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知识 科技期刊面临的发展挑战

科技期刊面临的发展挑战

发布时间:2022-12-30 06:32:30

1.科技期刊面临的发展挑战

1.1办刊思路陈旧,与互联网发展思路相悖

与“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思维不同,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路大多还停留在“为作者办刊”而不是“为读者办刊”上,更关注的是生产流程上游的内容生产而不是下游的内容分发。由于我国科技期刊大部分为学术期刊,主要是作为传播专业理论知识、传递科技信息、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载体,造成其办刊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如何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注重的是与作者的联系交流,而缺乏与读者之间的联动机制。这就使得期刊不能够迎合读者从稿件的类型选取、稿件的时效性、稿件的出版周期、优化产品类型和服务上有所改进和突破,而更多的是关注为作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投审稿服务,如优化审稿、查稿流程等;在稿件的选取上更受到作者自身稿件背景的影响,如是否含有基金项目,作者的研究背景、研究单位等;甚至在稿件的时效性上也更倾向于为作者提供便利,如提供评聘职称、课题结题的优先发表等。这种“通过服务作者,吸引优质稿源”的办刊思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期刊的内容选题,使科技期刊在内容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与开放、交汇的互联网思路相悖。更导致了科技期刊在“云计算”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仅有9.97%的期刊使用了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挖掘读者行为,从而造成对学术热点的把握和学科前沿动态的跟踪上,科技期刊的敏锐性甚至落后于新媒体。

1.2表达传播方式单一,滞后于数字出版现状

相较于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的表达传播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内容设置上都远滞后于数字出版的现状。从现有科技期刊数字传播方式的调查结果来看,传播方式主要为自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及与第三方出版平台(如知网、万方等)合作。截至2017年底,虽然有91.09%的科技期刊拥有自建网站,70.41%的科技期刊设置了微信公众号,但仅有4.56%的科技期刊有自建APP,对其他媒体融合的传播模式如VR出版等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公安部对网站监管的日益严格,由于审核内容烦琐,网络安全责任重大,许多期刊甚至陆续选择了关闭自建网站。另外,科技期刊在这些平台的内容呈现上都受限于印刷内容,94.7%都与期刊的纸质版内容相同,网络出版丰富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灵活链接的优势难以发挥。虽然融合出版越来越被期刊重视,但由于科技期刊与数据库等第三方出版平台的海量数字资源存在差距,因此难以提出更加个性化、深层次的服务方案,而且受制于纸质期刊的出版周期,科技期刊信息更新速度慢,作者和读者对传播及时性的需求难以满足,不能有效发挥数字出版的优势,与融合出版的要求存在差距。

1.3期刊质量良莠不齐,影响精品期刊建设

科技期刊质量良莠不齐,一部分低水平的小、散、弱的科技期刊为了期刊生存,不考虑文章学术质量,成为了一些低水平论文的集中地。然而,在数字出版时代,几乎所有的科技期刊数据都能够通过数据库轻易检索获得,这些低质量的学术论文存在于学术数据库中,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公信力,使得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评价难以取得较高的国际认同,甚至对其他优质期刊的品牌价值和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应用造成影响,更加剧了在重SCI、EI收录的科研研究导向下优秀学术论文的外流之势。根据WoS数据库统计,我国各学科论文在2007-2016年10年间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有20131篇,占世界份额的14.7%,居世界第三位,研究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然而,这其中大量的优秀学术成果都刊登于国际期刊,而非发表在国内的科技期刊。优秀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外流所呈现的愈演愈烈之势,严重阻碍了我国精品期刊的建设进程。

1.4盈利模式模糊不清,阻碍数字出版进程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多为依赖拨款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或“事业单位行政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这种派生性质的编辑部,缺乏自主经营权,编辑市场化意识弱,缺乏树立期刊品牌的理念与意识,期刊的经营方式与运行机制都不适应市场化的运作与发展规律。当前超过6成的科技期刊主要依靠主管、主办单位的经费资助;在邮政发行和自办发行日渐式微的今天,纸质出版的收入不断减少;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又受到数据库等第三方平台裹挟,数字期刊的价格与价值倒挂,以2016年科技期刊经营状况统计显示,75.48%的科技期刊年度数字出版收入为0,2017年度,82.82%的科技期刊表示其在网站及新媒体运营方面并不盈利;部分地区对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合理性财务审计存疑,也使得期刊取消了该项收费。可见,科技期刊严重缺乏经营自主权,由于盈利模式的模糊不清,数字化进程的高投入只能有赖于期刊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因此阻碍了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创新进程。

2.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2.1运用用户思维,开拓数字出版思路

经过了10年的发展,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上无论资金还是人力都进行了巨大的投入,但由于科技期刊仍然秉承着“以纸质期刊产品为核心”的固有思路,缺乏“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并没有将读者作为关注焦点,进行的只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所以,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尚无法成为其主流业务。因此,科技期刊亟须改变固有思路,将“为读者提供服务”作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业务开展的出发点,从而在海量的文献资源中吸引读者的关注,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应做到:(1)利用大数据实现期刊精细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对读者检索情况、引用情况等数据的挖掘、筛选、分析,形成读者肖像,有针对性地组稿热点选题。(2)根据读者关注特点,努力提升期刊论文的显示度。包括通过优化期刊网站内容建设,提供更优质的网站服务体验;推进开放获取(OA)出版,提升阅读资源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加大与数字出版商、评价性质检索数据库的合作,提升期刊知名度和搜索率;借助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构建培养自己的用户群,提升期刊内容的有效传播率。(3)从读者的角度开发新型产品服务内容,如提供知识服务产品,满足读者对数字化、碎片化、观点阅读、标题阅读、引文阅读、单篇阅读和文献追踪阅读的需求。

2.2改进传播方式,探索多种发展途径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手段与平台不断迭代更新,探索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成为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依据当前现状,主要的发展方向包括刊网融合模式、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出版模式、VR出版模式等。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度、高并发、高兼容、高安全、低时延特点下必然催生更多样的传播方式的产生,步入万物互联互通、媒介随处可在的时代。对于在新媒体融合上起步较晚的科技期刊而言,通过技术对抗争夺未来数字出版时代的话语权显然是行不通的。科技期刊应发挥自己在科学技术工作者中的影响力以及内容优势,重点在功能的实现上通过自主开发增加一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功能,加强内容服务的运营,提升自己服务用户的适用能力。而在以数字资源容量作为出版商实力重要衡量标准的数字出版时代,单刊的数字资源根本无法与数据库等第三方出版平台相抗衡,继而被挤占了较多的发展空间与市场份额,因此,拓展集群化发展模式以及跨界融合模式等发展途径,有助于科技期刊获得数字出版的话语权。通过打造期刊集群,可以对现有的期刊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编辑、出版、运营的集约化管理,有效扩大期刊数字出版服务的知识版权容量,实现以期刊为主体的出版融合模式的开发。

2.3提升学术影响力,推进期刊品牌建设

提升学术影响力,科技期刊必须摆脱“传统媒体将沦为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的宿命,找准自身定位,努力打造精品化、专业化的期刊。期刊精品化,即树立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建设精品期刊;期刊专业化,即科技期刊要完成内容细分,实现专业化办刊,打造自身的鲜明特色。通过期刊精品化、专业化,提升期刊竞争力、影响力,已成为期刊界的共识,为此我国先后启动了“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的评选,“中国期刊方阵”“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等项目。建设精品化、专业化的品牌期刊,核心问题就是要突出期刊特色。随着科学的发展日趋专业,学科内容不断交叉、深入,分支学科不断兴起,科技期刊不断专业、细分已经是大势所趋,国际上业内领先的出版集团都不断地将下属母刊按专业和学科细分为不同的子刊。然而,我国除了少数专业期刊以外,更大一部分的科技期刊都属于综合性期刊,追求求博求广的文库办刊思维,办刊方向、内容相近,千刊一面,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期刊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不足,逐渐沦为评职称的工具。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期刊数据库日益完善,面对海量的科技信息,研究人员通过网络检索数据库查找资料已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面对研究人员读“库”而不是读“刊”的工作方法,科技期刊想要从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就对其内容的专业性、深入性、独特性有着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还有部分期刊过分看重期刊的影响因子,只注重单篇文章的学术质量而逐渐忽视了期刊的栏目规划、特色建设,缺乏对期刊整体性发展的思考。这种办刊思路也许会得到短期内内容质量的提升,但最终只会使得期刊在数据库海量的数据资源中越来越丧失发声的机会。只有清晰的定位,专业的栏目策划,鲜明的特色,才是在海量文献资源中取得读者的信任,凸显期刊领域内影响力的期刊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2.4拓宽盈利途径,打造期刊生态产业链

伴随着全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已有部分科技期刊已经意识到这种将“经济效益”剥离,只追求“社会效益”的办刊,不发展期刊下游产业链,将读者群的经济效益完全转嫁给数据库的做法是无法适应新时期科技期刊的转型要求的。纵观国内外科技期刊的盈利模式,大致包括版权盈利、服务盈利、广告盈利、会员制盈利以及终端盈利几种,但对于我国科技期刊体量大但小、散、弱的现状,无论是想打造自有平台通过OA出版实现会员制盈利,还是在与第三方出版平台抗衡中寻求版权盈利都相对较难,并且大多数的期刊不具备广告盈利的资格,缺乏终端开发运营的能力。因此,结合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笔者认为,通过服务盈利打造期刊生态产业链是科技期刊应该主要拓宽的盈利方向。科技期刊应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结合碎片化阅读、观点阅读、单篇阅读、文献追踪阅读的需求,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即时、快捷、个性化的服务,并基于此以实现定向营销和流量变现,如数据出版、知识服务、VR出版、碎片化出版、短视频出版等。但是,技术的落后,资源的欠缺,单靠一家科技期刊自身的努力是难以取得突破的,除了通过集群化的刊群建设寻求资源的整合,还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借助对方成熟的服务平台技术、营销渠道等相关资源,实现由内容供给向知识服务的转型推进,丰富产品的形态,增加附加值的盈利。并且需要主办单位、国家的重视,给予体制、机制的保障,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以帮助科技期刊走出困境,从逐步开展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到平台构建,形成期刊生态产业链。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