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学研究杂志简介
《湘学研究》自2019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旨在深入挖掘和探讨湖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化的贡献。杂志由专业的编辑团队负责,致力于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湘学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共享。每期杂志都会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组稿,如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近现代湖湘人物的思想贡献、湖南地方文献的研究等,力求从多角度展现湘学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针对当前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新出版的相关书籍进行评论,促进学术讨论的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思考方向。介绍国内外有关湘学研究的新进展、重要会议信息及出版物推荐,让读者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对于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特别是关注湖南地域文化的学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而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湖湘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言,它也是一个深入了解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良好窗口。总之,杂志凭借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富的内容以及开放包容的办刊理念,在推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湘学研究收录信息
湘学研究杂志荣誉
湘学研究杂志特色
1、所有文章,均须附中文和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一致。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
2、摘要论著须附中文摘要,重要文章还必须附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
3、题名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另外,如果为系列论文、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特定内容。
4、注释要完整规范,至少包括作者(编者)、译者、文献题目、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及杂志出版期号)、所引内容页码等信息;外文注释从其原有体例;引文出自互联网的,请注明题名、详细网址及访问时间。
5、来稿应提供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职务、职称和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电子信箱等信息,并用单独一页纸打印,以便匿名审稿。
6、本刊稿件从发表之日起,如无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方面特殊说明,即视作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电子版、网络版、有声版等的复制权、汇编权、发行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转授权等专著权。
7、图、表和照片应尽量精简,附图须用计算机绘制,或扫描插入文稿中。试验点必须准确,线条应均匀、可辨、分清虚实,应尽量避免图内有图注。
8、正文各层次内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同级标题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正文一级标题序号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
9、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
10、提供关键词5~8个,中、英文关键词要对应,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