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数据杂志简介
《中国科学数据》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6035/N,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致力于推动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引用及长期保存,并探索有效的数据资产管理机制,以促进数据科学的发展。它鼓励科学家公开他们收集和整理的数据集,并通过规范化的描述模式形成科学研究论文,即所谓的“数据论文”。这些数据论文不仅包括对数据集的详细描述,如数据收集方法、质量评估过程等,还强调数据的引用性和解释性,但不包含新的科学假设或发现。
该刊重点关注生命科学与医学、地球系统科学、空间科学与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化工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基础数据及其产品。杂志特别欢迎来自重大科研项目、大科学装置、野外台站长期观测数据集等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数据论文投稿。此外,杂志也接受关于数据科学相关的评论文章、数据标准规范以及数据观点论文。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与可靠性,中国科学数据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编委会,其中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每篇提交的文章都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流程,以确保其科学价值和数据质量。
中国科学数据收录信息
中国科学数据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数据历史收录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23-202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21-202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9-2020)
中国科学数据杂志特色
1、一律采用结构式摘要,中文一般不超过300字。内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意义)、结论,并附相应英文摘要。
2、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公关项目,应在首页脚注中说明,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在投稿时上传基金证书复印件。
4、作者稿件署名作者必须是合法著作权人,文责由作者自负。请将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依次列出。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单位、邮政编码、所在省市、E-mail应在文章首页上方标注。
5、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等编号,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等编号,三级标题用1.2.3.等编号,四级标题用等编号。
6、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作者须亲自阅读,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
7、标题层次标题层次应简明,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2.1”“2.1.2”等。序号一律左顶格书写。文内中间的层次排列可用、①等。
8、本刊处理稿件以3个月为限,如逾期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及图片不退,请自留底稿和底片。
9、注释:凡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所作的必要的解释或说明为注释。用“①、②、③、④……”编号,置于正文之后。
10、来稿要求包含论文的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作者姓名和中英文署名单位以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