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知识 美术期刊封面字体的发展

美术期刊封面字体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22 08:50:17

1.近代历史背景概述

中国近代史是1840-1949年间的探索民主、自由的中国历史,本文的研究年限为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的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于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畴。中华民国政府的成立推翻了封建制度,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国内外盘根错节的重重矛盾,全国依旧处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混乱局面当中。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几次思想、文化上的争鸣几乎都出现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历史表明,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由于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枪炮打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封建大门,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国外的宣传广告附着在印刷品上随之而来,民族资本主义便开始萌芽,国外先进的印刷技术也传入中国。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随着外国殖民势力的侵入而出现的客观事实。在二十世纪初期至三十年代这段时间,在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城市中掀起了留学的热潮,中国留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他们意识到要想国强民富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从新型教育的普及来实现。外国的留学生革新的热情十分高涨并率先出版了一些学术刊物。这些书流回本国,将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和现代设计风格传入了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现念的优秀人才,他们投身于文化事业、教育事业、艺术行业等领域,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社会进程中最先觉悟的也正是这批具有开放思想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通过文学、艺术等途径唤醒民众的民主意识的觉醒,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为改变中国的现状作斗争。他们引导人们抛弃落后的封建思想,转变为新思想和新观念。孙中山先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中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比如,推行教育改革,实行新式的学校教育等方式使得民众能够从思想层面上根本的否定旧思想旧体制,彻底从封建社会里解放出来。民国初期,统治当局忙于政治上的争权夺利,对出版业疏于管理,文学和艺术则获得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在客观上也为期刊的大量涌现创造了便利条件。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发点也是号召大家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去改造社会,号召大家能够广泛地参与到文艺事业中,提高文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据《万象》杂志的主编平襟亚先生的回忆,民国之初“举办一种刊物,非常容易,一、不须登记;二、纸张印刷廉价;三、邮递利便,全国畅通;四、征稿不难,酬报菲薄”,因此吸引了很多文人志士,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学者等等都投身于书籍期刊的印刷出版行业。“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正式迎来了期刊创建的新高潮,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杂志《新青年》。从1919到1927年间,全国共出版期刊526种,到1936年全国已有期刊1271种,这批知识分子他们具有新思想,引领新风潮,带领各界人士一同参与期刊的创建,大大促进了民国时期期刊的发展。期刊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仅是取决于知识分子号召下的社会新思潮的涌现,或者说是各行各业有志之士对于迫切改变社会现状的政治抱负,还有很重要的条件是物质生活的提升,才使得民众有了精神追求的向往。书籍杂志期刊的印刷、装订技术不断现代化,以机械印刷取代手工印刷,摆脱传统模式,以新的艺术表现形态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一同进步。

2.美术期刊概述

在出版业呈空前发展的态势下,由于受到内外战争和国民党当局的严重破坏,期刊的出版在困难重重的曲折条件中摸索、坚持着。期刊的内容是一段历史中真实生活的再现,是时间的记录者。搜索文献资料显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画报是《点石斋画报》于1884年创刊。到民国初期其他各种画报、期刊、杂志开始纷纷发展起来,艺术期刊、版画、连环画、漫画、月份牌年画等等布满街市,还有各种的美术团体、美术学校、美术培训和活动也活跃起来,逐渐进行美术教育的推广。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范围是民国时期众多期刊门类中的美术类期刊,本文通过许志浩编著的《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中的附页部分,一百幅美术期刊封面图录为研究载体和依据。《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是一册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中很难预测它能够发挥多么大作用的资料集,资料是历史的见证,研究历史而不储备资料,不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类和综合研究,就不会有历史。许志浩撰写的《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有近四百种美术期刊的资料都历历在目,是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参考资料,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提供了相当可靠的一部原始资料。收入此书的美术期刊期限为一九一一年四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收录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出版的中文美术期刊、特刊、增刊、附刊、从刊等。此书涉及的内容有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壁画版画、宣传画、漫画、工艺美术、陶瓷艺术等专业美术期刊,大部分期刊介绍有创刊和停刊的时间、编者、出版者、发行者还有出版地点等出版史料。并概述部分主编者的贡献、期刊主要内容和部分作品介绍,但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此书中的某些期刊只有刊名和封面图片,其他具体资料缺乏。经过前期的专业拍摄和扫描工作,一共获得附录中提供的美术期刊封面共126幅。内容清晰、有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的封面字体共整理了98幅,通过专业软件制作后,尽量达到字体“原貌再现”的效果。这些资料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美术期刊出版情况的史实,保持原有历史面貌,不做夸大和删改,使它具有真正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史料价值。这些原始资料极其珍贵稀少,作为研究的线索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3.封面字体概述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对《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中提供的大量的附录图片进行细致的电脑制作和分类的工作,且通过咨询相关的书法老师和对字体设计书籍的认真比对,把所有可供研究的98幅美术期刊封面字体进行归类汇总,时间从1917年在上海出版的《美人世界》至1949年广州出版的《时代艺术》,分别有传统书法类、印刷字体类和装饰化的美术字体类。这段时间内的美术期刊封面字体以书法题名的共36个(楷书18个,行书7个,隶书7个,篆书3个,魏碑1个);以印刷字体为刊名的共7个(宋体6个,黑体1个);以美术字体为刊名的共55个(印刷字体变形处理29个,书法体变形处理7个,图形化处理19个)。

4.现代字体设计的早期形成

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试图探寻出能够充分反映中国近代字体设计从萌芽到繁荣兴盛,这期间大量应用在美术类刊物中字体设计的艺术特点和时代特征。当我们梳理现代字体设计的发展脉络时,需要从近代期刊的起源讲起。据学者考究和文献记载,1815年8月5日,一个英国人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为南洋的华人创办了第一本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本刊物是清政府执行闭关锁国政策近百年后的第一份有现代意义的期刊,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是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出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期刊,并在之后出现办刊热潮,期刊才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归功于清朝光绪皇帝在1898年6月11日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实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教育改革这方面是最重视的地方。鼓励办学堂、出国游学、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准许官民自由办报,近代期刊由此发展起来。这段时间所发生的政治运动,无不依靠书籍、报纸、期刊、宣传标语等文字性的刊物来宣传最新动态、传播最新思想,这些事件通过期刊进行记录和表述。从这个时期我们可以找寻到我国的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发展脉络,期刊作为民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因此,期刊是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看期刊发展的百余年历史,初期的封面素净简洁,基本只有醒目的书名再无过多装饰,直到“新文化运动”的爆发,白话文的推广之下,期刊的创办浪潮此起彼伏,出版社也逐渐增多,期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得装帧设计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进入了繁荣发展期。不论是标题字体、封面插图、还是装帧色彩的构思,期刊封面的设计逐渐丰富起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期刊杂志已经被当作是一种文化消费品,对它外观的包装也要花心思揣摩,加大资金投入以达到畅销的目的。为了外观更加引人注目,设计者不断思考封面、材质、内容的推陈出新,加强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期刊装帧经历了发展初创期(前-辛亥革命)、发展繁荣期(1915-1937年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发展停滞期(1937-1949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汇集期刊装帧的角度去观察,使我们脱离个体文字符号的局限,从而更能清晰的认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人文思考、意识流向和精神风貌。在这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期刊组织者的行为目的和审美取向,更可以了解到孕育这些价值观的社会环境。期刊装帧设计除了要体现出刊物类型的形式特点和近期刊载的文章内容相统一以外,其封面的设计也必须具有完整的独立性。为了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加深刊物在民众心里的位置,封面各元素中标题字体的个性化展现和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无疑是最吸引人、留下印象最深的部分,所以近代字体设计是随着期刊发展的逐渐兴盛,在国内外艺术思潮的碰撞融合的影响下不断的变化、发展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