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简介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自2015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致力于推动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深入探讨与理解。该杂志旨在为国内外的历史学者、文化研究者以及所有对中华文明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通过发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评论文章及书评,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不仅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促进了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
杂志的内容广泛,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思想等多个方面。特别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对话,以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及其内在逻辑。例如,它可能会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演变、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分析、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戏曲)的发展历程、以及民间信仰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文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基于详实史料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关注当代视角下如何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价值。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收录信息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荣誉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特色
1、来稿务必立论正确,论证严谨,论据充分,数据准确,语言通顺,文字流畅,标点符号正确;特别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前沿性。
2、来稿论文书写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有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脚标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可优先录用。
4、摘要最好用叙述性语言阐明全文的观点、论据和结论,既要精炼又要言之有物,尽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内容;忌用第一人称;字数为150-200字。关键词3-8个。
5、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个位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6、不接收多次投递他处的文章,不得有抄袭或剽窃等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引用的文献须标明出处,参考文献中须注明文献位置,否则不采用。
7、统计处理结果用P<0.05、P<0.01表示,于表(图)下注明。若有手绘图,请用绘图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设计要美观,线条应光滑,尺寸为长14cm,宽250px。
8、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序号从引言开始编。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一、(一),1,(1)。
9、注释: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均可使用注释。能在文章内用括号注释的,尽量不单独列出;不随文列出的注释,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词组或语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10、来稿的中文题目限20字以内,题目字体为宋体三号加粗;作者宋体四号;内容提要、关键词楷体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