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永远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其中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因为技术因素而不断地因时而变,从口头到纸媒,再到电子媒介、数字媒介,背后的推手无一不是技术的革新。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技术带来新方式,新技术生发新理念。纵观人类的印刷史、出版史、传播史,似乎每一次技术的更新都会最早、最深刻地给信息传播带来几乎是颠覆性的影响,例如电话、手机的普及让鸿雁传书几乎销声匿迹,现代数码印刷技术让活字印刷成为历史遗迹,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文献数据库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科研方式。同时,这些改变又会相继对人类的教育、经济和政治等方方面面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技术能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编辑创新的基本能力。
科技期刊编辑的技术能力包括编辑技术能力和传播技术能力。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出版物的形态、生产方式、传播方式都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因此科技期刊的创新也体现在这些方面的与时俱进。在信息时代,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是内容多、速度快、渠道多、形态新。对内容的去粗取精能力是由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储备能力决定的,而速度的提升、渠道的开拓、形态的设定和选取则取决于编辑的技术能力,其中编辑技术能力与出版内容的质量相关,而传播技术能力与科技期刊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紧密相连。
一、创新的基本工作要求:编辑技术能力
编辑技术能力是指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在编辑出版各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即对计算机硬软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具体来说包括掌握媒体加工技术、网站管理和更新技术,熟练运用检索技术、采编系统、数字出版平台,了解网络安全技术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编辑人员处理稿件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和作者、审稿专家及其他编辑出版人的联系频率,从而缩短整个出版时间,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编辑技术能力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最基本的工作能力,也是进行创新的基本要求。
二、创新的实现条件:传播技术能力
传播技术能力是指科技期刊编辑在宣传自己刊物、播散出版信息内容时对现代传播平台的利用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和接收渠道形成了多元并存的局面,因此科技期刊的宣传和信息播散就要多渠道、多终端、多形态地进行。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不仅要通过传统的纸媒和电子媒体来宣传自己的刊物和信息,而且还要利用新兴的数字媒体扩大信息的接收面,例如期刊单位除了通过发行纸质刊物进行宣传之外,还可以将期刊内容放到自己的网站、博客等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宣传,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当期重点内容进行推送。
因为科技期刊从受众角度来说是小众读物,在一般情况下阅读量有限,所以新媒体在扩大科技期刊影响力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探讨。这种影响力可以表现在阅读量和反馈能力两个方面。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博士在2016中国科技期刊未来论坛上举例说,他的一篇论文推送到微信平台上,阅读点击量高达6000次,这么多的阅读次数是纸质科技期刊不可想象的。更重要的是,微博和微信都有即时评价和反馈系统,编辑、作者和读者都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就一篇论文做快速、有效的沟通,这不仅可以提高论文、期刊的整体水平,也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所以,科技期刊编辑掌握新的传播技术就意味着他们走到了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前台,这是对传统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新发现和新拓展。例如超星“域出版”强调期刊编辑的学术组织和学术主持功能。如果编辑不能很好地掌握软件应用技术,“域出版”的强大功能就无法得到体现和应用。而知网推出的“腾云期刊系统”在为编辑提供移动编审、移动和移动交流平台的同时,也要求编辑具有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
时下被热议和关注的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创新实质上就是建立在一系列新技术应用上的创新,而很多网络出版平台如知网近期提出的从出版、采编、发行等方面的新服务、新实践也是对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因此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能力与其技术能力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