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49/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共产党百年与自然辩证法专题、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思想史、问题讨论、学术动态与信息_会讯
作者:何鸣鸿 刊期:2019年第12期
2019年11月2日各位理事:上午好!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的委托,我向大会做工作报告,总结2018年理事会换届以来的工作,部署2019—2020年工作。请审议!201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党全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会按照中国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会发展实际,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作者:丁予聆 刊期:2019年第12期
2019年11月2-3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八届三次理事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及参加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出席会议。一、八届三次理事会八届三次理事会上,何鸣鸿理事长作了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奋斗启航新时代新征程》的工作报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传达了中国科协第九届...
作者:金一鑫 刊期:2019年第12期
关于科学建模有两种典型的观点,一是"系统派生观",二是"零碎借贷观"。前者认为,科学表征模型可以在原理模型(即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系统派生出来;后者强调科学家的科学建模活动实际上是从各种理论中选取所需要的部分进行创造性构造的过程。从以往的争论来看,这两种观点似乎各有侧重,不分胜负。但本文试图结合科学建模的案例论证,后者完全可以替代...
作者:高策; 冯晓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目前试图结合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量子引力论强调了最小普朗克距离。这种离散化的要求是否意味着以无穷小距离、连续和微积分为基础的近代数学的终结?如果从离散与连续的角度重新分析已有物理学统一理论所需要的数学理论,就会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处理了离散、连续以及离散与连续之间的统一问题;而当前的量子引力论仍旧需要处理离散与连续之...
作者:朱佳慧; 王巍 刊期:2019年第12期
在传统的认识论中,信念的主体通常是单个的个人。但在日常语言与社会科学中,经常有大量的集体信念命题。目前在哲学界对于集体信念主要有三种研究模型:以奎恩顿为代表的多数人模型,以吉尔伯特为代表的共同承诺模型,以及以塞尔为代表的合作模型。这三种模型各擅胜场,但也都面临挑战与质疑。笔者建议,把"集体"再进一步细分为集合、机构与社群。集...
作者:沈培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相关学者对"行动"中的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可见技术与社会"异质网络"的动态关系是利益分配的原因。其中,网络中的技术是利益分配的重要"调解者","转译"是利益分配的实现路径,建立和维持共生关系是利益分配的核心。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阈,可以重塑"利益观",促进利益分配的科学化和生态化,激励技术转移的进程。
作者:王伯鲁; 王宁 刊期:2019年第12期
技术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展开基础。作为现代技术的前沿领域,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处于成长和摸索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其治理过程也展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法律与道德等传统治理手段一时难于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这就需要人们在传统技术治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高新技术的治理策略及其方案;依据不同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
作者:刘焕明 刊期:2019年第12期
生态文明是关于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模式,绿色技术范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技术范式的建构要以生态文明的逻辑旨趣为前提,而生态文明的逻辑旨趣包含了本体逻辑、价值逻辑、历史逻辑三个大的方面。基于生态文明逻辑旨趣的绿色技术范式建构也应当从技术本体范式、技术价值范式、技术制度范式三个大的方面入手。
作者:崔伟奇; 程倩春 刊期:2019年第12期
作为公共政策的科技研究伦理研究,对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反思科技研究伦理政策的认识论基础、伦理学基础和公共管理学基础,深入认识和理解科技研究伦理政策的实践特征,使科技研究伦理政策切实成为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者:赵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事实-价值"是否二分,始终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英国哲学家巴斯卡提出了解释性批判理论,试图对事实与价值之间不对称的因果关系进行合理辩护。他指出,正确的理论不仅能够批判社会上广泛流行的错误观念,而且重塑了新的事实。事实、价值、理论、实践是相互关联的,从事实陈述能够推出价值陈述。
作者:罗玲玲; 汤常鸣 刊期:2019年第12期
创造力5A模型引入可供性概念是相当可取的探索,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可供性理论对于人类创造机制的解释潜力:(1)可供性理论强调人与物的互动来解释灵感的产生过程和知觉的解题功能;(2)可供性理论揭示了知觉与动作的关联,可诠释创造的具身性过程机制;(3)可供性知觉有助于打破语义分类障碍。同时,可供性理论还提供了新的创造方法论:可供性强调有机体知...
作者:郭子俊; 杨爱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一直引领着美国基础研究的进步,不仅推动着美国科学的前行,也对国际科技交流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经费投入、评议体系、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来探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优势所在,分析NSF在基金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优势提出关于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一些思考与启发。
作者:姜春林; 张光耀; 郭琪琴 刊期:2019年第12期
基于1995—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和信息可视化方法从载体、主体和主题三个角度对该刊转载论文的载文情况、作者群和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分析,描述该刊转载概况,进而揭示24年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轨迹。为提高学科研究水平,提出了加强年轻学者培养,拓展科学技术哲学合作范围,哲学思辨旨趣与研究方...
作者:谭清华 刊期:2019年第12期
明清时期,随着世界新航路的开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传统农学也随之东传西被。中国传统农学不仅对日本、朝鲜以及欧洲国家的农学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农学的有益成果,并在中国兴农会、刊农报、译农书、办农校,广泛传播农学思想和农学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当时中国农学的发展。
作者:王广超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以中文物理学教科书所用书面语为中心,考察了物理书面语文法演变经过。最初,物理书面语采用文言形式。传教士曾试图改用浅文理,并未实现。20世纪初,随着日语物理教科书的大量译介,物理书面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欧化倾向,之后直接翻译的英美教科书加强了欧化程度。此后,白话文运动兴起,白话元素加入物理书面语。最先体现在程度较低的初中物理教科书...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