科设置是否能与未来发展相匹配的问题。因此,在招生阶段的对外宣传上就须强调专业特征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以便在生源的控制上有所节制。学生一旦步入与自身特长相悖的专业,后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被削弱。因此学校要实事求是地宣传,学生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当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设想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互契合时,学习才会呈现出巨大的成效。另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个性化也是对整个教学任务、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过去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考试制度、招生制度、课程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教学管理存在机械的、与时空脱节的现象,表现在对业绩的管理、机械考核量化以及制度制约等方面。这些教学管理体制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天分被抑制。当下,我们要从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弹性化层面来挖掘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空间,使其拥有良好的机制条件,并结合自身特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二)结合背景专业重新整合课程,制定有特色的教学大纲 “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然而,课程固化几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课程的一个特征。作为教育个性化和特色化基础的本体性思考语境,我们要积极、稳妥地优化课程和实现本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校本主干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认知课程。深化课程管理制度并科学地安排不同时段的课时与课程,使课外活动开启学生内在的潜质,这是一种将人才创新构建、自主招生、特色课程等方面相结合的教育发展集体意识状态。从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学院与其他背景的高校之间并无明显差别。要想走出一条特色化之路,教学体系的重构必不可少。作为艺术类招生专业,学生在进校之前就已具备了较好的美术基础,因此可以适当削减美术基础类课程的课时,增加部分经济管理类课程。初期可先作为选修课切入,逐步将一些管理类基础课设置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范围内。事实上,了解一定的公司运行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无论是对能融入公司管理,与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学生,还是对未来选择自主创业、自行成立工作室的学生来说,都极有价值。因此,美国、英国等国家向来注重设计教育与管理、商业和经济等学科之间的结合。在后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开展期间,可以再增设一些策划、文案类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相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期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内容在应用性方面的提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院系合作,使学生不仅具有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具备公司整体营运发展的长远视野,必然可以大大提高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竞争实力。而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可以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三)开辟新的实习基地,参与多方位经营实践 实践是践行教育真谛的主要方面。从课堂的理论演变到实际环境中,需要用实践环节去锻炼自身,通过建构具有教育原生态的自我创新机制和多空间发展模式,赋予传统教育文化的开创性诠释框架。创新是一种思维,它源于实践的存在。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和提升教学自觉个性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和文化个性化是教育者开掘自身教育理念的主题内容和对教育生命世界的体悟。一直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都主张建立实习基地。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不例外,但这一类实习基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有名无实,而且基本只限于对具体设计实践的了解。因专职设计师的操作能力远强于实习学生,学生在实习阶段无法真正参与实际操作。一旦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阶段融入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那么学生的适应性就会更加广泛,因此学校在建立校企联合关系、增设实习基地时,可以有意识地强化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实习基地开辟涉及经济管理内涵的实习内容。而具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此类公司中也比较缺失。这种做法比较容易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让其在实习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实习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前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协调各种教育资源 艺术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起始,以基础拓展为目标,在发展教育模式中以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方法、活动为框策,以“重能力、长个性、抓基础”为情感诉求的联系面,打造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主动认识过程,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更是用以创设情境,成为会话交流及协作式探索知识的工具,使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专案中脱离出来,不断探索真正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另外,信息时代是各种教育资源相互流通整合的良好平台。长期以来,各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相似的课程设置已在该行业市场内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用人单位更多倾向于在后期的企业培训中,对所招收学生进一步细化岗位分工,而对于在校期间的特色化教学并无多少期待。因此,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针对性应做好多方位宣传。同时,目前优越的网络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学院应积极搭建各届校友之间的联络平台,帮助他们沟通联系、共享信息、分享资源,建立有利的互助条件。 结语 本文仅以财经类院校为例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方式。当前这种无论何种专业背景的高校,都以相似的教学计划开展课程的方式并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因此,笔者期待不同性质的院校都能结合自身学校学科特点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为行业操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力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长远看,以当下信息化为主要元素的大学艺术设计个性教学为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在和教育本体命运相衔接。我们要摒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传统固化思维,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出个体的内在潜能,以推动设计行业蓬勃发展。 作者:马丽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生态观研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全面的突破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属性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环境艺术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弘扬先进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创造了现代人类文明,但也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害。生态危机正在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生态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生态教育运动应运而生,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寻找适合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主要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庭院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行业的相关规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能够充分运用基础知识、技能进行社会实践,具有较好的社会生产实践能力,培养出能够从事室内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部分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一些院校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学校没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设和调整培养方案,没有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 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课掌握阶段,第二阶段是专业知识深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综合设计实践阶段。对于这三个阶段而言,其课程目标比较明确,也有比较突出的教学重点,但三者之间缺乏联系,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三个阶段之间都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课程的内容普遍抽象而空洞,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不利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创新和灵感。这样的教学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无论是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还是教学、科研,教师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体作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由多个学科复合而成的,不仅要学习艺术基础知识,还要学习软件基础操作。当前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专业带头人不足“,双师型”教师较缺乏,这样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际的教学需求。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差,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均影响着本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实践教育指导思想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 在具备了完善的教学方案、教学评价体系之后,还需要各个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和领导的全面落实和执行。在目前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自身经验和理解进行教学,不能从完整的教学体系出发,导致实际教学中出现很多偏差和失误。这种现象需要广大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高度重视和注意。 二、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特性与实施策略 (一)“生态型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 生态型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在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不仅要协调教学生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教学整体系统之间以及整体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生态教学系统进行实际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认知世界、生活世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二)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基本途径 生态教学模式的特征主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第一,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建立生态系统群;第二,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和洽紧密的关系;第三,使课堂情境教学创设与企业真实项目导入之间处于良性循环生态型模式;第四,多元评价与自我评价之间的生态和谐关系。这四个生态模式特征构成了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所以工作与学习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手与脑并用及教、学、做合一就是实施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执行生态教学模式时要从学生在校三年的局部上把握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具有层次性,如考察实训室认知层面,是对行业、职业、岗位的认识;模拟实训是理解层面,是对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与知识通过模拟或仿真进行的理解操作;全真实训是应用层面,是对掌握的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与知识的一线顶岗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三个平台使生态元素之间进行不断的教学专业交流、信息传递和能力培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三、生态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性质,制定不同的生态型教学模式,在实施生态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载体是真实设计项目,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第一是诊断学情,第二是创设情境,第三是生态模式中每个阶段的教学操作流程,第四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第五是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骨干团队。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流程。在进行生态型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中,要从全局把握操作程序,然后将每一步落到实处,进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一)诊断学情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前,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日历。如果把整个生态型教学模式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不同的学生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在通常情况下,个别学生处于生态核心区域外围,多数学生处于生态系统的核心周围。处于系统核心区域周围的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处于生态系统核心外围的大都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因此,要注重因材施教,并在计划学习课程设计过程中,合理分配学习资源,以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创设情境 其中“情”主要指师生教学生活中的感情,“境”主要指师生教学和学习的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只是死板地讲授专业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因此,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精心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实现顺性达情的目标。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可以在学校建立实地训练场所,建立校企联合模式,场地设备等可以由学校提供,工程项目方面的资源由企业提供。这样可以逐步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是基于高职课程目标的最合乎逻辑的教学方式。同以往的知识教学相比,项目教学不仅体现了“教”什么,而且表明了应该“怎么教”。教师创设情境还有一种方法是课堂上的互动。互动的“点”应该在项目内容完成的关键处,是问题、困难激发的智慧“冲动”。智慧没有调动的媒介,就处于“冬眠”状态,而每个人都有智慧,课堂上的互动便是激发沉睡的思维能力的媒介,也给生态教学创设情境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生态模式中每个阶段的教学操作流程 1.要素适应阶段在要素适应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结构理解能力、空间色彩认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设计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时机,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课内、课外联系的能力。并且要将艺术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进行全面的关注,多角度观察学生,使课堂教学更有成功的把握。 2.平衡发展阶段在生态型教学模式中,平衡稳定发展阶段是核心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将适应阶段的要素进行全面优化。平衡发展阶段是将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专门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接受、反馈、矫正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将系统化、连贯性的知识掌握牢固。具体地说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生态教学的平衡发展,实现工学结合,并突出实践。项目组合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科学编排,将学与做贯穿教学全过程。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融教、学、做于一体,不但体现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更体现了高职教育生态教学平衡发展的要求。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职业人”的必由之路,更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拓展自我发展空间、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的必然要求,更是突出专业特色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3.和谐发展阶段在和谐发展阶段,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以实现教育生态的最高层次为目的,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计能力创新,进而提高职业素养。总结与积累前面两个阶段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导入企业真实项目课题,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项目之中,在实际专业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态理论和方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通过相应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制图能力,通过大量实践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综合方案设计理念,不仅培养学生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性要素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对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能起到促进作用。 (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群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相近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生态引导的形成。树立正确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定位于“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秀品质与技能的合格职业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专业群建设不能脱离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具体条件。必须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特色,突出优势。在生态型教学模式中结合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逐步推出相近相关专业,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按市场需求设立软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等专业,形成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龙首,相关拓展专业为支柱的具有特色的生态型专业群。 (五)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骨干团队 在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生态系统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和相关企业人士为辅助力量。在生态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内培外引,重在培养”的方针,并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进行全面的考察,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强化质量意识、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团队是实施质量工程的主体力量,在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教学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有利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还可以以社会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名师为中心形成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名师的指导作用,培养一批教学科研骨干。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师派到对口企业中进行实际设计和创新,教师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生产,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的机会,从而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教学水平。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存在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且对人们的生活起着美化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已经成为很多高等专科学校的重要专业。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态观起主导作用,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不能离开生态观,从生态观出发进行环境技术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进而促进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不断发展。 作者:王琼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该努力做威客 每天在猪八戒网上需求的人络绎不绝,威客人才争先抢后地对需求进行投标,满足需求者要求的威客才能够得到佣金。注册成为威客,完成最简单的需求投标,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在完成需求之后,学生在积累经验、锻炼技术的同时还得到了佣金。普及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威客”实践,能够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专业课,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含了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室内设计中的装修设计以及室外设计中的广告设计,目前都是猪八戒威客网的热门需求,便于学生收获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施威客实践教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二、如何开展威客教学实践 1.威客教学应注意专业度 威客作为互联网中从事智慧服务的群体,让人们见识到了威客术业有专攻的实力,因而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威客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技巧的运用来提高专业度。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领域学习基本都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美术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以美术理论基础作为根基,以计算机软件作为开发工具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堂,专业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以猪八戒威客网为代表的威客网站作为一个挑战环艺设计实践能力的真实平台,对其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就是针对学生专业度和实际动手能力、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全面性的考核。因而在进行威客实践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以严苛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行实践学习。威客面对的用户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固定传统的,更多的用户需求在求新和求精,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应对。 2.威客教学有自主能动性 威客作为新世纪的互联网产物,其首先具有互联网的设计思维,也就是威客是面向未来的。威客实践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提高,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佣金作为诱饵不断诱导学生业余时间自己做威客,而不是把威客实践教学作为一门书本上的课程。威客实践教学为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威客,通过威客锻炼自己的专业技术,提高就业率。当学生本身作为生活中的威客的时候,开展威客形式的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学习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率。3.威客教学以案例入手在猪八戒威客网上每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求,针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威客实践教学而言,就像是在考试试卷上的一道道应用题,教师可以鼓舞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者以小组的形式或者以个人的形式共同完成相同的一个设计需求,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分析、刻苦专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该专业的需求招标,最后赢得招标的案例便是设计的成功案例。这样不光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还通过学习他人加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整体技能的提升和锻炼,并向教师的身上学习到了有用的技术。 三、威客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帮助 1.威客作品是面试的敲门砖 威客实践教学中围绕着的生动教学案例既是威客网站上的真实需求,又是学生经过动手动脑收获的劳动成果,现在在学生应聘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要求学生交付和工作、学习内容相关的设计作品,威客作品便成为学生面试的敲门砖。威客作品具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往往具有直接的设计功能和实用功能。学生使用威客作品进行面试,并表露自己做过威客,设计完成了多少作品,多少作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都能够为自己的面试加分。 2.从威客了解客户需求 学习和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方向以及角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学习的是知识,从工作服务的是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不意味着考试试题达到满分,因为客户的需求是立体真实的,随时可变、直观新颖,客户说好的设计才会是好的设计,但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基本接触不到真正的客户需求。威客网站便是一个充满自由和挑战的客户连接平台,从做威客能够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尤其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装修和广告设计的佣金不菲,而设计具有很高的难度。 3.从威客丰富专业知识 以室内装修设计为例,目前在猪八戒威客网陈列着的各类装修设计应用方向不一、需求设计风格多样、室内空间大小各异,设计要求的细节更是千变万化。通过威客实践教学的综合应用积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全面而真实的各类应用知识。在动手进行设计需求开发的时候更加能够注意设计细节的重要价值,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专业知识。例如一个学生擅长欧式的简约风格的室内设计,但其实简约式风格同时还适用于茶馆、美食广场、生活馆等一系列的环境中。当下一次客户的需求改变成尝试使用中国传统的中式风格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学生又不得不开始中式风格的深入学习和刻苦专研中。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十分有帮助。而学生又不会因为作业的担负而心生倦怠,因为威客是自由的,但更多的威客人生自主选择了威客这条路,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丰富,愈行愈有价值。从学生开始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其做威客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变得成熟老练,并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了解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作者:席恒瑾 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岩彩课程的设置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性艺术系统工程,亦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环境艺术专业迅猛发展起来。每年,环境装饰设计师人才缺口成百万上升的趋势。然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课程建设相对落后,不能突出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性、职业性为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福建省三所高职院校的为例,可以从基础课程设置中看出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关联性不强。基础课之间,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相互脱离,联系不紧密。美国后现代课程论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提出强调丰富性、非线性、开放性、回归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后现代课程观,其相对于现代课程观的封闭性、线性、统一性的教学模式,拓宽了人们的课程视野,更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岩彩课程的开设,将三大构成联系起来,用感性的方法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综合性问题。而当代岩彩的创新、拓展也可恰当地渗入后期的装饰材料课程和其他专业核心课程里面,不失时机地完成岩彩艺术与现代环境设计的完美结合,以适应现今世界全球多元化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为我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重技轻艺,重现代、轻传统,过于着眼现实,一味地强调技能的熟练,忽略了当今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正如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的:“新材料、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对建筑艺术创作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找到正确的民族化道路,使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与风格。”岩彩艺术的出现,将现代与传统结合,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给当前处于困境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一线生机。引用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AlanChan)的话,岩彩是“糅合中国艺术与工艺元素于现代设计中,以明快直接而优雅的手法,为中国传统视象注入现代生命力。” 3.教学方法有待创新:近些年福建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改变,基本实现了教学工一体化的模式,但工作室制、学徒制的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主要还是沿袭老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各学校也开设有考察、讲座课程,大多是去外省或经济发达地区,而针对传统民族特艺开发的课程设置较少,也很少聘请特艺大师开讲座或进行艺术考察。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的必要性 岩彩艺术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1.实践价值:在环境设计专业开设岩彩课程,填补了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岩彩课程的研究及教学实践的空白,培养高职院校有创意、熟材料、精工艺、通技术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开拓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建筑环境装饰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新天地。本课程设置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视觉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拓展,具有实际借鉴作用。 2.审美价值:由于岩彩画跨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丰富广阔的表现力,使其容纳众多异文化因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既具有国际兼容性,又融合本土民族文化,是中西艺术的结合以及传统与现代的相融互补。在现代环境装饰艺术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发展的今天,岩彩走进建筑环境装饰是现代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3.文化价值:岩彩材质及色域的宽广性、技法的多样性与肌理的丰富性给岩彩艺术提供了一个灵活自由的空间,也使我们在创作时很自然地将创作灵性直接注入材质技法表现中,在制作过程中无意留露出一些自然天趣即“天人合一”的效果。适应了当前大众视觉审美紧张疲劳、渴望亲近自然寻求回归的愿望。 4.时代创新精神:以岩彩为材质的表现艺术在中国的崛起,既是传统又是创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环境设计专业增设岩彩课程,其本身就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岩彩是一种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身在实验创作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工艺、新技术。综上所述,在当代艺术教育新理念、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总趋势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迫切需要立足本民族传统资源,将岩彩课程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开设起既具有中国本民族特色,又具备西方设计理念的适合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岩彩课程教学。 二、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岩彩课程的设置构想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将岩彩课程定为专业基础课,分二学期进行,第一学期可结合三大构成课程开设,主要让学生掌握岩彩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其他艺术设计专业可定为公共选修课)。第二学期则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让学生在掌握岩彩材质、特殊肌理表现的同时,探索挖掘其在环境艺术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本课程通过对岩彩材质、特征的认识和掌握,培养能够灵活运用岩彩材料和技艺及其审美理念进行环境设计的人才;然后是通过临摹古典壁画培养能够运用岩彩材料对古典壁画、雕塑等的保护和修复有一定认识和操作能力,最终达到能够创作现代岩彩壁画、墙画、装饰画、雕塑等现代岩彩艺术品的高技能型人才。岩彩艺术课程的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发性和职业性,符合现代高职艺术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开设需建立两个岩彩工作室,一为基本设备材料室,二为实验、实训室。在课程衔接上以素描、色彩为前序课程,以三大构成、手绘效果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并列课程,以室内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为后续课程。课程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学时为8/144学时。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实验、实训、讲座、艺术考察五大模块。前期主要为理论、实验模块,后期为实训模块。需要强调的是,岩彩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还应多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和相关领域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学习。教学中可采取短期聘请相关艺术领域专家、特艺大师来工作室讲学、或聘请校外客座教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开设岩彩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当代岩彩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仅是尖端努力,没有普及之氛围,所以,要将岩彩艺术和建筑环境装饰相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基础教学抓起,培养更多的岩彩艺术人才,或成立更多的岩彩与综合材料工作室,否则将会“拔苗助长、未老先衰”。当前,很多外界质疑建立岩彩工作室造价高,不适合在学校开课。众所周知,所有商品只有普及了,价格自然会较低。所以问题首先还是推广普及。前期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忘记或遗失传统艺术。岩彩课程的开设对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岩彩艺术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发挥艺术创造力,挖掘本土艺术资源,创作出具有想象力的现代岩彩艺术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以地域优势资源和特色艺术品跻身国际艺术品市场。新的题材、格式、材料、技法、工艺在不断更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和内涵也要不断拓展,与国际接轨的岩彩教学将成为促进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新平台,是艺术创作与设计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朝辉 单位: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施“项目制”教学的具体应用 1.1选定具体项目,明确具体的项目任务 课程负责人在选定项目的这个环节中应该组织团队中的教师以及行业内专家共同组成一个评审小组,结合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向选择、确定一个合适的实施项目,同时应该共同讨论、分析项目和课程教学的有效切入点、结合点及其可操作性。其次,应该将课程组织具体细化到每一节课程中,明确每一节课程的质量要求以及课程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具体应该包括时间安排、具体要求、主要内容以及项目实施目的等相关内容。根据第三学期该课程的培养要求表明:根据项目流程采用“项目制”教学方法认真完成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基本上了解、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流程,如项目设计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项目设计过程等,尽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此,在第3学期可以设计以下两个实训项目:第一个项目——“城市住宅景观规划设计”;第二个项目——“城市绿地景观测绘及规划设计”。第一个项目的要求如下: (1)以PPT的形式说明住宅小区以及设计项目的调查情况。 (2)整个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1张总平面图、2~3张设计分析图、设计说明、3~4张剖面图、2~3张分区平面图、3~5张透视效果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项设计简要说明以及分项设计意向建议。 (3)版式设计制作。 (4)设计概念模型设计。第二个项目的要求如下: (1)项目测绘手绘草图。 (2)制作剖面图以及总平面图。 (3)以PPT的形式展示项目调查报告以及一些经典案例。 (4)五张速写。 (5)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手绘图纸。以上两个项目有机结合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将相关的课程有机整合在了一起,根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包括电脑设计软件、手绘效果图、环境建筑构造、外部空间论、环境艺术设计专题等五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中环境艺术专题设计课程是这个组合课程群中主线,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将其他四门课程涵盖了。 1.2制定具体、详细、科学的工作计划 在选定项目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们自由分组,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目标。项目小组成员可以按照项目任务要求在正式开始实施项目前广泛收集、查阅项目实施的相关资料以及数据,而且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探究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后共同讨论一种合理、有效的项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步骤。例如,第3学期设计的“城市绿地景观测绘以及规划设计”的项目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们直接到达选定地点亲自在现场进行测绘,测绘面积应该 3000平方米。每一个项目小组内成员应该以分组方式完成测绘任务,在现场拍摄一些照片,准确地绘制图表以及现场平面,然后再广泛收集关于本次项目研究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的经典案例,然后综合各方面进行评价、分析,采用手绘制作以及拼贴草图进行汇编,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设计目标以及设计创意主题,将设计图纸绘制出来后即可完成设计文本。 1.3计划实施 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后,项目小组内的学生应该合理分工,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成员的合作形式,然后根据实现确定的步骤以及程序严格执行计划。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实施学生制定的计划,教师应该进行跟踪控制,并且将相关的教学内容穿插到其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监控、指导、组织、引导以及辅助等作用。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入关于项目的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分析案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景观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了解、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1.4项目评价 这个环节主要有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步,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首先学生应该阐述自己执行项目活动的任务情况以及工作结果,对自己进行一次客观评价,然后教师结合学生自评情况进行整体评价。结束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综合汇报,相同专业的很多教师共同成立一个评审小组,每一个项目小组整体将自己调查的资料上交上去,具体的资料包括项目图纸、经典案例分析PPT、调研分析报告等,一定要将各项目小组的组织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明确其中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每一个小组都应该选派出一名同学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最后由评审教师给出客观的评定成绩,通常都是根据图纸绘制质量、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资料收集分析、团队协作精神、图纸数量、图纸质量、表达技能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施“项目制”教学的效果以及心得体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施“项目制”教学方法后,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在实施“项目制”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以主要教学环节作为重点,主要监测教学设计、作品展示、课程报告、学生反馈以及学业报告等关键环节,还应该注意选定的项目应该高度结合学习课程,项目内容应该具有真实性、连续性,把握好难易程度,严格控制“项目制”教学法的实施质量。“项目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已经获得社会以及很多企业的肯定和认可,实施“项目制”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能力、整理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专业技能。教师在实施“项目制”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帮助、指导、督促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目标。 作者:徐凡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研究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面对的挑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存在的不足 1.学科内涵模糊 一般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设计领域突破了室内设计的范围,突出了以建筑为主体的区域环境设计。但是对环境艺术设计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学者们却各持己见。郑曙旸认为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与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吴家骅则将城市设计、景观和园林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有关技术与艺术的问题归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尼跃红界定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是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与居住区规划。不难看出,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已有的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在研究领域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 2.学科快速发展引发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遍地开花,无论是艺术类、综合类,还是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甚至一些财经类高校也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涉及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多个教育层次。在“大干快上”的学科发展热潮中,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学科理论发展滞后,缺少持续的、广泛的、系统的理论性研究,并且缺乏一些权威的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上进行指导。其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比例过大,有经验的教师颇为稀缺;许多教师终日疲于上课,分配在科研与实践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影响其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风景园林专业成为一级学科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影响 风景园林是一个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在2011年新学科目录中,风景园林专业(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从三级学科一跃成为与建筑、城乡规划、设计学等地位相同的一级学科。专业的核心内容大体是以“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提出“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与风景园林在设计范围上有重叠,所以对两个专业进行对比,有利于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之路。 1.专业特色的对比 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风景园林专业多设立于工科的建筑类院校与农科的农林类院校。在建筑院校中多称之为景观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农林类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更加重视园林植物在专业中的基础地位。学生通过大量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认识的训练,牢固地掌握了园林植物的知识。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突出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在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技巧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与风景园林专业相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室外环境领域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解决设计问题时,科学、理性的分析稍显不足,更多的时候是依赖于设计师的艺术灵感。 2.学科发展空间的对比 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后,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专业划分将更为细致。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在谈及对风景园林学二级学科的认识时认为“风景园林学应下设5个二级学科即风景园林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在艺术学成为独立的门类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随着学科地位的提升而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但是,面对学科体系日益完善的风景园林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室外环境领域该如何发展,如何强化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何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生源对比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收的生源主要是具有文科背景的艺术生,即入学考试需要加试美术。依托建筑学的景观学专业和农林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招收的学生多为理科背景。两个专业的生源相比,艺术功底较好、思维活跃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而逻辑思维能力强是景观学或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长处。但不可否认,在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高中期间文化课成绩比较差,为了能考上大学转而去学习的美术。因此与风景园林专业的生源相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弱,知识面较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弱。 二、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思考 面对学科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开拓出一条道路,找出学科发展的方向,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1.凝练学科核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最关键的是确定学科核心,通过凝练学科核心,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实现了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的延伸。与有限的室内空间相比,室外空间范围更加广阔,如果将这些都纳入到设计范畴之中,那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无力承受这样的重担,还会与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产生冲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将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建筑为主体的有限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之内,即室内环境与建筑周边环境;其研究重点在于沟通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实现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其研究目的是解决建筑室内与建筑周边小型尺度空间的问题,为人们营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2.完善专业理论体系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工艺美术教育。因为长期以传统美术为基础的艺术文化作为主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科学技术理论不够重视,所以完善其专业理论体系十分必要。首先,应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和促进专业理论的深度研究;其次,可以借鉴相关专业已有的科学理论作为有益的补充。只有以完善的学科框架和成熟的专业理论为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3.建立合理的培养目标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扭转学校只是在培养“设计单位实习生”的理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全过程的设计知识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从方案构思到最终实现的全过程,初步建立起与各专业、各工种协调的概念,逐步积累作为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中,师资队伍无论是在生师比、职称结构、学源结构还是年龄结构上都不尽如人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建立一个培育高层次人才的环境;其次,组建知识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的教师队伍;再次,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很强的艺术创作与设计表达的能力,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与归纳能力、较强的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的能力。为了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提高生源质量,加大文化课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其次,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的教育,改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错误认识;最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强化训练,提高设计能力。 三、结语 目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学科建设尚未完善。随着教育部学科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探讨也必将会不断深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定会积极地向前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本文作者:刘谊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软件教学方法研究 一、草图大师设计软件概述 随着草图大师软件技术的发展,草图大师软件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重视和应用。不仅用来进行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建筑效果、室内效果、工业设计等,在其他领域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应用。草图大师绘制的优势是出图快,而且起到了规划的目的。 (1)室内设计软件应用 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习的一个新的台阶,该课程的学习对环艺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草图大师在室内设计方案表现上快捷方便,一般的客户对于平面到立体没有概念,我们只通过平面图很难让客户信服,不管你如何能用语言或者简单的手绘表现,能够在最短时间里让客户看成三维立体概念很难。与客户沟通除了本身的沟通能力,专业所长,最重要的是能够迅速的与客户的思想达成基本一至。而草图大师能协助设计师更好的把握住这个机会。我们能够利用草图大师以最迅捷的速度让平面图立体化,让客户与设计师能够共同的参与投入到项目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2)建筑外观和景观设计软件应用 草图大师软件的建模操作简单直接,也易于修改,整个建模操作过程犹如在纸上画草图勾方案,完全迎合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推敲方案的整个思路。草图大师具有快捷的推拉功能,设计师通过一个面就可以推拉成三维星图,无需进行复杂的三维建模,草图大师能很好做到这一点。使用草图大师时还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所以应尽量将简化模型,这样也便于建筑形体和景观规划的推敲。 二、如何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草图大师软件教学 1.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软件的学习是一件持久的事情,从刚接触到完全掌握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支撑,特别针对于没有软件学习经验的学生更是比较艰难的。作为专业教师,在软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和侧重点,让学生更快的掌握软件的属性与功能,以提高学习效率。草图大师是一款以推敲设计方案为主的软件,软件具有很多很强大的插件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们认识草图大师的基本界面,掌握常用的设计工具按钮以及几个视图窗的切换,还有一些基本的设置:如单位设置、快捷方式设置、兼容性和绘图设置,特别是考验学生们的三维识别能力,在平面视图的基础上做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对于草图大师的导入和导出功能要着重讲解,因为这个部分是软件的核心功能,是该软件联系其他软件的一个窗口,以下是整个软件设计流程:AutoCAD—SketchUp—3Dmax—Photoshop,草图大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意义深远。对于dwg、3ds、JPEG这几个文件的格式也要给学生们讲明白,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另外还要强调软件的材质贴图以及GoogleEarth和3DWarehouse插件的应用,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在实际地标上表现方案(特指建筑外观和景观设计方案)。对于软件的动画功能则不必做过多的介绍。 2.掌握快捷方式;灵活学习 学习软件是比较枯燥的,要掌握大量的菜单功能。教师在进行软件教学的过程中,要多注意学生们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不能照本宣科,把简单的作图过程程序化、复杂化,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应多找一些有趣味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可以做一些日常接触比较多的模型:风车、汽车、小桥等,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掌握草图大师软件的快捷方式,大多数的学生在软件操作的时候总是摆脱不了鼠标,而不想或者不会用快捷方式,这样就会增加设计的成本。为了更好的与社会接轨,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记忆软件的快捷方式,这也是学习其他设计软件必经的过程,例如:画直线“L”,橡皮擦“E”,矩形“R”,推拉工具“P”等。熟记这些快捷方式就可以简单通过键盘操作视图,设计方案,手眼合一,更快地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师,不仅要大量的理论知识来铺垫,还要掌握大量的软件技巧,这样可以将自己的设计草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理论联系实践展开教学 软件教学有别于其他理论课程的教学,将大量的知识记忆在大脑里就可以了。软件是为设计服务的,学生们要学会了解市场,主动与社会接轨,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受市场欢迎的作品。所以教师的软件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游走于泛泛的书本和一味地讲解软件,还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让学生们通过案例更全面的了解设计流程,认识软件在实践中真正的作用。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去工地学习,了解各项施工工艺,这样学生们在学习软件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大的方向,会更好地掌握软件的各项功能。例如可带领学生到刚竣工的商品房内,亲自量房、画平面图、制作效果图。上课的时候要更多的以实例教学,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不仅要搞好教学,而且还要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历练自己,同时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这样学生们在校期间身经百战,到就业的时候就会很从容的选择属于自己的工作方向。 草图大师软件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草图大师软件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与推广,已经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软件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要督促学生长期坚持学习,温故知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文作者:秦华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对策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强,要求毕业生能够结合环艺实际要求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考虑到环艺设计涉及多种学科的复合性特点,在实践教学模式上,更应该注重应用性,满足学生对材料、结构、空间等设计课程的有效实践,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从学科特点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性强,知识综合度高,既有丰富成熟的理论知识,又涵盖具体项目的艺术形象设计和动手操作内容。传统学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突出,导致毕业生就业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矛盾。因此,从环艺设计人才需求上,着力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引入多种实践教学理念,来提升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 1当前高校环艺设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环艺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因环艺设计涵盖诸多具体岗位,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特性及技能又存在差异,实践教学往往难以突出自身特色。比如,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设计师需要从室内项目的现场观察、测量、分析中,基于室内功能及结构特点来细化环境艺术设计方案,提升方案的专业性。但环艺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实践教学应用性目标缺失。环艺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实践教学的应用性,要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与演练中,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从前期设计、项目策划、主题确定、现场施工等方面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二是实践教学方法缺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多以教材为中心,方法传统,学生被动学习,难免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内容。比如对于一些概念脱离具体实践,既无趣又无效。三是对学生职业素能的缺失。职业素能是胜任岗位的基本条件,而对于当前环艺设计实践教学,教师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动手意识不足。四是缺失相应的实践环境。实践教学需要搭建相应的环境,特别是在环艺设计中,需要从物力、财力、人力环境等要素来开展,而一些高校采用“放羊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联系企业,实训、实习效果差,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明确环艺人才市场定位,贴近行业发展需求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要突出时代性,要挖掘环艺相关学科的教育内涵,突出环艺人才的职业优势。从当前的国家环艺人才需求来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职业岗位需求大,对环艺人才需求旺盛,也是未来环艺人才的就业领域。过去将室内环境设计作为重点,应该拓展到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因此,高校在环艺人才定位上,要从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目标上,立足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强调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对接。特别是在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上,要从学科建设、专业完善、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贴近市场需求。同时,环艺设计专业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结构,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因此,在学科内容选择和优化上,既要关注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还要强调技能性知识的渗透,要从实践教学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及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注重师生间的交互与参与,彰显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性特色。 2.2构建基础性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基础 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动手操作,在于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养成,要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多方面、全方位地参与实训,接触和了解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了解真实的行业需求,强化对实践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性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去倾向于基础理论、图形表现技法等实践内容,还要融入不同的设计思维、思路和方法。特别是面对具体的设计项目时,如何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来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协同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要结合环艺设计内容,有系统、有计划地融入实践教学。比如,在学科特色发展上参与艺术考察活动,在环艺实践能力上进入企业岗位见习等。基础性实践教学要注重课程知识的整合,要结合环艺设计特点和教学纲要内容,合理安排基础性实践内容。比如在大一阶段,注重基础性知识、技法的训练;大二阶段注重对外学习、考察和企业见习,让学生能够尽快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增进学生对社会、对市场的了解;大三阶段让学生直接进入岗位实习,从具体的设计项目实践中,了解设计要求,掌握设计方法,增强设计能力;大四阶段为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要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工作经历、从真实的项目实践中获得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走上岗位夯实就业基础。 2.3构建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工作室基础上,由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具体或模拟的实训项目,并从中来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我院环艺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主要将课程分为专业技能实训、学科竞赛模块、产学研项目设计三大块,并将这些教学模块融入工作室中。为了突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在工作室实践项目导入中,注重项目设计的融合性。比如,对于某一工作室实践项目,由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共同组成团队来完成,低年级学生注重制图设计训练,高年级学生负责项目策划、创意、管理,形成开放性、多元化、互动性团队协作氛围,以优带差,由高年级带低年级协同合作。根据合作实践项目内容,细化岗位分工,如有学生负责资料收集,有学生负责项目规划,有学生负责概念创意设计,有学生负责方案评比,有学生负责成果展示等,切实让学生从工作室制项目实践中找到专业兴趣,增强设计能力。另外,在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上,明确具体的实践课程教学规范,对每一实践任务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查标准,体现了环艺设计的科学性。 2.4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基础性实践教学同样需要相应的师资团队建设,特别是在环艺设计实践中,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能力,要能够联系实践项目,融入实践经验。所以,师资结构的优化,必然需要从开放性、职业性师资实践挂职锻炼中实现,由此强化师资的专业能力,为基础性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指导。另外,在基础性实践教学管理上,要注重项目、主题设计的全程化管理。比如,在外出考察活动组织上,要从考察主题、考察内容、考察细节及考核要求上进行明确,避免流于形式,失去考察意义;在专业实习环节,要让学生撰写实习报告,要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映并解决;在毕业设计方面,要确立设计任务,要突出真实项目要求,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检验,真正促进学生从实践训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2.5引入多种校企联合实践培养模式 从环艺实践教学需求上,促进校企合作,深化对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加强校企联合,构建长效实践教学体系。我们积极引进实战项目,与校外企业及相关公司展开多种方式的联合。走进企业环艺设计项目工地,走进环艺设计公司,组织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环艺项目设计与建设施工中,让学生从多元化知识的学习、从具体的项目实践体验中来感受“做中学、学中做”。 3结语 实践教学是环艺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升环艺人才实践教学质量,让环艺人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学生高效、充分就业。 作者:邓后平 刘芬芬 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与创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也给其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也非常重要。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越多领域的学科,其教学的难度比较高。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切实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1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单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将艺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学生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的时候,不但需要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独特的认知,还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拥有比较丰富的生活阅历。[1]但是实际教学的时候,有些教师仅仅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没有将生活和环境艺术设计结合在一起,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有很大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1.2学生欠缺艺术思维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教师比较重视专业技能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虽然这种教学理念比较实用,但是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时候欠缺艺术思维,这也导致了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欠缺灵魂,这样即便是学生专业技能再熟练,学生设计作品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欠缺艺术思维是现在很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不但欠缺艺术思维能力,而且审美能力也提不上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1.3教学方式比较枯燥 艺术设计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过程需要较强的灵动性,这样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虽然这种方式直接,但是效果却不够明显。这种方式不但给教学内容扩充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学生会失去对环境艺术专业设计学习的兴趣。 1.4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语言比较抽象。环境艺术设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作品包含的艺术含义、设计理念、情感,讲解给学生听。而艺术思想比较抽象,仅仅通过语言,学生很难深入地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甚至可能会产生歧义,这样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很难真正地提高。 2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创新的主要作用 2.1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能够及时地得到当代最新的环境艺术设计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动态。并且,受到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的手段,在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将比较丰富的艺术设计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并且,教学内容的丰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思维能力,从而在设计中应用自己的艺术思维和设计思想。 2.2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拓展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产生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环境,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等途径来全面地认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仅仅是通过课堂讲课。这样能够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能够很好地将网络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拉近经典作品案例和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的关键要素,帮助学生树立个人艺术设计理念。这对于激发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意识以及将来的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 2.3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前,学生的学习往往比较被动,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来调整学习方式,这样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加愿意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2] 2.4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 在进行环境艺术教学的时候,其难点便是很难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若是将信息技术运用进来,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多媒体能够向学生更好地展示优秀作品,学生在了解作品的时候更加容易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并且,通过信息技术,还能够拉近学生和艺术设计的距离,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3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 3.1制定教学计划以及基本教学路线 信息技术环境下,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必然会用到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多媒体和网络,这也给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更好地创新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可以将环境艺术设计教研教师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讨论来进行教学计划和路线的制定,通过调理化的方式来对将来教学工作提供指导,这样才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合理性。 3.2进行信息化教学 在进行基本教学路线和教学计划制定后,需要开展教学工作。除了通过课堂讲课,教师还需要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手段,通过影音和图片多种方式结合来讲课,这样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并且,通过网络和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设计知识后,还需要进行课堂研究以及设计任务的制定,这样能够让学生自主地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进行美的诠释。教师教学时,应该将知识学习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学生艺术思维以及专业设计能力。 3.3总结和反思教学成果 教学工作开展后,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也是如此。通过专业教学后,学生的改变往往会比较缓慢,教师只有有意识地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或者引导学生自主地解答问题,避免出现思维死角。这对环境艺术教学和学生艺术思维方式的养成都是非常重要的。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很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中,切实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理念,更多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转变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范文婧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景观设计行业迅猛发展,推动了对景观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对综合性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着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刻不容缓。该文深入分析了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学习与市场实际项目的结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提出景观设计课程的优化方案。希望通过该文的分析和探究,能够为提升景观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供一定助益,促进我国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和科技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随之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也更加迫切。艺术与文学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人们的审美趣味愈加倾向于人性化。在这种背景下,景观设计逐渐成为现代装修行业的代表,受到了消费市场的追捧。景观设计适用于大空间如广场、公园等的设计,涉及对材质、软装以及色彩等方面的规划,从而使景观更加宜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带给人们心灵的抚慰。景观设计要考虑人的需要,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整个设计理念中,涉及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从多方面满足受众的需要。景观设计行业热度的提升,促进了对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旨在培养专业的景观设计人才,使学生能够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并使其掌握景观设计流程与具体的设计操作方式。如何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质量,进一步拓展其课程建设的创新维度,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各国都在大力推动本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标准下,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仍然相对滞后,需要根据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一定调整。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更倾向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观念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囿于对书本知识的被动学习,而缺乏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理解;同时,测试体系围绕测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难以考查学生的具体设计能力。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仍然遵循旧有的艺术审美价值理念,未能将新的审美体系纳入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迎合时代的需要、满足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的落后,影响了高校对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后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能力发挥,难以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设计出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景观设计作品。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与当前人才培养需要、设计风格需要之间的不一致,阻碍了景观设计人才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2.教学设备有待更新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艺术设计教育打开了更为宽广的维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具有边缘化和多元性的特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更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介入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令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投影、计算机等设备,学习专业涉及的软件操作,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讲授的专业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设备难以保障实际教学的需求,计算机设备老化、实践操作设备陈旧等问题突出,一些教学设备形同虚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跨学科领域的特殊性,学生要学习更多相关专业的知识,以满足日后的实际工作需要,如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甚至还有建筑手绘、3D建模等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设备的强化不应仅限于设备的组建,而应该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构建包含各领域相应设备的工作室,从而真正满足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需要。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设备建设中,部分学校难以实现工作室制的一体化设备构建,更谈不上对系统性硬件设备的整体维护,很难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优化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只被动学习专业知识,教师本位的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在国家教育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广泛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教学宗旨。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固有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陈旧思想,而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转变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营造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接纳和吸收专业知识。以往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课程检验方式多为检测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试卷测试,难以考查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景观设计要求学习者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应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能力,同时具备相当的审美能力。因此,以往的授课与测验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改革景观设计课程测验方式,从单纯的理论测试转变为项目操作测试,真正让学生能够通过测试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并在一次次测试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2.与市场挂钩,理论结合实践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是输送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端口。高校对社会与国家的人才输送,决定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走向社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因此,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遵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相当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在企业进行新的培训后才能真正投入实际工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与社会项目挂钩,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综合专业能力。高校可以考虑构建景观设计工作室模式,让学生自主分组,参与到工作室中,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参与社会项目或相关的专业比赛,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在参与社会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消费市场对景观设计的审美需求,并在实践中学习项目设计流程;另一方面,在工作室的项目小组结构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团结协作中体会步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提早锻炼自身的社交与专业素养。 3.提升教师能力,转变传统思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心理,从而影响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与学习心态。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样受到这种新的信息传输与接受方式的影响。信息时代为人们带来的知识共享的便利,使人们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深入探究知识的内涵。相较于以往,学生能够接触的信息更为广泛,思想更加活跃,但相对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首先,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并提升专业素养。一方面,知识面的拓宽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生成为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共同推进课程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新想法、新观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发掘景观设计的内涵,并不断吸纳新的景观设计精髓,以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师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并在景观设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思路,拓展学生的设计维度,担当起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深度。 结语 景观设计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企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决定着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刻不容缓。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满足时展的需要和国家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具有完备硬件设施的工作室模式,等等。因此,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进行适当优化,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同时,改革测试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校与市场项目的结合,促进学生尽早实践,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并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强化其知识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景观设计课程的优化,提升了景观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景观设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助益。 作者:任虎
艺术毕业论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针对各个高校动漫艺术设计专业转型的现实情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原画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也要紧随市场变化,寻找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CDIO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团队设计与创新实践环节,符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构思、分析、实现、运作几个阶段的特性。因此,构建符合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是数字传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成果展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模式概述;改革;CDIO教学模式 1.CDIO教学模式概述 1.1CDIO概念。CDIO其名字的灵感来源于产品或系统的生命周期过程。该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其缩写构成名称CDIO[1]。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体现了模型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1.2CDIO理念。CDIO培养大纲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1.3毕业设计教学。毕业设计是检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成果的最有效途径。以往的毕业设计任务是教师假想的一个题目,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结构进行综合训练的一个项目,强调的技能操作能力。 1.4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我国艺术类高校或者综合类艺术学校及职业学校教学学校起步晚,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课程体系不够明确,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就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CDIO人才培养模式恰恰适合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构思、设计等过程实现课程的艺术形态,更加适应艺术创作空间的发挥,并能与多种艺术手段有效的交织在一起,形成真正的艺术审美与艺术价值。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 2.1毕业设计前期课程的改革。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不仅仅是毕业设计这一门课程,对于基础课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如素描、色彩、原画课程中对于造型能力的训练与绘制,可以结合手绘板的形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数位板绘制或者Painter绘制,充分改变传统手绘的形式,让数字技术按层次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2毕业设计定位。由于此门课程设置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和思想波动较大。这个时期的毕业设计方案设计追求的是效率,谈不上研究深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授课计划中需要设置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及有效方式,才能解决这一问题。CDIO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一方面,毕业设计教学安排在学生实习期间,学生可以根据企业承接项目自选设计题目范畴;另一方面,前期的教学与企业捆绑,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媒体技术的综合性、技术性,最终实现了毕业设计题目真题真做。 3.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 3.1毕业设计阶段性分析。第一阶段:构思阶段。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为毕业设计前期,由教师、甲方联合提出阶段构思,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并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或者2个以上的设计类型;第二步为设计选题,利用1-2周时间,学生根据企业项目与教师讨论毕业设计的研究的方向与类型,教师根据学生自选的情况指导学生编写设计任务书;第三步,学生要根据自选的题目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明确甲方的要求及技术范围,通过邮件、QQ、微信的方式与教师沟通,以便教师能够实时把握学生的设计构思动态。第二阶段:设计阶段。包括设计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初期阶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创作主题的立意、背景、相关表现元素、人物造型特征等;设计中期以小组讨论中方案较优秀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落实。;设计后期为学生独立思考为主,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完善所有图纸及动态文件。第三阶段:实现阶段。以学生在企业独立思考制作的文件,反复推敲、修改,以规范性、准确性、艺术为标准。第四阶段:运作阶段。增加设计的针对性,针对甲方的要求去运作,最后达到甲方、企业、教师三方面通过检验。 3.2毕业设计的教学运作。CDIO教学模式融入到毕业设计中,教师担当总指挥的角色,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毕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规格,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明确的情况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指导、交流关系;其次,毕业教学承载着设计的前期、中期与后期设计成果,让整个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教师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与节奏;最后,通过参与、构思、设计、实现个人技术体验,使学生达到预想的目标。 4.结论 4.1实现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在四个环节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的整体思想的实施过程中,整个体系日趋完善,使毕业设计过程到成果层次清晰,评价结果根据学生实施的环节按过程给予评定,完善了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 4.2充分刺激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维过程不断的迸发设计与表现的火花,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这种虚拟充满无线可能的想象力一步一步的向设计目标实现。 作者:毕秀梅 李志 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本科阶段学位考核的重要方式。完整科学的毕业设计指导评审体系,对于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总结梳理专业知识认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考核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选题体系、指导体系、评审体系三部分。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体系;指导体系;评审体系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包括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等设计专业综合素质的体现。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是本科教育阶段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步骤。科学、规范化的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1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体系 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准确而恰当的毕业设计选题,可以明确设计方向,检验专业水平。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制定好毕业选题是毕业设计指导体系的重要环节。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联系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和课题价值,毕业设计选题体系可以分为三个方向。①项目应用型:主要是指专业实践项目,具备实战性、规范性、约束性、市场性等特点。项目应用性选题是以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训练目标,注重强化设计应用能力,认知行业设计流程,熟悉行业设计规范。②概念实验型:主要是指具有探索性、抽象性、概念性、前沿性的设计选题。概念性项目往往对某种理念或思想进行提炼、概括、表达。概念项目的设计训练要求我们立足于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意识,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生活观念,凝聚时代先进技术成果,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意义。③专题研究型:主要针对专业发展的某一领域,进行深入性、拓展性、研究性的设计实训。应对专业细分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强化对设计专业某一领域的设计应用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培养。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所说:“能提出象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好的选题需要大量地阅读、收集、整理和研究资料,从对资料的分析、思考选择中确定设计选题方向,为后续毕业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体系 毕业设计指导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活动中,用时最长,教学模式最为灵活的教学阶段,也是对于本科专业设计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学科特质和设计流程,以毕业设计指导实践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依据,分为开题、设计、结题三阶段的毕业设计指导体系。1)开题阶段:针对学生在设计初期就选题及前期调研进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成果内容、发展动态、课题研究方法、设计方向等内容进行指导,明确课题研究的框架性认识。2)设计阶段:重点指导学生就毕业设计选题制定清晰的设计目标、明确的设计内容和可行的设计计划。确定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技术资料,注重设计方法和合理使用工具。学生设计时,应注重辅导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注重对设计项目的分析,启发独立思考以及设计技术层面的强化。针对不同设计选题内容,注重初稿问题的沟通,二稿的调整,三稿的完善。不少于三个环节的指导是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的保证,也是更好地对设计质量和速度进行把控的措施。3)结题阶段:主要针对毕业设计方案的完善、展示、阐述等内容进行指导。着重强调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展示性。毕业设计阶段性指导体系有利于分解设计任务,控制设计效果,引导专业知识与设计实践的关系,弥补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侧重对于设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详细介绍,讲解设计选题的重点、难点,扩展知识结构,深化设计能力。 3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评审体系 毕业设计的评审体系是毕业设计科学规范化评审标准。毕业设计的评审直接关系到对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专业能力水平客观准确的认定。毕业设计评审体系着重审核毕业设计完整性、规范性、知识性、展示性的完成情况。评审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①优秀:按时优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体现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的熟练应用,具有创造性地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规范,设计方案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②良好:按时良好地完成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体现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的准确应用,具有良好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规范,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③及格:按时全面地完成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体现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的应用,具备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规范,设计方案完整。④不及格:未能按时地完成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欠佳,不具备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设计方案不完整。 4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措施,是对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检查的重要标准,是科学授予学士学位的依据。完整科学的毕业设计教学评审体系能有效地考察本科专业设计应用知识,能良好地反映本科专业设计专业认知,能客观地体现本科专业设计创造能力,是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科学的毕业设计指导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研究、巩固、扩大、加深、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明确毕业设计指导各环节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标准,是提高和控制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方法,对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的设计人才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磊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分析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是当前高校的热门专业,承载着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调查,了解他们当前的工作状态,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为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就业调查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调查 1.调查对象及内容。本次调查共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255份,有效率为98%。此外,笔者实地走访了多家用人单位,查阅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学院等10余所高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掌握了846名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信息。毕业生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就业状况、工作满意度、对母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等。用人单位的调研信息主要包括单位用人标准及人才需求趋势、对学校人才培养等环节的评价等信息。 2.学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分析。从发放的调查问卷来看,255名毕业生中,以各种形式就业的为245人,另有10人尚未就业,就业率为96%。从查阅的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来看,846名学生中共有784人就业,就业率达到93%。从两组数据上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保持在90%以上,在各高校公布的专业就业率上位居前列。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也是本次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问卷显示,245名已就业学生中,灵活就业占绝大多数,达到90%。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仅为7%,另有3%的学生选择升学深造。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的信息与调查问卷结果相似,多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灵活就业为主。846名学生中,考研或者专接本的学生只有21人。这一方面体现出设计专业的就业情况良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继续深造兴趣不大。 3.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单位性质分析。在当前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否适应和胜任单位的要求,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信息。从调查掌握的信息来看,设计行业依然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调查的245名已经就业的学生中,有近70%的毕业生投身设计公司。另外,由于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美术绘画因素,许多学生选择了美术培训与教育行业。就单位性质而言,多数毕业生依然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作为自己工作的首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福利好、待遇高、压力小。但从就业情况而言,许多毕业生并未如愿,只有1%的学生考取公务员或者进入国有企业,另有2%的学生考取事业单位,还有部分学生凭借自身过硬的绘画基础,考取事业编制教师。其他绝大多数学生进入私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太窄,在公务员、事业编制等考试中处于劣势。二是专业素质不高,难以胜任大型企业的工作要求。三是市场需求因素,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 二、毕业生工作现状相关分析 1.毕业生薪资待遇分析。薪资待遇是激发毕业生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学生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条件。本次调查的薪资待遇主要分为期待工资和实际工资两大部分。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薪资有着较为客观地认识,定位相对准确,并没有盲目地追求高工资。有89名毕业生期待工资在3000元以上,占调查人数的36%,实际只有34人满足期望,占14%。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占多数,这基本符合当前社会的工资水平。 2.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调查,绝大多数多数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现状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达到被调查人数的84%,只有1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对就业现状不满意或不太满意。这表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环境。在不满意的学生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没有达到预期,收入水平难以满足自身需求。二是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和出差以及各种业绩考核让他们难以适应。三是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部分学生很难适应公司的管理方式,与领导、同事之间的紧张关系影响了工作心情,导致了对工作的不满。 3.毕业生离职情况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跳槽”逐渐变得普遍。调查结果显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离职现象较为普遍。在245名就业学生中,有76名毕业生在一年之内有过离职经历,占31%。其中,15人为单位解聘,占离职总人数的20%,被解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重大工作失误,由于自身失误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公司形象和业绩。二是工作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公司的日常工作。三是工作态度懈怠,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合作。另外70名主动离职的学生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薪资福利低和工作压力大是主要原因,分别占主动离职人数的36%和21%。此外,想变更工作地域也占到14%。 三、就业对教育教学反馈情况 1.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对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工作、校风学风建设、师资水平等持肯定态度,也提出了一些建议:①提高实践能力。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对实践机会比较看重。他们在进入社会以后,实践能力不足,很多时候是在纸上谈兵;②促进校企交流。大学校园相对社会,依然较为封闭。学生对企业文化知之甚少,不了解设计公司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③加强创业指导。创业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开阔,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创业政策、项目、技巧知之甚少。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养、能力、知识培养反馈。本次调查,笔者随机向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份,回收20份。调查内容涵盖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评价,评价共分为1—5分5个层次,20家用人单位对本单位的艺术设计毕业生进行了打分。 3.用人单位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本单位工作的表现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从图表中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创新能力,这一点也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调整学习态度,摒弃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锻炼思考能力。另外,专业的适应性和实践环节也是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的。针对这一问题,学校要组织系统的有效的实习实训,学校应该与相关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去企业锻炼的机会;企业的员工可以到学校给学生讲工作技能,实现互利双赢;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懂得企业的运作程序,多多带学生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高水平的专业竞赛活动,要让学生的设计产品得到批量生产,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需要,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从这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来看,总体上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较高。但在就业层次、工作前景等方面依然显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逐渐暴露出力不从心的现象,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未来,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在专业设置、教学理念、办学思路上做出改进和调整,进而提高专业质量和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作者:赵建 解佐欣 单位: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学类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艺术类跨专业毕业设计能够让作品更具实用性和特色,同时也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交流和学习,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的要求。通过这种跨专业毕业设计活动,还可以为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以期今后为艺术类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本文从艺术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现状出发,着重探讨这类教学模式在艺术类毕业设计中的开发和运用。 关键词: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各项环节的一个最后环节,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鉴定,也是本科教学计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这一点在艺术类专业学生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去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发的挑剔和严格,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让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及时对这些显现的弊端进行修正。因此,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笔者认为,通过运用跨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模式,能够扩大学生的专业领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艺术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现状 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毕业教学设计过程首先是让学生从学院指定的题目中进行选择,或者自己拟定论文题目,然后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等对所选题目进行论证完成毕业设计;最后出具毕业设计作品或论文并参加相应的论文答辩。可是这种传统模式的毕业设计存在着以下几点弊端: 1.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单一,缺乏跨专业选题意识 不利于学生跨专业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会选择和本专业相关的题目去研究和创作,很少有学生进行跨专业选题。这样做导致学生的跨专业能力不足、创新精神缺乏,不利于学生对跨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2.毕业设计的完成单打独斗,缺少团队协作意识 现在的大部分工作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够出色的完成。但是,以往的毕业设计很多都是学生自己个人去完成的,这种独立精神固然尤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弊端:在毕业设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使得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其作品设计也只能说是“闭门造车”。 3.学生专业知识狭窄,就业选择面单一 以往的毕业设计,关注面主要在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掌握如何,忽视毕业设计中跨专业知识的运用,导致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的就业方向单一,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 针对艺术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现状,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以及他们今后选择从事的职业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培养,特别是在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上,要进一步推进改革。 1.何为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 所谓团队教学模式是指在通过不同学科人员之间共同去参与涉及课程教学的一种合作模式。其中“团队”一词含义广泛,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受教育者。团队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学科的融合、协作和传递。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则指的是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去打破各自专业的隔膜,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各自组成相应的团队,教师团队去帮助和指导学生团队,完成毕业教学设计。 2.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实的施过程 (1)毕业设计的团队组成。从概念出发,这种团队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打破各自的专业限制,由视觉传达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出身的老师来组成一个指导团队,同时选择其中一名老师来担任组长。相应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团队,选定一名同学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去共同完成要给教学设计作品。 (2)毕业设计的选题确定。题目的选择可以让教师团队共同商量决定,其原则是毕业设计的选题无论从选题的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应该同传统毕业设计不同,应该更加突出综合性和融合性。只有这样的选题,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和目的。具体应兼顾以下几点:①选题要求:以能体现视觉传达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等专业的综合性和融合性为选题对象。②选题内容:以视觉传达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服装设计专业等的交叉点作为选题的内容。 (3)教学实施方法。首先由每组设计团队去顶一个题目,通过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集体协作,共同完成这一设计创作。具体的指导与完成步骤如下:①将选定的题目按照不同专业分解为相应的子课题,由相应专业的老师分别给予学生指导;②指导老师将子课题继续进行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下达给每个学生,分别让他们去完成;③在这一过程中,要定期召集团队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完善各自的设计任务;④学生根据计划完成各自的任务,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4)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依据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平时成绩、毕业设计说明书成绩、毕业设计成绩以及答辩成绩。 (5)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的展览是按照项目进行划分。同一项目的各专业学生再同一区域进行展示,确保展示的完成性。 3.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的管理 (1)指导教师的管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管理至关重要。每组教师组长要根据毕业设计的时间来认真计划,并监督项目的整体完成进度,确保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并定期组织本组各专业指导教师见面讨论、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等。 (2)学生的管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组学生组长要负责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与交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随时同指导教师进行联系。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维护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协调性,使学生在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作者:魏敏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性研究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实践性教学展开创新型教学研究,通过开放型的合作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型的、师生平等的、讨论式的互动过程。注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释放和开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突出跨学科(专业)的课题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多角度、系统化、开放型的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比如,采用工作室“主题讲授+公开讨论+设计研究+成果展示”的教学与实践模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而能更广泛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评判能力。真正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一个良好的教研团队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设计实践的第一线,不断积累第一手资料以拓展视阈、更新知识,从而丰富专业教学,为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打下基础。 作者:尚晓明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市场对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已很难跟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毕业设计是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关专业学生展示专业知识、艺术才华的关键步骤。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各艺术院校应进一步重视起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发展。有别于其它课程,毕业设计一般开设于大四下学期,时间短、强度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时间精力投入要求较高。如何展开毕业设计课程教学该,怎样提升学生的从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深得深思的论题。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毕业设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是近年来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具体来说,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监管机制不科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各艺术院校都出台了针对毕业设计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很多院校对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并不严格。具体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毕业设计涉及的各环节的检查制度并不完善,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不但答辩如同走过场,相关教师也对不达标的毕业设计也存有姑息迁就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间大同不异、缺少新意,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2.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紧密 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非常高,以操作性强著称。这就是说,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有优质的创意,一些项目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可行性。但现实情况是,就每年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而言,真正能够能投入实践的并不多见。具体来说,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不但在体现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同时也可以从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常常在毕业设计初始时对选题存有很多想法,但最终却很难真正找到适用的课题。亦或者,学生的选题质量相对突出,却超出了自己完成课题的实际能力。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持有的态度不够严谨,资料收集不力,考察、调研不当,导致毕业设计主旨不明、内容空泛。 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课程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展,这一时期的很多学生都处临就业、考研状态中,缺少全力以赴处理毕业设计的精力。大多数人仍然将主要的时间用于他们所认为的更重要的考研、找工作上。故有些学生在处理毕业设计作品不够投入,出现怠慢情绪,先是设计进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严重滑坡,间接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的总体质量。 4.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高等院校扩招不但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还引发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最重要的,教师数量的紧缺。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院校的老师必须一人指导十数个学生,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的教学与科学,必然会力不从心。此外,当下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博士、硕士刚毕业,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选题或指导过程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程。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法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展开教学改革以寻找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对此,各院校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的办学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的管理与监督 毕业设计教学的规章制度需要得力的监管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各院校应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分层监督机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检,同时将抽检的结果详细记录并保存起来。定期检查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期、中期及后期检查。其中,初期检查主要用于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用来审核课题申请和开题报告的可操作性;中期检查多采用院系抽查的方式,主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用以监督选题的完成进度;后期检查则在毕业设计作品完成以后,主要用于把关毕业设计的考核过程,对毕业设计质量、答辩及评分情况展开监督。不定期检查多由院系组织进行,一般是对毕业设计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学生的考勤等等,用调节和规范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体过程。 2.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发展师资力量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般采用单纯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负责约10个学生,导师则多由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受日常工作的限制,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真正应对毕业设计指导。对此,笔者建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采用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整合重组,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推进教育朝个性化、精英化发展。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已有的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来看,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该方式培养的学生通常都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导师工作室应由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充当带头人,再由5个左右的优秀的讲师、助教和硕博士生充当主要成分。导师工作师制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各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并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近期研究成果。这种工作制度既强调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有利于导师忧患意识的发展。工作室成立后,导师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来制定选题,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定课题。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导师的指导水平也会充分发挥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加强校企合作,拓宽教学实践 艺术设计以实践性突出著称,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应当在实施导师工作室制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比如,可聘请知名设计师或业内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将合作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发展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让学生全程参与方案构思、草图绘制及后期制作的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升华自身的设计理念,进而懂得,设计不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它同样需要实践的证明的和大众的认可。 作者:张胜利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艺术毕业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一、毕业设计选题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选题必须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只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同时课题要满足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选题应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力求通过毕业设计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也可以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模拟题目。选题要难度适中,任务量要饱满,以保证学生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从2003年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学生选题为主导。即由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专业特长和兴趣提出选题,或者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实习单位中正在运行的项目,把该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等,最终学生需要与导师沟通、探讨,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二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辅导教师选题为主导。这个阶段除了沿用第一阶段的方式以外,还增加了来自指导教师的选题。即根据指导教师主攻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方向,由指导教师列出选题,然后向学生公布,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题目,最终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三阶段,辅导教师命题为主导。在经过第一、二阶段的实践后,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确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创作,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设计作品也不能显示出其三年来的最高设计水平。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即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家装类型的选题,而不愿意选择工装类型的选题。另外,部分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往往选题趋于简单,抱着能毕业就行的心态,对自己要求不高。所以在第三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了改革。选题全部来自校企合作的单位和企业,由指导教师小组共同探讨研究,根据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其中选择几个适合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项目。同时,又可保证选题涵盖的合理性。再由指导教师将选题分派给每位学生,即指定选题。当然,前提是基于指导教师对于每位学生的能力都了如指掌,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对应的选题指定。事实证明,经过第三阶段的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后,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达成共识,选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体现选题的多样性,避免出现选题分化的现象;第二,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应能让学生发挥出良好的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强化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尽量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第四,做到因材施教,能根据学生水平制订合理的选题与要求。 二、毕业设计辅导 毕业设计辅导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毕业设计管理的关键步骤。一直以来,我们主要采用当面辅导和网络的形式进行辅导。定期组织学生当面进行探讨,在面谈过程中,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在组织管理上,每次的面谈辅导中,学生所提交的阶段成品的质量都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教师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辅导:第一,设计构思的生成以及表达;第二,设计理念的提炼;第三,如何利用草图进行设计理念的表达;第四,设计效果的表达;第五,施工图的规范绘制;第六,作品手册与展板的版面设计;第七,陈述ppt的制作与答辩思路的设计。同时,以网络的形式加以辅助。从2010届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OA系统开始启用毕业设计系统,该系统有效纪录每次的毕业设计辅导,从开始开题报告的撰写到中期的检查,再到最后答辩记录以及作品的提交,都能够通过该系统记录,并且是双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填写问题,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审阅与回复。此外,指导教师也由以前的校内导师改革为当前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相结合。 三、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教学活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知识面的宽窄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可从中了解。毕业答辩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方案陈述过程、评委点评与提问、学生回答中获得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设计师风采的好机会。当然有些学生也会因为紧张、没有把握而胆怯、缺乏自信。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机会不断学习,我们也一直不断改革答辩的组织形式。在2010届之前,我们采用的是各小组同步答辩的形式,每个小组的评委分别是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和校内指导教师。采用这种答辩的形式,因为各小组的整体水平有高低之分,即有某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较高,但有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相对较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示范性的效果不太明显。故从2010届开始,我们又进行了改革,采用优秀答辩的形式,在各小组中按一定比例选择水平较高的作品进行答辩,形成具有良好示范性的公开答辩形式。答辩评委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兄弟院校的教师以及指导教师,评委的阵容扩大了,在优秀答辩的会场上,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而其余学生则按小组进行答辩。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此种方式的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往往会更加努力,学生之间形成无形的竞争,最终学生都可以较高的水平完成自己的选题。不过同时也衍生出另外一种负面现象,个别学生只求在小组里进行答辩,所以在毕业设计中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寻求更好的答辩形式。 四、成果与展望 经过师生的不断努力,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获得了一些收获,每年我们都在每届的设计作品中选送10件作品参赛,先后获得了喜人的成绩。我们要在循序渐进的改革中继续前行,进一步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实实在在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 作者:陈婕娴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 一、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使用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使之初步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价值较低是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受限于指导教师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种类单一等因素,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项目库”,导致多数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是与实际生活脱节的虚拟课题,“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毕业设计流于形式与表面,难以深入开展。这与高职院校一贯秉持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相背离。除此之外,在评价方面,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很大问题。许多学校的毕业设计评价时仅由专业教师自行承担,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的环节;同时,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造成考核和评价形式大于内容以及企业和社会参与评价少的问题。 二、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一)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理念的毕业设计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项目或是来源于学生与同学的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络的项目外包,不论是哪一种,其真实性必须得到保证。以近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而言,大致有视觉识别系统、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楼书、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大类。毕业设计的自主选题虽然是带有学生个人偏好的一次主观选择,但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因此,能够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学生的选题大多比较贴近本人的职业期望,能够训练学生掌握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的基本能力与关键能力。导师应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使课题类型多样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的管理者,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客观评估学生的选题,比如,判断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是否具有实效性与可行性等。 (二)让学生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设计任务 学校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展虚拟创业。市场上的项目大多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比如,针对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选题,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要素;针对有关室内设计方面的选题,则必须详细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艺术设计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客户资源,一个设计师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客户,才能够被市场认可。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其中涉及到设计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在与客户就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设计问题进行交流时,面对客户的质疑,应适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应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使客户认同自己的设计作品。 (三)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习见的做法是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组成,两部分的比例各占50%,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校内循环”。对于以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而言,答辩小组的成绩评价可以做弱化处理,而将社会(或客户)对学生个人设计得失的评价放在重要位置。具体内容包括:设计理念是否合适,功能设计是否符合业主需要,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哪些部分还需要改进,界面设计是否悦目,植物种植设计效果是否美观,家具与陈设选择是否得当,风格采用是否合适,氛围营造是否到位,如何平衡个人设计理念与业主决策之间的矛盾,施工效果如何,采用何种材料和施工工艺完成设计等等。在整个设计实施和现场跟踪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摄影或工作笔记等方式进行记录、总结。基于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对毕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同时,通过分析个人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使毕业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更加多元开放,实现毕业设计教学系统中目标、实施、反馈、控制子系统的协调统一。 三、结语 毕业设计也能够拉近学生与就业创业环境之间的距离,是促进学生转变身份、步入职场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基于创业理念,充分利用毕业设计这一教学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作者:汲晓辉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征和策略 随着近年来大学的逐渐扩招,高校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的普遍共识,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目前,高校的艺术类学生适逢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契机。文化艺术产业链发挥出无限潜力,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了社会的财富,也衍生和细化出很多新的职业和岗位。这为高校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新兴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在给艺术类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发展,使得文化艺术市场更加欢迎综合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大学生。 一、浅析当前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1.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率较高 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概念是指未按劳动力市场规范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方式而获得职业。其特征是,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明确地签约接受单位,且档案、户口挂靠在学校或人事部门。灵活就业具体而言,又细分为有单位接收或自由职业两种。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在一些小型公司、艺术工作室或是私人企业等工作,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与企业公司之间的约束性不强,变动性较大。而另一种灵活就业的形式则是没有具体的工作集体,自己以“艺术个体户”的身份承接项目独立完成,或是自由创作,通过售卖产生价值。艺术类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就业的意向上往往倾向于能够实现独立作业、自由发挥的工作。比如说,美术类学生当个自由画家,摄影专业学生当个自由摄影师,或是舞蹈、音乐类学生办一个舞蹈培训或是音乐培训的机构等,都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2.交叉型专业素质的艺术类毕业生成为热点紧缺人才 由于社会职业的更加细分化,一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行业在如今发展迅猛,例如:动漫制作、影视创作、展会策展、拍卖公司、游戏内容设计和营销、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类人才均为紧缺人才。艺术学科内部各分支方向交叉发展,而且与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相辅相成,艺术专业正朝着多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那些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实用艺术的人才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和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1.注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匹配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强调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技能的培养通常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练就。这种技能的特殊性成为了他们就业时的“独门绝技”,但同时也制约了他们就业选择的范围。艺术类大学生一般不愿意轻易地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其他形势的就业,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类大学生们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技能是自己兴趣和优势所在,而且花去了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弃则不舍;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如果不能够选择对口的专业,那就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去进行新的技能培训。艺术类的很多学生从小就学专业,他们的其他文化知识普遍不过硬,各种可迁移技能训练不够,综合素质不突出。对于他们来说,重新学习新的技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毕业生宁可选择一些非常不固定的自由职业模式也不放弃自身的专业技能。 2.看重工作的高收入和高回报艺术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高投入”的过程。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费通常高于其他的专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学习工具和用品费用都不菲。由于这种高投入,学生们都希望毕业之后能够获得高的回报。再加上艺术文化市场的繁荣和行业的高利润性质,让很多的艺术类大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分得一杯羹。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他们首先会考虑薪资丰厚,物质待遇高的工作进行就业。 3.就业区域选择范围过窄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都渴望留在大城市工作。这其中虽然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留恋大城市舒适的生活条件,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毕业生单纯地认为在城市里有着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进行充电,获得成长和进步,逐渐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而中小城市则艺术资源贫乏,不适合他们持续的艺术追求和他们自身艺术理想的实现。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扎堆于大城市就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很多人看到身边多数人都在大城市就业,觉得回小城市工作显得不体面,因此也勉强在大城市里获得一个并不十分满意的工作机会,这样大大地限制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实际上,在中小城市和一些西部城市,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开出了很好的条件。 4.在择业心理上既有自信,也有焦虑一般来说,学艺术的学生往往自信心强,由于其专业本身有显著的实用技能门槛,使得他们通常为自己的“一技之长”而显得底气十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显得从容自如。但是他们常常会存在焦虑感,原因就是由于其全面素质缺乏,使得他们一旦接触了社会,就会发现自己在综合能力方面的匮乏,于是会有无所适从之感,原先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也很容易就会顷刻瓦解。 5.自主意识强,不愿受工作中的制度约束艺术生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愿受约束的情况。而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除了要求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强调毕业生能够服从单位管理。协作意识和全局意识是单位团体个人都必备的素质。大学生的生活相对自由轻松,他们在校园里已经习惯了“睡到自然醒”的美好生活,而对于学习艺术的同学来说,他们更加喜欢“晚上熬夜创作,白天呼呼大睡”的生活节奏。很多人甚至认为,必须要在这种自由散漫的状态中才可能出现艺术创作的精品。这就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时候,更加希望能够实现弹性坐班,实现时间的自由支配。另外,很多艺术类学生为了更好地接触艺术,在入大学前就独自多年在外地拜师求学,使得他们很早就独立自主地生活。艺术学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创新和创意是艺术学习的灵魂所在,而个人的天赋和灵气也决定了艺术创作的高度,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使得艺术类学生崇尚天才,忽视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而这种不愿意受约束的状态只能生存在极少数的工作岗位中,多数企业和公司强调成员的团队的精神,要求他们必须服从管理。 三、针对目前艺术类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1.引导学生改变观念,提倡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方式如今的就业市场,“岗位少人数多”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拓展多种渠道实现就业,是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市场实现“突围”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通过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大学毕业生支教计划”、“大学生下基层做村官”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虽然有些就业地区条件暂时相对艰苦,但是却可以很好地锤炼大学生的自身能力,而且还可以得到国家在政策上的极大扶持,不失为许多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出路。此外,可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更多学生就业。艺术类毕业生由于具有一技之长,适合“作坊式”的自主创业。其创业方式具备成本低,投入少,创业起点门槛低的特点,很值得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进行尝试。我们要通过调动学校拥有的资源为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各种帮助,让毕业生勇敢跨出创业的脚步,同时帮助毕业生克服创业初期的各种心理和管理上的困难。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的就业技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各个高校正在着力建设的就业工程之一。培训出一支专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并在此基础上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等课程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是将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从事务性部门转为技术性部门的关键。通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自我探索和对外部工作环境的探索,进行科学的决策,实现理智而从容的就业。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要提前抓,尽早开设就业指导的讲座和课程,让学生能够慢慢认知到本专业用人市场的情况和要求,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科学进行选择。另外,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加强对艺术类毕业生自我认知的教育和就业观教育,逐步让他们建立其科学而理智的就业观,并且通过积极引导毕业生扩宽自己的就业区域和就业渠道,来实现毕业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和地域内实现就业。 3.加大信息搜集力度,完善建立就业信息的数据库毕业生就业最想从学校得到的帮助就是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学校要通过老师和校友获得本专业领域内的重要单位信息,并且建立起良好的互动,通过企业和学校之间各种联谊和活动,增进单位对学校培养环节和学生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单位通过实习、见习等环节获得经验,实现就业。另外,学校还主动地“走出去”,将用人单位“请进来”,通过媒体、网络和报纸等信息的收集获得相关企业和单位的信息,并且主动邀请单位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信息咨询。总的来说,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帮助毕业生获取信息,实现就业,并积极主动保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另外,我们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与企业和单位的合作,让在校学生和毕业生都能够获得机会,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共建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就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通过专门培训,科学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高校必须组建一支经验丰富和素质全面的就业指导专门团队。大学生的就业服务除了为学生提供市场调查、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事务性的工作之外,还要开创性地为学生建立健全用人单位的各种信息,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一系列的沟通和举办一些大、中、小型的招聘活动。另外,大学生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学生个体在就业能力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危机事件需要有效的干预,因此就业工作队伍的老师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于是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学校需要给就业老师进行系统而及时的培训,以便让老师们掌握最新的就业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类学科在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就业工作者应透过分析新形势下的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群体特征,有效地进行相关指导,以便帮助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艺术毕业论文:高等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市场高校就业毕业生艺术类院校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近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对目前的就业趋势及就业特点做了分析,最后对艺术类院校就业工作在学校统筹方面,涉及就业工作的学校各部门方面,高校基层各系方面、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提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从1998年突破100万人以来,逐年剧增。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我国劳动力中大学生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属供不应求状况,但从表面上看,社会上大学生的稀缺程度明显下降,以呈现出就业困难的局面。截至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达到4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由于高校扩招的首批本科生加入了毕业生行列,而使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下降。 目前我国的整体趋势在于,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又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正在与世界经济接轨,会出现一段就业压力加大的时期,然后才可能逐渐缓解。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我国人口增长率从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下降,到2020年后将接近零增长,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明显下降,那时就业率才会逐渐回升。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呈现出几个特点:1、需求不平衡。2、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提高。3、就业竞争目益激烈。4、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基本形成。5、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改变当前基层面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对高校而言,“一次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质量。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将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对学生的就业,择业教育也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此,仅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特别是艺术类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一、学校统筹方面。 学校领导牵头,主抓就业工作。只有得到学校负责人的重视和要求,才可以将学校各部分与就业相关的力量有效地进行整合和协调,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使各部分与就业工作相关的部门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部门对于就业工作的困难和建议才可以更直接地为学校所了解,进而,才会更快捷地、具体地制定措施,完善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让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才可以服从分配,明确在就业工作各个环节上扮演的角色,才可以发挥最大的力量,为就业工作服务。 二、涉及就业工作的艺术类学校各部门方面。 这些部门应具有专为就业的计划、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安排。在处理有关就业工作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简化程序,尽可能地根据在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前作出部署。特别是在毕业生处理退校手续时,尽量缩短时问,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轻松、便捷的离校环境。专门负责毕业生工作的就业指导中心,要拥有现代化的就业信息查询条件,并将这些信息和网站普及到学生那里,避免信息再就业指导中心过于集中或者无法通知到学生。如有可能,应将毕业这一年的有关毕业手续的办理方法和时间提前公告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好让学生将精力主要放在就业上。 在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选择教师上,应注意让有经验、有能力、有热情的专职人员担任教学任务,切忌不可把资格老、工作时间长等因素作为任课教师的选择条件。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情况,应该注重授课的实际内容、教师的现代意识以及讲课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就业指导课成为一门真正对学生有意义的课程,并被学生所接受。对工作有热情的人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的互动起来,才可以在课余时间主动地翻阅资料,认真备课,使就业指导课在授课内容上具有实效性,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在作用上有所体现。其中在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上,我建议至少应具有以下的内容: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如何写好简历,如何写好求职信,就业信息准备,自荐的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和技巧,面试实施,面试中的问题,面试结束,考研毕业生指导,出国留学毕业生指导,就业法律指导,创业指导,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岗前指导,见习的指导,毕业手续的办理及注意事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网络信息就业的查询和注意事项等等。 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方面,应该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立足,再前进”的就业理念。首先,先教会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在社会上明确好适合自己的工作位置。对自己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有个清醒的认识,脚踏实地地面对就业。其次,通过课堂授课、专家讲座、教师日常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掌握就业形势的发展方向。再次,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对于毕业生关于就业的问题和疑惑,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让学生在头脑中确立就业与择业的关系,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事例掌握应届与往届的就业率对比情况,最终使学生在观念上有所转变,避免在就业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三、艺术类高校基层各系方面。 制定专门的适合本专业学生就业的规章制度及教学计划。专业的不同,也许就业的形势和方向就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专业,各系应组织专人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根据客观事实的现状,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为就业有所便利的规章制度。国人部发[2006】17号文件《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中,国家已经提出了关于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精神,既为面向基层就业敞开了大门,也同时看到了见习对于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不论是师范专业的学生,还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现在具有见习制度的院系,还是目前不具备见习制度的院系,都应该把毕业生见习制度重视起来。见习期问,毕业生可以在用人单位熟悉工作环境,调整个人的就业状态,亲身经历就业过程,将就业指导课中的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也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在社会上为自己更准确的定位,确立更加实际的就业目标。学生在大学的生活里最终的目标是学得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以及可以为国家服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就业上,如果无法就业何谈为国家服务,何谈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无法就业,何谈赡养老人,何谈幸福生活。作为学校应为学生负起责任,为学生的就业负起责任。见习制度的制定,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更早地、更好地为自己定位,这样才会避免在就业上的盲目。 在具体的关于就业的指导思想中,应该鼓励学生以“走出去”的原则对待就业。“走出去”的就业原则指的是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寻找用人单位,学校为此积极提供便利。前些年人们为了省时省力主动到饭店去用餐,因为想去饭店用餐的人多,而饭店较少;人们主动到商店购买商品,因为需要买商品的人多,而商店少。现在,很多饭店推行了送餐活动,而且没有送餐费,原因在于想去饭店用餐的人虽然也很多,但饭店的数量却增加了更多,同样是为了省时省力地用餐,人们的选择空间就更大了,在如此强大的竞争面前,饭店想要生存,必须采取行动——送餐上门;现在,很多商品也采取了推销的策略,原因也在于购买商品的人很多,但是商品可供选择的空间也很大,商家要想生存,也必须采取行动——送货上门。有人说,大学生不是货物,不能与饭菜、商品相比,是的,也许在形式上不能相比,但在大学生就业与饭店和商家如何生存上,他们的实质是一样的。如果还抱着以往等着用人单位来选人的态度去对待就业工作,那必然会影响毕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成果。让学生们“走出去”,对待就业问题采取主动的策略,也许是提高就业率的好办法。 关于基层各系的专业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影响,使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就业与否,可以证明该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一个专业的学生连续几年都无法达到正常就业,当然应该质疑该专业存在的必要了,至少应该考虑缩小该专业的入学人数,学生的减少,也相应地影响专业教师的数量,这是一个环环相扣问题,应该引起专业教师的重视。从另一个方面上讲,专业教师是本专业的学生和专家,必然对本专业的就业去向也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特殊专业教师,他们与本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可能非常熟悉,要是将这些专业教师充分的调动起来,加入到为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的队伍中,那将是十分重要的一股力量。 关于基层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是就业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就业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而且可以使就业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工作中与学生紧密联系,学生的特点和想法,辅导员最为熟悉;对于就业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和效果,辅导员也最为清楚。在就业工作的问题上,多与辅导员联系和沟通,有助于掌握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辅导员是做学生具体工作的,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辅导员可以更加具体引导学生的就业,调整学生的就业观点和想法,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准确的就业建议,帮助学生在社会上定位。一名辅导员也许不会了解所有学生的就业情况,但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走上就业的正轨,再由这部分学生影响其它的所有同学。 四、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 中办发[2005】18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今后几年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总体趋势。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均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表了态。从以上可以看出,各地基层的岗位,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方向。特别是师范类学生,各地基层均对教师有较大的需求,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师范类学生还没有认真注意基层岗位的就业市场,高校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至少这一问题还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到基层去,与其找不到工作在社会上失业,倒不如走向地方基层,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干一番事业。 最终,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该以就业这一点为基础,使国家、各高校、高校中各部门各系、学生本人连成一条线;再以国家政策、高校就业措施、高校各部门各系的就业方法、学生本人的就业能力和结果形成一个面;最后,以国家政策为起始点和终点,高校根据实际就业情况向国家反馈,高校各部门各系的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对于就业工作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向学校反馈,学生本人根据实际就业情况及本人关于就业想法和问题向主管教师反馈,最终形成从点连线,由线展面,构面成体的循环型的就业工作体系。在这个立体的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以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做好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艺术类结业生的就业特点;正视教育的敦促浸染;积极缔培育业前提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跟着我国高档教育公共化的到来,高校结业生就业轨制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年夜转变,高校结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鉴于我国今朝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青年总体的素质状况、普遍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开拓市场,成立以黉舍为主导的结业生就业市场,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年夜学生就业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跟着高校结业生政策更始的深切,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长和社会机关的急剧转型,有关结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引起了社会及高档院校的高度正视。本文就新型形势下,若何正视艺术类结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深切进行教学打点更始,培育合适社会市场需要的艺术类结业生。 一、艺术类结业生的就业特点 跟着我国高档教育公共化的到来,高校结业生就业轨制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年夜转变,高校结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据查询拜访数字显示,从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将达到500万,全国高校结业生的数目与年俱增。年夜学生们蜂拥挤进不算太宽敞的就业市场。非论学什么专业,最现实的一场异常结业磨练,更是一场激烈的角逐。就业形势的日益严重,敦促了高校结业生就业不美观念和体例的嬗变,“非正规就业”体例起头引起人们的关注,若何解决新形势下呈现的新问题,若何看待“非正规就业”,若何积极指导结业生“非正规就业”向良性成长,积极试探结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模式,显得尤为主要。艺术类结业生作为高校斗劲非凡的一个群体,“非正规就业”更是普遍存在着,日渐成为艺术类结业生就业的显著特点。专家们暗示,近年来,我国的年夜城市呈现了艺术类结业生就业难的情形,但并不剖明我国艺术类结业生已经绝对过剩了。在美国和日本,接管过高档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袂为35%和23%,在我国仅仅5%,而在这5%的人群中,能有机缘接管艺术教育的人群比例就加倍少了。是以,艺术类结业生就总体结业生人数来说还只是少数。但扩招在必然水平上加年夜了就业难度。良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结业后,往往都不愿意分开其地址的年夜城市,都感受只有留在年夜城市才是最好的选择。非正规体例就业在艺术类结业生中凸起存在着,这当然和艺术类结业生的特点是相符的。艺术类结业生追求个性,巴望自由,使他们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单元,就业积极性差。巨匠都知道,学艺术的学生年夜都个性光鲜,精神上追求自由、纯粹、前卫和时尚,易于接管新奇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这种个性特点抉择了他们不愿受制于某一个具体的单元,虽然不普遍,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甘愿无拘无束地“漂”着,也不愿固定在一个单元里“朝九晚五”,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充实就业。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在学院率领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更为开放、多元的就业不美观念,一些结业生起头走向中西部等较为边远的地域去阐扬他们的专业拿手,而事实证实这些从年夜城市走出去的结业生往往都能受到“重用”,小我艺术特长也能获得较好的阐扬。 二、正视教育的敦促浸染 鉴于我国今朝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青年总体的素质状况,首先,应正视教育质量。近年来,黉舍正视学生素质培育,不竭试探实践。在教学上全力浮现“厚基本、宽口径、高素质、立异型”的现代人才培育思惟,尤其是师范专业人才的培育,不仅做到“常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凸起培育学生懂教育、把握现代教育思惟理论、体例手艺,而且还鼎力倡导立异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不竭提高学生素质。在实践环节,黉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多国家在扩年夜教育规模时却轻忽了教育质量,呈现了入学率提高而教育功效上不去的现象。正视教育质量,应对教育功效加以查核,经由过程实施尺度化考试来磨练教育的功效。同时,培训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要解决教学不美观念与就业不美观念的更新问题,教学思惟及教师的不美观念上要有更新与转变。此外还要求教师在常识结构、能力以及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具有全新的理念。增强黉舍打点对家长、学生和当地社会的责任感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性。此外,青年人的劳动力素质并不只在年夜学中形成,与其少年时的教育密不成分。现在,年夜部门独生后世,前提优胜,从小就起头进修钢琴,书法跳舞,绘画等艺术学科,家长也为之支出了更多的辛勤。若何对艺术类结业生就业出格长短正规就业情形进行积极指导,应该成为艺术类高校结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除做好常规的增强对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育促进年夜学生的周全成长;改变不美观念,正视和增强文化基本课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让学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联系社会,学甚至用,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出格是艺术实践能力外,黉舍结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以酬报本,加年夜投入,增强处事与指导意识,拓宽就业渠道,有针对性地对结业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和处事,辅佐结业生成立正确的就业不美观、合理的期望值。同时要正视查询拜访研究不竭解决新形势下呈现的新问题,出格是增强艺术类结业生非正规体例就业研究。年夜年夜都结业生从黉舍向工作的过渡将履历斗劲长时刻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履历对结业生是有益的。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生计也缺乏清楚的熟悉,在初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经由过程一段非正规的就业履历,获得对劳动力市场的亲自体验,从头熟悉自己,对成长和全力的标的目的做出调整,对成功过渡到正规就业很有益处。说达到,笔者禁不住想起去年我们黉舍结业的几位学生,用自身的专业拿手自谋出路,他们在陕北神木一路合开了一家琴行,一边卖乐器,一边教学生,不单取得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黉舍输送了一批音乐苗子,更实现了小我的价值。 三、积极缔培育业前提 普遍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开拓市场,成立以黉舍为主导的结业生就业市场,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年夜学生就业,首要依靠市场调节,没有需求信息就等于没有就业渠道。切确而迅速的收集就业信息,随时保障就业信息渠道通顺是就业工作的一项十分主要的处事工作。黉舍就业指导中心自动与全国各省市的人事局、教育局人才市场联系,收集就业信息;跟着社会的前进和时代的成长,就业指导在结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性愈显凸起,只有让结业生体味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政策,改变就业不美观念、明晰就业标的目的,确定就业方针,才能实现成功就业。跟着文化艺术和文化财富市场的日趋完美和成熟,文化艺术出产正朝着财富化和国际化的标的目的成长,新的文化艺术样式、文化艺术形态、文化艺术部门在不竭涌现。这是市场经济系统体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植的需要,也是实施文化艺术和文化财富精品计谋的需要。这些都需要培育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理论素养、专业常识,实践能力的专门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是以,试探和研究文化财富经营打点人才的培育就业模式是年夜学生结业走向社会的转折点,但就业所反映的,不仅是若何找到用人单元,而是涉及年夜学生自己的素质筹备,是涉及就业不美观念解决的根基问题,是涉及若何成为顺应社会主义成长的高素质人才,是要求年夜学生从进入高校时就起头关注的主要问题。高校既要凸起就业理论,又要改变就业不美观念,要强化文化课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把这一不美观念贯串于进修阶段的全过程。我们要把今天在校的进修和明天就是走向社会的糊口、工作体例及改变就业不美观念相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身心方面获得精采的成长,同时也获得立异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毕业论文:陈醉绘画艺术解读 常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觉得陈醉先生的“窗户”不仅明亮,而且总有一种带着冲击性质量的“光子”透射而外。尽管熟悉往往会抹掉感官印象的棱角,但它丝毫没有削弱我从陈醉目光中所领略的这种特别。反倒是熟悉的缘故,每当我遇到“犀利”“穿透力”一类的概念时,多会联想到他那特别的目光。 陈醉平时很随和,没有学者式的矜持。他时不时“幽”一“默”的“高级语言”玩笑,往往让人乐得前仰后合。虽然如此,我依然不敢妄加心理打探,以解这位长者目光的蕴含。但我相信,那是他超群禀赋、才情和旺盛精力的自然流露。再深入地接触到那些掷地有声的学术见解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我深信赋予陈醉目光以“犀利”以“穿透力”的终究,是他用丰厚学养和人生阅历铸就的文化眼光。 承家学渊源,陈醉少时饱读诗书,抚琴习画,且因父亲戎马倥偬的不乏射骑精神的潜移默化,可谓“六艺”皆备。青年时,于大学追随敬业良师,刻苦学习绘画艺术。学成不久却赶上动乱,以致在“下放劳动”的“待遇”中,把沉甸甸的底层生活“课本”啃读一遍。1978年,命运垂青,陈醉在竞争中以优异成绩,考中恢复招生的第一届研究生,成为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的入室弟子。从此,陈醉如鱼得水,学术与艺术并驾齐驱,一路辉辉煌煌,直执蟪芍场?lt;BR 由“我要当总统”的稚子之愿,到“不能把名字仅仅留在粮本里”的青年大志,早先就奠定了陈醉文化眼光的高远取向。后来的理论研究,尤其对“形式感”和“裸体艺术”的深入探索,则为其文化眼光注入更加明确的理性因素。概略地了解其学术的追求,对认识陈醉绘画艺术的神采无疑是必要的。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对力比多的揭示,为本世纪文化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以持久地征服人的本能为基础。人的本能需要的自由满足与文明社会是相抵触的,只有克制和延迟这种满足,才能保障文明的进步。因此,人类发展的历史,乃是人被压抑的历史。在此历史中,人被规定为理性的存在,情欲、幻想、激情和希望等丰富的人性构成,则被逐出理性的现实,归入文明的禁忌或心理学的冷宫。如何解放包括情欲在内的丰富的感性世界,以“实现人性的全面复归”,便是以批判和改造压抑文明为己任的文化哲学的探索主题。 总体来看,陈醉的学术思考,属于文化哲学一路。拜读他一系列的学术著述,尤其那部影响深广的《裸体艺术论》,文化哲学的探索主题——他表述为“文化超越”,赫然纸上,通篇贯穿。 然而,陈醉的学术贡献不在于他以独立思考策应了世界范围的文化哲学思潮,而在于他立足中国文化的现实,把“文化超越”这一主题,径直导向被现实原则严密封堵的千古禁区——性意识和裸体艺术。这本身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年《裸体艺术论》的出版所产生的核爆炸似的影响,便是一个明证。更重要的是,陈醉秉承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传统,把艺术和人生问题相联系,使自己的学术思考以至艺术创作具有深刻的人生实践价值。锐利果敢的学术思锋,使陈醉相信人体美是人类对自身的审美感受,却特别强调这种审美情感的物化实践,即裸体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始终是与人的潜意识欲望和性意识紧密关联的。正是因为它永远保持着与现实伦理既互相冲突又互为余补的微妙关系,裸体艺术才具有一般艺术或现实人体文化所不可替代的、特别而又永恒的文化功利。对此,陈醉表述为“欲望的升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或“人生情结的解脱”。即如他所指出:“裸体艺术,是人对自身审美感的物化,它是对现实人体文化的超越,以前者更上升了一个层次,不知多少人生情结,在这里得到了解脱!”(《裸体精神的追索》) 显而易见,陈醉没有像有些西方学者那样,以颠覆现实的偏激去寻人性复归的出路,而是慧眼识得现实生活可以拥有的“更高的层次”。在他看来,这个足以寄托人类更高理想的层次,由“欲望的升华”即“一种文化的超越”所构成,它的现实形态便是艺术。具体到人类感性世界的情欲或性意识方面,那就是裸体艺术。在陈醉的学术视野中,艺术不只是审美的,还是有文化功用的,是诉诸审美的人生问题的解决。这当然是深刻之见。 文化哲学式的艺术思考,作为意蕴深刻的理性成分,构成陈醉文化眼光的主体。凭着这种眼光,他不仅把“文化超越”的主题写在自己的著作上,而且将它表现在自己的画面里。在一定意义上说,陈醉的绘画创作,是其“裸体艺术论”的继续和展开,是其对艺术文化功用的验证和发挥,是其追求“欲望的升华”或“人生情结的解脱”的自我实践。他曾用“苦恼时的创造”一言概括自己的作品,其绘画创作的价值取向是自觉和鲜明的。 在我看来,陈醉80年代以来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都是“主题性”的,即追求“文化超越”的。但是,与一般主题性绘画力求物化思想概念的旨趣大不相同,陈醉绘画的“主题性”不是强调对某个确切概念的表现,而是将这种表现本身或者整个绘画行为本身,作为“文化超越”之实践主题的贯彻与实行。对他来说,画画和画面的形式化,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自身。即如他的坦率表白:“我的一些作品,大多不是为了竞选展览而去绘制,所以对诸如题材、主题等‘常规项目’并未认真推敲。……更多的往往还是出于抑郁的排遣。”(《苦恼时的创造》) 本着别样而意深的“主题性”追求,他的作品包括油画和国画,尽管不乏情节性的具体描绘,却无法归结到某个思想中心。只因为在画面上展开的一切,不是概念,而是或眷恋,或创痛,或欣喜的情绪的吐露,是画家内心或潜意识中激越而又纠缠不清的感性心力的直陈。这种绘画追求,比之对概念的阐释或事件的记叙,更贴近绘画的特性,且有更高的要求。着意于心灵世界的排遣,特别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流动的情感体验和静态的形式结构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陈醉在这方面作过深入的探索,并颇有心得。他的代表作《空间,我们的》(油画,1982)和《熔》(油画1982),最初的画面是对留有美好记忆的自然景象的再现,然而实际呈现的具象“风景画”效果,却让画家深感“词不达意”。几经修改,仍不满意。后来,于琢磨中逐步将原先的自然形象抽象、幻化、“直至觉得寻找到了构成与心灵的透明点的时候,再一气呵成地将它画出来”,(《苦恼时的创造》),于是成就了目前的这种理想效果。他所找到的那个“透明点”,正是心理时间与形式空间的最大程度的契合。出于这次成功的探索,他80年代创作的大部分油画,多取抽象手法或表现式、印象式手法。显然,陈醉在艺术手法的选择上,绝不是唯表现形式的,而始终以“升华”、“净化”、“解脱”等绘画目的实现为准则。 陈醉不同凡响的绘画价值观,使他在追求自我理想目标的创作中,并不计较家派手法的纯粹性和构形逻辑的一贯性。在这方面他显得非常灵动,颇为“意识流”,甚至会不知不觉地顺随性情自动而形出偶发。《火祭》(油画,1985)一画,手法来源甚为丰富,它综合了写实主义的造型、表现主义的笔法、印象主义的色彩以及象征主义的构思和寓意。在画面上,画家唯我地调遣各家各派的手法,让它们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并最终统一于、圆满于“我”的“文化超越”。就创作手法而言,最能体现陈醉个性的作品是《追思》(油画,1986年)。据画家自己介绍,在最初的草图中,他只画了一对抽象隐约的手。然而,画着画着,就多出了一只手;再画着画着,又多出一只手……等到作品完成时,线条交错构成的画面竟出现了五只手。手的“自动”增殖,不免让画家心生疑窦。但绝妙的是,有意或无意为之的画面,却有十分完美的效果。得意于出乎意料的成效和美好的过程体验,他权当一切是潜意识的驱遣,而不劳追根问底。现在来看,发生在陈醉创作过程中的这种偶然现象,自有必然之理。把人生问题诉诸审美解决的绘画目的论,自会使陈醉“沉醉”于绘画的展开过程,以致画笔不知不觉地随着心绪的流动漫游,在画布留下突破理性“草图”的灵动之迹。所呈迹象何以为手形,那只能说画家心中积郁了许多未曾释怀的关乎于“手”的人生情结。就这一点,我依然不敢打探他究竟为何的心理秘密。但我相信,陈醉作此画时,真的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陈醉,沉醉矣。 以画为目的,固然比以此画为手段更利于也更需要达到这种大化之境。即便如此,要以油画取之,难度还是很大。此非画家不能也,乃油画“天性”之限也。油画对作画物理时间的相当要求,似乎注定它是为“写实”而存在,它不善于接纳变化无常的心理时间。陈醉在《苦恼时的创造》文中,坦述过自己面对面布却不得配合的深深的苦恼——他恨不得将一番惆怅洒落画布,画布却说:“先生,您得慢慢地来。”这种感觉真切而实在,没有商量的余地。画家日益高涨的“意写”心气,自然与之相去甚远。 也许这是原因之一,陈醉于90年代更多地投入国画创作。学贯中西的陈醉,以前也画国画,只是在这一时期,他对国画的“写意”品格有了更新的认识。凭着不断锐化的文化眼光,他洞察了国画的写意性与“文化超越”主题的默契。这种默契,于“升华”、“净化”、“解脱”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自我实践,无疑深具价值。于是,陈醉欣然向往,全力以赴,创作了一大批兼具审美意义和人生实践意义的优秀画作。 这批几乎皆以女性的万千仪态为母题的国画作品,体现了陈醉按自己的学术观点阐释女性美、人体美的推进过程,也体现了他将自己的丰富修养集结于绘画的渐入过程。以《女娲》系列(1995)为界,他的国画创作实践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995年以前的国画创作,其总体格局和倾向一定程度地延续了他表现在油画上的一般兴越,“陈醉式油画风”由强渐弱地吹过这一阶段的画面。它表现为对情节、情景的相对的讲究,对画面构成性、装饰性的追求;手法上有糅合中西的倾向,但更多地运用了现代绘画的造型手段,如抽象、分解、重构等;作品之间的画风变化,频繁而跳荡,多样而异趣。很明显,画家是在努力地探索各种可能性。这一系列的探索,赋予《故园明月在》(1992)、《长恨歌》(1989)《二泉》(1989)《乡思》(1990)、《谁染霜林》(1991)、《榕荫古渡》(1993)等作品,以殊异的风格和别样的情调。画家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广泛的审美趣味,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超强的变革能力,都在这些异彩纷呈的画面上得以说明。 与后期的创作相比,这一阶段的作品着重表现了一种“现实”的女性美。作为女性美的载体,画中女子不是来无踪去无影的仙女,她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现实背景”,来龙去脉是清晰的、合乎逻辑的。譬如,沐浴于盛唐温泉的贵妃(《长恨歌》1898)、踟蹰于断墙残垣间的摩登女郎(《传人》•1993),还有或徘徊椰林或掩以蕉叶的农家少女(《椰林深处》,1991;《细雨沙沙》•1992),等等。不言而喻,嵌入“现实背景”的女性美,使审美具有一种“合理性”。 《女娲》系列的推出,开启了一个更有深入之得的创作阶段。该系列依凭“神话”的支持,将女性美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来,成为几无障碍和遮掩的“赤裸裸”的美。尽管《女娲》仍有某种过渡的性质,譬如它来源于神话,但端绪已经理清,把女性美提升到生活中的“更高的层次”的路数已经明了。“神话”很快就脱离了神话,显现出它的“理想”本质;“抽象”也不必委身于抽象手法或抽象的形,它的确切意义就是“理想化”。于是,接踵而至的裸体女子,虽有“现实”的感性特征和魅力,却毫无可供盘根究底的“现实背景”。女性美在后来这些裸体形象上,升华、净化为毫无羁绊和伪饰的“赤裸裸”的纯粹之美。“理想化”使女性美从现实中“超越”,它赋予审美以更多的“合情性”,审美对象也因此突破了“女权主义”的狭隘,成为抚慰人类感性世界的妩媚女神或观音。 诸多苦恼问题的解决,使画家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它带着画家激涌的热情、抑郁的思绪甚至或原始的欲望,带着画家化为心理图式的文气和诗、书、画、文的全面修养,喷薄而出,直泻卷面。迹化于幅间的,是一个出神入化的境界。对创作者来说,它包含着一种走笔如神游的快畅审美体验;对欣赏者来说,它透射着一种静观如神抚的沁心审美慰藉。 陈醉以往常用的画面意味的“线段”,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上发展为中国气派的“线条”。它已非单纯的构形要素,而已然扩张、升腾为总揽全局的造型手法。“线条”的时间性,向变化无常的心理时间显示了无限的适应弹性。恨不得将全部情怀倾诉一尽的陈醉,终于得到了回答。画纸说:“先生,您看着办!” 他早年练就一手狂草好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以书入画,写得或潇洒狂放、或缠绵细劲、或朴拙老辣、或天真简约的画面形象;他以书载文,兴起或哲理淡出、或趣味雅逸、或情意缱绻的画外意象。《空楼待归图》(1997)拙线漫笔勾一散坐沉思女子,竖长幅间的纯素空白把“等待”的时间性心理体验,和不曾迹现的丰富空间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闲卧图》(1998)以偏侧右边的题诗草书,和左边的一斜垂花枝一懒卧女子,构成疏朗空旷的画面。诗为半阙《蝶恋花》:“闲来懒卧惜花丛,爱赋歌诗,却意倦情慵。欲睡难眠心事重,漫捻芬芳数落红。”诗意和着斜枝垂花,在欣赏者的感觉印象中,形成一种荡漾般的动感,仿佛处处飘扬着闲思散绪。如果说在他的《西窗夜雨》(1996)、《沐泉图》(1997)、《青丝有韵》(1997)中还有较明显的西画造型、构图甚至构成成分的话,那到了《追梦》(1998)、《浅海无浪》(1999)和《初尝榴莲》(1999),则是在画面上纵情书写“狂草”了。再往后到2000年,在《窗外何人唤阿娇》、《一阵金风》和《香飘恨是又一秋》中,简直是将心中的美人随心所欲地颠倒摆弄,更获得了犹如太空失重般的飘逸自由。 画家的“欲望的升华,实现于画面,表现于画面。画家所理想的一切,以形、以书、以文,综合地获得于画面,获得于绘画的过程。我想,如此境界,是审美的,但更是人生实践的。 注重人生实践价值的艺术,追求“文化超越”的艺术,纯化语言是必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更高的层次”,只能靠摆脱了现实羁绊、抖落了现实浮尘的艺术方式,才可能真正达到。这意味着艺术的人生事功价值,根本地取决于它的形式化。 由而,造型艺术语言的锤炼,是绘画创作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工作。陈醉一贯重视这方面的修养,以致对绘画的形式特性和形式美规律有深度的领悟。早在大学期间,他凭聪慧和勤奋,深得周本义先生的真传,对西画语言有很好的把握。他画于六十年代的一批水粉风景写生,如《水乡清晨》(1963)、《太湖落日》(1963)、《明日起航》(1965)和《古老的曲调》(1965)等,在构图、用笔、调色和整体控制方面,都显示了上乘的修养。而且,他利用形式因素表达主观情感的才能,是非常突出的。他的这批画颇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的趣味,这在当时肯定是比较前卫的,甚至今天看来仍不失新鲜感。《水乡清晨》一画的形式感尤其强烈。画家以轻逸灵动的笔法,简括而细腻地捕捉了蓝紫灰调中的微妙色彩变化;流畅的冷暖转换、明快的色度比照、中性灰的均衡把握以及恰当的轮廓线起伏处理,使整个画面透着一种沁人心脾的优雅和清冷的“薄意”。这种兼得绘画性和装饰性之微妙的形式感,不仅普遍见于他包括作于时期早期作品,而且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油画,甚至于新近的国画。《空间,我们的》、《追思》、《圆,扩大的外延》、《熔》等油画代表作,都是在这种形式感的基础上向新的方面推进的。值得强调的是,这几幅作品以及《福》等,在以形、线、色彩分割或构筑画面空间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均衡中寓飞扬之势、统一中见巧趣变化的画面效果,显示了陈醉把握构图规律和空间形式品格的深度。 陈醉有很好的色彩感和色彩修养。他的油画作品色彩亮丽丰富、细腻雅致,加上形态运势颇有考究的笔触效果,显得既有节奏平和的装饰味又不失油画所注重的厚重感。他并不在意描绘光照效果,但恰到好处的色彩对比和灵活的笔触处理,使其画面往往能给人以“透亮”的明快感。 在形式特征上,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陈醉国画上的“肤色”处理。我觉得尤其像《惜秋图》和《追梦》(1998)那样的幽趣的“肤色”,是陈醉在国画人物用色上所取得的绝妙成就。毫无疑问,这项成就得益于他的西画色彩修养,也得益于他在国画化方面所下的探索功夫。这种“肤色”,感觉上很厚,圆润而丰腴,有一种若玉的蕴藉,仿佛带着女性肌肤的弹性和体温。但近前细看,它不过平平铺就且色性略为偏冷。其中奥秘除了色彩配比关系的恰到好处外,恐怕还与花青的渗透性和一些矿物质颜料的沉着性在既融合又分离状态中所呈现的微妙变化有关。另外,讲究的用笔方式,也是有关系的。 诚如一些论者的评价,陈醉是一个画家型学者,又是一个学者型画家。这种评价看到了他在事业上的统一性。依我之见,统一陈醉事业两方面的,是他以丰厚学养铸成的文化眼光。这使他既可以“一分为二”地深入学术和艺术;也能够“合二为一”地融学理为绘画,化绘画为学理。正因如此,陈醉从未在理论家和画家之间感受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屏障,反而觉得是一体的两面。不隔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与创作、学理与画趣,恰恰构成陈醉独步于世的学术境界和艺术境界。 艺术毕业论文:艺术系毕业论文-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材料探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提出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①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②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同志曾指出“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中国文化应该发展。……象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要向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给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③ 应当看到西方文化对经济落后的民族有着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处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首先,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本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 正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大言不惭地向人们诉说其祖其父曾经是如何如何的高官巨富时,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同情他,甚至有人会骂他是败家子。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当我们夸耀中国画的写意境界如何之高:气运生动、骨法用笔等等,而贬斥西画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承认中国水墨画粗枝大叶,西画精雕细刻。二者相辅相成。有阳光照射就会有阴影存在,这是人们早已深悉的道理。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实则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着这个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希冀我们的主人前途明媚、无上荣光。世界上能找到没有明暗对比的事物吗?孔雀开屏时,难免会将它难看的屁股展现无疑。万事万物无不如此。艺术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独特个性。艺术世界的缤纷多彩由无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组成。很难想象有一天各民族艺术失去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全人类仅拥有一种艺术样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甚至表现内容时会怎样。这一天不仅难以想象而且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艺术的民族性也会象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千姿百媚一样,呈现出一派缤纷的景象。如果存在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样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那么这不仅标志着艺术的消亡,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哀。花红柳绿相辅相成,世界艺术的繁荣也要求必须保持各民族艺术的个性。 斯大林同志曾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作为民族特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那么,是否存在艺术民族性的标准?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具有民族性的作品?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回答的。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不是一种样式,而是百花齐放的。这“花”来自艺术家各自对传统的选择,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人生体验、情感体验,甚至来自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因素独特的吸收、借鉴。正是这些相异性使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是多样的。艺术的民族性相对于艺术家个人创作而言又是一个共性的概念。艺术家的“个性”是它的基础。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所以,倡导艺术民族性时必须同时提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其次,保持民族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 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且随着各民族艺术的发展,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西融合不是将一瓶红墨水、一瓶黑墨水倾注在一起的黑红不分、非此非彼、非驴非马。就艺术而言,这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能。中西融合之“融合”是为了吸收他民族文化艺术之营养,正如人吃猪肉、羊肉,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猪、羊一样,这种吸收、借鉴,绝不是外表的摹仿、复制、克隆,而是为我所用,用以滋养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艺术,强我们的身、健我们的体,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 “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④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吸收了东方乃至非洲原始艺术的精华,但西方艺术没有被东方艺术淹没。我们今天吸收、借鉴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必须具有明确目的,即为了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在今天这样一个被称为“地球村”的信息时代,若要求一民族艺术洁身自好、守身如玉不受他民族艺术丝毫影响,象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又互不倾慕,实在太难;如果要求艺术家在艺术荟萃的大花园中只采摘本民族艺术之花而对他民族艺术的奇花异草毫不动心,也实在难为我们的艺术家。“物以稀为贵”那种他民族拥有而本民族缺乏的事物,常常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正如人们常常不满足粗茶淡饭而追求饱眼福、饱口福一样,吃腻了大鱼大肉的贵族会对布衣之食垂涎。在不断的喜新厌旧和怀古中人类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今天的艺术;人类也会在新一轮喜新厌旧和怀古中创造出明天的新生活和新艺术。 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对待西方艺术、西方文明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骛。西方各种艺术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济世良药。 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无意义。我们也不必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我们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固有之艺术。同样我们也应看到,有些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并不具有世界性。我们的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一起构成一个大部队。我们不必裹着小脚、拖着长辫在世界文化的行列中行走。任何民族都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他民族艺术后面接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并不拒绝污泥提供给它的养料。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我们应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奴隶般地因袭。 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校园网站论文: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初探 摘要;网站是单位或者学校对外的名片,学校网站在学校的宣传和常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少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学校网站的功能,尚未开通网站的学校不少,建立了自己网站的学校有不少也没有好好利用,也没能好好管理。笔者作为一个资深网站建设者及管理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学校;网站;管理 1概述 S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级学校纷纷建立自己的电脑室和校园网,据统计,在祁阳,电脑室已经普及到了农村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的电脑室普及率高达99%,更不用说其他初中高中学校。网络也已进入各级学校。各级学校纷纷组建学校的中心机房,有不少的学校组建了自己的网站,学校网站是学校的名片,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建立自己学校网站是最直接的宣传手段。学校网站可以让地区内的人们了解学校,加强家校沟通和了解。同时学校网站也是师生展示风采风貌、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参与建设学校网站多年,在学校网站建设中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技术。2祁阳县各级中学网站现状 现在全国有众多的高级中学都建起了自己的网站,甚至有些初中小学也都有自己内容丰富,功能完备的网站,不少学校的阿站设计精美,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甚至可以和大型门户网站相媲美。但是在永州,特别是在祁阳县,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的春风似乎还没能吹醒这片古老大地。据调查,目前能在百度搜索中找到的学校网站只有祁阳一中,祁阳四中,陶铸中学,祁阳师范学校等四所学校,并且发现只有祁阳一中祁阳二中官网结构完整,但是更新还算不上及时,很多信息都是网站初建立时候的信息,有些甚至是五六年前的内容。校长都换了好几个,那网站显示的学校领导还是前任。由此可见学校对网站的重视程度和对网站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像陶铸中学只是申请了一个域名,网站还没真正建设好。而祁阳职业中专而作为永州市职业中专的楷模,竟然在百度中找不到该学校的网站,也是很让人大跌眼镜的事。网站进入各级学校是迟早的事,这是时代变迁发展的趋势。 3学校网站建站目标 学校网站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宣传学校,为了扩大影响,也为了更好让学校各项管理,各项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同时也是为了让各位教师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共利,所以学校网站必须具备以下目标。 1)树立学校品牌,展示学校形象,公开学校各项管理政策和措施,公开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信息,做到公开化透明化。 2)学校的重大活动安排与招生政策。 3)便学生及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动态及教学纲领。 4学校网站软件配置及使用软件 本人所在学校原来具有一个中心机房,有服务器一台,移动网络光纤直接到学校中心机房,移动光纤是60M流量,中心机房除了把网络通过企业专用路由器分散到各班教室和办公场所,还在服务器上安装了学校的网站,服务器在软件上采用Win2003服务器版本,采用Asp+Access建设网站。网站采用动网内核,界面和内容由单位自己设置,这种配置服务器的方法优点很明显:1、网站空间不受限制,可以无限增加网站内容,如果空间不够,只要在服务器中添加硬盘,理论上来说,阿站空间可以无限升级。2、维护简单方便,不但可以在学校任何一台电脑上后台登录,也可以在服务器电脑上直接操作。3、更新速度快,操作方便,上传文件速度很快。但是存在最大问题就是,作为网站是被访问的对象,更看重的是下行速度,而学校使用的是移动光纤,下行速度严重制约了学校网站的发展。如果在学校校园网中访问本服务器,速度自然不错,但是出了学校局域网,访问速度很慢,并且常常处于无法访问的情况,如果是在外省访问本站,那更是异常艰难。网站本来就是需要客户访问查看,如果网站做得再好,但是无法访问,那这网站就没有存在必要了。必须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学校统一了思想和意见,决定租用专业服务器的空间。虽然需要投资,操作不方便,空间也有限,网页的页面数在1-200页以内,可以适当的浮动。但是这是推广单位网站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有自己网站,先必须申请域名,目前国际顶级域名已经越来越紧张,只能尽快申请。如果实在无法申请一级域名,二级三级域名也是可以的。当然建设网站第一件事是需要首先注册备案(国家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大约需要一个星期,站域名申请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学校网站规划和建设周期,大概建设周期为一到二个月。必须准备工作充分,调研完备,才能着手组建。 5网站使用软件及规划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特点、内容形式的不同,规划建设不同的网页表达方式,在设计和创意方面既体现学校的特色,又兼顾其展的方向。做到既量身定做、又兼容并蓄。 5.1设计风格 先构思几个版面,征求单位领导和职工的意见。设计logo图案,背景为学校全景图。一般学校的网站的属性都为综合性网站,学校网站要求风格为清新、简约,网站的主要颜色为蓝色或者绿色。学校网站不可能做得像新浪,网易网站那样高大上全,但是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让大家想去看,看了后有所收获。不但本校的教职工学生想去看,学生家长也愿意去访问,甚至其他社会人员也愿意访问了解。那这网站就是成功的网站。 5.2界面创意 网站的风格必须统一,不能太多花里胡哨,简洁明了是学校网站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网站又标准的图标风格设计,统一的构图布局,统一的色调、对比度、色阶;还得有统一图文风格;当然这些如果管理者一个人忙不过来,可以把这些交付美术组老师负责。在确定网站色调和风格上,再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比如有些学校以红色为主,象征学生火热的青春,有些以蓝色为主,给人以安静恬然的氛围,有些以绿色为主,给人清新、简约感受。个人的偏好是颜色蓝色为主,与操作系统蓝图白云的界面比较一致。 校园网站论文: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中职校园网站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校园网站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主要对Web标准及其构成进行分析,并应用Web标准进行中职校园网站建设,实现了网页中结构、表现、行为三者相分离,获得更好的访问性能,降低了维护成本。采用Web标准进行校园网站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Web标准;XHTML;CSS;DIV;中职校园网站建设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网络时刻影响着人们,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站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等。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校园网站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展示校园文化的平台,是师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校园网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往的中职校园网站,大多采用层层嵌套的表格布局和复杂冗余的代码。在校园网访问量日渐增多的情况下,网站访问者在机器CPU、GPU、内存等硬件性能影响下,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将页面打开;此外由于各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页面的显示效果也是千差万别,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站的应用和学校形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使中职学校得以长足发展,采用Web标准进行校园网站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2.Web标准概述 2.1Web标准的提出 Web标准,也被称为网站标准,是由国际工业协会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其他标准化组织共同制定的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以此来创建和解释基于Web的内容,改变二十世纪90年代Web领域中各浏览器生产厂商之间不兼容现象。1998年这些规范被定义为“Web标准”,并在不断发展更新中,使它更方便、更有效、更强大。但它创建一始,并没有被强迫要求使用,也就没有得到网页设计人员的重视。直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规范,Web标准在网站建设中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标准。 2.2 Web标准的构成 Web标准是一系列规范共同组成的标准集合。符合Web标准的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其对应的标准也分为三个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表现标准语言和行为标准语言。如图1所示。 (1)结构:结构是所有表现的基础,用于对网站数据的分类及整合。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是HTML,XML和XHTML。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广泛用于现在的网页,用来为文档增加结构信息,如表示标题, 表示段落等。2014年10月W3C宣布完成HTML5标准规范。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是用来定义其它语言的一种元语言,其中的标记是关键部分,网页设计者可以用来创建内容,然后使用限定标记标记它,使每个单词短语或块成为可识别、可分类的信息,常用于网络数据的转换和描述。XHTML可扩展标识语言是用XML的规则对HTML4.0进行扩展而得,为实现HTML向XML的过渡而建立,XHTML结构要求严谨。 (2)表现:用于设计者赋予内容的一种样式。表现标准是CSS(Cascading Style Sheds)层叠样式表,用来控制网页内容的外观,如版式、颜色、字体大小等。使用CSS可简化HTML中各种复杂的标记,实现与HTML所负责的结构相分离,使网站的访问和维护更加容易。目前推荐使用的标准是CSS2.0。 (3)行为:用于用户对网页文档的交互操作,行为标准主要包括文档对象模型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和ECMAS―cript。DOM是行为要操作的文档对象,是浏览器与内容结构之间沟通的接口,用以访问页面上其他的标准组件。ECMAScript是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l制定的标准脚本语言,用于实现具体的界面上对象的交互操作,目前推荐遵循的ECMAScript262主要是JavaScript技术。 3.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有了标准才会更加完善,网站设计也是这样。基于Web标准网站设计的核心是实现内容与表现相分离,即网站的结构、表现、行为三者相分离。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采用Web标准,实现内容与表现相分离,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Web标准的网页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架构,提高中职校园网站可用性与用户体验。 3.1使用XHTML代码对网站内容进行架构 XHTML是网页代码的核心内容,利用XHTML标签格式化文档的内容,建立语义化文档,实现HTML向XML的过渡。所要遵循的XHTML规则如下: (1)选择相应的DOCTYPE。DOCTYPE是用来说明XHT-ML的版本,在浏览器解释文档时发挥很大的作用。XHTMLl.0提供了严格型(Striet)、框架型(Frameset)、过渡型(Trans~ion)三种选择。过渡型是当前广泛使用的类型,因此在我校校园网站建设中也是使用过渡型,其具体代a格式如下: (2)设定命名空间。这里用来指出文档的所有者,其具体代码格式如下: (3)声明编码语言。这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使代码被浏览器正确地解释并通过标识校验,代码为:。这里声明的编码语言是简体中文GB2312。 (4)所有标签和属性的名字均使用小写字母书写,并为每个标签配备相应的结束标签,正确嵌套标签,将所有的属性用引号括起来并赋值。 3.2使用CSS对网站进行页面布局 布局是表现层技术的基础,所有表现层的设计都基于布局。传统的网页在设计时为了实现页面布局效果,经常会使用大量的表格,有时还会进行各种嵌套,代码的可读性降低,页面字节数直线攀升,页面内容和表现也混杂在一起,维护成本较高。为使内容和表现相分离,采用CSS的页面布局方案。 (1)用D1V来定义语义结构。D1V的中文理解为“层”,它相当于―个容器,包括起始标签和结束标签之间的所有内容。div标签是XHTML页面布局的首选,整个页面更多的区域使用div来标识。以我校的三栏式布局为例,结构如图2所示: 这里定义了bodv、header(页面头部)、content(页面主体内容)、footer(版权区域)四个大盒子,在content这个盒子中又分了两个小盒子:sider(边栏区域)和main(主体区域)。为使header、content和footer从上到下整齐排列,将这三个盒子均放入body中,并居中对齐,控制方便。 (2)用CSS进行样式设置。使用CSS样式表控制网页的字体、格式、颜色等,将表现都定义到CSS文件中,便于访问和维护。CSS的语法结构由三部分构成:选择符fSelectorl、属性(properct)和值(value)如:p{color:blue;font-size:14px}是将段落中文字颜色设置为蓝色,同时字体大小设置为14像素。根据页面的需求,灵活选用选择符是布局的基础。为了保证页面在不同的浏览器上能够有效一致的显示,需要按照CSS2.0标准编写CSS文件。将CSS样式表应用到XHTML中有内联样式表、内部样式表和外部样式表三种方法-引。外部样式表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即多个网页都可以调用同一个样式文件,通过改变一个文件就可以改变整个站点的外观,实现了代码重用的最大化和Web文件的最佳分配。使用标签链接到样式表: 3.3使用基于DOM文档对象模型的标准脚本语言 DOM的产生,缓解了网景Javaseript和微软Jscript之间的矛盾,网站设计人员能够访问站点中的脚本、数据和表现层对象。JavaSeript是用来操作DOM的脚本语言,但两者并不等同。浏览器解释Javascrip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保证JavaS-cript各种浏览器中执行的一致性,编写Javascript时要注意对各种情况分别加以判断和处理,编写相应的JavaScript脚本。 将JavaScript代码保存在相应"*js"的文件中,在需要时调用。如。 4.wEB标准在中职校园网站建O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中职校园网站建设中采用Web标准,首先减少了中职校园网站建设的成本。由于使用了Web标准,页面的代码和组件大大减少,带宽要求降低,如当使用CSS改版后,每天节约超过两兆字节(terabytes)的带宽,成本随之下降。 其次,使中职校园网站更容易被搜寻引擎搜索到。在当前各中职学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使用Web标准可以让网页的下载速度与网页的显示速度更快,这在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中尤为重要。 第三,减轻了中职校园网站管理者的工作量。使用Web标准制作的网页,不需要变动页面内容就可以进行改版,便于网站的维护。 第四、提供给用户多元化的访问方式。利用Web标准设计的网站易于移植到新的硬件或者软件系统,可以被更多的设备访问,如手机、PDA、屏幕阅读器,实现了信息跨平台的可用性,用户还可以订制自己喜欢的表现界面。 最后,由于Web标准网页提供适于打印的版本,符合web标准的页面也很容易被转换成其他格式文档如word格式,用户无需复制内容便可打印所需要的内容。以上这些都可以使中职校园网站的访问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更有利于中职学校的长期发展。 目前国内应用Web标准进行网站的开发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网站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校园网站论文: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平安校园网站是高职院校针对外界进行安全教育宣传的平台,是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为高职院校保卫部门工作的开展增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本文是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旨在介绍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网站的规划与管理,并提出网站推广的新思路,和高效地完成对保卫处各项事务的处理,构建信息化、高效化、和谐化的平安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平安校园 网站建设 随着国内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站,校园的管理也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安全教育活动等高校各项工作都基于网络平台来开展管理。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建设也是基于各省教育厅平安校园创建的文件精神,在校园推广的一项工作,目的是方便师生学习安全知识,把握安全自救常识,提高自我的防护各项危险的能力,并对全国的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政策法规、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伴随高职院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发展,平安校园网站的规划和建设也有很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提升校园安全工作的效率,如何保证安全危机信息的时效性,如何提升安全教育知识的趣味性,如何保证校园安全宣传工作的全面性,这都是新时期对平安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部门提出的新问题。本文主要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介绍平安校园网站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网站的规划与管理,并提出网站推广的新思路,和高效地完成对保卫处各项事务的处理,构建信息化、高效化、和谐化的平安校园。 一、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特点 (一)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网站页面的设计简洁明了,以学校的主打色系为主,配以学校的风景图片,不允许出现任何广告。网站的操作相对简单,对于需要在网站进行事务办理的人员,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栏目,填写相应的申请或者信息就可以办理事宜。例如办理暂住证的时间预约,只需要在户籍管理中选择暂住证办理,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和办理时间,提交申请就可以了。 (二)校园安全动态及时更新,危机信息及时处理。每周及时更新网站信息,报道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学校开展的学生活动和活动中需把握的安全小常识,各二级学校进行的安全教育简讯等信息。危机信息举报专栏中,每天及时关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做好学校的安全监管工作。 (三)形式和内容要体现平安校园特色吸引浏览者。页面的内容多采用图文并茂,加入漫画元素来描述安全知识。并且后续设置一个微电影视频专栏,生动的案例引导,吸引高职院校师生来关注。 二、平安校园网站的内容规划与平台搭建 (一)平安校园网站的内容规划 平安校园网站是围绕教育厅的平安校园建设相关要求来组织内容创建的。网站的页面编排主要围绕实时信息,安全教育、安全宣传活动,消防隐患排查整改,网上户籍、治安便捷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网站各专栏内容相对独立,各栏目的导航功能明确。其主要分为12个专栏,其中包括首页、机构设置、通知公告、校园安全新闻、治安防范、交通消防、户政服务、安全教育、普法宣传、安全论坛、信息上报、视频之窗。 1.机构设置:让全体师生了解保卫部门的人员基本情况和所设立的科室,及内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找相应科室的负责人办理事务。 2.通知公告:主要校园的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每个节假日的安全通告。也会涵盖保卫部门所开展各类活动的新闻,学校的平安校园建设情况,各二级学校围绕平安校园开展的活动的简讯等,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信息,增强网页内容的吸引力。 3.户政服务分出五个子栏目:户政须知、新生户籍管理、毕业生户籍管理、教师户籍管理、暂住证办理预约。该专栏主要是针对新生、毕业生、教师的户籍进行事务办理。并可直接在网络上申请暂住证办理的预约。 4.安全教育专栏中包括三个子栏目:安全文化宣传、安全微课课堂、典型案例。其中安全文化宣传主要是针对每季度开展的安全文化教育宣传的活动情况,安全教育知识;安全微课课堂主要是关注微信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典型案例是对全国的安全案例进行共享,让同学们以此为戒。 (二)平安校园网站平台搭建 作为高职院校的平安校园网站,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要对外进行校园的安全新闻信息的及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功能;另一个就是在校内进行用户数据库的维护,便于师生用户在网站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交流。我们在规划平安校园网站时,采用外网和内网的服务器分开使用,内部网服务器进行IP限制,只允许教师用教工号,学生用学生证号进行登录访问。外网主要是放学校的通知和公告,及其他动态信息,内网给师生提供各项安全、户籍、治安、消防等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器使用平台上,我们使用的是ASP+SQL为Web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三、平安校园网站管理和维护 (一)平安校园网站日常信息管理 为了保障网站信息的及时上传,如何合理设置信息流程管理,减少信息的中间环节就很重要了。通过前往多所同省高职院校调研、交流,具体经验包括:1.外网和内网栏目分开:外网的专栏有首页,机构设置,通知公告,校园新闻,普法宣传,视频之窗,内部网的专栏是治安防范、交通消防、户政服务,安全教育,安全论坛,信息上报。2.内外网都设置专栏管理人员,并由保卫处人员根据其分管业务工作来分配专栏,随时关注网站的反馈信息,给予浏览者及时的信息回复。3.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员,专门负责审稿,改稿和通知、简讯、通告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要收集校内外安全案例,并通过进行归纳整理,用最生动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来,既能吸引校园网的浏览者,又能让他们及时把握案例,掌握应急知识。 (二)平安校园网站日常维护 1.加强网站队伍建设 平安校园网站是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校园安保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建设的系统工程。校园保卫部门需要有一支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站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并为其配备好一定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工作环境,使他们成为网站管理和维护的主力军;网站的维护,需要保卫部门的网站管理专职人员养成每天浏览平安校园网站的工作习惯;需要定期组织网站管理专职人员去各高校或机构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兴趣队伍,协助网站管理人员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工作。 2.平安校园网站优化 (1)SEO优化。SEO是指在了解搜索引擎自然排名机制的基础之上,对网站进行内部及外部的调整优化,改M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字的自然排名,从而获得更多的展现量,吸引更多目标客户对网站进行点击访问。对于SEO优化,需专员了解网站对应目标群体需求,对网站关键字进行调整优化,以达到网站更多访问量。 (2)网站内容优化。及时调整网站内容,对网站内容的、修改、审核需要网站管理专员进行完成,让内容更吸引人。 (3)网站栏目模块优化。对网站栏目模块进行优化。从网站上线以后,观察其栏目,对栏目进行适当合并、删除、修改,让页面布更合理。 四、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宣传推广 对于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宣传的推广,方法有:1.新生入学的录取通知书中包含平安校园网站信息及大学生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信息;2.可在校园中的警示牌、宣传材料上对平安校园网站网址进行宣传;3.将平安校园网站更新信息于校园网论坛;4.将平安校园网站的主页定期设置在计算机机房中;5.在校园网其他部门网站中进行链接;6.将网站的网址印刷在名片、信封、办公用品等媒介上。 五、结语 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是高职院校师生了解校园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对外进行安全宣传的重要窗口,所以创建好平安校园网站,对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在师生中普及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平安校园网站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做好网站的功能、内容、管理和推广等工作,才能发挥好高职院校平安校园网站的各项功能,促进保卫工作的信息化技术创新,提高整体安全工作的效能。 校园网站论文:中小学校园网站功能特性探讨 【摘 要】校园网站的建立使学校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在网络上开辟一番新的天地。网络具有超时空性、海量存储、交互性等特点,校园的网站正是以这些特点为基础,发挥了自身在资源整合、信息传播、多方交流互动等方面的功能特性,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网站 功能 建立校园网站实际就为学校和社会搭建了一座信息的桥梁。很多学校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且千变万化,版块有多有少,内容更是千差万别。但是仔细分析,却可以从差别中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外。中小学的网站结构模块一般包括:学校介绍、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机构设置、教学成果、学校论坛。对学校来说,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后,学校在向外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再也不用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脸色”,学校有完全的自主权来决定传递哪些信息,如何传递。社会大众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寻找关于这个学校的各类信息,满足他们对这方面信息的需求。因此,校园网站很好地沟通了学校和社会,学校通过网站及时向社会传递自身信息,社会也能过学校的网站获取需要的各种信息。 一、校园网具有超时空性的功能特性。 1、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每所学校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和资源,如各类教学课件、教学试题、教育经验总结,但是这些资源分散于各所学校、各个地区。而且这些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通常来说,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投入比较多的学校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不高、条件差的学校来说,掌握着更多的教育资源。这种不均衡影响了不同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教育发展较好的学校发展得更好,较差的学校发展更为困难。 中小学校网站的建立将有助于改变教育资源的分散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效地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得教育资源实现使用意义上的无限增长。校园网站的建立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将某些教育资源如各类教学课件、教案长久地放置于网站上,方便后来者的借鉴学习,从而实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网站还可以冲破地域的界限,实现异地在教育资源上的交流与共享。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校将各类资源呈现于其网站上,其他地区的学校、甚至是同一地区的学校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这些资源。 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站的进一步完善,完全有可能出现一个以网络为桥梁、以各个学校网站为结点的巨大教育资源库,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2.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团体的协作,这种协作既表现为吸收前人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的已有成就,又表现为多个人同时配合协作。校园网站为这种协作提供了便利。网络的超时空性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前人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呈现于学校网站上,或者通过学校网站给出相关链接,为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大量资料和指导,方便科研工作的展开,最新成果和交流的有关资料,为他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资料。 二、校园网具有海量存储的功能特性。 网络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网络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具有了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海量存储的特点。 横向看,中小学校园网站往往设置多个版块,各个版块分别放置相关内容。分门别类的版块信息使得校园网站内容丰富。在学校介绍、新闻、校园活动、教研成果、机构设置、教学素材等各个不同的版块,大量信息填充着这些版块。不同版块的信息相互独立,共同构成整个校园网站的内容。大量的信息使得校园网站成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所有跟学校相关的反映学校情况的各个方面的信息都可以放在校园网站上。 纵向看,在同一个版块内部,内容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更新增添着的。以新闻这类版块最为典型,学校不断有新闻发生,不断需要对这些新闻进行报道,学校网站上的新闻版块不断进行更新,甚至有可能一天就会更新多次。而在更新新闻的同时,并不会将前一天的新闻删去,之前的“旧闻”依然放置在网站上,供有需要的人查阅。这就又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学校网站海量存储的功能,即可以纵向保存历史信息,开成一个纵向的数据库,体现信息的历史纵深感,满足有关人员了解学校过去信息的要求。 三、校园网具有交互性的功能特性。 网络传播的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这种改变传统单向线性传播的结构模式使网络传播充分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校园网站的交互性主要通过论坛来体现。论坛的出现,为家长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言的场地,他们可以及时指出对学校的看法,方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省去了面对面诉说的尴尬。学校和教师通过阅读相关留言,了解家长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论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参与讨论的主体广泛,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其他成员都可参加学校论坛的讨论,他们既可以是某个问题的发起者,也可以是参加讨论的参与者。 (2)讨论的内容也比较宽泛,绝不局限于学校的问题,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都可能成为讨论的对象。 (3)讨论的具有深层次性,学生、家长、教师平等地参与讨论,从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深层次的分析。 (4)功能的丰富性,论坛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起到交流感情,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的作用。 中小学校的网站通过设置校园论坛,发挥网络交互性的功能,从而一改过去学校内部老师单方面的传者地位,实现了学生、家长、老师间的信息双向交流,体现出大大强于传统媒体的交互性。 总之,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使得高校网站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对学校内部而言,高校网站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存储大量与学校相关的信息,可以展示学校的风采。对学校外部而言,可以满足社会对学校相关信息的需求,可以成为外界了解学校的窗口,可以作为社会与师生交流的场所。总之,高校网站建立之后,成为了一座桥梁,既沟通了学校的各部门和人员,又加强了学校与外界的联系,从而在信息社会满足了大众多方面的、双向性的、大量信息需求。 校园网站论文:刍议校园网站建设和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方面,校园网站的建设就是将信息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结合应用的最好实例。但是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校园网站的建设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是不完善的,对信息的安全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威胁的。在本文中将对校园网络建设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对其中重要的控制要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校园网站 建设 安全管理 控制要素 1 前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行业就可以进行校园网络的建设,并且很多的企业都逐渐的进行了局域网的建设。校园网站的建设在校园内部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资源的共享,对教育管理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实现校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对校园形象的塑造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得校园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保证校园网络能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 2 校园网站的建设 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是有着多种条件的,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2.1 选择合适的服务平台 目前在进行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是存在着多种的服务平台的,这些平台都是具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在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所建设的网站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选择最为合适的服务平台。从操作系统上来看,常用的有Linux 和 Windows Server系统这两种常见的系统,这两种系统都是具有其特有的特点的,首先Linux 系统是具有多种版本的,并且每种版本的主体结构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并且在选择Linux 系统之后很多的软件都是可以免费获得的,在进行资源代码的提供时,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软件进行修改,这也就是说该系统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的;而对Windows Server系统来说,其使用过程中的费用是较大的,同时也无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但是这种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掌握的,系统的安装也是非常简单方便。将这两种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Windows Server系统在进行安装、设置、学习以及使用的过程中是更加方便简单的,对于新用户来说是非常容易上手的,但是这种系统对硬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Linux 系统在进行安装、设置、学习与使用的过程中是较为复杂的,不过相应的对硬件的要求也是相对较低的。 2.2 结合数据库实现页面的动态显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行静态Web站点的开发与管理是越来越困难的,主要就是这种静态的Web站点的交互性是非常差的,其中的信息以及内容需要由人为的进行修改才能够实现变化。这也就需要网站的管理员对网站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修改,这对于管理员来说就是有着较为沉重的任务的,所以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与都数据库进行综合使用,主要就是由于数据库叫其他形式的数据来说是非常容易进行修改与管理的。 而数据库访问技术主要就是指当客户端进行了浏览器的安装之后,就可以通过通过这个浏览器,在进行关键词的输入之后实现与网站的交互,接着浏览器就会将这个关键词送至网站的服务器,服务器就会在数据库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搜寻,并且再次传递给用户。在进行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进行数据库选择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要保证该数据库能够使得更多的用户进行顺利的访问;其次就是进行建设的数据库需要为关系型的,这要就是由于这种关系数据库的功能更加的完善,在运行的过程中是非常可靠的,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站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是依赖这种数据库进行的。 3 校园网站安全管理 随着校园网站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进行使用,为用户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在使用的用户中也不乏存在着一些动机不良的人,使得网站的安全收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对网站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1 网络平台 对于校园网站的安全管理,网络平台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基础。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与安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对所采用的操作系统的类型以及安全级别与使用要求方面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且对系统进行及时的修补,对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并且对一些不常用的服务进行及时的关闭,对一些存在着敏感性内容的端口进行关闭。另外就是需要对网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的原因以及攻击者所留下的痕迹,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日志文件进行发现,而日志文件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审查与检测,其所进行的检测还是动态检测。最后就是对于服务器软件来说,需要进行正确的安装以及配置,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就是安装的目录最好是不要放在系统分区上,在结束了安装之后需要将其中的文件以及目录进行删除,并且进行一个新的目录的建设。 3.2 服务器的安全 对校园网站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服务系统中的各种用户,发生这种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用户的口令强度是较为弱的,进而被破解;用户的权限是存在着不正当现象等。对服务器的用户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就是通过 Guest 帐号进行,第计算机管理中的用户将 Guest 进行禁用,并且还需要对 Guest 用户进行复杂密码的设置;对不必要的用户进行删除,对不再使用的用户进行删除,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其次就是进行两个管理账户的设置,用一个用户对日常事物进行处理,另外一个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进行一个陷阱用户的创建,进行一个本地用户的建设,并且将权限设置为最低,但是进行严格超级复杂的密码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对入侵企图的人进行及时的发现。 微软在网站上会定期的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程序。要经常查看补丁程序,不定时的上网下载升级操作系统补丁程序,一定要按逻辑顺序使用这些补丁程序。如果以错误的顺序使用它们,结果可能导致一些文件的版本错误,系统也可能无法启动。 3.3 从网络环境进行分析 所谓的网络环境就是指网站的服务器所在的校园网络,主要就是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网络中的用户主机,而这种网络环境的安全是保证网站安全的基础。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且对网络中的用户主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进行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建设,进而保证校园网站的重要通道是安全的。 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中坚力量,防火墙的作用能力为IT行业所熟悉。在安全策略中,防火墙是核心部分。它是通过程序限定对我们所用网络的访问,保护我们的计算机不受黑客的袭击,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遭到黑客的篡改、删除。 3.4 从网站的数据库进行考虑 想要保证校园网站的安全性,需要保证数据库的安全,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将做好数据库的备份以及恢复,另外就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用户的身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检测,对数据库的远程登录进行设置,从而避免这个方面出现漏洞。 数据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止SQL注入攻击。SQL注射能使攻击者绕过认证机制,完全控制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库。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简称,它是访问数据库的事实标准。目前,大多数Web应用都使用SQL数据库来存放应用程序的数据。几乎所有的Web应用在后台都使用某种SQL数据库。跟大多数语言一样,SQL语法允许数据库命令和用户数据混杂在一起的。如果开发人员不细心的话,用户数据就有可能被解释成命令,这样的话,远程用户就不仅能向Web应用输入数据,而且还可以在数据库上执行任意命令了。 SQL的预防方法:前台输入验证是对接收的参数进行检查,最大限度的保证符合定义的标准的过程。前台输入验证的理念是不相信用户输入,检查每个用户输入是否满足预设定的类型、长度或大小、数值范围和格式等。前台输入验证时可以使用只接受已记录在案的良好的输入的操作的白名单验证方法,也可以使用只拒绝已记录在案的不良输入的集合的黑名单验证方法。 3.5 进行网站安全的规章制度的建设 对校园网站进行安全管理,不仅仅需要从技术方面进行管理,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对于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性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而规章制度主要就是包括安全管理级别以及安全管理的范围,进行网络使用规章以及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且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以及应急措施进行制定。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将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校园网络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保证校园网站能够是安全可靠的,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校园网站论文:校园网站建设与管理探析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校园图书馆网站成为学校信息、远程教育、内部沟通的重要平台。校园图书馆网站作为一个学校的资源网站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可远距离输送、随时随地、快捷便利。文章就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过程:初步规划、网站的设备选择与网络环境、网页的设计制作进行介绍,以及对网站的管理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校园;图书馆;网站;建设;管理 1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基本要求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重点是为访问者提供资源,为访问者提供便利。因此,图书馆网站需要以检索和个人信息管理为主。可以将网站分为书目检索、我的图书馆、资源、使用指南、学校概况和公告栏等。 2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 2.1 校园网站的初步规划 校园图书馆网站可根据需求设立其结构,图书馆网站以检索资源和个人信息为主,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网站首页建立个人图书馆和各种资源检索等一级栏目,再根据需要下设各类子栏目。 校园网站要确定属于自己的域名,网站域名可采用英文缩写,也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也可以自行设计容易记忆的域名后申请批准[1]。例如,图书馆网站域名可以用library,再加上学校名称的简写,这样一目了然。 2.2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设备选择与网络环境 网站的设备要根据实用性、稳定性、先进性进行分析选择,实用性是指根据网站的功能确定校园网站的访问量,再根据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访问量选择出适合服务器的硬件[2]。不同的服务器,有不同的配置要求。稳定性是指在校园图书馆网站高效运转的情况下,服务器不出现一些大的问题。一个网站的服务器作为整个校园网站的主体,若是不能很好地承担较多的负载,很容易导致系统坍塌,导致网站不能使用,因此,服务器拥有良好的稳定性是校园网站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当然,还有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必然会导致服务器的温度上升,温度上升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散热、通风措施也要有所考虑。因稳定性不好造成系统坍塌的情况,比如:在学校进行全校性选课时,它所面对的访问者是全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访问,访问量过大,导致服务器坍塌。先进性是指使用目前最新的产品,从而提高服务器的使用年限,当然,这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例如,随着CPU的发展,可选用多核心配合64位处理器。 网络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图书馆网站的软件平台。软件平台的选择可根据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进行选择。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我国一般选用Windows系统的较多,虽然该系统费用与硬件配置较高,但其操作简单,管理服务器方便,维护成本低。Linux系统虽然费用低,硬件配置低但是其操作过程复杂。数据库有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网站较大,使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大的数据库。Dream weaver和Fronde是最常用的开发工具,可以优先考虑。例如,学校图书馆网站后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和Oracle。 2.3 网页的设计制作 一个网页的设计制作首先要考虑的是设计风格,一个良好的设计风格可以体现图书馆的风格特色。网站的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色彩、版式、图饰、文字等方面,在色彩的选择上,选用暖色调与冷色调相结合,避免使用单一色调,在版式上,可以采用主次分明、大小结合的样式。在图饰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以图书馆的图片为背景,使访问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图书馆的外貌。在文字方面,在突出重点时,可以使用大字号利用一些鲜艳、亮丽的颜色其他的适度选择。对于图书馆网站,要重点突出资源、服务指南,色彩搭配简单明了,让人感觉简单易懂,易操作。在设计风格确定后,要尽可能地根据校园网站的需求,利用有效的资源,制作出方便使用、高效运行的网页。 其次,首页也是至关重要的,访问者进入图书馆网站首先看到便是首页,它为访问者留下网站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首页的重要性。在首页的设计中,除了要考虑设计风格外,还要在一些细节上多注意,同时,也要考虑首页的全局布局,以网站的各级内容建立全面的链接结构,做到清晰明了,从第一印象上吸引访问者。对于图书馆网站首页最重要的是要设立检索指南,对于一个新进入网站的读者来说,如何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还要为与读者互动提供一个小空间,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 3 校园网站的管理工作 一个校园图书馆网站在制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校园网站的建设结束,还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在管理与维护时,需要做到管理人员分工协作、日常维护等工作。 3.1 管理人员分工合作 网站的管理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下设各个部门,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栏目,各部门相互协作,及时将网站的信息进行公布。这样分工协作可以使网站内容尽快充实起来,同时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3.2 校园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 首先,管理人员要对在网站上的资源进行审核,审核内容的准确性,要确保访问者看到的资源是准确的。并且要及时提醒管理人员资源,防止出现资源不及时、资源量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学位论文、期刊、报纸,这些都具有及时性,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读者的需求。 日常维护中最重要的便是对于网站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并且及时地进行维护。对于校园网站的安全漏洞有四种:系统瘫痪、篡改信息、网页挂马、控制入侵[3]。系统瘫痪是指黑客对校园网站系统进行攻击,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网页挂马是指黑客将病毒隐藏在网页上,在访问时,随访问者运行,窃取信息。想要使校园网站长久的运行,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进行防治计算机病毒、外来系统的入侵、以及内部用户的破坏。对于计算机病毒,可以使用一些反病毒软件,对系统进行检测,特别对于最重要的服务器,进而防止病毒的入侵。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在访客进行访问时,可以使用身份认证系统,允许有访问权限的访问者访问。其次,可以设置防火墙,通过使用防火墙,使不信任的网络进行隔离,进而确保其安全性[4]。但是校园网站防护的与攻击是双重的,有防护就会有攻击,因此只有不断地加强防护,才能更好地维护网站的安全,提高网站的使用年限。 为了在系统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的恢复,可在校园网站建设完成后,建立一些应急措施,例如,对系统进行备份,这样即使系统崩溃,也可以及时进行修复[5]。备份时,可以采用整体备份或部分备份,整体备份是指对整个系统的所有文件进行保存,部分备份是指只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进行保存。对于图书馆网站,大大小小的数据库很多,可以只备份些常用的数据,其他的慢慢恢复。 4 结束语 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是信息化时展的趋势,这在教育工作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校园图书馆网站的基本格局已经固定,但是,依然需要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为访问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这就需要管理者不断地提高技能,访问者不断地提高素质。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校园网站论文:基于后台管理的校园网站系统设计 摘 要为了保证校园网站的正常运行,必要的后台管理也是必要的。分析当前校园网络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功能更强大、管理更方便和访问速度更快速的可以动态交互的校园网站。 【关键词】数据块管理 内存管理 链路管理 设计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单纯使用静态内容的HTML写的网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校园网站的需求。校园的老网站,每增加一条信息,必须让懂HTML技术的人修改网站代码,然后再上传到服务器上。这样,对网站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做出来的效果也不好。因此,要开发一个功能更强大、管理更方便、访问速度更快速的可动态交互的校园网站。 1 整体设计 校园网站系统,后台管理包含基本设置、栏目管理、内容管理、链接管理、模板管理、数据块管理、数据库管理、管理员管理等功能。只要用户登录进后台,即可对前台的信息进行管理。 2 管理员模块设计 管理员模块负责后台管理员的后台登录、管理员的增删改功能以及信息的签名功能。 (1)后台登陆设计:后台登陆是关于学校网站系统的后台登录入口。 (2)管理员管理设计:管理员管理是关于学校网站系统的管理员进行管理,如查看、增加、修改、删除管理员,可对被信任者授权后台管理。 (3)信息签名设计:信息签名是关于学校网站系统的新闻条目信息进行签名。 3 数据库模块设计 数据库模块负责对网站所需的数据库表进行数据库备份、恢复和下载删除功能。 (1)数据库备份设计:数据库备份是对当前状态的数据库进行。 (2)数据库恢复设计:数据库恢复是将数据库恢复。 4 网站备份模块设计 网站备份模块负责对网站的代码进行备份、下载和删除功能。 网站代码备份设计:网站代码备份是对网站当前代码进行备份到服务器。 5 皮肤模板模块设计 皮肤模板可以对前台的背景风格和主页布局进行实时切换,以满足网站访问者的审美疲劳,增加网站访问者的新鲜感。 (1)新增皮肤模块设计:新增皮肤模板是添加一个已经做好的新模板,将新模板放到template文件夹下。只要将模板名称设为模板文件夹名称即可。 (2)皮肤模块管理设计:皮肤模板管理是管理当前存在的模板。 6 栏目管理模块设计 栏目管理模块负责对网站的主导航栏以及旗下的子栏目和下载中心、图片热点、新闻中心的子栏目进行增加、编辑、删除、查看栏目信息等操作。 栏目管理设置设计:栏目管理设置可以进行增加、编辑、删除等栏目管理操作。 7 内存管理模块设计 内容管理模块负责对已经划分好的栏目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等操作。 (1)管理学校概况设计:管理学校概况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学校概况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2)管理组织机构设计:管理组织机构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组织机构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3)管理师资队伍设计:管理师资队伍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师资队伍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4)管理本科教学设计管理本科教学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本科教学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5)管理学科建设设计:管理学科建设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学科建设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6)管理科学研究设计:管理科学研究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科学研究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7)管理学校文化设计:管理学校文化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学校文化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8)管理校友工作设计:管理校友工作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校友工作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9)管理新闻中心设计:管理新闻中心可以对主页的新闻类栏目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 (10)管理图片热点设计:管理图片热点可以对主页的图片类栏目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 (11)管理下载中心设计:管理下载中心可以对主导航栏下的下载中心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 8 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 数据块管理模块负责对数据块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等操作。 (1)管理数据块学校简介设计:管理数据块学校简介可以对主页的学校简介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2)管理数据块人才培养设计:管理数据块人才培养可以对主页的人才培养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3)管理数据块联系我们设计:管理数据块联系我们可以对主页和各栏目的联系我们内容信息进行管理。 9 链路管理模块设计 链接管理模块负责对友情链接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等操作。 管理友情链接设计:管理友情链接可以对友情链接的内容信息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管理等操作。 10 设计管理模块设计 设置管理模块负责本网站系统的各种信息进行设置管理。 (1)设置基本信息设计:设置基本信息可以设定网站的基本信息如网站名称、网站地址、网站LOGO。 (2)Banner配置设计:Banner配置可以设定网站主页和分页Banner资源信息。 (3)页脚设置设计:页脚设置可以设定网站的页脚底部信息如网站版权信息、地址信息、联系方式。 (4)主页配置设计:主页配置可以设定网站主页的相关信息。 (5)界面风格设计:界面风格可以设定网站分页的相关信息。 (6)在线客服设计:在线客服可以管理网站浮动客服的相关信息。 11 网站静态化模块设计 网站静态化模块属于网站后台部分,被设计负责配置是否启动本网站系统的静态化状态,以及生成本网站系统的静态页面。网站静态化技术,可以提升网站访问速度,提高网站安全性。 12 总结 本文研究了基于后台管理的校园网站系统设计,系统主要用到PHP技术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技术,客户端只需普通浏览器即可访问网站和后台管理网站,同时PHP丰富的技术,以及MYSQL能够实现各种操作,使得本系统的开发可行而且经济。 校园网站论文: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扁平化设计这个概念兴起于近几年,由于一些大型公司和组织在网页设计上都将风格偏向了它,所以扁平化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流行。如今这股设计流行风也吹进了校园。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高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高校也逐渐重视了校园网站的建设。文章通过对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改版前后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扁平化设计的具体运用,给其他高职院校校园网站的界面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扁平化;高校网站;网站;设计;建设 如果问时下网页设计的流行趋势,都能听到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这个概念。所谓“扁平化设计”所指的是抛弃那些已经流行多年的渐变、阴影、高光等拟真视觉效果,从而打造出一种看上去更“平”的界面。善于用颜色去鼓励用户探索。它是极简主义的直系亲属,不过更复杂和多样化一些,既兼顾了极简主义的原则又可以应对更多的复杂性;通过去掉三维效果,将锐度和清晰度融为一体。如今这股设计流行风也吹进了校园。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参与的“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改版前后项目的分析,简述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建设应用中的优势,为今后高职院校网站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 高校校园网站的发展概述 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带动了高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高校网站建设则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高校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的窗口,是学校进行形象展示、信息、交流沟通、招生就业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途径。早期的高校校园网站主要是起到信息的作用,但存在着布局单一、填塞信息内容过满;不重视色彩搭配;缺乏人性化设计等各方面的问题,可喜的是随着高校网站建设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制作精良的高校校园网站。这些极具特色、制作优美的高校网站也引领了其他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站发展总体滞后于本科院校,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专业设计人才的匮乏等各种因素有关,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力度的加强,高职院校在学院网站这块也渐渐重视,不断进行改版,近些年一大批优秀的高职院校网站异军突起。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优秀的网站几乎都应用了扁平化的设计风格,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官网也是应这股潮流而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版。 2 扁平化设计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站设计中的运用 在设计之初参考了众多国内高职院校网站,结合学院的自身特色,与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合,最终完成了整个改版工作。该网站于2016年1月正式运行,视觉效果较好,得到了用户的肯定(http:///webSite/)。改版前后的网站如下图1和图2: 整个页面采取扁平化设计,具体设计体现如下: 1)布局 扁平化设计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美术设计风格,所以在排版上尤为重要,讲究整齐有序、条理清晰,摈弃复杂的排版结构。原来的信息堆积,布局过分饱满、凌乱,重点不突出。所以网站在布局上精简,将原来复杂的“国”字形结构改为简单的三分栏,用大的颜色块来布局,改版之后将原来“快讯”、“公告”之类的栏目划到统一的中间信息栏下,一目了然。 2)中性之美和鲜明的对比 在扁平化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极为重要。由于抛弃了拟物化设计风格的渐变、高光等特效,只能使用纯色块来进行设计,那么在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上就极有讲究。为了能让使用者舒适的阅读,不造成眼睛疲劳或者其他不适感,设计师应尽量选择中性的颜色。也就是说,要避免使用饱和度过高的纯色,比如纯红、纯绿、纯蓝等颜色,因为这些颜色在展示的时候会非常刺眼,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在色彩的应用中,要注意颜色之间的对比,只有通过鲜明的颜色对比,才能迅速抓住使用者的眼球,让设计师的意图表现的更加明确,通常是通过亮度、色温、对比色、互补色等等手段来实现颜色的对比,应尽量避免使用参数相近的颜色,这样的颜色搭配会使阅读困难,甚至会造成使用者的极度不适。在新版的设计中,整个网站的主色调采用了饱和度低的蓝色,这种冷色调不刺眼,方便阅读。同时在一些小面积的地方诸如角色登陆的“教师”、“学生”等小图标用绿色、橙色等暖色系的色彩与主色形成对比,迅速抓住阅览者的眼球,使得页面活泼灵动。 3)极简贴切的图标 扁平化设计追求的是一切极其的简洁、简单,反对使用复杂的、不明确的元素。在设计扁平化风格界面时,特别是在图标的设计时,应该遵循极简原则。复杂的、含义模糊的元素将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这与扁平化设计风格直观、简洁的总原则是相违背的。只有采用足够简约的设计元素,才能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改版网站在诸如微博、微信等图标上都采取大众化的标识,一目了然。 4)更多的圆角 在扁平化设计中,设计师经常会采用圆角设计,以防止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深受使用者的欢迎。同样在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中,使用一些圆角图案,不但会使设计更具亲和力,也会让使用者更容易接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也符合大众追求圆润、圆满的心理需求。改版网站在一些小细节诸如“学生事务”的图标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圆角设计的原则,这种更具亲和力的设计使学生浏览网站的时候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5)字体的选择 在扁平化设计风格中,因为追求极致的简洁,力求最快速、最直观的表达设计者的意图,所以在字体选择上也是以简洁、清爽为标准。应采用通用的、笔画清晰的字体,避免使用字迹不清的字体,比如草书,特殊字体等,也应该避免使用已经不再流通的字体,比如古代甲骨文、篆体字等等(特殊用途除外)。对于中文字体来说,诸如雅黑、幼圆或者细黑等字体都是不错的选择,英文字体也是同样的道理。新改版网站菜单主要以宋体和微软雅黑字体为主,字体颜色则采取最简单又最突出的黑与白两色,使得网站的文字阅读起来清爽,不费力。 6)善用灰色、白色 黑色、白色和灰色在扁平化设计中至关重要,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色块,难免给用户以眼花缭乱的感觉。所以在有的时候,设计师为了突出重点,可减少色块的使用,而转由使用一种或者二种主要的颜色来突出主体,其他部门则通过灰色来表达。由于灰色与任何颜色都不冲突,所以在设计时,巧妙的使用灰色,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确的使用灰色,将使主体更明确和突出,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白色干净整洁,是最普遍的背景色,运用好白色可以提高整个网页的档次。改版后的网站在诸如“快速通道”、“公共服务”等小图标上未点击浏览时呈现灰色,而鼠标点击的时候则呈现与主色调蓝色的近似色,与主色调遥相呼应。而整个页面的背景色通过灰、白、虚图等方式淡雅的点缀,这些点缀不但没有喧宾夺主,反而将视觉点更加有效集中在屏幕中间,整个网站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对比。同时整站的设计也非常注重留白的运用,给浏览者充分的呼吸空间。 7)拟物设计的转型 对于原有的拟物设计风格,如果要向扁平化设计转型,那么只需要将原来设计风格逐一抛弃,分别去除描边、阴影、渐变、高光等等特效,让设计回归本原,用最简洁的几何图形和最清晰的颜色来表达设计者的灵感。在旧版网站中尤其是菜单栏的设计即是拟物化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加了诸多的阴影、高光等按钮样式效果。繁多的样式让网站的加载时间变长,在新版网站中则摈弃了这一设计,采用了扁平化设计之后,所有 的图标,菜单等栏目在设计时均将这些风格全部抛弃,经过测试页面优化达40%以上,加载时间大大缩小。 8)拟物设计和简约设计的和谐统一 扁平化设计取得了简约设计和拟物设计的精华,并将这些元素融合为一体,看起来既友好又亲切。通过展现清晰动人的界面来实现界面的友好性,类似于简约主义,扁平设计脱去了华丽的虚拟元素,只展现必要的功能。但它没有简约主义那样严格,所以合理得当的装饰与交互是必要的。在新版网站中,这种设计体现在诸如“快速通道”、“公共服务”等小图标上,当点击这些小图标的时候,小图标会进行旋转,这种简单有趣的人机小互动增加了页面的友好与活泼性。 3 总结 扁平化设计统一了简约设计和拟物主义的设计目的,有自己独特的可用性思想,它脱去了冗余的形式,代码简洁且有高适用性,适用于快速加载的网站。它在每一类应用上都能展现自己的美,不论是桌面还是手机屏幕,都能保持一如既往的清晰和适应,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犯错,提高了用户体验。 校园网站论文:浅谈校园网站安全防护 摘 要: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极大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校园网站作为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是学校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形式的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如何确保校园网站正常运行,已经成为校园网站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键词:校园网站 安全防护 安全威胁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部门的不断普及,各级各类学校都陆续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站,并且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将自己的网站与互联网相连接,基于互联网存在的风险,与其接入的校园网站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校园网站作为学校对外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学校权威消息的重要平台,其包含的学校财务、建设规划、教学动态、以及重要通知等信息是外界了解学校的主要途径。如果出现学校网站被非法入侵造成信息被恶意篡改、删除等网站安全问题,则会给学校网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校园安全正成为学校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校园网站安全威胁的来源 1.校园外部的威胁 通常校园网站建立并接入互联网以后,任何进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进入学校网站,浏览校园网站信息,而与互联网的连接就给外部非法入侵者提供了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到外部入侵者的恶意入侵。然而,虽然威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校园网站的运行过程中却缺乏应有的安全管理意识,许多学校在校园网站安全管理上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一般只是在学校网站和互联网之间简单设置一个防火墙,甚至有的学校连这个最起码的安全屏障也没有设置。这种对校园网站安全管理认识的不足,给校园外部的恶意攻击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2.校园内部的威胁 通常来说,对校园网站进行访问的通常都是校内师生,但是,由于校内访问人员中,多数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而且绝大多数也不是从事计算机研究的人员,所以,对网络安全的意识总体不高,如果他们的电脑成为肉机,被用着攻击校园网站的主机,那么,就会给校园网站的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有调查显示,在目前针对校园网站的恶意攻击行为中有超过半数的攻击来自于校园防火墙内,甚至有些大学生由于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为了显示自己能力出众,甚至会单独或者伙同同学一起攻击校园网站,更甚者攻击行为只是为了消遣娱乐。 二、校园网站的安全防护措施 1.提高校园网站安全管理意识 校园网站的安全防护首先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学校要注重对网站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时刻以高度负责的安全管理意识投入到网站的安全管理中去。 2.防火墙 在网络安全管理策略中,防火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对网络访问进行限制的方式,保护计算机不被黑客侵入,从而确保网络信息安全。通常来说,在目前的校园网站防火墙中主要有瑞星、江民、天网、以及APP等防火墙。为确保校园网站的高度安全,笔者认为,应该选用高性能的防火墙,以有效阻止各种高性能的扫描工具的嗅探和信息收集。 3.网关 网关之于校园网就像学校大门对学校的重要性一样,它是校园网站与英特网连接的出入口,对校园网站的病毒入侵必须要以此为路径。所以,在校园网站安全管理中把好网关这第一道关口,对于有效减轻来自校园网内部的安全压力有明显的效果。 4.服务器 配置高性能的服务器,独立设置WEB网站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WEB网站服务器只是提供互联网浏览服务,而数据库服务器只是对内网的某台指定主机提供访问服务,并且要设定用户名和密码,避免网内某台主机被作为肉机对数据库服务器发起攻击。数据库服务器不和互联网连接。 5.做好数据备份 在网站运行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不管是黑客入侵、认为操作失误还是计算机硬件损坏或故障,通常都是突然发生,往往会对计算机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破坏。因此,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网站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网站相关数据进行备份,将网站数据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作为网站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的主要内容。确保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网站信息数据不至于永久丢失,而是通过备份和恢复的方式保护数据,确保数据得到有效保护。 三、结语 校园网站安全防护是一个设计多方面的系统工作,它既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意识以及网站的软硬件设施有关。既是一个制度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专业技术型问题,在校园网站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作为网站安全的管理员,要从网站建设的前期设置一直到后期的日常维护都做到认真细致,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管理落实在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中,注重隐患排查,确保网站正常运行,为学校运作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学校方面则要将网站安全放在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来对待,从资金投入到人员培训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为网站安全运行奠定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音乐美探讨 摘要:基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之美以及园林美与音乐美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音乐凝固之韵和律动之美进行了简单介绍和探讨,以期增进人们对古典园林艺术的认识。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美;园林美;音乐美 就审美原理角度来看,园林和音乐虽属于2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和共通性,这在结构、创作法则、处理手法上都有所体现,从音乐艺术角度来理解和品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更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而且对现代园林设计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音乐凝固之韵 1.1园林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着相同的节奏和韵律 园林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节奏和韵律有共通之处,二者都集点、线、色彩、质感等效果于某一特定空间,继而营造出或是表达出特定的思想情绪、格调氛围,景观配置和音乐韵律的高与低、曲与直、完整或零散、严肃或活泼,都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配置,具体细化为各要素的布局,都是通过对局部的建构来达到整体的平衡,其中运用到的结合、对比等创作法则和艺术处理方法,都是通过形象思维产生的艺术效果,符合音乐艺术传递出的节奏和韵律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1.2古典园林音乐化的艺术处理和乐律性的景观编排 音乐艺术中有强弱、缓急、重复、高低、曲折、停顿等创作手法,这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也有所体现,如景观的高低配置能够在空间上产生层次感,内外配置能够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楼台亭榭便是园林艺术的停顿,这些都与音乐化的艺术处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走进中国古典园林,领会园林艺术巧妙的布局,仿佛间是在聆听一首让人赏心悦目的乐曲,换言之,游人是在音乐化的空间里行进。以苏州留园为例,该园虽小,却将时空化的艺术处理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别开生面,错落有致的空间体系赋予了整个园林丰富的色彩感和节奏感,仿佛是一首轻音乐,收放自如的艺术处理手法,让人叹为观止。中国古典园林在景观编排上更具乐律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时空的连续和变化上,都与音乐的节奏感不谋而合[1]。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音乐律动之美 2.1古典园林的布局章法 古典园林的布局章法可以分为动静交织、虚实相济、旷奥有度、曲直对比、大小相宜、开合聚散等6种表现方式,这些艺术处理手法的应用,赋予了古典园林一种音乐律动之美。动静交织是中国古典园林整体布局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体现为动静区域的划分,如可供游戏游赏的山水就属于动的区域,可供休憩坐赏的亭榭就属于静的区域,动静区域的划分根据园林规模的大小,各有侧重,通常规模较大的园林,游览路线比较长,且有回旋的余地,主要以动观为主,静观相辅,规模较小的园林正好相反。从整体布局来看,园林有动、静两大区域,这两大区域又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种景象混合交替,动与静也处于交替变换之中,使得园林的艺术结构就有了向音乐一样的动静对比和转换的律动之美。至于虚实相济,主要体现在近景和远景、景处和留空处的对比布局的关系上;曲直对比,讲究一个“藏”字,曲径通幽,方显其中韵味,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更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2]。 2.2古典园林的结构韵律 古典园林的结构布置都围绕一个“韵”字展开,“园韵”是园林的“魂”,也就是园林艺术的风度和气质,这主要体现在“独奏”和“协奏”2个方面:园林景观的“独奏”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重复、变化和齐一,这种节奏形式是音乐节奏的基本形式,但也常出现在古典园林艺术中,其中,游廊就是最有节奏的景观;二是层递,这种形式是由重复衍生而来,音乐节奏比例的层递与园林空间造型的层递极为相似,在艺术上是相通的,都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三是循环和回旋,园林结构也具有曲式结构中起、承、转、合的特点,这属于音乐性的循环和回旋,其作用于立体结构中,更富有音乐抒情的乐感。园林景观的“协奏”体现在“动”上,移步换景取得的观赏效果与音乐的流动性特点极为相似,游人在感受到各种景致之美的同时,仿佛是在聆听一部大型的协奏曲,具有浓郁的乐韵[3]。 3结论 艺术是共通的,具体体现为结构、创作法则、处理手法上的共通,园林艺术和音乐艺术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具有音乐凝固之韵,也具有音乐律动之美,虽然实现路径不同,但都遵循着美的法则,在艺术上都以实现美为目标。 作者:谢洁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路径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以儒家、道家思想等作为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不断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古典园林的意境。通过山石、水池、花鸟树木等自然元素,可以产生“小桥流水、荷花飘香”的意境;通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可以营造小巧精致、错落有致的环境;通过诗文、篆刻、匾额、字画等艺术品,可以增添园林的文化情趣,产生诗情画意的境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名、假山、树木、建筑物等都渗透着文人的人生态度,充满了诗情画意;自然山水、楼台庭院等都寄托着造园者的理想与审美境界,在有限的空间中表达着无限的思想情感与意境。可以说,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有格调、有品位的园林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具体表现 (一)理念上师法自然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中国人有着强烈的自然崇拜意识,在民族的长期发展中逐步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在哲学上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思想已深深渗透到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因而,古典园林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造园过程中设计师极力模仿自然,以表现和模仿自然山水本色为特色,并将文人雅士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等融入园林设计之中,用自由的方式实现建筑与山水花木的交融,体现生命的勃发自然生机,使园林之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刻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师法自然”却又不拘泥于自然,人工设计却又不留人工开凿痕迹,充分表现了设计者对自然山水的崇拜之情。在古人看来,自然山水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境界,园林之美不在于它的外在形式和对自然本身的模仿,而在于它体现了“返璞归真”、“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境界,以及通过感悟自然中蕴藏的道,体现设计者对自然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追求,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追求。 (二)文化上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国古典园林的沃土,使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生命力。我国拥有大量的、优美动人的诗词歌赋,这些古典艺术被广泛应用于造林中,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书法是一种有民族特色的抽象艺术,运用笔墨可以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蕴涵着生命力的、鲜活的艺术形象。书法艺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园林设计之中,在设计园林时将中国的书法诗词铭刻在园林中,既可以增添园林的诗情画意,又可以起到点景的作用,还可以使观赏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陶冶。“无文景不意,仅景景不情”,诗文书画在造林中具有润饰景色和揭示意境的作用,因而,也成为我国古典园林意境美营造的一种重要元素。 (三)建筑形式上顺其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亭、台、楼、阁、榭等,这些建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巧妙布局的,这些建筑融合在自然山水之间,给人以天然生成之感,毫无造作之感,这也表明了中国园林对自然的崇尚。园林中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美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意境,实现了建筑形式美与山水美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意境美。 (四)君子比德的思想 比德就是寓意于物,从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中体会人格美。君子比德思想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理念,也是古典园林意境美的重要表现。君子比德思想可以引导观赏者感悟园林的主题思想和品格,使园林拥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这些植物都象征着一种品质和性格,造园者抓住了自然形象的诗意特征,使这些自然形象具有了主观色彩,实现了融情于景、以景传情的目的,产生了余言未尽的韵味。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营构 意境是一个有着浓厚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古老的园林艺术清晰记载着时代的更迭与文化的嬗变。园林中处处蕴藏着诗情画意,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言,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因而,意境营造成了古典园林设计、建造的重要内容。 (一)用多种元素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多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将自然山水、花草树木作为造景的基本元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模拟、概括与艺术加工,实现“缩千里江山于方寸,一拳则太华千寻”的目的,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效果。在园林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人工造景让人产生广袤自然的意境,领略无限的空间。水体、山石、花木等是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水体是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妩媚而有灵性,常令人陶醉。园林中的山石不仅源于自然,还有着自然山石的形与神,古典园林也常常借助山石来抒发情怀,如在个园中就用不同的背景陪衬春、夏、秋、冬四种石头,以显示一年四季的景象。花木是古典园林空间环境建构的直接参与者,对园林景点的意境表达有着重要意义。如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周围有许多高大乔木与腊梅,在大雪纷飞的冬季,梅花与瑞雪交相辉映,成为欣赏冬景的绝佳之处。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与周围的山水、植物等相融合,能够形成完美的意境,如拙政园中的香洲就是一座画舫状的建筑物,三面环水,水中长满了荷花,能使人产生一种置身于画的感觉。中国古典园林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赋予自然更多的意境,使园林中的景物充满了象征意义。 (二)在暗示对比中营造意境 古典园林建造时讲究“欲露先藏、欲显故隐”,常用引导、暗示的表现手法,让人们按照游廊、小路、曲桥等顺序欣赏景色,使人产生一种空间纵深感。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都处于城市之中,空间面积较小,常用花墙、曲径、游廊等来扩大园林的虚化空间,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当游人循径而去时,会感到空间有曲有直、时放时收,犹如音乐中流动的音符。空间对比也是古典园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通过大小空间相连来以小衬大。留园的设计就用了空间对比的方法,入口部分空间狭窄、封闭,当走到园林之内就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此外,对比还表现为情趣对比,如相邻的、不同情趣的院落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三)用情感空间来营造意境 中国有着文人造园的传统,山水园林多为仕途坎坷的文人所建,这些园林的立意较高,表达着一种人格理想与审美情趣,有着借物言志的目的。如苏州的耦园中“耦”就有着夫妻同耕、双双归隐的含义;苏州的拙政园就取名于潘岳《闲居赋》中的“是以拙者之为政也”,表现了园主仕途不顺的宦海经历与自命清高的性情;吴江的退思园则取自于《吕氏春秋》中的“进则尽忠,退则思过”,这与园林主人任兰生的人生经历有关,任兰生因贪污而被罢免官职,回到故里之后建造了退思园,以表达自己的反思与忏悔。园林风景题名也是营造园林感情空间的重要方法,匾额、题记等可以反映出园林主人高雅的情趣与景观特色。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建筑群,就因远处的岩壑、附近的古松而得名,当清风吹入松林时,就会发出瑟瑟的涛声,正如康熙皇帝所言,“云卷千松色,泉如万籁吟”。在拙政园的远香堂上,环视四面景物定会有“香远益清”的感觉;登上绣绮亭,则“绮绣相展转,琳琅衾青荧”的诗句定会涌上心头。这些园林借题名点题意,产生的意境远远超越了自然空间本身,在情景交融中让人浮想联翩,感受那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它有着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以景传情的特色,并可以营造出千变万化的意境美。意境美是园林创作的灵魂,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艺术境界,没有意境的园林只是景物的堆积而已。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意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探索,有着陶冶情操、净化思想的作用。(本文作者:薛侠 单位: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 一、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廊有覆盖的通道称廊。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由可以步移景异。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一般来说,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会客之用,有用作宴请、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体情况而定,相互间不尽相同。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从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观赏面朝南,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景色明朗。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比。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前端有平?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由于防不能动又称不系舟。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但是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庄子说了“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所以它常是园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适世隐居之意。因为古代有相当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常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而他们的逍遥伏游,多半是买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间,岂不乐哉。所以防在园林中往往含有隐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而颐和园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北京颐和园既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而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园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须要有自然的趣味。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这中间建筑对意境的表现手法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园林意境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计成《园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而且是为了丰富意境的“因借”。凡是晚钟、晓月、樵唱、渔歌等无不可借,计成认为“触情俱是”。 “比”与“兴”。是中国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文心雕龙》对比、兴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兴”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中怡悦之情,油然而生。“比”与“兴”有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的方法。 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兽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筑,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吻兽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8条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条围脊的两端还各有合角吻兽2只,4条围脊共8只。这样加起来,就有大小吻兽106只了。如果再把每个殿角角梁上面的套兽算进去,那就共有114只吻兽了。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小兽能避火。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帝王的宫殿成为一座仙阁神宫。 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一种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4、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这是封建礼教在园林建筑布局上的体现。 5、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风格有异 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是搭建临时的建筑,称“幕屋”、“市肆”。花期一过,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建筑。 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的建造时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主,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巨商和当地官员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扬州园林在审美情趣上,更重视形式美的表现。这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风格不同,江南园林自唐宋以来追求的都是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圆风格。 四.结论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剖析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其造型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陪衬。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则成产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窒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 4、园桥。即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其位置和体形要和景观相协调。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广,桥宜较高并加栏杆,水面狭窄,桥宜较低并可不设栏杆。水陆高差相近,宜平桥贴水,过桥有凌波信步亲切之感,水体清澈明净,桥的轮廓需考虑倒影,地形平坦,桥的轮廓宜有起伏,以增加景观的变化。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5、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中国古典园林中,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形,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6、舫。依照船的造型建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物。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船头作成敞棚,供赏景用,中舱最矮,是主要供休息、宴饮的场所,舱的两侧开长窗,坐在里面有宽广的视野,后部尾舱最高,一般分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舱顶一般作成船篷样,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 7、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征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其造型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陪衬。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则成产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窒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 4、园桥。即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其位置和体形要和景观相协调。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广,桥宜较高并加栏杆,水面狭窄,桥宜较低并可不设栏杆。水陆高差相近,宜平桥贴水,过桥有凌波信步亲切之感,水体清澈明净,桥的轮廓需考虑倒影,地形平坦,桥的轮廓宜有起伏,以增加景观的变化。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5、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中国古典园林中,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形,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6、舫。依照船的造型建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物。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 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船头作成敞棚,供赏景用,中舱最矮,是主要供休息、宴饮的场所,舱的两侧开长窗,坐在里面有宽广的视野,后部尾舱最高,一般分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舱顶一般作成船篷样,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 7、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看现代酒店中庭设计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艺术体现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对现代设计也有着深远影响。文章介绍了现代酒店中庭设计的两种趋势,并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六个主题思想对现代酒店中庭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现代酒店中庭设计;现代设计 我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艺术受我国古代诸子思想和佛道文化的影响甚重,体现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园林艺术的长河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也正是在这种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浸染之下所逐渐形成,而我们不仅仅是要看我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更为重要的我们要看到这种美学思想对园林以外的现代设计产生了什么 性质的影响。 一、现代酒店中庭设计的两种趋势 现代酒店中庭设计是现代公共场所中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一个结合,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建筑师波特曼提出的中庭空间理论之后,大量的公共建筑比如酒店、旅馆、博物馆等空间里就运用了中庭空间理论,不管是哪种公共建筑的中庭空间里都大量的采用了绿化植被来营造一个室内环境室外化的特点,因此绿化植被成为现代酒店中庭设计的一个主角,而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酒店中庭也成为设计师费尽心思要考虑的重点,纵观国内的设计形式,总的来说现代酒店中庭设计朝着两个大的趋势发展,其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吸收,现代酒店中庭设计追逐西方酒店的设计方式,在植物的选择上大都采用外来植物品种,在设计风格上追求西方的华丽、规则的设计方式,使得酒店中庭呈现出一种异域色彩。其二,尽管异域色彩的酒店中庭设计成为一种潮流,可是这种设计风格却不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对古典文化的不断开发、研究与继承,现代酒店中庭绿化也逐渐受到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影响,逐渐出现了一种“园林式”的中庭设计,其主要体现在酒店中庭的植物与空间序列上,这样的酒店中庭设计宛然就是一幅中国古典的山水画:含蓄、合适、丰富。起初这种酒店中庭设计在沿海的广州地区发展较为迅速,然后逐渐传播至内陆地区。 二、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六个主题思想对现代酒店中庭设计的影响 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精髓在于意境,而意境的产生体现为六个具体的设计手法,这六个设计手法也可以说是五个主题思想,它们分别是指:师法自然,巧夺天工;以退为进,镜像万千;曲径通幽,步移景易;气韵生动,物我合一;无中生有,虚实相生。下面我就分别以这五个主题思想为基础来阐述现代酒店中庭设计。 (一)师法自然,巧夺天工 在中国古代造园的过程中,童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一为花木池鱼;二为屋宇;三为叠石。这里第一个要素指的是自然要素,第二个要素指的是人工要素,由此可见我国古典园林在布局上首先讲究的是自然美,“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标。”(余晓川:《中国园林艺术浅说》)。 我们以广州市的白天鹅宾馆为例,它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式园林酒店”,它的中庭设计体现了人类的自然价值观:其一,造型不一的本土植物,广州白天鹅宾馆里植物内容丰富,有天门冬、南天竹、棕树、文竹、兰花等,且这些植物很少人为修剪,而是根据每种植物的特性来配置,高低起伏,疏密变化;其二,自然曲折的水岸线,广州白天鹅宾馆水池岸线每个凹凸半径不等,长短有异,水中种植有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呈现出野生态的气息,与之迥异的是具有异域色彩的酒店中庭水体设计往往非常规整,水中常不种植任何水生植物而是配以喷泉雕塑与之搭配,显然为人工斧凿的痕迹;其三,有天然雕饰的石景,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代表的现代“园林式”酒店中庭的置石的造型要求也很高,虽没有古典园林里以“怪、透、漏、瘦”为显著特征的太湖石那样讲究完美,但作为室内局部的主景,它的艺术造诣要求更高。“一拳石则苍山千仞,一勺水则碧波万顷;层峦叠嶂,长河巨泊”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庭积石成山、跌水相置,这是对自然景观浓缩的模拟。 (二)以退为进,镜像万千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率也越高,用地的紧张状况也随之增大,南北造园也受其土地限制的影响,逐渐便产生了一种关于空间延伸的美学思想,这一思想即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张家骥《中国造园论》)用以退为进的设计手法产生镜像万千的自然生态的效果。 植物则在这一有限的空间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大量的绿化植物经过合理的配置才尽可能的创造出这一美学效果。以退为进其实就是为了改善空间的氛围,广州地区是东南部沿海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均用地相对紧张,因此人们无形中就产生了对于土地渴望,对空间的控制感,广州白天鹅宾馆的中庭设计正式在这一形式下孕育而生,广州白天鹅宾馆的中庭设计把古典园林的美学要素自然加以运用,我们可以清楚的从图1看到它中庭四周的回廊上种植有大量的天门冬,长长的枝条悬挂在楼层之间,对中庭四周的回廊进行一部分遮挡,设计师们除了在中庭的地面空间营造出高低有落的植物空间效果以外,还考虑到垂直空间的绿化布置,考虑到了人们仰视的效果,这样既让人能在高处俯视中庭的美丽景色,也能让人站在中庭的平面空间上仰视垂直的绿色景观让人浮想联翩,从而产生空间延伸的视觉效果,达到以退为进的美学目的。 (三)曲径通幽,步移景易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道德经》),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小径都很曲折,曲折的路面一是能够产生路径的动感美,其二曲折的路面还能够产生步移景易的效果。我们在江南的私家园林中就能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来看广州白天鹅宾馆,虽然受场地的制约,无法设置非常曲折的小径,但由于植物的疏密搭配,近景和远景的创造,一路观景也能产生步移景易的效果。我们从图1中可以看到植物主要集中在中庭两侧和假山处。游人从室内空间走到中庭空间,中庭的景致豁然开朗,远观假山跌水到假山脚下游人的视、听、触觉又是另一番感觉。对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酒店中庭设计则不太讲究这种“步移景易”的效果,中庭植物只是作为配景起到一个绿化效果。 (四)气韵生动,物我合一 在中国的山水画理论中,“气韵生动”为“荆浩六要”的第一要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气”,一是植物产生的“内气”,二是中庭景观所产生的 “外”气。 “内气”指的是植物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植物往往都是文人墨客因自己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栽种,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因此植物不仅仅只是悦目,每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梅、兰、竹、菊,被认为是清高雅逸的“四君子”,兰花则因孔子的“且夫芝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的诗句,被视为学者不追求名利的高贵品节;竹子因高直挺拔、中空有节、质地坚硬等特征,被人赋予“正直,坚贞”的高贵品质。再如莲花因“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经典名句,象征着文人不畏权贵的高贵品节。植物成为了自然有情观的一种体现,在中国人眼里植物就是感情和吉祥的化身。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里植物的选择也根据植物“内”气而来,兰、莲、竹、菊也成为了广州白天鹅宾馆首选的植物,兰花和菊花主要是以盆栽的形式摆放在中庭水池的两岸以及酒店室内空间,莲花则漂浮在水池上。 “外气”我们指的是水流动的韵律感,众所周知江南园林中水贯穿了整个园林,于是才有了“无园不水”的说法,可见水也是产生气韵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庭利用假山产生的地势高差设计了一处跌水效果,水的流动打破了整个空间的寂静,让人欣赏此番美景,参与此番美景,让人有身临大自然的感觉,达到物我合一的效果。 (五)无中生有,虚实相生 我们知道在围棋里有一项常识是“金角银边草肚皮”,即应尽量占据角地,想在中腹活棋是不明智的。我国古典园林里有许许多多的角点是来限制空地,再在这空旷之处产生活路来。现代的设计也受我国古典园林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在广州白天鹅宾馆的中庭,假山亭阁即是它的角点,换句话说就是它的焦点。把其它的地方留出来透气,让原本虚无的空旷之地产生美景来,我们可以把假山亭阁之处看作是水墨画里的黑色,而中间的空地可以看作是留出的白色,黑色即实,白色即虚,虚的部分往往更令人浮想联翩产生意境,这就是所谓的无中生有。不仅仅是广州白天鹅宾馆如此,受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庭设计也很多,它们大都采用一两颗高大的植物比如有毛竹、棕树等作为主景,这些高大的植物正是运用了无中生有的美学特点占据有利的角点而给中庭的中腹地区打开了良好的视野景观,让人观看过后有主有次、循序渐进。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的五点分析,我们逐渐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园林式”酒店中庭是如何孕育而来,酒店中庭设计不断被赋予文化的内涵,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随着时间的推进也逐渐朝着更精更细的园林景观特色发展以此来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作者简介:曾增(1985-),女,湖南娄底人,西南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设计与理论。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文人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前者重写意,后者重写形。中国的画家游名山大川,研究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领会在心,归来后于几案之间挥洒而就。这时候所表现的山水风景已不是个别的山水风景,而是画家主观认识的、对时空具有较大概括性的山水风景。因此,能够以最简约的笔墨获得深远广大的艺术效果,这种情况与园林艺术对大自然的概括、抽象从而获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十分相似。造园与绘画的创作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从立意构思直到具体技法全面借鉴于绘画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周维权认为中国古典园林被分为五个时期,即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也称快速发展期)、全盛期(隋、唐)、成熟期(两宋至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陈传席则指出中国山水画可分为:山水画的产生(魏晋时代)、山水画的停滞发展和突变(六朝后期至隋初,隋至唐初,唐中)、山水画高度成熟并居画坛之首(唐末、五代、宋初)、山水画的保守复古和变异(北宋中,后期)、抒情写意山水画的高峰(元)及派别林立的明清山水画等六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文人山水画在古典园林的转折时期产生并对成熟时期的中国园林风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黄长美系统地概括了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上的关系:“周秦以前,人民生活困苦,无暇作此类发展,待社会逐渐稳固之后,传统又以人伦政教为先,教诲人们:“卑宫室”、“居勿求安”(帝王苑园不在此限),故建筑和园林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绘画上也是如此,中国早期的绘画以人物动物为主体,直到魏晋南北朝之时,社会动乱,老庄思想抬头,才形成了山水画和园林产生的背景。至唐宋之时,文治武功均发达,山水画因而大盛,园林也日益普及,其后二者风格的发展,元尚写意,明趋秀润,均有相似的历程。当然山水画和庭园的发展并非全然吻合,抑或有相违相异的地方,然而因为二者需要的文化背景相似,义理相通,故大致发展趋势相近”。山水画的发展和变化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成为声势较大的独立画种;而宋元以降,人物画、宗教题材绘画渐渐淡出中国画坛。而以气势磅礴著称的宋元山水画逐渐成为绘画的主流。 宋王朝统一中国后,以崇文抑武为国策,对外虽屈辱求和,对内则造就了长期安定的社会局面,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社会的审美意识也渐渐移情于表现大自然的情趣,追求超凡脱俗的山水画中。 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北方山水画派宗师有李成、范宽等人。李成清劲,范宽雄伟。李成传派更广,著名的有郭熙、许道宁、王诜等人。另有来自南唐的僧巨然,则继承董源,专画江南平远山水,所谓”淡墨轻岚“,自成一体。苏轼作画,古木竹石,简练潇洒,又拈出”不求形似“和”文人画“等说法,在画坛上起了很大影响。宋徽宗赵诘,最喜爱绘画,他扩充了皇家画院,提高了画家们的地位和待遇。由他亲自构思设计的万岁山艮岳气魄恢宏,构思缜密。其艺术手法一改汉唐园林对于宏伟、壮阔、天然之美的单纯模仿,转向对于细腻、幽深、自然之美的高度提炼。自此以来,富有意境追求的景观审美已成为园林艺术的根本目的,而皇家园林也于此时完成从畋猎、游乐向自然、人文艺术创造的转变。 这时期绘画上崇尚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表达,我们可以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看到宋代文物昌明,蒸蒸极盛,千里江山,处处皆有园林,尽情享受造物之无尽藏,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街铺市肆,无不在门前、庭中植树栽花,不是园林,通于园林。 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论山水画的功能,在于“不下堂筵,生穷泉壑”以满足“太平盛世”的文人士大夫的“林泉之志,烟霞之侣”。造园艺术作为立体的山水画,“可行、可望、可居”所体认的也正是这一文人的高致。沈括《梦溪笔谈》以为山水画之法,要在“以大现小”“如人现假山”,而造园之法,自然也与山水画的构思经营一脉相通。所以,此时的园林不仅止于自然之美的追求,而且进一步突出了以园明志的人文气象。 如果说北宋山水画艺术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则以秀明、工致、优美胜。这种风尚同样潜移默化地出现在江南园林的构造中。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刘画工整,马、夏简劲或苍率,趋向又各自不同。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的作品往往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出发,以少概全,言简意赅,隐现参半,以少胜多。画卷上常表现的主题,也被嫁接在园林中,“柳溪归牧”“风雨归舟”“秋江暝泊”“云关雪栈”等等画题,也就常被用来作为构园造景的素材,以体现园林意境情趣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这种对景造意转入自然写意,抒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寓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完美于一体的追求,正是他们的美学特色。 这一时期的园林对于景观极尽雕琢,无论在技巧和结构的处置上,毫不失严谨和睿智的作风,对山石、楼台、亭榭的布局构思上都极具匠心,以茂林修竹山清水秀的湖光山色为描绘对象,呈现出桃李争妍,山峦叠翠,青山渺渺,水波漾漾的园林景象。 明清山水画艺术追学宋元,独创一格。后世并称“二石”的僧髡残,僧原济的山水画,别开生面,雄奇纵逸;朱耷山水,源出董其昌,变为崎险。 明清园林继承宋元文人山水园林求意境求形势的特点,使山水意境与园林意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画卷中的奇、险、怪引入叠山、引水、凿石、飞瀑等之中,具有曲折、得宜、借景等特点,置园林如立体的山水画卷及自然的画廊中。 此时更多的文人画家参与了园林设计与造园实践,出现了一大批既善长绘画又是文人的造园家,如计成、张南阳、米万钟、张涟、石涛等。使造园艺术染上了浓郁的文人色彩和诗情画意。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摘要】被誉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绚丽瑰宝,其发展也离不开山水画的影响与推动。中国古典园林更是与山水画合称为“姊妹艺术”,由此可见二者间的密切联系。在新时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现代园林创作的发展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山水画的视角入笔,从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及创作手法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联系进行阐述,对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念;创作手法 一、创作背景 (一)历史渊源 综观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这二者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先秦两汉时期,山水画尚未出现,此时缺乏二维理论支撑的中国古典园林,也处于探索萌芽状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山水画意趣理念的出现促成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以意趣欣赏为主的私家园林的涌现。唐以后山水画迅速发展,以其多姿多彩的风格充实了古典园林的艺术源泉,山水画更是为画坛之首,于唐末至宋初进入到高度成熟期。与此同时,山水画于北宋中、后期进入变异期,抒情写意山水画成为绘画的高峰。而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与山水画相互对应,相继出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而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又反作用于山水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因景成画”的造园艺术传统。由此可见,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历史渊源之密切。 (二)画家的双重身份 圣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谓追求山水为追求良好的德行,一些文人画家亦以园林为载体寄托个人情怀,而亲自参与到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去,以二维的绘画理论支撑三维园林的创建,使古典园林充满“诗情画意”,达成“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效果,具有独特魅力。如辋川别业“水墨渲染”,艮岳“括天下美”、退思园素净淡雅、狮子林清淡简远……诸多种种难以尽言。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文人画家在古典园林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山水画稿为建园粉本,山水画论为造园理论。画家的双重身份在无形中极大地推动古典园林发展进程。 二、创作理念 (一)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古人构园置景,以立意为先。立意即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而得出的主题思想,在绘画中体现为对自然的艺术概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园林中则表现在对自然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由此可见,这二者在表达主旨上的一致性,都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崇尚自然而妙造自然。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画家将胸中意气赋予笔端,于挥毫泼墨中展示自然山水的灵气,在抒情达意中揭示自然风光的美妙,达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效果。同时,造园之理与绘画之道极其相似。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是一幅壮丽的三维风景画,“虽由人造,宛自天开”是每个园林设计师的艺术追求。在传统自然观的影响下,古典园林将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显得浑然一体,呈现自然的质朴美感。 (二)营造“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的共同艺术追求,营造“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亦是这二者所关注和实际运用的内容。山水画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享受,以“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的绘画手法,于挥笔自如中表现造化自然的生动气韵,于描绘有致中展示自然的理想图景。山水画的创作,并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而讲究发散思维,充分利用想象力,于无形的空间中显示出有形的独特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在绘画中,既描绘自然景物,又寄托个人情思,充分利用自然景物进行巧夺天工的布局,创造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独特意境,使身之所容、目之所瞩,即意之所游。古典园林建造中亦如此。园林的规划设计充分吸收了山水画中的艺术源泉,“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中”,古典园林的意境不仅体现在自然的原有景物的格局中,更是体现在对细微之处的精确变动,哪怕一树、一花、一水、一草的细小摆动,都蕴含着特殊的美感,体现着园林设计者的缜密思绪,形成一幅有机和谐的构图画面,浑然一体。 三、创作手法 (一)虚实结合、有无相生 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中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古典园林中,格局为实,画景为虚。在山水画创作中,山为实,水为虚;景为实,物为虚;近为实,远为虚……在此不一一而论之。山水画的画面层次表现离不开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如画面中会有留白,此处的“留白”表面上为虚,其实为实,以无的空间描绘出有景的画面,虚实中自为一体,不着点墨,而意味悠长。在园林建筑中亦如此。作为三维的物化形态,古典园林亦借助“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表现手法,构建一幅壮美的三维立体画。在山水景致中,山实水虚;在颜色搭配中,亮为实暗为虚;在排列布局中,密为实疏为虚。依据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对自然山水的真实展示中,也有意识地呈现出虚幻的景致,以求得以假成真的效果,给观赏者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主次分明、动静有序 绘画之道与造园之理有其相似的成分。在山水画中,画家往往注重格局的分布排列,力求与自然融为一体,洒脱自然,妙不可言。绘画者将自己对壮美山川的主观意识聚以笔端,辅以个人的情感,探究自然的特征,构建整体的和谐统一之美。古典园林的设计中也遵循山水画讲究主次分明的布局特点,高低有致、错落有序。在建造中依据原有地形基础,而进行有意识的修整与规划,对自然进行概括展现自然的美感。中国古代匠人利用独具特色的理景手法,动与静、高与低、远与近、俯与仰,各种手法层层递进,甚至于不同植物的配置也暗含着时季的不同变化,在纷繁杂乱中蕴含着错落有序的韵味,在园林营造中推进层次空间的变幻。画面的内容与园林的整体构成要素具有一致性,“择成馆舍,舍构亭台”。顺应自然之势,布局山水之利,参差有致,构建和谐的共生之境。 (三)小中见大,咫尺山水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都采取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于咫尺中再造乾坤,于有限中揭示无穷。正所谓,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在山水画中,有些具有极高艺术修养的画家甚至“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张薄薄的画纸已装载厚重的自然之万物。在有限的画纸中,借助对山石、花竹、流水等自然美景的描绘,赋予画面鲜明的主题和美感,看似平凡之景,实有不凡之韵味。同时,山水画又往往为古典园林的建造提供一个理想状态的规划蓝图,是其理论指导的来源。人们追求“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故古典园林设计中遵循山水画的小中见大的特点,人工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使自然美景几乎全聚集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从而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山林之乐”的效果。古典园林在山水画的写意风格影响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建筑技巧和增添人文内容,将自然意趣浓缩在这“咫尺”的建筑中,以小见大,意味无穷。 C上所述,山水画艺术形态的不断发展也在无形中推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趋势,为其提供理论支撑,使古典园林朝着重写意、贵意境的方向持续发展。山水画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想模式,古典园林又是山水画的物化形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和谐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来进一步探讨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这二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将是不变的主题。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论中国古典园林构景处理中的主从原则 杰出的艺术家善于运用巧妙的手法将事物联系在一起,从中获得一种和谐的效果。这就是他们善于处理主从与重点的关系,达到了多样统一。多样就意味着变化,园林中的花木、水景、亭榭、叠石等构景元素以及巧妙的构景手法构成了丰富的变化,但如何在园林构景处理中建立良好的主从关系以达到统一则更为重要。 主从原则在古典园林构景处理中的普遍运用 对于小型园林如寄畅园,将其划分成四个规模大小和景物的丰富程度都不同的院落,其中位于秉礼堂前的庭院不仅地处仝园中心位置,面积也更大,四周山石环绕、花木葱颖,在视觉和心理上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成为仝园的重点;中型园林如苏州的怡园,全园分为若干景区,其中藕香榭是其中最大的庭院,坐落在水池旁,相互衬托,烘托出景区的主体地位;对于大型园林而言,如北海,它并没有像寄畅园和怡园那样刻意突出某个景区以求得主次分明,而是借助大型园林特有的丰富的地形变化,选择高地建造建筑群或风景点,如琼华岛和岛上高大突兀的的白塔,可以通过它俯览全园,从而起到很好的控制全园的效果。 由此可见,主从原则在中国古典大、中、小园林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但由于规模、地形的原因,具体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下面就详细分析这些具体运用方法。 主从原则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轴线处理 轴线处理的方法,是将主体和重点至于中轴线上,利用中轴线对于人视线的引导作用,来达到突出主体景物的目的。最典型的是北海的画舫斋,由于画舫斋是行宫,因此主体建筑群必须保持严整的中轴对称布局,正方形水池的轴心正好与全园的中轴线相吻合,围绕水池设置建筑,产生出一种明显的向心作用,加之方正形态的强烈对比,从而使全园正院主景重点突出,不显呆板。 (二)主景抬高 对于特大型的皇家园林,主体景区必须有足够的体量和气势,增加主景区的高度成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是颐和园,万寿山是颐和园中的高地,佛香阁便建立在万寿山上,利用山的高度增强了它作为制高点的控制力。与此同时,昆明湖宽阔的水面降低了视点,与高大的佛香阁形成鲜明对比,有力的烘托出佛香阁作为制高点的宏伟气势,从而增强主体景物对于全园的控制力。 (三)几何中心 利用园林区域的几何中心在中小型园林中较为常见,这些园林面积较小且形状较为规则,利用几何中心可以很好的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如怡园和留园。对于大型园林来说,园区的边界模糊且不规则,很难确定具体的几何中心。鉴于此,大型园林多将主体景物至于园区的构图重心,如北海的琼华岛位于园东南水域,岛的面积比较大且建筑密集,成为全园的重心所在,加上高高矗立的白塔,起到很好的控制全园的作用。 (四)循序渐进 中国古典文化有欲扬先抑的思想,即通过抑来达到感情的升华。这同样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手法。相对而言,配景多采取降低、小化、侧置等方式配置,纳入到统一的构图之中,形成主从有序的对比与和谐,从而烘托出主景。典型的如留园,其人口的地方十分狭长、曲折、封闭,人在其有沉闷压抑之感,但当走到主体空间时,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开始的抑使随后的扬更为强烈。 中国古典园林主从原则的思想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者多是一些文人如画家和学者,一些优秀的画家在设计园林时,将绘画的理念和手法运用到园林的创作中去。所以,中国古代画家所尊崇的主从统一的思想,也渗透到古典园林设计中去。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明代画家文征明。他的作品《真赏斋图》以其简洁的构图,突出的主体,不知不觉中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山间的庭院和人物,显示出画家杰出的整体把握能力。 这种思想和能力也在他设计的园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苏州的拙政园,拙政园属大型的私家园林,它不能简单的以园林某个独立的部分作为全园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文征明将其高超精妙的绘画思想融入其中,在重点的景区将强调的范围更为缩小,形成了重点中的重点,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个拙政园分东中西三个部分,中部为全园的重点,其中远香堂虽是园中最大的庭院,但景色却不如南轩以西以水景为主题的景色更富有变化,远香堂以东的景色相较于南轩也显的较为平淡,由此可见,南轩便是中部景色中重点中的重点。通过对于中心景区的巧妙规划,使整个园林虽然面积很大,但重点突出,富有层次感和整体感,让人印象深刻。 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借鉴意义 随着功能的扩展以及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现代园林逐渐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融合起来,这就导致现代园林构景元素相较于传统园林更为复杂,如何使其呈现出良好的主从关系,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和理念中获得启发。例如中国古典园林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通过有意的设置序幕来引出主体,达到高潮。现代园林同样可以使用这样方法,营造自然到人工的过渡性空间,使整个园林通过自然的过渡突出主题。 总结 综上所述,主从原则源于中国古代绘画的思想,并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之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不仅应当遵循这种原则,更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精髓在现代得以传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浅析 摘要:纵览中国古典园林之大观,从源于自然山水的皇家园林,到后期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园内景观,曾引得无数文人望景抒情,驻足留墨。本文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从造园缘起、元素和手法三方面,基于时间和空间纬度的造园缘起,结合山之瑰丽、水之灵动、筑之精巧、植之多彩四个造园元素的特点,总结出对景、障景、借景、框景等造园手法。文章最后指出,因地制宜、主次分明、以人为本、巧于组景的设计理念是造就中国古典园林这一艺术奇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艺术 拙政园 一、引言:园林之美,师法自然 提到“园林”,相信多数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类似的画面:一方绿土,山水相间,或曲径通幽,或亭阁林立,“园”、“林”二字字形字义尽显。而在众多形式的园林中,浸润着悠久汉文化的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园林、乃至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观。有那绚丽恢弘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也有那精巧雅致的私家园林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之绚丽,已不知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在园内驻足观赏,以景为题,以文会友:“疏影横斜水清浅”之轻盈,“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幽然,“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含蓄……细数起来,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中国古典园林,也是承载着华夏文化的自然瑰宝。 园之景色,虽变幻无尽,然无外乎是在时间的变迁中,由基本的造景元素经由特定的造景手法组合揉捏而形成。池水、假山、建筑、植被作为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配合得当的布局原理与造景手法,方筑就了拙政园这般的园林经典。 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浅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拙政园坐落于古城苏州东北角,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首,拙政园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走进拙政园,就仿若走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教科书。笔者怀着对园内奇观的憧憬,通过实地走访,试图从缘起、元素、手法三方面,揭开这座江南园林的神秘面纱。 (一)造园缘起 1.历史演变 拙政园为明王献臣官场失意还乡后所始建,其名取自晋潘岳所著《闲居赋》:“筑室种树,灌园粥蔬,此亦拙者之为政耳”,暗喻园主向往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生活之意。然而,不似园名之淡然平和,而如园主仕途之坎坷,拙政园也屡经易主:藩王吴三桂、忠王李自成、巡抚李鸿章……遍历沧桑,如今之拙政园,其明代建院伊始容貌仅在中部尚有留存。园主友人文征明曾在此园落成后绘制《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画中之景现也多难寻其踪。 2.空间格局 几经易主,分分合合,经历数次重建与修缮,原先浑然一体的园林景观也屡改屡变,演变为现如今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多为近代根据《归田园居记》重建,已非原貌,多以平岗草地为主,具有开朗明快的田园风格;中部为全园之精华,山水交融、建筑处理、植物配置与庭院布置均显雅致精巧,尚可窥见些许明代遗风;西部则建筑华丽,布局稍拥挤,较东、中两部分而言,清代景象及韵味略显浓重。 (二)造园元素 水体为灵魂,山石做骨干,建筑为主题,植物做点缀。水、山、筑、植四大造园元素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拙政园层次丰富、步移景异的园林空间。 1.水之灵动 江南水乡,因水而兴。拙政园也因水成园。全园面积约六十二亩,水域面积即占到其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园内水路萦回,岛屿间列:东部的一弯清流,中部的开阔水域,西部的幽然曲折――既不乏化整为零的水池溪流,又有主题突出的大面积水景。“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水之灵动,构成了拙政园成园的主体灵魂。 池水营造上,造园者因地制宜,借助场地原有地势低洼多水的特点,参考自然水系形态并予以加工,形成园林与会曲折的水体形态,一览不尽,是苏州园林内分散理水典范。池塘、小湖泊、溪涧等多种水体形式环绕园中,结合场景主题辅以独具特色的山石、建筑、绿植,使得水体营造疏朗自然,源远不尽。 2.山之瑰丽 “叠石造山”是中国古典@林中常见的造园手法。山体空间的营造,不仅可使园林内形成高低错落,竖向空间层次丰富的景观界面,也可起到分隔空间、设置观赏景点的重要作用。若说水为拙政园的灵魂,则山石则形成了拙政园的骨干。 拙政园内共有九座假山群。中部园林开阔水面上叠有两座主体山石,构成整座园林的制高点,四周水面被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溪涧串流其间;山顶建有观赏亭,与四周水面交相呼应。东部园林与西部园林另有大小山体七座,有的通过点植几株高达乔木,增加了山势;还有的形成小丘,点缀在庭院之中,塑造微地形,并结合植物配置形成园中主要的景观,不仅使得竖向变化丰富,营造出丰富的天际线的同时引导着游园者的视线。水面、山体、植物、建筑、天际线间通过山体分隔空间自然过渡,山水相依而又妙趣横生。 3.筑之精巧 作为住宅建筑向园林的延伸,园林建筑通常承载着观赏性与功能性的双重属性。经过历朝历代时间的洗礼,拙政园内部的建筑也呈现出风格多变特征:既有临水而建的观景楼阁,傍山而设的亭台榭宇等小体量观赏性建筑,又有厅堂、园中园等大体量功能性建筑。建筑布局整体呈现由南至北的序列变化:南部建筑体量大、密度较高,实用性强;而北部建筑体量小、密度较低,观赏性更高。根据环境与造景需要,建筑也呈现出丰富的建筑形式:四面为厅的远香堂、氛围清幽的听雨轩、见山楼旁的爬山廊……厅、堂、轩、馆、廊等多样的建筑类型贯穿院内,共同构成了园内淳朴整体的建筑空间。 4.植之多彩 “园林”之“林”,乃园内之植被群落形成之景。不似山石障景的“密不透风”,植被后隐藏的园林之景,多有“若隐若现”之朦胧美。拙政园内四时之景各不相同:春之盎然,夏之浓厚,秋之明亮,冬之淡雅。不同时节的植被在季节交迭更替下,绽放着自身的勃勃生机。 时间维度的变化为园内植被景观定下色彩转换的主基调,而空间维度的交融则为园内花草树木构建高矮错落的视觉美感提供可能。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生植物……不同物种的植被在造园者的手下,或垂柳岸边,或草木幽深;或荷塘浮萍,或花团锦簇。山水建筑,因植被点缀而虚实相接;场所意境,因植被配置而鲜活多彩。 (三)造景手法 四大造园元素构成了拙政园园林景观的主体空间。而运用丰富的造景手法,充分整合并发挥各元素特色,在有限的空间内构造并创造妙趣横生的无限空间意识,这是拙政园造园史的又一艺术成就。拙政园的造景手法丰富,粗粗品来,大体可分为对景、障景、借景、框景四大类。 对景,多为运用轴线关系确定造园元素的主从关系。拙政园内的对景多见于主体建筑之间,随着曲折的平面,在游客正前方徐徐展开:由四面厅远香堂向北面远眺,西山之上云蔚亭跃然眼前。亭堂交相呼应,悄然入画。 障景,屏障景观之意,又做抑景。中国传统文化多中庸含蓄,见之于拙政园――经过园门入口假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遮掩,暮然窥见园内一弯池水“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朗新奇。藏景障景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引导游赏者视线变换的同时,也为游园景致增添新奇有趣的观赏效果。 借景,《园冶》所赞“园林之最要者”,在加强空间联系时突破场地限制,无限延伸空间境界。拙政园内的借景,不仅有远借北寺塔深远的倚虹亭,有邻借荷花柔情的荷风四面亭,也有巧借松枝苍然的松风水阁。远景、植物、声音……借景内容之丰富,使得拙政园园内院外空间气氛巧妙结合,相映成趣。 框景,通过有意识的设置框洞结构,引导游人赏框内之景。拙政园内方亭上的圆洞门、漏窗等,均采用框景的造景手法,使园景产生绘画般的艺术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漏景、点景等在上述四类手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其他造景手法,在此仅选取四类拙政园之主体造景手法稍作阐释,余下暂且不表。 三、结语:因地制宜,巧夺天工 朝代更替、时代变迁,岁月并没有洗去拙政园原有光彩,相反,历史的沉淀和文人墨客佳句点缀,更为拙政园园林景致增添了厚重与幽韵。虽为私人建造而成,但如今的拙政园,早已成为一个开放的公共园林,成为苏州的形象代言之一。@林之美,师法自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杰出代表,拙政园因地制宜、主次分明、以人为本、巧于组景的设计理念贯穿其造园始终,其深刻的造园文化、精湛的造园艺术、丰富的造园意境表达也引领这座私家园林走向公众的视线,使之成为现代园林的学习典范,接受世界的关注与赞叹。 (作者单位:杭州第四中学)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色彩组合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的古典园林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现代景观学科的规划设计上,还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景观理论体系。同时,在很多作品上,受西方影响过重,缺乏了景观设计的民族性特征。针对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对于视觉冲击理念的重视,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与手法,通过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色彩的常用搭配与综合应用的分析,寻找出符合于中华民族景观审美要求的色彩应用形式,是对于古典园林文化继承与发展十分有效地手法。同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与手法,综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现代景观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应该具有积极地意义。 [关键字]:古典园林;色彩;组合 [引言]: 中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科,植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情怀,融合了大量的国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先进理念。与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咫尺山林的方寸之间精致繁琐的设计不同,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强调在大尺度大范围的空间中,以简单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快速形成景观美学与景观生态学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与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相比,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价值观念、判断尺度、实践范围、专业背景和理念方法上都有了极大的扩展和变化。 相比起步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学,国内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真正的高速发展应该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年的时间内,但依托辉煌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还是创造出了很多中国特色的景观规划作品。在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下,讲中国古典园林中优秀的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之中,应该是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特色之路。 1、研究综述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中国聚居环境建设的不断扩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景观作品涌现出来。在这些作品中,有古今结合的典范,但也有很多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中国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还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框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深受美国景观学的设计理念,于是,现代景观作品很大程度上缺乏了民族的特色。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现代景观学科的规划设计上,应该还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景观理论体系。起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城市公园运动中页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力求达到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色彩作为对于视觉形式最强烈最直接的刺激,对于视觉形象跟环境行为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对于整个景观设计作品优劣最后的评定,应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1.2研究目的 通过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色彩在相互之间的组合形式上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结合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念,讲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优秀设计元素加以概括和凝练,运用到现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去,以期创造出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特色的现在景观规划设计的优秀作品,这正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图1)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景观学科背景下,中国的园林营造已经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方案的竞争中,常常在与国外景观事务所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现在的景观作品,过于西化,缺乏了民族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古典园林中设计元素的提取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应该是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冲破枷锁,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 1.3研究范畴 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对于景观色彩组合的分析与探讨,研究范围主要针对成熟期的经典的古典园林作品。主要针对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展开。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经两千多年的延续性发展,终于在清朝中叶达到了她的鼎盛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北京地区的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京城的西北郊,在这儿,筑山理水,连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颐和园处在中间的位置,是几个园区连接的枢纽。同时颐和园是这里面最晚建成的,属于真正集大成者,乾隆将他全部的景观修养在这山水之间尽情展现,应该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意见艺术与技术并存的作品。 江南的私家园林,风格较为相似,个人认为留园属于这其中之冠,在咫尺之间,讲空间变换运用到极致,在色彩上,结合光影的变化,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境界。 1.4研究方法 在具w问题的研究上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际考察中的感受结合相关的环境行为心理的理论加以概括与凝练,最后形成几种色彩组合形式与其所产生的心理感应,这应该是问题研究的具体思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大致遵循如下的步骤: (1)实地考察同时搜集相关的资料,整理图片与文件(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所使用图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2)对于实际考察中所形成感受,结合图片、资料加以总结 (3)得出结论报告 1.5研究框架 2、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景观也被带动而急剧建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色彩应用的杂乱无序,使得各地区的景观建设缺乏个性。在景观色彩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相对空白,缺乏指导性的原则与法令。同时,由于过多的引进美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文化,在某些方面完全舍弃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理念,由此而产生了没有的地域差异性很民族特色的景观。民族景观文化中的色彩应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美国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方式所取代。(图2) 在国外的城市与景观建设中,日本在这方面做的较为出色。早在1981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对于城市中的色彩应用,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设计,2004年的《景观法》,更是法律形式规定城市建筑环境与色彩的典型代表实例。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与学科发展环境的状态下,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与手法,通过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色彩的常用搭配与综合应用的分析,寻找出符合于中华民族景观审美要求的色彩应用形式,是对于古典园林文化继承与发展十分有效地手法。同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与手法,综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现代景观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应该具有积极地意义。 3、基本理论研究 3.1色彩的基本理论 对于色彩的应用于变化,本质而言,是对于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因素的变化应用。色相是区别色彩最主要的因素,是色彩对于视觉的直接冲击,有色彩的三原色相互叠加组合而成。明度是对于色彩亮度的修饰,不同明暗程度可以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而纯度更多的是对于色彩的饱和程度的修饰,其结果形成的是色彩的鲜艳或者纯净程度。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对视觉形成冲击作用,最终产生了缤纷的色彩世界。 3.2色彩组合形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的古典园林,产生于商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在清朝中叶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在造园的理念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的是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于是,自然的色彩在整个空间中占据了主导大地位。造园要素主要由山石、水体、植物与建筑构成,在园林的营造中,建筑往往依附于整体景观规划之中,山石的灰或黄,植物的苍翠,水体的淡蓝色,往往是整个园林空间色彩构成的基础,自然的颜色在园林营造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图3) 中国的古典园林,依据风格因素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以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最为出名。江南的私家园林,是咫尺之间营造古典园林空间意境的典范,强调的是“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的营造手法;北方的皇家园林,则是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营造,强调的是真山真水的意境,在大自然的环境背景下,依山就水,山环水绕,将自然美与中国古典的园林意境结合到了极致,应该是辉煌的东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在营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创作手法与表现形式,对于后代的景观创作于营造,应该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作用。 就风格而言,北方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是典型的代表之作。皇家园林园林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中营造,强调真山真水,于是山体的绿色和水体的蓝色,形成了主要的色彩构成,其间有建筑和金黄琉璃瓦面和朱红建筑主体的衬托,整个环境大气和谐,彰显皇家气派。江南的私家园林,往往处在高深的院墙的环绕之中,整体空间较小,便在抽象化的构筑之间做文章,对于山川与水体的凝练与概括,整体色彩朴素、雅致、天然。两者也就分别形成了中国园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区域色彩风格。 4.实践研究 4.1颐和园 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最后的大手笔,颐和园可谓是皇家园林艺术手法设计的集大成者,乾隆在北京城的西北郊,依万寿山和昆明湖之势,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创造出的是意境丰富的古今艺术与技术的大成之作。颐和园应该是最适合与对于色彩组合的分析研究,以期概括凝练。 万寿山昆明湖区域,是颐和园景观区域的主体,是整个园区色彩搭配的中心环节。昆明湖面积广阔,湖面的蓝绿色与天空的蓝色遥相呼应,形成的是强烈的基底色调,但由此也带来了整个区域环境较为平淡,于是采用堤坝和岛屿的形式进行分割,区域的空间层次性得以加强。在色彩方面,用反光性较好的白色作为铺装和假山配色,结合灰色建筑与清翠的柳树,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万寿山方向有很强的观赏性。(图4)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景观核心分布区域,对于山的处理,在其间广泛种植松柏 一类的植物,以茂林形成的是深绿色的图底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之间,进行的是山体空间的布置和建筑空间的营造,很容易形成突出的效果。(图5)皇家园林讲求轴线关系,在万寿山的中心区域,自下而上的建筑空间组合,形成的是统领整个景区的建筑轴线,通过阶梯式的上升,在佛香阁的位置达到空间变化高潮。整体的前山建筑群,形成的是朱红色的建筑主体色彩,与背景色对比明显,加金黄琉璃瓦屋顶,配以绿色的边缘修饰。在深绿色植物的背景衬托下,色彩突出,有很强的对于整体景观区域的控制感。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的附属建筑区,屋面形式不再采用金黄色的形式,而以绿色代替,与周围环境较为协调一致,同时,在屋顶色彩上,也是对于明度和纯度都相对较高的金黄色的突出。(图6) 后山区域有很多独立园区,在造园风格上一改前山中轴对称的风格,尺度变小,具有更强的亲和性,很多都是单独形成园中园的形式。在空间风格上,与江南的私家园林相近,在私家园林中一并分析。 4.2留园 在造园艺术手法的应用方面,江南的私家园林做的同样优秀。由于是在小范围的尺度进行山水空间的营建,不可避免的会跟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相互之间的协调处理,园林与周围环境无论是在空间组合还是在色彩搭配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留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最高峰r期的杰作。在建筑的空间形式以及色彩光影的变化上,当推江南园林之冠。就整体而言,可分为中部、东部、北部和西部四个景区,每一部分都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表现主题。中部筑山理水,营造山水空间,是全园造景的中心部分,(图7)最能体现私家园林的特色,也是色彩搭配研究的中心空间区域。 在白墙灰瓦与厅台建筑的围绕下,园林空间在这一区域展开,江南园林筑山理水,空间的基础色调建立山石水景之间,灰色的太湖石结合土黄色的黄石,相互交错搭接,在极小的空间范围内模拟自然山石之妙。其间点缀可亭,尺度适中,灰色顶棚,结合周围淡雅的建筑外墙,整体色调搭配协调,体现出的是江南园林淡雅的色彩风范。 在基本色调的基础上,需要灵动的颜色来打破这一平淡,留园中假山上悉数天然的植物便起到了这一作用。乔木种植疏朗,绿色的树冠幅大而色调深,形成的是强烈的背景色调,靠近厅台的区域植物多采取嫩绿色,明度的纯度相对较高,有很突出的感觉。这在色彩的衬托与对比上,与北方的皇家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色彩明暗的变化上面,漏窗是最常用的形式。区域的东南角,是入口空间与山水空间的过渡转化区域。漏窗的存在,使得两空间之间隔而不阻走廊内光线明暗变化,使得相同的景观色调在观赏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图8) 5、结论 总体而言,皇家风格的景观色彩营造,通常使用大范围的深色作为基底,使用色彩明度和纯度相对较高的颜色打破这种平淡的色彩布局,同时突出所要表现的景观内容,从深层的意义上来看,这与皇家园林的皇家气质与唯我独尊的造园理念是分不开的。而江南的私家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中,理念则要低调很多,黑白灰的简单结合,营造的是疏朗、雅致、天然的艺术境界,以绿色色彩的纯度与亮度的变化,打破这一色调的单调组合,应该是造园过程中色彩的常用搭配形式,而漏窗这一景观构筑物,则是对于光影变化的灵活运用于体现。 针对于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同设计理念的需求,结合古典园林中的色彩搭配方式的应用,对于景观整体中国风格的形成,应该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也不失为园林设计中古今结合的一条思路。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摘 要]本文首先对中国的古典园林的形式进行大体上的说明,依次回顾了各个朝代的经典园林。再以中国古典园林杰出的代表苏州园林为例,详谈它的布局特色。最后,指出人们对待传统建筑所应持有的态度和保护方法。 [关键词]古典园林的形式、园林建筑类型、苏州园林、人们的态度和保护方法 1、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通常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首先,堂是古典园林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常与厅合称为厅堂。堂有很多不同的用途,多用于主人宴请宾客、观赏景色。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堂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用于观赏。在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曾提到了不同地位的人物的不同厅堂,其中从对荣国府上大扁上“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V彝,一边是玻璃海。”[1]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荣国府的尊贵与气派。故古典园林中的厅堂可以象征着一个家族的兴旺(图1)。 楼也是古典园林建筑中的主要形式。古时有“重层曰楼”的说法,楼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四面开窗,以保持有良好的光照情况。随着朝代的变更交替,人们往往对楼的外檐和屋脊也做出了艺术上的创新。《滕王阁序》中的“披绣闼,俯雕甍”形容的就是滕王阁屋脊的形态。楼在园林中通常作为卧室、书房或观赏风景。为了观赏更远处的风景,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楼也通常建得很高,以至于人们在很远处就能看到。因此楼渐渐也成为了园林的标志性建筑。阁的基本形态与楼相同,多用于藏书,后期与阁合称为楼阁。 轩,《园治》中说“类车”“去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意思是说轩这种建筑形式像古时候的车,取其空敞而又居高之意。把建筑至于高旷之处,可以增添观景之效果。这里的“轩轩欲举”,指虚敞而又高举之意。取自《酉阻杂俎》:“明皇召李白便殿,神气高朗,轩轩欲霞举。”[2]轩多用于休闲和观赏,它讲究的对称也不如厅堂般拘谨,分布比较随意,相对于其它一些古典园林建筑来说,比较轻快、不受拘束。就拿苏州网师园中的竹外一枝轩来说,不但两边不对称,而且做得很狭长,外观上看起来像是一条廊。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是一种对传统建筑的创新,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格局,在外在形式上可以有多重变化。这种形式既继承了传统建筑的意蕴,又有它独特的创新,促进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图2)。 亭: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它有平面构型和立体构型两种。平面构型即是指的是它的平面形状,立体构型则主要指的是它的立体结构。《释名・释宫室》云:“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原是供旅人途中遮荫避雨,稍事停憩的简易建筑。大多坐落在村头,路旁,渡口和山野之间,供过往行人歇脚,称为路亭。有些路亭会有壁画和雕刻,有文人墨客途经此处,观其景致,品其联额,亦会借题发挥,即兴作诗,题于亭壁。而有不同见解者,便又加以点评,路亭成了诗亭。[3]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曾创造出了经典之作《兰亭集序》,其中的兰亭也就是古典建筑中一个很好的代表。其中的兰亭是一些文人雅士的汇集之处,是他们商讨文义之处。从其中对兰亭周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4]”等优美环境的描写更是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再加上兰亭曾有多位文人雅士的足迹,由此能够感受到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令人向往与陶醉。所以说,古典园林中的亭这种形式,也是古典文化的一种寄托和象征(图3)。 桥,是古典园林建筑的一大标志,同时也是能体现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一种建筑形式。桥可以分为:石梁桥、平拱桥等类型。石梁桥则以洛阳桥最为著名。洛阳桥的尖劈形桥墩更是有效的分开了江流的冲袅Γ达到了减缓阻力的目的。由此可见,一些有特色的古典桥,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超群的智慧,也推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与进步。 桥早期很大一部分主要是用于各地之间的交通、经济文化的交流,但是,在后期古典园林建筑中,桥也成为了一处供人们观赏的景点。现在的人提到古典园林中的桥也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桥下池塘里清澈的水流,池塘中自由游动的锦鲤和亭亭玉立的荷花,没错,古典园林建筑的桥与它们相映成趣,互相点缀渲染,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图4)。 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走廊,用于连接各个房间供人行走的通道。一说到廊,也许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苏洵在《阿房宫赋》中所写道的“廊腰缦回”,其中把廊描述的像绸带一样蜿蜒曲折。这描述的蜿蜒曲折就是古典建筑中廊的一大特点,一些较为豪华的园林里的走廊甚至会让人绕来绕去,例如《红楼梦》中对一些豪宅的园林中廊的描写,让人仿佛陷入一个仙境般的迷宫之中。不过廊除了起连接作用之外,还起到一个分割布景的作用:将一个区域的景色和建筑布局与另一个区域的景色和布局所分割开来,比如:在这一块区域以种植桃树为主,在与之被一个走廊分开的另一块区域以种桂花树为主,以达到调节景色布局的目的,这样也能使园林显得更有系统和规律性(图5)。 2、各个主要朝代的经典园林 秦、汉、唐、清这几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时代,纵使它们仍有些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首先是秦,秦朝可谓是属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时期一个代表。在秦朝,园林建设通常是与宫殿建设一起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的概念也从此出现。其中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是上林苑。上林苑原为秦国的旧苑,至晚建成于秦惠王时,后来秦始皇再加以扩大、充实。它的范围,南面包括终南山北坡,北界渭河,东面到宜春苑,西面至周至。[5]其中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也是上林苑建筑的核心。据《汉书》史实记载,当时的上林苑还有专供君主使用的狩猎场,渭、泾二河一直在这种建筑群中流动,甚至困于其中,无法流出。由此,当时最大的的皇家园林建筑群的规模之大可见一斑,放眼秦汉两朝,这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著名园林建筑群。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虚实相生”哲学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摘要:园林是时空的艺术,造园处处涉及虚实。“虚”与“实”是中国古典造园理论中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实是指物镜的建造,而虚可指意境和情境的开拓。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由触景生情到情景交融,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虚实相生;古典园林;造园艺术 道家的虚实相生观促进了中国艺术境界的生成,也产生了中国美学独有的意境论。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两者存在辩证关系。 在中国造园艺术中,虚实关系的处理到处可见。这是一种手法,所谓疏与密、藏与露、浅与深都是相互联系的。虚就是空,是空灵或者说是无;实就是实在、质实,就是有。造园讲究虚实结合,留出间空。下面将从园林的构成要素和造园手法方面来分别阐述虚实在造园中的运用。 1.园林构成要素的虚实相生 1.1建筑 古典园林中建筑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诠释着“虚与实”的妙处。以建筑来看,实可以指建筑本身的形体,而它所构成的空间,则为虚。老子曾说:“凿户书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对于内部空间以开放为主的私家园林来说,其中的建筑物更是强调空灵、通透。“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钱泳《履园丛话》)对于古典园林建筑物来说,往往以粉墙为实,廊或其它透空的部分如门窗、孑L洞等为虚。而漏窗、隔扇等则属于半虚半实的要素,往往起到调和与过渡的作用。古典园林建筑的里面处理常常使用虚、实及半虚半实这三种要素的巧妙组合形成虚实相生、妙趣无穷的效果。如无锡寄畅园东部的廊院,(图1)清响小院以粉墙所围合是实,上开圆形月洞门及棱形门与外相通为虚,西靠三面临水的知鱼槛,以虚为主,而郁盘廊由粉墙构成,上有漏窗,是实中有虚的范例。 1.2叠石 古典园林中的叠石同样体现虚实结合,园中掇山讲究“片山多致,寸石生情”。中国欣赏太湖石瘦、绉、漏、透的特点,它的千窍百孑L打破了石头的顽笨。假山的堆叠切忌布置迫塞,“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玲珑动感才具有生意。密集的山石可以给人千岩万壑和咫尺山林的感觉,但处处都是山石林立会让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如狮子林的山石分布就有明显的留白,疏密对比强烈,密的地方让人如置身茂密的山林,疏的就如同数峰兀立。(图2)假山的放置也要和周围建筑保持适当的距离,留下空白,否则影响石的观赏和审美效果,给人以拥塞的感觉。 1.3理水 理水的虚实处理主要体现在水面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中,力图体现所谓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种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和实中见虚的表现手法。明末清初的著名造园家张南垣通过江南真山真水所得到的启示,“师法造化”而获致其自然神韵,尽收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奠定其一代掇山大师的地位。古典园林的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古典园林中的各种水景形态,并不刻意追求水体的绝对体量接近真实自然存在的大小状态,而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如何表现各种水体的艺术特征和内在精神上。(图3)这是“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手法。 2.造园手法中的虚实相生 中国造园手法中有夹景和框景,这两种景观处理手法同样体现了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在人的视野中,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四方围框而中间观景则为框景,这是人们为组织视景线和局部定点定位观景的具体手法。类似照相取景一样,往往达到了增加景深、突出对景的奇异效果,夹景多利用植物树干、断崖、墙垣、建筑等形成;框景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口等。选择特定角度,濒取最佳景观。夹景和框景都是利用“无”而实现“有”,利用“虚”而看到“实”。 3.结语 有了虚,才能显出实的自然生趣,有了实,才能体现虚的空灵有致,这便是“虚实相生”的道理。虚实是相辅相成的,处理得当,便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如果处处实,则僵硬,处处虚则形神俱散,只有虚实相生才气韵生动。充分掌握、利用好虚实处理手法,将有助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创作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应用 【摘要】:植物是园林五大要素之一,对园林空间的构成,声色的营造,意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对于西方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应用具有独特性,体现在植物的选择搭配,造景手法等诸多方面。从外在美到风韵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都具有明显的美学特征。本文将从美学特征和造景手法两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美学特征;风韵美;造景手法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美学特征 1.1形态美 形态美是指植物的形状和姿态美,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科学的配植,可以产生韵律感和层次感等艺术组景的效果 。[1] 植物的形态美给人直接的视觉感受和空间感受。松柏类植物具有笔直苍翠的形态美特征,给人以整齐规则,庄严大气的视觉震撼,古典皇家园林中常大量应用,来体现皇家高贵的姿态,严肃的氛围和弘大的气势;龙爪槐又叫盘槐,形态奇特多变,树冠优美,网师园中照墙前就有对植两株龙爪槐,蟠曲如龙,苍桑古朴;青枫叶形爪状,果形翅状,在避暑山庄的青枫绿屿大量种植,叶茂荫浓,景色宜人。形态美包括植物的树形美,叶形美,花型美,果形美等诸多方面,在古典园林中皆有体现。 1.2声响美 植物的声响美给人以直接的听觉感受,可形成独特的声景。中国传统园林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植物造景理念,将自然中的声响组织到园林,并升华声音的审美内涵 ,形成独特的声音意境 。[2]尤其是利用植物形成声景,营造意境。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王维的“雨打芭蕉叶带愁”;唐顺之的“风来松涛生”无不体现着人们对植物声响美的独特喜爱。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拙政园的“留听阁”和“听雨轩”等,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植物声响美的应用实例。 1.3色彩美 色彩美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人们在进行园林审美活动时,色彩美所引起的视觉震撼和视觉冲击占有很大比重。北京香山静宜园的黄栌,红色尽染;沧浪亭“翠玲珑”的竹叶,碧绿青翠;狮子林、拙政园等古典园林中的银杏,叶色金黄;杭州西湖的桃柳,红绿交融。还有常见的荷花,牡丹,秋枫,南天竹等植物,都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展现着自己的色彩美。 1.4风韵美 美的形式分为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形式美。形态,色彩,声响是植物的外在形式美,那么植物被赋予的品格,寓意则是内在形式美。如果说外在形式美给人的是视觉听觉的震撼,那么内在形式美则是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风韵美,也就是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最大亮点之一。利用特定的植物来进行风韵意境的营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手法。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君子比德思想;佛家的神仙思想都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风韵文化的产生具有深远影响。中国还有花神文化,有花朝节这一传统节日,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古人对植物进行拟人化,赋予一定的文化寓意,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和生活情趣。比如常见的玉堂富贵(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梧桐,比喻为官清正;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玉兰洁身自好;拙政园兰雪堂之春兰,象征超尘脱俗、孤芳,高洁的隐士之美;菊“超脱傲俗,不趋炎附势”,是高傲、隐逸的代名词。[3]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可以巧妙地形成各种意境,无论是静谧幽深的风韵美,凄凉萧瑟的风韵美还是庄严肃穆、雄伟壮阔的风韵美。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2.1空间的营造 园林植物对空间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植物的不同高度,冠幅大小,颜色差异、形状变化进行合理的分层和色彩搭配,疏密有致,错落有序,使得空间层次和色彩更加丰富。[4]孤植和选用低矮植物一般可以产生开阔的视野和空间感,形成舒展自由的意境;丛植和群植可以围合空间,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感,形成幽静深远的意境。高度不同的植物的配置可形成不同的空间,还有树种的选择,种植的位置都决定了最后的空间效果。另外,因色彩具有距离感和运动感,对空间的营造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可对植物的色彩进行对比,互补,调和等处理,来达到想要的空间效果。 2.2与其他园林元素的搭配 园林植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常与其他园林要素进行搭配的,如建筑,水体,山石。在与其他园林要素进行搭配的过程中,植物的地位或为主要,或为次要,合理的搭配既能衬托出其他要素的生机活力,又能展现植物本身的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常与园林植物结合搭配,甚至很多以植物来命名,比如拙政园的玉兰堂和梧竹幽居;留园的小桃坞;圆明园的牡丹台;怡园的藕香榭等。植物可以软化建筑物本身生硬的线条,突出建筑的主体。比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梅花打破了墙体生硬的线条,并形成了艺术构图,还得到了梅花色彩的点睛之笔。建筑的形态是固定的,而园林植物可以利用其年周期和生命周期的变化赋予建筑景观更多的变化,使得建筑更活泼生机。 中国古典园林中很重视水体的应用,处理好植物与水体的搭配很重要。根据水体的面积和深浅选择合适的植物,因水制宜,配置时应采取自然式,并能够合理利用水的倒影功能。池中放莲,岸边植柳,柳间夹桃,是园林中常见植物成景方法,也可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5]园林植物可以软化生硬的驳岸,丰富水体景观,使得园林环境更加的活泼有趣、生态自然。 山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园林中的山石因其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神韵美而富有极高的审美价值。[6]但在山石上加以植物的应用会使得山石更朴实自然。巧妙地运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可以衬托山石的形态和气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常常作为障景,起引导视线作用而设立在入口处,如果把植物作为山石的背景或前景加以丰富,就会使得山石更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因其独特的美学特征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他的风韵美,使园林有了灵魂,赋予了园林更多精神层面的内涵。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巧妙搭配,可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使得园林更加的生机自然。现代园林如果能吸取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应用的精华,那将促进园林事业的不断前进。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若干美学思想分析 摘 要:园林设计是现代设计领域中最重要的设计门类之一,对其美学的理论进行深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园林是一个宽泛的、多学科交叉的概念,它和自然、建筑、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连。并且,园林美学需要考虑具体的土地和人的关系,绝大多数都是“人化的自然”,甚至就是“人造的自然”,是人和自然相协调的产物。 关键词:园林设计;环境;美学 园林设计可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栖居生活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最佳关系,并且促进人类、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景观设计不懈的追求。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人口高度集中,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希望创造出一个健康而舒适的生存环境,以便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园林设计可以使人的内心获得宁静、满足并产生一种愉悦和美的体验。 1 园林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的起点是从老子提出和阐述的一系列概念开始的,老子的概念对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数千年来,大量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不断地在这个领域探索,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美学体系。以“和”为美,就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和评价时要具有整体意识,譬如,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正是整体意识的体现。儒家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论证了其环境美学的思想,这一理论对园林设计美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道家老子认为,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普遍存在的,主宰万物的运行,如果从道家的观点出发,园林设计最大的道就是顺应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行事,做合乎道的园林设计,符合传统美学思想和现代设计发展潮流,违背自然之道的园林设计必然会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建立在古代中国哲学“气”的概念基础上的风水学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思想,也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从客观角度上可以反映古代中国人追求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思想真谛,其中的某些观念,如生态环境理论,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一些美学主张不谋而合。 2 园林设计中意境的表达 中国美学思想中有一种西方所没有的“意境”之说,意境是什么?有人认为,意境是内在的含蓄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桥梁。自然美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美的范本,其中穿插着设计者、施工者个人创作的主观感受,并在创作过程中很自然地传达他的创作情感,借景传情,使其成为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美感。而意境可以从诗、画的游览中获得。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当我们再去欣赏、吸收、品评它们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得到朴素的自然美和出水芙蓉的美。因此,意境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所在,它引导人们由满足心理需求到深化心理需求,从而达到情境交融的至高境界。 意境在达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容纳一定行为功能以及符合具体物质条件限制的空g场所内,用一切可能的条件让使用者产生美的联想,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和哲学意味,而不是简单地将观念与场景叠加。在古人留下来的园林作品中,我们时常看到传统的“借景”设计手法在空间布局中起到的作用,借景对空间的暗示,使得狭窄的园林获得无限的眼神,这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虚实关系。庄子是最早提出虚实相生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曾提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道以‘无’为基础,没有虚空的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借景在于把观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从而突破有限的空间而达到无限的空间,把远处之“虚”化为园林之“实”,使园林之“实”扩充到外界无限之“虚”中,这样可以扩大观者的审美感受。在园林中,虽然都有山水花木、小桥流水等,但是景物的疏朗与紧密、光滑与粗糙以及色彩的纯度和冷暖的不同组合给人以轻重、远近、华丽与朴素等不同的联想,园林中的花木配置也独具一格,植物的有机结合,高矮和疏密的变化令人层次分明、丰富。这种造景手法为中国画的层次变化奠定了基础。 3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美学分析 园林是建筑和人居环境设计中的精髓与明珠,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蕴含的美学思想,也是祖先智慧和文化的宝库。例如,“曲径通幽”的空间组织手法、个体景物和整体布局的平衡与协调、造景的同时对自然形态本身的学习与尊崇等都可以提炼出经典的美学原理思想。 “曲径通幽”是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通过设置曲折的路径,使人们从嘈杂的环境进入幽静之处,这也体现了古代造园家“出世”的思想,以及道家“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景观的组织上把园林的墙、廊、景等分割开来,化整为零,变单一为多样,在迂回中取得层次,让人感受庭院深深,因此常有“不尽尽之”的说法。在植物的配置上,绿树把边缘隐藏起来,用化有为有的手段,变化有边无边,使空间变化丰富,在游览的同时,回味无穷。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不仅在于个体景物的美,还在于整体的布局与规划,以及不同景物的形态、材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在园林的设计中,景与景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整体联系。以“网师园”为例,网师园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致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拥挤,山池虽小,却不觉得仓促。另外,从苏州园林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在于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无论是规模宏大的拙政园,还是小巧静雅的网师园,无论是建筑在整个园的比例,还是花木的配置和材料的对比运用,都体现出形式美的法则。 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自然,在哲学上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里提到了“随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思想,在艺术上一直提倡“师法自然”,认为自然是艺术的源泉。由于造园的主要材料是运用自然材料、造景方法上更多是以自然景观为参照,甚至有时是模仿自然,如假山、盆景等都是对自然的模仿,所以,在造园的领域也强调“师法自然”。 4 结语 艺术设计在经历了由传统手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的过渡与发展后,逐渐壮大和丰富。设计领域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设计门类的丰富带来了设计理论的完善。它的理论研究对园林设计的总体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景观园林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它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使园林成为人的“心理对应物”,并产生共鸣。运用美学的观点指导景观设计,可以使景观园林设计更加注重景观体验者和审美者的感情心理因素,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人与园林协调发展。
商业街设计论文:基于城市设计观点的步行商业街研究 摘要: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成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从步行商业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步行商业街在国内外的发展与演变,对步行商业街的模式和特点的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是对步行商业街的开发和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 步行商业街 模式 城市步行商业街即是城市范围内,以步行为主的活动方式进行商品贸易的街道场所。[1]商业作为城市的基本职能从城市的产生就已具备,传统城市商业区则是历史沉淀场所。因此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置,一般是在城市历史商业活动地区建立以步行为主的街道。即城市步行商业街是集历史文化、商业活动和步行活动的统一体,不仅是提供物质交换这种商业环境,同时也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场所,为人们步行交往行为,交流信息和娱乐休闲提供场所。 1 步行商业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当今许多国内外城市设计的案例都力图确定城市的特色,改善城市意象,保留自然属性,提供新的多元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改善安全、健康和舒适状况,以及解决交通问题等。城市步行商业街的建设是完成这些目标的有效手段,它对于城市设计学科来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1.1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是一种城市生活形态的回归 步行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交通方式,在经历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交通方式变革后,在城市设计中重新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体现了一种自然的回归。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说,步行商业街使城市从汽车的嘈杂声中,尾气污染中得以解脱,还给人类一个清净的世界。商业街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应该为步行者服务,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人都是 一个步行者。我们应努力把更多的空间归还给步行者。步行商业街的受益者不只是业主,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城市居民。各种人直接会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多元文化得到共存,这本身对人们自身的素质提高都有极大意义,体现了一种城市生活形态的回归。 1.2步行商业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步行商业街的研究对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成的城市步行商业街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步行商业街建设的一大成果就是控制了汽车交通的泛滥及其对环境的灾害。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我们城市的存在不是为了汽车通行的方便,而是为了人的安全与文明”,“把街道还给行人”,“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 1.3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是城市更新与改造的有效途径 首先,步行商业街的繁荣有利于保留和体现古老街市传统艺术风貌,有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其次,大量的步行交通可以促进临街商务活动及新近开张商店的业务。环境良好的市中心可以吸引行人在此逗留、散步及购物,从而增加了消费,促使许多商业收益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1.4步行商业街是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的一种理想模式 步行商业街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业街历史的演进趋势来看,商业街转化为步行商业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商业街转化为步行商业街,实际上是在更大范围内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质量,满足更大量人流活动的需要。市中心通常是高密度的交通量及市民各种经济及社交活动的地方,所以城市的秩序、安全以及停车等问题为最大困扰。城市步行商业街的建立可以减少车辆并缩减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相对鼓励大众运输系统的运营,可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效能。 2步行商业街的实践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回顾过去是为了总结经验,把现在做的更好,以便创造美好的未来。 步行商业街的发展与演变,正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它的兴衰与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因此,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步行商业街不断变化着与其相适应的形式,并且当形式与经济相适应时,还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就更有必要借鉴已有的形式与经验进行步行商业街的设计。 2.1步行商业街在国外的实践 在西方,较早的商业街是散设各处的店铺,聚集在交通干道两侧而自然形成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革命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大型综合商店,它们占据城市街区的主要位置;中小店铺为求自身生存而向专业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大型综合商店为主体,辅以多家中小专业店和饮食服务业的商业街形式。现代商业街的模型就此产生。[2]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中心交通压力逐渐增大,交通堵塞,因此, 大型商业中心转移到市郊,市中心被闲置起来。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汽油价格上涨,商业中心重新回到市中心,西方商业街模式经历了从市中心到郊区又回到市中心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欧美的社会学家、市政工作者,从城市的环境角度提出了现代步行商业街设想。70年代后,这一设想更加具体化,即人车分流,提供多种“自然式”环境,创造具有公共娱乐性和较高文化气氛的多功能的商业空间,体现了一种现代城市设计所要求的紧凑、简洁、方便、舒适以及对文化的表达。[3] 2.2步行商业街在国内的实践 中国的步行商业街从北宋开始,在这一时期,商店突破了“市”的封锁,逐渐形成了商业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的描绘了这一景象。 明清时期,在城市中心区出现了商业中心,商业街成为城市中心的主角,如北京的鼓楼,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商业街与西方的商业街逐渐接轨。 经历了解放初期的萧条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制度的实行,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受到西方规划、建筑思想的影响,导致了中国步行商业街的恢复和建设的空前兴盛。从恢复和改造传统的商业街市,如上海南京路步行商业街、苏州观前街步行商业街等,到新建设的步行商业街,全国步行商业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3步行商业街的模式和特点 商业街的出现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类型繁多,因时因地而异。现代步行商业街大体上有下列几种类型:按交通时间管制分类:全步行、立体步行化步行街、地下步行街;按建设模式分类:更新传统步行商业街区、改造旧的商业交通综合性街道、开辟新的步行商业街区。 3.1按交通限制分类 (1) 全步行――这种街道上只允许行人进入,禁止任何机动车辆通行。在步行商业区内有成套的步行设施,为步行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环境。这种步行街较为难处理的是它的服务性运货流线和停车场的问题。在欧洲,这类步行街大都通过人力车,手推车的方式来运送货物,而且有时间限制。这种全封闭的步行街特别适用于旧城中心的改造,它有助于保护环境,降低噪音,为市民提供一个有特色的城市生活场所。这一类的步行街很多,欧洲的许多城市中心都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在我国,上海的城隍庙和南京的夫子庙,新街口都是这样的步行街。 (2) 半步行――只允许在本街道内转运的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不允许私人小汽车或卡车行驶,也不允许在街旁停车。这种步行街的特点是步行道加宽,并加以绿化,小品等设施与车道隔开,步行者提高了舒适度,车速较慢,这一类的例子主要在国外, 较适于小型城市。例如著名的明尼阿波利斯的尼古莱特大街,巴尔的摩的莱星顿步行道与查尔斯中心。 (3) 限定时间通过的步行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限制车辆在游人高峰时通过,二是限制车辆在游人的高峰日通过。这两种步行街的特点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步行设施,在限制的时间车辆改道。德国慕尼黑在整个老城区实施步行化改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3.2按街道形态分类 (1) 露天步行街――上空无遮盖,空间开敞式的步行街。如我国现阶段大多数新开辟的步行商业街。 (2) 步道连廊式步行街――为改善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在街道两侧或一侧修建回廊,步行街有局部遮盖。如南宁的民生路步行商业街。 (3) 室内步行街――整条商业街都在玻璃顶棚或拱廊覆盖之下,顾客可以免受气候的影响,夏季有空调,冬季供热风,形成一个舒适的全天候的步行世界。特点是:一、全封闭;二、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转换,空间变化丰富;三、受天气影响少;四、购物方式多样化;五、提供了大量的雕塑小品、绿化设施。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郊的南谷(North Dale)购物中心。 3.3按空间形式分类 (1) 平面步行街――这种步行商业 街形式比较多见,特点是方便购物; (2) 立体步行化步行街――特点是除底层可以直接进入外,二层平台同样可以进入商店,并且在二层平台提供休息环境; (3) 地下步行街――步行商业街设在地下,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这样既可以满足正常的交通要求,又满足了步行要求,并且购物不受天气影响,但同时也缺少了明媚的阳光与新鲜的空气。 3.4按建设模式分类 (1) 更新传统步行商业街区: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富有经营特色的步行商业街区,如上海豫园、北京大栅栏等。这些传统商业街区的改建在力图保留原有经营特色的同时使之具有时代精神。 (2) 改造旧的商业交通综合性街道: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原有的许多商业街道变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在这些街道中车多、人多,限制机动车辆,拓宽人行道,架步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等措施,如早期的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等。 (3) 开辟新的步行商业街区:将商业街建成步行区,十分适用于居民的采购、散步和闲谈,大量的步行者可以形成生气勃勃的景象,体现商业的繁荣。许多城市都开辟了新的步行商业街区。如天津古文化街和南市服装街、北京琉璃厂等。 4结语 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与改造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本文希望通过对步行商业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的分析说明其在城市生活中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步行商业街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对步行商业街的模式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未来步行商业街的建设或改造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李雷立,女,1976年出生,讲师。 商业街设计论文:元阳麻栗河商业街滨河景观设计 摘要:河流滨岸带作为城市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唯一的自然和社会结合过渡的地带,在城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基址原有的景观元素及其历史文脉,并结合其生态和沟通的功能,在原地质、地貌基础之上,对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作详细分析,以地域特色为基础,挖掘其特点和独有的景观元素。围绕“民族历史・当地特色”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努力营造出浓郁的亚热带风情,打造具有民族地域风格,集人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滨河景观。 关键词:滨河景观;地域特色;元阳麻栗河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理概况 1.1 区位条件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南段,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管辖县。全县地形可概括为“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县域内最低海拔144米,最高海拔2939.6米,年平均气温24.4℃,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3.7℃;年降雨量最高1189.1毫米、最低665.7毫米、平均899.5毫米。 元阳县峰峦叠嶂,云海浩翰,是云南热带水果和云雾茶及黄金的重要产地之一;以哈尼族和万亩梯田为主体的六大文化景点,是元阳旅游业的优势和特色。 1.2 场地现状分析 该河道位于元阳县东部,为麻栗寨河的下游部分(麻栗寨河是红河支流,与另一流经元阳的南沙河一起流入元江)。河道宽约为20米,河流流向由南向北,此地块内河道两岸分别为商业建筑。场地南高北低,高差约为2米,场地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需要保留的大树数棵。 2. 景观设计 2.1 指导思想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结构功能。滨水景观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城市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亦可为当地居民提供富有吸引力的休闲空间,使其进行一系列诸如自然观赏、休闲散步以及以景观场所空间利用为主体的特色活动[1]。 2.2元素提取 (1)少数民族特色:元阳县是哈尼族与彝族世代聚居的土地,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点。 (2)梯田景观: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老虎嘴景区和多依树景区。其中坝达景区中就有麻栗寨梯田-----麻栗寨即为本设计所在地。 (3)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有着悠久的历史。元阳不仅被古滇茶马古道文化所覆盖,哈尼族更是对茶叶有极深的情感。辛苦奔走在古道上的“马哥”,“挑夫”等等,大多是本地的各少数民族,其中哈尼族占了很大的比例。 3. 景观分区布局 3.1 入口 入口景观分为入口广场、静思园、梯田跌水景观和棕榈广场。 (1)入口广场:主要以硬质铺砖为主,并设置一些木质桌椅、景观小品等人性化设施,以满足人流集散的功。广场中央的保留原有树种,应用树池加以保护,而再以形状与河中跌水石阶相呼应,加强景观联系。人群透过广场边的依依杨柳看向对岸的水车、石阶和棕树在水中倒影。 (2)静思园:以保留的几棵大树为主,加以各层小乔木与花灌木围合成静谧的休憩空间,配以休憩的桌椅,人群在其中感受自然,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而园外时不时传来的流水声也留给了人们思考想象的空间。 (3)叠水迎宾---梯田跌水景观:主要应用自然石块堆叠,利用地势地形变化,模拟元阳梯田景观,使水流自南而北层层跌落。此处跌水景观意为让人们联系元阳梯田,激发出人们对哈尼人的钦佩,当地人也引以为傲。再将具有乡情水趣的水车置于水流之中,通过水的流动而转动起来,展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4) 棕榈广场:棕榈科植物树阵的排列,展现当地亚热带风情,并将滨河景观带与商业区内部景观进行联系。花坛、花境的运用,丰富景观层次,吸引游人的目光,放置的长条座凳和树池座凳,可供游人们逗留、休息、赏景。 3.2 滨河商业走廊 河道两旁离建筑约4--5米,因为是商业街道有大量人流,故主要为硬质铺砖。并在部分人流集散区做小型广场以满足集散功能。商业走廊其中包括石阶水岸、临水小憩、时光走廊、古道遗风几个部分,另有一个流水河堤对河水进行适当的拦截以保证枯水期场地内河道水位的高度,还有2个木索桥以贯通河道两岸人流交通。 石阶水岸:层层的石阶,由平台到水中,不仅与跌水相呼应,还让人群可以与水多有亲近;不仅将生硬无趣的河岸打破加以变化,还增加了人群停留游玩的时间。因考虑到其安全性,其部分石阶不能到达,其余加以栏杆保障安全。 临水小憩:亲水木平台延伸而出,低矮的景墙中水流潺潺流出,片片荷叶于水中摇曳。人们可以在这里实实在在的戏水、游玩,木质的平台增加人们的亲切感,使人群想在这里逗留、赏景,木平台一侧的景观亭不仅可以为游人的停留提供场地,还与对岸形成对景,成为了对岸游人眼中的一景。 时光走廊:一对哈尼老夫妇的雕塑置于道旁河畔,不免让人想起时光的流逝如同奔流的河水,一去不复返,让人感叹我们的时光流逝又会留下些什么。而这2位哈尼老人,又代表了哈尼民族历史的传承,其特有的民族服饰和风俗,都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似乎在说即使时光流逝,哈尼的历史、文化也留存下来并延续了下去。 (4)古道遗风----马帮雕塑群:马帮雕塑群位于第一个木索桥处,驮着普洱茶的马匹,挑着货物的人们在高低不平的崎岖路上行走,再加以运用堆造地形来展现马帮在茶马古道上的崎岖与艰难。以此象征民族的历史被人们铭记于心,且世代传颂。 3.3 水岸听涛 此处河岸与水高差较大,故做硬质驳岸,而且是与商业区相交的部分,故而采取广场形式以满足人流集散的功能要求,并种植乔木遮阴,设置木质藤架、休息座椅使人也可在此适当停留、赏景。 植物配置 选择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须讲究植物形态的潇洒、色香清隽、细品玩味、有象征寓意的,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形体、线条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造植物景观,供人们观赏[2]。 4.1因地制宜选择树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以亚热带、热带植物配置展示为主,构成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景,冬有型的分层次搭配的四季景观。 4.2 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植,常绿和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4.3 滨水植物种植。河边灌木及地被植物配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挺水植物各层次疏密有致、有序搭配,临岸乔木可以选择垂柳、红千层等树枝下垂植物,以表现水面倒影等光影变化。 商业街设计论文:“有机更新”设计方法指导下的城市商业街区改造问题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有机城市”宏观理念逐步渗透至现代城市改造实践中,对于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城市商业街区进行品质营造、文化营造成为主流趋势,改造策略也从原来的粗放型、模板化向集约型、特色化转变。本文以“有机更新”设计方法为出发点,明确城市商业街区改造的目标与策略,结合国内近几年部分典型项目的剖析,试图展现“有机更新”设计方法指导下商业街区改造的整体图景。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可持续 商业街区 场所记忆 文脉传承 1 “有机城市”理念引发“有机更新”设计 1.1 “有机城市”涵义解读 1.1.1 城市的物化生命体征 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曾说过“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同样发展过程。”城市虽然历经自然生成的各种变化,但其本身的“有机”特质使其如生命活体一般可与后期施加的外力变化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城市规划者如果不能认清城市机体内部赖以运行的规律,对已经生成的组织结构横加切割,对新的体块生硬植入,难免会出现组织排异现象,不仅不能使新结构正常运行,反而影响其他相关结构的正常工作。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有一个经典解释: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新陈代谢。但是,这种代谢应当像细胞更新一样,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的替换。纵观过往研究,由经济因素带动的旧城商业街区改造,正在慢慢摒弃过去全盘重建的粗放模式,开始关注文脉传承与历史遗留,注重场所记忆的延续,改造策略也从原来的粗放型、模板化向集约型、特色化转变。 1.1.2 城市的精神生命体征 在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作者描述了许多虚幻的概念城市,与现实中的“特大城市”不同,这些城市各有特质,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来的是剥离了物质构建之后的记忆、欲望或者言语的符号,而正是这些碎片符号构成了城市的精神,城市的精神渗透至城市的各个场所,广场、街道、歌剧院等,一座城市得以区别于其他城市。慢慢地,这些拥有了精神的城市场所,随着时间的沉积,渗透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记忆,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1.2 “有机更新”设计方法为城市商业街区改造解困之道 1.2.1 城市商业街区传统改造陷入短视误区 近年来,伴随众多破坏性改造项目,已经有许多承载着情感记忆,刻写着城市文脉的商业老街难逃变迁、破坏乃至消亡的命运,老商铺、小作坊不断被剔除,生硬的现代商业区充斥着外来品牌,变成情感贫瘠之地,截断了文脉的延续和传承。政府为求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便草草出台改造方案,真遗存被假古董替代,许多改造项目不仅破坏了原有细腻的城市肌理,还泯灭了延续多年的商业文化积淀。以北京隆福寺商业街改造为例,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修建了大型商场 “隆福广场”,类似于那个年代的大型综合体。改造前的商业街区虽然略显杂乱,但是小经济生态环境良好,人气旺盛,改造后的“隆福广场”租金高昂,特色小店无力回迁,客流量下降,原本的活力气息不复,元气大伤。其次,由于对整体规划方案深入研究不足,为了满足商业用地需要,大量居民被迫外迁,本地客流骤减,观光游客消费不足以支撑如此大体量的商业系统。同时由于对改建后交通体系的考虑不充分,由大量商业建筑带来的繁重的交通负荷也成为这个区域的困境之一,停车位的短缺,交通流线和步行流线的无序规划,无疑都成为了改造后街区发展的隐患。基于以上陈述,我们可以看到,违背城市机体发展规律的硬性改造,不仅不能带动经济发展,美化城市风景,反而会变成城市自身排异的毒瘤。 1.2.2 “有机更新”理念颠覆传统模式 简・雅各布斯在其经典名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明确指出,如果不能认清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这一事实,即便进行再大规模的重建也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其结果只会使改造对象丧失原有活力,变得死气沉沉。“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和谐,含“产生”、“成长”及“衰落”之意。城市“有机更新 ”理论体系相较传统方法更加开放亲和,设计上讲究扬弃适度、兼容并蓄,注重对区域文脉与历史的传承。在对改造对象的认识深度上讲求由表及里、深层次挖掘,贴近改造对象的本质,改造的关键表现为对改造对象物质体系的重建和精神体系的重塑的共同作用。从“城市更新”的历史来看,代表“有机更新”的“Urban Redevelopment”这个词的词义也与最初使用的“Urban Renewal”不同,含有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之意。 2 “有机更新”设计方法指导下的城市商业街区立体化建构 2.1 建构符合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区 2.1.1 历史文脉回归,尊重“本土体验” 以青岛中山路商圈改造为例,充分重视体验空间的叙写,作为青岛最早的商业街,沿街充满欧式风情的历史建筑。在针对中山路商圈的改造中,由于其知名度加之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地理优势,主要消费群体定位外地游客,所以在对这条由德国人建造的百年老街的改造中,这种保护性修复可以被理解为针对购物者心理的巧妙安排。“劈柴院”作为商圈营造亮点之一,汇聚本土特色商铺,经营规格以小型为主,经营内容涵盖海鲜烧烤、驴肉火烧、凉粉、甜沫等地方小吃。 “劈柴院”依然保留原址建筑,设计体现其原有院落美感,只对内部流线格局进行梳理调整,行人徒步进入,通过内部的特色雕塑、墙体上的墨线地图、民俗节目表演等设计元素充分调动游客与消费者的感官。 2.1.2 景观文脉传承,构建特色商区 基于“有机更新”设计方法的城市商业街区改建强调组织机体间的有机联系,在对商业空间与外部公共空间的改造中强调内外交融、有机共存的设计理念,在经济的发展和景观文脉的保护间寻求和谐共存之路。杭州城市近年来提出的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也是对杭州“人间天堂”美誉在新时期的延伸、充实和发展。以杭州南宋御街改造为例,改建后的商业街区依附原有道路修建特色景观水系,导入河水营造景观水池,最后通过暗管排出形成活水循环。水系的设计与休息座椅、水景雕塑、路边绿化融为一体,尺度怡人,营造了舒适的购物环境。还有河坊街“挖路成河”改造举措不仅改善了原有景观道路单调、乏味的劣势,更再现了800年前中河和东河环通的水系格局,传承了杭州城市景观文脉。杭州城市景观文脉传承另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当属湖滨商业街区的改造,适宜的步行街连接了东侧的商业区与西侧的风景区,提升了商圈的整体品质。商圈内的休闲、餐饮、购物、娱乐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也使得西湖南线成为杭州最具活力的旅游景区。 2.2 洗牌传统功能,提升综合品质 2.2.1 弱化商业气息,营造艺术空间 新型消费关系的确立要求在改造过程中不仅考虑多层次商业结构,还要针对既定消费群设计各种丰富的消费体验。通过综合调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营造新奇的时空体验,弱化浓重的商业气息,生成艺术的消费空间。伴随大众对“精神消费”层面的需求,作为媒体介质的商业街区应该加重商业空间中艺术场所或具有艺术气息的售卖场所的设计,从心理层面争取消费者积极的反馈,实现消费对象的“态度转变” ,让消费者主动投身到与产品的互动中。艺术性的重塑商业街区形象,增加社会认同,有助于商家宣传积极的品牌文化,从而达到信息传播与品牌形象塑造的现实目的。如杭州印象城中“气味博物馆”这一设计,虽然是售卖香水的商业空间,但却通过独特的创意和别致的设计,强化受众的嗅觉体验,通过对“气味”的展示刺激现实消费。 2.2.2 环境事件设计,变身交互舞台 打造商业环境为产品宣传舞台,通过对环境事件的设计,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商业宣传中,在使消费者获得愉悦的购物体验的同时达到“即兴消费”的目的。比如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通常会利用大厅等交通枢纽或小型广场举办一些趣味性活动。杭州银泰西湖店地理位置优越,年轻消费群体比重大。在针对年轻人群设计的一系列“环境事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将产品宣传和时下流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相结合,通过镂空插画展板形式,吸引消费者参与互动、拍照留念。 2.2.3 完善区域交通,重建步行体系 结合现代健康生活方式,“有机更新”方法下的商业街区改造鼓励市民弃车从步,在消费过程中倡导“绿色”生活、“绿色”交通的设计理念,利用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结合商业街区功能布局,建立 “绿色”步行道及自行车道网络,让人们在购物的过程中,放慢步调、舒缓心情,欣赏景观、了解时尚、交流感情,享受消费乐趣的同时健康生活。 3 结语 基于“有机更新 ”设计方法指导下的城市商业街区改造强调过去、现在和未来可延续的时空关系,从“有机”入手,科学理解商业街区本质,尊重城市机体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避免随意切割打破整体的平衡,采用阶段性改造方法,依据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原理,有序替换组织各设计元素,改造后的商业街区顺应城市整体肌理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新”、“旧”之间关系和谐自然,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理解与尊重。 商业街设计论文:浅析消费文化视野下我国当代商业街空间的设计新策略 【摘要】伴随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逐渐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种社会语言。同时,由消费所产生的消费文化也渐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文化态势,正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活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一文化态势直接导致了消费费空间的变化,当然与之最相近的商业空间不可避免的需要新的设计策略来满足当代消费空间的需求。 【关键字】消费文化开放化 符号化 情景化 一、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当代我国社会正在进行一场全面的社会转型,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等等的每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日常消费生活领域也表现的十分明显。当代的消费也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它不再停留在生理需求满足的层面上,而是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文化色彩,成为了身份区分、情感体验、自我价值建构的文化活动。消费文化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而呈快速蔓延的态势,并逐渐渗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 二、当代消费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当代社会消费已经成为一种赖以沟通的社会语言,消费文化已经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一跃成为了流行的文化,并成为社会构筑和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消费文化正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诉求,操纵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1从消费活动的角度看,消费的内容日趋组合化与系列化 当代的消费已从传统购物,向娱乐、休闲、体育活动等方面甚至一些高雅的文化活动扩散,这使休闲活动以及审美和文化相关联的活动都成为了消费活动的新类型,从而全面、广泛地激发了消费者更多的欲望。这样消费活动不再单一、孤立的发生,而是组合化、系列化地形成消费活动的新类型。 2.2从消费的欲求角度来看,对商品审美和文化消费日益强化 消费文化的快速传播与发展,美学与艺术知识的普及,使的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对商品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的关注成为当代消费欲求的重点。 2.3从消费的对象角度来看,符号逐渐成为了消费的主要对象 消费时代,商品的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消费更是符号价值的消费。这种商品的符号消费,通常具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商品的独特性符号,即通过设计、造型、口号、品牌与形象等等而显示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独特性;第二是商品本身的社会象征性,商品成为指称某种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生活品位和社会认同等等的符号。 2.4从消费的途径角度来看,追求商品的体验式消费成为重点 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式消费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所谓“体验”就是针对商品的格调和风情包装和宣传,结合消费空间氛围的营造,为消费者创造一种能够亲身体验某种文化或某种情调的消费经历,最终目的是创造一种难忘的经历。 三、消费空间到空间的消费化 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社会空间是被使用或消费的产品,不应该简单地将消费看作是一种消极行为,而应该将消费空间看作是一种具有城市生活创造力的生活场所。消费文化是当今的主流文化,因此也是生产空间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筑物、图像、空间,以至于建筑师及其建筑理论全部都成为了被消费的对象。过去的城市被作为与服务相关的用途大规模的再开发,这为不断扩张的消费文化生产着空间载体。在消费空间的生产中,消费文化绝对是一种重要的动力。它是一种追求走向物化的与大众化的文化现实,它影响着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消费文化创造了消费空间,消费空间又同时塑造了消费文化。 由于人们对城市空间生活品质的日益关注,使得“空间中的消费”向“空间的消费”的转变成为可能。过去人们关注空间中的发生的各种活动,更关注建筑与空间的使用功能;而随着步入消费社会进程的推进,加上购物中心、历史商业街、主题乐园等环境优良的大型综合型消费场所的出现,人们认识到消费空间本身也可以提供愉悦的体验,空间中销售的商品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而建筑或空间的形象与环境的好坏、档次的高低、特色的鲜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是否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次,空间的视觉消费和体验消费的不断增长,更加丰富了“空间的消费”的内容。如人们熟悉的上海“新天地”、北京的“798”艺术区、成都的“宽窄巷子”以及南京的“1912民国街”的巨大成功都同样离不开体验的环境的营造。 四、商业街空间价值转变与设计新策略 4.1商业空间价值的转变 首先,建筑的物质价值的转变,进入消费社会以后,客观上,由于全球市场的建立,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单一的产品种类和形式无法满足要求;主观上,物质生活的全面满足,对体验、情感等的需求,对单调景观的厌倦,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基于这两方面原因,单一、确定的功能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建筑的使用价值变得不再固定或明确,开放成为对当代建筑物质价值的要求。 其次,建筑审美价值的转变,进入消费社会以后,建筑的美学价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建筑的审美泛化也并不仅指表面样式的不断变化,而是关乎生活方式的革新。也就是说,建筑的美并不在于满足或寻找某种美学标准,而在于不激发新的体验和幻想,从形式到功能到观念的无限更新。在差异编码和时尚更替的驱使下,当代建筑的美在于永不停歇地寻找美学策略而不是确立并遵循美学标准,它是无限开放的、再循环的,而不是确定的,持续进步的,是不稳定的。与独特性、确定的意义系统以及技术的更新无关,是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 再次,建筑的社会价值的转向,消费时代,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语言。人们开始通过消费来突出自己的个性化、建立自己的社会地位最终达到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4.2商业街设计新策略 针对当代消费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代商业建筑的价值转变的基础上,提出多维度的设计策略: 功能维度――开放化,从人们的消费活动和消费需求来看,商业空间应是一种满足人们一站式消费,互动式消费。这样在商业街空间功能设计上应采取一种开方式设计,这可以包括空间结构体的开放化同时也包括设计的开放化,如大众的参与设计。 视觉维度――符号化,视觉的消费是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消费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商品的形式,因此商品的视觉效果相当程度决定着消费行为。有学者说,消费时代其实就是读图时代是视觉的消费时代。视觉维度主要通过对建筑表皮化的设计,具体包括表皮的质感化、图案化、影像化和肌理化。其次,建筑的体块,建筑的细部通过符号的提取增加空间的文化性追求达到视觉上的最大共鸣。 空间维度――情景化,自从体验经济的到来,人们的消费主要途径和最终最求的感受就是一种体验,一种情感上体验的经历。其实建筑空间的实质也是让使用者追求空间的体验,进而感悟生活美好。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更是应该追求空间的体验设计,这样最直接有效就是建筑空间场景的设计。在空间维度里,商业街空间应该在对地域特色和人们生活场景了解的基础上营造具有情景化的空间,会更能打动人心产生共鸣。 五、结论 消费文化的来袭已经是一种趋势,带来的是利弊并存的情境,是机遇与挑战共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辩证的角度来考量消费文化对我国消费空间的影响,既要强化和引导消费文化的正面效应,通过合理有效地挖掘和利用空间的文化(符号)资本来促进我国当代商业街空间的健康发展。也要警惕和批判消费空间发展中的存在的种种消费主义现象。 商业街设计论文:咸宁市商业街区停车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城市商业区内停车空间面临大挑战,车位的供需矛盾连带出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咸宁市商业街区停车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具体规划与设计方面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法。从而为改善咸宁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街;停车空间 咸宁市商业圈是在旧城的基础上通过逐步改造而发展起来的。该区域留存着咸宁市民的诸多记忆,承载着市民对城市的情感。停车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是促进城市文明和繁荣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品质优雅、健康良好和使用便利的停车环境,对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在设计上要有足够的前瞻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1、对咸宁市商业区停车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1.1 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范围圈定为咸宁市淦河大道与温泉路交汇的中心花坛一带商业街区(如图1所示)。目前,该区域内商场、餐饮、娱乐、金融、办公一应俱全。 1.2 路网现状分析 中心花坛商业区路网结构概括起来包括三种:(1)城市主干道,道路交通运行量很大。(2)商场、步行街巷。(3)旅游景区、公园、学校等可通行的机动车道路。 商业区的交通压力主要来自于车辆的迅速增多。同时,该区域商业建筑逐步增多,餐饮等娱乐设施也逐渐成熟并且有着较高人气。特别是上下班时间的高峰期,从温泉路中百仓储到淦河大道与潜山路交汇处,经常发生拥堵,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1.3 停车空间分布 商业街区停车分布主要集中在淦河大道两边沿路人行道上,以及路边划线停车位。 目前该区划道路划线停车位约48个,人行道停车位 210 个,瑞融国际地下停车场80个,白天停车饱和度0.8 。中百仓储地下停车场80个。白天停车饱和度0.9 。 1.4 问题总结 针对咸宁市中心商业街区的调研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后总结出该区停车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4.1 车位严重不足 作为咸宁商业中心区,目前该区域包含有中百仓储,苏宁电器,金门商业步行街,瑞融国际,购物公园,温泉步行街第一街、第二街,文化广场等商业建筑,还有在建的温泉商场改造项目中商商业街,除此之外,还有长江证券、物资局、保险公司、供销社以及工行、建行等几处办公建筑也在此处,而此类办公场所基本没有专用停车场,人行道上的停车位很大程度上,被占用为专用停车位,从而导致流动车位少。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物资局楼下停车区域20个,半天下来流动车辆只有8个,其余12个非流动车位,车主都是商铺老板以及物资局上班人员停留在此。此处停车管理人员反映,很多流动车子没有位置停车,无法满足现有的停车需求。路边非划线区域也时常有泊车,严重影响道路通行。 1.4.2缺乏先进的停车设施 现有停车方式主要为路边停车和人行道停放为主,缺乏新型停车方式引进。由于该商业区属于老城区逐渐改造发展起来的,想要开辟出更多的土地面积当作停车位,显然非常困难。应该考虑更为先进的利用纵向空间的停车方式。 1.4.3城市停车导向系统不完善 从该区域停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该区域目前停车位划分还是较为合理的,机动车停车位和摩托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划分较为科学,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摩托车或电动车时常占用轿车停车车位,停车管理人员也只能表示无奈。一方面,没有强制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导向标识不够明显。在商业中心区经常可以看到车辆因找不到停车位而导致无效绕行,从而无形中增加了道路的交通流量。由于路面停车方便备受欢迎,导致商圈路面停车饱和度大,而地下停车场使用率偏低。瑞融国际地下停车场停车饱和度不高,原因在于停车诱导信息缺乏,资源共享程度低。 1.4.4规划停车空间进出方式不尽合理 由于道路停车出入口的设置缺陷,导致车辆从人行道停车位出来与进入人行道停车的车辆发生对峙,导致道路交通堵塞。或出行车辆进入道路立即左转穿越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2、咸宁市商业区停车问题改善和对策 2.1 合理规划与把握停车位的供给 将人行道作为停车空间,一方面,牺牲了行人的通行便利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容易损坏人行道的铺地材质;另一方面,温泉路商业区一带及周边地区的行人和车辆都比较多,交通十分拥挤,如果过多设置路边停车空间,会导致本来就比较拥挤的交通现状更加混乱。那么,更多的车位从哪些方面来实现呢? 首先,在旧城扩建改造过程中,建议新建的建筑一定要配置地下停车空间,并合理规划进出交通路线。 其次,适当的拆除部分旧的建筑,将其在规划当中,留出足够的广场空间作为建筑前停车场。逐步摈弃人行道停车的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再次,依据车辆通行量,量化路边停车位的数量。在车流量较大区域,尽量不划停车线,以舒缓交通压力。 对于建筑的边角处这样一类具有不确定性的空间,可以精心对待合理设计,达到有效利用空间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2.2 优先考虑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机械式立体停车空间是运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停放车辆以提高单位面积停车数量的停车空间。立体停车空间具有节省空间,节能环保,取车方便等特点。车辆的全封闭式存放,也增加了汽车的防盗性和防护性。尽管立体停车库的施工周期较长,建设资金高。但是作为停车设施的选择,立体停车空间是一个长期性的综合效益的选择。随着商业区对停车需求的增加,停车设施建设的成本可以分布到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停车造价中去。 2.3 建立合理的停车管理机制 通过停车诱导系统可以缓解城市商业中心区停车困难。目前停车诱导系统的整体结构,可初步分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网、信息采集、信息维护、信息控制处理中心、电子可变信息情报板六个部分,各部分分工、协调,围绕控制处理这个核心,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停车诱导系统包括空车位信息采集控制器、中心控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诱导显示牌。通过各种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路线选择和相关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可以均衡停车的空间分布,避免停车需有过于集中,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因寻找车位而无效绕行,减少交通流量,提高停车场的泊位利用率。 2.4 咪表停车 咪表停车是利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软件技术和电子设别对城市泊位进行定位、计费、标准化核算的一套电子泊车管理体系。实施停车咪表及时收费是合理有偿使用市政设施资源、规范收费主题、统一收费名目的好办法。可以规范道路停车,强化交通秩序。目前在很多省级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咪表停车管理,不仅有效的规范了停车收费制度,也减少占道停车的车辆,提高静态交通设施效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停车空间布局形态概念性方案的设想 3.1 架人行天桥 淦河大道横穿温泉第一街与第三街即购物公园,在该十字路口还设置有公交车站。平时车流量人流量都较大,堵车严重。建议在一街和三街之间架起人行天桥,这样可以很好的贯穿两条步行街,不受主干道淦河大道的车流影响。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提高人行的安全性。另外在中百仓储十字路口处也可以考虑建立人行天桥,实现人车分流,提高机动车流动性,解决滞留时间长的问题。 3.2 文化广场地下空间改建用作地下停车场 文化广场地下一层空间利用率低,空气质量差,目前作为娱乐空间在使用,存在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建议将地下一层作为停车场,中庭部分设计景观节点。游客在停车之后直接通过中庭电梯上来,可以提高文化广场的便利性,环境效果也会得到改善,提高人气,活跃商业氛围。 3.2 拆除新建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将停车场的设计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例如,拆除中心医院旧址后,新建的建筑尽可能往东南方向退出。留出足够的广场空间,作为路面停车。另外新建建筑设置地下两层式停车场。另外在鄂南工贸大厦那一块也可以开拓出空间出来,作为立体式停车场。该处临近商业中心区,单位也较多,固定停车俩数量相对也多。该处设计立体式停车空间,既能满足固定车辆,也能提供较多的流动车辆停车位。 结合上诉三点建议,可以在中心花坛商圈外围行程三个主要的相对较大和集中型的停车空间,做到将停车位尽量控制在环岛之外,减缓中心区的交通流。在核心地段用人行天桥来贯通步行空间,进行人车分流,可以十分有效的减缓交通压力。 4、结语 城市商业中心区停车问题需要当地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车库管理商家、交通参与者共同参与协调统一。本文对咸宁市商业中心区停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设计建议与控制方法,希望本文的理论研究对以后的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商业街设计论文:单侧型商业街休憩场所设计问题及策略探讨 【摘 要】 本文以延安市枣园步行商业街为例,介绍了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现状,阐述了重视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及方法。要保持休憩场所设置间距,确定休憩场所适度规模及等级控制,搞好休息空间的景观营造,重视步行空间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 【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单侧型商业街;休憩场所;设计策略 单侧型步行商业街是一种比较特殊类型的商业步行模式,交通空间受到原有地形的制约,从而使得其步行方式及休憩场所的设计也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步行街。本文针对延安枣园商业街休憩场所的设计,对这种单侧型步行商业街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不仅分析了受原有地形限制的此类商业环境,同时还分别研究了受河道、城市古迹等影响下的单侧型步行商业街。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这种类型的商业街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它满足了人的购物需求,但是由于街道过于冗长,缺乏室外的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是不符合现代商业街发展的模式。因此将室外休息场所引入到此类型商业街中,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购物环境,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一、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现状 本文依据的延安枣园商业街其特点是由于城市主干道路的拓宽,从而使商业建筑只能位于主干道路的一侧,而道路的另外一侧并不是商业建筑,因此在这种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中人流与车流是相隔的且人流方向是单向的,商业建筑位于一侧在整个商业街的交通流线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人们的步行路线,同时还要考虑城市道路车行路线的设置,也就是说还要考虑车行道路的公交车停靠点的设计,要根据整个商业街的总长度,进行合理分段布局,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对于这种单侧型步行商业街来说,其休憩场所受到商业界面与交通状况的限制,对于商业街的设计除了要考虑满足人们购物、休憩、娱乐等等需要以外,还应该更多地考虑由于地形、环境的不同对于商业街形态的影响。单侧型可能导致人行步道不够宽,因此休憩场所就不能直接位于人行步道正中央,而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尽量设置在相连续的两个商业建筑之间的地方。如果商业界面位于一侧,就会使整条商业街显得比较狭长,街景比较单一,所以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与周边建筑协调,同时还要考虑公共汽车停靠点的设计以及行人在其中步行的心理感受。 二、重视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设计的必要性 从单侧型步行商业街的发展状况,将其类型进行分类,原有地形影响到商业空间的布局、河道在中央两侧为步行空间、周边为名胜古迹不得拆除的布局模式。此三种为最常见的单侧型布局空间。我们通过对常见的城市现有双侧步行商业街休息空间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与双侧步行商业街休息场所在设计手法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在具体的休憩空间的布局、行人流线方式、车行流线与人行流线的城市交通流线的位置关系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这种类型的商业街设计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同时,还要注重考虑单侧型步行商业街切实存在的问题,对商业街交通、地形等因素要着重考虑。那么枣园商业街这类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的设计,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与室外休憩场所设置的关系,包括室外步行交通空间组织及步行道路的宽度,室外步行交通空间铺装与设施设计,室外休憩场所的布局与规模的控制,室外休憩场所的文化主题与小品造景,以及各个休憩场所的设计。并从步行长度与休憩场所的设置、休憩场所的空间特征与景观要素配置,休憩场所的文化立意与环境小品设计方面来探讨,期望对之后此类型的商业街休息空间设计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科学合理设计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的策略及方法 1、休憩场所设置间距 由于单侧型步行商业街具有特殊性,因此在休息空间上的设置上就不能以某个具体数值为标准,而要充分考虑到行人的感受,尽量将休息场所间的间距缩小,从而满足人们步行时行为、心理的需求。 2、休憩场所规模及等级控制 对于单侧型步行商业街来说,由于商业建筑位于街道一侧,因此容易导致商业街空间太长,使人们在行走中会觉得没有趣味,所以室外休憩空间的设置就尤为重要,此空间的设置可以满足人们在购物之余进行室外休息、娱乐等活动的需要。对于该场所空间的等级控制要根据周围人群流量及旅游人群流量来进行规模控制,这样才能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3、休息空间的景观营造 场所中地面铺装设计:选用当地特有石材,铺装方式以广场砖加局部雕花地铺设计为主,根据每个休憩空间的主体不同分别选用不同题材的铺装来体现休憩场所的特色。 休憩场所的小品及细节设计:特别是对于各节点的雕塑小品及设施的设计,根据休憩空间的不同主题,配以不同风格的小品及设施。同时运用限定与围合等表现方式,体现出不同的空间特色。 4、步行空间设计 街道的铺地采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打破直接、单调的感觉;街道融合了小品设计如灯杆、餐桌、垃圾箱、座椅、饮水台、标志牌等,以此丰富街道的色彩和空间环境。 休憩空间的设置:在这么冗长的步行街道上间隔设置一些休憩空间,大大改善了人们的购物环境,商业街不再是单纯的购物场所,也是人们日常活动、娱乐、休闲的地方。 5、休憩场所的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种植设计:植物方面大部分选用乡土植物,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增加了街道空间的层次,丰富了街道环境。 植物配置的人性化:在商业街道上多植乔木,少用草坪和灌木。乔木还可以形成树荫,能起到很好的遮荫功能。 植物后期养护:由于受到城市交通限制因此单侧型步行街道与城市主干道相邻,所以街道空间多采用硬化处理,汽车尾气的污染对植物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经常对树木进行日常养护是十分必要的,在对树木进行修剪等养护时一定要规范化。 四、结语 对于单侧型这类特殊类型的商业街空间,其休憩空间在设计上要将其节点间距、规模及等级控制、文化主题营造及造景、步行通道组织及竖向设计以及植物造景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做到布局合理、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同时,整个步行商业街中每段的休憩场所的环境都有所不同,以丰富整个商业街的空间环境。 商业街设计论文: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与质量的提升,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已经发展为城市开放空间中的一支特殊存在,成为了一座城市在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承载体。人们不仅能够在步行商业街上进行购物等休闲活动,还能从中深刻的感受到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现在,城市步行商业街已经发展成为了丰富市民生活以及改善城市景观的一项重要手段,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概念出发,对影响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研究 步行商业街在现代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提供给城市居民一种休闲娱乐以及交际的方式,通过这种密集的人员交流,对培养城市居民关心、维护城市形象有积极的影响。同时,步行商业街可以繁荣地区经济,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使城市环境更加具有人性化的味道,并能够有效减少因车辆引发的事故量。 1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进行景观设计的因素 (1)步行心理。每一个的思维是不相同的,对于某一景观的评价往往有着自己的认识。因此,步行商业街的参与者因为持有的认识和观点不同,因此对步行商业街的具体景观布置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在步行商业街进行购物活动的参与者来讲,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街道两旁店铺的各种信息;对于休闲娱乐人群来说,所关注的重点一般会是休闲场所或者是游乐设施;而对于旅游人群来说,他们则会对步行商业街上独特的景观标志以及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街头艺术表演产生巨大兴趣。当人们步行于步行商业街道时,一旦出现长时间感官上的体验没有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厌烦感;而没有连续性的景观设计的变化又容易让人感到惊慌失措。所以,在现代城市进行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时,应该在源头就避免去使用长且直的线路的设计。探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长且直的步行商业街线路设计非常容易使参与者出现一种厌烦感。 (2)色彩与视觉方面的感受。科学的实验结果证实,不同色彩会带给人们完全不同的心里反应。黄色、白色、绿色、红色这四种颜色比较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在步行商业街的广告店招或者是标志等方面应用比较多,以突显其商业性特点,而绿色在科学研究中被证实有舒缓情绪的积极作用,同时花卉的摆放也能使人愉悦。在现代城市的步行商业街中,景观的设计多维动态,而且有着较好的视觉方面的连贯性。一般来讲,步行商业街的参与者很难对一条长且直的街道产生兴趣,实际情况是,具有方向多变性的街道很容易吸引人们去参与。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进行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时,在步行商业街建造空间足够的情况下,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提升步行商业街的趣味性,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和兴趣。 (3)空间结构形态。从一般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步行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空间一般都是线、带状的场所,其呈现出来的宽度要远远小于其呈现出来的长度,从而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延伸。当人们参与到步行商业街中来时,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行为,如漫步向前、驻步观看某一事物、或者是静坐休憩。从这个角度划分,可以具体分为停滞空间以及运动空间。停滞空间在用途上一般有静坐、观赏、等待、沉思、饮食、度数等等,而运动空间在用途上一般有散步、比赛、集体活动等等。 停滞空间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多设置一些长椅、树荫等,而运动空间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则应考虑道路的开阔与平整程度,这与步行商业街参与者的感受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情况是,停滞空间在一定的条件设定下与运动空间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步行商业街参与者的角度考虑,如果无法划分出一个独立的停滞空间,那么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就无法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证。因此,步行商业街停止空间的设定一般给人带来滞留以及安全感,而运动空间一般给人带来的是流动性以及延续性的感受。 2对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进行景观设计的几点建议 (1)景观的设计必须遵循人性化的原则。从步行商业街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来讲,其在具体的功能发挥上确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在,一条街道,不仅仅是物理形态的一种外在具体表现,还被看做是一个社交的场地,其服务的对像归根结底还是人。因此,在进行步行商业街街道尺度、路面铺设等设计时,一定要把人情味考虑进去。 (2)景观的设计必须遵循生态化的原则。在二十一世纪,生态化倾向将会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生态元素的运用,通过这种贴近环境的设计,使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并有效降低城市内的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现象。 (3)景观的设计必须重视对传统元素的利用以及保护。很多城市在进行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规划是,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城市中的传统文化地带,在这些传统文化区域内,古典的老建筑,就像一幅幅历史画卷一样,平添了步行商业街的独特新引力。其中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必须重视对这些传统元素的保护,避免毁灭性的开发。在保护步行商业街传统元素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济南芙蓉街、天津古文化街等等。 (4)景观的设计必须遵循可识别性的原则。能够准确的识别环境可以帮助人们加深环境体验的实际深度,同时也能带来心理方面的舒适感。因此,在对步行商业街中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开发时,应该通过对空间构造以及重要标志等元素的设计,提高街道的可识别性。 (5)景观的设计需要给人营造一种舒适的外部环境。从人员密集程度来讲,步行商业街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街道中聚集的各种商业元素吸引着人们穿梭其中进行商品的购买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紧张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景观设计中自然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步行商业街氛围。 (6)景观的设计必须遵循尊重历史的原则。在进行步行商业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对自然形态的保护与利用,不能出现破坏性的开发设计,探索其原因在于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能推进美学的进步。 (7)景观的设计必须连续性的原则。探索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的特点,其设计的出发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空间与平面设计,具备了从行人思维看外部空间的特点,并且应当是一个连贯的、可以预知的空间或平面。 3总结 在城市建设速度以及城市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已经发展为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特殊存在,成为了一座城市中经济、文化及政治等多个方面的承载体。现在,城市步行商业街已经发展成为了丰富市民生活以及改善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步行商业街上,人们进行购物、休闲娱乐、社交等等活动,并能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使人际交流以及地域认同感得到提升,还能对培养城市居民关心、维护城市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步行商业街能够繁荣地区经济、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使城市环境更加具有人性化的味道;并能够有效减少因车辆引发的事故量。因此,在进行城市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多方面考虑,使之与整个城市功能结合到一起,真正发挥其作用。 商业街设计论文:民国建筑文化元素在现代商业街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在讲究城市个性、建立城市文化的今天,城市中心商业街区的文化艺术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打造具有地域个性及艺术性的现代化城市商业街区时,不仅是遵循“随波逐流”的大众化,更是对一个城市性格的折射。文章以民国建筑艺术文化特征为主线,对北京、上海及南京三座城市反映出民国特色的现代商业主题街区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典型案例,分析民国文化元素在现代商业街区设计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民国建筑;文化元素;商业街设计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商业扩张浪潮的大肆席卷之下,各国大都会的城市形态和商业形态似乎也愈加趋于统一的国际化。“当代的规划看起来就像一个不合理的游戏,它把尽可能多的城市或建筑堆砌于一地。我们引以为豪的城市地区通常只不过是砖、石头、钢铁及水泥砂浆最高、最宽、最密集的堆积物。在砖石建筑堆中,被遗弃、被胁迫的人类在何处?”(约翰・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 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艺术化生存趋势必然引起人们的反思。在欧洲,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地区,学者们在研究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城市规划出相应的保护和艺术化生存方案,其城市形态所彰显的文化特征鲜明,因而在世界城市的发展中占据着备受瞩目的地位。 一、关于民国建筑文化 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应当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与城市文明。由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代城市格局在当今大部分城市中并未延续,且距离现代人类生活方式较远,因此在折射城市文化魅力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近代清末洋务运动的兴起,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让诸多学者留洋学习深造。在国外,大批学者学习到了先进的西方工业技术和人文观念。归国后,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时代的变迁、新政权的交替,近现代城市化的格局也愈加需要更新和重新规划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到了“中华民国”时期,在南京、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中,由于西方人文思想的导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形成了新的城市格局和建筑特色,民国文化便诞生于这个特定的时期。民国文化的精髓基本表现为建筑的特色,这是革命性的飞跃,也是西方工业革命逐步进入中国的象征。 民国建筑特色之一:坡顶。 民国建筑的最大特点首先是屋顶的形式,这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庑殿”以及“歇山”类似。无论是“总统府”旧址内的中国传统式建筑,或是西洋古典式建筑(图1),还是其余保留的建筑遗址,坡顶的建筑形式几乎是民国时期所有低层建筑共同的特点,也是民国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民国建筑特色之二:拱券技术。 拱券技术是古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和成就,是古罗马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其外形为圆弧状,除了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的作用。由于各建筑的类型不同,拱券技术的形式略有变化。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尖形的拱券则为哥特式建筑的显著特点。在南京“总统府”的建筑区域内,圆形拱券是反复出现的重要符号之一。(图2)从“总统府”主入口到原有建筑以及建筑内部,拱券皆是典型的造型元素之一。拱券的形式呈现了民国建筑中西合璧的气质。 民国建筑特色之三:砖墙。 砖块的质地、颜色各有不同,种类繁多,因而为建筑物的构造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砖墙在民国时期曾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类型和用途的建筑构造之中(图3)。尤其是青砖,由于其色彩和质感的特殊性,在现代城市街区建筑和道路铺装上多次使用后可以形成一种极具历史深度感和怀旧氛围的场所效果。 二、民国建筑文化的延续 现代的城市商业街区具有双重功能,它不仅是大都市的核心,也是可以直接反映出都市艺术气质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化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对商业中心的环境及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打造具有地域个性及文化的现代化城市商业街区时,不仅仅是遵循“随波逐流”的大众化、国际化,更是对一个城市的性格及文化的折射。作为拥有“民国文化气质”的城市中,典型的有民国时期的首都――南京、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商业大都会一一上海。如今,这三座城市虽然历经了战争及时代的变革,但是由于近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并未在短期内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具有民国艺术气息的城市气质和文化得以留存至今。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时期的首府、六朝古都,整个城市的政治气息较为浓重,因此给人的整体感觉较为凝重、沉稳。所以无论从当地建筑原貌或是城市街区的设计上,更多的是在表现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在南京总统府旧址以及长江路的辐射范围内,重新打造了现代城市商业街区――“1912”主题街区。(图4)这是南京地区较为典型的反映民国文化的现代商业街区。在整个地块的设计规划上,保留了太平北路沿街的原民国时期的旧建筑,并按照前文中所提到的民国建筑的三大特征――坡顶、拱券以及砖墙,重新建造了围绕在总统府周围的新建筑。无论从建筑外立面到地面铺装上,都以民国建筑文化作为设计的原型,毫无修饰与浮华的青砖既是墙体,又是外部装饰。朴实墙面上,勾勒出白色的砖缝,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修饰。人们可以通过整条街区细细地品味出浓浓的民国文化和艺术气息。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的通商口岸和曾经的半殖民地,由于接受西方的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较深,在建筑和城市人文气质上相较于南京更为活泼、时尚,投射出浓厚的“海派”风情。民国时期的上海,作为重要的商业要塞,部分旧商业街区的设计形式和规划原貌至今依然保存原貌,例如南京东路步行街的建筑原貌、淮海路等。即便是后期重新规划的“上海东方新天地”主题休闲和商业为一体的街区(图5),也大部分沿用了完好保留至今的民国建筑特征。上海的民国建筑在形式感和材料的选用上较其他地区更为多样化,这是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入,把西方各地区间不同的文化带进了上海,并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因此在功能性和整体规划上形成了特色。 北京,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古都,元、明、清文化在此根深蒂固。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古代城市格局,并影响至今。“环形”的城市道路规划甚至直接影响到后期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以及城市快速道路的建设,可见明清文化在北京的影响甚远。但在近现代的清末民国时期,西方的文化如同在上海、南京等其他城市一样,进入了北京城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明清文化及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形式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城市中心商业街区的文化营造。例如老北京最典型的前门大街(图6),在现代商业街区的改造中,依然还原和沿用了当年的建筑外立面,可见民国时期前门大街的商业形式和建筑形式完全满足了现代商业的基本需求,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无论是从北京或是上海、南京等城市,在近几年的城市商业街区的改造和规划中,重新打造和还原“民国”文化越来越突出。那么现代商业街区设计是如何融人民国文化元素,并将其改良,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商品经济下的市场氛围? 三、“民国建筑文化”的当代重塑法则 (一)依靠历史 从各街区的地理位置特征上分析,南京的1912位于中华民国总统府旧址(图7),上海东方新天地位于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旧址(图8),北京前门大街位于北京城中轴线正阳门的中端(图9)。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历史节点直接决定了现代城市中心商业街区的价值。正因为选择了合理的地段从而创造出了超乎想象的价值,而这些地段在“民国”这个特定的时期中也曾有过非比寻常的历史渊源。 (二)保护利用 合理保护和利用历史资源,也是以上三个街区的共同特征。按照南京1912的整体规划,把沿太平北路的三幢旧民宅拆除重新改造似乎也有其可行性。但是“1912”的最终设计方案却选择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这三幢平日看似残破不堪的旧民宅,保留并翻新了其外观,将内部重新整改并打造成为新的商业用途。上海东方新天地街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地区的黄陂南路,在尚未改造之前,黄陂南路的原貌其实就是一块典型的老上海弄堂区,但经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将旧居翻新成为新的商业店铺和餐饮空间,既满足了商业需求,又满足了街区的整体设计风格需求。北京的前门大街从封建社会时期便开始形成商业格局,到了民国时期,拓宽了道路幅面,并设置了有轨电车线路,不仅成为商业街区,更作为北京城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并存在于北京的中轴线上,近期开工建设的前门大街综合翻新工程更是直接还原和修复了前门大街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原貌。 (三)有机结合 作为城市中心地带的综合商业街区,城市街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城市周围环境,例如广场、主干道等相辅相成。然而,城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的中心地标和折射城市气质的法宝,独自魅力的展现和在主干道中的导向性尤为关键,因此在城市街区设计中,各类道路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民国文化”这一风向标在现代城市中的重塑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反而显得尴尬。因此在传统街巷和城市功能之间必然有小型的城市广场相结合,南京总统府对面以孙中山先生为名的中山广场、北京前门大街正对的正阳门广场、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的人民广场等,均形成了缓冲带。这让文化之间的碰撞变得柔和,也使人流导向性细化为“总”――“分”的人流动线形式。 (四)合理沿革 除了前文中所阐述的,民国建筑和民国文化在街区整体感中的体现,在地面铺装、设施小品、绿化等方面也应当合理地沿用民国文化的元素。这绝非画蛇添足般地随意添加,而是要根据不同地区问的差异合理地沿革。例如在北京的“京式文化”带动下,前门大街的设施小品呈现出的形式感和元素通常为拨浪鼓、大鼓、鸟笼、铜制大水缸等(图10),而此类元素如果运用在南京或是上海则略显突兀。另一种不合理的形式表现为:传统街区设计中出现了极为现代的雕塑或是其他设施小品。 四、总结 在新的城市建设浪潮中,城市文化艺术建设将作为主体深入到城市街区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中。街区重新规划必然需要合理筛选街区原有的构筑物,这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不能一味地全盘否定过去的历史文化,例如南京在上世纪末的城市规划中拆除了不少民国建筑和砍伐法国梧桐,这会逐渐使得人们淡忘南京城的历史。城市虽然看似所谓的“国际化”了,但是缺失的什么?是一种艺术化生存的气质。而城市一旦缺失了这种气质,剩下的仅为躯壳一般的大工业时代厚重的机械感和乏味。这样的城市、这样的街区,又有何看头呢?“房间和街区的关键在于其内部空间的质量”(卡米洛・希特Camillo Sitte),随着时代的变革和发展,这些随着时代而“时代”的建筑物终将随着时代的变革而黯淡下去。“民国建筑文化”仅仅是一个影子,如果我们不能对有价值的历史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我们缺失的又何止是“民国建筑文化”? 商业街设计论文:分析当前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摘 要: 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中心商业区的功能在我国经济区划发展中正不断地由原来单一的购物功能向综合的社会功能拓展,就连位于中心商业区的步行街也越来越向集购物、娱乐、餐饮、、展示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购物中心发展。于是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成果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城市;步行商业街;规划;设计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中国,在盛唐时期就有著名的东市和西市步行商业街坐落于长安。发展至宋代,典型的商业街即可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得以再现。再往后时间推移到1930年,着眼全球,现代步行商业街的雏形“林荫大街”由林贝克大街改建而成,并在商业经营上获得巨大的成功。步行街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其环境对人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1 对当前城市步行商业街的概述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追求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一般都地处繁华的城市中心。相当一部分的各种商店乃至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于此,便于人们通过步行在这里集中进行商品的选购活动或得到某种所需的服务。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它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丰富、深刻的。 步行街作为城市的消费、购物、娱乐、休闲的集合地,人流量大,在人车混行的商业街上购物,车辆的叨扰不仅影响购物的心情,同时也给步行中的顾客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使大家没有办法安心地进行商品的选购。因此要合理布局、合理定位,使之与周围的功能配套相适应,只有这样才是提高商品销售额的有效途径。而步行商业街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的同时,恰恰就满足了这种构思。 2 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的特点 2.1 多功能性 步行商业街最大特点即为多功能性,它常常是一个地区的社会中心,并将商业和游憩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在主体上拥有大量商业购物场所的同时,还拥有这大量环境优美的的绿地、水面等舒适的休息处,更甚者,甚至还将儿童游戏场、小型影剧院等文娱设施布置在内,充分迎合了各个年龄层的观感需求。 2.2 “街头家具”涌现街头 当购物于较为大型的商业步行街时,你会发现必要的室内外休憩场所和“街头家具”是不可或缺的,如公用设施、路灯乃至装饰用灯、人行道护柱等。因为顾客在进行商品挑选时所行走的距离以及行走的时间均较长,疲劳感很容易在此过程中产生,他们需要在审美上有所转化,也需要让其身体上得到放松。 2.3 多空间型 由于城市商业中心地价昂贵,当前的步行商业街区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平面型布置,而是被迫不断向空中发展,不断地向多层空间发展延伸,以求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获得最大的建筑面积。如斯德哥尔摩卫星城VA LLINGBY 就是一个典型的当代步行商业街的例子,其采用架空平台,平台上是步行区,而平台下则通过快速交通与市中心紧密相连。 2.4 讲究铺地,适当增加绿化 沥青、石、砖、烧制陶瓷、预制混凝土块等许多不同的材料均在不断的设计中被运用于现代步行商业街的建造中,不同的材料运用不同的铺装形式构成一个街区的特色乃至日后的传统。同时,被运用于街区设计中的点缀物——花、草、树、木等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还能为游客提供蔽荫的休息之处,从而我们不难想象,绿化早已成为了商业步行街区的构造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当前步行商业街的分类和规划设计 一个在设计中非常值得重视并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摆在商业街布局者的眼前——如何布置当前的步行商业街才能既满足社会发展又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3.1 当前城市步行商业街的类型 当前城市步行商业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穿过居住区中心地带,二是穿过市区中心地带。其布局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3.1.1 直线型步行商业街。大商店穿插于中间,小商店安置于直线两侧,而在内部则设有一些精巧而有环境优雅的小旅店,饮食店等。 3.1.2 地下步行商业街 。这是一种为城市注入了无尽的新活力的设计规划,是一种发展较晚的新式商业步行街。它使更多的生活空间被开拓出来,同时还冬暖夏凉,不仅有效的对城市的路面空间进行了节约,更是对城市的立体空间的扩展。 3.1.3 十字型步行商业街 。传统的十字型城市平面,中央是广场,是步行街道的交点。 3.1.4 封闭式步行商业街。这是一种拥有较大的两个前后出口,并设有一些福利设施在两出口之间,左右两端封闭,同时路口还能兼做停车场的步行商业街模式。 3.1.5 设有小型广场的步行商业街 。这是一种开阔式的商业街区,商店设置于广场的四周,小广场则一般布置于端头或者中部,既可作为街景,也可用于停放部分车辆,起到停车场的作用。 3.2 当前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与规划 3.2.1 规划设计步行商业街时不能单一,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要充分注意商业街的环境,与人的“住 ”、“行”密切结合起来,紧密联系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居住区。 3.2.2 在商业步行街区商店的标志上的颜色最好采用鲜艳的红色和黄色,由此可通过采用商店窗子里射出的光和霓红灯来进行照明,而取代路灯的设置。 3.2.3 当有干道存在于商店和商店之间时,连接两边区域的方式有很多,如采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的方式等,这一“上”一“下”的两种方式能有效的避免干道车辆对人的威胁 。 4 在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中贯穿“以人为本” 步行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购物”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之一。而在这样的一个日常活动中,人们希望具有足够的安全感,除了店外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同时店内环境的良好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甚至还希望在逛得疲乏之余能有一个地方供其休憩、欣赏。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正是步行街产生的根源。而对步行街中的各种人的行为方式都有所了解和研究则是提高步行街的环境品质的不要手段,这也是创造出合适与人的空间环境的必备条件。下面介绍人们对步行街的外部空间的一般要求。 4.1 步行活动 步行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在步行的过程中,人们盼望没有来往车辆的打扰,能够使精神上的满足在慢速的步行活动中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心理体验来实现,从而也使步行活动成为最自由的活动。 4.2 休息活动 身心上一定程度的疲倦感会在人们步行了一段时间和距离后产生,这个时候他们会希望有一个可以供其休息的空间。而如果人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步行购物后,没有足够的休息空间,疲惫之下,他们能做的就只好是选择离开。这样就会使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吸引力大大的降低。 5 结语 作为一个城市的缩影,步行商业街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它是一个城市财富的聚集之所,通过给人们提供购物、交往的环境,吸引这四面八方的来客。在规划设计步行商业街时,规划设计布局合理必不能少,但同时我们也应应勇于创新,用新颖的造型,建造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能寓购物于玩赏的新型步行商业街。 商业街设计论文:环境心理学视阈下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商业街逐步向综合化、多样化的方向拓展,形成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多功能的商业中心。城市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要求以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这样才能满足舒适、健康、宜人的景观设计理念。保障商业街空间通透性、环境安全性,才能维持街景整体的连续性。本文就此从环境心理学视阈分析城市商业街景观的设计。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商业街景观;设计;城市 城市商业街是一个汇聚着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场所,也是人们休闲的最佳场所。城市商业街处在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形态的空间体系内,其主要的形态随着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发生着变化,它是一个城市的缩影。许多城市商业街交通拥挤、街景单调,缺少整体连续性和景观特色。设计城市商业街,应当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以人为中心,从人心理特征考虑问题,把握环境空间设计、人与环境的联系。 1.不同人群消费心理需求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的安全程度和户外活动水平有联系。倘若人感觉不能放松,比较紧张,那么所处的环境就会失去人气。商业街广场上的巨型喷泉、茂密树林会遮住人的视线,人们会感到不安全。特别是在傍晚时分,巨大遮拦完全阻挡了人的视线,前方空间难以通过环境进行预知,人会产生紧张心理。当人们置身于街道公共环境中时,首先会考虑到自己的人身安全。 以性别角度分析,男性逛商业街是有目的和计划的,直接去自己愿去的商店购买商品。女性逛商业街是无目的和计划的,她们喜欢游逛,遇到较为新奇的商品会选择性的购买。男性购物速度快,不会停留。男性陪女性逛街会感觉疲惫,而女性在男性陪同下会觉得无趣。应当考虑在城市商业街中设计一些男性休息等候室。 以年龄角度分析,儿童消费者较为好动,喜欢新奇的事物和热闹的氛围。故此,商业街内应当设计一些吸引儿童的公共设施与活动空间,以此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家长以儿童为中心,购物活动也会更加愉悦;青年人热衷于时尚,娱乐、购物、互动交往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不仅要满足青年人的时尚购物需求,也要设计青年人交往活动空间;中年人逛商业街是为了实用性消费,他们对交往、娱乐活动不感兴趣,但对商业街环境要求较高。中年人希望工作闲暇时身心得到放松。故此,商业街可设置一些咖啡厅、餐馆等闲适空间;老年人是传统型消费心理,追求多彩丰富的生活。老年人渴望休息、交往和放松。街道空间可设置老年人活动空间,比如放风筝、抖空竹、下棋等娱乐场地。 2.商业街的空间通透性和环境安全性 人们行走于商业街中,心理上渴望获得视觉通透性。通透性无论是以活动空间、环境设施,均能消除街道活动障碍物,保证商业街景观整体连续性。整体连续性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就比如一些街道边有优美的建筑景观,景观与空间连续性距离达到了最佳,那么人们的通透性空间心理需求便能得到满足。视觉通透的景观和空间不会阻止人们居于环境的视线,增加商业街自由度。例如,人们闲散、等待状态中可以多角度、多方向观察周边人物和环境,视觉不会单调,反而更具趣味性。一些树影、阳光等自然因素影响,通透性更易表现出来,商业街景观更具视觉效果。有些城市商业街公共设施和景观设计时,不够重视通透性。比如城市商业街公交车候车厅的背板全是宣传海报和广告,影响了街道景观的整体连续性。 商业街上的人行为和普通街道上的人行为是不同的。商业街行为更有连续性,人们不仅购物,而且进行餐饮、娱乐、交往、展示等活动。该类行为连续性正如一种节奏,使得商业街规划与人的商业街活动彼此联系。公共环境的户外活动范围有社交性、选择性、必要性三类活动,而商业街人行为也应当这样进行划分。商业街购物人群约占60%,日常休闲、观光游览的人群也不在少数。购物者首先会考虑交通条件的安全便捷、商品选择的多样性和购物袋趣味性。选择性活动包括休息、饮食、观赏,这些活动受空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当环境和空间设施满足人自我需求才会出现。娱乐、交往等社交性活动,是由选择性活动和必要性活动所引发的,这就证实若能改善公共空间的选择性、必要性活动条件,便会增加社交性活动的几率,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商业街活动空间的多个特性反映出了人类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这些特性有连续性、私密性、可达性、形象性、认知性、领域性。城市商业街景观规划要布置好公共设施、塑造活动空间,以此体现出这类特性,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生活需求,使得活动空间更具城市生活情趣。 3.体现人在环境中的主角性 城市商业街主体是人,景观设计为人所设计。缺乏人为活动便会失去景观存在意义。商业街环境品质反映了城市形象,它由商业街商户、居民、游客的行为活动、言谈举止所决定。以人为本,能够突出环境中心,使人成为环境空间主角,并不是环境的背景。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重在和人户外行为协调,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等多层次需求。 3.1创造体验空间 人们规划的商业街不是单调的空间和场所,而是一种娱乐休闲体验。人们以视线的交互,加深彼此的了解,加强了共享体验和交往机会。外部空间围观吸引行人是因为该行为存在充分自由性,不存在强制性。商业街环境设计能够创造凝思和安静场所,缓解城市的应激,结合有生气场景。城市商业街人们的需求不单单是购物,更是全方位心理满足和体验。现代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物质消费,正不断转化成精神消费。以人需求出发,能够创造更优秀的体验空间,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3.2人性化设计环境设施 体验空间以人心理特征满足了人对商业街空间的需求。但体验空间的创造更需要物质条件。商业街环境设施需保证功能合理、舒适便捷、安全。现代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从根本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和个体行为。环境设施还能规范个体行为,表现出社会健康文明。商业街人性化设计以设施造型、规模、空间形态、数目考虑观感人群的心理感受。许多城市商业街还具备娱乐、餐饮、集会、交往、表演等活动,设计预留出观演场地、餐区和舞台的空间,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项目,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商业街也要设置一些配套性设施,比如喷泉、雕塑等景观艺术,电话亭、座椅、垃圾桶、路灯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造型能够让人体会到安全、舒适。同时,商业街还要设置一些盲道,做出地面性标记。诱导材料标记应当连续铺设,在街道入口、路口处不能出现高差或台阶,确保轮椅顺利通过。残疾人、老人等弱势群体心理需求得到关注,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结束语: 心理、环境、行为的关系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以环境心理学分析人们的行为、心理发展变化规律,能够满足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时,需注重市民的休憩和购物方便。商业街是为市民所服务的,无论今后怎么发展改革,其追求的目标一直是“以人为本”。要重视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需求,保障商业街空间通透性、环境安全性,这样才能维持街景整体的连续性,体现出人在环境中的主角性。 商业街设计论文:综述城市居住区商业街的建筑设计 摘 要:通过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设计实践与研究,提出现代街区设计形式的对策,以及小体量群体建筑的城市设计心得。 关键词: 商业建筑、情调街区、行为模式; 前言 为居住区的居者提供生活方便以及商业街区运营有序且富有生机,商业配套的高效交通组织是最基本因素之一。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商业与居住分流、店前运营与后勤服务分流,形成畅通的多层次交通体系。商业配套设施是城市居住区的重要配套设施,在居住区中商业设施,作为居住区配套公共建筑的组成之一,所占比例不大,约为占15~25%。但是配套公建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居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一.总体布局构思 项目概况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工程项目位于宁南板块的“超级大盘”——某地区国际花园内的最南端,东邻机场高速,西邻共青团路,南接紫荆花路,某地区国际花园绿化率约为50%,是典型“以人为本,高附加值”的高品质社区。而商业街区位于整个地块的南面,占地面积20700平方米。 拟建商业街总建筑面积29700平方米,其中Ⅱ期商业建筑为18860平方米,建筑主要为二层商业建筑,按商业使用功能的不同分区,力图更多的注入生活与工作、生活与休闲、生活与空间的和谐性,不但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更使观景、视野增加了更多的情趣性和丰富性。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轴线作不对称自由式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整个街区用浅水池与外部道路分隔,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情趣空间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丰富空间表情和层次:多彩的活动空间以及购物空间的整体水系,体现商业街的“动”;商业水道在枯水期水中的卵石可以作为健身的步道,体现出商业街的“静”,同时这里也是阳光入口的标志建筑,是小区内部的亲情广场,并起到改善环境、调节气氛的功能。 二、景观节点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五大景观区,它们既有所区别有相互联系,通过主景轴线一一展开。五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主街道、休憩广场区、水景商业街、邻水商铺以及屋顶休闲咖啡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不同感受的功能,交流休息、休闲冥想的功能。 环形水景带则承载了动静分区的屏障功能,又起到联系人流活动流线的纽带功能. 我们认为每个主题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街区属于情调街区,怎么定义情调呢?我们认为情调应该是为居民服务的——是一种安逸、舒适的情调,不仅能够提供购物的场所,还能享受到生活的情调。商业街的服务群体首先是小区业主日常生活和休闲,其次是对外来市民的开放,提高街区的活力和服务对象。因此我们设计的概念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行为模式,其次是环境概念,最后才是建筑概念。 成功的现代街区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亲切、友善且富有特点的界面,并能提供方便、多样、引人入胜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这也是本次环境设计的出发点。 三、建筑单体构思 3.1 建筑风格 某地区国际花园商业街区的店铺风格其实就是北欧的,有点像别墅的人气味很浓的小尺度的建筑风格,商业店铺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很精致,空间尺度宜人,具有人情味,能够吸引市民进行购物并享受这里的休闲氛围。因此,在屋顶特别设计了两坡的附有透明玻璃的屋顶,设置有花园的露天咖啡屋 ,让人远离喧嚣的闹市,在满天繁星的夜晚, 独自坐在静静的角落,感受生活的乐趣.真正感受诗人李白的月下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在建筑细节上,将广告作为整个商业街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商标--字母,数字,图案等多种形式精心设计,立面上通过横梁的位置,屋顶局部有规律的构架框里,大片的实墙体上适当预留的广告的位置。以免建筑实施后沦为杂乱无章的店铺。 3.2 色彩分析 建筑的立面的石墙部分以浅明黄色的彩色饰面砂浆为主色调,采用斜纹菱形分隔,映衬北欧。的建筑风格,同时体现出现代商业建筑明快的个性。门窗用中空的low-E镀膜反射玻璃,框料采用断热的塑钢窗、栏杆用安全玻璃配以蓝灰色的工字钢形形有韵律的柱列购物廊,其整体为明亮的暖色调有朴素高雅的格调。设计的铺装,小品,附属设施等都采用暖色调设计,形成从色彩上达到统一的效果。 3.3流线分析 1)、车流:商业街区的外围是7m路,双车道,便于2辆车并排通行。通过景观绿化带与环形水景相依相隔.也形成一个自然的消防通道,丝毫不影响内部安全的步行氛围。 2)、人流:商业街区的内部是步行区,为广场砖和北欧硬木铺设而成,只许人行步道,不许车流进入。运动与通路: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有益处的。 变换的街道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道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节,体验建筑的细部肌理。考虑到台阶会打断步行的节奏,我们取而代之采用坡道连通空间。街区的9米宽的小尺度的街道,适合人们在不同界面的橱窗之间穿梭徘徊,建筑也基本为9米高,小巧的2层建筑,便于购物者对整体建筑有个清晰的了解。3米宽的购物风雨走廊加强的人的可停驻性,对商品的观赏性。 3.4平面功能 整个商业街用环形水景与居住区相隔,建筑底层均采用骑楼式灰空间,各幢商业建筑之间均用形式各异的连廊相连接,本设计中骑楼、连廊、平台不仅联系了户外空间和半室外空间,还提高了商业铺面价值,方便住户使用,即使在雨雪天气也可以享受购物的自由浪漫.;同时也是街区中重要的标志性空间特点。每栋建筑均在统一建筑风格下形态各异,沿南面紫荆花路均以商务办公和小区配套净菜市场为主,偏向居者基本生活消费的配套商业设施;内部商业街以休闲、餐饮为主,面向青年等追求时尚品味生活的居者。 3.5 多学科在建筑中的运用设计中从运动心理学,将紧张的运动空间与松弛的舒缓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在商业街区中提供了一个富有节奏的空间线路,曲折有致、松弛有度、时急时缓,使整个空间流线充满韵味和变化。设计中更加人性化,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提供带轮的步行交通。从行为心理学确定适当的空间感受,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缩短人与人、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避免单调平直呆板的空间,造成心理上的距离感和冷漠感。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Ⅱ期商业街建筑面积:18860 m2 占地面积:20700 m2 容 积 率:0.718 绿 化 率:28% (水体面积3000 m2) 建筑密度:33% 五、施工中遇到的几个心得和遗憾 5.1 外墙干挂花岗石斜铺的问题。本来施工图纸中的外墙石材要求45度斜铺,这无疑增加了施工的造价。在和施工现场人员不断的研究中,把石材中间做对角线挖25mm宽,2.5mm深的凹槽进行水平垂直向干挂,也达成了与外立面一致的效果。 5.2 外围水景没有得以实现的问题。原建筑设计周围有浅水景,建筑与水景相得益彰。后改为绿化,不能享受到建筑的倒影。某地区国际的商业街设计是对建筑、空间、流线以及多种心理、行为学科的一次综合性探索,也为我们今后的设计累积了经验,并为今后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提供更好的空间和场所。 商业街设计论文: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城市商业景观往往是市民和游客集中的场所,是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商铺和街道围合成线形空间,融城市文化景观和现代商业气氛为一体,对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很有吸引力。它既是市民放松、休闲、娱乐、购物场所,也是游客感受当地文化、体验风味小吃和购买地方旅游纪念品的最佳选择。商业景观设计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工环境建设系统交融的公共开敞空间。科学的、合理的、艺术的商业景观设计是平衡生态系统、改善环境、创造区域文化特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景观;商业街;商业景观 1前言 良好城市的商业景观不但体现了城市文化内涵,同时对游客更具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良好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设计具备科学、舒适、健康、便捷的景观环境。随着现代人审美观点的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创新,研究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要尊重建筑特点,历史特点等因素,全方位,多视角考虑问题。现如今,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商业街往往是市民及游客集中的场所,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是提高了要求。良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环境,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陶冶情操。我们应努力创造优美完善的景观环境,为市民群众服务。景观设计更应重视精神力量的传播,彰显独特的文化底蕴,应该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色和艺术规律,是高层次、高境界环境设计。商业空间环境的每一组成,一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又具有审美功能,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着人的审美感受,历练着人的精神体验。 2商业景观表现形式 商业街景观的发展和现代人审美观的不断改变,传统理念和设计手法不仅要延续还要发展才能更进一步的诠释设计本身。因此,提出合理的商业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手法是有必要的,同时,它将会极大的有助于商业景观设计的发展。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现代艺术、等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商业景观设计,这就需要因地适宜的设计景观才能使景观本身实现它的作用。展现它的美。 2.1根据历史特点的表现手法 每座城市都有段属于自己的历史文脉,沈阳中街一带的设计中保留了一部分中国古典元素,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对于一些手法,得到了灵活的应用,留下了不少巧妙精致的佳作。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一大课题。历史文脉反映的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成长历程,是后人应该不断回顾、不断重温的,每段历史都有自己灵魂,同样周围的商业景观设计也要体现出她的灵魂。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文化底蕴浓厚的沈阳。中国第四大城市,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中心,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规划的形状和历史背景都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依据。依仗皇城特有的艺术特点和平面布局,充分发挥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在保护的前提下给予符合环境特点的设计手法,淋漓尽致的诠释商业景观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信息。商业景观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建筑的文化底蕴相伏相依的。商业景观依仗着历史文化来凸显她的形态美,韵味美。同时,周围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通过景观设计更进一步的来让游客,市民理解其中的含义。 2.2根据周围建筑特点 在根据历史特点进行设计的同时,应把阳光、绿树、彩色路面铺装、临街立面和街灯融为一体,把周为建筑的特点以及元素搭配花池、喷泉和雕塑小品,街头穿插表演、展览、商贸和游戏活动,使之成为游客和市民休息、闲逛、玩耍等有活力的商业空间。例如沈阳市中街商业街景观,结合了俄罗斯风格,殖民地时期的建筑特点,丰富了建筑的临街立面。形成了集浓郁的商业氛围、娱乐活动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综合性步行街。中街尽头的两个龙柱更是体现古城文化民族特点的最好见证。可以通过布置休息椅以及公共设施标识牌等公共设施,实现休闲,娱乐一体的室外商业景观环境,设置绿化小品、雕塑、背景音乐,使它更具有人性化,更能体现文明古城的特色。 3结语 商业景观设计是根据时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为根本,提出在景观设计中应坚持设计与文化相结合,其中包括两个方面:设计与历史文脉相结合;设计与周围建筑相结合。不同的的环境形式,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承载着不通的主体。商业景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文文化建设的传承,力求突出商业景观生态性、人文特色可持续和谐发展。在设计中职能分区要更加科学合理,既要明确各个功能分区的职责,而且在各分区之间又有各种商业景观的分布作为衔接。商业景观设计,要吸取生态设计、人文设计的理念,在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文化景观设计,使新的街区有更为宽敞的室外自然空间、深远的教育寓意,给市民以舒适、健康、自然、艺术的享受。商业景观环境设计在体现其美感的同时,应重视其艺术语言所表达的含义,结合商业空间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景观的抽象性、象征性、艺术性等特点,表现出崇高的美,充分体现艺术时代的精神,使景观文化精神在室外环境景观中得以流露,得以升华。商业景观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可以影响到生活质量的好坏。它还可以营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生存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和谐。人的需求应该放在商业景观设计的第一位。利用自然条件展现特色,更好地为城市商业景观进行改造。良好的商业街景观能培养市民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群众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姿,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在这个室外空间学习,工作之余在这里放松。 商业街设计论文:宝鸡石鼓山商业街空间布局模式设计研究 摘 要:商业街空间布局模式是商业街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直接关乎经营者的营业活动和消费者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对商业街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多条商业街空间组合模式后总结出一定的特点与规律,并将其中一些方法运用于宝鸡石鼓山商业街空间组合模式设计上,意在为今后这类商业街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商业街 ;宝鸡;空间布局 一、现代商业街布局模式及特点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商业街建设的高潮,步行商业街的建设在各城市中比比皆是,无论是选址、建筑风格、商业业态或其他方面,都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形式;这些商业街有着各色定位或风格,本文选取北京、上海、武汉以及陕西地区等地各类商业街进行实地调研后总结分析,将现代商业街外部空间模式分为以下几类,分别为均质点状、线型、网络型(或面型)。 (一)均质点状 两组平行线相交,产生交点构成的规则图形,形成了一个网格网格投影为三维模式,转化为一系列重复的空间模数单元,即点状空间。这些点状空间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和连续性,并渗透在任何一个单元的组合中网格图形在空间中确定了一个由参考点和参考线连成的点状空间的场。在均质型点状形态的空间组合模式下,即使为了适应场地需要重新加入其它形态的空间也不会破坏整体空间。 (二)线型 线型空间结构的特征是以某条街道为主轴,建筑主要沿街布置,垂直街道有一些向外延伸出去的小道。例如,岳阳楼传统风貌商业街就是打造了一条 300 余米长的步行街,建筑位于街两侧,建筑间适时留有间隙,与外部景观之间发生关系。线型布局模式形成的外部空间的特点是,易于将景观、空间节点进行串联,有利于人群的行进,并且易于将游憩空间与商业空间进行结合设计,打造不同主题的休闲商业外部公共空间。 (三)网络型 网络型空间是空间布局模式呈网状机构,建筑之间通过道路进行分割连接,形成面积范围较大的商业街空间。较之均质点状空间、线型空间、辐射型空间来说,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多元。网络型空间结构是外部空间对内部空间的弥补和有效的连接。网络型空间类似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空间,它以广场空间展开,沿街道发展并将人们引导至广场和街道之中。 二、现代商业街布局模式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我们应当考虑用地地块形式对结构选择的影响。 例如,点状辐射型空间结构适用于边长较为均匀的地块,并且地块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中心的控制力也会相应减弱。线型空间适用于狭长的地块,以一条主干道贯穿其中,周围的建筑正好分布于两侧。网络型结构则适用于多种地块形式,尤其是多节点链接网络型空间结构,空间形式灵活,并能形成多个子区域,对于一些用地面积比较大的项目来说尤其合适。 (二)所选择的空间结构应该与空间主题相一致。 例如,之前提到英国布里斯托尔的卡博特广场,其设计概念是“将人们重聚到城市中心”,因此选用点状辐射型结构形成中部核心广场直扣主题,让人联想起 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的放射性城市结构,将人们从城市各个角落聚集到这个标志性的构筑物前。而对于以“里弄”、“胡同”为主题的游憩型商业建筑群外部空间,大多也会选用路径交织网络型空间结构,形成“走街串巷”的格局。 三、宝鸡石鼓山商业街空间组合模式设计 宝鸡石鼓山中华石鼓园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空间组织模式,此类空间可以独立形成完整大空间,也可以形成小空间围合院落,以及大空间和小空间围合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点式适用于大型餐饮、时尚精品店、美术馆等业态,内部采用共享大厅模式,交通设施布置于共享通高部分,周边形成完整大空间。(例如C片区);小空间围合院落式适用于小型文物销售、纪念品销售、餐饮等业态,采用楼梯外挂,外廊式组织交通(如B片区)。空间组合式可以结合售楼部、大型餐饮等业态。下层为完整大空间,作为大厅使用;上部为围合式小空间,以外廊结合外挂楼梯间进行交通组织,可以用作办公、或者包间使用(如区)。 结语 本文对商业街空间组合模式所涉及到的设计内容做了简单的总结和归纳,通过分析各类空间组合的模式总结出各自特点以及适用条件,最后将分析成果运用于实际项目当中,做到整体项目分区设计,为满足不同区域内商业模式、行为流线的不同特点而形成差异化设计策略。 商业街设计论文:现代步行商业街的设计研究 摘 要:步行商业街空间序列的组织 和界面设计是否合理, 决定了整个步行商业街的基本 空间形象 设计的成功. 笔者通过对步行商业街空 间序列中景观及功能要素的分析, 从环境印象的角度 明确了空 间序列在步行商业街空间形象的表达中所包含的意义, 探讨了步行商业街空间序列的组织方法. 从界面与空间形象的关系出发, 分析了步行 商业街界面构成本质, 还探讨了影响其界面的若干因素, 提出了步行商业街界面的设计要求.续性人性化舒适度,做好建筑空间类型的选择和细部处理 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 空间; 界面;基本要求 城市的可识别性 是通过环境印 象建立起来的, 环境印象是观察者与环境间双向过程的产物.人们对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印象是通过对物质要素来识别的, 在这个过程中, 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序列及界面这两种物质形式对步行商业街空间形象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 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不同的城市生活,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 1. 符合城市总体发展和管理要求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都应与城市交通商业景观等取得高度的协调,并使它对城市改造旧城保护保持和发展城市历史文脉起到促进作用 2. 解决交通问题 交通既要居民能方便地利用各种交通工具顺捷地到达,又要求把车人流分开既保证人们方便集散,货物方便运输,又能满足捎防防震等抗灾应急的需要 3. 提高环境舒适性 为创造多情趣富有人情味轻松愉快的空向气氛,设计应以安全便捷,优美与景观良好,相互协调为目标 4. 按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要求构思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疲劳时间和疲劳程度,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特点不同,按人的生理疲劳和心理兴奋情态组织商业街区是必要的 5. 保留和发展传统风貌 尽可能利用原有商业街市和城市遗产 那些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等,会使步行街增色生辉,具有历史品格 . 二空间序列的意义 人的活动、 行为的连续性特征使相邻相近的空间产生了连接, 从而使城市空间因人的活动次序以时间为轴线演化为一系列空间的组合, 把城市空间单元组织成一个可连续感知的整体序列.由于步行商业街增加了时间轴的四维空间, 序列空间对于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象及对观赏者心理感受具有特殊的意义( 见图 1) .序列空间是步行商业街中具有统治性的要素.序列空间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赋予步行商业街明确的方向性, 从而加强人们对步行商业街的识别.这样的空间能起到丰富多变、 引人入胜的效果, 增加人们对步行商业街内在体验的深度和强度 三 组织方法在空间序列中起着重要作用 2 .1以轴线组织空间序列 沿着轴线人们能体会空间的深度和方向感,运用轴线组织空间和景观可以加强步行商业街空间的秩序感, 形成完整而有节奏的空间景观序列.以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的方式有两种: 实轴线和虚轴线. 实轴线是以实体沿轴线进行布置. 组织空间序列. 虚轴线即视轴线, 是实体在轴线空间两侧布置, 从而建立起指向明确的轴线空间, 使人们的体验和感知有明确的方位感, 组成张弛有致的城市景观. 2 .2 空间叠合形成序列 空间部分重叠可使相邻空间紧密相连, 让人们在空间自然转换中体验了空间序列的意义. 叠合部分的处理是空间序列组织的关键, 在空间划分上既要保持空间的融合与自然的过渡, 又要使各空间划定明确的边界. 在空间重叠区常设置标志性景观因素. 2 .3 由视线引导的空间序列 在行进型空间中, 视线引导人们进入空间序列. 人们的行进运动会受到空间标志因素的影响,标志物给人以暗示或引导, 从而建立起有组织的空间序列. 标志物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组织空间序列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形象, 同时又是街道或某个区域的形象标志. 四 步行商业街的界面 3 .1界面与空间形象的关系 界面直接 影响着城市空间 环境的特 征和质量. 实体与空间是一个/ 面0 的互逆关系. 空间是/ 虚空0 , 具有间接感知性, 界面是/ 实在0 具有直接感知性, 对/ 虚空0 的体验来自于对/ 实在0 的感知,界面的特性决定了空间的效应. ( 1) 界面对空间的围合 若要使步行商业街空间舒适、 宜人, 必须使形成步行商业街空间的界面之间的关系符合人的视域规律. 当高宽比为 1B 4 时, 空间的界定感不强,要对步行商业街进行空间的二次划分. 当高宽比为 1 B 2 时, 空间的界定感较强, 这时步行商业街的设计不宜布置过多过大的环境设施. 当高宽比为1 B 1 时, 空间的界定感很强, 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应注意建筑与街道一体化的处理, 注意街道和建筑在装饰上的协调. ( 2) 界面的连续性 界面的连续性有助于加强整体识别和形象识别. 连续性包括形态构成连续和时间维度连续. 形态构成连续指共时性要素间的形态连续, 如形体轮廓、 比例尺度、 材料色彩等方面的连续. 时间连续指新旧界面的协调共生, 包括再现式连续、 重构式连续等. ( 3) 第二层次轮廓线的影响 在街道基本界面上出现的装饰物或设施称为/ 第二层次轮廓线0. 步行商业街外墙突出物过多,就会从视觉上削弱界面对空间环境的围合感和连续性. 现代城市中, 广告、 标牌是不可避免的, 标牌法的颁布是保证城市景观秩序性、 统一性的重要措施, 目前该法在许多国家都已开始实行. 如美国的查劳特市的城市设计方案中, 不但对广告和标牌的尺寸、 形状、 色彩提出了要求, 还对它们的空间位置作了规定。 3. 2 界面设计的要求 ( 1) 识别性 步行商业街的界面应该在活动上、 视觉上连续统一, 这样才能方便购物和维护空间的整体性.改善步行商业街的界面的识别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标志性建筑周围开发休息广场; 提高侧界面的形象特征; 在单调识别性不高的古城街巷中, 设置牌楼、 旗杆、 过街楼等明显的标志物, 向人们暗示环境的方位. ( 2) 秩序性 街道的空间序列是一种多层次秩序的组合.步行商业街的这种特 性为界面的变 化提供了基础, 既丰富变化, 又统一有序. 步行商业街空间界面的变化和装饰的对比应在人的视觉秩序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不然会造成混乱和支离破碎的空间效果. ( 3) 舒适性 舒适性要求将街道的气候、 日照、 噪音、 污染、休息、 视觉条件控制在舒适范围之内, 使人心情舒畅, 保持感觉乐趣. 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小气候环境的创造上, 例如南方城市的通风、 荫凉、 北方城市的保暖、 朝阳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形态. ( 4) 适配性 从人的生理约定、 行为约定、 习俗约定等角度来体现对人的尊重, 这里统称为环境与人的适配.适配性要求界面必须体现对行为的支持, 与文化的关联, 对习俗的尊重. 因此一个为人设计的界面应该以人的行为为基本出发点, 使人们在一系列的韵律、 节奏、 速度和力量之间传达出人体运动的经验和感受.步行商业街空间序列的组织和界面设计是否恰当合理, 决定了整个步行商业街的基本空间形象设计的成功与否. 通过对步行商业街空间序列和面的研究及改善, 可以提高步行商业街的空间环境质量, 创造出更加宜人的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 人们并非不能在视觉混乱的步行商业街中购物, 但如能有一种更动人的环境, 同样的生活将会获得新的意义. 街道本身如果有良好的视觉形象, 就会有更强的表现力. 五 结语 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繁杂程度高,涉及内容广,设计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城市环境做好建筑空间类型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首先,要形成良好的交通体系; 其次,形成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例如: 注重道路的平台作用体现所在区域的功能特征明确空间序列中心和节点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等; 再次,采取丰富的空间形式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最后,形成独特的构成景观美化城市的风貌。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既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最终把步行商业街塑造成城市形象的代表,商业消费逐渐以休闲化体验化替代了目的化和生活必须化,这就要求商业设计开发既要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又要提高环境舒适性,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要求,同时还要保留和发展传统风貌 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要根据其特点和基本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好城市环境的整体连 商业街设计论文:类型学视角下的五台古镇关中特色商业街设计 一、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概述 1、类型选择 从大量历史上存在的建筑形式中提取、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建筑模式。从大量同类建筑中提取类型模式的过程便是“元设计”的过程,即类型选择的过程,类型成为描述这类建筑的工具。而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则进入“对象设计”的层次,它们在类型概念指导下生成具体形态不同的建筑。 2、类型转换 转换的最常见方法方式是在同一类型内的形式变换。由于这种变换是在深层结构基本相似或不变的情况下,表现结构所进行的不同组合,因此又称为“基本转换”或“类型转换”。 二、五台古镇关中特色商业街整体形象策划 旨在打造一条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关中特色步行街区―― (1) 体现乡土田野风貌的绿色生态街区 (2) 体验关中民俗风情的特色文化街区 (3) 展现宗教朝圣文化的历史街区 (4) 开展市郊绿色旅游的新农村建设示范街区 二、核心问题及构思 在以往的图底关系研究中,力图证明是好的城市设计,能够确保有相对完善的室外与室内空间。图底关系的方法,应用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中,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控制并保证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完整,积极。但用图底关系分析中国的民居聚落,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建筑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平面外形,而街巷呈现较为零乱松散的形式。这样的形态很大的成因是由于对于没有规划的城市来言,私宅的户主会出于生活习俗、禁忌、迷信等方面的考虑,将自己的房屋建的尽可能规整、舒适。而不太注意街巷空间的完整性。这样,街道空间曲曲折折,变化颇多。又由于每家每户出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地形的适应,对道路的避让,整体上建筑在朝向、体形等方面会形成自己的规律。街道空间因此在大体上也会保持一定的规律,一定的宽度。综合以上因素,街道“大曲小直”,变化中蕴含着规律。利用图底关系研究,我们发现,对于这样的传统街巷的城市设计应该采取以下的设计方法: 1.从实体入手的城市设计:应当从建筑的实体出发来进行城市设计,而不是像其他城市那样从城市公共空间入手,先思考单体的可能行与基本特点,然后考虑组合后的群体关系。街道也许是消极的,至少生成过程与方法是相对消极的。但在这种消极生成方式下生成的空间本身未必就是消极的。无法预测的空间变化加上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习俗,街道,永远是生机勃勃的空间,是传统中国城市里最富活力的地方。 2.单体的聚合规律:单体的聚合规律应该从风水、大的山水格局、与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的关联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在研究公共空间的过程里,我们必须思考中国传统中原有的公共空间类型,并且思考这样的公共空间类型与现代生活要求间的矛盾。 3.单体的设计:单体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基础与基本元素,因此单体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单体的设计,可以结合类型学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且这样可以保证在设计过程里大量建造民居的时候,建筑在具备同一性的条件下,在细节问题上又具备变化的可能。类型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早阿尔多.罗西看来,“类型就是建筑的观念,它是接近于建筑的本质。”但与罗西的类型学观念不完全相同,我们并不是从建筑――生活的观点,按照大的建筑单体尺度简单地将建筑划分成不同的建筑类型。我们所持的观点,是将类型的方法贯彻到单体――部件――细部的体系中去。在这个体系中的每一个层级里,所有的元素被分类。建筑的风格因而是地方性的,而建筑的可能又是无穷尽的。 三、五台古镇关中特色商业街设计 1.类型元素提取 我们开始寻找这些构成元素和它们之间的构成法则,提取相关元素进行建筑空间改造: (1)马头墙:“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关中旧时建筑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图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关中地区的马头墙作为当关中民居的特色之一,形态区别于其他地区,其错落的变化结合建筑体量以及其他构件的变化,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形成特有的传统风貌。 (2)墙体铺面: 关中地区地处平原,雨量少,地下水位低,土层厚,土质塑性强,因此作为维护结构的墙体除采用砖墙外,很多住房用土坯或夯土墙。在农村民居建筑中更是广泛应用。其做法有两种:夯土和土坯结合;夯土墙。 这里更突出的特色要素是夯土墙的应用,采用当地普遍的黄土为主要建筑材料。这是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工匠的自发创意。砖与土不同材料的组合方式,构成材料的变化,将作为特色元素之一复合到设计所构筑的特色建筑体系中。 (3)门窗:关中地区民居的门窗,有着不同的形式,门窗的大小、开启的方式以及与其他构件的关系都能从不同角度体现关中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作为提取元素之一,其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与不同功能建筑形式的组合特征,为传统的关中建筑特色带来了活力与生命。 (4)围栏:不仅起维护作用,而且对于沿街商业建筑的立面有着很好的装饰作用。不同形式的围栏带给环境以不同的感受。围栏也是关中地区建筑注重的装饰元素之一,围栏材料的选择及颜色宜体现关中文化的厚重。 (5)骑楼:是一种特殊建筑格式,二层以上的楼面整个伸出来,在人行道上空形成凌空的阁楼,下层空出人行空间。在古镇的繁华的商业街中多有使用,并以前商后居的商住楼形式居多。对这一设计元素进行提取,不但可以丰富沿街界面空间的虚实变化,其下部空间还可以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 (6)人文色彩提取: 关中民居以自己独有的古朴厚重的建筑风格,在中国的民居建筑中自成一派。色彩是关中乡村居住建筑中有特色元素之一,通过调研、归纳,提取当地人文色彩作为建筑实体设计的主要色彩,以灰、褐、土黄为主色调,体现浓郁的关中文化。 (7)基本尺寸提取:关中地区的乡村住宅体现的是北方合院文化,建筑形态表现为窄院型合院式农宅,分别由大房、厦房、二层等小楼围合而成。通过分析内部几个典型的建筑组群单元的尺度以及位置的分布,提取六种基本的尺寸模式,以得到新建筑的建筑组群的合适尺度以及空间。 2.类型还原 对于传统街区构型设计而言,我们不妨认为,通过一些简单有序的构成要素,在遵循适当组合规律的情况下,可以重现自然多样化的形态。也就是说,那些复杂多变的民居建筑的实体,可以尝试用很少的构成元素通过“复杂”的组合过程来还原那种“无序却有机”的形态。以空间句法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不同形象特色的关中建筑风格,置于街区不同的功能分区中。 (1)基本尺度组合: 我们把这些基本尺度归纳成由开间进深不一的单元体。它们之间可以自由的拼接。这些基本单元的尺寸就逐渐形成了。从6米到16米之间共有七种基本尺度,通过这七种基本尺度进行组合(图1),我们选择了六种基本单元。(图2) 选择的标准是:1)原来民居基本尺度的延续;2)考虑到建筑与街阔的比例,因此2,3层建筑居多;3)针对不同功能如小商品、作坊、餐饮、住宿等的不同尺度需要;4)另外,基本单元所构成的面积在40――150左右。因为考虑到商业街开发销售的原因,小于40的时候门面有时不经济,但大于150后可能会超出本地居民的购买能力。数个单元之间的组合也可以保证有些较大营业面积的门面。 (2)细部构件组合: 对细部语言的分类刚好让我们可以更加自由的润色这些基本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自由的和马头墙、骑楼、不同门窗、围栏等组合。 另外对于各个不同的地段,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改变,有时候要为了地段选择单元,有时候可能要根据单元组合调整地段。 通过一些简单有序的构成要素,在遵循适当组合规律的情况下,可以重现自然多样化的形态。(表1)也就是说,那些复杂多变的民居建筑的实体,可以尝试用很少的构成元素通过“复杂”的组合过程来还原那种“无序却有机”的形态。 建筑的风格因而是地方性的,统一特色的,而建筑的可能又是无穷尽的。 表1建筑元素组合形式一览表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 对应平面进行特色分区,体现不同形象特色:(图3) 工艺展示区:具体包括布艺.木艺.刺绣.皮影.泥塑.木雕.石雕.砖雕等; 手工作坊区:具体包括手工挂面作坊、碾坊、酒坊、土榨油坊、豆腐坊、农家醋坊、织布坊、剪纸房、各类小吃加工作坊等; 特色商业区:具体包括当地的时令果蔬的销售、经营关中传统名吃的商业等; 农家乐片区:具体包括餐饮、住宿等; 四、小结 通过词汇的自由组合,根据平面的功能分区,演绎出不同的建筑组合。由词汇到句法到段落,再现了特色民居的自生长方式。在向建筑空间设计深入的过程里,具体的材质,如夯土墙面,具体的词汇,如门窗,牌匾,旗帜的加入,使得这个过程越来越真实并使所有建筑反映出统一的关中特色。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探索: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 摘要:园林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的要点,以期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植物养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愈加突出,人们渴望与绿色植物相伴,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为改善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资源。从目前来看,政府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我国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仍存在许多缺陷,仍面临植物成活率低、成活期短等问题。因此,本文在整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的要点加以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水平,为改善植物绿化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技术 1.1树种和种植时间的选择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性,对其生长的环境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树种的选择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性质等,不可盲目看中其绿化效果和美观程度等因素。如果种植了与当地气候与土壤性质不符的植物,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还会严重影响到绿化的效果。选好了需要种植的植物后,还需要严格把控其质量和外形。尽量选择苗壮通直、无枝干损伤、根系发达和无病虫害等优质树苗。必要时需要对树苗的枝叶和根系进行相应的修剪和处理。栽种时要充分考虑到树苗的生长规律和习性,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栽种的时间,制定详细的栽种计划,做到最大限度提高树种成活率。 1.2土壤的选择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植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长和土壤性质息息相关。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性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种植植物前一定要调查和分析土壤性质,比如,土壤的透水性、酸碱度等。在掌握土壤性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例如,当发现土壤中缺少植物生长必须的矿物质时,需要施予一定量含有该矿物质的肥料。在掌握土壤性质的同时,还需要使客土的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以及土壤的翻挖深度达到相应的标准。 1.3施工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种植,并起到绿化、美化作用的过程叫做绿化施工。换句话说,就是相关施工人员在明确设计意图的情况下,依据相关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查,并对施工计划书进行编制。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排水工程和定点放线等准备工作。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定位准确,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进行操作。还要注意的是,如果多种植物需要同时种植的话,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 2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技术 2.1肥水管理绿化植物栽种之后,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浇水、排水和施肥等养护。水是生命之源,为了确保园林绿化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在对其进行浇水时,尽量选择早晨或下午等时间段,以防中午光照太强,温度过高,对绿化植物根部造成损伤。同时,要根据所栽种的绿化植物特性对其进行浇水。对于喜干旱的园林绿化植物,适当减少浇水频率;对于喜水的植物,浇水的频率应适当增加。因此,相关绿化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施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2.2树形养护为了提高园林绿化的美观性,所栽种的植物除了具有绿化功能外,还具有观赏性。这些园林绿化植物通过人工修剪更具艺术感、现代感,深受人们喜爱。但植物是不断生长的,生长过程中会导致原有的形状发生变化,定期对其进行树形养护尤为必要。 2.3防治病虫害等园林绿化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由于这些植物品种多,而且多以绿化和观赏为主,其抗病害能力不强。因此,园林绿化植物经常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不仅影响了观赏效果,还危及了其正常生长。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除了采用杀虫剂等药物防治外,还需要定期除草、清理落叶和枯枝等,保持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环境的卫生,进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结语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增强,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各地公民及政府的重视。因此,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深入了解和贯彻落实园林种植和养护技术,确保种植和养护技术管理双管齐下,对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创建绿色城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冯智 单位: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农业服务中心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探索: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分析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集合了环保、生态、文化以及休闲于一体的人文景观空间,占据着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地位。将自然景观环境与人工造景技术相结合,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场所,同时,园林绿化景观的长久发展还需要同定期的绿化养护管理相结合,从而快速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就绿化景观设计以及养护管理策略进行有效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养护管理 近年来,我国逐渐将建设重心投入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所居住的环境,改善土质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还能为人们所居住的环境创造出人文化与舒适化,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居住质量,凸显地域特色,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至关重要。 1园林景观设计的实施策略 1.1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将设计理念同当地的实际环境相结合,根据所在区域的地势地貌、水体、植物生长类型以及地域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使设计出的景观与当地的环境相融合,和谐共处。具体的做法有:在植物设计方面,要以当地的植物为主,适当引进其它的植物种类,从而确保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与当地的水土环境相容。景观设计也要切实遵照城市的发展走向、地市脉络进行合理地设计,可以在具体的设计中,将原有的城市景观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尽可能将其融入到设计规划中,有效控制景观设计成本,最大限度恢复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另外,设计城市小区景观时,还需要结合小区建筑的设计风格,依据季节的不同变化,以此设计出不同季节的植物种类,从而确保在不同的季节都有绿色植物出现。 1.2从立体层面打造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景观设计工作较为复杂、多样,涉及的元素很多,如亭台楼阁、假山叠石、墙体、灯柱以及花卉、草坪等。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依据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结合地势以及土壤水质的变化进行立体化的搭配设计,打造出别样的立体绿化景观。与此同时,立体景观要对空间进行合理地划分,给人呈现出视觉扩大的效果,并通过设计出的立体景观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为提升城市绿化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2.1不同类型植物的养护管理分析 在针对不用种类植物进行养护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依据不同植物的类型特点进行养护,例如,按照植物类型划分为乔木、灌木,阔叶、针叶以及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等。养护乔木时需要关注植物长势、修剪以及灌溉、施肥等工作。养护灌木时也要对其进行修剪整形,例如,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及时修剪灌木中的枯枝、徒长枝。造景灌木定期20天修剪1次,如果是观花灌木则需要在花期过后立即展开修剪工作。在草坪养护工作中,除了定期浇水等必要的常规养护管理外,在对草坪进行修剪完成后,要控制好灌溉、施肥总量,结合草坪实际面积进行及时地调整。由于针叶植物自身具有较高的抗旱、抗寒性能,因此,应将养护管理重点放在防治病虫害方面。 2.2四季的养护管理工作 植物养护管理工作要结合四季的变化,运用不同的养护方式。 2.2.1春季。春天是适合播种的季节,工作人员首先应清理在冬季里枯死的树苗,完成补植工作。在已经修剪过的基础上再对植物进行复剪,并做好除草、剥芽等工作。在对植物进行防寒物的拆除工作时,要严格预防病虫害的滋生,对于蚜虫、刺蛾、花叶病以及白粉病等采取人工喷药等方式进行防治。 2.2.2夏季。夏季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植物生长适当喷洒钾肥料,追施磷以及有机肥等,并进行相应的中耕除草,加强汛期排水防涝工作,预防和排除因大风天气刮倒树木,避免影响交通。针对在大风天以及洪汛期被破坏的植物,进行扶正或重新栽植常绿树、竹子等。 2.2.3秋季。秋季的气温开始逐渐变冷,需要对一些树冠不整齐、偏冠的乔灌木进行整形,对于一些不耐寒的树种可以根据不同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 2.2.4冬季。除了常绿树木以外,针对不同的树种以及不易修剪的树木,要在休眠期进行一次的大整修。对于一些有害虫侵蚀的树木,可以采用挖蛹虫、刮树皮等方式有效消除越冬虫害。同时,工作人员应加大力度对植物进行积肥工作,雪天过后及时将雪堆积在树根处,以增加土壤水封,有利于树木次年的生长。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养护管理一直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在园林养护管理上,需要将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加强预防病虫害,将设计与养护管理合二为一,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 作者:高宇 单位:阜蒙县城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探索: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由此对城市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就是指种植在道路两边及道路中间分隔带内的行道树、花灌木、球类、色块植物等,正是这些植物的存在,才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本文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必然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一、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不仅能改善交通环境,美化城市,还能减少路面上的噪音、烟尘量,净化空气,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中,尤其是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杂草的防治、树木的整形等,这几方面都必须要做到适时适度。目前,我国的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水平还有限。因此,切实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水平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只有精心养护,才能够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 二、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必然性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是园林建设的继续,同时也是对园林景观的再生产和再加工,是一种以人工方式进行的良性干预。通过一系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有利于保持绿化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例如:移植、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以及灌溉等,利用这些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植物的生态效应,并最终实现园林绿化的目的。所谓的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实际上就是一种在植物成活之后进行不间断管理的工作,但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在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过程中,其中的主要环节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也是不能忽视的,这是养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决定着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园林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性质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园林绿化植物一般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配置灌木、乔木、草坪、地被时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及要求,通过合理的搭配,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在迅速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重建轻养”问题,绿化养护水平相对滞后,绿化成果难以巩固,大大影响了绿化效益。总的来说,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行道树养护管理误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点,除了能美化城市,还能够防风,并调节城市道路的温湿度。目前,在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方面还有很多误区:有一些绿化管理单位认为绿化植物只要浇水施肥,待到长势稳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无需再浇水施肥;还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的问题,因城市人多车多,喷药时容易喷到行人身上,不安全,如果选择晚上喷药,又看不清楚,所以只要不危及植株的生命,就任其自生自灭。 2、道路绿地养护难道路绿地的养护工作是绿化植物养护的重点与难点,总的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十分明显,设计时所选择的绿化植物品种不当,乔灌木配置不合理,施工时没有考虑到竣工后的绿化养护,没铺自来水管,也没有按照要求来回填肥土。二是绿化养护不规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不足,植物的根系生长不健壮,地面板结,杂草丛生;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没有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从而达不到防治目的。 四、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措施 1、苗木的修剪与整形有的彩叶灌木的色彩十分鲜艳亮丽,这就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所以,在修剪整形时既要符合美学原理,更要根据周围建筑物和园林景观的布局,使植物造型与周围的景观保持协调,全面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另外,可以在植物生长期对其进行有层次的修剪,在花型图案上要有所选择,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和背景,同时要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充分体现彩叶灌木的观赏价值。 2、严格把好设计与施工关绿化设计要与现有的养护水平相保持协调一致,园林绿化单位应该参与设计论证会。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要充分听取意见,要选择病虫害少、树冠浓郁、生长健壮、易于成活的树种,多选择一些不同的树种来种植,避免病虫害的蔓延等。城市绿化养护单位应该积极参与从开始施工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从绿化树种的选择,隐蔽工程的验收,水电管道的铺设一直到回填土质量。 3、绿化带植物的防寒养护当冬季来临时,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被风吹打后,根系会受到损伤,降低了植物的防寒抗冻能力。与此同时,因绿化植物的本身抗冻能力相对较低,温度稍低就会给其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损伤。为了能避免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加强植物的防寒工作。一是搭风障降低风速法:该方法在城市中经常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小冬季风速对绿化带植物产生的负面影响,树木能够安全越冬。二是根茎培土法:此方法在绿化带植物的防寒养护中被广泛应用。此外,这一方法还有明显优势,就是能够保护植物的根系,防止其冻伤,也能够减少植物水分的蒸发。 4、做好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得以正常生长。在植物栽植前和休眠期进行施基肥,并在植物的生长期施追肥时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情况。一般追肥是在花前或花后对灌木进行,其施肥量应该是根据植物的树种、生长期、树龄、肥源以及土壤状况来确定。此外,对乔木和灌木施肥时,我们推荐采用挖沟或挖穴的方式来进行。为了保证植物的冠幅与外径相适应,施肥后要及时覆土,以此来保护环境,提高施肥的效果。 5、土壤管理土壤是决定着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状况的一个关键,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做好土壤管理工作,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具体有以下几种措施:一是深翻。土壤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孔隙度及含水量,使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得到改善,加强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从而全面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深翻、树木断根后还能刺激发生大量的新根,吸收能力增强,促使树体健壮,叶片浓绿。二是培土。有的城市绿化植物受环境和地理位置限制不能翻土,这时则需要培土。培土具有增厚土层、保护根系、增加营养、改良土壤结构等作用。在多雨区、土层薄的地区、寒冷季节多在晚秋初冬采用培土措施,用来防止土壤流失、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三是中耕除草。植物养护管理中采取中耕的办法,其目的是松动土壤的表层,使土壤能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除草可以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尤其是有利于新栽植的乔灌木或浅根性树种的生长。此外,除草可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持绿地的整洁。 作者:俞洪田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探索: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措施 摘要: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阶段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不高,管理措施不到位。本文基于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要点,分析了养护管理的措施,以期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近年来城市环境污染比较突出,使得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园林绿化。但是园林绿化养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对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因为养护和管理技术直接关系着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对园林养护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养护管理的措施,以期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一、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1.灌溉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在大部分城市都需要进行灌溉,对于部分植物来说,不仅需要灌溉,还需要灌溉的及时性[2]。对于灌溉,应该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和苗木的生长状况来制定灌溉计划。例如要定期对土壤内水分改变状况加以确定,灌溉中要参考作物腾发量,植物种类、小气候、密度等因素,同时要对园林绿化植物灌溉需水量进行估算,主要从有效降雨量、净需水量、灌溉需水量等考虑,在灌溉中也应该节约用水。 2.施肥 园林植物的养护离不开肥力,因为植物的生产需要养料,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肥在植物的根部周围,因为大部分植物是依靠根部吸收养分的。针对相根系比较大的植物,适当地扩大施肥范围,对于根系比较小的植物,则可以缩小施肥的范围[3]。在施肥之前,可以对肥料进行发酵,并将肥料进行分散,避免凝结成块,另外要注意的是雨天不能施肥,以免被雨水冲刷流走。还有对不同的苗木,施肥方法也存在差异,针对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施肥方式。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化区别于普通植物的重要特征,通过对植物的修剪,形成某种特定结构形态。整形修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不同的园林需求,要注意修剪办法,首先针对不同的园林绿化需要,其修剪办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针对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应当根据植物的年龄周期以及其他的特性中和卡率整形修剪办法。 4.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方面,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遵循早发现、早救治的原则,对植物病残体选用深埋进行处理,对部分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枝叶进行摘除,在这个过程中避免间接传播病虫害。随着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不断增加,害虫种类越来越多,对不同的害虫可以采用不同的扑杀方法,对园林绿化树木的病害,可采用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在配制药物时,应当注意合适的浓度。 二、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用来进行园林绿化的费用就相对较少,再加上园林绿化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投入费用巨大,我国很多地区园林绿化中都存在一个误区,在前期投入大,在绿化养护和管理中投入的经费相对较少,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另外相关人员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很多地方存在重视园林绿化的方案,但是忽视养护管理的误区。同时,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缺乏创新,管理人员水平层次不齐,由于政府对园林绿化投入资金少,对相关的人才起不到吸引作用,造成养护效率低,养护效果差的局面。最后就是园林绿化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毁绿、占绿现象严重。 三、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措施 1.苗木采购招标制 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后期养护效果,因此在选购苗木时,要挑选优质的苗木,在采购时尽量减少个人的主观意见,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在苗木采购前就制定好苗木的采购招标管理,在制定采购招标时。要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同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在招标中出现个人腐败,同时要遵循就低不就高、就近不就远的原则,另外要建立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报告制度,当然报告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将每个部分养护内容进行记录,同时主管部门要进行监督和管理。 2.园林监察监督制 在园林绿化设施建成后,不能忽视或者弃之不管,而要对相关的设施进行保护,例如组建监察队定期对园林绿化设施进行监察,对毁损园林绿化设施的相关人员进行严厉惩罚,同时要积极修复,当出现病虫害时,则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增强园林绿化设施的养护。 3.社会监督公开制 俗话说的好,群众的目光是雪亮的,对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不仅需要内部监督,还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听取他们合理的意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检举损毁园林绿化设施的人员进行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绿化养护管理中。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园林绿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象征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提升和对管理的投入,达到构建和谐美观的城市园林新景象。 作者:朱晓强 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首先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促使城市建设更加具有现代特性,实现城市人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就需要将园林绿化工程纳入到城市发展的主体范畴中。因此,采取何种方式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快速发展及运行,也就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管理部门的重中之重。 1城市园林绿化与其养护管理工作概述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对于城市生态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够净化空气,使得各项指标不断提升,更能进一步缓解城市生态压力,促使人与自然能够达到平衡状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广,施工后期的养护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体绿化效果。一旦管理缺少科学性及合理性,就会直接导致园林绿化实际能效难以与预期目标高度符合,更为严重的还会导致植被大量枯萎,甚至死亡。因此,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规划性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优化其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养护管理能效,创建更为丰富的生态及绿化价值,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现代化发展及建设。 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导性因素:一方面来自于城市发展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及养护管理工作并未形成发展性认识,一旦发展至主次界限模糊,园林设计规划的发展价值就难以体现及发挥。 2.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缺少资金支持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为养护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带来了滞后性影响,更直接导致绿化能效不断下降。这是因为养护管理机制的运行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为其提供基础动力,一旦存在匮乏问题,各项工作都将无法开展,养护管理质量更会不断下降。在部分经济发展进程较为理想的城市中,养护管理已经渗透到了实际发展的各个阶段,社会关注度普遍较高,虽然政府投入的资金比重较为充足,但是实际操作能效却往往与预期目标相背离。 3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增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视 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方面,要想提高其工作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力度,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能够提高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养护管理工作存在于城市园林绿化各个环节,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时必须考虑到养护管理问题,及时完善不足的地方。另外,政府等相关部门要针对养护管理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养护管理监督工作要尤其重视,其次在宣传教育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同时,还要针对养护技术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效果。 3.2切实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想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稳定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1)加大对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具体做法可以以讲座或者向养护管理人员展示优秀作品的方式进行,以提高园林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效率;(2)在加强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养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这类培养能够使其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以此提高园林绿化工作效率;(3)积极挖掘园林专业方面的人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4)建立健全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在培训期间要对表现好的养护人员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3.3加强资金支持,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内容较为繁琐。近年来,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在养护管理工作中也逐渐引进新型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因此,国家必须加强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部门也要与相关单位进行合理地沟通和协调。由于植被的季节性,不同的季节所采用的养护工作不同,针对这一点必须先做好预算工作和资金的使用方案,确保园林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提高园林养护工作机械化水平,优化管理工作,必须适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大量的不足,因此,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积极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工作效率。 作者:魏海华 单位:上海野生动物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目前园林建筑设计情况分析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博大精深,在全世界亦享有崇高的声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的严重冲击,慢慢被同化,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逐渐消失。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园林建筑已是迫在眉睫。作为现代园林设计工作者,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古典园林的传统特色和神韵,又要充分利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将两者融会贯通,营造一个个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空间,供生活节奏迅速的现代人们偶尔在此休闲时,能够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本文就园林建筑设计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谈几个问题。 1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状况及反思 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往往给景观起着“融汇一体”的作用。但纵览现代园林设计,要么毫无创意地大批量生产所谓的国际化园林建筑,将国外的舶来品作为自己的创新;要么沾沾自喜地满足于对传统园林建筑形式的表面模仿或直接照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各地园林建设的热潮中,出现了大量完全复古的园林。这种对待传统的态度,不是从深层次挖掘传统的精神,而是简单的把表面的形式当作传统,对传统的理解也处于表面浅层次的范畴。长此以往,不得不引起世人质疑:优秀的传统园林建筑是否会消失,民族的特色是否会淹灭,于是我们困惑,我们思考,现代园林的迅速蔓延是否会影响传统园林建筑的延续,传统园林建筑在今天是否还有其生命力。当今,在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双重压力下,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课题留给了我们当代的风景园林设计师,要用开放视角审视传统,对中国园林建筑深层的精神内涵和表层的造景手法、形式结构进行较深入的探索,摸索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发展的理论基础,以求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和具有地方风格的现代园林建筑。借用建筑界的说法,以下我们称之为“新中式园林建筑”。 2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 中国园林建筑多姿多彩,有着强烈的个性符号和独特的外观特征,设计中着重处理其“意”与“蕴”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通过园林建筑营造一种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即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变幻莫测的感觉。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大多呈现出严格对称的结构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两种形式,环境空间的构成手法灵活多变,妙趣横生。另外,于有限之中欣赏到无限空间的虚无之美是中国园林建筑具有的文化美学内涵,所谓“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 3中国园林建筑文化的传承途径 3.1传统园林建筑形式上的模仿 在当代的建筑中,对传统建筑继承主要体现在传统建筑形式中“形”的较为抽象的模仿方面。一般就是按照类型学的方法,在历史建筑中提取符号“原型”,在现代建筑中对这种原型做出同类型的“拓扑变形”,并衍生出无数个类型产物。如中国传统建筑有大屋顶、斗拱、红色或绿色的柱子、彩画、门窗木格图案、木结构体系等等,都可以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型”,将其“引用”可衍生出无数的变化。这种“引用”在设计手法上主要表现为简化与变形,无论在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整体意象还是局部特征的模仿都表现出这种特点。简化与变形,不是复古式的模仿,而是在构图、形体、材质、色彩等方面对所“引用”原型进行了较大改变。被简化的建筑形式与被简化形式“原型”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但仔细追究,总体感觉上二者仍然具有相似特征。武汉理工大学的王晓先生曾在他的著作《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中就将简化或变形的运用大致分为整体简化、模仿传统建筑整体构图特征、坡屋顶意象、模仿木构特征、片段运用、影像运用、移植中国文化其他元素七个方面。如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入口大门整体形态就是传统牌坊的造型(见图1),内庭院中居于水中钢架结构的亭子的造型也是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亭(见图2);博物馆的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源于传统的坡屋顶,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见图3);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而这所有的组织,贝先生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使其在传统园林的布局上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进行对话与嫁接(见图4)。 3.2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的延续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庭院”和“建筑与园林密切融合”两种。现代园林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围合的院落、与园林紧密结合两方面。在城市建筑的庭院设计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只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可以将室外的大自然美景搬入室内再创造,也可以将建筑物融入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或者在其周围再造自然景观,使室内外的景物相互穿插,互相借用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视觉效果。例如万科第五园的设计注意到了地方气候特色,在空间处理,建筑开合上,都能够吸收岭南民居的优点,突出村落、巷、院落的特点,特别是院落,它是中国民居江南风格的共性,讲究邻里关系,第五园就是传承了江南民居院落中的精粹,把开放空间与现代建筑的私密空间有效沟通(见图5,图6)。 3.3传统园林建筑色彩的运用 园林建筑艺术意境的重要因素主要突出形、色、香,其中形和色的影响更大。在园林建筑的空间中,无论是建筑、花木、山石等,主要多以形、色动人,园林建筑的主要特征多表现在形和色两方面。因此,色彩的处理与建筑风格、园林建筑空间环境的意境创造、空间的构图、空间艺术表现力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有特色的便是青、黄、赤、白、黑———“五色体系”,也就是中国古代的“正色”体系。如苏州博物馆保持了传统的粉墙黛瓦色调,而屋顶采用加工成菱形的“中国黑”花岗石片,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见图7)。而深圳万科第五园住宅墙体,对中国江南民居的马头山墙进行了类型化的处理,在保持白色墙体错落变化的同时,将建筑平屋顶顶部设计为细窄的灰色压条,江南民居意象便跃然而出(见图8)。 4结语 现代建筑的信息化与高技术化,给传统建筑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也为传统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看到,园林建筑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技术和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更新和拓展,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传统建筑的精神,寻找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才能在新的高度上营造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新中式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教学问题分析 1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园林专业的教学实践一般多围绕中国古典园林展开。虽然通过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学生可以很好的吸收古典园林建筑的精华要旨,但是这种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建筑设计基础相对薄弱 园林建筑设计虽然更多的讲究与环境的充分融合,但抛去外界环境条件的约束,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建筑的一种类型。因此,从专业上来看,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对于园林建筑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建筑设计基础较为薄弱。在设计练习中,学生难以很好的把握建筑结构、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色彩等与设计的关系,甚至出现有好的设计思想却难以表达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最终的设计成果。 1.2教材、参考书相对滞后 园林专业实践性强,设计资源的更新速度快,因此,教材的及时更新显得十分重要。而在《园林建筑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教材相对滞后的问题已经体现出来了:许多教材以古典园林建筑为基础展开,从亭台楼阁、廊坊水榭、轩厅斋坊等到园林建筑个体和小品设计,一应俱全,但现代园林建筑涉及的内容较少;许多案例虽然经典巧妙,但由于编写时间较早,难以代表当今园林建筑设计的水准,国外的优秀设计就更少涉及。正所谓“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现代园林建筑案例仍有待更新与完善。 1.3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理论讲授占据大量课时,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虽然可以通过单独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但由于课时较紧,师生间互动不够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2.1优化组合,夯实教学设计基础 从教学实践上来看,建筑结构、构造、空间等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扎实的建筑基础知识,想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园林建筑作品无异于天方夜谭。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初步等设计基础也应该作为基础知识,伴随《园林建筑设计》的教学内容展开。这样既能完善整个园林建筑学科体系中建筑属性的要求,又能拓宽知识面,使园林建筑与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部分可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切入点,但所占的比例不应过高,更多的需结合现代园林建筑理念、风格、案例等,拓展学生视野。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如《园林建筑结构》《园林建筑构造》应作为专业基础课于设计课程之前开设,从而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而《园林建筑材料》则应作为专业课与设计课程同时开设,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园林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园林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此外,《建筑文化》《建筑语言》《建筑艺术》《人体工程学》等相关课程也可以考虑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以进一步完善园林建筑的课程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的教学方式是很有效果的。 2.2双管齐下,弥补教学材料不足 教学材料的相对滞后必然会影响教学实践。新编教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通过组织人员新编教材,使教材贴合现代教学:突出重点、难点,图文并茂,简练直观,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并加大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等相关内容在教材中的比例,进行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理论系统归纳,以满足教学需求。但新编教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的调查与收集,短期内难以完成。因此,任课教师在备课阶段精选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讲解以弥补教学材料不足就成为另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学的方法在园林专业的理论教学中非常普遍。案例本身来源于实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相比,更能吸引学生,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就《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而言,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新颖。要尽可能的选择园林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使案例更加贴近现实。笔者在教学中曾多次选取了当年国内外园林博览会的精彩案例进行讲授,学生兴趣极高,讨论十分热烈。而在日后的设计中,部分学生甚至会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意或无意地借鉴这些案例中的理念、风格和手法,并“举一反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典型。要与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如园林建筑单体设计的教学就可按其类型划分各选择3个~5个经典案例,结合理论一一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深刻理解。3)多样化。除了有正面的优秀案例进行示范,实践中的错误典型也应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牢记教训,避免在日后的实践中犯相同的错误。此外,在案例的选择中也要避免狭隘的“门户之见”。园林建筑是建筑中的精品,许多“不在园林中”的优秀建筑作品同样也可以作为案例引入到教学中,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引导和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笔者也曾尝试以建筑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为案例进行讲授,虽其“不在园林中”,但学生表示仍能从中受到启示,对于把握设计思想、作品表达等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除了选择优秀案例讲解分析之外,也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一个具体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命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和身边的真实案例,归纳、分析、总结,最终选取最为精彩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评选。通过这个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随着小组的讨论与思考,学生对于设计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3科学发展,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除了课程设计的传统实践教学之外,在教学中还可以考虑以下实践教学形式和辅助教学手段,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测量法。考虑到园林建筑设计对于尺度的把握和尺寸的要求,除了命题的课程设计之外,还可以采用园林建筑实测的方式。例如对校园或城市公园中的园林建筑单体及其环境进行测量,使学生对于园林建筑的整体体量、细部尺寸产生更为全面的认知与了解,也能将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与测量学课程贯穿联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边各种尺寸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2)模型法。鉴于园林建筑设计与建筑学的交叉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建筑专业的教学方法,考虑安排一定的学时进行园林建筑模型的制作。既能避免“纸上谈兵”,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建筑结构、构造方面的知识,对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空间、立面造型有直观的感受,又能加强团队协作精神,锻炼空间想象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3)讲评法。设计作品的讲评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讲评学生设计作品,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解答,有利于学生快速提高与进步。除了老师的讲评之外,学生自己讲解设计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笔者曾在课程设计结束之际,开展了一次设计讲解与优秀作品评选的专题活动。由学生自行挑选课程设计中的最佳作品,通过讲解、提问、分组讨论、投票四个环节最终评选出优秀设计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热情高涨,勇于表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展览法。结合课程设计,选取优秀作品定期举办展览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形式。这种激励与荣誉并存的方法既能鼓舞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为下届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可谓“一举多得”。此外,也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利用老师与学生的直接对话及时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设计思想、图学修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对于园林设计等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3结语 通过对《园林建筑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优化,充分把握学科专业特色,弥补当前不足,使教学方法多样发展,以期更加适应现代园林专业的教学需求,为培养园林行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周练1韩飞2康秀琴3工作单位:1.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湖南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相关运用研究 摘 要:风景园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对于物质的享受增加,对于生活的环境要求越发严格。风景园林的设计为了更加的新颖,势必要在地形、植物、水体上多下功夫,为居民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园林建筑设计对于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结合相关资料对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深度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形植物;水体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中自然景观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构成要设计的场所的重要因素,其中地形、植物、水体尤为重要,地形是风景环境的依托和根本,地形的好坏决定了风景园林的以后走向,而植物给土地增加了活力还有生命,让枯燥的土地变得美化起来,水代表着柔和,它把土地那不和谐的棱角柔化,因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把这些自然要素充分的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好的灵感,创造出更好的风景园林。古人崇尚自然合一的观念,这也被现在的一些风景园林设计师所引用,城市中的建筑对于风景而言极为冲突,而风景园林却可以在弱化这种感觉,生活中的突兀变得美化。 1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的具体应用情况 (1)园林景观主要是依托于相应建筑和建筑周边的环境,园林建设是跟周边的建筑的有机结合,这在很多情况下都有所提及,已经成为建筑界所公认的,园林设计最忌讳的就是建造出来的园林景观跟周边的建筑格格不入,景观风格彼此冲突,没有达到美化的目的反而变得别扭,园林设计也要考虑交通因素,不能给交通带来不便。诸多因素都决定了园林建筑对于地形的依赖,在园林设计之前,一定要好好考察园林周围的环境,然后结合环境设定相应的计划框架和一些轴线布置,以整个园林的走势为原则,设计出来的方案不但园林景观和周遭建筑完美结合,带有地域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节省很多材料,节省成本。 (2)园林景观的地域性选择还要考虑到视觉的协调性问题。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园林景观都要感觉不突兀,并且建筑与地形之间构成相对明确的天际轮廓线,建筑的体积和具体的地形之间的研究尤为重要。在建筑的时候当地形的尺度远超建筑的尺度,那么建筑就会被遮盖,完全沦为景观的陪衬,只有园林设计尺寸和建筑的尺寸相接近的时候,才能达到两者相融合和的自然之美,对于整个园林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对于植物运用的具体阐述分析 (1)在风景环境中,植物的布局会影响建筑的美观和空间的结构,并且很多园林设计会破坏本来的自然植被,其实这些自然植被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有效的去利用这些自然的植被,园林设计中应用这些植被,更能突出地域的特征,园林设计也会去降低的成本。在建筑之时一定要保证建筑的紧凑性,避免占据过多的地域,保存更多的原生植被,建筑物的布局也应该灵活,跟着地域的特性去建筑,这样没有那固定模式的约束,更加的美观的情况下也更好的保存了原生植被的面积。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在建筑的时候在尽量不破的情况下,一些园林景观可以尽量的采用架空的方法不接触地面,实现风景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的目标。合理适度的植物分布可以完善建筑外空间。让这个建筑显现更加美观贴近自然。 (2)植物的选择也很重要,选择好相应的植物搭配建筑,建筑会增添很多美感,植物至于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会把一些视觉要素有效的联合起来,让人生活在其中仿佛融入大自然。美学的角度看,植物的季节变化会给建筑带来相应的层次感,可以把死的建筑活化起来,让其融入环境,随着植物的变化而变化,在整体审美中起到协调的作用。树木和花草的完美结合会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态结构。 (3)植物群落可以修缮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筑的表面突出种植一些爬墙草之类的植物,把建筑变成欣然的绿色景观,再结合外面的园林设计,两相结合之下,更好的融入自然,植被的覆盖,再炎热的夏天,也有着一丝凉意。就算是冬天,植被枯萎,但是覆盖在墙壁上,多了一种苍凉的美感,比光秃的墙壁要好得多。 3 做好水体的应用控制 (1)水无孔不入最为柔和,水也是生命的源泉,水体流动,带动草木更具有美感,所以园林设计中水的利用不可缺少。在园林建筑中,一般要展开小型水体设计,小型水体更容易维护管理,园林中的水体大多数都是无源之水,都是人工注入的流水,小型水体更节省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当出现污染严重的情况,政治起来比较方便。 (2)风景园林中水的利用最多的就是喷泉设计,其具有动态美的特点,喷泉要设计成循环向下的原则,可以节省水资源。园林设计中的喷泉设计应该匹配园林的大小设计,小巧一点更显美感。 (3)对于水系统的维护,延迟水的应用时间,需要在水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来调节水的质量,也可以放一些鱼类,让水系变得生动。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支撑整个城市的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人们对于居住调节要求的逐渐苛刻,对于园林设计是一项重大的考验。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完美的应用地形、植物以及水体,地形、植物以及水体之间如何完美结合值得设计人员的不断开发研究,创造出完美的生活环境。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植物的运用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不仅对于物质的要求提高了,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风景园林在建设中使用中山石和植被就是提高精神文化的体现。如果居住的环境只能简单的满足住所的要求,不利于精神的发展,心情也会压抑,相反如果在工作劳累以后好的居住场景会让身心都比较愉悦。风景园林的建筑符合人们的发展需要,所以山石和植被在景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当中很好地运用它们,对整个园林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山石;植物;运用 在设计园林的景观时,主要会用到两种材料,分别是硬质和软质的材料。其中硬质的部分包含一些山石、建筑等,软质的主要就是植物。这些植被除了可以装饰环境之外,还能表现四季的变更,这就使得园林的景色“活”起来了,人们面对“活”的园林景色会更有情趣。 一、风景园林学的定义 从字面上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其含义,它就是对园林中的风景进行设计、建筑的学科。它在各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的布局,有时候还需要体现美学、精神艺术,指导园林的设计。它不仅仅是视觉方面的,它还是历史、民俗的传承。 二、风景园林学的分类 它以空间的利用为中心,包含以下两种类别。 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 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 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 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 三、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 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 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 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四、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运用 山石作为园林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当于人体机构的骨架。在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当中如果加入了山石,会体现某些风景的意境,具有特殊的建造风格。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所描绘的进入大门之后的那个假山的运用。除此之外,我国许多的名胜古迹当中也运用到了山石的摆放,山石和景观的自然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的有生气。无论山石在整个园林的构建中是衬托物还是主要景观,都对园林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山石的摆放设计也应该在自然的基础之上,适应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山石的不同材质和造型,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应该根据山石自身的特质进行安置,以达到山石和所在环境的自然融合。否则再好看的山石,如果摆放不当,不仅不能够美化环境,反而变得突兀,影响园林的景观。因此,需要根据园林中的环境、景物来对山石进行艺术建构。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1)提高对景观园林学的应用:置石与山石景观是园林重要的构造组成部分,体现风景园林学的艺术理论,对成功的风景园林景观进行借鉴,发挥山石构造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作用,融入园林环境。 (2)建设现代化山石园林景观体系:对风景园林景观山石的构造,建立置石和山石景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实现风景园林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 (3)创新风景园林山石构造的方式: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置石和山石景观艺术创造形式,进行创新,丰富山石景观构造的内容。 五、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运用 先前说道:山石是一个人的骨架,那么植被就是人的“血肉”,没有了血肉的填充,再好的景物都是死物。植被的作用虽然很重要,但是它的应用也不是特别随意的,是要讲究技法的。植被的应用可以遵照以下几个原则,结合科学的方法,让植物在景观中得到适宜地运用,以便发挥其“血肉”的作用。 1、植物的配置原则 大自然当中的很多植被都可以运用到园林的建设中去,但是首先要让该植被“合理”。具体来说就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考虑气候、地理环境、风土民情等的因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否则再高昂的植被都是多余的。比如在很多南方的园林中经常见到修剪过的小叶榕,也很受大家喜欢,但是它并不适宜在北方园林中出现。所以在选择植物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2、植物的配置方法 由上文可知,植物的巧妙运用对于风景园林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植物的类别、种类、颜色等因素,结合景观的本身风格,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颜色的选择有红、橙、蓝、绿、紫等,不同的颜色搭配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在进行植物的配置使用时,要根据想要的效果M行颜色的搭配。 3、植物的作用 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中,都不会存在没有植物的情况。相反,任何一个风景园林景观,各式各样的植物的存在才是其创造美感的精髓。在风景园林的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不是单一的,它必须能适应四季变化的特点,衬托风景园林景观。这些植物可以作为观赏之用,也可与其他植物相搭配,呈现出别致的景观。总之,植物对于风景园林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植物时,务必遵循其配置原则,达到与风景园林景观的美好配合。 4、植物配置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①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以“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为设计准则,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初春可选榆叶梅、桃花、丁香、迎春等,晚春可选棣棠、玫瑰等;初夏可选朱槿及各种野草花等;秋天是落叶的季节,可选海棠、山里红、枫树、银杏等;冬季可选柏树等。②对数目进行配置设计时,通常选择枝叶比较繁茂的数目,根据树种的搭配,通常把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根据树叶大小,通常选择阔叶树,此外通常配置草坪,并选择多个品种进行植物种植。需注意的是,为了颜色的协调性,通常把常绿树种的比例控制在1/3~1/4。 总结 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索,山石和植物两者在其种的运用缺一不可,同时,因其山石和植物的多样性,结合风景园林景观的风格特点,使用山石和植物时,必须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必须遵循山石和植物的配置原则,充分利用山石和杭物本身的特点,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符合风景园林的风格,符合人们对美学、生态的需要,创造出美的意境,实现其与自然的协调。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浅析传统建筑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融合 【摘 要】我国在建筑、装饰、园林设计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累。其中,传统建筑融合了各N传统文化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种传统建筑元素运用于现代园林建筑当中,使其不但充满历史的气息更是具有浓厚的时代氛围。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与运用;传统建筑元素 1 引言 传统建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刻上了各种风俗文化烙印。同时,传统建筑文化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但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灵魂的延续。而在当代国际上各种建筑文化的发展下,许多传统建筑元素遭到了忽视甚至灭亡。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并将其融入当代建筑设计中,不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尊重,同样也是对建筑业的创新与发扬。 2 浅析传统建筑语言 2.1 传统建筑的审美情趣 传统建筑历经多年来朝代的更替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阻挠,在今天为人类留下了各种各样宝贵的财富。传统建筑吸收了各种文化精髓及倾注了不同的文化精神。通过各类传统的建筑,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氛围。同时。我国精湛的建筑工艺与技术,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而传统建筑不但具有多功能特性,还具有浓烈的时代氛围及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的多种功能和特色,更是建筑史上令人耳目一新的一大特色。 2.2 传统建筑元素的多功能性 在传统建筑中,各种各样的结构均具有不同特色的功能。例如,斗拱结构、雀替结构。这两种结构各有千秋,却都是房屋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斗拱结构最原始的作用是作为一种衡量的工具,但其最重要的功能则是将其同上层结构的压力层层往下传递并最终到达地基。而雀替结构的功能如今随着时代的需求而不断转变,多为装饰作用。而凝结了众多劳动人民智慧的功能性建筑元素,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 2.3 具有历史性的传统建筑元素 传统建筑元素是各朝各代灵魂的延续、智慧的凝结,同样其也带有鲜明的各色历史痕迹。朝代的更替、民族文化的不同都会给历史建筑带来各色文化的积累和历史的传承,但同样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带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就建筑方面的斗拱结构而言,唐、宋、元三朝与清、明两朝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体积方面,唐、宋、元三朝的斗拱结构更大;但在数量方面,清、明两朝建造的比较多。 3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园林建筑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当代园林建筑设计为了能在这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中存活,不但得考虑人们的审美水平、生活习惯及社会的经济趋势等,还要在创新中打造出自己独有的特色。而倾注了人们各种智慧的传统建筑无疑是其在当代中,活出自我并打造特色的一大法宝。传统建筑富含多种文化及各类建筑技巧,当代园林建筑应当继承其特色,并在继承中创新,努力打造出低成本高价值高审美性的园林建筑。[1] 3.1 现代园林的现状与传统建筑的困境 随着国际各种建筑风格的涌入,现代园林建筑正遭受着各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的变动及各种建筑价格的改变也是影响着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因素。同时,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及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一场传统建筑个性与特色丧失的危机悄然而至。我国建筑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而当代园林建筑也没有“幸免于难”。如一些园林建筑方面的失误:过分强调建筑造景而非植物造景;绿化面积相对减少;园林建筑与环境不协调等。 3.2 传承和创新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多种国际建筑元素争锋角逐的时代中,现代园林建筑在设计及创新发展受到了重创。同时,为了打造具有个性化、时代化的现代园林建筑,不但要在各种建筑中独具优势,还要根据社会多方因素的考察设计出低价位、高质量、高利润的园林建筑。而具有浓烈时代特性及极具个性的传统建筑则是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武器。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建筑元素,并在继承中创新无疑是在这个波涛汹涌的年代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4 传统建筑与现代园林建筑的相互融合 在这个生产、经济发生重大改变的社会中,独具地域风格的传统建筑少之又少。而现代园林建筑在这个多国际建筑元素涌入的社会中,生存也变得岌岌可危。因此,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是重中之重。同时,传统建筑在融入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不但遵循着必要的原则,同时其各类建筑元素也在现代园林建筑当中得到了灵活的运用。融合了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园林建筑独具特色,充满着历史文化的氛围。 4.1 传统建筑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园林建筑当中,使得其不但在实用、美观上符合时代的标准,还要在此基础上发扬我国的文化积淀优势并创造出更新的建筑元素。但在融合过程中要符合几个准则:首先,需要传承并发扬我国文化,秉承历史文人的文化精神及理念;其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同时打造新的建造理念即打破当代以经济性为主的建筑理念。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继承中发展,创造出更适应时代的现代园林建筑。 4.2 传统建筑特色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灵活运用 传统建筑元素分别具有功能性、历史性、装饰性,而这各类元素也在当代园林建筑设计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当然,传统建筑当中的重要人文精神也得到了重视。例如,辽宁省沈阳市的“方圆大厦”,其采用古铜币的形状为外观寓意生意兴隆四方吉祥,同时其周围景观也采用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元素,建造了各种如拱桥、流水等的传统园林风景。 5 结语 在各类国际建筑元素争芳斗艳的时代,我国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当代园林建筑中,无疑为其添加了巨大的羽翼。使得当代园林建筑不但充满文化的气息,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独特个性。在未来,现代园林建筑将会更充分地发挥传统建筑的优势,努力在继承中发扬,并在继承中创造更多的新建筑元素。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关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植物、水体的应用分析 摘 要: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通过地形、水体与植物元素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设计的视觉效果,让人文与自然生态元素进行有效的融合体现。设计元素的充分融合可以有效的符合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优化提升。本文主要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植物、水体三方面元素做分析,阐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元素应用特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地形;植物;水体;应用 人们物质水平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精神文明的需求。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当下城市化建设中,人们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需求,更需要通过风景园林建筑来优化居住环境,提供人们更好的居住体验。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的考虑与利用本地的地形、植物与水体情况,做好各要素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达到更好的环境建设。 一、地形因素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因素是基本要素之一,一方面包括丘陵、平原、草地、山地、山谷等不同的大地形,另一方面也包括坡道、平地、台阶、土丘等效的地形状况。地形与外在的环境状况产生直接的关联,会影响局部区域内的美学状态,影响在该空间内的人类的体验感受,同时也会对区域排水、土地运用、气候变化与景观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园林的选址产生一定影响,成为了参考因素之一。地形对景观园林中的自然要素设计运用也提供了一定决定作用,相关园林设计要素较大程度的依赖了地形状况。地形属于环境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与空间中各要素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景观园林设计中不得不考虑其因素影响。平坦地形可以有效的达到区域的统一协调功效,而波动起伏大的地形则可以对区域环境进行一定分隔功效。 在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上,需要讲究美观协调的效果。如果要达到协调就需要让整体效果避免突兀,保持较为和谐的状态,让园林设计与人们日渐高涨的审美能力匹配,让风景园林建筑符合自然美的同时又达到人工美的优良状态。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的影响性较大,属于设计中的基础元素,不可以随意的变更与拆除。最好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要降低建筑成本,因此最好与自然状态融合在一起,保持较为自然的状态。如果存在个别的突兀地形,可以进行局部性的修理,从而达到整体的协调,让整体设计与地形环境保持较为自然和谐,提升视觉效果。如果在设计中存在起伏大的地形状态,最好不要开展人工采挖,这样会导致原有地形的破坏,同时会提升建造成本。因此要充分的做全局考虑,分析地形价值,做有效的借势利用来构建对应的亭台楼阁,有效的运用起伏大的突兀局部,从而让地形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保持自然条件与人工建造融合在一起,确保整体的和谐美。 二、植物因素 在风景园林建筑中需要对风景尤为突出,让植物成为其中的重要元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园林建筑风格,而后依据风格来匹配对应的植物搭配。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确保植物相对完整,对于原有的植物尽可能少的做翻新或者更改,这样可以减少建造成本。通常情况下园林中的绿化面积会相对较少,因此具体的景观设计会相对受限。如果要改善这个问题,需要在原本的植物结构上添加部分没有冲突的植物种类,这样可以保证植物的丰富性,同时也可以保持植物间较好的融合状态,提升风景园林建筑中的绿植元素,降低设计中的生硬状态,提升整体设计的活力。 植物属于风景园林建筑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可能会比建筑本身与流水设计内容稍显不重要,然而也会提升视觉效果。需要适度的提升植物的多样性,这样可以有助于整体视觉中一年四季都会有较好的植物视觉效果。建筑在室内与室外都可以运用植物配置,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视觉效果的流畅性;植物的配置中需要与本地的风土人情保持较好的融合,植物选择保持科学合理性。针对不同地方要采用差异多样性的植物,从而有效的在不同时期有植物开花结果来展现植物的丰富性。此外种植方法上需要保持层次性处理,提升视觉美感。 植物属于设计素材中相对软性的部分,一般草地、灌木与乔木都可以达到对硬质建筑较好的映衬作用,让建筑环境本身具有更多元的色彩与质感,通过合适的设计来让风景园林建筑保持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让建筑相对生硬的外立面保持一定弱化作用,例如可以在外墙运用一定植物,可以达到美观与绿化效果,同时可以达到整体环境的保护,打破原有建筑物给人的生硬与沉闷视觉感受。同时绿植本身的颜色都可以有更强的生命力、希望等文化象征意义,从而达到给人的较好审美共鸣。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的让风景园林建筑赋予更好的自然气息,保持整体环境的动态变化状态,让建筑更好的融合在自然风景环境中,形成室内与室外环境的联合,提升整体视觉的直观感受。 三、水体元素 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渗透一定亲水设计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视觉效果,要充分的做好水资源运用,达到生态环境的完善,营造出更和谐与美感的视觉环境。首先,水体可以为风景园林建筑提供一个相对广阔水体背景景观,建筑会倒影在水面,从而形成一种相互融合与呼应的状态,形成一种风景中的装饰作用。例如世界闻名的威尼斯则是较为著名的水体设计,将水体与建筑做较好的融合,建筑的外围保持一定临水小,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本身的视觉开阔性,达到景观的点缀功效,扩展建筑外围的空间。其次,水体元素运用可以有效的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赋予一定文化意义。在全球的文明古国,大多都与江河湖海有紧密联系,因此而逐步诞生城市。水域可以有效的让人在景观中保持视野的开阔,提升心灵的愉悦感。在中国文化中,水与万物的生发也有密切联系,该文化之下水体不仅提升了空间布局的整体氛围,同时也可以达到精神文化层面的意义赋予,有效的让建筑充满灵性效果。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中,水体运用必不可少,从外在的形到内在的意都得到了充分运用,提升了设计本身的自然韵味,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建筑中人类活动的正常所需,让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中国传统意蕴中,水至柔至刚、百变灵动,有着强烈的人文内涵赋予,因此建筑中运用水体元素可以有效的提升人文特色。在具体的设计中,还可以融入人们日常的水体感受习惯,尊崇人文特点,让水体设计赋予更强的人性化,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与感受,让视觉等多种体验感受得到优化提升,这样可以提升水体元素设计的价值。 四、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会通过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来提升整体功用c视觉美感。首先,可以提供使用者较好的风景景观效果,其次,又要让建筑本身的功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要达到整体设计的合理性与融合性。地形、植物与水体是整个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元素,由这三要素的组成可以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具体操作中要尽可能的保持原有自然环境特点,减少破坏与人工操作,让建筑与自然风景保持较为合宜的协调美感。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 【摘要】:中国的古园,大多都在其艺术特征方面很是注重,除了少许个性色彩比较独特,大部分还是重合性较强,由于古人注重于风水学,所以园林的布置具有很强大的逻辑性,比如避暑山庄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构造。本文以避暑山庄为例,简述下中国的园林布局特点。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 园林特点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其空间艺术的设计往往都具有综合性比较强、风格独特的特点,由于古人在风水学上比较讲究天地融通的思想,为了突破人们的视觉局限,在园林的建造中非常重视借景的艺术手法,比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精典杰作“锤峰落照”就是通过借景“磬锤峰”,由此而来。建造山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联合和团结中国边疆一些少数民族,进一步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在整体布局设计上,承德避暑山庄巧妙运用自然地形依山而建,景色宜人,资源丰富,与其它园林迥然不同,其设计风格独特,艺术手法多样,浑然天成。山庄的基本格局在设计上将宫殿区与湖光山色的苑景区有机结合的起来,几条蜿蜒幽径串起了镶嵌在湖中的三座岛屿,其中有一条之字形的小径,之径的云堤弯弯区区,连接这中心的岛屿,如意洲与皇家宫殿。 1、宫殿区的设计风格 在山庄的南部是宫殿区,宫殿里面建筑风格独特,而且显得古朴庄重,其实是紫禁城的缩影。将宫殿和自然景观完美地镶嵌为一体,仿佛升华为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境界,设计布局上采用了“前宫后苑”的传统形制。宫殿位于山庄南部,主要有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群构成。正宫位于宫殿区的西侧,是皇帝政务办理和休息的地方,按“前朝后寝”的布局,由九进院落组成;布局对称严谨,外形淡雅古朴。主殿建筑在建造时,材料多数是采用四川、云南的名贵金丝楠木以及东海礁石修建而成,建筑上花纹雕刻精美,色彩多样。庭院规模、回廊起伏有序、山石草木相间配置,给人一种温馨近人的感觉,而不像京城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宫殿。松鹤斋位于宫殿区的东部,共由七处院落组成,庭院环境优雅,松柏郁郁葱葱。 2、湖泊区的设计风格 “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湖泊区位于避暑山庄宫殿区的北部,湖面上分布着8个小岛屿,将湖面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区域,洲岛错落,青山绿水,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一直以来,清朝的皇帝对江南园林建筑都甚为喜爱,然而皇帝又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江南,皇帝为了满足自己每天都能如同身临其境,与之朝夕相处的愿望,于是山庄的东湖景区多数都是模仿江南特色景观而兴建的,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建筑以分散布局手法为主,园中有园,每个建筑都形态多姿,风格独特。而在湖泊区众多建筑群中,“狮子林”是最具江南风光特色典型建筑了。 4、平原区的设计风格 平原区位于山庄的西部,这里湖光山色、绿草如茵,风景宜人,呈现出一派广阔的蒙古草原风光;在山庄东北部的山麓上,兴建了大量宏伟壮丽、气宇非凡的寺庙,这就是所谓的外八庙。外八庙运用了汉式宫殿建筑风格,同时还兼有多个少数民族建筑的艺术特色,集聚了中国古代多元化的寺庙建筑设计风格。 清初,由于皇室家族信奉喇嘛教的缘故,同时也是为了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所用。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宏伟壮丽。这些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苑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创造力的结晶。在园林建筑风格上,它传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传统的设计风格,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汲取了中国南北各大名园寺庙的精髓,别出心裁,独具匠心,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建筑群的具体建造方面,山庄和周围的一些寺庙都完美地融合了中国古代南北园林风格和建筑艺术特色。它集中国古代多种建筑风格的形象于一体,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如普宁寺,普宁寺总体布局为四进院落,前半部分为汉式禅宗寺庙建筑,但是登上高耸的金刚墙,后半部分的建筑风格立刻就变了,藏式寺庙的白台黄瓦跃入眼帘,涌出了汉藏合一的视觉高潮。 4、山峦区的设计风格 山峦区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西部以及北部,其面积范围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三,在这一地段山峦跌宕起伏,沟壑纵横,奇峰怪石,草木丛生,清流飞溅,一年四季景色多样宜人,不同区域气候也不尽相同,简直如同人间仙境,是避暑的最佳境地。另外还有棒锤山、蛤蟆石等奇景,其间有楼宇高阁、寺庙殿堂相互映衬点缀,使得山峦区在整个山庄的魅力更引人入胜。 就整个山庄而言,山峦区在建筑风格上贯通了南北艺术之精华,既具有北方雍容华贵、富贵典雅的皇家气派,又融入南方江南水乡、秀丽淡雅的风度,从而巧妙地将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山庄内的建筑规模一般不是不大,楼阁和墙体多以青砖灰瓦为主,更显得淡雅而庄重,古朴而典雅。然而,与京城的故宫富贵堂皇的装饰呈鲜明对比。与其它的皇家园林不同的是承德避暑山庄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尤其是在设计、选址等方面都是根据自然本身的地势和其形貌特征进行的,通常是根据于大自然的优势,依山傍水,顺其自然,而且集南北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精华于一身。 结语 避暑山f是我国北方最具有艺术特色的古典皇家园林。它集中了历代造园艺术的精华,具有高超的艺术境界。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结晶,是祖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在新型园林和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应灵活运用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其优秀部分并大胆创新,为祖国创作出更多、更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型园林。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设计 摘 要 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教学项目与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和要求脱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设计,围绕核心就业岗位的实际项目,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整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园林建筑设计 项目教学法 实践项目 0 前言 项目教学法( 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 ,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为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教学法将实际项目带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特别是实践项目与实际工程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侧重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与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和要求差距甚大,一般是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分割为亭、廊、花架等不同单体建筑独立进行,每个单独的项目都要求学生完成一整套的设计成果。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师生在实践教学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的实践成果却零碎不成整体,深度也只能达到概念设计、个别能够达到方案设计阶段,根本无法达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也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水平,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1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设计思路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设计通过整合传统教学中碎片化的实践内容,打破各门课程之间的藩篱,将涉及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不同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组合在一起,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方法所造成的知识和技能条块分割,达到培养学生以创新和设计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1 以就业岗位与专业技能为先导 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的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相应就业岗位专业技能。从近几年的初次对口就业统计数据来看,从事方案与施工图规划设计工作的约占59.2%,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约占23.7%,从事概预算与招投标工作的约占10.5%,从事苗木生产养护工作的约占6.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从事设计、施工及概预算、招投标工作的园林专业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合计达到93.4%。在实践项目设计时,就应当以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所需的团队协作、手绘表达、计算机、景观材料、工程结构等方面的根本目的(表1)。 表1 就业岗位与专业技能 1.2 整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 园林专业的“园林建筑设计”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其先修课程包括“测量学”、“设计初步”、“园林工程制图”等,分别培养了学生工作时需要的现场勘察、立意构思、手绘表达、工程结构和景观材料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项目的设计不仅仅考虑本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将之前的所有课程涉及的各项知识技能整合在一起,通过实践加以锤炼,并为后继的课程和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3 根据实际工作步骤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传统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是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分割为亭、廊、花架、小品、公园大门、茶室、厕所的设计等碎片化的不同单体建筑独立进行。这样的设置虽然能够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但在有限的课时下每个项目成果学生最多只能做到方案设计的深度,还加重了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单体建筑设计训练的方式也与实际工作的步骤完全不同。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单体建筑如公园大门的设计要受到完整公园项目的性质、人流量、外部交通等因素综合影响,同时大门的设计进程也要与公园项目的设计进度保持一致,极少存在单独设计建造园林单体建筑的情况。重新组合后的实践教学模K应当以园林专业现实工作的内容和步骤保持一致。 1.4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 以园林专业核心岗位最常见的工作项目“小游园的规划与设计”作为参考,将实践教学项目按照实际工作中设计项目的步骤分解成五个部分(表2),把传统实践教学里的各个细分内容分解、组合并融入其中,每一个模块都要求学生完成亭、廊、花架等单体建筑相应深度的阶段性成果,融合专业技能训练及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教与学的过程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吻合。新的实践项目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结束时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规划设计作品,让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表2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2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效果 2.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风景园林学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极其综合的学科,涵盖面极其广泛。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每门课程都有自己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掌握,使学生除了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付出大量的时间外,特别是还需要为这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付出额外的精力。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直接在实践教学项目中提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能够在践过程中融合先修、同修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2.2 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将实践教学过程与工程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的内容,熟悉相关工作的流程,才能让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得到全面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在园林建筑单体上的创意、设计能力,而要求学生在融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锤炼立意构思、手绘表达、景观材料、园林植物和工程结构等多方面专业技能,真正培养了学生未来进入就业岗位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实践教学效果反馈 通过2012、2013两个年级园林专业“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后继课程的教师反馈认为学生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通过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对2012级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反馈意见反映,不仅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职业认知、自我定位、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也更加全面,达到甚至超过了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 3 结语 从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基于项目教学法设计的“园林建筑设计”实践项目,通过围绕核心就业岗位的实际项目,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整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应当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并在学生分组、教学进度控制、考核评价等方面模拟真实项目运行过程来进行实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园林建筑是构成园林四大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之一。《园林建筑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它包括了建筑学、工程学、艺术学等方面的知识。这门课程将建筑结构的基础知识、园林建筑设计相关知识及建筑案例分析等相融合,使学生在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园林建筑设计有自己的见解,具有自主设计的能力。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 教学改革 《园林建筑设计》在园林专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制图,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技能,设计各类园林建筑,并能够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园林建筑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园林建筑设计能力,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应用,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一、《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常见的问题 1.教学方式的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为“讲与听”,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降低,教学效果欠佳。一贯的教师灌输式教育为主,较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素质提高。 2.教材的选取欠恰当 《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教材都只集中在理论部分,并且更多的是涉及古典园林建筑,涉及很少的现代园林建筑和实际案例。 3.实践课程课时少 目前很多学校安排实践课时较少,有的是设置一周的课程实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短。而设计类课程,大多时候需要靠实践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建筑材料、建筑工序、设计要点、图纸绘制及文本制作等。实践可以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二、关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授课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唱独角戏,以学生为本,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但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减少,项目实施前,教师应该选择适合的方案设计、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及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园林制图、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2.实地测绘法的运用 实地测绘是学习园林建筑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能让大家高效理解园林建筑基本尺度、功能需求、设计要点。带学生进行实地测绘园林建筑,挑选九江市南山公园、甘棠公园、南湖公园及校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亭、景观桥、景观廊、茶室、公共厕所等进行测绘,完成底平面图、屋顶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加强大家的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能力。 3.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知识体系,结合实际项目,由浅入深地设置相应项目,如景观亭设计、公园公共厕所设计、度假别墅设计,围绕各个相对独立的设计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项目教学。 4.模型制作结合建筑设计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感,试图将模型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纯粹图纸表达方式,由于模型能弥补图纸设计中的不足,能增加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现在已经成为表达设计效果的重要方法。模型制作包括两种:虚拟模型制作(利用Sketch Up进行虚拟建模)和实物模型制作(采用雪弗板、塑料板等材料)。在设计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模型来表现方案,构思方案时候,用微缩版模型进行推敲,设计方案定下来后,让学生按所画图纸制作相应比例的模型。图纸绘制:一般比例采用1:50或1:100的比例绘制,环境、配景、人物同样需要按比例完成。 园林建筑设计结合模型制作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方案设计构思与创意能准确、直接和有效的进行表达;并成为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和开拓学生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模型比图纸表达更直观,让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总结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向名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科学、有针对性选取教学内容,以掌握设计规范和技巧为主线,采取实地测绘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模型制作法,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消化理论知识,促使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社会更需要的人才。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特点,以创新性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有:学生表现出极强的设计欲,促进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素养,有益补充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来,随着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现代社会对高等人才的新要求,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像徐州工程学院这类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外部环境与学校校情都要求学校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加强服务地方建设的能力。 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1]。如何通过专业教学改革体现特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之一。 《园林建筑设计》是普通高校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为1a,共80学时。主要涉及4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入口建筑、休憩建筑、附属建筑、餐饮建筑。课程教学主要是结合设计专题,进行理论讲述,现场实测,草图修改,方案调整,最终定稿,完成设计图纸。 1 存在问题 1.1 缺乏应用型教材支撑 在现有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存在着理论过于陈旧,案例过少,过旧且新颖度不够,缺少必要的设计图纸分析与理论介绍,尤其是没有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材,理论过于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项目案例介绍。 学生渴望学习到的新兴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就更少了。 1.2 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主导,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业,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最后是作业反馈。学生进行设计,凭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间想象力没有,接触的设计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理论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学生往往面对着教师的作业愁眉不展,无从下手,即使心里有设计思路,由于积累不够,实践少,还是无法转换成设计图纸,完成作业。 1.3 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互动性不强 由于教学主导是老师,学生很少参与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往往是潦草应付。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新颖性,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2.2 教学内容上去粗取精,突出设计重点和主题 2.2.1 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以便更好地与后续课程接轨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第一个设计课,不应将课程内容局限在建筑设计,而应推演到景观设计。从而为园林规划设计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外部因素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建筑是因环境因素生成的,它与场地、交通、绿化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即设计结合自然[2]。正因如此,园林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外围环境设计的考虑,要求学生一方面运用景墙、花架、廊柱、花坛等设计外环境,补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错落和虚实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运用庭院设计将建筑化整为零,以便更好地突显外部环境设计。 2.2.2 注重宏扬传统,体现地方文脉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研究与设计一直是园林专业的特色,又是传统园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因为其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而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需要继承并发扬的。通过分析背后硬传统(建构、材料)与软传统(文化、历史),使学生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审美取向,一方面提升专业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能力[3]。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营养,再现传统,更富有创新力。从而使得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2.3 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 运用多媒体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述、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介绍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精选设计案例介绍大师建筑设计作品,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等,进行案例分析示范,从而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实践教学包括外出实习、实习现场拍照分析、实地测绘、制作模型,课堂评图、改图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 此外,通过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经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设计平、立、剖面,提高学生园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进行优秀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进行方案汇报)、反馈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结合设计作业开展模型制作竞赛,并在校内展览。通过作品展览,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勉励学生发展,以此丰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2.4 建立网络课程,实现资源上网,供学生参考学习 实现了资源上网,包括教学课件,教师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纲等。并提供了教学辅导,包括考核试卷,设计论文、设计文本、专业书的参考,尤其是学生的优秀作业,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学下载,并参考学习。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当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更新。 3 效果评价 3.1 学生表现出极强的设计欲,促进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案例分析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亲自制作建筑模型,对比方案设计图,可以很好地调整构思,弥补不足,并完善设计内容,通过模型制作将设计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学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积极探索,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臻于完善。通过制作模型展览,同学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展览的效果很好,获得广大师生和领导的好评。 3.2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的主题 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绘制图纸构思设计,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设计作品注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设计。部分同学尝试再现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表现建筑设计(见图1~3);部分同学采用现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虚实掩映,高低错落(见图4~6)。建筑设计外形丰富,尤其是屋顶设计,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3 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素养,有益补充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生认真组织语言,静心备课,反复修改课件,然后课堂讲述案例分析,不知不觉就能将各种知识信息结合起来,形成理论沉淀,储备专业知识。不同的学生讲述着不同的设计构思和理念,拓宽了大家的专业视野,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生动有趣。从学生的讲述中,老师也受益匪浅。可谓“一举三得”。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信息化教学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园林建筑设计对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本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以“园林建筑的结构与构造”为例,研究信息化课堂教学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飞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教学方法及模式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本文将重点介绍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1 信息化教学设计 1.1 设计思路 本课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分析园林建筑的结构与构造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完成从典型园林古建的结构与构造分析的完整工作过程。利用学校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展“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拓展”的教学活动。首先在课前由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和学生QQ群所需预习的课程内容,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其次,在课堂上利用极域电子教室系统,进行课程教学,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的操作,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答疑问,完成课堂考核,并进行总结。最后,在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交流。 1.2 实施过程 教师在课前将课程的资源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并通过邮箱、QQ群等方式,课前预习知。学生接到课前预习通知后,在课程平台下载电子教案、教学动画等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1.2.1课程引导 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教学软件下发任务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任务书要求实施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在学习课前任务时的疑惑进行答疑,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对有疑问的同学进行单独的在线指导,明确课程的任务目标,实现差异化教学。 1.2.2建筑结构与构造模型的分析 利用Sketchup软件和园林建筑构造模型,详细展示园林建筑结构的构造,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园林建筑的结构,借助此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建筑生长动画,明白园林建筑的建设步骤,使学生轻松直观地掌握了复杂抽象的原理性教学难点。 1.2.3考核评价 评价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考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首先,在课程平台制定实训考核标准,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完成课前测验。课后,学生须完成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 1.2.4课后拓展 课后,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完成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并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联系资源库平台中的典型企业专家远程答疑。 2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2.1 网络课程平台 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主要是辅助课程教学,提供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讲义、课程PPT、课程视频的在线播放、布置课程任务、提交任务书等丰富教学资源,并且利用论坛功能实现讨论和答疑,让学生在课余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促进师生在线交流。 2.2 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由于园林建筑的构造比较复杂,不能满足让学生去实地实物的进行教学讲解的要求,同时教材上多以黑白图片的形式进行示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园林建筑构造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困难。 我们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通过在PPT中附上丰富的园林建筑构造的实景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增加教学案例展示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在授课时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化繁为简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在制作时重要突出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主,这样就不会像传统的授课模式,只是把课件当做黑板 [1]。通过制作精良的课件中提供的各种媒体素材,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信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程信息平台 2.3 三维软件--Sketchup的使用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对空间想象力要求比较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分析建筑结构的时候常用二维图片来进行讲解,学生理解难度较高。Sketchup软件是一款直观、灵活易用的三维设计软件,相比较其他三维软件它的界面简洁易操作的特点是便于我们教学最大的优势[2]。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精细的园林古建筑模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电脑上直接用软件打开模型,就可以直观的看到我们虚拟仿真的古建筑结构形态。 学生也可以通过图文资料自己绘制出古建筑结构的模型和制作视频格式的建筑生长动画,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这也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工具。 3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在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近些年出现大的全新教学模式,它把“学生”作为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凸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参与教学。信息化教学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应用,首先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了教学资料和案例的展示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让过去难以理解的园林建筑的构造变得更加直观明了。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是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拥有灿烂辉煌的古建筑文化。那些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令人折服,总是能令人叹为观止,感叹于古人的智慧。如何从传统建筑中取其精华,并完美地运用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是本文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园林建筑;运用;创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的舞台中独树一帜,对世界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楼耸立代替了三步十阁的古建筑,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如何弘扬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是目前急于要解决的问题。 1.概述传统建筑元素 1.1马头墙 马头墙,具有徽派建筑的特色。在聚居的村落中,巨门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从高处往上看,聚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机勃勃,兴旺发达。 1.2围合式院落、庭院 庭院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以房屋围合的形式中,装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 1.3朱红色大门、镂空花窗 单纯的高会给人压抑的感受,故而在围墙上又常有镂空雕刻花窗,图案往往是喜鹊登梅,喻寒尽春来的喜讯,既表现出在家妻儿的向往,又是对在外家人的祝福。窗雕图案多采用谐音和暗喻方式,这些图案既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又具有采光通风、防尘、分割空间的功能。朱红色,又称中国红,朱红色常用于宫殿的装修中,因此朱红色代表高贵与权威,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威严庄重。 1.4石雕、木雕、砖雕 石雕、砖雕、木雕在古徽州建筑中被称为“三雕”。徽州的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的本色,不仅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还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尤其是木雕艺术,更是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不论砖雕、石雕还是木雕,虽然是住宅和附属在建筑物上的部件,但它们统统都是一幅独立的画,一件完整独立的艺术品。 1.5坡屋顶 在中国,坡屋顶是传统建筑的代名词,在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坡屋顶造型设计,会使宫殿、庙宇等建筑产生挺拔、雄浑、高崇、飘逸和飞动的独特韵律,也会使居民建筑产生自然、亲切和温馨的感觉。坡屋顶有许多优点,如节能,夏天聚热于屋顶,冬天又不感觉室内寒冷。坡顶可以聚热气;风会通过低处的窗往上坡顶窗聚合,这样室内通风也会比较好;不积水,防水性能好。 1.6飞檐 飞檐是屋檐上翘,形似飞鸟展翅,活泼轻盈,是中国建筑上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常运用在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的屋顶转角处。我国传统建筑檐部设计,屋檐特别是屋角檐部向上翘起。飞檐设计构思巧妙,造型优美的屋顶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2.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传统空间设计的运用 2.1.1庭院 四合院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它以围合的方式巧妙的创造出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使居住的人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将外界与住处进行了分离。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成为了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建筑群体。通过利用这种分割、重叠、穿插等手法,可以产生许多园林建筑的新形式。比如,香山饭店庭院,在庭院的设计上将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入口处为广场,满足游客旅游的需要,后花园被三面建筑包围,敞开一面,布置得当,将开阔与精致相融合;前庭与后院运用四合院的方式连接,既有水池、假山,又有青竹、翠柳,使前后庭院具有连续性。 2.1.2天井 天井是传统建筑中主要的构成元素,主要起通风、聚集和排出雨水及除尘的作用。天井式建筑是古代劳动人们运用“天地一体,造化阴阳”的哲学观点,依据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运用虚实处理方法,构造出的居住环境的杰出作品。与现代园林中的“中庭”设计理论不谋而合。建筑设计师把其运用在现代社会中,例如,在中央的位置上设计了一个大于传统天井的中庭,简洁大方,引人回忆。现代的天井成为了公共领域,连接了前后空间,将公共空间引入室内,使空间和功能倒置。这种内部和外部的可替换性是天井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诠释。 2.2传统人文观念的运用 2.2.1“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换句话说叫做“天人合一”。这一点充分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受此影响,那些现代园林建筑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因山就势的灵活性及与山水地貌的协调性,堪称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 2.2.2“以人为本” 在西方,建筑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崇尚神,传统建筑也是以建造神庙为主。而中国,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传统建筑是以人为中心。 在建筑材料上选用木材,代表中国非永恒的思想。在建筑体量上,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虽大气却适形,即使是宫殿也不能造得太大。在现代园林中,选材大量运用木材,园林曲折迂回,精致婉约,凝固了中国绘画和文学,使园林建筑富有诗情画意,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和独特的美学原则。 2.3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建筑符号中,以传达文化信息,以便得到认同感。建筑符号不同其传达的文化信息也不同。比如中国木构建筑。中国木建筑将材料、结构和形式向统一,将主要材料木材的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进行深刻分析,有助于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木构建筑对人和自然具有亲和力,拥有自己独特的优美线条,在世界建筑始中独树一帜。在材质的选择上,不同的材质给人不容的感受。木质材料让人有朝气蓬勃之感,石质材料看起来牢固可靠。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将这些不同性能的材料较好的加以利用,行走在园林中仿佛置身于古代园林。 总 结: 现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古代有很大差别,古今的设计理念也较为不同。但我们不能抛弃传统,要将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传承和发展。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从传统建筑元素中获取灵感来源,并活学活用,继承其精髓,发挥出在自己的创造性观念,实现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关于园林建筑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探讨 摘要:园林建筑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设计对美化城市、彰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探讨了园林建筑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园林建筑;现状;趋势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美化城市,还是愉悦大众,其社会价值日益显现。园林建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与大众生活贴近的建筑品。因此,研究其设计特色,研究其设计现状,需要从现实出发,从问题出发,来更好地进行探索和分析。相关的设计者也要更好地立足可用、可行、可赏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让园林建筑成为城市生活中最具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部分。 一、园林建筑设计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我国城市景观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不断努力,就目前城市景观的存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在园林设计中,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又有困难,出现问题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最后或改变设计方案或半途而废,这是设计人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求景点丰富,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论布置是否真正合理,只要设计出来了就万事大吉,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进行科学的论证,就难以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达不到理想的质要求,设计出来的东西负不了责,问题不能解决,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见为园林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是极其重要的。②建筑风格不统一。全球化是建筑风格影响的主要因素。现如今,许多国家都在对全球化进行广泛追求,各城市间经济活动的依赖性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并促使城市间的文化逐渐趋于相同的方向发展。全球化的出现导致本土特征消失,促使许多城市的区域一致。因此城市建设的思路及手段大致相同,也正是由于城市建设具有相似性导致城市建设失去地方应有的特色。我国建筑总体风貌的形成,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流失。③城市园林意识普遍不高。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制约,许多城市对园林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盲目的对大气派进行追求,不从广场自身功能和市民需求出发,盲目追求景观,忽视城市绿地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因此很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把绿化放在次要的地位。 二、园林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1.纠正园林设计中的认识偏差 园林设计的认知偏差,容易导致园林设计走上错误之路,不仅仅让园林失去了价值,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更好地走向真正适合的道路,园林的设计不是为了“高、大、上”的政绩工程,而是更好地造福于大众,享受园林,欣赏园林。因此,园林设计不仅仅要在技术上更好地改进,更需要在观念上有所改进。 2.生态景观设计 促使城市美化生活的主题对生态景观进行落实,严格从生态层面对景观进行建设。生态景观不仅包括正生态景观还包括负生态景观。其中负生态景观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质变坏和绿地的减少等。反之,则属于正生态景观。要求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应加大对正生态景观的建设,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渐朝优美、健康的方向发展。生态平衡是创建稳定生态系统的关键,同时着眼于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协调绿色地带系统及自然地形关系,利用生态法则,充分考虑物种整体的生态位特征,合理有效科学性的配置植物种类。要长出好的植物就必须有好的土壤。然而当今社会在在建绿地时,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废土及污染严重的水土,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无法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经过实践验证,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可以利用草花解决城市色彩。然而利用草花来装扮景观,这样的费用是相当大的。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平方米草花所要花费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大大降低了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具体深入的调研,因地制宜,统筹建设 城市建设的附属区域则是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净化,美化城市生活环境,促使社会经济逐渐朝平衡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运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对城市景观进行关注,并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原址的地质地貌、民族风格及植被水利等进行充分了解,这样有利于创造和谐自然相融合的具有整体性的城市景观园林。因此设计城市景观园林,应该因地制宜,站在统筹安排和规划的角度,掌握宏观的蓝图,重视细节设计和创意,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传统与创新在其中得到融合。 4.坚持可持续性的原则,坚持生态原则 除了城市使用建设,还应适当与自然相结合进行设计,构建全新的生态理念,通过自然及生态的美观,促使城市景观园林建设得到发展。其次,还应与生态原则相结合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不仅能够对用水用地进行节约,还能有效的对地下水进行补充,便于新能源的运用,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及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能够使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多样性进行完善。促进城市景观设计的主流产生。园林设计师通常会通过对自然进行理顺的方式,根据原有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将乡土材料或本土植物与景观园林相融合,将自然水的存在进行有效利用,尽可能的减小人工水的使用,对集体的完整性进行维护,促使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人为破坏的现象出现。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对表面形式进行探索,最为重要的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配合效果,促使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朝形式、功能及思想内涵的高层次发展。 5.重视创新型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积极解放思想 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和施工建设应该随着当前科技与时代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积极地解放思想,丰富现代的艺术手法,要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栓桔,融入当前时代特色。比如,喷泉水景、书法镌刻或者雕塑等各种艺术,应用并借鉴与自己的设计里面,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气势磅礴的城市园林景观中,运用大色块的植物景观进行铺陈,能够扩大艺术的尺度,丰富艺术的联想空间,形成城市景观园林的自然、生态、社会和谐的艺术化特色。 6.精益求精 现行的园林设计有着一定的优点,这些优点不仅仅来自于对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来自于现实的创新。因此,园林建筑的发展,需要更好地追求精益求精,不仅仅要在植物设计上有所研究,更应该在建筑设计上进行研究,让两者更加巧妙地融合,而不是硬生生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出园林真正的灵魂,这是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不断的创新,对市场发展得到适应。从本质上对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促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园林建筑设计中亭台设计的应用剖析 【摘要】亭台设计在园林建筑设计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亭台能够供游人观赏景观,能够为人提供暂时休息的场所,能够为整体园林建筑的设计增添更多韵味,是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亭台设计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灿烂精华,根据历史遗留下的众多园林建筑,从他们的众多设计风格中,能够为现代建筑提供重要的审美参考,能够为现代社会的建筑事业提供丰富的设计元素,增添现代建筑事业的活力。本文试从亭台设计在园林建筑中的必要性入手,对园林建筑设计中亭台设计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亭台设计;应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园林建筑的设计是我国建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其间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的设计已经逐渐形成灿烂丰富的园林建筑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添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想要研究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可以从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中寻找一些突破。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经过漫长时期的发展演变,凝结了众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传统,逐渐形成了其自身所独有的理解鉴赏方式和创造构筑程式。而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绝对少不了亭台设计的参与。亭台设计是中国历史传统中特有的建筑方式,以纤巧的设计方式,对中国建筑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1.亭台设计在园林建筑中的必要性 1.1园林建筑设计的内涵 中国人对于建筑一向情有独钟,园林建筑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普遍的现象。中国地大物博,进行园林建筑有着先天优势。无论是北方较为豪放的设计风格,还是南方更为精致的设计方式,都是对于建筑事业的重要贡献。中国人喜欢含蓄委婉的事物,在建筑上也不例外,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建筑在中国人的眼里是极为排斥的,因而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往往采取曲径通幽的处理方法。对园林建筑的设计做到细腻、纤巧,是园林建筑普遍会采取的方法。中国的园林建筑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变化,从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上就可以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园林建筑设计以其自身的视角在不断审视、呈现出无比丰富且具有变化形态的社会世界。从园林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研究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变化[1]。 1.2园林建筑中进行亭台设计的历史内涵 中国的园林建筑设计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其中蕴涵的是古代中国人对于审美、生活、社会的众多体验和感受,他们将众多的心路历程都反映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为园林建筑设计更加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亭台设计在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中占据重大比例,登高望远一直是中国人的重要习惯,而在层层掩映的园林之中,偶尔出现一座亭台的飞檐,能够为观赏风景的人提供众多乐趣。想要对中国园林建筑中的亭台设计进行研究,就需要对其背后所包含的文化传统进行深入了解,只有从文化根源上进行思考,才能清楚明白中国人对于亭台设计的钟爱。中国的园林建筑设计中力求其具有雅致的特点,经过精心设计后的园林建筑能够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才是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众所周知,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景观大多是经过人为建造的,而在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中亭台设计同样是点景造景的重要要素,在山峰之巅、水流之际、花丛里、竹林间建造一座小巧的亭台,既能够供观景人休憩,又能够平添一份雅致,大大提高了园林建筑中的诗意[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中国古代文人始终钟爱的情境,将其用在亭台设计之中是恰当不过的说法。亭台的设计能够丰富园林建筑的内涵,是中国古代常用的设计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古代中国的审美思想。简单单调的设计手段是被园林设计所摒弃的,将亭台设计运用到园林建筑中,能够起到起承转合的良好作用,增添了园林建筑中的文化底蕴[3]。 2.园林建筑中亭台设计的具体应用 2.1亭台设计的样式 从中国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可以看出,亭台设计的方式不止一种,亭台的样式是极其丰富多变的。方形、长方、圆形是亭台设计的主要形状,中国亭台在设计中,还存在着众多种类,三角、六角、八角是常见的亭台类别,而用来提高亭台设计的品味,主要是通过对于亭台设计的细节描绘而突出显现的,梅花、海棠、圭角、扇面、方胜、套方这些款式在中国园林建筑中随处可见,提高了亭台设计的多重内涵[4]。亭台设计一般契合园林建筑的整体风格,但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独特韵味,“随意合宜则制”是进行亭台设计的主要思想。亭台设计通常不会受限于一些固定思想,往往随着设计者的主观心态,当然,设计者在进行亭台设计时,是经过众多考量的,随意但不随便,才是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又都极具美观的亭台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需要引起人注意的是,中国的亭台设计往往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思想,它大多掩映在重山、楼阁之间,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5]。 2.2亭台设计的功能 园林建筑中的亭台在设计上造型小巧,富于变化,观赏性是亭台进行设计时的主要功能,因而亭台在设计时也不用设置门窗,通透敞亮的亭台更能够增添观赏者开阔的心境。而为了适应特殊的功能用途,有的亭台在进行设计时,也是由装置隔扇的,称为“暖亭”。亭台通常设计在众多的山水间,游人们在经历了重重跋涉之后,能够在亭台之中进行休息。中国古代文人通常有郊外踏春游玩的兴趣爱好,登高、观景、吟诗、品酒是中国古人们的一大乐趣,而观景并不是重要的事情,借由观景所想要抒发表达的众多感慨才是文人志士们的重要事情。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不被朝廷重视,他们有着报国情怀却总是壮志难酬,因而满怀着内心悲愤却无处可申诉,只能寄情山水,稍微排解一下内心的忧愁。长亭送别是中国古人的传统,每逢遇到将要远行的亲朋好友,将会折柳送别,交通的不便,造成离别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长亭更短亭”是对于送别的重要描述,同时也体现出亭台设计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意义[6]。 总结 中国的园林建筑享誉世界各方,慕名而来进行观赏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根源在于园林建筑设计中体现的是古代中国人的重要思想认识和审美品位。中国的园林建筑设计融合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对中国漫长历史演变的文化折射,透过园林建筑中的设计,能够看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亭台设计是中国园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种类多样,功能用途也较多,是中国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亭台设计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智慧,将会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园林建筑设计论文: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植物、水体等是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如何有效地借助地形、植物、水体三者相结合,塑造风景园林的人文特性、环境价值、艺术价值等成为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关键之一。本文主要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植物、水体等三者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地形;植物;水体;自然环境 0引言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自然景观是设计的关键点之一。在自然景观中,地形可以借地势依托彰显园林风采,水体凭借其流动性彰显园林活力,植物凭借其枝荣叶茂彰显活力和生命。自古以来就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环保观念,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高度重视地形、水体、植物等三者的有机融合,以实现风景园林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1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地形又称地貌,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功能、布局受地形的影响较为明显,它直接决定了风景园林建筑的建筑风格,例如覆土建筑、穴居建筑、台阶建筑。 1.1地形对建筑布局及体形设计的影响 在传统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常推崇的结构形式为“宜藏不宜露、宜小不宜大”,提倡园林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即园林建筑布局、结构风格设计时,需要与场地原有地形相互协调一致,则为园林建筑适应场地原有地形。此外,园林楼亭建筑设计中,常通过廊连接各个楼亭,不破坏原有建筑风格。 而现代园林建筑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园林周边地形起伏,采用埋入式建筑结构可与周边地势、自然景观等协调一致。例如,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整个结构以埋入地下式为主,其顶部采用绿植种植在起伏地表面,形成一种建筑与湖滨绿化带自然融合,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根本,内敛含蓄的隐藏在环境中。 1.2建筑设计以地形的视觉协调为依据 在园林建筑设计时,可以将建筑和周边地形放在一起设计,形成清晰的建筑轮廓线,提高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对园林建筑风格、结构轮廓、周边地形三者之间的研究。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与建筑风格的关系,以形成完美的天际线,提高园林建筑的设计效果。 当园林建筑设计时,若地形的起伏状况超出建筑结构的尺寸时,则形成建筑结构以周边地形为背景,即建筑为图、自然环境为底;若地形起伏尺寸与建筑结构相一致时,需要使建筑结构适应自然地形,即园林建筑因地制宜。而对于沙漠风景建筑是模仿自然山体姿态,其建筑风格如高山耸立,从而与平坦的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建筑材料与沙漠元素基本一致,又形成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根据笔者多年园林建筑设计经验可知,地形可以与建筑有效几何形成空间风景,且可以利用地势遮挡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足。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园林设计人员适当改造周边地形,指引人们的实现,确保人们欣赏到风景园林的完美风貌;同时,还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对建筑结构进行划分成不同的结构体,既实现不同结构体的功能需要,且减小了建筑体的外形体积,减轻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压迫感。 2 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植物的色彩、形态、大小、质地等不同,它丰富了园林的风景,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2.1植物配置影响建筑布局和空间结构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植物的完整性,维持原有生态的平衡。可以采取紧凑建筑布局,减少占用过多的绿化面积。且园林的建设设计需要采用多种风格,与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持一致。 在园林建筑设计中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建筑面积来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在建筑施工工艺选择时,可以修建架空平台来减少挖掘土方面积,从而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园林建设结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目标。 同时,在园林建筑附近适当的种植绿植可以有效地分割、构建建筑物的外轮廓,使建筑物的空间感更加明显。此外,种植灌木、乔木、草皮等可以形象的衬托出风景园林的硬质截面,增强建筑结构的色彩和质感,弥补建筑立面和地面铺装的协调不足,创建完善的风景园林环境。 2.2植物特征提高建筑的审美效用 植物是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桥梁,可以将建筑形体和视觉感受完美的统一起来。以美学视角观察植物与风景园林的关系,它可以使建筑物具有层次感和生命力,并将园林建筑与自然风景融合为一体,也可联系建筑内外空间,从而实现协调整体环境视觉审美的宗旨。 同时,利用植物的植冠高低,可以营造一种高低起伏的绿色美景。例如,在地势起伏区域种植一片可供于观赏的灌木,并在其背后种植高大的常绿乔木,形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绿海美景。 3 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要素中,以山石和水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传统的风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则为水,传统中国山水园可成为“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的山水园。 3.1建筑与水体互为图-底 若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在低洼区域设计为水塘,并在其上设置楼亭,从而使楼亭建筑与水面融为一体,营造一种楼亭漂浮于水面的假象。人与水具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在风景园林中体现人与水的密切,可以在园林建筑群周边布置小溪,使建筑物充满生机活力,例如苏州的沧浪亭,在园外环绕一池绿水,与假山形成一幅山水画,从而体现了建筑的艺术风格。 3.2水体调节园林气候,改善小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水体蒸发后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水分,改善周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环境和气候,维持小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并且在水体中养殖鱼、观赏花,可增强园林的动态美,为风景园林建筑的整体效果增添生机和活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需要注重对地形、植物、水体等元素的设计,它们可以弥补风景园林建筑的布局、空间、功能等设计不足。同时,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的自然美,为实现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作出贡献。
网站设计论文: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设计思路 【摘 要】课程网站是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计算机图形学》作为军事测绘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有必要进行课程网站的建设。本文从设计网站思路出发,结合学科教学特点,详细讨论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建设中网站开发设计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网站设计;网站框架;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具体到实际应用中就是课程网站的建立。目前各个地方院校纷纷建立自己重点学科的课程网站,依靠强大的教学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站促进了各个院校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针对课程网站的巨大优势,有必要建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网站,《计算机图形学》作为军事测绘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依托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优势,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利用课程网站的建设,可以整合这些优势资源,推广教学经验,展示课程独具特色的优秀成果,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 2 网站设计流程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设计流程分成网站功能与设计要求确定、网站框架设计、设计任务规划、计划任务执行、测试完善网站等五大步骤,如图1所示,我们没有单独列出网站素材的收集工作,因为此项工作是贯穿网站建设始末,伴随网站不断完善的。[2] 第一步工作主要的任务是明确建设网站的目的,确定网站的功能,网站规模、投入费用,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搜集相关素材,进行资料整理等,内容涉及网站建设的各个方面,对网站建设起到计划、指导和定位的作用,本课程网站建设的定位思想是建设具有军事测绘特色,覆盖《计算机图形学》教学过程,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为培养军事测绘人才服务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cai (智能精品课程网站)。 从设计网站框架开始就真正进入网站的开发工作,网站框架是一个网站的骨架,应能很好的体现网站的主题,这部分内容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设计好网站框架就可以安排任务规划,确定网站的硬件环境、需要的人员、开发的时间进度等,具体细分到各个部分工作的完成情况。之后就可以开始执行计划任务,在执行计划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网站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根据实际工作和进度表情况,还需调整规划任务,甚至重新设计网站框架,以满足实际建网的要求,最终基本建立好一个网站。 在网站前还要进行细致周密的测试,以保证正常浏览和使用,测试如果存在问题,还需要从设计网站框架、安排规划任务等步骤入手,从新对网站进行修改。网站经过测试后,就可以在校园网或者广域网上进行,供用户使用。除此之外,在日常使用中还应注意网站的维护,通过网站维护工作不断的完善网站。 3 网站框架设计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设计时,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将教学内容合理布局并实现,达到知识技能准确、难易程度适中以及呈现顺序合理的设计目标。此外,网站设计要体现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的特点,设计中注意易操作性和谐调性。色彩搭配自然,背景音乐优美,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使教学内容灵活丰富,可使用超级链接技术将计算机图形学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链接到课件之中,利用图像、视频等素材,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3.1 整体框架 在参考其它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基础上,[3] [4]我们设计出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的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 总体上,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分为新版和老版,新版是我们计划自己开发的课程网站,老版则是沿用总参军训部配发的软件所制作的网站。在首页上利用两个链接可以进入老版和新版的网站界面,可考虑在首页再建立一个英文版的网站页面连接,英文版的网站其结构和内容与新版的网站一致。以下内容主要介绍新版的课程网站建设。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新版首页主要介绍该网络课程网站的板块组成及其各模块的功能。当然,首页还有网站介绍、网站公告、新闻动态、友情链接等 内容。首页设计应该注意美丽、赏目,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另外功能的介绍非常重要,一定要便于师生了解如何使用该网站进行教与学,最后,还需注意从主界面可以根据不同身份的用户以及同一用户不同时期不同的要求,快速进入相应模块而不会有误解。 3.2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对本课程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历史沿革、教学条件、名人堂等内容,如图3所示。 其中历史沿革可以从国际发展、国内发展和我院学科发展的角度进行对比介绍,以展示我院的学科发展历程,体现学科的浓厚历史积淀;教学条件部分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院在教学硬件建设方面的现代化和先进性;名人堂收录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故事、传记等,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便于学员进一步了解学科的发展。 3.3 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设置了九个子栏目[5],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研究、基本理论、教学进度、实习指南、教学制度、课程设计、课程教材、参考文献,如图4所示。 教学大纲是教师授课的基础,通过本栏目,教学组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研究一方面展示计算机图形学教研组的主要教学成果,包括教学研究项目、教研著作与参编教材、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方法改革等内容,另一方面结合建构主义思想,提供学员对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发表看法,进行讨论,学员还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资料汇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等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实行网络共享的,学生可以搜索所需的内容,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3.4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主要是介绍课程的人员组成,人员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职称学历、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及联系方式、电子邮箱、个人论坛等,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让学员充分了解课程组成员,从而能有针对性地请教,达到最快、最有效、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3.5 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指教室中讲授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电子教案、学生作品和相关课题等,如图5所示。 多媒体课件方便学员在线浏览,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内容,考虑到网络带宽的影响,提供多媒体课件的下载功能。网络课程是提供学员在网上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在制作时要考虑课程内容与网络环境的有机结合,首先本着精选经典、联系前沿和突出应用的原则取舍教材内容,融入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重新排版和总结,使之在结构上条理更清晰,内容上更精炼而系统,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其次发挥计算机多种展现手法的特点,利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完美的将图形学课程展示在学员面前,通过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料,以章节为中心进行结构化重组,制作成具有较强交互性的网络教学课件。整体上应有章节导航,每堂课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参考资料、例题和习题等,其中重点难点对于重点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难点部分则用动画形式呈现,达到易懂易学的目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力求精确到每个知识点的知识要点;参考资料提供本堂课的相关趣闻、术语和科研论文;例题和习题提供练习指导、经典例题等。网络课程有较高的概括性,全面性,形式新颖,易于理解及应用,可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理解,既有利于课前预习的重点突出,又适合课后复习的难点理解,是整个课程网站的精髓所在。教学视频了课堂教学视频信息。电子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在网络上的格式设计与传统教案相一致,主要包括:授课名称、教师、课时、使用的教材版本、每次课授课主题、时间、目的、讲授内容与时间分配、重点难点、方法手段、实习实验、授课内容介绍、作业思考题和参考资料等。学生作品展示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学员的一些优秀成果,包括图形学中经典的算法实现、各种重大赛事中的获奖作品、参与的各项科研项目、发表的科研论文等。相关课题介绍一些与学科有关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成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换成社会实际生产力,通过案例展示,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启发学员的思路研究性学习。 3.6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员今后发展的需要,学员需要进行大量的编程实践,因此课程实习平台的建设是网络教学的必要内容。参考编写的《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地图制图实习教程》,课程实习应包括实习目地、实习对象、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算法原理介绍、实习项目的源码分析、注释、实习项目结果的可视化、撰写实习报告等内容,考虑学员学习层次的不同,将课程实习分为两大方向:对于编程能力强的学员,可从底层设计开发,构造完整系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策划、设计并实现一个包括创建、编辑、渲染、处理、变换等功能,能够显示操作图形的造型系统;对于编程能力弱的学员,可以在提供的系统框架下添加部分关键代码,以某个(或某类)图形学算法为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继而策划、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表现算法完整过程的演示系统,并能从某些方面做出评价和改进意见;两种实习最终都交由学生登陆并在线提交实习报告。 3.7 课堂社区 课堂社区,实际就是一个课程在线论坛,主要是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可以很容易地建立一种轻松的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方便地实现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另外,学生在这“面对面”地交流,相互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为此社区是属于bds型的,为了管理方便,设置了网站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管理员可以打开数据库文件修改相关记录,如增删信息,公告等。通过课堂社区一方面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收集师生的反馈信息,调查课程开设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评价部分把收集的评价信息公布并公开课程的开设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和开设效果及时的调整授课内容,适应教与学的要求。 3.8 其它板块 开设联系我们和留言本板块,及时听取学生或同行的建议,联系我们提供网站维护人员的邮箱,留言本构架简洁明了,点击“查看留言”可以浏览所有的留言,点击“签写留言”可以留下对计算机体图形学课程网站建设的看法。 最后应注意网站使用者的权限分配,便于不同访问者注册和登陆。教师可进行学生管理、课件维护、在线答疑;学生可进行网络课程、练习测试、虚拟实习和在线讨论;一般来宾只可以浏览课程内容。 4 总结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的建设是计算机图形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通过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不仅使得不同院校的广大的师生共享了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能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各校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借鉴、互相提高,教案和教学内容上网还能为远程教育提供资源和促进国际交流,由此不断完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现代化、高新技术下对测绘人才培养的需求。 网站设计论文:企业网站设计与企业网络营销 [摘要] 本文从当前企业网站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网站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企业网站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网络营销 网站设计 电子商务 一、当前企业网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都在网络营销中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大部分企业在市场上找一些做网站的公司或者自己企业内部非专业人士做出个简单的网站页面,结果都是收效甚微,导致企业慢慢对网络营销失去了信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网站设计没有结合企业营销理念,而是简简单单的网页内容的堆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网站的规划。网站作为企业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规划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大部分企业没有规划策略,或者与企业的营销策略脱节,仅仅实现了一个网页内容的堆砌。 2.企业网站的定位。很多企业不知道自己要在网站上表现什么内容,往往是由网站制作的公司进行资料的筛选,而网站制作的公司在对于企业的营销和市场策划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只能按标准化格式来运作,不能体现企业的个性化内容和服务内容。定位几乎都是产品展示,基本很少包含客户引导性信息,互动形式单一,网站更新速度缓慢,网站浏览者不能通过网站了解企业的丰富信息。 3.企业网站的设计。企业网站大部分采用通用模板设计制作,色调大众化,颜色搭配简单但不一定适合企业的风格,企业网站为了宣传企业形象,大众化的采用flash动画,而专业设计人员的花费很高,企业往往进行简单的模仿抄袭式的动画设计,与企业形象相差很远。而且网站首页的这种动画设计在实用性上来讲不是很合理。 4.企业网站的推广。企业网站基本不做什么推广,号称做了推广的,也不外乎是在几个大的门户网站花不少钱做了广告,或者是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推广服务。花钱不少,收效甚微。 5.企业网站的管理。大多数网站几乎无管理,长时间不更新的企业网站占很大部分的比例。 二、合理进行企业网站设计 企业网站的设计要从网站浏览者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营销方案,进行合理化设计。 1.企业网站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针对最终用户,还是针对企业的商,还是针对内部的员工、企业管理的页面。针对的对象不同,就要有不同的网站布局和规划。比如,针对最终客户,要给的是产品的详细的介绍,公司产品相应文化的对应介绍,以及更多的产品的促销的信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及时性和简便性;针对商的页面,就要强调公司产品的长期可经营性,系列产品的优势,品牌的价值,以及合作伙伴的详细分类介绍及各级别享受产品折扣情况;针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页面就要简洁明了,易用,而且路径要相对隐蔽。 现在的情况是,企业的网站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网站的首页面应该搁放什么样的内容,自己网站的合理架构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只是由于“引领式的消费”,随波逐流放上了自己的企业网站。缺乏对企业电子商务的规划和认识,缺乏对企业网络营销重要性的认识。 所以,对于企业网站来讲,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按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阶段来实施企业电子商务的市场化。对于国内中小型企业来讲,电子商务或者更为简单一些的网络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筹码,可以简单有效的实现自己产品的全国销售及全球销售,但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应该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企业的电子商务营销的项目。 从简单的企业产品的介绍,企业品牌的推广的简单的推广型的企业站点,发展成为与客户互动交流的企业自己的b2c的电子商务的平台,这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2.有了好的规划,还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实施细节的技术问题,而这一点尤为重要。就好像一个熟读兵书战册的人,却没有带兵打过仗一样,好的钻石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切工。 企业首页的动画设计,对于企业的品牌推广和形象推广是很有必要和作用的,所以,在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和形象推广的时期内,在网站的首页实现动画的效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假如企业目前的重点不是进行形象推广,而是产品推广和渠道推广,那么企业网站的首页动画设计便会造成一些访问缓慢,且达不到效果的后果,就像再好的药也要对症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是一样的。所以,手段是一样的手段,只不过大家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就显示了不同的功力而已。 企业网站颜色的选择,也要根据企业产品特点,企业文化特色,选择不同的色调来体现。这不仅需要专业的眼光,更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调色的工作。在当前国内企业网站的发展来看,更多的是选择传统的广告公司进行专业的企业推广宣传的设计工作,那么企业网站仍然要跟企业主题推广相结合且相互促进。 3.企业网站的推广不是花越多钱越好,更不是花越少钱越妙。推广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合理利用现行的各种推广方式,针对于企业的当前发展规划,进行各种宣传方式合理搭配的技巧性的设计,推广工作本身看的就是投入合理的资金达到推广的最大化效果。而这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比能够解释清楚的事。 4.企业网站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时的调整网站的内容,推出一定时间内的企业推广推广主题,内容保持更新。不能够千年不变,要根据客户的认可程度等可分析项,逐步完善整个网站的内容框架和服务框架。 三、总结 企业网站在企业的网络营销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不是简单请一个网站制作专家来做一个美轮美奂的效果,也不是请一个营销的学者做一个营销的理念推广,而是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及时的更新维护,才会使得企业的网站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起到最大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网站设计论文: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的实用原则 [摘要]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商业运营手段,已经普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作为此商业行为的重要载体的设计,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多可研究和创造的空间。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不能仅以完成商业交易为最终目的,更应该使经营者能够在此行为中获得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的正面效应,同时也使消费者享有便捷舒适、美观愉快的购物环境。 [关键词] 电子商务链接虚拟商场操作绩效 电子商务(e-commerce)中最为常见的是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商场交易,由于互联网这种媒体的特殊性,网上购物与传统的购物方式有很大差别。网上购物的过程基本分为两个阶段: 1.观察比较阶段:在此阶段,客户搜寻和分析处理与所要选购的商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具有很强的客户驱动性。这和在商场购物不同。商场有服务员,商品实物,可以促成交易,而网上虚拟商店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只能以精心制作的、可用性强的网页来吸引客户、使客户能方便地找到和了解他们想要的商品,从而增加成交机率。 2.付款结账阶段:此阶段是电子商务行为的最重要环节,此时消费者由客户驱动转变为系统驱动,网站系统会引导客户输人一定的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信用卡号码等,同时提供付款方式和送货方式。在这一阶段应着重消除客户对自己进行的各种操作所产生的结果的不安感。 因此,只有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们的使用要求。才能促成一次成功的交易。网站设计的实用性对电子商务网站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中的实用原则: 实现网站商务功能最大化的目标,给目标客户提供方便、实用的信息服务,是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的基本实用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性化的交互界面。客户访问电子商务站点是为了获取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所以网页的内容必须突出重点,避免夸张,装饰部分不宜太多,以免喧宾夺主。在内容编排上必须简洁明了,便于浏览;信息数量比较大时应将其拆分成多个网页。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中还应当考虑残疾人、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 2.方便快捷的更新维护。电子商务网站要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更新网页上的价格信息,经常要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并搞些促销活动以刺激客户的购买欲。设计时要考虑到内容更新的快捷简便,在内容更新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网页在结构上的相对一致性,以使老客户能方便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3.最佳优化的网页内容。一般情况下,客户对当前网页上的内容能持续保持注意的时间长度约为10秒钟;若系统响应时间超过10秒,客户会在等待计算机完成当前操作时转向其他的任务。因此,为缩短系统响应时间,比较简单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尽量减少网页上的图片与多媒体(如动画、录像、闪烁等)的使用。但是作为电子商务站点,很多场合需要采用图示或多媒体演示,以至不得不适当降低系统响应速度。 4.准确无误的链接。整个web实际上就是一个的巨大的信息空间。由于空间过大,并且各节点之间的链接关系错综复杂,用户上网浏览时有可能发生“迷路”现象。elm和woods(1985)研究发现,用户在网上“迷路”的程度与不熟悉文档结构有直接关系。他们总结出有三种不同形式的“迷路”:①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②知道该去哪里,但不知道该如何去;③不知道当前处于整个文档结构中的哪一个位置。为减少和避免出现“迷路”现象,通常可采用两种策略:第一是改变用户界面,如采用导航地图、多窗口显示等技术;第二是对文本进行分析,改换超文本的结构及链接设计。提高超文本设计质量能更有效地减少用户“迷路”现象。 5.界面的统一和差异。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中,界面一致性也是必须加以仔细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界面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向性效果、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界面的外观或视觉效果。一些研究表明,增强界面一致性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操作绩效和满意度,同时还可减少操作错误。 6.美观、比例、结构、布局。良好的视觉效果与强大的使用功能同等重要。界面美观水平与使用者对界面可用性的主观评价呈正相关,与操作绩效也呈正相关。schenkman(2000)总结出衡量网页外观设计质量的四个主要指标,即美观、图文比例、结构和总体布局。其中,美观这一指标最为重要。 7.终端与载体的协调统一。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应适应客户使用的各种类型的显示器。应使用可用空间的百分比来规定布局。现在常用的网页浏览器一般为netscape和internet explorer,这些浏览器都有新旧版本。有时同一个网页在不同浏览器或同一浏览器的不同版本上会产生很不相同的显示效果,甚至有些网页功能无法正常实现。作为电子商务网站,应注意网页在这方面的兼容性。 8.信息安全保障。互联网是一个标准开放的网络,在网上进行各种商务活动,随时可能将面对黑客的攻击,病毒的侵袭等。因此,确保网上信息流通的系统安全十分重要。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还涉及到系统的管理、法律法规的保障等。 9.可扩展设计定位。互联网具有巨大的商务潜能,没有人可以确切预计系统的最终访问量和最佳的商务运行模式。因此网站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可扩展性。随着企业网上平台业务量的扩展和平台访问量的增长,系统应该能够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以适应新业务的发展。 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但是,虚拟商场和客户在空间上只有通过网络才能传递信息。因此,电子商务网页在设计上必须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在网上搜索信息和进行其他各种操作的绩效,并增强人们对网上购物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才能创造出和谐愉快、美观便捷的交易空间。 网站设计论文:网站设计风格与色彩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进行工作、交流、学习等活动。当人们通过浏览器进入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时,进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网页,如何设计出一个创意新颖、设计精美、结构合理的网站,来吸引众多的人关注自己的网站,成为网站设计者日益关心的问题。 一、网站设计的风格 “风格”是指站点的整体形象给浏览者的综合感受。这个“整体形象”包括站点的ci(标志,色彩,字体,标语)、版面布局、浏览方式、交互性、文字、语气、内容价值等等诸多因素。风格是有人性的,不管是色彩、技术、文字、布局,还是交互方式,只要能由此让浏览者明确分辨出这是本网站独有的,这就形成了网站的“风格”。一般都要求:清纯简洁,主题鲜明,内容编排得当合理、有一定的艺术感,美观、实用,相关链接正常,能体现网站的基本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网站设计一个独特的风格。 1.网站标志(logo) logo是指网站的标志,标志可以是中文、英文字母,也可以是符号、图案等。标志的设计创意应当来自网站的名称和内容。比如:网站内有代表性的人物、动物、植物,可以用它们作为设计的蓝本,加以卡通化或者艺术化;专业网站可以以本专业有代表的物品作为标志。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式是用自己网站的英文名称作标志,采用不同的字体、字母的变形、字母的组合可以很容易制作好自己的标志。 2.网站色彩 网站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视觉冲击,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可能影响到访问者的情绪。颜色搭配是体现风格的关键。“标准色彩”是指能体现网站形象和延伸内涵的色彩,要用于网站的标志、标题、主菜单和主色块,给人以整体统一的感觉。至于其它色彩也可以使用,但应当只是作为点缀和衬托,绝不能喧宾夺主。例如ibm的深蓝色,肯德基的红色条型。一般来说,一个网站的标准色彩不超过3种,太多则让人眼花缭乱。适合于网页标准色的颜色有:蓝色,黄/橙色,黑/灰/白色三大系列色。一般以白色和黑色的背景网页最好做,颜色搭配最方便;亮色与暗色配合,最容易突出画面,如黑与白,红与黑,黄与紫;而近似的颜色的搭配,能给一种柔和的感觉,如墨蓝与淡蓝,深绿与浅绿。最好能给主页定一个主色调,不要搞得花花绿绿的。 3.设计网站字体 和标准色彩一样,标准字体是指用于标志、标题、主菜单的特有字体。一般网页默认的字体是宋体。为了体现站点的“与众不同”和特有风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特别字体。制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网站所表达的内涵,选择更贴切的字体。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非默认字体只能用图片的形式,因为很可能浏览者的计算机里没有安装特别字体,他看到的只能是乱码,那么辛苦的设计制作便付之东流了。 4.使用精炼有效的语言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没有时间看大块文章。为了节约时间,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量的信息,人们需要精练的信息,即信息精品,要用信息语言来表达信息内容。所谓信息语言是指以下公式:信息=基本事实+数据描述+专家观点。 信息语言摒弃一切广告性词句、文学性修饰词句,不欢迎一切关于意义、重要性的过分渲染。尽量采用数字说话,欢迎定量描述,反对过多的定性描述,特别是无法形成准确概念的定性描述。用信息语言描述,任何信息都应该有出处,有时间,分类准确。当然,应当满足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精练性等固有的特点。在此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出现错别字、病句。 5.设计网站宣传语 网站的宣传语也可以说是网站的精神、主题与中心,或者是网站的目标,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高度概括。用富有气势的话或词语来概括网站,进行对外宣传,可以收到比较好的结果。 二、网站设计的色彩搭配 打开一个网站,给用户留下第一印象的既不是网站的丰富内容,也不是网站合理的版面布局,而是网站的色彩。色彩对人的视觉效果非常明显,一个网站设计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与设计者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因此专业人士把色彩制作成色系表,根据这些色系让网站也有其自身的色系,网站的色系是浏览者整体的视觉观感,若一个网站色系能有一致性,不仅会使网站看起来美观,更能让浏览者对内容不易混淆,增加了浏览的简洁与方便。而网站的色系更能衬托出网站的主题,若色系能与主题合理搭配,将会增加浏览者的易读性。网站的色系包含了网页的底色、文字字型、图片的色系、颜色等等,这不单只是将颜色搭配得当就算完美,还要配合每个内容,及网站主题。 1.网页的底色 网页的底色是整个网站风格的重要指针。举例来说,以黑色作为背景颜色的网页,因黑色本对人的视觉上会造成黯淡的感觉,若是拿来用作活泼的儿童网站,就是不适合了。因为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活泼的、有朝气的,与黑色的沉稳、黯淡,很难联想在一起。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可能也会对颜色的代表性看法不同,但既然网站不是只写给自己看的,就应该要注意到大部分人可能会有的观点,然后以众人居多的观点出发,来设计网页。 2.文字字型 文字字型上的设计,最好的网站是以所有浏览者都能看到的字型为主。常会看到有许多网站要求浏览者须自行下载某种字型,才能达到最佳浏览效果,这是种非常奇怪的行为。毕竟浏览者只是来找资料或是来看网站的内容,不可能会因为这种“为达最佳浏览效果”,而自行下载所需要的字型。当所要求的字型若不下载,并不会影响到网站内容上的浏览与不便,那么对浏览者的要求就微乎其微不可能发生任何作用。这么一来,对于网页设计者来说,无非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当初的设计风格却未能让浏览者一窥全貌,岂不是白费心思的吗? 3.图片的色系 以色彩学简单的区分,色系可分为冷色系与暖色系,再详细一点的区分,又可分出各种颜色的色系,而色系的区分,就在于主观浏览意识上的差异了。如何将图片的色系与网站整体色系相对应,就是比较困难的地方了。要绘制一张图并非易事,要绘制一张符合自己网页风格的图,更是困难重重。大部分的网页制作者,并不大可能驾轻就熟的使用影像处理软件或绘图软件,于是乎,网页素材的网站就开始盛行了。当然,不会使用绘图软件并不代表网页就不能设计的很出色,若是能将网络上的素材资源妥善利用,网站也是可以走出自己的风格的。而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网站的图片,就是门很大的学问了。 以图片内容来说,能切合网站主题最好,若不能,也别差异太多。以颜色来说,若一个网页是蓝色的底色,但整个网页的图片却乱七八糟,各种颜色纷纷出笼,更糟的是,蓝色是属于冷色系的颜色,若以蓝色为底的网页,却尽都是大红色、橘色的图片,那将会使整张网页看起来就像垃圾堆,杂乱无章。所以,可以简单的归纳出,网页与图档的颜色,色系一致或是视觉效果一致,将会使网页看起来更为美观且有自己的风格。 4.网页的颜色 网页的颜色,并非单一就图文件、文字颜色、或是底色为主,而是以浏览者的角度来观看,整体网页看上去是偏向哪种色系。常常见到许多网站虽然色系搭配的很好,但却是没有自己的风格。以目前流行的柔色系、粉色系网站来说,就是失了自己独到的风格。因为使用粉色系的网站,不外乎都有相同的特点,文字颜色浅,底色也以浅色系为主,这样除了没有自己的风格外,看起来既不大方也难登大雅之堂。以各大搜寻网站来说,根本不会做这样的设计,因为文字颜色淡,加上底色浅,对浏览者来说,阅读上非常吃力,所以这样的设计风格也应尽量避免。 一个有自己风格,且阅读起来舒适大方的网页,并不可能一次就写好,而是需要经过不厌其烦的修正、调色,才能达到最佳浏览效果的。 三、网页的美化设计 1.使用css优化网页外观 使用css来获得对整个站点所有web页面的外观控制。设置页边空白,页面填充,边界,颜色和背景。对任意网页元素设置字体大小及改变字体外观。创建动态活动链接。创建css风格的完全兼容的网页。 css的主要好处就在于,你不用去修改网页文件,只要修改这个页面连接的css文件,就可以实现不同的显示效果,包括底色、背景图片、文字大小、颜色、边框……等等。网站的版面、布局要求,不能占用较大的边幅放栏目图片,正文的位置不能少,图片与文章的搭配要平衡,过多使用大图片,大大增加了传输流量,影响了网站浏览者阅读的速度,要优化网页就尽可能使用css实现,灵活地使用css,可以使页面精致漂亮而又不会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所以很有必要花些时间研究一下。 2.用表格美化页面布局 表格布局好像已经成为一个标准,随便浏览一个站点,它们一定是用表格布局的。表格布局的优势在于它能对不同对象加以处理,而又不用担心不同对象之间的影响。而且表格在定位图片和文本上比起用css更加方便。表格布局唯一的缺点是,当你用了过多表格时,页面下载速度受到影响。对于表格布局,你可以随便找一个站点的首页,然后保存为html文件,利用网页编辑工具打开它(要所见即所得的软件),你会看到这个页面是如何利用表格的。 网站设计论文:消费行为理论在b2c网站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指导行为。网络购物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网络购物需要,直接原因是网络购物动机的产生。网络购物行为过程分为信息搜集,比较、决策和购买后的评价三个阶段。b2c网上商店的功能设计必须要符合上述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规律才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 消费心理消费行为b2c网站 一、需要、动机与行为的运行机理 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诸多因素中,需要和动机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们与消费行为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每位消费者出于个人及其家庭或所在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等目的,总是处于多种不同的需要之中。当人的某一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心的紧张;这种紧张状态激发人们争取实现目标的动力,即形成动机;在动机驱使下,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目标达到,需要得到满足,内心的紧张状态消除,行为过程即告结束,待有新的需要出现,再重复上述的过程。 一个人渴了,就会产生喝水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身心不安—即心理学中所说的“紧张状态”,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状态”就产生找水的动机。动机可以是多样性的,可能是挖井、寻找河流、购买当然也可能包含抢夺。不管怎样,动机将直接引导行为的发生,知道满足需要为止。 事实上动机的产生往往还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还是上面的例子,一个人渴了,恰好路过一个饮料商店,可能就会立即产生购买的动机。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商店存在的情况下,购买动机也许就永远也不会产生。 从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内在消费需要和外部条件的刺激是产生购买动机的原因。购买动机则直接导致购买行为的产生。 2.一定的行为会满足一定的需要。当需要被满足以后,又出现了新的需要、动机和行为周期,从而形成一次又一次的消费过程。 3.需要被满足的程度还会强化或弱化某一动机的产生。当某一动机指导下的购买行为完全满足了需要的时候,购买动机就会被加强,当同一需要再次产生时,就会产生同样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消费者的忠诚度就会增加,反之,如果行为不能满足需要,指导行为的动机就会被弱化。 二、网上消费行为动机的产生 根据需求动机理论,当一个消费者生活或工作中需要某一产品而暂时无法获得时,将产生紧张的心理感觉,当消费者意识到这种商品只能通过市场交换获得时,这种紧张的心理感觉就会形成购买动机。更进一步,如果消费者认为网上购物方式相比传统果购物方式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时,网上购物的动机就会产生产生。 一般来说,消费者网上购物产生的动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网络购物比传统购物方式更加便捷,价格便宜而且节约时间。 2.网络购物可选择的余地大,商品种类更加齐全。 3.体验网络购物这种新鲜的生活经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4.通过网络为朋友购买礼品更容易。 当一次购物行为完成后,如果消费者的需要得到完全的满足,甚至满足程度超出消费者的预期,动机就会得到加强。同一需求再次产生时消费者还会产生相同的动机,从而重复网络购物行为。反之,若网络购物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用户就不会再一次进行网络购物。 所以从这一角度讲,为了刺激网络购物动机的产生,网站应该多做宣传,使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充分认识网络购物的优势,另外,必须要让消费者在整个购物过程真正感受到网络购物的好处,从而强化下次购买的动机。 三、购买行为过程分析 完整的购买行为包括,购买前的信息搜集、进行购买决策和购后评价三个阶段。 1.信息搜集阶段 掌握足够的信息是进行购买决策的前提条件。这些信息一般包括: 商品本身的信息。如,质量、价格、性能等。 生产厂家的信息。如,规模、知名度、信誉等。 销售渠道的信息,如,购买的方便程度、信誉、服务态度等。 2.购买决策阶段 决策过程就是对要购买的商品、购买的时间、地点等进行比较和选择的过程。依据消费者消费目标的不同决策方式也会不同,有的消费者采取最低价格策略,有的消费者采取最低风险策略,还有的消费者会采取最短购物时间策略等等。因此并不是为消费者提供最低的价格的网站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3.购后评价阶段 购后评价既包括所购买的商品本身能否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评价,又包括对整个购买过程中消费者享受到的服务(如,导购服务,售后服务等)的评价。 购买过程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衔接相互影响的。只有所到了充分的信息,消费者才能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因此理性消费者对这一阶段相当重视。购后评价是对整个购物过程的总结,评价的结果往往会决定消费者会不会再次选择在同一地点购买同一商品。 四、抓住消费行为“句柄”,合理设计零售网站功能 “句柄”一词来源于windows程序设计方法,其英文单词为“handle”,表示“把手,手柄“之意。笔者采用这一名词,寓意在于,任何一个消费者的购买过程都不能脱离上述心理学和行为学原理,只有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句柄”,才能打开吸引消费者购物的“大门”。抓住这些“句柄”,就成为网上商店经营者成功设计其b2c网上商店功能关键。 一次交易的完成必须通过商品展示功能、网上订单功能、支付、物流等必备功能才能完成。这是任何一个购物网站必须基本的基本功能。笔者在此谨就消费行为理论来设计那些受消费者欢迎,最大可能满足购物心理和购买行为需要的功能。 1.网上商店应该具有刺激消费者产生网上购物(而不是在传统商店购物)动机的功能 购买动机是购买行为的直接动因,没有网上购物的动机也就不会产生网上购物的行为。因此,网上商店的经营者首先需要做到就的是当消费者产生消费需要时,能够使其首先产生到网上购物的动机。网上购物动机的产生可以依靠网店的大力宣传和促销来实现。因此网站应该具有如下功能: (1)广告功能。通过企业宣传广告和产品促销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刺激购物动机的产生。 (2)面向会员/非会员的优惠功能。鼓励消费者成为网站会员,对他们提供各种价格优惠,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3)自动变价功能。对于具有周期性消费特征的商品,可以根据周期特点自动调整商品价格,在淡季以更低的价格优惠消费者。 (4)宣传网络购物优越于传统购物方式的其他功能。网络购物动机的产生,本质上需要网络购物具有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在此原则下,需要企业大胆创新,不断改善经营方式、方法,创造出能够锁定消费者的新功能。 2.网上商店必须要为网上消费者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为其提供决策依据 购买决策的依据是商品及其相关信息。促成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就必须在网站上对商品信息做尽可能详细的说明和介绍。信息介绍不充分消费者将不知道该商品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无法作出购买与否的决定。例如一些网上书店,因为只展示所售书籍的封面、价格、作者等简单信息,而不能提供商品目录,内容简介,章节试读等而造成销售量不能扩大,无法盈利的局面。 3.提供商品比较功能,辅助消费者决策 对于可比性较强的商品,应该提供对商品的横向比较功能,这样可以减少消费者决策的难度缩短决策时间,从而达到辅助消费者完成决策过程的目的。比如销售手机的网站,如果为消费者提供一张表格,对其所选择的几款手机在各种性能指标(如屏幕颜色、铃声、短信功能、照相功能等)上进行比较,加快消费者在多款商品中选择的决策过程,使消费者感到方便。 4.使消费者享受一个满意的购物过程,提高其购后评价 消费者对一次购物过程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其是否再次购买,是关系到购买动机的强化和客户忠诚度建立的关键问题。因此,除了使客户能够顺利完成一次购买的功能以外还必须要设计出能使顾客的满意程度最大化的功能。 (1)实现“沟通(comunication)”功能。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总会希望其他购买者和商检提供购买建议,也就是需要与其他人沟通。网站设计这应该根据这一心理需求设计出客户之间,客户与商家之间的通畅的沟通渠道。比如设计针对每一种产品的讨论组,供消费者交流经验,利用实时通讯工具,组织营销人员与消费者实时互动等。 (2)实现“方便(convenience)”的功能。消费者购物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除了包括购买到物美价廉、质量优良的商品以外,还包括整个购物过程的方便性。为此网站功能设计者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到方便。在这方面最直接的功能体现就是,清晰的商品目录分类功能和完善商品检索功能,以及尽可能多的可选择的支付方式和物流方式。 (3)自动与自助服务功能。很多网络消费者看重的是网络购物的自动化和自助化,无需销售人员的参与就可以完成整个购物过程。因此,像购物车、电子银行、订单执行情况自动跟踪等功能也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功能之一。 (4)除上述之外,完善隐私保护、交易安全等方面功能的设计也会提升顾客对网站的好感。总之,一个b2c网站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不断扩大自己的销售业绩,不仅要从销售的商品上动脑筋,更多的是要设计出遵从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本原理的网站功能。 网站设计论文:PHP网站设计中信息安全防御的研究 摘要: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本文研究了在php网站开发过程中信息安全防御技术,列举在php网站开发时容易出现的安全漏洞以及这些漏洞带来的危害,同时还介绍了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安全防御;php;网站 0引言 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已成为对各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健康文化等方方面面具有生存性和保障性支撑作用的关键产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工作、生活,甚至会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因此,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在整个产业布局乃至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php网站设计中信息安全防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php编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服务器和php的运行环境配置好后,并不意味着网络应用就安全了,程序员的安全意识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程序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对用户的所有输入都没有进行安全验证,那么,所有有害的指令都将作为合法指令被执行。 1.1sql注入的防范 程序员在编写代码的时候,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判断,使得用户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得知的数据,这就是所谓的sql injection,即sql注入。 1)经典的'or 1=1' 注入 ‘or 1=1’注入是非常经典的注入语句,一般用在登录系统时绕过密码验证,以任意用户名登入。其原理是利用程序员在编写验证程序的时候没有验证用户的输入是否含有非预期的字符串,直接传递给mysql_query()函数执行,or 1=1使得无论密码是否匹配保证验证语句为真,达到绕过密码验证的目的 2)利用union语句的注入 union 语句是利用其特性,使程序默认的语句出错,让程序执行union之后自己构造的sql语句,达到注入的目的。 3)防sql注入的通用解决方案 注入的手段是多种多样,十分灵活的,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利用没有对输入进行过滤。防止注入的方法也就是对传递给查询语句的参数进行过滤。 该函数是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常用的注入语句,并对其进行过滤。采用该过滤函数后,使用上述方法再次进行注入时,全部失效。 1.2xss跨站攻击 xss 全称为cross site scripting,由于 css 已经用作样式表的简称,故称为xss。 xss是一种常见的网站攻击的手段。其原理与sql注入比较类似,只不过利用的html标签中注入javascript脚本,通过在网页的输入框输入一些恶意的内容,通常是 javascript 脚本片段达到注入的目的,这些恶意输入在提交之后并重新读回到客户端时,浏览器会解释执行这些恶意的脚本内容,从而影响网页的正常显示。 1)xss探测 在判断一个网站是否存在xss漏洞是,经常用到下面这条语句进行探测: 在输入框中输入该语句找到该语句执行的地方看是否有弹窗,如果有,则表示这个网站存在xss漏洞,这里以留言本为例。 登入留言页面,在输入框内输入检测代码,刷新页面,发现浏览器弹出窗口,表明该留言板存在着xss漏洞。 2)利用xss重定向 一旦确定网站存在xss漏洞,那么攻击手段就有很多种,将当前网页重定向到其他网页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黑客可以利用这种手法达到刷网站流量,或者在转向的网站上挂上木马,使访问者电脑感染木马病毒的目的,攻击代码如下: 将//替换成想要转向的网址就达到注入的目的了。 3)利用xss弹出其他网页 平时在浏览有些网站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弹出广告的情况,黑客也会可以利用xss攻击使正在浏览被攻击页面的用户浏览器弹出窗口,这样又可以利用弹窗来达到挂马的目的了。攻击代码如下: 该段代码是让浏览器弹出一个窗口并打开百度首页,把百度的网址换成挂马的网页,黑客的攻击目的就达到了。 4)利用<iframe>标签进行xss攻击 <iframe>是一个非常常用的html标签,他的功能是在网页中嵌入其他网页,可 以通过height属性和src指定嵌入页面的高度和地址。黑客可以将高度设为0,将页面地址设置为被挂马的网页,或者利用cookie的同源特性窃取cookie。 攻击代码如下: 2安全防御常用方法 2.1平衡风险与可用性 尽量使安全措施对用户透明,使他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如果实在不可能,就尽量采用用户比较常见和熟悉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在用户访问受控信息或服务前让他们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2.2跟踪数据 作为一个有安全意识的开发者,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随时跟踪数据。不只是要知道它是什么和它在哪里,还要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时候要做到这些是困难的,特别是当你对web的运做原理没有深入理解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有些开发者在其它开发环境中很有经验,但他对web不是很有经验时,经常会犯错并制造安全漏洞。 2.3过滤输入 过滤是web应用安全的基础。它是你验证数据合法性的过程。通过在输入时确认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过滤,你可以避免被污染(未过滤)数据在你的程序中被误信及误用。大多数流行的php应用的漏洞最终都是因为没有对输入进行恰当过滤造成的。 3小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php网站代码编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与安全相关的要点以及一些应该遵守的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对php网站安全有很大的好处,希望对同行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网站设计论文:关于ASP网站设计安全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asp;黑客攻击;sql注入;安全漏洞;木马 后门 论文摘要:网络上的动态网站以asp为多数,我们学校的网站也是asp的。笔者作为学校网站的制作和维护人员,与asp攻击的各种现象斗争了多次,也对网站进行了一次次的修补,根据工作经验,就asp网站设计常见安全漏洞及其防范进行一些探讨。本文结合 asp 动态网站开发经验,对asp 程序设计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了asp 程序常见的安全漏洞,从程序设计角度对 web信息安全及防范提供了参考。 1网络安全总体状况分析 2007年1月至6月期间,半年时间内,cncert/cc接收的网络仿冒事件和网页恶意代码事件,已分别超出去年全年总数的14.6%和12.5%。 从cncert/cc掌握的半年情况来看,攻击者的攻击目标明确,针对不同网站和用户采用不同的攻击手段,且攻击行为趋利化特点表现明显。对政府类和安全管理相关类网站主要采用篡改网页的攻击形式,也不排除放置恶意代码的可能。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以网络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采用有组织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等手段进行勒索,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的开展。对于个人用户,攻击者更多的是通过用户身份窃取等手段,偷取该用户游戏账号、银行账号、密码等,窃取用户的私有财产。 2 用iis+asp建网站的安全性分析 微软推出的iis+asp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器端网页设计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调查、网上查询、bbs、搜索引擎等各种互联网应用中。但是,该解决方案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安全问题。本文从 asp 程序设计角度对 web 信息安全及防范进行分析讨论。 3 sp安全漏洞和防范 3.1 程序设计与脚本信息泄漏隐患 bak 文件。攻击原理:在有些编辑asp程序的工具中,当创建或者修改一个asp文件时,编辑器自动创建一个备份文件,如果你没有删除这个bak文件,攻击者可以直接下载,这样源程序就会被下载。 防范技巧:上传程序之前要仔细检查,删除不必要的文档。对以bak为后缀的文件要特别小心。 inc文件泄露问题。攻击原理:当存在asp的主页正在制作且没有进行最后调试完成以前,可以被某些搜索引擎机动追加为搜索对象。如果这时候有人利用搜索引擎对这些网页进行查找,会得到有关文件的定位,并能在浏览器中查看到数据库地点和结构的细节,并以此揭示完整的源代码。 防范技巧:程序员应该在网页前对它进行彻底的调试。首先对.inc文件内容进行加密,其次也可以使用.asp文件代替.inc文件,使用户无法从浏览器直接观看文件的源代码。 3.2 对asp页面进行加密。为有效地防止asp源代码泄露,可以对asp页面进行加密。我们曾采用两种方法对asp页面进行加密。一是使用组件技术将编程逻辑封装入 dll之中;二是使用微软的script encoder对asp页面进行加密。 3.3 程序设计与验证不全漏洞 验证码。普遍的客户端交互如留言本、会员注册等仅是按照要求输入内容,但网上有很多攻击软件,如注册机,可以通过浏览web,扫描表单,然后在系统上频繁注册,频繁发送不良信息,造成不良的影响,或者通过软件不断的尝试,盗取你的密码。而我们使用通过使用验证码技术,使客户端输入的信息都必须经过验证,从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登陆验证。对于很多网页,特别是网站后台管理部分,是要求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操作的。但是,如果这些页面没有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黑客就可以直接在地址栏输入收集到的相应的 url 路径,避开用户登录验证页面,从而获得合法用户的权限。所以,登陆验证是非常必要的。 sql 注入。sql注入是从正常的/" 论坛,同学录等网站系统都提供了文件上传功能,但在网页设计时如果缺少对用户提交参数的过滤,将使得攻击者可以上传网页木马等恶意文件,导致攻击事件的发生。 防文件上传漏洞 在文件上传之前,加入文件类型判断模块,进行过滤,防止asp、asa、cer等类型的文件上传。 暴库。暴库,就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或者程序漏洞得到数据库的地址,并将数据非法下载到本地。 数据库可能被下载。在iis+asp网站中,如果有人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或者猜到数据库的存储路径和文件名,则该数据库就可以被下载到本地。 数据库可能被解密 由于access数据库的加密机制比较简单,即使设置了密码,解密也很容易。因此,只要数据库被下载,其信息就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了。 防止数据库被下载 。由于access数据库加密机制过于简单,有效地防止数据库被下载,就成了提高asp+access解决方案安全性的重中之重。以下两种方法简单、有效。 非常规命名法。为access数据库文件起一个复杂的非常规名字,并把它放在几个目录下。 使用odbc数据源。在asp程序设计中,如果有条件,应尽量使用odbc数据源,不要把数据库名写在程序中,否则,数据库名将随asp源代码的失密而一同失密。 使用密码加密。经过md5加密,再结合生成图片验证码技术,暴力破解的难度会大大增强。 使用数据备份。当网站被黑客攻击或者其它原因丢失了数据,可以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原始的数据,保证了网站在一些人为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条件下的相对安全性。 3.5 sp木马 由于asp它本身是服务器提供的一项服务功能,所以这种asp脚本的木马后门,不会被杀毒软件查杀。被黑客们称为“永远不会被查杀的后门”。我在这里讲讲如何有效的发现web空间中的asp木马并清除。 技巧1:杀毒软件查杀 一些非常有名的asp木马已经被杀毒软件列入了黑名单,所以利用杀毒软件对web空间中的文件进行扫描,可以有效的发现并清除这些有名的asp木马。 技巧2:ftp客户端对比 asp木马若进行伪装,加密,躲藏杀毒软件,怎么办?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ftp客户端软件(例如cuteftp,flashfxp)提供的文件对比功能,通过对比ftp的中的web文件和本地的备份文件,发现是否多出可疑文件。 技巧3:用beyond compare 2进行对比 渗透性asp木马,可以将代码插入到指定web文件中,平常情况下不会显示,只有使用触发语句才能打开asp木马,其隐蔽性非常高。 beyond compare 2这时候就会作用比较明显了。 技巧4:利用组件性能找asp木马 如:思易asp木马追捕。 大家在查找web空间的asp木马时,最好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有效的查杀被隐藏起来的asp木马。 结束语 总结了asp木马防范的十大原则供大家参考: 建议用户通过ftp来上传、维护网页,尽量不安装asp的上传程序。 对asp上传程序的调用一定要进行身份认证,并只允许信任的人使用上传程序。 asp程序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要有一定复杂性,不能过于简单,还要注意定期更换。 到正规网站下载asp程序,下载后要对其数据库名称和存放路径进行修改,数据库文件名称也要有一定复杂性。 要尽量保持程序是最新版本。 不要在网页上加注后台管理程序登陆页面的链接。 为防止程序有未知漏洞,可以在维护后删除后台管理程序的登陆页面,下次维护时再通过上传即可。 要时常备份数据库等重要文件。 日常要多维护,并注意空间中是否有来历不明的asp文件。 一旦发现被人侵,除非自己能识别出所有木马文件,否则要删除所有文件。重新上传文件前,所有asp程序用户名和密码都要重置,并要重新修改程序数据库名称和存放路径以及后台管理程序的路径。 做好以上防范措施,您的网站只能说是相对安全了,决不能因此疏忽大意,因为入侵与反入侵是一场永恒的战争!网站安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严格的说,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程序,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全,对潜在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才能减少被黑客入侵的机会。 网站设计论文:学校“贫困学生”帮助网站设计与开发 摘 要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nternet上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信息也是要在internet“海洋”中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将所需要的信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网络工程系“辅导员之家”网站包括一下几个页面模块:首页,组织发展、团学工作、评优评奖、勤工俭学、助学管理、学费减免、伙食补贴、教学文件,留言板,管理入口等11个模块,其中留言板和管理入口作为单独的两个功能设计模块。主页面提供本网站的一个宏观样式,而其他个模块页面与之配合联系,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站系统。本系统设计实现并通过测试,运行情况正常。 关键词:internet;信息;网站;mis;asp;access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nternet上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信息也是要在internet“海洋”中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将所需要的信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的办学,促进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我系知名度,增强我系的工作效率,特构建网络工程系“辅导员之家”网站。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通过网站,全面宣传,展示我系风采、优点与特色,学校的重大活动安排,增强学生与系办之间的联系,促进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我系知名度,增强我系的工作效率,在internet上实现完成部分系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 1.3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 本毕业设计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开发一个网站,主要实现:网站前台的设计实现,后台信息管理,留言板,文件传输等功能。 1.4 开发工具的选用及简介 本设计选用的是asp作为网站的开发技术。 asp(active server page)活动服务器页面,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环境,也可称为一种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混合使用html,脚本语言以及组件来创建服务器端功能强大的internet/intranet应用程序。asp作为当今web开发的主流技术,选择它的原因主要由于其拥有以下显著特点: •asp技术使用vbscript,j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完成动态的web应用程序。 •asp无须编译,编写容易,由服务器的软件解释后直接执行。当执行asp程序时,脚本程序将一整套命令发送给脚本解释器(即脚本引擎),由脚本解释器进行翻译并将其转换成服务器所能执行的命令。 •普通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程序 •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sp所使用的脚本语言(vbscript,jscript)均可在web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 • asp能与任何active scripting语言相容。除了可使用vbscript或jscript语言来设计外,还可通过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他脚本语言,譬如perl,php等。脚本引擎是处理脚本程序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 •asp的源程序不会被传到客户浏览器,因而可以避免所写的源程序被他人剽窃或者篡改,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可以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来生成客户端的脚本对象导向(object-oriented)•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s)具有无限的可扩充性。可以使用visual basic,delphi,java,visual c++等各种编程语言来编写所需要的activex server component。 2 需求分析 2.1 网站总体分析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系统设计过程中及其重要的一步,对系统的技术层次,开发过程,功能实现及开发成本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系统总统结构设计应尽可能的考虑人机关系,环境条件以及与运行管理系统等的联系,使系统每个部分都能协调适应。 教育信息网是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桥梁网络,有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它集全社会的力量,使教育资源无限增长。这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高投入学校和条件差的学校在获取教育资源的权利上达成平等,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均等的享受得到培训和受教育的机会,不再会受到学校水平,教材,教师能力的限制。不仅能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思想。 2.1.1 网站功能模块分析 本次项目的内容是为网络工程系制作一个“辅导员之家”的网站,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本网站分为3个模块—系务板块,留言板,后台管理系统。其中系务板块包含8个板块:组织发展,团学工作,评优评奖,勤工俭学,助学管理,学费减免,伙食补贴,教学文件。这三个功能模块在功能上是相互独立的,完成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联系,通过对功能模块的有机结合来构成完整的网站,现在设计出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他兼顾了学生浏览和辅导员管理两重功能。 网站设计论文: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故在课程标准设计时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工作能力)为主要任务,也就是要突出各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1]。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具体电子商务业务操作的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商务运作能力和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开发、运营和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后者能力而开设的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技术与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方法,了解电子商务网站的构架、网站运营管理和推广等方面的知识。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发现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半的电子商务基本理论、计算机网络和网页设计等知识的学习后,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有更多的兴趣,课堂参与意识较强,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学院教改的要求,总结了一下我在教学中的改革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作为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网站系统分析、总体规划、网站设计和网站管理等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方法上要以实践为主导,侧重提升学生的设计与动手能力,与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工作岗位无缝衔接。 然而常规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了下列问题:(1)强调“理论”+“实验”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任课教师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再根据章节或知识点安排学生实验。这样一章一节的推进,虽然方便教学,但学生缺乏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也得不到培养,在整个网站布局规划、总体设计、内容编排、数据库设计上存在问题,缺少网站设计的全局把握。(2)由于按章节进行教学,在实验内容选取上必然紧扣教材,虽然强调了技术细节,但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应用,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实用性较差,造成与社会实际脱节很大,使网站设计的理念不能很好被诠释,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中的改革措施 为了更好的上好这门课程,以及响应学院教改的要求,本人就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实践环境和产学结合方面做一些改革措施,措施如下。 (一)教学方法项目化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的是“目标+项目+情景”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2],即学生学习有目标、教师教学有项目、实际教学有情景,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也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有所用。这里的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案例,由教师为社会企业开发的实际运行的网上书城项目,之所以强调项目的实际性,目的就在于解决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以项目串联全课程,从需求分析到最后网站、运营整个过程,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为线索,组织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做到“教、学、练、做”四者有机结合。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的项目化教学方法是:(1)示范操作讲解:将网站制作需要的知识点融入实际运营的网上书城项目中进行讲解示范。(2)模仿操作训练:模仿老师讲解的方法,制作网页效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做网页。(3)拓展实践训练:根据前面所学习的操作方法,按网上书城项目要求,自己动手制作网站,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色彩搭配、页面布局设计效果图。(4)阶段测试训练:根据网上书城项目所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登录、注册、商品搜索、购物车、订单管理、商品信息维护等,由学生按照顺序完成相应模块的开发。(5)项目实战训练:全面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按照企业开发网站的流程,将前面设计的网页和各个模块进行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上书城网站。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网上书城网站开发的过程,我们可以把教学按网站开发过程组织成网站需求与规划、网站主页设计、网站前台设计、网站后台设计四个子项目来操作,然后再分别对子项目进行模块化设计;如网站主页设计可以分为logo设计、网站布局及导航、网站配色方案和图片处理等模块;网站前台设计可分为商品展示、用户登录、购物车、订单管理等模块;网站后台设计可分为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处理等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可按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来组织教学内容,前后衔接的各个模块,构成了网站建设的主线,不同的模块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获取知识。如网站的需求规划的教学模块,可以从需求分析开始,规划设计过程,并形成相应的文档资料,包括内容规划、技术规划等。通过这种模块化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不仅把教学内容在实践作了诠释,而且学生“边学边做”,更容易接受,课堂效果显著提高,实现了“越做越精”。使学生从课程开始就围绕着一个典型项目进行教学和实践,不仅熟悉了网站设计的流程,而且掌握网站建设的具体操作方法。 (三)教学考核过程化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决定了课程采用“过程+作品”的考核模式。实践表明,《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的考核最佳的方式应该以学生实际做的网站作品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每个模块或子项目结束我们就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核。过程考核对教师而言,通过学生作品的不断反馈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课程结束,学生的网站作品也基本形成了,这时可以按学生的网站作品进行整体考核,结合过程评分,完成课程考核。 (四)实践环境企业化 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环境建设方面,我院一直大力投入,不仅建成有电子商务实训室、商务英语等实训室,还新建了网上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图1),基地是由淘宝网和我院合作共建,淘宝网提供网络创业平台及相关网络资源,在学院提出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后,我们积极调研,先后参观学习了多所高职院校和电子商务企业,最终锁定淘宝网,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创业,因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学生难就业等问题的突显,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必将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领域,值得我们去引领和探索。 目前基地通过企业化运作,积极开展各类电子商务创业技能竞赛(图1),各类创业方案在基地开花结果。 (五)产学结合无缝化 以项目带动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之路[3],项目化教学的优点是无现成的、开放的和可操作的,这就要求老师课前要精心组织、学生要有兴趣参与和企业要舍得要投入,只有三方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在教学中我们积极和淘宝网等网络公司合作,为淘宝网等设计方案,参与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淘宝网等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进行修改和完善,老师和学生都在项目中取得进步。(1)作品即产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课程结束,学生的网站作品也基本形成了,这时可以按学生的网站作品进行整体考核,优秀的网站作品进一步优化后可以转化为产品。(2)学习即学徒,学生全程参与网站调研、设计、测试和使用,使学生掌握网站建设的所有知识,学习的项目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还了解了企业网站的真实运作,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徒的过程,进入工作岗位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网站建设。 三、总结 从实践来看,《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大幅提高,知识内容的实践性更强,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网站项目的工作过程训练,使学生获得普适性的工作过程,实现网站创作过程的完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网站设计的创造力和独立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关注未来的职业需求,同时也加强了校企合作。 网站设计论文:网站设计项目岗前实训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网站设计项目实施的目的、过程及实施,探讨了网站设计岗前实训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方法。 关键词:岗前实训;网站设计;项目教学法 一、网站设计项目实训的目的 1.满足社会需要,培养“零距离”上岗的一线网站设计师。新的世纪,互联网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各行业都将与它进行更深入地融合和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从对互联网的认知阶段进入到认同和行动阶段。 企业网站是企业在internet上展示形象的门户,是企业开展电子交易的基地,是企业网上的“家”,设计制作一个优秀的网站是建站的企业成功迈向互联网的重要步骤。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网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网络可以为企业进行低成本的宣传,为自己在互联网世界建立一个独立的舞台,进而可以带给企业不分地域、不分国别的大量客户,带来无限的商机。为了获得本行业的领先地位,面对不断涌现的种种机会,企业建立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美完善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企业网站、尤其重要。所以各行各类企业都需要网站建设的人才,我们就是瞄准这个市场来培养网站建设的专精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2.巩固学生以往所学,创造一个全面提升的平台。学校里学生学习知识通常都是以课程为单位来进行的。这个学习模式的好处在于,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通过一个或多个学期的培养可以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境界,但是也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知识面广度的不足,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被人为的割裂。比如我们学院网站设计方面的课程有《网页制作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网页图形图像处理firework》《javascript程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等科目,它们分别详细地讲述了关于网站设计的基础知识、后台数据库、前端页面美化、动态页面效果、后台服务器处理语言等方面知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网站设计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深度地了解,但是至于怎么样从企业需求出发、在接到一个网站设计任务后要如何着手、从什么角度来考虑不同企业的不同应用、如何与需求方沟通、如何挖掘需求方真正的需求、怎样表述需求、怎样和其他程序员配合等技术或非技术的职业素养还有所欠缺,我们通过岗前实训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融会贯通的机会、一个熟悉岗位工作流程的平台、一个通向“零距离”就业的途径。 二、网站设计项目实训过程设计与实施 为达到网站设计项目实训的目的,我们确定了两个原则。 1.项目式组织。为了使学生充分运用到已学的各门知识,同时也避免使岗前实训被当作一门新课程来学,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实施这个实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例如,本学期我们教师设定了六个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任选:①电子产品公司网站开发;②音像公司开发;③化妆品公司开发④服装公司开发⑤房地产公司开发⑥旅游公司开发。项目的选择分小组进行,根据班级总人数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五六人一组较好,这样便于小组长管理,组员之间的讨论以及组员角色的分配。 2.完整的工作角色仿真。我们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胜任项目中的各个岗位,比如说需求分析、网页美工、后台程序设计等等,以期能更好的为以后顶岗实习打好基础。但事实上由于学生基础、兴趣、工作预期等不同,学生对自己在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往往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提醒我们在项目之初就要对该项目存在哪些角色、每个角色的主要的任务是什么、胜任该角色有什么技能和知识要求做一个大致的说明。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确定其在项目中最主要的角色,自动去完成扮演或模拟该角色的必要知识准备。 三、注意事项 要保证岗前实训能有效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还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要有完整的项目流程设计。实训大纲、实训计划和实训项目指导书几个关键性的文档对于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几个文件,可以预先给学生一个期望目标,期望目标越明确,学生学习动力越强;这几个文件越完善,学生完成实训的质量也就越强。当然,有了几个关键文档之后,还要求实训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样才有比较好的灵活性。 2.项目选择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考虑学生水平主要有两点:第一,复杂度太高的项目最好不要提出来实施,因为学生阅历太浅,在理解网站需求的时候,可能很不熟悉公司的运营流程,使得网站设计实际上没有人能做好;第二,要根据学生相对熟悉的事物来设定,设定一些学校相关的主题往往容易成功,因为学生对校园生活非常熟悉,软件设计需求通常就是根据身边熟悉的事物而来的,因此从熟悉的角度入手是容易取得成功的。 3.在贯穿整个实训过程的教育中,工作流程、工作礼仪、职业道德的教育要自始至终保持不断线,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第一次做大型的项目,经验肯定是不足的,期间肯定要碰到许多问题,比如技术的问题、沟通的问题、团队的问题等等,我们对问题的出现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时甚至要准备一些预案,万一学生出现问题,要指导其怎么实现自我突破,而不是全部替其解决。 四、实训成果和结论 我院计算机系自设立网站设计岗前实训项目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在全省性大学生软件设计比赛中获优胜奖的(《e时代沟通工程》、《思忆博客》),也有直接到企事业单位做网站的。从结果上看只要能扎扎实实跟着指导老师的进度安排,认认真真的完成指导老师交给的任务,有问题虚心的向老师同学们请教,一般都能够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创作出来,对增强学生工作信心起到实质上的支撑作用。 人才培养是一件常做常新的工作,网站设计项目的岗前实训也在根据社会该岗位的需求不断做变化、调整,以便顺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其本身也在不断的完善。从实训大纲、实训计划、实训指导书各纲领性的实施文件的编写,到参与项目的老师意见的统一、经验的积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有理由相信项目方向是正确的。 网站设计论文:网络竞赛一体化系统网站设计论文 1短道速滑网站系统的组成 短道速滑网站系统由三个大模块组成,其中包括网站前台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和微信公众平台。网站前台模块采用响应式布局,所谓响应式布局,就是网站的页面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终端上完美解析,而不必开发多种终端页面。短道速滑网站采用响应式布局,让各个用户可以不局限于使用计算机对网站进行访问,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诸多设备对网站进行访问。保证了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间隙实时查看比赛的数据,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各个用户。后台管理模块对系统权限进行严格的区分,为每种类型的用户划分适当的权限,预期达到提高比赛工作效率的功能。同时提供日志记录的功能,用户的每一次操作都将记录在单独的数据表中,为数据的日志追查提供依据。微信公众平台是最近新推出的服务,它作为一种新鲜的事物依托于微信庞大的用户,越来越被各个用户所认可。短道速滑微信公众平台除了为用户提供一些赛事宣传信息外,还提供了很多自定义功能模块,如运动员成绩、分组、历史成绩查询等功能,从而进一步扩展短道速滑项目的推广渠道。 2短道速滑网站实现的主要功能 短道速滑网站一方面为竞赛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为比赛做好赛前保证;另一方面接受竞赛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对比赛成绩、分组信息等数据进行,方便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短道速滑爱好者实时查看和分享。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短道速滑网站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2.1实现了比赛基础数据网络维护的功能 短道速滑网站为各种基础数据的维护提供了方便的接口,工作人员可通过网页的形式对比赛的基础数据如比赛信息、比赛项目信息、运动员信息、裁判员信息方便的进行操作。诸如导入、导出、编辑、删除等功能都可以通过网站轻易的进行,B/S的架构模式让这些功能变的更加灵活便捷,让工作人员可以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保障,是做好赛前保证的基础。 2.2实现了裁判员在线选派功能 裁判员是保证短道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关键,每个年度之初,短道部都需要为本年度各站比赛选定裁判员。以往都是通过电子表格等方式进行选择。而短道速滑网站实现了在线选派裁判,短道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站选派裁判员,并能够实时查看各站裁判员的选派情况及每名裁判员的选派次数等,并能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同时,每站选派的裁判员与每站比赛紧密绑定,只有执法某站比赛的裁判员才拥有使用系统的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3解决了以往报名和确认的问题 在以往的工作中,报名都是各队领队或者教练员通过提交纸质的报名单,再由编排记录长将信息手动录入竞赛系统。这种方法缺点明显,第一是编排记录人员工作量巨大,需要编排人员更加细致,同时还需要额外的人力进行核对,但还是容易产生错误;第二是这种工作每站比赛都需要重复进行操作,而且工作量较为繁重。解决报名和确认问题是短道速滑网站的首要问题。网站采用将年度运动员数据导入的方法,在每个年度之初将各单位年度注册的运动员导入到注册运动员数据库。各单位在各站比赛前的报名时间段内即可在网站上进行报名操作,当各单位的教练员或领队登陆报名系统后,即可看到符合参赛条件的本单位运动员,并可对运动员进行报名操作。之后教练员及领队可在比赛前对运动员是否参赛进行确认,以保证参赛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将保存在数据库中为竞赛系统做数据保证工作。 2.4解决了成绩同步显示的问题 以往的国内短道速滑竞赛,比赛结束后成绩方能以成绩册的形式。短道速滑网络竞赛一体化系统实现了比赛分组、成绩等信息与速滑比赛进行同步显示。与比赛实时同步,便于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以及短道速滑爱好者通过各种终端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查看,将比赛的信息通过网络无限扩大,对短道速滑项目的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2.5实现了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 短道速滑网站为短道部、裁判员等提供了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短道部、裁判员等可通过网站查看报名人数以及确认人数,以方便对比赛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对编排工作如接力队伍编排等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工作人员能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通过图形图表等工具可对各个运动员进行直观的比对,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运动员的成绩变化、状态变化,对征召运动员进入国家队等能够更加科学。能对比赛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挖掘,进一步延伸短道速滑网站系统的赛后服务功能。 2.6实现了信息的分享功能 项目的推广在于项目的认知程度,短道速滑在中国不可或缺,因为它是冬奥会的夺金大项。但是广大群众对短道项目的了解甚少,基于此,短道速滑网站还提供一些关于短道速滑项目的介绍和推广资料,滑冰爱好者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方便的进行分享,从而促进短道速滑项目信息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加强短道速滑项目的群众基础。因此,短道速滑网站系统是短道速滑网络竞赛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根本,是延伸短道速滑竞赛的必要手段,是推广短道速滑项目的重要工具。 3结束语 短道速滑网络竞赛一体化系统网站部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基于.Net技术进行开发,进一步推广了短道速滑项目,提高了短道速滑的竞赛组织效率,改变了短道速滑竞赛组织工作的工作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同时也为短道项目的人才选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旭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网络中心 网站设计论文:谈小型购物网站设计与实现 1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1.1tbWare(商品information表)。主要包括物品的标价、物品的类型、物品文字介绍、图片描述和时间等等。 1.2tbmanager(管理员信息表)主要用于保存管理员信息,有管理员id,管理员名称,管理员密码等。 1.3tbsub(订单生成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订单的id号、货物的名称、货物的价格和货物的剩余数量等。 1.4tbLink(超级链接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链接的名称和商品链接的地址等。 2系统的详细实现过程 2.1前台部分的实现 2.1.1前台的总体结构。前台是购物者对购物体验的直观感受,如果前台设计的不好,直接影响购物者的体验,所以也是至关重要的。前台的界面主要美化主要是由现在最流行的css技术来实现,它的功能模块主要包含以下几项:购物者注册,购物者用户名密码登陆,购物者对订单的查看和管理,购物者付款管理,购物者对购物车的管理,购物者对订单的修改和个人资料的管理等。 2.1.2用户的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3个部分:用户的注册、用户的登录登陆及密码找回功能。 2.2基于后台部分 2.2.1后台的总体框架结构。后台是一个网站的重中之重,是网站管理的核心,所以它只允许有特定权限的人使用,它同时也是前台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像是军队里的后勤保障一样,保障着前台的稳定和安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用户信息的管理部分,管理员的身份验证部分,订单的管理部分等等。 2.2.2管理员登录管理实现。在前台的导航栏中有一个管理员登陆入口,找到此入口后单击进入,会显示出一个登陆界面,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如果系统验证用户名密码匹配后,会提示登陆成功并显示后台界面,如果不匹配则显示不成功,要求用户重新进行登陆,如果忘记密码的话,有密码找回功能,根据密码找回提示进行找回。 3.2.3添加链接功能的实现后台有一个页面导航栏的模块,用户可以在这里点击“添加链接”的按钮来添加你想要添加的友情链接到导航栏模块。添加成功后,这个模块会显示在页面中供用户点击查看。 3结束语 为了确保网站的实际应用质量和有效性,对测试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过程对网站功能进行测试验证以后,网站基本满足了开发的要求,测试宣告结束,经验收后,网站便可投入实践使用。 作者:曹贤龙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网站设计论文:城市门户网站设计浅析 1网站导航设计 1.1以城市信息为主导的导航设置 如何在有限宽度的显示屏上构建合理的信息框架,让浏览者对网站提供的巨量信息感到有条理;如何建立包括主导航条(浏览深度)、关键词搜索(精准浏览)、顶条导航(任务导向)的导航系统等。通过导航系统的建立,进行信息分级,可使巨量信息在一个页面里建立起层次合理的章节目录,以引导浏览者便捷地找到所需信息。伦敦城市门户网站导航系统设计,它包含了主导航条、关键词搜索和顶条导航,主次分明,功能分区明确。主导航条用了4种不同颜色的斜线起伏相连,以等线体作为分类小标题的字体,标题内容分别指向城市的4种功能,即“介绍、服务、商业、资讯”。 浏览者通过主导航条的指引,在对应的下拉菜单中,可以详细地了解到各类信息,这样就能对伦敦城市有较全面整体的认识。主导航条右侧的"Findit!"及醒目的红色放大镜图标,是导航系统中的关键词搜索功能,通过输入关键字词,可以直接找到网站内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顶条导航设置在网站顶端,用较小文字标示,分别指向“在线工作、站内信息按照标题的首字母顺序检索、网上商城、文化活动、招聘工作、新闻中心、联系我们、登录注册”等关于整个伦敦城市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在这个部分,不仅提供了方便市民购买、支付的功能,还有序地把整个城市的文化教育活动、工作就业等大量的服务信息进行了高度概括。如顶条导航里"Doitonline"对应的页面中,会有"Applyforit,Findit,Payforit"等选项,选择"Payforit"就可以在线缴纳房租、水电、税款等;点击"Contactus",显示的不仅是伦敦市政府的联系方式,还有伦敦市近45个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 主导航旨在帮助浏览者对城市信息作全面了解;顶条导航旨在帮助浏览者解决具体任务及解答问题;关键词搜索旨在快速、精准地帮助浏览者获得信息。国内网站的导航系统分类繁杂,主导航条与顶条导航主次不分、内容重复,主导航条的分类有时高达10个类别以上。如上海城市门户网站导航系统设计,见图2,主导航条设置了13个类别;关键词搜索设置在主导航条下方,细分“网站群检索、站内检索、一般搜索、高级搜索”4个选项;顶条导航设置了8个类别,每个类别下方有显露式的下拉索引,达20项以上。浏览者在分类过多、主次不分的导航系统中,要逐个阅读、筛选来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将繁杂的城市信息进行合理分类、概括,不仅能提高网站的易用性,建立清晰的信息架构,还能减少用户的选择难度,提高查找效率。不管城市的大小,其门户网站作为对内、对外展示城市和提供城市信息的基本功能是不变的。有效地把城市的主要功能作为主导航条,将具体任务的解决及查询设置到顶条导航的方法是值得大家仔细研究的。 1.2以城市内、外用户群为主导的导航设置 以用户群角度作为分类标准的导航设计,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如日本金泽城市门户网站设计,见图3,设计师基于网络人群自助式点击的需求,在首页设置了城市居民和旅游观光客的不同入口。这样的信息架构不是从城市功能、城市信息分类出发,而是基于城市对内、对外的用户群来进行构建。像这种对用户群进行快速分流引导的设计方法,有利于用户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 2网站视觉元素设计 在进行城市门户网站视觉设计之前,应该对该城市进行基础调研,包括是否有该城市的视觉识别体系,以及该城市拥有的自然地理、文化历史、产业资源等信息,找出符合当地城市定位及文化特征的图形、文字和色彩等视觉元素,从而使城市门户网站的设计达到与地域文化相一致的、特色鲜明的视觉整体效果。 2.1图标与图片设计 对于以大量信息内容为主的城市门户网站来说,善用图标与图片的设计,不仅可以活跃版面、营造生动的网页形象,还能有效地配合文字信息达到视觉强化的作用。图标设计在现代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形象简洁的图形设计跨越语言、文字障碍,具有国际通用性的特点。如巴黎城市门户网站首页设计,设计师在顶条导航上采用了图标设计,图标下方辅以文字说明,作为网站鲜明的视觉符号,避免了大量的文字导航,运用形象的图标象征导航的内容,使分类引导的信息更形象、更直观,或许不懂法语的人,也能通过图标辅助找到相应的栏目和页面。多彩的图标导航设计与简洁的网站标志相结合,体现了巴黎作为国际大都会、时尚之都的城市特色。图片分为矢量图片和摄影图片,矢量图片富有装饰美感,摄影图片具有真实可靠等特点。在选择图片时,应根据网站内容进行挑选。在进行图片的编排组合时,有效地将图片与文字进行搭配,处理好图片大小,形成浏览视觉重点,从而有序指引浏览者,是提高网站可读性的重要设计方法。如图4中,大小图片的有序排列,既便于信息分类,又使视觉有了集中点。 2.2色彩设计 网页的色彩包括网站的标准色、图片的主色、页面的背景色和边框色等。色彩本身是客观的,但色彩的出现总能引起人们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人们的联想、风俗、生活经历往往会给色彩注入不同的情感内涵,并由此引发出对不同颜色的好感或厌恶,从而使色彩具有了明显的情感象征性。。巴塞罗那城市门户网站,设计师以巴塞罗那城市建筑中典型的蓝色和橙色作为网站的标准色,不仅与主页图片的色调一致,而且在主导航条的设计上也以蓝色和橙色加以区别,使得主导航条的分类更加清晰。柏林城市门户网站见图5b,网站以蓝色为主色调,红色为点缀色,整体统一。多伦多城市门户网站见图5c,网站以深蓝色为主色调,以低纯度的蓝色、紫色、黄色、绿色为辅助色,作为各主导航分类标题的背景色。良好的网站色彩设计,不仅能体现该城市的人文气息、活跃网页视觉效果,还能通过色彩的面积对比、色调对比,使得导航系统更具条理性,实现功能引导的作用。 2.3网站标志与文字设计 网站标志是城市门户网站的第一视觉元素,在首页中占据着重要的视觉位置,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反映。有的网站标志是以该市的市徽进行延展设计,从而形成一致的城市视觉形象;有的则为适应网络文化而重新设计。国外城市门户网站标志设计。不管是延用还是重新设计,网站标志都应该与网站页面的整体视觉风格保持一致。文字是网页设计元素中信息传达的主角,是信息传播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最具创意的设计元素。不同的标题需要选择能够准确传达其特性的字体。不同的字体,其风格与内涵不同。一般而言,网站正文的小标题字体应选择黑体,正文内容选择宋体,这样可以提高网站的可读性。良好的网站设计,不仅需要建立简洁、清晰、明了的导航系统,还要善于运用图标、色彩、标志、文字等视觉元素,才能起到强化导航系统、展示城市文化的作用。(本文来自于《包装工程》杂志。《包装工程》杂志简介详见。) 3结语 一个优秀的城市门户网站将有助于城市品牌形象的推广,是城市软实力的综合展示平台之一。目前,我国的城市门户网站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文字堆积、导航分类不明确、界面不美观等,更少有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网站。在进行城市门户网站的设计工作时,设计师团队需协同该城市政府各部门达成一致的网站功能定位,继而建立合理的信息架构及网站导航,以符合城市形象的视觉设计来营造具有城市特色、导航清晰、便捷易用的城市门户网站。 作者:张毅 郑露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网站设计论文:网站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用研究 一、Moodle平台《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1.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为学习者上机练习提供必要学习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为学习者提供经典学习资源,作为学习者上机练习的有益补充。课程平台主要为学习者提供课程课件、相关软件、课程案例、教学视频、优秀网站作品、网站设计与制作的素材、W3C组织官方网址等基本教学资源。在学习者上机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学习资源进行解决,减轻教师上机辅导的工作量。 2.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熟练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习者认知结构,设置灵活的学习活动,每章节学习活动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类学习活动主要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的上机练习,主要考查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类学习活动主要针对综合性的项目,主要考查学习者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这类学习活动主要通过Moodle平台wiki协作学习完成。 3.学习论坛 学习论坛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良好渠道,同时也是学习者主要答疑渠道,针对两类不同学习活动开启不同讨论主题,学习者可以围绕讨论主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发起讨论主题。学习论坛可以及时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 4.作业提交与反馈 作业提交环节是学习者学习成果展示的有效途径,通过作业提交可以及时了解学习者对所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教师辅导的主要依据,作业提交包括平时上机练习作业和综合项目的作品。通过Moodle平台作业提交时间限制功能,可以让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提交任务,教师及时给予点评,让学习者了解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Moodle平台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选取新疆昌吉学院物理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1104班大三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们具备相应的媒体操作能力,对Moo-dle平台操作不存在技术困难。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发放,发放问卷29份,回收问卷28份,回收率为96.55%;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1.学习者调查分析 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进行调查发现,曾有过在线学习经验的占到36.22%,没有在线学习经验的占到63.78%,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习者没有在线学习的经验,可能会对课程平台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Moodle平台功能模块分析 在线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使用Moodle平台最多的功能模块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者使用最多的功能模块是作业上传占91.43%,其次是论坛模块占48.57%,wiki协作学习模块和个人blog模块相对较少,分别占20%、5%。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学习者对教师要求完成任务的功能模块使用较多,没有布置任务的功能模块很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学习者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3.课程平台学习情况分析 笔者主要从学习兴趣、时间投入、学习动因、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方式等因素来分析Moodle课程平台学习效果。对使用Moodle平台学习本门课程是否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调查,有28.57%的学习者认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62.86%的学习者不确定是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只有8.57%的学习者认为不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小部分学习者认为Moodle平台能够激发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大部分学习者不确定是否会激发学习兴趣,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大部分学习者缺乏在线学习的经验。 对课后每周学习时间投入情况调查,有95.86%的学习者在课后每周愿意花5小时以下时间利用平台进行学习,只有4.14%的学习者在课后每周愿意花5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时间利用平台进行学习。从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课后绝大多数学生不会投入更多时间利用平台进行学习。同时笔者还对利用平台进行学习动因进行调查,有82.86%的学生者是因为有学习任务必须进行学习,有51.43%的学习者是为了查看资源是否有更新,有57.14%的学习者是为了查看是否有新任务,有4.43%的学习者是愿意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学习,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习者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可能因为长期接受传统教育的结果,习惯被动学习状态。对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学习需要调查,有94.29%学习者认为平台提供资源可以满足学习需要,只有5.71%学习者认为平台提供资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从结果可以分析出,绝大多数学习者对课程设计的资源比较满意,只有少部分学习者认为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可能跟学习习惯有关,喜欢听从教师的安排与作业布置。对课程平台学习过程中。喜欢学习方式调查,喜欢整堂课教师讲授的学习者占到81.28%,喜欢小组协作学习的学习者占到10.15%,喜欢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占到8.57%。 从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绝大多数学习者喜欢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只有少部分学生者喜欢小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对在使用课程平台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方式的调查,有94.29%的学习者直接求助同学和教师,有32.86%的学习者通过网上搜索,有25.71%的学习者会在论坛发帖求助。从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在问题解决方式上,绝大多数学习者还是喜欢传统解答方式。 三、结语 通过上述调查统计结果可以概括出,学习者受传统教育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不强,习惯听从教师的安排和布置,结合上述学习者特点,建议教师在利用Moodle平台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多考虑建构主义教学理念,通过以问题、情景、任务、项目等教学策略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让学生者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发挥Moodle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张慧丽 王文惠 王建虎 单位:新疆昌吉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生态设计到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 [摘 要]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地质灾害等系列原因,让我们对产品设计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绿色生态设计,绿色生态设计在当今势必以全新快速的新概念投射到工业产品设计,主动或被动地崭新地认识绿色生态设计应用到工业产品设计方面的重要性。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就评述过:对环境影响可能会发生在工业产品的不同周期中,但设计阶段决定了近80%的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因此工业产品设计阶段与材料、结构、功能、使用环境、使用状态等都密切相关,应充分满足和合理实现产品绿色生态设计的生态、环保要求。 [关键词]产品绿色设计素质;绿色生态与工业产品;绿色生态设计实践 1 产品绿色生态设计素质及现状 “绿色生态设计”话题在21世纪发展初期到现在已崭露头角,设计界、教育界、商业界等,这个话题已不陌生,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潜台词,绿色生态设计作为21世纪的一面旗帜、风向标,又是怎样指引我们完善并实施到工业产品设计中去的呢?不言而喻,作为社会参与者:官员、制造商、消费者、设计师等,每一个团队或者群体都独自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工业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功能原理、形式美原则的设定者在其中更是举足轻重。即使如此,在专业院校、企业机构经常会谈到,但现实告诉我们,关于绿色设计设定及实现到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最头疼的是设计师的设计想法、设计方法、设计信仰都会受到影响,真正完全完善去认识对绿色生态设计的专门机构或者高等院所也未完全诠释清楚,将绿色生态设计及实现于工业产品设计中去。 因此借助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所的理论依据去诠释绿色生态设计远远不够,因为设计师要与时俱进,敢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是逐渐地被人们认识,其设定及实现于工业产品设计的过程也是随着环境、技术、社会变迁而日益充实完善,不难发现,在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势必有了这些考虑,但大都停留于形式浮于表面,对学生也就是未来设计师们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狭义的理解、局限的认知绿色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关系,那么就自闭和扼杀了未来设计师的原始基础认识,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认知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 从中国“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领导人提的非常响的词是“时时关注民生,以人为本”。这句话却与我们绿色产品设计的意旨不谋而合,工业产品设计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却时时暗示了设计师们为设计而设计一个良知的道理: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灵感被生活所需而点燃,设计离不开自然,总之离不开人——机——环境。就如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人类要生存,就得保护大自然,保护好绿色生态环境,提倡低碳、高效、节能、环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本科课程到硕士课程的安排,本科注重设计的诠释,简单点就是设计创意好,就是成功的设计作品;硕士则更注重把认知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的综合思考。所谓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不能只从物质的层面来理解当今设计和未来设计的含义,应该考虑到社会层面、意识层面和美学道德层面来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古代老子的美学思想里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充分诠释了这一问题的本体。西欧建筑设计师william mcdonough针对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发展前人的思想提出了“汉诺威原则”应该算是一个针对绿色生态设计的纲领性文件的诠释。原则包含思想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承认相互依赖性,尊重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接受基于人的意愿与自然系统共存的设计决策,创建有长期价值的安全项目,依靠清洁能源,认识设计的局限性,坚持通过知识的贡献来坚持发展。可见中国几千年的道家美学精髓与当今发达的西方设计观念有着不谋而合的共性:即生、即和、低耗和循环。根据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思维关系的拓展,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在实践中却要经受重锤考验。 3 绿色生态设计到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 大自然作为绿色生态的载体,不言而喻,绿色生态却始终围绕工业产品诞生成为最致命的先决条件:即环境不可避免制约设计的拓展。不过正是这个制约性条件,让设计师重新站在设计的高度展望社会每个阶段的发展,从而与时俱进,因人而异,诠释未来设计,以现实的制约条件作为展望未来设计的动脉,科学应用绿色生态环境到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实施。 从本科到硕士课程中,我们有效的将绿色生态材料应用于产品中,不仅仅将自然生态材料作为设计的创作砝码,从根本上强化了我们对结构优化的意识,精简的结构,简而不凡,解决实际需求。比如,在当时中国明清家具设计制作强调优化的卯结构,不用钉子,也能将结构固如泰山一样,那时主要将自然生态材料竹、麻、木等作为设计原料。现在大多数学校虽然不时也借古人设计精髓来进行设计,但大多只浮于形式,走过场罢了。真正做到设计理念创新即“道法自然”,还得深揣细研。当今的材料可谓是更丰富了,科学在进步,高分子材料这个名字却包含了很多新型材料,我们在课程中所用过的关于新型生态自然材料:瓦楞纸、包装纸、羊皮纸等,发现它们不仅价格低廉,还能做到以虚击实,掌握柔性材料也能做出坚实的成形产品。老师多多给学生给一个限定条件,比如限定百分之百的环保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连接材料都尽可能地使用最简单的构造及加工方式来实现。案例如图1、图2:将限定的一张纸(比如羊皮纸),尽可能简单的结构,又不能在浪费材料的条件下,完成平面到立体造型的加工(不另加辅助材料支撑结构),而且能科学的将数理公式、感性思维和艺术美学有效地嫁接在一起,由一张平面的纸创造出变化无穷又有据可循的新型作品,可谓是要讲究简而不凡的原则。因此被创作出的立体成型产品一定程度上承载能力和选材的生态性及结构设计的精巧构思。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 1绿色工业产品设计理念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1.1绿色工艺设计理念的兴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迈进与发展,环保类科技理念推动着工业产品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完善与更新,对现代绿色工业产品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绿色、节能、环保新的价值观念的提出使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无毒无害持续健康化节能环保的现代工业产品的运用与体现,特别是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时不能缺少的现代化的绿色理念的运用。绿色工业产品的设计理念的运用成为了现代人所深刻关心的话题。 1.2绿色工业设计的行业状况分析 最近以来,绿色产品的工业设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逐渐的推动绿色工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新的产品设计推广研发和使用也加快了整个产品设计行业的整体性的跨越。由于工业体系的飞跃式跨步也带动新的节能环保产品理念在设计行业中的不断普及。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绿色工业产品的生产、普及,推广的主要大国。绿色工业材料主导的产品形态与附属的链式产业,无论是在基础数量上还是在人均消费跨度上在世界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这种绿色产品态势发展的背后是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和链式附属规模的过于庞大,从而引发了许多问题,高效的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有限导致材料浪费都是行业发展不可忽略的问题,需要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目前绿色产品的行业中众多的生产厂商没有完全合格的生产资质盲目跟随行业发展的潮流进行扩大化的积极生产,导致众多的工业原材料被浪费掉。另外由于众多的生产厂家不具备一定的绿色产品设计的技术规范,在工业原材料的使用方面有着诸多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产品质量形态的不过关。 2绿色工业产品设计突出的生态价值 (1)工业产品的绿色形态和机构的设计,能够让生产原材料使用的一次性资源浪费程度达到了最小,原料的生产采集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2)绿色技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符合环境保护规范的要求,同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资源和能耗消耗达到了最小量化标准。 (3)绿色理念的工业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兼顾多种环保优点。绿色,无公害安全、无有害气体、无有害放射性等。 (4)绿色工业产品在使用寿命完成之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可再循环生产,减少产品对原材料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突出产品的绿色使用价值。 (5)绿色工业产品设计的原则内涵;首要要体现在节约能源,保证自然能源利用的最大化。采用节能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使用对整体产品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优化内在的产品机构搭配的生产模式,转变生产方式,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资源,减少能量的消耗。设计规划和材料选择上要进行整体模块化的设计,减少单位时间内必要劳动的付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力求使材料多用甚至循环利用。同时还要回归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应用整体化的节能环保建材料与产品的设计结构进行搭配,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宁静致远,动静有度,做到不影响周围环境的静态平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或杜绝生产污染,打造幸福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要充分考虑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保证最小的资源的最小浪费度。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所选用的工业生产材料和绿色的产品设计对使用者不会造成影响与伤害,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保证安全。 3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在企业生产中的运用 在企业规划发展中增加新型产品比重,发展无害化和资源节约型产品,使产品无污染,无公害。加强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淘汰老式设计和生产的模式,发展新型技术。努力开拓产品市场,扩展市场规模,对废弃的工业产品加强回收,提高技术利用率,达到再生和再利用的战略目标。对待无法进行循环利用的产品,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在确保无污染的前提下,加强对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在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再生产品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减少价格竞争性问题,充分打造企业自我发展理念,改变行业中落后的生产规则,要善于用创新的思维调整市场走向,做出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产品。同时要规范产品走势的健康发展,减少阻力因素,推动改革,将新的手段技术与服务相结合。但是创新的此举,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的中心和活动行为需要选择,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未知性,因此一个企业要创新产品,一直要做好全面的准备。要对各个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客观的预测分析,不可单纯靠人为,在一定的创新规划性指导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一定的量化分析,从而进行产品绿色创新机制的建立。 4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产品生产的原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推行绿色产品的设计理念,势在必行。这种方式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推动我国绿色工业生产设计技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王刚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论文 1树立绿色设计观念重新发现现代设计 将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到与产品环境属性相同的高度,并将其作为绿色设计的目标。绿色设计观念的树立能够让绿色设计产品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工业设计师的心中。 工业设计师在21世纪所担负的使命,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艰辛,面对的问题更加繁杂:第一,需要了解“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第二,能够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使用可回收材料,用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耗量;第三,还要从选择材料、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各个方面,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工业设计的造型由以往单调的机械化转变成语意化、人性化的设计,并追求简洁的造型,占用更少的空间,减少材料的消耗。同时使产品更加耐久,因此,绿色设计在需要设计师的理性的同时,更需要融入新科技,并获得广泛的社会性。绿色设计的推广也不能局限于工业设计师中,而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 2绿色工业产品的市场前景 尽管我国早于1993年就开始实行绿色标准制度,并制定了严格的绿色标志产品标准,但其实施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和消费城市),每天产生好几十万个不能回收的一次性餐盒,大自然需要200年才能消化掉它们,常年累月同废水、废气等一起挤占着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好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快餐盒已改成可溶解的材料,大型商场、超市也在积极推广布袋或纸袋的使用。而在国际市场合格的绿色产品更是企业的通行证,越是发达的国家,消费群体更能意识到蕴含在产品里面的生态价值,并接受它们。这对绿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无公害、能耗低的产品才能被大众接受,才能被市场认可,方能走向市场。 目前绿色标志认证在世界各国家得到了推广,一来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来也可以提高本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著名管理学家乔治•温特所著《企业与环境》如是说道:“总经理可以不去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将来的公司必须善于处理生态环境才能赚钱。”这表明,绿色产品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明朗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工业与设计的变革,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但同时极大地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本和谐的关系。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都抛在了人类面前,甚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也面临着威胁。当下频繁出现的国际新名词“可持续发展”,恰恰说明人类能否在地球上长久生存已经成为了谜题。“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的原则被设计理论界提出,尝试给设计新的地位,以改善工业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让人类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正如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说的那样:“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 作者:伍聪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1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特征 绿色设计的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方式方法,着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平衡,减少环境破坏程度是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不能只在技术层面进行考虑,在思想上也要具有观念的转变,绿色产品设计在现代的工业设计中是企业竞争的优势与关键。设计的传统方法是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为重点,忽略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结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负担。产品本身是绿色设计的重点,忽略了其它绿色因素。传统产品设计要在原始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许多工业设计师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用品上在进行了出其不意的探索,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发明了独特的产品形象。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绿色设计的支持,企业管理人员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在绿色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工业设计发展必将随着绿色设计的方向发展 不久前,我国倡议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实现城市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的城市建设需要在社会的生产建设、资源流通、群众消费等领域进行根本上进行改变。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回收和利用能力。生态文化环境对绿色设计的理念有很大的启示,该理念由被动的适应向主动的创新进行发展,这种进步揭示着人们全新生活方式的开启,社会新型经济时代的迎来。该设计策略早已应用在多个行业,让这些行业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重重收获与提高。绿色设计的目标是环保和让人类与自然达到平衡状态,这将成为工业设计的现今发展趋势。设计对环境的作用已经在诸多领域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让国家及企业领导人越来越重视。许多国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及法规以便人类在设计时为自身谋福利。例如,在德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要求电视机生产企业必须回收自己所生产的电视机,因此,施耐特电子公司开发设计出一种“绿色电视机”,该电视机的零部件回收率可达90%以上。当前,德国商品的30%以上都成为绿色产品,这主要是以为德国在1977年实行“蓝天使”计划:对生产及使用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商品,排除在“绿色产品”之外,不授予“绿色产品”标志。没有该标志的商品,在进出口方面均有数量与价格限制,尽管有明显的贸易歧视意图,但也使得该国的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此后,其它一些国家,如日本也建立了绿色标志认证制度,确保了消费者对商品环保属性的识别,激励企业不断研究绿色产品。而中国在“九五”计划于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常规产业规范与环保产业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方法及战略。在少许西方国家,新型绿色消费群体已经出现并在不断扩大,他们以每年20%的数量不断递增。这一群体的隶属者购买商品时,对用珍稀动植物皮毛或组成部分制成的产品持以拒绝的态度。人类在消费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光着重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及期限,还应该关注商品环保回收率等问题。好比棉花种植及收获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化肥及复杂的人类活动,选择穿着纯棉服装时应先考虑其成本,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绿色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与接受,企业及国家应遵循其原则与时俱进。 3结语 “绿色设计”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当今工业设计的热点,它使工业设计理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进入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也预示“绿色设计”仍然是工业设计中的要点,为了对绿色设计理念进行推广,完善绿色设计体系,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绿色设计理念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万里 单位: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工业革命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也让人们付出了应有的环境恶化的代价。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营运而生。 关键词:绿色设计 工业产设计 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倡导环保理念的今天,绿色设计理念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渗透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说,绿色设计的理念属于理想主义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绿色设计就已经在西方国家产生了燎原之势。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对绿色工业产品的设计需求也更加的明显。这也意味着人们对工业设计的品味有了更高的要求。 1 绿色设计的概述 绿色设计的思潮出现于上世界八十年代末期,它出现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之后。从规模上讲,绿色设计的风潮并不比别的设计风潮更大、更广。但是绿色设计最为可贵的在于它对设计观点和设计理念的阐述。深刻的跨越了世纪对二十一世纪设计理念产生了长远而深刻是影响。就目前来说,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绿色设计理念恰恰是顺应着人们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发展壮大起来的。绿色设计的概念比较宽泛,总的来说,绿色设计就是追求一种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对环境影响程度最小的设计。从狭义上来讲,绿色设计就是使用绿色技术的工业产品设计。从广义上来说,绿色设计的理念扩大到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以及衍生出来的绿色设计意识和、理念和习惯。绿色设计理念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相符合。绿色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使人同自然之间的和谐。 2 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设计这种设计理念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产品的生产以及消费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种设计理念不单单是从技术的手段上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带动广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和习惯。在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工业产品采用绿色设计,大打绿色环保牌的设计和营销理念正是一种强有力的应对市场竞争的武器。 (1)模块化设计。绿色设计的一种主要实现方法就是模块化设计,所谓的模块化设计就是指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模块化的分割和处理,绿色设计在模块化设计中的表现为:模块化的工业设计组合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产品,降低资源消耗,比如一个机器上的一组模块出现问题了,那么工作人员可以仅对这组模块进行置换,而不需要更换整台机器。相应的,由于这些机器都是由相同的模块组合起来的,所以机器之间的模块是通用的,无论是哪一台机器出现了问题,都可以将另外机器中的模块拿出来进行替换,以保证这台机器的正常使用。机器的模块化组合更方便于机器中模块的升级和更新,一旦机器中某一个模块的技术得到了更新和升级,那么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模块对老的模块进行置换就可以了。此外,模块化的机器更利于机器的拆分、处理和回收。 (2)可拆卸设计。可拆设计是绿色设计理念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在工业设计初期就考虑到机器的拆分和回收性。如果机器的体积庞大,可拆解设计的优势将能够更加完美的发挥出来。比如,工作人员可以将机器拆开,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再进行组装。这样既便于运输,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又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达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者,经过可拆解设计的机器在进行回收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一块具有相同金属物质的模块进行回收处理,对于不可回收的部分可以进行焚烧或者是填埋处理。经过可拆卸设计的机器将会大大降低机器拆解的难度。 (3)长寿命设计。在确保机器运行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使机器的工作寿命变长是长寿命设计的根本目的所在。机器的长寿命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长寿命的机器减少了机器的淘汰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消费、降低了能耗,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绿色设计要求设计师们放弃对新奇设计方式的追求,转向简约和使用化设计。对于可以减少装饰的地方就尽量减少装饰,最大化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绿色设计还要求设计出的产品风格更加的经典和实用,不要被消费者以外形设计过时的理由很快的淘汰掉使用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 结语 绿色设计不应当只停留在产品设计的口号上面,设计师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深刻的领会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同自己的专业设计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了达到绿色设计的目的,设计师应当对产品的原材料作出合理的要求,注意产品的造型设计,力求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一种实用、环保并且耐用、美观的绿色设计产品。 作者简介: 刘腾蛟(1981-)女,山东省临沂市,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信息技术对环艺设计的影响思考 一、电子信息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支撑下用以采集、存储、处理、传递、显示那些包括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在内的各种信息的现代化技术,正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与速度,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做出图形,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做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CAD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艺术设计者设计图形的效率、设计图形的规范性及其美观性。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用到的功能有放大、缩小、全图、刷新、图层控制以及面积量算、距离量算。这一基本操作功能适用于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 3.网络技术(Internet)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主要使用电子邮件(E-mail)来进行设计上的沟通与交流;查找设计所需图文信息;文件传输(FTP)能发送或接收非常大的影视、图片、文字等信息。 二、电子信息技术对环境艺术设计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美的创造。设计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反应,是人类治理世界的反映。在漫长的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人类自身的丰富的感情、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人类从适应自然环境到改造自然环境再到人与自然环境互动地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用科学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艺术设计的方法,来解决自然、人、社会三者环境之间的关系。 1.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用的电子信息技术 环境艺术设计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的绘制完成需要CAD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椭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来完成。CAD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轴追踪、捕捉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绘制水平、竖直直线,对象捕捉可帮助拾取几何对象上的特殊点,而追踪功能使画斜线及沿不同方向定位点变得更加容易,能够确保绘图的精确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三维图可以用CAD创建3D实体及表面模型,能对实体本身进行编辑。城市规划设计,用GIS对绿地、高层建筑物、车流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把各种信息(影像、图件,相应的数据及文字资料等)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分析和重新编辑,可屏幕显示,也可打印成图。这就为综合的、多层次的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GIS由于其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分析能力,弥补了原来城市规划纯图形、纯文字的缺陷,使空间数据的图形表达与属性数据的空间分析有了很大的提高。 2.环境艺术的管理 电子信息技术对环境艺术管理的影响表现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目前的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提高环境艺术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随着社会的信息化,通过因特网可以建立环境艺术管理部门与艺术设计者之间的有效信息通信渠道,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网上申报,申报单位只要在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上就可以完成申报过程和提供所需的材料,审批可以在因特网上完成。环境艺术管理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紧密结合,实现管理与设计的一体化,审批的结果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迅速地反馈给艺术设计部门,而艺术设计部门可尽快地将设计结果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提交给环境艺术管理部门,这些信息的传输可以通过因特网来完成。环境艺术管理部门与艺术设计者可以通过GIS进行资料信息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一个鲜明特征。环境艺术设计通过透视和不同的表现技巧,描绘了不同的视觉的空间,环境空间是可以让人接触的造型空间。将真实地址的人口、交通流量、建筑实体、构筑物、附属设施、空间环境、地形、水土、气候、植被的相关信息输入程序;将这些信息存贮、分析后进行重新编辑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一步到位地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使城市规划资料管理方便。设计者可以将GIS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比对,设计出适应城市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同时,用GIS建立环境艺术资料库,用网络技术做平台传输环境艺术管理者和设计者所需的数据信息、影像文件。 3.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在我国环境艺术方面设计的绘图软件大多是CAD平台开发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加大了用图量,伴随着GIS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艺术设计信息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许多数字测图的后期工作都要求建立GIS数据库。CAD和GIS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技术和系统,但侧重面不同。CAD主要是绘图工具。与CAD相比,GIS一般具有更为强大图形数据管理功能,能适应对大量地图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所以我们要把CAD数据转为GIS数据,便于浏览、查询、更改。通过CAD绘制的环境艺术设计图作为GIS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数据源,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及二次开发功能,建立GIS空间及属性数据库。不但从技术方法上,而且在工作思路上,都将会对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的全局带来重大的影响。在CAD与GIS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CAD中图形数据结构与GIS不同使得它们不能直接转换;CAD与GIS图层使用的功能侧重点的不同,造成一些类似物、符号无法识别。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如何将CAD与GIS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服务于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是现阶段努力的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是以满足某种实用功能为前提的,而实体是实用功能的载体。这些实体包括了建筑体、构筑物、附属设施、空间环境、地形等,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实体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功能性、时空性、民族性及地域性的特征。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室内环艺设计 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发展需求)。在人居环境设计中,从空间环境到家具设计,到装饰品装饰设计等,设计师都要运用大量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工艺构成具有视觉意义的空间艺术形体,为人们的视觉、触觉、感觉提供了能满足不同层面的精神需求的对象,也就是审美感知对象。这种意趣我们称之为“人文意趣”。 一、人文意趣的感觉组构 人文意趣的感觉组构是没有生命,没有艺术感染力的。个性化的构思往往会使设计以新奇制胜,所以在创新上要充分运用联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环境中。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价值观念更新快,风格时尚体现得更为强烈。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艺术不是进化,而是不断变化。”人居环境价值观的更新和居住周期的更新促使了人们追求风格时尚的激烈性。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人们盲目的时尚,便会使室内设计成了庸俗的作品。那种在新的形式一出现便群起而效仿的艺术早已被人唾弃。在室内设计中,应考虑的不仅仅是与时俱进,而是更要走在实在时代的前面,创造出时代所没有的新东西,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时尚。 二、人文意趣的感觉背景 1.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变换速度惊人,更替周期缩短,时尚性体现得更加激烈,价值观念使人们不容易长期保持一种想法。现代消费观念的改变,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观念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一方面重视高质量高技术,另一方面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和生存价值的需要,因此人居环境设计的高质量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就形成了新的价值观。熟悉室内装饰材料的组合风格,力求从造型、色彩、质感方面满足现代人的不同要求,给以精神上的平衡,从而使价值观得以体现。 2.审美意识。“美感有种种特征,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习惯、社会倾向、时代精神,又总是给人们的审美意识以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相对一致的审美尺度。审美尺度有个体审美和社会审美之分。然而,从根本上说,设计上的更新、创新是向某些传统审美规范发出挑战,其归根结底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人们审美心理的新变化新需要,这种符合了时代追求的设计,能使设计在物质及精神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3.主题差异。人文意趣的主题是当地人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趣事。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主题其差异性是明显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意趣主题,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炎热潮湿。蒙古包的人居环境是对付北方严寒的天气,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题材是羊头、棉袄、蓝天、白云等;吊脚楼是适应南方炎热潮湿气候而产生的,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题材是竹篱帽、葵蒲扇、牧童和水牛等。由此可见,人文意趣题材多趋向乡土化、民族民俗化。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为生存而生活所体现的一种形式,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审美在现代人的生活发展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且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生活方式的情趣只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才有。其实,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并非仅仅存在于经济发达、物资充裕的背景的人居生活中,远古的穴居人就有很古朴真挚的人文意趣体现:石器发明人山顶洞人和阳源的虎头梁人都分别采用赤矿粉末与红色泥岩做染色材料,这就足以证明先民们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也就是审美意趣活动。 三、人文意趣感觉形式的要素 1.材料材质。现代的室内设计,特别强调对装饰材料质感的研究和应用。材料质地对视觉的刺激因其表面机理的不同而影响审美机理。形状、疏密、粗细、大小会造成不同的美感,如精细美、粗犷美、均匀美、工整美、华丽美、加工美、自然美等。装饰材料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质感,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社会,人们紧张工作之余,寻求的是有个性、有人情味的高情感的生活环境,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装饰材料作为室内空间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与室内环境有十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其不同色彩、图案、质地的运用,会产生丰富的效果,将其作为人文意趣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来加以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色彩。造型的视觉机能大于心理机能,而色彩则是心理机能大于视觉机能。色彩的视觉机能是对不同颜色的反映。暖色给人以扩张感,高纯度的色彩比低纯度的色彩反射强。暖色产生热、厚之感,冷色产生凉、薄之感。色彩的心理机能是指人对色彩的体验和偏爱。但若过分强调色彩本身而忽略了人对色彩的主观认识是不全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色彩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如凡高长着一头红发,他把上帝的头发也画成红色;美国黑人画家詹姆琼斯则把上帝的头发画成黑色。中国人是喜红丧白。色彩对人有许多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暖色容易创造富丽、热烈、喜庆的气氛;冷色调适于创造清净、凉爽的感觉。色彩最能体现人文意趣,它能体现出居住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修养。不同年龄段、不同修养、不同职业的人其居住环境色彩也不同。老年人群的喜好则比较纷繁复杂:有的喜欢明快简洁,有的喜欢庄严隆重,有的喜好耐人寻味,体现题材为名贵珍品或旅游健身品;年轻人群则喜欢个性化的东西,情感分明,色彩倾向独特、时尚。 3.形态。形态是指形状和状态。形状是指平面的形态,形:造型的物形(形影)、人形(体形)、样子(形态);态是指体态、姿态、动态、神态。形体和形态是不同的,形体是客观的,与人的视角无关;而形态与视角有关,所以说它有主观性。形态是人的视觉机能对形的大小、曲直和粗细最敏感,形体大而粗的最先吸引视线,在视觉上有靠近的感觉,而形体小的则有后退的感觉。同一物体不同造型会有不同的人文意趣:垂直线,稳定、庄严、庄重;水平线,平定、安详、和平、现代感;斜线,紧张、激动、灵活;折线,惊愕、狂乱;放射形曲线,愉快、希望;柔和曲线,优美、韵律、愉悦、亲密;上升曲线,振奋;下降曲线,压抑、悲哀。总之,人文意趣的形态美可以是朦胧的,又可以是明确的,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体的。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环艺设计教学改革途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逐渐有更多的人关注于环境的艺术发展,如此一来,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就需要对其教学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设计人才。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展需求。因此,高校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才能满足时展以及社会的需求,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环境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阐述,接着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新时期环艺设计教学改革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人们在接受教育之后,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对周边的环境具有更高的要求。如此一来,环境设计的工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及机遇。为使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谋求稳定、快速发展,就需要结合新时期社会的需求,不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但是在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高校有必要对现阶段的环境艺术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从而推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鉴于此,本文对“新时期环艺设计教学改革途径”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阐述 我国环境艺术行业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还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加快发展的步伐。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在1980年才正式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相对其它学科较为复杂,主要是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服务的。对于环境技术设计专业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以及设计[1]。值得注意的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其它专业教学具有本质的区别,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实用性以及艺术性诸多特点。如此一来,高校教师在进行环境艺术教学时,不仅仅需要重视对学生理论基础功的训练,还需要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 2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现状 在现阶段环境技术设计教学中,最主要问题就是教师还是采取以往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此外,高校教师在实际的环境艺术教学中,对理论知识讲解十分重视,常常忽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与此同时,现阶段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枯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已经认识到环境艺术教学的不足,并且对教学改革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3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有必要进行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3.1转变教学理念 对于环境艺术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才能有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往的教学只是在课堂中进行,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有必要与社会以及企业相结合;第二,教学手段的变化,以往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需要向实践教学转变;第三,转变对学生的培养观念,即由过去的重理论知识教学转变成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如此一来,环境艺术教学才能进行有效创新改革。 3.2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要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执教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具有重大影响。为此,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拥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设计以及开发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以及较强鉴赏力。如此一来,高校选拔教师需要进行各方面考查,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修或者培训。 3.3高校环境设计应提高软件操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有较多的科学技术设备应用在教学中,对于环境技术设计教学而言,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加强科学技术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结合,才能使得教学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将抽象的艺术通过现代技术直观形象展示出来[3]。为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设备以及高质量的设计软件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提高软件操作能力,为学生技能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高校有必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始,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同时提高软件操作能力,有效推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设计人才。 作者:陈德胜 单位: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环境下环艺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在网络时代,独立学院的专业课教学使用网络环境已经成为趋势。随着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和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依托网络技术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今天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环艺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环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如今,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更需要研究如何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环艺教学,对于整个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也较为重大。依托网络技术发展的环艺教学模式也必将是新型的、有发展前景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独立学院;环艺设计教学 一、结合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环艺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较多时间来板书,特别是上课画图用的时间较多。如,大学二年级的环艺制图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示意图,以此找位置关系,如果全部板书,教师累,学生也觉得繁杂。如果运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图形表达和识读就很清楚,教师只需要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文本、图片等资料,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控制器缓慢演示,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反复看,这样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也很轻松。特别是设计作品欣赏,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形象地将其展示出来,做到图文并茂,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既可以利用校园网观看原件、欣赏作品,还可以利用电子资料库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的欣赏,或通过网络随时访问世界各地的设计案例;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设计信息,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首先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主要由室内设计和室外景观设计两个方向的课程组成。网络教学平台应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教学资源库、空中互动交流平台、资源管理库(图1)。 1.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由教师准备并上传,如授课主要内容、课件、知识点总结、微视频、经典案例分析与参考,并精选网络和书籍资料等。这个平台主要供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和课后学习使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上网学习如同大海捞针。教学资源库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避免学生在上网学习过程中被无效信息干扰而浪费时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图2)。 2.空中互动交流平台 环艺设计专业学习质量的提高,更多地来源于课程作业实践。作图水平的提高、设计能力的提升,都是对一次又一次设计方案的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积累的结果,这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指导。然而,自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资源不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环艺设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负面影响。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方案图纸是环艺专业学生的常规作业,是他们绘图软件操作技能的反映,也是他们自身艺术潜能在具体作品中的发挥和表达。设计方案没有统一公式,更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学生最难能可贵的创新思维的萌芽,这就需要教师逐一地、仔细地审读学生的设计图纸,通过教师的悉心挖掘和引导,让设计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图3)。当下,这个过程完成起来较为困难,空中互动交流平台恰恰能弥补这个缺憾。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学生可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及时上传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到平台上,教师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查看信息并获得反馈。学生也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将作业上传到平台,教师可以一对一地、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讨论并进行指导。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为本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并定期聘请行业中的一线设计师、专家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图4)。 3.资源管理库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云技术应运而生,云技术直接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网络云空间在环艺设计教学中作为数据存储、传输的快速通道,缩短了师生相互理解的时间,甚至可以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一对一辅导的教学效果。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每一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完成过程都可以作为数据存储于云空间,其不仅反映了一名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形成每名学生设计水平和能力成长的数据链,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教师还能掌握学生在设计方面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情况,这将为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其重要性在环艺设计专业显得更为突出。并且,这些特质对于学生就业岗位的匹配也是比较可信的参考依据,在他们未来的设计生涯中对于项目的选择也大有裨益。伴随着他们的设计工作历程,图纸数据在云空间数据库中不断积累,数据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高。教师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后,保留的大量的改图痕迹与修改意见的学生作品也将成为表征其设计教学水平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将不断得到客观的、动态的评价,形成珍贵的教学资料,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图5)。 三、灵活运用“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以往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点改为学生在课外自行学习(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上传的视频和课件等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学生往往带着问题来到课堂,教师负责答疑解惑。或者由教师围绕知识点抛出一个议题,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以往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这也将教师从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留出更多时间和学生讨论、交流。如果把“教”理解为知识传授,把“学”理解为知识内化,那么这种教学方式革新所带来的,就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这就是翻转教学的基本要义。环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知识面广、更新快、实践性强。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在“室外设计材料”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将材料类型的分类,基础材料的品种、特性等内容以视频或课件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提前进行自学,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安排一次户外材料的调研,参观建材市场和经典设计案例实景,让学生对各种材料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分组整理一份调研报告,再回到课堂进行汇报,并对周围的学习、生活空间中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丰富性、改造意向进行讨论。接下来由教师提供一个室外空间,让学生进行材料设计,学生可将自己的构想、方案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交流,经过几轮网络方案修改交流,最终完成设计作品。最后回到课堂上,师生对作业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良好的设计创意等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室外设计材料知识的内化。对于优秀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展览,供所有平台用户参观、浏览。 四、结语 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功能十分强大,文章中所阐述的对其的运用只是冰山一角。放眼未来,充分运用这种互联网思维思考设计教育,一定可以挖掘更多的功能,向更高层次、更多方面进行拓展,为培养更优秀的环艺专业学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管理架构、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也必将走向变革与创新。 作者:李莉 车昕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室内环艺设计分析论文 一、人文意趣的感觉组构 人文意趣的感觉组构是没有生命,没有艺术感染力的。个性化的构思往往会使设计以新奇制胜,所以在创新上要充分运用联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环境中。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价值观念更新快,风格时尚体现得更为强烈。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艺术不是进化,而是不断变化。”人居环境价值观的更新和居住周期的更新促使了人们追求风格时尚的激烈性。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人们盲目的时尚,便会使室内设计成了庸俗的作品。那种在新的形式一出现便群起而效仿的艺术早已被人唾弃。在室内设计中,应考虑的不仅仅是与时俱进,而是更要走在实在时代的前面,创造出时代所没有的新东西,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时尚。 二、人文意趣的感觉背景 1.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变换速度惊人,更替周期缩短,时尚性体现得更加激烈,价值观念使人们不容易长期保持一种想法。现代消费观念的改变,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观念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一方面重视高质量高技术,另一方面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和生存价值的需要,因此人居环境设计的高质量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就形成了新的价值观。熟悉室内装饰材料的组合风格,力求从造型、色彩、质感方面满足现代人的不同要求,给以精神上的平衡,从而使价值观得以体现。 2.审美意识。“美感有种种特征,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习惯、社会倾向、时代精神,又总是给人们的审美意识以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相对一致的审美尺度。审美尺度有个体审美和社会审美之分。然而,从根本上说,设计上的更新、创新是向某些传统审美规范发出挑战,其归根结底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人们审美心理的新变化新需要,这种符合了时代追求的设计,能使设计在物质及精神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3.主题差异。人文意趣的主题是当地人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趣事。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主题其差异性是明显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意趣主题,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炎热潮湿。蒙古包的人居环境是对付北方严寒的天气,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题材是羊头、棉袄、蓝天、白云等;吊脚楼是适应南方炎热潮湿气候而产生的,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题材是竹篱帽、葵蒲扇、牧童和水牛等。由此可见,人文意趣题材多趋向乡土化、民族民俗化。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为生存而生活所体现的一种形式,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审美在现代人的生活发展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且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生活方式的情趣只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才有。其实,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并非仅仅存在于经济发达、物资充裕的背景的人居生活中,远古的穴居人就有很古朴真挚的人文意趣体现:石器发明人山顶洞人和阳源的虎头梁人都分别采用赤矿粉末与红色泥岩做染色材料,这就足以证明先民们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也就是审美意趣活动。 三、人文意趣感觉形式的要素 1.材料材质。现代的室内设计,特别强调对装饰材料质感的研究和应用。材料质地对视觉的刺激因其表面机理的不同而影响审美机理。形状、疏密、粗细、大小会造成不同的美感,如精细美、粗犷美、均匀美、工整美、华丽美、加工美、自然美等。装饰材料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质感,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社会,人们紧张工作之余,寻求的是有个性、有人情味的高情感的生活环境,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装饰材料作为室内空间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与室内环境有十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其不同色彩、图案、质地的运用,会产生丰富的效果,将其作为人文意趣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来加以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色彩。造型的视觉机能大于心理机能,而色彩则是心理机能大于视觉机能。色彩的视觉机能是对不同颜色的反映。暖色给人以扩张感,高纯度的色彩比低纯度的色彩反射强。暖色产生热、厚之感,冷色产生凉、薄之感。色彩的心理机能是指人对色彩的体验和偏爱。但若过分强调色彩本身而忽略了人对色彩的主观认识是不全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色彩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如凡高长着一头红发,他把上帝的头发也画成红色;美国黑人画家詹姆琼斯则把上帝的头发画成黑色。中国人是喜红丧白。色彩对人有许多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暖色容易创造富丽、热烈、喜庆的气氛;冷色调适于创造清净、凉爽的感觉。色彩最能体现人文意趣,它能体现出居住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修养。不同年龄段、不同修养、不同职业的人其居住环境色彩也不同。老年人群的喜好则比较纷繁复杂:有的喜欢明快简洁,有的喜欢庄严隆重,有的喜好耐人寻味,体现题材为名贵珍品或旅游健身品;年轻人群则喜欢个性化的东西,情感分明,色彩倾向独特、时尚。 3.形态。形态是指形状和状态。形状是指平面的形态,形:造型的物形(形影)、人形(体形)、样子(形态);态是指体态、姿态、动态、神态。形体和形态是不同的,形体是客观的,与人的视角无关;而形态与视角有关,所以说它有主观性。形态是人的视觉机能对形的大小、曲直和粗细最敏感,形体大而粗的最先吸引视线,在视觉上有靠近的感觉,而形体小的则有后退的感觉。同一物体不同造型会有不同的人文意趣:垂直线,稳定、庄严、庄重;水平线,平定、安详、和平、现代感;斜线,紧张、激动、灵活;折线,惊愕、狂乱;放射形曲线,愉快、希望;柔和曲线,优美、韵律、愉悦、亲密;上升曲线,振奋;下降曲线,压抑、悲哀。总之,人文意趣的形态美可以是朦胧的,又可以是明确的,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体的。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室内环艺设计论文 一、人文意趣的感觉组构 人文意趣的感觉组构是没有生命,没有艺术感染力的。个性化的构思往往会使设计以新奇制胜,所以在创新上要充分运用联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环境中。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价值观念更新快,风格时尚体现得更为强烈。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艺术不是进化,而是不断变化。”人居环境价值观的更新和居住周期的更新促使了人们追求风格时尚的激烈性。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人们盲目的时尚,便会使室内设计成了庸俗的作品。那种在新的形式一出现便群起而效仿的艺术早已被人唾弃。在室内设计中,应考虑的不仅仅是与时俱进,而是更要走在实在时代的前面,创造出时代所没有的新东西,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时尚。 二、人文意趣的感觉背景 1.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变换速度惊人,更替周期缩短,时尚性体现得更加激烈,价值观念使人们不容易长期保持一种想法。现代消费观念的改变,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观念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一方面重视高质量高技术,另一方面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和生存价值的需要,因此人居环境设计的高质量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就形成了新的价值观。熟悉室内装饰材料的组合风格,力求从造型、色彩、质感方面满足现代人的不同要求,给以精神上的平衡,从而使价值观得以体现。 2.审美意识。“美感有种种特征,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习惯、社会倾向、时代精神,又总是给人们的审美意识以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相对一致的审美尺度。审美尺度有个体审美和社会审美之分。然而,从根本上说,设计上的更新、创新是向某些传统审美规范发出挑战,其归根结底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人们审美心理的新变化新需要,这种符合了时代追求的设计,能使设计在物质及精神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3.主题差异。人文意趣的主题是当地人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趣事。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主题其差异性是明显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意趣主题,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炎热潮湿。蒙古包的人居环境是对付北方严寒的天气,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题材是羊头、棉袄、蓝天、白云等;吊脚楼是适应南方炎热潮湿气候而产生的,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题材是竹篱帽、葵蒲扇、牧童和水牛等。由此可见,人文意趣题材多趋向乡土化、民族民俗化。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为生存而生活所体现的一种形式,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审美在现代人的生活发展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且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生活方式的情趣只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才有。其实,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并非仅仅存在于经济发达、物资充裕的背景的人居生活中,远古的穴居人就有很古朴真挚的人文意趣体现:石器发明人山顶洞人和阳源的虎头梁人都分别采用赤矿粉末与红色泥岩做染色材料,这就足以证明先民们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也就是审美意趣活动。 三、人文意趣感觉形式的要素 1.材料材质。现代的室内设计,特别强调对装饰材料质感的研究和应用。材料质地对视觉的刺激因其表面机理的不同而影响审美机理。形状、疏密、粗细、大小会造成不同的美感,如精细美、粗犷美、均匀美、工整美、华丽美、加工美、自然美等。装饰材料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质感,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社会,人们紧张工作之余,寻求的是有个性、有人情味的高情感的生活环境,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装饰材料作为室内空间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与室内环境有十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其不同色彩、图案、质地的运用,会产生丰富的效果,将其作为人文意趣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来加以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色彩。造型的视觉机能大于心理机能,而色彩则是心理机能大于视觉机能。色彩的视觉机能是对不同颜色的反映。暖色给人以扩张感,高纯度的色彩比低纯度的色彩反射强。暖色产生热、厚之感,冷色产生凉、薄之感。色彩的心理机能是指人对色彩的体验和偏爱。但若过分强调色彩本身而忽略了人对色彩的主观认识是不全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色彩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如凡高长着一头红发,他把上帝的头发也画成红色;美国黑人画家詹姆琼斯则把上帝的头发画成黑色。中国人是喜红丧白。色彩对人有许多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暖色容易创造富丽、热烈、喜庆的气氛;冷色调适于创造清净、凉爽的感觉。色彩最能体现人文意趣,它能体现出居住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修养。不同年龄段、不同修养、不同职业的人其居住环境色彩也不同。老年人群的喜好则比较纷繁复杂:有的喜欢明快简洁,有的喜欢庄严隆重,有的喜好耐人寻味,体现题材为名贵珍品或旅游健身品;年轻人群则喜欢个性化的东西,情感分明,色彩倾向独特、时尚。 3.形态。形态是指形状和状态。形状是指平面的形态,形:造型的物形(形影)、人形(体形)、样子(形态);态是指体态、姿态、动态、神态。形体和形态是不同的,形体是客观的,与人的视角无关;而形态与视角有关,所以说它有主观性。形态是人的视觉机能对形的大小、曲直和粗细最敏感,形体大而粗的最先吸引视线,在视觉上有靠近的感觉,而形体小的则有后退的感觉。同一物体不同造型会有不同的人文意趣:垂直线,稳定、庄严、庄重;水平线,平定、安详、和平、现代感;斜线,紧张、激动、灵活;折线,惊愕、狂乱;放射形曲线,愉快、希望;柔和曲线,优美、韵律、愉悦、亲密;上升曲线,振奋;下降曲线,压抑、悲哀。总之,人文意趣的形态美可以是朦胧的,又可以是明确的,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体的。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环艺设计专业水彩风景画教学初探 水彩风景画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的一门技术性较强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室内外建筑空间设计表现的重要科目之一。该课程的教学应紧密结合环艺专业的特点来展开,旨在解决学生的色彩空间建构、形体空间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等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为环艺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重视水彩语言的表现 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的色彩训练中都是画水粉画,很少有人画水彩画,更别说水彩风景画了。他们的水彩作业根本不够理想,除了存在画面结构松散,色彩关系不正确等造型基础问题外,还出现画面脏、焦、粉、燥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熟练掌握水彩画的技法,难以驾驭水彩风景写生语言的表达,这对于以后手绘效果图的训练将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环艺专业水彩风景画教学过程中,保持水彩语言是基本要求。 1、保持水彩艺术本体语言 所谓水彩画,并不单单指用水调和颜料这一点而言,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套完整的、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它充分利用水色的作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韵味就是水彩工具自身所体现的水色交融的意味,也是水彩画本体语言的首要因素。其表现方法主要有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淡彩法、沉淀法、接染法、重迭法等等。掌握这些水彩的表现技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手绘效果图和环境艺术表现之中,是水彩风景画在环艺设计专业中的主要目的所在。 当我们开始画一幅水彩风景画时,整个作画过程要控制好水分和时间,完成一幅画胜似打一场仗。取好景后开始构图,要求底稿图形准确、清晰,忌擦伤纸面,如有大的改动最好另用纸起稿。上色时要注意水分的把握,即画面色彩的浓淡、空间的虚实、笔触的趣味都有赖于对水分的把握。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浅到深,由远及近,亮部与高光要预先留出。大面积的铺色时,最好一次性多调颜料,一次成形,少修改。由于水彩颜料的透明性,多次重复容易变脏、变焦,那么画面就会失去水彩独有的水润、明快的效果。 2、拓展水彩艺术语言新形式 水彩语言的突破,离不开技法创新。具体到水彩风景画课程的教学中,平时除了强调运用传统的干、湿技法,使画面保持水彩本体语言表现特征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新材料、新技巧,利用综合材料,这样可以加强画面视觉感受和肌理效果,实践创新和变革。目前室内外表现图中钢笔淡彩的效果图较为普遍,它是将水彩技法与钢笔技法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颇具简捷、明快、生动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水彩风景画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强钢笔淡彩的教学,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速写能力,又能使学生以快速的方法感受水彩语言的表现;其次可以利用其他材料弥补水彩难以驾驭、不够厚重等弱点,如给纸做底,吸收国画和油画的长处等。在技法使用中,“干画法”和“湿画法”交替使用,常中有变,变中有常,建立新的技法表现与创造。但是,无论怎么变革和创新,都不能丢掉水彩画应有的严格的造型感、色彩感、厚实感、空间感和透明感等技法要求,不能失去水彩画巨大的形式魅力,不能背离对该画种背后文化规定性、媒材、技法所组成的本体语言。 如何在保持水彩风景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又能开拓创新,展示出舒畅宜人的形式魅力,是水彩风景画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注重画面形式的构成 当学生逐渐了解、重视水彩语言所独有的表现魅力,相对熟练水彩技法,掌握了水彩风景写生的特点之后,解决其画面的表现形式问题就成为环艺设计水彩风景画教学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强调画面分割和色块对比 在取景构图时,首先要端正观察方法,不能照搬景物及场景,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莫奈说过:当出去画画时,要设法忘记你面前的物体,一颗树,一片田野……这是一小块蓝色,那是一块黄色,远处是一长条粉红色,然后准确地画下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最深的印象为止。也就是说可以把眼前的一切景物都省略掉物象生理的小细节及凹凸,用点线面来概括成平面图形和色块。这样我们就会从关注物象的具体结构变为关注造型元素和色块结构,把自然物象转化为构成画面基本图形的思维方式。在这些基础造型上再注意主观调整画面点线面的布局,把握画面的虚实变化,锻炼学生对画面形式及构成的能力。 如:以水彩风景画享誉世界的华裔水彩大师曾景文先生,在画面形式及色彩构成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他善于主观归纳,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作为写生对象,用点线面等抽象的绘画元素来组织画面,将明快、鲜艳的色块用并置法平涂,轻松地表达他内心的大自然美景。《黄色天空的香港》(图1),是他描绘儿时学习居住的故乡美景,他用平面归纳的手法把天空、远山、高低错落建筑群以及海面穿梭不停的船只,概括成点线面等抽象造型元素,画面主题突出,生动有趣,色彩对比鲜明而清新,赏心悦目,仿佛看到了画家儿时美好的童年时光。 2、注重以线造型 以线造型为骨架的水彩画,其线的运用可以吸收中国画用线的特点,突出用线来标示物象的轮廓,注意线的粗细、虚实变化,强调色彩冷暖、明暗、远近透视层次,高光留白,亮部稀薄透明,暗部色彩的重叠亦不混淆线条的痕迹,画面结构紧凑。王维新就是善于用线表现水彩风景画的画家之一,他把中国传线描与西方艺术巧妙结合,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每当在生活中发现令他激动的感人景物时,他总能迅捷地以速写形式随心勾勒下来,之后再敷上轻快的色彩,于是便创造了他自己的“随形赋彩”的画法(如图2)。 3、重视画面黑白灰关系 画面构成因素还与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息息相关。在动手作画前,应该思考一下画面的黑白灰层次结构,甚至可以画出小的黑白灰分关系分布图。虽然水彩风景画是由不同色相的色彩组成的画面,但是实质上它的素描关系,也就是画面整体的明度关系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一幅水彩风景作品无论画面色彩多么斑斓丰富,形式多么跳跃复杂,但是只要大的黑白灰关系明确,层次分明,画面就会乱中有序。 4、注重空间意识培养 水彩风景画写生是面对空间景物直接将空间形式表现在画面中,它在空间描述上给人以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感受,这一特性正好符合环艺设计对空间训练的要求(如图3)。把握好透视和色彩规律,是组织画面空间的有力手段。写实风格的写生作品,要求通过形体的大小、虚实,色彩的冷暖等变化来表达景物深远的空间感,如近、中、远景等,一旦出现透视错误,就会导致画面空间的失真。平面抽象风格的作品,可以通过画面点线面的构成、色彩的虚实等关系来建构画面的空间关系,也许这种空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空间关系,但仍然能够表达出相应的心理空间,也就是说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概念,即“精神空间”,如 马蒂斯的色块前进后退空间。我们还可以从色彩大师的多种空间效果学习经验,如杜飞的透明空间、籍里柯的冷漠深渊空间、达利的幻觉空间、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等。 康定斯基说过:艺术家必须因感而发,有情而抒,因为对形式的驾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与内在含义相适应。因此,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在符合风景写生的精神内涵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好画面的点线面及黑白灰的节奏和韵律,注重画面的色块明度对比关系以及空间意识,就能形成和谐以及个性鲜明的画面构成形式。 总之,水彩风景画是一门有针对性加强手绘能力,提高设计者的表现能力,锻炼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及色彩感觉的课程。我们要想学好该课程,为环艺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就要重视和加强水彩语言的表现,打破传统的对景写生的照相式教学,注重画面形式构成、空间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学习。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本文为湖南工程学院教研教改课题研究成果)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环艺设计《制图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制图表现技法》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必修课。现阶段有手绘及电脑软件两大主要表现方法。有学者从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环艺专业表现课程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体系,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也有学者从修养和意识的角度表明电脑技术是无法取代手绘能力的,强调要重视视觉训练。 制图表现技法课程时间安排较短,一些老师教学经验不足,许多综合类或是艺术类的院校现在的课程安排仍不够成熟,导致一些学生过分地依赖电脑制作而忽略了对徒手表现能力的训练,把整个设计程序简单地理解为电脑效果图制作,这种思想和做法对于未来的设计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设计过程本身应该是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一切表现手段都应为其设计内容服务,而手绘表现方法应是贯彻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方法。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出现了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建筑思潮,其制图表现技法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与包豪斯(Bauhaus)的建筑教育注重模型、贬低制图表现技法不同的是,表现主义对制图表现技法情有独钟。他们的画注重装饰风格而不顾建筑本身的内容。环艺设计被视为外表和内空间两部分,画面表现凝重的建筑体积感。门德尔松(Erich Mendelson,1887-1953)用粗而黑的线条体现建筑中的运动感和力量感。另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画家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则贡献了这一时期最精彩的建筑制图渲染作品,他用铅笔和石灰笔加淡彩,渲染建筑和环境气氛。 20世纪还有一些著名的建筑画家,如加克布(Hellnut Jacoby),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和路易斯・康(louis Kahn)。以画为职的建筑师加克布表现了一种与建筑大师,如阿尔托和康等完全不同的风格。加克布的画清晰严谨,但稍嫌机械,全部天才仅体现在构图和布局上。阿尔托大量的绘画则体现完全的个人风格,他往往用软铅笔不停顿地在纸上画,目的是寻找建筑设计的问题和答案。同佯,路易斯・康在旅行中画的大量建筑制图直接与其建筑设计相联系,他落笔之重好像要穿入画纸,和阿尔托一样,他的画不是对建筑和结构的记录,而是一个建筑师创造性思维的图式化表现。将加克布和康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画师和建筑师对建筑画的不同目的、不同方法和不同心态。前者是把环镜艺术向社会推销,而后者才真正反映了环镜艺术设计师的自我交流,心绪过程和环镜艺术真谛。 实际上,在20世纪。环艺制图,特别是以描绘建筑形象为目的的制图表现技法已受到来自其他媒体的冲击,如摄影、模型、计算机制图等。环艺建筑师往往并不擅长干这些新媒体。即使在传统绘画领域,建筑师的纯绘画技术也早已远逊干专业画师。建筑师的建筑画的艺术魅力已不在干“形”,而在于与建筑艺术之间相关的“情”。这一点在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后现代建筑师的环镜艺术制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文丘里(Venturi),格雷夫斯(Michale Graves)和林克利尔(Leon Krier)等人都是当代环镜艺术制图代表者。他们不仅在建筑上加入传统语汇,在绘画方法上也力求有传统遗韵,如格雷夫斯用的是莱特用过的彩色铅笔。由干这些人在刚出道之际没有多少工程可做,环镜艺术制图成了表达建筑思想的工具,他们的建筑画表现的是建筑概念,而不仅是“形”。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画成了艺术收藏品,同时为当代的建筑画开辟了新路。 一、提高环艺设计创新能力,制图表现技法先行 环艺设计过程中设计图的表现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从想象到具体,将思维物化的过程,体现了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流畅、快速的设计表现技法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构思最直接的、最重要和最经济的手段之一。表现技法作为设计创新思维表达的工具,要先行一步。由于环艺设计是一个多次往复、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利用设计表现图将设计构思迅速、清晰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是记录设计过程、思考的重点,供设计师自己推敲之用,另一方面是作为展示给有关客户、生产、销售等各类人员,进行协调沟通,从而实现设计构思之用。因此,环艺设计表现技法课程不仅要强调技法的实践性、更应和环艺设计创新结合起来。 二、如何改变和加强环艺设计制图表现技法 设计表现技法凭借于绘画的表现规律和原理来描绘想象中的环艺设计形象。设计表现技法要靠长期的实践、体会和磨炼才能水到渠成,才能充分、自如地表达设计构思,临摹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表现技法是要通过训练来获得的技能,反复地模仿和练习能迅速提高画面效果,但绝不单纯是“唯手熟尔”。设计表现技法以透视图法为基础,对产品的形态、材质、色彩、光影以及环境气氛等预想效果进行综合地客观表现,和传统纯绘画强调作者主观感受相比,多了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如果忽略了对规律的掌握,在后续的设计意念的表达中会遇到明显的障碍。对产品设计师而言,绘图是表达设计构思的一种手段,和纯绘画不同,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快速而有效地在产品和设计表现图之间建立联系的练习方法就是“临绘”照片。这种“临绘”已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临摹”,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对照片所提供的素材进行取舍、提炼和加工,加入了作者的主观因素的表现方式。与临摹相比,临绘多了分析理解的过程。理解是再创的基础,通过临绘照片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徒手画的技巧,把握设计表现的基本构图原理,还可以收集、分析资料,研究、记录他人的设计作品,为实际环艺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艺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表现技法、模型制作等动手能力。掌握几种常用的设计表现技法,最终达到熟练运用设计表现技法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目的。从业者还必须针对手绘表现工具的变化和社会的实际需求,逐步淡化不合时宜的工具与技法,如喷绘技法等,逐步渗透吸纳马克笔、色粉和彩色铅笔等快速表现技法;引入了手绘板等计算机辅助绘图手段等,在不断完备手绘课程系统延续性的过程中。在手绘实践中,不能单纯就技法论技法。如果你上完表现技法课后在产品设计时常常无从着手或不能充分表达设计构思,就会造成困扰并影响设计的自信心。表现技法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快速草图与效果图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 思想的形成必然影响着艺术家或设计师的主观意识,而风格与个性又决定了表现形式。思想决定内容,内容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手段来体现。任何一个具有个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其作品都有独特的风格。风格分作品的风格及艺术家和设计师风格。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风格体现在他某一作品中,也体现在他一系列作品中,他们在创作设计中驾驭体裁、处理题材、塑造形象、安排情节和运用语言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思想倾向,性格特点,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在作品中的综合体现,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艺术再现的结果,作品风格与艺术家、设计师的风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常很多设计师重电脑效果图表现而轻手绘效果表现,然而在现实的工作谈单技巧中,手绘效果图表现的作用远远大于电脑效果图,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学习效果图混合表现技法,本人从由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作品分析三部分出发,理论联系实践操作,在讲授混合技法课时应着重训练学生对三维空间的塑造能力,并锻炼学生通过不同视角来推敲分析形体能力,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不同光环境及特殊质感的表现能力。由于探索研究的时间较长,应分阶段训练采取循环渐进的教学方式,每个阶段的训练有不同侧重点,并根据学生每个人不同的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与效率的提升。正确认识环艺设计与制图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师更加深刻理解“空间造型”之含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 )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上善若水――环艺设计中的水景艺术 摘要:水景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发挥,使室内空间内涵更加丰富,空间造型更加多元化。本论文通过列举并分析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阐述了水景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水景艺术 环艺设计 室内设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说明了水的谦虚,灵动的品格。而水景,正是通过以水为主的造型手段把水这种品格融汇到室内环境当中。水景艺术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造型手段,主要通过利用,巧借,引入,模仿水的形态进行造型,以及如何将这些手段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水景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发挥,使室内空间内涵更加丰富,视觉形态效果的更加多元化。 一、水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 早在周代,水景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主要内容。隋唐时期,园林水景处理往往规模很大。到了明清,私家园林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文人士大夫的意趣与造园结合更紧密,为追求自然,一方面,利用天然水面与泉水成景;另一方面,巧于因借、以小喻大,以简喻繁的手法丰富起来,其极至是缸荷、碗莲的出现,真可以说集天地自然于一壶。历史发展过程中,水景在中国宅邸的艺术审美越来越重要。 而在西方,早期的水装饰也多体现在园林水景中。如意大利园的水法注重动势,并且其特有的山地为这种做法提供了势能。法国园林多用静水,面积大,以气魄与宁静取胜,形成典雅、从容的风格。 随着居住的环境对于人们的越来越重要,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外观,更多的在于设计的实际,在于人的居住感受。可见;水景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上具有不可或缺性。它可以赋予环境空间更多的精神需求和人文的关怀。 二、水景在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应用 现代水景有很多种形式,大概可以归为四大类;模拟式、点缀式、自然式、主题式。而在表现形态上则有水池、池塘、喷泉、瀑布、流水等。其中,水池、池塘为静态水体,是位于人造的容器环境内的水景,对视觉有扩大的作用,对环境有降温和生态作用;而喷泉、瀑布和流水为动态水体,是水由高处往下流落所形成的景象,这对观者有引导和暗示的作用。 (一)模拟式水景 模拟式水景是模拟自然水景的各种形态而设计出的,其形式有瀑布、喷泉、流水配合水池。如大多数的酒店或一些大型点的室内公共空间都会放置模拟式水景。每个空间的水景风格是根据其室内设计整体风格而定,有大的瀑布水池,也有小的流水溪涧,其水景都赋予了酒店或当地的人文文化和精神思想;如广州的白天鹅宾馆,中庭的大型水景是运用了岭南园林的风格设计而成。小亭瀑布和小桥流水的景象既蕴涵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又表达出乡土情结的中国传统思想。 (二)点缀式水景 这类水景实则是一个微型的小景观,在家居空间有限的占地面积中画龙点睛般地做些小景,或荷花状喷泉、或层叠形小瀑布、或浅至脚背的水溪等。这类水景点缀的形式相当普遍。 (三)自然式水景 自然式水景多以自然住宅区为主:此类住宅区有一定小区规模,在建筑覆盖率相对较低的状况下,利用天然小河、小湖、进行改造。 (四)主题式水景 主题式水景主要是为表达某种主题和文化。它是科学技术和艺术造型的结合,造型多样,随着需求的不同而形式不同。其式多为喷水和水池,利用机器抽水喷水,并配搭灯光照射。水池中按一定的形状分布放置喷水管,随着播放的音乐作出各种变化的喷水表演。 三、水景艺术的未来展望 (一)从水景艺术的形式美上 当代技术不断,水景艺术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形式和艺术方面必有很大发展,如公共场所的水景设计,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道亮丽风景,融入更多未来设计手法及理念,注重创意与构思,蕴涵了更多人性的、自然的思索。而未来水景的设计利用高端科技手段如光纤照明,智能控制的喷泉造雾等对现代水景艺术进行继承和发展。突破现有的形式及内涵。 (二)从生态环境和精神层面上 我们的生活用水都是淡水,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缺乏,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大面积的水景会使用到更多的淡水。如果在一些非亲水性的水景中应用海水,这样一来则可以大大减少淡水的支出。还有人口的不段增长,我们居住的陆地面积有限,如果可以在海岸旁多建些浅滩式、小岛式或海底式的住宅或其他用途的建筑,这样既可以减少人们对陆地的需求量,又可以直接运用海水来制造水景。对于一些公共场所的水景可以推广水幕电影,夜晚再在水幕上投放影视供观众观赏影视节目。我们还可以设计些多功能结合的水景,如既可观赏游玩,又可使人的身体得到理疗的亲水性水景,使水景的功能多样化。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推广应用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对水更多的思考和体验。 四、结语 水景在我们居住环境中一直处于重要的角色。水景艺术不论在形式美上还是生态环境和精神需求上,都要有所新发展,才会更好地应用结合在室内设计中。某种程度上水景是以各种设计及技术手段去体现水的特性,每种水的营造都和建造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通过对水的形式美创新, 水景艺术的发展是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继承现代设计的造型手法,把环境艺术开拓到更大的领域。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试论环艺设计中的美学特征的体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满足以外,对美的渴望不断增大,美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主观看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在环艺设计中,要想抓住受众眼球,就必须体现设计的美感,但需建立在对美学与环艺设计的深刻理解上。本文将对环艺设计中美学特征体现具体分析,以为环艺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环艺设计;美学特征;美感 近年来,出现一种新型的艺术设计形式,即,环艺设计。环艺设计在很多领域应用颇广,涵盖了人文、地理、社科等各个领域,且与人们的生活保持密切联系,其在推进社会进步、引导艺术设计走向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艺设计实际上包含了两种形态,综合了外界环境与人的审美,将美学体征应用在环艺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设计艺术魅力,同时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求,有着双重意义。 一、环境艺术概述 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是环艺设计包含的两个部分,主体部分是环境设计,突出环境的价值,设计对象本身与周围的事物均是包含的内容,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艺设计中的环境设计主要指人工创造的环境,同时也是核心职能。 而艺术设计则是一种衬托与辅助手段,就是指利用大众的审美需求,依据设计人员的能力与文化内涵调整设计对象,M而统一环艺设计的个性与共性。 二、环境设计中美学特征体现 (一)环艺设计整体美的体现 整体环境意识是环艺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是指对整体环境关系的表达与感悟,在当今社会,城市不断发展使一个城市的美感不断减少,且城市美感并非某个区域所能决定的,而是透过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由内而外体现出的一种整体性的美学想象,由此,在对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比如公园的特点、广场特点、建筑特点等,要整体上把握,单从某个要素入手容易出现偏执的设计之感。比如,环艺设计时,需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关系,由众多的单独建筑可以组合成建筑群,这时候,建筑就是一个整体,美感也就自然产生。环艺设计的灵活是自然体关系的综合表现,《释名》中称:“美者,和异类共成也”。单一的局部形态共同形成了城市环境,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对于一个单独的艺术品也需要从整体上评价,体现一种整体环境的协调之感。 (二)人为性与自然美 对自然的改造是环艺设计的一个根本手段,可以表现出环艺设计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且环艺设计体现的美学特征中,对自然的尊重表现的最多,由此可以体现出一种自然亲近的感觉,烘托出自然色彩,很多环艺设计中都充分运用了自然因素,且体现出了自然规律,与美学体征互为影响。相对于自然而言的是人为行,在设计环境中,不仅需要与自然规律契合,同时需要善于改造自然,这也是人为美学设计的一个必要手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将设计者的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体现出来,在环艺设计中有人为因素,就有人的思想与审美,显示出人文特征。 (三)审美性与实用性 美学在环艺设计中不仅是供人们欣赏,满足人视觉上对美的需求,不是一种观看艺术,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欣赏价值与设计实用性的结合,同时也是美学价值的直接体现。环艺设计审美目的不仅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更需要满足的是精神需求,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才能更好的体现环艺设计人与自然统一的初衷。 (四)绿色生态美 生态美学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能够综合体现出科学的生态观与普遍性的伦理观,是一种更加倾向于绿色的设计。与过去的仅在乎形式设计与风格设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绿色生态设计更多的是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上,对如何更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利用自然环境有重点的考虑。城市建设中,在环境理念下,生态美学观念得到了认同,设计者需要对人工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把控,协调好两者间关系,借助自然之景营造生态景观;在广场、博物馆等人文景点可以将绿色景观保留;也可以在城市周边保留大面积的生态景观,努力达到生态平衡。 三、结语 总之,环艺设计中审美体征体现在整体美、人文与自然美结合、绿色美等方面,把握好这些审美体征可更好的推进环艺设计发展与进步。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环艺设计中功能适用性 【摘要】: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质量尽早达到国际水平,城市环境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战略性主题。越来越多的事实不断地说明一个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环艺设计中功能适用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环艺设计;功能适用性 【前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地以异彩纷呈的姿态呈现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以其固有的环境亲和力和艺术感染力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艺术作为一门适用性工具学科,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它应以人为中心,并能综合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及其功能与审美几个方面,以反映出城市环境特色。 1、环境艺术设计及功能适用性 1.1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环境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环境合理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空间的一种规划方法。 1.2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适用性 (1)环境艺术设计综合了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设计美学、社会 学、文化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城市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建设与审美等方面相互结合的一种艺术,是人造艺术与自然环境艺术的综合体现,满足了人类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和谐,推动人类探索城市环境的持续发展。 (2)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综合艺术学科出现在设计舞台上,综合了人文、地理、科技、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对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造就了缤纷绚烂的空间效果。中国城市在多元社会的推动下,其发展形式也越发现代化,功能与形式多样化,专业化,城市环境艺术集城市功能先进性与文化悠久性,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沟通社会,自然的大众艺术,通过生活环境艺术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环境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 (3)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尊重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心理,物理诸方面的因素,要充分依托自然条件,结合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山水,道路,植被等因素,创造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 (4)环境艺术的发展原则应坚持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地域性、历史性的基本原则,对社会中的“人”,“环境”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文化建设也迈向更高的层次,环境建设向城市多元化道路发展,城市环境艺术化已成为迫切的需求。 (5)从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而言,环境艺术设计把自然,人文,艺术协调相融,w现城市大环境发展的特点,满足人类生活与精神上的需求,重视环境艺术的个性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起到丰富城市空间的作用,使之既跟上时展,又提高文化层次,创造富有地区特色和精神文明的环境艺术,保证城市环境有良好的持续性发展。 2、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点 2.1环境艺术设计要尊重自然 自然,即天地万物之道。人们生于自然,养于自然,应遵从自然之道,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它的核心是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只有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这个认识是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经历了无数惨痛教训之后才获得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一定要释放自然,尊重自然。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决策的理论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最贴近人的一种综合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学科,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相对其它学科更为突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中,它处于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位置,而环境艺术设计最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基本方法就是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其目标是实现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是创建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2.2环境艺术设计适当 设计不足指的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系统复用性差,扩展性不强,不能灵活地应对变化,也就是说设计没到位。过度设计则指设计出来的系统比恰到好处要复杂臃肿的多,过度的封装、一堆继承、接口和无用的方法,超复杂的配置。中庸的思想告诉我们过犹不及,适当的设计才是最有效、最合适的设计,尤其是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古希腊语言中自然最初的意思是生长、生成、自我展现,一个本真的设计不是僭越式的创造,而是基于形势,如其所是的生长。设计的任务不是为了炫耀人类的理念,而是要以诗一般的形象语言去召唤,让空间里遮蔽着的一面敞开。 2.3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内涵 没有内涵的设计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意义。环境艺术有着其自身的内涵,它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作品强调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以材质肌理、空间体型、光影色彩、比例尺度等造型而言的表现,使作品融于环境的氛围之中。以人为中心、以文化要素为核心,倡导人文关怀、生理体验、心理感觉,强调舒适性和人情味与文化内涵的设计是当前的主流趋势。设计品要求存在内涵是为了使产品能够更适合人,方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轻松,使其具有亲和力,并且注重内涵的设计更会注重在材料使用时的简约与环保。内涵设计的色彩应用可以通过设计理念与色彩感觉的融合,带给人们一种视觉心理的平衡,留给人美的视觉享受。通过色彩感觉来传达设计思想,看到产品的功能品质,体味到产品的文化内涵。 结语 进行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把市民的所需所想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发现城市建设的问题,帮助市民环节各种压力,使市民更够在新型的环境艺术的园地生活得更加美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人文的环境艺术,将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环艺教学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问题及改革措施 摘要:环艺专业中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学科,受到了各高校的青睐;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操作繁琐,也存在些许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环艺教学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改革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教学带来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环艺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改革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及规划如火如荼地展开,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在目前城市园林规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也成为高校相关园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为合理的开发与应用。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有限,教材单一。目前就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资源情况而言,多数软件教材是以讲授菜单、命令为主。这样的教材与传统课堂教学是几乎无差别的,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还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亦步亦趋地学习基本的案例。另外统一的教材也没有考虑本专业的具体情况,所以整体呈现出的教学情况就是教学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热情。 2.教学资源有限,造成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在给学生介绍软件的组成、界面的O置,以及这些软件是如何被运用的。所以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听课、记笔记的状态。不能动手实践,这对知识的巩固会大打折扣。这样的上课方式也致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对这些软件在实例中运用的情况也很少说明。所以学生对各种工具和命令的掌握不是很好,最终学习效果也是马马虎虎。 3.独立开课的各种软件,致使软件与软件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高校对学生文化课的管理主要采用学分制。结合这种情况,园艺专业学生的3门计算机辅助课主要安排在大三、大四独立开展。各课程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与软件的实践内容有重复的现象,从而造成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浪费,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环艺教学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改革措施 1.适应市场需求,完善教学目标。现状是许多高校开设了风景园艺专业。由于各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一样,所以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课程在教学方法、内容上都存在差异,但是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所以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有效调整教学目标,培养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相关软件的使用,从而有效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其二,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手绘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不仅便捷、高效,还能表述设计者想要达到的设计效果;其三,各种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学习,做到了内在联系、逐层递进,为学好更有难度的软件做铺垫,减少了繁琐、重复的内容;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利用BIM、GIS等软件,逐步适应环艺专业数字化发展的要求。 2.合理的改革教学方法。针对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首先学校要结合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改善教学方法。如教师要一改往日的纯理论教学,加强软件与实例的结合,多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便学生了解其流程,解决绘图方法问题,从而制作出满意的设计图。其次,教师可以采用留下难度适中的课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在课堂外可以组织绘图比赛,既延伸了课堂空间,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各种绘图软件的能力。另外,听取专门的权威报告、内部交流,等等,都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 3.丰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利用知识进行整合,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学校要加强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借助互联网模式,学校可以创建自己的教学网站平台,其一,收集优秀案例,如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相关的优秀视频、图像等资料投放于平台上,方便学生查阅,从而到达资源的共享;其二,优秀教师可以就擅长的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布置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供学生解答,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延伸课堂空间。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谈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发展,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高度和要求,既需要生活便捷舒适,又需要健康美化有质感,因此对住宅的室内设计都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在环艺设计中家居配饰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家居配饰,什么是环艺设计,然后分别讲述了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独特的功能性作用,最后又落到实处,指出了家居配饰需要在室内陈设颜色搭配,家具风格搭配,软装设计搭配,绿化植物搭配和其他个性家居配饰几个方面的实际运用和效果分析,体现了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家居配饰;环艺设计;运用 近年来,随着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居住环境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尤其是个人住房,作为生活的主要场所,人们对其环境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设计这个概念的出现,各种设计风格也随之出现,各种家居配饰也层出不穷,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以前的建筑物也就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现在各个业主更加注重建筑物的艺术美和风格美,于是环艺设计便应时而生,其中家居配饰作为环艺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之一,对环艺设计的整体艺术美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家居配饰和环艺设计的具体概念 环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简称,而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指的是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室外设计指的就是建筑物外的设计,比如f街道美化设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设计,建筑物外观设计等等;而室内设计则指的是建筑物内部的设计,比如家装设计等等。 家居配饰指的是室内设计,也就是说室内装修完之后,通过对一些装饰物,家具,纺织品,工艺品,甚至是挂饰,色调搭配,绿色植物来对室内进行二次设计。因为家居配饰本身的灵活性和自由行,更能体现业主的个性和风格,因此对环艺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弥补环艺设计中的单调,又能方便主人的生活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家居配饰的搭配和设计。 2 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的功能作用 2.1 家居配饰可以起到美化室内设计的作用 家居配饰可以根据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区域进行搭配和设计,可以弥补硬装修中的一些遗憾或者不足,还可以美化整体室内的设计。美是设计的灵魂,家居配饰也是环艺设计中的点睛之笔,既可以将居住环境温和化,也可以协调人在建筑物中的舒适度,既美化了建筑物,也美化了生活。 2.2 家居配饰可以增强建筑物独特的设计风格 随着人类的喜好,形成了几大设计风格:欧洲古典风,现代简约风,简欧风,田园风,中式风,美式风,还有混搭风。不同的家居配饰则代表着不同的风格搭配,配饰自身的颜色,形状,材质,甚至是体积大小,造型图案都会影响建筑物的设计风格,而且位置摆放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不同的设计风格就要搭配相对应的家居配饰。 2.3 家居配饰可以方便业主的生活需要 家居配饰除了设计方面的需要以外,还可以方便业务的生活需要,比如说家具设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收纳需要,既可以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还可以收纳衣物,让房间干净整洁,满足业务衣物收纳的需要。又比如绿化植物不仅仅可以起到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净化空气,满足主人绿色健康生活的需要,因此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是现代环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3.1 室内陈设颜色搭配在环艺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色彩对环艺设计起到了非同小可的协调作用,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色彩来衬托,比如白色系可以增加室内的亮度,绿色可以增加空间的活泼型,适用于有儿童等活泼的场所,而黄色则彰显富贵,适用于金碧辉煌的富贵场所,因此室内陈设颜色的搭配在环艺设计中至关重要。 3.2 室内家具风格搭配在环艺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室内家具是家居配饰的主要部分,具有一定的收纳价值和装饰价值,家具的风格也需要根据环艺设计的风格进行搭配,既要考虑家具的设计,也要考虑颜色,空间,材质,线型等等,不同的设计风格则显示了主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现代市场中家具风格各异,样式繁多,既要考虑生活实用,也要考虑艺术设计的美感。 3.3 室内软装设计搭配在环艺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室内软装设计主要是指灯具,挂饰,布艺,画饰等等各种装饰设计,也包括一些纺织物装饰,比如窗帘,地毯,沙发靠枕等等纺织物类的装饰品。这类软装设计既代表了生活的质感,也软化了室内的环境,软装硬装的完美搭配是环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3.4 室内绿化植物搭配在环艺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家居绿化也作为环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减少甲醛等毒性气体对人体的伤害,还带来了绿色的生机,为生活环境增添了许多乐趣。 3.5 室内其他个性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其他个性家居配饰则是指依据个人爱好搭配的一些个性化的配饰,比如说插花装饰,个人色调装饰,灯光强度装饰,或者灯具装饰等等非必须但又非常彰显个人特色和个人爱好的配饰,给生活环境平添了几分艺术色彩。 家居配饰是一种艺术设计和艺术搭配的综合体现,既需要考虑配饰个体的代表意义,还要考虑搭配之后呈现的意境,同时也要注重生活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家居配饰是艺术的一种综合体现,也是生活风格和生活态度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只有将家居配饰搭配得当才能给整体设计加分添彩。 4 结论 综上所述,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以美化建筑物室内的坏境,增强环艺设计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方便了业务的生活所需,家居配饰的正确搭配和运用对室内装修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环艺设计的审美取向与价值 摘 要: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我无时无刻不通过自身的感知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边的设施建筑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上,设计师如何把握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环艺设计 审美取向 审美价值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度也存在不同,对环艺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实际的情况出发,阐述当代设计师应如何加强对美的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探索与发掘。 1 环艺设计 1.1 环艺设计的基本内涵 环艺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所谓环艺是指规划一个区域的具体样子,如公园、室内、地铁站等,主要包括:室内设计,公共场所设计和展示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室外有园林设计、建筑外观设计、景观设计、绿化设计、城市雕塑和商业用地环境规划等等。室内有家装设计、建筑内部设计等,还有附属的管道、灯光、花卉设计等。 1.2 环艺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设计学科独立性的不断加强,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结合趋势也日益显著。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除建筑设计外,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一些观念也不断的渗透到环境设计中。 教育力度的加大,使得环艺设计趋向于多层次、多风格。而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环艺设计都体现了人们在空间上的精神需要和对环境的文化内涵要求。 2 环艺设计的审美因素 每一个社会人都是独立存在的,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度也不尽相同。而且对于美的感受,没有办法用一个具体标准来衡量,它是基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基础,受人的综合素质所影响。 2.1 受美感的影响 美是一种对事物爱慕和欣赏的感知过程,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类的审美行为包括主动和被动,而美感是指人们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感知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设计者们对环艺设计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从而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呈现的美感也不同。 2.2 受美学与人的欲望的影响 受美学的影响,环艺设计者的能力也有高有低,设计出来的作品的实用价值和美观度也不相同。每一个环艺设计者所设计的作品都是为满足自己或是他人的一种欲望,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是社会发展的组成因素。 3 环艺设计的审美取向和价值 审美是一种人类的精神产物,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阶段、不同民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审美价值。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环艺设计的能力和人们的审美水平,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在国际地位上的竞争力。 3.1 环艺设计的审美现状 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每一个时代的更迭,都会对审美产生一定的有利或是不利的因素,我国一些现存的古代建筑,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值得现代环艺设计者的学习与研究。而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在美感上需要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全球对最丑的建筑会进行排名,我国就有好几处的建筑设计让人感到滑稽可笑,不知道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与周围的组成部分毫无协调感。 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向老话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因为,美的形态是难以创造的,它的规律也是无法准确把握的。这就要求环艺设计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把握好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 从古至今,人们对政治和经济地位的追求远远超过对审美的追求,所以,在一些政府建筑的兴建上,常是外观周正、颜色暗淡,为了营造一种庄严、高大的感觉,进而体现它的地位,却缺少生气,忽略艺术上的美感。有些时候,设计者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制约了自身的审美取向,束缚了人们的创新能力,也降低了我们的审美水平。 3.2 环艺设计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追求人生价值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误区,认为奢华就是品位、就是一种美,然而,这完全偏离了正确的审美取向,也无法体现审美的价值,特别是环艺设计工作者决不能有此陋习。在环艺设计中,需要专业的设计能力和对美的不断追求,有时也需要一些相关的天赋。 作为一个环艺设计工作者一定要在设计前期与使用者(或是客户)做好沟通,将设计理念与实地情况相结合,做到风格、形式与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如果是室内设计,在装修的风格、样式、色彩和环境等方面做好沟通交流,同时也要结合使用者的身份、喜好和心理特点等情况。在做设计时,也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西化模式,要结合中国的民族文化、客户的生活环境及建筑内的空间感等因素,要将两者相融合,提高生活的品味,美化生活环境。在满足使用者要求的同时又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进而符合时代的要求与发展。 4 结语 作为环艺设计工作者,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魄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去改进人们的审美取向,加强审美的价值体现。要认真对待环艺设计的审美取向,积极探索和发扬美的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环艺美学的进一步发展。 环艺毕业设计论文:城市环艺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应用思考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熟,城市软实力的凸显愈发重要。城市环艺设计是展示城市品位与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城市环艺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以西方艺术为主的拿来主义盛行,造成了许多新建公共设施、建筑“千城一面”。地域性文化是千百年来城市所在地区文化的精髓,发掘地域性文化,并将其与现代设计融合,在城市环艺设计中应用,不仅是对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城市软实力发展的一张王牌。本文对地域性文化、城市环艺设计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探讨出地域文化在撑死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过程中的策略。 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基于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便于生产生活的集中化场所,与村落不同,城市往往有着明确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区域的使用范畴也有明确的规划。古往今来,在城市中诞生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科学的先进思想,而这些先进思想也在促进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其功能与发展都是多元化的,其居民的需求层次也是多元化的。城市环境设计就是为了满足居民对于城市的审美需求而存在的,城市环境设计的改良提升在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的同时城市环境设计还符合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善城市“热岛生态”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居民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广泛的市场需求下,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了新兴的艺术设计领域。如何正确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笔者认为地域文化的应用对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地域文化与城市环境艺术的特征 地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外在和内涵,首先山川、自然环境造就了 个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周围的山河湖泊、森林草原则是地域文化的自然符号,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为例,该城市的地理环境标志位胡杨林和大沙漠,因此城市的广场设计有着大漠特有的粗犷感。其次城市的历史文化也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有着重要影响,以青岛为例,该城市有着多年的租借历史,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上也有着浓厚的异国风情,城市的雕塑小品往往有着浓厚的异国风情,再如洛阳,因历唐朝历史传说,自古有着牡丹之都的称呼,因此洛阳的城市环境艺术规划中牡丹花成为了重点的标志性观赏焦点。再次,现代城市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西安市确定的市花为石榴花,在西安的城市环境艺术规划中,将石榴花广泛应用在各种可应用的环境。 城市环境艺术是时展的精华,当前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多种发展元素的要领,包括标志性、观赏性、绿化与蓝化以及动感倾向。标志性和观赏性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元素,标志性能够准确点出城市地域性的标志,而观赏性则需要在设计中将美学与地域元素融合在起。城市绿化是环境艺术设计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在当下则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了“蓝化”的概念,即在城市中以自然引入或人工挖掘的形式增加城市艺术设计中的水元素的应用,而水元素则可以很好地展现一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如沙漠城市的水元素可以以绿洲为主题进行设计,海边城市的水元素则可以强调交融与汇通。随着智能城市的推进,城市环艺设计的动态化也是一个趋势,动态化来自于流水动态的蓝化理念,智能城市则是将城市灯光、车体、智能建筑等纳入环境艺术设计所应用主体的范畴,让城市焕发动态与活力。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在城市环艺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总结出来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地域性文化元素的直接应用,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市有着十三朝古都的悠久历史,许多文化名人都在此出生、居住,而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就成为了地域性文化的重要元素,西安市将名人雕塑设计为环境艺术设计直接应用的元素,应用于各大广场、景区、道路绿化带当中。第二个方向是地域性文化元素的变形应用,地域性文化元素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传统意味,而变形应用则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尊重地域性文化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例如成都市将熊猫元素应用于城市的垃圾箱设计当中,造型憨厚可爱又富有地域特色。第三个方向则是复合化倾向,现代城市是综合性的城市,因此城市环艺设计的方向也是综合性的,环艺设计所应用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也通常可以发挥复合化的效果,例如首尔汉江的河滨观景台将汉江这元素作为城市环艺设计的背景,观景台以较高的数级阶梯状延入汉江边,复合了观景、道路、座椅等多个功能。 小结 城市环境艺术是基于城市地域文化之上,综合了经济元素、科技元索、艺术元素、地理元素、历史元素的综合艺术,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发展。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性文化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时代分发展,地域性文化必然能够为城市环艺设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增添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灵感与成果。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医院景观设计 摘要:医院主要用于防病治病,为特定的人群提供服务,这决定了医院特殊的服务性质。医院服务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附属绿地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它不仅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普遍特征,还具有促进病人康复的特殊功能。本文以东阳市人民医院景观设计为例,介绍医院景观设计。 关键字:医院;景观设计;原则 前言 医院附属绿地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病患者这一特殊的群体提供康复和休息的环境,在填补患者心理空缺的同时,满足不同文化、经济层次的需求。此外,其服务对象还包括医务人员、探视人员、家属陪同人员等,这3 类人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及使用强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医院绿地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医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场所,既是病人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场所,也是教学科研、职工生活的场所。因此,要从景观、康复保健、使用功能等方面考虑,满足医院的综合性功能,以求体现医院的整体功能性及不同类型空间的特殊性。 1.项目简介 东阳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39年,现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宜春学院医学院等6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邵逸夫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上海胸科医院的协作医院,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 医院景观设计面积为2068m2,其中一层广场及其周边面积为16700 m2,屋顶花园面积为3985m2。设计范围为正在建设的医疗综合大楼一层广场及周边,以及屋顶花园。场地现状以平地为主,南面紧临吴宁西路,为医院主入口;周边均属医院用地范围,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其中东面为病房大楼,南方为己急救中心和中心广场,北面为肿瘤中心,西侧为疾控综合楼。 2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花园设计要适合特殊使用者。如步道要考虑宽度、坡度,铺装要坚实、平坦,沿途设置牵引装置,供使用轮椅,医用推床和支架的人进行一些简易的运动,花床和花台要考虑设置高一些,病人不必要弯腰即可触及。 2.2无障碍原则 全园主要道路便捷无阻碍,不设台阶;场地平整,不作上升下沉变化,给患者一个平缓舒适的环境,方便病人休闲活动。 2.3维护简单原则 在医院这样的机构中,花园的维护要简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维护复杂的花园会让患者失去信心,可能对使用者,特别是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产生消极的影响。 2.4视觉愉悦原则 视觉愉悦的花园可以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如果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够兴趣,就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压力。植物的形态、质感、季节变化和色彩多样化都可以提供视觉上的刺激。 2.5功能性原则 在花园设计中要考虑结合医院的整体功能分布和安排,要在满足医院的功能需要前提下进行花园设计。 2.6整体均衡原则 在医疗花园设计中建立整体平衡性很重要,不管是对称还是不对称,空间要稳定,有整体感,比例要合适。如果医疗花园坐落在高层建筑(如医院)的旁边,采用树木等元素,将大尺度的空间转换成与人体尺度适合的空间。 2.7空间多样性原则 提供不同类型的空间、活动场所、私密度,既有群体活动场所,又有可以让人独处的空间。将景观区域平滑、自然地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建立空间转换的序列。 2.8自然简洁原则 在设计医院花园时,尽量引入自然要素,简洁十分重要,保持空间简单容易被理解。 2.9安静原则 干扰噪声要控制到最低,医疗花园最好避开吵闹的街道和有机械噪声(如空调噪声)的地方,如果噪声不能避免,可以考虑用水声或风铃等声音来弥补。 3设计目标 3.1创造提供温馨、有序、安全的就医环境 创造一个温馨、有序、安全的就医环境。浓荫大树、空间变换、移步换景,具有多样的场景体验。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得到全方位享受,能放松心情,充满生机和活力。 3.2突出医院独有的人文历史 设计要体现东阳市人民医院七十年文化传承的特色,充分展示其独有的人文历史以及医院济世救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文关怀。 3.3创造具有缓解心灵压力的康复花园 医院设置雕塑小品,既提高医院的文化氛围,也给就医病人提供一钟精神上的寄托,缓解心灵压力。 3.4创造独具特色的屋顶花园 医院的屋顶花园是休息活动的场所。通过营造空间与植物栽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休闲活动场所。 4.景点设计 4.1综合医疗大楼广场 医疗广场及建筑边设置花池,并栽植乔灌木,使得整个医院充满绿色、自然。铺装结合阴阳理论,以暖灰色调为主,形成温馨、整洁有序的就医环境。 在门诊入口东侧门边设置景石篆刻“仁爱”,体现医院的办院情怀。在大楼东侧设计常青广场,以健康常青为主题,满足休闲活动的功能(图1)。 图1门诊入口 医院设置神鹿喷泉和松鹤雕塑,寓意健康常驻,青春永恒。既提高了医院的文化氛围也缓解患者的心灵压力(图2)。 图2 神鹿喷泉 4.2肿瘤中心广场及周边 肿瘤中心广场延续前广场铺装,形成整洁有序的广场环境。广场在满足人流集散和交通组织的基础上,设置景观绿化及景观灯柱,提升广场形象。设计结合景观和地形布置停车位共55个,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设,经济并且环保。 4.3屋顶花园 在设计上结合建筑形式,以折线形组织景点与园路。根据人流集散与视线焦点,设计分为备餐和茶点平台、休闲亭廊、阳光草坪、活动平台等,形成阳光茶点、玉廊芳荫、百草拾趣清风竹影四个主题分区。满足休闲娱乐、茶点party、观景休息的功能。楼梯间结合环境设计,运用直线与斜线组合,采用木材、玻璃、钢材等材料,形成富有韵律和动感的楼梯间景观。在围栏边预留一段绿化带,于局部设计观景木平台,满足安全防护与观景功能。 5.绿化设计 5.1医疗综合大楼广场绿化设计 前广场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当地乡土大乔木树种(香樟、银杏、无患子等),增加部分落叶花色乔木(杜英、鸡爪槭等),结合灌木(栀子花、红继木、枸骨冬青、南天竹等)与花色地被植物形成一个四季长绿中带有季节变化的标识性景观。 建筑边缘设计花槽栽植灌木如桂花、石榴、茉莉、栀子花。 5.2肿瘤中心广场绿化设计 肿瘤中心广场边布置停车场,停车场区为规则式配置,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当地乡土大乔木树种(榉树、银杏、合欢等)形成一个四季常绿中带有季节变化的标识性景观。 5.3屋顶花园绿化设计 分区种植主要植物为桂花、杜鹃、紫竹,结合其他乔灌木组合。乔木选择抗风性比较好的浅根性小乔木(如红叶季、二乔玉兰、樱花、紫荆等),灌木地被选用如南天竹、红叶继木、金叶女贞、栀子花、红叶石楠、毛杜鹃等。沿屋顶女儿墙边预留一定距离的绿化隔离带,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6.结语 医院景观设计承担着改善医院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重任, 笔者通过对东阳市人民医院景观进行改造和设计, 改变了其原有单调、消极的空间和景观, 使得整个医院外环境绿树如茵、景观优雅、活动空间多样且充足,形成了既适合病人恢复健康又有利于医院职工生活的一流环境, 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医院景观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户外景观设计 【摘 要】中国医院经过几十年艰难曲折的建设之后,总体规模和现代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看病难、住宅难的问题虽然初步缓解了些,但在当今高速城市化的浪潮中,这些问题仍然不可避免,甚至愈演愈烈。[1]因此,本人不遗余力数次奔波于身边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反复调研,在实地调研中,运用拍摄图像、绘图、观察、等多种方式全面又深入地了解该院户外景观的特点。通过本文加以简单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期望能对医院外部环境的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户外 景观设计 1 分析内容 1.1 医院周边地区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东临中国银行,与古彭广场、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相隔中山南路和淮海西路,南隔建国西路与徐州财富广场相望,西临欧洲商城相隔西安南路,而北隔淮海西路与徐州会堂毗邻,因此这里地处繁华的徐州市中心地带,可谓人口密集、交通发达、患者来源甚多,当然在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充斥的社会中,由于竞争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是愈加激烈,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距此也不足二百米,因此它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来说,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因为,这两家医院的医学技术、医疗设备等硬实力二一添作五,可谓旗鼓相当;显然可以这么说,真正决定这两家医院孰优孰劣的条件将是它们的户外景观做的如何,我认为,这两家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品质高低将会是决定最终患者“花落谁家”的真正原因。 1.2 功能流线(如图1) 医院复杂的流线一般有三类。第一类为各种人流包括: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来访人员与医师、护士、职工及培训人员等;第二类为各种物流包括:食物、药品、器械、燃料与垃圾、污物、及尸体等;第三类为各种车辆包括:救护、消防、货车、出租、医护人员用车、病患私人用车及自行车。这三类人和物经常流动,对医院环境有重大影响,设计时应给予重点考虑。既要符合医院的整体的功能性要求,又要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给予分别的对待,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来实现特殊的空间要求。 该院使用者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步行方式来进行的,步行环境的好坏与人们对医院的使用有很重要的关联。然而,该院的交通体系不是非常简单,存在较多的交叉路口或相似的路口转折环境,这样容易引起人的不安,而复杂的空间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记忆力偏差患者来说有很大的扰乱作用。 1.3 景观小品 一定的雕塑和小品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能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其独特的涵义,使患者感到愉悦与温馨。但是该院中的雕塑形式造型不够别致,同时视觉冲击和象征性意味的营造还不够强,对患者的心理不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其它环境小品如指示牌、垃圾桶以及公告板等胡乱布置导致医院整体环境被破坏,很不和谐。 1.4 建筑物(如图2) 现代医院的特点表现在医院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隔离又相互联系的两个侧面。首先,临床医学趋向于不同器官的细致分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多学科、多维度的横向联系也越来越广泛,这与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大趋势是同步的,因此,现代医院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2] 当然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建筑设计也不例外。该院区占地面积33426.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037.46平方米。其中门诊楼建筑面积23430平方米,地下层1层,地上6-15层,结构是框架结构。门诊楼前留有广场设计,人、车、物流程分明,集散有序。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当初的设计意图显然已经有点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同时随着商业的发展,门诊建筑的外立面充斥着许多广告牌,这显然破坏了当初设计师的匠心,同时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其他配套建筑设施使用极不合理。 1.5 绿化和植被 良好的植物配置既能使空间功能要求得到满足,也能产生良好的美学效应。但是,该院的绿化和植物配置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之所以这样说原因主要以下有两个:第一,该院植物配置能够产生较好的空间划分及引导效果,同时也满足一定的形式美感配置要求,但是乔、灌、草立体混交的比较少,群落层次感较弱;第二,主入口所选的树种侧柏虽然能吸附一定的灰尘和病毒,但是它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影响却是负面的,它营造的氛围是严肃并令人敬畏的,这样就没有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考虑患者,导致阻碍病人的康复过程。 1.6 休闲设施和文化设施 园凳、园椅在本院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因为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使用的石材较多。而我们随机抽查表明大部分患者更喜欢木质的椅子。当然,座椅的造型以及摆放应考虑到各个使用者交流和静养等不同的需求。桌角式的座椅可使双方在亲密距离内进行更加愉悦的交流;并排式使双方保持相同的视线方向,处于亲近距离中,具有相互依赖感和亲切感;对面式使双方处于个人距离之内,方便进行下棋等对面竞争活动。座椅设置在不同的周边环境中,特殊的地势、空间、气候、良好的景观朝向与视野等各方面都会给休憩者带来不同的体验。 1.7 医院主入口景观(如图3) 该院的主入口相当小,虽然在西边还有个次入口,但可以说主次入口从根本上来看没太大区别,因为它们不仅宽度相当,而且面积也差不多大。从我数次调研的过程中分析不难发现,主入口处空间太堵,来看病的患者的路线容易和人行道中的行人路线混杂在一起,相互干扰。 另外入口广场功能分区不够明确,导致车位杂乱停放,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步行流线,给患者看病难又添上了一堵墙,可谓难上加难。 此外,该院的主入口绿化水平十分低劣,颜色过于单调,就连个标志性地标也没有,而且垃圾污染十分严重,给来访患者的心理不能够带来安慰,甚至可能造成极大的恐惧感,从而影响患者病情康复的速度。 2 分析结果的简要陈述 2.1 对存在问题进行概述 通过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数次调研,不难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但是最为重要同时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属医院入口的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和医院整体的绿化水平的改善。 2.2 提出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 2.2.1 医院入口空间设计 心理学中的“初始效应”表明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的看法非常重要。医院的门诊部外部空间是病人踏入医院领域感受医院整体环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在入口空间创造出亲切、纯朴、宜人的空间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医院的门诊及入口空间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入口的功能特征[3]。这些特征包括:标识性、导向性、展示性和礼仪性。 2.2.2 绿化树种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绿化在医院户外景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①滞尘、降温、保湿、净化空气等作,用创造宜人的微气候环境;②调整和改善人的机体功能,辅助医疗的作用;③观赏、美化的作用;④限定各功能空间边界的作用;⑤吸收与反射声波减噪创造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 因此我们在植物配置时要十分注意树种的选择。医院中的植物选择除了要考虑适地适树、耐修剪、适应性强等一般性的原则外,还要符合医院的特殊环境要求,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安全性、美观性及经济性。例如:① 选择安全树种。安全性要求医院绿化要选用病虫害少、无污染环境的脱落物、无刺激性气味、无飞絮的树种;其次是选择能够分泌杀菌素的树种,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索,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几率。这些树种主要有:云杉、侧柏、雪松、大叶黄杨、刺槐、广玉兰、木槿、女贞、悬铃木、石榴、枣树等及一些蔷薇属的植物,这些树种在生长期每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硫,排出大量氧气,还能分泌大量杀菌素,能杀死白喉、肺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原菌,避免交叉感染。②选择美观的树种。美观的树种包括树木的姿态优美、质感细腻以及叶色或花果有特殊变化树种和植物,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尤其是在住院部的植物配置应有明显的季节性,使长期住院的病人能感到自然界的变化,强化人们对生命节奏与循环的认识。 3 结语 医院是每个人出生,生活,承受疾病,被治愈的地方。病人不是受损的生命机器,人类的疾病也不仅是生物学因素,医院在治愈肉体的同时还应给予人以人文关怀,它不仅体现在医护人员的对患者的关怀,还体现在医院建筑内部与外部医疗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因此,将医院的环境功能看作治疗手法的一个部分,紧紧抓住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医院户外景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易地新建医院的环境景观设计 【摘 要】随着人们对就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环境景观越来越成为易地新建医院建设的重点。环境优良并赋予人性化关怀的医院环境更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愉悦和身体康复,这将使康复过程变得更为轻松且更易成功。本文以诸暨市人民医院为例,从医院环境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总体布局、绿化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医院环境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新建医院 环境 景观设计 引 言 随着现代经济及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部门管理者开始重视新建医院内的环境景观并开始付诸实践。在医疗卫生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追求和对医院设施、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的功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还要通过病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便、安静、祥和、温馨的环境[1]。从患者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良好宽松的就诊环境;从医护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他考虑的是花费有限的物质资源获得最大的回报以及对医院方便的管理;从陪护、探视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简洁、清晰的探视环境[2]。下面,文章将阐述现代医院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以此为根据,对诸暨市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的绿化景观设计做出详细的介绍。 1、项目概况 诸暨市人民医院为浙江省三级乙等医院,本项目作为易地新建,其新址地处诸暨市城西工业新城商务区内,占地面积14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00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与诸暨火车站隔路相望,交通环境极其便利。现状上,项目西临径二路,南接纬三路,东面与外环西路相邻,北面为一现状丘陵与越都路相隔。 2、规划设计原则 作为典型的易地新建医院,诸暨市人民医院的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医院属于服务性行业,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优美的医院环境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体现,提供良好的就医氛围,是医院为患者所做的分内之事。从医疗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好的就医环境可以给患者舒适的感觉,使之保持愉悦的心境,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其康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2生态性原则 医院作为一个局部生态环境组成部分,是一个特殊的医疗服务场所,它担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应努力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环境,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变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室外空气,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也为高新医疗技术在功能和效率方面提供完善的环境。 2.3文化特色性原则 景观设计上,需要充分挖掘本医院的历史传承文化及医疗特色文化,提炼浓缩医疗企业特点,营造具有医院独特性的景观和景观空间。诸如诸暨市人民医院,设计在重点区域设置能体现本医院历史传承及特色的景观雕塑及构筑物,使其具有景观特色性。 2.4艺术美观性原则 研究指出,优美的医院环境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并挽留更多患者。现在医院环境对医疗作用还没有具体量化,但在很多的医疗研究中可知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3]。 2.5可达性原则 作为一些特殊的人群,患者的户外活动受到限制,很多时候只能在病房内观赏外面的景色。医院外环境的设计,要考虑这些病人的要求,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能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医院景观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的生理努力达到心理需求。诸暨市人民医院景观在设计上对无障碍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力求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内心独立的需求。 3、整体布局 诸暨市人民医院绿化景观设计在总体上可概括为一轴、一带、七区的结构。 一轴:即南北景观主轴,轴线起于主入口景观的大型水景雕塑,终于医院最北侧的景观山地。轴线上串起医院内主要的功能性建筑:门诊大楼及病房大楼。 一带:即医学文化景观走廊。位于诸暨市人民医院的西侧,与径二路相临的狭长型绿化带,绿化带中设置生态型景观停车场,停车场外围由密林围绕,使停车场隐蔽于绿化带中。并在绿化带中相对开阔处设置医学文化雕塑,由此点出诸暨市人民医院独有的特色文化。 七区:依据医院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将整个医院院区划分为:主入口景观区、门诊大楼绿化景观区、病房区绿化景观区、传染病房绿化景观区、行政办公绿化景观区、后勤区绿化景观区、急诊病房绿化景观区。每个区内的绿化景观都有其各自的特色、职能及服务对象。 4、功能分区简介 4.1 主入口景观区 位于诸暨市人民医院新址的南侧,是医院景观设计的重点,是人们对医院第一印象的开始,在入口处设置特色涌泉水景作为视觉中心,涌泉从黑色花岗岩底座上涌出,水流层叠而下跌入地下,水景上散置花岗岩条石,水景后侧放置一光面花岗岩矮墙,上阳刻“诸暨市人民医院”,整个设计简约、大气,使之成为诸暨市人民医院的特有入口景观,也作为本医院的标志性景观。水景北面开辟一特色铺装广场,作为入口处人流的集散空间。水景及铺装场地景观周围草坪围绕,形成入口处通透的景观视线。 主入口水景的西侧设置一巨石,上刻“求精”二字,巨石的背面种植一胸径120CM的大香樟,并配以红豆杉林、马褂木林构成的背景林,形成强烈的入口视觉景观空间。门诊大厅的两侧则主要进行植物造景,选用大桂花、香抛、红豆杉、多头苏铁、造型小腊柱等营造出独特的门诊大楼的植物入口氛围。(图3-图4) 主入口是人、车出入的重要场所,应该有较大的广场面积满足集散功能,因而能设置的各类小品体积都不易过大。在整体上主入口区的植物景观做到简洁明快,大方自然。 5、绿化设计 诸暨市人民医院的植物选择除了要考虑适地适树、耐修剪、适应性强等一般性的原则外,还要符合医院的特殊环境要求,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安全性、美观性及经济性。 5.1 选择安全树种 安全性要求医院绿化要选用病虫害少、无污染环境的脱落物、无刺激性气味、无飞絮的树种;其次是选择能够分泌杀菌素的树种,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几率。根据科学研究,具有杀灭细菌、真茵和原生动物能力的树种主要有:香抛、香樟、广玉兰、红豆杉、马褂木、乐昌含笑、深山含笑、胡柚、龙柏、黑松、雪松、盐肤木、大叶黄杨、核桃、桂花、合欢、刺槐、国槐、木槿、茉莉、山茶、悬铃木、石榴、枇杷、枸橘、杨树、垂柳、臭椿、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及一些蔷薇属的植物,这些树种在生长期每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硫,排出大量氧气,还能分泌大量杀菌素,能杀死肺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原菌,避免交叉感染。 5.2 选择美观的树种 美观的树种包括树木的枝干、花、果实所呈现的观赏性,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尤其是在住院部的植物配置应有明显的季节性,使长期住院的病人能感到自然界的变化。常绿树与花灌木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考虑季节的变化,选择那些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变化开花的植物,可以强化人们对生命节奏与循环的认识。 结 语 在现今不断发展的医学领域,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有生理的作用,更与心理和社会等因素有关。良好的医院环境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机会。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园艺疗法在医院户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园艺疗法并不受限于“治疗”,事实上它是通过自然环境缓解自身压力,促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循环来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一种疗法。它强调参与园艺活动的过程和活动本身的意义,是最终达到使病人恢复健康,使亚健康人变得健康,使健康人更健康的一种与自然“对话”、“交流”的日常活动。本文通过对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这个概念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提倡在医院户外景观设计中应更多关注特殊人群的需要,运用园艺疗法的理念和手段,建造出有利于病人康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 关键词:园艺疗法;医院户外景观;景观设计;应用 1 有关园艺疗法的概念 1.1 “园艺疗法”的定义 园艺疗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集植物学、景观设计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对园艺疗法的解释通常采用美国园艺疗法协会的定义:园艺疗法是对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事实上,随着园艺疗法概念的不断拓展,其对象不仅限于上述特定人群,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因而从广义上来说,园艺疗法是指利用植物或者围绕植物开展各项活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焕发的一种手段,可适用于不同年龄。各种身体状况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人。 1.2 “园艺疗法”的发展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疾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思想和后来西方人所说的“园艺疗法”理念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园艺疗法的发展分为以下3个时期: 前期――以18~20世纪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是通过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此刻的主要对象是精神病患者。 中期――从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0年,作为对战后受伤军人的健康恢复的疗法,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人们对园艺疗法的解释和应用范围急速扩展。在大学中也出现了相关专业的设置。各种可能性在不断变动和发展。 后期――1970年至今,以英国的园艺疗法协会,美国的国家园艺治疗恢复理事会成立为标志,日本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编制了园艺疗法现状调查报告书。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园艺疗法已经超越了疗养、治病的范畴,成为让健康人更健康的标志。 2 园艺疗法的康复治疗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由于景观的形象具有直观的物态性、四维的时空性、全面的通感性,因此对大脑皮层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它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有助于身心疾病的恢复。 但是户外环境中含有直接对人的身体机能产生有益影响的因子,如新鲜空气、阳光、流水、散发有康复作用香味的植物等,似乎不宜称之为景观,这些因子能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对机体产生镇静作用。其次,心理学情景治疗理论认为,一个风景优美、清新幽静的疗养康复环境,对心理有平衡、放松、镇静与情景暗示的作用,同时还能陶冶情操。 3 本案设计说明 3.1 案例背景 (1)医院背景。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鲁南地区成立最早的公立医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职业病防治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2)基地概况。枣庄市位于山东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和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州市为邻,西濒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境内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3)气候条件。枣庄市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兼有南方温湿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的特点,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光、热、水、气等条件优越。 3.2 设计理念与主题 理念:本次设计着重利用原有场地的现状,在形式上把握住地形的变化特征,对大地进行了雕刻;在内容上把植物园式的自然景观引入到医院中,同时与日本的园艺疗法相结合,从多方面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促进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的恢复。(如图1) 主题:抬高的绿床“对话自然 拥抱生命”――现代医院户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 3.3 设计定位 我国医院经历了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3大变革。在这种大环境的驱动下,人们对医院的外部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对医院景观的设计也应注意满足对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学结国外的优秀案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场所,排解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孤独感,起到康复和增进健康的作用,同时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 设计方法 设计的框架为:“一轴、两线、八区” 一轴:将医院主入口与医院后面主体景观连在一起的通透建筑走廊,构成一条完整的景观视觉轴线。 两线:一条是由医院住院大楼的次入口和整个医院的次入口之间形成的一条主要通道,为直线道路;另一条则是一条曲线将整个医院景观隔离带的各个区域串联起来。 八区:入口广场景墙和跌水区、中心庭院林荫花架过渡区、中心庭院池塘观荷休闲区、台地园艺种植区、木铺平台交流区、康健台地活动区、静心庭院静坐区、广阔草坪休闲活动区。(如图2、3、4、5) 5 细部设计 5.1 医院主入口的处理(如图6、7) 医院的门诊部外部空间是病人踏入医院领域感受医院整体环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在入口空间创造出亲切、纯朴、宜人的空间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医院的门诊及入口空间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入口的功能特征,必须解决停车及大量的人流等交通问题。此外,仅仅考虑功能特征在医院户外景观设计中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求。本设计对于入口的处理,在形式上采用双手拥抱的姿势,拉近病人与医院的距离,从心理上减轻患者的恐惧症状;在内容上营造植物园的自然生态景观,从而让患者零距离的接触自然,拥抱自然,享受自然以便达到结合治疗并加快病人康复过程的效果。 5.2 医院中心庭院的处理 这是医院过渡空间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首先由于走廊的通透以及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这就决定该处的景观价值。另外,由于这里是病人的住院地方,意味着病人可能较长时间地呆在这里,因此在这里能否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对于病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显得更为重要。 规则式的弧形花架和不规则式的曲线形小池塘不仅为养伤的病人提供一处休息的地方,更是病人孤独和沮丧内心的心灵疗养院。 5.3 医院主体景观的处理 基于现状情况、保留了医院的部分单体建筑,同时也形成不同类型的具有私密性的幽静庭院和具有开放性的广阔空间,时开时合、时虚时实、虚实相映。为此,来这里逗留,不仅满足不同类型病人的需求,对于亚健康和健康的人群都是一处不错的选择。 5.4 医院内部水系的处理(如图8、9) 现状并没有水系,但是出于对医院病人的考虑,在主入口处设施了喷泉和跌水,作为动态的水景,它为医院增添了不少活力,为医院减少了些许沉闷和压抑。此外在医院的中心内庭院出设置了一处别出心裁的宁静河塘,因为此处并无活水,也就不得不靠长年累月的雨水收集,从而形成可观静态水景,于是此处的静与先前的动相互呼应,为病人提供了优美的康健场所。 5.5 生态设计 雨水收集:渗水材料的应用,建立更完整的生物链。 生态停车场;入口停车场的铺装材料采用透水砖,有利于排水,同时从透水砖内长出的绿草不仅柔化了硬质铺地,而且增加了绿化面积,提升了医院户外景观的品味。 6 结语――枣庄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启示 作为医院户外景观,与一般的花园景观又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是在医疗方面,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提高疗效呢?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园艺疗法在我国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上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该医院的设计思路和应用形式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我认为通过对我的概念设计方案的介绍,或多或少能提供些有益的借鉴。因此,我们还迫切需要园艺疗法的应用和普及。 当然,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景观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结合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品种资源,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园林景观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院外部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医院中的园林景观有别于其他公园或者道路绿化,因为它的主要使用人群是病人等弱势群体,他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要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康复性景观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经过多想研究表明,良好的植物景观和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和医院工作人员压力的缓解具有显著的效果。文章从康复性景观的理念出发,针对综合性的医院的户外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对医院的景观节点、空间类型、景观要素等等设计手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综合性医院的景观设计和改造提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康复性景观;综合性医院;外部环境 一、综述 1.综合性医院 综合性医院是指从事各病种诊疗的医院,可以分为门诊部或急诊部,住院部,行政管理及其它部门。景观的设计要依据不同的部门,结合其功能和发挥的作用的不同来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 2.综合性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分析 如上文提到,在综合性医院,根据功能和分区的不同,医院被分为了门诊部、住院部、行政管理等等部门,在景观设计上,不同的分区也有不同的特点。 2.1门诊部。门诊部(或者急诊部)作为医院的大门,人流最多,因此环境最嘈杂、热闹,也是急诊、门诊患者到达医院的第一个就诊部门,这就注定了门诊部要兼具作为诊疗部门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装饰、美观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给病患良好的就诊环境,给他们以心理上的舒适感,也符合了现代医院越来越趋于所谓“市场化”的需求,良好的医疗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病患来医院就诊。具体的设计要求为:门诊部前坪必须有宽阔的停车场和硬质铺装的集散广场,作用是集散人流与车流。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植物绿化装饰,且植物配置应该以乔木为主,来打造一种舒朗、广阔的开放空间。另外,为了方便住院的患者,门诊部与住院部的距离不能太远。 2.2住院部。住院部是病人、医护人员和病人亲属出入最多的地方,为了方便患者有良好的休养环境,所以一般位于医院比较僻静的地方。自然而然景观设计应该以安静、自然式的园林为主。植物配置在选材上要尽量考虑病人的情绪,可以大量引用乡土树种和生命力很强的树木花草,让病人有一个安静、干净、清爽的休养环境,生命力强的植物又会给病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在门诊部旁边也可以修建水池,水池以浅池为好,驳岸可尽量选择自然式,也可以配制乡土植物群落,形成天然的溪流式的驳岸。水池中可种植睡莲、莲花,养殖鸳鸯、天鹅等温和的动物,池边可种植垂柳、池杉、樱花等。池边还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廊亭等休憩的空间,这样植物与动物和谐搭配的环境,能够让患者有种融于自然中的感觉。总的来说,在住院部的景观设计,要营造出一种安静、舒心并且有安全感的修养环境。 2.3行政管理及其它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人群只要为医院的医护、管理人员及其家属。所以在景观设计的风格上可以参考庭院式的景观,来营造一种安静、私密性较高的空间。植物上除了种植有特点的本土植物,还可以种植例如木兰、桂花、栀子等芳香植物,还可以搭配樱花、桃等等观花植物。这样在视觉与嗅觉上都能够有非常好的效果,来达到愉悦身心的作用,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休息的环境,起到舒缓疲劳的作用。 二.综合性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要素 1.植物 基于使用者及医院环境的特殊性,医院景观中使用的除了美化环境的功能,更应该强调其保健功能。充分挖掘具有良好杀菌健体作用的园林植物,对营造医院景观有重要意义。根据其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1.1视觉型植物。在人的五种感官中,视觉是摆在第一位的“刺激性”感官,视觉性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绿色作为康复景观的主要色调,能够起到放松情绪,松弛患者紧张的神经的作用,另外,绿色代表的是生命、朝气、对高血压患者、烧伤患者的病情恢复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橙黄色代表阳光、积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对食欲不振的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诸如此类的植物色彩特点,它们的花色、叶色变化非常丰富,可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绿色、红色、橙黄色都属于暖色系的颜色,在医院的景观设计中,以暖色调为主的环境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舒缓患者紧张的情绪。可是在医院同样需要安静的小空间,在打造这种安静得小空间时,我们可以利用蓝色为主的冷色调装饰。这样暖色调与冷色调的景观相融合,能够给医院打造出既温暖但是又安静的休养环境。 1.2嗅觉型植物。利用嗅觉型植物散发出来的各种香气或其他挥发性物质如芳香油营造景观,人们吸入气味后达到心情舒畅、清心爽脑的效果;有些具有杀菌灭菌功效甚至其中某些成分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从而保健身心。 1.3听觉型植物。听觉型植物指的是在医院景观设计中能够创造出声景的植物。这类植物有例如芭蕉、七弦竹、朴树等等。雨滴打在芭蕉、荷叶上淅淅沥沥的声音,能够让人安静;微风吹拂过竹林的萧萧声音,能够安抚人烦躁的情绪,对心脏病患者非常有益;甚至强风刮过树叶的强烈拍打声,能够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2.水体 水体在医院的景观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水体的形式有镜面水池、喷泉、小瀑布、跌水、溪流、湖等,根据水体形式以及给人的不同感受,将水体分为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 2.1静态水景。静态的水体适宜布置在安静的区域,使人安静祥和,安静的湖面或喷泉,池边种植高达乔木,搭配芳香类植物,能够安抚患者紧张、害怕的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2.2动态水景。动态的水景给人活跃灵动的感觉。例如医院的公共休息空间设计的喷泉,结合音乐,能够给人欢快、积极的感觉,加强病人之间的交流,尤其对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的病情有极大的帮助,一改心里抑郁的病人以融入自然与社会的感受。 3.景观小品及设施 3.1景观小品。医院的许多景观小品,例如雕塑、景墙、座椅会雕刻古代的医疗故事传说或者本医院的文化,向人们展示悠久深远的医疗文化或者医院的精神文化,给患者安心,例如通过雕塑来展示中医的“望闻问切”。也有的雕塑和景墙会将本土的特色、文化融入进去,将本土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雕塑展现出来,给病人孤独的修养生活多一点生气。 3.2人性化设计。景观人性化设计在公园、住宅等区域现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医院,更是康复性景观的重要体现点。在医院,有部分病人在休养过程中需要借用到轮椅,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不仅是建筑设计或者景观设计上的必要要求,更加体现医院对病人的人性关怀。 三.讨论 总之,在医院的园林景观中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个别特定的环境外,减少硬质空间所占比例。尽可能利用多的空间创造出适宜的、舒适、安静的工作和疗养的环境。植物搭配上,要精心选择树种,因地制宜,也要运用好每种植物除了美化环境以外的其他功能,例如抗污染功能、净化空气功能、药用功能。另外,在中国,康复性景观设计还属于新鲜事物,人们对医疗园林的意识比较淡薄,自然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而医院作为康复性景观的主要载体区域,其景观更加应该得到更好的改造与优化,对现有的医院景观进行合理改造,总结经验,对拟建的医院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除此以外,还要增强群众的健康和环境意识,认同“景观”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美好的康复性景观还是医院给予病人的最佳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对病人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它是医疗人员给病人除治疗药物外最好的精神良药,它鼓励每一位病人勇敢的同病魔作斗争,顽强地生存。 作者:吴智婕 唐贤巩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院户外空间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一医院户外园林景观的健康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医院不再是单纯的治疗基地,而是逐渐演化为集治病与修养为一体的综合场所。医院内部的景观设计绝不仅仅是为了环境的美观,更重要的其实是基于景观基础上的辅助疗养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对患者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1.景观自然属性与医院之间的环境 跳跃医院是一种人工营造的专门用来治疗疾病的场所,患者到医院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身体和进行相应的治疗,因此治病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医院的根本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医疗组织开始认识到用治病来概括医学的目的是不准确的,医院存在的目的不应该是治病,而是维护患者健康,这就将医院的性质进行了一个转变,而绿色景观的布置正是为了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绿色景观可以和医院的单调氛围形成一种环境差,从而给患者更加愉悦的心情。比如,当住院患者从华西医院的病房内往外看时,可以观赏到自然的清水绿树,缓解患病期间的不佳心情。 2.医院户外空间布局形式提高互动性 医院的自然景观不仅可供观赏之用,更重要的意义是它能促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自然之中,呼吸新鲜的空气并适当运动。就如春天来临时人们总是喜欢外出踏青,久处医院的患者也希望在治疗之余能够到花园中散步,感受自然的气息,这一举动不仅可以舒缓心情,更能增加患者的活动量,促进身体机能的更快恢复。成都市华西医院在建院规划时,将医院腹地专门划定为医疗绿地,使得患者能够在就诊之余受自然气息感染,放松心情。可想而知,患者在高楼林立的环境下,走进绿化区域稍作停留或是散步,将会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对健康有益无害。 3.景观植物产生大量负离子有益健康 现代研究已经表明,负离子这一物质能够与人类的皮肤和呼吸道发生反应,起到平衡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的作用。医院中充满了各种电子检测仪器,在给患者带来精密检测结果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都有一定的损害。此外,医院空气中还悬浮着大量的阳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进行干扰,从而容易导致头晕目眩等症状。绿色自然景观的布置则正好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与医院空气中存在的电磁辐射和阳离子发生中和作用,从而缓解医护人员疲劳,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二医院户外景观规划原则 医院户外园林景观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布置园林景观时,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求实现最大的健康效益。 1.与自然生态相协调 《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对自身的种种认识,最开始都是以自然为基础的,而每一地区的自然生态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若破坏生态来改造景观,则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华西医院的景观布局中,就充分考虑了成都市的生态特点,考虑到成都夏季湿热的气候,华西医院在第一和第三住院楼之间设计了常绿廊架,廊架周围还布置有小卖部、休闲茶座等,充分顾及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使得他们能在炎炎夏日之中,还能感受到清风徐来的款款凉意。 2.充分贴合病人的官能感受 医院户外景观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通常是不同植物、不同结构之间的配合和转换,以给人营营造出最美的官能感受。华西医院就是基于这里理论,将医院绿地划分为入口功能园、景观功能园和核心景观园三个部分,其景观布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景色逐步深化,给人的感官刺激也逐步增强,充分营造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此外,在具体的植物分配时,又结合了点线面三者合一以及孤植与群植相穿插的特点,位于绿地中心的生命广场有一颗硕大的黄葛树,枝干发达,树叶茂盛,是周围小环境圈中的一大亮点,且成为患者及家属避阳乘凉的好去处。 3.安全和疗养性能 考虑医院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给人的环境美感,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安全和健康的原则,选择不易发生病虫害、不易引起过敏症状且气味怡人的植物,此外,还应考量植物的杀菌效果,尽可能地选择能够释放出杀菌素的植物如松柏、冷杉等,以杀灭容易附着的各种真菌、细菌,降低患者感染率。此外,就是植物的保健作用。在华西医院就专门建有大片的保健林,种植大的乔木,寓意丰富且集安全性、经济型和休闲性、保健性为一体,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户外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环境美化,其基于景观基础上的辅助疗养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对患者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跳跃性、空间布局以及释放大量负离子等层面。因此,在进行医院户外景观规划时,要尊重自然生态原则,充分贴合病人的官能感受,并实现安全性和疗养性能的最大化。 作者:李颖 王方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庭院式空间在医院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把庭院式空间设计手法融入到医院景观设计中,通过对医院庭院空间的功能进行分析,总结中国传统庭院空间的造园手法,分析医院的广场型庭院、游赏型庭院在空间分隔、空间渗透等方面空间设计手法,以期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尺度宜人、安全感强的医院外部环境空间。 关键词:庭院式;医院景观;空间设计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庭院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空间形态,其文化精髓与情怀在中国传统造园理念中根深蒂固,它的空间围合形式和空间构成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国人的生活起居习惯。庭院空间所具有的内向、自然、安静的气质正好与医院的休养生息氛围相契合,小巧精致的庭院给人强烈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温馨舒适的氛围、尺度怡人的空间,让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能得到极大的心理安抚,从而为患者的康复休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1医院庭院空间的功能作用 1.1对自然的需要 医院是一个让人感到不安和紧张的特殊空间,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心理作用,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康复理论指出:患者能通过欣赏自然景色有效缓解在医院产生的不良情绪,不管是患者或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庭院中得到放松和安抚。庭院深受国人喜爱,因为庭院让人倍感安静、亲切与踏实,即便只是对它凝望,也会感觉放松,从而使患者由病痛的刺激转化为内心的平和,促进健康。通过庭院式空间的设计手法,在有限的医院绿地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使患者感受到无限的自然环境。 1.2对休息的需要 医院绿地的主要使用人群为患者、探访人员、工作人员,这3类人群在医院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室内活动都是紧张与匆促的,心理压力巨大,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室外空间得到放松与休息、闭目养神、放空身心。庭院是一个围合的空间,在围合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外向封闭、内向开放的二元性,这就形成了庭院作为休息空间的基础,这类空间相对静止宁静,可提供小规模的交往活动、休憩、交谈、思索等。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围合特性所具有的归属感、向心性等特性,结合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营造让人愿意驻足交谈、休息、静坐、沉思的休息空间。 1.3具有心理暗示作用 研究表明,患者更喜欢自己所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因此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医院环境中,明确、正面的园林构图、雕塑、植物等可以抚慰患者的心理。如台湾的悲伤疗愈花园,则是以隐喻的元素与设计手法对悲伤进行有益的疏导,花园中有1条蜿蜒的河流、泪痕雕塑等传达悲伤的信息,强调悲伤的权利,经过洗涤、沉淀、过滤而迈向和解。类似这样的隐喻将情感与实物联系起来,使得心理可以通过媒介被认识,从而得到治愈。 2传统庭院空间的启示 2.1整体原则 在传统庭院中,各建筑单体与庭院是有机整体而非各自独立于其他之外,也就是说在设计中,庭院空间不是建筑物建成之后的附加空间,而是在设计之初将其作为存在的模型而与其他的空间进行组织[1],凸显庭院空间的场所精神。 2.2围合原则 围合是指空间运用适度的方式加以限定,从而使空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围合的形态上可分为有形围合与无形围合,有形围合即是通过墙、顶等可见的物质手段进行界定;而无形围合则是让人在意识上对空间进行界定,这种空间模糊而含蓄,空间的渗透性较强[1]。空间的比例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围合因素,传统庭院空间正是以这种宜人的尺度展示其自身的空间魅力。 2.3路径原则 传统庭院讲究“曲径通幽”的含蓄与内敛,具体表现手法因地制宜,如可以在围合空间的界面再增加一个层次的界面,使其这个新增的空间成为环绕的对象;重新植入遮挡式通透的“墙体”,使空间层次增加;或者通过限制人从空间中部穿越,视线都是可见的,想要到达对面的空间只能环绕而行,以此让路径迂回曲折,空间层次丰富。 3医院庭院式空间的组织手法 3.1广场型庭院空间 这种类型的庭院一般位于建筑的前方,往往是医院的人流聚散中心,空间宽敞,尺度较大。如医院门口门诊大楼前的空间,此类空间的内外沟通性和开放性得到充分发展。医院入口及门诊大楼的广场型庭院空间是人群接触最多的场所,一般与城市街道相连,与医院入口紧密相接,因此首先要考虑便捷、安全的交通,然后为使用者提供休息设施,缓解其就医情绪、等待化验结果等以及医院的形象展示。设计要点:以开敞型空间为主,适当的分隔空间以增加其层次,如可分隔人流集散广场、休息区域以及道路等。在庭院中心区域应视线畅通,视线的尽端可对准建筑中轴线,在视线轴上可设置雕塑、景石等烘托医院的文化、理念,在建筑中轴线上布置小品来实现对景、框景等空间艺术手法;可采用休息坐凳、台阶或不同的地面铺装来对空间进行分隔,竖向围合不能过高,保证庭院的向心性;也可以利用树池、坐凳等园林小品连续有节奏的布置,创造一系列的连带空间构图,增加空间的韵律感;在该庭院的外围则可利用高大的植物对墙基、车行道或地下车库等进行视线屏障;在建筑檐下与庭院相接的位置,则应留出视线余地,并且使庭院该观赏面连续,活动与视线能穿过庭院,空间相互渗透。 3.2游赏型庭院空间 这类型的庭院空间一般由单体建筑物围合而成,尺度不大,空间比广场型庭院空间封闭,在住院部、医技楼等建筑都有可能存在这种类型的庭院。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不朝向这里,机动车不能进入,人流量小,庭院内部较安静,界面连续性强,气氛较自由、宽松。这种类型的庭院空间主要为住院部患者、探访人员、工作人员提供一处亲近自然、交往、静思的空间。设计要点:对空间进行分隔,形成小尺度的宜人空间,可利用树丛、廊架、小品、山石等分隔成不同交往类型的空间,在此庭院中,对空间的分隔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与需求。在庭院的某处要有1个较开敞的空间,形成“中心”,对其他空间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也满足小规模人群聚集的需求;在该“中心”空间周边分隔各个不同尺度、不同围合程度的小空间,通过路径对这些空间进行连接,避免单一的串联,以环绕、中部穿越或限制同行等增加游览的趣味性。游赏型庭院空间要避免围合各个独立的小空间,要注意空间的渗透。如侧界面上可以有较多的开口,立面剧烈变化,使活动和视线可以穿过,减弱空间的封闭感,或者通过底界面(绿化、铺装、水体等)向外部延伸,有时可以把建筑侧界面用玻璃幕墙,使庭院空间与建筑空间、外部空间发生联系和渗透,庭院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包含。整个庭院可以采用暗喻手法,使空间联系统一。此外,传统庭院空间所采用的对景、借景、框景都可以使空间相互渗透。患者或医护人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中,但又不形成郁闭、堵塞的感觉,让空间拥有充足的内容和结构,能够占据大脑足够长的时间,使人集中注意力的状态能得到放松与休息[2]。在对医院庭院空间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依据医院外部环境的设计原则,如安全性、可达性、控制性等,患者在使用户外空间时拥有选择权,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环境,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3]。因此,空间设计要避免繁琐、复杂,路径不能太过迂回,患者最好在庭院外部就能对庭院的整体方向有较好的感知,自主选择并顺利到达想要去的空间。 4结语 庭院,从语言文化角度来看,庭院文化蕴含着家庭的内涵与情感,舒适、美观、符合人文精神追求的空间是庭院的本质。医院空间的庭院化是景观人性化的具体表现,合理宜人的空间设计不仅能满足患者康复、休养、保健的需要,也注入了情感因素,柔化医院严肃、冷漠的氛围。庭院化医院景观是继园艺疗法、康复景观又一发展的趋势之一。 作者:谢小菲 单位:怀化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有关医院外部景观设计思考及浅见 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相信生机勃勃的植物与优美宜人的花园对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起源于僧院制度的东西方医院尽管在形式上大相径庭,却同样追求病体的治愈与精神的提升。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院管理者与设计者开始更多地关注购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构筑现代化的医疗建筑,以此来减少疾病的感染几率和提高医疗效率,花园等医院的外部景观则成为难得一见的便利设施。对于很多综合医院而言,虽然它们往往占据了城市的中心地段,享有便利的交通,却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挑战:寸土寸金的经济压力、嘈杂的治疗环境、更高医疗质量的市场需求、吸引保留优秀员工的软性要求等。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只是简单地观赏特定形式的自然和花园景观就可以在5min,甚至更少的时间内明显改善患者的压力状况,而若在更长的时间内甚至还可以提高医疗效果,如减少止痛药的摄入量和减少住院期[1]。正如近代护理开创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所说的,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的力量来治病。此外,有助于康复的、宜人的自然风光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品质形象。 1案例分析 江苏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也称作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红十字医院,其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设诊疗所。医院目前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省医疗、教学和科研3项中心任务。医院占地8.04万m2,现有建筑面积15.2万m2,其中医疗业务用房12.8万m2,医院设病床1850张,年门急诊量217万人次,年住院4.2万人次,年手术2.5万台次。 1.1区位环境分析 1.1.1区位。人民医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南部,靠近鼓楼、白下、玄武与建邺4个行政区的交接点。如果将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文化氛围浓厚的鼓楼广场周边和新城河西三地相连,医院正位于此三角区域的中间。与人民医院一样,多数综合医院都选择在较为靠近市区和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的位置建院。一些历史较长的医院,如鼓楼医院更是在城市扩张建设中被推到了城市的中心地区。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是一个人口近千万的大型城市,“城市热岛”是气候的显著特征。炎热的天气不仅容易导致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等症状,而且易诱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更有甚者可能诱发肺炎呼吸衰竭等[2]。医院既不能放弃良好的区位,又不能限制病人的康复活动,同时还要提供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因此设计精美的小花园等外部空间以丰富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成为综合医院造景的首选。 1.1.2街道交通。人民医院位于广州路西段,坐北朝南,正对广州路。医院周围南北向道路分别有虎踞关、拉萨路和宁海路,院前交通岗多辆公交线路分别通向市中心、重要交通转乘点和河西新城。医院便利的交通和巨大的影响力使得该区域车水马龙,交通负担繁重。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规定,综合医院宜选择交通方便,面临2条城市道路的基地。据调查,南京市的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均交通方便、紧邻城市道路,然而这也意味着医院暴露于城市噪声中。据1995年对46个城市的监测,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等效声级范围为67.6~74.6dB(A),平均等效声级(长度加权)为71.5dB(A),而当噪声强度超过70dB(A)时,人们就会产生头昏、头痛、精神衰弱、高血压等病症[3]。由此可见,一方面医院周边的噪声需要遵循严格的等级限定,同时医院自身也应建造绿化带以减噪消声,为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提供安静的修养和工作空间。 1.2地形 与大多数医院不同,人民医院的地形并不平坦。医院所在位置的地形与邻近的清凉山公园的地形一脉相承,即位于清凉山的山麓上。由医院入口直到最北端,地形一路抬高,即使南端与街道也有10m左右的高差。对此,设计师利用一个螺旋上升的入口同时完成了克服内外高差和车辆分流的任务,使一部分车辆可以由广州路直接开进医院内部,也可以通过转盘的另一个方向进入地下停车场。综合医院的地形应该力求规整、无障碍,院内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以方便患者步行和车行需要。有时由于室内外存在较大的高差,可将坡道与阶梯并设,使老人方便选择,同时考虑到轮椅的使用,坡度不应大于1/12,即不超过4.5°,且应设置扶手[4]。 1.3交通组织 人民医院的交通状况并不乐观,出入口易拥堵。值得借鉴的是,医院特地为车辆开辟了入口和出口,并有专人导车。宽敞的院内道路使车辆可以无障碍行驶,各个建筑楼下均另设有地面停车场或停车位。此外,在门急诊楼的南边,还设有侧门及一个停车场,场中只停有几辆医用车辆和救护车,并不允许其他车辆停靠。由于院内仅有一个车辆出口,且与入口距离过近,因此每到就诊高峰,车辆就会在出口处及广州路上形成积压。除此之外,由于有些出入口较小,又是人车合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适当增加出入口,或将其扩大。值得一提的是,场地主轴上的各个建筑均用封闭式空中廊道相连,不仅有效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与精力,为各种紧急状况提供了快速的无障碍通道,也从建筑内部淡化了地形的高差。 1.4绿化组织 国家要求各单位的绿化面积达到或超过占地面积的25%,这是单位绿化达标的基本要求。对于像人民医院这样建造在市区内的医院来说,真可谓“寸土寸金”,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建筑占地面积的扩张,有限的可绿化面积减少。人民医院通过各种垂直绿化,一方面柔化了地形留下的硬质断面,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院内景观。大片的竖向绿化成为医院绿化的一大亮点。设计者利用高差种植高大的常绿乔木,加强的高差为医院营造出安静的氛围。设计者还选用了迎春、云南黄馨等垂挂类植物以及攀爬类藤蔓,即使在秋冬季藤蔓的茎蔓也可以形成独特的美感。绿化是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绿化不但能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还能够柔化环境,丰富空间层次,疏解高密度环境压力,缓解城市生活的枯燥与单调[5]。综合医院一方面要加强竖向绿地的设计,另一方面更应加强细节的设计,而一些建筑边角的模纹花坛不仅缺少生态效益,而且让建筑更显臃肿。考察中遇见一处褐色的老建筑,建筑的阴角处种植有一株高大的白玉兰,白色的玉兰在建筑的衬托下更显洁白,而建筑在玉兰的映衬下逾显古朴。对于位于闹市区的医院来说,更应合理地结合建筑与景观,而非盲目追求绿地面积的大小。 1.5细节分析 1.5.1小花园。这处位于主病房楼后的小花园是医院内为数不多的几处精心设计的休憩场地之一。笔者考察时正有园艺匠人在此进行维护,可见此地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小花园恰好位于楼间通道与地面相交处,蓝色的通道玻璃与这里的郁郁葱葱交相呼应,更显幽静。枝叶交错的乔木、充足的座椅、卵石铺地以及必要的上下台阶,使这里既适合交流,又有利于健身康复(图1)。有限的资料证明,如果花园拥有葱郁的树木、花卉、水域(不湍急的)、和谐一致的自然旋律(鸟鸣、和风、水流)和野生动物(鸟类),它们似乎更能有效地缓解和改善压力,在Cooper-Marcus和Barnes研究的4所医院花园中,那些被提及最多的积极特质是自然的视觉要素,特别是树木、绿地、花卉和水体。被调查者认为这些自然要素与他们心情的平复有图1设计精美的小花园Fig.1Exquisitelydesignedgarden着巨大的关联[1]。此外,开放的、可达性强的和看上去安全的花园更容易受欢迎。此外,花园还应提供足够的共享空间和舒适的座椅。锻炼的病友、等待的家属同样需要交流、休息和欣赏风景,因此花园的每一处视角都应精心设计,如果说大尺度的项目用来定义空间,那么小尺度的空间则用来表现细部[6]。对于员工而言,有一个良好的花园视角也有利于缓解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1.5.2废弃的花园。与小花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年人病楼前一处原本规划优美现被改为地面停车场的花园,停靠的汽车已完全阻挡了原有的坐凳。为老年人特选的长寿树种松柏等也在藤蔓地被的滋生下显出颓败,花园另一角的长廊也成为杂物的存放处,其破败的景象对病人的心理具有强烈的副作用。由于车辆的普及,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停车位都捉襟见肘。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城市停车问题,如美国、日本等对停车问题高度重视,还对此进行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以减少交通拥挤[7]。位于市区的综合医院应考虑建立用地量少的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车库,利用率高的公共停车场,或是生态效益好的花园式停车场。 1.6意见与建议 把艺术和基础设施与活动景观结合到一起,会牵扯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把所有的、未必符合逻辑的组成联系到一起[8],这就是“整合碎片”的理念。在这一总体原则指导下,对综合医院户外景观做出以下归纳与建议。 1.6.1与周边的断点与重接。虽然大多数综合医院位于市区交通繁华地段,但周边也有可利用的自然景观或文化景观。例如人民医院周围就分布着清凉山公园、乌龙潭公园这样环境优美的城市绿地,无论是借景、对景,就人民医院的地形和地理位置来说,都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在种植设计的树种选择上也可以充分参考乌龙潭公园和清凉山公园,不仅能够把握当地适生树种,而且可在整体区域规划上构成绿地的联系与延续。 1.6.2与建筑的分离与补充。“每一株植物都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结构,它还是一种繁衍之道,一种取水的手段,一种采光的策略。”[8]景观应该是对建筑规划的补充与强调,好的景观设计应使建筑熠熠生辉。室外的景观细部与室内的细部相互作用和发生影响,以这种融洽的共生关系为设计基础和依据,使室内外形成良好的过渡,也使屋里的人能够随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9]。 1.6.3多样化的缺失与弥补。对于大多数综合医院,住院人群由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群组成,患病的种类也有很大差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也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平淡的空间、单一的绿化已很难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10]。设计师对景观一如既往的精心设计在场地中体现并成为一种线索,这种精心不在于种类的丰富或景观的复杂,而是对于视点、人体舒适度、光影、季节变化等的考究。 1.6.4人性关怀的欠缺与完善。克罗德•贝尔纳说过:生命不仅仅存在于肌体或外部环境中,而是同时存在于两者中[11]。正如医院所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方针一般,院内景观也应充分考虑患者、探视者和工作者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花坛与草地,开辟适合修养观赏的小场地。建筑的阳台、屋顶,甚至是通道的内部也可适当点缀,虽不至于移步换景,但也不会单调乏味。对于住院部,还可选择种植健生树种营造小型保健林,并点缀适当色叶树种,以明亮的颜色使人心情愉悦。此外,安全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1.6.5景观的延续与维护。任何事物都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人也不例外,因此必须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人类生命的不同阶段,寻找同一工程所蕴含的不同意义[9],景观的延续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这需要院方雇佣专业的园林或园艺工匠来对景观做出实时的调整与改善。另一方面,废弃灯具等基础设施也应及时更换或修理,除了显眼的废弃物和垃圾,其他一些特质也会阻碍康复甚至加重病人的负担,如不和谐的城市或机械干扰声,显著的硬质景观、香烟的烟雾、喧闹的人群、可察觉的危险、含糊抽象的雕塑以及其他具有多种内涵的构筑物。在人民医院的调查中,有一些原先较为成功的设计却因使用率过低而荒芜,这样的绿地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而只能成为绿地率中苍白的数字了。 2结语 对于医院而言,医疗的过程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建筑内、病房里,合理的景观对患者的康复、家属的心情和工作者的工作状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增长,景观也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儿童医院景观设计研究 1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现状 1.1医院室内环境景观分析 目前儿童医院的住院部景观设置极度缺乏。室内的景观设计应营造出适合小患者居住、舒适宜人的效果。生硬的水磨石地面,规则的玻璃窗,基本的儿童扶手均没设置。目前儿童医院的景观环境设计都只局限于把医院当作疾病医治的场所,很少考虑患者的身心特征,即使一些装饰也只是肤浅的设计,没有关注到身心特点的贴心设计。 1.2医院户外景观分析 (1)软、硬铺地比例不合理。医院的硬质铺地面积远远大于软质地面,其中绿地禁止入内,直接导致儿童在人车混杂的道路危险玩耍,患者更无处活动。作者建议不仅要有绿地,还应该配置一定的软质铺地。(2)绿化景观没有体现儿童医院的特征。绿色景观是体现儿童医院服务性质的重要手段。绿化景观设计应满足儿童患者的需求,应修剪或组合成多种喜欢的图案,选择色彩鲜艳的植物,来吸引儿童注意力。 1.3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缺憾的原因 (1)公共活动景观设施方面。注重景观设施的形式,不重视实际效果。停留在二维空间上,为虚拟效果而忽视大环境,不适应患者具体情况,忽略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本质;重视景观设施功能,忽视患者的精神需求;建设重点不只放在功能和硬件设施,也应对患者的需求关注全面;毫无性格的设计,忽视医院特殊性,盲目抄袭和照搬设计案例,导致儿童医院大同小异,失去应具有的特点。 2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儿童年龄小,对所患疾病了解较浅。在感兴趣的环境下,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在好奇心方面,减少恐惧和不安;在装饰方面,使用卡通图,鲜艳色彩,符合儿童好动特点;氛围感观上,亲近温馨,易使患者配合治疗。室内色彩上,心理、生理是视觉对色彩的冲击,景观设计是产生视觉的第一反应药剂。视觉反映传输至大脑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带来生理的不同反映。色彩的生理效应上,在设计中对色彩的搭配运用恰当,对病情起到相辅相成的功效。儿童病房主色调应选择淡雅的颜色,搭配灰颜色的家具、装饰物等,点缀一些绿色景观,避免大面积的单色给患者带来乏味之感。在候诊大厅和门诊大厅应大面积应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使这个人流量最大、最集中、最嘈杂的地方获得协调基调,营造心平气和的氛围;狭长的公共导向空间,多考虑空间中的天花板、墙面和地面之间的颜色关系。大面积绿化植物景观本色的色调适宜室外,点缀景观可选择鲜艳的色彩,从而活跃空间感。灯光的设置,为了凸显柔和安静氛围,运用均匀的暖色灯光,加以部分射灯以及灯箱的小范围运用来点缀重要区域,形成对比增加空间的灵动性。LED装饰墙可以采用局部位置的装饰上,装饰墙面上给儿童提供追踪灯光的游戏,增加趣味空间,减轻压力。内部建筑材质,触觉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儿童活动的公共区域中的、活动设施、家具和装饰品的材料使用上要慎重。最终目的是要使作品安全、美观并达到其功能性。色彩和形式变化要丰富,勿在家具上设计锐利的边角,地胶、木地板等,有利于儿童的安全。标识景观可以美化景观环境,对空间有引导作用。儿童医院的室内功能分区比较复杂,导致流动路线复杂,对医院环境陌生的患者摸不到头脑。最根本办法就是完善标识指示景观系统,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小品景观是空间使用人群的关注点。在儿童医院这样特殊的空间里艺术一定要符合医院的特性和患儿的审美、使用倾向。公共座椅是公共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儿童医院的座椅特殊,要考虑到多种人群的使用,便于成人看护。选择坚固、耐用、不宜变形的材料,增强安全感。背景音乐景观的选择,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消除陪护人的焦躁。在儿童医院,音乐要舒缓,乐曲要柔和。采用轻音乐和钢琴曲,禁止节奏强烈的摇滚和流行音乐。音量不宜过大,可采用由弱渐强的播放形式,播放时间不宜过长。 3室外景观设计策略 3.1丰富绿色景观 在紧张的环境中可以多采用立体模式的绿化景观。例如在室内外可以多采用悬挂式的绿化景观,可以多利用屋顶、天井、室内等,形成屋顶花园、天井花园、室内花园等。景观品种的选择上,宜选择有一定观赏和实用价值花草树木,如:桉树、柏树、桂花、杜鹃等。 3.2趣味性的户外景观 在户外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水体景观,水体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儿童喜欢在水体中嬉戏游玩,消减心理压力。水体要干净,喷速和流速不宜还快,水量不宜过大。在设计是水体景观周围应铺设防滑地砖,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在灯光照明景观,在设计中应当考虑景观中多重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特定的景观效果,使人们主动参与,享受其中的乐趣。卡通形象拉近患儿和医院的距离,适当添加。户外公共设施,要考虑到儿童及看护人员不同的身心特点,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休息要求公共设备。材质宜选用防自然生态的材料以及亲和自然地材料,在结构上应尽量使设计结构简单安全耐用。医院是以小群体形式呆在户外,座椅应该能够尽可能多坐人,而在设计方面应多注意作品的造型和颜色设置。游乐设施的多样性。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年龄及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有针对的设计游戏设施。设计的原则为安全性高,噪音小的游乐设施为宜,使用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利器材料,且每天消毒,以免儿童游戏中造成伤害。 本文作者:林楠于新宁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医院绿地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以“人性化”为设计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作为指导,对淮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绿地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从医院绿地的组成、功能、设计构成以及“人性化”的含义等切入,对各地块进行了详细、合理的景观设计,从空间设计、绿化设计、细部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设计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将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每一处的设计中,以为后期对于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院;绿地;景观设计;人性化 1引言 医院绿地建设从绿化到美化再到康复绿地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如今医院的绿地建设比较注重绿地康复功能并局部引入了园艺疗法,从而营造出一个优雅安静的医院绿地环境,以利于人们治病防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1,2]。人性化医院绿地的引入,在增强医院医疗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增强医院的竞争力。通过对人性化理念下医院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医院绿地的重视,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2研究区概况 淮北市人民医院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淮海西路66号,是淮北市唯一的一家市级综合性医院,淮北地区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的中心。医院先后被授予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等,占地面积约51000 m2。该研究区是一个集对外形象展示、日常办公、病患日常活动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医院绿地景观规划项目。 3设计理念与主题 3.1“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的含义也即为以人为本,医院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场所,其绿地景观的服务对象依旧是人。综合医院面向的人群广,绿地设计要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3]。“天人感应”、“形神合一”是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合理的环境能够调节人的心态,对防病治病以及康复都有利[4]。医院绿地景观要有良好的交通组织、植物配置、休闲场所、多样空间等,改善患者心态情境,更好服务患者。绿地设计要体现“人性化”,从规划、设计、功能、细节上都要展现,例如合理种植树木、藤本及花灌木,交通路线便捷清晰,实用功能与美观功能并重,景观小品尺度适宜和无障碍设计等。 3.2设计主题 该研究区的设计主题是“圆・园・原・援”。 “圆”,是指以圆或圆弧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展示此次设计。“圆”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圆”象征着完整和美好,设计中圆的应用也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设计中主要有圆形广场、圆形花架和一些圆弧形的道路等。 “园”,是指从园林的角度出发,结合医院的特征,将绿地设计成一个美丽的游园,愉悦患者的身心。另外,设计将该医院的绿地主要分成了4个园,结合前面提到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借助语言词汇的妙用来命名,分别取名为倚梅园、百草园、群芳园和绿波园。梅花是淮北的市花,为体现当地人文特征,单独设置了倚梅园来栽植梅花;百草园的取名源于“神农尝百草”,设置百草园种植一些药用植物,在就地取材的基础上能够增加药用常识;群芳园在住院部的楼顶,园中靠木栈道通行,周围栽植各种花木,这里是园艺种植园,对患者进行园艺疗法;绿波园是最大的一个区域,“绿波”既指绿水波痕又指绿色树叶如波浪,里面多种园林小品和植物,满足患者日常活动与享受大自然。 “原”,是指还原自然,以人为本,绿地设计中注重原生态。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都源于自然,只有尊重自然的设计才算得上是“人性化”的设计。在地形设计上,运用原有地形合理设计,因地制宜;在植物选择上,多选用淮北原有树种;在水体设计上,模仿自然的水域,有宽阔水面和蜿蜒溪流,以及做了湿地景观;在道路处理上,用到了大量的木栈道。 “援”,是指对生命的救援、援助,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人性化的医院绿地也能对患者的身心起到援助作用。首先,人性化的医院绿地环境能给患者带来好的心情,本身就是一种援助;其次,体育活动区的健身器材能够帮助患者的身体恢复。 4总体布局与分区 4.1布局构思 在门诊与辅助医疗建筑之间布置了倚梅园,梅花有五瓣,将该园分成5个区域,如图1所示,分别种植垂枝梅系、龙游梅系、直枝梅系、杏梅系和樱李梅系。梅花是淮北的市花,能够体现出地域特征。园中道路为蜿蜒曲线,设置较多的土坡用来障景。百草园位于门诊与传染病房之间,此园没有设置道路穿行,主要为植物群落的组合,在此区域种植一些药用植物和其它乔灌木用以隔离,植物群落的组合要符合人对于美的要求。 群芳园也是园艺种植园,在住院部的楼顶,通过圆形与弧线布置广场与木栈道,周围种植各种花木,进行园艺疗法,让患者体验种植和观赏的乐趣,园中有拉膜亭和花架驻足休息。屋顶花园的产生是由于医院建筑向高层化发展而出现的用以补充室外绿地的场所,体现了对人本能需求的尊重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5]。 绿波园在主入口和住院部的西侧,里面有亭、花架、广场、木栈道、小桥、流水、湿地、山石以及各种乔灌木和花卉,各小品尺度适宜,集聚会、休息、赏景、散步等功能为一体,能体现出“寓原于园”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将原生态在园中有所体现(图2~图4)。 体育锻炼区在住院楼的西侧出入口,方便患者出门锻炼,又与休息区分开,互不干扰。四周也用植物进行围合,创造一个绿色、有氧的活动场所。考虑到患者锻炼后的休息,设置了一些木质座椅,避免因过多石材带来的“冰凉”感。 在主入口与门诊楼之间,设置了大面积的铺装和一个喷泉景墙水池与植物结合的景观,在辅助医疗楼和住院楼前也作了圆形铺装。设计中的广场、花架和游园道路等形态多为圆形或圆弧,体现了主题中“寓园于圆”的设计手法。 4.2景观功能分区 在人性化的理念下将医院绿地分为:人流集散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滨水景观区、安静休息区和绿化种植区。 4.2.1人流集散区 人流集散区主要是指主入口广场和各区域入口及小型广场,综合考虑了人流量的大小,确保交通便利。 4.2.2静态活动区 静态活动区包括了倚梅园、群芳园(即屋顶花园)以及绿波园中大片绿地,这些是相对安静的路段,可以给患者提供散步等活动空间。 4.2.3动态活动区 动态活动区主要指住院楼西侧入口门前的体育活动区。这里主要提供了健身器材,供患者强健筋骨,在周围设置了一些座椅以供休息。 4.2.4滨水景观区 滨水景观区包括了远心亭、小桥、湿地和临水碎石铺装以及花畦。远心亭坐落在水边,在亭中休息时可以观赏岸边的山石和云南黄馨、夏季盛开的荷花以及周边众花木;“小桥流水人家”有着诗的韵味,小桥不仅在通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还能给人以美感;小桥北侧的湿地景观也会引人驻足流连,湿地上方通着木栈道,水中栽植许多水生花卉,盛开时也是一景;碎石铺装本就有着一定美感,临水而设更能较多的欣赏水景;花畦中有着不同的花,与水中倒影相辉映更能让人陶醉。 4.2.5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主要是指群芳园尽头的拉膜亭和绿波园的圆形花架围成的区域。安静休息区是围绕着静来展现,同时还要考虑遮荫的要求。 5具体景观设计 5.1软质景观设计 软质景观主要包括水体景观和植物景观。 5.1.1水体 水体在景观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设计中,结合原生态的主题,运用了自然式的水体和生态驳岸处理。植物根据河岸线空间的走势,形成了一条自然的生态通道。出于人性化的理念和医院特殊的环境,不能栽植垂柳这种带有飞絮的植物,在岸边用了云南黄馨做绿化。水体周围布置了较多的园林小品,亭、小桥、山石、木栈道、生态湿地等都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植物与水的结合能使环境变成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也符合使用者的亲水心理[6]。 5.1.2植物 在人性化的理念下,设计中主要运用了淮北市的市树银杏和国槐以及一些其他常见树种,植物配置上注重了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乔灌草以及藤本的运用。在医院的植物配置上要注重治疗、保健以及精神安慰的作用[7]。医院的外围和行道树多运用了银杏和具有强杀菌力的香樟等,在进行植物群落布置时注重乔灌草的搭配以展现层次性,不仅满足了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在嗅觉上有所体现,给人以多重享受。 5.2硬质景观设计 设计中的硬质景观包括步行环境、景观设施、活动场所、车辆停放处4大部分。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铺装有着简约、自然、接地气的特点;小桥有一定的坡度,但坡度较小,设计中也考虑到了无障碍设计;水岸布置时,临水面设置了木栏杆防止落水;屋顶花园在考虑安全的基础上,在周围布置了一圈围栏;照明设施有路灯、草坪灯等。 6结语 在现代医院的规划设计中,绿地功能的重要性已变得日益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变得深入人心,将建筑与绿地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将人性化的理念植入设计,使医院的功能在生理及心理意义上得到更好的体现。当前医学环境追求与整体医学模式的相适应,寻求医疗技术与情感的平衡,所以在人性化的理念下进行医院绿地设计时,首先要以人为本,紧扣时代的脉搏,结合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不断创新发展,实现更好、更美的“绿色医院”环境。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疗养型花园式医院景观设计探索与实践 【摘要】通过对中医院室外活动空间的需求以及其景观环境的特征的分析,提出现代医疗空间在设计上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打造一个充分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的疗养型花园式景观的理念。文章结合广西柳州中医院东院景观设计进一步阐述为特殊“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行为、心理及精神支持的疗养型花园式医院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医院;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国内医院建设迎来新的高潮。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根据中医院住院病人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40~59中年和80以上高龄住院病人构成比逐年增加,基于这些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衰老人群等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中医院的服务功能更加凸显。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的花园景观,让优美的景观服务于这一特定的人群,营造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1.理念阐述 医院的环境作为一类特殊的功能空间,是由建筑、景观以及其中活动的人群所构成的整体,优美、健康、积极的环境能满足患者感官的愉悦,并能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削减压力、放松身心,进而能够促使其康复。医院景观设计的核心应该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要,应以特殊使用者为中心,为其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恢复提供支持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场所的景观设计,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之于患者的意义就更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使景观空间蕴含着的总体特征和气氛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力求使患者在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能始终保持平和、轻松、愉悦的心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医疗效果。1 2设计因子 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离不开合理的设计,总结出“康复性空间”、“色彩因子”、“环境因子”、“植物因子”是疗养型户外空间能否具备缓解压力特质重要的影响因子。这也是要设计出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 2.1康复性空间 将医院户外空间环境设计成医院康复设施与医院休闲场所的综合体,成其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医疗花园”。 面向医院人群开放,创造符合医院病患及康复者的特点,设置康复路径、廊架、百草园、喷泉、雕塑、花径、康复器械等设施。营造多功能的户外空间可放松人身心、促进康复的整体环境氛围,营造积极向上、轻松、优美的娱乐和休闲空间气氛。 2.2色彩因子 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是色彩刺激视觉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视觉刺激强烈的色彩往往使人疲劳,反之则容易使人舒适(胡彦清2011)。 注重植物的色彩及铺装色彩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针对性地应用于医院景观中。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 运用不同深浅与色彩倾向的绿色植物,进行和谐色彩组合,给人柔和宁静的感受。不同色彩的植物和群体植物景观带来不同的视觉剌激和不同的生理反应;良好的植物搭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如人体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显著降低,人体活力水平升高。与黄色花和红色花相比,蓝色、白色和粉红色花能更有效地使人体放松,并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度。绿色和紫色植物群落景观更能有助于人体放松以及缓解焦虑、愤怒和疲劳感,如观叶植物中的常春藤和鹅掌柴比绿萝、彩叶草、和花叶万年青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放松身体和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黄色秋叶植物景观在帮助人体放松,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2.3环境因子 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是风、光、气流都比较舒适宜人的环境,它可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环境可以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吸引更多患者进入户外空间。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场所,它组成复杂,科室繁多,患者尤其是门诊患者对于医院空间的位置、路径不清楚;要求医院的标识系统都要简明、连续、规律,规划路径要有序、易识别。规划合理的交通,这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也有利于空间划分和人流物流规律有序。 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这样也有利于吸引人群到户外去。能够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但他们都有需要被尊重、独立自主的心理特性。医院庭院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的地。让患者切身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增加生活的信心。 功能空间具备专业分类的特征,依照病患类型不同开辟不同的户外空间。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营造空间,尤其注重儿童及老人的使用性。并保障其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满足他们对户外空间的身心需要为最终目标。 2.4植物因子 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到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善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空气。 保健型园林植物的应用,这类植物除构成优美的景观外、同时还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的有益。这类植物具有防病、缓解、抑制或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保健植物的分类多是根据人类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味觉类五种类型。还可根据植物医疗功效分为杀菌抑菌类、调节神经类和辅助心血管类以及药用观赏植物、观赏型芳香植物等种类。 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有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如松科、木兰科、忍冬科、桑 科、桃金娘科等许多植物散发的气体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2 这些植物都可以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3.设计解析 3.1景观规划 柳州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柳州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之一。位于柳州市双拥路东侧,四面均与城市规划道路相邻,基地北侧为城市绿地,东侧隔城市道路与山体相望,生态环境优美。项目规划总用地而积73537. 05平米,场地内局部高差较大,场地外山地景观优美。 建筑为传统“合院”形式,场地独特的坡地生态环境,共同形成景观设计的良好基底。遵循最小土方量原则,对基地进行塑造,营造自然山水环境与适宜地形的台地和坡地花园。 根据场地特征,对基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分为静湖生态区和康复疗养区、入口广场区、内庭院区域、屋顶康复花园区,可供医护人员及患者休憩与游玩。在场地北侧保留原有山体,起到隔离噪音和生态过滤的作用。 3.2景观功能区的分布: 3.3风格定位: 遵循建筑“简中式”的简洁明快风格及多功能的医疗建筑性格特征,园林设计充分结合自然,依托自然环境营造功能合理、健康舒适、优美的“简中式”环境空间意境。达到建筑、环境、人的完美和谐。通过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设计,营造中医特色文化氛围。宣传、教化、将中医文化发扬并传承下去。 3.4设计理念 针对医院的特殊人群营造景观氛围及功能要求,空间清晰明朗,开阔简洁,功能性较强,充满阳光感,适合患者使用。 区别于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特点;在入口广场及其他休息等候区域展示中医文化。以中药百草等元素,展示中草药科普知识,给人们在休闲休憩的同时普及中草药常识。 在设计之初整体考虑设计美观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控制成本,体现高科技、绿色生态元素。 植物设计采用比较自然的方式,运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保健功能的以及观赏型中草药植物,体现医院特有的中医文化和植物氛围,植物配置丰富多样,生机勃勃。 3.5景观设计 3.5.1流线合理的医院门诊及入口空间设计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并对大量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防治保健工作的地方。从使用角度来说,人流量最大的是医院门诊人流。人流时间的分布集中,受病发率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门诊人流在时间分布上出现不均衡性。如在一年中门诊高峰多出现在6,7,8月,在一周中每周一的人流最多,而且多集中在上午8--11时;3 人群类型多样,在门诊人流中,有病人,健康人;儿童,成年人;传染病人与非传染病人,在院停留时间为平均146分钟,其中医生直接诊断时间仅占滞留时间的7.5%一16.5%,等候时间占全程时间的2/3。4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医院主入口广场的设计是整个医院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人流交叉的密集区,需要合理的规划车流,人流、开辟舒适的室外等候空间。明晰的交通流线、通畅的视线、较易识别的指示系统尤为重要。统一的空间序列,方块的绿地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在有序的空间序列中使人们感到安全、舒适的,并设计足够的相互不干扰的室外等待休息区。 柳州夏季比较炎热,遮荫与降温非常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设计形式。遮阳的长廊,开阔的主入口广场空间,视线通透,方向感明确,广场通过分割成块状的绿地,并种植广场树,每棵广场树为一个单元为病患提供休息等待的空间,形成多个互不干扰的活动圈。 3.5.2住院部周围空间环境---康复花园 住院部室外空间人的活动类型,以放松休息、散步或小憩、运动健身为主,主要的活动人群为住院的患者和少量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分类,以呼吸道、肠道、心血管、肿瘤居多,住院部外部空间的特点: 1. 良好的视觉,即在屋内就能观赏到良好的景观,窗前有景。 2. 良好的可达性,近距离就可以参与室外活动。 3. 康复训练的需要,必要的康复器械、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4. 主要游线无障碍,而且有扶手等辅助运动设施。 5. 公共交流的区域,相互的交流促进病情的痊愈。 6. 不受外部干扰的私密的活动区,有利于静养。 7. 自信心的恢复,积极的环境空间对人情绪的调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3.5.3静湖(平台、湿地、雕塑、景墙、湖心亭、丘园) 运用柳州多雨的特征,在整个区域中低洼的地带设置约1800平米的人工湖,可以调蓄雨水、减少径流;运用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软化湖边驳岸,增加意趣。同时也为医患人员提供了游憩的空间、也提升了整个片区的环境。湖面位于一期与二期建筑围合形成的绿地花园中心,运用水上平台相互连接,并设置湖心亭,形成整个景观的中心,与避雨方亭形成对景。蓝天、白云、碧湖、荷趣、鱼趣、小鸟、蝴蝶倒影,引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的遐思。 3.5.4屋顶康复花园(花园、休息椅、阳光) 屋顶的利用改善了地面空间小的格局,可以把集约化利用的地面尽量的让位给车流,人流交通,将功能性的花园放到屋顶,是未来设计的趋势。 屋顶花园采用简单绿化的方式,以干净整齐的绿篱,组成简单图案,配合清逸的灌木,油油的、青翠的绿色给人无限的希望,约束的绿篱让人精神振奋,放松的同时勾起回复正常生活的欲望。 3.5.5内庭院(花园、休息椅、阳光) 庭院处于两建筑之间的围合空间,阴凉少阳,运用丛竹、细石砾、耐荫地被等打造成具有简单休憩地的观赏空间。 4 结语 通过对疗养型户外空间设计的探索,尊重病人的心理需求和使用功能,从物理环境到心理环境设计都应体现以“患者”为本的思想,疗养型医院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院绿化,而是一个满足患者需求的活动和空间设计,并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景观营造,进而形成一个集医疗、康复、休闲、文化等多功能的健康服务中心,营造一个富有治愈能力的花园式医院景观环境。 疗养型花园式景观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此类医院景观设计示范,对国内医院环境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病患对于医院的整体评价,对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很多医院的户外空间环境严重落伍,己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外部空间环境能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对促进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改善医院的户外空间环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后医院等医疗场所的户外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建设生态的人性化医疗环境为方向。 关键词: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 1 医院户外空间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医院的户外空间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场所感薄弱,大多数医院的户外空间设计采用一般的绿地设计或大面积的硬质铺地,空间内可停留功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户外空间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局部景观见缝插针无计划。 (3)环境质量差,户外景观设计严重落伍,表现形式单一,植物配置守旧甚至不科学。 (4)道路交通拥挤,医院建筑的交通特点体现在人流量、车流量大,且伴随有较大的物流量,很多医院人车混杂拥挤,缺少有效的交通流线组织[1]。 (5)绿化率不达标,很多医院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内盲目扩建,满足不了医院多绿化、多停车位的基本要求。 2 医院户外景观设计原则 医院的户外空间主要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疗养环境,让患者不论是从视觉还是心理都能获得舒适的感受。因此,在进行医院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舒适原则 医院是一个医护疗养场所,使用者中占最大比重的是患者,户外环境规划应以满足患者人群的需求为目标。各种景观要素的设置都应符合患者的心理和行为要求,使患者放松心情、身心舒适。 2.2生态原则 医院是一个特殊服务场所,担负着医疗救治的重大责任,因此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同时,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带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合理的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更能改变医院小气候,对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和净化室外空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美观原则 医学研究表明,缤纷的色彩和优美的户外环境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冷色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有刺激肾上腺、胸腺和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2]。 2.4可达原则 患者大多在生理上会有行动不便或体力不济的特点,很少有户外活动,很多时候只能在病房中观赏窗外的风景。医院户外空间的景观设计要考虑这些患者的需求,在设计时尽量做到从病房中也能观赏到外面不同的景色。有的患者会坐轮椅外出,医院应有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或陪护人员都能轻松的出入。 3 医院户外空间整体性景观设计 3.1总体布局 医院由多个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不同部分对环境的要求会有所不同。如入口区域与城市道路相连,设计时不仅与应城市气质相协调,也要凸现医院自身严肃认真和关爱生命的特质。门诊部人流较多,其景观不仅要有美化的作用,更应要有导向功能,起到疏导人流的作用。住院部是医护疗养的地方,周边的环境不仅要有观赏的功能,更要有能满足活动、休息、聊天需求的可停留空间。而其他部门的在布局合理的前提下,也应与建筑风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3.2植物配置 多样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更会带给患者一份身体的放松与心情的愉悦,有利于心理与身体的康复。植物的功能不仅只有这些,它还具有杀菌消毒、净化空气、降风除尘、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减少噪音的作用。科学家曾做过研究,有些树种如桉树、肉桂、柠檬等树体内含有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侧柏、柏木、圆柏、欧洲柏、铅笔柏、雪松、盐肤木、大叶黄杨、七叶树、合欢、刺槐、紫薇、悬铃木、石楠、木槿、广玉兰、枇杷、火棘、麻叶绣球、女贞等具有杀灭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能力。这样能减少病菌的传播和医院中的交叉感染,有效的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不过很多北方地区要渡过漫长的寒冬,绝大多数树木都会落叶休眠[3],所以应加强常绿树种的栽植,增加常绿树种的比例,可以改善冬季萧条的景观。医院这一特殊环境对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尤其在有呼吸系统疾病科室的医院中不宜栽植有飞毛、特殊气味及花粉过敏的植物。 3.3道路设计 道路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性赋予了其重要的使命。设计中,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形,台阶应与无障碍设计相结合,以便于轮椅及老幼病弱者通过,同时道路应该分级别,不同功能的道路应有不同的宽度,以保证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上的满足。医院内还应该有合理的、不同大小的集散场地,尤其在门诊部、候诊处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适宜的集散场地可以缓解患者与陪同人员的焦虑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停车场地是任何场所内都必不可少的,从生态效益角度考虑,为减少停车场对绿地面积的占用,可考虑采用嵌草铺装的生态停车场,或设置地下停车场等方式。 3.4水体设计 象征着生命源泉的水,在医疗场所的景观设计中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状态的水体能带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静态的水池中鱼儿游弋和片片的睡莲会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而动态的喷泉、瀑布等则给人以活力和生命律动的感觉,水体的存在对平复患者情绪和传达积极态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水体还能产生和挥发负氧离子,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有很好的改善微环境的作用。 3.5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重要的景观要素,如廊架、雕塑、座椅、景石、路灯、指示牌等。在医院景观中,造型积极向上的雕塑和励志的标语牌等都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为患者传递了信心和力量。座椅等休憩设施也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4],不同材质的座椅有不同的特点,如木质的园椅有很好的观赏性,石凳质朴耐用等,还有座椅的摆放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和人们的心理上的感受。 4 结语 良好的医院户外环境要求医院建设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的感受去设计,应体现舒适、健康并且生态,致力于打造集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中心[5],因此,在医院的环境设计中,无论是道路还绿地,都不应该停留在见缝插绿的无计划阶段,而是需要建设系统的户外景观体系。在医院景观设计中,最应该注重的就是人性化原则,患者是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他们也是弱势群体,对于这类人群必须进行无障碍设计,并且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空间尺度。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做到色彩柔和表面防滑。植物配置要尽量避免种植易使人过敏的植物。人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医院户外空间的景观建设,本着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的原则,不断提升改进,使医院环境对患者的疗养和康复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析云浮市人民医院景观设计 摘要:文章本文从医院使用者对医院户外空间环境的需求出发,通过分析云浮市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工程的总体构思及规划设计,阐明了在可知医院这一特定环境下,景观设计既要考虑美学原则,又要与医疗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同时在景观设计思想、原则、景点布置及植物设计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 关键词:医院景观;云浮市人民医院;景观设计 引言 医院户外景观与人的行为需求相契合是医院景观研究的核心。患者来医院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治疗疾病,一些有活动能力或处于疗养期的患者,有到户外活动的需求,对其自身身体康复有一定作用[1]。此外,病人在医院中希望不免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干扰,而且相对于住院前,病人周围可供交流的人群明显减少,所以他们有强烈的到户外活动、与其他病人交流医院生活及养病经验并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的强烈愿望,和其他病人交流医院生活及养病经验,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对医护人员而言,一个可供病人们交流的户外空间[2],也是可以让他们联系彼此、减轻工作压力的纽带。创造适宜的医院户外景观是令人偷快的,并且有利于提高环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良好的环境不但能使人获得精神审美的满足,也能减轻人们的心里理的压力,增加他们对生活、生命的热爱程度。云浮市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工程位于云浮市云城区罗沙村委分界村东南侧。地块西侧为分界村,东北侧为城市山体。地块交通便利,南侧为80 m环市东路(324国道),是联系云浮市区与周边县市的城市主要干道。针对场地已有优良的自然资源的现状,设计师尝试着在挖掘云浮的地域文化的同时,探索医院自身景观的特征,秉承生态性、艺术性的设计理念,力求将之打造成既能够秉承地域文化的特色性,又能够形成居住环境自身特征特色的花园式医院。 1设计构思与空间布局特点 1.1 设计构思 立意充分体现医院特色,满足医院使用者需求,超前规划,通过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造园文化经验,将当地文化艺术、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安静优雅的园林环境,以点带面,使整个医院户外景观达到既适合于病人恢复身体健康,又有利于医院干部职工居住的效果(图1)。 1.2 空间布局特点 1.2.1 主入口广场区――人工魅力感悟空间 主入口广场位于医院的正南方,是主要车流和人流的聚散场所。主体是由钢筋混凝土板构成,下层是停车场空间,因此不适宜栽种大型的乔木。同时依据心理学中的“初始效应”的原理,医院的入口空间是病人踏入医院领域感受医院整体环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入口采用根据人车分流的流线组织原则,实现了人流和车流的安全性、秩序性。以喷泉水景为主体景观,结合曲水流觞韵律般的LED灯带,既营造了入口景观热烈的景观氛围,同时又体现了现代感。两侧用花坛围合成植物绿化空间,通过微地形的塑造,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塑造了别致、宜人的入口景观(图2)。 1.2.2圆形广场景观区――私语小憩空间 圆形广场 位于医院的中部地区,北、西、南三面是建筑,东面对山,是医院比较大的一块集中绿地。平面构图采用螺旋的构图形式,整个场地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提高了场地的可利用率。中心的树池栽种大型落叶乔木,在平面个上竖向上都起到了控制整个空间的作用,也形成了一个隐蔽的交流休息环境。围绕树池设计了条石矮凳,条石矮凳选择亲切舒适的木材做饰面,同时在广场上放置可移动的桌凳,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活动需求。整个广场的铺装都采用了素雅、防滑材料、素雅的冷色调,如浅灰色的福建青花岗石和森林绿花岗石。在绿化设计上,栽种一些四季花灌木,渲染四时色彩,以大面积草坪为背景,强化绿化气氛和可观赏性。整个空间极具人情味,是人们交流、休闲的理想场所。 1.2.3 中心湖景观区――身心抒怀焦点景观空间 中心湖景观区是整个医院的核心景观区,设计非常重视人与人交流空间的营造。利用传统造园手法堆山理水,塑造山水交融的景观格局。东北角的喷水假山既可以阻挡两山之间的山风,同时延伸了中心湖的水景,扩大了湖区的景观空间。 通过一条流线型的观景廊道,把各景点有机串联起来,两侧花镜夹道,绿树成荫。岸边的养心亭极具岭南建筑特色,也是整个湖区的视觉交点焦点,从湖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欣赏到养心亭的飘逸的风采。而且养心亭也是人们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曲折的木栈道穿梭蜿蜒于繁茂的水生植物之中,野趣横生,曲径通幽,让人仿佛回到了山林郊野的世界,很好的地弱化了医院环境给人的压抑的感觉。 1.2.4 山体景观区――旷野情怀触探空间 山体景观区定义为医院后花园,广场主要以“五禽之戏”石雕为景观元素,结合草坪、景石、绿地以及原有的高低林带,组合成绿化、净化、美化、艺术化的后花园疗养环境。后花园原状山体景观资料良好,沿山体景观设置景亭、栈道、平台等景观元素还给和休憩的景观设施,形成绿化、生态、优美的医院室外环境,是患者休憩、和亲近自然与自然亲近、交流的场所,使患者健康、舒适、利于康复,也能使医疗人员减轻压力,放松心情,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1.2.5运动休闲景观区――融糅动静结合的空间 该区位于医院北侧,以运动以及和休憩为主的,动静分明的绿植景观空间。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其他等的设置运动健身设施,为人们提供了运动健身的场所。富有童趣及关爱主义情愫的鹿雕塑与天然的石材共同形成自然、灵性的美感空间。 1.2.6 滨水景观区――亲水体验空间 沿水岸线设计了一个绿色的条带,在这条绿色的条带上点缀小的公共景观节点,如平台等,形成连续的、水陆交融的、具有现代岭南特色的水景景观游憩带,使整个河道呈现出一种不间断的、富于节奏的、连续的滨河景观风情。河底散置白色鹅卵石,即使是干涸的季节,也能呈现出一种旱汗溪的景观效果。在河道两侧设置了花箱,减弱了河壁单调生硬的感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2.7 内庭院景观区――静思冥想空间 内庭院景观是整个医院设计的一个特色,内庭院空间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原则,是室外景观环境向室内渗透的一种表现手法,可在视觉上保持一种空间的联系。通过植物、景石、富有趣味的石雕的布置,形成意、休憩的庭院环境,抚慰患者的焦虑情绪,让心境心情放松(图3)。 2景观特质与运用手法 2.1实用与便捷兼并兼具: 便捷体现在就医的流行程流线上,表现在患者看病过程中。复杂的交通路线,交错的医院主体建筑会给病患和陪护人员带来极大不便,更加引起烦躁心理[3]。云浮医院主要人流由南侧主入口进入,通过院区东侧的主轴分流主门诊和各分科门诊就诊人流、 入院及探视人流、办公会议人流及清洁物品流线;为方便救护车顺利施救,设计急救快速通道,通过立体交通形成环路,流线清晰独立;污物流线靠近传染病区布置,与其他流线没有交叉重叠现象(图4)。 2.2 融入自然生态: 医院建筑造成的高楼风(聚风效应),、阴影问题,、热岛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医院的主要使用者――患者的身体状况异于普通人健康人。医院的户外环境若依旧是充斥着城市污浊的空气、污染、噪声、紧张的节奏等,不良的小环境,这将不仅给病人带来负面的身体影响,而且也从侧面降低整个医院的档次,竞争力下降[4]。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云浮医院营造了一个自然生态的空间场所,通不同的景观园区,如中心湖景区,、山体景观区,、滨水景观区等,利用以及植物、景石、湖景,雕塑等富有魅力的景观元素形成打造意休憩的生态庭院环境(图5、图6),展现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风情,舒缓减轻病患者因疾病治疗带来的痛苦,改善其疗养和就诊环境,同时给医护人员营造放松轻松心情的工作环境,使医院户外环境变成生态休闲型的后花园环境(图7)。 2.3 舒适宜人的尺度: 云浮医院的景观小品、无障碍设计的处理和选择都从严格遵照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原则,根据,考虑到患者特殊的需求,设计出适合患者活动的设施小品。,同时注意细节处理,不仅为整个环境的营造提供亮点,也能使得医院的使用者感受到真正的人性化。如在设计步道宽度、坡度时,参照了国家关于户外公共场所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要求;地面铺装的设计不仅做到要坚实、平坦,而且接缝处平滑无缝,以防轮椅,、车轮,、手杖嵌入而发生危险;同时在沿途设置牵引装置,供使用轮椅,、医用推床和支架的人进行一些简易地的运动,花床和花台的都设置都在比较高的位置,使病人可不必弯腰即可触及。 2.4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云浮医院不仅提供了令人愉悦的户外康复环境,。同时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设计的具有不同美学特征的园林景观元素通过变化不同的美学特征元素,给人在带来丰富的视觉上产生丰富的艺术感享受,形成心理上对美好生活的产生情感触动,改善人的心理状况。如造就光线美,一个好的光环境,是舒适、亲切和动人的空间,能够吸引病患休憩闲适;质感美,通过材质的质感纹理变化,如细腻、光滑、粗糙、平整等,给观赏者优美特别不同的户外环境感受。 2.5融糅结合当地特色: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方的象征,和文化内涵的魅力所在,把当地独特元素融入到医院户外环境设计中,能给使用者带来宾至如归的感受。云浮医院景观设计中。通过对水景、石雕的运用,将云浮的“南江文化”,“石文化” “禅文化”糅合到园林景观中,不仅丰富了景观姿色色彩,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医院整个户外景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质。 43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应结合病人安全、环境保护、医院美化等要求,以采用本地树种为主,体现生物的多样性,考虑采光、通风、遮荫、防风等不同功能的需要而配置适当的植物[5]。在云浮医院植物景观设计中更多地使用暖色系的植物种类,既可以改变医院一贯冰冷的疗养环境,还可以舒缓病人休养的焦急焦虑情绪。植物配置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选择安全树种要避免选用有刺的植物,避免选用、花粉有毒的植物,避免选用、有飞絮的植物。如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等。 (2)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主,多植一些杀菌力强、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 (3)医院外围的绿地除应选择高大乔木作为防风植物外,还可多选用夏季开花的树木,多选用树形美观、,夏天遮阳、,耐修剪、,能抵抗病虫害、风灾及有害气体的树种。如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木槿Hibiscus syriacus等。 (4)少用或不用花粉较多的或本身产生较多粉粒的植物。 (5)尽量不选用带刺、带毒的植物,以保证病患者的安全。 5 4 结语 一个整洁美丽、温馨舒适的绿色就医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大大受益,而且也可以展现医院的特色风貌。医院户外空间环境是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每天都要体验的环境,也是病患生活、接受医治的环境氛围。它是患者、医护人员、病患家属直接感受和经历的户外空间,良好的户外空间的设计,有利于缓解病人的情绪,加快病人的康复,对医院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置身在其中的医护人员感到愉悦、积极,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医院环境的景观化,必将成为今后医院建设发展的一种趋势。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通过对国内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公共空间景观中各组成要素,立足对病患、探访者、医护人员与它的关系研究,具体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景观设计在现实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1 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现状 1.1 医院室内环境景观分析 目前儿童医院的住院部景观设置极度缺乏,而且现有的空间景观设计更没有考虑到小患者和儿童医院住院部的特殊情况。室内的景观设计应营造出适合小患者居住、舒适宜人的效果。生硬的水磨石地面,规则的玻璃窗,基本的儿童扶手均没设置。目前儿童医院的景观环境设计都只局限于把医院当作疾病医治的场所,很少考虑患者的身心特征,即使一些装饰也只是肤浅的设计,没有关注到身心特点的贴心设计。 1.2 医院户外景观分析 (1)软、硬铺地比例不合理。医院的硬质铺地面积远远大于软质地面,其中绿地禁止入内,直接导致儿童在人车混杂的道路危险玩耍,患者更无处活动。作者建议不仅要有绿地,还应该配置一定的软质铺地。 (2)绿化景观没有体现儿童医院的特征。绿色景观是体现儿童医院服务性质的重要手段。绿化景观设计应满足儿童患者的需求,应修剪或组合成多种喜欢的图案,选择色彩鲜艳的植物,来吸引儿童注意力。 1.3 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缺憾的原因 (1)公共活动景观设施方面。注重景观设施的形式,不重视实际效果。停留在二维空间上,为虚拟效果而忽视大环境,不适应患者具体情况,忽略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本质;重视景观设施功能,忽视患者的精神需求;建设重点不只放在功能和硬件设施,也应对患者的需求关注全面;毫无性格的设计,忽视医院特殊性,盲目抄袭和照搬设计案例,导致儿童医院大同小异,失去应具有的特点。 2 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2.1 细致入微的室内装饰景观 儿童年龄小,对所患疾病了解较浅。在感兴趣的环境下,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在好奇心方面,减少恐惧和不安;在装饰方面,使用卡通图,鲜艳色彩,符合儿童好动特点;氛围感观上,亲近温馨,易使患者配合治疗。室内色彩上,心理、生理是视觉对色彩的冲击,景观设计是产生视觉的第一反应药剂。视觉反映传输至大脑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带来生理的不同反映。色彩的生理效应上,在设计中对色彩的搭配运用恰当,对病情起到相辅相成的功效。儿童病房主色调应选择淡雅的颜色,搭配灰颜色的家具、装饰物等,点缀一些绿色景观,避免大面积的单色给患者带来乏味之感。在候诊大厅和门诊大厅应大面积应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使这个人流量最大、最集中、最嘈杂的地方获得协调基调,营造心平气和的氛围;狭长的公共导向空间,多考虑空间中的天花板、墙面和地面之间的颜色关系。大面积绿化植物景观本色的色调适宜室外,点缀景观可选择鲜艳的色彩,从而活跃空间感。灯光的设置,为了凸显柔和安静氛围,运用均匀的暖色灯光,加以部分射灯以及灯箱的小范围运用来点缀重要区域,形成对比增加空间的灵动性。LED装饰墙可以采用局部位置的装饰上,装饰墙面上给儿童提供追踪灯光的游戏,增加趣味空间,减轻压力。内部建筑材质,触觉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儿童活动的公共区域中的、活动设施、家具和装饰品的材料使用上要慎重。最终目的是要使作品安全、美观并达到其功能性。色彩和形式变化要丰富,勿在家具上设计锐利的边角,地胶、木地板等,有利于儿童的安全。 标识景观可以美化景观环境,对空间有引导作用。儿童医院的室内功能分区比较复杂,导致流动路线复杂,对医院环境陌生的患者摸不到头脑。最根本办法就是完善标识指示景观系统,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 小品景观是空间使用人群的关注点。在儿童医院这样特殊的空间里艺术一定要符合医院的特性和患儿的审美、使用倾向。公共座椅是公共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儿童医院的座椅特殊,要考虑到多种人群的使用,便于成人看护。选择坚固、耐用、不宜变形的材料,增强安全感。背景音乐景观的选择,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消除陪护人的焦躁。在儿童医院,音乐要舒缓,乐曲要柔和。采用轻音乐和钢琴曲,禁止节奏强烈的摇滚和流行音乐。音量不宜过大,可采用由弱渐强的播放形式,播放时间不宜过长。 3 室外景观设计策略 3.1 丰富绿色景观 在紧张的环境中可以多采用立体模式的绿化景观。例如在室内外可以多采用悬挂式的绿化景观,可以多利用屋顶、天井、室内等,形成屋顶花园、天井花园、室内花园等。 景观品种的选择上,宜选择有一定观赏和实用价值花草树木,如:桉树、柏树、桂花、杜鹃等。 3.2 趣味性的户外景观 在户外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水体景观,水体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儿童喜欢在水体中嬉戏游玩,消减心理压力。水体要干净,喷速和流速不宜还快,水量不宜过大。在设计是水体景观周围应铺设防滑地砖,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在灯光照明景观,在设计中应当考虑景观中多重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特定的景观效果,使人们主动参与,享受其中的乐趣。卡通形象拉近患儿和医院的距离,适当添加。 户外公共设施,要考虑到儿童及看护人员不同的身心特点,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休息要求公共设备。材质宜选用防自然生态的材料以及亲和自然地材料,在结构上应尽量使设计结构简单安全耐用。 医院是以小群体形式呆在户外,座椅应该能够尽可能多坐人,而在设计方面应多注意作品的造型和颜色设置。 游乐设施的多样性。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年龄及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有针对的设计游戏设施。设计的原则为安全性高,噪音小的游乐设施为宜,使用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利器材料,且每天消毒,以免儿童游戏中造成伤害。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疗花园——现代医院景观设计方向初探 摘要:本文从医疗花园的定义出发,介绍了医疗花园的分类及医疗花园设计的原则,并以南京市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的景观设计为例,对不同种类的医疗花园在实际中的应用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医疗花园 医院景观 医院的景观设计是医院总体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医疗康复氛围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医院环境设计,是医疗、康复功能的延续;优美的医院环境也是医院文化的突出体现。一个好的医院景观应该跳出纯休闲景观的范畴,而应成为具有一定辅助医疗康复功能的自然环境,成为一处医疗花园。 一、医疗花园的定义 所谓医疗花园,就是在医疗服务场所中导入景观与自然元素,让这些空间与环境软化,促使每位空间的使用者(医护人员、病患、照顾家属等)都能从中获益,进而改善或提升其健康状态。它虽不能治愈外伤,但可以减缓压力,帮助人们的身体达到更为和谐的状态;它能帮助病人实现理想的医疗条件,能为病人提供接受治疗的环境;它能为医护人员提供一方恬静的休憩场所,使其能够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片刻的休息;同时它也能为病人和探视人员提供一个远离医院,更为放松的互动空间。 在美国,医疗花园也称之为康复花园。大约有20%的医院已建有康复花园,而且其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康复花园设计,已成为近30年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类园林设计。美国的芝加哥植物园学院首先创立了“康复花园设计”研究生课程,培训专门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风景园林师。[1] 二、医疗花园的分类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乔安妮(Joanne Westphal)教授根据医疗花园对病人所起作用的作用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他将医疗花园分为5类: 1)医疗花园(Healing gardens):花园为病人提供消极或积极地恢复身体功能的机会,重点强调的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方面或其中一方面,重拾人整体的健康。 2)体验花园(Enabling gardens):花园强调病人(残障人士或老年人)生理上的需求以维持和提高他们的身体条件。通过积极的活动,循序渐进地保持和提高他们的身体状况,强调生命特定的阶段,借助有意义的反思和认知活动来改善精神面貌。 3)冥想花园(Meditative gardens):花园特别的设计在于能使病患个人或群体放松心情静静思考,提供精神集中的焦点,在思考过程中转向内观。在这里,精神和心理的恢复就身体状况来说更为重要。 4)复健花园(Rehabilitative gardens):花园的设计与患者的治疗方案相比目的是达到期望的医疗效果。主要关注身体上的康复,其次才是心理和情感的恢复。 5)疗养花园(Restorative gardens):花园设计的目的是缓解压力,使病人重获动态平衡,关注病人的心理和情感健康,使他们在压力后重新达到身心平衡。[2] 三、医疗花园的设计原则 针对使用者的特殊性要求,医疗花园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景观设计要适合医院环境中使用者的要求,如:铺装选材要求坚实、平坦,沿路设置一些牵引装置,在步道的宽度和坡度上要能满足使用轮椅和医用推床的人的需求,保证他们也能使用并可以进行一些简易的运动。设计抬高的花床和花台,病人不必弯腰即可触及。 2、通达性原则 花园的使用应简单、方便,直接寻路到位,内有环形园路系统和全园无障碍设计的考虑。 3、愉悦原则 植物形态、质感、季节变化和色彩可提供视觉上的刺激,小品的形式和主题应是明确和鼓舞人心的,起到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 4、空间多样性原则 花园里必须有开放的活动空间,创造交流机会,鼓励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同时也需要适宜独处的私密空间,以放松、冥想或进行私下交谈。 5、维护简单原则 花园要平和简洁,易于参与和维护。维护复杂的花园会让患者失去信心,对使用者,特别是身患重病的人产生消极影响。 6、安静的原则 干扰噪声要控制到最低,避开吵闹的街道、有机械噪声的地方,如果不能避免,可以考虑用水声或风铃声来弥补。 7、与自然相连的原则 能够带来绝佳治疗效果的花园必须要有茂盛的植物,还应欣赏到天光云影、水波潋滟,能够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这些和谐的自然景观提示患者生命不息。 四、医疗花园在现代医院景观设计的应用——以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景观设计为例 在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景观设计中,我们尝试着以医疗花园为景观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处为所有使用者服务的、生态的、现代的医院景观环境。 1、项目背景 医院位于仙林大学城灵山风景区北侧,三面环山,内有西横山水库,自然环境优越,外围交通网络便捷。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由基本医疗区、康复疗养区和医学培训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现状条件分析 基地现状高差较大,部分山体植被受损,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山上植被多为人工林,林相单一,缺乏层次和季相变化;基地内除西横山水库外,其余水体景观效果较差。因医院建设对山脚的开挖形成的裸岩急需防护处理;形成的长150余米高3-7米的挡土墙也需要进行美化处理。 3、总体设计 以“细胞”为景观符号,利用现状自然山水条件,沟通现有水系,形成“三山蕴两溪,一水映东林”的绿化景观格局。 4、功能分区 1)基本医疗区 位于基地的北部,景观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主入口广场以规整的几何形线条,淡雅沉稳的石材铺地营造出现代、简洁、开放的环境特征,楼侧景观延续山坡的理念,处理与院内主路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的山体融合在一起。建筑内庭院景观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观为主题,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色叶及开花小乔木及灌木。医生在诊治的间隙,抬头望望窗外,能起到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的作用。 2)康复疗养区 位于基地的西南侧,包括汇景湖和五感园两部分内容。我们着重在这一区域进行了医疗花园的设计尝试。 汇景湖由现状西横山水库改造而成,临湖设计了一处弧形风雨廊,在这里可以欣赏的天光云影、水波潋滟的自然美景。 五感园是设置在康复疗养区内的一系列医疗花园。通过刺激五感(视、听、嗅、触、味觉)来调节人的身体健康。 视觉园——有研究显示,绿色在人视野中占25%则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疲劳,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最适宜。[2]蓝色能让人的精力集中;红色能缓解压力。从康复中心到户外的第一个园子就是视觉园,榉树种植在细胞状抬升的种植池内,林下种植各色开花植物。这里还是一个适合举行小型聚会的场所,探视者与病人一起散步;工作人员在这里吃午餐或开小组会议,这里都是不错的选择。 听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东侧,竹林中设计了几条砂石小径,小径旁是条状的石凳,石凳旁的铺地是青砖,通过两种材质的不同给有视觉残疾的人以提示。坐在这里可以聆听风儿吹过竹叶的沙沙声,不远处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山林中的鸟鸣声,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嗅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侧,选择种植花香、果香或叶香的植物和一些具有治疗功能的芳香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建设降血压、防治感冒、心情愉快等功能区域,患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进入。 触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北侧,在抬升的细胞型花床上,均与地分布着一些木制栅格,每个栅格里种植着不同的植物。具有视力障碍的人可以顺着栅格的引导去触摸其中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不同的质感,如绵毛水苏具有柔软的绒质叶片,玉簪宽大的叶片光滑、革质,并由明显的叶脉……有些植物还具有独特的气味,如迷迭香的浓郁,薄荷的清凉等,还能刺激人的嗅觉。在这里患者可以感知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自然的气息也能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 味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南角,种植一些能为人食用的品种、或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品种,如茶、草莓等,可提供采摘区域,高度要考虑乘坐轮椅的人参与采摘活动的需求。 3)教育培训区 位于基地的西北侧,景观设计主要为来这里学习和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处户外活动、交流的空间。 5)山林生态区 位于基地的东南侧,针对现状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种植三角枫、枫香、黄连木等高大的色叶乔木,丰富山体的季相变化。利用现状截洪沟改造成卵石的叠水溪,将现状的谷地上满植二月兰,配置紫叶李,紫玉兰等开花小乔木,营造出一处紫色岩石园——冥想园。 五、结语 医疗花园不仅仅是一处景观,更是一个治疗的过程。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及科学研究成果,将医疗花园在实践中推广运用,充分发挥其辅助医疗康复功能,使其成为现代医院景观设计新方向。
办公楼设计论文:浅析城市办公楼建筑设计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 摘 要:办公楼作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技术发展的标志,是现代城市发展中常见的建筑类型。本文阐述了生态办公楼的可持续设计的意义,结合某办公楼建筑设计实践,分别对通常办公室内型的办公建筑设计的安全,健康,舒适,经济等一些方面探讨了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设计原则;办公室;建筑 一、城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原则 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隐患比较多,所以,一定要通过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降低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城市办公楼建筑中,提高建筑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可以有效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在较为舒适的办公室环境下,员工可以更好的办公,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提高建筑舒适性的同时,也要保证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可以使建筑环境更加健康,对周围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的环保作用。 办公楼建筑中聚集了很多企业员工,其在办公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与污染,这对周围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提高城市办公楼建筑设计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建筑场地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使办公楼建筑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还要与市政设施相匹配,这样才能使城市办公楼建筑的建设更加和谐,才能尽量避免打扰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办公楼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租赁人的变动问题,要使建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还要增加建筑的功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停车场、实验室、医务室、餐饮厅等功能的设施,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价值,还可以为企业员工日常的办公提供极大的便利性。高层建筑中一般都设有电梯,提高电梯设计的质量,可以为员工节约一定时间,也可以有效的增加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二、现代城市办公楼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 1.集成性 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的构思要充分考虑所有相关的因素。办公楼的建设目的以及维护保养方式等是十分重要的。为确保建筑大楼的竣工和建筑物的维护保养分开,由建设目的出发而做的建筑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要建造高效能的办公楼,在办公楼建筑的整体设计必须在工程师、建筑师、委托人以及业主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下进行。 2.可变性 现代高效能办公室必须适应正常的装修更新,这些装修更新通常是因为出现职员调动、商业变革、经营方重组等情况。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办公楼的运作系统、基础配备、家具设施等都有可能进行更新重组来适应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代的高节奏生活中,必须要保证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能够有良好的可变性,从而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3.舒适安全的办公设计 现代的办公楼建筑环境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员工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在新一代的高效能先进办公室中,关于安全、健康、舒适等问题已经被制定出相关标准列入了建筑设计说明的那个中。比如在如提高空气清新流通性,建筑装修材料的无毒、低污染等方面,均已经被列入建筑说明书以作为一种标准。办公楼的使用舒适度是工作效率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效能办公室的设计可以允许用户进行个性化气候的调节。办公室职员能够在一个令人舒适的、充满感性的办公环境开展工作,其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关于现代城市办公楼的设计 1.办公楼建筑系统设计 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筑系统及其主要的M成部分,它在建筑中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大到办公大楼的停车场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办公大楼照明设计、建筑物外观设计等等各方面,具体来看也包括了地基和下层结构设计、垂直运输设备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等很多细小的节。甚至设备的维护、门窗的保洁工作、安全保卫系统及建筑物标记都属于办公楼系统设计中的一部分,因此在现代办公楼设计当中,必须要全面细致的考虑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办公楼建筑物的质量。 2.办公楼电气系统设计 在办公大楼电气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建筑外壳的电气系统设计及相关槽隙处理,其间包括办公楼电力服务和能源供给、照明系统、紧急电源和保护系统等主要方面,在办公大楼建筑外壳的管道系统中应该着重对压制系统、报警系统和排烟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在日后的使用中埋下安全隐患。其次在办公楼建筑的入口装置、水平或垂直通道及箱体结合物的设计上也应该加以重视,并构建出一套现代办公楼安全系统保护体系,做好公公公保卫、控制侵入检查、入口扫描等安全设计。 3.办公楼的节能设计 现代的办公楼设计需要考虑的一大重点问题就是办公楼的节能设计,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可以通过采用设计可替代能源系统的方式来有效节能,比如使用太阳光和建筑一体的风力和光电池发电,以此来节约电力能源。总而言之,需要在办公楼建筑的节能设计上加以重视。 四、城市办公楼的外部造型设计 城市办公楼建筑与民用住宅建筑不同,应该根据使用单位的职业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主题体现不同的形象特征,由此可见其外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尤为重要,不管确定哪种建筑风格,都对其使用效果和整个城市规划有着一定的影响。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办公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体型是建筑造型艺术处理问题中的矛盾双方,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 1.主与从的构图方法 (一)通过轴线的关系来表达主与从的构图手法。比如以建筑人口为轴线组织平面和空间型体。 (二)使用对比的手法。对比的内容一般有体量之间、线形之间、虚实之间、质感之间以及色彩冷暖、浓淡之间的对比等。 2.采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的手法是建筑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通过体量、线性、质感、虚实色彩冷暖等内容进行对比,使得建筑能够更加的突出个性,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 3.体型组合 体量组合中的主从关系,不仅仅限制于对称的布局,在不对称的体量组合中依旧能够运用体量的大小、高低、粗细、横竖、虚实以及材料的不同质感和色彩的处理手法,来强调其体量组合中的主从关系。(1)对比的手法易产生个性突出,鲜明强烈的形象感;协调的手法易取得相互呼应,调和统一的效果。(2)对比与协调两种手法相互融合,使生动与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完美的在体型形象上展现出来。 4.节奏与韵律 建筑构图中有规律的重复和有组织的变化被称为韵律。使重复与变化变成有节奏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连续的韵律强调有组织排列所产生的韵律感,是通过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的连续和重复出现来实现的。 (二)交错的韵律是指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如体型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疏密等手法,在体型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纵横交错,相互穿插的处理,以创造出丰富的韵律感。各种韵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体型处理中,想要更好地解决建筑型体中的韵律问题,就要做到注意有规律的重复的同时,又要有意识地组织有规律的变化。建筑形式应使用简洁,充满表现力的几何形式,以突显出建筑的时代感与标志性,使用高新技术和现代材料,以增强建筑形式的表现力。使城市的轮廓线从整体上得到丰富,细部要保证质量一流,只有这二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够使建筑语言更好的达到统一,增强建筑的标志性与独创性。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给现代化办公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产品规划到具体设计,再到市场培育,目前仍在摸索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各行业办公楼的使用要求,利用它的一些特征优势,综合考虑环境、交通、景观、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设计出更多既满足不同的企业要求又各具特色的建筑产品,供使用者选择,从而营造节能环保,有益健康的办公环境。 办公楼设计论文:办公楼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方法探索 摘要: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中电气照明是能耗较高的工程。在建筑电气照明工程设计阶段采用一系列节能设计措施,是降低办公建筑照明能耗有效方法之一。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就是在工程设计阶段采用优化设计方案、选用节能设备和器材、采用一些合理和先进的照明设备控制方式来降低办公建筑照明工程运行使用中的能耗。 关键词:办公楼;电气照明;节能;设计 0引言 国家标准《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1.0.2、1.0.3条及其条文说明中指出,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约有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从目前情况分析,这些建筑的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照明方面,共有节约能源50%的潜力。因此“电气照明节能”是一个众人关注的课题,并且这一课题贯穿于电气照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全过程。显然,对于电气照明系统节能控制,应在系统构成的初始阶段即工程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在设计方法上要以节能降耗作为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和终旨。在工程设计中做好电气照明设计方案的优化,正确选用节能设备和器材,对照明设备采用节能控制方式,从而达到电气照明工程的节能目标。 1电气照明设计优化方案 当前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是,在保证电气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照明用电。照明节能主要是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提高质量、优化照明设计等手段达到受益的目的,即节能但不牺牲质量。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各种建筑物的不同功能来确定相应的照明方案,一般分为光照设计和配电设计两部分,而光照设计又分为数量化设计和质量化设计,数量化设计就是根据照明场所的功能和活动要求,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光照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和节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来减少电能损耗。 1.1 天然光的应用据统计,我国白天照明用电占总照明用电的50%以上。利用天然光照明,不仅能节约电能,而且在自然光下工作,人们不易疲劳,可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是未来办公环境的一种发展趋势。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第6.2.3条指出:有条件时,宜利用各种导光和反光装置将天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自然光光导照明系统在多层办公楼中的应用就是很好的案例,这种系统也称光导采光系统,它主要是由采光区域,光导管和漫射区域组成。白天以天然采光为主,当天然光不够时,辅以恒定的人工照明,使窗户射入的天然光和室内的人工照明适当合理地协调,形成良好的照明环境,大大地节约能源。当然自然光照的应用要与建筑其他相关专业共同讨论决定。 1.2 人工光照设计人工光照设计就是确定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按照现行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所规定的功率密度值的要求进行数据化处理计算。根据视觉作业要求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不同场所应有目的地进行照明。同一房间内可分为工作区、交通区、非重要区等,以便在选择照度时区别对待。写字楼内设众多办公室,其中许多是大进深、大开间的办公室。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自然光,避免片面追求形式和不适当选取照度标准以及照明方式,坚持在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照明功率密度值,优先采用分区一般照明方式。要求高照度的场所可设局部照明;在工作位置经常要变动的房间,设法采用灯具位置能调整的灵活的照明方案。国标GB50034-2004采用房间或场所一般照明的照明功率密度作为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并且规定了照明功率密度的现行值和目标值。现行值是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目标值执行日期由主管部门决定。如第6.1.2条为强制性条文,条文规定:普通办公室照度标准值为300lx时,其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不应大于11W/m2,目标值不应大于9W/m2。在此基础上照明设计还需要质量化设计,就是以人的感受为依据,考虑人的视觉和使用的人群、用途、建筑的风格、尽可能多的收集周边环境(所处的环境、重要程度、时间段)等多种因素,在达到照明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节约用电。 1.3 照明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中同一电压等级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两级。变电所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略偏向电源侧,以缩短线路供电距离,减少线路损耗。电力设备无大功率冲击性负荷时,照明和电力宜共用变压器;照明安装功率较大时,宜采用照明专用变压器。应选择低损耗配电变压器。系统除了电能总计量外,还应设置低压分项计量装置。办公楼宜按租户或单位设置电能表。分用户计算电量,有利于节约电能。合理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供给气体放电灯的配电线路宜在线路或灯具内设置电容补偿,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照明三相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应尽量分配平衡,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超过一定值,不仅会使各相电压偏差过大,还会使线路电压损失加大,增加电能损耗。合理选择电力电缆、导线截面。在满足发热、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的条件下,应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其截面,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2节能设备和器材选用方法 2.1 高效节能光源的应用应根据不同工程的使用要求,合理选用高效节能型光源。国标GB50034-2004第3.2.3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白炽灯虽有很多优点,如显色性好,起点简单快捷,调光方便等,但其发光效率太低,不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工程应用中限制并逐步淘汰白炽灯是必然趋势。 2.1.1 荧光灯的选用荧光灯按类型分为直管形、紧凑型和环形等。国标GB50034-2004第3.2.3条规定:高度较低房间,如办公室、教室、会议室及仪表、电子等生产车间宜采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直管形荧光灯选用管径小于或等于26mm的细管径灯管,细管径荧光灯光效更高,更节能、节材,环保。必须选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其光效更高,显色性好(显色指数Ra>80),寿命更长。选用功率较大的灯管,功能性照明场所应选用不小于约1200mm长灯管。除装饰要求特殊外,不应选用600mm长的灯管,这种小灯管耗电要增加35%~40%。对大多数办公室照明场所,宜选用中色温荧光灯。中色温的荧光灯光效比高色温灯更高,也有利节能。紧凑型荧光灯接近点光源,主要用于办公楼、写字楼内装饰要求较高的场所,如会议室、接待室等。紧凑型自镇流荧光灯具有高光效、寿命长、启动快、电耗小的优点,适合于取代白炽灯。无极型荧光灯最主要特点是使用寿命长,主要适用于难以更换光源的场所。 2.1.2 LED光源的选用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其主要特点是:寿命长,有的可大于100000h;光效高,有的可超过150lm/W;无辐射,低功耗,颜色丰富,起点快捷,可调光,耐震动,耐气候性能好,使用安全。目前外型与一般传统灯泡一样的LED灯泡已研制成功,这种可调亮度的灯泡只需要6W的电力,就可取代60W的传统灯泡。大功率LED光源在写字楼等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还限于建筑内楼梯间、走道标志灯、应急疏散标志灯和要求装饰性的厅堂照明等处。LED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光源,随着研发的推进,将会在室内外照明中广泛应用。 2.2 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应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并多选用直接照射型灯具。一般办公室可选用格栅式荧光灯灯具,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可选用带防水保护罩荧光灯灯具,设备间等场所可选用开敞式荧光灯灯具。选择时应按国标GB50034-2004第3.3.2条规定:开敞式荧光灯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75%,保护罩的不应低于65%,格栅式的不应低于60%。镇流器是气体放电灯不可或缺的电器附件,照明工程镇流器的类型和技术参数选择,对照明系统的节能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国标GB50034-2004第3.3.5条规定:直管型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镇流器的能效高,使荧光灯起动可靠,可调光;噪声小,大大降低灯的频闪效应。但功率小于或等于25W的放电灯用电子镇流器时,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谐波的影响。 3照明设备节能控制方式 照明设备节能控制方式可分为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两大类。 3.1 照明手动控制手动控制可利用手动控制开关对办公楼内的灯具进行分区、分组控制。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设置照明开关点,以达到分区、分组控制灯具的目的。国标GB50034-2004第7.4.5条规定: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不宜太多。每个房间灯的开关数不宜少于2个(只设置1只光源的除外)。一般地,较小房间每开关可控1~2个光源,中等房间每开关可控3~4个光源,大房间每开关可控4~6个光源。办公室装设有两列或多列灯具时,宜按与侧窗平行的灯列分组控制;会议厅、报告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宜按靠近或远离讲台的灯列分组控制。采用节能开关使灯具控制灵活、方便、节能;办公楼楼梯间、内走道等处,除应急照明外,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如声控开关等。室外有关的照明灯具采用光控开关等进行节能控制。 3.2 照明自动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照明节电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方案。照明节电器根据照明线路电压的波动情况、照明负载的性质,对灯具实行智能稳压供电,随时给灯具提供一个既稳定、又能节电,还不会影响照明效果的供电电压。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设置输出的节电电压,对照明负载的运行时间和供电方式进行编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照明灯具的电能消耗。采用照明稳压节电器后,仅智能稳压所实现的节电效果一般就可达20%以上。同时由于照明灯具工作在较低的电压下,其使用寿命也可大大延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装置,有的系统是独立设置,有的则被纳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之中。通过计算机集成系统,可使照明系统在全自动状态下运行。系统预先设置若干基本工作状态,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采集现场的光环境参数,自动地使照明灯具在各种工作状态下转换。天气晴朗或阴暗时,室内灯会自动调亮或调暗,以保持预设定的室内光照度。工作区内,系统自动调节灯光,光照度会自动调节到人眼工作时的最舒适水平。靠窗的区域,智能照明系统会利用自然光,从而大大地节约了照明系统电能。由于智能照明系统能够通过高效的管理,根据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按照各个功能区域的运行效果预先进行光照度设置,不需要的照明时,灯光会自动熄灭,并采用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使得灯具的使用寿命延长,有效地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运行费用。照明系统在采取这种智能化控制之后,就可以不受光源和灯具的限制,在计算机平台上对整座大楼的照明情况进行控制和管理。这就能在保证照明质量、提高照明效率的情况下,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为整个大楼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 3.3 智能照明节能控制系统案例图1为某办公楼四层智能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图。该系统是一种由现场数据总线构成的分布式控制网络照明控制系统。系统中所有部件都内置微处理器,网上每个部件都赋有一个地址,通过一根五类四对双绞屏蔽数据通讯线将所有部件按菊花链方式联接组成一个控制系统。系统部件主要包含一个主控模块和若干控制类、执行类模块以及扩展功能类模块。 系统采用时间设定控制、光线明暗控制、红外线感应等控制方式,接通和断开办公楼室内照明灯具,从而达到电气照明的节能控制目的。系统可以对室内多种电光源进行调光或开关控制,对各类灯具有完善的控制能力。调光驱动器接收总线上的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和可控硅元件来调节照明灯具的开关和亮度,同时也向总线上回此灯具的开关和亮度状态。调光控制有利于节约电能,亦可实现工作区的最佳照度控制,确保了优良的照明质量。 4结论 电气照明系统是建筑物内的能耗大户,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应采用一系列节能设计措施,采用优化设计方案、选用节能设备和器材、采用一些合理和先进的照明设备控制方式来降低办公建筑照明工程运行使用中的能耗。这些措施在诸多的工程案例中都得到验证,这充分说明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设计措施是可以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的。 办公楼设计论文:超高层办公楼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摘要】社会在新时代的带领下飞快发展,同时也带动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让社会迈向了一个科技的社会,城市超高层办公楼的电气节能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供电系统灵活的设计以及高科技含量都亟待突破,高层建筑的面积相对较大,所以人口也异常多,在所需电的负荷也就大。尤其是在用电的高峰期,负电跳闸的情况屡见不鲜,给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笔者就对高层的电气设计做以分析和阐述,便于我们得到一些结论促进交流。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供电方案;供电可靠性 ; 引言: 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高层建筑的建设。尤其是超高层的建筑,呈现大规模竞争的模式,“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632m,可能成为中国最高的建筑,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方面的因素,其主要原因也是土地资源的紧张。不过国际会议上对于亚洲的发展来说,高层建筑的起步还是很晚的。尚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在研究高层建筑工作方面,开始也不过十多年,所以,还存在很多的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以及研究。 例如,某办公楼地上27层,地下三层,主要的地下使用是设备方面的用房。电气设备和汽车车库等都需要。而地上的各有分布,前几层是对外的服务,比如银行等。往上就是电子信息处理集中处的机房。各办公室的数据和档案库房中,14层作为避难层。建筑的面积大概是在7.5万m2,建筑总高度为134m。这个工程是个典型,无论从哪方面的特征考虑,供电的稳定都是设计的基础,也是核心内容。 一 电气设计在超高层建筑中所受影响及原则 1.1电气设计在超高层建筑中所受影响 电气的设计在高层建筑上存在一些影响,主要指建筑的密度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以类的事故,需要不断完善安全方面的体系。保障供电完善的是保证电气设计的可靠性。所以,超高层的建筑会以供电的时间以及距离为依据,会让压降变得非常大,设备的启动不能得到正常的运行。 1.2 高层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1)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 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 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节能应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而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因此,高层建筑节能设计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二 确定负荷的等级 用电的负荷根据供电的损失和影响来确定,因此分为不同的负荷模式。不同的级别有着不同的负荷,主要的内容可以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相关章节的说明。根据相关的建筑特点,表1给工程的负荷等级分类。 三 高低压供电方案 1)本工程高压部分采取双路10KV(不同区域开闭站)供电,单母线分段运行,两段母线之间设置母联开关。平时两段母线分列运行,当1路电源发生故障时,通过手/自动操作母联开关,另1路电源承担全部负荷。两路电源的主进开关与母联开关设置机械电气连锁,任何情况下只能闭合其中的两个开关。 2)工程蚕蛹的是单母线的分段运行。因此母线之间有一定的开关设置。需要根据开关设置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三种转换方式。在自投的情况下要求降低,因此开关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其中两个开关的闭合。本工程之中,大量的符合需要采用放射的供电模式,比较分散的采取二级配电的模式。 四 照明设计 (1) 光源 大多数的场所都是采取节能光源的模式,所以荧光灯基本上都会补偿。 (2)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 在很多人群密集的办公场所,需要设立紧急照明和疏散指示,要采用一定的应急照明装置才能够满足应急疏散的要求,比如大堂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灯,用 220V电源供电,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可以点亮,能够实现开关的控制,在走廊以及安全出口的位置,应该安置相关的疏散指示信号,采取集中照明的模式,供电的时间不能够小于三十分钟,这样才能够保证完善的应急措施稳定。 五 防雷措施 大气之中的雷云距离地面高度大约100 ~300m时,地面容易出现集中的电负荷情况,大多数的高层一般都已经接近了雷电,所以有可能会受到雷电的攻击,在建筑物的侧面来看,一般的壁垒措施难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需要采取其他的模式,实现雷电的意外防范,本工程采取了一定防雷措施。 5.1 安全措施 研究的工程之中,我们采用了TN-S 系统;避免出现电压过高的情况,有其他的设施配备,各种配电箱的分类明确。按照雷区的设置,分为不同的保护装置模式。其中的关键保护地线(PE )能够严格进行分隔,如果出现不正常的带点情况,那么电压的设备和金属外壳的模式都能够可靠接地;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这些内容的保护是有着统一的装置的,配电室以及卫生间等地方需要进行电位的合理结合;在工程之中我们采用的电位联结方式实现了干线和设备进线总管的模式,建筑物的金属构件也有了联系。 5.2 接地系统 (l)强弱电联合的接地装置共用,要接地电阻应小于l欧姆; (2) 消防控制中心、电梯机房、弱电中心等设备为弱电配备,利用大楼统一接地装置。 (3)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接地干线。在竖井的模式下,能够拍出同本层均压网相连接,还采用40x4的镀锌扁钢分别与共用接地装置连接。 六 防火和报警系统 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方面有很多措施,其在自动消防的报警系统服务上也亟待加强,应采取自动报警的模式,以实现合理的检测。对报警与灭火系统而言,疏散相关的系统引导,有利于排火,所以需要加强报警系统的防范,实现集中控制与设备的完善。 报警的火灾控制和装置都需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够促进完善的消防控制,要保证防火器材的正常使用,包括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排烟系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电梯的升降完善和控制装置,都需要加强诸多的回路改善,促进相关的联动和接口的控制器模式。多地址的联动情况也有可能出现,因此需要在联动的接口上进行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在防火区需要设置手动的按钮,以便于能够实现火灾距离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的出入口明确,以便于能够实现紧急的撤离。火灾报警的装置设置高度有一定的讲究,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高度为1. 3~1.5m,且有明显的标志。 七 结语 高层建筑有复杂的功能和建筑特点。所以,电气设计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设计的新要求也在不断被提出。因此,电气工作者要多进行经验的总结,深入研究,才能提升技术的水平。 办公楼设计论文: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前通风课程教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结合这一改变,我们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主要知识点与拓展知识相结合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角度深入思考,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探讨,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通风工程;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 一、前言 “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它是培养专业工程师的核心。通风工程是以创新为支柱,技术与经济分析相结合,可以对办公楼项目的功能与成本控制给予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同时也对产品的内在价值产生重大的影响。办公楼受到成本与功能的双重制约,所以提高产品的价值在于控制好成本与功能的平衡,只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功能,才能体现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的价值。 二、研究背景 如今,办公楼建筑业是我国成为了我国一项支柱产业该项目具有投资大,开发周期较长的特点。建筑业的发展引起了我国市场经济结构中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比例的变化,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业在20世纪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技术,管理水平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亦步亦趋。在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因此建筑业的发展成为了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一方面在建筑业的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开发规模也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建筑业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部分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办公楼建筑业的发展能否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继续生存下去,很大现实上是取决与能否很好的控制好成本问题。但是由于公司的实力还存在一些欠缺,而建筑业又急于求进,导致预算普遍存在一定问题,预算的规模也与现实相违背,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问题,因此办公楼建筑业限额设计项目对成本的预算迫在眉睫。 三、研究意义 办公楼的成本预算作为建筑业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业开发项目中处于被高度重视的地位,甚至可以来说成本的预算问题决定了建筑业的成败。设计管理的问题一直是建筑业发展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针对设计成果、技术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系统化管理。成本预算作为建筑业开发的一项首要任务,同时也贯穿了整个建筑业的全过程,其中它的主要内容有从项目的意向到对项目的规划、研究以及项目分析。从初始的设计到中间的技术设计,从施工现场的配合到营销策划的决策,以及到最后的限额设计等等。 四、建筑业寿命周期成本概念 站在投资方的立场上,建筑业往往关心的是一次性的投资成本,近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及资金的回转周期,然而却忽视了项目移交后的持续发展,维护等成本的因素问题,以至于造成了寿命周期成本较低的方案因为前期投入的资金比较大而造成业主的否认。例如,HQ项目原设计单位提出了采用中水系统,这样有利于收集雨水来对农田进行灌溉,和对道路的清洗,这是一个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另外研究分析表明,假如按五十年的寿命周期来说,它的成本也比采用自来水对道路清洗和对农田的灌溉要节约的多。但是由于企业只在乎前期资金的投入,而没有充分重视到后期的运营维护。所以建筑业在办公楼的设计预算中要改变整个参与方的固有概念,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远光,诚信对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分配,才有可能对设计预算项目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但是就目前来说,只有建筑业加强自身的设计管理,同时挖掘有设计及成本管理的人才,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另外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处理,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总而言之,设计预算项目在建筑业中所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五、设计阶段对建造成本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选择现场条件是实际方案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场地条件主要有场地的类别、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当地的地形地貌会对工程的施工产生制约,对建筑物的空间布置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情况也是选择场地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二)设计人员的主观因素 设计是一项能锻炼人创造性思维的劳动,建筑产品不仅是建筑行业的结晶,同时也是设计人员智慧的结晶。设计人员设计的产品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收到人们的赞扬,但是一个优秀的设计人员应该在成本与成果之间做到平衡。所以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采用竞争机制的方法来以最小的成本保证最高的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六、建筑业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设计招标 设计招标是指业主以在建工程招标公告,从而吸引很多家设计单位进行竞争,通过招标单位资格进行预审,符合投标资格的设计单位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规定的时间来递交招标文件,从而设计单位可以择优来选择负责完成工程设计任务的单位。 (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预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限额设计涵盖了两个精神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限额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投资问题,还可以促使设计单位慎重的对待成本问题,从而优化分配结构、提高设计水平,最终以最少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七、结语 通过HQ建筑业羡慕设计预算项目的探讨,说明通风工程在一方面可以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业项目设计的预算成本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是建筑业项目开发管理中的一项关乎企业投资收益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本的预算问题逐渐成为提高建筑业收益的核心来源,而设计阶段对于成本的预算控制正是建筑业开发的关键。针对办公楼的设计预算是以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价值为目标,同时也是有效控制建筑业项目成本与功能协调的一种管理技术。(作者单位:武汉统建城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办公楼设计论文:浅析办公楼建筑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设计实例,对办公楼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关注办公楼的准确定位,呼唤建筑设计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办公楼;建筑设计;理性的躯壳 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和现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业主的要求和设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构筑。建筑的根本目的,首先是遮风避雨、为人们生活、生产、休闲、娱乐,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从这一点而言,实用性首先应当是理性的,不能仅仅作为一件艺术品而存在。本文从建筑设计中的理念入手,分析了建筑设计理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筑设计理性回归。 1 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工程基地净面积(规划退红线后)为4612.02m2,总建筑面积约76814.45m2,地上建筑面积62377.69m2,容积率为5.48。在此基地进行首期项目建筑设计,主要功能以满足业主办公、商务金融及业务洽谈等日常工作的需求而设计。本工程地势平坦,周边自然环境颇佳,交通发达占及其有利的条件。地理位置优显突出,地块北面是城区的中轴线,东北面是城区的中央公园,北面是城区的航运水道。 2 现代企业办公楼设计的理性解读 主题化、个性化、人性化、配套化及生态化是办公楼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是建筑师必须面对并能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课题。首先应当指出,追求主题化、个性化并非意味着建筑师的作品从此有理由单一的为了标新立异、凸现自我而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相反,建筑师的作品应当更多地关注基地地形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再充分考虑建成后与地块内及其他已建成建筑的整体协调性。同时着眼于建筑与城市、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从而避免建筑作品在整个区域中显得很别扭,甚至对基地周边原本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其次,强调办公环境的优劣不仅仅是指基地周边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而能否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宜人工作、生活、休息及交流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师针对地段的自然特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使用者与内外空间的互动这三个特点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研究,运用简洁、克制的设计手法塑造现代办公建筑形象。 3 理性的设计 所谓理性就是接受现实客观存在并做出合理反映的态度。没有理性的开始多半会导致后继过程的失控。办公楼的设计首先应当充分结合地块实际状况和项目所在区域特点,进行怎样的定位。如何将建筑物安置在基地环境中,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学品质。办公楼的办公形态主观需求,已从聚集化、标准化向分散化、个性化转变。整体规划的布局能够做到相对灵活,各功能的空间处理、区内建筑物之间的栋距能够完全M足规范要求,且区景宽阔,园林绿化和景观面积大,交通流线和建筑物通风采光良好。 其次,办公楼的设计应当针对办公楼的服务对象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也即品味。在良好的基地环境中,建筑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去配合,而是应当引入新的元素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环境,使建筑与环境互相触合。 3.1理性的躯壳 建筑师的理想是,通过简洁的设计,使设计作品在内容和时间上经得起考验,并符合安全、经济、适应、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建筑师有义务将建筑设计得合理易解,出于对这个理念的坚信,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冯・格康建筑大师的作品表现出形式上的审慎和在材料上的统一。办公楼宜采用以保证办公空间均有良好的南北朝向布置,创造实用、高雅、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十分必要。例如:利用两个办公建筑侧向之间的栋距,将2个不规则的弧形形体块围合成一个高跨的半露天中庭(如图1)。 半弧形、现代简约的建筑平面带来建筑造型的干净、理性。弧形中略呈变化的建筑立面造型、红色外墙装饰、绿色铝合金窗以及银色铝合金百叶,竖向条形装饰弱化了原弧形建筑平面的臃肿,体现着设计者驱除繁杂的初衷,以理性的躯壳诠释企业形象。正如冯・格康先生所说:"终究是要把建筑物建造成为一座尽可能耐久地、理所当然地为其内部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所服务的外壳。 3.2复合的空间 中庭不仅为南北两侧的办公空间带来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而且使理性的躯壳蕴涵了复合的内容。办公楼主入口设计在东侧,以青石板铺地的首层中庭即是门厅,突破了办公建筑通常的入口模式,即过道门厅不占用好朝向。使长向的南面面积充分利用为办公用房,给进入者以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在西南侧和东北侧的两个次入口分别从4层及6层以上的建筑物整体分别缩入5m和18m。留出了空间用以栽植绿化,和休息活动空间。既丰富了立面造型,又将绿茵引入建筑,与中庭的绿化遥相呼应(如图2)。 逐层演变的露台和空中走廊是交通聚散的空间,是交流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个的舞台,看与被看,生动有趣。复合的功能消解了办公空间的匀质和单调,给人以更多的自由选择和体验。中庭仅用无色透明玻璃幕墙进行围合,5层露台则完全开敞,此时的建筑物尤如取景器,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露台休恬处地面采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架空木板铺地,雨水经过架空层有组织排放到首层庭园浇灌绿地。而配备白色氟碳漆饰面护栏的轻盈钢梯和回廊,则昭示着企业高效创新的时尚精神。随着时光的推移,阳光雨露会给庭园中的红枫绿茵送来蓬勃生机,风霜雨雪亦将在青石、木板乃至金属材质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业主对此说:"若干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这都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淀和见证。 新的建筑并不只是指新的风格或新的形式,更是指新的内容和新的生活方式。把多样的空间整合到简约的构成中,借助形式、材料打破环境的同质性,将风与水、日与月以及远山的风景牵引到建筑空间中来使人感受到轻微的冲击力和感观上的刺激,从而注意到空间的特色、空间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利用空间的组织激发建筑的活力,传递时间的经历,在人们心中创造归属感与平和的心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理性的思考并未扼杀自由的臆想,相反,两者由排斥转为互动,直至相互融合。理性的躯壳与复合的空间和谐共生,简洁、克制的设计手法亦可创造活色生香的人类活动空间。 4 结束语 建筑师应当奉献自己的道德和智慧,在为社会创造建筑实体的同时,引领人们感受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为城市空间的延续预设更高的起点。本文旨在呼唤建筑设计的理性回归并努力将之付诸实践。 办公楼设计论文:现代多层办公楼建筑设计实例分析 【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和现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业主的要求和设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构筑。建筑的根本目的,首先是遮风避雨、为人们生活、生产、休闲、娱乐,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从这一点而言,实用性首先应当是理性的,不能仅仅作为一件艺术品而存在。本文从建筑设计中的理念入手,分析了建筑设计理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筑设计理性回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的同时,对建筑的功能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办公楼建筑更要满足这一条件。本文结合建筑设计实例,对办公楼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关注办公楼的准确定位,呼唤建筑设计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多层办公楼;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工程基地净面积(规划退红线后)为20080m2,总建筑面积约17980m2,容积率为0.895。在此基地进行首期项目建筑设计,主要功能以满足业主办公、产品开发、物流调配及业务洽谈等日常工作的需求而设计。本工程地势平坦,周边自然环境颇佳,地块北面临景色优美的海滩。 二、现代企业办公楼设计的理性解读 主题化、个性化、人性化、配套化及生态化是办公楼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是建筑师必须面对并能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课题。首先应当指出,追求主题化、个性化并非意味着建筑师的作品从此有理由单一的为了标新立异、凸现自我而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相反,建筑师的作品应当更多地关注基地周边乃至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从而避免建筑作品在整个区域中显得很别扭,甚至对基地周边原本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其次,强调办公环境的优劣不仅仅是指基地周边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而能否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宜人工作、生活、休息及交流空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就餐、休息、娱乐及交流诸多空间各得其所。功能配套,环境优美,对于业主的高效运转以及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建筑师针对地段的自然特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使用者与内外空间的互动这三个特点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研究,运用简洁、克制的设计手法塑造现代办公建筑形象。 三、理性的设计 所谓理性就是接受现实客观存在并做出合理反映的态度。没有理性的开始多半会导致后继过程的失控。办公楼的设计首先应当充分结合地块实际状况和项目所在区域特点,进行怎样的定位。如何将建筑物安置在基地环境中,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学品质。办公楼的办公形态主观需求,已从聚集化、标准化向分散化、个性化转变。有条件时,办公建筑的容积率宜控制在1以内,办公建筑的层数则可控制在6层以下,整体规划的布局能够做到相对灵活,各功能的空间处理、区内建筑物之间的栋距能够完全M足规范要求,且区景宽阔,园林绿化和景观面积大,交通流线和建筑物通风采光良好。 因此,建筑师将办公楼、物流中心分别设计为6层和5层,并且基地内所有建筑物高度都将控制在24m以下,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希望办公中心能以"低姿态"尽可能地接近地面、接近自然,节约垂直交通联系费用,尽可能地节能环保。这也是"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课题。其次,办公楼的设计应当针对办公楼的服务对象(包括工作性质、工作状态以及员工组成等)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也即品味。在良好的基地环境中,建筑的角色并不仅仅是去配合,而是应当引入新的元素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环境,使建筑与环境互相触合。 1.理性的躯壳 建筑师的理想是,通过简洁的设计,使设计作品在内容和时间上经得起考验,并符合安全、经济、适应、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建筑师有义务将建筑设计得合理易解,出于对这个理念的坚信,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冯・格康建筑大师的作品表现出形式上的审慎和在材料上的统一。办公楼宜采用以保证办公空间均有良好的南北朝向布置,创造实用、高雅、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十分必要。例如:利用两个办公建筑侧向之间的栋距,将2个矩形体块围合成一个高跨的半露天中庭。如图1: 规整、简约的建筑平面带来建筑造型的干净、理性。方正中略呈变化的立面造型、白色外墙防水涂料、屋顶浅绿色盖头、墨绿色铝合金窗以及绿色仿木铝合金百叶,体现着设计者驱除繁杂的初衷,以理性的躯壳诠释企业形象。正如冯・格康先生所说:"终究是要把建筑物建造成为一座尽可能耐久地、理所当然地为其内部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所服务的外壳。" 2.复合的空间 中庭不仅为南北两侧的办公空间带来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而且使理性的躯壳蕴涵了复合的内容。办公楼主入口设计在东侧,以青石板铺地的首层中庭即是门厅,突破了办公建筑通常的入口模式,即过道门厅不占用好朝向。使长向的南面面积充分利用为办公用房,给进入者以豁然开朗的视觉感受。次入口北侧办公空间5-6层在东端做4.2m的缩入,留出了一个6.4m高的空间用以栽植绿化,既丰富了立面造型,又将绿茵引入建筑,与中庭的绿化遥相呼应。如图2: 逐层演变的露台和空中走廊是交通聚散的空间,是交流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个的舞台,看与被看,生动有趣。复合的功能消解了办公空间的匀质和单调,给人以更多的自由选择和体验。中庭西侧自3层起仅用无色透明玻璃幕墙进行围合,5层露台则完全开敞,此时的建筑物尤如取景器,海滩美景尽收眼底。露台采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架空木板铺地,雨水经过架空层有组织排放到首层庭园浇灌绿地。天然材质的青石板、木板铺地,令人不禁抚今追昔、梦回故里;而配备白色氟碳漆饰面护栏的轻盈钢梯和回廊,则昭示着企业高效创新的时尚精神。随着时光的推移,阳光雨露会给庭园中的红枫绿茵送来蓬勃生机,风霜雨雪亦将在青石、木板乃至金属材质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业主对此说:"若干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这都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淀和见证。" 四、结束语 建筑师应当奉献自己的道德和智慧,在为社会创造建筑实体的同时,引领人们感受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为城市空间的延续预设更高的起点。本文旨在呼唤建筑设计的理性回归并努力将之付诸实践。 办公楼设计论文:吴江总部经济中心2#地块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 [摘要]吴江总部经济中心2#地块高层办公楼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介绍了工程概况和结构体系及布置,针对结构的不规则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并进行了楼板应力分析,以及地基基础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各项计算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关键词]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板应力分析;后注浆钻孔灌注桩 1 工程概况 吴江总部经济中心2#地块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侧为人民路,南侧为学院路,西侧为励志路,东侧为花园路。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2057.42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3421.80m2,地上建筑面积为48635.62m2。项目地上19层,地下1层 ,突出屋面1层为设备用房,主要结构屋面高度为98.98m。地下部分平时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库;战时为甲类、抗力级别为核六级的二等人员掩蔽所;1~4层功能为商业,5~19层功能为办公;出屋面设有电梯机房。项目地上呈矩形布置,尺寸为64.8mx46.8m,标准层层高为5.4m,地下室层高为4.9m,地上1层层高为5m,2~3层层高为4.49m,4层层高为4.4m。主要柱网为8.1mx9m,8.1mx8.1m,建筑效果图和剖面图见图1。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V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65s。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计算采用基本风压值为0.45kN/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为C类,风荷载体形系数为1.4。主体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二级。 2 结构体系与布置 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标准层结构布置图见图2。东、西两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要抗侧力结构体系,两个核心筒尺寸均为7.95mx16.9m。核心筒周边剪力墙墙厚从下到上均为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从下到上为C55~C35。核心筒外围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主要截面尺寸从下到上分别为800x1550~800x800和1200x1200~800x900,混凝土强度等级从下到上为C55~C35。标准层框架梁的主要截面尺寸为600x600和500x600。 地下1层楼板厚度为180mm;1~19层楼板厚度为150mm,皆为双层双向配筋。为了满足建筑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的需求,建筑物最外围框架柱截面最大宽度只能为800mm;办公楼标准层层高为5.4m,在尽可能提高房间梁底楼层使用高度的要求下,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只能为600mm,所以在建筑物外围设置了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增加建筑物抗侧力刚度。 3 结构规则性情况及应对措施 结构标准层东西向有效楼板宽度为(65.5-32.15)/65.5=51%,南北向有效楼板宽度为(47.5-28.1)/47.5=41%,中央洞口面积占标准层平面面积的29%,属于平面一般不规则的建筑。 针对结构平面不规则的情况,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1)楼板厚度加厚为150mm;2)对标准层楼板采用SLABCAD软件进行楼板应力分析,控制多遇地震下板内主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在基本烈度地震组合下板内钢筋不屈服。 4 结构分析计算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采用分块刚性楼板,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结构阻尼比为0.05;周期折减系数为0.85。办公楼结构计算以地下室顶板为嵌固部位,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编制的SATWE分析,指标结果如下:结构的第一平动、第二平动、第三扭转周期分别为3.4625s、2.9730s、2.9391s,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比为0.85,满足规范规定其值小于0.85的要求;考虑偶然偏心时结构位移比为1.19,小于1.2;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X、Y向的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1617、1/2007,大于1/800,均满足规范要求。 5 地基基础设计 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厚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端持力层为层⑨粉土夹粉砂层,桩长49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5,桩端后注浆。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通过静载荷试验后确定为4000kN,桩基计算最终沉降量为70mm,桩长范围内土层分别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粉砂夹粉土。桩基采用核心筒满堂布置和框架柱下独立承台布置的方式,基础底板核心筒和框架柱下厚度为2000mm,其余部位为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6,添加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 外围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实心方桩,桩边长为400mm,桩端持力层为层⑥粉质粘土层,桩长2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单桩抗拔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通过试验后确定为480kN,底板厚度为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6,添加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 为了减少差异沉降的影响,在办公楼与外围地下室之间设置了沉降后浇带。 结语: 1)对于结构平面不规则,采取了加厚板的措施,并补充了楼板应力分析。 2)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周期比、偶然偏心时位移比、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均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3)工程与2014年8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苏州市施工图审查。 办公楼设计论文:超越建筑表现的办公楼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银川西夏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筑实际案例,分析了超越建筑表现的建筑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协调并重、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而,就该办公楼建筑设计实例中,体现超越建筑表现思路的几点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望能够引起关注。 【关键词】办公楼;建筑设计;超越建筑表现 新时期的建筑除了需要满足大众的使用需求,确保其功能的正常使用外,还需要与大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相吻合,突出建筑的美感与艺术感。办公楼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设计方案中体现更高层次的艺术美感,这一项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超越建筑表现的建筑设计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之上,突出建筑造型的限制,体现建筑设计方案的美感与独特性,将其应用于办公楼建筑设计中,对于优化整个办公楼建筑设计质量水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即对该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 1 办公楼建筑设计实例 银川市西夏区政务服务中心项目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西侧临栗子园路,北侧临贺兰山路,地块东西方向长度约为154.3m,南北方向长度约为154.6m,贺兰山路作为银川市主要交通干道,人流量,车流量大,办公楼西南侧为贺兰山体育场,东侧为新建西夏古城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因此该办公楼的建筑设计必须体现其特有价值。在平面布置和室内空间设计上力求合理、现代化、空间感强,并使其满足业主功能分区的要求。同时在满足功能要求及建筑造型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降低造价。 2 超越建筑表现的建筑设计原则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特点来看,设计方案除了需要围绕办公楼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实现来展开外,还需要通过优化设计的方式,使本项目成为本地区一道标志性的建筑风景。一方面需要与大众对公共建筑的审美要求相符合,另一方面需要突出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无论是在本办公楼的建筑规划还是单体建筑设计中,都必须引入前瞻性的建筑设计思想,使整个办公楼建筑设计能够超越建筑表现而存在。 结合以上分析认为,为了能够使本工程的设计方案具有超越建筑表现的特点,在规划设计环节中,需要充分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首先,需要以区域性历史为依托,充分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即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与发展的当前,在建筑设计以及建造过程当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也就意味着在建筑领域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对本地区历史发展文化的尊重。而也只有使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融合,才能够使整个办公楼建筑更富文化内涵。本项目在把握城市整体建筑格局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在方案设计中融入西夏古建筑元素,与周边地块的建筑和环境和谐统一。在体现现代办公建筑简洁、大气特点的同时与银川市西夏区的文化内涵和规划思想相符合。 其次,需要遵循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协调并重的基本原则:在超越建筑表现的设计方案中,除了需要满足平面功能,对整个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分区布局外,还应当充分强调整个办公楼建筑的形式美感,突出建筑设计在艺术层面的特点,打造与本办公楼建筑项目相适应的造型风格,通过对建筑造型的流线型设计,使办公楼建筑区域内的各个功能空间能够得到协调布置,以突出设计方案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优势。在此基础之上,设计方案还利用景观单元来点缀各个功能分区,营造舒适的交通空间。在外立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合理搭配,适当穿插线与面等要素,通过对建筑形体的合理变化,使整个办公楼建筑能够突出庄重并且典雅的气质。而考虑到办公楼建筑的特殊性,还需要强调建筑入口位置广场景观的设计工作,突出入口位置广场景观的层次性与引导性,在设计方案中把握文化物质,空间尺寸等因素对情感的影响。 最后,在办公楼建筑超越建筑表现的设计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入对办公楼建筑的设计工作当中,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富有鲜明个性,同时环境优雅的高层次办公楼建筑。在设计方案的比选中,不但需要尊重本地区的地域特色,还需要体现办公楼建筑的现代化特点,使地域特色与现代化办公生活融合。 3 超越建筑表现的建筑设计策略 首先,从超越建筑表现的办公楼建筑规划设计角度上来说,结合本工程实际特点来看,在空间设计过程当中为了突出本办公楼建筑磅礴恢弘的气势,营造具有稳重、大气特点的建筑形象,同时也为了能够将办公楼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统一起来,赋以主题景观的城市广场,以办公为主要内容的主楼部分,在不同功能的连接处都设计了过渡空间,使整个建筑和谐的融为一体,整体建筑轮廓流畅统一。在本办公楼建筑对机动车入口以及流线造型的设计时,所采取的设计方案是:在本办公楼建筑区域西侧设置机动车出入口(要求出入口距离与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距离在70.0m以上),同时整个办公楼建筑周边设置宽度为6.0m的道路,环通连接。在建筑区域北侧部分设置地下车库进出口及消防应急通道,以确保整个办公楼建筑的消防安全。而在有关人行入口以及流线造型的设计过程当中,于办公楼建筑主楼南侧设置本楼主要入口,用于外来人员以及礼仪使用。针对该使用特点,在设计方案中将景观步道与入口位置景观广场相结合。地面道路设计方面遵循轴线对称的基本原则,景观步道设置在中轴线上,使办公楼建筑与城市道路能够相互连接。 其次,从超越建筑表现的办公楼单体建筑设计角度上来说,由于本项目设计中引入了超越建筑表现的独特设计理念,因此对建筑立面的设计效果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建筑立面设计方案除了需要满足经济、实用的要求外,还需要正确处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因此本方案中采取局部错落布置的方式提高建筑里面的立体感以及可观赏性。而在平面设计上,本办公楼建筑设计中,主楼与裙房及会议中心呈品字形布局,主入口布置在办公楼建筑南侧,同时东西侧及北侧均设置次要入口。办公建筑区域布置方案为以核心筒为中心的回字型布置,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体现空间的通透性,人文性,以及开放性。此外,为了能够使办公楼建筑的整体风格与其使用功能相吻合,在建筑立面的处理中选择中黄色作为主要色调,局部玻璃幕墙与外挂石材相结合,整体搭配形成一种沉稳凝重的建筑风格。 4 结束语 根据本文以上分析认为,在对办公楼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为了既能够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影响,同时又与大众的审美风格与取向相吻合,就需要在建筑整体规划以及单体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引入前瞻性设计理念,使设计方案富有超越建筑的表现力。本文结合西夏区办公楼建筑项目设计实例展开分析,对超越建筑表现的设计思路在办公楼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合探讨与分析,望能够引起关注。 办公楼设计论文:高层办公楼电气设计实践分析 【摘要】笔者近年参与了众多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工程,其中包括伟业国际大厦28层办公楼、翔海国际金融贸易中心33层及莱福花园一期15-22层等,现总结设计实践,就高层办公楼电气设计方面浅谈体会。 【关键词】电气设计;高层;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分项计量;绿色建筑 前言 高层商业建筑中的电气设计,它要求设计人员能熟练掌握各种建筑物及其各种设备、技术规格与空间尺寸等内容。现代建筑的风格趋向于多元化,楼层高、面积广且功能齐全。相应地,电气设计内容和项目也变得更为复杂。进行高层商业建筑电气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其用电量大、使用电气设备量多、容易引发火灾隐患等特点,应把节能、防震和消防等因素融入到设计方案中。 一、 高层商业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1. 准确计算出电力负荷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分。正确计算出负荷,挑选相应的设备,对整个设备的顺利、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高层建筑而言,其电力负荷的计算,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它们分别为负荷密度法与需要系数法。 2. 认真选择供电电源及电压 为促进供电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现代高层建筑中一般会安装大于两个的独立电源,具体的数量会按照建筑的负荷大小及建筑物周边的电网条件来分析。虽然两路电源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不过它们却可以同时进行供电,成为彼此的备用电源。此外,我们还应配置柴油发电机组,以备应急使用,且应确保其能自动恢复供电。 3. 合理设计高低压配电系统 (1)高压配电系统 现代高层建筑的供电方式,一般会采用两路电源,且它们彼此是独立存在的。高压往往使用单母线分段,可实现自动切换,两路电源还可互为备用。母线分段数目实际上要与电源进线回路数相同,电源进线大多会使用电缆进线。 (2)选择高供高计的计费方式 在低压处,应加增计费电度表。通过两部电价法的方式,使照明和动力间彼此隔开和分离。有些地方供电部门还会将空调设备用电归类在建筑物的照明计价系统中,并铺设总表与动力表。动力表中的部分被扣除后,总表中的其余均算作照明电费。 (3)采用高压系统与低压干线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通常,我们在设计高层商业建筑物的高压系统和低压干线的配电方式时,通常会用到放射式系统,而设计楼层配电则会使用与低压干线相关的混合式系统。现代很多高层建筑物中,竖井通常都会用到插接式的母线槽。 4. 选择相应的设备 (1)高压开关柜 对现代高层商业建筑而言,其变配电室一般是安装在主楼地下层。按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要求,我们应优先选用那些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 (2)电力变压器 根据国家规定的防火等级及标准,主楼内不允许安装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 (3)低压配电屏 国内低压配电屏,多以抽屉式的结构出现。 (4)应急备用发电柜 以往我们的备用电源是柴油发电机组,以备应急之需。 5. 明确变电所的位置 现代高层商业建筑需要较大的用电量,在找准了变电所的具体位置后,我们应让高压入驻到负荷中心。这种方法能更好的节省电能,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供电水平。 6. 电气照明设计 电气照明设计,通常包含下列几方面内容,即光源的选择、灯具造型的设计,找准灯具的具体位置,对眩光和调光进行控制,敷设照明配电线路等。现代高层商业建筑中,应优先选用光效较高的电光源,以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7. 防雷与接地 对于现代高层商业建筑而言,防雷设计中通常会沿用过去的简单、经济性较高的避雷方法。如使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能与楼板形成可靠的连接。接地电阻应选取其最小值,一般低于4Ω。虽然基础钢筋等也符合接地电阻的基本要求,不过我们在必要时也应设立人工接地体(水平方向),把重要的建筑物基础连结成接地网,以此来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 8. 消防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 现代高层商业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大体分为火灾探测器、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多项内容。各个部分间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 二、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实例分析 1、项目介绍 佛山某高层办公楼,地上28层,地下3层。工程总用地面积为10804.48 m2,总高度为129.8 m,建筑类别为一类超高层公共建筑。我们就该工程地上部分的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项目进行分析。 2 高、低压变配电系统 2.1 用电负荷统计 本工程为一类超高层建筑,所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防火卷帘门,排烟风机,送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商场的营业厅、门厅、公共楼梯和主要通道照明、客梯、生活水泵等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商场的空调用电、手扶梯等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本建筑设有10KV高压进线及柴油发电机,可满足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对水泵、风机、电梯等用电设备按其设备安装容量进行统计;对照明等设备的用电负荷按单位容量法进行统计;经负荷计算一级负荷总用电置为1934KW;二级负荷总用电量为5021kW。 2.2 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拟从不同的市政变电站各引一路10KV电缆至本工程地下一层变电所,采用电力电缆埋地入户,进户处采用镀锌钢管保护,保护管伸至室外电缆手孔井,室内引至高压开关柜。 为确保一、二级负荷供电的可靠性,设一台1000kW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一台。市电与发电机的自投切换开关加机械与电气联锁,防止倒供。市电失压后,2秒内自动启动应急发电机组,15秒内自动切换。 2.3 配电系统高压供电系统 10kV断路器采用真空断路器,额定短路分断能力为31.5kA,在10kV出线开关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作为真空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保护。真空断路器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采用直流100V/65AH铅酸免维护电池柜作为操作、继电保护及信号的电源。变电所采用两路高压进线,高压母线为分段单母线。两段母线同设母联开关,平时分列运行。 2.4 低压配电系统 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平时两段母线分列运行,当其中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进线开关分闸时,联络开关自动/手动合闸。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2个开关。正常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均由设于地下层的变配电所供给。380/220V系统采用TN-S制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对消防设备等一类负荷配电的电力线路均采用取回路供电,在线路末端自动切换。 3 照明设计 3.1 光源 该工程设计的照明灯具全部采用高效节能灯具。 3.2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 变配电所、消防控制中心、弱电中心、(消防)水泵房、(消防)楼梯问、(合用)前室、大面积的办公场所、公共走道、大堂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采用220V电源供电,应急时能迅速点亮的光源,采用现场控制开关。 在大空间用房、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 3.3照明配电系统 办公照明采用母线由配电室以树干方式配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采用一路市电和一路发电机供电,采用NG-A(BTLY)-1kV电缆,并在末端互投。 3.4 导线选择及线路敷设 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注明外照明支路导线为WDZD-BYJ-3x2.5mm2穿SC20管敷设;插座支路导线为WDZD-BYJ-3x2.5mm2或WDZD-BYJ-3x4mm2穿SC20管敷设;所有插座支路(空调插座除外)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急照明支路导线为WDZND-BYJ-4x2.5 mm2穿SC20管敷设。 4防雷措施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的要求设置避雷接地装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 建筑作总等电位电气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采用TN-S制。电气与防雷共用基础联合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30m高以上楼层,每二层利用建筑的圈梁的主筋(二条),通长焊接,并与引下线相连焊接,作均压环防侧面雷击。且30m高以上的金属门窗、金属栏杆等金属物体, 与就近的钧压环或引下线相连接, 以防雷电侧击。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为特级保护对象,按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设置消防水泵联动控制,消防控制中心设于地下一层,并能直通室外。 三、 结束语 高层办公楼建筑的多功能化和技术方面的复杂性,给做好电气设计工作带了一定困难。因此,电气设计工作者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电气设计的技术水平。 办公楼设计论文:综合办公楼空调设计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暖通空调设计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怎样对这些方案进行快速遴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时下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综合办公楼空调设计、空调系统形式、自控形式及空调设计的主要参数。 关键词:空调系统设计;风系统;水系统 0.引言 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经济性比较是考虑最复杂的一个问题。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使用情况、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空调系统是否采用自动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经技术经济性比较来确定。对于大型空调系统和需要经常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的工程,宜采用自动控制,以减少操作管理的工作量。但自动控制系统应尽可能简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对于只有季节转换时才操作的阀门不宜采用自动控制。对于一些各部分不同时使用的建筑物或各部分出租给不同使用单位的商业建筑,系统设置应考虑分别管理控制和运行费用分别统计交纳的要求。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主要包括主楼、附楼及两层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53295m2,建筑高度96m。主楼地上24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部分1~15层为办公楼,16~23层为培训中心,24层为接待中心。附楼地上3层局部4层,地下2层,1层为厨房及员工餐厅,2层为营业餐厅、包间及约400人报告厅,3层为培训教室、报告厅,4层为员工活动室。 2.设计参数 2.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0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5.80C;空调日平均温度:30.70C;夏季室外大气压力:95980Pa;冬季室外大气压力:97910Pa;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0.9m/s。 2.2室内设计参数: 方案在主副楼间设一露天花园,这不仅对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调节室内温度与空气湿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使主副楼门厅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大片落地玻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望.沟通,使室内空间光影斑驳,富有生气,满足了人们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心理需求。 2.3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传热系数 外墙:剪力墙(200mm)及填充墙(200mm空心砖)均采用80mm岩棉板做外保温,平均传热系数Km=0.534W/m2.K。;屋面:混凝土屋面保温层采用50mm挤塑聚苯板,平均传热系数K=0.481W/m2.K;外窗: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6中等透光LOW-E+12+6透明),传热系数K=2.3W/m2.K;地下室楼板:保温层采用80mm硬质岩棉板,平均传热系数K=0.59W/m2.K。 3.空调冷热源及系统分区 (1)空调热源:由锅炉房设置的3台2吨的高效冷凝真空热水锅炉提供60/50℃低温热水供用户使用。(2)空调冷源:2台变频驱动的10KV2285Kw的离心式冷水机组(能效比5.48)+和1台740KW的螺杆式冷水机组(能效比5.48);满负荷时全开,部分负荷时(能效比10以上)部分开启,可以从15%~100%调节,并配变频循环水泵运行,可达到节能30%。夏季冷水温度(供/回℃)7/12;冷却水温度(进/出℃)32/37。(3)空调系统分为高区、低区两个系统。高区16~24层客房标间。低区1~15层办公室和附楼等。空调系统采用囊式落地膨胀水箱定压,系统定压点设在空调水回水总管上。系统补给水泵的运行由落地膨胀水箱所配带的压力控制器控制,低区定压点压力低于0.7MPa时,补给水泵启动向系统补水,当其压力升至0.75Mpa时补给水泵停止,安全阀开启压力为0.85Mpa。高区定压点压力低于1.05Mpa时,补给水泵启动向系统补水,当其压力升至1.1Mpa时补给水泵停止,安全阀开启压力为1.2Mpa。 4.空调系统形式 本工程的办公用房等小型房间均采用风机盘管+全热能量回收新风系统。(1)风机盘管中配置空气净化器,采用单端UVC(254nm波段)紫外灯和Tio2网结构,能氧化、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杀灭几乎所有空气中传播的细菌和病菌、确保安全高效除异味、有害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2)全热能量回收新风系统中配置空气净化器,采用单端UVC(254nm波段)紫外灯和Tio2网结构,能氧化、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杀灭几乎所有空气中传播的细菌和病菌、确保安全高效除异味、有害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5.空调水系统 (1)水系统采用二管制,冬、夏季采用阀门转换。(2)水处理:本工程空调循环水均采用软化水,设置一台8T/h全自动软水器。(3)水系统为闭式机械循环系统,设置五台循环水泵(三用二备,冬、夏共用)。(4)定压:在机房内设置落地式膨胀水箱(V=2.0m3)。(5)设置二台补水泵(一用一备),变频控制。(6)机房内设置一台8m3的软化水箱。(7)机房内设置一个分水器(φ800mm)及一个集水器(φ800mm)。(8)水系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设自动排气阀和手动泄水装置。 6.自控 本工程的空调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由中央电脑等终端设备加上若干现场控制分站和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控制系统的软件功能应包括:最优化起停、PID控制、时间通道、设备台数控制、动态图形显示、各控制点状态显示、报警及打印、能耗统计、各分站的联络及通讯等功能。(1)各空调房间均设室内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调节设空调机组(或风机盘管)水路上的水路电动二通阀,达到恒定室温的目的。风机盘管并配带有三速开关调节风量。(2)根据供、回水总管的压差来比例控制旁通管上的双通调节阀,以保证供、回水压差的恒定。进而控制制冷机的运行台数及电量。(3)新风系统按需通风,房间设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来控制新风量。(4)根据回水流量和冷量及供、回水温差进行冷(热)量计算,来控制制冷机和冷却塔的运行台数及循环水泵的运行台数。(5)循环泵、补水泵,采用变频控制,并根据水泵运行时间,自动切换备用泵。 7.新技术应用 (1)空调冷源:2台变频驱动的10KV2285Kw的离心式冷水机组(能效比5.48)采用环保冷媒:HFC-134a。(2)冷凝真空热水锅炉,在负压工况下运行,锅炉炉膛与带压锅炉相比永远不会爆炸、与常压锅炉比更节能。(3)全热能量回收新风机选用吊顶式新风机,可以将室内的冷、热与室外的热、冷空气交换后使用。(4)风管和水管保温:冷、热水设备及管道,均采用O级铂耐斯(BLEX-BG)橡塑发泡保温板材和管材,带PVFM层达到国家A级防火标准。燃烧性能:BS476CIASSO 6/12标准。(5)每台风机盘管风管中采用单端UVC(254nm波段)紫外灯和Tio2网结构,能氧化、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杀灭几乎所有空气中传播的细菌和病菌、确保安全高效除异味、有害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8.结语 空调设计方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直接影响暖通空调的效益问题。选择合理的、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是空调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空调的功能和质量,从设计方案着手改善不足之处,综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合理的应用新技术,设计出综合效益更高的方案。 办公楼设计论文:浅析现代化办公楼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办公楼不仅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还作为城市美化的代表性建筑物。现代办公楼是综合多种复杂的办公性能为一体的智能化办公建筑。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发展对现代办公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办公楼的设计既要传承传统办公建筑的特点又要引入了时代的元素,尤其是办公空间的集成性和可变性,外表的艺术性,文化的内涵性,环境的舒适性等特征。文章主要阐述了现代化办公楼建筑设计特点,并指出了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现代化;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结构选型 引言 办公楼建筑是21世纪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办公建筑因使用性质、单元组合、使用对象和管理模式等不同而对建筑设计产生多元化的需求。现代化办公建筑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主要场所之一,将在信息社会之中必然会得到巨大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已作为当地经济繁荣、科学进步的重要形象。文章主要阐述了现代化办公楼建筑设计特点,并指出了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一、现代办公楼的设计特点 一般来讲,现代办公楼建筑的组成通常分为建筑外壳和承租人改造两部分。承租人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空间性能来对适应办公楼的内部构造进行改造,空间类型包括办公会议室场所、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室、图书室空间、零售店、餐饮部等。另外,办公楼建筑通常还要设立地下停车场以及地面停车场。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包括建筑外观、经济目标、用途、附属结构要求、运转时间、开放情况、防火等级、建筑安全问题,还有建筑受攻击可能性评估等级、长期需求的持续性、发展可能性、组织和群体大小、集会必备设施,以及电子技术和设备要求、特殊装卸升降和仓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要求和类型等。 另外,办公建筑作为大城市公共建筑中较为普遍的建筑类型,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需求量得到很大提高,考虑到办公楼本身的特殊性和设计上的多样性,其耗能远高于普通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办公楼建筑对建筑和能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办公楼设计上也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建筑节能,众所周知,我国最近办法了建筑节能的相关法规,这对于我国建筑节能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大的意义。 1.1 办公楼建筑系统设计 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筑系统及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建筑中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大到办公大楼的停车场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办公大楼照明设计、建筑物外观设计等等各方面,具体来看也包括了地基和下层结构设计、垂直运输设备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等很多细小的环节。甚至设备的维护、门窗的保洁工作、安全保卫系统及建筑物标记都属于办公楼系统设计中的一部分,因此在现代办公楼设计当中,必须要全面细致的考虑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办公楼建筑物的质量。 1.2 办公楼电气系统设计 在办公大楼电气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建筑外壳的电气系统设计及相关槽隙处理,其间包括办公楼电力服务和能源供给、照明系统、紧急电源和保护系统等主要方面,在办公大楼建筑外壳的管道系统中应该着重对压制系统、报警系统和排烟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在日后的使用中埋下安全隐患。其次在办公楼建筑的入口装置、水平或垂直通道及箱体结合物的设计上也应该加以重视,并构建出一套现代办公楼安全系统保护体系,做好公共保卫、控制侵入检查、入口扫描等安全设计。 1.3 办公楼的节能设计 现代的办公楼设计需要考虑的一大重点问题就是办公楼的节能设计,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可以通过采用设计可替代能源系统的方式来有效节能,比如使用太阳光和建筑一体的风力和光电池发电,以此来节约电力能源。我国目前也有利用废热发电和天然气燃料电池技术来自主发电,这也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效节能建筑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标准。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发挥办公楼建筑的真正性能,保证办公楼建筑在日后能够长期运作并有效节约维护资金就需要在办公楼建筑的节能设计上加以重视。 二、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 1.1 集成性 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的构思要充分考虑所有相关的因素。办公楼的建设目的以及维护保养方式等是十分重要的。为确保建筑大楼的竣工和建筑物的维护保养分开,由建设目的出发而做的建筑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要建造高效能的办公楼,在办公楼建筑的整体设计必须在工程师、建筑师、委托人以及业主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下进行。 1.2 可变性 现代高效能办公室必须适应正常的装修更新,这些装修更新通常是因为出现职员调动、商业变革、经营方重组等情况。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办公楼的运作系统、基础配备、家具设施等都有可能进行更新重组来适应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代的高节奏生活中,必须要保证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能够有良好的可变性,从而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1.3 舒适安全的办公设计 现代的办公楼建筑环境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员工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在新一代的高效能先进办公室中,关于安全、健康、舒适等问题已经被制定出相关标准列入了建筑设计说明的那个中。比如在如提高空气清新流通性,建筑装修材料的无毒、低污染等方面,均已经被列入建筑说明书以作为一种标准。办公楼的使用舒适度是工作效率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效能办公室的设计可以允许用户进行个性化气候的调节。办公室职员能够在一个令人舒适的、充满感性的办公环境开展工作,其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办公楼建筑结构选型及空间组合影响 3.1 结构选型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高层办公楼和超高层办公楼建筑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除了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还使用钢材与混凝土共同组成的混合结构,如型全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 3.2 空间组合的影响 空间序列的组织是对建筑的各种内部空间组合处理手法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就是将空间组织成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统一中富有变化的丰富的空间集合。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对空间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进行灵活的分隔与联系,使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要。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就必须考虑与其他设计间的整合性。所以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要同其他设计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在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工作、生产,生活,娱乐和文化的空间时,是在进行着一种城市组织结构的延续工作,设计时,决定于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分离聚散,恰到好处地将活动包含其中并与活动和谐然后依据平面面积的要求和剖面所需的空间尺度,我们必须遵循设计原则,根据实际项目需求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对现代办公楼的建筑而设计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设计单位也应该充分了解不同行业办公楼的用途,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以及城市现有的优越条件,从安全、健康、舒适、经济等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对高效率办公楼的建设方案和高质量办公环境氛围的营造方法加以研究,从而推动我国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发展,以满足现代办公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办公楼设计论文:研发园区研发办公楼设计要点和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研发园区研发办公楼的相关概念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就具体工程案例对研发园区研发办公楼设计要点进行分类分析,并讨论了在研发园区这类研发办公楼设计的特点和优势,最后浅析了其发展趋势,意图为未来研发办公建筑的设计作借鉴。 关键词:研发园区;研发办公楼;设计要点 0引言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产业发展得到了新的指向标――“高科技产业”,而囊括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区域称之为高科技园区(也称为研发园区)。著名的研发园区有日本筑波科学城、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我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深圳科学工业区”。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研发园区逐渐称为我国GDP的顶梁柱,同时也是我国创新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因而在知识和经济命脉相互关联的今天,加强对研发园区的规划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其内部的研发办公建筑的设计和建设。 1研发园区研发办公楼概述 研发园区:也称为高科技园区、研发中心等,它是一块将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等具备相似功能和性质的组织集合在一起的区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和生产高科技产品来促成科研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 研发办公楼:它不同于普通的办公建筑物,也与工业生产厂房不一样。它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高度膨胀、经济急速增长的新时代下产生,其本身将商务、会议、餐饮、办公、生产、展示等一体化,所形成的独立且资源共享的建筑综合体。 2研发园区研发办公楼的设计要点 2.1项目概况 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研发中心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片区,基地南临梅溪湖路,西接雷锋西大道,北面梅溪湖,项目总用地约为47290平方米(其平面总图详见图1)。目前基地主要分为三大区域: (1)沿湖科研办公区:作为研发中心主力产品。科研办公楼主要由独栋科研办公与双拼科研办公构成,以三层建筑单体为主,构成主要的沿湖景观界面,与沿湖景观绿化带无缝对接。区内包括高层甲级办公楼,大型综合式商场,中密度住宅等,形成一自给自足,具备高品质生活的新城市中心。 (2)方兴总部办公大楼:主要由自用办公、出租办公、自用餐饮配套以及地下停车库共同构成一栋单体,作为园区标志性建筑。 (3)其余拟建办公楼。 2.2设计要点 首先是整体上需要达到的设计目标是一下三方面: (1)反映国际新城的文化精神:梅溪湖作为长沙未来新的城市中心,定位为 “国际服务区、科技创新城”。应当通过现代化的建筑语言及手段,反映出国际新城的时代感与独特性。 (2)体现研发中心的企业形象:通过建筑总体形态布局设计及立面处理,体现出研发中心作为新城东大门的标志性,成为后期开发的样板示范区。 (3)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基地北临梅溪湖畔,南依桃花岭山脉,设计应融入自然景观之中,最大程度地展现人、自然、城市三者的和谐交融,为企业提供绿色低碳的办公环境。 其次是按照功能、空间和其他方面的内容对办公楼作局部设计要求如以下小结所示: 2.2.1功能设计 由于研发办公楼建筑的使用人员和功能的已经确定,这就力求设计全过程与甲方紧密配合,明确甲方的各项需要。那么功能设计方面需要达到复杂而全面。对于其内部的公共空间、会议室、办公室、健身房、餐饮业、车库等附属设施一般需要做到功能分区或分层布置,做到各类房间的相对独立,而对于交通核心的布局应依据功能划分和使用的便利性而灵活布置,与此同时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要为甲方预先设置发展空间。 园区未来主力产品以独栋科研办公与双拼科研办公为主,采用分层分栋的方式进行销售。通过改善建筑布局,调整建筑面宽,以及不同的布局组合方式,力求做到景观效应最优化与产品数量最大化的平衡与统一,注重建筑与沿河景观的有机无缝结合。同时也力求做到功能分区合理、交通流线清晰。 2.2.2空间设计 办公楼内中数量最多的是办公室,因而主体上空间由办公室空间构成。其他建筑空间如入口大堂、中庭、电梯厅、会议空间等都是办公室的附属空间,此类建筑空间为办公需求而设立。 (1)办公空间:统一单元化,标准化的模块式设计和办公空间辅助空间的集约化设计实现办公空间的灵活运用和可持续发展。办公区采用单元化,标准化设计,以模块式布局办公空间,无论从建造,装修上还是以后的租售可行性都达到了办公空间效能的最大化。 同时办公空间在设计上需满足人们工作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并且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空间尺度方面从传统小开间、全封闭办公空间转换为大开间、灵活开放的办公空间。此外,将休息区、会议区和办公区三者有机结合设置,形成具备流动感受的体验空间以加强员工的交流与协作来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2)大堂空间:办公室内部与外界的转变主要在建筑主入口的大堂以实现。进入高层办公大楼的第一步是经过主入口的大堂空间,因此大堂的形象可以说是公司档次和品位的缩影。这几大区域办公楼都采用通透的设计手法,以形成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的效果,进而给人带来舒畅的心理感受。 (3)中庭空间:该部分空间的设置可以起到大大改善进深较大的办公室的采光条件,有效组织自然大气的流动,形成建筑物中小气候。另外,中庭与绿化地带以及休息空间无缝结合设计,可以在建筑物内部塑造健康宜人的休息环境,并促进员工的相互交流,以达到缓解工作情绪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等功效。 2.2.3其他设计 (1)造型设计 办公建筑形体应设计成现代简洁的风格,从而使得建筑的使用达到有效集约。北侧朝湖面采用通透大玻璃幕墙,将沿湖景观效应最大化,并争取较好的采光。东西两侧采用竖向条形开窗,形成内敛挺拔的建筑形象。同时略呈角度的建筑布局以及对开窗面积的控制,也有效避免了东西方向建筑之间的对视。 办公楼设计论文:浅析办公楼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与管理 摘 要:为更好实现空调节能,本文对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节能设计和空调优化管理的方案,以期促进空调系统节能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节能减排;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动力能耗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公共建筑中。一般宾馆、写字楼空调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40%,大中型商场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 50% 以上。2009 年夏天出现了几十年来罕见的炎热天气,空调耗电量显著地增加,许多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甚至采取“拉闸限电”的方法。我国很多城市夏季用电紧张的情况主要是空调系统用电导致的。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能耗,这是我国空调业发展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设计和应用空调系统时要提高节能意识,充分合理运用各种节能方法降低空调系统能耗,这对节能减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空调系统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照搬空调系统设计经验 许多设计人员对空调系统的原理和运行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做空调系统设计时,往往简单地照搬以往的设计经验。有些设计人员盲目追求采用新技术,在设计过程中不考虑节能效果。 2、设计过于保守 设计时出于安全考虑,设计参数偏大,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节能性。例如,负荷计算取值偏离实际值较大,冷热源设备装机容量偏大,水泵选型偏大,系统配置不合理。即使选择效率再高的主机,但如果长期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其总体效率仍然不高。另外,主机余量过大也会导致水泵等其他输送动力设备的容量过大,整个管路特性远离最佳工作点,使得总体能耗过大。因此,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不应太保守。 3、静态设计 静态设计是指仅根据设计工况下进行系统设计,而没有从全年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利用新风供冷,仅仅考虑减小冬、夏两季的新风负荷,而将新风口及空调机组的新风入口按照冬、夏两季的风量设计,使得过渡季节仍需要开启冷水机组,这也会导致空调能耗增大。 4、空调节能管理有待优化 在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实际操作中未采用空调的自控系统,而大多数都采用手动操作,这样就会造成控制参数的滞后,加大能源的浪费;尽管当前大部分的建筑都与空调设备公司签订了定期清洗空调设备的合同,但在空调安装实际使用后,空调设备公司并未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进而造成空调系统运行阻力的增大,使得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不断加大。 三、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和优化管理的措施 1、降低系统设计负荷 一般情况下,空调的冷热负荷是由处理新风形成的负荷、玻璃窗日照形成的负荷、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负荷、传热形成的负荷等共同组成的。目前,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大多数设计人员以负荷指标估算的方法作为系统设计的标准,为了保障空调的安全运行,经常出现指标过大的情况,最终导致其负荷大大超过了实际需求。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在实际系统设计过程中就要先计算空调系统所消耗的冷热负荷,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后取最合适的值进行设计,并要排除设定过大的情况。 空调系统形式的选择也非常关键,要与建筑物的规模、用途、使用特点进行结合,各项指标都应当在能源状况以及气象条件的范围内,这些条件一般要通过技术经济进行比较来确定。通常情况下,以负担室内负荷为基础可以将空调系统分成以下几大种类,全水系统、全空气系统、制冷系统等;按照空气处理设置的位置情况可以分为班级中系统、集中系统、分散系统等。在选择空调系统形式时应当注意,要与空调的使用要求和空调的使用原则相互符合,从而做到系统运行更加合理、空调耗能不断减少、空调投资较低等。 2、确定合理的新风量标准 在空调系统中输送的新风量越少,则处理空气所需要的冷量就越少,因而该空调系统就越经济。但是,新风量的减少不是无限制的,在满足室内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应利用有效措施适当地控制新风量。大型公共建筑多采用集中式或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其新风量标准的确定是影响能耗的一个关键因素。 (1)冬季、夏季取用最小新风量,过渡季节增大新风量对于夏季需供冷、冬季需供热的空调房间,室外新风量越大,系统能耗越大。空调系统冬夏取用的最小新风量,是满足室内卫生要求的前提下,用于稀释有害物、补偿局部排风,保证空调房间一定正压值而确定的。在过渡季节,随着室外空气焓值的变化,通过调节新风阀和一次回风阀来改变新风和回风的混合比,可以利用室外新风的冷量来推迟和减少使用制冷设备的时间,节省制冷系统的能耗。在冬季和过渡季节,对于那些室内周边负荷影响小,而内区发热量较大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剧场、会堂、大型商场等,室内需要供冷风。这时要充分利用室外新风的冷量,可全部引入室外新风,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时间和运行能耗。 (2)检测 C O2浓度,控制室外空气的取入量,根据室内人员的变化,增减室内新风量。室内空气的卫生要求,一般是由室内所允许CO2浓度来确定的,因此,检测 CO2的浓度,是确定新风量的一个重要依据。而 CO2的浓度又与室内人员的数量有关,因此,应根据室内人员的变化和检测得的CO2浓度来确定不同时间段室内所需要的新风量。使用自动控制 CO2浓度的方法,一般可节约 30% 左右的空调负荷。 3、空调系统的控制管理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空调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也有所提高。许多空调系统引入了先进的软件体系,通过中央监控对空调的长时间运行进行监控,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这种系统可以在线对空调的回风进行检测,并且控制空调的新风量,不仅能够保证室内通风卫生,而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一些计算机系统还能帮助空调进行室内外气象以及湿热负荷的测定,并且根据气象条件控制空调系统,使其一直保持在最节能的状态。 4、确定合理的空调系统形式 选择空调系统形式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空调系统有以下几种分类:按空气处理设备的位置情况分为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分散系统;按集中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选择空调系统形式要在满足总原则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做到一次投资省、系统运行经济、减少能耗。 5、减少输送系统的动力能耗 动力能耗主要是指空调系统运行中风机和水泵所消耗的电能。风机、水泵电耗一般占空调总电耗的 30%~50%,存在很大的节能潜力。采用科学合理方法使之降低,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节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技术措施如下: 采用大温差供回水若系统中输送冷(热)量的载冷(热)介质的供回水温差采用较大值,则当它与原温差的比值为 N 时,从流量计算式可知,采用大温差时的流量为原来流量的 1/N,而管路损耗即水泵或风机的功耗则减小为原来的 1/N2,节能效果显著。故应在满足空调精度、人体舒适度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温差,但供回水温差一般不宜大于8 ℃ 。 选用低流速水泵和风机的功耗与管路系统中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故采用低流速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且有利于提高水力工程的稳定性。 提高输配系统的效率设计时合理的选择水泵的扬程,如果扬程过高时,靠减小阀门开度来调节系统的水力平衡,使得系统的能耗过多的消耗在阀门和过滤器上。适当采用二级泵系统。在送风系统中设计时应尽量维持风机工作在高效区。 四、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的几个节能措施,对如何改善与提高空调系统工作效率和减少能耗进行了探讨。如果设计人员把节能设计思想贯穿于设计中,充分合理运用各种节能方法与措施,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公共建筑用能严重浪费的状况,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办公楼设计论文:结构加固设计在办公楼砖混建筑中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在不同的环境下,以加固设计为主要介绍目标,来说明一下有关加固补强的相关方案和加固方式的主要措施,以此来详细介绍结构加固设计在办公楼砖混建筑中的方式和作用。 【关键词】办公楼;砖混结构;加固设计 目前,砌砖建筑在我国比较多,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砌砖建筑发展迅猛,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一开始的单层建筑逐渐转向多层住宅、办公楼等形式。它的优势在于取材方便,而且成本不高,施工也不是很复杂。但它的缺点同样明显,包括材料抗拉性、抗剪强度都不是很高等,因此这导致了抗震性能不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要加强对砌砖建筑的加固设计。那么下面我们就以从办公楼的角度出发,来具体讨论一下如何对办公楼砌砖建筑进行结构加固设计。 一 抗震性不强的原因 1.1 墙材材料强度不够 从一些实地考察不难发现,一般的办公楼,建筑的顶层应力较比底部要小了许多,因此造成抗震性能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墙体材料的强度不是很好所造成的,所以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加固设计,尤其是对于办公楼这种单跨式结构的建筑更应该得到重视。 1.2 结构体系缺陷 以前多数办公楼通常都是横墙承重,预制空心板是选用较多的建设楼屋面的材料,因此造成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拉结,再加上所采取的抗震措施无法达到要求,施工质量也无法达到要求,这造成了办公楼的抗震性能不强,因此就急需对办公楼进行加固设计。 二 进行加固工作的注意的事项以及加固的位置 2.1 加固工作的注意事项 在加固以前,一定要对主楼进行检查。如果红砖的强度在MU10以上的话,则可以放心使用。禁止使用质量不过关的砂浆,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而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查期间,一定要注意承重窗间墙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所以在检查期间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对于在办公位置发现的裂缝,应该及时进行修补。而板混凝土的强度则要保持在C15上下。 在对抗震横墙的设计中,间距最好控制在15M的范围,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刻进行加固补强的措施改,否则会对整个工程带来质量上的影响。 2.2 加固原则和范围 在进行加固补强的时候,施工人员一定要在保证满足业主对建筑风格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尽可能的不要对外饰墙进行破坏,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较为美观的外观效果。通常情况下,加固工作都要经过两个阶段,目前的这个阶段只要把办公部分的加固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三 加固方案的选择 3.1 承载力和抗震验算 一般情况下,检查结果会成为加固方案出炉之前的主要参考依据,从而对墙体承载力做出计算。 (1)承载力验算:要对称重墙体进行全面的抗压验算,并且要根据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果关键的内纵墙一旦不符合要求,则应该马上进行改进,这样的话才能够有利于整个加固工作的顺利开展。(2)抗震验算:一般情况下,使用年限和地震取重现期都已30年为标准,并且根据超越率的10%进行有关烈度的设定,然后结合必要的抗震举措,这样办公楼在加固以后,它的抗震性能就可以达到基本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烈度一定要达到6.7度才可以。 3.2 加固方案比选 通过对抗压承载力的分析得出结论,如果阶梯教室大梁混凝土的强度比较低的话,则应该进行加固措施;而如果强度符合标准,则可以根据抗震的构造来加固。一般情况下,会通过面层以及板墙加固的方法对抗压承载力不是很好的墙体进行加固。而如果在阶梯办公室的部分发现砂浆强度不符合强度要求,则要及时的通过板墙加固的方式进行弥补,而且最好在每个楼板下设置加强带,这样效果会变的更好一些。 如果具有刚性体系的抗震横墙一旦达不到基本的抗震要求,则应该马上增设圈梁。通常情况下,会通过布设砖砌墙体的方式来进行抗震横墙的增设。但前提条件是一定能够和原来的墙体进行锚拉。但如果此处有个地下室的话,考虑到此地会有一段横墙,这样就不能够很好的承受楼面所带来的承载压力,因此一定要对进行加固工作。不过这样做的弊端在于会对底板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坏。 四 体外预应力筋抗震加固方法 此种方法较为先进,从单一的构件角度来讲,进行斜拉筋对剪力会有抵抗作用,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承受很小的剪力,因此可以减少出现裂缝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提升墙体的承载能力。而通过一些专家的研究则发现: (1)墙体的裂缝在通过斜拉筋的加固以后,裂缝处明显得到改善。而且斜拉筋加固后的墙体在承载力上提升了将近百分之十。(2)在增强墙体的刚度方面,斜拉筋加固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从而让墙的整体性能都能够有所增强。而墙体的水平抗侧力与斜拉筋直径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通过研究表明,直径越大,抗侧性也就越大,两者是成正比关系的,这最终造成了在刚度的退化上显得比较慢。(3)通过预应力加固,会产生非常好的抗震效果,试件的滞回曲线也会通过荷载变得非常饱满,造成非常好的延伸性。此时我们就能发现,无论是刚度退化还是荷载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慢和迟缓状态,这就充分证明了墙体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恢复能力。预应力加固效果也非常的不错。 另外,利用预应力对结构加固,如果能够把结构中的三个方向箍起来,那么就会一定程度上强化纵横墙的连接效果,这样就会很好的加强墙体的抗剪度以及变形能力等。所以说在加强办公楼的整体加固设计上,此方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前面的一些加固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预应力筋抗震加固法对加强办公楼的整体抗震性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具体总结起来,它是通过把防腐处理后的钢套管布设在砖混结构外,然后再利用张拉钢绞线来达到加固的目的。而这样做,能够很好的对每个纵横墙起到连接的作用,这对于加强办公楼楼面的整体性能非常的关键,而且还能够充分展现出砖墙的抗震性能。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办公楼砌砖建筑的角度出发,具体介绍了如何对办公楼进行结构加固设计。而且通过一系列介绍不难发现,此项设计工作是一个非常严谨且重要的工作,它对于提高办公楼的安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工作者应该认真努力,刻苦专研,不断的完善办公楼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并以此让我国的砌砖建筑工程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企业门户网站论文:电子商务企业门户网站兴起 美国研究公司预测,企业门户网站今后几年的部署量将持续增长,趋势将会主导今后几年的企业计算机应用潮流。企业门户网站已经显现出提升竞争力的功用,门户网站应该是一个起点,引领用户接触企业最重要的信息、应用和服务。 美国研究公司GigaInformationGroup预测,作为应用服务器市场一部分的企业门户网站,今后几年的部署量将持续增长,由2000年的16.4亿美元增加至2003年的90亿美元。 在政府机关、大公司等机构争相采用互联网之初,快人一步似乎总是有好处的。由于一旦触网,很多机构都不得不将每一项事务程序搬到网上,因而要推行大量项目,同时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实施队伍、目标和技术平台。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令企业开始留意企业门户网站的构建,但是一般人均以为门户网站的访问速度是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而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效能及可靠性。 通常,企业需要更高效能且技术统一的平台,以整合当前的网上业务,同时让本身的系统能够随时便利升级,以支持未来网上业务的发展。建设集多功能(如客户关系管理、网上销售、知识管理、内容管理等)于一身的企业门户网站,成为势在必行的上网策略。 一直以来,门户网站仍局限于提供内容、电子邮箱及搜索引擎等基本功能,针对的主要是大众消费类市场;随着互联网应用于企业市场,企业将各类型业务搬到一个开放统一而且安全度很高的网上平台,便成为其电子商务架构中的重要环节。 据相关独立分析员预测,门户网站的趋势将会主导今后几年的企业计算机应用潮流。美国研究公司GigaInformationGroup预测,作为应用服务器市场一部分的企业门户网站,今后几年的部署量将持续增长,由2000年的16.4亿美元增加至2003年的90亿美元。 电子商务需要有更明确的投资回报评估,由此也导致企业对门户网站技术的需求急剧增加。企业门户网站已经显现出提升竞争力的功用:一方面可以让雇员更方便地存取信息,另一方面又可以加强与客户和伙伴之间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企业将不尽相同的网络系统连接至单一开放式企业门户网站上,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企业实施该策略时,应该着眼于以下问题的合理解决: 1.能够将一个机构现有的互联网址和服务完全合并而且相互兼容; 2.能够支持开放标准和应用编程接口(API),让平台得以轻易容纳新的应用程序; 3.能够接入一个由支持该企业门户网站架构的伙伴和专业服务公司所组成的网络; 4.能够多渠道接入网站,如互联网至公司内联网、话音网络、无线网络等; 5.能够以统一的服务作为企业门户网站各种服务的基础,让用户享有多种便利,如一次登入、个人化接口等。当用户进入门户网站的不同部分时,系统可以记住用户的身份以提供合适的信息。 门户网站应该是一个起点,引领用户接触企业最重要的信息、应用和服务。门户网站并非仅为标准个人计算机用户而设,它应该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份、意向、接入方式、接入设备(如移动电话)等设定个性化的信息内容。 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在利用不同的平台和多种互联网/内联网服务开展网上运营。企业门户网站最重要的目标,是将多个系统整合至一个具扩充性的平台上,为提供未来多元化的网上服务做好准备,以最少的投资赚取最高收益。企业可以在基本平台上对各种应用程序加以整合,同时做到支持第三方应用程序所需的标准。 以下是建立互联网服务时应考虑的基本要素: 1.战略性思维──评估你未来的需求,并将这些需要与影响业务发展的因素一并考虑,例如处理客户数据时个人私隐及安全问题; 2.为你所需要的不同类型门户网站建立一个门户网站架构; 3.寻找合适的技术供货商—即能够支持各主要标准,并能够将其基本门户网站架构与其他供货商的应用程序整合起来; 4.确定所要建立的门户网站类型,如销售门户网站或知识管理门户网站。制订可量化的目标,并清楚界定投资回报。如果对进展感到满意,就可逐步实行门户网站策略的其他元素; 5.首先小规模地试办项目,确保有一个可行的工作环境。接着,如果你的工作队伍决定加入新服务,就可相应地扩充项目。 网上服务乃大势所趋,只有对门户网站有清晰的概念,明确业务发展方向,并与值得信赖的技术供货商合作,企业电子商务之路才可能一帆风顺。 企业门户网站论文:分析旅游企业门户网站计算机设计 旅游企业的门户网站计算机设计对于当今社会的旅游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企业形象的塑造,关系到旅游企业对外宣传旅游线路和产品信息,展示企业实力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做到将旅游企业的门户网站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应用来展示一个完美的旅游企业门户网站对于当代的旅游企业来说是必要的一个宣传环节。本文就从计算机应用设计网站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阐述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的计算机应用设计。 说道旅游企业的门户网站,它所指的就是通向互联网信息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一个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使用系统。它的综合性体现在多方面,包含了大数据资源和互联网的多资源共享以及其他相关的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和应用的平台和展示企业文化的平台。在这个系统之上可以提供多用途的旅游产品,例如出行线路、文化观光景观、导游展示等。这样的统一界面规划可以为客户带来方便的浏览,并可以给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提供良好的信息传达的平台。由于旅游企业的的门户网站可以在互联网上被大多数的客户和企业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营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对于门户网站的计算机应用设计,可以利用设计软件和其他相关的技术来进行,例如JSP、MySql、Tomcat等技术综合进行旅游企业的门户网站设计。 一、前期的旅游企业门户网站需求的规划 旅游企业门户网站需要大量的信息存储和良好的界面设计,因此,门户网站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后两个子系统来进行探讨。首先是前台子系统,它是一个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的脸面部分,包含了大量的旅游公司简介、历史概况、旅游线路图、产品信息、景区风光、票价信息、最新旅游概况新闻等,这些都可以被视为是前台子系统,是一个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的宣传节界面,可以为客户提供简单的信息咨询和浏览,掌握企业的文化和概况,体现企业的整体形象,突显企业的实力。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将前台界面的设计力求简单而美观大方,界面的设计结合企业的标志和宣传口号进行界面的搭配,体现一个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界面的文化感。其次,就是后台子系统,它包含了企业的新闻展示、产品的用途以及一些客户与管理者的交流留言功能等,这事一个信息传达和交互性的平台,是一个具有信息延续性的和可扩展性的内容延伸。 二、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的概况设计应用 由于旅游企业网站的功能定位,要求客户可以有效地浏览到前台子系统的旅游企业的各个功能和简介,要求将产品信息和旅游规划路线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可以给客户提供信息的支持,此外,网站的管理员可以在后台功能基础上实现新闻的管理和产品的管理,实时进行规划和调整,使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化的配置。 三、旅游企业门户网站数据库应用 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的数据库设计还包含了诸多的设计模型,将其开发成满足客户需要的实体结构,通过实体与模型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这样的系统规划可以形成产品实体、类别实体、新闻实体、客户实体等多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实现了特定模式下的数据逻辑应用。一些旅游企业门户网站就使用了MySql数据库,使概念变成了数据表,形成了用户表、产品表、新闻表等多种形式。 四、旅游企业门户网站设计中的功能模块 旅游企业门户网站一般分为前台和后台的模块设计,因为功能不同,前台的模块设计是为了展示企业文化特征所需的,它结合了网站的内容,目的是为了使大多数的客户浏览网页和界面,因此,在网页的界面规划上要体现出旅游企业的功能特点,使主题鲜明,内容突出,让其印象深刻。例如,网站首页的设计就包含了企业的标志、概况、产品特点和服务内容、用户登录、管理员登陆等链接内容,在首页的处理上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内容,如信息浏览量、中心产品的内容、动态的信息展示、企业新闻和企业产品的窗口等内容。产品的展示这块可以将产品和旅游者所关注的新闻相结合,通过兴趣可以进行搜索,来浏览相应的企业新闻和产品信息。旅游企业的产品和新闻模块就尤为重要了,网站体现出了产品的信息特点。后台的模块设计主要是针对登陆、新闻,产品这里来进行设计的。后来登陆设计可以视为进入后来管理界面的窗口,在此可以进行管理员的登录名和密码输入,通过进入可以验证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如出现错误会提示我们相应的错误信息。新闻模块的设计,就是管理员进入后来管理界面时候,可以进行新闻的分类、新闻管理等,当新闻分类、新闻管理等链接进行增添和删减登操作的时候,会出现相应的者。新闻名称和内容等,会有相应的字数限制。新闻管理的界面也可以调整成为具有增加和删减信息操作的步骤,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产品模块的管理与新闻模块的管理大同小异,也是管理员进入网站后台进行操作设计,实现产品的更新和就内容的删减,还可以添加相应的分类搜索和显示功能,这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产品的类别、产品的描述、产品的详细信息等,可以自由选择相应的属性进行选择旅游产品。 (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门户网站论文:基于JSP的中小型企业门户网站设计 摘要:企业以门户网站作为对外展示窗口,进行内外信息交流,已成为大众的迫切需要。介绍了基于JSP技术的中小型企业门户网站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具体设计与实现等,可为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JSP;企业门户网站;功能模块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技术日趋成熟,已被众多企业所接受和采用,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门户网站的意义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企业整合,相对于传统的宣传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门户网站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宣传企业、开拓市场,从而为企业提供各种产品信息展示的机会。一个优秀的企业门户网站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1]。本文基于JSP+MySql+Tomcat技术进行企业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 企业门户网站需求分析 成功的企业门户网站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前台页面和可以提升企业信息延续性和扩展性的后台管理系统[2]。通过实际调查,将企业门户网站分为前台子系统和后台子系统。 (1)前台子系统。前台子系统包括企业新闻浏览、产品信息介绍、客户留言、公司介绍、技术支持等模块,为使前台页面能够更好地宣传企业形象,方便与客户的交互,其设计应当美观实用,更好地彰显企业形象。 (2)前台子系统。后台子系统包括企业新闻、产品、用户、留言管理等功能模块,后台页面简洁,具有高度的信息延续性、可扩展性。 2 企业门户网站概要设计 网站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功能模块。用户可通过前台功能模块浏览企业介绍、企业新闻、产品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还可以在线留言;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功能模块实现新闻管理、产品管理、产品类别管理等。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如图1所示。 3 企业门户网站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3]。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可以满足客户需要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概念结构设计模型。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结构的确定,规划出本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数据库实体对象分别为产品实体、产品类别实体、新闻实体、新闻类别实体、用户实体等[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主要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4]。本网站采用MySql数据库,通过概念设计转换为数据表,主要有企业产品表、企业新闻表、产品类别表、新闻类别表、用户表等。 4 企业门户网站功能模块设计 4.1 前台功能模块设计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网站的内容大同小异,吸引浏览者的不再只是网站上的信息,而是其美观和谐的页面设计。在进行网站首页设计时,不但要求网站的布局合理,而且还应该通过网站首页的主要功能模块能够充分体现出网站所要体现的主题内容,从而给浏览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首页设计。本网站的首页主要包括企业介绍、新闻中心、产品中心、服务与支持、在线留言、管理员登录等链接按钮[5]。在首页开发过程中,将企业新闻中心的信息浏览和企业产品中心的信息浏览设置为动态的部分,管理员在后台系统中可以进行网站新闻和企业产品等管理操作。 (2)产品展示设计。前台页面中的产品展示和企业新闻最能引起用户兴趣,用户通过浏览企业新闻和产品来了解这公司的信息。因此,网站的企业产品展示模块和新闻模块显得尤为重要,网站中产品展示的位置需要在查询代码中使用分栏代码,使产品以分栏的格式显示,易于用户浏览产品信息。 4.2 后台功能模块设计 后台功能模块设计主要包括后台登录设计、新闻管理模块设计、产品管理模块设计。 (1)后台登录设计。后台登录是管理员进入网站后台管理的入口,在此页面中管理员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到后台管理系统。通过session会话验证登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输入错误时会提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并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如果输入的用户和密码都正确,则可进入后台管理界面进行相关操作。 (2)新闻管理模块设计。管理员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后台管理页面,在左侧会有“新闻分类”、“添加新闻”和“新闻管理”等链接。当单击新闻分类链接时,可以对新闻分类进行增删改查操作。当单击新闻添加链接时,会出现新闻添加页面,页面内容包括新闻名称、者、内容等,其中内容设置中会有字数限制。当单击左侧的“新闻管理”链接时,进入新闻管理页面,可以对已有的新闻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 (3)产品管理模块设计。公司管理员进入后台后,在左侧会有“产品分类”、“添加产品”和“产品管理”等链接,其中产品浏览添加了分页显示功能。当单击产品分类链接时,可以对产品分类进行增删改查操作。需要添加新的产品时,点击添加产品链接,添加产品页面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类别、产品描述、产品图片等。产品管理主要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描述、删除和查看等功能。若想了解某种产品的详细信息,只需要点击查看按钮即可,每件产品都有其类别,添加产品时需选择它所属的类别。 5 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使用JSP+Mysql技术设计和实现中小企业门户网站的流程,同时注重网站设计的人性化、界面的友好实用,以及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为中小企业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提供参考。 企业门户网站论文:浅析企业门户网站设计 摘 要: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企业门户网站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企业门户网站比较单一,内容单薄,缺少互动,虽然在视觉设计方面很多企业门户网站已经很完善,但却不能吸引普通人驻足的目光。本研究力求将交互设计这一概念融入到门户网站的设计当中,让网站不仅仅是进行信息的显示。 关键词:摄影网站设计;新媒体 一、企业门户网站的重要性 传统企业的形象宣传有画册、电视广告、公司网站、海报。这些宣传形式大部分无法与受众群体产生交互互动。在这些载体当中,比较容易能够实现互动的载体是企业的门户网站。好的企业门户网站能够塑造可靠、专业的企业形象。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通过网站上内容的设计,能够吸引用户探索公司信息,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加企业宣传的效果,让受众更容易的记住 企业。 二、企业门户网站的基本开发流程 (一)前期准备 对企业进行充分的了解。本研究以公益组织“ARTDREAM”为案例,前期准备时主要是对“ARTDREAM”这个组织进行了解,通过深入到“ARTDREAM”进行兼职工作来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与“ARTDREAM”的公关部门进行合作收集相关的素材,并且拍摄了一些活动素材。 (二)文案策划 文案策划主要是明确网站的内容,受众群体。这部分内容主要依据“ARTDREAM”提供的内容进行树立整理,然后在这基础之上对整体的结构进行调整,同时需要与“ARTDREAM”进行沟通,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并借鉴和参考已有的公益网站。 (三)项目开发 1、项目开发初期使用PHOTOSHOP工具进行效果图的创建 2、项目实施中期使用ILLUSTRATOR对关键内容进行矢量化处理保证图形质量 3、项目后期进行网页的编码部分建设,使用DREAMWE-AVER对网页进行布局,并添加特效内容 三、企业门户网站设计经验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收获颇多,下面从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资料收集。 耗费较长时间,一方面从“ARTDERAM”已有资料中进行收集整理,这部分资料采用按照类别的进行分类,然后从这些资料当中进行筛选,保留能够使用的资料图片。但是这部分的资料图片的质量普遍不高,能够使用的资料很少。在最后的网站当中只使用了当中很少数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的资料依靠自己进行收集,通过深入参加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去进行收集,这部分内容工作量比较大同时效率比较低,收集资料的后期采用多人同时进行收集,但是这种工作方法产生了一个问题素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在收集资料方面一定要做好质量的把控。对拍摄素材图片的人要进行筛选,同时明确告知图片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到模版图片供其进行参考。 在对素材进行处理以及管理的时候探索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使用aperture进行图片素材的管理。在这个图片管理系统当中首先导入所有的素材图片。然后使用看片台进行素材的选择,由于很多素材比较相似所以使用卡片台,能够方便的比较出相同素材的好坏,选定好的素材。同时使用标记功能,能够在后期的处理当中更加灵活的使用素材,便于素材的替换,方便找到相似的素材进行素材的替换工作。 由于是设计门户网站,所以里面的图片风格需要进行统一,但是由于拍摄的条件不同,使用的相机种类也不同,造成了图片的风格不同。所以在整理素材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个工作就是图片标准化处理。图片标准化处理:就是指把所有的图片全部处理成曝光准确、白平衡准确、层次明确的标准图片。 (二)策划案与设计效果,这两点需要放在一起进行总结,因为两者相互影响。 策划案是在已经收集完资料之后开始,在收集资料的前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这样进行造成了一个问题,在没有明确策划案的时候收集的资料导致了后期在使用资料的时候产生了不匹配的结果。应该先制定好详细的策划案之后再去定向的搜集图片资料。同时应该明确网页当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形成一个框架草图,这个框架草图不是一个初步的设计,应该是经过认真考虑之后的草图,之后所有的设计都按照这个草图来进行,只做局部的一些更改。由于没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进行,所以导致了在后期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根据素材的情况来进行,没有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来所要传达的视觉信息。在这点上是一个比较大的错误点。在今后的设计当中应当首先设计出来框架草图,并且认真推敲,形成一个设计框架的定稿。 企业门户网站论文:油田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研究与探讨 摘 要:随着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流的门户网站已成为树立一流企业品牌的关键环节。网络世界纷繁芜杂。变化多端,网站管理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立足企业主营业务,建设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门户网站,需要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网站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以科研、质量监督、技术服务等为结构。综合各方资源.对信息进行全面集成。在此,从实际建站经验出发,对网站建设的主要环节进行了探讨,并希望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其他方面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门户网站 信息管理 一、引言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掀起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浪潮,使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网站作为信息的汇聚点和集散地,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以往企业问交流的方式,一流的门户网站已成为企业树立品牌,传播信息的关键环节。企业门户网站也需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如信息集成,将众多分散、孤立的信息结点串联,以提高信息集成度,减少信息冗余;信息交互,区别于以往的信息提供型站点,全新意义的网站需要完成“正反”式信息传播,通过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网站交互能力;数据挖掘,网站需要完成深层次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商务知识,助力企业主营业务的提升。 二、网站建设前期分析 1.过程控制 企业网站建设遵循软件工程的思想,传统的瀑布式或迭代式开发模型已能较好地反映网站建设的全过程。企业网站建设的重点在于维护阶段,不断进行信息的更新,品牌的推广,以吸引更多客户是网站长远发展之计。 2.需求分析 网站需求的调研主要是明确网站的使用者、建设网站的目的、核心的商务流程、网站建设的技术条件、用户群之间的关系等。网站潜在的用户种类较多.主要有企业客户、商业伙伴、求职者、社会团体、管理员等。从用户群体划分,网站功能的需求可概括为企业基本信息展示。如企业简介、机构设置,用以展示企业文化、发展理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客户利益信息展示,用以为客户提供合作利益的产品、服务信息;网站交互信息,如在线客服、电子商务、投资者关系等;此外,网站还需要具有友好的管理后台,它直接关系到网站访问量的持续提高和后台功能的完善。从软件设计角度考虑,需求分析所使用的工作量需大于网站建设总工作量的30%。企业网站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建设者必须从各个细节考虑较大的需求变化对企业网站的影响,并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变化带来的网站整体结构的改变。 3.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用于反映项目在技术平台、资金、人员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可实施性,以保证项目按期进行。可行性分析应包括网站技术细节和建设需求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和解决办法,如网站费用预算的准确建立和资金是否按期到位,人员的调动变化对于网站建设的影响,用户需求遇到技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如何处理等。前期的认真分析有助于后期遇到问题时采取快速、果断的处理措施,防止影响项目进度的安排。 4.网站详细设计 石油工业类网站设计应结合行业的特点,立足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等企业定位,网站建设将研究开发、质量安全、技术创新等作为网站的主要栏目,将科技成果展示作为特色栏目,并根据重大专项进展,不断开设专有栏目,丰富网站内容。 三、网站编程 网站开发平台应根据企业自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现状和企业应用规模进行选择。主流的开发平台有:.NET体系的ASP,SQI.Server,Internet InformationServer;J2EE平台的Java,0raele,Weblogic和开源的PHP,My SQL,Apache方案等。对于大型站点,一般需要有高可靠性的网络应用,J2EE技术已经不断完善, 首选Java平台;SQI。Server和ASP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具有其产品上的优势,小型企业或团体机构则宜选用开源的PHP+My SQL方案,其费用低,开发方便,大量的开源网站经过改进即可应对一般的商务应用。各种平台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应尽量选择成熟的产品,减少投资风险。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本案中选择服务器为Microsoft IIS 6.0,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采用Java Script,Vbseri皿作为服务器脚本语言,SQL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再配合Flash加强网站动态效果。其次,网站美工设计也是重要环节。恰当地运用文字、色彩、图片、视频、声音等元素将极大地提升网站的层次,让客户体会到美感,延长客户停留时间。网站编程工具采用Visual Studio 2003,数据库链接使用Ado对象。网页编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页面代码优化。 三、网站运维阶段 1.推广策略 网站上线并非意味着项目的结束。网站推广的广度、深度以及维护的力度最终决定了网站建设的效果。从推广策略而言,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根据用户群特征进行定点推广 定点推广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基本产品展开,通过分析产品的客户,在其关注的站点投放广告,以达到推广的目的。 1.2 根据企业主营产品进行定点推广 1.3 搜索引擎优化 目前,全球互联网的站点总数约2亿左右,搜索引擎提供的搜索排名直接决定网站的访问量,因此,通过关键字优化、词汇优化等技巧可大幅度提高网站的检索率。另外,网站推广的一个误区是,网站推广仅仅是为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实际上,网站推广的真正目的是宣传企业形象,提高经营收益,并不断体现网站媒介的作用。其次,杜绝恶意推广方式,如网站挂马,嵌入无关链接,捆绑钓鱼插件等,短期内,这种方式可以使网站的访问量飙升,但从长远考虑,这些恶意行为将引起客户的巨大反感,并可能因此损坏企业声誉。 2.网站流量分析 通过流量分析可以对网站的访客特征、客户来源、IP地址进行统计,从而对网站进行选择性、目的性的完善。目前互联网提供这项服务的供应商较多,如:谷歌分析、百度网盟、雅虎统计等,且大多是免费的,需要防范的是泄露企业信息的情况。 四、结论与认识 企业网站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网站的畅通性、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都是需要长期注意的问题。现今,门户网站已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第一媒介。网站建设者们则需要更多地从专业角度出发,对网站内容、形式的各个细节进行不断完善,充分发挥网站功能,挖掘客户的潜在商业需求,不断提取商业知识,提高网站管理水平,为企业主营业务的提升架桥铺路,助力企业驶入信息高速路。 企业门户网站论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门户网站评价研究 摘要: 装备制造业企业门户网站的评价指标应该包含访问、技术、信息等七个方面。根据新建的装备制造业门户网站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因素法对辽宁省主要的装备制造业网站进行了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门户网站;评价指标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支柱性产业集群,在省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些行业中,很多大型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相对而言,中小型企业建设门户网站的数量比较少。门户网站是广大网民最容易想到的企业网络形象的体现之处,是最容易给消费者带来切身感受和深刻印象的网络展示平台。为了能够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建设门户网站的过程中有所帮助,应该建立一个适合装备制造业企业本身特点的门户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1装备制造业企业门户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给装备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个适合行业特色的门户网站建设评价标准,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如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的覃亮、王喜成在2006年提出了装备制造业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电子商务功能、信息、网站质量、网站的特色应用四个部分。沈阳工业大学的宿凯、赵鑫、马军在2008年提出了一个指标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网站技术指标、网站功能指标、界面指标、客户关系指标、信息内容指标、经营业绩指标构成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以上两种评价指标各有优点,在以上两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本身的特点,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装备制造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共选取一级评价指标7个,二级评价指标17个。由于目前网络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网站推广的结果,使得很多企业的官方网站反而变得不容易找到,这给希望了解该企业的潜在消费者带来了很大麻烦,故增加了网站搜索难易程度这个评价指标。由于企业不能允许普通网民了解过多企业内部运作信息,应该把企业门户作为网民了解企业的集中窗口,所以削减了网站与信息系统的结合情况这个指标;由于很多网络功能用户并不需要,而装备制造业企业又极少有开展网上销售的,故削减了网站功能的完备性、网站交易额两个指标;合并了企业基本信息、公司业务介绍等指标,新建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评价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6000余户,本文主要考察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企业门户网站。笔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中,选取了东北汽车、大连冰山、沈阳机床等三十四家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并对他们的门户网站主页进行了浏览和研究。这几十家企业绝大多数都位于沈阳、大连两地,位于其他市县的企业很少。 2.2 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评价方法对于企业门户网站的评价方法,中国农业大学的张小栓等在总结前人提出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了汇总说明。对于门户网站的指标评价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即系统综合评价法、信息构建法、Webqual问卷法和消费者行为评价。由于图1中建立的指标体系中所罗列的指标基本都是非经济因素指标,故而采用系统综合评价法中简单实用的加权因素法对这些企业的网站建设状况进行评价。 2.3 评价结果及对指标体系的验证根据图1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加权因素法对34家代表性企业门户网站进行了逐一浏览研究,并对浏览访问结果进行汇总,最后得到评价结果如表1。(限于篇幅仅列出前十位企业,并省略过程) 在十七项二级评价指标中,在未乘以权重值之前,得分总数最高的五个指标分别是系统安全性、系统稳定性、网站搜索难易程度、访问速度和色彩格调,得分最低的五个指标分别是在线订购与支付方式、其它特色内容、互补性链接、在线信息交互功能和站内信息检索功能。在分别乘以权重值以后,得分总数最高的五个指标分别是访问速度、访问量、销售网络与联系方式、企业形象完整性和色彩格调,得分最低的五个指标分别为在线订购与支付方式、其他特色内容、互补性链接、在线信息交互功能和站内信息检索功能。其中,在线订购与支付方式在两种情况下都是得分最低的指标,可见这项功能对于评价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门户网站而言是最没有用处的。而得分最低的后面几项指标无论用哪种排序方式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在这些企业看来,其它的几项指标,如特色内容、互补性链接、在线信息交互功能和站内信息检索功能同样也都是不重要的功能。而对于最重要的指标而言,两种方式排名的分歧较大。在仔细考察了数据的具体内容之后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在系统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这两个指标的得分上都很非常高,这也就意味着这两项指标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是都能够做得很好的,即它们属于没有区分度的指标。因此第二种评价方法,即带权重之后的指标评价分数显得更有实际意义。访问速度、访问量、销售网络与联系方式、企业形象完整性和网站色彩格调这五个指标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最为重要。 3存在的问题 3.1 本文选取了几十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领先企业,对他们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应该说,和其它行业的门户网站相比,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门户网站在界面、功能、信息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领先。但在选出的34家大型企业中,居然有8家企业没有门户网站,如此高的比例令人惊讶。这一方面是东北三省网站总量相对少,造成网络大气候的相对落后,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门户网站的作用缺乏重视。 3.2 网站建设情况与现实生活当中的企业知名度并没有必然的正比例联系。部分国际知名的企业巨头,它们的网站建设状况并不是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和它们在行业内的地位极不相称。很多知名企业的网站的访问量比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企业的对外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访问量低是装备制造业中某些行业的固有特点。 3.3 网站建设情况表现出一定的行业特征,汽车制造行业的企业总体来看网站建设水平较高,各项指标均表现很好。而发动机行业、轮胎制造业的企业网站建设则表现得不尽人意。 3.4 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由于兼并或者重组的缘故,原有的企业网站被兼并进新的总公司网站内部,从而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之后,发现其内容充实程度也明显减弱,这给企业的网络品牌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由于企业兼并等原因而抛弃了原有的企业网站,这是企业原有品牌资源的巨大损失,应该尽可能避免类似情况出现。 4解决的建议 4.1 树立网络品牌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大型企业应该带好头。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网络形象建设和传统品牌建设对于企业的形象而言同样重要,企业应该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不能出现大型知名企业没有企业门户网站的情况。 4.2 在企业兼并或重组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原有的企业门户网站。对于合并后的企业集团,要充分考虑各个大型分公司的情况,不能把下属各个企业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善的门户网站强行并入一个大型门户网站之中,令消费者难以寻找。可以考虑的方法是,一方面保留原有企业的门户网站,另一方面,在新企业网站显著位置,为原有企业网站做好链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可以在提示使用者之后,把原有企业域名取消,并入新企业网址之中。这样可以一方面顾及了合并后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导致原有网络品牌的损失。 4.3 构建适合行业特点的门户网站评价体系。由于网络品牌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情况,所以构建一个适合装备制造业特点的网站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可以用它来评价和指导企业如何来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用户最关心关注的功能和内容上,从而避免分散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到不必要的功能和内容上去。 企业门户网站论文:浅谈煤炭企业门户网站建设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基础产业的大多数中国煤炭企业信息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煤炭企业门户网站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什么是煤炭企业门户网站 煤炭企业门户网站,是煤炭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建设和形像宣传的平台。它有特定的、专业化的行业内容,不同于一般网站。煤炭企业门户网站相当于这个企业的网络名片,不但对企业的形象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同时可以辅助企业的销售,支撑企业电子商务的有效运营,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的销售,企业可以利用网站来进行宣传、产品介绍、资讯、招聘等。 据初步统计,我国一些大中型煤炭企业都已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如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只要打开公司网址就可以了解神华集团的公司概况、动态、业务、产品等多方面的信息。煤炭企业门户网站是开放型企业的标志和窗口,为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 二、煤炭企业门户网站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煤炭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的基本模式是以企业内部综合数据库为依托,以信息共享为特征,满足企业信息、经营管理、文化生活需求的综合型、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网站,即“一平台一库”模式。 煤炭企业门户网站的规划和建设,除了基本的软硬件平台外,最重要的是它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和要求。综合考虑现有的IT技术和行业特征,煤炭企业门户网站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功能。 1.品牌形象功能。网站的形象代表着企业的网上品牌形象,人们在网上了解一个企业的主要方式就是访问该公司的网站,网站建设的专业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网络品牌形象,同时也对网站的其他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2.产品/服务展示功能。顾客访问网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深入的了解,企业网站的主要价值也就在于灵活的向用户展示产品说明的文字、图片甚至多媒体信息。 3.信息功能。它是门户网站最主要的功能。信息功能应满足栏目的动态设置,信息按照栏目进行动态,能够设置浏览权限。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信息是限定在某些人群的,有可能涉及到一些保密的问题,例如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信息平台必须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的混合编辑、。 4.在线互动功能。通过网站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在线服务和帮助信息,方便客户与企业进行信息互动,解决客户的问题,如常见问题解答、电子邮件咨询、在线表单、通过即时信息实时回答客户的咨询等,获得有价值的用户反馈信息。 5.电子商务功能。电子商务功能必须实现采购和销售产品的信息,供应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的管理,在线交易与合同定单的管理,产品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五项功能。还包括企业项目招标信息和招标结果的。电子商务功能的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和广大的客户,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建议先从采购和销售产品的信息、项目招标信息、招标结果的和客户管理入手,运行稳定后,再实现合同管理,建立比较简单的在线商务平台。 6.信息检索功能。 7.信息交换功能。这两项功能实现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综合数据库。内部综合数据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和字段,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信息检索和交换。信息检索功能要求能按照分类、关键字匹配等方式,在内部综合数据库与行业综合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信息。信息交换功能实现内部综合数据库与行业综合数据库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信息交换。 三、煤炭企业门户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的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制定了详细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在信息队伍建设、基础信息数据采集、网络建设、软硬件环境构架和门户网站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煤炭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和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离信息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定位于战略高度的统一认识。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煤炭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理应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由于认识问题,相当煤炭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被放在非常次要的地位,有关工作也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办得好坏全靠网站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涉及到企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企业的重大事情,应予以重视,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建议企业设立专门的机构,责任到人。 2.网站功能和内容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局不相适应。网站功能、内容不能与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相呼应,一是在宣传企业战略、弘扬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等方面创新不够;二是与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如供应、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应用系统)的整合不够,存在比较严重的“管理孤岛”和“信息孤岛”问题;三是缺乏自己的特色,成了简单信息、介绍企业的宣传栏,而不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综合门户。 3.管理机制不能适应门户网站发展的要求。一是信息队伍结构不合理,通常由计算机类工程技术人员构成,缺少既懂技术、又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造成网站工作人员不了解企业业务需求和发展,严重影响网站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企业领导对网站重要意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提高;二是内部制度不够健全,业务部门在信息共享(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和提供方面)、网站利用等方面积极性不高,网站在企业内部横向协调的力度不够,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 4.企业门户网站的投入结构严重失衡。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偏重硬件投入,而忽视软件投入,忽视信息资料的采集、分析加工投入,忽视信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投入。加强对职工使用互联网的宣教、培训。安排一定的资金预算,保证网站的建设与运营维护。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煤炭工业与信息化的结合,以信息化带动煤炭工业化,煤炭企业网站建设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煤炭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是煤炭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煤炭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必将为新型煤炭工业化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就业指导课论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高职院校现行的就业指导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因此,就业指导模块化教学应运而生,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模块化教学的组织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块化教学;研究分析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大众化,知识更新慢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必修公共课程之一,就业指导课是契合市场经济体制人才招聘需求,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实践性课程,其涉及的内容繁多,包括就业形势、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求职技巧、就业政策与流程、职业心理等。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指导不同,其是贯穿教育及择业全过程的课程教学,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的特征。高职院校往往具有鲜明的行业与专业特色,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过于宽泛,难以与行I、市场发展实际相匹配,缺乏教学针对性,无法彰显专业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应不断补充丰富内容,以满足政策、形势的变化。 2.教学模式单一化,实效性不足 虽然早在几年前各大高职院校就相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从重视度及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经费紧张、师资短缺,导致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程相对缓慢,其依然沿袭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理论讲授占比较大,考核形式单一、机械化。指导多是教师强制灌输,学生主动性不强,也缺乏基本的课堂互动。由于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实效性不足。 3.师资力量较薄弱,缺乏专业指导 目前高校在师资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由其他教务工作人员担任,他们大多为院系思政辅导员、思政教师及行政人员,这部分人员要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往往由于时间紧张,无法确保就业指导课按时、按质开展。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教学培训,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及就业工作经验,也无法向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就业指导。流动性强,师资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 4.教学对象个性强,缺乏自制力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95后甚至00后群体成为主要教学对象,其自主意识强,团队意识弱,个性更为张扬,不喜欢循规蹈矩,喜欢创新、尝试与突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不断升级并迅速普及,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日益下降。 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坚持原则 模块化教学是当前教学背景及社会环境下有效的教学尝试。所谓“模块”,就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组合。模块在内容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可以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模块化教学就是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注重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进行模块设计,在完成单一模块学习后,实现对应能力的提升。 就业指导模块化教学组织实施中坚持三大原则。第一,能力导向原则。高职院校更倾向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课程讲解应坚持实用原则,在就业指导课模块化设计时应确保实用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凸显能力培养的价值。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但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潜质。就业指导课模块在设计时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第三,复合型原则。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在模块设计上应切合教学实际,综合专业及学生的特点,增设选修模块,关注学生兴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提升了课程本身的系统性与灵活性,也带动其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以往的就业指导课程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对就业指导综合性及其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缺乏关注,而模块化教学弥补了上述不足。此外,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鼓励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身份的教学者参与进来,围绕既定教学主题,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也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让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落到实处。 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的组织措施 1.加强师资建设,整合课程资源 师资力量充足是教学模块科学设计的前提。教师团队应涵盖不同的身份背景,既要有就业工作教师,也要有思政辅导员;既要有心理教师,也要有专业科研教学带头人。教师团队背景越丰富,就业指导就越系统,就越有利于模块内容的更新与补充。在就业指导课模块设计中,应从设计者自身专业及工作经验出发,奠定模块教学的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为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提供雄厚的人才与资源基础。 2.完善教学内容,契合行业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学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行业的精英。高职院校鲜明的行业特点决定其就业指导课必须兼具行业专业特色。在模块设计时,应做好对行业特点及特色的考虑,统筹职业起步与发展、未来职业前景等多个方面,以期更好地契合行业发展。此外,在设计模块教学内容时,除了常规的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技巧,还要涵盖自我认知的引导、价值观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就业指导课程不单是就业指导,也承担了通识教育的职责,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模块教学的形式,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3.研究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 自主招生政策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而95后群体普遍家庭条件优越,自我意识强烈,也普遍具有懒散的特征,因此其就业关注度不高,对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在模块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如虚拟情境教学、慕课教学、远程教学、实践教学等都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进行尝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或情境模拟教学开展教学,实现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学习,发挥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感染。比如教师在讲授面试技巧礼仪时,可以要求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完成学习,借助表演来活跃气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认识到道德修养及文明礼仪在求职中的重要性。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充分了解企业,做好择业准备,进而制订科学化的生涯规划。在教学期间,教师应重视就业指导教学,做到个性化指导。比如当学生存在不良心理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接受指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此外,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时数相对较少,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化教学或讲座等形式,就择业观及就业形势等内容进行分析,开展就业政策宣讲,弥补课时的不足。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关乎社会稳定,其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块化教学可提升就业指导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找准人生定位。因此,在今后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创新思路和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就业指导课论文:浅谈创业辅导在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当中的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各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一步的增长。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就业选择、职业规划、创业发展等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特别是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辅导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目前的就业政策与形式,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优化就业观念,在根本上提升就业竞争力。高职大学生通过创业辅导能够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本文对创业辅导在高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业辅导;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 高职大学生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未来自身从事的工作进行的全面评估,使资金能够根据设定好的目标努力前进。在高职院校中设置的就业指导课创业辅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设置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人生价值。新时期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作用与影响意义。 一、创业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应用必要性 创业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与组织的有效结合,有助于今后学生在企业中开展相关工作。高职大学生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根据主客观条件对今后从事的工作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总结出自身的兴趣爱好,权衡自身的能力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职业奋斗的目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通过创业辅导为学生实现职业目标做好相应的安排。创业辅导要发挥出就业指导的全方位影响作用,保证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与个性相结合,符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开展创业辅导在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意义明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同时督促其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创业辅导将会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了解职业的发展状况。大学要能够正确的认识创业辅导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职业生涯整体规划的过程中为实现终极理想勇于拼搏。高院校有必要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这样学生就会综合进行职业规划判断,使学生能够明白适合自身的工作类型,并且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职业生涯规划 一些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就会处于彻底的放松状态,对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新鲜感。这样的长久发展将会造成自身的学习模糊,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学生在进入到高校之后就要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能够将自身的心态放平和,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方式,规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在社团活动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这样能够积累到一定的职业经验。在经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就会形成独立气质,这种个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职业的要求。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会实现自身价值,创业辅导也能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进行个性化划分,并且高职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能够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辅导具有目标确定性、操作性、激励性等特点,会对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评估,这样高职大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控制不确定因素。 三、创业辅导对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影响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高职大学生在谈到就业的时候更多的会表现出迷茫,不知道今后自己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优势。但是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自身所具备的优点。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创业辅导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规划培训,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准确地认识自身的人生价值。创业辅导具有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高职大学生通过创业辅导会增强团队沟通能力与创新精神,并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岗位中。有利于明确自身的性格特点、综合爱好等,以便于日后选择到合适的工作,并且能够为以后规划出积极的发展道路。 2.确立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当前就业压力较大,形势较为严峻。学生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取到满足的工作成为自身与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影响之外,还需要高职院校的引导影响。高职院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辅导根据职业规划理论对学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职业规划,使学生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并且能够保证学生顺利地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利用职业规划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另外,将职业规划知识放置在客观工作中,这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程度将会持续提升,使其在今后发展中能够愉快工作。 四、完善就业指导课中创业辅导措施 1.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不能够只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还需要对非毕业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能够尽早地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将创业辅导贯穿到整体就业指导课程中,并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确立发展的目标。逐渐完善职业指导体系,使学生能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注重理论知识强化的同时增强基本技能。保证学生都能够对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有着一个具体的全面了解。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学生讲解就业政策、方针宣传以及就业技巧等,这样学生能够对就业心理进行调整,更好地面对未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科学的测评体系。创业辅导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测评,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进行职业设计。学生通过创业辅导做好职业定位,并且根据发展目标进行职业的选择。科学的测评体系在就业指导课程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测评方法,同时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测评体系,在帮助学生正视自身缺点的同时,找出存在的优势。 五、结束语 合理地创业辅导是高职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就业指导课程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完成高职学业的大学生需要面临的问题。创业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将会为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进行有效地选择。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创业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影响,利用创业辅导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使创业辅导能够全面地贯穿到高职大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中。实现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创业辅导,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职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等方面问题的时候,需要端正态度,做好工作前的充分准确,并且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不能够放弃其他学习方式或者途径,要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推销自身,并利用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到的知识丰富自己。创业辅导能够帮助学生根据个性进行职业规划选择,指导高职大学生如何能够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激发内在动力。在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中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创业辅导,这样能够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职业发展学习。 就业指导课论文: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能力的塑造 [摘 要]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职业化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硬性条件不能达标;二是职业化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目前我国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呈现出的非职业化现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职业化塑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从职业能力、职业结果、职业品牌三个层次进行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的塑造。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能力;塑造 2012年11月22-23日,我国首届中国高级职业指导师年会在烟台召开。在会上,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着重比较了我国和美国的就业指导工作,最后指出,“我国职业指导人员队伍数量和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这一结论总体上指出了我国目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呈现出整体数量不足、专业素质较低的非职业化现状,也对我国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职业化塑造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塑造的必要性 (一)教师状态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职业化要求一直得不到落实,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硬性条件不能达标,甚至是参差不齐;二是职业化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都受教于普通教育,不能适应强调技能、突出应用的职业化教育。 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每年需要将近20位教师,就业指导教研室的专职教师只有4位,而在所有的任课教师中,只有3位拥有高级职业指导师的资格,有5位教师具有创业导师的资格。其中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使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二)课堂状态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只有专业课才重要,只要把专业课学好,最终找个好工作就可以了。再加上有的就业指导课教师还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上课看小说、玩手机、睡觉等现象频现。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转型的误区 第一,部分高校的领导认为就业指导课可有可o,导致就业指导仍实行讲座或大班教学形式,课时少,教学任务完不成,不能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指导与培养的作用。 第二,还有相当数量的就业指导课教师自身不积极要求职业化转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重视教学效果和学习实用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了。 二、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塑造的意义 (一)教师的职业化激发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有过职业经历的教师本身就具有职业丰富性,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可以灵活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从另一个视野讲授知识,从另一个层面培养学生,这样的讲授会更生动有效。比如职业兴趣这一内容,除了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把自身或身边的实际经历做成案例,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些有血有肉的实际经历会让学生更加重视兴趣的挖掘与探索,讲授也会更有说服力。 (二)教师的职业化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对自己的职业未来充满希望与激情,同时也对未来的职场充满了好奇与疑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契机。职业化教师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职业知识和职场经历去启发、打开学生的思路,采取模拟职场情景或实地考察等实践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使他们尽快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 三、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塑造的内容与途径 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化素养如下图所示: 以此为依据,有人把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职业化构架分成了以下三个部分:职业能力、职业结果、职业品牌,呈金字塔形式排列,如下图所示: 根据这个构架图,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从自身进行职业化塑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职业能力 1.就业指导基础知识包括就业指导的本质、就业指导的原则与方法、职业及职业分类、职业发展相关理论等知识,主要帮助择业者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内容、岗位知识、岗位能力要求等。 2.生涯规划与设计知识包括个体差异与生涯发展的理论知识、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信息和技术知识、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职业技巧、方法、心态等知识,帮助择业者全面、理性地认识自我,实现人职匹配,完成择业任务。 3.就业政策法规知识就是要系统、全面地把握就业方针、政策,了解社会、行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基本形势,熟悉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等,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流程和手续的相关指导。 4.就业指导教师最好具备一定的心理和心理咨询的知识,尤其是在求职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消除其心理压力,进而使其确立积极、合理的择业目标。 这些专业知识的再学习,需要教师主动购置相关专业书籍,进行专业提升;还可以通过教育进修、短期培训、自学等形式,拓展视野;利用网络,进行“充电”、“补钙”,更新教育理念。 (二)提升专业能力,形成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职业结果 职业结果具体包括: 1.沟通与协调技能,是指就业指导课教师能够有效传达各种信息,通过沟通与协调,调整处理好各方面、各层次的关系与矛盾。此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摆正心态,实现良性就业。 2.预测与分析技能,是指就业指导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前提是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首先,教师要随时随地收集各类人才需求信息,其次,要及时、详细地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最后在第一时间向毕业生。 3.职业生涯规划与咨询技能,是指就业指导课教师一方面对低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普及与讲授,辅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帮助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职业咨询,协助他们找准职业锚,做好求职定位。 4.调查研究能力,是指就业指导教师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详细收集各类人才需求信息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并对毕业生的状况和就业市场进行深入的整理与分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以讲授和训练。 就业指导课教师要获得职业化能力的发展,就要在做和学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反思,逐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充分挖掘日常教育生活中所包含的研究素材,形成自身的教学理论,养成研究的学术自觉。 (三)培养专业情意,打造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职业品牌 指导课教师的职业品牌具体是指培养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情意,包括主动、责任心以及服务意识等三方面。 1.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情意中的首要内容就是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要求就业指导课教师不能仅限于讲好课,也要主动走出校园,与社会、用人单位主动沟通、宣传,大力拓展实习和就业单位,详细介绍本校毕业生的特长和优势,积极推销,打出品牌。 2.就业指导课教师要有责任心,必须明确自己所履行的职责,对学生和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充满热忱之心,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责任心;同时敢于给学生具体的建议,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就业指导课师应该主动转变理念,转换角色,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在“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下,不仅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职业知识,更要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做到诚心诚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全方位服务。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课教师只有经过职业化的塑造过程,才会获得教学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有效强化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能力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和有效的指导。 就业指导课论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指出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学生就业水平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业指导课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的主要课程,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其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就业水平。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存在问题,对此,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很有必要。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是提高学生就业水平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课程质量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质量都相对较低,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与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存在联系。 1.师资数量问题 师资数量得不到保证是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对新一代受教育水平重视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也在显著提高,受其影响,原有的就业指导课教师数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学生数量增长的要求,因此导致高职学生就业水平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扩大师资队伍十分必要。 2.指导专业化问题 院校的专业指导课教师整体素质往往较低,一部分教师甚至并不具备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不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这是导致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指导专业化水平低与其来源存在联系,调查显示,该部分教师来源十分复杂,辅导员以及其他专业课的教师均参与了就业指导。因此,为提高指导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解决教师的来源问题。 3.培训资金问题 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通过培训实现,而培训则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证。受种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并不具备足够的资金组织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因此,教师素质的提升通常存在限制,他们在就业指导课中,无法给学生更好的意见,无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这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也能够为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证。首先,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效果能够使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也就能够就就业问题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更加清晰。其次,学生就业水平的显著提高会提升高职院校的信誉与形象,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对于其规模的扩大以及竞争力的增强都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1.扩大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 为解决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扩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数量与毕业学生数量之间的比例要达到1:500,即平均每500个学生便要有一个教师对其进行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应严格遵守上述要求,多渠道招聘教师,扩大教师队伍。 2.提高教师指导专业化水平 为提高教师指导专业化水平,必须严格控制教师来源,与此同时保证其专业化程度。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来看,并不存在以就业指导为专业的教育,也没有以培养该类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机构,这便增加了教师指导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难度。对此,国家一定要认识到就业指导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教育部要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以增加该类型人才的数量。当前高职院校应做的是尽可能从社会学以及心理学专业入手选择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 3.加大培资金投入 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培训资金的投入很有必要。培训内容应以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为主,加深教师对就业问题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应为教师提供足够的资金开展社会以及市场就业情况调查,以此为基础,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就业水平,保证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鉴于当前存在的师资数量不足、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低以及培训资金短缺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在坚持教育部要求的基础上,从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专业选拔一批专业素质相对较高的教师,对其进行培训,以最大程度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就业指导课论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改新模式初探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期内无法攻克的世界难题之一,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765万人,预计2017年高校毕业生约700万人左右,加上海归、往届没及时就业的毕业生预计2017年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所以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竞争更加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自身的前途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它将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目光。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务必以就业指导课入手从长计议竭尽全力帮助高校毕业生理想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高校 大学生 就业 指导 教改 新模式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实施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发出通知,通知指出各高校必须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统筹安排。但由于各高校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即是该门课对学生实际就业的指导意义认识不足,高校在开设该门课程时没有兼顾到对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连续性的就业指导,有些高校选择在学生一年级、二年级时开设就业指导课,有些高校选择在学生三年级、四年级时开设就业指导课,这种非持续性的就业指导导致教学内容无法系统化、实效性不强。而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只当这门课是拿“两证”的必须条件,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做法直接导致学完了就业指导课学生依然没能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没有理性的择业观念、没有应有的择业技巧等能帮助其顺利理想就业的基本素质。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的必要性 1.目前高校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不合理之处 很多高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教由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担任,这一做法不能顺应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对高校学生带来的巨大挑战,要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让高校毕业生游刃有余地理想就业必须要有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另外很多高校是以大班、甚至是混专业编班进行就业指导课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不同个体的就业指导需求,也忽视了专业特点所应具备的专业就业需求;还有就业指导课也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所以应该考虑将实践教学环节如给学生提供模拟面试场景,并根据模拟面试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就业指导等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中。 2.学生对该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考试制度一直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所以学生经历过紧张的高考之后期待在大学能有放松的机会,于是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如果该门课程仅开设在低年级,他们更是觉得该门课与自己无关所以学习上敷衍了事。部分毕业生在参加面试时两手空空、对招聘单位所提出的考题束手无策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在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强调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 3.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的必须条件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下,要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完美展现给用人单位,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职业竞争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到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去,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标准、应聘技巧、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准确给自己定位、模拟面试场景、组织学生参加高年级学生的招聘会等方面都应该下功夫有意识地培养才能让他们毕业之后能接受社会挑战,突显自我,展现自我,立足于社会。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教改新模式,进一步实施科学施教,因材施教,通过系统地教育矫正大学生的就业观、让学生牢固掌握就业求职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个人职业竞争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改的具体措施 1.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改新模式的推行,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所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务必要做到对就业形势把握精准、对学生的优劣势分析到位、有系统的就业知识、经常走出去参加就业知识培训与研讨、科学预测人才市场所面临的各种变化、对具体的学科领域有很深刻的研究而不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让就业指导课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2.成立职业规划专家小组: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仅靠就业指导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很难让学生在严峻的形势下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高校应该成立以专业老师为带头人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专家小组等专业团队定期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分阶段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跟踪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情况。 3.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靠在课堂上讲解就业形势的严峻是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就业指导课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观摩正规的招聘现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就业竞争压力,同时引导他们考察之后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并逐步落实,同时将具体落实情况作为就业指导课成绩的一个评分模块等以此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便于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让警钟长鸣才能给学生们上进的动力。 就业指导课论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潜在危机的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响应国家号召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一课程。但是这一大的背景下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潜在危机。大部分学校轻视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教师素质低下、教学方式陈旧、学生也不能正确认识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这些因素导致了对学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达不到预期目标,教学效率低下。本文重点思考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几点潜在危机,并给予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危机 解决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潜在危机主要是有学校、教师、学生等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体来说:教师水平低下,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校缺乏财力人力的投入,忽视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一、教师素水平低下,知识储备不足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因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也不例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中涉及心理学、管理学、法律、礼仪等许多综合知识,这一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具备较高素质的综合知识储备。但是,现实中,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大都是学校为了完成规定任务请的“临时工”,他们缺乏教学和实践经验、缺乏教学技巧、甚至不能准确及时的反馈给学生就业信息,使学生看不清就业形势,造成学生的盲目性,给学生就业造成消极后果。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社会就业信息,关注最新的就业动态,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相信教师质量水平提高以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方法陈旧 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仍是大班集体授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师集中几节课时间,把课本理论知识满堂灌给学生,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消化吸收。这样不仅没有针对性,眉毛胡子一把抓,达不到理想的就业教育效果,还会让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纯理论知识灌输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此种情况急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其中,实践证明目前效果最明显的是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模式正是符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特点,把课堂理论知识通过,情景再现、案例调查和分析、以及亲身实践等途径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另外就是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以及联系企业单位来学校开展现场招聘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并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就业过程中去。总之,运用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原先枯燥无味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就业指导更加轻松容易的进行下去,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学校轻视就业指导课 时至今日,许多学校还是意识不到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们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大部分学校存在着就业指导课开设时间滞后、开设课时不足、教师的数量不足和水平不高等问题,更别说创造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实践活动了。学校不愿意浪费人力物力在这些“没什么用处”的课程之上。最终导致一些大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去了解社会的就业信息和状况,与就业实践脱节,最终导致他们毕业之后就业水平和质量低下、这也是现阶段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学校摒弃传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观念、转变以前轻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态度,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着力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新知识储备的新型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此外还要增加就业指导课的课时,从刚入学的新生开始就要开设基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而后的大二、大三、大四依情况增加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深度。使他们尽早接触就业知识,并不断深入的了解就业、就职的一些相关事项,为以后就职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邀请本地知名的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到学校进行座谈给学生们传授他们的成功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求职就业技巧、学校与企业合作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就业实习等。这样通过这些转变和努力就可以营造出积极良好的就业指导教育大环境。 四、学生对就业指导课不重视 由于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认识的片面性以及学校的投入不足,一些学生认为,大学就是学习专业知识、考研究生、考各种证书的,像大学生就业指导这种公共课程只是修个学分,走走形式,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再加上学校的忽视、就业指导教师自身能力局限以及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上就业指导课就是浪费时间,而干脆选择逃课。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殊不知,随着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近年来大学生的毕业数量一直不断上升,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如果不重视就业指导课、不去通过课程和教师接触就业信息,我们就无法掌握就业状况,使自身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作为大学生,要改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态度,充分利用课堂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入职水平。课下主动搜集材料,了解当今的就业环境和状况。让就业指导课程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学生各司其职:学校加大就业指导课的投入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更新知识储备,创新教学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学生就业指导课,使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这些潜在危机一定都可以迎刃而解! 就业指导课论文: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成为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准备工作、选择职业、获得就业岗位、适应就业岗位和转换社会角色的一门重要课程。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在于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然而,当前就业指导课实际的授课效果与其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成为高校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1.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很少有高校会像国外高校那样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部分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片面地理解为只为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政策,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就业方法,求职技巧可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没有必要开设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 2.教学内容老化,教学形式单一。在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时,部分高校仅限于通过灌输式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介绍就业信息,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和社会实践,内容老化,缺乏新意,学生很难实际体验到就业形势的紧迫感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教学形式的单一导致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指导效果可想而知。 3.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教师安排不合理。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由院系副书记、辅导员兼任。他们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工作性质和自身专业所限,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把握不足,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安排方面,一些高校在就业指导的两个授课阶段安排不同教师授课,一方面,不同教师教学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造成同一个知识点被不同教师反复强调的局面,占用课时,浪费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频繁更换就业指导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不利于学生发展。 4.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对于即将踏人社会的毕业生,由于他们在心理方面和职业规划方面存在许多疑惑和不适,这时就需要一种将职业生涯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性化指导,然而当前的高校由于课程安排时间短,师资缺乏,一般是几百人左右、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授课内容主要是就业技巧指导。由于各专业的同学在一起上课,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而且大家都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怎样做。 5.创业教育缺乏。现有的就业指导课大多在告诉学生“怎样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较少指导学生“如何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一个工作岗位”。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倡导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较大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入创业教育,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很有帮助。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解决问题的对策 1.充分认识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做好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价与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是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应以发展的理念认识就业指导课的特点和意义,以系统的方法规范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体系,以创新的思维设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标准,指定与当前就业形势相适应的教材。建立适应本门课程教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教学改革和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2.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尝试引入“体验式”教学,做到教学内容具有生动性、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教学过程具有互动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职来职往”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检验知识,在实干中锻炼能力。充分发挥校外课堂的作用,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走访企业职工,了解企业的管理及生产模式,对员工的要求,薪酬标准等等问题,回校递交调研报告,分享心得体会。邀请本校校友回校做就业、择业、创业事迹报告,给毕业生讲解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畅谈理想与现实、经验与教训,通过现身说法。宣传在基层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毕业生的典型事迹,给在校学生以现实的借鉴和启迪。 3.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必须严把教师遴选关。选择一批综合素质高、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就业指导老师;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平台,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培训和考试、校企合作洽谈会,担任社会实践和创业大赛的指导老师,开阔自身眼界,提升业务素养。 4.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高校普遍实施的群体性指导涵盖面过宽,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没有针对性,而个性化就业指导则是为毕业生量身定做的个人职业规划,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在进行个性化指导时,可针对学生试行个人职业规划,实现一对一互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特点,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独特的职业规划方案。指导过程中的互动,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面引导,让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来寻求个人核心价值,详细分析个人的职业兴趣、性格及优势。通过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可帮助学生建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不懈努力。 5.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创业教育,首先要转变创业教育观念。一方面,要明确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能够成功的“创业型”人才,而不是仅仅能够赢利的人。另一方面,要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把创业教育作为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其次要善用社会资本。形成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多方发掘有利于学生创业的社会就业指导机构、用人单位、校友资源等社会资本,构建良好创业氛围,创造优化的创业环境。最后要形成长效机制。对于已经毕业,正在创业或创业成功的毕业生,要跟踪访谈,总结成案例,作为正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的生动教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意义深远的实用课程,只有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规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其列入教学计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就业指导课论文:创新与改革高校就业指导课 适应大数据时代就业的必然要求 【摘 要】大数据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要,但目前的就业现实却是数据人才紧缺。为培训需具备数据思维、意识与技能的数据人才,高校应从创新与改革就业指导课上下功夫,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注重数据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强调数据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就业 一、大数据:时代的新潮流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广泛使用,各类信息数据飞速增长,人类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从硅谷到北京,从科学研究到医疗机构,从银行到军事,各个领域在演绎着大数据时代的故事。数据以信息为载体,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不断彰显其地位。个人、企业和政府掌愈发意识到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数据分析获得知识、商机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对此,有人形象的将大数据比喻成新世纪的石油与矿产,挖掘其背后的价值,以此来做市场预测、科学决策、提高服务水平。欧盟委员尼丽・克洛斯就表明大数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燃料,可以创造机遇改造社会,是使服务更加个性化和透明高效的重要工具。麦肯锡研究院在《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就指出,“数据是新时期的基础生活资料与市场要素,重要程度不亚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大数据将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与关键要素。奥巴马政府更是将大数据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 何为大数据?大数据,又称海量数据、巨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具有量大、种类繁多、流动速度快和价值密度低四个显著特点。它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趋势。 二、现实:数据人才的或缺 大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则各行各业。一方面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另一方面,不能回避的问题便是,大数据人才需求与现实中的不平衡。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出现一样,不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透明政府、引领社会变革、加速企业创新。 但这一切均需大数据人才去启动和实现。据2011年美国麦肯锡公司报道,到2018年美国数据人才短缺将达到190万。埃森哲公司调查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六个国家,也发现数据人才的需求空缺很大。而中国的专家也预测,近些年中国将形成巨大的数据人才缺口。还有一些科学与专家表明,大数据将促使新的职业出现,并带来新的职业。 什么是大数据人才?他们需要哪些技能?大数据人才必备的素质是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能力。思维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在大数据对人才的需要,“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的用来激发新产品与新服务。在大数据时代,思维决定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深度。树立大数据思维应对信息爆炸的要求。大数据思维应该囊括创新性、批判性和全面性思维。 1.大数据思维。 创新思维。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大数据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问题要通过大数据解决。而迈入大数据之门的首要,便是树立创新思维。因数据处在时刻变化中,信息处于时刻更替中,需要时刻提出新问题、时刻解决新问题。需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分析、推理、判断,而这一切需通过创新思维才能实现。 批判性思维。大数据的世界里,到处都是信息与数据。纷繁多样,优劣参杂,需用判性思维来清洗。一方面,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确识别和利用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允许不准确,错误的数据不是一文不值,可能会有新的领域与发现。 2.大数据意识。 数据信息安全意识。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如一柄双刃剑,在提供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数据的传递者、数据的获取者。数据信息门槛低、传播面广使得各种不良信息的混入,将给个人和社会公众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在保护好自身信息的同时,不随意传播信息。 3.大数据技能。 挖掘、整理、分析能力。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望见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冰山之下。有效挖掘、分析与整理预测这些数据让数据发声,让有价值的数据挖掘出来,利用他人眼中无意义的数据,才是题中之义。 团队合和沟通作能力。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各类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掌握与挖掘其内在价值。需要团队一起合力完成,在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建立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完成庞大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任务。 全面发展能力。数据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幅度的,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也有相应的变化。由重知识的深度到前调知识的广度,行家、专家的光芒将随数据统计分析而减弱。更多需求是有交叉背景学科知识能力,能分析数据,有专业技能。 三、创新与改革:适应大数据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已是一种必然的浪潮,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时展的人才乃为其根本使命。就业指导课程与就业直接接轨。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适应大数据的必要要求。 1.注重思维训练。 目前的就业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授课形式枯燥等问题。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单方面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丰富的海量数据人才需要势必需要打破这样的格局。为此,高校的就业课程应以思维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课堂与第二课堂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注重数据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 数据始终是大数据的核心与关键,高校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分析、利用、挖掘数据应是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就业教育应该强调和注重的能力。在就业课堂上,教师应把现实需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数据意识,能在认识上知道数据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能意识到数据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一些数据信息门槛低、传播面广可能给个人,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而,有必要培养学生对数字和信息安全的敏感性,将数据意识融入就业课程,进一步影响与融入其专业教育,从而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就业。 3.强调数据技能培养。 技能数据技能的培养需要课堂,但更需要走出课堂。在有限的就业课堂中要开发与培养学生以分析、挖掘和利用数据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全面发展能力为主的数据技能,高校与教师共同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应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育环节,多方面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实习、现场观摩、邀请职场专家讲座等直观途径近距离接触与感受就业氛围与职场风云。就业指导老师则可从就业实战经验、组织模拟应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就业指导课论文: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指导课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奉献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问题;对策 一、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高校教学中只注重文化课程教育,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研究办公室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由刚毕业任教的老师负责。这些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对社会就业形势的分析不够透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校没有对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很多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只针对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简历设计、面试谈判技巧、筛选有效的招聘信息等内容往往成为就业指导课的核心授课内容,而且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大学生即将面临就业时进行,课程开设仓促,教学设计准备不够,学生很多疑问得不到解决,这使很多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心理。高校教学就业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创新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提高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3.教师专业性有待加强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师资力量匮乏的状况也逐步显现。为解决这种现状,学校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让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老师也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或者从别的学校外聘一些学科教授或专业讲师来弥补本校的教师队伍上的不足。这样一来,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不够强大,教学工作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要想把教学质量提上去,就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建设。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1.准确认识就业指导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学生来说关系到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对社会来说,就业指导课是贯彻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高校来说,是实现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的必要措施。就业指导课关系到学生个人前景、学校和国家的发展,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对就业指导课形成统一认识,不断规范课程教学,使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2.创新教学模式 在国家提倡的全员创新政策的感召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应该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以学生的需求为重点,以用人单位及社会的需求为准绳,不断加强和完善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指导作用。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善于收集社会有用信息,结合学生需求,指导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 3.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针对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第一,要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第二,要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士担任就业指导教师,这样使就业指导课更具有针对性;第三,鼓励现有就业指导教师参加职业培训,对学习成绩优异者要加以奖励;第四,通过举办教学研讨或知识竞赛活动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真正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的问题,各高校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显得十分必要。就业指导课开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我发展的定位。但是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仍然存在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各高校师生高度重视,着眼现状,剖析原因,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拓宽就业思路。这样,学生才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理性定位,努力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就业指导课论文: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由于开设课程时间短、缺少经验和专职人员等原因,各个学校普遍存在不太重视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固定的指定教材,也没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教师等问题,使得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差强人意。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就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提出观点和建议。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校不太重视就业指导课 一些高职院校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对就业指导课都不是很重视。不少教师认为就业指导课可有可无,就业指导课是学校就业部门的事情。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不高,认为对自己的就业没有太大帮助。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一般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前开设此门课程,并且课时较短,没有起到就业指导的作用。 2.没有固定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 现在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课设置为选修课,教务处没有组织相关教师编写就业指定教材,致使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没有教材标准,对学生的授课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标准的教学体系。 3. 没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教师 由于大多学校不太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没有指定教材,学校没有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教师,上就业指导课的教师来自哪个部门的都有,有教语文的、有教专业课程的、还有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 二、如何上好就业指导课 1. 学校编写标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组织开展统一的职业指导教材编写工作。各个学校也可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各院校的专业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写指定教材。 2. 提高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的兴趣 笔者主张将心理学原理尤其是心理测评工具更多地引入课程中,让学生不止是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人格有初步的认识,更应借助心理学的帮助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认知。所以,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应参加心理学方面学习和培训。 同时,就业指导课和其他基础课或专业课一样,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让学生从课程中学到知识,指导自己的就业生涯。 3.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 要想提高学校的就业质量,必须加大教学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重实践教学、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可以外派教师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让每名毕业生受益。 4.增加就业指导课教学时间 对就业指导课,从学校层面就必须重视起来。就业指导课是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课程,学校要从大一开始,每年开设一定课时的就业指导课,并且将就业指导课设置为必修课程。这样学生才会好好上课,起到就业指导的作用。 就业指导课还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领域还大有开拓的空间,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发展和完善这门课程,使之成为能解决就业难题、帮助毕业生就业、为国为民分忧的有效“法宝”。 (作者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就业指导课论文: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基于目前就业新形态,培养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了就业指导科的重要目的,但是高校就业指导课一直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不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如何实现体验式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就业指导课;社会调查 引 言 21世纪,是一个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思想观观不断变化的时代,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得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不再感性焦虑,反而更加理性,而社会媒体也从大学生就业数量的关注点转化成就业质量,用人单位也更加倾向于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学历与学校品牌。因此,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以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就业观,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加强他们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就业指导课》是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而且大多采用讲授为主,小组讨论或少量案例分析为辅。不过,学生就业辅导是一个动态实施的过程,不仅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工作态度、观念等等。如果仅仅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那么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就相对削弱,学生的相关的技能、能力也体现不出来。所以,一定要将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改变,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把社会实践与课程理论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率。因此,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就业指导课》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能够使得学生提前熟悉求职面试的过程,切身感受到求职过程中的行为、心态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模拟招聘会的模式进行角色扮演。首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招聘现场”,分别设有宣讲去、应聘区、筛选区与候聘区,并且设计与专业相关5~6个虚拟职位,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分组,每组固定设有5名招聘人员(包括面试、讨论、筛选),其余均为应聘者。在模拟招聘的过程中,招聘组要对学生进行宣讲,即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情况、岗位要求、工作待遇、工作内容与招聘的流程,而应聘组则需要在现场递交简历,招聘组在简单的简历审核后会挑选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面试,面试就是双方交流,达成协议的过程。其余应聘者也可在候聘区仔细观察,并对照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整。角色扮演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一个全面中肯的总结,深度分析不同角色在现场应聘中正确的做法是怎样,加深学生的感知与理解。有时候为了能够加强扮演的真实性,教师可请一些企业的人事主管到教室现场进行指导。这样不仅仅能够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其随机应变的能力。 (2)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当今众多企业在人员招聘中使用频繁的招聘方式,它主要是设定一个场景,通过集体面试的形式,观察应聘者在相同的环境下,如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怎样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也市场应用与课堂教学中,是为了让学生产生身临现场感受面试的压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现学生自身真实的领导能力。怎样在课堂上有效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呢?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6-10人分成一个小组,给予每个学生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的地位是相互平等的;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案例,例如现实面试中经常使用的例子“假如你是一家企业的管理者,在《西游记》师徒四人中选择一名作为你的助理,你会选择谁呢?又是为什么呢?”然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在讨论时间结束后,由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提出一个他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参与任何的讨论,只要是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通过评价表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进行评分,最终对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评定,确认录用的人选。 (3)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明白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在应聘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因此,教师讲授就业信息与社会需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通过调查,了解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例如,围绕“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选聘与社会需求的要求,以当地相关的物流企业作为调查范围,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魅族5~6人,并选出相关负责的小组长,确定小组的调查企业、调查方案、调查方式,再确定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分工。调查结束之后,每个小组要根据调查的情况提交岗位需求调查报告,并且要制作PPT进行汇报。社会调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岗位供需情况的认识,知道岗位要求与自身的差距,也加强了学生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与信息的搜集能力,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就业指导课论文:微课技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和思考 摘 要: 近几年来,微课成了一个热门名词,可以说微课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特点。如何将微课技术与具体的课程有机结合,如何让微课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实效,是一项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微课技术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 微课 就业指导 应用 理性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近几年来,开放、共享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全世界所争相发展的首选目标,特别是资源形态开始出现碎片化和微型化特征,各种“微”教学实践在国内国外如火如荼地铺开。可以说,微课教学集中体现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顺应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1.微课的发展过程 微课程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的60秒课程,其后,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先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在亚洲,新加坡于1998年开始实施MicroLESSONS研究项目,其目标是旨在培训教师构建微型课程,项目建设特点在于,课程时长控制在45分钟之内,教学目标高度集中,进行教学情境、资源和活动的创设。此后,英国教师电视频道中每个节目视频的时长为15分钟,此举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教授开发出的“一分钟的微视频”通过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期望通过“知识脉冲”从而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知识体验。 目前在国内提到“微课”和“微课程”,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典范,一是“可汗学院”,二是国内的“佛山微课”,可以说,二者是国内外微课发展之集大成者。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由,佛山市率先在全国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广大教师对活动表现出极大热情和兴趣。这次活动的作品是在原有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时长控制在六七分钟左右,内容精辟、集中,往往是直接切中要点。但是,这一届的微课征集评选活动中所征选的作品还无法反映微课的真正实质所在,更像是网络公开课的浓缩版本。 能够真正体现微课本来面目和其魅力之所在的是可汗学院的微课作品,可汗学院的负责人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出于辅导远房亲戚的目的,使用简单的教学工具,录制长度约为四五分钟的视频,在视频分享网站分享之后,受到全球不同肤色、种族、国家的学习者的欢迎。随后,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可汗学院,微课视频涉及的学科包括数学、金融、物理、化学等,可汗学院的成功模式在于运用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把微课程串联起来,同时采用练习的模式巩固知识点。可以说,当今微课的盛行,正是受到可汗学院微课模式的启发和影响,教师能够使用简单有效的教学工具,通过简短精辟的教学视频,与全世界分享自我的教学内容乃至教学理念。 从微课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微课特点都是一致的,即内容简单,一般只讲授一到两个知识点;脉络结构清晰,切入主题快速准确;结尾快捷有力。微课注重的是所讲授内容的深度而不是广度,对学生和教师也都提出了一定要求。 2.微课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2.1微课技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运用的现实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趋向于以学生为本位的发展方向,教育的方法、手段也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2.1.1微课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相吻合 《就业指导》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它真切反映出关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和就业理论的方向性和原则性。当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受到的难题是,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教学的手段比较单一,教师大多还是采用灌输、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和灵活交流的空间;特别是传统的讲授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就更加不用说学习能力的提高了;此外教学资源非常简单,甚至是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对日渐增长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的需求。所有的这些,再一以贯之地采用传统教学法显然不能很好地解决。 当人们反复讨论现代教育皎月改革的方法、途径的时候,凝结为一点,我们可以发现,改革的目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素质,更要有比较全面的人文素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应该思考该如何获得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所以,将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引入课程当中,不断丰富课程建设资源,不断完善和优化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广泛的思考范围和空间,而微课正好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2.1.2微课与学生认知规律及学习模式相一致 我们已经步入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已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2012年,拥有6亿用户的新郎微博最快时实现了每秒钟发送3万2千条信息,随后出现的微信凭借其强大的后台支撑功能打败微博,一跃成为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信息资讯平台。人们为什么喜欢带有“微”特征的事物?只能说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们不得不选择更加方便、简捷、容易获取的资源,以满足他们对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身处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面临的问题和社会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出一辙,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社会,绝大部分的学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仅仅只剩下“学习”这一项任务了,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即便生存和发展中包含了学习,却又不只是学习那么简单,他们希望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够用各种信息平台或者是资讯工具获得自己迫切需要的学习资源,抑或利用业余时间及时补充和巩固旧有知识,因此,微课的出现,也算得上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就业指导课论文:浅谈永安职专《就业指导》课开发和研究的几点探索 【摘 要】《就业指导》课的舞台不仅仅是一尺讲台,它有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邀请优秀的企业、企业家以及永安职专优秀毕业生到这个讲台现场指导,将他们先进的思想、理念传达给学生,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的就业形势,这远比在课堂上说教要来得更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招聘会;问卷调查;校本教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指出:“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而不能简单办成升学教育”。可见,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指出:“学校要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全面渗透德育内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中职生却存在着缺乏理想和信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素质不高、抗压能力差、逆反心理较重,自我约束能力课,缺乏专业兴趣,不关心就业前景等等现状,怎么改变?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认为开发和研究《就业指导》课,把它作为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推广势在必行。 2014年12月我申报了《中职德育校本课程--课的开发和研究》课题,于2015年3月中旬起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研究和实验,概括和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 开展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 “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就业指导》课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老师来说也是如此。课题组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要想上好课,自己得有深厚的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功底。所以,自开题以来,我们课题组组织了三次理论学习,分别是就业形势的学习和当前世界流行的三种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以及关于听课评课理论学习,特别是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提出的“职业兴趣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MBTI理论和美国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这三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提出的新观点、新思维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大家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大家的理论素养,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 将“校企合作”的形式运用到《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 《就业指导》课的舞台不仅仅是一尺讲台,它有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 邀请优秀的企业、企业家以及永安职专优秀毕业生到这个讲台现场指导,将他们先进的思想、理念传达给学生,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的就业形势,这远比在课堂上说教要来得更有实际意义。 2015年5月14日,招就处和课题组共同邀请永安职专优秀毕业生代表――“养蜂人”聂书宁到永安职专艺体馆一楼会议室为母校学生作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和讲座。聂书宁现在是永安市埔岭青年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永安市政协委员。2011年荣获“三明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首届企业创业大赛第四名、三明第二名、三明市就业创业优秀个人。2014年荣获福建五四奖章,福建省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名。 聂书宁讲述了他多年辛勤的创业史,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始终坚持着适应市场和适合自己的市场信念,与时俱进,用自己的创业故事与经历,带动影响着其他年轻人去拼搏和创业。会场上他与学生互动,并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就业方向问题,并耐心进行指导。精彩的报告为学生的就业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信心。 三、 配合招就处组织2015年永安职专招聘会 “实践出真知”,一堂《就业指导》课学到的知识、经验、技巧远远没有开一场招聘会学到的东西多,2015年6月13日我们课题组配合招就处组织了2015年毕业生招聘会,我们也把实验班的学生带到招聘会上,让他们与各用人单位见面,现场咨询企业招聘的岗位,现场感受就业的氛围,从而对“什么是就业”有个真正的认识。 这次招聘会有二、三十家企业加入,主要有重汽、燕江国际大酒店、厦门好利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恒安集团、厦门海上花园酒店等企业,参加完招聘会,许多学生反映现在中职生的就业前景很广,“工作不难找,好工作难找”,所以得有一技之长。看来,一场招聘会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一堂《就业指导》课所无法比拟的。 四、 做好《就业指导》课的问卷调查工作 开发和研究一门课程,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在开设《就业指导》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认知程度以及对开设这门课的看法、见解、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就业指导》课的问卷调查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确立实验班级:13学前大专班、13建筑1班、13建筑2班、13汽检1班、13汽检2班、14计算机、14旅游、15春招班。 2.设计调查问卷:我们将《就业指导》课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个人信息 部分和就业指导部分,设计了18个问题,覆盖面广,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从而为我们进行《就业指导》课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3.写好调查报告 问卷调查完,就要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数据统计、总结,写好调查报告,为下一阶段的授课、编写校本教材打下基础。 五、 编写统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就业指导》课校本教材 以往学校也有开设一些类似《就业指导》课的课程,但大家做得很零散,也没有统一的教材,都是各用各的,所以编写出统一的《就业指导》课校本教材是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最后目标和最终成果。具体做法: 1.立足学校、本地实际,精选典型、生动的案例、材料,尤其要收集永安职专优秀毕业生的事例。 2.《就业指导》课校本教材应具有本校特色、永安特色,符合职校生特点。 3.注重收集永安当地有实力的企业、企业家以及世界各国著名企业家的案例、材料,丰富教材内容。 4.教材中的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应通俗、易懂,但又具有逻辑性。 5.初步规划、设计好《就业指导》课校本教材的具体内容: (1)中职生就业形势与相关政策。 ①中职生就业形势。 ②中职生就业政策。 (2)职业与行业。 ①职业与行业关系。 ②正确认识行业。 (3)正确认识企业。 ①认识并融入企业文化 (分析企业文化的魅力 遵守企业现场工作纪律。 ②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 (4)中职生就业准备。 ①中职生就业前知识准备。 ②中职生就业前能力准备。 ③学会设计简历。 ④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 (5)求职面试技巧。 ①关注就业信息。 ②注重职业形象。 ③掌握面试技巧。 ④学会推销自己。 (6)开启成功路。 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学会团结协作。 ③提升职场能力。 6.注重收集、整理课题实施中的过程性资料。 (1)全面、详细地收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学习材料、学习笔记、学习心得、教学课例、教学反思。 (2)认真收集实验教师授课的录像、教案、课件并加以整理。 (3)认真收集课题组成员的获奖证书、研究成果。 以上是我们课题组在开发和研究德育校本课程――《就业指导》课的六点做法和探索,就业指导是职校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是职校生走向未来的通行证,为了让职校生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实现更多人就业,我们课题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要努力学习就业指导方面的科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正像朱熹在《观书有感》所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业指导课论文:慕课背景下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要:文章阐述了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内涵与意义,分析了当前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困境及慕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就业指导教师应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借力、学习、利用慕课,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 关键词:慕课;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慕课带来一场教育的革命。新形势下,就业指导教师如何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积极借力、学习、利用慕课,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反思提升教学技巧,练就独特教学智慧,从而全面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这是当前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内涵与意义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教育的基石,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学生的知、情、意、行,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一切教学改革的成败,以至于教育界公认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何谓教师专业发展,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1.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辨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充实。毛伟霞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培养个人知识、技能、专长以及作为教师的一切特点的任何活动,包括自学反思以及正式的课程学习。可见,这一定义涉猎内容颇广,但主要包含了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1]。车军从教育学、法规政策、行动研究三个维度对教师专业化进行了阐述。从教育学看,教师专业化应熟谙“教什么,如何教”,“育什么,如何育”;从法规政策看,提出应有规范系统的教师聘任、进修等政策;从行动研究看,教师应注重知识更新与重构、情感策略的管理和行为规范的修炼[2]。可见,他的这三个维度不仅涉及了教师课上课下所应具备的组织教学的全部技能,而且还涵盖了政策制度。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教师专业性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专业知识指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专业能力指来自教学实践的能力和经验。专业品质包括职业道德,也包括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等[2]。车军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就业指导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与专业化发展绘制了明晰的路线图。 2.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早在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就得到了法律的规定。教师是专业性较强的一种职业,随着知识的更新、科技的发展,其职业的专业性属性势必产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动力。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有力地促使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的提高,是就业指导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直至达到优质教学的源泉,是确定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身份与地位的前提。利好专业化发展政策势必唤起就业指导教师内在生命价值,影响就业指导教育水平的效果,关系到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前景。质量高、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其认知、开启幸福职业,掌握、经营自我美好人生叩开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之门。 二、慕课带给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慕课集全球名校名师、以海量信息华丽诞生,慕课平台正以开放、免费、大规模、足不出户在线学习揭开名校、名师的面纱,展示名校名师的风采,传播名校名师名课的理念、知识。慕课改变了传统授课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慕课对就业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要求。就业指导教师应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慕课平台当作跨学科、跨校、跨国、跨地区的国际教研室,加快慕课时代自我专业发展的步伐。主要从三个方面应对慕课的机遇与挑战。 1.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在专业能力上,就业指导教师都面临着慕课的冲击。就业指导教师应首先作为一个学习者,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现代信息素养。其次就业指导教师要从专业教学的角度观摩慕课视频、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技术及策略理论。最后就业指导教师要从实践的角度参与制作慕课,对照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2.职业化观念有待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的专业品质,其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源泉。纵观慕课名师课程,以及目前我国举办的首届微课竞赛视频,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教师有着较强的敬业精神、开放心态及创新意识。就业指导教师只有自身首先形成职业化观念,才能找准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3.专家化魅力有待形成。魅力散发无穷力量,吸引他人追随寻访。慕课时代,在学生轻易获得海量就业指导相关知识、教学视频音像的情况下,就业指导教师地位何在,作用何在?笔者认为,就业指导教师急需形成专家化的魅力。也就是说,在学生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无所适从的时候为其进行专业化的引导,在学生获取新知却依然茫然的时候给予他专家化的智慧启迪,在学生陷入职业规划及就业实践的现实困境中,给予其职业化的个性化帮助。 三、慕课时代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勇于创新,是慕课时代对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就业指导教师应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方面不断提升,达到较高的境界,积极借力、学习、利用慕课,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反思提升自我的教学技巧,通过科研,反哺专业后续发展,练就独特教学智慧,促使专业技能精益求精。 1.与时俱进,勤奋好学,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慕课时代,就业指导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自己拥有一桶水,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一桶水应来自更广阔的江河湖海之精华。慕课平台资源丰富,视频短小精练,汇集名家名课,就业指导教师应善于学习慕课优质的教学资源,把慕课平台当作自己获取新知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注册学习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乃至审美学等广博的知识,为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笔者了解到,除国外慕课平台,中国自有慕课平台如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爱课程、超星慕课、果壳网、智慧树、C20慕课联盟等近十几个,在这些慕课平台上涉及《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面试技巧》、《创业实务》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其质量非常高,不同的讲授者以独特的理论视角进行精彩亮剑,如清华大学金蕾莅博士开设了《职业探索与大学准备》,北京大学庄明科老师开设了《职业素养提升》,南京大学顾雪英教授开设了《就业创业课》,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的碰撞启发创造力,观点的融合促发新飞跃。就业指导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不断优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2.善于观摩,勇于实践,反思提升自我教学技巧,练就独特教学智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萧枫在《教师的一生修炼》中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超越期。适应期,教师面临如何融入环境。成长期,教师面临如何磨砺与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成熟期,教师面临如何继续前进。高原期,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进行评估与调整。超越期,教师对自我进行超越[3]。对于就业指导教师来说,应理性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有的放矢,规划发展。同时运用诸如观摩反思、协作研讨、同侪互训、培训、示范教学、经验分享、课题研究等策略,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4]。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即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反思其本质是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的对话,是教学现实与教学理想的沟通。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根本的机制[5]。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博客等分享讨论教学心得体会及教学视频,促进自己的教学改进;通过名师的示范作用,模仿迁移知识与技能,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实践,聚百家之优点,练就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 3.笔墨勤耕,持续科研,反哺专业后续发展。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是促使教师课堂教学知识延伸的根本,科研的深入开展是教师获取新知、拓展新视野、创新理念的有效途径,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6]。慕课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方式、课堂呈现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就业指导教师要紧跟新知识、新技能的发展,不断加强专业理论与教育科研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躬身力行的加强对新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度研究,才能在理解运用这些新生事物上游刃有余,松弛有度,才能凸显个人特色、变革创新。发展是永恒的,时代在发展,教师的角色与专业化内涵也在发展。就业指导教师应作为一个研究者,用智慧的头脑去发现、迁移、创新先进的知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升华,融入大海的宽阔,或激起时代的千层浪,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永不枯竭的源泉。 就业指导课论文: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然而社会上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并没有大幅度地增长,因此大学生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是为了给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引,然而,高校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问题。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为例,探讨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有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可如今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社会上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并没有大幅度地增长,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受到了严峻考验。此外,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为例,其就业指导课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有助于提高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 一、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民办高校之一,其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大多都是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普遍性问题。 (一)课程安排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就业认识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该校的就业指导课只对大三的学生开设一个学期,其他学期根本没有涉及这门课,也没有与之相类似的课程。对于一个大三的学生来说,因为大一大二没有这门课,离毕业找工作尚有一段时间,因此对这门课的认知程度并不高;此外,该课程的上课时间都是安排在晚上,学生很容易将这样一门必修课误当成是选修课,重视程度不够高。此外,就业指导课程安排的课时很少,分单双周上课,换言之,该校学生在四年的大学中就业指导课只上8节课。课时少,很多就业知识没有系统讲解,有些是蜻蜓点水,有些却从未提及,这样的课程安排并没有多大的指引性、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该校的就业指导课的参考课件的内容过于陈旧,很多知识点已被时代的发展远远抛离,授课老师没有集体备课,只是按照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经验去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因此导致教学的内容因师而异:有些侧重于就业形势的分析、有些侧重于就业政策的列举、有些侧重于如何求职、如何投递简历等,教学内容严重缺乏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等,导致未能达到指引学生对职业生涯系统地规划的效果,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自身就业的定位与选择,也不利于大学生人生目标的设立。据个人了解,就业指导课应该是属于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涉及的领域是比较广的,包括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多样性的,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该校的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却只是单纯地等同于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政策的分析,难易做到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该校的就业指导课主要采用的是单一的传统型“填鸭式”的灌输方法,现状以及理论的分析过多,缺乏对本校的特殊就业案例的分析,更缺乏必要的师生课堂互动、情景模拟等,这直接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自娱自乐。由于该校教务处明令规定:上课期间,不能播放超过15分钟的视频。受这种特殊规定的影响,就业指导课难以借助相关的求职节目给予学生适当的案例分析,因为无论是“职来职往”还是“非你莫属”这些求职视频,单单播放一个求职者就不止15分钟,更不要说还需要对比两个以上求职者的情况,所以这种视频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就直接在课堂上消失了。 (四)师资水平不够专业 该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由专职辅导员以及学校的各部门的行政人员担任,严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绝大部分的专职辅导员以及行政人员根本未接触过就业领域的工作,他们在校所修的专业跟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压根没有任何的关联。换言之,该校的就业指导课完全是由外行人员授课,他们既不熟悉就业政策,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更把握不住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势。有一些长期担任就业指导课的老师虽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依然缺乏一些系统的培训,加之,该校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大,担任就业指导课的很多都是新人职的教职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就业指导课难以保障应有的效果。 二、改进民办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策略 (一)改变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安排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列入到必修课程的行列中,给予必修课程应有的待遇,不能把该课程安排在晚上。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身心疲惫,可能很难在晚上集中精力听课。课程的时间安排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质量,所以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尽量安排在白天上课。不但有助于提高上课的质量,而且让学生感觉到这课程是应该重视。该课程不应该只是安排大三的时候上课,应该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只有经过四年系统的学习才能给毕业生找工作提供一定的引导。 (二)拓宽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拓宽有赖于课时的增加,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可以采取专题授课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对各年级进行分步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政策的分析。比如: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重点讲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他们规划在校四年的短期目标、毕业后职业选择的中期目标以及职业的长期目标,重点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专心学好本专业知识,涉及其他领域的常识性知识,更要提高自身为人处世的能力;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重点分析一下现今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探讨一下社会上人才需求的类别,引领学生及早做好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正确地认识自己,调节好就业的心态,避免到时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误区;对大学四年级的毕业生,要讲述就业的政策法规,教会学生设计个人简历,讲述面试礼仪,提高面试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的求职心态,此外,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知识指导。 (三)转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单纯的就业形势的列举以及理论的分析,是远远达不到该课程的开设效果。笔者认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可以多样性,以案例分析、师生互动、情景模拟为主,“填鸭式”的理论输入为辅。比如:尽量用本校毕业生找工作的典型例子作为教学案例,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哪些是值得借鉴,哪些是需要改进,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到相应的知识,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即使是理论的讲解,授课老师也需要跟学生作必要的互动。此外,可以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面试的情景模拟,简历书写的展示会等,真正让学生能够达到“做中学”的课程效果。因学院教务处的规定,无法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观看有针对性的视频,授课老师可引导学生课后观看指定的求职视频,比如: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等,布置相应的问题,每次课前让学生对视频里求职者的表现各抒己见。 (四)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师资教学水平 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最好是涉及过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点。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定期地组织所有的授课老师进行集体备课,让授课水平高的老师辅助一下水平较低的老师,必要时组织一下集体听课,让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从中学习,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互相听课的过程其实是互相学习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学院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的话,可以组织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进行校外学习,试图汲取外校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方法等。 三、结论 就业指导课不是一门理论课程,而是一门实用型课程,是毕业生就业前一次系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课在高校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毕业生今后的人生规划起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作为就业课的授课老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让就业指导课在民办高校中真正发挥其作用。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对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的定位及其作用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林业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情况,阐述了中国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林业勘察设计的定位和作用。 关键词:林业勘察设计;定位;作用 1 勘察设计行业概况 1.1 勘察设计行业概况 我国的勘察设计行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当时在国务院各部门、各地区陆续建立了勘察设计单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事业单位的模式进行运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勘察设计行业不论是从改革原有体制弊端上,还是在技术发展上,都有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提高了自己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服务面在拓宽、实力在增强、效益在增长、员工得到了实惠。去年,勘察设计单位年收入超过亿元,已经有近百家单位的收入甚至达到十几亿元的高水平,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增长期。 十六大之后,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同时,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企关系上,政府将不再作为对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主体,也不再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存在,政企关系将会出现新的变化。政府企业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平等主体,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将逐渐增强,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企业、也包括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同时国际市场也成为我们显示身手的角逐场。以外促内、内引外联,利用国内和国际的2大市场和2类资源,进一步推进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向全方位、多功能、高层次、宽领域、广范围的方向发展,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竞争,前途十分广阔。 1.2 林业勘察设计简要回顾 和全国其它行业一样,林业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参照前苏联模式组建了自己的勘察设计队伍。按照当时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林业设计院主要按服务于木材生产为主要目的进行组建,如北京采伐设计院、黑龙江森工设计院、西南林业勘察设计总队等,其主要职能就是为林业产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0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中期,是林业发展的辉煌时期,曾一度超过铁路行业被人们称之为“林老大”。林业勘察设计单位的功能很明确,就是从森调开始,对我国东北、西南大片原始森林的木材采伐、运输、加工以及一系列林产品生产开展勘察设计工作和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一道,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10年动乱,林业勘察设计单位纷纷被解散、下放,元气大伤。80年代初,林业勘察设计单位逐渐得以恢复,并随着改革开放而迅猛发展,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设计队伍,甚至有些林业大省的地区和县一级也都组建了林业调查设计队伍。但主要功能仍是围绕着采伐天然林,进行木材及其林产品生产这个中心。 2 新时期中国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林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不同时期,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决定着林业的主导特征和社会属性。林业属性的实质性改变,主要取决于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由此而决定的认识水平。 新时期中国林业的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业的主导特征和社会属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和定义,从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主,森林资源的属性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经济资源,到现在以生态建设为主,森林资源的属性被广泛地认为是扩展到国民经济全局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这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我国林业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林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新时期中国林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从林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在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同时,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缩小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林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宏伟蓝图。 新时期中国林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林业勘察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为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对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单位定位及其作用的几点思考 3.1 勘察设计的含义 首先分析一下勘察设计的含义,勘察和设计是有区别的。一般意义上的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工程勘察是配合工程设计发展起来的,工程勘察究竟起什么作用?勘察大师张苏民总结工程勘察有2个作用:一是认知作用;二是咨询作用。 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设计的主要作用形象是一个转换器,是一个以应用科学和技术为主,将科研成果和工程手段有机结合,服务于工程建设的过程。国外没有严格的勘察设计一说,勘察设计活动被归为咨询范畴,是咨询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国内勘察设计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包含了建设前期的咨询和可行性研究和建设过程中的工程监理以及建设后期的技术服务等内容,与国外的咨询工作内容基本相同,是一个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服务。 3.2 对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单位定位及其作用的思考 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力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是一个主要依靠应用科学技术起作用的生产部门,为林业建设服务是它的生产特征,各专业技术人才是勘察设计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综合技术生产力是勘察设计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勘察设计质量是勘察设计生产力的显著标志。大力提升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力水平,是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调整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分析整个林业勘察设计的现状,可以看出林业勘察设计力量弱且分散,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综合性差且业务范围窄,与整个林业的生产关系不协调且定位不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定位,从大的方面讲是林业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实施6大工程,推进5大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所起的作用讲,是以工程方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有效力量,是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体现林业建设质量、效益和水平的保障力量,是林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有效载体,是林业与现代工程科学有效结合的技术平台。总之,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是建设我国现代林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林业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院的作用和优势是什么,总体作用是为林业6大工程和2大体系建设提供工程技术支持和相应的智力服务。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运用多行业最新科研和技术成果,通过林业与现代工程科学有效结合,以工程建设的方式高效率、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建设,从而发挥建设效益,实现建设目的。这一优势是科研单位和其他单一规划调查、设计单位所不具备或欠缺的。如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是重点,在生态移民、能源建设、小流域治理、林草种植等方面,采用勘察手段,摸清地质、气象、水文等条件,做出科学规划,制定技术方案,提出综合设计措施加以治理,能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又如在森林公园建设,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环境要素设计等诸多方面,运用现代工程理念和手段,作扎实的工程勘察和设计工作,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定位明确可理顺现阶段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在整个林业建设中的生产关系,使其发挥作用并作用于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综合性林业勘察设计生产力也能得到大力发展。在生产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林业勘察设计要不断地调整林业建设与自身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林业勘察设计院集成化的图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的信息管理工作逐渐呈现出集成化的趋势。作为林业勘察设计院信息系统研究的关键性环节,图档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越来越多的替代了传统的图形文档模式。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关于其集成化管理研究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图档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问题;意见 0.引言 传统的图档信息管理方法仅仅依靠纸质媒介进行手工的记录、汇总、整理与查找。因此,基于这种模式上的信息管理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效率的降低,且其本身纸质的遗失也会大大影响数据与图形信息保存的完整性。鉴于这种状况的存在,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已对档案的信息管理采取了相对先进的管理方法,如CAD在图形信息方面的设计等。同时CAD在林业勘察设计院应用的普及,也标志着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法已渗透到图档信息的管理中。但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些管理方法的使用促进了图档信息管理的科学性进展,但其实施缺乏了相应的时代特征,又没有满足新时期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因此,为了更快的实现图档管理信息的集成化,有必要将其与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进行充分的融合,从根本上转变原有的管理制度为新型的、时代的、创新的管理方法。 1.现阶段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忽略了软件系统与信息项目管理的有效集成 一方面,由于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化、流动且持续的过程。图档信息的来源既包括勘察、设计同时也涵盖了施工的主要部分。这些数据的集成必然会导致大量繁杂数据信息的产生,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与整合,通过数据库的建立来进行图档信息的统一管理。但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现行的软件系统只是相对一个独立的数据信息而言的,因此这种软件系统的研发并未能从本质上实现与信息管理项目的有效集成。另一方面,图档管理软件系统的研究是相对于大多数档案信息管理而言的,因此缺乏了林业设计院独有的针对性。同时其研发思维的确立也与林业勘察设计院的图档管理信息系统存在很大范围的偏差,不利于软件系统与其管理的高效融合,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到图档信息自身系统管理实施的可行性。 1.2图档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受到先入为主思想的制约,图档管理人员已熟悉并完全适应传统的纸质记录模式。因此,对于高度集成化的图档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很长时间的了解,但对其熟知以后对计算机的操作又是其本身的劣势所在,因此,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林业勘察设计院集成化图档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形成。此外,图档管理人员既是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同时也为其实施工作的进行引领着主要方向。可以说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的集成化管理。鉴于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对软件使用的特殊要求,图档管理人员需要在本设计院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革新与修正,使其与设计院本身达到信息管理上的一致性,快速实现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信息管理的集成化。 1.3电子文档的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第一,随着电子信息设备在我国林业勘察设计院使用的实现,我们的电子文档已可以从设备上加以复制并进行多次利用。信息化服务的实现虽然方便了图档的管理,但如果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就会导致电子文档的不合理流失,大大影响数据信息的存储。第二,在电子设备引进之初,设备中的数据信息均来源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电子版信息与纸质不相符的状况也是频频发生。因此,这就要求设计院相关职责部门针对此现象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全面保证电子文档管理工作实施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2.关于林业勘察设计院集成化图档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几点意见 2.1注重软件管理系统的定向研发与更新 对于集成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应首先做到站在整个设计院的角度进行思考,并针对图档形成的过程进行调查与研究,从而达到对设计院集成管理系统要求的全面把握。其次要做的是对集成管理系统进行初步的设计与规划,选取功能操作简便且开发难度相对较小的软件进行图档信息的管理,并做到对软件的定期维护。如果软件的使用存在不当之处,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软件设计的再次设计与研发。一旦发现管理性能远远超出此软件且功能更为完善的软件,可以进行数据信息的转移将其引进到设计院现行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中,使其发挥更好的集成性能。此外,软件的集成管理职能是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中实现的。既然设计院图档信息的集成管理系统是对所有用户开放的,那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反馈机制,倾听用户内心的意见,不断完善管理性能的同时取得实质性进步。对于林业勘察设计院的集成化图档信息管理而言,只有做到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不断更新集成数据,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才能从本质意义上促进设计院设计与勘测效率的高效提升。 2.2全面促进工作人员与机构的协调统一 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是机构内部各成分统一协调的结果。其实现不仅需要软件系统与管理项目的集成,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与机构的集成。首先,在整个设计院内部施行问责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对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义务与责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并成立协调小组专门负责工作人员之间任务的协调工作。其次,图档管理人员要增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探索软件设计的弊端并进行改正,做好图档管理集成系统的引路人。此外,设计院要定期进行图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核对现存的纸质信息与电子录入信息,并针对纸质信息与电子录入数据不符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信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着信息管理模式的变革。基于信息分享与调度的思想,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针对林业勘察设计院图档管理信息系统高速集成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要做到注重软件管理系统的定向研发与更新、全面促进工作人员与机构的协调统一,从而保障信息管理集成化步伐的持续推进。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 摘 要: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强化林业发展的部署》是根据新时期要求给林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作为林业的勘察与设计者,应该从传统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不断根据新时期的特点,运用新的理念去进行林业的勘察工作,为实现林业的多元化和跨越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 在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很多都要求强化对林业的勘察设计,因此,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制定新的林业勘察理念,制定新的目标和新的设计理念,为加快林业的发展速度做出新的努力,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措施。作为我国的林业人员,就要深刻认识到林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速度,因此,在林业勘察过程中,林业人员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实现林业健康而稳定的发展。 1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要切实为生态建设服务,实现分类经营的理念 在传统的林业勘察工作中,其主要目标是实现林业的全面开发,充分对木材进行采伐而促进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而如今,随着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由原先的采伐以经济效益为主,变成采育结合,保护种群,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采伐模式。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服务群体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现在,人们对林业的需求逐渐从物质需求转变为生态需求,所以,在进行林业勘察设计时,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林业的生态功能,使林业勘察设计更好地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服务,同时,根据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对林业的相关部署,应当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采用不同的设计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充分整合资源,对不同经营性质的森林资源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拓宽林业的投资渠道,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新形势下,勘察设计如何能够体现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是林业勘察设计的主要思想。 2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就是要熟练运用最新的技术要领和规程,掌握当前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国务院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颁布了很多有关林业勘察设计的文件、规程、技术要求等,很多已不符合当前的形势,已经被废除。国家林业局对这些不符合当前形势的文件、规程、技术要求进行清理,同时,国家林业局和各省、区、市都制定或颁布了很多新的林业勘察的文件、规章、规程和技术要求。如四川省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关于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文件,其主要的措施为减少植被的消耗,避免因为植被覆盖面积不足而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又如在三峡工程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制定了乔木和灌木结合的立体化的林业结构模式,在种植过程中,既要发展具有深根系的乔木和灌木植物,又要种植具有浅根系的草本植物,这样可以实现植物的多样化,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林业发展中出现很多植被种群单一、种植结构也不尽合理,纯林面积比较大等情况,各地都制定或即将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及技术操作规程。对此,林业勘察的相关人员要对新形势下林业政策、技术规程、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进行充分的学习和了解,并熟练掌握。合理运用当前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林勘设计成果既依法依规,又符合技术操作规程。 3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必须用科技手段为支撑 科学技术是实现发展的关键,在人类进步的进程中,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对世界范围内林业发展进行总结,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对林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林业的发展速度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林业的研发技术不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勘察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80年代前大多为皮尺、测绳、斧头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地形图、航片、罗盘仪、油锯等简单机械,现大多采用卫星照片、GPS等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林勘设计工具仪器和勘察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但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是从勘察理念、勘察工具、勘察手段,还是从林业体制、政策、林业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林勘理念的进一步转变、林勘工具仪器的进一步研发,使林业勘察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林业勘察人员必须以林业新科技、新技术为支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领会新的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和林业勘察的发展。 4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 很多地区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林地资源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如云南省,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3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林业旅游特色区域。因此,林勘设计人员不再是单一设计栽树与砍树,而是要在勘察设计中将林业的开发与旅游景点的设置结合起来,将观光性的旅游、文化性的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又符合林业技术操作规程的林勘设计理念,使不同的林业特色可以相互交融,使林业勘察设计方案具有一定深度,体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 新形势下林业的勘察设计理念必须展现其广度 森林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关键,森林的覆盖率代表了一个国家生态建设的成效,其不仅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林业勘察人员在进行勘察设计时,要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运用创新性的敏锐思维,在工程造林、园林绿化、林下栽培、林农间种、林药间种等方面,充分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和新的栽培技术,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使林业与农业、水利、城镇建设发展相协调,实现林业种植种类的多元化发展,改变单一的林业种植发展模式,把林业建成环保林业和生态林业。林业勘察设计人员更要站在新的角度,转变勘察设计的理念,实现林业的多元化和跨越式的发展,使林业勘察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广度。 6 结语 在新形势下,林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实现其经济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深入的今天,实现林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对在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林业勘察设计时,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林业的生态功能,使林业勘察设计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服务,以新的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学习林业新技术、新规程,在林业法律法规框架内,运用科学仪器的先进勘察手段,使林勘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使林勘设计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实现林业的多元化和跨跃式发展。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要点探析 【摘 要】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中,林业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国是林业大国,所以也比较重视林业的发展。林业能够顺利的开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论文具体探究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要点。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勘察;设计要点 1 引言 对于林业勘察设计来说,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具体进行林业勘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相关勘察的难度,勘察的规模进行确定。实施林业有效勘查能够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因此,认识林业勘察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林业勘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林业勘察设计具体作用 2.1 有效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在进行具体林业勘察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林木的所有权等等具体的内容进行明确,而且也需要正确地处理使用权以及所有权问题,这就能够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目前对于林业生产来说,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林地承包形式,这种形式能够促进林业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是也会出现各种经济纠纷,那么这时候进行科学的林业勘查就为土地所有权以及使用权提供了一定的合理性。 2.2 有效促进林业生产建设 对于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地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化的管理。在开发过程中比较注重林业的经济性,那么这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而有效的开展林业勘察能够有效的结合某一个区域的林地状况,从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样既能够有效的保证生态效益,同时也为林地生产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3 林业勘察设计具体要点 3.1 不断完善沟通平台 对于我国部分地区来说,将林业的具体勘察、规划以及设计工作分别下发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但是没有建立起相关的部门促进其工作进行合理的沟通,那就会迫使各项任务独立进行,可能会导致工作任务重复,而且也不能够有效的发挥整体的作用,所以在具体开展林业勘察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强化整体功能,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对于我国的林业来说,占地面积非常大,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走访勘察、进行具体的规划以及设计是存在着一定难度的,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积极的建议以及完善信息化建设。将我国相关的林业面积、林木的种类等等这些比较基础的数据上传在有关管理信息平台中。而且也需要对林业的具体使用以及开发情况做一个了解,促使我国的林业勘查计划逐渐向自动化水平不断的发展。(见图2)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想促进林业勘察设计能够顺利的开展,而且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率,那么就一定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对于林业勘察设计工作来讲,工作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这就需要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拥有较强的技术水平,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2]。所以,相关的单位一定要加强人才建设,可以具体组织一些活动培训员工,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促进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在招聘选拔工作人员的时候,就应该提高标准,同时也可以采取具体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一定要着重培养相关的林业人才,促进林业能够顺利的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有效地将林业勘察工作落实。科学技术非常的重要,比如说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有效的选择种子,进行科学的培育,有效地防治病虫。当然,群众人员也要提高自己的意识,要保护森林,促进林业发展的实效性。 3.4 有效应用GPS技术 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比较迅速,当然也就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在具体进行林业勘察设计中就可以有效的应用GPS定位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勘察以及测绘,能够有效的促进林业的发展。比如说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定位森林样地,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实际勘察,能够进行科学的测绘,大大降低了工作的难度。而且利用GPS定位系统对森林资源进行勘查,也是我国以后应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其次,还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林地面积进行一定的测量。通过具体对林地面积进行测量,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某一个区域的林地覆盖面积,GPS定位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难题,所以应该得到广泛的使用。另外,还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林地资源的管理。对于林业的发展来说,林地资源是其基础,合理科学地利用GPS技术,可以具体实时地监控占用林地的行为,同时也能够做到更加准确的定位。有效地应用GPS技术,还能够对损毁林地案件进行具体的监控,比如说乱砍滥伐事件,可以更加精确的计算出被毁的林地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工作人员绘制出具体的位置,为处理事件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当然,GPS技术在造林规划中,后续检验中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3]。 3.5 加强科技应用 要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高效优质林业,就一定要大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发展,同时也要具体应用比较先进的技术,促进其能够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林业勘察设计中,各个部门都应该积极引进丰产栽培技术,培养优良品种;抓好节水以及抗旱技术;另外还要注意病虫防害技术,可以具体应用一些生物或者是鸟类防治。从而促进森林环境不受到污染[4]。 4 结语 对于我国来说,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当然在具体落实林业勘察规划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各拥奈侍猓这主要与相关的部门没有认识到林业勘察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意义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林业勘察规划,对林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发展都有着严重的影响,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沟通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有效利用GPS等一些先进的技术,加强科技的应用。促进林业勘察设计,才能够在新形势下,确保林业资源的有效开发。 浅谈林业勘察设计: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初探 摘要: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出台的规章制度,其种大部分内容都要求对林业勘察设计予以有效强化。所以,相关部门需要按照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来树立全新林业勘察理念,明确新目标与设计理念,进一步推动林业发展。而在新时期背景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对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 在新形势背景下,《有关强化林业发展的部署》中明确指出了林业发展全新内涵。所以,林业勘察和设计人员,需要突破传统思想,结合新时期特点,灵活运用新理念,进一步推动林业勘察工作的开展,对于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为生态建设提供服务并践行分类经营理念 传统林业勘察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林业的深入开发,通过采伐木材来推动国家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林业勘察设计理念发生了转变,由采伐经济效益转变成了采育结合,对种群进行全面保护,重视生态效益,以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1]。当前,对于林业需求已经转变成生态需求,为此,在开展林业勘察设计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本身的生态功能,以保证为生态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另外,应当落实十八大精神与“中国梦”对于林业的部署要求,通过多种设计理念实现生态公益林与商业林的建设,合理制定政策措施,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针对不同经营性质的森林资源应当采用适当的经营模式,不断拓展林业投资的渠道,明确管理模式。而在新形势背景下,勘察设计对于多元经营理念的体现是十分重要的。 2灵活运用新技术要领与规程 国务院与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与林业勘察设计相关的文件、技术以及规程等等,但是,因新形势背景下已经无法发挥作用而被废除。同时,国家林业局针对与形势不吻合的文件与规程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并积极制定出了全新林业勘察文件与规章等[2]。其中,三峡工程在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乔木与灌木相互结合的立体林业结构模式。这样一来,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对深根系乔木与灌木植物加大种植力度,同时,还需要种植浅根系草本植物,确保植物多样化的实现,降低水土流失发生几率。现阶段,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林业的发展存在植被种群单一化与结构不合理化的问题,为此,多地开始制定技术措施与方案。针对这一形势,林业勘察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并了解林业的全新政策与技术规程等,确保可以灵活运用。针对现阶段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合理运用,能够确保林业勘察设计遵循法律法规,与技术操作规程相适应。 3以科学手段为重要支撑 要想实现全面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而在人类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全球林业发展的情况研究与总结,充分展现了科技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林业发展的速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3]。而林业研发技术相对落后,自建国以来,林业勘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通常采用的都是测绳、斧头与皮尺。随后,过渡至航片、地形图等多种简易机械。而发展至今,林业勘察设计工作已经开始运用了卫星照片等多种先进技术。由此可见,林业勘察设计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在工具仪器与勘察手段方面已经实现了质变。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在勘察理念、工具和手段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林业勘察工作的理念有了一定的变化,对于工具和仪器的研发也更加深入和全面,为林业勘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林业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将林业全新科技和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对新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新理念的内涵,以保证与林业及林业勘察工作的发展相适应。 4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要有深度 在国内,大部分区域在建设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使得林地资源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所以,对于林业勘察设计工作人员而言,其工作的内容并不只是单纯地设计栽树和砍树,应当在实践工作当中,有机结合林业开发和旅游景点,充分融合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进而彰显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4]。而这同样与林业技术的操作规程及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相吻合,也使得多样化的林业特色能够有效融合,确保林业勘察的设计方案更深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5林业勘察设计理念应具备广度 在国家生态建设过程中,森林的作用不容小觑。而森林覆盖率能够真实地展现生态建设效果,森林并不只是具备经济效益,同样兼具了社会与生态效益。为此,林业勘察工作人员在开展勘察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拓展个人视野,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栽培技术应用在工程造林与园林绿化等方面,通过多种栽培技术,实现林业和农业等领域建设的协调性,推进林业的多元发展[5]。这样一来,林业原有的单一种植发展模式就能够得以改变,使得林业发展成为环保与生态林业。与此同时,林业勘察设计工作人员应当以创新角度思考问题,对勘察设计工作理念进行有效转变,确保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扩展林业勘察设计成果的广度。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背景下,林业发展需要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注重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提升。为此,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合理转变并创新,对理念转变展开深入研究。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功能,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在林业勘察设计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林业勘察设计工作的成果将更加科学,且操作性会不断增强,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林琳 单位: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