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杂志简介:《中国环境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201/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大气污染与控制、水污染与控制、固体废物、土壤污染与控制、环境微生物、环境生态、环境毒理与健康、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6923
国内刊号:11-2201/X
全年订价:¥ 226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6
复合影响因子:2.16
总发文量:5685
总被引量:81408
H指数:94
引用半衰期:4.3352
立即指数:0.0443
期刊他引率:0.9765
平均引文率:11.4631
  • 中国PM2.5人口暴露风险时空格局

    作者:张亮林; 潘竟虎 刊期:2020年第01期

    采用PM2.5和人口格网数据,计算了2000~2016年中国PM2.5人口暴露风险值,并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标准偏差和Hurst指数等,分析了17a间中国PM2.5人口暴露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17a间PM2.5人口暴露风险在胡焕庸线两侧差异巨大,东部高、西部低,东部多年风险均值为2.787,西部为0.065;②17a间PM2.5人口暴露风险在胡焕庸线两侧的变化...

  • 卫星遥感AOD反演地面细颗粒物浓度方法与效果

    作者:李婷苑; 谭浩波; 王春林; 陈靖扬; 杨柳林; 洪莹莹; 徐杰; 王捷纯 刊期:2020年第01期

    使用2015~2018年MODIS AOD产品融合地表气象资料反演了地面细颗粒物(PM2.5)浓度,并以反演的PM2.5浓度为依据,比较了地面PM2.5观测资料的各种空间插值方法.结果表明:2015~2018年反演的PM2.5平均浓度与地基观测平均浓度的R 2达0.94;干季反演效果好于湿季,珠江三角洲反演效果好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因是湿季天气系统较不稳定,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山...

  •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20篇入选“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刊期:2020年第01期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领跑者5000(F5000)”平台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13年建设,旨在集中展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最高端的学术研究成果,将与国际和国内重要检索系统链接,扩大论文影响.该平台将与汤森路透公司合作,拟利用WOK国际检索系统平台,与SCI...

  • 基于不同空气质量模型的二噁英沉降效果研究

    作者:史梦雪; 伯鑫; 田飞; 杨朝旭; 王刚; 马根慧; 贾瑜玲; 李时蓓; 朱彬 刊期:2020年第01期

    为评估不同空气质量模型(AERMOD、ADMS和CALPUFF)在复杂地形-气象场条件下的干湿沉降模拟效果,利用上述模型模拟我国西南某代表性山地的医废、垃圾焚烧项目的二噁英环境影响,并通过土壤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AERMOD、ADMS和CALPUFF模拟的空气中年均浓度依次为1.53×10^-8~4.14×10^-6,5.23×10^-9~3.28×10^-6和2.66×10^-9~2.59×10^-7n...

  • 典型重工业城市空气重污染过程特征与来源解析

    作者:关攀博; 周颖; 程水源; 段文娇; 姚森; 李纪峰; 岳亮 刊期:2020年第01期

    为揭示邯郸市空气污染过程及形成原因,以邯郸市环境监测中心为采样点,对采样滤膜进行离子和碳质组分测试,探讨PM2.5组分浓度变化特征,并利用WRF-CAMx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2017~2018年秋冬季3次重污染前后邯郸市各个地区各类污染源大气污染排放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显示,重污染期间邯郸市水溶性粒子占PM2.5质量浓度的62.4%,二次离子中呈现N...

  • 天津郊区土壤风蚀源PM10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作者:呼丽媛; 陈莉; 毛健; 孙艳玲; 高爽; 杨文; 肖健; 张辉 刊期:2020年第01期

    运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空气颗粒物风蚀源排放清单构建模型软件(PMEI-WES),估算2016年天津市郊区土壤风蚀源颗粒物排放清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分析了主要气象参数和土壤参数输入不确定性对排放量的影响,量化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016年天津市郊区土壤风蚀源PM10排放总量为22025.1731t.风速是影响排放量的最主要参数,排放量随风速增加呈指...

  • 不同粒段降尘重金属赋存与有机碳关联性分析

    作者:霍婷婷; 董发勤; 刘孟清; 蒋璐蔓; 罗昭培; 李冬坤; 邓跃全; 贺小春 刊期:2020年第01期

    为评估不同粒径降尘重金属形态与有机物含量的相关性,测定山西运城市3种不同粒段降尘颗粒中不同形态As、Pb、Cd、Cr、总有机碳(TOC)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并对重金属富集因子、生物有效性以及重金属赋存形态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尘中金属总含量呈现As>Cr>Pb>Cd,随粒径增大,富集重金属总量升高,不同粒段重金属形态...

  • 成都地区秋冬季污染天气形势下PM2.5的扩散与输送

    作者:李培荣; 肖天贵 刊期:2020年第01期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大气污染资料以及气象资料,利用T-mode主成分分析法(PCT)将成都地区2016~2018年PM2.5污染严重的1、2、11、12月份的海平面气压场和10m风场分成8种天气类型,分析不同天气类型下的空气污染状况及污染气象参数特征,进而从污染气象学的角度揭示重污染天气类型下的气象特征和潜在污染来源,结果表明:①成都地区在高压后部...

  • 北非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远程传输路径

    作者:潘琳; 韩永翔; 陆正奇; 赵天良 刊期:2020年第01期

    通过对北非地面300个气象站20a沙尘暴、浮尘、风场及冬夏季气溶胶指数(AI)的时空分布分析,探讨了其远程传输路径,结果表明:1)北非在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和乍得中部、埃及东部、苏丹北部、博德莱洼地存在6个主要沙源区,3月沙尘暴范围和强度最大,8~11月最小.从11月起逐渐在萨赫勒地区形成了一条浮尘带,其强度和范围在3月最大,其后逐渐...

  • 氨氧化过程中稻壳生物炭抑制酸性农田土壤N2O排放

    作者:杜莎莎; 王朝旭 刊期:2020年第01期

  • “2+26”城市大气重污染下PM2.5来源解析

    作者:王德羿; 王体健; 韩军彩; 谢晓栋; 陈楚; 曹云擎; 束蕾 刊期:2020年第01期

    基于区域大气环境模拟系统RegAEMS开发了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模块APSA,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研究对象,模拟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2日该地区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对PM2.5进行区域和行业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本次污染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2+26”城市PM2.5小时最大值为201~507μg/m3,RegAEMS可较好模拟出PM2.5时空分布;区...

  •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作者:《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刊期:2020年第01期

    2014年12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环境科学》被评为“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对我国5600余种中外文学术期刊,根据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等计算出的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CI进行排序,遴选...

  • 珠江口夏季海陆源有机碳的模拟研究——分布特征、贡献比重及其迁移转化过程

    作者:刘广州; 胡嘉镗; 李适宇 刊期:2020年第01期

    基于经过验证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珠江口夏季有机碳进行海陆源区分,并对海陆源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贡献比重及其通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珠江口夏季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口门到外海逐渐降低(升高),在表、底层海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1.45和0.87mg/L(0.97和1.05mg/L);垂直方向上,在层化水域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上到下逐渐递...

  • Cu^2+在混凝中对富里酸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作者:刘伟楠; 李征; 刘立超; 李静 刊期:2020年第01期

    混凝实验采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以富里酸(FA)为目标物,考察Cu^2+对浊度、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效果和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BPsFP)的影响,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超滤膜分级对混凝出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2+可以通过络合反应提高混凝过程对FA中亲水性组分和芳香结构DBPs前驱体的去除效果.在pH>7时,可以使二氯乙酸生成势(DCAAFP)和三氯...

  • 《中国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实现五连冠

    作者:《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刊期:2020年第01期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10月12日的《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核心影响因子1.812,在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学科排名继续位居第一,在统计的1985种中国核心科技期刊中排名38位.自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排名一直保持学科榜首.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邮编:10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