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论丛杂志简介
《燕山论丛》是一本学术期刊,主要涉及以下七大板块内容:名家讲坛:该板块邀请中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演讲,探讨各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成果。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海外传播:该板块关注中国文学和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探讨中外文化交流与交融的问题。华北地域文化研究:该板块重点研究华北地区的文化现象,探索华北地域文化的特点、历史和发展趋势。史料钩沉:该板块研究历史文献及古籍中的珍贵史料,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中外经典比较研究:该板块比较中外经典文化作品,探讨它们的异同、相互影响以及文化背景下的独特价值。传播与文化:该板块关注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传播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和转化。语言学视界:该板块聚焦语言学研究,探索语言的结构、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的关系。
该期刊汇集了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年轻的新锐学者的研究成果,旨在展示各个板块的最新研究成果,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辑刊。这些研究成果可作为相关学科建设和文献史料的理论参考,为新闻传播学、文献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提供学术研究的参考资源。总而言之,它旨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并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文学、文化及其国际传播的平台。
燕山论丛收录信息
燕山论丛杂志荣誉
燕山论丛杂志特色
1、来稿要求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可靠、论述清楚、文字简练,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实践性。投稿篇幅以1~1.6万字为宜。
2、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项目与格式根据国家现行标准:GB/T 7714-2015,信息齐全(作者,标题,出处,年,卷、期、页码等)。
3、标题使用小二号字,宋体,加粗显示;正文使用五号字,宋体;图题、图注、表格、标注、参考文献使用小五号字,宋体。文中英文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根据其在文中所处位置选用相应字号。
4、注释用于对文章正文作补充论说的文字,采用页下注,注号用①②③;参考文献用于说明引文出处,采用文末注,用[1][2][3]顺序标注。
5、作者身份、职称、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信息。
6、关键词的确定应按GB/T3860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论文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7、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一般为国家或省部级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中间用“;”隔开,每个项目须给出基金编号。
8、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计数等,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9、图表应当是正文内容的补充,而非重复。图表应有图题和表题,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及符号应在注释中诠释。
10、书稿正文中的名词术语、物理量及其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标点符号、数字等的用法请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