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喻示能让批评话语具有艺术性,能够让文学作品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象呈现给读者。这对于促进古代文学批评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事物的反应和判断是文人进行抽象批评的基础。对文学中的审美接受、理论传播、理论批评来说,弄清开展审美活动前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是今后做出对事物的批评和判断的前提。对于任何事物的审美判断都和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心理上的特性有关。这种心理状态能够将判断和审美如相遇形成一种判断的客观性的导向,还能够形成逻辑上的规范性。这种具体的文学批评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现象,也区别于一般审美心理学。他是对审美评价并且形成内在心理活动的基础。形成文学批评的基础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社会现实、文艺传统的基础。就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而言,对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发展以及文学批评形成的心理习惯和内在规定的研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生 文学批评和文学接受都是建立在社会韵律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氛围。社会对某位文学家的判断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心理定式。这种心理定式导致读者在读该作家的相关作品的时候总是带有某种思想色彩。在读某位作家的作品是心理上已经形成了对该作家的心理定式。这种认识虽然是模糊的,但是却会对读者读该作者的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知名的作家而言,在读其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在和外在的评论。对于不知名的作家来说,读者在读其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更大。唐代的士子所盛行的温卷风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这些士子的作品已经得到了当时文坛巨匠的赏识,所以很快他们就能平步青云。即便是一个歌女也能因为某位作家的诗歌而变得声名显赫。这种舆论氛围对文学产品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大作用。谁也不曾想到当下脍炙人口的《登黄鹤楼》,在唐代竟然不被人知道,直到后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著名的词人酒僧在宋朝时期并不被人所知晓,后来酒僧的出名与欧阳修有重要关系。上述例子都说明声誉对文学接受具有重大影响,这些舆论影响背后都会涉及很多舆论掌门人的影响。群众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情绪中服从了声誉对诗人的影响。从积极地角度来看,这种文学创作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受舆论影响较大的审美风气。这种审美风气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并且还能够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经验。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文学舆论的影响,对于文学作品的流逝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研究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读者以及研究者都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会跳出原来的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对读者的影响,不应该在人云亦云的环境中影响自己的审美选择,学会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并且对文学作品进行重新的评价。欣赏者的性情同样会对读者的心理和习惯产生重要影响,文学批评阶段上述情况也会有明显体现,这些因素都会对今后的批评总结产生重要影响。如《文心雕龙·知音》所说的:“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奇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就充分说明建立在个体性格基础之上的批评结论也并不完全公平,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出文学作品的实际情况。该文所谈的,虽然性情具有稳定性,但产生后也会受到后天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文学作品批评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能够让读者更全面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标准。在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事情产生的结果,还应该去了解结果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合理性以及不足之处,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一种由人而文的心理习惯 该文所说的由人而文的心理习惯中所说的人并不是指文中所说的人的名气,而是批评者的人品。批评者的人品和他的伦理道德素质素养具有紧密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伦理道德修养非常重视,不管是现代的社会评价还是古代的社会评价都会受到道德评判的影响。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的阅读会受到其个人修养的影响,这种人品必然会对阅读者产生的作品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单一的评价习惯会受到评判模式的影响。传统文化作品作者的人品有定论,这种定论也会轻松地进入到读者的视野之中,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掺杂这种情感。若某个文学作品在伦理道德方面让世人存有偏见,必然会让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产生某种心理障碍。这种评价习惯和我国的文化渊源具有重要关系。虽然批评者在做出评价的过程中会受到舆论对该作者评价的影响,这种评价还会和作品的评价进行结合。这种评价习惯深受我国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重视对自身修养、道德水平方面的提升。但批评习惯一旦形成,读者就很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去进行评价作品,并且会带着这种阅读习惯对文人的作品进行评价。作者的道德取向和文学作品的审美意味并不是一一对等的状态。因此,这种由人而文的评价方式存在诸多的保守性。人们对这种评价方式习以为常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那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不好名声的作家的作品长期受到冷落,即便是该作家的作品在学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这种不客观的文学评价习惯,会对这些作品自身的价值判断产生错误影响。对于我们当代文人来说在对古代的文学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一种更为客观的评价方式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封建时代的文学评价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我们在对古人的文学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消除消极、保守的评价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古代那种主观的评价方式已经对现代人的评价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由人而文的评价习惯更加偏重对人品的测量和评价,而不是对作品本身的测量和评价。总体来说,由人而文的文学评价方式是一种心理习惯,这种评价结论会形成一种单一、片面的道德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对艺术作品自身的特点和属性的重视,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会对古代文学作品评价产生重大影响。 3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心理习惯体现出辨别源流 出处的思维特性清代学者章学诚曾经说过: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这句话是一种源于经学的学术研究方法。这是源于我国古代经学非常的发达,一般的文人都有较为高深的经学造诣,并且在求学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经学治学方法的训练。因此,古代文人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运用这种评价方法。古代文人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常会对文学作品的措辞、意向、构思等方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自宋代以后已经成为一个主流文学评价方法。这种评价习惯从众多文学作品评价资料都能够看出。这种源流出处的思维特性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会对那些源流出处较高的学者产生较好的评价,他的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就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那些源流出处相对较低的作家的文学作品,就更容易获得较低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实际上就是在用经学的眼光去评价文学作品,这不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习惯的弊端体现在读者更加注重对作品作者修养的夸耀。让文人的个人出身和文学作品的评价产生直接的联系,而忽视对文学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于今天的文学评价者来说我们应该遵从客观事实,应该用自己客观的评价方式去对古人的文学作品做出客观的接受和理解。 4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阶段也有区分品第的思维习惯 不管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制社会,我国古代社会都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社会,在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等级制度。社会无处不存在等级,等级观念也深入人心。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文学思想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受限于作为的家庭状况、才学、见识、艺术造诣等方面的影响。在文学作品发展过程中,自然而言的有了文学评价。文学作品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文学评价作品也相应地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这种等级观念我们将其定位为品第思想。对于品第观念的形成,除了和上述关系有一定关系以外,还受到评价者学术背景、宗教信仰、宗经思想等因素的影响。等级因素对评价者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体现了评价者对品第接受习惯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以等级观念作为文学评价标准也是因为评价者自身有品第的接受习惯。品第观念对文学评价的影响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不仅确定了一大批文学作品硕果累累的文学作家,也是一个国家文学作品形成文化传统的表现。 5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能形成直观的审美判断 这些文学作品长期接受评价者某种价值观评价的影响,不仅会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积极影响,还决定了文学作品今后的发展方向。这种示范作用会对文学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6结语 尽管形象喻示的思维方式在批评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但是这种评价方式能够避免其他评价方式所造成的评价方法琐碎和乏味,这种文学评论方式非常的活泼,它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形成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我们在继承过去优秀文学评价方法的同时,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摒弃过去评价方法的缺陷,才能形成符合民族传统又具有时代性的文学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曹正.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张雪城.文史统一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王世贞.唐诗纪实:卷七十八[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杨洋.试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问题的特征及其成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3. [5]王先平.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习惯性思维及其特点探析[J].北方文学,2015(5):65. [6]白岩.心灵华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报,2005. 作者:杜晓刚 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铁路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以及人才培训机制落后,严重制约着铁路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因此,铁路企业需要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确保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铁路 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一、铁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而铁路长期以来以计划经济为主,思想保守,从上到下都普遍没有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只重视资源投入、管理、配置和生产,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对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仍处于人员调动、日常考勤和命令督促执行上,大部分履行的仍然是传统模式下的职能,简单被动地执行命令。 2.人才引进与选拔机制不合理。部分部门、单位管理者残存着计划经济观念,仍按旧体制的规则和做法在新体制的名义下做事,换汤不换药。一是在用人格局上的“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仍然存在。市场经济要求通过市场合理地配置人才,而铁路企业却是按企业效益、个人资历、历史沿袭等因素进行配置,“普遍看资历、升迁靠关系”现象更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发展空间,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致使青年难以发挥个人特长、能力与才华。二是闲置和浪费人才。有的部门、单位在重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忽视对自身内部已有人才的培养与关心,使得部门青年人感到不被重视,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三是论资排辈风气比较普遍。干部提拔使用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造成青年人丧失脱颖而出的机会,影响了青年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形成人才浪费资源流失的现象。 3.培训机制不新。近年来,我们铁路企业职工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同属交通运输系统的公路和民航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难以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目前职工培训形式单一,主要是送培、自培和自学三种形式。送培在培训内容上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前沿性;自学容易受大环境影响,难以坚持和缺乏实用性;自培大多是开办短期培训班,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强化。 4.企业文化不完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其任务是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铁路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职工感受不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往往把自己置身于企业之外,不能和企业同舟共济,致使铁路缺乏凝聚力,继而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现铁路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铁路企业要想人力资源能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一是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做个新时代的管理者。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尊重人性”是现在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理念。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强化人才意识,不断增强“人”与“事”的协调统一,真正实现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双赢。三是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性。要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逐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破除“重物轻人”的旧观念。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并且是惟一可以连续开发和深度开发的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第一资源”问题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建设和谐铁路的第一资源、全而开发人力资源是各级领导第一责任的新理念。 2.完善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打破界限,建立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要从思想上打破原有人才管理中存在的年龄、学历、资历、行业、地域等界限,只要符合“德才兼备”的原则,只要有发展市场经济、领导一个企业的才能,在某一方面具有专业技术特点,就应该大胆使用。通过公正平等的选拔,有序的竞争比较,科学选优任用,公开的民主监督,让优秀人才在公平选拔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要做到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决反对压制人才,浪费人才,逐步形成全路乃至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勇于盘活人才,防止出现人才流失,做到“学能为其识,才能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对管理人才实行多岗位实践,加强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党政之间及机关与基层之间的交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速人才的成长过程,为铁路企业积蓄后劲。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分配人员之外,还应根据企业目前人员的构成,考虑自然减员以及技术发展、设备更新等因素,建议管理者能利用专业统计预测软件等工具,科学定量地提出单位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原铁路高校、职业院校或者是培训中心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高、中、低三级技术人才的后备梯队。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实作训练等方还应参与学校的规划和设计,避免造成培训成本的浪费,保障企业人才的良性循环。 3.创新人才培训机制。首先,应准确定位人才培训的方向,认真地分析和确定培训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和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找出铁路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确切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培养和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法和手段,对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以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和法律等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培训;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对技能人才开展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运用多重手段多种方式,使职工多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再次,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体系,优化整合既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通过脱产学习、函授、自考、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集中教育、岗位教育、自己提高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培训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态度的改变与培养,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使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理念等深入人心,从而培养职工对铁路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加强观念教育,通过培训,引领职工树立适应铁路企业发展和时展的新观念,从而不断推动铁路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4.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要实现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步伐。其一,发挥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培育、传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者一定要不断地确立和塑造那些对于企业发展有益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同时,及时地把这些理念、模式、准则等传达给职工。其二,用企业制度保证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喊在嘴上的响亮口号,也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于它能够渗透到职工的行动中去,成为其行动的准则。其核心在于把抽象的理念变为具体制度,用具体制度去管理这些理念。而职工在执行这些制度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不断得到深化,并最终变成职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 总之,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最可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之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并用恰当的方式培训人、用良好的机制激励人、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如何实现铁路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摘要:随着中国铁路特别是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迫切,现今员工的能力素质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飞速发展的进程,人才的引进以及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研究如何做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也成为必要。 关键词:高速铁路 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人口总量中所蕴含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说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其中心任务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要想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效益,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行的铁路运输市场竞争中,只靠扩大经营项目及工作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限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解决好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事的配合问题,对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实现组织目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铁路人力资源现状问题诊断 1.思想观念落后,人力资源管理弱化。铁路企业都属于国有企业,其员工具有一般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特点:稳定意识强、无忧患意识、缺乏激情。铁路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给员工带来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分配,使得铁路员工稳定意识较强,这有助于工作的稳健、谨慎。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必须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得到转变,并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太过稳定不利于在市场竞争中的灵活转变。长期稳定的工作也磨灭了员工的忧患意识,没有了忧患意识企业就看到不到自己的短处,盲目的自信,在市场中是要吃亏的。对员工个人而言,没有了忧患意识,上进的动力就会缺乏;同时也由于长期的稳定工作和生活,使铁路企业员工在企业内部有一种满足感,满足于在企业的工作,工作动力不强,再加上工作的单调,员工们的厌倦怠工思想由此滋生。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中存有敷衍心理,得过且过,不愿承担责任等。 2.铁路企业冗员过多,劳动生产率低下。长期以来,铁路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严重扭曲了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例,相关数据表明,2012年底全路职工总数218.02万人,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7600公里,平均每营运公里用人近23人,是发达国家数倍乃至数10倍。员工数量庞大不利于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员工的政策不能够细化到每一个员工。 3.职工素质偏低,制约企业发展。铁路员工素质偏低阻碍了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其状况在不断改进之中,但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短期内根除决非易事。据权威资料表明,2012年全国铁路行业普通员工179.3万人,其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6.4%,高中(含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占65.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3%。如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比比皆是,高中、初中文凭该如何激励;论工资待遇、岗位晋升、员工福利等,初高中毕业若是超出本科毕业,那本科生又该如何激励;谈专业技术,初高中毕业的员工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专业发展也受限制。 4.缺乏综合考评制度,奖惩不明。在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考评往往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单一的考评方法,员工的奖惩、晋升往往取决于领导的意图。虽然不少的部门都有平时考评、群众考评、综合考评,但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仍值得怀疑。如对员工的迟到、早退有严格的规定,但迟到早退者奖惩晋升照样进行。再如年度考核优秀等级的与称职等级的员工在待遇加薪、晋升职务方面没有拉开档次,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未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二、加强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铁路总公司党组提出了实现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其中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总体目标,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支出,减少人员占用,势必引起基层单位撤并、机构重组、取消部分中间站,产生大量富余人员。这就要求铁路企业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富余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加强职工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形成一个良好的“下岗―培训―竞争上岗”的环流格局,为实现铁路低成本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2.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在铁路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不断强化运输市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运输市场的占有份额。铁路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要在不断压缩企业成本的前提下,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专业化职工队伍,强化全员营销意识,让职工努力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以有利的形势抢占客货运市场。 3.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经济效益取决于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组织生产,科学配置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压缩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使企业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同时也可以为劳动者创造一个适合于他们的生产、生活空间,使其安于生产、乐于工作、忠于岗位,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潜能和智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一个企业要想拥有一个好的未来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的目标最终将通过其最有价值的资源――它的员工来实现。第二,为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的业绩,人们应把促进企业的成功当作自己的义务。第三,制定与企业业绩紧密相连、具有连贯性的人力资源方针和制度,是企业最有效利用资源和实现商业目标的必要前提。第四,应努力寻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商业目标之间的匹配和统一。第五,当企业文化合理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起支持作用;当企业文化不合理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促使其改进。第六,创造理想的企业环境,鼓励员工创造,培养积极向上的作风;人力资源政策应为合作、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提供合适的环境。第七,创造反应灵敏、适应性强的组织体系,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第八,增强员工上班时间和工作内容的灵活性。第九,提供相对完善的工作和组织条件,为员工充分发挥其潜力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支持。第十,维护和完善员工队伍以及产品和服务。 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要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先使其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才能得以实现。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完善人力资源流动管理。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动者个性的充分发展,人员流动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职工的流动要考虑工作需要。以今后工作的发展变化为基础,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业务技术能力,就需要把技术骨干合理分散配置。第二,职工的流动要注重吸收人才。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单位在流动中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可引入企业外的人员,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竞争力。第三,职工的流动有利于个人才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个人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做到用人之长,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对年龄轻、知识层次高、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尽量多吸收。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第一,以在职培训为主。如果在企业内部有具备相关培训知识的人员,并且偏重于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可借助于在职培训的方法;企业还可采取师徒结对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边操作边学习,以便于传授现成经验。第二,有重点地进行脱产培训。需选派人员到相关院校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或分期分批重点轮流培训。偏重于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方法的培训,重点应放在领导管理层,可选派到同类型先进企业进行培训。企业进行脱产培训投入多,人员少,因而培训质量也要求高。在人员选择上尽可能选择有专业基础知识的,且对培训内容学习愿望强、接受能力强的人,便于提高培训质量。第三,提倡自我培训。应大力提倡鼓励,支持职工自学、互帮互学,经常性地利用报刊杂志、学术刊物,结合工作实践,强化自我培训力度。第四,进行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要进行充分评估,以兑现奖励及有关待遇。培训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依赖于证书,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和正规教育同等对待;同时应考虑到培训方法不同、人员不同,会造成培训效果的不同,要联系这些因素进行考核,区别对待。同时由于教育、培训与工作效果之间存在不一致,对被培训者的中、长期产出也要进行评估。 3.激发职工能动性。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完善绩效考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操作上,主要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考评必须全面准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考评原则也必须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是有效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管理办法,激励管理应重点搞好如下工作:第一,要最大限度调动职工能动性,建立工作业绩和工资相挂钩的分配制度。认真对待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对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探索按劳分配为主、绩效优先的激励形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绩效优先的原则和公正性原则,结合职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贡献适当拉开距离,起到奖勤罚懒,激励士气的作用。第二,根据现行经营管理人才,应适当考虑一岗多薪的工资分配方法。公平激励仅仅是职工报酬实现的一个方面,企业还应设置一些特定目标,吸引职工的注意力,激发职工的成就动机和竞争意识,促使职工为实现内在报酬而努力。第三,在调动员工的资质、提升组织整体效率方面,对于员工个体来说,在其硬件条件(智力、体力等)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同时也应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各种激励与约束机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地构建组织结构,有效调配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投入,合理降低人力成本,从而间接创造效益。 总之,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规划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将是决定中国铁路有效创造效益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新形势下铁路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铁路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当前的铁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有些帮助以及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铁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各大企业也迎来自己的发展良机,供电公司由于其本身的能源性特点,也引来了发展的高峰。随着铁路部门的不断扩张和发展,企业内部的员工数量也开始不断增多,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能够使得到企业员工能够在为实现整个集体的工作目标过程中,不断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进而能够激发企业员工本人的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的铁路企业管理者而言,其应该从我国市场竞争的高度出发,更新企业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思路,而做到其认真研究企业职工的精神以及物质变化需求,而制定相应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以及激励手段,充分调动的铁路系统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1. 铁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的铁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可以从客观以及主观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就铁路企业资源管理的客观问题主要指的就是薪酬的分配机制不合理,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不够还有绩效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就其主观问题而言,那就是企业的员工劳动的生产率过低以及人才资源管理措施落后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科学,下面就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1.1客观问题 铁路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也就是薪酬,绩效管理以及对人才的重视这三个方面: 薪酬分配机制不合理。对于当前我国的铁路系统而言,在薪酬制度上普遍执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而不是随着员工的工作职责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也即是在铁路系统中基本是以人定岗,这是难以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绩效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铁路系统的绩效考核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的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考评,对于系统而言,在这方面虽然制定各种考核办法,但却是粗略总体评价而且缺乏科学的考评标尺以及没有具体和细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如此,在考评中,考评人员一般都是凭经验以及平时的印象给予评估缺乏科学的指导这使得绩效管理的体系基本是名存实亡。 对人才的重视不够。由于我国的铁路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铁路行业效益好等等问题,而使得铁路行业一直沿袭几十年解决子女就业的惯例阻塞了人才引进的通道而造成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得到进入企业以及得到重用,不仅如此,铁路系统还普遍的存在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缺乏树人意识和战略眼光,这些弊端使得拔尖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1.2主观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铁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观问题来看,主要就是员工本身的生产效率低以及企业内部没有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以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员工劳动生产率低。由于我国是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而我国的铁路行业存在着自然垄断地位以及先天的市场优势,这使得员工的待遇好而工作的积极性低而且还出现铁路行业劳动力声誉过多以及人浮于事而使得企业的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偏低以及其生产积极性高。 人力资源的管理措施不够先进。目前我国的铁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看,基本采用的都是以过去的人事管理措施,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过于形式化,注重于岗位,没有考虑到本行业本身的劳动复杂性这使得学校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无法去激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低。由于目前我国的铁路行业管理体制以及市场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我国的目前在铁路行业人力资源配置上,没有做到合理的人才总体结构。主要表现在:在企业内部的各专业之间的员工素质以及工作的配套设施的分布不平衡,另外,在企业的新型技术岗位方面,专业优秀的人才极度的缺乏。 2.完善人力资源铁路系统激励机制的方法措施 由以上的现状可知,如果要使得铁路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对现状的解决就是刻不容缓的,下面就从铁路行业的薪酬制度和供电公司的上岗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和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以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 2.1铁路行业的薪酬制度的改革 在我国当前的铁路行业中,其薪酬制度是极为不合理的,其执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对于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而言是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的,因此在对供电公司的薪酬制度而言,首先就应该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根据当前的我国的社会中先进经济体制中的按劳分配而进行薪酬的划分,从员工的职责以及其承担的责任还有就是其劳动的效益和其劳动的成果而划分出合理符合企业竞争力的薪酬制度,而使得能够激励企业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推动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2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对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制度的核心部分应该是评定以及测量供电公司员工在其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而且要使得绩效考评结果能够与员工的薪酬福利挂钩,这样科学的考评制度不仅能促进供电公司的民主也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其工作的积极性,但科学的考评制度要注意以下两点:考核指标要量化,也就是客观考核指标为主以及能科学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那就是应该是针对性的以及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考核机制,这才能够做到真正符合企业的科学考核。其三,要据考核结果而给出相应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即能够做出奖惩企业员工的措施和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3合理的选拨用人制度。 随着近年来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铁路行业而言,其人力资源的素质也应该要做到符合企业本身发展需要,因此在铁路行业的各个部门全面的实行竞争上岗以及优胜劣汰的用人和选人制度这是必然的趋势同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也只有这样能够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而能够让企业本身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以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这种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才能够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也只有这样的机制能够打破了身份界限和开阔选才领域以及增强铁路行业发展活力以及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2.4培训是提高员工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员工生产效率而言,培训是主要的手段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专业的培训可以提高供铁路行业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企业员工的自信心,能够激励他们取得期望中成功。 对于培训而言,其首要的那就是培训的目的要务实,这就是要求培训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也是能够达到效果的。其次那就是对培训有着全面计划和系统安排,使得能够有广泛的企业员工参与以及必要的反馈和交流。最后,也即是对于员工来说最重要的培训即为对企业的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发培训,这中培训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以及能够促进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认识从而能够鼓励和激励员工去终身学习以及认真工作从而使得企业员工自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2.5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任何的事企业单位,良好的工作环境都应该是以办公环境以及工作氛围构成。办公环境主要指的是,应该具有合适的办公空间以及办公设施,能够达到供电公司企业员工的工作的需要。工作氛围,也就是指的是工作地点的良好的氛围,这能够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的简单以及更加的真诚,有利于工作的展开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铁路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在平时的管理中,不仅仅要注意对办公环境的配置,还应该注重对工作环境氛围的营造,能够定期的举行一些员工间的交流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以便工作上互动和互相进步。 结束语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现代单位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是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它关系到单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单位事业的兴旺与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大胆而稳妥地积极尝试,勇于实践,真正使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和单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 【摘 要】随着企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铁路部门,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成为促进铁路部门完善自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必然选择,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仅靠增加经营项目和工作量来实现,还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达到人才结构的最优化。本文将从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述、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等方面来具体阐述。 【关键词】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在我国,铁路的发展见证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铁路部门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的铁路部门多追求建设项目的扩张,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的还不够,影响了铁路部门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找出其中的不足,提出优化管理的策略。 1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企业内部的人力采取合理的培训、组织和配置,形成人力安排的最佳比例,并涉及到对员工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干预,以确保其主动性和价值性得以发挥的过程。在铁路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铁路部门的冗员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才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偏低,不利于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2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铁路部门重视项目的扩张,而忽视了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1 是促进铁路飞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铁路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运输里程、运输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覆盖面不断增大,给铁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打破“铁饭碗”的限制。因此,要在铁路系统内部促进人才的最优化,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节省成本,使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2 是实现铁路安全生产的需要 铁路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人员的安全,二是铁路自身的安全,这两点给铁路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铁路系统内部,应该充分发挥管理的优势,提升员工的素质,熟练操作各种仪器,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2.3 是加强铁路经营管理的需要 在我国,铁路已成为一张庞大的网络图,除了铁路建设,其经营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只有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了,才能实现铁路运输的正常有序进行。铁路的经营管理是在人的操作下实现的,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各部门人员的协调是保证经营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 2.4 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铁路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技术、项目等硬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加快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入手,实现人力的合理配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良好的企业形象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该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化利用为前提,激发他们的企业认同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及市场的特点,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详细策略,由表及里,促进铁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 3.1 牢固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 在当前,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往,铁路企业重视对工程的包揽和建设,不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导致了人力的大量浪费,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于管理层而言,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把握铁路发展的契机,综合布局,做好人力协调工作。第二,作为企业员工,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企业的管理减轻负担。 3.2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要在岗位设置上进行科学规划,包括对岗位数量、岗位标准的严格要求,坚决整顿冗员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其次,以完善铁路管理为目标,增设新型重要岗位,转移多余的工作人员。另外,铁路企业还应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和不同的行业合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人员合理安置。 3.3 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员工的素质,这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来实现。员工培训要具有系统性,首先,要做好入职前培训,让员工熟悉企业的背景、文化及岗位职责等内容,对相关业务有系统性的了解。其次,员工的在职培训也不容忽视,可以通过以老带新、带薪学习、组内交流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的素质,更好地在工作中完成本职工作。 3.4 完善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 铁路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应引入竞争机制,让员工在危机感中保持工作热情。第一,采用竞争上岗的规则,在人才聘用时重视资格审查,对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予录用。第二,实行淘汰制,对于工作中表现不佳的员工,在不侵犯劳动合同的前提下予以辞退。第三,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对于符合现有岗位要求的人员重新予以聘用。 3.5 完善各项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归宿是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力,各项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第一,鼓励员工向艰苦岗位发展,将自身的技术运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并给与一定的奖励。第二,重视绩效工资的管理,逐步实现按技术、工作性质等因素进行薪资分配。第三,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包括对员工进行心理援助等。 4 结束语 铁路系统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其服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完善各项激励机制、加强员工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引入内部竞争机制等方面来优化铁路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从而以优化人力管理促进铁路部门的效率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如何实现铁路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摘 要:铁路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因此铁路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是铁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铁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将产生更多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有效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都有着直接的作用。而铁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铁路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的铁路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铁路企业的成本控制也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将会对铁路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铁路人力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 1.管理上存在着不足,并且思想观念落后。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铁路企业的经营发展走向市场化,然而目前我国的铁路企业中很多员工还保留着原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并没有与时俱进的转变,因此也缺乏先进的思想认识。同时,铁路企业也属于国有企业,员工们在工作中由于有了稳定的收入,就没有培养起相应的竞争意识。虽然在工作中相对稳健,但是创造力不足,想要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加强员工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而在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大多数的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长期稳定的工作生活使员工们产生了一种自我满足感,没有压力、没有上进心的工作也使员工们的思想产生严重的倦怠,而没有相应的责任制度来对员工们的思想意识进行约束,那么工作的效率低、质量差也成了铁路企业员工们存在的通病。其中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的责任感不足等。 2铁路企业的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据统计,我国的铁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一直存在,2012年职工总数为218万人,铁路的总长度为97600公里,按照这个比例我国铁路中每公里就会有23人的人力资源消耗,并且庞大的人员数量在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即便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过多的人员也会对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负担。 3.铁路企业的职工整体素质偏低,高素质人才明显不足。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目前我国铁路企业中存在着人员多、素质低的现象,对于铁路事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优化,但是由于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使问题的解决相对较为困难。据统计,在2012年,我国的铁路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26%,而大专以上文化的人员才占8%左右,这也说明了我国铁路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偏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而人才参差不齐的现象也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统一的进行培训和激励,不同素质的人员所要求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也使得人力资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4.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员工们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但是目前铁路企业中大多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很多考评的工作往往只是用单一的考评方法,同时员工的奖罚和晋升等都是由领导直接决定的,这也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虽然一些铁路企业中有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公平性,执行力度差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对于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从这几方面内容中可以看出,铁路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想要发挥其作用,还需要我们有效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铁路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铁路总公司党组提出了实现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其中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总体目标,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支出,减少人员占用,势必引起基层单位撤并、机构重组、取消部分中间站,产生大量富余人员。这就要求铁路企业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富余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加强职工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形成一个良好的“下岗―培训―竞争上岗”的环流格局,为实现铁路低成本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2.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在铁路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不断强化运输市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运输市场的占有份额。铁路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要在不断压缩企业成本的前提下,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专业化职工队伍,强化全员营销意识,让职工努力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以有利的形势抢占客货运市场。 三、加强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要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先使其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才能得以实现。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完善人力资源流动管理。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动者个性的充分发展,人员流动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职工的流动要考虑工作需要。以今后工作的发展变化为基础,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业务技术能力,就需要把技术骨干合理分散配置。第二,职工的流动要注重吸收人才。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单位在流动中根据人力资源需求可引入企业外的人员,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竞争力。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第一,以在职培训为主。如果在企业内部有具备相关培训知识的人员,并且偏重于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可借助于在职培训的方法;企业还可采取师徒结对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边操作边学习,以便于传授现成经验。第二,有重点地进行脱产培训。需选派人员到相关院校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或分期分批重点轮流培训。 3.激发职工能动性。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完善绩效考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操作上,主要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考评必须全面准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考评原则也必须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是有效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管理办法,激励管理应重点搞好如下工作:第一,要最大限度调动职工能动性,建立工作业绩和工资相挂钩的分配制度。认真对待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对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探索按劳分配为主、绩效优先的激励形式。第二,根据现行经营管理人才,应适当考虑一岗多薪的工资分配方法。公平激励仅仅是职工报酬实现的一个方面,企业还应设置一些特定目标,吸引职工的注意力,激发职工的成就动机和竞争意识,促使职工为实现内在报酬而努力。 总之,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规划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将是决定中国铁路有效创造效益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1.土地的利用与管理 土地管理改革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资源的合理应用;同时也要统筹管理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分配。土地资源的改革以防止土地资源流失为出发点。在土地的实际应用中严厉禁止:土地的转让和转卖、企业及个人对土地私自处理。涉及的利益系统庞大复杂,以人为基础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企业利益。要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要切合落实、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无偿土地使用转变为有偿土地使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土地资源。针对土地所有权问题,要有具体、明确的改革制度。以此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和价值。 2.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耕地流失 造成耕地流失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部分投机人员的违法用地以及隐形抛荒现象;另一方面在技术进步下所带来的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逐渐增长,导致耕地污染甚至退化现象。对于前者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严厉打击。针对违法用地、违规建设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制止。城市化建设的推广使得很多农村人口进行大迁移。直接导致了土地的抛荒现象的加重。后者主要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双刃剑效应。警示人们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手段,防止负效应发生。 2.2耕地质量下降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地方存在土地粗放、滥放现象,更有甚者对土地的利用强度过高,造成土地质量的下降。根据2017年颁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耕地总体水平偏低。 2.3建设用地的浪费 一般而言,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都存在较低的现象。以工业用地为例;厂房建设的工业用地中一般都选择单层建设,其容积较低。在工业园内未能将工业项目集中起来,造成项目占用面积空间较大。在投资方面,受近年来经济下滑的影响导致投资力度不到位;出现较多的“僵尸企业”;致使很多厂房建设以及工业园的浪费、闲置现象。现存的建设用地未能物尽其用。目前的情况就是棚户区拆迁难度大、遗留仓库的无作为以及就企业、工厂设施未能拆除干净;造成了土地在资源利用上的不充分、效率低现象。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村庄内空置、闲置房屋逐渐增多,占用国家的公用资源。地方政府机构闲置土地的存在。部分地区存在着项目待落实、企业自身发展以及规划调整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供地的效率低。 3.土地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3.1严格土地执法 在日常的巡查中,以防范违法用地行为活动为基础。设立明确的管理机构;明确指出需要巡查的职责以及区域和措施、考察方案。对土地的违法行为做到“发现在初始,萌芽时扼制”。在每年一次的土地执法监督审查中,全面审查在一年之中的矿产开采以及土地应用情况。在整个过程主要是由四个步骤组成:整改—查处—问责—防范。整改是对违法用地及建筑的拆除,在整改过后也要进行严格的审计验收土地现状。坚持查事与查人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惩处。问责针对的是土地管理相关的部门以及负责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其监管不力、整改不到位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问题。防范是指要进行年年分析、年年监管的制度,从根本上预防违法事件的发生。 3.2防止抛荒现象 在城市化建设逐渐普及,很多农民进行城市迁移。在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体制下,既要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要实现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发展。第一,加快土地流转脚步。在参考当前农村劳动力较少的发展现状;为了避免耕地的抛荒现象进一步恶化,必须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步伐。构建新型的经营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带头企业、农村合作企业、家庭专业生产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全面发展进程。提升农业生产专业、规模化的经营体系,不断开拓新的经营模式。第二,惠民政策的推行。主要是以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首先,增强农业补贴力度;其次,开设农机的购置补偿款项。各个机构及地方做好惠民政策的落实,使得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第三,增强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上经济体制中,大范围的推广特色的农副产品。可以绿色生产为基础,全面宣传和推广。 3.3提升耕地质量 农业生产能力及水平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耕地的质量。耕地质量的提升主要存在三个途径。第一,提升基本农田的标准。高标准的农田可以保证旱涝保收、稳健高产的生产体系。面对这一生产优势应该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在各级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将其纳入保护范围。形成一个专门管理部门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管理。第二,改善土壤质量。为土壤中加入营养有机物质,从内在性状上改善土质。可以利用秋收后的稻草进行粉碎处理,将其覆盖在耕地上。第三,科学合理的施药。在耕地过程中,采取科学施药的策略。进一步推广使用高效无毒的农药,防止耕地的污染现象,提升农产品的安全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结束语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相关部门要做到合理分配。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最大限度地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以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有效避免土地资源开发不合理及浪费现象的出现,推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秀.农村土地利用模式及其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9(04):235. [2]黄德辉.当前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土资源情报,2018(11):41-45+20. 作者:林柏有 单位:钦州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国土资源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在网络时代的颠覆性影响下,企业大规模的人力资源流动造成了“人才短缺”的严重问题,使得社会的人才供应与需求不在同一数量级上。企业应该努力创新员工管理模式,积极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推动企业管理向个性化、规范化、科学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1.互联网时代概述 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需要技术力量的发展和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1.1互联网时代促进信息互通 互联网是人、社会和组织中一个串联的链接,它使现实世界中的人们能够通过虚拟数据信息在遥远的地方相互交流。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交流的桥梁,也是沟通的平台。过去因缺乏信息、物流受阻而获得高额利润的商人,已逐渐退出新的互联网市场经济。新的销售模式更注重顾客导向,尊重顾客,注重顾客体验。只有通过这些途径,买卖双方才能真正实现销售自由和商业民主。 1.2互联网时代需要重视客户利益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无边界、无障碍的交流,通过Internet的交换,能够获取客户所需求的海量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科学整理数据,能够协助企业对用户信息做相应处理。如果不对所得数据进行一定处理,那么会使企业的运营出现问题。数据分析是通过各种知识手段实现的,所以互联网时代也是知识时代。 1.3互联网时代是开放融合的 传统的组织沟通是两条平行线,在当今的互联网社会,人类社会和企业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员工的所有沟通方式都已从在线并行转变为网络结构。在这种结构模式下,每个节点获取综合的社会信息。这种网络结构更像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有机循环。在这个有机循环中,每个节点中的单元通过链接与其他节点进行合作和发展。商人和顾客通过有机循环共同努力,实现共同价值,企业组织与员工通过有机循环共同发展。 2.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走势 2.1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以金字塔结构为基础,以最高层次为总体控制,集中公司信息,明确规划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形成指令进行操作和实施。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工作流程集中管理、人际沟通模式以及管理者的角色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认清形势,深刻反思自身管理的不足,从更高的角度进行更好的分析,把握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整体发展的影响,善于将“指挥者”的自我角色转变为“合作者”。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一个独特的多元化模式和合作学习的管理系统。 2.2管理模式逐步多元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与内容越来越多元化。基于网络平台的优势,企业可以激发和放大个人的职业道德认同、技术创新、组织归属和个人价值表达等愿望。这就要求管理者从宏观上把握管理的大局,从微观上积极挖掘员工的发展潜力。企业应该在从大局角度管理员工的原有基准下走出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企业借助创新招聘模式和调整薪金结构的方式管理企业,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效率极高的工作氛围,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化、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形象,以保护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2.3关心员工的个体价值 员工是企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和贡献者,重视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管理当代企业时,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并且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并通过成立工作小组的形式培养员工的专业素养。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年轻求职者更倾向于在一个轻松灵活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具有便捷的网络化沟通模式。此外,求职者还具有发展空间和多重工资差异。因此,企业应该尊重每个员工,通过数据分析报告来进一步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而实现对员工的精细化管理。 3.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的对策 企业管理者应建立合理的员工价值发展体系,根据员工的发展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平台,使员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盛行的大背景下,企业应该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入企业管理中,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和工作情况,叮嘱员工重视客户的每一项需求,将每个客户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公司市场部。这种多层次的全方位互动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助于企业对管理结构进行改革优化,从而实现企业与客户的零距离交流。要想实时掌握员工与客户的双向需求,就必须借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调研,而互联网系统可以提供一种数据整合与数据分析的功能,并且能够依据老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翔实的培训方案。在员工进入公司时,企业应该不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并对员工灌输公司的文化,协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公司。结论互联网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保持企业的快速发展,就要求组织和员工能够转变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管理企业。此外,管理者应该提升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尽可能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弱化企业的管理地位,将管理转变为助手,使企业成为员工创业的平台,维护企业的创业理念。企业只有不断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将企业打造成高尖端型企业。 参考文献: [1]杜鸣.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J].经济研究导刊,2017(21):117-118. [2]刘广,陈巍.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的探索[J].丝路视野,2017(20):13. 作者:肖诗槟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治疗便秘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频率降低、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等。由于孕产妇生理与解剖结构的变化,便秘在孕产期更为常见。研究表明便秘是仅次于恶心的妊娠期常见胃肠道疾病,超过半数的女性会在妊娠期出现便秘,并且早孕期与中孕期便秘的发生率更高[1]。40%产妇则在产后1个月内发生便秘,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分娩后2~4天[2]。随着中医药的推广,中西医诊治对孕产期便秘也有了更深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1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由来已久,便秘之症首见于《黄帝内经》,其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称便秘为“脾约”。而“便秘”首见于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并沿用至今[3]。中医认为,饮食经脾胃运化,吸收其水谷精微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导而出。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言:“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在排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妊娠期女性的气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气血相对亏虚,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大肠传导失司。而肺主气且与大肠相表里,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肺失宣降,脾虚运化失常,均会导致糟粕内停。同时,胎体渐长,致使气机升降失调,更易使便秘加重。孕妇思虑过度,且久坐少动,致使气机郁滞,腑失通降。饮食偏嗜,亦会导致胃热炽盛,耗伤津液,肠道失濡润。此外,肾主生殖、司二便,孕妇出现便秘尤其需要考虑肾的影响。肾阴不足,肠道失濡;肾阳不足,失于温通,二者均可导致便秘发生[3]。对于产后便秘,《金匮要略》中“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指出津液受损,胃肠干燥,为产后便秘的重要病机。而新产后津液、阴血均可受损。阴血亏虚则生内热,进一步灼伤胃肠津液,从而加重产后大便秘涩不通。正如《经效产宝》所说:“产后血少肠燥,传化为难,大便恒多秘结。”此外,《万氏妇人科·产后》指出:“产后气虚而不运,故糟粕壅滞而不行,血虚而不润,故沟渎干涩而不流,大便不通而虚秘也。”分娩伤气耗血,气虚则壅滞,血虚则干涩,均会导致排便困难[4]。 1.2西医病因 现代产科认为,妊娠期便秘的原因包括饮食、生活方式、激素、机械作用等,产后便秘则以盆底肌受损引起的便秘多见。 1.2.1饮食因素 一般认为,缺乏膳食纤维,特别是非淀粉多糖和水,会导致便秘。一项前瞻性研究[5]通过对妊娠早、中、晚期及分娩孕产妇的排便情况的观察发现,与未便秘的孕产妇相比,便秘孕产妇在妊娠早期摄入的水分显著减少。食物中的纤维可结合水分,但当它被结肠细菌分解时,这种特性就会消失。而某些类型的纤维(如麸皮)很难被细菌分解,因此保留了它们结合水分的能力。这类膳食纤维不仅增加了粪便体积和排便频率,还减少了排便时间[6]。此外,孕妇在妊娠中晚期通常会在日常膳食中增加铁与钙的摄入,并配合服用一些铁和钙的补充剂,这些被认为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因素。而国外临床研究显示常规剂量的铁、钙补充剂并不会引起妊娠期便秘[7]。因此铁和钙对于妊娠期便秘的影响仍需要可靠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明。 1.2.2水液吸收 妊娠期孕妇结肠的水液吸收增加导致便秘的发生。结肠灌注实验表明,孕妇的结肠对水、钠吸收能力明显增强,这可能与妊娠期醛固酮显著增加有关[8]。妊娠期雌激素和孕酮的增加均能促进肾素的分泌,进而促进肾素将血管紧张素Ⅰ与血管紧张素Ⅱ的转化,最终导致醛固酮水平升高。 1.2.3激素因素 妊娠期黄体酮起到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这对维持妊娠和防止早产有重要作用。然而高水平的黄体酮会导致胃肠功能的改变,包括整个肠道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和便秘),以及食管括约肌松弛(出现恶心和胃灼热等症状),可能对肛门括约肌还有一定的影响[9]。一项绝经期女性便秘的研究发现:通过使用黄体酮,肠道的排空时间明显加快,并且大便形态也变得更加松软[10]。另一项观察性研究也表明,患有严重慢性便秘的女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正常[11]。因此性激素对于妊娠期便秘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2.4盆腹腔解剖结构的变化 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增大的子宫会影响肠道蠕动,压迫盆底、膈肌及腹肌,进而诱发便秘[12]。而妊娠导致的腹肌和盆底肌松弛在产后早期难以恢复,加之阴道分娩对盆底肌间神经损伤,多会引起产后便秘发生[3]。研究[13]对100例女性提肛肌进行肌电图和测压分析,结果表明,经产妇提肛肌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初产妇和未产妇,这可能导致一些经产妇的便秘发生率高于初产妇。有学者[14]认为在妊娠早期,孕妇增大的子宫未影响盆腹腔的解剖结构,而此时是便秘在整个孕期发生率最高的时期,因此盆腹腔解剖结构的变化或许只与妊娠晚期便秘的发生相关。 1.2.5体育锻炼 轻微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孕妇的规律排便。然而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便秘与体力活动水平无关[15]。另外一项研究通过对比便秘与非便秘孕妇,发现在妊娠早、中期,非便秘孕妇的运动剧烈程度较便秘孕妇高,妊娠晚期的便秘孕妇进行相对剧烈的活动,两者差异无显著性[5]。因此需要更详细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妊娠期间的身体活动水平与便秘之间的关联。 2孕产期便秘的中医和西医诊断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孕产妇便秘的诊断标准,临床上通常采用罗马Ⅳ标准:①临床症状包含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超过25%的排便感到困难;超过25%的排便为干结的大便;超过25%的排便有不尽感;超过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堵塞感;超过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每周自发排便次数<3次。②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③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便秘症状至少诊断前6个月出现,且近3个月内符合便秘标准[16]。中医方面也没有专门针对孕产期便秘的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中医妇科学》[17]以及其他医家的经验,孕产期便秘证型大致可分为:血虚津亏、血热肠燥、脾肺气虚、阳明腑实。 3孕产期便秘的中医、西医治疗 3.1中医治疗 常见的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灌肠、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和耳穴压丸等[18]。 3.1.1中药汤剂口服 中医治疗孕产期便秘通常采用辨证论治,由于孕产期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孕产期便秘多为虚实夹杂证,目前,孕产期便秘常见的证型有血虚津亏、血热肠燥、脾肺气虚、阳明腑实。临床上治疗孕产期便秘或口服纯中药治疗,或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西药治疗,如小麦纤维素、乳果糖等。王红辉等[19]观察53例妊娠期便秘患者中药治疗效果,其中治疗组(26例)采用口服健脾润肠方,对照组(27例)采用开塞露纳肛。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2%:88.9%)。冯丽鹏等[20]针对血虚肠燥证的患者应用养血润肠方,发现养血润肠方能有效改善产褥期功能性便秘,并显著降低便秘的复发率。此外,研究表明口服中药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菌群,从而缓解妊娠期便秘症状。陈丹玲等[21]通过对比滋阴养血润肠汤与乳果糖对妊娠期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滋阴养血润肠汤组治疗便秘的有效率高于乳果糖组,且前者对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水平改善均优于乳果糖组。需注意妊娠期治病应谨慎用药,需慎用或禁用峻下、滑利、破血、耗气、散气等药物。对于苦寒燥热攻泻之品不可轻用,虽“有故无殒”,也需“衰其大半而止”,以免伤及胎元。而产褥期虽无胎殒之忧,但妊娠及分娩过程常会导致产妇亡血伤津、元气受损。因此,治疗产褥期便秘需顾护产妇的气血津液,不宜妄行苦寒通下,徒伤气血。 3.1.2中医非药物疗法 由于孕产期的特殊性,孕产妇容易担心药物的影响。因此,更愿意接受中医非药物疗法,其中食疗、推拿按摩和耳穴压丸是最常用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中医食疗是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和所含成分精选“食物”原料,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防治疾病的目的。陈雅[22]通过对比食疗与常规饮食对妊娠期便秘影响,发现食疗组在孕期不同阶段的有效率均高于常规饮食组,且食疗具有可接受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穴位按摩具有方便、实时、灵活等特点,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KIRCA等[23]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早、中、晚不同孕期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自我指压支沟穴,2次/d,每次15min,持续1周,对照组未接受任何干预治疗。1周后治疗组便秘严重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梁万芹[24]采用迎香穴按摩联合Kegel运动治疗剖宫产术后便秘患者,发现治疗组相较常规护理组的便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且盆底肌功能也得到有效提高。《灵枢·口问》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经络关系密切,十二经脉皆上循于耳或别络于耳。同时耳与脏腑关系密切,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反应点。临床中经常通过刺激这些部位来诊疗疾病。刘媛[25]运用耳穴压丸治疗妊娠期便秘疗效满意,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其选穴为便秘点、大肠、直肠、肺、肾。产后便秘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在产后也更易于接受,如针刺、灸疗法、穴位贴敷等。刘经州等[26]观察60例产后便秘患者,发现经过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和便秘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3.2西医治疗 3.2.1西医非药物措施 3.2.1.1饮食 与普通人群相似,妊娠期便秘的初始治疗需保证充足的水液以及高纤维食物的摄入[1]。同时,摄入的食物量与便秘也存在关系,过多的食物可导致结肠充血,尤其是在妊娠中期。因此,孕妇在摄入充足食物的同时必须要补充充足的水[5];成年人每日摄入膳食纤维建议为18~30g,每日摄入的液体量建议为1.5~2L;需4周能看到优化饮食的效果。此外,山梨糖醇含量高的水果和果汁也有助于治疗和预防便秘[27]。 3.2.1.2锻炼 尽管剧烈运动存在加剧便秘的可能,但在妊娠期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仍然被认为是合理的。美国妇产科学会建议,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妊娠期女性应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20~30min。可以通过采用“谈话测试”简易地评估运动强度,只要孕妇在运动时能够进行对话,就不存在过度用力[28]。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便秘疗效确切已见报道[2]。但是Kegel运动方法不易掌握,难以长期坚持,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需要将阴道电极置入体内,会引起部分患者的恐惧和抵触。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侵入、无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29]。 3.2.2西医药物治疗 孕产期相关便秘的药物治疗通常只用于有顽固症状的患者。了解孕产期使用药物的潜在致畸性、安全性以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对于临床医生至关重要。治疗的目的是安全有效地缓解症状,常见的药物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促动力药、微生态制剂等。容积性泻药是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促进通便。常用容积性药物包括欧车前、非比麸等[30]。微生态制剂则是通过调节孕产妇胃肠道功能,构建肠道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一项非对照的临床试验证明多种混合的益生菌对孕妇是安全的,并且对妊娠期便秘有一定的疗效。由于缺少对照组,该研究仍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31]。尽管临床上治疗便秘常使用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但与怀孕期间的任何药物一样,应谨慎使用泻药。蒽醌类泻药与先天性畸形有关,蓖麻油会诱发宫缩,高渗性盐类泻药会导致母体水钠潴留,矿物油可以影响母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一旦维生素K含量不足会导致低凝血酶血症和出血[32]。刺激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都应谨慎使用,并且只能在短时间内使用。此外,为了提高疗效,服用这些药物时应最大限度地增加液体摄入[1]。综上所述,便秘是孕产期常见疾病,其病因多样,临床上可单一病因致病,也可以多种病因共同致病。对于轻症患者,根据患者的致病因素,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调整饮食、锻炼等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便秘严重且生活方式调整不能改善的患者,必要时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需要注意药物对胎儿及母乳喂养的影响。中医治疗方法多样,通过辨证论治能够给予患者更加个体化的治疗。同时,中医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诸多优势。 参考文献: [1]ZIELINSKIR,SEARINGK,DEIBELM.Gastrointestinaldistressinpregnancy:prevalence,assessment,andtreatmentof5commonminordiscomforts[J].JPerinatNeonatalNurs,2015,29(1):23-31. [2]李环,梁金涛,吴瑞芳.产后便秘的物理治疗[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22(2):200-202.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5):1345-1350. [4]姜德友,李文昊,韩洁茹.产后大便不通源流考[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61-64. [5]DERBYSHIREE,DAVIESJ,COSTARELLIV,etal.Diet,physicalinactivityandtheprevalenceofconstipationthroughoutandafterpregnancy[J].MaternChildNutr,2006,2(3):127-134. [6]DEVRIESJ,BIRKETTA,HULSHOFT,etal.Effectsofcereal,fruitandvegetablefibersonhumanfecalweightandtransittime:acomprehensivereviewofinterventiontrials[J].Nutrients,2016,8(3):130. [7]ALYOUSIFZ,FORDAL,DAHLWJ.Calciumsupplementationdoesnotcontributetoconstipationinhealthywomen[J].CanJDietPractRes,2016,77(2):103-105. [8]DERBYSHIREEJ,DAVIESJ,DETMARP.Changesinbowelfunction:pregnancyandthepuerperium[J].DigDisSci,2007,52(2):324-328. [9]CHILOIROM,DARCONZAG,PICCIOLIE,etal.Gastricemptyingandorocecaltransittimeinpregnancy[J].JGastroenterol,2001,36(8):538-543. [10]GONENNEJ,ESFANDYARIT,CAMILLERIM,etal.Effectoffemalesexhormonesupplementationandwithdrawalongastrointestinalandcolonictransitinpostmenopausalwomen[J].NeurogastroenterolMotil,2006,18(10):911-918. [11]KAMMMA,FARTHINGMJ,LENNARD-JONESJE,etal.Steroidhormoneabnormalitiesinwomenwithsevereidiopathicconstipation[J].Gut,1991,32(1):80-84. [12]刘莉,穆靓,韦爱华,等.妊娠晚期便秘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的三维超声动态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32):1-3,6. [13]SHAFIKA,EL-SIBAIO.Studyofthelevatoranimuscleinthemultipara:roleoflevatordysfunctionindefecationdisorders[J].JObstetGynaecol,2002,22(2):187-192. [14]SHINGH,TOTOEL,SCHEYR.Pregnancyandpostpartumbowelchanges:constipationandfecalincontinence[J].AmJGastroenterol,2015,110(4):521-529. [15]BRADLEYCS,KENNEDYCM,TURCEAAM,etal.Constipationinpregnancy:prevalence,Symptoms,andriskfactors[J].ObstetGynecol,2007,110(6):1351-1357. [16]LACYBE,MEARINF,CHANGL,etal.Bowel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16,150(6):1393-1407. [17]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28-231. [18]陈静,吕文良.中医药防治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6):134-140. [19]王红辉,肖辉琴,潘志芸.健脾润肠方治疗妊娠期便秘26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21,56(3):189. [20]冯丽鹏,刘丛丛,李国栋.养血润肠方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7):75-77. [21]陈丹玲,许林莉,梁海英,等.滋阴养血润肠汤对妊娠期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7):1375-1377. [22]陈雅.食疗处方治疗妊娠期便秘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11):1776-1777. [23]KIRCAAŞ,KANZAGÜLD.Effectsofself-acupressureonpregnancy-relatedconstipation:Asingle-blind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J].Explore(NY),2021,17(5):463-468. [24]梁万芹.迎香穴按摩联合Kegel运动在剖宫产产妇便秘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20,35(10):1534-1536. [25]刘媛.耳穴压豆治疗妊娠期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5):708-709. [26]刘经州,高英杰,刘宝林,等.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便秘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9,25(3):688-690. [27]BARDSLEYA.Assessmentandtreatmentoptionsforpatientswithconstipation[J].BrJNurs,2017,26(6):312-318. [28]Physicalactivityandexerciseduringpregnancyandthepostpartumperiod:acogcommitteeopinion,number804[J].ObstetGynecol,2020,135(4):e178-e188. [29]金绍兰,贺潇月.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3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9):51-53. [30]林建华,王正平,陈敦金,等.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妊娠期便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0):759-761. [31]DEMILLIANOI,TABBERSMM,VANDERPOSTJA,etal.Isamultispeciesprobioticmixtureeffectiveinconstipationduringpregnancy?‘Apilotstudy’[J].NutrJ,2012(11):80. [32]BODYC,CHRISTIEJA.Gastrointestinaldiseasesinpregnancy:nausea,vomiting,hyperemesisgravidarum,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constipation,anddiarrhea[J].GastroenterolClinNorthAm,2016,45(2):267-283. 作者:王谦 王艳琴 单位:清华大学医学院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计算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了。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之后又对企业使用计算机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适应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不得不做出改变,针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改进,紧跟其步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自身的工作,推动着企业经济的发展。 1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的现状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已经在我国覆盖了大面积的范围,但是因为硬件设施和网络线路铺设等问题,再加上一些恶劣的外部环境,就导致了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无法在我国实现全面普及,计算机的整体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在当下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需要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扶持,对于大量的繁琐的数据进行整合,弥补大数据时代因为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些问题,使得大数据时代在进步的过程中有所保障,所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改善计算机应用技术现状的一个契机。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沟通交流,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公司内部的信息传达,外界的商业上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快速的将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传达和交流,对于企业的工作和发展来说是十分便利的。(2)进行资源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和改革,使得企业的生产力模式发生了变化,企业面连着难掌控全局的局面。但是计算机软件中存在着可以进行资源管理的软件,这位企业的资源管理提供了便利和合理性,使得企业更加快速的发展。(3)决策支持。任何决策的背后都需要大量的客观背景作为支撑,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数据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依靠计算机技术,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当然还能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十分详细的市场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是存在着很大的便利的。这三个主要功能在大数据时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善了计算机技术的现状,使其能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 2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技术 2.1虚拟技术的应用 虚拟化技术应用到企业当中,对企业的资源管理进行虚拟化管理,对大数据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信息的处理效率,同时还能保证用户操作的灵活性。虚拟化技术应用于企业当中,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当然虚拟化技术不仅仅应用于企业当中,他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 2.2云储存技术 云储存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对于以往的传统储存模式进行改革,只要网络终端连上网络,就能随时对云储存里面的内容进行浏览下载,这是传统的储存模式做不到的。云储存在这一点上进行了改进,能够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置于云储存中,防止资料的丢失,同时也能随时随地的进行资料的查看下载。在大数据时代,云储存的出现时必然的,它能科学的对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整合,适应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2.3信息安全技术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容易受到病毒等的攻击,大量的数据依附于互联网,大部分的技术依赖于互联网的进行,再加上数据与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着关联性,这就加大了危险性,因此需要加强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改善安全隐患,从而设计了信息安全技术。虽然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至今还有所欠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互联网和数据资料的安全,为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计算机软件技术字大数据时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3.1信息通信 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客源流失的问题,对行业的发展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善于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辅助企业进行管理和资源整合,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的进行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而且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软件技术,企业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两者结合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带动着计算机软件进行完善。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商业运营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计算机软件技术提出了挑战,使得计算机软件有了用武之地。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对于国民经济、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面对商业运营时,计算机软件技术掌握的大量的数据和技术支撑着商业运营,辅助商业发展更加平稳快速的进行。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量庞大且繁琐,因此需要良好的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类。而且计算机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存在病毒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恶意的攻击,最后导致计算机网络里面的数据丢失。这些问题都是计算机技术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尤其是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更加需要计算机技术更加快速的成长起来,只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这些漏洞进行修复弥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的到来之下快速的进行改善和提高,已经逐渐的适应于当下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是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的便利。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帮助企业进行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当然计算机技术现如今依旧不是很完美无缺的,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提升,使得计算机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下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们工作的发展和生活上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刘长银,侯学艳,侯艳权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2(12):12-14. [2]郝赛赛.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浅述[J].数字化用户,2017,23(30):14-16. [3]程林.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5):118-118. 作者:陈鹏 单位:湘西广播电视大学
有没有可能通过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改革实现这类学校的嬗变,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开展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不仅对改变个体学校的发展面貌有利,而且对同类学校的发展也有参考和借鉴价值。南宁市友爱小学就是一所这样的学校。它地处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西乡塘区里的一个城中村。学校始建于1953年,原本是一所民办学校,后改为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很小,比较拥挤。由于受到客观办学条件限制和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学校发展明显滞后,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徘徊不前,甚至一些教师的精气神也处于低迷状态。如何带领友爱小学走出低谷,走上一条健康、优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校领导班子带着这个难题不断思考、研究、探索。 一、借鉴他山课改之石,寻求自身发展道路 薄弱学校要想发展,说到底,还是要好好发现和认真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真正践行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处于困惑中的友爱人豁然开朗。那是在参加第三届全国双语教学展评活动期间,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与活动承办学校———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有了深入接触,不仅看到了这所深圳名校的双语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教与学的丰富成果,而且详细了解到这所曾经的“薄弱学校”华丽转身为深圳市的一所公认名校的发展历程。其发展方略和基本路径,就是心无旁骛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办学道路。凤凰学校办学历史长达一百多年,几年前还是一所城中村的小学(如今为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地曾经处于低位。但是,自从廖柏灵校长调来该校任职以后,学校掀起了一场持久的包括双语教育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改革浪潮,并通过课程改革使“凤凰”这颗百年老树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改,带给了教师压力,也带给了教师动力,更带来了学校活力!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的成功转身,给了友爱小学全校上下极大启发。学校确定实施“双轮驱动”的课改策略,即:一手抓全区上下正在推进的国学教育,改变以语文作为国学教育实施的单一学科的做法;一手抓双语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首先从一年级开始在英语学科、数学学科实施双语教学,并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将双语教育辐射到音乐、美术和科学学科。对待双语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内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实施双语教育课程改革究竟有什么价值?第二,家长会理解和赞成实施双语教育课程改革吗?第三,双语教师从哪里来?针对这三个主要问题,学校采取了不同的办法。 1.充分认识双语教育之于南宁的意义 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无论从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建设来看,还是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广西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都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去着眼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再不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培养将来能够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会因为一步被动而步步被动。 2.家长对双语教育的认识超乎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想象 对家长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高达98%以上的家长赞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实施双语教育。这一统计数据从根本上打消了部分教师的顾虑,增添了“准双语教师”的信心。 3.双语教师只能从实践中来 双语教育专家王斌华认为,开展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成功路径就是“转岗培训双语教师”,即“一方面把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另一方面把愿意从事双语教育的英语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学校管理层通过列举国内一些双语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成功转型为双语教师的实例,摆事实、讲道理,鼓励有志于从事双语教育的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全国双语教师培训班”。 二、“双轮驱动”课程改革举措使学校气象焕然一新 “双轮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双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快给学校整体面貌带来了一系列让人欣喜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群众对学校看法的明显改变。一所原本看上去不起眼的城中村里面的小学居然开设了被世人一致认为是“高、大、上”的双语教育课程,顿时在西乡塘区被传为美谈。学校在社区百姓中的口碑迅速好转,友爱小学的一个崭新形象迅速在人们心目中竖起。第二个变化是教师的精气神较之于以往更足。学校真抓实干的课程改革举措的实施,让教师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前途和希望,因而士气大增,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唤醒,全校上下充满了不甘落后、只争朝夕的生气。第三个变化是优质生源流失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双轮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让社区百姓对学校发展的信任和信心明显增强。家长们认为,现在不需要让孩子出远门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了。以往那种一年级招生时优质生源大幅度流失的现象再也不见了。第四个变化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 “双轮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知识世界,优化了学科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使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明显增强。从友爱小学的课改经历中,大致可以得出四点初步结论。第一,薄弱学校的“改薄”关键是办学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等”“靠”“要”,而应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改造办学者的主观世界的前提下来改造客观世界。第二,薄弱学校的“改薄”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山之石”,因为真正成功的课程改革都是合乎教育教学规律的,而大凡合乎规律的事情都是可以复制的。第三,薄弱学校的“改薄”只能在课改上做文章,要通过课改来提振士气,倒逼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促进师生更好地共同发展的目的。第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只有牢牢盯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培养的新要求,才能体现课改的前瞻性,才能实现课改的应然价值。
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决定中小企业能够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及财务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中小企业开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正在跟随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步伐进行深刻的变革,预算管理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内部管控的关键环节,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认清当前中小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多个方面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为新时代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预算和财务工作支持。 一、船舶修造企业的特点 船舶修造具有复杂多变、系统全面和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每一个船舶在船体结构、机电产品型号等方面的都是不同的,具有品种繁多、专业性要求高的特点,涉及到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电设备、通信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因此船舶修造企业很难与大批量的流水性生产企业一样采用相对稳定性的预算管理方式进行预算财务管理工作。同时,随着我国造船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的船舶修造企业已经开始朝着造船、修船、钢结构加工、机械加工等多种业务活动为一体的企业发展模式,相应的对预算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更高。 二、当前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预算管理的战略目标实践意义 缺乏实践意义的预算管理战略目标是当前中小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这表现为,一是中小企业编制的预算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缺乏对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考虑和长期经济效益的规划。比如船舶修造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导致预算无法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导,甚至可以说是阻碍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在由于缺乏对自身实际情况的正确分析,在长期战略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了单纯的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经验的做法。在实际预算过程中没有体现船舶修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宏观经济等,导致制定的编制缺乏实际的效用。 (二)预算管理的全面组织架构不够完善 在中小企业中,缺乏健全的预算组织机构、预算管理的职责不清、岗位不明等问题一直存在。认为预算管理就是一种财务管理,就应当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这种意识下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导致预算执行流于形式。 (三)预算编制工作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在编制过程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闭门造车”的现象,财务部门相关人员根据以往的预算编制和简单的财务数据进行预算编制,没有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导致预算编制的指标选取不科学,没有结合船舶修造企业的特殊性和发展的实际,预算管理不够全面、精细。二是预算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科学的现金预算管理方式,对潜在的资金链断裂风险认识不足,对中小企业的长期投资、融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三是预算编制过程的监督控制不足,监督管理严重缺位,最为明显的就是预算执行力度不足,保证且实施的制度不够健全。 三、加强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的对策和措施 (一)科学确定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容 根据船舶修造企业的发展实际和外部影响因素,船舶修造企业的预算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投资预算三个部分。其中,损益预算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包括销售、生产、物资采购、人工费用、制造维修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根据企业的利润目标来核算销售成本,然后按照经济责任制的方式对销售预算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对各个相关部门的活动进行指导,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而在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方面,作为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主要是实现对现金的流入、流出、多余或者是不足的预算管理,目的是对企业的现金应用进行合理的控制,按照“收支两条线、量入而出、确保重点、略有结余”的原则进行预算管理。最后在投资预算管理方面,主要是基于船舶修造企业在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做出的预算投资管理。 (二)收集并合理运用预算管理编制的信息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在科学实用的预算编制上,因此,很要必要对预算编制所需要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收集。以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收集预算编制所需的信息时,一是会分析公司内部的财务及业务数据,二是也会分析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数据。该公司每年通过对购买的船舶行业的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来预测下一年的订单量以及市场走势,以便从大体上由船舶的设计到船舶的制造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针对公司客户所处的不同地区、船型的业务等,结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地区经济等来进行数据的整合,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健全企业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保障 为了确保预算的权威性以及与船舶修造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强化预算管理的控制力和执行力,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结合船舶修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建立企业预算委员会,由船舶修造企业的主要领导和各专业的主管领导,如造船专业、修船专业的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关业务的开展。根据船舶修造企业发展的实际,将办公室设在财务部,财务部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科,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等相关工作。 (四)优化和提升企业预算编制流程和管理 中小企业应当将全面预算管理引入到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当中,按照制定目标、编制指标、监控执行、结果分析等环节优化企业预算编制和管理。首先,在制定目标方面,主要是依据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行业发展的形势和外部市场环境,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管理情况、投资和融资发展情况等科学制定预算管理的目标。其次,在编制指标方面,主要在依据制定的目标,从企业的各个部门经营管理活动和工作实际进行分析,结合企业资源流转、市场行情等确定具体的预算管理指标。另外,在预算监控执行方面,主要是根据具体的预算指标对预算执行的实际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并且要构建相应的预警指标体系,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其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知到预算监督和管控的重要性。最后,在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方面,主要是通过预算监督管控的部门对预算执行的实际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的就是将预算指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进行对比,发现差异,调查原因,形成报告,并且将其及时反馈给企业的领导层。 (五)构建完善的企业预算考核体系 中小企业应当将预算管理的执行考核作为部门成绩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压组成,并且将其与部门和个人的奖惩联系在一起,通过考核和激励的方式来推进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工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将预算责任进行细化,不仅可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同时可以将预算执行与船舶企业的成本管理相结合,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以江苏太平洋造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集团通过建立“责任分层”制度,根据每个部门或者工作组的情况,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设定成本控制目标,对责任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将责任进行细化,达到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状态。通过细化责任,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价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合理的奖惩,将预算管理执行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部门和个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的实现新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必须要对最为关键的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对预算管理进行改进和优化,促使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中小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稳速发展。正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经济方面的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特点进行详细阐述,进一步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当前的应用现状,进而深入探究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生活、经济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全世界鼓励发展信息技术的时代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专业人士关注的重要内容,其当前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更是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1电子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随着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成为目前最为活跃、最具渗透力的科学技术。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噶种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信息,是对事物发展运动状态的一种阐述,更多的是对事物呈现及所传达的形式进行描述。例如,文字、数据、图片等都成为当前需要处理和传递的内容。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其主要通过一定的电子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传递、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手段。它更多地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可以用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科学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主要包含了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社会领域的广泛使用,国家对其发展越来越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取得重大进步,产品创新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电子信息技术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得到积极地推广。在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相关的网络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储存,能够实现大数据的快捷保存,大大提高了信息储存的效率。面对电子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储存空间大等特点,使得数据更加网络化,信息更加数据化。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具有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应用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数据处理,可以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电子信息技术还具有高效化的应用特点。伴随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多种高新技术的出现和整合,使得电子信息技术自身拥有较高的运转效率,具有便捷高效、信息传输速度快的优势。当前生活中的智能手机,则充分显示了电子信息技术的这些优点。人们对于智能化工具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变得更加依赖智能化工具。 2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受到多数人的关注。目前,我国的电话用户数稳步增长,其中包括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等,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的通信网络规模居世界第一,并且成功研发具有我国蜘蛛知识产权的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其在我国成功运行,为我国的电子信息实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与此同时,我国的半导体市场发展规模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品最大的消耗国之一,我国对此加大对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在我国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中,电子信息技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月球表面的通信、测控、遥感数据的收集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对这一发展需求,我国加大对巨型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现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并接受世界国家的订单,出口海外。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为我国经济增长也贡献较大的力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得到较大的提高,移动通信手机、彩色电视、微型电子计算机以及彩色显示器等集成电路产品销量呈增长趋势,在国际电子信息技术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优势。面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与世界顶尖技术尚有较大的差距,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的较少,相关的创新成果不是很理想,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建设中仍面临艰巨的历史任务。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是我国追赶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时代,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结合发展的时代。根据我国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的需求量,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其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产业发展。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业务、互联网经济、手机业务、网游等新型通信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线下支付等新业务随之出现,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电子行业联合发展,为同住“地球村”的我们打造一个只带手机便可走遍天下的生活环境。正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但面对电子新技术一些重大发展项目,例如我国的集成电路发展虽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当前我国主要电子设备使用的大多仍是外国的芯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种“致命”的缺陷,严重阻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国际上集成电路芯片的研究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果,为集成电路发展带来新的变革,这也意味着硅集成电路时代的结束。我国在对集成电路的研究中,要想突破这一难题,需要寻找新的原理、材料和工艺,以实现继续缩小芯片特征尺寸的新目标。 3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取得骄人的成绩。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朝着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开拓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领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无线通信系统仍将作为研究发展的重点。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广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在我国社会中逐渐得到普及,与此同时,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都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网、近距离无线通信等都成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当前世界已进入4G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更加快速高效,呈现出较大的优势。我国在推广TD-SCDMA的过程中,在技术方面时刻关注世界上的新发展,力图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突破性发展。在这种信息技术发展中,其更多的适用于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而B3G的实现,也标志着个人宽带时代的真正来临。在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将朝着全球化、梯次化的方向发展。地理大发现,将世界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世界成为地球村,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个体之间的交际也逐渐增多。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其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呈现出国际性的特点。面对世界上运行的任何工具,其组装的各个零部件可能来自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世界资源被充分调动起来,各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正是这种发展变化,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提出较大的要求。世界全球化在促进资源流动的过程中,仍然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作为其中的一员,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的有限,使得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获利较少,市场竞争力趋于弱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竞争中谋得一席之位。面对发展的不同要求,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总体而言,正逐渐向产业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面对这一发展现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要随之扩展,以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例如对于处理器技术、纳米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的研究,能够更好地顺应市场发展变化。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脑消费者的增多,消费者对计算机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开始追求轻便、高速的计算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一般意义上来讲,计算机的体积越小,其处理器的配置会越高。现在我国的计算机处理器已经实现单核向多核的转变,计算机的体型更加小巧化、轻便化。在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将朝着多媒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就当前我国的发展状况而言,其未来将以多媒体化、智能化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所谓的多媒体化更多强调的是一种人机交互式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以及媒体的传播技术,主要包括影音、图像、文本、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当前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的市场经济环境发展中,多媒体成为人们进行高效交流的重要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使用。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丰富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交流途径和获取信息数据的渠道。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在社会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多媒体的影音、图像、文字等多功能的使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增强学生对课堂的体验感,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但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中,必然会面临智能化的这一发展趋势。通过对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体验感,将更多的信息数据融合到一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在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会伴随光电技术的深入发展,取得值得飞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则需要对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其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和专业化的光电科研中心进行研究。就世界当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光电技术成为世界多个国家谋求发展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成为未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就光电技术涉及的内容而言,主要包含了光显示、光计算、激光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激光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同时光计算具有的独特优势也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创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光电技术在促进未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可以推动这一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使其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进而为人类生存创造环保、绿色、节能、高效的空间。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当前世界各国较为重视的技术发展,其在推动人类科学进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当前其中新兴的技术产业、朝阳产业,已经在多个社会领域得到运用,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特点及其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的阐述,根据其现有发展状况,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在对其深入研究的同时,推动其朝着趋势发展,以在国际技术发展环境下谋求一席之位。
在科技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采油效率和石油行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采油企业应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创新并发展采油工程。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采油工程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采油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了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石油企业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就为石油开采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我国石油生产环境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特点,这就对采油工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先进技术不断融入石油行业的发展中,直接决定着采油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因此,石油企业应该加强对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重视,实现采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采油工程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在油田工作的快速发展中,采油工程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提升采油工作人员的整体效率,还能够缓解人工无法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油藏较厚的问题,这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开发并利用深层的油藏资源。同时,石油开采中存在很多危险性较大的问题,在遇到危险系数和工作风险较高的环境时,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劳动形式,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我国采油技术的应用情况 石油是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石油能源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大家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源。通常情况下,石油资源被埋藏在地下,需要借助人工和化学等,才能够实现石油的有效开采。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深入分析采油技术的水平,并对其进行优化,适应现阶段采油工作的发展。为了适应采油工程的有效开展,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油气的采收效率,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现阶段,我国油藏普遍存在低产、低渗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这就需要加强采油工程技术的应用,并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采油工程技术体系,不断改善传统的采油工艺,为采油工程的发展提供保障。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我国采油工程中仍使用传统的采油技术,采油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石油开发的需求。在石油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我国石油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油位下降、地下水回升较慢,为大泵提液工程的有效开展带来了难度,极易出现斜井采油设备磨损、地下井温差较大等问题,无法有效地控制电潜泵的应用范围。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传统的采油技术已无法满足石油开采的需求,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原油、岩层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采油设备中的垢、锈等问题日益严重,无法实现油田开采的有效性,严重阻碍了采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使用重复堵水措施,无法满足后期采挖的需求。并且,堵水是石油开采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其在开挖前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后期的石油开采过程中,重复堵水措施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开采后期的地下茎温差加大,石油的堵剂适应能力和强度都会有所降低,无法有效地控制石油的耐酸性,使得油藏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出现石油资源流失问题。除此之外,在石油后期开发过程中,石油输送系统的温差适应能力较差,无法实现石油的正常供应。在石油开发初级阶段,油井的产油量和井口温度比较高,这就需要应用无伴热管技术流程,实现石油的有效开采。同时,在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产油量日益下降,油井温度也会有所下降,严重影响着油液的提取和运输。 3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 3.1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从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初级阶段。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石油开采技术,并取得了很多成就,如注蒸汽吞吐开采试验、防砂试验在大庆油田开采工程中的应用,改善了传统开采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着采油工艺和采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发展阶段。在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阶段,已取得很多成果,如多类型油气藏技术,使得采油工程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根据采油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采油方法,不断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最后,形成阶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采油工程技术在不断优化,有效地解决了采油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预期目标,为采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2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比较复杂,我国作为石油开采大国,石油资源分布不均匀,且环境比较恶劣,多分布在海域、沙漠和高山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石油开采难度,在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石油分布环境带来的开采难题。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我国采油工程技术的主要方式是常规注水,通过与三采技术和热采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石油的有效开采。但是,采油工程技术的石油产量和采油效率比较低,严重阻碍了采油工程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石油的需求量。因此,在采油工程的发展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重视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问题,以提升石油的整体开采效率,降低石油开采难度。 3.3新技术的应用 3.3.1热处理油层的采油技术。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能够使原油升温,降低油藏的粘稠度和石油开采难度,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在应用流体热胀冷缩的基础上,增加原油的体积,将其迅速提升到地面中,其发挥着蒸汽激励、蒸汽驱动以及火烧油层的作用,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采油效率,但其风险性比较大。3.3.2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学剂的使用率和使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石油开采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损耗量。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某种细菌注入油层内,使其与油层进行结合,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能力,使地下残留的原油被开采处理,其主要使用在老油田、含水量高的油田中。3.3.3水力振动采油技术。水力振动采油技术是应用油井管道将激振器安装在井下,使其产生频率脉冲波,并在水力的作用下,清理油层深处的物质,在脉冲波对地面作用的情况下,产生裂缝,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原油的回收效率,还能够减少原油中的水分。3.3.4纳米采油技术。在纳米采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主要使用MD膜驱动原油技术,将纳米级驱动剂分子和胶束子形态进行融合,提升原油的动态运动能力,提高原油的整体开采效率。3.3.5热超导采油技术。热超导采油技术是在加热的基础上,提升分子的运动能力,其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等优势,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应用前景比较好。 4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石油工程中,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在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创新了采油工程技术,还提升了采油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实现石油开采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采油工程技术的研究,创新采油工程管理模式,提高采油效率,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新时期的发展中,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4.1采油工程中的新型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采油过程中会涉及多种新型材料,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推动了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如耐磨材料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增强油气开采的强度和勘测能力;保护材料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材料的防腐能力,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全面提升石油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 4.2采油工程中的水平井配套技术 我国地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地质情况差异性比较大,相关技术人员应深入分析地质类型之间的差异,这就使得配套压裂技术应运而生。扶杨油层分段压裂技术是一种与水井息息相关的技术,需要在外围和底水油层中构建新型的水平压裂模式,并加强对水平井完井的研究,将扶杨油层分段压裂技术和水平井结合起来,实现石油开采的规模化。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在石油开采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研究,优化并创新相关技术,提升采油的整体效率。 4.3采油工程中的厚油层技术 厚油层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应用成本低、高效的深度调配剂,降低成胶时间,与单向采油技术进行融合的先进技术。单向采油技术的创新和调整,能够对油田进行直接开采,及时获取油田含水量、油田各层产液等信息,以便科学地开展采油决策工作。 4.4采油工程中的信息技术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很多先进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改善了传统行业的管理模式,如在石油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在采油工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石油勘测过程中电子设备的应用,将计算机作为石油勘测数据平台,以便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分析勘测数据。因此,采油工程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采油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帮助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4.5采油工程中的生物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在采油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专业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控制难度较高,无法得到有效应用。但是,在采油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具有控制难度低、生物技术成本低、效果好等优势,能够有效地减少化学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在石油勘测速度方面,生物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操作简便、重复实用性较强。 5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优化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很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这就对石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企业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方式,实现石油的有效开采。现阶段,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采油工程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还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中,石油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提高采油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技能强、素质高的技术管理队伍,并培养转学科的实际优秀人才;其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开发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研究室和实验室的创建;最后,根据石油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实现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有效融合,选取最好的采油工程主体技术,为石油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采油工程是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复杂性特点,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采油技术是采油工程发展的重要内容,采油技术的创新,能够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石油企业应该创新采油技术,有效地解决采油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实现采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峰伯,何力源,姚震远.油田采油技术应用与创新[J].当代化工研究,2018(05):112-113. [2]李金宸.新形势下的采油工程技术发展与创新[J].化工管理,2017(28):13. 作者:刘超 单位: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
本文简单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给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想和相较于之前的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更加强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融合,需要制定农村发展的总体规则作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工业化,并且逐步引入信息化,实现现代农业化,政府需要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实现转型,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帮助农村人口掌握新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整体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将农村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1.1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源进入城市,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取决于自身的技术能力,如果自身的能力不足,加上学历不占优势,那么就无法在城市找到好的就业机会,尽管找到了工作,但是也与城市劳动力的工资存在明显的差距,这表明,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人口的竞争力低,无法胜任高智商的脑力工作,只能完成体力劳动作业,另外,农村人口的转移,会给城镇带来资金流入,可以拉动城镇的经济增长,城镇的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农村人口在城市内获得了收入之后,能够回乡创办企业,修路、投资教育等,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再开发,这样一来,当地政府部门就可以更好地制定农村发展策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总体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1.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城镇化的发展让农村地区的人们不再依赖土地生活,改变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念,对于农村人口来说,进城打工能够获取更高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稳定性和行业的选择产生了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且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从而帮助农村人力资源实现转变,有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2.1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的现实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加强农村改革,实现农村人口转移,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对农村人口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更好地适应城镇化需求,提高竞争能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 2.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的扩张,导致耕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量不匹配,加上更低收入远远低于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不得不选择放弃耕地,转而进入城镇寻求就业机会,因此,当地政府需要释放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做好引导工作,加强宏观调控,与当地的企业做好让农村劳动力安置工作,让农村劳动力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就业的地点和部门,保证同工同酬的待遇,提高劳动价值,增强工作认同感,只要同样的技能水平能够获得同等收入,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的转移,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充足没有就业机会的现象,又使得城镇的劳动力数量增长,为进一步发展新型城镇化打下基础。 2.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然而目前的发展,导致这三者之间存在严重失衡,农村人口数量的扩增,或者是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程度都与当地的教育缺失有关,一般而言,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的劳动者的生育年龄通常比较晚,而且不愿多生多育,更注重小孩的综合素质教育,由于教育的缺失,农村人口通常早生育,而且一般都是生育多个小孩,这样一来使得教育的负担更加重,导致小孩的教育水平也无法跟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教育的不足,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对于生态保护的理解不足,容易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比如焚烧山林等行为,这样会破坏生态平衡,无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政府需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1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质量较低 我国的人口数量多,其中农村人力资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如果没有对农村劳动力很好地利用开发的话,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数量大,政府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的转移,那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工作,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城镇常住人口有关,然而这其中也包含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群体,这些群体虽然长期居住在城镇内,但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待遇的不平衡,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3.2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加上农村地区比较偏远,以及老旧的保守思想的影响,农村人口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都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进城打工,这样导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偏少,对新鲜的科学技术掌握能力不足,而且城市生活对于农村人口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一旦进入城市后,大多数农民子弟都不会选择再回农村,这样就导致农村失去了潜在的人力资源,教育的进一步缺失,使得劳动力素质无法提高。 3.3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产业结构分布不均 农村地区比较偏远,居民分布不集中,给政府部门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带来了难度,而且不同地区的地形状况不同,下乡工作开展难度大,加上农村的产业大多依靠当地的地理环境,靠天吃饭,如果当年的气候不好,那么就会影响种植的收成,从而影响整体的收入,产业结构分布不均使得经济发展缓慢,新型城镇化要想稳步实施,那么就必须引导农村产业进行改革。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 4.1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 政府必须意识到要想改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农村的教育改革,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积极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向城镇学校就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适应当地特色的技能培训工作,培养新时代的农民,提高专业化水平,从而帮助农村人力资源更适应现代化、科技化的农业,满足农民转岗就业的需要。 4.2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引导和服务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人口的转业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城镇化发展情况下需求的劳动力人才,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改革现行的就业制度,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引导和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农村劳动力数据库,从而更好地配置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4.3深化、落实有关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改革 政府部门需要完善农民教育培训的法律体系,由于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连续性进程,加上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统一的执行标准作为指导,当地部门需要出台适应本地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合理改革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等,并且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情况进行登记追踪,提供城市生活的福利待遇,切实保障农村人口的合法权利。另外,可以制定有关回乡创业补助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带动农村共同发展,一方面能够为农村带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和努力留住人才,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缨,李昂.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以重庆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07) [2]周石生.高等教育创新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J].教育评论,2013(01) [3]万一.韩日农村教育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0(01) [4]李文政.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构建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 [5]梁乃云.我国民工荒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科技和产业,2009,9(4) [6]汪晓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J].科技向导,2011(35) [7]高士友.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25(6) [8]张吉.城镇化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于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02) 作者:李月 单位:淄博英乐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试析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 论文摘要:作业成本管理体现战略管理的思想,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形成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对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比较,指出其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进行整合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作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 作业成本管理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延伸与升华。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是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与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 1 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比较 1.1 两者侧重点不同 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着重点不一样。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在生产阶段,深入到作业的细微之处。而战略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在前期阶段(即开发、设计、投入阶段和后期的售后服务阶段)主要是从大处,高处着眼。作业成本管理是深入到作业的一种精细的成本分析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到物料供应,即从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作业成本法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进而进行成本控制。 战略成本管理的立足点是寿命周期成本,其重点是在设计开发阶段进行科学成本规划,在成长期迅速将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并利用知识产品降低成本的优势快速占领市场,赚取利润,收回投资,再用于新一轮的战略开发。同时,就一般而言,越是处于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期阶段,能确定的成本额就越大,其功能、结构变更的容易程度也就越高,将使前期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增。 1.2 两者分析方法相同 两者都是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战略成本管理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上下游环节进行分解和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可以改进的环节,同时对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以提高整个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价值链与作业链相关性很大,作业成本管理实际上是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因为每个企业内部都存在着许多业务单元之间及这些业务单元内部的价值链,每个价值链上又存在着若干作业,按照作业管理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每完成一项作业就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的价值链和产出转移到下一个作业,照此逐步接转下去,直至最后一个步骤将产品提供给顾客。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价值的集合。因此,可以说,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作业成本管理协调、组织企业内部的各种作业,使各种作业之间环环相扣,形成较为理想的“作业链”,以保证每项必要作业都以最高效率完成,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为扬长避短、改善成本构成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及效率指明方向。 两者都实施动因分析,但分析的角度不同。作业成本管理是实施作业成本动因分析,即执行成本动因的分析。战略成本管理是实施结构成本动因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作业成本动因分析的源流管理思想是一致的。成本控制内容的重点是在成本发生的源流上。从业务流程看,由于既定的条件限制了成本降低的最低限度,因此,成本进一步降低只能靠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从空间即外部环境看,成本控制焦点应转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转向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最大限度利用。从时间上看,成本控制重点是事前成本控制,特别是利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使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来自于对成本所依托的基础条件进行不断的改进;技术装备水平、工艺过程的改进,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变化,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成本降低的前提。 2 作业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整合的必要性 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相同性,因此二者有整合的可行性。两者呈一种互补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1 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看两者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从战略的角度详细考虑成本管理的人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优势:成本领先(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成本与战略的结合是成本管理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因为如果在成本管理中没有考虑战略,则整个公司的整合会缺少目标,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可能注重于短期和局部,而忽略了长期和整体。 战略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做到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变被动的成本核算为主动的战略管理。战略选择决定着作业,成功的企业将它们的资源投人那些带来最大战略利益的作业中;作业成本管理的运用能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2.2 从成本管理的范围看两者整合的必要性 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作为成本归集的对象,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科学,因此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成本管理。但是其关注的重点只是企业内部的生产阶段,不考虑供应商成本以及消费者成本,而战略成本管理注重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而且重视对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成本行为的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对象的扩大很好地弥补了作业成本管理这一缺陷,因为如果企业的成本降低了,而顾客或供应商的成本增加了,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例如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成本,而以产品质量下降为条件,必然导致销售服务成本或产品积压造成存货库存成本等的增加,单独降低某项成本,不顾及其他成本的反应,这种成本节约永远不会体现在利润中。两者的整合能够使成本管理的重点转向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最大限度地结合利用,转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 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价值链上所有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战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把影响产品成本的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个环节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命周期最大化。 战略价值链分析从战略的角度分析成本产生于哪些地方,了解产品成本的联结。 但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价值链,企业还不能正确地分解经营活动以及分析其成本行为。作业成本管理运用作业成本法为战略价值链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武器。作业成本法将作业作为资源和产品的中介,认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将作业与相应的成本消耗联系起来,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影响成本支出的因素;将产品与其消耗的作业联系起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从而避免了传统成本核算容易把成本信息扭曲的弊端。 作业成本管理能消除和精简非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战略成本管理可从根本上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作业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向作业层面的渗透,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作业成本法拓展到战略层面的一种运用。两者呈一种互补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依托;两者的融合可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基于价值链纽带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融合 关键字:价值链,作业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融合 摘要: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结合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衍生出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国,近几年来关于这两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研究都是仅针对一种方法从理论上或实践上进行探讨,而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在某一角度上的创新,因此,它们彼此之间并非独立而是可以融合的,有必要将两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和结合性的运用。 一、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一)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写为ABC)的基本思想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者科勒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提出的,但对它的全面研究却是七八十年代的事情,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则始于80年代末期。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费用的核算上。具体说来,作业成本法具有如下的一些基本特征:(1)广阔性。它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不仅核算产品成本,而且核算作业成本和动因成本;并且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比较广泛。(2)相对准确性和决策相关性。由于ABC下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作了大大改进,使得提供的成本信息相对准确,正因为如此,管理者根据相关的成本信息所作的决策就会更加有效,即ABC下提供的成本信息更加与管理者的决策相关。(3)激励性。它便于调动各部门挖掘赢利潜力的积极性,这是因为ABC的成本计算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资源流动始终的因果分析过程,便于明确与落实各部门的岗位责任,揭露存在的问题。(4)本源性。作业成本法分析成本动因,了解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从而从根源上进行防止来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简写为ABCM)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作业成本计算的延伸与升华。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是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战略成本管理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比过去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样,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而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同时,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显露无疑,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来改变这些缺陷。因此,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简写为SCM)。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与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 将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1)长期性。它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2)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3)外延性。它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系,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 二、 价值链分析在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价值链(Value Chain,简写为VC)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简写为VC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成本行为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和控制其来重建价值链,从战略高度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价值链分析法用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它是服从于、服务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战略要求的,即从战略的高度上寻求企业成本持续降低的途径与企业长期性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来源,追求企业的全局性的、长远的经济利益。 (一)价值链分析在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ABC与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运用ABC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横向(竞争对手)价值链和纵向(行业)价值链,使企业消除不增值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联系、整合、选择等处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自身价值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链分析是ABC与ABCM的基本方法,因为ABC下要求追查成本动因,ABCM下要求进行成本链分析,这都是价值链分析所能解决的问题。 价值链分析是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主要作用是:(1)找出无效和低效的作业,为持续降低商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供途径;(2)协调组织内部的各项作业,使各项作业之间环环相扣,形成较为理想的“作业链”,以保证每项必要作业都以最高效率完成,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扬长避短,为改善成本构成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及效率指明方向。 (二)价值链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从战略的高度将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同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做一个合理的嫁接,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有三个: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起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是从战略角度分析如何控制成本。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到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最低化。它是一种战略性分析工具,关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首先是识别价值链活动,然后识别每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找到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的机会。按其分析角度又分为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战略定位是指企业在赖以生存的市场上如何选择竞争武器以对抗竞争者。在战略管理中,首先应分析企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波特就企业的竞争提出了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还有一种战略为整合战略,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运用整合战略,调整整合程度,可以重构企业价值链,提高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成本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每一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有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它用来解释创造价值活动的成本,因此,每一项价值创造活动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战略成本动因又可大体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大类。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与组织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和影响战略成本优势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多样性等。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员工对企业投入的向心力(凝聚力)、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运用和联结关系等。 总之,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成本动因分析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三者的有机结合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和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三、基于价值链纽带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融合 (一)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联系 尽管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别,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为了克服传统成本管理所存在的缺陷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ABC显示了作业如何消耗资源以及产品或客户如何引发作业;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大大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为管理者管理作业以增强竞争能力、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信息。战略选择决定着作业,成功的企业将它们的资源投入到那些能够带来最大战略意义的作业中去,而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正在形成,它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是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具体运用。ABC和ABCM对成本领先的经营战略至关重要,因为它辨别了关键作业(主要作业)、成本动因及为降低成本而改善过程的途径,它帮助管理者发现价值增加的机会,还能够帮助管理者发展客户战略、支持技术领先战略或者建立价格战略。实施ABC可能会带来这样的收益: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为定价策略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加强对成本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坚持改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赢利性,产品和客户盈利性的有效分析,改善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业绩指标等。 SCM中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包括对每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作业动因分析和资源动因分析,而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动因分析和资源动因分析均属于作业分析的构成部分,由此可见,SCM框架中包含了ABC的思想,也可以说,ABC是构成SCM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从SCM与ABC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差别上看(本文所探讨方面的地位),也可以说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为SCM顺利地在企业中的应用作了铺垫,这也为它们在成本管理中的结合起来运用提供了可能和减少了某些必要的成本分析步骤,从而减少了成本管理的成本,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效率。还有,SCM的战略定位分析中的整合战略,也即通过ABC下的成本动因分析(广泛意义上的成本动因分析,其包括了整个价值链的成本动因分析),也可以说是作业分析,来判断企业的作业的整合程度是否合理,从而确定企业的整合战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上述两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之间的联系给它们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二)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融合运用于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通过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可以将这两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有机的联系也就将它们有机结合运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可能,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成本管理系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服务。 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中,整个企业(企业的全部成员)都要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并从思想意识上认为自己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员,有责任落实企业的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和措施。在SCM思想的指导下来开展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具体操作为: (1)先用价值链分析法来分析研究企业所处的各种价值链,用作业成本法来分析各种价值链的有效性,达到优化、协调、重构企业价值链的目的。 (2)在第一步提供了SCM的总体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选择企业的具体的战略,从而确定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在进行战略选择时要综合运用到价值链分析法和ABC。 (3)运用成本动因分析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成本动因分析是作业分析的一部分,用价值链分析法与作业综合分析寻求结构性成本动因,用ABC的资源动因分析与作业动因分析寻求执行性成本动因。 (4)在以上三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来控制企业的成本,使其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然后再进行类似的循环步骤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 (三)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融合运用于实践的发展前景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给企业对其成本管理进行改革提供了必备的动力。再者,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思想的缺陷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企业成本决策和管理决策的需要,这就为企业引入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创造了客观条件。又由于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环境与科学技术已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这给企业应用先进的高科技、改进成本管理提供了外部条件。这些主客观条件使得企业不得不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改革,为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的运用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有些企业在单独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时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些企业无论是从自己的组织结构上,还是从全员的思想意识上,都作了大量的改革与革新,这为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由我国企业在单独运用ABCM和战略成本管理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要想得到恰当地运用,改革是必需的,培训是必要的,高科技是必备的。在综合运用于实践时,对企业的各项要求会更高、更苛刻,但是,各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优越性,并且结合运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及成本管理效益与效率极大的提高,那么综合运用于实践已是大势所趋,其也必将大有作为。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我国汽车工业的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摘要:入世后,国外汽车企业以低成本为基础进行价格竞争,争占我国汽车市场。我国轿车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能力开工不足、管理技术落后、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为增加我国轿车竞争力,应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施成本管理创新战略。 主题词:汽车工业;成本管理创新 在近年的世界汽车市场上,汽车巨头的激烈竞争集中体现在降低成本上。各大汽车集团纷纷聘用有“成本杀手”称号的人担任要职,以成本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低成本为基础,以价格竞争作为抢占市场的法宝。作为当今世界上具有最大潜在汽车市场的中国,入世的未来几年,汽车工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将受到全方位的冲击和震撼。价格竞争是入世后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之间无法回避的竞争。因此降低汽车成本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 1、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国外汽车企业的挑战 1.1、国外汽车企业以低成本为基础进行价格竞争 国外汽车企业进入新兴市场一贯以成本战略为基础,采用低价格的竞争策略来抢占市场。从运用价格竞争战略的效果看,低价格可以使一个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瓦解顾客对其它品牌的忠诚,进而开辟自己的品牌及占领市场份额。因此,国外汽车厂商纷纷谋求如何降低成本,来满足价格竞争的需要。 在进行价格竞争的策略上,国外汽车企业在我国入世后,已开始重视对适应我国市场的经济型轿车的开发与研制。近期,日本汽车企业推出了9个品种20余种型号的经济型轿车,售价均定位于7000—8000美元之间;福特和戴—克公司推出了售价在7000—8000美元之间的经济型轿车;奔驰公司也先后推出“经济型速度之星”和“经济型短跑运动员”等小型轿车。这些经济型轿车的价格定位均与我国《“十五”规划》中要开发的经济型轿车的定位相仿,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轿车的进入将给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 1.2、中外汽车企业的成本比较 将中外汽车企业的成本做一比较,我国汽车企业则明显处于劣势。以日本为例,丰田公司以“只有降低成本才是至高无上的原则”为出发点,创造了“JIT生产方式”,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追求的目标。在1974年6月—1976年12月间,该公司降低成本金额高达650亿日元,其后,该公司年成本降低对利润的贡献均保持在10%以上。 随着日本三大汽车企业纷纷采用“JIT生产方式”,日本汽车企业的成本逐年降低。1998-1999年,日本汽车三大公司的销售成本率有两大公司呈现下降。丰田公司从1998年的78.3%下降到1999年的77.1%;本田公司从1998年的69.1%下降到1999年的67.7%。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也在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一汽集团的销售成本率从1998年的86.2%下降到1999年的85.7%;东风集团从1998年的88.2%下降到1999年的82.7%;北汽、上汽集团也从1998年的92.9%、75.7%,下降到1999年的90.2%、74.7%。 上汽集团是销售成本率最低的厂家,仅为74.7%。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其主打产品——“桑塔纳”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71%、年产量达到22万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其次,价格较高、科技含量较高的“别克”轿车的旺销,对整个企业集团的销售成本的降低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上汽集团提出“可比产品成本要达到每年下降5%”的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别克”轿车的销售价格高于国外市场价格,使上汽集团增加了销售收入,降低了销售成本率,但随着入世后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内外轿车价格逐渐趋向一致,会导致上汽销售成本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呈现缓慢降低态势,但与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汽车企业销售成本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数十种车型,绝大多数是引进或仿制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需要向合作方支付大额的技术转让费、高价购买关键零部件以及承担外方人员高工资;二是虽然引进的20世纪80年代的生产线的技术和产品已成熟定型,但生产批量未达规模经济点,导致巨额固定成本居高不下,从而直接导致我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成本率提高。 2、我国汽车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2.1、问题 2.1.1、生产能力普遍开工不足 我国汽车企业在设计产量上均达到了汽车组装线的经济规模产量,但实际产量普遍未能达到规模经济点。截止2000年底,我国已建成具有年产各种汽车300万辆(轿车年产120万辆)的生产能力,但2000年全年只生产各种汽车206万辆,占生产能力的68.6%。轿车产量达60万辆,为生产能力的50%。表1为2000年我国主要汽车厂家生产能力利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上海大众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的轿车生产能力利用率较高,为73%;上海通用、长安奥拓、东风神龙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30%左右。生产能力利用率的严重不饱满,直接导致车均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我国汽车企业实际生产量未能达到规模经济,也导致汽车价位过高,从而抑制了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需求不足市场容量小企业规模小不经济、成本高价位高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 汽车工业是规模经济显著行业,对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是生产批量,若产量达到设计年生产纲领,产品价格下调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轿车市场的需求量只有60—70万辆。盲目要求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达到年产轿车100万辆的规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市场的需求制约了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 英国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过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成本所做的分析结果表明:1条汽车生产线的最小、最佳规模是年产6万—10万辆。因此,我国汽车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先使单条汽车生产线达到最小最佳规模(年产6万—10万辆)后,再通过组建同等经济规模的生产线,扩大生产量来达到生产线经济规模。其后,在需求增长和扩大出口的情况下,达到年产100万辆的企业经济规模。 2.1.2、企业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的管理技术落后首先表现在我国企业本身的管理基础较弱,多数企业是由国有企业通过重组、参股或控股方式发展起来的,管理层大多来自计划经济结构的国有企业,较大部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素质。 地方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独立自主的管理能力的发挥。我国汽车企业面对的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各地政府均对本地的汽车企业进行保护,对外地汽车进入本地市场设定了各种各样的壁垒。这不但导致汽车企业进入外地市场时要付出高额成本,同时也抑制了当地汽车企业提高自身管理创新能力的主动性。 2.2、机遇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提出,要“加大汽车工业战略重组力度,以一汽、东风、上汽集团为基础,培养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此为契机,可改变我国汽车工业各自为战、缺乏宏观调控,以企业和地方的局部利益而牺牲全局利益的现状,拉开中国汽车工业大重组的序幕,使企业上规模、上效益。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还提出了“在5年内重点发展排量1.3L,售价8万元左右,百公里油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经济轿车”的宏伟目标。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现已具备研制低价位经济轿车的能力,因此,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3、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成本管理方法创新 3.1、变革成本管理思想实施成本战略 成本战略有别于传统的成本降低方式。它是紧盯市场目标,以成本为竞争中心,通过使用独特的技术、借助有利的原材料购进渠道及利用规模经济的特性来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在同业中成本最低,以低于同业竞争对手的售价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的战略。 建立低成本地位,使企业在确定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上具有决定权或成为降低成本的主导者,则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超额的利润。 成本战略要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特性,进而设立该产品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预先限定产品成本的最高限额,规定制造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成本不准超过这一限额,然后要求设计、工程、外购材料等部门通力合作达到目标成本。成本战略要求只有在最后工序达到成本降低额的目标后,才能进入实际制造阶段,否则仍要通过多重循环挤压成本,以使实际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目标。 成本战略将改变成本的立足点,将其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产品的策划、构思和设计阶段;从业务链的下游转移到源头。直观地说,在设计阶段就对将要发生的产品成本进行虚拟核算,可以使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 成本战略中关键的是确定目标成本,即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为实际目标利润而必须达到的目标成本值。其可表示为:目标成本二期望销售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是企业允许的最高成本额。 期望销售价格可在与同业竞争对手的同类商品中进行比较得到,要同时考虑到其它企业类似产品目前拥有的市场份额、可能达到的市场容量、企业自身销售物流系统是否完善(销售网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商品战略等。目标利润必须兼顾多种因素,不但要从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出发,还要考虑到企业的长期投资计划、研究开发计划、中期利润计划以及内部留存收益运用计划等因素。 3.2、提高劳动增值率 更新观念,杜绝浪费,提高劳动增值率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生产浪费可分为以下7种。 a.生产过量的浪费,最典型的是工作超进度,造成产品的积压,增加和产生挪动或堆放产品的工作; b.窝工造成的浪费; c.搬运环节上的浪费; d.加工本身的浪费; e.库存的浪费,库存越大,资金占用越多; f.操作上的浪费; g.制成次品的浪费。 在小批量、多品种混合生产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次数改变多,使生产浪费变的更加严重。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求缩短设备的切换调试时间,随时根据生产需要切换调试设备,以适应后工序的生产指示或客户的需求,做到生产中各工序的现实需求与产品的最终需求合拍。第二,要缩小搬运批量,即使各工序能按很小的批量切换生产,如果向下道工序的搬运批量较大,就不能避免搬运在途或加工等待在途,搬运批量应配合生产批量的缩小而力求缩小,其理想状态是“按件搬运”。第三,要采用“U型生产线”与“多功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即配合设备的小型化,使各工序的距离变短,作到“进出一致”原则,即取出与投入再加工的工位位置一致,消除回头再取加工物件的无效损失。第四,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工多能化”,使员工具有操作前后各个工序设备的能力,可达到少人化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3.3、增加劳动附加值 成本战略的另一主要方面是,劳动思想更新,减少无效劳动,增加劳动附加值。 任何车间的生产劳动都可如图2一样划分,将现场劳动划分为“浪费”、“不增加价值的劳动”和“增加附加值的劳动”三部分。虽然增加附加值的有效劳动所占比例较低,但只有这部分能改变产品质量和组装加工的方式。也就是说,这部分在制造零部件或产品时,可对原材料或半成品等加工对象付出劳动,创造出附加值,即劳动增值率。严格地说,没有附加值的劳动也应视为浪费,因为它们没有提高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只会增加人工成本。属于浪费的劳动应立即消除;对不增加附加值的劳动,要合理安排,加以改进,尽量减少其所占比率,提高劳动附加值。 3.4、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取决于采购上的创新,导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汽车产品材料费用一般占售价的35%—60%,是产品成本中最直接、最基础的部分,所以,要想降低材料成本,首先应按产品逐一认真核对数据。 在材料采购、产品配套零部件采购中,应导入市场竞争机制,企业所有的采购业务,包括生产产品的直接零部件、材料、非直接物料(机械、设备、房屋、服务以及维修等),都应该归口采购部门统一采购。 采购部门将所需采购的项目分类,将非直接物料归为一类;对直接生产配套零件则尽可能组成系统或总成一并采购,通过扩大每批批量值可取得较低的采购价格。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首先,可以参照QS—9000质量标准体系,给供应商打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按市场竞争的方法可取得成本控制范围内合理的较低的配套价格。根据上海通用公司实践统计,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经过几轮竞价,一般情况下价格可平均下降5%—10%。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工人操作的熟练、产量的增加、合格品比例提高等因素的变化,可要求供应商逐年调整供应价格。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汽车企业还可利用WWP、GPS全球采购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质量同等、价格更低的零部件,使汽车产品在成本上有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成本竞争战略与竞争成本管理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国九届三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均指出:成本管理、资金管理是当前国有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集中表现。成本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基础,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科学的保证。成本管理的核心是要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可以划分为经营竞争力和战略竞争力。笔者认为,这两种能力应用于成本管理之中,形成本文所要研究的“成本竞争‘与”竞争成本“。 一、成本竞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成本竞争是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努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手段。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微利时代”,一些企业家深切地感受到,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面临的竞争挑战,就是价格竞争,实质上是一场成本竞争战。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仅仅是取得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取客户,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在高质量前提下实行低价格竞争,而低价格是建立在产品低成本的基础之上的。基于这种考虑,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成本竞争。归纳这些成本竞争的手段,主要是: 1、围绕目标成本,实施管理创新。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成本以降低售价是提高企业经营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目标成本管理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使企业形成一种内在的竞争机制。具体做法是,先根据市场定出价格,再根据价格减去一定利润得出成本的控制目标。这就是邵钢“模拟市场核算”的核心内涵。国内一些企业通过学习应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一汽金杯公司的“成本管理减法模式”,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服务、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实施成本目标控制,三年来,单车成本下降了9000元,盘活处理闲置资产总额5899.64万元,清理对外投资收回本息2900万元,节约开支上亿元。当然上述目标成本的有效实施,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保证的,邯钢采用的是“成本否决制”。其他公司结合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浙江兰溪轮峰公司实行内部个人买断式目标成本控制法,发动有能力的员工参与公司二级核算单位成本降低目标的公开投标竞聘。中标者必须以一定的风险金作抵押(一般要求在5万元以上),对二级核算单位的降低成本目标进行买断或动态风险经营。公司逐月进行动态考核,并规定相应奖惩标准,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目标成本管理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如日本企业的成本企画,改从产品的规划、设计、试生产等阶段入手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它实质上就是对欧美式生产过程目标成本管理的一种创新,在日本的许多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如丰田汽车、日产汽车等公司,收到了明显的成果。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如天津澳迪斯电梯有限公司的“以用户满意为目标的成本管理模式”,山东水泥厂的“人本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案例。目标成本管理唯有创新才有生命力,这将成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2、借助费用控制,严格成本管理。我国有很多企业从费用控制入手加强成本管理。如肇东市乳品厂的“漏斗式成本管理”,从指标设置入手,将各种生产与管理费用一次性输入到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形成漏斗广口;然后实施单指标逐级包保,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分项控制,转为由专化综、由宽及窄的流势;最后,按照预期的费用控制目标由漏口输出。这种漏斗式成本管理调动了企业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再如浙江三狮水泥股份公司的“费用控制协作法”,通过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协作,在水泥包装袋,燃料等方面展开成本费用控制,并在内部“星级”管理的严格规范下,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成本,1999年包装袋和燃料两项共节约310多万元。此外,一些企业为了推动全公司范围内的降本活动,纷纷提出了以“省能源、省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具体目标,号召员工们在每一根焊条、每一颗螺钉的使用户都要力求节约,以及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合理化建议活动等。通过严格费用管理,企业的成本竞争意识增强了,广大员工之间以节约费用、降低成本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机制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3、围绕规模效益,努力降低成本。围绕规模降成本、促效益是国内外企业共同的成本竞争战略。只有实现大批量规模生产,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最大可能地降低售价,以增加销售额;相应地,经过销售额的扩大,又进一步扩大了产量,进一步降低成本,在成本降低之后,立即降低售价,再次带来销量的增加,再次扩大生产规模。这种规模、成本、低价、规模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加强市场价格竞争的基本形式。 在进行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处理好多品种生产与大规模生产的关系。在竞争十分激烈,必须降低成本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应考虑以少品种的大批量集中生产,实现低成本低价格取胜的市场竞争战术。因为,生产品种过多,间接成本费用必然加大,生产成本就会相应上升。一般说来,生产品种数增加1倍,单位成本中的间接费用相应增加30-40%,同时也会影响原材料成本。据有关专家分析统计,每一种原材料或外购零部件增加两倍,采购费用下降5-10%。如生产品种减少一半,仅此一项,劳动生产率就可提高30%以上,包括原材料成本在内的总成本可以节省17%。但是,如果大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衔接点上处理得当,同样可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的最佳生产经营效益。如一汽金杯公司面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尽管车种增加,每一种车型的生产量减少,但平均每名从业人员的生产台数和每百元固定资产的产量得到了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4、围绕科技进步,降低产品成本。企业成本竞争必须充分贯彻技术经济原则,向技术管理要效益,这已成为国内各大企业的共识。如杭州钢铁集团公司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新型实用技术,改造原有的老设奋、老工艺,入仅使钢和铁产量增加,还使每吨成本耗费下降了18.6%,成为全国75家主要钢厂的效益标兵,深圳方大集团在铝复合板粘胶的生产上,借助于自身的一批结构力学专家,运用价值工程,围绕功能改进产品,1999年节约成本400多万元。从调查情况看,一些搞得比较好的企业都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成本管理方法,他们在迅速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围绕科技进步,不断降低成本。 二、竞争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保证 竞争成本管理不局限于成本竞争。竞争成本管理是一种以竞争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创造顾客价值为目的的一种系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一种发展与完善。 1、竞争成本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成本管理。竞争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最大、最多、最好的价值,即有更多、更好的使用功能的实际利益。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力之间的较量。企业只有真正能为顾客创造价值,才拥有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才能够获取战略竞争的能力。企业从为顾客提供产品到为顾客创造价值是竞争成本管理区别于传统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为顾客创造价值,一是由花费在企业商誉等无形资产中的成本所体现的价值。如企业通过追加为顾客义务服务或免费服务等耗费的资金所带来的顾客信誉和可靠性的提高;二是由各种顾客感受得到的无偿支出所形成的价值,譬如企业通过降低顾客成本,提高顾客收益等措施所创造的顾客价值。上述二个方面都表明,竞争成本并非一味强调降低成本,而是将着眼点放在创造价值上,只要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即使成本高于以往水平,目前暂时可能少获或不获收益,但只要能提高企业整体价值,增强长期竞争优势,就应当认为是一种明智的策略。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创造价值,必须改变过去企业以销售和盈利为主导的战略和文化定位,应当花大力气在某种业务中争取最大的价值份额。为此,企业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产品、服务转向企业规划:一是必须整体地观察思考;二是企业改革过程完全由与顾客交流的质量决定;三是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有计划地补给能量;四是必须有计划地确定和排除改革的障碍。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正在朝这些方面努力,如浙江三狮水泥股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四川长虹公司的信息集成方法(即围绕加强内部管理实施企业流程再造,如ERP)等。 2、竞争成本管理是一种与时展相适应的动态成本管理。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全面渗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法以获取竞争优势就成为竞争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竞争成本管理包含两项中心内容,一是不断修正和完善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即重新审视和规范标准成本制,创新存货成本管理方法,优化成本管理决策行为,推广和应用成本管理再生策略等;二是加快信息技术与竞争成本管理的有机融合。当前比较流行的是“优化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竞争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体现了动态成本管理的特性。面向顾客,将供应商、产品制造企业、运输业和分销公司等都视为创造顾客价值的实体,而每个企业既是链中某个企业产品的用户,又是另一个企业的供应商。优化的供应链管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及时满足顾客需求,在减少各环节之间延误的同时,达到最小库存、最小总成本以实现增值最大化。 3、竞争成本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的成本管理。获取战略竞争力是二十一世纪企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竞争成本管理的目标决定了它是一种战略性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一是以差异化战略聚集企业核心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竞争成本管理的基本战略就是要获得超越国际、国内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价值体系,塑造企业的核心能力。差异化的基础决不是某种要素或特定产品及技术,因为产品和技术是企业战略中最容易被模仿的。而以公司的质量形象、产品设计和选择、员工培训、信息系统以及对供应商的仔细选择和控制等相应的过程为基础的差异化战略则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已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如海尔公司结合竞争成本管理,正在积极思考自身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未来应侧重于积累什么样的能力等问题。有些企业还做了一些尝试,如山东水泥厂的“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以及北京开关厂的“99+‘l’=0”的管理模式和江苏如东啤酒厂的“成本质量工资制”等。如东啤酒厂这种质量与成本结合的方法使1999年1—6月份,实现利税同比增长35.42%。这表明,结合企业文化、质量形象等加强成本管理,是聚集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重要策略。 二是以价值链网络获取竞争优势。价值链是指每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都是进货、生产、发货、经销、服务等基本活动和一些辅助活动过程的集合体,如果这些价值创造活动中的成本和绩效能够超越竞争者,它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价值链网络的策略安排,除了强调企业自身的价值链外,还需要通过上述的“优化的供应链管理”,使其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最终顾客之间寻求合作,以获取竞争优势。 三是以信息链沟通企业的各项管理。竞争成本管理需要借助于信息链(信息网络、信息集成、信息频道等)来实施其管理战略,以使技术与经济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譬如,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借助于网络链系统,设计和开发适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特点的竞争成本管理模式如竞争式期权成本管理模式等;再如,结合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信息链的一个节点)等,来实现成本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最终达到提高成本管理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最大化的目的,等等。总之,凡是把竞争的基点置于创造价值的战略过程,都是在从根本上寻求和建立自己的长期竞争优势。 三、小结 成本竞争是与八、九十年代企业竞争的重点相适应的,它的特点是通过制定战略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企业竞争战略的重点发生了变化,相应地成本管理的特征也转化为:建立和维持创新能力,围绕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提高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21世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是“目标管理、企业核心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而这三大要素又可以按竞争能力进一步划分为经营竞争力和战略竞争力两个方面。成本竞争所体现的是一种经营竞争力,它往往只能维持公司的短期优势。从我们上述调查的一些企业情况看,我国企业在深入开展成本竞争的同时,也正在寻求和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竞争成本战略。目前的关键是要不断总结企业的成功经验,发挥其示范效应的作用;并加强规范和引导,使企业真正意识到战略竞争力对提高企业管理和增强效益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开展对竞争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1世纪的成本管理就是竞争成本管理,它是将竞争成本与成本竞争有机融合的一种现代成本管理,对于促进我国当前的成本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战略成本管理及其主要分析方法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简称SCM)指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亦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整个循环过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 为使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我们归纳了以下三种SCM的分析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 每一种最终产品从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达最终的消费者手中,都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法由波特首先提出,它将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价值链分解成与战略相关的活动,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质和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工具,也是SCM制定本公司竞争策略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内部、纵向和横向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内部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的起点。企业内部可分解为许多单元价值链,商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转移完成了价值的逐步积累与转移。每个单元链上都要消耗成本并产生价值,而且它们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的联系、基本生产与维修活动的联系等。深入分析这些联系可减少那些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并通过协调和最优化两种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为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奠定基础。 2.纵向价值链分析 它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为企业增强其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企业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其他连接点,往往可以十分显著地影响自身成本,甚至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例如,施乐公司通过向供应商提供其生产进度表,使供应商能将生产所需的元器件及时运过来,同时降低了双方的库存成本。在对各类联系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求出各作业活动的成本、收入及资产报酬率等,从而看出哪一活动较具竞争力、哪一活动价值较低,由此再决定往其上游或下游并购的策略或将自身价值链中一些价值较低的作业活动出售或实行外包,逐步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范围,从而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从根本上改变成本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四川峨铁的重组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川投集团整体兼并峨铁厂、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重组后占峨铁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通过调整,峨铁的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又可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而对嘉阳电厂和嘉阳煤矿而言,则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其销售费用亦大幅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并购了长钢股份,为峨铁打开了销路。这一重组并购搞活了三家劣势国有企业。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进行纵向价值链分析,就是产业结构的分析,这对企业进入某一市场时如何选择人口及占有哪些部分,以及在现有市场中外包、并购、整合等策略的制定都有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3.横向价值链分析 这是企业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基本工具,也是公司进行战略定位的基础。 比如通过对企业自身各经营环节的成本测算,不同成本额的公司可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面对成本较高但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可采用低成本策略,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使得规模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公司在主干公司的压力下能够求得生存与发展;而相对于成本较低的竞争对手,可运用差异性战略,注重提高质量,以优质服务吸引顾客,而非盲目地进行价格战,使自身在面临价格低廉的小公司挑战时,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 从竞争角度看,对成本措施的抉择分析,不仅来自于对企业内部因素的分析判断,还来自于对竞争态势的分析判断。成本的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明确企业可利用的机会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将这些机会和风险与企业的优势和缺点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同战略措施。 SWOT分析基本步骤为:(1)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弱点既可是相对企业目标而言的,也可是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备选战略。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 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例如良好的产品市场前景、供应商规模扩大和竞争对手有财务危机等外部条件,配以企业市场份额提高等内在优势可成为企业收购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条件。 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企业存在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其利用机会,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例如,若企业弱点是原材料供应不足和生产能力不够,从成本角度看,前者会导致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单位成本上升,而加班加点会导致一些附加费用。在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前提下,企业可利用供应商扩大规模、新技术设备降价、竞争对手财务危机等机会,实现纵向整合战略,重构企业价值链,以保证原材料供应,同时可考虑购置生产线来克服生产能力不足及设备老化等缺点。通过克服这些弱点,企业可能进一步利用各种外部机会,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最终赢得竞争优势。 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如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给企业很大成本压力;同时材料供应紧张,其价格可能上涨;消费者要求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还要支付高额环保成本;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成本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之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若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便可利用这些优势开发新工艺,简化生产工艺过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另外,开发新技术产品也是企业可选择的战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是最具潜力的成本降低措施,同时它可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回避外部威胁影响。 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当企业存在内忧外患时,往往面临生存危机,降低成本也许成为改变劣势的主要措施。当企业成本状况恶化,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不够,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且设备老化,使企业在成本方面难以有大作为,这时将迫使企业采取目标聚集战略或差异化战略,以回避成本方面的劣势,并回避成本原因带来的威胁。 SWOT分析运用于企业成本战略分析可发挥企业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弱点,回避风险,获取或维护成本优势,将企业成本控制战略建立在对内外部因素分析及对竞争势态的判断等基础上。而若要充分认识企业的优势、机会、弱点及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风险;价值链分析和标杆分析等均等为其提供方法与途径。 三、标杆分析法 标杆法是通过将企业的业绩与已存在的最佳业绩进行对比,以寻求不断改善企业作业活动、提高业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差距,寻找不断改进的途径。其方法是对同类活动或同类产品生产中绩效最为显著的组织或机构进行研究,以发现最佳经营实践,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公司。最佳业绩通常有三类:内部标杆、竞争对手标杆和通用标杆。比较理想的是与竞争者比较,即使用竞争标杆来确认竞争者中最佳实务者,判断其取得最佳实务的因素,以资借鉴。这实质上是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利用标杆法进行竞争对手分析,首先要明确谁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对手。其次要明确竞争对手所采用的基本竞争战略,因为它决定了企业对成本的措施。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以低成本为第一目标,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降低成本;而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则以差异化为第一目标,降低成本的方式和手段以不影响企业差异化为限度;实行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以占领特定细分市场为目标,在特定细分市场里,他们仍然会采用成本聚集或差异化战略。成本标杆分析以采用相同基本竞争战略的竞争对手分析最具有价值。第三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并与企业自身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加以比较。若竞争对手向目标市场提供相似产品或服务,并采用相同的基本竞争策略,则他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基本相同,分析的重点应是企业内部因素。 标杆分析在成本控制中的用途是多重的。首先,它是企业进行优势与弱点分析的有效手段,能确定竞争者中最佳实务及其成功因素,并且通过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分析后,能认识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威胁,是SWOT分析方法的基础。其次,标杆分析可以改进企业实务,通过与最佳实务相比,明确企业需改进的方面,并提供方法与手段。第三,标杆分析为业绩计量提供了一个新基础,它以最佳实务为标准计量业绩,使各部门目标确定在先进水平的基础上,使业绩计量具有了科学性并起到指针作用。 以上介绍的SCM三种基本分析方法并非孤立,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它们都具有SCM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和竞争性的特点。价值链是SCM的基本概念,这种分析法也是其他方法的基础;SWOT分析法适宜对企业进行环境分析;标杆分析法旨在改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效率,落实成本规划。事实上,在获取企业成本优势的过程中,这些方法相辅相成,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论战略成本管理中适时生产系统与价值链分析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Stategic Cost Management,简称SCM)是在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它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 价值链分析(Valua Chain Analysis)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JIT)是伴随着新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而产生的新型作业管理制度。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实行成本管理,才能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价值链分析与适时生产系统的结合,将在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 一 价值链分析的含义 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对制造业来说,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运营中各种保证措施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 价值链有三个含义:第一,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如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有密切的联系;第二,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如售后服务这项活动,如果企业密切注意顾客所需或做好售后服务,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从而带来无形价值;第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容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传统成本管理着眼于企业内部,把眼光单纯地放在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上,仅仅从价差、量差、效能差异和人工差异等方面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而战略成本管理则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价值链分析要求将企业的价值链置于整个行业的价值系统中,注重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中各项活动间的联系,改善这两方面的联系,企业便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二 适时生产系统的基本思想 适时生产系统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大野耐一创立的。JIT的基本思想是要杜绝一切浪费,设计合理的生产系统,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里,它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两类:增值作业和不增值而浪费的作业。增值作业是指能为最终产品增加功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的作业,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不增值作业是不能给最终产品增加功能,不能增加客户消费效用的作业,从效率观点看也就是一种浪费。只有尽量使浪费作业为零,增值作业接近百分之百,才能提高效率。这就要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找出浪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企业中常见有七种浪费现象:制造过程的浪费、停工待料的浪费、搬运方式的浪费、加工本身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和制造废次品的浪费。而其中以制造过量和库存过多为首恶。制造过量产生了存货,存货的存在,造成了存储、搬运有可能形成延误,并掩盖了生产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和无效率。杜绝浪费的根本在于使生产的必要数量与销售的必要数量一致。这就要把原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力等生产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如果按传统的加工顺序从前面工序到后面工序地安排生产的话,各个工序都和后面工序互不联系,生产效率越高的工序,如果其节奏与后面工序不适应,则产生的制造过剩的浪费也越多。JIT把传统的由前向后的零部件移送方式颠倒过来,改按订货方式由后面工序向前面工序提出订货要求,前面工序只在必要时按必要的数量,提供必要的产品。 在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经营环节中,JIT要求供销“无存货”,以避免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防范存货过时、跌价、毁损等相关风险;在生产环节要求“无缺陷”,以消除因生产出次废品而对整个生产作业流程的不良影响。 三 适时生产系统与价值链分析的结合 JIT是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完美追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应与价值链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价值链更注重企业外部活动,尤其是与顾客的关系,顾客的需求推动了价值链的发展。传统的生产系统是由供给推动的,而JIT是由需求拉动的。在JIT中,市场有两种含义:一是企业外部的市场,它规定着企业的经营取向,是企业生产的最终归宿和价值实现之处;另一个是企业内部的模拟市场,即每一生产环节的“下一工序”,下一工序的要求决定着上一工序的生产。由此决定了企业目标的改变,即由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转变为顾客满意度最大化,每个人不再是对上级负责,而是对市场、对顾客负责。 (二)消除无增值作业,增加增值作业的效率,不断进行作业改进。JIT强调对企业的主要作业的持续不断的改进,追求企业整体和长期的经济效益的最优。这就需要深入分析企业价值链的作业水平。不增值作业对最终产品的价值没有贡献,消除它们不会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因此其存在是生产经营中的一种浪费,要尽可能消除。对于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其资源消耗。一旦企业确定了价值链并判断出其活动的成本动因,成本优势就产生于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控制这些成本动因。控制在总成本中占有重大比重或所占比重正在增长的活动,将为改善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提供最大的潜力。而重新设计价值链,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或重新对有联系的活动排序和组合等,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构成或改变企业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三)进行外部价值链分析,处理好与上下游的关系,建立稳定的销售和供应渠道。供应商与客户的活动进行方式如何,影响着企业活动的成本或效益。供应商不仅生产着企业用于其价值链中的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影响着企业。例如,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共同协商降低供应商产品成本的途径并付诸实施、通过供应商的及时供货降低存货及采购成本。而JIT要求原料只在生产需要时送达企业,减少每次的采购数量,不保留原料安全储备。供应渠道的稳定有助于企业及时、保质保量地取得生产所需材料及外购件,及时进行生产并具有较好的制造弹性,另外,稳定的供应渠道确立后,供应商为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也会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保证所购料件的质量,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残次废品,有利于实现“零缺陷”。 客户也有其价值链。企业的产品代表了买方价值链的外购投入,企业应及时对影响买方的所有方法或对买方价值链的作用,以及买方价值链中的可能变化会对企业所起的作用有所了解。销售渠道的稳定有利于避免产量大幅度波动,使企业能较均衡地进行生产,实现“零存货”。通过与下游分销商一道协商降低销货成本、利用零售商了解顾客消费倾向及对产品的要求,达到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的。 (四)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零缺陷”。JIT要求供、产、销各环节实现零库存,这就要求生产经营各环节相互协调,运行流畅,保证高质量。 而价值链分析告诉我们,价值链上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某一环节的缺陷将使生产造成混乱,并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大量的非增值性的等待的产生,使适时生产系统崩溃,其损失无法估量。所以,在企业应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即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加,从供应商的选择开始,到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的确定、产品的生产、销售,各阶段都要加强质量管理,通过相关人员的自我控制,实现缺陷的实时消灭,从而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零缺陷。 (五)在JIT中,通过价值链分析,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反馈。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获得价值链的整体情况及环与环之间的连结情况。对不能增加价值的环节,要通过减少浪费来节约成本,包括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每一价值活动进行时应描绘出价值链的总成本及成本变化分配情况,找出变化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使成本能得到适时控制。 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无疑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技术,这样才能在国内外竞争中取得持续发展的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一种关于成本管理战略的认识 一、成本及其本质 (一)成本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研究领域,成本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则认为,成本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成本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基础,重整企业的成本规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服务。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或为成本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此资本耗费从会计观点来看,就是资产的消耗,或者说,资本耗费是以资产消耗加以确认和计量的。而资产是一种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经济资源。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2)结合资源配置的原理,重构企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正如前述,企业的作业链的形成其实是资源耗费或置换的一种连续形式。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可以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制造理论,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如JIT,CIMS等),重新构筑作业链,减少成本发生的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从而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3)重视过程控制,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使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虽然在设计及规划中有较好的作业组合,但是如果执行这些作业的人或组织工作不规范,无标准可寻,也是难以实现设计和规划时的“美好愿望”。因此,制造出各种工作或作业的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加以控制和考核,才能使成本管理(战略)取得实效。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论战略成本管理 「摘要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和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两个层面的内容。战略成本管理存在一个目标体系:第一,降低成本;第二,以成本为杠杆,利用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配合企业尽可能增加利润;第三,通过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包括战略成本分析体系、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以及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发展探讨过程之中,其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从企业竞争战略角度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涵义、基本目标、基本思想和方法措施体系作些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 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一经确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起指导作用。在管理理论中,由于对战略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归纳为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战略学派和目标战略学派。竞争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其所著《竞争战略》(1980年)和《竞争优势》(1985年)两书已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著作。书中所提出的通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已经成为竞争战略的经典理论。资源配置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目标战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战略的主题是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认为战略是由目标、意志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按照战略的本义来判断,关于企业战略的上述三类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分别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企业战略的不同侧重点,相互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在激烈竞争环境条件下,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得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全局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战略的重点自然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当竞争的强度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竞争均势已经形成,竞争者相互都无法击败竞争对手时,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在此之时,企业战略的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谋求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确定和实施企业的长期目的和目标离不开对竞争发展态势的判断和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考虑,目标战略理论只是抽象掉竞争重点或资源利用重点等具体情形而对企业战略所作的抽象。它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没有脱离战略的一般涵义。正因如此,在管理领域,一般将战略理解为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一个单位所应用的战略是为使该单位的技能和资源与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的机会相适应所作的谋划。 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前者是企业战略中的成本侧面,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而对成本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等所进行的谋划。 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战略中的成本问题作了有效的说明。按照波特的理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聚集战略三种。在波特的三个基本战略中,有一个半战略是以成本领先为基础的。 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企业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降低企业的成本,成为市场竞争参与者中成本最低者,并以低成本为竞争手段获取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战略实质上是以成本战略作为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目标聚集战略分为成本聚集战略和差异聚集战略两种形式。成本聚集战略是在细分市场的成本行为中挖掘差异,寻求其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而差异聚集战略则是开发细分市场上客户的特殊需要,追求其目标市场上的差异优势。目标聚集战略中的成本聚集战略实质上是一种低成本战略,针对广设目标的竞争对手在细分市场上满足某一特定需求方面所支付的成本高于所必需的成本而采取的竞争措施。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在其目标市场上获得持久的成本领先(成本聚集)或者处于差异聚集地位,它便有可能获取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利润。 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差异聚集战略的企业也不排斥成本战略的重要性。差异化战略的基本特点是突出产品为客户所看重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功能,力求在为客户所重视的产品性能的某一方面独树一帜,以便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实施差异化战略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这种成本有时很昂贵。要想获取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便必须增加成本,以追加成本为代价。判断差异化战略成败的标志之一是实现差异化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为此而追加的成本。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必须通过降低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成本,力图保持与竞争对手相近的成本,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维持产品的差异性。这一原理可以同样适用于实施差异聚集战略的企业。 从竞争战略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战略,成本问题始终是企业战略制定、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如何利用成本战略为企业赢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与战略成本管理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实施成本控制的战略。成本控制战略以成本管理过程为轴心展开,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措施的构造与选择。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管理、成本规划与设计等具有长期成本降低措施成份,带有对成本管理的具体战略进行选择的倾向。这个层面是成本管理的战略旨在构造一个基础宽广的、具有长期性持续效应的降低成本的措施体系,以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提供保障。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有取得成本优势的明确的战略思想,还需要有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规范着其思想体系,制约着其方法与措施体系的建立。到目前为止,成本管理目标,特别是成本管理战略目标,还不是一个明确的主题,在这方面存在着太多的误解与歧义。人们对成本管理目标的理解和表述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方面。成本管理的直接功能表现为降低成本。将降低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目标并没有引起不同的看法,只是在具体的表述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通过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来降低成本。这种观点将成本管理过程理解为实现既定成本目标的过程。另一种观点认为,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以既定条件为前提的,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各种创新措施,改变成本发生的条件,使成本不断降低。笔者曾经提出,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日本学者清水的论述较为清楚地反映出了这种观点的思路,他认为,企业存在两种成本结构的成本降低:(1)尚未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2)已经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前者主要是由于众多的非效率因素存在,故一般通过“技术选择”来降低成本;对于已经达到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仅仅依靠现有的技术则无能为力,因而还必须借助于知识创造或者说是技术革新来求得成本降低。为选择达成目标成本的技术与投入的最优组合,应根据需要伴随着成本降低的技术。一般而言,这种观点对成本管理的功能做了较为广义的理解。 将降低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目标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成本管理目标不只是降低成本。从战略角度,将成本管理目标过分集中于成本降低方面不能够满足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发展的实际。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尤其是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目标,需要将成本管理放在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及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成本不是孤立的,它不仅本身的发生受到企业各种因素的影响,它同时又是企业做出各种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将成本管理的重心过分聚集于成本本身,有可能引发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和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冲突,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成本问题。企业战略的选择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要考虑成本的支撑力度和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而降低成本必须以不损害企业基本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为前提,并要有利于企业管理措施的实施。成本与诸方面的因素相关联,成本的变动有可能影响到质量、效率、收入等的变化,所采取的成本管理措施不仅要考虑其对降低成本的作用,还必须考虑由此形成的其他方面的影响。这如同会计中的配比原则,单纯地考察收入或成本没有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将收入与成本配比起来考察利润。收入水平决定了企业可能的最大盈利空间,而成本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现实盈利空间。如果成本的高低影响到收入的变化,任何涉及到成本的措施不仅要考虑其对降低成本的作用,还必须考虑其对收入的影响。因而,考察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需要将成本与有关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经济活动越复杂,影响成本的因素就越多,成本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复杂。研究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到:(1)成本因经济活动而发生,经济活动必然要发生成本。不同的成本对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率等发生影响。节约规律要求人们在实现特定目的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在经济资源相对短缺时,降低成本还包含有利用特定的成本消耗实现更多的经济目标、包含有以节约求增产的动机。(2)成本是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就具体业务而言,业务经办人员往往不希望有较多的成本约束。较少的成本制约意味着较多的自由度,使业务处理过程变得相对容易、相对轻松。成本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这种关系也是成本管理措施难以贯彻实施的深层原因。(3)不同成本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代偿的特征,一种成本的降低有可能以另一种成本的增加为代价。同时,成本与收入之间也有可能存在代偿关系,通过高成本维持高质量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成本的这种代偿性特征,决定了对成本的判断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成本与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判断成本的标准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而有所不同。条件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目标定位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降低成本。在任何设定的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如前所述,降低成本以两种方式实现:第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通常,这种意义上的成本降低属于日常成本管理的内容。第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这些资源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产品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职能分工、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企业外部协作关系等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影响成本的深层次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当成本降低到这些条件许可的极限时,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努力可能收效甚微。例如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材料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有一个最低标准,当实际消耗接近这一标准时,进一步的努力也难以使材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由于既定的条件限定了成本降低的最低限度,进一步的成本降低只有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如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新的工艺过程、新的产品设计、新的材料等,使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得到改善,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供新的前提,使原来难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2.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战略意义的议题是如何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的竞争利益。当成本变动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动相互关联时,如何在成本降低与生产经营需要之间做出权衡取舍,是成本管理无法回避的困难选择。单纯以成本的高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成本的变动往往与诸方面的因素相关联,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只着眼于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企业为维系质量、调整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的需要,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 3.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往往要采取诸多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不遗余力地降低成本。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需要高于一切,成本管理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及成本管理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 另外,在资源限制条件下,通过成本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目标。这一原理对于存在瓶颈环节的企业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当企业的薄弱环节成为制约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成本管理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企业可以利用成本的代偿性特征,通过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以节约受限制资源或瓶颈资源,使受限制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出水平。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存在一个目标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第一,降低成本。其中又分以生产过程、业务进行过程为焦点的成本降低措施和以企业为焦点,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措施的成本降低。第二,利用资源、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配合企业尽可能获取最大利润,包括通过节约稀缺资源增加产量。第三,通过成本管理配合企业的战略选择与实施,通过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三个层次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考虑成本问题的视角不同。第一层次以企业内部为视角,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第二层次以企业内部为主要视角,考虑到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供求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利润为取向;第三层次以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竞争的相互关系为视角,以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为重点。在这三个目标层次中,都贯穿着降低成本的要求,都不排斥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人们常常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为降低成本。同时应该看到,成本管理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和更为宽广的基础,提高成本的利用效益,使成本效益最大化是成本管理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成本与诸多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研究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需要将成本与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查。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它决定着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展开的基本思路。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构造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体系的重点要放在成本发生的源流上,要针对成本发生的源流进行设计。成本发生的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时是现代管理“不断改进”思想在成本领域的综合体现。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成本结构,改变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条件。 降低成本可以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这种方式的成本降低以现有条件为前提,是日常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降低成本的第二种方式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在既定条件下,成本改善会有一个极限幅度,在这个幅度内,改进的逐步增加最后可能会达到收益递减点,最后使得降低成本变得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成本改进有赖于新的技术和新的观念,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提供了新的基础。这是成本持续降低的潜力所在,更多地具有战略性,是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重点。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为削减成本所做的努力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更多的成本改善,而不是改变成本发生基础条件的途径。 (二)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的属性决定了在成本管理领域所采取的战略措施、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要与企业的基本战略相匹配,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要与产品的寿命周期阶段相匹配,同时所采取的各种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战略成本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企业可以采取的基本战略有多种,不同的战略对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企业战略的重心是成本,企业战略主要体现为战略成本管理,两者趋于一致。采用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如何实现差异化和目标聚集是核心,战略成本管理要有助于差异化的实施和目标聚集,不应以成本为理由妨碍差异化和目标聚集。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战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构造与选择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成本是多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战略措施对成本动因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动,为了避免战略措施之间的冲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三)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成本管理中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成本管理措施如何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能够得到顺利实施,使成本管理方法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成本自身的特征和成本管理的特点要求将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融入到管理过程与业务活动之中。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引起成本变化的各项动因,分散在各部门、各生产经营环节。实施成本管理必须要控制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成本的发生过程。但是,按照企业的职能分工,生产经营过程由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分属不同的经营管理系统,成本管理不能直接干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矛盾构成了成本管理的两难困境,也就是成本管理对企业各项活动实施控制的必要和无能为力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困境下,如何实施成本管理,如何使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发挥作用是成本管理无法回避的困难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实质上是针对这一矛盾提出的。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是那些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之中的方法措施,只有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过程之中,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应用机制要优先于成本管理措施与方法本身。 (四)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 人的活动在成本发生的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人的素质、技能是企业成本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职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成本意识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是“节省成本(的)观念,并了解成本管理的执行结果。”。成本意识包括注意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树立这样一些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树立起职工的成本意识,只有职工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职工良好的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成本意识的普遍建立有赖于领导的提倡、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管理人员的以身作则和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需要适当的利益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相配合。 四、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 略成本管理需要一套实用的方法措施。从理论角度看,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构造是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从实务角度看,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合理使用决定着成本管理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在内容上包括战略成本分析体系、战略成本控制体系、战略成本管理措施保障体系三个方面。 (一)战略成本分析体系 成本控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首先需要一套完整、科学的分析方法体系,通过对成本管理的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以及竞争态势的分析,揭示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描述可资利用的外部机会和内部优势、提示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弱点,以利于企业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和应该采取的战略措施。 战略成本分析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影响企业成本的环境分析,该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其主要目的是揭示企业在成本方面面临的机会与威胁。(2)企业内部条件分析,该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企业成本方面的优势与弱点。(3)竞争对手成本分析,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及其战略,以确定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相对成本地位,以便企业采取相应的竞争措施。战略成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四个的内容: 1.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价值链并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简单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价值活动是由价值链的内部的“联系(linkage)”连接起来的。改变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可以改变价值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地位和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为进行成本分析,实施成本管理提供了基础。成本作为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种代价,其分析只能放在与价值创造有关的活动之中进行。成本是多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一种成本动因是企业成本地位的唯一决定因素,各相关成本动因结合起来可以决定一种既定活动的成本。成本动因或多或少能够置于企业控制之下,控制成本不是控制成本本身,而是控制引起成本发生和变化的原因。识别和分析成本动因有助于认识企业相对成本地位及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为强化成本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2.成本抉择关系分析。成本管理中,涉及到诸多的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成本动因,一项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往往会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化。同时成本关联到质量、效率、产品价格等因素。这些错综复杂关系的存在,使成本管理面临一系列的抉择关系分析。 抉择关系(Trade-off)是指在相互对立的事物中保持可以接受的平衡。成本抉择关系是指特定成本动因、措施和方法变动所引起的不同方面成本之间的反向变化关系,以及成本变动与收益变动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成本抉择关系分析主要包括成本之间的抉择关系分析、成本与质量抉择关系分析、成本与效率抉择关系分析、成本与竞争能力抉择关系分析,以及成本与收益抉择关系分析。成本之间的抉择关系主要表现为活动方式和政策措施的变化导致多个成本(两个及以上)之间的相反变化。成本的代偿性特征揭示出,成本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代偿性,一种构成要素的增加有可能减少另一构成要素的消耗,同样,一种成本的降低有可能以另一方面的成本增加为代价,低技术装备程度发生较低的折旧费用等,有可能要以较高的材料、动力、人工消耗为代价,低质材料发生较低的材料采购成本可能要以较高的人工等加工费用为代价等等。较为典型的成本抉择关系分析包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等级材料和替代材料的选择、设备技术性能的选择、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等等。 成本之间的这种抉择关系原理可以应用到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效率、成本与质量、成本与产品功能等的抉择关系分析。这些分析旨在揭示成本之间、成本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变动关系,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采用相互矛盾的措施。从实务上看,在成本与质量、效率、竞争等相关因素之间做出抉择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成本抉择关系分析构成的成本控制内部条件分析的主要方面。 3.成本优势分析与标竿分析(Benchmarking)。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有赖于对竞争态势和竞争对手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揭示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其所采用的基本战略和其降低成本的战略措施,以此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和企业应该采取的成本改进措施等。可资利用的分析方法有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标竿分析。 4.成本的优势——弱点——机会——威胁分析。成本是企业业务活动过程、环境影响因素和企业内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强烈影响。环境是影响系统运行的外部因素,是存在于控制系统之外而又影响控制系统的客观影响因素的集合体。环境对企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有必要从战略角度分析环境对企业成本可能带来的受益机会和应当回避的威胁,以便结合内部条件分析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战略措施。 成本始终受制于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是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尽管在传统成本管理中也强调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将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有效结合起来的方法和手段,使企业难以将外部环境变化所形成的机会和威胁与企业的内部优势及弱点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战略。成本的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简称SWOT)分析方法是将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成本的SWOT分析方法的意义在于,为企业制定战略措施以利用机会发挥优势、克服弱点回避风险、取得或维护成本优势提供了方法手段。 进行成本的SWOT分析,要充分认识企业的优势、机会、弱点和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风险。外部宏观环境分析、产业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企业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等为认识企业的优势、机会、弱点和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基本的途径和方法。SWOT分析的基本步骤为: (1)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与弱点。企业的内部优势与弱点,可以是相对于企业目标而言的,也可以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由于影响成本的因素纷繁复杂,该分析的重点是找出具有关键性影响的优势与弱点,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成本抉择关系分析、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中的标竿分析为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与弱点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机会、威胁因素也在不断转化,抓住机会,规避和消除风险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力量与相关因素的变化,或两者兼而有之,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该予以确认。 (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备选战略。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组合(WT)。这些组合将企业与成本相关的优势(S)、弱点(W)和机会(O)、威胁(T)分别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应对措施。下表列示了SWOT分析的简单组合模型: SWOT分析模型 战优略势机与与会措弱与施点威胁优势(S)1.充足的现金2.市场份额不断提高3.熟练的技术工人4.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弱点(W)1.原材料供应渠道严重不畅通,为此生产常常受阻2.材料供应充足时,生产能力不够,需要加班加点3.设备开始老化,影响产品质量机会(O)1.产品市场前景看好2.供应商A拟扩大规模3.新技术设备已经成熟,价格大幅度降低4.甲竞争对手财务危机严重5.市场回暖,用户购买力提升1.收购竞争对手(横向整合)(S、S、0、O )2.添置新设备(S、S、O、O、O ) 1.参股供应商或联合建厂(纵向整合)(W、0、O )2.购置生产线(W、W、0、O、O ) 威胁(T)1.竞争对手乙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始大幅度降低成本2.材料供应日趋紧张3.材料价格可能上涨4.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大幅度提高5.对企业有影响的环保法律条款生效,企业可能要支付高额的环保费用1.开发新工艺(S、S、T、T、T )2.开发新技术产品(S、S、T、T ) 1.转产其他产品(W、W、T、T、T )2.改变竞争战略,采用差异化战略或目标聚集战略(W、W、T、T ) 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这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了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表中的收购竞争对手(横向整合)和添置新设备战略便是基于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所形成的战略。具体措施的选择涉及诸如成本、收入、利润、投资报酬率等多种因素的分析。从成本角度而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占有率为企业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采取扩大规模、改进技术的措施有可能在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而利用自身的优势、有利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一时所处的劣势收购竞争对手(横向整合),不仅是扩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实现低成本扩张的措施,也是打击竞争对手的有力手段。 弱点-机会战略(WO)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变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当存在一些外部机会,但企业有一些内部弱点妨碍它利用这些外部机会时,可以采取措施先行克服这些弱点,以使企业能够利用这些外部机会。表中的参股供应商或联合建厂(纵向整合)与购置生产线的措施说明了弱点-机会战略。 优势-威胁(ST)战略是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影响的战略。威胁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可能迫使企业要设法降低成本,否则,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有可能被削弱,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表中的开发新工艺与开发新技术产品战略措施是这一思想的结果。 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在减少内部弱点的同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当企业面临大量的外部威胁和众多的内部弱点时,企业的生存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往往会面临着生存危机,企业将不得已为生存而奋斗,降低成本也许成为企业改变劣势的主要措施。上表中,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材料供应日趋紧张、材料价格可能上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大幅度提高、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等在成本方面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威胁,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严重不畅,生产常常受阻,生产能力不够也实现不了规模效益,生产设备老化等弱点使企业在成本方面难有大的作为。这些将迫使企业采取目标聚集战略或差异化战略,以回避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些战略本身可能并不直接降低成本,改变不了现行的成本状况,但可以回避由于成本原因造成的成本劣势,使企业回避由此造成的威胁,被迫回避威胁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战略。 SWOT分析旨在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弱点和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建立各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措施。这些措施是根据机会、威胁与优势、弱点之间的不同匹配而形成的。在任何特定情况下,企业具有自身的优势与弱点,也会面临一系列的机会与威胁,SWOT分析可以提供不同组合下的战略措施。在这些可供选择的战略措施中,企业可以根据优先考虑的问题,选取适当的战略付诸实施。当企业存在重大弱点时,应能通过战略措施的实施努力克服这些弱点而将其变为优势。当企业面临巨大威胁时,应努力回避这些威胁以便集中精力利用机会。 认识企业的优势、机会、弱点和风险的困难是考察关键性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影响成本的因素是多重的,关键因素是特定的,这要求分析人员和决策者具有良好的判断力。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战略措施发挥效能的滞后性与长期性,决策者对关键因素的判断正确与否存在某种不可验证性,这要求分析人员和决策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对企业发展的信念。 SWOT分析方法与其他分析方法一样,为我们认识成本和改进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了分析的思路和途径。尽管无法断言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就一定可以得到最佳结论,但这并不构成我们拒绝使用各种分析方法的理由。 (二)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 战略成本分析为明确应该采取的战略方法和措施提供了依据。为了满足获取成本优势、提高企业利润和降低成本的要求,企业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成本。为此产生了对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和措施的需要。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的内容可以综合概括为: 1.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目的的方法措施。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揭示出,控制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降低的深刻根源。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目的的方法措施主要有:(1)重构价值链。拥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其价值链往往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存在显著差异。重构价值链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为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提供新的基础。(2)控制成本动因。企业的成本地位源于其价值活动的成本行为,成本行为取决于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控制的重点内容应该是规模经济、企业政策、技术措施及其时机选择、时间成本与质量成本管理、改善成本动因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控制成本动因要避免采用相互矛盾的措施。(3)长期成本计划与目标成本管理。 2.以日常成本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方法措施。以日常成本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方法措施主要是一些制度性控制方法。制度性控制方法是指能够通过制度进行规范,并有可能与成本核算制度结合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责任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制度等。 上述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体系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按照空间、时间和业务源流展开:(1)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空间流展开,包括价值链的横向整合与规模经济、分权管理与多层次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成本管理空间的细化——作业成本管理、改善成本动因之间的联系等。(2)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时间流展开,包括长期成本计划、技术改进措施的时机选择、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合理应用、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等。(3)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业务流展开,包括开发与研究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时间成本与质量成本管理、适时制的应用、价值链的纵向整合等。 (三)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它包括制度保障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其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防范性的。另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及时了解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还应该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对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做出及时的预报,使企业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做出反应。因而,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包括制度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成本预警分析系统三个方面。另外,建立成本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也是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体系的重要内容。 降低成本、获取成本优势需要多种协同措施,需要不同的战略以及战略之间的相互匹配。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成本管理问题,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思想。成本不会自动降低,降低成本需要艰苦工作和不断探索,成本也不会偶然降低,成本降低是企业始终如一地重视成本的结果。要改善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从而获取竞争优势,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更多的重视,更需要在战略上做出重大转变。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阶段,在企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过程中,研究成本管理的战略思想,构造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新兴产业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探讨 摘要: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金融、工业、商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下,一批批新兴产业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兴产业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探讨战略成本管理在新兴产业中适用性。 关键词:新兴产业;战略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1、新兴产业的特征 1.1战略性 迈克尔·波特从企业战略制定的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是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化、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或其他经济和社会变化将某个新产品或服务提高到一种潜在可行的商业机会的水平”。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高速增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是未来的支柱产业。第二,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发展的前沿,资源能耗低,符合低碳、环保的先进理念。第三,新兴产业综合效益好,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第四,新兴产业的发展决定着未来国家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还是实现赶超的重要机遇和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1.2产品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 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其他众多的技术相配合、支持,还要求相关配套技术也要有重要的突破性进展。现代经济的价值正在转向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同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与旧的产业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从对有形的、物质的资源的依赖转向对无形的、智力资源的依赖,人才、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资源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物质资本的重要性下降,研发设计而非生产成为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就是这类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1.3高成长性、高回报率、高风险 新兴产业独有的特点之一是发展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技术往往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如手机等电子产品,这类产品和技术平均几个月就更新一次,新产品刚上市,下一代产品已经实验成功并准备登场。产品和技术的较高的更新率,成长性很强,回报率也很高,但同时使得新兴产业的风险巨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新旧技术的一次更替过程,可能就是旧生产线甚至整个产业链被淘汰,迫使有的项目刚上马不久就面临被淘汰或升级改造的压力,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2、新兴产业的企业成本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 2.1成本管理与战略相结合 新兴产业要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反映灵敏,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帮助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帮助企业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适应性。企业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来设计成本管理模式。传统成本管理却仅注重本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与企业战略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会产生为降低成本而偏离战略的现象。因此,成本管理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 2.2成本管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特点 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的特点,其产品更新换代快,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很大程度上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而且其产品生命周期短,计算和评价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可操作性强。按照传统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难以正确评价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误导产品成本信息,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 2.3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和外向性 成本发生在产品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以及顾客服务。由于新兴产业内各个企业产品价值的相关性强,因而要求每个环节必须紧密地衔接,做好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确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本,从而对成本链进行优化。同时,新兴产业内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应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树立全局观念,将其置身于产业链中来进行统筹规划。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注重内部核心能力和外部资源能力的整合,并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合作。 2.4成本管理要考虑风险 对新兴产业规划时,必须对其巨大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防范盲目投资冲动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典型的例子是手机、电脑芯片,平均几个月产品技术更新一次,新产品刚上市,下代产品又实验成功并即将上场,而上代的产品就会逐渐被淘汰出局。这样在核算产品成本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风险。 3、在新兴产业的企业中推行战略成本管理 3.1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的分析,与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的少量的因素不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战略结合,以更宽广的方式来分析成本动因。战略性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规模经济、整合程度、地理位置和技术等,反映了组织结构、投资决策和企业的经营杠杆。它们与企业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数量取决于企业的战略选择。因此结构性动因是一个最优选择的问题,选择意味着配置优化,但投入与业绩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投人越大越好,成本管理应该立足于适当的投入配置。 执行性成本动因具体表现为生产效率、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员工管理等,反映了战略执行的有效性。执行性动因分析是在已有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强化,以改善业绩,完善制度及改善制度实施的效率。 3.2价值链分析 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差异,有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价值链包括供应商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等。新兴产业对价值链进行分析,首先,可以了解价值系统中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享情况,帮助企业确定自身价值链。然后,可以寻求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甚至与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的可能性。最后,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找出价值链上下增值的作业,通过控制成本动因和重构内部价值链寻求改进的途径。 3.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会计期间,计算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有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生产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新兴产业企业对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需求很大,这是因为新兴产业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在核算与管理上具有现实可操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为新兴产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新兴产业能够正确识别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因此,必须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贯穿于新兴产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个流程。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总成本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并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 3.4成本风险管理 任何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活动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成本的不确定性会带来经济结果的不确定性。新兴产业除了要应对本地要素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外,还可能收到相关联企业风险的影响。从成本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新兴产业内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十分有必要。为此,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好各方利益等方式来降低风险,提高成本和利润的稳定性。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战略成本管理下石油开采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1我国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的石油开采现状主要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关系,由于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处于供小于求的关系,因此在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也就成为了开采率,造成了很多作业油矿只考虑石油的采出率,忽略或是没有注意到开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目前很多的开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方法都是“水平法”,但在这种管理方法中,无论是比较分析法还是指数趋势分析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对几年内的同比分析,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及生产效率的上升和下降,但没有明确的分析对比性。我国近年来的石油价格基本都是保持着上升的趋势,而同类型需求的原材料价格需求也有上涨,但小于石油上涨价格,因此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效率的低下。 2我国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质量、价格的竞争,在同类型产品当中,石油的开采成本如果不同,那么所面临的竞争也就必然不同。在我国的石油开采过程中,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开采公司的密切关注,致使现阶段我国的石油价格与同行业内的其他国家成本要高,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例,中石化2009年每桶原油的完全成本为16美元,比2003年的13.8美元/桶上升了13.8%;而中石油2009年每桶原油的完全成本为15.4美元,比2003年的13.15美元/桶,上升了12.2%,而现在,我国的石油开采平均成本为13美元/桶,与国际平均开采成本9美元/桶高出5美元/桶,高出44.4%。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由于我国的特殊环境所造成的,经过总结,本文归类了如下几点问题: 2.1 我国的石油分布问题我国的石油主要分布的西部、深海等地方,在勘察的时候,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促使石油开采中的前期成本较高,且石油分布的位置较多,但单位面积的储量却较小,造成了勘察困难、储藏量小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开采成本增高; 2.2 石油开采效率低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开采油田都是早期发现并开采的油田,这些油田普遍较老,在开采的过程中,设备、人员技术及管理都相对落后,造成了开采效率的低下,导致单位成本同比上升; 2.3 成本管理问题在所有的问题当中,归根结底,都可以划分为成本管理问题当中,我国的开采成本管理如上所述,大多使用的都是“水平法”进行的,这种方法的管理对比是以本单位为基准,即便是企业的管理非常努力,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这种方法不可能细分到成本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如在“水平法”进行管理的时候,主要就是比较分析法和指数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法是对公司两个年份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找出单个项目各年之间的不同,以发现某种趋势,揭示出隐藏的问题。 不仅石油开采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我国的公司还需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当进口价格低于开采价格时,我国的石油开采公司的利润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同时对行业也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迫切需求进行调整,完善我国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体系。 3战略成本管理下石油开采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针对我国石油开采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构建成本管理体系,以满足我国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需求,这也是现代石油开采所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石油开采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管理体制,达到提高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管理会计体系框架,建立石油开采成本管理体系,如图1。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对产生的所有财务问题进行细分,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定期的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超出部分和不避免开销,进行调控。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明确组织的目的,这也是确定石油开采的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个出发点,在确定目的之后,对达到这一目的中所涉及的各种开支,如设备、人员薪水、运输费用等固定费用排除后,在影响成本的所有因素中进行调整压缩,控制开采成本。 3.2 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成本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开采过程中的效率低下,而现行的成本管理中,很多公司都缺乏一定的奖励、惩罚机制,在构建成本管理体系过程中,增加奖励、惩罚机制,对按时、保质量的完成开采任务的队伍及个人进行奖励,对没完成的进行惩罚。同时,建立管理人员的监督机制,对工作中的各种开支、工作进度等实行透明化操作,制定一定的开支标准,对高质量完成,且在预算内的人员进行奖励,反之处罚,通过惩罚奖励机制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石油开采的工作效率。 3.3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在战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面对严密的市场机制,不可避免的会面对一些突发情况,因此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可建立一定的石油存储和设备存储,以便在面对价格竞争或资源价格浮动时确保企业的防范能力。同时,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关注,建立专门的部门,对国际市场进行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做好及时的预警和防范,提高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效率。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企业不同竞争战略下的成本管理设计 企业不同竞争战略下的成本管理设计 一、引言 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满足现代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如何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企业根据自身营运环境、竞争对手情况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做出战略选择之后,如何组织成本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它隐含着不同战略下采用不同成本管理的思想。 二、成本管理视角下竞争战略的分类 根据波特理论,竞争战略分为低成本、差异化和集聚化战略。其中,集聚化战略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经营,最大特点是不追求大市场的小份额,而追求小市场的大份额。该战略可以分为成本集聚战略和差异集聚战略。从本质上说,集聚战略不是一项别的什么战略,只是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的局部实施。基于成本的集聚战略对企业资源与管理的要求与成本领先企业相同,基于差异的集聚化战略在资源与组织上的需求则与差异化企业相同。在成本管理上,成本集聚战略和低成本战略基本趋同,差异集聚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基本趋同。因此,本文将三种竞争战略归为两大类,即成本集聚战略和低成本战略合并为一类,简称低成本战略;将差异集聚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合并为一类,简称差异化战略。 (一)竞争战略的相关假设 根据波士顿矩阵(boston consulting group growth-share matrix,bcg),企业的经营宗旨分为拓展、维持、收获和剥离。为了有效地实施战略,所选择的经营宗旨和所采用的控制类型(包括成本管理)应该协调一致。哈佛商学院管理控制学教授安东尼认为:对于采用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经营单元,其控制系统类似于收获和拓展经营单元的控制系统,原因在于它们面临类似的不确定性;拓展战略一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增长阶段采用,而收获战略则一般在生命周期的成熟或衰退的阶段采用;在增长阶段,诸如制造工艺、生产技术、市场需求、供应商/客户关系和分销渠道、竞争者数量以及竞争结构之类的因素变化更快,比在成熟或衰退阶段具有更大的不可预测性。上述观点将竞争战略和经营宗旨、产品生命周期相应阶段联系起来,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其一,低成本和差异化分别适用于收获和拓展经营宗旨的实现;其二,低成本主要运用于经营单元生命周期的成熟或衰退阶段,差异化战略主要运用于生命周期的增长(成长)阶段;其三,运用差异化战略比低成本更具有不确定性;其四,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的经营单元采用维持战略,不打算推出新产品或开拓新市场。 (二)不同竞争战略下成本管理重点的分析 不同的竞争战略具有不同的基本特性、管理风格和独特的企业竞争力,对成本管理存在不同的影响: 其一,基本特征对成本管理的影响:低成本战略下成本优先性要求成本领先理念贯穿于全过程管理;差异化战略下创造力和资源歧异性特征,使企业更关注非成本因素和研发设计、销售渠道等非生产环节。其二,管理风格对成本管理的影响:低成本战略拥有一套成本领先哲学,成本控制严格,管理目标集中且较为单一;差异化战略下拥有高决策权限、管理自由度,成本控制强度相对较弱,管理目标多元化。其三,独特的企业竞争力对成本管理的影响:低成本战略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制造和物料管理,成本管理重点放在生产、物料仓储等环节;差异化战略竞争力来源于研发和营销,成本管理的范围应从生产环节拓宽至上下游。具体而言,不同的竞争战略对成本管理的不同重点体现在表1中。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竞争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完全不同。 (二)低成本战略下的成本管理重点:追本溯源 低成本战略下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不断寻求新的方法节约成本,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具体讲,应紧盯市场,以竞争对手价格、服务等为标的,专注于自身的成本动因,强调追本溯源,寻求降低成本的对策。该战略在企业竞争力提高或不变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降低成本,对成本管理强度和精度要求很高,在技术改进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关注各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对每个环节、每个时点上的成本费用严格控制并持续改进形成整体优势,体现一种将微观层面成本控制化为宏观层面成本优势的思想。 (三)差异化战略下的成本管理重点:持续降低 差异化战略下成本管理的重点则在于保证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因此成本管理的重点应集中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即强调在保证产品歧异性的前提下,为实现顾客的独特价值需求而对整个价值链(空间)和产品生命周期(时间)成本进行管理,寻求长期、全局的成本持续降低。 三、企业不同竞争战略下成本管理的设计 在明确了不同竞争战略对成本管理有不同重点的基础上,笔者拟从预算管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考核评价四个阶段进行相应的成本管理匹配设计。 (一)预算管理阶段的设计 不同的战略对预算的要求不同,预算必须要以战略为导向才能对战略起到支持的作用。两种竞争战略下都可以通过建立战略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来实现预算目的,预算内容主要包括经营预算、战略预算和财务预算。根据表1中的预算方面的比较差异,两种竞争战略下战略导向预算管理体系的内在结构不尽相同。 其一,低成本战略下预算管理阶段的设计方案。低成本战略下成本预算体系的内容以经营预算为主、战略预算(狭义的战略预算,即主要是资本支出预算)为辅,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以满足向上级报告时对经营性业务的关注。假设2表明实行低成本战略的企业通常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此时企业以大量生产和易于提供服务的标准化产品为中心,产品成熟且差异性小,因此,在经营预算中销售价格差异一般较小,通常以成本费用差异分析为重点。低成本战略下预算作为控制工具更显“刚性”,强调预算管理应与成本控制相挂钩,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预算松弛”。笔者认为,编制预算时宜在作业成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基础预算,通过预测产销量来预测作业需求量以及相应的资源需求量,并比较企业目前的资源供应量,使资源配置更客观、预算更精确。同时,若对预算的准确性要求高,则可在编制预算时配合采用零基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其二,差异化战略下预算管理阶段的设计方案。差异化战略下成本预算体系的内容以战略预算为主、经营预算为辅,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以满足向上级报告时对战略性业务的关注。由假设2可知,差异化企业处于增长阶段,一般以研发、市场开拓和营销为重,故预算管理应以资本预算、销售预算以及销售差异中的价格差异为分析核心,短期成本费用预算相对次要。差异化战略下预算作为计划工具,“控制限额”相对高,并不严格要求与控制挂钩,为了满足经营活动和战略活动中更大的不确定性(见假设3),预算应更具“柔性”,适合采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此外,与低成本战略下的预算不同,差异化战略下经营预算的很多信息来自平衡计分卡,如目标利润、长期销售预测以及其他许多业务(作业)信息。笔者认为,编制预算时宜采用目标成本法,因为根据产品的市场售价和企业的目标利润倒挤出的目标成本,实质是“市场驱动的目标成本规划”,既为成本预算提供数据又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是连接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纽带。 (二)成本核算阶段的设计 该阶段需界定不同的竞争战略下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范围),并根据不同竞争战略对成本信息质量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合的成本计算方法。 其一,低成本战略下成本核算阶段的设计方案。低成本战略适合于生产标准化产品并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其价值优势来源于制造和物料管理环节,成本核算内容主要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低成本战略要求获得精度高、及时性强的成本信息,除了根据企业特点运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如果间接费用所占成本比重大,则在归集和分配间接费用时,可综合运用作业成本法(abc)与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以避免abc选择成本动因的主观性,便于按资源库编制成本计划、分析差异、考核业绩,并对资源库中的剩余生产能力进行准确核算与有效利用。 其二,差异化战略下成本核算阶段的设计方案。差异化战略下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往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故除了核算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外,还需计算价值链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等。如果顾客对产品歧异性价值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来自于产品使用过程中低成本耗费(如维护保养费等),企业核算全生命周期成本法(wlcc)即把消费者的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弃置成本等纳入核算的范围,权衡生产者成本、消费者成本和社会成本,使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总额最低。如果企业选择形象差异化,核算内容应包括环境成本,从社会视角来权衡环境成本与环境问题造成企业形象、声誉受损而丧失的现时及未来收益。总之,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核算歧异性资源所处的关键环节的成本,以优化成本,提升竞争力。差异化战略侧重于对非成本因素的管理,虽然成本信息精确性的要求不如低成本战略高,但由于差异化下制造工艺、生产技术、市场需求、分销渠道和竞争结构等因素变化更快,产品种类多样,成本驱动因素多而复杂,仍应在选择适当的传统核算方法基础上考虑结合作业成本法进行间接性制造费用分摊。特别在推行实验政策而致力于几个相关产品的差异化时,企业应当采用作业成本法分摊每种产品的制造费用以精确计算产品成本,以区分盈利和非盈利产品,淘汰非盈利产品,重点推行盈利产品的差异化。 (三)成本控制阶段的设计 在成本控制阶段,笔者提出“和谐成本控制”的思想,即按照和谐管理理论的分析思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围绕“成本满意+持续改进”的和谐主题,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即和则)和“优化设计”(即谐则)两种手段的互动、耦合实现企业成本的持续改进。在不同的竞争战略指导下,和谐成本控制具体内容也有差别。 其一,低成本战略下和谐成本控制的设计方案低成本战略下经营单元侧重于在原有领域内“正确地做事”,即主要通过分析、控制作业成本动因,采取措施提高效率、提高资产利用率并降低成本,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以满足产品和顾客的既定需求。 “和则”:贯彻“成本—收益—激励”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传统的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将“成本—收益”主要由所有者(股东)分享,而员工作为“成本—收益”的直接创造者和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却没有参与或较少参与分享,不利于激励员工降低成本。成本控制主体应该成为成本控制效益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成本控制收益乃至剩余价值(尤其是税后利润)的分配,因为剩余价值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通过降低成本等共同创造的,应贯彻“成本—收益—激励”一体化设计的思路,使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成为利益产生与分配双方面平等的主体,应该按照其贡献大小平等地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否则员工就缺乏降低成本的源动力。 “谐则”:集成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辅以价值工程、及时生产方式(jit)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作业成本法针对企业内部微观经营活动层面,将成本管理的深度挖掘至作业活动;而目标成本法以外部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倒挤目标成本,再进一步细化落实,为每个成本项目、每项作业制定标准成本。此时,作业成本法不仅是连接企业内外部的纽带,更是落实目标成本和建立控制标准的关键,有效实现成本方法上的“高聚类低耦合”。 其二,差异化战略下和谐成本控制的设计方案。差异化战略强调在新的领域内“做正确的事”,即在假定作业效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产品、服务和顾客对作业的要求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获利性。 “和则”:贯彻“协同管理”。差异化下企业的成本控制相对松散,更强调在歧异性资源中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竞争力。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不能仅聚焦于单个价值模块成本挖掘,而且要关注不同价值模块间的纵横联系,更需综合考虑交货期、质量、成本等关键成功因素的联动控制实现协同管理。 “谐则”:综合运用成本管理方法和其他科学管理方法。创造力、高质量是产品歧异性的保证,差异化企业通常比低成本企业更关注非成本因素(如交货期、质量)和非生产环节(研发设计、销售渠道等)的优化设计。因此,常规的成本管理方法应与产品的重新定价、产品替代、重新设计产品和改进生产流程等其他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相结合。 (四)考核评价阶段的设计 其一,低成本战略下考核评价阶段的设计方案。低成本战略下成本考核评价应采用作业成本分析下责任成本制度。低成本战略的考核评价目标主要是促进成本水平的不断降低,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作业基础预算的执行情况,多采用以差异分析为特征、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指标。企业具体可采用作业成本分析下的责任成本制度进行成本的考核评价,即将作业基础预算的落实与考评等通过与责任会计相结合,将其转化为责任成本来进行管理和控制,既保证成本指标的实现,又可明确责任成本的管理方向,并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员工降低成本。其二,差异化战略下考核评价阶段的设计方案。差异化战略下成本考核评价应采用平衡计分卡制度。差异化战略的考核评价目标是为差异化战略的实现服务的,采用组织、技术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并且管理和评价的范围不限于成本和成本控制状况本身,还涉及对产品交货期、质量、客户服务、内部经营过程和企业学习成长能力等多方面内容,故选取非财务指标为宜,以便全面评价经营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浅谈中国联通公司的战略成本管理 目前,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立足于企业内部的节能降耗,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再寻求大幅度降低的难度非常大。本文深入剖析战略成本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联通财务成本控制体系的现状,找出了中国联通财务成本控制体系的薄弱环节,如何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来提升联通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中国联通财务成本控制的建议。 1.概况 信息文明是当今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能,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节约社会资源的强大生产力,是促[1]进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联通作为一家中国电信企业跻身世界级重要信息运营商行列,正积极实施向“国际一流的信息服务和综合通信提供商”迈进的发展战略。中国联通经过2009年重组后的迅速整合和3g “沃”品牌的逐渐深入人心,公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2009年1月7日,中国联通获得了wcdma制式的3g牌照,同时三家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实力差距上也在逐渐缩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联通将已经具有差异化的wcdma网络打造成了健康、高速以及保密性能出众精品网络,促进中国联通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健康发展,也是我们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为什么需要战略成本管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将低成本作为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最大限度的进行成本消减。目前针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传统的成本控制方面一直都在做,但往往成效都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些成本控制手段能降低成本空间显的太小,而且过度成本控制往往是以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得到的,这样长期来看却消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成本控制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加强成本控制,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降低产品成本,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界定范围比较广,战略成本管理是伴随竞争环境的传统的成本管理进入战略管理新阶段,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转换;将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向战略成本管理的[2]理论与方法相结合;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将成本信息的分析与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可见战略成本管理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经济行为的基础。 3.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3.1成本定位分析 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微利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挑战实质上是一场成本竞争战。当前,信息化建设进入整合时代,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中,如果企业进行所有价格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企业就具有成本优势。从战略成本管理层面上看,由于企业成本的发展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成本管理可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中国联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终端智能化、宽带移动化趋势明显以及电子渠道的快速发展,也给原有的成本管理体系带来了冲击。中国联通必须加强战略成本管理,形成自身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可以在采用不同的竞争战略的情况下,以保证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为重点时,可以适当提高成本,同样能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从战略高度对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寻求持续性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际占的先机,充分发挥联通的3g的优势,把传统业务、移动业务、行业应用与创新转型业务打包,多业务共同推进,让客户在使用中确确实实的感受到3g的技术优势,靠全业务赢得市场,实现竞争优势共赢。 3.2战略定位分析 21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加强外部组织结构的完善发展。战略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工具。战略成本管理不是直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而是针对企业发展态势、发展主动权的。企业在赖以生存的市场上如何选择竞争武器以对抗竞争者,对于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和态势权都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变化,经济细胞的互补性和多样性,不断的改善和加强自己竞争力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速度和规模不一定起正面作用,如果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实现组织的扁平化,减小管理的层级,优势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人才结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无论是内部组织结构还是外部组织结构,在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运筹打好品牌、营销、竞争三张合牌。在品牌靠差异化品牌去发展客户、维护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真正提高品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在竞争实现3g领先、宽带较快增长、2g稳健发展以及ict、idc、移动支付等全业务一体化企业解决方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赢得先机;营销立体创新,攻守兼备,以价值为先,根据大众与分众的市场,针对性的做好各类营销体系的建立,做好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突破转型业务。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3.3差异领先战略 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或在成本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生产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以显示经营差异。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必然从封闭型趋向开放型并处于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实现传统成本管理的功能扩展,构建新形势和新环境,打破传统企业管理思想的重大突破,强化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对传统企业是一种新机遇更是一种新挑战。面对移动与电信巨大的市场份额与成本优势,中国联通要进一步壮大与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中深入剖析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大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在品牌、竞争、营销等方面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的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将战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整体战略框架之内,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即使在全球经济运行的低估区,通信行业仍然会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平等、自由的连接是电信行业下一个增长的动力。 4.结尾 放眼未来,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方向将继续秉承前馈思想而发展。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信行业的市场营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方式,以客户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和以市场为中心的大营销观念还没有完全体系化的形成,但这些经验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战术成本管理的范畴,很少涉及战略意义上的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及其实施程序探析 【摘要】本文论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及其实施程序。 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成本管理提出了挑战,推动了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跨越,促进了成本管理在管理时间、空间及方法上的拓展与创新,有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常用的战略性分析工具。由于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本身的价值活动存在着共生的关系,任何一项成本都能够分摊到一项具体的价值活动之中。因此,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价值链分析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和行业价值链分析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有利于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科学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总之,通过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于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竞争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战略定位分析法 行业竞争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企业战略必须同行业中各竞争要素的特点及其组合相匹配。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过战略环境分析,确定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在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只有通过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三)成本动因分析法 在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能够确定其应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而成本动因分析恰恰可以满足战略成本管理的这一要求,能够将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来,同时指出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为战略成本管理服务,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 (四)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法 在进行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时,首先必须从各种渠道获知大量的相关信息,初步估计竞争对手的各项成本指标;分析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及其效率;评估竞争对手的资产状态及其利用能力等。可采用拆卸分析法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分解为零部件,以明确产品的功能与设计特点,推断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产品成本进行深入了解。另外,还须根据对手的其它信息来调整上述估计指标,如竞争对手现在及未来战略及其所导致的成本水平的变化、企业环境的新趋势以及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行为。当竞争对手可接受的成本结构估计被确定下来之后,公司可以将这一成本信息作为计量其自身成本业绩的标杆,即以此作为目标和尺度来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学习与超越。这一分析方法体现了公司与最佳业绩者之间的现在和未来的成本差异,反映了公司所处的相对位置,并指出了改进的具体目标与途径,在削减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得以改进,战略位置得到加强。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一)战略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考察,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优势、不足、机会、威胁等,以决定企业是否进入、发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业的某一价值链活动。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价值链分析法。 (二)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即在上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如何进入、发展、固守或撤出某一价值链活动。战略规划首先在明确战略成本管理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全面的、长期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目标。各目标之间须保持一致性和层次性,组成目标网络。准确的目标有助于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为了实现所确定的目标,根据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及目标要求,制订相应的基本战略、策略及实施计划。 (三)战略实施与控制 战略实施按实施计划中的要求与进度进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因此须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确立预期工作成效的标准、对照标准、衡量偏差、辨析与纠正偏差,从而控制成本动因。只有控制成本动因,特别是主要价值链活动的成本动因,才能真正控制成本,保证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战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控制过程包含研究控制因素、确定控制标准、及时处理与传送控制信息等。战略控制系统应由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作业层次组成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当战略目标已实现或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超过了控制能力时,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即重新开始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战略规划等,从而进入新一轮循环。 (四)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 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绩计量与评价通常包括业绩指标的设置、考核、评价、控制、反馈、调整、激励等。传统的业绩指标主要是面向作业的,缺少与战略方向和目标的相关性,有些被企业鼓励的行为其实与企业战略并不具有一致性。因此,应将战略思想贯穿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个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战略业绩指标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反映企业的长远利益;2.集中反映与战略决策密切相关的内外部因素;3.重视企业内部跨部门合作的特点;4.综合运用不同层次的业绩指标;5.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货币的、非货币的)业绩指标;6.业绩的可控性;7.将战略业绩指标的执行贯穿于计划过程和评价过程。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需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求得平衡,它既要能肯定内部业绩的改进,又要借助外部标准衡量企业的竞争能力;既要比较成本管理战略的执行结果与最初目标,又要评价取得这一结果的业务过程。具体方法是比较“不采取战略行动”和“采取战略行动”条件下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而带来的相对收益或损失。总之,战略成本管理的业绩计量与评价应围绕战略目标来进行,并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的战略成本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基于战略视角的产品设计成本管理 【摘 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取胜,是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仍然采用降价等传统的方法,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会使企业处于不利的地步。因此,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采取措施来降低成本。而产品设计成本是成本管理的源头,在成本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产品设计成本的管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设计成本的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产品设计成本; 战略成本管理; 工艺设计成本 在美国次贷危机及石油等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出现了增长速度放缓的迹象,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如何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降低产品成本,是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面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这种变化,企业应当全方位地提出解决方案,从生产经营和全过程及战略的角度出发,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大多数企业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销售等环节,而忽视了其他环节。如何将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产品设计领域,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企业的产品设计,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产品设计阶段如何控制设计成本尚未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 一、产品设计成本的内容和方法 产品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水平和成本消耗,也关系着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技术经济效果。产品设计成本就是根据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性能、功用等方面的各种不同设计方案,核算和预测新产品在正式投产后可能达到的不同成本水平,它是对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造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论证产品设计的经济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般情况下,每种产品的顾客群体是不一样的,而这些特定的顾客群体的需要(如对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等)也不同。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前,应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在对不同的顾客群体及主要竞争对手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本企业拟开发产品的功能、质量、目标价格等主要指标。根据目标价格扣除预计税金及希望的利润等指标,其余额即是该产品的目标成本。这一指标应作为设计成本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根据设计部门的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则可实现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产品设计成本是一种事前成本,并不是实际成本,也可以说是一种预计成本。产品设计成本的内容包括材料(原材料、辅料、外协件、配套件)、人工费用(工资及外加工劳务费)、专项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固定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和销售费用等。 产品设计成本按设计范围和内容可分为总体设计成本、部件设计成本和零件设计成本。总体设计成本又可细分为成套项目总体设计成本和单台产品设计成本;按与产品产量关系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按产品生命周期划分可分为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按工作阶段和性质划分可分为设计成本和工艺成本等。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对各种产品设计成本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以便从中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其次是对产品设计成本的估算,在确定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由企业会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考察分析相关产品的工艺特点、原材料耗费、消费者需求等,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控制设计成本的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计量、确定各个方案的预期成本效益,比较分析其优劣,以寻找最优方案。首先是项目投资决策,估计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评价时使用的指标一般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即贴现指标,如净现值、内涵报酬率等,或者是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如回收期、收益率等。其次是对产品的设计成本进行估算,通常可采用比例法和估算法等方法。比例法是根据产品的成本大体上分成材料成本、人工费用、制造费用三部分,分别确定各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然后测算产品的设计成本。比例法一般适用于有同类产品设计成本资料的产品设计成本的估算。估算法是根据新产品设计方案所发生的成本,直接地概算出该种产品成本。估算法主要适用于没有或缺乏同类产品资料的全新产品进行设计时的估算。 在产品设计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等。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 产品设计人员是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对产品设计人员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等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设计成本的重要性,自觉地将降低设计成本的理论贯穿于成本设计的始终。 二、产品设计成本的管理 美国国防部首例“产品设计成本”是降低成本的成功范例。由于美国军工企业较多,使国防部在军火采购上有较大的选择权;同时,由于国防部经费有限,又必须精打细算,并不断降低军火采购成本,因此,他们采用了“产品设计成本”的管理方法,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使用各个阶段发生的成本设定目标值,进行先期成本控制,即在限定的成本条件下进行设计,将降低成本的工作渗透到了产品的设计阶段,以此控制军品采购成本,节约国防开支。而在日本,降低成本的模式更进了一步。日本丰田等汽车公司探索出的“成本企画”模式更加系统和更具有成效,成本企画将成本管理视野全面转移到了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针对目标成本,将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与成本估算方法结合为一体运用,使降低成本更具有实效性。美国的产品设计成本与日本的成本企画,应当认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降低成本方法,它一般应与工艺、工序在源流阶段的革新结合在一起加以实施。 企业在投产新产品前,都要由企业的设计部门进行产品设计,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设计出产品使用的材料、经过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条件,为了对新产品是否投产进行决策,应测算该新产品的成本水平。若该产品的成本水平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则可以投产;若不在可接收的范围之内,则应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如减少材料的消耗量、降低使用材料的档次等,经过测算后,使之能够达到可接受的范围。目前企业计算产品成本的重点一般是放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支出,但应当看到,在实际工作中80%以上的成本在产品设计时就已经确定了。要降低成本,当期成本的执行情况和现在的成本水平信息都应及时反馈给设计和计划部门,以此来改善产品的设计工作和整个生产操作过程。如果产品设计本身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资源,存在一些过剩的功能,就会造成先天的成本缺陷。产品成本水平绝大部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如产品经过的工艺过程、使用的材料等。待产品投入生产后再采取措施进行降低成本的难度就比较大了。因此,产品设计成本强调管理的重心从产品的生产阶段转移到了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 产品设计成本管理要求技术部门的人员应增强成本意识,建立成本、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现代成本管理意识。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应加快产品开发设计的速度,加大投入,用新产品、新工艺打开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产品开发部应对技术开发费用进行核算,在财务部开设专门的账户,不仅要进行总分类核算,还要进行明细核算,即对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核算,并且要将其支出与相关效益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一方面促使产品设计人员增强成本意识,在产品设计时考虑到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产品设计成本的降低。 在进行成本设计阶段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源流管理和成本筑入。源流管理是指在产品设计乃至开发策划阶段就开始降低成本的活动。源流管理其实只是一种产品观念,引发设计人员对这部分成本的思考。要将观念转化为现实,可能不得不增加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这部分要上升的成本能否使它少上升或不上升,或者上升额能在其它方面改变较少或不改变的领域内得以消化吸收,是源流管理的核心。源流管理的特点在于预防,它使大幅度降低成本成为可能。成本筑入是指将成本作为一种特殊部件,能否将这种部件的一部分乃至全部删除,删除部分又能否装配到其他更重要的功能上去。即在将原材料、部件等汇集在一起装配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 成本设计时也应采用目标成本法,从设定目标成本到在设计图纸上实现降低成本的活动是成本设计的中心阶段。在开发一种新产品时,首先预测其市场可接受的价格;然后确定目标利润;最后倒算出设计成本,并以此作为控制设计成本的依据。采用目标成本进行成本设计时所包括的步骤和目标成本的设定、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达成等,这是一个循环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是对成本的一次挤压。成本设计阶段目标成本设定的主要工具有价值工程、拆卸分析等。 产品设计方案完成后,应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和财务会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测算产品设计成本,并同目标成本进行比较。设计成本小于目标成本时,才能批准设计方案的执行,以避免先天性的损失和浪费。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从技术上、经济上、社会效益上综合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方案的优选。必要时应进行成本功能分析,以便在投产前有效地控制产品成本,保证从根本上提高成本效益。建立试验室对新产品进行试验。每投产一项新产品,都应对该新产品进行功能等方面的试验,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新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可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使选择成本最低方案的计划变为可能。 产品设计时一般需要经过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深化设计、加工图设计等四个环节。经过这几个步骤之后,产品的设计方案逐步成熟,不但产品的性能等方面会有较大的改善,而且产品的成本水平也会有较大的降低。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都应对成本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降低成本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采取得当,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产品设计方案阶段提出设计方案时,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总体的成本控制目标、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等,向产品的设计部门提出具体的成本控制目标,即要求设计部门将产品的设计成本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成本管理部门应深入到设计部门,对设计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识宣传,使产品设计人员摈弃只管设计而忽视成本的现象。如果产品设计人员都来关心成本问题,则会使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就自觉考虑成本问题,从而使设计的产品在开始时就考虑了降低成本的问题,对日后成本水平的高低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将有关市场机会、竞争力、技术可行性、生产需求的信息综合起来,确定新产品的框架,包括新产品的概念设计、目标市场、期望性能的水平、投资需求与财务影响等。在决定某一新产品是否开发之前,企业还可以用小规模实验对概念、观点进行验证,可包括样品制作和征求潜在顾客意见等。一旦方案通过,新产品项目便转入设计阶段。 在产品初步设计阶段,企业的产品设计部门应根据成本管理部门提出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产品的设计。在产品设计时,成本管理部门应积极地予以配合,向设计部门提供新产品所需材料的价格、产品经过工序、每小时的工资及制造费用等资料,便于产品设计部门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参考,以便在设计时就能大概测算出该产品的设计成本。产品的初步设计是形成产品成本的重要一环,如果初步设计成本较高,在后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其降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在进行产品初步设计时,应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价值工程的基本思想是进行功能——成本分析。这里所说的价值是对于特定功能所要求的成本支出是否合适的评判,也称为价值比率。功能是使人们的欲望、效果或效用得以满足的属性,其具体表现是理想成本、目标成本或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值等。实施价值工程的过程,就是设法使价值比率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使低价值比率向高价值比率改善的过程。采用价值工程进行产品设计时,应根据零部件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重要的零部件、功能大的零部件,应尽量使用好一点的材料,以满足其功能要求。而对于次要的零部件,则可使用一般的材料,以避免其功能过剩。在实际运用时,可采取“零部件功能评价表”的方式,对各种零部件在产品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运用于不同的设计方案中。 产品设计部门在将初步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应将其交给有关部门论证,进入产品深化设计阶段,其中还应包括成本管理部门所进行的产品成本的测算。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应对产品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并根据设计方案计算产品的设计成本。在计算产品的设计成本时,应根据设计方案所规定的材料、工时等资料,计算产品投产后可能发生的成本数。对于计算出来的预计成本,应与企业的计划成本进行对比,看其是否超过计划成本规定的指标。如果符合成本计划的要求,则从成本的角度看,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若超过了成本计划指标,则从成本的角度看,该设计方案需要进行修改。因此,成本管理部门应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对该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对于不符合成本计划要求的方案或虽然符合成本设计的要求但仍有需要改进的设计方案,成本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对设计方案提出改进的意见,如材料使用的是否合理,能否使用代用材料替换价格较贵重的材料,生产工艺过程能否改进,所经过的所有工序是否都是必需的,其中是否有能够改进的环节等。由于产品设计部门的人员考虑成本问题不多,所以,成本管理部门应与设计部门沟通,强调成本指标在产品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让产品设计人员了解成本指标对新产品能否投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新产品的成本指标不能满足要求,则该项产品就不能投产。这样,产品设计人员就会提高降低产品设计成本的积极性。 经过上述三个程序后,产品设计进入了加工图设计阶段,即设计产品生产所经过各道工序的加工方法等。此道工序关键是产品的加工工时及生产工序设计得是否合理。这些项目对成本水平的高低也有重要的影响,如加工工序问题,若产品的加工工序比较合理,则所花费的各工序的结转费用就少,否则就会增加这方面的费用支出。制造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制造工艺。制造技术部在确定工艺方案后,应开展工艺成本的预测,并进行工艺成本定量分析。同一产品设计,往往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方案,究竟哪种方案能同时满足技术和经济性的要求,就要在成本预测和技术评价基础上,从经济上对各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制造技术部门应重视工艺成本控制,不仅要重视工艺方案所规定的设备、工艺装备、加工方法和工艺规划能保证产品质量、工作效率达到最高水平,而且要关注工艺成本下降到最低水平,以便对工艺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达到事先控制工艺成本的目的。技术部门的人员应定期进行成本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与技术部门相关的业务的培训,使他们明确技术部门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产品设计结束后,还要经过小规模生产和增量生产阶段。小规模生产阶段,在生产设备上加工与测试的单个零件已装配在一起,并作为一个系统在工厂内接受测试。在小规模生产中,应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也应当测试新的或改进的生产过程应付商业生产的能力。正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这一时刻,整个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工具与设备、零部件、装配顺序、生产监理、操作工、技术员)组合在一起。产品设计最后一个阶段是增量生产。在增量生产中,开始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数量水平上进行生产;当组织对自己(和供应商)连续生产能力及市场销售产品的能力的信心增强时,产量开始增加。目前产品成熟过程越来越快,为了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快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缩短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周期。但实际资料表明,许多企业的设计开发周期往往很长,一般要占到总生产周期的60%,因而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瓶颈”。所以对产品设计周期成本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如何大力缩短设计开发周期时间已成为制造企业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已有不少方法可用来缩短新产品的开发设计时间。首先是提高产品“三化”程度,扩大产品结构继承性。产品“三化”是指产品系列化、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产品系列化是对使用条件相通、设计依据相同和结构与功能相同的产品将其基本尺寸和参数按一定的规律编排,建立产品系列型谱,以减少产品品种,简化设计;零部件通用化是在产品系列化的基础上,在不同型号的产品之间扩大通用的零部件。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零部件的品种数从而减少大量的产品设计工作量;相应地又可减少工艺准备,如编制工艺规程、设计制造专用工具等的工作量,因而能极大地缩短它们的生产技术准备周期。零部件品种数的减少还能使他们的制造批量扩大,这又有助于生产熟练程度的提高、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质量;零部件标准化则是按国家标准生产零部件,或进一步扩大通用零部件的应用范围,将它们转为工厂标准,从而更多地减少设计和加工制造的工作量,缩短生产技术准备周期。 产品结构模块化是另一种简化设计、减少零部件总数的设计合理化措施。它是将产品部件按功能特征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并使他们的接口(结合要素形状、尺寸)标准化,使它们成为可以互换、可按不同用途加以选用组合的标准模块。这些模块的不同结合,或模块与其它部件的组合就能构成各种变形产品,以满足不同的订货需要。 上述两种措施都是通过扩大产品结构的继承性,来简化设计,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同时,由于大量利用已有的设计和工艺都已成熟的零部件,因而能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这些都将给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以外,缩短新产品设计开发时间的技术和方法还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并行工程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将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大量繁琐的重复性劳动,如插表、计算、绘图、制表等等交给了计算机来处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设计开发工作的效率,缩短了新产品设计开发周期;而并行工程则是在开发设计新产品时,同步地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的有关过程,力求使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包括设计、分析、制造、装配、检验、维护、可靠性和成本等。 利用价值工程进行产品设计管理也是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如前所述,产品的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如果产品设计不合理,存在剩余功能,会造成新产品的先天性浪费。因此,在开发与设计新产品时,设计人员还应运用价值的方法,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价值工程的每一项程序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在这些具体技术方法中,主要有下列几类,即对象选择的方法、功能评价的方法、方案创造的方法、方案评价和选优的方法。应注意避免贪大求精的现象,不要不顾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产品报价,盲目追求高精尖,致使产品成本无必要的增加。 三、工艺设计成本管理 在产品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艺设计。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都可以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生产阶段,这些各具特定工艺性质的生产阶段就是工艺阶段。不同的工艺阶段不仅需要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其生产管理的特点也有较大差异。划分工艺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针对其工艺阶段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生产管理工作。产品工艺设计得是否合理,对成本的影响也很大,合理地设计生产工艺过程,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大大节约成本费用的开支。因此,优化的工艺设计对日后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有重要的作用。 同一工艺阶段的各项作业活动,因为使用不同的机器设备、工艺方法和工作场地,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工种和许多不同的工序。所谓工序,就是在一个工作地(或一台设备)上,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对一定的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加工(或装配)的作业。它是生产过程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产品的生产都必须顺次经过各道工序而完成其全部生产过程。工序不但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单位,也是计算劳动量、制定劳动定额、配备工人、核算生产能力、确定生产组织形式、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质量检验的基本单位。 工序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和运输工序。工艺工序是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工序;检验工序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的工序;运输工序是在工艺工序之间、工艺工序与检验工序之间运送劳动对象的工序。工序的划分取决于对产品(零件)的技术要求、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设备以及劳动分工的情况。一般地说,产品(零件)的技术要求愈高,加工工序特别是精加工工序的数目越多,采用的工艺方法和设备越是低效率和通用的。工序划分愈粗糙,工序数目越少。工序划分的粗细问题也就是工序的集中与分散问题。 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加工件的工艺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所采用材料的性能等各种因素。不同材料的性能不同,所经过的工艺过程也应有区别。 在工艺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艺改进,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通过工艺改进,尽可能使生产过程达到设计成本。在进行产品生产时,经常会发现所设计的生产工艺过程会有不合理的地方,可能有不产生价值的非增值作业。因此,在工艺设计完成进行生产阶段后,经过一段时间,还需要进行工艺改进。通过工艺的不断改进,优化作业过程,减除非增值作业,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工艺改进涉及设备、工序等的调整,同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优化工艺的瓶颈,进行重点改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在工艺编制和工艺审查等方面,成本控制还是有很好效果的。 产品设计成本的高低,对于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设计成本过高,可能会导致决策部门否定该产品的投产。在产品设计完成并经决策投产后,生产部门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成本控制在设计成本的范围内。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就是应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特别是对一些传统成本管理很少涉及的方面进行重点管理,会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本文将综合探讨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情况及服务模式,从国外地质文献资料服务现状、全国馆地质文献资料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文献领域新技术应用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整个行业内的文献服务起到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作用。当今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带动作用下,国内外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在生产方式、传播方法、内容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地质文献资料作为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情报工作的基础,而海量文献数据资源如何向用户提供服务是数据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全国地质资料馆是中国最大最权威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近几年来,全国馆每年新进馆5000余档、约30万件地质资料[2-3],年度增长数据量超过40TB。其中,馆藏机构中的地质调查成果报告承载的信息量占绝对优势,每年接收的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涉及专业涵盖地质、煤炭、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石油、核工业、环境等,且资料中的文件类别多样化,包括附图、附表、附件、多媒体、数据库、软件、正文报告等。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大多是基础性的野外或实地调查工作,主体内容是对地球信息的客观记录,不仅可以为地球的科学研究及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还可以服务于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各方面,如铁路、公路、水库、坝基、电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都需查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以及区域地质工作、矿产资源分布等情况,而地质资料为以上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4]。因此,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是影响面极宽、开发利用潜力极大的文献数据资源。 1国外地质文献资料服务现状 1.1美国地质调查局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建立了科技报告文献数据库(publicationwarehouse),涵盖USGS科学家过去100多年中撰写的超过150000种出版物文本,包括为公众撰写的科普产品、期刊文章、系列报告、书籍章节等,并按著作年份(1855~2019年)、学科(水文、地质灾害、生物生态系统、矿产、地质、环境与健康等)以及产品类型(基础地质报告、期刊论文、图书、会议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小册子、讲座等)构建成不同类别的出版物系列产品,方便用户检索与查询,且很大一部分提供免费下载服务,并在不断地更新中,时效性较强,能够将最新的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及时向社会开放共享。同时,多种系列出版物产品表明USGS对文献进行了有效的汇总、分类、筛选等处理工作,从而有利于用户在不同文献库中查询所需的资料。USGS的每一篇报告或论文的在线表达方式丰富,不仅包括基本的元数据信息,如标题、作者、关键词、摘要、正文目录等,还在标题、作者及报告的重要位置链接有DOI(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作者ID(ORCiD,作者身份唯一识别符,可以获取作者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及出版成果信息等详细资料)及其他辅助关联信息,在每一篇报告链接网页最下部还有元数据信息表,帮助用户掌握所需报告的其他详细信息。 1.2英国地质调查局 英国地质调查局(BritishGeologicalSurvey,BGS)出版物数据产品包括从1832年到现在的大部分已发表作品,还包括回忆录和报告。出版物中包括的产品有出版物查看器、Earthwise数字出版、地图门户、图书馆目录、NERC开放研究档案(NORA)等。出版物查看器中的资源包括自1835年到现在的出版物,可以免费查看正式的BGS印刷出版物和最近的研究报告/开放报告出版物系列。出版物划分系列非常精细,约有170个系列产品,如年报系列、公报系列、地质报告系列、回忆录系列、专题报告系列以及非系列出版物等。BGS提供大量开放成果地质资料的免费下载服务(包括NERC开放研究档案)及网上商店中所有资料印刷版本的购买服务等。每一篇报告的线上表达方式结构化较强,网页上有部分版块展示了出版物的作者信息、元数据信息和摘要信息等,部分版块公开了出版物的在线下载、引用以及在其他文献或社交网络平台分享传播情况的统计数据等。Earthwise是BGS的数字出版频道,其目标是传播BGS的研究成果,促进地质界更广泛地进行自由交换信息,具体表现:在出版物、地图、模型和数据之间建立更强大的语义和空间联系;灵活应对利益相关者的各种需求,新的文化趋势和出版领域的新技术;鼓励更多社区反馈和对BGS出版物的贡献;允许轻松详细、丰富的Web内容;为协助项目提供平台;提供免费服务以共享信息。通过分析研究,Earthwise采用了文献结构化处理技术,将每一篇报告或论文进行碎片化处理,按类别或主题、子类别进行分组(如分成前言、摘要、简介、方法、结果、讨论、结论、附录1~5等12个子类别),其中包含构成主题的各个页面的列表。在每个类别页面上,用户可以选择阅读页面、评论页面或撰写自己的文字。BGS在地球科学数字出版领域走在世界前端,Earthwise通过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传播高质量BGS科学并与更多的地球科学家合作,促进地球科学信息交流,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对知识资源的不同需求。 1.3加拿大地质调查局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TheGeologicalSurveyofCanada,GSC)设计了“出版物和报告(publicationsandreports)”网站栏目,提供广泛的地球科学类出版物和报告,且进行了分类,划分为几个大的专题出版物数据库,如加拿大自然资源、地球科学、能源、森林、矿物、金属和采矿。其中地球科学专题数据库为GEOSCAN数据库,包含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加拿大遥感中心以及部门科学家和专家撰写的外部出版物的书目数据库,涵盖内容丰富,既包括大型会议报告的信息免费下载服务,又包括大量基础调查报告、科学论文等出版物的免费下载服务。通过分析研究GEOSCAN数据库中的论文和报告,每一篇论文和报告都具有丰富的元数据信息,如作者、标题、完成时间、DOI、出版物系列、出版者、语言、媒介、文件格式、区域、位置、经纬度坐标、主题标签、插图信息、项目、摘要、简介、时间、GEOSCAN唯一标识符等近20项数据,使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更多详细信息,丰富的元数据信息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发现文献的价值。此外,与纸质书籍和纯粹PDF文件对比,GEOSCAN数据库中每一篇文献的表达方式形式多样,可以浏览和下载各种电子格式的文件,如JPG、PDF、DOC、XML、HTML、XLS、RTF、KML地理信息文件等,使用户获取更多增值知识服务。 1.4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 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GeoscienceAustralia,GA)通过数据和出版物(dataandpublicationssearch)搜索服务平台自1951年至今的31373件产品,且在不断更新。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应用程序、收集工具、数据库、文档、模型、非地理数据库、软件等,文件格式达10几种,如DAT、ECW、GeoPDF、HTML、PDF、TIF、NETCDF、KML、JPG、NETCDF、SHP、MISC、WCS、WMS、ZIPPEDERS等。数据和出版物中的产品按照产品类型、时间、文件类型、更新频率、状态、服务类型、比例尺等进行了有效分类,将数据资源进行详细分类可以使用户缩小搜索范围,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数据资源。每一个数据产品几乎都有简介、摘要、主题标签、元数据等信息,提供多个文件格式的下载服务,且与多个社交平台关联,可以向其他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GA维护着许多在线工具,用以促进数据的发现和传递。此外,GA与美国地球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AusGeoRef文献数据库,数据库每周进行更新,提供的参考文献来自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摘要、书籍、报告和地图等。AusGeoRef提供出版物的全文搜索,用户不仅可以搜索文献的元数据信息(如标题、作者、注释等),还可以搜索数据库中出版物的整个文本,以便查找所需信息,并与具有地理坐标等信息的出版物进行交互式地理搜索。AusGeoRef还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功能,如可以导出引文,创建用户账户以保存查询、引用和创建策划列表,向数据库中添加注释、自定义标记等。AusGeoRef的建立旨在面临地球科学和社会交叉的问题时帮助决策者提高地质调查出版物的可发现性和使用率。这几个国家在文献资料服务方面均展现出多元、开放、合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①开放程度高,大量数据可下载使用;②数据服务产品多元化,包含基础地图、地形图、交互式地图、3D模型、报告、文档等;③数据格式多样,如GeoPDF、XML、WMS等;④链接作者ID,提供作者相关信息及其他详细成果资料,帮助用户获取大量信息,且方便用户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⑤数据库定期更新,及时向社会提供服务;⑥利用数据库、主题标引等技术用以增强数据资源的可发现性;⑦与其他国家研究机构相互合作,协同整合、开放和共享大量数据资源。但是,相比现在的大数据、语义网与关联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对于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 2我国地质文献资料发展存在的问题 2.1馆藏文献量大,开放程度较低 全国地质资料馆是中国馆藏地质资料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的国家级馆藏机构,收藏有我国自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各类地质资料,以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矿产勘查资料、水工环调查资料、物化遥勘查资料、地质科学研究资料为主[5]。近几年来,馆藏数据总量更是呈“井喷式”增长,每3年实现一次翻番,有效电子文件数近3亿。然而,国内的地质调查文献资源由于受限于涉密等因素[6],服务的开放程度远远不够,这与2018年4月2日国务院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7]中“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的原则不相符。 2.2文献服务方式单一 文献资源作为馆藏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服务方式主要以到馆借阅服务为主[5,8],还提供电子目录查询、部分文献资源线上阅览和全文下载服务,但总体服务方式单一、保守,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严重脱节,一方面导致用户获取信息量冗余,增加其阅读量,严重制约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导致不能对馆藏中的海量文献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大大降低了文献资源的使用效能。 2.3文献信息资源流转周期长 由于思维惯性和组织管理问题,目前地质资料工作还习惯性保留着以纸介质为主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地质资料在馆藏机构流转时滞大大超过法定的90天,甚至有的地质资料成为“死档”,严重制约了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率和在线服务率。此外,地质调查文献资源中蕴含的信息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泛,包括基础地质情况、矿产资源信息、物化探调查结果等,数据类型多样,如正文、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标注等,传统的传播方式主要以静态的纸质资料或单一PDF文件为主,造成用户面对的是大量的、无序的地质信息,不能快速从文献中获取所需的资料,查找资料经常用去整个工作周期的一半时间,大大降低了知识的利用效率。 2.4文献信息资源加工程度低 馆藏文献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地质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随着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变革和发展,不仅馆藏文献资源量逐年增长,地质资料文件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构成一个多维度形式的信息复合体,包括相互关联的报告、文献、表格、矢量数据、图形等[9]。传统的文献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形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用户对知识资源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库、文字识别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文献被转换为文本文件和数据库等电子资源,随着数字文献的大量积累,如何对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组织和检索,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通过人工方式对文献进行著录和主题(标题、关键词)标引,以提升文献检索的效率,但还不够完善,不能检索到全部的相关文献资源,而且手工的主题标引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单凭手动已经难以跟上文献的更新速度。 3文献领域新技术应用 地质文献资源资源量巨大和文件结构复杂,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复杂文献资源中发现有用和有意义的知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迫切需求,也是地质资料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以网络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地质资料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1文献内容结构化 知识服务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由前文可知,很多文献至今还只向用户提供静态的PDF版本文档,极大影响了文章的再次使用。目前,数字出版领域科技论文的主流格式是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格式[10],此格式的文档可实现文献的结构化、碎片化阅读,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结构化的文献具有高效的知识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扩展性,一方面可以实现全文查询和检索,另一方面可以与文献关联,上传附件材料(supplementalmaterial),附件材料可以是矢量数据,如短视频、MapGIS、数据表格、矢量PDF等[10]。此外,结构化的文献是实现文献内容标引、语义关联等应用的前提。 3.2文献内容标引 随着用户对知识元层次数据资源的需求,文献标题、作者、摘要等基本信息的著录表示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为了表示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知识,同时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用户,在知识服务过程中就需要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颗粒度的知识[11]。如借助中图分类法和叙词表的学科分类和主题标引将文献资源通过词语、句子、段落以及文献等不同层次依次进行规范化表示,实现文献深层次的内容标引。例如,在现有的地质资料著录规范中,案卷级资料经常包括不同类型的文件级资料,每一个文件对应不同大小的知识,且分别包括文件标题、名称、分类号、作者、单位、摘要等信息,但用户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粒度更小的知识表示,这时可以进行知识元层次内容的著录和标引,如对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地层章节的奥陶系进行标引:知识编号为0001,知识大类为地层,知识小类为奥陶系,知识类型为文本,知识级别为4等。 3.3语义关联技术 除了利用文献著录和标引表示来进行知识粒度化外,还有大量的知识需要通过知识表示规范进行知识粒度化[11]。例如,对于“华北奥陶系”体现的知识粒度较大,如果想要了解华北地区奥陶系的详细信息,就需要细化华北奥陶系在地质演化史的地位、分布区域、岩性、古生物化石、发育矿产等。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就需要借助于语义关联来表示,首先对文献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语义标注,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文献挖掘工作,建立多元、多维的数据表达形式,将有价值的信息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使用户信息检索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过程变得程序化、网络化、智能化,帮助用户快速检索到所需的信息资源,同时可获取其他相关文献资源,大大提高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针对文本中蕴含的语义信息建立索引,建立文本之间的语义关联,利用机器自动推理技术,实现同义词检索、关联检索等高级检索功能,通过一个检索词就能将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源都显示出来,无需多次重复检索,同时可以按照下载率、引用率、完成时间等方式排序,加快检索速度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多资源的可选性。此外,通过关联技术对网站中不同文献资源之间进行链接,能够将馆藏“死档”资料变“活”,增加其线上曝光率,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利用价值,进而提高馆藏机构的社会化服务效能。目前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科技期刊出版领域,渗透到数据资源的采集、概念识别、组织和利用等各个环节[12-13],如将数据资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实现结构化转变;对数据资源进行语义标注,提取内容中的专业术语、技术方法、图、表、研究结果等;借助语义技术将数据资源在深层次上实现语义和概念层面的互联;使用语义出版技术实现用户之间的交流、寻求交流对象、建立合作关系等。新技术不仅可以改进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体验方式,还能够在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利用地质文献资料的功能和效率。 4结语 当今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带动下,国内外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在生产方式、传播方法、内容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地质资料馆作为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的数据资源提供者,更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快数据资源整合、传播与服务进程。馆藏机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文献数据资源的增值服务,构建智能化的数据服务模式,是促进知识发现与创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综合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将复杂的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数据化、碎片化、结构化,能够系统完整地反映地质调查成果概貌,拓展地质资料服务价值链,提高馆藏资料的创新服务水平,还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获取目标知识服务,充分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因此,利用新技术重新构建地质文献资料的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更加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变得极为必要。 作者:孟洁 贾丽琼 李晓蕾 吴轩 李晨阳 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全国地质资料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的迅猛发展,政府对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日益重视,并通过颁布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其建设目标、改革重点、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总体部署。2017年12月,《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2021年12月,国务院在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强调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要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前教育将产生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儿童自出生便身处数字世界,他们在不同场景中实现“连接”,被形象地比喻为“数字原住民”[1]。为促进学前儿童在数字时代的健康和谐发展,政府需构建完善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这对保证优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学前教育公平,支撑引领我国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二、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内涵解读 20世纪初法国公法学派代表莱昂·狄骥对公共服务概念第一次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然而,公共服务至今仍没有统一清晰的界定,且往往与公共物品概念相混淆[2]13。例如,有研究者认为,公共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是一种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社会服务[3]。我国学者陈振明从物品解释法、利益解释法、主体解释法、价值解释法、内容解释法、职能解释法等六个维度对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本研究倾向于利益解释法,即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各种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以不断回应社会公共需求偏好、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活动的总称”[2]27。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实现民众学有所教、幼有所育公共利益为目标,由政府主导并利用公共资源向公众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总和”[1]。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以网络学习空间的形式向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等利益群体提供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总称。具体而言,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第二,政府是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这是由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所决定的。第三,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以网络学习空间的形式提供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回应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偏好。第四,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所包括的内容更多元、范围更广泛、形式更丰富。 三、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一)以幼儿发展为本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建设既是对儿童主体价值的珍视和儿童个性成长的呐喊,更是对教育个性化改革趋势的呼应。面对信息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挑战,要以数字化引领构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的公共服务文化生态。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元、动态的学习资源,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应用及普及,要立足幼儿发展视角,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开发有利于幼儿个体潜能挖掘与个性发展的资源,为幼儿成长创设适宜、安全的数字化学习空间,进而构建高质量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以幼儿发展为本,在理念上有利于去除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中的过分市场化、盈利性和私营化等不良价值取向,回归学前教育的本质属性。 (二)均衡优质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随着科技发展而衍生出的新的表现形态,其要以资源供给来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力图通过数字化手段,保障不同地区、性质、类型的幼儿园均能相对均等、公平地获得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但是,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仅仅体现覆盖面积的全域性,还需考虑到供给数量和质量的均衡。政府应为所有学前适龄儿童提供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让每位幼儿均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对儿童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行为的正向作用最大。为促进数字时代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核心任务是提高学前数字教育资源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为幼儿、教师、家长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优质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支持环境。 (三)供需适配 供给主体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供给能力,还应关注需求主体的利益诉求,供需主体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对话过程。在此过程中,供给主体既能了解到需求主体的各种要求,同时需求主体在全面理解供给主体内在需求的基础上,也不会盲目地提出与供给主体供给能力相脱离的过分要求。这有利于使供需主体达到高度契合,缓解供需双方间的矛盾,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满足对公共资源的美好期望。因此,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在供给的内容、数量、结构、层次等关键要素的确定上要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关注民众需求的动态化发展,并将供需主体均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协同共治 协同共治注重的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相互作用与共77同构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尽管强调以政府为主导,但随着公众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仅仅依靠政府提供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已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的现实,政府在主导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时,应通过协商、互动的方式,合理调配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等资源,发挥其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形成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的合力,全方面、多渠道地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共治关系,既能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亦能促进彼此间的深入理解,共同促使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四、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 (一)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建设的理念滞后 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在理念上相对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尚未充分意识到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国内专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网络资源较少,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还不成熟,为幼儿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几乎为零[5]。我国已有的数字化学前教育资源规模小,各地学前教育资源网的内容基本类似,缺乏创新性。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以幼儿园教师教学为主,主要目的是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而专门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资源相当匮乏,且资源的开发缺乏相应的参照标准,违背幼儿认知特点,有的甚至背离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本质[6]。数字资源的使用更多地在于“促教”,而非“助学”。幼儿园教师由于缺乏设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理性认识,在设计数字教育资源时容易以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从事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工作,难以产生优质资源[7]。 (二)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质量不高 高质量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保障条件。但是,当下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并不乐观,优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政府未能从顶层设计规范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导致资源供给主体无标准可依[8]。幼儿园自己开发数字资源,既不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无法保证资源的质量;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人员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缺乏全面理解,资源供给质量普遍不高,对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作用小[9]。同时,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平台建设也很不完善,且多属于发布型资源平台,真正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幼儿学习的资源比较匮乏。由于缺乏专业的平台建设者和维护者,网站平台结构基本雷同,内容主要局限在新闻推送、家长沟通等简单功能环节,对学前教育并无明显促进效果[10]。平台功能简单也使得资源建设者难以从资源使用者的角度对资源建设的质量进行分析,难以了解到师生在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过程中的困惑,进而为资源建设者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7]。 (三)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需错配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对供给主体的关注较多,而对需求主体的表达和参与角色的关注普遍较低,供需错配问题比较突出。大量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是为幼儿园教师群体开发的,满足幼儿学习和发展以及家长需要的资源数量较少。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主要关注管理、生产视角的资源设计[11]。有研究通过对2674名教师的调研后发现,有76.44%的教师认为优质教育资源数量不足,53.18%的教师认为资源与教学需求不匹配,62%的教师认为难以获取所需资源[12]。并且,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需求的内容、种类、供给方式上也有很大区别。只重视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中的供给主体而忽视需求者的利益诉求的单一资源供给模式,容易导致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中的资源利用率低、供需不匹配等资源浪费的弊端,进而影响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质量。 (四)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不同供给主体间的相互合作是促进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供给以政府为主,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主的企业数量较少,且多属小微型企业,创新投入不足[13]。各级各类平台在应用层、管理层等方面缺乏协同机制,各供给主体间缺乏业务规划与侧重[14]。这些都不利于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建共治,容易造成资源重复建设和资源零散[7]。我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市场虽然比较开放,但很多地方政府仍没有与市场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没有真正发挥出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功能。部分幼儿园尽管与企业进行了合作,但其在财政上由于受制于政府,且政府提供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是基本的基础设施保障,而对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质量等缺乏明确的监督,从而造成了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质量低下的局面。 五、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要以幼儿为本,注重对幼儿学习特点的分析,开发适宜幼儿发展规律的数字化资源,将幼儿融入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者要基于儿童发展视角,设计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学习。国外在幼儿教育软件、幼儿教育网站、幼儿社交网站、幼儿搜索引擎开发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均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国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上要积极汲取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有益经验,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或幼儿园单独开发的所有学前数字教育资源,都需要以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培养儿童良好的数字素养。 (二)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供给模式 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政府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为依据,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平台架构和数据获取方面对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策略进行整体规划和战略布局。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以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为依托细化建设任务。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将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教育财政预算,保障体系可持续运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确保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及运行。但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供给主体,还可通过招投标、委托开发、向教育软件公司购买服务等形式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努力构建社会全员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幼儿园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幼儿教师从内心深刻认识到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通过预设专门的教育经费,根据幼儿教师的诉求,采取系统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教学软件资源的研究,提高幼儿教师筛选、设计和开发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为推进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服务过程,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宏观层面出台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质量基本标准,对其应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提出切实可行、易于操作、便于改进的框架结构。通过聘请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学者等,共同研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拓展质量评估的主体范围,鼓励民众参与质量标准制定的积极性,提升用户体验指标在质量评价标准中的权重。政府或技术专业人员要加大对资源科学性的审查力度,规范资源的准入门槛,严格把控资源入库的质量标准。邀请专家和高校、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对资源进行反复校对,或采取政—校—企多元合作共建的形式建设资源。 (四)关注供给过程中的需求与期望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要关注需求主体的意向,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和教师教学需要,明确资源设计的主要内容,构建多维、科学、智能的资源供给服务体系。从需求方的视角出发,采用实地调研、访谈等途径,了解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需求。例如,通过调研可明确不同地区在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哪些类型家庭的幼儿最需要政府的关心和有效支持?通过完善多途径、多渠道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收集民意以形成科学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决策。政府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重视师生数字教育资源使用行为平台和技术的开发,创新供给手段,减少无效的资源供给。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学前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不仅能较为准确地统计、分析在线学习者的资源需求,预测其在未来学习中可能需要的学习资源,还能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实现学前数字教育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沙莉,任怡蕾,梁雅雯.数字时代的童年危机与教育行动———基于OECD“21世纪儿童项目”的思考[J].比较教育学报,2021(3):18. [2]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高新才,张自尧.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方案[J].社科纵横,2006(7):8. [4]杨小锋,蔡建东.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政策缘何变迁?——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J].基础教育,2021,18(2):83. [5]杨振涛,席玉婷,张桐.兰州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2012,11(7):185. [6]汪基德,朱书慧,张琼.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7):27. [7]蔡慧英,陈明选.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3):74. [8]陈明选,冯雪晴.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现状与优化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6):46. [9]邢西深,许林.2.0时代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5):49. [10]沙小梅.“互联网+”背景下学前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12):87. [11]权国龙,陈明选,蔡慧英,等.基于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调查的供给施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5):88. [12]吕晓红,柯清超.基于3E理论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8):49. [13]柯清超,王朋利,张洁琪.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分类框架及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68. [14]高铁刚,张冬蕊,耿克飞.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基于1996—2018年教育信息化政策变迁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8):53. 作者:王声平 单位:台州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激励机制;企业文化 【论文摘要】文章旨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更新观念,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员工的培训,重视员工的个体成才;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平等的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改良企业文化,营造人力资源建设的良好氛围。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众多资源之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综合,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企业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以保持企业强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是摆在众 多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却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滞后 就人力资源而言,在企业中可有三种存在形态:一是成本,即企业给予他的报酬高于他创造的收入;二是资产,即既不赚钱也不赔钱;三是资本,即他创造的收入高于企业给予他的报酬。只有以资本方式存在的人力资源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而且只有异质型的人力资本才是稀缺资源。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把人力仅仅视为一种资源,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不承认人力资本的贡献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使得企业内部失信状况严重;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得不到承认,就必然引起非理性的反抗。人力资本的非理性反抗必然导致货币资本的非理性镇压,其结果必然导致高级人才的流失,而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蒙上阴影。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 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没有一个长远而又行之有效的规划,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人才引进渠道过窄,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2)缺乏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3)岗位设置与员工配置不尽合理,缺乏科学规范的岗位职务分析,没有完整的职务说明书。这些都不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的挖掘。 (三)人才任用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束缚,在人才作用上,不少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乡镇企业还具有强烈的“情感经济”意识,在员工配置机制上,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在这样的企业中,血缘关系成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高层次管理者和财务等核心职位大多为亲朋把持,使得一些优秀人才远离企业核心管理层而难以发挥其才能。在有些国有企业中,也普遍存在着“论资排辈”、“能进不能出”和传统文化中的“任人惟亲”、“任人惟近”的裙带关系现象,大量平庸之辈占据着企业的要职。 (四)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有些企业缺乏科学、严格的绩效考评制度,这不仅会扭曲和削弱激励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也将使企业陷入管理监督的困境。实践中,有些企业员工对薪酬现状不满,难以有效激励他们积极地工作。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薪酬分配上不公平现象严重;二是缺乏相应的福利制度,使员工没有安全感。此外,激励手段单一,忽略员工需求的多层次性,以物质激励代替一切;忽略高层次人才对精神激励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结果造成能人留不住。 (五)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enterprise’s culture)是企业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精神,它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这往往会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 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又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制定以下对策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更新观念,建立正确的人才观 首先,企业应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战略性管理的观念。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门应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同时应纳入企业经营总战略和总决策中;其次,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驱——西奥多·舒尔茨也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其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远比物质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最后,正确的人才观还必须建立正确的求才、用才、留才机制及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 (二)加强员工的培训,重视员工的个体成才 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而旧信息、旧技术以同样快的速度被淘汰。研究表明:10年前的知识到现在有90%已老化。所以,学习不可能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事情,没有一种知识可以终身受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企业应该不断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重视员工的个体成才。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开发,将无法适应以人力资源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竞争挑战,同时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员工的培训并不仅仅是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开发人的能力。通过不断培训,使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使员工向智力型、复合型人才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平等的竞争机制 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步实习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 理,使员工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此,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择优的员工竞争上岗制度。其次要建立反映竞争结果的晋升、培训、薪酬奖励制度,以发挥竞争机制对员工的导向作用。 (四)建立科学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分配制度设计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考核结果为依据,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其次,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报酬制度,并重视核心员工的知识、技术、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这些要素应参与企业的分配,并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改良企业文化,营造人力资源建设的良好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其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的影响。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牢固结合起来的潜在力量,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也要在适应新的工作和报酬方式中不断作出调整和改变。最后,企业还应在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每个企业都应该研究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升企业的绩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我国政府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本文对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人力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结合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新模式,探讨其理论与实践,推动我国政府部门人事管理体制及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存在着管理观念滞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方向,是走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路子。创新研究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公共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课题,应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效率观念不强。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用效益观念来衡量公务员的配置使用,必然导致公务人力资源配置使用效益低下,浪费严重。 (二)法治观念淡薄。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公务员制度,但受传统封建专制和集权主义影响依然很大。 (三)公务员队伍人员素质不高,活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习惯于利用传统思维和传统手段对待变化了的新形势,缺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开拓创新精神。 (四)政府公务员价值趋向有失偏颇,“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跳跃式发展起来的,还非常不完善,经济的不平衡使“官本位”趋向在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居主导地位。 (五)优胜劣汰的效应有限。首先,公务员的评价机制不科学,一些地方公务员晋级升职还主要取决于个人学历、资历及领导的评价,没有真正形成与工作实绩相统一并相应晋级、升级的科学管理机制。其次,公务员的选任机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竞争动力和压力。最后,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还不健全。普遍只有谋求升迁的动力,被辞退的压力不足,“一业而终”,平平稳稳干到退休,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二、加强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通过细化职位分析确定最佳人才引进政策和使用方案 政府部门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公共管理,而且绝大部分的政府公务员所从事的是基础性、事务性管理工作,即只要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同时较好地执行上级的指令,完成好上级交办的管理任务即可。因此政府机关的人才引进应以中、低级管理人员为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高精尖技术人员为辅。政府人事管理部门必须从政府机关的职责人手,加强对政府机关的组织分析、职位分析和工作分析,以确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引进政策,降低人才引进的成本,实现政府机关人才引进的效益化。 (二)通过继续教育充分发掘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传播加速的时代。不少政府部门常常感到现有公务员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政府管理工作的需要。所以面临着是引进掌握新知识的人才、还是通过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选择。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的费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大大低于新引进人才。事实上,人力资源的发展,虽然从广义上可以解释为人才的引进、培养、储备和管理使用,但从狭义上说,就是指对人才的培训,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也要通过系统科学的组织、职位和工作分析来确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增加公务员培训的机会,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让在职的公务员能够及时获取新知识、新理论,看到自己在政府工作中的希望和做好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俱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这样可以提高政府公务员的忠诚度和工作努力的程度,从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益,降低成本。 (三)把握引进公务员人才的最佳时机 政府机关的人才引进工作一般不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这也为政府机关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中长期人才引进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这一规划为依据,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人才供求的情况机动灵活地制订短期的人才引进计划,不必因急于一时的人才引进需要而增加成本。根据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在经济形势相对较差的时候再去院校引进人才。所以不仅限用于从院校引进毕业生,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政府部门还可以抓住机遇,从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一批急需的优秀人才,那时的成本也要大大低于经济形势好的时候。 (四)进行职位管理制度创新,改革工资分配方式,拉大工资级差 在现行的公务员管理体制下,公务员的领导职位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目标,但是,公务员的非领导职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然沿用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只能上,不能下”的传统做法。工资是公务员的惟一收人来源。按照收益支出匹配的原则,目前公务员低差别、均分配的工资 分配方式并没有体现市场经济的需求。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拉开公务员职位工资档次,压缩总成本,提高职位收入,提高每个职位公务员的效率,从效率角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五)加强团队精神,活跃组织气氛 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快速紧张的变化之中,因此,人与人加强沟通,加强团队思想,活跃组织气氛,增强个人感受,较好地发挥个人的天赋和工作能力,使个人人格受到尊重,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法宝。政府机关工作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如:稳定性高、可预见性强、风险性较小等,这些规律既是其缺点,也是其优点,优点在于能够有空间和时间做好团队整合工作,发展团队的良好合作气氛,运用的好,在吸引人才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团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事情,也需要用人部门的良好用人机制和用人气氛,否则,解决不了长远的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建设问题。 (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系统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政府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是包括三个方面素质在内的系统工程: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潜在能力素质。但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素质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公务员和政府共同努力的动态过程。 总之,我国已经加入WTO并且正在加速进入市场经济社会,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机关而言,不讲效益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成功的根本是人才,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因此,政府机关也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以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既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符合 “精简、效能”的原则,降低政府运营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浅析国企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的国有企业脱胎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与现在社会经济不相符的弊端,其中,人力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现在国企的危机问题。 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运用也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一、国企人力资源存在的危机 1.用人机制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将人力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进行开发与保护,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一种敢于承担风险去创新的文化氛围,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而多数企业领导仍然停留在过去管理水平上,大部分国企习惯沿用传统的行政级别制度,人事安排上基本采用先来后到的顺序,按级晋升,把员工看作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激励措施不到位 在物质激励方面,没有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差异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不同职能部门同级职位薪酬实行“一刀切”,不重视知识劳动,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员工的付出和回报不匹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安心的专攻技术难题,而是想办法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为在现在的制度下,只有拥有了行政职务才能被社会认可。由于行政职务岗位不可能无限多,这样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加速了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在精神激励方面,国企的多数员工并没有认为企业的发展和形象对自己有多么重要,而是认为企业的发展是领导的事,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凝聚力不够,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3.缺乏严格、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 很多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国企的真实想法是:“到国企工作压力小,混工龄、混经验”。有的员工总有干不完的工作,而有的人整天无所事事,人际关系复杂,考评方法不得当,这些都致使国企出现人不少,活干的不多,效益不明显,制约了国企的发展。 4.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够 国企从事的仍然是档案人事管理,仍是企业的权力部门。缺乏对人力资源的科学认识,只顾资的开发,而没有重视人的研究,没有真正把人力资源提高到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的层次上。 培训效果较差,企业引进人才是为了使用,并没有实质性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目标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有的培训就像是完成任务,有的培训就像是休假,效果极不明显。这样致使国企员工整体素质技能与外资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 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1.建立动态薪酬制度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薪酬激励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主要手段。国企目前应该建立起与企业劳动力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做到使企业的薪酬水平既具有市场竞争力有具有动态激励作用。首先,报酬分配应合理拉开距离,克服平均主义。施行不同职位不同薪酬,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业绩薪酬和技能薪酬相结合的战略,充分体现出人才的价值,在公平的基础上,向核心员工倾斜。对内使员工感到公平,发挥出薪酬分配制度的激励功能;对外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达到吸引留住人才的目的。2.建立严格科学的考评体系 绩效评估是个系统工程,是企业正确评价员工、制定薪酬计划和决定员工升迁的重要依据。国有企业要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就一定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绩效考评体系。第一,在评估中要降低人为的主管因素,强调参与,进行互动式考评。第二,考核指标尽可能做到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增加评估的透明度。第三,要有侧重,不考评无关内容。绩效考评是对员工的工作考评,对不影响工作的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要进行考评。 3.建立良好的用人制度 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人力资源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开发人力资源,重新定位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塑造适合于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要搞活,就要将“人”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的得失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对待用人的问题上,国企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彻底清除论资排辈的观念,重视人才,创立人才大观。另外,要建立以“公平、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做到制度规范,透明公正,运行有序,广开进贤渠道,造就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同时,引入竞争制度、监督体制,使人才能上能下,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4.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是凝聚力,是导向力,也是约束力。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应该能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出员工的潜能。而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员工精神状态,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健康积极、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体现出本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这是企业文化的生命所在。只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才能被顾客所认识,才能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以特色取胜。因此,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的需要,从企业的切身利益出发,量身订作,形成具有全员认同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尽量避免 只流于形式,而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的空头文化。 企业作为一个功利组织,在企业外部,全体员工有价值的工作,表现为企业的效益,在企业内部,全体员工有价值的工作表现为企业的效率。这就是说,人的工作价值构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价值创造体系、价值评价体系和价值分配体系的有机结合及其良性循环,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我们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体系也应向这方面发展。我们要利用科学理论成果,从多渠道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办法,创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讲稿 医疗机构要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跨出传统的人事管理误区,实行全方面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一、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1.管理立意的战略性传统的人事管理强调管理功能的发挥,着重解放当前的问题和交办事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点着眼于医疗机构的预期目标,在人才的开发和使用上,注重与医疗机构发展战略相结合,是医疗机构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以招聘、薪酬、考核、劳资关系等行政业务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范畴日趋扩大,如机构的设计、职位的设置、人才的吸引、领导者的任用、员工激励、培训与发展、组织文化、团队建设、组织发展等等。除了原有的事务性职责外,还要进行医疗机构的管理、协调与优化资源配置工作。 3.管理对象的目的性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是以组织的工作任务完成为目标的,员工个人是完成组织任务的工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则是在强调员工的业绩、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取得组织利益的重要来源的同时,也把满足员工的需求、保证员工的个人发展作为组织的重要目标。即人力资源不仅是组织运作的要素和工具,其本身也已经成为组织的目的。 4.管理主体的多方性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中,管理者是专职的人事部门人员,这种管理主体的单一化特征,有着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优点,但其管理难免刻板化、行政化,缺乏组织中其他方面的支持,而且往往与其管理对象――员工处于对立状态。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由多方面的人员所组成。各个管理主体的角色和职能是: 直线经理。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即“直线经理”(linkmanager),他们从事着大量的日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甚至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高层领导者。组织高层领导者重视和参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组织的宏观和战略层面上把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甚至直接主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性工作,例如参与人才招聘、进行人事调整、决定年终分配等等。一般员工。现代组织中,广大员工不仅以主人翁的姿态搞好工作、管理自身、而且以主人翁的角色积极参与管理,并且在诸多场合发挥着管理者的作用,例如在全面质量管理(tqm)中对其他人员错误的纠正、对自己的上级和同级人员的测评等。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除了从事专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外,作为组织高层决策的参谋助手和对其他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指导者,对整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的协调整合应发挥作用。 5.管理手段的人道性。与以往的“人事管理”相比,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其方法和手段有着诸多的人道主义色彩。如员工参与管理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目标管理方法、工作生活质量运动、自我考评法、职业生涯规划、新员工导师制、灵活工作制度、员工福利的选择制等等。 二、转变观念实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1.加快院长的“职业化进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计划的制定主要依靠医疗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院长。如果院长不具备现代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整个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的变革也无法进行。所以,要大力推行医疗机构院长职业化,为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与作用面对当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应从医疗机构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成立人力资源部,将人力资源部门建设成为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办事机构,又是领导班子实施人才战略的参谋部。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无论从理念、内容到方法都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要注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充实完善成员结构,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事,形成群体开发人力资源的优势。一是注重适当层次的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学历教育。二是强化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培训,这方面的培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已有医学学历的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另一类是对已有管理学历的进行医学(与医疗机构管理有直接关联的内容)方面的培训。三是加强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帮助管理者更新知识、转变观念,获得一些专业知识和关键技能,明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扮演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1.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是一套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里和在适当的岗位上获得适当的人员(包括数量、质量、种类和层次等),并促使组织和个人获得长期效益的措施。它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配备规划、职业规划。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要以医疗机构整体规划目标为依据,与医疗机构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保证为医疗机构发展提供动态的人力资源支持。 人力资源规划十分重要,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医疗机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而准确的人才需求预测则是编制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人才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人才需求预测要在分析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由此制定人才引进、人才开发的长期规划和中短期的计划,形成科学平衡的人才结构。 2.规范的人才使用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才评价制度;其次,要避免选用人才方面的误区,一方面要重知识、看学历,另一方面,也要重能力、看学力。对于所需要的人才,既要善于内部的公开选拔任用,又要敢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内部选拔时,不仅要看到人才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更要看到他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面向社会招聘时,要拓宽用人渠道,敢于打破行业、地区界限,增加透明度,为各类人才提供和创造发展机遇。 3.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要避免绩效考核强调人的弱点、缺陷和失败等不足之处,把着眼点转移到挖掘人的潜力,注重未来的使用上来。在实施考核中要有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科室)实绩的科学的考核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关键业绩指标,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分配、晋升、聘任、培训与教育的依据,切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员工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医疗机构的整体战略结合起来。 4.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激励,不仅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增强医疗机构的凝聚力,提高医疗机构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能力。激励通常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是两种不同内容的激励形式,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强化物质激励约束,特别 是工资、福利、奖金等经济性物质报酬,通过物质报酬的升降来形成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另一方面,加大精神激励约束力度,把公开竞争机制引入岗位竞聘、职务晋升之中,以竞争的形式把岗位轮换、职务升降建立在能力、业绩、贡献上。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将制约与激励相互配套,获得预期的管理效果。 实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者一项新的课题,需要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管理者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六种 摘要: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和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一、"抽屉式"管理 在现代管理中,它也叫做"职务分析"。当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非常重视"抽屉式"管理和职位分类,并且都在"抽屉式"管理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职位分类制度。据调查统计:泰国在1981年采用"抽屉式"管理的企业为50%。在1985年为75%,而在1999年为95%以上。最近几年,香港的大中型企业也普遍实行"抽屉式"管理。 "抽屉式"管理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它形容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 企业进行"抽屉式"管理有如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由企业各个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第二步,正确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第三步,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围;第四步,编写"职务说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第五步,必须考虑到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二、"危机式"管理 在世界著名大企业中,随着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化,相当一部分进入维持和衰退阶段,柯达、可口可乐。杜邦、福特这样的大企业,也曾出现大量的经营亏损。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较为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管理,掀起了一股"末日管理"的浪潮。 美国企业界认为,如果一位经营者不能很好地与员工沟通,不能向他的员工们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也会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国技术公司总裁威廉·伟思看到,全世界已变成一个竞争的战场,全球电讯业正在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启用两名大胆改革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副董事长,免去5名倾向于循序渐进改革的高级人员职务,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企业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他要全体员工知道,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三、"一分钟"管理 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所谓一分钟目标,就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这样,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并且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 一分钟赞美,就是人力资源激励。具体做法是企业的经理经常花费不长的时间,在职员所做的事情中,挑出正确的部分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职员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工作,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一分钟惩罚,是指某件事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对有关的人员首先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感到愧疚,并注意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一分钟"管理法则妙就妙在它大大缩短了管理过程,有立竿见影之效果。一分钟目标,便于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一分钟赞美可使每个职员更加努力地工作,使自己的行为趋向完善;一分钟惩罚可使做错事的人乐意接受批评,促使他今后工作更加认真。 四、"破格式"管理 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通过对人事的管理达到变革创新的目的。因此,世界发达企业都根据企业内部竞争形势的变化,积极实行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在日本和韩国企业里,过去一直采用以工作年限作为晋升职员级别和提高工资标准的"年功制度",这种制度适应了企业快速膨胀时期对用工用人的要求,提供了劳动力就业与发展的机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发达企业进入低增长和相对稳定阶段,"年功制度"已不能满足职员的晋升欲望,使企业组织人事的活力下降。90年代初起,日本、韩国发达企业着手改革人事制度,大力推行根据工作能力和成果决定升降员工职务的"破格式"的新人事制度,收到了明显成效。 世界大企业人事制度的变革,集中反映出对人的潜力的充分挖掘,以搞活人事制度来搞活企业组织结构,注意培养和形成企业内部的"强人"机制,形成竞争、奋发、进取、开拓的新气象。 五、"和拢式"管理 "和拢"表示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在管理中,欧美企业主要强调个人奋斗,促使不同的管理相互融洽借鉴。 它的具体特点是:(1)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企业每个成员对公司产生使命感,"我就是公司"是"和拢式"管理中的一句响亮口号。(2)自我组织性。放手让下属做决策,自己管理自己。(3)波动性。现代管理必须实行灵活经营战略,在波动中产生进步和革新。(4)相辅相成。要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一种情况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优点。(5)个体分散与整体协调性。一个组织中单位、小组、个人都是整体中的个体,个体都有分散性、独创性,通过协调形成整体的形象。(6)韵律性。企业与个人之间达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六、"走动式"管理 这是世界上流行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它主要是指企业主管体察民意,了解实情,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业绩。这种管理风 格,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如:(l)主管动部属也跟着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名誉会长土光敏夫采用"身先士卒"的做法,一举成为日本享有盛名的企业家,在他接管日本东芝电器公司前,东芝已不再享有"电器业摇篮"的美称,生产每况愈下。士光敏夫上任后,每天巡视工厂,遍访了东芝设在日本的工厂和企业,与员工一起吃饭,闲话家常。清晨,他总比别人早到半个钟头,站在厂门口,向工人问好,率先示范。员工受此气氛的感染,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士气大振。不久,东芝的生产恢复正常,并有很大发展。(2)投资小,收益大。走动管理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技术,就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3)看得见的管理。就是说最高主管能够到达生产第一线,与工人见面、交谈,希望员工能够对他提意见,能够认识他,甚至与他争辩是非。(4)现场管理。日本为何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生产力呢?有人认为是建立在追根究底的现场管理上。主管每天马不停蹄地到现场走动,部属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5)"得人心者昌"。优秀的企业领导要常到职位比他低几层的员工中去体察民意,了解实情,多听一些"不对",而不是只听"好"的。不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而且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这样,员工觉得主管重视他们,工作自然十分卖力。一个企业有了员工的支持和努力,自然就会昌盛。 美国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走动式"管理上,即到所属各公司、各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官僚主义突出,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要求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都据掉,经理们只得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不久大家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走出办公室,开展"走动式"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它正在从一种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并且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 一、战略经营伙伴: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角色定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一直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重整。在80年代以前,人力资源管理(当时称为“人事管理”)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政管理的角色,即主要是处理一些文件,此外还负责招募甄选、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建立以及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同企业战略方向之间的关系是很疏远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扮演的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向联系角色了,它开始帮助企业执行战略。而到了9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的战略决策者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人的问题的重要性,许多企业都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当成是一种能够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经营活动而对企业的盈利性、质量改善以及其他经营目标作出贡献的有效手段,并且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中“关于人方面的问题的专家”。这样,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它还必须参与甚至有时主导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同时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调整来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准确地说,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以一种战略经营伙伴的身份与直线部门共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事务方面(如维持人事记录、审核控制、提供服务等)所花费的时间比重之所以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内联网等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维持人事记录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所必需的一些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助的形式提供出来,它不仅使得传统上的那种面对面的服务提供方式变得不必要,大大降低了提供服务的成本,而且赋予了直线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控制人力资源事务的能力。自助服务系统除了降低成本以外,还有助于员工们把人力资源部门看成是一个积极的部门,同时它还与心理契约的这样一种变化趋势相吻合,即员工们希望自己能够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承担起的更大责任。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的管理角色外包也已经越来越普遍。通过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企业外包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或者机构去管理,美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企业价值更大的管理实践开发以及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上。事实上,在美国企业中,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管理者被越来越多地吸收到影响企业战略方向形成的高层管理委员会之中。这些管理者不仅直接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总裁或经营委员会汇报工作,而且当企业遇到一些经营难题时,往往也会请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以客户为导向: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实施战略 一旦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看成是企业的一个战略伙伴,它已经投入到了企业的战略制订过程之中,并且还负责通过制订和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来帮助完成企业战略的贯彻和执行工作。那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还需要通过对自身进行战略调整来使得自己确确实实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职能。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企业中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执行着多种活动,所以,在面临时间、经费以及人头等方面的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必须作出战略选择,即应当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配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换言之,如何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 在这方面,最近在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出现了一个与全面质量管理哲学一脉相承的新趋势,这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应当采取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方法来执行该职能。在一些比较先进的美国公司中,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已经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当成是一个战略性的业务单位来看待,并且试图根据他们的顾客基础、顾客需要以及满足顾客需要的技术等条件来界定自己的业务内容。 首先,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始辨认谁是自己的客户。最明显的人力资源客户是那些需要得到人力资源服务的直线管理人员。此外,战略规划小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个客户,因为这个小组也需要对与人有关的业务问题加以确认、分析并且提供建议。员工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客户,因为他们因雇用关系而获得的报酬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确定并加以管理的。 其次,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始确认本部门的产品有哪些。直线管理人员希望获得具有献身精神的高质量员工。而企业的战略规划小组不仅需要获得战略规划过程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以及建议,同时还需要在战略规划执行时获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持。员工则期望得到一整套具有连贯性、充足性以及公平性的报酬以及福利计划,同时希望能够获得公平的晋升以及其党职业发展的机会等等。 最后,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根据所要满足的顾客需要本身的木同来分别确定需要运用哪些技术来满足他们的需要。甄选系统需要确保所有被挑选出来的求职者都具有为组织带来价值增值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培训和开发系统则需要通过向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来确保他们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从而为企业提供更高的价值,最终满足直线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的需要。工作绩效管理系统则需要向员工表明企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且向直线管理人员和战略制订者保证:员工的行为将会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最后,报酬系统需要为所有的客户(直线管理人员、战略规划者以及员工)都带来类似的收益。这些管理系统将向直线管理人员保证,员工们将会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来服务于组织的利益,它们还向战略规划者提供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所有 的员工都采取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支持性的行为。另一方面,报酬系统显然同时为员工的技能投资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提供了等价的回报。 这种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它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确认谁是自己的顾客、这些顾客有什么样的需要希望得到满足以及应当如何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尽快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 三、强化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能力: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 当前在美国企业中所形成的这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寻求通过企业最为重要的财富即它的人力资源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人力资源职能不仅需要全面地参与企业战略的形成,帮助企业找出它所面临的与人有关的经营性问题,而且一旦企业的战略决定下来,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战略的执行还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它将负责通过建立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确保公司能够对具备必要技能的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必须拥有并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人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所能够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目前实际上是在扮演何种角色;二是哪些人力资源政策、计划以及管理实践能够使人真正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而这种要求就对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尤其是战略性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德乌·乌里奇教授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角色模型在美国被广为接受。乌里奇教授在明确将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扮演的角色划分为战略经营伙伴、行政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以及变革推动者这四大角色的基础上,同时也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要想在未来有效地承担起这些角色,从而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他们就必须在原有能力基础上具备一些新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基层战略管理人员,必须注意开发自己的经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变革管理能力及综合能力,只有在具备并系统地运用这样一整套全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实行这种战略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经营能力,即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并且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根据尽可能精确的信息来作出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支持作用的理性决策。由于在几乎任何~家企业中,对决策的有效性都必须以钱为标准来进行评价,所以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能够计算每一种人力资源决策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所可能产生的货币影响。同时,他们还必须把人力资源决策所产生的非货币影响也考虑在内,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一种人力资源实践中所涉及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其次,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还需要具备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新进展状况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这些管理实践包括人员配置、开发、报酬、组织设计以及沟通等等。新的甄选技术、绩效评价方法。培训计划以及奖励计划等等被不断地开发出来。其中的某些计划可能还是有一些价值的,但是另外一些所谓的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能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能够对这些所谓的最新人力资源技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且只采用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益处的计划。 再次,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还必须在诊断问题、实施组织变革以及进行结果评价等方面掌握高超的“变革过程管理”技能。每一次即使是当企业对其战略进行非常微小的改变时,整个企业都必须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导致必须执行这些新计划或新方案的人们之间出现冲突、抵制和感到困惑等情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备一种能够以确保变革成功的方式来监控变革完成的技能(事实上,一项对《财富》500强公司所进行的调查发现,87%的企业将组织开发和组织变革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一部分)。 最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还必须具备“综合能力”,即综合利用其它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增加企业的价值。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一个专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把一个通才所应有的远见带入到决策过程之中。这种要求实际上包含着这样的含义,即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能够看到,人力资源领域中的各项职能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匹配在一起;并且能够认识到人力资源职能体系中任何一个领域如果发生变化,都有可能会要求其它领域也作出相应的改变。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一方面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获得了对企业通过人来进行竞争的方式施加深刻影响的机会,而另一方面,与这种机遇相伴随的还有重大的责任和挑战。新的人力资源职能必须由这样一些人来承担,这些人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一种只不过正好是在人力资源领域中工作的经营人员而己,而不是相反,把自己看成是一种碰巧在某一经营领域中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作者:刘昕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第9期)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从人力资源危机看人才管理——论国有施工企业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然而,国有施工企业现在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如何科学地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国有施工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人力资源危机的现状 国有施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才的总体素质令人担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国有施工企业员工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普通型员工相对富余,高素质的人才匮乏,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使得国有施工企业人才的总体素质令人担忧。 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企业需要人才,但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却是国有施工企业的一个通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技术人才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但是,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国有施工企业管理者大多是技术起家,重技术、轻管理往往是他们的特点。他们认为经营管理人员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吃闲饭”,因此不予重视和培养。长此以往,导致有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要么被埋没,要么跳槽,而那些没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员却通过种种“关系”占据管理岗位,使管理部门成为养闲人的场所。 人力资源流失严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主体意识的增强,人力资源流动逐渐频繁。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不仅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在大量流失的同时又缺少补充,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流失,不但使以前对这些人员的培养投入得不到回报,而且重新招聘、培养相应人员所花费的成本也非常高。此外,人力资源的流失还可能造成企业商业机密外泄等后果。 因此,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会直接削弱国有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危机的成因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一是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学的人才观。企业应认识到,德才兼备、有创造力、有贡献的就是人才。不仅高工是人才,技艺精湛的工人也是人才;不仅受过系统教育的硕士是人才,从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 二是将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人事管理混为一谈,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投资、保障体制。很多国有企业虽然把“人事部”的牌子换成了“人力资源部”,但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层面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而且在理论上和操作上更加丰富、深刻和全面。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是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的服务部门。企业应当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视员工为最宝贵的资源,用科学的、人性的方式尊重员工的人格和选择,关心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自我完善,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企业在员工成长的同时也得到了成长,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国有施工企业的两个突出问题是冗员过多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导致一方面富余人员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工成本不堪重负;另一方面,熟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却十分短缺。 激励手段单一,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国有施工企业在员工激励认识上存在误区:注重人力资源职位的提升,忽视人力资源专业技能的发挥。国有施工企业往往以专业技术作为提升行政管理领导的依据。诚然,有不少的优秀技术人员在走上领导岗位后,表现很出色,但这并不是一个必然规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素质和能力结构上的要求差别是很大的,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一定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曾经有报道,一名专业能力很强的博士被聘任为某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经理后,却因管理不善,最终被免职。对这位博士来说,他的特长是研究而不是管理,所以其管理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对企业来说,这种用人方式是人才的浪费:其一技术人员并不一定适合管理工作,将他放在管理岗位上,可能把真正适合这一工作的人员挤走;其二技术人员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本人的专业在延伸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上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对企业和个人,这都不是一件幸事。 此外,目前国有施工企业基本上还是执行按职能分工设置的组织管理体制下的分配制度,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因为不能得到合理的激励,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人力资源培训落后。在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很多国有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通过不断开发而不断增值的增量资源,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像所有资源一样会发生损耗,只关注对其使用,而没有考虑到补给和折旧,不舍得把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点投资与投入对象。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人力资源的选拔与配置。首先要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由上级行政部门指定任命,有些名曰竞争上岗,实际上早已拟定;在招聘中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出台有关经营者招聘的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规定的程序和办法选择适合的经营管理者,通过竞争择优选择经营者,使大批有胆识,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其次要制订选拔的标准。例如国有施工企业管理专业性很强,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不仅要懂得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而且要具备经济理论、企业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诸方面的业务能力。因此在制订对国有施工企业管理者的选拔标准时,就必须把这些作为必备条件考虑进去。其它的岗位也是一样。只有制订完善的选拔标准,并严格地按标准执行,才能选拔出真正适合这一岗位的管理者。 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成功的企业领导层都十分重视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他们认为,只有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开发,企业的潜能才会得到开发;只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才会得到提高。合理开发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相当于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条件下,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总量。这对企业效益的增加和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 作为人力资源流失比较严重的国有施工企业,更是要重视人力资源培训,把人力资源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舍得投资,舍得开发,舍得培养,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进行人力资源培养之前,应分析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未来发展需要,科学地设计培训体系,建立并完善培训与用人相结合的机制。 人力资源的考评与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国有施工企业应特别注意在人力资源的选拔、绩效考核等方面应用科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使激励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基础是对工作绩效的科学考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目标任务、任职标准、考核制度。目前凡是员工积极性高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与个人收入挂钩。 建立适合国有施工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清楚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所在,清楚了解到在企业中应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国有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薪酬激励。企业可以通过工资、福利以及股权等方式,把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以经济利益的形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不过,这种激励如果过量的话,会加大企业的负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薪酬激励必须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对企业 员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正确运用精神激励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如果做到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事业激励。人都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以科技人才为例,他们都希望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对提升专业领域的成就、名声、荣誉以及相应的地位比物质利益有更强烈的需求。因此,对他们来说,事业激励主要就是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他们能够施展才华。 企业文化激励。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通过企业文化激励能使员工体验因能力差异而引起的收入和地位差异,激励员工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以人力资源价值的良性循环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激励,反过来又促进企业形象的自我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论提升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效之举措 一、我国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急需破解的重要问题 (1)激励机制仍需完善。当前,大多煤炭企业的激励方式仍然主要以工资、奖金等物质薪酬激励为主,集中在解决和提升员工的物质生活需求方面,而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追求及荣誉需求心理等精神方面的因素关注还很欠缺。(2)培训实效有待提高。企业培训是企业为了使员工具有能够胜任某项特定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观念而开展的系列活动。但在具体员工培训中仍普遍因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需要脱节而使培训最终只是敷衍了事、走个过程而已,大多达不到应有效果。(3)用人方式固定单一。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的用工方式可以包括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用工等三种方式,其各有特点,各具优势。 二、我国煤炭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效的必要举措 (1)合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员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主要可以采用薪资激励、福利激励、职业发展激励、荣誉激励和感情激励等见效快且切合实际的激励形式。一是薪资激励。企业通过根据岗位与职责的不同设计相应的薪资发放制度,可以使员工通过工作获取比较稳定的经济报酬,能够给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是为员工提供稳定收入的经济来源的基本形式,合理的薪资激励形式有利于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二是福利激励。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用人企业福利。法定福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三是职业发展激励。职业发展激励是指企业在使员工获取了一定的物质保障的基础上,通过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良好的晋升机会以满足员工追求个人事业发展需要的激励方式,职业发展激励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尽而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四是荣誉激励。荣誉是企业给予员工个体的高度评价,是满足员工自尊的心理需要,其能够激发员工不断努力进取,其是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企业主要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形式把员工的工作成绩与其评优和提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五是感情激励。感情激励就是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从员工思想、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给予他们诚挚的关怀,想员工所想,与员工建立亲切的感情,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企业的温暖,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感情激励是企业领导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2)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一是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要使培训工作获得实效,就必须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一方面,选定具体实用性的培训方向,如煤炭企业质量管理培训、煤炭营销技巧培训、煤炭作业安全必备常识培训等;另一方面,选定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培训对象,广泛的人人参与,范范地员工培训,势必造成培训的盲目性,难以避免走过场,最终导致劳民伤财,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二是设置实用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设置要侧重于企业急需的岗位技能与专业技术必备知识,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进行培养。(3)灵活选用用工方式。一是全日制用工方式。全日制用工方式是目前各企业中最常见的规定了劳动时间、劳动期限的用工方式。全日制用工方式使员工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特点,有利于企业培养人才、长远发展、调动员工积极性,适用于企业的常规性、关键性工作岗位。二是非全日制用工方式。非全日制用工方式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的用工方式,其主要指钟点工以及一些兼职工作者,非全日制用工具有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企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某些临时性较强的工作中雇用一些非全日制工人,如时令性的临时促销员、兼职会计等。三是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由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派遣符合条件的员工到用人单位工作的全新的用工方式。劳动派遣有以下主要特点:其一,员工的服务单位和管理单位分离,企业不需再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对劳务派遣工进行具体、繁琐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聘用、档案管理、社会保障的建立及工伤申报、劳动纠纷处理等诸多事务性工作,均由劳务派遣单位负责,用工企业可以更多专注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其二,用人机制灵活,在劳务关系中,用工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派遣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变化而随时进行用人调整,从而使企业用人可进可退、能上能下,用人灵活;其三是用工成本降低,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既可以减少了因管理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又可以减少因相关义务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责任小、风险小的一举两得的新型用工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现状和未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对管理人员、企业员工提出了工作要求。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就是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作。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组织目标的成员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它是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主要指吸引、激励、保留、开发人才为企业所用。具体说是指把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组织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组织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获得人力资源的高效率的利用。 3、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在企业管理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内容上以人为中心;管理形式为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管理方式采取人性化管理;管理策略上注重人力资源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管理体制上采用主动开发方式;管理层次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企业的计划与决策。 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突显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与否,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受重视程度。 1、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上通下达的纽带作用,帮助企业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一要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确保人事匹配;二是恰当地解决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其和睦相处;三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为企业努力工作;四是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企业的最好效益。 2、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根据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状况,企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创造理想的组织气氛,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通过不断培训,进行横向纵向岗位或职位调整,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发挥个人特长,体现个人价值,促使员工将企业的成功当成自己的义务,鼓励其创造性,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作风,转变员工的思想,改进员工队伍的素质,使员工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维护并完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的业绩。在具体运作中实行员工岗位轮换制,通过轮换发现员工最适应的工作种类,确保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的合理性及灵活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3、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要素。这是因为企业管理目标是由企业管理者制定、实施和控制的,但在工作过程 中,管理者是通过员工的努力来实现工作目标的,这就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掌握市场运作规律,圆满贯彻管理者意图。只有恰当的选用员工,才能圆满地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创造灵活的组织体系,为员工充分发挥潜力提供必要的支持,让员工各尽其能,共同为企业服务,从而确保企业反应的灵敏性和强有力的适应性,协助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 4、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人是企业拥有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美国管理学教授劳伦斯.S.克需曼曾经说过:“人是一切企业竞争、发展的控制因素。”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企业的决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约束。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成为企业谋求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改造的过程。本人认为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就决定这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员工队伍和服务质量。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以实现企业价值观为目的,规范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的纠正企业员工的不良习惯。它所蕴含的深层内容既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也对全体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员工迫切需要职业质量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结合,他们不仅需要工作上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心理上的各种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激励员工,如:参观、学习、考察,外出旅游等,通过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忘我工作的作风、勇于奉献的工作态度,达到企业与员工交心,使员工有归属感,企业有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通过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任务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学习,具有敬业精神,具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能力。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更加明确了企业管理者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有助于管理者落实责任,确保企业各种政策、制度、组织绩效间的密切联系,维护企业人事政策和制度的连贯性。促进企业更好的成长和壮大。 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领域的扩大和在管理环节的提前等表现,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不断创新,其核心是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鼓励员工创新的竞争机制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所在。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1.1低成本管理战略所谓的低成本管理战备,尽可能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花费的费用。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建成规模,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之后,为了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会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企业科研费用等等,这一点在中小企业的运营中十分常见。 1.2集中性管理战略所谓的集中性管理战备,就是对一个特定的顾客群、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或者一个产品系列的具体分支进行主要攻破,以一个具体的目标性市场作为企业攻破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做出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要把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考虑在内,全力集中在具体的目标之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2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就现有水平来看,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平稳发展,下面我们就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不尽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决策者的所有言论都只是一纸空谈。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当中,企业决策者都倡导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但是并没有注重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行为,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另外,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包括企业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人力资源的规划与绩效、薪酬管理的庞大体系,而我国的许多企业只重视了其中的个或几个部分,没有建立一个具有综合性与全面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得实际工作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大大降低。没有一个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没有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可以真正地把以人为本的人力管理理念继续下去,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未能建立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 2.2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主体意识不强上文中提到过,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得员工可以在企业工作中找到个人价值,使其有成就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样一来,员工自身得到了满足,与此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达到企业与员工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当前,我国的一些企业的员工并没有认识到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主体的地位,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多,矛盾不断激化,企业与员工的联系只有经济利益。这样一来,企业对于员工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只是为了在工作中得到固定的工资,企业中的人情味就越来越淡。企业不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员工遇到问题也无处申诉,这就使得企业与员工逐渐分享,主体意识越来越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3缺少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策略用正确的策略进行引导与推动与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特点,换言之,就是以长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策略的掌握当中。只有在正确的策略的引导与推动之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具有持久性。但是,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分析,以国有企业为例,一些企业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而是大幅度地依靠国家的有利政策。其它的企业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就使得企业未曾重视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制定。根据相关的统计,在我国的企业当中,有近八成的企业决策者没有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制定,至少七成企业没有落实过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这就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并且还提高了企业用人风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改善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加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国的部分企业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下面我们对加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进行阐述: 3.1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无论企业内部部门,哪个方面的工作出现了问题,都是企业制度不完善的表现。因此,要想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一定要从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开始。对于现代化的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有两个要求,第一,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职责一定要明确,建立起一个职责分明,互相监督,实时沟通,平稳和谐的联动机制。第二,企业决策者要致力于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从传统与现代化的跨越,用制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 3.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文中提到,许多企业没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企业的决策者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一定要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起来并使其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策者要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首先从思想上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之下。其次,企业一定要专门设置一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人力资源在企业人才规划与人才选拔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企业的人才得到合理配置,这样才能使人才愿意留在企业,发挥个人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第三,要培养一支综合素质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这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才能强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不断上涨。 3.3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要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潜在的工作能力,而激励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淤建立完整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我国的企业要建立起一个综合全面多角度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考核标准。绩效考核的内容可以包括企业员工的业务量、经济利益实现、学习培训、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另外,企业要明确一个合乎常理的绩效考核周期与绩效考核的审定者。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不能仅以企业的决策者或者其它上级作为唯一的考核审定者,要进行多角度的审定,使每一位利益关系者都参与到绩效考核的审定中来。最后,要对企业员工绩效结果进行综合的评判。在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审定之后,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对这些考核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来确定企业下一步发展的经济与财务目标。于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制度。所谓的激励制度,就是以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为基础而对员工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的相关标准。企业应当对员工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查与了解,从而设置员工心中所向往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平衡二者的关系,使这两种奖励可以 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另外,在完善激励制度的过程当中,要在员工的薪酬上体现企业的激励行为。在薪酬上做到按劳分配,多劳者多得,贡献大的人得到更多的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更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优秀人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加强措施。希望以此来引起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拔得头筹。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 民营企业通常是指按“四自原则”,即: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性质创办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有力推动了 中国 生产力的 发展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 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我国GDP的55.6%, 工业 新增产值的74.7%, 社会 销售总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75%以上,专利约65%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今后新 经济 增长点还将是中小民营企业。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证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戴尔.卡耐基就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20年后还是钢铁大王”。企业强调以“人”为本,而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反还存在一定的劣势。由于民营企业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由盛到衰。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从诞生、发展、兴盛到衰败生命周期极短。因此民营企业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 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 影响 ,企业成功与企业主锐利目光、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情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管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创期中小企业管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管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管理 问题 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 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管理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 (一)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人力资源战略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这点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同感正逐渐从意识上转到实际中去。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而由于在初创和成长初期,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而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管理较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理念已被大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的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解决议程上。同时,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二)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尤其是高端经营人才难求 现代 企业管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的抽样调查,浙江省私营企业的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量大的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6%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占相当比例,大约为14%。另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 研究 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 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营管理”。2002年完成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指出,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今天私营企业的普遍特征。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避免人的“通往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成本等。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 历史 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局限性可表述为:①企业并没有足够信得过的亲人可用,如果*熟人介绍来扩大 网络 ,使得关系趋于复杂,信用度偏低。②人才的压力不断增大。现代企业受技术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挑战,民营企业仅仅依*原来的家庭成员已难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③近亲繁殖获取信息量小,思路狭窄。④由于家族成员在企业里掌控较多的资源,在企业里无意间容易形成排挤外来人才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引进的管理“空降兵”在企业的存活率往往较低,外来人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很难真正溶入团队。 据福州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朱祖平教授研究认为,就福建省的情况来看,企业最需要的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人才,即不仅要有深厚的工商管理 理论 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如工商管理硕士。而导致这种职业经理人难以融入民营企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带有很深的家族式管理的烙印,所有权和支配权不分。民营企业主的心态调整不到位及定位不准确,没有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去定位。作为企业所有者来说,他的兴趣应该在于拥有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主不但要拥有企业,而且还要配置企业,或者说支配企业,希望自己去行使经营权。这实际上把职业经理人的“领地”给占领了。因为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他的目标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支配,资产是谁的他无所谓,他们更兴趣去支配资产,资产增值了,他们就有成就感。在民营企业主把所有权和支配权都“占领”了的情况下,即便聘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主也不愿放弃经营权,造成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那么对于高端人才或者经营长期实践又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来说,他们就会觉得在这样的企业里发展空间太小,宁愿选择他业。在所有权和支配权短期内难以调和的情况下,即使高端经营人才勉强进入民营企业,也会引发一系列矛盾,如职业道德出现“败德”现象,即企业在可能降低待遇,将就用人;职业经理人不很好地履行职责,或在履行职责过程考虑少付出,或是从其他地方弥补利益,以实现心理平衡。于是因为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不完善,企业主不愿放弃经营权,必然设置一些约束,反过来又让职业经理人没有被信任感,感觉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这种恶性循环造成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一种顽疾。 (三)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 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完善的激励和薪酬机制,必须依*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先天不足。虽然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有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其职能却是类似的,必须有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测评、培训、激励、考核、薪酬、社会保障与劳资关系等一系列职能。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正步原国有企业中人事工作仅承担行政人事事物和劳资福利的后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界定不清,尤其是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到位,将会影响士气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在高 科技 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其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仍由人事行政部门承担或直接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也不明确,即使有也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大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 (四)人力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 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利用劳动力的追加和物力资本的追加来解释。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这只能归功于 教育 的提高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一个工人技能的提高如用一部机器或一件工具一样,可以节约劳动力。虽然提高工人的技能要投入相当的费用,但它能生产更多的利润,足以补偿费用的支出。由于知识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与迅速更新,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固定的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场所和培训时间亦难保证,培训方式也多限于师徒之间的传帮带,培训 内容 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仅有的培训也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对广东省614家中小型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显示,采用上岗前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的有324家,占52.7%;采用边干边学方式培训的有271家,占44.13%;仅有14家企业回答将员工送学校培训,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28%。在问及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在583份有效问卷中,回答缺乏师资的147家,占25.21%;缺乏经费投入的171家,占29.3%;回答生产任务无法安排培训的114家,占19.6%;因员工流动性大而不作培训安排的最多,达到237家,占40 .1%;竟然还有82家企业对员工培训未作任何安排,占14.06%。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认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越高,人才流失的越快。所以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贬值。另外,有些企业虽然较重视人才培养,但只重视对新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旧人的培养。中小型民营企业即没有像摩托罗拉那样的财力用于培训,也没有完善的薪酬设计与良好的劳工关系作依托,因而为了规避因培训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训投资风险,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殊不知,外招与内部培训之间,除了有培训成本之外,还存在人员任用风险问题。 (五)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施企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激励员工动机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企业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策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业绩而实现企业目标。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激励并不是无条件地简单满足员工的任何需要,而是要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绩效提高的方式来满足员工需要,企业要对员工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予以控制。为了能够吸引激励和保留有能力的员工,公平的薪酬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且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或者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多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如考虑合理地设计核心员工持股、公开同样岗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额外的保险与福利,或者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假以及员工娱乐等。 此外,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企业多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不利,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企业采用物质激励时,如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在分配时更多是凭主管的个人判断,会导致分配不合理,缺乏依据,往往是企业花了钱却收到激励的预期效果;许诺不兑现,有些企业对职工进行物质激励承诺,甚至签订了目标责任制的奖励合同,但是最终部分甚至完全不兑现,结果不但挫伤了职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采用非规范化的“救火”性激励政策。有些企业某一个部门出了问题,为了激励该部门的职工,就发放特殊的奖金。这种政策,非但不能真正起到积极作用,实际上是奖罚不明,还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混乱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论文: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可利用的资源有资金,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当它们被用于实现价值的时候,即成为相应形态的资本,即金融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重视人力资源,构筑人才高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进驻国际市场的关键。 一、目前国内工程承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工程承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企业社会职能难以摆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模糊;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国内建筑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二、国内建筑企业如何提升自己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建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别于其他企业,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又包括特定的国际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这类建筑企业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以上两方面着手。 1.建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就是不断地强化人才优势,吸引、培养优秀核心人才,并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上,就应建立以识人、选人为基础的招聘与选拔系统;以用人为基础的配置与使用系统;以育人为基础的培训与开发系统;以留人为基础的人才激励系统。这四大系统的建立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的标志,也是其运行机制的重要方面。 (1)建立以识人、选人为基础的招聘与选拔系统 企业人员招聘,应当以人员与岗位的适应性作为参考或评价标准,核心是“适岗人才”,即选择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并使其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改变过去在招聘、应用人员上守株待兔式的单一和被动做法,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识人、选人机制。 (2)建立以用人为基础的配置与使用系统 企业必须改革原有 “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用人机制。同时,应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明确与之相符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要善于从企业内部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实行竞聘上岗,改“相马”为“赛马”,给人才以脱颖而出的机会。 (3)建立以育人为基础的培训与开发系统 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用培训发展人,尽管每位员工的成功标准各有不同,但追求成功却是每位员工的终极目标。培训是提高和丰富员工知识和技能,进而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种知识资本的积累,是当今企业激励员工颇为有效的手段,是满足员工需求的重要表现。持续地培训,将持续地激励员工,并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尤其是国内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培养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4)建立以留人为基础的人才激励系统 一是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鼓励员工积极创造价值,并建立与公司分享价值创造、分享利润回报的氛围。 二是建立体现人才劳动价值的保障制度。用保障留住人。逐步增加保障性激励,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切实为员工在住房、保险、医疗等各方面解除后顾之忧。 三是用文化凝聚人。企业文化是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和辐射力的集合,它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平台,往往在凝聚人才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才具有向心力。 四是用精神、感情留住人。在物质激励的同时,不断提高精神激励的水平,将成为企业持续激励人才的方式之一。 2.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建筑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按人力资源分工的不同,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大体可分为直接操作的作业人员(以下简称作业人员)和从事技术性、管理性工作的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管理人员)两大类;由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国际性特点,工程项目往往并非在本国进行,出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国际承包企业难免要在项目所在国当地雇佣人员参与项目的建设。因此按人力资源的来源不同,又可将其分为本国雇员和非本国雇员两类。(1)人力资源组成情况 作业人员,从目前我国建筑工人的队伍来看,其主要构成还是来自农村和较贫困地区的为了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而参与项目建设的民工。管理人员,他们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往往把工作的成果作为自身的目标,而单纯的物质报酬目标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国内的雇员,他们往往面临语言、饮食和风俗习惯方面的障碍。项目所在国的雇员,他们的优势在于适应项目所在国的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具备在当地自立生活的能力。 根据上述特点,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管理,应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进行。 (2)区分不同的动机和目标进行管理,设定多样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于目标单一的作业层人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物质报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应仅限于工资总量的增加和减少,可适当以增加补贴、改善劳动条件、建立长期雇佣关系等目标进行诱导,防止效率增长速度跟不上报酬的提高速度和项目人力成本增加过大的现象。 对于目标各异的管理层人员,首先应采用谈心交流等方式了解不同人员的目标,区分各个目标分别设定激励、约束方式,给予他们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充分授权、委以重任,发挥其聪明才智与创造性潜能,尽可能少地使用物化条件的约束。注重项目部文化氛围的形成,加强交流,使各领域、各层次的员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3)加强培训、培养、锻炼,提高人员的素质 对作业人员,应通过观察,将其中部分成绩突出、能力较强的选拔出来,通过培养锻炼使其具备更强的带动、组织一般人员的 能力,逐步将其转化为技术型、管理型的工人、工长,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于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文化优势和学习能力,努力安排培训机会,让他们学习掌握当地法律、法规、制度、习惯,取得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当地或国际标准的认证证书,加强与项目所在国本地语言、文化的融合,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化解和避免许多矛盾,降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经营的风险。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需要懂技术会管理、了解所在国文化和法律、语言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很多国际承包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这类人才的培育。但是这类人才往往培养难度和成本大,容易流失,如将追求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转变为注重培养由多种专业人才构成的项目部的复合型能力,则不失为较快解决人才需求,避免人才流失的良策。 (4)强化制度约束,完善管理,保证当地雇员高效的工作 鉴于项目所在国与我国文化传统、劳动法制等方面的差异,当地雇员不同的工作方式不仅可能带来本身工作的低效率,也可能对本国派出雇员的工作形成不良影响。一方面,应遵守项目所在国的劳动法律和制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另一方面,应力图建立完善的适合项目建设需要的项目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有效的绩效考评和奖罚标准,在雇佣时即谈定合同条件,明确具体要求,并在实施中严格落实执行,尽力争取在管理上处于主动地位。 (5)尽力化解矛盾,优化分工,促进各种人力资源之间的协同合作,发挥资源优势 工程项目的实施非常复杂漫长,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项目的管理者应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团队思想,促进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要鼓励竞争和成绩,但更应遏制和避免排他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 国内派出的人员往往是根据其以往的经历和能力进行选拔的,应努力发掘各人的特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让他们在能发挥最大优势的位置上,或让他们离开使他们陷于最大劣势的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而言之,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建筑承包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筑工程承包企业要想立足国际市场,首先就要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从战略上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打造核心竞争力,创建企业品牌,从而为进驻国际承包市场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将直接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建筑工程承包企业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如何改善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建立适应国际新趋势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国际市场的保障。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反思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要求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让学生因为有“美术”而快乐。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美术课教学进行了反思,以求今后加强自身教学水平,为新课标的实施增强信心。 【关键词】美术 欣赏 反思 传递情感 激励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因此,普通中小学美术学习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被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一 高中艺术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 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设计教学模式和寻求教学方法时可能花了不少工夫,而在实际教学时,学生的兴趣点却有所不同,如:中国古代绘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外国近代绘画,学生对这些内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差别很大,而女同学喜欢服装的多一些,在教学“现代服饰艺术”这部分内容时可能比较专注,“心”到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心”到与否,全由教师组织调度;整齐与否,决定其最终的教学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适当设置并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激励学生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二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尤为重要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体还是抽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蔽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要求和体现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高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理解,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三 美术艺术课需要学生的介入和意志的投入 艺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艺术课尤其是美术,单一的欣赏内容,教师力求“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是一个欣赏,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持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心”找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对于艺术课他们也就开始走过场,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们上课,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高中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又说又表演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表演”课自然是不会出现的,偶尔的“故事会”也不能多用,“快乐的大本营”到了超级大班,拥挤的空间会让你喘不过气来。到这个时候,学生不用意志来控制自己,艺术课决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艺术课同样需要学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四 美术课要增加实际操作练习,增强学习兴趣 从现阶段来看,高中艺术课,尤其是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动手”的教学内容,实地考察参观当另论。但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多一部分实际操作的练习,教学内容活而丰富,更能满足多数同学的学习需求,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有了动手实践的基础,大学里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却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实际技能训练不是少部分参加艺术高考学生的专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这部分内容就不能空缺。因为真正的知识,它本身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纲鼓励教学形式灵活多变,但这也必须注意尺度和纲要,否则又容易走形成“专业”课了。 当前,艺术课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过它仍然是“调味”课,不可缺少,又不能将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师在很多时候充当的是类似“变脸”一样的角色。许多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也不重视,评职最后,待遇最低,上艺术课也没人会看得起。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前几年,地理、生物课也非应试科目,教学境况和艺术课相差无几,但自从加盟理科综合考试科目起,成绩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师也摇身变成升学考试举足轻重的显赫人物。而艺术课呢,还是那样……更多时候只能服从教学需要,为主课让路,在主课与主课的磨合中客串“润滑剂”、点缀物。最终主课丰收了,艺术课却未能实现“丛中笑”的初衷。显而易见,艺术教师在这当中的“色调”关系非常微妙。 高中美术论文: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使用整合式教育 美术课不是一种单纯教授艺术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人文素质的人文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美术课,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不是单纯地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能交给学生,而是更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只有通过一种健康的价值导向,使美术和其他学科相结合,融合多种知识于美术课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整合式教学的优势。只有这样,美术课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不断追求人生的完美化。为了完成这种价值导向,美术课经常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它们又是如何受艺术影响的,在当代人的生活中,艺术作出了哪些贡献和影响。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美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我们必须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研究以及综合解决问题,融美术与其他学科为一体。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各科知识结成一种互补互利关系,弥补各种学科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条块分割式教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分离,学科内部也是泾渭分明,各种学科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使得本应完整的经验成为支离破碎的、零散的知识,只有采用整合式教育,才能使每个人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 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娱乐的形式,而且是解决科学以及其他问题的最好方式,反过来其他学科的内容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通过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转化,常常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所以美术课力图与艺术和非艺术学科建立一座桥梁,他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美术的创作水平,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其他学科内容,发展转化、类比、抽象、相信和创作的能力。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学生在完成一项美术活动中,要设计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在一节围绕风筝的美术课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任务是设计、制作和放飞风筝,完成这项任务不仅需要运用特定的艺术知识技能和美的原则,把风筝设计的美观、新奇,而且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才能把风筝放飞起来,多大的风筝才能飞起来,如何飞得更高等,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掌握很多领域的知识,如空气动力学、工程设计等知识。只有将美术与这些学科完美结合,才能制造出既漂亮又飞的高的风筝。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比较全面的认识到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2.利用美术课来表现其他学科的内容 美术课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涉及的种种创造活动,最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其中包括多种结果的预期、反复尝试能力等。美术课不仅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 例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民间故事、寓言故事改编成剧本,按照剧情分工合作,设计每个角色的形象,用各种材料根据剧情加工设计服装,利用废报纸、废塑料袋、绳线、颜料等材料,加上适当的布料、围巾、帽子等饰物,有创造性的设计制成“服装”、“手袋”等,再配上设计音乐、化装、布景和灯光,另外还有动作设计和海报设计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的文艺表演等活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集体创作的智慧,既改变了单纯美术分科教学的习惯,又可以寻找美术各个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整合式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领域的设置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色,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多,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需要通过中小学美术知识来获得。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通过建立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的并联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社会学会的独特贡献,使它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和其他学科知识技能,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课程要艺文并举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促使高中美术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美术教师要美术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学生特点和教育教学现状,构建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实行科学、理性的管理。 【关键词】美术课程;艺文并举 毋庸讳言,素质教育的实施,促使高中美术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美术教师要美术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学生特点和教育教学现状,构建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实行科学、理性的管理。 1.构建专业化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学美术专业班的开设一般是在高一年级确定美术专业学习,然后学校组建专业的美术教学班开展专业定向培养。首先组建管理队伍,根据学生人数合理划分平行班,配一适当的美术专业和文化课老师,统一开展高中文化课程和加大美术教学力度(一般均为针对高考内容、形式的美术基础教学)。相对于散点式美术教学模式,专业班具有绝对优势,具体表现在: 1.1 学生集中 便于教管。散点式教学的弊端,前文所叙备亦。学生集中于一个班级,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形成,加强凝集力,班主任和教师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个性差异,把握教学指导和心理疏导,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与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艺文并重 全面成材。美术专业班文化课和美术课分开教学在时间上更利于合理分配。既不影响专业进步,也不耽误文化课学习,达到双管齐下,艺文并重的目的。上文化课可以根据学生普遍水平把握教学深度开展教学,达到学生文化课成绩的低起点、缓起步、快提升,从而确保学生大面积顺利实现理想升学。同样专业课教学也可以在统一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把握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进而把握美术教学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创造出美术和文化课同等重要的教学格局,避免美术生教育教学的缺失。 1.3 形成合力 不断壮大。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通高级中学大多数采取美术专业班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以形成一定规模。散点式教学学生一盘散沙,形成不了强大阵容,没有较强的战斗力。有位美术教师说:“散点式美术教学的力量好比一只小舢板,专业化美术班或美术年级好比航空母舰,在高考大军作战的大海上,小舢板与航母比拼实力,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组建艺术班、艺术年级部是美术教育壮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2.专业化教学模式的组织 所谓专业化教学是指把美术生合理编成美术班进行教学。美术班专业化教学分文化课程教学和美术专业教学,这就需要合理配置文化课教师和美术专业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合理利用教学条件。 2.1 专业化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有人说:管理人才是当今社会最奇缺的人才。在任何一个专业化、精细化运作的团队中,一般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高端人才,而是管理人才。对于学校教育,尤其是较其他学科复杂的美术教育中,因其工作性质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其管理人才尤显重要。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管理人才首先要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有敬业爱岗精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确保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才能肩负开疆拓土的创新事业,其次要有良好的处理复杂事务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有良好专业能力,要有良好的业绩和美誉度,要有智商和情商的相得益彰等。物色和培养管理人才是一个晦涩艰深的复杂工程,需要决策者们理性分析和科学决策。人无骨不立,鸟无头不飞,选拔好特色教育管理者,对于特色教育的壮大与发展至关重要。 2.2 文化课教师的合理配置。文化课教师分为文科和理科各科教师,鉴于美术高等院校一般为文科性质,所以美术专业化教学班以开设文科美术班为主,理科班为辅的方式。为了使理科美术班文化课教师有足够的课时量可以结合理科体育班教师的配置予以合理安排,或者可以让理科美术专业班文化课由普通理科班文化课老师兼任等方式予以解决。文化课教师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敬业心态,良好的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管理能力,能正确看待学生学生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能正确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和合理引导能力。 2.3 班主任的合理配置。美术生在很多文化科老师的印象中是意志品质脆弱、学习基础薄弱,个性特征张扬的难教难管学生,是学校班级管理的老大难,是问题学生的代名词。很多文化课老师甚至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上拿美术生没办法。针对这种普遍现状,必须在美术班选择班主任上下功夫,要选择那些做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思想先进、教育手段多样、教育方法灵活且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教师。或者采取正副班主任的配置方式,即一名专业教师任班主任,一名文化课老师任副班主任(或称助理班主任),达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总之,无论什么样的配置都必须要是管理学生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的教师来任美术班班主任。 3.专业化教学模式的发展 专业化教学班的组建可以扩大学校特色教育的规模,使一个学校的美术教学从美术生数量和美术生升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美术形成学校教育的特色。 美术专业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可以 满足目前美术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还可以提升学校品牌,是当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普遍采取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生存空间。部分学校在专业化教学班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艺术教育部(以音乐、美术为主的组织机构,相当于一个规模较小的艺术学校)或体育艺术教育部(相当于年级部)。有的学校因其特色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甚至直接在艺术教育部或体艺教育部的基础上成立体艺分校。 由此可见,普通高级中学在实施特色教育中,艺文并重的美术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十分适合有基础,待发展的普通高级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探讨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维目标的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成为新课标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中美术;价值观;教学 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确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那么,究竟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呢?笔者总结几点如下。 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每天全球消费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无法降解将会成为永远的垃圾。长此以往,地球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而实质性受影响的就是人类自己。针对这一问题,北京有一些超市就已经撤销了塑料袋的使用,为消费者准备的是可多次使用的环保袋。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习的也不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树立这种环保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环保意识是设计意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制造设计品时对原材料的利用、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使用完之后的回收都应尽量地考虑到环保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环保意识的典型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比较同类产品中环保意识较强的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好处,还可以让学生从环保的角度针对目前自己使用的产品提出看法,并鼓励他们在自己做设计时加进环保的因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会理解环保意识在设计时是需要重要考虑的方面,同时也会潜意识地影响学生在购物时注重选择环保型产品,甚至还很有可能让环保意识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之一。 二、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去品味生活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欣赏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画中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使观赏者得到视觉上的快感,而且可以从其内容上体验到作品中内在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学生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并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了学生热爱生活与创造生活的意念与激情。如,我们在欣赏罗贯中的油画《父亲》的时候,当学生看到画中人物形象的那一刻的时候,无意识的就与自己现在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学生当时的那种震撼与触目惊心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不由自主的就要追述画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概况,而且要与现代人的生活差异作一对比,进行原因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种触景生情、潜移默化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 三、通过美术教学健全学生人格修养 1.充分挖掘并发挥教学内容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方面。比如“爱”、“关心”、“自信”等,并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孩子的全面关心,防止教学倾向专业化、学科化,忽视情感、情操、人格等因素的培养。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同时,学生个人良好的情感状态和人格魅力也会使他们笔下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具有审美价值。 2.关注学生情感的升华。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都是心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情感的高级阶段。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来说,因为儿童还不能完全理解人生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观等,他们许多的是非观念都还比较模糊,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完全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因此,情感培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孩子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极易被感情所打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世界中丰富的情感,感受爱,感受付出、关怀、尊重、理解、宽容等,并在感受与表现中学习生活、学习做人。 3.注意情操陶冶、人格培养的方式,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教学中少作枯燥的讲解分析,而要充分的利用作品、图像以及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比较、分析;要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产生兴趣和表现的冲动;要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培养,可以平面创作,也可以立体表现,可以利用美术媒材,也可以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综合音乐、戏曲、文学、诗歌、表演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培养空间。 如在欣赏凡高《星空》这幅作品时,站在单纯的认知角度将会看到,《星空》是后印象派画家利用蓝与黄的强烈对比,多变而富有生气的绘画技巧将零碎的色点和急促的线条组成旋涡状的各种图案,强化绘画的表现力, 表达画家内心强烈的激情。而站在人文的角度将会看到多组对立物之间的融合和对话。不管是教堂还是村庄,不管是树木还是炊烟,都统统被卷入一个个巨大能量的旋涡中,这能量传到柏树身上,使柏树旋转升腾,扶摇直上,形成天地之间的大循环,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一切都处于变化和流动之中。牙状的新月和圆形的满月,分别代表着开始和圆满,新与老,缺与圆融为一体。在这里,前者看到的是画的表象,而后者看到的是画中更深的内涵,从中悟出人世的哲理。 四、结语 高中生阶段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高中生走好以后人生道路的关键,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以及家庭幸福的追求。 高中美术论文:从“双钩填墨”开始——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初探 【摘 要】:书法模块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模块。在书法模块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书写能力的获得与提高。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学习书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双钩填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书法 教学 实践 教学背景 书法模块是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模块,课时设置很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有所成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教师除了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因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书写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实践证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古人留下来的经典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而一般的“对临”往往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刚接触书法的学生不善于读帖,在临帖时往往看一笔“描”一笔,而不注意对原帖的用笔和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导致只能用毛笔简单的抄袭对象,而这样写出来的字也往往溃不成型。书法对用笔、结构、章法都非常讲究,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注意了原帖用笔的特点,而往往又忽视了结构和章法等等,不一而足。传统的对临方法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效果,帮助学生寻找一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树立信心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古代,在法帖尚未广泛流传之前,古人为了保存书法的原迹,采用双钩填墨的方法来制作副本。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他的很多手札大多都是后人双钩填墨而来,非常完整的再现了原帖的风貌。为此,我们尝试了“双钩填墨”的教学方式,直入书法精髓,让学生避开上述问题,在书写过程中有目的的探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循序渐进,从而提高书写能力。 “双钩填墨”及其价值 什么是“双钩填墨”?就是先用比较透明的宣纸蒙在所临范本上面,用铅笔或圆珠笔进行双钩,然后再对照原帖在双钩的副本上填墨书写的一种临摹方法。 这种方法把传统的临摹方式拆解成易于学生操作的两个步骤可以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对书法中的要点各个击破。 新课程标准下,书法模块同美术课程的其它模块一样也只有18个课时,况且在目前高考升学压力的情形下,学生不可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书法,所以每一节课的书法训练都必须有针对性。“双钩填墨”的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初学者易上手。第一步双钩,这可以促使学生认真读帖,在双钩的过程中熟悉字的间架结构和点画特征,为下一步填墨做好准备。此举化“读帖”为“钩帖”,一石二鸟,学生在无形中克服了书法学习不喜欢读帖的难题,同时,“双钩”已经把字的结构和章法安排停当,在下一步临写时就无需再考虑其结构和章法问题,所以第二步的“填墨”就变得比较单纯了,学生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笔法研究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一来学生便不会再无所适从、顾此失彼了,而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效果不会比原帖差得太远,经过反复练习便可接近原帖。写得像了,学生就有成就感,就愿写、想写,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大大提高。可以说“双钩填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领会书法的技巧,充分感受书法之美,成功之乐。 “双钩填墨”在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中的实践 我所在的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除极少数学生有书法底子,大多数学生对书法仅限于“耳闻目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初次接触书法的学生充分感受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特性,我们在书法模块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双钩填墨”的教学策略,强调笔法、结构、章法这三个要素在书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据此,我创设了《笔法游戏》、《不完整单字双钩看结构》、《字距与行距》等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书法美的探索与发现。同时,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书法名家在学习道路上的奇闻轶事或播放一些当代名家创作视频,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对学生又有砥砺作用。 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初学者宜从隶书或楷书入手。古代流传下来的楷书或隶书的经典作品大都为碑刻作品,所传拓本之笔画轮廓大多清晰完整易于双钩。学生通过双钩了解所选字帖的笔画特征(包括每种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笔画的粗细、长短等),通过对笔画特征的观察想象古人书写时的动作,并在下一步填墨时尝试这些动作,完成后通过观察所写笔画与双钩笔画的相似情况检验这些动作是否正确。学生在双钩而成的笔画里进行笔法的操练,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探究意味,要在受限的情况下用笔,一不留神墨就外溢,学生会为了写出特定的笔画形态而认真思考、反复试验,并乐于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用笔的方法。高中学生心理敢于面对挑战和战胜困难的一面被充分激发出来,而经过探索,填墨成功,更使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自主学习理念逐渐养成,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由此增进了他们对于书法的自信心,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也为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乐在其中。 “双钩填墨”在书法模块中的成效与思考 经过一个学期的“双钩填墨”的训练,学生书法技巧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产生不少优秀习作,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不少学生不仅书法学习颇见成效,钢笔字也大有改观,卷面整齐美观多了,得到了家长,其他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肯定。而我们将学生的作品定期展览,也激励了更多的同学选修书法,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 当然“双钩填墨”只不过是我们学习古人碑帖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它仅仅是我们书法学习初级阶段的一根拐杖,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一定阶段后,要及时扔掉这一拐杖,过渡到对临、默临和独立创作。 高中美术论文:浅析高中美术教学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渗透 在人类文化中,美术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同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联。每件美术作品都是人类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融合了生活与生产知识,反映了社会文化、经济、思想,展现了自然环境、社会伦理道德、宗教、人物等精神形象。同时对人类精神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心灵净化,品质提升。随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流失没落,继承与重构传统艺术文化成了现代教学者的重要教育部分。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引导学生明白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价值,使其关注传统艺术文化,珍爱美术遗产,珍爱民间文化。 一、充分发掘美术教材,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高中美术教材中,本身就有不少传统艺术文化,教师应对其充分开发与利用。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单元,就包括陶器、青铜器、织绣 玉器 漆器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古代雕塑欣赏陶塑》单元中,包括石陶塑、石头雕彩塑、彩塑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绘画欣赏》单元,就包括古代人物画、古代壁画 、古代山水画、古代花鸟画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建筑艺术 》单元,包括宫殿建筑、园林与民居、民间美术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开发与利用这些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体会到艺术文化的无限魅力。例如:教学《民间美术》,教师可让学生欣赏桃花坞年画、双面绣、北京风筝等制作过程,使其在美术欣赏中认识民间美术与民间美术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民间美术,以丰富学生知识,并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美术审美能力,培育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二、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把握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若想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那么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认识到美术的价值,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从而主动承载与传播传统艺术文化。而若想激发学生热情,在则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创设一定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意境中。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把握时机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欣赏,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素材,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可以获得直观感知,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赏析,学会正确认识传统艺术文化。如教师可呈现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意义的图片资料与美术作品。如秦长城、秦陵兵马俑、青铜器、帛画、石雕、彩陶、壁画、版画、汉画像石等,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美术家及他们的美术作品。在图片展示的时,教师可适当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这样长期熏陶,学生能够更好地意识到文化对国家、对地区的意义与作用,并潜移默化中形成文化保护意识。 三、加强学生实践体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些美术实践体验的机会,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培养美术艺术文化情感。院校或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邀请民间文化家或艺术家来校传授知识,亦或建立民间工艺兴趣班,如美术理论课与手工制作课。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艺术品的制作技巧与方法,还能够认识民间与民族美术,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美,增强文化保护意识与情感,学会积极传承与弘扬传统艺术文化。例如:学习版画,教师可通过纸板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创作版画;学习民间美术,教师可要求学生尝试着制作风筝、年画、泥塑、剪纸、编织、刺绣等。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以及教师的指导讲解,学生可以认识到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色及意义:剪纸,利用纸上剪刻,借助一把剪刀,则可创造出多彩丰富的生活;风筝,我国民间玩具,具有悠久历史,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经过加工制作,成为了精美的民间艺术品;双面绣,正反一致,针法灵活,生动形象等。 四、将现代艺术与传统美术相融合,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自20世纪开始,中国就处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接点上。由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冲击,现在的学生在价值标准与观念形态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正确看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真正艺术潮流则结合了现代科技,同时充分发挥了民族传统艺术,以形成富有现代感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的艺术。因此,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将现代艺术与传统美术相融合。实际上,不论是现代设计,还是现代绘画,借鉴传统艺术的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列举。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火炬的设计灵感则源于“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中的“祥云”图形。在中国,祥云文化概念具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而火炬造型,其设计设计灵感则源于我国传统的纸卷轴。中国四大发明中,其中一项就是造纸术。随着纸的出现,人类文明得以传播。同时,火炬上还运用了源自汉朝的漆红色,可以与往届奥运会火炬进行明显区别。火炬上祥云图案与立体浮雕式工艺设计,让火炬整体看上去华丽高雅,具有厚重内涵。可见,传统艺术文化对现代艺术的还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应关注与重视传统艺术文化。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明白传统艺术文化对国家,对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高中美术论文:浅析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抽象美术 【摘要】抽象美术是教学中的难点。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认识和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抽象美术;艺术观念;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抽象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术一直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议较大的课程内容。下面谈一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 1.审美观念的转变 要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首先就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l、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以纯抽象的语言表现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术,而这种纯抽象的美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传统的艺术观念再加上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仍然用是否同客观对象相似及作品是否优美为标准加以判断,所以会有疑惑不解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学生要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抽象艺术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和标准上来看抽象的艺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2.抽象美术的特点 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除了要抛弃传统的艺术观念外,还要让学生注意把握其主要特点。 2.1形象的抽象性。 抽象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视觉经验的某种感受予以抽象的心理的一种表现。它以纯粹的点、线、面、形、色等构成画面内容含蓄,形象抽象,给欣赏者的感受是一种朦胧的印象。所以学生在欣赏抽象艺术时不要以像与不像来评价,要尽量根据作品运用主观感受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而不要刻意去辨认画家究竟画的是什么。 2.2画面有强烈的动感。 许多抽象的绘画,以强烈的笔触,奔放的色彩来刺激人的视觉,动感强烈。例如:康定斯基的作品,以点、线、形、色依情绪随意作画,挥洒自如,使人产生运动、奔放、热烈不安等情绪感受。如产生某种情绪,获得某种狂热、高亢等视觉感受就是看懂了这类绘画,也称为热抽象绘画。属于冷抽象的欧普艺术以形的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出奇异的流动、变幻的感觉。这些动感很强的抽象艺术是传统的具象绘画无法比拟的。 2.3趋向音乐性。 抽象画家利用色彩与声音产生的联觉,将点、线、形、色构成无标题的音乐,直接作用于欣赏者,使观者在看抽象画时,在心理上引起某种难以言传的情绪。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红、蓝、黄构图》。画面用直线分割成不同的方形,再填上原色,并以黑直线将它们分开。画面显得和谐而有变化,如同一首音节长短起伏,但却有自己主旋律的歌。 2.4意蕴的含混性。 抽象绘画以点、线、面等符号元素组成不明确的物象,其含义也是不明确的,欣赏者从中获得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它排除了具体的物象,其内涵不可能像具象绘画那样表现艺术家对所描绘的事物的认识、态度和评价,只是用抽象的手法表现艺术家的某种情感或追求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绝对抽象”。 3.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加深对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的理解,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如下一些方法: 3.1图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再加上不需要写实绘画那样有严格的技艺,因而,可让他们动手制作抽象画。在制作中去体会抽象画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纸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颜料随意涂画,色彩要饱满,水色要淋漓,以此构成丰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据画面效果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充分发挥色彩的丰富性、表现性,而不是具体事物的真实性。这种让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国外现代的抽象画时,许多学生会说看不懂,如果把中国的草书拿出来与之对比欣赏,就会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不认识其中的字,却能欣赏它的形式意味。中国的草书,特别是狂草,由于其语义的可识性程度降低,欣赏者更注重它的节奏变化及虚实浓淡的笔墨效果。实质上,抽象美术作品中夸张的线条和刺激的色彩与变幻莫测的中国草书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平面的抽象艺术,能给观者在视觉上引起某种情绪感受。抽象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把两者对比起来欣赏,能起到解惑的作用。此时,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形式意味。 3.3打散组合法。 打散组合的练习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审美表现力。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观察要画的对象(如花、草),将花草的原形平面处理类似剪影,然后根据画面需要或个人的审美趣味将其分解、组合,使其构成一个新的形态。也可将小组或全班学生的作品重新组合成一幅抽象的美术作品,最后画面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抽象的艺术并不是想象中的“高深莫测”。创作抽象画的艺术家对自己的符号解释有时也是模棱两可,作为欣赏者完全不必耗费心思去破解。我们对抽象的美术作品要去了解、认识,而不是对它过于肯定或完全否定。西方的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它仅仅只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一面镜子。 高中美术论文:浅谈高中美术新课程 美术鉴赏 的有效教学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新课程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本文探讨了当前湘版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新思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有效教学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影响着几乎所有学校,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看其他书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 1.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忽,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实践。同时,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互相交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使他们不仅能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能真正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鉴赏的作品。 (4)开发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情况的差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及自身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 2.学生方面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有了学生的配合,老师的授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问题及讨论环节等,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爱美术鉴赏,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实践、课堂积极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诠释、用心体会、动情甄别,真正理解并爱上美术鉴赏,抛却偏见,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美术之“美”,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 (3)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绘画技巧理论,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后,在美育教育的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有所改变,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进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生、参观画展、进行鉴赏交流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方式。 (4)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美术鉴赏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德智体美劳成了教育改革中的重头戏,对于高中美术鉴赏在贯彻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成绩,我们有目共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就是要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与欣赏,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让学生通过对美的体验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就高中美术新课标中的选修模块《书法》的内容编排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剖析,并运用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和师生观提出了改进建议,同时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范式 课程观 师生观 书法选修模块 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增设《书法 篆刻》内容的意义: “书法·篆刻”是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选修系列,这在以前的《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中是没有先例的。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它不仅对陶冶学生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满足,而且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使学生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鉴赏的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形成人文素养、理解美术文化。 二、广州市高中美术课开设“书法、篆刻”模块的情况: “书法·篆刻”模块推出后,目前开设此模块的学校很少。据了解,广州市一百多所中学中,2004——2005学年下学期开设高中美术“书法·篆刻”模块教学的不过三四所学校。究其原因,简而言之两点:其一,教师不愿教或不能教;其二,学生不愿学(兴趣不大)。 笔者在开设此模块之前曾对我校2004届高一年级学生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现将部分内容和摘录结果展示如下: 问卷 选该项人数(人) 所占比例(%) 1、你学习书法的经历: a、一直坚持不断地学 4 1.97 b、只在小学阶段学习过 173 85.22 c、只在初中阶段学过 26 12.81 d、从未学习过 0 0 2、你学习书法的原因 a、自己从小有兴趣 2 0.98 b、开始是父母或老师要求学,后来自己渐渐产生兴趣 3 1.48 c、看到别人学,自己也跟着学,无所谓兴趣可言 34 16.75 d、自己毫无兴趣,是父母或老师强迫学习的 164 80.79 3、你是在哪里学习书法的? a、在家跟父母或祖辈学的 3 1.48 b、到青少宫参加书法班或请家教 7 3.45 c、在学校参加课外书法班 192 94.58 d、在家自学 1 0.49 从问卷中发现,本校该届高一学生真正热爱书法而且一直坚持练习书法的同学寥寥无几。而且大部分学习过书法的学生都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书法不感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曾经的书法热在我国退潮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这十年是中学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学习书法的热潮席卷全国,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影响了广大青少年。但90年代以来,由于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使用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们新生代的书写能力在不断地被削弱。以至今天我们很多老师都在感叹在一所学校里找不出几个能写一手好字的同学来。 三、人教社《书法》选修模块的编排特点: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求我们的新教材的编写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内容要丰富、要新颖,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引起我们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此次把“书法”作为独立的选修模块,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结构编排特点如下: 第一部分:字体源流与赏析 第二部分:点画、结字训练 第三部分:整体临摹训练 第四部分:创作训练 第五部分:综合实践部分 第一至五课:汉字与书法文化、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源流 第七至十课:点画特点分析与练习、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二、三。 第十一至十三课:整体临摹训练一、二、三 第十四至十六课:创作训练一、二、三 第十七至十八课:综合知识考察实践 该模块教材内容是按照书法学习的常规步骤来编写的,即: 作品赏析 点画、结字 临摹 创作 该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比较合理。但如果在教学中按以往常规书法教学模式(即现代课程范式),即以教师为中心、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是学生练习的模式,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否则就无法完成示范等教学工作,这也是我们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不愿开设此模块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广州市高中美术教师当中,书法专业毕业或专门学习过书法的教师不多;其次在这种课程实践模式中要求教师“准确”地把这些实现的书法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课程知识的刺激,只是课程的接受者而不是建构者或创造者,这样课程只反映了一种单一的方法、一种单一的知识选择和组织方法,它没有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知识成了客观的商品,由专家传递给教师,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教师与学生就成了由课程设计者操纵工具。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课程实践模式可能最终导致学习失去学习兴趣。 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力推广“书法”模块教学,我们有必要引进新的理念、新的课程实践模式,即后现代课程范式。 三、把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和师生观融入“书法”模块的教学当中。 (一)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不仅是由一系列材料组成的静态文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而且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与创造文化的过程。其中,开放、互动、探究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关键。 (一) 后现代课程范式的师生观。 后现代课程范式的师生观强调教师与学生要通过不断沟通与对话来探究未知领域,认为课程即为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至关重要。后现代课程论者多尔曾说:“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并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保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并要求学生与教师一道去探究学生正在体验的内容。”这样,教师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作为平等者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得以重新构建,从外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中。”因此,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转变后,在“书法”教学模块中,不一定要求每位老师都是书法专业的科班生或权威专家。教师只作为合作者、参与者、开发者,为学生把火把点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书法、教材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相反,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相关的书法理论、搜集充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当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它不一定要求教师人人都会写,当然会写更好,但它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写。 (三)引入后现代课程范式这种新的课程实践模式,清晰了我们的教学思路。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或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即运用抛锚式教学设计(也称情境性教学设计)。 3、注重协作学习。 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要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下面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后现代课程范式这种新的课程模式来组织教学。 (四)案例——人教版“书法”选修模块第四课“行书的源流与赏析”。 教学思路设计: 由古至今谈论行书,没有不提到王羲之的,他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更是必不可少的范例。 本课以《兰亭序》作为切入点,叙述行书的源流和讲解行书的特点。课前提供充分的与《兰亭序》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排舞台剧表演。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通过小组的形式协作进行。以学生表演舞台剧的形式创设一个相对完整、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从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和表演中归纳总结出行书的产生、特点、推广、辉煌等内容,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教师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和内容展示,引导学生深入赏析《兰亭序》及其它行书代表作,从中感受到书法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陶冶和升华。 教学流程图: 课前准备 教师提供部分有关《兰亭序》的背景资料给学生,并对学生提出任务和要求:编剧当中要体现行书的产生及特点等知识点。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按照收集的资料以小组的形式编排一个和《兰亭序》有关的小舞台剧。 教师引入 学生汇报和表演 小组1:《兰亭序》的诞生 师生共同总结:行书的产生 小组2:萧翼赚兰亭 师生共同总结:行书的特点 小组3:唐太宗与兰亭 师生共同总结:《兰亭序》对后世的影响以及行书的发展与推广 师生共同评价,并投票选出最佳剧本和表演。 教师提出问题:《兰亭序》中有20个“之”字,请学生找出来并观察它们的写法有何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进一步总结明确行书的用笔与章法特点等 教师出示一些历代行书名家的代表作,并设问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其风格特点。 教师总结拓展 课外实践活动:将《兰亭序》中相同的字剪出再帖到一起,然后欣赏与临摹。 后现代课程范式的课程观和师生观不仅对〈书法〉选修模块的教学有指导意义,其实对其它模块的教学同样有借鉴意义。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将是新课标教学的发展方向。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很多高中学生的视野都比较狭窄,部分高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相对落后,因此,很多高中生都没有认识到美术鉴赏课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美术教学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一、美术鉴赏课需要发挥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高效的素质教育,这就让美术鉴赏教学有了全新的意义,同时也让高中生的艺术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起来,因为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成长平台。在美术鉴赏课的开展过程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特长,并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从这个角度来讲,美术课程应当发挥学生兴趣爱好的主导作用,也就是充分运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主动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美术教师们需要逐步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并对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与美进行充分观察和体会,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让理解更加深刻。 二、美术鉴赏课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教学领域,教师也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鉴赏教学。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并就具体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美术鉴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发挥,因此,教师可以对高中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找到学习知识的捷径,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大有裨益,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最终达到了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在运用网络实施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融入网络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网上交流,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让美术鉴赏变得更高效。除此之外,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来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让自己的灵感与想法得到表达,设计完成之后,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作品评选活动,选出艺术性高的作品,然后让全体学生观摩和学习。 三、美术鉴赏课需要寻找到自身的特色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探寻美术教学的特色,并且要把这种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建立起具备个性化特点的美术教学课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需要教师进行钻研和分析探讨,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美术鉴赏教学,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当美术鉴赏课程变得更加个性化后,美术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就能够为审美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必不可少。 四、美术鉴赏课需要运用创新型作业 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视课堂上的教学,也需要重视课堂之下的教学,也就是作业的布置。作业对于学生们的成长而言意义非凡,这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理解作业的用处,并且思考如何让作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这就需要对作业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美术作品的艺术范畴进行讨论,可以探究手套、书包甚至是一张纸是否属于美术作品,为了让学生的探讨更加深入,理解更加深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产品会的场景,然后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为此,教师应当对全体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在每一个小组之中选出一名代表作为美术作品的设计人员,然后让其余的学生作为会的参与人员,设计人员的目标就是把作品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告知参与人员,不但包括作品的造型,也包括颜色和功能,等等,在这个介绍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他们能够对所要表达的要点进行详细思考,从而深入理解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内涵。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这包括介绍语言的有效组织和要点的充分思考,要尽可能用精练的语言来进行相关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介绍美术作品的时候,应当充分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观点,并对主题进行充分思考和讨论,这样一来,他们就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自身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教师们需要充分发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主导作用,并对美术鉴赏课程实行整体化思考和改革,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善教学质量,为提升高中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个人素质而不断努力。 作者:董啸岑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教学主观能动性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也在与时俱进,而学校是创造培养人才的摇篮,于是人们对于教学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不再局限于以教师为整个课堂的主体,而是赋予了学生主动去学习、思考、探索、发现的权利。高中美术课程作为表达学生自我思想的一门创作性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要注意发掘、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主观能动性;重要性 一、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曾对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分析,他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人的身上具备有动物身上所没有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自觉有意识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主观能动性更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人们想要取得成功,想要在这个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能有自己的建树,就必须在努力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学习,去行动。有一句话叫做:“通过现象去看本质。”可见本质都隐藏在现象之下,如果一个人想要通过事物的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那么他必定得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来达到目的。因为事物从来不主动满足人的要求,而是要通过人的主观行为去改变与创造。而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书本知识和教师授课只是一个渠道,学生想要真正地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就需要通过主观能动行为去提升和改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在其他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行动的习惯。 二、主观能动性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所体现的重要性 (一)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新时期的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德、智、体、美、劳”,为的就是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社会型人才。而美术教育在高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学科,还是一门提高学生素质和情操的必修课。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舍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打破教师直接传达知识而学生直接接受知识的固定模式。鉴于此,可利用主观能动性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这门课的过程中从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转为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在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作用下去重新发现美术的魅力,发掘美术的价值。 (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兴趣 合理放弃原有的旧式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跳到格子外面来,大胆的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那么学生会因为创新而产生需求,有需求就会主动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内在需求和主动摸索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一幅山水画,就不一定非得要求学生用单调的水墨来完成,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选择色彩、色调,也不一定非得要求山水画中只有山水,不能有其他,也许在山水中添一处茅屋,加一个采药的童子,都会使这一幅山水画更加的灵动而有生机。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给教师的教学开拓一个全新的教育方式。 (三)与时俱进,树立正确而崭新的教学观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的心智发展得都很快,也较成熟,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与时俱进,不主动更新完善自己的教学观,就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树立一个正确而崭新的教学观,进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定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人体素描”时,不要只摆设一个人体模型就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也不要因为学生是一群十六七岁的高中生而羞于表达。因为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造,如果教师不讲解清楚,学生就无法理解,而根据模糊的概念创造出来的东西只会是形似而神不似,所以教师应大胆仔细地为学生讲解出人体的各种构造、组成名称等。这样,学生在对人体熟知的情况下就能很好地完成画作。可见,教师运用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新的教学观念,不仅使自己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还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结语 高中美术是一门具有崇高美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去发现、创造、鉴赏,是从自我需要出发的且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标性,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了教授美术知识的重任,还承担了引导学生创造学习的职责。可见,主观能动性对师生来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通过自身知识和修养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意识;而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然后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作品。由此可知,主观能动性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教师与学生、旧知识与新知识更替发展的一个桥梁。 作者:李默文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鉴赏情景教学法探析 纵观所有高中美术教学情况,高中美术课程普遍存在形同虚设的情况。其原因是教师尚未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形成足够的认识,进而导致学生对美术教学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这对实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标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创设情景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具备鉴赏能力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目前,高中美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形同虚设,即使有小部分高中院校开展了美术课程,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对教学内容侧重点掌控不到位,使得美术教学无法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新形势下通过融入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教学水平,需要教师掌握创设情景的技巧。以高中美术湘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从基础部分开始,首先使学生可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然后是讲美术的礼仪和教化,最后列举出高中美术课的鉴赏系列。以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为例,本课时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审美的观念,并对审美形成一定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学的重点则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产生美的感受。某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时候,提前准备了一些教学辅助道具,如一枝花、一个花瓶,也让学生准备了一些自认为很美的事物。花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这也说明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播放了一段有关自然美的短视频,视频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一朵花盛开、一只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以及一只蝴蝶停留在一朵花上的画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我们发现,学生全部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学生眼睛中呈现出来的是对大自然的感叹和欣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融入欣赏美的情景,适当应用教学辅助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画面、声音的方式对学生形成直面冲击,促使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感受,逐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为展开后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情景 融入情景的前提是创造情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征,创设符合教学主题,且具备趣味性和冲击性的情景,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融入情景中,从而实现促使学生融入情景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以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开始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利用教学辅助道具和短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且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基本全部融入设定情景中。这个时候,教师开展了正式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从短视频中得出结论,对美形成基本的定义。从一开始的教学辅助道具中,学生对美的感受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以直观的感受认知美,而视频内容则是对美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融入情景,与大自然仿佛处于同一境地的感受。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五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美就是蝴蝶破茧而出的瞬间,以及花朵绽放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融入情景活动,与情景进行了心灵的感受,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导致在认知美和鉴赏美中出现了偏差,这就是学生融入情景的魅力。学生真正融入美术课堂鉴赏教学中,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情景 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局面比较混乱,课堂教学中沿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参与讨论为辅。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素质教育背景下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创设情景、融入情景以及评价情景,评价情景主要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并积极做出调整,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奠基。在高中美术湘教版第一课时中的“我们怎样用自己的眼睛”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即学生对短视频的认知和感受,发现学生对美的感受不同,鉴赏水平也处于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短视频对美的感受产生了误差,有的学生仅仅观察到表面的美,如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花儿,而有的学生则可以观察到生命蕴藏的力量美和内在美,如蝴蝶破茧而出和花朵绽放的美。在学生鉴赏结束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做出了评价,并深层次挖掘出了美,对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师详细讲解美的内涵之后,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美的含义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是一个学生评价情景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陆玲 单位:江苏建湖县第一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选修课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 2015年11月22日,在沁源县教育局和沁源一中领导的统一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赴上海、杭州的观摩学习活动,上海闸北第八中学、建平中学、杭州二中、杭州江南实验中学这四所名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特别是在高中美术选修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下面我结合美术学科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和一些想法。 【关键词】 个性;美术选修课;校园文化 一、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江南实验中学的黄校长在介绍他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时,特别谈到初中开设了跆拳道选修课,跆拳道文化已经影响到学生的礼仪文化,学生见到师长会深深的鞠个躬;杭州二中让每一个孩子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让孩子在体育课中树立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音体美课程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审美能力以及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杭州江南实验中学注重学生专长的发展和学校的学科特色建设,开设了个性特长类课程和素质拓展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条件,使每个学生有可能自由地发展他的才能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朱永新在《新教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怎样区别于别人,一个人怎样做得更优秀,个性是很重要的。个性张扬的人能在此基础上做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二、针对我校美术学科开设选修课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拓展美术课程,开设各类美术选修课,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校园艺术教育品质。 1.结合我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特点和课程的可操作性,在高一、二年级可开设鉴赏类、绘画类、书法类、设计类、工艺美术类、特长类专业类等课程,可以由美术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程,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开设有特色的选修课。 2.选修课的内容设置要体现美术学科的可操作性的特点,并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艺术表现能力、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学生普遍不具备专业基础,因此教学内容设计要适应学生,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每一课要设计针对性的美术活动,有完整的作品呈现;在作业评价上以学生的创意和表达的含义上作为评价重点,在绘画造型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 3.结合我校美术教育资源条件,每门选修课程可尝试招收30人左右,由学生自由选择美术选修课程;由于美术选修课的开设需要大量的工具材料和固定的教学用具,所以应当提供专门的美术工作室,由学生走班进行选修学习。 4.定期进行选修课程学生作品的汇报展,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完善;并选择优秀作品装裱布置在我校的教学楼内。 5.美术选修课的开设也为特长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及早地发现自己的专长;我们美术组多年来把很多精力投入在特长生的训练中,忽略了拓展美术课程,忽略了培养整体高中生的艺术修养方面。我认为在我校开设美术选修课程,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本身,选修课的开展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需要什么工具材料?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最后呈现什么样的作品?这都需要我们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设计,其实,对我们教师个人成长、专业发展也能够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三、关于校园文化建设 1.美术社团活动 组织美术社团活动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通过社团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08、09年我在咱们学校团委工作,曾组织学生绘制迎新晚会、运动会、演讲赛等主题海报,这些活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而且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2.校园画展 校园画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美术教育功能的一种立体呈现。我们走在四所名校的校园里除了感受江南的园林艺术之外,我们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楼道里、长廊里随处可见师生的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过去我们美术组也组织过迎新、五四、特长生汇报展,但是没有把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很好的整理装裱,这是我们需要进行学习和改进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当逐步完善校园的美术作品展览,为校园增添丰富的审美文化。在此,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让我解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了许多教育改革的信息,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做的更好! 作者:胡剑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第一中学 高中美术论文:高中美术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一、什么是地方美术资源 地方的美术资源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在学习地方美术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地方的文化有所了解,进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高中美术作为一门新课标的课程,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在枯燥的物化生史地政中能够丰富一下自己课程的多样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在通过学习美术过程中的方法,能够将其利用到平时的学习中。更多的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学生相对于枯燥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对于美术的学习会更加感兴趣,显然,地方的美术资源和课程中的美术资源是截然不同的。课程中的美术资源比较官方,教学所用的材料也是全国统一,很少可以将地方的特色纳入进去。而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不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让学生进行表面浅显的了解,而是要求学生通过体会地方的特色技艺等,从中汲取营养,来完善自己的素养。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不同,地方美术的指导学习也不同,学校和教师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制定不同的美术指导,让学生在美术中尽情发挥自己的长处,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在课改实验中,高中美术教师也意识到通过地方资源来丰富教学是必要的,但是缺少一些引导及推动力。毕竟,地方资源美术指导并不是很普及,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此多下功夫,多去创新,在创新中发掘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地方资源开发 地方美术课程显然更具有丰富性,以及更加的原生态。这样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正因为地方美术资源选择面很广,各类资源参差不齐,也就导致许多资源都缺乏专业的验证。这样一来,确定下来的资源也就所剩无几,可以用到课程中的资源也就少之又少。这也造成了学业指导不专一,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统一,这对于一些对于美术感兴趣的学生,甚至要终生学习美术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弊端。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加的严格,在讲解这门课程时,需要仔细研究地方美术资源,选择适合用在课程教育上的方面来给学生进行详细辅导。根据当地的特色,把美术融入生活,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将地方资源的开发运用的教学当中,得以将传统更好的传承下去。地方美术课程的优越性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对于地方的学生,他们对地方的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课程的学习上也会更容易接受。中国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学生从小在这里长大,对于文化型的美术更是印象深刻,但是,地方美术的指导却不是很普及,所以对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是急需要实施的。高中美术教学加入地方资源,其利是大于弊的。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美术领域来对地方特色进行了解,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去创新,以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也给枯燥的高中生活带来一丝乐趣,学生也会利用这短暂的美术时间,更加刻苦的学习,了解美术的博大精深。通过研究不同的地方资源,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研究到传统美术,对学生的审美及美学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高中美学教学加入地方资源,这样才是对美学的挖掘,对美学的敬仰。相信通过地方美学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不断深刻。 三、高中美学教学中的地方资源的教学设计 高中美学教学中的地方资源的教学设计首先是将传统美学教学和地方的美学资源融合在一起,其次,在教学方面也要有所改进。更详细一点来说,既要和全国美术教材相统一,又要将地方的文化凸显出来。既然是融合地方美学资源,就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探索。所以这门课程在设计上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更多的是要走出课堂。在课堂内,可以通过看视频、听演讲等方法来先对地方美学资源的知识理论有所了解;接下来就是要在课堂外,有目的性的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能更直观生动的了解地方美学资源,通过其对地方文化的探究,来完成这门课程的相关作业。举个例子来说,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教师可先讲解某一个地方资源的理论课程并留下相关作业,再安排小组在地方进行详细的探究,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进行小组展示其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对地方美学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收获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总结 通过对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地方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教学不仅对学生的接受上是一种挑战,更是对教师在美术领域的研究及教学的模式上有极大的挑战。这不仅是在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也是对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道路上的一种创新。地方美术资源涉及的领域极为宽泛,美术、历史、地理甚至理科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在学习地方美术资源的同时,可以对其地形地理环境有所了解,可以对其历史发展有所掌握。不仅如此,在学习地方美术资源时的探究及创新意识,对理科的学习上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高中美术教学中加入地方美术资源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门课程会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作者:柴青 单位:天水长城中学
科技研究论文: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 摘 要 传统的科技资源概念及理论,忽略了加速转型时期科技资源客观运行环境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因此,关注科技资源要素的分化并探索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式,对全面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转型期 科技资源 配置模式 经济增长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的集合。随着科技资源系统内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当前资源稀缺性存在前提下,特别是在现今加速转型期的科技作为满足人们的无限欲望需求的情况下,决定科技稳定和高效产出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必然要成为学者和专家研究的重心。笔者认为,在对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面临着科技资源配置主体的分化、模式的选择、有效配置衡量标准重构以及有效配置的理论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研究 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由科技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的执行主体和宏观层次的调控管理主体构成。其中,执行主体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它们是执行科学技术活动的实体,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层次,也是科技资源配置的运行层次;调控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中介科技服务机构,它们对科技资源配置按市场经济和科技活动自身的规律进行分配、管理、调控、评估组合等,使科技资源配置达到优化目标。执行主体与调控管理主体既通过体制组成资源配置系统,也融会于运行机制,在全社会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系统中运行。然而,在我国当前科技运行体制下,笔者认为科技主体分化程度不够,直接表现在宏观调控管理主体权利集中和科技活动执行主体经济形态单一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是政府主导型的,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下达,因此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中的行政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调控指导不足,而管理功能过于倚重,其直接影响是科技资源的配置不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产出与市场脱节,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在加速转型期,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要求必须以市场作为基本运行机制,由于社会的分化,在新的整合机制尚未建立之前,国家的政治整合能力应该不断下降,否则就会阻碍社会转型。因此,政府的职能重心应该是相对下移的。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使市场主体完善,主体行为适应加速转型期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培育各类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对话机制,积极发展政府、科学活动执行主体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伙伴关系,落实民间社会与政府共同治理的合作关系, 其次,由于我国参照原苏联的科技体制,其科技执行主体多年来一直分化缓慢,已不能适应当前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形式,阻碍了市场运行机制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加速转型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深化科技活动主体体制改革,主要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体制改革,重构政府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关系,优化运行机制。 2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配置分析框架 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方面,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就是这四个部分的综合表征。 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宏观上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配置的科技资源总量,一般对该部分的研究采用指标体系法,从定义的角度加以研究,并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评价。其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人力、资金从总体的数量上来表征对科技系统发展的支持程度、保障程度。 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个方面。科技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是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科技资源在不同方面的分配和使用比例。科技资源配置的外部结构是指科技资源在整个社会资源中的使用和分配比例,具体包括科技资源在不同活动层次配置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不同活动主体的配置结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不同的行业部门配置结构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间的配置结构。总的来讲,科技资源要素的配置结构(包括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科技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对该部分的研究一般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 科技资源的配置强度主要表示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和强度,包括科研人员的经费支持力度、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拨款力度等;科技资源的配置效果主要是对科技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问题研究,一般采用DEA、AHP、SD等研究方法予以检测和说明。 在科技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各科技活动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的机制等都表现为一定的制度规范。真正制约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的不是宏观的调控主体、市场,而是制度,整个资源配置的过程表现科技活动主体在制度约束下的自我组织过程。如果存在着科技资源配置的经济寻租行为,那么只是制度的缺陷,其损失就是交易成本。所以,有效地资源配置模式应该是在弥补现有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的总效应递增。根据这一分析,笔者借助科技制度资源适应度的概念来描述科技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其理论值为科技资源系统内科技产出的增幅与交易成本降低额度的之比,其中,交易成本为科技制度供给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科技制度资源适应度可用来描述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科技制度对科技产出的推动力,其值越大,表示科技资源配置越趋于优化,科技制度对科技产出的推动力越大,数学表述如下: 科技制度资源适应度=科技产出的增值额/交易成本减少额 =Δ科技产出/Δ科技交易成本 这一公式是鉴于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系统内科技活动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运行机制并存以及市场化程度不平衡等的特点,根据系统论的黑箱原理得出该理论模型可以在不考虑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系统内部配置结构复杂性的基础上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调控。 3 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科技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一般分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混合配置。对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应该是在考察国际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创造性的选择和使用。 目前,国际上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模式选择通常有三种类型:“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的德国模式、“社团市场经济”的日本模式。这三种资源配置模式,其实都是对科技资源配置混合方式的发展利用,其共同点是都认为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应该市场经济为主、政府的计划作用为辅。区别在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职能和所起作用有所区别。 根据国际科技资源配置的经验,由于我国加速转型期实际实行的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运行模式,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以科技资源的混合配置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模式,又由于加速转型所涉及的面广、层次深、强度大,新的整合机制一时难以形成并安全运作,致使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交接过程中存在的空白环节以及社会的分化导致政府职能存在着让渡等客观现实情况,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就应该强调政府作用,以确保加速转型期的安全过渡,所以,在加速转型期,我国应该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政策、产权规范等制度的供给发挥政府的职能,在宏观上对全社会科技资源进行引导,使科技资源的布局更为合理,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科技资源更好地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和层次、不同的科技活动过程、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分配,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以大多数微观科技活动主体为中心,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遵守一定的市场规范,使这些科技活动主体高效率地调动自身科技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益,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科技活动主体生产出更多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成果,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 在此还要强调一下的是,之所以选择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主要鉴于政府具有其他组织所无法替代的职能,可以通过法律、政策引导等制度手段为科技资源规范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先决条件,促进科技的高效产出。 4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发展 由于科技资源是经济资源的子系统,具有资源的一般特性,经济学作为研究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并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对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理论构成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也构成了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一般前提和基础。而当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时本来就存在着问题,而科技资源的特点早已超出了经济资源自身的特点的时候,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就不应该是简单的经济资源的配置理论的应用,而应该是由其发展和延伸的新的理论支撑。 4.1 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决经济资源配置时就存在天然缺陷 科技资源配置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的,而经济学理论自身是为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解决而产生的。然而,不管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是存在着的不自洽的问题,这种不自洽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由于传统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建立在抽象分析、逻辑演绎和实证经验方法的基础上,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利用数理为基本工具,使经济学走向科学化、定量化、严格化的道路,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严密演绎结构的、无懈可击的内在逻辑演绎体系,忽略了与环境的联系。而科技资源配置作为一个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分配财力、物力、信息资源到各主体进行研究与开发、测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由人、物、信息、制度、市场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而是既要实现在各主体之间宏观层次的资源分配,又要实现各主体系统拥有资源后的微观配置,即拥有科技资源后的自组织行为,这一点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达到的。 4.2 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忽略了科技资源自身的特点 科技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子系统,具备经济资源的基本特点,这就意味着科技资源的经济资源属性使其资源流动、配置以及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学规律,也构成了用经济理论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构成了一切前提,这主要是因为科技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科技资源是智慧性资源,具有可积累性、发展性、可继承资源、开放型资源、非强排他性,正是由于科技资源与众不同的资源属性,形成了对传统资源概念和意义的突破,而对传统经济资源质上的区别,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内部效应,重新审视科技资源无法完全转化为物质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范式分析的现实,重新审视科技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3 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忽略了科技资源的时代特点 现代社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以及科技经济一体化,当信息化为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方便时,对基于狭义的科技资源配置对信息资源的漠视,对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性背景下的统一资源配置模式以及信息资源形式的改变和信息作为资源的交易成本特性所应导致科技资源统计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引起重视。与此同时,科技资源配置应该建立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是一个充分考虑其他国家资源配置形式下博弈配置,单纯的数理分析是不能真正反映科技资源本质要求。 4.4 数理方法应用前提的高抽象性不可避免会产生资源配置评估失真 各种应用于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的数学模型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理论严密,模型成熟,但是在与科技资源配置研究内容相结合时,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和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科技资源的有关数据来源都经过一定转化处理,具有高概括性和高抽象性。其次,过分强调客观数据,忽略主体环境的考虑,使得产生评估结果往往是简单前提条件下高效评估,复杂条件下的无效评估。第三,就是单个模型往往只能反映科技资源配置某一方面的问题,不是在综合条件下的全面反映,所以就可能会出现同一数据由于使用程度和使用面的不一致导致结论的相悖或相互削弱的现象,最终导致科技资源配置评估失真。 鉴于以上分析,把握现实的资源配置信号以及资源配置主体的活动规则和特征,单靠理性逻辑的认识工具是远远不够的,需借助非理性的工具,如对市场习俗、本能、欲望就是理性逻辑不可言状、难以描述的对象,而事实上,它们也是市场赖以存在、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驱力,而这一切正是传统主流经济学所缺乏。 5 加速转型期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选择 自新古典经济学之后,经济学演绎出了许多流派,其中有一个学派却异常引人注目,这就是制度经济学派。制度经济学着重于从价值判断标准、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宏观制度分析,建立了包括制度权力及其他非经济因素在内的整体方法和注重历史因素的演进方法以及规范分析方法,扩大逻辑演绎前提的内涵和在理论构架上以及方法论上的突破,很大程度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为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解决的方向。 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之所以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这主要是因为制度作为“约束个人和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共同的习惯、常规、既有的经验和规则”,可以通过一系列外在形式化的规则或程序强制赋予人们的行为一种外在的限制和规定(涵盖角色、功能、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使其形成一种内在共同的文化价值模式,由此产生共同的长期稳定的行为预期,使人们能够在价值模式的内在约束下自觉地按照各自所扮的角色及功能进行有序的共同发展和互动。这种制度安排的制度化和定型化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格局的塑造过程,通过制度,人们可以对经济活动的规范产生一种长期稳定的预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制度经济学将人类行为的根基建立在制度结构(标准、工作规则、用法和习惯)上,纳入制度和文化背景中,保持加速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后的活动主体单位的现实状态,并通过假设的制度结构与观察相比较,从而从经验上加以检验分析,对于加速转型期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形态以及不同发展区域的经济行为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讲,比现代的主流西方经济学范式更具亲和力和张力,也为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了可能。 科技研究论文: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比较研究 论文关键词:区域科技发展;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十一五”科技规划;中部崛起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及关于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要求,结合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部六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十一五”期间的科技任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0前言 在我国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部六省(即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根据我国的科技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了各省的“十一五”科技规划。为了深入研究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问题,有必要结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我国中部地区科技发展战略提供借鉴。本文比较的重点是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比较的核心是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具体政策措施。 1中部六省科技规划的总体特点 1.1在指导思想上紧扣自主创新的主题 中部六省都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遵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指导思想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 1.2在定位上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中央在《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部地区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建设”。但是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都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规划的基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这种定位略高于中央的要求。 1.3在规划上体现了各省的特色、在科技项目部署上突出了重点 从规划的体系结构上来说。中部六省的科技规划内容、体例大都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框架大体一致。主要的区别在于由各自的科技基础和实力不同所导致的具体科技攻关领域和项目、科技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差别。 中部六省的科技项目规划主要是两个重点领域:一个是集中于“农业、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领域的科技项目布局。在中部各省的发展战略中大都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重中之重,提出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个重点是人口和生态领域,主要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 具体说来,各省规划的重点和特色是: 山西省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 安徽省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巩固在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等方面的优势。将生物技术作为迎头赶上的重点。促进新材料向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江西省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着力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河南省在电子信息方面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化产业发展优势。在生物工程方面加强医药生物、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重点研究。在新材料方面加快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两大关键技术的研发。 湖北省发挥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优势,提高汽车、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和农业的创新能力.将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放在重要位置。 湖南省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现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2中部六省科技发展战略背景和目标比较 2.1发展战略背景比较 中部六省在“十五”期问,科技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企业尚未完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不紧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区域创新体系还不健全。“十一五”时期,中部六省将面临许多历史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实现中部崛起、促进社会和谐,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都需要以科技为支撑。 2.2具体指标比较 中部六省发展的总体目标大都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总体实力”等等。湖北、湖南、江西和山西4个省都提出要达到全国或中部地区上游水平。 从具体目标来看,各省不统一.反映了各省对科技发展规划目标认识的差异性。此外,在少数可比性较强的指标中,各省大体上差不多。如:“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R D)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等指标各省大体相同。 3中部六省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及重大专项比较 中央对中部地区的定位是“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也就是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3.1粮食生产方面 中部六省都是农业大省,各省在农业领域的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都很多。根据中央的要求.中部六省大都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种子工程和动植物保护工程,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服务体系建设。 各省除了在重大专项上还能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之外,彼此之间农业科技规划的差异并不显著。农业(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繁育)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技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农业技术装备与设施等,大都被中部六省作为重点。 各省还根据区域特色选取了一批重大专项。山西省的重点是: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工程;红枣、马铃薯、优质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化技术研究。江西省的重点是:东乡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定位及育种研究:红壤区域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及开发:猪重要经济性状主基因的鉴别与优质种猪的选育研究。湖北省的重点是:名特水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畜禽良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双低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湖南省的重点是: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大宗农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及关键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3.2能源原材料方面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要求是,“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山西、河南、安徽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山西省根据自身是煤炭大省的优势,大力加强和煤炭安全生产、开发、利用有关技术的研究。安徽针对“两淮地区”煤炭的开发利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煤炭高效安全清洁生产和煤化工专项。河南充分发挥豫北地区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煤和石油生产及其深加工技术研究。 而湖北、湖南和江西把重点放在高效节能研究上面。湖北强调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电);江西强调鄱阳湖风能开发和生物质能研究:湖南强调新能源(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并把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作为重大科技专项。这些规划符合中央关于“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和风电建设工作”的要求。 中部省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中央提出“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发挥中部地区铁矿石、有色金属、黄金、磷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优势,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安徽以铁、铜、金等资源为重点,着重开发高效开采和冶炼技术,特别是深部隐伏矿床找矿技术。湖北重点加强对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的研究,部署了磷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湖南着重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分选提取与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的研究。 中央还提出要“重点支持钢铁、石化、化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山西主要是和冶金有关,其重大专项是:无镍不锈钢、优质合金钢连铸及热轧工艺技术。安徽省主要是新型特种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精细化产品开发。河南省主要是冶金建材。江西主要是钢铁冶炼与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湖北重点是开发高性能冶金材料.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端板材的需要,开发化工关键技术及其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与装备。湖南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陶瓷、轻纺、钢铁、建筑等传统材料行业,以技术优势形成产业优势,其重大专项是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 和农业规划不同,各省之间的能源原材料规划很不均衡。能源集中在山西、安徽两省,特别是山西省仅在煤炭领域就设置T4个重大专项。矿产资源集中在安徽、湖北两省。材料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江西。江西省总共只安排了16个专项,但仅在材料领域就有6个重大专项。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是紧密相关的3个领域。山西、安徽和河南省对于能源和资源规划得多,而对于材料贝4较少涉及。安徽、河南在材料方面规划得很简单,而湖南、湖北规划得较详细。 3.3现代装备制造方面 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制造领域规划了许多重点和专项。 山西省突出重型装备制造工艺及技术、智能高效采煤设备和工艺技术、铁路机械和专用机械生产工艺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矿山机械、重卡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技术、公路改性沥青快速制备技术。安徽省突出汽车整车产品开发、关键零部件及汽车电子、混合动力汽车、绿色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智能信息家电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专项、制造业信息化专项。江西省突出先进工业流程标准化示范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新型运载工具制造技术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民用航空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突出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和轿车车身开发技术、超精密加工及超高速加工技术与装备、新型输变电成套设备、新型机械设备。湖北省突出电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与设备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湖南省突出现代工程机械、新型轨道交通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系统重大装备、轿车无级变速器(CRV)产业化关键技术。 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建设现代装备基地的要求是:“建设具有自主创新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矿山开采设备、石化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新型农业装备、高速铁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汽车及零部件、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 从上面各省的规划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在现代装备制造的某些领域过于集中。如汽车领域,除江西侧重于民用航空领域以外,其余5个省都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都将汽车作为重点领域,湖北、湖南还将电动汽车作为重要发展项目。而在国家所列举的l2个中部地区重点发展领域中,只把汽车及零部件作为第11个列举项目。 对于国家所列举的其它领域,各省关注程度普遍不高。如关于“输变电设备”项目,只有湖南和河南列入规划;“大型矿山开采设备”只有山西列入规划;关于“高速铁路列车、大功率铁路机车、新型地铁车辆”只有湖南的“新型轨道交通设备”和山西的“铁路机械”涉及到。而“高效发电技术装备、新型农业装备、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项目,中部六省都没有列入规划。江西省侧重发展的民用航空项目不是国家所列举的项目。 中部六省除湖北省现代装备制造种类较多以外,湖南侧重于工程机械、输变电和轨道交通:江西侧重于民用航空;山西侧重于煤炭机械和运输;安徽侧重于汽车整车生产;河南的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 3.4高技术产业方面 中央关于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是:“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国家对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持”。 相比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来说.中央对中部六省高技术的规划不是很具体.没有列举什么项目.而是着重对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工程中心和实验室进行了说明。这就说明,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同,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中央的着眼点是“如何培育高技术,加快产业化”。但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带动性十分显著,加上中部六省普遍对自身创新能力期望很高,因此,在各自的规划中都将发展高技术作为重中之重。 (1)信息产业。山西省以光机电一体化、微电子、新型元器件、软件、现代通信为重点,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安徽省突出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片式元器件、自动化装置与系统,安排的重大专项是电子信息材料专项、计算机软件专项。江西省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工程、软件技术、光电子产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应用软件研究开发。河南省突出计算机网络高速路由器、交换技术与产品、各种宽带网络的接入技术及产品.加强信息化的开发应用,研制开发新型农业信息系统。湖北省突出光通信技术及下一代网络、无线通讯系统与终端、激光技术及应用、数字视听(3C技术及融合)产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湖南省突出新型显示器件技术、数字视讯与媒体技术、软件、信息网络与现代物流技术,安排的重大专项是数字卡通内容制作及传播应用关键技术。 从上面可以看出,湖北侧重于光电子技术:湖南侧重于数字卡通,其它各省重点不明显。除河南以外,其余5省都强调软件研发,特别是江西和安徽将软件开发列为重大专项。 (2)新材料。在新材料领域,中部六省主要是集中于纳米技术的研发。新材料领域和原材料领域联系较紧密.不少省都集中于传统原材料领域的新材料研发,而对于高技术领域的新材料研发实际上并不多。如:山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永磁、多晶硅及镁合金新材料制备技术开发;安徽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江西的重大专项是纳米新材料研究开发;河南的重大专项是新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技术;湖北的重点是新材料技术研究与开发;湖南的重点是先进电池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 (3)生物工程、现代中药。山西省以中药现代化综合技 术开发为主攻方向,加强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工艺技术和集成工艺技术开发,重大专项是中药现代化技术。安徽省突出酶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重大专项是新药创制。江西省突出生物医药、化学药新药、中药新药、中药现代化技术聚焦工程.重大专项是江西道地和特色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河南省在医药生物、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群体优势。湖北省突出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农业技术、生物工业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技术。湖南省突出生物安全技术、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中药技术、创新药物技术。 从上面的项目名称可以看出,在生物工程和现代中药领域,中部地区主要是依托当地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进行现代中药开发。 3.5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央关于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交通运输枢纽的要求更多地是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体系、交通运输重点项目的角度进行规划的。因此,中部省份在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方面的科技立项十分少.只有湖南和安徽将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列为优先主题.但是具体内容也不是很多。 3.6人口和生态重点科技领域 中央指出.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人口和生态环境压力大、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较弱”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很具体,因此,中部六省在科技规划中,对优生优育和人口控制、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自然灾害预报等领域都设立了优先研究主题。 结合自身的特点.山西将工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研究与示范、煤烟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重大矿山灾害事故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作为重点。安徽将巢湖、淮河水污染综合治理作为重大专项。江西将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相关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河南加强对艾滋病和地震灾害的研究。湖北强对血吸虫病、洪水预警和防治的研究。湖南把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重大专项,并加强对水旱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 4中部六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比较 作为省一级的科技规划.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也得到了各省的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和对策措施的关系十分紧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规划,各省差异较大:有的将创新体系和体制改革作为对策措施中的一部分:有的没有对策措施,只有创新体系建设。这种差异反映了各省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认识上的不同。各省都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只是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从具体对策来看,各省主要从财政投入、政策法规、优惠政策、人才培养、加强领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中央并没有单独就中部地区问的科技协作进行要求,只是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一起,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若干科技基础平台”。这就说明,中央认为中部地区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区域经济布局上,中央也只是提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支持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在粮食、能源、原材料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中部地区与毗邻的沿海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从中央来说,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中部各省份内部的增长极建设和东、中、西部问的互动。 在区域合作方面,中部六省较重视与国外和其它区域的合作,而不太重视中部地区内部之问的合作与交流。其实从中央对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以及上面各省的规划重点来看,中部六省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科技需求,在一些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优势,完全可以通过加强中部六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来寻求发展.没有必要各自另起炉灶,或只盯着国内或国外一些科技发达地区。因此,中部各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问的科技协作,共同促进本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研究论文: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产生于集权体制时代,显然与改革后的体制不相适应。本文的目的是剖析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问题及其根源,探讨适合未来发展的科学评价方式。文章先分析现行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的特点和各种不同的评审形式(如科技成果鉴定、评奖评审等),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革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建议。笔者认为,应当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避免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重复设置,基本上取消国家社科基金,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以更为有效的专利版权制度等来代替它。 一、“科技成果”、“评审”和“领先”、“先进”:中国特色的科技管理概念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的文献中出现得极其频繁,最新出台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2003年9月22日颁布,以下简称“评价方法”)中也同样使用这个概念。但是,查阅《中国百科大词源》、《实用科学名词术语词典》、《词源》、《辞海》、《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等国内工具书,均找不到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表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科技成果”无非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简称,当然,它应该是指某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取得的具有价值的结果。据此来看,未经过科研活动,借用甚至剽窃来的结果肯定不是科技成果;同样,虽经过了研究活动,但取得的结果不具有价值也不能被称为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一词在中国的各种场合事实上被泛化地使用,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也错误地引导着科研活动的方向。许多项目或课题在尚未完成结果鉴定之前就自称为“科技成果”;各种“科技成果”鉴定会、报告会、评审会宣传得不亦乐乎,听起来好像并不是某个项目要进行结果鉴定,而是某个“科技成果”正在做宣传,专家到场是为了替这个“成果”作宣传,越是有名望的专家到场越是能为这个“成果”增光,于是不明就里的媒体便一哄而上,结果不是成果的“科技成果”就真的成了成果。何况,由于存在着评审失败以及评审腐败等诸多因素,即使经过鉴定、评审的项目也并不全是真的科技成果。 国际上通用的与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相对应的概念只有项目、技术、专利,而且国外的项目一般都是使用它本身的具体称呼,不使用“成果”这一层次的统称,中国本来完全应该参照这一做法进行管理。既然“科技成果”这一概念已经被滥用,中国的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做出规定,慎用以致于取消“科技成果”一词,用其他更为准确的词来代替[1]。实际上,科技成果这个概念带有很强的行政认可色彩,却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它与国际上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利、版权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未申请专利、也不受版权保护的中国式“科技成果”在国际上得不到法律上的承认,这不利于中国参加国际技术贸易与竞争[2]。 “科技成果”一词与中国管理科研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体制有很深的渊源。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是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与计划经济下科技成果的非商品属性相适应。在计划体制下,科研和技术开发计划由政府下达,经费由政府拨付,研究结果归政府所有,由政府负责推广,所以政府必须管理和参加科技成果的“评审”工作。 “评审”是另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在英语或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词。它具有评价和审定的双重含义,指由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对取得的成果、成就以及某种资格进行评价、审定并最终给予某种形式的确认。科技评审的组织者一般是国家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的国家基金机构、直属政府的事业单位等,由这些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管理办法组织或委托专家评审小组对科技项目或成果进行评审。本文分析的主要是科技项目的事后评审。 最早的科技成果评审始于50年代,当时的评审主要采用鉴定的形式。1955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规定其任务之一是“负责鉴定科研成果”,这是最早的关于“科技成果鉴定”的说法。1958年开始“”后,“科技成果”迅猛增长,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评判标准和方法来辨别“科技成果”之真伪。当时国家科委开始了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并在1959年初步形成工作程序。1961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1994年国家科委颁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此文件规定,“科技成果鉴定”只用于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换言之,不属于这个范围的“科技成果”可以“评审”,但不组织“成果鉴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科技成果评审”方法体系,其中除了奖励评审外,其他评审形式多是从上述的鉴定制度演变发展而来。 目前,中国科研单位的课题(项目)来源主要有4类。第一,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提出的指令性和指导性课题(项目),称为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内项目,包括各级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的科技计划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等。各部委、省市也都根据自身重点扶持的情况建立各级科技计划。至于各种基金项目,国家级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省相应也有由省财政拨款建立的省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第二,科研机构与其他部门通过横向联系形成的联合开发课题(项目)。第三,科研机构接受某些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进行研究开发的课题(项目)。第四,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实地调查后自己提出的课题(项目)。 这些课题或项目研究结束后,成果的确认分别有不同的方式。第一,科技计划或者基金项目,属各级财政支持的项目,按照国家的规定必须评审并登记科技成果。其中应用性技术成果必须有科技成果鉴定;而基础性研究成果由于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的形式,其评价本着“公开发表,自由评议”的原则获得认可,但是执行中还须提供由研究者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做出的评定意见,从而形成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第二,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结束时,往往采用委托单位组织专家评审或验收的方式。近几年,有少部分项目已经开始由评估中心或国家认可的评估机构来评估[3]验收,通过专业化的评估程序对委托项目进行判断,提供给委托方最后的评估结论,但这种方法还不成熟。第三,某些有重大影响的自由研究项目,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也要进行鉴定或评审。第四,联合开发的课题(项目)按照主要完成单位为第一负责人的原则,由第一负责人申请鉴定或评审。第五,上述各项目在取得一定的评价之后,得由所在单位推荐向各级政府申报奖励,于是评奖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评奖评审。 目前中国科技管理部门通常用“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概念划分成果级别。这种概念的含义是把科研项目成果与以往科学成果对比,从而评价其创新程度及意义。但是,一项新的科学成果的真正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它是否比以往科学知识的积累前进了一步,还要看未来它能给学术界、技术经济界和教育界带来什么创造性效用。而这后一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证明。可是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却规定:所谓“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引用或应用。学术成果发表后短短几年里被引用数次,岂能妄称被“公认”为“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一项科学成果发表以后,多数情况下其价值是否在该领域内领先只有经过同行的普遍认可才能定论,而同行们在认可其价值之前往往会展开学术讨论和评价,不同观点、不同发现、不同结论之间的讨论耗时经年,多年讨论后一项成果被推翻之例亦屡见不鲜。“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之评语是不能轻易判定的。进一步看,国际学术界评价一项新成果的价值,是由科学家们个体分散和自发地进行的,只有当个体的承认积累到相当数量之后才形成共识,尽管其中可能不同学派仍会有不同看法。这个过程很可能比该成果提出者个人的生命还长。如此来看,中国的许多科研结果公布之后就很快被“评审”为“国际公认”的“领先或先进”成果,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国内人的自说自话,如果不是借助于行政权力,甚至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真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公认。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奖结论的声望不高,与这种“中国特色”的评价概念及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4]。 科技成果的管理是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的行政管理之重要一环,欲改革“科技成果评审”的方法和制度,就必须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的法制化、国际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及国际大环境的必然结果,将知识产权概念引入成果管理,还科技成果的本质属性势在必行。 二、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内容与问题 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审形式主要包括:科技成果鉴定及项目验收评审、评奖评审、学术委员会评审等。另外,由于软科学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不同,这两类成果的评审有各自单独的规定,下面一一介绍。 1. 科技成果鉴定 在中国,科技成果鉴定是科技成果的主要评审形式。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公布的“2001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28,448项,其中采用鉴定方式确认的成果数为21,124项,占评价项目数的74.25%,比重很高。根据现行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5],科技部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这些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组织鉴定,或委托有关单位(以下简称主持鉴定单位)主持鉴定。主要有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采用检测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指定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测试,必要时,组织(或主持)鉴定单位可以会同检测机构聘请3至5名同行专家,成立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出综合评价意见。采用会议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7至15人组成鉴定委员会。采用函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5至9人组成函审组。参加鉴定的专家由组织鉴定单位从国家科委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中遴选。鉴定的程序是,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根据任务来源或隶属关系向其主管机关申请鉴定;若符合鉴定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经组织鉴定单位批准,组织或主持鉴定单位将被鉴定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送达承担鉴定任务的专家;参加鉴定的专家收到技术资料后进行审查,提出鉴定意见;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在这种科技管理体制下,科技成果之产权归国家所有,不是商品,一经鉴定便向社会公开,任何单位均可无偿使用,科技人员获得的报答与成果的推广应用无关,通常是由成果完成单位根据成果鉴定给成果完成人员待遇、奖金、职称、晋升等。由于科技人员往往不关心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许多成果通过鉴定、颁发奖励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中国科技人员众多,但科研成果开发利用的情况却相当落后,这种科技管理体制是一个重要原因。科技成果鉴定的目的在于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技术成果来说,得到市场承认的项目才是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市场的接纳也就宣布了它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引入市场竞争才能真正促进这类科技项目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应用型技术成果本身也非常适合于在市场上进行评价。所以,成果鉴定的目的通过市场完全可以完成,而且会完成得更好、更有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由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其意义其实相当有限,只不过是满足了科技管理行政部门自身的需要。 这种体制的另一个问题是,科技管理部门既是鉴定的管理者又是鉴定的组织者,同时还是鉴定的监督者,这充分显露出计划经济的特征──政府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在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监督付诸阙如的情况下,从项目审批到项目评审各个环节上的腐败就日益猖獗。此外,这种成果鉴定方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审专家的选择,而参与鉴定的专家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字号(3){[6],鉴定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监督者存在。在这样的状态下,鉴定的派生利益可能成为参与鉴定者的动力,由此又导致国内普遍存在的所谓“学术腐败”。 国家计划内项目及基金项目结项后,除了规定要实行鉴定的以外,其余项目都要验收,于是验收评审成为科技成果评审的又一种方式。验收是指由验收单位按计划任务书或所规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做出结论。其一般步骤是,先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专家组负责课题验收,编写项目结题总结报告及课题验收报告,会同依托部门向科技部业务主管司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然后由科技部组织验收专家小组进行项目验收。由于验收工作是从鉴定发展而来,验收中的专家评审过程大体与鉴定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2. 科技奖励评审 科技奖励评审往往在鉴定或者其它评审的基础上进行。现有的科技奖励体系有官方和民间奖励二个层次,以前者为主,这里的讨论也以政府的科技奖励体系为对象。这个科技奖励体系是一个上下对应的垂直体系,中央层次有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除最后一项的受奖对象是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其它奖项均为国内科技工作者而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省一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又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以下地方政府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所属各部中仅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设立了部级科学技术奖,其奖励范围是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不便公开的项目。 根据1999年4月28日通过并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部负责科技奖励的评审组织工作,为此专设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其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为委员。“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各个奖项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下设9个学科评审组,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下设29个专业评审组,负责各自学科(专业)范围内的奖项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相应的评审委员会。 科技奖评审对象指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完成单位或国家科技奖推荐人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授予对象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技发展中有卓越建树者以及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技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完成重大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或组织。后三种奖每年奖项总数不超过4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奖程序如下:个人申报-有关部门推荐-奖励办公室形式审查-学科(专业)评审组初评-异议公布-评审委员会复审-奖励委员会决议-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其候选人由推荐产生,遵循“逐级上报推荐”的原则,申报与推荐相结合。奖励办公室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提交相应评审委员会学科(专业)评审组或组织具有评审资格的同行专家进行初评。初评由学科(专业)评审组以会议方式或书面方式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记名投票表决产生评审结果,并向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建议。奖励委员会以会议方式对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定[7]。 在现行评奖体制下,奖项设立过多,奖励对象分散,单项奖金数额小,这是平均主义观念的产物。奖励因其崇高性与稀缺性而对科学家产生吸引力,奖金额高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激励科技工作者向难度大、周期长的项目挑战。目前的奖励方式对获奖者的激励作用不足,在社会上产生的荣誉导向效果也有限。此外,评奖过程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比如申报和推荐要按行政级别层层上报,一项科技成果若因各种原因在基层单位得不到承认,就失去了“参赛”机会。前一段时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蒋春暄”现象决不是偶然发生的\字号(3){[8]。其实,完全可以进一步放宽推荐人的资格,允许权威性学会组织或著名刊物出版机构推荐参与科研成果评奖者,或制定复合量化标准(如发表的刊物质量、被引用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等),允许达到这个标准的成果完成者自荐参评。 3. 学术委员会评审 这里讲的学术委员会是指在研究院所、高校、学会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内设立的由教授、专家的代表组成的学术审议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是评审各类科学研究成果。在高等院校里,除校学术委员会以外,还设有院级和系级学术委员会,一般由本单位的“一把手”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相当一部分是单位的中层领导,如高校中的院长、系主任、所长,也有一部分是老教授。这种制度本身是集权体制和审批经济的产物,违反学术发展的规律。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地位本来应该是平等的,但在行政权力的支持和背书下,学术委员会的存在人为地把教授分为两类,一类(多数人)的命运掌握在另一类(少数人)手中,前一群体中每一位教授的权力利益都要受制于后一群体,从而允许后者垄断支配前者的命运。 即使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均能做到公正,它也缺乏行使权力的能力。因为学术委员会要评审几乎所有学科的成果,而选自每个学科的委员人数非常有限,在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下,只有被评审项目相关学科的少数委员在具体的评审过程中有发言权,多数委员往往是门外汉,所有评审过程易被少数人控制。事实上这种委员会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学术委员会下设的分学科委员会没有最终决定权,后者的决议时常被学术委员会所否决。假如院系的分委会起决定性作用,则校级学术委员会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按照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各院校完成的政府各级计划内项目的基础研究成果一般要由校学术委员会出具评价意见书,这是校学术委员会承担的评审功能之一。但是,现实中各单位学术委员会对这种研究成果实际上根本不是认真严格地评审,而是把“评审”变成了促进该成果通过验收的过程。由做项目的单位出具对项目的评价书,无论如何这个评价书都不会是客观的,因而也没有实际意义,这种形同虚设的评审早就应该取消。 4. 软科学项目评审 自从中国科学院撤消了哲学社会科学部,政府将该部另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只管辖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由于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发展已经越出了传统的自然科学边界,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又不愿意把这些新学科的管理权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是就在其管辖范围内另设了一个独特的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软科学”研究领域。由此在中国的科研管理上出现了自然科学、软科学、社会科学3大领域的界分,这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实行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中国,软科学研究是指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研究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课题。 目前,科技部归口管理全国的软科学研究,其政策体改司软科学处为软科学研究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各级政府机构相应设有软科学管理机构。软科学成果评审由各级软科学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软科学成果的质量、水平等进行审查、评价,并做出相应结论。其评审程序与管理方式与鉴定相似,只是在具体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时侧重考查的指标方面,由于软科学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9]。 由于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其成果主要是一些咨询意见或政策备选方案,这些成果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要由政府有关部门或经济部门来判断,而不应当只由同行内的学者专家从学术角度判断。所以,从其特性考虑,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应以政策被采纳的部门或委托咨询机构评审并奖励,而不必由科研管理部门自行评审,政府不必再设软科学方面的评审。 5. 社会科学评审 目前社会科学界尚没有一个关于社会科学项目评价的条例,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项目结项都采用鉴定的办法。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鉴定结项办法》,对2000年以来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的结项鉴定工作做出规定。其程序包括:重大课题的成果定稿后由课题主持人向所在研究所提出召开课题结项报告会申请,经研究所同意并由所科研处组织课题结项报告会;报告会后由研究所向社科院科研局提出鉴定结项申请,科研局组织成果鉴定,核定成果鉴定等级,并将结果报院里审批;科研局公布课题最终结项结论,下达院重大课题结项证书或院重大课题终止通知书[10]。按此办法,一项课题结项实际上要分别举行结项报告会和专家鉴定会。前者邀请研究所内外同行专家、所学术委员、院科研局和财计局的有关人员,报告内容包括研究概况、成果主要内容、成果在学术上的贡献和创新等,报告会上要求有质询程序。后一个会由院科研局主持,请专家就课题成果进行评议和鉴定。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可以多种多样,百家争鸣,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或可行,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进行检验,绝非一个鉴定会或几位到会学者就能断言并辨明其成果等级或优劣,何况在这种鉴定会上很可能会得出主观的、不负责任、迎合某些意图的鉴定结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可以取消。如果课题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可利用其发行量、引用次数、发表或录入的刊物等级以及同行评价等作为学术评价的辅助手段;如果课题属于应用类研究,则应由应用者来评价。 三、应当如何改革中国现行的科技项目“评审”制度 1. 逐步减少乃至最终取消“评审”,对不同的科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评审”并非评价科技项目唯一可行的方式,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评审”本身属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在短期内强制性地对某项研究结果做出评价,由于其人为性、短期性、强制性,所以并不适合所有类型项目的评价。一个真正的成果必然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或市场的承认,无需官方组织的“评审”;相反,由政府部门介入的“评审”过程未必能“评”出真正的成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从来不组织什么由政府机构参与的层层上报的“科技成果”“评审”,这丝毫不妨碍各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科研成果”“评审”制度源于集权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控制一切、决定一切的管理需要,改革20多年了,却从未触动这种科研管理制度,以至于到现在这种落后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依然如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腐败日益泛滥的情况下,现实证明,多一种政府机构参与的“评审”就可能多一种寻租的机会,如此则“评审”的正当性就更成问题了。在一些情况下,组织“评审”可能会成为有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里某些人获取不当利益或学术圈某些人瓜分学术研究资源的途径,这些人为了从中上下其手会千方百计地维持这种“评审”制度。 严格控制“评审”的数量直至取消“评审”这一方式势在必行。科技部最近颁布的《评价办法》也开始考虑到这一问题[11]。欲逐步乃至最终取消“评审”,代之以更为有效的评价制度,应该考虑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当逐步乃至最终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这是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评审”的主要形式,它只适用于评价政府科技计划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项目结果的评价完全不必依赖于上述的“鉴定”形式。从科研发展的趋势、成果推广应用的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化、成果保护各个方面来看,“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是早晚要取消的,何况它还助长了学术腐败。随着经济的市场化,企业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大量科研活动尤其是应用性技术的研发将主要由企业推动支持,政府组织的各类科技计划不应该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评价应用性科技项目结果的目的是转化推广,必须为推广应用者提供切实可信的专家意见,而不是为满足主管科技的政府部门文档管理的需要“走过场”,现行的鉴定制度只提供过于简单又十分抽象的鉴定结论,并不能满足对应用性科技成果评估的专业性需要。上述“鉴定”制度切断了科研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必要衔接,只有取消这种制度,让市场机制来评价科研项目的结果,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才会真正关心技术开发和面向市场需要的研究课题,才能大大减少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性。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上述“鉴定成果”不符合鉴别知识产权的法律要求,无法获得产权法的保护,申请鉴定方因为担心其知识产权在“鉴定”过程中或“鉴定”之后受到侵害,不敢在“鉴定”会议上提供核心技术细节,因此参与“鉴定”的专家事实上无法了解关键性内容,如此“鉴定”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科研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3大类,对这3类科研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基础研究项目的标准应该是学术影响,其客观依据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公开发表后被同行学者引用的次数以及是否被国际上权威性文摘所摘录。在一项研究结果尚未获得国内外同行自发的评价之前,政府的科研管理部门匆匆忙忙地找几个专家组织“鉴定”“验收”,其实缺乏学术意义上的权威性。这种“中国特色”的“评审”结论并不为国际学术界所承认,不过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已。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项目的评价则应当向专利管理靠拢。中国早在1985年就颁布了《专利法》,专利申请与审查程序比现行的“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既科学又有效,也可以减少“鉴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中国应该与国际接轨,用专利申请和审查代替应用类“科技成果鉴定”。为此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指导研究者申请专利,鼓励获专利权的单位对获得职务发明专利的研究者先给少量物质奖励,专利投入应用后获专利权的单位从所得收益中按比例给与发明人提成,效益越高、社会贡献越大,个人收益越多。这样的做法与市场经济直接挂钩,不再拘泥于行政性“评审”的名额限制和奖金分配。以专利管理代替“科技成果评审”之后,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就会从关心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国内“评审”给的“国际领先”虚衔,变成关心一项获得专利的应用型技术成果能不能带来收益。另外,以著作、电脑软件为形式的科研项目可以用发行量的大小作为其成果的评价依据,这种成果评价方式向版权管理靠拢,以版权费作为智力劳动的主要报酬。而软科学项目则可由委托或采纳项目结论的收益部门根据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之大小给予评价[12]。 2.釜底抽薪──减少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 “科技成果”“评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研评价方式,根本原因是科研管理部门依赖于它,计划项目的完成验收需要“评审”,政府奖励工作也需要“评审”;一旦政府部门参与的“评审”成为主要的科研评价方式,连科研机构完成自选课题后也会主动要求上级部门“评审”,以获得政府部门的承认。要减少乃至取消“评审”,就必须减少乃至消除政府部门对“评审”的需要,同时减少政府部门对科研活动的直接控制,这就必然涉及到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应当加快国有科研院所的民营化步伐。在科研院所国有化的状态下,科研院所与政府是隶属关系;政府的计划项目以指导或指令性计划方式下达到科研院所,经费由政府拨付,项目完成后成果属于政府。这样,政府对国有科研院所的管理就是理所当然的,而国有科研院所也只能通过政府组织的“评审”结果取得评价和奖励。对科研院所来讲,通过评审、获得奖励的项目越多,下一年度能申请到的经费就越多,因此,为了激励研究人员多申请立项,多数科研院所把政府“评审”的结果与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各种待遇、福利挂钩。正是这种体制本身产生了日益膨胀的对“评审”的需求,也导致扭曲的“评审”结果和科研激励机制。假如科研院所是民营机构,政府部门委托科研机构承担研究项目,二者之间就是一种契约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政府部门不能以“上级领导”的身份对民营科研机构处处约束、发号施令,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机构出面主持项目“评审”并决定项目成果的“等级”就不再是公允的安排了,那时会需要由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承担项目评估。 其次,要减少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数量,消除各种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的重复设置。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每年资助的项目有上千个之多,如2003年确定的资助项目中,除教育、艺术、军事3个单列学科外[13],其余22个学科的总资助项目数为987项。其实,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绝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并不适合以基金资助形式进行,因为无法在事前或项目完成后的短时期内清晰地判定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因此也不易判断预定目标是否确实实现。此外,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身不需要多少设备和实验费用,除了进行社会调查之外,其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查阅资料,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没有多少资助的条件下完成,而通过基金支持提供大量研究经费给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却未必真能在学术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基本上取消“国家社科基金”,只保留对考古学、历史学等极少数学科及社会调查的资助,将“国家社科基金”改造为国家社科奖励基金,对于成果突出的,给予奖励。自然科学领域的政府资助项目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重复设置现象。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已经设立的资助领域,在“863计划”、“973计划”中又重复设立,评审验收则由不同部门管理,互不沟通,有的项目可能既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又申请“863”或“973计划”,造成资金浪费。重新构建中国的科技项目管理框架,重新设计科技项目的资助体系和评价体系是减少“评审”需求的有效方法。 目前政府所设科研奖励看来还需要“评审”,但可以通过减少奖项来抑制对评奖“评审”的需求。而且“评审”中不少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各类专业学会或评估中介机构来做,政府的任务是制定严格的评价规则,监督这些中介机构的工作。如此政府部门才能从它并不擅长的专业性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职能上的转变,而评估机构则应当对评估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3. 改善中国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仍然是政府主导、行政型运作为主,需要通过改革逐渐形成另一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同时,2003年以前,由于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科技成果如何评价及评价原则的法律法规,评价办法不完整,各种规定相互之间不协调,漏洞很多,十分混乱。比如有对应用性技术成果评审的鉴定办法,有软科学评审办法,却未规定对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价办法,也没有对社会科学项目评价方法的明确规定;又如,研究成果应当如何归类也没有明确规定,只能由管理部门进行经验性操作,结果有些边缘性学科的成果无法正确归类。此外,没有关于对“评审”实行监督的机制,这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质量。还有,有关“评审”的各种条例、办法一改再改,不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稳定。 在科技和社会各界的呼唤之下,中国在2003年5月15日颁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对当前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决定。同年9月22日,又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方法(试行)》,明确了评价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但是,由于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法规本身的不完备性,这两部法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 发展各种学会组织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中介机构,有助于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专业学术学会组织有着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专家进行科研成果评议正是它们的长项。学会组织也能较为客观、独立和公正地进行评价,它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法人,具有对所作评价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各个学会组织基本上是政府机关的附属品、一些退休官员的“养老院”。要让专业学会组织发挥科研成果评价的新功能,就要实现学会组织真正的独立运营,其组织的内部管理和结构要重新改造,学会成员的组成、选举要向自治的方向发展。 由评估公司进行科研成果评估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独立的评估公司。国家科委于1995年、1996年曾分两批组织国内部分省市以及产业部科技计划管理人员赴法国考察科技评估情况,学习国外科技评估经验。1996年又成立了“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此后,科技评估工作在大部分省市陆续展开。由于科技评估机构是政府创立的,所以现阶段科技评估工作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服务,这使评估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不能真正独立进行。此外,科技评估机构在许多省市都是独此一家,缺乏竞争,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今后中国应当培育民间的评估中介机构,让它们承担大量的成果评价工作,政府则进行政策性引导,扶持有信誉的评估中介机构。 对于不得不保留的极少量的科研奖励的评审工作,应当加以改良。评奖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审专家,所以首先要科学化地形成评审专家库。科技部新公布的《评价办法》对评审专家的遴选做了规定,提出了全面性、随机原则、回避原则、更换原则、公开性及开放性等要求。今后,为避免专家库的固化并增加其对创新的容纳力,还应吸收各种学派的专家和非资深专家加入,而不应用一些硬性的指标如职称等加以限制。在组织具体的评审组和委员会时,除了随机原则外,还应综合考虑学科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等,使结构更加合理。专家的资格方面还应设立限制条件,如年龄、健康状况、近几年学术活跃状况等;在参加某项评审时,亦应确定评审期间专家的时间保证,如现在正在承担项目的专家不要进入评审专家的行列。在评审方法上可采用国际上的一些常见方法,如“双盲法”等。评审材料可以是书面材料、视听材料、实物材料等,评审组织方式可以是通信评审、会议评审,还可以是互联网的网上评审。 目前中国科研成果评审中的一个大问题是缺乏监督,无法保证评审的公平性。新的《评价办法》第53条规定:委托方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科学技术评价监督委员会。但这样的监督委员会能否独立是关键问题。建议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而不单是有依附于委托方的可有可无的监督机构。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利用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严格评审过程的明示制度,特别是评审结论的明示制度,这会使专家对自己的评审结论负责,让评奖处于更加透明的状态中。 科技研究论文: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规律研究 论文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企业成长 生态模型 论文摘要: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类似于生态界生命的成长,都具有发展的欲望,经历着生命 周期的过程,及生存与发展的种内与种间斗争。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体和集群成长建 立生态模型,并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为我们进一步了 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取 决于它是否能顺利的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和“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中小企业要经历几次“蜕变”,每一次“蜕变”都要克服“路径依赖”“知识缺乏” 和“资金缺乏”等障碍。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但是多集中对企 业的生命周期和群落效应的研究上,而对于其成长阶段的生态模型却研究不多,实际上科技 型中小企业成长也具有发展的欲望,要经历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 ,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存与发展的种内与种间斗争。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也体现 出生态特征:自组织性;结构、时间、功能有序性;共存互惠性;复杂性和新陈代谢性。 本文试图以生物学及生态学的观点,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现像,用生 态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描述,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单体、群体生态模型和成长过 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单体生态模式 企业成长主要体现在“量”和“质”的增长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体成长,犹如生物 界中昆虫的个体非变态成长一般,需要经历“卵”、“茧虫”、“成虫”等阶段,只不过作 为一个社会非生命体的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主要分为:“高新技术选择”“ 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为高新技术选择,这个阶段又可以称为“创 意期”,企业没有形成,还只能是一种概念或者构想,往往是以一些掌握或拥有高新技术的 人员为核心,成员少、资源少且对环境的依赖和要求高。第二阶段为“科技成果转化”,这 个时期的企业如同破卵而出的“茧虫”,刚开始和外界环境接触,生命力脆弱,成长欲望强 ,需要充足的养分。许多企业都在“孵化器”中完成这个阶段,主要在于“孵化器”给企业 提供了成长的政策、金融、人力等环境,保障了企业能健康的成长。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企业 初具规模,组织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对人才、资金、资源的需求大。第三阶段为“高新技 术产业化”,该阶段企业组织结构日趋成熟,组织功能已经逐步完善。企业开始拥有稳定的 经营管理组织构架,利润不断增加,企业的规模扩大,投资开始多元化,并开始逐步转型蜕 变。通过服务保障为主导的支撑体系支持,发展成熟的企业可以选择产业集群化或第二次飞 跃。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有着包括物质流、信息流、资金和人才流的大量资源流 动,当然不同阶段的资源流动规模也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到第二阶段,信息流流量大,这个 阶段的企业还处于被动的适应环境时期,信息对于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第二到第三阶段 ,物资流和人才、资金流量大,这个时期是企业快速成长期,伴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资金 、人才和物资需求增加,其流量也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以后,企业发展趋于平稳,如同生态 界中的各种生物,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成长,而开始逐渐走向繁衍后代和衰老,这个时 期的企业资源流动趋于平稳,并有开始下降的趋势。 随着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从关注于生命个体成长,逐步转变为研究生命群体或群 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也是如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单体的成长往往是伴随或引导着一个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集群生态模式 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 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企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其他实体 。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很多,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模式有:钻石模式、弹性专业化模式、全球 价值链模式和集群效率模式,也有学者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内生型集 群、外资嵌入型集群、外资带动型集群。 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或环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 的一种结构单元。同样一个集群中的企业往往也是依靠某种特殊的价值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如以自然资源为纽带,如河北省清河的羊绒生产,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人文血脉为纽 带,温州、台胞、侨胞等结成的企业集群;以高新技术为纽带,如美国硅谷、我国中关村等 企业集群;以政府政策为纽带,如各地区的经济开发区等。所以在一个集群的形成之初,第 一阶段就是要确定企业的集群点。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集群点主要以高新技术和政府政策 为主;当企业集群点得以确定,接下来就是核心企业(群)的形成。犹如生态圈中的群落一 样,都需要一个集群的核心,然后逐渐扩散,向外扩张。这个核心企业(群)可以是大型企 业的衍生企业,也可以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核心企业(群)形成之后,为该企业所配套 服务的其他企业,如原材料配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社会保障服务等关联企业以共生、附 生、寄生等方式于之共存,企业集群初具规模。当企业集群成长到一定阶段,就开始向规模 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并力求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原位膨胀,企业集群已 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动态平衡,当不具备继续发展的空间时,就要寻求新的集群点。当新集 群点的选择变更了企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这样建立新企业集群的过程我们称为群落更替;当 新的集群点选择使得企业集群核心价值得以保留,这样建立的新企业集群我们称为异地克隆 。前四个阶段我们统称“原位膨胀”,后两个阶段并称“异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 群成长无外乎要经历以上几个阶段。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生态模型将其成长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加深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 成长的认识,有利于制定保障其健康成长的措施。但是生态模型还没有有效反映制约其成长 的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和变化的。 三、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其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科技含量高,受环境影响的制 约程度高,资金、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都或多或少的制约企业成长。科技型中小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只要存在,它就会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 换。研究开发费用、经营者才能、政府行为、资源状况、成本费用、产品状况、顾客、利润 、市场容量和竞争对手等因素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各影响因素交叉影响,各个时期又都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对企业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又随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呈动态阶段性变化趋势,我们以技术和资金 的变化过程为例。 在初始阶段,高新技术带动企业成长,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立足点,这个时期需要充分 的实验条件和技术人员,成长期科技成果已经得到转化,形成了一定的专有技术优势,技术 能力已经较强,到了成熟阶段,技术方式与行业壁垒已经形成,这个时期主要以技术创新为 主,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开始分化为现有技术的创新和创造性的开发新技术。 企业成长的原动力是企业不断累积的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初始阶段,需要一 定的启动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准备金或企业创业基金,这些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 资和风险投资,资金数量相对较少。一旦企业成长链启动,资金就必须源源不断的向企业组 织供给,在前期,资金的需求增长速度逐渐增加,这从曲线的前一部分的斜率逐渐增加就可 以知道。当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很高,但是增加的幅度开始放慢 ,并且这个阶段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运作规范化,管理费用增加的缓慢;市场化运作,利润逐 渐增加,因此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增量放缓。企业成长进入成熟期后,通过大公司参股、员工 认购、股票公开上市等以及从各种金融机构筹集发展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并随着企业规 模的扩大、产业升级或转型,对资金需求增长加速。 四、结论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最具创新 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区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企业集群发 展的政策支持都在逐渐加强,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金融外界支持逐渐规范化。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生态性”和“阶段性”,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呈动态变化。运用生 态模型和数学模型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为我们加深对其成长过程的认识提供了一 个很好的途径,为企业进行市场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更加有利于其 成长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 科技研究论文:浅析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师 科技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 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科技研究论文:科技传播的研究状况及其模式 论文关键词:科技传播;传播模式;网络环境 论文摘要:关于科技传播以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对科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虽然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究,但尚有待深化。在分析比较前人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这种阶梯网状模式突出启发性信息的作用,强调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带来信息传播的随机性和多路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一、科技传播模式的研究状况 虽然科技传播概念的使用还没有达成一致,在国内有“科技传播”、“科学交流”、“信息传播”、“技术传播”,英文中有“Scientific and Teclinical Communication”,有“Science Communication”,有“scientific Communicatmn”,还有“Technical Communication”,但对科技信息、科技交流、科技传播、网络传播等的研究却十分活跃。 1.科技传播 J.D.贝尔纳(J.D.Bernard)是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用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科技传播。贝尔纳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划分为提供专门资料和提供一般资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科学出版物本身的职能和科学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其他手段,第二部分涉及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从贝尔纳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这三方面组成了科技传播系统。 W.O.哈格斯特龙(W.O.Hagstrom)将科学传播与科学奖励联系起来,提出了独特的“交换理论”。所谓“交换理论”,即主张科学家为了得到承认而相互交换科学信息。哈格斯特龙在《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在他看来,科学家向科学共同体贡献心智是作为礼物,以换取得到承认作为回报。“在科学中,提交的手稿被科学期刊接受就确立了赠礼者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确实,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只能靠这样的礼物馈赠而得到——而且这还确保了他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声望。……科学的组织结构包含着以社会承认对信息的一种交换。”哈格斯特龙的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科学传播的动因。 D.克兰(D.Crane)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是专门讨论科学交流问题的著作,她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乡村社会学和数学领域的研究,综合评述了自己对科学交流方面的研究,对科学创新的扩散、科学交流与影响的本质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克兰的研究无疑对科学交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翟杰全在《论科技传播》中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认为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拥有者传递给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学习和分享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基本功能是把科学家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吴国盛在《科学走向传播》中指出,“传播”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观念。“科学传播”就是把“传播”的理念引入对“科学”的理解之中,用“传播”的态度看待科学、对待科学。科学的“传播”化,表明“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现代观念已经或正在进入科学事业中,进入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2.科技传播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对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74年Meadow发表的《Communication in Science》一书。Meadow指出,人们试图通过建立信息传播的模型,用行为科学理论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的重点是学者为什么和怎样进行学术研究,他们是如何互相交流的,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发表研究成果和其他信息,出版发行机构和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等。张勇的《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从信息的作用、信息化、信息网、信息技术以及科技文献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中介)传播、网络和网络化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和现实状况入手,研究了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科技信息传播的三种模式与应用途径。本人的《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一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新信息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创新者的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邹志仁的《情报交流模式新探》提出应当依据信息交流的主体及其关系来建立信息交流的模式,并根据“终结元”介入程度将交流分为直接交流、准中介交流和中介交流。信息栈是严怡民在《现代情报学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信息从生产者向使用者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并且是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王琳认为栈理论和“中介元交流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的模式标准都是建立在对信息交流主体及其关系的客观反映基础之上的。但与中介元相比,使用“信息栈”的概念术语除了表明其传递的中介作用外,可以更加突出和强调它的吸收和利用信息并使之增值或衰减的功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实质。 3.信息网络化与科技传播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改变着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模式。Michael Nentwieh在《网络科学:信息传播技术改变学术交流模式》一文中,就信息传播技术(ICT)如何通过改变学术交流模式而改变科学研究的模式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模型:ICT是个独立的变量,另有一系列相关变量,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新的体系,即网络科学(Cyberscience)。Rice在《网络分析和网络传播系统》一文中对CMC系统(电脑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指出,网络已日益重要,而CMC系统的采纳和运用又是重中之重。CMC系统通过电脑和电信网络的联合作用来促进大量联网使用者之间的创造、处理、存储、修复、信息交换等各方面的能力。Leah A.Lievrouw和Kathleen Carley在《在“telesclence”时代科学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中研究了在计算机、电话、传真机以及其他电信设备的工作环境下,科学家们是如何采用一种新的方式——“telesclence”来进行研 究的。文章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刊物文章或者有组织的科学会议的数量不再增加,取而代之的是新电子基础设施上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Leah A.Lievrouw在《传播、意象和科学知识:一个概念框架和个案研究》一文中指出,科学家交流行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他们交流渠道、风格与信息、网络的复杂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Roosendaal H.E,Geurts P.A.T.M,Vall der Vet P.E.等在《科学传播的发展:关于资源链的思考》中分析了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并指出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是与科学研究和教育相伴随而变化发展的。燕今伟的《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从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人手,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最后分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岳泉等的《网络信息传播透析》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郝金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中研究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文章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信息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益,使得科学家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Walsh和Maloney探讨了网络对科学研究的合作结构和合作生产力的影响。他们认为,科学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多,网络技术更能促进科学的团队合作。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Walsh和Bayma在《虚拟大学:电脑网络信息传播(CMC)和科学研究工作》和《电脑网络和科研工作》中对电脑网络信息传播可能给科学研究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他们通过对四个领域科学家的访问,讨论在科研组织中网络传播的影响,认为网络传播能够催生新的合作机制,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科学工作必需的一部分。他们发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使用网络的频度不一样,这是由于不同领域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工作组织造成的。Stephanie Teasley和Steven Wolinsky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传播:远距离的科学合作》,论述了网络是如何支持远距离的科学合作的。网络通过快速的信息传播、协调大量复杂的实时关系,增强科学研究间的协作。特别是联合实验室——“无高墙的实验室”:高性能的网络结构连接政府、企业和院校,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正是这一整体支持着远距离的科学合作。Kouzes、Myers和Wulf在《联合实验室:在网络上进行科学研究》中指出,现代许多复杂的科研成果都是多个研究机构合作的结晶,基于计算机的合作被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科技传播的理论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学确立数十年来,传播模式创立了数十种,数量之多表示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的兴旺和人们对其的重视。 1.拉斯韦尔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D.拉斯韦尔(H.D.Lasswell)。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被称为“拉斯韦尔公式”,也称“五W模式”。 这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但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能揭示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2.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C.E.Shannon)和韦弗提出了有关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式,该模式是从通讯工程的技术设施中抽象出来的,它将通讯原理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而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模式虽然提出了“噪音”的概念,但仍是单向、线性的模式。为弥补和发展申农—韦弗模式的不足,M.德福勒(M.DeFleur)提出德福勒模式。德福勒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是如何获得反馈的,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使自己的传播方式更有效地适应信宿。 3.马莱兹克模式 G.马莱兹克(G.Maletzke)1963年提出了关于信息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在该模式中,他把信息传播放在一个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中进行考察。传者和受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双向的信息传播,整个传播过程是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系统。 4.米哈依洛夫模式 米哈依洛夫(A.L.Mikhailov)将科学情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分解为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提出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他认为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交流是正式过程,情报的使用者与创造者之间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交流是非正式的。这一模式的提出,可以说开创了情报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情报交流模式。该模式简单明了,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缺陷在于它只是对情报交流的一个粗略描述,作为情报交流系统基本要素之一的“情报”并未在模式中得到反映,而且模式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情报交流过程的影响。 5.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 Hurd研究了新技术背景下科学交流的新变化,提出了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该模式立足于网络媒介,颠覆了基于纸质载体的信息交流模式。Hurd认为,无形学院仍将存在,网络工作站增进了成员之间的联系,成员们依靠网络保持联系,学术信息、原始数据被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他人使用,网络提供相关研究信息和预印本文献。 三、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为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在考察分析比较前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知识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可以看作是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每一个完整的阶梯都可以分为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而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在信息运动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中,平缓面进行的是“问题”指引下的信息集聚活动。这个界面具有很强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不仅吸取外部信息,而且也发送信息。信息集聚是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加以选择和协调,分析和综合,就如同潜能处于高度积蓄状态,稍有机会就能成为契机。转折点的关键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这一介入使得信息集聚爆 发出巨大威力。创新者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一信息的刺激,使之豁然开朗,产生飞跃。转折点可以说是创新成功的瞬间。倾斜面形象地反映出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而导致创新的产生,表达了科学认识中的“顿悟”对知识创新的强有力推动。此时,知识创新中的关节点已经突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信息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散到系统、从潜在到显现,并在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运动,急剧上升,从而进入知识创新的高潮。 在知识创新的阶梯攀登过程中,信息运动曲折上升,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引入信息传播流,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信息运动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着创新的全过程。信息运动,特别是与外来信息的交流不仅表现在平缓面的信息集聚活动和各界面、阶梯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更突出地表现在转折点启发性信息的介入。 第二,把握了创新的发展趋势。知识创新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停滞,甚至倒退的时候,信息运动也常常可能出现阻滞。但对于有毅力的知识创新者来说,这种停滞是暂时的,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知识创新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况,信息运动的总趋势也是上升的、前进的。 第三,突出了创新者的信息能力。如图7所示,增加信息流宽度,缩短每一阶梯所用的时间,就意味着增强知识创新的时效性。要达到这一点,要求知识创新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能力,即拥有很强的信息意识,从而能敏感地捕捉各种信息,特别是启发性信息,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处理信息,另辟蹊径利用信息等,这样,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阶梯式攀登过程中,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流中不仅存在着链式运动,而且存在着多重链式互动的运动模式,即网状运动。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的运动系统。作为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由于存在着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从而造成信息传播及其运动的随机性和多路径。由此形成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流中的网状运动,网状运动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信息选择是信息传播极为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要进行选择,是信息多样性造成的。可以说,对不同信息的选择造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同。在信息传播中,对输入的信息存在着双重选择。第一重选择出现在外界信息开始输入系统时,创新主体不同,选择的标准就不一样,在一些科学家那里能输入的信息,在另一些科学家那里却根本不受重视,没有机会输入。具体表现为:那些在一个范式指导下已经成功地工作了很长时间的科学家,往往拒绝接受不同于原范式的异质信息;相反,那些受原范式影响不深的年青科学家易于接受异质信息。第二重选择出现在外界信息输入后,由于创新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其实质就是科学家思维系统中存贮着一种对信息状况的评价程序,这种评价程序来自科学家此前的科学认识和实践。这种程序一旦形成便成为评判信息的标准,而科学家总是在科学思维中运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来选择信息。正是这种信息选择的多样性,造成了信息运动模式的不同。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传者输出的信息,不仅得到受者的信息反馈,而且由于传者本身也处在信息网络系统中,因此,这一信息互动、信息反馈就显得更加强烈、更加多样。 第二,信息运动的随机性和多路径。在信息传播中,由于信息选择的多样性和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使得信息运动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从而导致信息运动的路径不是唯一的,而是多路径的:一是传者1受者1传者2受者2传者3……二是传者在新的信息启发下,可能直接产生新的信息,或者直接对新的传者产生影响等,形成传者1传者2受者2传者3……三是在传者与受者的互动中产生的信息,对后来的某一个新的传者或受者产生影响,形成传者1受者1传者3受者3传者4……而在这所有的路径中,创新者始终既可作为传者,也可作为受者,参与到这一信息传播的复杂过程中。 科技研究论文:科技体制的概念分析——兼谈科技体制研究的新视角 论文关键词:科技体制 概念 组织方式 制度安排 综合国力 论文摘要:关于科技体制的研究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命题,但我国至今对其尚无统一的定义。本文在研究学术界分歧的基础上,界定了科技体制的概念。进而通过深入分析科技体制的要素和内容,提出研究组织方式、制度安排、政党制度和综合国力等新的视角。 我国近现代科技体制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的。民国时期,我国开始尝试建立新型的科技体制,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建制并不成功。除了地质学等极少数学科,民国科技体制对于科技活动的作用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前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我国的科技体制才真正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的科技体制有效地集中了当时稀缺的科技资源,为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5年以后,我国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使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适应国内新形势的需要。这一时期科技体制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十分明显。面对日益激烈国际竞争,1999年以后,我国政府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并着手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体制 日益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度体系。 我国学术界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者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在科技体制的基本概念上是模糊的,甚至产生歧义,这也影响了研究者对科技体制作用的深入理解。“科技体制”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本文拟对这一概念进行解析和界定,并提出科技体制研究的新视角。 1 学术界对于科技体制概念的分歧与笔者的界定 在英文中,并没有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ion(科技体制)一词。也就是说,这个词还没有确切的涵义。实际上,国外学术界很少对 “科技体制”进行专 门研究 ,而只是在 PublicPolicy(公共政策)和 Public Management(公共管理)等的学科领域中涉及到 ;真正对科技体制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的是中国学者,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命题。 在我国,也没有“科技体制”统一的定义。学术界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实践层面,一类侧重于理论层面。侧重于实践层面的理解主要是对政府文件的阐释,分歧不多,但笔者尚未发现比较完整、全面的概括。侧重于理论层面的,由于研究者角度不同,分歧很大,兹举例分析如下: 有辞书手册认为科技体制是 “指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这种定义过于简略 ,而且缺少对其它构成要素的概括,显然不合适。 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科技事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一种综合性社会结构和管理制度,它对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这种定义看到了科技体制的本质是一种制度系统。从本质上讲 ,体制是制度的具体实现形态,包含在制度的范畴内。因此,科技体制的本质就是科技活动的制度化,即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但是如果把运行机制简单理解为“科技成果转化”,是不妥当的。 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指科技系统的存在与运行形式。换句话说,科技体制是科技系统的形式方面,是科技系统的存在结构与运行形态。而科技系统是科技体制的物质承载者,构成科技体制的内容。”这种说法只是说明了科技体制与科技系统的关系,并不能明确地揭示科技体制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各个科技组织发展的复合体,这些组织是同分配资源以满足个人、集体和国家的需要相关的。它主要包括科技体系结构(组织系统)和运行机制(规则系统)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按照这样的定义,科技体制可以分为多种层次,在具体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界定。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是科技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组织结构及规定其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其中包含有科技活动中各层次、各部门权限的划分、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等等。”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和抽象的,但是对于制度安排概括不够。有学者认为,科技体制“是指科学技术研究与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属关系和管理方式的结构体系。”个定义使用的是狭义概念,实际上指的是“科技管理体制”。 以上这些定义,从各个方面揭示了科技体制的内涵,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指出它是一种制度系统,包含组织方式、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等要素,对于深刻理解科技体制具有启发性,和我国政府的实践也大致吻合。不过 ,在有些方面还值得商榷,如从抽象性角度来说,职责、职能和管理方式等都可以涵盖在制度安排之内。另外,这些定义都没有完全涵盖科技体制的组成要素 ,忽视了其时间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有明显的不足。 现代科技体制的形成,是从美国开始的。二战结束后,万·布什调任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主任,他向罗斯福总统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标题是《科学——无尽的战线》。这份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科学研究是国家强盛、人类进步所必需的,因此政府有责任来支持、资助人类在这个领域的活动。它建议由联邦政府出资成立一个完全由科学家控制的 “国家研究基金会”,下设国防、自然科学 、医学等部门,分别掌管各 自的研究。《科学——无尽的战线》可以说是美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美国现代科研政策的基石,被誉为“开创新纪元的文件”。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为美国现代科技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以 1950年为界,美国的科技体制前后是不同的。在我国,如果以 1840年、1949年为界,可以划分出三种科技体制模式,其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同一种模式,我国科技体制在 1985年前后也大不一样。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科技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由此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就千差万别。因此,历史时期,组织方式和制度安排是构成科技体制的重要因素。 科技体制包含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是一种共识。组织体系是科技体制的表现形式,是行使科技活动组织和管理权力的物质载体,如果没有组织体系,科技体制也就不存在了。运行机制是科技体制的灵魂,是科技系统各构成要素连续不断的运行方式,科技体制赖此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运行机制,科技体制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此外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形式,科技体制必然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等。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政府的实践,笔者认为:科技体制是一个国家一段时期内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制度安排、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的总称,是表现科技系统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动态模式。科技体制是一种综合性的制度系统,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后者的制约。研究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应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在内容上有所侧重。 2 科技体制研究的新视角 科技体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当不断拓展新领域,以使研究更加深入。实际上,只要我们细致分析了科技体制的概念,就可以找到新的研究角度。 2.1研究科技体制的要素,扩大研究视野。 对于科技体制的构成要素,研究者一般理解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种认识是有合理性一面的。组织体系是科技体制的表现形式,是行使科技活动组织和管理权力的物质载体,而运行机制则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运行方式,通过它发挥组织结构的功能。我们始终关注的是科技体制对科技进步的作用,也就是科技体制的功能,因此,与功能最相关的这两个要素就必然最受重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此,是不能全面理解和认识科技体制的,应当摒弃这种功能主义的方法,全面地研究科技体制的各种要素,以扩大我们的研究视野。 一个国家对科技的认识不同,国情特点不同,其采用的组织方式也就有所差别。科技活动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但是同样需要投入和消耗社会资源,同样有产出和效益,同样需要考虑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问题。建国初期,我国政府采用的是“全面规划,重点发展”的组织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集中了有限的资源,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但是,科技活动本身是复杂的并不完全遵从计划,如果削足适履,只会适得其反。另外,科技的产出及应用,也很难用计划来安排。这种粗放型的组织方式,有待于修正和完善。对于组织方式的研究 ,将有利于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提高效益,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制度把人们对科技的认识、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等具体化了。按照构成要素,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创制的,具有强制力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它通常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也可以由有关各方协商制定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政策条例、国家机构的职能职责、公司规章、经济合同等。非正式制度是在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包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在科学活动中非正式制度对生产知识这种思维活动的约束作用有效性和能力并不低于正式制度,而且在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下正式制度发生着变迁并最终决定着正式制度的演变。” 科技的落后,其背后的实质与根源就是制度的落后。古代中国成为世界文明中心之一,拥有四大发明;而近代中国却没有出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从而引出闻名于世的“李约瑟之谜”。学者林毅夫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科举制度的激励结构将人的创造力引离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抑制了人们从事技术创新的活力,从而阻碍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成长。圆一定意义上说,在中国,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有效的制度是最为稀缺的要素”翻。制度安排,则是根据社会需要为人们的科学活动设计、制定和供给一定的规则体系,包括对这些规则的运作程序或操作方法的设定。制度安排对创新的影响非常深远和广泛,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制度高于技术》一书中指出的,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对于科技体制,制度安排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此外,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具有行政化的特征,这种党政关系对科技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行使权力的体制也是科技体制的组成部分,这是我国科技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2.2研究科技体制的内容,提高研究层次。 当我们开始对一个新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碰到的就是概念。概念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科学地认识和界定一事物的概念 ,是科学地认识该事物的前提,因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实际上指明了该事物的特定范畴明确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因此,当我们界定了科技体制的概念也就明确了科技体制的内容。 科技体制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具体来说:在科技投入方面,科技体制涉及到人力、财力资源的分配,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研究与发展(R&D)力量在政府、企业、大学的分布等。在科技产出方面,科技体制涉及到科学发明、发现的激励,科技成果的转化,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等。在科技影响力方面,科技体制涉及到科技贡献力的显现,高科技的储备,科学普及的广度和力度等等。此外,科技体制还影响科技人员才智的发挥,影响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速度等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对于科技发展来说,科技体制的影响是综合性和全局性的,它在总体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当代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我们必须以科技根本内容,并且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紧密耦合,进行以综合国力为目标的全方位竞争 ,才能赢得在现今和未来国际社会真正有利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美国总统克林顿刚刚上台,就于1993年 2月 22日与副总统戈尔以《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方针》为题发表了政策报告;德国联邦政府过了《关于保障德国未来经济环境的报告》;英国政府也于 1993年5月 26日发表了题为《认识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的白皮书》。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激励和推动科技进步,以提高科技实力,增强综合国力。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依赖于科技体制的贯彻和执行,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主要依赖于科技体制作用的发挥。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其基本的保障是科技体制改革能否顺利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体制等制度系统的作用显著增强,科技体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从综合国力的高度来对待科技体制 ,把科技体制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指标,这是一个新的视角。 科技研究论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如何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科技部门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信息服务将成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在认真分析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可考虑把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我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信息服务将成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易取得成效 1.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需要良好的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之后影响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周期日益缩短,技术更替日趋加快,只有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得成功。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去,更要与全球的企业竞争,只有通过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渠道,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及时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熟悉国外环境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所需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同国外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2.政府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企业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国际市场的需求信息,迅速地对市场波动做出反应,适时地调整研究开发、经营管理及销售策略。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力量有限,加之单个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和成本都会加大,因此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统一规划和部署,打破区域、部门、行业、领域的分割与限制,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1999-2000年,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连续对科技兴贸计划重点出口企业进行了需求调查,调查表明:出口企业普遍对“政府能够提供国内外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信息”、“对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有迫切需求。因此,创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支撑企业快速反应的信息技术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规避等运营环节中提供专业化、结构化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加入WTO 后,国家不能通过各种补贴直接支持企业的生产活动,然而为企业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确实被允许的,并成为各国促进本国企业发展,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中,通过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更是成为各国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有关调查也表明,企业对政府服务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上,有71.8%的企业认为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政府服务项目。 4.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容易取得成效 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鉴于我国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我们认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容易取得成效。首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聚集在各地的高新技术园区,可以充分利用高新区所具有的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其次,科技型对本领域内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动向更为关注;第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信息的价值具有较高的认同,且与普通中小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基础条件。 此外,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为突破口,加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有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有力推动面向所有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1.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咨询机构 欧盟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包括EICs、CORDIS、BC—NET 、BRE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服务。欧洲信息中心(EICs)作为中小企业的“首选信息服务窗口”,现已形成了覆盖整个欧洲经济区以及中东欧、地中海沿岸,拥有294个分支机构的信息网络。它向中小企业通报有关欧盟的活动和议案,包括研究与开发技术的信息及技术转让计划。欧盟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机构(CORDIS)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关欧盟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全面信息(包括计划的执行、结论等),同时还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合作研究伙伴,寻求研究活动的潜在资金来源等。创新传播中心(IRCs)负责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帮助,协助它们确认技术要求和合理技术,帮助它们参与欧盟科研开发计划。两个企业合作网络(BC—NET 与BRE )专门负责帮助中小企业在地区、成员国、欧盟乃至全世界寻求合作伙伴。 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小企业局创办的商业信息中心遍布全国的大中小城市,每个中心均配有8部10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最广泛的信息服务和资料服务。 法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各级工商会组织所属中小企业信息联网,发挥桥梁作用,提供海外市场信息。例如,法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到中国寻求产品和投资市场,但缺少有关信息和语言工具,因此,巴黎工商会最近成立法中交流委员会,专门承担向中小企业提供中国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家前往中国等事宜。 2.政府出面推动覆盖全国的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挪威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主要大学和26所地方性学院中建立"国家增值信息专家网络",即TBIC(Technical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Center )。这些大学与当地的研发机构合作,构成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商务信息提供者(如商业数据库商)一起构成本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同时通过Internet,可以寻求全国其他地区的TBIC的信息支持,从而形成多级、分地区的中小企业信息保障体系。TBIC的突出特点是将信息专家和各行各业专家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纳入信息支撑体系,且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优势。 日本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机构的跨区域合作,实现经营、技术信息共享。各都道府县的"支援中小企业机构"利用跨地域信息网络和共享的各种数据,向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技术和信息等各种咨询服务。日本政府还帮助为大企业生产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建立同大企业的信息通信网络,提高签订定货合约的速度和效率。 3.制定专项计划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美国政府实施了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该计划在全国建立了信息网络,把信息分门别类地输入网络,供中小企业自由选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 欧盟投入4400万欧元,启动了“进入信息社会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以融入国际市场。 4.出台各种激励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推出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网络经营的计划,为中小企业培训专门人才,尤其是培训网络技术管理人员,目的是使中小企业在网络化潮流中同大型企业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同时,政府方面还积极支持、协助中小企业建立行业性内部网络,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日本最近采取了一项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向各地的中小企业支援机构提供资金,帮助它们建立内部网络和加入因特网,建立广泛的信息和接收系统。 5.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 英国政府开通了“直接通向政府”主页,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该主页于1998年11月开通,提供包括1100多个文件的企业监管指导甚至各种报表,使企业可以方便、迅捷地在本地“一次性”办理完成政府要求的有关审批监管手续。 欧盟最近在因特网上开通了“企业之窗”网站,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欧盟乃至国际市场的变化,寻找商机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企业之窗”内的信息资料包括经济新闻、贸易博览会信息、近60万家企业的年营业额统计、欧盟关于企业的法规和政策等。“企业之窗”可使用欧盟内部通用的12种文字调阅,是欧盟向企业提供的最方便、信息量最大的资料库。企业还可通过这一网站向欧盟委员会反映它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推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我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根据课题组2003年对我国科技系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在参加调查的78家政府机构(主要是各地科技厅(局))中,虽然大多数单位均建立了网站,但普遍存在浏览量小(53%的网站日浏览量在100次以下),更新速度慢(能做到每日更新只占总数的11%),没有专人维护(57%的单位没有专人或只有一人负责维护)等问题。此外,的信息缺少深度分析,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据调查73%的网站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制,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要想维持一个运行良好的信息网站,为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信息,需要专业的信息分析人员,在不断了解企业需求的情况下,从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加工和整理相关信息,显然作为一级政府机构的科技厅(局)没有精力做这个事情。另外,在地方科技厅(局)也没有设置这样一个机构或专业职位做这个事情。当然,缺少资金支持,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维护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设立专业化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2.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网络环境、机构建设、服务内容提供以及人才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构建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但资金、人才培养(主要是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掌握信息利用和获取技能的人才也很需要)、内容建设则成为主要矛盾,而这其中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能够促进信息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因此一定的资金投入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当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也是网络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才培养和内容建设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信息服务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加工整理出企业所需的信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只有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析,生产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信息产品,为企业提供满意的信息咨询和服务,才能显示出信息服务的价值,信息服务业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信息服务行业。 因此,作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主体的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而观念的转变、机制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3.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服务体系作为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加强,世界各国都把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作为本国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2003年更是提出了科技中介被科技部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但是,一个完善、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绝非一日之功,应该把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该纳入我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提出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分阶段建设的具体目标,通过有效组织和科学实施,全面推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和广泛的服务网络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渠道。鉴于中小企业缺少获取信息的资金、人力和手段,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如网站、纸介信息、刊物等,提高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二是专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对现有机构的人员培训、吸纳新人进入以及组织离退休科技人员发挥余热等手段,建立一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务的专家队伍;三是大力发展从事信息咨询服务业的中介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和行业发展趋势、投资机会介绍、投资风险评估等信息,减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充分利用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的特点并,建设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五是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建设富有专业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 2.加强机制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信息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将一部分职能、一部分资源剥离出来,通过对原有人员的培训和吸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加盟,组建面向企业服务、公益性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开放政府信息资源,鼓励市场力量进入信息服务领域,通过竞争,激活和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其利用效率。 3.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 资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鼓励专业厂家参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开发。我国政府可为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购置的设备提供信贷担保,给予优惠贷款、贴息贷款,同时也可给予正从事信息化的中小企业降低税率、税收减免、一定的财政补贴等财税支持,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和股票上市等方面,对信息化确有成效的中小企业给予积极支持,从而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资金扶持体系。 4.开展“送信息到企业活动” 了解企业需求,建立联系渠道,及时为企业提供所需信息。同时对企业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为中小企业提供网上查询、主页制作、网上商城、虚拟主机等综合性信息服务。 5.以科技兴贸信息网为依托,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专栏 在已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广泛搜集国内外技术动态、市场信息,建立一个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直接服务的数据资料库(包括:项目库、人才库、产品库、物资供求库、政策法规库等),使中小企业以较少的费用及时、准确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与各级政府、相关网站建立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科技研究论文:浅谈态度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 态度理论 科技创新团队 管理 论文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和管理学中沟通和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将态度理论引入管理中,主张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创新型管理。以求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 思想教育与心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教育必须遵循心理学规律。知觉是个人对客观事物、对他人的一种认知心理过程。在知觉基础上与人交往、与客观事物接触,就会逐渐形成态度。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环境、知识构成的不同,待人处世的态度往往也不同,态度差异是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态度作为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的一系列活动,是行为的基础和诱因,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将态度理论引入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是心理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的创造性结合,这一结合必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也有利于加快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1 态度理论概述 态度是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持久的、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张德,2004)。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在工作交往中,总是对人或事产生不同的反应,做出各种各样的评价。这种对客观对象表现出来的积极、肯定的或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当这种心理状态变得比较持久稳定,就会成为态度。 态度具有指向性,态度必须有态度主体即态度的持有者(一般指个人),以及态度客体即态度对象。作为态度的主体,人因为在性别、年龄、文化、个性、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差异,因此对待每一个客体会有不同的态度。态度的客体存在于很多方面,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或者仅仅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念等等,因此,同一个人对不同的态度对象会有不同的态度,甚至同一人对同一态度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内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刘永安,2002)在态度主客体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主体一般是通过不同态度客体对自身的利弊情况逐渐产生不同的行为倾向。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认知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及评价,如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褒奖和批评。情感即人对事物的好恶,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特征。人的喜爱或讨厌、热爱或憎恨、尊敬或厌烦、热情或冷淡等,都反映出人的态度。态度与情感不完全相同,但态度包含情感倾向,情感可以直接反映出态度。意向即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态度不同于行为,但态度含有行为倾向,人的行为可以反映出他的态度(张德,2004)。 2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点,更是产业结构高速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因此,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人才队伍建设是自主创新的根本,而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柳洲、陈士俊,2006)。为什么只有进行科技创新的团队化管理才能最大程度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呢? 一方面,科技人才的管理要是创新型的管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它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又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都包含在“维持”和“创新”中,因此,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2005)。所以与一般的团队管理不同,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团队,在这个团队管理中,不能教条死板,不可以墨守陈规。而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渗透,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实行新的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科技人才的管理要是团队化的管理。首先,团队化管理可以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科研人员的归属感,通过他们相互理解达成共同目标,从而有效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和升华为团队目标。其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实现技能互补,为队员在互动中彼此受益提供了基础,通过相互帮助和支持,不仅有助于增加工作的满意度,使队员拥有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提高队员的创新效率,而且有助于促进工作的协同,产生比个体简单综合高得多的生产率。最后,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通过在研究课题中的分工协作,极大地提高了交流沟通的频率,通过这些交流与共享,不仅使研究的课题迅速完成,而且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领域的应用,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 3 学习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前文分别对态度的概况以及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现在我们将对关于态度的理论做一个罗列,其实关于态度的理论有很多,例如:学习理论、诱因理论、预期价值理论、认知反应理论、认知理论、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层次理论等等。下面,文章会将学习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引入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中,分析这些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3.1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C.I.霍夫兰。他认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的。联想、强化和模仿正是学习的三个主要机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强化理论重视强化,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仿。 3.2 学习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激励。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可以将学习理论运用于团队人员的激励过程中。激励就是通过影响职工个人需要的实现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企业经营中的行为。在学习理论中,包含了强化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所以根据这些理论的要求,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就要坚持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以强化理论为例,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物的函数。如果刺激物对他有利,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张德,2004)。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可以通过科技成果奖的设立、科研经费的增减、科研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作为组织对团队表现的正强化。适当的正强化可以激励这些团队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各个科技创新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消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现阶段我国的科技创新团队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的行政化趋向。科技创新团队理应是学术严谨的管理氛围,但近年来一些高校对人才的管理过于偏向行政化,科研人员越来越在意科研经费的多少和行政职位的高低,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含金量。甚至个别地方还发生了惨假、抄袭的学术腐败事件。对于上述现象,管理者予以行为的负强化,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保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4 认知失调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4.1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列昂.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试图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认知失调是个体可能感受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和谐。这个理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张德,2004)。失调通常是心里上的不舒适,它使人致力于缓解这种失调,用协调的因素来代替失调的因素。 4.2 认知失调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认知失调理论有助于预测人们行为改变的倾向性,例如,如果由于工作需要要求人们去做与他们的个人态度相冲突的事情,他们将努力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便使他们的态度与言行协调一致。团队在管理中,沟通十分重要。团队成员与外部人士交流,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的信息传递,管理者与下属的感情联络,控制者与控制对象的纠偏工作,都与沟通相联系。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团队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是管理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队与外部环境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引入认知失调理论要以沟通为其媒介,在认知失调理论中的不和谐要通过沟通达到和谐,通过团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可以使被管理者认识到已发生的不和谐因素并不太重要,愿意试图去改变这种不平衡,而不能使团队成员认为所产生的不和谐是不可控制的结果,那样他们就不大有可能改变已有的态度,从而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此外,众所周知,创新是对原有的思想,原有的原则的一种突破,甚至是对传统观念的革新,所以在科技创新团队中的成员要有一种用于打破常规,坚持己见的精神面貌。所以在科技创新团队中冲突会时常发生。传统观点往往只看到了冲突的消极影响,把冲突当做组织的内部矛盾、斗争、不团结的征兆。因而管理者总是极力的消除、回避或掩饰冲突。事实上,由于沟通差异、结构差异和个体差异,尤其是在一个创新团队中,这些差异和不同的观点都客观存在着,有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要看到冲突的积极作用。一个没有冲突的团队必定对所有事情都持相同的观点,这样的团队就缺乏创新意识,当然,这也与我们一直倡导的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科技研究论文:浅议压力管理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 压力 工作压力 压力管理 科技创新团队 论文摘 要:中国企业为适应国内社会转型、国际经济全球化双向巨变,频繁变革组织管理模式,不断调控资源配置布局,以谋求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而这正导致企业员工自上而下普遍承受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异常压力,尤其以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所面的为不断更新技术,超负荷透支脑力,无条件输出体力等更高层次的创新压力最为突出。在阐述压力和工作压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作特点,探究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并进一步探讨压力管理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 工作压力概述 工作压力的产生既有组织环境的原因,也有成员个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是组织和成员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工作压力进行管理时,如果仅仅依赖成员个人能力缓解压力,那么企业只能教育或培训成员如何单方面应对压力,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工作压力问题。因此,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引起压力的源头诱因问题,组织和成员必须积极的进行双向压力管理配适。 2 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2.1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特点 科技创新团队中,技术性成员占很大比重,他们身为团队乃至企业的骨干力量,与其他团队的从业人员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2.1.1 复杂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多属于思维活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需要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通过训练获得在该工作领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需要成员不断地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攻关重大课题项目,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创造自主产业价值。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个人劳动价值隐藏在技术、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中。因此,技术、产品的高度智力集成体现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却并不彰显每个成员的智力投入。成员的工作通常是团队协作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离不开团队集体力量,团队也不能没有个体的能动性,所以难以区分个体与团队的劳动成果。 2.1.2 长期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的长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能力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科技创新成员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其脑力劳动,无论在经济理论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视为必须加大投入的智力资本。这种投入必然要以人才储存作为基础,唯有长期培养、不断投资才能形成的理论上和实践中所理想的人才能力储存。另一方面分析劳动行为与劳动绩效之间的反馈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脑力劳动要比一般体力劳动所需绩效反映时间长。其团队的劳动绩效反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短期内很难用一种精确的计量模型加以确定。 2.1.3 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及其劳动成果的最本质特性。首先,创新是科技创新团队劳动实现价值的根本所在,通过专项劳动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方法,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将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次,创新是成员以其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大脑的思维、联想、加工和创造来进行科研、设计、管理和服务的能动过程。其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工作,决定了其工作性质永远都不可能被电脑或更先进的技术性物质所取代。 2.1.4 自主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其劳动过程往往处于无形当中。只要劳动者自身愿意,无需要固定的工作场地,他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设计和创新。因此,对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过程既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也可以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流程和步骤,以实现工作自主性的要求。所以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的成员大多追求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相当独立的工作模式,倾心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 2.2 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除了应对压力产生与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还应当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丰富、拓展模型的管理实践与操作内涵与外延。其中,个体方面的压力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帮助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个体通过自身调整缓解因过高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伤害。而组织方面的压力管理则表现为对压力源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完善和运作工作压力预警机制,工作压力保障机制等。这两个方面共同支撑了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结构框架。 3 科技创新团队压力管理应用策略 3.1 工作压力管理 3.1.1 工作本身的压力管理 (1)制定工间休息制度:企业制定合理的工间休息制度,并配置相应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健身休闲设施。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丰富多样的休息项目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工作的疲倦厌烦情绪,缓解成员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管理形象。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2)企业福利政策。 根据成员工作中中常见的困难将企业制定福利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划分为: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事业发展问题以及成员经济困难问题等。企业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成员提供调理思路、调节人际的服务;也可以制定诸如成员购房的无息贷款此类福利政策为成员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从而缓解不同问题造成的工作压力。 带薪休假政策建立和完善,则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潜力。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可以依据制度调整、积攒和申请假期。企业还可依据运行情况照顾、奖励额外假期。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组织成员集体外出旅游或者其他休闲娱乐活动。优厚的福利政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外在的社会感召力,而且可以加强企业内部成员凝聚力。 3.2.2 个人应对策略 (1)自信心的培养。 抵御工作压力并保持乐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信心。面对工作上的问题,即使有实力但缺乏自信心也容易陷入“不行了、做不到”的消极思想中,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培养积极自我需要健强的体魄为载体;积极的自我对话为模式;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基础;合理的自我发掘为动力。在成功突破一次次挑战性工作中,逐步培养起自信心,并通过增强自信心大大缓解工作压力。 (2)时间管理。 许多工作压力是由于时间不够造成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是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效管理时间就是要改变诸如犹豫不决、精力分散、遇事逃避、办事拖拉和完美主义等错误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积极的时间管理包括把工作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改变自己做事的偏好,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制定完成期限等等。对工作采取ABC管理法可以有效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缓解工作时间紧张带来的工作压力。 (3)社交支持。 来自亲人、同事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在人们心理上会产生强烈安全感和归属感,对增强人们的自信心,提高个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产生巨大影响。与来自亲人朋友的支持相比,与同事和主管人员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得到为自己提供客观分析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工作同事或督导的社交支持能更有效地缓解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的工作压力。 (4)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科学的放松技术都被证明对缓解工作压力有积极作用。例如: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加社交机会,强化自我意识、保持自我功能控制有效性。将体育锻炼中使用的正确呼吸方式运用到普通工作放松间歇环节,有利于减轻紧张感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明确参与的动机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结论 由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企业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应用压力管理理论,从企业层面做好员工工作本身和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决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的自主性,加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心理咨询等方面来做好员工的压力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学习压力管理理论,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自信心,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通过社交或其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精力和心态来面对工作。 科技研究论文:浅析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 论文关键词:古希腊罗马 科技伦理 神话 科学技术 道德 善 论文摘要: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活跃期,这一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是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雏形。它深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是其核心;对后世科技伦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诞生了众多学术流派。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正是在这片丰沃的文化土壤上孕育发展的。基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学者们提出了朴素的科技伦理思想,形成了该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框架。纵观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史,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雏形。研究这一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对我们认识现代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古希腊神话呈现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端倪 古希腊神话折射了当时人们朴实的宇宙观、自然观,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朴素的科技伦理思想。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古希腊罗马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只能把对自然征服的渴望寄托于想象。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就是由想象创造出来的征服自然的化身。人们借助神话中神和英雄的力量达到征服自然的愿望。而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是征服自然的杰出代表,这些神话故事反映的其实是现实生活中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征服自然的事迹。 1.赞扬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精神 征服自然造福人类是科技伦理的重要准则之一。这一准则最初体现在古希腊神话中提坦神普罗密修斯盗取火种送给人类的传说中。普罗密修斯为了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违抗了众神之父宙斯的禁令,盗取天火给人类,教会了人类使用火种。这引起了宙斯的愤怒,于是宙斯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和强力神克刺托斯以及暴力神比亚将普罗密修斯钉在高加索山的峭岩上,让鸳鹰每天啄他的肝脏,直到后来被大英雄赫刺克勒斯解救出来,才重获自由。普罗密修斯在明知盗取火种会触犯禁令的情况下,仍不顾个人安危,要为人类送去福社的行为,正是古希腊人对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精神的颂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火”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代表了一种知识技术,学会了使用火,就学会了改造自然的重要技艺。普罗密修斯盗火的行为,正是科学技术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最初体现。 2.歌颂征服自然勇于献身的道德品质 古希腊神话中很多故事都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勇于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赫刺克勒斯的传说便是典型代表。赫拉克勒斯在婴儿时代就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当两条毒蛇爬向他母亲阿尔克墨涅时,“他两只手各握着一条蛇的脖子,用力一捏,就把它们捏死”。在他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抵制住了“堕落的享受”女神的引诱,接受了“美德”女神的劝诫,“他决定走‘美德’的路,而且不久就有一个使他为善的机会”,只身去喀泰戎山猎杀凶猛的狮子。为了给人类带去幸福,他接受了国王欧律斯透斯的苦差,要完成困难重重的12件大事。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做到了,最终升格为神。赫刺克勒斯在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含义深刻,他的事迹是古希腊人同大自然不懈抗争的一个缩影。他勇敢机智、坚毅不屈,为了人类的幸福,勇于献身。这些勇敢的行为体现了当时古希腊人在改造自然中高尚的科技道德品质。 3.体现出征服自然团结协作的优秀思想 团结协作是科技道德规范之一。这一规范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充分体现。比如伊阿宋为了恢复他的王位继承权,被他的叔叔拍利阿斯要求去取金羊毛。获取金羊毛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于是伊阿宋在造船手阿耳戈斯的帮助下造了一艘叫做“阿耳戈”的大船,然后邀请了希腊著名的英雄来参加这次盛举。这些英雄们为一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在美狄亚的帮助下,终于取得了金羊毛。又比如,在墨勒阿革洛斯猎取卡吕东大野猪的故事中,他召集了众多的英雄来完成此事。在整个打猎过程中,“有些人布置网罗,有些人放出猎犬,别的人又寻觅野猪的脚迹”。不管是著名英雄,还是普通猎手,人们各有分工、彼此配合,为人类除去了大害。由此看出,古希腊人在同自然斗争中,是十分推崇团结协作精神的,不管你是多么杰出的英雄人物,都要在团结协作的前提下才能退到征服自然的目标。 4.倡导征服自然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也是科技伦理思想的重要准则。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已经朴素地反映了这一科技道德思想。在拍耳修斯的故事中,他奉父命去割下众怪之父福耳库斯的第三个女儿墨杜莎的头。墨杜莎是一个头上盘着许多毒蛇的怪物,谁看见她,就会立刻变成石头。拍耳修斯从赫耳墨斯那里借得了青铜眉碗当他来到墨杜莎熟睡的地方时,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发挥创造精神想到了一条妙计。他背对墨杜莎站着,将青铜盾举起,从发光的盾牌中看见了墨杜莎的形象,于是趁机割下了墨杜莎的头。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能够勇于创新。 二、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技术具有直观性、经验性、猜测性的特点。当时的哲学家探讨有关科技道德的问题,只能出于对自然界直观的、经验的认识,那时的科技伦理思想,更多的是散见于当时哲学家、科学家的各种论述中。 1.数是道德的根源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始基是‘一元’。从‘一元’产生出‘二元’……从完满的‘一元’与不定的‘二元’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一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既然数创造出了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万物,因而道德也是由数创造出来的。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的关于数的哲学体系中,数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代表万事万物的本质。数被抽象成脱离客观事物并先于客观事物的存在,一切客观和非客观的东西都是由数而生。因此,道德也必然以数为基础,在本质上是数的派生物。正如徐少锦先生所说:“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建立在对数的神秘理解基础之上。他把数与道德联系起来,企图从数学知识中引出道德知识,用数学说明道德。”毕达哥拉斯把道德归属于数,蕴含着以数为代表的科学知识派生出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2.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比毕达哥拉斯前进了一步,提出“美德即知识”。他说:“我们不是说美德是一种善吗……但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他认为美德和知识是一致的。他说:“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只有具有知识,才具有道德,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是以是否有知识作为依据的。他所指的知识既包括道德知识,又包括自然知识。罗国杰先生认为:“他把科学的真知和道德的真知看作一回事—都是知识”。苏格拉底所指的正义和道德行为的内涵,已经由对人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要求扩展到了泛指一切事物美好的本性。正义的事和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善的,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这种美好,选择去做它,那么这个人的行为是道德的;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这些知识,就不能去做正义的和道德的事。一切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的技术、经验都可以称为技术知识。一个愚昧无知的人,不会认识到善,更不会用善的知识去为人类造福。因而知识是与善联系起来的。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们没有明确而直接地提出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他肯定了知识的道德功能,认为愚昧的人没有道德,只有具有知识的人才有道德,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美德从知识中来,知识与美德具有同一性。苏格拉底看到了知识对道德的作用,但也片面地夸大了这种作用,这是不足取的。 3.善的理念是科学和真理的来源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与发展。柏拉图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善的理念派生出来的,善的理念是一切的基础。他说:“这个给予认识的对象以真理并给予认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是好东西,但它却是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科学是对真理的理性认识,也是由善的理念派生出来的,科学和真理是从属于善的理念的,善的理念比科学和真理更有价值。他强调:“因为我已经告诉过你多次,说善的范型是最高的知识,所有别的东西,唯有利用善的范型,才能变为有用和有益的……没有善的范型,则其他任何的知识或财产,都于我们毫无益处……如果我们没有美和善的知识,一切其他事物的知识有任何的价值吗?一定没有。”从柏拉图关于科学、真理和善的关系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善的理念是科学和真理的来源,没有善的知识,其他一切知识没有任何价值。 4.自然是决定人快乐和幸福的根源 德漠克利特的观点与柏拉图的观点不同。德漠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的观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认为灵魂和精神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他从唯物主义的路线出发,解释自然规律与人生伦理的统一。他认为原子是决定人生怡然自得和幸福的原因。他说:“太阳和月亮是由同样的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光滑的和圆的,灵魂也是由这种原子构成……生活的目的是灵魂的安宁……灵魂平静地、安泰地生活着。”德漠克利特从原子论出发为自然观和伦理观找到了唯物主义的基础,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他认为宇宙是和谐的,是因为构成宇宙的原子分布是平衡的。伊壁鸿鲁继承了德漠克利特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科学是人获得快乐的根源。他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而是生活在对那些关于宇宙的寓言所说的事的恐惧之中,对于这个人来说,排除对所谓最主要的事物的畏惧,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人没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他明确指明了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就认识不到宇宙的性质,认识不到自然规律,因而无法从宇宙的变化规律中体会到人生的快乐。这就是说人应该去积极探索自然、认识自然规律,获取人生的快乐。 卢克莱修进一步发展了伊壁鸿鲁的思想。他说:“是一个希腊人(指伊壁鸡鲁)首先敢于抬起凡人的眼睛抗拒那个恐怖。”他认为认识自然运动规律是理解幸福的前提。他在《物性论》里论述了物的存在本性与道德的关系,认为物质是永恒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他说:“竟然看不见自然为她自己并不要求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使痛苦勿近,叫它离开肉体,除了要精神享受愉快的感觉,无忧无虑。因此,我们看见我们有形的生命所需要的东西根本很少,只是那些能把痛苦去掉,又能撒下一些欢乐的东西。”这就是说自然只是为了人们精神愉悦,而并不要求别的东西,如果人们追随自然的本性,就不应该去追逐名利、财富。人们之所以出现道德缺失行为,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本质,没有从构成万事万物的原子运动中理解幸福的含义,自然规律与人的道德相互联系,人们只有理解自然万物的运动规律,才可能实现精神的愉快,获取人生幸福。 5.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批判继承了前人的科技伦理思想,他不同意柏拉图把善当作是科学技术的来源的观点,而认为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他说:“每种技艺,每种学科,以及每种经过考虑的行为或志趣,都是以某种善为其目的。”亚里士多德是从人的行为的目的来阐述他的这一观点的。他说:“由于行为,技艺、科学的种类繁多,所以它们的目的也种类繁多。”这里,人的行为不仅指一般的人类行为,而且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他认为这些行为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技艺、科学,而这些技艺和科学通过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又表现出种类繁多的目的。技艺、科学的目的与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的目的是一致的。而人的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追求善的。这就是说这些种类繁多的技艺、利学的目的也是直求善的。 6.重视科技道德修养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科学家都十分重视科技道德修养。德漠克利特提倡勤奋好学的科技道德修养。他说:“大部分天性不能干的人,由于练习而变成能干”。他认为要敢于说真话,提倡求真务实的科技道德修养。他说:“说真话是一种义务,而且这对他们也是更有利的”。他甚至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追求真理、刻苦钻研的科技道德修养。他说:“任何艺术,任何科学知识,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明确地提出了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科技道德修养。他说:“一个坦诚的人,一个爱真理的人,他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中是真实的,而在差距悬殊的事情中就更为真实了;他唾弃虚假,不但因为它是可耻的,并且因为它本身。”亚里士多德提到的“爱真理”、“真实”、“唾弃虚假”,即是说人应该热爱真理,应该求真务实,不应该弄虚作假。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面对攻进城里的罗马士兵利剑仍然进行数学研究,将生死置之度外毫无惧色,不幸被杀害,体现了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品德。这种献身科学的科技道德精神,是他良好的科技道德修养的表现。卢克莱修也强调求真务实的科技道德修养。他说:“还必须用推理认识天的规律和面貌。”这里说的用推理认识天的规律,指的是科学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要有求真务实的科技道德修养。 三、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 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科学家的科技伦理思想都是依据当时的生产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质朴认识,围绕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展开论述的。每一个流派对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都有自己的见解,无论是从探究科学技术与道德的根源上,还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上,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 1.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贯穿这一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始终 纵观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的探讨贯穿该时期科技伦理思想发展的全过程。 最早认识到科学技术与道德有联系的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他看到了科学技术中蕴含的善的意义。在泰勒斯的雕像上刻有这样的铭文:“去寻求一种唯一的智慧。去选择一种唯一的善”。这里“寻求智慧”与“选择善”是统一的,“寻求智慧”也就是寻求知识,包括寻求科学技术知识。这即是说寻求科学技术知识与选择善是一致的。毕达哥拉斯的“数是道德的根源”、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善的理念是科学和真理的来源”、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德漠克利特的“原子是决定人生怡然自得和幸福的原因”、伊壁鸿鲁的“自然科学是人获得快乐的根源”和卢克莱修的“认识自然运动规律是理解幸福的前提”等观点,说明这一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至始至终都在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都以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关系。 (1)从根源的角度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从数是道德的根源上说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的。该学派认为宇宙万物由数构成,由此推论道德也是从数中产生的。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数”是潜在的科学技术。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和谐的数目,数目本身就包括了各种各样和谐的特性,它派生了道德。柏拉图是从善的理念是科学和真理的来源上论述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的。他认为善的理念是超脱一切客观现实和主观意识之外的世界的本原,是知识和真理产生的原因。在柏拉图看来,善的理念派生出科学技术知识。他说:“科学和真理可以认为像善,但还不就是善;善比科学和真理有一个更高尚更荣誉的地位……善必定是不可思议的美,它是科学和真理的作者”。柏拉图将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都归结为一个虚幻的善的理念,这是错误的。 德漠克利特是从原子的运动变化是道德的来源上解释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的。他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灵魂、精神、意识和道德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伊壁鸿鲁是从自然科学是人获得快乐的根源上阐述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的。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知识就不能享受无暇的快乐。 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了伊壁鸿鲁的思想,他是从自然运动规律的角度出发阐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的。他探讨了自然的本性与道德的关系,从自然运动变化的科学规律中看到了道德的意义。 (2)从目的的角度探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从思考科学技术追求的目的出发,提出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的观点,第一次将科学技术和善的关系问题从目的论的角度上明确提出来,这是认识上的飞跃。 亚里士多德从目的的角度论述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比前人和同时代人前进了一步。以往人们即使提出二者具有某种联系,但论述得较为粗浅。“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就较“数是道德的根源”以及“美德即知识”更加明确,更加理论化。因为不管是毕达哥拉斯的“数”,还是苏格拉底的“知识”的论述,都是潜在地指科学技术,但还不明确,不具有确定性。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使这一理论规范化、系统化了。 亚里士多德还批评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有一个超脱一切客观存在的抽象的善,它派生一切。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善,这个善是客观的,并非抽象的。他说:“善对于每一种事业或每一种技术看来都是不同的。战术的善不同于医术的善,其他各种技术也莫不如此。”他提到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的合理性。他还将善和幸福联系起来,认为“行为善的顶点是幸福,善的生活、好的行为就是幸福”。他将幸福作为“行为善”的归宿,即在改造自然的科技实践中去追求善,才能达到幸福。这就抛弃了过去那种形而上地论述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四、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从毕达哥拉斯的“数是道德的根源”开始,后经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再到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诸多后世哲学家、科学家的科技伦理思想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雏形。 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认为,智慧能使人脱离愚昧无知,能使人行善避恶,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他说:“道德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目的,是一切科学之王,因为只有它教导精神善良。”他明确提出道德是一切科学的目的,即是说科学技术是追求善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科学技术以善为目的”的思想。他进一步指出:“理性是正确意志的指南,并使意志得救。为了行善,要了解它;为了避免作恶,要识别它……没有比研究智慧更值得的了,因为智慧能驱除愚昧无知。”由此看出,他强调理性的重要。愚昧无知的人没有理性,认识不到善,因而无法做善的事情,理性的人才有智慧,才能做善的事情。罗吉尔·培根将知识与行善作恶联系起来,探讨了善与知识的关系,也可说是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观点的传承。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自幼攻读古希腊经典著作,深受古希腊文化的熏陶。他认为:“虽然一切高尚学术的目的都是诱导人们的心灵戒除邪恶,并把它引向更美好的事物,天文学能够更充分地完成这一使命。这门学科还能提供非凡的心灵欢乐。”哥白尼强调一切高尚学术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心灵摆脱邪恶并且趋向善良,肯定了一切高尚学术的道德作用。他认为天文学是最有道德价值的,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是善的。天文学能提供非凡的心灵快乐,就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是追求善的。哥白尼的这种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深受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影响。他阅读了许多亚里士多德和卢克莱修等人的哲学著作。他说:“在我每天晚上向我妹妹念的读物里面,有些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卢克莱修这本书对于每个还没有被我们时代的精神所完全征服的人,对于每个能够从旁观的角度去观察当代和评价当代人的精神成就的人,都会产生一种迷人的作用。”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不能为人类带来灾祸。他强调:“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认为,只懂得科学技术的本身是不够的,必须将为人类带来福社这一伦理原则融人到科学技术的应用中,科学技术应当将有益于人类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关心人本身、为人类造福,这是善的行为,在他看来科学技术应该追求善的目的。他指出:“技术进步的最大害处,在于用它来毁灭人类生命和辛苦赢得的劳动果实”。他看到了科学技术可能会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晚年积极奔走,为不滥用科学技术大声呼喊。如在对待原子弹问题上,他发表了著名的呼吁制止核战争、谋求世界和平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这些观点和事例反映出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具有一致性,都认为科学技术应该以善为目的。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对后来的科技伦理思想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科学技术决定道德论,这种理论认为,科学技术决定道德的发展,只要科学技术发展了,它的道德水平就自然会提高。它把科学技术看做是道德的决定因素,各种社会意识、风俗习惯都受制于科学技术。这种思想在理论上是受到毕达哥拉斯“数是道德的根源”思想的影响。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决定一切,也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毕达哥拉斯“数是道德的根源”的观点,是科学技术决定道德论最早的理论来源。 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西方不同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在理论上都受到它的影响,它是整个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之“源”。现代西方科技伦理思想正是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科技伦理思想的状况,对于我们研究近现代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特点和规律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技研究论文: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与长效机制研究 论文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机制创新 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首创,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补充,是解决目前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成功实践。本文就我国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况及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建立该制度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面对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全国各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单一的推广者主导变推广者与应用者二元主导,服务模式也呈日益多样化。这些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1-2],即:机构型主体服务方式、载体型主体服务方式、传媒工具型服务方式和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科技特派员、科技CEO、科技大篷车、科技人员承包套餐等均属科技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创建于福建省南平,是“南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农村科技服务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科技特派员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的代表之一,在科技推广实践中,科技特派员以其独特的服务方式活跃在农村经济生产第一线,其产生的效益,衍生的活力,在全国农村、农民、科技人员和地方各级政府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实践。科技特派员制度特点鲜明,成效显著,具有以下特点与作用。 (一)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和公益性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为了满足国内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给,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将其作为政策和技术延伸的手段,这种推广模式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一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探索实践。一方面,科技特派员仍然肩负着部分行政职能,包括:执行政府专业科技推广任务;起到向政府提供地区发展战略建议和上传下达的作用;协助政府参与农业生产安全监测、引导基层建立行业组织等;另一方面,开展公益性科技服务,如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防虫防灾预测预报、信息传播等。 (二)激活了潜在的人力和科技资源 20世纪末,原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由于缺乏财力支撑和机制不活,已经“线断、网破、人散”,农民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科技成果难下去。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农村科技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突出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超常之举。最初下派的科技特派员是从南平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所挑选出来,并将原有的乡镇“农五站”整合成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此后,该制度得到中央及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到从挖掘各级行政潜能、盘活城市科研院所和机关既有人力和科技资源,把科技特派员制度向上下两头延伸。向上通过借助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机关的人才优势,从中选派—些高级专业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促使各种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和转移;向下则是从乡土人才中直接选聘村级农民技术员,建立村级服务站。科技特派员原先也都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但因体制机制问题,其人力、技术资源未能有效发挥出来,这一举措超出意料地激活了这些“闲置”的资源,并且在短期内迅速聚集起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爆发力。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沟通协调,各方面互相借力,互为依托,以直接、便捷的方式将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大量的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生产开发性项目引入农村,使科技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低成本的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和有效转化的问题。同样的主体和客体,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后,释放出的能量反差如此之大,带来效果如此的截然不同,这就是一个机制的问题。 (三)建立起科技人员与农民的长效合作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革命,其核心是科技推广者与科技应用者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实践过程中,科技特派员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和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回报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它成功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解决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结合的动力问题;把传统服务中由推广者主导的简单生产咨询和技术指导行为转为以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转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者主导的经济行为,把短期服务行为转为服务加合作的长期行为。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福建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10872人次,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各类经济利益共同体2 483家[3]。科技特派员制度特在通过技术支持参与或创办各类农业经济实体,形成各种不同的合作关系、利益结构和经营模式。利益共同体机制,在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同时,给农民吃了一颗放心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投资发展的定心丸,达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 (四)找到了农村科技和经济最佳的结合点 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最终用户,居于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地位,只有农业技术为广大农民所采用,并取得预期的效益,农业技术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别于传统科技支农所采取的“拉郎配”行政干预,采取的是双向选择、供需对接。鼓励技术人员根据自身技术专长,农民、专业户及农业企业等根据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当地资源开发的需要,双方在自愿磋商的基础上达成服务契约关系,实行服务对象与服务主体的有效对接。这种灵活,自主性强的合作方式,采取双向选择,把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放在第1位,找准了供需服务双方,科技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使现有的城市科技资源服务于农村生产,达到生产要素的最有效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五)推动了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打破了传统农业科技推广站定点服务的模式,采取既定点又流动的新型科技团队服务模式。团队由科技特派员与当地村级农民技术员共同组成,按照“精干、高效、集成、联合”的原则,进行专业力量整合,建立区域行业科技服务团队,对接各种农民专业经济组织,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提高农业承接科技的程度。即特派员在做好科技服务责任村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在团队工作中除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团队在必要时,能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和专业需要,可以通过行业组调度,实行跨区域服务,形成整体合力,成为一支既分散各地,又具有整体优势的科技服务队伍。 二、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作用、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工作新机制。但是,由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非常之举,在实践中,这一制度陆续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科技特派员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对于确保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理顺组织管理机构 目前科技特派员的组织管理部门比较混乱。虽然各地均由当地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但具体管理部门差异较大,有的归属于科技部门,有的归属于农办,甚至也有的归属于组织部。这种管理体制可能有利于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但从工作统一管理的角度出发,显然不利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也增加了工作统筹协调的难度。应把处于相对混乱的科技特派员的组织管理体系理顺,做到从中央到地方的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机构保持一致,并健全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以方便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 (二)建立制度运作保障体系 一是对编制、职务(职称)、工资、福利等给予保障;二是对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给予财政和信贷扶持;对优秀科技特派员给予奖励,调动其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建设,建立融资担保机制和项目风险保障机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农业科技投资风险金,科技项目开发初期的风险金由政府“埋单”,以降低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风险,为其提供放开手脚“表演”的机会;三是探索并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方法和途径,使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四是鼓励下派期满的科技人员兼职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发挥专长,以保持服务的连续性。 (三)加大技术、资金支持力度 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使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都得到有效提高,推动了地方特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福建南平市2005年科技特派员实施的63个服务项目中,就有38个项目是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如:毛竹(含竹笋)、锥栗、葡萄、桔柚、食用菌、乳业和茶叶等,使当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一跃成为主导产业。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划出政府投入用于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专项资金,鼓励科技特派员开展优势项目开发。其次是调整农业科研经费结构,给予派出单位稳定的科研专项经费支持。三是保证派出单位对派出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这种技术研究因具专指性和实用性,特别容易向农村转化渗透,是一种有效的农科结合的途径。四是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资金投入农村科技项目开发,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五是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中,与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等项目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引起了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极大关注,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GTZ)、日本国际办力事业团(JICA)等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利用国外资源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结合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科技资源也不例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真正做到“科技下海”[4]。农业作为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弱势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尚无能力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运行的一定时期内,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来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将政府行为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当然,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过多的政府行为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制度成本,从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到时,政府应适时、逐渐转变角色,逐步弱化其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科技研究论文: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是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基础研究的发展来自两类动力:一类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对科学系统自身内部规律认识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一类是面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国防科技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取得新的军事技术优势,为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础研究会涌现出新概念,进而引起技术和作战能力的重大变化。美国《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战略》认为,技术优势是美国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保持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的那些技术的优势,对美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基础研究为明天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础研究概念的演进 (一)线式研究模型 1945年,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在一篇题为“科学———无止境的新领域”的文章中,第一次对基础研究作了简要说明,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线式研究模型。按照这一模型,科学研究从基础性工作到开发是以逐步前进的方式进行的。基础研究被认为是线式模型中的第一步。线式研究模型可表示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期技术开发,线式模型曾对基础研究有过许多定义,如“基础研究是对现象和可观测事实的基本见解,没有针对工艺或产品的具体应用,”“基础研究是以不考虑实际结果的方式进行的”等等。 线式研究模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首先在美国形成并发展起来,成为当时研究部门的工作模式。在诸如“曼哈顿计划”等成功经验的推动下,美国国家实验室和政府研究机构依靠大量预算繁荣起来,研究教育系统得到长足发展,大学入学人数增加,为工业界研究实验室培养了大量人才。 (二)统一体研究模型 随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研究的线式前进模式受到挑战。由于政府用于基础研究的预算不断削减,工业界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也大幅度减少,为获得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利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被逐步结合起来,使得研究进程从线式接续变为相互连接的统一体。在统一体模型中,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而不是孤立地进行。基础研究既可以作为没有预定应用目标的基础探索性工作进行,也可以是为了解决产品开发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1997年,美国《研究与发展》杂志对4000名研究人员进行了“基础研究调查”。被调查人员中,67-3%的人把基础研究最关键的因素定义为了解科学原理或现象的工作。另外的17.1%的人认为,基础研究是为将来的发展建立基础。这种认识支持了把各个研究阶段集成为统一体模型,而不是孤立地进行。基础研究以两种方式归入统一体,即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探索性基础研究或纯基础研究———应用领域尚不清楚,不产生直接效益,其任务是探索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发现新原理,提出新理论。这种研究对于长期的技术和经济繁荣都非常重要;应用性或针对性基础研究属于工程技术科学的范畴,任务是针对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理论探索与实验研究,或者运用基础科学理论为解决某一类工程技术领域中的普遍性问题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总之,基础研究不管是探索性的还是应用性的,都为研究过程奠定长期的基础,是推动研究工作前进的车轮。必须对基础研究进行稳定持久的投资,才能确保今天进行的研究能给将来的技术和经济提供足够的安全性。 二、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是国家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属于应用性基础研究一类,是以军事应用为目的进行的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的科学研究活动,为解决武器装备研制的技术问题提供基本知识。国防科技基础研究一是着眼于现有军事系统需求的“渐进式”研究,二是为满足未来国防需求的革命性研究,前者逐步提高技术发展水平,后者则为突破性创新和形成能力奠定基础。 1997年4月9日,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五所大学的校长,联名提出“关于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纲要)中加强国防科技基础研究的建议书》”,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7名院士的附议。专家们认为: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一日无科学技术。发达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我国“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经验表明,国防科技基础研究不仅是整个国家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武器系统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导致武器装备发生质的变化,直至引发军事技术革命的动力,同时还是发展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的基石和源泉。国防科技基础研究不仅具有一般基础研究的许多共性,还具有一般基础研究不具备的独有特性,如由于高、精、尖武器体系间的激烈对抗性导致国防科技基础研究的先进性、紧迫性和针对性,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以及保证国家安全带来的保密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是国家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础研究涉及各个学科领域,拥有广泛而深厚的探索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国防科技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知识基础,是发展国防科技不可缺少的条件。国内外武器装备发展,特别是我国“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国家基础研究对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先导 基础研究的实质是探索未知,往往是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研究工作才见成果或有所突破,其潜力才能供军事应用。尽管有时某种研究工作的成果可以从实验室直接转化为战场使用的防务系统而显示其效果,但是多数基础研究成果是渐进成果,革命性的突破是罕见的,但一旦突破,却十分有价值。 历史上,基础研究的突破导致新的军事装备的例子很多。例如,激光器就是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三军联合电子学计划”的“分子光谱学”研究引发出来的。今天,各种类型的激光器已用于测距仪、机载扫雷器,通信系统以及其它军事装备和军事训练,而且其应用范围还在扩大。尽管如此,激光器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在继续,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技术上占优势的军事力量的发展和维持,无不依赖于一个持续而有成效的国防科技基础研究计划。耐高温发动机材料、视频成像、激光器、信息处理及全球定位等技术的发展,都是长期坚持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从研究到投入战场应用的时间,一般需要7~20年时间,当然,这要根据科学发现的性质而定。然而,在诸如软件、理论模型和新工艺这样一些领域(特别是微电子材料和软件),有可能在不到7年的时间内,就转移到已制造或已部署的系统中提供近期效益。美国国防部基础研究最近取得的能带来远期和近期军事效益的成就近50项。这些成就全面反映了基础研究对军事力量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关于加强综合性国防科技基础研究的建议 制订国防科技基础研究计划,确定政策和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必将大大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基础研究的发展。在加快重点武器装备研制步伐,加强预研成果向现代战斗力转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防科技基础研究,也为稳定国防科技基础研究队伍,增强国防科技发展后劲提供了新的契机。 1997年5月,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召开了国防科技基础研究专题研讨会。到会的100余位科技专家(包括3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中第十二项重点任务的规划《若干重要基本理论和研究》之所以成功,在于当时很好地瞄准了发展“两弹一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因此,许多同志都希望今天的国家基础研究计划或国防科技基础研究计划,也应瞄准新时期对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科学问题,全面瞄准在战略层次上对基础研究的需求。 1.开展国防科技基础研究的战略和指导思想 开展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我们应坚持1989年制订的《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0~2000~2020)》确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战略,即:“发展基础性研究,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注意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准,仅靠技术引进,不可能从根本上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更谈不上在某些方面有所创造,有所建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的科学研究队伍。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基础性研究规模又必须与国力相适应,发展重点和选题首先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也不可能保证基础性研究稳定发展。” “根据我国国情、国力和基础性研究的现状,面向未来发展,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中长期基础性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大力提高科学研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断增强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科学能力和提高综合国力,为开拓和发展技术产业奠定科学和人才基础,在主要的学科领域能跟上世界科学发展的步伐,在一些基础较好的领域,有所创造,有所建树,使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继续做出贡献。 国防科工委在长期的国防科技预研工作中,深感基础研究工作对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已建立并逐步完善的国防科技预研体制中,设立了基础研究基金,其研究内容大多来自重点武器项目发展的需求,为解决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应用性基础研究,即遵循科学研究统一体模型的原则,组织开展研究工作。“两弹一星”和其它大型武器的研制都采用了这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长期以来,国防科技应用基础研究费用是由国防科技预研资金支持的,投资强度受到限制,基本上属于一般项目。基础研究的投资力度不够,削弱了基础研究力量和设备更新,影响了基础研究的进度和成果,不利于为21世纪国防科技的发展提供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科技研究论文: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研究 论文摘要: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 "双刃剑",在GATT/WTO的法律体系中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主权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 Human and health, exhaustive natural source)。但是由于规定不完善,易诱导绿色贸易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贸易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快研究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适应世界自由贸易环境。 关键词:标准化 自由贸易 双重性 一, 引言 1947年,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关贸总协定,3作为重要国际组织,WTO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所签的条约,尤其技术条约,已经成为规范贸易行为和制度世界性指导原则。但是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具有大国利益倾向,尤其是自由这个贸易中的实用主义依然存在,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一个场所。事实和历史证明:关贸总协定纠纷不断,原因之一便是自由贸易中的实用主义和大国主导操纵,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使然。有人说:WTO是一个“富国俱乐部(club of developed and rich states)”和“只保护富国利益(protection states' profit only)”。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 "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因此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搞一些自己的标准,以阻挡外国企业长驱直入,保护本民族利益。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要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给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在WTO的过渡保护期内的条件,战略高度上重视标准化作用。 二,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和WTO技术标准协议 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5 (1) 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因此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6(2)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通过法律、政策等形成的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其中主要包括对进口产品数量的限制,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和贸易技术壁垒(3)贸易技术壁垒的核心是标准,贸易技术壁垒主要通过产品技术标准和制定技术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的合格评定程序来实现,其核心是技术标准。 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另一种趋势是: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与预防协议(SPM)、《TBT协定》中,人为设置障碍,这已经成为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组成部分。 1993年,关贸总协定历经七年艰苦谈判,达成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WTO。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宗旨是限制贸易技术壁垒,要求尽可能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但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并不对称。原因是发达国家实际上掌握着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可言,发达国家的产品能够长驱直入,而对于发达国家,这些标准则可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铜墙铁壁。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捆绑现象屡见不鲜。 三,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研究 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主权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 Human and health, exhaustive natural source)。 从概念上讲,WTO的规则体系中存有许多例外,如保护环境的规定,俗称环保例外权。例如,美国汽油销售案(U.S.A. Gasoline Case),在绿色贸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借口下,旨在保护国内炼油企业,制定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时间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这种环保例外权的行使往往和国家主权联系在一起,在国家主权高于一切的国际法原则的影响下,有些国家利用GATT/WTO在规定自由贸易的同时,出于对环保和不均衡考虑的例外,如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和规定不完善,一些发达国家在过份严格的科技标准化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涉及产品广泛,措施花样繁多。绿色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惨重,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处于劣势,沦为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提供者,污染转移的庞大场所。 纵观GATT/WTO的历史,不难发现:GATT成立之初所奉行的不歧视原则(Non-discrimination principle)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公平的贸易结果,1958年的GATT专家组的报告指出, 对初级产品的依赖和市场问题和现存的规则和公约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10经济学家劳尔.普雷比克研究也表明: 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国家,不得不为较少的回报出售越来越多的货物.11例如,美国汽油销售案(U.S.A. Gasoline Case),在绿色贸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借口下,旨在保护国内炼油企业,制定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时间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如,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的国家,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口货物已超过25%,约400-500亿美元,极大地削弱WTO多边贸易体制作用的发挥。 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不仅严重损伤自由贸易,而且一旦纠纷出现,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DSU)缺陷是程序繁杂,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纠纷解决,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程序之便,拖延时间,采取实用主义,让对方失去机遇和市场.首先,诉讼成本较高,须聘请精明强干的法学者,了解WTO的规则和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可能的期望进行预测,其次,诉讼时间长,在GATT历史上,有的争端解决拖延时间长达5年.最后,即使胜诉,在发达国家不承担义务时,发展中国家难以采取有效的手段,难以抵偿发达国家不承担义务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应尽快建立快速争端解决机制(rapid disputes of resolution of mechanism)12 四, 我国科技标准化概述 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标准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尤其是随着农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1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占领农业国际市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加强标准化建设对我国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技术标准与国外具有明显差距并且技术标准水平落后,在采用国际标准方面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14在高技术产业领域,除了在中文编码、VCD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有少量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提出的标准,受制于人。另外,技术标准制定与科学研究脱节。15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中国政府在中承诺按照国际惯例,开放市场,增强透明度,公布技术标准,中国应自加入时起,使所有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符合《TBT协定》。为改变我国频遭贸易技术壁垒限制,16成为受贸易保护主义受害大国局面,当前条件下,在WTO的过渡保护期内,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找出WTO的TBT 和现行的标准化的差距,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第二, 必须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标准化工作;第三,入世条件下实施标准化建设战略,建设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第四,在入世条件下政府应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淡化政府干预职能并加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研究。 五,结论: WTO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涉及自由贸易的纠纷不断,原因之一便是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使然。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 "双刃剑":在GATT/WTO的法律体系中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主权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 Human and health, exhaustive natural source)。但是由于规定不完善,易诱导绿色贸易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贸易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惨重,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处于劣势,沦为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提供者,污染转移的庞大场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标准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尤其是随着农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17,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和加强技术标准工作,尽快研究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适应世界自由贸易环境。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语言艺术探讨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的指导思想。要想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物质力量,必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工具,任何理论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通俗化、大众化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语言通俗化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广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大量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恰当使用网络语言,消除学生在语言接受方面的障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通俗化教育;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工具,任何理论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影响着学生内在语言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巧妙地利用语言艺术,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语言通俗化,消除学生在语言接受方面上的障碍。教师要广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大量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恰当使用网络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 1日常生活语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由社会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非常重视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同志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同志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比如他把资产阶级的进攻比作“糖衣炮弹”;为了突出军队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为了表达反动派虚弱的本质,他指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还主张共产党要认真学习群众语言,让党员干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化,为了突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就是硬道理”、“摸石头过河”等理论,被人民群众熟知并广泛接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发展观也是通俗化的典范。 2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种理论要想在一个民族生根发芽,就必须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有机融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虽然有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有些传统文化存在着封建糟粕,但是有些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在目前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许多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中国的现当代文化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和中华文化相结合。 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些词句相结合 同志善于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词句加以引申,用来表达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引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实事求是”来表达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引用班固《前汉》中的“相反相成”来说明矛盾的统一性;引用《老子》中的“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来说明“物极必反”的道理。 2.2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传统俗语相结合 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在这些灿烂的文化中,一些成语、修辞、甚至谚语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素材,因为这些东西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显得轻松省力,而且理解的更加深刻,可谓事半功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能巧妙引用这些传统俗语,由于这些俗语生动、贴切,学生一听就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 2.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相结合 以后,在思想解放的旗帜下,我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高潮。尤其是我国的文学作品,在与世界文学作品交流的过程中,吸收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我国文学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不拘一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比如在学习“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师可以运用以下诗句进行教学。“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金钱可以买到饰物,但买不到青春;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虚荣,但买不到实学;金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金钱可以买到权威,但买不到威望。”教师把这段话制成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文字呈现出来,可以通过声音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画呈现出来,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呈现,教师应该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而定。 3网络语言 我国网民以10至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10至19岁为20.1%。虽然我国高中生网民的数量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数字,但是从上面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高中生网民的数量非常庞大,网民在高中生的比例非常高。网络语言在互联网上非常盛行,高中生网民对网络语言也非常熟悉,目前,网络语言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中随处可见,网络语言已经与高中生“息息相关”。网络语言主要由汉语、英语、汉语拼音和一些线条符号构成,在计算机上非常盛行。网络语言从“语言规则上来讲,主要分类成句子型、谐音(拟音)型、字母字符型、文字增缩型等。”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汉语语言的变体,融概括性形象性、时尚性于一体,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内容,使信息传播更为有趣生动,为青年群体所热衷。”与凝重深奥、严谨规范的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 当然,教学语言与马克思主义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教学语言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语言通俗化的有效途径,力争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和内容准确无误地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校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曾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和首要课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新时期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教材单一,枯燥乏味;领导和教师虽有重视,但贯彻落实不力,应付居多;学生马虎随意,难以产生实际体会与成效。本文在分析困境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见解,为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校教学;困境;出路 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教育部2016工作要点《关于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明确规定,坚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大学生处在塑造品行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融合中国现实和传统文化在塑造和巩固大学生社会精神、世界^、人生观、价值观中作用极其重要。但是,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历史的转型时期,曾作为首要学习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与道德等系列课程虽然还在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多方面却出现了困境。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存在误解。笔者对所在地区的院校做了一次随机性抽样调查。342份有效试卷中,有271人认为专业课比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更重要。而这些人中又有232人认为这样的课程是“洗脑”课,是学校开设,自己为了应付考试才学的。认为能从中受益的学生只占三成左右。可见大部分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没有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这样自然难以产生实际效果,更难以产生情感的认同了。 其次,学院领导和任课教师也重视不够。虽然口头和宣传上都说马克思主义教育意义深远,作用重大,但实际落实和行动相差甚远。教育投入不大,多媒体室建设和安排使用不到位。教材和辅助教材、通俗阅读材料严重缺乏。就是具备了材料和条件,在使用和教学实践中未必“材”尽其用。很多该专业课程的老师仅与应付,或为了教育改革与检查才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平时的大部分时间难以采用各种资料和教辅材料,多数仅仅只是理论讲授和口头教学。要么义正辞严地照本宣科,要么按照教材对知识原理做孤立的重复,学生根本感受不到理论的丰富多彩和现实的针对性,难以产生兴趣去思考学习。 再次,教学要求低,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很多院校都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公共课合班上课,学生人数多,座位混乱。这和专业课的人数、位置固定大不一样。很多任课老师不熟悉上课的学生,距离感远,课堂管理差。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交头接耳;趴桌子,打瞌睡的人也不在少数。教学中师生互动少,作业不到位。考试与检测也大多是开卷考试,相互抄袭和形式计分现象并不少见。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体系,非常强调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它与我们的思想情感、素质培养、道德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诸方面都息息相关。“平凡伟大马列真”这句话是老一辈先进分子的普遍评价。它能够融入人的生命和血液中,形成人的信仰,与人须臾不可离分。许多先进分子和杰出人物就是在青少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终身都以之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的灵魂。甚至很多人当年为了追求马克思主义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如此对照,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的确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面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 时代和形势变化让社会的重心发生了转变。重视经济生产和专业建设,追求物质享受成了社会的主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变,根据变化采取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尝试新的教育模式。 1.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精神本质不变的前提下,要更多地体现当前时代的新内容,新需求,更多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服务功能和指导意义,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如,以故事和哲理的方式编写教材和教辅,介绍马列发展史,哲学原理与法则。要改变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远离实际生活的感觉,将其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融入学生现实中。积极努力拓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应用领域,不仅仅还局限在阶级斗争与革命领域,注入一些着眼于培养人们新时代正常的群体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新内容。以案例剖析、哲理推导、故事小结、课堂启发与讨论的方式引出辩证法等内容,能给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和实用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给他们以贴近生活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的合理建议,以及时代关注等。 2.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构要激浊扬清,领导自身不要将社会市井之气和庸俗品行带到学院和教学工作中。体现时代性,并不是就要庸俗或势利。马克思主义教育恰恰就是要在复杂的形势和环境下找到大背景中的正能量和积极正面的力量。我们不仅要积极宣传,更要实际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校中的堡垒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从教育设施和实践中予以建设和落实。系统地保证马克思主义教育硬件设施的完备和使用,实际教学的体系安排,教学目标的实现。监督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安排、专业教师授课的质量,学生的实际到位。而不仅仅是马虎对待,应付了事。 3.专业教师在授课中,首先自己要端正态度。一些专业教师在外兼职,身份模糊,教学时言行失范,学生何以受教?其次,专业教师要不断努力丰富自己的马列主义知识和深化理论水平。教学中要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尤其是注重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时代背景与学生实际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他们的真正价值与实际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科学哲理给他们所带来的诸多的启迪与升华。当然,任课教师更要有“人”的积极发展的热情和精神,教会他们的科学道理和规律,为他们今后发展树立正确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教学语言也尽量要有一定的幽默风趣,将本来冷漠和有成见的学生引入课题中,做好入门关,从而使他们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得自觉自愿地学习与追求马列主义。 4.引入现实教学法,借鉴外国经验,寓马克思主义教育于生活实践中。一般,很多高校都将马列主义教育划归思想政治部,视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美国、日本将此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他们非常注意将工作与生活实践、物质环境结合起来,如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展览等,鼓励学生参加多种竞技活动,将政治、历史、道德、法律与个人心理、价值观等结合起来,不知不觉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英国、法国、新加坡也重视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的结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他们将此类教育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有目的,重实践,有创新,不做作,自然而有新意。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纪念馆、展览馆、影视书籍、文体艺术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不断充实马克思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求突破旧法,取得新的教育成效。 5.综合其他科目,结合其他课程,如时事政治、科学艺术、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知识,结合不同高校的特点,将马列主义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积极融入到实际教育教学的内容中去,开拓学生视野,启发他们思考,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适性、科学性和实际性。还可以尝试“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找到现实着力点。请一些有影响的社会专家来学校授课,一些时代榜样和先进典型给他们做报告和讲座,让学生看到他们是怎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维与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怎样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改变和提升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并真正尝试着做些改进工作,情况就一定会有好转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与我国教育公平 【摘要】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教育失衡问题,探讨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经济平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完善教育体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主要内容;我国教育公平;促进对策 社会公平问题是我们社会的热点问题,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Ⅲ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但在当前社会中,我国城乡、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教育不公平问题更加突出。例如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使农村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等弱势群体就学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因此,要探析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理论出发,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公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与教育公平观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认为,公平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对社会现象或行为的主观感受,因此人们的公平观归根到底取决于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说过,人们头脑中的每一种影像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所以,应当将公平问题放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去考察,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直面现实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针对教育不平等的现实状况,1866年,马克思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阐述中,了解到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一是教育是一项平等权利,二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1、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雇佣大量的工人和童工进入工厂劳作,试图实现工人和机器的异化,使得大量的童工不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被经济地位高的资产家享有,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为争取无产阶级享有公平的教育权,恩格斯明确提出“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是一样,一直进行到能够作为社会的独立成员的年龄为止。这个措施对我们的穷兄弟来说,只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嗳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且当社会使愚昧成为贫穷的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对人犯下了双重的罪过”。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公平的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各种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将工人禁锢在机器前,教育的内容只是要求无产阶级提高自己生产的技能,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的受教育机会是被迫的,是受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所影响,并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成了机器一样被资本家使唤的工具,失去了独立的本质,身心受到摧残,这归根结底是源于私有制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智力体力的发展,是个人的兴趣、观念、需求、道德和个J性等的发展,它的实现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3、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人的精神活动,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实现教育公平不能脱离政治和经济条件。马克思曾对脱离政治和经济条件空谈平等国民教育的德国工人党进行批判,提出:“平等的国民教育?他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是不是以为在现代社会中(而所谈到的只能是现代社会)教育对一切阶级都可以是平等的呢?或者是要求用强制的方式使上层阶级也降到国民学校这种很低的教育水平,即降到仅仅适合于雇佣工人甚至农民的经济状况的教育水平呢?”这层层的问题,一方面,揭露了德国工人党离开政治和经济条件空谈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提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三、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一直致力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发展,虽然有所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城乡教育差距大,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进而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在慢慢增大,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相比城市来说是非常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设施不齐全,教育环境差,使得农村的孩子不能通过先进的教育设施得到直观的感受,学习到新鲜的内容,从而使得农村的孩子获取信息的速度相比城市的孩子会更慢,同时,农村地区地处偏僻,一些图书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流向城市,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带来的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了生存的需要,甚至一些农民涌向城市务工,使得许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入学的机会,这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 2、教育体制的不公平 在当前义务教育的制度下,虽然许多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在教育过程和制度下仍存在着些许的不公平。城市和农村地区乱收费的现象突出,时不时就得收取学生的费用,甚至是比较高的费用,这让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承担不起。除了收费,在高考教育体制下,高考录取分数线也存在着不公平,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地区,为了读上名牌大学,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分数线低一些,而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录取的分数线要高很多,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会比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的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很多,甚至由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和本地区择优录取的隐性制度下,一些孩子即使考上了也残忍的刷下去,这使得教育公平很难实现。 如今高校收取学费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公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收取的费用是不一样的,家庭经济条件贫困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学,但面对高额的学费,即使喜欢某些热门专业但也只能望而却步而选择其他学费较低的专业,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孩子,顾虑就少了,即使高额学费也由着自己的兴趣而投入大量的资金。 3、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形成的教育结果不公平 当前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但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使得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欠缺,教育配置各种不齐全,而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在这样经济水平的差异下,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会不同,他们个性与潜能的发挥也会不一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差异也较大。从基本的素质与能力来看,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能力要更强,接受的新鲜事物较多,思维更活跃,在选择职业方向、就业竞争的环境下,他们往往会更加出色和受欢迎。在这样的差异下,教育结果也是不公平的。 四、我国教育公平实现的对策分析 1、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教育公平不能脱离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因此,为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公平,应落实“十三五”规划精神,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的差距,大力扶持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雄厚的经济支持。 2、完善教育体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当前教育下,迫于学习的压力,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即智育的过程,这对于我们一直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国应完善教育体制,从教育的总目标出发,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因材施教,建立一个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科学教育目标,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教育中乱收费现象,教育腐败的问题严重,应加强对该类现象的法律监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教育中的腐化现象,加强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监督意识。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保障。由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包括教育设施的完善,教育条件的改变,比如改善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用房的条件,改善当地教学环境,让孩子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源供学生阅读,使他们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建设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文体设备,让学生不仅能学到课堂的知识,同时加强锻炼,培养健康的体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还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当前我国教育存在优质教师资源流向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而普通中学优质教师资源缺乏,使得教育发生了层级的划分。因此,应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进入普通班级,提高教师的师资待遇,及时发放教师工Y,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使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进入普通中学和普通班级,优化教师资源的流向,满足教育公平发展的师资需求。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肯定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人在教育过程中的智力、体力、兴趣、道德和个性等的发展,允许和鼓励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当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方案,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潜能,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充分做到“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路径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引领作用毋庸置疑。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能否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大学生真懂、真信、真用,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明显,如何来解决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找到正确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意义重大。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基地,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建国以来,为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课程设置及内容作了多次调整。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环境的日夜复杂,国人的意识形态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呈现出不同层面的问题。下面将从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阐述。 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问题 教育理念滞后。模式单一。贵州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只是单纯地局限于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心理问题。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高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大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证书的获取等方面,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对于大学生来讲,对那些实用性、技能型强的课程十分重视。导致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思想不断增强。 “教育模式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它力图从知识形态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问题,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多年。教育模式仍然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课时占据教学课时的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也不容乐观。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没有内化于心,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虽然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如网络教育,但是产生的效果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 教育体制局限。载体分散。现行的高校体制行政化现象普遍存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重管理,轻育人成为常态,本来是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重要队伍的辅导员受制于各种行政事务而分身乏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的理论教育。现在外界对高校评价机制的不科学。特别是贵州的地方二本院校,就业率成为评价一个学校好与坏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来年招生宣传的重要数据体现。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只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力度不够。 教育载体是各种教育要素连接的纽带,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选择和使用好各种载体。在现有的理论教育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实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目前的教育载体是多中多样的,除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还有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党团组织活动等,可是高校没有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或者只是使用其中一种载体来进行教育,未能形成合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教育效果不明显。 教育内容片面。讲解空泛。贵州高等院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特点,产生的结果是学生掌握了知R。却不能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贵州的高等院校没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讲授局限于教材,内容枯燥。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没有达到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应有目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与大学生的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师,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通过调查发展,贵州的高等院校几乎都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思想的实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内化于自身来指导实践,无法成为学生的行动引领。 教育环境复杂。净化滞后。当今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其导向性、隐匿性的特征对大学生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西方国家弥漫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渗透进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对国人固有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国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社会问题依然很多。贵州的高校在此大环境之下,对这些不良的环境没有进行及时的反应。贵州高校大部分属于应用型大学。大学的定位就是培养地方型应用人才。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环境优化的反应不够及时,没能营造一个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现程度。 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的路径 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实践范式和理论模型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模式。首先。要做到主体性教育模式的不断强化。贵州高校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要抓好教师、党政团干部、辅导员这几个主体,让这些主体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需求来提炼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次,要做到提倡和落实素质教育模式,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其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祖国不断前进的动力保障。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会更高,如何来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最后,要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将教育内容隐含在创设好的情境教育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并内化为自身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贵州各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进行。比如理论课教学、专题讲座、形势政策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大学生个性的不断增强,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隐性教育方式来弥补,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要利用显性教育的灌输作用。又要利用隐性教育的情境育人作用。 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载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是贵州高校必须要去思考并落实的现实问题。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首先,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传统课堂教育载体。需要改变大班上课的现状,严格规范师生比例。同时还要改变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与激励式教学法等。其次,充分利用好网络教育载体。随着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不断加深,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现状,利用网络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贵州高校应该完善马克思主义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网站”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与其它高校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微信、QQ、论坛、贴吧、视频等网络平台加强互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再次。运用好手机载体。“手机媒体被人们誉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百,手机成为学生获取资料信息的主要渠道。使用手机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需紧跟时代性,及时更新手机载体的内容,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彩信、手机视频等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尽量结合专业特色进行通俗易懂的,多层次的内容传送,最后。加强实践教育载体的建设。要组织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走访调查社情民情。作为贵州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本省的文化资源。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圣地、烈士陵园、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如遵义会址、红军山、猴场会址等,让学生现场参观体验,使其明白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就。 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品质。其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一个新的高度。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自觉地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需要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认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加强爱国主义的实践教育,通过一些重大历史活动纪念日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增强爱国情感。最后。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大学阶段处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价值观念缺乏判嗔Γ容易出现价值认知错误和行为的偏差。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构建起有效的机制。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顶层设计的产物,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层面,要把它纳入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之中。同时也要加大落实力度。建立落实情况的追踪问责制度,强化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最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 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困难加剧。需要对教育环境进行不断地优化。优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可以从学校环境与网络环境的优化着手。首先。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的创造就是要营造一个自然环境良好、学术氛围浓厚的轻松环境。制度环境的构建要求高校的管理体制要与国家的政策法规紧密结合。要体现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及灵活性等特点。创设文化环境就是要在高校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创建制度规范的网络环境。在制度规范的前提下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在文明的网络环境中去接受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一个不能在网络社会中确立并捍卫住自己独特网络利益的地域或国家,将只是一具空壳”。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红色网站的构建来大力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的主旋律,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贵州高校要加强网络组织环境的构建,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融入网站,在学校贴吧和论坛里面定期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同时要注意推送形式和推送内容的生动趣味性。需要不断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管理,对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要加强监管,确保正确信息的畅通无阻,禁止非法信息的恶意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理论研究是前提。关键还在于落实行动。大学生作为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关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摆在贵州所有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关于建设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的思考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根据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调查进行分析,阐述了建设互联网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性开设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既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渠道,又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以达到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信息化使得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同的文化观点以及一些消极、不健康、甚至反动信息在互联网上大量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互联网领域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另一方面互联网上也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这些都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调查分析大学生上网情况 通过对即将毕业的5000多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一)上网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4小时以上的约有18%,2-4小时的约有30%,1-2小时的约有46%,而每天上网时间1小时以下的只有约6%的学生。 (二)上网主要内容 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主要内容主要包含新闻时事、文体娱乐、学术资料,上网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的学生约占46.6%;交友谈心的学生占到22.4%;游戏娱乐的学生约占18.4%;其他类占到12.6%。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影响 调查显示大学生因上网导致思想观念不稳定的学生基本没有,42.7%学生认为网络促进了开放、自由;14.8的学生认为网络导致了混乱、犯罪;17.6%的学生表示网络促进了平等、民主;还有24.9%的学生不是很清楚。 虽然这次调查的学生并不多,不能代表全国所有的大学生,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出一些结。其一,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互联网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其三,互联网的全球性、隐秘性、即时性非常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理念。因此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网站 (一)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一直在触摸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进行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但是因技术水平低、疏于管理,导致网站重复性垃圾信息较多,访问速度较慢,信息匮乏更新不及时等。调查显示约43%的学生从未点击马克思主义网站,32%的学生偶尔浏览马克思主义网站。可以说我国高校的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目前还处于空白起步阶段。 (二)完善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结构 对于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处在摸索阶段,针对网络导致大学生思想不稳定的情况,大概从以下几点多加注意:其一,准确定位,建立完善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整体结构,为大学生提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其二,统一规划,鼓励大学生与老师共同创办以学校为名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加大对网站的宣传力度,使得“红色网站”花开遍地;其三,把握好“三关”规则,即政治关、法律关、保密关,坚决不能出现反马克思主义、违反法律法规、泄露党政国家机密的情况出现。 (三)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信息源 大学生在互联网中选择信息主要依据个人喜好,如果不投其所好就无法保证点击量,进而更谈不上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建设。调查显示约有46%的学生反映马克思主义网站内容老旧毫无新意,样式古板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浏览。因此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信息源是关键,具体应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网站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经典名篇,我党的优秀人物事迹,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影视资料等;然后,充分深入的对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提高网站的丰富度及精彩度。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栏目与版面的设置 大多数人第一眼的感觉很重要,因此网站的栏目与版面设计一定要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继续浏览。例如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设有学习园地、党建风采、焦点话题、休闲一刻、网络课堂等优秀栏目,其中休闲一刻下面设有革命歌曲与影视资料两个小栏目。观其整个版面的设计不但具备了知识性、教育性,还具备了娱乐性。这样的网站版面就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网站栏目与版面的设计既要注重趣味性,使得学生浏览不至于产生枯燥感,同时也要注重知识性、教育性,这样才能达到网站建设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影响,也带来了机遇。高校应当紧抓这个机遇,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经。互联网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结合既有互联网的趣味性、即时性也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性、知识性。本文通过对当下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对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的建议,希望能对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新阶段的特征有:一是产业发展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投资、出口对产业拉动作用日益减弱,技术“瓶颈”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使我国企业、产业面临更加不利的竞争局面。知识经济的兴起导致国际竞争的优势向拥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倾斜。可见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区域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的重要对策。 钢铁工业是支撑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经济起飞时期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曾经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大量投资发展这一产业,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钢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现代钢铁工业的飞速进步更是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河北省钢铁工业近几年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也是不断技术创新的结果。河北省钢铁工业连续几年产量居全国首位稳固了河北省钢铁大省的地位,不过河北省并不是钢铁强省,其原因在于河北省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因此,本文以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投入力度、创新扩散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方面具体分析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创新技术基础 1.科技机构存量 2003年河北省大中型钢铁工业拥有科技机构14个,与辽山东并列于全国第3位。科技机构中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890人,居全国第4位。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1255人,居全国第7位。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19948万元,居全国第7位。科研用仪器设备为24734万元,居全国第7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场所、科技活动场所中的科技活动人力资源较丰富,但其中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相对不足;而且研究经费投入相对短缺,研究手段也有些落后。这些对科技机构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 2.科技活动人力基础 2003年河北省全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人员为10988人,居全国第3位。全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8053人,居全国第2位。说明在河北省钢铁工业整个行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较丰富,高素质的科学家工程师人员也充足,这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展开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3.科技活动资金保证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01431万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分别为0%、99.98%和0.02%,分别居全国第7位、15位和23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不足,且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自筹,政府和金融部门对企业创新在经费方面非常微弱。 二、创新投入力度 1.R D活动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R 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3484人年,居全国第2位。R D经费内部支出为62716万元,居全国第3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对R D活动的重视程度很高,这对于稳定钢铁大省地位,提升竞争力会产生积极作用。 2.新产品开发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项目数为422项,居全国第5位。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18755万元,居全国第6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项目较多,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持力度也较大。 3.固定资产投入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为5368210万元,居全国第4位。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为666122万元,居全国第2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拥有先进的设备,为未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技术保证。 三、创新扩散能力 1.技术更新速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380588万元,居全国第5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并不突出。 2.引进技术的扩散能力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为35654万元,居全国第5位。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98万元,居全国第7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引进规模较大但吸收能力较弱,还没有形成引进―消化―创新这样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创新产出能力 1.专利产出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专利申请数为83项,居全国第4位。拥有发明专利数为12项,居全国第5位。这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拥有较强的自主科研能力,但与发达省份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2.新产品产出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新产品产值为486237万元,居全国第8位。新产品销售收入为512100万元,居全国第8位。新产品销售利润为61151万元居全国第7位。很明显,河北省钢铁工业的新产品生产、销售和赢利能力都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河北省钢铁工业创新各项指标居全国的位次都介于2~8位。优势主要表现在:创新机构多,创新人力资源丰富,对R D活动重视,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不足之处在于:科技活动经费不足且经费来源单一,研究机构的设备仪器短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新产品的产出能力低下。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分析 摘要:随着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技术创新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文章对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技术创新途径加以探讨,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关键词: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 一、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原因 (一)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要研究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首先要弄清楚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第一,协调性和适用性。协调性要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适用技术采用过程,在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之间相互协调,关系融洽,对外表现一致;在作为技术创新客体的物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投入比例关系,否则会出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的难题;但作为技术创新环境的提供自然物质的生态环境本身应该有一个承受的底线,这一底线是不能够突破的,否则,在人类一味向环境索取过程中生态状况恶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还强调技术创新主体、客体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实现良好的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使有创新性的技术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关心人的尊严、自由和长远进步,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实用性指的是农产品加工业所需要的技术并非越先进越好,有些高、精、尖的技术由于开发成本过高,或者由此类技术所生产的产品适用程度较差,无法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均衡,所以,衡量适用性的标准最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的技术才是最合适的。 第二,互动性。互动性要求创新主体、客体以及环境两两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这种良好关系的实现与主体的认识和创新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密不可分,主体的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应该与生态环境实现友好互动,同时,客体在对主体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应该减至最小。这种良性的互动过程是技术创新系统保持稳定与持续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严格遵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对社会带来的和谐效果。 第三,人本性。人本性强调以人为本,但并非简单地一味追求物对人的有用性,决不能只以人的各种需要满足为追求的唯一目的,而要在尊重人类理性选择的前提下,最终使得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者均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以人为本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是技术的发明者也是技术的使用者,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出新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必须在这一大背景下,实现人类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生态性。技术创新过程所体现的生态性是指其能够服从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并发挥出正效应的过程。 第五,发展性。技术创新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特征。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人类所需技术会提出不同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创新主体的意识、创新过程所使用的材料受环境限制也会发生变化。 (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企业走技术创新的道路来实现战略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实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在于市场竞争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强度的高低,市场开放度越高,竞争强度越大,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高。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主要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是竞争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过程,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条件下参与市场、满足其竞争要求的必然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直接结果是优胜劣汰,在市场中,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和所拥有的竞争力的高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就必须使自身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增强竞争力是关系农场品加工业兴衰的根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创新伴随着市场竞争而产生,有市场竞争就有技术创新,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能只依靠自身的创新,以增强竞争力去战胜对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原有体制下,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市场竞争的程度不够,也不必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去进行技术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被推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也提到议事日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事实足以证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另外,我国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有所增强,企业利用国际、国内技术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将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二,从竞争本身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虽然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进入世界市场是可能的,但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和保持领先地位是异常困难的,具体的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竞争的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使企业很难适应这种新局面的出现;市场竞争虽然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但由于垄断、国家干预或贸易壁垒的加强,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巨变,使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增加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随着全球资本滚动的加速,新的跨国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必须应对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这时,企业唯一的办法是靠技术创新装备自身,来提高其竞争力。市场竞争的发展,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说明了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 第三,从市场竞争的方式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企业竞争力是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要靠市场特别是消费者来检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竞争的实质就是消费力对生产力的关系”一样,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比模仿更受企业界青睐,其原因是消费者对创新性技术所带来的价值追求的驱动。总之,由于一个能驾驭技术创新的企业可获得比技术创新本身付出的代价大的多的价值,并能获得竞争优势,在农产品加工业国际化演进过程中竞争强度提高,所以人们更加强调技术创新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并热衷于技术创新。 二、农产品加工业在技术创新过程所遇到的难题 (一)企业员工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对技术创新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主动去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企业薪酬设计上对员工激励程度不够,也使得员工积极性不高。一些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规模小、现代的标准化的管理程度较低,领导者思想保守,凭经验和主观想象办事,没有革新精神,不具备现代经济技术知识的装备,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不能起到很好的领导和决策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过程中对人员的管理,对企业整体知识层次的提升不够,项目投资也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中。据资料介绍,目前美国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再教育的约占其总数的15%,技术人员人均教育经费每年超过3000美元,我国提出“科教兴国”,企业则应以“科教兴企”为立业之本。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研究的投入力度,以弥补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规模小、企业文化不成熟所造成的缺陷。 (二)体制没理顺 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而我国现在处于转型期,技术组织构建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长、技术创新过程时效长,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融投资机制的建立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从基础设施改善等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支持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应该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投资,或者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当然,需要做好的工作是应该有资金投放的长效风险预测与调控机制的良好运行。由于农产品的季节性、分散性特征,企业应该紧跟市场步伐,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适用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目前的核心问题。另外,综合营销手段需要加强,尤其是分销能力需要强化,农产品加工业促销意识淡薄,在产品和价格竞争力较低的情况下,原来的分销体系基本中断,新的分销体系还很不健全,许多企业目前仍依靠分散的、独立作业的一批营销业务人员支撑产出规模,因此,即便是较具适应性的产品,其整体营销效果也不很理想。 (三)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削弱了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效率,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存在经费、利益分配等许多问题。企业迫切需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帮助进行技术创新,但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却束之高阁,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仍然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另外,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相互联系又交错的阶段,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多少有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科研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9%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的发展,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扭转产后技术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十一五期间的各项技术计划中重点予以支持,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重大突破。 三、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途径 (一)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 企业领导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其自身素质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否有取得突破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不仅自身要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而且必须注意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参与和领导,企业领导应当鼓励职工群众创新,加大智力资本投资。企业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企业应当支持、组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掌握市场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发展机制,实施专门人才吸引战略,采用物质或非物质待遇等激励措施以吸引有成果、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技术持续性创新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开发新技术,并搞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要依托科研力量较强的企业或科研单位形成一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为目标,具有市场竞争的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科研单位、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要密切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在企业内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对于优秀人才,在科研资金、工资、住房等方面给予照顾,要能够使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先富起来”。同时,形成一种便于人才流动的机制,吸纳内外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创新中心,也可以与科研院所共同选题,搞联合攻关。要协调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资比例。注重研究该行业的适用技术,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开发,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及韩国经验借鉴 [摘要]对若干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创新的重点将从对技术的应用转向对技术的改进和技术创造。在这个新阶段中,工业的不同行业只有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作为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一个成功案例,韩国制造业在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所借鉴。 [关键词]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韩国经验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立足于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但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上述优势正逐渐减弱。要在变化了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实现中国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强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而在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借鉴。 一、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一)纵向地看,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效果的多样性,直接度量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考虑到指标的重要性和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下主要采用研究与发展经费作为投入指标,专利作为产出指标来分析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状况。 研究与发展经费是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部分。2005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为1250.3亿元,比1995年增长7.8倍,年平均增长24.3%;从反映投入强度的相对指标看,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6%,比1995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专利是指专利机构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作为研究与发展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专利代表了发明或设计的潜在商业化机会,是不同国家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一种同质测度。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达到55271件,比1996年增长10.1倍:在相对指标方面,专利申请受理数占全部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4.83%提高到2005年的11.61%。以上分析显示,不论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还是产出看,它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按现价PPP美元计算,2002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额仅为283.5亿美元,只有美国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24.1%,高于英国和法国,但低于德国;而从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指标看,2002年,美国为7.8%、英国为6.9%、德国为7.7%、法国为7.4%,都远远高于我国2.7%的水平。再比较专利指标的情况。由于诸多国际科技统计资料中均缺乏按工业(制造业)部门分类的专利数据,所以我们只能就每个国家的全部专利数据进行国际比较。虽然用全部专利数据的比较来说明工业技术创新的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一国的专利,不论其出自何处,真正实施起来最终还需要通过产业部门。也即由产业部门将知识形态或样本实物形态的专利技术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最终产品或中间投入产品,所以一国的专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该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后备资源或支撑条件之一。从各国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看,2001-2005年,我国共获得1587件,虽然比1996-2000年的389件增长了3倍多,但远远低于同期美国的421372件,日本的169285件,德国的53774件,英国的18039件,韩国的20048件。这组数据表明,如果以国际标准衡量。尽管我国的发明专利增长很快,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十分明显的差距。 (二)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 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各自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侧重于产品和工艺的技术开发。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一个有效率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研发资源相对集中于产业部门的企业中;而科研机构和大学所占的比例较小。应该说,这样的R D结构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规律,企业理所当然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10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 D经费占全部R D经费的比重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从1995年的40.6%提高到2005年的51.3%,已经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两者之和,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从各国制造业企业R D经费占全部R D经费的比重看,2003年,我国为46.8%,接近美国47.4%的水平,但仍明显低于日本71.1%、德国68%、英国58%和韩国68.3%的水平。虽然我国的数字没有反映全部工业的情况,但一方面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绝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采掘业和电力行业的数字,因此其与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数字比较所反映出来的差距是可信的。这就表明,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 技术创新是一项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很高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影响。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也是世界各国包括工业发达国家在内的通例。从我国的情况看,虽然政府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政府资金占企业R D经费的比重是反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这一指标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04年,政府资金占企业R D经费的比重只有4.8%,比2000年的6.8%下降了2个百分点。如果作国际比较,我国则明显低于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水平,2003年这三个国家的同一指标值均超过10%。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大 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按不同引进方式划分的技术引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化通常起源于引进、吸收和改进国外技术。但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其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会逐渐下降并开始自主创新的历程。技术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可以用技术引进经费与R D经费之比来衡量。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技术依存度较高,表明该国技术创新对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较强;反之,则表明该国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创新成分较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经费与R D经费之比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199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依存度为2.55,2000年下降到0.69,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0.24。技术依存度的持续下降,表明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一个国家进行技术引进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本国的技术能力,然后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生产产品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二是为了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以便直接用这种生产能力生产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技术引进的目的不同。引进技术的种类和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以提高技术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通常以引进软技术为主,也即着重引进专利、专有技术和工业设计等,即使是引进硬技术也是为了当作技术学习的样品,而主要不是为了当作生产能力使用;而以增加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则主要引进硬技术,也即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和生产线。统计数据表明,近10年来我国技术引进的结构也经历了由以硬技术引进为主向以软技术引进为主的转变。在1995年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金额中。软技术(包括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引进合同金额只有17.8亿美元,仅占引进项目总额的13.7%;而硬技术(包括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2.5亿美元,占引进项目总额的86.3%;到2005年,软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8.1亿美元,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到62%,显著超过硬技术引进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后者下降为28%。 (四)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十分显著,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外通行标准,所谓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是指那些R D强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这些一行业一般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8个行业。2005年,我国上述8个行业的R 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的比重高达66.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总量的比重就达到36%。从专利申请数指标看,8个行业合计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8.7%,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达到57.3%。工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高度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居于前两位的行业,表明这些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技术创新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状况。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期,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与此相适应,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也构成整个工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资企业的R 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已超过1/4,其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接近1/2,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1/3,专利申请数的比重接近1/3。这组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更进一步看。外资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所占比重明显高于R D经费支出比重,又显示出外资企业技术创新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基本特征;而在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高于专利申请数所占比重,则反映了外资企业更加重视对技术创新直接效益的追求。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根据以上基本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创新的重点也将从对技术的应用转向对技术的改进和技术创造。另一方面,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以及技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又将在推动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带来变革的压力。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如何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特点,选择更加有效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我们在讨论工业技术创新问题时必须关注的一个主题。 (一)影响工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与美、欧、日、韩等取得良好创新绩效的国家相比,我国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和技术创新环境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决定了我国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规律也必然不同于这些国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首先要对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综合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影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差异和产业发展阶段。行业是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许多针对我国工业行业的研究都表明,不论是研发强度、创新类型还是创新频率等,都表现出明显的行业间差异。之所以这样,是由于行业的差异往往意味技术机会和市场特征上的差异,而行业间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禀赋的不同也会促使企业的研发行为呈现出内生化的行业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也会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产业快速发展阶段较之产业成熟阶段,在创新类型上,前者通常集中于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后者则往往侧重于产品创新;从技术来源看,前者从外部引进的比重较大,而后者则会对自主研发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二,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市场需求规模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分摊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赢利的预期水平。技术创新通常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和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较大的市场需求规模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摊研发成本,为预期技术创新赢利提供可靠的保证。二是影响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动态看,如果市场需求规模足够大,由技术障碍造成的供给面垄断市场结构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垄断利润将激励更多的厂商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打破技术障碍,进入市场,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又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又为技术积累和技术能力各异的厂商提供了多种技术机会。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迅速扩张的市场需 求规模和多层次的需求结构,十分有利于促进各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实践。 第三,国外研发资源的流入。国外研发资源流入对于经济全球化下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国外研发资源流入的路径主要有FDI和进口贸易。就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看,虽然存在“抑制论”、“促进论”和“双刃剑论”等不同观点,但有许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包括技术扩散效应、技术示范效应和技术配套效应等。除FDI外,进口贸易也是促进进口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品贸易给输入国带来了模仿生产的动机;二是输入商品的竞争力会影响到当地厂商的市场份额,进而间接地刺激当地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期达到抗衡的目的。我国作为一个引进FDI最多和进口贸易不断扩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强调增加国内研发资源投入的同时,尤其需要发挥国外研发资源在促进工业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模块化日益成为以IT产业为代表的许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模块化的好处主要是:借助于模块化结构,通过良好的分工,可以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处理和协调复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和风险。较高的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生产环节的可分性,为我国的IT、汽车等加工组装型企业提供了基于低劳动力成本和当地市场知识及分销网络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大量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又会降低国外总装产品供应商的垄断程度,并提高当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进入可能性。 (二)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经过长期努力,国外关于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Abernathy和Utterback最早研究了产业创新的模式,提出了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1978);韩国学者Kim L.基于对韩国汽车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上有别于发达国家,需要通过技术学习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引进创新模式(1995、1997)。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也对产业创新模式问题作了探索性的研究。例如,谢伟对中国彩电工业技术学习的机制进行了讨论(2001);路风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积累基本模式的归纳(2004);吴晓波提出了基于全球化制造的二次创新动态模型(2006),等等。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归纳分析可以看到,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模仿创新模式、嵌入式创新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我国工业的不同行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各自具体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 模仿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条重要路径。所谓模仿创新,是指在原始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下,通过进口设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等合法方式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模仿创新并不是原样仿造,而是有所改进和有所发展,其核心是通过在规模经济、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标准化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环节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赢得市场优势。模仿创新模式的成功与否。与特定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和生产范式有关。对于产业起点低、技术周期长、规模经济显著的传统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追赶方式:但对于技术发展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难以预期、技术变化呈现非连续特征、反向工程困难、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的效果是有限的。实施模仿创新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与模仿创新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包括快速反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技术改进能力、大批量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在内的模仿创新能力。 嵌入式创新模式主要是通过参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与跨国公司价值创造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合作,在跨国公司的某些生产环节和阶段上实现专业化,并抓住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所提供的发展机会,不断吸取跨国公司的创新信息,进而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新加坡和台湾就通过成功地实行这种技术模式,建立起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嵌入式创新模式的核心是:在与跨国公司的相互作用中,根据基于本土市场需求特点的产品创新以及企业在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努力形成的动态比较优势,不断地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分工层次。实施嵌入式创新模式的重点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和技术开发体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吸引跨国公司的R D投资,并在国内建立起跨国公司的R D分支机构。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不依赖国外的技术引进,而是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新技术并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模式的基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也体现在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通过成功的自主技术创新,可以在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最终建立起新产品的市场优势并获取丰厚的创新收益。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大国,在我国的某些产业特别是那些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到,由于自主技术创新的技术突破是内生的,而且创新的后续过程也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推进,既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面临很高的失败风险,因此,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产业而言,现阶段还不宜过分强调从事自主创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注意利用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完善创新产品。 三、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 韩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成功案例。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韩国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花费100年左右的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迈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并于1996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一步看,韩国经济的腾飞又是与其在产业技术创新上的卓越表现紧密联系的。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工业的技术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许多产业的起步甚至比我国还晚,但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韩国在IT、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等众多产业领域都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中一 些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概括起来。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择并推行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一个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创新模式或者说技术创新的路径往往有多种选择,而不同的路径又会导致不同的创新绩效。韩国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通过技术的引进一模仿一改进一创新,迅速完成技术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韩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引进起步的,经过“干中学”和“用中学”。在掌握生产技术并形成生产能力后,再对引进技术进行模仿。模仿创新给韩国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技术学习机会。而技术学习能力的积累,又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改进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技术跨越,参与更高层次的技术竞争,韩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开始转向并日益注重自主创新。总体上看,韩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适合其国情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第二,着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韩国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韩国,企业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主体,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活动由企业自主决定并承担风险,但政府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的指导、监督和控制。这种机制既保证了技术发展的计划性。又保证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韩国企业内部看,也有一些有利于技术创新取得成效的因素。例如,韩国企业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个人和企业的有效技术学习,而且有利于将这种学习能力转化为企业能力。再如,韩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既是企业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技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韩国产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意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政府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立法为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先后颁布了《科学技术振兴法》(1967年)、《工业技术开发促进法》(1972年)、《特定研究机构扶持法》(1973年)、《技术评估法》(1973年)和《科学技术基本法》(2001年)等一系列法律,并以此为准绳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对技术引进进行控制和考核。韩国政府只允许引进关键技术,并对每一项引进技术都提出相应的消化吸收目标,还利用技术引进的审批和评价系统对重大引进项目进行跟踪考核,以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三是实行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韩国政府的研发资源投入长期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政府的R D预算比上年增长14.2%,2007年的R D预算达到8.9万亿韩元。在税收政策上。推行了包括鼓励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化和国外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韩国经验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一,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规范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韩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表明,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模仿创新是缩小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一条捷径。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技术基础看,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仍然应该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即模仿创新为主。随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不断积累,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后,再逐步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要强调引进技术的重要性。不但需要继续通过吸引外资的方式获得先进技术,而且也要增加通过技术贸易、逆向国际直接投资和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获得先进技术的比重。为了防止重复技术引进,提高产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国家应建立技术引进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进行统筹协调。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评审和条件管理,技术引进企业必须具有与引进技术相关的研发能力和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详细计划安排。 第二,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激励力度,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活动和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一是要在财政资金和优惠政策的配合下,调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开发和管理优势,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占领市场,形成竞争开发机制。二是鼓励企业建立和强化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转制院所建设技术开发平台。三是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学的科研优势,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建立各种技术创新组织,形成互补的技术开发协调分工体系。 第三,政府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方面要积极有为。韩国经验表明,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一方面,政府需要为产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加大政府研发投入,投资建设技术基础设施,建立能带来有效研发竞争的法律制度框架等。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干预,在产业技术发展上体现国家意志。纵观韩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实践。许多国家能够抓住机遇发展成为创新型大国,若干资源禀赋较差或工业化起点较低的国家也走出了成功的技术创新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承担起了关键的改革、创造要素禀赋优势和初始竞争条件的责任。在现代国家竞争条件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偶然的,而往往是一种主动的战略性选择。是政府意志的必然结果。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开放大学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以中小学文化层次为主,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仅占总劳动力的13%,而文盲半文盲则占总劳动力的8%。在偏远山区,还依然存在饮水困难、住房条件紧张、卫生医疗设备缺乏的情况,这一切严重影响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农村发展。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思想落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农村经济与时俱进,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农村各类技术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0.9%。 (二)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过剩,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占有比例偏低;第二是劳动力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边远地区优秀人才分布比例严重失衡;第三是行业分布失衡严重,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从事农业的技术人员远远少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农村人力资源投资较少 人力资源支出主要包括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劳动力迁移支出等费用,其中教育投资占有的比例最多。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但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村教育经费投资低于城市,农村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不如城市,农村升学率低于城市入学率,因此导致很多农民产生“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形成恶性循环,不愿在教育领域投资来提高自己,最后导致农村陷入“保守现状、安于现状”的僵局,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农村成人教育及培训比较薄弱 我国农村的成人教育及培训严重不足,本来就已经很落后的农民仅仅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动力没有机会接受实践性实效性较强的培训,与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当前随着科技的普遍推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经验的传授和积累是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需要的,也无法与其他行业和地区竞争。 二、开放大学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关系 (一)开放大学的建设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平台 1.开放大学的建设适应了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开放大学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行远程教育。农村多数交通不便,从事农业生产时间非常紧张,很难抽出时间到专业学校进行完整的学习。开放大学的灵活授课,灵活听课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政策法规、管理技能、市场信息、接受专家学者的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 2.开放大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 向智能型转变提供可能开放大学教育本身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基于网络开展教学,集录音、视频资料、广播、电视、课件、光盘等多媒体资料与一体,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农民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开放大学教育正迎合了农民的需求,深受农民的欢迎,有利于推动农民整体向智能型的转变。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为开放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放大学是适应社会新形势而实施的教育战略调整。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是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为开放大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和活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开放大学向前深入持续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就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方向,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正是开放大学规划建设的依据之一。 三、以开放大学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开放大学应该瞄准农村人力资源的市场,而农村应该以开放大学的建设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强化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基于此,开放大学教育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为农村人力资源提升贡献价值。 (一)设置丰富多彩的办学形式 开放大学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的办学形式非常灵活,在为城市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将目标对准农村市场。农村可开发的人力资源有务农的初中生、高中生、农村技术员、农业管理员等,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专业特长及发展方向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开放大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农民需要的、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培训。首先可以采用订单式培训并不断扩大规模,这种培训要以知名的有生机的企业为依托,按照企业需求的技术人员为标准,深入开展实用型培训,最后进行回收,解决农民的培训后的就业问题。其次,可以与农村的农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为其提供师资、教学资源、管理资源等,利用农民的农闲时节联合开展短期培训。 (二)开设与市场紧密衔接的专业开放大学教育的目的 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其专业设置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要挖掘市场、研究市场,将市场的发展前景与农民的需求与专业设置紧密衔接,专业设置要具有市场性、前瞻性、地域特色性。教学内容要贴近市场、贴近农民、贴近社会,要把教学内容与农业实践、农村服务、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结合起来,重视农业实践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把课堂搬到田间,把讲台移到农村。此外,要开设一些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培训项目,让农民在短期内学到真本领,真能带来经济收益。 (三)积极构建适宜农村的教学 网络渠道开放大学的特色在于其开放性,其优势也在于开放性。在农村进行开放大学的教育也应该充分发挥其开放性。应该通过多种教育渠道来实现其价值。第一,可以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建立网络教学点,利用农闲时间集中培训。第二,可以将培训内容制成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的VCD盘,发给农民,便于农民自学。第三,可以和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联合,通过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宣讲农业管理、经营等实用性理论,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开通农民咨询热线。第四,可以为开通互联网的农村提供网络资源,针对爱好上网青年,提供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将管理经验、经营技术等做成有趣的动画等,让农民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作者:郭玉伟 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就业问题下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1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及其特点 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高校等开发主体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等有效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利用、塑造、改造和发展的活动,以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战略。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开发目的的高度性。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如何使这些潜在的巨大资源转化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所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所学知识得到最大效益地内化,自身潜力得到更好地开发,人格魅力得到更高地提升,把他们的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第二,开发内容的系统性。就人力资源自身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要素结构子系统、要素生存与发展子系统等。对大学生个体系统而言,既囊括了知识结构子系统、技能子系统、品行素质结构子系统、能力结构子系统等,还包括由社会、学校、家庭等组成的环境活动子系统。因此,在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系统地、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从诸如知识、技能、品行、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觉悟等要素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如果只是注重其中某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开发,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第三,开发客体的能动性。作为开发的客体,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文化水平,因而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力资本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注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大学生人力资源切实开发好,就能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更大效益。第四,开发过程的阶段性。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根据开发客体内外部因素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不同阶段开发的内容、措施和方案等。就大学生人力资源而言,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了解和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方式等特征,根据开发客体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2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由于各个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分布不尽合理,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有些社会需求量极少的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进而出现了很多学某一专业而从事另一个专业的工作的情况,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人才又严重不足。这种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带来的问题使得很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从而影响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 2.2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机制、方式方法等还比较滞后,没能把大学生作为一支新生的潜在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有的高校及下属的二级学院还没有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或类似的机构,即使成立了相应的部门机构,但其工作职责与就业创业的实质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仅仅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政策宣传、信息、生源统计、档案整理等日常工作上,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人员、设施配备不足,专业素质有所欠缺。由于近些年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使得高校教育设施相对不足、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教师教学负担过重等,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负责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员也比较欠缺,且运用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也相对不足。 2.3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不够系统科学且方法单一从国内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连续性。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等各方面的培养和开发,职业生涯的管理和引导等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往往是各行其是,没有形成相互联动配合的格局,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效果。此外,从各大高校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手段来看,也显得较为单一。 2.4大学生自我开发的意识明显不足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个体对于自己的主观评价,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也直接影响着潜在的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发展。从多数高校就业部门收集和反馈的信息来看,相当部分的在校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自我资源的开发意识明显不足或者不明确,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或毕业的就业去向问题处于完全茫然的状态。 3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将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要将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上升至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改变现有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由就业指导部门单一负责的局面,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要与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决策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信息、咨询、指导、中介等服务功能。 3.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建设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要着重从就业指导人员培养、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及学生自我开发意识等方面进行。就业指导人员培养方面,要打造校、院、系、专业、班级等有机结合的多层级就业指导服务组织体系,按一定的师生比保证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并注重提高就业指导人员职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方面,要系统收集、整理大学生就业相关制度和政策信息,与学生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让在校学生从就业需要的角度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就业指导课程方面,要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予以建设,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写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管理教材;学生自我开发意识方面,要通过口头说服、逻辑证明、行为示范、以往绩效回顾等方法提高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开发和提升他们的自我能力开发的意识。 3.3创新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进行全员、全程及发展式的模式“全员”即改变现有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由就业指导部门单一负责的局面,需要高校所有部门共同配合,全员开发;“全程”即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要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能等到大四找工作时才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进行简单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发展式”即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不能仅仅提供技术性、操作层面的服务,还要提供高质量、具有长远性意义的服务。 3.4充分发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人才培养服务功能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大量的猎头公司、人才中介公司、人才租赁公司等从事着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等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服务的业务,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在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进行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加强对在校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仅只是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就业水平等进行简单指导,而是要逐步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使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进而发挥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作用,等等这些都需要依赖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个高校、社会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而在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的正是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因此要重视社会上的各类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服务功能。 作者:温波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人力资源与大学生职业规划 一、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市场职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能准确定位最终发展人力资源的目的。目前虽然互联网技术使人力资源信息有了更多的来源,但是这些资源却未能够经过分析综合,并反应给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之中。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二)人力资源严重缺少系统的规划。通常人力资源是在各种企业生产管理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它的规划也需要随着市场对用人需求而做出相应的改变,然而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却未能很好的做到这点。 (三)许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实际的经验。目前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是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实际的管理经验,因此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只是侧重于理论指导,而对于实际的经验,却未能有效地进行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作用 职业规划对人力资源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一)能够促进企业一体化全面建设。通常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有效地平衡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组织目标,对企业树立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大的帮助,能够把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有效地联合起来。 (二)能够引进更多的人才。职业规划中包含着企业的文化发展和职业发展,只要规划中有亮点,就会使更多的人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三)有利于使企业中的人才有更高的才能发挥。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按照自身的目标实事求是而制定的,因此它能使大学生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点,大大开发了员工的工作潜能,从而也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四)可以留住企业的人才。职业规划都是大学生自己结合实际能力和希望而定的,故而可以增加工作满意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也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人力资源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职业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会受到人力资源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人力资源是一切劳动市场资源分析的总体,它包括所有的市场职业需求方式以及未来发展信息。因此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分析和探讨,可以让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可行性、适应性、适时性、连续性,这样就会使其规划的更加合理有效,也有利于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不利影响。人力资源是对市场劳动职位需求信息的综合体,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而大学生职业规划则具有个体性和独立性,因此它会对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许多的大学生在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时,就会直接参考目前的人力资源需求,而不是直接去用人市场了解,依靠人力资源理论来制定计划,失去了自我的主见。这样就会对市场的用人带来畸形发展,出现“一些热门职位供过于求,一些冷门职位供少于求”的现状。这都是不利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 四、有效改善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 现阶段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人力资源有了更快、更深的发展和研究,而职业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显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找到关键的问题,制定出解决对策,才可以减少这种负面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例如大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当前的实际需求,要避免规划失效的现象发生。另外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和职业规划协调发展体系,来消除那些不合理的指导。除此之外,还要对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大学身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研究和探讨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和合理。 五、结束语 合理的职业规划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有效解决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若当代大学生要想学有所成,未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就得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和制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人力资源理论和实际作用进行有机的结合研究,而且还要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这样才会使人力资源和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得到更合理的发展。 作者:程庆萍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伦理问题的大学人力资源监管 近年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已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组织,其内部的人事管理中也同样存在伦理问题,伦理问题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关注伦理问题,从伦理角度从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将从根本上激励员工主人翁精神的发挥,同时又能协调各类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高校组织的良性发展起到明显的积极推动作用。 伦理问题是管理中的道德哲学问题,是高校管理不能忽视的核心管理问题。 一 、企业伦理问题的由来伦理问题是从哲学中的道德观念延伸而来,主要探讨人们的道德意识(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等道德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企业管理中融入伦理概念是一个企业的管理价值取向问题。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之所以基业长青,其核心管理伦理起了重要作用。 1.伦理问题的起源关于伦理问题的探讨,自古有之。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善”的概念;中世纪时,阿奎那曾具体讨论过“公正价格”。在我国,先秦时期的“伦理”,秦汉时期的“大学”、“中庸”,宋明时期的“理学”,都曾研究过道德伦理问题。而古代埃及和印度的伦理思想,它以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往往与宗教相结合,从中贯彻着宗教诫律的要求,得到宗教势力的强力支持。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以孝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品德修养,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总的说来,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形成了以强调个人幸福,即人的至善为特点的伦理思想传统。 2.现代主流伦理观对现代人道德观影响较多的是 20 世纪的现代伦理学,20 世纪西方伦理学领域有三大思潮: 一是由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研究语言逻辑而兴起的元伦理学,主要盛行于英美国家; 二是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在德、法及其他欧洲大陆国家流行; 三是受人本主义思潮影响的宗教伦理学,出现在各国的宗教集团中。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向追求“最大利润化”转变。 3.企业伦理问题的由来20 世纪 50 年代,工业文明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境: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危机等自然环境问题以及道德堕落、精神危机、管理低效等社会环境问题,当今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正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促使人们对近代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利润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怀疑,进而重新把公平、责任等作为密切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企业主导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也更为明显。人们普遍认识到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其经营行为必须遵守法律并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企业不能以法律和伦理道德为代价去赚取利润,企业管理需要从尊重人性出发。于是,企业伦理学理论开始形成并日益受到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随着 70 年代以来媒体对商业丑闻和商业伦理案件的曝光,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注企业伦理的热潮。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最近国内发生的以“富士康事件”为代表的企业伦理问题已引起国人对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的深度关注。只要在有组织的单位,都存在管理上的伦理问题。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同样可能存在伦理问题,无论是人员招聘、绩效考核还是解聘过程,组织、管理者、员工之间利益的冲突时有发生。 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和对高校管理问题的实际体验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1.组织公平问题组织公平是指发生在组织中的公平现象,是雇员对组织结果分配、组织制度、分配程序、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否具有公平性的主观感受,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方面,它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1)分配公平。相对于绝对公平,员工更关心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他们会将所获的回报(工资、奖金、晋升等)与个人投人(学历、时间、经验等)的比率和他人进行比较,如果比率相等则感到公平,如果比率不相等,不管是正向不公平还是负向不公平,员工都会产生心理紧张,进而产生消除不公平的动机。高校管理中的分配不公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晋升的机会、教学工作任务的分配、进修培训机会的多少等;在员工对组织贡献均等的情况下,一些高校部门管理者往往以个人关系亲疏、喜好来决定这些分配的结果,有些员工甚至未对组织发展有任何贡献便享受出国培训、各种荣誉等对个 人发展较有利的分配结果,这对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员工无疑会造成心理的挫败感,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对其他员工也埋下了不公平的组织氛围这一潜在负面信息,对组织绩效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程序公平。主要探讨员工对公平程序的反应,包括过程控制(指在争议处理过程中,个体通过举证过程来获得利于自己的目标达成)和决策控制(指对争议结果的决定,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对最后做出决策起到控制作用)。发言权在增强员工的程序公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言权是指员工在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后是否拥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高校中的一些管理者往往通过政治手段(如控制其进入“教工代表大会”或获得晋升机会等)剥夺一些“不讨喜欢”员工的发言权,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3)互动公平。包含人际公平(即员工在与管理者的交往过程中所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程度)和信息公平(即组织在作有关决策特别是对员工有不利影响的组织决策时,应该尽可能地向雇员解释说明。对公平的渴望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在高校,也一定程度存在管理者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来评定员工绩效、随意安插亲信、组织裙带关系等现象,在所有的雇用、绩效考评、惩罚和解聘过程中都存在公平问题,因为他们都涉及到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2.组织政治学问题组织中的个体或者群体使用没有正式批准的权利、策略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包括指责或者攻击他人:减少自己与某项看起来已经失败的或者已经失败的计划的相关性,往往把责任都归结于他人,指责对方的失误等。 组织政治学主要包括:控制信息、形象建设、结成强关系、制造义务等内容。 (1)组织政治是指在潜在动机支持下,为获得和保护个人及相关团体的利益,而对他人或团体施加的影响。组织政治学的一个明显现象就是管理团队为团队中的某个管理者掩盖错误,对一些错误行为或者不道德行为呈现集体的道德缄默。还表现在管理者利用手中的职权偏宠某些或者某个雇员,如任用亲信现象,还表现在雇员为了获得某些稀缺资源如避免被裁员、获取晋升、培训或者加薪的机会而取悦管理者,如拍马或者贿赂管理者。上述现象在一些高校中也是屡见不鲜,甚至被默认为是“正常现象”或“潜规则”。 (2)一些“不讨领喜欢”的员工往往会受到管理者运用控制信息(故意截留对该员工有利的信息或制造假文件精神)、制造义务(分配给了该员工不利的工作还要让对方觉得已经受了照顾而心存感激)、形象建设(在高层面前刻意表现对自己有利而对某个不信任的人不利的一面)等政治手段而被分配到明知该工作任务对个人发展没有什么意义而不得不接受分配的不公平待遇,否则下次就有机没会参与对个人出成绩较有利的工作,如参加出国进修等机会。这种做法容易打击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大多数员工报着应付的心态来工作,从而令组织绩效大打折扣。 3.员工安全与健康问题安全是指员工身体处于康乐状态,工作场所的安全主要是考虑避免工伤事故。雇佣安全还包括工作场所可能的伤害,员工应该被告知从事某种行业和具体工作具有的危险,以及没有正当理由雇主不可以随意解雇雇员。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高校有责任保证员工整体上健康状态,不仅仅是物理上即工作场所的照明、空气、湿度、温度等客观条件,还包括组织内部关系、人际关系的友好,即人是否受到尊重、得到自我发展的机会。员工有义务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组织有义务保护员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并尊重每一个员工。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隐患容易带给员工生理上的损伤和内心的损害,组织没有尽到应有的道德义务是不合伦理的。高校中的工作安全问题相对企业而言较少,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教师或员工受到言行过激学生攻击甚至被杀害的现象也不得不令人警醒;员工或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对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不仅要涉及每个在校学生、也要照顾到每位勤勉工作的教职员工,近几年发生的高校教师自杀事件,已经用血的事实和教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4. 员工隐私问题隐私权就是个人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交流的权利。隐私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个人信息的保密、个人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个人私事决定的自由。个人隐私包括私生活和私人信息。组织没有权利获得员工的娱乐活动或者宗教以及政治信仰等信息,不应该知道关于员工生活方式的细节内容,这些信息都是私人的,组织调查的合法范围应该是关于员工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技术以及认知测验等信息,工作预演、角色扮演、团队经验合作参考以及结构化的面试应该围绕求职者的工作知识。个体与自身以及个体觉得他自己应该怎么样的观点很容易受到隐私侵犯的影响,组织对员工隐私的侵犯破坏了他们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构成了对个体精神上的错误对待。高校组织在隐私问题上的处理和大多数企业环境应有所区别,在聘用的大多是具有教高文化素养和高等教育背景的知识型人才的管理中,组织更加应该尊重员工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然而一些高校中依然存在员工的隐私权不受合理保护的情况,如高校中不少见的教师和学生恋爱引发出问题后,这些属于隐私性的情况会很快在组织内扩散开,一些员工甚至是内部管理者会有意无意把道听途说的细节问题传的沸沸扬扬,令该教师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紧张而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甚至给个人造成精神包袱。这些言行已经侵犯了相关员工的隐私权。上述现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们同样存在于高校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作为智力型团队组织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员,需要有能力及时发现并重视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尤其是谨慎对待组织公平问题和组织政治问题,妥善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从而做到真正尊重每个员工。同时也能大大提高目前体制下高校组织的绩效,较好地激发组织核心资源——教职员工的工作能动性,从而增加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培养人才的热情和品质。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的伦理评判标准如何判别高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是高校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员的基本能力。适用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评判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美德标准德性伦理学认为,判断一个行为的合道德性主要通过贯彻行为者的品德,如仁慈、同情、良心、合作、公平、公正、正直等品质体现在行为中,可以说该行为是道德的。管理者故意隐瞒有害后果的做法其动机是邪恶的,对待雇员是不公平的、不人道的,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雇主是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合伦理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强调的“以德服人”是对待高校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至高标准,因为多数教职员工去单位工作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物质利益,更多的是追求被充分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目标。 2.分配公平标准分配公平理论认为一个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应该看它在行为的收益和损害的分配方面是否公平,如果行为带来的结果在当事人之间得到了公平分配,那么行为就是合乎道德的。高校管理者更加应该遵循该原则进行工作分配,这样才能使这些具有较高教育背景的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而心情愉悦地工作,从而主动积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怀标准关怀伦理学强调的是行为者为了维护他与行为接受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显示出对行为接受方的关心。如果行为者显示出对行为接受方的关心,行为者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包含双方的诸多相互期待。管理者被期望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给予基于成就的报酬、提供培训和培养适应能力。员工被期望全身心投人到工作中,分担获得成功的责任等。高校管理者在对待员工的行为上,为了使得双方利益相关关系得以维持,应该多关心员工,包括对其健康和安全的负责与培训、身体和心理需求的关怀等。 总之,将以上原则综合运用,全方位把握管理中的伦理与道德行为,形成充满人性关怀的、和谐的组织工作氛围,才能形成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体评价,使组织管理绩效尽可能完善与高效,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准。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作为汇集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探索在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办法,使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知识型员工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也是我们关注、管理、开发的重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开发能力体现了学校的人事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1高等学校教师独立性强、素质高,属于典型的复杂劳动群体,因此他们需要较为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向往宽松的组织气氛和自由度更大的工作环境。 1.2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高校教师依靠自身人力资本的丰厚储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他们往往选择有利于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环境。 1.3高等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过程难以 监控,劳动成果难以精确衡量。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很难精确衡量,这就使得他们的价值创造过程是无形的。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而且工作没有固定的流程、步骤和规则。 2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自身的人才资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现行的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受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制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阻碍着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优化配置,表现为:管理中强调事而忽视人,束缚了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没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目标不明;在人才的引进上有些盲目,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因此,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用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创新人事管理工作的观念、思路、机制和方式方法,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合理、科学地进行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努力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储备,才能培养质量更高的人才。 3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观念和思路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对其所属的工作人员和人事工作进行决策、组织、协调、计划、督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其内容包括选拔录用、考核奖惩、调配任免、工资福利等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主要是以“事”为中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把人、人力作为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其内容涉及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个体差异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保持与激励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的开发、管理为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用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创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重点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二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要强调人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激发教职工对学校事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事业心,提高工作绩效;三是在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在高校中既需要搞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需要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行政、教学管理人才,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行。其次是思路的创新:要建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明确而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高校要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策划,既要制定长期的规划,也要制定中短期目标。要基于目前学校人力资源的状况和能力思考人力资源的需求,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的动态机制;要采取措施,改变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可体现在选拔、流动、培训、聘任、考评等方面。 4.1实行“以人为本”的选拔、聘用机制,加快优质人力资源构建 应聘者必须认同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所聘岗位的职责要求,同时,学校也要充分考虑应聘者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高层次价值需求,尽量为教职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管理模式。借鉴欧美大学教师管理的经验,切实改变管理方式和人才进入机制,逐步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依靠市场的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4.2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一是建立柔性化的人才流动机制,改变目前高校中人员“学校所有制”的管理机制,实行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在对人才的管理上,要克服“刚性”管理的弊端,允许人才柔性化流动。二是建立人才岗相适的能级管理机制,通过对人才岗位能力的评定分级,优化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革职务只能上不能下的旧规,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真正做到优秀者上、平庸者让、不称职者下,形成职务能上能下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把分配和职责、实绩、贡献挂起钩来,将教职员工的待遇与其职责、水平、业务能力、完成任务的量与质、实际贡献等联系起来,激活教职员工的内在动力。 4.3建立和完善人才全程培育机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人才支撑 即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激励人才和爱护人才、不拘一格、全方位地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准则。要善于用火热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 4.4实行人才聘任机制,推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推进高校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行聘任制改革,实行教师聘任合同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但也容易使教师缺乏安全感,在工作中片面追求短期效果,不安心开展中长期的重大项目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生。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强化岗位聘任和分类管理,实行终身制与合同聘任制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根据不同岗位需要实行长期聘任和短期聘任相结合的聘任形式。学校要注重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把个人聘任与团队聘任有效地结合起来。 4.5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实现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 一个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离不开一个合理的目标,因此,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定量标准是有效进行绩效考评的前提,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评价工作实绩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评价绩效应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的成绩不同,要注重是否办实事、有实效,不能单以贡献大小定人才;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与岗位相匹配,岗位不同要求不同。绩效考评的结果应作为教职员工晋升、调动、加薪的决策依据。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实际上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标——创造一种发挥人力资源最大能力、获得最大价值的工作管理机制。 5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5.1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 对教职工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要有规划、有措施、有检查,并适当投资,以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培训的形式不囿于“文凭”和“学历”,而是从实际出发,讲求培训的实效。培训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多形式、多渠道,就培训对象来区分有全员培训、中层培训、部门人员培训(如教师培训、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学校除了统一人才培养外,还应协助教职工制定个人发展培训计划,教职工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业务,找出自己能力与需求的差距,制定出培训方案。 5.2讲究用人的艺术,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 一是量才而用,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由能级决定职级和岗位这是用人的规律,学校为不同的岗位配备人员时,与之对应就要选择不同德才水平即不同能级的人相匹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要善于发现并发挥他们的优势并将其优势转变成工作的绩效,学校在实行竞聘上岗时,首先应让教职员工自己申报最能发挥专长的岗位,而学校则应根据实际努力实现他们的要求,使教职员工的德才水平与其担任的职务、工作的岗位相适应。只要做到量才而用,用人所长,就能发挥教职员工最大的聪明才智。二是扬长避短,做到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事物有长短,人才有高下,这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事实。在高校中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就要扬长避短地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扬长而用,择能而用,对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要用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其专长,抑制其不足,并在扬长过程中克服其短。 5.3采用科学的激励原则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地实施激励原则。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利用各种激励因素,掌握激励机制,运用合适的激励模式和方法,才能激励教职员工奋发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首先,对激励因素的设定要明确,如对完成工作的质与量要做适度的说明,给教职员工分配工作要适合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量。其次,准确地把握激励的时机。激励的有效性,往往在于及时。太早的激励,会让教职员工误以为这种激励不需努力就可以轻易获得;而太晚的激励也会让教职工受到伤害,认为努力工作仍受不到重视,对学校对领导失去信心,激励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三,激励要因人而异。首先激励的手段要灵活,不同需求层次的人采用不同激励方法和策略。根据教职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恰当地选择激励措施,才能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其次激励的方式宜正面激励为主。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指出,在群体激励中,正面激励的效果远大于反面的激励(如惩罚等),越是素质高的人员,惩罚性的激励对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就越大。在需要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岗位,宜采用奖励和肯定、与业绩挂钩的薪金、升职等正面激励的措施,以利于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状态与革新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的任务,对学校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规划与组织,对人际和人事关系进行指导、协调和控制,做好教职工的聘任录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升、离退休等工作,达到高校人力资源高效率、高效益利用的目的。[1] 2、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由高校的特殊性质和战略地位所决定的。具有较强的稀缺性。高校人力资源的结构主体是教师。高校人力资源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是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实现的,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校人力资源流动性更强。劳动价值具有较强复杂性。高校人员的劳动复杂程度比较高,其衡量的过程比较复杂,其劳动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师文化层次较高,特别注重高层次精神需求,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追求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认识落后 只重视传统的人事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了解,没有真正意识到高校发展的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人力资本及人事管理的行政性配置垄断在高校管理中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高校对政府依赖、对市场迟钝,其管理的自主能力和改革动力不够强劲。 3.2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不深思维方式惯性及体制的内在弊端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滞后。管理人员局限于事务性管理,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入研究。 3.3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各层次、各岗位人员的调配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高校的深层次改革,难以适应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需求。 3.4人力资源流动不畅 由于人力资源的行政配置性和垄断性在高校人事管理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才市场的人事机制不健全,造成一方面非教学人员缺乏合理流动;另一方面,长线专业无法进行市场调剂,缺乏长远规划。 3.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体制性障碍 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自主管理权力小,平等竞争和激励机制平台尚未建立。体制不够灵活,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4、改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创新策略 4.1实现观念的转变,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是将传统的经验型、行政型管理转变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树立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明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教师为本”的观念。[2]着眼于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充分尊重人才的禀赋和特点,从人才培养、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等关键环节着手,让各级各类人才适其位、用其能、献其智,发挥最大的作用。 4.2完善高校的各项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促进发展的有效举措。首先要充分利用物质激励,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方法。其次是灵活运用精神激励形式,如授予荣誉、合理授权激励等。 4.3优化配置教师队伍 优化配置的出发点就是岗位,是以岗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高校人事管理从某个角度来说,教师是决策主体。必须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转变,实现能岗配置。 4.4实施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价值体现的方式,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强化人才流动服务职能,承担本校教师及各类人员的人才交流工作。 4.5重视教育培训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实行柔性管理,在和谐、融洽、协作的运作中实现高效率。大学教师是自主性很强的个体,培训首先要符合教师的个人需要、职业发展走向,根据成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灵活培训,力争每一个“人力”都上升到“人才”的境界。高校培训计划要制度化,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创新性 5.1观念的创新 5.1.1树立人才资源是高校第一资源的观念; 5.1.2树立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 5.1.3是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 5.2思路的创新 高校要真正理解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既要制定长期的规划,也要制定中短期目标。要全面掌握学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建立起人才结构调整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的动态机制。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有前瞻性,目标明确,政策配套,操作到位,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探讨 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 第一,具有主导性地位。对于大学人才体系来说,其中含有后勤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党政管理人员等,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人群,他们可以说是办学的主体。在社会资源稳定的前提下,大学需要具备充足的高水平教师资源,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级人才,为学校和社会创作出巨大的价值。第二,具有多元性功能。现代大学都具有多元性,具有社会服务、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培养人才等多种功能。这其中,教师是科研和教学的主要对象。第三,具有自主性需求。大学教师的工作形式、性质和内容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多个方面具有自由性。第四点,关注实现自我价值。大学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他们是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学历的人群,具有强烈的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想。 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选用适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软件 对于大学来说,选用适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是必要前提。对于拥有充足资金以及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自主开发相关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中小型的大学并没有相应的技术型人才以及资金实力,所以可以要求专业咨询公司来分析研究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状况,而后让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来研发合适的信息软件。 (二)确保充足的资金来源 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所以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充足的资金投入,这是根本条件。 (三)培养大学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 通过培养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创建出民主、和谐的文化教育氛围。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培养教职工信息化意识时,需要防止出现过度以来管理软件的问题,这会降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规划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下面的内容:第一,拟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详细策略。第二,就充分考虑大学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正确的评估。第三,规划信息系统需要具有的管理功能。第四,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环境的完整性。比如:流程控制、数据管理、用户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服务器等方面的内容。在规划好大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后,需要执行以下的步骤。第一,明确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后次序以及发展趋势。第二,规划大学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结构,充分获取大学管理层的认可,并且争取相关资源和资金支持。第三,提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流程,进而落实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需求和功能需求,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第四,确定相关方案。明确界面、用户、工作流程等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第五,合理评估管理系统的推广效果。评价内容中需要包括开展系统化、技术支持、新功能等。 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分析 (一)加强对于大学资源管理流程的管控 当前阶段,大部分高校存在人力资源管理随意性较强的问题,许多主观因素影响了管理工作。因此,在实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对于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报警和警告,利用这种方法来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 (二)促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计算和汇总大量的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良好的进行上述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都能够得到提升,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减轻了管理工作负担。 (三)信息化管理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校园网环境下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方便观察人员对于相关数据的查找,办公条件得到优化,并且支持多人办公。相应的系统不受空间、人数以及时间的限制。 四、结论 综上,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效,必须加强对于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策略研究,进而提升大学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和质量,在实际的决策和教职工服务中结合信息化技术,有效促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步。 作者:徐国凯 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大学人力资源改革探讨 摘要: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展开,旨在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目前,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公共行政部门也形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人力资源改革应该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引,引入新的管理手段,以此实现更好的人本化管理。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念;大学;人力资源改革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学界以私营部门管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念,具体观点包括:摆脱传统的官僚独占模式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手段,提倡公共服务中的顾客导向,追求效率和公平等。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展开,旨在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目前,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公共行政部门也形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人力资源改革应该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引,引入新的管理手段,实现更好的人本化管理。 2我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行政机构臃肿不堪,工作效率不高。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中的行政人员的数量远远多于教师。以北京大学为例,现有教职工人数约有8000余名,其中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约占2/3,处于教研一线的教师只有1/3,影响了大学的工作效率,不利于精英人才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2)存在较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不够重视教师主体。目前,我国高校中依旧存在“官本位”的传统思想,权术高于学术、官位高于学问。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没有被予以应有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3)高校考评机制比较单一,缺乏激励作用。我国高校评定职称的做法长期沿用职称评定终身制,这种能上不能下的模式不利于激发教授、行政人员的进取心,他们很可能变得不思进取,知识面狭窄,无法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以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大学人力资源改革的对策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后,以知识为重要标志,以高新科学技术为重要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管理技术是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色彩。从管理理论的诞生,到人本管理学的兴起,人作为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逐渐从小角色走上大舞台”,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新公共管理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提倡人、竞争和激励的作用。在大学引入这种管理思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1)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是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基本要义。针对我国高校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现状,有必要加以积极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精简机构,将食堂等部分职能部门实现企业化,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引入竞争机制,使他们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明确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学校主体予以高度重视。毫无疑问,教师是大学的中坚力量,支撑着学生的各项运行。但不得不承认,一线教师在大学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官僚作风盛行,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鉴于此,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日本高校中的教师享受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参与每年的招生计划、课程设置和奖学金分配等事项、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只是负责执行教师会议做出的各项决策。这种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借鉴。我国高校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教师才是高校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 (3)构建多元化的职称评聘机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的职称评聘机制也必须打破终身制,构建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多元化评聘制度。现阶段,高校的职称评价机制还不够客观公正,考核过程不够透明,难以得到教师的信任。有鉴于此,高校要建立以教学科研为核心的评聘机制,规定硬性的教研考核指标,比如发表多少文章、发表在什么水平的刊物上、文章引用次数是多少,这些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必不可少,还要参考学生的评价意见,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判断出教师的职称水准。另外,在制定薪酬机制时,高校要制定一套量化的薪酬体系制度和奖惩标准,在奖罚过程中体现真正的公平和民主,使教师体会“劳有所值、劳有所获”的愉悦感。 4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人力资源改革要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导,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 作者:廖咏滔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高校大学生干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高校大学生干部的思想现状分析 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使上大学也变成了一定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美国学者研究指出,未来劳动者应具备五种能力,分别是“资源、人际关系、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三部分基础素质:基本技能、思维技能、个性品质”。如何在大学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成为众多的大学生日益关注的焦点;而“学习”作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有了全新的诠释,书本学习已不再是唯一的学习任务,参加各种学生工作,担任一定的工作职务,成为了非常现实的问题。 1.任职动机的多样化。心理学研究指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表现形式。通常说“行为之后必有原因”,受社会各种观念的冲击,高校学生干部的思维日益自主活跃,思想日益务实,出现了多样化的任职动机,出现了做事情急功近利,过分重视眼前利益的现象。不仅仅是单纯的讲奉献求锻炼,有些是为了抛头露面满足虚荣心,有些是为了想拿奖学金,有些是为了入党,有些是想混个职位作为日后就业竞争的筹码,有些是为了扩充人际脉络顺便找个异性朋友等等。 2.体会到的压力多元化。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学生干部面临着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众多事务的协调和处理,这都将引发形成不同的压力源。由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也可因不同的身体状况或心境状况而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压力降临时,特别是遇到挫折,觉得烦的时候,许多人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对当初做学生干部的动机产生负向强化,于是滋生了逃避的念头。在许多高校中出现的在岗不尽责或是学生干部流失的现象,或者低年级重点培养的学生干部到了高年级提出辞职,又或者是任命的学生干部任职期没满便提出辞职,都是一些极好的例证——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等,这些现象产生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高校大学生干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索 1.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大学生干部招聘体制。 1.1在招聘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测评手段,为每个学生干部岗位找准合适的人才,即常说的:“把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注重实际能力,获取高质量人才。 1.2采取学生干部内部提拔与外部招聘并重。在学生干部的晋升选拔上,倡导内部提拔与外部招聘并生。在统一晋升标准的情况下,创造开放的优胜劣汰的完美环境,优秀学生可以采取美国企业“快车道”的提拔方式。 1.3要实现学生干部的合理配置和建立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应该通过公开考核、公平面试、双向选择等等手段来选拔学生干部外,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学生干部评估体系,不能仅仅把一学生干部的职位、任职时间作为考核指标,而应当把一个人的人际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是否对学生干部这个岗位有强烈的进取心,以及服务大家的思想境界等方面看成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核。 2.完善学生干部培训管理体系。 2.1对培训内容进行更新。各院系要从自身以及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内容,引进一些新颖的培训内容,如管理艺术、院系文化、沟通技巧等。并且针对高校大学生干部群体内不同的培训对象要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 2.2注意对新型培训方式、手段的应用。在这一点上,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引进现代化的培训方法、工具,比如“情境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和模块训练法等培训方法以及网络多媒体之类培训工具。当然,这些方法到底适用与否还要结合各院系大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 2.3注重高校大学生干部培训的实用性。将培训工作做到实处,不要总是流于形式,做好培训的效果评估工作,并且要做到培训工作与各院系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培训工作有助于院系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 2.4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训实效。对高校大学生干部的培训进行全面规划和系统安排,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使学生干部的的教育培训与考核、提升、评优等结合起来,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评估和总结。 3.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3.1转变观念,树立人本思想,树立绩效考核的系统观。绩效考核不是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学生干部挥舞的“大棒”,也不应成为无原则“和稀泥”式的每人都好。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学生干部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学生干部在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使学生干部不断地进步提高。 3.2坚持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考核指标,建立便于运作的程序,考核才能有效运行。现在很多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都特别强调“创新能力”,那到底什是创新能力呢?势必要抽象化地解释什么是“创新能力”,从而加大了这项指标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操作的难度,最终可能变成摆设。因此,各院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采用“创新能力”这项指标进行考核时,应该把称谓换成“工作创新”。这样就使“创新能力”具体化、通俗化,学生干部更能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干部明白,创新并不十分困难,创新就在身边,人人都能创新,只要想到一个很好的具有创造性是活动点子就是创新,这样便于操作,从而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工作效率。 3.3分层设定绩效考核维度。在绩效考核中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从什么角度对被考核对象进行考核才算是科学的呢?我认为,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适宜采取360度考核,即可通过被考核者自评、学生干部之间互评、直接下级的同学考评和辅导员考评。 3.4还应配套地建立其他有利于绩效反馈的具体措施,例如设立学生管理工作办公室公开办公制度,鼓励学生干部随时表达自己的看法。 4.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管理学认为,激励是指管理者用来激发、引导被管理者的行为以便实现组织目标的技巧或方法。高校学生干部激励,就是针对学生的具体需要、工作动机,探讨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机制和工作情景,使学生干部更愿意来工作,更愿意留在所分配的岗位上,更主动地去创新,甚至把工作本身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充分发挥潜能,帮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共同目标。 4.1深入了解,明确学生干部的需要。激励的第一步是确定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结为五大类,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强度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第一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成为优势需要,人们在某一时刻可能同时存在好几类需要,只不过各类需要的强度不同而已。因而针对不同的人或者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学生干部来说,拥有好的生活及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能得到保障就是他们的生理及安全需要,采用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是工作的保健因素即维持因素,当它缺乏时会引起不满意。因而,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关注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干部,尽量通过一些奖、贷、补或勤工俭学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从生活上关心他们。此外,积极的增进因素即激励因素,就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接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团体中可以发挥自身特长,从中得到锻炼并且获得他人的肯定,可以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方面都是以工作内容为中心的,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学生干部的不满意,从而产生懈怠情绪。因而管理者要多跟学生干部进行情感沟通,鼓励他们多创造性工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会或个别谈心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学生干部的具体需要,对于他们的积极合理的需要尽量进行满足,以达到激励的效果。比如想争当先进、想入党等,管理者要本着公平客观的原则对学生干部进行考察,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干部要给予表彰,把先进分子吸收入党组织队伍中,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对其他人实行榜样激励。而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干部要及时进行引导,并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调整好期望值,使他们重新认识自身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避免出现较大的挫折感。 4.2积极关注,保持学生干部工作愉悦性。通常而言,一个人愉悦的心境能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学生干部可以进行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内部激励针对的是人的因素,主要是学生干部的各种心理及生理因素,这些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精神奖励如口头表扬及公开表扬或者物质奖励如荣誉证书及奖金等来达到激励的目的。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必须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避免给学生干部形成错误的引导,使其过分注重现实的利益而忽略了更高层次意义上的追求。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强调说:“一个主管人员如果不知道怎么激励人,便不能胜任这个工作。”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而言之,学生工作管理者要适时根据学生干部的思想特点,综合借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更好地实现学生工作目标。 作者:邢小丽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透过立意取样的方式,选取10位访谈对象。选取访谈对象的原则为曾任或现任本科大学校长或主管职,因其对于本科大学教师之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法规、实施现况与遭遇困境会有较佳的了解;另一方面,为广泛收集资料,希望能访谈到曾任或现任大学校长或主管以及具有人资专长学者专家。基于以上原则,选取之访谈对象分别为退休本科大学校长2位、大学教授6位、具有人力资源与管理专长的专家学者2位。透过访谈的过程,了解大学实施教师之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况、困境与解决策略,研究者于访谈结束后,进行访谈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二、访谈结果讨论 (一)大学教师聘任现况综合讨论 从访谈可以得知,虽然大学教师聘任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在实务操作上,决定聘任与否最关键在于少数学校领导,所聘任的人员即使符合院系需求,但却未必符合学校的需求、发展方向与定位,另一方面,院系如果觉得聘任程序不合,或认为聘的人不适合,最后虽然可以投票否决,但这仅是消极的做法,并无法要求院系聘任符合学校需求的教师。针对此项问题,必须从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来思考。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组织目标间必须求有效联结,各项人事作为的最终目的均在支持总体目标的有效达成。基于此,研究者认为大学在聘任教师时,为达成学校总体愿景与目标,除必须尊重院系自主权之外,也要兼顾思考如何符合学校策略与发展需求,因此,为避免前述问题的发生,可行的方法除了采用严格的方式,以及人事检核聘任教师专长是否符合的方法,另外,大学在聘任教师时,学校层级可以透过会议讨论,依照学校愿景、策略与发展方向订出若干基本的教师聘任指标,这些指标除了一般的学历要求之外,还必须与学校的愿景、定位、特色或是转型方向相关,具有连结性,作为全校各院系聘任教师的共同指标。[3]在遵循这些基本的教师聘任指标下,各院系再依据设立目标与发展方向,聘任符合需求的教师,如此,可兼顾院系自主性以及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教师待遇现况综合讨论 对于未来如果本科大学要实施绩效奖金制度,受访教授表示支持,认为应该依照教师表现给予奖金,才能达到留住人才的作用,且绩效评核的标准必须兼顾教学、科研与服务等项目。对于实施绩效奖金经费来源的看法,政府应该负起相当的责任,应想办法协助学校筹措,特别是对于财源比较受限的大学。对于大学教师待遇的问题:齐头式的薪资待遇无激励效果;同酬不同工的不公平现象;福利有变差的趋势;大学教授的待遇偏低,无法留住优秀人才,实有必要加以改进。Milkovich和Newman(2002)提出薪资报酬的主要原则有「内部一致性与「外部竞争性。内部一致性指组织内部不同工作或技能对于组织目标相对贡献程度的比较。若个人贡献越高时,薪资报酬也越高,如此则能维持薪资的内部公平。外部竞争性则指相对于外部的企业,组织能给付具竞争力的薪资。同时也要重视员工的贡献,薪资报酬如能依员工的贡献给付,就能产生激励的效果,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基于此项原则,大学教师待遇宜遵循「内部一致性与「外部竞争性原则,一则改善同酬不同工的不公平现象,奖励有贡献的绩优教师,另外,面对其他大学或业界的人才挖角战,方能以较高的待遇留住优秀人才。在绩效奖金制度方面,越来越多企业改采奖励薪资制度(incentivepay),除基本薪酬外,另依个人、团队及全公司的绩效,额外加给各种形式的奖励薪资。实施绩效奖金制度是时势所趋,我国本科大学教师待遇,未来宜依据教师绩效评量结果,建立弹性薪给制度,研拟如何在增进教学与研究绩效的前提下,尊重学校自主与教师专业,赋予相当弹性与相对报酬,是改善大学教师待遇的重要课题。 (三)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现况综合讨论 在各校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所遭遇到的困境方面,主要是本科大学对教师专业发展投入较少;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意愿不高;偏重研究的专业发展,忽略教学与推广服务方面的专业发展。在解决策略方面,主要有针对大学教师的需求来办活动;由教学或科研表现优异的老师来进行经验传承;要求博士生必须修习过教学法、教材教法等科目;院系给予有困难的老师协助;未来应该朝向形成教师专业社群的方向来进行。除前述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面临到的问题之外,未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教育训练成效也应加以评估与诊断,不能光是空言如何重视训练,而应具体衡量投入多少训练费用、多少人员参训、多少训练时数,以及何种训练内容,用实际数据来评估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如果没有,必须诊断原因,并採取必要之改善措施。[4]因此,本科大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未来除继续落实执行之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必须进行评估与诊断,以了解实施效益,针对问题进行改善措施。 (四)大学教师评价现况综合讨论 在教师评价的现况方面,受访者服务之本科大学中,绝大部分的大学已实施。未来大学教师评价的发展,应该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加以解决,例如引进外部人员,增加评价的客观性以及评价人员的多元性,解决内部评价效果不好的困境;检视教学评价指标的宽严度,订定合宜的标准,解决教学评价计分过于宽松的困境;倡导大学教师平日即做好教学、科研与服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适度减化评价资料的准备工作,以减轻老师准备评价工作的负担;针对不同性质订定不同评价指标或权重,以解决评价指标造成的问题,并符合教师绩效评价的多元性与完整性。对于教学评价可能造成教师迎合学生的问题,学者指出,因教学是一复杂的历程,不宜只采用学生教学评价来评断教师的教学,若要使教学评价令人信服,具有公信力,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且评价内容应该完备,以协助教师专业成长为依归,而非仅评断教学优良与否。同时,可参考国外大学作法,使用同事评价,取代过去过度依赖学生意见调查的教学评价作法,以提供教师教学上的新想法,激发改善教学。[5]对于评价的结果,如果要达成绩效管理的目的,除了帮评价教师之外,对于表现不理想的老师,也必须有协助发展方案,协助老师提升与发展。 三、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况综合讨论 综合以上访谈结果,现行本科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况大致良好,例如在教师聘任方面,各校依照相关法令,以聘任符合学院以及学校发展需求的人选;在教师待遇方面,各校皆有诸多与教师绩效连结的奖励制度;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本科大学多注意到大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成立相关单位办理该项业务,同时,除了研究,也日益关注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在教师评价方面,本科大学已经实施教师评价,希望透过教师评价来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以及评估绩效。另一方面,现行本科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遭遇若干困境。在教师聘任方面,较大的困境之一是领导权力过大,所聘教师可能不是最佳人选,或是不符合学校发展愿景与目标。解决策略为订定各院系聘任教师的共同指标,院系所再依据设立目标与发展方向,聘任符合院系需求的教师,以兼顾院系自主性以及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在教师待遇方面,较大的困境是齐头式的薪资待遇无激励效果,以及大学教授的待遇偏低,无法留住优秀人才;解决策略为实施绩效奖金制度,依据教师绩效评价结果,建立弹性薪给制度。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较大的困境是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意愿不高;偏重研究的专业发展,忽略教学与推广服务方面的专业发展;在解决策略方面,应针对大学教师的需求来办活动;由教学或科研表现优异的老师来进行经验传承;要求博士生必须修习过教学法、教材教法等科目;未来应该朝向形成教师专业社群的方向来进行。在教师评价方面,较大的困境是缺乏外部人员,评价客观性受质疑;评价指标与标准未能依去学门或各学科差异性加以订定。在解决策略方面,引进外部人员,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以及评价人员的多元性;检视教师评价指标的宽严度,订定合宜的标准;对于评价不理想的老师,必须有协助老师发展的方案,以达成绩效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本研究透过文献分析与访谈10位专家学者,以了解本科大学教师聘任、教师待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绩效评价等四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之现况、困境与解决策略。从访谈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目前本科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已累积不少成果,未来宜针对现有问题,持续加以研究解决,同时,透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招募与聘任符合学院以及学校发展目标的优秀教师人才;透过建立理想的教师薪酬制度与奖励制度,以发挥奖励表现绩优教师的功能,并提升教师留任的意愿;同时,依据教师需求办理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重视新进教师的导入阶段辅导,以及现职教师的教师生涯发展,朝向教师专业社群方向迈进,以有效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进行教师的绩效评价与管理,以奖励绩效优异教师,并辅导表现不佳教师改进,以增进教师绩效与大学的教育品质,最终达到大学追求永续卓越发展的目标。 作者:郑何工作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大学行政人力资源管理途径 1.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是指对高等院校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考评,对于高等院校的教师考核来说,由于教师工作的自由性以及不可确定性,各大高校在这方面虽然制定各种考核办法,但却是粗略总体评价而且缺乏科学的考评标尺以及没有具体和细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如此,在考评中,考评人员一般都是凭经验以及平时的印象给予评估缺乏科学的指导这使得绩效管理的体系基本是名存实亡。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措施不够先进。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看,基本采用的都是以过去的人事管理措施,简单地说,也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过于形式化,注重于教育的结果,没有考虑到学校本身的师资队伍的劳动复杂性,这使得学校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无法去激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增鼓励教师不断去进行各种教育教学的创新。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低。由于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体制以及市场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我国的目前高等院校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没有做到合理的人才总体结构。主要表现在:在高校内部的各专业之间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的配套设施的分布不平衡,以及出现专业人员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过剩的现象。另外,在学校得为新型学科方面。专业优秀的人才极度的缺乏。 2.提升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那么就应该从改变体制的前提下,从具体的情况出发,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行简单的分析:推行合理的高校人才流动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于高校人力资源市场来说,它应该主动地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勇于的打破高等院校自成一体的封闭式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以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为基础而形成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得能够达到高等院校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的人力资源市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不仅如此,高校的人才流动还是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因此,我国各大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努力的推行以及强化高校人才流动的服务职能,使得高校人才流动能够合法合理地进行。高等院校教师的薪酬制度的改革。针对目前的高校教师的薪酬制度,应该做出积极有效的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当前的我国的社会中先进经济体制中的按劳分配进行薪酬的划分,从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其承担的责任还有就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效益和其教育工作的成果而划分出合理符合高校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使得能够激励高校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推动高校内部的良性竞争,进而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对于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也是极其重要的。考评制度的核心部分应该是评定以及测量高等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其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而且要使得绩效考评结果能够与高校的工作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挂钩,这样科学的考评制度不仅能促进高等院校的民主也会提高高校教职工对学校的信任度和工作的积极性,但科学的考评制度要注意以下两点:考核指标要合理量化,也就是能够进行量化的考核指标,如签到等等,那么就应该客观考核指标为主以及能科学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具有针对性的以及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考核机制,这才能够做到真正符合学校的科学考核;要据考核结果而给出相应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即能够做出奖惩教职工的措施和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实施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和选人制度。随着近年来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的素质也应该要做到符合学校长远发展需要,因此在高等院校的各个专业部门全面的实行竞争上岗以及优胜劣汰的用人和选人制度,这是必然的趋势同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不仅如此,这也应该是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也只有这样能够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而能够让学校内部本身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以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这种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才能够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也只有这样的机制能够打破了身份界限和开阔选才领域以及提高高等院校发展活力。 作者:高俊娜单位:鞍山师范学院人事处 人力资源大学论文:论大学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 摘要:知识经济到来,高校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转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别简述了高校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继而阐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有效转变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前言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发展已进入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新阶段,高校作为人力资源的高地,传统人事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已成为必然。 一、高校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是指以教职工与有关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其它教辅活动的相互关系为对象,运用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吸收录用、调配派遣、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等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的活动,以保证学校活动的正常高效运作。 高校人力资源指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中教研人员是主体,管理人员是关键,服务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是补充。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与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最根本的区别。 二、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构成普遍存在以下特点:教研人员中,教学名师或科研精英相对较少;管理人员中,多数安于现状,具有创造性思维者较少;服务人员以教职工亲属占多数,专业技能相对不足,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高校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观念相对滞后 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人事部门还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增值从而带来丰厚回报的特殊资源。 2.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 高校大都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在教师引进、培养、使用及工资管理等方面主要遵从上级文件,较少考虑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致使人事管理工作无法承担起为高校的长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重任。 2.3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进行的分配制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普遍存在改革不彻底、措施不配套、考核评估办法滞后和某些方面不够公平合理的状况,导致人员积极性不高,没有追求效益的动力。 2.4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近几年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不少高校长期处于缺编运行状态,专任教师普遍紧缺,而人员缺乏合理流动、高校组织结构政府化、专业教师无法进入市场进行调剂等又使得非教学人员比率偏大,呈膨胀过剩态势。 三、如何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转变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就是加快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没有这一变革就没有高校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有管理目的和结果的转变。在高校,“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以教师为本,创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始终坚持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教职工积极参与高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制定,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2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其次要保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公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高校要逐步建立以实行聘任制主线,以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3健全分配激励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稳定人、吸引人,更需要激励人、发展人,高校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坚持效益原则,把各单位的工资总额同办学效率、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紧密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提高骨干待遇,真正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3.4促进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高校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受到社会的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制约。要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规范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其次要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率的使用。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脑力为主的复杂性劳动,要用科学的方法确定高校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这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依据。 3.5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的转变 高校教职工的个人需求不仅表现为基本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尊重、个人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而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与目标的制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一系列环节,特别注重内在要素管理,注重人的动机、需要等内在心理要素,因此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的转变契合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3.6建立学习型组织,精心构筑校园文化,营造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组织观念文化和凝聚力,注重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和认同度,所以高校应致力于营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满足高校教职工日益突出的精神需求,以精神激励的形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政策环境,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 摘要: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高校未来绩效提高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构建科学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字: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一、现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已经越来越被高校所接受,许多高校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已日渐完善。然而,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绩效考核理念不正确。高校管理者以绩效考核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为依据,制定教师晋升和工资方面的决策;教师以绩效考核结果中反映的自身优、劣势为依据,不断完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组织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激励员工实现更多未来绩效。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对管理者、全体教职工乃至整个组织意义重大。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实施教师绩效考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教师期末发奖金或课时津贴提供分配依据,这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应用。 (二)绩效考核方法不合理。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具较强的岗位特殊性。教学与一般生产工作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时数、学生的课堂出勤率等易量化的内部因素,还取决于教师所授课程的内容质量等不易量化的内部因素,以及学生个人素质等难以控制的外部因素。然而,许多高校在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往往较重视考核一些易量化的指标,这样不仅难以得到科学的考核结果,也误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滋长了教师浮躁、功利性强的科研心态,使许多周期长、工作量大、回报率低的长期科研成果胎死腹中。 (三)绩效考核过程不科学。许多高校的教师绩效考核过程缺乏科学性、客观性。绩效考核结果多由考评人主观判断产生,具片面性、局限性,且易受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绩效考核过程不科学,必然导致教师对绩效考核的 反感,以及对考核结果的不认同、不重视。 二、正确定位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通过客观地分析、评价员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实际工作行为,获得准确可靠的考核结果,并据此实施奖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最终提高组织的未来绩效。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应正确定位为以下三点: (一)绩效考核是学校做出教师晋升、薪酬方面决策的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中大量翔实、准确、客观的数据和信息对教师晋升、薪酬分配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只有确保绩效考核方法的科学性、高效性及绩效考核过程的客观性、公平性,才能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保证教师晋升、薪酬的公平性、透明性。 (二)绩效考核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尽可能满足教师个人内在需求和学校长远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工作发展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师和高校的社会价值。正确的绩效考核结果,可以科学地反映教师在教学、科研上的优势和劣势。教师在明确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可以对自身能力,自己适合的岗位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学校也可以根据教师的个人特点及各岗位的岗位需求,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最终实现教师和高校的共同发展。 (三)绩效考核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和改善组织的绩效。短期内,学校可以针对教师绩效目标中完成较好的部分,对其进行充分地肯定、表扬;对于教师与组织目标相违背的行为,酌情予以警告、处罚。在正、负激励的共同作用下,引导教师朝学校鼓励的方向创造绩效。 长期内,学校通过不断改进绩效考核的过程和方法,使绩效考核指标、标准不断准确地指向各岗位正确的绩效方向,鼓励教师实现正确的未来绩效。 三、构建科学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贯彻、落实以下三步: (一)明确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对象在:1、上级考评。上级指被考评人员的直接主管,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的由教师所在系、教研室对教师教学效果、科研进行评分的考评方式即属上级考评。由于直接上级对下属加薪、晋升机会提供与否有重要决策权,上级考评不仅为上下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下属的工作能力,帮助其挖掘工作潜力;也与加薪、晋升等激励手段紧密结合,鼓励教师创造更好地未来绩效。然而,上级考评受上级的个人经验、上级对下属印象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绩效考核结果可能具有主观性、片面性。同时,由于心里压力的作用,下属在考核时可能会因为感觉受到威胁而影响考核效果。2、同事考评。同事与被考评者在工作中互相配合、紧密协作,往往对被考评者了解最为深刻。因此,如果考评者能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参与考评,同事考评对被考评者信息的了解将最为全面、真实。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受人际关系、利益争夺等因素的影响,绩效考核结果有时真实性较差。3、组织外部人员考评。组织外部人员即被考评者所在部门以外的人员,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通常指学生。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受众,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创新能力、工作责任心等情况了解最为充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考评者学生的考评能力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考评仅仅是走过场,并未将其作为教师加薪、晋升等的依据。因此,现行的学生考评往往收效甚微。 在实践中,应结合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不同岗位的教学特点,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进行考评。 (二)正确选择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法。高校教师具备创新工作风险大、周期长,科研工作成果需要长期积累,教学工作个性化强等职业特点,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观察法、成绩记录法等。 (三)确保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高效性。确保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高效性,不仅有利于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也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参与绩效考核的积极性,使其更主动地改进今后的工作绩效。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探析 摘 要:为促进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笔直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教学、科研等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待遇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科研、教育培养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加强。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师 人力资源 新体育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实施,引发了人们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资源的思考。笔者针对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待遇等方面)不合理、体育教师结构不协调,队伍不稳定,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所导致部分中学体育教育缺乏战斗力和生命力,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中学体育教师资源,力求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相关的依据。 1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笔者根据研究内容及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调查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随机对永州市抽样36所学校(其中城市学校12所、县城学校12所、农村学校12所),对体育教师资源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如下: 1.1教师数量:据湖南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为1:453.76,这说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比过大,有限的体育教师资源与数目巨大的学生形成了一对矛盾。 1.2年龄结构: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看:51岁以上教师少,41―50岁资深教师较少、31―40岁教师较多,35岁以下教师最多。现在教学第一线以年轻教师和中年教师为主体,基本上解决了师资队伍老龄化问题。从不同类别学校来看,地市级城市学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20%的资深教师和老年教师,50%的中年教师,30%左右年轻教师,利于老、中、青结合;县城学校年轻教师占2/3左右,其它几个年龄段教师仅占1/3左右,不利于传帮带;农村学校30岁以下年轻教师相对较少,存在“断层”隐患。 1.3学历结构: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多元化”,即地市级城市学校有研究生、本科、专科3个学历层次,县城学校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4个学历层次,农村学校有本科、专科、中专3个学历层次。根据21世纪我国对体育师资学历要求(中、小学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地市级城市学校达标率为86.67%,县城学校达标率为66.1%,农村中学达标率为27.79%。以上数据说明,湖南省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有待提高。 1.4职称结构: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在地市级城市学校、县城和农村学校是以中、初级教师为主体,高级教师较少,从总体看,青年教师比例大,低职称比例偏高。 1.5专长运动项目: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中本、专科学历教师运动项目都是体育专业毕业,其中球类项目毕业的教师比例最高(占40.15%),其次是田径(占31.6%)、武术(占11.77%)、体操(占8.6%)及其他专项(占7.4%),这些教师特长突出,业务素质较高。中专学历教师主要有3个层次:一是中等师范学校体育班毕业的教师(占62.5%),接受过体育专业技能和理论的中等教育,有相对专长,具备一定业务素质;二是省、地级体校毕业的教师(占25%),专项技术较扎实,有较强的专项训练能力,但专业教育理论水平较低;三是中等师范学校普通班毕业的教师(占12.5%),是非体育专业毕业,未受过体育专业的正规教育,无特长项目。 1.6科研状况: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偏低,仅有62.64%的体育教师发表过论文,37.36%的教师没有,值得注意的是,影响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资料和信息,其次是知识面不广。 1.7继续教育状况: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有89%的中学体育教师非常想继续学习,而近2年来外出学习1次以上的人只占46.15%,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有92.47%的人非常想继续学习,而近2年来外出学习1次以上的人仅有24.73%。体育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对中学体育教师不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展、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进行开发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继续教育。 1.8基本待遇:调查表明,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队伍较过去几年相对稳定,但教师在工作、生活和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与问题: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不能同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同工不同酬;体育经费投入少,工作环境差,给体育教师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困难。 2 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体育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场重大变革。在新体育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显示,永州市中学按新体育课程标准授课率为76%,但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场地器材缺乏,教学主要内容仍是球类、田径、武术、体操、游戏,部分学校的教学评价仍沿用原有的评价标准。从体育教师2006年度的工作量来看(表1),周教学工作量最高达20学时,最低为4学时(部分行政工作量),其中10学时以下的占10.43%,11―13学时的占25.27%,14―17学时的占43.4%,18学时以上的占24.17%;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周教学工作量在18学时以上的占35.48%。以上数据说明,县城学校、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其中农村中学教师任务最繁重。这反映出永州市中学体育师资的配备不均衡,地市级城市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较强,而农村中学体育师资仍然短缺。 3 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在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待遇上存在不合理性;体育教师的科研、教育培养程度处于一般水平。为了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针对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开发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途径: 3.1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如岗前培训、短期进修,教学比武,技能竞赛,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使他们更具有《课程标准》要求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实现中学体育课程目标服务;遵守教师法、体育工作条例和相关政策,提高体育教师待遇,以免体育教师更换岗位或脱岗,导致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不稳定性与人员流失。 3.2大力发挥体育辅助人力资源为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等服务。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如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当“体育委员”、“小辅导员”等,发挥他们的才能,实际是降低了一部分体育教师人力资源成本。第二,利用班主任和校医们的特长和工作特点,使其帮助、配合、支持体育教师,共同达成课程目标。如请校医做“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报告,请班主任担任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员等。第三,聘请社会体育指导员。聘请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的国家队或省队退役的运动员,他们的专业水平比一般的体育教师的水平高,而且熟悉本专业的训练套路,在业务上完全能胜任学校的业余训练。这样可以缓解学校体育教师不足的教学,训练等压力,但要注意了解其思想素质和育人品质等。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基于人事信息平台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研究 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在此前提下,如何做好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使高校的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而非人力负担,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事信息平台由人员信息采集状态数据库和人员定岗子系统两部分构成,能充分反映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岗位的职责任务。文章从构建高校教师人事信息平台出发,研究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信息平台 状态数据 定岗系统 高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也相应地在短时期内有了数量上的飞跃。如何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适应不断扩充的高校教师队伍,保证不断壮大的高校教师队伍成为高校发展的人力资本,而不会成为阻碍高校长远发展的人员负担,这已成为决定当前高校能否长远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以当前高校采集人员信息状态数据为契机,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构建高校人事信息平台,分析当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结合人事信息平台探讨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主要职责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合理的手段调动起人的主动性,进而挖掘人的潜能,发挥出人的创造能力,使人力资源所发挥的贡献实现最大化。高校人力资源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教辅、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全体教职员工,但从教书育人这一高校的主要工作职责和社会任务而言,其人力资源的主体则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的教师。由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也可称为高校师资管理。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任务是通过使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手段,对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作出系统的规划,对人事关系实施领导、协调和控制,全面落实教师的招聘引进、技能培养、继续培训、个人发展、行为激励、绩效考核、环境建设及退休保障等各项工作,从而实现高校教师的高效率和高效益运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二、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各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大力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引进力度,教师资源扩大了,但制度的建设却没有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管理缺失和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员引进缺乏整体规划,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负担。高校为了解决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师资紧缺的问题,在人员引进过程中,由于缺少全面的分析数据提供决策依据,从而造成“应需而引”的局面,而待招生规模稳定之后,大规模引进的教师反而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人力负担。 2.人员结构分布不合理,不利于高校全面发展。高校各学科(专业)教师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比例、“双师”比例等分布不尽合理,严重影响高校的全面发展。 3.缺少长期职业发展规划,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为了适应日常教学工作需要,高校更侧重于对当前重点专业、热门学科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能力进修和教学改革培训,而缺少全局性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4.未能对教师定岗定责,无法实现岗位管理。高校部分教师仍停留在“只需上完安排好的课程,其他事情与我无关”这种传统的观念上,高校教师只上课、不管事,甚至出现个别教师不上课、不管事、只开会的情况,无法充分实现教师资源的应有效益。 5.岗位考核标准不明确,绩效激励缺成效。当前高校教师考核仍然以年度考核为主,考核体系为“德、能、勤、绩”四大部分,缺乏详细的各岗位考核指标,对教师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没有进行实质性考核,绩效激励也缺乏成效。 三、构建高校教师人事信息平台 高校教师人事信息平台是基于B/S模式设计的人员信息系统,由人员信息采集状态数据库和人员定岗子系统两部分构成。 1.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主要用于动态采集教师的人员基本信息、教学科研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各类获奖信息等,根据系统功能需要,可以将其分为四大模块。 (1)信息录入模块。主要功能是完成教师个人信息的录入和日常维护,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基础模块。为了完成教师信息的正常录入和动态维护,本模块将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唯一的信息录入端口,以保证教师个人将其基本信息进行信息录入和材料扫描;同时,系统也为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开设信息录入端口和材料审核端口。 (2)查询处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录入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以满足不同信息查询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将其人员信息分为五大类:人员基本信息集、教学信息集、科研信息集、社会工作信息集和其他信息集,根据用户查询条件反馈相应人员信息。 (3)报表分析模块。该模块是面向用户,具有生成报表和数据分析两大功能。报表生成是根据用户查询需求,根据用户自定义的几类常用的表格形式,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各类表格;同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对生成的报表按相应条件进行分析,生成结果分析图。 (4)数据接口模块。为了实现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与人员定岗子系统的数据信息接轨,特设置数据接口模块,以每位教师唯一的教师编码与人员定岗子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实现教师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动态更新。 2.人员定岗子系统。人员定岗子系统以教师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基础,通过对教师“定岗、定职、定责”,在系统上利用三大模块实现对教师资源的严格考核和科学管理。 (1)人员定岗模块。教师的岗位设置管理是实现人员定岗子系统的基础,在本模块中,根据教师所在工作岗位对其进行定岗,原则上要求一人一岗,同时针对每一岗位制定相应岗位职责任务和工作标准,从而保证每一位教师都对应特定的岗位职责要求。 (2)岗位考核模块。岗位考核是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模块对所有已设置的岗位设定了具体的岗位考核要求和标准,对各标准的制定要求以量化指标体现,提高考核模块的可操作性;同时,系统也将通过数据接口模块实现与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的信息对接,从而根据岗位考核标准以及教师人员基本信息,实现自动岗位考核评价。 (3)工资绩效模块。该模块要求与高校的教师工资系统实现平行对接,从而将通过岗位考核模块的岗位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的年度绩效以及岗位奖惩的依据;也可以通过岗位考核模块的岗位聘期考核结果,来决定教师下一聘期的岗位竞聘、工资待遇。 四、基于人事信息平台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构建高校教师人事信息平台,利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定岗考核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高校现有教师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 1.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做好人员引进规划。高校人员的大量引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暂时的人才紧缺的困境,但如果缺乏全局性考虑,从长远角度出发,将会形成高校发展的人员负担。利用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为高校人员的引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全面掌握高校各类人员的结构分布情况,对于暂时性人员缺乏的情况,可通过人员调整的方式解决;如确实需要引进人员,则可以通过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的报表分析功能,结合各学科、各专业的性别结构、年龄比例、学历比例、职称比例、“双师”比例等,进行全面考虑,以逐步达到最优化的人员比例结构。 2.结合人员基本信息,做好人员培训规划。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和师资培养规划,是决定教师中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的人员信息动态更新,及时掌握学校每位教师的基本信息,了解每位教师近年来参加各类培训进修的情况,并通过设定相应的培训规划条件,根据每位教师当前的学历、学位、职称、教学教改情况、科研工作情况、继续教育情况、“双师”素质情况、企业实践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规划,从而更利于教师的发展。 3.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实施人员岗位管理。通过在人员定岗子系统中设定各岗位级别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让每位教师可以通过人事信息平台查询各岗位的详细上岗要求,并根据个人基本条件在平台内进行岗位聘任申请;人员定岗子系统也将结合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提供的当前教师的具体条件,判断其是否符合所申请岗位的竞聘要求,并根据人员定岗子系统的岗位数量进行择优聘任,从而达到科学、严格实施岗位管理的目标。 4.严格实行岗位聘期考核,贯彻绩效激励机制。高校教师考核工作一直执行传统的“德、能、勤、绩”考核制度,考核标准不科学,奖惩机制不合理,甚至在大部分高校出现考核优秀“轮流坐庄”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在人事信息平台设定具体的年度和聘期考核标准,系统将自动根据人员定岗子系统所核定的教师当前岗位级别,结合人员信息采集数据库提供的教师个人信息进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直接反馈到人员定岗子系统的工资绩效模块,由系统统一计算教师本年度(或本聘期)的绩效奖励指数,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五、推进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教师才是高校发展的主体,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是大学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面对高校不断扩大的教师队伍,我们要通过借助新的信息技术,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转变,建立全面的人员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好人才资源,做好人才长远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将高校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增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论新时期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摘 要:高校是培养人力资本的主要载体,高校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如何,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有关需求激励理论,从高校教师的独特需求出发,就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做出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1 高校教师群体特征多样化分析 高校教师普遍有着高学历,高智慧,他们视野宽广、思维活跃、个性化特征凸现,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人类科学知识有着浓厚兴趣,是富有良好教养的高层知识群体。大多数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普遍实行不坐班制,每位教师的工作没有统一的管理时间和空间,工作的好坏没有一个全面完善的衡量标准,具有弹性工作制之特点。高校教师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当然有一般人所有的生存的需要,但高校教师是一个具有高层次文化素质的群体,其职业特点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他们的需要因其劳动的特殊性和认知状态差异而独具特点。 (1)物质需要。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师资管理模式过度强调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行为特性,其合理的物质需求被无端压抑。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行为不仅表现为传道授业的角色特征,更多表现为“经济人”的经济特征,即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获取相应的经济报酬。高等教育体系是存在广泛正的外部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其中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也存在广泛的正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及高校教师对社会的贡献大于向社会的索取。尤其是“经济人”的高校教师,由于长期大量的智力投入不能得到相应的社会回馈,会对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在薪酬待遇上给予积极的回馈和认可。大大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其次,对等价交换原则的高度认同。即在薪酬待遇上,更强烈要求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倾向,边际付出能够得到边际回报, (2)环境的需要。 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之后,他就想满足安全的需要。安全的环境作为一种工作背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情绪和态度。安全感可靠的单位,教师的情绪稳定,工作热情高,无后顾之忧,就必然产生令人欣慰的工作动力与工作成果。在传播知识,追求真理,探究学问的高等学府里,为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宽松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他们的秉性需要独立思考,他们的工作特点需要静思与自省,他们的人生追求需要高度自由的心灵空间。 (3)自尊的需要。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层次、智力水平较高的群体,具有敏感的自我意识,乐为人师的优良秉性,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渴望自己的知识、才干、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并得到社会的认同。这种自尊需要会鼓励自己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种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工作,渴望自身的付出得到社会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认可与尊敬,期望享有较高的社会荣誉和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这必然促使教师产生社会地位提高和自我价值受到社会肯定的强烈需求。 (4)学习的需要。 教师劳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点客观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再学习,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内容随之不断更新,为保持自己施教领域内的一定优势,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新时期教师应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教师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激发创造性的能力以及心理辅导的能力。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在进行知识输出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输入,从而积累知识,发展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品位和教学水平。 (5)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当的工作,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对于教师来说,成就需要就是表现在工作中的愿望实现感、任务完成感、创新性的专业成果感和探究新事物的创造感。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造就和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每位教师的天职,也是其个人价值能否被社会认同的标志。同时,教师在社会中还扮演着创造知识的角色,追求科技成果,是教师对自己角色认知的一种结果。追求成就是高校教师行为动机的高层次需求。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师生比失衡,教学质量受阻。 据我国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近几年,与普通高校学生规模近一倍的增长速度相比,教师总量只增长31%。这样全国高校生师比达到18.2:1,个别高校甚至高达35:1。由于生师比例过高,导致班级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势必给任课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负荷和工作压力,其结果就是重教学过程而轻教学目的,重教学工作量而轻教学质量。 (2)重使用,轻培养。 近几年由于扩招,许多高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放电多”,“充电少”,外出学习进修、开阔眼界的机会很少。只要教师上了岗,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工作下去,很少有机会接受再教育。由于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工作压力,教师本人很少有精力进行知识更新。 (3)工具理性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 所谓“工具理性”,是指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如今高校的浮躁之风盛行,急功近利的行为越来越突出。在职称评定或聘任过程中,往往把教学看成软指标,而把申报多少项目和发表多少论文当作硬指标,于是教师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跑项目”,发论文。此种情况,不仅社会成果转化性差,而且助长了教师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 3 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1)普遍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 事实上,中国自19世纪出现现代意义的大学以来,大学教师很长时间十分受人青睐,工资也相当高。自1957年“反右”斗争以后,高校教师收入不管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虽然近些年有很大的改观,总体上讲,我国高校教师现行的工资水平远未达到其人力资本价值。据中华英才网最近公布的薪酬调查数据,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年平均工资的46%,尤其对于刚刚走上大学讲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工资仅能日常生活而略有节余,根本无暇顾及生活质量。教师薪酬长期低于所付出劳动的情况下,在一定层面上背离所忠实的学术研究工作,或者将主要精力用于能够带来更高收入的行业,形成“心在曹营身在汉”的尴尬局面。高校教师从事高层次的物质、精神文明的传承,只有在继续普遍提高待遇、排除生活忧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扑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教育科学、科学研究的显著成绩。 (2)设置“等级链”式的分配制度。 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财务状况,结合教师队伍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工资分配办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机制。除基本工资外,积极实行岗位津贴制度、住房津贴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对绝大多数人起激励作用的薪酬福利体系。应保留一定的职务薪资和年功薪资份额,以维持教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管理类及后勤类人员实行分类分级的岗位津贴制度;对教学科研岗位应在职务薪资和年功薪资的基础上,实行课酬津贴和成果奖励津贴,设置合理的利益差距。 (3)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高校应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各类人才,创建一套适应知识经济体系要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的各种培训资源,构建学习型组织,积极向各类人才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育机会,实现教育培训的终身化。经常举办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等等。 (4)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知识分子相对于其他人具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他们与企业劳动力不同,更多的是追求高层次需求――被尊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教师具有高智慧、高技能、高品质,是人才资源中的优秀部分,他们作为学校组织中富有活力的细胞体,十分注重能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因此,学校给予教师的外在激励应根据教师在高校组织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工作思维性较强的特点,加大内外开放的幅度和力度,强调更多的自律和责任感,强调柔性约束,强调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强调合作的自愿性和个人知识想象力的自动激励。给教师尽可能大的学术自主、自治权,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必须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使广大教师个人的需要、兴趣、价值、尊严以及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敬。创新大学文化,推崇亲情化的人文关怀,把大学建设成为师生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人文圣地。 (5)尊重教学规律,适度控制高教规模。 教学和科研工作本质上是一种需要精神自由或闲暇用于“幻想” 、“痴想”的创造性劳动。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扩招,这对于教师的压力是超乎寻常的。从理论上讲,在校大学生成倍地增长,只要人为地规定招生规模可以轻易作到;可是教师队伍的同期同比例增长却无论靠什么样的政策支持短期内都是做不到的。教师个人的成长包含着知识、修养、技能等积淀、升华的漫长过程,教师队伍建设有其自身不可逾越的规律。实践证明:师生比超常规地提高,不仅正常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更为重要的是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 (6)健全教师聘任制。 根据学科需要,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强化聘任环节和后期考核管理,打破教师岗位及职称评审终身制。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晋升、奖罚和是否留任的依据,按业绩进行表彰、奖励、晋升、续聘、低聘或解聘。教师聘任的落实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增强其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举国大计,而教育又是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西部乡村教师担负着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可以说西部乡村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因素。 一、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 乡村教师一般来说都是村办小学里教书的老师。按其编制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编制以内的和编制以外的,编制以内的叫公办教师,编制以外的叫民办教师,也叫教师。 (一)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含义 西部乡村教师是西部人力资源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广大的农村小学教书,是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变量:数量和质量。数量是指乡村教师劳动能力总量,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人口比例等。质量是指乡村教师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教学能力、文化素养、道德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 (二)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不仅通过培训和激励等方式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发挥其创造力,为社会和国家,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做出贡献。西部乡村教师入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知识的开发。乡村小学是西部农村地区启蒙教育的摇篮,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做好基础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知识结构的建立,还关系到下一代未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对知识的开发就是给教师以最正确、最及时的知识,以便他们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对观念的开发。乡村教师和城镇教师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观念的不同,受环境等因素影响,他们缺乏一个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求发展的愿望。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在积极的态度下才能产生。教师的创新和积极的态度可以影响到他所教的学生,基于这一点,对乡村教师观念的开发,引导他们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和自我开发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3,对教学方式的开发。贫穷造成了西部教育的落后。西部乡村小学面临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改善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改进教学方式。“糟糕的结果都是从错误的方法中产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造成了西部落后的教学质量,落后的教学质量又影响了教学方式的改进。 4,对环境的开发。工资待遇、福利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这些是乡村教师的生存之本,没有这些保障其它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从社会环境这个大视角人手,包括社会政治、政策、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这才是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最有现实意义的方面。 二、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实证研究 (一)问卷调查的背景 问卷所调查的地区是陕西省陇县的东风镇。镇政府驻地东风镇,距县城15公里,境内地域辽阔,山、川、塬相间,宝中铁路、省道212和千陇南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5755户,19754人,其中农业人口18338人。区内设初中1所,小学16所,有教师202名,在校学生3178人,初中升学率85%,有文化交流中心市场1个。 (二)对问卷数据的分析 1,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分析 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通过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属性、工资分布、家庭主要收入和主要支出这5个方面来反映,下面就是根据问卷得出的数据而进行的分析和论述。 (1)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70.4%,男性占29.6%,这说明小学教师是女性的黄金职业这一特点。 (2)从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之间的占18.4%,30-39岁之间的占35.7%,40-49岁之间的占45.9%。中年以上的乡村教师占有很大比例,青年教师比例很小,这说明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后备资源不足。 (3)从学历结构来看,学历普遍偏低,初中、高中学历占74.8%,中等师范院校毕业的只占24.5%,这种现象的出现和西部落后的教育资源有关,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4)从职业属性来看,民办教师还占有很高的比例,占到了40.8%,在东部已经没有民办教师这一称呼,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导致这一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有问题之一。 (5)从工资分布来看,工资结构相对合理一些,月收入在600元以上的达到了75%。一方面是由于西部大开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西部人口的增长使乡村教师处于紧俏状态,相对于其它职业待遇略胜一筹,但和东部地区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地方财政的支持很有限。 2,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社会环境分析 (1)以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养老保险、上级领导、国家政策等为选项进行最不满意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工资待遇不满意的占33.7%,对国家政策不满意的占25.5%。因此,对于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要从提高待遇和政策改善人手。 (2)以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室、食堂、教室、职工宿舍等为选项进行最希望改进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改进图书室的占29.6%。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小学都没有自己的图书室,有图书室的也是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藏书,本来西部地区就比东部地区落后,农村地区更是信息闭塞。图书室是教师进行自我提高的唯一途径,所以加大对乡村小学图书室的投资是对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投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途径和措施。 (3)以非常认可、一般认可、不太认可为选项进行别人对自己认可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常认可的占39.8%,一般认可的占50.0%。乡村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说明了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较好。 (4)以工作稳定性高、职业声望高、有养老保险、每年有寒暑假为选项进行职业最大优势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工作稳定性好的所占比例较高,达到39.8%。这也是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在所有农村地区人们心中的最大优势,所以在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吸收非正式编制的教师很重要,比如像民办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进入国家的正式编制,给乡村教师一个稳定的职业感,这是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最重要手段。 (5)以收入水平、工作环境、信息来源等为选项进行城乡教师最大差别的调查,结果显示,占44.9%的乡村教师看来,信息来源是他们和城市教师最大的差别。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的及时性,这也正是乡村和城市发展方面的差距,所以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信息来源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政府须对现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集成整合,完善乡村小学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网站质量,扩充农村信息量,开发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社会信息环境。 (6)以上级的教学评估、学校的工作要求、升学率、生源质量、同事关系为选项进 行工作压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升学率是他们最大的工作压力,占39.8%。这与当地教育工作的相关规定有关,农村地区教育观念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不仅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方向,也给老师产生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乡村小学,很多城市学校也有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制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 (7)以校领导的认可、学生的爱戴、家庭的肯定、周围人的尊重、个人的自我发展为选项进行成就感的调查,结果显示,周围人对自己的尊重是乡村教师最大的职业成就感,占45.9%,这表明在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开发是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人都有追求被人认同的心理。在知识阶层较高的人群中更为明显。乡村教师是农村地区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别人的认同感更看重,所以对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一定要多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尊师重教的活动,每年的教师节都能给老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进行一些相关的庆祝活动,形成乡村地区“尊重知识,崇尚知识”的风气。校领导的认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校领导要经常关心老师的生活。 (8)以工资上涨、学校设施改造、教学工具更新、国家政策扶持、上级领导重视为选项进行目前最大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占39.8%的乡村教师目前的最大期望是国家政策扶持。西部地区由于长期的贫困,经常接受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政策拨款,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所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乡村教师这种依赖思想就表现出来了,这也和现实困境有关,难以改变目前的现状。国家从2006开始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是国家进行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大环境开发,也是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和乡镇政府对学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环节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目前的现状仍然制约义务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1,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力 政府对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不仅体现在对人才市场的培育,促进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市场和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导向、科学的规范、超前的预测和有效的保护,努力克服人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促进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2,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尚未形成 教育人力资源市场的发育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对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缺乏预测、监控、规划、配置,不能及时准确地为西部乡村提供教师人力资源的系统信息。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提供合理的政策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流动的活动区域和范围。 3,政府对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缺乏战略规划 政府对西部乡村教师培养,还没有形成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的战略性人才培养计划。对西部乡村教师需求缺乏预测,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人才缺乏,对西部乡村教师的需求层次还很低。 4,政府对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的经费投入,直接影响着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目前,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用于西部乡村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与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量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5,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西部乡村的专业教师还比较少,高级职称教师的比重更低,教师总体年龄偏高,学历层次偏低。民办教师所占比例过高,整体编制不合理。 (二)几点建议 对西部乡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国家的宏观控制,主要应在以下3个方面加大投入,即政策投入、信息投入和资金投入。 1,政策投入 据美国《财富》杂志的调查,企业实施各种战略时所遭遇的失败。73%归于人力资源无法与战略配套。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智力资源,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剩余价值的资本,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原动力,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国家应制定各种有利于西部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业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专业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乡村教育的第一线,给西部乡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乡村教师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特别是2005年开始国家提倡的大学生支教活动。 2,信息投入 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信息一体化进程加快。西部的乡村教师必须与城市教师平等竞争。政府应对现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集成整合,完善乡村小学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网站质量,扩充农村信息量,开发乡村教师人力资源的社会信息环境。加强信息标准建设,构建智能化西部乡村社区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强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提高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促进西部乡村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把政府上网工程的重点放在学校,不断提高西部乡村教师适应市场的能力。 3,资金投入 目前,国家已将“人力资源开发”列入施政纲领,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西部乡村教育培训的投入仍是少之又少,使许多应该做的西部乡村培训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建议政府在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于西部乡村的人力资源建设这类基础工程也应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给乡村教师以公平的“国民待遇”,人们常常关注西部地区的失学儿童,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些地区的乡村教师,他们才是农村教育工作的主体,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就是最好的西部大开发,也是真正的西部大开发。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助于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潜力,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阐述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意义,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希望对提高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以人为本;绩效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采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源泉和保障。以人为本的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助于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潜力,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高校的生命力。 一、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属于学有所长的专门性的人力资源。教师人力资源是保证学校组织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调配以及对教师的心理、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以实现学校组织目标的活动[1]。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一所高校的所有教师从招聘、录用、培训、使用、晋升、调动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管理,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教师实施的管理,另一个是教师本人的自我管理。 高校有效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高校的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取得最大的教师人力资源使用价值。高校通过有效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合理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人力资源的效用,高效地完成学校组织的目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见其效。(2)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取得最佳办学效能的关键在于增强学校组织的活力,而学校组织活力的源泉是广大教师的智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通过有效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维护和激励教师人力资源,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最大的主观能动性。(3)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突破了传统的人才使用观念,不但注重合理使用人才,而且非常重视教师人力资源的培训、教育和开发,使教师的价值有充分的增值、再生和提高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开发措施,更新高校教师的知识,发展其智能,提高其能力和水平,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创造理想的组织氛围,稳定教师队伍。通过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教师人力资源,可以为高校教师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使每个教师都有“用武之地”,降低组织内耗,使每个教师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 二、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高校应针对教师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完成其培养人才的任务。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有管理目的和结果的转变。”[2]以人为本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树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把“人”作为高校各项管理活动的核心,以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为根本目的。它意味着高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如何认识人才、选择人才、使用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而展开。教师是高校最为核心、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以人为本,要求在各种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师的因素,正确地认识教师的价值,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成长性,做到教育人、培养人、开发人、成就人,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3]。 高校还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把促进教师的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使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身心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另外,还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教师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满足教师个性化的需求,促进教师个性的充分发展,极大地激发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其创造能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激励是高校教师管理的核心,它是以人本理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它追求管理活动的人性化。激励机制理论就是以制度化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师激励是指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勉励教师向期望的方向努力。教师激励能够通过外部的刺激、灌输与影响,把激励的内容转化为教师个体的思想和自觉行为,通过内化使教师产生超常的作用与力量。教师激励是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对教师个体与群体,对教育组织形成、发展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 对教师的激励模式有物质激励模式、精神激励模式和关怀激励模式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需求层次很高的群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性需要和社会感情需要,他们更注重精神激励。基于Y理论和自我实现假设理论的精神激励模式强调自主、挑战、个人成长以及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与才智等较高层次需要。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内在的精神需求,才能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三)建立教师绩效管理体系 教师绩效管理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绩效管理,可以提升教师工作绩效,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在教师绩效提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来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根据教师的不同教学水平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并有区别地使处于不同水平的教师都能在专业发展上得到提高。由此,学校可以达到一种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和整体素质上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绩效管理通过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绩效计划、评估等管理过程,也满足了他们被尊重的需要,绩效管理就使教师产生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校在对教师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要注意评价和管理的主体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做学校的主人。另外,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不能忽视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和劳动创造性,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学科、不同教龄的教师,增加评价的灵活性,真正发挥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作用。 (四)重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指高校管理部门根据学校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的需要,在学校中制定与教师职业生涯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规划。由于职业生涯管理基于教师的兴趣、能力、技能、家庭而确定其岗位、目标和通道,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引导性或帮助性为特征的,因此,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较好地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引导和帮助。 高校应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相对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辅导,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自我认识、清晰的自我定位,从而合理规划人生,帮助他们选择成才方向[4]。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在于使教师的个人目标和学校的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应为自己的员工创造条件,使之有机会获得一份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职业发展动机,有效发挥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设计师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设计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设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设计师设计创意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应用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组织内设计的创造性行为如果能有效加以激发、管理和整合,将有助于整体组织创造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设计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各大企业日益重视的一个管理方向。因此,立足于设计管理的基本构架,对设计师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设计管理;设计师;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的企业应高度重视设计,正确理解设计,逐步导入设计。这是设计管理的基本特征,也是企业生存的动力,因为设计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命运。对一个现代企业而言,必须从过去强调设备、硬件、产品等竞争导向,转变成以知识创造、传播、管理为主轴的竞争导向。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通常以创造力的发挥作为起点,以管理为手段而获得利益,达到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创造的价值早就远超过有形资产的利润,成为大多数企业当前所专注的议题,设计创造力的发挥促使组织和企业得以成长发展,而那些重视设计创意、努力尝试变革的企业管理工作或经营者,如何更有效的对设计师进行管理,就成为企业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设计管理的相关定义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计划、构思的形成;(2)视觉传达方式;(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而管理,则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等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其基本职能包括决策、领导、调控几个方面。设计管理则是指一种以市场和消费者为中心的观点来做设计相关决策的管理方法,也指优化设计相关的企业流程。它是一种长期而广泛的活动,会影响到商业活动所有层面。设计管理在管理和设计以及各部门的界面中,同样也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诸如技术、设计、设计思考、管理和市场营销不同平台间界面中作为联系。 设计管理(Design Management)思想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英国、日本等国针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开始进行专门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开展设计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俗地讲,设计管理过程始终是平衡两种不同力量的过程。 1966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设立第一届设计管理总裁奖,于是,“设计管理”一词由英国官方正式使用。美国则在1976年成立“设计管理协会(DMI)”,而韩国工业促进会(KIDP)于1999年推出第一届韩国设计管理奖。进入21世纪以来,设计管理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肯定与重视,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第一个对设计管理提出明确定义的是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他在1966年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最合适的设计师,并尽可能地使该设计师能在同意的预算中准时解决设计问题”[1]37。1993年,设计管理顾问Blaich定义设计管理为“设计的实践,为企业内部正式活动方案,经由沟通设计主题已达成企业长远目标,协调企业各项活动与资源达成企业目标”[2]33。1999年韩国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协会理事长Chung定义设计管理为“是一项学科,提供设计师发展创造力的设计所需环境的方法和知识,研究如何整合设计所需资源和活动,创造最适合的解决方法,以达成企业目标和改善生活品质”[2]36。台湾学者邓成达则综合国内外学者不同的见解而提出设计管理的定义:“在设计活动中运用企划、组织、指导与控制等管理原则,设计活动则包括界定设计组织、规划设计企划、制定设计规范、拟定设计程序、执行创意设计、评价设计结果等,目的在于发挥设计效能、提高设计效率,而其活动层级应包括高阶的设计政策管理、中阶的设计策略管理、低阶的设计组织管理、以及设计执行层级的设计专案管理。”[1]46 设计管理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制造企业的关注重点,设计发展至今可谓企业体的源头所在,它左右着整个企业,使得设计部门的管理极为重要。而且设计管理紧密植根于企业组织中,它的规划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及旧产品的修改与变更。如果我们试图将设计管理制度化,那么就可以认为“有效地设计管理的目的是以完善的组织活动来完成优良的设计商品”。这也意味着在目前竞争的环境中,设计管理是组织中的一个关键资源,并且运用设计管理会使设计成为企业的一个革新动力。 二、设计师与人力资源管理 设计需要管理,然而对许多企业而言,设计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一个难点。如何使设计师更具灵活性,使设计师发挥最大的创造力,这是企业组织必须全力以赴的研究课题。设计管理应有别于一般的企业管理,经由整合各项设计资源的专业化的管理,兼具创造性与生产性,使设计人员能不断开拓创新而有所成就。 英国设计管理专家Mark Oakley在他编著的《设计管理》中认为,设计管理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他把设计管理的特征划分成两个层面:(1)感性层面的特征(艺术性):经验、直觉、综合性、非线性;(2)理性层面的特征(科学性):量化、分析、控制。所以,他认为设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3]。 对设计师来说,设计并不是艺术家的即兴发挥,也不应是设计师的个性追求。设计所属的是服务性的行业。设计是针对大众的,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桥梁。所以,设计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作为一个决策者的平台,来告诉我们怎样统筹和分配。Oakley的出发点则是设计管理与一般管理的不同之处,上述设计管理定义中发现设计管理是以设计的相关事物为出发点的。而一般所谓的管理(Management)是没有标准和依据的,技术与艺术之间随时视状况而不断调整就是管理的本质。尽管如此,管理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从事协调其他人的活动。同时管理是利用有限的智力与资源,来追求人类生活的品质。虽然管理是人类追求生存、发展和进步的途径和手段,但它会因科技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演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管理工作几乎都包含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即总的来看,关于管理职能划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人事、调集资源、沟通、决策、创新。这些基本职能也就是管理程序同时涉及特定的管理活动,每一个项目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息息相关,以“人事”为例,组织确定其架构及各项职位后,开始招募员工、甄选人才、绩效评估、员工培训,均对人力资源有影响。 设计以创意为主,创意来自设计师,设计公司的产值就是创意,而且企业体当中的设计活动也是以设计师为核心的。因此设计公司与企业组织的设计部门的主要功用在于发挥设计师的设计人力资源,而其他资源则可视为辅助资源。可见,设计资源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而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物质资源。其最主要的特点有:(1)人有思想有知觉且人的行为源于动机;(2)人力资源无法代为运用;(3)人力资源可以不断开发;(4)人力资源的取得、转换与提升均须付出代价。因此,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是以人为主,其次才是其他资源的运用与管理。 三、管理者的重要作用 学者Priestman曾指出,设计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为协调者、激励者、传达者、翻译者和催化者[4]。学者邓成达则曾经将设计管理者依据阶层高低分为:(1)高阶设计管理者的设计策略管理:主要在使设计配合公司整体目标;(2)中阶设计副总经理的设计策略管理:更进一步的规划以利达成设计策略;(3)低阶设计经理的设计行政管理:日常设计行政与企划设计专案提案;(4)设计专案负责人的设计专案管理:控制设计进度与主持各型专案小组会议。设计管理的层级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大型组织可能分四阶层管理,而小型组织可能由高阶设计管理者负责全部的设计管理工作[1]47。设计经理与设计专案负责人设计较多的设计实际活动,因此对实际执行设计活动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本身有较大的影响力。 管理功能首先为设定组织的目标与达成方法,组织人员、分配资源及指导、协调使被指导者达成目标,最后再衡量、比较及修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达成。当管理者在执行指导工作时,可以凭借资讯和知识,改变被指导者的想法与行动。管理者应具备相关的技能,比如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领导能力和思考、判断力,并运用资源,引导被管理者达成组织的目标。为了有效解决问题,设计师则必须经历实践中的相关调整。比如经过分析、解释、系统化的步骤后,创作一些新手法和新表现,透过这些步骤再转化为想法或草图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想法或草图还需进行进一步调整修正。 在针对什么是好设计的定义上,管理者认为是能为企业产生利益的作品,相对而言,设计师则认为是能展现创造力的作品。所以,美国的Whitfiedld指出“管理者对利润、扩展等长期计划较有兴趣,被训练成客观性、善于使用分析技巧以及处理人的问题,而设计师则较关心短期计划以及产品品质,被训练的重点在于物。”[5]即管理者以公司或企业的角度作整体的考量,而设计师则较关心设计物本身。1990年Walker提出,管理者一般在管理工作上,在目标、思考重点,以及行为各方面均与纯粹设计工作的设计师有相当大的差异[6]。 在设计事务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设计管理者与设计师在设计沟通程序中保持着一种均衡态势,设计管理者要对设计师进行指导,首先要了解设计问题,然后调整设计构想,然后是达到两者之间思想吻合的三个阶段。必须指出,管理者在设计组织沟通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有联络者、传送者和协调者。联络者的角色是代表设计群体与非设计群体接触以获得所需资讯;传送者是扮演设计与非设计群体间的桥梁,将外部设计资讯传入和将内部设计结果传出;协调者则是负责与非设计群体协商设计需求和设计构想。因此得知,设计管理者需在不同设计阶段和角色扮演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结语 在企业组织进行设计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适度指导有助于提升设计师和团体的绩效、士气和技能。其一,指导有赖于良好的沟通,透过良性的双向沟通,管理者所要传达的讯息,才能及时且准确地传达给设计师和被管理者。其二,设计师的意见和态度也能回馈给管理者。激励和指责也是指导者必须依赖的技能,也就是要了解设计师的需求、动机和表现,促使部属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技能。其三,领导的风格。有事无巨细或自由放任等等各种领导风格,这些领导风格形态并无好坏之分,决定优劣与否的是指导者与被指导者之间的相互配合。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摘要: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重要的是她能够也应该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教师人力资源 均衡发展 战略资源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在理论上迅速与世界接轨,但在实践中还比较滞后。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便是更加注重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全面、科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而教师人力资源位列所有人力资源之首,为社会再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而超出诸如石油等其他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教师自身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将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均衡与科学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把我们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得到真切的尊重,即实现“人本位”而不是“官本位”,这就需要政府作出痛苦的抉择,接受外部的批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由“官本位”转变为“人本位”。否则的话,目前大量的人才与资金外流的状况就不会改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断增长,一些体育、影视等明星纷纷取得外国国籍,官员的家属与子弟的移民,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这些人并不看好中国的发展,怀疑它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人力资源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对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怎样依靠人民、如何为了人民、如何由人民共享这些具体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必须有人来做详细的分解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和口号。而这些都是要由人来做,由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人来担此重任。所以,要给予这些人位置、待遇与发展的平等机遇,要有一种环境和制度,以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名。人口巨大的中国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但是我们一直号称的和平崛起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出现与和平不协调的声音和行动。一方面,南海问题的多边化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这也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人才在泱泱大国没能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种悲哀,其实我们有能力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创新模式。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这是我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强国之路的重要特征。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是通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最初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舞台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日益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加开放的大学校园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日益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很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有学生,又有教师。“官本位”依然会是主流的追求,学术权威往往会屈从于行政的权威。法国的狄德罗曾说过:“除去真理和美德,我们还能为什么所感到?”――那是一个单纯而美好的年代,大学是神圣的,曾寄托了多少圣洁的理想与期待。今天,当人们开始抱怨大学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教师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大学作为先进的组织,其运行机制与文化氛围应该成为所有其他组织效仿的对象,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引领与文明的选择与传承功能的发挥。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三大职能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在不断调整其内涵与外延。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的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比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培训力量)、科研为依托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加速器。而且,因此高校所形成和向社会传播的“文化生产力”氛围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注入更深的底蕴。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教师人力资源的言传身教,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不单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量化指标,而在于教师是如何把孩子们引领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等拥有良好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幸福人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进行这样一个状态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传播、道德的示范、创造力与心智的开启,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要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前提条件是要让教师在学校得到尊重,让知识在学校得到尊重,学术的事情由学术的专家来决定,而不是屈从于行政权力,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过度的行政化倾向。 今天,我们慨叹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富了起来,有了大房子,有了车,一天忙忙碌碌,但是幸福感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宽阔的大街上车辆的愈来愈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污浊;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或逃逸或者更加令人发指的行为;毒奶粉与地沟油,加上各种激素、化肥的蔬菜水果,哪里还有安全的东西,人们无处藏身;道德的沦丧、学位的贬值……所有这些,有人把它归结为教育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体制背景下,教育承担不了这么多的职能,仅靠教育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把官员的廉政寄托在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上一样是不靠谱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他们是在育人,教师身上的任何瑕疵都会作用于学生的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工作呢?教师人力资源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从而塑造民族的未来。同时,教师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她能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以工程任务课程化为载体的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养标准和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为载体构建了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课程体系、企业顶岗实习培养计划等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通过实施本工作方案可以为各行业培养大量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 关键词:工程任务课程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工程任务课程化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中将真实的工程任务引入到教学中,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工程任务(农业工程、工业工程、服务工程),并包含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任务。将这些任务分解细化到各门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即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底,教育部计划在部分高校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工程师类性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3种。应用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介绍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工程任务课程化载体,专科层次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情况。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具备较快适应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人才使用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工作,具体业务范围是进行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员的甄选与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文件管理、会议管理、考勤管理、经费管理、制度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客户投诉的处理、客户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 (一)专业能力培养与工程任务课程化。根据实施“卓越工程师”的总体方案,结合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上述专业标准,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以如图1所示的“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工程任务的差异来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能力培养。 (二)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中实训环节、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这三项实习均以工程任务课程化为载体,以学生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情况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四)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了整个大学三年,主要通过人文素质选修课、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来培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使学生由“校园人”变为“职业人”。 三、课程体系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的培养方式,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现将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介绍: 专业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人事心理学》、《人员招聘与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专业英语》、《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学》、《管理沟通》、《人力软件操作实训》、《领导学》、《客户服务实务》岗位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这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必须掌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采取“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 拓展学习领域包括:《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西方经济学》、《企业文化》、《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管理咨询》、《创业管理》。通过这些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面,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为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分要求 对于参加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计划的学生,在3年学习期满毕业时,至少修满154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公共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33.5学分 (二)专业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57.5学分 (三)拓展学习领域(包括校内跨学科和系内跨专业两种选修课):至少21学分 (四)企业培养(包括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28学分 (五)毕业设计:14学分 五、企业培养计划 (一)企业实习内容。由教师和企业共同设计企业培养计划,大一、大二主要实习项目有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人员招聘与测评》课程中设有招聘工作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完成企业的实际招聘任务;第三学期实习,学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中旬到企业实习,以员工的身份工作两个月,完成企业的实际工程任务。 大三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顶岗实习,也就是利用8周时间,完成企业(岗位)的顶岗实习。大三11中旬到次年的6月底主要是毕业设计,也就是在企业或学校完成与企业生产现场实际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拟定。 (二)企业实习考核要求。企业实习环节是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岗位实践操作、人事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客户服务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基层经理岗位实践操作。 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考核以实践总结报告为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写实习周记、撰写实结、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作业,总结实习中的心得及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实习周记、总结、项目作业交给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评阅。 六、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的制定以“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为载体,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都以完成实际工程任务为基础,本方案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目标是为我国各行业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优秀人力资源师企业需求大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促使了近6万人认识到再教育充电学习的重要性,今年尚德机构参加职业培训的人比往年有了明显的增加,今年培训人数为14000人,去年同期人数为11000人,人力资源、会计、物流、心理咨询依然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训市场依然火热。 根据目前人力资源培训火热的现状,尚德机构对今年参加人力资源培训的10000名学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发现47%的人是从事人力资源工作,53%的人是为了进入或转行到人力资源行业做准备,学员自身从事某个行业,金融危机的到来也使大家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为人力资源就业范围广,相对稳定也是大家首选转行的行业之一,其中选择有57%的人因为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稳定、容易就业选择从事人力资源行业,有29%的人因为人力资源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薪酬高选择从事人力资源行业,有14%的人因为喜欢人力资源行业工作性质选择从事人力资源行业。 记者在多家猎头公司了解到,国内大中小型企业、外企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都不一样,像国内大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行业起步较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人力资源师的需求多为一个人需要扮演多种职责,经常一个人既要招聘,又需要做绩效,员工培训等,也造成了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在专业能力全面性方面比外企人力资源师的要求要高;外企对人力资源师的需求为一个人从事的是专属的一个职位,比如:做绩效考核的是一个职位,做招聘的是另一个职位,职业细分很明确,要求每个人在专业能力方面要非常深入,造成了人力资源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但目前企业对优秀的人力资源人员的需求依然很大,经营50人以上的日化零售公司的王总说:“我们现在最头疼的是如何能有效地留住销售人员,能否招到优秀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流动性大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的人力资源师可以帮助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用到合适的人才,发挥出人才的价值,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非常渴求优秀的人力资源师。” 尚德机构人力资源项目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们遇到了很多企业请我们帮助推荐优秀人力资源师的现象,优秀的人力资源师可以真正帮企业把好人才关,目前优秀的人力资源师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很多人从事了人力资源工作后,会发现自身的实践经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工作的需求,很多专业性的东西需要学习和加强,目前我们针对学员这方面的需求开发了完成针对人力资源从业者实践工作经验提升的课程,来帮助学员提升职场竞争力,通过专业的知识及经验的积累、丰富的人脉关系使自身的价值在企业得到有效的体现。”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地方职业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初探 摘要:从地方职业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加强地方职业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认为,职业院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新理念,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制定教师人力资源规划,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持久而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新理念 流动 规划 由于国家总体产业调整、企业用人学历要求提高、高等学校扩招和许多企业不景气等各种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职业院校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外流和专业结构针对性差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地方职业院校招生疲软的局面。?而职业院校在管理模式上往往强调指令和控制,追求统一性和服从性,没有发挥教职工的个人能动性和创造力,只把他们当作物化的被管理对象。在学校管理处于相对单一稳定的环境时,这种管理模式确实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但在管理环境复杂多变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指令控制型的管理模式显然不合时宜。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教师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一、以人为本,确立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其中对人的管理理论也在不断进步。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以及更多依靠员工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则积极推行人本管理。可以说“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所谓“以人为本”,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因人设事”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到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应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个性,达到对被管理者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并通过与被管理者进行思想沟通及情感交流而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的群体,从而确立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二、制定合理的教师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发展战略,对组织当前和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组织内外人力资源供给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和综合平衡,以保证为组织配置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任何组织的长期成功都依赖于在合适的时间,有合适的人员工作在合适的职位上。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变化的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组织现有人员的潜力。任何管理工作如果缺乏规划都难以有效开展,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由于受我国长期“官本位”意识的影响,学校内部数量非常有限的行政管理岗位成为很多教师追求的职业发展目标,甚至很多原本在教学科研上颇具发展潜力的教师也将其全部精力倾注在行政管理职务的晋升上。职业院校不但要创新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要结合学校战略发展的需要,依据现有教师的数量、质量、结构等因素,对教师人力资源的种类、数量、培训等内容进行预测,为每位青年教师量身订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长远计划,制定前瞻性规划,使学校教师人力资源与需求相适应,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满足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建立合理的地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人力资源流动机制 为防止地方职业院校教师人才流失,学校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野去调整人才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优化工作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有序、团结进取的核心团队。 1.促进教师合理流动,避免无谓流失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本身具有能动性,它不能总是处于等待开发的被动状态,即我们用各种方法去“解放”潜在的人力资源,而更应使潜在的人力资源处于自我开发的主动状态,即我们替他们去掉妨碍显现的桎梏,实现其“自我解放”的一个重要措施。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通过试行“非升即走”的措施及加强聘后考核等手段,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如对达到专业职务晋升年限的教师,规定在一定年限内晋升不了就请其调离;对考核结果连续二次或二次以上为差的,取消职务资格,调任其他职务等等。这样才能促进校内合理流动,达到留下好的,请出差的目的,但同时要避免无谓的流失。 2.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和稳定人才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多层次的需要。学校不仅要满足教师低层次需要,如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更要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如自我实现等成就需要。要待遇留人,即建立人才使用的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考核激励、工资和奖励等各项制度,为人才提供相应的优惠待遇,体现出劳动价值。同时,学校应按照形势发展,建立学校识人、用人、激励人的机制,体现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现人力资源是教学第一资源的价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营造以事业凝聚人、以政策吸引人、以环境塑造人、以感情留住人的良好氛围,积极地培养人才、凝聚人才,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促进人才干大事业的内外部环境。使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内耗”的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 3.把握师资队伍建设要点:外引内培,以内为主 学校在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时,要注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因为外“引”并不是长远之计,关键还在于内“培”,在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根据学校当前发展现状,注重学校内部人才的培养,立足本校现有人才存量的盘活、调配和有效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挖掘现有人才聪明才智,扩展其才能,提升进一步为学校做贡献的积极性,这是学校降低成本、提高发展速度的有效途径。培养本校人才,一是注意培养广大教师的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营造勤学、多学、快学的学习氛围。学校要创造条件,激发广大教师不断创新、挖掘的能力,借以保持学校持续发展能力和坚强的凝聚力。二是内外结合,即要重视离校的培训,也要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要做好现有教师素质状况的调查,认真分析学校人才结构,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制定培养人才计划,注意岗位人员的要求和人员对自身要求的统一。三是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突出要点,着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四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以此减小教师在培训经费支出上的压力,也可以使教师努力协调好工学矛盾,以比较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培训中。五是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环节,加强培养、引进、科学管理使用教师队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用人机制,才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管理探析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师人力资源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教师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吸引人才、教师队伍结构、聘任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聘任 考核 在经济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学习社会化和竞争激烈化的形势面前,高校的竞争优势、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校中的人。人力资源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教师人力资源。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高校发展的前提要素。高校要想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对教师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管理,并充分发挥其最佳效能。 一、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涵 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体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是一种把教师人力资源当作财富的价值观,即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强调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最大化地实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充分挖掘每个教职员工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优化教职工的整体效能,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1]由于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个性特征,决定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要承认和尊重教师的个性,确立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制度规范和奖惩手段,更要重视校园文化以及工作环境的建设和改善,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基本确立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在职称评审和收入分配中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开始频繁。高校人才的流动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高校部分优秀人力资源流向待遇高、实力强的国内外公司和企业;二是由于高校所处区域与其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形成高校教师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三是一般高校人才流向名校。高校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组织成员的新陈代谢,也有利于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但是,如果高校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流动过于频繁,会降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学科建设和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2.高校人力资源存量不高。 (1)大师级领军人物短缺。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是教师和管理骨干。骨干队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关键性人才对高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著名专家学者不多,国内外知名的大师级人才紧缺,成为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职称结构欠合理,至2003年我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与世界水平相比较,在职称结构上还有很大差距。据1994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资料显示:美国高校教师中教授占教师总数的29.6%,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23.2%[2]。而日本在1987年教授比例就达到34.3%,副教授比例为32%[3]。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高校教师正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学历结构偏低,根据教育部“十五”发展计划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应达到教师总数的80%,其中博士研究生应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方面,有的高校存在着高精尖人才缺乏而一般教师过剩,教研人员比例过小而非教研人员比例过大,教学型教师过剩而科研型教师不足,继承型人员过多而创新型人员短缺的状况,人才队伍整体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在知识结构方面,有的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影响了学术的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3.人才引进机制缺乏科学化和规范化。 有的高校为迅速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历结构,片面强调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引进,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唯学历、资历,只要是博士、博士后或教授,就马上引进,只求“拥有”,不求“有用”,忽视了对引进人才在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的综合考核,忽视了现有教师与引进人才的互补和协调发展,忽视了人才引进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整体配套。 4.没有实行真正的聘任制。 虽然从1986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试行教师聘任制度,但由于高校内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聘任制往往流于形式。这种以评代聘、评聘不分的做法,使岗位形同虚设,待遇与身份即职称挂钩,却与职责分离,难以实现考核、分配上的科学合理。另外,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师的退出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许多高校在教师聘任制中规定岗位职责、考核要求和聘期,但不合格的教师不会像企业那样“待岗”或“下岗”。教师端惯了衣食无忧的铁饭碗,竞争意识薄弱,创造力缺失。通过对江苏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认为教师职业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收入较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比较稳定、福利较好、可支配的时间较多、有培训机会等。调查结果表明,有45 %的教师认为在高校工作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比较稳定”,其次是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相比之下,西方国家高校教师对岗位的竞争较为激烈,如美国一流高校助教授(讲师)晋升副教授淘汰率在50%以上[4]。 5.考核评价机制对个体的激励不足。 岗位业绩津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收入差距,但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的现状却无能为力。由于岗位业绩津贴中,岗位津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业绩津贴所占的份额过小,而教师大多是以职称为基础聘任岗位,并在此范围内享受相应的津贴,且在考核分配时既不能越级(岗位职称级别)高聘,也不会降级低聘。其结果是有的教师未达到考核指标仍然享受与职称相对应的岗位津贴;个别有突出业绩的教师则不能享受高一级别(职称)的岗位业绩津贴。该高的高不到位,该低的降不下来,优劳优酬未能体现。造成一部分处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岗位,但职称层次不高的青年教师产生不平衡感,冲淡了其原有的激励特性。调查表明实行岗位津贴制以后,有11%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以及业绩没有很大提高,约74%的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提高或保持原有水平。 三、新时期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管理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要以教师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充分认识到教师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服务教师,提高教师对高校的满意度,实现教师的满意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 2.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稳定人才。 宽松的环境是高水平研究成果产生和优秀拔尖人才成长的有利外部条件。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高校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营造以事业凝聚人、以政策吸引人、以环境塑造人、以感情留住人的良好氛围。加快学科、学位点建设,创建更高平台,使广大教师有施展才干的空间;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推动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促进人才干大事业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 3.实施名副其实的聘任制。 积极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强化岗位意识,淡化身份管理。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5],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用人机制,根据岗位需要,聘任能履行岗位职责、符合任职条件者上岗,并有一定的任期。努力做到职责明确、要求严格,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增强广大教师的职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意识,加快推进以教师聘任制为核心的全员聘任制,形成“优才优用、优劳优酬”的激励竞争机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富有活力的新体制。 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 根据教师的任职资格、能力特长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岗位配置,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教师采取不同的考核指标。为了使教师各尽所能,应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的教师分别规定工作量的总分要求,对每个教师应完成多少教学工作量或多少科研工作量只规定最低要求。教师完成的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量可以互补,即教学工作量少科研补,科研工作量少教学补。为部分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科研的教学型教师减轻科研的压力。对于连续3年年度考核教学或科研未达到本学科同类教师的平均工作量者,采用低聘或不聘的办法。 5.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 由于岗位不同以及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教师对学校所作的贡献也存在差别,因此对教师的激励也应有针对性、差异性,根据人才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科技成果、对社会贡献程度建立相应的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高层次奖励,在分配中向优秀人才倾斜,对平庸者不给予奖励,从而调动不同层次教师的积极性。
企业能源审计的发展及实施对策:新形势下企业能源审计的有效拓展探讨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能源成本压力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多重作用,能源审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功能定位、空间范畴、核心程序与技术路径角度阐述了新形势下企业能源审计的实施架构。旨在促进能源审计实务的规范化运作。 关键词:能源审计;空间范畴;核心程序;技术路径 1 能源审计的空间范畴:审计对象与范围 能源审计对象包括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这是由宏观能源效益审计所体现的审计关系所决定的。根据上述客观基础的分析,审计的授权人是国家、政府或社会公众,而被审计对象是政府或公共机构,这就要求审计主体有一定的管理层次和权威性,由社会审计或内部审计来承担宏观能源审计是不适当的。审计客体理论上应该包括能源技术系统(ETS)的各项组成内容,但由于受到法律授权、审计手段等各种审计环境因素的制约,目前实践中一般只对与能源有关的财政收支以及对宏观能源效益有直接影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如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计划及利用效果的审计。 企业能源审计以企业资源消耗为对象,以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为范围,但必须以节能降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最终目的。我们知道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除了直接消耗燃料动力和耗能工质等能源外,还必须使用人力资源和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以及使用各种设备和厂房。而原材料、设备和厂房等也都是需要能源才能生产出来的,所以对它们的使用也是在间接地消耗能源,因此,一个企业的全部能源消耗既包括能源的直接消耗,也包括能源的间接消耗,将之称为全能耗(或资源)。 一般来说。对一个企业进行能源审计需要对该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即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以及制度落实情况等)、生产投入产出过程和设备运行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各种能源的购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审计。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能源计量、监测系统和统计状况进行必要的审查;要对主要耗能设备的效率和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必要的测试分析,同时要对企业的照明、采暖通风、工艺流程、厂房建筑结构、以及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予以专门的审查;要利用历年统计数据、现场调查了解结果及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计算出一些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最后对各种调查、统计、测试和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查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做出财务和经济评价。利用能源审计的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包括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节能篇的论证,保证基建和技改投资项目节能效益。对热电联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审计核查,可以确保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 2 能源审计的核心程序:审计准备、分析与报告 依据年度能源审计监测计划或企业委托,通常先与企业联系沟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商定进厂时间,明确工作内容,制订工作方案,并提前通知企业,做好审计的准备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方案一般包括:(1)审计人员,一般6~8人,其中审计3~4人,测试3~4人;(2)审计期,一般以一个年度为基期,对比期可选1~3个年度。具体工作中也有以半年为基期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3)审计时间,一般情况下,10~20天,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要求而定;(4)审计范围及内容,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和企业的需求而定;(5)企业主要配合人员,企业法人或委托主管负责人,统计、企管、会计等各1人。主管设备人员1人I(6)审计资料准备以及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有关标准。 审计监测人员进入企业后。首先召开有关科室、车间人员座谈会,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及经营情况,使企业法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内容及方案,提出对有关科室和部门如何配合好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然后深入车间、科室,按审计工作要求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设备状况、能耗与物耗水平、管理状况,调取各种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进行仓库物资抽样盘存。门卫对物资进出的记录,确定审计监测的重点等。与此同时,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审计资料。资料收取完整以后。审计组对企业购进的能源、资源在生产经营环节的流向,按有关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特别重要的是产品产量,是一切分析计算的基础,从多渠道、多方法计算准确无误。然后进行封闭式审计分析、核算、评价。 在进行审计分析诊断的同时。监测人员利用监测仪器对企业的重点耗能设备、生产工艺系统等运行效率情况进行测试,并汇总计算测试结果。列出表格或图文找出节能障碍、潜力及改进措施建议。根据审计和监测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查找问题。进行诊断和综合评价,做出审计结论,完成能源审计报告书。能源审计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对企业的基本评价;对企业各车间、各工序、各种产品的投人产出的过程中的各种能耗、物耗指标的进行计算分析;对企业投入的能源、原材料的整体利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企业在生的日趋复杂,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在这一体制下所形成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自此以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了整个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自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开始至90年代初,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分别经历了行政性分权、放权让利以及全面的承包责任制等几个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上述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问题。1992年,我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产工艺上、管理上,设备运转上存在的节能障碍及节约的潜力;提出节能技改措施及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做出审计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说明能源、原材料浪费的原因及节约潜力,并提出整改建议。审计报告书完成后,首先要与企业负责人通常是企业法人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因为审计出的问题牵扯副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较多。最后,举行有企业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参加的审计结果会。 3 能源审计的技术路径:基本方法与分析方法 能源审计的技术路径包括基本方法与分析方法两类,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的原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生产与管理现场调查,数据搜集与审核汇总,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账等项内容,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基本方法主要涵盖:(1)对企业能源管理、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等项内容的审计标准。(2)对企业的用能概况、能源流程及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可以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进行。(3)产品产量的核定方法,产品产量(或半成品产量)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或车间单耗)的基准,产品产量仅指合格品数量;产品产量核定时,要考虑到制成品、在制品或半成品的数量,在制品或半成品应折算为相当的制成品;要考虑到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产品产量的核定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账目进行核定。(4)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方法,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的产品(或半成品)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及所属范围应一致;企业产品能耗的核定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企业能源审计时应编制企业能源网络图或企业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企业能源消耗的数据核定应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计算,并对其合理性加以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摊到产品的企业能源消耗指标中去;企业产品能耗分析必须具有可比性,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不能进行简单的对比。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简单对比时,可对主要生产工序或重点耗能设备(如同型号的磨机、立窑等)的能源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寻找节能的潜力,(5)能源价格与成本的核定方法,企业能源审计所使用的能源价格与企业财务往来账目的能源价格相一致,在一种能源多种价格的情况下产品能源成本用加权平均价格计算。 企业能源审计的发展及实施对策: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因其具有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参与的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实践,提出了我国当前能源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能源审计;节能;对策 审计具有很强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属于管理审计范畴。企业能源审计是由节能主管部门授权的能源审计机构和具有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审核与评价。目的是通过把审计的管理与控制方法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能源成本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能源审计工作正经历着20世纪90年代能量平衡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高潮。但由于我国能源审计工作全面开展的时间过短,能源审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能源审计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楚 企业能源审计的现状是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并行。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却没有明确是政府委托还是企业自身行为。如果是政府职能,就不应该收费,但能源审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很大,需要聘请一些相关行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所需经费没有来源,整个能源审计工作将无法展开,政府部门能源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无法发挥。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仅靠市场行为,企业出于自身节能管理的需要,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又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审计机构实行监督。从审计服务机构看,审计服务机构既然因能源审计业务向企业收取费用,肯定要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理顺数据关系,片面迎合政府要求,从而使能源审计变成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与作用。此外,审计服务机构的违规行为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罚,也无法保证国家节能政策的顺利推行。 (二)能源审计的评价标准尚不明确 目前,我国节能管理部门对企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计算到底是按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还是产品能耗尚不明确;能耗标准针对性不强,有些标准或者指标没有考虑到行业内部的不同情况,如产业链的长短、原材料质量好坏等,均可能使产品能耗指标的可比性受到削弱;许多行业缺乏耗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的比较存在的不可比因素太多,实际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对等价与当量折标的要求不尽一致,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三)能源审计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 我国尚未出台企业能源审计机构资质限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些地方甚至是三人或两人就组成一个能源审计小组,任意打一个牌子就跟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协议。相关审计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审计资格要求,部分机构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指标的计算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对二次能源与耗能工质投入、转出机理不理解,单位产品能耗计算不准确、审计报告质量不能保证,造成了能源审计市场的混乱,影响了能源审计应有作用的发挥。 (四)能源审计的基础性资料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相关的能源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在各个生产与管理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能源的信息共享链,内部的能源信息共享性差,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资源节约,甚至高于环境保护,致使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因此,节约能源意识较差,计量器具配置不全,完好率、配置率达不到标准,致使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计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审计报告的数据准确度。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只核算作为原材料、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等,而对用量较小的能源,如柴油、汽油、水等,在成本中则未作核算;部分企业对余热余能回收后转换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不计入成本,因此成本分析中能源成本的升降金额并不反映实际的升降,使成本分析流于形式。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及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合作,做好各自工作,制定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健康、顺利及可持续开展。 二、解决我国企业能源审计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看 在能源的科学管理和节能管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企业能源利用过程、节能管理工作的各种权力和义务关系,对企业的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的《能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给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使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有法可循;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国发〔2007〕36号)、《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能源审计工作带有法可依,保证了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依法进行。 政府部门应继续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和节能降耗的财税支持力度,通过制订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加大对能源审计的支持力度;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能源审计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能源审计工作;尽快制订出更多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国家能源标准检测方法及评价细则,准确衡量企业的能耗状况;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涉及能源核算的项目,引导企业在财务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科目设置增加一些能源方面的明细项目,便于对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 (二)从企业角度看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需要支付给审计服务机构一定的费用,此外,在审计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会议协调、资料复印等还需要一定的成本付出,这些基本上构成了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本。而企业所能获得的能源审计收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申请新上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审计报告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判断企业原有的能源消耗及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新上项目带来的能源消耗变化情况,减少相应的行政成本,为企业带来间接效益;其次,通过能源审计,企业可以充分认识到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能源审计中提出的相关节能管理及技改措施,找相关的部门或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的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再次,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凭借着其强大的专业知识,可以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适时的向企业宣传国家相关的节能或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以良好的服务让企业得到实惠。 基于此,企业应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做好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能源使用的计量管理,保证能源使用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其行为和发展应该是在利国、利民,促进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 (三)从能源审计服务机构看 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应转变观念,在满足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审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用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把审计工作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紧紧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牛鼻子”,注重于企业能源利用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的审查和评价,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具体措施有: 1.扩大能源审计的内涵 能源审计是手段,为企业服务是目的。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在为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时,应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将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即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灵活运用审计方法,以提高审计效果。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一方面为准确计算企业产品产量、科学评价单位产品能耗、产值能耗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审计,对引导企业搞好事前预防、厉行节约等间接节能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外,能源审计工作人员在企业进行工作时,具有综合企业各生产管理部门的优势和对企业整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优势,具备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条件。 2.注重企业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能源利用方面,企业大多缺乏统一指挥和计划,形成部分能源盲目超储积压,风吹雨淋、自然损失严重,各生产工序之间统筹计划调度能力差,设备无效运转时间长,导致能源损失大。 针对此类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人员需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注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注重如何当好企业领导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发挥能源审计建设性的职能作用,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改进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也是企业投资最低、收效最直接的建议。 3.坚持能源审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与审计重点的灵活性原则 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企业能源审计应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应选择性的进行设备的现场测试,不陷入能量平衡的繁杂劳动中,能源监测也注重“抓大放小”,即抓住重点的用能工艺和主要的用能设备,不面面俱到,在合理评价企业能源、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科学地配置审计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搞“企业能源利用率或者企业能量利用率”等庞大的数字计算工程。能源审计工作本身也涉及“节约”的问题,能源审计人员如何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到能源审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笔者相信,通过政府、企业、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的切实改进和踏实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我国的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更加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 企业能源审计的发展及实施对策:某企业能源审计情形和建议 摘要: 本文系统总结了某企业能源审计情形和审核建议,并就某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便和企业能源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咨询人员、研究人员交流,共同促进企业的能源管理与节能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用能设备;能源审计;审核建议 0 引言 某公司始建于1957年,属机械制造行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以民用产品研制生产为主体企业。 公司于2010年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先后荣获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集体)、节水型企业、以及市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能源统计先进单位等称号。 1 企业主要耗能设备 企业主要耗能设备见表1。 2 企业能源消费 该公司201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折标准煤6728.84吨,等价折标准煤10260.07吨,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见表2。 3 企业用能概况 2011年企业工业总产值能耗当量值为0.065吨标准煤/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等价值为0.099吨标准煤/万元,与201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当量值能耗降低了5.80%,工业总产值等价值降低了7.48%,企业用能概况见表3。 4 审计结论及建议 4.1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 企业成立了能源审计领导小组,但未建立完整的能源管理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各方面的能源管理制度和节能指标考核体系。建议:强化机构建设,增加人员配备。适当强化节能机构的职能和协调权力,以满足节能工作需求;加强制度建设,强调制度执行力度、节能考核等方面的日常实施督察。跟踪国家节能大形势,重点作好节奖超罚。 4.2 计量配置、计量管理方面 能源计量是能源管理和统计的基础。建议:加强计量装置配备,依据国家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和完善三级能源计量网络,绘制计量网络图,并加强对计量仪表的维修检验管理,特别应加强主要次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装置配备率,如真空炉的电力计量,按国标和行业标准要求,配备完善计量装置,以使全年单耗定额考核更准确、科学、合理。 4.3 能源统计报表及定期分析方面 企业建立能源统计体系和报表制度,并通过报表对企业的用能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建议:加强统计机构和人员配备,协调统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依法、依规反映企业实际。定期对各单位的报表数据进行考查,注意分析数据的平衡关系。加强企业用能状况分析,在逐月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年度分析和对比总结。按国家要求定期上报企业用能状况分析报告。 4.4 各用能系统 建议:量化考核各环节的消费指标;加强企业运行小指标考核,不断深化和更新各部门、各生产班组间开展小指标竞赛内容,量化考核各工序、各机组、各生产班组的能耗指标。优化各用能系统和用能设备运行状态,使之处于高能效区运行。 4.5 节能监测 ①电镀设备节能监测:电流效率31.4%,低于考核指标75%;平均槽电压6.88V,高于考核指标5.0V。 ②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排烟温度148℃,低于考核指标32℃;炉体表面温度侧面温度42.9℃,低于考核指标7.1℃,顶部温度57.6℃,低于考核指标12.4℃,以上两项指标合格;炉渣含碳量21.1%,高于考核指标6.1%,年节能潜力109吨标准煤。排烟处空气系数5.5,远高于考核指标3.3,年节能潜力1240吨标准煤。 ③建议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对照明系统的灯具进行节能改造,以降低电力消耗。 ④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多数重点耗能设备安装的无功补偿设备未投入使用,建议投入使用。 企业能源审计的发展及实施对策:浅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 摘 要: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能源审核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并分析了实现两者协调共进的策略,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清洁生产审核 能源审计 我国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平均占有量较低。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实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能源被大量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严重。随着国家相继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和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后,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保证。 1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内涵 1.1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内容 所谓清洁生产审核,就是指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对整个生产的组织和产品宣传、环境污染与治理制度、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状况、产生污染物的具体环节和生产设备、企业清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清洁生产的实施条例以及清洁生产的效益评估等各方面指标进行的审核。 1.2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性 在我国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污染的治理是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治理方式不仅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即使政府加大治理的决心和力度,最终的结果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滞后的污染处理方式,就必须要求企业在生产时要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从污染的最前端进行有效的控制。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就在于及时的对污染进行预防,并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低碳的清洁理念。通过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减少了重新兴建污染处理设施的投资,也减少了日常的运转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益。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清洁生产这种运行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方式已为许多企业所采纳。对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案进行审核,本质就是为了寻求到高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清洁生产审核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清洁生产的方案,这有利于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获得更多的建议并逐步实施,进而促使其环境绩效实现持续改进。 2 能源审计的基本内涵 2.1 能源审计的内容 能源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有关能源管理的情况、企业设备运行的状况、企业能源消耗水平的状况、单位产品的耗能指标、产品的效益与能源消耗的对比分析、节能的效果与企业考核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企业科学使用能源的策略等。通过对企业消耗的能源进行审计,可以清楚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为企业进行技能减排挖掘节能潜力,找出企业节能的可改造方向。 2.2 能源审计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我国重工业、高耗能企业众多的现实也使得能源供求紧张的状况与日俱增,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能源消耗的主力军,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既是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中,工业企业消耗的能源占到消耗总量的六成以上。可以说,我国进行企业的节能审计工作已是形势所迫,必须抓紧实施这一审计计划。由于能源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审计标准,并加强对企业不定时的监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审计机制。政府提高能源审计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企业通过能源审计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生产后,可以减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实现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3.1 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过程 清洁生产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筹划与组织、项目可行性的预先评估、项目可行性的正式评估、筛选清洁生产的备选方案、清洁生产的计划正式实施以及持续的清洁生产等共计六个实施步骤,在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就可以制成相关的报告,上报有关的部门进行审批验收。 3.2 能源审计的实施过程 能源审计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的筹划与项目组织、有关能源使用情况的数据整理、核实能源使用状况、生产现场的检查和检测、有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制作能源审计的报告、提交企业进行最终的审核、制定具体的节能规划,并最终上报有关的政府部门审批验收。 3.3 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流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两者的具体实施流程加以改进,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以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3.3.1 成立协调统一的机构 企业的生产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协调组织能力,成立协调统一的机构可以使得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工作能够相互配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进行这两方面的工作时,应选取技术、节能、环保、财务、检修、生产运行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分工负责,确保管理机构的决策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 3.3.2 实现工作环节的相互融合 首先,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都包括的环节,诸如项目筹划组织与项目筹划,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评价等环节,要尽可能的使两者进行融合,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效益。其次,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比较关键的环节例如清洁生产审核中设备污染物的排放计算与分析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这有利于保障工作的严谨细致,确保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3.3 将审计报告和审核报告合二为一 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之后,要将这两种报告密切的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并在报告中区分重点分别进行陈述。由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各自工作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这两种报告进行有机的结合就是为了对企业的节能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有重点的采取最有效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离不开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的有效进行。这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只有切实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积极配合,才能早日实现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目的,也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方向探索 摘 要:近年来,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工商管理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关键性地位,开始积极开展对工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但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在管理水平、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企业间也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本文从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作用出发,对目前我国企业工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现状发展方向 1 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型,企业也由以前较为封闭的状态,开始融入开放性的市场竞争之中,重视管理运行和内部控制,注重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逐渐受到了多数企业的关注。 工商管理学是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的效率与决策模式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具有较强的全面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几个方面,并包含对企业文化等各种软性建设的规划研究。而工商管理则是利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相关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帮助企业作出及时、合理的决策或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2 目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企业对自身经营发展的组织和控制中,也同样体现在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监督和对企业的规范上。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形势更加多变,企业组织结构也更加复杂,在这一形势下,工商管理的观念及其相关知识方法越来越多地得到实践和锻炼,高水平的工商管理也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稳定、市场繁荣的有力保障。然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落实工商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也还存在着一系列较为普遍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1 管理能力不足 与先进企业相比,我国多数企业仍存在着生产活动闭塞、与市场部门沟通不畅等管理问题,管理制度缺乏弹性、组织结构过于僵化。在向规模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向价格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配合依然存在着问题。管理水平的落后直接导致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使企业的综合效益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2.2 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一些企业忽略了生产模式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生产部门只负责生产、市场部却不能及时准确地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使产品无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成为了企业的负担。此外,现代物流已经逐步承担了企业内部的和企业外部的衔接工作,成为了企业实现零库存、即时生产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对物流环节认识的改变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亟待问题之一。 2.3 自身定位失准 工商管理的理念引入以后,财务报表中效益的增长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长远目标,或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一些企业也从单纯的经济效益的追求转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企业都还不能充分协调好遵守相关法规、合理利用资源、参加社会福利、杜绝盲目扩张等环节的关系,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 2.4 管理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在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的贡献有限,其管理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其管理作用主要表现在管理活动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员工绩效或企业效益,以及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影响力度或作用大小。然而,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依然没有超越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仍停留在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上,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没有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洞察力,无法与企业结合起来。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5 其他问题 目前企业还面临着诸如产品的系列化、资本运作的国际化、技术的更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服务水平等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地域性市场的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资金和产品突破了国家与城市的界限,而在各地区之间迅速流动,在这一背景下,是否能够在上述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使企业经营模式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也已经成为了企业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此外,一些企业正向着学习型企业转变,致力于通过强化企业能力和提高员工价值来实现企业的升级。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灵活巧妙的运用资本,最大程度的提高用户客户的满意度,也是企业必须解决好的重点问题。 3 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分析 在市场环境的激励与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企业从整体水平上来讲,正沿着正确的方向飞速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正视并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发挥工商管理的决策支持功能,在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3.1 不断健全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制度之上,而工商管理将企业制度视为责、权、利的综合体,并作为奖惩机制的依据,形成企业内部调控的基本工具。一方面,制度的设立具有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性化的激励制度和富有弹性的管理方法又能在保障员工利益的基础上,调动其工作热情。制度的制定应从员工的角度及其权益出发,并在落实中强调严格、公正,做到恩威并施、令人信服。如一些员工出于对企业利益的考虑做出了违反企业制度的行为,此时刻板的惩罚会使其失去对企业的信任与热情,只有增加制度的人性化层面,使其充满人性关怀,才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在企业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3.2 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综合实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和选择,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并使计划符合各个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要求。新一代的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基本职业素养,并通过财务、生产、经营、统筹等方面的重点培训,使之成为集全面性与专业性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人才的均衡发展,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此外,管理人才还应具备灵活的创新意识和反应能力,能够通过对自身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升级,切实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并能在最求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带领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断解决企业内部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生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可持续发展眼光、国际视角以及涉外能力,并能够在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和企业制度的前提下,不断积极地对其进行开发与完善的管理工作者,越来越成为各大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 4 结语 我国多数企业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其在管理水平、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企业间仍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有赖于企业管理者树立现代化的企业观念,利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积极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在重视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建设的方针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为适应经济政策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党的相关政策法规,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措施。企业在不断地改制和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新思想、新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了解新概念,学习新知识。而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也是企业家必须掌握和学会运用的一门学科。基于此论文综合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近况;发展趋势 一、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结合了管理学思想、工程技术及企业的综合性分析研究的管理学学科,是企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企业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学到一些企业管理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可以较为全面地提高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其开拓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其次,企业管理包含企业的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品牌管理等。同时,也包含一些企业的软性资源建设,比如企业文化,企业的一些公益活动等。而企业工商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日常数据的分析,还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工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策略,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企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工商管理概念随之引入,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也不断地发生巨大的转变。综合来看,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且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就本质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间实力的较量,更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比拼。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出现战略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制僵化、生产活动闭塞、生产部门与市场部门协调不及时、日常管理混乱、组织结构缺乏柔性、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作,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难以满足经济规模化的发展要求。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具体来说是很多企业只管生产,不关心市场调查研究,不把市场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做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造成生产与市场脱节,企业产品销售不出;而且,企业不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明白质量来源于管理、效益来源于管理的道理,造成企业只收获短期利益,做不到效益收入长效化、规范化。 2.2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目前很多企业盲目地采用“零库存”策略,忽略企业的经营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是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模式的有机结合。如果生产部门只顾自己的生产工作,而市场部门也不能有效及时地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这样极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因为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企业的原有产品无法满足这变化了的需求。最后,积压的产品不仅占用了企业的生产资料,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费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企业对于物流环节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意思到物流的重要性。 2.3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很多管理者以追求高额利润为企业的首要目的。财务报表中的数字的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2.4企业管理定位不清。现如今,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国际大形势的变化,都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的主体思想发生大的变化。企业不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还要履行社会发展和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比如,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前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同时把创新放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的首要位置,运用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5企业管理制度缺乏。企业管理制度是使企业能长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好的企业管理制度,能使企业管理保持活力、反馈及时、政令畅通;而缺乏企业管理制度,则会使企业管理混乱、信息迟懈、人员懒散。更加重要的是市场调查、生产管理、销售保障、企业维护等都需要有好的企业管理制度的配合,确保任何一项环节都能环环相扣,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6企业管理应用落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素质不高,使得企业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主体本身的贡献有限,未能有效的充分发挥工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其作用现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上,没能有效的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内部管理部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没有做到有效的洞察,无法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使得人力资源部门游走于企业的外围,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7企业管理脱节经济环境。目前的经济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域性市场概念正在慢慢淡化,资金与产品流动性加强,国家与城市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产品系列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化等等,可现如今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没能通过向学习型企业转变,来强化企业能力和提高员工价值,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作用、资本运用等方面效用没能最大化,阻碍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工商管理未来策略 3.1培养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参加工商管理课程的培训是企业培养工管人才的主要途径,而选择好的培训机构,是企业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好的培训机构有以下三点重要特点:第一,培训机构拥有扎实、坚定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是工管人才的重点学习内容,扎实坚定的理论基础是决定成员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第二,培训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深入浅出地把工管知识有效地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学到,并且培训师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有前沿的眼光和先进的理念;第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当前最新的工管事例运用到新式的科学理论当中,引导学员做到学以致用。 3.2着眼全球化企业管理规则。现如今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应该放在国际环境中来考虑和布局。这种国际化管理,包括了管理理念国际化、品牌塑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及企业技术、市场销售、客户管理、税收管理、财务管理等全面的国际化。其中,管理国际化意味着企业管理在国际间的关系应该发展成为一种“竞争合作”关系,这种“竞争合作”关系不仅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同时带来不曾有过的机遇,因此要求企业要以更开放的理念及国际视野、意识来认识并提高企业管理和实践。 3.3制定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拥有了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但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优秀的人才也如一盘散沙一样,不能有效地利用起来。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效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包含以下两个重要特点:第一,管理制度包含权责利,能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惩处,使企业管理能有章可循、恩威并施;第二,管理制度条理清晰、权责明确。清晰的管理制度,能使企业管理高效率的开展工作,不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 3.4完善人性化企业管理建设“以人为本”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很多企业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都是以企业经济利益为前提,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企业职工人员流行性大,企业管理常出现断层,这样不仅不能够给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害。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应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人性化层面,体现企业工商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关怀。比如,在病假、工伤等问题上,多采取人性化制度,展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 四、结语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之一。通过转变企业竞争核心、制定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规则、培养一批有着先进工商管理理念和经验的企业工商人才等可有效地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现状,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从而做到提升企业素质和员工价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的作用,实现企业满意、客户满意、社会满意的三赢局面。 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摘 要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社会对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改革发展,实现转型的关键。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重视工商管理,认识到当前工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来促进工商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 企业 工商管理 现状 改进策略 一、引言 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工商管理至关重要,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获得好的效益的保障。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不到位,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难以正常进行,再加上市场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压,企业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局面。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做好工商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二、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人员配置、指挥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对于企业而言,工商管理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技术、资金等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几个元素,而企业工商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技术、资金以及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1] 三、企业工商管理现状 (一)企业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管理体制还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工商管理工作而言,由于企业管理体制落后,相关制度还没有建立,以至于许多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还不够健全。同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盲目地照抄他人先进的经验模式,不利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难以争取企业员工的配合。 (二)人员水平不足 企业工商管理涵盖了企业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相关管理人员要求非常高,而企业现阶段的管理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方面,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专业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工商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大多凭借经验来进行管理,没有围绕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来进行工商管理,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经营模式落后 受计划经营的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经营模式,脱离了市场,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来制定经营策略。同时,企业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严重,如生产部门只顾自己的生产工作,与市场部门缺乏沟通,这会造成产品滞销。对于企业而言,脱离了市场,势必会增加经营风险,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严重的还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四)工商管理目标含糊不清 企业是市场主体之一,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市场环境下进行的。然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许多企业片面追求产品效益,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就当前企业的管理工作来看,企业工商管理目标还不够明确,既没有明确企业管理目标,忽略了企业文化,也没有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许多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另外,许多企业为了获取暴利,生产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四、企业工商管理改进策略 (一)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 在企业全面改革深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工商管理涉及企业各方面,要想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积极地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加大管理体制创新。首先,企业必须促进自身的发展,制定健全的管理体制,如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企业工商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进行,确保工作效率。另外,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从而更好地规范员工的行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2] (二)加强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才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想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就必须注重专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首先,对工商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而更好地服务工商管理工作;其次,注重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定期进行实训和总结,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在能力培养中,要加强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为工商管理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另外,企业应注重外来人才的引进,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应该通过科学的招聘评测来进行,为企业引进专业的人才,从而促进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3] (三)管理模式的创新 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想更好地开展工商管理,就必须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企业必须彻底摆脱旧观念,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工商管理中强化质量管理、责任管理;其次,创新工商管理方法,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立足市场,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员工的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增强员工的向心力。[4] (四)明确企业管理目标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一些行为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损害到社会效益,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工商管理中,企业应当明确工商管理目标。对内,要明确企业内部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计划,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要强化责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管理人员的身上,进而更好地规范管理行为,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外,要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完善工商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能盲目地追求自身利益,要考虑到社会与公众的利益,把企业生产和党的思想紧密结合,树立诚信,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企业管理,自觉遵循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5] (五)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遵守的,带有组织性的经营理念,这种经营理念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制度、职工行为方式、企业形象、价值观念等方面。而企业管理是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已成为必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应当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人本文化思想,促进企业管理。人本思想是我国社会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内在体现,是当代社会最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其根本出发点是员工的长期发展,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企业文化与管理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使其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六)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有着速度快、信息存储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企业在工商管理中,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加大投入,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企业工商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将企业各项工作都纳入一个系统中,更方便地传递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工商管理效率。[7] 五、结语 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工商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商管理。为了提高工商管理质量和水平,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企业必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重视企业文化管理,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明确工商管理目标,加大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为南开大学) 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发展方向分析 摘要:在企业进行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工商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工商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工商管理现状,分析企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积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工商管理;现状;发展方向 一、企业工商管理主要内容 企业在新环境下需要能够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开展工商管理工作,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为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企业持久健康的发展才更有保障。工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企业领导者关注的重要管理内容。工商管理主要包括对企业日常工作、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另外还包括,对企业文化背景的创设管理,对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与保护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管理,企业的工商管理内容是丰富的,管理价值是巨大的,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质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及工作效率,同时对于维护企业形象,避免各种浪费,规避一些风险问题,促进企业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现状 1.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下,企业普遍较为重视经营管理工作。但目前,市场环境是较为复杂的,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盈利,在经营管理模式制定上不够科学。目前,很多企业是以即时生产与零库存作为依托进行工商管理策略制定的,这种经营管理模式虽然能够保障企业在短期内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但这种管理模式的市场拓展能力不足,这种模式也无法做到把生产模式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这样在具体的工商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生产部门就很难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生产策略,这样,容易导致企业生产与市场的脱节,导致企业应变市场变化的能力差。企业在发展中利用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所存在的潜在市场风险是很大的,企业容易陷入到经营亏损状态,企业发展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的。 2.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的市场更为开放,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意识也不断提升,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并能够树立国际化发展意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但要成功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必须要能够建立起与国际环境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对生产产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凭着自己的产品优势打开国际市场。但目前,我国一些企业所采用的工商管理模式是较为落后的,无法满足全球环境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在市场定位、资本运作、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工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使之能够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3.价值定位情况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经济活动创新,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应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在引入工商管理理念之后,很多企业都能对自身价值进行重新定位,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开始认识到自己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够根据自身的实力开展一些公益性的项目,能够重视企业的文化的塑造,重视企业员工利益的保障。这些举措对于企业深化发展是一种促进。但也有一些企业对自身价值定位不够明确,企业只追求经济价值,忽略自身形象的塑造,不重视保障员工的利益,忽略员工素质的提升,这样,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就不完善,企业就不能保障长期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提升。 4.企业内部责任划分的不够明确 企业要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能够确定所有权,监督权,经营权等不同层级人的不同权利,这样,才能保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保障生产经营工作的成功开展,保障员工工作积极行动的有效调动。但同调查,我们发现,有一些企业的内部责任划分并不是很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划分不明确,就容易导致管理举措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就容易导致一些人的职权使用不规范,导致员工责任不明确,这样,企业资源配置必然存在问题,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 5.人力资源流失较为严重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保障充沛的人力资源,企业需要不断的吸收优秀的人才,并能够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缺乏一线技能型人才,缺乏真正拥有先进的工商管理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一些企业即使吸引了部分优秀人才,但因为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也很容易导致优秀的人才的流失,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深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方向 1.构建科学化人性化的工商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人性化的工商管理制度是目前企业提升工商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企业要能够研究工商管理内容,研究工商管理工作的作用,能够通过有效的制度,保障工商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工商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人进行管理的工作,因此,工商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是能够激烈员工工作积极性,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使之能够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制定工商管理制度,需要具体围绕这三个方面制定政策。为了提升工商管理工作效果,管理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就要保障其科学性,又要保障其人性化建设,能够把人性化理念融入到政策制定工作中,能够根据工商管理工作的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义务,划分相关群体的利益。在员工管理中,尤其要重视人性化管理,能够做到恩威并施,鼓励优秀,打击落后,要明确相关制度,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保障企业工商管理制度的公信力,这样,才能促进工商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 2.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到企业发展各层面的内容,同时与每一个员工利益相关,因此,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财务管理,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同时要打造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团队,这样,才能保障财务管理各环节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在财务管理工作,要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财务管理工作范围,同时能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提升工商管理效果,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等方面资源的有效管理开发,以促进企业的深化发展。 3.加强对人才的管理 加强人才的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这样,企业的发展才有动力,因此,在工商管理工作中,企业要重视人才的管理工作。企业要能够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专业性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管理中,企业要重视人性化管理,能够关心员工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能为员工创造条件,引导员工进行业务水平的提升。企业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对管理层人员出现的问题要重视,并能够采取措施有效处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在思想生活方面存在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化社会,加强人才的管理,尤其是要重视引导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加大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企业要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要积极引导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工程技术素养和管理能力。 4.加强工商管理工作的创新 在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相关领导者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要认识到只有实现创新,管理工作的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每一个工商管理人员都需要积极树立创新意识,能够在研究市场供需现状,研究竞争对手个体情况的基础上,能够创新管理工作内容,创新管理工作方式。思想的僵化必定导致改革策略难以落实,并将影响到企业效益的提升。作为工商管理者要能够积极鼓励员工进行创新,鼓励员工能够基于现在的管理制度提出创新建议。对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员工,需要为他们提供一定奖励,以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这样,企业才能保障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提升,企业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发展。 5.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必须要能够坚持国家化发展方向。企业工商管理模式也需要能够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方向相适应。目前,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这种管理模式是需要创新的。在国际化背景下,企业要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空间,能够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如果企业一味地降低价格,搞价格战,企业的收益是非常低的。因此,单凭价格优势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是不可能的。在工商管理中,管理者要认识到这种问题,要能够从构建优秀的文化,打造企业品牌,完善相关服务等方面做出政策的调整,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制定,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这样,企业才能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不断实现壮大发展。 6.强化关键技术创新 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必须要加强关键技术的创新,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一宗独特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强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企业工商管理中,资源才能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应该成为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发展目标。在工商管理中,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找到发展优势,然后集中优势人力资源,进行关键技术创新,以实现对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有效管理。另外,要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企业还需要能够加大资金、技术和财力方米的投入,要具有创新意识,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企业发展才能更具生命力。 作者:姜燕 单位:南昌工学院 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企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逐渐蔓延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的形势下,如果企业只是一味的固守已有的工商管理模式,而不作出新的转变,那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在暗流涌动的市场经济中逐渐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降低企业的发展潜力。本文笔者将立足于当前企业工商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现状,进而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工商管理策略,供广大同僚参考交流使用。 关键词:企业 工商管理 改进策略 一、前言 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企业的发展模式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份额。合理有效的工商管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资源的利用,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健康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目前的企业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工商管理机制不完全,企业的生存发展战略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等,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工商管理的战略必须立足于企业基本的发展现状,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制定与之相关的转型措施。 二、概述企业工商管理 企业工商管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当今的经济形势,实用新型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推出探讨,并且提出对应的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工商管理不仅仅和企业的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它又是和企业的文化等因素所分不开的。企业的工商管理的理念所发展的对象不只是局限于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它只有在企业员工的心中深深留下烙印,才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新的启示。 企业工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以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而对于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综合利用。这种企业的资源不仅包括企业的流动资金,同时还涉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的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良好的并且适合于企业自身的工商管理模式能够加强企业对于企业资金的统筹作用,同时保证了企业各种经济以及市场活动的良性发展。从而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并得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工商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深入持续,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将会更为激烈,从而也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新的时代挑战,必须对当前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问题提出深入的研究。 (一)企业管理机制落后 我国当下的许多企业仍然存在这管理机制落后,不能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实施良好有效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机制不仅仅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因此我国的企业必须对于管理机制的模式进行转型,彻底告别混乱的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能力。 (二)无法准确把握市场方向 市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相当大的,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在一段时期内充分把握市场的动向,并根据市场的动向及时转变生存发展的战略。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的持续缩小。因此,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市场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不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提供保障。 (三)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不足 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固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主要指的是企业对于工商管理法规的遵守,更或者是积极投身于各项公益事业。然而,目前却有许多企业对于这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追求。然而,这样的理念不仅不利于企业经济利润的持续升高,相反,它还会导致企业外部声誉的降低,从而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力。 四、对于企业工商管理机制所提出的改进战略 鉴于上述企业的工商管理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必须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的改进机制做出详细的探讨,有促进企业的长期生存。 (一)提升企业的人才建设水平 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战略会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预估,然而人才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所在。一支良好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队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因此,探究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机制无疑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对于人才的考核和培训体系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 拥有一支切合企业发展的工商管理的队伍是关键的,但同时企业也要提升相应的管理制度。否则,就会影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运用,使得企业的人才无法在相应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用。然而,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综合企业的各种因素,并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使得企业中的人才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发展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的工商管理的方针做出相应的探讨,能够在各方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根据企业的发展形势而制定出具有转型意义的企业工商管理策略,将会帮助企业扩大其市场规模,并在一段时期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并且分析企业当前工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篇1 我国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而少数民族非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工作。非遗的保护包括传承、传播和弘扬等几个方面[1],当下很多人对非遗知之甚少,而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处于偏远山区,加上人口相对稀少,人们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了解就更少了。因此,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加大传播力度是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非遗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新媒体时代应借助更新、更快、更广的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少数民族非遗,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与弘扬少数民族非遗的行列中。本文从传播的主体、传播的平台、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规范四个方面对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主体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主体趋于多元化[2]。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主体不仅包括以媒体、非遗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人,还包括社会团体和全民。 (一)非遗保护单位 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重要方面[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中提到传承与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措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保护单位在做好少数民族非遗传承性工作的同时,也通过展览、活动以及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工作。通过传播少数民族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非遗并加入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队伍中来。传播为传承服务,传播与传承并举,达到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目的。非遗保护单位还可以加强与地方媒体的合作,借助媒体的传播优势开设少数民族非遗栏目、节目等,增强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效果。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就曾和当地电视台合作拍摄制作了有关各民族传统节日、服饰、手工技艺、民族风俗的专题片,通过当地媒体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了很好的传播。 (二)媒体 少数民族非遗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媒体传播的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媒体进入融合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也在不断进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在2019年就成立了融媒体中心。少数民族地区融媒体中心可借助资源整合和融合传播的优势,主动和非遗保护单位合作,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播资源,为老百姓讲好非遗故事,传播好少数民族非遗,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非遗传承人 过去,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传播以人际传播为主,通过非遗活动现场的展览、演示、亲身体验等方式进行传播,传播范围小。在新媒体时代,一些年轻的非遗传承人热衷于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传播少数民族非遗[3]。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门槛低、易操作、传播快等特点,使得非遗传承人对少数民族非遗的网络传播变为可能,传播范围更大。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一些拥有高粉丝量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一条视频就能获得上万的浏览量,非遗传承人借助新媒体传播提升了少数民族非遗的关注度和喜爱度。少数民族地方的非遗保护单位都会定期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以非遗技艺和非遗政策的学习为主。笔者认为还应加入对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的培训,如智能手机的运用、新媒体图文编辑的能力、短视频的拍摄与制作、网络直播的技能等,让非遗传承人也能运用新媒体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少数民族非遗。比如,洞村竹编非遗传承人李年根的抖音账号“非遗竹编老李(兆铭)”就做得很好,拥有粉丝四百多万,不仅向全国各地的粉丝宣传了竹编文化,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往洞村拜师学习竹编技艺。 (四)社会团体 这里的社会团体主要是指除非遗保护相关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这些组织与团体一般都是非营利性的,以非遗的保护与研究为主要职责,如各种非遗协会和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往往会凭借其专业性优势和灵活性的特点,借助团体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向受众提供优质的少数民族非遗内容,不仅传播效果更好,还更专业、快速,是非遗保护的生力军。比如由宁蒗彝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开设的公众号“宁蒗文艺”,持续更新内容,包括了很多宁蒗县少数民族的习俗、节日、服饰、文化等非遗内容,他们用更专业的态度推送优秀的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助力“最美彝乡”建设的栏目内容也深受读者喜欢。 (五)民众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为全民上网的重要载体。据中国互联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4]。在这个手机即媒体,人人皆可传播的时代,如果能运用好网民的力量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传播,其传播效果不可估量。当然,网民因新媒体素养的不同,传播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非遗保护相关单位可在各种网络平台制造话题,结合各种线下的少数民族非遗活动如非遗节日、非遗技艺比赛等,在线上组织相关活动。同时征集网民有关非遗活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通过热门、顶置、投票等方式筛选和分享优秀内容,鼓励民众参与少数民族非遗活动,从而传播少数民族非遗,加深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了解。 二、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平台 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传播大多是依托传统媒体来进行,如宁蒗彝族自治县就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省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彝族年》《彝族传统服饰》《彝族火把节》等非遗专题片,宁蒗电视台也拍摄、播放了宁蒗各民族传统节日、服饰、手工技艺等的专题片,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少数民族非遗。通过《人民日报》《云南日报》《丽江日报》等15余家纸媒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宣传报道。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已不再满足于只通过传统媒体了解少数民族非遗。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微博 微博内容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主,内容少、传播快、实时搜索等特点深受年轻人的欢迎。笔者通过搜索,发现很多地方非遗相关单位和社会团体都会通过开设微博账号传播少数民族非遗,而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相关单位的微博账号却很少,这和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晚,非遗保护人员较少有很大的关系。新浪微博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交全媒体平台,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其中16~30岁人群占80%。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保护单位可运用微博平台将少数民族非遗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丽江市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的新浪微博就做得很好,一直在更新摩梭文化相关的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的形式传播摩梭民居、生活习俗、美食、手工艺品等各种少数民族非遗。 (二)微信公众号 少数民族地方非遗保护单位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以精细的栏目划分、优质的少数民族非遗内容和精美的排版来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分享和转发,让网民主动加入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丽江市古城区非遗中心的微信公众号设有非遗成果展示、非遗传承人、纳西族生态故事、纳西族白沙细乐等13个具体栏目一直持续更新内容。从地方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传播,到非遗历史资料到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极其丰富,对当地非遗进行了充分地传播,值得其他少数民族地方的非遗中心学习。 (三)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平台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新媒体平台,随着短视频不断向四五线城市加速渗透,短视频用户也不断激增,看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约8.88亿,短视频用户的平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5分钟[4]。很多非遗保护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广少数民族非遗,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2022年2月,在抖音平台关于“非遗”的话题播放量高达47.3亿次,“非遗文化”的话题播放量达到20.7亿次,“少数民族”的话题播放量达到37.8亿次,而“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等话题的播放量也都在千万次以上,由此可见,少数民族非遗在短视频平台上较受欢迎。少数民族地方非遗保护相关单位不仅要把少数民族非遗搜集、整理、保存在档案和数据库里,也要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非遗,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传承以及弘扬。 (四)平台的融合 这里的平台融合主要指的是组合不同的传播媒体对优质的少数民族非遗内容进行传播。通过不同平台的差异化传播,优化组合,形成“少数民族非遗+”的融合传播。如“少数民族非遗+电视+微博”“少数民族非遗+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少数民族非遗+电视+微博+短视频平台”等。优化各种组合,发挥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优势,让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效果更好。例如,宁蒗彝族自治县对“火把节”系列活动的传播,当地政府在活动开始前通过电视、网站、媒体公众号等平台进行预告和预热,让更多的人了解活动内容,包括相关比赛项目、报名方式及参与方式等事项。在活动过程中,又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传播,分享活动精彩过程。但在媒体融合传播的互动方面还可以加强,可设置网络投票环节,让网民参与克哲•尔比比赛、青歌赛、民间乐器比赛、选美比赛等,而不只是传统的现场评委打分。也可增设微博、短视频平台的摄影比赛、短视频创作比赛等,让全民参与内容创作,从而更好地传播活动,了解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非遗。 三、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丰富多样,在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播,还要善于发现、挖掘和非遗相关的精彩故事,丰富传播内容让非遗传播更加生动。同时通过非遗相关产业的传播,让非遗传播和地方经济联动发展,助力少数民族地方的乡村振兴事业。 (一)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优秀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知识普及、保护、弘扬等传播。在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传播时,媒体往往是以消息的方式对非遗节日、活动、赛事等进行报道,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专题片和栏目较少,而其他自媒体的报道也更多地只是对热门事件或传播者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传播。新媒体时代在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中要遵从文化的多样性,传播内容切忌千篇一律,要通过精良、个性、专业的优质内容将每一项少数民族非遗的独特性和价值表现出来。在进行消息报道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报道的类型和内容,可以从少数民族非遗的由来、历史、发展、变迁等等制作深度内容或专题片,结合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动画等新媒体形式将少数民族非遗更全面地展现给受众。每一项少数民族非遗的独特性即是其存在的价值,只有将每一项非遗的独特性和价值表现出来,人们才会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非遗,才会懂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例如,彝族火把节庆典上的点火仪式、克哲•尔比等非遗的传播,不能只是消息的传播,更要对其由来、文化意义进行传播,使传播内容更丰富、更有价值,让人们不仅是看热闹,还对少数民族非遗产生兴趣和尊重。 (二)少数民族非遗故事 增强对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可看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讲好少数民族非遗故事。媒体和非遗保护单位在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传播时可以挖掘更多具有趣味性的少数民族故事和非遗传承人的故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制作成可读性强、可看性高的内容进行传播。比如,通过微纪录片讲非遗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首先,微纪录片时间短、内容精良,符合网友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其次,通过微纪录片展示少数民族及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既能让人们认识我国的少数民族群体、非遗传承人,也可以了解少数民族非遗,甚至会对非遗技艺产生兴趣。以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宁蒗彝族自治县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6项,县级项目100项,省级非遗传承人7人,市级非遗传承人49人,县级非遗传承人156人。这些丰富的非遗内容和优秀的非遗传承人都可以成为讲好非遗故事的素材。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自己的经历、生活等进行传播,通过新媒体平台记录学习、传承、弘扬少数民族非遗的经历,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去打动受众,从而让更多的人珍爱少数民族非遗,加入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中来。 (三)少数民族非遗产业 少数民族一般生活在偏远山区,地方经济比较落后。但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优秀的少数民族非遗与旅游业、地方工艺品、地方特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少不了对少数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宣传,通过有效传播形成非遗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非遗传播的良性循环。比如,非遗项目宁蒗彝族自治县摩梭人转山节就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通过转山节期间的摄影比赛、自行车赛、饮食文化节目等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参与和关注、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再比如,省级非遗项目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推广,宁蒗县温泉村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厂目前有纺织工926人,年产量近10万条,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同时,带动了村民的就业,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四、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规范 新媒体为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人人皆媒体,人人皆可传播的情况下,很多新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少数民族非遗传播泛娱乐化、同质化的现象[5],甚至有只为噱头而忽略少数民族非遗真实性、整体性的传播现象,这些都容易造成人们对少数民族非遗的误解,甚至因为低俗而产生对相关内容的抵触和厌恶。在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忌泛娱乐化 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满足受众群体的娱乐性需求,借助新媒体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传播时,可以通过娱乐性强,趣味性高的内容吸引受众的关注,但忌泛娱乐化现象。极具功利主义的泛娱乐化传播只会让少数民族非遗失去原有的特色,变得空洞。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不应该盲目地迎合受众需求或者为了经济利益而制作、传播劣质、低俗的内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的目的应该是让更多人了解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加入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比如在对宁蒗彝族自治县火把节的新媒体传播中,一些媒体只会用“东方狂欢节”及选美等噱头吸引受众阅读和观看,传播内容千篇一律,除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和选美图片毫无内涵、毫无故事,忽略了火把节作为少数民族非遗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专业媒体在传播的时候可以从节日的由来、点火仪式的过程和意义、服饰文化、选美文化及相关习俗等进行专业化的内容策划和传播,让人们在感受火把节活动气氛、感受美的同时也能了解火把节不只是简单的所谓“东方狂欢节”,还是优秀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和少数民族的生活、耕种、习俗、崇拜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提升火把节的非遗价值,将非遗传播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 (二)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忌同质化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内容存在复制性和雷同性等问题[4]。复制性指的是相同的内容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出现,但只是借由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并没有考虑媒介的差异性和各自的传播优势。如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播,在微博平台可以图片为主,在微信公众号则可辅以更多的文字加以介绍,在视频平台则可通过视频和声音等将服饰介绍的细节和内容做得更好。雷同性指的是少数民族非遗内容在传播形式上的雷同,包括少数民族非遗传播内容创作思路上的雷同。比如,在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中经常能见到一种“卖惨式”的传播方式,传播者不断强调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面临失传、年轻人因为生计不再愿意学习和传承,感叹非遗技艺的落寞。这样的传播内容可能会让人民反思甚至重视问题,但当出现很多的相同报道时人们极容易会视觉疲劳,对这样的现象产生麻痹心理,甚至视而不见。而对非遗传承人的传播也有诸多戏剧性的雷同,传承人的经历中一般少不了失败、迷茫、是否坚持的桥段,这些雷同的情节都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传播者应该跳脱出固有模式的束缚,结合新媒体平台不同的特点,围绕丰富、真实的少数民族非遗故事,进行创新性、个性化的内容创作,讲好少数民族非遗故事,同时也体现不同少数民族非遗的差异性。 (三)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非遗传播忌片面性 新媒体时代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时要尊重少数民族非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因博眼球而进行片面的或不真实的传播。比如短视频平台在对摩梭人走婚习俗的传播中经常出现男子敏捷地爬进女子花楼窗户的画面,这样没头没尾的片段,加之人们一直以来对走婚的误解,容易让人以为摩梭人的婚恋观很开放。其实摩梭人的走婚分为“阿注”定居婚和“阿夏”异居婚两种,无论哪一种婚姻都和其他民族的一夫一妻制是一样的。自古以来摩梭人就崇尚婚恋自由,但并不意味着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网络传播放大了摩梭人的异居婚,误导了受众。新媒体时代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传播虽然要适应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但在传播前要对少数民族非遗有充分的调查和认识,不能用片面的、错误的内容误导受众,要尊重少数民族非遗的独特性和严肃性。 结语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在不断进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从传播的主体、传播的平台、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规范4个维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建议。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应借助媒体融合传播的强大力量为老百姓讲好民族故事、非遗故事,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者:李虎 赵泽华 李凤 单位:.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和人类文化活动的体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的历史,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即将消失的处境。在此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间的联系,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传承非遗,这对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了很大进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意识有了质的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中,全国各地举办的线上线下活动达4100多项,既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及更多的民众。 (二)高校加强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联系 一是请进来。许多高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聘请当地部门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代表人走进校园。自2006年起,教育部等部门持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惠及全国31省的千余所高校中的数万名学生。活动围绕“走进艺术,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一主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每年组织国家级和省市级传承人赴高校进行京剧、昆曲、黄梅戏等音乐歌舞的表演,并开展“鲁绣”“木版水印”等手工技艺的讲座。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宋爱华女士近年来接受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邀请,为大学生讲授鲁绣的历史、种类和刺绣技艺等,她娴熟的刺绣手法、优美的构图、逼真的形象,加上她如数家珍的讲解,激发了很多学生研究鲁绣的兴趣。另外,国家鼓励并支持一些知名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引导高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为社会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管理人才。二是走出去。许多高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访问,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拿皮影戏举例,在电气化还没有普及的时候,皮影戏就相当于现在的电视和电影,曾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了欢乐。但是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皮影戏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年轻人喜欢看电脑玩手机,不喜欢观看,学习皮影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曾经组织文管专业的学生采访泰山皮影戏第六代传人范正安。通过观看他的表演,学生们从中了解到皮影戏特殊的表演技艺“十不闲”绝技、体会丰富的文化内涵,理解了老师傅对皮影戏深入骨血的热爱、执着的钻研精神和对皮影戏后继无人的忧虑。这也激发了他们对皮影戏的兴趣,增强了保护与传承皮影戏的意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常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不适于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古老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传承,发展它。据调查,我国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建设相关网站,有的即使建设了网站但内容创新性不足且时效性差,受众得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与资讯,自然也就逐渐失去关注它的兴趣。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后继乏力 一方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体现,它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传承形式大多是口耳相传、祖辈相传,再加上传承规矩又多,有的传承规则还涉及“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等,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数不断减少,加速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走向衰败的进程。另一方面,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据统计,在我国3057名国家级的传承人中,7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50%。截至2021年,离世的国家级传承人已有4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队伍在减少,而大多数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相关文化,一旦传承人相继去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那么就意味着一种技艺将面临永久性的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种族个性和种族特征的消失。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工艺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候和土壤的变化等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门类所需的传统材质濒临灭绝,导致许多传统工艺遭受明显冲击;再加上传统工艺费时费力但收效甚微,许多从业者并不热衷参与,这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例如,河南朱仙镇年画非常讲究用色,很多作坊和艺人采用植物和矿物制作颜料,其中黑色的来源就是通过松烟调水后研磨成糊状,促使其自然发酵之后兑水再用石墨进行研磨,而后用纱布过滤存放代用。整个过程因为用时较多,最终收益却不高,导致从业者缺乏制作的积极性,这就决定了年画的创作数量不高。 三、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和普及化,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使新媒体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不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一)借助新媒体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的飞速传播。网络升级、手机换代,从当年的“QQ、微信时代”到现在的短视频时代,“刷抖音”“看快手”不仅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而且成为他们除电脑游戏之外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经调查发现,利用“抖音”“快手”平台宣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的传承人余万伦从2018年9月份开始,在抖音上先后发布了340段视频,目前拥有108万粉丝,其中有一条点赞人数达160多万。这些制作精美的视频,让更多的人从中了解具有96道工序、糊12层纸、穿3000针的古法制伞工艺,通过视频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思古怀乡的情感。还有在快手上拥有128万粉丝的“浪漫侗家七仙女”,通过唱侗歌、织侗布等方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不仅让大家了解侗族的民族文化,更是带领山民们摆脱了贫困。这种宣传方式为当地政府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思路和信心,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结合。高校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在相关专业成立团队,带领学生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介绍其发展历史、制作工序,录制一段段视频发布到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其知名度和关注度,助力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激发大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主要还是要靠青年去进行,有条件的高校要促进学生去学习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建立健全学校的互联网设施,争取做到网络普及无死角,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将学生学习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与学分挂钩,引导学生通过借助网络,搜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并进行线下实体考察。学校还要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宣传讲解活动,让学生进行讲解,记入学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最后,高校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定期布置一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对课题研究价值较高、角度新颖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公开表扬,并酌情给予物质奖励。例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的研究,让学生先通过网络了解鲁绣的发展历史、特点及于其他绣种的区别,然后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给出鲁绣发展和传承的策略,同时,要学生制作相关课件并录制视频,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这种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通过结合新媒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大学生创业 高等教育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当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全面人才,为保障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在学校内部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工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免费的空间,鼓励学生建立网络微型工作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身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实现为社会贡献的崇高理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创业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及与之相关行业的知识。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可以和动漫专业的学生进行合作,根据经典剧目《霹雳布袋戏》制作一款关于皮影戏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吸引社会人士的关注,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还可以和学习音乐的学生进行合作,制作一款纯古风的汉服美女MV,在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等软件当中发布,并进一步获得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创业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也需要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有详细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并深入挖掘其中的现代元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充满活力,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的合作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只是学生就业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还是要回归到企业当中。高校要积极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积极地联合相关企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员、技工型人才,通过合作去协助学校全面地改进和完善教学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学科,积极地构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契合区域目标定位的课程,并邀请专业化的人才来校或通过网络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3]另一方面,高校要和企业进行对接,在企业设置学生参观学习区域、实习岗位,让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积极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地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具有“当代国窑”之称的淄川泰山瓷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青瓷烧制技艺项目的保护单位,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积极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美术和陶瓷专业的学生进厂参观、实习并为企业设计产品。这既让学生了解瓷器的生产流程、为学生创设更多实践机会,又为产品革新注入时尚元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鲁青瓷的影响力不大、销路也不畅通。如何发掘鲁青瓷的经济价值,保护和传承鲁青瓷的烧制技艺,是校企合作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让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和传媒等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与企业加强联系,帮助他们建立和维护网站、提供营销方案、拍摄精美的短视频,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潜在的文化因素,借助新媒体平台公布于众。这样既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不断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经济价值,又能为学生的长久发展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宝库,凝结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在新时期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异常严峻,但通过紧抓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增强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就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弘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勃勃生机,推动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作者:朱秋华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篇3 一、新媒体视角下湘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现状 2001年5月18日,昆曲入选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形式。湘昆是“湘南昆曲”的简称,明万历年间(1753年—1769年),昆曲从江苏昆山传入湖南桂阳等地,以桂阳为发展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湘昆偏居一隅,流传于离发源地江苏较为遥远的湖南省郴州市,虽然是昆曲重要分支之一,却较少有人知道。三百多年来,湘昆的发展历经沧桑,其保留了昆曲独有的文化精粹,值得后人学习。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尘封已久的非遗通过短视频这种新型传播媒介走出固有圈层,走进普罗大众的视线。抖音平台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上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在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的视频涵盖了其中的97.94%。在快手平台,相关内容包括132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度高达96.3%。由此可知,短视频平台为非遗传播作出的贡献极大。随着疫情反复,剧团线下演出变少,而直播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同时,线上演出也可以将流量带到线下剧场,促进线下剧场的发展。2022年4月14日,抖音发布“DOU有好戏”计划,大力扶持戏曲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在2021年,抖音传统文化类直播较上一年增长了100万场。最受欢迎的传统戏曲在前一年直播场次超过80万,平均每场观看人数超过3200人次。这为湘昆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打造湘昆第二舞台,提升湘昆IP效应,拓宽盈利渠道,使更多人在繁忙的生活、工作间隙,通过短视频看到湘昆,以更广泛的传播对抗遗忘、对抗遗失,让古老的湘昆文化重新流行。作为湘南地区独有的剧种,湘昆与短视频的结合还远未成熟。截至2022年4月16日,湖南省昆剧团抖音粉丝仅670个,视频作品23个,视频点赞数量最多只有327个。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非遗传承人不擅长新媒体运营和推广,需要依靠专业团队进行管理。专业团队一方面能够帮助非遗传承人创作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另一方面能够为其提供诸如沉浸式剧场项目策划推广、工艺品售卖、文创产品定制、IP授权等商业化运作服务。在短视频时代,仅仅依靠简单地展示技艺和作品并不能获得更高的点赞量、评论量,而非遗本身的文化属性,尤其是其背后的人对生活的理解以及作品传达出的精神,才是形成品牌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新媒体视角下湘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发展动态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湘昆为研究对象。为顺利开展研究,笔者在湘昆起源地确定了2个田野考察点:湖南省昆剧团、郴州市桂阳县,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口述法等方式研究了湘昆的产生环境、艺术特点,探讨了湘昆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进行深而广、新颖而独特的传播。通过湘昆保护传承个案的分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二)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昆曲在湘南地区的演变以及与当地社会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政府下诏废除乐籍制度,大量昆曲家班由官方流向民间,随着“官养”到“民养”的昆曲班社的转变,昆曲走向“市民音乐”,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昆曲。湖南桂阳是湘昆的主要流传区,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并驱的生产方式,使桂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邦”。强大的经济基础为湘昆的演变注入了活力。桂阳深受楚文化熏陶,尊儒重教,群众信仰在湘昆发展之初发挥着重要作用。湘昆的演出场所以神庙、祠堂、会馆为主。湘昆剧目在潇湘文化的影响下,朝着“湘”化的方向发展。郴州作为湘昆的“根据地”,剧中人物、剧目故事的背景环境皆与郴州息息相关。湘昆一改传统的江南戏曲婉转、柔美的曲风,曲风高亢质朴,较少运用装饰音,掺以紧缩的节奏和加滚加衬的手法,还大胆吸收湘南民歌小调和叫卖声。此外,为适应地方观众的欣赏习惯,湘昆汲取地方方言特有的腔调,舞台语言以湘南官话为准,丑行与彩旦的本地语言特色更为突出,音乐唱腔逐渐由吴歈过渡为湘调,并汲取桂阳丝弦、祁剧、湘剧、花灯戏、民间小调、宗教音乐等地方戏曲精华,更加贴近人民生活。由于长期在农村地区演出,且湘南少数民族众多,因此,湘昆受到民间舞蹈的影响,舞台表演具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三)发展动态 1.湘昆发展史。吴春福的《湘昆口述史研究》(2017)以湘昆为研究对象,从口述史的研究视角对湘昆亲历者、见证者进行口述史料的采录整理,结合文献记载进行分析印证。陈瑜的《湘昆文化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2021)基于文化地理学理论,通过历史文献法分析戏曲文化史料,发现湘昆文化的源流演变呈现分散、聚集、扩散、碎化、复苏五个阶段,空间演变受自然景观、政治景观、宗教景观、文化景观等因素影响。 2.湘昆艺术特色。肖伟在《论湘昆唱腔音乐的艺术特色》(2017)中提到,湘昆语言从吴语变为湘南官话,湘昆唱腔与昆腔腔系虽“腔词略同”,但“声各有变”。高欢欢、刘可慧在《湘昆剧目中的湖湘特色》(2020)中从湘楚题材、湖湘唱腔、潇湘舞台三个角度探讨了湘昆独有的地方艺术风格。总的来说,湘昆生动诙谐,声调高亢,吐字有力,极具湘音、湘俗、湘趣。 3.湘昆传承。张富光在《共创湘昆美好明天》中(2006)着重从剧团体制建设、人才培养、专题扶持、人才引进、增加编制、加强管理等方面描绘了湘昆发展蓝图。周作明《湘昆艺术传承发展调研报告——发掘湘昆60周年》(2017)从湘昆艺术抢救保护情况与问题分析、传承发展湘昆艺术的思路两个方面探讨了湘昆传承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论述了湘昆的历史源流、艺术特征、传承与推广方式,遗憾的是,大多文献都强调湘昆本身,并未突出新媒体在湘昆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从新媒体视角来研究湘昆传播途径的专著较少。 三、湘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播的必要性 本文通过成立湘南学院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视角下的传播路径研究——以湘昆为例》课题组,从新媒体的视角研究湘昆产生的环境、艺术形式、特点和功能,并以湘昆为个案,揭示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历史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发生变迁的原因和特点,并把握人们审美的发展趋势,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湘昆。课题组成立了非遗“湘昆”新媒体工作室,为湘昆的传承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促进湘昆品牌化。工作室前期计划由湖南省昆剧团提供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拍摄剪辑等二次创作,再及时通过抖音平台进行发布。中期计划对湘昆沉浸式剧场项目进行策划与宣传,将群体性角色与体验性场景相结合,使游客扮演相关角色进入沉浸式演出中,并拍摄相关花絮视频在抖音平台宣传推广,达到引流的效果。后期计划围绕湘昆IP设计推出一系列周边产品,并利用抖音商品橱窗进行售卖。团队将在严格控制经营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湘南地区的人对湘昆的独特亲切感以及抖音自身的影响力迅速打开市场,同时,运用新一代媒体人的视角帮助非遗湘昆实现专业化转型。以湘昆为案例,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视角下的传播路径和方式,并构建湘昆相关的理论体系,丰富传统民族戏曲文化理论的研究体系。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拓展,新媒体技术重塑了戏曲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性,而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来传播和发展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可以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四、湘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新媒体传播路径 (一)构建湘昆数字课堂 借助超星平台建设戏曲在线课程,利用线上课程将学习、测试、交流、评价等功能融为一体。开放性学习有助于戏曲资源的开放共享,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戏曲理论知识,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湘昆,学习湘昆,传承湘昆。 (二)借助新媒体拓宽传播途径 1.开设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介绍湘昆相关资料,让大众了解湘昆内涵;也可以利用公众号提前发布湘昆剧目演出的时间地点,便于观众及时前往观看。 2.利用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是一个广受大众喜爱的弹幕视频网站,受众群体较年轻,涵盖七千多个兴趣圈层。在音乐频道发布湘昆经典剧目长视频,可以吸引年轻群体关注湘昆。抖音是近几年面向各年龄段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本课题旨在拍摄新颖又有创意的湘昆故事及湘昆宣传片,使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了解湘昆,从而激发受众的兴趣。 (三)加强湘昆戏曲数字化采集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口述法等方法对湘昆保护工作者及传承人等进行调查,充分挖掘、收集、整理湘昆资料,包括经典剧目、大戏、小戏、唱腔伴奏等,标准化、规范化地实现专题性的湘昆戏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为湘昆信息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共享拓宽路径。同时,通过构建数据库,利用数字智能配比与地方特色餐饮、民居、旅游景点相结合,规划“美戏、美景、美食”的最优旅游路径,拓宽湘昆盈利渠道,鼓励更多人进入湘昆这一行业。 (四)建立湘昆线上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数字技术,将实体博物馆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地呈现在网络上的方式,它可以通过网络互动技术突破时空界限,图文并茂地展示相关内容。 五、湘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创新构想和特色 (一)湘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的创新构想 1.视角创新。本课题从新媒体视角,创新性地结合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湘昆的传播路径,进而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思路及建议。 2.方法创新。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实地采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运用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的方法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下湘昆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总结人们对湘昆的审美点。 3.实践创新。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种平台进行湘昆文化传播,拓宽湘昆传播渠道;利用技术手段创建湘昆智慧课堂、湘昆数字博物馆,加强湘昆的数字化传承。 (二)湘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的特色 对于戏曲文化,大众的目光更多聚焦在京剧、昆曲等大剧种上,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分支剧种的关注一直比较少,甚至很多郴州本地人都对湘昆文化一知半解。探究湘昆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增进本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提高城市文化的影响力,还能够辐射至其他文化领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思路。在以往的研究中,戏曲文化的传播者侧重于通过线下活动进行推广,对线上推广的重视不足。而结合当下热门网站、软件,通过制作宣传片、剪辑经典剧目等方式打开新思路,对戏曲乃至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都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为非遗“湘昆”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机会,工作室将以定制化、数据化的服务为核心,进行新媒体运营管理及湘昆沉浸式剧场项目的策划与推广,并致力于解决湖南省昆剧团在抖音平台上粉丝量少、热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春福.湘昆口述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04):45-51. [2]陈瑜.湘昆文化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7(04):20-29+123. [3]高欢欢,刘可慧.湘昆剧目中的湖湘特色[J].艺海,2020,(08):16-19. [4]高欢欢,赵松涛.湘昆剧目的时代性特征研究——以〈腾龙江上〉〈烽火征途〉〈乌石记〉为例[J].戏剧之家,2021,(31):17-18. 作者:郑镕溶 单位:湘南学院 音乐学院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伦理问题的大学人力资源监管 近年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已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组织,其内部的人事管理中也同样存在伦理问题,伦理问题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关注伦理问题,从伦理角度从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将从根本上激励员工主人翁精神的发挥,同时又能协调各类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高校组织的良性发展起到明显的积极推动作用。 伦理问题是管理中的道德哲学问题,是高校管理不能忽视的核心管理问题。 一 、企业伦理问题的由来伦理问题是从哲学中的道德观念延伸而来,主要探讨人们的道德意识(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等道德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企业管理中融入伦理概念是一个企业的管理价值取向问题。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之所以基业长青,其核心管理伦理起了重要作用。 1.伦理问题的起源关于伦理问题的探讨,自古有之。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善”的概念;中世纪时,阿奎那曾具体讨论过“公正价格”。在我国,先秦时期的“伦理”,秦汉时期的“大学”、“中庸”,宋明时期的“理学”,都曾研究过道德伦理问题。而古代埃及和印度的伦理思想,它以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往往与宗教相结合,从中贯彻着宗教诫律的要求,得到宗教势力的强力支持。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以孝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品德修养,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总的说来,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形成了以强调个人幸福,即人的至善为特点的伦理思想传统。 2.现代主流伦理观对现代人道德观影响较多的是 20 世纪的现代伦理学,20 世纪西方伦理学领域有三大思潮: 一是由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研究语言逻辑而兴起的元伦理学,主要盛行于英美国家; 二是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在德、法及其他欧洲大陆国家流行; 三是受人本主义思潮影响的宗教伦理学,出现在各国的宗教集团中。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向追求“最大利润化”转变。 3.企业伦理问题的由来20 世纪 50 年代,工业文明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境: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危机等自然环境问题以及道德堕落、精神危机、管理低效等社会环境问题,当今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正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促使人们对近代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利润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怀疑,进而重新把公平、责任等作为密切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企业主导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也更为明显。人们普遍认识到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其经营行为必须遵守法律并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企业不能以法律和伦理道德为代价去赚取利润,企业管理需要从尊重人性出发。于是,企业伦理学理论开始形成并日益受到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随着 70 年代以来媒体对商业丑闻和商业伦理案件的曝光,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注企业伦理的热潮。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最近国内发生的以“富士康事件”为代表的企业伦理问题已引起国人对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的深度关注。只要在有组织的单位,都存在管理上的伦理问题。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同样可能存在伦理问题,无论是人员招聘、绩效考核还是解聘过程,组织、管理者、员工之间利益的冲突时有发生。 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和对高校管理问题的实际体验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1.组织公平问题组织公平是指发生在组织中的公平现象,是雇员对组织结果分配、组织制度、分配程序、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否具有公平性的主观感受,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方面,它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1)分配公平。相对于绝对公平,员工更关心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他们会将所获的回报(工资、奖金、晋升等)与个人投人(学历、时间、经验等)的比率和他人进行比较,如果比率相等则感到公平,如果比率不相等,不管是正向不公平还是负向不公平,员工都会产生心理紧张,进而产生消除不公平的动机。高校管理中的分配不公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晋升的机会、教学工作任务的分配、进修培训机会的多少等;在员工对组织贡献均等的情况下,一些高校部门管理者往往以个人关系亲疏、喜好来决定这些分配的结果,有些员工甚至未对组织发展有任何贡献便享受出国培训、各种荣誉等对个 人发展较有利的分配结果,这对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员工无疑会造成心理的挫败感,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对其他员工也埋下了不公平的组织氛围这一潜在负面信息,对组织绩效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程序公平。主要探讨员工对公平程序的反应,包括过程控制(指在争议处理过程中,个体通过举证过程来获得利于自己的目标达成)和决策控制(指对争议结果的决定,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对最后做出决策起到控制作用)。发言权在增强员工的程序公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言权是指员工在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后是否拥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高校中的一些管理者往往通过政治手段(如控制其进入“教工代表大会”或获得晋升机会等)剥夺一些“不讨喜欢”员工的发言权,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3)互动公平。包含人际公平(即员工在与管理者的交往过程中所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程度)和信息公平(即组织在作有关决策特别是对员工有不利影响的组织决策时,应该尽可能地向雇员解释说明。对公平的渴望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在高校,也一定程度存在管理者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来评定员工绩效、随意安插亲信、组织裙带关系等现象,在所有的雇用、绩效考评、惩罚和解聘过程中都存在公平问题,因为他们都涉及到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2.组织政治学问题组织中的个体或者群体使用没有正式批准的权利、策略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包括指责或者攻击他人:减少自己与某项看起来已经失败的或者已经失败的计划的相关性,往往把责任都归结于他人,指责对方的失误等。 组织政治学主要包括:控制信息、形象建设、结成强关系、制造义务等内容。 (1)组织政治是指在潜在动机支持下,为获得和保护个人及相关团体的利益,而对他人或团体施加的影响。组织政治学的一个明显现象就是管理团队为团队中的某个管理者掩盖错误,对一些错误行为或者不道德行为呈现集体的道德缄默。还表现在管理者利用手中的职权偏宠某些或者某个雇员,如任用亲信现象,还表现在雇员为了获得某些稀缺资源如避免被裁员、获取晋升、培训或者加薪的机会而取悦管理者,如拍马或者贿赂管理者。上述现象在一些高校中也是屡见不鲜,甚至被默认为是“正常现象”或“潜规则”。 (2)一些“不讨领喜欢”的员工往往会受到管理者运用控制信息(故意截留对该员工有利的信息或制造假文件精神)、制造义务(分配给了该员工不利的工作还要让对方觉得已经受了照顾而心存感激)、形象建设(在高层面前刻意表现对自己有利而对某个不信任的人不利的一面)等政治手段而被分配到明知该工作任务对个人发展没有什么意义而不得不接受分配的不公平待遇,否则下次就有机没会参与对个人出成绩较有利的工作,如参加出国进修等机会。这种做法容易打击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大多数员工报着应付的心态来工作,从而令组织绩效大打折扣。 3.员工安全与健康问题安全是指员工身体处于康乐状态,工作场所的安全主要是考虑避免工伤事故。雇佣安全还包括工作场所可能的伤害,员工应该被告知从事某种行业和具体工作具有的危险,以及没有正当理由雇主不可以随意解雇雇员。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高校有责任保证员工整体上健康状态,不仅仅是物理上即工作场所的照明、空气、湿度、温度等客观条件,还包括组织内部关系、人际关系的友好,即人是否受到尊重、得到自我发展的机会。员工有义务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组织有义务保护员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并尊重每一个员工。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隐患容易带给员工生理上的损伤和内心的损害,组织没有尽到应有的道德义务是不合伦理的。高校中的工作安全问题相对企业而言较少,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教师或员工受到言行过激学生攻击甚至被杀害的现象也不得不令人警醒;员工或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对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不仅要涉及每个在校学生、也要照顾到每位勤勉工作的教职员工,近几年发生的高校教师自杀事件,已经用血的事实和教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4. 员工隐私问题隐私权就是个人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交流的权利。隐私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个人信息的保密、个人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个人私事决定的自由。个人隐私包括私生活和私人信息。组织没有权利获得员工的娱乐活动或者宗教以及政治信仰等信息,不应该知道关于员工生活方式的细节内容,这些信息都是私人的,组织调查的合法范围应该是关于员工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技术以及认知测验等信息,工作预演、角色扮演、团队经验合作参考以及结构化的面试应该围绕求职者的工作知识。个体与自身以及个体觉得他自己应该怎么样的观点很容易受到隐私侵犯的影响,组织对员工隐私的侵犯破坏了他们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构成了对个体精神上的错误对待。高校组织在隐私问题上的处理和大多数企业环境应有所区别,在聘用的大多是具有教高文化素养和高等教育背景的知识型人才的管理中,组织更加应该尊重员工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然而一些高校中依然存在员工的隐私权不受合理保护的情况,如高校中不少见的教师和学生恋爱引发出问题后,这些属于隐私性的情况会很快在组织内扩散开,一些员工甚至是内部管理者会有意无意把道听途说的细节问题传的沸沸扬扬,令该教师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紧张而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甚至给个人造成精神包袱。这些言行已经侵犯了相关员工的隐私权。上述现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们同样存在于高校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作为智力型团队组织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员,需要有能力及时发现并重视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尤其是谨慎对待组织公平问题和组织政治问题,妥善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从而做到真正尊重每个员工。同时也能大大提高目前体制下高校组织的绩效,较好地激发组织核心资源——教职员工的工作能动性,从而增加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培养人才的热情和品质。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的伦理评判标准如何判别高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是高校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员的基本能力。适用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评判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美德标准德性伦理学认为,判断一个行为的合道德性主要通过贯彻行为者的品德,如仁慈、同情、良心、合作、公平、公正、正直等品质体现在行为中,可以说该行为是道德的。管理者故意隐瞒有害后果的做法其动机是邪恶的,对待雇员是不公平的、不人道的,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雇主是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合伦理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强调的“以德服人”是对待高校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至高标准,因为多数教职员工去单位工作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物质利益,更多的是追求被充分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目标。 2.分配公平标准分配公平理论认为一个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应该看它在行为的收益和损害的分配方面是否公平,如果行为带来的结果在当事人之间得到了公平分配,那么行为就是合乎道德的。高校管理者更加应该遵循该原则进行工作分配,这样才能使这些具有较高教育背景的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而心情愉悦地工作,从而主动积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怀标准关怀伦理学强调的是行为者为了维护他与行为接受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显示出对行为接受方的关心。如果行为者显示出对行为接受方的关心,行为者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包含双方的诸多相互期待。管理者被期望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给予基于成就的报酬、提供培训和培养适应能力。员工被期望全身心投人到工作中,分担获得成功的责任等。高校管理者在对待员工的行为上,为了使得双方利益相关关系得以维持,应该多关心员工,包括对其健康和安全的负责与培训、身体和心理需求的关怀等。 总之,将以上原则综合运用,全方位把握管理中的伦理与道德行为,形成充满人性关怀的、和谐的组织工作氛围,才能形成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体评价,使组织管理绩效尽可能完善与高效,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准。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作为汇集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探索在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办法,使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知识型员工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也是我们关注、管理、开发的重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开发能力体现了学校的人事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1高等学校教师独立性强、素质高,属于典型的复杂劳动群体,因此他们需要较为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向往宽松的组织气氛和自由度更大的工作环境。 1.2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高校教师依靠自身人力资本的丰厚储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他们往往选择有利于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环境。 1.3高等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过程难以 监控,劳动成果难以精确衡量。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很难精确衡量,这就使得他们的价值创造过程是无形的。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而且工作没有固定的流程、步骤和规则。 2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自身的人才资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现行的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受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制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阻碍着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优化配置,表现为:管理中强调事而忽视人,束缚了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没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目标不明;在人才的引进上有些盲目,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因此,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用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创新人事管理工作的观念、思路、机制和方式方法,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合理、科学地进行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努力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储备,才能培养质量更高的人才。 3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观念和思路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对其所属的工作人员和人事工作进行决策、组织、协调、计划、督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其内容包括选拔录用、考核奖惩、调配任免、工资福利等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主要是以“事”为中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把人、人力作为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其内容涉及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个体差异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保持与激励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的开发、管理为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用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创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重点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二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要强调人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激发教职工对学校事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事业心,提高工作绩效;三是在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在高校中既需要搞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需要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行政、教学管理人才,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行。其次是思路的创新:要建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明确而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高校要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策划,既要制定长期的规划,也要制定中短期目标。要基于目前学校人力资源的状况和能力思考人力资源的需求,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的动态机制;要采取措施,改变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可体现在选拔、流动、培训、聘任、考评等方面。 4.1实行“以人为本”的选拔、聘用机制,加快优质人力资源构建 应聘者必须认同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所聘岗位的职责要求,同时,学校也要充分考虑应聘者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高层次价值需求,尽量为教职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管理模式。借鉴欧美大学教师管理的经验,切实改变管理方式和人才进入机制,逐步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依靠市场的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4.2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一是建立柔性化的人才流动机制,改变目前高校中人员“学校所有制”的管理机制,实行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在对人才的管理上,要克服“刚性”管理的弊端,允许人才柔性化流动。二是建立人才岗相适的能级管理机制,通过对人才岗位能力的评定分级,优化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革职务只能上不能下的旧规,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真正做到优秀者上、平庸者让、不称职者下,形成职务能上能下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把分配和职责、实绩、贡献挂起钩来,将教职员工的待遇与其职责、水平、业务能力、完成任务的量与质、实际贡献等联系起来,激活教职员工的内在动力。 4.3建立和完善人才全程培育机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人才支撑 即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激励人才和爱护人才、不拘一格、全方位地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准则。要善于用火热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 4.4实行人才聘任机制,推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推进高校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行聘任制改革,实行教师聘任合同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但也容易使教师缺乏安全感,在工作中片面追求短期效果,不安心开展中长期的重大项目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生。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强化岗位聘任和分类管理,实行终身制与合同聘任制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根据不同岗位需要实行长期聘任和短期聘任相结合的聘任形式。学校要注重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把个人聘任与团队聘任有效地结合起来。 4.5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实现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 一个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离不开一个合理的目标,因此,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定量标准是有效进行绩效考评的前提,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评价工作实绩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评价绩效应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的成绩不同,要注重是否办实事、有实效,不能单以贡献大小定人才;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与岗位相匹配,岗位不同要求不同。绩效考评的结果应作为教职员工晋升、调动、加薪的决策依据。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实际上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标——创造一种发挥人力资源最大能力、获得最大价值的工作管理机制。 5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5.1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 对教职工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要有规划、有措施、有检查,并适当投资,以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培训的形式不囿于“文凭”和“学历”,而是从实际出发,讲求培训的实效。培训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多形式、多渠道,就培训对象来区分有全员培训、中层培训、部门人员培训(如教师培训、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学校除了统一人才培养外,还应协助教职工制定个人发展培训计划,教职工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业务,找出自己能力与需求的差距,制定出培训方案。 5.2讲究用人的艺术,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 一是量才而用,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由能级决定职级和岗位这是用人的规律,学校为不同的岗位配备人员时,与之对应就要选择不同德才水平即不同能级的人相匹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要善于发现并发挥他们的优势并将其优势转变成工作的绩效,学校在实行竞聘上岗时,首先应让教职员工自己申报最能发挥专长的岗位,而学校则应根据实际努力实现他们的要求,使教职员工的德才水平与其担任的职务、工作的岗位相适应。只要做到量才而用,用人所长,就能发挥教职员工最大的聪明才智。二是扬长避短,做到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事物有长短,人才有高下,这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事实。在高校中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就要扬长避短地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扬长而用,择能而用,对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要用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其专长,抑制其不足,并在扬长过程中克服其短。 5.3采用科学的激励原则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地实施激励原则。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利用各种激励因素,掌握激励机制,运用合适的激励模式和方法,才能激励教职员工奋发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首先,对激励因素的设定要明确,如对完成工作的质与量要做适度的说明,给教职员工分配工作要适合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量。其次,准确地把握激励的时机。激励的有效性,往往在于及时。太早的激励,会让教职员工误以为这种激励不需努力就可以轻易获得;而太晚的激励也会让教职工受到伤害,认为努力工作仍受不到重视,对学校对领导失去信心,激励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三,激励要因人而异。首先激励的手段要灵活,不同需求层次的人采用不同激励方法和策略。根据教职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恰当地选择激励措施,才能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其次激励的方式宜正面激励为主。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指出,在群体激励中,正面激励的效果远大于反面的激励(如惩罚等),越是素质高的人员,惩罚性的激励对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就越大。在需要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岗位,宜采用奖励和肯定、与业绩挂钩的薪金、升职等正面激励的措施,以利于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状态与革新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的任务,对学校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规划与组织,对人际和人事关系进行指导、协调和控制,做好教职工的聘任录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升、离退休等工作,达到高校人力资源高效率、高效益利用的目的。[1] 2、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由高校的特殊性质和战略地位所决定的。具有较强的稀缺性。高校人力资源的结构主体是教师。高校人力资源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是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实现的,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校人力资源流动性更强。劳动价值具有较强复杂性。高校人员的劳动复杂程度比较高,其衡量的过程比较复杂,其劳动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师文化层次较高,特别注重高层次精神需求,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追求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认识落后 只重视传统的人事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了解,没有真正意识到高校发展的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人力资本及人事管理的行政性配置垄断在高校管理中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高校对政府依赖、对市场迟钝,其管理的自主能力和改革动力不够强劲。 3.2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不深思维方式惯性及体制的内在弊端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滞后。管理人员局限于事务性管理,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入研究。 3.3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各层次、各岗位人员的调配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高校的深层次改革,难以适应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需求。 3.4人力资源流动不畅 由于人力资源的行政配置性和垄断性在高校人事管理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才市场的人事机制不健全,造成一方面非教学人员缺乏合理流动;另一方面,长线专业无法进行市场调剂,缺乏长远规划。 3.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体制性障碍 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自主管理权力小,平等竞争和激励机制平台尚未建立。体制不够灵活,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4、改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创新策略 4.1实现观念的转变,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是将传统的经验型、行政型管理转变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树立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明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教师为本”的观念。[2]着眼于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充分尊重人才的禀赋和特点,从人才培养、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等关键环节着手,让各级各类人才适其位、用其能、献其智,发挥最大的作用。 4.2完善高校的各项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促进发展的有效举措。首先要充分利用物质激励,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方法。其次是灵活运用精神激励形式,如授予荣誉、合理授权激励等。 4.3优化配置教师队伍 优化配置的出发点就是岗位,是以岗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高校人事管理从某个角度来说,教师是决策主体。必须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转变,实现能岗配置。 4.4实施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价值体现的方式,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强化人才流动服务职能,承担本校教师及各类人员的人才交流工作。 4.5重视教育培训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实行柔性管理,在和谐、融洽、协作的运作中实现高效率。大学教师是自主性很强的个体,培训首先要符合教师的个人需要、职业发展走向,根据成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灵活培训,力争每一个“人力”都上升到“人才”的境界。高校培训计划要制度化,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创新性 5.1观念的创新 5.1.1树立人才资源是高校第一资源的观念; 5.1.2树立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 5.1.3是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 5.2思路的创新 高校要真正理解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既要制定长期的规划,也要制定中短期目标。要全面掌握学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建立起人才结构调整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的动态机制。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有前瞻性,目标明确,政策配套,操作到位,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探讨 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 第一,具有主导性地位。对于大学人才体系来说,其中含有后勤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党政管理人员等,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人群,他们可以说是办学的主体。在社会资源稳定的前提下,大学需要具备充足的高水平教师资源,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级人才,为学校和社会创作出巨大的价值。第二,具有多元性功能。现代大学都具有多元性,具有社会服务、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培养人才等多种功能。这其中,教师是科研和教学的主要对象。第三,具有自主性需求。大学教师的工作形式、性质和内容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多个方面具有自由性。第四点,关注实现自我价值。大学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他们是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学历的人群,具有强烈的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想。 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选用适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软件 对于大学来说,选用适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是必要前提。对于拥有充足资金以及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自主开发相关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中小型的大学并没有相应的技术型人才以及资金实力,所以可以要求专业咨询公司来分析研究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状况,而后让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来研发合适的信息软件。 (二)确保充足的资金来源 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所以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充足的资金投入,这是根本条件。 (三)培养大学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 通过培养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创建出民主、和谐的文化教育氛围。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培养教职工信息化意识时,需要防止出现过度以来管理软件的问题,这会降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规划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下面的内容:第一,拟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详细策略。第二,就充分考虑大学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正确的评估。第三,规划信息系统需要具有的管理功能。第四,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环境的完整性。比如:流程控制、数据管理、用户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服务器等方面的内容。在规划好大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后,需要执行以下的步骤。第一,明确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后次序以及发展趋势。第二,规划大学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结构,充分获取大学管理层的认可,并且争取相关资源和资金支持。第三,提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流程,进而落实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需求和功能需求,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第四,确定相关方案。明确界面、用户、工作流程等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第五,合理评估管理系统的推广效果。评价内容中需要包括开展系统化、技术支持、新功能等。 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分析 (一)加强对于大学资源管理流程的管控 当前阶段,大部分高校存在人力资源管理随意性较强的问题,许多主观因素影响了管理工作。因此,在实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对于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报警和警告,利用这种方法来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 (二)促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计算和汇总大量的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良好的进行上述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都能够得到提升,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减轻了管理工作负担。 (三)信息化管理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校园网环境下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方便观察人员对于相关数据的查找,办公条件得到优化,并且支持多人办公。相应的系统不受空间、人数以及时间的限制。 四、结论 综上,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效,必须加强对于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策略研究,进而提升大学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和质量,在实际的决策和教职工服务中结合信息化技术,有效促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步。 作者:徐国凯 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大学人力资源改革探讨 摘要: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展开,旨在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目前,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公共行政部门也形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人力资源改革应该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引,引入新的管理手段,以此实现更好的人本化管理。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念;大学;人力资源改革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学界以私营部门管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念,具体观点包括:摆脱传统的官僚独占模式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手段,提倡公共服务中的顾客导向,追求效率和公平等。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展开,旨在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目前,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公共行政部门也形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人力资源改革应该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引,引入新的管理手段,实现更好的人本化管理。 2我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行政机构臃肿不堪,工作效率不高。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中的行政人员的数量远远多于教师。以北京大学为例,现有教职工人数约有8000余名,其中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约占2/3,处于教研一线的教师只有1/3,影响了大学的工作效率,不利于精英人才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2)存在较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不够重视教师主体。目前,我国高校中依旧存在“官本位”的传统思想,权术高于学术、官位高于学问。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没有被予以应有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3)高校考评机制比较单一,缺乏激励作用。我国高校评定职称的做法长期沿用职称评定终身制,这种能上不能下的模式不利于激发教授、行政人员的进取心,他们很可能变得不思进取,知识面狭窄,无法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以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大学人力资源改革的对策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后,以知识为重要标志,以高新科学技术为重要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管理技术是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色彩。从管理理论的诞生,到人本管理学的兴起,人作为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逐渐从小角色走上大舞台”,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新公共管理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提倡人、竞争和激励的作用。在大学引入这种管理思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1)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是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基本要义。针对我国高校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现状,有必要加以积极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精简机构,将食堂等部分职能部门实现企业化,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引入竞争机制,使他们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明确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学校主体予以高度重视。毫无疑问,教师是大学的中坚力量,支撑着学生的各项运行。但不得不承认,一线教师在大学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官僚作风盛行,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鉴于此,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日本高校中的教师享受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参与每年的招生计划、课程设置和奖学金分配等事项、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只是负责执行教师会议做出的各项决策。这种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借鉴。我国高校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教师才是高校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 (3)构建多元化的职称评聘机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的职称评聘机制也必须打破终身制,构建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多元化评聘制度。现阶段,高校的职称评价机制还不够客观公正,考核过程不够透明,难以得到教师的信任。有鉴于此,高校要建立以教学科研为核心的评聘机制,规定硬性的教研考核指标,比如发表多少文章、发表在什么水平的刊物上、文章引用次数是多少,这些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必不可少,还要参考学生的评价意见,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判断出教师的职称水准。另外,在制定薪酬机制时,高校要制定一套量化的薪酬体系制度和奖惩标准,在奖罚过程中体现真正的公平和民主,使教师体会“劳有所值、劳有所获”的愉悦感。 4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人力资源改革要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导,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 作者:廖咏滔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论大学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 摘要:知识经济到来,高校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转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别简述了高校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继而阐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有效转变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前言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发展已进入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新阶段,高校作为人力资源的高地,传统人事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已成为必然。 一、高校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是指以教职工与有关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其它教辅活动的相互关系为对象,运用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吸收录用、调配派遣、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等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的活动,以保证学校活动的正常高效运作。 高校人力资源指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中教研人员是主体,管理人员是关键,服务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是补充。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与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最根本的区别。 二、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构成普遍存在以下特点:教研人员中,教学名师或科研精英相对较少;管理人员中,多数安于现状,具有创造性思维者较少;服务人员以教职工亲属占多数,专业技能相对不足,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高校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观念相对滞后 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人事部门还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增值从而带来丰厚回报的特殊资源。 2.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 高校大都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在教师引进、培养、使用及工资管理等方面主要遵从上级文件,较少考虑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致使人事管理工作无法承担起为高校的长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重任。 2.3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进行的分配制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普遍存在改革不彻底、措施不配套、考核评估办法滞后和某些方面不够公平合理的状况,导致人员积极性不高,没有追求效益的动力。 2.4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近几年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不少高校长期处于缺编运行状态,专任教师普遍紧缺,而人员缺乏合理流动、高校组织结构政府化、专业教师无法进入市场进行调剂等又使得非教学人员比率偏大,呈膨胀过剩态势。 三、如何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转变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就是加快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没有这一变革就没有高校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有管理目的和结果的转变。在高校,“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以教师为本,创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始终坚持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教职工积极参与高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制定,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2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其次要保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公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高校要逐步建立以实行聘任制主线,以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3健全分配激励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稳定人、吸引人,更需要激励人、发展人,高校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坚持效益原则,把各单位的工资总额同办学效率、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紧密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提高骨干待遇,真正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3.4促进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高校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受到社会的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制约。要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规范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其次要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率的使用。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脑力为主的复杂性劳动,要用科学的方法确定高校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这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依据。 3.5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的转变 高校教职工的个人需求不仅表现为基本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尊重、个人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而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与目标的制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一系列环节,特别注重内在要素管理,注重人的动机、需要等内在心理要素,因此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的转变契合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3.6建立学习型组织,精心构筑校园文化,营造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组织观念文化和凝聚力,注重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和认同度,所以高校应致力于营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满足高校教职工日益突出的精神需求,以精神激励的形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政策环境,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探析大学人力资源约束和激励管理体制建设 摘要: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的灵魂,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在高校管理中,必须根据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来设计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追求,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灵活运用激励与约束的手段,从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高校入力资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人力资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在高校的入力资源管理中强调的是“科层制”,诸多管理活动都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约束手段被放大成为了管理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其潜能受到制约,大大影响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高校人力资源是特殊的劳动群体,在现代大学的管理中,必须根据该群体的特殊性,以追求管理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动态平衡为前提,遵循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以达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序、高效。 一、建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 (一)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本原理 激励机制是从整体角度出发,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晋升奖励等方式支持强化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期望方向和要求,从而达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目的。约束机制是从抑制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制度约束、合同约束、环境约束等措施来杜绝一个人与组织期望方向不一致的行为发生。激励与约束都是以制度化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入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必须先从了解和把握激励或约束客体的个性特征以及需求动机人手,激励与约束手段协调配合,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个人利益和高校利益的协调统一。 (二)高校人力资源的职业特性和需求分析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给知识型员工所下的定义是: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其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的员工阔。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的灵魂,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他们普遍有着高学历、高智慧,属于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层次,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工作有着较强的独立性;第二他们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治学严谨,思维敏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第三,个性鲜明,自我实现的需求比较强烈;第四,他们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和多样化,对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需求倾向较强;第五,他们对人类科学知识有着浓厚兴趣,渴望学习和进步,对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懈的追求,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 高校教职工的主导需要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根本保障。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中激励的最著名也是应用最广的理论之一,他认为需要和动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该理论以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分析入的需要。高校人力资源的社会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个体产生的需要既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也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且后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又使得人的需要具有个体形式和不同类别,因此高校只有根据教职工的不同需要,提供他们所需的奖励,激励机制才能成为绩效改善的重要因素。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成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管理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两种监督机制。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利用激励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管理结构,利用约束机制形成动态有序的控制系统,成为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 (一)激励机制的构成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对人的激励,而激励问题的核心是确定哪些因素条件能够持续激发人的动机。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管理激励理论的结合,激励机制的构成则是以高校人力资源的职业特性和需求分析为基础,主要包括物质的激励,成就感、认同感与荣誉的激励,升职与受教育机会的激励,竞争的激励。 1.物质的激励。高校人力资源属于经济人范畴,其需求具有多面性与复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需要必然是高校教职工行为选择的首要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使更高一层的需求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住房、工作条件等方面是生理需要满足的基本因素,这些条件的合理满足是他们主动积极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学校要首先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谈及其他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现阶段乃至以后,激励机制的设计中一定要正确面对高校教师合理的物质需求问题。 2.成就感、认同感与荣誉的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这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以及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的原始驱动力。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就是充分施展自己的教育潜能,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精力和才能献给社会,其最大的满足莫过于教学科研上的成功以及“桃李满天下”,这是高校教师最高层次的需求。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就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抓住高校教职工有受到信任,获得表扬、肯定和接受荣誉、提高知名度的需要。对管理对象合理运用成就感、认同感以及荣誉的激励,往往能够取得物质激励所不能达到的激励效果。 3.升职与受教育机会的激励。接受教育、了解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是高校管理人员高层次需要之一。给管理人员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又可达到增长进取心和拼搏欲的长期激励效果。教育的激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满足管理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求知进取的需要。 4.竞争的激励。竞争可以强烈地激发每位员工的进取心,使他们力争上游,发挥最大的潜能。通常情况下,“驱使人们积极工作的力量来自三个方面:自身对目标追求产生的动力、外部激励产生的动力和竞争产生的压力”。按照管理目标方向为被管理者设置风险、竞争环境的直接作用是对人形成一种外部压力,可促使人们产生某种顾虑和紧张,从而形成一种避惩和控制的力量。所以,竞争也会对管理人员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多创造适度的压力环境往往会成为激发管理人员努力工作的动机因素。 (二)约束机制的构成 1.制度的约束。制度的约束是指将高校教职工要约束的行为纳入管理制度,达到规范高校人员行为的作用。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约束规则,它旨在约束追求自我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道约束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学校的制度约束,必然会导致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和现象,且出现的不良行为无章可依、无章可罚。高校应形成健全的制度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以合理化的制度来约束教职工的不良行为和现象。 2.道德的约束。 荣辱之心,人皆有之。高校的人力资源属于知识型人才,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自尊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应重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对高校职工行为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形成有力的舆论氛围。道德约束是在高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 3.自我约束。自我约束是隐性的,在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不充分的前提下,组织中为什么仍然有一部分成员在努力工作呢?这就是组织成员自我约束的作用。通过自我约束,可使高校教职工树立敬业爱校、廉洁奉公、无私奉献、自尊自重、奋发争先等高尚品德,进而增强教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高校人员有着强烈的荣辱感和自尊心,要加强对高校人员进行自我约束的教育,通过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效果。 4.组织环境的约束。组织环境的约束是指约束和指导组织整体行为和内部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不仅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同样可起到约束的目的。一方面,高校有责任为其组织成员提供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事业追求的舞台和平台,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协作并存的校园文化,激发成员的活力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来自现代大学内部监督和外部舆论的约束促使高校人员在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方面趋向一致,在工作中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集体责任”,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三、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追求,谋求管理的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平衡 以人为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准则,它是指要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发展人的基本能力。人们的需求总是随着现实的改变而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生存的需求得以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也就渐趋强烈起来。因而,现代意义上的人本需求,还必须强调“自尊”、“自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教职工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更加重视对人性的尊重、理解,注重人的自身发展。在实际的管理中要把教师作为“学术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建立一种更加人性化和更具有参与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激励是一种正面导向,反射的是人的主体特性需要,关注的是个体的自由创造力,而规章制度起源于科学管理思想,它关注的是事物的标准状态,两者都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手段。在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要求高校管理者抱着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规范高校教师的行为,制度要体现人文关怀,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系统平衡,以达到有效激励。 (二)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规范和强化每个教师的职责行为,加大压力,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调动教师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评价重形式而轻实质,考评的随意陛过大,科学性不强,考评标准单一化等等。 高校在建立教职工考评体系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独立性,且模糊因素很多,要区别他们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就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指标。强调教师完成工作实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个人道德、修养、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的考核;在考核教学科研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评奖评优要避免新的平均主义和唯“量”是从现象,增加透明度和可区分度。 (三)灵活运用激励与约束的手段,避免激励不力和约束过度 合理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促使高校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约束机制,则使高校教职工不佳的教学与科研或有损高校利益的行为,都可通过相应的监督系统得到反映,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约束或惩罚。激励与约束机制两者互相协调,缺一不可。激励不应该以金钱为主,而是以高校教职工自我发展需求为主。在激励方式上,要强调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的有机结合,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在约束方式上,要强调自我约束与外在约束相结合,制度约束与道德约束相结合。 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过程中还要避免激励不力和约束过度现象的产生。错误的、不合理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而一些正确的、合理的行为又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肯定和支持,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泛化的负向激励效应。而过度的约束又会造成组织成员过多的顾虑和紧张,影响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理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应该是由激励机制来产生生产活动所需要的人本资源,由约束机制来监督并协调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寻求激励与约束的和谐统一。 (四)完善竞争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外部人才流动的环境日益宽松,许多高校建立了岗位聘任制、高薪聘请制、竞争上岗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在新形势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强化合理竞争机制。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潜能与创造精神,提高办学水平,有助于高校事业目标的实现,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机制。另一方面,竞争与协作也是统一的,如果竞争机制不完善或出现不公平竞争现象,则极易导致“资源”流向不合理,造成教师队伍的流失与内耗,增大离心力。在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单位所有制”和“职务终身制”,杜绝不公平竞争,将竞争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公务员之家 (五)建立充满安全感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大的工作动力。健康向上、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是学校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础,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团结友好的群体,心理环境的创设、调控、利用,会对教师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使人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满足人们的归属感和精神需要,从而激励人们主动工作,自觉接受学校工作规范的约束,产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的精神动力。因此,管理者应首先营造一个使人安定工作的学校环境,科学地开展激励,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有事业成就感,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明确的个人前途及深造提升的机会。如此,必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富有创造性和再生陛的宝贵财富,增强竞争的实力而取得成功,营造人才建设的“雪球效应”。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将教育领域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并且也为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变化,在现代高校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当前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将其进行解决,那么将对这项教育的开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将这一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本文将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研究,全面分析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以期对高校教育的全面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0引言 在高等院校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和组成部分,可以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将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更是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所以当信息化技术得到发展和完善以后,如果不将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将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将网络信息化技术良好地结合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起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发展体制,将成为今后大学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方式。 1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需求 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采用高效化、高时效性的管理方式对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也要相应地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日常工作进行有效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将原有的复杂的工作方式进行取代,进一步提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1.2为高校教工查询信息提供便利 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得到了全面发展后,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职工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对个人信息进行查询,并且借助这种方式还将更好地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展开更为有效的沟通,对于进一步完善自身工作质量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帮助。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之所以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提升,最重要的是保持其工作的透明度,在这种前提下形成更流畅的交流方式或渠道,所以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也将更为公正和公平地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开展和完善。 2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提升的策略 过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确定当前我国大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这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为此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对广大工作者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2.1加强对信息化软件的选择 对大学的发展来说,选用适合自身人力资源发展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发展都已经十分完善,不仅拥有充足的资金,同时还掌握着中小学所不具备的规模和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就应该要求相关的信息咨询公司对大学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再由专业的计算机公司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以便为其选取一个最佳的信息软件,促进高校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2保证高校资金的充足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并且这项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付出长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其投入资金和工作精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只有保证资金的稳定,才能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和帮助。 2.3对大学教职员工的信息化意识进行培养 在对大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培养和提升,对促进大学整体竞争实力将产生重要帮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将更好地创建出民主、和谐的文化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对信息化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在对教职员工进行信息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避免和减少对软件的过度依赖情况出现,从而防止对管理工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在对大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还应该适当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工作,以便加强其自身素质和能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帮助。 2.4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科学规划 在对大学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时,工作人员需要对以下几个环节展开研究:①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拟定;②对当前大学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保证其评估工作的正确性;③加强对信息系统中所需要具备的管理功能进行详细规划;④需要对工作系统所处的运行环境完整性展开充分研究和考虑。 在对大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规划以后,无论是学校管理人员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在正常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方式和步骤,保证工作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从而为今后工作奠定稳定基础。 3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确定当前我国大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也提出了相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希望对高校今后的发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开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如果不将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将对高校的管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将网络信息化技术良好地结合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起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发展体制,将成为今后大学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式。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就目前形势而言,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提高管理的水平,对各大高校的发展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影响着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大学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文章将基于该观点进行深刻的讨论。 [关键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人力资源系统为平台,在管理的过程中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为最终的目的,力求形成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而言有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首先,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该过程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人力资源信息,在管理的流程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与此同时需要和其他相关的系统加强配合,实现整体的提升。其次,我们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成员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自助服务机制,在沟通渠道上进行全面的延伸和扩展,实现互动管理。再次,我们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是指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人才网址、培训公司等。最后,我们的信息交流平台必须增强互动性。通过内外部交流及时的解决问题,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2.1 提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效率 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和表格需要进行汇总和计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好该问题,有利于管理人员减轻工作负担,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另外,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流程,继而取得更有价值的信息,为高校的全面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2.2 增强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控制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上存在随意性的问题,且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教职工的招聘问题、排课问题、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上存在了流程上的漏洞。与此同时,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调动会直接影响管理的水平,缺乏连续性。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下,能够严格地按照约定的流程执行,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实行警告和报警,能够有效地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 2.3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自助服务 在校园网环境下建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的登录查看和寻找所需的数据,在B/S结构的帮助下,能够支持多人同时操作,有利于优化办公。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甚至是人数上的限制,在放假期间也可以对人事关系进行管理和调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在访问互联网的同时,能够对培训信息、请假等日常事件进行网络提交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形式。 3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3.1 起步晚、水平低、发展迅速 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学校的应用上起步较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我国高校发展水平不均衡而造成的。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不同高校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发展的速度上,由于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资金投入比例较大,因而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软件产品比较丰富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较为活跃,在软件产品上有多种选择。国外的软件供应主要是SAP和Orscel,国内主要是传统的用友、金蝶等软件。结合我国高校的发展,国内软件对管理的现状有着直接的了解,因此在软件的设计上更加贴近人们的使用习惯,开发商能够站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角度进行产品的升级和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大学人力部门管理观念落后,缺乏重视 观念的先进性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设身处地在考虑问题,才能完善校园的管理系统。然而,学校的领导者碍于资金问题,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系统的优越性,缺乏重视,造成了管理上的弊端。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中依据以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为主,缺乏变革精神,因而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 3.4 缺乏信息化综合型人才,培训系统尚未建立 高校的发展,人才问题是关键。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中,缺乏相应的人才进行具体的操作,人事部门的员工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为基础,只能简单地按照流程进行基础的工作,并不能针对实际问题灵活的处理,提供建设性的建议。而技术研发人员只能基于专业能力进行调节,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认知。此外培训工作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支持,造成了技术上的困难,不利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4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对策 4.1 转变高校人事部门的管理理念 人事部门的职工具有人力资源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具有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的观念。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一一面对,而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应该紧随国际潮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我国高校的特色进行系统的优化,大力推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 4.2 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对该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才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意见,这对系统的升级优化有着很大的帮助。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操作步骤和程序上的漏洞,能够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有利于该技术的新发展。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校领导的支持,和网络部门、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商,结合各院系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4.3 严格执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一般实施过程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从系统规划到系统维护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经费等实现问题的制约,因此,想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需要按照最初的规划对人力和财力进行严格的控制,即优化一般实施过程。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纪律和程序的约束,将会直接的影响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系统管理人员应该遵守安全管理机制,对网络病毒和黑客的袭击做好防范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优质的运行环境。 5 结 论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系统的规划下,一步步实现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要保障信息的安全度,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能够进行数据的全面分析和汇总,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依据。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基于激励理论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在大学校园之中,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对大学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入手,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中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手段。 关键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手段 激励误区 现代社会,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一个进行学术研究的场所,大学校园在学术探究和人才培养中具有的独特性让大学在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过程中很难对其他社会机构所采取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进行借鉴应用。为了充分调动大学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大学校园中合理运用激励手段的方式。由此,我们需要对基于激励理论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探究,以便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 1.薪酬激励体系 运用员工薪酬进行激励的方式是用人单位中最常见的一种激励手段。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企业,对员工薪酬体系进行合理设置,可以起到稳定员工队伍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这两种作用。在20是世纪50年代,有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双因素”的理论。这些学者认为,在企业发放给员工的薪酬之中,员工的底薪和福利是不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但是这两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2.终身教授聘任制 在大学校园中确立终身教授聘任制,可以为教师发挥自身的学术潜力提供一个奋斗的目标。但是由于中国大学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大学中的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其它人员已经具有了终身任职的特点,就使得终身教授聘任制处在了一种形同虚设的局面之中。大学教师的工作本来就是终身任职,现在校方给了自己一个终身教授的头衔,教师自然不会把“终身教授”看作是身份以及荣誉的象征。 3.高校员工绩效考核制 绩效考核制是现代企业在薪资管理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绩效考核是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准则,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既得利益相挂钩的一种合约管理机制。绩效考核可以让员工的工资收入随着自己的工作业绩变化有关,这就可以通过展现员工之间的劳动成果差异性的方式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校也借鉴企业的这种绩效考核机制,在大学校园中推行了以绩效考核为主的教工工资发放方式。 二、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手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激励措施缺乏针对性 对大学校园中采取的激励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在推行的激励措施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以教师绩效考核为例,大学校园的特殊性使得一线教师的工作内容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性。对于一些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学校可以从科研课题完成状况以及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依据进行绩效考核。对于一些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学校就应该根据教师对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状况以及教学组织状况进行考核。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学校对教师教学课时完成量、数量、课题完成数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不论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还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老师,都依照统一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这种逼迫教师搞科研的方式对学术界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学校以教师的数量和研究课题完成量作为考核标准,等于是把高校的科研工作变成教师的业绩,这就会让教师在进行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为了业绩而进行科研的工作态度。高校教师们带着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一些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指标,采用论文的方式来应对考核,这对学术的严谨性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注重个体激励,缺乏团队激励 对于高校来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的问世,往往是一个团队集思广益协同奋战的结果。一些大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对这一点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在推行奖励措施的过程中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个人成果忽略团队集体劳动的问题。 三、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的正确应用 1.通过人才管理激励从事完善教工绩效考核体系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采取分类引导的方式来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体系针对高校的机关工作人员和教辅人员。学校应该落实竞争上岗制和淘汰机制,采取年度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他们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对于一些不胜任工作岗位的人要坚决予以撤换,以保障人员的优化配置。针对学校的教师群体,应该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采用不同类别的考核方法。例如,对于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针对其科研任务的轻重采用年度考核或者分期考核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方式的改良让教师潜心科研,继而实现对教师工作潜能的有效发挥。 2.运用文化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措施完善人才激励措施 高校的教职工队伍是一支知识密集型的人才队伍。针对由知识分子组成的人才队伍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就不应该采取一种较为单一的激励手段。要相对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采用一种由多种激励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展现出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个集体之中,团队成员的合理组合对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特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团队进行激励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在军队中,指挥官在论功行赏的过程中会采用授予集体一等功集体二等功等方式来对一些在军事行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队进行奖励,可以说这种措施的推行是军队重视团队激励的一种表现。因此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应该借鉴军方的这种奖励模式,注重对科研团队的集体鼓励。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设计团队激励的过程中要对团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在确定薪酬标准的过程中,要根据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团队精神的培育状况这两种因素来确定薪酬标准。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团队,要对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同等对待,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协作完成论文的现象,只要教师们完成的是高水平的论文,学校在论功行赏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摒弃按照论文署名先后顺序区别对待的措施。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对团队激励的效果有所保证。 3.教授授予制度的改革 高校在运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对现有的教授授予制度进行改革,比如高校可以把教授分为二级教授、一级教授、特聘教授、终身教授等多个等级,给终身教授以院士的待遇。在教授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采取职称评聘分离的措施,形成一种教师虽然可以被评为教授,但是该教师不一定会被某一学校聘用的局面。采取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一些教师在获得职称以后出现不思进取的局面,也会对高校教职工激励机制有所完善。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不但影响着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对学校科研风气的规范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在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对教职工的实际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只有针对教职工的实际需求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才可以对教职工工作热情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才能使学校的科研工作更加规范化。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教师“身份变革”与公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 摘 要:当前国内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上尚处于“人事工作”阶段。学者彭剑峰构建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牵引机制和约束机制模型。公立高校“单位身份人”体制使高校教师人才市场开放性不足、激励机制坍塌且异化、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扭曲、绩效与资格考核“选择性行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性转型,基点在于建立“社会契约人”体制的教师“身份变革”,这需要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近年来,国内部分公立高校人事改革属于第二层次制度供给,由于缺乏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尚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社会契约人”体制。政府打破大学教师干部身份、停止事业单位编制供给、放松档案户籍控制等制度安排具有必要性,其与高校自身人事变革一道,构成教师“身份变革”,将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提升大学效能、实现人才强校的基点。 关键词:“社会契约人”;“身份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基础性制度供给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迅速,凸显生产性,能够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重大贡献。但是国内公立高校,受体制之限,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尚处于初级的“人事工作”阶段。公立高校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广大教师(faculty)[1],对这一群体的管理而言,转型的关键是政府提供基础性制度资源,与高校自身人事改革一起,实现教师“身份变革”,让教师从“单位身份人”走向“社会契约人”。教师“身份变革”是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基点,也是提升大学效能的关键所在。 一、“单位身份人”及其存在基础 把当前公立高校教师界定为“单位身份人”,首先是指,教师是“单位人”。所谓“单位人”,指的是大学教师从进入高校系统工作后,就为“大学所有”、“大学所用”和“大学所养”。公立高校教师被“大学所有”,是一种传统“单位人”思维下的“准人身依附”。为“大学所用”,指的是教师必须接受学校的安排,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为“大学所养”则是指一旦在公立高校入职,教师的生、老、病、死都是学校的事,除非教师有重大违法违纪,否则学校不能让其去职。 其次,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还是一种“身份人”。所谓“身份人”,是指公立高校教师因为其“身份”,而不是其他因素而享有一定的权利。公立高校教师具有传统概念中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当前国内公立高校教师的身份其实是“准公务员”性质。公立高校教师因为其“准公务员”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成为了传统上民间所讲的“国家人”。这种“国家干部”身份,“一旦获得,终身拥有”。而且身份的获取现阶段主要是看学历程度,博士毕业生的学历一般都可以成为获取公立高校教师身份的通行证,使其拥有者成为一种“身份人”,即通过博士学历获得公立高校教师身份后,无论工作努力程度如何,绩效好坏,都难以实质性改变其“体制内人”的身份,就可以拥有“事业单位编制”和“国家干部”身份的状态。 国内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的现状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单位身份人”所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单位体制”。单位体制其理念是,所有微观社会组织皆为单位,控制与调节整个社会运转的中枢系统,是由与党组织密切结合的行政机构所组成,单位具有多功能性、非契约性和资源不可流动性等特征。[2] “单位身份人”的状况在改革开放前不只是存在于公立高校中,广大企业职工也同样是“单位身份人”。这一制度安排的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公立高校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已从“计划经济”转型到了“市场经济”。从另一维度看,市场经济改革是我国公立高校组织所面临的主要外部环境变化。高校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适应调整与组织演化。[3]但是这种自适应调整与组织演化由于自身动力有限,以及外部基础性制度资源供给延宕,即使原有环境不存,尚没有改变当前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坚硬”存在。 根据国内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教师被界定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对公立高校教师而言,这一界定并没有否定其“准公务员”性质,相反地,事实是,由于历史遗留和制度惯性等原因,公立高校教师作为“单位身份人”的制度安排与认识,在没有外力从上至下强力推动变革的情形下,被固化了。而事实上,公立高校参与的知识生产、人才培育和社会服务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下各高校之间生源和师资的激烈争夺就是佐证。由于人的“自利”和“有限理性”等原因,“高校业务”难以被“计划”。这样,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的逻辑基础就付之阙如。 二、“单位身份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困境 国内学者彭剑峰在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四大机制模型,即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牵引机制和约束机制,它们相互协同,从不同维度整合、激活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这一模型中,牵引机制是把组织中的成员“往上拉”,激励机制是把组织中的成员“往上推”,约束机制是对组织中的成员进行考核与规范约束,使其不偏离组织目标,淘汰机制是把组织中不合要求的成员往组织外淘汰。在这一模型中,组织的文化与价值体系起牵引作用,绩效与资格考核发挥约束功效。[4]在公立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对象教师是“单位身份人”。“单位身份人”体制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上都带来了困境,使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工作”范畴,难以进行现代转型,从而没有为大学战略实现发挥应有功用。 高校教师淘汰机制事实缺失。由于公立大学教师是“单位身份人”,他们进入高校系统就成为了一种“体制内人”,拥有所谓的“铁饭碗”。当前公立高校选择用人时,一般并不存在真正的试用期,不像西方高校,选择学术劳动力时,可以有实质性的长期试用制度,一旦发现所雇佣的学术劳动力教学和科研表现达不到学校要求,就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启动淘汰机制。国内公立高校教师入职后,事实上立即就成为拥有事业单位编制和国家干部身份的“单位身份人”,因为工作业绩不佳或不适岗等原因,从体制内淘汰出来的可能性事实上并不大,“解聘制度缺失”[5]120带来了严重的大学“庸人积淀”[6]问题。当前国内公立高校,“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存在,导致了与岗位不匹配教师的淘汰机制事实缺失,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困境。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坍塌异化。高校教师的劳动性质与公务员有差异,他们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科学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教学”与“社会服务”,所以高校教师工作具有高度创造性;高度创造性的工作则需要其主体意志与脑力的艰苦付出。这种艰苦付出,在人性现有水平下,需要有合理而充分的激励。当前国内公立高校中事实上所实施的人事聘用体制是“即时全员终身制”。在美国高校,只有部分优秀教师才能进入终身制系列,显然与我国当前公立高校事实存在的“即时全员终身制”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能够进入终身制系列的讲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往往要经过长达十年的试用。[7]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当一名教师一旦入职就成为“单位身份人”,拥有“铁饭碗”,则必然会带来激励困境。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公立大学教师觉悟程度不高,是人性实然状况使然。而国内公立高校“即时全员终身制”作为“单位身份人”体制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固化,使教师过早地进入“智力退休期”[8],这就带来了激励机制的整体坍塌。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公立高校教师的“即时全员终身制”,由于基数庞大,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经济保障,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其他行业而言,整个高校教师体制内工资水准相对低下。高校为了追求大学在排行榜上的短期效应,以及其他的外在原因,整体上都在强化科研的量化考核。“即时全员终身制”带来的经济保障只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自由,公立高校教师要想能够在经济上充裕,必须遵循大学的游戏规则,“多快好省”地出科研成果、出形式上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单位身份人”体制所伴有的过分量化的科研考核机制虽然多有产出,似乎“效率”更高,但是因为科研活动的特殊性,这种机制导出的科研产出许多时候意义不大,特别是在国内当前实质性学术评价不彰的情景下,不能真正实现公立大学的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难有实质效果,反而因为过分追求短期的量化学术产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这就是一种公立高校因“单位身份人”体制所间接带来的激励机制异化现象。 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被扭曲。在一所理想的大学中,大学的文化与价值体系往往是作为一种“软实力”,牵引着大学共同体中的教师专注于科研与教学,促进大学理想的实现。理想形态的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基本的有“学术至上”和“精神独立”等。当前公立高校“单位身份人”体制,在其他的文化与氛围的协同作用下,特别是在我国学术制度构建内在逻辑发育不良[9]的情境下,把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扭曲了。“单位身份人”导致大学人才流动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公立高校,没有经济条件吸引人才,所以人才引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靠近亲繁殖。在这种学术环境中,对学术人才的发展而言,学术才华与学术努力不能起到主要作用,“关系”的经营才最为重要,这违背了“学术至上”的大学文化。更为直接地,“单位身份人”体制带来大学教师的“人身依附”。[10]111由于“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存在,大学教师不只是享受“即时全员终身制”,而且作为单位的大学,它往往乐于“办社会”,大学教师就依附在“单位”所提供的一些往往品质有限的资源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依附最后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依附,高校教师往往在享受“单位”所提供的“低保”性质的物质支持中,失去了精神的独立。 绩效资格考核的选择性行政。对有效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还需要有约束机制,它约束高校教师为实现大学职能而努力工作。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大学教师的行为,如果大学教师行为有偏差,约束机制能够指引与纠正。一个重要的约束机制是考核,公立大学往往有两种重要的考核,一是绩效考核,另一是资格考核。在许多公立高校、特别是地方公立高校中,因为“单位身份人”体制原因,在考核中出现所谓的选择性行政现象。选择性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进行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方式。[11]12-15从这里看,选择性行政是一个中性的概念,甚至一般地被理解成为褒义词,是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体利益的“义举”。[11]12-15其实,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成为贬义概念。公立高校在进行绩效与资格考核时,经常会因为“单位身份人”体制而滥用自由裁量权,实施选择性行政。“单位身份人”带来了单位人员流动的相对固化,并形成了近亲繁殖的“人情社会”,所以许多时候,公立高校在进行绩效与资格考核时,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考核要么是实施不彻底,只有部分人受到考核,要么是考核标准过低或考核形式化;在考核结果的应用上,许多时候也存在“虚化”现象,只要是可能损害圈内人利益、当权者利益和既得利益者利益时,考核往往是不了了之。所以,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在“单位身份人”所构建的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经常是低效或失效的。 国内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如上困境,使其应有功效得不到彰显,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层次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因变量”,公立高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需求的变化,[12]所以,“单位身份人”体制的改革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 三、“社会契约人”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 在当前国内公立高校中,整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人事工作”范畴。人事工作强调的是,对组织中人的管理是一项非生产性的、附属性的、内容简单且只重视现有人员使用的管理活动;[13]相反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对组织中人的管理看作是生产性的、与战略相关的、复杂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育的活动。显然,在这一范式中,人力资源管理从组织的“边缘”走向了“核心”,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也客观地从根本上要求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能够发挥有效性。 国外高等教育管理汲取了企业领域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外高校都已走出人力资源管理“人事工作”范畴,在强调并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实施在科学调研基础之上所制订的大学人力资源战略。大学人力资源战略,是指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突破传统职能管理范式,从未来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开展教职员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推动人力与物力的协调配合,以确保实现大学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14]在战略管理时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由传统的“人事工作”转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范式,其“理想型”其实就是所谓的大学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地把人与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从组织目标出发对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规划,以实现人与组织的适应与统一;[1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首要资源,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目标的匹配性,以及自身对组织战略实现的贡献。[16]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从“人事工作”转型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要对大学战略目标实现作出关键性贡献。 近年来,公立高校都在努力谋求“人才强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国内公立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低水平的事务处理范畴,急需现代转型。然而,不只是因为在高校管理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彰,更为重要的是,公立高校教师的“单位身份人”体制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基础性障碍。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最为重要的是,需要重建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实现教师由“单位身份人”向“社会契约人”的转变。 对公立高校而言,所谓“社会契约人”体制主要是指,一方面,大学摆脱传统“单位”需要“办社会”的束缚;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与教师之间只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所签订的具体劳动合同而形成的雇佣关系。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再也不是“身份人”,而是“契约人”。“契约人”强调的是,公立大学教师不再是一种“一旦获取、永远拥有”的身份,大学教师能否成其为大学教师、在任职期间大学教师的薪水报酬、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如何,主要是由教师自身的学术声望、工作业绩等业务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获得的、与校方签订的劳动契约所决定,而不是由其身份所决定。契约对大学教师而言是“能力本位”、“业绩本位”和“声望本位”,而不是“身份本位”。 把公立高校的“社会契约人”体制与“单位身份人”体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社会契约人”能够走出原有体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困境。当公立高校“社会契约人”体制确立后,高校教师人才市场将具有开放性。这一点就像企业领域一样,将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高校教师人才市场,教师的流动将会摆脱原来的、档案和户籍制度程序繁琐、办理手续耗时费力、受住房等相关制度牵制,[5]7等等问题。对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当高校人才市场开放后,人才的合法引进与淘汰就不成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淘汰机制将确立起来;“社会契约人”体制确立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就能够重新发挥其重要功用,因为公立高校将不再是一种“铁饭碗”式的平均主义,精神与物质的激励将建基于教师自身的学术业绩之上,公立高校在摆脱大量冗员、退休工资等低激励的人力资源成本后,更有实力为教师建立起更具强度的激励机制。这样高校能够构建起“长期试用制”、“兼职-专职”和“非终身制-终身制”等更有效率的机制,打破现有的一旦入职,就全员进入终身制轨道的制度安排,用人机制更加灵活、更具激励性和战略价值。在强化“学术自由”意义上的终身制同时,“社会契约人”体制有利于改变教师考核过分量化、短期化现象,克服公立高校激励机制的异化现象。另外,“社会契约人”体制的确立将有利于树立大学“学术至上”、“精神独立”和“探索真理”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彰显人力资源管理的牵引功能。“社会契约人”体制还能够减少公立大学在绩效与资格考核等方面事实存在的、负面的选择性行政行为,从而重构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 对当前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而言,“社会契约人”体制的确立是基础性的。构建“社会契约人”体制属于顶层设计,这种体制构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也应是自上而下的。国内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学的改革并不只是大学制度的变革,“而是整个政治制度改革的一个部分”。[17]诚哉斯言!当前我国公立高校与政府行政机关是“同构”的,也就是大学成为了政府行政机关的“摹本”,政府行政机关内部机构是怎样设置的,大学效之;政府行政机关内部运行逻辑是怎样的,大学仿之。这种“同构”现象的存在有历史原因,在公立高校中建立起“社会契约人”体制,需要公立大学与政府行政机关“脱构”,大学需要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规律来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脱构”需要政府行政机关对公立大学进行相关的放权、授权,这成为了政治改革的一部分。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因为当前的高校行政逻辑,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乐为“温水青蛙”心态,需要上层主导推进,才可能真正走出大学人事体制改革的路径锁定[18]。 然而,即使在政府的放权、授权下,公立高校自身所做的、包括推行全员聘用制在内的打破“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各种努力,都只属于第二层次的制度供给,在缺乏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的情景下,这种变革举步维艰。 四、变革困境与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 在我国,公立高校属于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事业单位改革的视野来审视公立高校教师“身份变革”十分必要。我国事业单位的特征是“国家办事业、国家养事业、国家管事业”,具有典型的计划性,譬如,机构公立,资产国有;政府决定设立、注销与编制,实施直接管理;活动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19]所以,我国广大事业单位机构典型地采用了单位体制,事业单位的计划性、非契约性和资源的不可流动性等就是“单位体制”理念型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整个高校系统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大学系统的“单位化”,政府为高校教师提供“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还为高校提供与自身同构的管理机构及其行政逻辑。这也就是当前我国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形成的前世今生。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体制在公立高校中形成的是一种政府的基础性制度供给。 随着“单位身份人”体制在经济领域的变革,以及国内研究者对国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特别是西方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推介,国内公立高校人事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在实践层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职称评审制”、“评聘合一制”、“评聘分离制”和“全员聘任制”四个阶段。[20]细致来看,在第一阶段其实是恢复了职称评审制度;在第二阶段,评上职称后就终身享有;“评聘合一”使人事激励机制功用得不到彰显,所以就带来了“评聘分离”的改革,但是在这一阶段,即使制度设计的意图是打破职称终身制,但是由于公立大学教师“单位身份人”特征,使评聘分离的真正实施阻力重重;接着,在对原有人事制度的弊端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构想推行“全员聘任制”。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具体地,要改革固定用人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以及人才单位所有制,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原则,在公立高校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聘用制度。这一《实施意见》指出公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但是至今为止,改革进展有限。反观如上四个改革阶段,可以看出,其实改革开放后我国公立高校人事体制改革中有一贯的逻辑,就是改革旨在使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能够发挥功效,从而最终提升大学效能。遵循这一逻辑,国内一些高校推行了激进程度不一的人事改革。譬如,上海大学聘任制改革、[21]北京大学教师人事改革、[22]中山大学人事制度改革、[10]183-187华中科技大学聘任制改革。[10]187-194最近的变革有深圳大学的人事改革,甚至浙江大学正在实施某种意义上的末位淘汰制。综观如上改革,遭遇到了太多的争议,存在妥协甚至流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存在,使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特别是竞争淘汰机制不能有效运转。当前的困境是,在公立高校中,教师都拥有事业单位编制,都是“国家干部”,难有合法的途径使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分流到体制外去。在如上改革中,即使有基于考核的分流,更多的是体制内消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对于公立高校管理层而言,放松考核以及基于此的竞争淘汰机制,更符合“政治正确”的要求。因为,对公立高校管理层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失效,整体效能不高,尚可以用形式化的政绩掩盖,“和谐”出现状况,则事关政治。如此,则使实质意义的全员聘用制的实施陷入困境。 对公立高校人事体制变革困境进行反思,需要审视整个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各个逻辑环节: 图1 公立高校教师“身份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 从图1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公立高校正在推行所谓的全员聘用制改革,属于国内公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的第二层次制度供给。这一层次的制度供给在缺少第一层次制度供给,即政府停止对公立高校教师进行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供给,放松其档案控制,为教师另建有吸引力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情形下,必然会遭遇难以突破的瓶颈。这种困境包括由“身份”带来的争议和公开或非公开的抵制;更包括人员分流上的操作障碍等。相反地,大学人事制度变革一旦拥有了第一层次的政府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如上争议与操作障碍都将立即或很快地不成其为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到现在为止的成功,其实也是在遵循这一逻辑,先是政府投入基础性制度资源,即实质意义上打破铁饭碗,下岗分流,不提供或限制性提供国家干部身份与事业单位编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产生功效,从而达到增进企业效能的目标。在国外高校教师聘用体制中,只要是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产生功效的,都不存在政府在第一层次制度供给上设置“单位身份人”体制。譬如,美国是一个拥有浓厚市场传统的国度,其公立、私立高校教师的聘任制度都可归于“市场模式”。在市场模式的教师聘任制中,职位的设置、人员遴选、晋升和管理方式等都具有明显市场痕迹,这一模式的聘任制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公开招聘、严格遴选、逐级晋升、非升即走”,设计这一制度模式的目标是通过市场选择、市场竞争和市场激励,来保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23]总之,一般地可以认为,美国大学教师是自由职业者,其聘任状况受市场制约,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工作流动性很大。[24]在德国公立高校中,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但是这只是总体上的概括,实际情形是,德国大学的用工形式多样,有编外的,有编内的,只是部分专业优秀的高校教师才可以享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和终身教职。由上可知,无论是美国模式,还是德国模式,都不存在政府为高校教师作“单位身份人”体制基础性制度供给现象,因为在人性现有水平上,其必然会使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功效不彰,效能低下。 所以,当前我国公立高校人事变革的合理逻辑应是,先有政府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如不再为新入职的大学教师提供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放松档案户籍控制,为大学教师另建有吸引力的社会保障等,这属于第一层次制度供给。其后,通过公立高校普遍实施实质性的全员教师聘用制度,强化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社会契约关系”[25],才可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社会契约人”。如上两个层次的制度供给会使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模式转型、机制生效,最终提升大学效能。 总而言之,当前建立公立高校教师“社会契约人”体制,需要在取得社会共识的前提下,政府行政机关首先进行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然后放权、授权,自上而下地推动实质性全员聘用制在公立高校广泛建立。需要补充强调的是,在进行两个层次的制度供给,构建“社会契约人”体制时,并不能单一地采用市场规则,这一体制必须符合学术规律,是不可忽略的内在要求;另外,建立公立高校教师“社会契约人”体制,并不是简单的政府“甩包袱”,需要在制度重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为高校教师设立“职业年金”[26]等配套制度安排,保证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具有较大吸引力。
浅谈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社会转型期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摘要: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属于一个分支,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现金流量的安排,以及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和一定时期末的资产负债表的预计。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对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完善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措施 当前,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烟草市场的全面整治,烟草企业的生产经营得到了良好的规范,经济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然而,在详细的调查后发现,我国目前依旧有部分烟草企业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尤其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所以,笔者以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为切入点,提出了诸多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烟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有部分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不强,一味地重视财务计划或年度资金收支计划的制订,对财务预算认识不足。通过实践调查发现,有一些烟草企业缺乏财务预算管理这一环,还有一些烟草企业虽然实施了财务预算管理,但只局限在财务计划的制订上。这些企业认为财务计划就等同于财务预算,完全混淆了计划与预算的概念。在财务预算的认识方面盲区众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认为财务预算属于整体的财务计划表格,只要实际根据资金的收入与支出项目分别进行填列就可以了。二是认为财务预算就是把全部会计科目的计划数予以明确,然后做一番汇总,根据报表的编制方法,知晓烟草企业下一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的详细预测结果。三是认为财务预算是企业领导层、决策层、管理层所提的想法与指标,由上至下逐步地分解,贯彻落实。四是每个年度的年初实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即可,完成后就可对年度总体工作加以指导。五是将财务预算编制推给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有一定的了解就够了。六是财务预算的编制不仅劳动强度大,还会花费不小的财力,实际效果不明显,宁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到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上。 (二)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 有部分烟草企业虽进行过财务预算的编制,但采用的做法过于单一。先由财务部门安排组织其他部门申报第二年的支出情况,再将部分报表中涉及的数据予以汇总,最后提出一个报告与预算做简单的比较就算完成。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当前,有的烟草企业虽实施了预算管理,但未构建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要么是将其划给财务部门管理,要么是交给计划部门负责。所以,财务预算管理实质上缺乏必要的组织保障,导致预算管理矛盾问题明显,缺乏专门的机构实施有效的协调与仲裁。由于预算管理内所有环节工作均缺乏配套机构,致使预算管理经常发生断层或漏洞问题。 (四)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每年的财务预算编制时,由财务部门或计划部门下发预算编制工作的相关通知,以此当作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主要依据。这样会导致具有系统性特点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缺乏一套权威的法规制度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预算管理人员实际作业中没有相关的章程可循,最终制约了预算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完善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领导者、决策者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 烟草企业要想有效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就必须使领导者与决策者充分认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时刻从企业治理与管理创新角度出发充分了解财务预算管理,为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只有得到企业领导者与决策者的大力支持,财务预算管理力度才会增强,才会实现预期的预算管理目标。 (二)编制详细的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与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及战略目标的整体行动规划,所以是一种具有管理导向性特征的战略管理。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其实是将战略目标作为基础的一项财务管理目标。若财务预算缺乏战略意识,就会导致烟草企业难以朝着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发展,阻碍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因此,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战略的制定、执行及控制这几个环节。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从属于企业内部战略管理,并非单纯的预测方法。企业战略导向及目标对预算模式的正确选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明确了预算核心及其需要从哪些方面来保障,确立了相应的预算目标。唯有将财务预算定位于战略目标之上,预算管理才会有效实施。所以,烟草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应按照现代市场环境与企业现存的资源,明确长期发展战略及目标,朝着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目标与正确的方向迈进。 (三)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烟草企业要想保证财务预算管理机制顺利运转,不仅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有相配套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一套健全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单单是预算管理自身,还是把制度推向行动的前提。 预算管理制度是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据。烟草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颁布实施的《关于烟草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强调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业务流程、预算编制方法等,然后再按照《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确预算编制、预算考核、预算审批、预算调整、预算评价、预算执行等诸多环节的规范流程,全面实现预算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目标,有效推动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转。 (四)重新整合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 财务预算管理具有系统性特点,牵涉到企业一切经济活动,将企业的组织系统和工作流程作为基础,根据整个烟草企业的发展对组织系统和外部经济环境间的适应关系、企业内部所有子系统间的关系、组织系统和工作流程控制间的关系、业务流程所有环节的关系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以此得出适应于财务预算管理的操作平台,同时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职能作用,明确具体的财务目标。为了切实有效地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烟草企业应重新整合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严格根据预算管理要求进行规范,明确具体的责任中心、组织的职责权限、人员的职责权限。当前已有不少烟草企业运用ERP系统来构建作业平台。所以,也可将其运用到财务预算管理中。 (五)构建完善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 预算定额标准共存在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即作业量、实物数量、工作比率、货币金额等。其中,实物数量标准涵盖了总量(如装卸量、运输量等)及单位量,货币金额标准涵盖总额标准(如业务招待费总额等)、单位金额(如物资采购价格标准、万支卷烟物流费用等)。烟草企业要积极构建包括费用开支、能源消耗、实物消耗、人力成本等在内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切实根据国家财政、金融、税收等各方面的政策与行业政策标准,根据自身实况,推动预算定额标准有效运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是烟草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求,是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是烟草企业财务管理适应财务活动性质变化的有效机制,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所以,烟草企业应从明确战略目标与财务预算管理目标、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桂林市公司) 浅谈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加强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摘 要]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烟草业的内部预算管理比较薄弱,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烟草企业预算管理方面的探索虽然在不断深入,也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普遍体系。文章立足于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分析了烟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并就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更好地为烟草企业的管理提供支持。 [关键词]烟草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利用预算管理对企业资源和决策目标以预算方式进行优化。它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和目标性等特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全面预算管理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烟草企业预算管理现状 我国烟草企业预算管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未能对预算管理进行准确定位。目前我国大多数烟草企业都建立了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但由于许多企业未对预算管理引起重视,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对预算未能进行准确定位,导致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预算管理存在严重的片面性,降低了可操作性,导致制定的一些发展战略计划过于宏大,实践操作性差。 (2)缺乏科学预算管理机制。预算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是烟草企业开展预算管理的主体,一些烟草企业却认为预算管理应当由财务部门负责,甚至有直接将预算管理的监控职责都划归为财务部门,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 (3)预算管理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很多烟草公司都制定了相关预算编制,并对预算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而未能有效控制预算的执行流程,导致预算管理未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形同虚设,加上不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手段以及模式,烟草企业只能对预算结果进行管理,给烟草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公司内部环境和主客观原因来思考,造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存在以下几点: (1)对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职能认识不足 实际上,全面预算管理是行业通过统一的工作布置而逐级推动的一项工作,是自上而下作出的一项行业改革的措施,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因为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不是基层单位在探索加强企业管理过程中寻找到的有效途径,往往会片面地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甚至产生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误解,最普遍的误解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一个编制预算的过程,是因为上级要求上报预算。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实际是促进企业有效地运转,实现各项资源的最高效的整合与运用。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执行的一个平台。 (2)预算执行偏差较大 由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管理,往往造成执行力不足,预算与执行结果偏差较大。主要表现为:预算外开支未能及时补报或不履行规定审批手续;业务部门的预算编制缺乏执行力;财务往往只是在预算执行完毕后,利用财务指标比较分析执行偏差,而没有结合业务情况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口径的差异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基础数据存在偏差。 (3)缺乏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 因为当前经济运行指标与全面预算指标两套指标并行,虽然部分指标值一致,但是在部门和员工的观念中仍然重视和承认的是经济运行指标,而这部分指标进行了分解并着重进行了专项考核的主要是销售方面的指标,如总销量、辖区销量、省外烟销量等,销售部门的一线员工将据此分解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并与其薪酬挂钩。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所独有的关于费用明细预算方面的指标则在考核中仅仅体现在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而且因为这种考核并未落实,达不到进行激励的实际效果,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指标”。 (4)企业预算管理过分关注短期利益 大多数烟草企业往往忽视了全面预算管理要与企业战略目标规划相结合,仅仅认为全面预算就是管理日常的企业财务费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也不能正确引导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经营者的目光也集中在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利益中,使得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缺乏执行力。 3、预算反馈与改进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行为,绝不是为了预算而预算,也不是为了考核而进行指标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在对于企业管理的改进上。按照预算进行日常监控和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为了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应当从预算的执行中发现问题并得到改善和改进。而这种改进与改善又有赖于各责任单位和部门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了解,所以,预算反馈成为全面预算管理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证预算指标的全面落实,预算反馈要贯穿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在新体系设计的预算编制环节有反馈,在预算的日常监控与执行分析中的沟通过程,也体现了预算反馈的内容。为了使所有预算责任单位和部门均能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有必要建立定期的预算反馈制度,包括进行月度预算执行情况通报与分析,以及进行年度的分部门预算反馈与管理中的深层次分析,进行年度预算执行总结,并作为次年预算编制和执行监控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在公司建立月度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和分析制度以及年度预算总结与分析制度。 月度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和分析应于每月例会之前,由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主持召开,这有利于各单位和部门通过这一过程,在例会中通报和总结上月工作的情况并合理调整当月工作计划。 年度预算总结与分析于每年年末进行,先由经济运行科对单位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再由预算执行单位对预算的全年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下一步改进管理的具体措施。在这种分析工作中,重点应将年度预算执行中的进度调整、差异分析、环境引起的预算调整过程,控制效果、突破原定预算的项目,管理相关原因等进行具体分析。这种总结不能仅仅是给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上交一份总结材料,而应当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的一种方法。当收集齐所有预算执行单位的总结材料,进行初审后提交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会议对单位的预算总结进行综合分析和最终确认,并以此作为单位年度工作质量及其主要负责人工作业绩的主要考核依据。 综上分析可知,烟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烟草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仍要注意到烟草企业自身的不足和存在问题,努力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控制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建立完善的、适合烟草企业的全面预算组织和预算系统,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这样才能发挥预算考核评价作用,提升烟草企业的管理水平。 浅谈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论文 一、现代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现代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一)机制性 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本身是一个机制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程序性,需要立项、编制、审批、执行、监督、考评等。财务预算机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预算风险。从财务预算本身的管理角度看,它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一种机制。 (二)市场性 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本身是仿市场的,是全面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化的计划管理模式。企业通过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规划各个主体对企业的约定投入、约定效果和相应的约定利益,并通过对财务预算过程的监控,真实计量各个利益主体的实际投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结果考评情况进行相应的发展策略调整,以此来提高烟草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三)战略性 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它通过规划未来的财务发展来指导实践,因而具有战略性,对企业发展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科学的财务预算方案蕴涵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管理层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企业的整体“作战”方案核心内容。 (四)综合性 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核心职能即在于对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整合。 二、现代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的烟草企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很多烟草企业所制定的财务预算管理基本上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烟草企业的实际财务需要。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发现,之所以烟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烟草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知识的缺乏 大部分的烟草企业并不知道如何编制财务预算以及怎样去实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据我们调查很多的烟草企业曾经做过财务预算,但是其编制的方法却不科学。其主要的程序就是让企业的各个部门将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汇总,将汇总的数据与企业财务预算进行比对,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二)部分烟草烟草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信心不足 目前国内有部分实力较大的烟草企业实施了财务预算管理,但很多的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只起到一个形式作用,并没有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取得实际的成效。因此,很多烟草企业就对财务预算管理失去了继续实施的信心。 (三)烟草企业没有对财务预算进行科学的管理 多数的企业只是编制企业年度财务计划或者是企业的资金收支情况计划方案,普遍对企业的财务预算存在误区。在我们前期的调查和走访的烟草公司当中,部分的企业并没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仅仅不到60%的企业只有年度财务计划。在这些企业当中,他们把所做财务计划当作财务预算。这就是明显的把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的定义混为一体。 三、烟草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正是由于烟草企业没有真正实施,因此,严重影响财务预算管理在烟草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如何积极发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作用,树立全新的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理念,并对以前旧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以此强化企业的预算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更新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观念 近几年,我国的烟草企业发展迅速,其发展历程证明了烟草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力度,其决定因素就在于烟草企业的管理层是否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当前大部分的烟草企业都对财务预算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上与执行力度就有所欠缺。因此,要在烟草企业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就必须提高烟草企业决策者、管理层及财务执行者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理解,并从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及管理上的创新上来重新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认识,以此来重新调整并实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随着烟草企业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在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明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烟草企业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其发展的需要,也是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加强烟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必须,这更是国家发展烟草企业的要求。所以必须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年度工作开始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接下来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组织机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并且应设置专人专事领导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和管理。首先,由于财务预算管理涉及烟草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必须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预算编制,以期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在接下来一年的工作的重心。其次,强化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预算管理职责,因为其的职位因素可以决定企业如何更好的考虑财务预算管理和企业长期目标的协调发展。 (三)必须要实行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及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烟草企业也必须推行财务预算绩效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目前烟草企业各预算执行部门缺乏管理、监督和约束的现状进行改善,同时还可以将各部门自己预算与预算执行相结合,将各部门的责任和绩效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烟草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都必须尽可能地想到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冷静的处理,要坚决的杜绝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出现财务预算指标使用不规范、挪用财务预算经费指标等情况的出现。为了改善烟草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执行控制约束力度不够的情况,当烟草企业财务预算确定下来后,就不允许进行随意的追加、追减。在支出时要坚持“一支笔”的审批制度,严格的按照财务预算规定的标准进行控制支出,对于各项支出款项则必须经过审定。对于超出预算或者无预算的开支,企业财务部门有权利进行拒绝,从而达到强化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 四、结束语 在全国预算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烟草企业必须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广开言路,通过各种途径发现财务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仔细的思考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上面所提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问题与一部分改革措施。此外还必须通过建立财务预算管理新模式,提高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指导下,尽快适应国家对烟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促进我国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探析: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方向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是一个牵涉到教学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研究内容。本文阐述了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并提出了加强学生实践动手环节能力培养的观点。 [关键词]交叉学科 课程体系 课堂案例 考核改革 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作为Internet新的应用领域,已经逐步地走向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领域。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使得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更为凸显。[1]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及需求的不同,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电子商务软件技术开发方面的课程相对比较单一,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还较为保守,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针对该课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改革的思路 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2]因此,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全面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能将技术与管理有机地融合;能把握新型学科的特点,了解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关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及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应用进展;毕业后能在相关部门从事企业级电子商务的开发、规划以及应用和管理工作,能够成为企业制订和实施电子商务战略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的教学改革思路是从电子商务系统的软件实现角度出发,以面向复用的构件化设计思想为基础,将电子商务系统实现技术按照建设流程进行划分,将Web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分为两大技术支柱,以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电子商务支付技术为辅助,结合国内外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的实例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着重研究构建Web技术和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以及企业级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技术, 从而为将来顺利开展计算机学科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教学提供良好的主观条件。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设定的目标是总结出一套计算机专业的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的完整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从而为在计算机专业大量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理论教学方法研究: 新型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法研究、课堂案例比例问题研究、教学中实验课的改革、学时矛盾解决方法研究、新型学科课程教学的考试方法研究、交叉学科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最佳比例研究、教材建设等。 2.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组建学生实践团队以及结合项目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 3.现代教学手段研究:新型学科课程教学中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必须解决以下3个关键问题。 问题1:在计算机的相关专业中有不少课程为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条件,但学生对前续课程的掌握及动手能力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问题2: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的重点仍然是计算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是重点。因此,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授课环节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究竟采用何种比例更为合适? 问题3: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难免让学生有读懂了书本,却不太能动手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 首先确定课时比例,根据目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进行充分论证,确定出课程教学课时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合适比例;其次,根据交叉学科课程的特点,结合一定课时的学生课堂分组案例的以及课后的攻防模拟演习,使得学生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及技术实施的基本能力,可以进行企业级电子商务平台的规划、技术开发和应用管理;再次,组建学生的课程实践团队,结合项目进行练习,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他们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并能把握本课程作为新型学科课程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也是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的平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式。 1.采用多媒体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信息量,较好地把原先很难在课堂上讲授好的内容体现出来。对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既体现“启发”的主导作用,又体现知识性。讲义做得细致且精简,还补充了许多跟课程知识相关的重要链接。使学生在课后能通过预习和复习讲义内容,深入地理解课程的内容。 2.采用先进的国内外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及动脑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增加“课堂案例”的环节: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8人,教师针对每章的内容布置课堂案例,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在课后进行讨论和模拟对攻演习,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形成分组报告以及模拟攻防后的效果截图,做好案例的电子文档和PPT演示文稿,然后在课堂上由每组派出一名同学进行案例,教师随堂进行分析和评定。这一环节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学生对专业技术知识的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增加课堂讨论的环节,布置了相关的讨论题,特别是针对课堂案例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这个案例,并以小组为单位给出设计方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互相学习,教学效果较好。 (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组建教学实践团队和结合项目练习的方式,多方面地锻炼了学生对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建设的动手能力,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增加安全和攻击方面的演练,围绕工程开发实例,合理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撰写详细的实验指导书等。 (三)课程考核改革 改革考核方式,以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测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性质,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实践技能操作、撰写技术报告、提交作品等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形式推行在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校内能力考核、社会等级考核等)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论文、作业、课堂表现及参考阅读等成绩考核中的比重,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 (四)构建案例库和运用网络教学系统 搭建案例库,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方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主动式、网络集成化教学模式,采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针对各教学环节设计相对独立的、方便可控的功能模块,通过有机的网络集成提供全程辅助教学服务,支持多层次、多线程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交互,增加交流、反馈等机制,突出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三、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社会人才市场对高校计算机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型交叉学科课程的推广教学已是势在必行。[5]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对象及任课教师、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研究内容,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大部分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较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程在教学改革中通过课堂案例和攻防演习,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了,而且还能把握交叉学科课程的特点,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关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以及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发展应用。我们衷心地希望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能为计算机专业其他交叉学科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探析:电子商务园区软件开发项目应用 摘要: 眼下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一批新兴的电子商务园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对于这些创业初期的企业而言,在有限的成本控制下,开发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软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下,软件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项目返工率高等一系列因素成为了制约企业前进的绊脚石。20世纪中期,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类企业的特点阐述了引入目标管理法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以此给这类企业将来的管理模式以启迪。 关键词: 电子商务园区;目标管理法 电子商务是时下一个比较时髦的名词,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即TDCC提出第一版的电子数据交换即EDI标准。 [1]然而那个时代的电子商务由于存在地域的局限性其实质仅仅是电子化取代纸张化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也开始接触到电子商务,20世纪末开始电子商务逐渐由公司间的贸易形式转变为面向大众的在线电子交易平台,这一方面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当前市场对电子商务的需要。而我国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电子商务市场,伴随着国家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一大批依托电子商务企业创立的电子商务园区正逐渐在大中型城市里迅速崛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当然也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其中,ERP系统的运用更是为我们大家所熟知。早在1977年,美国著名的生产管理专家奥利弗•怀特就提出了ERP的原型——MRP。[2]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科技的进步,目前广大企业的业务借助互联网正越做越大,产生的数据和管理的范畴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象ERP这类的软件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当前市场中,比较知名的ERP软件提供商如国外的SAP、Oracle以及国内的金蝶、用友等,依托庞大而专业的开发团队,他们的产品设计专业度高,企业需求匹配度高,当然,直接购买的成本也很高,这对于众多创业初期的电子商务园区来说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支出。同时,由于这些产业园区的业务需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模式下对企业的自身业务的管理,更需要对客户的经营状态作出及时的分析和预判并及时作出调整,这需要软件本身能及时适应客户的需求变化。由此,固定的软件模块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二次开发甚至是量身定做的ERP系统成为了许多电子商务园区的理想选择。 开发一套成熟的ERP系统,需要庞大的开发团队做支撑,也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研发周期。根据调查,一个中等规模的研发团队,开发一套基本的ERP系统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大多应用关键路径法预留了较长的项目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然而,这种管理模式依然摆脱不了功能模块大量返工,客户需要得不到完全满足,项目人力资源调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由此给企业自身以及开发团队都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0世纪中期,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这个概念。目标管理法是一种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以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3]通过目标管理法,项目管理者能将原来的宏观目标按照自顶向下的原则层层拆分。以ERP项目为例,开发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完成一套ERP软件,而在实际制定目标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可以依据功能模块或者开发阶段先进行大致的目标分解,然后再将每一个开发阶段或者功能的具体实现进一步细分,落到具体的开发者身上。而这整个制定目标的过程,都是由项目组的上下级共同参与的,不仅提高了目标拆分的合理性,减少了开发工作的返工概率;也能针对不同员工的实际工作效率制定相应的开发任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目标分解较细,先完成的开发人员可以马上投入到其他的任务中,相比较传统管理模式下等待某一批任务完成整体前进的工作方式在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上也大大提高。 目标管理法在电子商务园区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能对客户需求的变更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项目流程图几乎无法更改,一旦关键路径上的某个节点出现变更,则几乎整个计划需要重做。在目标管理法的基础上,由于任务与任务之间大多处于平行的模式,某一个目标的更改对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产生的影响较小。这种模式更能适应电子商务客户的需求变更以及技术领域企业不断进步的技术对软件的进一步需要。目标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大部分的项目组只有中期和收尾阶段进行绩效考评,而这种考评模式容易带来的直观问题便是问题发现晚,返工不及时影响整体项目进度,项目奖金发放周期长影响员工积极性。而目标管理法则不同,每个任务或者每一组任务结束进行考评,员工可以及时根据发现的问题自我调整,相对较高频率的奖金发放更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采用了目标管理法后的项目开发周期短,员工工作效率高,项目开发成本低,客户满意度高。这些都是项目管理不断进化所带来的可喜变化,也是适应现代化企业需要的管理方法。在电子商务园区的软件开发项目中应用目标管理法所带来的成功,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以ERP为代表的软件技术的进步,也让我们的项目管理者看到了先进管理思想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益和进步的空间。相信以目标管理法为代表的管理理念的革新必将推动我国企业管理走向更高的台阶! 作者:丁马宗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探析: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风险管理初探 1商务软件开发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人力资源造成的风险 人力资源是电子商务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项目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开发人力资源也会给软件开发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激励措施的缺失,造成了开发项目的工作人员没有很高的积极性,造成生产能力的低下,而另外,还有某些可能对于工作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由于对于软件工具的运用不熟悉,需要更多的时间适应,造成软件项目的开发不及时而出现风险;其次,项目组各个成员之间由于思路理念等不一致,造成在实际中可能出现冲突,再加上沟通不畅而导致设计出的产品不佳,接口部分出现不匹配,重复的设计工作等增加工作量;再者,开发项目的人员不足,并且流动性非常大,特别是开发项目负责人的流动性比较大,再加上开放项目的储备人员不足与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等,不能及时的补充由于人员流动而在成的缺口,这也给软件开发项目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增加项目的风险机率;最后,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项目的过程中撰写报告所用的时间比较长,也给项目带来较大的风险。 (二)技术问题造成的风险 软件技术不断的发展,但是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缺少经验丰富的人员,这就可能因为开发项目由于缺乏技术技巧影响整体项目的进程以及最终的结果,给开放项目带来更大的风险。比如说:在功能的设计方面,由于考虑的不够全面,造成设计的产品存在性能问题,无法达到既定的要求,还比如: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不能及时的对新技术与开放的方法等及时应用等,这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为电子商务软件开放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在软件开放项目的初期,识别到风险,才能采取更有效的手段预防风险的发生。 (三)外部原因带来的风险 首先,市场的需求的变化给开发项目带来的风险,需求是软件开发项目进行的基础,但是外部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着的,这给项目的开发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在开放项目的进程中,如果不解决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会造成项目不能成功的完成,给项目开发增大了风险,与需求相关的一些风险如果采取不作为的能就可能制造出错误的产品,甚至是劣质的产品,不管是什么产品都加大了项目开发的风险。其次,政府部门推出的相关政策以及要求发生变化给项目的开发带来很大的风险;再次,项目外包的部分不能达到质量的要求,造成不能按要求及时交货,这也给项目开发企业带来很高的风险。 (四)资金与管理带来的风险 首先,软件的开发项目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导致资金的紧缺,而新的资金不能及时的到位,势必影响项目的成功,给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其次,管理上带来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高层的管理人员缺少管理方面的经验,没有对市场需求等进行调研,造成决策不符合实际要求,造成项目的进度缓慢,项目开发时间比较长,另外管理部门的审核时间比较长,给项目的开发造成了更大的风险。 2商务软件开发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只有及时的发现风险,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规避风险。 (一)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 首先,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项目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没有把人力资源的变动因素考虑到人力成本中,更没有把人力资源流动与工作量两者相结合的考虑,而是为了保障项目的质量与进程,不断的督促项目开发人员进行超时的加班或者追加人力。但是长期的加班会造成工作的效率更低。比如说:由于劳累可能对于项目的开发不够认真导致出错率更高,造成项目质量下降,这就需要再次返工,不断增加了工作的时长,而且会延误工期,而不断在项目中增加新的人力,也会由于新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的不适应或者需要原有工作人员教授指导,也可能会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而且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人力成本高于实际计划的成本。如果出现人力资源不足的时候可以考虑把一些任务或者是子项目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而减少项目的压力,但在外包之前要对外包的公司进行相应的考察,避免出现质量与进度体导致的风险。还可以采取部分项目人员为兼职的形式,比如说:高级技术人员以及专家等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用人的成本。其次,电子商务软件的开发项目会需要不同能力以及不同角色的人进行合作,为了保障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要合理的规划项目人员的管理与分工,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有业绩的项目成员,并根据成员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规避成员差异带来的风险。最后,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团队的组建需要不同能力的人,既要有技术专家,又要有市场销售能力的人员,还要有管理方面才能的人员,只有各尽所能,才能促使团队更好地团结起来。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最好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促使成员之间加强联系。还要明确成员组织的结构,使每一个项目问题都能够及时的解决,从而促使风险管理工作更有效的进行。 (二)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 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估算是很必要的工作,要结合项目人员的综合能力、任务、资源以及外部条件等相关因素,才能使制定出来的计划与实际的情况相符合。但是由于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项目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加上客户没有明确的需求,运用的又是比较先进的工具与技术、成员组成又比较复杂,市场的变化有比较快。如果没有制定科学的计划就会造成项目的进度与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项目经理在制定计划时可以采取分阶段制定的方式,先计划近期的任务与细节部分,可适当的设计少量的远期任务,从而使计划更加灵活多变。对于客户的需求变化,可以在指定的计划中留有余地,在与客户进行沟通,进而明确客户的合理需求,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对风险进行管理。 (三)建立风险管理工作系统 首先,做好风险管理文档,项目经理对于项目的规划中一般不会专门做风险管理工作的文档,即便有风险管理文档,也是与项目的计划书合并在一起,甚至有些项目经理仍是不到风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风向管理环节只做表面的应付工作,不能及时的防范风险的发生。电子商务的软件开发项目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的一项工程,但还是希望项目经理抽出一些时间来完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创建风险管理的文档,并在项目的开发进程中对项目做好风险监控的工作;其次,做好风险管理的知识库系统,项目经理一般在项目结束时,不会对项目的进行细致的总结,这是不利于对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项目的经验的累积,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在项目结束时,把风险的应对策略与经验添加到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时库系统,从而更好地避免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出现同样的问题,为风险管理工作增加经验积累,更好的规避风险。 3、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多复杂,这就造成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项目的存在更多的风险问题,这也就要求在项目风险的管理工作中寻求更多的创新方法,从而更好规避项目开发的风险。 作者:何涛 单位:柳州市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会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企业的核心业务是组织生产(服务)并将产品(服务)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在这过程中任何生产活动与资源流动都需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统计。会计部门正是完成这一工作的负责机构。因此研究分析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弊端,可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同时完善会计制度,可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并使其经营成本大幅缩减。再有通过应用先进的会计管理理念,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得到更好的促进。 一、现代会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现代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起源于西方的跨国企业,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适应了我国经济的特殊性。其主要特征大体可分为三点,其一是以企业利益为中心,逐步扩大了责任与权力。传统的会计部门,往往会被视为“账房先生”,其工作的主要职责是统计企业账目。但现代的企业会计被赋予了更多的管理权利以维护企业利益。其二是促进企业财务与社会财务相对接。传统的管理理念中,企业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会计人员不应将相关信息传播给他人。但在当代社会中,企业被视为社会分工体系的组成部分,加之其高度集中了社会资源,因此企业有义务向社会管理者或社会公众提供财务信息,并主动缴纳税金。但在这一过程中,会计部门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其三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主动性更强。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认为,各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的专业鸿沟,减少对其他部门的干扰,会使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但当代的会计管理理念认为,企业现状会清晰地体现在财务数据中,因此会计部门可依据财务报表,对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 二、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存在的风险 (一)片面强调企业利益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通常与企业领导具有较为紧密的个人联系。同时股东利益也被视为会计部门的主要工作目标,因此我国企业的会计部门,通常会将狭隘企业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并对上下游关联单位以及企业职工制定较为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在审核企业职工报销票据的过程中,部分会计部门制定了过度繁杂、严格的审核制度,这一问题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再有,部分会计部门会在结算的过程中,为合作单位制造一定的障碍,这一问题将对企业的诚信度带来负面影响。 (二)纸质管理工具产生的财务损耗与风险 在我国当下的企业中,纸质票据仍然是会计管理的主要依据。但纸质票据的保存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其查阅工作也将耗费较大的人力成本。同时,利用纸质票据开展财务审核,会使工作程序更加繁琐,企业的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提升。例如,部分企业的财务审核票据往往需要得到诸多环节的审批,当某一环节的负责人无法开展工作时,该项审核通常会被迫停滞。再有,纸质票据的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人员会利用这一漏洞,刻意篡改财务数据,从而使企业的财务安全受到影响。 (三)对账周期过长为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我国企业的会计部门,通常会依据不同的财务项目,制作年度报表、季度报表与月报表,个别项目也会产生周报表。年报表主要反映企业的整体盈亏,季度报表主要突出政策调整,月报表与企业的纳税周期相符,周报表主要是配合短期项目的开展。但当下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对于信息数据的及时性较为关注。例如,部分电子商务企业,需要与其所在平台进行及时结算,而消费者的调货行为也需要企业的会计部门作出及时的反应。因此,传统的报表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 (四)缺乏宏观监管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企业的会计部门,通常会将自身的工作局限在数据统计、基层财务审核以及税务申报等环节中,对于企业的投资方向与节约化管理等工作往往缺乏关注。例如,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管理者通常不会邀请会计部门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评估,这样的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的企业中。但在国际跨国公司内,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了企业投资活动的战略分析师,其提供的参考数据对于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再有我国的会计部门,通常不会为企业提供整体的成本节约方案。例如,在现实工作中,会计部门仅仅会将财务节约工作停留在账面审核的层面中,而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调整,却缺乏足够的关注。 三、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改进路径 (一)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 我国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财务人员将狭隘的企业利益视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并对合作单位与个人进行繁杂、严格的审核。这样的问题将使企业的形象受到较大的影响,企业利益也将受到损失。当代社会的产业分工较为复杂,关联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在这一环境中,会计部门应当运用利益共同体的理念,将自身定位为促进产业链资金流动的一项环节。例如,知名电商京东公司,通过信息技术为其上游供货商提供了专属的财务账户。通过该账户,合作企业将依据自身的诚信等级,自主提取所需的款项。在这一过程中,京东公司的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其与供货商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 (二)扩大无纸化办公范围 无纸化办公已在我国推行多年,但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仍然将纸质文件与票据视为财务审核的主要依据。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当扩大无纸化办公的应用范围,从而使企业的财务审核工作更加高效。例如,企业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等工具,为采购与外出销售的工作人员提供统一的支付平台。通过该平台,传统纸质票据所记录的数据,将被反映在信息平台中,同时企业的会计部门应向采购单位索要电子发票。在审核工作中,企业也可改进低效、繁杂的审核模式,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寻找所购商品的最低价格,以确定财务支出的合理性。 (三)构建信息化统计系统 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中,制作财务报表的周期通常较长。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当积极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以提升信息传输效率。例如,会计部门可为基层部门制定对应的电子财务表格,并要求其将终端数据及时地传输至财务部门。通过表格化管理,财务统计工作的效率将得到提升。同时会计部门可通过财务软件,将当日统计的数据生成日报表,并传输到企业的各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工具使数据传输更加便捷。表格化管理统一了企业的财务统计格式,数据输入的效率也相应提高。而财务软件帮助会计部门实现了指令化操作,数据计算将变得更为精确。 (四)加强宏观财务监管 我国的会计部门,较少参与企业财务的宏观管理,这一问题将使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无法得到来自财务专业视角的建议,因此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邀请财务部门的代表参与。并通过财务视角,对投资活动的安全性、与盈利空间进行评估。同时会计部门应当依据自身的财务情况与税务需求,与合作企业的会计部门进行对接,从而使投资活动更加规范。再有会计部门应当以价值链视角对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针对回报率较低的环节,会计部门可要求其进行整改,在整改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企业可将这一环节转包至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 四、结语 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改进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扩大无纸化办公的应用范围。同时会计部门应当以产业链视角制定更为优化的服务体系,从而是企业获得更为优质的经营环境。再有会计部门应当与基层部门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从而使企业的数据统计能力得到提升。
问题管理论文:区总工会关于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农民工及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农民工做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服务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是工会组织的职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__区总工会从关爱留守儿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入手,用主动作为探索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使命。 生活学习方面。生活上缺少关爱和照顾,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生活上仅限于温饱,在吃、穿、用等方面与其它孩子存有差距,给孩子带来自卑感;学习上缺乏必要的监管,学习成绩普遍不佳。 心理品质方面。由于缺乏亲情教育和心理沟通,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道德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家长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培养教育不到位,经济条件好的对孩子纵容溺爱,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经济条件差的,整日为了生计忙碌,更是疏于对孩子的管护和关爱。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部分存有迷恋网络、打架、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严重的引发青少年犯罪现象。 __区总工会把关爱帮教留守儿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人士、基层工会组织,协调乡镇、相关科局、企业的力量,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给予留守儿童“五心”关爱扶助,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悉心呵护,做留守儿童的“家长”。学校工会组织动员广大教职工,为留守儿童当“家长”和“爱心妈妈”。全区各学校工会组织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从育人成材的大局着眼,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着手,给留守儿童过生日、帮孩子洗衣梳头、检查作业辅导学习,让孩子在无忧无虑中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促其健康成长。 热心引导,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全区学校工会组织发动广大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让广大教师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引导教育。组织城镇中小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交朋友,让他们相互帮助、增进友谊,克服心理障碍,培树健康心理。 诚心扶助,利用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区总工会加大对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帮扶力度,在每年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助的同时,重点在精神层面给予关爱,经常性地与孩子面对面谈心、心贴心沟通,让孩子感受的社会的温暖与关心,培树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区总工会积极与区关工委、团区委、区妇联、区教育局齐心协力,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一)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壮大乡镇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变外出打工为当地务工,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二)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帮助监护人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等教育,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构建监护网络。建立保护留守儿童的政策法规,完善政策体系,建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打造完善的“留守儿童”关护网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问题管理论文:浅谈旅游管理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关键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等等。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几个角度来诠释旅游管理的内容。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 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问题管理论文:财会信息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财会信息的特征 1.财会信息是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很多的企业在经营存在着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的,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产生的时候出现了不平等的情况。2.财会信息在生成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过程,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生成中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财会信息在生成的过程中是对发生过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为了更好的使用信息,可以对财会信息的加工时间进行缩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3.企业管理人员对财会信息管理缺乏认识。企业管理者作为领导的核心,在思想上应该在企业的最前端,怎样发挥企业财会信息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在企业的管理者还认不清财会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会信息就是公开企业的信息,企业的管理者这样认为是不对的,就会导致财会信息管理没有主管指导,在工作中就会止步不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财会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并做的更好。 二、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会信息失真。科技信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财会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在财会管理方面的变化可以更好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收集,同时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判断。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因素影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企业为了更好的确保企业的发展,经常会出现财会信息造假的情况,同时很多的企业在财会信息透明度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的企业负责人为了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就在财会信息形成的过程中对财会信息进行影响,这样就会导致财会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不同的企业在财会信息失真程度上也是不同的。2.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在发展中,对财会工作的监管力度存在着不够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发展中经常会出现挪用资金的情况,或者是出现转移资金的情况。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外进行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存在着约束机制不到位的情况,同时很多的投资存在着个人因素过大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企业在经营中资金控制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子母公司的情况,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这样就极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3.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可以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没有资金的流动会使得企业无法在继续经营。很多的企业在经营中,要面临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营运状况,同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要以资金作为核心,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会出现资金监管不力的情况,使资金的管理工作非常的混乱,这样的情况下,资金使用效率也会下降。4.财会工作人员素质较差。 目前,财会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也是影响财会信息管理的因素之一。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或者是受到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等的影响,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性,从而人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5.加强财会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妥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把信息化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个角落,财会信息管理工作是最应该信息化建设的。我们应该针对财会信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这样计算机的计算、统计等功能的使用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缩短财会信息工作人员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精度。 问题管理论文:税务:区县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大建设项目随之此起彼伏地出现。重大建设项目,因其天文数字般的投资额和功能巨大的“辐射作用”,既是边远山区县经济腾飞的“催化剂”,也是地方税收的最重要来源。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对地方财政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来说,可谓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凌云县的实际,就边远山区县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边远山区县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情况介绍(此处省略) 1.税管人员严重不足。目前中国的行政体制,要求上级单位有什么业务部门,下级单位就需成立相应部门对接。边远山区县地税部门人员本来就少,如此一来,能够安排在征收一线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的人员就更少了。以凌云县地税局为例。目前,凌云县共有144个在建重大建设项目,其中,市级层面36个,其他层面108个。然而,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员仅2名,其中1名还兼负责“基层建设年”“和谐建设年”活动日常工作。如此一来,每名税管员平均需负责72个项目,工作量非常大,人手严重不足。 2.电脑水平亟待提高。国地税分设时,大部分年轻人都进入地税部门工作。弹指一挥间,十七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人如今已迈入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之年,而近些年新招录进地税部门的人员又比较少,年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当前身处重大建设项目税管员岗位的,多是年龄50岁左右的人。这部分人,受时代和年龄的限制,接受新事物速度比较慢,电脑操作水平比较低,在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要求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的今天,其所掌握的电脑知识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这在报送相关税收统计数据报表等资料时就显得更为明显。 3.征管软件尚需完善。在广西,重大建设项目税管员主要使用的软件有2个,分别是“广西地税信息系统”和“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系统”。由于边远山区的纳税人受电脑技能及经济条件所限,无法进行自助开票,重大建设项目纳税人申请代开发票时,皆需税管员录入相关涉税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在正常情况下,当纳税人就某个项目第一次申请代开发票时,税管员需要在以上两个软件中录入5个版块共49项以上涉税信息,耗时8分钟左右。其中,2个软件之间以及同一软件的不同版块间存在信息重复录入现象。可以说,需录信息过多,所耗时间过长,给纳税人办税带来了不便。 4.信息来源过于单一。在日常管理中,受限于人手不足等因素,重大建设项目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级发改部门和纳税人的主动申报。当发改部门的项目责任表出台后,税管员便按图索骥地到项目施工地巡查采集涉税信息。然而,发改部门的项目责任表出台时间受多方面因素限制,出台时间不定,如20__年凌云县的项目投资责任表,因恰逢领导换届选举等直到6月30日都没有正式出台,导致地税部门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控全县的项目投资建设情况。 5.税收分析质量不高。按照现行的“二级联动四位一体”税源监控和税收分析工作制度要求,每个月月初,都需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税收入库预测分析。然而,因未与相关项目业主单位真正建立涉税信息交换制度,导致税管员只能采取实地查看和电话询问两种方式,获得项目工程进度等信息,然后据此作出当月税收入库预测分析。由于项目工程进度款的拨付受较多因素影响,如领导的签字速度、项目审计速度等等,导致很多项目的月度税收预测得不到落实。 6.统计口径值得商榷。根据自治区地税局的规定,所有自治区级层面和市级层面推进的重大建设项目,皆需严格按照发改部门提供的涉税信息录入“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并上报相关数据。然而,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发改部门提供的项目建设信息如重点项目的数量、开竣工情况、资金到位率、实际完成应税投资情况等,与地税部门实际需要的信息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项目总投资额,发改部门提供的数据几乎都大大超过实际投资额,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与年度计划投资额也出现类似情况。更有甚者,一些项目仅处于前期准备状态,与承建方仅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或仅是项目业主自己的计划,变化性还很大,如把这些项目也纳入日常管理,不仅增加税管员的工作量也不能产生任何税收,意义不大。据发改部门的数据,20__年凌云县拥有市级层面的重大建设项目36个,然而,真正能够产生地方税收的仅有16个。 另外,一些地方的发改部门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众多小项目合并成一个重大建设项目。如按照发改部门的信息来管理,就需要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建设方版块录入该重大建设项目涉税信息后,再在建筑业版块分别录入该重大建设项目包含的所有子项目涉税信息。对于一些项目来说,工程量非常大。如凌云县20__年的市级重大项目“凌云县地头水柜工程”和“凌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是由各乡镇的农户自己建设,并以各农户的名义申请代开发票。换句话说,这两个重大建设项目都是由几百个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仅有几千元左右投资,然而,按照要求,在建筑业版块中仍需分别录入这几百个子项目信息,并进行日常管理,工作量非常大。 二、做好边远山区县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的对策 1.整合机构增加人员。在做好招录新员工工作同时,整合县一级特别是边远山区小县地税局局机关机构,合并业务联系紧密的股室,降低行政管理人员比例,增加基层征收一线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税管员数量,做到部门分工明确,员工各司其责,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2.搞好培训倾向年轻。各级重大办经常开展针对性培训,着重传授重大建设项目录入程序与报表填写上报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税管员综合素质。同时,在税管员人选选择上,向工作热情高、电脑水平好、业务知识强的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大学生倾斜,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则主要安排在行政管理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各发其光。 3.精简数量完善软件。不断研发和完善征管软件功能,实现不同软件间和同一软件的不同版块间涉税信息共享,杜绝项目信息重复录入现象,力争做到仅使用一个软件的一个版块即可完成重大建设项目的全部 信息录入,减少项目信息录入时间与程序。同时,全面考虑纳税人需求,圆满解决代扣代缴单位用自己本单位帐户替纳税人申请代开发票纳税问题。在此基础上,税管员还应该有提前介入意识,通过走访项目业务和施工地现场或群信息,提前把相税信息录入征管软件,以便纳税人首次申请代开发票时可马上办理,无需等待。4.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在加强与发改、交通、国土等部门协作获取建设项目信息的同时,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主动走访项目工地,积极关注媒体动态,善于从各种媒体上特别是网络上获取最新项目建设信息。同时,搞好内部门协作,及时从各种税务稽查与举报案件中,发现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并立即将其纳入管理范围。 5.切实推行综合治税。重大建设项目税收预测分析存在误差的原因,主要在于部门之间未真正建立健全涉税信息交换制度。对于边远山区县来说,重大建设项目的项目业主主要是政府各部门,只要这些部门能按时提供真实的月工程款拨付计划,就可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税收预测误差值逐渐趋于零。因此,地税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切实搞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建立健全涉税信息交换制度,并由政府出台涉税信息交换工作考评细则,增强各部门参与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6.出台地税统计口径。参照发改部门数据,研究制定出符合地税工作实际的重大建设项目认定标准,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的切实可行与高效便捷。如把已实际产生税收即真正开工建设了的项目作为认定是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提条件之一,把拥有几百个子项目且每个子项目投资额都比较小的重大建设项目纳入零星项目管理,同时以项目审计结算价款为总投资额,以工程进度款实际拨付总数为实际完成投资额等等。 问题管理论文:论我国中文古籍数字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古籍属于非再生性的文化遗产,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数量上将会不断减少。如何保存好现有古籍,已成为档案和图书界最为严峻的任务。国外收藏的中文古籍数量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但大部分古籍正遭受残损亟待抢救的情况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图像扫描技术具有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且保存长久等优势,古籍数字化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 径。 一、我国古籍数字化的研究现状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台湾和大陆地区的古籍数字化形成了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局面。 1.港台地区的古籍数字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台湾和香港就开始了古籍的数字化工作。上世纪80年代,台湾中央研究院开始了“史籍自动化计划”,建立了廿五史全文资料库。1988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所研究成立“汉达古文献数据库中心”,是研究所“古文献数据库研究计划”的专门出版单位,也是香港从事古籍数字化工程的中坚力量。 2.中国大陆古籍数字化研究现状 与港台相比,大陆的古籍数字化工作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制作了文渊阁《四库全书》(与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2000年完成)、《四部丛刊》(2001年完成)、《历代石刻史料汇编》(2004年完成)、《十通》(2004年完成)、《大清五部会典》(分别编撰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大清历朝实录》等电子文献。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是大陆很有实力的古籍数字化专业公司,它制作完成的数字化古籍总数在3万种以上,是目前大陆制作数字化古籍最多的公司。同时,一些大型的网站也在开发古籍数字化的工作。比如,国学网依托首都师范大学组织国内一批文史专家,经过长达多年的资料搜集,电子化校勘, 建成了一个总字数达8亿的大型中华古籍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 二、中文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1.版本众多,底本的选择优劣不一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典籍版本众多,仅《红楼梦》的版本就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八十回抄本系统,题名《石头记》,大都附有脂砚斋评语,又名“脂本”系统。另一种是一百二十回本系统,即程高本,有所增删。 这两个系统中又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等。古人强调,“书非校不能读也”。因此在进行古籍数字化时如何选择善本作底本,同时也要和其他的一些版本精心校对拾遗补阙等。并且由于保存条件以及纸张本身的原因,各种善本藏书很多已经受到了损毁,字迹不清、残缺等等现象严重。 2.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及着录规则 从200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21家单位制定了一些与中文古籍数字化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古籍描述元数据着录规则》、《古籍描述元数据规范》、《舆图描述元数据着录规则》、《舆图描述元数据规范》、《拓片描述元数据着录规则》、《拓片描述元数据规范》、《家谱描述元数据着录规则》、《家谱描述元数据规范》等等。但各馆及数字资源生产商都是各自为战,给将来的统一检索留下隐患。因此,古籍数字化工作亟须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 3.古籍数字化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汉字的处理是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与电子文本需要字库支撑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而字库中汉字容量是有限的。古籍中众多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避讳字的存在,前人编撰古籍技术的不规范,都使计算机的文字编码不敷应用。目前业界大多采用Unicode作为文字处理的标准,但Unicode定义的汉字也只有7万多,并不能囊括现有古籍中的全部汉字,可以说缺字是古籍数字化的瓶颈。 OCR虽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自动化信息资源输入技术,但对图像质量、文字规范化程度要求较高,在对近现代文献的数字化工作中应用较广。由于古籍普遍存在字迹模糊,墨点、污渍和霉斑较多的特点,如果在OCR处理过程中,不能有效识别这些信息,在电子文本上就会留下大量乱码和不规则暗痕。部分手抄本古籍则无法通过OCR识别原文内容。 三、关于古籍数字化的相关建议 1.加强古籍数字化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要想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古籍数据库,使用户一上机就能纵览古籍全貌,按图索骥,用其所需,就要实行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机读目录格式,重视统一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是古籍数字化资源共享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古籍数字化只有在题名、编着人、卷册页码、刻工、文献形态等条目上 实现系统完善的着录,执行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分类原则,才有可能使制作出来的产品易于读者操作和便于读者访问,实现古籍数字化成果和价值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要由图书情报界、信息产业界和与标准相关的软件开发商参与而且也要有从事古籍整理的专业人员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共享古籍文献的统一平台。 2.慎重选择底本,搞好古籍资源库建设,实现古籍档案检索网络化 在底本的选择上,慎之又慎,优中选优,善本的损毁程度直接决定了所制作的电子产品的优劣,所以如何选择底本,应以善本为要。善本,通俗的说,就是古书中保存较好的书。善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合理利用,认真选择,利用电子版本保存更加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存。 3.提高人员素质 从事古籍数字化工作的人员既要掌握古籍整理的专业知识,又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古籍资料数字化是传统学术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要确保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急需培养一批既具备古籍整理知识又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意志坚定,不为金钱名利所动,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作者单位: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问题管理论文: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机遇的同时又迎接新的挑战,公安工作应如何革旧鼎新、与时俱进、开创新的辉煌呢?只有克服旧的公安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谋划构建现代公安工作新机制。 主要问题: 一、在公安管理中,树立“稳定压到一切”的政治观念不太强。在日常公安管理工作中,有些基层派出所只顾做好手头工作,搞好学习教育整顿,处理日常事务,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在工作起来目的性、针对性不强,一旦忙起来,有时有些手忙脚乱,手头工作似每项都重要,没有中心工作,这样以来,也没少出力,但是仍不见成效。 二、在基层的管理工作,有些基层派出所没有以“发展”为中心,没有从部门权力和利益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工作的出发点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等现象。 三、派出所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体现在派出所硬件装备不够强,警力不够下移,科技强警还没有真正在基层派出所得到充分体现,另外有得建立合理科学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公安机关的领导主要从基层派出所听中逐级产生的制度。 主要对策: 一、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观,坚持把维护稳定摆在各项公安工作的首位。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全力维护稳定是职能所在,所以要坚定不移地稳定的各项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公安工作实线中,重点做到四个始终。一是始终保持对国际国内形势清醒的头脑。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和制胜权。要坚持信息先行,建立起国保、治安、文保、户政、出入境、技侦、网监等部门组成的信息会商机制,强化对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研判和跟进核实,为现实斗争领导决策提供高效的信息预警服务。二是始终坚持“露头就打,先发制敌”和掐尖打头的斗争策略。要针对敌对分子,刑事犯罪的新特点,分层次加大对他们的侦控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打压他们的活动空间,绝不能让他们形成气候。三是始终保持对建立反暴力恐怖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反恐专门力量建设。四是始终坚持妥善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当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牢固树立服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观念,为经济建设打造优质的平安环境。公安机关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发展这个中心,从限制型向保持型的转变,着力实施三个突破。一是在编织以“三张网”为主体的治安防控体系上有新突破。坚持公开预警,源头控制,精确打击,动态防控,市场运作的思路,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城市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络,提高防控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和科技化水平,确立“整体防控”的基本思路,尽快实现由静态管理型向主力防控型的根本性转变,重点建设的“警防,民防,技防”三张网,即建设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打击逃控网,建设以社会、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为主的群防群治网,建设以普及技术防范为主的技术防范网,全面推进打防管控建一体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打造以“服务型”为核心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机制上有新突破。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就是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三是在实施“阳光型”警务工作新机制上有新突破。通过建立社会治安信息定期制,警方发言人制,主动公布社会治安状况及公安工作运作过程和结果,让人民群众了解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社会治安信息,并建立起社会公共监督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征询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评判,把评判权交给群众。 三、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观,切实把基层派出所基础工作做大做强做实。一是把派出所工作置于优先考虑,优先发展,优先配置,警务保障等方面向基层派出所倾斜,逐步实现公安工作重心下移,权力下放,保障下倾,警力下派,增强基层派出所的实力,激发基层活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起公安机关的领导主要从基层派出所中逐级产生的制度。二是要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深化派出所改革的核心是推行社区警力战略。要抓住社区建设这个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将社区警力建设与社区建设在区域划分,机构设置,组织保障,硬件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考核,实现警务工作社会化,要最大限度配强社区民警,把会不会做群众工作作为检验民警基本素质重要标准,并明确把抓好以人口管理为重点的阵地控制和以创建安全社区为重点的治安防范作为工作重点。三是要以改革重塑派出所警务工作机制。要在派出所辖区编织“封住边”、“控住线”、“守住点”、“管住块”、“护住院”、“看住门”等六道治安防线,从辖区内周边到居民楼、院门层层设防,以派出所警力为骨干,以群防群治为补充,以社区和内部单位防范为基础,形成全面覆盖,点线面结合的控制网络。 问题管理论文: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的问题和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主导的价格趋向使得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上涨趋势,并且持续攀升,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制定合理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当下讨论的焦点。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旅游景点门票科学定价问题进行了梳理,针对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进行表述。反映了旅游景区价格管理的进展,今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学术研究发展的方向。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是对门票这一凭证进行可行性的管理,只有在大的社会背景下,遵循价格规律,科学定价,才能保证旅游景区市场的扩大,才能为景区吸引游客和合理化的管理做好调控。 一、我国目前景区门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定价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普遍没有根据市场需求量资源变化量和旅客实际需求来进行定价。而是在市场经济价格利益的推动下盲目一味的最求高价来提高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通过恶意竞争的手段来提高旅游景区的收入。忽视了对旅游景区门票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对于旅游景区来说,他们出售核心产品应是集景区观赏娱乐及相关旅游服务为一体的产品,不宜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而应从游客的角度出发,采取需求导向定价的方法来制定。陈芸、黄远水(2011)认为我国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总体而言是不够灵活的,许多景区在季节段、游览时间段上没有价格变化;门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同游客群体的差异化更为少见。同样曹三强、潘秋玲(2011)也指出许多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超载,不是整个旅游景区的超载,而是景区内部某些旅游点超载,或是一天之中某一时间段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超载,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价格杠杆有效调控旅游客流。例如在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期间实行差别定价,以灵活的定价来吸引不同群体的游客。可以实行淡旺季门票价格调整,推出学生票,团体票,老人票等多种形式的门票。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来销售门票,并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样既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收益,也发挥了旅游景区门票的灵活性起到调节客流的作用。 (二)国家对景点涨价从制度上缺陷,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 向荣(2011)认为部分景区调高门票价格的程序和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出公平性。表现在:地方政府既是门票涨价的受益者,又是门票涨价的裁判;参加各景区价格听证会的代表主要是本地人,外地消费者几乎没有或者比例很低,但门票价格上涨主要与外地人利益相关。国内多数景区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景区市场竞争相对并不激烈,很多景区仍然依靠原有的知名度,景区经营主体在经营思想上存在靠资源的理念,市场意识不强,经营存在短期行为,景区长期的发展考虑不多,生产效率低下,在管理方式、产品项目的更新、形象营销等方面努力不够,却积极找各种理由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提高门票价格。 (三)景区收入来源过于单一 我国旅游景区经营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参与模式和景区多样化经营体系。在地方财力匮乏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未能主动寻求和获得企业的赞助;我国尚未形成以社会捐助、社会基金等方式支持率由景区维持低廉门票价格的氛围;旅游景区投资经营的单一性明显,未能调整经营理念,想方设法从游客的购物、食宿、娱乐等方面获得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链尚未建立,景区门票之外的旅游综合收入少。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上,休闲度假产品较少,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例如,在我国最早发展旅游业且把城市定位为旅游城市的桂林市,传统观光产品占整个旅游市场份额的78%,而度假、商务、会展、体育、养生等旅游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却不足25%,其产品结构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失衡的严重状况。由于观光旅游产品缺乏体验性、创收性项目,因此使得景区经营者选择上涨门票价格的方式来增加效益。 二、关于旅游景区门票调控的若干建议 (一)国家对景点涨价从制度上制约,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 着重完善旅游景区门票听证会制度,将民主制原则切实运用到实际的定价机制中。建立定期价格审核和申报制度。景区门票改革和价格调整不得少于两年,限制重大接待和必要的公务以外的免票。坚决禁止景区自身进行的违规实行价格折扣,压价竞争等不正当行为。那些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稀缺的景区资源,应该将其定价权收归中央,是否涨价,应该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来组织听证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听证代表,管理旅游资源的地方政府只能派代表参加听证会陈述涨价理由,最终是否涨价,应由全体代表作出决定。 (二)旅游景区应该形成产业经济的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从初级阶段上升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以产业融合的三大发展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旅游景区应该放弃门票涨价获得的短期的经济效益,应该把眼光放远,关注旅游景区的发展。将关注点转移到旅游景区的资源保护,放弃原有的门票经济策略。走产业化经济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完善设施和服务,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产品,努力优化旅游景区产品结构才能满足旅客的不同需要,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大政府的财政投资,争强旅游景区的供给能力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反映出我国旅游景区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从支撑我国旅游景区的产品体系来看,我国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仍然是传统的风景名胜,长期缺乏投入。长期接待旅游比较频繁,使得我国旅游景区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旅游市场需求。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旅游景区进 行改造提升。并要规划建设新的旅游景区,加快各类旅游景区休闲产品的规划和建设。旅游经济要打破门票经济的误区,开发相关产业,增加旅游收入。不要只看景点门票收入,要看综合效益,综合开发,科学规划。增加旅游收入除着眼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外,还应增加非基本旅游产品的供给,继续加强那些吸引力大的旅游产品,开发有潜力的新产品,转换一些缺乏活力的产品。要以旅游景点的开发为中心,向特色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风土文化开发等多项目开发转变,由单一景点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做到有看的、有买的、有玩的,突出地方特色。国内旅游黄金周“旺季、旺丁、不旺财”,也就是说除基本旅游消费外,游客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多。世界旅游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收入的比重一般高达50%以上,如新加坡,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60%以上。我国的旅游购物创汇仅占总收入的20%左右,可见开发新的旅游商品,增加非基本旅游产品的消费潜力很大。 (四)鼓励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体制的改革创新 实行旅游景区门票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资源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并将其量化,统一全国景点门票定价评估体系;以景区价值等级、知名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管理水平、游乐设施等为项,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层上,从下而上实行“打分评估定价”制度,每年重新评估一次,不合格的降级或取消营业资格证。同时,建立起定期价格审核和逐级呈报制度,明确门票价格合理调整幅度和调价间隔时间。实行“打分评估定价”制度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首先,必须将“打分评估定价”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并将反馈上来的意见逐条归纳,及时对“打分评估定价”制度内容予以调整。其次,实行景区门票定价的维权监督员制度,即消费者代表合法介入门票价格决策听证过程。维权监督员的选定必须要走规范、严谨的程序,并向社会公布,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得当选,确保维权监督员纯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维权监督员不得与地方政府和相关经营方、管理方沾亲带故,以杜绝表决会上“装聋作哑”或“同流合污”现象出现,致使维权监督员制度失去存在意义。在举行门票价格听证会前,应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或其他公开方式向社会公布。建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景点门票价格管理排查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严明制度,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入地方景点,每年定期两次排查、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问题景点予以处罚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对各景点不定期实行“回头看”,并实行暗访制度,确保排查工作质量。地方政府应予以配合建立旅游市场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促进发展机制,以规则的完善和配套来约束和引导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形成。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门票的合理化管理对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旅游业的产业推动,对于有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都起着重中之重的地位。旅游景区门票需要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社会制度使得公众利益和景区利益得到很好的协调,才能真正的解决好旅游景区管理的问题。 问题管理论文:浅论物业管理纠纷的若干法律问题 物业管理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培育、发展房地产市场过程中,住宅与非住宅房产商品化 、服务化而出现的对居住、使用住宅小区、商厦的单位、居民提供公共性服务和特约服务的新行业。随着物业管理业的出现,在物业产权人(又称业主)、使用人与物业的受托管理人 (物业管理公司)之间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管理部门也面临如何对物业管 理业进行行业管理的新问题,因物业管理发生的纠纷随之出现,并呈现纠纷数量上升、新类 型案件多的特点。而物业管理规范性文件方面,除了建设部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 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计委、建设部的《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 暂行办法》这两份部门规章外,我国尚无统一的或专门调整物业管理行为的法律法规,使物 业管理纠 纷案件存在适用法律难等问题。本文试就物业管理纠纷的主要特点、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 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值得探讨的问题略陈管见。 一、物业管理纠纷的主要特点。 物业管理纠纷是随着房地产开发商加强售后服务及物业管理行业的出现而出现的, 该类纠纷因其独特性而与一般的纠纷有着不同的特点。 1.物业管理纠纷案件逐年上升,诉讼标的额较大。 1990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业异军突起,海南的房地产更是超 常规发展,形成了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新建住宅小区和作为商用写字楼的大厦(以下简称 为住宅小区和商厦),各类住宅小区、商厦在收取物业管理费用、提供管理服务方面的做法 不尽一致,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缺乏约束各方的合同、公约或法律规范,使业主与物业管 理者、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渐生,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向房产、物价等管理部门的投诉 大量增加,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处理不完全能解决纠纷后,当事人转而向法院起诉。以海口市 新华区法院为例,该院于1995年开始受理物业管理纠纷案5件,至1996年上升为20件,这两 年来因物业管理而产生的各类纠纷有增无减。诉讼标的额少则上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2.因物业管理产生纠纷的案件类型多,且多是新类型的案件。 物业管理纠纷是物业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据统计,目前海口市所受理的物业管理 纠纷,已从刚开始受理时物业管理公司追索物业管理费的纠纷,发展到涉及民事诉讼、行政 诉讼的各类型纠纷。主要有:(1)物业管理者(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向业 主或使用人追索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的纠纷,这类纠纷数量较多;(2)业主或使用人要求 物业管理者承担停水、停电、停气或其他行为的侵权赔偿纠纷;(3)房地产开发商与物业 管理公司的物业管理承包合同纠纷;(4)房地产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物业委托管 理纠纷;(5)业主或使用人要求物业管理者赔偿在提供特约服务如保管服务中所造成的财 务损失的纠纷;(6)业主或管委会选聘、解聘物业管理公司产生的纠纷;(7)业主诉房产 管理部门行政侵权纠纷。这些类型的纠纷,涉及到民法关系中合同之债(包括服务管理关系 、关系、承包关系)、侵权行为所生之债,以及行政诉讼中房产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是 否合法。如海口市顺发新村小区的部分业主因认为在没有召开业主大会、业主选票未过半数 的情况下,海口市房产管理局批复同意成立管委会属违法行政,侵犯了原告作为业主的利益 ,而提起行政侵权诉讼。这是该市所受理的第一宗因物业管理引起的行政诉讼案。 3.物业管理纠纷诉讼主体复杂,法律关系复杂,对纠纷的审理有一定的难度。 物业管理纠纷案的诉讼主体、法律关系复杂,该类案件的主体,既有我国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又有外国公民、外国企业、港澳台同胞;参与诉讼的既有业主、使用人或小区管 委会,也有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商或行政管理部门。既可能涉及业主与使用人的关系 、业主或使用人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又可能涉及到房地产 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管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业主、管委会或物业管理公 司与房产管理部门的关系。由于物业管理纠纷案属新类型的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又无现成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中无专门调整物业管理的规定,只能依据民法通 则、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依据有关部门和地方性规章进行处理,而有关规章的规定又不 详尽或明确,给正确处理该类纠纷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物业管理纠纷的管辖问题。 确定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是正 确审理此类案件的前提。物业管理纠纷的管辖问题,应以物业管理纠纷的具体类型来确定。因物业管理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依《行政诉 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因物业管理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目前当事人一般 都在物业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并把物业所在地作为业主或使用人的住所地,而有些受诉法院 也未分清物业管理纠纷的不同类型而予以受理。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对方 提起侵权之诉的,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 管辖,因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物业管理承包合同、物业委托管理合同等产生的合同纠纷,应 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4条的规定,即:“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的人民法院管辖”。要注意审查何处为被告住所地、何处为合同履行地。业主作为被告的, 业主的住所地既有在物业所在地,又有在物业所在地之外的,并非业主购置了物业,物业所 在地就是其住所地,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物业所在地就是被告住所地;物业管理公司的住 所地是指其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而并非是实施物业管理的所在地,但由于物 业管理服务合同、物业管理承包合同、物业委托管理合同,均是在物业所在地实施物业管理 ,因此,物业所在地应认为是合同履行地。物业管理纠纷虽是因不动产的管理引起的纠纷, 但其不属于不动产纠纷,不适用专属管辖的规定。 (二)应注意审查涉及物业管理的合同的法律效力。 审查物业管理合同的效力,关系到正确处理纠纷,维护法律严肃性的问题。在物业管理 纠纷中,主要涉及三类合同,一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即业主或管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或开 发商签订的由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对建筑物及其附属物进行有偿管理服务的书面协 议: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合同主要是指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二为物业管理承包合同即房地产 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与另一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将物业管理权发包给另一物业管理公司承 包 的书面协议;三为物业委托管理合同,即房地产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将物业管理权 委托给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书面协议。在审理中,应区分合同的不同性质,注意判定合同 的效力,以正确处理物业管理纠纷。 1.注意审查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效力。 在审查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或称聘用管理合同)时,应主要从当事人是否具备民事主体 资格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来审查其效力。物业管理 权是因业主享有物权所派生出的权利,行使物业管理权的应是物业的所有权人,或是与业主 约定可享有物业管理权的使用人,而非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应 由业主(或特定的使用人)为委托人,委托具有物业管理资质、能力的管理公司而形成。由 于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物业管理刚起步,在购房者购房时,物业管理多是作为商品房售后 服务的一环,由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约定购房者接受房地产开发商的物业管理服务 .随着物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呼声日甚,越来越多的业主或业主管理委员会作为行使物 业管理权的一方,续聘或选聘房地产开发商属下的物业管理机构或物业管理公司为其提供物 业管理有偿服务。因此,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合格的当事人,一方为业主或依法成立的业主管 理委员会,另一方为具有物业管理经营范围的企业。原由业主或无物业管理经营权的 房地产开发商,所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其效力应以建设部的《办法》施行之日起划分 ,在此之前(即1994年4月1日前)所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不宜以房地产开发商无物业 管理经营权来认定无效,房地产开发商在业主选聘物业管理公司之前,可继续实施物业管理 ,但不得以继续履行合同为由,阻挠业主或业主管理委员会选聘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19 94年4月1日后所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因《办法》已规定住宅小区应由物业管理公司统 一实施专业化管理,房地产开发商在出售房屋前,就应选聘物业管理公司承担住宅小区的管 理,或注册成立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所以,1994年4月1日后房地产开发商仍与业主签订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应认定合同无效。 在审查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效力时,还应注意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物业管理服务合 同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规章,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必须在 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保业主或业主管理委员会行使物业管理权和委托权。对于业主不能 在平等的基础上行使其物业管理权的,应认定合同无效;对易引起纠纷的物业管理费,其收 费标准、范围要依据物价管理部门的收费标准或报经物价管理部门批准,超过标准收取费用 和滞纳金,未经批准扩大收费范围的条款,应确认为无效条款;对属于业主所有或共有的外 墙体、屋顶等的使用、收益,如不允许业主管理、使用、收益,或赋予房地产商使用权而不 向业主交付相应对价的,均侵犯了业主的权益。实践中,房地产开发商或发售房产的大业主 ,未经业主同意随意使用属于其他业主所有或共有的外墙体、屋顶等并获取收益的侵权行为 常常发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内容中出现侵犯业主权益的不平等条款的,应确认部分无效 . 2.注意审查物业管理承包合同的效力。 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往往认为物业管理权在其手中,而在无能力或精力实施物 业 管理时,或为牟利,在与业主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后,将受托进行物业管理的经营权发包 给其他的物业管理公司,坐收承包金,由此产生了发包人与承包人因收取、上缴物业管理承 包金及业主拒向承包管理人交纳物业管理费用的纠纷。建设部《办法》中规定,小区物业管 理权属全体业主所有,只有业主或者代表业主的管委会才有权选聘物业管理公司,为业主提 供有偿服务。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只有依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对物业实施管理,其 由此所享有的受托权实质上不是物业管理权,而是受托管理权,将受托管理权发包、转让给 他人经营,这种物业管理承包合同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利益,应确认为无效合同。有受托管理 权的物业管理公司将其管理权发包,其无权收取物业管理承包金,承包人则未依法取得受托 管理权,其要求业主向其交纳物业管理费的诉讼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3.注意审查物业委托管理合同的效力。 在考察物业委托管理合同时应注意审查合同的当事人和合同的内容。业主或代表业主的 管委会委托、聘用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管理服务,据此所签订的物业委托管理合同,实质上是 属于前述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如无其它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所签订的物业委托管理合同应确 认有效。但在实践中引起纠纷的物业委托管理合同则大多不是业主或管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 签订的合同,而是由正在实施物业管理的公司与另一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由正在对物业进 行管理的公司委托别的物业管理公司对业主的物业进行管理的合同,这种类型的物业委托管 理合同,其性质与物业管理承包合同相似,都是未经业主同意,将取得的委托管理权转让给 他人,由他人对业主的物业进行管理,所不同的是物业委托管理合同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 业主将物业委托给其选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是基于业主对所选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 理能力的信任,物业管理公司既无权将享有的受托管理权转包、转让,也无权另行委托他人 对业主的物业进行管理。而且,根据民法理论,转委托成立的前提必须是经委托人(即业主 )同意,接受委托进行物业管理的物业管理公司擅自将管理权转托他人行使,所签订的物 业委托管理合同,侵犯了业主的利益,实施了无权转委托的行为,应确认合同无效。在审查 物业委托管理合同时,应将其与物业管理公司选聘专营公司承担专项经营业务的合同区分开 来,后者依《办法》及物业管理的需要,是允许的。 问题管理论文:对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探析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 体制改革 探讨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重要性、问题、对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为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我国旅游管理的理论分析 1、旅游管理的定义。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 2、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是是协调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国内旅游业与国外旅游机构和旅游市场的关系的需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同时,旅游业又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旅游管理是协调旅游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关系的需要。旅游业内部各部门、各企业是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行业,需要对旅游者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加以组合设计,制成整体的服务路线,向旅游者出售,并保证供应。再次,旅游管理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在我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更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它从一个侧面带动了交通、民航、饭店、餐饮、保险、娱乐业的发展,同时也提供相当数量的劳动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旅游业具有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先导、服务、桥梁的功能。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 1、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随着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蓬勃发展,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创办了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服务等企业,这些企业产权和人事权分别归属不同的投资部门。除了国旅、中旅、青旅三大集团以外,其余几乎每一个旅行社就属于一个系统。以致旅游业系统林立,多头建设,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客源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彼此之间跌价竞争,行业内部矛盾导致市场混乱。而旅游管理部门既无建设项目审批权,几乎也无企业登记管理权,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力和手段。很难从宏观上协调、平衡和控制。 2、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旅游法律法规具有暂时性,缺乏后续法规。比如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旅游投诉管理暂行条例》等这些条例都具有暂时性,但是后续的法律没有及时跟上,这样就造成了旅游行业法律规范约束力的减小;其次,法律法规的涉及范围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比如说:在酒店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直接涉及旅游管理的条文比较少,大部分还是侧重于酒店的治安管理;再次,在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涉及旅游者人身权利保护的法律条文比较少,对旅游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危害。 3、旅游产业结构失衡。首先,旅游商品业开发滞后。旅游商品业是旅游创汇的大头,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劳动密集度大的优势,也可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生产、销售的体制上,旅工贸不协调,使旅游商品长处于自发状态,产品品种老化、单调,创新不足,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使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其次,旅游交通问题。旅游交通受短线制约的紧张局面,原来主要集中在国内城市交通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客源形势较好,国际航班也出现了来华游客“一票难求”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交通口岸配置和发展滞后。 三、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1、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行业管理是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部门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所属企业的微观活动,显然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行业管理体制,才能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行业管理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不同特点对企业进行分类,然后由政府相应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旅游企业,从行业角度来说,均应统归旅游局管理。这种行业管理需要改革主管部门的职能,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2、完善旅游 企业管理体制。旅游部门协同各有关部门,先清理一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而全面推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国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中小企业纳入序列的格局。落实《全民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创造企业平等竞争的基本条件,统一税赋,搞活用工条件。进一步推 行和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进行旅游企业股份制经营试点。 3、深化旅游计划与投资管理体制。在国家旅游局的领导下,全面规划管理全国旅游基本建设工作。确定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分工和投向重点。国家主要负责非盈利的重点工程的基本配套,地方负责重点项目的资金配套和一般性项目的投资;盈利性的项目将由企业按照经济规律投资经营,自负盈亏。建立旅游业有偿投资制。 问题管理论文: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研究 1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责任制度的不完善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责任制度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责任制度是一项很重要的科学管理制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把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员工才能在知晓自己责任和权限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效率和速度,进而把施工管理的工作做得更好。就拿水利工程中的农田水利来说,由于地方政府与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责任主体的问题上无法做到统一认识,而政府又单纯地从局部利益出发,只注重形象工程建设却不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再加上政府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和有效组织的形式,施工单位的建设积极性自然不高。所以,责任主体缺位不仅是目前水利建设的最大问题,也是根源性问题。 1.2管理不善引起环境问题 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地点的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来分析。水利施工难以避免对土地、水、空气等造成影响,再加上噪音以及蓄水之后环境的改变,不仅会对人群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还容易引发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性疾病、性传染性疾病等的传播。而且,水利工程会对移民搬迁、文化传承等产生影响,既增大社会矛盾激发的几率,又可能会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 2解决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全面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2.1.1施工企业要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作为发展的第一任务,重视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建设程序的完善,还需要建立相关的规划审批制度。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内容广泛宣传,做到合理规划和布局,促进建设程序的完善。在此基础之上,按照申请、审批、施工、验收交付的具体流程,使水利工程建设不断规范化。另外,水利工程必须按照规定,从申报工程的地点、投资、投工、规模、受益范围、人口以及效益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在得到县级以上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才能实施。 2.1.2要做到在工程招标制度和设计资质认证制度上的严格把关。工程的招标需要招标办组织有施工准入证的3家以上建设单位,引进竞争机制,并规范施工的管理,把工程招标制度落到实处,避免贪污腐败的现象在工程建设中出现。对于设计资质认证制度,就是以工程规模的大小为依据来聘请有一定资质的水利工程设计单位从业人员,坚决抵制通过不正当渠道取得工程设计权利的现象,把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排除在招标范围内,确保建立健全的资质认证制度。 2.1.3要想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可以通过建立政府监督制度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把监督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结合在一起,在财政、审计、水务、纪检等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的基础上,建立起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严格的奖惩,并把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写进施工合同中,做好服务工作。竣工后的验收,上级水政主管部门以检查建设单位的竣工报告为主,同时,施工单位需要通过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作为施工的保证资料,汇总之后把完整的材料进行备案。在对所有水利工程统筹时,可以将一年内新建的工程集中在一起进行选拔和评奖,对得到“优质工程”称号的工程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风气。 2.2重视对经费、人才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的设施和经费都应该采取登记造册制度,在设施的管理方面,需要绘制相应的工程分布图,使工程设施能够分类管理,对于那些重点工程以及重点部位还要采取挂牌的方式,并设专人看管。由于水利工程的效益是长期的,人才是帮助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新鲜血液,所以施工单位不能鼠目寸光,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规划,在加大对水利管理人才培养投入的基础上,以多种培训形式共同使用来做到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也帮助管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不仅如此,施工单位还要在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方面下工夫,让水利建设更加适应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3重视环境管理问题,加大对水力资源的保护 施工过程中,水力资源的保护应该是重中之重,而要想改善水利工程对水的污染,就要从源头做起。首先,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严格控制,也就是在严格控制排放量的基础上,降低所排放污水的浓度。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废水,需要在经过化粪池处理之后,才能将其引入农田,做到物尽其用。其次,水库淤积应及时处理,水库淤积的危害很多,总的来说,就是在减少蓄水库容的同时,不断地抬高河床,日积月累之后,最终影响到航运。而要想解决这种危害,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在河流的上游适当地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再次,通过修建闸坝来防治水污染。修建闸坝作为防治水污染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是通过对水量的合理调节,在保证水位和流量满足环境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2.4“投资型”移民政策 帮助移民共享水利开发利益,又被称为“投资型”移民政策。这种政策想法是将土地、房屋及生态补偿化成股份,让当地移民参与水力水电的建设,成为水利开发 工程的一分子,使其与水电开发形成一个利益整体,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利益。就目前而言,这种移民政策还没有广泛实施,所以需要不断完善。 2.5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 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都是水利工程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在防止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还要把人为破坏纳入预防范围,把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宣传和普及《水法》,加快水行政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 问题管理论文:关于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财政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三农”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乡镇财政收入渠道不多,总量不大,负债沉重,财政运行艰难,大部分乡镇财政属于典型的吃补助财政。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是每一个财政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答的课题。笔者认为,稳定乡镇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强财政管理效益,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立财政意识,转变财政职能,深化财政改革 乡镇财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清新形势,紧紧围绕上级财政工作的安排布署,切实履行财政职能,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大财政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做小财政供养系数,做优财政资源配置,做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的目标,加强财政监管,在财政支出与管理做到量出为入,量力而行,力求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转变自身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团队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建设,创新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有节有力地推进乡镇财政改革。 二、加强财源建设,优化税收结构,依法理财治税 保证机构运转和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管理的主旋,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要合理划分收支范围,明确乡镇财权与事权,调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升本级财政实力。一是向税源结构挖收入。对税收增减影响较大的税种深挖盘活,如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餐饮娱乐业等营业税税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财产税、行为税征收面广的税种,优化税收结构,广聚税源。二是培植财源,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要把握机遇,紧跟国家产业方向和政策投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切实加强财源建设的领导,着力研究发展本级财力,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和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协同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向税收管理要收收入。加大财税宣传力度,坚持日常与集中相结合,大力宣传财税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宽松的纳税氛围。同时,把好税收减免关,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对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查办到底。开展专项税源调查,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利用费改税后的政策做好难管村、钉子户的工作,尽量减少税源流失,杜绝税费改革后出现新的尾欠。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广大群众协税护税的作用,做好税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 减轻财政负担,合理支出。一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事业单位如农业、水利、建设环保、畜牧、广播电视等与政府脱钩,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结合“撤村并村”,使乡镇机关人员向村级流动,并鼓励乡镇人员兴办、领办企业和实体,减轻乡镇财政负担;二是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控制报刊订阅费用,严格控制外出参观、考察,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离任审计制度。在审计结论没有出来时,乡镇领导不能提拔、调动;纪检、监督、审计等监督部门检查出的违纪违规,不能以罚代法、以罚代纪,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格执行不提拔、 不调动、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的规定。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四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的调节功能,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效益。在乡镇财政改革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逆流,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乱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使得财政资金大量流失。具体表现为:制度执行不严,超标准发放各种奖金、补贴;相互攀比,滥发钱物现象较为严重;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经常移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自提高非生产性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等。乡镇财政要建立专帐,搞好跟踪与监督管理,防止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贯彻执行《会计法》,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检查票据的使用是否正确,收入是否按收支两条线要求全部入账,支出条据是否合法,本着“基本满足工作正常开展”的原则,核定经常性经费,确定财政支出基数,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 问题管理论文: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摘 要: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转换乡镇财政管理职能,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培植财源,规范乡镇财政支出行为,是解决乡镇财政管理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乡镇财政 管理 财源建设 规范支出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及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财政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三农”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乡镇财政收入渠道不多,总量不大,负债沉重,财政运行艰难,大部分乡镇财政属于典型的吃补助财政。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是每一个财政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答的课题。笔者认为,稳定乡镇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强财政管理效益,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立财政意识,转变财政职能,深化财政改革 乡镇财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清新形势,紧紧围绕上级财政工作的安排布署,切实履行财政职能,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大财政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做小财政供养系数,做优财政资源配置,做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的目标,加强财政监管,在财政支出与管理做到量出为入,量力而行,力求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转变自身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团队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建设,创新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有节有力地推进乡镇财政改革。 二、加强财源建设,优化税收结构,依法理财治税 保证机构运转和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管理的主旋,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要合理划分收支范围,明确乡镇财权与事权,调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升本级财政实力。一是向税源结构挖收入。对税收增减影响较大的税种深挖盘活,如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餐饮娱乐业等营业税税种,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财产税、行为税征收面广的税种,优化税收结构,广聚税源。二是培植财源,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要把握机遇,紧跟国家产业方向和政策投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切实加强财源建设的领导,着力研究发展本级财力,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和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协同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向税收管理要收收入。加大财税宣传力度,坚持日常与集中相结合,大力宣传财税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宽松的纳税氛围。同时,把好税收减免关,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对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查办到底。开展专项税源调查,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利用费改税后的政策做好难管村、钉子户的工作,尽量减少税源流失,杜绝税费改革后出现新的尾欠。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广大群众协税护税的作用,做好税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 减轻财政负担,合理支出。一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事业单位如农业、水利、建设环保、畜牧、广播电视等与政府脱钩,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结合“撤村并村”,使乡镇机关人员向村级流动,并鼓励乡镇人员兴办、领办企业和实体,减轻乡镇财政负担;二是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控制报刊订阅费用,严格控制外出参观、考察,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离任 审计制度。在审计结论没有出来时,乡镇领导不能提拔、调动;纪检、监督、审计等监督部门检查出的违纪违规,不能以罚代法、以罚代纪,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格执行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的规定。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四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的调节功能,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效益。在乡镇财政改革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逆流,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乱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使得财政资金大量流失。具体表现为:制度执行不严,超标准发放各种奖金、补贴;相互攀比,滥发钱物现象较为严重;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经常移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自提高非生产性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等。乡镇财政要建立专帐,搞好跟踪与监督管理,防止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贯彻执行《会计法》,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检查票据的使用是否正确,收入是否按收支两条线要求全部入账,支出条据是否合法,本着“基本满足工作正常开展”的原则,核定经常性经费,确定财政支出基数,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 问题管理论文:论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问题和策略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对策 引言 一般我们将与人类社会用水有密切联系而且能够不断进行更新的淡水统称为水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水。在这众多水资源中,地下水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且它更新的周期也是最大的,因而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中的首要任务。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地下水资源具备两种特性,一个可再生性,另一个是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地下水的更新周期一般是一千四百多年,因而对其在参与现代水循环中的补给速度就比较小,而且地下水的大部分储存资源都不能进行到现代水的循环之中,所以这部分水资源就是地下水中的不可再生部分,所以我们在对地下水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在含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一水力的联系,而且对于地下水资源本身来讲就具备着系统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整个含水系统中,地下水的任何一部分水资源的加入或是排出,所造成的影响都会涉及到整个含水系统,这也正是地下水资源系统性的体现。 1 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二十年内,我国的地下水的平均开采量都是逐年增长的,与此同时,我国百分之九十城市的地下水都遭到了污染,这其中包括有毒物质的污染。地下水资源污染的状况由而向面的进行扩展,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近百亿。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对我国的一百一十八个大中型城市进行了地下水的监测,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地下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就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四,而污染较轻的城市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三,从区域上来看,我国地下水的三氮污染最为严重。在农村中,有近三点六亿的人已经喝不到健康的、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了。另外从我国的地质环境公报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三十一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地下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也存在些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由此可见,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推进,众多环境问题纷纷涌现出来。森林的无休止砍伐,大气污染程度的加剧,使得沙漠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的政治问题。其中水污染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成为当下社会最热点的话题。 由于工业用水量之大,排污及处理污水的系统的不完善,商家环保意识薄弱,人们用水危机意识的淡薄,导致地下洁净的水资源越来越少。随着地下水水位的不断下降,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巨大的威胁。许多生态景观遭到破坏,例如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湖面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到鱼虾的繁殖,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的济南泉水,山西的晋祠泉等都因水位年年下降,最终导致泉水的枯竭。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过大,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青海的湖水水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青海主要补给的河流出现多次断层,甚至有些小河已经干涸。这一系列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都源于地下水资源供给的不足,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及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2 我国地下水资源/!/稀缺恶化的原因 我国的建设的起步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许多专家学者称,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都是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国工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水资源被大量的开采,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不能被很好的使用,导致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海,最终导致水污染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地下水污染的危害认识存在欠缺,没有把对地表水的保护灌输到对地下水的保护中来,这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之我国降水量分布不均,很多城市的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当地人们对地下水的依赖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 3 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3.1 加快地下水资源组织结构的建设步伐,构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心 从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建设可以分析,尚需完善的水资源组织结构在联网系统构建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有所欠缺,往往生态灾难之后水资源流失问题才被发现。从避免水资源灾难性后果方面考虑,关于地下水的开采问题需要积极构建专业的国家地下水资源保护中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管理,合理设置地下水资源动态管理网络,在不间断动态网络监控过程中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从储量及水资源更新速度我们可对水资源的利用量进行合理估算,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快地下水资源预警系统及地面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完善地下水资源的早期预警工作。此外,针对西部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还应采取严密的水资源监控管理制度,及时预警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问题,尽可能阻止地下水资源生态灾难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3.2 做好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筹规划工作,平衡水资源的利用率 从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格局不难看出,南多北少的基本趋势已然决定了地下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我国南方地区地下淡水资源的可开采量达到了1991亿立方米,这一数额占到了全国总地下淡水资源的近百分之七十,而北方地区的地下淡水资源可开采量仅仅为南方资源总量的77%,由此可见,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还应当考虑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统筹关系,平衡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这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状况分析,这一南多北少的格局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资源联合调度制度的实施是现阶段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举措之一。通过综合管理来尽可能降低环境对水资源的破坏,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速度,进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过量开采是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出于城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基本需求,引水入市自然成为了缓解水资源压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北方地区雨季和旱季之间的划分极为明显,因此少雨季节地下水就难以得到及时补给,相应的这一时期地下水的供应就会减少,地表水的利用应当作出适当补充,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地下水的供给压力,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水环境问题。此外,在雨季之前做好库容准备对于扩大蓄水量也有积极作用,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举措。
图书馆论文: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 图书馆哲学是在哲学的层面上,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反思和图书馆实践所取得认识成果的科学验证,是一种关于图书馆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通过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实践相联系,形成理论的设定,理念的提出,信念的建立、事实的归纳和经验的实证。因此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理念的体现与实践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服务理念、管理理念中的体现 1.“以人为本”哲学理念的概念、提出与延伸。“以人为本”是指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利益和意愿,为每个人价值的自由发挥创造条件。马克思受人本主义思潮的启迪,从“现实的个体的人”出发,提出“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命题,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思想形成。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了人本主义思想,以人的解放,促使了文化的自觉,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继往开来,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图书馆哲学从中延伸出:一是“以读者为本”的对外服务理念;二是“以馆员为本”的内部管理理念。2.“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读者需求,重视读者修养。图书馆哲学“以读者为本”的对外服务理念,是以“读者为第一,”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与读者和睦相处,给予读者人文关怀,研究读者阅读心理,尊重读者个性追求,满足读者信息知识需求,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以此减少读者对图书馆的抱怨,增强读者满意度和期望值。另一方面履行图书馆教育职能,重视培育读者思想道德修养。学好哲学终身受益,如果说馆员能言传身教的引导大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修养方面的文献,使其开阔视野、读书思辨、学以致用、弃恶扬善、求真务实、敢于开拓。那么就有益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人生境界与道德修养,增强理性思考和政治敏锐性,提升自我控制、人际交往与辨别是非的能力。3.“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馆员整体素质,构建复合型图书馆。从认识的角度说,“以馆员为本”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文献信息管理、馆藏资源建设等,其效果如何,馆员起着决定性作用。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进入最浮躁时期,大多数图书馆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只注重硬件建设,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受市场经济的诱惑,重视经济效益的思想萌生,图书馆精神严重迷失,基本信念开始动摇,人才严重流失,图书馆事业走向低谷。进入21世纪,中国图书馆界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建立了“以馆员为本”的图书馆哲学现代管理理念,图书馆精神开始重建与回归,图书馆事业再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看,图书馆哲学的内部管理理念“以馆员为本”,就是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图书馆员,重视馆员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和决定作用,使其能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馆员个人进步和图书馆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建立优秀团队,就是要造就综合素质强的优秀馆员。图书馆团队通过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调动馆员的主观积极性,凝聚馆员的能量与智慧,将会产生1+1 2的能动力,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这需要馆员思考问题、辨别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敏锐,知识层面、学识水平具有深度。 二、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具体实践中的应用 1.图书馆实践形成对文献资料藏与用的图书馆哲学思维。哲学思维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论思维方式,具有思辨性、本质性和总体性特征。图书馆实践本身就呈现出哲学内涵,而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实践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图书馆知与行实践智慧的统一。我们在对图书馆实践认识的超越和反思过程中,形成图书馆哲学思维。辟如:图书馆文献资料的藏与用是对立与统一矛盾关系,图书馆传承文化需要“藏”,读者学习和研究文化需要“用”,读者要利用文献资料,就会带来对文献资料的损耗,甚至于丢失,而能引起馆员与读者偶尔摩擦的。这个问题从哲学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思考的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为读者服务是公益性事业图书馆的永恒主题,读者利用文献资料,终究是利大于弊,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使对立转化为统一。2.用图书馆哲学思维解决文献资料藏与用的矛盾。时代文化背景、文献资料的管理者、读者群和编着者构成图书馆体系,后三者受前者制约,其中文献资料管理者与读者群在特定的环境下,又能互相转变身份。用图书馆哲学思维解决文献资料藏与用的矛盾,除了培养读者基本公民道德外,还要让读者懂得传承和研究文化,需要保存积累文献资料。我馆解决文献资料藏与用的矛盾的经验:一是加强新生入馆教育的力度和频度;二是鼓励、欢迎大学生读者参与图书馆志愿者行列。让读者也当管理者并换位思考问题,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爱惜文献资料的重要性,这种在图书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图书馆哲学思维,能让读者滋生实践情怀,体会当管理者的艰辛,并理解管理者对文献资料的藏是为用,为用而藏,藏与用的矛盾相互转化,反映了事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图书馆哲学规律。 三、图书馆哲学在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哲学个体与集体的统一。随着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使得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最后形成现代化图书馆和原始型图书馆并存的现状。要消除各个图书馆之间馆藏资源建设“原始”与“现代”的差距,图书馆必须转变旧有的收集与传递文献信息的模式,在保障本馆基本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开拓新知识领域,走以共存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方向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之路,并借助于这个平台,在互助中得到互惠,享用数字图书馆的所有资源,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将单元信息资源汇聚成集合体信息资源数据库,它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反映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哲学价值的回归。2.发现和整合信息是图书馆哲学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论。将认识方法论运用到信息控制管理中,标志着信息科学控制系统论,走向完善与成熟。信息的发现、采撷,需要进行分析评估和整合加工。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系统方法论,把信息资源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和要素等加以研究,进行定性、定量、功能与流程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再将它们综合成一个整体,也就完成了信息的搜集与整合。这种图书馆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对提高主体的理性认识非常重要。查询信息是谋略、运筹实现的过程,重要的是思路深广,有敏锐的信息反应意识,能够准确判断、鉴别出所获信息,对国家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建设的当今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何影响与作用。对信息资源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过程,就是“演绎、分析、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对信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整合过程,就是“归纳、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3.搜集和传递信息是图书馆哲学同一性规律的发挥与运用。信息技术的发达使人知觉、思维和操作的效率神奇提高。我们不但因电脑的代劳而不会不动脑筋,相反思索更须努力、思路更须 巧妙,得有信息资源组织导航能力与网络系统操作管理能力。图书馆通过征询、收集、存贮与传递各种信息载体,来满足读者查询、阅读、利用和索取文献信息的需求,在管理信息与研究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哲学方法论去开拓新信息知识资源领域,将会收获非浅。搜集与传递信息是图书馆哲学同一性规律得到最大发挥和应用。有统一性才有“同”,有多样性才有“异”,这才有“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比较法,并形成“求同存异”的综合。为节省读者搜索时间,我们从现代社会需要出发,围绕着某个主题,寻找信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把大量分散、无序的隐性网络信息,经过筛选、下载、整合转变为集中、有序的显性文献知识。通过CALIS等网络系统进行文献传递,为读者提供高层次、多样化、高效率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科研成果交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与组织部分。 四、图书馆理念的形成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需要馆员具备图书馆哲学素养 图书馆哲学是关于流变不息的图书馆实践价值与意义的深刻理解、感悟和诠释。如果一个馆员没有先进的图书馆哲学素养,就没有正确的图书馆理念,就会缺少精神支柱与人生信念,也就失去了对所从事职业价值追求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图书馆理念的形成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需要馆员具备图书馆哲学素养,其意义在于:1.图书馆哲学素养有助于馆员形成个性化图书馆智慧,优化思维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先进的哲学,在此层面上产生出图书馆哲学理念,馆员通过树立图书馆哲学理念,再经过图书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图书馆哲学素养,是独一无二的,其它行业无法取代的最先进的哲学素养。这种不可替代性,一是能够坚定馆员树立图书馆事业的信念,使其在图书馆实践过程中认识自我弱点,发现自我潜能,通过否定之否定完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方向,以此促进图书馆人才队伍向专业化发展。二是有助于馆员进行心智修炼与个性塑造,使其形成个性化图书馆智慧,优化思维品质,完善人格魅力,孕育纯真心音。能用心音去感悟图书馆事业的人,会产生对图书馆事业的崇高敬仰,也就有了一个神圣的心灵和崇高的自己,才会有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主动创新、积极进取等崇高的图书馆职业精神。对此任重而道远的图书馆人,应注重培养图书馆哲学素养,发展原则高度理性思维,培育价值取向思考方式,夯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在更新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从馆员角色进入到学科馆员角色。2.图书馆哲学素养能使馆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图书馆哲学素养能使馆员从哲学的高度,运用灵活、敏锐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坚持对理性的信仰与追寻,去观察、分析和理解图书馆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与基本现象时,就能形成对图书馆实践的洞察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唤起对实践主体的反思意识,从而产生理性思维的认知感、价值观和审美观,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对实践活动的超越。譬如:在开展具体服务读者的工作时,馆员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马克思哲学原理作为指导,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图书馆学与其它学科的内在联系;分析图书馆现状内因与外因的存在条件,把握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转化规律,不断总结经验,让专业回归常识,将技能变为本能,无论何事都做到明细化、定量化,量力而行,突出实践,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完成目标任务。 图书馆论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以协同理念为基础,在保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制定分工协作的契约,并开展技术攻关、效益分配等方面的工作,进而实现技术创新,这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些高校、企业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争相开展了各类技术创新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创新不明显或者无法有效协同等问题[1]。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如何确定适宜的信息服务模式来更好地为技术创新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学研协同创新 1.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 德国学者HermanHawking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2]。他指出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这就是协同。从不同的角度看,协同创新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从信息服务的角度看,协同创新就是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起来,并将知识增值作为主要目标,进而创造更多价值的过程。而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看,协同创新就是各企业通过创新要素共享,并保障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一致,进而达成共赢。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曾提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应该协同合作,通过切实践行“协同创新”来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 1.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特点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本主体包括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等,并且是与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相结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较多,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错综复杂的战略性系统,图1所示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模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需要保障内部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也需要保障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有:①多样的参与主体。不仅有产、学、研等基本主体,也有政府、中介机构以及用户等参与主体。②共享创新成果。各创新主体之间主要通过信息共享,分享科研成果并获取交叉知识,进而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③持续性。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双向传递,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密切合作,并实现了长期的互动与沟通,进而保障整个系统的持续发展。④资源易得性。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让人才、资金、技术的获取渠道得以拓展。 2高校图书馆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高校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之一,在促进科技创新并构建创新型国家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科研、教学提供智力支持的主要场所,不仅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储备,也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1促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看作各创新主体根据市场、行业以及区域的需求,通过深入合作与交流,进而获得创新产品的组织过程。由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长期以来均是相对独立的,而各自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重叠的地方,所以不仅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在维持各主体之间协同性的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3]。高校图书馆在发挥自身智力支持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需求,对各参与主体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优化各主体之间的资源分配。此外,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为各协同创新主体提供服务,并发挥引领与指导作用,以提高彼此之间的协同性。 2.2增强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也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主体之一。作为企业与政府的智力支持者以及高新科技研究领域的主力,高校可以看作决定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高校图书馆拥有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高校提供教学服务,根据高校科研、教学目标的变化不断调整与优化资源结构,能够保障知识服务的高品质与专业性。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支持,而高校图书馆可以增强高校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3提供各类创新资源与服务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就是为科研、教学提供服务的机构,并在不断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也构建了相应的学科馆员队伍,并拥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强大的情报搜索、加工与处理能力,与高校各学科的专业人士合作,能够为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各类创新资源与服务。而企业所需的大部分市场情报、科技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等信息,均可以从高校图书馆获得。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在信息整合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4]。 3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 自2011年召开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后,我国开展了大范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图书馆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引导者,也积极参与其中并开展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部分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产学研协同需求者提供信息服务,并成为其中重要的智力支撑。 3.1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借助自身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而构建一个便于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其中产学研参与者作为基本主体,可以依托该平台获得合作机会,并且不断积累合作经验;政府作为引导者能够为该平台的构建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而用户作为信息需求者,在产生需求与实践过程中为产学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检验创新成果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该平台的信息资源库,主要职能就是为科研机构、政府、用户等提供信息服务。 3.2高校图书馆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 3.2.1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参与主体之间,在建立一定的联系后通过信息交流、传递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可有效提升组织内部的行为有效性。在知识传递与共享过程中,其中的知识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而促进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共享更为重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知识传递,并借助一定的方式让接受者获得知识[5]。而接受者在获取知识后,通过学习并消化吸收可以进一步内化。信息资源在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双向流动,如此反复并最终扩大传播范围。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共享,也可以看作个人经验的分享。高校图书馆通过这样的信息服务方式,能够促进并维护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交流。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达成科技创新。高校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应该相互协调并密切配合。各机构或组织协同合作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创新,因此在产学研协同过程中,就需要时刻注重创新。 3.2.2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 在收集整理过往知识的同时探索其中的规律,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知识创新,需要进行知识整合、共享与识别加工,进而挖掘出新的知识。而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知识创新是不分领域与类别的,其中的知识包括技术、产品、管理、工艺等多个方面。高校各专业的教学工作者与科研人员以及企业有经验的管理、营销人员等,均可以相互交流与借鉴。而各个参与主体之间信息的有效利用,是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6]。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强与不同机构的协同合作,做到相互信任、密切配合。 3.2.3以高校主导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不仅有各自的职能,也 存在一定的功能交叉。其中政府部门发挥着推动作用,并从宏观政策上为产学研协同提供指导。高校在该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能够避免脱离社会需求的研究与实践。而企业通过与高校、政府联合,能够打破技术创新的被动局面,拉动高校或科研机构主动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以高校主导为中心的产学研信息服务模式较为常见,也包括多种类型,如大学科技园、校办企业等。 4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秉承为本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理念,但在与社会组织合作方面还缺乏积极性与实践经验。而这种长期封闭、落后的管理理念,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进程,并且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由于很少与高校图书馆合作,一直倾向于通过社会上的信息机构获得帮助。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为产学研参与主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有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4.1依托政府与社会组织加强宣传 政府、企业等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与高校图书馆的沟通交流,对其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还缺乏了解,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是通过社会上的信息机构获取智力支持。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与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并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自身的信息服务宣传工作。部分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图书馆应利用这些特点,并且将这些社会机构作为桥梁,构建有效的信息服务机制,进而更好地向社会推广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多种宣传方式,例如发放宣传书册、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等,进而向行业协会、社会信息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推荐信息服务内容。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与社会机构联合起来,主动了解社会组织机构的各类信息资源,并且借助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向协同主体充分展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让各主体了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作用,进而转被动接受信息服务为主动获取服务。而高校图书馆在向各协同参与主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也能通过有偿服务提高经济效益。 4.2积极获取高校的全方位支持 高校协同创新的开展是将产学研各方作为主体,发挥高校的引导作用,并且获得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进而协同合作以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机构,很容易被产学研协同的参与主体所忽视。很多高校领导也认为协同创新仅与各参与主体如政府、科研机构等有关,完全没有认识到图书馆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主动展现实力,努力获得高校的全方位支持。一方面做好校园内部的营销工作,积极向高校领导、各参与主体展示自身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进而获得资金、人才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也需要加强与教研部门、科研人员的配合。同时在开展产学研协同活动时,尽量争取成为其中的主体要素,进而真正维持高校图书馆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稳定性。 4.3不断调整与资源提供者的合作模式 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并为各协同参与主体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不断调整与资源提供者的合作模式,进而解决信息资源无法访问的问题。由于信息资源提供商存在诸多限制,这就导致非注册用户无法访问高校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库,极大降低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在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首先需要与各类信息提供者沟通交流,探讨全新的合作模式,以适应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需求。例如,可以设置根据上网流量收费的方式,进而保障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快捷性、高效性,并发挥各类信息资源的应用价值。 5结语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联合政府、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并且有效协作以促进其顺利实施。高校图书馆通过构建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选择适宜的信息服务模式,能够为产学研发展提供信息资源与服务,弥补信息服务的漏洞,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图书馆论文:图书馆思政教育功能研究 一、书籍报刊资源是宣传理论的工具 现代高校图书馆是知识与读者间的桥梁,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除课堂教学能够灌输给学生正确思想,进行德育教育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图书馆所汇集的书籍和报刊始终是较好的学习宣传工具。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他们拒绝强行灌输,单一的传统座谈会,主题班会以及谈话教育,有可能造成其反感和厌倦,书籍报刊则能够避开硬性灌输的弊端,调动起阅读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阅读者主动接受书中内容,受到教育和启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例如,马列主义读物、党政机关公开发行的书籍、带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丛书、优秀哲学法律类典藏等都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党中央最核心的政治体系,吸收最先进的理论内容,体会最深层的进步观念。又如,思想政治类期刊杂志凝聚了广大学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包含了最具价值的思想精华,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再如,具有时效性的报纸读物,可以将国家主张、时事政治通过媒体加工转递给阅读者,使学生在对时事的阅读中,知晓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大事小情,透过新闻报道事件,寻求真理,建立真知。 二、网络资源平台是获取信息的阵地 互联网是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传媒领域的革命性成果,借助电子技术这个平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完全在一个平等信任的前提下进行互动,真正实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心与心的沟通,因此逐渐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网络技术在为高校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高等教育,脱离了网络化教学便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高校学生对书籍资料查阅的大量需求也督促着高校图书馆建立起网络阅读体系,以便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现代高校图书馆所保留的海量纸质材料固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而网上数据库作为学生获取资料的又一阵地,也为把握学生思想脉络,了解学生关注点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图书网络平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想要获取的资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下载重要的文献材料,读者还可以借助网络对一些资源进行共享和评价,这些都在无形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收集到学生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通过阅读统计,分析学生的阅读心理,能够为思想教育提供信息反馈,便于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窥探某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止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借助网络宣传高效的特点,随时在网上最新的思想政治材料,利用新书推荐环节,向读者广泛宣传思政类图书、报刊,引导广大学生阅读健康、积极的文献,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肃静舒适氛围是净化心灵的场所 当代大学生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经过了爱国主义和自主创新精神的熏陶,基本形成了积极、乐观、健康的精神风貌。但是,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受到外界消极环境的影响,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入侵,也使得一些学生形成了功利倾向,心理脆弱,缺乏责任意识,冷漠自私等思想问题,这些问题急需得到高校教育的充分认识并予以解决。现代高校图书馆与其他高校教育资源相比具有宁静安逸的特点,可以说得上是高校学生学习思考、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很多学生的课余生活都是选择在图书馆度过,那么,通过高校图书馆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可称之为一个“好点子”。很多学生表示,进入图书阅览室,会被整齐的书架和浩瀚的书海所震撼,进入到电子阅览室,会被丰富的现代化信息资源所包围,进入到读者服务部,会被高素质的馆员服务所感动。高校图书馆高雅的环境和文明的服务氛围,相比于课堂,多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气氛,使学生能适当的调试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图书馆内安静的环境使走进的人们不再发出噪音,都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主动遵守规则,克服了自私的不良心理,学会了互相体谅、关怀他人的美德。同时,肃静舒适的氛围能给予学生静下心思考的空间,在舒适的氛围里,学生畅游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可以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树立良好的思想素质,养成优良的学风,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长此下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四、主题交流活动是传播知识的载体 现代高校图书馆在建筑规模和用途上存在着多样性,除常规的阅览室、读书园地、自习室外,多数高校图书馆还会设置会议室、报告厅、展厅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配备也是评估图书馆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会议室、报告厅等场地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时事讲座、报告会、主题演讲、宣传展览等丰富的课外实践内容,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读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利用读书活动可以将一些重要的优秀的文献介绍推荐给学生,组织学生共同学习理论着作,能够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方面的着作进行品读和鉴赏,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净化思想 ,摒弃糟粕。邀请专家进行时事讲座或召开主题报告会和演讲,可以将最新的时事热点和感动事迹带进校园,以专家视角进行问题审视,用最生动的语言表达传递党的方针政策,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社会主义推崇的行为,能够起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树立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效果。利用图书馆展厅开展简报、绘画、书法展览,可以使欣赏者增强审美意识,修身养性,提高对外界不良因素的免疫力,从中受到思想政治方面的启发,以达到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欣赏他人、赞美世界的目的。 五、资料借阅保护是培养诚信的途径 诚信是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诚信观念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需的思想品德之一,对于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够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开展诚信教育尤为迫切。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组织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使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接受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权利。鉴于图书馆的图书报刊材料的公共性,图书馆对馆藏资源的借阅归还都制订了详尽有效的规则,以保证资源的长期使用,使得珍贵文献得以长久流传。现在不少大学生还存在着不良的借阅嗜好,有的学生会在书籍上圈圈画画,甚至撕页裁剪;也有学生对图书任意抽拿,乱摆乱放;还有学生拖延借阅时间,想尽办法将书目据为己有。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公共资源发挥作用,阻碍到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必须采取正规化,合理化管理来帮助阅读者建立诚信品质。现在,多数高校图书馆会在流通阅览室安置电子报警器,针对重点文献进行保护,防止读者的不良行为。现代高校图书馆还采取了押金和安装摄像头的方式,以保证绝版文献的准时完好归还。对图书的严格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能够约束阅读者的借阅行为,对肆意破坏、盗用窃取、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做法进行有效管制,使阅读者从点滴做起,养成诚信习惯,最终成为国之栋梁。现代高校图书馆是大学宝贵的资源阵地,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核心机构,高校图书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有着特殊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现代高校图书馆有责任购置高价值的书籍,做好学生读书的引导工作,营造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提供体贴到位的阅读服务,并有义务承担起培养爱读书、会读书的思想政治素养过关的优秀人才,利用自身优势,配合高校其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可取代的功能。 图书馆论文:有关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人类社会正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急剧变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知识更新经济朝代和网络时代的一些特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更新为基础的经济,这各经济直接领带于知识更新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中国在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奋斗目标。根据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任务和目标,已经提出和实施了《知识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211工程》以及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配置新资源,直辖市国家创新活动。国家创新资源配置中包括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的分配体系。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应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依靠基地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一个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在我国形成。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知识总量的不断的增长,知识领域不断扩展,用户自身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整体上开始从劳动密集性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无论在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加工、信息服务、管理模式等诸方面将发生更深刻的变革。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它的服务必然围绕着纸张文献和图书馆馆舍的展开。中国图书馆由于受封建时期皇家图书馆、古代藏书楼的影响,图书馆和图书馆文献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图书馆的藏书是以保存为主,形成了"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办馆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 图书馆论文:分析图书馆法人治理的优化 我国现行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资建设,这就意味着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者有权对公共图书馆的活动进行制约。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现状是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实行全面的管理,公共图书馆也对政府部门产生依赖,不能独立自主地实行组织的管理。针对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治理机制方面的问题,笔者简要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2虽然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法正在建立的进程中,北京、深圳等省市公共图书馆都有本地区单独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规章和办法等,然而这些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方面上缺乏科学标准,呈现出无序管理状态,这一切都亟待通过立法加以保障。2008年文化部将制定一部完整的公共图书馆法提上日程,但是,时至今日,只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尚没有确定一部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共图书馆基本法律。没有立法对公共图书馆的保障就会产生公共图书馆的的地位模糊、管理不善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所以法制的建立是我们首要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概念被定为“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图书馆”[5]。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者是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这就导致政府对图书馆无所不管,包揽一切,而公共图书馆也对政府产生依赖,独立性差,不能自主的管理馆内重大事务,例如购书类别也须得到政府的批准等,这就模糊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定位。同时,在政府的庇佑下,公共图书馆的竞争环境也出现弱化的局面,使得公共图书馆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服务,不能以读者的利益为核心,模糊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我国公共图书馆现行的管理制度实行馆长负责制,馆长对图书馆拥有决策权、财务权和任免权等[6]。这种制度虽然明确了馆长的法人代表地位和职责权力,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办馆实体,但是另一方面却容易产生馆长对图书馆事业不作为,不利于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提高;还容易造成馆长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独断,滥用职权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图书馆内部民主思想和民主机制的缺乏,不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总之,馆长负责制有利也有弊,我们要承认缺陷的存在,扬长避短,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机制。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地区现行公共图书馆内部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监督约束体系,对图书馆馆长和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其约束仅靠各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条例和规章,显然这是明显不健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就会导致图书馆内部腐败和工作低效的产生。公共图书馆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其工作宗旨就是为读者服务,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就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引起读者的不满,造成图书馆公众失信的局面。上述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共图书馆法制不健全、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各利益主体关系不明确、公共图书馆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因此,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治理机制就要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解决思路,进行改革,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优化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机制的措施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员,其法人治理机制是否完善决定着其发展进程。上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公共图书馆不能有效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笔者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模型来阐述优化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一系列措施,以期完善其治理,实现其价值。政治学家告诉我们民意是使一个事物合法化的基础。因此,完善图书馆立法的前提就是要确立图书馆在社会民众中的地位,赢得公众的尊重和认可。这就需要图书馆提供优质的服务,扩大立法宣传力度,加强同社会各界的交流。完善图书馆立法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研究图书馆立法的专业队伍,做好立法的组织领导工作,统筹各个地区发展现状来制定一个普适性的法律规范,才能使公共图书馆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最后还要借鉴国外图书馆立法的成功经验,例如英国于1850年就颁布了《公共图书馆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后经几次修改,不断完善[7]。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成功经验,来完善我国图书馆的立法。公共图书馆处在社会大系统下,与其相关的利益主体有政府、上级图书馆、读者和相关竞争者等。这些主体都在影响着公共图书馆的运作,只有理顺情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完善法人治理。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者,为其提供经费来源,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掌舵”职能中,即对图书馆实行宏观管理,确定公共图书馆的各种发展战略,制定其事业规划,指导并协调各级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而不是事无巨细的管理,要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公共图书馆也要在政府的大政方针下对内部实施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公共图书馆作为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公共图书馆应该本着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协调地区之间的图书馆事业,对下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业务进行指导,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借鉴国外的总馆分馆治理模式,上下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业务交流,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例如我国深圳实行“图书馆之城”的治理模式,加强了上下级图书馆的沟通和联系,做到集中管理。读者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公共图书馆应本着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读者也应树立纳税人意识,意识到自己是公共图书馆的所有者,理应得到优质的服务,当对服务不满意时应该提出自己的意见,维护自己的权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公共图书馆在馆藏和服务方面的缺陷,各种提供知识服务的组织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各种民办图书馆、私人图书馆和科技检索中心等。例如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实体书图书馆———青番茄图书馆,实行免费借阅、送还和上门服务等,这些服务内容比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质优,这就对公共图书馆造成一定的压力。公共图书馆应及时改进自身管理和服务,并与竞争者进行沟通,争取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促使两者和谐发展。鉴于我国单一的馆长负责制存在的缺陷和国外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措施及成功经验,我们应对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机制进行变革,使其更有效率地运行。在此,笔者建议在公共图书馆馆长负责制基础上建立理事会[8],理事会可以对公共图书馆内部的重大事务进行决策,馆长领导馆内人员执行,并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一个三级管理体系,即高级决策层—理事会、中级管理层—馆内领导和基层执行人员。—理事会在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中,重大事务的决策权由理事会来承担。理事会成员由政府部门杰出代表、社会知名人士和馆内重要领导组成[9]。理事会成员应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名候选人然后经过馆内工作人员选举产生,成员在受聘期间需了解图书馆的使命、政策和服务内容,及时做出决策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环 境;理事会应对自己做出的决策负责,实行问责制。中级管理层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馆内日常运行与业务的管理,其成员包括馆长及其副职。馆长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法定代表人,一方面作为理事会成员参与理事会的决策,定期向理事会汇报馆内运行情况,另一方面馆长可以下达理事会的各种决策,领导馆内人员执行理事会决策,为其工作提供便利和保障。基层执行人员即公共图书馆内基层职位的工作员工,分布在馆内各个不同的部门,这部分人员作为馆内工作的主体,是通过考试选拔程序产生的,其工作内容是执行管理领导层的决策,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与其他馆员进行协作,发现图书馆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意见上传领导层,不断优化图书馆工作。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形的三个层级的运行机制,理事会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开会讨论制定公共图书馆的战略决策,下达中级管理层,由其领导基层工作人员执行决策。基层执行人员在执行决策后将问题反馈给中级管理层,中级管理层通过整合意见上传理事会,以使理事会可以有效地监督并完善其工作。当遇到突发的严重危机事件时,基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法约尔桥”[10](意指在管理机构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跨越等级进行沟通,以保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直接与理事会进行对话,确保理事会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应是一个具有反馈机制的上下不断沟通的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刺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有效率的组织一定有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存在,公共图书馆也不例外。公共图书馆应实施绩效工资制,针对不同的岗位明确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刺激员工发挥个人潜力,提高工作绩效,以使公共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的监督机制作为法人治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保证法人治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可以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笔者把公共图书馆的监督分为政府监督、上下级监督、专门监督和读者监督等[11]。政府可以通过其职能部门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予以批评指正;上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对下级公共图书馆进行工作业务的监督,在一个公共图书馆内部上级领导也可以对下级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监督;理事会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对公共图书馆内部各项工作进行监督;读者作为其服务对象有权利对其开展的各项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 图书馆论文: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 【内容提要】抽象图书馆学受到专业研究者的质疑。这些质疑中的许多见解引起同仁的困惑。我们需要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知识,把握抽象图书馆学理论的实质,就此问题做进一步探讨。图书馆学中的科学主义越来越感到危机,其危机的根源在于自身。我们既要恰当地反对唯科学主义,对它又要保持必要的宽容。当今,反思图书馆学的内在价值取向,是必要和迫切的。我们没有必要构建“大一统”的理论体系,应充分激活图书馆学所包含的思想,使图书馆事业的实践走向规范化。 1 引起图书馆学研究者困惑的探讨 新世纪伊始,黄俊贵先生的《丑陋的图书馆学》一文打破学界往日的沉寂,反响激烈,已超出当初定位于“文化沙龙”的想象,以富有学术性和思想性而备受图书馆学研究者的青睐〔1〕。程焕文、罗德运、程亚男、储流杰、阎立中、鲍振西等先生先后继续在此“沙龙”和其它刊物上展开讨论,发表了许多论文或感想。与此同时,图书馆学的两个专业网站,《大学图书馆学报》的《沙龙》(/xuebao)和图书馆学读者的《寒网》的部分网友以自立题目《图书馆及其理论体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展开学术探讨。图书馆学界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百家争鸣。颇为有趣的是,这次学术探讨涉及到与科学主义有关的问题。按照黑格尔的认识论,人之认识有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探讨无疑是“精神的高消费”,是哲学层面上的反思、批判活动。 这里所说的图书馆函数及其理论体系就是抽象图书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作者叶鹰先生已多次表述了自己建立抽象图书馆学的目的和意义:“希望抽象图书馆学的思考和方法能为当代图书馆学理论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图书馆学走上精密科学的发展道路。〔2〕”近期,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的同样观点:“能否像精密科学那样用一个模型或一组方程把图书馆学的核心理论统一表达出来?并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或对方程进行求解来统一研究包括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学?”〔3〕 这种思想首先受到黄俊贵先生的质疑。在《丑陋的图书馆学》一文中,他是这样对“抽象图书馆理论”提出疑义的,我们把它摘录如下:“有人对国外有代表性的传统图书馆学的著作归纳为‘面向过程’、‘面向实体’、‘定性向导’,进而提出实行当代转换——‘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主张采用精确数学方程式,以抽象图书馆学理论,并用了不少数学方程式,以达到图书馆学理论抽象化的目的。与此同时,还主张采用逻辑方法、计算机方法以逻辑建构、仿真建构。(见《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2期,《传统图书馆学的当代转换》一文)本人粗懂数学,对如故弄玄虚异常反感,认为既不必要,亦不科学。因为这种表述对一般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纯属‘对牛弹琴’,再者科学也不能以简单的数学公式去诠释。为此,我还特别去请教学术专家(曾从事过图书馆工作),结果博得冷笑,谓曰:‘这不是理论,也代替不了理论;数学不是万能的,方程式不应该作为图书馆学论文的主要内容。’”…“在许多刊物上不时可以发现所谓‘图书馆函数’、‘图书馆方程’的玄文,如果出于‘百家齐放’,引发争鸣也应该让专业人员都能看懂,我真怀疑编辑在审稿时是否真读懂了,还是被它的虚玄迷惑了。”,“有人提出图书馆的所谓‘新思维’,立论‘图书馆是有序化信息相对集中的时空’,要实现‘无馆舍、无藏书、无馆员’的‘三无图书馆’。这真是无稽之谈。如此做秀行为已普遍为同仁不齿。” 在随后的文章中,黄俊贵先生对此又做了更趋于理性的探讨:“有人热衷数学方法,把统计数据视为概括规律的惟一方式,诚然,我们应该肯定定量研究确实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特点,但如果把它强调到绝对化,以它作为优于一切的方法,试用数学方法去代替甚至取消逻辑和哲学的方法,显然是不妥的。”〔4〕 在网络上,部分网友认为“图书馆函数是浮躁的”,“图书馆函数是图书馆学皇帝的新装”,“图书馆函数和图书馆方程怪异”,“图书馆函数与图书馆实践无关”,“此数学模型是有问题的”,也有人认为“它是科学主义的布道”,也有的采取类比的方法对抽象图书馆理论质疑,如“难道我们还需要出一个反恐函数吗?”,“我们能用高等数学来证明共产主义一定实现吗?” 这次学术争鸣是一种正常的学术活动,应该得到肯定。然而,事情往往并不是这么简单。这些理论和见解带给我们图书馆学研究者太多的困惑。我们迫切需要问题的答案。我们都掉入了概念和问题的海洋里。这次大探讨涉及到“信息”、“信息科学”、“科学”、“玄学”,“数理逻辑”,“图书馆函数”,“图书馆方程”,“图书馆函数是否正确?”,“数理逻辑是否是万能的?”,“图书馆学的划界标准”,“图书馆学如何规范?”等概念和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图书馆学界这个圈子里的问题,还是整个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跨学科的大问题。我们仅仅依靠对图书馆学经典的深度理解与诠释,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也不应该重新陷入一大堆旧材料中,仍去墨守传统的研究方法,而应积极学习和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寻求有益的启示。我们需要从中外已有的智慧宝库中汲取精神营养,从思想阅读中获取研究的力量。经过争鸣与反思,我们发现在反对抽象图书馆学理论中,有许多理性不足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完全可以把许多简单、幼稚的批判给排除掉,抽象图书馆学绝对不是他们认为的“浮躁问题”。许多图书馆学研究者有了可贵的觉醒,黄俊贵先生后来就曾倡导“图书馆学需要哲学”〔5〕。图书馆学和科学技术哲学对这一问题有共同的志趣,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哲学,探讨两门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研究,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很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又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本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其它社会科学知识。因此,面对一个既为阳春白雪,又为大众图书馆学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难题,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希望能做一次有益于图书馆学发展的探讨。 2 科学主义及其图书馆学研究者对它的质疑 概念界定模糊,就会引起争议。所以,一般哲学工作者在论述“科学”与“人文”两者关系之前先定义这两个概念,尤其在两者深刻关联的时代更应如此。但问题也非如此简单,诚如吴国盛先生所言“概念有待澄清”,“回到概念问题”〔6〕。本人倾向于刘大椿先生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界定”〔7〕,因而,本文所指的科学是指科学的本源意义,即与人文学科相对的自然科学。也许,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图书馆学中存在一个叫做“科学主义图书馆学”这样一个独立的学派或分支,一般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科学主义者。但科学主义取向的图书馆学研究很有市场。 科学主义在图书馆学出现,有其历史和时代背景。尽管人们对斯诺命题〔8〕有各种疑问,但是这一富有挑战意义的问题是难以回避的。“科玄之战”〔9〕称得上是“斯诺命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又置身于和20世纪初如此相似的语境中。当初的“科玄之战”的一边倒的胜利,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对科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胡适这样描述人们的科学主义倾向的:“近三十年来,有一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得与不 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10〕。直到今天,科学一词在大众话语体系中常常代表“正确、高明、有效”,科学仍然是价值与观念的代言人,科学的“标签”和反科学的“帽子”满天飞。在学术界,科学主义思想仍在不断地扩张。 “科学主义产生于自启蒙主义,成于实证主义,是建立在牛顿范式的科学之上的一种思想观念。长期以来成为主流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1〕”。持科学主义观点者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或者说,是潜在万能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它。 在价值层面上,持科学主义观点者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惟一正确的知识,相信科学知识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进而,过多地赋予科学与技术价值层面上的意义。在方法论上,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盲目摹仿和不经辩护地转移到人类的社会研究中,也就是说,持科学主义观点者认为科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而且也可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主义坚持自然科学的定位,主张以实验、实证、定量研究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经验化、客观化和数量化是科学主义的基本原则,其哲学基础是实体还原论、机械决定论和逻辑实证主义。对作为技术根源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持虚无主义态度。过分强调技术的价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技术的理性标准。坚持科学主义观点的人相信一切的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从而,无视或忽视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和文化传统对技术的反作用。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是暂时的,偶然的,是前进中的失误,是能够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的。 科学主义在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政治、美术等领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比如,科学主义心理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质疑〔12〕。文学界也有的学者提出“‘新工具革命’不是文学的灵丹妙药”〔13〕。科学主义当然也受到很多图书馆学研究者的批判。图书馆学界为了捍卫图书馆事业的尊严,也不断地反对科学崇拜、技术崇拜。黄俊贵先生对科学主义思想的质疑,也就不足为怪了。从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我们不难发现它的科学主义思想。 这种思想在图书馆学界很有影响。比如,有人认为:“强调和强化实证主义的方法范式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向,大力弘扬文献计量学这类图书情报界独有的方法,更多地借鉴数学的方法、统计的方法,合理移植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研究相关的、有效的其它方法,也许能使我们的图书馆学研究尽快地走出假象的误区,步入学科发展的正常轨道”〔14〕。许多成果也或多或少地透露这种思想,尤其是许多图书馆学理论批评者盲目拿西方的科学范式来评价图书馆学,殊不知这些西方的范式主要是自然科学的范式。又比如,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馆哲学定律,人文图书馆学哲学五定律〔15〕的思想。当然,“图书馆学五定律”存在翻译问题,他们用物理学中的“定律”来代替哲学的“原理”。这些定律的元素中有人,如作者认为是人文的,那它的意义必然与精神层面相关,这种做法看似强调了所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借用了“定律”,反而使人对这样的“定律”疑窦丛生。这种做法并不是“用词语包装的问题”,而是利用了图书馆学者喜欢的语境来获得认同。图书馆学研究不遵守哲学的一般规范,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在图书馆学论文中,许多人经常应用西方未来学家的名言“计算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这正说明部分图书馆人在迎合科学主义。〔16〕 期刊中,还不难发现诸如ontology,纳米图书馆,图书疗法,图书馆力等等新提法。这些东西“雷声”大,与图书馆关系没有多大。 有人号称他提供的信息为企业节省了数十万元,这种消息真假实在难辩。严格地说,应该是这种信息有利于企业节省数十万元。 当商业炒作的图书《学习的革命》粉墨登场时,图书馆人却为之欢呼〔17,18〕而事实上,这类书是科学神话的畸形产物。这种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却在以书为“根”的图书馆学中出现,难免不让人深思。它产生的根本原因,除了我们图书馆研究者科学精神不足外,就是人们太相信它所谓的“科学的方法”,相信它“一个星期学会一门外语…”的科学神话。 图书馆学者相信网络神话大有人在,甚至相信图书馆馆长将来由CEO代替。随便什么文章都要提及“网络”,与“网络”联系起来,实有“拉大旗做虎皮”之嫌。何阳的点子公司被图书馆人欣赏〔19〕,不幸的是何阳却因诈骗入狱。这就是我们对信息科学没有个正确认识的结果。 “一个数字图书馆,半壁江山”〔20〕,就是图书馆人对无条件研究数字图书馆,而轻易上马者的无情讽刺。 图书馆单向度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21〕。图书馆学界有人把读者想象成全是知识精英,认为图书馆事业服务的对象都是科学人,认为图书馆人应该是专家身份,不自觉地将自己打扮成专业人员或某个学术专业的从业人员。还有人用“科学”或“技术”来为图书馆人编制许多美丽的梦幻。图书馆学界依然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图书馆学除了弘扬科学精神外,还应以关注生命尊严,关注生命的真美为自己的本命。我们看看我们的期刊吧,疯狂地宣泄人们的技术激情,反倒是研究读书文化的文章很少见诸于版面。 3 正确认识图书馆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科学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质疑,也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危机。在反对科学主义的讨论中,许多图书馆学研究者认为它的危机是由于人文学者的质疑造成的。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图书馆学中科学主义思想的危机的根源主要是其自身。由于图书馆学缺乏独自的研究对象、独立的概念体系、独特的研究方法,所以,科学主义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定为信息,也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图书馆学隐含地定位成自然科学,才是它危机的根源。将图书馆学向精密科学的努力心愿是好的,但却是不可能的。现代图书馆学是一个学科群,图书馆学既有科学的研究,又有人文的研究。有人戏称“图书馆学是上帝之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科学主义是只见信息不见人,“人”不过是标有刻度的“木偶”。这些科学主义沉迷于结构优美的逻辑演绎中,无情地抛弃了人们的非理性世界,从而成为“黑板图书馆学”。这些科学主义理论由于没有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理论,所以,他们一方面拒斥形而上学,一方面自己仍然逃脱不了成为形而上学的厄运。这才是其致命的弱点。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物理学本土化问题,数学本土化问题?却有图书馆学本土化问题。物理学研究者从来就不考虑哪些是中国物理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美国物理要解决的问题。而图书馆学就不一样了,它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图书馆事业出现的文化的多元性,文化取向是“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来自实践的批判是最有利的批判。实践是图书馆学的最大价值取向。创新是图书馆学的生命力。在图书馆事业的实践中,许多科学主义的东西离图书馆所在的现实越来越远,从而成为纸上的数据和公式。许多科学主义的理论成了怪异的理论,在图书馆学和馆员之间树立起一道藩篱,当然,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思考,有没有“科学的爱情”,“科学的道德”,“科学的意识形态”?实践中,来图书馆的人不一定都是理性的人,知识的人,还有普通大众。许多图书馆学研究者利用数学方法,通过交叉科学研究取得了诸如引文分析法等理论成果,这些都是图书馆学的进步,在社会上也被广泛应用。但人们也不断 发现这些核心期刊表在不断地被人误用。也就是说,核心期刊表是有一定的应用范围的,也有自身的弱点——就是它代替不了专家的意见。 我们要恰当地反对科学主义,不能把科学主义与自然科学,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相提并论,更不能把“反对科学主义”看成是“反科学”。我们也不能无原则地反对把物理和数学逻辑应用到图书馆学中,也没有反对技术研究,而是反对试图把图书馆引入精密科学的科学主义思想。 图书馆人在反对科学主义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有人认为反对科学主义不利于图书馆学的科学化建设,会说“图书馆学就是因为科学性不强,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科学,没有必要反对科学主义”。我们认为科学性和科学主义是两个概念,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更不相同。正因为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不强,图书馆研究者的科学精神不够,许多图书馆学研究者才会对科学技术寄于厚望,才对科学迷信,对技术崇拜。反对科学主义,正是为了弘扬科学的理性精神,尊重科学。 其二,许多批判的理性不足,反而受到科学主义的反击。图书馆学界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学者对科学主义进行了批判,但没有从科学主义的自身逻辑和实践找出问题的实质所在,用“图书馆人看不懂”作为依据,也出现了非学术的语言,显然容易遭到反批判,有人就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没有几人能看懂”这样的理由拒斥人们的批判,也有人用“曲高和寡”对人们的批判搪塞。又比如,有的学者用后现代主义思想来对科学进行所谓的结构与消解,甚至盲目地攻击科学与技术本身,否定科学的理性价值。再比如,许多人只管批评,不管建设。这些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肯定是行不通的,与与时俱进、创新的理论研究的宗旨相违背。综合这几方面的原因,我们有必要正确地认识科学主义的。 用科学的技能,哲学的思维,人文的价值,构建健全的图书馆学体系,服务于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论文:信息社会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初探 [内容提要]: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入手,分析了各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就“合理利用”、侵权与被侵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文献 图书馆是从事文献信息搜集、加工、存贮、传播、研究等活动的场所,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与知识产权保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图书馆角色已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图书馆除了承担传统的信息收藏、传播任务外,还承担了部分信息出版商整理出版各种形式的信息产品的任务,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也不再局限在如何“合理利用”他人的信息资源,还包括如何利用法律手段,合法地保护自身的权益,因而知识产权问题更加受到图书情报界的密切关注。基于此点,本文将就图书馆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信息搜集整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信息搜集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基础,在此方面图书馆主要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是所收集的信息产品是否为合法的信息产品。我国在199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两个国际公约,在1992年又颁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因此在法律上,不论是国内作品还是国外作品在我国境内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有关法律条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或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行为都是侵权行为,其制作作品也就是非法出版物。 但在过去,有些图书馆由于经费上的限制,往往无力购买外文原版书刊资料,因而只能通过选购一些影印的书刊资料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一些盗版侵权活动还比较猖獗,非法盗印的书刊、音像制品随处可见。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工作人员加强法制意识,在文献信息资料的采购过程中自觉地选择正版产品,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正当权益。 二、信息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 1、借阅:书刊借阅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一项主要服务方式。对于著作权人的图书外借,图书馆界历来有“公共借阅权”之争。这里的“公共借阅权”是指著者因图书馆将其所著图书借给读者而获得报酬的一种权利,它在西方国家发展很快,目前英美等国已开始在公共图书馆中推行该制度。但在我国,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还不够发达,若采用“公共借阅权”制度将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著作权法》作了明确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这种作法是否合适,目前仍有争议。 2、复制:复制是使信息得到广泛传播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它在《著作权法》中被定义为“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但现代技术的发展,似乎为复制的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意义,光盘刻录、电子扫描,网上信息下载等新型方式都已被看作是复制的重要方式。虽然,在〖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研,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或图书馆、档案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皆属于复制合理利用的范畴,但是由于新的复制方式及其复制对象的特殊性,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些问题。 首先,将原有的印刷品形式的作品数字化提供给用户使用是否为合法行为,是否产生了新的作品,此点业界目前已基本有了结论即并未产生新作品,在“合理利用”范围内的复制是合法的,但不得出版发行;其次,用户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下载图书馆放在网上的信息,需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还是可任意复制,这个问题与数字化作品的传播方式的认定有密切关系,现在仍是一个争论的焦点;第三,若用户阅览图书馆放在网上的信息,其暂存于随机存储器中的信息是否已构成复制行为,读者是否有权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处理。因此,图书馆在开展复制服务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极易造成侵权,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数字化作品的网络传播: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也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网络传播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文字信息,而且可以传递给用户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这使得图书馆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将数字化作品进行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电子数据库的检索、视频点播、网络远程教学等。 1)电子数据库具有存贮量大、检索方便、快捷,可以包含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的特点,从其问世以来就备受信息工作者的青睐,特别是WWW检索方式的出现,普通用户不需经过培训也可便利地查到所需信息,因此大多数图书馆都引进或自建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并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向用户提供服务。 2)视频点播是一种新兴技术,通过视频点播,用户可以在远端利用计算机或电视机的远程遥控器,通过网络随心所欲地从图书馆所收藏的大量视频资料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视频节目。此种方式是图书馆向用户传播视频信息的重要方式。 3)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交互式”教学活动。图书馆是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重要基地,大量的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需要经过图书馆在网上传播给读者,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对于网络传播这种方式,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都是将数字化作品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公众传播是一种怎样性质的行为,其次需确定的是这种行为是属于一种合理使用作品的行为还是属于著作权人的一项专有权利。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有些学者认为是“发行”行为,其理由是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而用户从网络中下载一件作品时,只要数字化信息进入到用户的RAM中,就可以稳定地在一定时间内或者永久地被再现原作品,也就构成了“复制”行为,从而构成了“发行”行为。另外有些学者则认为是类似“广播”行为,理由是播放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有线电视手段传播作品,而网络传播作品和同有线电视传输作品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且将网络传播看作公共传播行为还可避免发行权穷竭原则的矛盾,无需扩张“发行”的定义。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数人认为除了合理复制外,为读者提供作品的持久性拷贝需经过版权人的授权,这类授权可以通过签署许可协议的方式来明确,比如:限制允许访问的范围即只有在特定的地点或特定的域名范围内才能访问,访问作品时按次收费,通过数字水印、电子签名、密码、CA(CertificationAuthority)认证技术等技术方式限制读者对该作品的拷贝和传播等。 4、信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主要是代用户详尽地查找专题情报以及编制各种二次文献及三次文献的工作,是图书馆开展的一项深层次的服务工作。由于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研究、加工、整理他人作品的基础上,而其研究成果即所研究作品的也将部分或全部提供给用户,因此,在这些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无论是手检还是机检方式,如果少量复制相关资料供用户作教学、科研之用,应该属于“合理使用”范围,但若大量复制相关资料,特别是大量套录数据库内容供用户作其它用途使用,则属于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一般,图书馆在购买数据库时,与出版商所签定的合约中,对于合理使用数据库的范围都会作出一些明确规定,如用户的性质、复制的方式、复制内容的范围等,工作人员应留心这些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资源共享:近年来书刊价格的飞速上涨和信息的急骤膨胀,使越来越多的信息工作者认识到只有通过资源共享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图书馆间进行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于是在图书馆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联盟,希望通过联合订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活动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些做法虽然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但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多个用户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网络和数字技术使用同一份拷贝,这种做法将打破以往版权人及出版商获取的利益与公众获得信息之间的平衡,有些出版商们开始担心图书馆所购买的第一份拷贝是否将成为众多用户的最后一份拷贝。如何在现代技术环境下重新建立二者之间的平衡,既保护著作者的权益又兼顾公众的利益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信息产品的生产 1、编辑作品:按特定目的搜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重新编排,形成新的作品一直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图书馆主要进行的是题录、索引等检索工具以及综述等三次文献的编制、专题材料的汇编等以纸质为载体的工作,而现在计算机的普及、数据库技术的成熟以及信息数字化工作的简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涉足数据库、多媒体作品的生产,譬如,建立馆藏书目数据库、联合目录数据库、各种类型的导航库、多媒体形式的专题数据库等。 在这方面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编辑作品是否具有著作权,如何保护自建数据库、多媒体作品的著作权,另一类是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他人的作品作为素材,是否需要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是否会构成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由于传统的印刷型汇编作品受著作权保护基本已得到公认,因此这两类问题的焦点实际上是集中在数据库和多媒体这两种作品上。 对于数据库能否作为编辑作品加以著作权保护目前仍有争议。数据库是一种以系统、有序的方式对数据或其它材料进行编排,并通过电子方式表现的独立作品或信息的集合,按照我国的〖著作权法〗和有关的国际公约条例,可以当作汇编作品看待。但由于数据库的内容极易被其它人复制,并可根据需要再进行摘取、重新编排,形成新的数据库,人们很难辨别它是否通过内容选择或编排而构成智力创作,由此引发了是否受著作权保护的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多媒体作品是一种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将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同时或交替表达的信息的集合,它通常表现为二类或多类作品的集合。关于这类作品的性质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当作汇编作品看待,因为多媒体作品虽然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但它并没有改变汇辑作品的属性。一种认为不能简单地当作汇编作品看待,而应当象电影作品一样,单独规定为一类作品加以保护,理由是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是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选材、构思、用多媒体制作软件按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脚本、绘画、声音的创作、合成、调试最后形成可播放的产品,与电影作品的制作相似,既然电影作品可以单独作为一种作品,多媒体作品也可以单独作为一种作品。不论多媒体作品的性质如何,多媒体作品应受到著作权保护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各国现行的〖著作权法〗规定人们在使用他人作品时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因此不论是数据库还是多媒体作品,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采用他的作品作为素材进行制作。数据库、多媒体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采用了大量的具有著作权的原始作品,如果要先找到这些著作权人并征得他们的许可,然后逐一偿付其使用费,对任何一个制作单位而言,都是一个需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的事情,在现实中是也难以行得通的。这种情况下有些国家就提出了成立专门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处理数据库、多媒体作品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原始素材问题,但这只能解决能够付费的问题,如果著作权人要求付高额使用费,如何协调好权利人和制作者之间的关系,这类机构恐怕还无能为力。 2、计算机软件的生产:信息管理的自动化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图书馆作为计算机软件使用者的同时常常也是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在传统的〖版权法〗中,计算机软件是作为作品来加以保护,但由于计算机软件本身的特殊性,我国在1991年6月又特别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因此在我国,计算机软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将涉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法》和《商标法》,另外,有些学者认为计算机软件还应受到〖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目前计算机软件保护适应法律的主流仍是〖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按照〖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这两部法规目前还只能保护软件作品的表达,即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目标代码、固化在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都受二者的保护,而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概念、发现、原理、算法、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则不在保护范围之列。这就给制作者们带来一些问题,计算机软件虽是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表达并通过它们来实现某种功能,但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制作者的创造性构思,他们通过合理组织数据结构,优化处理流程和算法等手段来实现软件的高价值,而一但有人利用著作者的构思,再独立开发出与其作品极其相似的软件,或者采用特殊的方法,修改一下软件中变量名、函数名或过程名,调整无关紧要的流程运算顺序,则会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可以冠冕堂皇地受到法律的合法保护。另外,计算软件极易复制且复制成本非常低廉也容易导致非法盗版的现象严重。对于这些问题,现在制作者们还只能通过采用一些特殊的加密措施对产品加以保护,从法律的角度如何有效的保护制作者们的权益目前还是一个难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四、组织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这方面主要涉及的职务作品与非职务作品的划分以及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现行《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职务作品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它权利如发表权、修改权、使用和获得报酬权等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否则著作权由作者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只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由于在我国,除职工个人发表的文章外,图书馆的信息产品生产一般是信息工作人员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在工作时间,利用单位的设备去完成的,因此这类作品应属职务作品,作者可以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它权利则应由图书馆或委托图书馆生产产品的个人或单位所有。现在有很多单位为了避免在产权上发生纠纷,保护其所属单位的知识产权,协调职工及其所属单位的利益关系,已采 取了一些措施,如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或在签定用人合同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明确规定职工与单位的责、权、利关系。 五、结束语 1、实际上图书馆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远远不只上面所探讨的那些问题,像商标、网站域名等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由此也可看出,今后图书馆所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将会越来越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信息工作者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同时,要密切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动向,遵循合理使用原则,正确处理产权人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注意教育和引导用户合理使用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减少或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2、在印刷媒体环境中,图书馆基本上可依据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及其所保障的合理使用原则来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然而,随着信息资料由印刷媒体向数字化媒体的转化,随着加工、储存、传播和利用信息手段的更新和发展,原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调整和完善传统的知识产权体系的工作已迫在眉睫。目前已有很多国家在修改原有法律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信息工作人员也应与法律工作者一起密切关注国际知识产权立法及实践的动向,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逐步实现与国际贯例接轨,实现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出谋划策。 图书馆论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德育功能 加强管理,把握图书选择原则藏书工作是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围绕学校任务,针对学生思想,坚持藏书的思想原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此相应的问题是要防止格调低下,属于消极文化现象的一些读物进入图书室。不良图书会使学生的心智被书中的邪恶与污秽熏化,使学生误入歧途,毁了一生。因此,要把好图书采购质量关,主要是要选购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各科知识面的书籍。要坚持从新华书店这一正常渠道进书。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净化学生的精神食粮。 做好导读工作,把握学生阅读倾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读好书是图书资料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潮也对我国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冲击,使涉世未深、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分不清良莠,部分学生受社会某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出现言情、武侠等读书热点。对此,图书管理工作者应注意社会思潮动向,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给学生推荐优秀书刊,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社会进步主流中健康向上的书刊。有的学生不善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他们到图书馆来,大多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只是抱着随便找本书消遣的心理,图书馆工作者应精心做好导读工作,向学生推荐既开阔视野,思想性强,又能帮助他们提高思想修养的图书。 同时与班级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共同磋商,开列出书目。这样,让学生相互转告到图书馆主动借阅这些健康有益的图书。 多种形式开展评书导读活动利用图书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书活动,是图书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书刊的重要形式。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别分辨能力,又有进一步发挥书籍的教育效果。如在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中,应突出热爱祖国这个中心,及时整理出内容丰富、入耳入心的乡土教材,并结合本地历史特点(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或历史进步人物、或好的乡规民约等),集中爱国主义主题的书刊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新书上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书,一是评出该书的优劣处;二是座谈读后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展读书短剧表演、专题辩论比赛,让学生就博学与精学、实践与理论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或通过读书漫画比赛,使学生的思想插上了遐想的翅膀。 多种形式的评书导读活动可使学生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的过程中,互受启迪、互受教益共同提高。 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图书管理工作者队伍要使学校图书馆上档次、上等级,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基地,当务之急是应尽快造就一支自身具有较高德育素质、又懂得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新型图书管理工作者队伍。 首先应从实际出发,规定必要的时间,全方位动员图书管理工作者坚持在岗位上学习,内容应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并进行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必要时列入个人档案。还可以让他们参加自学考试、或参加函授、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辅之以必要的授课、研讨和交流;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分期分批将图书管理人员送到中、高等院校进行深造;还可以通过外聘、外调、委培等途径,将德才兼备的同志充实到图书馆工作者队伍中来。 其次是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增强其紧迫感。在改革大潮席卷全国各行各业的今天,对图书管理工作者队伍进行大胆改革势在必行。应实行“定岗、定编、定人员、定责任、定目标”的新运行机制。校领导要统筹考虑,要确确实实动“真格”。让一些思想素质不高而又责任心不强的图书管理人员改做其它工作或暂且待岗,表现好后再受聘上岗;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办法,将一批事业心强而又基本功过硬的同志充实到图书管理工作者队伍中来,提高图书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本着“因地制宜,立足创新”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实行符合特点的管理,把评职、晋级、评选先进等激励杠杆引入图书管理之中,同时还建立竞赛、考核评比、奖励等制度,必将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图书馆论文:图书馆和地方文献资源价值浅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各地都拥有大量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它们体现了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将它们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起来,将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地方文献的特点 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类型,它实际上是按文献内容或形式上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划分产生的。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概念。它的内涵众说纷纭,大体上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与地方有关的文献,主要包括史志、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着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从狭义上讲,是指内容上与地方有关的一切文献,我国最早对地方文献进行概括的是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奠基人杜定友先生,他认为,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等。”这一定义迄今为止仍是较权威的一种解释。 和其它文献相比,地方文献有自己的显着特征。①地域性。这是指文献记载的现象、事实和人物都发生于某一特指的地域范围之内,或与这一地域有关。由于它详实地记录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教、史地等人文与自然状况,常常被称为“省情” 、“市情” 、“县情”等。区域性又被称为地方性,是地方文献的最大特征和本质内涵,是确定地方文献的主要标准。“地方”的概念原则上应以现行的行政区划为标准。②史料性。地方文献往往是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大多属于原始文献和原始记录,信息活,内容可靠。部分地方文献具有不同程度地保密性,且印数少,一般不重印、再版。地方文献是我国历史文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一方之全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③多样性。地方文献是对特定地区自然、社会、人文等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的全面的综合性记录,是文献的区域性特征类型,由文献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可知地方文献具有多样性特征。从内容上看,它涉及有关某地域的自然、人文、历史、人物、经济、政治、民俗、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方言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从形式上看,除印刷型地方文献外,其记录知识的符号、记录手段及其相应的物质载体等都具有多样性特点。④系统性。地方文献的内涵首先不是指某一类文献,而是各类型地方性文献的综合,各类地方文献在内容上存在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共同反映有关地方的发展历史。 2 地方文献的价值 由地方文献的涵义及其特征决定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2 1 地方文献资源对发展地方先进文化有极其重要价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第二条要求“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什么是先进文化,指出,先进文化就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人类进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诸多思潮的较量中日益显示其生命力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先进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特点。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深厚优秀的民族文化,世界上出现的文化本土化趋势正说明。一种先进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才是全人类的。弘扬民族精神应从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出发,充分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保持自己的传统,弘扬自己的文化,努力发掘本民族文化、本国文化,使之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地方文献的区域性正说明了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特征。所以,搞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正是发展民族先进文化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2.2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对于地方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特征,从行政区划来说,行政区域级别越低,其地方性越强。地方文献产生于地方,是有关某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记录,其本身就是地方文化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结晶、记载和表现,因此,地方文献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对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作用。① 它可以为认识某一地域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资料,所谓“地近则易核,时近则亦真”。②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可以为地方社会发展决策规划和实施提供以资借鉴之经验和信息。③ 思乡愈爱国,忧国方恋乡,地方文献可以为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绝好材料。④ 由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地方文献是编纂地方史志最重要的基础资料。我们常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在搜求文献资料上,从事地方文化和地方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地方文献。从整体上说,地方文献资源是进行地方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总之地方文献在地方建设事业中可以全面发挥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3 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对于发展图书馆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中一种重要的特色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各公共图书馆积累了大量地方文献资料,是一个地方的地方文献中心,是其它类型图书馆和个人收藏所无法比拟的。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总理曾两次就这一问题做出专门的指示。l982年,文化部在《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 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地方文献工作是省(市)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和资源共享化的今天,图书馆拥有地方文献已成为一种优势,搜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已是图书馆特色化发展战略方向。随着文化的日益繁荣,因地方文献蕴含丰富的地方文化内容,从而发展成为以地方文献热的“信息资源收藏热”和“开发利用热”。可以说,地方文献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的宝库和特色化的标志。总之,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开辟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领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是否有特色的重要标志。 图书馆论文:计算机信息网络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现代社会日益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计算机信息网络给图书馆的藏书管理、服务模式、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许多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现代图书馆生存的网络环境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所谓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网际互联可以覆盖一国、数国乃至全球。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方式将彻底改变,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方式存贮,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联接,人们可以借助网络上任一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迅速扩展,标志着这样的网络环境正在形成。Internet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将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提供一系列的信息资源联结、组织、检索机制和信息传递、服务形式,将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联结起来,实现网间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面对全球信息网络化趋势,我国也及时规划了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中国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CHINAPAC)和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金桥工程)已经启动。全国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内联全国主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信息机构,外联国际互联网,与全球范围的现代信息网络接轨。 二、网络对图书馆藏书的影响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赖以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目前方兴未艾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将给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馆藏资源获取方式、信息资源的保障方式、馆藏文献购置经费等许多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影响。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而且使信息资源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是经过图书馆收集、整序、贮存并拥有“所有权”的文献。现在,人们从网上存取的信息,虽然不同于馆藏资源具有“所有权”的属性,但它如同馆藏资源一样具有可资利用的属性。网络资源极为丰富,存取便捷,因而将成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 2.对馆藏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传统方式,主要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途径获取文献。文献入藏后,图书馆便拥有该文献的永久所有权和使用权。然而,图书馆通过网络获取的电子信息,往往不是信息资源的本体,而是信息资源的网络使用权。信息的获得,则有购入、入网、联机使用权、租用、交换和免费等多种方式。这些新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需要新的技术、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3.对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影响。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分工协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为当一个图书馆的馆藏转化为电子文献并能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其他图书馆相同的藏书再加工、上网,就成为多余的。网络环境使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图书馆能相互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保证网上信息资源的全面、充足和系统,减少冗余和浪费,客观上就要求各图书馆必须摒弃自给自足的信息资源保障模式,将自己纳入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网络中,根据网络的要求和用户需要去收集、加工文献资料,使各图书馆上网的信息资源各具特色,避免雷同,从而建立起功能较强的信息资源社会保障模式。 4.对馆藏文献购置经费的影响。购书经费短缺是多年来困扰图书馆的难题。除了书刊价格上涨客观因素外,就图书馆自身而言,主要是缺乏馆际协调。在藏书发展中,各馆不仅要入藏本馆读者常用的文献,以满足最大量、最经常的信息需求,而且要入藏那些较少使用的资料,以满足读者偶然的特殊的需要。网络环境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网络环境中,各图书馆可以便捷地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有了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由于有了网络资源作为后盾,各图书馆可以将有限的经费去购买本馆最常用的、有特色的文献,而其他信息需求则依靠网络资源去满足。所以,网络环境为图书馆购书经费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网络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 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彻底摧毁了传统图书馆模式,也给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严厉冲击,促使传统的机制、运作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型服务模式的雏形已出现。图书馆服务工作从满足书刊代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为主、以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新服务模式,具有这样一些主要特点: 1.开放型服务。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摆脱了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 2.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在完成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信息服务,已经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可。这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图书馆有自我生存的自身发展能力。 3.多样型服务。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摆脱传统的服务方式,摒弃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把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人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 4.产业型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机构从单纯公益型向以公益型为主、经营型为辅的服务机构。新型的信息服务机构,以生产和经营信息产品为主,出现以经营型为主的服务机构。 四、网络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各级各类图书馆根据用户对社会信息的需求,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度理想化地对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的活动。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未来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 资源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实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解决知识信息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网络环境下出现了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些积极因素。网络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Internet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以及中国信息网的开通与互联,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Internet网成功地采用了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TCP/IP采用的互交换技术,解决了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TCP/IP协议与因特网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通信,都有可能成为因特网的部分,进行大规模的网络互联,自由地选择利用各种网络服务,顺利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部分国家或地区图书馆相继协议协作,不断推进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的“开放”思想,在促进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封闭向开放,由被动向主动,由浅层向深层,由粗放向效益密集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要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共建共享,首先,要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其次,要规范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上的保障措施,建立统一协调、条块分割、布局合理,能确保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全国性信息资源管理职能机构;再次,要普及使用新技术,如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缩微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及计算机应用等新技术,引进适应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需求的现代技术设备及掌握该技术的人才,加强图书馆局域网、广域网及Internet网等系统工作人员高级技能的培训普及以及深层次继续教育,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图书馆论文:校园图书馆管理论述 1馆藏资源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得到普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作用之下,图书馆的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传统的“闭架式”、“书库式”借阅管理方式,逐渐转型到“开架式”、“信息自动化式”知识型管理方式。开架式管理对于馆内文献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读者从被动式借书转为主动式选书,拉近了读者和书籍的距离。馆藏资源的开架管理加大了管理者的工作量,提升了管理者的责任感,让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得到了最大的释放。馆藏资源的管理工作更加细化,更加具体,面临的困难也会更多[3]。 2借阅的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务的,图书馆最大的功能是提供获取信息的场所,借阅书籍,传播知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创新,图书馆人从传统的借阅模式逐渐发展到开架式借阅模式,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传统的借阅模式是由读者查阅目录,填写借书卡,工作人员通过借书卡在相应的书架上找到书籍交由读者即可。而开架式管理的借阅模式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空间,让读者主动地选择图书,更近距离地接触图书。这也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增加了工作量,更激发了管理者的责任感。 3开架式管理的利与弊 3.1开架式管理的优势 3.1.1发挥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初,读者都是只能通过翻阅目录来查找书名,对书的大体内容是不了解的,所以时常会出现书名相似,但却不是读者想要借阅的图书,造成拒借率高,加大了馆员的工作量。开架式模式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之前传统借阅模式的运行方式,读者可以进入到图书室内,在书架上找寻自己想要的书,这样更能体现读者的自主性,让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更为主动。真正做到“以书为主”过渡到“以人为本”。 3.1.2提高了图书利用率在闭架式管理模式下,大部分图书都只是被收藏在书库里,没有人借阅,知识也得不到很好地传播。而实施开架式管理以来,图书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图书不断更新、整理,文献信息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强烈地理解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义,同时也感受到图书馆的无限魅力。 3.1.3拉近了读者与图书和馆员的距离图书馆之所以存在,图书、用户、馆员三位一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馆员管理图书,使图书得以珍藏;图书被用户借阅,使得用户能从书中学到更多知识,让图书得以传阅;用户向馆员咨询,促进了用户和馆员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了图书馆这个平台的作用。 3.2开架式管理的弊端 3.2.1乱架现象乱架现象是实施开架式管理最常见的一种情况,表现在许多读者挑选书籍时,没有留意书籍的编号,选了之后发现不对,又不知道是从哪个架子上取下来的,所以就随便乱塞乱放。读者没有使用代书板,选书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一下子拿了大量的图书,已超过了借阅的数量,不能全数借出,等到离开图书馆前就将图书随处放置,给其他的借阅者带来不便,也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4]。 3.2.2图书损坏丢失情况严重 图书是维系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保护好书籍是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实行开架式管理就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一种挑战,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图书损坏、丢失的情况比较严重,读者在阅读书刊时,有时喜欢边读边用笔做记号,重点地方还会折叠,甚至有些读者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会将此页撕下带走,使得图书被破坏。还有些读者会将整本书拿走,不归还,造成书籍丢失。这些现象无疑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一记重创,有些珍藏版书籍的丢失,给图书馆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3.2.3图书管理工作任务繁重,效率低 在闭架式管理时,图书管理员通过借书卡从书架上取书给读者,在闭馆时统一整理清点书籍即可。开架式管理时,管理员就必须经常整理书库里的书,及时更新书籍,将错放的书籍归位。而且要提醒读者爱护书籍,不需要借出的书在阅读之后放回原位。这些琐碎的工作更需要管理员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让工作更加具体多样,扩大了服务的范围,降低了工作效率。 4开架式管理的应对措施 4.1加强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图书管理员作为体验图书馆变革的直接受益者,就是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工作积极性,开架式管理对图书馆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员与读者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除了图书的日常整理清点之外,还会经常解答读者的疑问,做大量的咨询工作。所以对于图书馆管理员来说,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操作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尽快适应新形势新局面[5]。 4.2完善图书借阅制度,提升系统功能 从闭架式管理到开架式管理,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开拓创新。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借阅管理制度,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对待每位读者都是一视同仁,面对触犯规章制度的现象要严格抵制,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同时,开发一个新的管理模式,也要健全借阅系统,加大系统的功能,让借阅步骤的操作更简便便捷。这样不但能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也能节约用户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4.3加大宣传力度,保护馆藏资源 被誉为“知识宝库”的高校图书馆,是集古今中外典籍精华的宝库,是人们获取知识、得到经验,传播民族与全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较完整、集中的学术机构[6]。图书馆的管理从保守型转向开放型,开架式管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主要方式。同时,它使图书馆的流通工作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逐步走向“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模式。基于馆藏资源出现的乱架、破损、丢失等现象,结合图书馆的内部建设,我们可以采取分楼层、分区域、分类别来储藏书刊,对于专业性强和珍藏价值高的书籍,要设立专属的书库,每个区域都应安排工作人员巡视、整理、并做好咨询服务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加大宣传力度,防止读者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发生,组织关于爱书护书的讲座和报告,给读者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读书氛围。开架式管理充分体现了收藏、借还、阅览、导读、参考咨询等多项服务融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尽管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总体来说,优势明显高于劣势,只要妥善处理好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到应对措施,就能更好地服务读者,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论文: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思索 “信息咨询服务”和“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二者的关系 从两者的概念内涵来看,自然可以看出“信息咨询服务”为读者提供的是信息结果,是“授之鱼”。而“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教给读者的是技能,是“授之以渔”。“信息咨询服务”由于受用户以及参考咨询馆员(又称“学科馆员”)等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学科知识的了解程度的限制会损耗信息产品的信息容量,使提供的信息出现偏差,造成信息的不准确。而“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教给读者的是索取、查找信息的技能,使读者具有自己能够寻找信息,利用信息,从而使信息功能最大化。由此可见“,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可以降低信息的成本,符合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应该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重点。而我们强调“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并不是完全否定“信息咨询服务”,它可以作为补充,因为有需要就会有市场,当用户工作繁忙而无暇查询时,仍需要有人或机构为其提供他所需的现成的信息。 当前在高校图书馆界存在的两种认识上的误区 强调“信息咨询服务”而轻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当今的“信息咨询服务”多是有偿服务,受利益驱使,使有的人热衷于“信息咨询服务”而轻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用户如果过分依赖于“信息咨询服务”的结果,终有一天会降低其科研能力。因为其决策依据赖于“信息咨询服务”人员为其提供的信息,换而言之,是将决策权交到“信息咨询服务”人员手中。在“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只注重数字化信息素养教育,而忽略了对纸质文献的信息素养教育现在,一提到“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有的人就大谈特谈计算机的利用、数据库的检索……,似乎不沾上计算机,不沾上网络,就不够现代化。其实,近年来,我国的网络虽然有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但我们现在毕竟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电脑的普及在一定时期内还无法做到象发达国家那样。所以在一定时期内纸质文献的利用仍占主导地位,故用户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学生、教师等)还是迫切希望我们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纸质文献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印刷型文献,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方法。因此,做为“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项———新生入馆教育就十分必要了。 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信息素养不是一种先天生成的能力,而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在后天得到培养和提高的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21世纪复合创新型人才基地,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而又责无旁贷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让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图书馆信息数字化,也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个宽广便利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新生教育课,文献检索课,定期的专题讲座,网络资源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培训,让读者了解现代图书馆。为此,我们应该:领导要更新观念,重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增强信息用户全面的信息接收、分析、综合应用能力,是与当前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相吻合的,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信息素养作为21世纪人才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目前社会和高校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当作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来培养。所以领导要更新观念,要把信息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等量齐观,不能厚此薄非。高校图书馆应做“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实施者第一、培养读者自我学习信念,提高自控能力。自我学习的时候,自我教育者会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有趣,有很大的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因厌倦而迷恋网络游戏或聊天等。所以自我学习者一定要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强化自控学习信念,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使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习惯。第二、培养读者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判断能力,使之能够从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读者在享用互联网信息的同时,尽量避开垃圾信息的干扰。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鉴别出信息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准确。 “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创设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实践自主探究式或协作式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教育方法。具体的:第一,开展读者利用图书馆教育。对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进行图书馆入门的指导教育、进行信息知识的宣传和信息利用的基本教育。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通过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使大学生一入学就能了解图书馆,教会他们掌握利用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基本方法。例如,介绍自己图书馆主页,帮助学生熟悉和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现有文献资料和电子读物;对学生进行图书信息教育,主要是教会学生中图分类法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掌握利用索书号、书名、分类、着者等不同角度去查找资料的文献检索的技能;有意识地进行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引导其养成终身利用图书馆的习惯。第二,开好文献检索课,进行信息利用、摘编的能力教育。文献检索课是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方法、技能课,学校开设的信息基础理论课不能取代文献检索课。图书馆要主动承担为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的任务,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并运用到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和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科研相结合,激发信息需求,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能力。第三,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让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中来,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在高校图书馆,适当参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不但能促进了图书馆工作改革,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修养。[3]第四,创设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开展定期的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扩大培养面。图书馆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的教育,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 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信息更新意识等,以培养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信息行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他们养成进入学校图书馆寻找文献信息资料的习惯。总之,“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下大功夫,化大力气去做。 图书馆论文:对于医学院图书馆的社区服务透析 电子资源方面,拥有电子图书、中外文数据库等,其中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疾病知识总库等中文医学专业数据库,以及PQDT国外学位论文全文库、Springer电子期刊、EBSCO-ASP+BSP数据库、OpenAccess开放存取资源(免费)、Nature、EMBO电子期刊等多个涉及医学专业的外文数据库,为社区医学信息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人员配备专业性强医学院校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组成一般为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等,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医学专业的人员进修了图书情报知识,图书情报专业的进修了医学知识,从而针对医学专业配备了一批学科馆员。他们能够熟练地查找医学信息,并能加工一次信息,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医学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专业人员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可根据社区用户的需求开设特色数据库,为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计算机设备、多媒体网络设备,建立有图书馆网站,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为校外用户利用馆藏电子资源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的问世,上网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区民众随时随地查询、使用相关医学信息提供了便利。 根据社区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开辟相应特色栏目(1)全科医生专栏。社区诊所配备的都是全科医生,解决社区居民的小病小痛,缓解了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居民带来了方便。但目前全科医师多是由专科医师转岗而来的,他们的临床知识和技术面较窄,急需充实和更新知识与技能。图书馆可根据这一需求开发出适合全科医师的医学信息产品,一方面,帮助社区全科医师实施继续教育,提升医疗水平;另一方面,为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临床各学科门类的医学信息,及时解决门诊中遇到的问题[3]。(2)养生保健。社区用户的医学信息需求主要以预防保健、养生为主,需要诸如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养等信息。图书馆可根据社区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养生保健专栏中开辟不同的主题。例如,老年健康保健、优生优育、常见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等。(3)阅读疗法。目前,我国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上升,民众面对来自学习、恋爱、就业、人际关系等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许多人不知所措以致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但其中的大多数人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忌讳去看心理医生。医学院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医学特色馆藏资源和医学学科馆员人才优势,向社区用户开辟阅读疗法栏目,普及阅读疗法知识,开辟新领域,拓展医学图书馆的职能。图书馆可有针对性地采购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命运》等文学名着及人生哲理类电子图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对于就业压力、交际困难、恋爱苦恼及性困惑等心理问题,订购《中国大学生就业》、《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心理学类电子书刊,方便有需求的社区用户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信息,以消除或缓解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热情和生活质量。(4)求医问药。 网上免费的医学信息资源,由于缺少专业的编辑队伍与标准化的加工流程,对疾病知识的描述缺乏专业性,有时甚至会误导大众,图书馆可提供医学专业数据库来普及专业医学知识。如《中国疾病知识总库》,它将分散在不同文献资源的疾病知识、各类辅助检查信息以及药品知识等集为一体,以疾病为基本知识元素,系统全面地展示疾病相关的所有知识体系。患者及家属通过该数据库可以了解某疾病的病因、各项检查、相关治疗药物、治疗方法等,能更专业、更准确、更完整地了解疾病知识,有效消除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矛盾。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培训医学院校图书馆应与社区组织、社区诊所联合有计划地对社区用户开展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民众对医学专业信息的认识水平,引导社区民众充分认识并利用医学图书馆的专业信息资源。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社区医学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学信息需求,倡导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提高了居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 图书馆论文:对医院图书馆的环境卫生与书刊消毒分析 没有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意义。图书馆是流动性大且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因到图书馆的读者健康不详,难免会有传染病患者或病原的携带者[1],尤其是医院的图书馆,其读者大多是与病菌频繁接触的医务人员、临床实习生,书刊受细菌污染的机会和程度更甚[2]。但医院对图书馆预防性消毒观念还比较淡薄,而国家卫生部只对图书馆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等设置标准,对图书的病菌携带指数还未做出统一限定。因此必须加强医院图书馆的消毒工作,保障所有人员的身体健康。分析影响图书馆环境卫生的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培养良好的卫生阅读习惯;并做好图书的消毒工作,将书刊受污染的机会降到最低,为广大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要加大向读者宣传个人卫生知识,减少病原传播途径,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分析了影响图书馆环境卫生的主要因素,现报道如下: 1 影响医院图书馆的环境卫生因素 1.1 图书馆选址的因素 首先图书馆馆址应选择环境优雅的地段作为馆址,不能靠近饭堂、工厂、教职工生活区等,否则,饭堂油烟味,用水很难清洗,在空气湿度高的季节里,靠近窗口图书拿到手里也有黏手感,长期接触受污染的空气,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图书馆选址是改善图书馆室内的环境的重要因素。 1.2 硬件辐射的环境污染 随着键盘、鼠标、条码阅读器及电脑的大量使用,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存在于电子阅览室中大量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和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 1.3 空气污染 油墨味、书斑味、电脑及打印机等现代设备所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会使室内空气质量明显下降;而空气混浊,其细菌的含量就会明显增加,有害气体浓度增高,造成人体生理紊乱和感觉不适。空气污染己被世界公认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之一。 1.4 霉菌的因素 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如温湿度高或灰尘多,图书、档案则容易发霉,许多霉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对人类健康有危害。这些毒素有的损害了肝、肾,有的损害人的大脑神经系统,有的甚至致癌。 1.5 病菌传播 医院图书馆作为信息职能部门,每天接待各类医务人员,为他们提供服务。据权威检测,医务人员身上的白大衣帽,含有不少病菌,病菌一旦进入图书馆并飘落在书刊上,书刊极易受污染;这些病菌则最终传给相关人员,间接对其健康造成危害。 2 对图书馆书刊消毒的主要方法 2.1 紫外线消毒法 具体方法:将需要消毒的书籍放在紫外灯下照射半小时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此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安全,但有时因有效杀菌强度不易掌握而达不到满意的效果[3];对纸张也有一定的损害。 2.2 过氧乙酸法 将过氧乙酸稀释成3%~5%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的相对湿度及室温下,过氧乙酸用量按l g/m3计算,熏蒸时间为2 h即可。 2.3 微波灭菌 用微波炉将归还的纸质图书直接放入炉内,50℃条件下5 min即可。此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效果好。 2.4 静电吸附消毒法 采用静电吸附原理,消毒半小时,即可吸附过滤空气中带菌的尘埃与微生物。 2.5 环氧乙烷熏蒸方法 具体方法:将需消毒图书和环氧乙烷放入塑料袋中,适当加热环氧乙烷至30~40℃,密闭24 h后取出,再通入环氧乙烷蒸汽,灭菌3 h以上,再将环氧乙烷抽尽回收,将残留的环氧乙烷吹尽,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环氧乙烷的穿透力较好,可以穿透至物品的深部。所以对图书消毒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4]。但环氧乙烷灭菌的使用成本较高,操作繁琐。 2.6 臭氧熏蒸方法 将需要消毒的图书尽量松散地放入书架或运书车中消毒4 h,这样臭氧能较好地穿透书本,获得较好的消毒效果,臭氧的杀菌速度较环氧乙烷快。臭氧消毒后可自行分解,不会污染环境和伤害人类,安全性高[5];特别适用于少量图书、档案的处理。 3 防止书刊受细菌污染的切实措施 3.1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为了减少室内尘埃飞扬,书刊污染,书架必须经常擦拭,图书必须定期弹打,用吸尘器定期吸尘。每天清扫地面,并保持书架及其他物品的清洁。 3.2 手卫生清洁 工作人员必须每日对日常物品消毒外,还应坚持对手进行消毒清洁,每天上下班时都应对手进行全面消毒清洁。 3.3 提醒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阅读习惯 医院图书馆的使用者主要是医护人员。为防止细菌和病毒污染,严格执行图书馆的有关规章制度,着重强调严禁医护人员穿着白上衣、戴着工作帽和口罩入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尽量减少细菌对书刊的污染[6]。在阅览室内,图书管理员要加强巡视,发现情况应及时制止。 3.4 图书管理员应定期进行体检 图书馆人员应每年体检一次,并定期注射有关疫苗,防止疾病产生。发现有传染病者未痊愈之前避免与读者和图书接触;杜绝有传染性疾病的职工在流通岗位工作。 3.5 密切注视社会上流行病态势 对流行病做到早准备、早预防,有的放矢;保障全体人员的安全卫生。 3.6 加强宣传教育 在搞好借阅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读者进行消毒灭菌的宣传教育。对来馆读者加强洗手指征和正确洗手方法的宣传,教育读者爱护书籍、不乱丢乱放[7]。 4 小结 图书馆的环境卫生直接关系到读者的情绪及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高效地提供服务,是图书馆的最终奋斗目标。因此,建立图书馆卫生相关工作制度,是图书馆为相关人员维护良好环境卫生的必备基础,也能体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预防疾病、降低隐患,对读者及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一定要重视图书馆环境卫生,搞好卫生消毒,给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论文:福建省图书馆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 【摘要】 本叉介绍福建省图书馆收集本省和台湾地方文献尤其是关於福建和台湾之间历史联系的各类文献资料的主要方法和馆藏现状,分析上述馆藏的利用价值和实际使用情况。讨论福建省图书馆与台湾同行合作进行双方读者用户所需的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的可孑于方案。 福建省图书馆目前所收藏的二百多万册(件)文献资料中,福建地方文献约为二十万件,台湾地方文献约为一万件。所谓地方文献,目前在国内图书馆界定义繁多,莫哀一是。我馆在实际运作中,对重点收集的福建和台湾地方文献范畴界定为:第一,舆福建、台湾两地有关的名人所撰文献资料;第二、记载福建、台湾两地有关情况的文献资料。由於闽台两地历史渊源极为深远,约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台湾同胞祖辈曾与福建这块土地有著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我馆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将闽台地方文献视为统一的特色资源加以收藏、开发、利用。 我馆比较积极主动地注意收集入藏福建、台湾地方文献的做法始於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著名学者、地方文献学家萨兆寅先生担任福建省图书馆馆长後,即千方百计多方征求收藏各类地方文献。以谱牒为例,至五十年代初期我馆仅家(族)谱即已收藏近百种之多。到六十年代初,又增至二百种,二百一十六部三百九十八册,从1989年起,我馆在特藏部内专门成立地方文献室,从事闽台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管、研究业务。今年初,根据台湾文献藏量的增长和新时期新的业务需要,我馆又调拨专业人员、专门经费和相关馆藏文献资源开设台湾文献研究室,拟逐步将该室建成我馆独具特色的部室之一。 我馆目前收集闽台地方文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其一,从1989年开始我馆每年都派出专业人员到全省各市、县访求收集地方文献。一方面说服动员有关部门和个人,将其所编撰或所收藏的相关文献资料捐赠我馆收藏,另一方面对较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在必要时亦出资购买或影印人藏。随著市场经济的意识日渐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现在向社会有关部门或个人征求文献资料,免费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有些较为珍贵的资料,甚至单凭愿意付费也不一定能如愿购入)。为此,我馆每年都安排数万元专款,专用於从社会收购或复印经我馆专业人员评估认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其二,通过各种渠道,舆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港澳台的各界人士取得联繁,通过互惠合作,征集到大量海外印发的与闽台有关的报刊图书及非正式出版物。 访求地方文献的工作虽然十分艰辛,但所获颇丰,令人欣慰。经过十馀年的努力,馆藏地方文献品种舆类量均有较大增长。其中地方志、家(族)谱、闽人著述三个重点方面,不但入藏类量有加,质量也得以提升。例如,经友人帮助,近年我馆从日本复印取得明版《沙县志》及原来缺藏的我省其他州府县镇志、山水志、寺庙志计二十馀种;近十年间我馆家族谱品种增加了六百多种(仅1999年底的一次外出访求,即收集新旧家族谱三十多种),使馆藏家族谱总数超过一千种,涵盖姓氏九十二个;每年新入藏闽籍人士著述数量均在二百种以上(不含从中文采编部等其它渠道入藏之文献)。从海外获取的大量文献资料,相当一部分是当地福建同乡会或各类华人华侨社团的出版物。从台湾获取的地方文献资料,多为家(族)谱、古代闽人著述、文史哲类出版物、寺庙宫观出版物、风土民情出版物以及教育学、文学、社会学、版本学等专业博士论文等。 我馆目前所藏闽台地方文献的主要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姓氏谱牒,特别是福建、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华人华侨中的主要姓氏、名门望族之谱牒,我馆已基本做到一姓至少一种谱,最多者达到一姓六十多种谱。以台湾十大主要姓氏为例,我馆所藏族谱有:陈姓四十八种、林姓六十一种、黄姓四十一种、张姓二十种、李姓一十六种、王姓一十七种、吴 姓二十五种、刘姓二十八种、蔡姓一十种、杨姓一十六种等。我馆所藏家族谱修撰年代上自明朝下迄现代。收藏重点为历代与福建有关的名人族谱(如:王审知、朱熹、蔡襄、郑成功、施琅、林则徐、沈葆祯、陈宝琛、林森、萨镇冰、严复、谢冰心等)、明确记载从福建迁居台湾及海外情况的各姓族谱(如《石井本郑氏宗族谱》、《青阳蔡氏重修族谱》等)、舆福建有关的客家人族谱(如《重修闽粤赣武威廖氏通谱》、《闽汀华氏族谱》等)、福建少数民族族谱(如《白石丁氏古谱》、《晋汀粘氏族谱》等)、福建古代刻书家族谱(如《书林余氏重修定谱》等)、福建罕见姓氏族谱(如《蓬湖祖氏族谱》等)。我馆这部分谱牒,从数量上看在国内图书馆界排不上第一,但由於内容信息独特,现实使用价值较高。1998年冬,其中部分谱牒应邀曾到台湾巡展过。 2.福建全省各地地方志收藏较为齐备。收藏了从宋代编修的《三山志》到当今新修的各地地方志,从省志到各地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山水志、寺庙志等,共计五百六十七种,二千余册。这些省内各类方志,地域覆盖全面,种类比较齐全。据1985年版《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录,我馆藏有1949年以前的地方志三百六十种,距已知同期尚存全部福建地方志三百六十五种仅差五种。其中较有价值者如,《闽书》一百五十八卷/(明)何乔远撰/明崇桢二年刻本;《闽书抄》(存《方外志》)二卷/明刻本;《建宁府志》五十二卷/(明)宋东光撰/明万历刻本;《建宁府志》四十八卷/(清)邵山张奇修撰/清康熙三十二刻本;《诏安县志》一十二卷/(清)秦炯纂修/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浦城县志》一十六卷(存卷一至八)/(明)黎明范纂/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等。此外尚有一批名贵的抄稿本,如;《邵武县舆图》一卷/佚名制/清邵武县署抄本;《重纂福建通志议》一卷/佚名编/旧抄本;《闽大记》残卷/(明)王应山等纂/(清)陈寿祺抄本;《三山志》四十二卷/(宋)梁克家主修/抱山堂抄本;《屏南县志》六卷/(清)梅鼎臣主修陈之驹等纂/清道光稿本;《晋江县志》七十七卷/(清)胡之(钅+吴)主修周学鲁等纂/清道光九年稿本等。上述这些地方志不仅具有较高版本价值,且因大多经由历代福建著名藏书家如郑杰、徐勃、陈寿祺、龚易图、沈祖牟、康爵等承延收藏,存有这些名家的题跋、印记,所以十分珍贵。 3.福建地方文史资料入藏也较丰富,计九十余种,一千多辑(册)。一些早期的地方资料油印本、打印本,仅我馆尚存,原地现已无处可觅。我馆所收这类资料,由於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所记,或由作者搜集大量史料而撰,因而较为详实可靠。其内容主要反映福建全省各地(从省、市、 县到区、乡、镇、村)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佚闻掌故以及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史料等,其中不少资料内容也涉及台湾。有关台湾史实资料的如《晋江文史资料》第四辑中的“宋元两代台湾澎湖隶属泉州府晋江县”、《龙海文史资料》第二辑中的“忆家乡,念亲人——回顾在台湾日本殖民统治 下的生活”等;有关闽台血缘关系的如《闽候文史资料》第四辑中的台湾‘镜江派’宋氏与江口宋的渊源”、《石狮文史资料》第一辑中的“闽台粘氏 满裔同根”、《同安文史资料》第八辑中的“明清年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宁化文史资料》第十辑中的“宁化与台湾部分姓氏渊源初探”、《德化文史资料》第十辑中的“屏东嵌顶李氏与德化诗墩李姓本一家”、《将乐文史资料》第一辑中的“将乐县光明郡龟山始祖杨子江世系简表”等;有关闽台共有民间信仰的如《泉州文史资料》(新)第九辑、第十辑中的“从对清水祖师的信仰看泉、台之间的神缘关系”、《惠安文史资料》第三辑中的“台湾伊斯兰教来自大陆”等。上述所举各例,仅为冰山一角,但也可窥见这部分资料确有其独特的参考价值。 4,闽台共有民俗和民间信仰方面文献资料收集较为广博。由於闽台地缘亲近,人文同源,因此语言相同,习俗相近。而在民间信仰方面,天后妈祖、临水夫人、保 生大帝等神祗均为海峡两岸人民所共同信奉膜拜。我馆收藏的这两方面资料,对海外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研究者颇具吸引力。此中较 有代表性的馆藏加《福建风物志》、《闽台风情录》、八闽掌故及各地掌故类图书、《海神天后东渡台湾》、《湄洲妈祖——纪念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及其他大量有关妈祖的各类型文献资料等。对於研究闽台共有民俗和民间信仰的论著,我馆也十分注意收藏,如《妈祖研究贸料汇编》、《妈祖研究论文集》、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闽台文化研究》和《同根同祖源远流长》、省档案馆编《闽台关系档案资料》、万平近主编《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料》、林仁川、黄福才著《闽台文化交融史》、汪毅夫著《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徐晓望著《福建民间信仰源流》和《福建思想文化史纲》、王耀华主编《福建文化概览》等。在抓紧进行闽台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同时,我馆还著手开展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和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在部分古典文献的整理出版和馆藏谱牒的编制目录、编撰提要,以及建设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在部分古典文献整理出版方面,我馆和福建省文史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就明季以来闽人集部、学术著作以及笔记等资料进行选编,分辑汇入《福建丛书》,交由杨州广陵古籍刊印社出版。该书采用影印制版,以保留原始文献原貌,且所收之闽事文献和闽人著述均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由於所采原始文献多为合作各馆之稀有藏本,因而是一宗比较珍贵的福建文化遗产。迄今合计已出版三辑近三十种,受到海内外关注福建文史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普遍欢迎。 在馆藏谱牒的整理开发方面,我馆为方便读者查检,1985年组织专业人员编印了《福建省图书馆馆藏族谱目录》。从1998年开始我馆即在特藏部著手建设“福建省图书馆藏族谱书目提要数据库”。该库各条记录检索点拟定为文献题名、著作责任者、版本、分类号,且均含内容提要。目前特藏部正组织从业人员全力以赴加紧编撰,拟将一千种左右馆藏家族谱信息早日上网,供海内外学者、谱牒编修人员及华人华侨查阅。 我馆收集入藏闽台地方文献的目的,一是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好地利用这部分资料,二是为了抢救保存这些珍贵资料,将其留传后世。现在回顾总结这些文献使用情况,应该说作用和成效不小,但可进一步挖掘的潜能也还不小。省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对这些文献的使用范围大多侧重於地方志、地方史料、历史人物传记和闽人诗文集等方面。近十几年来,由於国内各级政府大力提倡修地方志,因此我馆所藏全省各地历代方志,成为全省各地的方志编纂办公室在编修新志前必查的参考文献。有些方志办的工作人员在我馆查阅当地古方志时,还编辑出版了一些诸加《长汀纸史》之类的专业史志。福建省文史馆、福建师大中文系和历史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均为我馆特藏部的老读者。他们依据我馆所藏闽台地方文献研究撰写、编辑、出版的《台湾近代学文丛稿》、《台湾社会与文化》、《台湾文化概观》、《沈葆桢评传——中国近代化的尝试》、《林则徐全集》等论著可谓硕果累累。福建电视台、福州林纾纪念馆、乌江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福安市政协、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等单位都从我馆所藏地方文献中查得许多急需资料。十多年来,我馆提供的此类专题资料查询服务事例不胜枚举。而海外读者用户则大多看重我馆所藏家谱,主要用於寻根认祖之需,也有用於进行学术研究的。如1992年应台湾许氏宗亲会来函要求,我馆专业人员经认真查考,从所藏《圭海许氏世谱》等谱牒中为该会查清龙海许氏始祖入闽的详细经过史实。又如应台湾翁氏宗亲会要求,经我馆专业人员多方查证,最转为该会查清安溪翁氏“金圭”堂号的来龙去脉。近十年内,我馆专业人员共为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二十多个姓氏的同胞提供了宗族源流的多项考证服务。在为海外读者用户提供寻根服务的过程中,有时并非仅靠查阅或提供馆藏文献即可解决问题,有的还需通过外出实地访察,才能得到答案。如台湾台中一位原籍厦门同安的李先生写信要求我馆协助查询其祖居地“地山”现为何处。我馆专业人员查阅馆藏十余种李氏族谱,均无所获,后在外出徵集地方文献时,发现线索查得李先生所记祖居地“地山”即闽南话“兑山”之音讹,并从《重修地山李氏族谱》等谱牒中的记载,为其寻得现居厦们集美区后溪镇的“兑山”李姓族亲。对于此类较为复杂、花费较多精力才能解答的来自海外的委托咨询,我馆专业人员均抱在可能情况下尽力为之的态度。一般而言,如我馆所藏文献无法查到答案,解答成功的机会就较低,但有时通过工具书提供的线索,也能为海外同胞解决问题。如1999年我馆特藏部专业人员就曾应台湾一位申先生的电子信函要求,为其代查到国家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等单位藏有我馆未入藏的申氏谱牒,申先生十分满意。海外对谱牒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则大多将我馆所藏谱牒用於从事华人姓氏源流、客家文化和中国书史等方面的研究。 从数量上统计,迄今为止来自海外的对我馆闽台地方文献的使用服务要求,不及来自福建省内的多,而福建省内读者对我馆闽台地方文献的咨询要求,又不如读者对我馆其他各类文献资料的咨询要求多。此中固有该类文献自身特有的某些客观限制因素,亦有我们对这些文献所作宣传力度不足、开发程度不深等主观努力不够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借此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界同仁会聚研讨的良机,谨将我馆所藏闽台地方文献的主要情况作一通报,祈盼各位同仁帮助大力宣传,以利我馆所藏能为海内外更多同胞服务。同时,也热切期盼各位同仁鼎力相助,协助我馆继续大力收集台湾所修各姓家族谱、闽台渊源关系史料、台湾出版的有关福建民俗地理的资料、闽台民间共有宗教信仰资料、舆福建有关的同乡会、各姓宗亲会等社团的各种印刷品和出版物、流寓台湾的闽籍人士(尤其是古近代闽籍名人)著述和台湾客家研究的资料等。我馆十分乐意采取接受捐赠、购买原件或影印件、互相交换等方式获取上述文献。衷心祝愿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界今後能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加强业务交流,为广大海内外炎黄子孙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服务。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企业单位不得不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防范和控制,尤其是医院单位,其财务状况相对更复杂,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文章通过对医院财务风险以及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地研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医院财务工作的高效合理运行,推动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控制;应对措施 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管理能够保证医院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医院的财务部门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方向以及经营状况,所以医院需要不断地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与监督体系,制定合理科学的经营目标和方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将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做好全面安全的防范措施。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含义以及分类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含义 医院财务风险是医院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财务经营问题,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方向偏离既定的经营目标,甚至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比较多元化和复杂化,财务部门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就会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可能使医院出现财务危机,负债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分类 医院的财务风险一般分为四大类,即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的出现是因为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市场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财务方面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实施出现失误,使得医院的筹资工作不能够按照预期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增加了医院筹资的风险。投资风险的出现是医院没有把握好投资方向,对于市场影响因素、资源流动状况以及相关因素调查工作不够全面准确,使得各种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性的因素影响到了医院投资方案的制定,使得医院财务部门所预测的投资报酬率出现误差,影响到了投资决策。医院经常会出现资金回收风险,因为医院在进行资金回收的工程中回收资金的时间与回收的金额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了资金回收的效率,加大了医院资金回收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的出现是由于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管理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得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不能够高效的运行,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收益分配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在大部分的医院中,经常会片面的追求盈利最大化,在为社会提供各种福利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医院还不断地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在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产品,确保人们有病可医,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医院对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准确,错误地将医院的盈利同实现社会效益对立起来。 (一)医院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医院的财务人员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财务报表的制作和对财务的处理上,体现了医院这一特殊单位的公立性质,而医院的内部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引导和培训,对于风险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会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 (二)医院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在医院的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没有完整可行的规划,只是将财务管理监督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没有从医院自身的特点出发,理论机制与实践经验不符,增加了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实施的难度,对于财务部门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没有进行及时严格的处理,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整体意识淡薄 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比较关注,但是大部分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不具有长远性,没有考虑到医院整体经营目标,破坏了整体的和谐性,不利于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了医院整体的财务风险。 (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风险性 医院的变现能力比较弱,特殊的行业特点使得医院拥有大量的医药、医疗设施设备等存货,花费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利用拖欠药品费用的方式来减少存货使得医院的负债增大,极大地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 三、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财务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对医院内部的管理结构和经营体制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和创新,要不断地吸取其他企业单位的财务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地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实现医院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出严格规范的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制定完善的医院财务规章制度 在医院财务部门的人员有不同职责和义务,只有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够确保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顺利建立和运行,要坚持“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的原则,设立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提升医院资金的使用率,做到财务部门工作流程规范化,防止医院财务方面的漏洞和不良行为的发生,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 医院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医院的偿债能力、发展潜力、获利能力等进行预测,医院要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进行各种支出和开销,而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可以对医院的盈利状况进行精确及时的把握,有利于医院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利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 医院可以采用回避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对财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从而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从而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医院可以采用分散法规避财务风险,对于风险大的项目,医院可以与其他的企业单位合作,从而分散医院的财务风险,例如医院的产品出现滞销可以通过多家医院联营的方式实现多种经营,从而分散医院的收益预期风险。 (四)利用资金预算控制来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 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根本上确保资金的运行效率,通过资金预算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财务风险,通过合理科学的财务计划,实现医院资金的优化配置。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是医院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地强化医院领导阶层以及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其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医院的利润最大化。 (五)对医院投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 医院的投资风险一般表现在银行融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等方面,要对其风险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投资方案中的投资报酬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银行融资的周期性风险,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复杂性,建立银行利率与外汇汇率等基础数据库,对医院的坏账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利用折旧方法对长期待摊费用进行管控。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医院在筹资和投资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强化对医院的财务风险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对于市场因素、自然环境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性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制定完整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与医院整体的财务经营目标保持一致,实现医院的利润最大化,控制和防范医院的财务风险,促进其持续稳定的发展。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基于内部控制下的医院财务风险 [摘 要]本文讨论了在内部控制下的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以及产生原因,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针对风险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发生。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财务风险;措施 如今防范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首要解决问题,财务风险的出现对医院的收益影响重大,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很可能导致资金链的紧绷,降低了医院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想要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频率,就要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因此医院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以及产生的原因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因为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在实际获得财务收益时,无法和预期计算应获收益数额吻合,存在庞大的数额偏差,可能会最终造成前期投入无法收回或由于投入缺漏而惨遭资金损失。医院财务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只要其中某一个方面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只要有四个方面,下面做一一阐述: 1.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实际可行分析 医院在投资上过于盲目导致资金回收困难。很多医院在进行投资项目时往往缺乏事先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的调查和研究,一旦投资项目失败,将会导致资金回收速度减慢,使资金周转困难,减弱了偿债能力,为医院发展带来危机。 2.资金使用率低,尤其在药品材料管理的不到位 在医院,药品和材料购买的支出在财务支出中占的比率较高,所以对于药品和材料支出,资金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然而很多医院针对管理药品和材料支出资金方面的措施过于片面,没有深入实施,例如在储存时所需要消耗的资金成本以及缺货成本。这也就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药品、材料的大量堆积等等问题。 3.资金回收困难,资产负债比率过高 过度的负债经营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资金周转能力下降导致医院偿债能力下降,不能偿还欠款影响了医院自身的信誉。另一方面,应收帐款中过多的坏账发生,减少了资金收益,这其中医疗欠费在应收帐款中占较大比率。有些病人由于家庭经济问题导致欠费,没有钱偿还医疗费。还有些病人恶意欠费,试图赖账,这其中也牵扯到很多医疗纠纷。资金回收困难,医院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供应自身发展,也就造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使得实际收入和预期差额过大。 4.实际病人缴费和入账不一致 医院存在部分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故意给病人增设条目从中收取费用,不给病人开具票据或者实际收到的费用金额并没有入账等等。由于医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了医院收益受到损害,时间长了不仅使病人对医院的不满加大,也给医院的名誉带来了污点,更深层次的导致看病人数的减少,医院的收益减少,给医院的经营带来困难。 5.医疗事故的发生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 医疗事故风险是让各医院谈之色变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医疗事故的发生对医院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不仅有可能为医院造成重大经济赔偿损失,并且对医院形象影响具大,造成医患之间矛盾尖锐,给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措施 只有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及时控制问题,因此可以从医院内部控制上着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 1.购买药品和材料上要严格监督管理 很多医院为了减少采购成本,在购买材料和药品时,选择了劣质的产品,盲目的缩小购买支出,或者是采购人员在采购中吃回扣,故意购买不合格产品,材料劣质不合格导致手术失败,药品质量不合格引起过敏、输液反应等,最终引起医疗纠纷,不仅没有减少成本,反而因为医疗纠纷付出资金代价和名誉代价。因此在购买材料和药品中,要严格的把关购买的材料和药品的质量,严格把关采购人员的受贿情况,实行监督机制。 2.完善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想要降低医院实际支出成本,就需要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要严格控制成本,但前提是不能减低医疗服务质量。第二,加强票据管理。签发支票和印签需要分开管理。为了防止资金的流失,在对收发票据的管理上要做到严格把关,对票据的审核都要严格监督。第三,加强医院的审计制度。医院要按照国家财务管理的规定,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上要做到贴合政策安排,设立内部审计制度,实时地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经营状况以及实施情况做出审计,进行及时地财务分析,把即将出现问题的隐患及时预防解决,对已经出现的财务问题积极改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财务问题,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3.严格控制资产管理 对医院实际资产情况做出调查和汇总,全面清查实际资产数额,是否出现账面和实际事物有出入,有帐无物,有物无账,账务不清,一定要理清楚实际资产情况。比如加强药品出入库管理,采用药品出入库管理系统,确保各种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模型。管理系统的应用会将药品的出库、入库工序做到更加方便、更加严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工作当中不出现问题,避免了损失,也同样会及时地将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 另一方面,在调查资产实际数额的情况下,不能前清后乱,医院需要建立资产管理体系,做好房屋、设备、药品和器械等等做出详细的清查记录,及时对过期的物品进行记录和更换。对资产的调查不仅仅只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每个部门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对资产做出清查,及时登记上报,做到帐账相符,帐实相符,保证资产的完整。 4.加强医院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想要减少资金的浪费,做到对大型资金投入时要根据实地情况,实时情况做出科学性的判断,尤其是在医院投资上,盲目的投资不仅仅浪费资金的使用,也给医院带来不了收益。医院在投资、购买大型设备时一定要做到事先的预期调查,是否项目可行再定义能否进行资金投入。其次,在成本控制上,减少成本的浪费使用,最大程度上节省资金供应周转,通过奖惩机制加强审核,严格把关资金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最后建立监督检举机制,一旦发现有挪用资金的情况要大胆站出来检举揭发,为医院的发展,良好风气的发展做出带头作用。同时检举揭发的人会有相应的奖励,检举力度大的获得的相应奖励就越丰厚,鼓励医院人员之间互相监督。最后,加强医院医疗欠款的回收工作,建立医生、护士、财务三位一体的住院费管理机制,除特批造成的欠费外,其他费用由科室负责追回,并且可以成立专业的催款小组专门负责医疗欠费的回收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医疗欠费的产生。 5.防范医疗事故 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工作范围与内容,加强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加强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及业务技能操作水平,定期举行相关培训,提高全员医疗事故预防意识。在进行医疗行为前,事先告知病人及家属其中风险,与病人及家属签定协议书等,明确责任。 三、结语 医院是治病扶伤的神圣之地,医院的信誉名誉至关重要,因此严格的控制医院内部的资金管理重中之重。良好的财务管理才能给医院带来好的口碑和发展,强化内部控制降低医院财务风险,为良好的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医院资深需要做到彻底的改变,从以前仅仅只是对收支管理变换到与时俱进的资本运用的管理,不能被动的承受财务风险,而是要积极地主动预防,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足。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浅谈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的控制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负债经营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这为医院发展赢得了时间。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竞争力的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本文在阐述医院负债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负债经营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财务风险,探讨如何在通过负债经营加快医院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其财务风险。 【关键词】医院 负债经营 财务风险 控制 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医院已从以前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转向要在市场中生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了负债经营这种方式来加速医院发展。所谓负债经营,就是指企业通过从金融机构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或商业信用等方式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经营方式。据有关数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国医院建设发展中的长期负债增长率达到年均24.5%左右,平均资产负债率则超过了36%。客观地看,负债经营可以给医院带来发展所急需的资金,短时间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为医院发展赢得时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负债经营对外来资金的依赖以及还贷的巨大压力,可能会使医院不得不在还贷的压力下牺牲公共利益,甚至是因为资金链出问题而危及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一 医院负债经营的作用分析 1.负债经营可以改善医院经营条件 通过负债经营,医院可以适度的筹集资金,用来改善经营条件。一方面,通过负债经营获得的资金,医院可以扩大经营规模,通过不断增加专业科室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医院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拥有了更强大的财力,可以加速专业设备的更新,不断提高医院对患者的服务水平。现代医院对大型专业设备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而一些大型医疗专业设备大多价格昂贵,仅仅靠医院的资金积累很难在短时期内采购,使医院错过发展时机。通过负债经营,获得采购大型医疗专业设备的资金,可以迅速解决问题。 2.负债经营可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负债经营使医院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升级换代,不断强化医院传统强项,弥补弱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一方面,通过负债经营,医院在获得资金后,可以在能够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方面,引进相应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每一个医院都会有本医院最强的专业科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也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通过负债经营获得强化这些科室的资金,有利于强化强项,提高医院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负债经营,医院可以迅速通过人才引进、设备采购等开设新科室,从而弥补医院固有弱项的不足。 3.负债经营可以提高医院经济核算工作 负债经营模式下,医院在面临外部竞争压力的同时,更要时时应对负债所带来的还贷压力,这使得医院不考核加强经济核算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一直以来,医院在财政拨款模式下,缺少经济理念,成本压力非常小,这直接导致医院不重视经济核算工作。而通过负债经营,不做好经济核算工作,不进行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从而降低医院经营管理成本,医院很有可能难以应对负债带来的还贷压力。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核算工作水平。 二 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分析 医院负债经营,是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产物,随着财政拨款的减少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发展所需资金不再仅仅依靠财政拨款,从市场中找钱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我们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主要是在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以及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而且财政资金也较少,为了解决医院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医院以负债经营的方式从市场中寻找资金支持也就再所难免,这对于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样也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院盈利能力与债务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医院的盈利水平主要依赖于医院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医疗服务水平,受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如果负债过多,负债成本过高,很可能因为还款本息超过医院盈利水平而使医院出现资金链断裂。二是负债资金不合理。这主要是指在负债时,合同规定的还款期限等内容对医院不利而引起的医院对债务的疲于应付,财务风险也就再所难免。三是负债经营与现行政策还是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以来,虽然在竞争推动下,医院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国家不允许医院有过高的收支节余,对药价、医疗服务价格等都进行着严格的控制,正所谓收入是计划的,成本是市场的,这也决定了医院的收入与利润十分有限。一旦医院的负债规模过大,这种政策冲突性将给医院发展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 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医院负债经营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庞大资金的注入而使医院获得快速发展,也可能因为巨大的财务风险而使医院的发展陷入困境,甚至危及医院的生存。医院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利用好负债经营的益处,也要控制好财务风险。 1.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 负责经营不是坏事,前提就是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一方面,风险意识是一种习惯,是有利于强化医院管理人员与全体员工主人翁意识的习惯。要加强医院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通过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医院的成本控制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负债经营的适度性。医院的发展,特别是医院的口碑,并不是单纯依靠医院的规模与技术设备来决定的,医疗服务水平等软件也是重要因素。同样的,负债经营要坚持适度原则,过度负债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影响医院生存。坚持科学决策与适度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医院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2.坚持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在医院负债经营的实践中,不乏医院盲目上项目和引进设备,最终拖垮医院的教训。运用好负债经营,有效避免财务风险,要将负债经营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负债经营的初衷是给医院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负债获得引进医疗服务技术设备和扩大规模,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要真正做好医院负债经营的科学决策,在建立院长负责的科学决策机制的同时,坚持将有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角度,科学分析所要投资的项目可能带来的盈利水平,以及医院是否会因此而冲击正常运转,从而决定是否引进负债。不仅是盈利水平,而且要根据投资水平,对投资回报率进行科学的测算。同时,结合整体大环境的分析,判断所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的可持续性,从而确保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 3.选择正确的负债内容 从当前情况来看,医院的负债方式主要有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两种,他们的负债成本是不一样的。对负债成本的考量,是进行负债经营的前提条件,从医院当前的盈利水平来看,要避免财务风险,应该首选负债成本相对较低的商业信用。相对于银行贷款,这种方式还具有先天的优势,即医院经营特殊性所决定的商业信用融资方式的便捷。同时,要注意负债还款期限、还款条件等内容,要给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留出余地,减少财务风险。 4.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为医院发展筹集资金的负债经营作用十分突出,但借款总归是要还的,在开源的同时,节流一样的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院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使财务风险控制具有坚实的基础。要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成本控制,从制度入手,严格财务资金的使用,严格控制医疗器材、药品领用,严格固定资产使用制度,努力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资金,考虑负债到期日与利息支付日,根据医院用款的周期,避免资金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探讨 【摘要】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健全,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事业单位,其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医疗行业的技术、设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财政状况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在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基础认识上,对风险成因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出现竞争白热化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对医院的财务状况来说是一种挑战。所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加强对风险防范制度的管理;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医院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以促进医院的相关建设。财务风险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也有相对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时刻保持一种警惕心态,将发展的压力转化为一种内在动力。 1 医院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医院财务风险是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风险意识,具体来讲是针对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而没有达到医院的预期收益目标,或者产生的一些经济损失等。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回收风险以及分配风险。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决策者的错误决定对企业带来的财务紧张。在资金周转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对财政带来极大的危机,为了确保医院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加强医院领导层以及财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对于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全局性,所谓的全局性,是指财务风险会影响到医院各个大小部分的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第二,风险产生的不确定性;由于医院的发展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而这些环境特征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因此,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能够得到确切的评估。第三,医院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在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中。第四,风险和效益具有并存性;也就是说在医院的运行中,风险的大小与效益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越大。第五,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财务压力,可以帮助医院的管理者形成一种忧患意识,能够使他们在工作中提高警惕,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因此,科学解决医院在运行中的财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2 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原因 2.1 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 通常情况下,医院对财务的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例如:盲目追求医院利益的最大化,将医院的性质完全归纳到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忽视了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职责,在运行过程中,也是无限量的提高盈利能力,而不是治病救人的能力;这种观点很容易将医院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脱离开来,使医院没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或者管理目标。 2.2 缺乏理智投资 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免不了会用到专业性较强的医疗设备,而这些医用设备的费用普遍较高,在医院发展工程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但是换句话讲,很多设备如果尚能满足治疗需求,进行大规模的更换,将是对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是对资金的严重浪费,因此,在引进先进的治疗设备时,要根据医院的目前发展水平,以及财务状况,对市场进行准确的调查研究,对有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预测,做到谨慎投资。 2.3 财务工作者缺乏管理能力 由于管理工作者缺乏较强的财务管理知识,而使医院陷入财政风险中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要求完善医院的上岗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在职员工的专业素养。 3 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3.1 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事业单位,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它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社会公益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医院还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这就使医院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在承担起社会职责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经营的盈亏,在服务大众的基础上,确保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够达到预算水平。因此,只有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在社会中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才能使医院真正发挥其重要的实际价值。 3.2 医院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每一个事业单位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医院也不例外。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为财务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然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要结合医院自身的发展实况进行科学的制定,同时,还要注意制度的落实情况,要确保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标准,这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 3.3 提高医院财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 医院的财务风险意识,很大程度上受财务工作者自身风险意识的影响,要想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从财务工作人员入手,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要充分了解医院内部的财务运行情况,在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将可能出现的后果,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要有处理风险的能力,当陷入财务危机时,能够临危不惧,谨慎处理每一项工作,采取适当的措施补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3.4 要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者的综合能力 由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的整体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到整个医院内部的运行情况,因此,该岗位需要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个人修养,这就要求在医院的财务工作者进行岗位之前,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采取竞争上岗的措施,对于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才能够参与到工作中去;对于在职财务工作者,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或者考核,使财务工作者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结构,同时使医院的人才构成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4 结 语 医院作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事业单位,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院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探索 摘 要 新医改下医院如何控制好自身的经营行为已经成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笔者选择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进行确认,希望能够针对风险存在的形式以及关系到的领域,寻找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得以完善的对策,从而确保医院财务系统能够安全地运行下去,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医院稳定的发展,增加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医院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 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医院具有独特的服务特点,受这些特点的影响,以致医院出现诸多财务风险,从而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严峻的负面影响。以药物为例,随着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临床药物更新换代较频繁,新一代药物的产生势必要造成旧一代药物销售量大大消减,导致大量的旧一代药物库存,并占据医院药品成本,进而不利于医院现金正常有序流转。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新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等一系列医疗保障政策,受这些保障政策的影响,给予医疗基金使用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易引发医疗基金结算被拒风险等,以至于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高效性职能。 一、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风险分析 1、经营风险。推进医院补偿机制变革是新一轮医改政策的核心内容,该项内容要求实现医药分开,规范以药补医机制,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收入补偿渠道。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后,医院药品加成收入补偿渠道被取消,致使医院财务支出、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加;另外,医院资金周转状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改革配套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即若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均能够落实到实处,将能够促进医院资金高效有序周转,以保证医院各项经营活动正常运行。以新医改政策实施为例,新医疗政策要求取消药品加成收入补偿渠道,并由政府财政部门与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进行相应补偿,其补偿款是否能够按时足额拨付给医院,将直接影响到医院各项经营活动运行状况。除此之外,医院各类科研项目、绩效薪酬也需要占据大量的资金,加剧了医院资金负担,易引发医院财务风险。 2、分配风险。医院发展与职工利益实现之间的关系同样是财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要求医院协调好自身发展与职工利益实现之间的关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进程不断推进,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医院岗位竞争大幅度增加,导致利益分配矛盾日益突出。 这里提及的医院利益分配矛盾主要体现为医院发展的资金投资与职工短期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既对医院资金流量控制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降低了医院偿债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医院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指的是医院因无法及时回收患者的医药费用,以致发生医疗欠费或资金紧缺等现象,甚至让医院面临着坏账、呆账风险,从而影响到医院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从深层次方面讲,医院资金回收风险的发生与医院所坚持的社会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直接关系。 4、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尽完善,无法合理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以及提高医院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医院实现发展战略。 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已经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了体现。其一,缺乏资产管理控制力。一方面,对于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够充分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在投入资金上缺乏重点方向。对医院投资项目,缺乏必要的效益评估,自目的投资,使得资产闲置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给医院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导致了资金不必要的浪费。而投资项目无法快速地回收,加上价格波动地影响,使得投入资金闲置和流动资金短缺现象并存,从而造成浪费出现;另一方面,对流动资产缺乏积极有效管理。存货的库存量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库存物资的管理是否有效执行,应收医疗款项的形成、回款的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等等,都可能影响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特别是,对应收医疗款形成原因的管理是否到位(如对医疗保险等政策的解读及医疗诊治行为是否规范等),则直接影响到医疗欠费的结算,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负债(如罚柳。其二,缺乏实时的内部财务监控力度,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绝大多数医院内部的财务监督执行都是表面现象,缺少内部监控体系,更不存在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约束体制。 二、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1、加大应收医疗款管理力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府部门越来越关注广大人民医疗卫生问题,并打出“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口号,由此可见,日后,病患的待结算款在医院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将持续升高,医院所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为此,需要医院不断加大应收医疗款管理力度,尽可能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资金回收风险,具体从下述四方面进行:(1)医院各部门应全面落实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严格依照相关政策法规开展各项医疗服务活动;(2)科学合理配置、使用医疗、新农合基金,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诊治行为,以防因诊治违规而出现拒付医疗结算款现象;(3)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构建信息系统,依托于信息系统实时监管各项诊疗行为;(4)医院财务部门应依据预算管理合理配置医疗、新农合基金,并规范临床部门基金使用行为,切实规避资金浪费、流失现象的发生。 2、构建医院风险监督与评价体系。风险监督与评价是医院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决策监督与评价。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能够有效规避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所以要求医院组织相关部门对实时监督评价财务管理全过程,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足之处,并采取应对措施予以解决。同时,着力于市场、政策等多个方面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依托于该体系确保医院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高效性;另一方面,项目监督与评价。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跟踪监督重要投资项目运行状况,一旦发生风险因素及时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以保障医院投资项目高效有序运行。 3、提高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由于医疗服务技术性强、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精细,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医疗服务的成本核算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医院要在全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含核算管理功能模块的计算机系统,在收费处、临床、医技科室、仓库、药库、后勤、财务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共享,全面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使计算机网络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发挥作用。 4、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正在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医院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考虑,合理控制人员增长,精简科室人员,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实行竞争上岗、转岗分流,避免因人才的“高消费”而导致成本的升高,从而影响医院经济效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形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总的说来,随着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医院处于不断激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想要在市场当中站稳脚跟,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对医院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尽可能地降低、规避风险,将医院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才是医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中医论文范文:谈中医护理在医院管控中的效益 在各科室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病种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达到护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将每月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上报护理部,经核实统计后上报院部,院部根据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况,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奖励科室护理人员,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部制定了护理部临床护士全员培训计划、科内培训计划、院内护士针推科轮转计划、外出进修学习计划等,以确保各项培训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人员培训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系统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中医护理培训人数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单病种≥2项,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3项。要求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尽量和单病种相关联。全院护士中医基本理论考核通过率达100%,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院内培训(1)护理部理论培训。护理部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做到一线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后,护理部上网下载专题学习资料下发到科室,课后出思考题,由护士长督促学习、提问,使护理人员巩固所学知识。2010年上半年,院部订购本科教科书《中医护理学》[2],人手一册,开设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班,邀请院内主任中医师、针推科主任等给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听课,4~6月两个月的时间共完成了38次、72学时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了四次阶段性的理论知识考试、一次综合性的中医理论考试。素日里,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中医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考试,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直至考核合格。(2)护理部技能培训。根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条灸等共4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护理部要求外出学习、进修回院的人员写学习体会,在护理人员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业务讲座,并制定在科室开展工作的计划。护理部定时督查,以点带面,带动其它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新项目的开展。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P 讨论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带动各护理单元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3年的系统培训,中医特色操作开展项目从4项增加到12项,开展次数从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得益于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技能应用的系统培训,护士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上医院给予合适的奖励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贴、耳穴压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由于效果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中医论文范文:中医学中的对身体素质 1体质与病因 中医病因学对体质决定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耐受性这一现象早有认识,所谓"同气相求" 之说,指的就是不同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着特殊易感性,如偏阳质者易感受风、暑、热之邪而耐寒;偏阴质者易感受寒湿之邪而耐热;肥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痨嗽;年老肾衰,多病痰饮咳喘;小儿气血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常易感受外邪或因饮食所伤而发病。脏气偏聚盈虚的改变,形成体内情感好发的潜在环境,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使情志症状的产生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倾向性。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凡此种种,均说明了体质的偏颇是造成机体易于感受某病的根本原因。 2体质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根据,而邪气只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颇的反映。邪之所客必因正气之虚。正气虚,则邪乘虚而人;正气实,则邪无自人之理。正气决定于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因此,发生疾病的内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体质因素。 3体质与病机 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在中医学中,病情随从体质而变化,称之为从化。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时,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的变化, 不同的体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六气之邪,有阴阳的不同,其伤人也不同,又随人身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如同为感受风寒之邪,阳热体质者得之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者则易从阴化寒。又如同为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阳化热,而为湿热之候,阴寒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阴化寒,而为寒湿之证。因禀性有阴阳,脏腑有强弱,故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热、化湿、化燥等区别。从化的一般规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机能活动相对亢奋,受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机能活动相对不足,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 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患者体质不同,其病变过程也迥然有别。传变并非一成不变,一切都因人而异。体质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①正气的强弱,决定发病和影响传变, 如体质强壮者则正能敌邪而病自愈, 而体质虚弱者易病情多变甚至发生重证或危证;②病邪的"从化"而影响传变。如素体阳盛阴虚者,感邪多从阳化热,疾病多向实热或虚热方面演变;素体阴盛阳虚者,则邪多从阴化寒,疾病多向实寒或虚寒方面转化。总之,疾病传变与否,虽与邪之盛衰、治疗得当与否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体质因素。 4体质与辨证 体质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临床证候类型。所谓"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在一定程度上以体质学说为依据。同病异证是指同一致病因素或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各异,其临床证候类型则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如同样感受寒邪,因患者体质的不同和所感风寒之邪的偏重,有人表现为太阳中风证,有人表现为太阳伤寒证。同病异证的决定因素,不在于病因而在于体质。又如伤寒的传变途径一般是由太阳而阳明而少阳,然后传人三阴。为何有人从厥阴而热化,有人却从少阴而寒化。其原因就在于,从热化者素体阴虚,从寒化者素体阳虚。异病同证亦与体质有关。 5体质与治疗 体质是中医治疗的重要依据。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按体质论治既是"因人制宜"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临床所见同一种病,同一治法对此人有效,对他人则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其原因就在于病同而人不同,体质不同,故疗效不一。体质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决定着治疗效果。由于体质受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及情志所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因人制宜"其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把"审机论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到"因时、因地制宜"的体质治疗的基本原则,从而获得最好的疗效。 6体质与养生 中医学的养生方法很多, 如顺时摄养、调摄精神、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调养及运动锻炼等贯穿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然而善养生者,无论选择何种调摄方法,都应兼顾个体的体质特点。如在饮食调养方面,体质偏阳者,饮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饮食宜温而味厚忌寒;形体肥胖者,食宜清淡而忌肥甘;阴虚火旺者,食宜甘凉滋润而忌辛热,阳虚之体宜多食温补之品。在精神调摄方面,也是根据个体体质特征,采用各种心理调节方法,如抑郁质之人,应注意情志的调节,消除其不良情绪。在体育锻炼方面,要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的人,应根据自身的体力和爱好,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和强度。在音乐娱心养性时,须因个体心理特征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乐曲。 总之,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源于临床,最终也要服务于临床,并从临床实践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中医体质学的贡献,不仅在于生命科学,更在于临床医学,它将更全面、本质地揭示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从而更有力地用以指导医学实践。 中医论文范文:心理暗示法在中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中医教学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面临很多困惑,从调查来看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差,课堂出勤率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医的认同度不高,中医知识晦涩难懂,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等。怎样才能营造一个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多年的中医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运用心理暗示法教学,效果较好。 1. 心理暗示的涵义《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方式,它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以无抵制的接受为基础,通过语言、行动、表情等符号,含蓄而间接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2. 运用策略洛扎诺夫曾经说过暗示教学法是创造高度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学生是意识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他们的潜意识也在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当意识和潜意识形成积极作用时,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增长;反之,当意识和潜意识不和谐时,潜意识就会消极抵抗意识活动,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因此,在教授中医课程时尽可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起潜意识才能提高其记忆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2.1营造良好的专业环境暗示。任何环境都是以具体、直观、生动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易于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不同环境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暗示效应。营造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环境,对学生专注、投入地学习可起潜移默化的暗示效果。教学环境的暗示主要指授课教室的布置,教师的专业气质和教学态度所形成的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所形成的氛围对学生产生的暗示。前者指的是教学的硬环境,对于中医课教室来说,要有中医的舌苔模型、脉象仪、针灸图谱、针灸模型、银针、古典医籍等;另外,中医大师的肖像画、各种充满中医氛围的小装饰等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授课教室所营造的这种氛围,让学生一迈入就有种想学的冲动。 2.2运用激励性和启发性语言暗示。教学语言是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利用教学语言的暗示功能指导教学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普遍。运用语言进行暗示教学,要把握好分寸,讲究语言的艺术,要使教学语言的暗示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与信任的言语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暗示效应。不被重视和激励,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出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不难看出,赞赏所产生的暗示效应属于激励效应,这种心理作用能使学生产生被器重的自我意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减少自卑感,进而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充分挖掘内在潜力。所以当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时,不管进步是大是小,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既能表明教师在密切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同时也能表达教师对学生学习前景充满乐观的信心的潜在信息,从而有助于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勇于克服学习中医方面的困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学习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陷入困境。为了打破实训的僵持局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通过学生不易觉察的启发性教学语言暗示对教学训练加以引导,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暗示手段。暗示教学理论认为,语言的内容是思想交流的第一层面,讲话的语调、表情、手势、目光、仪态等是思想交流的第二层面。因此,教师上课时的喜、怒、哀、乐的形象性和传神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例如,面对难懂不易理解的中医辩证时,教师谦和的表情、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竖起的拇指等会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减少学习的情绪阻力和畏难情绪,对知识点树立起信心。再有目光的交流与恰当的目光暗示也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常常让学生觉得课后的刻苦练习所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也常常使学生感受到师生情谊的温暖,从而为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发奋学习。 另外,教师与学生间的体位、距离同样也很重要,距离教师近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强,距离教师远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弱。所以,在目前教学都是大班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就更应该随时改变自己的位置,以便通过距离的效果来达到关注关爱暗示,引起学生课堂积极反应。 2.4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当前,中医学术空气沉闷,学术氛围不佳,中医市场空间变小这些都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教师在上课时就要有效避免这些消极的暗示,而应坚持多举例积极、正面的事例来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再如,中医知识发展及知识背景与现代相差甚远,认知通感就显得很难,所以给教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这时教师尤其在课堂上发挥积极暗示就尤为重要,例如这时就多阐述中西医学领域中存在的认知通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角度、多从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性等方面去激励学生,以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 中医论文范文:乡镇基层中医人员培训的作用研究 问卷调查结果 接受培训前问卷68人,培训后问卷61人,经过实践后接受问卷57人。培训前调查有82.35%表示接触过名中医处方,17.65%反映从未接触过。其它困难包括:中医基础差,欠缺临床带教,基层中药房药品不齐,年纪大难记忆及掌握,实践机会少,不在中医科坐诊,认识理解有欠缺,患者信任度不高,掌握中医处方量少等。在实践后培训中对名中医处方在基层中医药人员培养中的作用调查,认为作用明显的为49.12%,有一定作用的为50.88%,作用不明显为0,愿意接受(或继续接受)名中医处方培训的占98.25%。对于名中医处方培训方式的选择,另外,许多学员还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师承带徒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名医现场指导,整理名中医经验集,制作名医视频课件,网上交流学习,增加名中医处方培训次数,名医单、验方交流,病案分析,开展处方点评等。 讨论与分析 培训前接受问卷的学员中有82.35%曾经接触过名中医处方,并且有94.12%认为名中医处方对中医诊疗工作非常有必要,这说明名中医处方在基层中医人员中有应用需求和主观能动基础,这是名中医处方在基层中医人员培养中能起到独特作用的基本条件。通过名中医处方的培训教育,对基层中医人员名中医处方认知程度的提高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其中一些内容的认知,如临床应用、心得体会、同行交流等,培训后认知提高的程度显着。培训前,79.40%的学员感到应用名中医处方有困难。通过培训有近58%的学员表示应用名中医处方仍有困难,主要表现为:在技术上加减应用,专科疾病的认识,辨证论治水平,中医处方掌握程度,中医基础等有欠缺;其它方面如患者信认度不高、病员少、药房品种不齐、欠缺临床带教,不在中医科坐诊等,说明这方面的困难是多元性的。培训和实践后参加问卷的学员中有98.25%表示愿意接受名中医处方的培训,100%认为名中医处方在基层中医药人员培养中的作用明显或有一定作用,这说明名中医处方培训在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养中是有作用的,并且绝大多数基层中医药人员愿意参加此类培训。基层中医人员对名中医处方的培训教育方式选择,主要集中在“名医讲课”、“名医亲临指点”和“名医带徒”。 对策与建议 建议卫生行政部门积极支持“名中医处方对城乡基层中医人员培养”这项工作,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加以推广。采取多重措施,解决名中医处方学习应用中的实际困难针对基层中医人员在名中医处方培训中所反映的实际困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其一,各级领导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要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和宣传,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养力度,在中医药人员分配及中医人才引进中予以政策倾斜及给予基层医疗单位以扶持。其二,进一步加强县级中医院的建设,使其充分发挥区域内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的龙头作用。建立和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基地,更好地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常规诊疗和名中医处方应用等)的培训及推广。其三,结合县、乡一体化建设,加强上下联系(包括网络及通讯等),采取中医药人员短期进修学习、中医继承带教、名中医及中医骨干定期指导、中医药学术交流、病案分析会诊或请教答疑,以及县、乡镇中医药技术对口支援、新分配中医药人员规范化中医培训、定期举行各种中医药技术培训班等多种措施培养中医人才。同时,加强县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及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的规范化建设及配套政策的落实,完善基层中医药人员的考核机制,促进中医药业绩考核。要建立投入、培养、考核、提高的完善机制,促进中医药人员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的全面提高。其四,将名中医处方的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建议在基层中医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专设名中医处方培训,从而使名中医处方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使名中医处方对基层中医人员培养的“桐庐模式”更为完善和易于推广。加强以名中医处方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处方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医处方是中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中医教科书中没有专设处方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成为中医教学中的一项空白。建议加强以名中医处方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处方教学研究与实践。一是充分认识到以实例论证处方的重要性,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中医人员积极大胆的临证运用名中医处方,并开展交流、撰写心得体会与论文等活动。二是将处方教学穿插在中药、方剂教学中,使中医人员进一步明确中医处方,特别是名中医处方的特殊之处,除了了解、熟悉处方的开方规则和格式外,必须做到辩证精当、选药正确、剂量准确、给药途径无误。充分挖掘名中医处方的文化内涵,培育中医人员的人文精神中医处方,特别是名中医处方和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记载了我国历代医学的昌明进步和中国医学史的渊源和发展,反映了医学流派和中医名家不同的个性和学术特征。要引导中医人员注意探索名中医处方的风格,了解名家临证认识疾病、处理疾病的思想方法和逻辑规律,增进中医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中医人员深刻认识丰富多彩的中医学术流派和中医学的科学特色,从而提高医学理论修养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学习和应用名中医处方,还要注意从名中医处方中学习优良的处方行为,包括历来中医名家所提倡的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系统学习等精神;正确处理症状、证候、疾病、治则、方剂、药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重视药物配伍以外的处方内容,如选择适当的药物炮制方法、剂型及煎服方法,辅助措施及服药禁忌等。此外,提倡正确、灵活地运用名医处方,要懂得名家随证以立方,旨在示人以法,并非立方以套病的道理,因为疾病是千变万化的,人的体质, 气候、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学习名中医处方不可机械搬用。这些都是在学习名中医处方时同时要学习的处方行为。发扬名中医处方的优点,纠正中医处方应用中的误区目前,随着传统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并喜爱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但据文献报道,当前在中医处方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一是中医处方反映重复用药日益加剧的趋势,二是中医处方反映“量偏重”的趋势,三是中医处方出现“大处方”的趋势,四是中医处方中出现不恰当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趋势。由于中药价格便宜,副作用少,安全度高,对慢性病作用显着等优点而前景广阔。但目前中医处方中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正视和解决,那么传统中医就难以发扬光大。有专家提出中医处方应有科学的原则,即最好的效果,最少的副作用,最好的配伍,最少的开支,四条有机结合,有机协调,才是优秀的中医处方。而绝大多数名中医处方由于经过名家长期的“精雕细琢”,是最具备以上要求的中医处方。因此,在中医处方教学中,以名中医处方为楷模授以学员中医处方原则规范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论文范文:中医中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临床上,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致死性高危急腹症,死亡率近乎100%。在SAP的早期,由于机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胰酶活性对腺胞细胞的损害,大量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入血,引起超强的炎性反应,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以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这是SAP的主要死亡原因,所以要防治SIRS,阻断其向MODS发展的这一关键环节,是治疗SAP的重要措施。临床上,除常规治疗外,着重注重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对48例SAP患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2年5月~2005年1月收治SAP患者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其性病原因:胆源性22例,饮酒性10例,暴饮暴食8例,特发性7例,外伤性1例。本组8例中转手术,均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所有病倒均符合国内SAP的诊断标准。 治疗措施:在内环境稳态治疗、代谢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生长抑素应用的基础上,加强中医中药的治疗。中医中药对SAP的治疗,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不同的治法与用药,中医药的介入治疗,越早越好、越理想。中医辨证治疗SAP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腑实期:表现为腹膜炎、肠麻痹、SIRS,中医辨证属少阳阳明证或阳明腑实证,中医治则,通里攻下为主。辅以疏肝理气及活血化瘀,代表方剂为清胰陷胸汤。第2阶段,热毒期:表现为败血症,MODS、MSOF,中医辨证属热毒炽盛,气营同病,中医治则,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及活血化瘀为主,辅以通里攻下,代表方剂为清胰承气汤。第3阶段,脾胃不和,气阴和胃,代表方剂为香砂六君子汤。在SAP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做到“攻”、“补”、“清”一步到位,中医药的应用应早期、足量、反复、多途径。早期胃管注入,肛管保留灌肠,做到“上推”-肠管平滑肌的推动作用,“下吸”-中药的虹吸作用,做到“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釜底抽薪,急下存阴”这样一种观点和治疗特点,以达到中医整体化治疗的目的。 结 果 本组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在SAP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采用辨证施治,整体化治疗。达到:“攻”、“清”、“补”一步到位。其中8例中转手术治疗,并发胰性脑病2例,治疗无效死亡。并发MSOF、AROS’经临床抢救治疗无效死亡。并发胰腺假性囊肿5例,后期经内引流术治愈,1例并发胰周脓肿,经手术引流治愈。治愈率91.7%(44/48),住院时间7~92天。 讨 论 “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益气养阴”是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SAP应用的主要治则,体现的是:“釜底抽薪,急下存阴”、“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治疗特点。SAP一经诊断就要介入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临床上强调中医药SAP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多途径。早期是指一经明确或高度可疑病倒。开始就投用中药治疗;足量是指病人用药是常规剂量的2~4倍;反复是指24小时内多次给药,至少4次/24小时,而不是传统的一剂两煎给药;多途径是指中药到经胃管、肛门灌肠、空肠造瘘给药。 在对SAP的治疗中,应逐步形成和完善针对SAP并不是生理改变的中医药治疗体系。中医“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和胃、益气养阴”治则,就是这一体系的集中体现。其作用机理包括:缓解肠麻痹和促进肠内容大量排空;改善胰腺及胰周的微循环;促使胰液和胆汁内引流;增加生命器官、胰腺血液灌流和组织氧利用;阻断全身再灌注损害和内皮损害;拮抗细胞因子自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和维持肠内微生态系统;清降内毒和内毒素血症;抑制进入血液循环胰酶的活性。 中医药治疗SAP是最显着优势在于阻断急性胰腺炎的重症化过程。有学者认为,胃肠道损害是MSOF是发动机,中医药能有效地控制胰性SIRS、MODS和阻止或减轻坏死感染性SIRS、MODS。中药治疗SAP介的时机越早越好、越理想。中药的应用,有利阻断SIRS,平衡抗炎症反应和促炎反应。使促炎因子明显下降,抗炎因子升高,有利发送重要脏器功能,防止MODS、MSOF的发生。 总之,中医药治疗SAP的特点在于“整体调节、动态平衡”的作用,能有效地、全面地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既防止了SIRS又避免矫枉过正,MODS的发生率下降。有利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在对SAP的治疗上有明显优势,中医中药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 中医论文范文: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的认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推拿临床中的常见病,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中医推拿疗法是有效的保守疗法之一。但目前的推拿临床医生多从现代解剖学及病理生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出发来指导推拿临床治疗方法,采用或复位或松解的手法来针对腰、臀及大腿与小腿等病变部位及连及部位进行治疗。中医学对本病有着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治疗学上尤其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进一步提高推拿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现就中医学对LIDP及其推拿疗法的认识以及它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LIDP属“腰腿痛”、“痹证”范畴。其病因主要有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袭及肝肾亏虚三个方面,且三者常常相互夹杂、互为因果,只是在某一个病人或同一个病人不同病期以其中一个方面作为首发或主要病因而已。 1.1 气滞血瘀 多于腰部劳累后因体位不正或扛抬重物,不慎致腰部用力不当,或跌仆外伤,腰脊闪挫受伤,致局部经络损伤,导致局部及至全身气血阻滞不通,均可使瘀血留着腰部等部位,经络气血闭阻而“不通则痛”。正如《索问》中所说“中路之脉令人腰痛,不能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此外,《景岳全书·腰痛》也有论述:“跌仆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骨而血脉凝滞。” 1.2 风寒湿邪侵袭 风寒湿邪侵袭也是LIDP发病的重要原因。LIDP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记载。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 1.3 肝肾亏虚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年老体衰所致。后天失养包括房事不节、劳累太过及久病体虚等。上述因素均可导致肾精亏损、体弱身衰,筋骨失养而致腰腿疼痛、活动不利及麻木。《黄帝内经》中指出:“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因此当进入中年以后,肝肾渐衰,骨髓生化无源,不能濡养筋骨,故出现腰及下肢痿弱乏力。肝。肾虚损,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容易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酸重及麻木症状。 总之,LIDP的发病是以肝肾虚损为本,跌仆闪挫及感受风寒湿等外邪为标,本病日久常常虚实夹杂。肝肾亏损属内因,外感风寒湿邪等外因与内因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所论述:“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 2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学原理 总的来说,中医认为推拿是通过手法对人体经络腧穴的刺激性来达到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从而平衡人体失衡的阴阳关系,使人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对于推拿治疗LIDP这一具体病症来说,推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疏通经络与行气活血及理筋整复三个方面。人体经络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功能。人体的气与血周行全身,皮肉筋骨与五脏六腑无所不达。推拿治疗LIDP所体现的疏通经络与行气活血作用实质上是一致的。推拿手法通过对腰局部及其与之经脉相关的远部进行操作与刺激,可以达到温热的目的,从而推动气血运行。《黄帝内经》中有两段文字,其一是《素问·血气形志》中所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还有一段是《素问·举痛论》中所记载:“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这两段文字明确地告诉我们推拿按摩可以治疗因经络不通之“不仁”及寒邪致血行不畅、局部血虚之“相引而痛”。此外,推拿还可能通过经络系统来调和气血以滑利关节与理筋整复。正如《灵枢·本藏》中所说:“是故血和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也指出:“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说明推拿具有滑利关节和理筋整复的作用。 3 对推拿临床的指导意义 综述可见,推拿治疗疾病是通过经络与腧穴来发挥治疗作用,且肝肾亏虚、外邪侵袭及气滞血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既然如此,那么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推拿治疗本病时就必须重视具有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及行气活血作用的经络与腧穴在临床中的应用。如病人以肝肾亏损为主者,操作的重点部位宜在肝经与肾经,以求补益肝肾;以外邪为主者,操作的重点部位宜在足太阳膀胱经及五脏背俞穴之肾俞、脾俞等,以求疏风散寒、温肾健脾除湿;以气滞血瘀为主者,操作的重点部位宜在腰的病变局部及手、足阳明经,以求解散局部之瘀结,并通过补益气血的方法以达活血化瘀的目的。 上述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推拿治疗思路与现代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指导下的LIDP推拿治疗思路虽然有较大不同,但它强调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强调了中医脏腑理论与经络腧穴理论,符合中医治疗学原则与中医思维。至于其临床疗效及现代医学依据则有待于临床验证及进一步探讨。 中医论文范文: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路探讨 摘要】 分析了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中药密不可分,临床疗效是中医实践应坚持的标准。认为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路应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发展整体优势,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医中药一体化发展;立足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疗效。指出中医药的现代化应建立自己的标准,以提高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准确性为依归。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辨证论治 整体观 循证医学 蛋白质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工作有以下几个方向:(1)基因组学研究。国家人类基因组陈竺院士提出,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1];(2)蛋白质组学研究。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对病理学、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3)将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手段中;(4)采用实验室技术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上述工作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胆探索。但实践证明,由于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的截然不同,所得结论并未使中医药理论体系昭然天下,反而让研究人员自己都感到更加困惑,甚而使研究进程逐步偏离了中医药的本身。因此,仍然不能称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由此看来,在促进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某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中医药自身独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其优势所在。 1 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1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两大特色,它们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指南。 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注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的"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既反映整个生命活动的信息,又受其他各部分活动的影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另一方面中医注重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发展中医药学所必须继承的。在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竞争发展中,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逐步吸收对方的优势而为己用,并最终超越对方。 1.2 中医中药不可分 目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中药独立于中医学进行单独研究,也就是上述的实验室采用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探索方向。综观目前中医药领域,从教育的学科设置到院校的设立,都将中药设为中医学大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说明中药不应脱离于中医学独立存在。而将中药学更名为"生药学"的做法显然试图是把中药学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 中医经典着作中确实有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本草专着,但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经典着作中都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中医理论,甚至中医临床。所谓的"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实是同源的,也是一致的。脱离了中医学,就不是中药;脱离了中药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将中药独立于中医学将使学中医专业的人不认识中药,不知道中药理论和应用;学中药的人根本不懂中医,只能成为了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的专家。 中医中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试图将中药独立于中医进行研究的探索都不可能反映中医的本来面目,反而给中医药的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 1.3 临床疗效是中医实践应坚持的标准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医学均来源于临床实践,中医也不例外。要检验一种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治疗思想是否可取,必须以临床疗效作为标准。 中医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产生了很多学说。经过反复的临床验证,有的得到了肯定,成为指导原则被记录到经典着作中;有的则被否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 "验方"、"验案"都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目前西医为主流医学,当然是因为其确切的疗效。回顾其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这个临床实践的筛选过程,才逐步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两者能否最终达至结合甚至融合,仍然有待实践验证。如果因为中医的理论、治疗方案、治疗措施不符合西医的体系就以"不科学"为由对中医进行批驳甚至否定,就好比是医学上的"种族歧视"。 "科学"只是验证真理的途径,并不是鉴定真理的标准。如果以现有的或已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进行"去粗取精",被"去"掉的"粗"也许就是中医的"精华"。 2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2.1 发展整体优势,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医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和整体调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当代科学所认识,甚至被认为是神秘的。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宏观整体优势与特色的发掘,重视解释证候、方剂乃至于中药等概念中有关的整体、系统、协调、整合等复杂性问题;应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弥补自身不足。 可以说,中医药学是典型的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医药学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角。例如:复杂适应系统关于涌现的认识,可以考虑用来揭示方剂疗效机理、证候形成机理所包含的"多因微效"基础上系统的"涌现"。因为方剂疗效和复杂性疾病及其证候的形成,很可能是在微小的变动基础上系统"涌现"的结果[3]。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中医治疗过程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揭示机体内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阐释以宏观辨证、整体观念为核心的中医理论体系。通过对机体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直接发现由于药物作用而差异表达或特异表达的靶蛋白质,验证中医"四诊法"的科学之处[2]。 2.2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走"医药分离"的道路 从中医药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其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模式,主要采取量化、直观化方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针对某一疾病的"新型中药"。但是,中药的重要理论是四气五味,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就不再具备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而应归于西药的化学成分范畴。因此,中药的现代化不能违背中医辨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的原则。如果中药现代化走向简单模仿西药研究的道路,将使中药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体系的特点。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 "废医存药"覆辙,阻碍中医药学发展,难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中药不分家,必须清楚认识到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经这些单味药或 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其中发生相应变化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对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进行研究,可揭示中药单方、复方的作用机制,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内在的配伍规律,这无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 [2]。 2.3 立足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疗效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以临床为立足点。回顾中医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可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就是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在以阐明中医药治病机理为目的的探索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医药疗效如果得不到提高,即使机理再清楚也是徒劳。因此,切不可一味沉迷于基础研究,忽视临床实践。"纸上谈兵"不应为中医者所为。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而且,中医对疾病证据的采集和分析多是从宏观入手,主观因素较多,对疾病的命名一般以主要症状为依据,缺乏系统性,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循证医学模式恰恰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弥补中医之不足。循证医学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双盲的科研设计和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以降低研究结果的片面性,提高可重复性。 中医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是一致的,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到实践。遵循此模式所得结论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因此,应大力提倡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中医的辨证论治研究工作,以期使可靠的治疗方法规范化、普及化,提高中医药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现代化应遵循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使中医药学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满足时展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成为既具有中国医学特色,又具备当代科技水平的中国医学理论体系[4]。 目前,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已成为中医药学术创新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医对病的诊断有自身的特点,对证的诊断则为中医学所特有。虽然西医的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但是这些模式对中医的效果甚微,简单的"拿来主义"已经严重制约中医药前进的步伐。因此,立足于建立自己的标准,提高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准确性,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观察对照研究,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出路。 中医论文范文:论营销管理在中医院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为中医医院适应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有效灵活的营销管理应用于中医护理服务中。方法:护理人员培训、将营销管理应用于工作流程。结论: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病人满意度,营销策略应用于中医护理工作中,做好市场调研,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树立品牌意识,不仅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认可、提高了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营销管理;中医护理服务。 现代营销观念认为,医院营销的出发点是病人,不是医院自身,目的是通过病人的满意获得利润,而不是通过病人数量来获得利润,采用的方法是整合营销,而不是营销部门及其人员进行的营销活动。 1 营销管理的概念。 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本质是需求管理。 2 营销管理的应用。 2.1中医服务是中医护理营销的根本。 2.1.1护理人员培训。 2.1.1.1每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操作的培训:包括营销管理学、中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制等各方面的学习和特色中医技术操作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及中医专业技术水品。 2.1.1.2必要的礼仪训练:请礼仪专家讲课,从外表到语言谈吐、到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等多方面训练,树立大方得体的外在形象、优雅的谈吐、文明的举止习惯、良好的气质。 2.1.2 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提高病人对中医的认识2.1.2.1 科室开展了如耳穴埋豆、拔火罐、艾条灸、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处方、中医食膳指导,使病人体会到了中医整体护理的内涵及精髓。 2.1.2.2 每月第二周、第四周周五下午召开工休座谈会,参加人员包括全体护士、值班医生、所有在床的病人。进行疾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患者交流、医(护)患交流、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的意见、建议,对临床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2.2.2 形成成本意识,减轻患者负担:提倡节约,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每张纸、每度电做起,降低医疗成本。使用经济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解决护理问题等,减轻了患者负担。 2.2.3 提倡以人为本: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考虑问题,关心体谅病人,言语和蔼、态度亲切。从每件小事做起,如免费为病人提供微波炉加热饭菜、提供便民箱一次性纸杯,夏天蚊虫多的时候提供蚊香、冬天提供热水袋、免费送餐等。 2.3 做好售后服务:于病人出院后一周内进行电话回访及定期上门服务,进行必要的中医健康指导、康复锻炼。 2.4 扩大对外影响:医护人员每季度下社区为群众进行义诊、体检及中医相关知识的宣传,免费发放中药饮片等。 3体会。 3.1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中医理论操作、人文知识、营销理念的学习,使我科护理人员中医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年终理论和操作的考试合格率分别是96%和98%。 过硬的中医操作技巧、热情的态度、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不仅赢得了病人的认可,也体现了中医护理服务的价值。 3.2 病人的认可:由于转变了观念,中医护理服务从病人,即顾客需要出发,提供了最好的中医服务和最优惠的价格,不仅可以满足病人需要,同时赢得了病人认可。制定的营销策略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医疗护理工作创造了温馨和谐的平台。2009~2010 年病人满意度为 94.3%,2010~2011 年病人满意度提高至 99.5%。科室的病床使用率从56%提高到现在的 90~95%。 3.3 结论:通过营销管理理论的学习转变了服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寻找新市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运用营销策略及手段,树立中医护理品牌,提高了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 中医论文范文: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 道教和中医学的关系, 一般而言, 就其内在的文化本体的一致性上, 是在哲学层次上的统一。因此, 道教对中医学的重大影响, 就必然表现为以道的本体论对中医学发展所作的哲学贡献。关于道的哲学研究, 以及对中医学的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学界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 但是, 由于西方文化和哲学对中国文化发展在近代以来的滥殇,致使对道教和中医学的关系的研究也受到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影响,这种对中医学的形式化的研究道路使中医学的发展迟缓甚或倒退。显而易见, 中医学的形式化研究的方式悖离了道的哲学。限于本文的篇幅, 本文就道的本体论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哲学反思, 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学向道教医学模式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道教哲学的道本体论和中医学 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以中医学为主体性而言, 在哲学上表现出以《周易》、 道教、中医学三位一体的道本体论的系统关系。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中国文化中可谓一以贯之。表现为道统文化特性的中国文化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为最高目标, 因此, 尽管中国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 但都没有离此鸿的。就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而言, 以道的哲学思维方式所受的影响就更是显而易见。就中国文化的历史而论, 由于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所引发, 对道的抽象和身体力行成为思想家所研究的具体内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道规范自己的理论体系, 并直接的影响了《易传》的形成和歧黄之术的理论体系。表现在哲学思维上形成了所谓的“医易相通”和“医道相通”的哲学观。道教为彻底贯彻和实现道家的终极关怀问题,以人生的终生修道为实践, 在练功的实践中由于对中医学的需要, 实际中的道教与中医学的关系就必然表现为道教学者以道的哲学观对中医学的具体运用, 以及在修道的实践中以自身的练功实践对医道的理解而发展为道教医学。因此, 道教学者是在修道中身体力行的发展了中医学,并结合练功的机制, 对中医学的阴阳、 气? ⒕纭⑷埂⒕瘛⒁约氨缰な魏屠矸ǚ揭┑壤砺奂笆导鞒隽颂厥獾墓毕住F渲?不但以医道对身体的作用加深了对道的理解, 而且也以道的本体理论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为中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的大家世人皆知, 为人称道, 例如葛洪、陶宏景、孙思邈等人。 显然, 中医学是主体存在价值关系的主体自为的学问, 而道教则是超越主体存在的自为的价值从而达到自在的学问。具体而言, 中医学在道教哲学的影响下, 以其老子“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制定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而道教则具体的应用了中医学对人体理论的认识, 尤其是唐宋以后道教的内丹理论的成熟, 更是大量的借鉴中医学有关精气神的理论的结果。这些, 都表明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我们在当代讨论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问题, 最重要的当属道教哲学的道本体论的问题, 非但如此, 就人类哲学自身进步的需要, 也极需从道教哲学中汲取营养, 以走出当代哲学的困境, 所以, 对道教哲学的研究应当是当代哲学研究中的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 道的本体论哲学研究一直不被世人所重, 或者被斥之为形而上学。所以,对道教哲学及道教医学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 因此, 应当引起重视, 这不但为中医学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之必需, 以推动中国传统医学模式的进步, 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之必然; 就走出当代的哲学困境而言, 对道教哲学的研究也必然在发现其对本体论的贡献中认识到其重大的理性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 因此,道教哲学的道本体论意义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以道本体论对人的存在及医学模式的定位, 将决定中医学的今后的发展方向。表现为当代气功热形式的文化现象, 已透视出道教本体论哲学的潜在性影响。但进一步对气功理论的深入研究受到当代思维方式的限定而出现重重困难, 因此, 对道教本体论哲学的正本清源──对道教哲学在哲学发展中重新定位, 即在其自在的道本体上对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的关切和可能实现的方法论中实现当代哲学的革命, 是道教哲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向。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在对道教哲学的终极关怀所能实现的道路中, 反观中医学的理论和实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合理定位, 以发现西方医学模式中的问题, 并在人类存在的问题中发现其本质性的问题, 以此映现出道教本体论哲学的重要性,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所实现的价值与自然之道真正的统一起来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自为转向自在。显然, 这已超出了医学模式所研究的问题, 也正是这样, 才显现出中医学的整体和全面性, 因为中医学历来主张人的生存环境的自为不但是医学应注重的, 同时也是政府和社会应与其统一的, 因此, 古代的“儒必通医”的主张在当代不失其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的意义。 二、道的形上学及其对人的形而下存在的统一 道的形上学问题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以道教哲学的形式来定位, 其中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主要的问题是道教哲学何以能够成立, 及其道教哲学的优越性何在以及对当代哲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道教哲学何以能够成立, 这一问题自在于道教的思想体系之中,如果以“智慧”定义哲学, 毫无疑问, 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处处充满智慧, 如果从黑格尔的哲学标准定义哲学, 则道教哲学并不属于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哲学体系。道教哲学表明, 道教哲学以“道”的本体论规范主体的修为与“道”合一, 这种哲学在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始终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源于道家的“道”的哲学, 并以“道”规范主体的修为而成道教的形式其本质上是“道”哲学的统一性。今天看来, 这种哲学在人类哲学中尽管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完善, 但其表现的重要性是相当明显的, 因为主体的存在本质及其实现在本体中的地位是人类哲学的终极关怀之所在。显然,其中的形而上学与《周易》的形而上学同出一辙, 人的形而下存在的中医学体系的形上部分与《周易》及道教的形而上学统一, 这在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 也在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医学不仅是医学, 而是关于人的完善自身存在的学问。中医学所包含的道德和伦理的思想, 以及人文关系, 天人合一及运气学说的规则 ,都表明实际上的中医学被中国哲学所包容。 但是, 应强调指出的是, 中医学的哲学因其对主体的关怀所必需, 导致其重要的理论支柱就只有向道家及道教的终极关怀中汲取。如果说中医学的发展是在的索取了道教对主体的终极关怀的理论形式而成功的解决了其中的重大的理论和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那么, 这一历史事实所反映的道教哲学中的关于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成就本身就成为当代重要的哲学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中规范了道的本体论意义并在相当多的方面由此指示出主体的方法论。《周易》在基本的意义上指出了道的形而上学问题。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 这始终是哲学的重大问题, 但西方哲学对此已无能为力。由于《道德经》和《周易》以道的方式对这一问题的限定, 使之对人的本质性存在的形式问题没有在基本的哲学意义上给出, 所以, 人类的存在的所有问题表明, 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是当代哲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映射这一问题中, 表露出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 尤其《内经》中的有关论述,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周易》和《道德经》及《内经》的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哲学发展及对中医学的继续进步将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已在近年的中国文化热中显 见端倪。笔者在对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中, 结合西方哲学中的问题, 受《周易》的道器之论之启发, 形成了形而中论的哲学。 形而中论的哲学认为, 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以形作为主体认识、并分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的始点, 人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世界存在形式中的形上和形下的“中间者也”, 因次, 人是存在中的形而中者。人是以时空的方式建立起对形的认识, 因此, 形而中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建立在时空的本体论基础上,并且与中医学的时空观统一。 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将能很好的解决一系列的重大的中医学的哲学问题。(限于本文的篇幅, 有关的具体论述请参看笔者的其它文章)。 三、中医学的医疗模式及其在当代的发展道路 自晚清开始的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近代和当代文化中的主体性地位以来,对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哲学的研究, 其中的重要的反映思维模式及其哲学的中医学范畴几乎都以西方哲学的模式进行了解释。对于这些解释, 已成为中医学的哲学研究的主流, 但是, 由于哲学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的失缺, 以西方哲学作为主体形式的研究就不能正确的和全面的反映出本在的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哲学。 因此,从本质上重新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哲学───道家和道教哲学对中医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思维方式和其产生的对思维的形式的统一性是哲学的自在, 那么, 一定的知识形式将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 哲学只是从形式中所发现的基本规则。因此, 就中医学的形式而言, 如果承认其是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独立的形式 ,那么,自在的哲学就是与西方哲学的形式所不相容的。所以, 与西方医学是西方哲学所生成的医学形式一样,中医学也只能是其自身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形式。所以,从中医学的形式中分析其哲学思维, 体认其自在的哲学, 也许是比以西方哲学为主体的研究方式对发现中医学的哲学模式更为有利。 长期以来, 有关中医学的哲学的研究, 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哲学思维属于辨证法的思维方式或朴素的辨证法, 由于中国哲学的自在方式产生的中医学, 使以西方哲学中的辨证法的方法认识和研究中医学形成相当大的曲解, 由此导致不但不能从本质上认识中医哲学, 而且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因此,从哲学上的正本清源就是当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两者的理论关系在哲学中的统一, 构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中医的治法和治则的诸要素,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的关系反映出中医学中的认识论的哲学体系, 是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一脉相承的。探讨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的关系, 分析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所反映出的中国哲学内涵 ,是哲学的重要任务, 而道教学者在修练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功理功法, 无疑是对问题的解决, 而这些应在当代加以研究的。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是对疾病认识并采取相关的医治方案的中医学的重要的理论,两者反应出的对疾病的认识, 就人是自然界的整体存在物于其中而言,是相当深刻的。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病因辨证等, 辨证虽有相当多的方式, 但以阴阳为体。 《周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论, 是辨证的总纲。施治与辨病施治虽表现为“同病异证 ”、“异病同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较为复杂的关系, 但只要在阴阳上辩病识证, 就可事半而功倍。总之,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一种高级的综合性的学术修养, 与形而下的西方医学绝不相同。 由于以上的中医医疗特点的存在, 中医学人才的培养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这关系到中医学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体制而言, 由于与中医学自在的规律相悖, 已严重的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降低了中医的医疗水平, 不但少有近古以前的大家, 而且使目前的中医学人才也青黄不接。 我认为, 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应在以下的改革中进行: 1, 改革中医学的教材。应编写中医哲学教材, 增加开设以“道”为基本内容的“中医哲学”课, 锻练加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使学生建立起一定结构的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 以利于中医学的学习和中医的医疗实践。不但如此, 还应在普通小学教育中, 增加以中医学为基本的世界观和养生学教育, 真正的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生产高素质的中华民族而言, 这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 2, 中医人才的培养道路, 应走“师徒制”, 这是中医学内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模式之传承所必需的, 这不但为中医学技术的口授心传特点所决定, 更多的则是中医学的道德伦理的特色所限定的问题。实践表明, 这一不成制度的制度, 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圣手。但现代的中医教育体制下少有这样的人才出现, 其中的教育体制不可不彻底的反思。 3, 中医学问中, 向有“学医三年, 天下无不治之病; 行医三年, 天下无可用之方; ”之论。因此, 中医学不同于其它学问, 其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是中医学者终生所追求的学术问题。所以, 政府在医学的管理模式上, 应尊重中医学的学术特点, 保护和礼遇中医学人才, 使其学术研究不被政治所左右, 并为其创造优越的学术研究和生活环境, 使优秀的青年能够走进学习中医学的大们并为此而贡献。这是保护和发展中医学的当务之急。 4, 改革中医学的医疗模式, 采用以中医诊断为主、西医医疗仪器诊断为辅;中药和道教内丹疗法为主、西药为辅的治疗方法。 5, 抱朴子葛洪有“食补不如药补,药补不如气补 ”的重要的医疗思想, 因此,中医疗法应采用以重在内养精气神、以合大药为内药的治法治则为主, 辅以中药调整和治疗的道教医学体系。道教医学体系的实行, 不但可彻底根治疾病, 提高人们的生存境地, 并可在相当的程度上补中医和中草药资源的紧缺。因此: 6, 中医院的办院方针应以道教内功为主, 药物为辅; 疗养与治疗并重的医疗模式。 对患者授以道教内丹功法、四时养生、动静相宜为辅的医疗思想,在练功中辅之于中药。这一医疗模式的实行, 使之患者能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持之以衡并长期受益。 以上应为中医学在当展的长期国策。 总之, 中医学是人类文化中独特的不可多得的宝贵的财富, 在其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中与中国道家哲学息息相关、与道教学者的身体力行的医疗实践中所做的贡献密不可分。但是, 中医学尽管理论成熟, 门派众多, 在历史中所形成的医疗模式表明(以中医七大门派的理论为主), 其治法治则上的主体部分都是采用投以中草药物、以经方为主、时方验方为辅的医疗方法。在人类理性不断进步的当代,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随着当代哲学革命的完成, 中医学必将最后完成以道教医学为主体医疗模式的转向, 而这一转向是在近代就应完成的, 只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 致使这一工作无法进行。历史将表明, 厚西薄中是浅薄的。在当代中国文化热的国际大环境中尽快的完成这一工作, 使中医学在世界医学中重放异采, 中国的哲学和医学学者责无旁顾、任重道远。我们当以此共勉。 中医论文范文: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药参与治疗的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 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药参与治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不断明了,其治疗观念发生了转变,如手术范围有缩小的趋势、术中可能采用一次性大剂量放射治疗以及术后早期的辅助化疗等,使得围手术期干预因素有所变化。本文就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使其日臻规范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乳腺癌; 围手术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药在参与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报道,其结果显示中医药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缓解手术创伤和麻醉干扰等带来的副作用,促进术后恢复。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识不断深入,乳腺癌围手术期干预也将发生变化,如手术范围有缩小的趋势、术中可能采用一次性大剂量放射治疗以及术后早期的辅助化疗等。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研究至今仍少见报告,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某些问题仍值得商榷。本文就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日臻规范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界定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段时间。Dorland医学词典对围手术期解释为:从患者住院准备手术到术后出院的这段时间[1]。国内有学者认为: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基于上述观点并结合临床实际,我们将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概念界定为:从确定手术治疗起,至手术后第1周期辅助化疗完成止的一段时间。在乳腺癌的当代治疗概念中,包括在术中和术后早期(1~2周)进行化疗以及新近开展的术中一次性大剂量放疗,用以减少因手术操作引起的癌细胞入血和原发肿瘤切除后残留癌细胞生长活跃所造成的复发转移。而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因持续的周期较长,不便计入围手术期中。 2 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目的 在我国目前新发现的乳腺癌病例中,ⅡⅢ期患者仍占大多数,各种根治术仍然是当前的主要术式,术后仍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且多数属于中、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并存疾病。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因乳腺癌患者本虚标实,特别是中晚期患者,正气已亏。手术虽有祛邪之功,却有耗气伤血之虞,通过扶正培本的方法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2)并存疾病的治疗。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合并症,需要在手术前进行纠正。(3)处理手术、麻醉带来的副作用。术后机体功能紊乱、疲劳综合征、术后早期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皮瓣缺血、皮下积液、下肢血栓形成等,影响患者的康复。中医药通过益气健脾、养血生津等法可改善疲劳、增加食欲;通过活血瘀法改善皮瓣血运、减少血栓形成以及淋巴渗液的产生,促进术后恢复。(4)术中、术后放、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通过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法治疗骨髓功能抑制,升高周围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益气健脾、和胃降逆等法改善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3 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指导原则 3.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乳腺癌治疗的“整体观念”是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认识:首先,目前已公认乳腺癌是一种全身疾病,根据Fisher的生物学理论,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有癌细胞转移入血,并潜伏在骨髓中,当原发肿瘤被切除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即可迅速繁殖,成为临床所见的转移灶[2]。其次,乳腺癌的局部手术处理依赖于机体全身良好的状态。如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肝、肺、肾、脑血管等重要器官合并症以及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需要控制好上述病情后才能施行手术。第三,乳腺癌局部处理也影响机体的整体状态,如手术创伤和麻醉过程所引起的机体功能性、甚或器质性改变等。因此,手术作为乳腺癌局部治疗的重要方法,也必须服从整体内治法,坚持以“整体观”进行实施,这对中医药参与围手术期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2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也是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根本大法。乳腺癌患者常有不安、恐慌、抑郁、焦躁、孤独感和失败感,再加上对癌症和手术的担忧,往往形成肝气郁滞证;而且手术创伤和麻醉干扰,术后常见脾胃虚弱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这是辨证论治的基础。然而患者并存疾病的处理以及术后并发症如皮瓣坏死、淋巴渗液、气管插管所致的咽喉部炎症等,又需要我们施行辨病治疗以弥补辨证论治的不足[3]。 3.3 扶正与邪相结合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因虚致实,又因实致虚,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病理过程。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正邪变化规律是,术前邪盛正亦盛,术后邪去正亦虚。因此术前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术后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祛邪是中医药参与围手术期治疗的大法。乳腺癌围手术期邪之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术前以癌毒之邪为主;术后癌毒之邪已去,六淫之邪易乘虚而入形成外感之邪;手术也易损伤局部脉络,血溢脉外而形成内伤瘀血之邪。乳腺癌围手术期祛癌毒之邪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及化疗,手术邪直接而迅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祛外感六淫与内伤瘀血之邪的方法主要有解表法与活血法;而扶正的主要方法为健脾益气法、益气养血法等。 由此可见,中医药针对癌毒之邪较常用的“以毒攻毒”法,对可手术的乳腺癌且综合治疗明显进步的今天已不常使用,乳腺癌的围手术期也不宜使用。因此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治疗应在扶正固本大法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不同疗法的特点,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3.4 按期分治 围手术期又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3期。术前处理目的是治疗并存疾病,改善机体功能,增强应激能力,使患者能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手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术中处理主要集中在全麻过程中生命体征的改善方面,中医药参与的成份相对较少。术后处理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手术与麻醉产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尽快地恢复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尽早地康复。各期处理目的不同,其处理方法亦不尽相同,应根据各期不同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 4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论治 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由于手术与麻醉药物的干预,乳腺癌围手术期的证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术前患者因对肿瘤、手术的恐惧与焦虑,常表现出精神抑郁、失眠、纳差、烦躁等肝气郁滞证与肝郁脾虚证的征象;术中的证候变化多因麻醉药物的干预,使患者出现肢冷、肤白、脉缓等阳气亏虚的表现;术后因手术、化疗药物的干预,患者多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差、脉细等脾胃虚弱、气阴(血)两虚等表现。因此,相应的治疗方法应为:术前以疏肝解郁、疏肝健脾法为主,方药以逍遥散加减;术中静脉给药扶阳固脱,方药以参附注射液为主;术后脾胃虚弱者,治以健脾益胃,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气阴两虚者,治以益气固表、养阴生津,方以生脉散加减;气血两虚者,治以益气健脾养血,方以归脾汤加减。 5 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存在的问题 由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是中医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缺乏规范的诊疗措施,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证候诊断方面目前尚无公认的、规范的辨证标准,也就没有相对固定的治疗方药。在辨证证型和治疗方药上各自为政,不利于疗效的系统评价及推广应用。目前的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4],需要确立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现代医学的近期疗效指标有疲劳综合征、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经济学指标、血液生化、各种量表等,我们理当可以借鉴。在评价临床疗效的研究中,对照组的安慰剂是目前实施的困难之处,汤药的色和味难以与治疗组类似,丸药和胶囊剂可能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目前还没有中医药围手术期干预的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因而缺乏可循之经验。 6 展 望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必将渗透到中医药参与的围手术期治疗研究之中。然而,完善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治疗的诊疗体系与疗效评价体系仍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皮瓣坏死以及顽固性淋巴渗出等的适宜中医药治疗的技术亦是研究的重点。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首先应该成立乳腺癌中医药治疗的多中心协作网络,开展围手术期多中心协作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完善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标准和相对固定的基础方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将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整合到中医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的研究之中。如将中药药理学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药研究中可能推动研究的进度及深度;而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本领域的研究中,从卫生经济学着手,进行成本效果效益的可行性分析,将有益于客观地评价中医药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特色与优势,以便推广运用。 中医论文范文:对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实践探索 《西医内科学》为一门临床专业课,是各临床专业医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课程之一。复习各高等医学院校内科学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内科学的教学重点为各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中医院校临床专业教育均开设西医内科学,并为后期重要的考试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对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总结,对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作了一定的探讨。 1 明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要想正确、有效地进行中医专业西医内科学教学工作,就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深刻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学习与掌握西医内科学等各西医临床专业课,尤为重要。因此,中医专业学生绝不能忽视对西医的认识和了解。对中医专业进行西医内科学教学的目的是使拥有扎实中医专业知识基础的中医专业学生对西医内科学也有深刻的理解。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学习临床医学的关键,学生务必扎实地掌握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能在毕业时承担适当的临床职责,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等中医院校始终重视西医临床专业课的设置与教学,其中西医内科学为最重要的临床专业课之一,其课程教学时数在众多高等中医药院校,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多数中医院校已将其作为毕业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的内容与重点。明确了目的,就应该适当加大西医内科学教学力度,增加西医内科学课时比重,更为重要的是要使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和领导认识到中医专业西医内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的特点 2.1 前期西医基础课课时较少,为临床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 相对于西医院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主干西医基础课课时较少。前期西医基础课课时较少,部分学生西医基础知识较薄弱,应掌握的相关知识在临床课的教学中显示出不足,为临床课的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 2.2 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有模式化倾向 西医基础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中医基础课程,由于中医基础课程多数需要学生熟记,以达到熟能生巧,使学生养成按条例记忆的学习习惯,而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很多内容不需强行记忆,应用思维与推理的学习方法,掌握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教学中发现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存在不能灵活应用的特点。 2.3 西医内科学课时相对较少 尽管西医内科学的教学课时在很多院校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仍显紧张。众多院校西医内科学均在一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课时多为90~126学时,使很多疾病的讲授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充分进行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穿插疾病诊治的进展内容。 2.4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未接触临床,不了解临床的情况下,对西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学生抱着应付考试过关的心理学习。因为中医与西医的学科特点明显不同,如果没有任课教师的引导,对为什么要开设西医课程,很多学生存在疑惑。 3 教师的素质及行为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是对内科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内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才能充分理解理论的深度与广度,把握重点及难点,这是分析教材的基本要求。把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传授于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又起到了主导作用,只有具备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使这一传授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实践性,也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和建立起理论概念。由于相关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使得内科学理论不断丰富,如果教师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则很难适应内科学的发展,更谈不上站在教材的理论高度之上得心应手地传授知识。与西医专业学生相比,中医专业学生西医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基础较差的中医专业学生获得较好的西医内科学学习效果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要避免以下 3 种情况发生:①有些教师认为中医专业学生学习西医内科学以后用不上,了解一下就行了,于是对授课内容大删大减,敷衍了事,使知识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学生听起来似是而非,难以理解,从而丧失了学习西医内科学的兴趣。②有的教师过分低估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害怕学生听不懂,所以讲课总是点到为止,对知识点既不深究也不展开,更不介绍学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深入,知识面也过于局限。③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重视西医内科学教学,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使教学效果事与愿违。 4 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临床学科,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理论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给内科教学工作注入了生机,但是,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完整的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便于理解、记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从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它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教学速度快,学生难于记笔记,也难于跟上授课节奏;二是多媒体教学过分强调直观,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三是教学按部就班,忽视即兴发挥,教学互动性差,抑制了教师的一些突发灵感和创造;四是喧宾夺主,课堂实效性差。传统教学虽然不及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但其最大的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课堂听课的信息反馈,及时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教师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能跟上授课节奏,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除可用语言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外,还可用板书及肢体语言增加互动性,可即兴发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等。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正是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又可以用传统教学的长处来弥补。 5 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主动性。社会需要、学生的自身特点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教师上课有不同的方法,但优秀的教师在上课时无不灵活运用了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提问、设疑、举例、导入等方法由浅入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内科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基于此,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能在启发式、讨论式等基本教学方法之上充分利用数字化、可视化教学平台实现直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则大有帮助,这个平台包括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库、医学标本库等,它可变抽象为具体,使需要冗长文字描述的特定内容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清晰表达,易于理解。尤其具备较丰富完整的反映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的科教短片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将会使课堂教学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总之,在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创新改革,提高应变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技能操作规范、动手能力较强的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的应用型综合人才。 中医论文范文:婴幼儿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 【关键词】外感发热;中医护理;婴幼儿 外感发热是指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以发热为常见症状的一种病证。婴幼儿外感发热在临床上很常见,起病急,病情变化快,需要及时处理。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100例高热患儿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医护理方法,效果较为显着,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病例均为儿科外感发热住院观察病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3岁。患儿均为急性发病,病程最短5小时,最长7天,均表现为发热,兼有恶寒、头痛、无汗、流涕,或有咽喉疼痛、口干、脉浮等症,符合中医外感发热的诊断。经过治疗、护理总有效率达95%. 2护理措施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合用中药灌肠、穴位敷贴、中药擦浴,同时施以中医护理。 2.1生活护理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寒,避免直接吹风,中药汤剂宜热服,药后盖被安卧发微汗,注意观察服药后出汗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0℃,湿度以50%~60%为宜。勤换内衣,保持口腔、皮肤清洁,衣着适度,因衣服过多影响皮肤散热,过少则受凉。 2.2饮食调护以食辛味发散食物和热食为宜,多饮开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利驱邪外出,忌生冷。给予清淡、易消化的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如猪肉瘦肉汤、新鲜蔬菜、果汁等,忌食牛肉、狗肉、羊肉、鸡肉等。也可给予桑叶6g,菊花6g,薄荷3g,白糖适量,以沸水浸泡代茶饮。 2.3预防并发症小儿体温突然、显着升高时,易发生抽搐惊厥,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出现频繁呕吐、头晕、头 :请记住我站域名/ 2.4心理护理给予正确治疗与护理,及时解除患儿的痛苦,赢得患儿的初步信任。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衣帽整洁,态度和蔼,模仿小朋友的语言,增加亲和力。对家长耐心做好解释、指导工作。 3讨论小儿外感发热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所致,小儿多为“纯阳之体”,最易化热。故伤风虽有风寒、风热之分,但风寒失治、误治迅即化热而为风热。因此治疗小儿伤风发热,多以辛凉解表为主。 我科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外感发热,因石膏是苦寒之品,可宣通内蕴之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透表解肌之力强,为透胃腑实热之圣药,尤其内伤外感,用之皆效。涌泉穴又名地冲,属于足少阴肾经,为历代医家常用的穴位。涌泉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可引气血下行,功擅主降,是升降要穴,既可针刺、按摩,也可外敷、艾灸,现代还可穴位注射,既可治疗急症,也可治疗慢性病。穴位贴敷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采用穴位贴敷法具有双重作用,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脏腑的气,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直肠黏膜有很强的吸收能力,直肠给药后,药液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通过黏膜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中药灌肠既能保留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又能避免因味苦引起呕吐难以口服之弊。此法具有给药方便,无大汗淋漓,完全退热时间短,体温反跳现象少,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经保留灌肠后吸收,以通腑泄热之功效而达到降温。中药灌肠降温后维持时间长,且对于高热惊厥、昏迷、肿瘤、年老体弱等发热患者尤为适宜。中药擦浴不仅降温快,还能消除高热带来的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等。 综上所述,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时,在重清热解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散外邪。同时通过生活饮食调理,并取得患儿与家属的配合,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使患儿很快康复。 中医论文范文:论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作用 1中医药对ER改善作用的实验动物研究 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中医药对实验动物ER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经过中医药的应用,可以改善实验动物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流,并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因子、活性蛋白的功能以提高ER,提高受孕率。闫文杰等[15]研究中药助孕方对促排卵和胚泡着床障碍小鼠ER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助孕方可以提高小鼠LIF蛋白OD值、整合素β3蛋白OD值和妊娠率,认为中药助孕方可以通过上调LIF和整合素β3的表达来改善ER,提高妊娠率。宋殿荣等[16]观察补肾活血方中药对妊娠大鼠ER的影响,结果表明,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大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发育,并显着提高子宫内膜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有助于ER的建立,最终提高胚泡的着床率。周惠芳等[17]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整合素α5、β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补肾助孕方可下调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细胞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水平,提高整合素α5、β3蛋白水平的表达,改善黄体功能不全状态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受孕环境。陈倩等[18]研究发现紫丹饮(主要由紫河车、丹参、熟地黄等药物构成)含药血清在子宫内膜免疫微环境中可显着促进子宫内膜细胞L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表明中药紫丹饮在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的旁分泌作用下通过增强ER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ER。曹蕾等[19]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肾虚模型大鼠模型E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补肾健脾中药复方能够有效改善肾虚模型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功能,调节子宫内膜NK细胞亚群含量,提高内膜LIF表达,从而改善其ER。王振迎等[20]观察寿胎丸加减方(其方药组成:菟丝子100g、杜仲100g、黄芪100g、当归100g等)对超排卵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寿胎丸加减方可提高超排卵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小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张雏怡等[21]观察针刺对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ER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有上调大鼠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A10(HOXA10)、LI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能显着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导致的ER不良状态,促进胚泡着床。 2中医药对ER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关于中医药对ER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已有许多报道。研究显示中医药对ER的改善作用是明显的。 2.1单味中药对ER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苏念军等[22]选用单味中药阿胶30g自月经周期第7天开始给予口服至下次行经或证实临床妊娠为止,期间观察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显示,通过口服阿胶,子宫内膜厚度显着增加,增加值为(3.88±1.54)mm,子宫动脉血流RI和PI明显下降,表明阿胶能增加诱导排卵助孕周期子宫内膜的厚度,加速子宫内膜的增长并改善子宫动脉血供。 2.2中成药对ER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韦艳萍等[23]探讨左归丸对黄体功能不健所致不孕症的治疗作用,设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率(40%)高于对照组(17%)。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左归丸可能通过舒肝补肾来升高孕酮水平,健全黄体功能,提高子宫内膜表达,从而影响ER,治疗不孕症。孙振高等[24]通过超声检查评价补肾中药改善超排卵过程ER的临床价值,将进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用控制性超排卵方案。分别用二至天癸颗粒(由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等药物组成)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组)和单用促性腺激素(对照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分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子宫动脉PI和RI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IVF-ET过程中联合应用补肾中药,可改善诱导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显着降低HCG日PI和RI,改善ER,提高临床妊娠率。 2.3中药验方对ER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刘雁峰等[25]观察二补助育汤(着名老中医肖承悰教授调治ER低的经验方,由骨碎补、补骨脂、巴戟天、桑寄生、续断等药物组成)对ER的作用,对因ER低造成IVF-ET失败的肾虚型患者,给予二补助育汤服用3个月,结果显示半年随访受孕率为57.1%;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治疗后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治疗前,且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表明二补助育汤在改善ER低患者的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雌激素水平等方面都有较显着的疗效。 2.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ER作用的临床研究 李秀然等[26]将促排卵周期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加服助孕增膜方(菟丝子、淫羊藿、熟地、当归、川芎、首乌等),西药组加服戊酸雌二醇。排卵日B超监测显示,两组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中药组对内膜类型的改善情况与西药组相仿,对PI及RI的降低及临床妊娠率优于西药组。提示助孕增膜方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并改善子宫动脉血供,改善ER,有助于胚胎着床。冉雪梦等[27]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联合中药(含当归、白芍、熟地、山萸肉、续断、菟丝子、紫石英等)促排卵,与正常排卵周期妇女的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后两者整合素β3表达强且无差异,提示补肾调经中药增强了促排卵后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表达,改善了ER,有利于孕卵着床。徐淑萍[28]将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黄体酮治疗,试验组加用补肾汤(由紫河车、熟地、巴戟天、菟丝子、丹参、当归等组成)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肾虚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肾虚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清孕酮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表明补肾汤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黄体功能、改善ER有关。连方等[29]探索中药参芪寿胎丸方(由党参15g、黄芪15g、菟丝子15g、桑寄生15g、杜仲15g、川续断15g等组成)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疗效,将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芪寿胎丸联合西药组(试验组)和西药组(对照组),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肾虚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排卵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黄体中期孕酮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服药后黄体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及子宫内膜血流的RI、PI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后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水平均较服药前升高。试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参芪寿胎丸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子宫内膜血供,提高黄体功能,改善ER有关。张敏等[30]探讨温肾活血汤联合克罗米芬(CC)促排卵治疗后对ER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组在内膜厚度、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温肾活血汤能提高CC促排卵治疗后的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排卵、降低LUFS发生及改善ER有关,其改善ER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联合CC。 2.5针刺疗法对ER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陈雪梅[31]探索针刺疗法对提高ER的效果,将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三组:针刺测试组取穴关元、中极、子宫(双)、三阴交(双)、归来(双)、血海(双),针刺对照组取穴风市(双)、阳陵泉(双)、外关(双)、四渎(双),空白对照组不行针刺治疗。结果显示,妊娠率分别为58.69%、38.29%、33.33%,针刺测试组高于后两组。妊娠组螺旋动脉的血流指数PI、RI均显着低于未妊娠组。结果表明,螺旋动脉的血流指数和ER呈相关性,针刺疗法可以提高ER,进而提高妊娠率。潘碧琦等[32]观察腹丛刺辅助促排卵治疗的效果,该针法施针部位是子宫、附件的体表投影,针之所及,直达病所,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发现经施针后的患者RI、PI较未施 针患者明显降低。因此认为腹丛刺可以改善患者盆腔血循环,使血流更为充沛和流畅,排卵率提高,ER和营养条件得以改善,因此妊娠成功率提高,同时流产率降低。 3结语 ER引起胚胎着床障碍的机制,尚未找到特异性的环节或因子。目前西医改善ER的措施有激素、抗凝剂以及手术,临床有一定疗效。中医药在IVF-ET的应用已做出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调节ER的作用是肯定的。中医学以其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药复方调经促孕的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临床上经验性治疗较多合理但疗效不确切,作用机理尚未十分清楚,而且,对某些研究结果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在评价ER方面,至今未有统一并公认的指标,也不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这些问题有待今后不断地解决。 中医论文范文:中医药类风湿关节炎教学创新 笔者从事风湿科临床工作多年,本方应用得当,收效颇着,此方若无黄柏、苍术、川芎三药,疗效会明显降低,使用时应加注意。在临床实习课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不同,导致学习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因此中医药特色的风湿科临床教学创新探究不仅要考虑到班级的专业特点,比如: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运动康复专业、针灸推拿专业等,而且更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体的差异来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老师应该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充当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创设真是情境,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目前的临床实习课教学中,较以往传统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接受而言,形式和内容上已有很大改观,但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趣的接受知识,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是临床实习课教学老师更为关注的问题。 在教科书中关于川乌这味中药的描述如下:药性: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功效:祛风湿,温经止痛。应用:1.风寒湿痹;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3.跌打损伤,麻醉止痛。这些中药书上的知识点对于考试来说,甚是重要,但在临床实习课教学中,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川乌是一味中医风湿科常用药,笔者在临床实习课教学中,通常给实习医生讲医案的同时,喻方于理,讲授清楚用药的宜忌,让同学们生动地理解并掌握风湿科药物的应用,共同探究中医药特色风湿科临床带教的方法。为了检试乌头的毒性,近代名医张山雷曾以身试之。张氏云:“予曾以天生之乌头附子等分为末,试服二厘,至一小时,力轻浮微茫,如分剂再加,即至眩晕,因知此药先至脑部。”张氏此举,颇有献身精神,深受医界赞誉。古称乌头为“大辛、大热、大毒”之品,乌头的块根中含有乌头碱,有很强的镇痛、镇静作用,但具有强烈的毒性,2~4mL的乌头碱结晶体或2~4mL的乌头酊就可以使人中毒而亡。 乌头碱中毒,病人很快会感到头昏眼花,口舌及四肢发麻发胀,由于乌头碱对迷走神经的强烈兴奋作用,出现口角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出冷汗,心跳减慢。又由于乌头碱对心脏的直接毒害作用,而表现出各种心律紊乱,甚至出现心室肌肉颤动或心脏停搏。乌头碱对神经系统,特别是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出现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神志不清,二便失禁,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乌头的有毒成分为乌头碱,而有效成分也是乌头碱。据日本矢数道明博士研究,发现乌头含有六种生物碱,其中四种是有毒成分,另两种是无毒乌头碱,前四种在高温下,可以被破坏,后两种则不能被破坏。日本研究乌头,是有血的教训的。《头注本草纲目》的作者白井光太郎博士,就是因为乌头碱中毒而献身的。这种用生命换取的教训,在日本国研究中药史上,还是很少的。现在,日本加工无毒乌头的方法很简单,用高压锅加温120度,经过2h就可把有毒成分全部破坏掉[4]。 从上面的两个医案我们不难看出,临床用药是很灵活的。我本人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多年的经验之一是:学生很喜欢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记忆深刻,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知识,使学生正真意义上成为教学双边关系、临床实践的主动方。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中医风湿科的临床病症更是注重实践。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在中医风湿科的临床病症实践中更显现出尤为重要的作用。注重实践论是从辨证论治,还是遣方用药都能深刻的反映出之一道理。 所以,单单是川乌这一味风湿科最常用的中药来说,都有这么多的知识要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我们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还是很重的。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不同医学始终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如何取长补短、结合创新变成了又一重要途径。随着中医药特色风湿科临床教学创新的深化,中西医有机结合与互补的临床教学已成为医学生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将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只要我们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并结合其自身特点,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就能更好更多的解决学生重书本轻能力、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灵活性与主动性的问题,能够切实地解决学生在临床学习、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高风湿科中西医结合实践教学质量。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阶段,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机器换人”现象屡见不鲜。企业“裁员潮”来势汹汹,腾讯、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员工首当其冲,劳动争议高发。根据相关统计,调岗案件数量在劳动争议中大概占比20%~30%,由用人单位调岗行为引发的纠纷已成为影响我国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调岗行为的背后是平等与自由、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干预过多会增加企业人力成本负担,甚至有可能损害劳动者利益,应有合理的规范及程序来调和冲突。但目前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调岗并无直接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只能援引劳动合同变更的相关条款解决纠纷。在裁判规则缺位时,如何把握用人单位调岗行为之界限,怎样协调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冲突,如何实现劳资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诉求等问题值得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为了妥善解决调岗纠纷中的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困境,实现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平衡,有必要对“利益衡量方法在调岗纠纷中的适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利益衡量方法的核心内涵 利益衡量方法通常是指在合法权利(利益)发生冲突时而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时,为形成公正合理的判决而采用的一种司法平衡方法。它贯彻着司法能动、经验主义和利益平衡精神,主张灵活有效和实用主义的自由裁量,其基本理念是协调利益争议各方,实现总体效益优化[1]。利益衡量理论源于德意志的自由法学及其衍生的利益法学,最初是在批判概念法学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法解释方法被提出,并受到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深刻影响。20世纪初期,以德国法学家赫克为核心的利益法学强调裁判中的各种利益,将裁判者的视野引向了社会现实和实体价值层面,主张法律是对利益的分配和保护。他们认为法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问题。在司法过程中,面对法律规则不能完美解决纠纷的窘境,法官必须考察和确定立法者意在保护但未予以明确的利益因素,主动审视案件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维护可被认为是优先的利益,在冲突的利益中谋求平衡。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加藤一郎与星野英一将其作为法的解释方法论进行研究,强调法律解释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并将利益衡量的理论体系化。日本的利益衡量论不仅仅是弥补法律漏洞的方法,更是对法及其与社会之间关系进行综合权衡考量的产物。利益衡量方法在我国法学理论中可谓是“舶来品”。20世纪90年代,梁慧星教授将日本的利益衡量理论介绍入国内,率先尝试利用利益衡量方法分析论证案件,他认为利益衡量是“实质判断加上法律依据”,法律是衡量基准,案件是利益冲突的体现,案件的裁判是法官利益衡量的过程。有关利益衡量的含义,我国台湾学者杨仁寿曾作如下阐述:“法官在阐释法律时,应当摆脱逻辑的机械规则之束缚,而探求立法者与制定法律时衡量各种利益所为之取舍,设立法者本身对各种利益业已衡量,而加取舍,则法义甚明,只有一种解释之可能性,自需尊重法条之文字。若有许多解释可能性时,法官须衡量此案性环境及各种利益之变化,以探求立法者处于今日立法时,所可能表示之意思,而加取舍。斯即利益衡量。”[2]利益衡量方法的核心内涵体现在:(1)利益衡量方法的适用前提和对象是审判过程中所面临的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2)适用利益衡量方法的主体是承办案件的法官;(3)利益衡量的内容是对具体案件中的冲突利益进行衡量与取舍,为利益冲突的协调寻取妥当的标准。利益衡量方法强调对法律条文背后利益的评估与衡量,注重具体案件中不同利益诉求的评判与取舍,具有追求平等的价值倾向,它不仅是一种法律解释方法,更是法官在案件审判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利益衡量方法打破法律形式主义的桎梏,能够弥补形式逻辑方法的局限性,其要旨就在于强调法官对现实案件中利益关系的思考与权衡,能够在疑难案件和新型案件中帮助裁判者正确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和法律推理方法,寻求可以被各方接受的最优判决结果,实现司法定纷止争之目的。正因如此,有学者将其称为法学方法中的“黄金方法”。 二、利益衡量方法与调岗纠纷的内在契合 我国法律未对调岗的概念进行界定,通常意义上的调岗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岗位进行的调整,主要体现为工种、职位、工作时间与地点、劳动条件以及薪资报酬等条件的变更,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3]。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满足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需要,以调岗的方式调整用工诉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发劳动者在不同岗位上的流动,是用人单位行使用工自主权的表现。但实践中未达成合意的单方调岗问题多发且情况复杂,在调岗致使劳动者利益降低或者工作负担增加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利益冲突,引发劳动争议。 (一)我国调岗纠纷的现状 笔者在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以“调岗”为关键词针对2020—2022年(截至8月31日)全国各级法院全部审结的民事案件进行查询,共检索到公开案例19089个。涉调岗案件中占比较大的案由为:劳动争议(70.08%)、劳动合同纠纷(20.12%);其中争议焦点排在首位的是“劳动合同解除争议”,其次是“劳动补偿金争议”分别占案件总数的40.8%和25.8%。此外,上述案件中各审级占比依次为:一审(51.76%)、二审(46.61%)、再审(1.62%),可见涉调岗案件不仅数量多、争议焦点集中且上诉率高。一审中调岗纠纷中所涉及的劳资双方利益冲突不能有效协调,直接导致上诉率增高,对调岗纠纷的审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相关裁判文书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实务中引发纠纷的情形主要包括: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调岗;以非正当理由随意调岗;对处于特殊地位的劳动者无视立法的强制性规定而进行调岗;为节约经营成本、规避解雇保护制度,以调岗或降薪等方式恶意调岗、变相辞退,等等。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多注重对调岗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认定,在判断调岗具有合法性的前提下,主张用人单位在确需对劳动者进行调岗时应证明其合理性。在此过程中,囿于法律之于调岗纠纷的滞后性,法官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二)利益衡量方法适用的必要性 1.缓解调岗中的劳资利益冲突一方面,用人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逐利益是其本质,为了维护和保障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划人力资源配置以适应内外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以保持竞争优势对劳动者调岗,是其行使用工自主权的体现。另一方面,劳动者的职业安定性追求对其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而工作地点、岗位变动、薪资福利的变化会对劳动者的工作、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劳资关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劳动者作为劳资关系的重要主体,接受劳动管理、服从统筹安排无可非议。但劳资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和由此导致的话语权悬殊,导致调岗过程中很难实现意思自治,进而产生劳动者对切身利益的追求之于企业用工自主权的冲突。利益冲突是利益衡量的适用前提,在调岗纠纷中引入利益衡量方法,由法官通过对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利益进行取舍平衡,判断调岗行为的合理性,能够协调劳资利益关系,增强裁判的妥适性。2.弥补劳动法的滞后性法谚有云,“法律从其颁布的那一刻就已过时”。法律具有权威性、安定性,一经确定即不会轻易变更,规范与事实之间永远存在着紧张,劳动法也不例外。用人单位基于经营与发展需要而进行单方调岗,由此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加,但我国现行法律缺乏对调岗行为的专门、直接规定。考虑到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调岗必然会导致劳动合同主要条款的变更,司法实务中大多援引《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劳动合同变更的相应条款解决调岗纠纷。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通过司法指导意见对用人单位单方调岗行进行规定,各地裁审规则基本认同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强调对用工自主权边界的把握,在调岗行为合理性认定标准上亦有共通之处[4]。例如,调岗须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事先规定可以调岗;调岗不得对劳动者产生侮辱性等不利影响;用人单位应当证明调岗的合理性,等等。但鉴于案情所涉要素的差异,具体考量标准存在差别,自由裁量权界限模糊,容易出现裁判口径不统一的现象。利益衡量旨在追求个案中的实质正义,注重对争议双方冲突的利益进行比较、权衡与取舍,是司法填补法律漏洞的有效方法[5]。法官面对新经济发展态势下的诸类调岗纠纷,在认定调岗的合理性、判断调岗是否对劳动者产生不利影响、衡量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适用法律等问题的过程中均有利益衡量方法适用的空间和必要。 (三)利益衡量方法适用的可行性 1.有法律依据可循劳动法的良好实施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构建和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等多种现实意义。我国《劳动法》第一条确立了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原则。该规定看似偏袒性地维护处于弱势的劳动者利益,与公平有悖。但应当考虑到,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把握着利益分配的主导权、用工选择权,极易利用强势地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处于劣势的劳动者往往无法与用人单位抗衡。笔者认为,劳动法立法本身就是利益衡量的产物,通过对劳动者利益的倾斜保护,使其具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的能力,协调劳资利益冲突,符合公平正义之司法理念。将利益衡量方法适用于调岗纠纷,符合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实现劳资双方利益动态平衡的有效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保障法律统一适用的指导意见》第七条规定:“正确运用利益衡量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要综合考量案件所涉各种利益关系,对相互冲突的权利或利益进行权衡与取舍,正确处理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人身利益与财产利益、生存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保护合法利益,抑制非法利益,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在调岗纠纷的审裁过程中,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判断调岗行为合理性,要根据案件事实,从利益衡量的角度综合考量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将劳动者对出勤成本、工作环境、工资标准、福利待遇等的追求与降低劳动成本、低投入高产出、效益最大化的愿景纳入权衡范畴,正确处理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冲突。2.有司法裁判经验借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利益衡量方法在民事审判领域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已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在环境案件、知识产权案件、行政案件甚至刑事案件都有广泛适用。有学者认为,司法实务中劳动争议归根结底亦是利益权衡与选择问题[6]。实践中已有法官在调岗案件中引入利益衡量方法,为其在调岗纠纷中的适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在“张某与山东鲁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①中写道:“张某不满工作岗位的调整而缺勤,该行为是否构成严重违纪取决于鲁泰公司调整工作岗位的合法性。对于张某而言,从其自身发展需要、劳动报酬的获得与付出进行综合利益衡量分析,工作地点由同城变为异地、工资报酬由多变少导致的劳动合同的重大变更,对其劳动合同履行已经造成实质影响……鲁泰公司自行调整张某工作岗位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张某并非自身原因导致缺勤,鲁泰公司以张某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该案中法官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全面衡量调岗行为对劳动者产生的不利影响,对用人单位调岗的合法性进行认定,并在判决书中展示进行利益衡量的思路,协调用工自主与劳动者利益的冲突,为利益衡量方法在调岗纠纷中适用的可行性提供佐证。 三、利益衡量方法在调岗纠纷中的适用原则 诚然,利益衡量方法可为调岗纠纷提供新的解决路径,但利益衡量的主观性和个案差异性特质明显,更多的是裁判过程中的思维导向,与法官个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密切相关[7]。利益衡量并非任意妄为,其适用应当有所限制,以避免法官的主观恣意。为保证利益衡量方法在调岗纠纷中适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有限的利益衡量。利益衡量应当被严格限制,不能脱离法律规范恣意进行。法官要依据法律规范评价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根据调岗纠纷中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与诉求衡量利弊,在公平、合法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做出符合法律精神和当事人利益追求的评判,不仅要恪守法律的严密性和体系性,亦要兼顾法作为社会规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二,遵循立法者原意。利益衡量的基本功能在于补充法律漏洞,包含着法官对法条的理解和掌握,应当透过现行法律规范探寻法律语言词句背后的立法者意图和利益取舍之道,熟谙法律中所包含的利益,对调岗纠纷中的利益冲突进行公平、妥当的衡量,实现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权益的平衡。第三,充分论证与公开原则。利益衡量的说理和论证决定着裁判结果的说服力与可接受性[8]。法官利益衡量的思维过程和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个人价值取向和法律职业素养。在运用利益衡量方法解决调岗纠纷时,法官应尽可能在判决书中明示其判决结果来自利益衡量,并将其对利益冲突进行衡量、取舍的思考过程以及依据法律规范进行理论构成的过程予以公开阐明,检验推理论证的妥当性,增强裁判说服力。第四,比例原则。平衡强弱悬殊的力量,实现利益均衡是比例原则的重要价值,其本身包含着“适当、必要、最小侵害、均衡”等判断因素。在调岗纠纷中,法官要结合案情,分析用人单位单方调岗行为是否符合比例原则的精神,尊重劳资利益多元化,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追求损害的最小化,谨慎行使自由裁量权,维护劳资关系和稳定。第五,符合公平正义理念。利益衡量的理念是协调争议各方利益,实现总体效益优化。在调岗纠纷中适用该方法,要充分考虑合同当事人在经济地位、占有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劳动法精神,本着对个案公平正义的追求进行利益衡量,形成最妥当的衡量结论。 参考文献: [1]余净植.“利益衡量”理论发展源流及其对中国法律适用的启示[J].河北法学,2011(6). [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75-176. [3]丁建安.论企业单方调岗行为法律效力的判断[J].当代法学,2015(3). [4]孙国平.论雇主劳动合同条款变更权之控制[J].比较法研究,2016(1). [5]孙盈.价值与逻辑之间:利益衡量裁判方法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J].法律适用,2017(13). [6]潘福仁.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J].东方法学,2008(3). [7]马平川,赵树坤.利益衡量的主导取向与方法论特征[J].法律方法,2015(1). [8]王晓,程暖茜.论利益衡量在法律适用中的缺陷及完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作者:王婷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浅论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变得十分激烈,而且还面对着国际大企业集团的冲击。建筑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首当其冲的是对人才的竞争。建筑企业不仅要防止国外大的承包商和施工企业挖走人才,更重要的是还必须使自己的企业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多的更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当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乏 领导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未能认识到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没有把员工视为影响组织发展的宝贵资源。加上建筑企业的角色定位,事业编制人员占很大一部分,“单位人”、“官本位”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使得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从根本上加以重视。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局限于工资的发放、出勤情况的统计,员工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变,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实质性促进作用。正是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导致实施岗位管理、聘用管理、绩效考核等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降低了建筑企业的活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落后 在建筑企业中,由于未能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的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将人力资源等同于其他物化的资源,造成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仍以管事为主,缺乏对人的关注与关心,忽视员工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需求,背离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作中没有创新,只是按照相关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任务开展工作,导致职工学非所用或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等,人力资源流动优化配置的机制仍未形成,影响了人力资源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未能将员工培训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造成了人才发展的非持续性及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不到位,尤其是培训预算工作往往起不到作甩培训内容单一、教条化、针对性差,以思想品德教育和政策理论学习为主体,忽视职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和潜能的全面开发,导致建筑企业员工产生反感情绪,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建筑企业开发培训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而部分领导过分强调投入和回报成正比,也使得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工作持消极态度,缺乏培训资源。 (四)人才流失严重 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薪酬待遇不高、社会地位较低等令高素质人才避而远之,甚至连已有的人才也逐渐流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目前国内的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且管理不规范,建筑企业几乎处于找米下锅、饥不择食的被动局面,因而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加之奖惩力度不足,个人利益未能与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有效地结合起来,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再加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造成了建筑企业关键、重要职位上的人才大量流失,引进也较为困难。 (五)奖惩机制不健全,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首先,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激励机制仍未建立,即使大力推行绩效考核等措施,但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少之又少,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在仍普遍存在,从而导致人员尤其是核心人员的流失。其次,激励方式过于简单化,缺乏对不同层次员工不同需求的考虑,激励效果不佳。第三,绩效考核不仅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各种基础性信息保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当前建筑企业绩效工资制从提出到现在,在全国范围内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仍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尤其是缺乏一个明确的针对不同层次与类别的可具体量化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造成建筑企业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往往放置一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员工,只有用良好的奖惩激励措施才能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的质量。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对员工重考核,轻奖惩,特别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措施,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甚至有的企业出现了拖欠员工工资等问题,造成了人才的外流,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薄弱,工作分析缺失,组织内部岗位职责、任务及人员的任职条件没有明确规定,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二、改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国家继续深化和推进建筑企业人事与劳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自身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思想认识,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力资源在组织的生存发展中既有基础性、又起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目前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人力资源在组织发展中所起的战略性作用更加凸显。因此,建筑企业要更加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关注员工,尊重员工,激发其潜能,实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水平 建筑企业作为各类高级人才的集聚地,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建筑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需求,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以负责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夯实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完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 根据建筑企业行业特点和要求,提高工作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拟定岗位说明书,对岗位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做出明确规定,防止因人设岗现象的出现。在全面梳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基 础上,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保障人力资源规划的前瞻性及合理性,避免人力资源选择、培训开发等工作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对单位现有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实现人才为组织所用。要继续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有利于人才才能发挥的氛围,调动人才实现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发展平台。 加大对单位内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与开发力度,促使其更新与转变理念。丰富培训内容方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相关技能的提高,也要包括职业道德的强化、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同时,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工作要结合员工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四)建立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 从上到下设定一定的淘汰比例,“疏通出口渠道”让不称职的人退出岗位。严把“进口关”引进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坚决制止为照顾关系、人情而接纳无用甚至有害的人员进人企业。形成以“品行用人、凭政绩上岗”员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竞争机制。适时地根据企业发展目标需要、市场竞争的需要合理进行人员的更换和调整。真正做到岗有所需、人有所值。更新观念,择优录用。面向社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选聘企业经营者。对大型企业来说,也可在企业内部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公开竞争,择优选聘经营者,提高项目经理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深化建筑企业的绩效管理改革工作,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筑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巨大需求,要求企业必须能为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能够创造出留人、引人的氛围,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才的引进、培养、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企业文化、上下级沟通等多种方式,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员工能够切实感受到企业发展与自我发展的统一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积极借鉴和吸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工具和方法为我所用,如平衡计分卡BSC、KPI绩效考核等,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强化对整个人才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薪酬的调整、岗位的调动、培训开发的开展等、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其潜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尤其要加强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健全,培育内部人员的危机与竞争意识,提高激励效果。 总之,在当下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才能使我国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管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中国建筑企业一定会在本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摘 要: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重视人才潜能的开发,而不断的学习就成为必须。首先对“学习型组织”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其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最后,提供了一个成功运用这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企业案例。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 “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一般来说,学习型组织包括: (1)“自我超越”(Overstep Oneself):指企业内的员工能做到终生学习、不断进取、磨练意志和品质,全身心投入,最终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 (2) “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其中“愿景”是指期望未来实现的一种状态并描述这种状态的蓝图、景象。“共同愿景”可以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它在组织中会创造一体感,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中,使不同的活动融合起来,淡化组织成员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使员工产生使命感。 (3)“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指发展组织成员整体配合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和“共同愿景”基础之上的。团队学习在企业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上,①善于汇集组织成员中众人的思想火种,使之开花、结果,即集思广益并使其形成更高的团队智力。②团队学习要求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默契,以取得更高的效率。③团队学习要通过训练,长期坚持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它是“看见整体”的一种修炼,使人看清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结构,并且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属于整体的各个互不相关的因素之间的联系。 2 学习型组织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Sehultz)在1960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的就职演说,在此次演说中,舒尔茨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的增长,但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等人力资本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工业经济时代实物资本和资金是企业运作的核心,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各种外部因素,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学习型组织”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在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 的企业建立了“学习型组织”,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也有40% 的企业是按“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来进行人事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显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动态的、柔性的,并可以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最稀缺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科技人才,一个企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其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学习型组织”最直接地决定了一个企业员工和组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和更新。同时,“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动态的、柔性的,以发展的标准实行的,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创新的源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大地缩短。现代企业要保持不灭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每个现代企业必须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来保持这种创新能力的获得。“学习型组织”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也正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的模式。 (3)“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极大地促进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些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许多现代企业正努力寻求一种更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是顺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内在要求的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更多地强调“以员工为中心、发挥员工的潜力、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实现自我管理”。这种“地方为主”的扁平结构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显着的特点,这种组织结构较之传统的组织结构(如职能制、事业部制等)能更好地保持上下级之间的不断沟通以及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例如,在日本丰田公司,为了使一位新员工成为一个“丰田人”,首先要对其进行至少为期3个月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公司的哲学体现在“事业在于人”和“自我管理”,这不仅很快地提高了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也培养了员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进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使公司的人事管理处于一种高效、宽松、有序的环境中。 3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主要途径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许多企业对“学习型组织”这一形式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将这种管理方法用于实践中。建立“学习型组织”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塑造企业文化和共同愿景。 企业的发展除了资金力量、技术力量等,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而企业的员工既是以个体形式而存在,是以各种群体的形式而存在,努力塑造企业文化和共同愿景,就是利用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使这一特定的群体产生凝聚力。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的那样,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力管理,是对全体员工进行管理和协调,人力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代名词”。 因此,企业员工之间的共同愿景加之共同协作,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中真正达到这种和谐,就能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 以员工发展为导向,培养持续学习和团队学习。 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没有员工的发展,就很难有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结合企业战略,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不断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促进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以员工的发展为导向,培养员工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组织学习和团队学习,它能使员工更好地协作去完成任务,使组织有一种整体性以及具有更大的战略潜能。 (3)积极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环境条件,二是自身状况。环境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而本身的状况中除了资金、技术等因素,最重要的一条是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创新方面。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观念创新,包括对企业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的认识以及对先进管理方法、技术的认识。这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客观要求,因为不论是对经营管理的认识,还是对先进技术的掌握,都是以不断学习和教育培训为前提的。②制度创新,包括建立新的企业考评制度、人事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奖惩制度、激励制度等,这是涉及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全局性的问题。③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无疑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一个企业要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必须做到:有计划地增加对科研和员工培训的支持力度;鼓励一切有创造能力和愿望的员工创立自己的事业;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励个性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焕发个人的聪明才智等。④领导创新,在“学习型组织”中,首先要领导者带头学习,带头超越自我,努力奋斗,领导群体要成为团队学习的典型。 4 “学习型组织”的一个现代企业案例 日本松下是成立于1918年的一家家用电器公司,由松下幸之助夫妇和妹夫井直岁男三人创建。从20世纪开始,经历了80余年的奋斗,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已发展为一家世界一流的大型跨国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全球最大500强企业排行榜上,松下名列第26位,年营业收入597.71亿美元,利润10.59亿美元,资产额670.22亿美元。 松下公司的成功已成为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个成功的典范,而这一成功归根到底是松下人力资源战略的成功。其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措施方面。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过的一段名言:“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产品”。可以看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虽然是在近年来才被明确提出和广泛重视的,但其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早已体现在松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了: (1) 共同愿景。松下公司十分重视强化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观(即共同愿景)的建设,它是日本第一家有公司歌曲和价值准则的企业。每天早晨,公司的经理和员工都要一起朗诵本公司的“纲领、信条和七大精神”。正如松下的一位高级管理者所说的那样,“在松下公司,全体员工已融为一体了”。 (2)团队学习。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智慧去完成工作,即使一时取得惊人的进展,也肯定会有行不通的一天。另外,公司的经营不仅仅依靠总经理或干部,还要依靠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松下公司不仅每年对职工进行大量的技能培训(1964年松下公司在大阪建立了19.2万平方米的大型培训中心,全公司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在这里接受了培训),而且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可以看出松下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外,其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才的培训和团队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其事业成功的基础。 (3)自我超越。松下公司的成功管理经验在许多方面都值得借鉴,但最根本的还是它的人才观及其在人才培训和使用方面的思想。松下公司一直把对人的培训放在首位,它有一套独特的培养人、团结人、使用人的方法。松下十分重视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和不断学习、自我超越的奋斗精神。松下的总公司设有“教育培训中心”,下属八个研修所和一个高等职业学校。现今,松下公司科长、主任以上的干部多数是公司自己培养起来的,在事业部一级的干部中,有许多通过学习掌握了一门或几门外语,他们知识面广、业务精湛,并且十分熟悉公司的经营管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自我超越,也为松下公司实现高效率运营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系统思考。在松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怎样教育和培养人才一直是其不断探索并形成独特见解的一个方面。一般的公司主要是注重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和道德品行的培养,而松下公司在这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之外,进一步提出要培养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的价值判断能力(即系统思考),松下公司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就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但对企业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更为重要: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会浑浑噩噩,无法促进公司繁荣,没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内容 提要:加入WTO使 中国 企业 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暴露了一些 问题 。其中,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只强调对员工的开发而忽视对各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的问题亟待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 发展 战略严重脱节;企业文化建设和工作人员综合工作能力的差距较为突出。为些,笔者认为应采取:引导管理者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搞好全员培训、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在创新中求发展、合理控制人员流动、规进人员流动风险、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等有力对策,以壮大竞争实力,迎接严峻挑战。 加入WTO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 影响 ,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 科学 技术突飞猛进,知识 经济 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观世界各国之间以经济、 科技 、国防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对人才的竞争。自对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世界范围的设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在这场争夺战中,我国人才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显露了出来。由于人才频繁跳槽而导致经济失败、企业破产的也不乏其例。种种迹象表明,知识经济必将加剧人才供求的矛盾,推动着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的重组。人世以后,我国的国际交往将更加频繁,人员往来将更加便捷,信息共享、人才共用将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国际间的人才争夺战将会进一步加剧。面对人世的挑战,我国企业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届时高素质的人才将会大量流失。企业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决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充足的而且是高品质的人才资源作支撑,那将无法适应经济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要求。 一、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身上的 社会 财富的创造力.亦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体力、技能和知识的反映。现在,美国的企业,尤其是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人事管理已发展成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人事部门已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战略性角色。但在我国企业中人事部门及其管理仍存在很不适应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四: 1.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些单位在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时,许多领导往往抱怨国外的管理经验不起作用,单位的职工管不了,没法管。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我们忽略了开发的过程。 目前 ,我国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O从开发利用方百来看,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众多,但是整体素质确实不高。一个人的潜质有赖开发,大量潜在人才有待开发。人只有开发好,讲管理才容易出效益,许多跨国公司的老板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他们相信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能产生成倍的经济效益,投入越多回损越大。然而,我们许多的企业却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而没有把员工的前期培训开发工作做好,结果许多工作没法进行,最后导致效益低下。 2.只强调对员工的开发而忽视对各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国外人力资源的开发,首先强调开发管理者,其次才是开发员工,我们现在的企业只强调开发员工而忽视管理者自身观念的改变和素质的提高。目前我们的企业搞得不好,关键是管理者的问题。因为管理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10%,而他们的作用却远远超过过90%的员工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所以,管理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官者”做的好,员工也会跟着去做,如果做的不好,很难去要求员工,因为管理者在群体中的影响力显然要强于普通员工。如果管理者没有更新观念,只用老一套来要求员工,必将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陷入困境。企业的成功取决于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工作的好坏,已成为企业能否适应市场并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据权威统计:1997年中国企业家创新的综合素质水平列世界46个主要国家的41位,能胜任高级管理人员及开发市场的素质能力列46位(最末一位)。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家的素质状况是较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着名的管 理学 教授约翰科特曾在(变革的力量一领导与管理的差射一书中指出, 现代 企业家应是售现代技术、伍现代管理、有国内外的经营经验、善于运用归纳恩维和统计 方法 进行现实观察、 分析 和 研究 发展战略的能力的人才。“将帅无能,系及三军”,一个好的企业肯定有一个好的领导。大量事实也证明,那些能使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的人都是高素质和高管理水平的。培养选拔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才是提高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径。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但其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还没有完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包括管理层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的选择、任用、激励等规定,以达到尽可能地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加企业及社会财富的目的。传统的人事管理使我国企业人员很难做到人事相宜,人事配制手段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企业的人事安排往往因人设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很普遍。在我国,企业培训工作通常是与人事部 门分离的,一般都由业务部门举办短期培训班。这种培训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眼前。这常见于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ISO9OOO系列达标验收等的应急培训。企业人事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经理人的规划。就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看,职工自身素质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人才得不到发掘,企业的兴衰多系于主要领导人身上,而且工资的激励作用得不到发挥。在美国,企业给雇员的工资不是一风不变的,而是逐年有所变化。同一职位都有上限下限的浮动工资。刚进入同一职位的人,无论能力怎样,都处于下限工资水平,每年有所上升,但升幅不一定相同。工作好的升幅大,反之则小,愈在上,则升幅愈大,达到上限则需要晋升职务才可能升工资,这就不断地激励员工向价值高的职位挑战。在职工工资类别等级上,我国国有企业与之多有相似之处,但在职工升资上却缺乏激励他只要企业有效益,职工干好干坏都能升资。对职工的业绩考评,则更是情高手法,激励作用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4.企业文化建设和工作人员综合工作能力的差距较为突出。 我国企业人事部门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没有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 规律 加以 总结 和 应用 ,职工的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必然使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经营理意难以达成全员共识。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特色,凝聚力明显不足。同时,我国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综合工作能力。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关键知识和能力主要有:(1)具有善于交际的技巧,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要求;(2)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3)具有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协调雇员关系);(4)能运用统计技巧阐述劳动及相关状况;(5)具有法规方面的知识(如劳工法、雇佣标准法及相关法规);征消理领导的能力(即能导慢和培训各层管理者建设性的做好工作);(7)对公司情况要熟悉,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要了如指掌,并参与职能部门的目标制订工作。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企业竞争的最主要的资源,这就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管理方面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人力资源部门也上升为战略部门。新 时代 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能,促进其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1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入世给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带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入世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更加融为一体,我国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都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人世后,我国的经济活动空间将会大大拓展,这将给企业的各类人才尽情地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在21世纪,技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人世后,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企业也有了更加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机会。来自外部强大的竞争压力将迫使中国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升到关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继而转变观念、突破体制、营造机制,增强中国企业的忧患意识,更加激发起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引导管理者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认为“人作为个体,有能无能并不重要,关键还在于有没有权力支持”,这是以“权”为本的思维方式,在中老年阶层里的影响很深,反映在企业组织活动中就是争权夺利。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则与之完全不同,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人力资源看作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的发挥所长,做出更大的绩效。在对待所属人员时,应特别注意他们希望公平,追求平等的愿望。为了给职工的这些要求以最大的满足,而同时又不忽视任何原则,不忘掉总体利益,企业领导者应经常把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出来,努力使公平感深入各级人员心中。要把那些传统的旧观念彻底摒弃,要尽快确立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人事人才新观念,包括人是资源的新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力资本投入优先的观念、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的观念、引才借智的观念、市场配置的观念、社会评价的观念、法制管理的观念等。任何一个企业,元论其规模大小,都应尽快制定出迎接入世、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包括稳定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素质,增大人才含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增强员工的活力等。 2.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搞好全员培训。 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多但素质低,入世后,对人力资源的素质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即知识复合型。未来的员工不仅知识面要宽,而且知识的融合度一定要高,掌握多种技能,既要提高人的智商,也就是做事的本领;又要提高人的情商,也就是做人的道德。 中国 的 企业 在未来的 时代 里,能不能从容地走向世界,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产品竞争的背后,是人的素质的较量,面对人世的挑战,尽快培养一批“外战内行”的外向型人才,努力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搞好全员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3.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在创新中求 发展 。 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 问题 ,力求避免进入误区,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一是努力形成企业全员创新意识。“企业 现代 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一个企业即使有先进设备,而掌握它们的人缺乏先进技术,墨守成规,企业终将步入死亡。所以企业必须努力培养创新意识,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二是建立以市场为最终导向的创新体制。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用户与市场是创新成功实现的最终落脚点。企业应积极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信息系统,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创新。三是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首先是企业制度更新,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等,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保证创新顺利进行。四是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企业 经济 实力直接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规模强度。要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一方面企业应依靠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外界融资能力。五是加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实行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联合。 4.合理控制人员流动,规避人员流动风险。 “户枢不蠢,流水不腐”企业保持活力的条件之一,就是不断改善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人员流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企业而言,既可以给企业增添活力,也可能给其发展带来负面 影响 ,这就是人员流动风险。因此,应采取措施,将人员流动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规范内。首先要进行风险预防,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为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采取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在招聘过程中,要预防团应聘者提供不真实信息引人的流人风险。此外,依据员工流动的必然性,可采取内部流动的方式来减少员工的流动倾向。内部流动能够一定程度地减少员工的流出数量。其次,要进行风险减轻。在处理人员流失风险时,与员工面谈必不可少,通过面谈可了解其离职的真正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挽囹措施。即使挽留失败,企业也可从谈话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对其他员工流失的防范。另外,当流失事件不可挽回时,企业需设法减少损失,甚至采取 法律 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是进行风险转移。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而是借助合同或者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公司及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上。最后,进行风险回避。当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行动或改变行动方向,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它虽简单却较为积极,其意义在于设法回避更大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5.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 哲学 ,即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 所生成外化的企业经营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作用,主要指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是由一些特定的与企业有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个人在 社会 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员工走进企业时她不是一个抽象的 自然 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一个具有一定意识、信仰、价值观念的人。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企业文化赖以形成的这两个方面更好的结合起来,营造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管理。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 近年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层经理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但是,在很多企业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无法说清人力资源部门到底是干什么的,无法说清“人事管理”(PersoelManagement)与“人力资源管理”(HumaResourceManagement)有何区别。这种混沌看法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来说既是一种伤害,又是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思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人事管理”之所以演变成“人力资源管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存在着两种职能,分别是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组织文体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等等。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由于这部分工作几乎无法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些公司已经将这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 从战略职能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之一,是将企业中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提供公司合并和收购方面的建议、参与提供业务信息与企业竞争、制订人才保留计划、帮助业务人员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等等。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仅限于履行其行政职能,而忽略了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将日常工作融合到业务中去,才能创造自身工作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的增值服务,为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努力创造达成目标的条件,才能赢得相应的尊敬。下面我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儿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所服务的公司尚洋电子是一家以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为主体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在保险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业务方面,它的策略是“以软件为主、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强化优质服务”。但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像许多高科技企业一样,尚洋公司曾经被人才流失、顶尖人才难以成林、新任主管重业务轻管理等问题所困扰,也曾出现过员工不满、客户抱怨的情况。分析过去几年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公司管理层在去年的总结会上达成共识:“客户的需求决定着公司人才的需求,组织与队伍的稳定是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增值的基本保障,良好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值必须高于财务资本的增值”。于是我们确立了尚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战略职能——让客户、股东、员工三方共赢,即“3W原则”(Win-Win-Win)。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围绕着“三个增值,三个满意”这一核心思想进行变革,即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要能使客户增值,使公司增值,使员工增值,目的是要让客户满意,让股东满意,让员工满意。 为实现上述职能和目标,公司加大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在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配备、培训经费、咨询费用、员工薪资福利调整方面予以保证。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开始从发工资、收集简历、选择培训课程等传统的人事管理,重点转移到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公司业务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上。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也从日常办公室工作中,体验到了工作中所蕴藏着的高弹性、高含量的业务增值潜力。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员工个人的优化工作和组织团队的优化工作,来改善人员和组织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文秘站版权所有 所谓员工个人的优化,是指通过吸引、保留、激励、发展员工,提升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使其个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业绩不断提高。这被视为人力资源部的日常行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选择(Staffing,人员招聘和调配)、使用(PerformanceManagement,ositioEvaluatioamCompetencyAnalysis,绩效管理、职位分析与评估、个人能力分析)、培育(TrainingandDevelopment,培训培养与职业发展)、保留(Compeatioandenefit,报酬和奖励)、行为管理(PolicyandHRI,员工行为规 范与员工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建设(EmployeeRelatioandMotivation,员工关系和员工激励)。 而组织团队的优化,是指通过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组织决策,企业文化设计和变革,使企业总体组织高度优化,从组织效率方面促进公司节约成本、增加产出。这是人力效率的组织体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职能。相应的工作内容为:人力资源方针制订(HRDirectioetting)、高绩效组织建设(High-PerformingOrganization)、工作流程改进(WorkroceChange)、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CultureuildingandChange)。人力资源部在寻找业务伙伴、提供市场信息、建立行业规则、提供建议和外脑咨询方面,扮演穿针引线、相互呼应的角色。例如,人力资源部作为牵头人,组织了两次电子商务行业人事经理联谊会,许多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踊跃参加,不仅为规避行业风险、促进有序竞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软件开发人员盲目跳槽。 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客户、股东、员工都感到尚洋电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尚洋电子的一位销售人员,在给西北的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谈起尚洋的发展变化时,这位很有事业心的老总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得到尚洋在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培训内容。人力资源部立即将相关材料整理给这位老总,并就他所提的问题给予帮助。事后,我们的销售经理很有感慨:“想不到良好的管理不仅作用于内部,还可以赢得客户。” 而在公司内部,经理层也逐渐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决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的事,而是每一个管理者的事,一线经理(LineManager)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并开始主动承担更多的人员管理责任。从今年所做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来看,“回顾过去的一年,您认为公司取得了哪些变化?”大多数员工把“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和职能大大改善了”并列为前两项成就。从专业顾问公司对客户的调查、公司董事会对企业的评价来看,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公司效益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如同对待销售、生产、财务部门一样,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评价也必须以它对企业增加值的贡献为出发点。虽然对人力资源部门效益的定义和衡量不如其他部门那么容易和直接,但仍然是可以做到的。除员工满意度调查、客户调查等方法之外,较为简易的一个办法就是采取其相对顾客的做法。即:将企业内的其他部门、经理人员、员工都视为人力资源部门所服务的“客户”。如果人力资源部门的各种服务有欠缺、太贵或质量太差,那么企业就不得不考虑从外部购买人力资源的服务性劳务。同样的服务,如果外部相对本企业内部更低廉的话,宁可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另一个做法是用企业参照法,即拿本企业工作情况与那些“表现最好”的企业的各项标准进行比较,当然,这需要较丰富的外部资源。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发源地之一的美国,其人力资源管理也在实践中更迭、创新、进步,不 断地发展完善。以下将介绍当今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新形式和新特点。 一、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从辅助职能转变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一种维持和辅助 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并且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 争优势的重要工具。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 的人事部门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性角色,其工作重点不是对雇员问题进行急救处理 ,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的拟定。从雇员招聘到使用都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举措来 认真对待,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不断投资于 培训和发展工作,营造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使雇员更有效 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公司等部门成功地达到企业战略目标。如美国的微软公司,自成立 之初就对招聘非常重视。公司的招聘宗旨是“招聘不是针对某个职位或群体,而是着眼于整 个企业”。即要确保招聘到长远来看适合企业、适合整个组织的人选,而不是考虑让他们负 担某个具体的职位。 二、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虚拟管理趋势越来越明显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事务方面所花的时 间比重越来越小,一些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助形式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现象在美国的企业中也越来越普遍。通过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企业外包专业化程度更高的 公司或者机构去管理,美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企业价 值更大的管理实践开发以及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上。如今在美国,很多企业已经把人 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业务——工资发放外包给企业以外的专营业主/,!/,使得薪金支票发放 率大为提高。同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福利与津贴管理业务、档案保存、工作安置与咨询以 及信息系统等也外包给专营业主或专业咨询公司。很多美国公司还将招聘工作交给专营业主 ,让他们帮助公司对众多的应聘人员进行前几轮的筛选,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公司手中 。人 力资源的虚拟管理)一方面会提高双方的效率,享受各自规模经济而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 还会因此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可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管理虚拟 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制度化、规范化是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非常完整健全,对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工作职责,对 每一个人的分工、职责、权利和突发性问题处理的过程和政策都有具体的规章可循。职务分 工极为细腻是美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最大特点。这种细腻的职务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 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等提供了科学的依 据 。 四、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注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员工工资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形成 了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美国企业的工资分配具有两个特点: 1.合理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给予人才十分优厚的经济条件,如 :给人才以公司股票、提供交通、住宿补贴,提供401K保险(相当于中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和 比较昂贵的牙齿保险等,对外国人才还可帮助办理移民手续。相反对没有技术、管理专长的 人员,如工勤人员、普通雇员,仅提供十分有限的收入,甚至只提供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 而且一般没有机会得到公司的股票,很少有机会得到公司的特殊的医疗保险。 2.收入显性化、福利社会化。美国公司提供给雇员的收入主要是薪金(工资)及各种保险, 薪金和保险均直接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贡献,而住房、医疗等福利则完全是雇员个人与社会 房产公司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事,与公司无关。这种灵活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动了雇员的工作 积极性。 五、美国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美国企业视人才为公司发展的第一决定力量,因此非常重视员工培训。一般只要员工在工 作中有成绩、对公司有所贡献,美国企业都会鼓励和帮助雇员进行各个层次的培训和教育。 美国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新员工培训(new employee orientation),主要由富有经验的辅导教师对公司的基本情 况和规章制度进行言传身教。 2.基本业务培训(on-the-job training),主要 培训员工所在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等。 3.继续教育工程(continue education),主要帮助优秀雇员再修学位、提高学历层次的学 习,并由公司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 4.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主要帮助优秀雇员选择更好的职业。 5.特殊培训(special training),主要对一些特殊岗位上的雇员进行特别的培训。 六、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非常高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乌里奇教授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角色模型,他明确地将美国人 力资源管理职能所扮演的角色划分为战略经营伙伴、行政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以及变革推 动者这四大角色。同时指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要想在未来有效地承担起这些角色,从而 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他们就必须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具备一些新的能力:经营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变革管理能力及综合能力。这些观念被美国企业广泛接受。 可见,美国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要求是很高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水 平、从业经验,还要经过人力资源证书考试(分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和人力资源高级专业人 员两级)。“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是美国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专门管理机构,它负责向会员 提供教育和信息服务、研讨会,向政府和媒体表达心声、在线服务和出版物,把人力资源专 业人员训练成其组织的领导和决策者。“人力资源证书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人力资 源专业的组织,该机构负责制定人力资源标准,负责颁发新证和换证,监督证书考试操作机 构——评价系统有限公司的运作等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管理与认证机构在美国是 一个庞大而完善的系统,这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知识经济视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考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则成了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拴心留人不仅是企业决策管理层思考的问题,而且是现代企业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就知识经济视野下的企业人力资源做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以期得到广大老师的指正。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激励;个性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核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管理过程中,首要追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与管理内容的平衡,其次要注重管理的优化;再有就是要注重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求。以下是笔者在长期工作中,根据经验积累总结的几点思考。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知识管理时代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转换角色,为组织的知识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无论是从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管理环境上,人力资源部门都要这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专门负责获取、分析、跟踪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员工的信息,如果人力资源部门能紧密与各业务部门经理合作,将对员工信息的了解充分地运用于为公司项目寻找最合适的员工或为员工寻找最合适的项目!就能最好地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本。这就对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必须适应新的任务导向,促进公司文化向着共享、合作、跨功能小组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中的配置、传播和商品化过程,实际就是对人的配置、培训和管理过程。而员工大脑智力的开发、知识共享的实现,正是知识管理区别于信息管理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及其实现过程的监督,必须有人力资源经理的参与。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把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部将以“学习中心”取代“福利中心”,培训也将成为它的主要职能;传统管理以管理财、物、技术为主,在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为人本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效运作,使人力规划与企业战略实施相匹配,将人本管理,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项细节当中。通过提供共同远景,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价值实现结合在一起,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的设计,满足员工的事业发展期望;其次要创建多元化、人性化和柔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及管理亦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问题与新的趋势,需要管理突破原来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创新。 二、突破传统模式,增强现代人才资源管理意识 企业要想在新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现代管理意识,以带动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首先,在管理观念上必须改变将人视作一种工具、一种成本的传统观念,而要将其视为一种资源,一种稀缺的资源。企业一旦拥有了丰富的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就拥有了成功之本;其次,在管理职能上要改变只见“事”不见“人”适应制度的做法,而注重把对人、对事和对物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以对人的管理为中心,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使制度、规范适应人的能力和人的发展,做到人与物、人与事的统一发展;第三,在管理活动上要改变先制订企业规划,再制订人事劳动计划的做法,而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根据企业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进行各种合理的筹划。 三、积极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企业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领域占得先机,并长期维持已获取的竞争优势,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推行现代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在确定人力资源战略时,首先必须明晰企业的远景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并将人力资源战略与其紧密结合起来,使人力资源管理自觉地成为各级管理人员的共同职责,而不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任务,力争让每位管理人员都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加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业务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将使企业内部各级人员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 四、完善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起能够真正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体系,改变目前企业内部工资、福利基本持平的状况,根据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拉开报酬档次,对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市场调节,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充分考虑不同职工的需求差异,灵活采用多种形式满足其需求,以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管理、工作丰富化等来提高其积极性和满足其成就感;还可以借鉴国外 的自助式奖酬制度,即由企业提供一套包括多种形式的奖酬办法,职工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任意选择最渴望得到的某种奖酬,如提薪、奖金、休假、退休待遇或当众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三是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树立用人所长、能者居位的观念。避免人才闲置,尊重其工作意愿,对已取得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在企业内部营造竞争气氛,树立凭借努力和才能可以获得发展机会的范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掘其潜力,在不断超越中产生成就感、满足感,实现优胜劣汰。 作者单位: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分析 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市场,如何让企业成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人们思考的难题。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起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而绩效评价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存在,它的科学有效和可行性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绩效评价是否建立完整关系到了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 一、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理念分析 企业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了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让企业自身的管理更加科学。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尤为必要,还要使尊重作为前提,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将员工作为最为珍贵的人力资源,用更为人性科学的方法,肯定员工的努力和追求。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了解员工的需求,为员工着想,不断的进行自我的激励,也帮助员工进行自我的完善,实现自我的价值目标。而且,该理念是将人作为企业的核心,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育和锻炼,来达到最终的目标和宗旨,这样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企业的核心力量也得到了升级。当企业拥有了优秀的人力资源体系,用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核心理念,充分对员工肯定,也要时刻掌握员工的需要。这样的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然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绩效考核,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企业的核心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 绩效评价的管理体系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这一构建还需要吻合以下的原则: 第一,这一制度的构建要确立该企业的核心战略的目标和宗旨,绩效的管理制度也在企业之内有完整的落实,这一实施要用企业的战略指导目标作为引导,这一引导具有主要的地位。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是企业的绩效管理的基础内容,一个企业的经济水平发展可以促进社会水平的发展。企业的绩效管理可以让企业之间的不同部门具有相同的目标和意识,采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来完成企业发展所确立的目标,从而让企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第二,绩效的管理制度也要遵守平衡客观的原则。企业的绩效管理的建立有严格的制度,要遵循企业内部发展的规律,不光要兼顾到下层的员工,也要顾及到上层的领导者。因此该制度要具备全面性,才能让企业有整体的效果,还要达到客观的标准,能够在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执行过程里,更为鲜明,没有模糊的工作界限,也不会产生相互推脱的情况。 第三,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还要有相应的赏罚原则,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行还要与企业的现实职位进行结合。精神上的奖惩要与物质上的奖惩相互融合,在职位的升降上有所联系,这样企业的员工能在实际的工作里得到应有的奖惩。如此一来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因此在进行奖惩设定的时候,还要根据不同企业中的发展情况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员工都得到相应的鼓励。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没有对企业资源管理制度充分的认识。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应的领导对绩效考核的评价制度都没有鲜明的认识,也不能提起足够的重视和肯定。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在引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之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都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次,不能深刻的挖掘制度的意义。大部分的企业都处在非常浅显的层次,只是在特定的时间上使用这个制度,来进行一定的数据上的支持。所以国内的绩效考核制度的最大功效是数据库的功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对于该制度的认识和了解还十分的浅显,没有深刻的了解到该制度的优势。因此想要取得更好的企业效益,还要不断的深挖该制度的深刻意义和内涵,唯有了解该制度才能更好的使用,这还需要我国企业的共同努力。 2.评价制度所反馈的信息无法发挥其功能。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运作之内,与体系联系最为完整的是企业的员工,国内的体系还处在非常低的水准,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并不能深刻的发挥该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的大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体系没有实现,也没有办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资源形成了浪费,所以评价制度的信息没有办法发挥功能。 3.评价制度的技术支持不完善。国内的大部分的企业所采取的评价体系都过于单一,大部分采取的是静态的数据系统,没有将这个系统之中的关键功能进行开发,在真正的数据决算上还是使用了人工,因此企业内的效率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这也会导致企业的效率降低,没有办法实现自动生成的功效,还有更多的功能没有办法实现,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其中对应的技术知识没有完备。企业还要适当的挖掘先进人才,培养创新奖励制度,这样才有更多的后备人才涌出。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措施 国内的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的企业在进行制度的引进之后,没有进行对应的研究和深入的了解,因此这部分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想要针对这部分的问题,让国内的体系得到更好的使用,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法来完成: 1.明确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认识。企业想要实现该制度,光靠领导层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完成的,这是系统的工程,因此想要在企业之内真正实现该体系,需要企业各个层次之间的使用,还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与企业的自身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真正吻合企业制度的方案,来进行实际可靠的评价,将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完整的落实,也要进行更为全面的体系建设。 2.增强绩效评价信息的对称性与时效性。针对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体系,不能很好的发挥功能的问题,企业还需要将评价的体系落到实际的部分,也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企业应该先将评价的制度体系所反应的内容放到实际的工作之中,还要采取实际的方案。在具体的实行中将评价的体系和内部的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将部分的优秀政策适用在成绩优秀的员工上,制度起能够激励员工的考核制度,这一类的体系才能更好的开发。 3.开发更为先进的评级软件支持系统。在企业的实施人力资源的体系之内,由于技术支持所产生的问题,还可以适用企业内部优化的软件支持来进行解决,具体方面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进行整合,提升绩效评价的体系,逐渐开发起了更为高级的功效,运用技术来实现更为优秀的支持,从此可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更好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企业能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构建更为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国内市场秩序。这一点还要企业自身和企业的员工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各类政策的大力支持。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的要点 论文摘要:文章从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转变思想,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树立现代“双赢”的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分析论述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决策水平和人才素质的竞争。企业领导者怎样选好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企业的骨干力量形成一个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优秀团队,这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的关键。 民营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所有管理者,上至总经理下到每个主管以至员工都应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责任,并强调企业管理者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其各项职责如招聘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规划等都需要各主管的贯彻配合和直接参与;同时,各级管理者直接承担着下属的辅导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职责;员工也越来越多地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因此,如果认为人力资源工作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员工的高流失率等是人力资源部失职的看法是片面、错误的。其次,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更重要的还是企业高层领导者的重视、支持甚至亲自推动。一些民营企业寄希望于参加一两次培训,或请咨询公司在某个操作点上提出一两个改进方案是很难奏效的,这种零散、不完整的管理方式正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加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除了要注意上述所讲问题外,民营企业的决策者们还必须树立以下观点。 一、树立现代“双赢”的价值观 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应该知道,企业的法人是你,这只意味着企业过去是你的,企业的现在和将来是属于大家的,属于全体员工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只有勇于面对这一点,舍得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营效益,舍得把“我的公司”变为“我们的公司”,同时要做到以德服人,在权利的分配上做到客观公正,使得员工心甘情愿的为你工作,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做成“百年老店”。民营企业必须同时兼顾业主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树立“双赢”的价值观,才能摒弃落后、陈旧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自觉接受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自觉地了解、尊重和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保障员工的权利和利益。对员工而言,只有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在企业中得到体现和保障,才能对企业产生忠诚感和向心力,才会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的业绩与企业的效益和前途关系是直接相关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其具体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让企业核心层和骨干员工拥有企业的股份。企业的核心层和骨干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知识人才、营销高手等。这部分企业的中坚力量人数上虽只占整个员工人数的20%,但他们创造的企业价值和利润却占企业总利润的80%,报酬应向这20%倾斜,并和这些中坚力量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分享报酬”体系和“持续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拿出一定的股份或“让购”、或“奖配”、或采用“职位股”、或采用“期权股”等形式配售给这部分员工。 2.实施公平、合理和多种价值的分配奖励体制。依能力强弱、责任大小、贡献多少、工作好坏,按绩按劳分配,分配形式应多样化,既有工资(岗位工资、职能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突出功效奖、科技创新奖、特别贡献奖)、股份(奖励股份、职责股份、配售股份)、福利津贴(特岗津贴、住房福利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物质奖励,又要有职位升迁、荣誉称号、旅游休假、教育培训等非物质奖励。企业要针对不同员工、不同人才,实行不同的分配和奖励政策。对普通员工采用多级别职能工资,每年按考核情况适时提升工资和给予绩效奖励;对知识型员工应依据可持续贡献才能、品德和职责采用职能工资为主,结合股份奖励等分享式分配形式;对中高层管理员工宜采用以职务、责任和绩效价值为本位的职务工资、年薪效益工资加股份分享制报酬体系,年薪效益工资部分按所负责部门和工作的实际绩效确定。需特别强调的是,要做到使报酬与奖励公平、合理、科学,真正起到激励员工发奋向上、团结和凝聚员工的积极作用。 3.要依法建立劳动用工制度。依法签订 劳动合同,体现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明确劳动职责、劳动时间和基本报酬标准,要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住宿及伙食条件,要依法落实员工的社会保险。 4.勇于放权,让“干部”责权一致。企业“干部”或称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用好这一批人,使其成为能同企业一起抗击风浪的不可动摇的层层核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要内容。民营企业的老板要转变人才观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要超越自我、信任人才、放手放权。在加强审计稽核和严格各种绩效考核的前提下,让“干部”有职有权,能说话,能拍板。老板要注意在下级员工面前维护“干部”的权威,不能只突出自己,总是向员工暗示“我才是老板,我才能决定一切”。如果这样,员工就会“看轻”干部,使层级管理流于形式,事无巨细都去找老板,去讨好老板。 二、转变思想,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思想的一部分,把人当作一种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挖掘、科学管理。民营企业的大部分决策者还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民营企业的决策者要转变思想,把人的管理从简单的人事管理上升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上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起一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比如,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招聘计划、职务设计与职务分析,对员工进行科学的招聘、选拔与任用、对员工进行事业生涯的设计、进行绩效评价、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制定薪酬政策、缓和劳资关系、关心员工的安全及保健等。在这里主要谈以下几点: 1.建立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一套人才竞争机制,无论是家族内部、还是家族外的人才,都应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企业应大胆选择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担任要职,并使家族外的管理人才应有职有权。对员工实行“三工转换”,优秀员工、合格员工、不合格员工不是终身的。对中高层干部实行公开竞聘上岗、职务转换和定期述职,干部能上能下。对知识型员工解决好人才流动与稳定骨干人才的矛盾,对能给企业创造持续价值或可以作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员工,应采取领导与被领导角色置换的互动式情感化管理体制。 2.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开发。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才管理首先应从直接控制式转向间接遥控式,建立良好的劳资之间的沟通与信任,要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淡化过程控制,强化结果评价,创造一种宽松的又可有效评价工作实绩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环境。增加人才对企业决策的参与性,按人才的知识、能力、贡献确定其在企业的地位和权威性,让人才的知识、能力充分为企业创造价值。 3.建立严格、公正、准确的考核制度。民营企业的考核应规范化、制度化。考核是奖惩的依据,奖得不公正、罚得不公正,都会挫伤员工积极性。考核应以关键业绩为主,对不同类型岗位制定不同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使考核尽可能量化。 4.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受益的是企业和员工。使员工在培训中接受到新的观念、新的方法,能够认识到企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及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个人的发展目标同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对期望接受继续教育,并愿意学习后返回企业服务的员工,企业可通过签订公证合同等方式,资助其深造。 三、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破除家族式经营和家长式管理,尊重和信任员工,打破老板与员工之间特别是高层员工之间的管理屏蔽,平等相待,了解员工的心愿和要求,倾听员工意见,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参与性”,加强员工与企业的双向沟通和感情联系,从根本上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尊重你的员工,爱你的员工,他会加倍爱你的企业。从感情上关心员工,生日、节日给员工送上祝福,婚、丧、孕、产给员工带薪休假。从远利益上为员工做好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体现管理人情味和人本主义精神。民营企业内部一定要有竞争机制,使员工有紧迫感,有工作压力,但又绝对不能让员工觉得随时都有被扫地出门的感觉,感到人人自危,无所适从。民营企业不搞终身制,但也应该有员工为企业终身服务。一个企业创办5年,其员工在本企业工作时间最长的只有3年;一个企业创办10年,在企业供职最长的只有7年,一个企业创办了50年,而没有一个在本企业退休的员工,这样的企业,很难让员工有“归属感”。有的民营企业甚至害怕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过长,企业将要给予其较多的福利待遇,而有意借故解雇资深员工,结果伤害了大批员工的感情。在解决员工“归属”问题上,日本企业建立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战略颇为成功。松下电器在每批新员工加盟时的迎新会上,总会请几位在松下退休的元老在首排就坐,这实际上是给新员工一种“提示”,是一种精神激励。 总而言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从选人、育人、用人及留人等几个方面着手,才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点。更多精品:3edu文书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国有交通施工企业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通过对交通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现状及成因分析,阐述了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选拔与配置、培养与开发及合理的考评与激励政策。如何科学地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治理,已成为国有交通施工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交通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营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治理。然而,国有交通施工企业现在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如何科学地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治理,已成为国有交通施工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危机的现状 1.缺乏高素质的经营治理人才。企业需要人才,但缺乏高素质的经营治理人才却是国有交通企业的一个通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技术人才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但是,经营治理人才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国有施工企业治理者大多是技术起家,重技术、轻治理往往是他们的特点。他们认为经营治理人员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吃闲饭”,因此不予重视和培养。长此以往,导致有能力的经营治理人才要么被埋没,要么跳槽,而那些没有经营治理能力的人员却通过种种“关系”占据治理岗位,使治理部门成为养闲人的场所。 2.人力资源流失严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主体意识的增强,人力资源流动逐渐频繁。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不仅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假如企业的人力资源在大量流失的同时又缺少补充,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量的中高级经营治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流失,不但使以前对这些人员的培养投入得不到回报,而且重新招聘、培养相应人员所花费的成本也非常高。此外,人力资源的流失还可能造成企业商业机密外泄等后果。因此,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会直接削弱国有交通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危机的成因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治理观念落后。一是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学的人才观。企业决策者应认识到,德才兼备、有创造力、有贡献的就是人才。不仅高工是人才,技艺精湛的工人也是人才;不仅受过系统教育的硕士是人才,从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二是将现代的人力资源治理和传统的人事治理混为一谈,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投资、保障体制。很多国有企业虽然把“人事部”的牌子换成了“人力资源部”,但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治理的层面上。现代人力资源治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治理的内容,而且在理论上和操作上更加丰富、深刻和全面。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是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的服务部门。企业应当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视员工为最宝贵的资源,用科学的、人性的方式尊重员工的人格和选择,关心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自我完善,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企业在员工成长的同时也得到了成长,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2.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国有交通施工企业的两个突出问题是冗员过多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导致一方面富余人员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工成本不堪重负;另一方面,熟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经营治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却十分短缺。 3.激励手段单一,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国有施工企业在员工激励政策上存在误区:注重人力资源职位的提升,忽视人力资源专业技能的发挥。国有施工企业往往以专业技术作为提升行政治理领导的依据。诚然,有不少的优秀技术人员在走上领导岗位后,表现很出色,但这并不是一个必然规律。治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素质和能力结构上的要求差别是很大的,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不一定就是一名优秀的治理者。曾有报道,一名专业能力很强的博士被聘任为某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经理后,却因治理不善,最终被免职。对这位博士来说,他的特长是研究而不是治理,所以其治理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对企业来说,这种用人方式是人才的浪费:其一技术人员并不一定适合治理工作,将他放在治理岗位上,可能把真正适合这一工作的人员挤走;其二技术人员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本人的专业在延伸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上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对企业和个人,这都不是一件幸事。 4.人力资源培训落后。在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很多国有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通过不断开发而增值的增量资源,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像所有资源一样会发生损耗,只重视对其使用,而没有考虑到补给和折旧,不舍得把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点投资与投入对象。 三、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人力资源的选拔与配置。首先要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多数企业的经营治理者还是由上级行政部门指定任命,有些名曰竞争上岗,实际上早已拟定;在招聘中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出台有关经营者招聘的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规定的程序和办法选择适合的经营治理者,通过竞争择优选择经营者,使大批有胆识,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其次要制定选拔的标准。例如国有施工企业治理专业性很强,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不仅要懂得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而且要具备经济理论、企业经营治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还要具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诸方面的业务能力。因此,在制定对国有施工企业治理者的选拔标准时,就必须把这些作为必备条件考虑进去。其他的岗位也是一样。只有制定完善的选拔标准,并严格地按标准执行,才能选拔出真正适合这一岗位的治理者。 2.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成功的企业领导层十分重视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他们认为,只有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开发,企业的潜能才会得到开发;只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才会得到提高。合理开发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相当于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条件下,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总量。这对企业效益的增加和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作为人力资源流失比较严重的国有施工企业,更要重视人力资源培训,把人力资源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舍得投资、舍得开发、舍得培养,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进行人力资源培养之前,应分析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未来发展需要,科学地设计培训体系,建立并完善培训与用人相结合的机制。 3.人力资源的考评与激励。在人力资源治理方面,国有施工企业应注重在人力资源的选拔、绩效考核等方面应用科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 (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使激励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基础是对工作绩效的科学考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目标任务、任职标准、考核制度。目前凡是员工积极性高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与个人收入挂钩。 (2)建立适合国有交通施工企业的激励机制。可使员工清楚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所在,了解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核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国有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薪酬激励。企业可以通过工资、福利以及股权等方式,把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以经济利益的形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不过,这种激励假如过量的话,会加大企业的负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薪酬激励必须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对企业员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正确运用精神激励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假如做到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事业激励。人都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以科技人才为例,他们都希望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对提升专业领域的成就、名声、荣誉以及相应的地位比物质利益有更强烈的需求。因此,对他们来说,事业激励主要就是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他们能够施展才华。 企业文化激励。通过企业文化激励能使员工体验因能力差异而引起的收入和地位差异,激励员工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以人力资源价值的良性循环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激励,反过来又促进企业形象的自我完善。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 【摘 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有效的开发和科学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民营企业应该切实从自身的条件出发,依据自身的条件,合理借鉴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而为企业更好的服务。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些实际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逐渐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民营企业承担着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影响着社会稳定的大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管理上,中小民营企业开始重视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并因此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造成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而在新形势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摆在每一个中小民营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组织生存发展并始终保持竞争力的特殊来源;是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保证;更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可以说,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对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也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中小民营企业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真正的在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更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要想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人力资源战略对组织具有持久、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视人力资源的规划,不考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战略,导致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 (二)家族式控制,导致管理混乱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局限性可表述为: 1.“自己人”的文化层次和管理素质偏低,缺乏科学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思想,对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智了解甚少,导致高层决策短期化,无法顾及企业长远发展,甚至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2.企业内部中高层管理者大多数是“自己人”,在本来就缺乏管理制度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更难于进行科学化管理和指挥。 3.近亲繁殖导致获取信息量小,思路狭窄。 4.容易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由于某些岗位被“自己人”占用,导致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无法进入,而“自己人”的素质又不高,不适应专业化的工作要求,造成企业工作的低效率,低效益。 5.由于企业内部中高层管理者大都是由“自己人”任职,造成招聘进来的员工缺乏对企业认同感,感到缺乏成长空间,难以得到提拔,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担忧,久而久之产生跳槽的念头,不利于公司的长治久安。 (三)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完善的激励、薪酬机制,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但由于民营企业管理的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一些民营企业主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认为人力资源部就是人事部,只是名称更改一下而已,领导人照旧,管理制度照旧,管理模式照旧,工作范围也照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各个直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作。但许多企业主不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对人力资源地工作支持不到位,致使人力资源工作开展困难,不能深入到各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滞后。 (四)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为了能够吸引和保留有能力的员工,公平的薪酬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或者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多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这一方式并不一定起效,报酬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 (五)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 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发展靠人才这个道理差不多人人都懂,但是不少民营企业老板出于对员工忠诚度的疑虑,只重视使用人而不重视培养人才,只愿意在用人上花钱,却不愿意在培养人上投资。即使认识到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培训,结果却是受训者对培训内容兴趣不大,参训的 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管理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最终导致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六)人事法规政策淡漠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中,由于部分企业经理只知道技术、产品与市场的重要性,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较少,所以选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士随意性很强。这些人力资源管理者基本上既不懂劳动人事政策的具体应用,又没有劳动人事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在管理上轻视人事法规政策。 三、解决措施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战略性定位 首先,民营企业要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正确认识,在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高于其它一切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而并非单纯的成本耗费部门。另外,还应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与人息息相关,必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密不可分。其次,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观,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战略性定位。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要求企业围绕战略目标,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纳入到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系统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促进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再次,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投入时间和资金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直线经理和员工的观念也要转变,力争将民营企业非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为适合企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总之,只有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民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所谓优化配置,简单地说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最有效地工作。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有效地挖掘企业潜力,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企业人员配备应遵循因事择人、量才使用、动态平衡的原则。因事择人就是根据岗位的要求,选择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以便卓有成效地完成工作;量才使用就是根据人员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工作,以便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动态平衡就是企业要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不能论资排辈,使企业的员工处于一个竞争的环境当中,这样员工既有压力也有动力,从此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企业才有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三)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实效 当前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培训。对管理人员要经常的进行培训,这些培训既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培训,也要包括对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形势等内容的培训。对员工则是要依据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持续不断地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以保持和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四)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其内涵上说,就是对人与事的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及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二是对人的工作结果,即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进行评价。现阶段中小企业在考核上还比较粗放,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少,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绩效管理应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尽可能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流程,评价方法则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目前拥有的资源及能力等各方面加以制定。 一是薪酬激励。薪酬多寡应与个人业绩挂钩,切实做到按劳得酬,公正合理,促使企业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二是期权激励。现阶段许多企业的员工已不限于获取短期的利益,需要长期利益保障,以分红、股权为代表的期权制形式是目前增加企业凝聚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也让员工感到是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三是授权与民主参与激励。民营企业应冲破家族任用,大胆启用具有管理特长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进入企业中、高层,让员工享有建议、投票、决策参谋等民主权利,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愿意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产生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责任感。 四是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发展是人生大事,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会让员工在企业中获得自我实现的动力,那么员工就会心怀感激,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忠诚和业绩来回报企业。 五是情感激励。管理者是做人的工作的,而人是有感情的,管理者必须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和征服下级的感情。要对下级尊重、信任和关怀,多帮助他们、赞扬他们、理解他们,从感情上赢得下级的信赖,推动工作的进展。 六是对员工要有职位升迁、荣誉称号、旅游休假、教育培训,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等非物质激励。 (五)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一只无形的手,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引导人力资源发挥出巨大的潜在能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与企业共命运的精神,发挥出其他管理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激励力量,产生超常的激励效率。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都没有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功能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来。因此,民营企业应注重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依靠员工的力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三是要共建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六)改变经营管理理念 民营企业管理者要走出思想上的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离。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主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培训,实践感受较为丰富,而理论知识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主应适时聘请职业的经理人,让那些真正拥有较多管理经验、技术的职业经理人来负责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时,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敢于在国际市场上用优秀的理念,高薪高酬,实职实权聘请一流的高薪技术人才和企业所需要的其他人才,从而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四、结论 总之,民营企业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没有理想状态,只有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最佳状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不断地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服务,建立和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意识,才能留住人才,培训人才,任用人才,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民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分析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价值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措施,其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强化企业的整体管理具有明显的作用。但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对激励机制的正确认识,导致其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对激励机制运用不当,造成激励机制的效应无法正常发挥。 激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是指单位或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根据内部成员的个人需求,通过制定适当的分配制度与行为规范,用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一致。员工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员工受激励程度越深,表现就越积极,行为效果也越显着。 一、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励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为了使企业有秩序及高效的运行,就要使用激励机制中的人性化模式与员工以诚相待,满足员工合理的需求,使员工感受到被尊重与重视,从而增强企业全体上下的向心力。 2.激励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积极机制可诱导员工将个人的利益统一于整体的利益,激发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全力投入,从而促进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激励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及企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同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员工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应用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的片面性。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将对员工的激励措施理解为单纯的物质奖励,例如升职、加薪、发放奖金等形式,但是马斯洛需求论认为,人在生存权利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还有一定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员工在得到其应有的物质奖励时,同时也渴望得到企业或他人的认同与尊重,得到上级的赏识,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企业仅以物质奖励为激励措施而不重视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不仅不能让激励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应,也不利于激励措施的正常应用。 2.绩效考核系统尚不完善。这是大多数企业所共有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绩效考核中缺乏一定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绩效考核流于形式,造成考核的结果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每位员工的工作成效与结果,自然无法对员工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评估。再者,企业中除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管理部门均认为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自身无关,可不参与到考核的工作中来,使得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孤军奋战,无法为后续的评估、反馈与改进给予强有力的依据,也无法实现其基本的激励作用。 3.评估标准尚不规范。评估是激励的前提条件,有评估才会有激励,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体系才能保证激励机制更具针对性,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然而,许多企业并未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采取激励措施,这样不但不能保证激励措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反而可能因为激励工作不全面,打消员工的积极性。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就会导致激励措施在实施中过于平均,没有体现出企业对于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视。由此,员工有可能产生不满,对待工作散漫懈怠,对企业的公正度产生怀疑,员工认为自身的价值无法在该企业得以实现,从而造成一部分人才的流失。所以,企业对员工的评估必须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再配合以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激励措施缺乏差异性。许多企业在运用激励措施时,对待企业全体员工均采用同样的激励措施,丝毫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岗位特征与精神需求,造成激励措施实施后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试想一下,若将企业领导与普通员工的激励措施以同化处理,将无法对企业领导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或者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打击。所以,企业应根据员工的特征与岗位特征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这样才能使激励措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的正确应用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激励方法,它符合员工对于物质条件的需求与满足。对员工进行物质奖励是对员工物质层面需求的满足,满足了员工基本生活的需求,还有助于改善其生活条件与质量,提升其社会地位。物质激励在机制中占据主要地位,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物质激励必须公正公平,但不搞“平均主义”。为了做到公平激励,必须对所有职工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按统一标准进行奖与罚,否则将会产生负面效应。此外,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奖励相当于无激励。对不同类型员工,不同工作性质的部门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使之能发挥激励作用。比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人等,他们的物质激励措施应区别对待,以升职加薪、发放岗位津贴、奖金、礼品等方式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及体现其价值。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激励方式。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后,自然就会萌生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情感是影响人类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多关心员工工作与生活,关注其身心健康,营造出一种信任、关爱、和谐的工作氛围。如企业可派领导适时深入生产的各个岗位进行慰问,如夏季高温时可开展“送清凉’活动,年底帮员工代购车票等措施。另外,企业可采用榜样激励法,对先进工作者进行奖励,没有人甘居人后,一旦有了榜样,员工就会制定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从榜样中得到激励。企业可定时召开员工表彰大会、书面表扬或口头表扬、授予先进称号等方式使员工体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 3.企业文化的激励。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除了追求物质利益以外,也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可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下与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养成积极良好的工作态度。企业文化建立的核心目标是使企业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可对员工起到导向作用,使员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去实现,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与主动参与,实现企业与员工目标一致,利益一致。 4.完善绩效考核与评估。绩效考核与评估的实质是实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后,为了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将目标分阶段分配至各部门与各人员的身上,每个人都有任务。而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每位员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追踪、记录与考核,绩效考核和评估能够可反映出员工的真实工作状况,基于此,企业才能对激励措施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保障企业激励措施效果的实现。企业首先要使被考核者了解考核的程序、方法和时间等,提高考核的透明度。不同类型的员工的考核内容要体现差别性,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与发展,而非惩罚。目前也有一 些企业尝试根据员工的特点帮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使得员工目标明确。员工有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后,工作更有激情,企业还可根据每位员工的规划举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帮助员工实现其目标。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浅谈 1、概述 1.1人力资源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和绩效的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大多数公司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归结为与人有关的管理实践,即组织为获取、开发、保持和评价人力资源的一切活动[1]。 1.2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特点 (1)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多,整体质量不高: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多,且呈上升趋势,然而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科技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同时,经营管理人员缺乏,从业人员的培训显得不足; (2)流动性大、结构不稳定:建筑行业是一个以所承包的工程、项目为依托的特殊行业。建筑行业人员多以施工现场为工作场地。工程一结束,职工就从现场撤回。只要新工程一开工,他们又面临新的搬迁。 2、建筑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当今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理应有一个完整强大的机构来进行管理。而现在多数建筑企业,并未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仅把人力资源管理当作一个事务工作,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冗员过多、结构失调: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人员往往数目庞大,工作效率比较低,而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企业一线工人由固定自有职工转变为临时农民工,民工成为建筑施工现场一线操作工人主力,工人队伍严重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低下,高级技术员工相对比例低,造成结构失调; (3)职位分析不到位,分析方法滞后:职位分析是通过确定不同职位的任职资格而为甄选、培训提供标准和依据。现在,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岗位制度,缺乏灵活性; (4)薪酬水平长期偏低,缺乏激励和有效地考核体系:一个企业的薪酬水平是其吸引、竞争、保留和开发人力资源的竞争力的体现。普遍来说,建筑企业薪酬水平长期偏低,这成为制约其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关键瓶颈,同时建筑企业很少思考企业自身的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激励手段。 3、主要创新策略 3.1更新人才观念,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创新是建筑企业得以发展的不竭源泉。国有建筑企业管理者需要创新人才观念,除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吸收,对企业相关部门的优秀人才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企业员工为本,关爱职工,解决好职工普遍关心、跟他们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现实问题,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才能吸收并保留优秀的人力资源。 3.2树立市场观念,建立动态管理模式 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和知识的发展、更新是飞速的,只有适时更新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动态的方式管理人力资源才能符合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规律。建筑企业应该打破人力资源招聘的地域限制,积极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和外部招聘制度,同时放宽晋升条件,鼓励有能者参与岗位竞争和职务竞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3.3加强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 企业发展,管理先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产生文化认同及强烈归属感,使企业士气高涨,为企业提高绩效,保留优秀员工及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起着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对企业成员能力的培育,且能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发挥和提高个人能力。因此,企业要创造一种促使员工不断学习的氛围。建筑企业要将企业发展的目标与员工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完善的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并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避免优秀的人才的流失。国有建筑企业员工数目比较大,层次差别比较大,企业应对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进行相适应性的培训,提高各层次的人力资源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使企业人员的管理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4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必须有激励措施的存在,这是激发员工创造性的最好办法,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实现[2]。在制定激励方案时,可以灵活选择业绩工资、表现花红和期权作为激励手段。如果条件成熟,最好选择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手段。人才激励机制不能仅仅停留于物质激励方面,精神方面的激励也不可或缺,要在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同时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使员工的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 3.5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 企业必须选择能够比较完全、客观员工表现且能具体量化的指标,这样使得考核机制更为有效且具有良好操作性。建筑企业人员分布复杂,评价标准要以企业员工为本,对每一位员工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够偏向于某个部门或者特殊群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评价流程保证公开、公平、公正,以具体的规范和实施准则杜绝暗箱操作的存在以及人际关系导致的评价尺度倾斜。 4、结语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着:缺乏整体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冗员过多、结构失调;职位分析不到位,分析方法滞后;薪酬水平长期偏低,缺乏激励和有效的考核体系等问题。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一直是建筑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解决我国目前建筑企业效率低下,企业竞争力较弱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以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诟病,提出了:更新人才观念,建立完善管理体系;树立市场观念,建立动态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等具体的创新型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企业资源管理论文:浅谈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关键词] 人力资源 国际化 管理 [论文摘要] 世界建筑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使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匮乏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最大瓶颈。为了推进我国国际化,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如何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将优秀人员吸引到国际市场。 当公司刚开始扩展到国外时,通常把所有的海外活动集中在一个海外事业部。由海外事业部牵头协调总部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对接各海外区域。当海外业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总部协调和管理的难度就会变大、效率也会降低,实行分权式的组织机构,将绝大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交给各个区域公司,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所以需要外派大批骨干人员、确定市场定位和管理模式、逐步推进机构属地化,实现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道路。 一、人力资源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种要素。现在的人力资源狭义范围来理解,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而非广义的劳动力资源。 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重视人才,建立有凝聚力、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形成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才能形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所以进行合理人力资源规划,才能适应竞争激烈、危机四伏的国际市场。 二、目前国际化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国际化公司而言,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一件重要而困难的事情,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难觅。目前,我们国际化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等区域内的那些我们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这类区域我们无法招募到足够的中高层专业管理人员,所以需要外派大量优秀的管理人员。但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人才需求的增长已经超过供应的增长,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才奇缺。虽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很难找到工作,但对于中国希望走向国际的企业来讲,却要首先面临国际化人才缺乏的考验。对于这些企业来讲,他们需要的是充分理解国际竞争的规则,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关实践并能有效管理员工的高级管理人才。 2.中国企业国际人才流失严重。员工外派到国外工作对任何企业来讲都是个难题,由于难以适应国外的环境和融入当地文化,当他们感到失意的时候就会提前回国,或者由于对收入与机制的不满而跳槽,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给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3.影响员工是否接受国际任命的五点主要因素(1)子女教育。(2)对配偶职业发展和就业不利。(3)回国后再安置政策中忽视配偶。(4)无法为再安置提高足够的信息和支持。(5)健康问题。(6)长期两地分居;从中我们可以至少看出解决外派人员问题,是一项很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需要企业努力去做。 三、如何合理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保证公司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1.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发展国际化人才就必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必须选拔对国际化感兴趣的,喜欢到海外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的人;第二要日益增加派往海外做国际业务员工的数量,要把更多年轻人送往海外做国际业务;第三要让企业管理人员更多参加国际型商业管理培训项目,增加他们的国际化管理知识和经验。国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要经过MBA教育的培训,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却受到了管理教育方面的挑战。如果企业需要管理人员获得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了解管理实践,就必须要他们参加MBA学习。但目前中国MBA教育存在很多难题。首先是中国大多数MBA项目成立的时间很短,还不够完善。其次是中国商学院的教授很少带给学员参与现代化管理实践的机会。最后是由于中国发展太快,很多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参与学习。企业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参加MBA学习,与此同时也要开展短期培训,掌握最现代的管理知识,增加经验。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生态设计到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 [摘 要]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地质灾害等系列原因,让我们对产品设计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绿色生态设计,绿色生态设计在当今势必以全新快速的新概念投射到工业产品设计,主动或被动地崭新地认识绿色生态设计应用到工业产品设计方面的重要性。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就评述过:对环境影响可能会发生在工业产品的不同周期中,但设计阶段决定了近80%的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因此工业产品设计阶段与材料、结构、功能、使用环境、使用状态等都密切相关,应充分满足和合理实现产品绿色生态设计的生态、环保要求。 [关键词]产品绿色设计素质;绿色生态与工业产品;绿色生态设计实践 1 产品绿色生态设计素质及现状 “绿色生态设计”话题在21世纪发展初期到现在已崭露头角,设计界、教育界、商业界等,这个话题已不陌生,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潜台词,绿色生态设计作为21世纪的一面旗帜、风向标,又是怎样指引我们完善并实施到工业产品设计中去的呢?不言而喻,作为社会参与者:官员、制造商、消费者、设计师等,每一个团队或者群体都独自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工业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功能原理、形式美原则的设定者在其中更是举足轻重。即使如此,在专业院校、企业机构经常会谈到,但现实告诉我们,关于绿色设计设定及实现到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最头疼的是设计师的设计想法、设计方法、设计信仰都会受到影响,真正完全完善去认识对绿色生态设计的专门机构或者高等院所也未完全诠释清楚,将绿色生态设计及实现于工业产品设计中去。 因此借助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所的理论依据去诠释绿色生态设计远远不够,因为设计师要与时俱进,敢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是逐渐地被人们认识,其设定及实现于工业产品设计的过程也是随着环境、技术、社会变迁而日益充实完善,不难发现,在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势必有了这些考虑,但大都停留于形式浮于表面,对学生也就是未来设计师们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狭义的理解、局限的认知绿色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关系,那么就自闭和扼杀了未来设计师的原始基础认识,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认知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 从中国“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领导人提的非常响的词是“时时关注民生,以人为本”。这句话却与我们绿色产品设计的意旨不谋而合,工业产品设计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却时时暗示了设计师们为设计而设计一个良知的道理: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灵感被生活所需而点燃,设计离不开自然,总之离不开人——机——环境。就如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人类要生存,就得保护大自然,保护好绿色生态环境,提倡低碳、高效、节能、环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本科课程到硕士课程的安排,本科注重设计的诠释,简单点就是设计创意好,就是成功的设计作品;硕士则更注重把认知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的综合思考。所谓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不能只从物质的层面来理解当今设计和未来设计的含义,应该考虑到社会层面、意识层面和美学道德层面来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古代老子的美学思想里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充分诠释了这一问题的本体。西欧建筑设计师william mcdonough针对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发展前人的思想提出了“汉诺威原则”应该算是一个针对绿色生态设计的纲领性文件的诠释。原则包含思想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承认相互依赖性,尊重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接受基于人的意愿与自然系统共存的设计决策,创建有长期价值的安全项目,依靠清洁能源,认识设计的局限性,坚持通过知识的贡献来坚持发展。可见中国几千年的道家美学精髓与当今发达的西方设计观念有着不谋而合的共性:即生、即和、低耗和循环。根据绿色生态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思维关系的拓展,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在实践中却要经受重锤考验。 3 绿色生态设计到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 大自然作为绿色生态的载体,不言而喻,绿色生态却始终围绕工业产品诞生成为最致命的先决条件:即环境不可避免制约设计的拓展。不过正是这个制约性条件,让设计师重新站在设计的高度展望社会每个阶段的发展,从而与时俱进,因人而异,诠释未来设计,以现实的制约条件作为展望未来设计的动脉,科学应用绿色生态环境到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实施。 从本科到硕士课程中,我们有效的将绿色生态材料应用于产品中,不仅仅将自然生态材料作为设计的创作砝码,从根本上强化了我们对结构优化的意识,精简的结构,简而不凡,解决实际需求。比如,在当时中国明清家具设计制作强调优化的卯结构,不用钉子,也能将结构固如泰山一样,那时主要将自然生态材料竹、麻、木等作为设计原料。现在大多数学校虽然不时也借古人设计精髓来进行设计,但大多只浮于形式,走过场罢了。真正做到设计理念创新即“道法自然”,还得深揣细研。当今的材料可谓是更丰富了,科学在进步,高分子材料这个名字却包含了很多新型材料,我们在课程中所用过的关于新型生态自然材料:瓦楞纸、包装纸、羊皮纸等,发现它们不仅价格低廉,还能做到以虚击实,掌握柔性材料也能做出坚实的成形产品。老师多多给学生给一个限定条件,比如限定百分之百的环保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连接材料都尽可能地使用最简单的构造及加工方式来实现。案例如图1、图2:将限定的一张纸(比如羊皮纸),尽可能简单的结构,又不能在浪费材料的条件下,完成平面到立体造型的加工(不另加辅助材料支撑结构),而且能科学的将数理公式、感性思维和艺术美学有效地嫁接在一起,由一张平面的纸创造出变化无穷又有据可循的新型作品,可谓是要讲究简而不凡的原则。因此被创作出的立体成型产品一定程度上承载能力和选材的生态性及结构设计的精巧构思。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 1绿色工业产品设计理念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1.1绿色工艺设计理念的兴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迈进与发展,环保类科技理念推动着工业产品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完善与更新,对现代绿色工业产品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绿色、节能、环保新的价值观念的提出使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无毒无害持续健康化节能环保的现代工业产品的运用与体现,特别是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时不能缺少的现代化的绿色理念的运用。绿色工业产品的设计理念的运用成为了现代人所深刻关心的话题。 1.2绿色工业设计的行业状况分析 最近以来,绿色产品的工业设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逐渐的推动绿色工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新的产品设计推广研发和使用也加快了整个产品设计行业的整体性的跨越。由于工业体系的飞跃式跨步也带动新的节能环保产品理念在设计行业中的不断普及。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绿色工业产品的生产、普及,推广的主要大国。绿色工业材料主导的产品形态与附属的链式产业,无论是在基础数量上还是在人均消费跨度上在世界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这种绿色产品态势发展的背后是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和链式附属规模的过于庞大,从而引发了许多问题,高效的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有限导致材料浪费都是行业发展不可忽略的问题,需要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目前绿色产品的行业中众多的生产厂商没有完全合格的生产资质盲目跟随行业发展的潮流进行扩大化的积极生产,导致众多的工业原材料被浪费掉。另外由于众多的生产厂家不具备一定的绿色产品设计的技术规范,在工业原材料的使用方面有着诸多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产品质量形态的不过关。 2绿色工业产品设计突出的生态价值 (1)工业产品的绿色形态和机构的设计,能够让生产原材料使用的一次性资源浪费程度达到了最小,原料的生产采集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2)绿色技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符合环境保护规范的要求,同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资源和能耗消耗达到了最小量化标准。 (3)绿色理念的工业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兼顾多种环保优点。绿色,无公害安全、无有害气体、无有害放射性等。 (4)绿色工业产品在使用寿命完成之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可再循环生产,减少产品对原材料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突出产品的绿色使用价值。 (5)绿色工业产品设计的原则内涵;首要要体现在节约能源,保证自然能源利用的最大化。采用节能的结构设计和材料使用对整体产品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优化内在的产品机构搭配的生产模式,转变生产方式,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资源,减少能量的消耗。设计规划和材料选择上要进行整体模块化的设计,减少单位时间内必要劳动的付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减少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力求使材料多用甚至循环利用。同时还要回归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应用整体化的节能环保建材料与产品的设计结构进行搭配,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宁静致远,动静有度,做到不影响周围环境的静态平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或杜绝生产污染,打造幸福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要充分考虑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保证最小的资源的最小浪费度。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所选用的工业生产材料和绿色的产品设计对使用者不会造成影响与伤害,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保证安全。 3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在企业生产中的运用 在企业规划发展中增加新型产品比重,发展无害化和资源节约型产品,使产品无污染,无公害。加强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淘汰老式设计和生产的模式,发展新型技术。努力开拓产品市场,扩展市场规模,对废弃的工业产品加强回收,提高技术利用率,达到再生和再利用的战略目标。对待无法进行循环利用的产品,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在确保无污染的前提下,加强对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在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再生产品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减少价格竞争性问题,充分打造企业自我发展理念,改变行业中落后的生产规则,要善于用创新的思维调整市场走向,做出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产品。同时要规范产品走势的健康发展,减少阻力因素,推动改革,将新的手段技术与服务相结合。但是创新的此举,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的中心和活动行为需要选择,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未知性,因此一个企业要创新产品,一直要做好全面的准备。要对各个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客观的预测分析,不可单纯靠人为,在一定的创新规划性指导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一定的量化分析,从而进行产品绿色创新机制的建立。 4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产品生产的原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推行绿色产品的设计理念,势在必行。这种方式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推动我国绿色工业生产设计技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王刚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论文 1树立绿色设计观念重新发现现代设计 将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到与产品环境属性相同的高度,并将其作为绿色设计的目标。绿色设计观念的树立能够让绿色设计产品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工业设计师的心中。 工业设计师在21世纪所担负的使命,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艰辛,面对的问题更加繁杂:第一,需要了解“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第二,能够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使用可回收材料,用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耗量;第三,还要从选择材料、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各个方面,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工业设计的造型由以往单调的机械化转变成语意化、人性化的设计,并追求简洁的造型,占用更少的空间,减少材料的消耗。同时使产品更加耐久,因此,绿色设计在需要设计师的理性的同时,更需要融入新科技,并获得广泛的社会性。绿色设计的推广也不能局限于工业设计师中,而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 2绿色工业产品的市场前景 尽管我国早于1993年就开始实行绿色标准制度,并制定了严格的绿色标志产品标准,但其实施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和消费城市),每天产生好几十万个不能回收的一次性餐盒,大自然需要200年才能消化掉它们,常年累月同废水、废气等一起挤占着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好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快餐盒已改成可溶解的材料,大型商场、超市也在积极推广布袋或纸袋的使用。而在国际市场合格的绿色产品更是企业的通行证,越是发达的国家,消费群体更能意识到蕴含在产品里面的生态价值,并接受它们。这对绿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无公害、能耗低的产品才能被大众接受,才能被市场认可,方能走向市场。 目前绿色标志认证在世界各国家得到了推广,一来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来也可以提高本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著名管理学家乔治•温特所著《企业与环境》如是说道:“总经理可以不去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将来的公司必须善于处理生态环境才能赚钱。”这表明,绿色产品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明朗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工业与设计的变革,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但同时极大地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本和谐的关系。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都抛在了人类面前,甚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也面临着威胁。当下频繁出现的国际新名词“可持续发展”,恰恰说明人类能否在地球上长久生存已经成为了谜题。“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的原则被设计理论界提出,尝试给设计新的地位,以改善工业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让人类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正如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说的那样:“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 作者:伍聪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1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特征 绿色设计的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方式方法,着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平衡,减少环境破坏程度是设计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不能只在技术层面进行考虑,在思想上也要具有观念的转变,绿色产品设计在现代的工业设计中是企业竞争的优势与关键。设计的传统方法是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为重点,忽略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结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负担。产品本身是绿色设计的重点,忽略了其它绿色因素。传统产品设计要在原始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许多工业设计师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用品上在进行了出其不意的探索,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发明了独特的产品形象。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绿色设计的支持,企业管理人员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在绿色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工业设计发展必将随着绿色设计的方向发展 不久前,我国倡议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实现城市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的城市建设需要在社会的生产建设、资源流通、群众消费等领域进行根本上进行改变。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回收和利用能力。生态文化环境对绿色设计的理念有很大的启示,该理念由被动的适应向主动的创新进行发展,这种进步揭示着人们全新生活方式的开启,社会新型经济时代的迎来。该设计策略早已应用在多个行业,让这些行业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重重收获与提高。绿色设计的目标是环保和让人类与自然达到平衡状态,这将成为工业设计的现今发展趋势。设计对环境的作用已经在诸多领域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让国家及企业领导人越来越重视。许多国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及法规以便人类在设计时为自身谋福利。例如,在德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要求电视机生产企业必须回收自己所生产的电视机,因此,施耐特电子公司开发设计出一种“绿色电视机”,该电视机的零部件回收率可达90%以上。当前,德国商品的30%以上都成为绿色产品,这主要是以为德国在1977年实行“蓝天使”计划:对生产及使用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商品,排除在“绿色产品”之外,不授予“绿色产品”标志。没有该标志的商品,在进出口方面均有数量与价格限制,尽管有明显的贸易歧视意图,但也使得该国的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此后,其它一些国家,如日本也建立了绿色标志认证制度,确保了消费者对商品环保属性的识别,激励企业不断研究绿色产品。而中国在“九五”计划于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常规产业规范与环保产业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方法及战略。在少许西方国家,新型绿色消费群体已经出现并在不断扩大,他们以每年20%的数量不断递增。这一群体的隶属者购买商品时,对用珍稀动植物皮毛或组成部分制成的产品持以拒绝的态度。人类在消费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光着重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及期限,还应该关注商品环保回收率等问题。好比棉花种植及收获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化肥及复杂的人类活动,选择穿着纯棉服装时应先考虑其成本,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绿色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关注与接受,企业及国家应遵循其原则与时俱进。 3结语 “绿色设计”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当今工业设计的热点,它使工业设计理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进入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也预示“绿色设计”仍然是工业设计中的要点,为了对绿色设计理念进行推广,完善绿色设计体系,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绿色设计理念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万里 单位: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浅谈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观念: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工业革命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也让人们付出了应有的环境恶化的代价。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营运而生。 关键词:绿色设计 工业产设计 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倡导环保理念的今天,绿色设计理念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渗透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说,绿色设计的理念属于理想主义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绿色设计就已经在西方国家产生了燎原之势。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对绿色工业产品的设计需求也更加的明显。这也意味着人们对工业设计的品味有了更高的要求。 1 绿色设计的概述 绿色设计的思潮出现于上世界八十年代末期,它出现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之后。从规模上讲,绿色设计的风潮并不比别的设计风潮更大、更广。但是绿色设计最为可贵的在于它对设计观点和设计理念的阐述。深刻的跨越了世纪对二十一世纪设计理念产生了长远而深刻是影响。就目前来说,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绿色设计理念恰恰是顺应着人们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发展壮大起来的。绿色设计的概念比较宽泛,总的来说,绿色设计就是追求一种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对环境影响程度最小的设计。从狭义上来讲,绿色设计就是使用绿色技术的工业产品设计。从广义上来说,绿色设计的理念扩大到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以及衍生出来的绿色设计意识和、理念和习惯。绿色设计理念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相符合。绿色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使人同自然之间的和谐。 2 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设计这种设计理念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产品的生产以及消费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种设计理念不单单是从技术的手段上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带动广大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和习惯。在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工业产品采用绿色设计,大打绿色环保牌的设计和营销理念正是一种强有力的应对市场竞争的武器。 (1)模块化设计。绿色设计的一种主要实现方法就是模块化设计,所谓的模块化设计就是指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模块化的分割和处理,绿色设计在模块化设计中的表现为:模块化的工业设计组合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产品,降低资源消耗,比如一个机器上的一组模块出现问题了,那么工作人员可以仅对这组模块进行置换,而不需要更换整台机器。相应的,由于这些机器都是由相同的模块组合起来的,所以机器之间的模块是通用的,无论是哪一台机器出现了问题,都可以将另外机器中的模块拿出来进行替换,以保证这台机器的正常使用。机器的模块化组合更方便于机器中模块的升级和更新,一旦机器中某一个模块的技术得到了更新和升级,那么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模块对老的模块进行置换就可以了。此外,模块化的机器更利于机器的拆分、处理和回收。 (2)可拆卸设计。可拆设计是绿色设计理念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在工业设计初期就考虑到机器的拆分和回收性。如果机器的体积庞大,可拆解设计的优势将能够更加完美的发挥出来。比如,工作人员可以将机器拆开,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再进行组装。这样既便于运输,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又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达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者,经过可拆解设计的机器在进行回收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一块具有相同金属物质的模块进行回收处理,对于不可回收的部分可以进行焚烧或者是填埋处理。经过可拆卸设计的机器将会大大降低机器拆解的难度。 (3)长寿命设计。在确保机器运行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使机器的工作寿命变长是长寿命设计的根本目的所在。机器的长寿命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长寿命的机器减少了机器的淘汰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消费、降低了能耗,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绿色设计要求设计师们放弃对新奇设计方式的追求,转向简约和使用化设计。对于可以减少装饰的地方就尽量减少装饰,最大化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绿色设计还要求设计出的产品风格更加的经典和实用,不要被消费者以外形设计过时的理由很快的淘汰掉使用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 结语 绿色设计不应当只停留在产品设计的口号上面,设计师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深刻的领会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同自己的专业设计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了达到绿色设计的目的,设计师应当对产品的原材料作出合理的要求,注意产品的造型设计,力求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一种实用、环保并且耐用、美观的绿色设计产品。 作者简介: 刘腾蛟(1981-)女,山东省临沂市,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预算管理论文:浅议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 1、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企业实行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都是子系统管理、部门单位管理,不能从战略高度 整合资源和聚合力量。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保证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 2、全面预算管理为出资人对企业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督提供了基本依据。全面预算管理为出资人提供了合理有效监督的平台,有利于出资人履行职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有利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考核和奖惩。 3、全面预算管理能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有利于不断改进各项消耗标准、现金安排等基础工作。 4、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有利于解决困扰经营者的分权管理与集权控制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经营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落实企业的利润、资金、成本费用、业务量等目标责任,有利于挖掘企业资源潜力而实现协同效益,也有利于企业实施精细生产、流程再造、MRPⅡ等现代管理模式。 二、稳定、积极地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航集团公司”)是国家一五建设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拥有资产总额50多亿元,在职职工13 000多人,下辖3个全资子公司、3个中外合资公司、14个专业化分厂,企业规模大,管理幅度宽,并从2003年开始尝试全面预算管理。 (一)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西航集团公司根据全面预算管理要求成立了组织机构,从上到下设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及预算控制小组。 1、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非常设专门委员会,向董事会负责,是公司经营层领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公司总经理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公司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担任副主任委员,生产、供应、技术、技改等部门的副总经理担任委员。 2、预算管理办公室是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专门机构,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财务处处长、计划处处长兼任副主任,办公室其他成员主要由财务处、计划处、外贸处、生产处、物资供应处等部门领导及相关业务人员组成。 3、预算控制小组是各二级预算单位具体履行预算管理职责的非常设机构,各二级预算单位(分公司、分厂、处、所等)行政正职担任预算控制小组组长,小组其他成员由预算员、计划员、会计员及相关业务人员构成;厂设专职预算员,职能管理部门设兼职预算员。 (二)分步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西航集团公司采取与高校联合的方式,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并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这一系统工程。 1、考察调研阶段:公司预算课题小组认真研究了宝钢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案例,同时实地考察了江南造船厂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情况,起草了考察大纲,并组织有关业务负责人讨论学习,从而拓宽了工作思路。 2、方案设计阶段:公司结合实际情况,起草完成了《全面预算管理设计方案》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步骤》,并通过可行性论证,出台了《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方案》,设计完成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及说明书等。 3、培训宣传阶段: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前提。公司总经理可亲自做动员讲话,分层级对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预算员进行培训, 让其了解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现实意义、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全面预算的基本内容和各部门的职责,让预算员掌握全面预算的内容、编制方法、执行监控及考核等,并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园区网等宣传媒体进行普及性宣传,营造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利环境和氛围,使全体员工理解、支持并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4、试运行阶段:为了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理顺工作流程,以实际执行结果检验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公司利用两个月时间试编制2003年预算,并通过预 算模拟考核有关单位,发现了现行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5、完善实施阶段:公司从体系试运行暴露的问题入手,以保证体系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为原则,设计完成了《全面预算组织机构设置方案》、《全面预算管理 办法》、《全面预算实施细则》、《全面预算管理分析控制体系》、《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标准》等,其中预算管理表格113种,预算分析控制表格19种,在各种 条件趋于成熟的情况下可予以实施。 (三)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 1、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开发出一套高效实用的预算编制及调整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编码系统,且编码系统至少具备会计科目编码、部门编码、物资编码、往来单位编码等。 (2)保证各部门各种原始资料的准确和完整,如在以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费用定额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时,如果定额制定不科学、不合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也不利于做出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 (3)完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等规章制度,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提供制度保证。 (4)明确划分各部门管理职能的权限。 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公司必须在管理方面练好内功,同时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满足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 2、正确认识预算与计划的关系,保持预算与公司各项计划相统一。计划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统一并存、互不矛盾。全面预算管理源于计划管理,是对计划管理的量 化,是计划管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的具体化。只是全面预算管理较之计划管理更注重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它能更好地运用核算手段实现经济业务中参与人员责、 权、利的有机结合,使业务管理更好地实现制度化和标准化,使得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形成合力。西航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的编制以公司各项计划为依据,将公司所有 计划内容纳入了全面预算,涉及计划、生产、供应等诸多部门,是物流和价值流的高度统一。 3、逐步理顺全面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与公司内部经营责任考核体系的关系。内部经营责任考核体系包括公司经营方针目标、经营责任书、厂长模拟年薪制等。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二者双轨并行,但公司最终要把内部经营责任考核统一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上来。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司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与提高。换句话说,只有靠自身不断摸索总结,才能找到一个理想的“药方”,那种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同时,在推行过程中应分步骤实施,注重实际,不能急于求全与求成。 2、必须不断完善预算标准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力求做到全面、系统、科学、先进,同时体现可控制、可考核,既客观反映经营水平,又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3、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量大,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公司应依托园区网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同时应开发全面预算管理相关软件,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4、全面预算管理应与“流程再造”和“不断改进”理念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活动,与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紧密结合,因此在公司流程再 造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同时,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暴露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流程再造工作,促进企 业不断改进和完善,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预算管理论文:对油田企业预算管理的思考 油田企业在九十年代初就实施了预算管理,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加化了预算管理,尤其是在境外上市成功之后,更加重视预算管理。对油田企业来说,己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就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作一探讨。 一、目前,油田企业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的问题 1、预算的编制方法停留在传统的编制方法上 一些行之有效的先进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油田企业普遍采用“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或者说采取增量预算和减量预算,实质上就是在上期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期的情况,加以适当调整而编制的预算。这种预算方法比较简便,但是,它以过去的水平为基础,实际上就是承认过去是合理的,无需改进,因循沿袭下去,导致利益分配格局固定化,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预算在实务操作中还限于静态管理,未能很好地开展动态管理 一般来说,我们是一年作一次预算,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也很少或没有作出与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相适应的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在编制预算时,虽然我们对预算期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产生各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对于产品单一的油田开采业来讲,原油价格完全由市场定价,每月都发生变化,无法预料。产品资源即油或气埋藏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估计,我们对地下资源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预算的正确性,甚至会导致某些预算偏差较大。 3、预算管理中的关联交易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由于企业重组改制后,原来的油田企业分开形成了上市公司和存续公司两个企业,这两个公司在经营范围、法律地位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双方的经济往来,不再是企业内部行为,而是作为两个经济实体,通过关联交易行为来具体体现。但在目前的关联交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价格不公允。目前有“政府价格,市场价格、协议价格”三种价格。有政府定价的好办,而没有政府定价的按市场价,没有市场价又是个什么价?双方对关联交易的成本价和协议价的测算口径不一致,使双方在结算价格上产生争议。市场价是以市场为基准确定商品或劳务价格及费率,应以公允的市场价格为标准。 二是签订协议和执行协议都难。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使双方难以达成共识,所以签订协议难,认为“协议是议不是法”, “协议,协议,干了再议”,于是,到了执行协议时,上市企业强调“我给你多少钱,你就得给我干多少活”,而非上市企业则强调“我干多少活,你就得给我多少钱”,双方之间缺乏交叉结合点。 二、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全员参与它包含部门参与和全体员工参与两个方面。 (l)树立职能部门参与意识,实行部门预算。企业的各个职能部 ,是企业各项重大管理政策、方针和措施的制定者,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只有对他们所承担的工作实行责任预算,让他们直接参与预算管理,以预算为依据,激励他们自觉、自主地以责任预算为工作目标,才能使预算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这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预算管理责任化。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不仅要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而且还要编制各个部门的责任预算,形成责任预算管理体系。责任预算按经济活动的主体来反映的,反映了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责任预算为各个责任单位确定了奋斗目标,这个目标能否达到,,则取决于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 二是预算管理自主化。预算管理要达到以预算为依据,以激励为手段,实现企业各个部门自主管理的境界。自主管理以本部门主观能动性的管理为主,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协调为辅,形成靠经济活动的实际执行者来自主自觉地实施相应的预算管理。 (2)树立全体员工参与意识。企业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是由企业不同的个人分担的。员工所承担的工作而言,他们是最熟悉情况的,是预算的实际执行者。预算编制的水平如何,如何去完成预算,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应当动员企业全体员工主动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 2、实行动态预算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主张预算管理实行动态预算管理,即在预算期初,编制预算时根据当时的预计业务水平来编制预算。但是,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应当以实际完成的业务量的预算数为基准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另外,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分析、控制经济活动,了解经济活动是否能够达到预算管理的要求,也需要以动态预算作为工具。当企业一旦发现市场行情的变化,业务量有变化,就可以根据当时能够准确确定的业务量来动态地编制预算,这样就可以把预算建立在一个准确的水平上。 3、采用零基预算,挖掘降低费用潜力 笔者认为零基预算不仅能压缩经费开支,从而切实做到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且零基预算的编制过程,就是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挖掘潜力的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和企业的革新改造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对于企业降低费用和成本是十分有利的。 4、使交易价格变得合理 要建立公正合理的价格体系和定额标准,尽快、有序地开放市场,采用招投标等方式尽量减少或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使双方都能够接受运用市场和价格机制来规范关联交易行为,使关联交易费用变得合理关联交易的价格原则上不偏离市场独立第三方的价格或收费的标准,按照协议定价,经交易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协议的签定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关联交易的预算管理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预算管理论文:有关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传统的全面预算与战略管理相脱节,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并且现今企业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的环境。本文从讲述将战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进步之处入手,从企业构建组织流程化再造,以及以平衡积分卡为依据,探讨如何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测,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将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整合成为符合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经营指标体系。因此,从诞生到被广泛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本质上都是一种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采用的企业管理方法和工具。 (二)企业战略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美国学者桑恩和豪斯历时7年对6个不同行业的18对大中型企业应用战略管理的情况进行考察。经考察发现:运用了正式战略规划的企业在投资收益率、股权资本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上都明显好于没有正式战略规划的企业。同时发现,企业采用正式战略规划以后,其经济效益比没有战略规划年份的效益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可见企业战略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企业实行战略管理同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战略管理应用对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走向市场有重要作用;第二,战略管理对企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企业合理格局有重要作用;第三,战略管理是加快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第四,战略管理也是适应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我国企业比较优势的需要。 (三)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的支撑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有:第一,加强企业日常活动与战略的联系;第二,强调整体业绩,增强预算系统处理跨部门事项的能力;第三,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第四,增强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参与度。可见,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在企业推行战略管理,提高竞争优势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传统全面预算管理的不足之处 它以长期销售预测或目标利润为依据,编制资本支出预算和经营预算,经营预算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按以销定产原则编制,再根据资本支出预算和经营预算编制财务预算。传统全面预算忽视了战略的存在,它假定企业未来继续生产原有产品并且未来产品的销售是可预测的,以销售预测或目标利润为依据,编制资本支出预算、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这显然是以企业外部环境相对平稳,市场竞争不很激烈,企业单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在现今企业高度重视竞争优势的形式下,这种前提假设失去存在的基础。 三、将战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的进步之处 首先,战略预算的引入改变传统预算的原有定位,预算不再仅仅是一个管理控制系统,而被重新定位成一个战略实施系统,本质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配置企业资源的一种管理活动。 其次,在预算内容上,战略预算使预算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战略预算可以扩充到包含财务、市场、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内容。 最后,从预算的编制程序来看,预算编制以战略预算为起点,先考虑战略预算,再考虑运营预算,改进了传统预算的编制程序,保证战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得以优先考虑。 四、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 战略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及导向。企业战略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导向,要求企业在立足自身战略及公司所处的发展周期和市场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预算管理模式。如创新期和成长期的企业一般选择规模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因为其一定时期内的战略为增加市场占有额及扩大公司规模;成熟期的企业宜选择收益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在相对有限的发展空间下通过降低成本等形式提高利润。 (二)衔接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 1.企业组织流程化再造 以“作业”或“流程”为中心的扁平式组织结构,能够适应顾客的需求变化,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面对组织结构的变化,预算管理体系也应进行与其相适应的变革,用一种面向流程、以作业为基本的预算执行单位来构建预算管理体系。 (1)作业分析与作业中心的建立 作业分析是通过对产出、作业、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的识别和计量评价作业的有效性和增值性,据以重组流程和价值链,以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价值,降低成本。企业应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作业中心。 (2)流程分析与流程中心的建立 流程是由企业相互关联的多项作业构成的一个从始至终的连续的过程。以价值链为工具,流程可分为三类:实现价值增值的核心流程、提高核心流程性能的增强流程、不直接为客户创造价值,但为其他流程提供必要支持的支持流程。流程分析的任务是运用与流程相关的分析方法对流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识别能最大程度给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核心业务流程,按照经优化的核心流程组织业务工作,简化合并非增值部分的流程,根据顾客需求来建立流程中心。 (3)预算管理组织的建立 为了使战略目标能够分解到各个作业中心与流程中心,解决战略转化为预算过程中先天性缺乏路径问题,还应设置预算管理组织,应成立由公司董事会成员、主管财务的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应按各作业中心与流程中心的职责进行预算指标的分解、汇总。在明确各中心目标和责任的 同时,授予各中心相应的权力,使权力和责任对等。 2.以平衡记分卡为依据 Kaplan和Norton(2008) 提出利用战略地图规划战略,利用平衡计分卡组织协同,利用预算规划运营。 平衡记分卡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从财务、顾客、内部营运过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角度入手。在财务角度,平衡记分卡保留财务方面的指标,一般涉及获利能力,如经营所得、回报率,或经济附加值等标准。顾客角度,要求经理们把为顾客服务的声明转化为具体的测评指标,这些指标应能反映真正与顾客有关的各种因素,从顾客角度一般可选取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利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内部营运过程角度,主要选取创新能力、营运能力水平、售后服务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价。创新与学习角度,主要考虑企业要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应必须建设的基础设施。企业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包括人员、信息系统和企业程序三方面,其中人员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职工满意程度、职工稳定性及创新性等。 平衡记分卡的特点表现在非财务指标的引进、企业战略与业绩评价的结合、平衡理念的导入和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能够把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的绩效管理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起企业战略执行的基础架构。 战略预算可遵循如下程序:战略——具体目标(平衡记分卡指标)——启动计划(经过平衡记分卡指标的衡量和筛选)——预算,一方面确保预算是在战略指导下形成的,另一方面,较容易地确定企业应当启动的战略计划,并使其以预算的形式得以落实。 将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已经是未来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组织流程再造,以及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探讨了将战略引入预算管理的模式。为了确保战略能够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很好的结合,还需成立预算委员会,建立与预算良好匹配的组织结构,赋予这些组织与预算执行责任相对等的权力。确保战略与全面预算的良好衔接。 预算管理论文:商业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 一、推行全面预算的必要性和作用 推行全面预算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监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1999年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监察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联合颁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市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加强财务监控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执行全面预算,在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发展的今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快。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中引进全面预算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全面预算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经济活动计划的数量表述,是企业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考核所属部门,单位经营业绩的标准。全面预算包括业务收支预算和财务预算。财务预算包括资本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全面预算的作用主要有三: 1、可以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通过编制预算,许多潜在的困难能尽可能地事先预见,从而防患于未然,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 2、是市场经济下衡量企业业绩的标准。使用历史数据评价业绩,存在着两个不足:一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企业竞争、经济形势和其他因素日益变化,使得现在与过去业绩之间缺乏可比性;另一个不足是将来的一些机会因过去不存在而可能被忽视。使用预算可提醒企业经营者考虑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收入,成本和利润。因此依据新的情况所做的预算作为评价管理业绩的标准,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能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通过预算可以促使各部门不仅考虑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还要考虑各个部门及公司总体间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预算可以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一系列配套计划中的工作目标,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 二、商业企业编制预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商业企业预算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决定自身的预算目标。现阶段商业企业预算目标,应该以销售为中心,其他预算应与销售预算密切配合,协调平衡,最终达到现金流量的平衡。这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商业企业编制计划以来购计划为中心有本质区别。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我们曾片面地以利润为中心,忽视了现金流量的平衡。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企业是否能生存发展,关键在于现金流量是否能平衡。但强调现金流量的平衡,不是企业不需要利润。理论上,现金流量与利润是一致的。现金流量与利润存在差异,仅反映在不同的时间段,这是由于利润受会计政策的影响,可以人为调节,而现金流量则反映了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以利润为中心,而忽视了现金平衡,企业盈利不可能长久;相反虽然企业短期亏损,只要保持现金流量平衡,企业还会盈利。我们集团下属的百货总公司和文化总公司,曾经创造了每年几千万元的利润,由于忽视对应收帐款的风险控制,现金流量不能平衡,最后经营受阻。相反第一八佰伴前几年连续亏损,但始终将保持现金流量平衡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最终扭亏为盈,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商业企业预算目标应该以销售为中心,以现金流量平衡为目标。 (二)商业企业预算编制的主要步骤。 (1)销售预算。通常是销售经理及有关业务人员精心收集信息并加以讨论的结果。 (2)存货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根据不同商品的存贷政策,确定存货周转天数,将存货保持在较低水平。 (3)进货预算=预计销售数量十期末存货目标-期初存货。 (4)销售成本预算。在以上资料的基础上,可按照企业会计成本制度的规定编制。 (5)费用预算。为便于正确编制费用预算,应将费用分为变动成本预算与固定成本预算,按照历史数据,寻找出变动费用项目与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关系,得出一些规律性的数据。 (6)利润预算。根据销售预算和成本费用预算编制。 (7)资本预算。根据项目单独编制,但必须以现金流量为目标,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8)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与会计报表编制的主要区别在于,预算表列示的是预计未来的数据而不是历史数据。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做资产负债预算。 (三)正确编制销售预算是商业企业编好预算的关键。 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的出发点。商业企业编制销售预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编好销售预算,有几项工作很重要。 (1)销售预算要结合毛利与现金流量预算。从销售收入出发到现金流量为归结点。这体现了我们经营理念的转变,围绕预算目标,业务部门不仅要考虑扩大销售规模,还要考虑毛利额和资金流量。每个营销策略必须至少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能增加多少销售;二是相应增加多少成本;三是如何确保现金流量的平衡。财务人员参与销售预算过程,一方面有利于财务与业务的协调,另一方面可寻找扩大销售与增加成本和现金流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商品销售预测表可设计如下: 表中预计现金收入的计算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一致。 (2)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实行销售预算项目细分化。销售预算是否能真正反映市场动态,是否能真正得到有效执行,项目细分很重要。项目越细分,则目标越明确、责任越到位、越能反映商品结构的变化,越能随时调整商品结构、指导企业营销工作。但这对基础数据的要求量很高,企业必须能及时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动态情况。如果不使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零售企业。目前我们集团的一店股份、 东方商厦、第一八佰伴均实行计算机单品管理,能及时反映每一种商品进、销、存情况,为正确编制预算打下了良好基础。 (3)销售预算应采用滚动预算为好。由于目前市场产品变化很快,不确定因素增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有所变动,使原来的预算不能适应新的市场情况。为了使预算真正切合实际,更好地把未来的潜在因素考虑周到,销售预算以采用滚动预算为好,一季度调整一次。在基期编制预算时,先按年度预算分季,并将其中第一季度分列各月的明细预算数字,以便监督和控制预算的执行,至于其他三季的预算则可以先粗一点,只列各季总数;到第一季度结束后再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对第二季度的预算进行修正,按月细分,除第三、四季度仍按总数列示外,还增列下年度第一季度总数;以此类推。采用滚动预算有利于管理人员对预算资料作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加以修正,更能发挥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4)销售预算必须坚持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充分调动预算执行者的积极性。销售预算离不开高层的正确决策,如对企业目标市场的定位、市场份额、经营方向等。但制定具体销售指标又要充分吸收预算执行者的意见。因为业务人员贴近顾客,对市场潜力、顾客要求、竞争对手的情况比高层管理层了解得更细,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信息能帮助企业作出更准确、更现实的销售预测。高层管理者切忌简单地在上年实绩基础上加一定百分比,作为指标,然后层层分解,这容易造成预算不能真正反映市场情况。 (5)销售预算要辅以敏感性分析。预算编制出来以后会经常改变,这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变化,对预算进行敏感性分析,即分析编制预算的假定条件发生变化时对预算产生的影响。一般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辅以意外销售预算,即分别分析销售降低10%或更低时所处的境况,使有关管理层提前考虑企业在销售情况恶化时必须采取的措施。 三、预算控制中财务工作的重点——差异分析 要使预算的目标成为现实,预算的控制是其关键。预算控制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但财务管理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财务在整个预算控制中的主要工作重点是分析预算与实绩的差异因素,找出差异的主要环节,将信息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制定解决办法。具体工作是每月按照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销售、进货、存货、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利润、资本运作、现金流量等),分别编制各环节预算与实绩的差异分析表。 (1)差异分析表中不仅包括会计数据,也可能要包括一些非财务数据。比如仓储运输环节,不仅要体现仓储运输收入与成本,还要反映空仓率、平均每吨运费、车辆单位油耗;工资控制不仅要反映工资总额,还要反映人数、人员结构等。目的是要能反映某个环节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数据。 (2)“差异分析表中的项目设计要能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目的是要反映可控因素对差异造成的影响。造成预算与实绩的差异有许多因素,有些是可控因素,有些是不可控因素。比如采购经理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变化对采购经理来讲是不可控因素;但采购经理应预测市场价格的走势,并体现在采购预算中,保证采购成本不高于市场平均价,这又是可控因素。因此,差异分析表应该着重分析可控因素对差异造成的影响,目的是要分清责任,改变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片面强调客观原因或片面强调主观原因,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实行全面预算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企业应在实践中,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及对预算执行控制的有效性,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预算管理论文:某市烟草商业预算管理的思考 摘 要: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曾经说过:“预算不是一场数字游戏,而是围绕战略目标的设立而进行思考的过程。” 自20__年我国烟草商业导入预算管理机制以来,该方法已成为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本文针对__烟草商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面预算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预算的编制质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与调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使预算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烟草商业 预算管理 思考 预算管理是企业在科学的市场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安排。近年来,__烟草积极探索适合烟草商业实际的预算管理运作模式,在预算管理上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预算向全面预算的转变,对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预算管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运行中凸显的一些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亟待解决的几个薄弱环节 1.编制时间比较滞后,运行时效相对较低。 虽说我市每年从10月份便着手安排部署次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但由于作为战略层的投资中心没能及时确定年度预算总目标,预算编制工作实际上要到次年的元月份才正式开始。我市烟草系统下辖9个县级营销部,经过“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编制流程的多次反复,整个预算编制工作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待全部预算审批、下达完毕,时间已到4月份,迟则到5月份才能完成,上半年的预算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部分可控费用,超进度开支现象特别严重,给下半年的预算执行带来巨大压力,编制时效“成本”过高。 2.预算分解偏离实际,方法不尽科学合理。 一是年度预算指标分解中历史业绩权重较大。在下达各县营销部销售预算指标、效益预算指标时,没有完全按照省烟草局推行的“因素分配法”进行,历史因素所占权重仍然较大。对某些指标没有设立一个“公允值”,习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市保持统一的增长幅度,对上年预算指标完成较好的单位,持续实行“鞭打快牛”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的积极性。 二是季度预算的分解过于简单化。费用预算分解也与销售预算一样,以前两年各季度实际发生数所占全年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分解,没有考虑某些费用发生的特殊性,导致部分项目季度预算严重超支。 3.执行过程“盲目服从”,预算调整“弹性”过大。 一是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钝。在执行过程中,当受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内部体制改革和经营方向调整等因素影响,预算基础发生变化时,有的预算责任主体仍在“严格”按照预算运作,“纸上谈兵”,缺乏应变能力。 二是预算调整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年度预算调整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预算调整原则进行。对预算执行中的偏差,预算管理委员会没有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对常规事项产生的预算执行差异,预算责任主体没有自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而是盲目地要求要追加预算指标。 4.成为考核唯一手段,上下“博弈”愈演愈烈。 预算管理过程中,只强调上下级的垂直命令与控制,把预算执行结果作为唯一的考核考评指标,重结果、轻过程,忽略了对预算执行差异的分析。各责任中心为了得到较低的业绩评价标准,有意提供虚假的预算数据风险,在上报预算时讨价还价,大大地留下余地,实行“宽打窄用”。有的则为了防止来年被“鞭打快牛”,虚报、用尽当年的预算指标。这些“对策”,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使业绩考核失去了公平性。 二、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上述问题综合起来,集中表现在预算目标确立、预算体系构建、预算过程控制和预算考评机制等四个环节存在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不够”: 1.预算目标定位不够准。 一方面将预算与企业“十一五”战略目标等同起来,定位过高。虽说预算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配合的战略保障体系,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等同。“十一五”规划的时间跨度有五年,侧重于企业中、长期目标战略的实施,主要涉及外部环境中长期趋势的变化,以及企业如何对此作出反映;而预算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关注的是中、短期特定目标任务的完成,主要涉及企业内部运作。因此,公司战略是预算管理的目标导向,引导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目标则是战略目标在本期内的财务具体化,为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保证。 另一方面预算目标制定不甚科学。在预算目标制定中,编制预算基础的许多假设尚未得到充分论证。作为战略层的投资中心,没有深入分析所处的市场地位、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的可能变动给预算目标带来的影响,没有认真查找__与省内其他地区间在经济、地理、交通环境上的差距,而是一味的按照上级的要求,追求卷烟人均销量、销售均价等指标达到全省行业平均水平,使预算“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预算的有用性。 2.全员参与意识不够高。 一是上下互动、协作程度不高。部分县营销部的经理们本位主义意识较为严重,将精力集中在本部门个别任务效率的提高上,而对预算的编制工作持消极态度,仅在费用预算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千方百计争得宽余的支出指标,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奋斗目标。 二是各预算中心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许多部门都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对预算管理委员会分配的工作当作额外负担,经多次催促,才将质量不高的预算上报。执行过程中,各责任中心管理也不很到位,对预算执行中的异常现象没有采取应对措施,甚至听之任之,导致部分可控费用支出失控。岗位编制本就偏紧的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单打独斗”,某些工作也只好采取应付的方式,难以实现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3.过程控制措施不够实。 首先,预算信息反馈制度尚未健全。预算信息反馈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调控职能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定期书面报告、临时书面报告、例会和临时碰头会等多种方式,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而我们仅仅采用了书面报告的形式,预算执行差异形成的原因不能得到更深入地分析,控制措施不很全面,而且信息反馈也不是很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控的效果。 其次,预算调控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财务、审计、经济运行等部门在对预算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和责任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调控意见和建议,但相关责任主体并没有认真地抓好落实,未能积极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并加以实施。实际业绩与预算执行的偏差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监控形同虚设,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得不到必要的保证。 4.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全。 一方面,只设有年度综合考评,每月(季)的动态考评没有设立。动态考评作用于事中控制,服务于预算调控,主要是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预算差异予以及时确认、及时处理,为预算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考评中没有遵循预算考评的可控性原则。依照该原则,各责任主体以其责权范围为限,仅应对其可以控制的预算差异负责,而我们在考评考核中往往忽视了这个原则,将所有不可控预算差异也全部“包”给各责任中心,由他们负责“埋单”。 预算管理是一个“pdca”循环改进的过程,预算考评在这个循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考评仅仅作为发放奖金的工具,为发奖而考评,没有事后的差异调查和分析,没有改进措施的落实,则不能充分发挥持续改进工作的作用。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企业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要抓好“五个提高”: 1.加强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提高预算编制时效。 一是提高各级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度和参与度。预算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监控、全量化考核”的管理方法,没有各单位、各部门、各级员工的一致重视和共同参与,是难以实施到位的。各级主要负责人必须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好、抓实,切实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到预算运行的各个环节,及时解决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推动预算管理措施的落实。 二是建立预算责任网络,对预算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在市公司本级,要按预算指标的性质实行归口管理;对各县级营销部,则按授权制度实行分级控制。各责任主体要积极参与预算的编制,对各个预算项目反复权衡、精打细算,使编制出的预算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实施中要按照“分级归口”管理办法的要求,努力增加销售收入,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使预算真正起到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2.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步伐,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当代会计学家汤谷良先生认为:“预算是与整个公司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资源流的要求相一致的经营指标体系。”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的高效、合一,是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与基础。目前,__烟草商业的物流、资金流已整合到位,人力资源改革也基本结束,但信息资源的整合尚处在初始设计阶段。现有的卷烟营销、烟叶生产、专卖管理、财务管理等电子商务系统相对独立,各种数据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经济运行数据信息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的方式相对较为原始,基本停留在半自动化状态,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必须立足现有信息平台,加快数据中心的建设,建立分析、预测模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从编制到执行控制工作量非常之大,急需有先进、科学的信息系统来支持。我们要在金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积极开发预算管理子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在线审批、执行情况分析等预算管理功能,通过预算信息网络系统,实现预算信息及时传递,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把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 3.实行编制方式多样化,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在预算编制中,要注重抓好“三个结合”,即: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相结合、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基础上,针对固定预算的不足,按照卷烟销量3%左右的间隔,对费用、利润采用弹性预算,增强预算的适用性,为实际结果与预算的比较提供一个动态的基础。对上年部分完成或全部完成的项目,采用零基预算,一切从“零”开始,通过对项目重新进行审查、分析和考核,消除增量预算中一些不合理因素得以长期沿袭的影响。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采用滚动预算进行辅助,按季度滚动,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在每季度第三个月中旬着手下季度的滚动预算工作,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期间,以保持预算管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强化全程控制监督,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是与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调控力,是顺利实现预算目标的关键。 首先,要健全预算报告制度,构建相关、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每月或季(年)度终了,财务部门应采用报表、数据分析、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及时地向各预算责任主体报告本期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揭示预算重大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预算反馈报告要突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月报反馈的重点是各相关责任项目的预算执行过程,以便动态的掌握预算的运行状况,季(年)度预算报告则着重反映各时期的预算执行结果,以便于考核。 其次,建立全方位的预算控制体系,对预算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把预算控制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过程、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岗位。以业务流、资金流为监控重点,财务、审计、经济运行、生产经营等部门为主要控制监督责任人,按照各自的预算监控权责,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评、奖惩实行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5.加大考核评价力度,提高预算运行质量。 预算是与期终总结相关的业绩评价与奖惩体系,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失去控制力。考评过程中要注重个人考评与集体考评相结合,动态考评与综合考评相结合,在科学、合理的评价经营业绩基础上,严格按照奖惩办法进行兑现。 一要健全月度绩效联酬考核办法。将卷烟销量、贡献毛益、可控费用、营业利润等月度预算指标及当月的工作计划完成质量,分别与各预算责任主体全体员工当月的绩效工资挂钩。每月末,由预算管理考核小组对各县级营销部及本级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指标间的差异进行确认,然后根据绩效联酬考核办法进行奖惩。 二要把预算考评与年度经济 运行综合绩效考核相关联。年度终了,以年度卷烟销量、烟叶收购量、目标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均劳动效率等预算指标为主要内容,结合《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组织进行县级营销部领导班子的综合考评,对成绩优胜者予以适当奖励。 预算管理论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探索 预算是一系列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指标的总称。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财务安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预算编制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参与性编制方法 整个过程为:先由企业高层部门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各基层单位根据逐级管理原则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呈报企业预算管理部门;企业预算管理部门(由财务、计划部门组成)审查各分部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的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二、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 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可以从过去自有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 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各单位、各部门的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在这些方面还不规范,尤其各经营单位对经营收入的预算工作开展不力。这需要管理部门加强指导,设计合理的、操作性强的预算管理程序,提高收入等预算指标的准确性、有效性。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切实抓好“四个结合” 1.全面预算管理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全面预算管理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深化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并且积极依靠企业全体人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3.全面预算管理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因此,必须围绕实现企业预算来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生产经营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营活动。企业的执行机构应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并建立每周资金调度会、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等例会制度。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4.全面预算管理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全程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企业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具体可实行月度预考核、季度兑现、年度清算的办法,并且做到清算结果奖惩的坚决兑现。同时,还要切实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预算管理论文:企业推行预算管理的思考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财务管理中心地位的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管理方式的选择中,预算管理以其在企业经营中的独到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我国已经“入世”,对国内企业而言,已置身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值得我们学习和合理应用。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预算管理的意识,并且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为企业经营服务。 一、预算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与协调。预算本身属于计划的范畴,但预算管理不等于计划管理;预算管理不单纯是财务、会计或某个特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是企业管理;预算管理是在市场背景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在企业层面上结合的体系。 说起预算,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预算不等于预测。预测是一种事先的估计,它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并且程序化不明显,而预算是根据预测所制定的几种方案,并从这几种方案中选择出一种最好的方案,必须是程序化的和书面形式的;预算是对预测的一种反映,是对预测的规划。第二,预算不等于财务计划。预算属于计划的范畴,但不等于财务计划,它已远远超出了财务计划的范畴。第三,预算与市场经济机制并不矛盾。着名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内部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或市场契约的成本,从而能够节约社会成本。为什么企业内部契约成本低?是因为企业内部存在一个能使之发挥这种作用的指挥家,这个指挥家就是预算。从机制上讲,预算化管理更能发挥作用,预算一旦确定,管理过程就是预算控制过程。 (二)预算管理的特征 预算管理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1.综合性。在西方,一些管理上较为先进的企业已经在削弱企业内部职能的界限,使之能相互融合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综合协调,减少资源闲置现象。 2.战略性。战略问题要分析动态环境,包括国际、国内环境,政治、经济、金融、法律、自然环境等,预算管理也要将市场和企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预算不仅仅是某个时点的预算,而是一个滚动式的概念,是持续不断的。预算必须考虑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时期其预算管理也各不相同,特别对于目前国内企业资产重组、企业合并、企业兼并、企业拍卖、股份制等改革实践,在做预算时必须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否则,预算必须失真,缺乏可行性。 3.机制性。预算本身是个机制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程序性,需要立项、编制、审批、执行、监督、考评等,机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预算风险。从预算本身的管理角度看,它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一种机制。 4.市场性。预算本身是仿市场的,因此预算管理是以效益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做保障进而全面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化的计划管理模式。 二、对企业推行预算管理的思考 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逐步认同,但也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有着严密的程序性,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要耗费较多的人、财、物力,成本较高,对于小企业而言,如果以较大的耗费去搞预算,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小企业有个经营计划就可以了,搞预算的价值并不大。但对于大中型企业、超大型企业、企业集团、跨国公司而言,预算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国有企业的经验教训 翻开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国有企业从计划体制下的统收统支到后来的承包制,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很多企业,大都是依靠经营目标、任期目标来笼统地进行企业规划,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由此也造成了很多的弊端和失误,收益和成本不能进行有机的配比,花钱上大手大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经营资源的浪费。后来,随着预算管理的推行,情况有所改观。 (二)世界级企业的先进做法 在现代化的企业治理中,尤其对企业集团而言,实行预算管理是十分普遍的。一些世界级企业,其综合经济实力已经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综合国力,在这样的企业治理中如果忽视预算的作用,其后果可想而知。而事实上,许多的国际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采用预算管理,并且把预算视为企业的商业机密进行严格的保密管理,也有不少竞争对手通过搞到对方的预算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 (三)企业预算编制要体现严肃性和科学性 企业的预算不同于政府预算,要将市场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并且在预算的编制程序和管理上要做到更为严格和合理,避免搞成数字游戏,从而为企业集团的有效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企业预算与政府财政预算、百姓家政计划 一国政府每年都编制财政预算,以规范和控制国家这个庞大机器运转所需的各项支出以及各项收入。量入为出是老百姓过日子的一种家政理财手段,它也反映了一种朴素的预算思想。政府预算和家政理财虽各有特点,但它们共同的一点是合理节约支出,平衡收支。企业集团的预算除了考虑降低耗费外,更多的要考虑收入,必须将控制成本与增加收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企业的中心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因此,企业的预算必须在市场和竞争这个大环境中做,必须处理好收支关系,企业集团的成本可以做得较高,甚至也可以在执行中突破预算,但必须有相应的收入来补偿。 (五)不同企业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预算尽管是大型企业集团治理企业的有效手段,但它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不同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 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的预算管理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比如,制造业的预算可能考虑降低生产成本的因素要多一些,而服务业则对经营和管理成本并不特别看重,而对成本合理控制并通过增加收入进行补偿的方式更为热衷。就同一企业集团而言,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在生产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对预算侧重点的考虑上,也是各不相同的。要使预算做到科学合理,就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深入实践,细分预算对象,考虑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掌握足够大的信息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预算做到科学、严谨,可行性强,不致流于形式。 (六)预算与企业经营计划的关系 企业经营计划是对企业一年或一个经营期间目标的一种描述,是粗线条的,而预算是对经营计划的归类分解和细化,并用会计专业语言进行组合、阐述和解释,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和严谨化,信息量大,可操作性强,权威性强。 (七)预算管理与预算成本的关系 如前所说,预算是一项需要掌握大量信息量,投入大量精力去做,才能收到较好效果的工作,这有点像一项工程项目,要经过立项、可行性分析、编制、审批、执行、监督、考评的严格程序,投入的成本是比较大的。因此,要求企业集团预算编制的时间要充分,不能草草了事,信息量要充足,避免以偏概全;既然有必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搞预算,就一定要经过严肃科学的论证,力求合理化,避免数字游戏;监督和奖惩措施必须配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八)预算管理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对于企业集团而言,预算管理仍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集团应该掌握好,合理分权的度,过分分权容易各自为战,忽视集团整体利益;但如果是事事都实行集权式管理,则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应是较为可取的,比如说对财务管理实行垂直领导、会计委派制、预算审批制等,采取集权式管理,而对于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则交由企业自主管理。 (九)预算与财会基础工作的关系 良好的财会基础工作是编制一个科学、严谨的预算的前提。只有财会基础工作做好了,预算所需的信息才不会失真,才会充分,预算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企业集团仍须强调企业的财会基础工作,保障预算的客观效果。 三、加强对预算的监督,强化对预算的保障作用 实践证明,任何好的方案,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对预算管理而言,应采取有力的监督手段和保障措施。在监督机构上,企业集团审计部和财会部应该履行相应的职责,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集团决策部门,以便于预算管理机构进行比较和纠偏。 四、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体系 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体系,在期末终了,对其执行和完成情况,也应通过合理的程序进行考评,奖优罚劣,体现客观公正,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为此,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预算考评体系应包括预算考评指标的设立,预算考评的组织领导机构、人员构成,预算考评的时间,预算考评的结果和用途等。 合理的考评制度对企业集团的预算推行和预算管理非常重要,必须体现客观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把预算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五、预算与电子商务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预算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预算监控,是预算管理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应当开发包括管理软件在内的广阔的网络资源,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把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 预算管理论文:浅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预算管理 摘 要: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起点,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广泛的进行宣传,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认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经营管理 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的总称。而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财务安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要的作用。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以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活动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中的财务活动将市场和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财务活动已不仅仅体现在资金的收付上,它还包含了资金的筹措、日常的管理以及投资的决策等活动,比以往的财务活动要更加的复杂。企业财务活动的性质转变以后,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现代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不仅要比较和选择不同的投资方案,还要为企业的正常运转筹措资金,并要管理好资金的日常运用。企业能否对所需资金的金额实现准确的预算,能否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的生产运营,并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现代企业急需建立一套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一套适应与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机制。结合企业以往成功的经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2. 以适应现代企业资本运营机制 全面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要想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要健全资本经营机制,并让企业在运作中按照资本运营机制的要求来运行,实现资本经营。资本经营机制实际上就是有效的控制、管理、运行资金的机制。预算管理是一项以实现企业理财目标为目的、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进行规划,并促使企业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机制,它完全符合资本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所以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要顺利的开展资本经营,就必须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预算编制、执行与调控以及分析和考评等。1.财务预算的编制 财务预算编制的主要任务是生成一份与企业管理需要相适应的预算报告,预算报告里又包含预算报表和预算说明材料。要想使编制出的预算质量高,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一是要明确财务预算的目标。而财务预算的目标要建立在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上。企业经营目标主要利润目标以及成本控制目标、经营业绩目标以及费用控制目标等。要综合分析财务预算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并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搜集相关资料。在开始财务预算编制之前,要搜集好相关的资料,搜集充足的企业内外的历史资料,对企业目前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一个充分的把握,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用比率分析和数列分析法仔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研究企业各项资产运作的状况以及运转的效率。判断数据的增减变动趋势以及相关的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预算值。三是对企业各方面业务预算进行汇总。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是以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比如说成本费用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生产销售预算为依据的。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之前,要认真地整理、分析各项业务预算的数据和经济指标,确认无误后,再把它作为财务预算的预算数。四是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编制财务预算先要预算出销售收入,以平衡现金流量为目的,制作出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预算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2. 财务预算的执行和调控 预算的执行也就是实施预算的措施。它的主要环节就是真实完整的记录预算执行的情况,从而有效收集和反馈有关预算的信息,这就要运用高校的预算核算系统来实现,比如说通过用友财务电算化软件的部门管理和计划管理这两块来完成核算。这样就可以在月尾的时候同时产生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计划与实际对照表。这便于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决定是否调控提供依据。所以,应该预先设定一个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异范围,超出范围就应该要求有关责任部门就出现差异的原因写一份书面报告,预算调控是预算监控、预算协调和预算调整等的总称,它是指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进行协调和控制职能。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执行预算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二是调整预算目标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异,但调动的力度不大,它主要是维持全面的平衡,并不会太大的改动预算目标。预算调整指的是当企业环境有变化时,和预算产生较大偏差时对预算进行修改的行为。它的调整比较大,只有在微调失效或是职能部门提的调整要求得到同意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以便更好的实行预算的指导和约束职能。由于市场经济的多变性,所以会导致预算内容以外的项目出现。这就要求预算在执行时要实行监控。 3. 财务预算的考评 在结束一个预算周期后,要分析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目标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预算考评。预算考评要做到这些:一是要进行评价分析,对预算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得出的成绩进行把握,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正确的思路。二是要根据分析评价的结果,来评价预算执行的结果,并实行奖惩。为后面的预算管理提高理论依据。 三、 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1.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工作的好坏对预算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切实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 预算管理的重要前提。会计的基础工作有很多,比如说准确完整的业务记录、完善的财务信息分析系统、灵敏的 会计反馈系统以及高效的内部会计信息、财务预警系统和预算调节系统等等。 2. 完善制度体系,更新管理观念 应该建立和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这是落实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前提。完善制度体系是成功的实现预算管理的重要步骤。要想将预算管理贯彻实施到具体的企业管理中,就必须要更新管理观念,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打破把预算当作摆设的传统思想,既要遵从领导的指示,又不能逾越预算允许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3.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要想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业务工作规范,确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秩序。业务预算要求各项业务要规范的开展,特别是业务预测应该和市场相结合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在经营和管理业务时,要规范做好各项工作。强化业务管理是为了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从而实现各项预算指标以及整体利润指标。 总结 总而言之,预算是统一企业各个环节,并进行综合平衡的依据。它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所以必须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机制,规范各项工作方法。通过编制预算、预算控制、预算分析已经预算考核等方法来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预算管理论文:浅谈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摘要: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战略机制,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时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财务预算的含义,特征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务 预算 作用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财务预算管理是具有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机制,是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战略性 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性特征是指:其构建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符合战略要求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对企业战略发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 (二)系统性 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系统性是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奖惩各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横向系统性是指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某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会影响其他部门的预算执行,必须经过有权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 (三)全面性 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二、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预算。各职能部门因职责不同,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按职能部门划分板块管理,各种职能部门管理之间缺乏整合,从而本位而零乱。 (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了预算,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进入了控制过程,即设法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企业外部的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必然会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有偏差,此时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预算指标为企业控制提供了标准,哪些钱是可以花的,哪些钱是不可以花的。企业即然制定了预算,就要最大限度的去实现,而不能流于形式,国内许多企业对预算的态度非常随意,没有预算就改,最后预算表改得面目全非,预算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先前的预算的制定工作也就白干,浪费企业资源,且增加了企业对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因为知道预算编了还可以改,实际上这也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低下的表现,而对一些内部控制好的企业,他们能严格按照预算指标进行企业的内控,即时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情况出现偏差时,也会事先设定一个上限,不能逾越。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正如着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三)有利于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加薪晋升的重要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的拟定过程中,首先应将企位的战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与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而不应与战略目标的实施脱节。而企业预算正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量化指标,以此做为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可以充分达到绩效考核导向性的作用,而且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而将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此时企业的工作业绩是与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比较,此时这个指标就变成了相对数的指标,显然相对数的指数与绝对数指数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四)有利于量化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奋斗目标 企业预算的制定是企业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最后确定的企业预算是各个职能部门的综合平衡的结果。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企业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即企业预算的达成是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预算达成为前提做支持的。预算可以量化各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可以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蕴含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没有战略导向性的预算管理就没有灵魂。公司战略通常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系统分析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长远规划,即企业经营者为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依据经济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指导全局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与进一步量化,从而更加具有可接受、可实现、可检验和挑战性的特性。从而对企业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三、结束语 企业只有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了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才能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最终使其成为实施企业战略与提高经营绩效的工具,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预算管理论文:学校(大学)预算管理操作规程 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预算管理操作规程。 一、预算制定 按时间顺序编制预算,共分“一上”、“二上”和校内预算三项工作。(一)预算建议数(一上)的编制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预算编制工作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向各有关部门征询有关基本数字:①由人事处、老干处提供教职工基本数字,包括在职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及引进人才数和增资概况;②由教务处、研究生处、成人教育学院、学生处提供学生基本数字,包括目前在校生人数、计划招生人数及预计毕业人数;③由图书馆、后勤管理处提供有关国有资产基本数字,包括列入政府采购的项目、数额;④由计财处汇总各部门上报经费预算收支计划等,根据上述基本数字填列基础信息表,计算填列其他有关预算报表。“一上”的主要内容有: 1、收入预算表 收入预算主要包括三部分:财政拨款(补助)、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 (1)财政拨款(补助):财政拨款含经费拨款和预算内投资两部分。经费拨款根据学生数、生均定额标准和有关专项拨款计划计算编制,预算内投资根据当年计划部门下达的基建预算拨款数填列。 (2)事业收入:包括学费等教育事业收入。教育事业收入根据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及学生人数计算,考虑学生欠费及国家助学贷款等情况适当折算。 (3)其他收入:一般根据上年执行情况结合本年度变动因素测算编制。 2、支出预算表 支出预算概括分为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专项支出四部分。 (1)人员支出:按人均标准与教职工人数测算编制,同时要考虑增资情况的影响。 (2)日常公用支出:参照各部门上报的支出预算数,同时考虑本年度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按一定标准计算确定。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与人员支出的编制方法类同,其中“三项基金”按规定基数、比例提取,具体分配项目和标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4)专项支出:根据校办、教务处、图书馆、后勤管理处等部门提供的预算计划结合专项收入来源情况适当调整确定,其中列入政府采购的项目要单列。 3、其他报表均由上述收入、支出预算数分析计算编制。 4、编制“一上”预算建议说明书,内容涉及:学校基本情况;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专项经费(专项支出)项目报告,包括申报项目的名称、理由、项目概算、资金来源、预计实施期限(需要跨年度的应作说明)、预计目标效益、项目负责人与组织实施措施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一上”编制完成后提交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行文上报。 (二)正式年度预算(二上)的编制 根据自治区财政厅下达的“一下”预算控制数,特别是财政拨款的变动情况,对“一上”的相关收支项目进行调整;支出数则按“二上”收入数重新分配、确定。“二上”编制完成后提交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行文上报。 (三)校内预算编制 “二上”报出后,校内预算收支规模已基本定局,需要确定的是:①确定新的一年切块经费总量和具体标准,确定当年的基建投资计划和专项修购计划,由分管校领导协调经费主管部门对切块经费进行二次分配,计财处据以调整当年部门包干经费;②向人事处征询最新教职工基本数字,作为人员经费和部门包干经费计算依据。③计财处根据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清理出应结转下年使用的部门经费和专项经费。④各专项经费管理部门将当年经费预算报分管校领导汇总审签后反馈计财处。根据上述数据,计财处编制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部门经费分配表和基建收支预算表。 1、收入预算表 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其它收入及基建拨款,按“二上”的计算口径核定本年可用资金的总量。 2、支出预算表 在本年可用资金范围内,按教育事业支出(含部门上年包干经费结余)、结转自筹基建顺序编制支出预算表,其中教育事业支出以国家预算支出科目顺序,首先考虑人员经费支出预算,人员经费按人均标准与预算人数计算,不适合套用标准的,可采用上年执行数;公用经费按已落实的预算数分别填入相应支出栏目;结转自筹基建数按已落实交付使用的和需预付工程款的基建项目逐项填列。 3、部门经费分配预算表 本表主要反映归口管理部门所归集的日常公务费和专项经费,公用经费按部门列示。有利于落实责任,便于检查和分析,数据均源自支出预算表。 4、基建收支预算表 由本年基建预算拨款、自筹基建拨款及银行贷款总体规模确定当年基建投资计划,当年基建投资计划分续建工程和新建工程两部分分别列示,由后勤管理处提出建议数报分管校领导和校长办公会审议后,计财处编入当年财务 综合计划。 根据自治区主管部门预算批复(“二下”),编制校内预算草案,提请党委常委会审议批准后行文发至各部门执行。 二、预算执行 经批准公布的校内预算方案下发后,各部门应严格按预算控制执行,坚持规范、科学地安排各项支出。作为经费使用部门应首先按支出范围和标准合理安排全年的包干经费,统筹使用,不得超支;专项经费应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除跨年度项目外,一般在年终前完成结算,经费不结转下年。计财处作为预算管理监督部门,一要按照支出预算表、部门经费分配预算表设立部门和项目经费指标控制辅助账,输入本年预算控制数,日常支出和往来款结算均实行项目指标管理,随时监控各部门和各专项的预算指标使用情况,防止超支情况发生。二是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法规,严格审查每一笔经济业务,对该业务是否可以开支、手续是否齐全、应在何处列支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核算。三要根据需要随时编报各部门和各专项的年度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表,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的需要。 三、预算分析 为总结前期预算执行情况并为今后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依据,计财处应对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析。预算分析工作一般为每季度一次,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计财处就预算科目执行情况和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预算指标分析由各核算岗位做出,对列入预算指标管理的各项指标执行是否正常进行分析,异常情况要予以说明;同时进行预算科目执行情况分析,按照公布的年度预算,对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执行是否正常进行分析,并与往年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异常情况予以说明。以上预算分析完成后交计财处长审核,并提交分管校领导审阅。 年终结账后,计财处根据年终决算做出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按规定格式总结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制定提供依据。 四、预算调整 年度预算经公布执行后,一般不予调整,但遇有不可预见情况发生时,可按规定程序报批调整。预算调整事项主要涉及年度预算的追加(减)及预算项目之间的资金转移。 (一)年度预算的追加(减)有两种情况: 1、因国家政策、事业计划和任务较大变动引起的预算调整,有关部门(归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报告,报经财务部门审核、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计财处根据自治区财政厅批复调整年度预算。 2、在学校总收入允许范围内,校内需要追加预算支出,由项目负责部门以书面形式向财务部门提出项目申请报告,经财务部门初审后,5万元以上的报经校长办公会审议;个别急需、额度在5万元以下的可由分管财务校领导审批。计财处根据相关会议决议或校领导批示调整校内预算支出,并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以上情况均由经费使用部门提出调整意见,落实资金来源,确保预算年度收支平衡。 (二)预算项目间的资金转移,须由经费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经财务部门审核、分管校领导签批后执行。 五、年终决算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整体部署,财务决算期间计财处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掌握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政策规定和编报口径,制定决算报告工作计划。 (二)书面通知各有关部门、征询决算报告中涉及的基本数字。 (三)清理各部门往来款项,逐项写出往来款项清理清单。 (四)核对财政拨款数、预算外资金上缴数和返还数额是否正确。 (五)与教务处、图书馆、后勤管理处核对各项财产物资的账面数,对盈亏、出入及基建交付工程的财产物资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账、账实相符。 (六)在清理的基础上核对账目、年终转账、结账及输出全年会计帐簿、报表。 (七)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及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做到数字和文字相结合,全面分析预算年度的财务情况,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八)财务报告形成后上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校长签字后上报自治区教育厅。 (九)写出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为下年度单位预算管理和自治区主管部门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预算管理论文:新时期高校预算管理的特点与机制创新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政府财政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强力推进,高校的理财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高校财务管理重要方面的预算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也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预算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预算管理;特点;机制创新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对高校事业发展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也是实施财务管理的依据和手段。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扩招、合并、多校区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利用银行贷款建设等一系列改革的新形势,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任务与新挑战,对作为高校财务管理核心和基础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研究高校预算管理的新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解决方案,对于高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近年来,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教育经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改革力度不断增强,高校负债发展带来的财务风险逐年增大的新情况下,高校预算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和难点。 (一)预算编制不完整,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根据预算编制要求,综合预算应当包括高校的全部收支,但是由于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和多种利益主体的影响,目前高校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有些游离于高校综合预算之外。例如,科研经费,由于编制年度预算时无法确定科研经费来源,也无法编入预算管理;有的高校财务预算中不包括基本建设资金收支,基建财政拨款专项亦未纳入预算;有的规模较大的高校,学校作为一级财务预算主体,其收入均已纳入预算管理,而学校下属的后勤、产业等部门作为二级财务机构,其收支经费并没有纳入学校预算管理范围,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控制,资金流向失控或脱节,甚至会造成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预算编制不完整,使预算无法真实地反映高校资金的全貌,不利于预算管理和有效监督。 (二)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刚性不强和监管不力现象 高校预算的执行和监管一直是许多高校的薄弱环节。由于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高校预算经费下达到各部门、院系后,使用权就在各单位负责人手里,在执行上财务难以控制。有的高校在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追加现象严重,年初多预算,年中加预算,年末超预算的现象连年发生。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高校虽然有但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监管也流于形式,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计划和控制,存在盲目性和监管真空现象。 (三)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一般都沿用“增量预算法”,以上年度收支为基数,结合多年收支影响因素来确定当年收支计划,没有按“零基预算法”来编制。这种方法过于依赖上年度的收支基数,不够科学合理,容易使某些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而高校规划发展的新项目往往难以得到安排,这样会导致多部门横向攀比,形成“重要钱,轻效益”的现象。此外,学校下达给部门的专项资金普遍缺乏跟踪管理和必要的绩效评价,导致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不高。 (四)编制赤字预算,存在较大财务风险 由于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办学条件、基本建设和自身发展对资金需求旺盛,办学经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上教育形势发展所迫,金融市场的开放与竞争,政府管理部门的默许,利用银行贷款发展已成为高校新的资金来源。因此,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建设和重点项目的投资只能用贷款来解决,从而编制赤字预算。高校举债发展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没有在预算编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事业财务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被打破。 二、高校预算管理的新特点 高校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高校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理财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预算管理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高校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只能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高校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下达的预算,也就是高校有什么钱就办什么事,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在新的管理模式下,高校经费来源由原来的单一政府拨款向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多元化转变。目前,高校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拨款外,还有按国家规定收取学生的学费,培养费、住宿费;非学历教育办班及技术培训收入;社会和个人捐赠,科技成果开发与转让收入;校办企业和技术服务收入;合作办学与独立学院收入;融资贷款等。高校办学经费从来源和数量上都有大幅度增加,一些高校这部分事业收入已超过财政拨款数额。因此,高校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加重要,预算管理的责任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财政投入机制改革力度加大,高校资金调动自主权受到限制 近年来,政府为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对高校经费管理实行了一系列的财政制度改革,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管理等政策制度,逐步将高校资金管理权限上移到上级财政部门。财政拨款直 接划入国库,高校收取的学费等事业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管理,高校按预算使用计划,直接从国库集中支付,这对高校的预算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发挥,使资金调动困难,贷款成本增加,这些现象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内部控制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对预算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对编制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强。 (三)投资主体更加注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办学绩效 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财产的耗费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得到补偿,没有核算教育成本的内在要求,高校普遍不重视成本核算。随着现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不断完善,政府或投资者将更重视教育投资效益,高校也更加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教育成本的回报率。因此,办学成本核算是今后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办学绩效评价是对学校资金投入的效果、效率、效益等多种产出形式的综合考核。长期以来,高校对投入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更没有明确经济责任和绩效考核制度,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盲目投资造成浪费。因此,改革现行高校拨款体制,实行绩效预算制度,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将成为今后财政改革的必然选择。 (四)超前发展负债运行,财务风险加大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急需扩大办学空间,征用土地、扩建校舍、增添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在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高校抓住机遇,选择利用银行贷款筹集资金,走负债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高校通过银行贷款建设给高校带来了巨大效益,但与此同时,高额贷款也增加了潜在的财务风险。目前多数高校都是采取“借新贷还旧贷”的运作模式,而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是一批数量可观的支出。随着国家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有些规模较小、办学效益不高、经费负担较重的高校,银行将会对其限制贷款,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财务运行困难的局面。而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结余弥补不了高额的贷款利息支出,只能负债发展,长期积累的巨额贷款和利息支出给学校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学校财务风险逐年加大。 三、高校预算管理的目标与机制创新 高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高校实施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经济活动有效运行的依据和保证,预算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实施,也涉及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观念,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创新预算管理新机制,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防止财力资源流失 学校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础,高校内部应实行统一的财经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级经济责任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统一的原则,明确学校领导,校级财务部门和二级财务部门及有关管理人员的经济权限和应承担的职责,把有效组织和管理财务预算工作作为综合考核的内容。学校的预算管理归口学校财务部门,不能在学校财务部门之外设立同级财务机构。除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外,学校所有收支必须纳入预算管理,严禁学校收入“体外循环”,防止学校财力分散和流失。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树立预算管理的创新意识,打破传统的“基数+增长”的预算基数和预算支出只增不减的现象,运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的预算管理方法,克服校内各部门之间存在的“讨价还价”的博弈关系,涉及学校重大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取消不必要或效益不高的项目,避免造成财力资源浪费。 (二)建立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 预算执行的刚性直接关系到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普遍存在执行不力,追加预算频繁等情况,制度的约束力不强,刚性不够。因此,必须建立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学校要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本学校预算管理的执行监督制度,如审核权限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内部收费和大额资金使用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重大的财经决策和大批资金使用,必须组织科学论证,并经学校领导集体讨论,不能个人专断。应增加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学校财力状况定期向教代会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三)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由于高校预算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形成,超支没有控制和惩罚,节约没有奖励。为此必须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确定各个责任主体的工作绩效,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增加绩效考核内容,将预算管理工作与各部门的考核和奖惩结合起来。对预算执行情况好,绩效显着的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作为评优晋级的依据之一;对违背预算管理规定或预算执行较差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通过考核与奖惩结合,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约束力强,讲求绩效,适应学校发展的预算管理新机制,使预算管理产生更大的效益。 (四)优化配置财力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财力资源是高校各项资源货币化的集中表现,高校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优化配置学校财力资源,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高校办学规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学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也暴露出来。有的高校多校区办学[文秘站:],校区规划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办学成本加大,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低;有的教学单位追求小而全,重复建设,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优化配置财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优化配置财力资源。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应科学划分各校区的功能定位,整合各种资源,在预算中优化支出结构,创建节约型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五)依法筹资理财,防范财务风险 随着高校基本建设贷款逐年增多,学校财务承受较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依法筹资理财,科学调度资金,控制贷款规模,减少财务支出将是今后高校预算管理的重点工作。高校要从根本上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债务预算管理机制和科学的决策、预警、报告制度,将高校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在预算中体现债务预算的内容,明确负债的压力以及学校能承受的风险,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科学合理调度资金,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论文: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的讨论 预算管理改革目标模式决定着改革进程和成效,关系重大,必须认真研究设计。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管理模式时,有三种大的思路可供选择:一是设计理想的目标模式,实施彻底的、全面的改革;二是着重于解决现实问题,修修补补;三是设计过渡模式,总体谋划,分步实施。 第一个思路,脱离国情,过分超前,难以推进。第二个思路,难以构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模式,最终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三个思路,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可行性,应该首选。 同时,构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还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吸收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二是紧密结合当前国情。 考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尽管各国因政治体制不一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一致。一是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各负其责。二是一般都有健全的预算编制专门机构和充实的编制人员。三是一般实行部门预算管理,财政直接对各个部门。四是预算编制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或更长时间,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五是预算编制非常细,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六是核定部门预算时考虑部门组织的收入,统筹安排。七是安排部门预算普遍采用零基预算,不搞基数。八是预算的法制性极强,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都有严格的法律要求,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法律。九是都有非常严密科学的监督体系,确保预算严格执行。十是财政资金账户管理非常科学规范,一般实行“单一账户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有效防止了违纪问题的发生。这些都应该在设定我国预算管理改革模式时加以吸收和借鉴。 就当前我国现状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进程之中。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与此相适应,财政职能也在进行调整,正在逐步退出竞争性生产经营领域投资,增加了对政府宏观管理、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框架已经明确确立下来。这种财政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现实国情,必须体现在预算管理当中。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河北省预算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确定为:重新界定预算管理职能,规范预算管理运作程序,强化预算监督,真正把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综合财政预算、早编细编预算落到实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新体系,实现预算管理公平、透明、健全、稳固、规范、高效,切实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具体讲,改革基本的着眼点在于:第一,健全和强化预算管理职能。推行部门预算,支出预算按部门编制,由财政编制到部门(一级预算会计单位),落实到项目,增强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二,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运行机制。改革预算管理运行机制,调整财政内部机构设置,预算编制、执行适当分离,强化财政监督职能,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法制化监督管理。第三,努力推进理财科学化、民主化。积极研究运用科学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精度和准度;充分考虑和吸收社会有关方面意见,逐步向社会公开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加强财政资金和账户管理,确保预算安全稳健运行。第四,加强预算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依法制定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办法,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修订和调整与预算管理有关的政策条文,努力创造良好的预算管理法律和政策环境;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申请、分配、下达、追加的业务办理程序,实现依法管理,规范运作。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构建的新的预算管理模式框架,主要在预算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编制方法、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一)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 运行模式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基础性框架内容。建立新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改革传统预算管理编制、执行职责界定不清,部门交叉扯皮的做法,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在工作中清楚划分,相互分离。三个环节一脉相承但又彼此间相对独立运作。与此相适应,财政内部原来行使预算管理职能的机构要进行重新调整,划分为编制、执行、监督三个大的部类,各负其责,不再直接介入其他环节的管理。预算编制机构全权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统一掌握预算编制政策与标准,审核、编制、确定财政和部门预算;预算执行机构专职负责预算的执行,统一管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账户,办理资金拨付,管理部门预算资金使用,编制财政预算内外总决算;监督机构负责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纳入法制、规范的轨道。 (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河北省预算管理改革也采用了这一组织形式。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转移到部门,以部门为依托,围绕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形成一个更为开放和宏观的预算管理系统。一是将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财政预算从部门编起,从基层单位编起。二是财政预算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财政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三是严格“部门”本身资质,只将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作为预算部门。此次改革,省直共确定了112个预算“部门”。因此,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 预算管理改革目标模式决定着改革进程和成效,关系重大,必须认真研究设计。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管理模式时,有三种大的思路可供选择:一是设计理想的目标模式,实施彻底的、全面的改革;二是着重于解决现实问题,修修补补;三是设计过渡模式,总体谋划,分步实施。 第一个思路,脱离国情,过分超前,难以推进。第二个思路,难以构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模式,最终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三个思路,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可行性,应该首选。 同时,构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还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吸收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二是紧密结合当前国情。 考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尽管各国因政治体制不一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一致。一是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各负其责。二是一般都有健全的预算编制专门机构和充实的编制人员。三是一般实行部门预算管理,财政直接对各个部门。四是预算编制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或更长时间,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五是预算编制非常细,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六是核定部门预算时考虑部门组织的收入,统筹安排。七是安排部门预算普遍采用零基预算,不搞基数。八 是预算的法制性极强,从预算编制到执行都有严格的法律要求,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法律。九是都有非常严密科学的监督体系,确保预算严格执行。十是财政资金账户管理非常科学规范,一般实行“单一账户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有效防止了违纪问题的发生。这些都应该在设定我国预算管理改革模式时加以吸收和借鉴。 就当前我国现状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进程之中。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越来越发挥基础性作用,与此相适应,财政职能也在进行调整,正在逐步退出竞争性生产经营领域投资,增加了对政府宏观管理、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框架已经明确确立下来。这种财政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现实国情,必须体现在预算管理当中。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河北省预算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确定为:重新界定预算管理职能,规范预算管理运作程序,强化预算监督,真正把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综合财政预算、早编细编预算落到实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新体系,实现预算管理公平、透明、健全、稳固、规范、高效,切实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具体讲,改革基本的着眼点在于:第一,健全和强化预算管理职能。推行部门预算,支出预算按部门编制,由财政编制到部门(一级预算会计单位),落实到项目,增强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二,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运行机制。改革预算管理运行机制,调整财政内部机构设置,预算编制、执行适当分离,强化财政监督职能,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法制化监督管理。第三,努力推进理财科学化、民主化。积极研究运用科学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精度和准度;充分考虑和吸收社会有关方面意见,逐步向社会公开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加强财政资金和账户管理,确保预算安全稳健运行。第四,加强预算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依法制定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办法,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修订和调整与预算管理有关的政策条文,努力创造良好的预算管理法律和政策环境;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申请、分配、下达、追加的业务办理程序,实现依法管理,规范运作。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构建的新的预算管理模式框架,主要在预算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编制方法、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一)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 运行模式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基础性框架内容。建立新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改革传统预算管理编制、执行职责界定不清,部门交叉扯皮的做法,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在工作中清楚划分,相互分离。三个环节一脉相承但又彼此间相对独立运作。与此相适应,财政内部原来行使预算管理职能的机构要进行重新调整,划分为编制、执行、监督三个大的部类,各负其责,不再直接介入其他环节的管理。预算编制机构全权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统一掌握预算编制政策与标准,审核、编制、确定财政和部门预算;预算执行机构专职负责预算的执行,统一管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账户,办理资金拨付,管理部门预算资金使用,编制财政预算内外总决算;监督机构负责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纳入法制、规范的轨道。 (二)实行部门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河北省预算管理改革也采用了这一组织形式。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转移到部门,以部门为依托,围绕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形成一个更为开放和宏观的预算管理系统。一是将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财政预算从部门编起,从基层单位编起。二是财政预算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财政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三是严格“部门”本身资质,只将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作为预算部门。此次改革,省直共确定了112个预算“部门”。因此,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 (三)推行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1、收入预算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一定量的税基或GDP能够提供一定量的财政收入,彼此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这个比例作为测算收入的参照“标准”。“标准收入预算法”即以这些“标准”做参照来测算收入,制定收入预算。收入测定从上年8月开始,根据前8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财政收入情况,分析预测全年收入,初步测算每一项收入与其经济变量之间的比例。到12月,根据收入变化情况和对下年经济运行的预测,确定收入标准,制定收入预算。收入预算要按收入种类逐项核定,对部门组织的行政性收费和其他预算外收入,以及部门其他收入要核定到部门、到项目。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科学合理地确定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对个人工资性支出,按照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分类分档按定额和项目编制预算;对预算内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建设性专款和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及其他部门的事业性专项支出,分类排队,将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 3、在财力分配上推行综合财政预算。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的完整性是政府理财的一条重要准则。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理财机构,对一切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均应视作财政活动而予以全面反映和管理,不允许在国家预算规定的范围之外还存在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就是要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彻底解决我国目前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两张皮”的问题。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部门(单位)预算收入;财政部门核定的部门(单位)支出需求,先由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单位其他收入安排,不足部分再考虑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在对部门预算实行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综合财政预算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财政预算支出由财政部门按部门资金需求及本级财力情况,依照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和事业发展的顺序核定。 (四)采用先进的资金管理方法 按照改革模式要求,突出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增强预算统筹调度资金的能力。一是严格资金账户和部门财务管理。实行部门银行账户审批、登记、建档制度,统一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各项资金和财务要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二是财政部 门内部实行财政性资金统一账户管理。总预算执行机构统一管理国库账户、预算外专户和各类专项资金(基金)账户,分户核算,切实增强财政资金统筹调度能力。三是实行人员工资委托银行。开发工资发放管理系统,实现财政、编办、人事、国库、部门、银行的微机联网,财政在委托办理银行建立个人工资账户,按月将每人应发工资核拨存入个人账户。四是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使用推行政府采购。大宗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和专用仪器设备的采购,尽可能采用政府采购方式,以节省资金,提高配置效率。 上述改革举措的实施将很大改善财政资金分散管理的现状,但从根本上讲,实现对财政资金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还必须推行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实行的“单一账户制度”。即:在银行(或在财政)设立国库资金帐户,所有政府性资金全部直接缴入国库帐户,各收入部门不能设立收入帐户;各支出部门在国库帐户内开设分帐户和子帐户,不能在银行开设其他帐户,各项收支活动直接通过国库帐户操作。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直接管理单位会计,控制部门收支过程(目前只是检查结果),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资金调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同时,这也是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条件。此项改革拟先搞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大面积推开。 (五)健全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预算监督指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运行全过程的监督。预算监督体系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人大的监督。二是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三是财政监督。四是部门监督。人大、政府监督预算的法制性、规范性,审计部门监督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财政监督预算的科学性、适用性、效益性,部门监督下属单位按规定执行预算。这四个层次中,要强化财政监督,调整财政内部监督职责分工,增强对内对外监督力度。通过四个层次的共同作用,建立起财政内外结合、财政内部专职监督与日常监督结合、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多维立体财政监督新体系。 预算管理论文: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的研究 地方预算管理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管理的中心环节。尽管近几年各地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进行了预算管理改革的偿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仍不够完善。本文侧重围绕进一步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细化地方预算管理是当前地方财政支出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1994年以来我国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加之收税、收费、罚没、基金等收入方面的改革,使财政收入管理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财政支出管理明显滞后,尤其是现行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方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筑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各方面要求预算管理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地方财政面临着公教人员保吃饭、下岗再就业保稳定、农业生产者增投入、各项事业加快发展需要资金支持等压力;面临着偿还世行、亚行贷款等外债及消化财政赤字和粮食亏损挂账等突出问题,面临着清理农村基金会、增加粮食风险基金等对财政平衡带来的较大冲击。同时,传统的财政支出体制的惯性给现有的财政支出带来巨大的压力。表现为财政支出范围的“越位”,超出了社会公共需要的范畴,如从事市场盈利活动的人员仍由财政供养,一些竞争性行业和企业亏损补贴仍由财政承担等;地方政府职能和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包揽过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杂,使财政的供养负责过重;地方预算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挂账或应付未付等隐性赤字。这些都构成巨大的财政压力,存在较大的财政风险。正是由于地方支出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改革严重滞后,产生了地方财政收支的严重不适应,要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出路就在于加快地方预算管理的改革。 2、细化预算管理是克服传统预算管理弊端,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传统预算管理是根据计划经济的要求确定的,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一是预算编制方法陈旧,造成有限财务资源的不合理分布。传统预算编制大多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问题是基数是否合理,多年运用下来,使本年度预算核定的支出指标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结果不仅加剧了资源的供求矛盾,也固化了财政资金在部门、地区之间的分配格局,制约了财政对经济结构和社会事业发展布局的调整。二是预算编制时间短。以往我国的各级政府预算,其编制时间都是在每年11月前后着手编制的,编制时间不到两个月,由于预算项目和指标论证不充分,缺乏民主程序,造成预算安排的先天不足,或执行中问题不断出现,或追加频繁,冲击了预算的正常执行,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三是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内容不完善。传统的预算是预算内外分离的“双预算”体制,近几年虽然各地都在试编综合预算,但实际操作中预算内外支预算与预算外收支计划的结合层次仍很浅,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程度较低,部门之间的经费水平因此而产生苦乐不均的问题,也破坏了预算的完整性。四是预算执行管理薄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预算管理科学性、规范性,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预算管理制度。 3、细化地方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客观要求。公共财政理论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据,弥补“市场缺陷”和实现政府职能为目的的财政理论。细化地方预算管理是由一整套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所组成的非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是对地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一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非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二是以“公共产品”弥补市场缺陷和实现政府职能为目的收入分配机制;三是借助政治制度、管理知识影响和制导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以财政政策为手段,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只有深化地方预算管理改革,逐步建立公平、透明、稳固、平衡、规范、高效的预算管理机制,细化地主预算管理,才能有效解决聚财有限性与用财无限性的矛盾;只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构建新的预算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财政运行的良性循环。 4、细化地方预算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推进依法理财的迫切要求。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实现其职能的财务保证。地方经济运行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力度,必须解决好地方财力的合理配置问题。通过细化地方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可缓解日益紧张的收支矛盾,保证重点支出需要。细化地方预算管理,最直接的动因是推进依法理财、规范理财、科学理财,人根本上改革遭受的确良预算管理模式,规范财政管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力争做到按规矩办事,克服随意性,规范政府、财政和部门的行为,使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做到公正、公平、透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眼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新的预算管理机制,这是预算管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重要步骤。因此,研究细化地方预算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见和紧迫性。 二、当前地方预管理改革的探索与特点 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预算管理体制,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强化预算管理职能,一些省市借鉴国际经验,在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 1、河北省:以预算编制改革为重点的一揽子预算管理改革。 河北省是我国地方财政中最先推行以编制部门为预算为重点的预算管理改革。其要点是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单位自有收入、预算内拨款、预算外资金、各项基金拨款等,统一按具体部门编制完整的预算。同时省财政部门通过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建立起适应部门预算新要求的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各环节的相互制衡。主要内容包括:(1)编制部门预算。将各类不同性质资金统一编到部门预算中,取消中间环节,将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均作为预算管理的直接对象,而且部门预算从基层单位编起,主管部门汇总、审核。(2)实行综合预算。综合财政预算收入包括预算内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财政预算支出由财政按部门资金需求及财力情况,按个人、公用、事业发展的顺序和省定标准、定额核定。(3)按零基预算原 则细编。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4)硬化预算约束。预算确定经 人大批准后,严禁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5)明确预算运作程序。实行标准预算周期管理。标准预算管理的周期由预算编制(上年3月至12月),预算执行(当年1月至12月),财政决算(次年1月至6月)三个阶段构成。(6)实行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实行部门银行账户由财政审批、登记制度;部门各项资金归口到内部财政机构管理;财政厅内部所有资金账户集中到总预算执行处;不同性质的资金采用不同方式管理。(7)调整财政机构设置,加强权利制衡。集中预算编制职能,将原各处室编制预算职能集中到预算处;成立预算审核服务中心,加强预算审核和编制;成立总预算执行处,统一全厅财政账户管理,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的核算和决算;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这样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离。 2、四川省: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适度分离的预算管理改革 (1)预算编制从功能预算向部门预算转变。根据部门职能的需要,编制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综合财政预算。在预算编制形式上,改按资金性质分散编制预算为按部门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内容上,统筹部门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按零基预算加项目预算进行编制;在预算编制程序上,建立标准周期编制制度,从年度预算执行时就开始编制下一年度预算。 (2)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收付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在保持预算单位财政管理权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取消预算单位的预算内外账户;认真执行预算外资金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规定,加大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力度。财政性资金都要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所有财政收入都要逐步纳入国库或财政指定的单一账户;确定统一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所有财政支出逐步实现从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或商品及劳务供应商。 (3)建立较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通过实施部门预算和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淡化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减少一般性专项支出补助;确需保留的部分专项资金,也要通过建立支出项目库等改革,进行规范化的分配和管理,以减少和杜绝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完善对困难县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因素,建立省级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省级财政对财政困难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财力水平和财政供给能力。 (4)改革财政监督管理方式。财政监督要从集中性检查向日常监督过渡,监督范围要从企业财政收支和财政收入征缴情况的监督检查拓展到财政管理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和强化财政内部的监督管理,要围绕财政改革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及关键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建立财政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3、陕西省:以会计委派集中核算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改革 陕西省预算管理改革,其特征是建立以会计委派集中核算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2000年7月1日起,陕西省率先在省级政府部门及直属机构推行会计统一委派集中核算办法,在财务自主权、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一律取消部门、交易会会计岗位,注销银行账户,由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中心的组织系统分为总会计和柜台会计)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集中核算的资金范围包括财政拨款、中央部委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会计中心核算的内容:电脑联网结算和管理将各种资金统一纳入中心统一开户行、资金使用按单位分期用款计划和单位审批后由中心统一划拨和支付、对单位的财产物资进行统一核算管理。明确试点单位和会计中心的职责,做好会计核算的衔接工作,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在会计统一委派集中核算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推出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配套的其他几项措施:一是从1999年1月起,对省级行政机关、金额拨款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实行“编办核实人员、人事核准工资、财政核拨经费、银行统一发放”的管理办法。二是对全省重要会议和省级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及经费,实行“总额控制、严格审批、定点开会、财政结算”的管理办法。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设备购置、工程维修、车辆保险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四是对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实行收支统一管理。五是对财政投资非经营性基建项目资金实行“直通车”管理,即建设资金直接拨付到最终用款单位。通过上述措施,使国库集中支付最终落实到每一道用款环节,实现对财政收支和部门收支全过程财政监控。 目前各地预算管理改革的思路、重点、力度不尽相同,但都代表了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的方向。预算管理改革是内容庞杂、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过程。目前各地改革遇到的问题、困难很多,任务繁重,很多方面需要在继续探索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三、国外预算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推行政府预算管理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们已摸索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预算管理方法和体系,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预算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西方国家政府预算管理从草案编制、审批、执行、监督诸环节均有严密的组织体系,确保预算管理各环节的把关和管理目标的实现。(1)预算草案编制机制。一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特设专门预算编制机构。如美国设立总统预算管理办公室,独立于财政部之外,直接向总统负责,其主要职责是编制支出预算。财政部只负责编制收入预算,整个预算的编制工作则交给特设预算机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支出预算和收入预算的客观性,以避免财政部门统编整个预算时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种是隶属于政府部门专职预算编制机构。由于财政部门主持预算草案编制,负责指导政府各部门编制支出预算草案并审核和协调这些草案,同时根据各种经济统计资料和预测,编制收入预算草案,最后对收入和支出两种分加以综合平均,形成预算草案。(2)预算草案审批机构。审批政府预算草案的机构是议会,但是议会制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实行一院制的国家,可以直接批准政府预算。实行两院制的国家,下议院(或从议院)在审批预算上拥有比上议院(或参议院)更大的权力,拥有预算先议权和最后批准权。在预算构成上,实行单一政体的国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批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实行联邦制政体的国家, 政府预算分为联邦、州、地方预算,各级权力机关只负责审批本级政府预算,不审批下级预算。(3)预算执行机构。包括预算收入、支出和出纳机构。收入执行机构是税收征管机关,具体负责执行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执行机构是财政部门指导下的政府各预算单位;出纳机构是国库,国库的设置分为独立国库制和委托国库制。(4)预算监督机构。预算监督一般由三个机构负责:一是议会直接监督;二是审计部门监督,受立法机关领导,独立于行政机关之外;三是财政部门监督,是政府职能部门中的预算监督机构,与预算执行同时进行。 2、预算编制:由编制期限、收支科目、编制形式、方法和结构等不同的环节组成,目的是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1)预算编制期限。充足的编制时间中保证编制质量的重要条件。国外预算编制时间较长,一般每个预算年度就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到议会批准通过,有近一年的时间编制和讲座预算。(2)预算收支科目。预算收支科目的细化是预算管理和提高预算透明度的重要基础工作,科目越细,越便于监督。美国预算支出科目有1300多个,法国预算类级科目1100多个,款级和项级科目更多。(3)预算编制形式。国外通常接部门编制预算,一个部门的工资支出、资本支出、其他支出都反映在一本预算上,有利于财政部门掌握和监督各部门的预算资金情况。(4)采用零基预算测算预算收支指标。要求对每一计划项目作系统的评估和审查,并以其成果绩效及成本为基础,排列预算支出分配的优先顺序,并以其成果绩效及成本为基础,排列预算支出分配的优先顺序。(5)采用复式预算作为预算形式结构。就是将预算年度内全部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进行划分,分别汇集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它不仅适应资金分配格局的变化,而且可以对每一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控制,可以反映预算平衡状况和出现赤字的原因。此外,许多国家除了编制传统的年度预算外,还编制多年度的流动预算。 3、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支出付制度构成执行的两大重点。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关系到编制的预算能否变成现实。一般来说,各国年度预算经立法机关批准即具法律效力,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但是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原批准的举债数额发生变更,必须经过与审批预算相同的程序。同时,国外管理预算资金普遍采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库款集中管理,支票集中签发,资金集中支付。政府预算审批通过后,预算单位根据预算安排购买商品和劳务时,由预算单位或财政部门开出支付凭证,经国库部门审核无误后,通过银行清算系统从国库单一账户划拨资金。 4、预算监督:健全的法律体系、严格的监督检查程序和科学的检查方法,是确保预算监督质量的关键。国外通常从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到监督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法国规范预算的法律有《宪法》、《财政法》,每年国会还要通过年度《预算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各项收支作出明确规定,使各部门的每项预算收支受到法律约束。同时,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比如法国建立财政监察专员制度和财政公共会计制度进行预算监督检查,前者负责对预算支出进行监督检查,后者主要负责执行支付,看拨款的公式是否正确。检查的方法通常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如瑞典预算监督重点转向对投入预算资金各部委的具体工作成效。 四、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地方财政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载体和政府分配、调控的重要工具,必须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完整地反映政府职能,按照建立公共财政要求统揽政府收支,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的整体框架和操作程序上要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逐步推进整个财政管理体制走上法制、科学、规范的轨道。 (一)建立统一的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目标模式 地方预算管理改革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改革起步时间不长,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推进和完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预算的完整性。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原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分别编制统一的全面的财政预算,充分反映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全貌,既可以为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提供完备的数据资料,有利于政府调控各类财政性资金流向和流量,完善政府的理财活动,防止政府部门出现各种经济浪费和腐败现象。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是规范和细化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将政府掌握的各种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方向。 2、实行复式预算。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将单式预算改为复式预算是转变财政职能、建立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强化预算的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议尽快推行复式预算编制形式,国家预算要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专项支出预算和其他预算。实行复式预算,并非只是将预算收支科目进行简单划分,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3、细化部门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部门预算的核心内容是一个部门只编制一本预算,由财政部门具体管理。在对上年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根据下一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测算下年度预算收支规模,编制下年度本级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不仅要全面反映部门年度财政需求,而且要全面反映全部收入状况。收入方面要按照收入类别逐项核定各项收入,且在具体到单位和项目;支出方面按照规定分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测定各单位项目的预算,根据轻重缓急排出各类支出需求;对专项支出要制定出滚动项目计划,以便财政部门审查和核定部门预算。 4、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法。推行彻底的零基预算,就是将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甩的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 (二)实现细化预管理改革目标的对策 1、细化预算管理要统筹考虑。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一个环节,其改革取向和目标定位应该纳入整个预算管理改革体系一并考虑研究。在预算管理程序上,预算编制改革要注意与预算执行环节的衔接,要有利于执行的可操作性和规范化;在财政内设机构职责界定上要有利于机构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在机构调整要上有利于实现精简效能目标。 2、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程序。细化地方预算管理工作程序,即实行标准预算周期管理。一个标准预算管理的周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调整、财政决算三个阶段构成。标准预算周期起始于3月,终止于次年6月,共28个月。预算编制阶段从3月至12月,在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分析和绩效评价基础上,结合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测算下年预算收支规模和增速,同时准备编制预算的基础资料,建立部门经费支出信息库。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从当年1月至12月,组织执行经法律程序批准的预算,具体包括征收机关及时足额组织收入入库、预算执行部门按部门预算核拨资金、组织政府采购、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执行中依法办理预算调整变更手续。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法案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追加和调整预算。财政决算阶段从次年1月至6月,组织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汇总下一级决算,形成本地区总决算草案,并按规定报批。 3、完善和细化预算科目。为提高预算真实性,增强预算权威性,要改进预算科目,使预算科目更加完善,在编制预算时将各项财政收支落实到最末一级科目,并分解到预算单位、项目和人头。一是重新修订预算科目。二是建立预算单位基础信息体系。三是预算编制要严格遵循国家预算科目。预算 科目细化以后,每年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实事求实到相应科目,每个科目收支要辅之以相应基础资料,一并提交人代会审查。 4、健全专职预算编审机构。统一、健全、高效的预算编制组织机构是编好预算的基础,借鉴国外做法并考虑我国实际,应该在三个环节相应建立专门的预算编审机构。一是在各级人大成立预算委员会。作为预算最终审批的办事机构,专职负责对政府预算管理的指导,审核、平衡和初步确定政府预算草案。二是各级政府成立预算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政府各部门主要官员和财经专家组成,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对财政部门上报的政府预算建议计划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政府领导决策参考。三是财政内部成立专职预算机构。 5、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与部门预算制度相配套财政管理措施,是将政府所有的财政资金集中于一家银行账户,所有的财政收支都通过这一账户管理。在收入方面,所有的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征收机关和执法机关设置的各种过渡账户不复存在。在支出方面,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时将从国库账户中直接划入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账户上,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随之取消。各项财政收支活动直接通过国库账户操作。财政可以全面掌握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预算监督。 6、改革国库管理体制。国库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基础性环节,承担着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缴纳和拨付的重任。为适应预算管理改革,必须修订原有的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应将国库从现行银行体系分离出来,交还财政管理,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国库管理模式,国库账户设在银行,通过银行进行有关收支活动和往来结算。 7、组建预算监督机构。细化预算管理,财政监督的方式和重点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是由过去分头监督转向统一协调监督,财政监督与审计、人大的监督构成一个有机体系,更有利于提高监督效率。二是由过去侧重宏观指导转向具体微观监督,对具体部门和开支项目进行监督。三是由过去事后监督转向事前和事中监督。地方财政部门要组建专门的预算监督机构对预算编制、收支预算执行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要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必须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一是保证规范适度的国家机构正常运转。二是搞好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改善企业对外部投资环境有着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政府有责任发展投资大、见效慢社会公益事业。四是扶持事关经济大局和社会稳定的农业。五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9、规范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是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为了公共支出的需要,以法定的形式、方法、程序在市场上的采购行为。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将一定范围内的采购权力统一,可以节约财政资金,简化预算编制程序。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一是制定政府采购法律和规章制度。二是要明确各部门的支出预算,编制和公开预算项目的政府采购清单,进行公开采购。三是按建立的财政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支付审批,管住政府采购资金。 10、建立计算机支持系统。细化地方预算管理机制,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覆盖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由六个有机结合的子系统构成。一是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此系统统一管理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各种数据,具备资料报送、录入、更新、查询等项功能。二是预算编制子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基础资料,按照公用经费标准、定额和预算编制原则,汇总测算部门年度预算,汇总综合财政预算。三是预算指标管理子系统。该系统与预算编审系统相衔接,自动接收经审定的部门年初预算数据,完成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指标拨付、追加、追减、结转等事项的统一管理。四是总预算会计财务处理系统。主要完成总会计日常核算的所有任务和年终决算,管理预算内外资金账户。五是预算运行监测分析子系统。负责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监测,通过将财政收支数据与相关国民经济指标比较,对预算运行态势进行行分析,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六是工资发放管理子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财政、编办、人事、部门、银行等单位的联网,动态管理人员及人员工资变化情况,构造电子工资册,通过通讯网络联接,由银行工资。 (三)细化地方预算管理的几项配套措施 1、建议修改《预算法》及相关法律。为适应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等规范管理的要求,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建议修改《预算法》及相关法律。应增添新的法律规定。如规定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程序;规定各级政府预算编制的时间起始点及编制中的审议程序;规定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定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库制度;规定预算追加支出额占全部预算支出总额的比例;规定预算安排对预算执行单位公开程度;规定对各类预算资金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2、修订与预算管理有关的法律。我国的《预算法》虽已出台多年,但法与法之间不衔接,甚至相到冲突,“以法压法”现象比较严重,预算管理受多个法律制约,实施中受到很大冲击。如农业、教育、科技、社保及卫生、环保等支出项目都以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不低于经常性收入或支出增长幅度的要求,或是规定某项支出必须达到总支出、总财力的某个比重。这些“法定支出”增长,远远超过了可用财力安排的可能,地方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十分被动。建议全国人大对这些法定支出进行修订,规定凡是与预算收支有关的法律规定,应以《预算法》为准,避免法与法之间的矛盾。要借鉴国外经验,着手制定我国的年度《预算法案》。 3、关于《审计法》的修订建议。(1)与《预算法》的修订内容相配套,补充新的规定。如规定把财政部门专项资金项目评价程度作为审计内容,规定对政府采购操作程序合理性的审计要点,规定中要体现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明晰审计部门责任,提高审计质量。对审计部门工作疏漏和审计失职行为规定相应法律责任。(3)规定跨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4)依靠社会审计力量,实现细化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