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技术

生物产业技术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生物产业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606/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报道、新闻动态、技术、经营、人物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国际刊号:1674-0319
国内刊号:11-5606/Q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68
总被引量:1504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13
期刊他引率:1
  • 微藻——小身材,大能量

    刊期:2016年第03期

    微藻是一类个体较小、通常为单细胞或群体的,能够高效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能的水生低等植物,种类和数量非常庞大。作为一种"活细胞生物反应器",微藻有集"碳减排、新能源、大健康、水处理"于一体的独特优势。在能源领域,微藻有望成为继粮食作物生物乙醇、

  • 微藻规模化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及产业化概况

    作者:李雄; 王伟良; 黄建科 刊期:2016年第03期

    首先,对目前微藻规模化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光自养培养模式,按照其所用培养装置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开放式大池和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产业化现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其次,对微藻另外两种培养方式异养培养和混养(兼养)培养的产业化现状、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对近年来出现的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微藻培养新技术进行了简介。

  • 微藻生物能源产业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王慧岭; 刘敏胜 刊期:2016年第03期

    通过总结新奥在微藻生物能源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分别从规模化养殖藻种筛选、养殖反应器、敌害生物的防治、碳源、水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微藻具有光利用效率高、可直接利用二氧化碳烟气、油脂含量高等特性1,以微藻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燃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经过多年的努力,

  • 利用真核微藻表达外源蛋白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房磊; 范建华; 李元广 刊期: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真核微藻表达外源蛋白技术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真核微藻表达外源重组蛋白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真核微藻作为新型表达系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展望了真核微藻表达重组蛋白的发展前景。

  • 游离DNA走向临床应用癌症早期和转移的诊断也进入视野

    作者:高桥厚妃 刊期:2016年第03期

    用血液来进行癌症诊断的液体活检的研发快速发展。多次进行微创的液体活检,可监测癌症变化的驱动基因变异。通过对外泌体和循环肿瘤细胞的分析,可以预测癌症的预后,这是活组织检查无法企及的。

  • 基因组编辑改变新药研制模式

    作者:久保田文 刊期:2016年第03期

    CRISPR/Cas9在基因改造小鼠和试验系统的开发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持续把持这方面的专利,日本也有用改进专利等与之抗衡的可能。

  • 大数据时代的生物过程研究

    作者:张嗣良 刊期:2016年第03期

    在讨论实现生物技术产业化时,认为由于从基因、细胞到生物反应器操作的生物过程高度复杂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数据处理思维方式。建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业4.0,打破生命科学上游研究到生物制造下游研究的多学科技术壁垒,其大数据分析的4V特征和3个观念转变是生物过程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总结了笔者研究组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发酵过程多尺...

  • 生物基化学品市场与产业化分析

    作者:于建荣; 毛开云; 陈大明; 王恒哲 刊期:2016年第03期

    基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考量,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制备化学品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及系统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共同构建了化学品的生物合成通道;另一方面,在各国政府政策和计划的鼓励、刺激下,大型跨国石油和化工集团斥巨资投入生物化工产业,发展面向生物制造的工业生物技...

  • 我国玉米产业现状及生物育种发展趋势

    作者:赵久然; 王荣焕; 刘新香 刊期:2016年第03期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玉米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通过生物育种实现节本增效提高玉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途径,并对玉米主要育种技术及优势进行了阐述。

  • 基因组编辑育种实用化

    作者:河田孝雄 刊期:2016年第03期

    由于CRISPR的出现,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不舍异种基因、用基因组编辑育种培育出来的生物不属于卡塔赫纳法的管理对象。

  • 加快推进微藻能源(固碳)产业化进程——访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元广教授

    刊期:2016年第03期

    李元广,"973"计划能源领域微藻能源项目首席科学家。199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二级教授,博导,海洋生化工程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微藻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在国内外独创了一项微藻培养领域崭新的平台技术——"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

  • 2016年美国生物技术市场展望

    作者:布施绅一郎 刊期:2016年第03期

    从2013起在美国股票市场持续升温的生物技术热,在2015年下半年以后进入了“修正模式”。在热潮刚刚兴起的2013年初,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为1477美元,2015年7月的峰值到达4166美元,但进入下半年,因美国经济放缓而开始的对宏观经济的担忧,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 美国EPA2014~2016年“可再生燃料标准”

    作者:小仓红叶 刊期:2016年第03期

    美国环保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2015年11月30日宣布,基于可再生燃料标准(RFS)项目,最终决定了2014~2016年的纤维素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燃料、先进生物燃料以及可再生燃料总量的义务使用量,且一并决定了2017年生物柴油的义务使用量。

  • PLOS ONE:新药开发效率不高系预测方法有效性太低

    作者:大西淳子 刊期:2016年第03期

    2016年2月10日,牛津大学可持续医学创新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ustainable Medical Innovation)的Jack Scannell等在《PLOS0N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尽管过去数十年来技术进步非常快,但是新药开发的成功率却非常低,开发成本高到危及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 以色列Evogene公司通过计算机分析发现控制害虫的新基因

    作者:小仓红叶 刊期:2016年第03期

    2015年8月4日,以色列Evogene公司宣布,利用自主开发的微生物数据库和计算机分析平台,成功发现了来自微生物的具有杀虫作用的、新型候选基因。此举为害虫控制计划树立了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编:1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