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学研究杂志简介
《扬州学研究》自2016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专注于扬州地域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也重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力求将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相结合。例如,“大运河遗产保护”栏目会涉及到关于如何保护和利用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而“古城保护”则聚焦于扬州老城区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除了对学术质量的严格把控外,扬州学研究杂志还鼓励学者们提交有真知灼见、论证严密且合乎语法规范的论文,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凭借其丰富的内容、严谨的态度以及广泛的覆盖范围,在推动扬州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论坛等活动促进了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希望了解扬州历史文化、探索扬州未来发展道路的研究人员来说,扬州学研究杂志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和知识平台。
扬州学研究收录信息
扬州学研究杂志荣誉
扬州学研究杂志特色
1、每篇论文须包括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可在文稿首页脚注处注明论文属何种项目、何种基金(编号)资助。
2、来稿如获得有关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设立的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务请列出基金名称及编号。对项目论文本刊原则上优先刊发。
3、论文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文图责任自负。确保稿件的原创性,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减,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说明。
4、投稿论文图版切勿图文混排。请按图版在文中的出现顺序分别编号(图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将图版编号标于文中相应位置;文末另请标明图版序号和图释说明。
5、注释采用页下注(脚注)的方式。页下注(脚注)中引证文献标注项目一般规则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书名、报纸名等用书名号标注;英文中,文章名用双引号标注,书名以及刊物名用斜体标注。
6、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按正文中出现次序标引,同一文献,同一序号,附注页码。格式为上标的“[序号]页次”(如(l)、(6)、(5-7)、[8]98、[9]66-68、[4]26、[6]3-8……)。
7、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工作单位(中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或科技攻关项目请注明项目种类及编号。
8、各级标题均左顶格,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一级标题通常为“1”,二、三级标题编号为“1”,“1”……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一般不采用四级标题。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9、正文前要有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6条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与中文对应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完整。
10、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