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是反映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窗口”。自然科学学报作为高校学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服务社会、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培养学术新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多为综合类院校,受其办学模式的影响,其自然科学学报存在“全、散、小、弱”等问题,学术影响力较小,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本校优质稿源大量外流而又难以争取到校外质量上乘的稿件、读者群和发行量有限、期刊评价体系不利于自身发展等问题。为此,众多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开始探索发展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和实践表明,创办特色栏目是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办刊实践中,自然科学学科内容相对单调,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主干学科为主,内容不如哲学社会科学那样丰富多彩,形式上缺少哲学社会科学的千变万化,文化底蕴上缺少历史背景。多数地方高校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制约,难以在以上学科中有所作为,显现出个性和特色。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就如何发掘学科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地域优势,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栏目值得研究。
1打造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特色栏目的基本要素
1.1校内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基础
地方高等院校因在财政投入、建校历史、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在学科建设力度、学术水平方向千差万别,但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即使处于偏远地区的高校也不例外。或许地方高校整体学术水平目前尚无法与国内一流高校相比,但就某一具体学科而言,其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可能居于领先地位。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地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整体科研水平较低,但其科学技术史学科却在国内享誉盛名。地方高校的这些知名学科往往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较高的研究水平,科研实力较强和科研成果较多,是支撑学科长久续存且不断发展的“生长点”。同样,自然科学学报作为“反映学校综合学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些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也是学报脱颖而出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依托,特别是对于其他高校没有或较薄弱的学科,学报应专注于本校的特色研究领域,将其做大做强,提高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形成其他学术期刊难以替代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1.2校内科研团队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承载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据统计,中国高端人才大多集中在高校,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45.7%、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39.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有63.8%来自高校。中国科研论文高被引学者榜单中,近80%在高校工作。近十年,在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率占据半壁江山,达同期全部授奖总数的64.8%,从整个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看,高校是最高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突出,平均增长率为9.7%。由此可见,高校集中了一大批高级科研人才。尽管地方高校从地缘上来说对高层次人才缺少吸引力,但近几年国家政策相对倾斜,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和资金,地主高校本身也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并鼓励本校教师通过考博、访学等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目前在地方院校中也产生了一大批研究能力较强和专业造诣较深的学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地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是某一学科或领域的领军人,也是科研团队的重要组织者和骨干。因而,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完全可以通过设置特色栏目,量身订制关注本校的科研团队及其成果进展,一方面为这些学科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同时这些科研团队也是学报及优质稿件持续、稳定的提供者。
1.3编辑素质是特色栏目发展的软实力
高校学报编辑无论是所处的职业环境还是其职业要求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学报编辑本身就是高校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直接参与了学术成果的生产和传播。在做好学报编辑工作的同时,往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因而在进行选题策划和栏目设置时,编辑能以其专业眼光更敏锐地捕捉到学科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从而发挥学术导向作用。其次,高校学报编辑面对的作者群大多为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如在稿件送审或传达审稿意见时表述稍有差池,往往就会遭受诟病。这也就意味着在甄别和选择稿件时,编辑要做好“把关人和守门员”,因此要具有全面掌控学科热点和学科代表人物的动态以及良好沟通的能力。再次,高校学报编辑不仅从事学术出版工作,而且承担着学术规范、学术精神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承。尽管高校在地域、声誉、科研水平方面有所区别,但就学报编辑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作为一名编辑,上述素质都是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还是职业素养来看,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完全具有开拓创新、选题策划和打造特色栏目的能力。
2打造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特色栏目的措施
2.1打破思维定式,优化和细化栏目
破除自然科学无非数理化的固有思维,将栏目设置向纵深挖掘或向外拓展。高校学科,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大同小异,通常按一级学科命名,这就要求学报在进行栏目策划时不能仅局限于学科的名称,而应将学科栏目细化,如“化学”栏目下可分为催化化学、环境化学、高分子化学、计算化学等栏目,其中环境化学下又可以设置以黄河为研究对象或以可回收利用物质作为研究对象的栏目。再如地理学,传统的地理学科融入了众多的现代科技手段,研究领域和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研究手段上增加了遥感影像和计算机分析,而研究范围中的一部分跨入了经济领域,如土地价格机制,这些栏目都可以加以深化后提取出来作为某一特色栏目。再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为例,其“科学技术史”栏目是依托校内科学技术史学科的一个特色栏目,因早期科研主要集中在数学史和天文学史上,因此该栏目也主要以数学史和天文学史类的文章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学科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又先后容纳了工业史、技术史,甚至还涉及建筑史、城市史和考古学等领域,因此应对“科学技术史”栏目再进行优化和细化,将部分内容提取出来,设立更适合学科内容的栏目,如考古学、城市发展史栏目等。
2.2关注地方科技与文化发展,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强调科研成果对于现实社会的指导作用和贡献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自然科学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而在进行栏目策划时,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要注重一些与当地实际生产或生活密切相关的选题。以内蒙古地区为例,蒙医蒙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疾患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并吸收藏医、中医经验逐渐形成的。蒙药与中药相似,以草药为主,由多种草药研成药末制成。但长期以来,蒙药中的有效成分及新的蒙药开发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编辑可以此为专题开设栏目,促进蒙药的研究与应用。此外,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还应走出自身所处的院校,与其他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互动和合作关系。如《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就依据学报所处地的文化优势,创办“陕西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充分利用陕西高校及省社科院的资源,进行多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依据这一理念,自然科学学报可以与各类研究中心合作,如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驯化乡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为核心,主要开展生态修复、种业科技和现代草业研究,将“草业研究”创设为特色栏目,从而一方面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将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传播出去。
2.3突出地方特色和区域特色
地域具有的特殊性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因而地域特色也决定了学报栏目的特色。通过开设体现地域特色的学报栏目,就能锁定一部分作者和读者,这也是学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捷径。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可以以地域特点设置栏目,如“草原生态”“荒漠化植物研究”等,同时因这些栏目可能涉及多个学科,还应打破原有的以学科进行栏目设置的思维定式,将多学科研究纳入同一栏目中,如“荒漠化植物研究”可能会涉及地理学、植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
2.4向名家约稿,推进特色栏目建设
研究认为,名家具有聚集效应,名家参与有利于奠定栏目的权威地位,因此在创办特色栏目的过程中,应充分吸引名家参与。这里所说的名家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重大建树,其科研成果被广泛承认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约到名家稿件对于国家级刊物或EI、SCI刊源的刊物,可能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地方高校学报则要困难得多,如贸然约稿,很可能会被婉拒。因此编辑可以先根据自己要创设的特色栏目,选定一些名家定期向其邮寄学报,在得到一定的关注后向名家讲述创办特色栏目的构想和实践,从而得到名家的首肯并给予稿件。
2.5充分调动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与未受激励相比,受到激励会使一个人的能力成三到四倍地增加。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团队进行策划和实施,特色栏目往往难以形成其特有的风格和魅力,更毋庸说具有成长性和持久性。地方高校应给予学报编辑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提高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编辑打造特色栏目,使学报成为宣传本校的一个重要窗口。首先应正确认识编辑人员的工作性质。在国家印发的多个关于高校管理的文件中都曾明确规定,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可长期以来各类院校忽略了编辑人员在工作中的智力付出和体力劳动,编辑不仅需要对学报栏目进行创新和策划,对自然来稿进行审查,约请专家审稿,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编辑要从事额外的排版、校对等工作,其工作量不亚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因此,应在学校岗位、职位评聘等方面给予编辑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其次要积极鼓励在职编辑参与各种学术和培训会议,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一方面能够促使编辑跟进某些领域学术动态的发展,把握学术前沿,并与其他院校的有关专家和学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增加约到优质稿件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编辑的视野,促进编辑与发达地区高校学报编辑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编辑的办刊和办栏能力。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一方面通过追踪学术前沿,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自己所在学校及地区的学科发展状况,这样才能进行科学的选题,并打造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能吸引众多学者参与的特色栏目。
3结语
尽管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难,自身也存在不足,但只要把握住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打破其原有的僵化呆板的办刊模式,探讨并打造出更丰富多彩的特色栏目,培育出自己的期刊品牌,从而打破“千刊一面”的僵局,在期刊之林中实现“万绿丛中一点红”,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