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博杂志简介
《三晋文博》自2022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一本专注于山西地区文博事业的省级期刊,自2022年创刊以来,便以其丰富的内容、专业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关注。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需求,致力于研究和传播山西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推动山西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杂志的内容涵盖了考古发现、文物保护、博物馆研究、文化遗产传承等多个领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文化画卷。在考古发现方面,杂志及时报道山西境内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包括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等的发现与研究,为学术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考古发现不仅揭示了山西地区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也为人们了解历史、认识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文物保护是杂志关注的另一重点领域。杂志刊发了大量关于文物科技与保护的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技术和方法,分享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这些内容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了文物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是杂志关注的重要方面。杂志设有博物馆研究栏目,探讨博物馆的运营管理、陈列展览、公众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进步。同时,杂志还通过介绍山西地区各大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和藏品,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西历史文化的魅力。
三晋文博收录信息
三晋文博杂志荣誉
三晋文博杂志特色
1、来稿应具有原创性,文字精炼、资料可靠、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文中引用部分,均须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问题,后果由作者自负。
2、请在稿件尾部提供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通讯地址。文前附摘要和关键词。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5个,以1字空格相隔。
3、正文以3000至8000字为宜,字体采用5号宋体;正文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
4、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本编委会有权对采用稿件进行删节、修改。同时编委会有权对网络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论文内容。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5、凡在正文中出现的所有引文、引语、数据等引用资料,请务必注明精确出处,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内注明,并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相应信息。
6、来稿的注释均为脚注形式,每页单独编码。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项可参照本刊注释体例,对于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字数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7、来稿须具有原创性,未公开发表过;文中引用部分,均须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问题,后果由作者负责。
8、来稿时请提供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别、职务职称、学位及所从事专业等情况,通讯作者必须注明联系电话和E-mail。
9、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以及众所周知的介绍性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避免出现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10、文章的正文标题、表格、图形、公式须分别连续编号,脚注每页单独编号。大标题居中,编号用一、二、三;小标题左齐,编号用(一)、(二)、(三);其他用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