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杂志简介:《戏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理论、戏曲批评、 戏曲遗产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地方戏研究、比较戏剧、 表导演艺术、戏曲音乐、文献考证、少...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1053
总被引量:1182
H指数:8
  •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作者:路应昆 刊期:2019年第03期

    过去时身戏曲音乐研究的人很少,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很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提倡整理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并组建了戏曲音乐创作和研究的专业队伍,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展开。""10年传统戏曲的研究工作几乎停顿,其后40多年来研究工作又有很大的进展。

  • 政治话语、历史真实与现代化——从几个关键词看戏曲批评70年

    作者:赵建新 刊期:2019年第03期

    如果我们尝试选取几个关键词来描述70年来戏曲批评的主脉,"政治话语""历史真实"和"现代化"或许相对比较准确。"政治话语"涵盖了20世纪40年代延安平剧运动以来中国戏曲批评的思想意识形态选择,它甚至可以上溯至清末民初,在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特殊历史际遇,中国知识界对戏剧所寄予的政治救亡和启迪民众的强大工具性诉求。

  • 现实主义与新中国70年戏曲现代化

    作者:李伟 刊期:2019年第03期

    引言以理性科学的实证精神认识世界是西方近代社会以来确立的基本价值观。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便是现实主义创作思潮的崛起。现实主义/写实主义(Realism)是西方文艺发展到了19世纪结出的硕果,是西方文艺进入现代阶段的重要表征。是否坚持现实主义可以视为文艺创作是否具有现代性、是否跨入现代社会门槛的重要指标。西方戏剧以易卜生为"现代戏剧之...

  • 光影中的得失——京剧电影刍议

    作者:宋波 刊期:2019年第03期

    戏曲电影是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戏曲是中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电影和戏曲的结合,催生出这样一种电影形式,自然具有独特的形式特色。戏曲电影曾经有过相当光彩的历史,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戏曲电影的拍摄数量急剧萎缩。近年来,由于政策扶持,戏曲电影再次大量投拍,戏曲电影的话题又被重提。本文试图以京剧电影为例’对京剧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进行...

  •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作者:王夔 刊期:2019年第03期

    皖水悠悠,桐树凤鸣,斜月如钩。忆山村秀女,英姿生发,凌空雏燕,红毯风流。情贯古今,万方仪态,演尽世间喜与忧。才华茂,正翱翔霄汉,云际飞舟。谁知冷雨惊秋,叹雪白莲花火里休。听杜鹃啼血,台空人去,槐荫枝折,响绝庐州。我料精魂,难忘故旧,逾日新腔应解愁。仰头望,见广寒倩影,一派温柔。

  •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作者:叶萍 刊期:2019年第03期

    20世纪晚近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清晰地认识到加强表演艺术研究对于戏曲理论建设以及舞台实践的重要意义。可是,当学者们将视野投向戏曲"场上"之时,多以京、昆为研究对象,却极少关注到同样历史悠久,且在表演上有深厚积淀的汉剧。究其原因,汉剧主要流行于湖北,受地域所限,难以引起域外学者的研究兴趣,为原因之一。但真正的制约,恐怕在于,汉剧...

  • 清末民国以来京剧剧目整理初探

    作者:潘占伟 刊期:2019年第03期

    经清道咸以来的初创、清末的发展,传承至民国,京剧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和繁荣。从京剧艺术的生产者和传承者的角度来看,生旦净丑各行当名家辈出,彪炳史册。在此基础上,京剧流派逐步形成,异彩纷呈,成为京剧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作为京剧艺术传承的另一重要指标,京剧剧目的传承和创新亦成绩斐然,传统剧目的打磨和新编剧目的创制齐头并进,量大质优,成...

  •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作者:徐鸣; 王学锋 刊期:2019年第03期

    舞美设计师徐鸣被誉为"舞台美术界新秀中的领军人物,新生代空间设计领域的佼佼者",他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如校园剧《青春跑道》、京剧《圣母院》、昆剧《白兔记》、滇剧《水莽草》、川剧《文建明》、越剧《马寅初》等,曾获文华舞台美术(舞美设计)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奖等奖项。当代戏曲舞台的舞美设计引人注目,在很大程度上介入了...

  • 论仪式剧与世俗剧杂糅的阳戏

    作者:朱恒夫 刊期:2019年第03期

    阳戏,是一种散布于中国西南诸省的傩戏种类。今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市的乡村还有演出活动。有些地方多一些,如贵州有黔北的湄潭、桐梓、正安、道真、沿河等,黔中的福泉、息烽、开阳等,黔南和黔东南的罗甸、天柱、黎平、锦屏、黄平等。湘西的阳戏也比较繁盛,分为南路阳戏和北路阳戏,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麻阳、...

  • 从借戏韬晦到节戏治吏——雍正帝执政前后戏剧理念变化及其影响

    作者:刘水云 刊期:2019年第03期

    满清帝王大多对戏曲情有独钟,其宫廷演剧规模、频度、水准等也远逾前代而臻极盛。受宫廷演剧风习的影响,民间演剧也盛极一时,由此形成清代戏剧的壮阔景象。清代历朝帝王之沉溺戏剧,多见于公私著述,然独于胤禛颇多隐讳,造成人们对胤禛戏剧理念及雍正朝戏曲政策理解上的偏差。以往戏曲史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胤禛不仅厌恶戏曲,且对戏曲采取极端打压政...

  •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作者:丁淑梅 刊期:2019年第03期

    随着花部地方戏的兴起,清代地方演剧兴起前所未有的热闹局面。在民间演剧的热闹氛围与下行场域中,依托各种神灵崇拜与民间信仰的神戏表演,及其神灵形象与故事演绎,亦不断花样翻新。佛祖观音、财神寿星、土地城隍、文昌梓潼,各路神灵纷纷登场,或神像出巡、或舞台供奉、或神形变幻、或神人转世,不仅在寺庙戏场,更在民间的各种礼俗、祭祀与日常生活...

  • 明清“四节体”戏曲及其文体价值探赜

    作者:任刚 刊期:2019年第03期

    从明中期开始,我国戏曲史上出现了50余部打破古典戏曲一人一事叙事惯例,连缀多个不同人物、不同情节故事于一剧的一本多故事戏,学界称其为"套剧""合剧"或"组剧"~①。明代成化至正德间人沈采以春夏秋冬四季组合、四名人配四景、各述一个故事的《四节记》是其滥觞,且此后又相继出现5种以四季牵系4个不同故事的戏曲。时人借鉴《四节记》之名称其为"...

  • 清乾隆年间《缀白裘》中“梆子腔”辨析

    作者:张文恒 刊期:2019年第03期

    早期梆子腔的唱词是齐言体,这个特征可从清初蒲松龄(1640—1715)的梆子腔《闹馆》、"快曲"第四联《烧耳》中四支"梆子腔"~①,以及唐英(1682-1756)传奇中对梆子腔的仿写可以看得出。~②这些创作虽是文人偶一为之,从中大略可看出清初梆子腔在句式上的基本特征。乾隆二十九年(1764)至三十九年(1774),苏州人钱德苍相继编刻《缀白裘》十二编,是供江浙...

  • 杨慎论“北曲”条考辨

    作者:辜梦子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收录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词曲》一卷,题为《曲论》。该整理本第三条标点如下:杨升庵曰:"《南史》蔡仲熊云:五音本在中土,故气韵调平;东南土气偏诐,故不能感动木石。斯诚公言也。近世北曲,虽郑、卫之音,然犹古者总章,北里之韵,梨园、教坊之调,是可证也。"近日多尚海盐南曲,士夫禀心房之精。

  •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作者:李霖 刊期:2019年第03期

    20世纪以来,《牡丹亭》的各种外文译本相继出现,而其最早被译成的西方文字则是德文:1929年,徐道邻用德文撰写的《中国的爱情故事》中就有关于《牡丹亭》的摘译和介绍;~①20世纪30年代德国汉学家洪涛生陆续翻译了《牡丹亭》的《劝农》《寻梦》《写真》等,并于1937年完成了德文全译本,由苏黎世与莱比锡拉施尔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邮编:100700。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