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技术与仪器杂志简介
《天文技术与仪器》自197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240/P,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是一份专注于天文学领域内最新技术发展和创新仪器应用的学术期刊,为全球范围内的天文学家、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对宇宙探索充满热情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以促进天文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关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在天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天文教育和公众普及等前沿领域的探讨。
此外,天文技术与仪器还经常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撰写专题评论和观点文章,讨论当前热点话题如大型天文项目进展、国际合作趋势、未来天文观测技术发展方向等,激发读者思考并促进更广泛的学术讨论和社会关注。杂志特别重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鼓励将工程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天文观测中的实际问题。这反映了现代天文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的特点,并促进了不同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动天文技术的发展、提升天文观测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文技术与仪器收录信息
天文技术与仪器杂志荣誉
天文技术与仪器历史收录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9-202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5-201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23-202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21-202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3-201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1-2012)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天文技术与仪器杂志特色
1、行文中的注释可使用脚注,注释应是对正文的附加解释或者补充说明,每页连续编号,脚注符号用①②……,如果参考文献中已经有完备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简注,注释内容置于( )内。
2、引文超过150字换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缩进4格,以下各行缩进2格。夹注置于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后。引诗超过8行换行另起,规则同上。
3、文稿要素包括:标题,作者,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注释,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论文一稿不得复投,登载来稿时本刊有删改权。
4、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内部资料、转摘、保密资料、文摘等不能做为参考文献引用。
5、文题应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省去“……的研究”,“……的观察”等无特定意义的词。
6、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5条,井要求中文文献有相应的英译,所引用的期刊文献一般应为近5年所发表的。
7、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一般标示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示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
8、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项目两类。论文若有此种背景,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列于作者单位之下列,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编号。
9、来稿采用电子邮件方式。作者须在首页脚注中或文末提供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信箱等,以便及时联系。
10、表格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采用三线表,标明序号和表题,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